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

关于教育的思考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第1篇

    一、重要性的认识

    人的一切正确思想都是来源于客观实际,来源于社会实践。对一事物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往往建立在付出 重大代价之后才能获得。马克思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 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7页),在德育问题上,我们既有经验 又有痛楚。建国初期在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上是比较正规的,是成功的,是有经验的。其后是“文革”时期, 德育教育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是形而上学的,是以只抓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教育形式,放弃了对其它科目 的教育管理和教育内容,抹煞了与智育的辩证关系。其间的德育教育也是扭曲了的,既不反映人的正确思想, 也不体现与教育规律的关系。再次是一手软一手硬时期,片面削弱了德育,没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和标准去判断 衡量一个人一个事物。理论上是非不明,实际操作中一边倒。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问题, 德育课程被砍掉,机构被兼并,最终导致了一场动乱。同时也给全党全国人民吹响了警觉号:任何时候任何情 况下,都不能忽视德育教育。最后是动乱之后的德育教育得到了更高的重视,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也取得了 令人满意的成效。有为才有位,有绩才有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德育教 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负效应,这就要靠通过对教育内容、方法的调节,实行科学 的教育来加以弥补。培养四有新人是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必 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增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感,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 ,加大改进德育工作的力度,积极探索改革的新思路,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使学校德育工作有针对性,更 富有成效。这是全党全社会的一件大事。

    二、系统性的构成

    德育工作要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科学地对各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整体规 划,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德 育教育有它的系统性,整个教育过程是一个有机地完整地结合体。教育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要结 合当前的实际,在深度和广度上加以系统地讲授,既要循序渐进,又要讲求实效。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马克思 主义真理性的灌输而且要符合大学生的实际。讲授内容要接近大学生的要求,将真理、事实、要求融为一体。 要处理好几门课之间的内容、学时、协调、互补、渗透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上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水平,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完善自我,更全面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同时要注意教材中基本理论的通用性和 内容的完整性及相对稳定性。根据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和不同阶段的形势需要及时地补充调整内容。

    形势政策课要形成相对独立的专题。集中力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立足于一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每次课 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不能面面俱到,要紧贴实际生活,要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方法要注意启发,专题要 注意系统,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要注意系统性科学性,要根据教育对象 的思想境界、知识水平、可接受心理、国内国际的形势发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不断完善,在内容上要形成 一定的有序性和完整性,便于学生掌握应用。

    除了教育的内容要系统外,教师队伍要健全,每门课都要有学科带头人,人人都有乐于从事这门课的心愿 ,不论形势如何变化,要有敬业精神。教师的思想要到位,立场要坚定,观点要明朗,教风要正派,队伍要稳 定。以确保德育教育的系统性。

    三、心理性的互映

    近年来,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经济大潮的冲击,同时也受到了西方价值观念和利益获得结构的冲击,而一 些空头政治论教给学生造成一种较强的逆反心理。加之社会风气不正和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以及改革过程中不 完善的空子,导致了一些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怀疑心理,心态上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矛盾——正确与错误对峙,希 望与困惑交织,有序与无序同在,伴生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消极心理,出现了理想虚无,个人主义膨胀,道德 价值观畸变和对优良传统的否定,这些消极的因素构成了学生对思想教育的不接受心理,也使德育教育地位和 效果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更加说明了德育教育承担的重任和必须加强的紧迫感。据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真理 的趋向心理还是普遍存在的,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认同度是可信的,对社会现实存在的不正之风是深恶痛绝的, 对实现自身的价值的追求是执着的,富有风险意识,敢于挑战,想在大潮的风浪尖上拼搏一番。他们注重行为 效果,不尚空谈,通常以客观效果和实际效益作为评价人和自我的尺度。要求社会为他们创造一种平等的竞争 机会。有的大学生也有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对知识的需求、择业的标准和人际关系 都以能否带来实惠为基准。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对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淡漠,人际关系商品化。当 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时,会感到惶惑不安,以至精神颓废,失去信心。德育教育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条件和 心态要求,用真理去给学生以启迪和指导。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还要通过自己人格的感召 力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接受力。将自己的经历,对社会现象的体验溶进讲授的内容,使其接近社会、接近现实、 接近学生。注重情理交融,培植互信心理,以情感人,以理化人。按照心理规律去把握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 想品德修养,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将大学生的心理受一些不正常的阴暗因素的影响而扭曲了。教育者与被 教育者在心理上要有一个互通性,用实际行动与心理反映的一致性去与大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以沟通思想,产 生共鸣的心理互映克服茫然、浮躁情绪,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使大学生走出心理“围城”,使他们的心理随 着时代大潮的步调而波动起伏。

    四、真理性的输入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先进思想不可能自发产生,共产主义思想必须通过宣传教育才 能被学生接受掌握。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这块阵地无产阶级先进思想不去占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就会去占领 。向大学生输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把这块阵地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是时代的需要。“要大力宣传社会 主义的优越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团结一致的威力,宣传社 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途,宣传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的使命和荣誉”( 《邓小平文选》第219页)。要向学生输入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使学生认识真理、掌握真理、运用真理。列宁指 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选集》第一卷第217页)。 要让大学生通过多渠道学习,接受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输入要讲究形式的多样化,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 的思想,采取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输入方式。在输入的过程中,要将真理性贯穿于全过程,将正确理论和社会 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形式要符合内容,内容要适合对象。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就理论谈理论就不能使学生更 好地接受真理。输入真理的同时,要做好疏导工作,让学生畅所欲言,不要堵塞言路,学生能说出心里话,就 是认识提高的表现,不要横加指责,求全责备,要加以引导。在真理的输入上要讲原则性,在方法上要讲策略 性,在具体工作上要讲引导性,在教育效果上要讲实效性。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第2篇

一、重要性的认识

人的一切正确思想都是来源于客观实际,来源于社会实践。对一事物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往往建立在付出 重大代价之后才能获得。马克思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 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7页),在德育问题上,我们既有经验 又有痛楚。建国初期在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上是比较正规的,是成功的,是有经验的。其后是“”时期, 德育教育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是形而上学的,是以只抓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教育形式,放弃了对其它科目 的教育管理和教育内容,抹煞了与智育的辩证关系。其间的德育教育也是扭曲了的,既不反映人的正确思想, 也不体现与教育规律的关系。再次是一手软一手硬时期,片面削弱了德育,没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和标准去判断 衡量一个人一个事物。理论上是非不明,实际操作中一边倒。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问题, 德育课程被砍掉,机构被兼并,最终导致了一场动乱。同时也给全党全国人民吹响了警觉号:任何时候任何情 况下,都不能忽视德育教育。最后是动乱之后的德育教育得到了更高的重视,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也取得了 令人满意的成效。有为才有位,有绩才有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德育教 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负效应,这就要靠通过对教育内容、方法的调节,实行科学 的教育来加以弥补。培养四有新人是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必 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增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感,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 ,加大改进德育工作的力度,积极探索改革的新思路,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使学校德育工作有针对性,更 富有成效。这是全党全社会的一件大事。

二、系统性的构成

德育工作要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科学地对各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整体规 划,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德 育教育有它的系统性,整个教育过程是一个有机地完整地结合体。教育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要结 合当前的实际,在深度和广度上加以系统地讲授,既要循序渐进,又要讲求实效。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马克思 主义真理性的灌输而且要符合大学生的实际。讲授内容要接近大学生的要求,将真理、事实、要求融为一体。 要处理好几门课之间的内容、学时、协调、互补、渗透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上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水平,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完善自我,更全面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同时要注意教材中基本理论的通用性和 内容的完整性及相对稳定性。根据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和不同阶段的形势需要及时地补充调整内容。

形势政策课要形成相对独立的专题。集中力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立足于一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每次课 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不能面面俱到,要紧贴实际生活,要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方法要注意启发,专题要 注意系统,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要注意系统性科学性,要根据教育对象 的思想境界、知识水平、可接受心理、国内国际的形势发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不断完善,在内容上要形成 一定的有序性和完整性,便于学生掌握应用。

除了教育的内容要系统外,教师队伍要健全,每门课都要有学科带头人,人人都有乐于从事这门课的心愿 ,不论形势如何变化,要有敬业精神。教师的思想要到位,立场要坚定,观点要明朗,教风要正派,队伍要稳 定。以确保德育教育的系统性。

三、心理性的互映

近年来,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经济大潮的冲击,同时也受到了西方价值观念和利益获得结构的冲击,而一 些空头政治论教给学生造成一种较强的逆反心理。加之社会风气不正和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以及改革过程中不 完善的空子,导致了一些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怀疑心理,心态上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矛盾——正确与错误对峙,希 望与困惑交织,有序与无序同在,伴生出一种综合

性的社会消极心理,出现了理想虚无,个人主义膨胀,道德 价值观畸变和对优良传统的否定,这些消极的因素构成了学生对思想教育的不接受心理,也使德育教育地位和 效果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更加说明了德育教育承担的重任和必须加强的紧迫感。据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真理 的趋向心理还是普遍存在的,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认同度是可信的,对社会现实存在的不正之风是深恶痛绝的, 对实现自身的价值的追求是执着的,富有风险意识,敢于挑战,想在大潮的风浪尖上拼搏一番。他们注重行为 效果,不尚空谈,通常以客观效果和实际效益作为评价人和自我的尺度。要求社会为他们创造一种平等的竞争 机会。有的大学生也有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对知识的需求、择业的标准和人际关系 都以能否带来实惠为基准。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对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淡漠,人际关系商品化。当 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时,会感到惶惑不安,以至精神颓废,失去信心。德育教育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条件和 心态要求,用真理去给学生以启迪和指导。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还要通过自己人格的感召 力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接受力。将自己的经历,对社会现象的体验溶进讲授的内容,使其接近社会、接近现实、 接近学生。注重情理交融,培植互信心理,以情感人,以理化人。按照心理规律去把握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 想品德修养,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将大学生的心理受一些不正常的阴暗因素的影响而扭曲了。教育者与被 教育者在心理上要有一个互通性,用实际行动与心理反映的一致性去与大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以沟通思想,产 生共鸣的心理互映克服茫然、浮躁情绪,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使大学生走出心理“围城”,使他们的心理随 着时代大潮的步调而波动起伏。

四、真理性的输入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先进思想不可能自发产生,共产主义思想必须通过宣传教育才 能被学生接受掌握。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这块阵地无产阶级先进思想不去占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就会去占领 。向大学生输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把这块阵地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是时代的需要。“要大力宣传社会 主义的优越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团结一致的威力,宣传社 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途,宣传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的使命和荣誉”( 《邓小平文选》第219页)。要向学生输入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使学生认识真理、掌握真理、运用真理。列宁指 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选集》第一卷第217页)。 要让大学生通过多渠道学习,接受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输入要讲究形式的多样化,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 的思想,采取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输入方式。在输入的过程中,要将真理性贯穿于全过程,将正确理论和社会 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形式要符合内容,内容要适合对象。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就理论谈理论就不能使学生更 好地接受真理。输入真理的同时,要做好疏导工作,让学生畅所欲言,不要堵塞言路,学生能说出心里话,就 是认识提高的表现,不要横加指责,求全责备,要加以引导。在真理的输入上要讲原则性,在方法上要讲策略 性,在具体工作上要讲引导性,在教育效果上要讲实效性。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教学;思想;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065-01

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学是教书,让学生学习;重在让学生学习。教学管理者管理教学人员时,会提出一个美好的愿望“教书育人”,但大多数教学工作者只能做到教书,让学生学习。学生一定会有不爱学习的,在面对这样的学生时,教育和教学工作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是育还是管。育是爱发自内心的沟通,管是表面要求,强制,育可以培植心灵的力量,管则是扼杀人性,消灭学习欲望的利刃。

教育者的图腾是教育家,这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能达到的期望,教学者的终极目标是教书匠,从小教书匠成长到老教书匠。教育和教学工作表面差异是不容易看出来的,多数人会用成绩来衡量,这是简单的头脑设定的简单的标准,但却是很适用和常用的标准。管理者用这种标准管理,我们无法改变管理者,即使我们成为管理者,我们也许也得这样做。但再听话的人也得按自己理解的意思去做,尽量按照领导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慢慢就失去了自己的做事风格,失去了自己的思想,没思想的人是工具,但不会有大用途,领导者可以用工具,如果一个领导者只愿意用工具,这个领导者也会失去自己的思想,没什么前途了。

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区别在于思想。教育要做到育人,教育者必须深晓人性,能体验学生的感受,能从学生的价值观层次分析问题,“俯首甘为孺子牛”,发自内心地爱学生,他们的爱可以真真切切地让学生用思想感受到而不只是听到或者看到;教学要做到让学生学习,要简单很多,学生也期待这种简单,把学生需要学的知识示范一遍,学生来模仿,不模仿的教师略施一点儿手段强制一下,有经验的教书匠深刻了解学生哪里学得困难,可以多重复几遍,让学生记得更牢一些。因为这种形式简单,容易接受,让学生感到学不好就是自己下的工夫不够,痛下苦功,努力学习,成绩便会有所提升,所以教育和教学在成绩上差异不大,而一般后者成绩会稍好一些。

教育和教学最明显的差别还在于学生的学习,学习本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是人脑可以自发做到的本能,这种本能在强制作用下或者说意志力作用下就会消失。教育培养的是人学习的欲望和方法,人有了欲望,再不断深入学习,积极进取,攀登学术的巅峰;教学培养的是人学习的能力和毅力,但大多数人只学会了模仿和背诵,因为能力和毅力的提升是学生内在的意愿决定的,而不是由教学和管理决定的,如果教学管理违背了主体的意愿,不会达到教学的目的,人会模仿这也是本能,但教学每天都要让人习惯于模仿,就会失去学生本来的思想,如果社会中每个人思想都教成一个模式,社会就不会发展了。人的思想应该是在自己欲望的驱使下进行学习,思考,了解大量的信息后,在大脑中主生的每个人特有的规律,社会需要每个人都有新的思想才能进步,没有自己的思想最终将被淘汰。

毛虫并没有比蜗牛突出的优势,没有壳的保护,爬得也不快,但它只要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就不只象蜗牛那样,从小蜗牛长成大蜗牛,而毛虫终有一天会变成美丽的蝴蝶,这是蜗牛无法做到的。

教学者和教育者并没有毛虫和蜗牛这么大的物种差别,他们的差别仅在于思想不同,所以做法不同。而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愿意改变思想,改变做事的方法,教学者终究会变成教育者。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 育 思考

作为教师,我们天天在谈“教育”,天天在做“教育”,可是,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一项事业?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是一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是老师努力让学生掌握各种技巧以便在考试中获得高分?

我们来看看在我国古文中对教育是如何理解的,在《说文解字》中,“教”字有它特定的内涵,其解释叫“上所施行,下所效也”,在上位的人他所施行,下所效,“效”是效仿。甲骨文“教”像一个人手持棍棒教一小儿学卦爻之状。可知远古对儿童的教育中是以教他们掌握易卦爻知识为主的。“育”就是养子使他做善,叫“养子使做善也”。再来看看西方教育(education)这个词的来源,它源于拉丁文“educate”,后来演化成一个动词“educate”即“培养、培育”,这个拉丁文本身也有它特定的内涵,叫“引出,导出”。“引出,导出”这个教育的形态很形象。既然是导出,那就不是外在给它加一个什么东西,通俗的说不是老师在讲台上说一些规律和结论,然后要学生要好好的记住,将来考试能考的着,然后拿个高分,最后毕业,找个好找工作。往深处去挖掘,它有它的一种哲学观念和世界观在起作用,为什么这样讲?“引出,导出”不是加一个东西,而是给它创造一个环境,让它去生长。就像一个植物一样,我们去施肥,我们去浇水,这个种子本身就会生长,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而不是为这个植物本身要做些什么东西。种子就是学生,教育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成长。

这样看来,“教”和“育”这两个字的内涵其实不同,“教”就是引导你来掌握学术上的知识,而“育”则是使你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的过程。简而言之,通俗的说教育就是教书和育人。

反观一下我们目前的基础教育,教和育在大多数情况下几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被我们笼统的理解为使学生掌握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技巧的过程。只有教,没有育,或者说教的多,育的少。“教”的过程扎扎实实、轰轰烈烈,却很难找到“育”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方式下,学生苦、老师累。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场马拉松,而我们几乎是在用跑400米的速度去跑它的前半程,绝大多数的学生生活的不愉快,成天生活在训练中,缺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虽然在基础知识上非常扎实,但是在好奇心、求知欲、社会责任感、利他的意识等方面非常的欠缺。而我们的学生经过了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到了大学,很多学生的速度开始放慢,开始享受生活,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还有一些开始迷茫,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和动力,据统计,上海平均每年有30名大学生跳楼自杀。

这与西方一些国家恰恰相反。比如美国,大家都知道,美国的小学和中学教育都相当松散,无论是从教授内容的容量、难度、系统性,还是学生习题练习量,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来看,和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相比都相去甚远。但是让我们好奇的是,这样松松散散教育出来的学生,到了大学却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我们学生放松的大学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这种差别的形成应该有多种原因,有文化上的问题,有体制上的问题,其中根源可能还是出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上。

美国基础教育可以说是知识的吝啬鬼,在平常的教学中会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而我们的基础教育却更像是一个贪婪鬼,我们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总是希望我们的孩子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数学教育 目的 思维训练功能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自觉活动,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有着明确的目的性。那么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现在有一种倾向,即一味地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认为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帮助学习者掌握数学这样一种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使他们在现实中能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目前的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但我认为,这种观念过于片面,数学的思维训练功能同样重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甚至比数学的工具作用更为重要。

一、从中西方数学发展的比较中看

比较中西数学文化,主要是比较古中国与古希腊的数学特点,代表作分别为刘徽注释的《九章算术》与欧几里德所著的《几何原本》。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技艺的价值观念影响,《九章算术》的唯一目的就是作为实用技艺,对现存的经济、技术问题给出具体的、实用的解决方法。它以算法为中心(这也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显著特点),用“术”即一套程序化的计算公式与计算程序来求解具体的问题,算出最后的结果――一个具体的数值。我们可以将这一套程序称为“数学机械化算法体系”。在这套体系中,筹算运演只保留结果,相应的运演过程在手工操作后都不复存在。

而《几何原本》以概念、公理、公设为基础,通过逻辑论证获得数学结果――命题,它建立在一种理性论证的基础上,以几何的、三段论式的,并表现为完全脱离具体问题的逻辑演绎建构。促成数学发展史上的飞跃的三次数学危机,都是由推理过程中产生的悖论所引发的。我们把这种数学模式称为“数学公理化演绎体系”。它的命题运演过程明确地表现在文字的书写过程之中。

柏拉图开办的哲学学校不招收没有学过几何的学生,可见古希腊的数学体系偏重的是数学的“思维训练功能”,而古中国则明显偏向于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的“工具作用”。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数学机械化算法体系”与“数学公理化演绎体系”曾反复互为消长,交替成为数学发展的主流。数学运算的程序化使复杂的计算问题易于掌握,对具体问题有更好的适用性、确定性和有效性。但是,片面地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强调程序化的解决问题会产生思维定势,限制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我认为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数学教材里全是西方的定理、公理的原因,甚至是主要原因之一。以历史为鉴,作为“思维训练”的数学,更利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从而也更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从数学本身特性来看

数学的对象正是人们抽象思维的产物,是“人类精神从外界借取的东西最少的创造物之一”,而“具有发明发现和创意创新的能力”被视为人类有别于其他一切生物的独特本领。于是,“要启发人类独有的这种最高贵的性能,莫过于妥善利用数学教育”。

借助于现代心理学与生理学的成果,数学是左右脑共同的产物,数学教育对人的左右脑开发都起着重要作用。左脑主要是语言的、分析的、数理的及逻辑推理的功能,其运行是因果式的思考方式,循序渐进,以线性方式处理信息。数学的符号化、形式化正需要运用左脑。右脑具有形象性、非逻辑性,它能处理尚未用语言符号正式表达的问题。顿悟、灵感、直觉的产生正是右脑在发挥作用。数学有利于人们左半脑和右半脑的均衡发展,而后者实际上就可以被看成充分发挥人类创造性才能的必由之路。

显而易见,当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片面地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仅注重学生能否利用所学的数学规律性的东西来按部就班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他们所见所用的并不是完整的数学,他们几乎只用左脑在思考问题。这样的数学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数学教育。只有当我们同时也将数学的“思维训练功能”引入教学之中,让学生有机会在完全抽象的世界里大胆假设,自由想象,体验思想的飞驰,他们才可以真正地了解数学,明白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的美。

三、从社会需求来看

在20世纪上半叶,“实用主义”曾在美国占据了主导地位。学校数学的内容看来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完全充分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而这个体系则主要是适应一个信念,即只有可以直接应用的论题才应放在旨在为一般公众提供教育的学校中去教。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需求:培养出为大规模机器生产所需要的、大量的、能够胜任简单机械劳动的廉价劳动力。

然而,从现今的角度看,把数学的教学目的仅仅局限于其“工具作用”无疑是过于肤浅了。当今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作为一个现代人才,首先就需要能够很快地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更进一步,要能够提出新观念、新思想。这里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各大国际厂商因为“中国有大量的劳动力”而将工厂开设在中国,但中国在国际人才市场所占席位却颇少。中国现在还在培养“能够胜任简单机械劳动的廉价劳动力”,而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有头脑、有思想的创新型人才。

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的高标准是什么?应当是帮助学生“通过数学学会思维”。因此,我们必须将数学的“思维训练功能”落实到数学教育当中去,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成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智力型、创新型人才。

四、把思维训练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

如何将数学的“思维训练功能”真正落实到数学教育中去,首先要明确数学的“工具作用”与“思维训练功能”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否应当将这两者对立起来,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我认为,这两者相辅相成,特别是数学的“工具作用”直接依赖于数学的思维。纯粹的“作为工具的数学”是不存在的,数学“工具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以数学思维作为必要的条件。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育中除了强调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应当重视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像数学家那样去工作、去思维。要明白: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能需要将更多的时间花在问题设计上面,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应该这样处理”。如同美国著名数学史家M.莱茵(1908―1992)对当时的新数运动的批判:“数学家花了三百年才理解复数,而我们竟马上就教给学生复数是一个有序实数对。”

数学课堂应当是活跃的,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允许甚至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犯错误。“数学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科学,其实,它倒是一门需要大量想象力的科学”。

参考文献:

[1]吴文俊.关于研究数学在中国的历史与现状[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4).

[2]郭书春.中国古代数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第6篇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以现有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通过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以此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1]。从而,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推动创新与进行创新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推动创新型教育的开展,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营造自由学习氛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制约创新意识的因素

我国知识教育是相当成熟全面的,但在有些教育上还有待加强,如常识教育、科学教育、创新教育等还需提高时效性。目前许多因素制约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创新意识提升。

(一)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创新意识制约的因素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部分家长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希望孩子以优越的成绩换取日后竞争的优势,然而他们忽视对孩子能力的锻炼,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孩子只会死读书、读死书,成为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如今,这些家长制约孩子的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一些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本着“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占用孩子过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第二,部分家长抑制孩子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事情,常以“命令”的语气与孩子交流。孩子提出疑问时,部分家长没有能够进行积极引导,不在自己知识范围内的问题更是匆匆而过,没有培养孩子通过阅读自我解惑的能力,使孩子不敢进行有趣的尝试。第三,有些家长过于宠爱孩子或工作繁忙,经常将孩子放在家中,隔绝孩子对外界的接触,不利于对孩子灵感的激发,等等。

(二)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制约的因素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办学理念、师资水平、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学校由于过分注重升学率提高,从而强化应试教育,导致在有些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如今,这些学校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学校方面,有些学校有效开展的创新教育较少,这里所说的创新教育不仅指开设相关课程或组织相关讲座,而是将“创新教育”与“平时教学”结合起来,寓创新于教学,寓教学于创新;其次在课堂方面,一些学校有严格规范的课堂秩序,课堂体制“窄、严、僵”,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另外,在教师方面,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形式上教学,如课堂上要求学生做笔记,做错题集,然而学生往往不能兼顾“写”与“听”两个方面,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以“你听我讲”为主,忽略“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三)传统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制约的因素

除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一些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学生创新思维。

传统教育思想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一些学生过于相信权威,过度依赖教师和教材,经常按部就班,很少提出质疑。其二,“谦逊”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然而一些学生没有正确领悟“谦逊”二字,他们对老师过于谦逊,以至于对老师唯唯诺诺,对老师的一些错误观点也不敢大声反驳。其三,部分学生耻于下问,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问问题的习惯。

三、如何推动创新教育

目前我国中小学在教育目的上重传承、重选拔、重理性;在教育内容上重理论、重理论、重刚性、重基础;在教育方法上重讲授、重课堂、重纪律。在这些重视度上缺乏对创新意识的重视,下面具体阐述如何推动创新教育。

(一)推动“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只有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将自由、学习和纪律结合起来。赫尔巴特曾把兴趣分为经验兴趣、思辨兴趣、审美兴趣、同情兴趣、社会兴趣和宗教兴趣,他认为注意、期望、探究和行动是构成兴趣的四个阶段。杜威提出的“教学过程中的五个阶段”涉及有关兴趣的培养[2]。

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兴趣的培养,家长和教师要借鉴以上两位教育家的思想,同时注重以下几点:1.尊重孩子不同寻常的提问。2.尊重孩子不同寻常的想法。3.向孩子们表明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4.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并给以肯定。5.给孩子的实践学习提供鼓励。

(二)推动“问题意识”的培养

近代许多教育家提出了关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模式。他们提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多开展一些讨论型活动,适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以此激发学生兴趣爱好。还强调教师不要只抓成绩,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运用多变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在“讲授式”教学方法中融入发现教学,探究教学,自主学习。

教师应结合这些教学模式,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适时进行教学激励;2.懂得课堂“留白”;3.进行示范引导;4.学会思维开拓;5.懂得认知冲突;6.运用发现教学。

(三)推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福禄贝尔在教育基本原则中强调创造的原则,即对儿童要及早给以外部工作,在活动训练中,使其能从外部表现本质。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育 生命化 思考

强调教育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怀,是当代众多思想家的共识和心声。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廷说过:“教育林根本上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叶澜教授在他领导的“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中也极力倡导教育的生命化,指出“教育是一项面对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是一项促进人的精神生命和物质生命主动发展的事业。”在现代教育中,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被看做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重要的生命历程。对学生来说,教育是其生命质量提升的历程,对老师来说,教学是其生命价值体现的历程。

现代心理学家们研究表明,人的生命有两次生成。人的第一次是从母体诞生中获得,它浑然无知,人们称之为自然生命;人的第二次生命主要是在学校教育中构建,谓之人格自我,教师是儿童的第二任父母。这种人格自我的生成具有可变性。它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地否定旧的自我,走向新的自我,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在否定中实现自我的过程,因此,教师仅仅热爱学生显然是不够的,他对学生这种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特征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处于基础教育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尽管拥有生命最宝贵的时期,但是他们缺少生活的经验和对生命的体验,尽管拥有多方面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但是他们不懂得应该如何选择,如何学习,如何发展。这个时期的他们,是捧着金碗乞讨。他们最需要的是那些珍爱生命,充满仁爱,善于开发潜能的导师。基于此,生命化成为了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基础教育课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站在国家的角度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阐述了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应达到具体指标,这就用法定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功能,强调了每一门课程对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教育的责任就是把他们身上蕴藏的独特的个人潜能挖掘出来,并让它发扬光大,让他们实现生命的超越和自我的超越,最终达到提升生命质量的目标。

现代教育同样赋予教师职业新的内在价值。如果说传统的基础教育强调的是继承性,对基础知识的规定强调的是学习掌握人类已有经验的话,那么,现代教育则可以说,更注重的是未来性。“教育要面向未来”(邓小平语),“教育就是人类通过培养生活在未来社会的人,让其掌握创造未来的最基本活动”(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第二次审议报告》)。要培养适应于未来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离不开创造性的教学。这个创造性教学的执行者——教师,就必须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正如印度教育部的文件规定的那样:“一个好教师的标志是他自己总是在学习,总在发展他的知识和了解儿童和青年人。简言之,一个教师应该是这样一个人,即从他的态度到知识,从他的思想到行为和他整个生活动都是受的比较好的教育,今天受的教育比他昨天受的教育更好,而他明天受的教育又将比今天受更好。”21世纪将是人类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纪。这个时代里,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将在时间优先上获得高回报。如果教师面对以变加速的速度增长的人类文明知识时,不主动地去获取、筛选、分辩、归纳、利用信息,从中探索、掌握生产、生活的客观规律,依旧停留在“传祖宗之道,授先帝之业,解六经之感”上,将在知识创新时代中连同他的学生一起被无情而残酷地淘汰掉。正是时代赋予教师工作这种创造性内涵,教学才得以摆脱机械简单的文化传递使命,才摆脱了“奴隶一般的工具”(马克思)的尴尬处增境。教育活动的创造性开展,体现了教育者的智慧和艺术,实现了教师职业以来未有过的尊严和欢乐。教师不再扮演一厢情愿的奉献角色,如蜡烛,点然自己,照亮别人,如春蚕,吐出青丝,耗尽生命,而是在自己工作领域中独立地创造,主动地追求,实现自己职业内在的价值。也正为此,教育才焕发出迷人的个性魅力,吸引着众多优秀人才的加入,成为了传承和创造人类先进文明的事业。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惩罚教育 困惑与思考

中国传统教育的历史,戒尺是教书先生的标准搭配,是惩戒学生的工具,并由此形成了惩罚教育的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追求,传统教育早已无法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从而使得教师如何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合理运用惩罚教育方式以适应教学需要成为当前小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关于教育的含义

在传统思想观念中,对于“教育”的理解往往有失偏颇,许多情况下学校及社会各界都将教育单纯地理解为对学生的体罚及变相体罚等生理上的教育措施,其实不然,教育一般分为物质性教育、生理性教育及精神性教育三种[1]。生理性教育顾名思义包括体罚即以伤害人体为手段的教育方法;精神性教育则是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威慑,而小学生的心灵都比较单纯、脆弱,一旦造成影响后果将难以预料。因此,许多有识人士将其称为看不见的灾难;而物质性教育则是对于公民产权的侵犯,最常见的就是罚款行为。

二、小学惩罚教育现状分析

惩罚教育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其一,一方面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是十分脆弱的,任何惩罚教育行为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因此,这是一种对小学生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另一方面,惩罚教育是延续千年的传统教育方式积淀的结果,它在纪律的维护及规范学生行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现下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家庭较为富裕,深受父母溺爱,性格脾性过于骄纵,难于管教,给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阻碍,因而教不得不合理运用一些惩罚教育方式,增强教育效果。

基于以上认识,当前社会对于惩罚教育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在小学教育工作中,许多教师与时俱进,将惩罚教育融入当前的素质教育当中,而不是单纯对学生进行体罚教训学生[2]。另一方面,某些农村小学教师对学生实施过度的惩罚教育,超出了教师合理的职权范围,对学生施加了过多的惩教措施,可能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损害,这种教育行为是不被认可的,是不良的教育行为,属于教师失德。

其二,由于家长对小学生过度呵护与溺爱,以致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行为规范教育,家长也会加以指责,不辨是非全力维护学生,从而迫使许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摒弃了惩罚教育,学生越发疏于管教,同时由于媒体及各种通讯社交手段对于惩罚教育的过度夸大,形成极大的阴暗面。面对来自学校与社会的压力,教师只能放弃合理的教育手段,同时也放弃了教师职业的神圣职责。针对这种极端的社会现状,分析惩罚教育的可行性变得十分必要。

三、农村小学教育适当运用惩罚教育的对策

惩罚教育是利弊并存的一把双刃剑,过度运用及完全摒弃都是不够客观的行为。因此,要在小学教育中合理运用惩罚教育,必然要从学校、教师及家长三个方面予以分析:

1.家长方面:正确认识,积极配合。

家长对于惩罚教育的合理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许多家长十分溺爱子女,对于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任何伤害都难以忍受,对教师恶语相向、强加指责,让学生认为有机可乘,与教师“唱反调”,不听教师的教导,在学校为所欲为,教师倍感压力,无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惩罚教育与管理[3]。而在实施合理有效的教育过程中,应让家长正确认识到惩罚教育的必要性,与学校教师积极配合共同加强学生管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将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2.教师方面:合理利用,注重技巧。

(1)教师要正确认识惩罚教育。

其一,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惩罚教育只是一种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限于学生出现了与其角色不相符合的行为之后,教师对其加以纠正与改善的情况下使用,而不是教师树立“威信”、发泄负面情绪时的手段。其二,教师应该了解自己合法享有惩戒学生的权力[4],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适当的惩罚教育。其三,教师必须了解惩罚教育的适用范围,比如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则不能作为教师惩罚学生的理由,同时对于身患疾病的学生教师不能加以惩罚教育。在认清惩罚教育的范围和适用对象之后才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及目的性。最后一点则是教师要注重对惩罚教育的合理运用,不能以惩代教。同时,要对学生怀有包容之心,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在未来的学习中不要重蹈覆辙。另外,学生受惩之后负面情绪的疏导也十分重要。

(2)教师应努力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作为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远远超乎中、大学生,他们每天与教师待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长,因此,教师更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想与所求,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与之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能够依赖教师,逐渐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引导学生不断成长。

3.学校方面:加强监督,协调共进。

学校的管理方针与手段往往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时学校平时的宣传工作会给家长的认识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一方面,学校要对教师的惩罚教育加以监督,制定出详尽的实施方法与管理规定,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召开家长会,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家长能够正确认识理解惩罚教育的必要性,同时邀请他们参与监督,避免一味指责教师惩罚教育的现象。

四、对惩罚教育的思考

如何对犯错学生实施惩罚,是不少老师头疼的问题,因为搞不好会背上体罚学生的骂名,但又不能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p听而不闻。为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首先,学生犯错误后,教师不应该发火,而要冷静处理。如果在课堂上,为了不过多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先制止其错误行为,然后继续上课,下课后再把当事学生叫到合适的地方进行教育。如果事态严重,不得不中断教学,教师也不该当场发怒,而应把一切安排妥当后,再把当事人叫出去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事态扩大。值得注意的是,批评学生最好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以保护好犯错学生的自尊心。

其次,批评时应注意技巧和方法,看看事情有没有挽救的余地,如果有,应先让当事学生弥补自己的过错,把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必要的话,教师可以协助其一起完成,然后再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批评时教师不可用过严的语气,但也不可过于和蔼,过于迁就,毕竟是接受批评而不是接受表扬。在原则问题上,教坚决不能让步,否则,学生会得寸进尺,起不到惩戒效果。要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所犯错误可能带来的后果及其严重性,但最好少用“我认为你这么做会……”之类的话语。应给点时间让学生自我反思,让他们真正懂得自己错在哪里。

再次,对学生的惩罚要慎重。要根据情节的轻重酌情考虑,最好先由学生自己决定对所犯错误该实施何种严惩,教师可以用“我想听一听,你认为自己该受到怎样的处罚”或者“如果你是老师,碰到你的学生犯这样的错,你会如何处置”之类的话语,实际上也是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什么样的处罚合适?教师不妨先听听学生的意见,如果认为合理,可以照他说的办;如果认为不合理,可以在量上酌情增减或另行处理。这样,当事学生一般不会有惩罚不公的怨言。另外,笔者认为,老师不应该不管学生犯了什么错误,就一律罚其扫地p抄书或跑操场,因为这些惩罚方式没有针对性。相反,时间一长,他们会变成“老油条”,知道错了无非就是接受这些惩罚,自己已经“身经百战p无所畏惧”了,不但不改,很可能还会故伎重演。惩罚要视情节有针对性地实施,如果有学生在学校里乱扔果皮纸屑或者把瓜子壳磕得满地都是,那么对他们施以扫地的惩罚是合理的;如果住校生晚起,罚他们操场跑步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论犯了什么错都这么罚,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感,本来很光荣的劳动p很有趣的学科p很磨炼人意志的活动,却让学生厌烦,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五、结语

当前社会中,许多农村小学对惩罚教育的运用还不够合理与完善。在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农村小学如何合理开展惩罚教育的研究在不断深入,相信在学校、教师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之下,合理的惩罚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学习与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宋莉宇.教育惩戒与体罚:基于农村小学教师视角的调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

[2]黄利智.试析教育惩戒的合理运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3):23-25.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给教师的建议》 日语教学

我最近在看《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对现在我在从事的职业教育略有点感慨。这本书是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虽然我是从事职业教育的,但他的教学理论,他对教师的建议,给我的启发也是很大的。

职业教育虽然不同于中小学教育,但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有些在中小学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在职业教育中同样也会遇到,当然现在的学生已经大大不同于作者那个年代的学生,社会环境、社会要求等各方面也不同于那个年代,但他的教学理论、他的建议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即学生越感到学习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就越多,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现在的职业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读书,对学校安排的各种文化课不感兴趣,还有些学生尽管本人的学习愿望很强烈,但由于识记、理解等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怎么也学不好。我认为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多阅读来改变的。曾经有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他教的学生中没有不及格的,他的成功在于他善于合理地组织学生阅读,并通过阅读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他所教的每一个年级都有一个绝妙的小图书馆,这里面的书都是以鲜明的、引人入胜的形式来讲述他所教的学科――数学,使学生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思考就越清晰,能力就越强。其实不仅仅是学生,老师们也应该多读书,想要给学生一碗水的知识,老师就应该有一桶水的知识储备。一个博览群书的老师,他的课必定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永远让学生充满期望和享受的课。应让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让阅读来丰富我们的思想内涵,让阅读来点燃我们的智慧火花,让阅读来改变我们的人生。

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不爱学习的情况,我在看了《给教师的建议》后,有了自己的一点看法。要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必须使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求和有掌握知识的愿望。有些学生刚接触该专业时,是带着渴求知识的火花的,但是渐渐地这点火花就熄灭了,开始对学习抱有一种冷淡的态度,这种冷淡发展到最后就是对这门课不感兴趣。所以为了使学生对该门课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他们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不能一味地要求他们去识记,以及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而把知识再现出来,要使学生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地去探索真理,在知识的海洋里漫游。我一直在反思我们的日语教学,中专生的日语教学工作,是让组内老师比较伤脑筋的问题。学生不愿学、不肯记、不肯背,这点对于从事语言教学的我们而言,的确比较烦恼。我曾经作过一个调查,询问学生为什么要学日语?有一半的同学是因为喜欢日本的动漫而来学习日语,这些同学向往能像剧中的人物那样说日语,很想像听中文似的毫不费力地听懂日语。他们往往在刚开始上课时,对日语充满好奇和激情,上课时也特别专心,但随着学习的深入,需要记和背的东西多起来以后,就没有了热情,由主动学习变为被动学习。如何引导他们一直保持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呢?我想我们应该改变教学方法,不要让课堂一成不变,要使学生充满期待。我们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刺激他们的求知欲,实施反向教学,每节课老师精心准备一段小片,先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迫切地想要知道这段小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进行生词和文法教学。我想这样做的效果可能会好些,对上课的内容学生也会有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可以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是空洞的,不是华而不实的。当然这点的实施,还需要很多硬软件的配套,老师们目前也可以利用已有的教学条件丰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现阶段评价学生学得好坏,老师教得好坏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但我觉得这种评价标准过于单一,有失公平。因为每个学生都属于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个体之间是千差万别的,而用同一种评价体系来评价不同的个体,只会让学生受到伤害,他们会把学习上的每次失败当成是一种痛苦的屈辱,时间长了以后,就会习惯忍受这种屈辱而变得麻木不仁,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很自卑。如果是这样一个结果,就违背了教育的本意。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我们可以尝试进行分层评价,即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对一些接受能力强、各方面都不错的学生,采用稍高一点的评价方式,而对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可以放低评价要求。评价的方式也可以灵活多样,除笔试外,我们可以采用口试,也可以实践评价,让企业去评价,等等。通过这样的多种方式来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将富有生机和活力。

通过对教学的反思和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我们完善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培养出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第10篇

我是抱着支持和学习的目的参加这次活动的,本无打算在会上发言。可会议期间,聆听将军们讲述我军的英雄故事,整个心灵深深地为这些共和国英雄们的事迹所感染,内心充溢着不吐不快的冲动。

近期,走进崇高研究院要出版一本文集,执行院长贺茂之将军希望我把发言整理出来,这个命令我不得不从。

一、不要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一段令人深思的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

我觉得,用这句话来概括当代中国教育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再恰当不过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普及各级各类教育、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均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高,在九个世界人口大国中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达86%,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成就令世人瞩目。

但是,我国教育存在问题和挑战也显而易见。特别是重智育轻德育、重考试升学轻人的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导致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不强。

我国教育存在的上述弊端导致国民创新素质和人文素养不高,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制约因素。

基于此,党的十七大提出报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报告进一步强调“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我们的教育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我们的教育必须尽快回归育人为本的轨道上来。

二、德育是当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曾经说过:“现在是地球变暖了,人心变冷了。德育是未来教育的最大难题,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担心,因为这是个国际性的问题。如今,人类可以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可以让飞天不再是梦想,可以克隆自己的生命,但是,有一个问题无法解决,那就是德育。目前,人类的道德不是在进步,而是在滑坡。”

那么,对于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讲,当前德育工作到底难在哪里?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关键。

“物欲主义”正向整个社会蔓延。1977年,粉碎“”时,我国国民经济已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吃饱穿暖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发展国民经济,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首要战略选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等等,保障了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但是,不能不承认,“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释放国人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一切向钱看”思潮的泛滥,“物欲主义”不断向整个社会蔓延,有的人甚至为了致富、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不惜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限。而当这一思潮从社会领域向教育系统蔓延时,中小学生道德成长面临的困境日益严峻,就是其必然结局了。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二律背反”现象。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研究古罗马时期的贵族生活时得出一个结论,即道德与社会的二律背反。卢梭认为,物质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精神不平等的深化和道德的堕落。卢梭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有时甚至会出现物质文明愈发达,精神文明愈退化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在享受日益进步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却时时刻刻面临着物欲横流、道德滑坡带来的种种困扰。

南怀谨先生曾经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伴随着当代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交通工具的日益便捷,世界范围内物质产品生产、交换分工和贸易体系的加速形成,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的人流、物流、思想流,几乎进入了无障碍、无隔膜感的时代,人类社会真的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在这种背景下,东西方的文明范式、社会思潮、价值观、生活方式的交流、交融与冲撞,日趋激烈。

网络化时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的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信息和知识在人类社会传播方面,更加开放、公平、便捷;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日益虚拟化,其信息、知识和思想的分享常常处于无“安全阀”状态,尤其借助网络快速传播的图像、视频,为当代青少年提供了唾手可得、数不胜数的感官刺激……这些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利弊互现,人类社会面临着日趋严峻的道德教育挑战。

三、单向度的教育造成了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日益贫困

人有两个世界,即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教育在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对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培育上。人的物质力量是改变物质世界的力量,这里突出的是知识的力量、能力的力量;而人的精神力量,则是改变人的内心世界的力量,这里,突出的是人的品格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在这里,我把着眼于人的物质力量培育的教育,称为“物质人教育”;把着眼于人的精神力量培育的教育,称为“精神人教育”。所谓“物质人教育”,从教育价值定位上讲,更多地强调教育的人力资源开发功能;从教育内容上讲,更多地强调知识和能力教育;从教育个人功用上讲,更多地强调教育改变个人命运、改善个人生活的价值。这种教育,突出的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对人的物质力量的释放。所谓“精神人教育”,从教育价值论上讲,更多地强调教育的文化意义,特别是人的人文素养教育;从教育内容上讲,更多地强调人的德性成长和人文教育;从教育的个人功用上讲,更多地强调教育对人的自我成长的意义。这里,突出的是教育对人与内心世界的关系,强调修身与内省,释放的是人的精神力量。

当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全社会日益被极端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所绑架,使整个教育深陷单一的“物质人教育”泥潭之中无力自拔,让教育沾染上了日益严重的“金钱味”“铜臭味”。这种教育培养的人,由于精神发育不健康,在人生的长跑中,往往会得“三种病”,一是“犹豫症”,面对人生的各种抉择患得患失,人生的路迈不开步;二是“躁动症”,面对人生的各种诱惑没有定力,人生的路走不稳;三是“近视症”,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没有远见,人生的路走不远。

四、精神世界的培育离不开三个载体

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培育,离不开以下三个具体载体。

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对本民族的文化崇拜,这个民族就没有了文化根基。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然包括文化复兴之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标识,是滋养每个中华儿女心灵的最丰厚的精神产品。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植入中小学生的大脑。

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对本民族的信念崇拜,这个民族就没有了精神支柱。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在日益激烈的世界竞争大舞台上站稳脚跟,必须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并通过系统完整的教育,将这种理想信念转化为本民族的价值崇拜,这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每个孩子打牢价值观的根基。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第11篇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明的进步,人们更加关注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艺术教育也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世界。但在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却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把艺术教育简单等同于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艺术理解为美术和音乐,在教育实践中,学校的课程设置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艺术的误解。比如,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美术和音乐是艺术院校传统的两大学科,而中小学课程设置中更是以美术和音乐两门课程为主。在各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课程表中仍然是只有美术和音乐,而无艺术。

    其二,把艺术教育简单等同于艺术技能的训练。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训练人的艺术技能,而且更有着丰富的内涵。但现实中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几乎以艺术技能的训练为主,而忽视了艺术综合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比如,过于重视各种绘画技术和技巧的训练,忽视了美术史及美术作品的欣赏,忽视了对人的美的情感及鉴赏美、创造美等艺术修养的塑造。音乐教育则只重视各种乐器的弹奏技巧,忽视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忽视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对人的心灵的滋养和品德的熏陶。

    各种乐器的考级制度进一步助长了艺术技能至上的教育理念,认为学音乐就是练习弹好各种乐器,学美术就是把画画好,而艺术内蕴的美感及艺术对人的精神家园的价值则被功利性的教育弱化了。一些家长让孩子学美术、学乐器只是想让他们以后多一门手艺,增加一些就业机会。这种教育和训练由于背离了艺术的宗旨和规律,忽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只是变成简单枯燥的技能训练,反而使学生把一种高级审美活动当成了一种负担,甚至使一些学生对艺术产生了厌倦心理。

    其三,艺术教育没有起到促进全体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价值,相反却成了培养少数艺术类人才的独享产品。艺术本身是一种以审美为目的的高级精神活动,艺术创作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的最真挚表达,人在各个年龄段对外部世界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思考,都会有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欲望,儿童的涂鸦、少年时的各种小制作、青春期激情澎湃的诗歌朗诵等,实际上都是宝贵的艺术萌芽或是艺术的创作。事实上,以各种艺术形式对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和释放是每个人所共有的特点,是人的天性。艺术教育就应该予人的天赋为前提,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给以加工和培养,从而促进所有人艺术素养的提升,最终使人的德行高洁,精神家园丰富。但现实中,本应对所有学生和社会公民所实施的艺术教育,却仅仅变成了少数艺术类专业院校和少数人的独享产品。

    当前的教育中,一方面存在艺术教育的边缘化倾向,一些学校和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无视艺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之所以选择学习艺术类课程,往往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或者是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大多数学生都是把艺术的学习当成了未来谋生的手段。

    艺术教育的种种认识误区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当做法,不利于艺术教育的正确开展和有效实施,影响艺术教育价值的实现。为此,必须深入研究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克服艺术教育实施中的片面性和功利性,坚持艺术教育的大众化取向和审美取向。

    首先,确立以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为主的艺术教育宗旨。艺术教育的价值不是把所有人都培养成艺术家或艺术工作者,艺术教育总体上应以培养人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为主,帮助学生建构丰富的精神家园。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以及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对那些少数确有艺术天赋和对艺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适当的专门指导,为他们选择艺术专业作准备;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则主要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做到艺术技能与艺术审美并重。只有艺术技能和技巧,而缺乏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其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画匠或乐器演奏者,而很难成为真正的艺术大师。

    其次,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丰富艺术教育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把《艺术课程标准》落到实处,适当增加戏剧、舞蹈、影视、书法、雕刻、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各地根据地方文化传统可增加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内容。增加艺术作品欣赏方面的内容,重视对艺术史及各国文化艺术的介绍。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创新 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基础教育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对于素质教育,通过几年来的广泛宣传和实施,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已经理解得比较清楚了,但对于创新教育,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感到还比较陌生。我通过近几年来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就创新的含义、目的、以以及实施创新教育具备的条件,谈谈个人的理解和认识。错误之处,望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 创新教育的含义

创新教育,也叫创造教育,他是教师根据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和规律,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使学生形成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创新人才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也不同于应试教育,它是在面向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主体性教育和健全人格的教育过程。他是更高层次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二、 创新的目的

创新教育的目的包括对学生个人和对国家民族利益两个方面。

1.对学生来讲,通过创新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智力,树立创新意识和常新精神,使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具有创造新理论、新事物、新方法、新经验的能力,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对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来讲,实施创新教育是为了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人才大军,提高民族创造力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挑战,实施现代化宏伟目标,赶超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

三、 创新教育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造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对创新的重大意义作了精辟的论述和高度的概括。这里我就创新教育的意义,从以下三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理解。

1. 实施创新教育是时展的需要

我们刚进入21世纪,十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知识为资本,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经济。当今世界,随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的不断创新,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而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经济实力还不发达,教育和科技比较落后,面对新经济时代的挑战,有许多不利因素:

①高素质人才奇缺,流失严重。据《人民政协报》200年3月1日报道:“我国目前100多万高级专业人才中,35岁以下的仅占11%。前些年我国向国外派遣留学生25万,可回归的不足8万。”“目前,我国在美国本科以上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45万,出国的60%以上在美国”。

据《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11月22日报道:“目前我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超过40万,而学成回归的只有1/4,在国外的大约有30万人,在这些留学人员中,很多活跃在世界主要的高科技前沿领域,如美国硅谷就有20万从业人员中,中国留学人员达6万人,约占1/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指出:“全球性的新型人才危机拉响警报,而中国的位置正处在这场危机的核心地带”。他是这样描述我国人才现状的:“一方面,每年科技大学进行毕业典礼时3/4的人已经办好了出国手续”,(载《重庆晚报》2000年6月3日)

怎样才能扭转和改变这种局面呢?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我们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如何迎接经济时代的挑战?

②民族创造力不高

据1998年第九期《人民教育》报道:“我国平均2600家企业采用有一项专利,每年的专利申请平均5100家才有1件。而美国仅电话电报公司拥有的有效专利就有3.5万余项。日本丰田公司每年提出合理化建议200万项,人均27条,采纳率98%,上海市职工每年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到60万条,采纳率只有50%,而这还是国内领先水平,更令人吃惊的是,还有的企业,建厂几十年没有一项专利,上千人的工厂一年警竟提不出几条建议。”两相比较,差距过大,我们不能不为之担忧,这样的创造力,如何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③国际竞争力不强

据《中国青年报》2000年9月8日报道:“2000年9月6日‘世界经济论坛’组织公布了2000年全球竞争力最新排行榜,荣登榜首的是以‘新经济’挂帅的美国,其次是新加坡,中国从1999年的第32位降到第41位。”“在挤进全球竞争力排名前10名的国家中,其中5个是欧洲小国”。

④综合国力较弱

中国现代国际研究所发表的7国综合国力评估报告得出结论:美国居第一位,日本居第二位,法、英、德基本持平,其国力等于美国的一半,俄罗斯接近美国的40%,中国居7国之尾,与其他6国相比,中国最弱的是科教水平。(载《半月谈》2000年23期)

面对我们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竞争中位于不败之地,唯一的本法是下达决心,花大力气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创新教育,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多出成果,只有这样,开能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实力,才能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才能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挑战,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2.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我们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党不仅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而且还出台了许多法律、政策,确定了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还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和远景目标,根据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为了协调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资源相对短缺和严峻的环境及人口问题,以利于经济发展。而科教兴国战略说到底还是人才问题。实现现代化,基础是教育,关键时刻记,而我国目前教育、科技相对落后,“我国从业人员中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14%左右,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中所占比例不到4%”。(载《教师报》2001年4月8日)“中国的科研成果只占世界总量的1.6%。专利申请仅占0.2%,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0.5%,。且在日益下降”。(《半月谈》2000年第23期)由于教育科技落后,我国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稀少,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当前国内许多省、市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纷纷出台政策以巨额的工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筑巢引凤”吸引人才,说明我国四化建设和高层次人才资源不足的矛盾已很突出。要解决这个矛盾出国吸引人才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实施创新教育,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培养人才的力度,当前特别要重视扩大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以满足四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3. 使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党和国家为了使我国的社会主事业兴旺发达,历来对学生给予无限的希望。毛泽东同志曾教导我们:“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邓小平同志对青年一代提出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争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一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代”,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还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前途和命运,是关系到个人一生的重大问题。在这个时期,学生不仅要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而且要学到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更需要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将来走向社会,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创新人才。

总之,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必将造就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各方面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大军,极大地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我国生产力发展是水平,从而将更加强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创新教育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那么,实施创新教育应具备哪些条件?怎样进行创新教育?

四、 开展场新教育应具备的条件和构思

我通过研究和思考,认为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做好工作:

1.改革现行教材,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

为了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要有进行创新教育的教材,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

我国目前使用的中、小学教材,是文革后为了适应应试教育而编写的,普遍内容繁多,分两偏重,且陈旧落后,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更不利于创新教育和常新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中、小学生也负担过重,有多种原因,但教材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现行教育思想和教材的导向下,教师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追求高分和升学率,不得不加时加节,争时间,赶进度,采用“题海战术”,频繁考试,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压的学生喘不过气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只管传授书本知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劳动,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这样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纯智力的单项发展,“高能低分”就是这种教育的必然结果。

当前,我们不仅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进行创新教育,现行的旧教材已远远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从改革教材入手,编写一整套既能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能体现中国基础教育特点,既有当代最新文化科学知识,又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开设创新课,是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必须要相应的课程和教材。为了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首先一个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问题是在现有的学科中,增开创新课。

创新课的增开,要求有相应的教材。我认为,小学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主。教材的内容应包括儿童、少年想象力、新奇感、质疑问难、兴趣爱好的培养,科学入门教育、中外名人少年的故事、中外科学家智慧故事等等。通过这些教材内容的学习和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智力,使学生从小在思想上热爱科学,牢固树立创造性意识,立志长大当一名科学家的雄心壮志。

中学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教材的内容应包括:创新的原理、创新智能、创造的基本方法,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的成才之路,中外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当今世界科技事业发展的典型事例和动向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教材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有创新意识,升华到有创新意识,升华到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的创新课,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教材内容应包括: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方面最新重大发明的形成过,高科技领域内发明创造方面的典型事例,前沿科学发展方面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等等知识。高等教育在学生学习创新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勇于接受科研项目,承担科研任务,使每个在校学生都能投入到科研实践中去,使书本上的理论应用于科研实践,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多提高在自己的创造能力,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创新课的开设,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最有效的途径,随着创新课的增开,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大批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要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造就一支思想觉悟高,文化知识渊博,爱岗敬业,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终生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庞大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就目前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远远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的边远山区的教师队伍,文化知识水平低,使量不足,总体素质差,根据创新教育的需要和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现状,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搞好这项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第一,加大投资,办好高等学院。因为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和各中小学教师的摇篮。政府要增加高等师范院校的投资,使其增添设施,扩大招生人数,除办好现有的高等师范院校外,适当多办高等师范院校。增加高等师范院校的数量,加大培养师资力度,是创新教育高素质教师队伍有一个稳定而可靠的来源。第二,要接受继续教育。广大教师要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决定》要求,结合自己所任教学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继续教育学习,用当今社会的新知识、新理论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能力。第三,逐级培训。包括校内培训和校际培训两个方面。在一些大学的学校,高级职称的教师培训中、初级职称的教师,高学历的教师,中学教师培训小学教师的方法。采用的形式有:将示范课、优质课、交流教学经验、传授教学方法、办培训班、在职函授、离职进修等等,通过逐级培训,提高自身素质。第四,要充分发挥教师进修院校的作用。最近几年,一些地方忽略了发挥教师进修院校的功能。忘了它是专门提高中小学教师进修的学校。为了达到提高教师的目的,对一些地方进修院校的教师有必要进行调整,把少数思想觉悟低,知识水平差、不能胜任教学任务的教师调出进修院校。把那些思想觉悟高、文化知识水平高、教学艺术高的优秀教师调入进修院校,担任教学任务。各地、市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摸底,把那些素质差的教师进行分期分批轮流培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以上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为创新教育创造必备条件。

4.开展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创新教育的事实,需要创新教育的理论作指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群众运动,群众一旦掌握了革命的理论,就会变为自觉的实际行动。”任何大的群众运动,都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没有正确的理论导向,不论何种大的运动|、改革不是半途而废,就是归于失败,古今中外,概不例外。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21世纪的主题,也是教育战线的新课题、新任务,必须要有一整套的正确理论作指导。没有创新教育的全面新理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普通教师进行创新教育就无法进行。这就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专业科研人员,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和总结。我认为,创新教育的理论应从创新教育的涵义、理论依据、指导思想、重大意义、培养目标任务、必备条件、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总结。只要我们有了创新教育的理论作指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有了共识。实施创新教育就会有喊在嘴,写在之上,变为真正落实到教学的实际行动上,取得预期的效果,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5.筹建创新教育的配套设施,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条件

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必须要有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设备相配套,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中国传统教育信奉法西期奴化教育,“棍棒下面出才子”就是对教育的最好说明。在奴化教育的形式下,教师上课一本书,一支粉笔,一个大学生的棍棒。上课教师“一言堂”讲到底,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得慢,理解慢,学会掌握慢。解放以来,教育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创新。教育在改革和深入发展的同时,教育手段也逐渐现代化了。特别是中学阶段,各个学科都建立了相应的室、场、地。这些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的建立,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直观教学到亲自参加实践,对所学知识记得快,理解快,掌握快。这样即缩短了教学实践又培养了动手动脑的本领,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当前,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创新教育已被高度重视的情况下,要继续充实完善原有的教学设备,还要创建创新教育所必需的室、园、地等先进设备、设。因为它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条件。大、中学校都要创建,有条件的小学也要建立。中科院先后建立了长宁科学园区和上海枫林科学园区就是实例。西安交大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建立了创新园。许多学校都建立创新教育的先进设备,设施需要巨额资金,而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还不强大,财力有限,那是根本办不到的。创建创新教育的室、园、地的先进设备、设施,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形势的需要,说到底,是关系到我国在21世纪是否能以利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只要我们认识提高了思想上就会重视,就会想办法去筹建。当前我国经济实力还不十分强大,财力不足,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将逐步提高和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是会逐渐得到解决。只要各校都建立起这样创新设备,学生就有了创新时间的天地,使他们再学习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到实践园去实践,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6.研究总结一套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创新教育的基本保证

搞教育工作和干其他事情一样,方法问题十分重要。方法得当将事半功倍,否则将相反。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有其教育方法。中国传统教育崇尚法西期奴化教育,在奴化教育形式下,信奉“师道尊严”,教育方法是依靠打骂驯服学生,教育方法是“注入式”、“满堂灌”,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在这种教育形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四支不勤、五谷不分”的白面书生。

解放后,我国教育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得到蓬勃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批判的同时,通过十多年的探索,建立了一整套基本是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尽管当时的教育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有缺陷,但十多年为国家培养里一大批中国革命和建设各方面需要的人才大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工作重心的转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使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现代化建设各方面色需要,继续培养人才,在教育教学中,急略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形成了用“分数”“升学率”为衡量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纯智育的单向发展,后果是“高分低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改革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推进素质教育,要运用广大教育工作者多年来研究总结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目标教学、情感教学、成功教学、养成教学、诱思探索、学法指导、四论学习法等成功教学方法。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学习做人道理。

实施素质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育,也不同于应试教育。谈起创新教育,虽都会说,但真正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教育,不是每个教室都能做到的,说起容易,做起难。就我国目前教师队伍现状来看,真正能够实施创新教育的教师是凤毛麟角。那么,究竟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具体应从哪些方面入手?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地探索和总结,比如:上海市创造学工作者,研究总结了培养青少年、儿童创造思维而制定了《聪明的办法十二条》即十二个一的教学方法。胡兴松同志研究总结了创新教学的十个方法。这些都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确立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都是有益的探索和总结。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和借鉴。当前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专业科研人员,在大力推广成功教学方法的同时,对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要进行大胆,积极地研究和总结,制定出一套既能使广大教师易于掌握运用,又能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还要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让广大教师去学习,去领会,去掌握运用。只要教师掌握领会了创新教育的具体方法,才能真正把创新教育落到实践教学中。

7.筹集雄厚的教育经费,是创新教育的坚实后盾

实施创新教育,要编写创新教材,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创建先进完备的教学设施,要深入进行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总结,而这一切条件的举杯,都需要有雄厚的教育经费做坚实后盾。没有资金的大量投入,实施创新教育也是纸上谈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为辅的教育投入体制,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教育经费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相比,我国的教育投入相对少,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较低的。从本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来看,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不能满足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依据“普九”为例,资料显示,我国“普九”所需经费,国家投入只占全部经费的22%,绝大部分来自乡镇和广大人民群众。我国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学条件差,教师工资低且拖欠教师工资,都是教育经费不足造成的。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实施素质教育更需要雄厚的教育经费做后盾,才能创造其具备的条件,才能实施创新教育。

根据我国目前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现状和创新教育所需的雄厚资金的矛盾,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五个方面去做好:①国家应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②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勤工俭学,增加收入,弥补教育经费不足。③贫困地区的学校,应和当地政府积极与省、市、自治区设立“希望工程办公室”,争取“希望工程”的援助。④借鉴国外经验,实行发放教育福利等办法铸错教育经费。⑤争取社会单位和个人,港、澳、台胞、海外爱国侨胞对教育的援助。通过这些措施,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为创新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工作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搞好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认清我们肩负着的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振兴精神,开拓进取,亲信协力,扎实工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创新教育而努力。

参考文献

①江泽民.在中科院第十次中国工程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R]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

②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余白.教育科研[M]人民教育,1998年2月

④朱及群.社会心理学[M] 新华社出版社,1991年12月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第13篇

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当我们突然看到小孩掉到河里或有人出了车祸,都会产生惊惧和同情的心理。这并不是为了讨好落难者家人,也不是为了在群众中获得好名声,而完全是出于人的本性。然而许多青少年看到别人陷入逆境,要么漠然视之,要么幸灾乐祸,更有甚者落井下石。是什么抹杀了他们纯真善良的天性,辨别是非的能力?是糟糕的家庭环境,是充斥暴力的文化产品,是一贯对生命的漠然,还是对法律的无知?

无论怎样,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社会伦理呼唤浩然正气,生命与生命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青少年在身心发展期间,人格尚未健全,易感性和冲动,自控能力弱。这更需要呵护其同情心,增强其正义感,完善其人格,培养其珍爱生命的美好品质。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青少年进行关爱生命,远离暴力的人文教育。

一、植树种草,养花观景,培养美好心灵

所谓美好的心灵,就是能体贴万物,温柔对待一草一木的心灵。唯有体会到一草一木都象征了万物的心,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意和智慧。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生机勃勃的生命气息,闻清新空气,鸟语花香。赏树影婆娑,小草吐绿,百花争艳。领略自然之美,从而引发对自然的热爱,落实在行动中,体现为勿践踏草坪,勿攀折花木,保护自然环境。

二、与动物交朋友,学会珍爱生命

参观动物园,认识动物,写善待动物的作文。了解某些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主动为鸟等动物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感受生命的顽强与脆弱,与动物交朋友。对捕杀和残害珍稀动物,干扰野生动物生活的丑恶行为要敢于揭露和反对。要学会关爱和呵护我们周围的生命。

三、树立平等意识,同情弱者,关怀老弱病残人

通过为孤儿院、福利院、敬老院等做义工,设身处地地体验弱势群体的酸甜苦辣,主动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些活动目的在于让孩子们认识到生命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幸的生命更需要肯定和尊重。在弱者面前抖露威风是最虚弱的表现;在傻子面前显现聪明是最愚蠢的表演;以践踏别人人格尊严来表现自己的强大,是最卑劣灵魂的昭示。

四、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改变唯我独尊的不良性格,培养开阔的胸怀

在日常交往中,了解彼此的差异,尊重彼此的个性,通过相互评价,学会欣赏别人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学会体谅别人,悦纳自己,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能够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感受到一个人的生命对他人和社会带来幸福和快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不可睚眦必报,要能够宽容别人,原谅别人。但也不是是非不分,对坏人坏事迁就姑息,要敢于和善于斗争。这样既能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与他人和谐相处,也能深刻体会到生命对他人和社会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什么值得尊重。

五、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利

1 注重自己的生命健康

积极锻炼身体,注意健康的饮食起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病及时医治,突然发病或意外事故,及时拨打“120”;学会自我保护,具备避险自救的安全常识;保持心理健康,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挫折能力,使自己由脆弱变得坚强,避免因为不堪压力而自残或轻生的悲剧发生;当自己的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法律途径来捍卫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利。

2 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

“一个生命比地球还重”,任何人都不得故意或过失伤害他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通过听取法制报告会,参加公判大会,参观法院、监狱、禁毒所等第二课堂,让孩子们认识到人的生命健康权利不容侵犯,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六、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暴力文化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30-01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空前活跃,新模式、新思想、新教法源源不断,这证明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也不能实现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近几年来,高校体育教学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教学模式,竞技体育教材比重非但没减少还有所增加,教学内容繁杂,缺少趣味性,健身效果不好,因此学生不喜欢学,激发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这种教学体系、考试体系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不能让学生形成“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强化体育文化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体育文化是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为依托,研究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体育现象,特别是体育运动中的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等。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财富,是关于体育活动中各种规律的认识,它包括创造这些知识的各种形式,诸如对于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的科学研究,对运动过程及其效果的客观评价,对体育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于各种体育思想和观念、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法的探讨等。因此对高校体育中对体育文化中的精神层次方面的学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面。

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中的表现通常是以各种各样大学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体育周、体育节、课余体育比赛等课余体育活动。校园体育文化以其娱乐性、流行性、竞技性和参与性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普遍接受的文化活动形式。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功能是健身、娱乐,同时给大学校园体育注入人文精神,使其承担起提升大学生体育审美情趣和体育道德理性的责任。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现代教育理念让学校体育的含义一改过去单纯的生物学意义,并正以一种文化传播的形式向社会学意义广泛的外延,使各大学都特别注重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进行人文熏染和人格重塑。在把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最具人文意义的体育精神的主要内容,用于具有思想意义的体育教育的同时,学生也通过对体育的了解、参与、享受,自觉或自然地接受积极、健康的人文熏染和人格塑造。体育文化功能有利于学生接受终身体育意识,娱乐怡情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强身健体功能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这些都符合当今体育改革的潮流。

二、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意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训练,充分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树立端正严谨的体育锻炼态度。老师要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的体育训练,并及时对训练效果进行测评。老师要吸取西方教育经验,采取鼓励性教育方法,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保持快乐运动的氛围。体育教材也要进行适度的改革,除了传统的知识和技能教授外,多安排一些有助于身心健康、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趣味性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教授知识和技能,以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树立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不仅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还要理解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明白为什么要锻炼,怎样锻炼才是最正确、最合理的,并给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个性化空间。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合理引导,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三、设置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发达,对体育运动的形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之相应,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艺术与体育的结合,使得体育艺术类课程空前繁荣。这类课程“由融入了艺术成分的、具有较高艺术性、能激发人的情感、发展人们创造性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的一系列‘体育艺术’项目课程组成”,如交谊舞、瑜伽、健美操等。根据邱建刚先生对四川各高校的调查显示,89.1%的女大学生会选择这类课程,可见艺术类体育课程已经在各高校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除了艺、体结合日益紧密外,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许多在国外盛行的球类运动也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例如于英国诞生,而在美国掀起高潮的网球运动。这些课程的开设符合了大学生对于流行文化的心理需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爱好,使“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得到落实。同时,课程形式也灵活多样起来。以往的课程形式是统一的以班级为单位,一个教学班整齐划一地学习同样内容。这种方式利于老师有效管理学生以及教授课程,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考虑在内,使得体育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如今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各种类型的选修课、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在各高校并存,有条件的学校还会定期举办相关讲座,传授体育知识。这些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应该遵循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发展学生主体性教育为主、管理为辅的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管理环境与氛围。体育教学课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达到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应该有正确的认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体育教学思想,同时要不断运用新的体育教学思想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以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第15篇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开展教育教学的时候,人们也也越来越重视德育。德育对于人的一生都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能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怎样有针对性的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开展的时候,将什么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多真少伪的进行德育教学,是很多学校和老师都关注的问题。现在学校对于德育的投资在不断的增加,可是效果却不甚明显,这要求老师在进行德育的时候,出发点必须正确,并且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从而提高德育的效果。

关键词 德育;小学;出发点;活动

小学生接触的事情比较少,比较单纯,开展德育活动的时候,可塑性也比较强,所以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小学德育很容易影响孩子的一生,现在的德育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这也是德育效果迟迟不明显的最主要原因,在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应该从什么样的方向出发,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德育教学,这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进行德育的时候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

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是保证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德育进行的过程中,学生才是德育教学的主体,若是学生没有很好的参与进来,根本无法保障德育的效果。所以老师在展开德育的时候,必须注意和学生的互动,改变以往那种进行强制性灌输的教学方式,尽量实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在教学的时候多讲一些真实的例子,提高学生对于德育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进来,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感悟和道德素养,提高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

想要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重要的便是改变以往的师生关系,老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应该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的进行生活化的对话,从而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更好的体现出自然、轻松以及民主。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更加愿意参与进来,和老师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

老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必须努力避免两种倾向的出现,首先是,德育的时候,老师不能够为了活动而开展活动,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让学生对道德习题进行解析,老师只是对学生的观点进行一定的评判,并且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必须注意老师的观点,这样是无法真正的起达到德育的目的的。还有一种倾向是,老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放任自流,没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这样直接导致了学生思想混乱,并且也无法达到德育的目的,小学时期对于人的一生非常重要,老师这样进行德育教学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二、将德育教学和生活结合在一起

小学生存在好奇心比较强的情况,特别是对于自己的生活则更加的好奇。老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有必要将德育教学的内容和生活中的实例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改变德育比较空泛的情况,将其具象化真实化,并且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除了生活中的实例,老师还可以将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讲给学生听,在进行举例的时候应该举和生活相关的例子,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并且老师在进行德育的时候,还必须注意现在德育中存在的不足,并且针对那些不足找出适合的方法进行改进,从而不断的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

在进行德育活动开展的时候,有必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

合作探究对于小学德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小学生自身存在能力、认知和知识比较缺乏的情况,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注意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合作。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德育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亲密程度,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更好的吸取别人的优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德育教学活动中,使用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群体的方式展开德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并且学生之间说的例子也大都是生活中的,能够提高德育例子的真实性,更好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和道德水平。

三、对德育进行新的策略创新

根据时代的需求,想要保证德育的效果,创新已经成了一个必要的手段。此处的创新,主要是指对以往的德育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改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进行道德选择方面的能力,在进行德育活动教学的时候,老师必须充分分析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选择,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求异和质疑,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进行教学创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也是保证德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进行选择,多方面的去思考一个现实中的问题或者事物,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所以,根据需要,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打破以往德育的模式,多方面的评判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让学生更多的思考,进行思维上的创新,不断地激发出自身的潜力。

现在很多学校在进行德育的时候,比较注重学生的集合思维,而忽略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属于自己的个性。老师在德育教学的时候,必须让学生多进行思考,多发问,对于我们生活中的道德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答,而老师在评判学生的想法的时候也必须经过深思熟虑,绝不能草率,因为老师草率的评价很可能会打击到学生思考发言的积极性。

结语:

在进行德育的时候,老师必须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并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情况下,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老师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必须按照多真少伪的原则进行,根据实际的需要,创设意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不断提高小学德育的实际效果,提高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