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国梦 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宣传途径

关于对“中国梦”的阐述与论述,将目前中国的时代的独特的所在完美体现,引起了全中国上下民众对国家现状、自身的责任问题的热切关注与关心。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后备军,需要大学生这样的群体为正在实现“中国梦”并为之努力的集体注入新鲜的血液,由此,各个高校就应该着眼于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中国梦”的宣传,本文就如何宣传,以怎样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宣传展开了探讨,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中国梦”的出现与时代特征

1.1“中国梦”体现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品格。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与实践基础中,它不可能穷尽对真理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它的本质特征、内在要求、重要品格恰恰就是创新跟发展,只有不断地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保持它的生机与前进的巨大动力。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从成立之日时起,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并不断进行创新,总结发展经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并继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重视不断地创新与改革,敢于将未知的理论运用到国家发展中,也敢于将理论进行创新,可以说理论创新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品格。对于理论创新,有着这样的看法:“马克思这样的经典的书目,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员,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进行理论的创新,写出新的理论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这样才能为自己国家的政治服务,只靠经典的历史内容是不可以的,必须要自己进行创新改革。”历史的车轮总是朝前行进,邓小平同志曾经发表过这样的意见:“世界的形势日新月异,尤其是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尤为快速,以这样的发展速度,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的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时间。如果不用创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同志在发言中强调:“创新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不断进步的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必要条件,只有不断的创新,国家的发展动力才会源源不竭。”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秀品质,与时代在共同进步,形成了鲜明的特点风格。“中国梦”这一名词,是2012年11月29日,由主席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们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提出的来的。它代表了新一届国家领导群体对于如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与信心,有能力有动力带领国家走向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3年3月23日,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了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说,在演说别提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执政以来的提出来的“中国梦”的理论,在演说中表示说明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拥有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幸福、国家繁荣富强的的首要条件,为此中国领导人必须要长久视此为发展目标,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中国梦‘’中包括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历史意识、与价值理念、文化气质、精神能量,是中华民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导下能够实现的宏远目标,能带领引导人们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开创出属于适合中国的理论体系,进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品格。

1.2“中国梦”的内涵决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征。 “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现如今,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与此同时,“中国梦”就应景地适应了这个阶段的时代特点。原因一是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加强的“实力特点”。将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的提升是“中国梦”的最具代表性的解释,与此同时,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我们要把握住使我国改善的机遇,并以准备好的姿态面对一切挑战,以确保我们在2020年有能力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实现小康的宏伟目标。我国的经济发展,全国代表们在十六大、十七大就提出过相关的建议:要持续发展经济,文化的软实力增强,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这一根最大化据经济现状衍生出来的相关议案体系构成了我国向“中国梦”的目标进一步迈进的宏伟蓝图。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的象征”,党领导领导着我们各族人民向“中国梦”迈进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并提升全国人民的幸福感。原因三就是五千年文化的中华文明在复兴之路上的不断向前推进的“文明的象征”。纵观全世界,唯有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几千年来延续不断并传承到今天的文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文明的发展有了前进的目标与动力,现在,中华文明必须要以以往的农耕文化为基础但要实现质的超越,去体现现代文化的文明向上。这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向前发展的重大原因,为了推进文明的传播进程,为了实现全国人民日夜期盼的“中国梦”,领导人必须将中华文明的灿烂更加悠久。原因之四是促进国人发展的“价值的象征”,其中,《共产党宣言》中说明了最终的目标,就是要组建一个每个人都能自由按照自己自身条件发展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不同的角度,每一个角度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特别的是,党的十中就指出了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路线的发展就是在实现国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这大大地提升了“中国梦”的凝聚力、吸引力与感召力。

二、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1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状。 随着“中国梦”这一基于马克思理论主义提出的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不难看出马克里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渗透现状。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路线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定的,在当代中国,十“中国梦”的提出,如清新空气铺面而来,将现代大学生的奋斗理想与实现“中国梦”结合,与国家与民族的共同命运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每一个大学生都能以此为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践行,从“中国梦”的主要理念为人民幸福着想、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出发就足以证明。

2.2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的前提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梦”所倡导的是实现全国人民向幸福生活迈进,这一幸福的理念正是基于社会共产主义生活的宏伟目标提出的,要想实现“中国梦”所倡导的先进的理论,就必须在中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进实现最大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最大化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2.3实现中国梦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梦”的成功实现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的可行性,这能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带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所以说,“中国梦”最终实现之时,便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全面普及与传播,并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最大化。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国梦”的教育

3.1.优化课堂教学是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主渠道。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课程是以文化课为主,所以,在课堂上优化教学方式有利 于向学生开展宣传“中国梦”的活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形成以“中国梦”为主要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高校最首要的任务。为了充分发挥各个高校在培养人才的特长以及宣传党的会议精神的主要政治效能上,在课堂上,教师应向学生灌输这方面的理念,以此来推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各个高校应将“中国梦”的理念与校风、校训相结合,丰富日常的教学内容,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相关理念向学生们讲述,以独特的方式向同学们进行宣传。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就是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主要渠道。

3.2.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民族自信心,是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高校领导管理阶层人员应引导学生将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与相关政治思想有机结合,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梦”的特质。学生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历史观,这样才能构建校园的和谐,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这一方面的意识。通过对“中国梦”的学习宣传教育,使校园特色形成有凝聚力的、时代性的特点,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学校领导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带领学生们向“中国梦”这一理念所倡导的为人民创造幸福、为国家繁荣富强献计献策做出自身的努力,使这种良好的向“中国梦”的实现考虑的现象蔚然成风。当代大学生应培养自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勇于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建立起民族自信心,热爱自己的民族,并努力为国家为民族早日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正在努力完成度的任务。就高校而言,高校若想把“中国梦”所蕴含的思想真正融入到课堂中,必须要知道“中国梦”与课堂中的契合点,在目前高校现有的四门与思想政治有关的课程当中,每一门都有与“中国梦”相关的契合点,在《马克思主义本原理》中与“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时,这里的理念与倡导的“中国梦”的理念是一致的,学生要了解到中国的国史、国情,这样一来,学生对热爱祖国有着更明确的态度与意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中,将“中国梦”这一理念融合到了其中,增强了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3.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着力点。 现如今,许多高校都有如下作业:学生利用寒暑假完成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可以在所在家乡积极参与或主动承办与思想政治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详细地调查自己所在家乡的历史,并对当地的风情有所了解,也要了解基本国情。同时对家乡近几年在政治、文化、经济与社会建设方面的变化有所了解,进行调查,并对这些变化进行汇总、总结,用这份实践报告记录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成就,对自己身边正发生的或者已经变化了的能够代表“中国梦”的事件进行总结,藉由此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心、强国之志、报国之愿,使自己深刻意识到肩负的伟大的历史使命,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管理阶层人员需要着手解决的首要任务。

处于正当风华之时的大学生们,正是表达自己心中的“中国梦”的时候,应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身体力行,参加样式众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尽早地接触社会,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效力

四.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标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们了解到如何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是宣传“中国梦”的主渠道与主要途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的理想,也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愿望。《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表明:“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主要方式,加强了校园的文化建设就等于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中国梦”的内涵由此看来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引导学生意识到“中国梦”,“中国梦”的内涵就是使国人能够在意识到这一理念的同时去发扬这个理念。

中国道路的内在机制与运行模式使得“中国梦”是唯一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小康之路的方法,全国人民对于这个目标正在矢志不渝地前进着,作为高校大学生,应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的对于“中国梦”的宣传形式。“中国梦”的距离不会再遥远,她是必定能够实现的宏伟蓝图。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 姜恩来,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和途径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3,(6)

[2] 史文清,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N]。学习时报,2013-5-20

[3] 李西泽,崔丽娜,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格[J]。山东文学,2009,(8)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43

[5] 林培雄,刘光明。奋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2-12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240-03

大学是一段追梦的黄金岁月,大学生处于有梦的年龄,有着圆梦的期待;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深奥的理论具体化、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刘云山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之中。这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高校要践行“三严三实”精神,推进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切实增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转变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过程中,高校要以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为指导,要关注、关心、关爱大学生,要倾听大学生心声、鼓励大学生成长,支持大学生成才。在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上要实,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要坚持德育为先。高等学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立德树人,引导青年学生胸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坚定中国梦信念。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五四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强化理论武装,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高校教学、科研、文化、服务等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严格要求、严格考核。以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之中;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教育引导大学生与时俱进形成与“四个全面”相适应的新理念;引导大学生把勤学作为一种习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三下乡”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坚持以学生为本,还必须认真解决好关系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教育事业和谐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应该是大学永恒的精神追求。以学生为本要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原则。坚持做到爱护学生要实,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落实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各个方面,落实在大学生创业创新上,落实在关心大学生生活和心理上。以学生为本,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将宏大的中国梦化为若干层面的梦想,并进一步细化成贴近学生实际的梦想。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中国梦是“学业梦”、“成才梦”、“创业梦”、“报国梦”,而每一个人的梦想又可能各不相同,只有真正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创新发展放在首位,全面服务于每个学生的小梦想,“中国梦”走进学生的头脑就会水到渠成。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

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导向功能、政治引导功能和行为指导功能,培养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自觉。人不学,不知义。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刘云山指出: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之中。根据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课程特点的实际,以中国梦教育为主线,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一个科学的教材体系和细化一批鲜活的教学专题。使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要加强理论解读,使中国梦通俗化。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要把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做细做实,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理解“中国梦”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时代特征、重要意义、科学内涵、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和根本保证,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政治性,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中国梦理想信念,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把个人梦同民族梦、国家梦统一起来,让每个人都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想,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正能量。

2.改进教育方法。批示“必须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得其道、乐为用矣,教不得法、无益于事。”应不断创新理念、形式、手段,在增强针对性、有效性上下功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底线意识,增强本领意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用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武装自己,把教材与党报党刊相结合,密切关注重大时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中国梦教育。用独特的视角与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新闻要旨,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读懂学生,接地气向学生科学阐述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教与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中国梦理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在思考中感悟,从而使大学生深刻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一是要坚持情理交融,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在教学过程之外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坚持理论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相结合。探寻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者。树立实践理念,既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明确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又着眼学生学习生活实践,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和精神需要。二是要坚持身教与言教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学高为师,身正是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好师德培养好教师,好教师造就好学生,好学生谱写好未来。三是善于运用手机短信、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平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法,进行形象化展示,故事化表达,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利用“BBS网络平台”延伸教学时空,实现课上课下一体化。四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要带领大学生深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教学,通过图片、文字、建筑等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教育。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爱国情感潜移默化地注入大学生的心灵。重要节庆日蕴藏着丰富教育资源,要充分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中国梦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升国旗、入党入团等有庄严感的礼仪活动,让大学生更好感悟中国梦的真谛和要义。五是坚持教与学的有机统一,要把中国梦的理论讲授与播放《百年潮・中国梦》《复兴之路》《延安颂》《长征》等爱国励志教育影片相结合,在QQ群里、学校官方微博、微信中展开互动、讨论,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与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认真研读围绕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新的新思想、新观点,自觉运用中国梦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批驳错误思潮和观点,筑牢思想防线。

3.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紧密结合,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在坚定“三个自信”中走好中国道路,举好圆梦旗帜。二是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引导大学生掌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途径,教育引导大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凝聚中国力量,汇聚圆梦正能量,激发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三是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同学习在山东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紧密结合,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科学阐释中国梦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使大学生在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中弘扬中国精神,提升圆梦软实力。四是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紧密结合,使大学生认识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树立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和青春中国梦奋斗新常态意识,进一步焕发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青春激情。

三、推进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

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熏陶作用,用校园文化蕴含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以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为指导推进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把宣传中国梦做细做实。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通过政策解读、时事评论、热点解析、读书体会等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中国梦”的现实意义和“四个全面”与中国梦的关系,探讨中国梦与青年梦的关系,用中国梦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广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粮、节电”的“三爱”、“三节”活动,使之成为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有效载体。以关于文化建设的经典论述为指导本着“着眼未来,关注现实,着重建设”的精神,整体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各方面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整体效应,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大学生创业和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圆梦”能力。以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统领网络文化建设,坚持文明办网,校园网、微博、微信等要坚守阵地意识,传播正能量。努力探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建设一批融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网页和栏目,使之成为传播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为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的重要渠道。按照《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组建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会等理论社团,让中国梦理论扎根大学生心底;寓中国梦教育于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之中,形成大学生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的氛围和环境;科学指导学生会、团委、学生班级、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广泛参与校园建设与管理,提高大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要充分发挥校训、校风等在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作用。

四、注重实践养成,开展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

“最小的善行胜过最大的善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早在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的思想,强调理论学习之后,再在社会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巩固的重要性。自古至今,大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等往往都是历经实践的磨练,才锻炼出超人的品格和才能。大学生中国梦理想信念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青年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想的自觉行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使大学生培育和践行中国梦应当坚持不懈地抓好实践养成,引导大学生在行动中深化理解、增进中国梦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化和日常行为的固化等是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关键教育环节。指出,广大青年要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深入实践中放飞青想。要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常态化。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企业、农村参加专业实习、三下乡、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体验生活、认识自我,使中国梦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努力成为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引入社会教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调查,让大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祖国的沧桑巨变,培养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他们增强“三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和中国梦理想信念。

五、要加强制度转化,使中国梦宣传教育日常化

高等学校要切实把深化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首,充分认识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加强对深化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要把深化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摆上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教学、科研、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评估。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以中国梦为引领,把中国梦转化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管理服务的各项制度中,转化到高校校园的文化氛围中,转化到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中,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中国梦,从而不断深化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同。应当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思维,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完善大学生守则等行为规则,使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学生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学校管理应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使符合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和表彰、违背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行为受到制约和惩处。坚持把长远规划和阶段性安排结合起来,把大学生“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六、抓典型,注重榜样引领

发挥学生党员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用大学生身边典型示范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先进分子,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后备力量,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成功的体现,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中国梦理想信念对身边的广大同学和国家的未来前途都具有重要影响,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鲜活教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和一个优秀的学生党员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对周围的同学起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和传帮带作用。相反,如果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发挥不够、威信不高,不仅在同学中发挥不了示范作用,还会疏远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弱化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影响力。学生党员、干部在联系、团结、教育大学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党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党内活动不断坚定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的理解,认真学习贯彻,加强党性、党风、纪律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定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感召学生。

参考文献:

[1].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N].人民日报,2013-05-05.

[2]刘云山.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09.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梦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27-01

当前各高校正在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一契机,并有效利用好这一载体,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之中,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由此可见,“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将大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第一,“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本质,深入了解“中国梦”的提出过程及深刻内涵,将有助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感受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努力的崇高精神。通过“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第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坚定“三个自信”。

“三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当前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借助“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有助于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助于高职高专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三个自信”。

第三,“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树立远大理想。

崇高的理想是青年大学生勇往直前的风向标,只有树立远大理想,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梦”的实现和国家命运、社会发展、个人奋斗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愿意为实现理想而付诸努力。对于那些没有远大理想或理想不够崇高的大学生,可以通过“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调整自己的理想,重树自己的目标,使自己的理想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总体要求。

2 “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因此,“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也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这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按章节融入相关“中国梦”的内容进行讲授,以达到把“中国梦”的教育做到“三进”效果。

例如在高职高专学生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适应人生新阶段》、《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做忠诚的爱国者》等章节内容,融入讲授“中国梦”与个人梦;也可以可结合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的话题,让学生懂得:中国梦也是一种理想信念,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理想,也是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奋斗的最终归宿,每个中国人都应以“中国梦”统领个人梦。通过这些讲述和讨论,可以让学生明白: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信念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而奋斗之间并不矛盾。

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尝试着阐述几代领导人的“中国梦”思想;在讲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也融入“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实现的三大路径和“两个百年”目标,以此丰富和拓展课程相关内容,从而真正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高职高专学生撑起了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在融入“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方面,主要讲述有许多有关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关于“中国梦”的讲话精神,可以将“中国梦”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讲述和讨论。

在实践教学方面,三门课均有一定的实践教学学时,可以根据实践教学内容,设计《践行“中国梦”》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发展,来印证中国梦既是民族梦,也是每个人的梦。

3 “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在“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除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之外,还要将“中国梦”融入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

(1)通过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高职高专院校要整合学生处、团委、学生社团等资源,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还要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党团、社团活动宣传“中国梦”。在学生党团、社团活动中,通过举办各种“中国梦”理论讲座、晚会、征文、辩论、演讲、朗诵等形式,提高“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效果。

(3)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宣传“中国梦”。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已经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紧密相连,通过网络进行“中国梦”的宣传和教育,能够有效发展网络教育的便捷、高效等作用。所以,要积极适应时展的要求,积极运用网络手段开展“中国梦”方面的学习和宣传,通过微博、论坛、飞信、QQ群等方式加强和大学生交流,促进“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4)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中国梦”教育氛围。每一所高校都具有自己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而言,可以起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规范行为、完善个性、发挥创造力等作用。这种文化氛围以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产生着潜在的教育,并使他们不断地调节行为规范,进行自我完善。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氛围对“中国梦”的宣传和教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这就需要在学校宣传橱窗、教室板报、建筑物室内外墙画等一切校内媒介物上,宣传“中国梦”的相关内容,从而营造出“中国梦”教育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何菲.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8).

[2] 蒋桂芳.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点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

[3] 唐姗姗.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武夷学院学报,2013(3).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模式 中国梦 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伴随社会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得以不断发展,中国话语权也借此取得了新发展。“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在国内外得到的广泛认可就是例证。较前些年国际社会热议的“中国模式”而言,“中国梦”在概念提出、话语体系选择、话语关注的历史方位、话语所彰显的意识形态等方面具有优势。

在概念提出方面,“中国梦”比“中国模式”更具历史传承性和人民性

国际社会对“中国模式”的讨论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模式”便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和讨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模式”愈发成为国际讨论关注的热点。2004年5月11日,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模发表了题为《北京共识》的报告,据此提出的“北京共识”催生了“中国模式”的深入讨论。①

因持有的立场、视角和心态的不同,国际社会对“中国模式”的解读有很大差别。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模式”的看法和理解上大都存在着误解和偏差。特别是在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经济学无法解释的中国奇迹,继而引发了他们的担心。他们惧怕“中国模式”的吸引力太足,促使广大发展中国家抛弃美国模式转而向“中国模式”学习。因此他们不惜将中国的崛起与“中国模式”妖魔化,将“中国模式”的总体内涵概括为“政治上的保守、专制与经济自由”,还不惜抛出“中国模式”来加以歪曲、误导。比较而言,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希望看到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的崛起,希望中国能像发动机一样带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模式”的解读也比较客观、积极。

与国际社会的“热议”相比,国内对于“中国模式”的研究更多见诸于理论界,且态度比较谨慎。20世纪90年代,国内有学者对“中国模式”做过探讨,但当时并未形成确定的概念。截止到目前,国内学界不仅就“中国模式”这一概念自身能否成立尚未达成共识,而且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党的文献中也从未使用过“中国模式”这一概念。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中国模式”更是鲜有提及。

与“中国模式”的话语权更多地掌握在西方学者手中不同,“中国梦”则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更具历史传承性和人民性。其一经阐发便在国内外学界政界引发了广泛认同与共鸣。“中国梦”的提出,既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也是现阶段历史发展的必然。有学者考证指出,最早使用“中国梦”这个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进入近代,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一些有志之士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做了各种各样的“中国梦”。2006年,时任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等发起召开“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后,“中国梦”一词引起较为广泛的讨论。②后经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完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后阐释。自此,“中国梦”作为昭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美好前景的热词,在国内外得以广泛传播和热议。

与之前“中国模式”在人民大众中鲜有被提及不同,“中国梦”一经提出,就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一时间,老百姓热议中国梦,社会舆论聚焦“中国梦”。③从报纸荧屏到街头巷尾,从QQ群到微博,“强军梦”、“地铁梦”、“社区梦”等承载着各行各业梦想的热词应运而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梦”为个人梦想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空间,每个人又在追梦、圆梦中,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中国梦”不仅在国内产生强烈共鸣,而且在国际社会也引发强烈反响。海外华人述说“中国梦”,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梦”。④一时间,“中国梦”成为许多国家政要、学者和媒体谈论的焦点。虽说国际社会也出现了一些对“中国梦”曲解和误读的言论,但是与之前“中国模式”在国际社会所引发的反响不同的是,现今所强调的“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系世界的命运”,已然成为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主流认识。”⑤“中国梦”这一概念以其所具有的历史传承性和人民性的特点与优势,赢得了民心,得到了人民的认同,引发了世界的共鸣。

在话语体系方面,“中国梦”比“中国模式”更具民族性和现实针对性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的伟大成就,国际社会关注的心态是复杂的。由于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学者和政要在谈及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时,在心理上往往对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词汇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他们不愿、不肯也不能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因为如果使用这个概念,把中国取得的成绩归因于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则等于承认他们过去关于“社会主义失败”的许多论断是错误的。⑥为此,他们别有用心地使用了符合西方话语逻辑的“中国模式”,继而堂而皇之地按照自己的逻辑去解释中国实践取得成功的原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歪曲、误读甚至扼杀。要在充斥霸权与挑战的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争夺与维护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必须立足于现阶段中国的具体实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梦”的提出,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梦”是人们对美好前景的期望和追求。与此同时,“中国梦”也在“与时空俱进”中更具现实针对性。自近代以来,伴随着时代主题的变迁、具体国情的变化,中国人民所追寻的“中国梦”也在不断变换着。概括来说,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中国梦”而前赴后继;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党的十所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引领着广大人民继往开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不仅更加自信地宣布了一定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且还适时、系统地阐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中国梦”。

正如有学着所指出的,用“中国梦”来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目标和前景,是一个纯粹中国式的表述方式,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⑦其不仅囊括了我们过去常说的工业化、近代化、现代化等话语的基本内核,更提出了实现“中国梦”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目标要求。⑧相较于西方学者提出并推崇的“中国模式”而言,“中国梦”作为中国人运用中国话语来向世界讲述的中国故事,更符合中国实际,更具民族性和现实针对性。其话语也更为生动形象、富有感召力,更能积聚社会正能量,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

在关注的历史方位方面,“中国梦”比“中国模式”更具历史纵深性和包容性

在词典中,“模式”一词解释为过去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其含有示范、样本之义。“中国模式”也不例外。若从时间上分析,我们以当下的中国为坐标原点,“中国模式”则更多地是指国外学者对中国自改革以来所走的独特发展道路的概括,其关注的时间是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发生的事情,是过去时。若从空间上分析,“中国模式”则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的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同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一整套发展方式、治理模式、制度架构和智慧经验。⑨

尽管从经济层面分析,国际社会对“中国模式”的热议和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客观描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的成就。但是,他们却不敢、不能也不肯正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的真正原因。在回答“为什么中国选择走了一条与西方完全不同的道路,但又没有出现西方学者所预料的结局”这一问题时,西方学界政界使用了符合西方话语逻辑的“中国模式”这一概念,显然其目的不是为了在国际社会推广中国取得成功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舆论领域的话语权,只能由中国人自己去主动争取。

“中国梦”的提出,显示了我们在国际社会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信心与决心。“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较“中国模式”而言,“中国梦”一方面在时间上更具历史纵深性。正如所强调的那样,“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⑩“中国梦”以其贯穿历史的力量,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以其联结现实的力量,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在实干中兴邦;以其影响未来的强大力量,引领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争。

另一方面,在空间上“中国梦”也较“中国模式”更具有包容性。“中国梦”不止于中国,更开放于世界。曾多次指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小梦”,而是做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大梦”。世界为“中国梦”提供了舞台,实现“中国梦”也必将给世界更多分享和机遇。在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中,“中国梦”的实现必将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

在意识形态方面,“中国梦”比“中国模式”更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

在国际交往领域,话语权往往承载着言说者试图获得的权力、权利和权益,其反映的是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国模式”与“中国梦”的提出与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与较量。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由西方人提出的“中国模式”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不可能彰显马克思主义。面对国际社会对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中国模式”的热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内理论工作者理应有充分的理论自信去回击那些居心叵测的关心与质疑,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正如上文所述,国内学者对“中国模式”的态度比较谨慎。在国际话语权长期处于“西强我弱”的局势下,我们是有理说不出、说出了也传不开的。在不置可否的争议中,一些人甚至简单套用“中国模式”这一西方的范畴、理念和结论,用西方话语来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丰富独特的发展实践,削中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这种现象与中国目前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究其根源,在于他们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与自信。这种简单套用西方的理论、话语来分析与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很容易落入西方的思维陷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成果,与之相伴而生的还有理论成果,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而言,二者在理论方面的结合与提升则更为困难,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就导致了理论研究落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局面。进而造成国内理论界没有足够的理论勇气正面迎击国际社会借用“中国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歪曲谬论。

“中国梦”的提出,一改上述被动局面,彰显了国内理论工作者们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正如上文中所述,“中国梦”首先得以在国内理论界召开的“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的学术研讨会上引发关注和广泛讨论。后经阐发后,在国内外引发广泛认同与共鸣。中国梦是中国人用自己的话语体系来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描绘美好的蓝图,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非凡的理论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从“中国梦”与“中国模式”上述比较中不难看出,中国梦具有明显的话语优势,在突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所取的新发展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争夺奠定了基础。我们应继续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续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养料,同时也借鉴西方文明的合理成分,积极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在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中,用富有开放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中国理论和中国学术话语来解读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澄清各种歪曲与误读,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与维护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而努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室副主任)

【注释】

①程恩富,胡乐明,刘志明:“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难点问题探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②汪谦干:“‘中国梦’一词的由来”,《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6期。

③④⑤“讲话读本:二、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光明日报》,2014年7月3日。

⑥秦宣:“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模式’―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⑦唐洲雁:“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光明日报》,2013年7月8日。

⑧唐洲雁:“中国梦: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求是》,2014年第2期。

⑨王香平:“‘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析中共领导人关于‘中国模式’的论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2年》(下),2013年,第986页。

⑩:“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新华网,2013年5月4日。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当代“红学” 文学工具化 文学性 理论原创

十八世纪,《红楼梦》横空出世,其巨大冲击波绵延不绝,形成“红学”,红学有旧红学、新红学、当代红学之分,当代红学总体而言延续了三大学脉:一是王国维1904年的《红楼梦评论》为代表的跨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哲学研究;二是胡适1921年的《红楼梦考证》为代表的考据学研究;三是俞平伯1922年的《红楼梦辩》为代表的从考据学转向文学本身的研究。尽管胡适后来屡遭批判,但考证之学成果丰硕,而由王、俞开创的两大学脉却衰弱不振,缺乏强有力的嗣响。20世纪是考据学、社会学与文化学为红学研究主流,文学文本研究一直受到忽视、压抑而处于边缘状态。

1976到1979年,随着对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始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红学研究也呈现出逐渐向文本本身回归的变化,学者们的目光逐渐回到了对《红楼梦》文本本身的内容、价值的探讨上,虽然不少红学研究的文章还没跳出中形成的老套路,仍不能完全摆脱运用阶级话语的分析,但较之于时期的“政治红学”,这种研究的回归仍具有其积及意义。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1978年张毕来的《漫说红楼》,1979年蔡义江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还有1979年台湾罗德湛的《红楼梦的文学价值》。

1980年,俞平伯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国际红学研讨会书面发言:“《红楼梦》可从历史、政治、社会各个角度来看,但它本身属于文艺的范畴,毕竟是小说;论它的思想性,又有关哲学。这应是主要的,而过去似乎说得较少。……至若评价文学方面的巨著,似迄今未见。《红楼梦》行世以来,说者纷纷,称为‘红学’,而其核心仍缺乏明辨,亦未得到正确的评价。今后似应多从文、哲两方加以探讨。”i同年周汝昌的《红学辨义》一文,将红学的范畴归结为“曹学、版本学、探佚学和脂学”,且坚持红学真正的“本体”是探寻曹雪芹的这部小说是写谁家的事,即“本事”,认为探寻本事的学问,才是红学的本义,才是红学的正宗。周汝昌的观点引起红学学科范畴的讨论,如1984年应必成在《文艺报》撰文,认为《红楼梦》本身的研究不仅不应该排除在红学研究之外,相反它是红学的最主要内容。这次讨论引发学者们对于文学何以谓之为文学的思考:纯文学,文学性,艺术性,文学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文化的关系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红学”回归文学文本研究的呼声渐兴,红学界逐渐趋向文本研究的新的学术宗旨、追求与取向,重新确立文本研究的轴心地位。文学文本研究的思路有三种:传统方法、西方理论、传统与西方之间的摇摆,这三种思路分别存在的一些需要认真思考和仔细辨析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许也是中国当代文艺理念创新的问题。

一.传统方法与文学工具化

运用传统方法来研究《红楼梦》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对“红学”作为一门颇具特殊性的学科本身之内涵的反思;其次是对文本的艺术品鉴类研究;第三是用美学的阐释《红楼梦》,这突破了以往单一的社会阐释模式;最后是从艺术研究角度对《红楼梦》这部小说的人物、环境、主题、结构、细节描写等进行探讨。其中以《红楼梦》的艺术品鉴类研究的成果异常丰硕,许多著作都表现出层层深入的剖析,鞭辟入里。如张毕来《贾府书声》(1983年)、薛瑞生《红楼采珠》(1986年)、张锦池《红楼十二论》(1982年)、周中明《红梦楼艺术论》(1980年)、周书文《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辩证艺术》(1986年)等等。80年代前后的美学研究思潮使美学阐释方法成为红学研究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其中如王朝闻的《论凤姐》(1980年)就是对《红楼梦》进行现实主义美学阐释的一部著作。此后,各种各样的美学方法都被使用起来,如苏鸿昌《论曹雪芹的美学思想》(1984年)等。对《红楼梦》的人物、主题、结构等的研究也有不少力作问世。如王志武先生的《红梦楼人物冲突论》(1985年),通过对《红楼梦》情节、高潮和其他诸种矛盾的分析,认为《红楼梦》的主要矛盾不是Z政和贾宝玉绕功名仕进问题而进行的冲突,是王夫人和贾宝玉围绕选择薛宝钗还是林黛玉而进行的冲突。又将围绕主要矛盾冲突的其它矛盾冲突归纳为:背景性矛盾冲突、从属性矛盾冲突、交叉性矛盾冲突、转化性矛盾冲突四种。最后,总结出王夫人和贾宝玉的矛盾冲突的实质是人的生存条件的制约而难以实现的悲剧。作者提出的“钗正黛次说”在2005年5月27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发表后,人民网、新浪网、学术交流网等多家网站都予以转载。这方面的主要著作还有舒芜《说梦录》(1982年)、吴晓南《“钗黛合一”新论》(1985年)、白盾《红楼梦新评》(1986年)、朱眉叔《红楼梦的背景与人物》(1986年)等等。

1987年以后的红学研究受经济大潮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逐渐体现出经济性、消费性和大众化的特点。在文本研究方面,传统方法的研究仍在继续。首先,红学的学科反思更加成熟、深刻,出现了一批相关的论著,如1989年韩进廉的《红学史稿》、1990年的刘梦溪的《红学》、2002年杜景华的《红学风雨》等。还有一些作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经验来研究《红楼梦》,如王蒙的《红楼启示录》(1991年),即对贾宝玉的形象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红楼梦》的结构研究方面,有张锦池的《红楼梦结构论》(1990年)《再谈曹雪芹的结构学》,从中国古典文化、古典美学来探讨《红楼梦》的小说结构。主题研究方面,有梅新林的《红楼梦哲学精神》(1995年)从儒、道、释三个角度系统分析了《红楼梦》的主题。续书研究方面,赵建忠的《红楼梦续书研究》(1997年)填补了两百年来红学方面关于续书研究的一项空白。还有一些研究者试图摆脱艰深晦涩的学风,把传统的随笔式之灵动融入严肃的学术思索之中,出现一批属于导读式的随笔专著。

对这类研究,当代文论在多大程度上警惕或反思了政治、伦理意识形态的文学工具论思维呢?回到文学文本“论它的思想性,又有关哲学”也可能出现李希凡、蓝翎用马列主义研究《红楼梦》,形成“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百科全书说”,并为政治所利用成为席卷全国的思想斗争工具,这就是文学工具论思维模式所导致的。工具论思维模式不仅是把文学作为政治的工具,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服务,也包括将文学作为经济或其他现实功利服务的工具。

文学工具化现象在西方也存在,如布鲁姆认为经典的悲歌在于审美被遗忘,“审美降为了意识形态,或顶多视其为形而上学。一首诗不能仅仅被读为‘一首诗’,因为它主要是一个社会文献,或者是为了克服哲学的影响。我与这一态度不同,力主一种顽强的抵抗,其惟一目的是尽可能保持诗的完整与纯粹。那些弃绝此目的的‘军团’代表我们传统中的一种倾向,即总是要避开审美领域;如柏拉图的道德主义和亚里氏多德的社会科学。对诗的攻击往往因其对社会福址的破坏而要驱逐它,或者容其苟活但要求它在新的多元文化主义大旗下执行社会净化的任务,在学界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表象之下,柏拉图主义的古老论题和同样过时的亚里氏多德式社会疗法仍在我行我素。我认为,上述这些观念和一直受困的审美支持者之间的冲突永无竟时。”ii西方的文学工具化与文学审美者构成冲突,这种冲突永远存在、相互对立,从而显现文学的独特性。但是中国并不能构成这种冲突。不同于西方的美善对立,中国的“美善合一”根本就不存在与观念对抗的纯审美,历史轮回上演的是短暂的多元混乱之后,“文以载道”总是一统天下,只是载的“道”变化了而已。“载道”思维的文学工具论一直延续到现在,把文学不当作文学,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问题被忽略。

文学该不该载道、如何载道以及载什么道的问题,学界一直都有讨论,吴炫的否定主义文艺学对“载道说”的分析值得关注:“从‘文以载道’始,一直到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工具化和教化的倡导,对文学的损害是不言自明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以载道’作为中国典型的文学观已经一无是处了――在我们对‘载道说’的局限进行反思批判的时候,这一点犹为应该注意。这一是因为:由于中国文化精神不相信现实以外的现实,所以文学与政治和道德均在一个现实中,它们的密切关系就是不可避免的――试图建立与政治和道德教化无关的‘纯文学’,在中国可能就永远不切实际。所以批判‘文以载道’,不等于文学与道德等其它意识形态内容不发生关系。”iii那么中国文学究竟是怎样与政治、道德等其它意识形态内容发生关系?中国文学批评又该如何看看待这种关系?当代文论对这些问题应深入思考研究,建构基于中国经典文学载什么道,怎么载道问题的文学理论。

二.西方理论与非文学性批评

运用西方理论对文本进行研究也普遍产生并发展起来,1980年第一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周策纵的《红楼梦与西游补》、陈毓罴的《红楼楼与浮生六记》、白先勇的《红楼梦对游园惊梦的影响》等一些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来研究《红楼梦》的文章,令人耳目一新这些研究延续了王国维开创的运用西方理论阐释《红楼梦》的学术范式。当时红学队伍大多为古典文学研究家,运用西方理论进行研究总的说来多在局部起作用,有大建树者则嫌寡。

后来随着西方现代后现论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反本质主义等等如走马灯似的在中国理论界轮番上演,运用西方理论来研究《红楼梦》显示出多元化的特点。80年代中后期叙事学方法的引入,在红学研究中也有所体现。如杨义的《中国叙事学》是用叙事学方法结合文化的方法来研究《红楼梦》,浦安迪的《中国叙事学》以《红楼梦》的研究则是叙事方法加上原型方法,还有李庆信等是以专著形式来专门探讨《红楼梦》的叙事艺术。另有不少研究者使用文化的方法来研究《红楼梦》,如对《红楼梦》的精神文化阐释,物质文化阐释、制度文化阐释、哲学阐释等等。90年代以来后现代的阐述方法也被用到t学研究上,如林方直的《红楼梦符号解读》(1996年),用符号学来系统地研析《红楼梦》,王彬的《红楼梦叙事》(1998年),用叙事学理论来系统地研究《红楼梦》。关于《红楼梦》的后现代情境、性别文化、解构性质、狂欢化、互文性等各种角度的研究文章层出不穷。

然而这些研究有多少是适合文学本身的呢?很多研究伴随着中国文艺理论界对西方理论选择的热潮而随波逐流,不能抓住真正的文学问题,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红学研究中,而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问题。比如随着文化批评热的兴起,很多学者意识到文学性被文化忽略、排挤问题。曹文轩指出:“大文化批评的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使纯粹意义上的文学研究已经几乎不复存在。大多数研究,只不过是将文学的文本拘来面前为神话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伦理学以及各种主义作注解而已。”“大文化批评的最大害处在于:它造成了我们对文学判断力的瘫痪。……大文化批评忽视甚至排挤了审美原则,从而丢失了文学,也丢失了文学性。”iv他认为文学固然包含伦理的、宗教的、政治的内容,但我们应该关注文学“如何表现这些内容”这样的属于艺术本身的问题。

吴炫将反思范围扩大了,“今天文化批评中所蕴含的问题,不仅在过去的社会学批评中存在,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纯文学的批评中,也没有被触及。这个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解决从文学的文学性角度来切入文化的问题, 从而也不能区分文学中的文化与文化视野中的文学之不同质。”v他将当代西方文化批评文论称为“非文学性的文化批评”,倡导以文学性为本位的“文学性的文化批评”,进而提出文学性内容并不是形象、情感、风格、修辞、技巧的层次,也不在‘去文化判断’、‘回归原生性的现实’的框架中,而是‘文学突破文化观念束缚’的‘文学性程度’研究。并且他还指出,中西方文学性有差异,也不能用西方文学性理论直接解读中国经典。

如前所述,中国是载道思维一统天下的绝对权威,不存在纯审美与非审美的冲突和对抗,我们没有独立的审美立场批评非审美者“总是会站在高处去思索着相同的体验,如旅鼠般跳下喋喋不休地把文学解释成是阶级体制所催生的。”vi吴炫认为由于中西方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同,拿西方文学理论解读中国经典是错位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一谈文学的文学性,便只能将目光投向西方的‘文学自律的形式批评’和‘纯文学’,以西方的二元对立思维来理解那种实体性或边界性存在的‘文学性’。当这种‘纯文学’不能在不纯的中国文化现实落根之后,‘文化批评’、‘反本质主义’这些西方后现代文学批评话语,就又作为对‘纯文学’、‘纯粹形式’的话语纠偏而出场。但无论是在西方实体性存在的意义上理解‘文学性’和‘文学本质’,还是在‘反本质主义’的意义上质疑其存在的合法性,其实均错位于‘不破坏整体性又能保持独立性’的‘中国式文学性特性’,更错位于中国文学经典的独创性经验。”吴炫认为西方纯粹意义的文学研究并不适合解读中国经典,即便是审美的、文学性的理论,直接拿来解读中国经典也有隔靴搔痒、盲人摸象之感,因为西方二元文化所形成的“实体性或边界性存在的‘文学性’”不同于中国一元文化的整体性穿透性特质,他从而提出不破坏整体性又能保持独立性的“中国式文学性特性”。因此运用西方现代后现论研究《红楼梦》,有多少研究只是西方某种理论在中国的一阵热潮,因而疏离和隔膜于中国经典和中国文学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三.中国文学性与当代文论原创

第三种研究思路是一些学者意识到用西方理论解读中国经典的隔靴搔痒,转而又回到中国传统中寻找方法。如刘再复2009年出版的“红楼四书”:《红楼梦悟》《共悟红楼》《红楼哲学笔记》《红楼人三十种解读》,就是在海外兜兜转转一圈,发现西方现代后现代的很多理论思潮并不适用于文学,反而遮蔽或消解文学,从而回归中国禅宗“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阐释和解读《红楼梦》哲学思想、文学境界、人物形象、文化内涵。这种悟的阅读方式触动受西方学院派浸染的刘剑梅进行反思:“这些年读了太多西方学院派的著作,中‘毒’太深,几乎离开了文学。不仅是我,而且我还发现我的同事们谈论的都是‘全球政治’,‘第三世界’,‘帝国主义话语霸权’、‘反殖民扩张’等等大概念,似乎也没有真正关注文学的。经过后现代主义的洗礼,文学批评和文学作品越来越来脱节。……这样一来,文学批评家也就不需要具备任何文学直觉,只要会运用西方理论,即使再差的文学作品,也可以讲出一番玄玄乎乎的道理。我本来出于对文学的热爱才进了北大中文系,在美国也从事文学教育,但是到了后来只感到困惑和迷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讲述文学话语,还是政治话语。”vii刘剑梅发出感概要找回“重新拥抱文学的幸福”。

刘再复说:“我读《红楼箩》和读其他书不同,完全没有研究意识,也没有著述意识,只是喜欢阅读而已。阅读时倘若能领悟到其中一些深长意味,就高兴。读《红楼梦》完全是出自心灵生活的需要,我把《红楼梦》作为审美对象,特别是作为生命感悟和精神开掘的对象。我终于明白中国文学乃至文化最大的宝藏就在《红楼梦》中,这里不仅有最丰富的人性宝藏、艺术宅藏,还有最丰富的思想宝藏、哲学宝藏。所以我才冒昧地称‘悟’为第三种阅读形态,并给拙著命名为《红楼梦悟》,与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辨》作一对应。”viii刘再复从生命、灵魂的需要出发阅读、体悟《红楼梦》,强调文学本身魅力和价值,这样的阅读值得赞赏,也是经典阅读与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但是这里仍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一是中国传统文论中哪些是文学性,哪些不是文学性,需要辨析。二是文学性不只是方法论,回归传统方法能不能解决当代文学问题?刘再复从安身立命的灵魂归属感审视西方学院派理论,悟证《红楼梦》,特别是对人物“心灵和性情”的阐释,有很多真知灼见,也是俞平伯所说的从“文艺的范畴”“论它的思想性,又有关哲学”,但是“悟证”作为一种阅读、探讨和写作的方法论,其背后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观、美学观与严羽《沧浪诗话》的“妙悟说”有什么不同。“由于中西方文论命题、概念和范畴的根子在哲学,由于‘意境’、‘气韵’这样的古代文论范畴离开‘玄学’和‘禅宗’就不可能成为文学观念,所以如果我们不从哲学入手对中国古代文化概念进行局限分析和改造,中国任何古代文论范畴就都难以具有‘现代之用’――那种就文艺理论本身来完成现代转换的做法,已被‘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样的只是在‘多年呼唤’所证明其难有实际成效。”也就是说,刘再复是否对“妙悟说”有批判和改造?“悟证”作为不同于“考证”和“论证”的第三种方法论,是否是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还是古代一直就有,现在只是将其引入了《红楼梦》研究领域?这个问题刘再复没有明说,或许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刘再复悟读、悟说、悟证《红楼梦》非常精彩,展现了《红楼梦》浩瀚深广的文学意境与魅力,但作为一个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不能创造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仍然只能选择前人的理论进行当代阐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阻碍他向前跨出@一步的原因在于刘再复的思维方式和眼光不是现代的平视,仍是古代的仰视,对待经典的态度不是平视、尊重和创造,仍是仰视、膜拜和学习。

从学术创新、理论创新、理论原创这三种不同程度的创新来说,刘再复式的红学研究仍然处在创新程度不高的学术创新的层面,即用中国传统和西方的既定理论套用《红楼梦》的思维模式,把既定理论作符合时代的新解释,还未达到理论创新(对理论问题进行改造)和理论原创(创造新的理论问题)。吴炫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或坚守传统,或引用西方,或从传统到西方、从西方到传统地徘徊:即不思考原创中国现当代新的文艺理论的问题,而只是选择中西方既有的文艺理论来研究文学文本。“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思潮迭起,常常只能成为不能面对中国自己的文学性问题的“理论自娱”、“批评自娱”,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独创性问题影响力的丧失,就会是历史的必然。”他进而提出“越经典的作品独创性程度越高”的“以独创性为坐标的文学批评方法”,开辟了一条理论原创道路,不失为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原创之范示。

“越经典的作品独创性程度越高”的“以独创性为坐标的文学批评方法”揭示经典之为经典的文学性、独创性问题。文学性即独创性,“所谓独创性问题研究,是要揭示一个作家不可替代的贡献,或者探究作家未能做出此种贡献的原因。”ix《红楼梦》是不是经典以及为什么是经典?《红楼梦》凭什么成为四大名著之首?使其成为经典中经典的原因是什么?相比于其他作品,曹雪芹不可替代的贡献在哪?《红楼梦》的独创性高在哪?独创性程度高的作品具有什么特点?后来的作家如何超越《红楼梦》,创作出独创性程度较高的作品?对于这些问题中国当代文论是否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并对作家创作产生影响和帮助,应该是中国当代文论创新和建构的基本目标;基于中国自己的文学问题作出理论创新和理论原创应该是中国当代文论创新与建构更高一级的追求。

注 释

i王国维,胡适,俞平伯,鲁迅等.名家正解红楼梦[M].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ii[美]布鲁姆著.江康宁译.西方正典:伟大的作家和不朽的作品[M].第13页.译林出版社2005年4月.

iii吴炫.文与道:百年中国文论的流变及问题[J].文艺争鸣. 2011(01)

iv曹文轩.质疑“大文化批评”[J].天涯,2003(5).

v吴炫.非文学性的文化批评[J].社会科学战线.2003(2).

vi[美]布鲁姆著.江康宁译.西方正典:伟大的作家和不朽的作品[M].第13页.译林出版社2005年4月.

vii刘再复刘剑梅.共悟红楼.三联出版社.

viii刘再复.红楼梦悟[M].三联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第6篇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向导力量,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为终极目标,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本课题基于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中指出要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以引导广大大学生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

一、“中国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高校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平台,而校园文化则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行为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效果,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斗志;同时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淀;增强师生间团结友善;弘扬民族精神。

(一)“中国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德育效果

大学阶段是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观念的重要关键时期,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则被认为是全部教育的首位,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内容影响大学生,以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逐步多样化,甚至出现动摇倾向。中国梦则是凝聚全国人民共同的伟大梦想,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是中华儿女的最强纽带,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理念。以“中国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可以增强德育实效,激发大学生在追逐个人梦想的同时,追逐中国梦。

(二)“中国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增强校园文化的积淀

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育人为导向,以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将“中国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包括各类学生活动、校园建筑、一花一草等等,让我们的大学生可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直接感受到“中国梦”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自身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人文素养得以增强。从而着力推动用“中国梦”培养学生、凝聚学生、激励学生,不断培育和深化校园文化。

(三)“中国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校园和谐

和谐校园是符合教育规律和校园规律的生态系统,具有民主、科学、人文和开放四大特征。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和谐、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中国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精神理念的渗透,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播,民族精神的弘扬,可以在提升师生自我素质的同时,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团结有爱,从而促进校园稳定和谐。

二、“中国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学生活动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中指出各地各级各类学校要以五四运动、校园文艺演出、青春励志校园活动等载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着力推动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学生、凝聚学生、激励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校园设施建设中,努力创造人文气息浓郁、精神文明和谐、环境优美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在美好的校园环境中接受“中国梦”理念的鼓舞和熏陶,以确保大学生能够在舒心和温暖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成长。

通过各种校园文化主题活动来渗透“中国梦”主题思想。正如《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所指出的组织开展“放飞梦想 励志青春”青春励志电影展播、青春励志书籍推荐、青春励志歌曲传唱等活动;组织开展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以“同铸复兴路 共圆中国梦”校园文艺汇演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的开展,将“中国梦”这一主题思想以轻松活泼的形式深入融入到每一位学生心中。

(二)通过课堂教学宣扬“中国梦”主题思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注意理论教育教学的重任。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中国梦,就要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中国梦内化于学生心中,使中国梦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使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力拼搏。只有把“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通过思政教师在学生课堂上大力宣扬“中国梦”,科学合理解读“中国梦”,才能增强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和自觉认同并践行。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教学中,通过系统阐述和分析,让学生明白“中国梦”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进而让学生们明确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道路,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和立场,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科学解读“中国梦”,促进大学生不断追梦,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

(三)利用各种载体将“中国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是某一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包括校园景观、建筑设计、绿化美化形态,当然也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传统和人际关系。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梦”理念则必须借助各种资源和手段,加强宣传首当其冲。在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宣传海报、横幅、教室多媒体播放等途径宣传渗透这一主题思想。其次结合学生交流、接收信息平台,渗透主题思想。比如微博、微信、校园网,温州医科大学专门开设专栏《美丽温医》来宣传关于“中国梦”主题的相关活动。温州医科大学的《美丽温医》开展了全校型的各类主题大赛:比如歌曲大赛、“中国梦、温医梦、我的梦”征文大赛、人物访谈、典型学生事迹等,以充分引起学生对“中国梦”主题思想的认同和共鸣。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梦想 微调查 引领 大学生 民族复兴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22-02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发表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由此向全世界昭示,中华儿女将把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那么,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如何正确引领大学生梦想起航呢?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 从课堂微调查了解大学生的个体梦想

2013年3月,笔者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上,对经贸、信息、教科、计算机、理学等学院的253位2011级的大二学生,进行了“中国梦·我的梦”微调查(详见图表),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关注度依次是社会民生(社会文明)、民主法制(政治文明)、科技发展(物质文明)、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和文化教育(精神文明);对“我的梦”的关注度依次为安居乐业(责任心)、志向明确(上进心)、开阔眼界(好奇心)、注重当前(求实心)、乐于助人(关爱心),由此彰显出当代大学生的梦想是理性且实际的,对国家和自身的发展具有充满活力的正能量。

关注度 中国梦 关注人数 关注度 我的梦 关注人数

1 社会民主 112 1 安居乐业 106

2 民主法制 42 2 志向明确 64

3 科技发展 38 3 开阔眼界 40

4 生态环境 36 4 注重当前 32

5 文化教育 25 5 乐于助人 11

二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引领大学生梦想起航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政治理论课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其主要内涵是:注重把握贯穿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性揭示中国实际的本质。其具体要求是:重视理论指导实践,以及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明确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际与尊重群众具有内在统一性。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五位一体”美丽中国的中坚力量,如何帮助他们把美好的梦想转化为实现?笔者理论联系实际,现尝试如下:

第一,针对大学生关注度高居榜首的社会文明和安居乐业的梦想,帮助大学生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建设重点,了解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关于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大政方针,特别是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并通过案例评析历届大学毕业生应聘或创业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更以的讲话坚定大学生实现其梦想的信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二,针对大学生提出的社会民生(社会文明)、民主法制(政治文明)、科技发展(物质文明)、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和文化教育(精神文明)中的不足之处,帮助大学生明确“五大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从制度建设入手,并通过案例引导大学生明确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民主法律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科技创新体制、文化教育体制的必要性和与时俱进的重大意义。如,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诸多不良作风的强烈不满,说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用人制度的改革和法律制度的配套,并引用的讲话坚定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在“新形势下,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脱离群众、形式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再如,通过介绍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动力之三大来源来充实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即一是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二是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三是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民族复兴,任重道远,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第三,针对大学生理性且实际的美好人生梦想所传递出的正能量——安居乐业的责任心、志向明确的上进心、开阔眼界的好奇心、注重当前的求实心、乐于助人的关爱心,教师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应通过案例讲解个体的美好梦想是各异、实在的,但汇聚到一起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引导大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培育“四有”公民,因此,大学生应将自身的美好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梦想交融与共,正如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唯物史观 中国梦 科学性

党的十以来,在一系列讲话中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科学理论内涵,并将这一理论命题奠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之上,与各种错误思想划清了理论界限。

从哲学原理的角度上讲,中国梦不仅是一种奋斗方向,也是一种理论形成的先决条件。这种理论的形成就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顶层设计上的指导思想,形成我们在复兴中华民族大业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终极意义的探索和解释,是一种思想价值在精神、文化、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种层面上的理论原理的确立。中国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表述,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顶层设计过程中形成的新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孕育。

中国梦与空想社会主义和的理论界限

中国梦从历史唯物论出发,实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想与现实相结合,不仅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梦”的命题,而且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空想社会主义和划清了理论界限。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①中国梦遵循历史唯物论这一基本原则,不是脱离中国实际从主观愿望出发,描绘使“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它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经历史阶段,“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强调:中国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梦不是想入非非的“痴人说梦”,它是由特定历史前提和现实国情决定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建立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之上,是对近代中华民族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历程的深刻总结,是对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取得伟大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持续探索,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基于唯物史观的中国梦,建立在严格的历史前提、历史逻辑和“现实运动”基础上,同空想社会主义和划清了界限。空想社会主义者从唯心史观出发,颠倒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逻辑关系,企图用“理想”取代现实,借助发明一套完善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改造方案,通过脱离现实的途径来实现“乌托邦”的社会梦想,这种空中楼阁的主观臆想根本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者置中华民族的历史逻辑于不顾,任意解构历史、假设历史、割断历史,否认客观历史事实以及被实践检验的真理认识,妄图通过否定历史来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样做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与主观主义唯意志论和形而上学独断论的界限

中国梦遵循历史辩证法,坚持社会整体发展观和历史合力论,正确处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与主观主义唯意志论和形而上学独断论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基本矛盾运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形成一种现实作用力,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从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且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恩格斯晚年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合力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③唯物史观是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历史发展整体观与历史合力论的统一,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中国梦深刻地体现了这种统一性。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这一论述科学运用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是在新的历史境遇下对社会发展整体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他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④这里集中体现并发挥了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历史合力论的科学思想,通过凝聚每个中国人的力量,形成合力齐心共筑中国梦。中国梦与《共产党宣言》所憧憬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贯通性,“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⑤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自由创造、自由发展之梦,也是中华民族这个伟大“联合体”之梦。

基于历史辩证法的中国梦,建立在对社会基本规律,对自然、社会与人的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基础之上,与主观主义唯意志论和形而上学独断论划清了界限。主观主义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观念出发来绘制社会发展蓝图,或寄托于“假大空”的唯意志论;或借助于上苍的恩赐,以实现其虚幻的梦想。而中国梦则建立在全国人民齐心合力的集体创造,“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之上。形而上学独断论的理想观、发展观,割裂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或片面追求经济指标,造成不可持续的畸形发展;或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观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导致生产力的破坏;或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实现的是少数人的奢欲之梦等。在历史辩证法基础上,这些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中国梦与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界限

中国梦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历史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与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划清了界限。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创造者,既是社会创造主体也是社会价值主体,是劳动成果的创造者与享有者的统一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其价值目标是为了人民的福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提出的中国梦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最近的目的和利益”具有现实性,而且“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具有理想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人民性。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主心骨”,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力量。中国梦的社会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是中国广大人民,是人民共创和人民共享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实现的中国梦,不仅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而且指向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中国梦的提出是对《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

与此相反,唯心主义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逻辑前提出发,从剥削阶级利益出发,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创造主体,抹煞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泛滥,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扭曲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奢靡之梦,丧失崇高理想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之梦,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群众的之梦,败坏风气、欺人害己的形式主义之梦等。实现中国梦要求“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⑦中国梦与唯心主义英雄史观、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社会之梦、人生之梦划清了界限。

中国梦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的界限

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与各国人民和平发展之梦、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中华民族伟大理想与人类崇高理想的辩证统一,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划清了界限。

《共产党宣言》指出:“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它们更快地消失。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⑧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唯物史观于165年前作出的科学论断,依然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特别是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使我们凝结成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中国13亿多人民致力于实现的中国梦,与各国人民期望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具有一致性。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⑨他在坦桑尼亚演讲中也宣示:“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反对干涉别国内政。”⑩经济全球化打破了时空局限和民族分隔,改革开放的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有利于占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赢得国际话语权,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与各国人民和平发展之梦、中华民族伟大理想与人类崇高理想的辩证统一。

中国梦具有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辩证统一的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彰显出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的根本性区别。当今世界,国际安全风险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趋势,美伊战争结束后恐怖袭击不断,阿富汗战乱频仍无休无止,利比亚内乱未已动荡不安,叙利亚内战愈演愈烈,阿拉伯国家社会动荡险象环生,美国重返亚太步步紧逼、围堵、遏制中国等。它们为了实现一己之私的霸权主义之梦,不惜用各种手段撕碎、践踏世界人民的和平发展之梦,致使千万无辜百姓死于非命,造成无数家庭悲剧、民族悲剧。中国梦与美国梦绝然不同,美国梦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秉持的是我赢你输、我兴你衰、我得你失“零和”博弈的利己主义原则;中国梦则建立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基础上,奉行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造福人类的集体主义原则。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梦具有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伟大的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和平发展之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致力于把中国的机遇化为世界的机遇,把世界的机遇化为中国的机遇,必将谱写出造福中华、惠及全人类的伟大历史新篇章。

中国梦的历史航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人民的力量凝聚改革的共识,使中国人民的大团结汇聚成科学发展的正能量,使之成为一个时代的力量,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方向,最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作者为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9页。

②④⑦:“在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3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2页。

⑤⑥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页,第65页,第50页。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第9篇

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导,中欧学术连线(CEAN)主任。

研究方向:中国外交、欧洲一体化与中欧关系、公共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主要著作:《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超越均势:全球治理与大国合作》、《超越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解读》等。

摘要 新型大国关系理论,超越了西方理论的路径依赖,在本体论上坚持和谐世界观,在方法论上强调共同演化,在认识论上强调人类关怀与大国担当。新型大国关系理论,完全可以发展成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与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相通。这是中国梦与美国梦并行不悖发展的理论写照。实现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包容性发展,必须不断挖掘中国文化底蕴与美国制度韧性,抓住时代本质,创造性地夯实其理论基础――和合共生。

关键词 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梦 美国梦 和合共生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时代命题

自2012年5月3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以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概念一再被高调推出并不断发酵。这是中方继和平崛起(和平发展)、和谐世界后又一重要国际思维创新。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中美两国领导人都切实认识到,21世纪的中美关系必须避免大国对抗与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切实走出一条新路。

新型大国关系主要针对中美关系。不仅要防止中美之间由于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①带来的硬冲突,也要防止中美间的三大“软冲突”:

其一,世俗与宗教的社会对立。中国崛起,是人类历史上唯一非宗教国家的崛起,不以西化为目标,这在基督教国家中引发“中国”泛滥于世,本质上即围绕中国是否为他者、另类而展开。美国是建立在“山巅之城”信念下的新教国家,也是当今宗教化色彩最浓厚的西方大国,如何接受一个世俗国家的崛起,事关美国的立国之本。

其二,伟大复兴与决不屈居第二的对立。秉承天定命运论、美国例外论,美国扩张为全球性霸权。有人认为,中国崛起是对美国最大的威胁,挑战了美国绝不做老二的信念。中美关系的真正挑战是中美之间的身份冲突,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美国绝不肯屈居第二的信念间能否找到中间地带,或者相互调适,形成新的身份认同。

其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对立。中国的崛起,是唯一既要复兴古老文明,又要复兴“西方另类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崛起。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看,中国崛起事关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之最终兴衰,并集中体现为对“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检验。美国有传统,反对共产党人的公有制和无神论。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美国给新中国贴上了“共产党中国”标签。如今,美国人要重新定位中国。

一个相当普遍的预测是中国的经济总量很可能在未来十年内超过美国,这增加了中美之间需要认真理顺彼此关系,防止战略误读误判的紧迫感。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因此成为一个时代命题。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要实现三重超越

针对中美间存在的三大软冲突,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要实现三重超越:

首先是超越“文明冲突”。中美是东西方文明中最具活力的代表,能否打造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关系到能否超越历史上的文明冲突陷阱。中国是非宗教国家、文明型国家,而美国传统上是基督教国家,共和党美国人更是具有强烈的宗教意识,秉持“山巅之城”、“自由灯塔”理念,很难从理念上认可中国。不过,由于共和党在美国不接地气、思想僵化,可能较长时期执政,这为充分展示美国制度韧性和美国人的实用主义精神,与中国携手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超越零和博弈,也就是要超越“大国政治的悲剧”。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米尔斯海默在其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指出,在一个没有国际权威统治他国的世界里,大国一律损人利己,追逐权力,并成为支配性国家,在此过程中大国间必然产生冲突,这就是大国政治的悲剧,作为本书的结论,作者认为中国将是美国最大的威胁。②其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非大国扩张,而是文明复兴、民族振兴与国家富强的有机统一,理念上的“互利共赢”不会挑战“美国例外论”。中国外交一直强调不冲突、不对抗,主张客观理性看待中美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最后,超越意识形态对抗,也就是超越冷战模式。中美在21世纪无论打热战还是冷战都难以想象。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必须超越历史上的这两种硬、软对抗模式,实现包容共存、和而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致力于建立人类共同价值,超越意识形态看待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美方的积极回应。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要实现中国梦―美国梦的包容性发展

中国已宣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否意味着对美国梦构成挑战,甚至排斥美国梦的实现,抵消其影响,使其黯然失色?这是美国关注的核心问题。

中国梦,就其性质而言是包容梦,通过实现中国梦来实现世界梦,不仅不妨碍美国梦的实现,甚至会帮助实现美国梦。就其内涵而言,中国梦也与美国梦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处。主席强调,中国梦鼓励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与美国梦的实质是完全一致的。毋庸讳言,中国梦与美国梦是不同国情下,不同发展阶段的梦想,区别是自然的。但是挖掘其共通性,将有利于促进中美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致力于建设面向未来、对21世纪负责任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梦是包容梦,这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决定的,也是中国实施包容性崛起战略的体现。包容性崛起的三大支柱是实现文化、体制与环境的三包容:

其一,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战略文化。为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知识与权力不匹配的问题,我们必须倡导文明的兼收并蓄,强调中国梦也是世界梦,发展包容西方的战略文化。包容西方,并非意味着锁定改革的方向,而是相互学习、借鉴,实现共同发展、和谐发展与包容发展。

其二,统筹兼顾的包容性战略体制。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但在全球化时代,内政与外交日益不可分。为此,外交应超越内政制约,超越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的二分法,建构统筹内政―外交、权力―价值、利我―利他的包容性战略体制。

其三,宽松和谐的包容性战略环境。要建构包容性战略环境关键是超越现代化的赶超思维,确认中美关系的战略地位,厘清中美关系的历史意义与全局意义。夸大自身实力、看低美国实力会酿成历史的悲剧。

为了实现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包容性发展,需解决中国与美国的利益矛盾、权力竞争、责任纠纷与价值冲突,具体内涵包括:

首先,利益共赢。中美在维护国际体系稳定有效、战后国际秩序和平可持续、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诸多共同利益,相互贸易投资、网络安全与亚太秩序等方面也存在大量共同关切或共同责任。这是中美利益共赢的基础。

其次,权力共生。中美不仅利益而且权力高度相互依存,因此指望打造排斥对方的权力架构或机制,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都是不现实的。在亚太地区,完全可能出现中国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不以牺牲美国利益为代价的情况。

再次,责任共担。中美在打击海盗、跨国犯罪、维和、减灾防灾、网络安全、气候变化、太空安全等问题上共担责任,肩负共同大国义务。在探索建立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良性互动模式上担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

最后,价值共享。抛开两国意识形态分歧,认真梳理中美价值观,尤其是对人类社会的设想,可以找到不少共享、共通之处。近日,主席在加州与奥巴马总统庄园会晤时就强调,中国梦与美国梦有诸多共通之处。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中国理论――从理论自信到理论自觉

笔者在近著《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中提出,“坚信应该对人类做出较大贡献的中国,当以文明自觉探寻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以文明自信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国崛起的道统,不仅在于复兴传统中华文明,同时在于开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从而合理继承人类现代文明,而且在于实现中欧‘文明G2’、从而合法继承西方文明,更在于合目的开创人类文明新范式,实现‘传统中国’、‘现代中国’、‘全球中国’身份的三位一体”。③

美国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集大成者。因此,与美国探索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过程,也是包容现代人类文明的过程。这是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从理论自信到理论自觉的切实迈进。

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已经难以解释由于新兴国家群体崛起、全球化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新时代,必须实现超越。④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为这种理论超越提供了紧迫感。

2012年国际关系协会(ISA)设立大会专题“国际关系理论的终结”,为我们的理论自信做了很好的注脚。中国文化对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能理论贡献,又是我们理论自觉的重要来源。从世界观上,新型大国关系超越了西方无政府状态的假定,倡导关系主义与和谐世界理念;从方法论上,新型大国关系理论超越了西方二元对立式思维,倡导合作共赢理念。

中国外交更直接对新型大国关系做出了实践贡献,概括起来有:

相互尊重:定调新型大国关系风格。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相互尊重,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双方必须学会相互尊重,善于抓住“同”,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正确对待“异”,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对存在的分歧,应通过对话交流,增进理解,妥善处理,以免影响中美关系大局。

合作共赢:规范新型大国关系性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以及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一大经济体,中美两国对国际社会肩负着特殊使命,这就要求双方以互利合作为核心,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和管控危机,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从而建立大国互动新模式,努力形成利益与命运共同体。

对于如何通过合作共赢规范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性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有其独到认识。他指出,中美双方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最迫切的是要在三个领域有所行动:第一要在亚太地区形成一个新的安全架构。在美国重返亚洲、中国逐渐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中美之间的关系以及亚洲各国的关系,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第二要在军事领域实现突破。新型大国关系最核心的内涵是双方和平共处,不发生军事冲突,而目前大国关系中军事关系严重滞后于政治和经济关系,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第三是要寻求在新的领域开展合作,比如网络安全、全球治理等,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如果在这些方面中美不率先垂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无从谈起。⑤

平等互信:夯实新型大国关系基础。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秉承平等理念,相互信任。美国方面开始引用中国领导人的表态:太平洋和我们这个星球有足够大的空间,应能容得下中美两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并不断承诺,美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继续和平发展;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不仅对中国有利,对美国、对世界也有利。美国希望同中国保持强有力的合作关系,做平等的伙伴。这些都有利于增进中美战略互信。为增进中美平等互信,夯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基础,主席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与奥巴马总统会谈时建议,把两国领导人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场合会晤的做法机制化,用好现有90多个政府间对话沟通机制;积极构建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适应的新型军事关系。⑥

包容互鉴:提升新型大国关系层次。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厚植友谊。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美要积极推进两国社会各界交流交往,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友好合作的参与者、支持者。“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同时举行,就是希望进一步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总之,新型大国关系理论,超越了西方理论的路径依赖,在本体论上坚持和谐世界观,在方法论上强调共同演化,在认识论上强调人类关怀与大国担当。新型大国关系理论,完全可以发展成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与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相通。这是中国梦与美国梦并行不悖发展的理论写照。实现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包容性发展,必须不断挖掘中国文化底蕴与美国制度韧性,抓住时代本质,创造性地夯实其理论基础――和合共生。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理念,代表了全球化时代我们对人类命运的共同价值追求。“合”是中国人交往的理念,以合作精神,避免空间上、心理上和制度上的对抗,超越“文明的冲突”。“共生”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以牺牲美国的领导角色为代价,并且通过相互建构身份与认同,帮助美国适应新时代,找到新的领导角色。在权力,包括领导权上,中美完全可能找到共生之道。这既是中美之福,也是世界之福。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从人类需要文艺复兴的文明高度对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做了深入阐释:当西方文明以霸权的形式推行其价值观的时候,我们需要新型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当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导致生态危机的时候,我们需要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当西方文明过分强调物质、商业和市场利益的时候,我们需要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新型关系的潮流,就是新的文明复兴;这种新型关系的旗帜,就是“新人文主义”。⑦

按照这一逻辑,当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捉襟见肘之时,我们需要新型的大国关系。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前无古人,后启来者,不仅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实践,也必将创新国际关系理论,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认识。

注释

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名言说,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之所以最终变得不可避免,是因为雅典实力的增长,以及这种增长在斯巴达所引起的恐惧。即在现实中,两个大国的战略判断与感情好恶的致命结合,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导致健康的竞争变成你死我活的敌对,甚至更糟。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义桅:《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1~22页。

王义桅:《超越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解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袁鹏:“关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思考”,《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第5期。

“跨越太平洋的合作――国务委员杨洁篪谈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成果”,外交部网站,2013年6月9日,http:///mfa_chn/zyxw_602251/t1048973.shtml。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第10篇

一、以中国梦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为基础构建中国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现实投射,是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观的集中表达。中国梦是中国在伟大历史复兴进程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中华文明核心文化与时代潮流相统一的新概念,必将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将使中国占据全球核心价值观制高点。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为世界贡献观点与思想。

(一)时代呼唤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思想与观点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评论家 J.里夫金认可中国传统思想更加关注和谐、完整和万物的相互影响而非只注意孤立的现象,因而与欧洲梦更为接近。他表示期待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能为欧洲梦真正发展成为一个全人类的世界梦想带来积极贡献,并断言正在出现的欧洲梦和中国梦无疑会对整个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著名已故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认为,未来的人类只有走向一个“世界国家”,才能避免民族国家的狭隘,才能避免民族国家因为狭隘国家利益追求而带来的人类社会的灭亡。而人类社会要过渡到一个“世界国家”,西方社会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的。人类的希望在东亚,而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中国在漫长的21个世纪里,尽管也多次经历过混乱和解体,但是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完整地守护了一个超级文明,长时间生活在一个文明帝国的稳定秩序中,中国模式作为一种区域的世界主义模式可以为今天的人类提供宝贵的经验。汤因比对未来人类社会开出的药方不是武力和军事,不是民主和选举,不是西方的霸权,而是文化引领世界,他所指的这个文化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二)中国梦应该承载中华历史传统精粹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智慧

当前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现在,适时提出的中国梦就应该承载着中华历史传统精粹与时代特征的伟大智慧。中国应该利用其自身特有的文化优势,推进建设和谐世界的梦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经历五千年历史考验、以 “仁、义、礼、智、信”为内核、蕴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隐藏着巨大潜力。

首先,“仁”者,和谐也。“和”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价值观。和而不同,承认、包容乃至尊重差异,以达共存共荣。和谐包容是中华文化为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所作的经典诠释和处世准则。包容和谐是比平等更高水平的社会进步。平等是不区分先天和后天差别的价值观,因此平等仅是使弱者获得与强者的相同机会,而不保护弱者。和谐包容则包含了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整体和谐的理念。

其次,“义”者,道义也。“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把道义阐释为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同样也是比民主更高水平的社会进步。民主体现的是保障人的政治权力的方法与途径,但民主并不保障人们用权利做正义的事。民主保证决议的合法性,但并不保障决议的正义性。而公平正义则是方法与结果的辩证统一。依据中国古代传统思想,“道义”则兼顾过程的合法性和结果的道德性两方面。

第三,“礼”者,文明也。文明同样也是超越自由价值观、比自由更高水平的社会进步。文明是自由和约束的辩证统一。人们有权享有自由,但自己在享有自由的同时却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比如,自由是动物的本性,人类作为一种动物需要自由,然而人与其他动物的重要区别也许是本质区别则是文明,因此人的行为要与动物不同。“礼”是要求人举止文明的价值观。

(三)以中国梦所蕴含的基本价值观为核心构建中国价值标准

自鸦片战争以来,长期以来西风东渐,以至中华文化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长期处于边缘化甚至失语的状态。当前那些基础性、决定性的概念,比如人权、民主、自由、公正、真理等等,基本上为西方所定义,以至于我们思考的概念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都无不受西方影响甚重。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被西方美化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西方价值体系、概念体系、发展模式存在着许多难点,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实践。在西方设定的发展模式之外,各国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和各国国情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在全球化交流中,中国不应满足于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文化,更不能封闭于古代社会产生的传统文化之内,而应该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进行重新诠释,寻求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所能作出的贡献。当前的首要问题就是用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做好中国梦的国际阐释。

伴随着中国从融入国际体系到走向塑造国际体系,中国公共外交的首要工作重点不应在“公关”,而应在中国全面参与全球治理中,从根本上拿出以和谐、公正、文明为核心的一整套概念体系、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以新的中国文化体系参与不断发展的世界文化的重新建构,以中国的方式为世界想象一个社会理念、一种生活理念、一套价值观。在与美国梦、欧洲梦等价值观形成的良性对话与互动中,让中国的这些价值观为世界普遍接受。让中国梦演变成一个价值尺度、一种评判标准,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对内成为稳定的主流价值观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对外产生强大的文化吸引力,构筑强大的中国软实力。

价值观的演化规律是,穷人效仿富人,弱者效仿强者,落后效仿先进,失败效仿成功。当一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时,其价值观就很容易被世界接受。当前中国具有向世界贡献“和谐、公正、文明”价值观的潜在文化与力量资源。当中国走向世界最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时,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价值观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二、以中国梦的基本价值观为内核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随着中国的长足发展,中国已经开始从世界的边缘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国际社会在关注中国快速崛起的同时,特别关注中国说什么,怎么说,将以什么方式对国际话语体系产生影响。英国剑桥大学学者斯蒂芬?哈尔珀对此指出,中国崛起的方式以及速度之快,对本地区、西方以及西方的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中国话语权的建立及如何建立。

(一)占据时代制高点,立体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要善用中国因素,特别是要善用中国梦这一理念,把中国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转化为我们的影响力和优势地位。中国应以中国梦传播为契机,占据时代制高点,在基于中国梦所蕴含的价值标准基础上,立体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以中国梦为传播的重要内容,把握议程设置权,将中国价值观以国际语言传播,推动世界与之互动对话,形成良性共振。作为在全球治理中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还应推动全球传播秩序向民主、和谐、合理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建立具有共同文化价值观基础的全球话语体系。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宣传和谐世界理念,不断推进构建和谐世界,提出反映时代前进方向的新的世界观和治理理念,并将其凝聚为有感召力的时代精神,不断强化中国话语权。

(二)构建中国全球舆论中心,加快中国话语体系形成外溢扩散效应

所谓舆论中心,就是舆论集市中心,这里形成的舆论具有明显外溢性与扩散性的特点。美国是当今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为丰富、传媒实力和传播实力最强的国家,它处于国际舆论的中心位置。美国成为世界的舆论中心,由此导致美国国内的舆论相比较其他地区更容易成为当今的全球性舆论,因此美国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球舆论的神经。

由于中国政治社会影响力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中国的发展吸引了世界的关注。中国经济本身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国际话题。现在达沃斯论坛、财富论坛等很多国际性会议所谈论的主要话题离不开中国,中国共产党十、中国人大政协会议等等都吸引了世界媒体瞩目。某种程度而言,当今的中国成为美国以外另外一个具备了成为全球舆论中心潜在资质的国家。

在中国构建世界舆论中心,推动中国媒体建设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可以将在中国形成的舆论变成一种对其他国家具有外溢性、扩散性的世界性舆论。占踞基本价值观的制高点以后,中国借助舆论中心的高位势能将更加有效地影响国际舆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中国梦为主题多管齐下重点传播中华“和合”文化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历史冲涤而历久弥坚。在中华文明的内核中,有着诸如“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等穿越历史时空的朴素的人类普适价值观和哲学智慧。面临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合”文化将在建构未来和谐世界中发挥其独有的优势。中国应以中国梦为主题多管齐下重点传播“和合”文化,以中国文化特有的温和方式深入持久传播,让中华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首先,各级政府官员包括驻外使节要自觉把中国梦理念转化为对外交往的政策主张,积极传播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倡导世界各国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理念,特别要重视多边国际会议舞台,有针对性地发出中国权威声音,提升中国形象,传播中国的“和合”思想,做好对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深入浅出的阐释工作。其次,鼓励中国学者专家参加学术型民间舆论活动,允许他们更加灵活地参与有关国际讨论,走出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学者工作评价上给予鼓励。第三,支持国际汉学家的中国研究,特别资助汉学家关于中国“和合文化”研究的项目与成果。建议政府在资助上建立体制,设立专门基金鼓励中外学者举行“和合”文化论坛,支持这些学者参加国际舆论界活动,参与国际舆论的制造。第四,提高国民国家形象意识,鼓励国人在对外交往中无形传播中国文化。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是“和合”文化的传播者,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成为中国巨变的见证人,每一个人都可以结合在中国的生活变化讲好中国梦,让国外公众认同中国梦会让世界更美好。

(四)寻找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梦想的相通交汇点,与之良性互动

对于西方媒体对中国的错误解读,我们要加强世界舆情分析,剖析西方社会误读的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舆论引导,做出真正让国际社会信服的阐释。对自己发展中的不足也要有合理的解释,并推动国内妥善加以解决,逐渐促使国际舆论形成对中国正确客观的评价。

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尽善尽美,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在西方学者看来,今天所谓自由、民主、平等的美国梦亦走过了几百年的历史进程。美国建国之初宪法就许诺赋予每一个美国公民平等、民主、自由和追求幸福权利,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权斗士马丁?路德?金还在《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中,从一个特定角度呼吁美国有色人种追求平等的梦想,“梦想有一天,真正实现人人生而平等的信条”。传播中国梦,要冷静对待中国梦实施历史进程,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防止过份鼓吹民族主义倾向,防止在传播中片面强调国家梦、民族梦,忽略中国梦也包含个人梦的基本内涵。传播中国梦,要秉承中华文化“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理念,正确处理中国梦与美国梦、欧洲梦的关系,要避免出现对立论战,要在良性互动与对话中借力借势加快中国梦的传播。

(五)以人为本,中国故事世界表达

在传播中国梦过程中,媒体应体现对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尊重,积极寻求中国梦和每个人的梦想与追求的结合点,用中国梦凝聚和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从而汇集力量去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梦想。要注意挖掘中国梦的典型,使之成为中国梦的无穷的榜样。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俞平伯;吴世昌;《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131-03

本文从自己的收藏之中,选取了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吴世昌分别就《俞平伯论》、《红楼梦探源》出版事宜给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的两封信,并且简要地作了一些评介,希望能够对研究20世纪的红学史有所帮助。

一、俞平伯关于《俞平伯论》的一封信

俞平伯于1985年6月27日给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邓韶玉写了一封信。书信的全文照录如下:

韶玉同志:前付一书,寄你府上,后未见复,不知收到否?我的说《红》旧稿编辑如何?希将目录见赐。未知何时能付印?均希示知。以京中社科院文学所将于明年一月开一有关我的纪念会,如能早日编刊,于两方面亦皆有益也,匆布不尽,即候

撰祺

俞平伯

八五.六.二七

在通信地址面上除了收信人寄信人姓名地址之外,俞平伯还加了一句:“邦叟主人前致意不另平”。

俞平伯(1900—1990)是中国一位大师级的著名学者、作家、诗人。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以《红楼梦》研究著称于世,与胡适并列为“新红学派”的创始人。1921年11月,胡适写成《红楼梦考证(改定稿)》一文,建立了以“自叙传”为核心的新红学体系。1927年8月,胡适购得了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而脂砚斋恰恰通过大量的批语,证实了胡适的全部学说,由此奠定了胡适学说在《红楼梦》研究中的绝对权威。俞平伯在新红学研究中的代表作,是他在1922年2月至7月之间写成的《辨》一书。在新红学研究领域中,他最为突出的贡献在于,通过对《红楼梦》的艺术分析,使得自传说具体化与形象化了。在50年代初,俞平伯又将《红楼梦辨》修订成《研究》出版。谁知到了1954年,他突然因此而遭到莫名其妙的横祸,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大批判运动的斗争对象,受尽了各种各样的屈辱。一直到了1986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为俞平伯从事学术活动65周年举行的庆祝会上,当时的院长胡绳在致词中才正式表示,1954年对俞平伯先生的政治围攻是不正确的,在学术界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大约在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计划推出新红学代表性人物的论红著述全集。到了1988年,《胡适研究论述全编》、《俞平伯论》等书陆续出版,在学术界的影响很大。其中,《俞平伯论》分为上下两册,收集了俞平伯从1921年的《与顾颉刚讨论的通信》到1978年的《索隐与自传说闲评》为止60余年之间撰写的红学研究论著,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研究《红楼梦》的主要学术成就。

在《红楼梦》的研究当中,俞平伯与胡适的区别是相当明显的。新红学派的研究特色,在于注重考证著者的生平与作品的版本,并擅长于把《红楼梦》当作历史甚至家史来研读,俞平伯就不太一样。所以我认为,在所有知名的新红学家当中,只有俞平伯把《红楼梦》当成小说而不是历史进行研究的部分成果,最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与推敲。随着时间的推移,俞平伯甚至出现与胡适学说分道扬镳的若干迹象。他在1978—1979年之间撰写晚年代表作《乐知儿语说红楼》时,研究《红楼梦》的思路、观点及其方法,都发生了某些实质性的变化。他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而且全新的学术观点,即“人人皆知红学出于《红楼梦》,然红学实是反《红楼梦》的,红学愈昌,红楼愈隐”[1]。到了1985年,俞平伯在《关于治学问和做文章》一文之中,更是直截了当地说道:“我看‘红学’这东西始终是上了胡适之的当了”[2]。当然,由此不可避免将会引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自己否定自己60余年来研究《红楼梦》的许多重要成果。所以,俞平伯的晚年是相当痛苦的,十分矛盾的,犹豫不决的。他致邓韶玉的这封信,恰恰比较充分地反映出他的这种复杂心态。俞平伯一方面已经在认真地反思新红学的根本缺陷,另一方面他也还是很珍惜自己研究《红楼梦》的心血结晶。他欣然同意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他的论红全集,而且还十分关注编辑的进展情况,特别希望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俞平伯从事学术活动65周年庆祝会之前印出(尽管最后未能如愿以偿),都充分说明了他这样一种思想感情。大概是为了避免引起过多的争议,俞平伯并没有把《乐知儿语说红楼》交给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入《俞平伯论》之中,而是把它作为遗作交给他的外孙韦柰保存。

然而,俞平伯毕竟是一位十分诚实、正直、善良并且杰出的大学者,个人的荣辱远远比不上探究真相更加重要,所以他不断地思考着、追求着。据韦柰回忆,到了1990年6月中旬以后,在俞平伯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那些天,他一会儿要我把‘脂评本’拿给他,一会儿又要他自己的‘八十回校本’,像是中了魔,常常坐在书桌旁翻看《红楼梦》,一看便是半个多小时”。他在若有所思之中,突然之间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点什么,感到可能发现了事情的本来面目。最后俞平伯终于拿起笔来,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这样震撼人心的话语:“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千秋功罪,难以辞达”[3]。

俞平伯所思考的问题,实际上关系到新红学研究的生死存亡。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阳健、曲沐、克非、吴国柱、陈林等一批学者,沿着俞平伯已有的思路,针对《红楼梦》的脂批本,提出了全面系统而且十分有力的质疑,掀起了一场20世纪红学最大公案的大讨论。特别是欧阳健在他集大成之作《还原脂砚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里,通过大量的事实分析论证,似乎是令人震惊地揭穿了脂砚斋作伪的本质,从而说明只有程甲本《红楼梦》才是真本才是正本。而中国红学界的主流派,对于这批学者的惊人观点,要么置之不理,视而不见;要么乱骂乱批一通。到目前为止,反对者一直缺少正面的、理性的客观的分析,特别缺少有针对性的有充分根据的一条一条地反驳有关的质疑的理论。由于事关重大,为了中国的《红楼梦》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希望这场大讨论能够全面系统深入地展开,通过互相之间的有力辩驳,最终讨论出一个让绝大多数红学爱好者接受的结果。

二、吴世昌关于《红楼梦探源》的一封信

吴世昌于1962年3月24日从英国给中华书局写了一封信。书信的全文照录如下:

三月五日来示今早收到,至谢。

承询拙著“红楼梦探原”,自去年起已着手写中文本,在暑期前写完前二卷。但在暑假中收到自香港友人寄来的胡适旧藏十六回残本(即所谓的‘甲戌本’)的影印本,其中脂评与俞平伯先生所编印的“脂砚斋红楼梦辑评”略有出入。我从前写英文本时完全根据俞氏“辑评”,在‘脚注’中页数也指“辑评”,因此中文本须据影印本加以修改。同时,对于胡适在影印本序言中若干荒谬论点,尤其关于该抄本的底本年代方面,需要驳斥。因此进行较缓。此外,自英文本刊布后,有国际间许多对此书有兴趣的学者来信讨论,及各国期刊的书评,有些意见很好,有些是错误的。在中文本中也要考虑,以免引起疑问或误解。

承告国内各方面向贵局询问此书,使我感到愧惭,未能及早赶出。也使我十分感激同志们对此书的关心,鞭策我加紧努力。我现在准备暑假中全家回国,希望在最近两个月内努力赶写,以便回国前寄上。

此致

敬礼

吴世昌上三月廿四日,1962

请注意我的新地址:

17 BARDWELL COVRT, Oxford, England

吴世昌(1908—1986)是中国一位以词学和红学研究知名的学者。1947年吴世昌远赴英国,担任牛津大学高级讲师。1962年回到中国,担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61年,吴世昌在牛津大学出版了英文著作《红楼梦探源》。一共五卷二十章,391页,历时三年写成。内容分为抄本探源、评者探源、作者探源、本书探源、续书探源五个部分,以研究《红楼梦》的版本和成书过程为主要特色。因此,该书一出版即受关注。特别是吴世昌在1961年12月写成的《我怎样写》一文,在《新华月报》1962年6月号上发表以后,中国的红学研究工作者已经知道《红楼梦探源》一书在国外出版的讯息。

吴世昌致中华书局的这封信,是对中华书局当年3月5日来信的回复,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说明《红楼梦探源》由作者自译的部分,中文本与英文本有所不同、略有增删的原因,就是依据胡适1961年影印出版的《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重新再作了一些校订,与此同时又批驳了胡适在影印本前言中的若干学术观点,还有就是参考了英文版出版后读者与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作了若干修改补充;二是说明当时中华书局就十分关注《红楼梦探源》一书,一直在与吴世昌联系商量《红楼梦探源》中文版的出版问题。下面分别围绕着《红楼梦探源》的价值问题与出版问题,再进行一些比较具体的分析探讨。

首先,关于《红楼梦探源》的价值问题。1921年11月,胡适写成《红楼梦考证(改定稿)》一文,建立了以“自叙传”为核心的新红学体系。1927年8月,胡适购得了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而脂砚斋恰恰通过大量的批语,证实了胡适的全部学说,由此奠定了胡适学说在《红楼梦》研究中的绝对权威。新红学派的研究特色,在于注重考证著者的生平与作品的版本。吴世昌的《红楼梦探源》,不但是他本人研究《红楼梦》的代表作,而且与俞平伯的《红楼梦辨》、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一起,成为继胡适《红楼梦考证(改定稿)》之后,20世纪所谓“新红学”前期另外几部代表性的著作。与其他几部著述不同的是,吴世昌的《红楼梦探源》是一部地道的英文著作,从而第一次在国际学术界直接地展示了新红学的研究成果。

翻开《红楼梦探源》一书,我们发现,在《红楼梦》几个重要抄本的年代、曹雪芹的生卒年等不少具体的学术问题上,吴世昌的确有着自己较为独到的见解,但是他的整个思路、方法与观点,毫无疑问地仍然沿着胡适的研究模式。可有意思的是,吴世昌却在《红楼梦探源》的中文版里,对胡适进行了多方严厉的批判与挖苦,甚至根本不承认胡适的研究在新红学体系中的开创意义与奠基作用,而是硬把王国维拉进来作为新红学的奠基人。众所周知,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在红学研究史上的确十分重要,但他做的毕竟是文学评论文章,与新红学的路数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更有些过分的事情是,胡适在1928年撰写的《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一文中曾经说道:“不久,新月书店的广告出来了”[4],本来是指围绕新月书店成立所作的各种宣传,吴世昌把这句话抓住紧紧不放,故意歪曲这句话的意思,硬把它说成是1927年新月书店原来准备出版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结果甲戌本却被胡适出了重价买下留在身边成为“枕中鸿宝”[5],以至于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在当时无法出版。这就距离事实真相太远了。说出这种有些昧着良心的话,不能不反映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与中国文化人的某些特色。

其次,关于《红楼梦探源》的出版问题。在“”结束以后,吴世昌的《红楼梦探源外编》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该书收录了吴世昌除了《红楼梦探源》之外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其中包括《我怎样写》一文。而由吴世昌本人以及孙郁根、曹莉共同翻译为中文版的《红楼梦探源》一书,一直等到了1996年,才收入《罗音室学术论著》第四卷,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这是《红楼梦探源》在中国的第一次出版。《红楼梦探源》的英文本不分上下篇,而中文本则分为上下篇,因为上篇系著者自译,并有增删;下篇由他人翻译,其中第十一章至十六章的译者是孙郁根,第十七章后半至二十章的译者是曹莉。全书的章节题目均由著者所定。

《罗音室学术论著》第四卷的“编后”在谈到决定收入《红楼梦探源》时说道:“正在考虑请人翻译时,忽然发现了先生自译前半部书的手稿,从纸张分析,似写于回国前后;经与原书查对,内容有不少增补和修正(如原第六章第四节扩为一章等)。这发现使我们惊喜,随即请清华大学外语系两位青年教师曹莉、孙郁根翻译后半部,与先生自译稿合璧,以飨读者”[5]。由此可见,编者似乎并不知道中华书局早在1962年3月就曾经向吴世昌约过《红楼梦探源》的中文版,而吴世昌当时还曾很有信心地表示,再有两个月即可赶译出来交稿。换句话说,《红楼梦探源》的中文稿预计在1962年5月即可译写完毕。

有意思的是,直到“”爆发,《红楼梦探源》也没能由中华书局出版。当年中华书局先是向吴世昌约了稿,结果却又未能将《红楼梦探源》一书出版的原因,由于目前缺乏第一手的档案材料,我们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估计主要是因为吴世昌边修改边翻译进度比较慢,加上他回国之后又根据最新掌握的材料,忙着撰写了一些新的红学论文,从而耗费了不少的时间与精力。他很可能在回国之后,就没有再进行《红楼梦探源》一书的翻译工作。另外,还可能与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有点关系。给中国带来了经济的大灾难,使得当局在政治上的控制不得不放松一点。一大批高质量的文史新著旧籍,恰恰都是趁着在这一个空档出版的。随着国民经济的情况略为好转,官方也就不断地加紧了政治上的控制。所以,六十年代初期一度出现的比较宽松自由的学术文化环境,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可能是由于中华书局没有再催促,吴世昌也就没有再进行《红楼梦探源》的翻译工作,最后导致《红楼梦探源》一书只由他本人翻译了一半。

参考文献:

[1]俞平伯.从“开宗明义”来看《红楼梦》的二元论[C]//俞平伯点评《红楼梦》.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37.

[2]俞平伯.关于治学问和做文章[J].文史知识,1885,(8).

[3]韦柰.我的外祖父俞平伯[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43.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第12篇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意识状况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正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课题。

一、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理论基础

首先,应重点加强“中国梦”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中国梦”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及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中,既可以有效提高“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也可以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的可行性与实效性,促进学术研究与教育效果的双赢。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创新教学方法,积极使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有图有像有声的教学。

第三,深入宣传实现“中国梦”与大学生自身成才之间的关系。使广大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不懈奋斗,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二、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发展平台

首先,加强校园自身的物质文化建设。在校园建设中增加雕塑、书画、摄影等烘托爱国主题的作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起到励志的作用;人文环境建设方面,加强校史展览馆的建设,让大学生更准确了解学校的发展过程;以“中国梦”为内容,通过影像资料、图书画片及名言警句等软装饰,展现“中国梦”的历史溯源及宏伟蓝图,让当代大学生置身于“中国梦”的校园物质文化中,接受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其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将“民族复兴”的目标和内容结合大学传统和特色融入其中,促进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共同理想信念,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和新的要求,使“中国梦”成为大学校园中充满着激励作用的正能量。

第三,加强以社团活动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国梦”教育可以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梦”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推动落实发展

首先,高校应积极开展“中国梦”主题学习参观活动。高校应组织大学生到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激发他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次,高校应定期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和专题研讨活动。要组织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西部,紧密联系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思想,通过社会调查,使广大学生坚定实现“中国梦”理想信念。

第三,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参加相关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类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逐步引导大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展。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2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契合了当代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将其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新气象。

一、“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1.“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人民的梦,是世界的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中国梦”的三重内涵。“中国梦”首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对“中国梦”最精辟的一个界定;其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民生梦、尊严梦、成功梦;最后,“中国梦”又是世界梦,表现为“平等”“互利”“共赢”“共享”等。

2.“中国梦”的基本特征

从“中国梦”的三个层次的内涵来看,“中国梦”具有整体性、时代性、超越性和实践性。“中国梦”是集体与个人的有机统一,它呈现了我国现阶段的时代特征:实力特征、幸福特征、文明特征、社会特征。

二、“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1.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传统的教育形式和途径,要充分发挥理论教育的作用,使大学生科学把握“中国梦”的发展历程、本质要求、科学内涵、实践力量等,清晰地认识到实践“中国梦”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理清个人梦、青与“中国梦”的内在关系。

2.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显性与隐性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显性教育具有公开性、目的性,隐性教育具有内隐性、愉悦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通过课堂教育、专题讲座等显性教育方式,也要注重发挥榜样、环境、文化的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对“中国梦”的高度关注、心理认同和主动践行,以展现“中国梦”的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

3.一元主导与多样性并存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势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只有大力弘扬“中国梦”的价值理念,才能在学生群体中推动“中国梦”的教育发展。但是,这不意味着要否定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而是尊重他们个体发展,让他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个人梦、青、就业梦、成才梦,即一元主导与多样性并存,实现“中国梦”教育与学生个体价值取向的内在统一。

4.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

通过先进典型带动全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应该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和先进积极分子的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引导他们在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自觉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梦”。然后,通过各种现代化宣传手段,扩大先进典型的感召力和渗透力,积极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以投身到“中国梦”的教育中来。

三、“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1.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大学生掌握“中国梦”的基本理论知识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应将“中国梦”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过程,坚持以“中国梦”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中国梦”学习教育进课堂,进教材, 进学生头脑。第一,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领悟和传播“中国梦”相关知识的能力。通过集中学习、接受培训、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梦”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和实现途径,做“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成为大学生学习践行“中国梦”的示范者和引路人。第二,要把“中国梦”的思想内容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配合使用互动式、体验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精神内涵和思想魅力。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感

“中国梦”不仅要进教材,进课堂,还应融入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感,理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中国梦”为指导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科学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深刻领会到实现“中国梦”的任务艰巨,认识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自觉将自己培养成实现“中国梦”的有生力量。

3.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情感认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渗透在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的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班级工作等活动形式。要将“中国梦”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积极开展有关“中国梦”的系列党团活动,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微博、微信、QQ等现代媒介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增强日常“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影响力。同时,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4.通过制度建设,建立“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为了使“中国梦”成为教师和学生所追求的信念和价值取向,需建立“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首先,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工作放在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分层实施,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其次,建立资金机制。物质支持是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必要保证。然后,建立评价机制。完善“中国梦”宣传教育指标考核指标体系,落实奖惩措施。最后,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成立检查小组,实时监督“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情况。

将“中国梦”融入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实现这一目标要把握好关键,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必然选择,大学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提升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08-0027-05

近两年来,中国梦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两个重要研究话题。学者们主要围绕中国梦或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展开单方面的研究和阐述,对中国梦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涉及还较为鲜有。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当前的历史现实条件下,深入研究阐释中国梦或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必然要求我们要对中国梦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与剖析。中国梦的提出根植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实践和中国新世纪的未来复兴筹划之中,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构建也必然要根植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实践和中国新世纪的未来复兴筹划之中。

一、中国梦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内在关联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不同历史条件下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产物。中国梦的提出内蕴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新的具体历史实际相结合,成为当前历史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就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表述作出合理合法阐释的表达力和影响力,具体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表述的内容、主题、意义对整个社会乃至世界所产生的影响。中国梦是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题,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需要利用好中国梦。

(一)中国梦是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题

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25此后,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在出访和接受国外媒体采访等很多重要场合,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刻阐述。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中国梦的本质、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的联系等的深刻阐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实践、发展中国实践的具体运用,对中国梦的一系列深刻阐述成为当前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克难关键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与发展都呈现新常态,各种文化思潮和多元价值取向相互激荡,时展需要一个主题,中国发展需要一个主题。中国梦的提出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既唤起了人们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实践的历史认同,又坚定了人们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逐渐探索形成的关于中国发展的道路、制度和理论的信心,还激发了人们对中华民族未来复兴的昂扬斗志。中国梦成为富有内涵、意蕴深远而又生动平实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表述,成为当前历史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题。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提升需要中国梦

话语权通常包括话语主体、话语主题、话语载体三个组成部分,话语主体表明了是谁在说、向谁说的问题,话语主题表明了说什么的问题,话语载体表明了怎么说的问题。话语权的关键核心在于话语主题即说什么的问题,不论是谁在说、向谁说还是怎么说都离不开说什么的问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关键核心在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题即说什么的问题。中国梦是当前历史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题,解决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说什么的问题。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要从“被动说”、“跟着说”转变为“主动说”、“接着说”,不是我们被动地跟着西方国家来解释辩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题,以博得西方国家的同情和理解;而是我们主动地向西方国家宣传阐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题,让西方国家认可和接受。中国梦的深刻阐述,主动提出了关于中国发展道路、中国发展目标、中国发展精神、中国发展力量、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的内容和议题,掌握了当前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动权。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要利用好中国梦,使全体中国人民在心理上认可和接受中国梦、在行为上自觉把实现中国梦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目标,使世界人民更为准确全面了解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发展道路、发展目标的认同。

二、中国梦的内容涵盖和议题设置

中国梦的内容涵盖和议题设置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的关系,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三个方面,对这三个方面的理解阐释成为当前历史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题。

(一)中国梦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搞清楚了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明确了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让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已经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正朝着到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到建国100周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向前推进。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27-28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确定到“中国梦”的提出,突出体现了我们党对国情认识的深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旗帜和行动纲领。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是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是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的应有之义。中国梦的本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它回答了我国处在什么样的历史发展阶段、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的基本问题,成为当前历史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题。

(二)中国梦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与个人三者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从根本上批判了黑格尔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错误认识,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国家反作用于市民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市民社会与国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存在作了经典的表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具有“类”本性,但是这种“类”本性不仅仅是单个个人所共同具有的那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而是“类”在现实性上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现实社会中的人不是单个的原子式的个人,也不是抽象的普遍的“类”本质的个人,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人是社会关系的存在物,社会关系是由每个具体的个人构成的,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彻底批判了国家与社会、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国家、社会与个人三者有机统一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联合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处理好国家、社会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重国家而轻社会和个人就有可能导致那样的“左”的错误;而只强调社会和个人而不顾国家将有可能犯右的错误。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富强的国家、和谐的社会和幸福的个人三者有机统一于中国梦之中。中国梦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与个人三者的有机统一,成为当前历史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题。

(三)中国梦表明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追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3]消灭阶级剥削、阶级压迫、阶级对立甚至是消灭阶级本身,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联合体,是全世界无产者的共同理想信念追求。邓小平曾经指出:“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没有也不可能有共同的理想。”[4]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5]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同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中国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正如指出的:“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32中国梦把祖国、时代和人民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梦作为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理想是每一个造梦者把握实际、凝聚人心、开创未来的精神动力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共同行动的思想基础。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臆想,而是存在于活生生的中国现实生活中;它不是空洞的口号、干瘪的教条,而是现阶段中国人民活生生的历史过程,是生活本身的逻辑,是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集中体现。中国梦的话语主题是现实人文关怀、未来社会理想和注重实践三者的有机统一,表明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追求,成为当前历史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题。

三、中国梦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提升

中国梦的提出成为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题,解决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说什么的问题,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要利用好中国梦。中国梦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提升体现在对中国道路、制度和理论话语权的提升,对中国自由、民主、人权话语权的提升,对表达中国美好愿景和世界共同向往话语权的提升三个层次。

(一)中国梦对中国道路、制度和理论话语权的提升

话语权就国内社会而言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思想统治权,是处在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必须以社会存在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的有机统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础,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话语权、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话语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话语权。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话语权的获得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凭借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权获得话语支配权,二是凭借思想上的先进性获得话语权。”[7]中国梦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是社会主义中国经济上政治上的领导核心,而且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先进思想文化的代表。中国梦一经提出就符合了获得话语权的两条基本路径,而中国梦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话语主题,因此,中国梦的提出提升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从现实内容来看,中国梦话语主题的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表明了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目标和中国发展力量。因而,中国梦的话语主题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话语权紧密相连,讲好、讲清楚中国梦这个话语主题就必须要讲好、讲清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话语体系。中国梦的话语主题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升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道路、制度和理论的话语权。

(二)中国梦对中国自由、民主、人权话语权的提升

话语权就国际社会而言是“指各个国家通过话语所包含的符号、概念、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要素在国际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力、吸引力”,[8]代表着一国受尊重的程度和一国政治主张、价值追求得到认可的程度。近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迅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大大提高,但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这些成就还远不相称。在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方面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掌握着国际话语霸权,中国主张、中国价值依然被淹没在国际社会中,西方发达国家从自己的利益和意识形态立场出发,以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为标准,斥责中国是一个没有自由、民主和人权的集权专制国家。比如对中国共产党和政权合法性的质疑、对中国人民民主政体的曲解、对发展状况的歪曲报道等。造成这些的原因主要在于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和西方国家“和平演变”中国的意图,以及在文化和话语表达上的差异,要扭转这些局面必须要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实际情况,站在历史发展的制高点上把中国主张和中国价值讲清楚、讲透彻。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中国道路的自由价值理念是目的自由与工具自由、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自发自由与自觉自由、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的辩证统一”;[9]中国的民主是以广泛的人民民主为本质特征的带有鲜明的阶级性的民主;中国的人权是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人权不是抽象至上的个人权利,而是具体的个人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与维系整个国家和社会运行、发展的集体人权的统一。中国梦的话语主题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的关系,表明了社会主义中国国家与社会、社会与个人之间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国家、社会与个人三者的有机统一。中国梦把国家、民族和人民联结在一起,中国梦把祖国、时代和人民联结在一起,中国梦把国家、社会和个人联结在一起。中国梦的话语主题与中国的自由、民主和人权的话语权紧密联系,在国家、社会与个人三者有机统一的框架之内,中国的自由、民主和人权都不可能是抽象至上的个人自由、民主和人权,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现实有限制的个人自由、民主和人权。中国梦的话语主题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情况出发,用“国际性”普遍通用的话语表达方式传递了关于中国自由、民主和人权的声音,提升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自由、民主和人权的话语权。

(三)中国梦对表达中国美好愿景和世界共同向往话语权的提升

话语权就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的一般意义而言是指人们通过话语赋予自己表达主张、观点、价值追求、美好愿景和共同向往的权利和权力的结合。权力来源于权利,权利的实现需要权力来保障。从人类社会共同生存发展的角度来讲,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应该平等地享有表达主张、观点、价值追求、美好愿景和共同向往的权利;但从现实的各国生存发展状况来看,世界上各个国家对表达主张、观点、价值追求、美好愿景和共同向往权利实现所具有的权力是不平等的。中国梦的提出是中国在人类社会共同生存发展的平台上主动表达主张、观点、价值追求、美好愿景和共同向往权利的具体表现,这样的权利实现程度以中国现阶段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为主要支撑。中国梦的话语主题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追求,在表达自己权利的同时并没有侵犯到其他国家的权利,在表达中国美好愿景的同时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向往。正如的一贯宣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1]35中国梦的提出不仅在国内社会引发强烈共鸣,大大提高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凝聚力;而且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体现了中国梦对世界具有的吸引力。中国梦的话语主题与中国表达中国美好愿景和世界共同向往的话语权本质上是一体的,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命运,中国的梦想是追求和平的梦想,是造福于中国人民也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中国梦的话语主题从世界各国所共同享有的话语权利出发,表达了关于中国美好愿景和世界共同向往的中国梦想,提升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表达中国美好愿景和世界共同向往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7.

[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192.

[6].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

[7]侯惠勤.论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的方法论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2014:6.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中国梦 有理 讲理

“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人民富裕梦,也是每一个人的梦,它代表着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诉求。而要现实中国梦这一伟大的社会理想和民族诉求,需要凝聚中国13亿人的共同力量,尤其是青年人的力量,而凝聚青年人力量的重要前提是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这一伟大梦想。高校大学生能否认同并践行“中国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此的理解和认知。“中国梦”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增强“中国梦”教育教学实效性,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梦”并参与“中国梦”的实现就显得尤为关键。总结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中国梦”理论“有理”

在讲述“中国梦”这一理论时,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以“案例+理论”的方式进行授课。这种授课方式直接导致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或是用理论去解释案例,或是用案例去证明理论,而理论自身的“有理”或者“道理”并没有成为教师讲解的对象,因而这种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梦”理论俨然成了枯燥的条文和现成的结论。理论也就失去了“以理服人”“以理育人”的魅力和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以理服人”“以理育人”成了空谈。

马克思曾在《导言》中明确提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因此理论力量源于理论“有理”,把“有理”的理论诉诸于“讲理”的教学过程中,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假大空”的认识,扭转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偏见和逆反心理,树立起“晓之以理”“以理服人”“以理育人”的教育理念,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我在讲述“中国梦”时,首先阐述“中国梦”理论本身的“有理”。“有理”源于三个方面:

其一,“中国梦”有着科学且丰富的内涵。中国梦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中国梦,一梦连三梦,中国梦连着国家梦――国家富强;民族梦――民族振兴;人民梦――人民幸福。

从情怀上看,这三个层面包含着国家情怀、民族情怀和人民情怀。

从实现目标上看,国家梦包含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民族梦包含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目标;人民梦包含着全国人民幸福的民生目标。由此可见,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人民共有、共建、共享的一个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分别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而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应有之意,中国梦的归跟到底就是人民梦,人民幸福又极大地促进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从广义上看,中国梦也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将造福世界人民。

从统一性上看,“中国梦”包含四重统一性。“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价值追求与人民的价值追求的统一;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中国梦的最高目标就是人民幸福,这是中国梦的价值指向,其价值尺度是满足人民的需要,同时中国梦的实现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中国梦的真理尺度。因此说中国梦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高度统一;是党的历史使命与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的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国梦”的合规律性,是指在性质上中国梦蕴含着中华民族和人民的合理诉求;在方向上中国梦符合历史前进的发展趋势;在时间上具有可持续性,最终体现在它的实现是客观的、不可抗拒的。因此合规律性使“中国梦”从根本上具有了科学性。而“中国梦”的合目的性,是指它包含着合理的计划性,蕴含着强大的创造力,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因此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其二,“中国梦”有着清晰且长期的目标。对于实现中国梦,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列出了时间表,需要三个阶段。第一步,实现初步复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实现基本复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三步,实现全面复兴,到改革开放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三,“中国梦”有着明确且可行的路径。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即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二、“中国梦”理论“讲理”

“中国梦”理论“讲理”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讲清楚“中国梦”作为一种理论同样需要不断证明自身的合理性。中国梦是为了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程,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而一些现实问题都是由于人们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误区造成的,大学生同样也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中国梦”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它要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就需要具备两个关键:一个是客观事实,一个是逻辑论证。因为现今中国梦还没有变成完整的事实,所以我们经常强调中国正在不断地靠近理想社会的实现过程中,但这个理想社会的实现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在每走一步时都能实现每一步的目标,那我们就能用客观事实来证明这个社会理想的合理性。比如改革开放的成功,我们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来证明我们在生产力方面是成功的,如果我们在生产关系方面,如民生问题上取得成功,让人民看到共同富裕的曙光,这同样能够证明生产关系上的成功。但尽管如此,现今中国没有实现理想社会那样的一种状态,那我们如何来让人民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中国梦”的实现呢?必须依靠逻辑论证。我们从逻辑上说明,让人民接受还没有变成事实的社会主义。因为当年马克思能够用自己的理论征服人民,不是靠客观事实的证明,而是靠理论的证明,即逻辑的合理性来证明的。就像马克思所说:“理论只有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到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作为一种理想形态的社会,要想人民坚信,并努力为之奋斗,那这个两个关键都是应该具备的。理论证明覆盖了社会主义实现的全过程,而实践证明至少在实践中让人民看到胜利的曙光。但是客观事实的证明不能替代逻辑的证明。之所以“中国梦”的任务没有完成,主要是因为理论自身还没有完成逻辑证明。而要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接受。这里一方面包括老百姓的理解和接受,而老百姓更容易接受的是事实证明,即是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社会越来越和谐等实实在在的实惠,因此这也成为现届政府努力的方向之一。另一方面,包括知识界的理解和接受,知识界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这些人包括从事专业技术的人员和从事社会管理的政府工作人员。社会主义理想要实现,就需要不断的理论证明,而这个理论证明首先直接取决于知识界的认同。我们要说服整个社会接受这一逻辑证明,我们必须首先说服在这个社会中掌控资源最多的人,而脑力劳动者是掌控资源最多的人,即是知识界,而知识界当然包括在校的大学生。高校的知识界最容易倾向于资本主义的平等竞争模式的,因为强者不怕竞争,他希望通过竞争获得更多的资源,而资本主义是站在强者的立场上的。那么,如何让高校的学生接受“中国梦”这一社会理想呢?在不断实现事实证明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理论证明。而理论证明的实现靠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向他们解释和宣传中国特色,一是讲清道路选择。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再美好的愿景,再伟大的梦想,都不能实现。那么,为什么要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呢?因为梦不同所走的道路也不同,我们经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通往罗马的大路不一定通往香格里拉,不同的道路指向不同的梦境。实践是检验思想理论是否正确的最终标准,也是衡量社会道路是否正确的根本尺度。中国共产党90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新中国60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举世瞩目的成就,都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因此,坚持中国道路是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正确选择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讲清这些才能增强我们对实现“中国梦”的道路自信。二是讲清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从哪里来呢?它来自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来自于中国奇迹和中国经验。中国精神这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民族精神的追求,讲清这些才能增强我们对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自觉。三是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讲清这些才能增强我们对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自信。四是讲清理论选择。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讲清这些才能增强我们对实现“中国梦”的理论自信。五是讲清制度选择。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们当家作主,对人民实行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证中国梦实现的制度基石,讲清这些才能增强我们对实现“中国梦”的制度自信。

总之,增强“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从理论本身的“有理”和“讲理”两方面着眼。除此以外,讲好“中国梦”,除了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外,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艺术。换句话说,就是要求教师既要“有理”,又要会“讲理”。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却不会“讲理”,既不能使教学“晓之以理”,也不能使教学“以理服人”。对于这一部分教师来说,并不是他们不想“讲理”,而是不会讲理、不知“理”从何讲起,只能“灌输”和“照本宣科”。这种授课方式不能较好地揭示知识的“理”,就必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题海战术,不懂‘理’、不知‘理’,更不会‘讲理’。”由此可见,“有理”只是“讲理”的必要前提,而“讲理”本身也是一门学问。基于此,教师要想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就必须在“有理”的基础上自觉地去“讲理”,把抽象的、静止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活化”,即把看似无意义的“死的”知识“解冻”“激活”,把知识之门“打开”。在如何讲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一问题上,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我的深切体会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向来不缺乏理论色彩,在这里需要教师做的工作就是把现有的理论讲好、讲活,即需要教师真正学会“讲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