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培养方向 对策 研究综述

一、前言

我国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属于教育学门类的专业,定位于培养体育教师,服务于基础教育。在马维平等[2]一文说道,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使该专业的课程方案设计不够合理,以及就业方面不够明确,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不乐观。本文就通过多篇文献的总结与分析,为更多的体育教育毕业生提供就业参考,以便他们在大学四年走好每一步。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

文献报道,21世纪社会对体育师资的需求会日趋平缓,城市学校和大学已呈饱和态势,农村、偏远落后地区的学校尚处于“缺编”待补“状态”[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应该“立足现实情况,面向未来趋势”,深入改革,迎接未来社会的冲击和挑战。根据王建民在首都体育学院学报《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中所述[4] ,他以西北师范大学、云南体育学院、扬州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应从社会实践课、专项实践课、基础理论实践课三部分进行教学。

(一)社会实践课

社会实践课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践、科研实践。教育实践,大家都知道,大学生都有一个实习阶段,而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它是培养人才可缺少的教育阶段,即提高教育实习质量是培养高质量体育人才的关键环节[5] 。根据关北光等[6] 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的教育实习不管是在教学实践、实习指导、还是在社会交往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陈家起等[7] 认为,教育实习要实行“多元化”,这样才能全方位锻炼体育竞技,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开拓体育生的视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校体育体制改革。许多专家都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进行研究,但全国的许多的地区,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依然不够。邰崇禧等[8] 对苏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实况进行了分析,得出该校学生制定教学文件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理论课板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原则与教学运用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较为薄弱。面对如此严峻的实习形势,在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时,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注重培养的方式方法。

(二)专项实践课

专项实践课主要包括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体育教学论、体育测量与评价。根据周丽红的[9] 分析可得,体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门类少、课时不足、训练内容不全、针对性不强,教师本身缺乏提高教学技能的务实手段和教学形式。在本文中主要以体操、篮球两个方向来说明专项课对学生的培养。对于篮球专项的学生,通过篮球教学,要学习篮球竞赛规则,熟悉裁判法,掌握基本的篮球技术。谈到体操,它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和中学体育课都应该要相当重视。高校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时,首先要明白学校体操主要包括基本体操、器械体操、垫上运动、团体操几部分[10]。其中基本体操一队列与体操队形和徒手体操,在技能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明白,队列练习、体操队形变化、徒手体操、器械体操、垫上运动对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有什么影响。

(三)基础理论实践课

基础理论实践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大学生思想修养、法律基础等。一个人没有一定的个人修养,在社会上市不能立足的,这个部分理论学习,是教会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怎样做事,怎样做人。

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对策

一要加强体育类课程的改革;二要加强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三要优化体育教师队伍;四要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五要制定合理的体育类评价方案。

参考文献:

[1]彭建民,体育教育专业“学、练、研一体化”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5,12(2)

[2]马维平,许晓音,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J],体育学刊,2005,12(4)

[3]李振斌,田振军,杨小帆,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建立体育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J]体育学刊,2002,9(1)

[4]王建民,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19(4)

[5]徐圣霞,郭敏,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探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17(2)

[6]关北光,胡军等,中美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9,16(2)

[7]陈家起,杨祖辉,体育教育实习的“多元化”[J]体育学刊 2001,8(6)

[8]邰崇禧,汪康乐,苏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育实习状况[J],体育学刊2002,9(2)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武术方向 就业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08-03

近些年通过广大的学者和教学前线的教师不断的探索、总结与完善,体育教育专业已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作为体育院系的主干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体育教育人才。但随着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校不断扩招,每年的毕业人数节节攀升,就业难已成不争的事实。扩招致使全国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四川省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也不例外,在校学生人数直线上升。然而,自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推行以来,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学生就业的研究,得出的数据表明,当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考验。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的毕业生来说,虽具有一专多能的资质,但就业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就目前的就业形势,对四川省具有代表性的四所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的2013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毕业生就业难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四川省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就业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四川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届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的87名毕业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与课题有关的书籍、文献,并进行整理与归类;借助互联网广泛收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和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的有关数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1.2.2 访谈法

走访四川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所师范高等院校的2013届毕业生和老师,就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学生的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准备、毕业生供需情况等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并收集相关数据。

1.2.3 问卷调查法

据研究内容和科研规范,设计了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调查问卷,经检验效度、信度均符合要求;共计发放问卷87份,回收83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为98%。

1.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调查问卷和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核实整理,建立数据库并运用Excel2003版进行统计。

2 四川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1 学校就业指导有待细化和全程化

随着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大众化的步伐加快,毕业生就业模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大学生为适应这种趋势,亟需大量的就业知识。由此,有关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课程应运而生。对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工作,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下发了多个有关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文件。近些年四川省各高等师范院校也相续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课时的安排、师资的配备、经费的投入等进行统一管理。有效的推进了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然而,据调查数据显示指导课程对就业政策指导和就业形势分析较多,对引导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并且,就业指导课程教授的对象是所有在校的大学生,其所接受的就业指导知识是无差别的。就业指导教学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细化到各个专业方向。导致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身能力、行业状况和本专业就业形势认识不够,出现无目标、无计划的盲目跟风。经调查个别院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做了就业指导,但指导知识的范围没有突破到各个专业方向,均是一带而过,没有做详细的知识教授。由于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活动的内容偏重是体育运动训练和教学,有重技术轻文化的倾向。造成其综合素质偏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就业指导必须从大学生进校就开始一直到毕业不间断的进行系列就业知识灌输,改变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经调查显示省内几所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全程化教学已经执行实施,但还有待亟需完善和提高。

2.2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充分

就业准备是指未就业者为了能从事某种职业或获得某种职位,在一定阶段内所作的准备工作囱。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就业准备工作与其它专业方向毕业生就业准备工作相差无几,均是先有就业意识,再有就业动机,最后形成就业目标也就是就业意向。

2.2.1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就业意识匮乏

就业意识是指大学生为顺利实现就业所做的观念准备,主要包括大学生对我国现行毕业分配就业政策的理解、对就业发展趋势的认识、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对自身就业竞争能力的评估等。通过对4所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87名毕业生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见表1),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仅有一小部分学生积极参加招聘会,大部分学生还存在有等、观、望的态度。另据访谈,89%的学生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除了就业指导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偏多,缺乏实践以外,还存有两大因素。其一,步入大学意味着紧张的高中学习圆满结束,大学宽松的学习方式促使一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彻底放松,自我控制力、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降低,厌学的情绪和应付式的学习态度油然而生,以至于丧失构建未来的意识。其二,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的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了课外实践的学习,与社会接触较少,其思想单纯、质朴,缺乏自我认识和社会认识,缺乏忧患意识和就业紧迫感。最终出现这种就业意识模糊、淡薄的状态。据调查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依赖父母或者亲戚朋友,不能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自我宣传、自我推销,认为在双向选择的市场中主要是凭关系就业,缺乏进取精神和自我推销意识。

2.2.2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择业意向盲目

“意向”就是动机激发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择业动机是指选择什么职业以及为什么要选择该职业的思想认识活动。择业动机是产生就业行为的直接动力,也决定着择业的方向。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的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杂然并存,社会体制的变化带来了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驱动的机制,从而诱使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地从经济利益出发。对未来的就业不能做出合理的定位,产生就业意向盲目和跟风的心理。相关数据显示2013届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向毕业生理想就业地选择城市的占多数,反映了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严峻的当下,“嫌贫爱富”的心态依然存在。据调查(见表2),多数毕业生来自乡村。农村家庭出身的学生体验过贫困和艰苦,再加上目睹家庭培育他们付出的一切,这部分学生为了摆脱贫困,提高社会地位,促使毕业生们在选择就业地上,更倾向于发达城市。

2.3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社会需求状况

高师是培养教师的主要阵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小学学生必须参加体育活动,文件颁布后2010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体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体育局下达了关于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Ⅲ。这些文件和通知促进了武术的推广发展,同时为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创造了就业机会。但是,当下市、区县级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制趋于饱和,乡镇、村级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制处于进行中。而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就业理想地的定位,多数在发达的城市。继而诱发市、区县级中小学体育教师供大于需,基层需大于供的怪像。由于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希望工作长期稳定,多是个人办学或企业办学,没有编制,保障性较差,而又急需大量武术教学人才的业余体校、体育传统学校、俱乐部、武术学校皆不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方政府、检察院、公安等机关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的学生也有需求,并每年举行公务员考试。但是,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的毕业生因长期的专业训练导致其文化理论课学习不足,参加公务员考试多以失败而告终。

3 提升四川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就业率的策略

3.1 加强就业指导的细化程度

为避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对自身能力、行业状况和本专业就业形势的认识,而出现就业目标模糊、盲目跟风的现象。就业指导课程应针对各个专业和方向的实际情况,以及就业形势,制定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在专业技术上较为娴熟,也具备一专多能的资质,但就业领域狭窄,与其它专业方向就业同样十分严峻。因此,教授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的毕业生就业指导知识,应从该专业方向的实际出发,使该专业学生不仅掌握一般的就业知识,还要掌握该专业的就业信息、就业知识、就业技能等。打破以往教师只是课堂讲解,以学生完成作业和考试来结束该课程学习。就业指导课程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该专业方向成功就业案例进行介绍和模拟应聘现场等方式,促进学生对就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除此之外,还可组织该专业创业成功的青年企业家对毕业生进行创业指导。大学生毕业后是青年知识分子,思想开放,富于激情,他们是掌握最新知识的新时代的生力军,他们能够施展才华,在创业上大有作为,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强化创业指导。从而提升就业率,拓宽就业渠道。

3.2 贯彻落实就业指导的全程化

据调查,97%的毕业生认为就业指导课程对其就业准备工作影响作用一般,以至于学生就业意识淡薄和择业意向模糊。虽就业的全程化指导和职业规划,各高师院校皆在努力的进行实施,但在课时的设置和课程的安排上还处于完善阶段,仍落后于全国其他院校的水平。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学生未来的就业理想多是在大学期间渐渐形成的,不是在快毕业的时候才构思出来的。因此,应在进入大学后马上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最大程度地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形势、职业动态以及他们自身的潜能和需求,当他们毕业时在面对选择和被选择时,向他们提供实际的、有价值的帮助。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学生的就业准备阶段也多是在大学期间完成,不该在将要毕业的时候才做准备,如在毕业时才做准备工作,势必会面临就业,陷入被动。就此高师院校也应从学生入校开始直至毕业,分年级全程化、不间断的进行就业指导相关知识的灌输。大一新生和大二学生由于刚入校对未来充满憧憬,对规划未来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此时应在开设专业课程和基本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刚入校的大学生规划未来。大三、大四应对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自主创业以及择业技巧、求职准备等进行着重指导,以形成大一到大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知识灌输,以引导其发现自身的潜力、兴趣、爱好等,培养其就业的意识和就业意向的抉择,让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职业观。避免学生毕业时出现就业意识淡薄、就业盲从跟风等弊端,提高就业率。

3.3 调整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指导,鼓励走向基层就业

当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代替了以往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然而,追求在发达城市发展便成了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就业的梦想。然而,造成急需人才的基层得不到人才,发达城市人才“堆积如山”。针对当下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的就业地选择倾向,给予一定的干预。首先,调整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充实基层人才的需求。可通过生源地教育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入手,对该生源地考入大学,选择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的学生进行统计,选拔优秀的学生,以委培的方式或者其它的培养方式送入大学深造,并签署相关合同,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教学或其它工作。从而,缓解基层人才匮乏的窘境和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其次,通过就业指导教学,鼓励走向基层就业。就业指导教学添加基层就业形势、政策和前景等的教学内容,培养其树立基层就业观,让学生自愿走向基层就业。最后,各高师院校设立就业基金,对在乡村就业的毕业生给予支持和奖励,以鼓励毕业生走向基层就业,推进基层就业的趋势,提高就业率。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文章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体育方向专业英语的内容和理论依据入手,对体育院校非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用人单位、任课教师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围绕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材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旨在提高体育方向专业英语的教学和学习,满足体育国际化趋势下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体育方向专业学生英语能力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随着社会对体育专门人才需求的增加,学生择业求职、实际应用和扩大交流需要的增加,以及体育院校办学思路的不断拓展和办学定位的提升,使得一些和体育有关的非传统体育专业应运而生,如体育经营管理、运动心理、康复保健、新闻、播音与主持(体育方向)专业等。这些二本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英语基础相对体育类学生要好,再经过前两年的通用英语学习打好基础后,相关的专业英语学习会为其今后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专业英语的突出特点是复合性和应用性。体育专业英语的学习目的总的来说是注重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以体育专业方向知识的传授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顺利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资料和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即运用专业英语进行国际信息的采集、编译和交流的能力。我们要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即时性和时代性,增强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突出这些专业的体育特色和人才的体育英语优势,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拿体育新闻专业英语来说,学生既要学习相关的新闻专业术语,还要学习英文中新闻表达的格式、技巧,学会英语新闻的采编译等,这其中还涉及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再比如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英语,既涉及医学专业英语词汇和医学词汇构词法、医学论文摘要、文体常识等学术写作训练及医用英语会话,又包含运动保健、运动康复、运动创伤等方面的专业术语的学习。当然,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重视职场世界中学科与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强调提升学习者的综合能力。 

职场中,用人单位最青睐的是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有一定专业英语交流能力的毕业生,这一点在新闻专业(体育方向)尤为明显。媒体单位对此类复合型人才比较欢迎。从对已毕业和正在实习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中不难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反映专业英语知识欠缺是制约他们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和胜任其职业要求的一个问题。如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对体育新闻的编、译不熟悉,对英语体育新闻的风格、体裁、专业术语不了解,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对此类人才的要求。不难看出,单纯的大学英语教学、单向度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的要求。 

目前esp教学已越来越受重视,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普遍问题,如课时安排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符合专业英语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培训和教材建设不尽如人意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专业英语人才培养中课程改革是重中之重,师资队伍建设是头等大事,专业教材建设亟待跟进。 

二、当前体育方向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1.教学内容限制了教学模式和手段的革新,应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新型教学内容。专业英语教学经历了语域分析、修辞或语篇分析、目标情景分析、技能与学习策略分析和以学习为中心五个发展阶段。目前大多数的专业英语教学都停留在语域分析和技能与学习策略分析阶段,即语法、阅读、翻译教学阶段。教师选择一本专业教材,教学过程中过于侧重阅读和翻译,教师讲授得多,学生参与得少。加上体育院校学生普遍英语水平不高,而专业教材多以专业知识的介绍为主,文章多出自于英文原版报纸杂志、专业论文或网络,其中词汇偏难,句子较难理解,内容趣味性较低,相关的网络信息也较少,这就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困难。此外,缺乏教学辅助材料,特别是课外学习的参考资料和供自学与练习使用的磁带、录像带等音像资料。这些问题限制了教师运用多媒体或网络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更新教学手段。而且学生对教材中的许多专业知识不了解,给他们的阅读和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也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对一些公法、经济学英语专业术语、公式很陌生,看不懂专业文章,更不用说在专业领域里用英语去进行沟通了。 

因此,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必须从语言点的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去。以英语为媒介传授专业,是一种意义有限的专业课而非单纯的英语课,英语的运用完全出于一种特定的专业文化和语境。这一情景下的英语学习,显然已不是为学英语而学英语了,“习得”多余“学得”。体育方向专业英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专业英语术语和翻译技巧之外,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把所传授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进行交际的形式让学生多练习,把教学重点从讲语言知识、语言理论和语言规律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技能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上来。要坚持“必需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做到让学生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使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实用的特色。教师应重点提高学生的三种能力:(1)口语交际能力;(2)专业写作能力;(3)综合素质能力。例如,让学生练习撰写英语体育新闻、采访稿件、体育比赛的解说讲解、体育代表队的接待、赛事的组织管理、俱乐部的组织管理等。创造情景对话,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这样做一定会对他们毕业后用英语进行工作交流活动大有益处,同时会提高他们学好专业英语的信心。另外,在教学手段上,改变传统“课堂”的概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会有效收集、整理、加工信息(如利用网络搜索功能查寻英语学习方面的信息和资料)。而且,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将课文内容或作者观点设计成各种形式的问题或情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环境英语学习,即视听材料的运用,可使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环境里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有所了解。这样,学生的知识来源增多,信息大量增加,学习的内容和进度也可以更加灵活,学习更加自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 

2.教材普遍适用性不强,编写对应课程和教学对象的教材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材质量的高低,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专业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材编写不专业,教材选用过于盲目自主;语言与专业知识比例失衡;教材未能体现真实性原则;教材内容、任务形式单一;教材难易程度控制不当等。还有一些课程,如笔者所教的体育管理专业英语这门课程,市场上基本上没有对应的教材。从国外引进的很多教材或专业书籍,虽然能使学生直接或更快地了解该领域的世界发展水平,减少中间翻译编书的环节,但外国人编写的教材往往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人学习语言的需要。另外,课与课之间缺少必要的连贯,没有配套的练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现有体育方向专业英语教材基本上都是由有关学校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或专业教师编著。这些教材中有一部分较好的教材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但有不少正在使用的教材在实际使用性和语言文字等方面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尤其像管理英语、商务英语、工商管理英语等教材对体育管理专业学生来说都存在词汇量较大、文章长而乏味、内容和学生专业不完全贴近、案例真实性不强等缺点。因此,各方应尽快着手,组织课程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联合起来,根据学生专业水平,尤其是英语水平,编写能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型体育方向专业英语教材。这些教材要以专业需求分析为基础、真实性为原则,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能力训练。 

3.教师主观能动性不能有效发挥,教师的专业培训刻不容缓。近年,体育院校各专业引进了不少体育专业硕士、博士来教授这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这些教师熟悉专业知识,在帮助学生阅读专业的英语资料、文献和介绍相关专业的英语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他们往往英语语言类知识功底不够深厚,在语音、语调、词汇量、相关文化和英语知识的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都达不到英语教师应有的水平,从而限制和影响了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一个合格的英语专业教师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具备与目标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内容知识,熟谙使专业内容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教学策略。二是熟谙外语教学研究之道。专业英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所以必须了解二语习得的过程,同时必须具备对学习者和特定领域中目的语运用开展研究的能力。三是体育方向课程教学往往没有现成的教材,因此教师要具备教材的开发与选择的能力。四是要有团队协作能力,即与专业教师合作的能力。我们应对专业教师进行英语培训,对英语教师加强专业培训,双方加强合作。可聘请相关专业的外籍教师,进一步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更好地为体育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同时加强体育院校英语教师的学术交流,积极开展体育英语教学法的研讨,尽快建立起一支具备一定英语水平兼具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小结 

体育运动国际化、社会化和科学化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专门人才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在日常生活与专业领域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新形势下的体育方向专业英语教学必须确立新的教学目标,必须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语言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以体育专业方向知识的传授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即时性和时代性,使从业者有过硬的英语功底和专业的体育知识,从而增加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北方课题组.关于外语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 

[2]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高嘉.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建设[j].外语界,2009(6). 

[4]章文君.cbi与工学结合的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创新[j].外语界,2008(3). 

[5]朱梅萍,沈忆文.外语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esp研究,2010(1).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研究取向

教育技术定义中指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范畴。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过程的发生、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因果关系,对被观察到的事实和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的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预测和控制,建立系统的理论以期对教育技术中复杂的图景做出精确、深刻的描述。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则是“人们为深刻认识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现象而采用的途径、手段或工具等。”这决定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对象和必要性,也昭示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教育技术学与其它科学的最根本区别是研究取向的差异。所谓研究取向是指研究者在研究某种特定对象时所持有的基本信念、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式的综合体。研究取向的不同可能会导致研究方法的不同。教育技术学从产生至今,研究取向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回顾和反思这些研究取向的演变,分析教育技术研究取向的现状,展望研究取向发展的未来趋势对于我们合理选题,从事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什么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通俗的理解:人们在进行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步骤、手段和工具的总称,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技术研究和构建教育技术理论的方式。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方式;既是一种理论上的方法体系,又是具体实践的行为策略。通常情况下,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按照其普遍程度可以分为四类:哲学方法,元方法,一般研究方法,专门研究方法。哲学方法是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最高层次的研究方法,适合于所有研究对象;元方法是是指研究的观念思想体系,包括基木的理论假设、研究的哲学取向和原则等;一般研究方法是对某一学科进行研究的具体方法;专门研究方法是对某一具体问题而采取的研究方法。

面对众多的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工作者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到底选用哪种方法最好呢?就像媒体没有优劣之分,研究方法也无所谓好与不好。因为每一种研究方法,对于研究者来说都是有价值的,每一种方法都代表了一种不同的工具。一种特定方法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以及特定研究所发生的具体背景。我们要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在具体的情境下去选择最合适、最适宜的研究方法。我们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方法的应用是很灵活的,只要可以达到研究的目的,各种方法都可以拿来用。我们要从尽可能多的焦度,来了解教育中的各种现象,从广泛的角度去解释研究,即:研究应该从询问多种问题入手,同时要向多个方句进行,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并使用多种工具。

长期以来,实验验证假说一直是作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论的核心,研究通常采用实验分组对比的方式来验证各种媒体工具的功效和学习课件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正在逐步走向多样化、多元化的轨道。这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目的的多样性、教育研究过程的阶段性以及研究者的个性化等因素所导致的。现在实证研究将不再是教育技术研究唯一的主流,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行动研究法、多种综合方法的系统研究都将成为教育技术学今后研究的重点。

多元化方法一:思辨哲学方法与实证科学方法的融合

用思辨哲学方法研究教育技术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一些概念、思想、范畴加以讨论,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对教育技术学的观念进行创新,从而使得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这也是教育技术学得以存在的基础。

实证科学方法遵循自然科学“科学化”研究范式,按照“实验、统计、测量”的基本手段,对教育技术学进行研究。实证科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可信服性,但是,这一研究方法难以适应对复杂问题比如像教学活动的分析,难以适应及时变化了的形势,因而有其狭窄的一面。

思辨哲学方法与实证科学方法的分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当成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分歧。教育技术学是从自然科学领域中成长起来的社会科学,在这样的前提下,在对教育技术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把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研究模型、研究原则比如系统论、控制论的方法积极运用到教育技术学领域,另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不但要提出对教育技术学的观点,同时还要利用自身优势对自然科学得出的结论加以分析、综合,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新的概念、原理或假说,并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原则适当加以验证。这意味着,实证科学方法可以为思辨哲学方法提供立论基础,思辨哲学方法可以为实证科学方法提供命题假设,二者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统一于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这也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必由之路。

多元化方法二:质的研究方法和量的研究的相互补充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是随时代变迁而变化的。近年来,研究者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同时以实证研究方法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日益暴露出了它的局限性,并正在受到理论心理学者的猛烈批判。这样一种现状在客观上造成定量研究与质的研究双峰对峙的格局。其实,从后现代观点来看,可以认为,质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科学表现的方法”被重新获得而已(徐晓东,2001)。

事实就是这样,量的研究方法的使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当然在这一条件下也可以使用质的研究。由此可见,在很多条件下定量研究和质的研究可以和睦相处。因此,为了获取某一现象的数据,质的研究的数据也好,量的研究的数据也好,都只不过是广泛数据群当中的一部分而已,并非互相排斥、也不存有什么不合适。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决定了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的研究范式、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原则、研究程序等问题,也决定着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者如何利用教育技术学理论来进行教育指导与实践。同时,教育技术学的迅速发展,也要求教育技术学研究力一法的创新。但是,与之相反,教育技术学却仍没有明确的属于自身的研究方法,因此,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徐晓东.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方法,电化教育研究.2003,(9)

[2]宋新芳,.现象学教育研究方法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8).

[3]陈桂生,.略论“教育研究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2006,(7).

[4]刘红斌,.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两种范式的整合[J].当代教育论坛,2006,(3).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

我国研究生教育多是按三级学科确定研究方向,每个学科都有一定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方向。因此,研究方向的调整和设置,在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应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使研究生的培养能够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1]。目前,河南省有4所高等院校招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分别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以下简称郑大体院)。本文通过对这4所高校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的设置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高校体育学研究生专业设置的特色和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了解河南省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为促进河南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4所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现状

1997年,我国重新修订了研究生学科目录,将体育学划为一级学科,将其中的11个二级学科合并为4个二级学科,即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均是按二级学科设置专业和招生,河南4所招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截至2011年招生专业涵盖了四个二级学科,其中河南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都设置了四个二级学科专业,郑州大学和郑大体院未设置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2  4所高校各专业研究方向设置的现状分析

2.1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的比较

河南省4所高校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设置:郑州大学  01体育管理理论与方法* 02城市社区体育研究03体育文化传播 04体育社会学*;河南大学  01学校体育学* 02体育管理学* 03体育社会学* 04体育运动心理学;河南师范大学  01学校体育学* 02体育社会学* 03体育管理学* 04体育伦理学;郑大体院  01体育教育心理学 02体育史学(注:*代表设置频率较高的研究方向)。

由以上可以看出,4所高校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设置主要为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属于体育管理领域、体育与社会领域和学校体育领域,而且是这些领域中相对较成熟、稳定的研究方向。郑州大学设置的城市与社区体育研究属于社会体育领域,体育文化传播属于体育文化领域;郑大体院设置的体育史学属于体育历史领域,还有河南师范大学设置了体育伦理学。相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4所高校所设置的研究方向领域有些狭窄,数量相对较少,对于体育经济、体育传播、体育美学等领域都没有涉及。

2.2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方向的比较

    运动人体科学是生物学、医学和体育学相交叉的一门科学。[2]该学科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较高,既要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运动经验,还要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生物学原理和实验技能等。四所高校只有两所大学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设置为:河南大学  01运动技术动作诊断分析优化02运动与健康促进03运动生理生化理论与实践;河南师范大学  01运动训练的人体科学理论研究 02运动技术动作诊断与优化。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对师资和硬件器材要求较高,4所高校中只有河南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招收此专业硕士研究生,但设置的研究方向数量很少,而且从培养方向上看服务人群侧重运动员。研究方向的单一,就会造成研究生就业困难,应多设置与医学相关的专业。但高校也不能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要在逐渐提高本校的师资和办学条件上,结合本省市经济市场状况和社会需求,合理设置研究方向。

2.3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的比较

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体育教学理论与训练实践的不断丰富,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在4个二级学科中,是我国高校学科点最多的学科。4所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设置为:郑州大学  01体育教学原理与方法*02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03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4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5竞技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6健美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7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8合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9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  01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02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03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04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05乒、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06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07运动竞赛与训练*;河南师范大学  01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2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3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4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5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6乒乓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7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8羽毛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9游泳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10健美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11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12一般训练理论与实践*;郑大体院  01体育教育原理与方法*02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3游泳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4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5乒乓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注:*表示按研究领域划分的研究方向)。

   从河南4所高校2011年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也可以看出,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方向设置和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目前,我国该学科研究方向的划分一般分为两种模式:研究领域型和运动项目型。河南4所高校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研究方向设置的总数有33个,其中按运动项目设置的有28个,占84.8%,按研究领域设置的有5个,其中郑州大学设置2个,其它3所院校各设置1个研究领域型研究方向,仅占总数的15.2%。可见河南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方向集中在体育运动项目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从设置频数统计,主要有篮球、田径、排球、体操、乒网、健美操等,传统的体育项目居多,不利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在研究方向上各高校趋于同化,没有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只有郑州大学设置的合球运动,在国内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能够体现本校的特色。

2.4 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研究方向的比较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生培养历程较短,是我国的特色学科。河南大学的该专业是本校的特色学科,但主要集中在武术专业的培养,所设置的3个研究方向均为“武术……”的研究 ;郑州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设置了传统体育养生理论类研究;郑大体院开设了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研究,突出了本校的特色。

但是,各高校对专业方向设置的表述比较杂乱,过于笼统,从名称上很难告知其培养什么养的人。建议各高校加强联系和交流,确立较为统一和合理的设置标准,促进该学科体系的成熟和完善。

3 小结

河南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设置涵盖了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设置最为丰富,但侧重按运动项目划分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方向设置领域较窄,建议多跨学科设置方向,和国内外新兴学科接轨,促进交叉和边缘学科发展。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主要集中在武术方向的培养,应利用中原武术特色的优势,积极拓展和开发传统养生体育和民族民间体育的研究。

总之,河南高校体育学硕士各学科的研究方向基本形成较稳定的设置体系,各个高校应加强交流和研讨,统一研究方向的设置标准,使同类专业方向的表述形式和名称具有一致性。同时要逐步拓宽研究领域,增设新兴学科的方向点,在具有传统优势的三级学科下再细化研究方向,形成更完善的专业体系,体现各自的学科特色。

参考文献:

[1] 黄汉升.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7,27(9):3-22.

[2] 乔德才,张蕴琨,邓树勋.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与应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2.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第6篇

职业教育研究是一门实践性、指导性非常强的社会科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其“科研”侧重宏观,强调理论性;其“教研”侧重微观,强调操作性。现实中影响中职学校教研工作实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职业学校领导层面上,对教研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学校领导认为教研工作不务实,不能为学校发展带来立竿见影的实际效益,有与无均不妨碍学校发展。加之教师参与教研的功利性强,其研究成果局限于为评职晋级而为,成果质量不高,是“为研究而研究”的产物,产生教研“无用论”。同时,由于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特殊阶段,学校面临招生就业、示范校评估、重点专业建设等系列问题牵扯主要领导大量精力,相比较而言,因教学研究周期长、成效显现不确定性等特点,教研成果效益难以在短时间内显现,使得学校主要领导无暇顾及,产生教研“鸡肋论”。

(二)职业学校教师层面上,对教研的关注呈现不同倾向

教师普遍认为教学研究是专家与学者的事,与自身距离遥远,能上好课,管好学生就万事大吉,产生教研“神秘论”;加之缺少教研方法与策略方面的必要知识的培训,缺乏自信,面对“研究”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产生教研“畏惧论”;研究价值取向过于关注自身利益,对自身的发展有用与无用成为参与教学研究的主要动因,产生教研“功利论”;认为教学研究就是写论文,做课题,并以论文和课题的级别来判断教师人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没有把教学研究同自身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起来,产生教研“论文论”和“课题论”。同时也存在的“研而不教”、“教而不研”的“局外”现象。

(三)教研机构指导层面上,对教学研究管理、指导和服务不够

国家层面的研究机构(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诞生于1990年,是中德合作成果之一,其作用发挥达不到德国联邦职教所水平。我国各地区职教研究机构设置情况复杂,有关抽样调查显示:机构设置类型主要有独立设置、附设于教科院、内设于普教教研室等形式,独立设置省均19%、市均8%、县均0.1%,附设形式省均24%、市均1.5%,内设形式省均14%、市均7.3%、县均0.5%;专职教研人员省均3.8人、市均4.8人,相对普通教育“一科对一人”可谓人单势孤,何其寡也。正如1991年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起步晚、认识低、网络不全、专业素质差、工作不规范、教研层次低、信息传播慢、上下联系少”的现状,必然为职业学校教研工作本身的动因不足“雪上加霜”。2011年在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期间,设立的全国职业教育科研联席会议,有望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二、中职教研“动力”分析

中职教学研究“因何存在、可以何为、如何去为”可以在国家发展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中找到依据,可以在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命题中找到理由。首次全国职教科研工作会议的召开,意味着国家重视程度加强,这对职教战线来说是一件令人激动和振奋的喜事和大事。用葛道凯司长的话说“:是绝对利好消息,而且是很大的利好消息。”

(一)来自国家顶层设计的推动

从1991年,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以“服务体系之一”的地位列入国家发展职业教育采取的有效措施,逐步健全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教材出版、信息交流、师资和干部培训等服务体系,到1996年国家鼓励并组织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再到2005年强调社会团体和中介服务机构作用,职业教育研究服务体系的内容进一步得到拓展。到2010年国家要求职业学校应当设立教学研究机构,加强教研和科研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国家和地方的教研活动等等,说明国家在顶层的设计中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研究工作,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活动,而且政策的推进是连续的,与时俱进的,并以法律形式赋予权利,也说明职业教育研究的复杂性、跨界性。

(二)来自发展环境的驱动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必然引起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因由政府指令或行政干预式的“官本位”发展方式向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市场配置的“需求导向”发展方式转变。2004年以来,国家调整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用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来引导职业学校消解并适应经济转轨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力成为职业学校寻求自身发展的动力源。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促使其内涵发展必须关心社会的需求,否则无法实现高就业;职业教育的“教育性”促使其内涵发展必须关心学生的需求,否则无法体现以人为本。因此,职业学校内涵发展至少要体现“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的双重关怀,在两者之间寻求动态发展的平衡点,维系的力量来自学校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可观测的指标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实事求是,加强职业学校教学研究必不可少,必须重视。

(三)来自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规则是“适者生存”,消极的适应只能使其发展空间逐步萎缩与枯竭。职业学校积极适应市场经济规则、实现自身稳步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在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其外显观测的标准是“四高四满意”。一是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高,社会满意;二是人民群众对职业学校的认可度高,家长满意;三是职业学校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结合度高,学校满意;四是职业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教育适合度高,学生满意。实现“四高四满意”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它的实现需要正确面对和处理影响“四高四满意”的各种积极和消极因素,并作出符合学生成长规律、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各种决策。做到科学并正确地决策,需要学校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需要依据研究的结果做出判断,杜绝“拍脑袋”式行政权力滥用和盲目决策为学校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参考或运用教师的研究成果,对研究者来说是最大的也是最好的激励,这种激励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建设工作中,以研究为乐,形成积极的学校研究文化氛围,有利于打造高水平的研究团队。

(四)来自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要

课程回答教什么和学什么,职业教育课程正在发生变革。因为“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使当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向课程观多元化、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管理分权化、课程实践工学化趋势发展,从满足“岗位需要”的课程观转变为满足广泛“就业需要”的课程观,课程目标更加体现了学生未来发展需要,课程设置趋于人性化。也正因如此,研究从关注教师自身“如何教”转向“教什么、为何教”;研究从关注学生“如何学”转向“学什么、为何学”;研究从被动选择教材、开发校本教材到主要选择好教材、开发好校本教材;研究从盲目应对眼前的“就业竞争力”到更加关心职业生涯中的“持续发展后劲”等等,在当前提高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大环境、大氛围中显得更加迫切和更加重要。需要中职教学研究的及时跟进,否则走不通、行不远,更无法实现“四高四满意”。

三、中职教研“特点”分析

职业教育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战线的共识,在学科分类中,职业技术教育学属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既然是一种类型的教育,其教学研究除具有教育的特点外,也有其独特之处,并受职业教育固有属性约束。

(一)中职教学研究具有教育性

职业教育是与“职业”密切相关的教育,教育性是职业教育教学研究首要特点。杜威(JohnDewey)曾说“职业教育是发展个人特异才能的最佳途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由此,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离不开对教育情境中“人”的关怀,关注学生个体未来的发展,以研究“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不求人人有才,但求人人成材”为旨归。在“为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这点上与普通教育没有区别。

(二)中职教学研究具有现代性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研究手段上,要运用现代化的研究方法,以求关键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在教科研管理上要借鉴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以求吸引和激励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研究;在研究价值取向上,要面向未来,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以研究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为价值取向,以求“四高四满意”的实现。

(三)中职教学研究具有社会性

职业教育家黄炎培主张,离社会无教育,职业学校的生命在于社会化。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绕不开“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增进社会生产力之准备”。职业教育招生对象的成人化趋势,使得其教学研究面向全社会;职业学校“设什么科、定什么课程、用什么教材,要问问企业界”,使得其研究面向行业企业;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做合一、顶岗实习、理实一体化,使得其研究面向开放性的课堂,最终指向社会中的职业生活。

(四)中职教学研究具有终身性

终生教育理念使得职业教育更加关注“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一生及生活的各个层面”的研究,更加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研究,更加关注当前的“就业竞争力”与“持续发展后劲”关系研究,是以“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乐业者敬业”为目标,实现就业者有尊严地工作、体面地工作、幸福地工作。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背后关注的是人生的幸福,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理应以关怀受教育者的终身幸福为旨归。

(五)中职教学研究具有效益性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有关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对企业向市场提品有积极影响,对企业技术革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能够增加企业生存和发展机会,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学生个体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增强自信心,在专业领域获得进步,参与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积极性高,获得广泛的社会效益,并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作用大小程度,需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面向后金融危机时代,关注学生个体融入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六)中职教学研究具有创新性

创新是教育研究最突出的特征,以职业教育而言更是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职业教育是为了适应特定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特定职业的适应或发展需要而实施的。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通过研究做出“回答”和“解释”的研究领域宽广、视野开阔。因此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要对教育教学实践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厚重的人文关怀,在问题提出、研究设计、方法运用、途径选择等方面敢于创新,对已有的结论敢于怀疑和批判,“唯实唯是不唯书,为国为民不为已”,加强战线内同仁的合作,出真知灼见和成果精品。由此,职业学校教学研究应定位在“三个服务”与“三个结合”:坚持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为繁荣职业教育科学理论服务;坚持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科研与完善学校管理结合,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与艺术,促进教师自觉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沟通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现实问题。

四、中职教研“路径”分析

“发展教育必须通过发展学校来实现,改革教育必须通过改革学校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通过提升学校教育能力来实现。”中职教学研究价值取向应是“为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校本研究,改造学校教育实践、解决面临问题是其旨归。

(一)以师为本,加强校本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回归学校,回归教师,回归教学实践是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共同趋势。校本教学研究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中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因为,教而不研则浅,师本研究是专业方向的研究,实践是其重要品性,自我专业发展是直接目的。国际上的共识是“如果作为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使用者的教师能亲自参加研究,他们将从研究中获得更多的益处,不仅能提高他们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所以,以师为本的教学研究不可忽视。

(二)以师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补短取向、成长取向、变革取向、问题解决取向还是理智取向、反思取向、生态取向,加强师本研究都是其专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没有教师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变革。中职学校要大力倡导“教师即研究者”,以研究职业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为主攻方向,改革自身教育实践,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大力倡导“教师即行动研究者”,以自身专业化发展为动力,以自我更新为研究价值取向,达到中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

(三)以师为本,积极推进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为行动而研究”,其旨趣是一个不间断的螺旋、循复的过程;“对行动的研究”,其旨趣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形式“;在行动中研究”,其旨趣是教师置身教育情境的学习的一种途径。推进“为改变行动”而研究,可有效克服“研而不教”;推进“对行动”进行研究,可以克服“教而不研”。从课程、教学角度看,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改善、设置添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均可视为课程有效实施的外部条件,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培养“人”。因此,职业学校要鼓励教师立足“为了教学、关于教学、在教学中”,总结经验,探寻规律,改进教学行为。

(四)以师为本,建立有效教学研究机制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位论文;研究生;选题;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图分类号:G8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4―0519―03

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是其在校学习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论文的选题是研究的起点,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的深度和水平,对于是否具有应用性,能否指导实践具有重大意义。自1960年我国开始自己培养研究生起发展到现在,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人数不断增多,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但由于各高校对研究生论文题目没有统一的分析,致使研究生在选题时重复选题不断增多。本文对1982―2003年我国部分体育校、院系硕士研究生的996篇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试图从整体上对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情况、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研究水平进行分析,从而较客观地反映和总结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方向学位论文选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和选题提供依据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等全国体育校、院(系)1982―2003年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996篇。

1.2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分类、归纳、演绎等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论文年代分布 从统计的历年学位论文的数量可以看出,自1982年到2003年我国所培养的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分布和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变化(表1)。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各方向的论文数量不均衡,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中的大项,在我国开展的较为普及,其研究生论文数量居各专项的首位;篮球作为普及性、娱乐性较强的集体项目,学生论文研究也较多,数量居第二位;体操专业论文数量位居第三,其涵盖了健美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等研究方向,大众健身运动的发展对于体操运动的普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对来说,我国的水上与冰雪运动的科研论文数量较少,研究生论文中涉及冰雪运动中的更是不多见。在近20年中,与冰雪运动相关的研究生论文选题仅有16篇,可能是由于该运动具有地域特点,对场地、气候等有特殊的要求,在我国开展尚不普遍的原因。

从柱状图(图2)显示出,以每四年作为一个时间阶段,其中以2001―2003年这一阶段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数量为最多,其次为1986―1989年时间段,以1998―2000年时间段为最少,2000―2003年三年时间培养的研究生数量超过了1998―2000年时间段,显示出我国研究生培养力度的不断增大。

近20年来,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不同研究方向学位论文的数量均呈现波浪式变化的发展趋势,从总体上来看都呈上升趋势(图3)。说明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各个方向的研究数量均呈现上升势态。

2.2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论文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生论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可信程度和可推广程度。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论文大部分着眼于竞技体育,对运动员开展的研究题目数量远远高于普通人。所统计的近20年来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位论文,多以体育院校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而以运动水平相对较高、具有更高应用价值的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研究较少。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研究生的实验条件有限,经费较少,很少有机会能直接接触国内外的优秀运动员进行直接研究。相信随着更多国际赛事在我国的举行和我国更多地参与国际大赛,研究生论文研究对象的选择将会逐渐具有更强的代表性。

在所统计分析的这些研究生论文中,针对普通人开展的研究较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人群也会愈加重视体育锻炼的效果,群众体育也将成为体育事业中的一大发展领域。如何适应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针对广大群众,大力推广体育运动,也是我们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应纳入具体的日程之中。

2.3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特点

统计发现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论文中大部分研究中能够做到选用两种以上的研究方法。如上表所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方法为调查访问、文献资料等,多属定性研究。

测量评价法在进行训练、恢复和技术诊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做到客观、定量分析,但由于测试仪器的配备限制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难度,故在学生论文研究中采用定量研究相对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多数研究采用了数理统计法,这表明研究者在综合研究中力图更科学定量地描述研究成果,揭示各变量之间地数量关系,也反映了我国体育科研在方法学上的一大进步。一些专业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在体育教育训练学各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可以为体育科学研究提供方法学的支持。

增加实验法等实证性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育科研成果的质量以及可靠性和准确性。虽然目前测量评价及高新技术的科研方法被利用的仍然比较少,但已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良好趋势。

2.4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务研究方向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及其特点 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研究生论文选题领域逐步扩大,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等特点。从学位论文的选题分布来看,各专业的研究方向科研选题格局已趋于稳定。选取教学理论与方法、训练与比赛及运动心理方面的课题占50%以上(表3)。表明大多数研究者在选题时会选取和自己专业特长贴近、接触相对较多,相对具有较好研究条件,符合自身知识结构的课题。

在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中,经研究发现,与运动心理相结合的论文呈现增加趋势。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要承受巨大的训练量,承受疲劳、艰苦、单调、枯燥等方面的心理负担,又要克服学习某种技术或动作时产生的恐惧、紧张情绪,还要克服心理素质方面不利因素,为比赛提供可靠的心理保证,更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地表现出其动作的高、新、难、和其流畅性和完整性,所有这些只有通过心理训练才能实现。所以,在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硕士论文选题中对心理学的研究保持在10%左右。对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运动员个性特征的研究上,因为具有良好个性特征的运动员竞技能力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上。此外,对运动员智能、认知和反应也进行了一定数量的研究。

在体操和田径运动中,与运动人体科学方向相结合的研究数量较多,且主要集中于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其百分

比达到40%左右。完成高质量的动作,必须对其动作技术进行深刻、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在现代竞技体操动作技术分析中,结合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理论和定律,运用多种先进的科学仪器,对动作作出有价值、精确的分析,能使运动员更快的掌握技术动作和进行技术动作的创新。此外,对于生理生化指标的应用及运动损伤等方面的研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表明对运动技术的分析诊断,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等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已成为研究的一中普遍趋势。

在与冰雪运动相关的14篇研究生论文中,关于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有9篇,约占64.28%。这在体现了动作技术重要性的同时,也提示我们冰雪运动研究不仅数量较少,其研究涉及的领域也过于狭小,一些对于训练监控至关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应用研究较少,涉及到运动损伤的研究也显不足,关于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各项运动技术中对于深层次的理论、社会学问题、体育产业、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引进高科技探讨运动规律的课题较少,这些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2.5.1 选题方向 从总体上讲,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科研选题格局,基本上能与教学和训练时间紧密结合。但在研究的内容上、方法学的运用上、研究的视角等方面仍缺乏创新,对于一些急需的前瞻性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同时,选题中还存在题目过于宽泛,研究内容的内涵过大、研究重点不突出的现象。

2.5.2 研究水平 1)论文的研究水平不均衡。研究成果总体水平不高,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部分论文的研究结果实用性不强,研究结果难以转化。

2)重复性研究较多。这一状况,一方面反映出目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研究生知识面狭窄,掌握某些新学科知识不够,难以深入去探索某些深层次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研究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论脱离实际。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不敢涉足体育运动的训练和比赛的前沿性问题研究。这一状况也反映出我们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的不足。

3)一些论文在探究内容、方法上、观点上没有突破,“小题大做”者有之,“无病”者有之,对很简单的问题“故弄玄虚”者也有之,缺乏创新性思维是难以达到更高水平的关键所在。

2.5.3 论文的研究方法 从学位论文所采用的科研方法分析中不难看出,目前所采用的方法主要集中于文献资料法,调查统计法等,一些前沿的科研方法应用较少。

1)以调查访问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比重过大。运用这种方法的论文大都以对专家调查的意见作为科学依据。而在使用中往往忽略对专家的知识结构、研究方向与特长的了解,仅以对专家意见的统计分析作为科学论据,必然带有许多主观片面性。

2)采用调查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课题,由于疏于对问卷信、效度的质量控制及填写问卷调查对象的认真程度的控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材料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3)研究问题采用多学科、多层面、多角度、研究较为深入的选题较少;定量研究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选题较少;教学和训练的实验性研究少;方法学上有所创新的研究选题较少。

4)统计方法的应用有误,在很多论文中,较普遍地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但有不少论文却忽略了各种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简单套用,从而影响了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同时,在对统计结果解释时,往往又脱离专业知识经验,使结论绝对化,甚至得出错误结论。

3 结论与建议

1)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较广泛,以体育院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居多,结合体育实践,教学和训练的实验性研究较少。

2)从研究领域看,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论文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科研选题格局,基本上集中在对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的各种现象与矛盾的研究上,对国外的训练、比赛、教学中的问题也有涉及。

3)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普遍选用调查访问、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但采用前沿科学技术、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尚需进一步创新。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转向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6-0213-04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达1167万人,农村留守儿童达5800万人。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重点。也是学界研究的焦点。20世纪头十年的前半期侧重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后半期侧重于农村流动儿童教育研究,近年来则侧重于农村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教育的比较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要有所创新、突破和推进,后续的相关研究在研究立场、假设和目标这三方面应进行转向。研究立场规范着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研究假设制约着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范畴定位:研究目标决定着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方向路径。研究立场、假设和目标的转向意味着重新构建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体系框架,并以此体系框架来重新审视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

一、研究立场:从学科立场转向实践立场

研究立场是“研究者站在什么样的位置来看待研究对象,研究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研究对象向研究者所呈现的内容也不一样,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研究立场事实上规范着整个研究过程的价值取向。研究立场不同,对于同一对象的研究甚至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立场。

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教育学立场侧重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是基于教育学的理论与知识来解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象与问题,主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卫生、营养、道德、学习和安全等方面的状况,倾向于从教育层面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心理学立场侧重于农村留守和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研究,是基于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来解释他们的心理现象与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人的分离和处于留守状态会产生心理问题:农村流动儿童由于环境的变迁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心理学的学科研究立场倾向于提供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与理论来探究农民工子女在留守或流动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揭示农民工子女产生心理问题的因果机制,服务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社会学立场侧重于农村流动儿童的适应和融合研究,是基于社会学的理论与知识来解释农村流动儿童在城市学习与生活的适应问题,为农村流动儿童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融合提供理论支撑。社会学研究立场是以社会学的理论和知识为解释框架,构建农民工子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路径,提出农村流动儿童适应城市学习与生活的措施方法,建立农村流动儿童适应与融合的家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社会保障机制。

学科研究立场为深刻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专业理论与知识,为深入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学科背景的解释框架,有助于深化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但并不能全面认识农民工子女及其教育现象与问题。学科研究立场为我们提供的是学科视野中的人。即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子女。但这种学科视野中的人却是对农民工子女整体人格的分割。虽然各个学科都在研究农民工子女。但并没有提供有关农民工子女的完整知识,我们具有关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但对于农民工子女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和全面的认识,并不能形成农民工子女整体人的形象。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应转变研究立场。

学科研究立场为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背景知识,为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解释框架,有助于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但无助于全面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事实上,学科只能为研究者提供研究背景,它本身并不能作为研究立场,研究立场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因此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应由学科的研究立场转向实践的研究立场。基于实践的研究立场才能真实了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教育需求是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切入点,因为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是由于他们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要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需求。不能来自于学科研究,只能来源于实际调查。只有基于实践的研究立场才能深入农村留守儿童中间。在田野调查中呈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真实情况,反映他们的教育诉求;只有基于实践的研究立场才能深入农村流动儿童中去开展相关研究。在问卷与访谈中反映农村流动儿童教育的实际状况,全方位地呈现他们的教育现状与问题。基于实践的研究立场,各学科中的理论与知识应成为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工具和方法,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方法,它们能极大地拓展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路径,为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专业知识与方法。

二、研究假设:从问题儿童转向特殊群体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在从事某项研究之前对于研究对象的假定,然后收集有关的资料与数据去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相关的研究结论。研究假设的预设大致确定了整个研究的范围和结论,它制约着整个研究的范畴、过程、进程和结果。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是建立在农民工子女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之上的。

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教育学立场是建立在农村留守儿童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之上的。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表现在学习、品德、生活、安全和卫生等方面,围绕着农村留守儿童具有教育问题的研究假设来开展研究活动,通过收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资料来验证研究假设。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心理学立场是建立在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具有心理问题的研究假设之上的,认为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表现在自卑、孤独、封闭、逆反甚至反抗等方面。围绕着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具有心理问题的研究假设来开展研究工作,收集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资料和数据来验证研究假设,通过实证研究来得出有关结论。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社会学立场是建立在农村流动儿童具有社会问题的研究假设之上的,认为农村流动儿童的社会问题表现在学习适应、学校适应、社交适应、城市生活适应、城市文化融合和城市融入等方面,围绕着农村流动儿童具有社会问题的研究假设来开展研究工作,通过收集农村流动儿童适应性资料与数据来验证研究假设。得出研究结论。

把农民工子女看作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是站不住脚的,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农民工子女处于留守或流动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并不等于是农民工子女本身的问题,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农民工子女在教育、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是由于农民外出务工而造成其子女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所引发的问题,是由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得不到切实满足而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农民工子女本身所具有的问题,两者之间要作出严格的区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农民工子女在教育、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因此农民工子女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是不能成立的,研究假设应进行转向,即确立农民工子女不是问题儿童。而是特殊群体的研究假设。

由于农民外出务工,其子女处于留守或流动状态而成为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具有与非留守儿童及城市当地儿童相异的教育需求。这种教育需求表现在学习、生活、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而表现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因此,农民工子女是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特殊群体,并不是问题儿童。基于农民工子女是特殊群体的研究假设,有必要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中挖掘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特殊性,提供具有学科背景的相关资料与数据。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完整,学校应承担本应属于家庭教育的部分职责与功能,要在亲情关爱、心理咨询、安全监督、学习辅导、品德教育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同时要相应地改革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对于教育的特殊需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教育服务。对于农村流动儿童而言,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由于环境的变迁而造成了他们的适应问题和心理问题,学校教育应承担起更多的本应属于社会教育的职责与功能,要在心理关爱、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城市融入和文化融合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教育服务;同时,要在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满足农村流动儿童对于城市学校教育的特殊需求,为农村流动儿童的适应与融合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持。

三、研究目标:从干预措施转向关爱服务

基于学科研究立场和农民工子女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研究目标方面侧重于建构相应的干预措施。即建构教育、心理与社会干预措施来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和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象与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向于建构教育干预措施,即主要是从教育层面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通过发挥社会教育的帮扶作用来形成化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教育网络,旨在解决由于亲人分离而造成的各种问题;通过现代媒体技术来加强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发挥家庭教育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亲情关爱作用;增强农村学校的教育功能,围绕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建立学校、班级与教师等多渠道和多层面的教育干预措施。针对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心理现象与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向于提供心理解释模型和心理矫正机制来建构心理干预措施,目的在于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促进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流动儿童所出现的社会适应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向于建构社会干预措施,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力量来解决农村流动儿童的学习与生活适应问题、文化融合问题和城市融入问题,克服阻碍农村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因素和机制障碍。

建构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干预措施的研究目标,有助于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切实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但干预措施是建立在农民工子女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之上的,是指向问题儿童的研究路径,对所出现的问题采取事后补救措施,能够临时解决农民工子女的部分问题。但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这就需要从预防着手,形成预防机制和保障体系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目标应进行转向,即由建构干预措施的研究目标转向建立关心关爱服务体系的研究目标。建立农民工子女关心关爱服务体系的研究目标是基于农民工子女是特殊群体的研究假设和站在实践研究立场上提出来的。是为了满足农民工子女对于教育特殊需求的研究目标。建构干预措施的研究目标是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所出现的问题;建立关心关爱服务体系的研究目标是为了促进农民工子女的身心发展。与建构干预措施的研究目标相比,建立关心关爱服务体系的研究目标更具预防性、包容性和更高的价值追求。建立关心关爱服务体系的研究目标不仅是解决问题,而且是促进发展,在促进农民工子女身心发展中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方法;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方法;发展趋势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条件下,基础教育及中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质量提高得如何,不仅与国家政策有关,而且一个非常关键的是教师,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状态如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本文试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探讨教育科研究方法,从而希冀对教师的科研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一般认为,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它是在教育领域中进行的,由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教育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规律,并探索运用教育规律改造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措施的实践活动。

它既是一种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规律(行为方式),既是一种理论上的方法体系,又是具体实践的行为策略。教育科研方法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客观层面,即教育科研方法论;二是中观层面,即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三是具体的操作性方法。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变迁

教育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才取得今天较为成熟的地位。在中外教育史上,不同教育思想与流派之间的争辩、包容、深化和拓展,在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科研方法的逐步成熟与深化。从整个教育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两千年来教育研究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萌芽期,发展期,形成体系结构期,多元化时期。

(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萌芽期:“经验――描述”研究阶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萌芽期大致可追溯到教育学在古代社会产生至17世纪形成独立学科这一时期。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也随之诞生。这一时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特点是“经验――描述”。在这一时期,教育研究主要依据是观察和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虽然有简单的逻辑推理,但总的说来,当时的教育研究方法是笼统的、直观的,带有明显的朴素性和自发性。这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古代时期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水平还很低,人们对方法的追求比较笼统和模糊。该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的思想成就体现在中西古代教育观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逻辑学以及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中。

(Ⅱ)教育科研方法的发展期:“哲学――思辨”研究阶段

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了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在这一时期,教育研究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教育学研究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化运动开始。该时期教育研究的思想成就突出体现在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之中。

在《教育学》中,赫尔巴特从实践哲学和心理学出发,导出其教育目的论和教育方法论。他继承了夸美纽斯以来的形而上学的传统,把定性研究方式确立在哲学思维层次上。赫尔巴特不仅给“经验――描述”研究阶段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且创造了“哲学――思辨”研究阶段的辉煌成就,更启迪了其后“科学――实证”研究的新时代。

(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形成体系期:“科学――实证”研究阶段

19世纪下半叶在自然科学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的历史背景下,教育学爆发一场深刻的革命,一些教育学家倡导在一般科学方法的框架内进行教育研究。教育研究引入了实验方法,试图从思辨研究转向实证研究。这一转向导致原有研究范式的危机,教育科学应运而生。这一时期,新兴科学快速发展,学科内部分工日益精密和专门化,数学和数理逻辑得到广泛应用。正是应科学研究发展的要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多元化时期:“规范――综合”阶段

20世纪的教育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局面。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社会危机,使人们开始怀疑曾经是无往而不胜的科学主义,重寻失落的人文精神。“价值多元化”的口号,成为当代众多教育理论流派得以共存的基础。与此同时,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推动了教育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论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以教育研究方法本身为研究对象,它意味着教育研究的深化。

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的《教育与社会学》继承并强化了孔德的实证科学观。而1921年德国的克里兹施玛尔在《哲学教育学的终结》一书中,则宣判了哲学教育学的死刑。其后,以斯普朗格为代表的“精神科学教育学”,继承了施莱尔玛赫以来的德国浪漫主义哲学传统,在教育学领域反对将人片面化、畴形化和工个化,呼吁教育要造就出具有完整精神和充满创造力的人。此后,解释学、新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等都对所谓“科学化”思潮进行过责难和批判。

纵观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既是传统研究范式在自然科学方法的冲击下逐渐解体的过程,又是人本主义研究范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深化的过程,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近20年来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些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层面: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

1.每一种哲学理论将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产生深远的影响

哲学与教育学科的关系源远流长,处于前期学科的教育思想是古代哲学家对于教育问题所作的思考;成为独学科的教育则力图摆脱被哲学直接包含的“母子式”关系,寻求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有别于哲学式思辨的研究方法;当代哲学与教育学科一方面处在科学大厦中的不同层次,另一方面各自内部都发生分化,相互之间有着多种不同方式的交叉。

2.横断科学理论

横断科学主要指系统科学与数学,它诞生于20世纪数学有重大突破、七十年代系统科学形成之际,是当代科学发展中新生成的一个学科群,已构成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层面。被称为系统学科的科学,迄今为止主要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及广义进化论,它们都以世界存在事物的基本结构形式“系统”为共同的研究对象,从不同的侧面揭示系统的构成、结构,揭示演化、系统的内容关系,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等。恰恰是在整个学科群意义上它才被称为横断科学,因为其研究对象是事物存在的结构形式而非实质内容。系统科学提供拓展和重构当代教育研究问题领域与对象观的新视角,提供从整体上研究教育内部结构的新思维原则,提供分析教育与环境关系的“结构与功能”新思维模式。

3.教育理论

任何教育研究,往往都是从一种概念框架开始的,这种框架在如今常被称为范式,是一组观念、价值和规则,它支配着探究的行为、解释资料的方法以及看待问题的方式。研究者不同的教育观念,会极大地影响其教育研究的倾向性。教育理论是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最为重要的和直接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中观层面:注重生态化、现场化与跨文化研究

近20年来,教育科学研究出现了生态化倾向。所谓生态化倾向,就是强调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的外部效度,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育科学研究的生态化倾向直接导源于实验室实验的局限性。实验室实验能够按照严格的设计程序,操纵自变量,对教育科学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教育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的完整的系统,运用实验室实验,操纵有限的变量,必将把一些有意义的变量给控制掉了,外部效度明显降低。所以教育科学研究必须要走出实验室,到现实的生活中进行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场化是指在教育的现实环境中研究教育与人发展的规律。随着生态化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只有冲出实验室围墙,到现实的生动的教育现场冲去进行研究,才能使教育研究内外部效度达到统一,于是在具体研究中就愈加重视现场研究。

所谓跨文化研究是将同一课题应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在此基础上,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共同规律,或从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影响的一种方法。

(三)教育研究具体方法方面:注重研究的综合化、现代化和数量化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主要是指强调采用多种方法和从多学科角度去探讨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很多,并且每种方法各有其利弊,单纯使用某一种方法,容易失去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其研究结果难以全面可信。

教育研究方法现代化主要是指研究技术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目前教育科学研究已大量采用录音、录像、照相等手段。这些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记录收集的资料,并且可以反复的观看和分析,所得资料客观,分析资料准确。还有一些现代化设备,诸如单向玻璃的儿童观察室和多台固定的摄像机的综合运用,能够准确而迅速地记录儿童的复杂行为,使研究更为客观真实。

教育科学研究越来越注重数学方法作为工具。对研究结果进行数量化分析,有助于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一方面,多元分析方法使教育科学多因素研究得以实现。另一方面,计算机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使教育科学研究大样本、多数量、多层次的研究成为可能。

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DD教育科研方法有着其它科学研究方法的共性,也有它自身的个性。作为一名教育科学的工作者,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教育科研方法的历史变迁及趋势,以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秉德主编.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 裴娣娜著.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3、 叶澜著.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 周昌忠. 西方科学方法史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5、 威廉・维尔斯曼(美)著. 袁振国主译. 教育研究方法【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6、 张景焕等编著. 教育科学方法论【M】.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第10篇

一、教育研究方法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早在1979年,我国著名的教学论研究专家李秉德先生就在《教育研究》的创刊号上撰文指出:“教育研究必须讲求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后的许多学者也开始致力于教育研究方法科学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研究方法科学化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这一时期,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研究中。从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和丰富性来看,主要是广泛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手段和方法来推进教育研究,不仅用来为教育研究储存研究信息,开展情报资料检索,迅速处理冗繁的研究资料,而且还可进行模拟实验。目前的教育研究已大量采用录音、录像、照相等手段,准确记录收集的资料,并且可以反复看、听,所得资料客观,分析资料准确。还有一些现代化仪器的运用,使教育研究更加实践化。

2.教育实验研究在20余年中的蓬勃发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教育实验热潮,人们逐渐认识到,没有教育实验,教育科学的发展将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提出了“教育科学的生命在于教育实验”的口号。总的看来,这个时期的教育实验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层次高低不一、范围大小不同、分布面广、参与人员多、影响大等特点,为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以来,在全国性的或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教育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有关教育实验研究类文章近1200篇。研究者分析了教育实验研究在最近二十多年间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总结和介绍阶段(1978~1987)、理论研究阶段(1987~1990)以及反思改进阶段(1990年至今)。

在这二十多年中,研究者对教育实验的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教育实验也取得了大量的成绩,可以说,教育实验研究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发展速度最快、影响面最大的一种教育研究方式,并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掌握和运用。教育实验已逐渐发展成为教育研究方法科学化的主要工具,它的发展方向仍是目前我国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二、教育研究方法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原因在于学科的不断分化和综合,使教育学科与其他许多学科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因此必然会不断地增加新的研究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研究方法融合其他学科的方法。随着各学科间的融合进一步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把从各个学科领域中得到的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有助于教育研究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力求创造出适合教育研究特质、符合教育研究自身逻辑的方法体系。在此期间,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等理论和方法被相继引进到教育研究领域,并指导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实践,成为人们认识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有力工具。也正是这些横断学科在教育研究中的广泛运用,使教育研究方法在不同的领域内和不同的层次上出现了追求整体性、综合性、有序性和最优化的倾向。

不仅如此,教育研究还从教育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学科中广泛吸收新的研究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教育研究领域,陆续出现了一批新的交叉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政治学、教育人类学等。这些学科在我国的出现,不但充实和发展了教育科学的内容、理论与概念,增强了教育科学的应用性,而且丰富了教育研究的方法。如经济学的计量研究方法、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与教育中相应的研究方法的融合,形成了一些更为完善、适应性更强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上的融合,其价值不仅仅在于促进了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和发展,而且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具有在总体上推进教育研究方法化的作用。

2.不同研究方法间出现对话和结合。虽然教育研究方法的长足发展导致新的方法层出不穷,但综观教育研究的整个历程,我们仍可以发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仍是贯穿教育研究的两条主线,二者在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中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这两种研究范式在哲学思想的取向、研究对象的选择、具体研究方法的选用以及研究结果的表现形式上,都自成一体,各有长短,但是二者的长短是互补的,并不互相排斥。现在人们在认真总结、分析了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发展历史及利弊后,逐渐认识到只有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可使之相得益彰,才能获得比较科学的结论。在定性分析中,需要定量分析使之更加精确,以便从量的关系中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作出更为科学的说明;在定量分析中,定性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方向,因而,教育研究必定要追求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结合。

各种不同方法间的对话和结合克服了教育研究结果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提高了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水平和有效程度,增强了教育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和预见性,促进了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三、教育研究方法朝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教育研究方法系统化的主要表现为对方法论所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探索以及研究方法的层次化。

1.从用系统科学方法论来研究实践问题走向建立自身学科的方法论。改革开放之初,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科学方法论意识在反思中慢慢地苏醒,教育研究方法论从此也开始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向科学方法论的嬗变,表现为,教育理论界在1979年后广泛开展的“教育本质”“教育的起源”“教育的逻辑起点”等教育理论问题大讨论,以及恢复和重建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对教育科研的方法论开始的新的探索和研究。在1983年的教育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上,与会者都认为,既要注意运用调查法、统计法、实验法等,也要注意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和突变论,以及数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手段(电子计算机)等对教育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辩证分析研究,把数量化的理论、模糊数学的理论应用到教育研究上。

在1985年举行的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讨论会上,教育理论界也就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进入1991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学界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人文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研究也随之好转,逐渐认识到单用一种科学方法论指导研究复杂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是不够的,是很难揭示教育现象的独特性和本质的,很难把教育的历史性、社会性和价值性勾画出来。教育研究应建立自己的研究体系和方法论,应该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论,不能简单地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来取代或否定教育研究中的人文方法论。进入21世纪,这个倡导多元、尊重个性的时代也为教育研究方法论向独立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社会背景,为教育理论界对教育研究独立方法论的关注也提供了良好的视角。在这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我国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研究更是锦上添花,掀起了探讨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高潮。

2.教育研究方法多元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对方法本身所具有的层次性的探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这一段时期内,人们不仅大量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因果法、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个案法、矩阵法、优选法以及数学法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力图通过对教育现象中诸多不确定的性质状态作出教育描述,而且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明显地呈现出层次化的发展趋势。

一般来看,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层次是一般科学方法;第三层次是教育研究中具体使用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其中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般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论原理的总和,是许多学科或所有学科都普遍适用的方法,包括科学理论的发现方法、检验方法和发展方法。具体的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本科学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一般而言,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高层次指导低层次,低层次的又将高层次的具体化,不同层次的研究需要不同层次的方法。三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式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层次系统。

以前,人们谈及教育研究方法大多指具体方法这一层次,这是很不够的。在教育科学的发展急需研究方法有较大突破的今天,不少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建立多层次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必要性,认为要取得教育研究的突破,建立多层次的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以加深和拓宽教育研究的方法是必须的。

通过对这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历史考察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其呈现出的几个特点:第一,传统的研究方法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主要体现是定性研究在整个教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类研究包括解释或综述性的研究方法。第二,新的研究方法层出不穷,通过吸收、整合、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当代教育研究中,吸收其他科学成就,整合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成为寻求教育理论新突破的人们所关注的又一个热点。教育研究正在逐步打破研究方法单一化的趋势,正呈现出百花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

参考文献:

[1]叶澜,施良方.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4]丁念金.研究方法的新进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张胜勇.反思与建构――20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涛,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副教授;梁国越,广西民族大学行政管理在读研究生;陈路芳,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154-04

一、“钱学森”之问

引起全国热议的“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并没有因为钱老的离去而远离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只要我们的高等教育没有脱离教育行政化,钱学森之问伴随着我们的高等教育,似乎中国的教育永远无法找到解答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也无法得到突破性进展。因此,在寻找钱学森之问的答案背景下,研究我国研究生教学改革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为各科研机构、大学校园科研工作提供强大的生力军。同时,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至今,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经历了恢复阶段(1978―1980)、成熟阶段(1981―1998)和快速发展阶段(1999-至今)三个重要的阶段,每一个具体的阶段都有其突出的特征,如各级学位授予数量大幅度增长、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发生明显变化、学位类型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结构不断调整则是成熟阶段的主要特征。自1999年至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步入快车道,据有关学者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研究生教育也逐步体现社会发展对研究生的要求。

三、研究生教学存在的四种“缺少”

尽管我国有将近600家硕士培养单位,以至于在这众多的硕士培养单位中有形式各样的硕士培养模式,出现了众多的硕士研究生教学方法。但是培养出来的硕士生毕业生几乎都是一个模型打造出来的,因为当下我国硕士研究生教学存在着四种相同的培养倾向。这也是“中国的研究生教育20多年就走完了美国100多年的路,实现了‘赶美超英’的目标”的体现。

(一)学术导向上“缺少”引进入门机制

尽管研究生教学的“学”与“研”和本科填鸭子式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研究生教学更多的强调学生钻研和自学能力。“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则凸显出了在研究生教学中导师的引导作用、启发作用和催产作用,以及研究生个人从事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不是经院式教学模式,更不是师徒式教学模式,而是苏格拉底式教学模式,亦即催产式教学模式,与“讨论会”教学模式和“产婆术”与“断奶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没有导师的导向作用,研究生教学模式无异于本科的填鸭子式样教学模式。

实际上,在我国的研究生教学实践中,导师不是扮演引路人和指路人的角色,而是扮演着灌输知识的“教书匠”角色,知识僵化不更新是其突出的特点。举列来说,教授或副教授几十年如一日采用自己成名之作教授学生,以相同的教学思维方式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尽管诚如孙正聿教授所说的科学研究的范式发生了巨大的转换一人类文明形态发生了变革、人们社会存在发生了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革。而在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学术殿堂的方式不能说没有但是相当的缺少,因此学生只能靠自己粗线条地“投石问路”探索从事科研的方法。虽然传授已有的知识很重要,可以减少学生重复研究的成本,但是这样没有入门机制的引导只会打造出唯唯诺诺、亦步亦趋的后来者,倒不如如古人云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能提高学术的创新能力。

(二)研究导向上“缺少”新学术成果的引介

与学术导向上缺少引进“入门”机制相对应的是,导师在研究导向上缺少新学术的引介。这主要表现为,导师传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考的多,引介国外尤其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少;使用的教材自编多,采用他编的教材少,等等。没有新学术成果的引介,科学研究通常会失去研究的参照点,重复的无意义研究就会增多。这不仅影响知识的积累,还可能导致学术崇拜现象的盛行。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固化,创新意识不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像威尔逊所说“如果我们只是知道我们自己,那么我们就是一无所知”和“只要研究行政学作为我们的政治易于付诸实践的一种手段,作为使针对所有人的民主政治在行政管理方面实施到每一个人的一种手段一那么我们就会立足于完全安全的基础之上,并且我们就能够学习外国制度必然教给我们的东西而不犯错误”的那样,必须扭转这一误区,要多引介不管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满足研究生的知识饥渴。

(三)研究方法上“缺少”跨学科成果的推介

学科的发展一旦获得研究方法的指导就能获得迅速发展,研究方法的繁荣离不开跨学科成果的助推。因此,没有跨学科成果的推介,学科的发展是难以保证,研究生从事研究的方法就会匮乏,从而研究生研究创新能力就无法得到提升。这也是历来学者们所强调的跨学科推介和研究的原因。可以这样认为,在当下的学科发展中,谁学会了跨学科研究方法,谁就怀拥丰硕的研究成果,谁就成为学术的权威。

不过,在当下中国研究生教育中,在现代教育课程论与教学论二元思维背景下,授课老师更加钟爱教学论而对课程论往往避而不谈,授课老师倾向于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角地位。这突出的表现是,老师授课缺乏研究方法、缺少跨学科成果的推介。老师们深谙本学科的概念系统、背景知识、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却鲜有拓展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和探讨,不会崇尚和向研究生兜销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推荐和介绍,更遑论开辟交叉学科的一片天地了。这种情况更多的体现在中老年教授身上。如老教授对本学知识是滚瓜烂熟而对跨学科却一无所知。这对于未来的学术大厦由研究生支撑来说,与其是固基,倒不如说是挖基,要知道“当一个思想占领了人们的大脑后,不管它是否合理,就再也没有比从头脑里把它赶走更难的了”。如何改变当下我国研究生教学方法的现状,是每一个致力于我国学术界发展的人的重要

使命。

(四)学术行为上“缺少”身体力行的引导

榜样的力量总是很巨大。这对于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来说同样适用。我们都有这种想法,在引路人的带领下,一些很棘手的事情会变得不棘手,一些复杂难以处理的攻坚项目变成了小儿科。因为过来人深知前方道路的坎坷与平坦,熟悉该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走到目的地。尽管引路人的指引方向不可能总是准确无误,但引路人的带领经验我们总是受用。

但是,一旦回到我们研究生教育问题上,导师学术行为的指引却总是缺乏的。在教学与科研难以兼顾的二律背反中,教授尤其是身兼数职的知名教授不可能在学术行为上手把手地教所带的研究生如何从事科学研究。在高校没有去行政化的当下,“学而优则仕”成为了知名学者的仕途理想,在完成既定的科研任务情况下又有何暇顾及所带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呢?

四、研究生教学改革迈向四种转变

面对研究生教育教学存在的四种“缺少”,我们应该如何改革呢?研究生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的教学改革,任何的单兵突围和单兵作战总是于事无补,甚至是得不偿失。不过,要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显然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在研究生教学改革中,我们不拟采用我国中医的系统观而是将眼光投向西医的局部观,以求改进我国当前研究生教学的烧眉之急。

(一)在学术导向上,把学生从“门外”带入“门内”

在研究生教学中,如何将门外汉的学生诱导到行内,则是作为一名导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也是打造具有研究能力之研究生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导师要在抓住本学科有增长潜力研究的“力场”的基础上,将本学科的最新理论介绍给学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入门的强烈兴趣。同时,带人“门内”必须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和机制:建立每周一次的谈心谈话制度;建立每月一次的读书笔记汇报制度;每月一次的学术交流机制,等等。这种机制制度不能仅仅是文本内容,更应该是实际行动。

(二)在研究导向上,帮助学生把握最新学术研究方向

如前所述及,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引介,不仅为本学科注入新知识,是本学科发展的助推力量,还是培养学生进入学术殿堂的爱好兴趣。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不过在当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却往往缺乏最新研究成果的引介。为此,导师必须时刻跟进时代的步伐,要本着“给人一杯水,要有一桶水”的思想,如饥似渴的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并善于灵活运用。不仅要跟进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还要时刻关注和吸收国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在研究方法上,及时引介跨学科的成果和研究方法

多学科或跨学科的成果、学科的最新理论,尤其是研究方法的大量推介,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特别是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推荐和介绍,之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为此,导师不能仅仅对本领域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娴熟,以打造名副其实的专业人士,还要熟练掌握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比如,作为行政管理学的导师,不能将自己局限于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的研究,还是广泛地涉猎诸如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尤其是管理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

(四)在行为上,导师本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实践,以及求异、求新、求真的学术探讨本身,即是胜过无数耳提面命的无价的耳濡目染

榜样的力量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在研究生教育中尤其如此。上行下效,是教育示范作用的突出表现之一。因此,作为一名导师,必须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实践中注意自己的学术行为一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在求异、求新和求真的学术探讨中给研究生以学术榜样的力量。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问题 对策 范式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1]。其特殊功能是将心理学研究人性特质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教师的智慧,用于学校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2]。1913―1914年桑代克(E.1.Thorndike)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诞生。20世纪20年代,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开始传入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一方面继续学习和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独立的研究。尽管目前已取得不少骄人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关注和透视,从而揭示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期尽可能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一)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初创时期主要是翻译和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后来许多心理学家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做了不少独立研究。到80年代,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倾向于以基本理论为前提,以学习心理为主干,同时兼顾教育教学情境中其他重要的心理学问题。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中除重视学习心理外,对品德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也日渐重视。但这些内容体系所包含的课题在逻辑上孰先孰后,分量上孰轻孰重,目前教育心理学家们尚未取得共识,有的偏重于学习心理,有的偏重于品德心理,还有的则转向教学心理的研究[3]。这表明我国教育心理学体系零乱和内容庞杂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认为,我国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缺乏统一的核心,其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够,没有建立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有学者认为,这种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内容庞杂,无统一的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取自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以及各学科心理学,学科本身没有严格的理论体系,研究者各自为政,缺乏联系。第二,研究课题五花八门。从小学生的记忆实验到中学生的思维研究,从教学技术到学科心理,从学习的神经心理学到教学策略的研究,庞杂的课题充斥着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第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领域和方法变化无常,缺乏相对的稳定性[4]。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之所以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范式”,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施教者和受教者在教和学过程中各自的心理活动,又研究二者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人内心的复杂性、交往的复杂性以及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必然导致教育心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研究者的认识具有局限性。我们对一门学科的认识往往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零散到系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全部认识清楚,这决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同样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此外,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研究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性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产生之初,一直沿着两种取向发展。一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的定量研究。它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注重实证分析,力图精确而客观地用数据表达研究结果,具体方法有实验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如桑代克、斯金纳(B.F.Skinner)等人的研究就属于这种取向。二是现象学方法论取向的定性研究。它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不同于自然现象,主张采用非自然的定性方法进行研究,具体表现为参与观察、深入访谈、个案研究和教育经验总结等方法[5]。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和罗杰斯(C.Rogers)等人的研究则属于这种取向。这两种取向贯穿着整个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始终。研究方法的创新无疑是推动一门学科前进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还有待加强。我们几乎没有自己独具开创性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大多数都来自基础心理学,脱离了教育教学的实际。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研究方法仍偏重于定量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受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在实际研究中定量的方法占据主要地位,并未真正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有机结合。另一方面,研究手段缺乏现代化程度。尽管当前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使用了诸如计算机等高新技术手段,但他们使用更多的是局限于数据统计和分析,在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中的使用还很有限。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具有如下原因:第一,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深远影响。自冯特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实验法等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便一直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华生和桑代克等行为主义学派的教育心理学家们纷纷采用实验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即使是以现象学方法论为指导的人本主义学派的教育心理学家们也仍然没有抛弃这些定量方法。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以定量研究为主,显得过于单一和陈旧。第二,研究者缺乏创新意识。大多数研究者希望矫正方法内的一些误用而造成的不足,而学习者则只关心如何熟练运用业已成型的研究方法,两者都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研究方法的推陈出新。第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缺乏深入探讨。纵观现在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书籍,缺少对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专门论述,只分别涉及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数都是借用,借用的方法在研究教育心理学现象的实际操作上存在缺陷。

(三)理论与实际联系缺乏有效性

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上,对该学科性质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应用性学科,它的任务在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教育领域。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理论性学科,它既独立于教育之外但又不依赖心理学的特殊性,更偏重于研究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规律。这种“应用性”与“理论性”之争,使得教育心理学在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上困难重重。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应用的性质并存,并偏重于应用性[6]。尽管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结合的程度还不够高,具体表现为:第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一方面导致研究者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理论到理论,其研究成果难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各中小学教师只能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凭经验摸索,明知教育心理学有用,但不知如何用。第二,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显著。教育心理学应该在教育改革中扮演更直接、更积极的角色,它除了可以用其发现的关于人类学习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应该直接参与教育行政部门的重大决策,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第三,学科服务范围狭窄。目前教育心理学只是服务于学校中的教育对象,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应用的广泛性。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应当是伴随终身和全人类的,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范围之内。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之所以难以有效结合,可能的原因有:一方面,理论研究者对当前教育实际的了解不够深入,重理论,轻实践。他们从理论研究中发现问题,而没有在教育实践里思考问题,没能看到教育实践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应用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不够高,难以从经验上升到理论。他们忙于繁重琐碎的教学工作,很少去认真思考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难以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我国教育心理学现存问题解决途径的初步探索

(一)以整体的观点研究教育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知、情、意、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7]。因此,人自身是一个整体,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身心统一、人格健全的人,我们应该以相互联系的整体观点来研究教育心理现象,反对把心理现象孤立起来进行研究。例如,我们不仅要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学习,也要从动机、情感和意志的角度,在整体上把握学习的本质;要在整体上研究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自我监控技能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的有机结合等等。

(二)建立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范式”

第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定量的研究方法可以使我们的研究客观化和精确化,但是教育心理现象不仅仅表现出不相容,更多的是相容[8]。因此单纯使用定量方法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育心理研究中的问题。定性的研究方法强调在自然情境下由观察者参与体验,并最终获得和解释关于研究对象深度信息的研究方法[9]。定性研究能够使研究者产生更多的新思维和新假设。但是定性研究对观察者的素质要求过高,主观性强。因此,我们应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力求创造出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区间估计和模糊数学等等。第二,增强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提高研究效能。传统的研究方法要继续保留,同时应该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新的研究方法。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比如在运用调查法时,可以借助网络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调查的取样丰富,操作更经济、便捷。

(三)建立理论和应用层面的教育心理学

我们强调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并不是主张放弃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构建,一味地追求“实用”,相反,在强调应用的同时,也绝不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的研究。理论对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不重视理论的研究就会盲目实践。要解决理论和实际难以紧密结合的矛盾,我们可以建立起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性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理论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性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如何将理论用于实践,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为理论性教育心理学提供研究课题和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台北:东华书局,1990:1.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4]叶浩生.21世纪教育心理学的十大研究方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1).

[5]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4-36.

[6]章泽渊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

[7]段蕙芬等.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趋势[J].教育研究,1994,(1).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第13篇

一、学科研究从一维走向多维

在比较教育的学科研究方面,不管是从研究的目的、对象,还是从研究的方法和领域来讲,其主题的变化基本上遵循从一维到多维的变革历程。

(一)在研究目的方面,从单向的借鉴走向对话与交流

在比较教育的萌芽阶段,比较教育研究没有明确的目的,有关外国教育情况的介绍大多散布在政治家、旅行家的著作或游记中,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对异域教育情况的描述与介绍往往是出于好奇,而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是相当朴素而不明确的。

只有到了朱利安创立比较教育的阶段,因时代的需要和各民族国家竞争的需要,各国政府具有对当时教育进行改革的强烈愿望,从而纷纷派遣官员到他国进行考察,以寻求能使本国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比较教育的研究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但这种目的是拿来主义,是完全對他国成功教育经验和模式的一种直接照搬,而这种模式基本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方才有所改变,从单一的借鉴走向双向的对话、讨论与交流。

在1932年,英国人创办了《教育年鉴》,当时人们希望它能提供一个讨论联合王国、英联邦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教育问题的论坛。而成立于1929年的国际教育局后来在1969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下属机构,则是教育交流论坛超出单个国家走向世界的开端。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立则是制度化的教育交流论坛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因此,可以说在这段时期,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已经从单一的借鉴转向了双向的对话与交流。

(二)在研究对象方面,从单一国走向多国、从多国走向区域、从区域走向世界

虽然比较教育在朱利安创立时并不是基于单一国家的研究,但他并没有开展过真正意义上的关于比较教育某一或某些对象国的研究,而只是提出了比较教育研究的理想模式。在他的模式当中,在当时看来,是把整个欧洲都纳入了研究范围的。而在今天看来,恰好就是欧盟教育发展的最初模型。

随着经济发展的区域化以及政治或文化的区域化,比较教育的研究也不再是单个的国家为分析单位,而是把某一共同体作为比较教育分析与研究的对象,因而使比较教育的研究逐渐从多个国家的研究走向区域的研究。区域研究既可以是以经济或政治单位组成的联合体,也可以使包含若干国家的地理空间和文化圈。但不论如何,他们都是以综合、全面地研究和把握某一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教育的整个体系为研究目的。

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局、国际教育局、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以及世界比较教育理事会等一些国际性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国际性会议交流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发表了许多比较教育方面的详尽资料,从而激起了世界各国人们对比较教育研究的强烈兴趣,也促使比较教育研究对象进一步延伸,由区域研究走向了世界范围内的研究。[2]

(三)在研究方法方面,从简单的描述到因素分析、从因素分析到实证研究、从实证研究到方法多元

比较教育从其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其研究的主要方法都是对他国教育的情况做现象上的描述,然后进行经验的分析与总结,从而得到本国教育发展的一些启示。而经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以及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汉斯对比较教育方法论进行的系统研究,使比较教育的发展从对他国教育借鉴的关注转向了对比较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的关注,也促使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从简单的描述转向对影响教育发展的各因素的分析,这段时期也被喻为比较教育研究的因素分析时代。

针对因素分析的一些不足,再加上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社会科学中的盛行,一些比较教育学家开始用实证主义的分析研究方法来研究比较教育。从而一方面使比较教育研究的领域深入到教育的内部,另一方面也使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转向了实证主义。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分化,到20世纪60、70年代,许多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也借鉴了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从此也走向了多元化发展的阶段。徐辉和王正青的研究也基本证实了这一点。他们通过对在美国《比较教育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在近十年间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分为文献法、调查法、理论分析、比较法、人物志和访谈法六种。但文献研究仍然是最重要的研究手段,调查法、理论分析和比较法也是《评论》中常用的方法。不同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成为当前比较教育研究的一大特色,一些新的研究方法逐渐凸显出来。定性与定量研究呈均衡态势,两者的结合更能体现未来的发展趋势。[3]

(四)在研究领域方面,从教育制度到教育思想、从正规教育到整个大教育

比较教育最初的研究领域无疑是对教育制度的研究,这在当前的比较教育研究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朱利安的设想中,比较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整个欧洲的教育制度进行研究,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从而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教育制度,并使教育成为一门近似实证的科学。

在此之后的库森、贺拉斯曼及巴纳德等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一方面保持着把对他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作为主要的研究领域,但同时也涉及了有关他国教育家的思想研究与借鉴。这种主要对正规教育制度及教育思想给予关注的比较教育研究状况在其研究史上持续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直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等相关国际组织的建立与开展旨在促进世界教育发展的多项活动以后,比较教育研究的领域逐渐从对正规教育制度的关注向非正规的整个大教育领域拓展。可以说比较教育的研究领域不仅早已超出了一般教育所关注的所有领域,而且同时还关注了普通教育研究没有涉及的领域。

从我国比较教育的产生与兴起来看,其学科的研究主题也基本遵循这样的发展道路。从1901年罗振玉、王国维创办《教育世界》以后,在前后的7年间所发表的约2000篇文章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出前期主要是以日本的国家教育规制、学说以及实践为主要研究主题,而后期则主要以德国、美国、英国、法国、俄国、瑞典、丹麦、挪威以及意大利等国的教育学说、制度和实践为主要研究主题。[4]同时,在该时期以及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国除引进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思想以外,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斯宾塞以及尼采的教育思想也相继被引进。[5]

二、应用研究从主流教育到紧跟时展的主题

在应用领域,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一方面关注世界各国的主流教育,即学校教育;另一方面,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国际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发展变化而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研究主题。

(一)在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方面,从关注宏观教育制度到关注教育内部的微观要素

虽然朱利安没有开展过真正应用领域的比较教育研究,但从他编制比较教育问卷系列的情况来看,他所关注的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是正规的主流的学校教育。他说,我们可以因三种公共学校而先认可三大问卷系列,即基础学校或初等以及普通学校、中等和古典学校、高等和科学学校,我们为公开处理,要继而提出三个另外的系列:师范学校、为女子教育而设的学校、公共学校。[6]到库森和贺拉斯曼的时候,其关注的主要领域仍然是欧洲各国的正规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其中,库森通过对普鲁士初等教育的考察,从而提出了应该写入法国初等教育法的七个论点:每个村镇建立一个学校;每个县建立一所初等师范学校,培养本县小学教师;模仿德国的市民学校,建立介于初、中等学校之间的、培养工商业人才的高级小学;依照普鲁士的模式,行政管理结构应为分权制;宗教和教士在初等教育中应该担负部分责任;大学在初等教育管理方面的作用应重新界定;应由法律来规定和管理教学自由和私立学校。[7]同时,他也对普鲁士的中等教育进行了考察和研究。而贺拉斯曼则主要关注欧洲的师范教育,并对德国的教学法给以了特别的关注。

就当代比较教育研究的情况来看,在坚持对宏观教育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情况下,其研究的主题更多地开始关注教育内部的微观要素。根据徐辉和王正青的研究,从美国《比较教育评论杂志》在19982007年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来看,其研究主题也有相类似的变革趋势:

1.重视宏观教育制度研究,关注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2.微观教育实践领域的研究日益升温。

(二)从关注教育整体本身到关注教育与社会之关系,而且紧跟时代主题

在比较教育研究之初,毫无疑问,朱利安的比较教育研究是直接指向教育整体的,即将教育本身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或唯一主题。

而到比较教育的分析时代,就不仅仅是关注教育本身了,而更多的研究是指向教育之外的社会因素,即萨德勒所讲的校外的事情。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比较教育的研究主题从关注教育整体到关注教育与社会之关系的转变。该时期的著名代表人物是康德尔、汉斯以及施耐德。他们的研究主题均是把教育与决定其教育发展的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重点。

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等组织的成立以后,比较教育研究主题的这种转向更加明显,这仅从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的各届大会主题就可以看出。

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第一届大会的主题是教师培训和援助发展中国家(1970渥太华);第二届大会的主题是中学效率的高低(1974日内瓦);第三届大会的主题是文化的多样性与政治的统一性(1977伦敦);第四届大會的主题是教育的传统与教育的改革(1980汉城、东京);第五届大会的主题是教育中的从属性与相互依赖性(1984巴黎);第六届大会的主题是教育、危机与变革(1987里约热内卢);第七届大会的主题是发展、沟通与语言(1989加拿大蒙特利尔);第八届大会的主题是教育、民主与发展(1992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第九届大会的主题是教育的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1996悉尼);第十届大会的主题是教育、平等与变革(1998南非开普敦);第十一届大会的主题是新世纪与新范式:推动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2001韩国国立教育大学);第十二届大会的主题是教育与社会公正(2004古巴哈瓦那);第十三届大会的主题是共同生活:教育与跨文化对话(2007波黑萨拉热窝);第十四届大会的主题是教育和社会的跨界、重复跨界和新的可能性(2010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从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的这些大会主题中,不难看出比较教育的研究主题一方面是围绕教育与社会之关系而展开,另一方面则紧跟整个国际形势发展的时代主题。

(三)进入21世纪,对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予以特别的关注

全球化是比较教育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化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以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向人们走来,而比较教育研究更是对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发展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其中, 2001年北美比较教育年会的主题就是全球的共鸣与抵抗:对教育政策、实践及变迁的积极抉择、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第十一届大会的主题也是新世纪与新范式:推动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而2004年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的主题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教育改革则体现得更加明显。这些主题都突出体现了国际比较教育学界关注的研究课题:[8]即多重涵义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各种关系问题,全球化的理论及现实对新世纪全球各国教育理论及实践方方面面的影响,新世纪比较教育学界自身的特点、地位、作用与发展问题,各国全民的、全球的、终生学习的理论、政策、制度、实践。

而在2001年北美比较教育年会所散发的会议宣传小册子中,主办者明确指出了会议所确定的主题,旨在激励批判地反思与探讨本土化与全球化的相互作用在什么样的目标上、为了谁的目的、怎样形成了教育及知识系统。这一反思与探讨从我们知道什么、能贡献什么出发,着重考虑国际与比较教育能为教育关系的理论建设、更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实施、国际理解及最终的全球和平与社会公正做出怎样的贡献。[9]

还有,从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北京师范大学创办)的历次主题以及香港比较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的主题来看,也体现了比较教育研究对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问题的密切关注。世界比较教育论坛从第一届到第四届的主题分别是:全球化与教育改革(2002)、教育全球化:政府、市场与社会(2005)、教育全球化:和谐、差异和共生(2008)、全球教育改革:公平质量发展(2011),而香港比较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主题也是区域化中的全球化:认同、理解与互动。

根据杨丽茹、张德伟的研究,比较教育的研究主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正经历着以下的转变:研究价值与宗旨从技术的志趣转向实践志趣,并最终转向到解放的志趣,即教育问题的深度研究;研究方法论从描述性研究转向规范性研究;从评价性研究转向解释性研究;从分析性研究转向批判性研究;研究议题的转向是从国别教育转向国际教育,从国际教育转向全球教育。[10]

三、比较教育研究主题的未来走向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比较教育的研究一方面面临着挑战,另一方面,还必须寻求其发展的方向。其中,所面临的挑战是:边界的消解与比较教育研究的草根化;文化生成同质化趋势与比较教育研究的可比性泛化比较;教育研究的时空拓展与方法的综合化。而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在于:学科价值是坚守教育的民族性,在多元角逐中相融共生;其宗旨是拓展比较教育研究的视野,寻求教育文化的优化;其方法论追求选取适应研究对象的方法,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基于此,探讨新媒体时代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的学科定位、问题领域、方法体系等基本问题将是推动比较教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11]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比较教育研究主题将是向跨界对话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跨界对话是比较教育的永恒主题。另一方面,从无界、立界到跨界是比较教育理论建设的方向。不管怎样,比较教育要想摆脱内部混乱无序的局面,获得应有的学术地位,既要划定学科边界,使其获得清晰的内涵和外延,又要在立界的基础上跨越边界,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中获得创新和发展的新路径。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比较教育更需要跨越教育和社会内外各种有形无形的边界,为实现边界内外的平等对话,达成真正的理解做出贡献。[12]

总之,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总体情况来讲,其研究主题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上所讲的方面。但我国比较教育的研究因自身的特殊性,其主题的变革也体现出自身的变革特点。

从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情况来看,比较教育研究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及其以后,其关注的主题一方面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也因我国教育的实际需要而做出调整。根据延建林对1980-1999年间在《外国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资料》三本国内比较教育研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4 199篇学术论文所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主题在20 世纪 80、90 年生了如下变化:就区域研究而言,已经迈出多元化的步伐,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比较教育的研究视野;就问题研究而言,80 年代较多关注基础教育,90年代则较多涉及高等教育;对于自身学科建设的关注也逐渐增强。具体来讲就是:

1.研究对象国基本上是以美国、苏联/俄罗斯、日本等发达国家为轴心的,但已经开始迈出多元化的步伐,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受到关注。

2.关于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思想理论的研究在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占据主导。9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更多地关心本学科自身的建设。

3.整体上讲,教育中校外的内容比校内的内容较多地受到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人员的重视。不过,在不同教育层次上,学者们对二者的关注有所差别:基础教育研究较多注意校内的,高等教育较多注意校外的。

4.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对象,其中,80年代关于基础教育研究的文章占优势,90年代关于高等教育的文章则较显突出。

5.从80年代到 90年代,在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尽管涉及非正规教育的文章略有上升,但仍不占主导。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第14篇

关键词:21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74-02

迈入21世纪前,日本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主要围绕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研究生教育机构改革、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和研究生院重点化等几个方面展开,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改革也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尤其是在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方面,1993年11月,大学审议会在《关于研究生数量整备》中提出了一个目标,1991年研究生大约有10万人,到2000年度使研究生的量扩大到1991年的2倍,即达到20万人的规模。到2000年这个目标已经超额实现,2000年研究生入学人数达到了205 318。进入新世纪后,在不断改革和反思的过程中,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规模扩大的同时,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成为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中心

根据日本大学审议会研究生部1993年的《关于研究生数量整备》和1998年的《21世纪的大学及今后的改革方案》这两篇咨询报告的精神,日本进入21世纪后的前五年,研究生教育改革仍然倾向于数量和规模的扩大。2005年以后,虽然扩招速度和以前相比有所减缓,但总体上依旧处于不断扩张的状态,这种教育扩张政策在取得预期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方面,随着研究生入学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内可提供给研究生教育的足够的指导力量、资源和设备显得越来越吃力,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人们质疑学位授予标准的降低。虽然说授予学位的博士课程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但人们担心这大多是大学方面针对文部省资源分配方针而采取的简单应对策略。出于这样的担心和考虑,2005年以后人们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心倾向了提高质量上。

首先,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实施精英教育,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迫在眉睫。日本高等教育入学率1960年为10.3%,1963年即达到了15%,顺利实现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跨越,1990年,日本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36.3%[1]。2000年日本的大学和短期大学的入学率已超过50%,已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阶段。在这种背景下,2005年以后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由强调发展其数量和规模向提高其质量和水平转移,将普及化背景下培养精英人才的重任赋予研究生教育。2005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在《新时代的研究生院――构筑富有国际魅力的研究生教育》中强调要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实质化,所谓研究生教育的实质化就是指研究生院的教育要更加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以强化研究生院作为教育机关的人才培养功能[2]。

其次,提高研究生的国家通用性、信赖性。2006年3月30日日本颁布的《研究生教育振兴纲要》指出“强化研究生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构建国际化富有特色和有吸引力的研究生教育成为当务之急”。注重提高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在思想上与世纪之初开展的“21世纪COE计划”相一致,所谓COE计划即日本政府重点支持具有博士点的大学开展独创性研究,以构建世界领先水平的教育研究基地,以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从而增添了研究生院重点化的实质性内容[3]。2007年日本又推出“国际COE计划”,要在日本大学领域里建设世界最高水平的教育研究基地,提高研究水平。

第三,建立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关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问题2005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在报告中指出:“要建立事前评价和事后评价相结合的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根据报告的精神,日本结合研究生教育机构的具体特点,从多样化的视角出发,一方面建立了研究生院评价体系,主要研究有关教育国家化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开展研究生教育内部评价的同时,注重第三方评价的形成和引入,研究生教育机构要明确评价的责任,灵活运用自我评价的信息结果,对第三方评价的模式进行探索,并对第三方研究生教育评价进行试点。

二、更加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博”“高”“专”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其一,从注重培养人的创造力到强调培养创新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前,日本教育改革中很少提到创新人才,但却一直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但20世纪末期,日本官方文件中开始较频繁的出现与“创新人才”有关的概念,2011年中央教育审议会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接受文部科学大臣的咨询,对以推进教育振兴及终身学习为核心的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事项和体育事项进行审议,并向文部科学大臣陈述意见”;2005年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愿景》中指出“在各个领域培养和确保富于先见性、创造性、独创性的卓越领导人才”[4]。这个时期日本强调的“创造性人才、独创性的卓越领导人才”指的是各领域和国内外具有创造力和领导力的精英,是指那些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在某一领域具有更高专业性、具备“高”“博”“专”的卓越创新能力的研究人才。

其二,改善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方式,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2005年9月《新时代的研究生院――构筑富有国际魅力的研究生教育》咨询报告中要求强化有组织的教育课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教育强调基本理论的学习,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基础学科课时达到60%以上,同时为了强调个性化教育原则,还增设了弹性化的“选择必修课”,照顾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增强必修课的灵活性,同时也满足了研究生的求知欲。

其三,改善研究人员和教师的研究学习环境,加大对研究生的经济支持力度,造就高层次的创新人才。长期以来,与资历较高的博士、博士后人员相比,年轻的博士、博士后以及助教等人员在研究设施、经费资助等方面一直处于劣势,为了使他们能够安心地进行教育研究和学习,日本政府要求着力创建和完善生活和教学科研设施,并进行有计划的资助,推进年轻研究人员和教师研究条件的改善,投入可以补助费,促进其学习研究环境的提高和改善。

其四,财政上大力支持重点研究生院和研究教育基地。2007年日本政府开始实施的“21世纪COE计划”取消了学校数量的限制,而转向以学科方向为重点的基地评审,突出了“新领域”“独特性”和“世界领先性”的评审标准,重点支持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教育研究基地,培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创新型人才,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型研究人才队伍。

三、平衡各领域内的研究生教育,重视研究生培养机构的多样化以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一方面,平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的研究生教育,促进其和谐发展。传统的日本研究生教育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学科给予充分的重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则比较忽视。这种现象在博士研究生教育上表现的更为明显,由于人文社会学科等领域的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的难度较大,选择这个领域进行研究学习的学生往往缺乏积极性,导致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严重失衡。这种失衡主要表现在研究生比例和数量上,2002年日本研究生攻读各学科领域所占的比率分别为人文、艺术占6.8%,法学、经济等占12.8%,理学占9.7%,工学占41.7%,农学占5.3%,医学、保健占12.5%,教育、师资培养占4.2%,家政占0.1%,其他为6.9%[5]。

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政府开始高度关注研究生教育学科比重失衡的现象,从政策上强调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生教育,促进其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研究生教育振兴实施纲要》特别强调“要强化学生比例比较低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生院,并重点支持有关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院的优秀改革构想,以此来鼓励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同时为了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日本政府要求提高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类研究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提倡其与自然科学类研究生展开跨学科的学习与研究,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另一方面,创设“专门研究生院”,丰富研究生培养机构类型,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要。关于日本的研究生培养机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第一,研究生院大学及独立研究科。第二,联合行及协作型研究生院。“多所大学联合开展博士课程”称为联合型研究生院,协作型研究生院是国家或企业设置的研究所与大学合作进行教育研究活动的研究生院[6]。第三,业余研究生院及函授研究生院。第四,职业型研究生院。非常重视实践性、前瞻性及交叉性学科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职业人。

进入21世纪后值得介绍的是政策上对于丰富研究生机构类型所做的努力,2002年8月,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关于在研究生院培养高级专门职业人员》的咨询报告,建议创设符合本职业领域特点的“专门研究生院”,以此来改革传统的研究生院职能,促进研究生院职能的创新与完善,其宗旨就在于使理论型硕士生培养转变为实践型硕士生培养,接受并培养高级职业人员。

参考文献:

[1]王爱芬.论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历程与发展特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

[2]饶从满.强化研究生院的人才培养功能――世纪之交以来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走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3]李振玉.论东京大学在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旗舰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9,(6).

[4]高益民.创新人才培养与新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9,(11).

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范文第15篇

研究生整体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论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2-4],显示当前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论文水平虽然在整体上情况比较乐观,但是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变现为:(1)博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相对较为合理,而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而研究方法类知识、跨学科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是当前研究生知识结构中普遍较为缺乏的知识。(2)从整体上看,研究生创新能力较差,尤其是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管理者、企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普遍偏低。(3)对于研究生论文整体质量应予以肯定,但是各高校研究生论文之间的水平差异比较显著,此外,研究生论文的失范现象日趋增多,抄袭、剽窃、学术造假等现象值得重点关注。

课程设置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科学、完整、合理的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效果。根据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3,5],显示研究生对于课程的设置认可度与满意度偏低,课程设置的内容过于狭窄、知识间的衔接不够科学合理,课程间的配比不够合理,涉及学科前沿知识、方法论知识的课程较少。

研究生毕业阶段教育存在诸多不足当前,研究生的毕业生教育其功利性十分明显[6],教育内容陈旧,教育内容的信息含量与社会发展进程脱轨,知识性、时效性、针对性、个性化较差,并且毕业生教育与研究生专业教育衔接不好,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没有形成多部门联动的立体式教育模式,只有负责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部门提供指导,缺乏图书馆、导师、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

研究生毕业以后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教育既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同时又是教与学之间相互互动、相辅相成的过程。研究生教育究竟几年才合适?是2年3年,还是5年8年?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具体而又合理的数值,但是研究生教育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研究生教育不能因为研究生毕业就戛然而止。研究生个人能力素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个人差异,通过教育而获得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创新能力之间也存在着。我们每年培养出大量的研究生人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量研究生存在创新能力低、独立开展科研能力差的问题,并且研究生个人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何对待这种差异,是听之任之,还是继续进行教育?实际上解决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种,但关键在于对教育的认识上。只有解决了认识上的束缚,教育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本文认为对教育的认识不能僵化,不能死板,提供机会,提供帮助,提供资源,协同研究生进行科技创新和学习,即提供知识服务,这也应该被理解成一种教育的形式。

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特点

全面性全面性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知识服务内容的全面性,既包括基于学科和专业知识的知识服务,又包括基于现实因素考虑的诸如创新精神、奋斗精神、理想主义、职业规划、经验心得等方面知识在内的知识服务。(2)知识服务全面覆盖研究生教育的整个生命周期,涉及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全部参与者,既包括研究生本人,又包括研究生导师,以及高校层面负责研究生教育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国家层面负责研究生教育的管理者和参与者。

针对性根据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热点内容、难点内容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服务。首先,突出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内容,以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交叉学科知识等为基础,形成知识地图,为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极富针对性的知识服务;其次,根据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变化、时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国内外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提供知识服务,形成知识脉络,搜集、整理、分析、总结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洞悉未来发展趋势与潜在发展方向;再次,总结本单位、本系统、本区域内研究生教育中的难点问题,针对这些难点展开专项突破,全面描述难点的表征,深度分析难点的成因和作用机理,形成富有针对性、知识性、实用性的解决方案。

阶段性研究生教育存在阶段性特点,为此,相应的知识服务也具有阶段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首先,在学生未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之前,向高校在校生和社会生源提供关于本校特点、专长、教育和科研现状,以及导师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知识与情报。其次,在学生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以后,根据教师讲授内容、学生学习内容、科研方向、潜在科研方向、合作交流领域等提供知识服务。再次,在学生准备进入毕业阶段或已经进入毕业阶段时,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以及就业培训,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指出学生就业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供相应的知识服务,协同学生进行学习与提高。第四,在研究生毕业以后,不关闭研究生继续使用本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大门,为研究生继续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继续为祖国为人民创造价值提供帮辅。

延展性图书馆是一个活着的有机体,由图书馆所提供的知识服务是图书馆生态性最直接的表现。那么作为发展中的有机体,它所体现出的知识服务也必然是发展着的,并非一成不变的。知识服务必将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上升,学科领域的不断拓展,学科间理论交叉的不断发展,学术交流的日益深化,进而表现出向纵深不断发展的趋势。只有不断适应外部环境,不断适应用户需求,打破图书馆知识服务核心能力的刚性束缚,图书馆才能不断发展,并且实现图书馆价值和用户价值。

知识性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不仅具备知识性,而且还能够从诸多方面展现出知识性这一显著特点。首先,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有效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服务。其次,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是对知识的深度分析、挖掘、聚类、关联等一系列知识活动的集中体现。再次,图书馆提供知识服务的过程也是图书馆的学习过程、能力提升的过程以及知识构建的过程,图书馆必须通过知识来武装自己,才有能力为他人提供知识服务,这是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前提。

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策略

1深化图书馆知识服务开展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是在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有着更深了解的前提下,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全面深化,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对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深化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是对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全面拓展与深化,它不仅仅是根据专业、学科领域,或教学过程、科研过程、学习过程来组织提供知识服务,而是在此基础上对学科化知识服务进行了深化,将知识服务的范围与内容进行了扩充,不仅仅在教学过程、科研过程、学习过程中提供知识服务,而且还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前期、研究生毕业阶段、毕业以后的阶段提供知识服务;不仅面向研究生、导师提供知识服务,而且还面向研究生教育的管理部门、政策制定机构等提供知识服务。

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深化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问题是国家以及学者们较为关注的问题,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并提供服务的进展缓慢,并且切入点的选择比较困难。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是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深化,它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范围,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用户群体。并且,作为一个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切入点,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用户群体具有较好的连续性、适应性等特点,能够减少用于前期用户培训的大量人力财力,用户上手快,效果好。

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理念的深化束缚图书馆发展与前进步伐的不仅仅是外部环境因素、资金因素、人才因素、技术因素等等,服务理念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包括图书馆管理者、从业者、专家学者在内的有识之士,只有不断深化图书馆知识服务理念,用不断探求的精神、普遍联系的方法、更加积极的态度,以更加人性化、创新化、实用化的理念来指导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才能够使图书馆知识服务更好的开展下去。并且,图书馆知识服务理念随着知识服务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而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而理念的深化又必将推动知识服务的发展。

对图书馆知识服务内容的深化一方面,除了提供与学科化知识服务相同的服务内容以外,弥补了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一些非专业性、非学术性知识的缺失,为研究生教育提供道德修养、学术素养、科研精神、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对知识服务内容的深化,不仅将知识服务嵌入到教学过程、科研过程、学习过程中,而且还要嵌入到研究生、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信息活动过程中。

2努力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

努力提高服务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要意识到在研究生教育中,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基于这一认识的前提下,要善于主动分析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善于将研究生教育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进行有效对接,善于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容、过程、模式出发,寻找解决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效果,即努力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寻找答案,进而实现图书馆的价值。

不断学习,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人员的自身能力研究生教育的外部环境始终发生着变化,研究生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制度等也在发生着变化。为了能够充分满足研究生教育对知识服务的需求,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图书馆必须不断组织学习,形成本组织独有的学习模式与学习机制,塑造便于组织学习以及个人能力提高的组织学习惯例。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人员(馆员)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

在整体上保持与研究生教育主体之间的信息差纵观人类的信息活动,对信息的不确定性即所谓的信息差是人类产生信息需求和信息活动的根本动因。图书馆为研究生教育主体提供知识服务,一方面要解决信息差的问题,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充分重视信息差,在用户不断获取信息、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图书馆自身的能力与水平,始终与用户在信息的“量”、“质”、“时间”[7]等方面保持一定的优势,进而不断促使用户产生信息需求。为此,图书馆也必须紧跟研究生教育发展步伐,明确研究生教育目的意义,掌握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摸清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开展知识构建、组织学习、服务创新等工作。

丰富知识服务手段,熟练运用知识服务技巧一方面,在Web2•0环境下,要充分利用以微博、Blog、RSS、Wiki、TAG等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8],丰富知识服务手段,为研究生教育主体提供高效、便捷、人性化的知识服务。另一方面,要善于将心理学知识、人际交往理论、营销学理论、质量管理理论引进知识服务中,尤其是针对研究生这一学生群体,了解这类学生的特点,分析他们的需求特点,熟练运用并掌握知识服务技巧,丰富知识服务的实战经验,为用户提供更为满意的高质量服务。

3构建面向研究生教育的知识服务人才队伍

构建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知识服务人才队伍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图书馆知识服务,要在研究生教学、科研、学习等过程中提供具有较高知识含量、具有学科专业特点、围绕学术前沿热点、体现重点研究领域的专业化知识服务,为此,需要构建具有专业知识背景、拥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知识服务人才队伍。并且,参照学科化的知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模式[9-11],构建由学科馆员———图书情报教授———研究生辅助馆员组成的三级人才体系,充分发挥这3类人才在知识服务中的作用,即学科馆员作为知识服务的基础人才,发挥着支撑、示范、带动等作用;图情教授作为知识服务的导向性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发挥着引导、深化等作用;研究生辅助馆员作为有生力量,发挥着联络、帮辅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