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营运资金;含义;特征;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1 文献标识码:A

一、营运资金的含义

从会计角度看,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它反映企业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则营运资金反映的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是对企业所有短期性财务活动的统称,并且它与诸多财务指标密切相关,是整体财务结构的组成部分

营运资金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某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这个概念一般在财务会计中使用的比较多,大多数营运资金比例都是按照此概念来计算的。这一概念是一个时点性的概念,是将企业一定时期的短期支付的要求和其实际的资金能力相比较,能够有效地反映企业当时的短期偿债能力,对于衡量一个企业短期内的财务风险、评估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总营运资本,是指一个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具体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占用的资金。这个概念一般在财务管理学中使用的比较多,它是从企业全部流动资金出发来研究分析计算的。这一概念是一个时期性的概念,是把企业的营运资金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把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把理财与经营管理有效合理的结合、统一起来。也只有在使用这个概念时才能清晰的认识到企业一个时期阶段营运资金的具体管理对象,而如果运用净营运资金差量的概念,就无法切实可靠准确的掌握不同具体营运资金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二、营运资金的特征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必须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营运资金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营运资金的来源具有灵活多样性。与筹集长期资金的方式相比,企业筹集营运资金的方式较为灵活多样,通常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券、商业信用、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应付工资、应付费用、预收货款、票据贴现等多种在内外部融资方式。

(2)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的数量会随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时高时低,波动很大。季节性企业如此,非季节性企业也如此。随着流动资产数量的变动,流动负债的数量也会相应发生变动。

(3)营运资金的周转具有短期性。企业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通常会在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收回。根据这一特点,营运资金可以用商业信用、银行短期借款等短期筹资方式来加以解决。

(4)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企业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是经常变化的,一般按照现金、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应收账款、现金的顺序转化。为此,在进行流动资产管理时,必须在各项流动资产上合理配置资金数额,做到结构合理,以促进资金周转顺利进行。此外,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一般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如果遇到意外情况,企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现金短缺时,便可迅速变卖这些资产,以获取现金。这对财务上应付临时性资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三、营运资金结构管理

营运资金结构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比例结构、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结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匹配关系、流动资产内部项目的结构与流动负债内部项目的结构。

(1)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比例结构。对于一般企业来讲,流动资产通常占总资产的60%左右,即1.5倍的流动资产能带动1倍的长期资产来经营。但这只是一般状况,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比例关系,会因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而不同。

(2)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结构。我们建立了流动比率这一财务指标,并将它作为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确定其经验值为2。如果企业流动比率大于2,就认为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相反则认为企业存在潜在的财务危机。但事实上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公司实际的流动比率值普遍低于这一公认标准。这一点不仅国内如此,国外也是如此。但是我们可以纵向对比几年内企业流动比率的变化情况确定其生产经营和短期偿债能力的状况。

四、营运资金管理原则

(1)规避风险。规避营运资金管理的风险,可以从流动资产管理和流动负债管理两个方面来认识。

1、从流动资产管理角度看。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一定绝对量和一定相对量的流动资产,这样不仅降低企业短时期内的财务风险,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而且为确保企业未来具有相应举债能力提供了根本保障。如:企业应测定最低的现金持有量,才能最直接地保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要定期确定企业合理的应收账款占有规模和适度的坏账准备提取比率,确保应收账款的质量,保持良好的收款能力;同时,由于营运资金的流动性较强,对其实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要根据外界环境及企业自身内部环境变化而变化,决不能照搬某一模式,要在制定基本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2、从流动负债角度看。企业破产的风险大都直接来自于企业的到期负债。如果说长期负债是企业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而短期负债则是企业目前就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因此,对流动负债的风险管理原则为: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确定一个流动负债绝对量和相对量的最高限额,使企业流动负债的规模和比例都保持在一个企业能够承受的风险范围内。

3、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对应关系。因此,规避营运资金管理中的风险,应该将流动资产管理与流动负债管理两方面结合起来,任何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风险,忽略另一方面的风险都是错误的。如: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资产绝对量的上升并不一定就说明企业偿债风险的能力增强;同样,如果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负债绝对量的上升也并不一定说明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所以必须在风险理念的指导下,对企业的营运资金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和管理

(2)尽量维持较高盈利能力。虽然营运资金过多能够保证企业有充足的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但是会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流动资产的特点是流动性强,但盈利性差,较多的营运资金有助于控制财务风险但是不利于企业增加利润,相反较少的营运资金会提高其他长期资产的盈利能力但会增加财务风险。可见,企业的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是此消彼长的,因此营运资金的管理不能只考虑偿债能力,要灵活安排营运资金的规模与结构,降低非盈利性流动资产的资金占用量,综合实现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的均衡。此外,结合企业经营业绩目标合理安排营运资金的规模和结构也可以降低资金成本与机会成本,有助于提高经营业绩。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要素 财务管理要素 本金 财务要素体系

2007年开始执行的《企业财务通则》将财务管理活动从内容上概括为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方面。许多学者称其为财务管理要素。笔者发现,财务管理要素概念以及内容的界定非常混乱,甚至有人将其等同与财务要素,实际上财务要素与财务管理要素应该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本文探讨财务要素的构成及体系,划清财务要素与财务管理要素的界限,以期对完善我国财务理论体系有所裨益。

一、财务要素相关文献述评及其原则确立

(一)财务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郭复初教授(1998)在《财务通论》中指出本金是财务的基本元素,是财务理论的基本细胞,根据本金的运动规律提出了本金理论,并以本金理论为起点建构财务理论体系的框架,对财务学的建设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宋献中(1998)将财务要素概括为五大要素:资产、权益、现金流量、收益与财务风险,其立论的依据是将财务要素分为存量要素与流量要素,并指出财务要素仅指财务活动要素。冯巧根(2000)指出:财务要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隐性要素和显性要素,隐性要素包括本金运动与收益运动,显性要素是指财务机制和财务能力。第二层次针对隐性要素,为通常所说的财务要素,包括本金运动和收益运动,第三层次为五个具体要素:本金、资产、现金流量、收益、成本,其构想的依据是把财务要素分为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袁春生(2003)将财务要素分为财务的基本要素――资本以及由财务基本要素扩展的具体要素:资产、收益、成本、财权。认为资本是财务的基本要素,资本是现代财务体系的核心概念,应围绕资本运作构造财务要素。王锋、吴国灿(2001)将财务管理要素归纳为:资本(本金)、企业价值、资金流量、资产收益率、资产组合、资金运行、资金结构、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通货膨胀价值、财务竞争和财务数学模型等,但并未对财务管理要素的概念加以界定。吉全贵(2001)认为:财务管理要素是构成财务管理活动的诸必要元素,是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存在的基本因素,由理财主体、理财客体、理财目标、理财信息、理财方法等元素组成。高香林(2003)认为财务管理要素包括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手段。

(二)财务要素原则的确立

以上文献对财务要素的归纳有值得商榷之处,对财务要素的界定过多借用会计要素体系的构建方法,未能准确把握财务要素的内涵,从而防碍了财务要素在财务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此外,不同的观点对财务要素的认识分歧较大。而对财务管理要素的认识则更加混乱,不同的观点差别较大,对财务管理要素的归纳缺乏一定的逻辑性,本文认为,把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手段归纳为财务管理要素不合理。此外,以上文献中都未说明财务要素与财务管理要素的联系与区别,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淆。理论界关于财务要素的界定相对来讲科学一些,而对财务管理要素的界定则比较模糊,对其内容的归纳也比较凌乱。虽然学术界关于财务理论体系有许多争议之处,但一般都认为财务是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的统一,要想了解财务的变化发展规律,就有必要研究财务的构成要素。正如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财务要素是财务对象的具体化,它反映财务活动的规律,体现财务关系的内涵。所谓要素是指构成事物的基本因素,要素的研究对于了解事物之间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确立一个要素能否作为财务要素要满足以下基本原则(冯巧根,2000):内涵要严密,外延要宽泛;既要精简,又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体现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的本质特征;要有助于财务理论体系的完善;要具备实务上的可操作性;相对稳定性和发展性,财务要素的确立必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但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财务要素必然会有所发展。

二、财务要素的相关经济活动分析

(一)第一层次财务要素――本金分析

本金理论认为,财务是本金的投入产出活动(财务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特有经济关系(财务关系)(郭复初,1997)。对财务的研究包括对财务活动的研究和对财务关系的研究,由于财务关系已经内含于财务活动之中,笔者认为,研究财务要素体系只需研究财务活动要素即可。财务活动从本质上表现为本金运动,本金应作为基本财务要素,即财务要素的第一层次。本金是指各类经济组织与个人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资金(郭复初等,2005)。本金具有物质性、运动性、社会性、增值性等性质,但更多的表现为增值性,本金运动的规律及其体现的经济关系渗透到与财务相关的各个领域和主要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化,本金常被称作资本。从国民经济范围考察,属于本金的资金主要包括国家本金、企业本金和家庭(个人)本金。之所以把本金作为基本财务要素原因在于:一是本金是构建财务理论体系的起点(郭复初,1997)。纵观财务学理论的发展与演变,无论是传统的西方财务学理论,还是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财务学理论,其共同的逻辑起点均为本金,均研究本金的投入产出活动及其形成的特有经济关系。财务理论体系大体可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发展理论三大部分,三大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是本金。从基础理论看,本金概念可引出财务的本质、内容、规律、职能等一系列概念,可概括为本质理论,本金的主体、特征与运动规律可引出财务管理的主体、目标、原则、体制、方法等理论,可概括为管理理论。从财务基础理论又可引出财务应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由此可见,本金是构建财务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是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从本金要素着手开展研究,有利于从小到大、层层展开,从而构造完整的财务理论体系。二是本金运动规律是研究财务管理原则与方法的依据(郭复初,1997)。财务管理原则是组织财务活动与处理财务关系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这些基本准则的确定,虽然要考虑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要求,但更主要的是依据财务活动自身的规律,如本金运动与基金运动和物资运动相结合的规律,要求财务管理真实地反映本金运动对基金运动与物资运动的相互影响状况,从而要求财务管理贯彻整体性原则。又如本金投入与收益相结合规律,要求财务管理贯彻权益性原则等。财务管理方法是进行财务管理的操作程序与技能。财务管理方法是否科学,将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财务管理方法的科学性是各种管理操作程序与技能是否符合本金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如财务管理中广泛应用的平衡法是建立在本金运动内部综合平衡的规律基础之上的。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比例法,是建立在本金运动与基金运动相结合、本金运动与物资运动相结合规律的基础之上的。

(二)第二层次财务要素――资产、收益、成本、现金流量、财务风险分析

这一层次的财务要素所包含内容是:

(1)资产。财务学界定“资产”概念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资产的经济实质,并反映财务活动的基本特征。从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来看,资产是由本金派生出来的概念,是本金的转化形态或占用形态。在企业中作为经营本金转化形态或运用形态的资产就是经营资产。本金具有强烈的增值性,而这种增值性是通过其转化为资产来实现的。如果没有资产的有效运转和资产的周转使用,增值是不可能产生的。这充分表明资产必须为未来创造效益,这就是资产的经济实质。因此,财务学中的“资产”可定义为:资产是企业直接占有、支配和处理的并为其创造未来利益的经济资源。包括:资产的实质是创造未来利益;强调企业的财权,即占有、支配和处理的权利,从而与会计要素中的资产加以区分;突出创新资产的内涵,即不仅局限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是将各种创新的财务事项,如衍生金融工具等均包容于这一要素之中。

(2)收益。会计学中关于“收益”概念主要有两种观点:经营收益观和总括收益观。经营收益观认为:收益是企业在业务经营中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或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的增加,包括经营收入(总量)和经营利润(增量)。经营收益观强调收益产生的原因在于经营,而且是企业主要的、正常的活动,经营收益观的目的旨在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和对经营者(董事、经理)业绩的考核,特别是对经营者主观努力所创业绩的评价。总括收益观认为:收益包括企业在业务经营和非业务经营时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或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的增加。除了经营收益之外,还包括利得。利得的产生与企业正常经营无直接关系,属于一种非常收益。总括收益观的形成是建立在利得或损失事项增多的基础之上的,该观念立足于企业实体确认收益。既能反映经营者主观努力获得的经营收益,又能反映客观原因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从而能总括反映企业的收益,全面提供不同种类收益的信息,有利于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财务学收益不同于会计学的收益概念,会计收益的概念界定主要立足于收益的确认与计量,而财务学收益概念的界定更侧重于经济学的收益性质,即坚持总括收益的观点。据此,财务学收益是指:为了实现实物资本保全的期末净资产大于期初净资产的增量。该定义包含:与本金运动所要求的增值性相呼应;有利于确认企业的真实收益。建立在实物资本保全基础之上的财务收益有可能将资产价值变动产生的权益增加量确认为收益;以总括收益观为基础,进一步拓宽了收益的内涵。

(3)成本。财务学中的“成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制造成本,也包括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取收益而消耗的各项费用的总和。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看,财务学中的“成本”概念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系统,既包括产品从研究、设计开始到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也包括资本经营等环节发生的各项费用。更强调成本的管理、成本的预测、决策以及成本的分析、控制、考核。此外,财务学中更强调资本成本的概念,即企业为取得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资本成本是企业筹资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资本成本是一个特殊的成本范畴,因为,一方面某些资本成本是实际的资金耗费,但并未都构成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资本成本也并非都是现实的账面成本,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实际上并未发生任何资金耗费,此时,资本成本就是机会成本的概念,即使用自有资金而放弃的将资金让渡给他人而获得利息或股利等收益的机会成本。

(4)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指企业按收付实现制所反映的现金流入量、流出量的总称。现金的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额为现金的净流量。这里的“现金”是广义的现金,包括各种货币资金以及投资项目需要投入的非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现金流入一般表现为: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取得的现金;产成品通过销售取得的现金;其它资产销售取得的现金。现金流出一般表现为:支付现金购置厂房、设备、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现金支付利息、股利、上交税金等。现金运动也即本金运动是存量与流量的统一,企业收益的形成是本金流动的结果,流量的大小、流速的快慢取决于财务的控制与调节,这种调控要求财务人员深谙本金运动的规律,切实掌握调节手段和方法。与会计学中的现金流量相比,财务学中的现金流量更侧重于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现金流量的计算以及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之后的净现值的正负与大小已成为理财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现金流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要素,其重要性表现在:首先,现金流量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现金流量作为资本运动的动态表现,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过程和主要方面(筹资、投资、耗费、收回)的全貌。通过对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差额及其在时间上的均衡性的考察,可将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建立在更加全面可比的基础上,现金流量排除了会计政策的影响,用其考评更具客观性。其次,现金流量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制定决策的依据。投资者和债权人向企业注入资本时,要以现金流量的大小和风险的高低作为分析依据。现金流量能够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预测未来很可能用股利或利息形式派发给他们的现金数额。此外,现金流量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投资者和债权人根据未来的现金流量及其风险,用贴现的方式计算股票和债券的现值,确定公司的总体价值来决定是否向企业投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实际上是对公司现金流转情况综合评价后作出的。

(5)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贯穿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不管是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还是收益形成与分配活动都存在着风险,而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取决于它能给企业所有者带来的报酬。企业的价值与未来不可分割,而未来总是与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相关,因此,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财务风险具有如下特性:一是客观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二是不确定性。风险的发生难以捉摸,虽然总体风险可以通过概率计算,但某一特定风险何时发生,怎样发生难以预计。三是对等性。风险与收益一般情况下具有对等性,即风险大,如成功则收益大,失败则损失大。四是厌恶性。风险主体一般都企图规避风险,虽然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但一般来讲,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都企图规避风险。从本金的运动规律出发,可以分析风险的形成机制,本金运动涉及到筹资、投资及分配,即在筹资、投资、分配阶段都有风险的可能性,因而,按照本金运动环节的存在形态,可把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收入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这样细分风险就可以从源头上寻求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与对策。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出发,联系一般风险的特征,可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

(三)第三层次财务要素――财务管理要素分析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投资后管理;概念;分类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5.34.073

1 风险投资后管理概念辨析

投资后管理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首次提出,针对风险投资的过程开展有效的管理,可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保证其预期效益。风险投资过程涉及筹资和投资两个基本过程,投资后管理活动的开展通常是投资者与被投资风险企业之间的管理活动,因此在研究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概念时,应当分别从投资者和被投资的风险企业两个角度出发。

从投资者的角度对风险投资后管理概念的研究,指的是风险投资协议签订以后,从风险资金拨给风险企业开始,直到风险资金退出风险企业的这一段时间内,风险投资者需要参与到风险企业的董事会,对风险企业的行为进行全程监控,并且给予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从而达到投资效益的增值。从这个角度来说,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内容,除了风险企业的管理行为以外,应当包括从签订协议生效起,一切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活动。广义上的风险投资后管理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除了现金以外的其他管理活动都可以纳入其中,通过投资者的风险投资后管理,可以为风险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提供更多帮助,帮助风险企业更有效地抵御风险。

从被投资的风险企业的角度对风险投资后管理的研究,是狭义上的投资后管理,指的是风险投资者针对风险企业提供了各种管理活动的支持,如管理人员的培训、为风险企业提供的增值服务等,意在帮助风险企业快速成长,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风险投资后管理是风险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投资后管理可以向风险企业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和资本支持,对风险企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有利于促进风险投资效益的提升。

2 风险投资后管理的特点

2.1 投资后管理的主体是风险投资者

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开展,主要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对风险企业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因此其管理的主体是风险投资者,这与普通企业风险管理以企业管理者为主体的形式有所不同,这也是风险投资后管理区别于其他风险管理的主要特点。

2.2 管理的核心在于战略和策略

在投资后管理活动中,风险投资者会参与到风险企业的董事会中并且占有重要的地位,对风险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制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通过风险投资者的参与,可以给予风险企业在市场、产品等方面更多的帮助,促进风险企业的健康发展。通常情况下,风险投资者不会参与到风险企业日常的管理活动中。

2.3 间接的管理方式

风险投资者在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活动时,往往只参加高层的管理活动,参与到风险企业发展战略和策略的管理中,只是通过自身的知识与经验为风险企业提供间接的管理建议,却不直接参与到风险企业的基层管理活动中。

2.4 投资后管理的直接目的在于实现效益增值

风险投资者与风险企业签订投资协议之后,二者之间便建立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所以风险投资者往往都会积极地参与到风险企业的管理活中,帮助风险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道路,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资本效益增值。

3 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内容

3.1 帮助风险企业寻找重要的高层管理人员

通常情况下,风险企业的首席执行官的选拔和培养需要风险投资者的参与,他们不会直接参与到人员的挑选过程中,但是会提出一些参考意见,以期帮助风险企业找到合适的管理者。

3.2 参与风险企业经营战略和计划的制订

为了有效地促进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效益,需要提高风险企业自身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所以风险投资者自身的优势会影响风险企业的行业选择和市场定位,而且对风险企业经营战略和计划的制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风险投资者可以根据风险企业的发展状况提出建议或者思路,帮助风险企业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3.3 帮助风险企业筹集后续资金

风险投资者在资本市场往往已经具有一定的筹资能力,可以为风险企业后续资金的筹集提供更多的帮助。为了实现有效地组合投资,风险投资家会利用其本身在投资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他风险投资者进行联合投资,或者是在风险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为其获取更多后续资金的筹集机会,以此促进风险企业的健康发展。另外,风险投资者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大多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为风险企业发行债券或者上市提供更多有利的帮助,可以使风险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实现风险企业的资金源源不断地加入。

3.4 帮助风险企业拓宽供应商渠道

风险投资者不仅可以帮助风险企业挑选合适的高层管理者,打开市场,而且可以为风险企业提供更多供应商的发展渠道,可以为风险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供更多的帮助。在风险企业发展的初期,往往会遇到供应商紧缺的现象,而导致企业的正常生产受到影响,而风险投资者可以为风险企业提供更多应当怎样与供应商合作、怎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等信息,并且可以依靠自身在相关领域的地位,打消供应商的顾虑,从而促进风险企业的发展。

4 风险投资后管理分类模式及其构建

4.1 管理参与型

管理参与型投资后管理指的是风险投资者参与到风险企业的管理和活动中,对风险企业的管理经营方式进行必要的监管,有利于促进风险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风险投资者参与到风险企业的管理活动中,目的在于降低风险,帮助风险企业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而管理参与的内容包括了影响风险企业管理效益的全部内容。管理参与型投资后管理可以降低风险、实现增值的主要原因在于,风险投资者作为投资后管理的主体,其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风险投资者的形成,大多具有多年金融机构的从业经验,并且具有较强的金融投资的能力,对于金融、创业等行业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接受过全面的管理培训和学习,因此他们可以参与到风险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并且为风险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更多可参考的建议,帮助风险企业认识到自身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缺陷,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管理参与型投资后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投资者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为风险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提出科学的建议,并且提供知识和经验的协助,帮助风险企业提高其自身的运营水平,满足风险企业运行的后续筹资需求等。

4.2 风险控制型

风险控制型投资后管理指的是风险投资者为了降低道德风险而对风险企业的运作情况进行必要的监控,以此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道德风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风险投资者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利益目标发生不一致,而且二者之间在信息的公开程度方面存在不对等,所以需要通过必要的风险控制对其进行治理。风险投资者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等的程度以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获取风险企业的管理信息、关于风险投资能力的通过及数据、对风险企业的投资进行全程监控等,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企业的成本。风险控制型投资后管理的控制内容,主要是风险企业的发展计划和战略,在风险企业运营的过程中,风险投资者拥有的控制权利可以有效地降低道德风险的出现概率,并且可以实现对风险企业的全面监控,包括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决策、重大人事变动、财务状况、生产设备以及相关的营销方案等。另外,风险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协议条款、分阶段监控、派驻董事等形式对风险企业实施必要的风险控制,在必要的情况下,风险投资者可以对风险企业的领导层进行任命和解聘,解决风险企业绩效下降和风险增加的问题。

4.3 网络运作型

网络运作型投资后管理主要有三种运作形式,即价值链网络运作型、风险企业组合网络运作型和风险投资者网络运作型。价值链网络运作型指的是借助社会的力量,将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者吸引到风险企业的投资中,一方面可以帮助风险企业投资者的队伍壮大,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风险企业寻求更合适的供应商和客户,可以在风险投资者和风险企业之间建立起价值链的关系。对于风险企业来说,获得风险投资者提供的社会资源,对其稳定的运营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风险企业发展的早期,这些社会资源可以帮助风险企业增强实力,稳定市场地位。风险企业组合网络运作型指的是风险投资者会选择一个时间段,同时选择多个风险企业进行投资,而这些风险企业通常是集中在某个行业或者是相近的行业,可以形成较高的关联性,有利于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风险投资者网络运作型主要是针对某些投资金额巨大、投资风险较高的风险企业,需要由多个风险投资者进行联合,或者是风险投资者与其他风险投资机构联合,可以形成更有力的风险控制体系。风险投资者网络运作的模式需要投入更多的风险控制费用,同时也可以为风险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5 结 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概念、特点、内容,以及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分类模式,通过本文论述可以看出,我国关于风险投资后管理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关于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概念,通常需要从风险投资者和风险企业两个不同的视角进行辨析,才能对投资后管理有更全面的认知。随着风险投资后管理概念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以期形成科学的风险投资后管理体系,为风险投资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理论参考。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汇率风险 会计准则 概念框架

一、文献综述

(一)概念

汇率风险概念始于Rita M Rodriguez的“汇率变动的潜在影响(收益或损失)”。Michael Adler和Bernard Dumas从敏感性角度定义为“资产负债或营业收入的真实国内货币值对汇率非预期变化的敏感性”。Crouhy(2001)从汇率和利率关系角度定义为“因汇率和国际间利率变动不一致导致的各种敞口”。我国刘舒年首先定义汇率风险为“资产与负债因汇率波动而引起价值上涨或下降的风险”,包括“经营活动中的交易风险,经营活动结果中的会计风险,预期经营收益中的经济风险”。王茂昌、邵文力、施锐利将此扩展为“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因汇率波动而引起价值上涨或下降所造成损益的可能性”。

(二)原因

吴念鲁最早提出汇率风险源自“因各国货币不同且货币间汇率波动导致的支付结算风险”,表现为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储备风险、会计风险;我国的主要汇率风险源自对外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对外债务、会计折算。唐建宇指出汇率风险来自“国际货币汇价多态化巨幅波动、国内汇率预测和风险意识不足、国际收支宏观管理不善造成的对外经贸活动的损失”。王仲兵认为汇率风险来自我国外币之间的、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外汇交易。安增军、杨继国基于亚洲金融危机有关研究指出汇率风险源于汇率制度安排;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的波动是汇率风险的显现与释放过程;固定汇率制下汇率风险在短期内隐蔽,随着风险的不断积累,在长期内以金融危机的形式集中爆发。

(三)会计

Brian Kettell提出汇率风险的会计内涵是“产生于货币币值波动的现金流动变化性”,计量内容是“在未来某时点按现付或预定汇率不同的汇率兑换货币的风险”;汇率风险的会计计量问题在于会计处理反映汇率变化对企业的现期影响,而非远期影响。他把现金流动分为契约型和非契约型,契约型现金流动的汇率风险在于债权债务及款项收付中资金流动与汇率波动方向,非契约型现金流动的汇率风险在于出口收入和进口成本与汇率波动的关系。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和费雪效应,利率与汇率、价格与汇率的长期一致性使上述现金流动在长期内不受汇率风险的影响,但如何运用会计处理反映短期汇率风险存在困难。我国黄良瑜指出提前确认未实现汇兑损益对汇率风险反映存在问题:未实现汇兑损益的提前确认导致所得税提前缴纳、利润提前分配、经营资金短缺和波动,忽视汇率风险中的交易风险;汇率逆转导致企业经营成果虚假反映,与谨慎性原则矛盾,忽视汇率风险中的折算风险。姜佳秀子(2012)提出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包括利润最大化理论、利害相关者理论、三重底线理论)与会计谨慎性原则对汇率风险实施会计管理,方法包括修正当期确认法、全面收益表补充列示法等。

二、汇率风险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现状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19号准则”)中外币交易会计处理逻辑是区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是会计主体“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主要是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各种借款、债务证券等;非货币性项目是“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可以是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长期股权投资等。针对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与初始确认或后续计量时点汇率的差异计入汇兑损益。针对非货币性项目,历史成本计量的项目不计量汇率变动;以存货汇率减值方向的变动,同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根据汇兑差额调整自身金额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以下简称“37号准则”)中汇率风险的认定是以区分金融与非金融因素为基础的,定义“汇率风险”为“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因外汇汇率变动而发生波动的风险”。19号准则未提及汇率风险,因此把37号准则运用于19号准则时,非金融工具会被认为不存在汇率风险。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定义金融工具为“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部分货币性项目不满足该金融工具定义,虽以资产负债表日汇率计量,但不能认定为存在汇率风险。现有概念框架导致会计准则在以下方面难以协调。

(一)风险反映

现有会计准则的显著缺陷是无法有效反映长期项目的风险。以历史汇率计量的长期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时间跨度较长,历史汇率无法有效反映其风险水平;资产负债表日汇率至少反映截止会计期末的部分公允价值信息,而历史汇率几乎不包含公允价值信息。以资产负债表日汇率计量的长期外币货币性项目仅能反映已发生的汇率风险,长期汇率风险对货币性项目预期现金流量的折现金额没有在会计计量中体现;当汇率极端异常变化时,该处理也错误反映短期汇率风险。长期汇率风险反映缺失影响未来某时点会计主体的实际现金流动金额,无法反映长期货币性项目的经济实质;以外币长期借款为例,长期借款会计计量关键点即对实际归还款项这一经济实质的反映,按资产负债表日汇率折算的会计处理忽略了资产负债表日至未来还款日的汇率风险,无法反映实际归还款项。

(二)变动计量

货币性项目的未实现汇兑差额已提前确认为汇兑损益,如汇率大幅逆转,已确认为汇兑损益的未实现汇兑差额无法实现,既导致汇兑损益不真实可靠,又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同时,19号准则以货币性作为汇率变动损益化标准的逻辑存在诸多特例:构成对境外净投资的货币性项目与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由于外币折算目标及处理原则的缺乏,汇兑差额的损益化和权益化处理有所矛盾,未按统一的逻辑进行规范。

(三)折算主体

19号准则定义外币折算主体为采用不同于会计报告主体记账本位币的境内外“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境外经营方式不断丰富。在产品进出口、国际技术转让、国际租赁、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劳务合作、国际基金投资等经济活动中,折算主体的形式已不再局限于19号准则的定义,譬如,境外代购人、出口产品售后服务团队、境外技术转让的工程师团队、湿租的机组、境外承包工程的施工队、劳务输出的医护团队、国际基金投资的经纪商。原有的折算主体定义没有涵盖所有面临汇率风险的经营主体。

(四)汇率选择

19号准则可选择的汇率包括即期汇率和“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没有明确可以使用方法的具体内容。实践中汇率选择多样:按汇率制定机构,可分为外汇管理局汇率(折算率、中间价)、商业银行汇率(汇买/卖价、钞买/卖价、折算价)、集团公司汇率(集团公司的集团内使用汇率)、银行间外汇市场汇率(询价、竞价);按汇率选取时间,可分为期初汇率、期末汇率、当期平均汇率。虽然平均汇率被广泛运用,但准则未明确汇率的平均方法。汇率选择的关键因素是如何使被选择汇率体现汇率风险。

三、改进建议

本文概念框架改进的逻辑是流动性标准与谨慎性原则:以流动性标准区分长短期汇率风险,以谨慎性原则判断风险损益结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流动性标准、谨慎性原则及全面收益观的改进建议,见下表。

(一)流动性标准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最早提出了流动性的概念。财务流动性指资产和负债的形态持续一年以下,是企业资产经正常程序无重大损失地转换为现金并以之履行有关契约的过程和能力。流动性标准基于会计分期假设,1年以内为流动性项目,1年以上为非流动性项目。汇率风险按期限存在长短之分,流动性项目面临短期汇率风险,非流动性项目面临更多的长期风险。本文尝试运用流动性标准替代现有的货币性标准,即流动性项目变动在汇兑损益中作损益化处理,非流动性项目在其他综合收益中作权益化处理。

(二)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不高估资产和收入、不低估负债和成本,因此汇兑损失宜损益化、汇兑收益需再考量。流动性项目的收益需再考量汇率的短期变动可能,尤其是短期内汇率逆转的可能性;基于可能性的判断对未实现汇兑收益进行损益确认。非流动性项目的收益需再考量汇率的长期波动趋势,预测并判断收益的可实现性,评估可实现金额;基于可能性与金额的估计对未实现汇兑收益进行权益确认。

(三)全面收益观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0年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最早提出了全面收益观的概念。全面收益观下外币折算需全面披露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损益与权益金额,说明汇兑损益与其他综合收益中汇兑差额的实现方式与金额。全面收益观要求按实现原则确认收入,慎重确认仅可能但尚未实现的汇兑损益。高流动性的外币项目因期限较短,汇兑损益可实现性较高,宜损益化;反之,低流动性项目可先权益化反映其变动,不宜立即损益化。

参考文献: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第5篇

摘要:银行机构开展经济资本管理,可以量化内部每个业务单元和每个业务环节在获得经营收益过程中所承受的风险大小,可以实现对利润的风险调整和对客户的风险定价,进而使绩效评价和经营战略更为科学,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其次,分析了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作用,最后,对如何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

一、前言

金融业界对经济资本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一直困惑于如何将这个概念与金融实务紧密联系起来。自经济资本概念提出伊始,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就一直在探索如何使这个概念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如何超越定性的层面,定量地、具体化地度量经济资本,以及如何利用各种经济资本指标来深化金融企业的业绩管理。这些努力总结起来,其实质就是如何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工作。

经济资本指用于承担业务风险或购买外来收益的股东投资总额。经济资本=风险资本+商誉。如果没有购买外来收益计划,经济资本和风险资本的差别可以忽略。而风险资本是指抵补一定时间段内,给定置信区间内资产和其他头寸价值的潜在损失金额,即指能够令损失超过资本的概率小于一定水平的资本要求。在现代商业银行监管框架下,资本能力大小决定了银行的规模增长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银行机构开展经济资本管理,可以量化内部每个业务单元和每个业务环节在获得经营收益过程中所承受的风险大小,可以实现对利润的风险调整和对客户的风险定价,进而使绩效评价和经营战略更为科学。

二、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在中国

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以完善资本充足率框架为主要内容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并于2006年底在十国集团国家正式实施。中国政府为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设定的最后期限为:拥有大量海外业务的大型中国银行须在2010年前实施。2007年2月27日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规定:“银行经批准可以申请暂缓实施新资本协议,但不得迟于2013年。”同时,中国银监会督促大型国内银行,按照新资本协议规定的高级内部评级体系,开发最复杂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要求中小银行借鉴新协议所代表的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和经验,逐步朝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式靠拢。

新资本协议提出的信用风险的初级和高级内部评级法都要求有5年的违约概率数据,高级内部评级法还要求有7年的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数据。因此,国内银行最迟需要从2008年1月开始收集数据或者推迟使用高级内部评级法,或者从开始收集数据起7年后再使用该方法。今日,国内银行执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号角已经吹响。

管理风险的能力是银行的核心能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其实质体现了对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新资本协议要求精确计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新资本协议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信息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如何依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识别金融风险,利用金融风险技术建立风险模型,难确计量与完整披露银行的风险,如何以“资本约束下盈利能力最大化”为目标,实现流程银行等管理激变,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如何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贯穿风险控制意识和风险管理,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于引人经济资本分配和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采用经济资本分配和管理模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以经济增加值和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识别和计量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水平,从而用经济资本定量表示全行总体、各业务品种、各分支机构在获得经营收益过程中所承受的风险水平,实现对利润的风险调整、对客户的风险定价,使绩效评价和利率定价更为科学,进而提升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业务结构和区域结构,适应资本监管要求。目前在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还达不到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建立资本制约机制,可以有效地引导和约束风险资产的增长,确保风险的增长与资本的增长相协调,稳定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

三、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作用

1.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引入是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表现。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引入、运用以及相应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促进银行管理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式向集约式、内涵式转变。

2.经济资本是银行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础手段。全面计量和监控风险状态是银行实施战略化管理、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手段。当经济资本总量接近或超过监管资本时,银行应通过某种途径补充资本金、控制其风险承担行为,否则其安全性将在战略上受到威胁。

3.经济资本是银行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其关键环节在于风险的量化、分解、监测以及应对策略。经济资本通过对非预期损失的计算和预测,直接反映银行的风险全貌,同时,经济资本的配置能够实现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匹配。

4.经济资本是银行内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经济资本配置的基础上,通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指标对银行的各分支机构、产品线和业务线的评价,考察了其盈利能力,又充分考虑了该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

5.经济资本管理的实施为银行市场营销提供指引。银行决策者判断不同业务和产品的市场进退标准是经济资本回报的大小。银行应保留和发展较大资本回报的业务和产品,否则应予收缩或退出市场。

四、如何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具体特点,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需要考虑和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尽快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配置程序

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股东、经营管理层、监管当局等不同角色对资本管理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配置程序:第一,评价银行总体风险承受能力。银行的董事会须综合考虑监管当局规定、股东收益和经营中承担的风险,并对所需资本的总体水平做出评估;银行的经营管理层须就其风险偏好所要采用的风险结构做出决定。第二,合理配置资本资源。银行根据既定的资本总量和资本回报要求,运用限额管理、组合管理以及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目标管理等手段,将资本在各个分支机构、产品线和业务线等不同层面进行有效配置。第三,最优化可用资本。在风险结构和预计的资本需要量一定的情况下,银行需要平衡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的关系,运用内部风险资本模型度量最优化可用资本水平,确保可用资本与规划资本需要一致,并使资本成本达到最优。第四,衡量资本使用和收益。银行在持续经营前提下计算实际资本收益,当环境变化、业务超过原定目标或原定目标无法完成时,银行有必要对资本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加快研究制定经济资本管理配套制度

经济资本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必须运用到银行所有业务流程中,并使之充分发挥决策支持作用。在当前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应坚持制度与系统“同步推进、配套建设、逐步完善”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促进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和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快研究、制定和出台一整套经济资本分配管理办法,从而更全面、更扎实、更有效地推进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建设。

(三)明确经济资本计量范围

依据内部风险资本模型计量的经济资本应与监管当局要求的监管资本保持总体平衡,商业银行应分别计量相应经济资本抵御以上三种风险。

(四)合理选取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方法

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方法主要有三种:资产波动法、收入波动法和系数法。这些方法的复杂程度不同,技术上也各有优劣。从各国银行的实践看,资产波动法正在成为普遍接受的计量和配置经济资本的方式。

(五)建立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评价体系

国际先进银行主要采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综合考核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该指标不仅能够将银行的收益和风险直接挂钩、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经营目标和绩效考核的内在统一,还能够促进银行建立良好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也能够激励银行自觉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在审慎经营的前提下拓展业务、创造利润,实现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最大化,从而实现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经营目标。

(六)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国外银行的先进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资金转移定价系统、财务集中管理系统、内部评级系统等。这些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处理银行内部的资本配置问题,还可以对账面收益水平进行调整,得到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状况,从而真实反映银行资本是否实现增值目标以及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银强.引进经济资本管理手段实施全面风险管理[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5,(01)

[2]单增建.运用经济资本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J],新金融,2005,(06)

[3]单增建.用经济资本理念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06)

[4]宋常,丁卫.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技术——RAROC[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02)

[5]莫海云.论经济资本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J],经济论坛,2005,(16)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第6篇

关键词:营运资本管理;供应链管理;创新模式

一、国内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现状

国内对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是从 20世纪 90年代后才开始的。总体来看,对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研究仅是对某个营运资本项目的孤立研究,对营运资本的系统研究比较少。评价指标也局限于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评价偿债能力和以应收账款、存货周转率指标评价营运能力。我国企业目前的营运资本管理分为:

(一)传统营运资本管理

营运资本按照构成要素进行分类,被分为: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等。在这种分类基础上,传统的营运资本管理被分解为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信用管理等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如何确定其最佳的持有水平。这种管理方法由来已久,被绝大多数企业广泛采用。但传统理论侧重对于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单项的管理,对于它们之间的联系则没有进行过多讨论,没有将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和营运资本的指标相联系。事实上,营运资本管理是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二)供应链营运资本管理

从企业的整个供应链流程来看,上游有提供商品采购的供应商,下游有购买产品的终端消费者。商品的流通形成了一条使各个企业紧密联系的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高效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随着经济、网络、交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任何企业仅是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任何经济决策必须考虑对上下游企业的影响,供应链的价值最大化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长期保持的前提。

(三)零营运资本管理

零营运资本或负营运资本指的是企业的流动资产等于或小于企业的流动负债,具体表现为存货少,应收账款与短期投资又低于应付账款和短期借款的一种财务运行状况。之所以许多企业追求零营运资本是因为每个企业都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压缩库存和应收款,加强对营运资本的管理,就可以用较少数额的资金做同样的业务,创造更多的收益。

海尔对营运资本管理提出了“零营运资本”的目标,即在满足企业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使营运资本趋于最小的管理模式。“零营运资本管理”强调的是资金的使用效益,即将营运资本视为投入的资金成本,以最小的流动资产投入获得最大的销售收益。

二、我国营运资本管理的问题

(一)现有营运资本概念的不足

营运资本管理研究都是以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的净营运资本概念为基础的,这种界定在债权人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时有一定意义,但是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看营运资本管理未必得当。这样的概念界定不仅禁锢了营运资本管理的理论研究,也不符合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实践,是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低下的根源。具体而言:

1.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局限于各流动性项目管理的研究,即便是整体性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也仅局限于流动项目之间的整体性考虑,束缚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视野和范围。

2. 导致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短期行为。企业对营运资金管理局限于流动性部分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的衡量局限于流动性指标的计算,致使企业为了得到较为“美观”的流动比率,常常会出现“短债长还”、“长债短还”等短视行为来降低流动比率从而粉饰企业财务状况,从长期来看,导致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低下。

3. 营运资金概念界定不符合企业实际,营运资金的概念界定过于狭窄,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占用的资金除了流动性资金之外还包括长期资金。由此造成了营运资金概念的界定名不符实。因此,我们需要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重新考虑整体性营运资金的概念,使营运资金概念符合企业管理实践,从根本上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率。

(二)现有营运资本分类的不足

我们认为, 已有的营运资本管理研究对于营运资本的分类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1. 分类过于简略。大部分的研究都把营运资本简单地分为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三部分, 而没有考虑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其他营运资本项目, 而在很多企业或行业中, 这些项目的数额可能占据了其营运资本的绝大部分。

2. 不利于营运资本周转效率的准确衡量。由于未将营运资本的各组成部分与其参与的具体周转过程相联系, 因此, 在衡量营运资本周转效率时, 大多数评价方法都是统一采用销售收入作为周转额, 从而严重虚夸了营运资本的实际周转效率。事实上, 在衡量材料存货的周转效率时, 以材料消耗总额作为周转额是最适当的;衡量在产品存货的周转效率时, 以完工产品成本总额作为周转额是最适当的;而衡量成品存货周转效率时, 则以产品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是最适当的。因此, 营运资本管理理论创新应以营运资本的重新分类为切入点。在将营运资本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和理财活动营运资本的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将经营活动营运资本按照其与供应链或渠道的关系分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本(成品存货+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预收账款- 应交税费)、生产渠道的营运资本(在产品存货+ 其他应收款- 应付职工薪酬- 其他应付款) 和采购渠道的营运资本(材料存货+ 预付账款-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这种分类既能将各个营运资本项目涵盖在内, 而且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营运资本在渠道上的分布状况, 从而为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和管理模式研究奠定基础。

三、我国营运资本管理的建议

(一)重构营运资本概念

从企业管理实践的需要来考究营运资本的概念需要结合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实际和难点。一方面,企业中营运资本的实际界定。传统营运资本只考虑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相互关系,而没有考虑长期资产与长期负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企业的固定资产为例,是企业运营离不开的资产,即为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之一,固定资产作为资金占用的一个方面,企业在进行营运资本管理时自然应把固定资产的占用考虑在内。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不仅是影响了其他项目的资金占用,而且作为企业运营不可缺少的部分,理应就是营运资本的组成部分。由此,营运资本不应只包含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还应包括非流动资产与长期负债。另一方面整体性营运资本管理应从协调性入手。由于狭窄营运资本的界定导致营运资本管理只能关注流动性,而营运资本的管理单纯从流动性角度来考虑,是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低下的根源,营运资本的管理只有考虑营运资本管理的整体性与协调性,才能使营运资本管理有实质上的突破,具体而言,营运资本管理不应只包括短期资产与短期负债的管理,而应该考虑企业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的协调,并注重考察企业筹资与用资的关系。

传统营运资本界定是指流动资产部分和流动负债部分,其中流动资产包括经营性流动资产和短期对外投资,流动负债包括经营性流动负债和非经营性流动负债;而经营性非流动资产和长期对外投资组成的非流动资产与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成的长期资本属于长期资金管理的范畴。由此割裂了短期资金管理和长期资金管理的协调,不便于企业从资金筹措和运用两个方面来衡量企业营运资本的管理。鉴于此,我们应该把企业长期占用的资产纳入营运资本的范畴。

(二)重新分类营运资本

在营运资本重新界定的基础上,要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应从营运资本的重新分类入手,而分类标准的确定决定着营运资本管理的重点、难点和效果。通过将企业的价值创造业务与价值创造结果作为分类列报的标准,一方面为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进行分析评价提供了便利,对分析企业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价值创造两方的相对应关系把两方有机的联系了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便于企业整体性和协调性的管理。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按照资金的筹集与资金的运用的两方对应关系,我们把营运资本划分为营业活动营运资本和筹资活动营运资本。按照联合概念公告的界定,营业活动是那些旨在创造价值的活动,经营项目包括管理当局视为与主体业务活动核心目的相关的资产和负债,投资项目包括管理当局认为与企业业务活动核心目的无关的业务资产和负债。主体可能利用投资资产和投资负债来取得回报,例如,通过利息、股利、市场价格上涨等方式取得回报,但是不将这些资产和负债用于主要收入和费用创造活动中。可以发现经营类别与投资类别的区分主要是基于“核心”与“非核心”活动,而活动项目的列示不再以流动性作为主要分类标准。根据以上观点,财产、厂房和设备等的投资应该属于经营活动,他们与产生主要营业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的经济活动是直接相关的。营业活动营运资本中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包括材料存货、在产品存货、库存商品、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长期应收款、固定资产、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税费、长期应付款等, 投资活动营运资本具体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筹资项目包括筹资资产和筹资负债,筹资资产和筹资负债是管理当局将之视为为主营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筹资而形成的资产和负债,通常是筹集用以创造价值的业务活动,例如银行贷款或负债等。所以筹资活动营运资本具体体现为部分现金、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等。

(三)创新营运资本管理模式

在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下, 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各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并运用一些业务创新模式来促进销售, 加速货款回收, 提高运营效率, 从而改善营运资本管理。

1. 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该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 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 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 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 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 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供应链金融很好的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 确保整条供应链能够顺利进行。

2.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 Export Credit Insurance),也叫出口信贷保险,是各国政府为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商的收汇安全和银行的信贷安全, 以国家财政为后盾,为企业在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中提供风险保障的一项政策性支持措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对象是出口企业的应收账款, 承保的风险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政治风险和商业信用风险。出口信用保险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可以协助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完善风险防范制度, 构建全面的信用管理体系。在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 出口信用保险为稳定外需, 促进出口发挥了重大作用, 大大有利于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在企业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 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融资往往一起出现, 特别是信用担保, 能为银行信贷提供保障, 大大方便企业的融资。

3.回购担保销售。回购担保销售是一种法人按揭业务, 其具体流程为公司与银行签署法人按揭业务的框架协议,银行授予一定额度。为促进销售, 符合公司规定条件的由公司进行信用分析和评价,在一定信用额度之内推荐给银行,银行进行授信评级后确定是否可以做其额度, 签定三方协议, 最高可以七成、最长3年的贷款。公司与客户签定销售合同, 客户提供其他担保抵押,销售实现后办理公证、设备保险、抵押手续, 发放贷款归还公司货款; 公司定期进行客户分析评价,与银行共同控制风险,完成业务。回购担保销售加速了货款回收, 将企业间的信用交易引入银行的参与, 控制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回购担保销售方式,为用户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便于用户快速决策, 从而有利于公司产品的推广, 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同时, 该项业务的开展将充分发挥资金、融资渠道等方面的优势, 缩短公司产品的交易周期, 减少应收账款,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参考文献:

[1]王竹泉,逢咏梅,孙建强. 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 2007年第2期

[2]秦书亚,李小娜.面向供应链营运资金管理方法创新_以戴尔和联想为例,会计研究,2010年第6期

[3]胡爱萍,秦国华.营运资金管理评价方法研究,会计之友,2010年第10期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第7篇

(一)风险财务的定义和特征。很多研究结果提到了财务风险的概念,但是在现代企业中,通过比较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使用风险财务的概念更为合适,不仅突出了财务具有风险性的特征,而且能够与传统的财务风险概念有所区别。本文论述的风险财务主要是指企业在运营或者管理中,由于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得企业的财务都会呈现出一定的风险性,最终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较大的偏差。风险财务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综合性的特征,企业的风险财务不仅仅包括资金筹措和资金结算的风险,而且还包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企业的资金风险,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第二,不确定性的特征,造成企业风险财务的原因是比较模糊的,而且这些原因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最后使得企业的财政具有一定的风险。这些因素难以被完全认识和把握,因此造成了企业财政管理工作的困难;第三,严重的损失,当企业的财务结果与财务目标出现较大差异时,如果这些差异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那么企业可能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风险财务管理的概念及特点。风险财务对于企业发展和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不正确地面对,很可能对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加强对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工作。风险财务管理主要是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能够保证企业财务的稳健发展。这其实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风险财务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相比,风险财务管理的覆盖面更加广泛,对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和人员来讲,与企业的财务息息相关,因此风险财务管理的范围更加广泛;第二,与普通的财务管理相比,风险财务管理工作更注重应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能够更加理智科学地应对企业财政上的风险;第三,管理的手段更加先进,风险财务管理需要分析大量的数据,从而找出影响企业资金风险的因素,因此需要科学的管理手法,所以必须要采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才能使得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工作更有效率。

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工作基本方法

(一)风险财务预测方法。风险财务预测方法主要是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家预测法,主要是利用专家在企业风险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然后深入分析企业的财务现状,进而能够识别企业财务存在的风险;第二,幕景分析法,在风险财务预测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各个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判断它们对企业财政的不同影响;第三,资金分析法,通过对企业资金的分布和运动状态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资金在运转或者使用方面的风险,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风险财务预测方法。

(二)风险财务决策方法。在进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与财务工作有关的决策,正确的决策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错误的决策可能会为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因此,风险财务决策也是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它主要是在风险财务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然后从多个备选方案中挑选出一个较好的方案。风险财务决策方法是否有效与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量、财务决策者自身的素质以及他们应对风险财务的态度密切相关。

(三)风险财务控制方法。当企业的财务出现一定的风险后,应该及时控制财务风险的消极影响。因此,企业的风险财务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回避风险,当企业面临财务风险时,可以采取有效的回避措施,能够避免财务风险或者是避免财务风险带来的全部损失,能够确保企业在可以承担的范围内正常运营;第二,自担风险,当企业的财务出现一些问题时,企业可以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合理预算企业的开支,从而能够承担企业的财政风险。

(四)风险财务处理方法。当企业面临着财务风险并且选择承担财务风险时,必须要正确处理财务风险问题。例如: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有效地结算,能够正确了解企业目前的财政状态。包括企业遭受财政风险后的损失、企业的剩余资金量等等,能够对企业目前的财政状态有着正确的认识。同时,当企业的财政资金出现不足时,需要想办法尽快进行资金的筹措,从而能够转变企业目前的财政危机,确保企业能够顺利渡过难关,降低企业的资金损失。

三、企业风险财务分类

管理由于企业的风险财务涉及到很多方面,因此可以对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企业风险财务管理:

(一)自然风险财务管理。自然风险财务管理大多数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依靠人力几乎无法改变,只能减少或者尽量避免自然风险。自然风险财务管理主要是通过保险的方法进行:企业通过购买保险,在企业财产遭受损失时,保险公司能够给予一定的赔偿,从而尽量降低企业的损失。虽然保险的方法不能避免自然灾害的损失,但是可以将企业蒙受的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因此对自然风险财务进行投保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财务管理方法。

(二)市场风险财务管理。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企业难免会受到市场的影响,市场因素是其财政风险的构成因素之一。尤其是随着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发展,企业在面临国内市场风险的过程中,还需要面临国外市场的风险。幕景分析法在企业的市场风险财务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将市场中影响企业财政的各个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其影响企业财政的轨迹。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能够使得幕景分析法更加有效和直观,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市场风险财务管理。

(三)企业经营风险财务管理。由于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很多企业进行自主经营,所以需要企业自己承担经营的风险。企业在进行经营风险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筹资和投资的方式,这是企业最重要的决策内容。企业通过分析多种筹资或投资方式,进而选择一种有效的方式进行投资或筹资,能够更好地降低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风险。

四、小结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

一、前言

金融 业界对经济资本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一直困惑于如何将这个概念与金融实务紧密联系起来。自经济资本概念提出伊始,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就一直在探索如何使这个概念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如何超越定性的层面,定量地、具体化地度量经济资本,以及如何利用各种经济资本指标来深化金融 企业 的业绩管理。这些努力 总结 起来,其实质就是如何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工作。

经济资本指用于承担业务风险或购买外来收益的股东投资总额。经济资本=风险资本+商誉。如果没有购买外来收益计划,经济资本和风险资本的差别可以忽略。而风险资本是指抵补一定时间段内,给定置信区间内资产和其他头寸价值的潜在损失金额,即指能够令损失超过资本的概率小于一定水平的资本要求。在现代商业银行监管框架下,资本能力大小决定了银行的规模增长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银行机构开展经济资本管理,可以量化内部每个业务单元和每个业务环节在获得经营收益过程中所承受的风险大小,可以实现对利润的风险调整和对客户的风险定价,进而使绩效评价和经营战略更为科学。

二、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在

(二)加快研究制定 经济 资本管理配套制度

经济资本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必须运用到银行所有业务流程中,并使之充分发挥决策支持作用。在当前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应坚持制度与系统“同步推进、配套建设、逐步完善”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促进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和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快研究、制定和出台一整套经济资本分配管理办法,从而更全面、更扎实、更有效地推进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建设。

(三)明确经济资本计量范围

依据内部风险资本模型计量的经济资本应与监管当局要求的监管资本保持总体平衡,商业银行应分别计量相应经济资本抵御以上三种风险。

(四)合理选取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方法

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方法主要有三种:资产波动法、收入波动法和系数法。这些方法的复杂程度不同,技术上也各有优劣。从各国银行的实践看,资产波动法正在成为普遍接受的计量和配置经济资本的方式。

(五)建立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评价体系

国际先进银行主要采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综合考核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该指标不仅能够将银行的收益和风险直接挂钩、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经营目标和绩效考核的内在统一,还能够促进银行建立良好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也能够激励银行自觉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在审慎经营的前提下拓展业务、创造利润,实现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最大化,从而实现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经营目标。

(六)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国外银行的先进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资金转移定价系统、财务集中管理系统、内部评级系统等。这些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处理银行内部的资本配置问题,还可以对账面收益水平进行调整,得到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状况,从而真实反映银行资本是否实现增值目标以及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

参考 文献 :

[1]银强.引进经济资本管理手段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j],广西 农村 金融 研究,2005,(01)

[2]单增建.运用经济资本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j],新金融,2005,(06)

[3]单增建.用经济资本理念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06)

[4]宋常,丁卫.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技术——raroc[j],黑龙江社会 科学 ,2007,(02)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企业金融风险 相关概念 影响 风险管理 一般程序 衍生金融工具

市场的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企业面临的机会与挑战也日益加深。企业如何在经济大潮中,看准时机,并妥善处理好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各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成败。企业自然需要明确金融风险相关概念,包括企业金融风险的含义、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类型及其联系;同时了解企业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及其影响,只有看清形势,才能抓住痛点,一击而中。

一、企业金融风险相关概念

(一)企业金融风险的含义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盈利,而置身于全球化市场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承担风险是无可避免的。金融风险是企业在长期运营中所遇风险的一种,其具体含义是指,限定在企业中所发生的金融风险,是利率、证券价格和汇率等金融变量发生的非预期变动。企业金融风险事件涉及到三种,即经济、政治、社会事件,它们分别指的是在经济。政治、社会具体事件发生之前企业无法提前预知的金融变化。严格说来在这三类风险事件中,只有经济风险才能说得上是一般意义上的金融风险。

(二)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类型及其联系

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环境诱因会导致产生性质不同的风险类。以《企业风险管理》所明确划分的类型来看,可以把企业金融风险分成七种,其一,市场风险,这是指由于交易对象违约,不顾法律义务产生的风险;其二,流动性风险,即在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出现资金紧缺情况,导致无法正常支付的风险;其三,结算风险,它是指一种因交易的商品或付款未按时收到导致的风险;此外,还有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和违规风险、运行风险三种。

至于各种不同的企业金融风险之间存在何种具体联系,则需要一分为二,加以论述。首先,各种风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相互独立存在的。然而,在经济发展加快的作用下,各种风险逐步被动建立了较为紧密的联系,发生一种风险衍生发展成其他另外风险的现象也并不少见。企业的声誉会受到所有其他风险的影响,而所有的风险都会受到运行错误的影响。

二、企业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及其影响

(一)企业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

说到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首先需要谈到企业的汇率风险,它指的是公司的盈利和市场价值可能面临因汇率变动而引发波动的风险。具体而言,又可以细分为交易风险、转换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类。第二点,是利率风险,其含义指的是借贷双方在遇到利率升降变动剧烈的情况时,可能随之变动的风险。

(二)金融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社会的快速进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政治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已经引起了各方面人士的注意。越来越广泛的经营范围,给企业带来许多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增加了发生金融风险事件的机会,给置身于其中的各个现代企业造成了极其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增加了经营成本和经营决策的难度。

三、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

(一)金融风险识别

企业置身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遇到金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最能减少风险带来损失的措施就是加强风险识别。只有科学地辨别出了所受风险属于哪种具体形态,才可以对症下药,解决风险困难。

(二)金融风险衡量

经过前文所述的风险识别,便是据此做出科学的决策。企业应该在决策前期,就对风险加以分析,判定随之而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状态,并对比各类风险孰轻孰重,把握住最可能给企业带来最大损失的风险类型,把握时机,优先控制解决。

(三)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要求首先了解风险的数量和程度。企业遇到的风险越较,且其波及的企业经营领域越广,就越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是分析企业自身风险管理的能力与条件。从分析企业内部的资金实力、人力资源等等方面入手,如果内部能力欠佳,可实行风险委托管理。第三点,考虑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判断金融衍生市场是否发达等。第四点,则是测算风险管理的成本,必须保证风险管理的成本低于所获得的利益。

四、衍生金融工具与企业金融风险管理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以及风险因素

企业在处理其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如果对相关的衍生金融工具有清楚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恰当运用,无疑可以帮助解决金融风险管理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衍生金融工具的五个性质,即杠杆性、融资性、高风险性、虚拟性、表外性。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影响

只有严格遵守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规则和交易制度,避免一切的不适当运用,企业就能够克服由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引发的甚至是所有的各类金融风险,企业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可以使企业对套期保值能够顺利进行。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遇到金融风险是兵家常事,而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则是成败关键。因此,企业不可小瞧了金融风险,而是应该了解企业金融风险的具体概念和进行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包括金融风险识别、金融风险衡量、金融风险管理,同时利用衍生金融工具与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在把握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以及风险因素基础上,明确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影响。

参考文献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内外成因;风险评估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风险”一词源于古典经济学,主要是用于论证企业收益与隐藏的或有代价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财务风险是把风险概念具体到财务领域。因此,了解财务风险概念,首先需要清晰财务的主要内容:财务是指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包含筹资阶段、资金投入阶段、资金转化阶段和资金回收及分配阶段。因此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资金运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目前学术界对财务风险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经营活动中,由于面对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导致公司在财务经营状况上存在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讲主要指在公司筹融资、资金投放运用、资金回收及分配上存在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稳定性风险及持续现金回收风险等。此处所指的现金是指广义的现金。

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偿还债务能力上的不确定性,主要指企业是否拥有充足的现金流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企业能否按时偿还到期债务需要衡量其资产结构的优化程度,观测其与债务结构的匹配性如何。企业偿债能力目前可以通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等相关财务指标予以监控。

本文讨论的财务风险是指广义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日渐健全,资本市场愈渐开放,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现状的了解程度也日渐提高,如何提前评估企业财务风险、及时防范财务危机成为投资者和经营者共同重视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重点研究的课题。

兰艳泽(2001)从集团公司的角度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主要在于不断地规模扩张导致企业资源不能及时最优化整合,管理层级结构不断深化造成企业信息沟通不畅,致使集团公司管理能力下降,出现“臃肿综合并发症”,从而提高了企业筹、融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唐晓云(2007)年在“略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一文中,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定义,认为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受各种不确定因素(或难以控制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财务状况不确定,从而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国内学者也对风险评估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多种变量的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公司财务结构,了解其真实财务状况,构建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油晓峰(2005)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一书中,总结了现有国内文献对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回归模型的方法。

二、财务风险形成的内外成因

(一)外部成因分析

企业存活于市场中,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人体的细胞,那么市场环境就好比于人体的细胞液,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如何需要受市场宏观环境的外部影响。总体而言,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成因包括经济环境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

1. 经济环境风险

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受外界影响的宏观环境,其风险在于外部宏观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致使公司财务不确定性增加,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加强。概括而言,经济环境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受外部税收政策、经济宏观政策、国家货币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等相关整体层面的变化。对于单个公司而言,经济环境风险很难避免,不可改变,只能提前做好规避风险措施,但难以将风险降至为零。

2. 市场环境风险

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依赖于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而一旦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必然会影响企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增加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市场环境风险。具体而已,如果一个行业,其消费结构发生了转变,那么企业如未能及时改变产品针对的市场人群,并及时做出调整,则企业就要面临被消费变动所导致的产品滞销风险,最终导致企业销售收入下降,资产负债配比结构不合理等一连串反应。

(二)内部成因分析

外部成因只是导致财务危机的一部分,根据研究对象不同,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需“因人而异”。本文,笔者将内部成因概括为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筹资结构不合理、现金流预算不合理三方面。

1. 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保障,一家内部控制机制健全的企业,能及时监控各项经营指标,对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号。然而,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并没有单独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更没有设置内部控制部门负责日常经营行为的合规及风险规避工作,以至于在操作执行部门为个人利益不顾公司风险继续发出有关指令时,公司管理层难以得到监控,最后导致风险被放大。

2. 筹资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筹资行为是企业保证正常经营所需资源的重要经营行为之一,筹资结构包括债务结构、债务成本结构以及与之对应的企业资产结构和公司产品利润回报结构。如何合理配置企业资源,科学筹资,在保证满足公司正常经营所需资源的前提下,最低成本低筹资,并合理配置筹资结构,避免在短期间内大额支付负债是合理筹资的重要要求。

3. 现金流预算不合理

前文已述,狭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指企业难以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因此提前对现金流做出合理、科学预算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大多企业都在上期期末和本期期初制定资金预算,并编制报表,但是能否按照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编制是否合理、完整是衡量该预算编制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标准。

三、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建立的步骤

对财务风险评价并非是一个单一步骤,而是一集业务程序梳理、风险识别、风险指标选择、风险权重确立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一)确定财务风险的界定及识别

对财务风险的界定及识别是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财务风险的识别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如德尔菲法、表格分析法、压力测试法等)并用,梳理企业业务流程,分析风险来源,测试风险条件发生时对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前文已述,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外部成因和内部成因。因此,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主要分为对系统风险的识别和非系统风险的识别。系统风险主要是对宏观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识别,如政策风险、税收风险、法律风险、市场环境变化风险、经济形势风险等;对非系统风险主要是针对企业自身经营环境、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识别。

(二)初步确定财务风险指标,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排除剔除共线性指标、确定各指标权重

通过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依然清晰主要的风险大类,其次需要着手对风险指标的筛选。首先,需要初步确定风险大类及风险大类指标。风险大类主要有系统风险定性类、短期偿债能力类、长期偿债能力类、盈利能力类、发展能力类、现金流稳定类,而各项大类具体指标又可以细分为众多财务指标,可依据企业自身情况斟酌。

其次,需要构建多元回归模型,通过正态分布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等剔除存在共线性的变量,从而避免各变量之间因共线性而对最后评估体系的影响。

最后,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各子风险指标予以降维处理,得到各风险指标的得分矩阵,从而确定各财务风险指标的权重。至此,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初步建立。

(三)运用历史数据对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予以修正

任何一个评估体系的建立都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不断地扩建数据库,并通过运用历史数据对该评估体系予以及时修正。对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修正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在企业数据库不完善或者不足以修正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时,可以运用同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予以修正;第二,在企业自身历史数据库较为完善时,可以直接运用自身数据库对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予以检测并及时分析差异、修正该评估体系。因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成因并不一致,因此本文提倡在修正阶段,以自身历史数据库为好。

四、结语

本文首先明确了财务风险的概念并梳理了目前学术界对财务风险的研究现状;其次,分析了造成财务风险的内外部成因;最后,详细阐述了构建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主要步骤。文章主要强调,企业财务风险需依行业而定,每一家企业的自身内部成因不一样,因此对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后续修正亦以自身历史数据为好。

参考文献:

[1]油晓峰.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兰艳泽.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研究[J].管理世界,2001(12).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第11篇

大家好!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决定着企业的命脉,财务管理的中心是资金管理。

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近年来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与我国经济存在的产能过剩严重、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是吻合的。进入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资金管理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是全体CFO共同关注的话题。对此,我的建议是:拓展利益相关者合作,协同创新业务和财务模式。

协同创新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树立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理念和协同创新的意识。

虽然财务管理的中心是资金管理,但是资金管理的问题绝不只是财务人员就能解决好的。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企业的资金管理都非常出色,它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十分重视那些能够根本性决定企业资金管理绩效的体制、流程和模式等因素。

CFO不仅要敢于突破传统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的束缚,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理念和协同创新的意识,要打破财务、业务的传统界限和部门、企业之间的边界,跨越企业边界开展合作和协同创新,从而实现资金管理绩效的战略性提升。

比如,传统的资金管理认为存货储备是必不可少的,存货管理只能通过经济订货量模型和再订货点模型去控制存货上的资金占用,但要实现零存货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通过与供应商的战略性合作却轻而易举就实现了零存货,而根本不需要再去计算什么经济订货批量,也不必再去核定什么再订货点,所有这些问题都由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模式解决了。通过这种管理模式的变革,通过跨越企业边界与供应商的合作,零存货的问题迎刃而解。

再比如说,在分散的资金管理体制下,大型企业集团要降低企业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只能逐一降低每个成员企业的资金需求,但对一个经营管理多年的企业集团来说,通过每个成员企业降低资金需求能挖掘的潜力可能已经十分有限了,但若将集团的资金管理体制由原来的分散管理变革为资金集中管理,则管理体制的创新就可以将集团成员企业的内部闲置资金充分利用起来,由此所带来的资金需求的节约和融资规模、融资成本的降低才是根本性的、战略性的。

因此,CFO要善于通过引领企业的管理体制创新、商业模式重构和业务流程再造以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管理的难题,而不能故步自封,就财务论财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强,在全球视野中整合优化产业链,已成为各国企业的普遍选择。CFO不仅要思考企业财务如何满足企业优化整合产业链的资金需求,更要深入思考如何通过产业链的优化整合解决企业资金管理的难题。在这方面,CFO大有可为,也应该有所作为。

重建体系

我们应更新营运资金概念,创新应用营运资金绩效评价与财务风险评估新模型。日常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营运资金管理,但是,不论是营运资金概念,还是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以及与之相关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都有待变革和创新。过去,我们习惯于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分为经营活动和理财活动两大类,其中理财活动包括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这种划分体现的是一种狭义的营业观念,相应的营运资金所关注的主要是经营活动中的流动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等,因而存货周转率(期)、应收账款周转率(期)、应付账款周转率(期)也就成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核心指标。但是,从资金管理来看,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都是企业运用资金创造价值的一种活动,只不过前者是直接创新价值,而后者是间接创造价值。有基于此,我们应拓宽营业活动的范畴,将营业活动界定为企业运用资金创造价值的各种活动,包括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两大类。

与此相对应,营运资金应该是营业活动中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在数量上,营运资金=流动资产-营业活动流动负债。在拓展的营业观念下,企业的营运资金在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之间如何配置,完全取决于哪类活动的配置效率更高,而目前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常用评价指标(如: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以及营运资金周转期或现金周转期等)既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理念,更没有体现出对投资活动营运资金绩效的评价。

因此,与新的营运资金概念相适应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体系需要重新构建。建议对营运资金首先按照其运用的经济活动领域将其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投资活动营运资金,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再进一步按照其与供应链或渠道的关系分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和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

在此基础上,应用以“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和“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为主要指标的“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评价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借以引导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和渠道关系来提升营运资金绩效,从而更好地体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理念。

同时,应构建反映投资活动营运资金绩效的新指标。投资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应克服以营业收入作为周转额衡量指标的局限性,将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及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等现金流量指标作为投资活动营运资金周转额的衡量指标。

除此之外,已有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均将财务风险狭义地理解为企业的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等指标因而成为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常用指标。但所有的财务失败最终都体现为因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的营业活动难以为继,即筹资活动难以筹措足够的资金来满足营业活动对营运资金的需求。因此,财务风险的核心内涵应聚焦于营运资金需求保障能力的不确定性,新型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应定位于评估企业筹资活动对营运资金需求的保障能力,具体可以从数量保障能力和质量保障能力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其中,“数量保障能力”即考察企业各种筹资渠道可以融通的营运资金数量是否能够满足营业活动对营运资金的需求;而“质量保障能力”则可以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资产,代表长期资金来源筹措的资金用于营运资金的部分)占营运资金比例的高低加以衡量。在同等的数量保障程度下,该比例越高,则其保障质量越高,财务风险程度越低,因为长期资本来源对企业营运资金需求保障能力的持久性或稳定性要比短期负债更好。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物流金融 融通仓 仓单市场 物流银行 物流保险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资本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这促使我国物流产业和金融产业迅猛发展。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物流和金融之间强大的吸引力已经产生学科交融的奇葩,它给物资流通带来的巨大影响被敏锐的学者准确地捕捉到,进而从理论的高度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平台―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内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最初是沿着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和保兑仓的业务总结开始的。早在1987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的陈淮就提出了关于构建物资银行的设想。90年代初期也有学者发表文章,探讨物资银行的运作。但是,那时的“物资银行”还带着非常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主要是探讨通过物资银行来完成物资品种的调剂和串换。由于物流的概念没有被充分发现和认识,所以当时的物资银行的概念与现在的概念存在较大差异。

1998年4月,时任陕西秦岭曾氏有限金属公司总经理的任文超探讨了利用“物资银行”解决企业的三角债问题,是这一概念的一个突破。随着物流学的不断发展,物资银行的概念也逐渐发展成熟。2003年9月,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学者于洋、冯耕中,2004年任文超以及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的王治等,都对物资银行的含义重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比较规范的概念。仓单质押业务的理论总结始于1997年6月,当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张平祥、韩旭杰对粮棉油货款的仓单质押业务展开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将物流的概念结合进来。

此后,随着物流学的兴起,相应的研究开始增多。2001年,烟台大学的房绍坤;2002年,学者孙宁;2003年,东南大学的郑金波;2004年,学者邵辉等对此都进行了研究。该业务与物流业发生紧密联系只是近几年的事。对于保兑仓业务的研究则是基于仓单质押业务而衍生出来的。

物流金融领域的一项标志性成果是“融通仓”的研究。2002年2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罗齐和朱道立等人提出“融通仓”的概念和运作模式,迄今仍有系列成果推出。 2004年5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邹小、唐元琦首次提出“物流金融”的概念,定义了它的内涵和外延,“物流金融”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至此,物流金融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向基本确立,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归纳出了一系列的运作模式。在学科概念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学者做出探索。2005年3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陈祥锋、朱道立提出了与物流金融相类似的“金融物流”的概念。但因其相对于“物流金融”在表达上不够准确,续用者不多。物流金融领域的另一项标志性成果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出现与普及。2004年,广东发展银行在“民营100”的金融平台基础上及时推出了“物流银行”业务,期望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与发展难题。从2004年底至今物流银行业务迅速在各行业中得到应用,如中储与华夏银行的合作,福建中海物流公司 、泉州正大集团与中信银行的合作等等。物流银行业务是以产品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抵押或质押为授信条件,运用实力较强的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向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银行业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可以看出“物流银行”是“物资银行”业务的升华,具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远程化和广泛性的特点。物流金融近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物流金融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等领域。

物流金融的相关概念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邹小、唐元琦首次定义了“物流金融”的概念。他们认为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这些资金和信用的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结算、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收购兼并与资产重组、咨询、担保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物流和金融的紧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会商品的流通,提高全社会的福利。该定义指出了物流金融所研究的领域和基本的研究方向,它还强调金融创新思维和金融工程技术的运用。

“融通仓”作为物流金融领域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复旦大学的罗齐和朱道立在2002年提出。朱道立等人系统地介绍了融通仓理论。他们认为,因为融通仓所涉及的对象数量众多,要想把这些分散的个体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资金、信息和物流的结合,除了借助先进的信息通讯系统和交通技术之外,还要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模式和结构,包括基于动产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资金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风险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等三种。他们设想的融资结构有纵向结构、横向结构、星状结构和网状结构四种。这些结构的设想主要是来自对不同环境与规模类型的企业给出的因对象而异的分析。基本思路是以“仓”为突破口,运用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程序,实现对仓中动态的物资的计价,使它们可以与资本实现转化。资本、物流、仓储是企业运作过程中流动资产的三个代表性的形态,它们覆盖了企业日常运作的全部流程。朱道立等人的理论研究强调物流对金融的融资功能的辅助,注重基于银行服务的讨论,给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扩大服务范围,开发新的高利润服务项目的思路。其中虽然涉及了物流金融的结算职能,但没有把它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讨论。

物流金融理论在实践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物流银行打破了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传统思维,创新地运用动产质押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广发银行在国内物流银行业务的开拓上走出了第一步。广发行对生产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品牌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经销给予支持,改变了以往单个经销商达不到银行授信条件而无法获得银行支持的局面,同时银行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经销商和生产商内部的调剂,分散了风险。“物流银行”与前面的“融通仓”在寻求对流通中的资产进行评估的思路上保持了一致,区别是它更多地站在银行努力寻求在扩大贷款的同时控制风险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物流金融理论的研究发展

在“物流金融”概念问世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他们的研究丰富了物流金融学的内容。刘高勇(2004)从网络技术的角度讨论了企业物流与资金流的融合。他论证了网络环境下企业物流与资金流融合的可能,其中信息充当物流和金融整合的媒介,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陈祥锋、朱道立(2005)提出了面向供应链的金融物流的概念,尝试从物流金融提供者的角度转换到物流金融的客户角度来开展分析。徐莉、罗茜、熊侃霞(2005)介绍了物流银行业务的特点与作用,指出开展物流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并就风险防范和利益分配等问题提出设想。王颖琦(2005)介绍了物流保险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唐少艺(2005)以UPS和和广东发展银行为案例,描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的物流金融业务,向准备在我国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企业提出了针对市场现有状况合理运作的建议。邹小 (2005)在《管理塑料价格风险的利器: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一书中指出,在传统现货批发市场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而建立的中远期仓单市场,是全新的流通方式,极具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有效满足业界规避价格风险和违约风险的需求。该书以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为代表的仓单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从阐述仓单交易市场的基本内涵、形成、现状、功能作用和市场运作等角度入手,对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的组织架构、市场管理、交易者、交易行为、交易目的等进行论述,对市场的操作流程和基本制度作了详细的解说,研究了衍生品交易和物流服务如何结合并产生效益和控制风险。唐少麟、乔婷婷(2006)用博弈分析的方法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论证了对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可行性,指出相应的风险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和采用新的管理工具(主要是管理信息系统)加以有效控制。

现实世界里,“资金”、“原材料”、“库存”这三种资产形态经常相互转换,而转换过程通常很难受到全程不间断地跟踪,特别是“物流”的过程在先进的通讯和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之前是很难被考察的。因而传统的会计学和金融学在研究企业运作时通常取其“现金”或“库存”的静止状态进行分析,很少涉及动态的转换。 “物流金融”的长处就是能解决运动中或处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资产利用的问题。它好比社会科学中的“微积分”, 使商业领域中的变量可以计量。

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物流金融的理论体系初步建立,明确了融资、结算、风险控制等主要职能,总结出替代采购、信用证担保、仓单质押、买方信贷、授信融资和反向担保等服务模式,在实践中收到成效。UPS的综合性物流金融服务、中储股份的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广发银行的“物流银行”、TCL应用融通仓思想开拓手机市场等案例对理论做出很好的印证。

结论

中国的物流金融研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学术界已经充分论证了开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立了开展物流金融的主体,提出了以不同主体为核心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多种模式,并且与实践相结合,指导相关行业运作。但是物流金融服务的开展仍然要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如何有效地管理物流金融业务所带来的风险;金融工程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物流金融服务收费标准;信用评估系统建设;账单和支付管理系统的完善以及企业应用物流金融时会计记录怎样才能更加合理;运筹学的理论如何在物流金融的体系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功效等。这些细节问题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陈淮.关于物资银行的设想[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7(3)

2.张平祥,韩旭杰.粮棉油贷款仓单质押的意义与建议 [J].济南金融,1997(6)

3.任文超.物资银行及其实践[J].科学决策,1998(2)

4.房绍坤.论仓单质押[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4)

5.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2)

6.孙宁.仓单质押贷款的操作要点[J].农村金融研究,2002(3)

7.郑金波.仓单质押的管理[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15)

作者简介:

邹小,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第13篇

经济资本也被称作风险资本或在险资本,是指在既定的期间和置信区间内,根据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所计算出来的用以覆盖相应的非预期损失的资本额度,是银行在市场环境中用作覆盖非预期损失的风险资本。 它是一种虚拟资本,是银行自身风险量化、 风险管理能力认定的应该拥有的资本,不同于账面资本和监管资本。从计量角度看,经济资本等于业务风险(非预期损失),即:银行的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对于预期损失,是通过提取的各项准备金来弥补,并通过贷款定价转移给客户;而对于非预期损失,银行必须用其自有的经济资本去弥补,避免银行因资不抵债而破产。经济资本最主要的作用是把股东回报(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和责任通过实际配置落实到不同的层面,通过对经济资本的配置把风险、收益的平衡与回报联系起来。

经济资本管理是国际银行业顺应国际监管要求,加强商业银行内部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的全新的管理理念,它通过对开展各业务的经济资本的计量、分配,可以有效约束银行分支机构风险资产的过度扩张, 同时引导贷款的投向。经济资本管理是目前西方商业银行普遍使用的风险管理手段,我国银行业也正在逐步推广和实施,建立和完善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与效益约束机制已成为我国银行业的共同选择。

二、影响经济资本占用的主要因素

影响经济资本占用的主要因素有客户评级、 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保证金比例,具体内容如下:

1. 违约概率对经济资本占用的影响。违约概率是指债务人未来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大小。违约概率与客户信用评级密切相关。客户的信用评级等级越高,其违约概率越低,则其占用的经济资本越少;反之,客户的信用评级等级越低,其违约概率越高,则其占用的经济资本越多,实际违约客户经济资本的占用最高。因此,在日常信贷业务营销中要想减少经济资本的占用,就必须选择那些信用评级较高、风险比较低的行业和客户。

2. 违约损失率对经济资本占用的影响。违约损失率反映债务人如果违约将会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这一指标主要反映贷款的担保状况。 例如对于违约概率相同的债项,落实了抵押担保等措施的贷款与信用贷款相比,其违约损失率就较低,其占用的经济资本也较少。因此在信贷投放过程中,应该面向有合格抵押品、质押品的贷款,同时还要选择那些担保品质较高的贷款,一方面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风险, 另一方面从内部经营管理上减少经济资本占用。经过测算,在其他条件基本相似的情况下,按照经济资本占用从高到低贷款形式依次为信用、 保证人担保、 抵押、质押。同一客户在采用信用方式贷款时, 其经济资本占用是保证、抵押两种方式经济资本占用量的1.13倍和1.29倍。

3. 表外业务的保证金比例对经济资本占用的影响。按照上级行的经济资本分配政策,表外业务所占经济资本的多少与表外业务的保证金比率成负相关的关系。表外业务的保证金比例越高, 其经济资本占用就越低,100%保证金业务经济资本占用为0。 因此提高表外业务的保证金比例是减少此类业务经济资本占用的主要手段。

三、优化经济资本配置,充分发挥其对信贷业务的指导作用

1. 深刻理解并运用经济资本的管理理念。经济资本管理就是“以资本的多寡确定资产规模的大小;以资本的价值取向决定资产结构的组合”的资本约束理念。基层行在运用经济资本管理理念时,以经济资本回报率和经济增加值为依据确定信贷业务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并确定合理的业务组合,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银行的经营模式已经明晰,基层行逐步由利润核算中心向产品销售平台转变,因此其经营目标就是增加不同产品的销售量,取得利润最大化。在有限的经济资本控制下,主动调整各类客户和信贷产品的结构占比,发展低风险业务,压缩高风险资产,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低风险高收益的区域、行业和客户,以节约经济资本,提高经济资本的使用效率,尽可能支撑更多业务获得收益,创造更多的价值。

2. 以风险效益匹配为基础,考虑综合效益、长期效益进行产品进退和客户选择。在经济资本管理理念指导下,基层行讲究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对客户和行业的选择依据是以其综合效益和长远效益,而不是一时的或者单项的效益。有些客户短期内业务需求比较单一,但是随着客户成长和业务需求潜力的不断扩大,客户的长远效益就会显现出来。而且效益的计量也应有相对客观的方法和参数,不能以一项指标来确定信贷投放。一是在目标客户的定位上,要重点营销信用等级在AA级以上的优良客户;二是在产品营销上,要加大对贴现业务、贸易融资、个人住房贷款的营销力度;三是在存量贷款的经营方面,加大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尽快把发展前景差、流动性弱、经济资本占用回报率低的劣质客户中退出。

3. 按照收益覆盖风险的理念, 提高贷款业务的定价水平。基层行要实现效益最大化,需从两方面加强管理,一是减少经济资本占用,二是提高利润,增加收入。按照资本预算管理办法,利率水平是决定每笔信贷业务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尽可能向上浮动利率是增加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但是优质客户对各家商业银行来讲都是稀缺资源, 在外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利率上浮必然受到限制。当前中小企业贷款是各家银行的发展重点,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存续的变数大、风险大,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频率高,导致其融资的成本和代价高,根据收益覆盖风险、成本的原则,更应当提高其定价标准,增加收益。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第14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高校(文中所指高校均为国家投资建设的国办高等学校)在许多管理环节上的复杂性大大增加,高校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然而,资金是高校运营的血液,如果资金流转不畅甚至资金不足,将会给高校的持续发展造成很大障碍。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概念

在研究高校财务风险之前,有必要对财务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财务风险一般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进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财务风险指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这一概念是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物运动相对应的,一方面,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缺乏资金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企业的资金运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企业的资金运动按照“资金――成本――利润――资金”的运动轨迹循环,这一运动过程并非时时处处都与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的实物运动相伴而行,而是经常发生游离正常实物过程的独特运动。因此,将企业资金运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单独考虑是很有必要也是有可能的。

作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的高等院校,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既不同于广义的财务风险,也不同于狭义的财务风险。从概念的性质看,更接近于狭义的财务风险概念,只是要将研究对象换成非营利的高等院校,即:本文所研究的高等院校财务风险是指高等院校在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面临的风险。

结合以上对于风险及财务风险的理解,笔者将高校财务风险定义为:高校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在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及作用下形成的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从而使高校蒙受损失,造成其不能充分承担其社会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乃至危及其生存的可能性。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

目前,关于企业界的财务风险,我国学者提出将风险管理理论和财务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认为应当按“两权分离”后所形成的不同财务主体,将企业财务划分为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财务风险也顺理成章地划分为出资人财务风险和经营者财务风险。这样分类是为了更好地划分经营者和出资人的管理责任。然而,对高校而言,“两权分离”及多层次委托关系的存在,使得高校在事实上对财务管理也存在两个层次。因此,对普通高校财务风险的分析也应当分别从政府与高校两个层面进行。

(一)政府角度

财产所有权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经济权利。政府角度的财务风险是高校最基本的财务风险,其风险程度是高校风险程度中最高的,其他层次的财务风险管理都应以符合此财务风险的限度为前提。就具体内容而言,主要包括:

1.高等教育投资风险

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是指高等教育投资未来收益的可能变动幅度,亦即高等教育投资预期收益率的可能背离程度。它可分为系统风险(主要指政策风险、财政风险、市场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主要指内部管理风险、教学质量风险)。这是由于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普通高校,作为最终出资人的国家所要求的主要是高校带来的社会效益增值,包括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和提供智力产品两方面。因此,对这一风险的管理,将是国家首先要考虑的。

2.教育资本减值风险

在企业,当出资者投入资本以后,企业管理当局为履行其受托责任,保护投资者利益;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对资本的保全并力求不断增值。而高校虽然是非营利组织,国家也要求对高校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当然,这种保值增值必须服务于高校的生存目标――社会效益的增值,但这两年出现了所谓的净资产潜亏风险,现实表现是:高校净资产的账面余额少于净资产的应有余额;净资产结构与专项结余指标不对称;预算包干与结余留用的专项经费缺乏净资产保证。产生净资产潜亏的直接原因是预算失控,特别是对实行零基预算的公用经费使用失控。事业支出按支出对象可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以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三类,公用经费按余额的预算处理方法又可分为结余留用的专项经费和零基预算经费。实行零基预算的经费项目在年初预算时不管其是否存在余额,均应抹为零;而结余留用的专项经费余额是不能抹为零的,其未用完的余额必须仍然有资金保证。如果这部分资金因预算控制不严而被前者挤占、耗用,必然使事业基金下降,从而形成潜亏。这部分专项经费的结余指标并不会因为其资金被挤占而减少,且其余额随时有可能被拥有者投入使用。因此,净资产潜亏必然对学校的财务状况构成巨大压力,进一步使高校发展缺乏后劲,必然影响高校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自身角度

1997年,汤谷良教授明确提出财务三层次论(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并认为经营者财务处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对于高校财务风险而言,高校层面面临的财务风险更直接。在财务管理层面,与国家关注的是投入资本经营的最终结果不同,高校本身更关注现金流转的顺畅及现金性收益的增加,以确保高校业务工作的正常进行。由于风险也存在于现金流转的各环节中,所以经营者财务风险具有动态性,由此引发的经营者财务风险管理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是企业经营者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而作为非营利组织的高校,由于不存在收益分配活动,所以也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风险,高校自身的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筹资和投资这两个环节中。此外,高校的经营过程与高校财务状况息息相关,因此也应将高校经营风险考虑在内。

1.高校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的具体目标是在不影响现金流出及偿债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权益资本收益的最大化。筹资实际结果与其目标之间产生偏差的可能性就是筹资活动风险,具体包括收益风险和偿债能力风险。

高校作为国有公办的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有所不同。企业一旦经营不善,资金周转不畅,就有可能面临破产的局面。目前我国没有并且短期内也不可能存在高校破产制度,虽然很多高校财务事实上已经破产。同时,高校资金来源中,仅有银行贷款是需要向银行偿还本息的。因此,高校筹资活动风险是指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后到期无法偿还债务造成严重影响的可能性。过度举债是指借款金额超过还款能力的举债行为;不良举债是指以借款维持日常运转的举债行为。其又可具体分为:

(1)利息风险:借款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利息。对于高校而言,借款资金本身不能带来收入,更无盈利可言,利息费用只能通过学校的事业收入来弥补。举债金额越大,所付利息越多,日常运行费用中的有形效益支出比例越低。在事业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利息支出的增加必然减少人员经费与其他公用经费的支出。“从高校财务运行的经验数据来看,当一个学校的利息费用超过其收入的1/10时,该校人员经费与其他公用经费的原有规模便很难保持,甚至会萎缩”。

(2)偿债能力恶化风险:高校使用借入资金与企业使用借入资金不同。企业借入资金的本金仍然没有耗费,它还是以某种可以偿还债务的形式存在;而高校对借入资金的使用实际上是一种最终耗费,其结果是不但不能弥补利息支出,还需要用其他资金来偿还本金。因此,高校举债实际上是对未来收入的提前使用,而未来收入能力的不确定性和未来支出压力的扩张性使高校的财务风险难以估量。即使支出压力按现有收入能力同步扩张,本金偿还的需求也会使未来财务结构趋于恶化,最终导致偿债能力降低。

(3)信用等级下降风险:当前银行大力推崇向高校进行放贷,就是因为高校信用记录良好,收入来源稳定,并且在性质上是国有公办。而一旦出现高校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必然直接影响到高校在银行心目中的信用等级,并对高校将来的融资造成困难,使得高校将来的现金流入可能性及筹资能力大大降低。

2.高校投资风险

笼统地说,企业的投资活动可以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两类。长期投资风险主要是现金净流量风险,而短期投资主要面临资产流动性风险。高校情况与此相似。高校的投资活动所形成的资产主要有四类:(1)教学用固定资产;(2)后勤经营性资产;(3)校办产业;(4)股票、证券等金融资产。这四类资产中,能够给高校带来净现金流入的,只有后面三种资产。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全国高校大部分校办产业都处于微利甚至是亏损经营的状况。投资金融资产的高校,也不乏在证券市场上遭到惨败的现象。只有后勤经营性资产在后勤开始社会化这几年,可以说经营得蒸蒸日上。然而由于体制上的问题,后勤经营性资产能给高校带来的现金流量的增长往往有限。因此,从长远来看,高校存在长期投资风险。同时,除了金融资产,其他资产都是无法快速变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1条同时也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从短期来看,高校的资产变现能力天生就比企业差,还有资产流动性风险。同时,这几年高校扩招之风甚烈,存在严重的过量投资现象。这种过量投资主要是体现在基建项目上,表现为高校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资金实力,盲目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实验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超过了高校正常的资金负荷,从而加剧了短期的流动性风险。

3.高校经营风险

无论是“过度投资”还是“过度负债”,归根结底都是决策者做出了不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决策。错误决策的做出既有可能是内部控制过程的失效――决策者不必为自己的决策负责,也可能是人员的缺乏――决策者本身就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Basel II(巴塞尔协定)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做出了有关经营风险的定义:“经营风险是由于内部控制过程、人员或系统缺乏或失效,或外部事件引起损失的风险”。毫无疑问,高校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的外在表现。而社会主流产业更侧重于外部实践,将经营风险定义为“企业在商品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所面临的由于市场与技术变化而引起的种种风险”。因此,笔者结合这两者将高校的经营风险定义为:由于高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教学科研等服务活动,其资产受到流失可能给高校和高校产业带来各种不同程度的风险问题。其核心是由于高校委托关系,而使高校资产配置遭受资产损失的种种风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相对于企业财务风险而言,高校财务风险是制度性缺陷在高校财务状况上的外部体现,是一种制度性财务风险。因此,对于高校财务风险的管理,更为行之有效的是从高校制度方面入手,而不是仅仅采取一些技术手段。

三、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以及高校自身的特点,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从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3个方面12项财务指标来反映高校的财务风险状况,如图1所示。

营运资金风险的概念范文第15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高校(文中所指高校均为国家投资建设的国办高等学校)在许多管理环节上的复杂性大大增加,高校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然而,资金是高校运营的血液,如果资金流转不畅甚至资金不足,将会给高校的持续发展造成很大障碍。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概念

在研究高校财务风险之前,有必要对财务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财务风险一般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进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财务风险指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这一概念是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物运动相对应的,一方面,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缺乏资金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企业的资金运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企业的资金运动按照“资金——成本——利润——资金”的运动轨迹循环,这一运动过程并非时时处处都与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的实物运动相伴而行,而是经常发生游离正常实物过程的独特运动。因此,将企业资金运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单独考虑是很有必要也是有可能的。

作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的高等院校,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既不同于广义的财务风险,也不同于狭义的财务风险。从概念的性质看,更接近于狭义的财务风险概念,只是要将研究对象换成非营利的高等院校,即:本文所研究的高等院校财务风险是指高等院校在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面临的风险。

结合以上对于风险及财务风险的理解,笔者将高校财务风险定义为:高校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在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及作用下形成的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从而使高校蒙受损失,造成其不能充分承担其社会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乃至危及其生存的可能性。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

目前,关于企业界的财务风险,我国学者提出将风险管理理论和财务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认为应当按“两权分离”后所形成的不同财务主体,将企业财务划分为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财务风险也顺理成章地划分为出资人财务风险和经营者财务风险。这样分类是为了更好地划分经营者和出资人的管理责任。然而,对高校而言,“两权分离”及多层次委托关系的存在,使得高校在事实上对财务管理也存在两个层次。因此,对普通高校财务风险的分析也应当分别从政府与高校两个层面进行。

(一)政府角度

财产所有权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经济权利。政府角度的财务风险是高校最基本的财务风险,其风险程度是高校风险程度中最高的,其他层次的财务风险管理都应以符合此财务风险的限度为前提。就具体内容而言,主要包括:

1.高等教育投资风险

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是指高等教育投资未来收益的可能变动幅度,亦即高等教育投资预期收益率的可能背离程度。它可分为系统风险(主要指政策风险、财政风险、市场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主要指内部管理风险、教学质量风险)。这是由于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普通高校,作为最终出资人的国家所要求的主要是高校带来的社会效益增值,包括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和提供智力产品两方面。因此,对这一风险的管理,将是国家首先要考虑的。

2.教育资本减值风险

在企业,当出资者投入资本以后,企业管理当局为履行其受托责任,保护投资者利益;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对资本的保全并力求不断增值。而高校虽然是非营利组织,国家也要求对高校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当然,这种保值增值必须服务于高校的生存目标——社会效益的增值,但这两年出现了所谓的净资产潜亏风险,现实表现是:高校净资产的账面余额少于净资产的应有余额;净资产结构与专项结余指标不对称;预算包干与结余留用的专项经费缺乏净资产保证。产生净资产潜亏的直接原因是预算失控,特别是对实行零基预算的公用经费使用失控。事业支出按支出对象可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以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三类,公用经费按余额的预算处理方法又可分为结余留用的专项经费和零基预算经费。实行零基预算的经费项目在年初预算时不管其是否存在余额,均应抹为零;而结余留用的专项经费余额是不能抹为零的,其未用完的余额必须仍然有资金保证。如果这部分资金因预算控制不严而被前者挤占、耗用,必然使事业基金下降,从而形成潜亏。这部分专项经费的结余指标并不会因为其资金被挤占而减少,且其余额随时有可能被拥有者投入使用。因此,净资产潜亏必然对学校的财务状况构成巨大压力,进一步使高校发展缺乏后劲,必然影响高校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自身角度

1997年,汤谷良教授明确提出财务三层次论(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并认为经营者财务处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对于高校财务风险而言,高校层面面临的财务风险更直接。在财务管理层面,与国家关注的是投入资本经营的最终结果不同,高校本身更关注现金流转的顺畅及现金性收益的增加,以确保高校业务工作的正常进行。由于风险也存在于现金流转的各环节中,所以经营者财务风险具有动态性,由此引发的经营者财务风险管理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是企业经营者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而作为非营利组织的高校,由于不存在收益分配活动,所以也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风险,高校自身的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筹资和投资这两个环节中。此外,高校的经营过程与高校财务状况息息相关,因此也应将高校经营风险考虑在内。

1.高校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的具体目标是在不影响现金流出及偿债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权益资本收益的最大化。筹资实际结果与其目标之间产生偏差的可能性就是筹资活动风险,具体包括收益风险和偿债能力风险。

高校作为国有公办的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有所不同。企业一旦经营不善,资金周转不畅,就有可能面临破产的局面。目前我国没有并且短期内也不可能存在高校破产制度,虽然很多高校财务事实上已经破产。同时,高校资金来源中,仅有银行贷款是需要向银行偿还本息的。因此,高校筹资活动风险是指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后到期无法偿还债务造成严重影响的可能性。过度举债是指借款金额超过还款能力的举债行为;不良举债是指以借款维持日常运转的举债行为。其又可具体分为:

(1)利息风险:借款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利息。对于高校而言,借款资金本身不能带来收入,更无盈利可言,利息费用只能通过学校的事业收入来弥补。举债金额越大,所付利息越多,日常运行费用中的有形效益支出比例越低。在事业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利息支出的增加必然减少人员经费与其他公用经费的支出。“从高校财务运行的经验数据来看,当一个学校的利息费用超过其收入的1/10时,该校人员经费与其他公用经费的原有规模便很难保持,甚至会萎缩”。

(2)偿债能力恶化风险:高校使用借入资金与企业使用借入资金不同。企业借入资金的本金仍然没有耗费,它还是以某种可以偿还债务的形式存在;而高校对借入资金的使用实际上是一种最终耗费,其结果是不但不能弥补利息支出,还需要用其他资金来偿还本金。因此,高校举债实际上是对未来收入的提前使用,而未来收入能力的不确定性和未来支出压力的扩张性使高校的财务风险难以估量。即使支出压力按现有收入能力同步扩张,本金偿还的需求也会使未来财务结构趋于恶化,最终导致偿债能力降低。

(3)信用等级下降风险:当前银行大力推崇向高校进行放贷,就是因为高校信用记录良好,收入来源稳定,并且在性质上是国有公办。而一旦出现高校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必然直接影响到高校在银行心目中的信用等级,并对高校将来的融资造成困难,使得高校将来的现金流入可能性及筹资能力大大降低。

2.高校投资风险

笼统地说,企业的投资活动可以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两类。长期投资风险主要是现金净流量风险,而短期投资主要面临资产流动性风险。高校情况与此相似。高校的投资活动所形成的资产主要有四类:(1)教学用固定资产;(2)后勤经营性资产;(3)校办产业;(4)股票、证券等金融资产。这四类资产中,能够给高校带来净现金流入的,只有后面三种资产。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全国高校大部分校办产业都处于微利甚至是亏损经营的状况。投资金融资产的高校,也不乏在证券市场上遭到惨败的现象。只有后勤经营性资产在后勤开始社会化这几年,可以说经营得蒸蒸日上。然而由于体制上的问题,后勤经营性资产能给高校带来的现金流量的增长往往有限。因此,从长远来看,高校存在长期投资风险。同时,除了金融资产,其他资产都是无法快速变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1条同时也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从短期来看,高校的资产变现能力天生就比企业差,还有资产流动性风险。同时,这几年高校扩招之风甚烈,存在严重的过量投资现象。这种过量投资主要是体现在基建项目上,表现为高校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资金实力,盲目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实验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超过了高校正常的资金负荷,从而加剧了短期的流动性风险。

3.高校经营风险

无论是“过度投资”还是“过度负债”,归根结底都是决策者做出了不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决策。错误决策的做出既有可能是内部控制过程的失效——决策者不必为自己的决策负责,也可能是人员的缺乏——决策者本身就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BaselII(巴塞尔协定)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做出了有关经营风险的定义:“经营风险是由于内部控制过程、人员或系统缺乏或失效,或外部事件引起损失的风险”。毫无疑问,高校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的外在表现。而社会主流产业更侧重于外部实践,将经营风险定义为“企业在商品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所面临的由于市场与技术变化而引起的种种风险”。因此,笔者结合这两者将高校的经营风险定义为:由于高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教学科研等服务活动,其资产受到流失可能给高校和高校产业带来各种不同程度的风险问题。其核心是由于高校委托关系,而使高校资产配置遭受资产损失的种种风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相对于企业财务风险而言,高校财务风险是制度性缺陷在高校财务状况上的外部体现,是一种制度性财务风险。因此,对于高校财务风险的管理,更为行之有效的是从高校制度方面入手,而不是仅仅采取一些技术手段。

三、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以及高校自身的特点,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从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3个方面12项财务指标来反映高校的财务风险状况,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