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

德育的构成要素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篇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的指导思想

本实验力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原则,把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学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这一德育体系,应当是面向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应当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应当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

(一)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三个面向”的发展方向

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双重效应: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这种情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应当处理好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

(二)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

德育体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道德文化,它的民族特色源于其母体传统文化的民族特性。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以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是一种伦理型的哲学体系。通观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最为典型的五个方面:(1)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及人际和谐;(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5)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

西方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导精神和价值取向,这就是个性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功利精神。这五种精神凝聚着西方文化的精华。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其中先进的思想道德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决定着整个文化的性质,支配着整个文化的前进方向。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根据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整体内涵,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道德传统,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做到“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构建适应我国先进思想道德建设的体现21世纪中国先进文化内容特点和前进方向的学校德育体系。

(三)构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就要以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突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德育肩负着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一是按照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分别研究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衔接;二是将广义的德育分解为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分别研究各自的特点、规律、内在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操作的模式,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德性论、德育论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本体论基础

1.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人的德性具有整体性、主体性、实践性的特点。德性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德性的整体性与生活的整体性的全面关联,还表现在德性的形式结构与内容结构、德性的理性维度与情感维度的辩证统一。德性的形式结构是个体德性借以存在的形式。一般将德性的形式结构的诸多要素分解为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德性的内容结构指在个体意识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化。德性的内容结构就其纵向来看是由思想道德信念、原则和规范构成的;就其横向来看则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心理品质等构成的。德性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一定的内容总是寓于一定的形式之中,而一定的形式总是具体表现为具有某种内容的形式。

德性的主体性,从哲学意义上讲,主体是人,客体是实践对象。作为道德的载体,教师和学生都应是道德主体。道德主体主要是个体以认识、肯定、发展和完善自己为己任的。德性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处在一定社会和自身成长的发展阶段,受社会环境和自身道德发展规律的制约。然而,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感的提升,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

德性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知与行的关系中。关于知与行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德哲学对此有十分深入的思考与论述。总的说来,知行统一的主张是一个基本的取向。

2.德性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内在地规定了德育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

德育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为德育内容的整体性,德育内容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的统一体。其次表现为德育过程的整体性,德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标,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德育过程不同于智育过程,一是体现在教育者的组织、教育、引导与受教育者能动地认识、体验和践行的双向互动关系。二是体现在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全过程。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过程。三是表现为德育管理的整体性,学校德育管理是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督导与评价等要素组成的整体。德育工作者要树立整体性德育观,着眼于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

德育活动中存在着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所以德育的主体是双主体。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德育目标、内容的正确把握和对德育途径、方法的正确运用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德性的形成和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对德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上。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双向互动,共同实现德育目标。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的实践性首先体现在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学生的德行上,只有学生践行、践言了,德育目标才算最终实现了。其次,德育过程本身是实践活动。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这些德育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再次,德育实践活动及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二)系统科学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1,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等几个方面。整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始终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各要素的孤立活动的特征不能反映系统整体的功能和特征,整体大于组成它的各部分之和。

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和等级性。所有的系统都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区分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只有相对于构成它的要素而言才是系统,而相对于由包括其自身在内的更多事物构成的较大系统而言,它又是一个要素,也可称为一个子系统或分系统,因此,系统具有层次性和等级性,系统中要素的组织结构方式,即要素活动的秩序决定着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是相互联系的,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孤立存在的,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和结构,系统是在从无序到有序、低序向高序和从有序又向无序的反复过程中,以整体性的运动方式得以形成、演化和发展的。最优化是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最终目标。

总括起来说,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始终立足于从要素、结构、功能与所处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中,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功能,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最佳建构和配置,以求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2.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根据德育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参考系统科学关于系统分类的研究方法,我们按照“子系统”和“分系统”这样两种方式来划分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子系统主要反映系统的等级性,即系统的每一等级包含有相对独立的多个子系统,系统可以视为在这些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大、中、小三个学段的德育工作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三者的集合构成学校德育系统。三个学段是学校德育系统的第一级子系统,在每个学段中,各年级德育工作是学段德育系统的子系统,即第二级子系统。第三级子系统是班级德育工作。

所谓分系统,是指系统的各级子系统在某些方面具有意义关系或实体联系,由这些意义联系的方面或有贯通性质的要素以一定秩序组织起来的系统构成所属系统的分系统。就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无论哪个学段的德育工作,都可以分成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方面,当我们把这六个方面作为各级子系统中的共有因素进行贯通性研究时,就形成学校德育系统的六个分系统。子系统与分系统的关系可以通俗地称为“块”与“条”的关系。

3.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系统——学校德育体系。这是一项较大规模的系统工程。

为便于对这个体系整体构架的观念把握,这里用模型法图示如下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内容,是根据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的原理,研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教育评价六个子体系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整体构建。

(一)德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1.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目标确定的依据,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是根据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德”的方面的要求,遵循青少年和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德育目标要力求达到方向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党和国家的要求与青少年成长自身需要的统一。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者在将来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奠定基础。

2.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要求

(1)总体目标,一以贯之;(2)学段目标,各有侧重;(3)年级目标,具体明确;(4)情意兼顾,知行统一。

(二)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1.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所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

2.构建德育内容体系的要求

(1)德育内容;循序渐进;(2)德目规范,形成序列;(3)要素完整,层次清楚;(4)注意衔接,螺旋上升。

(三)德育途径体系的构建

1.德育途径的涵义

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以我国的国情和各级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提出的。学校德育主要途径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家庭与社会教育等。

2.构建德育途径体系的要求

(1)德育途径,对应内容;(2)一项内容,多条途径;(3)有主有辅,协调配合;(4)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四)德育方法体系的构建

1.德育方法的涵义

德育方法是完成德育任务的手段。

在课题研究与实验中,德育工作者总结和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德育方法,概括起来分为四类18法:(1)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2)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3)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4)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

2.构建德育方法体系的要求

(1)根据内容,对应途径;(2)多种方法,优选组合;(3)辩证思维,法无定法;(4)留有余地,鼓励创新。

(五)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1. 德育管理的涵义

德育管理是协调实施德育的组织之间、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增强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它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

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包括领导体制、法规政策、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项内容。

2.构建德育管理体系的要求

(1)理顺健全领导体制;(2)稳定提高教师队伍;(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4)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

(六)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1.德育评价的涵义

德育评价是根据国家对于学校德育的政策、法规、文件、德育大纲等的要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条件、过程和绩效进行的价值判断。德育评价对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校长对班级德育工作和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价、班主任及教师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品德评价三部分内容。

2.构建德育评价体系的要求

(1)三级评价,体系健全;(2)指标体系,科学简明;(3)认真研究评价原则;(4)正确掌握评价方法。

德育评价的难点是量化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一般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具体标准)、权重、评价方法等项内容。既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具体、简明,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结论

(一)广义理解德育概念,提出了德育内容的“五要素说”

我们对德育概念的界定是: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内容包括“五大要素”,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五大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内容的统一体。

(二)系统研究德育体系,提出了“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

根据系统论,我们认为学校德育也是一个系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要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横向贯通,环环相扣,形成合力,以保证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使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以保证各个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各个教育阶段都应有德育整体意识,总揽全局,加强相邻阶段的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以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三)主张德育文化融合,提出“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思想

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战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整合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德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主张通过中西文化的融合,构建“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体系。

(四)重视德育实践环节,提出建立“德育活动课”的观点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道德践行不是完整的德育。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德育;整合;德育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5-0028-03

德育要素是指构成德育活动一切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德育主体、目标、内容、方法、过程和途径等。现代德育仅靠单一要素或各要素处于松散状态就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整合德育要素,发挥德育要素功能,德育才具活力。德育要素整合就是将各种德育因素有机组合成整体,使其系统化,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最佳教育力。

一、德育主体的“集合”

学校德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德育主体的“集合”,就是对德育主体进行优化组合,组成各层教育体,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格局。

1.德育主体的“教育集”构成

从学校整体考虑,教师主体可“集合”成决策体、辅助体和实施体三个教育集。决策体有:党委决策层,负责德育方案制定;学生处、教务处是执行层,负责德育方案的执行与实施。实施体由学科教师、班主任、团委、学生会组成,负责德育方案的具体落实与德育效果评价,其中学科教师开展学科德育,班主任组织班级德育,团委、学生会开拓活动、实践德育。政工、行政人员和教辅、后勤人员集合为辅助体,负责将德育方案落实在日常工作、生活各环节。其中政工人员进行舆论育人,行政人员开展管理育人,教辅、后勤人员实行服务育人。

学生主体“集合”为基础体、活动体和补充体三个教育集。基础体由班级构成,实施班级德育;活动体由学生会、团委组成,实施活动德育;补充体由学生社团、实践小组、志愿者小队等结成,实施实践德育。三个教育集有序开展德育活动,学生自我教育丰富多彩。

2.德育主体“集合”的德育实践意义

教育构成“教育集”模式,德育形成了责任明确、相互补位、协同育人的格局,为“全员德育”实施奠定了基础。“全员德育”的理论研究已很深,实践也很丰富。限于篇幅,笔者仅强调两点。

一是“全员德育”要充分发挥教师影响力。教师影响力是教师与学生交往所体现的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它由权力性影响力即教师地位职务和资历年龄优势与非权力性影响力即由教师品格、才能、知识和情感等产生的影响力所组成。德育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尽量给学生以积极的、说理的、健康的、有启迪的影响。也就是说,要以诱发学生内因为根本,因为各种德育因素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内化,才能变成经验、形成能力、成为稳定心理特征而上升为素质。

二是“全员德育”要有效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首先是课内教育与活动要凸现主体陛,使其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引发思考、训练能力、自主发展的过程;其次是课外教育与活动突出学生自主性,使其成为学生自主设计、组织、参与、提高的过程。

二、德育目标的“聚合”

德育目标是德育过程培育的学生品德规格。德育目标“聚合”是将德育目标结成“目标链”而成体系,以有效发挥德育目标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1.德育目标“聚合”成体系

总体上说,德育目标有纵向和横向结构系统。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构成纵向结构系统,总目标和分目标构成横向结构系统。而德育抽象与具体目标、理想与行为目标、群体与个体目标则分别贯穿在纵、横目标群中,由此构成一个横向贯通渗透、纵向分层递进、内部有序组合的德育目标结构体系。

从培养规格角度看,德育横向目标群由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目标构成。其中,政治素质目标是根本,思想素质目标是导向,道德素质目标是核心。德育纵向目标群由学段(或年级)目标组成,它们相互衔接,逐渐递进提升。而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目标则贯穿在纵、横目标群中,构成学生的品德规格。

2.德育目标“聚合”对德育实践的启发

以往德育在德育目标操作上存在着否认宏观整体目标和漠视微观具体目标两种偏向,导致德育目标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相分离,德育实践目标缺失与错位,德育效果低下。德育目标“聚合”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发挥德育目标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一是实施德育目标管理。德育目标管理是将德育目标素质化和主体化,其核心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转化。如远期目标近期化,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抽象目标具体化,以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理想目标行为化,以连接学生生活和行为;群体目标个体化,以立足学生实际需要。

二是实施德育目标方法。德育目标方法指运用具有刺激性的目标因素来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其本质就是运用目标的激励作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德育目标显现“导向性”。制定德育目标不迁就不降低要求;引导学生参与,增强学生义务感;当目标受阻时,指导学生客观分析原因,修正目标。其次德育目标具“操作性”。德育目司咛迕魅罚易于实际操作,使之成为学生的真正追求;德育目标既有一定难度,通过努力又能够实现。

三、德育内容的“融合”

德育内容是用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政治思想道德观点、原则和规范体系,直接体现德育方向和培养规格。德育内容“融合”就是使德育内容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融合性的体系。

1.德育内容“融合”方式

从整体性角度看,中小学德育是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四种教育。其中,思想教育是先导,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为基础,法纪教育是保障。四种教育形成了相互融通的内容整体,共同作用于“教会做人”德育目的。

从层次性角度看,德育的思想、政治、道德、法纪教育是内容层次分明的结构系统:第一内容层是基础文明与基础品质教育,为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打基础;第二内容层是职业文明与公民品质教育,为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公民打基础;第三内容层是主流文明与政治品质教育,为学生成为优秀公民奠定基础。

从结构角度看,德育内容虽然随社会变化而发展,但德育内容内部却有相对稳定的道德观、政治观和历史观三要素构成“内容结构”。德育实践中,教育或从政治观,或道德观,或历史观某一要素开始。

从融合角度看,德育主旋律融入时代气息,使主旋律教育更具新意;传统德育内容融于现代,使德育内容具有时代性;国际德育内容融于民族,逐步创造人类共同的先进道德。

2.德育内容“融合”给德育实践的意义

“融合”的德育内容构成了类型独特、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体系,十分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提升。德育内容整体性的实践要求:不断拓宽富有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如创新意识、生态道德、合作精神、心理素质、终身学习观、科学价值观、信息道德观、经济伦理观等都是现代德育拓展的内容。

德育内容结构化的实践要求: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德育内容侧重不同。社会稳定阶段以道德观教育为重心,社会不稳定阶段以政治观教育为主体,这是德育社会体现。学生成长不同阶段德育内容侧重不同。少年期道德观教育居主导地位,青年期德育重点是政治观教育,成年人历史观教育成为主导方面,这是德育个体的有效发挥。

德育内容层次性的实践要求是:德育内容“适度”是增强学生接受性的前提,德育内容把准“基本”是获得德育实效的要求,德育实践因材施教是德育成效的关键。

德育内容融合化的实践要求是:将科技道德、生态道德、经济伦理、网络伦理、合作精神教育融入主旋律。

四、德育方法的“综合”

德育方法是实施德育活动各种方式与手段的综合。德育既要解决学生懂与不懂问题,更要深入解决其信与不信问题,这是德育独特性。

1.德育方法“综合”的结构

一是对方法结构层次作“综合”,总体把握德育有原则方法、方法论方法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适用对象把握德育有群体教育、个体教育和自我教育三类方法;素质培养把握德育有知识教育、情感激发、意志锤炼、信念形成和行为养成方法等。二是对德育方法构成要素作“综合”,有德育思想方法与活动方法、德育施教方法与测评方法、德育内容型方法与过程型方法三类。三是对德育方法构成体系作“综合”,德育过程方法体系由思想品德信息获取、信息分析、教育决策、教育实施、教育检查、教育调节和教育总结方法构成。德育要素方法体系由德育主体教育法、客体教育法、环境优化法、信息传播法构成。德育内容方法体系由思想、政治、道德、法制教育法构成。德育途径方法体系由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教育法构成。德育层次方法体系由德育哲学、德育原则、德育具体方法组成。德育对象方法体系包括德育群体、个体和自我教育方法构成。

2.德育方法“综合”对德育实践作用

德育方法“综合”构成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方法系统,这对德育主体践行德育提出了很高素质要求。德育是培养人品德的活动,教育方法只有同教育者人格相结合才能发挥功效;德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而德育方法针对性又特别强,运用主体要有很强的选择能力才能因材施教。德育方法“综合”对德育实践指导意义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发挥德育方法的效能。德育方法效能的有效发挥在于:一方面思想方法与活动方法一致、施教方法与测评方法吻合、内容型方法与过程型方法融合。另一方面是教师整体转变德育方法观,不断创新启发法、务实法、自教法、适度法、身教法、内化法,以真正解决学生信与不信问题。

二要运用“发展性”自教方法。以往德育的自我教育方法过多地运用了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类“约束性”方法,学生主体性受到压抑。倡导“发展性”自我教育即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理想人格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三要引入思想调节方法。思想调节或称心理调节,是以师生双向交流为主,随时随机进行的对学生个体思想的疏通活动。教师对学生个体特殊思想问题运用特殊方法给予及时疏通为“他调”,其方法有个别交谈、热情关怀、情感渗透、因势利导、和风细雨等;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来达到思想情绪的适时调整叫“自调”,其方法有自我观察、分析、说服、规劝、批评、克制、惩罚、赞许、鼓励、总结等。

五、德育过程的“并合”

德育过程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流程。德育之所以要重视过程“并合”,是因为没有科学的德育过程就没有德育的科学性,德育效果总是寓于德育过程中,只有德育过程的不断积累学生才能形成良好品德。

1.德育过程结构体现完整性

整体上德育过程由教育影响学生、学生接受影响、学生心理运动、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四个具体过程构成。从德育实践要素看,德育过程由主体、客体、中介和环体四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结构的完整性告诉我们,德育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过程。其德育实践意义在于促使外在教化和内在省悟有机结合。如增强德育的生活性能使外在引导与内在约束、自律与他律有效结合;教育遵循个体道德素质发展规律能加快他律走向自律、盲目走向自觉。

2.德育过程A段体现有序性

微观上德育过程由问题与准备、沟通与启发、转化与提高、解决与评价四阶段组成,其有机性体现为各阶段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循序渐进。

德育过程阶段的有序性告诉我们,师生交流是一个双向沟通过程。其德育实践意义在于推行心理自由式德育,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师生思想碰撞,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体验,在没有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情况下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3.德育过程环节体现教育性

动态上德育过程的“教育性”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三环节显现。晓之以理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环节,动之以情是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关键环节,导之以行是学生知行统一的关键环节。

德育过程环节教育性告诉我们,学生品德形成是在知、情、信、意、行各要素发展方向不断地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矛盾运动过程。其德育实践意义在于以培养学生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为德育落脚点。其途径有发挥教师的身教性,深入学生生活中指导,以合理制度为依托、规范思维与规范行为相结合。

六、德育途径的“组合”

学校德育课程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而显性课程又有直接课程与间接课程两种形式,由此构成了德育直接课程、间接课程和潜在课程三种途径。德育是直接、间接和潜在途径综合起作用,共同推动其整体功能的发挥。

1.德育直接途径――思想政治课功能挖掘。德育直接课程指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课,如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道德课等,是一种通过直接课堂教学来实现德育目标的德育途径。

德育直接途径挖掘的德育实践意义是:有效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其中,求真是德育直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取向,求善是德育直接课程教学的人文性取向,求美是德育直接课程教学的艺术性取向。坚持教学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价值取向,实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才能完成德育直接课程的使命。

2.德育间接途径――学科引发、活动感化的组合。德育间接途径主要指以学科教学和活动为载体进行的德育活动,它通过各学科课堂引发和活动感化来达到德育目标。

德育间接途径组合的德育实践意义是:以学科德育为学校最经常、最基本、最丰富的“育人工程”。学科教学中以内容、方法、情境与学生思想品质、意志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结,引发学生去思、去悟而有所获。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第3篇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国"重要方略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系统科学的理论原则,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为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整体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同时也是"三个代表"的要求.江书记同志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展的要求.

当前中国的最大实际就是市场经济建设.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市场经济中找到原因.同样,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从市场经济中寻找答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中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带来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观念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市场经济是凸现个人利益的求利经济,凸现金钱地位的货币经济,凸现优胜劣汰的分化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复杂化.因此,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双重效应: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的指导下,整体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应当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二是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三是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

(二)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整体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学校德育体系

"三个代表"思想是以江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进行理论创新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思想对各项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深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思想,我们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三个代表"对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的指导意义.江书记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4]一个"根本任务",一个"中心环节",确立了德育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德育主要通过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特有功能,作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进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整体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就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德育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使德育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德育体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道德文化,它的民族特色源于其母体传统文化的民族特性.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以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是一种伦理型的哲学体系.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中国古代哲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认为宇宙的法则与道德的最高准则是一致的.中国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家和宋明理学这四大思想传统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其中儒家伦理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主流与核心.通观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最为典型的五个方面:(1)致思于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及人际和谐;(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5)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

西方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导精神和价值取向,这就是个性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功利精神.这五种精神凝聚着西方文化的精华.古希腊追求人的独立和权利,他们尊重人性,崇尚人的自主,自律和力量,把人看作是高于其他一切的实体.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思想家们主张从中世纪封建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恢复古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要求从神性转向人性,高扬人的理性,主张面向自然,解释自然,重新认识世界和人自身,提倡求索和创造文明.十七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崇尚理性,发展科学成为资产阶级的迫切要求.科学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精神.从此以后,民主理论和民主政治,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功利思想和求利原则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成为上升时期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要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在德育思想,德育内容和方法领域中实践古今文化的贯通和批判继承,同时,也在这几个方面实践中外文化的选择和吸收借鉴.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努力探索的方向.

(三)深刻领会"以德治国"重要方略,整体构建贯彻治国方略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

党的xx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和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九届人大在修改《宪法》时,将这一治国方略写进了新《宪法》.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然而,相比较而言,道德建设则比较软弱.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思考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以江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2019年6月28日至2019年7月1日,在一年之内先后四次讲到"以德治国".形成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江书记同志中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5]在教育系统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需要我们认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从整体上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治国方略更加深刻,更加完整的认识和表述,是治国理论的发展,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德治与法治,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完善的治国方略.首先是功能互补,法治是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而德治是靠道德的说服力,劝导力,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是立法和执法的基础,遵纪守法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德治为法治创设良好的思想和社会条件.法律主要靠他律,道德主要靠自律,二者互为补充.其次是范围互补,法律只是对违法的行为进行惩处,而对"缺德"不违法的行为是不干涉的;道德则是通过社会舆论对"缺德"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减少犯罪;法律制定的再多,也不可能包罗人们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特别是私生活的全部内容.而道德则比法律作用的范围要宽泛得多.第三是时间先后互补,汉代思想家贾谊曾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德治的作用在事先,法治的作用在事后,形成了时间先后作用的互补性.法律和道德,法治和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以德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贯彻实施,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就是要"以德治教";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来说,就是要"以德治校";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就是要"以德育人".这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

整体构建贯彻治国方略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首先要以德治教.要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地位,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德育在整个教育工作和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中真正发挥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以德治校要求教育管理者不仅要牢固树立德育首位观念,而且要以身立德,率先垂范,作师德建设的力行者.以德治校是一种重要的学校管理方式,也是构建德育管理评价体系的应有内涵,要遵循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进行德育管理和评价,增强德育管理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以德育人是构建贯彻治国方略的学校德育体系的根本落脚点.在构建德育目标内容体系中,继续深化道德,法纪,心理,思想,政治德育内容五要素的整体性研究.在构建德育途径方法体系中,教师要以德育德,以情育情,这是以德育人的前提,也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保证.以德育人是德育管理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德治教,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既是贯彻治国方略的教育理念,也是整体构建贯彻治国方略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的实践环节.

(四)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整体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总结历史,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构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施体系的框架.这一体系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途径形式,方法手段,领导管理机制等方面.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思想原则和内容范围与《纲要》的内容要求存在着多方面的整体联系.《纲要》在第20条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应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6]第23条指出:"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7]在课题的深化研究中,要把《纲要》的内容要求自然和谐地融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之中,努力构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

整体构建适应全

这篇"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德育,整体,体系,实验,推广,报告,学校,研究,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就要以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纲要》要求为指导,突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和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德育肩负着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对全面素质教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素质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同样应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综合性范畴,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不再限于笼统的"德育",而对德育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一是按照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分别研究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衔接;二是将广义的德育分解为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分别研究各自的特点,规律,内在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操作的模式,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原理

本课题经过"xx"期间历时四年的研究与实验,在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在各实验区,校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基础上,经总课题组的归纳整理和总结概括,形成了"xx"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总论》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它全面论述了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原理.标志着在德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形态的学校德育体系基本构建定型.

这一构建原理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即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德性论原理,德育论原理和系统论原理.德性论,德育论原理融会了人的主体性理论和人的社会化理论,重在论述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说明"为什么"要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系统论原理作为科学方法论,重在论述德育体系的性质特点,结构层次和运作机制,说明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是什么"和"怎么样".

因此,全面掌握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原理,是"十五"课题深化研究和推广实验的基础和前提.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德性论原理

德性就是品德.德性是人社会化的结果,是人的社会本质的主要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德性决定着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标志着个体存在的意义.德性以人格或个性的形式反映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培养人完整的德性是德育的本质和目的.

德性存在发展的特性主要表现在整体性,建构性,发展性三个方面.

1.德性的整体性

德性的整体性指人的知,情,意,行品德结构的统一性和德性的社会性内容的完整性.

(1)从人的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认识德性的整体性.考察德性整体性的根本点,是一个人内在的知,情,意和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归结点是一个人德行的真实性.同样是做一件事,有的人出于自然,有的人出于自愿,而有的人出于对外在规范和社会舆论的压力.那种不是出于自然的德行,表明其知,情,意,行之间尚未达到和谐统一,即完整的德性尚未形成.德性体现了人的真情实感,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充分体现一个人真实的存在及其存在的意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关于"诚"是德行之本的观点,反映着对德性整体性的体验和认识.德性的整体性表现在德性的形式结构(知,情,意,行)和内容结构(道德规范),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的辩证统一.理性的作用在于发现真伪,而善恶问题不仅需要道德判断,还需要情感的调节.人不仅是理性存在,而且是情感存在.情感不仅是德性的构成要素,而且在德性整体结构中起着动力或动机的作用.

(2)从德性的社会性内容的完整性认识德性的整体性.从人的社会化过程看,德性具有社会意义,体现个体的社会存在.离开社会活动和社会规范,就无法认识德性.道德意义上的完整德性不仅要成就自我,而且要通过成就自我影响社会,成就他人.真正完美的德性,不仅要实现自我价值,还要实现其社会价值.德性的社会性是德性整体性重要标志.德性整体性的形成过程与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即个体德性的整体性越强,就越能适应社会要求,促进社会发展进步,而个体德性与社会的适应和促进关系越和谐,其社会化程度就越深.

德性整体性给学校德育提出的课题是:如何促进学生德性的形式结构的整体化,即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如何培养学生德性的形式结构与内容结构,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和谐统一;在德性培养中如何实现个性发展与社会要求的和谐统一.

2.德性的建构性

德性的建构性是规范性与主体性的动态统一过程.道德规范从人们对社会生活发展秩序的认识和实践中概括出来,它以规则性的行为要求引导和塑造着人的德性.规范虽然是外在的,但它内涵着应当.它以善的认定为根据,不仅指出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而且还告诉人们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因此,它虽然相对于个体来说是外在的,但是,其内容和精神却与人的先天的善的倾向是一致的.正是这种一致,使对规范的学习,遵守和实践成为培养德性的必要手段.规范的作用在于规定了德性的内容和范型,规范教育只有同主体性培养融为一体,才能使德性成为人所特有的生命形态.人的生命形态显现于人的知,情,意,行,人的主体性就是人的知,情,意,行的活动方式和特点.德性的建构性是在规范性和人的道德主体性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发生的.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

(1)自为性.从人的主体性的自为性来看,人的活动是包含着自觉意识的活动,人对自身的存在和与客体的关系有着明晰的意识,人既能把外部世界包容于意识中,以观念的形式把握世界,又能反观自身,把握自身的主观世界,因而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自主性.从人的主体性的自主性来看,人在目的性和方向性的活动中,具有自由选择行为方式和自我调控情感意志的能力.人的行为要受社会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在客观社会环境提供的道德冲突的几种可能性中,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道德准则去作出相应的选择,在这个范围内,人可以独立自由地没有外在强制地自行决定行为方式,并以自己的个性心理自行调控情感意志.如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处于危困环境中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个体会产生同情,着急一类的情感,并根据自己的道德意识决定自己的行为.当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目的)而努力学习时,人能自觉抵制外界的干扰,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而持续努力,这就是自我意志,其所体现的就是活动主体的自主性.

(3)能动性.人的主体性的能动性,不仅体现在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自主性上,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还表现在对活动的条件,环境的自觉认识和积极创造上,对活动价值的多重追求和积极实践上.道德的生命和价值在于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完整的德性应是他律与自律,规范性与创造性,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完美统一.

德性的建构性给学校德育提出的课题有:一是如何建构有利于完整德性培养的道德规范体系,即完整的德育内容体系;二是如何在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3.德性的发展性

德性的整体性和建构性都在说明着德性的动态发展性.德性的发展性可以从德性的历史传承,个体德性的培养过程,德性发展的动力,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四个方面来认识.

(1)从德性的历史传承过程看德性的发展性.思想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一方面,由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德性有不同的要求,因而使德性的培养方法和培养结果也有所不同,德性具有时代性.另一方面,德性随时生变化并不是完全抛弃前代德性,而一般是在历史和时代更替中将那些具有普遍价值的德性原则保留传承下来,并弃除那些不合时代的成分.这种具有普遍价值的德性品质,如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仁,义,礼,智,信,勤,俭,勇,廉,耻,在历史传承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超时空性.这是许多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操和行为仍然能够感动现代人,并受到人们的认同和敬仰的内在原因.

(2)从个体德性的培养过程看德性的发展.根据中外关于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研究,人的德性随人的年龄的增长有一个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如科尔伯格等人关于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研究,大致反映出德性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当代我国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的社会环境中,受教育者的德性发展并不是节节提高,日生日成的.以世界观教育为例,世界观是人的德性中的一个稳定的观念要素,世界观的稳定性决定德性也具有稳定性.但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是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建构过程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与正在形成中的世界观相冲突的思想影响,就可能导致受原世界观统摄的价值取向的中断或改变,以至动摇其世界观.从个体的年龄与心理发展的一般过程看,个体于3 12岁期间养成的德性或习惯,常常在13 15岁或者更晚些经历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这时,个体要对已有德性或习惯付诸于实践,让社会对他们的德行予以承认.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社会的反馈是积极的,他们对已有德性则信之弥笃.如果社会的反馈是消极的,他们就要反思自己的德性或信仰是不是错了.这个反思常常对已有德性或习惯具有"促退"的作用.这说明在德性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反复性问题.

(3)从德性发展的动力看德性的发展.道德活动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客观的社会实践.这种实践形成并不断丰富着道德活动的条件和环境,造就并发展着活动主体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道德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展,形式日益多样,水平逐渐提高.但对具体的道德活动而言,主体的道德需要及其同社会要求的差距和矛盾,往往对发展道德活动具有推动作用;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客观的交往关系和社会关系会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与人们目前所达到的道德水平,道德境界之间的矛盾,就成为推动人们去进行自觉道德活动的动力.这表明,德性的发展,既有外部的动力,也有内部动力,主体的道德需要是主体德性发展内部动力的心理活动形态.外部动力是社会实践的要求,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这种要求和必然性只有通过道德活动主体转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推动道德活动的发展.

(4)从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看德性的发展.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德主体性越来越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日益发展,创造了比以往各历史时期都适合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优越条件.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的主体性,特别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二是人的道德素质对人和社会的完善作用日益增大.德育活动和德性修养是人类完善自身的活动,完整的德性提升了人的思想境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直接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的全面发展又为人的德性完善创造了更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三是道德活动和德性培养的领域日益扩大.当代伦理学不仅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而且关注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和人与电脑的道德关系,把环境道德和网络道德作为人的德性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道德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德性的内涵也逐渐丰富.

德性的发展性给学校德育提出的课题是:德性的历史传承性要求现代德育解决好德育文化的继承借鉴和发展创新问题;个

这篇"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德育,整体,体系,实验,推广,报告,学校,研究, 体德性的培养过程要求现代德育整体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前后衔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管理评价体系;德性发展的动力要求现代德育深入研究人的"道德需要"的发生机制,研究各种教育因素与道德需要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道德需要与道德主体性的形成与发展关系;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要求学校德育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坚持"三个面向"的发展方向,从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广阔背景上进行德育研究和实践.

(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德育论原理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性的整体性,建构性,发展性内在地规定了德育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

1.德育的整体性

德育的整体性包括德育目标内容的整体性,德育途径方法的整体性和德育管理评价的整体性.

(1)德育目标内容的整体性

德育目标内容的整体性体现在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整体联系上.根据我国当代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的要求,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需要,我们认为完整的德育目标内容应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结合德性的整体性分析五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政治教育确立了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学习的奋斗方向,思想教育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为政治教育提供理念支撑,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理想信念.道德教育通过培养个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实现理想信念的常态活动方式.法纪教育以"法"和"纪"的形式,充实和保证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进行.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纪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素质始终起着维持,调节和统合个体的知,情,意,行的作用,心理教育是德育不可缺少的要素.德育内容的五项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知行协调统一的整体.五要素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越和谐,其整体性----对受教育者德性的整体塑造作用就越强.

在现实的德育过程中,德育内容的整体性并非五要素的等量施教,而是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心理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从小学一年级(可前延至幼教阶段)到大学四年级(可顺延至研究生阶段)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设计.其研究重点是五项内容在各学段各年级的合理比重和五项内容在各学段各年级之间的和谐衔接.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横向要素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德育内容在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

(2)德育途径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途径是教育者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德育活动所凭借或创设的空间,领域或载体,是实施德育的渠道.在德育体系中德育途径是物质的实体存在,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及整个德育过程的承载体.德育途径的整体性是由各条途径的客观存在形式决定的.从德育途径的总体空间特点看,可以分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在空间建构上自然连接,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就人的日常活动范围来看,这三个领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生活,工作,学习的整体处所和空间.从德育途径的具体类别看,有课程类,如专门德育课程和各科教学;实践类,如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践活动;组织类,如党,团,队,学生会,社团等;环境类,如学校,家庭,社区的文化氛围;管理类,如学校,科系,年级,班级德育管理,家长学校和社区教育委员会等;传媒类,如广播影视,报刊书籍,电脑网络等.德育途径与德育内容存在着对应性,在许多情况下,同一德育内容需要多条德育途径来贯彻实施,因此,各条途径的协调配合是德育途径整体性的重要发生机制.整体构建德育途径体系就是在深入研究和认识德育途径之间的联系以及德育内容与德育途径的整体联系的基础上,将各条德育途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使其形成教育合力,增强育人效果.

德育途径的选择,利用,创设又体现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德育途径与德育方法具有紧密的联系.德育方法的整体性一方面体现在德育途径的整体性中,同时,德育方法的整体性也有自身特点,如同一途径中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又有相同的方法,因此,德育方法的整体性的内在机制,是不同的德育方法在德育内容和学生接受心理之间的协调性.如果不同的教育者使用不同的德育方法能够适合学生理解掌握德育内容,并能促进学生将道德认识和谐地转化为道德实践能力,那么这些德育方法就具有整体性.德育内容是持续发展的,学生的个性心理是动态多样的,所以,构建德育方法体系要坚持辩证思维,鼓励创新.

(3)德育管理评价的整体性

学校德育管理是由管理者被管理者,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管理与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整体,德育管理是贯通德育各要素和德育全过程的一种主导要素.首先,德育管理的整体性体现在学校德育工作有整体的规划和统一的工作目标,各项规章制度协调配合,具有整体联系;其次,围绕学校德育工作整体目标,各德育职能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德育管理具有整体效益.

德育评价是德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德育管理的整体性体现为德育评价的整体性.德育评价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性上.整体性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在学段层次上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各年级相互衔接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对象和人员上,包括对学校德育评价,班级德育评价,学生品德评价诸方面具有整体联系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内容上,包括对学校德育规划,德育组织,德育环境,德育经费等德育条件的评价,对德育常规,德育活动,德育科研等德育过程的评价和对德育整体效果的评价.德育评价的整体性还体现在评价的方式上,如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等评价方式.

2.德育的主体性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属性,都是主客体的统一."德育的主体是双主体.经过四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深化了对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的整体认识.其基本认识角度,是从双方主体性形成的基础,形成的过程和表现特点,各自主体形成的结果的全过程来考察,即认识和把握双主体互动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双主体形成的基础.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基础主要指教育者参加教育实践时的工作素质基础,教育者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代表先于德育过程而存在的,教育者的工作素质(包括主体性意识)相对于受教育者的素质水平而言,具有先行社会化的实践基础,是相对成熟的道德主体,其社会职责和实践目的是育德育人.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基础主要体现在他们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自身具有成长发展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我要学"等主体意识.从其社会化水平来看,受教育者是未成熟的社会个体,他们的主体性,包括学习主体性,道德主体性都处在形成发展状态.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2)双主体的形成过程和表现特点.教育者主体性表现在对受教育者素质能力的培养规划,对教学内容(社会主体的"物化"形式)的改造,调整与活化,对教育途径的创设和方法的设计运用等主体意识和主体活动,"主导"是教育者主体性的总体特征.教育者主体的实践过程具有重复性.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主要特点是主动性和发展性,其发展过程一般是不可重复的.在二者的对象性关系中,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状态(包括其主体性程度)对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活动具有规定性,教育者的实践活动要以此为根据,这是双主体整体联系的内在动因;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组织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发展着自身的主体性,其主体性的形成既是自身素质发展的阶段标志,又是教育者主体性的对象化体现.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教育者的一种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主导着教育者的实践活动.在以班级授课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际关系有群体--群体;群体--个体;个体--群体;个体--个体等联系形式.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德育双主体的对象关系并非都是师生双边活动,更多是学生自主活动.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双方互为主客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直接的对象性关系,这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基本生长点.在学生自主性的实践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间接的对象性关系,所谓"间接"对象关系是指教育者虽然"不在场",但教育者的主体性仍在起作用,表现为受教育者自觉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主体意识,并外化为主体行为,如文化课中的自学和道德生活中的自律等.整体认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过程和表现特点,应包含师生共同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两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性活动中的主体性更具根本性和目的性.

(3)双主体的形成和发展结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形成于不同的基础,因而其形成的目的和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教育者通过自身的主体性以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践行自己的社会职责,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教育者对主体性的研究和实践既包含着科学育人的观念和目的,又具有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者群体主体素质的手段意义,其归结点是为了更有效地参与教育实践.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指导和培养下发展自身的主体性,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以利更有效地继续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人生理想.

3.德育的实践性

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生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孤立地研究道德的本质,特性,结构是不能真正认识道德以及德性培养的.本课题研究认为,德育的实践观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德育目标是德育过程的起点.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这说明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

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形式,德育实践活动贯穿德育全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双方互为主客体关系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确立和形成,双主体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达到辩证的统一.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并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活动和交往是学生经常性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这些德育活动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德育实践活动是品德形成的根本基础.

(3)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德行,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素质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把认识理解的道德知识运用到道德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素质不能得到切实提高,而且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只有把品德培养引向道德实践,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同时,德育实践也是克服学生言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因此,真实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德育的整体性是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实践依据,德育的主

这篇"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德育,整体,体系,实验,推广,报告,学校,研究, 体性和实践性从德育活动的特点,德育过程的本质角度说明德育体系的运作主体和运作性质.

德性论原理和德育论原理共同说明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系统论原理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通过有层次的组织结构形成的具有系统功能的整体.根据德性的整体性和德育的整体性原理,我们认为可以把学校德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和实践.

1.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等几个方面.整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始终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各要素的孤立活动的特征不能反映系统整体的功能和特征,即整体大于组成它的各部分之和.

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和等级性.所有的系统都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区分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只有相对于构成它的要素而言才是系统,而相对于由它构成的较大系统而言,它又是一个要素,也可称为一个子系统或分系统,因此,系统具有层次性和等级性,系统中要素的组织结构方式,即要素活动的秩序决定着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是相互联系的,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孤立存在的,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和结构,系统是在从无序到有序,低序向高序和从有序又向无序的反复过程中,以整体性的运动方式得以形成,演化和发展的.最优化是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最终目标.

总括起来说,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始终立足于从要素,结构,功能与所处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中,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功能,有意识,有目的的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最佳建构和配置,以求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2.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根据德育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参考系统科学关于系统分类的研究方法,我们按照"子系统"和"分系统"这样两种方式来划分学校德育系统的层极结构.

子系统主要反映系统的等级性,即系统的每一等级包含有相对独立的多个子系统,系统可以视为在这些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大,中,小三个学段的德育工作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三者的集合构成学校德育系统.三个学段是学校德育系统的第一级子系统,在每个学段中,各年级德育工作是学段德育系统的子系统,即第二级子系统.第三级子系统是班级德育工作.

所谓分系统,是指系统的各级子系统在某些方面具有意义关系或实体联系,由这些意义联系的方面或有贯通性质的要素以一定秩序组织起来的系统构成所属系统的分系统.就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无论哪个学段的德育工作,都可以分成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方面,当我们把这六个方面作为各级子系统中的共有因素进行贯通性研究时,就形成学校德育系统的六个分系统.子系统与分系统的关系可以通俗地称为"块"与"条"的关系.

3.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构建成一个整体性的德育实施体系.

为便于对这个体系整体构架的观念把握,这里用模型法图示如下:

从纵向看,是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子系统的纵向衔接.这种衔接要求每一个子系统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都应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建立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和谐衔接的有机联系.

从横向看,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六个分系统的横向贯通.这种贯通要求每个分系统都要落实到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子系统之中去,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使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环环相扣,互相依存,和谐贯通.通过这种联系做到分系统自身构建的整体性.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将大,中,小学三个子系统和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进行合理的配置,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的,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系统----学校德育体系.这是一项较大规模的系统工程.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第四章至第九章分项对这一体系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根据教育模式构建原理,《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可以看作是一种以"整体构建"为主要特征的德育模式.科学意义上的教育模式,具有理论建构和实践概括的双重属性.从理论建构的属性来看,《总论》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等基础理论和德育思想史,品德发展心理学,德育原理等学科理论,在这些理论基础上结合德育改革实践进行应用性研究,建构成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体系.从实践概括的属性看,《总论》建立在对古今中外德育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考察总结基础之上,建立在四年来各实验区,校课题研究和工作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从中研究德育基本规律,选择提炼出体现德育规律的具有典型性的实践方式,经归纳概括建构成切近德育改革实际的,可操作的,整体化的德育实践体系.《总论》的这种德育模式的建构属性,为"十五"期间的深化研究和推广实验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在"xx"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要在"深化"上下功夫,在"深化"上做文章,在"深化"上出成果,在"深化"上要实效.深化研究的内容包括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和《成长册》的深化研究三个方面.

(一)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

1.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基础

"xx"期间,我们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为基本原则,以系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为基本方法,以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为纬,以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含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为经,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构建出学校德育体系.这个德育体系集中表现在总课题组"xx"课题的最终成果《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中.《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等4部著作,以及各实验区关于小学,中学,大学德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是"十五"深化研究的基础和参照.

2.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总体思路

以《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等"xx"成果为基础,进行分年级德育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研究,分别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德育体系.为教育部制定或修订德育大纲提供决策依据,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从盲目性走向科学性,从零散性走向系统性,从随意性走向规范性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3.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重点内容

"xx"期间,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对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一些新问题需要与时俱进,也发现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一些面上的问题需要深入,一些粗糙的问题需要精细化.这些问题构成了深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关于德育目标和内容.江书记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8]如何与时俱进,深刻理解德育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内涵 这是德育目标深化研究的首要问题.其次,德育的分学段目标和分年级目标如何表述 如何体现年龄特点和德性形成和发展规律 这是德育目标深化研究的难点.第三,德育内容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要素"各自的具体内容,特点和规律是什么 如同智育的各门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外语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和规律一样,德育中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也有不同的内容,特点和规律.如果不能正确划分其内容,不能正确认识其特点,不能正确遵循其规律,就难以实现德育的科学性,也就难以收到实效性.因此,这是德育内容深化研究的难点.第四,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确定为基本道德规范.如何把基本道德规范具体化为若干个"德目" 这些德目怎样形成序列,循序渐进地分布到各个学段 每个年级又如何把这些德目化为教师可操作,学生可接受的具体内容 这是德育内容深化研究的重点.第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网上垃圾的令人忧虑,全世界普遍关注和呼唤"科技道德,环境道德和网络道德".如何对青少年学生加强科技道德,环境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 这是德育内容深化研究的又一个重点.

(2)关于德育途径和方法.学校的德育途径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中职德育课,高校"两课"),德育活动课,学科德育,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校外基地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三结合等.各条途径如何发挥各自的功能,协调配合,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这是德育途径深化研究的难点.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改革思想政治课的同时,建设一门德育活动课,并使二者互为补充,互相结合,如同高校"两课"一样才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如何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 如何建设德育活动课 这是德育途径深化研究的重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如何深化研究班主任工作 如何加强学科德育和任课教师的教书育人 这是德育途径深化研究的又一个重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在面对独生子女教育的特殊年代,如何加强家庭教育 如何搞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如何办好家长学校 这是学校德育途径深化研究向家庭教育的延伸.

(3)关于德育管理和评价.德育评价的深化研究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德育评价是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重要机制,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使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由弱变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德育评价难以量化,难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便于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德育评价与智育评价不同,智育评价通过考试,就可以测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而德育评价只靠考知识,考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行为进行评价,而这方面的评价是不太容易量化的.因此,增加了德育评价的难度."xx"期间,我们已经总结出德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德育评价的原则是:①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③全面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④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是:①评语鉴定测评法;②等级评定测评法;③综合记分测评法;④

这篇"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德育,整体,体系,实验,推广,报告,学校,研究, 评语,评分,评等综合测评法.德育评价深化研究的任务是:如何建立健全学校,班级,学生三级评价体系 如何运用德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构建一套科学,实用,有效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研制德育评价电脑软件

4.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基本要求

(1)各学段要分别构建小学德育体系,初中德育体系,高中德育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体系,高等职业学校德育体系,普通高等学校德育体系.各学段德育体系要包括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项子体系.每一项子体系原则上要具体化到年级,小学可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段,初中以上每学年分为一段.做到具体化,可操作化.

(2)各学段德育体系的构建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的原则.

根据系统论的理论,我们认为学校德育也是一个系统.系统科学的基本原则是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性.从整体性原则来看,学校德育是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子要素系统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从有序性原则来看,学校德育是由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子层次系统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以要素系统为纬,以层次系统为经有序排列,有机组合而成.从动态性的原则来看,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民主,法制,纪律观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通过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的教育逐步形成的.就某一学段而言,是通过各个年级的教育逐步形成的.各教育阶段,其中包括各个年级的德育目标的高低,德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德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德育管理和评价方式的运用,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不同,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要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横向贯通,环环相扣,形成合力,以保证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使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高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特别是分年级德育的二级层次系统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以保证各个教育阶段和各个年级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各个教育阶段和各个年级都应有德育整体意识,总揽全局,加强相邻阶段的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以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3)各学段德育体系的构建要求在2019年底完成,2019年3月出成果,2019年4月召开年会暨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上交流研究成果,研讨实验方案,2019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在实验学校中进行实验.202019年底总课题组向实验区,实验校征集实验报告,2019年第八届年会进行总结评审表彰.会后将各学段德育体系实验总结报告报教育部和全国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制定德育大纲或德育规程提供决策依据.

(二)《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

1.《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基础

"xx"期间,我们编写了一套《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其中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中师,中职,大学每学年一册共22册).总体思路是:遵循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德育工作规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论原则,整体构建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大学的德育内容体系.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螺旋式上升,构建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每个年级的德育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克服小学,中学,大学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过频变动和不必要重复,形成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德育内容体系.《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就是德育内容体系在各级各类学校贯彻实施的一个载体,是建立德育活动课的一种模式,是对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一个补充,是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探索.

《德育》系列实验读本的研究与实验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实验区,实验校领导和师生们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反馈.广大实验教师在《德育》读本实验过程中撰写出一大批优秀的实验报告,教案教参,活动方案,录制了一批优秀的活动课录像带或光盘.这些为《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2.《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总体思路

以《德育》系列实验读本为基础,以"整体构建"为基本思路,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新三中心论"为基本原则,以德育活动课为基本形式,研究编写新的德育实验教材,研究制作与之配套的德育课教学软件,为教育部德育课程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模式.

3.《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重点内容

(1)认真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恒的动力.德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德育不仅有规范性的内容和要求,更应有创新性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应教育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而不能使学生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学生的观察,记忆,注意,想像,思维等智力活动,必须而且必然以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为前提.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德育的生长点,是德育与智育的结合点.《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必须突出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创新,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氛围,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还必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活动设计上狠下功夫,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活动设计,活动准备,活动组织,活动评价等,增强他们的道德实践能力.

(2)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关于课程改革的意见即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改革课程中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情况",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正是《德育》读本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特色.德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应当而且必须依靠和借助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来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和活动内容.德育课程不是上述各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必须实现自身的超越,在综合性上应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德育内容的综合性,即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大要素融为一体;二是德育过程的综合性,即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三是德育体系的综合性,即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融为一体.《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必须突出实践性,不以认知为主,而是以活动为主,以实践为主.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课不同于智育课或文化课,它不仅要解决学生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课必须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解理论,死记硬背概念等脱离实际的倾向.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途径

胡锦涛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在政治倾向、理想信念、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品质,它决定着人的行为目的和方向。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是根本性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就是帮助人们形成与时展相适应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它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一种理想存在状态,即社会内部各个系统之间协调有序,良性发展。它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不仅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和谐,更是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即指个体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个体获得主体性;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团体之间关系融洽、诚信友爱,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都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协调有序,人们的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社会稳定、团结而充满活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人们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不以侵害自然环境为代价,遵循人类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维护和发展生态文明。

个体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个体的集合与扩展。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实现个体的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谐个体是指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个人,表现为思想与自身、个性与共性、自我与他人的统一。社会性是和谐个体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存在状态总是反映一定社会的存在状态,社会的和谐必然在每一个和谐个体身上得到体现。和谐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衡量整个社会道德水平高低的尺度,个体的道德素质越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就越高;个体越和谐,整个社会就越和谐。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为基础、为条件,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归宿。没有社会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没有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重要条件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思想保证

思想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使人们很好地调节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最根本的素质,高素质的人是和谐个体的主体,和谐个体是和谐社会的主体,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个体和谐的程度,也决定着社会和谐的程度。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如何做人,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以此为核心,从根本上扭转人生观与价值观上发生的偏差,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这个中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国情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增强社会责任感。

今天,党和国家之所以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就是因为和谐社会其内在的道德意蕴要求人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人类生产和生存环境,以优良的道德品质处理社会发展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崇高的思想境界为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和资源,而这一切需要建立在人们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基础之上。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谐个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思想道德素质是和谐个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必须不断加强人们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将其培养成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的和谐个体,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思想保证。

(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中的核心素质,是其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人的灵魂。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治国的方略,又是一种治国的理念、社会发展的理想。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和社会发展理想,和谐社会的标志和最终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离开人的活动就不可能有社会发展的历史。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看,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体系中,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观念。马克思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把社会进步概括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和“人的自由发展”三个历史阶段,并且把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描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因此,在和谐社会里,人的和谐发展是其标志。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行素质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防止教育的片面性,尽力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不断创新其途径

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开拓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新途径,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动力;形成机制;多元化;建构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59-02

高校德育是一项复杂的课程,其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其功能又具有潜在的动量。要使高校德育工作发挥最大效能,就要把握好德育动力的功能作用,同时还要整合好德育教学的流向及方向。因此,研究高校德育动力及其机制的多元化构建路径,有助于整合德育的各方面资源,将各方面资源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为高校德育教学提供有效帮助。

一、高校德育动力定义及其机制分析

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相互作用的各个要素共同促进了事物的不断向前发展。高校德育动力同样也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各种相互作用的要素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和作用,共同推动着高校德育工作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向前发展。这一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机制,一是高校德育系统与其他教育系统一样,需要进行信息交换,需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二是高校德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正确发挥高校德育系统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高校对学生整体教学的总动力。由此可见,高校德育系统的效果,与其中各个要素密不可分,同时与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整体结构也不可分割。因此,要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就要充分了解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内部各个因素,将各个因素整合达到最佳组合状态,使其协调运转,共同促进高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二、高校德育动力的特性

了解和把握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特性有助于正确把握其运行方向。在研究中我们既要善于发现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个性,又要善于把握系统结构的共性。

1.整体性。高校德育动力系统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其组合同样遵循“整体优化律”。当各个个体按照合理有序的结构进行组合时,其整体的功能就能得到正常发挥,也就会大于各个组成功能之和。相反,如果各个系统和个体按照无序的结构进行组合时,整体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整体功能也就小于各个个体功能之和。因此,高校在德育教学中就要合理安排教学布局,科学统筹规划德育教学各个系统的组合结构,寻求高校德育各个组成要素的协调运转,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整体效应发挥到最大程度。

2.稳定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稳定性和绝对运行性的统一,都是经历一个从不稳定的变化到稳定的变化的过程,然后从稳定的变化继续向下一个不稳定继续前进。只有经过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才能实现系统的完善和成熟。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发展同样经历了这一发展过程,并且这一过程的周期较长,这也就使得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相对稳定,进而使得高校德育教学工作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这一特性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在改革和创新时既要看到其必然性,也要看到其相对稳定性,从长远利益来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改进。

3.开放性。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才能有效促进事物的正常发展。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同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同社会各个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时刻影响者高校德育教学工作,而高校德育教学工作也同样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德育教学工作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优化教学环境,更新教学方法,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4.转换性。矛盾双方是相互变化相互转化的,通过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进而促进了事物的发展。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同样是一个矛盾体,不仅与其他矛盾体进行着相互转化,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也在进行着相互转化。一方面高校德育教学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各个客体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转化的作用。各个客体之间通过不同时期的相互认识和自我认识,控制并且协调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进而实现了教学的转化,从而促进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正常向前发展。

三、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结构

1.内动力的作用。内动力即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高校德育发展只能通过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内因来起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各种管理因素、校风学风,以及学校心理氛围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是高校本身对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如果高校能够为德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就能够不断推动德育教学的发展。

2.外动力的作用。事物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高校德育发展受到以下两个方面外动力的影响,一方面是整个教育系统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如智力的教育就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为德育教学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反过来德育的发展又能够为智育提供良好的品德保证;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对高校德育动力的影响,包括我国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讲,高校德育内动力和外动力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通过人的作用来实现,即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一方面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通过教学活动向教育客体传播知识,并且影响和作用于客体,而客体又通过自身的学习提高反作用于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使得德育教育主体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我,最终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共同发展,进而促进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四、高校德育动力多元化构建路径

1.教学因素的构建。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完善和发展离不开教学因素的发展和提升,教学的改进是推动高校德育动力系统改进的有效力量,也是实现高校完成德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方式。高校德育教学因素又由以下四个因素组成,教学主体即高校德育教师;教学客体即在校大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四个教学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互转化,共同形成了德育教学的矛盾体,并且通过矛盾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化共同促进矛盾体的前进和发展。这些矛盾体是高校德育教学的动力,高校德育教学工作正是在这些矛盾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中不断变化,然后从解决到产生新的矛盾过程中不断发展,进而再解决新的矛盾,如此反复,最终实现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科研因素的构建。高校教学离不开科研活动,而科研活动正是知识创新的要求。高校德育动力系统不仅要实现对高校学生的知识传播,还要通过科研创新活动提升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理念,实现教学相长。高校德育科研活动作为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一个矛盾体,始终贯穿于高校德育教学之中,与其他矛盾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活动的发展又受到社会各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等,在某些条件下,这些因素也是推动高校德育科研活动发展的动力之一。“教,知其困”这说明科研这一实践活动能够拓展高校德育教学工作者的视野,发现其中不足,为推动教学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实践已经证明,只要施教者采取了恰当的教学方法,高校德育科研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德育教学工作,提高高校德育教学的质量。

3.教师因素的构建。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直接担负着培养学生具备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的任务。因此,高校德育动力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师资力量的运用。社会发展对教师的学历、政治业务素质提出的要求,以及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外部动力,但外部的条件与压力要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就是在需要―满足―产生新的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提高。因此,我们要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教师需要的实际状况,对于不同类型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恰当的满足,并加以合理地引导,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精神层次的需要,激起其长盛不衰的工作动力。

4.管理因素的构建。高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为高校德育提供强大的动力。一般而言,在高校管理中有两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着的动力。一是物质动力。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关心高校学生们的物质需要,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尽可能使他们获得较好的物质条件。二是精神动力。管理是人的活动,人有精神,必然有精神动力。精神动力要求管理者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时代感、使命感、责任感,提高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增强高校德育动力是保证德育实效性、有效性的基础措施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引起德育工作者的充分、高度重视,取得更多的理论成果,以便更有效地服务于德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刘社欣,郑永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论与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100-103.

[2]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90.

[3]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2.

[4]丁元竹.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需建设四个机制[J].嘹望新闻周刊,2013,(41):33-35.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第6篇

一、系统理论与德育的系统特征

(一)系统理论及其主要思想

从本质上来说,系统指的是按照某种结构形式,将多个要素联结成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主要包含要素、系统与结构和功能的概念,并包含了要素和系统、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论主张,在所有的系统中,时序性、整体性与关联性以及动态平衡性等,是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而整体性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不管是怎样的系统,其自身都属于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几个部分的简单组合。在孤立的状态下,系统是不具有整体功能的。在系统论中,其不仅反对以局部来说明整体的机械论,同时也主张,在实际的系统当中,其各个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各个要素在系统中都有一定的位置,并在该位置上发挥着特定的作用。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并以此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论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就是将其所研究与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并以此来对系统的功能与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几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与规律。通过对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来实现系统功能的科学优化。

(二)德育的系统特征分析

1.德育的整体性

第一,目标的整体性。广义上的德育教育,指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针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所展开的教育工作。从横向上讲,其指的是对学生所进行的身心素质、思想品德等的综合开发,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从纵向上讲,其所指的则是以促进人的潜能开发,进行人的个性塑造,体现人的自我价值的教育。三者之间构成了促进人的一体化发展的三位一体结构。与此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综合发展,还能够科学地展现出学生的特殊发展与一般发展之间的有效统一。第二,过程的整体性。科学实施德育教育,首先就要求我们建立起科学的教育观,并以此来形成鲜明的指导思想,将其转换成教育实践。与此同时,要求我们通过有针对性的方法与措施,来建立起良好的德育环境与评估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过程会涉及很多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有必要对德育的过程进行整体规划。第三,环境的整体性。一般情况下,相关的德育活动都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开展。并且,无论是德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形成还是发展,都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这当中,学校的德育环境,指的就是一切能够影响德育活动与对象思想品德形成的所有因素的总和。由于学校德育环境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是一个不断与外部进行物质、精神、能量和信息等进行交流的开放系统,这就客观上表明了社会、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都是学校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德育教育存在着整体的影响作用。

2.德育的动态性

一是目标实现的动态性。德育目标就是对德育对象品德方面总的规格或要求。一般的,德育目标会依据对象、阶段、内容等进行目标分层,从而构成德育的目标体系。而不同的分层目标从内涵上看是逐步向深度拓展的,构成由浅入深的一个序列,体现出目标实现的动态性。德育目标体系动态的目标变动,是为了根据学生实际、现实客观情况和时展的需要,适时准确地进行目标的调整与修正,以实现德育目标的科学性。因此,也就是因为这种层次目标的协调发展与相互促进,才能够动态的推动德育的阶段性、层次性目标乃至根本目标的实现。二是德育面向未来的动态性。教育发展是要具有超前性的,德育教育亦不例外,它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培养综合素养和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这种目标本身就有着明显的超前性,能够科学地立足于未来,确保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发展需要。并且,这种重视对人才素质结构培养的教育,也就是德育自身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是德育教育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些都可以通过动态发展的态势来确保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必然联系。

3.德育的有序性

首先,教育实施体系的有序性。如前所述,学校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学生成长过程的始终,且遵循教育目标的系统性、内容的整体性、过程的有序性和时间的持续性原则。其中,道德教育过程有序性原则的客观依据是必须通过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道德影响,促使学生坚持道德原则,践行道德规范。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则构成了道德教育的实施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的实效性是建立在德育实施的有序性、连续性和持续性基础之上的。其次,德育教育内容体系的有序性。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是指按照德育教育目标要求确立的用于教育学生的德育知识、德育规范及其思想体系等。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主要由德育意识教育、德育规范教育、德育行为教育三大部分构成。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德育教育内容的有机整体。德育教育内容体系的有序性主要由德育品质培养和提高的循序渐进性所决定。其中,德育意识教育是基础和起点,德育规范教育是前提和条件,德育行为教育是目的和落脚点。从本质上说,这三个部分是德育教育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并且,每个阶段都需要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然后再向后一阶段发展。

二、大德育是学校德育实施系统优化的客观必然

事实上,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家庭、社会与学校等各个方面。遵循系统论观点,德育教育必须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工作体系,不仅要进行学校德育系统的优化,又要考虑外部因素的优化,这是成功实施德育教育的根本保证。

(一)学校德育自身工作系统的整体优化

一是内容的整体规划。从根本上来讲,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整体素质的提升为主要出发点的。所以,我们必须向学生进行整体教育内容的传授,将德育教育的协调性与全面性充分地体现出来。与此同时,要求教师以整体教育观的角度,对德育教育内容传授的平衡性有一个良好的把握。二是方法的组合优化。学校德育教育要求要面向全体,并对所有学生的发展都有一个密切的关注。但是,由于学生本身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在进行实际的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还要求我们依据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寻求各种教育方法的互补与结合。三是教育途径的优化。要求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网络的统一性与整体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的德育教育过程要求我们必须将生产劳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等途径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此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统一的立体教育网络,促进整体功能的发挥,使学生成为良好德育教育的受益者。

(二)强化学校德育教育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论主张,不管是怎样的系统,只有确保其自身的开放性,使之能够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才能够真正使之保持活力,更加有序。为此,德育教育的实际实施过程,要求我们必须主动投入到社会的大系统中,强化系统的开放性,确保德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与丰富。

1.营造适合德育教育的环境

德育教育环境主要包含社会与学校环境的建设。从本质上来说,落实德育教育举措,首先是要依靠教师与学校。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改革的形式,为德育教育创造一个适当的教育环境,这也是对学校内部教育的科学优化。与此同时,有效开展德育教育还必须依赖于有利的社会条件。其中,尤其是对于人才选拔机制的优化,对社会物质分配制度的创新等,都要具有实质性的德育考核机制,坚持学校条件与社会条件的统一管理,使之形成一个适合德育教育的大环境。以此来强化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2.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坚持学校德育系统的开放性,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从社会中寻找与发现问题,来加以调适和优化。学校德育最本职的工作就是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多地接受社会这一大课堂的教育和磨炼。不可否认,学校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仅仅依靠学校和课堂教育,是很难从根本上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所以说,我们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优化时,应当进一步强化开放,促使其向着实践活动的方向延伸,充分利用社会有利条件,精心组织各类活动,推动德育教育的实效和高效发展。

3.构建三元联动的大德育实践机制

尽管学校在德育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但是,德育教育绝不是学校一家的事情,也绝非学校或教育战线孤军奋战所能奏效的。客观地说,德育是一项全民、全社会教育的大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提高教育的开放性,并调动家庭与社会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起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形成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体系,从根本上体现出德育教育面向全体、全员和全社会参与、全过程实施、全面提高的本质要求。唯有如此,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实现。

三、大德育工作系统优化的构建与实施

(一)强化和创新学校、家庭、社会三元联动的意识与机制

学校大德育的内涵,一是德育覆盖的全面性。从根本上讲,德育教育需要覆盖所有的管理与教育活动,其中包含学生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活动等。二是德育参与的全员性。全体教职工都有实施德育的义务,学校、家庭、社会皆担负有德育的职责。三是德育过程的全程性。从学生的入学、学习开始,一直到学生毕业、参加工作,都须坚持对其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四是德育方法的全面性。要与时俱进,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道德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显然,要实施这种大德育格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元联动是必不可少且极其重要的。只有强化和创新三元联动的大德育意识与机制,德育工作方能取得实效。

(二)坚持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一致性

我们必须注意并正视,学校德育的功效有可能被家庭和社会不良的风气所抵消。鉴于此,学校要以各种形式对学生在校外的表现进行规范。同时,家庭和社会也要自觉、主动地担当起德育教育的责任,努力营造大德育环境,形成大德育环境场的辐射力,产生德育教育的系统效应。在校外,家长是第一责任人,辅导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是第二责任人,要通过发动学生干部、动员家长及全体教师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监督和规范。学校也应将学生在校外的表现纳入到教育管理、检查考核之列,从而保证学校德育教育的校内外一致性。

(三)形成大德育场,构建德育教育的强大网络

第一,总体规划,分层施教,渐进提升。按照系统论的要求,我们需要统一制订德育的总体目标,从根本上确保德育教育要素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与此同时,无论是教育目标的制订,还是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都要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因为不同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身心特点都存在差异,我们必须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确立各个阶段的层次性与渐进性。第二,形成大德育教育内涵体系,确保各个德育要素的全面推进。德育教育内涵要素的界定是整体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的逻辑起点。以德育现实要求来说,德育教育必须包括政治、心理、道德、法纪、思想以及网络文明的教育内涵要素。为此,学校在制订德育工作远景目标和阶段目标时,应将这六种教育范畴纳入德育内涵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这些教育因子进一步细化分解到阶段目标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第三,提高家长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三元联动地实施德育,才能共同构成学校强大的德育育人网络。以往的德育实践证明:家庭教育的滞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学校教育的成效。因此,总结以往德育教育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就学校自身而言,应将办好家长学校工作作为提高家长素质、发挥家庭作用的重要渠道来抓。鉴于此,学校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制订家长学校章程,着力建好家校沟通交流的网站和平台,利用节假日时间对家长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学习,通过家访、信函、电话、网络和有针对性的家校活动,让家长在充分了解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和学生在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自觉、主动地与学校联动,形成合力,形成德育教育的一致的教育合力。第四,延伸德育抓手,减少社会的负面影响。学校虽然无法左右社会大环境,但可以动员家长(家庭)的力量,动员班主任、辅导员和教师的力量,动员学生干部的力量,对学生在假期等校外的表现进行监督与考评。学校可对学生的校外表现提出明确、具体和具细化的德育要求,并和家长签订教育管理责任书。通过制订科学有效的考评办法对学生在校外的行为规范表现进行考核,并安排班主任、辅导员及教师承包负责,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这样就会有效突破学校德育教育的盲区和真空。德育工作担负着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职责,工作任重而道远。探索和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只要我们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勇于探索、创新和构建学校大德育工作新模式,就有希望实现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作者:彭忠祥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2]魏宏森.系统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100.

[3]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第7篇

关键词:德育;德育实效;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112-03

目前,德育实效问题成为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焦点问题。笔者以为,提升德育实效需要回到实效本身,遵循实效生成的固有规律,并回应制约实效生成的问题,才能从深层上找到提高实效的现实着力点。

一、着力把握影响德育实效的基本要素

把握影响德育实效的基本要素是追求德育实效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德育实效的重要着力点。德育实效的生成是德育实践基本要素作用的结果,因而提升德育实效必须透视和把握德育实践的基本要素,加强对这些基本要素的建设。这些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对象、德育内容和德育环境等。

1.加强教育者队伍建设

教育者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德育资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是德育对象品德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把握住教育者因素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教育者队伍建设的内容一是提升教育者的学识。教育者只有具备深厚的学识,才能把握住教育内容和要求,读懂教育对象的需要和问题,合理地论证所传授的价值观念。实践中,有些教育者知识陈旧,观念落后,视野狭窄,缺乏对问题和现实的思考力与阐释力,导致教育对象怀疑甚至厌烦其传授的内容,这必然影响德育实效的达成度。二是提升教育者的品德。德育的本质是育人之德,是一项人格对人格的、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感化活动,因此,教育者的德行是催生德育实效的无形力量。当前教育者的品德建设呈现出重使用轻培育、重业务轻品行及重公德轻私德等偏向,因此,必须重视并加强教育者的品德建设。

2.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教育对象是德育实效的承载者和体现者,德育实效的实现就是把国家、社会的教育要求转换为了教育对象内在的思想品德。以往的德育实践把追求德育实效简单化为单纯地使教育对象被动接受和执行国家、社会的要求,而不考虑教育对象自身的主体性需求,这必然带来德育实践的简单粗暴和强迫压制,引起教育对象的逆反。德育要想取得实效必须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自身需要,把这种需要作为追求德育实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德育实践应从关照教育对象的过程中渗透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这既符合人性,也符合规律。因此,要关照和解决教育对象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并使传播国家、社会要求与促进教育对象的发展有机统一。

3.充实德育内容

社会统治集团要通过教育传输体现其意志的价值和规范体系,而这种价值和规范是通过规制教育内容的形式而支配教育实践的。经验表明,德育内容不能只代表统治阶级的意愿与要求,还应体现社会整体利益和教育对象的发展需要,单纯强调德育内容的阶级性或政治性,德育就会异化为空洞的政治说教和思想蛊惑,变得“空”对“空”,很难收到实效。合理的德育内容体系应包涵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社会整体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自身的需要。因而德育的内容应是阶级性主导、社会性和人文性辅助的构成模式。德育的内容应把握好阶级性、社会性和人文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教育对象就会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对教育者产生亲近和信任感,通过参与德育活动解决人生和生活的困惑与问题,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3.优化德育环境

德育实践要在一定环境里进行,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环境中养成的,德育环境必然内在地影响着德育实效。因此德育应发挥环境的效用,从“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发展到“寓教于境”。以往的德育忽略环境效用的发挥,必然影响德育实效的生成。德育实效追求自觉自为的过程,要求德育环境都要发挥育人作用。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各处的原生环境整合为共向的良性整体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

二、着力优化德育实效的生成机制

德育实践是其内在要素相互作用、互相耦合的动态运作过程,德育实效的生成必是德育实践的内在要素有机联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德育实效的生成机制应是德育实践过程中各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因果联系、联结方式和运行模式。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德育实效的生成机制:

1.优化德育的疏导机制

德育存在的本体性追求就是要解决德育对象的思想品德问题。德育对象具有不同的个性倾向和心理特征,因此,解决其思想品德问题应采取疏导机制来进行,让德育对象暴露问题,倾吐心声,才能把握问题,进而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有的放矢,从而把德育对象的品行发展引导到国家和社会要求的轨道上来。疏导是实效生成的机制,实效生成的根本是疏导。有效的疏导一是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德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切忌简单压制;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敲开其心扉,打动其心弦,营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良好氛围;三是发扬民主,让德育对象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倾诉出来,教育者要用正确的理论和观点加以说服。

2.优化德育的激励机制

德育疏导机制需要激励机制的密切配合。德育的激励机制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即教育者确立激励标准—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受到激发—教育者按激励标准去评判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获得奖励或惩罚。这四个环节紧密相联,形成德育的激励机制。优化德育激励机制要做到三点:一是优化激励标准。激励标准应蕴涵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主导价值,能满足德育对象健康成长的需要,即把德育内容的要求与德育对象的内在需要结合起来。二是优化激励手段。既运用物质激励,又运用精神激励。三是调动德育对象的自主性。德育激励机制归根结底是为了激发德育对象接受和践行教育要求,激励的效果不是由激励本身直接导致的,而是德育对象受到激励的激发而自主选择并践行品德要求的结果。因此,德育激励机制的作用应使德育对象认同激励标准,从内心深处受到激励导向的感召,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趋向激励标准,从而自觉与不自觉地认同和实践教育要求,使德育实效得以生成与实现。

3.优化德育的整合机制

德育的整合机制是把德育实效的生成作为一个动态系统,通过对系统要素的加工和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德育实效的整体优化。优化德育整合机制一是要确立整合目标。整合要围绕增效运行,要协调各要素服务于德育实效目标的达成与实现。二是要分析整合对象的特点。把握整合对象的特点和规律,采取有效的整合策略和手段。三是要选择恰当的整合方式。既可采取横向整合,也可采取纵向整合,从而整体提升德育实效。

三、着力建构德育实效性的测评标准

德育追求提升实效性就要关注德育的客观结果,要认识这个结果就要有对结果的测评的标准。

1.目前德育实效性的测评现状

从德育实效性的测评现状看,一是用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代替德育实效性测评标准。目前的德育评估倾向于从整体或系统的角度建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教育主体、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指标。其中虽然也包括结果评估,但毕竟不是对德育结果的专门考评,评估的主观性或表面性倾向很强,如往往以会议次数、文件数量为指标。二是用人的品德素质测评体系代替德育实效性测评标准。虽然目前有对德育对象的品德素质的评估体系,但这不是对德育实效的直接测评,因为人的品德素质的形成并非只是德育的功劳和贡献,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用德育对象的品德素质来考评德育实效既不客观也不科学。三是以宏观德育实效测评标准代替具体德育实效测评标准。目前针对德育实际结果的测度,也有人给予专门关注并提出检验实效的准则,但这些标准大都是抽象的宏观标准,如实践标准、政治标准、思想标准及实事求是标准等,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目前所采取的测评德育实效性的方式方法,是无法获得客观有效的结果的。

2.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实效性测评标准

以往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是基于教育目标建构的,用主观设定的教育目标去评估客观存在的实效结果,必然带来德育实效测评的主观随意性。以往基于品德结构建构的品德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对于评价人的品德素质是有效的,但是对德育实效结果的测度则不合适。以往基于德育实践的外在因素去构建的测评德育实效的宏观标准是根据外在于教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去衡量实效的,不仅抽象且不易操作。笔者认为,测评德育实效的基点应是基于德育内容要求去建构测评标准,德育实效无非就是德育的内容要求被教育对象认同和实践的现实状况。以德育内容要求为基点建构德育实效性的测评标准能达到“教什么,就测什么,要求什么,就考评什么”的理想境地。对此,一是要对传授的德育内容进行抽象概括。德育内容可概括为知识理解、观念认同和行为外化三个维度,而测评德育的实效性就是测评人们关于德育内容要求的知识理解、观念认同和行为外化的程度和状况。二是要选取德育内容转化为德育对象的品德行为的可观测的点建构指标,只有可观测、可实证的测评指标才能完成德育实效测评的任务。三是要找到合适的德育实效测评方法。例如,知识理解可取记名考试,观念认同可取匿名问卷,行为外化可取宏观统计[1]。建构德育实效性测评标准是追求具有实效的德育实践的内在要求,而德育实效结果获得客观测度,才能把握德育实效的状况,从而为追求与提升德育实效提供方向性参考和现实着力点。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思想道德教育;和谐社会;重要内容;必要条件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坚强的政治保障,而且需要以思想道德为支撑。******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一、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谐。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因此,缩小收入差距,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及其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达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和谐是全面系统的和谐。具体地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从根本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协调的社会。

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主体,要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形成和谐的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这就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育社会成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情感,使社会成员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社会凝聚力;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有助于人们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选择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念,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从而支持并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育社会成员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社会充满活力。思想道德教育从规范社会成员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社会成员树立心中有祖国、有集体、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我国道德传统中人的整体精神、自强不息精神、诚信品德、知耻品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都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使人更好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学会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形成爱国守法、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友好相处、融洽和谐的社会精神风貌。

二、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与人对立的、外在于人的社会。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许多内容,根本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这就明确了全面发展的主体是“人民”,内容是提高“素质”。即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容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生产力是社会当中最革命、最活跃的一种力量,而其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就是人。在现实的生产力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先进生产力是全面发展的、具有先进素质的人创造出来的。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收益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否,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成员素质的高低。人的素质越高,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人们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就越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反过来,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生活水平越高,越能为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为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构建和谐社会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思想道德教育。******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北宋着名史学家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就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提出精辟的见解:“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之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道德在一个人的发展与成才中起着重要的定向、激励作用。衡量人才应将对人的人格、道德、精神作为首要的衡量标准,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的根本。当前,人们的社会道德价值和伦理观念正在由一元转向多元,社会生活变得多元化、复杂化,在面临错综复杂的社会局面、互相冲突的道德价值多元的情况下,没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形势的变化,更谈不上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高素质、有民族文化根基的、具有良好道德和精神的公民。通过公民道德教育的强大塑造力,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修养、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等精华内容,深刻地影响公民的品德、性格、心理和行为取向,形成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公民增强自我道德修养,养成适应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智商和情商的和谐发展。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素质教育,提高社会成员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三、思想道德教育。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它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对社会成员进行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以德治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思想道德教育;和谐社会;重要内容;必要条件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坚强的政治保障,而且需要以思想道德为支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一、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谐。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因此,缩小收入差距,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及其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达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和谐是全面系统的和谐。具体地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从根本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协调的社会。

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主体,要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形成和谐的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这就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育社会成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情感,使社会成员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社会凝聚力;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有助于人们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选择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念,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从而支持并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育社会成员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社会充满活力。思想道德教育从规范社会成员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社会成员树立心中有祖国、有集体、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我国道德传统中人的整体精神、自强不息精神、诚信品德、知耻品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都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使人更好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学会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形成爱国守法、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友好相处、融洽和谐的社会精神风貌。

二、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与人对立的、外在于人的社会。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许多内容,根本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江泽民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这就明确了全面发展的主体是“人民”,内容是提高“素质”。即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容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生产力是社会当中最革命、最活跃的一种力量,而其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就是人。在现实的生产力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先进生产力是全面发展的、具有先进素质的人创造出来的。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收益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否,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成员素质的高低。人的素质越高,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人们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就越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反过来,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生活水平越高,越能为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为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构建和谐社会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思想道德教育。江泽民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就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提出精辟的见解:“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之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道德在一个人的发展与成才中起着重要的定向、激励作用。衡量人才应将对人的人格、道德、精神作为首要的衡量标准,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的根本。当前,人们的社会道德价值和伦理观念正在由一元转向多元,社会生活变得多元化、复杂化,在面临错综复杂的社会局面、互相冲突的道德价值多元的情况下,没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形势的变化,更谈不上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高素质、有民族文化根基的、具有良好道德和精神的公民。通过公民道德教育的强大塑造力,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修养、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等精华内容,深刻地影响公民的品德、性格、心理和行为取向,形成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公民增强自我道德修养,养成适应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智商和情商的和谐发展。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素质教育,提高社会成员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三、思想道德教育。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它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对社会成员进行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以德治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0篇

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均是高校德育工作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等院校德育工作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既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和谐德育”的内在支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群体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十分重要的力量。为此,本文试图就和谐社会理念对高校德育的重要性和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进行探讨。

一、和谐社会的理念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对于发展了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正如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十七大报告中,将“促进社会和谐”写入大会的主题;同时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只有真正走向社会和谐,社会才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古以来,我们一直渴望这个梦想的实现——政通人和、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尚同一义、博爱互助等,这既是我国古人追求的大同世界,也是西方人向往的理想国;而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更是人类迄今最理想的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完全消灭,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带来的不平等与社会冲突不复存在,人性得以完全解放,人们的自由个性获得充分释放。可见,使社会更加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目标。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当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提供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得处于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有机会申诉其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和睦相处,使社会趋于和谐,使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使社会公正处处开满自由之花。构建和谐社会,尤其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也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每个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谐精神,为高校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实现高校德育教学的更加辉煌。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加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所指出的那样: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梁启超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之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青年中重要群体的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既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支潜在力量,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一支重要的力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回应

当代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人们不仅注重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更注重他们的道德水准,他们在工作中的道德修养反映出他们在高校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水平。所以,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更应该看到高校德育也为社会倡导高尚的道德精神和树立具有影响力的道德形象,使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成为社会公德的中流砥柱。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推广和实践和谐观念,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塑造大学生的高尚道德人格。

(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

德育工作者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和关系。只有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而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必须首先保证自身的和谐,因为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所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以个体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基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首先必须使其各项素质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生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等方面获得极大的提高。由此可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各项素质均衡发展,而不能弱化甚至忽略其中任何一项素质的培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个性,而不是压抑甚至扼杀个性,限制人才的发展;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唯师是从的旧观念,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最终提升学生自身的和谐度,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同时在这种平等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学生自身和谐度、教师的和谐度以及师生和谐度均不同程度地提升,促成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并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

当代大学生要成为和谐发展之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善于处理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困境、家庭环境和社会语境的影响、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利益格局的调整、贫富差距的拉大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容乐观。在这些大学生身上,高知识的光环与不健康的心理并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这就需要我们工作者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评定量表,举办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试点工作。高校自身也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咨询队伍,选择有效的教育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提高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并开设心理健康系列选修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同时搞好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强化心理素质。孔子在《论语》中谈到教育思想的因材施教,现在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性格也迥异,这需要我们的因材施教的思路去关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智力因素的差异表现为学生个体的智力特点以及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非智力因索的差异表现在情商方面的差异和兴趣、理想、动机、意志、气质、性格方面的差异。此外,大学生个体在思想政治水平、生活方式、民族习惯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工作必须正视差异的存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

(三)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

高校必须对“两课”教学、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通过加大投入,优选载体,协调运作。构建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教育体系。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包括德育教育内容体系和保证体系两个方面。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为重要补充。所以,在德育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必须加强“两课”教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强化学生工作,把日常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教育主要载体的功能;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延伸,使德育认知和德育实践很好地统一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持续性。领导重视、环境优良、队伍精干是德育教学全面展开、德育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条件,只有建立德育教育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这需要高校完善有效的领导体制,确保“两课”教学的有力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构建和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确保德育教育形成合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确保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效果差强人意,德育工作机制存在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从长期的德育教育实践来看,和谐的德育机制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德育机制,应该是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服务、关心、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并坚持个性化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德育机制。和谐的德育机制可以表述为:组织——主题——载体——评价。就组织而言,成立一个能够使德育教育的各种载体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指导性组织机构,起到协同、指导、检查的作用。主题应包括永恒主题和阶段主题两类,学风、诚信、健康人格、“三主义”教育应该是我国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阶段主题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形势要求进行制定。德育载体包括“两课”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辅导员、党团组织、班级文化、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众多形式,各种载体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但均是品德教育和养成的工具和手段,共同承担着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任务。任何工作机制都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德育机制的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在启动评价机制时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中注重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为主,同时对于评价结论仅作为参考性依据。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和谐的德育过程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除大师、大楼外,主要就是其文化环境,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尊重,能够使置身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陶冶,文化素质的提高,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物质文化能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环境育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活。”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罚等各种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体现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传统习俗,乃至师生的心理氛围中,校园制度文化在构建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和和谐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师生行为、塑造高尚人格、培养高雅文化三个方面。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外的所有精神活动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和谐宽松的精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要求内化为对学校师生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无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学校的凝聚力得到最好的体现。所以高校必须不断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唱响和谐主旋律,创造一个适宜师生发展的和谐育人环境。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1篇

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均是高校德育工作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等院校德育工作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既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和谐德育”的内在支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群体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十分重要的力量。为此,本文试图就和谐社会理念对高校德育的重要性和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进行探讨。

一、和谐社会的理念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对于发展了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正如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十七大报告中,将“促进社会和谐”写入大会的主题;同时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只有真正走向社会和谐,社会才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古以来,我们一直渴望这个梦想的实现——政通人和、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尚同一义、博爱互助等,这既是我国古人追求的大同世界,也是西方人向往的理想国;而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更是人类迄今最理想的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完全消灭,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带来的不平等与社会冲突不复存在,人性得以完全解放,人们的自由个性获得充分释放。可见,使社会更加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目标。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当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提供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得处于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有机会申诉其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和睦相处,使社会趋于和谐,使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使社会公正处处开满自由之花。构建和谐社会,尤其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也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每个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谐精神,为高校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实现高校德育教学的更加辉煌。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加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所指出的那样: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梁启超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之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青年中重要群体的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既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支潜在力量,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一支重要的力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回应

当代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人们不仅注重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更注重他们的道德水准,他们在工作中的道德修养反映出他们在高校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水平。所以,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更应该看到高校德育也为社会倡导高尚的道德精神和树立具有影响力的道德形象,使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成为社会公德的中流砥柱。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推广和实践和谐观念,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塑造大学生的高尚道德人格。

(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

德育工作者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和关系。只有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而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必须首先保证自身的和谐,因为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所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以个体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基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首先必须使其各项素质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生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等方面获得极大的提高。由此可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各项素质均衡发展,而不能弱化甚至忽略其中任何一项素质的培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个性,而不是压抑甚至扼杀个性,限制人才的发展;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唯师是从的旧观念,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最终提升学生自身的和谐度,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同时在这种平等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学生自身和谐度、教师的和谐度以及师生和谐度均不同程度地提升,促成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并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

当代大学生要成为和谐发展之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善于处理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困境、家庭环境和社会语境的影响、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利益格局的调整、贫富差距的拉大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容乐观。在这些大学生身上,高知识的光环与不健康的心理并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这就需要我们工作者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评定量表,举办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试点工作。高校自身也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咨询队伍,选择有效的教育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提高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并开设心理健康系列选修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同时搞好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强化心理素质。孔子在《论语》中谈到教育思想的因材施教,现在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性格也迥异,这需要我们的因材施教的思路去关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智力因素的差异表现为学生个体的智力特点以及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非智力因索的差异表现在情商方面的差异和兴趣、理想、动机、意志、气质、性格方面的差异。此外,大学生个体在思想政治水平、生活方式、民族习惯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工作必须正视差异的存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

(三)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

高校必须对“两课”教学、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通过加大投入,优选载体,协调运作。构建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教育体系。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包括德育教育内容体系和保证体系两个方面。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为重要补充。所以,在德育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必须加强“两课”教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强化学生工作,把日常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教育主要载体的功能;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延伸,使德育认知和德育实践很好地统一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持续性。领导重视、环境优良、队伍精干是德育教学全面展开、德育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条件,只有建立德育教育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这需要高校完善有效的领导体制,确保“两课”教学的有力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构建和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确保德育教育形成合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确保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效果差强人意,德育工作机制存在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从长期的德育教育实践来看,和谐的德育机制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德育机制,应该是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服务、关心、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并坚持个性化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德育机制。和谐的德育机制可以表述为:组织——主题——载体——评价。就组织而言,成立一个能够使德育教育的各种载体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指导性组织机构,起到协同、指导、检查的作用。主题应包括永恒主题和阶段主题两类,学风、诚信、健康人格、“三主义”教育应该是我国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阶段主题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形势要求进行制定。德育载体包括“两课”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辅导员、党团组织、班级文化、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众多形式,各种载体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但均是品德教育和养成的工具和手段,共同承担着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任务。任何工作机制都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德育机制的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在启动评价机制时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中注重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为主,同时对于评价结论仅作为参考性依据。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和谐的德育过程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除大师、大楼外,主要就是其文化环境,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尊重,能够使置身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陶冶,文化素质的提高,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物质文化能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环境育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活。”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罚等各种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体现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传统习俗,乃至师生的心理氛围中,校园制度文化在构建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和和谐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师生行为、塑造高尚人格、培养高雅文化三个方面。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外的所有精神活动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和谐宽松的精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要求内化为对学校师生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无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学校的凝聚力得到最好的体现。所以高校必须不断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唱响和谐主旋律,创造一个适宜师生发展的和谐育人环境。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2篇

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均是高校德育工作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等院校德育工作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既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和谐德育”的内在支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群体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十分重要的力量。为此,本文试图就和谐社会理念对高校德育的重要性和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进行探讨。

一、和谐社会的理念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对于发展了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正如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十七大报告中,将“促进社会和谐”写入大会的主题;同时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只有真正走向社会和谐,社会才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古以来,我们一直渴望这个梦想的实现——政通人和、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尚同一义、博爱互助等,这既是我国古人追求的大同世界,也是西方人向往的理想国;而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更是人类迄今最理想的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完全消灭,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带来的不平等与社会冲突不复存在,人性得以完全解放,人们的自由个性获得充分释放。可见,使社会更加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目标。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当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提供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得处于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有机会申诉其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和睦相处,使社会趋于和谐,使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使社会公正处处开满自由之花。构建和谐社会,尤其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也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每个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谐精神,为高校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实现高校德育教学的更加辉煌。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加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所指出的那样: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梁启超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之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青年中重要群体的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既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支潜在力量,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一支重要的力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回应

当代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人们不仅注重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更注重他们的道德水准,他们在工作中的道德修养反映出他们在高校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水平。所以,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更应该看到高校德育也为社会倡导高尚的道德精神和树立具有影响力的道德形象,使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成为社会公德的中流砥柱。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推广和实践和谐观念,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塑造大学生的高尚道德人格。

(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

德育工作者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和关系。只有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而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必须首先保证自身的和谐,因为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所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以个体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基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首先必须使其各项素质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生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等方面获得极大的提高。由此可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各项素质均衡发展,而不能弱化甚至忽略其中任何一项素质的培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个性,而不是压抑甚至扼杀个性,限制人才的发展;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唯师是从的旧观念,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最终提升学生自身的和谐度,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同时在这种平等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学生自身和谐度、教师的和谐度以及师生和谐度均不同程度地提升,促成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并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

当代大学生要成为和谐发展之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善于处理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困境、家庭环境和社会语境的影响、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利益格局的调整、贫富差距的拉大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容乐观。在这些大学生身上,高知识的光环与不健康的心理并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这就需要我们工作者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评定量表,举办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试点工作。高校自身也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咨询队伍,选择有效的教育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提高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并开设心理健康系列选修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同时搞好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强化心理素质。孔子在《论语》中谈到教育思想的因材施教,现在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性格也迥异,这需要我们的因材施教的思路去关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智力因素的差异表现为学生个体的智力特点以及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非智力因索的差异表现在情商方面的差异和兴趣、理想、动机、意志、气质、性格方面的差异。此外,大学生个体在思想政治水平、生活方式、民族习惯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工作必须正视差异的存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

(三)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

高校必须对“两课”教学、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通过加大投入,优选载体,协调运作。构建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教育体系。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包括德育教育内容体系和保证体系两个方面。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为重要补充。所以,在德育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必须加强“两课”教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强化学生工作,把日常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教育主要载体的功能;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延伸,使德育认知和德育实践很好地统一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持续性。领导重视、环境优良、队伍精干是德育教学全面展开、德育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条件,只有建立德育教育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这需要高校完善有效的领导体制,确保“两课”教学的有力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构建和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确保德育教育形成合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确保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效果差强人意,德育工作机制存在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从长期的德育教育实践来看,和谐的德育机制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德育机制,应该是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服务、关心、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并坚持个性化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德育机制。和谐的德育机制可以表述为:组织——主题——载体——评价。就组织而言,成立一个能够使德育教育的各种载体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指导性组织机构,起到协同、指导、检查的作用。主题应包括永恒主题和阶段主题两类,学风、诚信、健康人格、“三主义”教育应该是我国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阶段主题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形势要求进行制定。德育载体包括“两课”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辅导员、党团组织、班级文化、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众多形式,各种载体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但均是品德教育和养成的工具和手段,共同承担着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任务。任何工作机制都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德育机制的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在启动评价机制时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中注重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为主,同时对于评价结论仅作为参考性依据。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和谐的德育过程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除大师、大楼外,主要就是其文化环境,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尊重,能够使置身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陶冶,文化素质的提高,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物质文化能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环境育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活。”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罚等各种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体现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传统习俗,乃至师生的心理氛围中,校园制度文化在构建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和和谐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师生行为、塑造高尚人格、培养高雅文化三个方面。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外的所有精神活动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和谐宽松的精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要求内化为对学校师生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无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学校的凝聚力得到最好的体现。所以高校必须不断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唱响和谐主旋律,创造一个适宜师生发展的和谐育人环境。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学校德育模式;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1―0011―03

一、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

通常认为,德育模式是一种教育模式,是运用“模式”研究法,对在德育现象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为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德育经验加以抽象化、结构化,使之形成特殊的理论形态。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理念支配下,对德育过程及其组织方式、操作手段、评价机制做出简要的特征鲜明的表述。[1]

纵观当前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有的以德育基本理念为核心,有的以具体目标、教育内容为核心,也有的以教育过程、教育途径、教育方法为核心,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模式创新、提高实效性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也是我们继续建构学校德育创新模式的起点。总的看来,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建构的学校德育模式按其侧重点基本可以概括为五种类型。

(一)强调学校德育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学校德育普遍实行的是一种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的最大缺陷就是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无法获得受教育者的积极认可和参与其中,从而弱化了德育的效果。针对这种现象,研究者们认为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代表性的模式有:主体性德育模式、参与性德育模式和自主性德育模式。

(二)强调学校德育的方法途径:重视实践体验

人的生活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变化的,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的道德理论才是彻底的,才能够说服人和被人所掌握。因此,只有从实际活动着的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出发,实现学校德育向生活的回归,才能因为其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扎根于其心中,形成深刻的道德信念,并能够在实践体验中外化为真实的道德行为,实现学校德育的使命。在此理念指导下构建的德育模式有:体验式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模式和实践德育模式。

(三)强调学校德育的内容:关怀生命,关注兴趣

新时期,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科技道德危机、网络伦理危机等,成为提倡“生命关怀”的主要时代背景。学校德育工作者及时捕捉到这一信息,提出“生命关怀”取向的学校德育模式,突出表现在将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死教育、安全教育等作为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内容,彰显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适应和发展、体验和感悟的环境,将生活内化为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取向,提高德育的实效。[2]代表性的模式有:生命德育模式和活动德育模式。

(四)强调学校德育系统内部要素间的互动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和动员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德育合力。[3]我国传统学校德育无力或低效,从教育者层面看,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无法形成德育合力,无法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提供保障和支撑。针对这种现象,研究者们认为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要重视系统内部要素间的互动,树立“大德育观”。代表性的模式有:“大德育”模式。

(五)强调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社区)间的合作

学校德育不仅要重视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互动,实现系统内的和谐。还应该认识到,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离不开外界环境的支持和配合,传统学校德育因为存在三者的脱节,往往陷入“5+2=0”的困境。针对这种现象,研究者们认为必须重视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社区)之间的合作,共同营造学校德育的良好环境。代表性的模式有:三位一体德育模式、家校互动模式和学校社区互动模式。

当然,除了上述所列举的五种基本类型,目前学校德育模式种类还很多。应当说,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学校德育模式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理论层面看,关于学校德育模式的研究由不自觉过渡到了自觉,吸引了很多德育工作者和相关研究者的积极参与;从实践层面看,学校德育创新模式层出不穷,不断被建构和应用于实践,对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应在此基础之上,将学校德育模式研究进一步向前推进。

二、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困境

(一)模式研究的经验化痕迹还比较重

1.实证性研究不足

目前学校德育模式的研究往往是对学校德育存在问题的描述,有实际意义的实证研究过少。研究者大多是一般的理论阐述,泛泛而谈,缺乏问卷形式和实地调查分析。这种研究视角决定了研究方法往往是抽象的,更多的是经验层面上的理论描述,应然层面的多,实然层面的少。未能有效针对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时代特点和各个学校的德育工作实际,没有深入把握新时期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从而导致建构的学校德育模式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明显不足。

2.理论性研究不足

学校德育模式建构的意义在于建构一种相对固定的工作样式与方式,因为其具备普遍性、客观性和可推广性,可以推广或者介绍给其他单位和个人,能够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借鉴和指导。但纵观目前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往往是就事论事,从实践经验出发进行的归纳式的模式建构,停留于经验操作层面,缺乏理论上的提升和进一步凝练,无法建构起具有教育模式和工作模式的意义的、产生一定影响力的学校德育创新模式。

(二)模式研究的系统性观念还未完全建立

学校德育究其实质上应视为一个复杂有机系统,建构学校德育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环节的通力合作和各方面资源的有效整合,从理念到结构、从过程到评价、从内部要素到外部环境,必须予以统筹考虑。但纵观目前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现状,系统性观念尚未在学校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中达成共识。

1.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统筹考虑不足

学校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是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诸要素的有机统一。如果将之孤立,分别进行研究,顾此失彼,将无法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纵观目前学校德育模式研究和建构,不难看出,名目很多,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很多模式仅仅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某一个方法、某一种途径、某一方面内容的理论概括,没有在系统性观念的指导下,实现系统内部诸要素的最佳建构和配置,在系统的整体优化中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2.系统与外部环境要素的统筹考虑不足

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和结构,发挥出系统的整体功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也应在与外部环境要素的统筹中获得保障。要重视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的相互协调,与家庭、社会、社区等的相互支撑。目前学校德育模式的研究和建构,对学校德育与外部环境要素之间的互动已经有所重视,但研究往往针对某一要素展开,缺乏在系统性观念指导下的全局考虑。同时,很多德育模式的建构,将研究的视角只是放在学校的外部环境,对学校德育与学校内部环境之间的互动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三)模式研究的实践操作层面还比较薄弱

目前学校德育模式的研究和建构,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尤其是实践层面的具体操作还比较薄弱,理论研究成果并未行之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德育有着特殊的功能和地位,在公民素质提升与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德育创新模式研究和建构,应密切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应用和探索理论,紧密结合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提出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模式,这对于提升学校德育的科学化程度,指导德育实践向前发展极其重要。

由于上面所说的目前学校德育模式实证性研究不足,建构的模式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应然层面的多,实然层面的少。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抽象的理论无法应对复杂的现实,一般意义上建构的德育模式无法为实际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有效借鉴。因此,必然导致学校德育模式的虚假繁荣,一方面大量德育创新模式被不断建构,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实践仍急需有效的理论指导和范式借鉴。

三、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的“四个转变”

(一)从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

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转变之一即研究要突破传统,应对挑战,从单一德育模式向多元模式并存转变。

从理念上看,“传统学校德育模式强调德育的集中与统一,强化党、政、工、团、教的联合互动,重视党的组织、干部在德育中的主导地位”,[4]主张一种共同适用的统一德育模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的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的新变化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了新要求,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参与性增强对德育的方式方法提出新考验,德育环境的日趋复杂对德育的实效性提出新挑战。这就要求德育研究者和学校德育工作者深入探索,从学校德育实践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德育新理念,建构德育新模式。因此,必然带来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突破传统,从单一转向多元。各种德育模式并存,互相补充,形成了缤纷的多元格局,以释解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为开创学校德育创新的新局面做出积极贡献。

(二)从纯粹学术研究向学校德育实践靠拢

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转变之二即研究要努力摆脱经院哲学作风,从纯粹学术研究向学校德育实践靠拢。

从目标上看,学校德育模式研究最终要寻求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实现,以从根本上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因此,研究不应仅仅是理论研究者的学术行为,必须从学校德育实践出发,将最新的德育理念引入德育实践中,并在此指导下具体化为可操作性的德育方法方法,为克服实践中的困境和误区展开探索。“那种主要由专家学者进行的理论探索变成推动德育实践发展的行动研究,这已经成为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5]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这种转变,加强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经过理论研究者的带动,为德育新理念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为德育模式在德育实践中的成功运行提供了平台。

(三)从具体技巧研究向价值观念层面提升

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转变之三即研究正试图从经验方式中解放出来,从具体技巧研究向价值观念层面提升。

从性质上看,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的一种表达方式,虽然其最终落脚点是指导德育实践,应从纯粹学术研究转向学校德育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只重视其实践形态,而忽略其理论上的依据和解释。那种就事论事、从实践经验出发进行归纳式研究,从而导致学校德育模式研究只关心具体做法的技巧、停留于经验操作层面的倾向正逐步得到纠正和克服,萌发出向理性化靠拢的趋势,开始注重理论上的提升和进一步凝练。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这种转变,深化了价值层面的思考,使学校德育从经验化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为学校德育实践中的教育者加强与德育理论研究者的沟通与合作、寻求理论指导明确了方向。

(四)从个别学者行为向学校层面延伸

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转变之四即研究正慢慢引起全体师生员工的重视,从从个别学者行为向学校层面延伸。

从研究主体上看,以理论研究者为主体的理论性建构和以学校德育实践中的教育者为主体的经验性建构一度在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研究中占据较大比重。随着研究从纯粹学术研究向学校德育实践靠拢、从具体技巧研究向价值观念层面提升,理论研究者和教育者走到了一起,模式研究开始向学校层面延伸,成为学校的德育改革实践方案探索的具体体现。“德育模式及其研究已经远远超出它原有的学术领域,它已不仅是解决个人德育观念与行为操作的价值指南,而且在更大范围内影响学校德育的基本信念和行动方案。”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何远清.活动德育: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J].教育导刊,2009(09).

[3]范小凤.论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运作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和谐社会理念 高职德育工作 应对措施

一、和谐社会的理念对高职德育工作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对于发展了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正如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为新形势下高职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所指出的: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高职德育工作的回应

当代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人们不仅注重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更注重他们的道德水准,他们在工作中的道德修养反映出他们在高职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水平。

(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职德育的和谐度。

德育工作者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只有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而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必须首先保证自身的和谐,因为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所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高职德育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以个体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基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首先必须使其各项素质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智力、体力、思想道德等方面获得极大提高。由此可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各项素质均衡发展,而不能弱化甚至忽略其中任何一项素质的培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个性,而不是压抑甚至扼杀个性,限制人才的发展;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唯师是从的旧观念,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最终提高学生自身的和谐度,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维持学生的身心和谐。

当代大学生要成为和谐发展之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善于处理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困境、家庭环境和社会语境的影响、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利益格局的调整、贫富差距的拉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容乐观。在这些大学生身上,高知识的光环与不健康的心理并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评定量表,开办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试点工作。

高职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咨询队伍,选择有效的教育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提高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并开设心理健康系列选修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同时搞好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强化心理素质。

孔子在《论语》中谈到教育思想的因材施教,现在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性格迥异,这需要以因材施教的思路关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智力因素的差异表现为学生个体的智力特点及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非智力因索的差异表现在情商方面的差异和兴趣、理想、动机、意志、气质、性格方面的差异。此外,大学生个体在思想政治水平、生活方式、民族习惯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德育工作必须正视差异的存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

(三)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

高职必须对“两课”教学、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通过加大投入,优选载体,协调运作。构建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教育体系。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包括德育教育内容体系和保证体系两个方面。高职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为重要补充。所以,在德育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必须加强“两课”教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强化学生工作,把日常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教育主要载体的功能;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延伸,使德育认知和德育实践很好地统一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持续性。领导重视、环境优良、队伍精干是德育教学全面展开、德育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条件,只有建立德育教育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这需要高职完善有效的领导体制,确保“两课”教学的有力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构建和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确保德育教育形成合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确保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

当前高职德育工作效果差强人意,德育工作机制存在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从长期的德育教育实践来看,和谐的德育机制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德育机制,应该是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服务、关心、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并坚持个性化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德育机制。和谐的德育机制可以表述为:组织―主题―载体―评价。就组织而言,成立一个能够使德育教育的各种载体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指导性组织机构,起到协同、指导、检查的作用。主题应包括永恒主题和阶段主题两类,学风、诚信、健康人格教育应该是我国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阶段主题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形势要求进行制定。德育载体包括“两课”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辅导员思政活动、党团组织、班级文化、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众多形式,各种载体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但均是品德教育和养成的工具和手段,共同承担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任务。任何工作机制都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德育机制的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在启动评价机制时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中注重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为主,同时对于评价结论仅作为参考性依据。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和谐的德育过程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除大师、大楼外,主要就是其文化环境,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尊重,能够使置身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陶冶,文化素质的提高,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物质文化能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环境育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教育应当把每一堵墙都说活。”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罚等各种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体现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传统习俗,乃至师生的心理氛围中,校园制度文化在构建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和和谐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师生行为、塑造高尚人格、培养高雅文化三个方面。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外的所有精神活动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和谐宽松的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要求内化为对学校师生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无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学校的凝聚力得到最好的体现。所以高职必须不断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唱响和谐主旋律,创造适宜师生发展的和谐育人环境。

三、结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高职作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各类高级技术人才的重任,就必须在高职德育工作上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使之成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的“和谐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技能基础和思想保证。高职的德育工作者,尤其是“两课”教师应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探索高职德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和长效机制,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德育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5篇

摘要:和谐社会;德育工作;职校;使命

Abstract摘要:Theharmonioussociety''''sessencerequeststhemediumvocationaleducationtotrainthecountedbythe100millionhighqualityworker,thevocationalschoolmoraleducationisundertakingtheraise"themostimportantquality"theduty.Thistextisonthebasisofanalysingthatstructurestheerademandtotheschoolmoraleducationworkofmedium-sizedjobofharmonioussociety,athatworkexistsuchasattheeducationalfunctiononeasymmetrictodutyschoolmoral,educationincompatibility,differentstep,incongruousoneofeducationalmechanismofeducationalcontentinidea"harmonious"notegoonrealityreview,andtohowmakeharmoniousconnotationplentifuldutyschoolwholejourneythatmoralworkthinkactively.

Keywords摘要:Harmonioussociety;Moralwork;Dutyschool;Mission

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总理就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深刻阐述。“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①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内容,理所当然地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办法、目标的题中之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职校德育工作如何顺承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培养广大职校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摆在职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职校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求

1.构建和谐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职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它必然对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重要手段的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它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仅靠经济的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向往的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实现包括职业教育及职校德育工作在内的社会方方面面的和谐发展。“今后20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步由传统粗放型方式转变为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这种转变必然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资源的开发。”②而中等职业教育正是担负着这样一个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使命而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各行各业对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里的“质量”就包含了社会对职校德育成效的期望摘要:所培养的毕业生要有健全的人格,要具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要有和职业相匹配的良好职业道德习惯和科学文化技能,要有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强烈意识和创造能力等等。

2.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和伟大实践触动并更新着人们的观念意识,反映在职校德育工作上,必然要求在德育内容、目标及工作的思维前提(即德育观)和环境等方面做出新的改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非凡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在契合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愿望的同时,也在通过舆论传媒和实践探索深化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进一步熟悉和追求。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总结了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摘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布满活力、安宁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要建设这样一个社会,缺乏对包括职校生在内的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今天的职校生两三年后就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在校期间必须接受、内化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及道德观,并使其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成长和成熟。因而,德育内容上,除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的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遵纪守法、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应包括和谐文明教育。从根本上看,和谐社会是指人自身、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三大矛盾全面和谐的社会,而人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职校德育工作,就是要结合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的实际,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并和社会整体发展达成统一,从而造就出具有自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准社会成员。这就要求职校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德育观,即主体性德育观,并努力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3.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符合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本质,但在这个过程中,职校德育工作难免会碰到一些这样那样的新问题和矛盾,必然对职校德育工作者实施“和谐德育”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各业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中等职业教育更是如此。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已经成为“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③正是鉴于对其不能很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需要这个“不和谐”的正确熟悉,在党中心、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把职业教育确定为今后一个阶段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在教育部文件和周济部长的讲话中,都多次提到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要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以服务为宗旨,就是要通过服务“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紧密结合,促进职业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结构调整合科学技术进步的有机协调。”④以就业为导向,是因为职业教育对扩大就业具有支持功能、服务功能的优势,而就业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因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符合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本质。但在这个过程中职校难免会碰到一些这样那样的新问题,如职校在新形势面前定位清不清,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有没有很快转到以就业为导向上来,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是否具有活力,有没有形成一个有利于职校发展的社会环境等。在这些矛盾面前,德育工作如何发挥“首位”功能、如何增强职校的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新问题的解决都是对职校德育工作者实施“和谐德育”的素质和能力的考验。

二、职校德育工作“不和谐”音符的现实反思

以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德育生态为立足点,审阅当前的职校德育工作状况,可以帮助我们在坚持职校德育本质的内在规定性的同时,全面熟悉构建和谐社会对职校德育工作的要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非凡是进入2004年以来,党中心、国务院颁发了《有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也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这些文件已经成为指导和促进职校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纲领。同时也昭示着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职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当前的职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和人才培养目标和和谐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摘要:

1.教育功能上的不对称。中等职业学校的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它具有教育本质的所有属性,目标是育人,所培养的人既要有技能,又要有较高水平的包括道德素质在内的过硬的综合素质。然而,在一些职业学校,迫于竞争和生存的压力,虽然把“德育为先”喊在嘴上,其主导意识和行动上却偏重于单纯的技能培养。职校德育的价值何在?是保证这些把握了技能的劳动者真正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越高,社会才能越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让学做人和学技能成为职校生得以全面发展的“两翼”。实践已经证实,德育工作搞得好的学校其市场竞争力也更强。

2.教育观念上的不适应。基层职校德育工作者由于缺少各种培训进修的机会,其德育理念往往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受传统的德育观影响,对职校生个体成长缺乏关照,往往用一个目标规格模式进行要求;对德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熟悉不清,方式方法僵化生硬,习惯于我训你听,把发生在校园的各种矛盾简单判定为对抗性质,看见心中就“憋着一团火”,要么不理,一理就激化,造成师生人际关系紧张;沿袭旧的教育模式,时代感不强,脱离德育实际,实效性差。这些表现和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去甚远。职校生的主体意识正在增强,“管”和“灌”都已不适合变化了的教育对象,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主体性德育要求职校德育工作者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

3.教育内容上的不同步。德育内容只有贴近时代、和职校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才会为学生关心和接受。对我的发展和成长有利没利,能不能帮助我解决现实新问题,是很多职校生在对事物取舍前首先要想到的。因此,职校德育工作内容体系的构建也要围绕这两点进行,一是围绕职校生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二要凸显时代特色和社会要求,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职校德育实现服务人和社会的和谐。职校德育要依据构建和谐社会对职校生素质的新变化相应及时拓展教育内容,如实践、创新精神的教育,生态伦理观念的教育,团结、协作意识的教育等等。只有德育内容和时代要求同步,职校德育才会以其有效、有形的现实价值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不断加强。

4.教育机制上的不协调。在职校内部,各方面教育不协调的现象普遍存在,德育工作者、任课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职业指导人员在接触和教育学生时要求的标准有高有低、倡导的价值观迥异,有时甚至形成对立,让学生无所适从,制约和弱化了德育效果。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项踏踏实实的工作,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只能强化“恨铁不成钢”的浮躁心态,影响德育质量。在职校外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在拓宽职校德育视野的同时,也给职校德育工作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带来挑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才能使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真正转化为支持职校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仍需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让和谐意蕴充盈职校德育工作的全程内外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⑤让和谐意蕴充盈职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为职校生成就和谐人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造就一大批建设主力军,成为职校德育工作光荣而艰巨的时代使命。要履行好这个使命,“和谐德育”必须成为职校德育工作不懈的创新目标和追求。笔者以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职校德育工作应该是布满生气性、体现时代感、富于创造力的一项条理、融洽、透射出和谐美的育人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实践的,其运作是和谐的。

1.人际和谐摘要:实现德育目标的首要前提

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⑥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职校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承担着唤醒职校生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自我完善意识的任务。完成这个过程,师生人际关系状况对德育接受效果有着决定影响,必须调整好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态度,使二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一是德育工作者要探究学生心理需求,客观地分析职校生职校生这一非凡群体的生存状态,做到“知己知彼”;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相处,消除隔膜,使学生产生“自己人”的感觉;三是要学会把德育内容“活化”,从解决学生生活、学习、择业等实际新问题入手,促进道德对象的道德社会化;四是引导学生自觉修德,大胆放手,指导学生自发开展有利于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充分发挥的育德活动。

2.管理和谐摘要:确保德育成效的切实保证

职校内部管理涉及招生、就业、教学、实训、德育诸环节,管理系统的和谐和否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而德育管理的和谐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在制约着职校整体管理的质量。管理和和谐是相互促进的一对范畴,没有管理,和谐就缺乏基础,没有和谐,管理就缺乏方向。职校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一个全员德育的工作局面。一是要更新德育观念,通过引导、教育,使职校教师摒弃思想上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专利”的思维局限,秉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优良传统,主动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和就业指导等各项工作和德育工作间的联系、渗透和融合;二是健全管理机制,保证落实好德育工作的校长负责制,加强职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德育投入;三是在管理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分层施教,使德育运行在和谐状态下进行。

3.环境和谐摘要:学生德性成长的肥沃土壤

职校生德性的成长、发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这些有机情境。让学生学会判定并吸纳这些情境中“情”的有益养分,使其在品德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是职校德育工作的职责。必须努力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肥沃的成长土壤。首先,校外环境和校内环境要和谐。党中心、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这是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职业学校要抓住这个机遇,积极争取社会各行各业和广大家长的支持,塑造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和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其次,校园内部诸子环境要和谐。设施功能环境(如校园网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专业建设环境、师生人际环境等子环境构成职校的校园生态环境,这些子环境中德育氛围形成和否、程度厚薄及子环境间德育目标和方式的整体协调性,在促进学生加强道德熟悉、形成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和对其本身和谐、全面发展的深入理解上至为关键。

和谐是一种美,也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注释摘要:

①,《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

②刘延东,《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04年12月20日

③教育部,《教育部有关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5]1号,2005年2月28日

④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