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

德育的重要任务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品德能力 高职学生 德育工作

品德能力属于能力,但它又不同于文化知识结构中的能力。它特指人们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判断道德是非、控制道德行为的能力,包括社会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等基本内容。社会认知能力是指正确观察、分析、批判复杂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的能力;道德判断能力是指审视、辨别、判断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现象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是指正确评价、控制、激励自身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能力。这些品德能力是思想品德结构中的重要因素,是在德育过程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形成并得以提高的。作为从事德育工作的主体,高职院校在推进德育工作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品德能力培养,把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作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来抓。

一、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品德能力的现实需求

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臆想出来的,而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长期以来,人们对培养学生品德能力客观依据的认识还停留在品德能力的重要作用这一层面上,没有从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现实需要去审视和探讨培养学生品德能力的重要性。

1.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针对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中种种片面性的情况而提出来的。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克服那种只重智育轻视德育的现象,在德育教育中又要克服那种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并明确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中,教师应着力于加强学生的品德能力培养。

2.应对价值观的多元化需要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多元利益格局的产生、变化,外来文化的影响,过去传统的社会文化逐渐受到不同形态文化的影响,甚至取而代之,从而带来道德价值观的多元化乃至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在这个多元化的道德价值世界中,以前居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冲击,许多新的价值观念悄然而至,一些旧的道德价值观沉渣泛起;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纷然驳杂,多种道德价值观相互碰撞冲击。这给每一个道德主体创造了空前宽松的道德生活空间,提供了众多可供选择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给了选择的自由。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当代大学生,最容易受道德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面对复杂的道德生活,要在“歧路”丛生的道德迷宫中获得清醒的认识,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就必须有道德能力做保障。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中,应着力于加强学生的品德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要引导、培养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

3.解决社会现象复杂性与德育工作有限性的矛盾需要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在社会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社会现象复杂性和德育工作有限性的矛盾。一方面,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潮流中,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复杂多变,不同的国家制度、社会形态、文化习惯、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另一方面,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社会德育环境还没有全面形成,学校德育工作力量薄弱,管得了校内而管不了校外,对现实生活所带来的泥沙浊流防不胜防,显得无能为力。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如何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和曲折的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从单纯的思想灌输转变为“知、情、意、行”的综合教育,以学生的独立、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在传授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意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能力。也只有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才能自觉抵制和批判错误的道德观念,才能积极认同和吸收先进的思想意识,正确地实现个性的社会化。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中,应着力于加强学生的品德能力培养。

4.适应终身德育的内在要求需要培养学生品德能力。德育工作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而且要使学生乐于践行,养成习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与单纯传授知识相比,艰巨得多,困难得多,复杂得多,绝不是一两次教育所能奏效的。往往今天解决了问题,明天受到外界的某些影响,又会产生新的思想问题。因此,德育工作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长期的教育与再教育,不断地实现思想品德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德育工作的这种长期性与反复性,决定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帮助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观念,引导他们的道德践行,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只有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才能把学生逐步转化为能动地自觉地按照先进的社会道德进行自我教育的人。

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品德能力的路径选择

对于当代高职学生来说,加强品德能力培养是他们获得健康发展的必备要素,在他们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明确目标、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途径,加强学生品德能力建设。

1.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要改革现行的两课教学阵地。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和思想灌输偏多的教学模式,把知识传授、觉悟提升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活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教师在教学意识和教学方法上多做努力。只有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品德能力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在其教学上有所突破。

2.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社会伦理秩序的价值基点只能来自于人的存在本身。因为价值的本源就在于人本身。人与其他一切存在物不同,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追求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人是人的最高目的。因此,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必须树立学生是主体的观念,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他们在品德能力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注意培养他们道德的自我锻炼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陶冶能力,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履行社会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本领,使其表现出一种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况,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3.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要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德育工作。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决定权,采取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和平等民主的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在主动参与管理和德育实践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另一方面,要真正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解决学生遇到的思想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品德辨析能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促进学生追求自身完善,实现整体全面发展。

4.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要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是高等学校之所以“高”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关注和研究如何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高职院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给学生更多的积极影响,要想方设法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必须重视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既是高职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也是高职学生从中培养自身品德认识能力、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机会。高职学生需要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充分发展和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5.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要为学生创造“生活化德育”的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多元化决定了人的生活的多元化,多样性并存使得社会、生活充满斑斓的色彩。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品德能力时,必须使品德教育的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德育中学会价值判断,提高认知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通过“生活化德育”,学生自己发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鼓励和引导学生对现实的社会和道德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能力的发展。

6.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要在学生中积极开展“活动性德育”。要改变传统的品德能力培养和教育形式,不能简单地采取“说教”,要探索丰富多样的“活动性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品德活动中培养各种能力,也可以让教师在活动中做好品德能力培养工作。因此,在开展“活动性德育”时,既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又要注重促进学生个体品德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应该能够促使品德教育的要求、思想、道德规范作为客体向受教育者的主观形态及主体思想品德方面转变。这种活动应依据思想品德形成规律设计和组织实施,能够促进和加速个体的品德能力发展。

7.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是高职院校开展品德教育的主要建设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培养品德能力的重要“师表”。因此,在培养学生品德能力中,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工作态度都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德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不仅是“经师”,更重要的应该是“人师”,教师的职责在于逐渐将高尚的品德传授给学生。教师的完善人格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对学生的品德能力提升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发展人就必须发展人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品德能力作为培养人和发展人的有明确价值取向的德育活动,只有以此为指导,才能实现品德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完成自身的社会历史使命。所以说,加强学生品德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内容,是高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试论大学生品德能力的培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2]蔡志良.论道德能力的构成要素[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4).

[3]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1).

[4]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5]刘裕权.论活动的教育意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9).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 道德教育 显性 隐性

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历史新时期,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封闭半封闭的状态转变为对外开放的状态,由粗放型的社会发展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作为物质形态的社会转型,它的转变是一定要反映到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的,而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社会的转型同样要反映到社会主义的道德之中,也必然促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必须适用时展的要求,以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一、转型时期加强高校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转型有利于道德主体的个性凸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自我意识、价值选择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必然使人的道德生活发生相应的变化,使道德主体的人具有了一种开放性、前卫性、独立性。在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之中。社会个体即道德主体与国家或者集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单向型的关系,即道德主体对国家或者集体具有相当程度的依附关系。由于国家或者集体对个体的生产甚至生活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包揽色彩,结果使得道德主体在无形之中就失去了其独立性,也在无形之中放弃了自己的自由选择权。这样的道德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够凸显自身的个性色彩的。“社会个体的发展普遍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出现问题时只是消极、被动地‘等、靠、要’,缺乏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自我负责精神,习惯于一切依赖国家、单位和集体。这样的社会个体主体意识严重失落,道德个体的人生坐标完全立足于集体和社会来建立,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绝对的集体主义是个体道德追求的主旋律,忘我和奉献是个体价值选择的根本特征,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是普遍社会个体的生存状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以追求自主、创新、盈利为目标的经济,它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一特征决定了道德个体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克服计划经济环境中的那种消极性、被动性和依赖性,因此,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创造性地去开拓市场、应对挑战。“市场经济是在价值规律支配下的自由经济,人们可以在商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自由选择、自由决策,这决定了社会个体拥有个人自由,能够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市场经济是以等价交换为原则的公平经济。人们的社会贡献与社会收益基本一致,这决定了个体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地肯定和弘扬,个体权利、权益能够被尊重和维护,社会个体有条件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因此,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也同时使人们在道德生活中实现了由依附型人格向独立型人格的转型,使道德个体独立”。道德个体的独立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是封闭半封闭型社会环境向开放型社会环境转变的标志,是道德个体彰显个性与完善自我的标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文化多元与价值多元的标志。

(二)社会转型必然对道德个体带来负面影响

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道德个体的外化与张扬,有利于其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展,但与此相伴而来的,是社会个体的道德约束力放松了,道德越轨、道德失范等负面现象也表现出来了,甚至还比较明显地增加了。

首先,道德心理失衡。道德心理失衡是指道德心态的迷乱、浮躁,用功利性、利己性的标准来评判道德行为,甚至是“没有明确的是非公断,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发扬的不发扬,善行得不到应有和及时的褒奖,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却由于缺乏公众的有效监督。也不能得到强有力的制约”。这样的道德评判标准,严重背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甚至是对传统道德的肆意抛弃,也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严重扭曲。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关于“女大学生是否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讨论表明一些人已经由上世纪40年代对群众疾苦的同情,演变成现在对金钱与权力的膜拜。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它表明,一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标准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已经偏离了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格格不入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背道而驰的。尽管这种情况并不具有普遍性。但它毕竟是对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一种偏离,不利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规范发展,不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道德行为的功利化倾向。由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在这种转型或者转轨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道德问题,如用人唯亲、用人唯钱、公款吃喝、损人利己、假冒伪劣、学术腐败等。道德行为的功利化倾向,是道德心理失衡的必然结果,是失去自律与他律的扩张性道德行为,是一种裸的利己主义表现形式。“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一些社会主体与个体,往往充分使用自,强化自身利益的决策、维护与获取,导致功利化倾向,有的甚至突破法制、道德规范,滋生‘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淡化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这种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道德的价值取向,不仅从社会层面广泛影响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道德的价值认同,使高校德育效果受到冲击,而且竞争在高校的展开也使道德出现功利化倾向”。

社会转型必然引起社会道德的发展与变化,而这种发展与变化既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机会,又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种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就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已经显得越来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发展意义。

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显性与隐性的有机结合

高校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一种提升人的品味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塑造高尚灵魂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贯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最终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一)显性教育

所谓显性教育,即是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通过课堂讲授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并熟记,试图以此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当前,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按照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教育大学生,引导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因为它是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而高校德育课程更具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除此以外,还应该加强文明道德风尚教育。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促进人际和谐,用和谐的眼光审视世界。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事物,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当然。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显性道德教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理论宣读,“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即一种认识事物、创造理论、发展理论的方法,从方法的实际运用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从方法的训练中达到对理论的深化”。

(二)隐性教育

所谓隐性教育,指的是“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一种无意识教育方式。具体而言。就是教育者为了改变当前受教育者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教育的状况,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隐藏教育主题和教育目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对象所处的环境、文化、娱乐、舆论、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生活氛围中,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潜移默化地接受预先所设定教育内容的一种教育方式”。

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应对当今世界外部思想意识形态挑战的需要。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凭借其经济、科技与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优势,通过所谓民主、人权、文化、宗教、民族等问题,向他国青年人大肆兜售所谓的西方文明、资本主义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人权高于”、“人权无国界”就是典型的例子。由此可见,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涌入国门,同时封建主义的思想残余卷土重来,这些东西严重危及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甚至严重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动摇社会主义的道德基础。因此。面对浪潮汹涌的西方意识形态侵略,完全依靠显性的道德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加强显性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全方位地开展隐性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高校隐性道德教育首先表现在培育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而这种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则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刊、广播、征文、诗歌朗诵、技能比赛、文学团体等一系列的活动之中。通过这一系列具体的活动,逐步培育大学生积极的健康的阳光的人格,树立其服务于祖国、服务于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操。高校隐性道德教育还表现在充满朝气的班集体建设,培育大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运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培育大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最终达到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这一教育目的。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只是教学理念上的分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相反。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显性教育可以运用隐性教育的形式承担起来,而隐性教育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完成显性教育的任务。这两者不是互为对立的,而是相得益彰的,德育工作者必须灵活地运用这些教学手段。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任务引领法;中职学校;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2

德育历来为各学校所重视,特别是情况日益复杂的新疆中职学校。近年来,随着中职学校生源压力的增大,学校多采用先招后管的方式保证生源量。在保证生源量的同时,出现生源质上的不足,这给原本成效不高的德育课程进一步增加难度。德育课程实效不高直接影响学生文化和专业课成绩,还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思想品质问题、逃学、早恋、打架、叛逆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探究行之有效的德育课程改革就成为关心教育人士的重要课题。

一、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低效成因分析

(一)新疆中职学校德育现状

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一直令学校、老师最为头疼。但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保障线,又不容半点马虎。毋庸讳言,德育实施是低效的。根据学者的调查,部分问题学生存在以下情况:(一)学生思想品德:自我中心较为突出、自私自利、集体观念淡薄、集体荣誉感缺乏、组织纪律差、不讲诚信、是非判断不清、不思进取、贪图及时享乐等;(二)学生行为习惯:经常迟到旷课、无视校纪、不讲卫生、时间观念差、吸烟、、打架、破坏公物等;(三)学生心理问题:自卑心理、妒嫉心理、攀比心理、反叛心理、代沟、情感困惑、迷恋网络、自残、虚荣心强,自信心不足等等。[3]凡此种种,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影响其就业和社会和谐发展。

(二)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低效成因分析

1、方法和途径单一

新疆中职学校普遍重视德育课程,但实施效果并非人愿。反思德育课程低效原因,其中德育方法和途径单一是主要原因。目前新疆中职学校德育教法主要以讲授――接受的方式为主,重视教师的讲授,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理论思辨,忽视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重视教师的评价,忽视学生自评、社会评价;重视德育知识考查,忽视德育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德育实施途径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轻视生活和社会教育实践;以集中灌输为主,缺乏启发引导;以集会教育、报告、讲座为主,缺乏针对个人的德育活动。

2、内容陈旧

德育内容是新疆中职学校德育实施的核心,是学生接受德育的主要载体。新疆中职学校德育内容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缺乏鲜活的德育课程内容,甚至有些教师照本宣科,对德育实施的低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德育内容的陈旧和德育教师的课程观不无关系。部分教师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秉持教材即教学内容的理念,没有正确认识德育课程的教学化问题,没有正确认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根本区别。所以导致德育内容陈旧,脱离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3、教学忽视学生的心理规律

教学既包括教师教的一面,也包括学生学的一面。然而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忽视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中职学生正处于埃里克森所言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青春期,性格活泼好动且具有一定的叛逆性。教学如果不能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别是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德育低效也就自然而然了。如果教师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那么德育低效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4、评价片面

目前我国课程和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受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趋势的影响,也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并且还以知识终结评价为主。德育作为一门学科来说,虽然以德育知识为主,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知识内容同样重要。当我们以知识终结性评价为主时,其实是在关闭我们提升自身素养、价值观、道德观的有效之门。所以德育评价需要知、情、意、行四方面整体、全面的评价,需要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三位一体的评价。

5、教师职业倦怠,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组成。在学生体验到德育课程枯燥、乏味的时候,教师同样也感受到教学的疲惫。受学制的制约,德育在新疆中职学校是作为公共课设置的,没有专业课的身世显赫,所以并不为学生重视。部分学生对德育课程的认识仅限于及格。再加上教材所选内容的陈旧及其他原因,所以部分教师对德育缺乏一定的热情。当教师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教学的灵性和创生性的时候,教师就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形成职业倦怠,甚至出现厌教、弃教的行为。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体会不到德育教学的喜悦和成功,体会不到德育的魅力,那么德育教学长期低效的现实也更容易被我们所理解。

二、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实施的意义

“任务引领教学法打破传统讲授――接受的教学模式,采用生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任务引领下开展教学活动。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学得知识、训练技能、探究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在任务引领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完成任务体验成功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望,形成任务、知识增长、技能训练、专业提升的良性循环之路。”[7]

(一)转变德育课程理念,有利于教师课程理念及德育内容的更新

任务引领教学法是在任务的引领下,融合了讲授、讨论、演示、练习等方法。如果说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是封闭方法的话,那么任务引领教学法是一种过程性、开放性的方法。从课程论的角度来说,封闭式的方法适用于课程的目标模式,而任务引领教学法适用于课程的过程和实践模式。

教师因受师范教育的影响,观念中惟以课程即教学科目为圭臬,忽视或根本杜绝其他的课程理念。这种观点为教师在课堂中喋喋不休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条分缕析作了学理的支撑。这恐怕也是师生对德育没有兴趣的根源所在。所以如果想扭转德育课程实施的现状,首要的就是改变教师的课程观念。任务引领教学法以任务解决为目标,既重视解决结果,也重视解决过程,其在新疆中职学校的实施,能有效转变教师课程即教学科目的观念,树立教师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学习经验、预期的学习结果等新课程理念;其次,更新德育内容。任务引领教学法以任务的解决为核心,所以任务的选取尤为重要。在新疆中职学校所使用的德育教材中,基本以德育知识的传授为主,没有德育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和能力对德育知识再加工,再加工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德育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即对部分知识删除,对部分知识保留和更新。教师在德育知识再加工的过程中,及时更新部分知识,使部分知识具有时代性,以适合青春期的学生身心发展。因此,教师在使用任务引领教学法的过程中,能有效更新德育内容。

(二)以任务解决为目标,有效解决方法、途径和评价的单一

任务引领教学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师所分配小组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得知识、训练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任务引领教学法的核心是任务的完成。教师依据德育教学目标分配给小组适量的任务。小组成员在了解自己的任务基础上,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学习德育教材、查找相关德育资料、利用信息资源等途径有效解决小组分配的德育任务。由此可见,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程中实施打破原有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融合了讲授、演示、练习等方法,所以其更具开放性和综合性,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德育课程中实施的教学途径也不再局限于课堂知识讲授,而是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学生多渠道探寻问题解决的途径,多以亲自感受、实践的方式学得德育知识。

德育课程评价自身并不适合单一的知识终结性评价。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的实施采用多元化、多渠道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方式上:在任务分配前,教师将使用诊断性评价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在展示成果、交流提高阶段,教师将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教师案例分析阶段,教师使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优劣进行评价。在评价主体上,主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同时兼顾到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所以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的评价是立体的、综合性的,能有效、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德育素养。

(三)以活动为引导,有效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实施的任务分配,不同于职业中的任务,它应该属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具有创造性和灵动性的内容,因此成为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最具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活动的优势,我们从普通教育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和大力提倡活动课程即可窥一斑而见全豹。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德育课程中的实施,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教学任务。教师在熟悉德育教材基础上,融入其对德育课程的理解,选取和任务有关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事例作内容。教师多选取师生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创造性地设计德育任务。这样无疑会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利于教师养成正确的、健康的从业观。

目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是最不为学生所喜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传道式的宣讲。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实施主要采用任务解决的方式,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学得德育知识、训练问题解决思维、培养良好的德育素养。特别是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合作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学习、对任务解决的兴趣。

总之,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的实施能有效更新德育内容,解决方法和途径单一问题,有效调动师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我们实施的过程中,切忌采用整齐划一的模式,否则任务引领将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杨道德.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4]赵磊.“任务引领法”在《汽车结构与拆装》中的课堂教学设计[J].《科学时代》,2010年第23期.

[5]冯晓晖.“任务引领型”的《现场导游》课堂教学设计[J].《2009年度职教教改论坛文集》,2009.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方主要国家责任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就公民的道德责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那么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应如何实施责任教育呢?笔者有意检索了一下西方主要国家的具体做法,拿来一下,对我们有不少启发。

一、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重视责任教育

1、责任教育是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的学校德育,强调培养青年参与生活的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在塑造国家精神的同时更注重青年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创造新生活的品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提出了"责任公民"的概念,其主要内含是指要承认他人享有上规定的各种权利的责任,遵守各种规则,信守诺言的责任。为了促进学校德育的落实,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推出了500余个教育法案,鼓励学校制定系统的德育评估标准。并有21条德育准则,其中主要有12条,即:自立、值得信赖、勇敢、自信、成为真正的自己、尊重别人的权利、正直、勇于承认错误、信守类行业道德、谦恭有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创造性。突出了责任教育的倾向性。

英国高校德育具有典型的保守主义倾向,但是,在最近十几年来,在德育目标上也有同美国接轨的倾向,并开始重视学校德育的责任教育。要求学生成为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有高雅自由的生活,能够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丰富的情感和高雅情趣的自律者。其主要教育内容是莱斯特中心负责筛选的"四个核心"和"六个关系",即:强调对别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和有信用。处理好与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与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非人类的关系和与上帝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关键是行为主体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联邦德国教育总法》中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1]在巴伐利亚州法中,规定得更详细,对于18岁以后的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要求是培养"尊重人的尊严、自我克制、责任感、乐于负责与助人,能接受一切真、善、美的胸怀,以及对和环境的责任心。"[2]

法国教育部1977年在《法国教育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自由社会的公民,使每个青年具有头脑,从而使他能够独立地重申社会协约,或他认为在需要时能够修改这种协约。"[3]法兰西学院全体教授在向总统提交的正式报告中建议学校不能回避义不容辞的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植学生在自然和人文科学方面的批判能力"。[4]

日本的高校德育一直遵循着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要求进行责任教育。《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注重劳动和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5]《学校教育法》中还进一步规定:"大学作为学术中心在教授广博知识的同时应以教授和精深专门的科学、并发展才智、道德及能力为目的。"[6]

2、为实施责任教育西方主要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创造了一些适合责任教育的德育教育理论。西方主要国家中,美国在德育理论研究方面起步最早、成果最丰富。从19世纪末开始,以杜威主义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开始深刻的美国的学校德育。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道德教育","任何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理解的学科都具有道德意义"。[7]德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儿童与生具有的"要贡献,要做事,要服务"[8]的倾向,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自己的活动不可避免地朝着这个方向进行"。[9]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战后美国社会增多,特别是60年代的、反战,青年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因此,形成了道德认知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教育观等,强调了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增强,从而在理论上为学生自主的承担道德责任建立起了联系。使美国成为世界学校德育的发祥地。

其次,创造了一系列适合责任的具体。受美国学校德育教育的,世界主要西方国家在学校德育责任教育方面也探索出了系列的教育方法,而且各有特色。

全面主义与德目主义或称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是当代世界学校德育主要形式。美国是典型的全面主义德育。建立起了有宗教组织、团体、慈善机构、社区中心、等组成的制度化的联系,立体化的。当然,最近,美国高校德育也产生了由全面主义向兼有德目主义的方向趋势。

日本民族善于吸取外来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兼有全面主义和课程主义。它借鉴了法国和美国的道德教育方法,并借鉴了儒家的思想,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制,成为世界上德育教育和网络建设最完备的国家。

在具体方法上,实践性活动是世界各国学校德育的主要选择。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而然的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责任关系,来达到道德责任教育的目的。

另一方面就是各国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最有影响的是"隐蔽课程"概念的提出与实践。隐蔽课程也叫潜在课程(HiddenCurriculum)它是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1968年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的,是学生本位(中心)课程(thestudentcenteredcurriculum)的变体之一。隐蔽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在教学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和非特定的心理反映,使他们获得道德情感方面的经验的教育,是所有隐蔽课程的主要构成因素。柯尔柏格认为,德育如果不关心隐蔽课程,无论如何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隐蔽课程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桥梁。

美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品格教育,特别注重教授价值观。品格教育主要代表人里可那在《品格教育》一书中,把"尊重(Respect)和责任(Responsibility)"视为普遍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学校必须教授的3R课程(读Reading、写Writing、算Arithmatic)之外的第2R课程,它们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都有客观的重要价值。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瑞恩出品格教育的6E法:在学生的理智作用下,与学生进行有关的对话,向学生解释(Explanation)某些规则,给予学生某种启示;教师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Evaluation)各种价值观,并且提供各种评价机会;学生应该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Experirence);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发挥环境期待(EnvironmentExpectation)的作用,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品格教育代表人里可那提出了种品格教育的方法,其中包括合作、鼓励道德反省、教育学生关心课外世界等,这些都是培养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实施德育责任教育有其必然性

1、责任及其前提

道德责任,是指道德主体应当对其自主作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义务。康德把道德责任称为伦理义务,并从人性与人类的目的出发,区分为对自己的义务和他人的义务。意大利思想家朱塞佩·马志尼对人的责任依次划分为四种:首要的是对人类的责任,其次是对国家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伦认为意志自由是人的道德责任的前提。恩格斯提出:"如果不谈谈所谓自由意志,人的责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等,就不能很好地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10]意志自由是人的"类特性",是人的自主理性。它表现在道德实践中,就是道德主体在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价值之间进行思考、权衡,作出抉择并采取行动的自由;在上是自觉的,是理智指导下的道德意志的具体化;在过程中是自控的,理智与意志的综合贯彻选择的始终。只有这样选择的行为才具有道德责任属性。主体在自由选择行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自由选择了责任。所以,一个人只有在他拥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动时,他才能对行为负完全的责任。"你们是自由的,因此是负有责任的。"[11]一句话,自由意味着责任。在这里,自由与权利、责任与义务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的结论是:"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12]

2、责任是人的本质的要求

黑格尔认为道德就是关系、要求和应当,应当就是人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13]在一定意义上,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这表明,人的化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对自己负责,彼此负责,才能创造并推进健全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

人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一种使命,相对个人则是一种无可推托、必须完成的"任务"。它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人必须承担一定的职责和任务。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即承担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任务,这既是个人的生存手段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另一方面,人必须对自身行为的后果负责。既然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在社会实践中选择的结果,那么,人对自己选择的行为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定责任也就意味着否定了选择,否定了权利和义务,或者从本质上说,这就意味着否定了人之存在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价值。[14]

责任的本质性特点决定了责任的重要价值。一方面,责任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负责和不断创新的激情。责任感是一个人意识到并下决心履行个人的社会角色时的心理反映,反复的反映便构成意志,对人的行为产生持续的推动力。责任感既是道德主体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是道德主体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的具体表现。当道德责任升华为道德主体的责任感时,社会的道德就会成为道德主体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道德需要必然引起道德主体的行动欲望,即道德实践的要求与选择。道德需要和选择又会促使道德主体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并萌发改造和发展社会的热情。所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是德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所在,它同时也是人们强调道德责任教育的依据所在。

另一方面,责任可以校正权利和自由。责任与义务是社会的重要的道德基础。重视道德责任,实际上是重视塑造人的心灵秩序,以此为中介,建立人类社会的运行秩序。马志尼认为责任能遏制扭曲的权利、膨胀的物欲的泛滥,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道德责任既能为社会与人类的永存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又能对人类文明进化与社会化程度作出质量上的规定。

3、责任教育是社会发展向人类提出的要求

历来重视对年轻一代的责任教育。中国很早就把教育的目标确立为"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铁肩担道义",不仅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信仰,更是他们崇高使命感的人生实践。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社会。我们对现代技术系统的结果,"即大规模发生的事情难以考察,强大的事情难以管理,复杂的事情难以理解。"因此,"出现了把道德责任视为困难的倾向"。[15]因为高科技本身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可以很好的为人们提供方便的服务,甚至可以推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但是,另一面,它也同时给人类带来了环境污染、技术依赖等副面的后果。为了消除这些,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罗马俱乐部认为,提高人的素质的核心是建立人民对全球发展的责任感,也即人们在思考和采取行动前,要以世界的发展为前提,而这种责任要从青年抓起。所以,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89年该组织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呼吁一种道德关怀与道德责任。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首先要"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对高校德育责任的启示

1、中西方高校责任教育的比较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各有长短。西方主要国家学校德育基础是建立在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上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人的自由、独立和自我。与其自由的基础相适应,又建立了相当完备的制度,以保护个人的自由和经济社会的自由。在这里实际上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自由与法律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以及选择与责任的统一。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则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向学生传输自由与法律、权利与义务、选择与责任的统一性。这种道德教育有两个好处,一是学生不仅是在明确自身权利,特别是明白自己对道德具有选择权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而且是在自己明确要对自己作出的选择负责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二是学校德育的目标和要求同主流社会价值以及社会规则的要求相一致,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其不利的一面在于,价值观和德育的选择,容易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个人主义容易导致享乐主义,道德处于社会的边缘化地位,社会层出不穷,代沟问题日益加深。这表明,西方主要国家在青年道德教育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学校德育不同,我国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原则是中国德育的核心。在学校具体道德教育中,以道德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灌输和自省为主要,注重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中国德育的目标体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有着儒家深刻的大一统文化背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约束力。这种教育的好处:一是具有丰厚的儒家传统文化背景,有利于民族道德文化的认同;二是相对于现实经济社会文化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超然性,有利于人们对人类自身及其环境的终极关怀思考,具有了世界性的道德价值。但是也应看到,过分强调传统,缺乏对经济社会发展随机应变的灵活性。特别是在人的个体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财富的追求成为整个社会最大诉求的条件下,我们在构建现代学校德育教育中,还没有寻找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平衡点。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经济和文化基础有较大差异。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该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中西方教育包括学校德育的差异是同各自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有一定联系的。,大家都比较公认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民众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凭此便认为西方国家学校德育教育要比中国好,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我们认为,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优势和文化背景优势是产生这种错觉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民众的主要精力不在集中于谋生,精神生活成为他们的重要追求。西方的传统人文背景、民众的高文化素质以及发达的宗教体系,为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创造了条件。这就为西方主要国家实行全面主义(日本是全面主义和德目主义)的学校德育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从而显示出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然而在中国,谋生还是人民群众的主要追求,民众的普遍文化水平不仅相对较低,而且还有较大差异。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还不可能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尽管我们学校德育付出了劳动,社会的还是给予了较多的抵消。

2、中国高校开展责任教育的对策

首先,高校德育思想要作出实事求是的转变。道德具有历史性,更具有现实性,道德教育需要为现实服务。那么,我们面临的现实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9亿是农民。在改革开发以来,原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质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农村个人私有制。2001年度,全国共有城乡劳动力中,只有十分之一多的劳动力真正在从事集体经济。其他大部分劳动力在从事私营、中外合资、独资或其他经济单位的工作。

因此,我们的尽管还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占主导地位,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绝大多数公民已不再属于集体,而是在肢解了的原来的共同体,使得人们成为在市场经济当中追逐独立的个人利益的个体。"这个过程正在今天的处于逐渐展开的过程当中,也就是群体的消亡之中,建立在群体基础之上的集体主义、群体主义同时处于衰亡,这是一种的必然。"[16]个人在成长之中,个人主义也在发育之中,在这样一个,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和个人的权利结合起来。"[17]

这样的时代背景,为高校实施责任创造了条件。为此,学校德育的思路和做法应当同这种社会现实相适应,否则,要么我们是在做无用功,因为整个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德育还在用原有的、教育者本人都不认同的道德教条来对学生灌输;要么是在误人子弟,因为我们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道德同现实社会格格不入,青年的社会化进程。

其次,高校德育要同社会协调。道德教育说到底是道德实践教育,尽管中国学校德育以德目主义为主,却不妨碍学以致用。解决这一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德育同社会道德协调,即走学校德育的全面主义道路。要走好这条路,一方面,学校自身要认清社会现实,认清道德主体的现实,不做无用功;另一方面,就是既要在教育实践上适应于社会道德状况的变化,又要使德育教育目标和道德水平处于社会道德水平的相对高度,使学校德育教育同社会主流道德观相一致。引导学生选择接受水平较高的并与社会需要相协调的道德,勇于承担道德责任。

第三,高校德育要遵循教育。对中国的学校德育教育来说,道德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道德实践教育。不论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教育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这些包括道德认知规律、道德需要规律、道德实践规律以及道德教学规律等,在这方面,西方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这里,我们想特别强调的是,要争取改变道德教育的"高大全"形象,即在道德教育中,认为道德教育的地位越高越好,道德层次的水平越高越好,道德教育的越全越好。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学校德育的地位,的确立道德教育的层次,悉心选择道德教育的内容,运用科学的道德教育理论和来实施学校德育。反对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两种倾向,一是无所事事或无能为力的观点,二是过高地估计学校德育的作用。

[1][2]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23页,286页,232页,

[3]教育学文集·法国教育改革.第22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5][6]教育学文集·日本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51页,62页

[7][8][9]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06页,105页,9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52-153页

[11]马志尼著,吕志士译:《论人的责任》,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0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7页

[1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79版,第157页

[14]雍自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版》1998.1

[15]高兰·斯考特原载《高校理论战线》1998.7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第5篇

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德育立于教育的根本、优先地位。又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进一步明确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全体教师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是德育教师的专业化还是教师的德育专业化

无论是从教师发展还是从教育质量提升的角度,我们都必须关注全体教师专业化的德育层面。

德育教师或者德育主体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两种形态,即专门的和非专门的德育工作者。我们平常说的、明确承担着德育使命的“德育教师”是指前者。近代以来,尽管我们认为“没有无(道德)教育的教学”,德育主体仍然实现了分化,出现了专职的德育工作者(或狭义的“德育教师”)和似乎是“非德育工作者”的德育主体。德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的出现,主要取决于两个重要的历史条件:一个是义务教育出现后需要大量经过培训的教师,因而出现了“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任务内涵于其中;另外一个是近代学科知识积累、分化到一定程度,出现了对专门负责伦理道德、政治或公民教育的“科任教师”等特殊教师群体的现实需要,因此也就出现了对他们的特定的专业化要求。

在我国古代教育活动中,教育即德育,所以全部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教师,德育主体只有一种形态。受社会发展、社会分工、学科分化等因素的影响,教育系统中慢慢形成了相对的分工,出现了德育学科的专职教学人员、咨询辅导人员和专门的教育管理人员等,与“非德育”的教育工作者同时存在。

这一分化意味着社会发展提出并事实上开始肯定这样一个命题:德育工作有值得专门关注和研究的必要,德育具有特殊性,因此德育主体需要专门知识、专门训练。当然,这一分化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后果,比如,专门德育容易导致德育过程中的强制“灌输”;人们往往会将道德教育的责任不自觉地推到德育教师身上;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容易被狭隘地限定为某些教育工作者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进行的专门课程与活动,等等。分工明确反而造成了忽视德育责任、惯于集体性模式而忽视个性化影响的后果。

但社会发展与学科分化的历史趋势不可抗拒,美国等国走过的路程是我们的前车之鉴。美国一些地区曾经否定直接德育,废除专门德育课程及其教师,但是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美国德育理论界和学校德育实践开始反思自己的德育问题,许多人开始将大量的青少年品行问题归结于学校正面道德教育的缺失---由于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德育被严重“边缘化”了。到上世纪80年代,品德教育(CharacterEducation)运动兴起,美国人又开始重新认可直接德育、专门德育课程的必要性,目前有2/3以上的州已经加入了品德教育运动。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圆圈蕴含的最重要的一个道理是,社会发展与学科分化的历史趋势不可抗拒,直接德育、间接德育、隐性课程三种德育形态在学校教育中实际上是缺一不可的。

中国和全世界都只能从历史发展的逻辑中学会更周全地考虑问题:不是不要专门的德育课程、德育教师,而是如何实现各类课程的分工与协作、专门的德育教师和所有教师的全面德育合作,我们应该提倡包括德育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重大的历史使命,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全体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最重要的内涵是什么,当前这一问题思考的重点在哪里。

德育作为教育目的还是作为教育任务

有学者认为,将教师分为“德育教师”和“非德育教师”是错误的,造成这种错误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在观念上将德育视为教育的具体任务而非教育的终极目的。因为是具体任务,就必然有分工,就会有专门的“德育教师”,只有他们才管德育,其他教师只管教学就可以了。如果德育是教育的目的,那么所有教师都有德育的责任,大家就自然都是“德育教师”了。

上述观点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将德育看作任务也是现实工作的需要。比如,数学老师固然也有德育的任务,讲求师德、“渗透德育”、注意隐性课程对儿童品德成长的影响等义务,但希望他放下数学课,专门将一个道德或者政治课题系统地讲深、讲透是困难的。所以,就任务分工而言,有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德育课程教师和文化课程教师的区别并不完全错误。

因此折中的观点只能是,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教育目的、承担普遍德育责任是所有教师都要服从的前提,在此前提之下,一些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更多、更集中地从事特定的德育工作是可取的,也符合世界德育发展的历史大趋势。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第6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014年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很好地诠释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当前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一个全新的时空中展开,国情、校情、学情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德育教育教学带来一些新挑战、新机遇。对此,我们必须进行冷静的思考与全方位的分析,积极寻求破解德育困境的应对策略,进一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 国情:多元化背景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困境的宏观维度分析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进程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趋势,成为人们生活、生存、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社会条件。多元化在给高校德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实现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大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困难。

第一,经济利益化与政治道德化的悖论,制约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效度。马克思曾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2]。市场经济自西方发轫以来,其核心要旨就是追逐个人利益。而中国的政治素有道德化的鲜明特点,重义轻利根深蒂固,影响深远。伴随着市场经济而产生的经济利益多元化,主体之间的利益边界越来越清晰,人们的利益意识逐渐觉醒,利益诉求进一步提升,沿袭传统的“高大全”精英德育教育模式受到了强烈冲击,“经济人”与“政治人”不断进行着博弈。如处理不当,对经济利益多元化缺乏必要的引导,政治道德化大行其道,很容易受市场经济中利益机制的驱动,使人们滑向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的极端,这为德育当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带来重重阻碍。

第二,社会思想日益多样化,冲击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旋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期,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动和调整,社会组织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各种社会思潮,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实元素、“主流”与“非主流”,出现前所未有的对撞与交锋,给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带来认知与选择上的困惑,造成大学生群体价值观方面的混乱,容易滑入价值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的泥潭,由此种种道德失范行为纷至沓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德育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第三,自媒体的普泛化,提高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难度。随着信息全球化与数字科技化的迅猛发展,BBS、贴吧、QQ群、微信、飞信等社交工具、微博等不同表现形式的自媒体蜂拥而起。自媒体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传播性与舆论导向性,覆盖面广,影响深远,以其无所不在的信息源,海量庞杂的信息,即时高速的传播等特点开启了真正属于“草根”的新数字时代。自媒体特有的难以抵抗的参与性和影响力,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了道德认知与选择上的种种困惑。主要表现为混淆道德是非,在面对新鲜事物时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社会乱象中容易迷失方向;深陷“人―机”虚拟二维世界难以自拔,带来现实“人―人”交往的某种制障;“泛西方化主义”严重,对本国的价值规范产生排斥情绪,冲击着我国核心价值观。这些都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2 校情: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立德树人实现困境的中观维度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不断提升,教育功能日益多样化,其溢出效应不断强化,粗放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偏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心,导致教育本性的迷失。

第一,人才培养急功近利,“德育为先”的中心地位被边缘化。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市场化,高校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不可避免地卷入优胜劣汰的竞争角逐,迫使一些高校以浮躁的心态去追逐利益。这主要表现为学校领导没有把德育放到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德育被软化,德育机构形同虚设,对德育重视不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源扩大、重点专业、实训实验、专项评估等方面上,一味追求学校的“上层次”“上水平”,把德育看成“陪衬”“副业”。教师重教书轻育人,重技能,轻德育,淡化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信念。一些高校将立德树人仅仅看和是德育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的任务,造成了德育工作低效运行,大大弱化了立德树人效能。

第二,德育体系缺乏系统性。从形式上看,高校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管理与评价比较完整,但它却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运行,整体性、层次性远远不够,德育实施过程常常有始无终,经常出现德育链条断裂现象。如德育目标与内容错位,未能与高校出入口、学生年段相契合,实施分层施教;德育途径狭窄;德育方法非人性化,沿袭传统的强制灌输;德育管理单向度;德育评价流于形式,评价主体单一等等,难以实现立德树人教育预期,使高校德育长期滞留于应景、应付的状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停留在口号上,高高在上没有实现落地,德育实效性低下,尚未形成树人合力。

第三,德育理论研究长期滞后于文化多元化带来的变化。多元化的时代带来了德育教育教学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理论研究的支持,亟需通过德育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来应对时代的挑战。而现有的德育理论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难以满足受教主体生存与发展境遇中的种种诉求,及时解决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困惑与疑虑,客观上也制约了高校立德树人实现的有效度。

3 学情:他律化教育模式下立德树人实现困境的微观维度分析

目前大学生群体多为“90后”学生,生于改革开放年代的他们普遍具有自我意识强、富有活力、乐于表现、个性张扬等群体特点,而他们自有的心智模式面对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多元化,不可避免地陷入人生惶惑与价值迷茫之中。近年报道的一些高校出现大学生因“失德”而酿成人生悲剧的事件,更是直接拷问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一,大学生心智模式的不成熟影响道德认知、评判与行为。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学生没有学业与职业规划,缺乏成长内驱力;一些大学生目光短浅,以偏概全,反应钝化,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一些学生心理状态、思想意识失衡趋偏,强化个人利益至上,责任观念淡薄,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发生错位。当校园德育教育与自身道德实践冲击相悖时,往往会在道德选择上陷入两难境地,产生不当或失当的行为。还有一些学生面临就业竞争压力,重视专业技能学习,轻视品德修行,德育实效性较低。

第二,大学生德育主体角色缺失或弱化,难以通过自律提升道德品质。传统非人性化的德育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需要与内心诉求,处于客体地位的学生成为被德育的工具,自律意识与慎独能力较弱,缺乏自主的道德体验与锤炼,言行不一,知行脱节。

4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困境的超越

综上所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困境是由多个复杂诱因造成的。这些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带来的困境,远不是高校孤军奋战就能够化解的,需要高校从更宏观的视角,“跳出学校看德育”、“跳出德育看德育”,审视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困境。

第一,树立大德育观,整体构建立德树人的高校德育体系。要遵循大学生心智模式特点与德育教育规律,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进一步整合创新高校德育体系。具体策略包括:德育目标统一性与年段性相结合,德育内容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德育方法多维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德育途径内生性与包容性相结合,德育管理规范性与全员性相结合,德育评价过程性与多元性相结合,构建一个横向循环、纵向并行的开放式德育体系。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第7篇

关键词:道德教育;复杂化;发展趋势

1引言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发展趋势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当前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所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比以往的道德教育更加复杂化,主要原因是当前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所承担的任务、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更加复杂化。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所承担的任务、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要比现在更加复杂,所以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面临一个复杂化发展趋势。

2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未来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复杂化

事实表明,人类社会越发展,社会环境就会越复杂。现在的社会环境要比过去的社会环境复杂得多,而未来社会环境要比现在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发展趋势。未来的社会人与人的联系会更加密切,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更加频繁。在交流中,促进了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融合和进步,但是也会出现很多矛盾、冲突和碰撞。这些矛盾、冲突和碰撞将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会体现在方方面面。在这些众多的矛盾、冲突和碰撞冲击下,社会环境必然是复杂多变的。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未来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也会是各种社会关系错综复杂,众多的矛盾、冲突和碰撞交织的状态,这必然体现为一种高度复杂的状态。所以,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未来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也必然复杂化。

3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未来所承担的任务复杂化

我国的高校向来重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在高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的任务还比较简单,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因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但是未来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将会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其所担负的任务会多样化,需要其解决的问题也会增加,所以其所承担的任务会复杂化。未来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不仅担负着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任务,而且还要担负着培养大学生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的任务,以及担负着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抵御不良社会思潮侵蚀的任务。所以,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未来所承担的任务的难度也会加大,也就是说未来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不会越来越轻松,而会越来越艰难,原因就在于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未来任务越来越复杂化。

4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未来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复杂化

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对象主要是大学生,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而展开的。目前高校大学生是个十分复杂化的群体,比如,思想理念复杂化,个性复杂化,行为方式复杂化等等。未来社会的大学生是一个比现在更为复杂的群体,为未来高校的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未来的大学生的来源范围可能更加广泛,有来自农村的,有来自城市的,有来自发达地区的,有来自偏远落后地区的,有的来自是独生子女家庭,有的是来自单亲家庭,有的来自少数民族,有的来自外国,更有甚者可能是已婚的人士进大学读书等等。未来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可能更加复杂。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思想理念各式各样、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会变得很复杂,不可能形成统一的思想理念。未来大学生会受到更多的社会思潮的冲击,他们的思想理念会出现更为复杂的特点。同时,未来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行为方式等方面也将出现更为复杂的情况。对于未来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的预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因为未来社会的发展中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现象,有些新情况和新现象具有确定性,我们根据客观的分析和思考,是能够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把握的。但是有些新情况和新现象不具有确定性,不好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研究,是很难定位和把握的,这就给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复杂化发展趋势有了一定深入的认识,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对我国德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志远,曹杰,王咏梅.社会化与主体化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J].文化教育论坛2003(4).

[2]张耀灿.关于道德教育学科的建设现状与发展展望[J].华中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5).

[3]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教育发展研究.2005(98).

[4]朱振玉.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道德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发展趋势[J].求实,2005(9).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第8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素质教育 关系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学生素质的高低,则直接关系着“基石”的稳固与否。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的共同目标。培养新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需要从基础做起,需要学校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家庭、学校的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在这中间,思想品德课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最重要的素质。”广义的素质,可以说它包含了人本身物质和精神的外在的一切方面。具体可划分为政治素质、科学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等许多方面。在各方面中思想素质起着基础的和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目前的中学生是将来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不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决定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其他素质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品德课既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同时又是一门德育课。

这就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是任何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这是由思想品德课的性质、目的、内容和特点决定的,同时又是我国学校教育与资本主义学校自由发展的本质区别。

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任务

初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素质教育任务,如语文、外语主要要有文化素质教育并兼有思想、科学、美学等素质教育任务;数学、物理、化学主要承担文化、科学素质教育任务;音乐、体育、美术则分别承担着身心健康、审美等多方面的素质教育任务。相比之下,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最为重大,它的内容决定了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稳定的能力素质,高尚道德的素质,坚实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并且由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来推动和激励其他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思想品德课的任务要教育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只有牢固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才能由决心毅力去学习兢兢业业做事的本领。通过兢兢业业做事,在将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增砖瓦,才能体现出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德素质。

三、社会现实决定了思想品德课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艰性

由于目前现实生活中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存在和制约,人们对思想品德课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模糊,经常处于摇摆不定状态,有时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这是社会上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在学校教育上的反应。目前学校教育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完全接受,思想品德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也未能被人们认识和肯定,因此便会出现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现象。事物总是在矛盾中不断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总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的。随着党的“十”精神的贯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相信全党全社会将对思想品德工作重心加以重视,这必将会为学校思想品德课完成素质教育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气氛。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第9篇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华民族实现教育强国梦、民族复兴梦的客观要求。

古人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提出,指明了教育既要“树”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更要“立”作风优良,品德高尚的“德”。把“立德”摆在“树人”之前,意蕴着教育应更加重视学生品德的塑造、德行的培养。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顺应时代要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转变育人思想,摆脱职业教育传统的“造器”思维,树立新的“塑人”理念,着眼学生的品行培育,关注学生内在修养的提升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1全面理解“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

中国历来强调“德”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古人将“立德、立功、立言”视为人生三不朽的象征,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追求事业成功、建立功勋大业;再次是著书立说、有思想有知识。把“立德 ”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才的根基。西汉的《管子?权修》强调:“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表明树人蕴含着培养人成长、成才之意。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明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知彻底,就能说服人。” 全面理解“立德树人”这一理论的深刻内涵,才能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一是阐明了教育的努力方向:即首先“立德”然后“树人”。“立德”从广义上来说,既是对教育主体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教育对象提出的要求,包括立师德、立生德。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的师德水平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激励作用,而师德水平是需要不断学习和自我修炼的。教师师德水平高尚,才能以身示范引领学生、感召学生、感染学生、鼓舞学生,并以自身潜在的道德力量鞭策学生重视个人修养,加强品德修为。因此,立师德是立生德的根本,也是确保立生德成效的关键。二是阐明了教育的有效途径:即通过“立德”来“树人。每一个教育对象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一定精神追求的个体,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以职业道德的要求作为自身言行举止的参照标准,能使学生感受到作为社会有道德标准的具体存在,过有道德水准的生活,才是人之为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职业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给学生一个饭碗,掌握在社会谋生,立身社会的基本技能。从长远来说,教育应该是让学生终身受益、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事业。仅有技能,只能生存;拥有德行,才能幸福。三是阐明了教育的最终目的:即“立德”的目的是为了“树人”。无论是德行的培养还是技能的传授,都受益于同一个教育个体。德行与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个有道德原则、道德水平、道德境界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领域才能成为一个独当一面、人格完善的人。

《资治通鉴》写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既强调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也强调成长要素的全面性,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中心,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成为有责任感、正义感、道德感的人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职业教育作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立”社会主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德”,“树”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人”。医学是为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服务的神圣事业,医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对高职医学生“德”的培养就是要侧重于帮助医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立医德、树良医”就是新时期医卫类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

2立德树人与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的关系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人的社会性最主要最基本的体现就在于人的责任性。一定意义上,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培养自己道德责任感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责任感作为道德的内核,它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方式,是主体自我的一般规定,是一切道德的基础。

职业责任感是主体对自我所从事职业内部行为要求的自觉感知和职业操守的自觉遵守,是主体的职业认同、价值取向在职业领域的表达。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是以未来医学生将从事的医疗卫生工作为指向,在现阶段培养医学生对其责任对象生命健康负责的自觉意识,明确对自己、病人、国家和社会所应承担的医学责任,建立在医务工作中履行职责的情感态度,并自愿为自己的言行承担过失后果的教育活动。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是医卫类院校医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医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和约束个人职业行为的重要途径。

人的生命具有一维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因此医学是一项严谨的事业。医务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对职业主体责任感的要求更高。医学职业责任感要求医务工作者公平对待每一位患者,将仁心、仁术施于患者,服务于患者的健康。安徽医专学生在进行临床见习中,为系统了解患者对医护工作者的职业素养需求对8家医院的812位住院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患者对医护工作者职业素养需求的诸多因素中,职业责任感排在首位。“责任心”是病患对医务工作者的最高期待,“德”是病患考查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的首要标准。在当前国内医疗环境恶化、伤医事件频发、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势下,医学生群体职业责任感整体弱化的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加强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期待的道德支撑,是推动医学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应有之义。

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的意义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简单的“技能教育”、“饭碗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台台有用的机器,而是为社会培养用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武装起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今天的医学生是未来医疗卫生队伍的主力军,今天的医德教育将成为指导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道德指向,也将成为影响未来整个医疗行业职业作风的道德基础。“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中华传统文化倡导 “医无德者,不堪为医”“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医学精神,因此以立德树人为切入点研究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对于提升医疗整体服务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1职业责任感是医学生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道德基础

职业责任感作为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与社会责任感之间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因而社会责任的承担需要职业责任的自觉履行。医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构成的现代医学模式下,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才能促使医务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不仅关注病,更关注病症背后的人,重视对病人的精神安抚和心理安慰,尽最大努力为病人的身体健康实施医疗救助,从而构筑起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强化以职业责任感为核心的医德教育,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内在诉求,是医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道德基础。

3.2职业责任感是医学生遵守医学职业道德的内在前提

职业道德是以职业责任为核心的综合价值体系,履行职业责任是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希波克拉底誓言》和《医学生誓言》的字里行间无不表达了医学生所应承担的责任及所应具有的强烈责任感,为医学事业奋斗终生的华益慰、林巧稚、吴孟超、钟南山等医学大师身上无不彰显了高度的医学责任感和使命感。责任感既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回报社会的基础。具备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医学生就会在职业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对病患投入仁爱的职业情感,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由此可见,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是个人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内在驱动。

3.3职业责任感是医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撑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第10篇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广西钦州,535000)

[摘要] 中职学校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明确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内容和全面健康成长的内涵;立两德,树三风,言传身教;把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到和专业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爱学习的美德等中职学校立德树人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路径。

[

关键词] 立德树人;中职教育;全面健康;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6?0034?03

2013 年9 月9 日,总书记向全国1400万教师致慰问信,信中对教师提出殷殷期望:希望全国广大教师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和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提出,对我国中职教育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指向意义。中职学校的学生刚好处在青少年,是形成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此时的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因此,中职学校应当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项根本任务。

一、立德树人的理论传承、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理论传承

“立德”为古代三不朽之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1]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清钱谦益《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

树人语出《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立德树人”四个字合用是中国文字的精妙也是我国历代教育经验理念的凝结。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2010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进一步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思想;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3]。立德树人这项根本任务的提出,明确了新时期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对中职学校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科学内涵

立德树人是指(自身)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引申到教育领域指树立德行,培养人才,其内涵为弘扬优良道德行为营造民风淳朴的社会环境培育人才。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创建和谐社会富国强民的有力保障。

(三)精神实质

以为首的国家领导人公开宣示“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他们的德行教化广大党员干部。立德树人不单单是教育系统的事情,全民担当、从我做起、以德育人是立德树人的精神实质。学校立德树学子;家长立德树儿女;政府立德树国民;领导立德树下属;党员立德树群众。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等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用他们高尚的德行为我们做了立德树人的示范,同时,也为我们阐述了立德树人的精神实质。

二、中职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必要性

(一)由中职学校生源的特殊性所决定

中职学校的生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高中毕业生就读中职学校的很少。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是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学生是家长觉得孩子学习不好没出息,初中毕业就进入社会年纪太小又不放心,于是送到中职学校等长大成人再参加工作。这些学生正是最需要社会和学校关心爱护、悉心教导的青少年。

中职学校是青少年教育的主力之一,承担着培养教育的重要责任,它的存在,降低了青少年犯罪率。初中毕业没进入高中的青少年,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人们定义为不良少年的人,如果放任自流不进入中职学校接受教育有一部分人有可能会走上歧途。这部分青少年学生是非常需要良好的德育教育的,因此,中职学校的生源特点决定了立德树人作为中职学校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性。

(二)由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所决定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一定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多数是一线技术人员,从事的工作平凡而不可或缺,他们是民众的主体,其品行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民风,因此,职业道德等美德的培养极为重要,这一点决定了中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三)由社会大环境需要所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也随之而来,中职学校的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如果没有好的引导很有可能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误入歧途,所以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是适应社会大环境的需要。

(四)由国家的发展需要所决定

国家的未来需要勤劳、勇敢、爱国上进的下一代,试想如果一个国家的下一代都是懒散、自私、道德缺失的人,那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立德树人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需要。因此,国家的发展需要中职学校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

(五)立德树人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社会的需求

以往很多职业学校一味地抓技能培训和专业教学而忽视了德育工作,导致很多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不能够适应企业的严格管理,企业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满意,他们迫切需要德才兼备综合素质好的员工。因此,立德树人促进中职生全面健康成长是学校的任务也是社会的需求。

三、中职立德树人的途径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后,很多学者对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论述居多,中职学校此类文章比较少见。下面就中职学校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做一些探讨和研究。

(一)明确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和内容

明确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是中职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首要工作。立德树人,本质在于育人[4]。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是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

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立德学理论、良好师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传统美德等。树崇高校风、高尚教风、良好学风创设立德环境和氛围。培养全面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立两德(德学、师德)

德学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工具,师德是载体。中职学校立德树人必须树立德学理论和培育良好师德。

1. 立德学

立德学就是立德学理论传播美德思想。佛教以佛法普度众生,基督教有圣经,共产党人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八荣八耻等理论工具。中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也应当有理论工具,部分中职学校把《弟子规》作为育人工具,效果良好。刘幸福在课堂教学中弘扬德商理论,并将该理论编入教材《商务谈判》,创新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法。德商理论由刘幸福首次提出,是比诚信经营高一个境界的经商理论,该理论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和经商的本分,弘扬厚德载物、友善、仁义的经商思想,试图使经营者从诚信经营层次提升到仁义经商的高度。这一理论比较适合教育经济专业的学生,同时,该理论的普及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商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 立师德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师德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5]。中职学校应当认真学习领悟总书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树立良好师德。

(三)树三风(校风、学风、教风)《孔子家语?六本》有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环境的好坏对人的影响极大,中职学校应当努力营造美德环境,以环境树人,通过树“三风”活动,用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凝聚“芝兰之香”。把校园建成“芝兰之室”,让校园充满“浓厚的香气”感召千万学子。

(四)言传身教

立德树人必须言传身教,言传身教应当齐头并进。只言传不身教和只身教不言传都是片面的,只言传学生感觉你光说不练,他们会想老师都没去做凭什么让我们做呢?只身教不言传有时也收不到育人的效果。例如:广西某职校推行弯腰行动,号召教师职工每天弯腰捡垃圾,不过,并没有在学生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按学校规定每个班级有自己的卫生责任区,由学生每天清扫,但有些准备打扫卫生责任区的学生,看到教师在那里捡垃圾,就扭头回了教室,他们觉得老师在那里做清洁自己不用去做了。

(五)培养学生养成爱学习的习惯,促进全面健康成长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学,不知理。”爱学习是一种美德,能使人知书达理提高素养。因此,培养学生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路径之一。

人们主观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很多人认为学习很辛苦,实质上学习是获得知识,提升自我的手段和途径,是一件快乐的事。人天生有求知欲,例如孩子很小的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几乎见什么学什么,那时候的学习一定是快乐的。

中职学校应当改进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重回“童年的快乐学习”,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进而喜欢学习,养成爱学习的美德,这样就达到了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应把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到和专业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

四、结语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顺应国内外形势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课题之一,中职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认真学习领悟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左传[M].郭丹,程小青,李彬源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085.

[2] 管子[M].李山泽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21.

[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08.

[4] 金更兴.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机制[J].新西部(理论版),2013(7):108-109.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第11篇

我们欣喜地看到,课程改革以来,各科教学十分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且通过各种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结合起来,体现出课程的功能,促进了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实践中,大家还努力从学科的特点和实际出发,采用了各种方式方法,探索了不少鲜活的经验。总之,各科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深入观察,不难发现,各科教学中的德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立德树人的意识比较淡薄。从总体上看,与知识教学相比较,思想品德教育仍处在失衡、失重的状态。比较普遍、突出的现象是,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的考试轻思想品德的考查,重分数的多与少,轻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各科教学还没有真正把思想品德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显然,这影响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究其原因,固然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关,更与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有关。应试教育忽略、排斥思想品德的培育,它是最不道德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必须坚定地改革以应试、升学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制度和方法,解除教师的担忧和纠结,让他们大胆地在知识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其二,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育人的能力不强。各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在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中担负着不同的任务。但是学科的独特性并不否定与排斥思想品德教育这一共同的任务。相反,对我们的挑战恰恰是如何根据学科的独特性,探索、寻求立德树人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如果各学科都能明晰自己的独特任务、视角和方式,就会在课程改革中全面地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其实,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问题是如何在课程开发、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课程资源利用以及考试评价中加以落实,同时也应对课程标准、教科书加以完善。比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都十分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探究、体验,这一理念是正确的、先进的。事实上,与中小学生生活的结合,尊重他们的经验,选用与他们生活关联紧密的材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如何对生活素材进行提炼,如何在生活中凸显思想品德教育,如何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教材呈现方式既要生动活泼,又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以及思维的含量,等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又如,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无疑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但是语言文字是离不开思想和道德的,应当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合在独当之任中,不能让独当之任成为“孤独之任”。因此,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文以载道任务完整、准确地把握必须继续引起极大的关注,这些既关涉到意识,也关涉到能力加强问题。

其三,各学科立德树人任务缺少整体性的建构和制度保证。尽管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加强德育,但是绝不意味着各自为战。课程结构具有整体性,课程的整体性必然要求各学科的德育也应有整体性的思考和建构,而各自为战必然造成学科之间的德育力量的分散、德育内容的重复和缺失,也会造成育人功能的脱节和分割。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课程标准在修订中,已从综合的角度注重了各学科间的衔接和统整,但仍然还有不少有待完善和加强的地方。因此,各学科的统筹,增强综合育人的功能仍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家继续增强育人意识,也需要制度的保证,还需要从课程标准与教学过程的统整上继续努力。

如上所述,学科统筹要有制度、方法、技术保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确立核心理念和明晰基本要义。核心理念的确立,可以让我们有更高立意的追求和引领;基本要义的明晰,可以让我们有共同规则的遵循以及在基本要义下有更丰富的创造。这样,统筹就有了方向,有了核心。

教育是一个以道德方式传授最有价值知识的过程,其基本要义不只是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还在于用道德方式。舍弃道德方式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更不是良好的教育。教育总是伴随着价值,价值教育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舍弃价值教育,教育也会丢失理想。教育的价值、价值教育是必须引起大家足够关注的问题。因此,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这已成为一个无须争论的共识。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我们应当形成以下一些核心理念,并以这些核心理念来推动并保证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落实。

核心理念之一:所有的课堂都应当是道德课堂。所谓道德课堂绝不是指德育课程的课堂,而是包含以下意思:首先,所有课堂都必须以思想品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为最高目的。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目的,当然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这一切要聚焦在教学目标上。爱因斯坦曾用“完善的方法和混乱的目标”来刻画所处的时代。的确,现代生活的复杂性,使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正确的和什么是可取的等问题变得如此“混乱”。这种状况无疑也会进入课堂,使教学产生一些困惑。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目标落实在教学目标中,使之清晰起来、坚定起来,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紧迫。其次,道德课堂要创造各种教育情境,让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澄清。道德判断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知识学习中发现道德意义,价值澄清则是要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现象中自主选取正确价值,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分析各种现象,进而去追求美好、追求崇高、追求理想。因此,道德课堂引导学生过一种道德生活,让道德意义在课堂里流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灵里开始萌芽。可见,道德课堂是超越学科的,是所有学科教学、所有课堂共有的追求和共同的特征。倘若如此,教学中立德树人任务的统筹将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第12篇

一、高校德育体系体例变革的首要成就

1、完住的扭育系统为高校位育运作供应了组织包管。

经由20年的变革理论,我国离校在探究中已树立起了以学生治理体系体例为首要根据的德育系统。首要表现为:校(党委副书记一本能机能部分:学生处、学工处)一院或系(党总支副书记、政治指点员、班主任)一班级。有的在班级增设了导师制,导师既授业,又育人。在这一系统中构成了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任务格式:

决议计划批示:党委。

主管部分:学生处、学工部及思维理论教育单元。

执行中介:院或系组织系统。

详细落实:班级。

群众组织:校、院或系的团组织与学生会。

由此可见,在高校治理中.德育体系体例首要表现为单线运转的任务机制.

与专业课教育、后勤治理等相对应.是专门的事务。

2.多方面、多条理的德育步队为高校德育施行供应了力气保证。

德育步队是施行德育的主体。为调动全体教职工工育人积极性,经由探究高校已根本树立起了由多方面、各条理人员组成的德育步队,这支步队包罗:(1)专职政工干部(规划治理);(2)思维理论课教员(理论讨论);(3)根底、专业课教员(教书育人);(4)机关、后助人员〔治理、效劳育人);校外特遨、特聘人员(多为专题申报)。并明白了这支步队的德育义务,即以喜欢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培育、塑造学生的政治质量,思维质量、品德质量和人格质量。恰是广阔教职工经过理论研讨、日常治理、专业课教育等多方面的理论,指导学生确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徽发他们积极向上、具体开展,为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四有”于新人供应梢神动力。

3、灵敏多样的育人方法为德育义务的完成发明了前提。

高校德育贯串于大学生整个过程,表现于进修,科研、劳动、生涯各个方面,因而,也要求多种方式予以表现,除系统的思维人品课和日常治理外,还健全了正常化、准则化的党团组织生涯、政策理论进修;举行业余党校;组织社会考寮和社会理论〔如大学生社区效劳队、喜欢心社、寒署很的“三下乡运动);发明了丰厚多彩的校园文明生涯(如墙报宜传、主题演讲、专题争辩等)。学生恰是经过多方式、多渠道参加,在获取常识的还怡情明志、熏陶情操,使自我从政治崇奉到日常行为都不时提高。

二、顺应时代开展,转换高校德育机制

主席在党的十四大申报中指出“科学提高、经济萦荣和社会开展从基本上说取决于进步劳动者的本质,培育多量人才,我们必需把教育摆在优先开展的位置,起劲提商全民族的思维品德和科学文明程度,这是完成我国现代化的基本大计。”变革开放20年来、特殊是90年月后,高校德育以较为齐备的体系体例、多条理的育人步队和多方式的育人伎俩,在进步学生的思维品德程度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为高校的变革和开展供应了不变的内部情况。但跟着时代的开展和我国变革开放的不时深人,在我国体系体例转型期间,在新世纪降临之际、大学生思维人品也出现出异常复杂的状况,在中心价值观念仍占主导位置的还显示出多样化、实利化的价值追求,使德育内容不时扩展,义务日益艰难。因此,首要靠政工干部施行高校德育任务已越来越显得力气缺乏,固然如前所述我们的德育步队包罗了全校教职工在内,但因为缺乏详细的目的系统和约束机制,实践上德育任务更首要的是由党委指导下的政工干部来抓。而专职政工干部除班主任外,与学生接触有限,不免陷人就德育抓德育的狭隘圈子,影响德育任务的有用性。为了使高校德育任务与其他方面任务严密连系起来,探究高校德育体系体例立异,真正扩展德育主体已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义务。应由党委指导下的政工干部担任制向党委一致布署下的校长及行政系统施行为主的德育治理体系体例转换。这一转换首要由以下因家决议:

起首,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度有关方针、政策的需求。树立和完美在党委一致布署下的校长及行政为主施行的德育治理体系体例是党和国度面临新的情势开展对高校变革而提出的一项主要行动。《中国通俗高级黉舍德育纲要》指出:“德育任务要在党委的一致布署下,树立和完替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施行的德育治理体系体例,校长对学生的德智体具体担任。”“全体教职工负有德育任务的贵任。”“黉舍要高度反视和充沛发扬教员的育人效果。’“黉舍的各项治理任务都应与德育任务严密连系,使之成为学佼德育的孟要路子。”《中国共产党通俗高级黉舍签层组织任务条例》也指出“思维政治任务要严密围绷黉舍的变革和开展,亲密连系教育、科研、行政治理等各项任务,接纳各类方式进行。”明显,这里已明白提出了商校德育施行是校长及行政系统的义务,是广阔教职工义无反顾的贵任,而不独自是政工干部的贵任。把这一决议计划落实到详细任务之中,不只有助于实在增强和改良高校德育任务,使之从内容到办法及步队建立各方面都获得改良,并且会大大进步高校的人才质量,然后推进整个高级教育事业的开展。

其次,是深化商等教育变革,顺应新的人才培育形式的需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高级教育变革已大致阅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1982年,是从的毁坏中拨乱归正和恢复开展;第二阶段是1983-1991年,是在高级教育加快开展的还进行了体系体例变革和教育变革的探究阶段;1992年以来,是高级教育变革深化阶段,已明白提出了“体系体例变革是要害,教育变革是中心,教育思维和教育观念变革是先导”的总体思绪。目标在于培育具有丰厚的科学常识、较强的实践运用才能和不变.安康的身心本质的现代化建立人才,这也是跟着现代科技开展,面临诸多全球问题而提出的世界性话题。我国高级教育正面对粉从应试教育到本质教育的改变。比来.中共中心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变革,具体推进本质教育的决议》中指出:“施行本质教育,必需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一致在教育运动的各个环节中”,“各级各类黉舍必需愈加注重德育任务”,“进一步改良德育任务的方法办法,离德育于各学科教育之中”。对在具体推进本质教育进程中的德育任务提出了更高更详细的要求。“索质就是做人”,常识是根底,没有丰厚的常识,就不成能有很强的才能和很高的本质;才能是在必然常识墓础上经由培育和练习,并在理论中磨炼构成的实践技艺;本质是把从外界取得的常识技艺,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而构成不变的质量和素养。三者是不成切割的全体,也是我们德智体具体开展的教育方针在新情势下的详细显示。强调从常识、才能、本质的角度来组成人才的培育形式无疑更具有时代特征,也是我们变革教育内容和课程系统的前提。这一墙养形式的理论也必定是综合的,它表现在高校教育、科研、治理、效劳各环节之中。因而,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施行德育义务与这一人才培育形式更相顺应。再次,是处理学生实践问题,进步德育有用性的实际需求。当时大学生正面临着的是开展的时代、开放的情况和变革的实际,而大学生较之小学生、中学生对校外世界怀着更激烈的调查和参加愿望。因而二在覃革开放进程少生长起来的大学生们在富有时代精力,认同中心价值观念,显示较强的竞争、参加认识的还也极易受市扬经济负面效应、西方本位主义价值观念等消极因索的影响。如现阶段一些学生政治信心模栩,块乏集体主义精力,小我名利思维较孟,测验故弄玄虚。行为举止不敷文明,甚至有的打斗斗殴,抽烟酗酒笋。这使高校德育内容添加,难度加大,也要求更多的力f投入。固然我们素来也强调对大学生的思维教育要上下合力。齐抓共管,但在原有体系体例下,“党委抓德育”、“行政抓智育”已成为一种思想定势,成了一种商定俗成的任务职责划分。使高校德育在实践运作中首要成为党委线下政工千部的“专利”,德育任务有时被看成了学生思维间题的“救火’任务。然后无视了学生思维人品的构成规则,难以将正神的标准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思需求,构成不变的价值追求,盲目调适小我与他与社会的养系。为此,更新高校德育体系体例,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显得,也是变学生被动承受为自动接收的实际选择。

三、树立和完美党委一致布署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

施行的德育治理体系体例秀要处理的几个问题

1、从离校的基本义务动身看法位育任务与黉舍其他任务的一致性.以走出就德育抓德育的小圈子。

高校的很本义务是培葬社会主义的优异建立者,人才的思维品德本质和科学文明本质若何,关系到我国杜会主义现代化目的的可否完成。高校又是社会主义精力文明的窗口,高校师生的思维品德程度和相貌既受社会影响,一还又表现着时代偏向,对全社会起粉孟要辐射和示范效果,要完成这一基本义务,提商大攀生思维人品,.仅靠政工千部是远远不敷的。必需发扬校长及行政系统的组织协调功用,把教育、科研、治理、后物效劳同思维政治任务严密连系起来,而且把德育任务纳人高校的办学体系体例、治理体创及其运转机制的革新之中.纳人到高校党的建立和精力文明建立之中。然后在看法和理论上真正从黉舍全体任务的离度来看法、规划,走出以往就德育抓德育的狭隘圈子。当前,商校正在进行面向21世纪的教育思维革新、教育内容和教育系统的调整,倡议大学生的文明本质教育,德育在个中据有非凡位置,是深化教育变革的一项不成无视的主要内容。

2、明白党委和校长的职资.提离政工干军队伍紊质.以防止原有抽育步队的两化。

提出高校德育要在党委一致布署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施行的治理体系体例,并不是指高校德育任务由本来的党委抓酿成行政抓,而是德育施行主体的扩展。党委和行政都负有德育职贵,只是详细义务分歧。党委是德育任务的指导中心,首要是依据情势开展的需求和党在新期间的主要义务,连系实践一致研讨必然期间内德育任务的目标、义务、内容、办法,制订思维政治任务的目的系统。校长首要是负贵落实与施行,把德育任务融人黉舍各方面任务之中,将思维品德教育与科学文明教育严密连系起来,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真正表现校长对学生德智体具体负贵。因而,树立和完美新的德育体系体例既不是党委包办行政,也不是行政替代党委,更不是要作废原有专业政工干军队伍。政工干部是商校思维政治任务的专家,是学生日常思维行为的治理者,对学生德育任务负有更直接的贵任。在倡导全体教职工参加德育任务的还必需增强专业政工干军队伍建立,要害是进步步队本质。增强进修和磨炼,要求既有优秀的质量和崇高的情操,又能深入地掌握德育任务的规则和特点,进步德育任务的治理才能。

3、确定目的系统.强化“三全育人”气真正构成齐抓共管的任务格式。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县域;责任教育;模式;研究

一、确立“三统一”培养目标

增强社会责任感有赖于责任教育的实施,责任教育的目标为:增强学生的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做负责任的小公民,为培养中华民族复兴的高素质公民奠定基础,并要求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放弃个人的利益,把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承担起对国家、社会和集体的责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都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因此在校学生责任教育的培养目标要统一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目标上来,要统一到当地公民道德的建设目标上来,要统一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上来。

二、贯通“三融合”建设领域

在校学生责任教育的内容为:热爱生命、自理、自力、自尊、自强、自爱、自护、自信、自律、严谨、诚信、惜时、学会学习、乐观向上、学会做人、尊重人格、学会生存与发展;爱老师、爱同学、爱幼小、尊敬师长、关心同学、敬老爱幼、帮助他人、平等尊重、善待他人、乐于助人、学会合作、谦虚谨慎、和善待人、扶弱助困;爱父母、热爱家庭、关心家庭;。以上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校学生的责任教育要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融会贯通,要和公民道德建设融会贯通,要同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融会贯通。

三、建立“三落实”责任机制

学生责任教育的责任机理要有主有辅,协调配合,分工合作,形成合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等,都强调指出,党政各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因此,在学生公民责任教育中,一要落实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群众团体齐抓共管、分工合作的领导责任;二要落实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三要组织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担当社会责任。建立“三落实”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公民责任教育。

四、健全“三结合”教育网络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学生中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要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使全县未成年人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健全“三结合”教育网络,一是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扎实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奠定学生公民教育的良好基础。二是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教育为起点,以父母为负责人时刻教育引导自己未成年子女自觉地增强责任感,让学生在家庭责任体验中成长。三是以社区(村)教育为平台,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就自我,形成社会化、开放式齐抓共管的未成年人公民责任教育的工作格局。

五、打造“三服务”公共文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提出,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完善面向未成年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因此,要开展“三结合”文化服务,一是做好文化产品供给、阵地建设服务;二是做好文化基地建设和开放使用服务;三是做好校内资源与校外场馆的衔接服务。

六、实施“三层级”评价体系

一是对学生责任教育公民社会责任感进行总体评价;二是对学生责任教育责任机构进行责任目标管理评价;三是对学生责任教育对象的个体责任、责任心及责任感进行成长评价。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和考察等形式,对学生责任教育的效果进行满意率的评议和感受。根据有关部门在学生责任教育工作中所要承担的职责和工作任务进行过程性评价。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思想品质和文明行为方面的评估,以学生的爱国情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程度为内容进行评价。

“县域责任教育实践模式”如以上所述,要放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有设计、有指导、有读本、有成果、有评价、有推广”的“六有原则”进行县域责任教育模式的创建,力求达到“突出区域资源,形成特色品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责任 责任心 责任感 德育 中职生

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负责任就是做分内应做的事,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事情。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人格健全的内在基础,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根本保障。

一、责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发展历程中,责任早已体现在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善、孝、礼、勤、新”,“孝是教之源,立教在孝,现实地实现着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责任也作为基本教育理念之一贯穿其中。而在当今社会,党的十强调“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公布,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德育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大纲》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责任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二、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五岁至十八岁之间,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身心发育最迅速、最关键也最富有特色的黄金时代。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地增强。同时,此年龄段的孩子面对家长及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如不加以适当及正确的引导将会对其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在校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心理品质呈现出严重的自我中心主义;意志薄弱、享乐心理和依赖心理强,自我控制和生活能力差,特别是缺乏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

基于上述生活、教育背景的特殊性,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教育阶段经常是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平时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常承受着来自老师、家长的过多指责和其他同学的歧视;另外,当前严峻的升学、就业形势以及教育取向,导致社会各方面对中职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他们多是被中考淘汰的学生,因此中职生自身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责任意识淡薄。

三、培养中职学生的责任感

中职学生是中职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责任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而责任感的培养又是一项任务艰巨的育人工程,是人生中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因此,切实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内容。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关于德育途径的要求,学校应该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责任教育工作:

(一)重视德育课程的开设

韩愈在《师说》讲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即老师应当首先传授道德观念,现代教育也进一步强调了思想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所有的“授业”必须以“传道”为教育基础;相反,对于学生来讲,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不足以成才。因此德育课成为了各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其教学过程是一种心理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责任教育过程中必须抓住“实践”、“体验”和“养成”三条主线,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切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生活情境,将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提高责任意识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提高管理水平、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学校要利用好班级这一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让他们意识到,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是德育的关键。同样,班主任也应自觉地探索教育理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引导水平,考虑青少年道德水平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那些他们容易理解、乐于接受、关注度较高的形式进行课内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感染,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只有通过切身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责任价值观,才能转化樽跃醯牡赖滦形。

另外,学校还要搭建好校园文化这个重要的育人平台,打造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结合开学及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党入团仪式以及民族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开展关于责任的主题活动。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营造“负责任”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校对于责任教育的重视程度,吸引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和积极的态度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将责任意识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其他教育教学之中。

(三)强化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应利用志愿服务来培养学生的奉献、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彻底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瓶颈,真正地融入社会大家庭中,学校要发挥学生专业技能特长深入社区,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在可行的范围内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或参观访问,参与针对性和时效性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锻炼道德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抓住实训实习的教育时机

德育的重要任务范文第15篇

坚持德育为首,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德育队伍建设;狠抓以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内容的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责任意识,着力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身心健康;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巩固和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使我校的德育工作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

(一)强化德育意识

全体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育人意识,各项工作都要以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作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搞好德育工作,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1、注重师德。

教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注重师德修养,言传身教,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全校教师要时时实践“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家”,“老师是学生的道德书籍”。做学生的表率,做学生的朋友,全心关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师爱。

2、加强渗透。

除了重视思想品德课、晨会课这一德育主渠道外,要十分重视各学科的渗透教育。学科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丰富的德育因素,做好“两备”(备渗透目标,备渗透过程)、“三结合”(结合学科特点、结合年龄特点、结合年级特点)工作,方法上要讲究科学性,要精心设计。

3、不断总结。

加强德育教育研究,学习和创新德育新思路、新方法。特别是针对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激活学生主体,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学科教师要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多研究、多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收集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代表性材料,丰富养成教育经验。

(二)规范德育管理

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德育领导,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常规管理工作,坚持家校联系,拓展社会教育。

1、加强队伍建设

⑴、强化班主任的责任感,规范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学业务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要有责任感,班级管理工作要规范化,教师的“一志”(《班务工作日志》)、“二卡”(《家校联系卡》《家访记录卡》)、“一袋”(《学生成长档案袋》)等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