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

高级无机化学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教学改进

为适应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提高全民计算机技术水平,教育部在1994年开始对各校非计算机专业实施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通过近20年的实施,计算机等级考试受到全国人民的重视,在部分用人单位NCRE-2证书或NCRE-3证书已经成为就业人员必备之物。在2013年,通过新大纲的要求,部分科目开始实施无纸化考试模式,就是用全部上机考试代替过去的笔试加上机考试的模式。通过这一改革,可以看出教育部对考生的计算机操作要求有了新的标准。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这就要从无纸化考试的特点着手进行分析了。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的特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作为考查考试计算机应用知识以及技能水平的唯一考试,目前在国内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NCRE-1、NCRE-2、NCRE-3和NCRE-4。随着级别的逐渐提高,从1-4难度也逐渐增加。其中1级考试最简单,要求会简单的系统及办公软件操作即可,2级考试中则要求会使用一门计算机语言,3级和4级考试则要求考生持有之前的等级证书才能报考。

由于对于一般人员来说,拥有计算机2级证书已经足够,所以本文以NCRE-2为例,在考试科目上采用已经实现无纸化考试的Visual FoxPro,分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的意义。VF考试在无纸化之后与传统模式的区别是:

1.1分值比例改变

传统NCRE-2,VF考试的笔试与上机分值比例为1∶1,即笔试100分和上机100分;而无纸化考试改为总分100分,其中原笔试部分总分40分,原上机部分总分变为60分。通过这种改变我们可以看出教育部对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侧重点有所改变,从之前的理论与实践平分秋色,到今天的重操作轻理论。

1.2考试时间变化

原考试模式采用笔试90分钟加上机90分钟的模式,现在则合并为总120分钟形式,这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要求相应的提高了很多。

1.3题型改变

原来的考试模式,笔试部分分为填空题和选择题,其中选择题35题,填空题15题,每题2分,而无纸化考试模式则统一改为40道选择题,每题1分;上机部分只是分值发生变化,题型不变,但是上机部分的分数必须超过36分,总分只要超过60分即可。通过这样的改变,可以看出教育部对上机部分的重视,只要上机部分能得满分,选择题0分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取得NCRE-2的等级证书。

2无纸化考试模式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考试中大多依靠题海战术,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形成定式思维,只要题做的多,就能通过,但是实行无纸化考试之后,这种局面将不复存在了。

2.1教学观念的改变

通过这种考试模式,要求学生必须要会操作,这就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多进行上机演练,才能掌握操作技巧;而对于教师来说必须少讲理论,多讲实践,从而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

2.2教学方法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教师讲解题型为主,通过知识点的重复灌输达到增加记忆深度的目的;而如今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多加练习,从而形成对身体操作的机械性记忆,这样才能保证考生在参加考试的时候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

2.3教学模式的改变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笔试和上机考试的分开实行,可以在考生通过笔试后再进行上机练习,延长学习周期;在无纸化考试过程中,考生必须一次通过考试,这就要求学生明确上机的重要性,而不是分开学习、分开考试。事实上,只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明确目标,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应该完成的任务。

3总结

通过对无纸化考试模式的分析,可以预见的是这种考试模式必将逐渐成为其他计算机考试的标准模式。通过真正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考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教学上只有扎实的打好每一部的基础,并且熟练应用所学的知识才能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同时也保证了在以后的等级考试通过者中不会再出现理论强大而操作能力低下的考生了。

参考文献:

[1]刘敏昆,李莉.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教学的导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

[2]王新耀.无纸化考试系统对计算机等级考试促进作用的分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

[3]周新丽.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教学的导向[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08).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产业升级; 高职; 计算机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2-59-03

Research on training model of computer specialty adapted to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Wang Qiankun

(Wuxi City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xi, Jiangsu 21415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the demand for talents is changing. Take Wuxi City Colleg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e target of the computer specialty's training model, adjusting structure of specialties, modular curriculum,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optimiz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e researched in order to forma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l which can adapt to the upgrading industrial.

Key words: industrial upgrading;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uter specialty; training model

0 引言

根据“十二五”《无锡产业升级行动计划》,无锡市近年来不断进行产业调整与结构优化,此次产业调整对象中涉及计算机类的有电子信息、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随着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无锡市的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急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我们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为例,对计算机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构建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人才培养模式。

1 无锡市产业结构升级现状

“十二五”期间《无锡产业升级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15年,将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1]。因此,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层次,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是新一轮无锡经济发展的着力点[2]。

根据无锡市的产业集群规划,电子信息业将成为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集群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又包括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这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向都有利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

2 产业升级下无锡市计算机行业的人才需求趋势

2012年,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紧缺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出台了《无锡市2012年紧缺专业人才调查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了《2013年度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研究报告与目录内容显示:①行业需求市场特征明显随着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软件与服务外包、物联网与云计算、电子信息、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行业净雇佣前景指数分别为+85%、+80%,+64%、+58%,位居前列;②随着无锡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突破,这些新兴产业对具有合适技术专长与就业能力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③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市场分工愈加细化,除了对高技能人才重点需求外,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专业咨询人才、网络营销人才开始紧俏。当网络营销成为新趋势,熟悉行业业务、又具有营销素养的商务服务型人才成为新一类企业紧缺型人才。

3 无锡市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发展形势分析

据调查,目前无锡市范围内高职院校均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专业方向涉及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电子与信息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但是这些专业设置比较常规与传统,没有和原学校的特色专业交叉融合,针对性不强,没有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而且各学校之间的专业设置缺乏互补性,布局不合理,热门专业方向争相开设,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与浪费,短缺专业方向却由于师资和教学设备的缺乏依旧受到冷落。一些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专业(如物联网与云计算专业)始终紧缺,高职院校中还没有或很少有与其相关的专业。

正是由于各高职院校之前在开设计算机类专业时对市场分析不够,不能有效进行专业调控,导致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人才培养计划缺乏针对性,就业人才的市场适应性较差。调查发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大趋势下,计算机行业人才的需求在类型、数量和能力层次方面有较大调整,而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与产业升级有效而全面的对接。因此,为适应人才需求方面的变化,各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应积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大力培养无锡新兴产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形成适应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模式。

4 基于产业升级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院为例)

4.1 适应产业升级需求,整合专业资源,优化专业结构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现包含计算机专业(动漫、软件)、会计专业、商贸专业等,这些专业各有特色。为培养适应当前无锡市因产业升级所需的计算机类专业技术人才,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我们适当整合专业资源,优化专业布局,构建计算机专业群,包括:①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主要培养计算机软、硬件维护,数据处理及信息维护,Web与手机端开发人才;②数字媒体专业,主要培养平面设计、广告创意、三维设计、影视动漫人才;③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站设计与管理,企业信息化、网络营销人才,以适应产业升级中产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网络营销等)所需。

4.2 依据产业升级需求,明确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经过专业资源整合和专业结构优化,我校已初步确定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具体定位。通过对产业升级后的一些相关企业行业所需计算机类高职人才类型的调查以及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我们发现,普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如电脑录入员、电脑等级操作员等)的社会需求逐渐饱和,行业性质或专业性质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却相对短缺[3]。特别是产业升级后,市场分工更加细化,除了对高技能人才重点需求外,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较强的, 以及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跨岗位甚至跨职业能力的毕业生更适合企业需求。因此,根据专业群确定的三个专业方向,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多层次”培养方式,即在培养适应大多数计算机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型人才基础上,重点培养产业升级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所需的生产维护和售后技术服务型人才,加强培养高端计算机企业所需的辅助研发型人才(图1)。

4.3 构建动态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计算机类专业人才职业能力

专业群建设中包含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数字媒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虽然表面上分属三个不同的专业,但在起始阶段有相同的公共基础课程,随着专业知识的深入课程才会逐渐分化。因此,我们对原来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有关课程进行整合,构建专业通用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职业方向课程模块,根据专业需求的变化,形成动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4]。

专业通用课程模块,集合了计算机类相关职业所必需的入门知识、理论和技能,侧重培养从事计算机类企业基础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由“基础核心模块” 和“提升核心模块”组成,属于深一层次的学习,包含计算机专业必需的核心知识和专业理论,重在培养从事各计算机岗位所必需的专项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开发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强调理论实践相结合,重在培养从事计算机行业中某职业方向所必需的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方向课程模块,关注产业升级后相关产业的技术内容,通过深度校企合作方式将技术发展的内容引入专业教学,并结合不同的职业标准,将职业资格考证与常规教学有效对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

各专业方向的模块化课程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进行模块组合与取舍,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4.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能否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的前提。构建能服务于区域产业升级的师资建设方案,包括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资源、企业支撑等,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引进新教师时要考虑到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做好青年教师的 “双师型” 梯队培养计划;可聘请新兴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或让教师到高新企业兼职,形成适应产学紧密合作的“互通、互融、共建、共管”的师资队伍模式。

4.5 携手新兴企业,创新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携手新兴企业,创新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是适应产业升级的根本之路,能更好地强化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校企双向参与,产学紧密合作,有效跟踪新技术,使学校比较深入、真实地了解产业发展需求,增强与企业相适应的主动性,进而使专业结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训环节等更贴近产业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采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即学生在校实训过程采用企业化管理方式,而对于实训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5 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预期效果

第一,在区域产业升级时,密切关注政府的经济发展决策和产业发展动态,淘汰旧专业,开办新兴专业,同时考虑到相关专业、衍生专业,以保证一定区域内各类人才的“生态平衡”,有利用于高职学校及时形成有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依据适应产业升级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根据行业的人才需求类型、层次和数量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使专业结构与劳动力需求协调发展,从而使专业结构得到调整与优化;依据适应产业升级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还可以及时科学地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防止高职学校毕业人才的结构性失业,并与企业的产业升级与转型实现有效对接[5]。

第三,在新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开发的契合区域产业升级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并能在市场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能使学生具有多方面就业能力,从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新技术新经济形势,也为个人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深度推动校企合作,将学生的培养过程与产业升级中的新兴产业、高新产业紧密结合,采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企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和素质,形成职业能力,也有利于学校形成更可行、更适应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无锡区域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我校进行了计算机专业集群建设,构建了适应产业升级所需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了动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了师资队伍,完善了校企合作方式。专业集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验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以及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融合性和合理性等。

参考文献:

[1] 无锡市政府.无锡市产业升级行动计划[N].锡政办发,2011-10-25:

〔2011〕288号

[2] 阙明坤.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践――以江

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1-12

[3] 张学军.试论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新课程(教师版),

2007.9:53-53

[4] 浦慧忠.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49-51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级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6)02-0117-02

中级无机化学课程是我校化学教育专业高年级学生在继学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等基础课程后的后续课程,为继续深化无机化学、满足毕业论文和科研工作的需要而设计的。其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运用基础化学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无机化学的实际问题。其在理论知识和教学内容上应有一定高度,使学生对现代无机化学的一些新领域、新知识和新成就有所了解,以便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毕业后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2]。我校化学教育专业中级无机化学课程是选修课,教学时数少,授课时数仅24学时,而中级无机化学内容多,庞杂,知识更新快,因此,为了克服这些实际问题,提高中级无机化学教学质量,我们对中级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

1改革教学内容

1.1精选教学内容

由于学时少,教学中如果只考虑知识的全面性,每一章节都详细讲解,就不能保证课程的顺利完成,因此,我们对中级无机化学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和安排,使学生既能掌握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又能了解无机化学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教学中尽量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掌控教学内容的深度,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内容上避免与先行基础化学课程的重复,如:酸碱理论这一章的内容与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重复很多,对于酸碱质子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软硬酸碱理论、酸碱的强弱等已在基础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中有较详细的描述,在中级无机化学教学中,课前布置给学生复习,把重点放在这些理论的应用上。例如,用多种理论多角度解释AgX在水中的溶解度,水解的机理,如何用极化理论理解酸碱的强度等。不但重点突出,又启发式教学明显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协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质量。再如:配合物化学这一章中关于配合物的分类、配合物形成的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等内容已在基础无机化学中有较详细的讲解,而且,化学教育专业还开设了配位化学选修课,这部分内容学生已基本掌握,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然后针对教学内容通过探究式提问的方式,如:不同配体的铜离子配合物的颜色问题,哪些构型的离子存在姜泰勒效应等,让学生先回忆所学理论,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级无机化学的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先行课程从未出现的知识上,如反位效应、配合物的电子光谱、有效原子序数规则、Wade规则、硼烷及其衍生物、冠醚、穴醚、超分子组装等概念,这些知识的难度较大,教师做详细的描述。这样即克服了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的困难,又突出了重点难点及新知识的讲授。

1.2注意学科交叉增加新知识反应现代科研成果

目前,无机化学的发展迅速形成了很多边缘学科。与物理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纳米材料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等边缘学科[3]。因此,在精选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将无机化学的前沿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成果引入中级无机化学的教学之中,这些知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各前沿领域的新研究成果的了解,提升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及科研能力。如:讲授羰基配合物和N2配合物时,介绍分子模拟固氮及相关的新的研究成果、制备原理、制备方法及其现实和潜在的应用等,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此类配合物形成后键能、键长的改变来引导学生讨论红外光谱的特征,从而使学生不仅对所介绍的新内容增加感性上的认识,而且还初步了解了相关分析测试方法,同时也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研究热点、研究现状、研究过程和研究思路有较深入的了解。也使学生初步了解测试手段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运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给今后的毕业论文工作打下了基础。因此,在中级无机化学教学中,有限地加人这些新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1.3在中级无机化学教学中增加专业英语词汇

我校化学专业已经开设了专业英语课,但由于学生平时接触不多,熟练记忆的很少,我们在中级无机化学教学中增加专业英语词汇,有意识地把最常见的有关化学专业英语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熟记和阅读化学专业英语文献,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实行双语教学。例如:磁性(Magneticproperties),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alenceShellElectronPairRepulsion),分子轨道理论(Molecularorbitaltheory),电子转移反应(Electrontransferreactions),取代反应(Substitutionreaction),周期反常现象(PeriodicAnomalies),冠醚(Crownethers),超分子化学(Supramolecularchemistry),分子识别(molecularrecognization),超分子自组装(supramolecularself-assembly),闭式(Closo),异构现象(isomerismphenomenon),电子光谱(Elecironspectrum),反应动力学(Reactionkinetics),反应机理(Reactionsmechanism),让枯燥的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的联系起来,为今后学生读研或毕业论文查阅外文文献和书写英文摘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改革教学方法

(1)探究式课堂教学,以探究为主,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的新的教学理念。该方法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结合中级无机化学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或讨论提纲,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让他们多讨论和交流,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2)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有效地把学生的学习、创新和科研兴趣与学习、创新和科研过程统一起来,有效地训练本科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理解中级无机化学的教学要求和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采取如下措施:引导学生撰写中级无机化学小论文,如对于碳的同素异形体石墨烯的内容,就可以以小论文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经归纳、整理、分析和写作等多个环节的训练,使书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习兴趣。(3)在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多元化的立体混合式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些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局面,而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结合起来。

3改革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主要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同时采用网络教学来弥补现代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某些缺陷,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自己制订学习速度和选择学习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处理好多媒体、网络教学等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做到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就能提高中级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毅红,马名驹,周碧松.创造力的培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王明召.中级无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育,2012,33(9):81-83.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级氧化技术;生物处理;联合作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有机污染越来越严重,有机污染中的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也成为环保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1]。大量研究表明,高级氧化工艺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有效方法,但是,高级氧化工艺在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并不多,原因是各种高级氧化工艺的运行成本都很高,一般的企业在经济上无法承受[2]。近年来,环保工作者尝试将高效但运行成本高的高级氧化技术与低成本的生化处理工艺联用于多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的处理,以期在低成本下实现难降解废水的达标排放。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一技术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1、高级氧化技术

难降解有机物不被或很难被微生物分解。这类污染物包括多环芳烃、卤代烃、杂环类化合物、有机氰化物、有机磷农药、表面活性剂、有机染料等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其共同特点是毒性大、成份复杂、化学耗氧量高。

高级氧化技术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1894年Fenton揭开了高级氧化技术发展的序幕。高级氧化技术主要是通过氧化剂在催化或非催化条件下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降解的一类技术。其运用氧化剂、电、光照、催化剂,在反应中产生活性极强的自由基,使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开环、断键、加成、取代、电子转移等,使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转变成易降解小分子物质,甚至直接生成CO2和H2O。石建军等用Fenton试剂处理石油添加剂MTBE得到了较好的效果,高永光等对自制的V—O型高级氧催化剂处理污水的氧化技术进行了研究 [3]。李绍峰等利用UV/H2O2技术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高级氧化技术包括湿式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及光催化氧化法等。其中湿式氧化法(WAO)是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一种处理高浓有毒、有害、生物难降解废水的有效手段,该方法在日本和欧美等国家已有工业化的应用,而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才得到重视。超临界水氧化法(SWAO)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氧化技术,它是利用水在临界状态下的良好性能,氧化有机污染物使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等无机小分子化合物,该法的优点是反应效率高、无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超声波处理方法同样不会带来二次污染,但成本较高,仍处于试验阶段。光催化氧化法是在催化剂和紫外光或可见光作用下,有机污染物或催化剂由于光辐射的作用而发生相关有机污染物氧化或矿化降解反应的过程,因其经济、无二次污染、反应条件温和氧化能力强等优点而发展迅速。目前研究较多的包括TiO2和Fenton(Fe2+(Fe3+)/H2O2)光催化方法和技术,其他的方法还有电化学氧化技术、微波处理技术和常规化学氧化技术以及各种高级氧化技术特别是声、光、磁、电等物理能场技术的组合使用,也成为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

2、高级氧化技术和生物技术联用

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将烃类有机物或其他有机物转化为无毒物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水、二氧化碳和微生物细胞组织。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已经取得广泛的成果,根据不同的机理,形成了许多技术,包括共代谢技术、缺氧反硝化技术、高效菌种技术、细胞固定化技术和厌氧水解酸化预处理技术等【1】。

生物处理技术费用较低,其通过微生物代谢实现对污染物的去除,是污染物治理中最完全和清洁的技术,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生物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缺点是处理效率较低,运行不稳定。而上文提到的高级氧化处理技术虽然效率高,但是成本偏高;由此可见两者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若把两者耦合,用于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就可能实现高降解效率低运行成本。因此,近年来在难降解有机污染治理中高级氧化和生物处理两者的耦合研究成为热点。李川等对耦合光催化与生物处理4—氯酚废水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在多级耦合系统中由于光催化与处理与生物处理协同作用,使耦合处理效率大大提高。钟理等对高级氧化—生化耦合技术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用作回用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论表明小剂量臭氧高级氧化—生化耦合技术可取代现活性炭处理技术降低处理费用和活性炭(无法再生)产生的固体污染物的二次污染。

3、结论和展望

一方面,从研究者大量的研究成果可知,每一种单一的高级氧化技术都难以同时达到对废水中多种难降解有机物的高效低能耗低物耗处理效果,而两种或两种以上高级氧化技术的组合应用,则往往会获得大大高于单一方法的处理效果。因此高级氧化技术的组合使用成为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高级氧化技术和生物技术各有优缺点。高级氧化技术全程处理成本较高,可以作为有机废水的预处理,以提高废水的生物可降解性,再用微生物降解处理,这样可以扬长弊端,降低成本,同样达到预期处理效果。因此,在有机物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中,高级氧化和生物处理及两者耦合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杰.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技术进展.环境科学与技术[J]增刊.2005,28:187~189.

[2]曹国民,盛梅,刘勇弟.高级氧化一生化组合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化工环保[J].2010,30:6~12.

[3]高永光,胡振琪.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J].2006,25:146~149.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无纸化 Access

我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始于1994年,分设四个等级,在校大学生以参加二级考试为主,随着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们越来越重视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特别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多年来我校在计算机等级考试科目的教学与考试组织中投入的了大量的精力,高效地组织了三十余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吉林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即将在部分科目上进行较大的改革,作为指导教师和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须认真分析考试改革方式,及时调整应试策略,以期使教与考更加顺利。

一、 考试形式改革,部分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

从2012年9月起,吉林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进行部分改革,主要为:二级VB、VFP、ACCESS三个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取代传统考试模式,即把原笔试部分移植到计算机上操作,并与传统的上机操作部分合并为一套试题,统一在计算机上作答。实行无纸化考试后,原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不变,考试时间为13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选择题40分,上机操作题60分。总分达到60分且上机操作题达到36分,方能取得合格证书。以上三个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后没有取得合格证书的考生,下一次考试需重新以新考生身份报名参加考试。

二、 无纸化考试的优缺点分析

1.无纸化考试的优点

无纸化考试是计算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优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①对考生做到公平、公正合理,避免了传统的作弊现象。②无纸化考试与试题库相结合,提高了试题的科学性。考试时,同一个考场中,学生的考试题目不同的,这为维持考场纪律提供了方便,有效制止了各种作弊。③无纸化考试大大减少了人力,使教师从繁重的出题、阅卷中解放出来。考试出题、阅卷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的,大大降低了出错的概率,提高了阅卷质量。

2.无纸化考试存在的问题

无纸化考试在纳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初期,肯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内软件行业的突飞猛进,这一考试方法将日渐成熟。目前看来存在几个问题:①学生不熟悉无纸化考试,考前需进行专门的讲解说明。学生在考前应知道如何得到试题,怎样在计算机上作答,如何正确有效地保存结果。从每场考试都会有学生因将所做题目的正确结果错误存储而不能得分的情况来看,考前进行环境模拟的讲解是非常必要的。②考试范围受限制,题库建设的难度大。新考试大纲中有选择题和操作题两类,去除了原笔试中以公共基础知识占主体的填空题。对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考核难度有所降低,考点覆盖范围有所缩减。对原笔试中程序分析题也将失去考核意义,考生完全可以在所考软件环境中运行程序得到结果,而不通过理论上的逻辑分析来进行。

三、参加吉林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一些对策

针对无纸化考试的题目形式,我们透彻分析考纲,虽然原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不变,但是考试时间和题型的变化指导我们及时调整教与学的侧重点和方法。

下面我们以Access为例进行分析。Access的界面风格以及在日常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它倍受考生的青睐。Access提供了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等七种用来建立数据库系统的对象,是考试中的主要考点;提供了多种向导、生成器、模板,使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界面设计、报表生成等操作规范化;为建立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方便,也使得用户不必编写代码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数据管理任务。其存储方式单一,所有操作对象存储于一个.mdb文件中,无须单独保存查询、窗体等对象;界面友好、易操作。在以往的笔试+上机的考试方式中,很多考生因为笔试或上机单科通不过而不能取得考试合格证书,近几年的成绩分析表明笔试通过率相对较低,而上机考试一次性通过率相对很高,其原因主要在于:上机考试侧重点是对表对象的各种操作能力,如建立关联、设计查询、窗体及报表等,考生们通过ACCESS软件的大量操作练习,能够熟练掌握其基本对象的使用。

无纸化考试的主要变化为:原笔试时90分钟完成100分的35道选择题和15个填空题,改为在机器上作答的40分选择题,原90分钟完成的100分上机题改为60分(及格分为36),且不再限制笔试和上机各自答题所用时间,而统一计时为130分钟。从这些数据中可见,原笔试的比例缩减了,而上机题的比例加大了,由原来的理论与上机1:1,调整为2:3,并且单独对上机考试做了60%的及格率的要求,这样就要将答题时间按照比例很好的平衡,更要在复习应试时有所侧重。我们可以看出新形式下更加注重上机操作能力考核。

结束语

无纸化考试方式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对实际操作能力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视程度,并且提高了考试组织的效率和考试的公平性,契合我国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理念的需要。因此,无纸化考试在某些科目试行后,将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各级别、各科目中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 张桂杰,张晓贤.大学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分析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5):87-88.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232

1 液压机械无级传动原理及分类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MCVT)是基于17世纪中叶帕斯卡提出静压传递原理,与机械传动相结合的新型传动装置。变速箱系统可分为两部分,液压系统和机械系统。液压系统主要由泵和马达组成,机械系统主要由机械传动部分组成。功率流由发动机输出后经分流机构分成两路,一路经液压系统传递,另一路经机械系统传递,最终通过汇流机构实现功率汇流,并向后传动部分输出。HMCVT结合了液压传动功率大、可实现无级变速和机械传动效率高的优点实现了发动机功率的有效利用。

由于液压机械传动采用分流和汇流机构,因此可根据功率分流与汇流的形式入手,将液压机械传动方式进行分类。分、汇流形式有定轴齿轮副和行星齿轮机构两种[1]。从加工工艺及成本来讲,分流机构以定轴式居多,汇流式以行星式居多。根据液压传动系统的变量元件的不同可分为变量泵与定量马达、定量泵与变量马达、变量泵与变量马达三种调速回路系统。

2 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的特点

2.1 传动功率大、效率高

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系统采用了机械传动部分传动效率高的优点和液压传动部分传动功率大的特点,结合了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的优点,同时规避了两者的缺点,使得液压机械无级传动传动功率大,传动效率高,相比于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传动功率增大了2倍,效率提高30%左右。

2.2 可实现自动无级变速

液压装置与机械装置的结合实现了机械有级变速基础上的无级变速,使车辆运行更加平稳。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系统可采用改变变量泵排量的方式实现车辆的自动变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驾驶员的驾驶强度。

3 应用现状分析

3.1 国内应用现状

国内对于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的研究起于上世纪70年代,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最为深入,主要集中在坦克和履带装甲车辆等重型车辆的传动方向。魏超教授对HMCVT在换段过程中的冲击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汇流行星排三构件的转速在换段时刻有突变是形成冲击的根本原因[2]。倪向东副教授对HMCVT的速比匹配进行了研究,从而实现了拖拉机在不同的工况模式下发动机转速转矩的匹配。河南科技大学周志立教授研究了充油压力和充油时间对变速器的换段品质的影响。重庆大学孙冬野教授着重对变速箱的起步控制进行了研究,制定了起步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国内很多高校都对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设计、控制、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吉林大学、燕山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中国农业大学毛恩荣教授等则对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南京农业大学朱思洪教授研制了200马力负载的HMCVT,并进行了各类加载与自动控制的基础性实验。这些研究促进了我国HMCVT的研发和应用。

3.2 国外研究现状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原理提出于上世纪初,但由于液压元件制造精度和控制技术水平的限制,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达到商品化,并开始在军车和重型汽车上应用。GE公司继研制了HMPT-100和HMPT-250液压机械分流传动后,上世纪70年代又研制了集变速转向于一体的新式三段式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系列产品HMPT-400和HMPT-500等。德国RENK公司研制了用于汽车Andi100的HMCVT,Komatsu公司研制的HMST也为液压机械无级传动装置,于1982年由日本防卫厅第四研究所试验成功。德国变速箱专业生产公司ZF也推出了先进的S-Matic和Eccom系列HMCVT产品[3]。如图1所示。

HMCVT在拖拉机上的实际应用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目前在国外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大、中型拖拉机上。Deutz-Fahr公司的Agrotron系列拖拉机装备了前进和倒车各四段的HMCVT,可实现传动比连续变化;Fendt公司的Vario和Favorit系列拖拉机装备了由一个行星排、两档有级齿轮组和变量泵-变量马达组成的HMCVT[4];John-Deere公司、Caterpillar公司和Komatsu公司等也在其产品中应用了HMCVT。

4 结论

本文介绍了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的工作原理以及分类,依据其传动功率大、传递效率高以及可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自动无级变速的特点,现在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工程车辆上。但是由于国内对其研究的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结构设计以及自动控制领域。而国外已经着手于液压机械无级变速车辆的起步以及换段品质的优化设计上。因此,国家应该重视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高工程车辆作业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史俊龙.非道路车辆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设计及变量泵控制性能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2012(04):6-7.

[2]刘修骥.车辆传动系统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苏锡常 外资 民营 制造业 结构

根据结构主义理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即产业结构的升级会推动经济的增长,反过来,经济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机构的升级。在苏锡常这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区域内,要深化对外资与民营经济的认识,就有必要对其进行结构上的比较。而一般情况下,衡量或比较产业结构主要是从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进行的。

一、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比较

1.集中度比较

集中度是最常用、最简单易行的表征产业结构的指标。制造业集中度的其含义是制造业中处于前若干位行业的产出占整个制造业产出的比重。本文中选取前6位行业的产出占整个制造业产出的比重来表示苏锡常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集中度。表1显示了2007年苏锡常外资与民营制造业产出前6位行业的份额以及6行业集中度。

由表1知,苏州外资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尤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在苏州外商投资行业中占有绝对优势,两个行业的产出占整个外资制造业产出的60.16%,苏州外资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为76.86%。苏州民营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纺织业这两个原材料型产业在苏州民营投资行业种占有绝对优势。苏州民营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为73.69%。

由表1还可以看出,无锡外资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与苏州类似,无锡外资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有绝对优势。经计算,无锡外资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为70 71%,低于苏州约6个百分点。无锡民营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经计算无锡民营制造业六行业集中度为66.03%。不仅低于苏州民营制造业的6行业集中度,而且还低于本地外资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

由表1同时可以看出,常州外资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经计算、常州外资制造业六行业集中度为62.42%,低于苏州14个百分点,低于无锡约8个百分点。常州民营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经计算常州民营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为69.76%。仅低于苏州,但要高于无锡,同时还要高于本地外资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这个特点是苏州和无锡所不具备的。

2.分工度比较

分工体现的是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这在产业结构评价中也是一个很重的指标。依据克鲁格曼提出的分工指数,我们可以计算得到苏锡常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分工指数,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关心三类分工。第一类是地区内部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第二类是地区间外资制造业的分工程度,第三类是地区间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第一类分工,苏州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最大,为0 904,无锡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次之,为0.824,二常州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最小,只有0.536。这说明,苏州外资与民营制造业产业间的分工协作比较明显,而常州外资与民营制造业可能是产业内的分工比明显。对于第二类分工,苏州外资与无锡外资制造业的分工程度最小,苏州外资与常州外资制造业的分工程度最大。这也说明,在苏州和无锡,外资进入的行业领域是非常相似的,对于第三类分工,苏州民营与无锡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要低于苏州民营与常州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但都不是很高。这说明,在苏锡常地区,民营制造业的同构程度是很高的。

二、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比较

制造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工业化,二是高加工度化,三是技术密集化,以下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对比苏锡常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结构。在比较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28个制造业行业按不同标准进行产业分类,结果如表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以上是从大类层面进行的划分,因此存在着一定的近似性。对轻工业、重工业的划分主要参考了张军著作中的分类,而且这样的划分与一般统计年鉴中所列出的轻、重工业包含的行业种类有所不同,但差别不是很大。在按原材料工业和加工组装工业进行分类时,并没有把制造业的所有大类产业包括在内,只是挑选了其中具有典型性的几种。纺织业对于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对于家具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对于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来说,前者都是原材料产业。后者是加工组装工业。对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划分主要参考了万晓光、李耀新等人的分类方法。

1.重工业化程度比较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苏锡常 外资 民营 制造业 结构

根据结构主义理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即产业结构的升级会推动经济的增长,反过来,经济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机构的升级。在苏锡常这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区域内,要深化对外资与民营经济的认识,就有必要对其进行结构上的比较。而一般情况下,衡量或比较产业结构主要是从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进行的。

一、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比较

1.集中度比较

集中度是最常用、最简单易行的表征产业结构的指标。制造业集中度的其含义是制造业中处于前若干位行业的产出占整个制造业产出的比重。本文中选取前6位行业的产出占整个制造业产出的比重来表示苏锡常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集中度。表1显示了2007年苏锡常外资与民营制造业产出前6位行业的份额以及6行业集中度。 

 

由表1知,苏州外资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尤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在苏州外商投资行业中占有绝对优势,两个行业的产出占整个外资制造业产出的60.16%,苏州外资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为76.86%。苏州民营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纺织业这两个原材料型产业在苏州民营投资行业种占有绝对优势。苏州民营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为73.69%。

由表1还可以看出,无锡外资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与苏州类似,无锡外资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有绝对优势。经计算,无锡外资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为70 71%,低于苏州约6个百分点。无锡民营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经计算无锡民营制造业六行业集中度为66.03%。不仅低于苏州民营制造业的6行业集中度,而且还低于本地外资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

由表1同时可以看出,常州外资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经计算、常州外资制造业六行业集中度为62.42%,低于苏州14个百分点,低于无锡约8个百分点。常州民营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经计算常州民营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为69.76%。仅低于苏州,但要高于无锡,同时还要高于本地外资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这个特点是苏州和无锡所不具备的。

2.分工度比较

分工体现的是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这在产业结构评价中也是一个很重的指标。依据克鲁格曼提出的分工指数,我们可以计算得到苏锡常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分工指数,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关心三类分工。第一类是地区内部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第二类是地区间外资制造业的分工程度,第三类是地区间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第一类分工,苏州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最大,为0 904,无锡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次之,为0.824,二常州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最小,只有0.536。这说明,苏州外资与民营制造业产业间的分工协作比较明显,而常州外资与民营制造业可能是产业内的分工比明显。对于第二类分工,苏州外资与无锡外资制造业的分工程度最小,苏州外资与常州外资制造业的分工程度最大。这也说明,在苏州和无锡,外资进入的行业领域是非常相似的,对于第三类分工,苏州民营与无锡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要低于苏州民营与常州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但都不是很高。这说明,在苏锡常地区,民营制造业的同构程度是很高的。

二、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比较

制造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工业化,二是高加工度化,三是技术密集化,以下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对比苏锡常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结构。在比较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28个制造业行业按不同标准进行产业分类,结果如表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以上是从大类层面进行的划分,因此存在着一定的近似性。对轻工业、重工业的划分主要参考了张军著作中的分类,而且这样的划分与一般统计年鉴中所列出的轻、重工业包含的行业种类有所不同,但差别不是很大。在按原材料工业和加工组装工业进行分类时,并没有把制造业的所有大类产业包括在内,只是挑选了其中具有典型性的几种。纺织业对于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对于家具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对于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来说,前者都是原材料产业。后者是加工组装工业。对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划分主要参考了万晓光、李耀新等人的分类方法。

1.重工业化程度比较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重复提取理论;无机化学;编码和提取;学习绩效提升

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是美国的研究者Karpicke[1,2]在“提取过程对学习的促进”研究中得出的理论成果,他认为重复提取比细化学习更能促进学习的发生和记忆的保持,“信息编码”是将信息存入大脑的学习过程,“信息提取”是回忆存入大脑中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输出的过程[1-3]。笔者根据对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11-2012级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以及学校的教学要求,以提高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为宗旨,在2013-2014级应用化学专业的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法转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以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通过实践对比平行班的学习成绩得出结论: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更有助于学生的信息“编码和提取”,在无机化学原理和元素化学教学中均具有可实践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绩效明显提升。

1确定用对比分析法考核“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的教学实践效果

1.1确定“重复提取”理论实施过程中的不变因素

(1)笔者一直担任徐州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的无机化学教学工作,且致力于提高无机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其他专业的无机化学教学工作由其他教师承担,但具有相同或更高的职称/学历,不会因为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导致对比误差。(2)同一年级的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入校分班时被平行分班。平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化学知识背景相似,学习的接受能力相近。同年级中应用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对专业基础课的要求一致,且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同,并有相同的科目等级要求。不同年级的学生背景之间差异性不容易比较,但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在入校的录取分数上均为二本分数线上3-5分,因此可认为同年级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年级的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背景相近。(3)在理论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定量考核实施效果所用试卷题目有区分度,但历年来应用化学专业的期末试卷的难易程度相当。由于大学的教学课程原则上一个专业只开设一次,为了比较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可实施性,我们选择从相同/相近专业的平行班进行比对分析。

1.2定性分析重复提取理论的可适性

在徐州工程学院的无机化学教学大纲中,课程内容分两个学期进行,无机化学上下册分别对应的教学内容是化学原理和元素化学。笔者将重复提取理论指导教学过程的班级视为实验班,以普通教学指导教学过程的班级视为平行班。首先选择在元素化学教学中进行重复提取理论的实践应用,根据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和配合度,确定了该理论的可适性。然后再将该理论用于逻辑性强、理解为主的化学原理教学。

1.3定量分析重复提取理论对学生学习绩效提升效果

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量化标准,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班与平行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包括知识点得分率的数据,确定重复提取理论在元素化学和化学原理教学中的效果,得出重复提取理论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是否具有可实施性。

2围绕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开展的教学研究

2.1常见教学改革指导下的元素化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实施

采用普通教学改革实践指导2012级应用化学专业1、2班(下文简称“12应化1、2”,其他年级同)的元素化学教学,通过运用常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注重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注意举例与生活相关的练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要引入最新的科研动态和专业知识前沿,培养和提高利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元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4,5]。(2)教学中体现“三分教七分学”中“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但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注重利用化学原理解释元素化学中的知识点,从多个相似的“个案”中找“规律”。简单而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化学原理的知识与元素化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要利用化学原理解释现象。

2.2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在元素化学教学中的教学实践

2.2.1确定理论实施对象和重复提取的内容第一,选择13应化2为实验班,是由于学院的教学任务实施规定我担任应化专业的任课教师;第二,确定元素化学教学作为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实施的内容,是缘于元素化学中记忆性内容较多,零碎的记忆片段是学生容易遗忘,或者容易混淆的。同时又因为元素化学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点。2.2.2重复提取理论的元素化学实践教学结果比较表1为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12应化1、2,13应化1、2在元素化学期末考试中的情况分析。在元素化学的教学中,13应化2为实验班(运用重复提取理论指导教学实践),13应化1和12应化1、2为平行班(运用普通教学改革方法指导教学实践)。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表1的数据,实验班的高分数段(>80)人数明显多于平行班;平行班的3个班级中在各分数段的人数相差无几。与之相对应的实验班的不及格人数也大为减少。这个结果初步表明该理论在元素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能够促进和提高元素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2.3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在化学原理教学中的教学实践

通过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对元素化学的教学提升效果,以及该理论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我们将该理论用于原理性强、理解能力占学习主导的无机化学原理教学。以2014-2015学年第1学期同时学习无机化学原理内容的14应化1、2和14化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2为研究对象,其中14应化2为实验班,其他班级为平行班。表2和表3给出了4个班级在期末考试中的成绩(各分数段的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百分比,以及不同题型的得分率)。通过平行班与实验班的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第一,实验班的高分数段人数明显高于其他3个班级,且不及格人数也显著下降。第二,实验班在各考查点的得分率均高于平行班,且在计算题和选择题的得分上占有领先优势。结合表2和表3的数据,从考查题型的得分率分析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对无机化学原理教学的提升,体现在:第一,就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言,重复提取理论的“编码”过程有助于学生巩固大脑中的存储信息,并灵活提取“编码”、解决相关问题。第二,在提高题与难题的灵活性考查方面(如计算题和简答题),重复提取理论有助于锐化试题的区分度,在发掘学生思维广阔性和全面性的同时,更是提高了学生水平的区分度,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在理论研究时提供深入的空间。第三,在有意识地重复提取理论教学的知识灌输下,学生对信息的“编码和提取”切换模式更加灵活,避免了对考题模棱两可、无从下笔的情况,高分人数增多。

3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在无机化学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契合路径

3.1选择适当的提取方式

所谓重复提取是大脑中储存信息的互相交换,并能以语言或者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施教者(教师)“因材施教”地根据授课内容和知识授体(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提取方式。在选择提取方式上应该注意:(1)注重知识授体的知识接受能力,根据其学习接受能力的强弱,灵活选用合适提取的内容和方式。(2)在注重知识授体对信息的“编码和提取”的同时,不能忽略施教者的“信息输出”过程。相对而言,学生的“信息输入”过程(即编码过程)比施教者的“信息输出”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3)留有“知识空隙”的教学过程,有益于刺激学生对“未输入信息”进行编码或“未来信息访问”的渴求。这里的“知识空隙”是需要教授的知识点,亦是学生可以经过思考、研讨、查阅文献后获取的知识。(4)重复提取的方式与提取时间或提取间隔有联系。比如,学生在学习高中时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点时,第一次提取需要注重原理或概念等基本知识;在第二次提取的过程中可以增加灵活、通过动脑思考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第三次提取可以利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知识点进行。对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而言,可以直接进行上述第二、三次的提取。提取的形式以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教学内容为目的。

3.2重复提取≠重复考试

(练习),要进行有信息反馈的重复提取传统意义上的重复提取可能意味着重复学习与重复考试。在笔者所在的学校,部分教师采取传统的讲授法完成教学进度,学生多通过重复学习的方式强化大脑进行“信息编码”,教师通常根据练习题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练习相对来说是一种缺乏知识广度、经不起实践考量的学习方式。根据卡皮克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有信息反馈的提取比重复学习更能促进保持记忆[1-3],即有意识的提取模式(注重回想练习)更能促进记忆保持。因此我们在该理论的实践过程中注重反馈提取结果,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就学生而言,学生往往会忽视对学习有实际促进作用的因素。一方面,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部分学生模糊了学习的本质,纯粹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漠视知识渴求;此时,即时地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成为提高知识吸收效率的有效手段,利于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也是绝大多数学生忽视的,他们往往不善于掌控课堂的节奏,在施教者创造的“提取环境”中无所适从,或毫无察觉。因此如何更好地调试学生记忆库里“存储的编码”就显得尤为重要。重复提取理论恰恰可以在这种境况中发挥它独特的魅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有导向性地“检索编码”,以顺利“提取信息”。教学方法是随时体现重复提取过程的最佳选择途径。笔者在实践中意识到,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的过程中都包含多种“提取”活动。此外更要注重在传统讲授式教学中注入“提取”的成分,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活泼、兴奋的状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记忆效果。

3.3确定重复提取的时间间隔

提取的时间间隔是指在两次提取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有扩展型提取(在提取练习中逐步加大重复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等距型提取(在提取练习中保持相同的时间间隔)和收缩型提取(逐步缩短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5]。在我们重复提取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扩展型提取完成提取目标。通常在新内容讲完以后的次周对已学知识点进行回顾和分析,在学完该单元后会进行第二次的提取过程。第三次的提取是在后续学习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提取”机会。重复提取的内容是知识单元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重点,以及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实践或应用。

3.4创造提取机会[5],促进意义学习

通过笔者运用重复提取理论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来看:第一,重复提取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核心是施教者的引导,施教者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第二,铺设学习情境设计,有利于创造“提取机会”,能有效加深理解判断,使学生无意识地参与知识的“编码和提取”。第三,学生有先入为主的知识诉求和学习目的,能促进知识的“编码和提取”。笔者认定教学实施过程是上述过程的综合运用,亦与施教者的教育理念、授体的知识背景息息相关。在重复提取理论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用已学的知识点”解释或理解“新知识”。施教者在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根据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知识授体的接受能力及时调整提取方法和提取信息,以达到教学“输出旧信息——输入新信息”的目的。即便在提取的时候出现学生遗忘学习内容的情况,但是通过提取活动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提供一次查漏补缺的过程。举例如下:(1)在新学习氧化还原平衡的原电池电动势理论计算的内容时:恒温恒压-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如何根据已经学习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出原电池的电动势?第一,积极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中“提取信息”。A.从“恒温恒压-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中检索信息,学生提取的信息为:已经在热力学部分讲过的“判断反应自发进行方向的判据-自发进行的反应,其吉布斯自由能变小于零(∆G<0)”。B.“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有电流通过,也就是说系统做电功(非体积功);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对于电功的计算方法:电池的电动势与电路通过电量的乘积(W电=EQ=EnF)”。第二,教师及时进行“信息输入”。“根据热力学原理,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系统吉布斯自由能变的降低值等于系统所做的最大有用功”,学生则即时地进行“信息编码”。第三,学生根据“编码和提取的信息”,得出通过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计算出原电池的电动势的方法:∆G=-W电=-EQ=-EnF。(2)在后续的几个学时继续学习“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时创造“提取环境”,使学生积极“提取信息”,判断反应进行方向。根据∆rGm=-EnF=nF(E+-E-):∆rGm<0E>0E+>E-反应正向进行∆rGm=0E=0E+=E-反应处于平衡态∆rGm>0E<0E+<E-反应逆向进行通过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探索,在进行了该理论实施前后的教学效果对比后,我们分析得出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可以有效提高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发掘了学生更多的学习能动性,在量变的学习方法下促成质变的进步和飞跃。笔者真诚希望通过无机化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的实践经验能给其他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以希望教育同行们可以在各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运用重复提取理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Karpicke,J.D.;Roediger,H.L.Jouran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Cognition2007,33(4),704.

[2]Karpicke,J.D.;Blunt,J.R.Science2011,331,772.

[3]赵国庆,郑兰琴.中国电化教育,2012,No.3,16.

[4]颜鲁婷,唐爱伟,刘博,段武彪,戴春爱,刘连云.大学化学,2015,30(1),31.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国资产证券化;次级债危机;启示

中图分类号:F038.1文献标识码:A

自2007年8月全面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通过愈演愈烈的演变,已成为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一场金融风暴。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资产证券化仍然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从这次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稳步健康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一、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组流动性较差但预计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安排和组合,对其风险、收益要素进行分离和重组,并实施一定的信用增级,从而将组合资产的预计现金流的收益权转换成可以出售和流通、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或收益凭证型证券的技术和过程。由于企业在出售资产进行证券化的同时,由外部主要是资本市场取得资金的融通,因此证券化是一种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进行外部融资的过程。

二、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2005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的ABS和中国建设银行的MBS产品已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工作正式启动。2005年3月,根据国务院的批示要求,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协调小组成立,为我国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创造了条件,也为今后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即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分别发行了信贷资产支持证券(CLO)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正式启动。至2008年底已有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东方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发行了资产证券化产品。

三、关于美国次级债市场的运作机制及其流程概述

资产证券化由最先的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到汽车贷款的证券化发展到信用卡贷款和应收账款的证券化,经历了一个从不动产证券化到动产证券化的过程。美国次级债市场的兴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次级抵押贷款的产生。由于次级抵押贷款是银行针对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发放的,利率比优质贷款产品普遍高2%-3%。因此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2001-2004年,美国新经济泡沫破裂后,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实施低利率政策,并实施了宽松的房贷政策,鼓励人们消费买房,刺激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繁荣发展。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就是次级债。将次级抵押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组成资产池。2.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出售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3.完善交易结构,进行信用增级。4.信用评级。5.安排次级债券销售,向抵押贷款公司支付购买价格。6.次级债证券挂牌上市交易,资产售后管理和服务。

四、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无法继续偿还次级债贷款最终导致了全球的金融危机。资产证券化仅仅是一种金融工具,美国此次出现次贷危机并不是证券化这个工具本身的问题,而是美国经济存在的更多深层次的原因。1.贷款审批环节的疏漏。对借款人资信审查的放松,给无长期还款能力的人放款,使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蕴含了巨大信用风险。2.监管机构监督不力、利率大起大落。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在过去的三年,美联储又连续17次升息。而基准利率的提高相应推高了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使一些低收入者逐渐出现还款困难甚至无力支付房款。3.房产市场价格泡沫的破裂。当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时,以这些贷款为基础资产的债务抵押债券价格也不断下跌,最后导致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危机,甚至宣告破产。4.证券化产品与衍生工具形成的杠杆效应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各当房产市场下挫时,资本市场呈现出多米诺骨牌效应。5.评级公司的非独立性进一步促进了次贷危机的发生。由于评级公司直接参与衍生产品的设计并为其提供评级,利益冲突无可避免,独立性严重缺失。

五、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一些启示

当前虽然我国没有典型的住房次贷市场,但有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大信贷规模和追求高额利差,放松了贷款风险评估,已经滋生了大量的不良贷款风险。因此,中国银行业应积极地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总结经验,降低风险。1.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需要一个成熟的、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资本市场,形成大量、持续、稳定的长期资金供给。2.根据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和我国银行的实际,选择重点资产稳步推进。美国次级债危机表明,并非所有的资产都适宜于证券化。另外,信息的不透明将导致很高的成本,投资者难以判断资产的真实价值,并且融资的代价过高,使资产证券化失去应有的意义。3.培育一批被市场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信用评级机构及相应的信用评级规则可以说是资产证券化成败的关键。

结语: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逐渐成熟、融资效率提高的必经之路。虽然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但中国不能因为市场走得过快或者制度没有跟上就否定市场,当然也不能因此就否定资产证券化。我们应在充分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推行适合中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又好又快发展,逐步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董金玲,刘传哲.美国次级债市场的运作机制及其危机启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

[2]王静,林琦.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J].财经科学,2008,2

[3]赵海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给我国信贷市场的警示[J].科技创业,2008,2

[4]何红连,左相国.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影响及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08,1

[5]理查德•比特纳.美国次贷危机真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6]何小锋.投资银行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刘向东.资产证券化在全球的最新发展[N].上海证券报,2006,6,5

[8]潘彩虹.我国资产证券化瓶颈问题及解决对策[N].证券时报,2006,3,21

[9]杨涛.中国资产证券化:任重而道远[N].中国经济时报,2006,7,6

[10]李圆.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J].国际经济,2008,7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现代化;规范化

基金项目:丽水学院教学研究项目:“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与规范化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9JY03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106-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都成立了诸如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商学院之类的二级学院。伴随着高校的升级、升格、合并和扩招,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二级学院的规模越来越大,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由于大部分高校二级学院成立的时间不长,一切从零开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档案不全、材料散乱、分类混乱、案卷标题、目录不规范、电子设备陈旧、电子技术落后、缺乏专职管理人员或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下等等,这一切都直接影响了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目标的实现。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短期目标或最低目标,也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目标无疑就是迎接高校评估检查,长期目标或最终目标则是实现高效、科学、有序的档案管理。这两个目标都要求档案管理规范化与现代化。

二、相关的概念

我们有必要先界定“二级学院”的定义。“二级学院”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二级学院是指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或者说是一种新型的高校,名曰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即指引进社会资金,由本科院校成立或帮助成立的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校舍,进行独立教学管理并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1]或者称为“独立学院”,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产物。广义的二级学院,是指所有以“学院”二字为后缀名的高校下属的任何一个学院。本文中所论说的“二级学院”,应该是属于广义上的二级学院,但又不完全等于广义的二级学院,因为我们把国有民办的独立二级学院排除在外,严格的说是中义的二级学院,即指高校下属的以“学院”二字为后缀名的,从原来的系部发展而来的,没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院。

二级学院档案管理,是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各类二级学院档案。二级学院档案管理规范化指二级学院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按照高校档案分类方案标准和规范,对二级学院各类档案进行规范化系统管理。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数字化管理技术对二级学院各类档案进行记录、存贮、整理、保管、编目、检索、研究及其利用等。[2]

三、二级学院档案管理规范化与现代化之关系

要实现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首先要做到档案管理规范化。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打下了基础。二级学院档案管理要切实执行《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按照《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的著录标准,从检索语言、目录著录、名词术语、信息代码、馆库建筑、技术设备、档案载体、档案分类整理、档案统计等方面全面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这无疑为二级学院的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二级学院的全部档案都可轻松地借助计算机辅助处理,借助于档案软件系统外在计算机的存储资料库上大量档案数据进行档案查询利用。输入计算机各种档案数据和有关内容特征信息,如文件题名、责任者、主题词或关键词、日期、保管期限等,都具备了用于机上检索的基本条件及功能要求,这就为档案信息网络的创建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促进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要求规范化。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法规,主要通过计算机及其网络进行电子档案信息的搜集、整理与传输。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数据格式、软件程序和技术标准。电子档案不标准规范,档案软件五花八门,档案管理没有统一标准、统一规范,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就势必影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的进程。所以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也必须纠正各自为政的现状,认真贯彻实施《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CAD 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规范》等国家标准,使用既符合档案信息化规律,又符合国家技术规范标准和档案部门业务工作实际的应用软件,才能最有效地使二级学院档案管理为教学科研服务。

四、实现二级学院档案管理规范化与现代化之对策

第一,增强意识,主要是增强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理论意识、人才意识、责任意识等。

首先是增强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理论意识。从高校领导到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再到专职档案管理人员都存在档案管理理论知识不足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识不强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所以不少二级学院领导都对档案管理重视不够,只是迫于评估检查的压力,走走过场,档案意识薄弱,没有真正的把二级学院的档案管理当作一件重要事情来抓,在领导的影响下,管理人员当然也没有动力去认真学习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这就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所以,从学校领导到部门领导都应该增强档案理论意识,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档案理论意识,努力构建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规模和方法相适应、与高校发展相适应的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体系。

其次是增强人才意识。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存在较为严重的人才不足和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大部分高校由于各个二级学院都有自身的困难,人员编制的确紧张, 很难抽调专职人员出来,所以二级学院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由行政秘书或教学秘书兼任,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这样就很难全心全意投入档案管理工作。还有不少兼职档案员,身兼数职,既是教学或行政秘书,又兼档案管理员,又兼授课教学,还兼二级学院其他杂活,以致兼职档案员形同虚设,没法履行职责。用人上的随意性,频繁换人,也很大程度影响档案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二级学院很少有档案、文秘专业的教师管理档案,也很少对兼职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复合型的档案管理人才更是贫乏,这无疑也制约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的前提是人才现代化。要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当务之急是努力培养或大力引进一批既有档案管理的理论素养,又有较高的计算机运用水平的档案管理人才。对现有的兼职档案管理人员除了减轻其兼职负担外,还要加强档案管理专业培训,增长其档案理论知识,提高其档案管理专业水平和计算机运用水平。只有这样,二级学院的档案管理规范化与现代化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最后是增强责任意识。二级学院档案规范化、现代化建设人人有责,全院职工都有责任参与或协助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但是二级学院档案工作是一项并不引人注目的工作,也仍有老师看不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以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思想是十分错误的,我们每个老师备课、上课、听课、考试等都与档案工作相关,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清醒地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肩负的重任,牢记各自的责任,自觉地做好自己档案材料,及时上交各种档案资料,包括纸本、电子本都应做得规范,这样就可以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一些负担,这也无疑有利于档案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感当然要更强,务必把档案工作真正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始终充满激情,脚踏实地,努力创新,在档案管理领域做出突出的成绩。

第二,提高水平,主要是提高档案管理专业水平和现代化科技水平。专业水平的提高我们前面已经论及,我们这里重点阐述现代化科技水平的提高。现代科技日新月异,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大量电子文件应运而生,无纸化办公的步伐日益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档案规范化、现代化管理不断提出了新的课题。自古以来,从甲骨、金石、木竹发展到纸张、录音带、录像带,以及到现在储存电子文件的磁盘、光盘,每次档案载体的变化都会给档案工作带来深刻的变革,电子文件的产生,改变了传统观念中对档案的理解,其形成、归档及其传送、存储、保存等管理均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所用技术、方法有质的不同,可以说是文件管理的一场革命。新世纪里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将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海量存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开发利用的综合环境。其中计算机技术是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的最重要的技术基础,其他技术都必须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发挥真正的效用。如果我们对电子文件的归档及电子档案的管理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必将会给档案工作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二级学院普遍存在现在技术设备简陋、管理人员现代科技水平低下的问题,所以我们既要加大现代科技设备的投入,又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现代科技水平,这样才有可能尽量减少档案工作的不必要的损失。以档案的维护为例,不少二级学院常常忽略这个问题,可是,档案资料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点, 一旦遭到损坏将难以弥补,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熟练运用防火、防盗、防霉变、防磁化、防病毒攻击等软硬件设施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对档案资料的维护,加强对资料信息的备份,以保证档案资料安全和长期保存。

第三,恪守标准,依法依章办事,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制定档案规范标准。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实现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而计算机的高效率必须建立在档案管理业务和技术标准化的基础之上。[3]对于杂乱无章、没有一定规范的档案业务,计算机是无法进行管理的。档案存储也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否则在存储系统的功能、存储介质的质量、还原性阅读、计算机检索等方面会造成许多困难。要实现网络化传递和交流,更需要标准化,没有相应的设备标准和语言标准、通信标准、联接标准,会使网络的联接大为复杂,甚至成为不可能。[4]所以二级学院的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制定档案规范标准,既包括档案管理业务标准,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等;又包括档案著录标准、标引语言和标引规则标准、目录组织标准、档案编纂标准等档案信息处理标准,如我国颁布的《档案著录规则》、《档案分类标引规则》、《档案主题标引规则》等;还包括档案工作现代化技术与设备标准,如计算机数据库设计标准、磁记录交换标准、缩微复制品质量和规格标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通用标准、缩微复制设备和视听设备标准、档案术语与代号代码标准等等。这些标准对于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二级学院的大多数管理人员因为没有系统的学习这些标准,因而没能很好的执行这些标准,这与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是极不适应的。

五、小结

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校日益大众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与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动力。我国高校改革在今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的教学评估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不少高校二级学院的档案管理在规范化、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傅荣校.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管理中技术革命进程的动态审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5.

[2]李晨生.档案管理现代化[M].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28.

[3]赵中新.信息社会档案学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19.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论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与变革时运用了混沌理论,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冲突及整合作了合理的解释,但伯顿·克拉克忽略了对作为中层结构的院校层级的分析。本文试运用混沌理论对院校层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和无序进行补充分析。

混沌理论的提出是20世纪三大科学革命之一。作为与量子力学、相对论齐名的一个重大科学理论,混沌理论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革新了经典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为人类描绘了一幅全新的世界图景。随着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入,混沌理论越来越被人们看作是复杂系统的一个重要理论,即便对高等教育系统来说也不例外。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论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与变革时正是运用了混沌理论。以下先对混沌理论的涵义、特征和哲学蕴意做一简单介绍,并据此出发,试对混沌理论在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混沌理论的涵义、特征及其哲学蕴意

(一)混沌理论的涵义

混沌,亦写作浑沌,英文是“chaos”。根据大英百科全书,“chaos”一词来自希腊文“xaos”,原意指先于一切事物而存在的广袤虚无的空间。混沌理论衍生了一支被命名为“复杂理论”的相关研究。对混沌和复杂性的精深思考,使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新的模式、新的结构、新的秩序,也明白了在无秩序中隐藏着潜在的秩序。混沌理论揭示:世界是确定的、必然的、有序的,但同时又是随机的、偶然的、无序的;有序的运动会产生无序,无序的运动又包含着更高层次的有序;一种有序状态的失序允许以相当不同的方式来产生新的秩序,而且无序能带来更大的复杂性、创造性以及最终是有序本身,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有序都是有价值的或好的。所以,简单的对立的说法如“失序是坏的和有序是好的”应该被避免。

(二)混沌理论的特征及其哲学蕴意

混沌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把“表现”的无序与内在的决定论机制巧妙地融为一体。混沌理论是过程的科学而不是状态的科学,是演化的科学而不是存在的科学。它未对世界的终极状态作出完整描述,不是一门哲学学说,但它为科学与哲学本身的新结合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信息,弥补了传统哲学思想的不足。具体而言,混沌理论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和哲学蕴意。

1. 内禀随机性

内禀随机性,或称内在随机性(inner randomness)是非平衡非线性混沌系统产生的类似无规的非周期。强调随机性完全是系统自身的属性,而与外在因素无关。简单地说,混沌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一个确定性系统中产生的近似随机性,这种随机性不是外因加于系统的,而是系统的内禀随机性。任何事物都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是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混沌的机制在于系统与环境及系统内部子系统以及子系统的子系统等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严格说来,任何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都会不自觉地导致混沌,只不过混沌的程度不同罢了。

2. 初值的敏感性

对初值的敏感性是混沌系统的又一显著特征,此即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解它的一个很好的比喻就是:一只蝴蝶在北京振翅时搅动了空气,也许很久以后能使纽约产生暴风雨。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是非常敏感的,初始条件的轻微变化都可能导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混沌的特性告诉我们:要重视新生事物的初始成长;原因与结果是非对称的,简单的原因可以引起复杂的结果,反之亦然;传统的方法论必须改变,即做到: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的转变、从线性观到非线性观的转变、从简单性到复杂性的转变。

3. 混沌序

混沌运动是一种典型的非周期运动,即它是对周期运动的否定,是周期性运动的破缺。混沌研究还揭示了一种新的秩序的存在,这就是介于已有的有序和无序之间的“混沌序”。它在时间上是非周期性的,在空间上也不规整,蕴含着丰富的随机性,但却绝对不是那种完全无规律可言的混乱和无序。如果说以往的有序是一种无序性可以忽略不计的简单有序,以往的无序是一种有序因素可以忽视的简单无序,那么,“混沌序”则是一种有序和无序两种倾向都很明显、哪一方面都不能忽略的秩序,是有序与无序有机地统一。

二、混沌理论在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运用及其不足

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伯顿·克拉克将六种权力按层级排列,由底层往顶层依次是:(1)底层结构,包括第一、第二层级。第一层级是主要的运行单位——系或讲座、研究所的结合。第二层级是几个运行单位的集合,同时又是大学和学院的一部分,即学部(faculty)。(2)中层结构,即第三层级。这是最能辨认的层级,即整所大学或学院。(3)上层结构,包括第四、五、六这三个层级。它们是日益包罗万象的行政管理实体。第四层级是多校园的学术管理组织,第五层级是州、省或市政府本身,第六层级是最高级层级,即一国的政府及其有关的部局与立法机构。高等教育系统因各种权力之间的矛盾增多而变得日益复杂,系统内的活动受到各种力量的推动和牵制,其纷繁复杂的局面使人困惑。伯顿·克拉克教授把高等教育系统的这些矛盾看作是有序状态和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并找出了四类有序和无序之间的矛盾:“由学科构成的系统底层和行政部门组成的系统上层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矛盾;上层建筑内部本身产生的矛盾;基层单位所特有的矛盾;有序倾向和无序倾向互相转化的演变。”[1]这些有序和无序的矛盾,可视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混沌。伯顿·克拉克运用了混沌理论的观点,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冲突及整合作了合理的解释,打破以往被多数人认为的高等教育系统有序才为合理的思维定势,为研究高等教育系统的后来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但是,伯顿·克拉克在分析高等教育系统三大层级的矛盾时,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中层结构的分析。窃认为,在高教系统有序与无序的矛盾之中,中层结构恰恰是最不可忽视的一个层级。底层和上层并不是直接产生矛盾的,而是分别通过中层结构的传递而产生或者调和矛盾的。在此传递过程中,矛盾直接演化成了上层与中层、中层与下层的矛盾,而中层结构的自身也同样存在着有序与无序的矛盾。因此,窃认为,伯顿·克拉克引用混沌理论来解释高等教育系统,在其分析中应该增加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系统与院校之间的有序与无序

作为上层结构的系统,伯顿·克拉克对其特征的阐释令人信服:“总之,上层结构的特征是统一,它的最高信条是:系统化,再系统化,不要让任何不规则现象逃过你的眼睛。”[2]相较系统而言,院校作为被管理的对象以及相互竞争的个体,则更趋向于松散与无序。

首先,大学自治作为大学的传统和现代大学理念的支柱,驱使着大学“摆脱国家和外部集团的控制,寻求自治权”[3]。大学自治要求大学有自己的独立性,有自己的办学自。大学的任务在于提供最有利于思维、实验和创造的环境,大学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过程和模式等等都是大学自,属于大学自治的基本内容。并且,大学自治是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张维迎在《大学的逻辑》一书中写道:“如果所有学校都由一个政府机构来管制,就很难有真正的学术自由。”[4]因此,基于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出发点,院校相较系统而言,表现出以无序为主的表征。

此外,市场竞争作为外部对大学控制的一种主要方式,也驱使着院校层级的无序倾向。初始的竞争一般都是无序的,随着竞争的加剧,必要的规范增加,无序又会走向有序。“世界的经验证明,竞争,而不是政府管制,才是推动大学健康发展的有效力量,实现大学理念的保证。”[5]如比较欧洲大学以及美国大学的发展史便可知,以政府管制为主的欧洲大学便因过于的有序而失去了活力,而高度竞争化的美国大学却在竞争中激发了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进而超越欧洲大学而成了世界主导。出于竞争的需要,无序的特征总是在院校层级萌动。

总之,无论是从大学的传统理念还是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情况来看,院校层级相较系统,以无序特征为主。在与以有序为主要特征和目标的系统的博弈中,两者的角力决定着混沌的发展变化。

(二)院校与学科之间的有序与无序

院校层级在与系统的比较之中,更倾向于无序;但若与学科相比较,它却摇身一变,变作了管理者的身份。从系统的要求中附加而来的威权以及自身治理的需要,使得院校在面对学科之时,更多地倾向于有序的特征。

在以松散无序为主的学科结构面前,大学扮演坚定的领导者以及有序的管理者角色。对此,密歇根大学前任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James J.Duderstadt)在其《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一书中有相当周到的论述:“经常地,所有大学往往只是对外部压力和机遇作出反应(甚至是反抗),而不是坚决果断地采取行动去决定和追寻它们自己的目标。它们往往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重视‘怎么做’而不是‘做什么’。”[6]因此,“大学计划的实施经常被教师和工作人员抨击为官僚作风”[7]。以“自由”为名的大学教师一般“高度分裂,只在自己狭窄的学科领域工作,并反抗那些动摇他们舒适地位的变革,即使这些变革明显地能使大学从中获益”[8]。“很多教师对将大学与公司及政府机构相提并论非常恼火,他们对自己创造性的无政府运行状态极为自豪。”[9]现实的情况是:在学科的面前,院校扮演了“系统”的代言人的角色;学科的无序往往并不是直接对抗系统的有序,而是表现为与“系统”的代言人——院校的对抗上。

(三)院校自身的有序与无序

从以上分析可见,院校作为中层结构,因其角色及职能的缘故,使得其本身就成为一个矛盾体。占优势的到底是有序的逻辑,还是无序的逻辑?似无定论。究竟是以有序的逻辑为主更能促进大学的发展,还是以无序的逻辑为主更为大学增添活力呢?世界各国情况也并不一样,只能说在以行政为主导的国家,其有序的特征会相对更强,但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国家,其无序的特征可能会更加突出。但这又不是绝对以及一成不变的,初始的无序也会导致有序,初始的有序也会走向无序。事实上伯顿·克拉克所用的美国的研究生层级大学的建立过程的例子用在此处颇为适合:当时美国新兴大学为了在长达200年之久的学院地盘上为科研和高级职业培训谋取一席之地而自由地进行实验、模仿和竞争。在这场无序的竞争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脱颖而出,老牌的哈佛大学吃了苦头,有名望的教授纷纷离哈佛而去,加入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别处的著名教授在调换工作时,也不再选择哈佛。随着研究生院的普及,各高校界定了新的任务———研究生教育。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上级行政部门支持的情况下进行的。混乱的竞争和随波逐流的行为竟然导致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局面。[10]最初的无序导致了有序,并且是更大的创造性、复杂性以及有序本身。

参考文献:

[1][2][3][10]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29,232,279,237.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禽蛋 无损检测 机器视觉技术 光学无损检测 新鲜度 大小分级 孵化蛋成活性检测

中图分类号:TS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109-02

1 国内禽蛋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第一禽蛋生产大国,禽蛋产业不但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产业。据统计数据分析,鸡蛋消费以鲜蛋为主,鸭蛋大部分是经过再制和加工后再使用,鹌鹑蛋的鲜销和再加工比例接近1∶1。

相比较产业集中、加工趋升、品质提升的国际蛋业未来发展趋势而言,我国蛋品的集中化程度和产业发展水平都较低,而且相比较发达国家集约化产销体系规模大、产业集中度高等特征,我国较大型的蛋品加工企业较少,蛋品集中化程度和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但是,近年来,我国的禽蛋加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禽蛋的无损检测方面。

无损检测,即非破坏性检测,是在不破坏待测物原来的状态、化学性质等前提下,为了获取与待测物品质有关的内容、性质或成分等物理、化学情报所采用的检测方法。

目前,我国禽蛋的无损检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禽蛋的内部品质检测、外部品质检测、禽蛋储存时间的检测、孵化蛋成活性的检测以及大小的自动分级等方面。

2 禽蛋无损检测的现状

2.1 禽蛋的内部品质检测

禽蛋的内部品质检测主要是针对新鲜度的检测。禽蛋新鲜度的主要检测指标包括3个方面:气室的大小、蛋黄哈夫值、蛋黄指数。根据国际上新鲜禽蛋内部品质的检测标准,用蛋黄指数和蛋黄哈夫值作为禽蛋新鲜度的评价标准[1]。禽蛋新鲜度的检测可以利用光学特性、计算机视觉等方法来实现。

光学无损检测的原理是:光照射到物体上以后,光能一部分被外表面反射;一部分进入物体内遇到细胞结构或产生散射,或被物体所吸收;其余部分则透过物体。由于被测物体的内部成分、表面状况、入射光波长以及折射率等因素都各不相同,因此通过入射光照射物体得到反射、折射和散射等比例不一样。2002年,刘燕德等利用光学无损检测原理,取波长为200~600 nm的入射光,通过实验分析该波段内鸡蛋新鲜度的光特性,分析鸡蛋内部品质与透射特性的关系,对鸡蛋新鲜度做出估量,证实了利用鸡蛋投射特性对鸡蛋进行无损检测和分级是可行的[2]。

机器视觉技术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简单来说,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计算机视觉系统利用相机获得被测目标的图像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将该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得到被摄对象目标的形态信息,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并通过合适的算法提取图像特征值作为图像分析的依据。2014年,杨简等人利用机器视觉装置获取鸡蛋透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提取合适的特征参数,在BP神经网络中引入灰色理论,建立灰色神经网络,并以该参数集为样本训练灰色神经网络,预测鸡蛋哈夫值,检测鸡蛋的新鲜度。试验结果表明,灰色神经网络预测精度较高,哈夫值残差为5.268 4,鸡蛋分级的正确率为92.7%[3]。2015年,刘艳等人通过冷光源照射获取鸡蛋彩色透光图像,在自适应灰度调整和改进空间滤波等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阈值分割法并结合最小二乘法进行蛋黄椭圆拟合,提取与鸡蛋新鲜度相关的3个特征参数,采用梯度下降算法得到鸡蛋透光图像三元新鲜度模型。经检验,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对禽蛋进行实施新鲜度检测与分级[4]。

2.2 禽蛋的外部品质检测

禽蛋分级检测的主要指标是轮廓特征,可用蛋形指数(蛋形指数=蛋的纵轴/蛋的横轴)表示。根据国内外禽蛋分级标准,蛋壳颜色、外形轮廓、质量、颜色等都可以作为禽蛋外部品质分级的特征参数。禽蛋外部品质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利用动力学、声学特性和机器视觉等。2003年,丁幼春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分别对鸭蛋蛋心颜色、蛋壳厚度、蛋的新鲜度以及质量进行检测,利用光密度值进行模糊识别,建立相应模型并得到鸭蛋大小及蛋心颜色自动分级系统[5]。2004年,王树才等人利用敲击声音信号进行禽蛋破损检测和模糊识别,该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利用正常蛋、破损蛋、钢壳蛋、尖嘴蛋的敲击声音信号在衰竭时间、最小共振峰频率和四点最大频率差等参数上存在的差异性,实现破损蛋的识别,准确率达95% [6]。2006年,熊利荣等人利用机器视觉系统得到鸡蛋图像,经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能够表征鸡蛋大小的特征参数(蛋的像素和A、长轴长L、短轴长S、蛋型指数K),建立了重量和短轴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能够检测鸡蛋的外形尺寸。试验结果表明,鸡蛋的大小与像素和A以及短轴之间均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修正后的模型相关系数达到了0.981[7]。

2.3 孵化蛋成活性的检测

种蛋孵化率的高低是影响养殖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种蛋受精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孵化率的高低。据统计数据研究表明,种蛋的受精率一般低于90%。鉴别孵前或孵化早期无精蛋是禽蛋生产的难题之一,目前主要有有机器视觉、利用近红外光谱和高光谱等方法实现孵前种蛋的检测。2000年,陈家娟等人在获取孵化鸡蛋色度直方图的基础上提取孵化鸡蛋表面颜色作为特征值,并结合遗传神经网络,建了一套适合于孵化鸡蛋可成活性自动检测的机器视觉系统[8]。 2012年,祝志慧等人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对种蛋中的无精蛋和受精蛋进行检测,通过对不同波段范围、不同主成分因子数和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种蛋类型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建立种蛋的定性检测模型。该研究为孵前无精蛋和受精蛋的无损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9]。2015年,祝志慧等人运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将图像信息与光谱信息结合起来,通过研究孵化前受精蛋与无精蛋的图像差异、光谱差异,运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D像信息和光谱信息,提取图像的特征值,运用不同的方法建立关于孵化前受精蛋和无精蛋分类的判别模型,并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利用RVM检测孵化前受精信息具有可行性,可以提高检测模型的精度[10]。

3 禽蛋无损检测的现状分析

在广泛阅读国内禽蛋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了解到,目前我国禽蛋品质的无损检测主要集中在禽蛋新鲜度,储藏时间;禽蛋大小、颜色分级以及禽蛋蛋壳裂缝检测;孵化蛋、种蛋和无精蛋检测等方面。禽蛋新鲜度和大小颜色分级的检测方法主要通过有机器视觉技术、光学无损检测技术、利用声学特性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建立新鲜度相关的数学模型和大小分级模型;孵化前种蛋和无精蛋的鉴别虽然暂时还没有实现精度很高的鉴别方法和模型,但是近红外光谱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和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运用,为禽蛋孵化前受精信息的定性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但是,综合以上分析来看,目前我国禽蛋品质的无损检测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1)目前,有关禽蛋品质检测的研究和实验品种及检测功能都比较单一,相关研究应该在现有成熟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的需要,适当拓展试验品种,综合检测项目,以满足禽蛋业发展品质提升的趋势。

(2)利用光学、声学特性无损检测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与实际生产需要仍有距离。可以考虑将这些成熟技术与一些精密仪器和机械结合起来,投入到实际的生产线中。

(3)禽蛋孵化前种蛋的鉴别检测仍然是需要攻克的难题,虽然目前已经提出了可行的检测方法,并实现了定性的检测,但是孵化中死胚蛋的鉴别检测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禽蛋品质检测的探索中,研究者一方面需要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寻求图像增强、分割、特征提取、提高无损检测准确性的算法和判别模型。

参考文献

[1] 杨旭,郑丽敏.计算机视觉在禽蛋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农机化研究,2008,9(9):168-170.

[2] 刘燕德,乔振先.鸡蛋光特性及其与新鲜度的相关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4(1):45-48.

[3] 杨简,潘贺,李太浩,等.基于灰色神网络的蛋品新鲜度无损检测的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1):229-234.

[4] 刘艳,李庆武,黄小微,等.鸡蛋图像特征提取与新鲜度检测模型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15(25):72-77.

[5] 丁幼春.基于机器视觉鸭蛋品质无损自动检测分级系统的改进[D].华中农业大学,2003.

[6] 王树才,任奕林,陈红,等.利用敲击声音信号进行禽蛋破损检测和模糊识别[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4):130-133.

[7] 熊利荣,王树才,任奕林,等.鸡蛋大小等级模型的修正[J].农机化研究,2006(2):104-105.

[8] 陈佳娟,陈晓光.采用计算机视觉进行孵化鸡蛋成活率可能性的自动检测[J].计算应用与软件,2001(18):5-10.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无纸化考试 大学英语

教育部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模式,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评估方式必须进行改革。随着以计算机和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利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和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也应运而生,对传统的大学英语考试制度提出了挑战。无纸化考试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种实效、快捷的考试方式,它将极大地促进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无纸化考试的介绍

无纸化考试是一种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随机组卷生成试题并自动阅卷,集试卷生成、上机考试、阅卷、成绩生成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的考试模式。考试的主要使用工具不再是传统的纸和笔,而是以电脑为代表的各种考试终端。无纸化考试又被称为“新型的考试方式”、“绿色考试”、“机辅考试”或“机考”。

20世纪70年代,美国考试委员会看手进行计算机模拟考试的研究工作,并于1983年编制出有效的模拟考试系统,当时的名称是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1990年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等十个州联合创建了各州以及各高等院校相互认可的学位证书以及相应的教学体系,从而正式拉开网络远程考试的序幕。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无纸化考试系统因其灵活性、科学性、公正性、高效性等特点,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认证形式。在世界的6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2200多个考试中心,可用25种语言提供近百个不同类型,一千多种考试,旗下囊括计算机类的微软专家认证,外语的GRETOEFL等多种热门的认证考试。

我国的教育考试也正在从传统的笔试考试方式向无纸化考试方式转变。已投入使用的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驾驶员模拟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等部级无纸化考试系统,此外计算机基础教学,会计电算化等各专业课的考试也都采用无纸化考试的方式。英语方面,大学英语四、六级,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 级考试已经全部网络无纸化。相对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网络无纸化的研究,对于大学英语期末测试网络无纸化的研究却很少,部分高校已经具备网络无纸化考试的条件,但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仍然以纸质测试为主。

二、大学英语无纸化考试的可行性

1、符合大学英语考试改革的方向

随着时代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Internet和校园网的进一步发展,各个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学习将逐步实现自主化和网上练习及考试。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十一五”工作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在传统考试中引入高科技方式”。由于无纸化考试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学习自觉性的发挥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大学英语评估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外语的GRE、TOEFL等国际认证考试采用了无纸化模式。教育部从2006年起启动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网络无纸化考试改革。很多高校已经具备网络无纸化考试的条件,无纸化考试符合大学英语考试改革的方向,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2、无纸化考试有巨大的优势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对英语教师、教学和测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针对高职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修课学生多、教师教学和测试阅卷工作量繁重、纸质测试的物资消耗和人力成本较大),无纸化考试相对于传统考试显现出了巨大的优势:(1)节约。无纸化考试可以节省大量试卷印制费用和考务费用;无纸化考试通过已有的数据库按照不同要求可以自动组卷、评分、分析试卷,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2)促进教学。无纸化考试系统有高质量的试题库,涵盖面广泛,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全面学习、理解和掌握,同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进行全面复习,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3)考试科学、规范。无纸化考试系统由题库、组题、考生信息管理、联机测试、自动阅卷、统计分数等部分组成,实现了各个环节高度自动化、科学性和规范化。(4)提供了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无纸化考试一人一机,考试题目来自题库,可以杜绝考前泄题。无纸化考试系统按要求随机发放试卷,杜绝了考生作弊的现象。考试结束后由计算机自动阅卷,也避免人为干扰,保证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三、对大学英语无纸化考试的展望

目前无纸化考试大多还是传统考试的延伸,将笔试的考试形式变成计算机考试的形式,在题目的设计、难度等方面没有多大改变,还是以经典项目理论考试为指导。未来的无纸化考试应以项目反应理论为指导进行设计,评测出所有能力不同的考生答对不同难度题目的概率或者预测出能力不同的考生答对题目的可能性。

大学英语考试中主观题占有一定的比重。在无纸化考试中,对于答案唯一的客观题(如判断题、单选题、填空题)的自动化批改易于实现,而无法要求明确统一答案的主观题(如翻译题、写作题)的自动批改实行起来则相当复杂。随着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识别技术的发展,主观题也有望实现自动化批改,考试题型也会随之增加。

研究无纸化考试,有利于推动大学英语试题库的建立,有利于推动大学英语的教考分离,有利于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大学英语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无纸化考试在发展的道路上还需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韩雪娜,关绍云.谈高校无纸化考试[J].教育探索,2009.

[3]康国胜.高职院校无纸化考试略论[J].考试周刊,2010(15).

高级无机化学范文第15篇

无锡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特点

2010年,无锡五大传统产业产值高达11896.6亿元,占工业产值比重达到91.7%。2011年,无锡有23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占全省入围总数的45.1%,居全省首位。上述数据表明,无锡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其转型升级过程特点如下:

转型升级引爆点:龙头为先,突破转型升级尴尬处境。面对被全球价值链牢牢锁定在低端的外向化发展模式,企业选择“不转型升级”,会受到高端大买家进一步俘获;选择“转型升级”,则会丧失大量代工、贴牌机会。可以说,企业转型升级处在进退两难的尴尬之地,企业对转型升级既有动力又没有动力。如何破解尴尬处境,需要找到转型升级的“引爆点”。无锡人选择大型龙头企业为“引爆点”,海澜集团、远东集团、红豆集团、阳光集团、华西村集团等企业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梯队。这些企业既加入了美国大买家主导的以“俘获”为特征的全球价值链,也加入了欧洲大买家主导的松散型价值链,还拥有对南美洲、非洲出口和满足国内市场的独立品牌。这些企业最有意愿、也最有能力进行转型升级,更为重要的是,其多品种、多品牌甚至多元化经营不会导致在转型升级中丧失代工、贴牌机会。转型升级尴尬处境的破解让许许多多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觉醒,更让无锡各级党委政府明白如何扶持企业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动力:政策引导,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和压力。面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动力普遍不强的实际状况,无锡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意见》、《关于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等政策举措,为企业转型升级在项目、资金、研发、人才、市场等方面提供激励和倒逼机制。关停“五小”和“三高两低”企业,推进一批对产业优化升级起关键作用的重大技改项目;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企业能耗审计制度等;实施“补链”战略,为企业积极引进配套上下游企业、产学研合作伙伴;推动“两化融合”,促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鼓励企业联盟、重组,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向骨干企业集聚;让中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方向与鼓励发展的产业相吻合,以便降低转型升级成本和风险,并以较低成本获得转型升级所需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

转型升级要素:多管齐下,保证所需资金、科技和人才。政府转型升级政策让企业尝到了甜头,加大研发投入成为企业自觉行动,多数传统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销售占比逐年攀升,“天乾重工”、“透平叶片”等企业都超过3%。资金投入需要内外联动,“透平叶片”等企业积极申请国家、省级政府资助项目和科研项目,法尔胜等企业积极申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产业化项目、国家创新基金、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市政产学研合作项目、市创新基金;还有些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向商业银行贷款、组建合资公司等方法获得研发投入资金。科技、人才哪里来?无锡的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引进,通过引进技术、引进创新团队,利用海外人才和研发团队,获得技术、人才;二是共建,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合作项目、合资公司等。

转型升级方法:各显神通,因地制宜选择转型升级之路。从无锡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实践看,方法是多样化的。无锡市关注研发设计,先后引进研发团队30多个,一个创新成果就带动一个新产业,研发设计已成为大多数中小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选择。海澜集团关注市场终端,“海澜之家”已遍及全国;“第一棉纺”建立起由传感网、ERP和电子商务组成的信息化体系,感知生产、感知管理和感知市场已经成为该厂核心竞争力;阳光集团、海澜集团等企业积极探索制造业文化创意化,工业旅游已经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凤凰画材”牵手海外高层次人才,建成国内首条NPT-IGBT芯片薄片生产线;“太极实业”与韩国海力士合作,跨越进入集成电路产业前沿。

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无锡涌现出威孚高科、太极实业、宏源纺机、杰夫电声、一汽锡柴等一批转型升级典型企业,其好的做法和取得的经验,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些启示:

合作创新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战略途径。无锡实践表明,合作创新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实现形式,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要途径。应鼓励企业与国外公司合作生产,通过“干中学”获得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与国外公司、机构、团队合作研发,直接产生创新项目;鼓励企业与国内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研发,通过战略联盟、合作公司、合作项目、产学研一体化等方式,进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以项目形式进行合作创新,快速获得转型升级急需的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