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SMART目标;区块;生态圈;中俄经贸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89

1内涵释义

SMART目标原则,S指目标明确,M指目标可测,A指目标可实现,R指目标具有实际意义,T指目标时间限制。见下表。

字母内涵1培养具体目标阐释S目标明确1培养应用、复合、创新型中俄经贸人才M目标可测1高教强省项目立项、项目成果发表、举办和参与各类竞赛、中俄高校互访交流、师资培训、岗位优配、教科研团队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优化A目标可实现1培养具有黑河学院地缘特色的中俄经贸人才R目标具有

实际意义1中俄“一带一路”的战略对接、中俄跨境电商的发展热潮、中俄经贸的互补互惠关系、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俄罗斯远东的中俄民族使命、中俄国际交流的历史传统、龙江丝路带发展的智力支持、“互联网+农业”的强省策略T目标

时间限制1短期实现论文成果、著作成果发表、教改课题立项、科研课题立项;中期实现师资培训、读博、访学,人才培养方案优化;长期实现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学术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建设

区块是指教师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创业四大模块。

生态圈的要素,主要包括竞争者、共生者、制约者、天敌和食物。其中竞争者包括内部竞争者和外部竞争者。一般竞争者与共生者存在竞合关系。制约者主要指制度制定层和教育管理高层。天敌是起到绝杀作用的高级竞争者。食物是指利益。

2区块并联、混联形成的生态圈

图1中,R1指教学区块、R2指科研区块、R3指服务社会区块、R4指创业区块;图2是R1教学区块并联示意;图3为R2科研区块并联示意;图4为R3服务社会区块并联示意;图5为R4创业区块并联示意;图6为中俄经贸人才培养区块生态圈示意。

内在竞争者包括黑河学院俄语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在竞争者,其中省内学校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大庆石油大学、八一农垦大学、绥化学院、哈尔滨金融学院等高校;省外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和深圳大学(教育部直属中俄联合培养大学);制约者包括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商务厅、国内各级经贸学术团体、学校领А⒏鞫级学院领导;天敌为省外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和深圳大学(教育部直属中俄联合培养大学);食物为生源、经费、项目、高级人才、校企政人脉和平台。

3总体策略

第一,借鸡生蛋,借壳上市。体现互鉴性、拿来主义,借壳后能脱壳。第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研讨性,集中集体智慧,协作共商。第三,基因重组,优选配对。体现各层面的合作性。第四,以资引人,施利聚才。体现舍利性,欲要取之必先予之,要让马儿跑得好与快,要先让马儿吃饱草。第五,取长补短,破旧立新。体现创新性,通过木桶效应锤炼比较优势,并形成创新理念。第六,资源优配,凝心为上。重视资源的稀缺性,将好钢用到刀刃上。第七,厚德载物,以能强院。铸就德才兼备经管师生。第八,公平竞争,多元发展。公平性,体现在抓主要矛盾,重点突出多元化发展策略,具有先后性。第九,项目驱动,注重实绩、策略性和实用性。第十,特色求胜,国际交流。注意培育地域特色,加强中俄交流。

4区块电阻分解策略

第一,教学区块分解策略。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层次化、项目化、流程化。精品课创新化、专题化。教学团队专业化、特色化。教学骨干动态化、实践化、服务化。师资培养稳定化、常态化。教学名师培养长期化、标志化。第二,科研区块分解策略。科研发展规划阶梯化、分层化、保底冲高化。科研团队集群化、竞合化。科研拔尖人才动态化、创新化。高级别人才项目支持化、奋斗化。第三,社会服务区块分解策略。专项研究校企政生联动化,信息资源传递化。横向项目应用化、参考化。决策咨询报告转化、采纳化。调研报告真实化、可操作化。第四,创业区块分解策略。机制灵活化,风险共担化,利益分享化,权责分明化,实习基地化。

参考文献:

[1]闫涛,孙晓红管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2012:2-3

[2]陈辉,倪丽娟管理学基础[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6:94-122

[3]汪克夷,刘荣,齐丽云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81-85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吉林省;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策略;人才供给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地处中国东北部的吉林省,更是明显。早些年,吉林省以重工业为经济支柱,如今社会的重心发生改变,导致整个社会需求发生变化。新兴产业因为符合经济变化的需求应运而生,从劳资关系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论方面来说,人才结构和需求等也发生了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本文基于吉林省人才规划和实际发展状况分析目前吉林省新兴产业的人才供给现状,并提出符合吉林省本土特色的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当前吉林省新兴产业人才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兴产业人才储备量不够,供需不足

根据《吉林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统计可知,2018年年末,吉林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有55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3.5%。其中,生物产业302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54.5%;新能源产业83个,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5.0%;节能环保产业61个,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1.0%。下图为吉林省新兴产业从业人员情况。吉林省根据上文可知,吉林省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缺口比较大,新兴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和占比还具有较大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吉林省人才储备量不够,供需不足。

(二)新兴产业的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配置效率低下

以软件信息行业为例,全国2019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1,768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利润总额9,362亿元,同比增长9.9%;人均业务收入为106.6万元,同比增长8.7%。2019年,东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57,157亿元,同比增长15.0%,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79.6%。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655亿元和8,607亿元,同比增长22.2%和18.1%,占全国软件业的5.1%和12.0%,比上年提高0.1%和0.6%。东北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350亿元,同比增长5.5%,占全国软件业的3.3%。与已有的研究结论和其他省份的统计数据相比,吉林省新兴产业的人才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对比2018年上海统计年鉴可知,上海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26,067个,从业人员56.8万人。吉林省大中型企业中新兴产业的数量,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高、中职称人数及企业硕博配比数都不及上海。由此可知,吉林省新兴产业人才结构配比不合理,人才配置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改善。

(三)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人才培养体系滞后

据了解,吉林省新兴产业的高端素质人才数量并不多,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部分人才需求,但是,要加快吉林省新兴产业的发展,当前的高端素质人才数量在市场竞争中不具备明显优势,这表明吉林省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力度还不够,具体表现在人才数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两方面。一方面,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而目前吉林省人才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新兴产业的人才数量需求。另一方面,新兴产业需要的人才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灵活性强,既具有知识,又具有技能。显然,吉林省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不够科学,无法满足新兴产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四)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有待完善,缺乏有针对性的人才策略

政策扶持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另一条“腿”,较好的政策能够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例如,政府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对于目前的吉林省新兴产业,除了企业本身需要努力外,还需要政府通过相应的政策大力扶持。这种扶持应是多方面的、有效的,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吉林省新兴产业严重缺乏高素质人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人才战略规划,尤其是在具体的管理体系等方面,科学化的前瞻性不够突出,没有做好人才策略筹划。

二、吉林省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协同培养技能型人才并全面落实法规与政策

根据行政区划和属地管理原则,吉林省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区出台的相关政策,根据国家的人才发展规划目标,弘扬匠人精神,坚持“政治保证,落实制度,提高质量,保障权益”的理念,培养一大批有理想、有信念、懂技术、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新时期产业工人,建设一支集技术、知识和技能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武装力量,为建设“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育大省”作出贡献。“协同”意味着如果一个整体中的各个部分能够很好地协调和配合,就会达到1+1>2的效果。吉林省可以建立一个科技人力资源战略联盟,以新兴产业为中心,整合科技优势,进行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人力资源开拓、优化和配备,以落实跨省、跨地区的科技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相关政策,把校、企、科研院所作为利益联合体,三者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以高校为支撑,重抓国家“双重”项目(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培育“双科”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并组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突破人才流动行政壁垒,完善信用评级系统,抓住各类科技人力资源,为吉林省服务,利用兼职就业项目开发等方法加速知识成果产业化;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如德国的“教育双轨制”(大部分德国理工科硕士生和博士生在企业实习一年左右的时间,确定课题,在一线实习,完成论文),理论联系实践,给企业带来专利及创新技术。

(二)全方位优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环境

吉林省可在现代工业发展中融入现代工商文明,弘扬“开明、博爱、高雅”的城市精神,普及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加强人才弹性管理,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基本点,以企业为主体,以高职院校为根本,以吉林省的管理政策为指引,以社会事业单位为补充,鼓励企事业单位职工提高业务技能,增强成就感、自豪感和自我实现感。

(三)完善留人机制,增强核心人才的地域认可度

面对人才流失的严峻情况,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完善公司的福利制度,解决好员工关心的衣食住行问题。一个企业要想留住员工,必须具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满足员工的需要,让员工有归属感。二是制定员工晋升制度,让员工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让其工作起来有干劲。三是不定期地与员工沟通,了解员工的情况,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通过研究可知,区域认同感低会导致稍不发达地域的重点人才流失。与大城市相比,吉林省在经济发展程度方面和城市环境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吉林省要想预防人才外流,就要打破传统思维,发掘区域优势,在软环境建设中留住核心科技人才,增强重心人才的地区认可度,不仅让人才从心底接受稍不发达地区的优势,而且使其追求自我价值的心理得到满足,从心底里认同企业,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更好地为吉林省的新兴产业作贡献。

(四)全力完善技能型人才结构

在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的供应渠道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振兴现有的二、三产业;二是培育新一代技能型人才,即大中专应用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实现毕业生与专业岗位“无缝对接”;三是转型或丰富人力资源培养、技能培养,主要针对“摩擦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退役军人等人群。

(五)增强人才培育意识,加大人才开发投资的力度

现有企业大都缺乏人才培养意识,吉林省需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开发投资的力度,企业只有具有人才优势,才能有市场竞争优势。新兴产业是高技术型企业,应与时俱进,吉林省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培育新型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走在时代的前沿。

三、结语

吉林省新兴产业人才发展具有较大的空间。吉林省应发展新兴产业人才供给,重点做好人才总量规划目标,抓好“高素质、拔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推进服务、制度建设和环境创新。

参考文献

[1]赵志泉.基于协同理论的中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3):105-107+111.

[2]邵华.新时期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0):72-73.

[3]陈晓伟.基层引才:机制一变天地宽―――我国欠发达地区基层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引才难题[J].中国人才,2015(19).

[4]朱苏丽,龙立荣,贺伟,等.超越工具性交换:中国企业员工―组织类亲情交换关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5(11):119-134+160.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大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逐渐接受,使高职院校的生源逐年不断增加,学生数量的增加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进行创新,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遵循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原则,培养出的毕业生能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所谓高技能人才就是具有渊博的知识,很好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适应能力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短,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再加上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还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所以,以上这些都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约因素。高职院校要想改变现状,要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把单纯的只是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改革成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高职业素养和高能力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学到本领,毕业后进入社会才能完全被社会所接收,才能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二、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社会的需要使高职院校不得不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才能被社会所接受。

1.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深厚的专业知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是学习一切技能的前提。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并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要想实现这些,首先,要改革师资队伍,许多学校的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就进入学校教学,有专业知识,但是教学经验稍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派教师出去学习,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如何更好的教好学生,也可以向企业优秀的人员学习,通过企业人员的亲身经验来现身说法,学生从中会受益匪浅。其次,高职院校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学习,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在做中学,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层挖掘他们的潜力,这种方式比只在课堂上讲解要好的多。总之,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从而为其它技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2.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学生的综合技能决定着他们是否被社会所接受,而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重任。综合技能是高技能人才的必备能力,它不但包含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包含用丰富的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因此,高职院校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这方法的能力。首先,可以让学生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让他们亲身实践去体会一下工作环境,从中他们会学习到许多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其次,可以让学生去社会上进行实践,增加自身阅历。

第三,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一些辅助课程用来讲解不同专业的职业生业规划[2]。总之,通过这些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毕业后到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3.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要想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改革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把真正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主人,课堂上教师只是组织者,只起辅助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能动性。其次,高职院校建设实训基地,把一些在课堂上讲授比较抽象的内容搬到这里来讲,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去理解要讲解的内容,这样既可以理解透彻,又可以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创新大赛,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去自主创新。总之,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大的开放空间,让他们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从中能体现其自身价值。同时,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程设计任务时,尽量考虑一些能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题,使学生在做这些课题时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3]。

参考文献:

[1]张鸿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类型与构建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6-7.

[2]韩绍鑫.浅谈高职院校创新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策略[J].科技创业家,2013.4:193.

[3]李海宗,陈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3):13-15.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第4篇

摘要:高职软件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加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改革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课堂教学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校企联合共建软件研发中心、构建以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评价激励机制,是高职软件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高职;软件人才;创新能力;评价激励机制

一、加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院校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目前,大多高职院校是中专院校升级来的,发展的历史时期短,还没有建成一支非常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专业素质相对较低。院校在进行一线教师招聘时为了提升院校档次,往往更注重教师的文聘,而忽略了对教师实践经验的考查。发展至今,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逐渐重视起“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培养方式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让教师“走出去”。院校对外同企业合作,签订教师培养合同,为教师培训提供平台,对内发展有意愿提升自己实践经验的教师,鼓励教师走进企业进修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也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还能给今后校企合作提供可能;其次,为积极进入企业锻炼学习并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予以政策和资金上的奖励,充分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最后,为企业实习教师创建团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以团队的模式鼓励创新研究,提高教师创新能力。

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教学过程中重理论、重技能、重灌输、重传授;轻实践、轻创新、轻引导,轻训练的现象较为明显,另外,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甚至形式主义大行其道,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知识结构呈点非面,形成不了知识体系,没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迫在眉睫,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

(1)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注重培B学生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更好的消化理解掌握理论基础知识;

(2)加大学生实际项目开展学时,重点培养学生编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强调学生对于宏观项目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会做软件,更会分析设计软件系统;

(4)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以团队模式进行项目开发,让学生在项目组中充当重要角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成就感及其抗挫能力。

(5)构建分层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实验用于打造夯实的理论知识体系;中级实验用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高级实验用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宏观学习眼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性的训练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内容,丰富个性化需求。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升创新能力

知识的掌握与形成离不开学习者的内在需求,学习的主动性能够更好的督促自身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以及对于知识的渴求,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问题研究的过程,从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利于创新能力培养。这一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首先,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技术手段,有利于构建知识体系;其次,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学习本专业知识,能够解决技术难题并同时接触前沿技术。研究性学习可以借助校内实训平台,合理改进实验内容和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校企联合共建软件研发中心,为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平台

软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软件企业对不同岗位人才的技能要求也是千差万别。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学校缺少企业真实开发环境,不明确企业的具体需求,老师多是直接从“象牙塔”走进“象牙塔”,缺乏工厂化的软件编程与测试经验;另一方面,学生欠缺真实软件研发实战经验,不能立即胜任工作。这种情况往往导致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变成了“半成品”,只能再“回炉”,即通过参加校外实践培训或者企业岗前培训来满足工作需求。

校企合作优势明显,学校和企业可以联合成立项目研发中心,搭建真实研发环境,企业工程师和教师带着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研发工作,同时,企业工程师也在项目实战中指导学生,形成校企双赢的合作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积极有效探索和实践。平台有效的解决了高职类院校软件技术“共性”教育和软件企业“个性”需求的矛盾,着力培养了能与企业岗位需求有效对接的软件实用人才,降低了企业培训成本和用人成本,在软件项目实战环境中培养了学生软件工程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动手能力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五、构建以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评价激励机制

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能教好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从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机制,突出创新能力的考核,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标准。

(1)评价机制要能反映期末考核重点。改革期末考核方式,改变记记背背惯性的卷考方式,由纸考改为机考,能有效促进学生平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积累和锻炼、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转变,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评价机制要能反映创新成果和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学生在课程学习、研究性学习、创新实践活动等过程中,是否主动、探究、质疑,是否有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形成方面诸多积极因素存在,是考核的重要依据,因其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

(3)评价机制要能体现创新成果的考核。有效防止部分学生创新团队成员懈怠、完全依赖他人、做享成果等不良现象;

(4)激励机制要能吸引师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反映创新成果是否完善、是否具有一定的高度。对于学科竞赛获奖、完成院省级大创项目、积极参与校企联合项目研发等成果显著的同学,在奖学金评定和发展等方面直接挂钩;对于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应从资金和政策上明确细节给予一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侯长林.高职院校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教师[J].教育与职业,2013(12):23.

[2]张广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5):176.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发展,高等院校积极培养"双创型"人才,即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推进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势所趋。"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对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建设我国为创新型国家和配合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高职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转型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知识经济 "双创型"人才 教师素质

“双创型”人才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简称,“双创型”人才培养在本文指依据科学的培养模式,凭借完备的教学资源,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高等职业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创新意识、探索精神,掌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善于洞察事理、发现机会,肯于刻苦钻研、坚持不懈,敢于推陈出新、不断尝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5年就曾经在公开场合发表《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并在文中指出:“当新的时代到来,学历不再等同于工作的时候,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寄予了新的希望,希望他们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岗位的求职者, 而应当是一个工作岗位和成功企业的创造者。”到了1998年10月,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UNESCO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关于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世界宣言:设想与行动》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两份文件都明确的指出:“为了便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等院校的教育应该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自主精神,这些将来的毕业生将不仅仅是某种或者某个工作岗位的求职者,而首先应当是某种或者某个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挑战,高等院校积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大势所趋。

2013年11月8日,“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在中国举行,至贺信专门指出:“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 而且特殊强调:“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由此可见,全面培养“双创型”人才,同样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强国的重点目标之一。

二、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注重“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并将其纳入到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的范围中来。培养“双创型”人才,使得学生从课堂走出来,走到企业去,了解企业、学习企业、创建企业,对于实现教育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社会共同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影响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与比较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进行对比而言,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以知识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以知识的运营管理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知识产业作为领头产业,以知识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的一个时代。就我国的现今情况而言,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也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唯有不断创新和不断学习,才有可能把握这历史机会,而把握机会的关键在于培养出大批的“双创型”人才。因此就会必然的要求高校继续不断深化改革,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二)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必须。近几年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增长,高校教学改革创新迫在眉睫。究竟如何创新改革,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最终培养出何种人才的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果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仍然原地徘徊止步不前的,高校的毕业生怎么可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教学必须改革创新,必须转化观念,主动培养“双创型”人才,促使高校毕业生从“高学历” 转变为“高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就业观念由原来的“等、要、靠” 向 “创新、创造、创业”的内涵转变,努力成为“双创型”人才。

(三)缓解高校就业难题的措施。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趋势的由精英型教育转变为大众化培养之后,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相应调整。2014年以来每年将近有七八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如果这样大规模数量级别的高校毕业生全部都是直接选择就业,就一定必然的引发就业危机,一定必然的“毕业就失业”。在相对艰难的历史条件下,如今的高校毕业生要改变原有的观念误区和思维方式,不能简简单单的为了找工作而去工作,而是应当积极正确对待自身价值,积极探索实现创新、创业、创造,唯有这样这才是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措施。

三、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从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情况来看,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相对很少,所占的比例从2013届的2.3%上升到了2015届的3.0%,而美国等国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高达15%-20%。由此可见,我国“双创型”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以下是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建议实施策略。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转变。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积极弘扬创新与创业教育精神,坚持实践教育“以成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点”的新型理念。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强化创业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建立创业教育基地,设置创业学院,将科研渗透到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来,逐步改革和完善已有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深入积极探索符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情绪,不断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辨识机会、 把握机会、 利用机会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具有现代精神的创新型、 创造型、 创业型人才。

(二)双创教育管理体制。“双创型”人才培养从根本上讲是一个艰巨的、系统的工程,并不是几个系部,几个专业、几个教师、几门课程就可以大功告成全面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高职院校应当成立由战略规划处、教学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校企合作处、财务资产处等相关职能机构组建的,横向联系政府、企业和社会相关部门和组织共同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共同创建一个适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一起打造一个易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政府和企业应当集合各自管理部门的资源在高校毕业生创业方面给予惠政策,携手打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环境,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创业的实践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保障。搭建一个集结各方面资源与信息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造机会让高职学生勇于实践不断尝试,敢于求异,敢于联想,敢于创新,敢于创业,用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去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从而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个创新创业平台建成之后,学生们的想法和点子就可以在这里生根发芽,不断吸取养分发展壮大,并最终开花结果。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平台来共享信息,分享资源,接受培训,寻求帮助,交流经验,通过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可以带动特色专业办学能力、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高职院校的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四)提升教师教育能力。在高职院校,一切教育和改革的关键都在于教师。高质量,强能力,有经验的师资队伍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和有力保障。教师关于创新创业的理念,经验,能力,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下的两个方面:首先是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方面见解独到;其次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实践创新,把创新创业的思路和方法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首先,可以选拔一批有潜质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或者直接参与创业实践,造就一批“创业型教师”或“教师企业家”;其次,可以邀请企业人员走进学校、走入课堂与高职教师共同研究、共同设计、共同授课;最后,还可以委派教师直接参与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举办的实践创新项目培训,并通过承接社会和企业横向课题的形式让教师自己或者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

四、教师素质提升对“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教师本身对学生就具有天然的示范作用。教育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创造创新的活动,教师创业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创造观念的改变,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业技能的增长。很难想象缺乏创新创业素质、技能和精神的教师却培养出了具有“双创型”人才特征的学生,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

教师素质,又称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指教师能够顺利地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职业活动中,自身所意识或者具有的调节和处理的,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其他相关各方密切联系的,自动自发遵守的行为方式或者行为表现,以及在此过程中和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品质和观念意识。 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教师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尤为重要。

(一)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这种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来源于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言传身教。意识决定行为,理念引导行动,高职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得自己具有这种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才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将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化给每一个学生,并体现在他们的创新创业实践中。

(二)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创新创业光靠理念、精神、想法、意志是无法顺利的完成使命的,必须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既包括所学学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创新创业的知识技能,才能很好的将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贯彻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有准备、有知识、有技术、有方法,才能让学生们更有保障的去创新创业。

(三)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目前来看,高校毕业生比较普遍的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相应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双创型”人才的这种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来自于学生自身不断的练习积累,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从教师那里不断的模仿和汲取。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本身自己就已经具有和不断发展这种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比如自身就是在创业和做项目,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让学生跟随,才能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和积累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第6篇

一、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发展同高等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相互矛盾

高等教育学面对的广大知识水平相对极高的大学生,因为该专业设置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普遍要求学生学术能力的提升,仍然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与教育学发展趋势同步。然而就当前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基本需求来看,更注重的是今后就业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强调专业知识教育,希望在教育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实用性知识,能够运用在专业领域。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发展同高等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协调,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需要采取进行深入的探究,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

(二)大学生人才培养达不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求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高校纷纷设置了学分制来考察大学生的综合情况。在学分制度体系的约束下,高等教育的目的性虽然更加明确,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事与愿违。大学生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学分,单方面的发展自身的能力,使高等教育的本质产生了变化。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专业人才不仅同高等教育的本质相违背,甚至还会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无法满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求[1]。

(三)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待完善

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各项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准则,其中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规格标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人才培养方案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培养方案是否同大学教育状况相适应、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能够保障等,如果开展了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就会浪费教育资源,事倍功半。因此还需要对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完善,严格限定人才质量标准,使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二、基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培养高等教育学人才

(一)使专业人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在培养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人才掌握了基本的理论性知识,如果脱离理论教育只是强调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就会本末倒置[2]。所以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做好基础理论性教育工作,要求大学生涉猎高等教育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构建,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学习和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帮助专业人才树立良好的研究意识

研究意识是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在具备较强的研究意识的基础上,大学生才可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力,从而更加科学的处理和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探究思维和习惯,这就今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制定的高等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时,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学分制的作用,让大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状况,在所擅长的专业中发展研究能力[3]。除此之外,还要将大学专业人才研究意识的培养纳入到培养体系中,使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将研究意识培养贯彻、落实到整个高等教学过程中,确保大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钻探、探索意识,使大学生实现从理论型向探究型的转换,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成为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

(三)提升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

高等教育不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也不仅仅包括授课这一基本方面,还要在大学生课下任务,要求大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因此在高等教育下,要想让大学生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就必须布置实践探索任务,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可以进行如下安排:1)让大学生自主完成该专业知识的搜集、整理工作,让大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资料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把握;2)设置一些较为困难的专业探索性课题,供大学生课下实践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对课题开展实证分析,及时解决疑惑,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钻研知识,凸显出高等教育实践性强的特征,培养出专业技能熟练、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地域特色;旅游人才;策略;辽宁

随着辽宁地方旅游产业特色化发展和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的打造将成为各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和亮点。具备地域特色的实用旅游人才的培养成当务之急。

一、辽宁旅游资源蕴含及特色旅游人才的需求

辽宁旅游资源丰富,民俗风情浓郁,是集满清文化、沿边优势、地质奇观、山水休闲、温泉养生等资源于一体,优势互补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其中丹东五龙背温泉、本溪温泉、辽阳汤河温泉已成为所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五女山、一宫两陵、满清皇家遗址等对辽宁地域民俗文化品牌的建立起到推动作用;鞍山、本溪、沈阳等雄厚的老工业基础是弘扬和传承辽宁工业文化的重要平台;以本溪水洞为代表的本溪国家地质公园连同花岗名山凤凰山、玄武奇观黄椅山使辽宁地区地质风貌特色明显。这些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具有打造辽宁地域特色旅游品牌的先决条件。同时,随着辽宁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把旅游业作为辽宁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在辽宁必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辽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特色旅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已经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特别是高级旅游经营管理、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营销策划、讲解等高层次应用型旅游人才奇缺。

二、辽宁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现状

辽宁旅游业要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打造地域特色旅游品牌,必须走“人才兴旅”之路,目前全省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24所,在校生共计6300余人(辽宁本科教学网),每年可输送毕业生1500名左右。其中应用型本科有10余所,如辽宁科技学院、辽东学院、辽宁财贸学院、沈阳大学、沈阳工学院、沈阳城市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大连财经学院、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渤海大学等,近年来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虽然在办学模式上有一定区别,但从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来看,还是普遍沿用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旅游教育特色不明显,应用性不够,特别是人才培养的知识内涵、技能等方面缺少地域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多数只能成为普通旅游产品开发的后备人才,而对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了解甚少,无法满足辽宁特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具有特色的、高层次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如特色导游讲解、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策划、旅游经营管理、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项目建设等)。不能成为辽宁特色旅游发展的智力保障,将来势必造成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三、辽宁地方特色实用旅游人才培养策略

要做到可持续发展,打造地域特色旅游品牌,必须走“人才兴旅”之路,因此辽宁地域特色旅游管理、开发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1.依据市场需求细化培养目标。要培养适销对路的旅游专业人才,明确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面对我国旅游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需要紧扣旅游市场需求变化,依托自身的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走多元化道路,实时调整、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人才专业化。如可以将旅游管理专业分为导游、游客信息服务、市场营销与旅游产品开发、会议与活动管理、运作管理、团队领队、散客旅游营销等方向,将酒店管理专业细化为烹饪管理、餐厅服务管理、酒店设施管理和客房管理等方向,使培养出的人才有明确的专业就业方向。

2.依据地域文化及特色旅游资源制定相关政策。要培养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人才,需要高校相关政策的支撑,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三省之一,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目前,辽宁省高校并没有制定与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相关的政策,这无疑不利于特色旅游人才的培养,因此,各大旅游专业高校,需要在对各地市旅游资源和地域文化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地域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如辽宁省是满族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针对这个特点,各旅游高校也要适当的开设与满族文化有关的课程,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要更多的侧重满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

3.优化课程体系。为了适应旅游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必须科学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人才市场未来需求变化,根据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实行“通识+专业+实践(校内校外)”的模块化教学,压缩与专业无关的思想教育课,增加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种类,延长实践课时。在课程的安排中,要注意课程设置的梯度、层次之分,在一年级应以专业基础通用课程为主,奠定理论基础;二年级细化、深化专业方向课;三年级加强现代科技如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软件分析等的应用性教学,并设置专题讲座、进行实地调研,对新兴热点做深入剖析,为学生积累实战经验;四年级为专业实习。通过课程的逐步深入,强化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

4.重视实训环节建设。实训环节的建设除了课程安排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整合校内资源,设立包括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模拟餐厅等在内的校内旅游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仿真的训练环境,增加操作技能。如可以利用校内宾馆、餐厅作为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实习,并组织专人指导。二是旅游院校与旅行社、饭店、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联系,走校企结合的道路,这也是美国旅游高等教育最鲜明的办学特色。

5.加强地方特色旅游教材的建设。要培养地域特色旅游人才,必须要有特色旅游教材相配套,这是旅游专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因此,各高校要根据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引进适合的教材。同时,还要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编写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总之,只有教材规范、成熟,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植。虽然教育与经济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为保证地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可以发挥其指导、引领作用,进行政策扶植,资金支持,体制上完善。如完善旅游人才发展占率规划,保证旅游人才资源持续发展与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加强对旅游教育的指导与监督,推进高校行业的校企结合和产学研政一体化,提高旅游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建立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旅游教育培训师资队伍。逐步建立一套系统的、高效的大旅游教育的人才开发体系和开发机制;同时,政府还可以为高校和企业建立一个畅通的人才交流平台,保证人才与企业的顺利对接。

(三)加强学校与各方面的沟通交流。旅游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要想使高校培养的人才适应其发展的需要,旅游企业要积极参与、培养的学生达到与旅游企业的零对接,其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旅游企业的积极参与。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机遇,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因此,加强校企合作非常必要。同时,各旅游高校之间也要加强合作,互相交流经验,加强学术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的合作,共同提高。总之,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只有目标定位科学,课程体系合理,教材扎实。研究深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得以完善,旅游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成果才能突显。

【参考文献】

[1]孙杰利.浅谈旅游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广西轻工业,2009(9):198-199.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国际贸易;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已广泛地融入到全球性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并且越来越占据着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国内相关企业同英语国家企业的联系和贸易往来也越发频繁,甚至日常化。与国际间贸易往来相适应,目前我国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是与日俱增,一方面,企业及社会对掌握丰富专业知识和具备高综合素质的商务人才需求在逐步增加;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对传统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法和方式更高更现实的要求。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商务英语作为国内的一个新兴学科领域,发展虽然非常快速,但是也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人才进行了需求方向上的分析,同时剖析了我国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缺陷现状,提出符合国际发展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措施及策略。

一、人才需求分析

1.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至关重要。商务英语是一门以英语语言学为主体,以服务社会经济、实现国际交流为目的的重要交流工具。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作为世界通用的英语越来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沟通交流作用。英语以它跨区域性的、甚至是那种特有的强势在发散和传递着各种各样的商业信息,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商业洽谈、商业电函、商业协议以及商业合同等等一切国际商务往来,大都是通过商务英语来实现的。商务英语人才的专业知识、处事能力和综合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国际商务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强商务英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将会成为众多企业纷纷追逐的对象,因此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商务英语的人才将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中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交易的成败。

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商品交易时,商务谈判是买卖交易双方通过函电或者是口头方式进行业务的洽谈与沟通。在运用到商务英语进行谈判的每个环节时,都应做到内容准确无误,丝毫不能有差错。商务活动中商务函电是一个重要组成的部分,是通过邮寄或其它电讯设备设施,如电话、电传、电报、邮件等而进行的商务对话。21世纪属于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函电简便及快捷的优势,使用商务英语进行有效交流,提高业务量和业务效率。以上各种商务行为中的交流方式均凸显了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无处不在,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人才需求量缺口较大。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新外贸法》于2004年7月1日起颁布实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进入了难得的黄金时期,商务英语的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地拓展,我国众多企业开始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目前,开拓海外市场的不管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民营中小企业都存在着紧缺商务英语人才,从而使得掌握商务英语的人才如单证员、报关员、外销员、货代员、报检员等越来越走俏职场。前程无忧作为国内著名的人力资源网站,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仅2011年底该网站就了21000多个需求职位全部来自全国的2000多家外贸企业。而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也有相关的统计数据,我国高校每年的经济大类毕业生与全国人才市场对国际商贸类人才的需求完全不成正比,缺口很大。

对外贸易经济的迅速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曾经有人预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形成最大冲击的将不是制造业、汽车业,而是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随着对外贸易的企业数量大增,通晓国际经贸知识和规范的、特别是那种具有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扎实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必将大量短缺。目前,我国大约有36万家企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而国内却只有不到10万名专业人才取得了外销员资格证书,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的人不多是其中的最主要原因。外贸公司就必须拥有懂得商务英语从事外贸业务的外贸人才,业务量小的几名足够,业务量大的则需上百名的外贸人才。外贸人才的奇缺,说明商务英语人才必定大受欢迎。根据初步统计,未来10年,商务英语专业的商贸人才将是最受欢迎的热门人才之一。

二、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缺陷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是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批准建立的,目前在我国设置了商务英语及其相关课程已有700多所高校。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已经开始规模化地培养起商务英语人才。同时,《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作为纲领性文件,对商务英语是这样诠释的:“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围绕贸易、投资开展的各类经济、公务和社会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管理、营销、金融、贸易、旅游、新闻、法律等。”众所周知,商务知识与技能、语言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及人文素养是商务英语课程的四大核心内容。但是,具体的施教过程中,该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出现孰重孰轻的问题。那就是,把语言知识和技能课程设置为重,还是把商务知识和技能课程设置为重,还是一碗水端平,不分孰重孰轻?目前部分学校把语言知识和技能作为了重点,于是商务知识和技能课程的设置就轻了许多;反之,则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前者的基础作用。我国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现归纳如下:

1.人才培养不能准确定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首先面对的是国贸专业学生的挑战,其次是受到拥有英语、经济双学位学生的挤压。在各个高校,了解到的情况是商务英语专业仅仅是加入几门经济类课程,而对于商务课程及英语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几乎没有。也就是说,仅仅是简单的相加了商务课程和英语课程,结合的事情无人管、无人教、无人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出的人才,在面对竞争时,就很难体现出其优势,也许完败在之前提到的两类人才。因此,如何让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产生自信,认可所学专业?如何让他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中成为佼佼者?培养商务英语人才到底应该如何具体实施?正是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研究者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核心问题。

2.教材落后于时代,教学滞后于市场。目前,图书市场上关于商务英语等方面的教材多、繁、杂,整体上都比较落后于时代,虽然偶尔会改进,但是依然问题突出,甚至是严重。比如在介绍了一些外贸操作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概念,如“电汇(T/T)” “付款交单(D/P)” “承兑交单(D/A)”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汇率、利息和风险状况等因素,“电汇”的使用是较为频繁,而“付款交单” “承兑交单”已经出现得越来越少。还没毕业,部分学生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他们所使用的教材落后于时代,并不实用。另外,教材和教学内容均只是一厢情愿地强调理论知识,反而恰恰忽视了实操性及其他辅助内容,如商务礼仪、跨文化交际等,这些辅助课程其实在与国外客户沟通、交流方面均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3.教师只懂理论,整体素质不高,师资力量薄弱。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不力,跟该专业没有鲜明的特色,教师只懂理论,整体素质不高,有较大关系,另外教师影响了专业特色的发挥,整体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授课教师能用英语授课的,基本上却是用汉语在进行讲述,即使是用英语讲,也仅仅是生搬硬套地翻译。由于商务英语在国内发展的历史时间很短,相关专业人才还不多,现阶段从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一般是普通的英语专业教师转过来教商务英语,虽然这一类型的教师英语水平较高,但是商务知识的匮乏是硬伤;还有一种情况是,商务及英语知识都具备,并且有一定的从业经验,但是缺乏教育手段也是事倍功半。上述两类教师各有优缺点,因为缺陷明显存在,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专业能力表示怀疑,教、学均不会有好的结果。

三、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措施及策略

1.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商务英语教师可以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加以进行运用,进行案例教学法、演示法、双语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建立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们进行的小组合作要大加鼓励,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自学能力是可以逐步培养的,好的学习气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方面,学校可以改变考卷进行考核的传统方式,创建新的评价机制来考核商务英语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实践等各个方面,把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当作重点,对学生的判断和评价属于综合能力的考核,不但要掌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更要考察学生实操动手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是指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之间发生的交际行为。在国际商务交流活动中,商务活动的障碍往往是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很受当地区域文化影响的,所以说,区域文化的快速发展直接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沟通不畅会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因此,学校应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了解机会,培养学生学会懂得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只有了解了文化的差异,掌握了一些交际技巧,才能培养出良好的交际习惯,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才会较大地提高。

3.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不仅应具有听、说、读、写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具备现代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精通商务贸易相关惯例、法规,还必须熟悉计算机操作、网络化办公及网络安全知识,并能承担企业的商务洽谈及合同协议签订等日常工作,能从事国际营销、外贸管理与对外交流工作,能独立完成各类企业的进出口各项环节的运作。同时,学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便在进行商务会谈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这些都是一名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应具有的品格。

参 考 文 献

[1]郑黎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商务能力培养[J].教育理论.2007(9)

[2]邓晓婷.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建设[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3)

[3]李玉萍.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9)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第9篇

一、辽宁旅游资源蕴含及特色旅游人才的需求

辽宁旅游资源丰富,民俗风情浓郁,是集满清文化、沿边优势、地质奇观、山水休闲、温泉养生等资源于一体,优势互补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其中丹东五龙背温泉、本溪温泉、辽阳汤河温泉已成为所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五女山、一宫两陵、满清皇家遗址等对辽宁地域民俗文化品牌的建立起到推动作用;鞍山、本溪、沈阳等雄厚的老工业基础是弘扬和传承辽宁工业文化的重要平台;以本溪水洞为代表的本溪国家地质公园连同花岗名山凤凰山、玄武奇观黄椅山使辽宁地区地质风貌特色明显。这些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具有打造辽宁地域特色旅游品牌的先决条件。同时,随着辽宁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把旅游业作为辽宁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在辽宁必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辽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特色旅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已经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特别是高级旅游经营管理、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营销策划、讲解等高层次应用型旅游人才奇缺。

二、辽宁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现状

辽宁旅游业要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打造地域特色旅游品牌,必须走“人才兴旅”之路,目前全省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24所,在校生共计6300余人(辽宁本科教学网),每年可输送毕业生1500名左右。其中应用型本科有10余所,如辽宁科技学院、辽东学院、辽宁财贸学院、沈阳大学、沈阳工学院、沈阳城市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大连财经学院、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渤海大学等,近年来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虽然在办学模式上有一定区别,但从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来看,还是普遍沿用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旅游教育特色不明显,应用性不够,特别是人才培养的知识内涵、技能等方面缺少地域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多数只能成为普通旅游产品开发的后备人才,而对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了解甚少,无法满足辽宁特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具有特色的、高层次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如特色导游讲解、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策划、旅游经营管理、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项目建设等)。不能成为辽宁特色旅游发展的智力保障,将来势必造成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三、辽宁地方特色实用旅游人才培养策略

要做到可持续发展,打造地域特色旅游品牌,必须走“人才兴旅”之路,因此辽宁地域特色旅游管理、开发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1.依据市场需求细化培养目标。要培养适销对路的旅游专业人才,明确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面对我国旅游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需要紧扣旅游市场需求变化,依托自身的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走多元化道路,实时调整、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人才专业化。如可以将旅游管理专业分为导游、游客信息服务、市场营销与旅游产品开发、会议与活动管理、运作管理、团队领队、散客旅游营销等方向,将酒店管理专业细化为烹饪管理、餐厅服务管理、酒店设施管理和客房管理等方向,使培养出的人才有明确的专业就业方向。

2.依据地域文化及特色旅游资源制定相关政策。要培养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人才,需要高校相关政策的支撑,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三省之一,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目前,辽宁省高校并没有制定与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相关的政策,这无疑不利于特色旅游人才的培养,因此,各大旅游专业高校,需要在对各地市旅游资源和地域文化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地域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如辽宁省是满族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针对这个特点,各旅游高校也要适当的开设与满族文化有关的课程,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要更多的侧重满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

3.优化课程体系。为了适应旅游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必须科学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人才市场未来需求变化,根据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实行“通识+专业+实践(校内校外)”的模块化教学,压缩与专业无关的思想教育课,增加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种类,延长实践课时。在课程的安排中,要注意课程设置的梯度、层次之分,在一年级应以专业基础通用课程为主,奠定理论基础;二年级细化、深化专业方向课;三年级加强现代科技如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软件分析等的应用性教学,并设置专题讲座、进行实地调研,对新兴热点做深入剖析,为学生积累实战经验;四年级为专业实习。通过课程的逐步深入,强化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

4.重视实训环节建设。实训环节的建设除了课程安排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整合校内资源,设立包括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模拟餐厅等在内的校内旅游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仿真的训练环境,增加操作技能。如可以利用校内宾馆、餐厅作为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实习,并组织专人指导。二是旅游院校与旅行社、饭店、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联系,走校企结合的道路,这也是美国旅游高等教育最鲜明的办学特色。

5.加强地方特色旅游教材的建设。要培养地域特色旅游人才,必须要有特色旅游教材相配套,这是旅游专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因此,各高校要根据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引进适合的教材。同时,还要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编写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总之,只有教材规范、成熟,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第10篇

(一)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发表的蓝皮书表明:中国旅游业收入逐年创新高,旅游市场呈现出“两高一平”的局面,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入境旅游平稳增长。我国旅游业的增长使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世界第一客源国,以及较大的旅游目的地国。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服务范围较广的产业,就业门槛较低,能够吸纳大规模的毕业生。同时,我国各地区的酒店业管理人才缺口也非常大,就北京、上海来说,酒店业管理人才缺口均在55万以上,并且现在每年新增的旅游企业中,中、高级管理岗位就有一千多个。由此可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将会大大弥补岗位人才缺口的局面,应用型、技能型、素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不愁将来会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潜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家长和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不了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岗位需求严重脱节、旅游业不合理的用人制度、社会各界对旅游行业的偏见等因素致使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的“潜流失”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许多家长和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有错误的认识,认为旅游管理专业一毕业就能担任管理层职务,这种眼高手低的择业观念,致使很多家长和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很是失落。所以部分学生会选择转专业或者是修读双学位来达到将来不从事旅游管理岗位的目的,尤其是本科毕业生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占总学生规模的不到35%,许多毕业生都从事了不对口的职业,形成了“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的就业局面。

(三)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亦有困境

一般按照理论上讲,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势必会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情况不容乐观的是,旅游管理人才的供给质量无法满足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人才“供需”矛盾日趋明显。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高校紧跟社会岗位的需求,纷纷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每年报考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远远超出了旅游企业可提供的岗位;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又是“弱势专业”,许多考生在不了解旅游管理专业或者是“被调剂”的情况下误学了旅游管理专业,结果造成旅游管理专业大量流入其他行业,未入行,先转行的局面。由于教学模式的缺陷以及学生的个人态度造成了旅游企业在招聘旅游管理人才时迟迟招不到人或者是招不到合格的毕业生。这样给企业、学校、学生都带来的困惑,陷入了无尽的恶性循环中,这样旅游管理专业会给后来的学子和家长带来这样的影响:学习旅游管理专业难就业、就业面狭窄、找不到工作等等诸如此类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极为不利的负面评价。

二、影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因素

(一)现阶段旅游业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合理、不公平

旅游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功利性较强,企图缩减用人成本,因此,招聘人员时过分强调毕业生是否具备丰富的旅游管理经验或旅游从业经验,完全忽视了毕业生的可塑性和再造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不合理的教学模式的培养下缺乏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但是如果就因为这个原因将旅游管理专业求职者拒之门外,是否会显得旅游企业不通情达理?旅游企业要充分考虑到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优胜劣汰的选拔机制,为广大旅游管理毕业生提供一个可以施展自身能力的平台,经过严格笔试、面试和考核后择优录取。另外,旅游业的现实情况:管理人员要从服务人员做起,要做好饭店管理者,必须具备基层服务人员和部门经理的经验。而且服务人员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都较低,很多毕业生眼高手低,觉得自己高校毕业,可是毕业后还是照旧需要从基层干起,不甘于基层等服务客户的工作,毕业生从事旅游管理行业局限了个人的发展空间,造成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1.缺乏合理有效的旅游职业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没有正确的认识,盲目的将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等同,忽视了毕业后所要从事的是旅游管理职业,而非是旅游本身;另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盲目跟风,在校期间只忙着报考旅游证、二级计算机证书以及教师资格证,证书缺乏针对性,对学生日后就业用处不大,忽视了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奋斗目标的规划,学生在旅游行业就业的愿望不强烈。

2.缺乏必要的就业准备

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对于从事旅游管理的晋升行规无法坦然接受。在情理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学生在家里被奉为“天之骄子”,可是如果从事旅游管理行业就要从基层服务员干起,大部分大学生心气高、碍于面子,不愿意从事较不体面的服务性行业,就业心理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在校期间没有从事服务管理的实践经验,大学毕业后无经验之谈,更不要说可以在短期时间内提升为正式的管理部门高层干部。

(三)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旅游管理专业的开设与社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部分高校只是生硬的培养学生,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不负责任,沿袭落后的教学体制,没有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体系,导致学生理论能力较强而实践能力较差,无法满足旅游行业就业岗位的要求。

2.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没有针对市场需求而设置,而且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外向型旅游行业的岗位需求。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在初级教学阶段,比如在大一、大二年级,以专业理论教学为主体,忽视了对实践应用类课程的设置,致使学生缺少了许多锻炼的机会。另外,教材内容太陈旧,缺乏系统新和创新性。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办学模式

各个高校在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之前,要明确并制定出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有紧紧围绕的中心,不至于盲目追求办学模式的创新,而与教学任务严重脱节。值得部分高校的借鉴的是,在国际较发达的地区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当明确,国内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高校,比如旅游教育领域世界排名第二的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制定了旅游管理专业招生-在校学习-岗位实习等环节分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适合旅游业、旅游教育、旅游行政部门以及其它相关行业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旅游管理人才”。那么,如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立足于旅游业发展的岗位需求,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复合式创新型的旅游管理人才;第二以岗位实践能力为核心,建立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思想意识协调发展的培养体系;第三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外向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级旅游专门人才;第四延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时间,实现教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管理技能的相辅相成。

(二)建议高考生理性报考,招录有行业内就业意愿与行业潜质的学生

部分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由于缺乏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以及“在服从调剂”情况下被调剂到旅游管理专业,这一部分学生在对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学习的时候,对这门专业感到很失落,甚至通过选修双学位或者是转专业来改变自身的未来职业选择。要想培养出综合型、创新型、外向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学校要从招生源头做起:首先要宣传学习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个性特征,比如说酒店服务人员要具备外向型的性格特征,旅游资源管理专业的学习内容、未来就业方向等情况,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旅游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专业选择,防止考生错报专业,经过正式学习后才发现实际的旅游管理专业与自己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其次,教育部和各大高校要加大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平台、报纸、白皮书等形式向广大高考学子具体介绍旅游管理专业,可以为学生报考志愿提供参考依据,便于考生作出理性的专业选择。这点,各大高校要借鉴旅游教育领域排名第二的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经验:第一,该学校在招生时不仅注重考生的成绩,而且会进行一定的笔试、面试或者电话交流,了解学生的喜好态度以及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就业方向,反馈给学生专业评估报告,招录有行业潜质与行业内就业意愿的学生;第二,努力加强专业建设,增强旅游管FCENTURY理专业自身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努力将该专业做大做强,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管理专业。

(三)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科学设计课程设置

高校专业是否成功很大的一个影响因素便是课程的设置,其代表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知识的架构。目前旅游业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其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且还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外语、计算机互联网等综合运用能力,能够与客户进行顺畅的沟通,以及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这对于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来说需要作出合理的规划、设计:首先,要坚持课程设置与旅游行业的实践性特征相符合,又要具有专业综合性的原则;其次,课程的开设要注重理论的应用型,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另外,学校要注重初级阶段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旅游管理专业不同于学术性的课程,教学理论离不开与实践的结合,因此要克服以往旅游管理专业在大一、大二课程设置上缺少实践应用类课程,重视对学生初级阶段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他方面,要增加选修课程的范围,合理设置涉及人文知识、自然知识、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则和惯例等方面的课程,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岗位,丰富的知识储备对于个人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除此之外,学校要不惜投入重金邀请旅游业资深专家学者参与课程设置,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招聘对口教师,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专业性、针对性与应用性,提升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行业的竞争力。

(四)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高校因素、社会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干意识,为竞争激烈的旅游管理岗位降温。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创业,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笔者建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完善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就业或者创业类的指导性课程不要仅仅局限于“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这两门选修课,要增加实战演练性的课程;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定期聘请校外专家、企业界人士或者校内创业成功人士来校做一些创业经验之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保障安全和不影响正常学业的情况下在旅游企业兼职,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总结丰富的工作经验;教育部和高校要加大对旅游管理专业创业教育财政和政策的支持力度,积极筹备的创业基金,拓宽大学生开设特色旅行社、小型旅店筹集资金的渠道;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要树立起正确的择业意识,不要企图毕业后自身的事业能够一蹴而就,要在兼职实践中踏实肯干、任劳任怨,要甘愿从基层做起,避免眼高手低,在兼职过程总结出旅游管理的新思路,为自身日后的创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政府要引导旅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增加寒暑假大学生实习岗位,维护大学生实习的劳动合法权益,保障大学生在实现期间的人身安全。

(五)对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提供实习平台

目前来讲,校企合作教学在各大高职院校中应用的较广泛,旅游管理专业带有自身的特性,其不需要进行实验研究,也不需要呕心沥血的撰写学术报告,唯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本身的实践演习能力,学生只有在亲身体会旅游管理专业的岗位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以致用。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取得卓有成效的形式有多种,笔者从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出发,将校企合作的形式分为三大类:一是以校企股份合作模式联合办学、企业参与旅游院校办学、校办企业等为代表的以办学模式为校企合作的结合点;二是合作形式为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顾问委员会等以以实践教学体系为结合点;三是体现在理论教学体系上,表现为编写特色旅游教育教材、开展专题讲座、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等。笔者建议从以下校企合作模式出发,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一体化:一是旅游企业根据工作岗位需要与学校共同确定培养对象,签订用人订单,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签订订单的用人单位就职,旅游企业也省去了不少人才招聘环节、节约用人成本,实现了校企双赢;二是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和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的校企股份制合作模式,企业不仅为旅游管理专业提供实习场地,还在教学领域开展合作。企业及时的向高校汇报国内外旅游饭店业发展的新动态、新信息,同时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三是高校投入资金根据专业特点建立实训基地,集学校的主体地位和酒店的载体地位为一身。校办企业实现产教合一,既能实现人才培养效益,又能创造经济价值。

(六)借鉴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利用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时间,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行业认知、专业知识的深化以及实操技能的锻炼四个方面逐级深入、环环相扣,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帮助毕业生热爱、了解自己的专业,进而乐于走进旅游行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国内外有必要借鉴其成功经验:大一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综合分析学生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启发学生对职业做出初步的定位,并且为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制定出短期、长期的学习计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对自我个性、能力有了充分的认知;大二时。随着专业课程的逐步增多,再加上学生对工作岗位环境接触的机会较多,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专业认知实习,开设一些认知实习课程,促使学生形成对所要从事岗位的初级认知;大三时在课外要延伸实践教学,积极开展一些专业技能大赛,通过模拟工作环境,提供实践演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业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还要建立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走入企业岗位,在实际工作中了解酒店的工作流程,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尝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七)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师资力量对于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质量提升非常重要,要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素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首先就要建立“行业实践+研究平台+创新团队”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旅游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学校要定期对教师队伍展开培训,考核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组织教师亲自去观摩旅游企业的运作方式、市场营销等机制,教师在亲身体验之后,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才能有机的将这些事例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学校建立区域旅游经济研究所,进行创新团队建设,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可操作的平台;学校要重视教师与校外先进旅游管理师资队伍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意识到自己教学的不足,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学校从旅游企业中引进、聘请高水平的业务人员参与教学过程,改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相长,在产研学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更新教学观念,为培养出应用型、技能型、素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而努力奋斗。

四、结语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正面临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就业形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不仅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了满足国家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导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科技人才和行业技术骨干或领军人物[1]。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淡化知识传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核心环节是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2-3]。实验教学是巩固学生理论学习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规范基本操作、培养科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树立安全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有效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保障[4-6]。2013年许昌学院成为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首批试点单位,2015年确立为河南省高校转型示范单位。教育部将许昌学院转型探索赞誉为“许昌模式”,同年4月,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到校调研,对许昌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思路与实践,以及学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条路子很好,要继续走下去。为了落实各级领导的嘱托,学校大力推进应用技术型大学改革试点、示范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是许昌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7-8]。针对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基础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1.1实验教学内容开设现状

(1)实验教学内容重复或雷同。化学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各门课程教学内容自成体系,造成同一实验技能的训练与方法在不同课程的实验中重复出现,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2)实验教学内容与时展不同步。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滞后,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的相关教学内容匮乏。仅仅是对理论的简单验证、难以实现对已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3)实验教学内容中主要是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较少,设计性实验基本没有开设。由于地方院校教师资源匮乏,学生人数多,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因此,绝大多数学校实验教学内容根本就没有开设设计性实验。

1.2实验教学组织现状

(1)重结果,轻过程。实验教学组织多采用学生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教师讲授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实验演示和批改实验报告的教学模式。学生疲于应付撰写预习实验报告和实验报告,对实验操作要领、实验处理方法、基本原理一知半解,不能将已经学过的实验操作灵活应用于设计性实验的设计或生产实际。(2)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学习方法不妥。很多教师的实验教学仍是按“预习—讲授与示范—实验操作—撰写报告”四步教学法进行。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学生学习无主动性,预习应付形式,看实验步骤操作,不会观察与记录,实验报告基本上是将预习报告内容再抄一遍,不会简单的表述实验内容、不会处理实验数据、没有实验结果或结论等。

1.3实验教学学习效果考核现状

评价方式单一。实验教学考核基本上采取的是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主要是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成绩;期末考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笔试,将已学过的实验教学内容整理成考查试卷,进行考试;另一种是实验操作考查。后一种方法较前一种方法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存在考核场地容量、教师数量、考核内容偶然性较大、评分依据随意性较强的弊端。总体上,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查力度,即实际操作与实验设计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极小。

2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2.1实验教学内容开设策略

—系统化策略打破传统无机、分析、有机和物理化学四大化学教学内容体系,重组实验教学材料。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与学校实验条件,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预设。合并重复、雷同内容,压缩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增设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的设计性实验,整合基础单元操作实验为综合性实验,开放创新创业实训项目。比如将基础单元操作过滤、重结晶、红外光谱分析、熔点测定等实验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个综合性实验,通过综合性实验教学,学生不仅能在鲜活的案例中掌握基本单元操作的实验操作规范,而且可以加深理解在实验或生产中如何灵活应用这些基本单元操作。让学生在实战中逐步成长,体验教学内容的精髓,可以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与迁移。因此,综合性实验是基础通向专业技能的重要桥梁。

2.2实验教学组织策略—自主学习策略

2.2.1实验预习组织—翻转课堂策略

首先由教师精心制作短小实验教学视频,一般视频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之内。学生课外观看视频讲解,提出疑问,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己解决疑问、生生交流解决疑惑或师生在线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达到预习的目的[9]。

2.2.2实验设计指导—阶段式指导策略

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包括:确定实验课题—提出实验假设—实验过程(实验所需药品器材、观察实验现象、收集数据等)—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根据现代自主性学习理论,分阶段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第一阶段为学习阶段,从大二开始,大约一年时间,让学生进入教师科研室,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学习查阅文献方法、选题、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实验现象观察与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等,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第二阶段为模仿阶段,大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学科前沿,大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科研论文,选定实验课题,小组讨论,确定实验假设,拟定可行性实验步骤、预期性实验结果,提交教师评阅实验设计的可行性。模仿阶段经过考核通过的学生,方可进入第三阶段,即体验阶段,该阶段学生自己通过查阅文献,选定课题、制定实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修订实验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方案设计的合理性,验证设计的可行性,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总结实验设计的问题与不足。

2.2.3实验操作过程指导—先思后做,先做后议策略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实验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演示或示范实验操作,学生仅是按照实验程序操作,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缺失。实验操作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完整的实验操作过程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操作与收集数据、实验结果处理。只有精准地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精准指导实验操作的基本策略:首先,实验准备时要先思后做,做到实验操作时,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实验过程要先做后议,做完实验后,实验疑惑同组交流讨论或与指导教师交流讨论,做到实验无疑惑,不留知识盲区、死角。第三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如何发现异常实验现象,避免实验操作安全事故发生。认真、仔细、有序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能发现实验中的异常现象,防止突发事故;能有效控制干扰因素,获取数据较准确;实验结束后正确、安全存放仪器或产品。最后是指导学生学会实验结果处理。能采用数学公式、图表等恰当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能简明扼要地呈现自己的结论。

2.3实验教学学习效果考核策略—过程化策略

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能对教学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传统实验教学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学习效果评价,应符合实验教学规律,同时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增设学生实际操作规范、实验设计、实验现象与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处理与结论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强调实验教学过程性评价,细化考核指标,突出平时考核成绩的权重(70%),淡化期末考核成绩(30%)[10]。引导学生养成实验操作规范、记录详实、现象表述准确、数据处理与分析问题到位的习惯。

3结语

总之,紧跟时代步伐和适应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打破传统“四大”化学学科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研究符合本学院实际与特色的实验教学策略,使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于推动地方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与改革创新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鞠志宇 牛亮峰 李公春 吴长增 单位:许昌学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罗正祥.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实践与体会[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5):1-3.

[2]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7):35-38.

[3]苑壮东,孔亚杰,王静霞.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课程体系改革[J].化学教育,2016,37(2):33-35.

[4]张微,温光浩.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加强实践育人工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148-150.

[5]陈步云,陈旭凌.浅谈我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体会[J].实验室科学,2010,13(2):35-37.

[6]李鸣华,李欣.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3):8-10.

[7]卢红梅,符剑刚.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思路[J].学术探索,2012(10):177-179.

[8]鞠志宇,吴长增,陈新华,等.地方高校化工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模式探索[J].化学教育,2016,37(4):52-55.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应用型;项目教学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工业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指工业设计师用工程技术手段按照美的规律和智能规律创造对象世界,是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的一项特殊审美与创造活动。也可以理解为,设计师以工程技术手段和设计美学为基础,对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工艺、形态、色彩及表面处理等因素,从社会、经济、人类心理认知以及技术和艺术的角度进行综合处理,以创造出符合人类物质、精神需求的现代化产品的创造性活动。工业设计是现代工业、现代科技以及现代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要的条件。

我国工业设计肇始于改革开放。随着产业链的丰富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快,工业设计人才需求旺盛。这一时期,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开始纷纷转向,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生产需要,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第一批工业设计人才诞生了。在他们身上,同时具有传统工艺美术精神和现代化工业设计能力,可以集中理解为“造物”的能力。时至今日,我国产业发展布局已经较为完善,然而产业升级发展却明显落后。因此,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也应该抓住机遇、顺势而为,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地方经济建设为输出平台,打造特色专业发展之路。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背景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以地服务地方经济为引导,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广阔视野的高素质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通过完备的课程体系,开阔的设计视野,丰富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进入产品设计领域的多元通道,最终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特色专业。

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工业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质,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从国家层面来讲,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发展,工业设计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非常关键;从社会层面而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旺盛,而转型升级发展的核心力量在于人才,因此,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从学校层面而言,不断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就应该从专业转型升级发展入手,以实践性、应用型为切入口,培养具有应用能力的人才。就目前现状而言,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还存在很多障碍,其中一些关键问题应该得到实际解决。

第一,解决学生“只会模仿、不会创作,只会操作、不会创意”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创意思维的能力。

第二,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体现应用技能型教育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解决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形成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教学与管理的机制。

第五,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新的专业人才质量目标。目前,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校认为优秀的学生,企业却认为不合格;学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企业却认为技能不高。产生这种人才评价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在制定人才质量目标方面脱离社会需求,不能以社会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情况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定依据。因此,必须建立一种供需双方都认同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3 具体策略研究

地方高校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在指导思想、目标定位方面应该以国家教育方针、地方经济为指导,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科学制定;具体到专业方面,应该从教学内容和方法、师资结构、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就业创业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现将部分具体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以课题形式组织开展教学。改变传统按教材章节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以课题进度代替教学章节,课程组织以课题形式开展,根据项目实施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节奏紧凑,引人入胜,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以学科竞赛促进教学。通过学科竞赛的形式促进教学,通过竞赛,可以和同类院校相关专业教学成果进行对比,同时可以建立起互助机制,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教学。

第三,引入项目制教学方式。通过项目制教学,在学校内建立起“课堂氛围即企业氛围、课程作业即企业项目、课程考核即企业成果”的实践氛围,让学生在校就能接触真实项目,培养实践能力。

第四,鼓励跨专业、跨学科学习交流。工业设计专业是属于工学范畴还是艺术学范畴,争议由来已久。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发展表明,工业设计专业不能纯粹偏向工学或者艺术学,而应该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因此,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掌握不同专业的知识,扩大视野,以期设计出更加完善的作品。

第五,以实践实训基地为平台,打造多元课堂模式。传统实践实训基地只是作为学校教学的辅助方式,存在“走过场、走形式”的弊端。因此,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应该扭转这一情况,充分利用实践实训基地,让学生融入真实环境进行学习,形成课堂、企业无缝链接,为学生将来步入实际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第六,打造多元就业创业平台。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应该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够在将来的实际岗位中长足发展。

4 结语

工业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抓住实践性、应用型的内涵,在实践性和应用型发展的引导下,不断拓展思路,积极寻求路径,为人才培养搭建广阔平台。

参考文献:

[1] 陈嘉.多学科融合的设计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07.

[2] 邱潇潇.基于实践教学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实效性研究[J].装饰,2015.

[3] 邓碧波,范圣玺.设计设计师: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

[4] 窦金花,钟蕾.新型经济形势下工业设计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

[5] 马辉,李娜娜,张亚琴.基于应用型本科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现代装饰,2014.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145-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学前教育的深入发展,幼儿园必须有一支既有专业理论又有实践智慧的教师队伍。中专学历层次幼儿教师由于自身理论水平的限制,越来越不能满足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具有学术性的本科层次的幼儿教师又不能满足幼儿园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如何培养专业理论与实践智慧兼具的幼儿园教师呢?笔者试图探索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并推诸实践,以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一、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理论根据

1.个人实践理论

欧美国家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个人实践理论”,国内学者在研究中用“个人知识”、“实践性知识”来表述。尽管学者们使用的称谓不同,但实质还是一样的,即个人知识是个体所拥有的且真正信奉的、在实践中实际应用的知识。

有两种理论在支配着教师的思想:一种是师范课程所给予的教育理论,属于公共理论;另一种是教师的个人实践理论,即教师本人在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教育知识,它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真正“所采用的理论”。通过学习,“公共理论”进入教师的头脑中,教师能够叙述出来,但如果未经自己的亲身体验、理解,教师就难以把它转换为“实践性知识”,因而它虽然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却不能真正指导教师的行为。这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脱节的原因[1]。因此,个人实践性理论非常重要,它影响着教师对公共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它有利于引导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公共教育理论的同时,获得“个人实践理论”。再先进的公共理论,也只有内化为师范生的个人实践理论,才能对将来的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作用。

2.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2]。

当前,世界教育学术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论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过程与结果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总结起来,可以归结为如下三类取向,即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反思”的教师专业发展和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2]。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教师本人在日常工作中所进行的反思性实践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反思”成为目前教师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最近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提出要以能力为重,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然而,由于幼儿教师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又过于重视说、唱、画、跳等技能技巧的培养,加之幼儿园的工作烦琐而具体,导致许多教师存在思维的惰性,喜欢模仿,不善于研究,因而专业化水平较低,制约了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步伐。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的重心应放在提升学生理论素养,促进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反思型幼儿教师的培养之上。

二、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具备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的业务能力,能在城乡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少儿活动中心以及其他有关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教育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其培养策略如下:

1.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改革后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必然要从“教”向“学”转变。为实现“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的转变,可采取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情境之中,教、学互动,学、做结合。

(1)案例教学。教师选取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从案例中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评判,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就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冲突、碰撞,补充、修正、加深每一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教育教学事件的分析与决策能力。

(2)模拟教学。学生根据课程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幼儿园相应领域的教育活动内容,个别或分组设计活动过程,编写活动方案,然后在课堂内模拟教学,组织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或活动片段的模拟,最后学生反思评教。为提高每个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学前教育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的理论讲解与实践性教学的时间分配比例至少应该是1:1。

(3)课题驱动式教学。教师从当前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热点问题中提出短小精悍的若干课题,组织学生按研究兴趣分成课题小组, 结合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理论讲授和方法介绍,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提出解决课题的各种方案,并模拟课题研究活动流程。通过课题组长阐述、同学评议、教师点评等形式使课题方案从计划到实施力图达到最优化。以课题作为驱动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体会到实际研究的过程与成就感, 深受学生欢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实践教学竞赛、导师带动式教学等多种模式,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2.教育能力训练课程化

教育能力训练课程化,即将教育训练融入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知行合一,不断体验、反思,在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的有机结合中形成专业教育能力。

(1)专业科研能力训练。把“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毕业论文与设计”等训练学生科研能力的课程纳入专业必修课程,把“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儿童观察与记录”等课程纳入专业限选课程,提高专业科研课程的地位。结合模拟试教、见习、实习、教育访谈等活动,撰写观察日记、叙事报告、毕业论文,在记录中不断分析、评价、反思,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2)专项职业技能训练。在教学计划中开设“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演讲与口才”“朗诵艺术”等任意选修科目,强化活动方案的编写、听课、评课、说课、幼儿成长档案袋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幼儿家长沟通联系等方面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借助微格教学,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技能训练。通过试讲、录像、师生及小组同学间共同分析探讨、修改、再次试讲、录像、评价等过程,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选择和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强调学生必须掌握“讲、唱、弹、跳、画、制”等六种技能,还可以通过开展“幼儿教师六项技能大赛”“十佳教学明星大赛”等,以比赛强化学生职业专项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教学基本功水平。

3.教育实践实习全程化

全程教育实践是实践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指师范生整个在校期间,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4]。全程教育实践是促进学生专业化成长的需要,也是缩短师范生“由生到师”角色转换过程的需要。

学生参加全程教育实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学年,以校内实践为主。强化学生的弹、唱、跳、画、说、操训练,严格进行过关考核。可以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观摩实践基地、“六一”儿童节等大型活动;也可请幼儿园园长、专家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通过这些途径,让学生具体感知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加强职业意识,初步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第二阶段:第二、三学年,以基地实践为主。每学期安排一周时间到基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学生通过接触、观察幼儿,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幼儿的年龄特征,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幼儿;通过观摩幼儿园的保教活动、科研活动及幼儿园开放日活动等,促进学生更全面、真实地了解幼儿园教育、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状况;并且在第6学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见习一周,除了继续观摩、配合教师开展各项保教活动外,力争尝试自己独立带班一次,至少组织一次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感受如何组织和开展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真实体验教师角色。第三阶段: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实习与顶岗实习。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这一阶段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践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试教活动;二是在最后一学年先集中实习后顶岗实习 。集中实习一般安排在实践基地,时间一个半月,实践基地幼儿园一般都是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幼儿园教师指导会更规范。顶岗实习可由学生自主联系有就业意向的幼儿园,一方面学生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眼下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丽.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J]. 学前教育研究, 2005(7-8).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国际化 会计 培养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055-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工程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宁波市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路径及策略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09。

李明(1987-),女,湖南岳阳人,宁波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英美文学。

付智强(1986-),男,河南开封人,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职员。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宁波快速发展的经济必然要求高校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会计学是一门理论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并重的学科,对于本科教学来说,如何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区别于职业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标志。对于学生的就业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会计技能是谋生手段,会计理论是发展源泉。本科会计教学要以会计技能教育为基础,以会计理论深化教学为目标。

一、培养目标的确定

通过调研发现宁波市几所高校所面向的就业方向是相似的;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是有所差别的,其中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和宁波工程学院特别提到了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而宁波工程学院的会计学和会计学(中美合作办学)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素养;在能力培养方面宁波工程学院的会计学(中美合作办学)专业还强调了要使学生具有较强英语综合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是所有会计专业建设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培养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与学科的发展、学校的层次、所处地域经济环境相结合。李端生先生在《会计学科发展的趋势》中总结了会计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如下几点:国际化、法制化、信息化、人本化、社会化、诚信化、市场化和内控化。[1]作为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时首先要具备必要的前瞻性,走在时代的前列,所以要充分考虑学科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市场需求培养生力军。其次,从与学校的层次相结合的角度,宁波工程学院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以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开发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会计学作为一门基本理论应用学科,其学科性质与此人才培养定位有很高的契合度。再次,地方高校培养的会计学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体系应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保障和战略参考作用。从《宁波市2006-2007年度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所列示的专业来看,会计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紧缺度最高,特别是国际化会计人才了。综上所述,宁波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素,要着力培养具备较系统的会计学、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扎实的会计核算和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较高的学科素养,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部门等相应岗位工作的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性开发型高级技能人才。

二、试论会计课程设置及整合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深化,普通层次的本科院校现正逐渐强调以培养职业化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区别于重点本科院校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且保证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扎实的专业知识、谙熟的专业技能和方法才是就业最重要的敲门砖。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保证学生对会计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对会计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的训练与灵活运用。通过调研,宁波市几所高校所开设的会计课程都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课程只是不同高校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向。这说明不同高校在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对会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的把握与理解是基本相同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目标的共性。但是不同的高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具有不同的特性,这体现出课程设置仅仅是课程教学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课程进行加工整合。

学科交叉是当代学科发展的主要特征。从学科的整体发展与综合化出发,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合、重组课程无疑是构建培养方案时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课程整合要从本学科的课程做起。[2]课程整合要保证会计学的基本知识与核心能力,同时要广泛拓展相关知识。随着市场的变化,高级会计人才的工作职能已从基础的会计操作技能转向高级财务管理与决策的阶段,单位的会计工作者更重要的职能是参与管理,为单位的战略性发展与决策从财务的角度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前面我们确定的为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性开发型高级技能人才”,作为宁波市地方高校课程整合要与培养目标所包含的要素保持一致,所以课程整合要求教学团队必须熟悉宁波本地的产业与经济。会计学的基本操作技能都是相通的,整合就是把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等相关课程同地域经济相结合。比如说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经济类基础课程,课堂讲授时不能完全按照教材的知识结构,要充分分析地域经济环境,把教材的内容和地域经济结合,特别是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更要紧贴地方经济、丰富学生的地域经济知识,使学生主动地从象牙塔内走出来,使他们找到验证与运用知识的土壤。再比如经济法等课程,在介绍经济法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本地经济可以重点介绍对外贸易法、国际商法等贴近当地经济的内容,基于宁波国际化、全球化的大背景,还要广泛涉足国际经济规则与惯例等。

课程整合还可以适度调整培养计划在制定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保证培养计划稳定性的同时,还应选取适当的时间对培养计划进行完善。课程只是个框框,具体内容要科学合理地填充。比如由于课时、学分等限制造成培养计划缺失某一部分知识,同样可以通过课程整合加以弥补。

三、试论培养途径及方法

人才培养要有充分的资源保障,包括教育经费、师资队伍、教学设备、资料图书、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满足教学需求,它们共同构成了会计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3]对于应用性学科更应该加强资源保障。由于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局限,导致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是很高,在就业市场上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入职即上岗的需求。所以会计实践教学要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强化第二课堂实习实训教学,运用先进的教学育人理念,培养与新时期相适应的“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等会计人才。

实践教学可以通过校内实验、校外实习、职业资格认证等途径实施。

校内实验主要通过实践课程或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实施,涵盖平时的分散实践和学期末及毕业季的集中实践。本科院校会计学校内实践要充分借鉴高职的职业教育方式,让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行专业实践。集中实践要以模块化进行,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操作技能。校内实践最重要的还是模拟会计实务,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会计记账流程,在此基础上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登记账簿进行账务核算,并制作相应的财务报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设置合理完善的岗位体系,尽量多涵盖会计业务相关的职务,让学生到不同的岗位体验实习。

校外实践是高于校内模拟的实战状态,既是对专业技能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应对复杂工作环境、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让学生体验会计学专业人员真实的工作状态显得尤为重要,为就业做必要的心理准备。为促进学校与用人单位双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拓毕业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市场,学校应该从地方、行业、学校三个层面,构建招生专业培养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产销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4]对于宁波的本科院校来说,校外实践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单位,特别是跨国公司、外贸公司、会计事务所等涉外单位。这类单位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另一个重要技能——英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对会计专业英语的灵活运用。此外,这类单位能更多地接触到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规则和惯例,对于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充实学生关于依照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实务操作的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这样的国际视野,毫无疑问应该是国际化城市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

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也应该纳入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会计专业的应用性复合型特点是紧密相关的。会计行业的高级职业资格考试,除了国内的注册会计师CPA外,还有6种国外认证的会计师资格证书:ICPA、ACCA、AIA、CGA、USCPA和ASCPA。每类证书适应的国家和教学、考试内容都有一定区别,用来适应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各种证书用处不同,认可地区也有所不同。对于高年级或临近毕业的学生来说,准备资格考试并学习相关课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地考出一个证,而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资格考试培训开阔学生的视野,熟悉不同国家地区的会计行业规则,了解国际会计学前沿动态。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重点进行国内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培训,为学生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会计专业素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及制度监管漏洞等影响,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在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题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警训。在我国,上市公司在其短短的十多年发展进程中,也曝光了诸如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厦、蓝田股份等一系列重大财务会计欺诈事件。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底,财务报告虚假,已经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一个事实。由此,治理、规范违规会计行为任重道远。会计职业以监督、核算和支持决策为主要职能,其工作内容对单位财务管理及决策规划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及道德水平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单位的财务信息安全性与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能性。

提高会计人才专业素养要从人文底蕴、道德修养、专业训练、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教育。人文底蕴的通识教育是各专业教学的共同基础;道德修养是从事会计职业的重要前提;专业训练是从事会计职业必需的技术支撑,这里要强调扎实系统的会计学知识是按规则进行会计业务的核心保障;较高的法律意识是会计从业人员依法进行会计业务的法制保障,并且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因为相比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在进行法律课程教学时要注重案例教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会计案件案例进行分析,既能传授知识又能起到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端生.会计学科发展的趋势[J].会计之友,2008

(36).

[2]李锐,孙世鹏.构建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05).

[3]毕金星.应用性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0(09).

[4]邹真华.会计专业“零距离”上岗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初探[J].会计之友,2011(17).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第15篇

(项目名称:培养具备“多元文化”沟通能力拔尖外语人才研究 项目编号:L13DYY030)

【文章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世界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口语课的教学,如何提高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口语水平,如何培养汉语口语拔尖人才是我们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汉语口语;拔尖人才;培养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 在“汉语热”的大环境下,在华留学生汉语教育迅速发展。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交流,口语能力的培养是留学生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培养汉语口语拔尖人才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1 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沟通、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能力。口语交际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口语交际是现代人才的基本能力,同时它也需要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口语在沟通、交流、信息传递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求职演讲、商务谈判、经贸往来、旅游服务都对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口才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使学生拥有好口才,是培养留学生汉语口语能力的重要环节。作为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初到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还可以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影响外国留学生汉语口语水平提高的因素

影响外国留学生汉语口语水平提高的因素,主要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2.1 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思维因素和个体差异。

在汉语学习中,外国留学生的学习目的、动机、兴趣和爱好,会影响其汉语口语水平。在口语课上,有一部分学生,总是害怕自己说错,所以不好意思开口说话,影响了汉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外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入门阶段的外国留学生往往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按照自己本国语言的思维模式来说汉语。此外,受国别、民族、年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在汉语口语学习中表现的态度也不同。

2.2 客观因素: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因素。.

2.2.1 课程设置单一化

传统的提高口语水平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就是口语课,练习形式固定化,内容上大部分以词汇、语法为主,与生活联系较少,应用性和实践性不够。此外,有利于提高口语能力的课程设置较少,过于单一,缺乏有利于口语训练的新课程。

2.2.2 教学方法机械化

目前口语课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受教材的限制,采用教材中固定的教授模式,机械地进行练习,导致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同时,受教材和教学进度的制约,教师很少也很难创新,使学生渐渐失去兴趣,很多学生处于被练习、被学习的状态。

2.3 考核方式固定化

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汉语一般会参加两种考试,一种是学校的常规考试,口语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但是这种考试很难全面考核学生的汉语口语水平。一种是国家汉办组织的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部级标准化考试。它分为听力、语法、阅读、综合四个部分。很多高校将此项考试的成绩作为能否入学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这种形势下,学生重笔试,轻口试,结果考试能力提高了,汉语口语水平越来越低。

3 留学生汉语口语拔尖人才培养策略

为了解决留学生在口语学习中的困难,消除影响留学生汉语口语水平提高的不利因素,培养汉语口语拔尖人才,我们可以尝试新的人才培养策略。

3.1 培养目标

确立符合市场需要的汉语口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汉语口语水平高,掌握翻译技能,具有较强的汉语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发音标准。对留学生最大限度地做到全面培养,让知识培养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成汉语后能真正成为国际社会需要的人才。

3.2 课程设置

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探索符合留学生汉语口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改革和创新口语课程。实现新旧结合,以新促旧的新发展。传统的口语课程基本上就是以话题为主,语法为辅进行训练。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训练面过窄、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创新口语课的课程设置,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应用能力强的汉语口语人才。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几大板块,汉语正音板块、成段表达板块、演讲与口才板块、诗词朗诵板块,课程板块的划分突出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加强教学的实践性,体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强化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正确处理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板块要根据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任务型教学法为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汉语正音板块主要采用语音模仿、手势法、一对一纠音的方法进行正音,从单音节到双音节到多音节,从汉字到词组到句子,进行基础的正音训练,改善学生的语音面貌。成段表达板块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词语用法搭配到关联词语的使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篇章表达能力。演讲与口才板块采用培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实用性为原则,培训内容分为绕口令、相声、快板、演讲等。采用先集体培训,再单独培训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心里素质、语言表达等多项综合能力。诗词朗诵板块采用培训法进行教学,训练学生的语速、语调、节奏、手势、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3.4 考核验收

传统的口语课考试形式就是笔试和口试,考试仅仅是对学生学习考核的一个最基本的手段,它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口语水平和表达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大胆尝试新的考核形式――参加比赛,如汉语演讲比赛、汉语语音大赛、汉语表演比赛等。通过参加不同级别的比赛来检验学生的口语水平,这个方法既实用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走出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困境。

【参考文献】

[1]董萃.留学生汉语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与教学研究,2012.

[2]佟欣.学生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文学教育 ,2013.

[3]周红.对培养具备国际化沟通能力拔尖外语人才的思考.沈阳航空航天 大学学报,20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