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县域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机构逐步的建立,县域金融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电子银行也在不断的完善,对于县域银行的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银行的服务必然会有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经济发展 银行服务 新趋势随着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优化配置资源核心环节的银行业,应当在改革体制、健全机制、创新服务等环节,来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服务是银行业最基本的职责,是打造银行业品牌,是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服务是银行业的本质所在,“服务立行”是银行发展的基本战略。

 

一、县域银行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县域银行服务明显得到改善,但是和县域经济新发展新要求相比,县域银行服务仍然有待改进和完善。县域信贷投入的总量相对不足,部分领域贷款比较难。调查表明,资金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中小企业和种养大户等领域。

 

现有的银行体系难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新要求,县域银行机构和网点相对来说比较的匮乏,难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的需求。另外,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中,政策性金融偏弱,与县域融资中弱质性主体多、政策性融资需求大的特征不相适应。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小额贷款公司刚起步,在各个地区的发展还需要一些时间。

 

银行信贷管理滞后,金融服务创新仍然不足,银行对于执行信贷政策缺乏区别对待。贷款审批手续比较繁琐,不能适应县域主体分散和多样化的特点,审批效率下降,也无形提高了贷款门槛。信贷产品针对性不强,目前金融机构虽然推出了较多融资新产品,但真正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针对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型组织和县域经济主体资产特点创新的产品不多。另外,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对信贷人员奖罚不对称,尤其是一些过于严厉的考核问责制,县域信贷人员普遍存在畏贷现象。

 

支付结算服务有待改善,融资渠道仍然过于单一。当前,支付结算、理财等非信贷金融服务跟不上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偏远地区存款、汇兑、结算等仍不能满足需求。

 

二、县域银行服务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推动银行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加服务的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逐步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巩固现有机构网点的基础上,延伸窗口的服务;推动邮储银行加快储蓄网点改造。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等新型县域金融机构的发展,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多管齐下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多元化资金需求。

 

(二)创新信贷服务与管理体系

首先,要创新信贷服务产品,大力发展企业、农户联保以及企业、农户、合作社间多种组合形式的多元联保贷款;探索发展订单,股权、提单、仓单、收费权或收益权等权利质押贷款,土地、林地、矿产开采权等权利抵押贷款;推出简式快速贷款、贸易链融资工具、自助循环贷款等新产品。另外,要创新信贷管理机制,将农民专业社等主体纳入评级范围,合理下放基层信贷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的程序。大力发展在线审批、派驻独立审批人等模式,提高贷款定价的差异化、精细化水平,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

 

(三)加强支付体系建设优化县域金融服务环境

通过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汇划资金,提高县域资金汇划的效率;推广直补一卡通、惠农信用卡等特色银行卡业务,增加银行卡业务办理网点,增加县域atm机和pos机等卡交易受理设备数量;推动县域电话支付、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支付创新。

 

(四)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首先,要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引导省、市级担保公司拓展县域担保、再担保的业务工作,依托县市财政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资本参与下的多种形式县域担保公司,面向农户、中小企业发展互助担保组织。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将水果和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另外,是完善中介及配套服务体系,推动建立以土地和水域等承包经营权为对象的县、乡级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进一步的降低中介服务收费的标准,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通过项目推介会等形式促进银企对接。还要优化县域信用环境,将县域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对县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加强货币信贷、财政等政策引导

首先,要强化货币信贷政策引导,加大县域中小企业和"三农"再贴现、再贷款的支持,制定出台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金融机构县域信贷支持效果的评估机制。二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对于在县域增设分支机构、网点的银行,新设法人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应给予奖励和免税政策。继续加大对金融机构涉农、中小企业贷款增量奖励比例和补贴力度,对于各种创新产品设立专项的奖励基金或贴息政策。三是加强市场培育与规划,积极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支持县域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引导县域经济主体健全财务制度,增强县域资金吸附能力,编制县域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形成符合县情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四是完善县域金融法治环境,明确县域主要金融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行为规范,并以法律形式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在县域的机构设置、资金运用等加以明确。

 

三、总结

总之,银行业机构应该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县域经济快速的发展,对于银行服务需求增大,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银行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产品,可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信贷业务产品的自主创新力度,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县域特点的金融产品,为服务县域统筹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中琦,张莹,吕建新.县域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分析及建议[j].黑龙江金融.2010(08):142-147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 银行服务 新趋势随着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优化配置资源核心环节的银行业,应当在改革体制、健全机制、创新服务等环节,来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服务是银行业最基本的职责,是打造银行业品牌,是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服务是银行业的本质所在,“服务立行”是银行发展的基本战略。

一、县域银行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县域银行服务明显得到改善,但是和县域经济新发展新要求相比,县域银行服务仍然有待改进和完善。县域信贷投入的总量相对不足,部分领域贷款比较难。调查表明,资金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中小企业和种养大户等领域。

现有的银行体系难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新要求,县域银行机构和网点相对来说比较的匮乏,难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的需求。另外,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中,政策性金融偏弱,与县域融资中弱质性主体多、政策性融资需求大的特征不相适应。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小额贷款公司刚起步,在各个地区的发展还需要一些时间。

银行信贷管理滞后,金融服务创新仍然不足,银行对于执行信贷政策缺乏区别对待。贷款审批手续比较繁琐,不能适应县域主体分散和多样化的特点,审批效率下降,也无形提高了贷款门槛。信贷产品针对性不强,目前金融机构虽然推出了较多融资新产品,但真正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针对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型组织和县域经济主体资产特点创新的产品不多。另外,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对信贷人员奖罚不对称,尤其是一些过于严厉的考核问责制,县域信贷人员普遍存在畏贷现象。

支付结算服务有待改善,融资渠道仍然过于单一。当前,支付结算、理财等非信贷金融服务跟不上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偏远地区存款、汇兑、结算等仍不能满足需求。

二、县域银行服务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推动银行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加服务的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逐步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巩固现有机构网点的基础上,延伸窗口的服务;推动邮储银行加快储蓄网点改造。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等新型县域金融机构的发展,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多管齐下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多元化资金需求。

(二)创新信贷服务与管理体系

首先,要创新信贷服务产品,大力发展企业、农户联保以及企业、农户、合作社间多种组合形式的多元联保贷款;探索发展订单,股权、提单、仓单、收费权或收益权等权利质押贷款,土地、林地、矿产开采权等权利抵押贷款;推出简式快速贷款、贸易链融资工具、自助循环贷款等新产品。另外,要创新信贷管理机制,将农民专业社等主体纳入评级范围,合理下放基层信贷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的程序。大力发展在线审批、派驻独立审批人等模式,提高贷款定价的差异化、精细化水平,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

(三)加强支付体系建设优化县域金融服务环境

通过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汇划资金,提高县域资金汇划的效率;推广直补一卡通、惠农信用卡等特色银行卡业务,增加银行卡业务办理网点,增加县域ATM机和POS机等卡交易受理设备数量;推动县域电话支付、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支付创新。

(四)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首先,要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引导省、市级担保公司拓展县域担保、再担保的业务工作,依托县市财政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资本参与下的多种形式县域担保公司,面向农户、中小企业发展互助担保组织。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将水果和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另外,是完善中介及配套服务体系,推动建立以土地和水域等承包经营权为对象的县、乡级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进一步的降低中介服务收费的标准,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通过项目推介会等形式促进银企对接。还要优化县域信用环境,将县域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对县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加强货币信贷、财政等政策引导

首先,要强化货币信贷政策引导,加大县域中小企业和"三农"再贴现、再贷款的支持,制定出台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金融机构县域信贷支持效果的评估机制。二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对于在县域增设分支机构、网点的银行,新设法人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应给予奖励和免税政策。继续加大对金融机构涉农、中小企业贷款增量奖励比例和补贴力度,对于各种创新产品设立专项的奖励基金或贴息政策。三是加强市场培育与规划,积极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支持县域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引导县域经济主体健全财务制度,增强县域资金吸附能力,编制县域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形成符合县情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四是完善县域金融法治环境,明确县域主要金融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行为规范,并以法律形式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在县域的机构设置、资金运用等加以明确。

三、总结

总之,银行业机构应该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县域经济快速的发展,对于银行服务需求增大,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银行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产品,可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信贷业务产品的自主创新力度,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县域特点的金融产品,为服务县域统筹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中琦,张莹,吕建新.县域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分析及建议[J].黑龙江金融.2010(08):142-147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县域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机构逐步的建立,县域金融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电子银行也在不断的完善,对于县域银行的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银行的服务必然会有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经济发展 银行服务 新趋势随着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优化配置资源核心环节的银行业,应当在改革体制、健全机制、创新服务等环节,来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服务是银行业最基本的职责,是打造银行业品牌,是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服务是银行业的本质所在,“服务立行”是银行发展的基本战略。

 

一、县域银行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县域银行服务明显得到改善,但是和县域经济新发展新要求相比,县域银行服务仍然有待改进和完善。县域信贷投入的总量相对不足,部分领域贷款比较难。调查表明,资金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中小企业和种养大户等领域。

 

现有的银行体系难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新要求,县域银行机构和网点相对来说比较的匮乏,难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的需求。另外,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中,政策性金融偏弱,与县域融资中弱质性主体多、政策性融资需求大的特征不相适应。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小额贷款公司刚起步,在各个地区的发展还需要一些时间。

 

银行信贷管理滞后,金融服务创新仍然不足,银行对于执行信贷政策缺乏区别对待。贷款审批手续比较繁琐,不能适应县域主体分散和多样化的特点,审批效率下降,也无形提高了贷款门槛。信贷产品针对性不强,目前金融机构虽然推出了较多融资新产品,但真正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针对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型组织和县域经济主体资产特点创新的产品不多。另外,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对信贷人员奖罚不对称,尤其是一些过于严厉的考核问责制,县域信贷人员普遍存在畏贷现象。

 

支付结算服务有待改善,融资渠道仍然过于单一。当前,支付结算、理财等非信贷金融服务跟不上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偏远地区存款、汇兑、结算等仍不能满足需求。

 

二、县域银行服务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推动银行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加服务的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逐步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巩固现有机构网点的基础上,延伸窗口的服务;推动邮储银行加快储蓄网点改造。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等新型县域金融机构的发展,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多管齐下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多元化资金需求。

 

(二)创新信贷服务与管理体系

首先,要创新信贷服务产品,大力发展企业、农户联保以及企业、农户、合作社间多种组合形式的多元联保贷款;探索发展订单,股权、提单、仓单、收费权或收益权等权利质押贷款,土地、林地、矿产开采权等权利抵押贷款;推出简式快速贷款、贸易链融资工具、自助循环贷款等新产品。另外,要创新信贷管理机制,将农民专业社等主体纳入评级范围,合理下放基层信贷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的程序。大力发展在线审批、派驻独立审批人等模式,提高贷款定价的差异化、精细化水平,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

 

(三)加强支付体系建设优化县域金融服务环境

通过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汇划资金,提高县域资金汇划的效率;推广直补一卡通、惠农信用卡等特色银行卡业务,增加银行卡业务办理网点,增加县域ATM机和POS机等卡交易受理设备数量;推动县域电话支付、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支付创新。

 

(四)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首先,要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引导省、市级担保公司拓展县域担保、再担保的业务工作,依托县市财政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资本参与下的多种形式县域担保公司,面向农户、中小企业发展互助担保组织。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将水果和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另外,是完善中介及配套服务体系,推动建立以土地和水域等承包经营权为对象的县、乡级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进一步的降低中介服务收费的标准,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通过项目推介会等形式促进银企对接。还要优化县域信用环境,将县域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对县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加强货币信贷、财政等政策引导

首先,要强化货币信贷政策引导,加大县域中小企业和"三农"再贴现、再贷款的支持,制定出台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金融机构县域信贷支持效果的评估机制。二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对于在县域增设分支机构、网点的银行,新设法人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应给予奖励和免税政策。继续加大对金融机构涉农、中小企业贷款增量奖励比例和补贴力度,对于各种创新产品设立专项的奖励基金或贴息政策。三是加强市场培育与规划,积极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支持县域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引导县域经济主体健全财务制度,增强县域资金吸附能力,编制县域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形成符合县情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四是完善县域金融法治环境,明确县域主要金融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行为规范,并以法律形式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在县域的机构设置、资金运用等加以明确。

 

三、总结

总之,银行业机构应该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县域经济快速的发展,对于银行服务需求增大,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银行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产品,可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信贷业务产品的自主创新力度,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县域特点的金融产品,为服务县域统筹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中琦,张莹,吕建新.县域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分析及建议[J].黑龙江金融.2010(08):142-147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湖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趋势

县域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基础层次,对我国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湖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县域城镇化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湖南省各县域地区为研究单元,分析2003-2013年11年间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的演化趋势。为了更直观的反映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变化和演化趋势,本文还以“长株潭城市群”、“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泛湘南经济圈”及“大湘西经济圈”为研究单元,分析比较各经济体的总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从而研究各区域及湖南省整体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湖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二、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演化趋势分析

根据上述研究方法分析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演化趋势可知,11年间湖南省及四大经济体的县域城镇化演化趋势特征显著。

1.湖南省及各区域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2003-2013年11年间湖南省及四大经济体的县域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均呈稳步提升趋势。特别地,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在2010年有小幅下降,随后又继续平稳提高。而四大经济体中环洞庭湖、泛湘南及大湘西三大地区的县域城镇化整体发展趋势与湖南省发展趋势完全吻合,只有长株潭地区表现为11年间县域城镇化率持续不断的逐年稳步提高。与此同时,四大区域中只有大湘西地区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于湖南省水平。

进一步分析湖南省及各区域的县域城镇化率增长幅度可知,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年均增幅约为1.5%,四大区域中长株潭和泛湘南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年均增幅高于这一水平,而环洞庭湖和大湘西两大区域低于这一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区域中县域城镇化率年均增幅最小的地区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而年均增幅最大的则是长株潭地区。

2.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长株潭地区最高,大湘西地区最低

从各区域县域城镇化的整体发展来看,长株潭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最高且远高于湖南省发展水平,而大湘西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最低且低于湖南省发展水平。与此同时,两地区间县域城镇化率的差距由2003年的3%增加至2013年的13%,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差距逐年递增,发展水平差异显著。

再考虑两地区县域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2003-2013年11年间长株潭地区县域城镇化率提高近23%,年均增幅达2.1%。而大湘西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则提高不到14%,年均增幅不到1.3%。正因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株潭和大湘西两大区域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逐渐增大,程度逐渐加深。

3.2007-2013年环洞庭湖、泛湘南两地区走势相似

从整体上看,四大区域中环洞庭湖、泛湘南两大区域的县域城镇化发展趋势与湖南省发展趋势有较高的相似度,其中泛湘南地区的相似程度最高。而从各区域看,四大经济体中依旧是环洞庭湖和泛湘南地区的县域城镇化发展走势相似。特别地,从2007年起两地区县域城镇化率相似程度大幅提高,发展趋势基本重合,且与湖南省发展趋势高度吻合。

进一步分析环洞庭湖和泛湘南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可知,2003-2013年11年间两区域县域城镇化率的年均增幅相差不足0.4%,而在2007-2013年7年间年均增幅相差不足0.1%。这说明两地区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基本相当,发展速度大致相同,发展走势高度相似。

三、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就湖南省总体而言,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应根据各自地区特征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做到因地制宜、区域间协调发展,从而缩小地区差异,使湖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更加稳定均衡、协调统一。(2)长株潭地区作为湖南省核心增长极,应加大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各类要素资源向周边县域地区的扩散,努力缩小县域地区与中心城市之间资源禀赋分配不均的现状,以提升县域地区的整体竞争力。(3)环洞庭湖地区及泛湘南地区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应加强重点城市群建设,以期达到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县域地区同时发展的模式。积极发挥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为县域地区的生产生活与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形成大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4)大湘西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稳定有序,但县域城镇化率整体偏低。由于特殊的地理特征与人口分布,加之地方政府资金、能力有限,因此,对于该地区的发展应加大开发力度,同时加大对于地方政府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陈聪,刘彦随.我国农区城镇化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4,12(34):48-54.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1.山西省县域人均GDP变化趋势山西省县域人均GDP变化趋势见如2所示。根据图2所示,在2002—2011年的10年间,山西省11个市辖区县域人均GDP变化趋势,总体上波动上涨,且涨幅较大。尤其是晋城市县域人均GDP涨势最为迅猛,逐渐远超同类城市,成为人均GDP最高的地区。

2.山西省县域GDP增长率山西省县域GDP增长率,如图3所示。根据图3所示,在2002年—2011年的10年间,山西省县域GDP增长率变化出现波动上涨的趋势,其中2009年增长率为3.69%,成为十年间最低增长值,而2003年出现这个阶段的最大增长值,增长率达到41.31%。总体而言,山西省县域GDP增长率总态势较好。

通过以上对山西省县域经济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山西省县域经济在近来十年间的发展态势良好,虽个别年间GDP出现急剧下滑现象,但总体上仍然是微弱增长,同时在急剧下滑后又迅速回升,出现赶超现象。

二、山西县域经济在省内的地位

深入探究山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必须对其在全省的经济地位有所了解。在众多的经济指标中,GDP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两个非常关键的指标,二者相互依存,关系密切。本文分别采取县域GDP、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两项指标,计算它们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从而了解县域经济在省内的地位。表2反映出2002—2011年的10年间,山西省县域GDP总量,山西省全省GDP总量及其所占比重的关系。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县域GDP占到全省GDP总量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县域GDP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见表2)。

就县域GDP所占比重的发展态势看,除了2004年和2010年所占比年稍有下降外,其余各年份都呈稳步上涨的趋势。从2002年所占比值为48.57%到2011年所占比为58.89%,十年间增长率为10.32%,涨幅较大。由此也可看出,县域经济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地位不断增强,影响力日趋加大。

表3反映了2002—2011年的10年间山西省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总量以及二者的比重。从表中可以看到,山西省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十年内都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且涨幅较大。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微弱上涨,但是在个别年间也出现了缓慢下降(见表3)。通过分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知,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较省内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来说增长缓慢,但是它在全省的财政预算收入中依然不可忽视。一般预算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代表着政府可直接支配的资金,所以尽管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总体上占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的30%左右,但是它的地位却是不容低估的。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6篇

关键字:县域经济;经济差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至2010年底,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1425.4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840元,全国排名第四。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地区间差距也在逐渐扩大,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最大的昆山市(142185元)是最小的丰县(15414元)的9倍之多,可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江苏省突出的地区差异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二是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研究,三是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描述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作用机制及变化状况。但是“十五”以来,关于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研究不足,而这对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借助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提供参考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区域单元的划分与指标选取

本文以行政县(含县级市)作为基本研究单元。考虑到江苏省各县的地理位置关系、经济水平状况以及过去的划分惯例,将江苏省50个县(含县级市)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带,其中苏南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的14个县;苏中有扬州、南通、泰州的13个县;苏北有徐州、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的23个县。人均GDP可以综合全面的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本文选择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和年平均人口作为基础指标,以2000~2010年为研究时期,相关数据来源于2001~2011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本文参考以往的研究方法,选择泰尔系数法(TH)和基尼系数法(G)。Theil系数是通过把区域经济总差异划分为组内差异(TWR)和组间差异(TBR),进而比较不同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和影响,Theil系越小,表明区域差异越小;反之,表明区域差异越大。基尼系数是总体上衡量一国或地区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统计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区域间的差异越大;反之说明区域间的差异越小。考虑误差最小原则,本文选择直接计算法,其公式为:G=Δ/2u=■∑■■∑■■|yj-yi|;其中:Δ=∑■■∑■■|yj-yi|/m(m-1)表示基尼平均差;yi、yj表示各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v表示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m表示所计算区域内县的个数。为了进一步了解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空间布局变化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按照产业结构对其进行分解,基尼系数变化量分解为三部分:由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结构效应;由三次产业集中度变化引起的集中效应;由产业结构变化和集中程度变化共同作用引起的综合效应。

三、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2000年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截止2010年,江苏省50个县份的GDP总量达到21779.9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6.89%,占全省GDP的比重相比2001提高3.49个百分点,达到52.58%。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县域经济差异也逐渐突凸显。根据统计,2010年人均GDP大于10万元的县苏南有4个,苏中和苏北没有;人均GDP在5万元以上的县苏南有13个,苏中3个,苏北没有。可见苏南地区的经济水平明显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间人均GDP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同时,江苏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小且增量最少,第二、三产业产值均有大幅增加,并与第一产业的差距逐渐扩大。

四、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结构分解

(一)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结构分解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江苏省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部差异的Theil系数并绘制图1,同时得Theil系数贡献率(见表1)。从Theil系数的变化趋势来看,江苏省县域经济总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均在2001~2005年期间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2006略微缩小,2007年回升至最高值后逐年缩小;区域内部总差异以2008年为转折点,呈现先缓慢增加然后缓慢减小的变化过程。

对于三大区域内部的Theil系数,苏南地区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且整体上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说明苏南地区各县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差距,区域经济发展最不平衡,并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苏南地区内部各县的区位以及历史因素造成,像昆山市、张家港市等发展较快,而句容市、金坛市等发展缓慢。苏北地区Theil系数在2000~2005年期间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在三大区域中苏北发展相对最为平衡,主要是由于苏北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导,虽然苏北5市各有独自工业企业,但是没有形成能够带动整个苏北地区发展的增长极,苏北各县经济始终没有拉开差距。苏中地区的Theil系数基本较为稳定,“十一五”以来,苏中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扬州、泰州、南通三市经济水平相当,且增长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区域内差异基本保持不变。

根据表1中地区Theil系数贡献率来看,2001~2010年期间,地区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远大于区域内部差异的贡献率,前者的贡献率一直在74%以上,表明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差异主要由三大区域间的差异造成。对于区域内部差异;苏南地区贡献率最大,苏北次之,苏中最低,并且呈现增大的趋势。这表明虽然苏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但地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苏北和苏中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地区内部经济差异较小,发展相对较为平衡。

(二)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产业结构分解

1.县域经济差异的产业构成分解

从表1可以看出,在考察期内总基尼系数在0.422~0.498范围内波动,且在2000~2007年期间基尼系数呈现上升的趋势,虽然2007~2010年间呈现下降的态势,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在考察期内第一产业的基尼系数和贡献率均最小,2001~2006年期间基尼系数略微上升0.011,接着2006~2009年期间基尼系数下降了0.03;第一产业贡献率不足7%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相对集中系数小于1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贡献率和相对集中系数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具有缩小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作用,这主要由于目前江苏省第一产业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且产值规模较小,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不大。第二产业基尼系数和贡献率均最大,基尼系数在0.5以上,贡献率在57%以上,且两者均以2005年为转折点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峰值分别为0.561和63.4%,原因在于随着“十一五”期间苏北地区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第二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使苏北地区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此外,第二产业的相对集中系数大于1,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说明相对集中系数对基尼系数虽然有促进作用,但是逐渐减弱。从贡献率和相对集中系数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差距是导致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第三产业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上和总基尼系数保持一致,贡献率维持在30%~40%范围内,说明第三产业也是导致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2.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产业效应分解

根据表1可以得出,2002~2007年总基尼系数变化量为正值,2008~2010年总基尼系数变化为负值,说明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自2008年以来逐渐缩小。在三种效应构成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综合效应作用很小。集中效应与总基尼系数变化轨迹基本一致,且集中效应的绝对值比结构效应大,说明集中效应是导致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构效应除了2009年为负值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说明结构效应基本上起着扩大县域经济差异的作用。在2005年以前,集中效应具有扩大基尼系数的作用,2006年以来具有缩小基尼系数的作用;以2005年为分界点,集中效应经历了先大于后小于结构效应的变化过程。2005年、2006年、2009年、2010年综合效应为负值,其余年份为正值,但数值均较小,对基尼系数变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在结构效应构成中,第一产业除了2009年外,其余年份一直起着缩小结构效应的作用,但影响不大。第二、三产业对结构效应起主要作用,第二产业除了2009年、2010年为负值具有缩小结构效应的作用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具有扩大县域经济差异的作用;第三产业对结构效应的贡献处于波动状态,且以2005年为界先负后正,对县域经济差异起到先缩小后扩大的作用。2002~2005年和2009~2010年时间段,第二、三产业对结构效应的作用相反;但2006~2008年二者均对结构效应具有促进作用。在2007年以前,第二产业对结构效应的贡献大于第三产业,2007年以后小于第三产业。总体上第二、三产业变化趋势相反,第二产业增加,则第三产业减少;第二产业减少,则第三产业增加。在集中效应构成中,第一产业除2009年为负值外,其余均为正值对集中效应具有促进作用,但第一产业对集中效应作用很小,第二、三产业在2005年前均为正值,促使集中效应扩大化;2006~2008年,第二产业为负,第三产业为正,二者对集中效应作用相反;2009年、2010年,第二、三产业均为负值,具有缩小集中效应作用。

根据基尼系数变化量可得各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贡献率,其中第二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贡献率最大;第一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率在2007年以前为负值,2007年以后为正值;第三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除了2005年、2008年、2010年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对总基尼系数的变化具有促进作用。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县域经济差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1)从空间结构角度上看,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总体上呈现扩大的趋势,主要体现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间的差异。苏南地区的差异相对较大且呈现扩大的趋势,苏中和苏北地区对全省经济差异的贡献均较小,但苏北地区的县域经济差异对总差异的作用日益减弱。(2)从各分解效应上看,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形成主要是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的共同作用。第二、三产业差异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贡献最大,其中第二产业分布不均衡是导致县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江苏省要实现区域的协调均衡发展,重要的是加快苏北地区的发展,促使苏北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苏南地区应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协调各县之间的投资分配;同时依托苏中为跳板,支持苏北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华.路正南.江苏省县域经济及产业结构区域差异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31).

[2]顾万炎,严忠.江苏省经济增长趋同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3).

[3]蒲英霞,马荣华等.江苏省区域经济趋同的空间特征与成因[J].现代经济探讨,2005(07).

[4]蒲英霞,葛莹等.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5(06).

[5]蔡芳芳,濮励杰等.基于ESDA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模式解析[J].经济地理,2012(03).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区域差异;ESDA-GIS;空间计量;贫困县;中国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5-0153-08

区域差异始终是经济学和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适度的经济差异对于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产业的合理转移有帮助,经济差异过大反而会弱化业已形成的分工与协作,甚至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1]。研究区域间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可以为落后地区加快发展和发达地区保持竞争力提供政策制定依据[2]。我国由于不同区域间在自然禀赋、区位条件、政策倾斜、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致使区域经济差异显著,不仅表现在沿海与内地之间,东西与南北之间,甚至在同一区域内部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引起了学者的高度关注,开展了大量学术研究。从研究尺度看,既有全国[3]、三大地带[4]、大经济区[5]和省域[6]层面上的宏观研究,也有基于县域[7]和乡镇[8]视角的微观研究;从研究对象看,既有针对发达地区[9]和欠发达地区[10]内部差异的研究,还有针对如省际边缘区[11]和铁路沿线经济带[1]等特殊区域的跨界研究;从研究方法看,既采用传统的统计分析手段(变差函数[12]、Gini系数[13]、信息熵[14]、Theil指数[15]等)和计量经济模型(趋同模型[16]、小波分析[3]、随机前沿模型[17]等),也借助空间计量学方法(空间自相关[2]、地理加权回归[6]、趋势面分析[11]等)展开研究。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但全国仍有1.28亿的贫困人口[18]。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是减少农村贫困的根本途径。部级贫困县是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国家实施经济扶持的县级行政区特定称谓,研究其经济时空差异是科学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目前,部级贫困县空间差异的研究鲜见报道,全国范围的格局研究更是少见。针对上述不足,本文以592个部级贫困县为案例,基于GIS空间计量测度方法,分析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以期为贫困地区空间格局有序开发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决策依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部级贫困县概况

1986年,国家首次划出273个国家贫困县;1994年,国家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国家贫困县扩大为592个;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取消了沿海发达地区的所有部级贫困县,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数目,但总数依然为592个,同时将“贫困县”的提法改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2年3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最新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数虽仍为592个,但空间分布上有所调整。1994-2012年,调出的县有127个(图1),主要位于内蒙古(12个)、陕西(11个)、山西(10个)、山东(10个)和辽宁(9个)等省区,这些县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伊金霍洛旗、乌审旗和准格尔旗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能源产业,2010年3个旗的人均GDP均超过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在8 700元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7%,贫困县的称谓已不合时宜。调入的县也有127个,主要位于内蒙古(12个)、四川(11个)、陕西(11个)、湖南(10个)、河南(9个)和山西(9个),这些原本并不贫困的县由于不同的原因在发展中逐渐落在了后面。调整后的国家贫困县全部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西部省份占375个,中部217个;按所属省区来看,云南省最多,有73个,其次是陕西和贵州,各有50个。

1.2 研究方法

1.2.1 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

常用的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法、公理法、社会安全函数以及模型法,前3种方法均为基于数字挖掘的分析推导法,缺乏空间视角,无法实现地域差异空间格局的可视化表达,也忽视了邻域的影响。本文采用基于GIS平台的ESDA技术,包括全局Moran’s I指数和局域Moran’s I指数(LISA)。ESDA是得到学界认可的较为理想的数据驱动分析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区域差异的研究中,篇幅所限,计算公式详见文献[19]。引入GetisOrd Gi*来判别不同空间位置上的高值与低值集聚状况,计算式详见文献[20]。

1.2.2 三维趋势分析(Trend Analysis)

用于揭示空间物体的总体分布规律,忽视局部变异。一般来说,任一表面可分为两部分:确定性的全局趋势和随机性的短程变异[21]。三维趋势分析反映了描述对象在空间区域上变化的主体特征。

1.2.3 Markov chain与空间Markov chain

马尔可夫链是研究在无后效性条件下时间和状态均为离散的随机转移问题的方法。无后效性是众多地理或区域经济现象演变过程的状态转移都具有的特征,因此,马尔可夫链成为了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的最常用方法。具体做法是把连续的人均GDP数值离散化为n种类型,计算每种类型的分布及其年际变化,据此近似逼近区域演变的全过程。区域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上并非孤立而是受到周边区域的影响与作用,处于一个具有状态特征的邻域环境中。传统马尔可夫链忽视了区域单元的空间相互作用,空间马尔可夫链引入空间滞后(空间权重矩阵与区域属性值的乘积),以区域i在初始年份的空间滞后类型为条件,将传统的k×k马尔可夫矩阵分解为k个k×k条件转移概率矩阵。对第k个条件矩阵而言,元素mij(k)表示以区域在t年份的空间滞后类型k为条件,该年份属于类型i而在下一年份转移为类型j的空间转移概率[22]。

1.3 数据来源

为便于了解国家贫困县整体经济空间差异,分别选取1994年与2012年公布的592个贫困县名单中的县域作为研究对象。人均GDP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时最常用的指标,因为其可以较充分地反映区域差异的内涵,而且数据的易获取性、可信性和完整性好。考虑到数据可获取的最早年份,本文以县级人均GDP为基本分析变量,2010年按2000年人均GDP的不变价计算。数据来源于2001-2011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县区界线、县城位置等获取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400万数据库。

2 区域差异时空分异特征

2.1 总体分异特征

采用ArcGIS 9.3的全局趋势分析方法,以正西和正南方向为X和Y轴,以贫困县县域人均GDP为Z轴,制作三维透视图,将透视角度合理旋转后用以揭示贫困县县域经济的总体空间特征及其趋势(图2)。在空间分布上,部级贫困县总体呈现东―西递增,南―北递减的趋势。2010年较之2000年,这一趋势有所减小。

3 经济差异趋同分析

3.1 县域经济“俱乐部趋同”的时间特征

将部级贫困县按历年全国贫困县人均GDP的平均值划分为4种类型:①低水平: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的50%;②中低水平:人均GDP介于全国平均的50-00%;③中高水平:人均GDP介于全国平均的100-150%;④高水平:人均GDP高于全省平均的150%。表1为2000-2010年国家贫困县县域人均GDP类型的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由表1可知,2000-2010年间国家贫困县县级单元经济类型具有如下的转变特征:

(1)依据县级经济发展程度的类型划分,国家贫困县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4个趋同俱乐部。表1显示,对角线上的概率值均大于非对角线上的概率值,在任一个时期内,区域保持原有经济发展程度类型的概率至少为0.761,说明4个俱乐部趋同的稳定性都较强。其中,位于两端的低水平趋同俱乐部和高水平趋同俱乐部,其稳定度最高,保持原有发展类型的概率分别为0.942和0.957。“中间阶层”趋同俱乐部的稳定性较为均衡,相对而言中高水平趋同俱乐部的稳定性最差,向中低水平类型转变的概率(0.179)较大。

(2)不同发展类型间转换的概率较小,最大仅为0.179,约为对角线最小概率的23.52%;而与对角线不相邻的转换概率均为0(跨等级转变的概率为0),表明在2个连续的年份之间不存在低水平发展县域向高水平以上的趋同俱乐部转变的可能,反之亦然。这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一致的,经济发展是个连续的进程,短期内的跨级类型迁越或衰退均难以实现。

(3)就相邻类型的转变而言,中高水平县域向中低水平趋同俱乐部转变的概率最高,达0.179,大于逆向转变即中低水平地区向中高水平趋同俱乐部的转变概率的0.068。与之类似,中低水平向低水平趋同俱乐部转变的概率(0.133)大于其逆向转变的概率(0.058)。而高水平向中高水平趋同俱乐部转变的概率(0.043)则稍小于其逆向转变概率(0.060)。

3.2 俱乐部趋同的空间解释

在Markov chain的基础上引入邻域影响条件,建立空间Markov chain概率矩阵(表2),从而定量分析区域所处的邻域环境如何影响其向某种趋同俱乐部转变的概率。从表2中可以看出,与表1相比,不同的邻域环境导致区域的类型转变概率差异较大,说明空间位置对区域的趋同俱乐部有着重要作用:与等级越高的县域相邻,越有利于某县域向更高等级的趋同俱乐部转变;与等级越低的县域相邻,县域向更低等级趋同俱乐部转变的概率也越大。具体而言,对于低水平俱乐部来说,在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和高水平的邻域环境等级中,其向中低水平趋同俱乐部转变的概率分别为0.033,0.072,0.108和0.188,依次增大,表明与等级越高的县域相邻,越有利于低水平俱乐部的经济增长,继而向中低水平趋同俱乐部转变。对于较低水平俱乐部,其向低水平俱乐部转移的概率大都远大于向中高水平俱乐部转移的概率,这说明高等级邻居区域环境对中低水平俱乐部的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中高水平和高水平俱乐部的转移则不具规律性,反映出低水平邻域对中高和高水平县域的影响较弱。

4 经济空间差异原因与对策

4.1 资源基础

4.2 区位条件

区位既决定了区域开发的次序与机遇,也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发展速度。2000-2010年,国家贫困县低-低类型的县域主要集中分布在省际边缘地区,这些地区多为丘陵山区,生态敏感脆弱,距高水平区发展的县较远,接受高水平县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小,在竞争力、经济外向度和发展活力等领域处于相对劣势地位,退化为经济发展的“盲区”。

4.3 空间近邻效应

依据Tobler的地理学第一定律[23],任何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都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与空间距离有关,越邻近的事物相关性越强。从国家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分异格局来看,空间邻近效应也不容忽视。以中部的河南、安徽、江西、湖南为例,距离中原经济区、皖江沿江地区、鄱阳湖、长株潭等经济区较近的县域,便于最大化地接受经济区的辐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另一方面也说明,具有不同特质的空间格局,往往是由地理变量的空间关联所导致的邻域空间的趋同与分异,以及距离空间的增强和衰弱而形成。

5 政策启示

本文结论的政策启示是:①贫困县应制定多中心发展和多区域联动的空间开发策略,借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连接,强化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等措施,逐步改善萧索型县域的邻域发展环境,降低因生态脆弱、区位不利等带来的经济发展强波动风险。②县域局部空间关联模式应引起关注,空间上提升扩散型区域的辐射效应,弱化极化型效应区,避免出现新的萧索贫困区。③强化县域经济的跨行政区合作,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行政区划限制,革除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弊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白永平,张秋亮,黄永斌,等. 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J]. 干旱区地理,2013,36(1):147-155.[Bai Yongping, Zhang Qiuliang, Huang Yongbin, et al. Spatial Analysis of Evolve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in The Economic Belt along LanXin Railway[J]. Arid Land Geography, 2013, 36(1):147-155.]

[2]蔡芳芳,濮励杰,张健,等. 基于ESDA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模式解析[J].经济地理,2012,32(3):22-28.[Cai Fangfang, Pu Lijie, Zhang Jia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patial Economic Struc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by Applying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Statistics[J].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32(3):22-28.]

[3]徐建华,鲁凤,苏方林,等.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24(1):57-68.[Xu Jianhua, Lu Feng, Su Fanglin,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in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5, 24(1):57-68.]

[4]吴殿庭. 中国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系统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2):10-15.[Wu Dianting. Systematic Analysis on Regional Difference Between East, Middle and West of China[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1, 20(2):10-15.]

[5]孙姗姗,朱传耿,李志江,等. 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 地理学报,2009,64(8):923-933.[Sun Shanshan, Zhu Chuangeng, Li Zhijiang, et 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parities of Huaihai Economic Zon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8):923-933.]

[6]李博,石培基,金淑婷,等. 甘肃省及其毗邻区经济差异空间演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4):40-47.[Li Bo, Shi Peiji, Jin Shuti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County Economy Disparities in Gansu Province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J].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4):40-47.]

[7]刘玉,潘瑜春,陈秧分.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动态研究析[J].经济地理,2012,32(5):43-48.[Liu Yu, Pan Yuchun, Chen Yangfe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County Level in Shandong Province[J].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32(5):43-48.]

[8]蒋海兵,徐建刚,商硕. 江苏沿海乡镇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 经济地理,2010,30(6):998-1003.[Jiang Haibin, Xu Jiangang, Shang Shuo. The Spatial Analysis on the Towns' Economic Differences in Jiangsu Coastal Region[J].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30(6):998-1003.]

[9]曹芳东,吴江,徐敏.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6):23-28.[Cao Fangdong, Wu Jiang, Xumin. Research on Spatial Disparity of Economy at County Level Based on the Spatial Econometrics Model: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0, 29(6):23-28.]

[10]丁建军,李峰,黄利文. 连片特困区县域经济增长效应分解及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2):47-60.[Ding Jianjun, Li Feng, Huang Liwe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composition of Economic Growth Effect of Counties in Contiguous Destitute District[J].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2):47-60.]

[11]余凤鸣,张阳生,周杜辉,等. 基于ESDAGIS的省际边缘区经济空间分异[J].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8):997-1004.[Yu Fengming, Zhang Yangsheng, Zhou Duhui, et al. Analyzing Provincial Border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Based on ESDA and GIS[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 31(8):997-1004.]

[12]勒诚,陆玉麒. 基于空间变差函数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差异演变研究[J]. 地理科学,2011,31(11):1331-1334.[Jin Chen, Lu Yuqi. Evolve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iversity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 Based on Spatial Variogram[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11):1331-1334.]

[13]Martin R, Chen Shaohua. When Economic Reform is Faster than Statistical Reform:Measuring and Explaining Income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9, 61(1):33-56.

[14]Kanbur R,Zhang Xiaobo. Which Regional Inequality:the Evolution of RuralUrban and InlandCoastal Inequality in China from 1983 to 1995[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9, 27(4):686-701.

[15]鲁凤,徐建华. 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 地理科学,2005,25(4):401-407. [Lu Feng, Xu Jianhua. Chinese Regional Economic Inequalities Based on the Twostage Nested Theil Decomposition Method[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 25(4):401-407.]

[16]刘强. 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47(6):70-77.[Liu Qiang. Analysis of Astringency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1, 47(6):70-77.]

[17]傅晓霞,吴利学. 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J].经济研究,2006,52(10):52-61.[Fu Xiaoxia, Wu Lixue. Technical Efficiency, Capital Deepening and Regional Disparity[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6, 52(6):52-61.]

[1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59-314.[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Study Group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 2012[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2:159-314.]

[19]Anselin L,Syabri I,Kho Y. GeoDa: An Introduction to Spatial Data Analysis[J]. Geographical Analysis, 2006, 38(1):5-22.

[20]Anselin L. Interactive Techniques and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C]// Longley P A, Godchild M F,Maguire D J.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2nd. NewYork: John Wiley& Sons, 1999:253-266.

[21]周杜辉,李同升,哈斯巴根,等. 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机理[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2):205-214.[Zhou Duhui, Li Tongsheng, Hasi B G, et al. Mechanism of County Leve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patial Disparities in Shaanxi Province[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1, 30(2):205-214.]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8篇

从唐河县近年来发展的生动实践来看,县域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呈现出勃勃生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发展的气势、趋势、态势越来越好。随着我国、河南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体制机制的形成,传统农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良好发展机遇,不但农业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而且随着国家系列稳粮安农扶持政策的出台,新产业发展活跃,新业态发展迅速,新模式不断涌现。特别是县域特色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着力点。二是发展的动力、活力、潜力越来越大。作为人口大县,在新的发展阶段,唐河县劳动力资源优势、市场规模优势、现代农业优势等逐渐凸显。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唐河县十分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平台建设,一批产业发展平台、城市建设平台、社会管理平台相继建成,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县域产业体系不断升级,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潜力持续增强。三是发展的质量、效益、结构越来越优。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发展是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发展的重要内容,所谓转型发展就是发展模式由原来的追求速度规模为主导的粗放型向追求质量效益为主导的集约型转变,发展动力由原来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由原来的农业、工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转变。从唐河县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态势来看,从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建设和信息化发展现状来看,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动力和潜力在迅速增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四是发展理念、思路、路径越来越清。从调研的这些点来看,唐河县在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开发等方面都做得十分到位。在县域经济发展理念和思路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的趋势、时展的潮流、新阶段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产业组织形态、产业培育举措上体现了集中、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的新要求,体现了产业链式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的新趋势、新潮流,决策层的时代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都非常强,这些都是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五是发展的集聚力、影响力、竞争力越来越强。唐河县作为传统农区,积极探索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持续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创业回归工程,县域经济的集聚力、影响力、竞争力明显增强。

唐河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给传统农区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对于传统农区来讲,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要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破解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经济弱县的发展怪圈,必须在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上突出七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区新型工业化。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要走向现代化,工业化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作为传统农区,经济要实现现代化,也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业化进程,处理好农业和工业的关系,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优势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传统农区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最明显的短板就是城镇化水平低,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差,资源配置效率低,工业化基础薄弱。新型城镇化是区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传统农区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城乡一体化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立足于河南农业大省的实际,确保粮食安全是河南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充分发挥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条件优越的比较优势,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把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融合到农业发展中来,促进粮经饲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信息化。河南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要发挥后发优势,必须把信息化放在重要位置上,通过信息化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智慧农业、智慧工业、智慧服务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五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哪个地方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快、比较活跃,哪个地方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就比较足、发展的活力就比较强。所以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时期,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必须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破解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经济弱县困境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抓紧抓好。六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区域经济发展无外乎两种模式,一种是内源式发展,一种是外源式发展。所谓内源式发展,就是依靠本地的资源和要素,通过本地企业滚雪球式的发展,这种内源式发展模式往往发展速度比较慢,发展周期比较长。而外源式发展主要是通过对外开放,大规模招商引资和引进项目,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这种外源式发展模式往往发展速度比较快,发展周期比较短,更有利于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对于传统农区的县域经济,更应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实力。七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区域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新动向,目前家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等都具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显著特征。作为县域经济,要想抓住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新一轮发展机遇,必须重视区域合作,要积极融入区域和国家战略,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在更高层面上提升显示度和影响力。也只有对接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才能借助于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的相关支持政策,整合资源,构建平台,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同时,要提醒一点,对于传统农区来讲,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新经济形态的培育和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加强,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的不断突破,特别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这些新经济形态的孕育和发展壮大,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成为下一轮区域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因此,县域经济在转型升级发展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新经济形态的培育和发展。一要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有人说,“十三五”时期是平台经济时代,谁拥有的发展平台越多,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就越大,因为平台可以集聚资源、整合资源,释放发展能量,所以县域经济特别是农区的县域经济要根据本地实际和国家发展趋向,不断谋划和构建各类发展平台。二要大力发展品牌经济。随着我国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升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产品品牌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因此,适应我国消费升级的需要,积极培育各类产品品牌,提升县域经济影响力和竞争力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应有之义。三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五大建设”和“五大发展”新理念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谁在绿色经济发展上有所作为,起步早、行动快,谁就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动。四要大力发展网络经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适应时展的要求,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农村网络经济,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五是大力发展人才经济。人才是第一资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谁占有人才的数量越多、素质越高、结构越合理,谁的经济竞争力就越强,有时一个关键人才可能带动一个产业,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人才短缺是普遍现象,但谁意识早,抓得及时,抓得有成效,谁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中就有主动权。六是大力发展服务经济。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在整个产业中的占比都超过了第二产业,这标志着国民经济服务化的趋势已经到来,适应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加快县域服务业发展,不仅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9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吉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 37.05亿元,人均GDP 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甘肃;县域经济;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6-0022-05

1背景

“县域”是以县为单元的地理空间,而“县域经济”则是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经济。目前比较完整且权威的定义是: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十六大”报告首次突破性地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县域经济”概念首次写进党的文献,其后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都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内容,这表明“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向县域经济侧重的阶段转换。同时还表明国家的战略部署已走出“重城轻乡”的非均衡阶段,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

“郡县治,则天下安”,壮大县域经济是富民固本之方,治国安邦之策。县作为行政建制在我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悠久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并正式设立郡县制以来,县就构成了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单元,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县域经济的发展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1]。

2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与模式

2.1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总结

综合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不难发现县域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色:

一是地域特色明显。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因此,县域经济普遍表现出其突出的地域特色,与其所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密切相关。如果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其地域特色,则可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县域的特色发展路径。

二是产业特色突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纵观发展较快的县域,都依赖于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带动。

三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完备的县级财政体系做支撑,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四是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县域不同于国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不能“小而全”,要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 “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因此,县域经济在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五是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

2.2县域发展创新模式

总结近年来上升较快的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按发展路径选择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模式。

2.2.1赶超型模式。赶超型模式是依据本县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有条件,对照有关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本县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速度和举措。该模式立足于“跨越式” 发展思路,另辟蹊径,树立“率先发展”的强烈意识,不断在中国范围内寻找较强的竞争对手,实现赶超发展的目标。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富于进取性,但需要充分考虑到县域自身的特征和定位、不同县域发展的差异性以及所立足的发展目标和基础是否切实可行等问题,特别要防止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和制定好高骛远的发展目标[3]。

2.2.2主导型模式。主导型模式是以独特自然资源为导向,进行系列加工开发;或围绕自身产业,以拳头产品为龙头,加以配套发展,形成产业优势,进而实现经济全面增长。选择这一模式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和把握自己的优势。

2.2.3开放型模式。开放型模式是以区域外的市场为导向,通过经济要素的内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其最大特点是通过实行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与劳动力或其他可供开发的富裕要素相结合,促进经济增长。

2.2.4科技型模式。科技型模式是以推广、发展、应用新科技为主轴,立足于科学技术这一关键要素,增强发展能量,形成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动力。在实际中,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可侧重于新科技的应用开发,努力实现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

2.2.5城郊型模式。城郊型模式主要适合于城市郊县(区)及在交通上能与城市便利沟通的县,分工与协作是其优势所在。主要发展服务城市的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体系,与城市大中型企业相对接,建立配套性、辅的协作企业或加入企业集团,以及适应与城市发展的第三产业。

上述县域发展的创新模式,按发展动力源分,也可分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城市集群带动模式,二是产业集群带动模式。

城市集群带动模式适用于东部发达地区和中部部分大型城市周边的县域发展。这些县域通常位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周边,通过这些大中型城市的集聚效应和县域的区位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具有不可复制的特征。

产业集群带动模式包括工业产业带动、资源产业带动和特色农业产业带动等类型。这一模式适用范围较广,既适用于发达地区的县域,也适用于欠发达地区县域的发展,但需要有一定的资源基础作为发展的支撑。

3.西部、甘肃县域的发展现状分析

3.1西部县域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北的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陕西5省(区),西南的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和重庆6省(区、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共12个省(市、区)。比较中国、西部、西北和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总体呈现如下特征:

整体上看,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与东、中部地区。研究表明,西部省份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仍然很弱。2005―2009年,西部和内蒙古12个省(市、区)中,只有4个省(区)有县域进入中国“百强县”,其中5年都跻身国家“百强县”的省份只有贵州一家,且进入“百强县”的数量极少,增长速度缓慢,表1[1],这说明西部省份的县域发展普遍处于落后状态。

表12005―2009年进入中国“百强县”的西部县域分布情况

省份20052006200720082009

贵州12222

内蒙古11111

四川01111

青海00012

合计24456

数据来源: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2005―2009)整理。

但是从个体方面看,西部部分县域发展势头良好,具有可挖掘的发展潜力。研究表明2001―2008年,全国共有76家县域连续8届排名提升,其中:东部地区共有29家,占总数的38.16%;中部地区21家,占27.63%;西部23家,占30.26%。其中上升势头良好的8个县中有5个县位于西部,这说明西部地区一些县域具有可挖掘的发展潜力。

3.2西北、西南地区县域发展比较分析

西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于西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图1是西北、西南和内蒙古历年入围西部“百强县”的比例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到,西南地区各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好于西北地区,在西部百强县中占有大多数席位。但2003―2006年,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县域经济的迅速崛起,西南地区占西部“百强县”的比重在快速下降。相比较,9年中西北各省区在西部“百强县”中所占比例变化不大,说明西北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严重滞后与全国整体水平,在西部也处于落后地位。

图12001―2009年西部“百强县”所属区域分布比例图

比较而言,西南地区各省区之间县域经济发展正趋于平衡,而西北地区发展却越来越不平衡。对比西北和西南地区各省入围西部“百强县”的分布情况,图2和图3可以看出西北地区县域的省际之间发展不平衡趋势正在加大。2009年新疆和陕西分别各占西部“百强县”12和9个席位,共占西部地区共26个的81%,比

图22001―2009年西北5省(区)及内蒙古自治区

入围西部“百强县”的省域分布图

2001年的65%增加了16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域正逐步向这两个省份倾斜。相比之下,西南地区各省之间跻身西部“百强县”的县域差距逐步缩小,除四川仍高居榜首外,其余几个省区跻身百强的县域个数逐步趋于平衡,这显示出西南区域各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势头不相上下。

图32001―2009年西南5省(市、区)入围西部“百强县”的省域分布图

3.3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3.1经济发展滞缓,人口规模大,财政收入偏紧的特征没有明显改变。2006―2008年以来,甘肃县域经济发展滞缓,人口规模大,财政收入偏紧的特征没有明显改变。2008年,甘肃省县级行政单位(76个县、市、区,与国家统计局测评口径一致,下同)人口2 19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3.53%;地区总产值1 721亿元[3],比2006年增长37.48%;地区总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54.19%,比2006年的55.12%[4]略低,说明尽管县域经济在总量上有所发展,但相对于甘肃城市经济增速并未显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亿元[3],比2006年的31.37亿元增加了62.56%,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39.43%。

3.3.2三次产业结构有所改变,但改变进程有待进一步加快。

2008年甘肃76个县域三次产业比重为23.5641.7134.74,比2006年的24.9938.9436.07有所优化,喜忧参半。喜的是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了近3个百分点,而忧的是第三产业发展趋势降低,比重有所萎缩。整体上看,近2年甘肃省产业结构改变的程度不甚明显,二、三产业发展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比重上,都仍然滞后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其中工业化水平较低、新型工业发展缓慢仍然是制约甘肃县域经济整体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产品结构看,大路产品多,上档次的品牌产品少;初级粗加工产品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少。从所有制结构看,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偏小,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缓慢。

3.3.3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

通过计算2006―2008年甘肃县域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金融资本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以及综合竞争力等7方面竞争力排名变动的方差与标准差(表2),对比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排名次序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甘肃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表22006―2008年甘肃县域竞争力排名位次变化程度比较表

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金融资本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竞争力

均值-0.03947-0.06579-0.19737-0.105260.236842-0.44737-0.11842

极差R81104767410111967

方差215.7484263.850993.10578189.1468410.865579.326296.13071

标准差δ14.6883816.243499.64913413.7530720.269824.06929.804627

数据来源:根据《甘肃省统计年鉴》(2007,2009),《2007: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1) 县域之间政策、人力资源等软环境发展最不平衡,竞争力变动幅度最大,图4,图5。政府作用竞争力中,76个县域位次上升幅度最大的县域排名提升55位,降幅最大的县域排名下降64位,极差高达119,排名变动均值下降0.45位,排名变动10名以上的县域占76个县域的67%,变动标准差24,这说明2006―2008年县域间涉及政府服务的科技、教育以及社会保障投入与支出不平衡,导致县域间竞争力变动程度加强。

图42006―2008年政府作用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图52006―2008年人力资源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2)县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势相对明显,竞争力变动幅度比较大,图6,图7。产业与宏观经济竞争力

排名秩序上升幅度最大县域增幅分别达到37和48位,降幅最大的县域产业和宏观竞争力排名分别下降67和33位,变动幅度极差104和81,排名变动均值分别下降0.07和0.04位,位次变动超过10名以上的县域分别占总数的29.0%和44.7%,变动标准差分别为16和15,这说明2006―2008年县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产业总量、结构和效率,经济总量、均量和增长速度差别比较大。

图62006―2008年甘肃省县域产业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图72006―2008年甘肃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3)县域间投资和建设水平对县域的发展影响相对平衡,图8,图9。基础设施和金融资本竞争力排名持续变动幅度较小,排名升幅最大的增幅均为47位,降

图82006―2008年甘肃省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图92006―2008年甘肃省金融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幅最大的分别下降27和29位,极差分别为74和76,排名变动均值分别下降0.1和0.2位,位次变动超过10名以上的县域分别占总数的28.9%和11.8%,变动标准差分别为14和10,这说明与2006相比,2008年县域间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存贷和资产变动等投资和建设影响变动不大,发展相对平衡。

(4)综合经济、软环境和投资等因素,县域综合竞争力格局在上、中、下游三个层次间变动趋势不明显,位次变动仅在同层次中竞争激烈,图10。位次变动10位以内的县域占总数的70%,而位次上升20位的、发展势头迅猛的县域仅秦安和民乐2县,短时期内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图102006―2008年甘肃省综合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4.结语

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欠发达省区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省情,立足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揭示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内生、系统”的本质内涵,遵循“发展、协调、持续”的系统运行规律,是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2009年7月,甘肃省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原则审议通过了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基本思路,意味着事关全省长远发展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获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规划将引导全省遵循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空间自然属性,构建省域国土空间开发“三大战略格局”。

一是构建“一横一纵六区”城镇化和工业化战略格局,以陇海―兰新线为横轴,以庆(阳)―平(凉)―天(水)―成(县)徽(县)和武都为纵轴,加速推进形成兰白(兰州―白银)、酒嘉(酒泉―嘉峪关)、金武(金昌―武威)、张掖、天成(天水―成县、徽县)、平庆(平凉―庆阳)“六大组团式”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二是构建“一带三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特色农业发展,推进沿黄农业产业带的发展,提升河西、陇东和中部旱作农业区特色农产品生产新优势,增强供给和保障能力。

三是构建“三屏四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为重点,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以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为重点,构建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以白龙江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为重点,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以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区、石羊河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区、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和肃北北部荒漠化保护区为重点,加大生态保护治理和自然修复[5]。

基于上述主体功能规划格局,甘肃未来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定位要摈弃以往纯粹经济发展的思路,要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因此,由于甘肃各地经济地理、自然地理和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和城镇布局的不同特点,甘肃县域经济发展既要体现出中国县域发展的共性特征,也要体现出自身实际的经济发展区域特性,遵循可持续发展思路,走经济、社会、生态的多目标、多元化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 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2001―2009)[EB/OL].省略.

[2] 双传学. 从“百强县”经验看我国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J]. 经济纵横,2006,(12).

[3] 甘肃省统计局. 甘肃统计年鉴(2007, 2009年)[M/CD].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 魏胜文等. 2007年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01).

[5]宋振峰. 优化布局:甘肃主体功能区规划框架原则通过[EB/OL]. gs.省略/news/2009-07/04/content_16997040.htm.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11篇

我国县办高等院校的发展类型有建构式的,有演变式的。1984年7月批准设立的沙洲职业工学院和1999年3月批准设立的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包括2013年9月批准设立的昆山杜克大学,之前在所属县级市没有任何基础,是从无到有的开办过程,完全属于建构式开办。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4月从济源中等工业学校改制升格而成,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由义乌商贸专修学院、杭州大学义乌分校合并升格组建而成,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9月由江阴职工大学改制升格而成,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由太仓市广播电视大学、太仓工业学校、江苏省太仓师范学校合并升格组建而成,潍坊科技学院是2008年在潍坊科技职业学院的基础上升格建立,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是2012年6月由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更名、迁址至张家港市而设立,这些院校都是在原有学校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是演变式发展,且有改制升格、合并升格、更名迁址等几种演变方式。

2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作为国内最早开办高等教育的县级市,张家港市肯定是县办高等教育先发型县域,其他拥有自己政府建办的高等院校的县(市),在目前也应该是先发型县域,毕竟我国的县域高等教育整体上讲很弱,算是刚起步。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的未来,离不开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从全球、全国宏环境到省内中环境再到所在县域的微环境,外界环境的未来将决定县办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基本标准趋向统一性,人才培养模式、层次、类型呈现多样化,办学、管理体制趋向多元化,从一元控制到多元治理。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除上述发展趋势外,更重要的总体趋势是“国际化”和“县域社会中心”。

2.1影响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外界环境

就全球、全国宏环境而言,我们正处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大背景下。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知识与人员、技术、资金的联系更加紧密,其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特性不断凸显,使得经济的发展愈发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使用的主要部门,在知识经济时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各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格局、教育群体、科研成果到教育终极目标等内容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趋紧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建立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一种战略选择,从最初国内一流大学走向国际化到现今一般院校的国际化,甚至高职院校也已经步入国际化发展轨道,县办高等教育概莫能外。英国大学理事会的当选主席、英国政府的教育政策顾问史蒂夫•史密斯认为,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不仅有助于发挥大学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的办学质量,更有助于大学的人才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诸多宏观因素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就县域微环境而言,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所在县域都是我国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国际化进程是整个县域发展的一部分。如张家港市,外向型经济非常发达,1992年就有全国唯一的内河型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2008年11月,国务院又批准设立张家港保税港区,成为我国目前唯一位于县域口岸的保税港区,也是国内第二家区域整合型保税港区。从保税区到保税港区,张家港市充分发挥特殊经济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至2013年底,完成口岸货物吞吐量2.6亿吨、集装箱运量170万标箱,进出口总额322.4亿美元。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江苏沿江开发和沿海开发战略同时实施下,加上沪通铁路的开工建设,张家港区位条件发生新变化,将迅速形成“港口驱动”与“高铁驱动”东西两翼双驱发力的叠加效应,为争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排头兵,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奠定了基础。随县域微环境的发展需求,县办高等教育就得更加突出国际化要求。张家港市政府在2012、2013年的工作报告中,专门就国际化合作办学提出要求:“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推进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取得新进展”,“重视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科大苏州理工学院建设,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推进国际办学合作,鼓励社会多元化投入,走教育国际化、多元化发展之路。”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决定着县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2.2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县办高等教育如何实现国际化之路?江苏昆山市的做法是通过国内著名的武汉大学引进美国的杜克大学,张家港市的做法是政府出面引进印度NIIT软件学院进行人才培养以及沙洲职业工学院与美国何晶大学合作开办某些专业进行中外联合培养。是否一定要引进国外高校就是国际化教育?应该不是的,那只是国际化教育的一种方式,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是在于办学中融入国际化元素。这些国际化元素体现在以下发展路径中[2]:一是办学理念的国际化。先发型县办高等院校要培养符合县域城市化、现代化及国际化进程中急需的国际化人才,这些人才要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紧跟相应技术的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对人才培养的总体情况进行全面考量,将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改革和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中,认识高等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而确立适合办学的基本方针和策略。二是管理模式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牵涉到学校教学和管理等多方面资源的配置,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国际化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实施国际化办学目标的根本保障。为了有效推进国际化-34-进程,学校层面可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部署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制定落实发展规划,全面负责宣传、招生、教学、学生管理、外事、签证等与国际化相关的事务。三是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国际化人才既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要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并能够突破文化差异障碍吸取人类文明成果,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使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国际化。四是教学团队的国际化。教学团队国际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基本条件。推动教学、科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必须依靠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建立国际化的教学团队,有外引内培等途径,既要从国外大力引进外教,又要致力于本土师资的国际化。

3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的县域社会中心发展趋势

作为县办的高等教育,起源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要素,这符合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高等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发展趋势理论。1966年,弗里德曼用经济学“核心——边缘”理论分析研究“二战”后经济社会现象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关系时,发现在知识成为经济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与生产要素后,高等教育逐步从游离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进入到社会的边缘区,并渐次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要素。[3]高等教育成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轴心”,意味着县办高等教育已开始走向社会中心。

3.1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向县域社会中心发展的缘由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源于知识经济的兴起和高等教育社会化。其中知识经济的兴起是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经济因素,高等教育社会化是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社会因素。高等教育获得社会中心地位并不是突发的,高等教育从诞生之初就形成和积累着支配与主导社会发展的性质和能力。这种积累的必然结果是使高等教育具备走向社会中心的可能。同时,当社会发展所蕴藏的知识经济成份不断增加时,为这种积累的释放提供了空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这种积累的释放变得现实与紧迫。当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工业经济后期的40%上升到80%以上,高科技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为65%,其中信息科学技术产业、生命科学、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产业的产值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投入到高科技产业的劳动力大大高于投入到农业和工业中的劳动力的时候,知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使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得到彰显,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规律迫切需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4]高等教育社会化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并面向社会不断开放,从而被社会所接纳、认可乃至支持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间的一个互动发展过程。一方面当社会发展由以土地为主要资源的农业社会过渡到以资本和自然资源为主的工业社会,并逐步被以知识的创造生产为重要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所代替的时候,高等教育社会化就被社会的这种发展需求所推动,具体表现为:一是教育对象已从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发展到服务于一般国民的大众化、普及化教育;二是伴随着教育大大拓宽,选拔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高教机构也日趋多样化。公立与私立、全日制与业余并存,非四年制及非大学高教机构就学人数明显增多;三是高等院校与科研部门、工商企业进行广泛与深入的三方合作;四是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高等院校管理,使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5]。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发展逻辑是:社会需求扩大—高等教育社会化—内涵、外延扩大。[6]

3.2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向县域社会中心发展的要件

县办高等教育发挥好县域社会中心作用,主要的就是要构建系统机制,使高等教育与县域社会互动发展。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为县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来提升区域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同时,县域社会内的政府、企业、各部门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信息、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撑。二者间的这种相互作用,促进高等教育与县域社会协调发展。互动发展的内容涵盖了高等教育所能提供给县域社会服务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从县域社会中也汲取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能量,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巩固在本县域社会中的地位。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的关系也逐渐由被动适应转向了主动服务,服务的方式日趋多元,包括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咨询与服务,创建科学园区,创办企业型大学等方面。国外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实践对此给予了证明。在人才培养上,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广大民众对接受高等教育日益高涨的期望,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建立了社区学院、技术进修学院和短期大学。在科学与技术咨询服务上,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共同开展科研合作,共同建立研究中心,开展技术开发。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成立的微电子研究和生产基地是世界第一个以大学为依托的科学园区。目前美国已建立100多个科学园区。而后的日本、英国和德国仿效美国在有条件的大学周围开辟科学园区,以适应技术革新和产业的升级。高等教育与县域社会互动发展的过程是政府、高等院校和市场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互动发展的运作机制就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市场调节、政府调控以及信息沟通等构成了高等教育与县域社会互动的有效机制。县办高等教育发挥好县域社会中心作用,另外就是要完善高等教育系统整体功能。目前先发型的县域多元化高等教育系统实现走向社会中心的目标,必须形成合力,避免高等教育系统内因功能的紊乱而能量耗散,影响走向社会中心的进程。高等教育功能的分化与整合,是高等教育摆脱“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两难困境的“良药”。[7]高等教育在崇尚学术的同时,为获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就必须面对社会众多领域的实际需求,积极主动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做出合理的选择。作为县办高等教育,要通过教育功能的分化与整合,适时适度调整自身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比如在文化引领、科技服务、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等方面,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好教师的作用,突出师源性贡献,而不仅仅是履行为社会输送毕业生的单一功能。

4结语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12篇

1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甘肃省87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91年-2009年各县(区)GDP和人口作为基础数据和测度指标。基础数据来源于1992年-2010年甘肃统计年鉴。所需县域位置坐标和县域行政边界数据取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4000000数据库。其中合作1998年设市,为方便比较,在此之前采用夏河县数据。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标准差作为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测度指标,加权变异系数、泰尔指数作为相对差异的测度指标,GeobalMoran’sI、LocalMoran’sI分别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的测度指标。1)标准差S标准差是衡量区域绝对差异的一个常用指标。公式为:2)加权变异系数Cv考虑到人口规模的影响,此处加权变异系数是变异系数用人口加权得到,是衡量区域相对差异的一个常用指标。公式为:(2)式中:jp为j县域的人口,p为甘肃省的总人口,其余指标同公式(1)。3)泰尔指数Theil泰尔指数或称泰尔熵指数可把总体差异划分成地带内差异与地带间差异,以便比较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分别对总体差异的影响和贡献,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区域总体差异以及区域间差异的实证研究。泰尔指数等于地带内泰尔指数(WT)与地带间泰尔指数(BT)之和,地带内泰尔指数(WT)又等于各地带内泰尔指数(iT)的加权和。公式为:(3)式中:T为泰尔指数,m为分界的区域个数;iy为第i个经济区的人均GDP总量,ijy为第i个经济区中j县的人均GDP;ip为第i个经济区的人口,ijp为第i个经济区中j县的人口;其余指标同公式(1)。4)EDSA方法EDSA方法是一系列空间分析方法和技术的集合,为事物或现象的空间自相关测度提供了有效工具,主要分为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两种,均在空间计量经济学软件Geoda的支持下完成。对GlobalMoran’sI选择9999次空间排列,判断显著性水平,并对LocalMoran’sI,采用95%的置信水平检测,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县域以LISA分布图显示。

①全局空间自相关:全局空间自相关(GeobalMoran’sI)常用的测度指标是Moran’sI统计量,反映了空间邻接或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可进一步探索整个区域空间自相关性的变化趋势。公式为:(4)式中:ix为县域人均GDP,x为整个经济区人均GDP的均值,ijw为空间矩阵。Moran指数I的取值在[-1,1]之间,小于0表示县域与其相邻县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呈现负相关;等于0,表示县域与相邻县域之间相互独立,呈现空间不相关;大于0表示形似考察变量的县域在空间上集聚,呈现正相关,其值越接近1,县域空间相关性越显著,集聚性越强。

②局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采用的测度指标为LocalMoran’sI,其重要意义为从局部出发衡量相邻区域之间自相关性。公式为:

结果分析

1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间特征

1)总体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如图1所示,标准差逐年上升,从1991年的893上升到2009年的19723,升幅达到21倍。加权变异系数波动上升,1991年-2009年升幅高达54.5%,呈平稳上升(1991年-1993年)—波动下降(1993年-1994年)—波动上升(1994年-2007年)—波动下降(2007年-2009年)。泰尔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前期与加权变异系数的波动相似,先升后降,均在1994年下降到观测期的最低点,后期稳步上升,1991年-2009总上升幅度为83.3%。总体而言,甘肃省县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现扩大趋势,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发散。2)总体差异的分解分析参考甘肃省区域发展规划分区,将经济总体差异(T)分解为陇中经济区内部差异(1WT)、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2WT)、陇东经济区内部差异(3WT)、陇南经济区内部差异(4WT)、南部民族地区内部差异(5WT)和区间差异(BT),以进而分析各种内部差异和区间差异对甘肃省总体差异的贡献。从图2所示,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变化趋势一致,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的变化过程;陇东、陇南经济区内部差异变化幅度不大;而陇中、南部民族经济区内部差异总体上呈缩小的趋势。由表1可知,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是甘肃省总体差异的最主要的贡献者,且贡献率有不断增大的趋势,2009年高达66.89%;其次是区域间差异,最少的年份也占了30.06%;陇中、南部民族经济区内部差异贡献率都不大;陇东、陇南经济区内部差异,受人口因素的影响,人均GDP的比重均小于人口的比重,所以对区域差异的贡献率为负值,表明其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起到了抑制作用,其中陇东经济区由2005年开始转变为正值,成为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又一正贡献者。综合来看,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是甘肃县域经济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2经济发展水平局域空间异质性特征

全局空间自相关只能反映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性,以Moran散点图和LISA为测度指标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则能反映局部空间异质性(图4、图5)。Moran散点图以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为表现形式,横纵坐标分别为各单元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属性值、标准化后的空间连接矩阵所决定相邻单元属性值的平均值。由4图可知,甘肃省县域和相邻县域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关系4种类型被分别分“H-H”(第一象限)、“L-H”(第二象限)、“L-L”(第三象限)、“H-L”(第四象限)4个性质不同的象限。其中“H-H”表示县域自身与相邻县域经济水平均较高,即为通常所说的热点区;“L-H”表示县域自身经济水平较低,而相邻县域经济水平较高;“L-L”表示县域自身和相邻县域经济水平均比较低,即为通常所说的盲点区;“H-L”表示县域自身经济水平较高,而相邻县域经济水平较低。

从Moran散点图中4种类型县域数量及其变化可以看出,H-H类型和L-L类型的县域数量最多,且分别较为集中、年际变化不大,表明了自1991年以来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出现明显的二元结构。其中H-H型县域数量由1991年的17个降到2009年的16个,降幅为5.8%,说明了发达地区的极化作用较大,对周围地区经济带动作用很小,县域之间差异越来越大,与3.2.1的分析结果相吻合。L-L型县域从51降到47,降幅为7.8%,说明了自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落后的地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L-H型县域数量由1991年的12上升到2009年的15个,所占比例相应上升3.5%,H-L型县域数量也上升1个,落入这两个类型的县域与相邻县域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即异质性突出,表明在甘肃省总体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内部县域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均衡。由Moran散点图4种类型中县域分布可知,H-H热点区分布的县域主要集中在河西经济区和兰州市及周围县区,且在1997年以后都没有大的变化,2009年兰州市及周围县区虽作为热点区,但是大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了热点区中河西经济区经济扩散作用比较明显,而兰州市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孤立状态,对周边县区的带动作用很小;L-L型盲点区主要分布在陇南和南部民族地区部分地区,县域数量有先增大后缩小的趋势;L-H类型区分布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地级市区的周边,因受周围经济发达县区经济极化作用的影响,经济发展瓶颈未能得到突破。

由Moran散点图4种类型中县域分布变化可知,年际变化比较活跃的县区主要集中在河西、陇中、陇南经济区,其中敦煌市、肃北县、肃南县自1993年后转为H-H型,这主要得益于河西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加快;永登县在1997年由H-H型沦为L-H型,这主要由于工业化初期作为甘肃省省会城市的兰州市区,行政、科技、投资环境、基础设施等均优于其他地区,永登县的资源条件不断向兰州市区流动,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陇南市的武都区和两当县由于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基础设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因而在2008年沦为L-L型。

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

1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成因分析

甘肃省地域狭长,地貌类型多样,地域分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和增长方式。近年来,以兰州为核心的陇中经济区逐渐发展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教、商贸物流、区域金融和交通通讯中心,成为支撑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以及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河西地区成为国家重要新能源、冶金和石化基地,以及丝绸之路黄金旅游沿线极具影响的旅游胜地和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加工、外来资源落地加工基地。陇东地区依靠能源化工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逐渐向着区域性的工业化地区发展。陇南以有色金属加工业、历史文化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要产业,市场化程度低,尚未形成区域经济的规模。南部民族地区传统畜牧业比较发达,而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总的来说,在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基础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5大经济区之间差异成为了甘肃省县域经济整体差异的重要贡献者。

改革开放以来,河西经济区经济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河西经济区的武威市一直没有进入H-H热点区,导致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居高不下。2009年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贡献率达66.89%,成为甘肃省总体差异的最主要的贡献者。一方面是受自然条件限制,武威市天祝县全部,古浪县大部,凉州区少部都属于山区,自然资源匮乏,耕地比重小,自然经济成分浓厚,商品经济不发达,工商企业发展先天不足,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河西热点区差距比较大,成为了河西经济区的凹陷地区。另一方面是河西经济区的嘉峪关市、敦煌市、玉门市、金昌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其极化作用远大于扩散作用,不但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势头不明显,反而集聚了周边地区的资源、劳动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削弱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

2县域经济发展空间二元结构成因分析

1)自然条件

河西走廊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嘉峪关市、敦煌市、玉门市、金昌市、阿克塞县依托旅游、矿产资源,经济发展迅速;张掖农业经济较为发达,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5大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和甘肃省肉蛋奶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兰州市是甘肃省省会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所以河西经济区和兰州市是历年来H-H型热点区主要分布区域。而L-L型盲点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沟壑区、陇南山区和甘南高寒地区,陇南、陇中和南部民族地区土地资源缺乏,自然灾害频发,而且受地形的影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经济发展以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为主,生产技术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落后。区位因素影响下的H-H型、L-L型县域分布集中,且两种类型县域数量占总数的72%,区位因素是形成经济差异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的最初因子。

2)产业结构

河西经济区的县域以能源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较高,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较好,加之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因此河西经济区大部分县域属于H-H型热点区。陇南和南部民族地区受资源限制,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多半是靠天吃饭,其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乡镇企业规模较小而且发展缓慢,丰富的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加工利用,市场化水平低,进一步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陇南和南部民族地区大部分县域属于L-L型盲点区。产业结构影响下的H-H型和L-L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产业结构是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二元结构的重要因子。

结束语

利用EDSA与传统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91年~2009年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的结论如下:

1)在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间特征方面,以标准差为测度的甘肃省县域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扩大,以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为测度的相对差异变化趋势一致,经历了先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波动上升过程。

2)从5大经济区内部差异变动和对县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来看,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变化趋势一致,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的变化过程;陇东、陇南经济区内部差异变化幅度不大;而陇中、南部民族经济区内部差异总体上呈缩小的趋势。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是甘肃县域经济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这主要跟河西经济区内的热点区经济发展极化作用大于其扩散作用以及5大经济区之间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有关。

3)在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方面,经济发达县域和落后的县域都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集聚性增强,H-H型和L-L型的县域数量最多,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二元结构明显。从两种类型县域的分布情况来看,H-H型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河西经济区和兰州市周边县区,L-L型盲点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沟壑区、陇南山区和甘南高寒地区。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特色产业 策略研究

1引言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具有城乡兼容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态势,己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为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全国各地均从自身资源和产业优势出发,加快培育地方特色产业。

在新时期,必须结合区域情况、市场环境和产业态势,科学选择特色产业,研究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律,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使其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特色产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特色产业是指具有独特资源条件、明显区域特征、特殊产品品质和特定消费市场的产业,是发展前景较好并在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体系。特色产业是地区特色经济形成的基础,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是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2.1特色产业的特征

特色产业具有以下典型特征:地域性,特色产业通常与特定区域相联系,它是以区域特色资源禀赋为依托;开放性,县域特色产业是开放的市场体系的产物,离不开区域产业的分工;相对性,特色产业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相对的,其特色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竞争能力特色性,特色产业的发展能够实现“产业突破”;扩散性,特色产业能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和发展。

2.2特色产业的发展趋势

(1)区域化发展是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普遍趋势。特色产业作为一种经济过程,它们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空间条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条件是产业形成的物质基础,各种经济条件是产业形成的经济基础,各种人文条件是产业形成的社会基础。在一定的区域,如果没有特色产业所依赖条件的存在,特色产业就难以在区域形成。

(2)外向化。特色产业的发展必须向外拓展市场空间,从国内、国际市场获得包括先进技术、高级适用人才、资金、技术装备等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外向化是县域特色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县域特色产业外向化发展是多种动因促动的,市场化要求县域特色产业向外拓展市场空间;特色产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规模的扩张,要求从国内、国际市场获得生产要素。

(3)现代化。现代化是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内在要求。县域特色产业在资源、人才、特色产品及市场等优势的聚集使其具有率先进入并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能力和条件,加上物质利益驱动、市场竞争压力、产业规模扩张,使特色产业具有加速现代化的强大内在动力。为永久保持县域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需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依靠技术进步动态地改造特色产业不适应市场变动需要的部分。

3保定市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3.1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不平衡

保定市各县域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以及行政、财政、金融和管理体制的制约,发展极不平衡。从某种意义上说,强县经济就是特色经济,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因此造成了保定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目前,保定市县域特色产业主要有安国中药材、容城服装、高阳纺织等。

3.2县域特色产业基础薄弱

当前保定市县域特色产业主要表现为小规模、大群体,多为传统特色或新型特色产业。很多特色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主要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服装、玩具、家具等。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大多建立在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生产上,产品附加值低。个体及家庭企业的小生产管理方式占有很大的比重,多数为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熟练技术工人缺乏,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缺少强有力的工业基础及支撑。

3.3资金与人才匮乏

由于企业流动资金比较紧张,制约了企业的科技开发和再发展速度。与此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企业的高科技人才更加短缺。为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给企业注入更强的生命力,如何引进人才已成为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4保定市县域特色产业的振兴策略

保定市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强化特色资源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实施为载体,以产业园区为平台,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不断发展龙头企业,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为目标,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培育和壮大县域特色产业。

而特色产业的选择及确定是发展特色产业的首要问题,也是决定特色产业能否形成,并取得持续、健康发展,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实现振兴的关键。特色产业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原则:

(1)重视资源但不惟资源。技术的进步在改变并弱化自然资源的优势,同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通过市场这一中介才能完成。因此,特色产业的发展,必须从资源导向型转向市场需求导向型,以市场为中心,从而跳出单纯依赖资源选择特色的思维定式。

(2)注重适当集中。县域较小的特点决定了在选择发展特色产业时,必须有所取舍,紧紧抓住两三个产业,集中力量,攥成拳头,真正形成规模,才能产生规模效益,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3)市场是选择特色产业的根本导向,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前提。在确定特色产业时,既要立足本地市场需求,又要考虑国内外市场需要,既要研究分析现实市场的需求,又要预测未来市场需求的趋势。选择作为县域支柱产业的特色产业时,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来运行,要生产能卖出去或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鲁兴启.地方政府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中的作用[J].生产力研究, 2009, (17).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20102

1 引言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要想稳定、健康发展,县域经济是基础。因此,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格局演化,对县域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研究重庆市案例还不够丰富,为此,本文在ARCGIS支持下,结合ESDA 、GEODA等软件方法,揭示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演变过程、格局,为全市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2 研究区概况

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是我国管辖面积最大的直辖市,面积为8.24万 km2,人口3 276万人,下辖38个行政区县(自治县)。2014年重庆市地区总产值为14265.40亿元,同比增长10.9%,较全国高3.5%。但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基础、自然地理条件、区位因素的地域差异,自2003年功能区划分以来,其区县间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性问题也日益突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成渝都市圈战略的实施,给予了重庆新开发的战略机遇,加之全市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深入推进,深化改革任务的不断落实,各项红利将继续释放,重庆经济增长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发展。

3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2004~2015》和《重庆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2014》,其中渝中区数据统计不全,因此只分析37个区县经济状况。

3.2 研究方法

变差系数和标准差指数,可分别从相对和绝对意义上反映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采用人均GDP这一指标对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空间结构演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为空间数据探索分析方法(Explora-tory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

4 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4.1 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时间分析

用来衡量区域差异的统计指标变差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表达公式为:CV=1x1n∑ni=1(xi-)212,式中: n代表研究区域的个数,X代表研究区域人均GDP, Xi代表i区域的人均GDP,CV是变差系数。CV值的大小,代表区域内部经济差异的大小。利用公式计算了重庆市县域的CV值,图1显示了2002~2014年重庆市CV值和标准差的变化趋势,从总体上来看,重庆市县域经济相对差异不断缩小,在2006年最大,说明区域之间的相对差异不断减小,但是从标准差我们看到,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区域间经济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

5 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

5.1 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显著的影响,地势平缓的地区一般来说更利于经济发展。主城九区坡度在25°以下的面积占88.23%,城市发展新区占85.24%,而渝东北为58.54%,渝东南占55.31%;主城区海拔在800 m以下占96.1%,城市发展新区800 m以下有92.3%,渝东北1000 m以上占45.8%,渝东南1000 m以上占51.6%。相比较于西南部,东北部多为海拔高大的山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通达性差。但是万州区由于其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受到国家政策支持,使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5.2 人文因素

渝西南地区人口稠密,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与外界交流方便。改革开放以来有许多外来人口涌入,多种文化思想的融合促进了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产生,渝东南一些偏远地区,思想观念比较保守,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人们的开放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导致其创新和竞争力处于劣势。因此,落后的文化观念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据统计,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龄较东部地区高出 0.9 年,而文盲半文盲率东部区高出西部地区 9.56%;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西部为东部的 4.87 倍。

5.3 产业结构

库兹涅斯等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过程,即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第二、三产业为主。我国经济学家曾也发现过类似的规律。2013年,重庆市主城区的第一产业比重仅占到2.26%;而都市新区为10.8%;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渝东北第一产业为14.9%;渝东南地区为15.8%;这表明第一产业比重过高制约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5.4 县域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从绝对数来看, 2003年,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大渡口为19513元是收入最低的武隆县为9585元的2.03倍,农村居民收入最高的大渡口区为人均3812元是最低的巫溪县为1703元的2.24倍,收入最高的城镇居民是最低的农村居民的11.46倍;2013年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江北区为27183元是收入最低的巫溪县为16375元的1.66倍,农村居民收入最高的南岸区为14016元是收入最低的巫溪县为5826元的2.41倍,收入最高的城镇居民是最低的4.67倍,虽然绝对收入差异相差甚远,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有所缩小,但是县域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拉大。由此可见, 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之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县域之间农村居民收入有扩大的趋势。

6 结语

将传统统计分析方法与空间数据探索分析相结合,以重庆市37个县域人均GDP的数据为基础,分析2004~2015年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得出以下2个结论:①2004~2015年重庆市县域经济绝对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极化趋势明显,通过变差系数得出相对差异不断缩小的趋势;②自然条件、人文因素、产业结构、县域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35~38.

[2]杜 挺, 谢贤健, 梁海艳,等. 基于熵权TOPSIS和GIS的重庆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及空间分析[J]. 经济地理,2014(6):40~48

[3]何春燕, 薛 鹏, 刘邵权.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9):1110~1117

[4]李 丁, 冶小梅, 汪胜兰,等. 基于ESDA―GIS的县域经济空间差异演化及驱动力分析[J]. 经济地理,2013(5):31~37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15篇

一、昆明市区域经济发展差现状

作者以昆明市各辖区、县(市)为基本地域单元,从时间序列、空间分布两方面对昆明市2003~2013年区域人均GDP差距进行分析。

(一)时间序列上昆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

经济学中,习惯用标准差(S)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在绝对量上的变化,即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用变异系数(V)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变化,即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V)可用公式表示,其中Yi为第I个区域的人均GDP,Y0为N个区域GDP的平均值,N为区域个数。利用此公式及相关数据得出昆明市各区域人均GDP的差异状况(表1)。

分析绝对差异,我们容易看出,2003~2013年期间,除2003~2004年,各区域人均GDP的绝对极差出现短暂缩小之外,昆明市各区域人均GDP的绝对极差及标准差整体呈逐年增长之势,即昆明市各区域经济发展在绝对量上的差异在拉大(表2)。相对于绝对量的变化,昆明市各区域人均GDP的相对差异逐年变化并不明显,呈下降、上升交替变化。2003年以来,相对极差由2003年的14.50下降到2013年的6.87,变异系数由2003年为0.86下降到2013年降至0.59,除2004年降幅较大外,昆明市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整体呈稳步下降趋势仍很明显(表3)。

从数据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可知,绝对差异代表的是量的变化,从昆明市人均GDP绝对差异量逐年加大不难看出,2003年以后,特别是2007年以来,伴随着昆明市产业结构转型,昆明市各辖区区域经济增长量的差距正逐步加大。而相对差异代表的是变化率,从昆明市人均GDP相对差异整体缩小趋势容易得出,2003~2013年昆明市昆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正逐步缩小。由此可知,昆明市各辖区经济发展虽在量的变化上有逐年扩大之势,但从其整体发展来看,昆明市各辖区经济发展差距却在逐年缩小。

(二)空间范围内昆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

一般地,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要从时间序列上和空间格局两方面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作者收集2003-2013年昆明市六区七县一市人均GDP数据,利用人均GDP距平值(各区域人均GDP与全市人均GDP之差)对昆明市与区经济发展进行空间范围内的研究。

易知,2003~2013年期间,东川区、晋宁县、富民县、宜良县、石林县、崇明县、禄劝县和寻甸县的人均GDP距平值均为负值,其中,崇明县、禄劝县和寻甸县人均GDP距平值排名在后三位。呈贡区人均GDP距平值2003年为-939.5元,2007年为2179.14元,2011年为-4048.5元,是昆明市唯一一个先负后正、又由正变负的区域。2003~2013年期间,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和安宁市的人均GDP距平值均为正值,其中,五华区长期居昆明市各区域人均GDP首位,官渡区、安宁市、盘龙区分别排在第二、三、四位。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003~2013年期间,昆明市区域经济发展在时间序列上的总体表现为绝对差距不断拉大,相对差异稳步下降趋势。这一趋势表明,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背景的不平等,昆明市一批经济发展稍缓慢区域,如东川区、晋宁县、富民县、宜良县、石林县、崇明县、禄劝县和寻甸县等,虽因绝对差距加大而暂时处于劣势,但在昆明市经济运行的时代大背景中,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却在不断的提升,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也在不断地缩小。进一步从昆明市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布局的总体表现为各区域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加,区域间的相对差距正稳步缩小。五华区、官渡区、安宁市、盘龙区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积极发展本区域经济,同时也为昆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而崇明县、禄劝县和寻甸县等一些经济发展缓慢区域则在昆明市经济运行中处于劣势地位,这一结论也与时间序列的分析相吻合。

二、昆明市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各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

由表五易知,2003~2013年期间,昆明各区域一产占比较少,总体呈现三二一特征。在不同发展阶段,各区域三产结构的调整又各具特点(表6)。其中,2003~2008年期间,除石林县一产增加值略有提升外,各区域一产增加值均在下降,昆明市一产总体下降了0.77%;与第一产业相比,第二产业增降幅度并不明显,五华区、盘龙区、东川区、富民县和寻甸县的二产有较大增长,昆明市一产总体下降了0.29%。第三产业的增幅比较明显,其中五华区增加41.84%、盘龙区增加21.92%、东川区增加10.55%,昆明市总体水平也总体上升了1.05个百分点,由2003年的46.3%上升到2008年的47.35%。2009~2013年期间,除盘龙区一产增加值上升0.11%外,其他各区域一产增加值均在下降。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则呈现升降波动趋势,其中呈贡区、晋宁县、富民县、宜良县、石林县、崇明县、禄劝县、寻甸县第二产业增加值略有上升,其他各区域第二产业增加值则在下降;与2003~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相比,2009~2013年昆明市各区域第三产业增加值仍在不断提升,除晋宁县、禄劝县第三产业增加值略有下降外,其他各区域第三产业增加值均在上升。昆明市总体也提升了2.67个百分点,由2008年的47.35%上升到2013年的50.03%。

(二)各区域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们采用偏离――份额法来分析各区域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偏离――份额法将区域经济增长分两大方向研究,即分享增长(由总体经济增长而带给本区域单元的经济增长)与转移增长(由本区域单元自身特点带来的增长)。根据增长原因的不同,转移增长又可分为结构性转移增长(由本区域单元的产业布局特点带来的增长)和竞争性转移增长(由各区域单元三产竞争力不同产生的增长)两部分。具体可用公式表示为:

综上易知,昆明市各区域经济总量差距虽在不断增长,但各区域间的发展差异却在不断缩小。同时也为昆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而崇明县、禄劝县和寻甸县等一些经济发展缓慢区域则在昆明市经济运行中处于劣势地位。

昆明市是云南省政治和经济中心,尤其独特的资源、地理等发展优势,通过整合人力资本、先进技术和产业布局,打造昆明市特色优势产业,让先进区域单元经济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实现外溢效应,只有那些发展稍缓慢区域形成自身的特色支柱产业,使得本区域单元的经济发展水平尽快靠近总体水平。只有先进区域带动后劲区域才能保障昆明市整体经济得到长足和谐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不懈的横向纵向地发展第一产业,利用自身优势重点提升优化第二产业,加大力度第三产业投入及大力扶持高新企业。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在昆明市14个区域单元中,仅有4个区域单元的结构性增长为正,其他10个区域单元的结构性增长均为负。产业结构的负向增长严重阻碍了区域单元的经济发展。要加快昆明市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要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结合每一个区域单元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及产业结构特点,制定出符合区域单元自身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高效利用现有资源提升自身经济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

围绕建设国际性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突破产业发展过分依资源开发现状,加快工业内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优先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巩固提升烟草及配套、有色冶金、黑色冶金、磷化工、新型建材等重点产业,培育发展煤盐钛化工、石油化工、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构筑现代工业产业新高地,融入全球制造业体系,形成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坚强体制创新,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创新区域产业体制机制,整体统筹区域经济。提升产业配套设施,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实现产业一体化发展。建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完善区域创新体系。集中优势资源,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工业集群式发展建设步伐。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主体等培育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机制。

(三)合理优化生产力布局,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充分考虑昆明市各区域单元的产业结构,高效利用本区域现有资源发展特有支柱型产业,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增长极。加强政府干预,以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为目的,着力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及市政建设,形成极具竞争性转移增长与结构性转移增长的高新产业集聚区。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农产品深度加工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带动区域单元间的发展,构造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年鉴.昆明统计出版社,2004-2014.

[2]昆明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纲要.昆明规划局,2008-2020.

[3]张软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中国枉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