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网络交流;高校宣教网络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5-0188-005

“自媒体(We Media)”的概念由美国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理斯于2003年共同提出:“自媒体实现了普通市民通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和分享自己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简单而言,自媒体的主体是人,人人都是信息、新闻的传播者;依托信息科技,高度的交互性、自主性的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发展;重要特征是在传播中实现了去中心化和双向沟通,形成“人人皆媒体,人人皆新闻”的氛围。

一、自媒体的基本涵义及其传播学意义上的特点

目前,自媒体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论坛传播型、个人型、即时交流型和自拍自论型。论坛传播型主要包括校园BBS、校园贴吧、QQ群等,特点是范围较广的受众、紧密贴近的校园环境、规范化的管理、真实的由官方管理员的信息等。个人型主要包括博客、人人网等,特点是入门容易,全景式展示个人心态和活动状态,“点对面”传播信息。即时交流型主要包括QQ、微信、飞信等,特点是部分为实名制注册,在线分享信息,“点对点”交流信息。自拍自论型主要包括微博等,特点是网络与手机结合在一起,建立了全媒体的概念。

自媒体的兴起给信息的传播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基于传播学理论,自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和其他新媒体有其独有的特点。

一是“微观权力”效应。法国20世纪思想大师米歇尔・福柯提出微观权力学说,即人自身有对微观权力实际运用的需求。自媒体的产生发展正可以看作是微观权力的驱动,人人有表达话语、传递信息、接受与分享资讯的权力。自媒体传播主体的平等性,人人可以自主传播话语的特点就是微观权力学说很好的体现。

二是“把关人”缺失和“广场效应”。“把关人”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最早提出,即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经过信息的取舍来决定最后传播的内容,使放进信息渠道与受众见面的内容符合社会的规范和价值标准。而在“人人皆媒体,人人皆新闻”的自媒体时代,“把关人”机制趋于弱化甚至不存在。另外,社会心理学中的“广场效应”描述了一种从众效应,即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人们经常表现出与日常生活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行为。自媒体平台容易导致这种现象,即当有激进分子非理性的煽动言辞时,人们往往会跟帖,大多数人对这一事件的极端态度淹没了少数理性的观点。

三是“沉默的螺旋”效应。“沉默的螺旋”效应由德国社会学家诺埃勒・诺依曼最先提出,即当自己表达意见时,如果赞同的意见受到其他人的肯定,就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使这类意见更加扩散;相反,如果赞同的意见无人或很少有人发表看法,自己也会把看法隐藏起来。这样,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的增势,这样日积月累,会导致得到赞同的意见越来越强势,而“被沉默”的意见将无止境地沉默下去,形成螺旋发展的态势。关于自媒体是否会消解“沉默的螺旋”是有争议的。一方面,不少学者认为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沉默的螺旋”会逐步消解。因为在自媒体的背景下,各方可以自由地表达个性化的观点,以往处于弱势话语权的草根阶层只要拥有终端设备就可以轻易发表观点,容易找到相同观点的群体,较难形成一边倒的局势,不用害怕被孤立,而且网络存在虚拟性,自媒体可以不采用实名,这样更加可以防止被孤立。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沉默的螺旋”效应不会消失。因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网络社区,在一两次“被沉默”和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时,人们往往会选择“沉默”。其实上文提到的“广场效应”就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沉默的螺旋”。

二、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了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报告显示,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必不可少的物件之一,大学生手机用户中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为80.8%。该报告还显示,随着校园无线网络接入设施的改善,大学生对手机QQ、微信、微博、飞聊(飞信手机客户端)、人人网等自媒体都“了解并经常使用”,大学生手机用户中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86.2%。该报告还显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登录自媒体的频率较高,47.0%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手机绝不离身”,甚至有受访大学生选择“手机有时会勾住眼睛、粘在手上”,37.4%的大学生选择“天天登录,形成习惯”;40.4%的大学生选择“在无聊时登录”。当遇到“假设某段时间不能使用自媒体平台了,你觉得怎样”这个问题时,14.0%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无法适从,离不开网络世界”,56.6%的大学生选择“刚开始会不习惯,但逃离除了网络就是网络的生活后会感觉很好”。从以上数据来看,大学生对自媒体非常熟悉且依赖性较强。

基于前述的传播学理论,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自媒体背景下的网络交流主体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交流主体可以是网络上的任何一个人,普通大众可以发起话题,与熟人、陌生人进行交流; 其次,自媒体将传统的官方主导的交流方式转化为双向沟通的交流方式。自媒体的这些新特点与大学生彰显个性、价值观多样化等特点相融合,体现出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交流的新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自主性特征,即自我意识增强,注重自我呈现。自主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方式等选择上的完全自主,不受干预和管束的行为特点。这种自主性有利于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等素质的培养,也易导致大学生放纵自己,随意说谎,虚假信息等不良行为。

在传统媒体到自媒体“去中心化”的时代过渡中,大学生的媒体角色从受众者转变为传播者。大学生在自媒体中积极表达,自由展现自己,例如个人博客、微信朋友圈中秀生活等等,自我意识得到极大的满足,但也因为“他律”缺失增加了不当言论的风险。

二是平等性特征,即平等交流增加,积极参与各类网络互动。平等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讲等级,不讲身份,不讲地位,不讲性别,而以普通网民身份进行平等交流的行为特点。这种平等性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促进大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网络交流,但也易产生过分沉溺于网络交流、盲目跟风的风险。

在一些高校日常事务中,大学生会积极通过自媒体发表个人意见,反映自身诉求。除此之外,一些大学生还参与了多种形式的“网络问政”,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微博政治参与作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一种新模式,促进了大学生群体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在自媒体交流平台上,大学生可以不分阶层、性别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又要避免被不良社会风气所左右。

三是开放性特征,即言论发表放开,意见领袖涌现。开放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言论行为的开放和领先。这种开放和领先的交流特征促使一些大学生敢于发表思想观念,成为了大学生中的意见领袖,但这种意见领袖也常与传统媒体的角色重合。

在自媒体时代网络交流的潮流中,涌现了大学生意见领袖,成为大学生舆情信息流向、思想动态的重要力量。围绕大学生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关注和兴趣需要,意见领袖通过聊天、发帖、评论、转载等手段加大舆论的影响,促进具有较高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大学生精神共同体的形成。大学生意见领袖本身也是大学生,也呈现出大学生的特点,在发表意见时也处于有限理性。而在自媒体实现了从传统媒介“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过程转变后,意见领袖也顺理成章地实现了大众传媒与意见领袖的角色重叠。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见领袖的角色可以是记者、编辑、评论员,也可以是受访者或特邀嘉宾,这种全方位、多维度的角色担当和职能显现是自媒体时代特有的。

四是多样性特征,即网络交往热门,呈现多种类型。多样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交流目的、交流内容、交流对象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使得大学生网络交流的热衷度更高,但同时也加大了网络交流教育引导的难度。

自媒体的多样化载体为网络交往提供了多种形式,例如人人网、QQ空间等虚拟社区,或微信、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都突破了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大学生不仅可以与同学、朋友等熟人进行联系,还可以结识许多陌生的新朋友。网络人际交流往往能够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成就感,包括好友数量众多、的信息被点赞等。

三、自媒体对高校宣教网络的影响

在自媒体背景下,由于自媒体的特点和大学生的新特点叠加起来,产生了大学生网络交流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发轫于相关的传播学理论,对高校宣教网络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一)积极效应

一是突出了高校宣教网络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自媒体平台中缺失“把关人”,海量信息难辨真假,人人可以新闻,信息可信度降低,这是自媒体的弱点,而这却是传统媒体的优势。高校宣教网络能够通过传统媒体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终结鱼龙混杂的局面,提高大学生对传统媒体的信息认可度。

二是借助自媒体平台扩展了高校宣教网络的共享性。自媒体平台为高校宣教网络提供了开放的环境。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在自媒体平台上高校的最新消息和热点新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自媒体平台了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思想动态。这种双向的互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共享信息,丰富了宣教网络的信息资源和教育手段。

三是自媒体的匿名特点有利于加强高校宣教网络的针对性。自媒体可以不采用实名,大学生会在自媒体平台中展露一定的真实状态,宣教网络工作者能够通过加好友、加关注等方式,在尊重大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大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消极效应

一是海量信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带来挑战。一方面,自媒体平台中海量信息的存在,使大学生“信息爆炸”,容易带来价值观的混乱。另一方面,海量信息对宣教网络工作者信息量的掌握带来挑战。面对“以秒计数”的信息更新,教育者如何分配精力和时间有所取舍地接受信息,并且如何面对占有大量信息的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这都是自媒体对高校宣教网络提出的新挑战。

二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给大学生意识形态留下隐患。媒介素养是指受到教育、得到训练的公众以合理的、建设性的、有助于社会进步的素养运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交流表现与他们自身的媒体素养息息相关,我国高校尚没有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自媒体传播的含有意识形态的信息有可能不被大学生正确识别,必须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运用自媒体的能力。

三是自媒体的发展对高校宣教网络的应急处理机制造成冲击。由于自媒体快速传播信息、广泛覆盖受众、传播手段多样等特点,大学生随时能受到自媒体舆论的影响。高校宣教网络的舆情监控及处理尚不能满足自媒体传播的要求,亟待加强,以引导大学生关注权威舆论、增强判断能力。

四、自媒体时代高校宣教网络的优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自媒体背景下,针对大学生网络交流呈现出的新特点,高校宣教网络应该注重三个“场”的创新与优化。

(一)构建好“叙事场”

一是确立师生叙事主体。自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以平等为特征的话语表达和互动传播的叙事场,不同于以往单向度的灌输式的高校宣教网络叙事场。高校宣教网络必须从“人”出发,尊重师生双主体的叙事模式,形成“你、我”对话的方式,叙事主体互相学习、理解和接纳。

二是构造互动叙事情境。自媒体背景下的叙事情境超越传统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叙事情境。因此,高校宣教网络必须建立在互信、互动的环境基础上。师生在多元开放的叙事场中,超越原来文本式的教学模式,更易被激励去尽情地诉说、倾听、分享,促进“教、学”相长。

三是采用鲜活叙事手段。自媒体的叙事手段多样化、生活化,消解现有高校宣教网络的既定化、程式化。教育通过自媒体鲜活的个性来表达,使受教育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日常的生活中探寻世界的价值观,实现“教育生活化”。

(二)把握好“心理场”

一是创建自媒体化的宣教网络平台。“心理场”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率先提出,包括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两个概念,即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都可以成为激励因素,更大的作用来自内部动力。自媒体已成为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影响大学生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高校应首先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宣教,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度,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夯实“心理场”基础。

二是发挥自媒体促进大学生的辅助作用。在外部环境发展良好的基础上,着重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通过使用自媒体平台,高校宣教网络工作者应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特别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使其把握舆情信息流向,以掌握大学生思想学习动态,成为积极能量宣传的重要力量。

三是搭建自媒体个性化活动空间。勒温的“心理场”理论形成时主要应用于研究团体生活动力,研究表明团队领导者作风、团体成员间的交流频率及对制度的遵守情况对团体的动力有很大影响。因此,高校宣教工作者可以通过搭建以班级等团体为单位的自媒体个性化活动空间。在此空间中,应用“心理场”理论,根据团体成员的个性特点,设计合适的课程活动,力求发挥每个大学生的特长,使宣教网络达到较好效果。

(三)引导好“舆论场”

一是建立自媒体官方主平台。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除了传统的官方舆论场外,还有民间的网络舆论场。在自媒体背景下,高校的主流舆论和宣教网络工作往往处于“失语”状态。利用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公共平台建立好高校宣教网络的官方平台是当务之急。新颖的自媒体形式较易聚集大学生的关注度,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及时维护好自媒体公共平台的信息,重新占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

二是营造公开、透明信息氛围。在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海量信息,如果高校不及时公开信息真相,在大学生中建立起信任度,就无法取信于“生”,引导舆论流向。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注意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阐明信息的进展情况,使公众舆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是加强官方、民间舆论互动。传统的官方舆论场权威性更好,而民间的网络舆论场参与度更强,可以说是各有优势,取长补短。官方舆论及时对民间舆论的争议点进行解释,民间舆论适时转载官方舆论的权威报道,这样的互动使两者优势互补,能够让大学生全面了解事态的发展,作出公正的判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与发展,高校需要与时俱进地认真审视自媒体传播和大学生网络交流的新特点,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成长需求,以自媒体为重要载体,实现“叙事场”、“心理场”和“舆论场”的营造与优化,实现以交互性为主要特质的高校宣教网络的构建,切实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题组.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机遇和挑战[J].新华月报,2012,(4):48-51.

[2]曹丹.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特征与引导策略探析[J].文教资料,2012,(15):152-154.

[3]曹劲松.政府网络传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4]都慧英,周方遒.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9-71.

[5]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6]李敏.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24.

[7]吕杰,徐静.自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72-76.

[8]梅宝明.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的拓展[J].企业导报,2013,(4):252.

[9]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2007.

[10]申晓敏.自媒体时代高等教育的政工路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81-182.

[11]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3):13.

[12]王丽丽.论自媒体时代“形势与政策”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8):192-193.

[13]王琪.传媒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J].新闻知识,2013,(3):105-106.

[14]王永健.自媒体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北京教育: 德育,2010,(11):11-13.

[15]王玉娥,代金平.青少年网络行为导向探析: 基于网络空间的社会性视角[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68-72.

[16]仵林军,曾绍军,论高校班级“心理场”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3,(12):90-92.

[17]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8]郁云琦.大学生自媒体叙事场域生成与高校德育创新[J].当代教育科学,2013,(7):6-8.

[1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第2篇

“自媒体(We Media)”的概念由美国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理斯于2003年共同提出:“自媒体实现了普通市民通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和分享自己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简单而言,自媒体的主体是人,人人都是信息、新闻的传播者;依托信息科技,高度的交互性、自主性的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发展;重要特征是在传播中实现了去中心化和双向沟通,形成“人人皆媒体,人人皆新闻”的氛围。

一、自媒体的基本涵义及其传播学意义上的特点

目前,自媒体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论坛传播型、个人型、即时交流型和自拍自论型。论坛传播型主要包括校园BBS、校园贴吧、QQ群等,特点是范围较广的受众、紧密贴近的校园环境、规范化的管理、真实的由官方管理员的信息等。个人型主要包括博客、人人网等,特点是入门容易,全景式展示个人心态和活动状态,“点对面”传播信息。即时交流型主要包括QQ、微信、飞信等,特点是部分为实名制注册,在线分享信息,“点对点”交流信息。自拍自论型主要包括微博等,特点是网络与手机结合在一起,建立了全媒体的概念。

自媒体的兴起给信息的传播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基于传播学理论,自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和其他新媒体有其独有的特点。

一是“微观权力”效应。法国20世纪思想大师米歇尔?福柯提出微观权力学说,即人自身有对微观权力实际运用的需求。自媒体的产生发展正可以看作是微观权力的驱动,人人有表达话语、传递信息、接受与分享资讯的权力。自媒体传播主体的平等性,人人可以自主传播话语的特点就是微观权力学说很好的体现。

二是“把关人”缺失和“广场效应”。“把关人”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最早提出,即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经过信息的取舍来决定最后传播的内容,使放进信息渠道与受众见面的内容符合社会的规范和价值标准。而在“人人皆媒体,人人皆新闻”的自媒体时代,“把关人”机制趋于弱化甚至不存在。另外,社会心理学中的“广场效应”描述了一种从众效应,即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人们经常表现出与日常生活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行为。自媒体平台容易导致这种现象,即当有激进分子非理性的煽动言辞时,人们往往会跟帖,大多数人对这一事件的极端态度淹没了少数理性的观点。

三是“沉默的螺旋”效应。“沉默的螺旋”效应由德国社会学家诺埃勒?诺依曼最先提出,即当自己表达意见时,如果赞同的意见受到其他人的肯定,就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使这类意见更加扩散;相反,如果赞同的意见无人或很少有人发表看法,自己也会把看法隐藏起来。这样,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的增势,这样日积月累,会导致得到赞同的意见越来越强势,而“被沉默”的意见将无止境地沉默下去,形成螺旋发展的态势。关于自媒体是否会消解“沉默的螺旋”是有争议的。一方面,不少学者认为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沉默的螺旋”会逐步消解。因为在自媒体的背景下,各方可以自由地表达个性化的观点,以往处于弱势话语权的草根阶层只要拥有终端设备就可以轻易发表观点,容易找到相同观点的群体,较难形成一边倒的局势,不用害怕被孤立,而且网络存在虚拟性,自媒体可以不采用实名,这样更加可以防止被孤立。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沉默的螺旋”效应不会消失。因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网络社区,在一两次“被沉默”和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时,人们往往会选择“沉默”。其实上文提到的“广场效应”就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沉默的螺旋”。

二、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了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报告显示,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必不可少的物件之一,大学生手机用户中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为80.8%。该报告还显示,随着校园无线网络接入设施的改善,大学生对手机QQ、微信、微博、飞聊(飞信手机客户端)、人人网等自媒体都“了解并经常使用”,大学生手机用户中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86.2%。该报告还显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登录自媒体的频率较高,47.0%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手机绝不离身”,甚至有受访大学生选择“手机有时会勾住眼睛、粘在手上”,37.4%的大学生选择“天天登录,形成习惯”;40.4%的大学生选择“在无聊时登录”。当遇到“假设某段时间不能使用自媒体平台了,你觉得怎样”这个问题时,14.0%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无法适从,离不开网络世界”,56.6%的大学生选择“刚开始会不习惯,但逃离除了网络就是网络的生活后会感觉很好”。从以上数据来看,大学生对自媒体非常熟悉且依赖性较强。

基于前述的传播学理论,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自媒体背景下的网络交流主体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交流主体可以是网络上的任何一个人,普通大众可以发起话题,与熟人、陌生人进行交流; 其次,自媒体将传统的官方主导的交流方式转化为双向沟通的交流方式。自媒体的这些新特点与大学生彰显个性、价值观多样化等特点相融合,体现出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交流的新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自主性特征,即自我意识增强,注重自我呈现。自主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方式等选择上的完全自主,不受干预和管束的行为特点。这种自主性有利于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等素质的培养,也易导致大学生放纵自己,随意说谎,虚假信息等不良行为。

在传统媒体到自媒体“去中心化”的时代过渡中,大学生的媒体角色从受众者转变为传播者。大学生在自媒体中积极表达,自由展现自己,例如个人博客、微信朋友圈中秀生活等等,自我意识得到极大的满足,但也因为“他律”缺失增加了不当言论的风险。

二是平等性特征,即平等交流增加,积极参与各类网络互动。平等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讲等级,不讲身份,不讲地位,不讲性别,而以普通网民身份进行平等交流的行为特点。这种平等性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促进大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网络交流,但也易产生过分沉溺于网络交流、盲目跟风的风险。

在一些高校日常事务中,大学生会积极通过自媒体发表个人意见,反映自身诉求。除此之外,一些大学生还参与了多种形式的“网络问政”,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微博政治参与作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一种新模式,促进了大学生群体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在自媒体交流平台上,大学生可以不分阶层、性别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又要避免被不良社会风气所左右。

三是开放性特征,即言论发表放开,意见领袖涌现。开放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言论行为的开放和领先。这种开放和领先的交流特征促使一些大学生敢于发表思想观念,成为了大学生中的意见领袖,但这种意见领袖也常与传统媒体的角色重合。

在自媒体时代网络交流的潮流中,涌现了大学生意见领袖,成为大学生舆情信息流向、思想动态的重要力量。围绕大学生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关注和兴趣需要,意见领袖通过聊天、发帖、评论、转载等手段加大舆论的影响,促进具有较高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大学生精神共同体的形成。大学生意见领袖本身也是大学生,也呈现出大学生的特点,在发表意见时也处于有限理性。而在自媒体实现了从传统媒介“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过程转变后,意见领袖也顺理成章地实现了大众传媒与意见领袖的角色重叠。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见领袖的角色可以是记者、编辑、评论员,也可以是受访者或特邀嘉宾,这种全方位、多维度的角色担当和职能显现是自媒体时代特有的。

四是多样性特征,即网络交往热门,呈现多种类型。多样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交流目的、交流内容、交流对象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使得大学生网络交流的热衷度更高,但同时也加大了网络交流教育引导的难度。

自媒体的多样化载体为网络交往提供了多种形式,例如人人网、QQ空间等虚拟社区,或微信、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都突破了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大学生不仅可以与同学、朋友等熟人进行联系,还可以结识许多陌生的新朋友。网络人际交流往往能够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成就感,包括好友数量众多、的信息被点赞等。

三、自媒体对高校宣教网络的影响

在自媒体背景下,由于自媒体的特点和大学生的新特点叠加起来,产生了大学生网络交流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发轫于相关的传播学理论,对高校宣教网络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一)积极效应

一是突出了高校宣教网络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自媒体平台中缺失“把关人”,海量信息难辨真假,人人可以新闻,信息可信度降低,这是自媒体的弱点,而这却是传统媒体的优势。高校宣教网络能够通过传统媒体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终结鱼龙混杂的局面,提高大学生对传统媒体的信息认可度。

二是借助自媒体平台扩展了高校宣教网络的共享性。自媒体平台为高校宣教网络提供了开放的环境。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在自媒体平台上高校的最新消息和热点新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自媒体平台了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思想动态。这种双向的互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共享信息,丰富了宣教网络的信息资源和教育手段。

三是自媒体的匿名特点有利于加强高校宣教网络的针对性。自媒体可以不采用实名,大学生会在自媒体平台中展露一定的真实状态,宣教网络工作者能够通过加好友、加关注等方式,在尊重大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大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消极效应

一是海量信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带来挑战。一方面,自媒体平台中海量信息的存在,使大学生“信息爆炸”,容易带来价值观的混乱。另一方面,海量信息对宣教网络工作者信息量的掌握带来挑战。面对“以秒计数”的信息更新,教育者如何分配精力和时间有所取舍地接受信息,并且如何面对占有大量信息的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这都是自媒体对高校宣教网络提出的新挑战。

二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给大学生意识形态留下隐患。媒介素养是指受到教育、得到训练的公众以合理的、建设性的、有助于社会进步的素养运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交流表现与他们自身的媒体素养息息相关,我国高校尚没有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自媒体传播的含有意识形态的信息有可能不被大学生正确识别,必须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运用自媒体的能力。

三是自媒体的发展对高校宣教网络的应急处理机制造成冲击。由于自媒体快速传播信息、广泛覆盖受众、传播手段多样等特点,大学生随时能受到自媒体舆论的影响。高校宣教网络的舆情监控及处理尚不能满足自媒体传播的要求,亟待加强,以引导大学生关注权威舆论、增强判断能力。

四、自媒体时代高校宣教网络的优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自媒体背景下,针对大学生网络交流呈现出的新特点,高校宣教网络应该注重三个“场”的创新与优化。

(一)构建好“叙事场”

一是确立师生叙事主体。自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以平等为特征的话语表达和互动传播的叙事场,不同于以往单向度的灌输式的高校宣教网络叙事场。高校宣教网络必须从“人”出发,尊重师生双主体的叙事模式,形成“你、我”对话的方式,叙事主体互相学习、理解和接纳。

二是构造互动叙事情境。自媒体背景下的叙事情境超越传统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叙事情境。因此,高校宣教网络必须建立在互信、互动的环境基础上。师生在多元开放的叙事场中,超越原来文本式的教学模式,更易被激励去尽情地诉说、倾听、分享,促进“教、学”相长。

三是采用鲜活叙事手段。自媒体的叙事手段多样化、生活化,消解现有高校宣教网络的既定化、程式化。教育通过自媒体鲜活的个性来表达,使受教育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日常的生活中探寻世界的价值观,实现“教育生活化”。

(二)把握好“心理场”

一是创建自媒体化的宣教网络平台。“心理场”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率先提出,包括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两个概念,即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都可以成为激励因素,更大的作用来自内部动力。自媒体已成为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影响大学生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高校应首先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宣教,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度,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夯实“心理场”基础。

二是发挥自媒体促进大学生的辅助作用。在外部环境发展良好的基础上,着重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通过使用自媒体平台,高校宣教网络工作者应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特别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使其把握舆情信息流向,以掌握大学生思想学习动态,成为积极能量宣传的重要力量。

三是搭建自媒体个性化活动空间。勒温的“心理场”理论形成时主要应用于研究团体生活动力,研究表明团队领导者作风、团体成员间的交流频率及对制度的遵守情况对团体的动力有很大影响。因此,高校宣教工作者可以通过搭建以班级等团体为单位的自媒体个性化活动空间。在此空间中,应用“心理场”理论,根据团体成员的个性特点,设计合适的课程活动,力求发挥每个大学生的特长,使宣教网络达到较好效果。

(三)引导好“舆论场”

一是建立自媒体官方主平台。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除了传统的官方舆论场外,还有民间的网络舆论场。在自媒体背景下,高校的主流舆论和宣教网络工作往往处于“失语”状态。利用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公共平台建立好高校宣教网络的官方平台是当务之急。新颖的自媒体形式较易聚集大学生的关注度,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及时维护好自媒体公共平台的信息,重新占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

二是营造公开、透明信息氛围。在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海量信息,如果高校不及时公开信息真相,在大学生中建立起信任度,就无法取信于“生”,引导舆论流向。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注意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阐明信息的进展情况,使公众舆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高校教育;对策

近年来网络新媒体开始渗透入高校教育之中,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教育者们对网络新媒体的认识还有不充分之处,也未能对其加以有效利用。

一、网络新媒体的概念分析

(一)网络新媒体的定义

关于“新媒体”这个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尚未有统一定义,在实际运用中也有多种不同解释。但比较公认的看法是,新媒体是指21世纪以来出现的本质上区别于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兴信息传播媒介,具体表现为计算机、互联网、基于SNS技术的社交网络以及手机短信等,而网络新媒体主要指前三者。网络新媒体自诞生以来迅速地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生对网络新媒体认同程度更高,也更熟悉,如果高校教育者抓住网络新媒体的特点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加以利用,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效果也更好。

(二)网络新媒体的特点

第一,开放性。网络新媒体有很强的开放性,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其信息基本上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接受度高,互联网的开放性会使其得到更多信息。

第二,参与性。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高高在上的形象,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成了信息的制造者,因此使大学生面临信息选择上的主动性。

第三,虚拟性和互动性。网络新媒体的参加者不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其虚拟性大大加强,而且正是因为抛开了对身份的顾忌,交流双方的互动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信息参与者往往更容易与确定不会见面的陌生的交流对象展开交流,深度和广度也是传统媒体不能比的。

二、网络新媒体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特点

(一)干扰大学生对接受信息的处理能力

网络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其信息基本上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大学生对网络接受度高,利用也比较充分,很容易就能接收到各种信息。这在一方面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其知识结构;但另一方面,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互联网中的信息良莠不齐,消极的、不良的信息在其中占了很大比例,对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成形成、心智还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对这些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非常困难,有时也难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网络新媒体中丰富的信息很可能干扰大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这也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二)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这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网络新媒体强调参与性,重视参与者的主体性和个性。大学生本就追求个性,自我意识较强,新媒体正迎合了这一点,满足了其对个性的追求。但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还不成熟,对个性的强调很可能会使其走入极端,成为追求无原则的自我和无限制的自由,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三)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巨大挑战

网络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高高在上的形象,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打牌了传统媒体时代老师与家长的权威性,打破了他们对话语的垄断权,使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更为多元化。这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但更重要的是加大了其对教育者的怀疑。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灌输式的,这是因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地位不平等,但在网络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作为信息的参与者,其主体性大大加强,不愿再受教育者灌输式信息的输入,而是希望更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因而也更强调双方的参与性,如果教育者依然采用传统填鸭式教育方式的话,很可能适得其反。这种变化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挑战,教育者必须寻求更有效的新教育方式。

三、如何利用网络新媒体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教育者应该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的了解和利用

在网络时代,高校教育者应该把新媒体技术所传达的时代变化运用到教育中,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加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使教育内容深入学生内心;要加强传统教育模式与新媒体技术的综合利用,全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受到更有效的教育。

(二)加强信息监管机制建设

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大学生难免会受到一定影响,对高校教育者来说,应该加强校园内信息监管机制建设,对不良信息加以屏蔽,使大学生接触的信息更为正面和积极向上。具体来说就是采用专人对校园网信息进行筛选,使校园网的信息用来传播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思想观念。这样学生接受到的信息是正面的、积极的,不至于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也会加强。

(三)加强舆论导向,使大学生安然度过心理危机

高校应该开始相应课程,引导大学生对网络新媒体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辨别,帮助其渡过心理危机。首先,应该加强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强调个体性的同时不忘其社会性,避免学生走入过分追求个性的极端。其次,教育者应该引导大学生对各种信息及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认识,对负面新闻也不要灰心,而是应该积极进取,帮助其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以此渡过心理危机。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第4篇

[提要]网络走向社会已有11年的历程,对网络的概念进行历史性梳理,揭示出不同概念所折射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抽象网络的本质,即网络对于人类的文化社会意义。由此出发,形成一个理解网络与传播、与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的自身发展方向等等的新框架。笔者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虚拟世界”,而不是“传播介质”。 [关键词] 网络 第四媒体/媒介 网络媒体 第二媒介时代 “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 has a history of eleven years since it is served for the common people in China. We should study the conceptions describing the “Internet” in a historic view,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rases reflected by those conceptions, and eventually find the nature of Internet, and the Internet’s cultural and social meaning toward the human being. Then we can develop a new framewo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 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growth of itself. My opinion is that network is actually the virtual world, not the communicative media. Key word:network; the fourth media;network media;the second media era;network as a virtual 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 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 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 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 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 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 [美]马克·波斯特 著 范静哗 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9]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10]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第6篇

[提要]网络走向社会已有11年的历程,对网络的概念进行历史性梳理,揭示出不同概念所折射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抽象网络的本质,即网络对于人类的文化社会意义。由此出发,形成一个理解网络与传播、与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的自身发展方向等等的新框架。笔者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虚拟世界”,而不是“传播介质”。 [关键词] 网络 第四媒体/媒介 网络媒体 第二媒介时代 “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 has a history of eleven years since it is served for the common people in China. We should study the conceptions describing the “Internet” in a historic view,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rases reflected by those conceptions, and eventually find the nature of Internet, and the Internet’s cultural and social meaning toward the human being. Then we can develop a new framewo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 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growth of itself. My opinion is that network is actually the virtual world, not the communicative media. Key word:network; the fourth media;network media;the second media era;network as a virtual 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 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 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 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 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 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 [美]马克·波斯特 著 范静哗 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9]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10]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第7篇

[提要]网络走向社会已有11年的历程,对网络的概念进行历史性梳理,揭示出不同概念所折射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抽象网络的本质,即网络对于人类的文化社会意义。由此出发,形成一个理解网络与传播、与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的自身发展方向等等的新框架。笔者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虚拟世界”,而不是“传播介质”。  [关键词] 网络 第四媒体/媒介 网络媒体 第二媒介时代 “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 has a history of eleven years since it is served for the common people in China. We should study the conceptions describing the “Internet” in a historic view,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rases reflected by those conceptions, and eventually find the nature of Internet, and the Internet’s cultural and social meaning toward the human being. Then we can develop a new framewo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 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growth of itself. My opinion is that network is actually the virtual world, not the communicative media. Key word:network; the fourth media;network media;the second media era;network as a virtual 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 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 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第8篇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具有多种传播形式和方法,就大体类别而言,可以分为印刷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等)、广播媒体(包含广播电台及电视)和互联网媒体。本文所提及的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即印刷媒体及广播媒体,而对其造成威胁的就是现在新兴的互联网媒体。

2我国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困境

2.1传统媒体较之网络媒体时效性和吸引力差。首先,从时效性来说,当社会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体凭借其消息来源的广泛性可以及时获取新闻资源,但传统媒体由于记者等现场了解人员的有限性,造成新闻时效性不强,失去了与网络媒体竞争的优势。同时,网络媒体往往由于其较为多元使用主题以及方便交流的特点,而使其新闻收看者更有代入感和参与感,因此,对民众的吸引力更强。2.2传统媒体较之网络媒体观点单一。网络媒体较传统媒体的新闻主体更加广泛,导致传统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时较为偏向新闻编者的观点,无法一一呈现大众多种多样的观点。但是,网络媒体由于其大众可以参与的特性而使新闻观看者可以对别人的观点予以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更受民众喜欢。当网络媒体新闻的编者出现错误时,能够及时得到大众的指正和反馈,但是,如果电视或者报纸等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评述的过程中出现了观点偏差,要想得到民众的直接反馈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2.3传统媒体较之网络媒体内容程式化。在内容的形式和格式方面,传统媒体也无力与网络媒体竞争。根据传统新闻媒体的特点可知,其新闻传播都是定时定点的。例如,新闻报纸一日只发放一次且版面有限,且在此基础上,报纸多为社会报、军事报等具有针对性的类别,电视新闻也是如此。但是,从网络媒体的特点来看,其具有随时播报及涉及领域广的特点,加上形式多样,一定程度上使传统新闻媒体发展受到阻碍。

3我国传统媒体突围当前困境的措施

3.1通过独特渠道获取独家新闻。相比网络媒体来说,传统新闻媒体系统也具有其独特优势。例如,军事报或者军事频道等新闻传播单位往往具有可以获取军事新闻、政治新闻等较为庄严肃重新闻的能力。但是,根据当今网络新闻的内容现状,其发展方向较为注重社会新闻或是娱乐新闻的播报,相对来说,对军事和政治类新闻的传播就不具有权威性和独家性。因此,传统媒体可以利用这一优势独家的新闻报道,以此从新颖性和吸引力方面破除网络媒体的阻碍。3.2通过抓住特定受众来保障发展。所谓的特定受众,指在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收看过程中,通常会选择传统媒体而非网络媒体的人群,包括老年人和文字爱好者等。对于老年人来说,网络的操作过于复杂,因此,其会认为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体更加便捷。而对文字爱好者来说,其喜好的往往是报纸或者杂志等纸质印刷的新闻传播方式。因此,传统新闻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应抓住自身主要受众的新闻关注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新闻播报,以此保证自身的观看率。3.3将网络媒体的优势化为己用。从总体特征和发展情况来看,网络媒体的发展前景仍然大于传统媒体,因此,在寻找传统媒体的后续发展途径时,不仅要增加自己的优势,还要学会将网络媒体的优势化为己用。例如,传统的媒体播报主体可以在保持原有新闻传播方式的同时通过网络对新闻进行二次传播,以此在保留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借用网络媒体的优势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4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各种媒体形式之间形成了相互竞争,但是,在受众广泛的情况下,人们的喜好和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各种媒体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其自身优势,传统媒体要在当前的媒体形势下实现自身发展,就应保留自身的长处并借鉴网络媒体的长处,提高竞争能力,以获得更高的关注度。

作者:路晶一 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第9篇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言论表达重要的载体,像博客、论坛、qq群及微博等已成为人们自由发言空间,并且参与新闻传播的人们具有两重身份,即传播者及受传者,很多社会热点都是经过网络公共空间发展到专业媒体及公众视野里的,特别是一些网络媒介事件快速传播,对专业媒体产生了较大影响。

1 网络媒介传播特点

网络媒介事件所指的是某社会现象或者社会事件通过网络媒介被广泛地跟帖、转载或者参与评论,从而引起了专业媒体以及政府关注传播的事件,像华南虎事件、山西黑砖窑或者芙蓉姐姐娱乐事件等,网络媒介快速传播特点如下。

1.1 快速传播周期性

有些网络媒介传播是呈现爆发式的,具有互动效能,可在短时间里爆发出现,并形成有关的社会热点,不过通常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有周期性特点。网络媒介传播依据事件自身特点、密度及间隔时间,传播周期长短不一样,可在传播过程里,能够分为初始期、顶峰及衰延期这三个阶段,通常某新闻事件在发表后,初始期关注人数不断增加,可在几个小时最多一周内,这个事件就能达到顶峰期,并且在短短数天里,就会走向衰延期,通常我们在一些网络娱乐事件里能够看出,某娱乐事件被传出后,刚开始不停受到人们关注,没有多长时间就销声匿迹了,而且有关文章在一段时间后,就再也找不到了,可以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1.2 网络传播多样性

网络媒介传播内容更为丰富,人们议论话题更为广泛,对于网络媒介事件有些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有些事件观点会持质疑、赞同或者反对,其观点取向就具有多样性了。有些媒介事件具有公认性,尤其是伦理道德及价值取向方面,与专业媒体传播的价值观是大体相同的,像瘦肉精事件、伦敦奥运会活动及小月月事件,人们对这些事件价值取向及伦理道德方面大体是一致的。有些网络事件就会表现出多样价值观,像唐骏学历事件、刘翔摔腿事件及故宫失窃事件等,人们的价值取向就有所不同了,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同情支持,有人谴责。网络媒介新闻传播中的单一价值取向,通常会呈现短时间内的集中出现,像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网络事件,通常会呈现前后或者连续高峰现象,其关注事件也是比较长的,像故宫失窃事件等。

1.3 网络传播互动性

网络媒介传播具有互动性,在网络媒介传播及专业媒体传播当中,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及互动效应,有些媒介事件是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后,然后被专业媒体关注的,像小月月事件、网络歌曲爆红等,像本山大叔小品中所表演的小沈阳及鸭蛋在网络爆红后,受到了专业娱乐媒体关注,又如凤姐及芙蓉姐姐事件,也是在网络走红后,受到了各媒体电视关注。有些反贪污事件,也是在网络传播后,受到政府及专业媒体关注,还有前段时间我爸是李刚造句,本来是对事故本身报道,可此造句出来后,转移到了人们对事件所持态度上来了。这就是网络媒介事件与受众间的互动互促。

1.4 网络传播海量性

网络可以将各种各样的信息有机整合起来,并能够充分提供出相关事件的具体背景,将网络媒介演变成储存大量信息的多彩世界。

1.5 网络传播虚拟性

近年来,网络正在不断地进行延伸,使其基本上成为了社会的缩影,变成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从某个角度来说,一定范围内的网络可谓是对真实世界的一种反映、回放以及迁移,构建出了一个繁杂而又多元化的虚拟体系,就目前的状况而言,现实社会中的超市、社区以及家庭等等相关单元运用不同方式正朝着网络领域不断实施延伸,但是由于其正处于发展阶段,使得整个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非理性的解读,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这些解读甚至是错误的。

1.6 网络传播宽容性

相较于传统模式下的媒体传播来说,网络媒介具备了独有的宽容性这一重要特征。在网络媒介的实际发展进程中,其主要是以民间信息使者的身份出现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资本网络占据了重要的主导地位,相对来说,其间所存在的各式各样的强制性干预较少。拿网络传播的实际表现形式来说,其同时具备了非常宽容的姿态,其中,网络传播的相应信息既包括了各类型的公共信息也允许一定量匿名信息的合理。

2 传播特点在新闻编辑中的作用

网络媒介已成为现代媒体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媒体面对网络媒介事件所持态度及应对策略是很值得思考的,并且对传统媒体新闻编辑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新闻编辑素质及业务能力,加强新闻编辑新闻话语权控制能力及设置能力是项重要任务,而依据网络媒介特点对新闻编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是传播初期对新闻编辑指导作用,在网络媒介事件发生时,通常具有一定周期特点,新闻编辑应该依据事件所处周期进行处理,若是处在事件初期,专业新闻编辑应依据快及广的原则,有效做好有关测的工作。尽量在第一时间对网络媒介事件新闻价值进行判断,并跟进有关事件报道,其广是依据网络媒介传播多元性,对事件信息源、真实性及新闻价值进行查证及掌握,还应该做好相关的预测工作,通过网络调研、主动查询及监测平台等,有效了解新闻价值、网民态度及网民关注度。二是传播顶峰对新闻编辑指导作用,在网络媒介传播的顶峰时刻,新闻编辑应该以兼容及诚心为原则,有效做好倾听与评价工作,当事件发生在高峰的时候,会呈现多样性,会伴随有讽刺、挖苦、泄愤及影射等行为,新闻编辑此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入分析网民对事件观点以及事件社会原因,有效听取不同民众声音,对民众各观点全面了解,同时还应营造意见多元化空间,听取不同观点,谨慎评论,在这个阶段也是专业媒体的关键,应该增强专媒的首发力,针对事件新关键点及时给予报道,同时加强互动机制,可设立有关专媒的微博及博客,从而加强互动沟通,这样能够提高专媒亲和力,降低谣言及负面情绪传播。三是衰延期对新闻编辑作用,在这个时段,应该以客观作为原则,积极做好留意工作,并发挥谏言作用。在网络媒介事件传播中,经常存在不实传闻及复杂情绪,有些信息是子虚乌有,主观想象的,有大量非理性言论,这些言论可能夸大了事件本身性质,其事件本身有可能是不存在的,网民扩大了事件影响力,专业媒体此时应倾听众多民众声音,并针对事件本身采取有效措施,对事件进行客观报道,同时寻找事件真相。像最近某歌星坠楼事件,就被网络媒介传播纷纷扬扬,说是其男友将其推下楼追死的,这个事件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也出现了各种各样声音,过了一段时间后,新闻媒体进行了进一步跟踪查访,原来实事并不像网络所传播那样。因此,当事件到达这个阶段时,就会出现明朗画面,在这个时候,专媒应跟民众交流,不能转移注意力,继续留意此事件,拓展话题,发挥专媒的社会责任感,有效提升传播效果,并向有关部门谏言。

3 结束语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传媒网络发展趋势

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网络传媒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传媒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人们对网络媒体有很多共识,主要是指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利用网络为载体,通过文本、音频、视频等形式来进行信息交流,满足大众的新闻信息及其他服务信息需求,其基本要素是:数字化、互联网、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与传统媒体相比,它具有快捷,灵活的特点。

一、网络的普及是网络传媒的基础

从1997年至今,是互联网在我国发展最快的阶段,特别是近两年,中国网民的人数增长较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而截止 2010年10月30日,我国网民数达4.46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33.4%。在4.46亿的网民数量中,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 万,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1%。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 27.4%,半年增长7.7%,低于城镇网民相应增幅。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手机网民数量增速放缓在4.46亿网民中,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的普及给网络传媒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而网民的众多需求也不断推动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

二、国内网络传媒的发展现状

在这样庞大数量的网民面前,网络传媒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各式各样的网络媒体从“草根”走向“主流”。以网络为依托的新闻网站、电子杂志、博客、播客等网络媒体发展迅猛,并以其诸多“先天优势”在多个方面以非线、互动式、无限链接等多种方式催生了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并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在1998年5月的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概念,从此意义上来讲,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新闻事业提供了新的契机。有实力的网站开始向门户网站迈进,在信息提供方面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成立系列网站,并尝试刊登广告,以期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国网络新闻业从无到有,从简单的相互模仿到独立创新,已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新闻业路子。各种媒体已实现了电子化,广播电视业网上发展也正在做着努力,并取得一定成绩。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首先开通网络版,成为新闻上网的先行者。之后,1996年10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自己的网站,1996年12月中央电视台建立自己的网站,以及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的上网,标志着中国新闻媒体的网络化进程迈向新的一步。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不同的是,网络媒体实现了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多向、交互传播。通过博客、网络论坛、留言板、电子邮件、QQ和MSN等传播工具,公众可以及时地获取信息并表达自己对于这些信息或话题的观点、态度。近年来,高考生假民族身份曝光、许霆案、宝马车撞人案、“躲猫猫事件”……诸多事件从网络上生成、扩大,并引起传统媒体报道,最终推动了事件的解决。近年来微博的出现,更加强化了网络媒体的个性化、网络效应、互动性和时效性特点,使每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网络媒体中的记者,出现了“草根记者”这一名词,网络传媒也将朝着更快速,更个性,受众更广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网络传媒的发展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新闻媒体面对着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出现了诸多问题。网络媒体最大优势是速度快、时效性强,然而一些网络媒体由于过分追求时效性,动态消息所占比例过大,新闻往往都是“点到为止”,仅仅报道出来,很难全面深入地体现新闻事件的本质。如何突破这一困境,首先是要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做好深度报道。新闻事件、分析评述和背景资料是深度报道的主要内容,要求全面把握和解释新闻事件的过程和联系,这就需要大容量的载体。以网络为基础的多媒体新闻平台大大降低了存储成本,由数字化存储介质联接而成的网络其容量巨大,美国传播学者弗里登认为:“超媒介比传统媒介的令人激动的优点是经常可以得到音频、视频、图表和文本信息,而网页之间的链接,比如链接一个新闻的相关新闻和其他信息则是超链接最根本的优点。”大容量、灵活开放等特点,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网络媒体操作起深度报道来也独具优势,我们相信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道路会更宽广。

其次,要注意报道题材选择和新闻事实的把关,报道主题要积极向上,宏扬主旋律。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网民可以畅所欲言,这虽然体现了网络媒体的平民化,但是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超链接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媒体在对“新鲜事实”的应用速度上无与伦比,但重要的是确认并保证这些“事实”的准确性,因为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更像是“记者的媒介”,用来支撑深度报道的诸多新闻事实要靠者自己去筛选,所以在新闻事实的选择上就更要慎重,这就对新闻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人才管理,培训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传统新闻工作人员的采、编、播的技能,更要熟悉互联网特性,了解新闻真实性,严格把关。网络时代的编辑记者至少要具备以下素质:较高的政治素质;精通新闻理论和业务;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底;快速反应和理性思维能力;较高的网络新闻编辑水平;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强劲的竞争实力;更高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的融合是网络媒体发展的趋势,这种融合为节目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帮助传统媒体很好地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也使广播电视在互联网上占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和新的发展空间,让这些传统媒体可以在网络上实现与听众和观众的互动。而传统媒体的品牌资源也提高了网络媒体的自身价值,增加了公信力和权威性。二者只有不断改进各自的体系构架和制作流程,依托有利资源,优势互补,才能实现新媒体的各种可能,与不断出现的困难抗衡。

网络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正在日渐显现。网络媒体已具备了“单独作战”的能力,在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及国际网络化信息浪潮的推动下,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必将在未来的新闻报道中占据主动,以更新颖新鲜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将相互利用、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①蒋亚平,《中国网络媒体现状分析和展望》,《中国记者》,2002(5)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③[美] 约翰・帕夫利克,《新闻业与新媒介》,新华出版社,2005:17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第11篇

网络新闻以网络为传播平台。一方面,网络传播的特点势必影响着网络新闻编采特点;另一方面,网络新闻在编采过程中也要时时刻刻注重网络传播的特点,只有这样网络新闻才能更好地发扬技术带来的优势,才能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形式,有独立存在的理由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本部分将通过对网络传播特点的分析、以及网络编辑与传统媒体编辑工作的对比研究,探索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开放式规律。以下各部分的论述都将建立于这一基本规律之上。

一 、 网络传播特点分析

关于网络传播的特点,目前存在多种解说。

例如:有将网络媒体特点归结为:1)超越时空限制;2)海量信息;3)多媒体;4)交互性;5)小众化(实质上强调的是个性化服务);[1]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传播主体多元化;2)传播方式多媒体;3)传播关系的交互性;4)信息接收的个人化和主动化;5)信息传播的快捷性;6)传播内容的广泛性;7)传播环境的全球化;[2] 还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交互性;2)海量性;3)即时性;4)超文本信息检索方式;5)媒体个人化;[3]

将散见于各报章、论著中的表述归结起来,尽管各方表述在选取词汇与着重要素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网络传播的基本特点方面,大家还是有一定的共识。简言之,就是普遍承认网络传播在如下方面拥有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特点: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时性、个人化、超文本等。

1)交互性:传统媒体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网络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用“逻辑拓朴结构”(它是描述不同网络系统中信息传输逻辑过程的方法)分析,传统媒体的逻辑拓朴结构是星型结构,即中心制作,四面传输。其特点是1)中心节点:报社、电台、电视台是传播中的唯一信息来源;2)单向流动:信息由信息源向终端点“受者”流动;3)终端点彼此孤立,没有联系;4)中心节点批量复制同样信息,单向传诸终端点。这种结构使得传统媒体基本上只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受众只能照单全收,形成了“我传你受”的传播定势。网络媒体基于完全不同的一个平等交流的信息平台。网络传播的逻辑拓朴结构是环形分布式的,其特点为:1)拓朴结构中无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都可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成为信息源;2)双向流动:任何节点都可以向发送信息的节点传回反馈信息;3)网络各节点之间不是孤立的,任意两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信息交流;4)任意两点间的交流路径不只一条。采用这种逻辑拓朴结构的网络传播本身就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这使得传受双方较之传统媒体而言,双向交流的发生更为经常也更为深入。[4]

2)海量性:因特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世界上任一时间任一地点发生的任一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的信息被广泛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它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它可以逃脱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技术创造的电脑网络时空,几乎可以将全世界的新闻信息全部包揽;此外,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使得网络信息得以最大限度的源源不断;其次,由于数据库的存在,得以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正是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网络传播的海量特点。

3)多媒体: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体则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受众也有了众多的自由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有字无声、有声有像、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

4)即时性:报纸使用纸质媒介传递信息,传递速度受制于交通手段和零售环节;广播电视采用无线电磁信号的形式,由于受到信号传输覆盖面的限制,传输范围之外的地方还需其他手段帮助来获得信号,增加环节会大大影响传播速度; 网络新闻传播的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光纤传递数字信号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从而在技术环节上保证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即时特点。此外,传统媒介需要制作周期,有截稿时间的限制。而网络新闻传播则不受此限,新闻稿件可以随到随发,24小时不间断发稿,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

5)个人化: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指出:大众传媒应该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网络传播的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技术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受众从容地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受众还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传播另一端的传者也可用一种“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推送信息的专门化服务。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中显得个性张扬、特色鲜明。

6)超文本: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建构在超文本、超链接之上的全新传播模式。超文本,与用字符串来表达,以线性形式进行组织的传统文本信息的处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它不是以字符,而是以结点(Node)为单位组织各种信息,一个结点是一个“信息块”,结点内的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或其组合;它的信息在组织上采用网状结构,结点间通过关系链加以链接,从而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它对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原文本系统只能按顺序、线性存取的限制,可以方便灵活的检索。超文本赋予网络传播许多优势,比如说,形成网状的复杂信息结构,系统能按不同查询条件链接,从而使网络传播拥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此外,它有良好的编辑功能,可以进行多窗口编辑,使得网络编辑可以方便地容纳更多元素。

二、 开放式------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

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而言,除了共同遵守的诸如宏观的“把关”、“发言”以及微观的“文稿(声像)通顺”、“节(栏)目整体感强”等编辑规律外,它们还有各自突出的、根本的特性,比如说,报纸编辑突出“版面和谐”,广播编辑强调“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编辑则非常重视“声画合一”。正是这些特性构成了不同媒介的不同编辑规律,那么网络新闻编辑的根本特点、基本规律是什么呢?

网络是一个平台,它本身可以容纳报纸、广播、电视的所有的传播功能,因此,可以说,在网络新闻编辑中,如果偏向文字(如网络报纸)则要重视“版面和谐”、偏向声音(如网络广播)则要重视“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偏向声像(如网上电视)则要重视“声画合一”。从这一角度讲,网络新闻编辑要遵循传统媒介编辑的所有规律。但是它有没有自己的规律呢?有没有自己区别与他者而独享的又是最基本的规律呢?

本文认为,除去一切表象的呈现,更深入研究网络新闻编辑,我们发现“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是渗透到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各个环节中的一条主线,它是网络新闻编辑区别于他类媒体编辑工作的一个基本特点。

因特网实质上是一个时空开放的网络空间。正是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最大限度开放”赋予网络传播以“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等众多特征。通过对网络的这些传播特征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开放式”是它们共有的也是最基本的特性。所以,笔者以为,如同报纸的“版面和谐”、广播的“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的“声画合一”等为上述媒体的基本编辑规律一样,“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

这里指出的“开放式”包含三个层面:时间层面的开放、空间层面的开放、技术层面的开放。下面我们依次对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6大特征进行分析:以此论证“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这一命题。

1)交互性:交互性包含“一人对一人、一人对多人、多人对一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方式。交互的形成正是时间层面、空间层面上的开放性带来的。时空开放,从而可以实现“此时与彼时、此地与彼地、此人与彼人”的共

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传播,时空的开放赋予传播更多的深度与广度。 2)海量性:海量性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网络传播实现了地域上的全球覆盖(这是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其二、网络传播实现了信息的海量存储(这是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网络传播可以横向容纳世界各地的所有信息,巨大的数据库可以纵向容纳历史信息);其三、网络传播中信息存储的质的多样性(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可以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存储,这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结果)

3)即时性:得益于技术带来的优势,因特网可以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实现信息的“瞬间”传输,传播速度快、时效强。时间上的开放性是新闻即时传播的前提与保证;此外,每一个网民都是一个新闻线索提供者,也是新闻者。“地球上没有一家报社、广播公司或电视机构有实力把他们布置到世界上所有的地区,去应付突发事件” [5], 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传播即时性的前提正是在于“空间上的开放性”。

4)多媒体:网络传播实现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手段组合的多媒体传播,这正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直接成果。技术的开放增强了网络本身的容纳力,技术的开放延伸并调动了人类的各个感觉系统。

5)个人化:个人化特点意味着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时收看”(时间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世界各地、古往今来的内容”(时空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模式(有声有像或有声无像或图文并茂----不同媒介功能的任意组合)”(技术上的开放性)。正是时间、空间、技术上的开放性使得“个人报纸”、“我的新闻”等个人化的传播得以实现。

6)超文本(超链接):超文本(超链接)本身就是技术层面上的一种开放模式。超文本的文本构成模式与超链接的传播结构使得信息检索得以时间、空间全方位开放,从而轻松实现了“此时或彼时”、“此地或彼地”、“共时或异时”、“同步或异步”的查询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传播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开放式”,正是“开放式”这一特征,使得网络传媒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征、不同分布的各类受众的多样、动态、个性化的需求。这决定着,网络新闻编辑也要遵循开放式这一基本规律,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所涉及的“编辑思想、编辑策划、编辑实务”等都应是基于“开放式”这一规律之上的。

[1] 参见:张海鹰、腾谦编著《网络传播概论》第77页----第8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2] 参见: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第54页---第70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 参见:《网络季风丛书:人人都是国王》,山东文艺出版社]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第12篇

 

 

    网络新闻以网络为传播平台。一方面,网络传播的特点势必影响着网络新闻编采特点;另一方面,网络新闻在编采过程中也要时时刻刻注重网络传播的特点,只有这样网络新闻才能更好地发扬技术带来的优势,才能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形式,有独立存在的理由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本部分将通过对网络传播特点的分析、以及网络编辑与传统媒体编辑工作的对比研究,探索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开放式规律。以下各部分的论述都将建立于这一基本规律之上。 

一 、  网络传播特点分析

 

    关于网络传播的特点,目前存在多种解说。

    例如:有将网络媒体特点归结为:1)超越时空限制;2)海量信息;3)多媒体;4)交互性;5)小众化(实质上强调的是个性化服务);[1]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传播主体多元化;2)传播方式多媒体;3)传播关系的交互性;4)信息接收的个人化和主动化;5)信息传播的快捷性;6)传播内容的广泛性;7)传播环境的全球化;[2]  还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交互性;2)海量性;3)即时性;4)超文本信息检索方式;5)媒体个人化;[3]

    将散见于各报章、论著中的表述归结起来,尽管各方表述在选取词汇与着重要素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网络传播的基本特点方面,大家还是有一定的共识。简言之,就是普遍承认网络传播在如下方面拥有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特点: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时性、个人化、超文本等。

    1)交互性:传统媒体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网络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用“逻辑拓朴结构”(它是描述不同网络系统中信息传输逻辑过程的方法)分析,传统媒体的逻辑拓朴结构是星型结构,即中心制作,四面传输。其特点是1)中心节点:报社、电台、电视台是传播中的唯一信息来源;2)单向流动:信息由信息源向终端点“受者”流动;3)终端点彼此孤立,没有联系;4)中心节点批量复制同样信息,单向传诸终端点。这种结构使得传统媒体基本上只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受众只能照单全收,形成了“我传你受”的传播定势。网络媒体基于完全不同的一个平等交流的信息平台。网络传播的逻辑拓朴结构是环形分布式的,其特点为:1)拓朴结构中无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都可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成为信息源;2)双向流动:任何节点都可以向发送信息的节点传回反馈信息;3)网络各节点之间不是孤立的,任意两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信息交流;4)任意两点间的交流路径不只一条。采用这种逻辑拓朴结构的网络传播本身就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这使得传受双方较之传统媒体而言,双向交流的发生更为经常也更为深入。[4]

    2)海量性:因特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世界上任一时间任一地点发生的任一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的信息被广泛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它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它可以逃脱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技术创造的电脑网络时空,几乎可以将全世界的新闻信息全部包揽;此外,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使得网络信息得以最大限度的源源不断;其次,由于数据库的存在,得以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正是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网络传播的海量特点。

    3)多媒体: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体则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受众也有了众多的自由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有字无声、有声有像、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

    4)即时性:报纸使用纸质媒介传递信息,传递速度受制于交通手段和零售环节;广播电视采用无线电磁信号的形式,由于受到信号传输覆盖面的限制,传输范围之外的地方还需其他手段帮助来获得信号,增加环节会大大影响传播速度; 网络新闻传播的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光纤传递数字信号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从而在技术环节上保证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即时特点。此外,传统媒介需要制作周期,有截稿时间的限制。而网络新闻传播则不受此限,新闻稿件可以随到随发,24小时不间断发稿,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

    5)个人化: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指出:大众传媒应该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网络传播的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技术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受众从容地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受众还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传播另一端的传者也可用一种“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推送信息的专门化服务。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中显得个性张扬、特色鲜明。

    6)超文本: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建构在超文本、超链接之上的全新传播模式。超文本,与用字符串来表达,以线性形式进行组织的传统文本信息的处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它不是以字符,而是以结点(Node)为单位组织各种信息,一个结点是一个“信息块”,结点内的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或其组合;它的信息在组织上采用网状结构,结点间通过关系链加以链接,从而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它对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原文本系统只能按顺序、线性存取的限制,可以方便灵活的检索。超文本赋予网络传播许多优势,比如说,形成网状的复杂信息结构,系统能按不同查询条件链接,从而使网络传播拥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此外,它有良好的编辑功能,可以进行多窗口编辑,使得网络编辑可以方便地容纳更多元素。

    

 

二、 开放式------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

 

    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而言,除了共同遵守的诸如宏观的“把关”、“发言”以及微观的“文稿(声像)通顺”、“节(栏)目整体感强”等编辑规律外,它们还有各自突出的、根本的特性,比如说,报纸编辑突出“版面和谐”,广播编辑强调“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编辑则非常重视“声画合一”。正是这些特性构成了不同媒介的不同编辑规律,那么网络新闻编辑的根本特点、基本规律是什么呢?

    网络是一个平台,它本身可以容纳报纸、广播、电视的所有的传播功能,因此,可以说,在网络新闻编辑中,如果偏向文字(如网络报纸)则要重视“版面和谐”、偏向声音(如网络广播)则要重视“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偏向声像(如网上电视)则要重视“声画合一”。从这一角度讲,网络新闻编辑要遵循传统媒介编辑的所有规律。但是它有没有自己的规律呢?有没有自己区别与他者而独享的又是最基本的规律呢?

    本文认为,除去一切表象的呈现,更深入研究网络新闻编辑,我们发现“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是渗透到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各个环节中的一条主线,它是网络新闻编辑区别于他类媒体编辑工作的一个基本特点。

    因特网实质上是一个时空开放的网络空间。正是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最大限度开放”赋予网络传播以“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等众多特征。通过对网络的这些传播特征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开放式”是它们共有的也是最基本的特性。所以,笔者以为,如同报纸的“版面和谐”、广播的“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的“声画合一”等为上述媒体的基本编辑规律一样,“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

    这里指出的“开放式”包含三个层面:时间层面的开放、空间层面的开放、技术层面的开放。下面我们依次对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6大特征进行分析:以此论证“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这一命题。

    1)交互性:交互性包含“一人对一人、一人对多人、多人对一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方式。交互的形成正是时间层面、空间层面上的开放性带来的。时空开放,从而可以实现“此时与彼时、此地与彼地、此人与彼人”的共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传播,时空的开放赋予传播更多的深度与广度。

    2)海量性:海量性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网络传播实现了地域上的全球覆盖(这是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其二、网络传播实现了信息的海量存储(这是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网络传播可以横向容纳世界各地的所有信息,巨大的数据库可以纵向容纳历史信息);其三、网络传播中信息存储的质的多样性(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可以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存储,这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结果)

    3)即时性:得益于技术带来的优势,因特网可以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实现信息的“瞬间”传输,传播速度快、时效强。时间上的开放性是新闻即时传播的前提与保证;此外,每一个网民都是一个新闻线索提供者,也是新闻者。“地球上没有一家报社、广播公司或电视机构有实力把他们布置到世界上所有的地区,去应付突发事件” [5],  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传播即时性的前提正是在于“空间上的开放性”。

    4)多媒体:网络传播实现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手段组合的多媒体传播,这正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直接成果。技术的开放增强了网络本身的容纳力,技术的开放延伸并调动了人类的各个感觉系统。

    5)个人化:个人化特点意味着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时收看”(时间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世界各地、古往今来的内容”(时空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模式(有声有像或有声无像或图文并茂----不同媒介功能的任意组合)”(技术上的开放性)。正是时间、空间、技术上的开放性使得“个人报纸”、“我的新闻”等个人化的传播得以实现。

    6)超文本(超链接):超文本(超链接)本身就是技术层面上的一种开放模式。超文本的文本构成模式与超链接的传播结构使得信息检索得以时间、空间全方位开放,从而轻松实现了“此时或彼时”、“此地或彼地”、“共时或异时”、“同步或异步”的查询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传播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开放式”,正是“开放式”这一特征,使得网络传媒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征、不同分布的各类受众的多样、动态、个性化的需求。这决定着,网络新闻编辑也要遵循开放式这一基本规律,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所涉及的“编辑思想、编辑策划、编辑实务”等都应是基于“开放式”这一规律之上的。

[1] 参见:张海鹰、腾谦编著《网络传播概论》第77页----第8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2] 参见: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第54页---第70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 参见:《网络季风丛书:人人都是国王》,山东文艺出版社]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网络媒体;信息传播;发展现状

【项目】本文系东北师范大学2011大学生科研立项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035-1.5

校园网络媒体主要由学校举办,依托校园网存在,其信息的及网站的开发利用得到校方的认可,并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

一、高校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

(一)传播速度快、实时性强

传统的校园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等,因其传播技术和传播周期的限制,因而很难做到随时随地的更新信息。网络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因而校园网络媒体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传递校园内外重要的信息。

(二)传播信息量大

在校园网络媒体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类型、内容丰富的信息。高校的网络媒体页面上通常设有各个板块,师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如山东大学的“学生在线”网站,设有山大时讯、图片新闻、热门话题、重要通知、等33个栏目,信息量之大,可想而知。

(三)信息公开化、互动性强

校园网络媒体上的各种信息基本以公开化的形式出现,师生点击页面,可以无障碍地浏览到各种所需的信息,公开化的信息处理方式便于师生对校园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公开的监督、管理,可以说,每个人都可以是舆论的监督者。许多高校的网站上还设有互动平台,BBS链接等,师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随时进行意见的交流、互动。

二、影响高校网络媒体发展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的客观影响

社会大环境对高校网络媒体的发展存在着客观的影响。一所高校所在地区的媒体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网络媒体的发展程度及特点。在媒体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其地区高校的校园媒体能够吸纳更多的社会媒体的理念、资源和人才,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渲染下,为校园网络媒体的发展注入活力。

(二)学校媒体环境的影响

高校自身的媒体发展历史及媒体环境也影响着校园网络媒体的发展。在我国,较完善的高校网络媒体,如复旦大学的“复旦学生网”、山东大学的“学生在线”以及浙江大学的“求是潮”等,其所在高校的媒体发展历史也比较悠久,有着历史悠久的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为校园网络媒体的发展提供较专业的人才队伍,有利于校园网络媒体的专业化发展。

(三)新媒体技术的影响

在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作为社会网络媒体成员之一的校园网络媒体,也多多少少受到了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在对高校网络媒体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高校的网络媒体中,都存在着新媒体的影子,如东北师范大学的“我们网”上,设立了网络电视链接,师生可以随时登录网站收看电视节目。

三、我国高校网络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高校网络媒体的发展现状,本研究选取我国一期的34所985高校,对其校园网络媒体进行调查分析,本研究选取14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采用百分比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表高校网络媒体发展现状调查

上述抽样调查简单的对我国高校网络媒体现状进行了分析,不难看出,校园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服务引领、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及趋势,综合来看,笔者认为,校园网络媒体有以下三个新的特点:

(一)校园网络媒体形式更加丰富

传统的校园网络媒体主要由学校党委、团委、社团等机构主办,表现出了一定的“官方性”,近几年来,许多高校出现了由师生,甚至是学生团体自主创建的网站,如清华大学的“清新网”,北京师范大学的“蛋蛋网”,电子科技大学的“栋力无限”、“我来我网”等。这些由学生自主创办的网络媒体形式新颖,内容活泼,更接近学生的个性需求,为校园网络媒体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新媒体技术在校园网络媒体上表现突出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电子杂志等新的媒体形式在各大校园网络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较高,新媒体的加入使校园网络媒体的信息渠道更加多样,丰富了师生使用校园网络媒体的范围。

(三)校园网络媒体的应用范围更广

同学们登陆校园网络媒体不仅仅能获得校园内发生的各种事件的信息,而且可以通过连接,了解其他学校的动态信息,了解校外各媒体的信息,同时可以看到各大媒体对该校报道的各种信息,丰富了师生了解校外相关信息的渠道。

四、我国高校网络媒体发展趋势

(一)强化议程设置在舆论引导中的功能

校园网络媒体在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信息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但有些意见常常被贴上了“过激”、“愤青”的标签,学校对于这些意见常常疏于管理。作为根植于校园中的媒体形式,校园网络媒体具有新闻传播、舆论引导、宣传教育等功能,因此为了更好地规范校园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需要将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引入校园网络媒体建设中。学校可以通过对校园网络媒体信息的管理,引导,从而主动出击,设置出更利于同学接受,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的议题,做好对论坛,网站新闻的把关工作,掌握主动权,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

(二)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伴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程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日益成为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校园网络每天伴随着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因而从校园网络上切入,加大网络文化建设无疑为校园文化建设引领了一条新的方向。为此,校园网络管理者应逐步提高网站建设的文化素养,用更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去引领网站的发展,为同学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文化内涵的新闻作品来引领广大师生的价值观。

(三)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程度

传统的校园网络媒体多为师生们提供一些基本的校内外新闻信息和学习、生活指南。在网络媒体的发展中,伴随着新的媒体形式的出现,如网络广播、网络电视、博客、微博等,使网络媒体的形式更加丰富。作为网络媒体之一的校园网络媒体,也自然的受到了新媒体发展的影响。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电子杂志、微博等各种新媒体形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校园网络媒体上,同学们之间的信息互动性、公开性更强。新媒体与校园网络媒体的融合已成为校园网络媒体发展的有效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晓冰.高校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问题[J].网络传播,200906.

[2]宋刚锋.浅析大学校园网络媒体建设[J].新兴媒体,201009.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传播模式;网络新闻;双向流动

【中图分类号】 G21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10-3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新事物也在不断涌现,网络也随之发展成人们必不可缺的一项获取信息的手段,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们对新闻的获取自然也必然依赖于网络,因为网络新闻比传统新闻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信息也比较及时,相关工作人员对网络新闻的传播也越来越重视。网络新闻具有的一些特点是传统新闻无法具备的,包括数字化、多媒体等的特殊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被迅速推广和应用,信息量特别丰富,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来说,网络媒体顺应时展的潮流,普通百姓通过网络新闻,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当前我国的发展状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手机了解每日新闻,所以,网络新闻势必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

在对新闻信息传播进行研究时,一些业界人士通过构建模式来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性质和结构进行合理的分析。透过构建模式来了解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指的是研究者通过图形或程式的方式对其进行解释,而首次提出用模式来研究传播过程的学者是美国的H・拉斯韦尔,他的“5W模式”也称为“拉斯韦尔程式”。除此之外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申农-韦弗的数学模式也是研究传播过程的几种模式。以上的这些模式能够保住研究学者正确认识和掌握传统大众媒体的特性,同时对于大众传播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模式是将要研究的对象简洁化的一种方法,也是对被研究事物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的一种比较直观的表述,模式随着所表述的方式的差异被分为数学、言辞、文字等,通过模式分析方法,可以方便快捷的对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优势进行表述。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构建让大众可以直接、简明的了解网络新闻传播的优势和交互性,把新闻传播这一无形的事物传达给大众,让人们对新闻传播的理论有新的认识。因此,本文通过新闻传播的特征建立网络新闻传播模式。

一、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平面媒体,包括杂志与报纸上的广告都是传统媒体的范畴。而传统媒体概念是针对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提出的,它通过一些机械装置传播信息,而电视、报刊、广播被称为三大传统媒体,也就是所谓的“平面媒体”。

作为传统媒体,它是以图像、文字和声音向大众提供新闻信息或娱乐信息,下面是电视、报刊、广播三大主流传媒所共有的一些特征:(1)传受关系明确;(2)接受者对于新闻信息是互相孤立的,很难进行信息交流互动和评价;(3)报纸、广播、电视等只能将新闻信息单方面的传给大众,而大众对于新闻的反馈很难逆向传播回者。通过以上三点可以得出此三大主流传媒往往掌握着“话语权”,信息完全由传播媒体所控制,大众只能被动地成为接受者,他们对于信息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普通大众对信息的理解,其他人之间只能是通过交谈的方式传达信息,不能以媒介的形式传播新闻信息。其中报纸采用的是文字的方式传播新闻,而记者对于复杂的新闻事件需要做抽象的文字总结,在写作的时候难免与时间的真实性有所差距。虽然如今的一些电台和电视相继开设了“听众热线”等环节,但还是不能让大众广泛传播,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存在着信息的延迟性,这一缺点就决定着其很难在当代网络普及的社会生存,因为它无形中在大众与媒体之间树立了一堵“墙”。

当代社会传统新闻所面临的挑战:传统的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新闻传播者传播出的新闻和信息,而现在的信息获取者可以通过自行制作从被动变为主动的信息传播者;面对新兴的网络媒体,如何保证自己提供的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面对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如何保证自己能从营销中获得更多收入。

传统传媒面临的市场冲击及其发展状况:根据调查统计,大约有1/3的在线电子读者不愿再去接受传统的媒体形式,而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使传统媒体面临很大的创伤,与新兴的网络新闻传播相比,传统的新闻媒体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除了不能为传播者和接受者提供很好的交流媒介,新闻者也不能及时的掌握信息获取者对于信息的需求和理解,更无法进行相互交流,而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就不存在这些问题,这也是网络媒体较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

二、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采用的是超链接或者超文本的形式进行信息和新闻的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属于比较新型的传播媒介,可以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进行连接,信息可以快速的从一个地方传到想传达的地方。超文本超链接使网络媒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在网络的世界里,信息是网状的,大众可以通过查询方式筛选出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也就是说网络媒体的检索功能比较强,而且他的编辑窗口也比较多。所以,网络媒介的功能比较强大。

综上所述,网络媒介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采用一系列音频、文字等方法为公众提供新闻信息并实现自己的商业行为的一种传播媒介。

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进行分析,要同时考虑到技术层面和使用层面两点:

技术层面的特征:由于网络传播信息的与接收都不是固定的,接受者也会成为新的传播者和者,所以界定不太明显,也就是说网络的传播可以看做无数像蜘蛛似的网,从一个点出发,向外不断扩散,并形成新的网,者和接受者都是网中的一点,不断向外扩散。因此,网络新闻的传播是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一、多对多的结构形式,整个覆盖面不断向外扩张。者通过电脑或者信息交换设备与接受者进行信息交换,者和接受者同时扮演了“发”和“接”的角色。

实用层面的特征: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较传统信息传播最大的优势就是双向流动性和交互性。社会不断的进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获取到的信息也在不断的进行反馈,而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接受者也是通过网络传播进行反馈,这也是传统传播无法取代的一个优势。网络传播的用户还能与其他的接受者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形成新的信息,继而再向外通过网络传播。在传播时,可以以真实身份出现,也可以匿名传播,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掌握话语权。

三、网络媒体新闻信息传播模式

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技术上的变革和飞跃对网络信息的传播也是一次革命。网络新闻的传播是以互联网为媒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千变万化,可以说文字形式、语音形式、视频录像、flas等等,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也更加多元化,通过网络,可以不用准时准点的守在电视机旁等待节目的播出。所以,信息的获取者可以自由获取想要的信息,而且网络新闻通过安排新闻内容、选择合适结构使新闻信息达到最好的状态,这有利于新闻阅读者清晰明了的深刻了解新闻信息。而双向流动性也成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一大优势。

(一)构建模式时,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通过模式构建可以清楚的对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进行分析,通过上述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技术和实用层面的特征分析,在进行模式构建时,首先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对于新闻的者和信息的接受者来说,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对问题的意见和反馈、讨论如何处理。这也是对如何将论坛、校园BBS等的内容很好的表达出来,实现互动的一种考验。网络新闻实际是一种虚拟的新闻传播途径,通过虚拟的网络使信息实现双向流动。

网络新闻的传播是多交流和沟通反馈的,者占主导地位,而接受者又带有自主性,所以要让接受者接受,就要研究大众的阅读习惯和她们的心理活动,接收者与者通过信息交流和互动实现双向流动。

把握网络新闻传播的整体性和社会性,我们在构建结构模式时,首先要考虑新闻者与接受者的个体因素,而不是单纯的在整个社会环境下进行考虑。

(二)网络新闻传播模式: 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

大众对于一些比较新颖或奇特的新闻题目会更容易产生兴趣并点击阅览,而对于像《最新播报》等兴趣不大,如果新闻题目比较奇特那么点击的人数也会大幅增加,阅览者之间也会在网页上互相交流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如果对新闻没多大兴趣自然不会查看更多关于此类新闻的链接和报道,更不会就此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也就是说网络媒体对于新闻的要首先充分考虑大众的心理,设法吸引大众点击查看子页的内容。

对于网络新闻的接受者而言,都会对看到的每条新闻做出自己的反馈,感兴趣的点击浏览、与者或浏览者自己之间的互动交流、或者没有反馈等几种情况。比如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行首次获得成功时人们都在关注此类信息,而时隔几个月后,有些大众还是对此事比较兴趣,想再查看相关新闻,而报纸或电视就很难看到相关报道,而在网上,比如凤凰网或新华网上,读者就可以查看到相关信息,还可以进入论坛进行互动交流并点击之前的一些资料,比如关船的一些报道,基本所有想要的资料都可以阅览到。但同时,大众选择了此类信息,就自然忽略了对其他新闻的查看,也就是无实际反馈,其实也是大众在浏览时对新闻信息已经有了心理排序,哪条新闻最关注最想了解,就是先点击查看,并可能进行互动交流,而有些可看可不看的就会最后去阅读,也就是新闻接受者的选择――交流――反馈。

网络新闻传播的双向流动性符合网络新闻传播的一些特征:一是体现了当前新闻或信息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网络这一重要因素。网络新闻传播受大众和媒体的喜爱和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它能方便快捷的为大众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大众之间可以进行对话,表达自己对于某条新闻的看法,发表评论,而这些都是以网络作为中介的。二是是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的媒体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双向流动性通过网络新闻的传播表现了出来。三是当代网络新闻传播具有整体性以及社会性。

(三)网络新闻传播双向流动性的特点

海量性:网络新闻提供的信息量特别多,对于传统新闻来说,报纸或电视提供的只是有限的几个重要新闻,成千上万的大众面对的只是这几个新闻,而网络新闻传播更具有社会性,传播方式也比较多元化一些,所有的信息都是对外开放的,大众可以阅读、听音频,也可以查看视频。

时效性:网络新闻可以及时快捷的将最新的新闻咨询传播给大众,将最新的消息及时出来,而作为大众可以在任意时段去点击查看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也就是说现在是一个信息量及时的新闻时代。而且,新闻可以很快传播到全球各地,这也是新闻传播上的一个里程碑。

交互性:交互性能够让大众参与到其中,也就是发挥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网络新闻有别于传统新闻传播的一个优势,而且它让大众更加自由的发挥自己的话语权,没有沟通的限制。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陈述自己的观点,而报道的只能是真实的新闻,及时监督其真实性,虚假的和骗人的新闻随时都能被大众揭穿。

(四)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

第一,对于网络新闻来说,由于其具有的双向流动性的特性,使得新闻能在民众之间快速传播,传播的对象相对是小众化的,不管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的新闻传播还是现如今比较新兴的网络新闻传播,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播新闻信息,让大众都能快速方便的接触到最新的新闻信息,而且网络新闻传播需要的网络资源比较强大,所以提供的信息量自然也就比较丰富,而新的计算机技术使信息的趣味性更加饱满,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

第二,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网络新闻的发展问题,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新闻传播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要求,政府也在积极的用新的网络媒体对其进行变革,因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来推动网络新闻的发展,国家对于网络媒体的重视也是网络新闻能够迅速发展的坚实后盾。

第三,随着现在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传播有了新的技术支持。通过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对其支持,网络媒体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突破,而且新闻的传播方式在更加多元性,更能够满足现代人们对于信息量和互动交流的要求。

现在是网络社会的时代,是全民自由发表自己观点立场的时代,民众的看法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部分,它能积极的推动网络新闻的发展与双向流动性。网络新闻的双向流动性能促进人们积极的去认识当代社会,甚至改变世界。网络新闻的双向流动性对于网络新闻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其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在对网络新闻传播进行推广时,同时要重视传播主体的道德建设,不能忽视了道德的自律作用,网络媒体同时也是一面镜子,让民众可以随时监督政府机关,在舆论的形成下促进网络新闻媒体的蓬勃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靖鸣,申雪凤.网络新闻传播模式: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的体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3):83.

[2]王胜江.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不足及完善建议[J].产业与科技坛,2008,(2):134.

[3]曾萍.网络信息资源浅析[J].当代经理人,2006,(6):279.

[4]杨保军.论网络新闻真实的特征[J].现代视听,2007,(11):6-8.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网络流行语;生发路径;传统媒体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网络流行语在近几年得到了全面的传播和发展它已经成为信息化的重要平台、信息化的重要工具和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流行语最初通过网络平台被创造,然后被广大网友迅速的进行初次传播,最后受众将网络流行语应用于各个领域,实现再传播。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网络符号,它即来自于现实社会,它的传播也影响着现实社会。

二、关键概念的界定

1、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环境是指依靠新技术支持而出现的相对于传统媒体而形成的新的大众传播环境,是在新技术支持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很多知识类网站都将新媒体形象的定义为“第五媒体”,它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它主要的优势体现于迎合了受众碎片化阅读的需要,满足了即时信息的传播,内容丰富而且选择性也更强。特别是三网时代的来临加速了新媒体的发展。由此网络数字电视、手机短信、触摸媒体等共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媒体环境。新媒体环境带来了很多新媒体现象,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其中网络热词的产生也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一大特色。网络是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传播是一种多媒体、综合性的传播,网络传播首先是一种现代的传播方式,它是一个信息交流与传递的过程,在信息的传受者之间具有及时的交互性和反馈性。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点。在中国,网民数量正在不断上升。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正在以其自身的巨大优势魅力,在全世界范围内高速发展并被人们广泛应用,我们正处于一个高速、快捷发展的互联网新时代中。

2、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型的语言现象。“网络上流行的语言现象,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而是有文化”这是百度百科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定义。总结近几年来的流行语,绝大部分背后都有一个网络上近期热传的新闻事件或者故事。比如“躲猫猫”、“很黄很暴力”、“我爸是李刚”等等。这些网络流行语被网民创造出来,再通过各种媒介进行迅速传播。网络流行语传播如此之快,除新媒体环境和网民们的积极推动外,也因为自身的优势特色被更多的人接受认可,常用于表达自己的心情状态、对某事件的关注态度和评论或是用于调侃。例如“房奴”、“蚁族”、“丝”、“浮云”等。大部分网络流行语幽默、简短、容易记忆、个性鲜明,使得它本身具备了娱乐化、大众化、渗透性、商业化的特征。这样的语言风格促使信息传播效率提高,网络流行语“入侵”大众生活的步伐也加快。网络流行语日益发展快速,并且更新周期快,是一种新型的语言文化。

三、网络流行语生发路径

网络流行语是在网络环境下形成的网络现象,它的传播路径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传播。两个不同方向的传播路径有不同的传播模式。纵向路径主要是网络流行语从产生到发展成熟的过程,即时间维度的演变。横向路径则是对网络流行语从网络线上及线下传播的研究。

网络流行语在网络中产生后迅速蹿红,虽然它们都来源于不同的原生事件,但是它们在网络中的传播路径模式却是大同小异,我们且来分析其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

(一)网络流行语的原生点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自身的起源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也不例外。不同的网络流行语都出自不同的事件并具有特定的意义。所以,也并不是任何事件产生的语言都能被迅速传播和接收,形成网络流行语。它们的产生都有触发的原生点:

第一,以人为中心的传播环境原生点。人是指广大网民,网络流行语是无数网民热情智慧的结晶。其中人分为普通网民和名人明星,他们在流行语传播中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网民通过新媒体获得的话语权利以及在网民推动下产生的网络语言。网民各自相互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交际网,成为了网络流行语传播环境的原生点。众多的普通网民话语权无法在传统大众媒体上得到充分的发挥,相反,网络给他们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自由的话语平台,使得他们的话语权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名人明星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发展中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明星效应是不可小觑的。

第二,以事为中心的舆论原生点。网络流行语生发的舆论原生事件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政府公信力受质疑的热点事件,二是因为社会现实生活的状况问题而产生的网民“阿Q式”自嘲精神。每一天,我们生活的国家和社会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但在新媒体时代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成为热点,并受到网民关注。在网络环境中,大部分涉及到政府机关公信力的新闻事件,必定会引起网友们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相对自由的网络环境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自主发表个人观点和态度的话语平台。一旦某个受质疑的新闻事件引起了关注,产生相应的概括性语言后,该语言便会在这个网络集群中发挥强大的效应,迅速流行成为网络流行语。

(二)网络流行语的多级传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