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第1篇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61)

摘要本文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对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这一概念的发展进行了重点归纳与阐述,目的在于探讨关键能力的培养对于当今乃至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关键能力 教育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经历了从高度分工的单个劳动岗位到承担完整任务的工作小组。因而,职业分工要求人们具备诸如跨专业的工作能力、社会协作能力等能力。这种现代职业能力观要求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扩展到专业范围之外的各相关能力领域,特别要具备一些关键的能力,通过自觉的独立的继续学习来更新知识,适应变化的职业要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出现了关键能力这一概念,引起世界各国职教界的广泛关注。

一、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一般包括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同的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二、关键能力

1972 年德国社会教育家梅腾斯(Mertens)在《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报告中首次提出关键能力的概念。1974 年在《关键能力———现代社会的教育使命》一书中他对这一概念又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德国梅腾斯认为“关键能力指的是具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帮助劳动者能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这种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使劳动者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关键能力是一种能够适应职业岗位变化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起关键作用的综合能力,是基于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各国根据各国情况分别制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标准,世界各国对职业关键能力概念表述各不相同。

三、关键能力的发展

德国称为”关键能力“(Schlüsselqualifikation)。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德国职业教育家的研究领域从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培训转向研究由经济社会生产模式变化对劳动者职业能力变化要求这一问题上来。德国职业教育界对核心能力的研究普遍采用梅腾斯对关键能力下的定义:关键能力是与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直接联系的一种跨专业能力,是一种在技术进步带来就业结构变化的情况下不会被淘汰的知识和技能,能在不同的岗位需求下做出合理判断选择的能力,能应对职业生涯中各种不可预见的变化的能力。梅腾斯认为关键能力由四种基本能力构成。如下图所示:

基础能力为在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所需求的判断、计划和学习等能力;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为解决问题或任务而有意识地搜集、筛选和加工信息的意识和能力等能力。职业拓展能力为在不同的职业领域所要求的可迁移的劳动安全意识、机器维护、合作精神等知识和技能能力;时代关联性能力为适应时展所要求具备的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能力。

英国称为”核心技能“(Core-skills)。英国职业教育界认为核心能力应是一种培养青年人的普遍而可迁移的共同能力,而非不变的知识和专门技能更能使青年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从业者的具体技能,还更应该培养那些有利于个体适应未来生活,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可迁移的跨行业关键性能力。英国的教育家和研究者认为关键能力包含六个重要组成方面:提取和分析信息的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或团队交往与写作的个人能力、计算能力、运用技术能力和运用现代外国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美国称为”基本技能“( Foundational Skills )或”知行技能“(Know-how Skills )。美国学者将关键能力分解为运用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理解体系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五种。

澳大利亚学者将关键能力总结为”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述语,均是指可迁移的技能、促进性的技能、通用性的技能。

在我国,20 世纪90 年代姜大源在《关键能力—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一文中首次提到了关键能力这一概念。中国研究者普遍认为关键能力的组成要素应该包括:交流表达的能力、数字运算能力、革新创新能力、自我提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以上国内外研究,职业关键能力应该涵盖以下几种具体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即能够在一个团队中和谐工作发挥自己最大潜能来帮助团队实现整体最优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即能够有效实现人与人之间交流并以此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即通过自主学习不断获取更多知识和技能,达到能够自己分析、决策、探索和创新的能力;积极的心理能力,即对个人、团体和社会有责任心,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调节心理压力承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Mertens,D.Schlüsselqualifikation,Thesen zur Schulungfüreine moderne Gesellschaft[J]. Mitteilungen aus der Arbeitsmarktund Berufsforschung,1974.

[2]F.J.Kaiser,G.Paetzold:Woeterbuch Berufs und Wirtschaftspaedagogik,JuliusKlinkhardt1999.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终身教育;整体性认知方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进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带来的是思想提升的需求。人们不再只满足于学校教育系统的阶段性学习,在之后的工作与生活中也迫切需要学习;此外,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规模处于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仍有很多贫困的地区,报告提出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近4000万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这些贫困地区的人民大多数是知识水平不高的成年人,只能通过体力劳动来维持生计,所以他们亟需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自己生存能力。这呼唤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尚未形成完善的系统。首先在认知层面上,很多人把“成人教育”狭隘地等同于学历教育,甚至很多人对“成人教育”“终身教育”这些词汇都很陌生,何谈认知?其次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实践发展迫切需要理论研究来指引方向,但是在理论研究领域,学术界关于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研究也不成熟。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理论研究大多数都停留在评判当下研究现状的层面,批评较多,建议较少,缺乏真知灼见。为什么我国有关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论研究发展如此缓慢?如何突破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研究困境?在学习徐莉老师的《比较成人教育学》课程之后,笔者尝试通过听课获得的感悟和思考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一、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研究缓慢的原因分析

理论研究的基础首先是概念的界定。我们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明确它是什么,即事物的概念,才能准确开展研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概念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的概括和抽象。概念是研究工作的起点,如果起点错误,那么研究将会偏离正确轨道。因此,我们研究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首先要弄清楚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是什么。尽管关于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本质内涵的研究有很多,但至今还没形成相对统一的结论。目前对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概念的阐释较为模糊和片面,缺乏科学的定位和理论依据,并且两个概念的关系也模糊不清,许多人甚至将成人教育等同于终身教育。与此同时又衍生出许多其他的概念,如“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等,使大家认识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本质内涵更加困难,进而导致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研究进展缓慢。

二、研究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概念的思路与方法

(一)整体性认知思路

整体性方法论由河北师范大学的徐莉教授提出,它是指研究问题时不能只聚焦于问题本身,而是要放到问题所属的大系统中去研究和分析。因为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哲学认为万事万物都不是单独存在和运作的,都是在一个系统中发展运行,并相互影响。因此我们在做研究时,不能只关注要研究的问题,而是要关注问题所属的大系统,将问题放到整个系统中去分析。同样,对于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本质内函研究,不能只注重其本身的问题,而应从整个大教育系统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观照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整体本质,不能停留在浅表性问题上,而应发现核心问题,研究核心问题。抛弃全面而只研究局部是不正确的研究思路,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浪费大量的研究成本和资源。基于此,徐莉老师提出“要研究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概念,首先要摒弃仅在微观层面对单个概念的纠缠,采用宏观的整体系统的方法,将关注孤立的单个概念扩大到关注概念及语境及其所分布的关键概念集;其次要进行理论的整理,把属于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话语归还给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在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语境中来讨论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问题。”[1]

(二)整体性认知方法在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

概念界定中的具体运用探讨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本质内涵,首先要明确两个核心问题: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对象是谁?为了达到何种教育目的?许多学者将成人教育的对象限定为成年之后的人,即成人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续与补充,却将那些未完成基础教育的未成年人排斥在门外。教育是否应该根据年龄段来划分?教育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让我们将目光投向社会发展与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去探寻答案。1.从社会发展形态看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本质内涵原始社会是教育发展的最初期,原始社会的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教育的本来样式是与生活和人的生命相统一的,教育处在原始的终身教育状态,而且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于这样的状态中。之后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与农业社会的形成,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社会分工,由社会分工的不同产生的教育需求使得专门培养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应运而生,随之教育逐渐走向专业化,此时教育与人的生活生命相分离。后来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学校教育愈来愈高度体系化,从而形成沿用至今的教育系统,可以说今天的学校教育体系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和不断体系化,教育从人类生活统一体中分离出来的程度也就越来越大。从教育的历史发展观来看,显然这种分离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和一个阶段,不能将此理解为教育的全部。它只是教育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就整个教育而言,它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把学校教育当成教育的全部,是对教育的窄化和误读。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而我们正由工业社会发展为共享社会,工业文明发展为绿色文明,社会的高度发达将会解放人类的劳动力,使人类拥有更多闲暇的时间,即未来我们将会走向闲暇社会,闲暇社会中的人们需要通过教育获得成长,并且也有充分的学习时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遗传和交往方式,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2]所以,教育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应该让教育重新回归到人类生活当中,教育应该成为每个人拥有的权利。基于整体性的认知方法,徐莉老师提出“成人教育不应该通过年龄来界定,成人教育的唯一目的应该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狭隘的生物意义的成人教育”[1]。这与目前普遍理解的成人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成人教育并不是现行的学历教育的补充,它是新的社会阶段的教育形态;它的范围更广,并不只局限于生物意义上的成年人,而是每一个人。同时它强调教育与人类生活的统一,让教育回归生活,是教育从原始时期的与社会生活完全融合,再度整体向更高级别的与社会生活完全融合迈进,因为教育终归还是要回归至其本来的样式,再度回到人类生活的统一体中是教育的根本性回归与质变。2.从教育自身看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本质内涵教育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社会的演变势必会带来教育自身的发展演变。从原始社会的原始教育发展到工业社会的学校教育,再到现在即将进入的共享社会,教育这个生命体将会再一次转型。在共享社会中,教育将不再成为一部分人的特权,而是成为每个人都拥有的权利。教育也不再根据年龄来区别划分,而是贯穿人的一生。而成人教育的出现意味着这种根本性的变化正在发生,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许多历史资料都充分说明,为了生活、生产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的劳动技能教育活动一般是从成年人开始的,最早出版的教育专著《色诺芬百科全书》论述了生活在现今伊朗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是如何对成年人实施教育培训活动的。这也符合生活逻辑,成人为了生活、生产的需要,自发地有组织地开展教育活动是一种必需,而且培训青年人、教育子女也是成人生活中的必需部分。教育活动开始于成人教育的历史事实表明,新一代教育起始于成人教育具有合理性。那么以成人教育为起点的新一代教育系统的出现意味着学校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将要结束,标志着现代终身教育时代即将到来。现代终身教育时代的到来进一步表明一个完整的教育生命周期的完成,意味着教育再度向其本初的状态回归,而教育自身的这种回归现象,是教育与社会系统的高度整合。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结果无疑会产生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而学习型社会必然会成为人类教育的最高结构形式。[1]3.从当前社会文化背景看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本质内涵教育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密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文化,社会文化是形成教育系统的核心。共享社会与闲暇社会孕育出的是合作文化和学习文化,所以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核心内涵应该是形成合作文化与学习文化。如果将教育看作一个生命体,那么在这个全新的完整的生命体中,学习型社会是最高结构形式,它的核心构件是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是终身学习体系,终身学习携带和形塑着学习型社会的新文化———合作与学习文化。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中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健康、迁移能力、思想观念等质量性因素的总和。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从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注逐步转向对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配置等相关问题的强调。国内人力资本的研究进展迅速,但多属应用性研究,基础理论成果较少。人力资本计量可分为基于成本、基于收入、基于教育指标和基于直接能力四种方法。

    20世纪50年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资本决定论”和“技术进步决定论”增长模型面对“增长余值困惑”无能为力,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开创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异军突起,刷新了西方经济学的历史。随着该理论的兴起、深入和发展,人力资本这一术语已被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广泛使用,以此为视角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尝试对其概念、理论和计量方法作简要梳理。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现代人力资本概念是在对西方经济学占主导地位的物质资本概念的批判中创立的。学界公认的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是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所构成的资本(舒尔茨,1962)。贝克尔强调了人力资本的获得途径,指出人力的投资主要是教育支出、保障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他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贝克尔,1987)。而MM麦塔(1976)的定义较为宽泛:居住于一个国家内人民的知识、技术及能力之总和,更广义地讲,还包括:首创精神、应变能力、持续工作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兴趣、态度以及其它可以提高产出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人的质量因素。定义落脚于人力资本的实质,对人的内在精神的关注让人印象深刻。

    我国的人力资本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对人力资本的定义在早期一般借用西方学者的界定。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以人力资本的作用和功效为核心,如“人力资本为凝结在人体内,能够物化于商品或服务,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并以此分享收益的价值。”(李忠民,1999)有的以内容为核心,如“存在于人体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李建民,1999)王金营(2001)将这两种观点综合为“由通过投资形成凝结在人身体内的知识、能力、健康等所构成,能够物化为商品和服务,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效应,并以此获得收益的价值。”朱舟(1999)的说法较为详细,“通过劳动力市场工资和薪金决定机制进行间接市场定价的,由后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培训、卫生保健、劳动力迁移和劳动力就业消息收集与扩散等途径获得的,能提高投资未来劳动生产率和相应劳动市场工资的,凝结在投资受体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道德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的总和”。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对这些界定进行清理。朱必祥(2005)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投资而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并能带来未来收益的以知识、技能及健康因素体现的价值。”他突出了人力资本的抽象形态或本质特征——价值。俞荣建(2005)则将各类说法概括为“因素论”、“费用论”、“价值论”和“资本论”,并提出新的定义:对具有能动性人格特征与自然遗传禀赋的人,通过教育、培训、卫生保健、迁移以及“干中学”等投资所形成的具有一定价值并表现为知识、技能、健康和经验等具体形态的依附于人体的特殊资本。他主张将人的天然遗传禀赋和能动性人格特征纳入其中。付一辉(2007)的归纳是“人力资本人力观”、“人力资本形成观”和“人力资本价值观”,他从人力资本财务理论的角度,认为人力资本体现为劳动者投入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技能、能力、经验及情感意志力等要素的价值创造能力。这一说法将人力资本局限于企业生产的劳动者身上,满足了论者的研究兴趣,却难以作为一般的学术概念。但他将情感意志力列入人力资本要素,体现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虽然学界始终难以形成一个普遍为人接受的人力资本概念,但对于人力资本的特征,学者们却逐步形成了共识,如收益递增性、生命周期性、意志性等。因此,对人力资本概念继续进行探讨和寻求共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国学者对概念的定义多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故而首先要确认的是人力资本所“属”。显然,人力资本属于资本的范畴。其次是“种差”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广泛认同的资本类型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物质资本表现为物质形态,社会资本附着在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定义需要回答“它与其他两类资本的差别之处何在?”。此外,许多定义中也涉及了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学者们普遍的观点仍是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的投资说。具体而言,俞荣建(2005)的“教育、培训、卫生保健、迁移以及‘干中学’等”说法相对全面。

    而对人力资本的实体形态的认可则是诸多定义的分歧所在。其中,部分学者仍停留在“知识、技能、健康”这一较为狭窄的研究视野之上。而有学者却将其扩展到了“人的信誉、社会关系、社会知名度及个人魅力”(吴震棚、韩文秀,2004)。但这种倾向同样有失偏颇——论者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混成一谈了。但是,思想观念和意志力等实体类型是不容忽视的。这类因素与人力资本的本质属性并无违背之处,且在现代劳动市场竞争中显得愈发重要。MM麦塔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指出了人体能动性因素的重要性,国内学者在近年的研究中将这些要素纳入人力资本概念的呼声也日渐增多。(阙祥才,2004;付一辉,2007)因此,界定人力资本的难点最终落在对人力资本实体的类别划分上。在劳动社会学中,对劳动者的讨论包含劳动者素质、劳动者的人格和劳动观念三个方面。(林勇,2006)对于劳动者素质,可概括为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劳动者的人格包括外倾性、责任心、经验开放性和自我控制等。劳动者的观念包括效率观念、时间观念、创新观念、民主观念等。

    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的内涵尚需进一步扩充。我们可将思想道德素质、劳动者的现代性和观念统称为劳动者的思想观念。考虑到人力资本投资渠道中劳动迁移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了避免人力资本泛化的危险,将劳动者的人格纳入迁移能力来考察。于是,人力资本类型便可以概括为知识、技能、健康、迁移能力、思想观念五个部分。这种类型划分实际上也间接反映了人力资本的形成渠道。综合看来,人力资本便可定义为:存在于人体中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健康、迁移能力、思想观念等质量性因素的总和。

    二、人力资本的理论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于对知识经济为特色的“新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二战后西方工业国家经济增长中总产业增长率大于资本积累与劳动率增长之和的特征,德、日两战败国在战后重新崛起的奇迹超越了原有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以及古典经济学家对人在经济活动中作用的重视的思想,共同构成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背景。

    舒尔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发表的系列文章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之作,其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一般被认为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的标志。舒尔茨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而同在芝加哥大学的加里·S·贝克尔也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推动者,他注重微观分析,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研究的缺陷,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入分配结合起来,其《人力资本》一书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把人力资本研究的框架扩展到家庭经济学,使之成为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也为此做出了贡献,他首先建立了人力投资的收益率模型,最先提出了人力资本挣得函数,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应用于劳动力市场行为和家庭决策。另一位美国学者爱德华·丹尼森则运用实证计量的方法证明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其对教育在美国经济中作用的研究为舒尔茨的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和发展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以复归。这一时期的人力资本理论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形成途径及其“知识效应”,并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这一理论也给资本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该理论采用了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克服了以往理论的一些缺陷。罗伯特·卢卡斯和保罗·罗默尔被公认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他们构建的模型被称之为知识积累模型,以在生产中累积的资本来代表当时的知识水平,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罗默模型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了经济增长模式,并将其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一般知识产生规模效益,专业知识产生要素递增效益。两种效益的结合使人力资本要素收益递增,并促使物质资本、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收益随之递增,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继而保证着长期的经济增长。卢卡斯模型由“两时期模式”和“两商品模式”组成,以强调人力资本“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的差异。他将劳动力分为纯体力的“原始劳动”和表现为“技能”的劳动,并认为只有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两时期模式”是人力资本积累模式,反映内部效应。“两商品模式”是人力资本增长模式,反映外部效应。

    新经济增长理论将人力资本纳入增长模型。之前的人力资本理论中尽管也涉及经济增长问题,但仅仅把人力资本和教育作为外生变量。罗默尔和卢卡斯的模型使人力资本内生化,同时也克服了经济均衡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增长率这一外生变量的缺陷。另一方面,该理论从模型中阐发其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了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从而使此项研究更加具体化和数量化,也使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生;身份定位

为了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及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要求,切实规范和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维护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提升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稳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积极迎接工业4.0的挑战,[1]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要实现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与主导教学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工学结合”。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由于相关立法滞后,大学生顶岗实习的法律身份确认与定位无法可据。理论争执与司法实务无序的尴尬严重妨害了对顶岗实习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职业教育的稳健发展,加强“工学结合”模式下顶岗实习生法律身份确认与定位研究已提上日程。

一、顶岗实习生身份界定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经验借鉴与理论传承的基础上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与主导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加强对顶岗实习生的身份确认与权益保护研究已成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种现实社会诉求。

(一)理论研究的分野

由于我国劳动法规与教育行政法规对于顶岗实习生的身份确认没有明确的规定,因而学术界的理论争执与司法实务界的自由裁量、判决结果不一致的局面在所难免。当前对于顶岗实习生的法律身份确认在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全面“否定论”,一概否定高职顶岗实习生的劳动关系劳动者主体资格;二是全面“肯定论”,顶岗实习生的劳动关系劳动者主体身份毫无疑问;三是中间路线的“折衷论”,认为某些情况下高职顶岗实习生的身份构成劳动关系劳动者主体身份,但其他不具备劳动者构成要件的情况下顶岗实习生的身份不具备劳动关系劳动者主体资格。全面“否定论”、全面“肯定论”与骑墙的“折衷论”争执的分野导致司法裁判的无序,普通人士意见不一,专业人员又各执自见,顶岗实习生的身份确认与权益保护无据可循,局势较为混乱。[2]

(二)司法实务的尴尬

由于立法没有明确的规定,学术研究尚无定论,顶岗实习生的身份定位与权益保护在司法实务中表现得非常尴尬,其中“洋快餐店涉嫌非法雇用大学生事件”[3]与“女大学生改写在校大学生不具备劳动者资格的历史”[4]就是典型的司法实务尴尬。2007年广州媒体报道的“洋快餐店涉嫌非法雇用大学生事件”最具代表性,其间劳动法学者、实务界人士、相关利益集团、新闻媒体都参与了这场争论,但最终以洋快餐店为代表的用人单位胜诉,但问题并没有结束。随后“女大学生改写在校大学生不具备劳动者资格的历史”案件,2007年发生的郭懿诉江苏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5]2009年审理的北京恒紫金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劳动争议案,均对高校实习生身份识别的认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6]前一案例改写了历史,后两案对高校未毕业学生的工作身份在劳动仲裁和法院审理中都经历了劳动者身份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最终其劳动者身份得以肯定,具体理据是:主体适格、意思真实、内容合法、具备法定的形式或事实劳动关系。

顶岗实习生的身份究竟属于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主体身份、还是仅具备学生身份,或是两者兼具,其判定的具体依据究竟又是什么,这既是保护顶岗实习生合法权益的个性诉求,也是保障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社会诉求,必须从法理、法律上予以明确。

二、顶岗实习生身份定位立法现状及法理剖析

要对顶岗实习生的法律身份进行准确定位与合理确认,首先必须对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兼职、勤工俭学等概念进行区别与界定,如果不对相似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与清晰的区分,就会导致法律分析与法律推理的矛盾,进而造成对顶岗实习生的身份定位不清、法律适用混乱,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混乱局面。厘清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兼职、勤工俭学等概念的区别与差异是一切问题研究展开的逻辑基点,诸多理论争执得不到一致结论,究其原因是逻辑展开的基点不一,关于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兼职、勤工俭学等概念的厘析在《高校学生实习的身份界定与法律适用》一文中已作详细剖析,不再累述,现仅从顶岗实习生身份定位之视角展开探讨。

(一)立法现状与法律推理

“否定论”法律理据与法律推理。“否定论”的主要理据是在几个规定不明确、不具体的条例与办法基础上进行法律推理的结果,依据是劳动部1995年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劳动部1996年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第61条第1款;国务院2003 年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颁布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3 年发的《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第七条规定。其基本理据是劳动部1995年意见,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1996年办法规定学生实习发生伤亡事故的,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一次性待遇;此后国务院2003年,2010年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对实习生工伤事故的认定问题并没有提及。

根据劳动部1995 年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及《工伤保险条例》立法内容的演绎与更替,通过法律推理认为顶岗实习生不具备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其具体理据一是劳动部1995 年颁发《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已明确规定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不与实习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因此无法获得劳动法的保护;二是劳动部1996 年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学生实习发生伤亡事故的,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其后修正的《工伤保险条例》及执行意见则删去了相关规定。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法律规定可以推定顶岗实习生不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

“肯定论”法律理据与法律推理。其主要根据是1955实施的《劳动法》的第2条和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第4条,基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劳动立法对劳动者的界定采取消极主义的立法体例即立法不直接对“劳动者”一词的内涵进行界定,而是通过规定外延的方式来界定劳动者。通过《劳动法》第二条的概括列举与《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条排除的方法,明确五类人:公务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而顶岗实习生并不包括在内,据此可以推定,顶岗实习生理应具备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主体资格。

(二)推理结论与法理剖析

“否定论”结论之法理剖析。一是概念等同。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第4条规定的勤工助学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的顶岗实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律性质不同,不能完全等同,如果把两者简单等同进行法律推理,结论的正确性肯定值得怀疑;二是法条误读。劳动部1996 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是一个选择性条款,即可以不签,也可以签,只要签订了劳动合同就属于劳动法的保护范畴,郭懿诉江苏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胜诉就是例证;三是推理错误。1996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61条规定学生实习发生伤亡事故的,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其后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对高校大学生实习情况没有明确规定,其实际是体现了我国劳动者概念界定采取的是消极主义的立法体例,劳动者概念的内涵不确定、外延开放立法体例有利于法官在具体司法实务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不过分加重企业负担,也能加强对顶岗实习生合法权益的保护。

“肯定论”结论之法理剖析。“肯定论”通过1995年劳动法第2条的概括列举与1996年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条的间接排除方法,证明顶岗实习生只要具备了主体适格、意思真实、内容合法、具备法定的形式或事实劳动关系,就具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主体资格。当然“肯定论”结论证明顶岗实习生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的可能性,但不能据此推论大学生实习、顶岗实习、兼职、跟岗实习、勤工俭学等行为都属于劳动关系。如果这样会片面加重企业负担,劳动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王文珍认为简单地将兼职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处理不好,极有可能背离初衷。[7]

三、顶岗实习生身份定位立法建议

顶岗实习生法律身份定位的立法模式概言之为两种路径,其一是自上位法明确其身份,再通过下位法细化,以增强可操作性;其二是从下位法开始分情况明确身份,确定适用法律,条件成熟时再订立统一的上位法。权衡两者利弊及可能性与可行性,对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顶岗实习生法律身份定位立法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状况,宜采取第二种模式与路径较为科学与合理,自下而上,先根据现实诉求制定地方条例、行政法规,条件成熟时再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对顶岗实习生的法律身份予以明确,保护其合法权益,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一)域外经验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加强对顶岗实习生合法权益保护是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立法路径之一,借鉴与移植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有助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

德国建立了比较规范、完善的顶岗实习法律制度体系,德国法律对学生实习的企业选定有着严格的限制,并且通过法律规范进行明确的规定,保障实习学生的合法权利。具体举措有:受教育者与实习单位签订职业教育合同,明确责、权、利;实习生有权获取劳动报酬;实习生的休息权;顶岗实习学生可以享有工伤事故保险待遇等。澳大利亚关于顶岗实习的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澳大利亚推行“学徒制”的顶岗实习模式;雇主与学徒地位平等;培训费用企业支付;重视合同的合法性;职业教育经费国家拨付等。[8]这些国家经济发达、职业教育模式成熟、立法相对完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切实的保障。但这些经验,我们不能盲目照搬,只能选择性借鉴与学习,而且还要根据我国具体实际实现本土化,只有这样才能适用。

(二)国内立法路径

首先是根据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加强地方行政法规的制定,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诸如广东省制定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条例明确规定了实习、见习协议方面的法律问题,通过签订三方实习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严格执行,以保护顶岗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与企业的承担能力,适时制定地方法规,把顶岗实习生的保护纳入工伤保护范畴。目前明确将实习生排除在劳动者适用范围之外的省份主要有重庆、山东、云南等省份;明确将顶实习生纳入劳动者保护范围内的省份主要有海南、山西等省份,这些省在省工伤保险条例中明确将顶岗实习生纳入工伤保险保护范围内。最后是在经济发达,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成熟时,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法等上位法中明确将顶岗实习生纳入保护范围内。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维护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2016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明确区分了勤工俭学、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概念,并对实习组织、管理、考核与安全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但是对顶岗实习生的身份确认与定位还没有具体规定。根据现行法规学生顶岗实习的身份定位主要分为劳动者主体资格与民事主体资格两种,对于不具备劳动者主体身份的通过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协议约定各自的责、权、利。对于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的顶岗实习生合法权益保护则可以通过劳动社会保障法进行保护。随着经济与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立法将日趋完善,高校顶岗实习生的身份定位、权益保护与法律适用将会更加明确规范。

参考文献:

[1] 万长松,张茜萌,产业进化论视野中的工业革命4.0[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3-19;

[2] 王志雄,高职顶岗实习生法律身份定位与权益保护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6):126-128

[3]、[7] 董保华,陆胤,企业雇佣在校大学生相关法律问题探讨[J]中国劳动,2007(6):25-27

[4] 亚生,女大学生改写在校大学生不具备劳动者资格的历史[J] 工友,2009(9):34-36

[5]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0 年第 6 期案例,郭懿诉江苏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

[6] 王丽娟 王 莹,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二元法律构造[J] 学海,2014(6):152-156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概念;复合性;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7-0209-03

当今,音乐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音乐教育界的重视。其研究现状表现为:1、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内容及作用的探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素质培养之间的作用和影响力的解释与论述;2、将审美确定为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由此推出可培养多种能力的结论,如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审美认知能力等;3、在既有的音乐美学理论的引导下,把情感表现视为音乐的主要特征,由此进一步推演出音乐表现情感的功能与人的素质之间的对应关系。

上述三种研究方式使研究结论呈现出诸多功能结论,如情操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华;道德得到提升;意志品质得到锤炼;行为方式得到规范等等。

在具体解释何谓音乐审美教育时,其概念界定表述为:

作为美育目的和手段之一的学校音乐教育,对德、智、体诸方面有巨大的渗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是培养少年儿童具有感知、理解、感受、体验、评价、鉴别和创造音乐艺术美的教育,我们可以称之为“音乐审美教育”。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从美育的角度洞察、研究音乐教育行为的理论,就是音乐审美教育。

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一心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从上述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反映出我国音乐教育理论研究所沿袭下来的传统封闭式研究方法。所谓传统是指对研究对象只做认识论范畴的讨论与研究的理论研究视域,其方法是从概念的界定开始来圈定研究对象的范围,然后以主客二分的方式对其作出静态的分析与阐述,并由此得出结论。

其次,对概念本身的使用没有层次的区分和相关的限定。在连接上下文的具体过程中,只要认为是概念圈定下的研究范围,就对具体概念作出界定,然后再用所圈定的研究范围来证明这个概念的正确性,对概念的准确性、有效性范围从不质疑。显然,这里掩藏着为了目的而设置前提的逻辑错误,其中不难看出研究者为自圆其说而付出的思虑和手段。

其三,对概念的使用,不究其具体所指和能指的关系,呈现出默认状态,并竞相效仿。似乎只要使用这个概念的人数逐渐增多,概念本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就自然形成。

“音乐审美教育”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正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下。

当今的理论研究,特别是作为理论研究基础的哲学领域,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在人与世界关系中,仅仅就认识论范畴的结论已经无法满足理论研究的需要,而且其研究结论是静止的、局部的,有时甚至与具体实践活动相距甚远。因此,目前的理论研究已发展到“五论”――即存在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并由封闭式研究方法逐渐走向开放式研究方法。所谓开放式研究方法是指,不把概念的界定作为研究的起点和研究范围卷定的唯一条件,而是从具体存在的实践现象出发,来逐一描述所感知和理解到得东西,并逐步向前推移;最后,依据自身的研究能力,在能够有效、准确作出概念界定的情况下,对概念加以界定;反之,则不作界定。

事实上,类似的理论研究方法早已有人为之。俄国音乐家鲍里斯・阿萨菲耶夫的《音调论》一书,从头至尾也未曾对“音调”这一概念作出界定;英国的音乐学家戴里克・柯克在《音乐语言》一书中,也未对“音乐语言”作出概念界定;美国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也不曾给“音乐审美教育”下定义。如按传统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来看,这种研究方法似乎连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都没有确定下来,看到什么说什么,很难接受,但事实上,这不仅仅预示了研究方法的改变,更加深层的原因是人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为此,笔者试图以开放式结合封闭式的研究方法,尝试对“音乐审美教育”概念作出能力范围之内的描述或界定。

一、概念所指的“音乐审美教育”

对“音乐审美教育”概念作直观描述可理解为三个概念的复合,即“音乐”、“审美”、“教育”。其所指既区别于单纯的“音乐学”;也有别于单纯“美学”和“教育学”,而成为一个复合学科,我们常称为“新型交叉学科”。“音乐审美教育”概念的所指内涵是通过“音乐”、“审美”与“教育”三个方面体现出来。“音乐”是这一复合概念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范畴,“审美”是这一复合概念的价值论范畴;而“教育”则是这一复合概念的存在论和实践论范畴。在这一复合概念中区分而来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存在论和实践论,是针对这一复合概念而言的。但对于各自单一的音乐、美学、教育三个学科来说,各自都有“五论”的具体研究视域和范畴。这里,笔者只是从这个复合概念本身来作这样的区分。以下从三个概念分别所属的学科以及所对应的研究领域,对其作出概念复合以后所指的具体描述与分析。

首先,音乐本体论、认识论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着眼点是对音乐本体(哲学的本体――即本质)的认知过程,从具体音乐音响形态出发,复合教育的具体行为实践活动,使之成为学习和延续音乐样式的有效手段,达到学习和传承的目的。即是说,以有效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研究结果,借助于适当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在音乐本体论、认识论范围有效认知的前提下,促进其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增强其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实现音乐本体论和认识论视域下的音乐教育目的。音乐本体论、认识论结论下的音乐教育,既可以对应专业音乐教育,也可对应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

其次,审美的价值论教育实践活动。其审视的是音乐美的构成与价值,而非其他的美(如自然美、社会美)的构成与价值,即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以培养人的正确的审美观念为目的,提升人的审美情趣和美的鉴赏能力。审美取向的价值论教育实践活动,对应的应该是所有学校。至于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是否“以审美为核心”,首先取决于音乐自身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因素,审美无法离开主观因素,它是双向合力的结果。教育者强调审美价值并不等于受教育者实现了审美价值。因此,“以审美为核心”能够在多大可能性上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概念,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的重大课题。

其三,教育的存在论和实践论视域。其着眼点在人的存在和教育本身,即以教育作为人的存在论意义的实践活动,来看待音乐教育的价值。事实上,在“音乐审美教育”这个复合概念中,核心概念是教育,音乐只是教育的手段,通过音乐所 具有的美的属性,来辅助实现教育学意义的各种功能。即是说,通过音乐试图达到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这个全面发展目标中,美――只是其中目标之一。这也正是“音乐审美教育”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但从根本上讲,教育的存在论和实践论视域所遵循得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其前缀了音乐概念之后,并不改变教育概念的核心地位和教育规律,只是增加了一个手段。

以上将复合而成的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做了拆解以后的孤立性描述,这显然与具体实践活动的事实不符,在实际的音乐审美教育活动中,三个层面的视域同样呈现为复合状态而共在,并互为条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并非单一状态、单一视域和单一结论。

二、理解认知下的“音乐审美教育”

黑格尔认为,概念本身包含三个环节:(1)普遍性,作为在它的规定性里的自由的自相等同性;(2)特殊性或规定性,在其中普遍东西真纯不变地依然与自身等同;(3)个别性,作为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两个规定性在自身中的映视,这种否定的自相统一性是自在自为地得到规定的东西,同时,也是自相同一的东西或普遍的东西。

在黑格尔看来,任何概念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三环节,即普遍性、特殊性、单一性,三者并不相等。任何概念也都存在着三者的相互联系。任何事物,它既然是单一性的存在,必有其单一性特点;它也是某一类特殊事物中的某一个体,与该类事物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特殊性;它又是一种普遍性的存在,具有普遍性特点。应当承认,黑格尔的认识是符合概念存在的逻辑规律的,但遗憾的是,我们长期的理论研究并没有重视概念不同层次的区分。

依据黑格尔的原理来理解“音乐审美教育”这一复合概念,可将其理解为:在普遍性层面,其归属于教育的范畴,它所承担的是普遍性任务――即全面育人要求;作为特殊性层面,它又归属于审美的教育范畴,担负着普遍性任务之下的特殊性任务――即提高审美素质的要求;在单一性层面,它归属于“音乐”的教育范畴,担负着一项具体的个别性任务――即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当强调这一复合概念的普遍性时,必然要把培养合格的人的目标――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宗旨来看待。如果片面看待这一过程,音乐审美教育的单一和特殊必然受其普遍的制约,由此而产生的实践活动就会影响到这个复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其失去这一复合概念的具体所指。因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强调普遍性的同时,特殊性和单一性仍然包含其中,同样不能被忽略,不能把审美教育的使命和传承音乐文化的功能弃之不顾。在这个逻辑中,既能体现普遍性、特殊性和个别性三者之间的存在关系,同时,又能很好地理解普通音乐教育中之所以强调通过音乐来实现审美价值和其他功能的重要性。

当强调这一复合概念特殊性时,所体现的是以音乐审美素质及音乐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但如果片面加以强调,就会影响普遍性教育目标的实现,音乐审美教育的普遍和单一就可能被抑制。就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强调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来看,“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就是在这一层面上加以提出,但在强调特殊性的同时,必须兼顾普遍性和单一性的功能要求。

当强调这一复合概念的个别性时,所体现的就只有音乐知识与技能为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此时的普遍性和特殊有可能受到制约,甚至有可能完全丧失,因为个别性就是单一性,单一性不可能呈现普遍性和特殊性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它只对个别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产生意义。

三、实践描述下的“音乐审美教育”

针对音乐审美教育具体实践活动所面对的具体对象来看,可分为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专业院校音乐审美教育。由于具体对象的不同,从而构成了这一复合概念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内涵体现的是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对象的不同,外延体现的是教学形式的不同和具体环境的不同。

音乐审美教育在三个不同教育实践活动下分别表现为:

1、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下的音乐审美教育是侧重于音乐感染力的教育;

2、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是侧重于受教育者自身修养与音乐文化认同感的情感教育;

3、专业院校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则是侧重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教育。

音乐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由于美育本质被表述为情感教育,因此,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音乐教育的其它功能,应该是符合音乐教育规律的认知理念。因此,不论“中小学”、“普通高校”还是“音乐专业院校”,其音乐审美教育核心特征首先应该是具有特殊文化传统的情感教育,它是第一要义。

其次,音乐审美教育是建立在音乐学科基础之上的,音乐的特殊性决定了音乐审美教育的特殊性,使之有别于通过其他艺术渠道通达的情感教育。也就是说,音乐审美教育要使情感教育遵循音乐声音材料所具有的艺术特性和规律,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感受和理解,当然,听觉并不是感受和理解音乐唯一条件,但它一定是必须的条件和途径。

其三,音乐审美教育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和具体社会环境的影响。就学生的心理特点而言,中小学与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差异明显;就具体社会环境而言,大学生社会化程度较高,因此,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与中小学的音乐审美教育虽同属普通音乐教育,但二者有着明显不同。因此,大学生在音乐审美活动时,出现超越听觉感受的主观化思维认知活动,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无论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时,把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素养与理解音乐结合起来,也是多数人理解和接受音乐的常见现象。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早期人力资本思想溯源及理论的提出

强调人在经济中的作用,帮助法庭确定人身伤害和死亡的赔偿问题,证明一个民族的能力,评价所有战争的成本等,这是最先从经济学的视角认识人的经济价值,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评价人的货币价值,是人力资本理论的萌芽。

著名的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亚当・斯密在其1776 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初步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思想。他认为: 固定资本中包含所有居民或社会成员获得的有用的能力。这种才能是通过包括教育、学校和学徒过程获得的,一般都需要付出现实的成本, 因此, 它可以被看作是固定在个人身上的、已经实现了的资本。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认为人及其能力和获得的技能都应被包含在资本的范围之内。

2、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

进入20 世纪后,西方经济学界对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其出版的《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 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中。1924 年, 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在其发表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中率先提出了教育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他用劳动简化计算法算出,对工人进行一年的初等教育可比同样时间在工厂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1.6倍,他也是最早用数量计算公式来阐述教育经济意义的经济学家。

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复苏,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处于主流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频频受到新出现的经济问题的挑战。一些学者敏锐地感觉到这种变化,为了求解这些经济之谜,他们开始对前人在人力资本领域的思想进行挖掘和发展,开创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形成了人力资本理论。

3、当代人力资本理论发展

1956年, 索洛发表了题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的论文, 此后, 一大批经济学家卷入了对增长理论的研究。他们将人力资本因素结合提出严谨的经济数学模型, 使得能像生产函数方法分析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数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那样分析人力资本, 从而提出了一些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在罗默和卢卡斯的模型中不仅将人力资本纳入进去, 并且使其内生化, 同时也克服了经济均衡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增长率这一外生变量的缺陷。

二、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启示

1、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问题的提出

尽管早在200多年前,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已经把人们后天获得的技能看成是资本的组成部分,但出于种种顾虑,人们照例把资本限于实物形态, 甚至把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看做是"无资本的"。这种带着陈见的偏狭认识,把对经济增长动因的解释引入了死胡同。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舒尔茨是从传统理论无法解释国民收入增长与国民资源增长之间的缺口而发现并创立人力资本理论的。他分析说:"国民产量的增长比较土地和按人时计算的劳动量以及能再生产的物质资本的增长更大, 这种情况已经普遍可见。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大概就是这个差额的主要说明"。就这样, 人力资本作为舒尔茨理论的核心概念被提了出来。

舒尔茨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力资本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态,表现为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的, 因为它表现在人的身上;它又是资本, 因为它是未来满足或未来收入的源泉。这一语道出了人力资本的基本属性。

2、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

舒尔茨有关人力资本理论的系统论述主要反映在他1971 年出版的《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和1981 年出版的《人力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两本专著中, 在对传统认识进行大胆质疑与科学证伪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其一, 舒尔茨否定了古典经济学中劳动同质的观点,认为劳动、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舒尔茨指出: "劳动者所具有的生产能力也被看作是大致相等的。这种劳动概念,在古典经济学里就不正确,而现在,其错误就更加明显"。

其二,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包括量与质两个方面, 量的方面指一个社会中从事有用工作的人数及百分比、劳动时间,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社会人力资本的多少;质的方面指人的技艺、知识、熟练程度与其他类似可以影响人从事生产性工作能力的东西。

其三,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是有相互关系的,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对投资量,主要是由收益率决定的。

其四, 舒尔茨认为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人力资本可以使经济增长, 增加个人收入, 从而使个人收入社会分配的不平等现象趋于减少。

3、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启示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之所以能够对世界各国产生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学术声望,这不只是因为该理论充满了对传统理论的大胆质疑,也不只是因为该理论透射出对生存世界的深刻洞见,同时还因为该理论带给我们诸多富有挑战性的启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1)加大投资并优化结构以促进人力资本快速增长。国内外经验表明,政府应成为人力资本的首要投资者,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多重功能,不仅能够直接形成人力资本,还可以拉动民间投资,调节私人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等等。

(2)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教育是生产智力资本的主力军。以往人们对教育的忽视主要还是来自理论上的误区,教育被长期视为消费层面的观点是影响增加教育投入的主要因素。

(3)建立统一多层次的人力资本市场。首先要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本市场,实现人力资本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分离。其次,要增强人力资本市场的统一度,扩大市场规模。最后, 要积极探索人力资本市场的多种形式,不断创新和丰富人力资本市场配置内涵。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57-258.

[2]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课堂教学 问题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前沿阵地之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中,并统领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能使高职学生更好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且避免课程之间内容交叉与重复,笔者在此对“概论”课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课堂教学组织进行专题研究。

一、重难点及教学目标解析

在“基础”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该课程中的各章节中,通过课堂和实践教学的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的行动指南。而在“概论”课中,是从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角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因此,“概论”课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实际上可以看做是判断一种文化是否是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是否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标准。只有通过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才能使其在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空前活跃,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中,正确理解先进文化的要求,并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由于“概论”课本身的理论性较强,且当下以“90后”青年为主要组成部分的高职学生对理论课程缺乏兴趣的共同作用下,要令学生理解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持久的繁荣发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四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则是本节课程的重难点。

二、课堂教学设计

近年来“90后”青年群体正在成为高等教育主要的工作对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就必须把握住“90后”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由于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90后”学生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和群体观念”、“突出的个性色彩与表达欲望”、 “理性的人生态度与目标设计”、 “鲜明的平等意识与快乐取向”,这就意味着“概论”课的课堂教学不能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应该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1.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笔者认为可采用问题导入法和案例导入法利用大部分“90后”青年对网络游戏的兴趣来展开对价值观的思考。

引入案例: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盛行,有部分青年痴迷于游戏世界,甚至出现因游戏道具被盗而跳楼自杀的人。由案例引出问题:这些青年为什么会因为游戏而放弃生命?在他们的人生里,难道没有比虚拟世界更为重要的东西?由学生回答问题,引出本课的第一个概念性问题:价值观是什么?价值观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要性。

这里简要讲解价值观概念并就导入案例——少数青年的轻生问题说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关于核心价值观及其重要性的理解由于过于抽象,需要引入案例进行说明。笔者认为可以引入“新加坡以国会法案形式确定本国‘价值观’”这个案例。在此案例中新加坡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聚集在一起必然产生不同价值理念之间的摩擦和矛盾,为消除矛盾,新加坡政府提出了各种族和各人们都能接受的五个共同价值观,并以国会法案形式加起确定,在其作用下新加坡无论在国家发展中,还是在面对如金融危机,“非典”肆虐中依然能保持相对安定的国家环境。以此说明共同价值观形成的核心价值体系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今天,需不需要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有哪些内容?然后就可以开始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讲解。

2.教学主要内容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它包括四个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通过分析,这四个方面在教学中又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认知,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构成;二是价值标准,由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这两部分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所选取的教学方式也应当有所区别。

在第一部分理论认知的教学中,由于其理论性较强,同时也是彰显“概论”课特色所在,只通过理论讲解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因此可以通过问题教学法,引发学生思考。具体说来当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这一问题时,提出设问: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过时了?通过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评选一千年来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家,而评选结果是马克思位居榜首为例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的事例,证明马克思主义丝毫没有因为时间的发展而失色,反而通过中国的实践有了更深远的发展。当讲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时,学生可能会产生共同理想过于遥远,不易实现,不如关注眼下现实生活,而对共同理想不感兴趣的的心理。针对上诉情况笔者认为可在此提出设问: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面对皑皑雪山,茫茫草地,凶残的反动派,是什么支撑着红军突破困境?如果同学们处于同一境地,你又靠什么来克服饥渴寒冷和恐惧?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使其认识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形成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和精神支柱,才会形成凝聚力。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理想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消失,相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意识也产生了多样化发展,这就更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共同理想,才能有效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个人理想也是共同理想的组成部分,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实际上也是在推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发展。

第二部分价值标准的教学实际上可看作认同教育活动。要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认同感,进而以此价值标准约束自身行为,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必要的理论陈诉为基础,用大量鲜活事例感染学生。因此笔者认为应当采用案例教学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教育学生要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可利用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引发其思考。就当前最热的话题争端引发的国内爱国情绪高涨,各地出现的反日保钓运动,尤其是部分地区的打砸日本家用轿车的行为进行讨论,肯定学生的保卫国家的精神,同时提出理国理念,帮助学生树立辨别泄愤行为和爱国行为的观念。当讲到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时,可以中国走向世界的民营企业如海尔公司、华为公司等为例令学生认识到改革创新是建设创新性国家的根本保障,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并针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刻阐释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巨大作用。而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解中,依据“90后”学生容易出现的懒惰情绪,利己主义等问题有针对性的以案例引导学生树立荣辱观,比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可提出讨论话题:如何看待“啃老族”?通过讨论树立起要发扬热爱劳动的美德,在劳动中创造价值的观念;再如讲到“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条款,可以当前社会中类似“小月月事件”频发的状况,做现场调查,并提出讨论:如果是你在面对有人需要救助时,你会不会伸出援手?通过这样的案例讲授,引出问题,共同讨论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以八荣八耻对令学生困扰的一些价值问题和社会现象做出合乎逻辑的回答,才能让学生在理论教学中建立对教师信服感,增强理论转化为行为准则的实效性。

三、课后总结及实践教学

由于高职学生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存在生源复杂、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自控相对较差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常站在学生的角度,“以生为本”,多采用问题探究式以及案例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再配以理论讲解,使其更容易接受。在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学生从网络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教师要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就必须比学生更多更快的接触到社会特点,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随时更新课堂资料,从而将课堂与社会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形成辩证看待社会问题的立场和方法。

除了课堂理论教学外,在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必不可少的就是实践教学环节。我校所在的四川省本身就有许多革命先烈纪念馆,与这些纪念馆联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教学基地”,选派在校优秀大学生参与管理,并向游客介绍革命先烈的事迹,可以起到隐形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再如组织学生在我校周边乡镇为农民服务、或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现实问题进行辩论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律”的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于家明.“90后”青年群体特点及教育对策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01)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第8篇

    在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习大会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终身学习是世纪的生存概念 ”,这是对“终身学习”也是对“终身教育”概念的最准确和最深刻的阐释。本文在讨论这一命题时,采用“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国家和社会在发展“终身教育”事业中的激励、推动作用。 一、古老的话题 广义的教育是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的各种活动,本来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概念。如果连起码的教育都没有,人类就不可能延续发展。而人类的延续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正因如此,终身教育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说的是教育对象不分类别,自然也包括不同年龄的人。从《史记》中的《仲尼弟子列传》可以看出,他的学生有不少是成年人。他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反映了他的“终身教育”思想。北齐的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勉励人们“终身学习”。宋代的欧阳修主张人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因为“学之终身,有不能达者矣。于其所达,行之终身,有不能至者矣”(《答李翱书》 )。 古代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十分关注教育,他们认为人的一生接受的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不断的。例如亚里斯多德就主张“儿童和需要教育的各种年龄的人都应受到训练”,最好使全城邦的公民都“受到同一的教育 ”

    【】古代波斯的伊斯兰教强调人应该通过教育来完善自身,其教父要求教徒 “从生至死”不断地坚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上是关于古典终身教育思想的种种表述,这些思想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教育的重视,是教育领域思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强调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实际上又主要是奴隶主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受教育的权利,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又大都是就教育论教育。因此,古典终身教育思想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 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给予法国教育的发展以巨大影响。列宁是这样评价的:“整个世纪,即给予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先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十分重视国民教育。 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不久,在向国民议会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法案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过发展“公教育”来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在有关发展公教育的提案中还指出:“若认为教育仅仅是限定于儿童和年轻人的活动,那绝对是社会的偏见”。在康特路赛提出的公教育的计划书中,强调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就教育而言,人类必须通过年龄的各个阶段来获取知识的全体系,并且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终身的学习来确保知识的获得。”年英国成人教育委员会在“最终报告书”中主张发展继续教育,来扩充“成人教育机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戛斯通·芭契拉等人提出了“终身学校”的思想,这一思想后在法国宪法中得到了确认。近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倡导发展“公教育”来发展终身教育,把发展终身教育视为“国家义务”,大大发展和推进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实践。 二、全新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致力于经济恢复和政治改革,并相应地进行教育改革。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 “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科技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给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反映现代生产与生活新特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教育思想在各国广为传播。 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阐明了将成人教育纳入整个人生教育范畴的必要性,倡导“成人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问题。年,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计划处处长、后任终身教育局局长的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向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提供了一份关于终身教育构想的提案,该委员会讨论并肯定了他的提案。提案指出,“数百年来,社会把人的一生机械地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前半生的时间用来积累知识,后半生一劳永逸地使用知识,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他提出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因此,他要求建立一个新的一体化教育体系:应当使教育从纵的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连结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

       【】保罗·郎格朗对“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的阐释以及对 “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倡导,在世界许多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届会议通过一项决议,授权当时的总干事勒内 ·马厄成立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世界教育形势和改革,并要求提供一份研究报告,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会员国在制定教育策略时参考。以埃德加 ·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年月完成了题为《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研究报告。该 “报告”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 “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 ”,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 ”,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 ”。 《学会生存》把保罗·郎格朗倡导的终身教育思想向前推进了,主要表现在将终身教育思想的实施同创建“学习化社会”结合起来。“学习化社会”是指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

   

要活动的一种时代标志。创建学习化社会有赖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施与提高。年保罗·郎格朗的《终身教育入门》和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都已被译成种文字出版。这是关于终身教育思想的两部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它标志着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并引发了传统教育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被认为“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

       【】。对推动整个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终身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年月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条规定,国家要 “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的法律地位。 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同古典终身教育思想虽然有继承关系,但是,在当代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发展和形成的现代终身教育思想,有着全新的、丰富的内涵。 .现代终身教育已经不再是自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而是被世界各国政府当作一个政策目标而加以肯定和实施的教育方针,是强制性(即政府的主动性)和高度自觉性(即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相统一的教育制度。因为“就整个社会而言,强迫人们去接受继续教育是保证他们能够获得本专业领域最新知识成果的途径之一;就专业工作者个人而言,支持赞同这种强制性继续教育也就向社会表明了他们对自己竞争力的关注。”

        【】 .现代终身教育与古典终身教育相比,其内涵要丰富得多,涉及面广泛得多。现代终身教育强调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而不是只限于人生的青少年时期;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各类教育的一体化,不仅仅是传统学校承担教育任务。现代终身教育将教育活动从时间和空间上推向了极限。这是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大发展,是人类塑造自身、世界和未来的永无止境的大教育观。 .现代终身教育所追求的是一个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强调教育是连续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所期望的是一个人在一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安全地、充分地发挥和表现自己的潜能。古典终身教育也有关于人的完美、和谐发展的追求。但是,古典终身教育思想并未形成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的独立概念,也不可能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视野来审视“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而这恰恰是以自己与发展着的社会保持平衡为内在动机的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 .现代终身教育尤其是对从业人员的教育,直接与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相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现代终身教育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开发人力资源,不断使人力资源增值,加强对各级各类劳动者的智力能力的培养和培训,以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毫无疑问,不管是工业方面还是农业方面,现代技术的压力使那些懂得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占了优势。因此,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期望通过教育不断更新和充实自身的智能结构和技能素质,以便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保持优势,而在原始的、封闭的小农经济背景下的古典终身教育思想与实践,不可能有明确的劳动力市场意识。 总之,与古典终身教育相比,现代终身教育“显然是一个丰富得多和涉及面广泛得多的概念。它是教育方法的一个全新的观点和解释,甚至从更高的层次上来说,它是人类命运的全新观点和解释,它用为征服自我而进行不懈斗争的教育概念替代了那种使自己产生虚假安全感的教育概念。”“正是教育的这一概念,将会使人们能够在现代思想的实质精神方面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三、生存的概念 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传递社会生活经验 ”最基本的内容是生产的技能和生活方式。因此,教育本来就是生存的概念。“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NextPage]

   【】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又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教育活动一出现便成为人类社会生存斗争的基本手段之一。尤其是原始社会的教育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为奴隶主阶级脱离生产专门办教育或接受教育提供了条件,于是出现了 “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在阶级社会里,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垄断教育,学校教育越来越脱离生产和社会生活,绝大多数劳动者被剥夺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只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存权似乎与教育无缘;对剥削阶级来说,则根本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生存权问题,他们垄断教育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或将教育作为通向精神贵族的桥梁。教育权利不平等是普遍的社会问题。教育本来是生存的概念模糊起来了,或被淡化了,并因此无从确立教育的战略地位。为此,《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明确指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需要正随着使个人分裂的日益严重的紧张状态而逐渐增加。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

         【】“学会生存”本是太普通的常识性命题,它的提出,是为了对以往的关于人的一次性教育的考虑方式作根本性改革,回复教育的本来面目。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 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生存。这四个支柱,核心是“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争取生存的权利,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学会维持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美国成人教育专家菲利斯·卡宁汉姆指出:“成人教育作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专业”。

         【 】职业是最基本的谋生手段。就业前的教育是为受教育者就业作准备的;就业后的教育是为了使从业人员的素质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职业要求,他们能够在某一特殊的职业领域里,能挣得维持或满足其生活需要的工资。在美国,一些“特殊的课程设计是为雇员提供一部分技能和能维持生活的技术知识,或者实际上是扩充个人已经了解或有能力去验证的知识技能。”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 概念 理论 计量方法

20世纪50年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资本决定论”和“技术进步决定论”增长模型面对“增长余值困惑”无能为力,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开创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异军突起,刷新了西方经济学的历史。随着该理论的兴起、深入和发展,人力资本这一术语已被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广泛使用,以此为视角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尝试对其概念、理论和计量方法作简要梳理。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现代人力资本概念是在对西方经济学占主导地位的物质资本概念的批判中创立的。学界公认的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是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所构成的资本(舒尔茨,1962)。贝克尔强调了人力资本的获得途径,指出人力的投资主要是教育支出、保障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他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贝克尔,1987)。而MM麦塔(1976)的定义较为宽泛:居住于一个国家内人民的知识、技术及能力之总和,更广义地讲,还包括:首创精神、应变能力、持续工作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兴趣、态度以及其它可以提高产出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人的质量因素。定义落脚于人力资本的实质,对人的内在精神的关注让人印象深刻。

我国的人力资本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对人力资本的定义在早期一般借用西方学者的界定。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以人力资本的作用和功效为核心,如“人力资本为凝结在人体内,能够物化于商品或服务,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并以此分享收益的价值。”(李忠民,1999)有的以内容为核心,如“存在于人体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李建民,1999)王金营(2001)将这两种观点综合为“由通过投资形成凝结在人身体内的知识、能力、健康等所构成,能够物化为商品和服务,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效应,并以此获得收益的价值。”朱舟(1999)的说法较为详细,“通过劳动力市场工资和薪金决定机制进行间接市场定价的,由后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培训、卫生保健、劳动力迁移和劳动力就业消息收集与扩散等途径获得的,能提高投资未来劳动生产率和相应劳动市场工资的,凝结在投资受体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道德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的总和”。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对这些界定进行清理。朱必祥(2005)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投资而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并能带来未来收益的以知识、技能及健康因素体现的价值。”他突出了人力资本的抽象形态或本质特征――价值。俞荣建(2005)则将各类说法概括为“因素论”、“费用论”、“价值论”和“资本论”,并提出新的定义:对具有能动性人格特征与自然遗传禀赋的人,通过教育、培训、卫生保健、迁移以及“干中学”等投资所形成的具有一定价值并表现为知识、技能、健康和经验等具体形态的依附于人体的特殊资本。他主张将人的天然遗传禀赋和能动性人格特征纳入其中。付一辉(2007)的归纳是“人力资本人力观”、“人力资本形成观”和“人力资本价值观”,他从人力资本财务理论的角度,认为人力资本体现为劳动者投入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技能、能力、经验及情感意志力等要素的价值创造能力。这一说法将人力资本局限于企业生产的劳动者身上,满足了论者的研究兴趣,却难以作为一般的学术概念。但他将情感意志力列入人力资本要素,体现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虽然学界始终难以形成一个普遍为人接受的人力资本概念,但对于人力资本的特征,学者们却逐步形成了共识,如收益递增性、生命周期性、意志性等。因此,对人力资本概念继续进行探讨和寻求共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国学者对概念的定义多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故而首先要确认的是人力资本所“属”。显然,人力资本属于资本的范畴。其次是“种差”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广泛认同的资本类型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物质资本表现为物质形态,社会资本附着在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定义需要回答“它与其他两类资本的差别之处何在?”。此外,许多定义中也涉及了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学者们普遍的观点仍是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的投资说。具体而言,俞荣建(2005)的“教育、培训、卫生保健、迁移以及‘干中学’等”说法相对全面。

而对人力资本的实体形态的认可则是诸多定义的分歧所在。其中,部分学者仍停留在“知识、技能、健康”这一较为狭窄的研究视野之上。而有学者却将其扩展到了“人的信誉、社会关系、社会知名度及个人魅力”(吴震棚、韩文秀,2004)。但这种倾向同样有失偏颇――论者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混成一谈了。但是,思想观念和意志力等实体类型是不容忽视的。这类因素与人力资本的本质属性并无违背之处,且在现代劳动市场竞争中显得愈发重要。MM麦塔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指出了人体能动性因素的重要性,国内学者在近年的研究中将这些要素纳入人力资本概念的呼声也日渐增多。(阙祥才,2004;付一辉,2007)因此,界定人力资本的难点最终落在对人力资本实体的类别划分上。在劳动社会学中,对劳动者的讨论包含劳动者素质、劳动者的人格和劳动观念三个方面。(林勇,2006)对于劳动者素质,可概括为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劳动者的人格包括外倾性、责任心、经验开放性和自我控制等。劳动者的观念包括效率观念、时间观念、创新观念、民主观念等。

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的内涵尚需进一步扩充。我们可将思想道德素质、劳动者的现代性和观念统称为劳动者的思想观念。考虑到人力资本投资渠道中劳动迁移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了避免人力资本泛化的危险,将劳动者的人格纳入迁移能力来考察。于是,人力资本类型便可以概括为知识、技能、健康、迁移能力、思想观念五个部分。这种类型划分实际上也间接反映了人力资本的形成渠道。综合看来,人力资本便可定义为:存在于人体中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健康、迁移能力、思想观念等质量性因素的总和。

二、人力资本的理论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于对知识经济为特色的“新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二战后西方工业国家经济增长中总产业增长率大于资本积累与劳动率增长之和的特征,德、日两战败国在战后重新崛起的奇迹超越了原有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以及古典经济学家对人在经济活动中作用的重视的思想,共同构成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背景。

舒尔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发表的系列文章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之作,其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一般被认为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的标志。舒尔茨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而同在芝加哥大学的加里・S・贝克尔也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推动者,他注重微观分析,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研究的缺陷,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入分配结合起来,其《人力资本》一书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把人力资本研究的框架扩展到家庭经济学,使之成为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也为此做出了贡献,他首先建立了人力投资的收益率模型,最先提出了人力资本挣得函数,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应用于劳动力市场行为和家庭决策。另一位美国学者爱德华・丹尼森则运用实证计量的方法证明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其对教育在美国经济中作用的研究为舒尔茨的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和发展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以复归。这一时期的人力资本理论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形成途径及其“知识效应”,并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这一理论也给资本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该理论采用了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克服了以往理论的一些缺陷。罗伯特・卢卡斯和保罗・罗默尔被公认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他们构建的模型被称之为知识积累模型,以在生产中累积的资本来代表当时的知识水平,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罗默模型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了经济增长模式,并将其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一般知识产生规模效益,专业知识产生要素递增效益。两种效益的结合使人力资本要素收益递增,并促使物质资本、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收益随之递增,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继而保证着长期的经济增长。卢卡斯模型由“两时期模式”和“两商品模式”组成,以强调人力资本“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的差异。他将劳动力分为纯体力的“原始劳动”和表现为“技能”的劳动,并认为只有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两时期模式”是人力资本积累模式,反映内部效应。“两商品模式”是人力资本增长模式,反映外部效应。

新经济增长理论将人力资本纳入增长模型。之前的人力资本理论中尽管也涉及经济增长问题,但仅仅把人力资本和教育作为外生变量。罗默尔和卢卡斯的模型使人力资本内生化,同时也克服了经济均衡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增长率这一外生变量的缺陷。另一方面,该理论从模型中阐发其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了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从而使此项研究更加具体化和数量化,也使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0世纪末以来,人力资本的理论得到发展和延伸。研究重心更多地从经济学范畴向管理学范畴倾斜,研究内容越来越强调研究人力资本构成及其具体的作用途径。英国学者布鲁金将组织中的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和基础结构资本。美国学者斯图尔特进一步将后两项资本合并为结构资本。西方管理学家和企业管理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组织人力资本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诸如重视职业开发与培训、人力资本成本控制、员工人力资本回报等。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本理论已经从学术研究逐步走向社会实践,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

我国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个介绍引进―概念推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从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中国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人力资本收益及参与分配等研究。(郭庆松,2006)由于该理论已经在西方学术界发展成熟,因而国内的研究多属应用性质,基本上是在认可西方理论的前提下做一些解释性工作,基础理论成果较少。而我国处于转型期的经济状况、制度环境和人口特征与西方国家有着较大差异,常规性的照搬照抄使得合乎国情的理论建构相对缺乏,甚至不同领域的研究结论相互矛盾。因此,在深入开展应用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构建本土化的人力资本理论是国内研究者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三、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

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存在人体中的资本形式。无论是对人力资本理论假说的检验还是进行人力资本理论指导下的应用研究,对其存量进行计量都是上述研究得以开展的关键。归纳起来,人力资本计量可分为基于成本、基于收入、基于教育指标和基于直接能力四种方法。

第一类,基于成本计量法,即根据创造人力资本所需成本对其进行计量,大致有四种。历史成本法。将开发和取得人力资本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人力资本价值。该法根据实际支出记录人力资本投资,使得人力资本信息与其他资本信息具有可比性,但很重要的社会投入部分未予以考虑,无法反映人力资本的真实价值。重置成本法。计量企业在现实条件下重新培训和现有职工的技术水平、素质和工作能力相当的职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或者是取得和培训符合特定工作岗位要求的职工所应发生的全部成本。该法注重人力资本价值的变化,试图反映其现实价值,但估价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机会成本法。认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应该与其机会成本而不是会计成本直接相关。显然,这更是一个难以估算的价值量。内部竞价法。认为只有稀缺的人力资本才有价值,应由各个部门投标竞价来确定,竞价最高者即可获得。最高竞价就是该项人力资本的价值。此法引入了市场机制,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最佳配置,但不适用于普遍的价值计量。

第二类,基于收入计量法,即根据人力资本所有者做出的贡献对人力资本进行计量,大致有五种。未来收益折现法。将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剩余服务期内做出贡献的现值作为人力资本价值。该法考虑了职工预计服务年限,但特定人力资本的贡献和离职概率的确定存在诸多困难。经济价值法。将企业未来收益折现按人力资本投资比例计算人力资本价值。该法注重人力资本在整个企业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但未来净收益是一个估计值,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且人力资本价值并不一定与投资比例呈线性关系。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认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在于有无特定人力资本情况下按照自由现金流量计量的企业价值之差。该法突出了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关键性和不可替代性。但其中诸多参数的测定在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未来超额利润折现法。认为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是人力资本带来的,这部分超额利润应资本化为人力资本价值。但超额利润是否代表人力资本价值在理论上尚未得到证实。未来工资折现法。将一个企业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在未来期间支付的工资额进行折现,再乘以反映本企业盈利水平与本行业平均盈利水平差别的效率比率即得出人力资本的价值。同样,仅以人力资本所有者工资额的多少来反映其资本价值难以令人信服。

第三类,基于教育指标计量法,即以教育的成就或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来间接地描述人力资本的水平。其基本思路在于:教育形成的知识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内容,教育成就越大,人力资本投入通常也越多,国民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资本存量也越大。具体指标主要有成人识字率和入学率、教育经费、教育总年限和平均教育年数。前两项主要用于宏观层次的计量,后三项宏观和微观计量均可。尽管这类仅仅依靠受教育程度来测量人力资本存量的方法遭受颇多非议,但由于其易于观测和统计的特征仍被广泛采用。

第四类,基于直接能力测算的方法。这类计量方法并非为人力资本研究者首创,而是分布于生物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之中。在内容上可包括生理、心理、知识等能力素质的测评,在测量工具上包含体检报告、技术或职称等级证书、心理健康量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表、吉尔福德创造力测验量表、卡特尔人格问卷等等,在算法上一般是将各层次的测评值按一定权重转换累加。显然,这类方法的权重判定带有主观性,且大范围的实际操作成本巨大。

可见,人力资本的计量难度系数颇高。对其定义理解不同,计量方法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思想观念部分,较少有研究者进行精确计量的尝试。近年来,不少学者为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本计量体系而努力(钱雪亚,2005),但往往成果的出现都伴随着批判和质疑。事实上,不同的度量方法都各有优缺点,研究目的、研究手段、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靠性等都影响其选择。钱雪亚(2005)提出的几点原则实可作为方法选取的依据: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结合、静态描述与动态反映相结合、总量反映与结构反映并重、科学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可行性和可比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存在于人体中可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也逐渐增多。劳动者对物质世界和个体本身的掌控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互动能力都影响其经济效益。这就增加了人力资本概念界定的难度,同时也使得人力资本计量的全面性和准确度更难把握。另外,嵌入在我国转型时期独特社会结构之下的市场经济结构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直接用于我国经济现象研究的方法所受争议较多,结论上的差异较大。但这并不能否定人力资本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普适性。相反,这种来自现实的挑战或许正孕育着本土人力资本理论和方法上的革新。

(注:本文为华中农业大学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2204-06100。)

【参考文献】

[1] 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 付一辉:人力资本概念研究[J].财会月刊,2007(3).

[3] 朱必祥:人力资本理论与方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 吴震棚,韩文秀:人力资本概念的扩展[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5] 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 林勇:劳动社会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7] 俞荣建:人力资本的重新界定及其含义[J].人才开发,2005(10).

[8] 郭庆松: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现实启示[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6).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第10篇

现代人力资本概念是在对西方经济学占主导地位的物质资本概念的批判中创立的。学界公认的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是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所构成的资本(舒尔茨,1962)。贝克尔强调了人力资本的获得途径,指出人力的投资主要是教育支出、保障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他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贝克尔,1987)。而MM麦塔(1976)的定义较为宽泛:居住于一个国家内人民的知识、技术及能力之总和,更广义地讲,还包括:首创精神、应变能力、持续工作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兴趣、态度以及其它可以提高产出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人的质量因素。定义落脚于人力资本的实质,对人的内在精神的关注让人印象深刻。

我国的人力资本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对人力资本的定义在早期一般借用西方学者的界定。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以人力资本的作用和功效为核心,如“人力资本为凝结在人体内,能够物化于商品或服务,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并以此分享收益的价值。”(李忠民,1999)有的以内容为核心,如“存在于人体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李建民,1999)王金营(2001)将这两种观点综合为“由通过投资形成凝结在人身体内的知识、能力、健康等所构成,能够物化为商品和服务,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效应,并以此获得收益的价值。”朱舟(1999)的说法较为详细,“通过劳动力市场工资和薪金决定机制进行间接市场定价的,由后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培训、卫生保健、劳动力迁移和劳动力就业消息收集与扩散等途径获得的,能提高投资未来劳动生产率和相应劳动市场工资的,凝结在投资受体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道德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的总和”。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对这些界定进行清理。朱必祥(2005)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投资而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并能带来未来收益的以知识、技能及健康因素体现的价值。”他突出了人力资本的抽象形态或本质特征——价值。俞荣建(2005)则将各类说法概括为“因素论”、“费用论”、“价值论”和“资本论”,并提出新的定义:对具有能动性人格特征与自然遗传禀赋的人,通过教育、培训、卫生保健、迁移以及“干中学”等投资所形成的具有一定价值并表现为知识、技能、健康和经验等具体形态的依附于人体的特殊资本。他主张将人的天然遗传禀赋和能动性人格特征纳入其中。付一辉(2007)的归纳是“人力资本人力观”、“人力资本形成观”和“人力资本价值观”,他从人力资本财务理论的角度,认为人力资本体现为劳动者投入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技能、能力、经验及情感意志力等要素的价值创造能力。这一说法将人力资本局限于企业生产的劳动者身上,满足了论者的研究兴趣,却难以作为一般的学术概念。但他将情感意志力列入人力资本要素,体现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虽然学界始终难以形成一个普遍为人接受的人力资本概念,但对于人力资本的特征,学者们却逐步形成了共识,如收益递增性、生命周期性、意志性等。因此,对人力资本概念继续进行探讨和寻求共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国学者对概念的定义多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故而首先要确认的是人力资本所“属”。显然,人力资本属于资本的范畴。其次是“种差”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广泛认同的资本类型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物质资本表现为物质形态,社会资本附着在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定义需要回答“它与其他两类资本的差别之处何在?”。此外,许多定义中也涉及了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学者们普遍的观点仍是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的投资说。具体而言,俞荣建(2005)的“教育、培训、卫生保健、迁移以及‘干中学’等”说法相对全面。

而对人力资本的实体形态的认可则是诸多定义的分歧所在。其中,部分学者仍停留在“知识、技能、健康”这一较为狭窄的研究视野之上。而有学者却将其扩展到了“人的信誉、社会关系、社会知名度及个人魅力”(吴震棚、韩文秀,2004)。但这种倾向同样有失偏颇——论者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混成一谈了。但是,思想观念和意志力等实体类型是不容忽视的。这类因素与人力资本的本质属性并无违背之处,且在现代劳动市场竞争中显得愈发重要。MM麦塔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指出了人体能动性因素的重要性,国内学者在近年的研究中将这些要素纳入人力资本概念的呼声也日渐增多。(阙祥才,2004;付一辉,2007)因此,界定人力资本的难点最终落在对人力资本实体的类别划分上。在劳动社会学中,对劳动者的讨论包含劳动者素质、劳动者的人格和劳动观念三个方面。(林勇,2006)对于劳动者素质,可概括为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劳动者的人格包括外倾性、责任心、经验开放性和自我控制等。劳动者的观念包括效率观念、时间观念、创新观念、民主观念等。

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的内涵尚需进一步扩充。我们可将思想道德素质、劳动者的现代性和观念统称为劳动者的思想观念。考虑到人力资本投资渠道中劳动迁移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了避免人力资本泛化的危险,将劳动者的人格纳入迁移能力来考察。于是,人力资本类型便可以概括为知识、技能、健康、迁移能力、思想观念五个部分。这种类型划分实际上也间接反映了人力资本的形成渠道。综合看来,人力资本便可定义为:存在于人体中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健康、迁移能力、思想观念等质量性因素的总和。

二、人力资本的理论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于对知识经济为特色的“新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二战后西方工业国家经济增长中总产业增长率大于资本积累与劳动率增长之和的特征,德、日两战败国在战后重新崛起的奇迹超越了原有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以及古典经济学家对人在经济活动中作用的重视的思想,共同构成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背景。

舒尔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发表的系列文章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之作,其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一般被认为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的标志。舒尔茨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而同在芝加哥大学的加里·S·贝克尔也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推动者,他注重微观分析,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研究的缺陷,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入分配结合起来,其《人力资本》一书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把人力资本研究的框架扩展到家庭经济学,使之成为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也为此做出了贡献,他首先建立了人力投资的收益率模型,最先提出了人力资本挣得函数,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应用于劳动力市场行为和家庭决策。另一位美国学者爱德华·丹尼森则运用实证计量的方法证明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其对教育在美国经济中作用的研究为舒尔茨的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和发展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以复归。这一时期的人力资本理论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形成途径及其“知识效应”,并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这一理论也给资本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该理论采用了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克服了以往理论的一些缺陷。罗伯特·卢卡斯和保罗·罗默尔被公认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他们构建的模型被称之为知识积累模型,以在生产中累积的资本来代表当时的知识水平,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罗默模型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了经济增长模式,并将其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一般知识产生规模效益,专业知识产生要素递增效益。两种效益的结合使人力资本要素收益递增,并促使物质资本、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收益随之递增,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继而保证着长期的经济增长。卢卡斯模型由“两时期模式”和“两商品模式”组成,以强调人力资本“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的差异。他将劳动力分为纯体力的“原始劳动”和表现为“技能”的劳动,并认为只有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两时期模式”是人力资本积累模式,反映内部效应。“两商品模式”是人力资本增长模式,反映外部效应。

新经济增长理论将人力资本纳入增长模型。之前的人力资本理论中尽管也涉及经济增长问题,但仅仅把人力资本和教育作为外生变量。罗默尔和卢卡斯的模型使人力资本内生化,同时也克服了经济均衡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增长率这一外生变量的缺陷。另一方面,该理论从模型中阐发其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了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从而使此项研究更加具体化和数量化,也使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0世纪末以来,人力资本的理论得到发展和延伸。研究重心更多地从经济学范畴向管理学范畴倾斜,研究内容越来越强调研究人力资本构成及其具体的作用途径。英国学者布鲁金将组织中的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和基础结构资本。美国学者斯图尔特进一步将后两项资本合并为结构资本。西方管理学家和企业管理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组织人力资本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诸如重视职业开发与培训、人力资本成本控制、员工人力资本回报等。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本理论已经从学术研究逐步走向社会实践,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

我国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个介绍引进—概念推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从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中国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人力资本收益及参与分配等研究。(郭庆松,2006)由于该理论已经在西方学术界发展成熟,因而国内的研究多属应用性质,基本上是在认可西方理论的前提下做一些解释性工作,基础理论成果较少。而我国处于转型期的经济状况、制度环境和人口特征与西方国家有着较大差异,常规性的照搬照抄使得合乎国情的理论建构相对缺乏,甚至不同领域的研究结论相互矛盾。因此,在深入开展应用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构建本土化的人力资本理论是国内研究者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三、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

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存在人体中的资本形式。无论是对人力资本理论假说的检验还是进行人力资本理论指导下的应用研究,对其存量进行计量都是上述研究得以开展的关键。归纳起来,人力资本计量可分为基于成本、基于收入、基于教育指标和基于直接能力四种方法。

第一类,基于成本计量法,即根据创造人力资本所需成本对其进行计量,大致有四种。历史成本法。将开发和取得人力资本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人力资本价值。该法根据实际支出记录人力资本投资,使得人力资本信息与其他资本信息具有可比性,但很重要的社会投入部分未予以考虑,无法反映人力资本的真实价值。重置成本法。计量企业在现实条件下重新培训和现有职工的技术水平、素质和工作能力相当的职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或者是取得和培训符合特定工作岗位要求的职工所应发生的全部成本。该法注重人力资本价值的变化,试图反映其现实价值,但估价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机会成本法。认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应该与其机会成本而不是会计成本直接相关。显然,这更是一个难以估算的价值量。内部竞价法。认为只有稀缺的人力资本才有价值,应由各个部门投标竞价来确定,竞价最高者即可获得。最高竞价就是该项人力资本的价值。此法引入了市场机制,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最佳配置,但不适用于普遍的价值计量。

第二类,基于收入计量法,即根据人力资本所有者做出的贡献对人力资本进行计量,大致有五种。未来收益折现法。将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剩余服务期内做出贡献的现值作为人力资本价值。该法考虑了职工预计服务年限,但特定人力资本的贡献和离职概率的确定存在诸多困难。经济价值法。将企业未来收益折现按人力资本投资比例计算人力资本价值。该法注重人力资本在整个企业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但未来净收益是一个估计值,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且人力资本价值并不一定与投资比例呈线性关系。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认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在于有无特定人力资本情况下按照自由现金流量计量的企业价值之差。该法突出了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关键性和不可替代性。但其中诸多参数的测定在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未来超额利润折现法。认为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是人力资本带来的,这部分超额利润应资本化为人力资本价值。但超额利润是否代表人力资本价值在理论上尚未得到证实。未来工资折现法。将一个企业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在未来期间支付的工资额进行折现,再乘以反映本企业盈利水平与本行业平均盈利水平差别的效率比率即得出人力资本的价值。同样,仅以人力资本所有者工资额的多少来反映其资本价值难以令人信服。

第三类,基于教育指标计量法,即以教育的成就或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来间接地描述人力资本的水平。其基本思路在于:教育形成的知识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内容,教育成就越大,人力资本投入通常也越多,国民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资本存量也越大。具体指标主要有成人识字率和入学率、教育经费、教育总年限和平均教育年数。前两项主要用于宏观层次的计量,后三项宏观和微观计量均可。尽管这类仅仅依靠受教育程度来测量人力资本存量的方法遭受颇多非议,但由于其易于观测和统计的特征仍被广泛采用。

第四类,基于直接能力测算的方法。这类计量方法并非为人力资本研究者首创,而是分布于生物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之中。在内容上可包括生理、心理、知识等能力素质的测评,在测量工具上包含体检报告、技术或职称等级证书、心理健康量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表、吉尔福德创造力测验量表、卡特尔人格问卷等等,在算法上一般是将各层次的测评值按一定权重转换累加。显然,这类方法的权重判定带有主观性,且大范围的实际操作成本巨大。

可见,人力资本的计量难度系数颇高。对其定义理解不同,计量方法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思想观念部分,较少有研究者进行精确计量的尝试。近年来,不少学者为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本计量体系而努力(钱雪亚,2005),但往往成果的出现都伴随着批判和质疑。事实上,不同的度量方法都各有优缺点,研究目的、研究手段、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靠性等都影响其选择。钱雪亚(2005)提出的几点原则实可作为方法选取的依据: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结合、静态描述与动态反映相结合、总量反映与结构反映并重、科学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可行性和可比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存在于人体中可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也逐渐增多。劳动者对物质世界和个体本身的掌控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互动能力都影响其经济效益。这就增加了人力资本概念界定的难度,同时也使得人力资本计量的全面性和准确度更难把握。另外,嵌入在我国转型时期独特社会结构之下的市场经济结构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直接用于我国经济现象研究的方法所受争议较多,结论上的差异较大。但这并不能否定人力资本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普适性。相反,这种来自现实的挑战或许正孕育着本土人力资本理论和方法上的革新。

【参考文献】

[1]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付一辉:人力资本概念研究[J].财会月刊,2007(3).

[3]朱必祥:人力资本理论与方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吴震棚,韩文秀:人力资本概念的扩展[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5]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林勇:劳动社会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7]俞荣建:人力资本的重新界定及其含义[J].人才开发,2005(10).

[8]郭庆松: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现实启示[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6).

[9]钱雪亚: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研究[D].浙江大学,2005.

[10]阙祥才:人力资本与城市家庭贫困的关系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第11篇

摘 要:职业教育正从传统的“工具性”的谋生型教育转向 “发展性”的适应性教育,培养就业者的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而我国的中等职业学生的核心能力还比较滞后。本文分析探讨了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解析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毕业生。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能力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更新换代,引发职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改变,职场对人才要求也随之变化。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能够实现就业、是否拥有工作能力及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是否有一个良好的职业生涯,是中国的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及现实问题。世界职业教育正从传统的“工具性”的谋生型教育转向“发展性”的适应性教育,培养就业者的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就业培训的热点及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而我国中职学校对职业教育的理念还比较滞后,注重技能培养而轻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因此,中职生人才培养要跟上经济对职业和能力结构的新要求,避免失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培养就业者的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现实需要。

1 概念

职业核心能力,即职业关键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在职业生涯中可迁移、可携带,能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键能力”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在1972年给欧盟的报告《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中提出来的,将其看做是“进入日益复杂的和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是“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关键能力提出以后,在世界范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在职业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关键能力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但在不同国家,其名称和含义各有差异,如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被称作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ies)、美国称为基本能力(General competencies),或英国称为核心技能(Core skill),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称其为为关键能力。

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开发一个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核心能力体系,将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划分为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三个层次。2007年底,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推出了包括 8 个模块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系。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个模块。从而构建了我国职业核心能力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制定了《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

笔者认为,决定笔者每个人生活质量和做事差异的看不见的含量,就是每个人具有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起码应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个体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二是这种核心能力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所特有的,别人难以模仿和替代的。三是这种核心能力的持久性和发展性。个体能力差异的本质在于核心能力的差异。

2 研究意义

2.1 随着普通高中的扩招,初中毕业生源的减少,客观上使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明显下降。学生不仅在基础知识方面有很大的欠缺,而且在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责任感及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着更为明显的欠缺,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获得学业上的成功。

2.2 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中职生毕业后要进入社会走入职场,来自职场的无数事实证明,作为中职毕业生,虽然动手能力较强,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弱,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具有顺利解决职业场所、职业活动存在的问题的能力,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学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提高中职生的核心就业能力为重点。

2.3 符合终身教育的理念,实现中等、高等教育直至终身教育的一脉相承,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职业生涯基础。

2.4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找到符合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及实践,符合学生年龄和心智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水平。因此,中职生应当重视个人能力、技能以及个性品质的培养,要提高就业能力,成为企业所青睐的“合作、合格、合适”的“三合人才”;要拓宽求职途径,掌握相关的求职技巧和策略,不断提高自身的求职就业能力。

3 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大多数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理解不准确。有的把核心能力等同于技能或行为。虽然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提倡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强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重视的还是专业技能的培养。既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发生了偏差.那么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就根本谈不上。

3.2 师资队伍的职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师资队伍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现在很多中职学校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双师”比例。积极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到本科高校深造,甚至出国研修。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的职业能力没有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步提升,人文素质不高。职业沟通、自我管理、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不强,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3.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效果不佳。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学校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由于缺乏有力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一些企业出于完成生产任务的考虑,把学生当操作工使用。学生必须的职业能力训练时间不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停留在体验层面,这样就导致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培养职业人才,特别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方面作用不显著。像对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操作技能、企业文化、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职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知办公室.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测试大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2] 梁玉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3(3)

[3] 丁辉.对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教学改革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

[4] 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报,2006(9)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中职 学生 核心能力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更新换代,引发职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改变,职场对人才要求也随之变化。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能够实现就业、是否拥有工作能力及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是否有一个良好的职业生涯,是中国的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及现实问题。世界职业教育正从传统的 “工具性”的谋生型教育转向 “发展性”的适应性教育,培养就业者的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就业培训的热点及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而我国中职学校对职业教育的理念还比较滞后,注重技能培养而轻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中职生人才培养要跟上经济对职业和能力结构的新要求,避免失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培养就业者的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现实需要。

1. 概念

职业核心能力,即职业关键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在职业生涯中可迁移、可携带,能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键能力”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在 1972 年给欧盟的报告 《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中提出来的,将其看做是 “进入日益复杂的和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是 “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关键能力提出以后,在世界范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在职业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关键能力的培养成称和含义各有差异,如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被称作关键能力 ( Keycompetencies) 、美国称为基本能力(General competencies) ,或英国称为核心技能 (Core skill) ,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称其为为关键能力。1998 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 《国家技能振兴战略》 中明确提出要开发一个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核心能力体系,将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划分为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三个层次。2007 年底,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推出了包括 8 个模块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系。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个模块。从而构建了我国职业核心能力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制定了《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

笔者认为,决定笔者每个人生活质量和做事差异的看不见的含量,就是每个人具有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起码应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个体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二是这种核心能力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所特有的,别人难以模仿和替代的。三是这种核心能力的持久性和发展性。个体能力差异的本质在于核心能力的差异。

2. 研究意义

2.1 随着普通高中的扩招,初中毕业生源的减少,客观上使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明显下降。学生不仅在基础知识方面有很大的欠缺,而且在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责任感及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着更为明显的欠缺,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获得学业上的成功。

2.2 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中职生毕业后要进入社会走入职场,来自职场的无数事实证明,作为中职毕业生,虽然动手能力较强,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弱,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具有顺利解决职业场所、职业活动存在的问题的能力,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学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提高中职生的核心就业能力为重点。

2.3 符合终身教育的理念,实现中等、高等教育直至终身教育的一脉相承,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职业生涯基础。

2.4 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找到符合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及实践,符合学生年龄和心智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水平。

因此,中职生应当重视个人能力、技能以及个性品质的培养,要提高就业能力,成为企业所青睐的 “合作、合格、合适”的 “三合人才”; 要拓宽求职途径,掌握相关的求职技巧和策略,不断提高自身的求职就业能力。

3.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大多数教师对 “职业核心能力”理解不准确。有的把核心能力等同于技能或行为。虽然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提倡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强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重视的还是专业技能的培养。既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发生了偏差. 那么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就根本谈不上。

3.2 师资队伍的职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师资队伍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现在很多中职学校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 “双师”比例。积极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到本科高校深造,甚至出国研修。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的职业能力没有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步提升,人文素质不高。职业沟通、自我管理、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不强,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3.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效果不佳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学校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由于缺乏有力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一些企业出于完成生产任务的考虑,把学生当操作工使用。学生必须的职业能力训练时间不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停留在体验层面,这样就导致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培养职业人才,特别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方面作用不显著。像对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操作技能、企业文化、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职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知办公室.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2]梁玉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3 (3).

[3]丁辉.对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教学改革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 (1).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第13篇

近来,技能强国成为我国相关媒体及政策报告中的重要术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今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的主题就是“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那么,我国为什么建设技能强国?应怎样建设技能强国?要厘清这些问题,必须明确技能强国建设的深刻背景。

首先,技能已成为新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近年来,随着各国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用受教育年限来表征人力资本的方法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而“技能”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更有利于综合反映个体从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场所积累的人力资本总和(曹浩文,杜育红,2015)。这使技能作为新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成为各国政府进行人力资本干预的新方向。如日前欧盟启动了新的技能行动,并把技能称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金钥匙。OECD在2012年的《技能政策的战略途径》的基础上,计划于今年6月底召开主题为“为了生产力、创新型和包容性”的部长级技能峰会,提出要促进各国政府开发有效、前瞻性、全政府路径(whole-of-government approaches)的技能战略。

其次,提升全体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目前,我国正处于以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为特征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而根据经济发展规律,从一般性劳动力到技能型劳动力的转型是产业机构升级对就业人口的客观要求(迟福林,2016)。其基本机制在于通过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增强生产过程的创新性,实现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业逐渐升级到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实现产业内涵、模式的根本升级。

第三,提升全体人口的技能水平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及建设人才强国的关键。《“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面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而根据我国人口变化趋势,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在人力资源数量方面的人口红利将逐步降低,要维持人口红利,必须依靠人力资本质量,也就是公民技能水平的提高。

综上,通过提升全体人口的技能水平建设技能强国不仅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和目标指向,更是世界教育和人力资本开发的基本趋势。这些广域的技能开发视角也为技能强国的推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从作为人力资本核心载体的角度来说,技能的内涵已经超越了仅指个体特定职业技能的范畴,如OECD相关研究认为,技能是指一系列知识、态度和能力的结合,其能够通过学习获得,可以使个体成功并持续地完成一系列活动或工作任务,且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得到加强和延伸。由此出发,技能强国的具体实施和推进要求我们在整体的教育观念、教育体系及人才使用机制上实现根本转型,即在教育观念上从应试导向转向学习者能力发展导向和终身学习导向,在教育体系上从不同类型教育尊卑有弱转向各级各类教育融会贯通、协同发展,在用人机制上从学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建设能力本位的人才使用机制。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第14篇

在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会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这是对“终身学习”也是对“终身教育”概念的最准确和最深刻的阐释。本文在讨论这一命题时,采用“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国家和社会在发展“终身教育”事业中的激励、推动作用。 一、古老的话题 广义的教育是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的各种活动,本来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概念。如果连起码的教育都没有,人类就不可能延续发展。而人类的延续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正因如此,终身教育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说的是教育对象不分类别,自然也包括不同年龄的人。从《史记》中的《仲尼弟子列传》可以看出,他的学生有不少是成年人。他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反映了他的“终身教育”思想。北齐的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勉励人们“终身学习”。宋代的欧阳修主张人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因为“学之终身,有不能达者矣。于其所达,行之终身,有不能至者矣”(《答李翱书》 )。 古代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十分关注教育,他们认为人的一生接受的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不断的。例如亚里斯多德就主张“儿童和需要教育的各种年龄的人都应受到训练”,最好使全城邦的公民都“受到同一的教育 ”

【1】古代波斯的伊斯兰教强调人应该通过教育来完善自身,其教父要求教徒 “从生至死”不断地坚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上是关于古典终身教育思想的种种表述,这些思想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教育的重视,是教育领域思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强调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实际上又主要是奴隶主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受教育的权利,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又大都是就教育论教育。因此,古典终身教育思想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 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给予法国教育的发展以巨大影响。列宁是这样评价的:“整个19世纪,即给予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先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十分重视国民教育。 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不久,在向国民议会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法案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过发展“公教育”来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在有关发展公教育的提案中还指出:“若认为教育仅仅是限定于儿童和年轻人的活动,那绝对是社会的偏见”。在康特路赛提出的公教育的计划书中,强调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就教育而言,人类必须通过年龄的各个阶段来获取知识的全体系,并且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终身的学习来确保知识的获得。”1919年英国成人教育委员会在“最终报告书”中主张发展继续教育,来扩充“成人教育机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戛斯通·芭契拉等人提出了“终身学校”的思想,这一思想后在法国宪法中得到了确认。近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倡导发展“公教育”来发展终身教育,把发展终身教育视为“国家义务”,大大发展和推进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实践。 二、全新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致力于经济恢复和政治改革,并相应地进行教育改革。6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 “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科技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给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反映现代生产与生活新特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教育思想在各国广为传播。 196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阐明了将成人教育纳入整个人生教育范畴的必要性,倡导“成人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问题。1965年,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计划处处长、后任终身教育局局长的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向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提供了一份关于终身教育构想的提案,该委员会讨论并肯定了他的提案。提案指出,“数百年来,社会把人的一生机械地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前半生的时间用来积累知识,后半生一劳永逸地使用知识,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他提出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因此,他要求建立一个新的一体化教育体系:应当使教育从纵的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连结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

【3】保罗·郎格朗对“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的阐释以及对 “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倡导,在世界许多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70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会议通过一项决议,授权当时的总干事勒内 ·马厄成立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世界教育形势和改革,并要求提供一份研究报告,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会员国在制定教育策略时参考。以埃德加 ·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1972年5月完成了题为《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研究报告。该 “报告”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 “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 ”,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 ”,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 ”。 《学会生存》把保罗·郎格朗倡导的终身教育思想向前推进了,主要表现在将终身教育思想的实施同创建“学习化社会”结合起来。“学习化社会”是指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

要活动的一种时代标志。创建学习化社会有赖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施与提高。1970年保罗·郎格朗的《终身教育入门》和1974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都已被译成33种文字出版。这是关于终身教育思想的两部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它标志着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并引发了传统教育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被认为“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

【4】。对推动整个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终身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1条规定,国家要 “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的法律地位。 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同古典终身教育思想虽然有继承关系,但是,在当代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发展和形成的现代终身教育思想,有着全新的、丰富的内涵。 1.现代终身教育已经不再是自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而是被世界各国政府当作一个政策目标而加以肯定和实施的教育方针,是强制性(即政府的主动性)和高度自觉性(即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相统一的教育制度。因为“就整个社会而言,强迫人们去接受继续教育是保证他们能够获得本专业领域最新知识成果的途径之一;就专业工作者个人而言,支持赞同这种强制性继续教育也就向社会表明了他们对自己竞争力的关注。”

【5】 2.现代终身教育与古典终身教育相比,其内涵要丰富得多,涉及面广泛得多。现代终身教育强调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而不是只限于人生的青少年时期;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各类教育的一体化,不仅仅是传统学校承担教育任务。现代终身教育将教育活动从时间和空间上推向了极限。这是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大发展,是人类塑造自身、世界和未来的永无止境的大教育观。 3.现代终身教育所追求的是一个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强调教育是连续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所期望的是一个人在一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安全地、充分地发挥和表现自己的潜能。古典终身教育也有关于人的完美、和谐发展的追求。但是,古典终身教育思想并未形成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的独立概念,也不可能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视野来审视“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而这恰恰是以自己与发展着的社会保持平衡为内在动机的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 4.现代终身教育尤其是对从业人员的教育,直接与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相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现代终身教育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开发人力资源,不断使人力资源增值,加强对各级各类劳动者的智力能力的培养和培训,以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毫无疑问,不管是工业方面还是农业方面,现代技术的压力使那些懂得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占了优势。因此,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期望通过教育不断更新和充实自身的智能结构和技能素质,以便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保持优势,而在原始的、封闭的小农经济背景下的古典终身教育思想与实践,不可能有明确的劳动力市场意识。 总之,与古典终身教育相比,现代终身教育“显然是一个丰富得多和涉及面广泛得多的概念。它是教育方法的一个全新的观点和解释,甚至从更高的层次上来说,它是人类命运的全新观点和解释,它用为征服自我而进行不懈斗争的教育概念替代了那种使自己产生虚假安全感的教育概念。”“正是教育的这一概念,将会使人们能够在现代思想的实质精神方面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 三、生存的概念 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传递社会生活经验 ”最基本的内容是生产的技能和生活方式。因此,教育本来就是生存的概念。“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nextpage]

【7】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又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教育活动一出现便成为人类社会生存斗争的基本手段之一。尤其是原始社会的教育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为奴隶主阶级脱离生产专门办教育或接受教育提供了条件,于是出现了 “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在阶级社会里,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垄断教育,学校教育越来越脱离生产和社会生活,绝大多数劳动者被剥夺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只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存权似乎与教育无缘;对剥削阶级来说,则根本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生存权问题,他们垄断教育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或将教育作为通向精神贵族的桥梁。教育权利不平等是普遍的社会问题。教育本来是生存的概念模糊起来了,或被淡化了,并因此无从确立教育的战略地位。为此,《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明确指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需要正随着使个人分裂的日益严重的紧张状态而逐渐增加。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

【8】“学会生存”本是太普通的常识性命题,它的提出,是为了对以往的关于人的一次性教育的考虑方式作根本性改革,回复教育的本来面目。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生存。这四个支柱,核心是“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争取生存的权利,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学会维持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美国成人教育专家菲利斯·卡宁汉姆指出:“成人教育作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专业”。

【9 】职业是最基本的谋生手段。就业前的教育是为受教育者就业作准备的;就业后的教育是为了使从业人员的素质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职业要求,他们能够在某一特殊的职业领域里,能挣得维持或满足其生活需要的工资。在美国,一些“特殊的课程设计是为雇员提供一部分技能和能维持生活的技术知识,或者实际上是扩充个人已经了解或有能力去验证的知识技能。”

【10】美国的教育重视“生存训练”和“生涯指导”,各大学都有生涯职业指导办公室,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身心特点的生涯发展道路,典型地体现了“学会生存”的终身教育思想。 2.争取有保障的生存权利。 在信息社会中,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但是永恒的,而且变化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快,我们不能指望一种教育和一定阶段的教育为社会成员服务终生。在工业化时代,如果一个人的工作被技术的发展所淘汰,这对他来讲,其后果是灾难性的。但是,在未来的岁月里,生产、工作的技能过时将会成为很普遍的事情,人们的生存权利常常面临挑战。因此,发展成人教育,实施终身教育,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战略性举措。 生产的变革、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伴随着劳动力的流动。远在200年前,丹麦的一位神学教育家创建了丹麦民众普及学校,其任务是教育成年农民如何应付急剧变化的自然环境。丹麦的农民教育相当普及。在从穷乡僻壤向大城市的移民浪潮中,所有那些取得成功的移民都是通过接受教育来学会对付新的经济问题、语言障碍,学会与陌生人相处的。 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据预测,我国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的一、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由 1990年的28.4∶43.6∶28转变为2010年的12.7∶51.3∶46,社会劳动者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就业结构将由1990年的60∶21.4∶18.6转变为2010年的40∶25∶35。这种变动的过程将使农村大约有1亿左右的劳动者从农业岗位转到二、三产业,城市有一部分劳动者从工业部门转到第三产业。上述城乡劳动者的岗位转移,既是对生存权利的挑战,又是一种新的发展机遇。应付挑战,把握机遇,必然要靠教育、靠培训。 3.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物质、精神、环境、人口控制与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终身教育的基本内容与目标。 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创造必要的和丰富的物质财富,是保障和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然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的道理并非人人都理解。根据某工厂对年龄在 37—41岁,原文化程度为初中毕业的214名男性职工的调查,结果受过各种成人教育的101人,同没有受过成人教育的113人相比,平均成品合格率高5%—7%,设备完好率高 13%—17%,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参加技术革新的人多75%,而且完成生产定额普遍高:在技术程度复杂部门高12%—15%,在技术程度中等的部门高8%—10%,在技术程度比较简单的部门差别不大,但也大约高3%—5%,三者平均为 8.9%,估计实际价值大约年均350元,一年中 101人可以多创造价值 3.5万元。假如全国一亿职工有20%接受各种成人教育,扣除教育费用外,一年可多创造价值230亿元

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第15篇

在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习大会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这是对“终身学习”也是对“终身教育”概念的最准确和最深刻的阐释。本文在讨论这一命题时,采用“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国家和社会在发展“终身教育”事业中的激励、推动作用。 一、古老的话题 广义的教育是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的各种活动,本来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概念。如果连起码的教育都没有,人类就不可能延续发展。而人类的延续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正因如此,终身教育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说的是教育对象不分类别,自然也包括不同年龄的人。从《史记》中的《仲尼弟子列传》可以看出,他的学生有不少是成年人。他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反映了他的“终身教育”思想。北齐的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勉励人们“终身学习”。宋代的欧阳修主张人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因为“学之终身,有不能达者矣。于其所达,行之终身,有不能至者矣”(《答李翱书》 )。 古代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十分关注教育,他们认为人的一生接受的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不断的。例如亚里斯多德就主张“儿童和需要教育的各种年龄的人都应受到训练”,最好使全城邦的公民都“受到同一的教育 ”

【1】古代波斯的伊斯兰教强调人应该通过教育来完善自身,其教父要求教徒 “从生至死”不断地坚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上是关于古典终身教育思想的种种表述,这些思想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教育的重视,是教育领域思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强调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实际上又主要是奴隶主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受教育的权利,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又大都是就教育论教育。因此,古典终身教育思想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 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给予法国教育的发展以巨大影响。列宁是这样评价的:“整个19世纪,即给予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先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十分重视国民教育。 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不久,在向国民议会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法案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过发展“公教育”来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在有关发展公教育的提案中还指出:“若认为教育仅仅是限定于儿童和年轻人的活动,那绝对是社会的偏见”。在康特路赛提出的公教育的计划书中,强调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就教育而言,人类必须通过年龄的各个阶段来获取知识的全体系,并且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终身的学习来确保知识的获得。”1919年英国成人教育委员会在“最终报告书”中主张发展继续教育,来扩充“成人教育机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戛斯通·芭契拉等人提出了“终身学校”的思想,这一思想后在法国宪法中得到了确认。近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倡导发展“公教育”来发展终身教育,把发展终身教育视为“国家义务”,大大发展和推进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实践。 二、全新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致力于经济恢复和政治改革,并相应地进行教育改革。6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 “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科技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给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反映现代生产与生活新特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教育思想在各国广为传播。 196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阐明了将成人教育纳入整个人生教育范畴的必要性,倡导“成人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问题。1965年,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计划处处长、后任终身教育局局长的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向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提供了一份关于终身教育构想的提案,该委员会讨论并肯定了他的提案。提案指出,“数百年来,社会把人的一生机械地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前半生的时间用来积累知识,后半生一劳永逸地使用知识,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他提出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因此,他要求建立一个新的一体化教育体系:应当使教育从纵的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连结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

【3】保罗·郎格朗对“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的阐释以及对 “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倡导,在世界许多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70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会议通过一项决议,授权当时的总干事勒内 ·马厄成立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世界教育形势和改革,并要求提供一份研究报告,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会员国在制定教育策略时参考。以埃德加 ·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1972年5月完成了题为《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研究报告。该 “报告”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 “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 ”,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 ”,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 ”。 《学会生存》把保罗·郎格朗倡导的终身教育思想向前推进了,主要表现在将终身教育思想的实施同创建“学习化社会”结合起来。“学习化社会”是指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要活动的一种时代标志。创建学习化社会有赖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施与提高。1970年保罗·郎格朗的《终身教育入门》和1974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都已被译成33种文字出版。这是关于终身教育思想的两部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它标志着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并引发了传统教育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被认为“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

【4】。对推动整个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终身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1条规定,国家要 “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的法律地位。 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同古典终身教育思想虽然有继承关系,但是,在当代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发展和形成的现代终身教育思想,有着全新的、丰富的内涵。 1.现代终身教育已经不再是自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而是被世界各国政府当作一个政策目标而加以肯定和实施的教育方针,是强制性(即政府的主动性)和高度自觉性(即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相统一的教育制度。因为“就整个社会而言,强迫人们去接受继续教育是保证他们能够获得本专业领域最新知识成果的途径之一;就专业工作者个人而言,支持赞同这种强制性继续教育也就向社会表明了他们对自己竞争力的关注。”

【5】 2.现代终身教育与古典终身教育相比,其内涵要丰富得多,涉及面广泛得多。现代终身教育强调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而不是只限于人生的青少年时期;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各类教育的一体化,不仅仅是传统学校承担教育任务。现代终身教育将教育活动从时间和空间上推向了极限。这是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大发展,是人类塑造自身、世界和未来的永无止境的大教育观。 3.现代终身教育所追求的是一个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强调教育是连续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所期望的是一个人在一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安全地、充分地发挥和表现自己的潜能。古典终身教育也有关于人的完美、和谐发展的追求。但是,古典终身教育思想并未形成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的独立概念,也不可能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视野来审视“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而这恰恰是以自己与发展着的社会保持平衡为内在动机的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 4.现代终身教育尤其是对从业人员的教育,直接与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相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现代终身教育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开发人力资源,不断使人力资源增值,加强对各级各类劳动者的智力能力的培养和培训,以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毫无疑问,不管是工业方面还是农业方面,现代技术的压力使那些懂得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占了优势。因此,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期望通过教育不断更新和充实自身的智能结构和技能素质,以便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保持优势,而在原始的、封闭的小农经济背景下的古典终身教育思想与实践,不可能有明确的劳动力市场意识。 总之,与古典终身教育相比,现代终身教育“显然是一个丰富得多和涉及面广泛得多的概念。它是教育方法的一个全新的观点和解释,甚至从更高的层次上来说,它是人类命运的全新观点和解释,它用为征服自我而进行不懈斗争的教育概念替代了那种使自己产生虚假安全感的教育概念。”“正是教育的这一概念,将会使人们能够在现代思想的实质精神方面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 三、生存的概念 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传递社会生活经验 ”最基本的内容是生产的技能和生活方式。因此,教育本来就是生存的概念。“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转贴于

【7】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又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教育活动一出现便成为人类社会生存斗争的基本手段之一。尤其是原始社会的教育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为奴隶主阶级脱离生产专门办教育或接受教育提供了条件,于是出现了 “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在阶级社会里,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垄断教育,学校教育越来越脱离生产和社会生活,绝大多数劳动者被剥夺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只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存权似乎与教育无缘;对剥削阶级来说,则根本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生存权问题,他们垄断教育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或将教育作为通向精神贵族的桥梁。教育权利不平等是普遍的社会问题。教育本来是生存的概念模糊起来了,或被淡化了,并因此无从确立教育的战略地位。为此,《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明确指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需要正随着使个人分裂的日益严重的紧张状态而逐渐增加。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

【8】“学会生存”本是太普通的常识性命题,它的提出,是为了对以往的关于人的一次性教育的考虑方式作根本性改革,回复教育的本来面目。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生存。这四个支柱,核心是“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争取生存的权利,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学会维持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美国成人教育专家菲利斯·卡宁汉姆指出:“成人教育作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专业”。

【9 】职业是最基本的谋生手段。就业前的教育是为受教育者就业作准备的;就业后的教育是为了使从业人员的素质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职业要求,他们能够在某一特殊的职业领域里,能挣得维持或满足其生活需要的工资。在美国,一些“特殊的课程设计是为雇员提供一部分技能和能维持生活的技术知识,或者实际上是扩充个人已经了解或有能力去验证的知识技能。”

【10】美国的教育重视“生存训练”和“生涯指导”,各大学都有生涯职业指导办公室,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身心特点的生涯发展道路,典型地体现了“学会生存”的终身教育思想。 2.争取有保障的生存权利。 在信息社会中,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但是永恒的,而且变化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快,我们不能指望一种教育和一定阶段的教育为社会成员服务终生。在工业化时代,如果一个人的工作被技术的发展所淘汰,这对他来讲,其后果是灾难性的。但是,在未来的岁月里,生产、工作的技能过时将会成为很普遍的事情,人们的生存权利常常面临挑战。因此,发展成人教育,实施终身教育,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战略性举措。 生产的变革、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伴随着劳动力的流动。远在200年前,丹麦的一位神学教育家创建了丹麦民众普及学校,其任务是教育成年农民如何应付急剧变化的自然环境。丹麦的农民教育相当普及。在从穷乡僻壤向大城市的移民浪潮中,所有那些取得成功的移民都是通过接受教育来学会对付新的经济问题、语言障碍,学会与陌生人相处的。 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据预测,我国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的一、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由 1990年的28.4∶43.6∶28转变为2010年的12.7∶51.3∶46,社会劳动者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就业结构将由1990年的60∶21.4∶18.6转变为2010年的40∶25∶35。这种变动的过程将使农村大约有1亿左右的劳动者从农业岗位转到二、三产业,城市有一部分劳动者从工业部门转到第三产业。上述城乡劳动者的岗位转移,既是对生存权利的挑战,又是一种新的发展机遇。应付挑战,把握机遇,必然要靠教育、靠培训。 3.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物质、精神、环境、人口控制与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终身教育的基本内容与目标。 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创造必要的和丰富的物质财富,是保障和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然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的道理并非人人都理解。根据某工厂对年龄在 37—41岁,原文化程度为初中毕业的214名男性职工的调查,结果受过各种成人教育的101人,同没有受过成人教育的113人相比,平均成品合格率高5%—7%,设备完好率高 13%—17%,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参加技术革新的人多75%,而且完成生产定额普遍高:在技术程度复杂部门高12%—15%,在技术程度中等的部门高8%—10%,在技术程度比较简单的部门差别不大,但也大约高3%—5%,三者平均为 8.9%,估计实际价值大约年均350元,一年中 101人可以多创造价值 3.5万元。假如全国一亿职工有20%接受各种成人教育,扣除教育费用外,一年可多创造价值2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