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

古代诗歌特点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唐代 诗歌 女子体育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兴盛、最繁荣的朝代,这一时期疆域辽阔,国势富强,社会相对稳定,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而唐朝精神文明最具代表性的产物——诗歌,进入了其发展的辉煌时期,产生了众多的诗人和数以万计的诗歌作品。其中,许多诗歌以体育活动为创作内容,以其独特的风格为我们反映了唐代体育活动的发展面貌,尤其是以女子体育运动项目为题材的诗歌,更是在各种诗歌流派中大显光彩。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唐代女子的体育活动,可谓最为兴盛,这一时期无论是在种类上、形式上、规模上都在我国女子体育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本文试图从唐代体育诗歌的角度来对古代女子体育运动进行分析,以对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特点及其兴盛的原因做更多方面和深入的探究,从而为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和发展我国现代女子体育运动提供借鉴意义。

一 唐诗中女子体育概观

唐代女子体育出现繁荣景象,项目之丰富、参与人数之多,都是先前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在体育史上也有:“惟有‘大唐三百年’,是中国古代体育最辉煌的时期”之说。

1.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包括蹴鞠、击鞠、步打球、彩球戏等。这一时期较为盛行的球类活动形式以蹴鞠和马球为代表。此外,步打球、抛球、踏球等球类活动形式,也是这一时期常见的体育活动。

(1)蹴鞠,又名“踏鞠”,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也是唐人最热衷的体育活动。唐时,鞠由原来的实心皮球发展成为充气球,使得其分量轻、弹性好,从而增加了这种球类运动的趣味性和普及性。隋唐以前,蹴鞠主要是作为一种军事手段,最初由男子参加,至唐代,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也流行于女子中间。唐朝诗人王建的《宫词》中有“寒室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金与钱”之句,韦庄的《长安清门》有“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这些都形象地描绘了宫女在寒食清明节参与蹴鞠活动并得到赏钱的情形。蹴鞠活动也并不仅仅是在宫廷贵族之间流行,在民间也十分普及。唐人康骈在《剧谈录》中描述到一个民间女子踢球的本领胜过男子的故事。“王超他日因过长安城胜业坊北街时,??有一三鬟女子,......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者渐众。”从这足以见得在唐代民间女子中,蹴鞠活动开展的程度已相当可观。

(2)击鞠,又称“击球”、“打球”,即马球运动,是骑在马上以球杆击球入门的一种竞技形式。在唐代,击鞠十分盛行,上到唐皇,下到士兵,都把它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除在皇室、军队、官吏、民间的男子中流行之外,也受到一些女子的喜爱。很多女子也和男子一样挥杆击球,只是女子击鞠时因担心力量不足,受到伤害,故坐骑多用驴代替马,称为“驴鞠”。在唐代宫廷中,宫女一般在节日时常被组织起来,进行比赛,陪皇帝、贵族消遣。张籍《寒食内宴二首》“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和凝《宫词百首》“两番供奉打球时,鸾凤分厢锦绣衣”等诗句反映了宫女们进行马球比赛的盛况;女诗人鱼玄机在《打球作》中有“坚圆净滑一星流”之句,抒发了自己骑马击球时的感受。此外,后蜀花蕊夫人的《宫词》中说:“自教宫娥学打球,鞍初跨柳腰柔”,这种景象在名曰《妇女打球图》的唐镜中得以佐证。

(3)步打球,又称“步打”、“步击”,由击鞠发展而来,相对马球而言,对抗性要小得多,是一种拿球杆徒步击打的球类游戏。唐代宫廷中每年的寒食节,都会组织宫女进行徒步打球的游戏。《全唐诗》卷302 王建《宫词一百首》里写到“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唐代女子积极参与这种步打球,在唐时期的壁画中,也有对其休闲情景的生动描绘。

(4)彩球戏。在唐代,有一些流行于女子中的球戏,谓之曰:“抛球”“踏球”等等。“抛球”是指彼此用手抛接彩球,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中写道:“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温庭筠的《寒食节日寄楚望》中有“彩索拂庭柯,轻球落邻圃”、韦应物的《寒食》中生动描述了“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等诗句,这些都生动地描绘了唐代女子玩彩球的情景。所谓“踏球”,是从蹴鞠演变而来的,是在滚动着的大木球上作各种舞蹈动作,因这种运动形式是由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故又名为“胡旋舞”。“胡旋舞”的表演多为女性,宫女及嫔妃经常以这种舞蹈来取悦皇帝,唐玄宗以“踏球”作为宫女们的体操,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促使了宫女们参加这项体育活动。

2.节令体育活动

唐代的节日众多,异彩纷呈。一些节日的活动内容本身就是体育活动,如寒食(清明节)蹴鞠秋千,阳春拔河踏青,端阳龙舟竞渡以及重阳登高览胜等。在这些节令体育活动中,不乏有唐代女子的身影,为此诗人们留下了不少吟诵的诗篇。

(1)秋千,又称“千秋”,是在木架上悬接两绳,下栓横板,玩者在板上或站或坐,两手握绳,使其前后摆动。秋千是一种锻炼勇气、胆量的体育游戏活动,并且在历代都为女性所喜爱。到了唐代,秋千运动更是以其悠闲自得、闲致优雅深受妇女的欢迎,不仅是在宫女中流行,民间也很普及,秋千架上,仕女们的身姿轻盈如燕,裙裳上下翻飞,随风起舞,妙丽无比。荡秋千多与寒食节相联系,清明时节,气候渐暖,特别适合这类运动。据《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唐玄宗甚为喜欢观看嫔妃们荡秋千,感觉荡秋千时有如天上仙女,这篇被称为“半仙之戏”的文中生动描述了宫女们玩秋千时的热闹场景。在唐诗中亦有很多关于女子荡秋千的记载,如刘禹锡的《同乐天和微之春秋》中“秋千争次第,牵拽彩绳斜”的描写,活灵活现地勾勒出少女们荡秋千的情景;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之句,说明了当时荡秋千的技艺之高。杜甫的《清明二首》中认为:“万里秋千习俗同”,可见当时在清明节各地人民尤其是妇女儿童中,荡秋千这项活动已相当普及。

(2)拔河,始于唐朝,初为民间斗力之乐,后引入宫中,盛行于宫廷。《资治通鉴》中记载,唐中宗李显曾在玄武门外组织拔河比赛,与近臣及皇后一起观看宫女拔河,并且当时每次进行比赛,参加人数多达千人,规模非常大,这项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宫女。

(3)踏青。春天出游踏青,早在先秦时已成为各地风俗。春秋时孔子就喜欢春天和弟子一同出游,休闲娱乐,放松心情。唐代时,春游踏青更是蔚然成风。刘禹锡《竹枝词》中记载:“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杜甫《丽人行》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李华《春游吟》中的“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新绿”,这些都生动地描绘了唐代女子出游踏青众多的盛况。

(4)龙舟,又称竞渡,是为纪念屈原而进行的活动,但发展至唐代,已经成为一项以竞赛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竞渡不仅为百姓所喜爱,同时也引起了皇亲贵族们的浓厚兴趣,唐人张祜《杂曲歌辞·上已乐》:“猩猩血彩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罗袖一时招。”描写的是皇帝六宫女子进行的一次非常热闹的划船赛,可见,竞渡当时在女子中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运动方式。

(5)登高。重阳节时,人们喜欢登高览胜,至唐代时,这一活动更为甚行。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中有“岩壑恣登临,莹目复怡心”的诗句,它描述的就是重阳节时,女子登山游览的景况。

3.休闲娱乐活动

在唐代,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游乐风气浓郁。在众多休闲娱乐活动中,诸如围棋、舞蹈、杂技等活动在唐代的诗歌中多有描绘。

(1)围棋。在唐朝,围棋作为一种斗智斗勇、陶冶性情的体育活动,受到当时宫中府第、文人雅士的推崇,而且在妇女之中也开展起来了。唐代设置了专门陪同皇帝下棋的专业棋手“棋待诏”,棋手中大多就是宫廷妇女。

唐代诗人张籍《美人宫棋》有言:“红烛台前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妆尽,数数看谁得最多。”它描写的就是宫女弈棋的情形。

(2)舞蹈,是一种融娱乐于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健身活动。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歌舞的极盛时期,由于其政治开明,文化包容性大,受到了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统治者开始以女性健壮为美,从而盛行健舞,其动作矫健、刚健。白居易的《胡旋女》中有诗句:“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它描绘了当时的健舞之一 ——胡旋舞,它以旋转为主,动作交替变化,疾速如风,刚健奔放。

健舞中的另一种舞蹈——剑器舞,在当时的唐王朝,也非常盛行,此类舞是从西域传入的,需表演者手持双剑,合着音乐的节拍,进行舞蹈表演。著名的公孙大娘及其弟子李十二娘的剑器舞,是剑术舞蹈化的产物,并为后来剑术套路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杜甫在观看了她们的表演后,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对唐朝的剑舞水平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3)杂技。唐朝时,宫廷中训练女伎,每逢统治阶级、达官贵人的庆典宴会,她们往往表演。杂技的项目主要有马技、绳技、戴竿。刘言史《观绳技》中“重肩接立三四层,著履背行仍应节。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刘晏《咏王大娘戴竿》中“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分别描述了绳技、戴竿这些惊险的杂技活动。

4.骑射游猎活动

唐代帝王后妃为了满足奢侈的生活欲望,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当时唐尚武之风大兴,故而骑射活动普遍地开展起来,帝王出猎时,嫔妃宫女经常结伴而行,女子骑射游猎的很多。杜甫《哀江南》中有:“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中双飞翼。”这首诗突出描绘了宫女骑射的英姿。韩??摹洞恿浴罚骸靶胂帘耷剩?扒峒肯秆?!卞?晒??芄恍泄?淞裕?萋矸沙郏??堑募家找严嗟备叱?A砭荨犊??毂σ攀隆吩兀骸疤乒?校?宋缛赵旆弁牛?鞘蛑?讨校??渲??性虻檬常?贾惺⑿写耸隆!笨杉??拼??悠锷溆瘟曰疃?殉晌?幌畛渎?喝?缘挠槔痔逵?疃?恕

二 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特点

1.娱乐性

从以上唐诗中举出的体育活动项目和内容来看,唐代女子体育活动以各类游戏为主,虽然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较历代王朝有所增加,但这些活动竞技性少,女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娱乐别人和娱乐自己,表演成分多,带有明显的娱乐性。

2.崇尚健壮的审美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政权更迭频繁,形成了民族冲突与融合共处的局面。唐王朝地域辽阔,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唐实行开放、平等的民族政策,使得社会风气日益开放,加之“唐代大有胡气”冲淡了传统的儒家伦理,礼法束缚减轻,唐王朝开始崇尚“健美”,宫廷妇女积极投身于显现力健之美的体育活动中,从而使得唐代女子体育活动多突出其健美的身躯,如健舞、骑射、马球、蹴鞠等。

3.创新性

唐代具有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这种创新性也突出体现在体育文化中,并推动其向前发展。这些创新体现在:(1)组织上的创新,唐代帝王在宫中设专职人员棋待诏、专门机构“相扑朋”;(2)在体育项目上推陈出新,如步打球、驴鞠等;(3)体育器材上的创新,蹴鞠中的球由原先的皮质实心球改为皮质充气球,改鞠域为球门,建造了专业马球场;(4)出现少数民族的胡旋舞,大量吸收优秀的域外文化,同时也大力传播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

4.不平衡性

唐代女子体育开展呈现不平衡性。一些活动在皇亲、贵族中盛行,发展较为普遍,但民间女子很少有机会参加,如马球和骑射。进行这些活动时,需要特定的场地和条件,地方上很难组织众多女子参与,而民间节令体育活动,也多是逢节日庆典才举行,平时很少接触。在唐代的诗词中,记载最多、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是那些常年身处深宫的宫廷仕女,如“丽人”、“宫人”、“红妆”等等,而描述民间、乡村女子体育活动的却极少。

三 唐代女子体育兴盛的原因

1.经济繁荣、政治开明

唐朝统治者开国之初,在继承了隋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等遗产后,以隋二世灭亡为鉴,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经济是一切发展的根本基础,繁荣的经济为当时体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上唐实行开放、平等的民族政策,受少数民族思想的影响,唐逐渐打破儒家思想的束缚,实行儒、道、释三教平分天下,从而减弱封建礼教束缚,提高了妇女地位。可以说唐代经济、政治的繁荣,为唐代女子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各民族的体育文化交流

唐王朝拥有辽阔的疆域,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间相互融合,使得少数民族的习俗对唐代女子体育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其中以鲜卑族和突厥族影响最深。

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入住中原、统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从公元386 年拓跋?建立北魏政权,到公元581年北周宇文氏政权灭亡,前后将近200 年。进入中原后,鲜卑族内部强制汉化政策,但儒家的纲常礼教,没有成为鲜卑人的精神桎梏。据《颜氏家训·治家》中记载,鲜卑族“专以妇持门户”,男女社会是平等的,这种社会习俗影响到了相距不过几十年的唐代,从而为女子参加体育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唐代女子体育的发展,也受到过突厥民族习俗的影响。突厥族是处居唐朝北部边境大的一个少数民族,公元629 年近10 万人归附唐朝,其中将近1 万家迁居长安。唐诗中记载突厥人“男子好?蛊眩??雍悯砭稀保?虼送贫?颂拼??吁砭系男似稹

3.崇尚女性健壮的审美观念

唐朝的民族大融合,使唐人受到北方民族的影响,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唐代统治者开始以女性健壮为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太宗步辇图》中有9 位侍女,著名的艺术考古学家常任侠先生对9 位侍女作过这样的分析:“封建主李世民,坐在宫女所抬的步辇中,自非健壮的女性不可。”他认为当时健壮侍女是侍候的需要,同时也是统治者审美的需要。宫廷女子具有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她们追求时尚尤为突出,她们选择能够显现自身力健之美的体育活动,以迎合统治阶级的审美要求,故崇尚健壮之美的审美观念是促进女子自身积极投入到各项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

4.武则天的改朝换代

《颜氏家训·治家》中认为:“妇主中馈,唯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在封建卫道士看来,女子只能围着锅台转,绝不能干预政事,否则,就是“牝鸡司晨”。而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这对传统礼教可谓是一次莫大的挑战。一个女人尚能身居万人之上,其他妇女难道就不能与男子平起平坐吗?武则天称帝后,虽不能带动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走出牢笼,但她的改朝称帝,却使一些处于底层的妇女,走出家门,参加体育活动。

四 结束语

唐代是我国古代体育史上的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唐代女子体育活动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也可谓最为兴盛。在唐代文化的最高体现诗歌中,描写了丰富的女子体育活动内容,大体可分为球类运动、节令体育活动、休闲娱乐活动以及骑射游猎活动4 大类。这些诗歌的情景描写和人物勾画栩栩如生、绘声绘色,为我们展现了唐人刚健、活泼的生活场面。并且从反映出的女子体育活动项目中,了解到唐代女子体育活动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原因。这对于探索我国古代女子体育发展史和发展现代女子体育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关文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0~67

[2]程云峰、李燕.唐朝诗人笔下的女子体育活动[j].体育文史,1994(1):41~42

[3]刘芳梅.试论我国唐代女子体育活动的特点及其原因[j].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3)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唐代 诗歌 女子体育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兴盛、最繁荣的朝代,这一时期疆域辽阔,国势富强,社会相对稳定,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而唐朝精神文明最具代表性的产物——诗歌,进入了其发展的辉煌时期,产生了众多的诗人和数以万计的诗歌作品。其中,许多诗歌以体育活动为创作内容,以其独特的风格为我们反映了唐代体育活动的发展面貌,尤其是以女子体育运动项目为题材的诗歌,更是在各种诗歌流派中大显光彩。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唐代女子的体育活动,可谓最为兴盛,这一时期无论是在种类上、形式上、规模上都在我国女子体育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本文试图从唐代体育诗歌的角度来对古代女子体育运动进行分析,以对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特点及其兴盛的原因做更多方面和深入的探究,从而为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和发展我国现代女子体育运动提供借鉴意义。

一 唐诗中女子体育概观

唐代女子体育出现繁荣景象,项目之丰富、参与人数之多,都是先前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在体育史上也有:“惟有‘大唐三百年’,是中国古代体育最辉煌的时期”之说。

1.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包括蹴鞠、击鞠、步打球、彩球戏等。这一时期较为盛行的球类活动形式以蹴鞠和马球为代表。此外,步打球、抛球、踏球等球类活动形式,也是这一时期常见的体育活动。

(1)蹴鞠,又名“踏鞠”,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也是唐人最热衷的体育活动。唐时,鞠由原来的实心皮球发展成为充气球,使得其分量轻、弹性好,从而增加了这种球类运动的趣味性和普及性。隋唐以前,蹴鞠主要是作为一种军事手段,最初由男子参加,至唐代,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也流行于女子中间。唐朝诗人王建的《宫词》中有“寒室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金与钱”之句,韦庄的《长安清门》有“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这些都形象地描绘了宫女在寒食清明节参与蹴鞠活动并得到赏钱的情形。蹴鞠活动也并不仅仅是在宫廷贵族之间流行,在民间也十分普及。唐人康骈在《剧谈录》中描述到一个民间女子踢球的本领胜过男子的故事。“王超他日因过长安城胜业坊北街时,??有一三鬟女子,......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者渐众。”从这足以见得在唐代民间女子中,蹴鞠活动开展的程度已相当可观。

(2)击鞠,又称“击球”、“打球”,即马球运动,是骑在马上以球杆击球入门的一种竞技形式。在唐代,击鞠十分盛行,上到唐皇,下到士兵,都把它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除在皇室、军队、官吏、民间的男子中流行之外,也受到一些女子的喜爱。很多女子也和男子一样挥杆击球,只是女子击鞠时因担心力量不足,受到伤害,故坐骑多用驴代替马,称为“驴鞠”。在唐代宫廷中,宫女一般在节日时常被组织起来,进行比赛,陪皇帝、贵族消遣。张籍《寒食内宴二首》“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和凝《宫词百首》“两番供奉打球时,鸾凤分厢锦绣衣”等诗句反映了宫女们进行马球比赛的盛况;女诗人鱼玄机在《打球作》中有“坚圆净滑一星流”之句,抒发了自己骑马击球时的感受。此外,后蜀花蕊夫人的《宫词》中说:“自教宫娥学打球,鞍初跨柳腰柔”,这种景象在名曰《妇女打球图》的唐镜中得以佐证。

(3)步打球,又称“步打”、“步击”,由击鞠发展而来,相对马球而言,对抗性要小得多,是一种拿球杆徒步击打的球类游戏。唐代宫廷中每年的寒食节,都会组织宫女进行徒步打球的游戏。《全唐诗》卷302 王建《宫词一百首》里写到“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唐代女子积极参与这种步打球,在唐时期的壁画中,也有对其休闲情景的生动描绘。

(4)彩球戏。在唐代,有一些流行于女子中的球戏,谓之曰:“抛球”“踏球”等等。“抛球”是指彼此用手抛接彩球,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中写道:“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温庭筠的《寒食节日寄楚望》中有“彩索拂庭柯,轻球落邻圃”、韦应物的《寒食》中生动描述了“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等诗句,这些都生动地描绘了唐代女子玩彩球的情景。所谓“踏球”,是从蹴鞠演变而来的,是在滚动着的大木球上作各种舞蹈动作,因这种运动形式是由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故又名为“胡旋舞”。“胡旋舞”的表演多为女性,宫女及嫔妃经常以这种舞蹈来取悦皇帝,唐玄宗以“踏球”作为宫女们的体操,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促使了宫女们参加这项体育活动。

2.节令体育活动

唐代的节日众多,异彩纷呈。一些节日的活动内容本身就是体育活动,如寒食(清明节)蹴鞠秋千,阳春拔河踏青,端阳龙舟竞渡以及重阳登高览胜等。在这些节令体育活动中,不乏有唐代女子的身影,为此诗人们留下了不少吟诵的诗篇。

(1)秋千,又称“千秋”,是在木架上悬接两绳,下栓横板,玩者在板上或站或坐,两手握绳,使其前后摆动。秋千是一种锻炼勇气、胆量的体育游戏活动,并且在历代都为女性所喜爱。到了唐代,秋千运动更是以其悠闲自得、闲致优雅深受妇女的欢迎,不仅是在宫女中流行,民间也很普及,秋千架上,仕女们的身姿轻盈如燕,裙裳上下翻飞,随风起舞,妙丽无比。荡秋千多与寒食节相联系,清明时节,气候渐暖,特别适合这类运动。据《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唐玄宗甚为喜欢观看嫔妃们荡秋千,感觉荡秋千时有如天上仙女,这篇被称为“半仙之戏”的文中生动描述了宫女们玩秋千时的热闹场景。在唐诗中亦有很多关于女子荡秋千的记载,如刘禹锡的《同乐天和微之春秋》中“秋千争次第,牵拽彩绳斜”的描写,活灵活现地勾勒出少女们荡秋千的情景;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之句,说明了当时荡秋千的技艺之高。杜甫的《清明二首》中认为:“万里秋千习俗同”,可见当时在清明节各地人民尤其是妇女儿童中,荡秋千这项活动已相当普及。

(2)拔河,始于唐朝,初为民间斗力之乐,后引入宫中,盛行于宫廷。《资治通鉴》中记载,唐中宗李显曾在玄武门外组织拔河比赛,与近臣及皇后一起观看宫女拔河,并且当时每次进行比赛,参加人数多达千人,规模非常大,这项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宫女。

(3)踏青。春天出游踏青,早在先秦时已成为各地风俗。春秋时孔子就喜欢春天和弟子一同出游,休闲娱乐,放松心情。唐代时,春游踏青更是蔚然成风。刘禹锡《竹枝词》中记载:“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杜甫《丽人行》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李华《春游吟》中的“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新绿”,这些都生动地描绘了唐代女子出游踏青众多的盛况。

(4)龙舟,又称竞渡,是为纪念屈原而进行的活动,但发展至唐代,已经成为一项以竞赛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竞渡不仅为百姓所喜爱,同时也引起了皇亲贵族们的浓厚兴趣,唐人张祜《杂曲歌辞·上已乐》:“猩猩血彩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罗袖一时招。”描写的是皇帝六宫女子进行的一次非常热闹的划船赛,可见,竞渡当时在女子中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运动方式。

(5)登高。重阳节时,人们喜欢登高览胜,至唐代时,这一活动更为甚行。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中有“岩壑恣登临,莹目复怡心”的诗句,它描述的就是重阳节时,女子登山游览的景况。

3.休闲娱乐活动

在唐代,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游乐风气浓郁。在众多休闲娱乐活动中,诸如围棋、舞蹈、杂技等活动在唐代的诗歌中多有描绘。

(1)围棋。在唐朝,围棋作为一种斗智斗勇、陶冶性情的体育活动,受到当时宫中府第、文人雅士的推崇,而且在妇女之中也开展起来了。唐代设置了专门陪同皇帝下棋的专业棋手“棋待诏”,棋手中大多就是宫廷妇女。

唐代诗人张籍《美人宫棋》有言:“红烛台前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妆尽,数数看谁得最多。”它描写的就是宫女弈棋的情形。

(2)舞蹈,是一种融娱乐于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健身活动。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歌舞的极盛时期,由于其政治开明,文化包容性大,受到了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统治者开始以女性健壮为美,从而盛行健舞,其动作矫健、刚健。白居易的《胡旋女》中有诗句:“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它描绘了当时的健舞之一 ——胡旋舞,它以旋转为主,动作交替变化,疾速如风,刚健奔放。

健舞中的另一种舞蹈——剑器舞,在当时的唐王朝,也非常盛行,此类舞是从西域传入的,需表演者手持双剑,合着音乐的节拍,进行舞蹈表演。著名的公孙大娘及其弟子李十二娘的剑器舞,是剑术舞蹈化的产物,并为后来剑术套路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杜甫在观看了她们的表演后,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对唐朝的剑舞水平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3)杂技。唐朝时,宫廷中训练女伎,每逢统治阶级、达官贵人的庆典宴会,她们往往应召表演。杂技的项目主要有马技、绳技、戴竿。刘言史《观绳技》中“重肩接立三四层,著履背行仍应节。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刘晏《咏王大娘戴竿》中“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分别描述了绳技、戴竿这些惊险的杂技活动。

4.骑射游猎活动

唐代帝王后妃为了满足奢侈的生活欲望,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当时唐尚武之风大兴,故而骑射活动普遍地开展起来,帝王出猎时,嫔妃宫女经常结伴而行,女子骑射游猎的很多。杜甫《哀江南》中有:“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中双飞翼。”这首诗突出描绘了宫女骑射的英姿。韩偓的《从猎》:“小镫狭鞭鞘,鞍轻伎细腰。”妃嫔宫女能够行弓射猎,纵马飞驰,她们的技艺已相当高超。另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宫中,端午日造粉团,角黍贮盘中,小弓射之,中则得食,都中盛行此事。”可见,唐代女子骑射游猎活动已成为一项充满竞赛性的娱乐体育活动了。

二 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特点

1.娱乐性

从以上唐诗中举出的体育活动项目和内容来看,唐代女子体育活动以各类游戏为主,虽然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较历代王朝有所增加,但这些活动竞技性少,女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娱乐别人和娱乐自己,表演成分多,带有明显的娱乐性。

2.崇尚健壮的审美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政权更迭频繁,形成了民族冲突与融合共处的局面。唐王朝地域辽阔,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唐实行开放、平等的民族政策,使得社会风气日益开放,加之“唐代大有胡气”冲淡了传统的儒家伦理,礼法束缚减轻,唐王朝开始崇尚“健美”,宫廷妇女积极投身于显现力健之美的体育活动中,从而使得唐代女子体育活动多突出其健美的身躯,如健舞、骑射、马球、蹴鞠等。

3.创新性

唐代具有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这种创新性也突出体现在体育文化中,并推动其向前发展。这些创新体现在:(1)组织上的创新,唐代帝王在宫中设专职人员棋待诏、专门机构“相扑朋”;(2)在体育项目上推陈出新,如步打球、驴鞠等;(3)体育器材上的创新,蹴鞠中的球由原先的皮质实心球改为皮质充气球,改鞠域为球门,建造了专业马球场;(4)出现少数民族的胡旋舞,大量吸收优秀的域外文化,同时也大力传播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

4.不平衡性

唐代女子体育开展呈现不平衡性。一些活动在皇亲、贵族中盛行,发展较为普遍,但民间女子很少有机会参加,如马球和骑射。进行这些活动时,需要特定的场地和条件,地方上很难组织众多女子参与,而民间节令体育活动,也多是逢节日庆典才举行,平时很少接触。在唐代的诗词中,记载最多、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是那些常年身处深宫的宫廷仕女,如“丽人”、“宫人”、“红妆”等等,而描述民间、乡村女子体育活动的却极少。

三 唐代女子体育兴盛的原因

1.经济繁荣、政治开明

唐朝统治者开国之初,在继承了隋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等遗产后,以隋二世灭亡为鉴,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经济是一切发展的根本基础,繁荣的经济为当时体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上唐实行开放、平等的民族政策,受少数民族思想的影响,唐逐渐打破儒家思想的束缚,实行儒、道、释三教平分天下,从而减弱封建礼教束缚,提高了妇女地位。可以说唐代经济、政治的繁荣,为唐代女子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各民族的体育文化交流

唐王朝拥有辽阔的疆域,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间相互融合,使得少数民族的习俗对唐代女子体育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其中以鲜卑族和突厥族影响最深。

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入住中原、统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从公元386 年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到公元581年北周宇文氏政权灭亡,前后将近200 年。进入中原后,鲜卑族内部强制汉化政策,但儒家的纲常礼教,没有成为鲜卑人的精神桎梏。据《颜氏家训·治家》中记载,鲜卑族“专以妇持门户”,男女社会是平等的,这种社会习俗影响到了相距不过几十年的唐代,从而为女子参加体育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唐代女子体育的发展,也受到过突厥民族习俗的影响。突厥族是处居唐朝北部边境大的一个少数民族,公元629 年近10 万人归附唐朝,其中将近1 万家迁居长安。唐诗中记载突厥人“男子好摴蒲,女子好蹴鞠”,因此推动了唐代女子蹴鞠的兴起。

3.崇尚女性健壮的审美观念

唐朝的民族大融合,使唐人受到北方民族的影响,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唐代统治者开始以女性健壮为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太宗步辇图》中有9 位侍女,著名的艺术考古学家常任侠先生对9 位侍女作过这样的分析:“封建主李世民,坐在宫女所抬的步辇中,自非健壮的女性不可。”他认为当时健壮侍女是侍候的需要,同时也是统治者审美的需要。宫廷女子具有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她们追求时尚尤为突出,她们选择能够显现自身力健之美的体育活动,以迎合统治阶级的审美要求,故崇尚健壮之美的审美观念是促进女子自身积极投入到各项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

4.武则天的改朝换代

《颜氏家训·治家》中认为:“妇主中馈,唯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在封建卫道士看来,女子只能围着锅台转,绝不能干预政事,否则,就是“牝鸡司晨”。而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这对传统礼教可谓是一次莫大的挑战。一个女人尚能身居万人之上,其他妇女难道就不能与男子平起平坐吗?武则天称帝后,虽不能带动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走出牢笼,但她的改朝称帝,却使一些处于底层的妇女,走出家门,参加体育活动。

四 结束语

唐代是我国古代体育史上的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唐代女子体育活动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也可谓最为兴盛。在唐代文化的最高体现诗歌中,描写了丰富的女子体育活动内容,大体可分为球类运动、节令体育活动、休闲娱乐活动以及骑射游猎活动4 大类。这些诗歌的情景描写和人物勾画栩栩如生、绘声绘色,为我们展现了唐人刚健、活泼的生活场面。并且从反映出的女子体育活动项目中,了解到唐代女子体育活动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原因。这对于探索我国古代女子体育发展史和发展现代女子体育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关文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0~67

[2]程云峰、李燕.唐朝诗人笔下的女子体育活动[J].体育文史,1994(1):41~42

[3]刘芳梅.试论我国唐代女子体育活动的特点及其原因[J].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3)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唐代 诗歌 女子体育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兴盛、最繁荣的朝代,这一时期疆域辽阔,国势富强,社会相对稳定,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而唐朝精神文明最具代表性的产物——诗歌,进入了其发展的辉煌时期,产生了众多的诗人和数以万计的诗歌作品。其中,许多诗歌以体育活动为创作内容,以其独特的风格为我们反映了唐代体育活动的发展面貌,尤其是以女子体育运动项目为题材的诗歌,更是在各种诗歌流派中大显光彩。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唐代女子的体育活动,可谓最为兴盛,这一时期无论是在种类上、形式上、规模上都在我国女子体育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本文试图从唐代体育诗歌的角度来对古代女子体育运动进行分析,以对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特点及其兴盛的原因做更多方面和深入的探究,从而为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和发展我国现代女子体育运动提供借鉴意义。

        一 唐诗中女子体育概观

        唐代女子体育出现繁荣景象,项目之丰富、参与人数之多,都是先前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在体育史上也有:“惟有‘大唐三百年’,是中国古代体育最辉煌的时期”之说。

        1.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包括蹴鞠、击鞠、步打球、彩球戏等。这一时期较为盛行的球类活动形式以蹴鞠和马球为代表。此外,步打球、抛球、踏球等球类活动形式,也是这一时期常见的体育活动。

        (1)蹴鞠,又名“踏鞠”,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也是唐人最热衷的体育活动。唐时,鞠由原来的实心皮球发展成为充气球,使得其分量轻、弹性好,从而增加了这种球类运动的趣味性和普及性。隋唐以前,蹴鞠主要是作为一种军事手段,最初由男子参加,至唐代,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也流行于女子中间。唐朝诗人王建的《宫词》中有“寒室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金与钱”之句,韦庄的《长安清门》有“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这些都形象地描绘了宫女在寒食清明节参与蹴鞠活动并得到赏钱的情形。蹴鞠活动也并不仅仅是在宫廷贵族之间流行,在民间也十分普及。唐人康骈在《剧谈录》中描述到一个民间女子踢球的本领胜过男子的故事。“王超他日因过长安城胜业坊北街时,??有一三鬟女子,......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者渐众。”从这足以见得在唐代民间女子中,蹴鞠活动开展的程度已相当可观。

        (2)击鞠,又称“击球”、“打球”,即马球运动,是骑在马上以球杆击球入门的一种竞技形式。在唐代,击鞠十分盛行,上到唐皇,下到士兵,都把它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除在皇室、军队、官吏、民间的男子中流行之外,也受到一些女子的喜爱。很多女子也和男子一样挥杆击球,只是女子击鞠时因担心力量不足,受到伤害,故坐骑多用驴代替马,称为“驴鞠”。在唐代宫廷中,宫女一般在节日时常被组织起来,进行比赛,陪皇帝、贵族消遣。张籍《寒食内宴二首》“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和凝《宫词百首》“两番供奉打球时,鸾凤分厢锦绣衣”等诗句反映了宫女们进行马球比赛的盛况;女诗人鱼玄机在《打球作》中有“坚圆净滑一星流”之句,抒发了自己骑马击球时的感受。此外,后蜀花蕊夫人的《宫词》中说:“自教宫娥学打球,鞍初跨柳腰柔”,这种景象在名曰《妇女打球图》的唐镜中得以佐证。

        (3)步打球,又称“步打”、“步击”,由击鞠发展而来,相对马球而言,对抗性要小得多,是一种拿球杆徒步击打的球类游戏。唐代宫廷中每年的寒食节,都会组织宫女进行徒步打球的游戏。《全唐诗》卷302 王建《宫词一百首》里写到“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唐代女子积极参与这种步打球,在唐时期的壁画中,也有对其休闲情景的生动描绘。

        (4)彩球戏。在唐代,有一些流行于女子中的球戏,谓之曰:“抛球”“踏球”等等。“抛球”是指彼此用手抛接彩球,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中写道:“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温庭筠的《寒食节日寄楚望》中有“彩索拂庭柯,轻球落邻圃”、韦应物的《寒食》中生动描述了“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等诗句,这些都生动地描绘了唐代女子玩彩球的情景。所谓“踏球”,是从蹴鞠演变而来的,是在滚动着的大木球上作各种舞蹈动作,因这种运动形式是由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故又名为“胡旋舞”。“胡旋舞”的表演多为女性,宫女及嫔妃经常以这种舞蹈来取悦皇帝,唐玄宗以“踏球”作为宫女们的体操,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促使了宫女们参加这项体育活动。

        2.节令体育活动

        唐代的节日众多,异彩纷呈。一些节日的活动内容本身就是体育活动,如寒食(清明节)蹴鞠秋千,阳春拔河踏青,端阳龙舟竞渡以及重阳登高览胜等。在这些节令体育活动中,不乏有唐代女子的身影,为此诗人们留下了不少吟诵的诗篇。

        (1)秋千,又称“千秋”,是在木架上悬接两绳,下栓横板,玩者在板上或站或坐,两手握绳,使其前后摆动。秋千是一种锻炼勇气、胆量的体育游戏活动,并且在历代都为女性所喜爱。到了唐代,秋千运动更是以其悠闲自得、闲致优雅深受妇女的欢迎,不仅是在宫女中流行,民间也很普及,秋千架上,仕女们的身姿轻盈如燕,裙裳上下翻飞,随风起舞,妙丽无比。荡秋千多与寒食节相联系,清明时节,气候渐暖,特别适合这类运动。据《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唐玄宗甚为喜欢观看嫔妃们荡秋千,感觉荡秋千时有如天上仙女,这篇被称为“半仙之戏”的文中生动描述了宫女们玩秋千时的热闹场景。在唐诗中亦有很多关于女子荡秋千的记载,如刘禹锡的《同乐天和微之春秋》中“秋千争次第,牵拽彩绳斜”的描写,活灵活现地勾勒出少女们荡秋千的情景;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之句,说明了当时荡秋千的技艺之高。杜甫的《清明二首》中认为:“万里秋千习俗同”,可见当时在清明节各地人民尤其是妇女儿童中,荡秋千这项活动已相当普及。

        (2)拔河,始于唐朝,初为民间斗力之乐,后引入宫中,盛行于宫廷。《资治通鉴》中记载,唐中宗李显曾在玄武门外组织拔河比赛,与近臣及皇后一起观看宫女拔河,并且当时每次进行比赛,参加人数多达千人,规模非常大,这项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宫女。

        (3)踏青。春天出游踏青,早在先秦时已成为各地风俗。春秋时孔子就喜欢春天和弟子一同出游,休闲娱乐,放松心情。唐代时,春游踏青更是蔚然成风。刘禹锡《竹枝词》中记载:“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杜甫《丽人行》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李华《春游吟》中的“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新绿”,这些都生动地描绘了唐代女子出游踏青众多的盛况。

        (4)龙舟,又称竞渡,是为纪念屈原而进行的活动,但发展至唐代,已经成为一项以竞赛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竞渡不仅为百姓所喜爱,同时也引起了皇亲贵族们的浓厚兴趣,唐人张祜《杂曲歌辞·上已乐》:“猩猩血彩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罗袖一时招。”描写的是皇帝六宫女子进行的一次非常热闹的划船赛,可见,竞渡当时在女子中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运动方式。

        (5)登高。重阳节时,人们喜欢登高览胜,至唐代时,这一活动更为甚行。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中有“岩壑恣登临,莹目复怡心”的诗句,它描述的就是重阳节时,女子登山游览的景况。

        3.休闲娱乐活动

        在唐代,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游乐风气浓郁。在众多休闲娱乐活动中,诸如围棋、舞蹈、杂技等活动在唐代的诗歌中多有描绘。

        (1)围棋。在唐朝,围棋作为一种斗智斗勇、陶冶性情的体育活动,受到当时宫中府第、文人雅士的推崇,而且在妇女之中也开展起来了。唐代设置了专门陪同皇帝下棋的专业棋手“棋待诏”,棋手中大多就是宫廷妇女。

唐代诗人张籍《美人宫棋》有言:“红烛台前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妆尽,数数看谁得最多。”它描写的就是宫女弈棋的情形。

        (2)舞蹈,是一种融娱乐于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健身活动。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歌舞的极盛时期,由于其政治开明,文化包容性大,受到了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统治者开始以女性健壮为美,从而盛行健舞,其动作矫健、刚健。白居易的《胡旋女》中有诗句:“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它描绘了当时的健舞之一 ——胡旋舞,它以旋转为主,动作交替变化,疾速如风,刚健奔放。

        健舞中的另一种舞蹈——剑器舞,在当时的唐王朝,也非常盛行,此类舞是从西域传入的,需表演者手持双剑,合着音乐的节拍,进行舞蹈表演。著名的公孙大娘及其弟子李十二娘的剑器舞,是剑术舞蹈化的产物,并为后来剑术套路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杜甫在观看了她们的表演后,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对唐朝的剑舞水平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3)杂技。唐朝时,宫廷中训练女伎,每逢统治阶级、达官贵人的庆典宴会,她们往往应召表演。杂技的项目主要有马技、绳技、戴竿。刘言史《观绳技》中“重肩接立三四层,著履背行仍应节。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刘晏《咏王大娘戴竿》中“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分别描述了绳技、戴竿这些惊险的杂技活动。

        4.骑射游猎活动

        唐代帝王后妃为了满足奢侈的生活欲望,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当时唐尚武之风大兴,故而骑射活动普遍地开展起来,帝王出猎时,嫔妃宫女经常结伴而行,女子骑射游猎的很多。杜甫《哀江南》中有:“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中双飞翼。”这首诗突出描绘了宫女骑射的英姿。韩偓的《从猎》:“小镫狭鞭鞘,鞍轻伎细腰。”妃嫔宫女能够行弓射猎,纵马飞驰,她们的技艺已相当高超。另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宫中,端午日造粉团,角黍贮盘中,小弓射之,中则得食,都中盛行此事。”可见,唐代女子骑射游猎活动已成为一项充满竞赛性的娱乐体育活动了。

        二 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特点

        1.娱乐性

        从以上唐诗中举出的体育活动项目和内容来看,唐代女子体育活动以各类游戏为主,虽然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较历代王朝有所增加,但这些活动竞技性少,女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娱乐别人和娱乐自己,表演成分多,带有明显的娱乐性。

        2.崇尚健壮的审美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政权更迭频繁,形成了民族冲突与融合共处的局面。唐王朝地域辽阔,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唐实行开放、平等的民族政策,使得社会风气日益开放,加之“唐代大有胡气”冲淡了传统的儒家伦理,礼法束缚减轻,唐王朝开始崇尚“健美”,宫廷妇女积极投身于显现力健之美的体育活动中,从而使得唐代女子体育活动多突出其健美的身躯,如健舞、骑射、马球、蹴鞠等。

        3.创新性

        唐代具有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这种创新性也突出体现在体育文化中,并推动其向前发展。这些创新体现在:(1)组织上的创新,唐代帝王在宫中设专职人员棋待诏、专门机构“相扑朋”;(2)在体育项目上推陈出新,如步打球、驴鞠等;(3)体育器材上的创新,蹴鞠中的球由原先的皮质实心球改为皮质充气球,改鞠域为球门,建造了专业马球场;(4)出现少数民族的胡旋舞,大量吸收优秀的域外文化,同时也大力传播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

        4.不平衡性

        唐代女子体育开展呈现不平衡性。一些活动在皇亲、贵族中盛行,发展较为普遍,但民间女子很少有机会参加,如马球和骑射。进行这些活动时,需要特定的场地和条件,地方上很难组织众多女子参与,而民间节令体育活动,也多是逢节日庆典才举行,平时很少接触。在唐代的诗词中,记载最多、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是那些常年身处深宫的宫廷仕女,如“丽人”、“宫人”、“红妆”等等,而描述民间、乡村女子体育活动的却极少。

        三 唐代女子体育兴盛的原因

        1.经济繁荣、政治开明

        唐朝统治者开国之初,在继承了隋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等遗产后,以隋二世灭亡为鉴,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经济是一切发展的根本基础,繁荣的经济为当时体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上唐实行开放、平等的民族政策,受少数民族思想的影响,唐逐渐打破儒家思想的束缚,实行儒、道、释三教平分天下,从而减弱封建礼教束缚,提高了妇女地位。可以说唐代经济、政治的繁荣,为唐代女子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各民族的体育文化交流

        唐王朝拥有辽阔的疆域,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间相互融合,使得少数民族的习俗对唐代女子体育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其中以鲜卑族和突厥族影响最深。

        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入住中原、统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从公元386 年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到公元581年北周宇文氏政权灭亡,前后将近200 年。进入中原后,鲜卑族内部强制汉化政策,但儒家的纲常礼教,没有成为鲜卑人的精神桎梏。据《颜氏家训·治家》中记载,鲜卑族“专以妇持门户”,男女社会是平等的,这种社会习俗影响到了相距不过几十年的唐代,从而为女子参加体育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唐代女子体育的发展,也受到过突厥民族习俗的影响。突厥族是处居唐朝北部边境大的一个少数民族,公元629 年近10 万人归附唐朝,其中将近1 万家迁居长安。唐诗中记载突厥人“男子好摴蒲,女子好蹴鞠”,因此推动了唐代女子蹴鞠的兴起。

        3.崇尚女性健壮的审美观念

        唐朝的民族大融合,使唐人受到北方民族的影响,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唐代统治者开始以女性健壮为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太宗步辇图》中有9 位侍女,著名的艺术考古学家常任侠先生对9 位侍女作过这样的分析:“封建主李世民,坐在宫女所抬的步辇中,自非健壮的女性不可。”他认为当时健壮侍女是侍候的需要,同时也是统治者审美的需要。宫廷女子具有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她们追求时尚尤为突出,她们选择能够显现自身力健之美的体育活动,以迎合统治阶级的审美要求,故崇尚健壮之美的审美观念是促进女子自身积极投入到各项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

        4.武则天的改朝换代

        《颜氏家训·治家》中认为:“妇主中馈,唯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在封建卫道士看来,女子只能围着锅台转,绝不能干预政事,否则,就是“牝鸡司晨”。而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这对传统礼教可谓是一次莫大的挑战。一个女人尚能身居万人之上,其他妇女难道就不能与男子平起平坐吗?武则天称帝后,虽不能带动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走出牢笼,但她的改朝称帝,却使一些处于底层的妇女,走出家门,参加体育活动。

        四 结束语

        唐代是我国古代体育史上的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唐代女子体育活动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也可谓最为兴盛。在唐代文化的最高体现诗歌中,描写了丰富的女子体育活动内容,大体可分为球类运动、节令体育活动、休闲娱乐活动以及骑射游猎活动4 大类。这些诗歌的情景描写和人物勾画栩栩如生、绘声绘色,为我们展现了唐人刚健、活泼的生活场面。并且从反映出的女子体育活动项目中,了解到唐代女子体育活动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原因。这对于探索我国古代女子体育发展史和发展现代女子体育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关文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0~67

[2]程云峰、李燕.唐朝诗人笔下的女子体育活动[j].体育文史,1994(1):41~42

[3]刘芳梅.试论我国唐代女子体育活动的特点及其原因[j].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3)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第4篇

一、古代诗歌的特点

古代诗歌从产生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创作方式,如诗、词、曲等形式,不同的形式表现的内容和效果也不尽相同,且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起来并流传下去。根据载体和时代的不同,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之前的古诗、楚辞、汉乐府诗等都属于古体诗,而唐代之后的诗词、元曲等都属于近体诗,古体诗大多只求形式的押韵,对内容语句的阴平阳仄、语言的基调和韵律空间都没有严格的限制,如三国时期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作品都堪称经典。后来的近体诗是在隋唐时期产生,当时一些著名的文人不断研究整理出了格律体诗,其中,四句的为绝句,对诗歌的韵律和平仄控制要求十分严格,八句的为律师,在韵律上也是要求对仗和平整,不能出现突兀性的结构或语句,超过八句的则为排律或是长律,在艺术加工方面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纵观我国最早的文学艺术,古代诗歌大体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语言含蓄

通过诗歌本身,作者往往并不完全赋予感情的表达,而是通过大量事实或景色的引用起一个侧面烘托的作用,关于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重心则是采用少量简略的语言描述,为读者留下一定的悬念,但读者又可通过钻研和思考揣摩出作者向表达的思维和情感技巧。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诗歌给人的印象主要是含蓄、委婉却又不失节奏的强烈。

(二)塑造典型形象

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其他的文学作品,大多都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当时的生活状态,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次,通过意境的构建来渲染气氛,将所要表达的典型形象赋予艺术性和代表性的涵义,深刻具体,比如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通过自我的形象塑造将自身的那颗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心尽情显露,也让后人对他的报国壮志所折服。

(三)增强语言效果

在古代诗歌中,大量的诗人都善于运用优美的语言表达,通过唯美的画面展示出丰富的内容主题,通过语言效果的增强,让意境变得形神兼备、五彩缤纷,在一些诗歌中,恰当的语言表现会让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现代文学的创新

与古代诗歌相对应的是现代文学,大致是从五四运动开始产生,并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得到广泛的推崇。虽然在形式上,现代文学在很多角度都延续了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类型结构,然而纠其本体来看,现代文学与古代诗歌是大不相同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中,现代文学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更多的时代特征,如小说、新诗杂文、散文诗歌,新的文学题材不断产生,并加强了抒情、议论、描写、叙事等多种方式的完善,在叙述手段方面也是更加多种多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大量普及,并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讯工具迅速产生,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的现代文学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我国的现代文学正在以一定的发展速度向世界范围内融合,通过体现现代思想的白话文和科学民主思想的带动和支持,现代文学正在积极地走出去,向更广阔的舞台发展。纵观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其风格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国外的先进文化传播,如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也都为我国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经验奠定了基础。现代文学作品已经从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分析角度体现出了独特的文化传承内涵,在作品的情感坐标和价值取向上都让广大读者产生了共鸣,一些现代文学作品甚至可以直接通过发表途径来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谓我国的现代文学的地位和影响是多么的不可估量。

三、古代诗歌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

(一)古诗的思想发祥性代表

古诗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能代表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无论人们追求的或憎恶的是什么,总是可以通过某篇章或某一类型的诗歌得到恰当的体现,如《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的诗歌共 305 篇,在诗歌中的绝大多数篇章都是记录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人的审美欣赏,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等经典语句,无一不显示出作者所处社会的和平与美好。而《离骚》诗中却形象阐释了作者对小人的厌恶,对社会恶劣环境的不满,比如在看到秋天花落之时会让人情不自禁联想到生命的脆弱。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八月里秋深,屋外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当时杜甫已经处于晚年,报国无门的那种悲凉的心境通过诗中进行流露彰显,表现除了深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感。通过他的诗,很容易引发人们的深思,吸引人们探究杜甫的生活现状,也进一步现实出了古诗的思想发祥性,这一点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创作有很大的作用,当前有大量的人都将屈原、杜甫或其他的古代著名诗人作为论点进行分析,融入现代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让人们领悟到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及其发祥地。现代文学作品的很多境界都是从古代诗歌中的诗境和思想中吸收进来的,由于古代诗歌层次鲜明、内容大方,且作者在写作时大多善于结合自身的处境和经历,能将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让现代学者不断领悟不断当时的思想和文化发源,也为历史文化的传播和现代化推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写作方法的运用

在古代诗歌的写作中,十分注重虚实结合,无论是对人或事物形象的刻画还是对情感的表达,都是本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原则,给人以无限遐想,且这种写作方式融入了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如拟人、排比、形象比较等,有时还会采用留白的方式让读者自行理解,这些写作方式都沿用到了现代的文学作品当中。古代诗人注重寓情于景,经常是在欣赏到优美的景象或饮酒之后有感而发,如诗仙李白,他一生创作 990 多首诗,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酒后所作,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辞采高华,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自由奔放,不受诗歌格律形式的束缚,尽情抒发自己的内心,灵活采用乐府诗和古风体的形式创作了大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如我们熟知的《将进酒》,李白借酒消愁,并通过诗歌发泄出了自己的愤懑不平,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和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显示出了他奇特的想象力,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人间的事物、天上的星辰自由发挥并淋漓尽致地运用到了诗歌中,形象鲜明,引人深思。

不仅如此,我国古代大量的诗歌创作者都注重写作方法的运用,不同的诗人有着自身独特的写作特点,但是大体都是采用特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通感等,为诗句本身赋予了形象化的表达,让诗歌渗透到生活中,让大自然为之敞开怀抱。古代诗歌大多强调对仗工整,而现代诗歌也是在这一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线索并立,让议论文的写作更加注重起承转合,通过古代诗歌想象力的指导为现代文学作品增添了新的韵味,也为现代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打开了大门。

(三)主题思想上的应用

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来源于个人的思想主体,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文学,在创作上都是为了体现一定的主题、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在古代诗歌当中,诗人大多善于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问题所在,通过诗歌主题展现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现实社会中不良现象的抨击、对英雄事迹的歌颂之情等,通过这些主题思想,读者很容易了解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诗歌或作品?他想表达一种怎样的主题?通过作品可以显示出作者对生活怎样的期待等等,这也是古代诗歌对现代文学的应用方式之一,现如今,众多散文家家、小说家、畅销书作家络绎不绝,在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卓越的成就,如鲁迅、老舍、沈从文、余光中、莫言等,都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增添了璀璨的光芒。拿鲁迅、闻一多这类爱国主义作家来说,他们的主题思想很多时候就来源于杜甫、陆游、屈原等爱国诗人的灵感和创作方式,汪曾祺、林清玄等近代文学家笔下的传统民俗特征也都是借鉴了陶渊明、欧阳修等人的主题形式。以现代诗歌为例,虽然在创作手法和艺术形式上相比古代诗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都是对作者真情实感的形象刻画,显示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过现实主义的内容主体显示出了劳苦百姓生活的贫困,以及对统治者滥征苛捐杂税的不满,这一思想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力是十分显著的,鲁迅的大量作品都采用了这种语言风格,成为一种主流的现代文学代表。

总结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第5篇

语言学中国古代诗歌语音学文字学一、中国古代诗歌评论概述

中国历史有着深刻的诗歌传统,从最初的《诗经》《楚辞》开始到魏晋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再到有唐一代的诗歌盛世,一直绵延到宋元明清的封建同时代时期。清朝王国维曾提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但是诗歌毫无疑问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文学体裁。而对于诗歌的评论、分析、研究也有着深刻的历史,从东汉毛亨的《诗经训诂传》开始,中国古代文人就着眼于诗歌的研究,同时产生了一大批价值极高的诗歌评论作品,诸如南朝梁・钟嵘《诗品》、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宋・严羽《沧浪诗话》、明・洪迈《容斋续笔》、清・翁方纲《诗法论》。

然而几千年的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史,学者们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对于诗歌“意”的研究上,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诗歌语言的分析。清朝王国维关于读书的三重境界的论述正可以作为一个古代中国学者在诗歌评论上的三种选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国古代的诗歌评论正是在这种注重个人理解的维度上不断前进着,审美主体通过个人感悟的形式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解读诗歌。

但是,诗歌和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也已经有了一些评论家关注到了从语言的角度去分析诗歌,而不仅仅是从个人感悟和诗歌意境的层面去评论。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诗歌主要是从语音学和文字学两个方面进行的,语音学主要指的是诗歌的用韵、平仄,文字学则主要关注的是诗歌的用字、对仗等问题。

二、语言学角度出发的诗歌研究

1.语音学角度的诗歌研究

语音学角度的诗歌分析,是由中国古代诗歌重视格律、声韵的特点决定的。中国古代诗歌从《诗经》开始就有着较为明确的押韵要求,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沈约提出了汉语四个声调的问题,并且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诗歌中的平仄、押韵、对仗等问题,从而形成了当时极盛一时的“永明体”。这种讲究格律、对仗的诗体到了唐代全面繁荣,形成了有唐一代的格律诗,并且影响了其后的中国文学史。格律诗讲究用韵、平仄、对仗、句式,因此从语音学的角度去分析诗歌是有必要的。

所谓“平仄”指的是诗歌中的汉字声调长短、平调与升降调或者促声调的交替使用。这对于保持诗歌的节奏有重要作用。平声与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相对应,是一种既平且长的声调;仄声则是指的上声、去声和入声,上声、去声与现代汉语相同,入声是一种短促的声调。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能够在诗句中形成高低起伏缓急相对的变化的美感。平仄的要求具体到格律诗中,就是讲究“黏”“对”“拗”“救”。“黏”是指一首格律诗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五言句第二字、七言句第四字平仄相同;“对”是指一首格律诗同一联的出句与对句五言句的第二字、七言句第四字平仄相反;“拗”是指的不符合“黏”“对”规则的平仄使用;“救”,则是根据“拗”的具体情况,在其他部位改变平仄规则,从而使诗句重新达到音律和谐的方法。

中国古代诗歌讲究用韵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诗歌需要把用韵纳入到考虑范围内。古典诗歌的押韵一般都较为规范,一般来说是隔句押韵,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韵脚一般都落在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上。格律诗有着严格的用韵规则,一般来说按照“平水韵三十韵”的平声韵进行押韵,不押邻韵。但是对于古体诗,押韵的要求并不那么严格,有时可以使用邻韵,甚至还有抱韵、交韵甚至是不押韵的情况。押韵造成的语义作用是将汉语诗歌的句意后移,诗句的语义重心一般都落在“三字尾”上。对于篇幅较长的诗歌,还可以使用转韵的方法让全诗始终保持在一种较为和谐紧张的韵律状态。

此外,探究中国古代诗歌的语音学层面,还要注意到汉语大量的连绵字。汉语中,特别是古代汉语,有着大量音韵和谐的连绵字,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双声联绵字和叠韵连绵字,这些对诗歌的影响都是广泛且深远的。

2.文字学角度的诗歌研究

文字学分析是由汉字强大表意功能决定的。在每一种语言中都有着较为鲜明的层级性,在汉语中,语素、字、词、短语、句子、段、篇、章等构成了一个等级鲜明的系统,而从文字学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诗歌更能明确看出汉字的特点。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会提出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问题,所谓“诗眼”,指的就是能够将生动形象表现出诗的意境、增加诗的韵味的特定字,一般来说都是动词或者形容词,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下就将春风带来的影响,为江南带来无边春色的诗意生动地表现出来。再如贾岛“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以及“推敲”的典故,都将个体汉字在诗歌中的作用完美诠释出来。

因此,从文字学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诗歌,首先是要分析诗歌的“字”,将“练字”之法在评论诗歌时充分重视,这一点在刘勰《文心雕龙・练字第三十九》章中有生动表述。“练字”是将诗句中的重点字词不断修改、调试,以期达到语境中最佳诗学的修辞效果,所谓“点铁成金”、“一字千金”正是对这种情况的描述。

比字词更高一个等级的汉语单位是句子。古典诗歌的句法值得做深入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有着严格的句子字数规定,从《诗经》的四言,到汉乐府的五言,再到唐代的七言,甚至还有从三字到十字不等的古代歌行。单就格律诗而言,不仅字数固定为五言或七言,而且句子结构也有着严格规定,绝大多数格律诗的句式都是“三字尾”,亦即句末三字有独立意义。

汉语有大量虚词,虚词的使用在古代诗歌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杜甫《戏为六绝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句,虚词“与”在此作为并列连词使用,既连接“身”“名”两个单独的字,又连接“尔曹身”“名俱灭”两个短语,正是杜诗中虚词使用的典范,同时也是虚词在古代诗歌运用中的生动体现。

三、小结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成语音学、文字学两个层面分析中国古代诗歌评论的特点,提出了汉语中虚词、诗词在古典诗歌中使用的特殊性,并且对“诗眼”问题、平仄问题、用韵问题做了简要分析介绍。

参考文献:

[1]甘玲.中国古代诗学和语言学[D].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7.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古诗词歌曲 演唱 技巧 情感 神韵

古诗词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而古诗词的格律性与音乐有着天然相近的亲联关系。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将“可歌可咏”作为衡量诗词作品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中国的古诗词原本都是可以咏唱的。是文学与音乐一体化的艺术作品。采诗歌以作乐,是自周代以来就有的文化传统。在宴饮上,主客之间常采用诗乐的形式相呼应。这样一种“诗言志”的演唱方式,当时被称作“歌诗必类”。而汉代的音乐机构乐府,有相当一部分任务,就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歌制配成曲,编演歌舞于宫廷演出。宋代文人作词和乐的艺术活动十分平常,他们的创作很大程度上是先乐后词。”可见,古诗词歌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在近现代作曲家的创作领地里,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也深受青睐。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

古诗词歌曲顾名思义就是以古诗词为歌词的歌曲。既包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艺术歌曲,也包括当今作曲家创作的古词新编的艺术歌曲。前者为原词原谱类型的古曲,如《胡笳十八拍》、《杏花天影》、《扬州慢》、《阳关三叠》等。后者的例曲有《春晓》、《枫桥夜泊》、《长相知》、《子夜四时歌》等。

古典诗词歌曲这种远古而来的高雅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古典、雅致、华美、婉约、豪放等独特的民族风格。是诗词文学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气质,蕴含着华夏民族的审美观。可以说古典诗词歌曲是民族音乐中的“阳春白雪”。尽管具有曲高而和寡的特点,但却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染力。由于古诗词歌曲歌词和音乐的特殊性,因此在演唱古诗词歌曲的要求上更为严格,演唱者不仅要对歌曲的内涵理解深刻;而且在演唱技巧上要运用适度;更为重要的是:在乐曲情趣、神韵及意境上更要表现到位。只有做到以上几点的演唱者,其演唱才是成功的。

(一)解歌曲内容,剖析歌曲内涵

了解歌曲内容,剖析歌曲内涵是古诗词歌曲演唱的基础。上面提到古诗词歌曲歌词和音乐具有不同于一般歌曲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体现在歌词、背景、音乐的民族历史性气质上。首先,古诗词歌曲的歌词是来自古代的经典诗词,其诗化意境不是其他普通歌词可同日而语的。古诗词是精炼的,寥寥数语意境却十分深远。演唱古曲。只有在弄清诗情词意的基础上,才能理解歌曲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例如《春晓》这首歌,歌词是大家都熟悉的古诗,四句歌词共二十字,前两句写景,描写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后两句抒情,表达了对风雨中花木处境的担忧,抒发了诗人对自己不幸境遇的伤怀之情。通过了解,我们就知道词曲表达的不仅是“喜春”,还有“惜春”这一深层的意思。其次,在了解了歌词大意和主题思想后,还要了解作品的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所反映的社会风情、历史年代、典故的出处等等。比如上面举的例子中,如果不了解作者孟浩然所处的时代及生平,就不明白他为何会感叹自己的不幸境遇。盛世之下,满腹经纶,却功名无成,报国无门,只能借诗抒怀。诗人感叹自己无奈、伤感的情怀也就可以了解了。最后,古诗词歌曲的音乐一部分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另一部分是近现代作曲家创作的。前一类的作品其实十分稀少,更多的是属于第二类的,即古词新编的歌曲,是由近现代作曲家结合新的创作意向、方法,借鉴和研究我国古代声乐艺术、戏曲、琴歌等传统声乐创作的歌曲。因此分析音乐,确定歌曲的基本旋律气韵和风格流派也是演唱前要明确的。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准备,我们便可以根据歌曲整体的曲情调意,抓住整首曲子的基本基调进行表达了。

(二)细腻运用演唱技巧,准确表现歌曲情感

在古诗词歌曲的演唱技术上,由于表现的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故而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创新,以丰富歌唱的表现力。我国传统唱论对歌唱技巧强调的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基本要求是“吐字真切、以字行腔和字声相偕”。讲究的是吐字咬字的重要和行腔的流畅圆润,最终达到字与声相谐和的目的。而声情并茂指的是声音与感情的关系应该是同等重要的也既是唱歌兼唱情,所以,古诗词歌曲演唱技巧的关键在于:

(1)吐字与行腔

古诗词歌曲以诗词作为歌词,有别于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和理解,而且因为字少,表达的意思又十分深远,因此重视咬宇吐字是十分必要的。《顾误录》中说道:“子各有头腹尾,谓之音韵,声者出声也,谓之头;音者度音也,是字之腹;韵者收韵也,是字之尾。三者之中,韵居其殿,最为重要。计算磨腔时刻,尾者十居五六,腹音十有二,若字头之音,则十且不能及一。”意思是说:汉字字音分成字头、字腹、字尾三个部分,头是字头的声母;腹是度音,即中间的经过音:尾是宇最后的收声归韵,最为重要。当我们演唱古诗词歌曲时,每一个字都应该仔细推敲、琢磨。在演唱中每一个字都要准确清晰的表达出来,恰当的咬宇吐字能准确地把握风格,表现歌词的内涵和思想感情。演唱时不仅要把词的字头、字腹、字尾交代清楚,还要考虑按四声的规律进行调整。魏良辅在《曲律》中说:“五音以四声为主,四声不得其宜,则五音废矣。”说明掌握好四声是获得汉语正确发音的关键所在。演唱古诗词歌曲时,为了更好表现歌曲的情感,体现歌曲的民族风格,在咬字上应不同于一般的创作歌曲的演唱,而要尽可能地做到字头发的快,字腹发的圆,字尾收的准。如“花”字的发音,hua-a,字头到字腹音值要短,字腹u要圆润,而字尾归韵于a;另外,字正腔圆还要注意以字行腔。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曲文之中有正字,有衬字。每遇正字,必声高而气长若遇衬字,则声低气短而急忙带过。……一段有一段之主次,一句有一句之主次。主高而扬,客低而抑,此致当不易之理,即最简极便之法也。谓缓、急、顿、挫。”演唱时不仅要吐字清晰还要根据曲情词义区分主次,安排好歌曲的整体布局。吐字真切与以字行腔最终达到字声相谐的目的,就是在歌唱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声音的圆润通畅,也既是“声中无字,字中有声”。

(2)声情并茂

情者歌之根――情是艺术的本源。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曲情者,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其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问者是问,答者是答,悲者黯然销魂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且其声音齿颊之间,各种具有分别,此所谓曲情也。”此论述讲明了曲情,以及如 何表达曲情,演唱者只有解明所唱乐曲的情节,感知了乐曲意境,才能唱出曲情。在古诗词歌曲的演唱上尤其应该重视情的表达,演唱者要把作品演绎的生动感人,就必须要投情。没有情感的表达,歌唱便失去了意义。

在演唱古诗词歌曲时,先对整首歌曲做细致的了解。揣摩词曲作者所要表达的歌曲意境和情趣,掌握该曲的情感基调。是深情颂扬,是欢快热情,是真挚感人或是哀婉伤感等等。由此演唱者才能设身处地,投入到歌曲情境之中,真情实意的演绎作品。在这一点上。古诗词歌曲的言少意赅为再度创作的难点。因此,古诗词的传情达意是演唱的重点难点之一。演唱者只有切实对歌曲作品本身进行深入分析,而后形成准确、鲜明的情感体验,借助歌唱发声、咬字、吐字等手段,将内心真实准确的感受抒发出来,传达给听众和观众。唯有此,古诗词歌曲的演唱才算是出彩的。

以上谈到演唱古诗词歌曲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创新,借鉴创新是为继承传统所用,因此应适度把握,演唱者要丰富唱法的学习,借鉴西方美声唱法为演唱所用,使音色更为多样,表达更为有力。这一点在古词现编的作品中表现更为突出,例如:演唱歌曲《我住长江头》时,就用的美声方法演唱。而《阳关三叠》、《春晓》等歌曲时。为了表现歌曲深沉的古典感,在音色上要醇厚些,因此也要用到美声的方法。所以,懂得“洋为中用”,是古诗词歌曲演唱的一种好的手段。

(三)把握古曲神韵,传达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语言本身具有声韵调,中国古代诗歌一开始就是可以吟咏歌唱的声韵,故韵律一直与词采相伴,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外在表现形式。《诗经》的重歌叠唱,乐府的采诗夜咏,唐近体诗的平仄谐律,宋词的起源于燕乐胡夷里巷之曲,元小令、套数的合子工尺、律吕,都足以说明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精神。如果说句数、句法使中国古诗具有建筑美,词采使中国古诗具有绘画美的话,韵律则使中国古诗具有苍凉、或婉转、或凄楚、或甜蜜的独特的音乐美。”古诗词歌曲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任意挥洒、自由率真、融和天籁、舒卷自如、简淡冲远的审美追求,故有节奏感略弱,而写意、抒情性强的特有神韵。可见韵味是古诗词歌曲区别于一般声乐歌曲的重要标志。因为古诗词歌曲本身就是由具有韵律的诗词构成,具有诗词特有的韵律韵味,所以古诗词歌曲中的韵味美是独有的,最能表现古诗词歌曲特点的关键。例如:在演唱《长相知》时,我们既要把少女震撼人心的爱情宣言传达出来,又要把握好古曲含蓄典雅的神韵,在演唱上就要注意用声,传情的适度合宜。在音色上要表现少女的特质。圆润清澈;在气息力度把握上要柔中带刚;在情感抒发上要收放自如,更要适度,不能表现成现代奔放女孩形象。又如古曲《阳关三叠》的演唱。这首古曲音乐深沉、舒缓、含蓄又清淡悠远,有古琴曲的特色,演唱时语句的起伏、转折、音色、力度、速度都应安排妥当。全曲三段,应有层次,第一段要唱的有内涵。音量不能大,似古琴在描境抒情,第二段埋情更深,声音由弱到强,但要从容、有内涵的表达。第三短是全曲高潮应渲染悲苦的情趣。而最后的“噫”音应徐徐渐强再渐弱,似诗人由心的叹息,此曲音韵典雅,吟唱细腻应似古琴的风韵。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第7篇

一、我们要通过联想和想象重回古人的生活情境,填补古今之变所形成的时代鸿沟,进而理解古代诗人所抒写的情境

谢冕曾说:“真正的欣赏入门,应当是对于诗篇的作者,以及它的创作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了解。”(《论诗》)历史茫茫,岁月悠悠,存亡兴废,何其多矣。然而深究起来,则秦汉之分、唐宋之别远小于古今之变。在古代,无论是科技、文化,还是政治、军事,进展都是缓慢的。直到近代科技兴起乃至当今的电子信息革命,才真正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古代诗歌所描绘的境界,常常是月明星稀,一灯如豆;桥头落梅,松下泉声;长亭相送,蹇驴嘶鸣;泪洒沙场,月照长城……这样的情境,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联想、想象回到古代去,又如何能理解古人的情怀与思想?

二、我们要关注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从语义的层面去把握诗意

其实,读懂任何一种文本,我们首先都要知道这种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特殊性所在。那么,古代诗歌的语言具有哪些特殊性呢?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首先表现为它使用的是典雅的古代汉语,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古诗中大量存在的古今异义现象。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的“渠”字,是第三人称代词。在这里指的是该诗前句所说的“半亩方塘”。如果把“渠”理解为“水沟”,那么就不能准确地把握整首诗的意思。

古代诗歌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多有省略、倒装句式,表意凝练,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首句“昨夜雨疏风骤”写昨夜风雨,次句“浓睡不消残酒”则跳至今日清晨,叙睡醒之状。“试问卷帘人”,谁问?这自然是“我”问。问什么呢?却不说,省略了。“却道海棠依旧”,谁“道”?这应该是“卷帘人”的答语了,“海棠依旧”四字又交代出上句所问乃海棠花之情状。“明明是经过了昨夜的风吹雨打,海棠花怎能依旧?”――如果我们不补出词人这一省略了的微妙心理,就不能明白末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何所依凭。而且,这里以“红、绿”二字指代海棠花和叶子,不仅凝练,而且形象可感。又用“肥、瘦”来形容叶的茂盛与花之凋零,就更能表现出诗人无限怜惜的伤感之情。整首词省略跳跃而又含蓄蕴藉,很好地体现了古代诗歌语言精练而意义深邃的特点。再如杜甫的《阁夜》的首联中“天涯霜雪霁寒宵”一句,这里的顺序如果按现代汉语来看,应该是“天涯,寒宵,霜雪霁”,如此,“(人在)天涯,(身处)寒宵,霜雪(初)霁”――诗意顿时豁朗。

古代诗歌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古诗中的近体诗常常有着起承转合的结构。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从标题中就了解了时间、地点和诗人兴感之由(闻笛而作)等诸多要素;“起”句“谁家玉笛暗飞声”即承题中“闻笛”而来;次句再“承”首句“玉笛飞声”而来;第三句表面上仍然是写闻笛,实则暗暗“转”向“折柳”一典,蕴涵思乡伤别之意;末句乃以“故园情”悠悠“合”起全诗。既然近体诗有着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那么我们有时就有可能据此从诗歌写景抒情的氛围中拎出一条叙述的线索来。例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诗,首联为“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写的是“望月”;颔联为“承”,正是因为“望月”,引起了诗人的“怀远”――“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颈联是“转”,诗人从心理层面的思念转向了身体上的动作行为――“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则以“还寝”合起全诗。总体上看,《望月怀远》一诗的抒情氛围是浓郁的,但是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写了望月、怀人、灭烛、披衣、还寝这些事儿,存在着一条明显的叙述线索,拎出这条线索来对我们理解整首诗的意思大有帮助。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第8篇

一要读懂其主题。古诗的主题一般分为这么几大类: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离愁别绪等,同主题的诗歌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杜甫的诗,多属于忧国伤时这一类;陆游的诗,多为建功报国类;边塞诗则往往是“建功报国、思乡怀人”兼而有之。弄清了诗歌主题类别,才能较准确地分析它的思想感情。

二要读懂其标题。诗题多少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用信息,或是交待了诗歌所写的内容,或是点明了诗歌创作的缘由,或是暗示了诗歌行文的线索,或是点明了诗歌的思想感情,或是点明了诗歌的类别等等,因此,鉴赏古诗一定要反复地分析其题目。

三要读懂其注解。给了某个注解,就说明这个注解肯定给读者提供了某个重要的信息,所以在阅读古诗时,注解万万不能忽视。它们或许提供了如下信息: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倾向,写作的缘由,某个关键字词的意思等等。

四要读懂其诗眼。“诗眼”是指一首诗中写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它或是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最能体现作者的才情与智慧,是最能打动读者的精妙之处。所以,要很好地鉴赏古诗中的美妙精彩之处。

五要读懂其意象。古诗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在古诗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如月,表现思乡、思念亲人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意;而则代表清高,梧桐则代表凄凉冷清等。鉴赏古诗时,明白这些,才能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意图。

六要读懂其类别。古诗有多种类别,同类别的有许多共同的鉴赏方法,反之,其鉴赏方法是不一样的。如从内容上,有边塞诗、田园诗、咏物诗、咏怀诗、怀古诗等,而从抒发的情感来分,就有建功立业、怀才不遇、离愁别绪、感时伤世等。只有掌握了同类和不同类的诗歌特点,才能更好、更快、更准地鉴赏到其中的妙处。

七要读懂其风格。所谓风格,是作者的创作个性在思想与艺术上总体表现出来的特色。从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分,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如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不同的作者风格也不一样,如李白的诗清新飘逸,而陶渊明的诗则淡雅恬静,所以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同种风格和不同风格的各种特点。

八要读懂其作者。诗歌是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而作者的思想倾向、政治观点、生活经历、审美情趣、时代气息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诗歌语言之中,所以鉴赏诗歌,一定要了解作者的这一些相关信息,才能更好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第9篇

摘 要:中国诗歌语言从《诗经》时代开始,到魏晋发展至鼎盛的唐代,直至明清、近代,每个时代的诗歌语言特点各有千秋。其语言以质朴自然为主,但因时代不同,或,乐而不淫;或,哀而不伤。唐代诗明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巅峰,其语言最为完美,“华声”是其特点的高度概括。封建时代的诗歌,清时代遭遇文字狱之灾,诗歌语言不能自由发展,现代诗歌语言由于西学东渐,语言形式发生变化。中国诗歌语言形式变化,但其内在思想即使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独特的哲学思想依旧是中国诗歌的主导思想。

关键词:中国诗歌;语言;诗学思想

一、中国诗歌语言

(一)中国诗歌划分

中国诗歌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通常当人们提及中国诗歌是,大都想到是古代诗歌。中国的古代诗歌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两种诗歌的概念是在唐代形成的。

古体诗包含了古诗、楚辞、乐府诗,而“歌”“歌行”“引”“曲”“呤”等也属于古体诗。古体诗的语言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与古体诗相对的是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律诗的语言讲究格律且要求极严,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古体诗语言的自由,成就了其豪放大气;近体诗语言的讲究,将语言雕琢得玲珑有致。

(二)中国古代诗歌的语音美

中国人说话要求语音美,说话的内容也要美,这正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发展至今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成就了整个汉语。于坚在《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杨克主编《中国新诗年鉴1998》的《代序》)一文里认为:汉语是诗性语言,具有天然的诗性特征和历史意识,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本世纪最后20年间,世界最优秀的诗人是置身在汉语中的。[2]可见,即便是现代汉语,古代诗歌的语言之精华部分早已烙印在其中,就像紫檀木中的金星,隐隐发光。

中国古代诗歌的语音美,这种美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历代诗人所遵循的韵。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在押韵或不押韵中变幻莫测,美不胜收。为求押韵,作诗时的讲究也多,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近体诗在韵的追求上比古体诗更为严格,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同时还要求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而古诗允许中途换韵,少了一分可以,多了一分潇洒!

(三)、中国诗歌画面美

中国古诗虽然在语言上要求语音押韵,朗朗上口。但古诗的美不仅仅是听觉上的,还是视觉上的,正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种视觉之美,让人目不暇接。诗歌在语言方面要达到精美,这种“精”便可以与古代律诗在音韵上的追求契合。诗人为了能找到一个字能既达意有符合韵脚,可谓是倾尽其心思。“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江南春天的无限生机跃然纸上,让读者最忆是江南!

王摩诘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连现实主义代表杜子美的诗句也能在忧国忧民的同时照顾到审美的要求。《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句诗中可以体会到杜诗的用词特点整体的画面感。两句诗出现了碧绿、洁白、黛青、火红四种颜色,“江碧”映“鸟”之白,“山青”衬“花”之红,对比鲜明,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美丽景象就在眼前。逾白与欲燃又是一个趋临动态的词,给人以跃动的想象感,诗句顿时有了生命,值得品味。透过语言文字,诗歌的画面是丰富多彩的。

语言文字要抒发诗人胸臆,除了直接描写画面,还会运用到各种手法。用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角度看,古代诗歌中的名词活用现象还是不少。例如李商隐《无题》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镜”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活用后的词性与“吟”是对仗的关系;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诗句“开轩而场圃”,杜牧的《江南春绝句》“水村山郭酒旗风”,等等。这些词的活用,一字生辉,又如马良手中之笔。

二、中国诗歌中的思想

(一)社会现实的体现

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诗歌这门艺术的语言是其思想的载体,字里行间表述的就是诗人所思。而诗人所思正是来源于生活,从《诗》开始,中国诗歌中所体现的思想基本都是百姓生活中总结出来,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美好的爱情写于纸上。在中国诗歌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唐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白和杜甫的诗句。李太白,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正体现其文思的豪放,不拘小节,让人佩服其登蜀道天险的勇气,同时也感叹时不与他。也许正是这样,才成就其与众不同;杜甫,生活在战火之中,家破国亡都在其诗歌中体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及艺术手法也影响了我国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江西诗派。

若诗歌艺术只一味地咬文嚼字,或是远离普通大众的真实生活,这些诗歌虽然对诗歌的发展还是有过作用的,但是终将被淘汰。唐初,盛行的上官体诗歌,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韵辞藻之美。事实证明这些诗歌的生命力并不强。

(二)儒家思想的体现

儒家思想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代名词,现在已经不能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儒家思想,它的内容太多,太广。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对中国诗歌在思想、语言、文化等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诗经》、《论语》、《孟子》等等儒家经典,将儒学精神的内涵以及孔夫子所奠定的分析文学论著的方式、诗歌语言的方式都植入到中国诗歌中,中国诗歌深深烙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汉末魏初,“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大背景下,文人诗歌创作是“五言腾踊”时代。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等“建安七子”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缔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建安文学具有“慷慨任气”的时代风格,其中曹操的诗歌,沉雄悲凉,描写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露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例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都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诗歌。“三曹”中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建安之杰”。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白马篇》、《赠白马王彪》分别是他前期和后期诗歌的代表作。“七子”中最有成就的是王粲,其《七哀诗》、《登楼赋》等篇章,是建安文学中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作。这些诗歌作品或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儒家文化的核心。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诗;传承;融入;传统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诗歌一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诗经》、《离骚》到唐宋诗词,历史的长卷中散布着诗歌的无数璀璨乐章。然而,随着中国历史的车轮从传统到现代的辗转,古典诗歌的辉煌历史却逐渐走向了暗淡。元、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等文体逐渐跃居在诗歌之上,到了清末,梁启超、黄遵宪等提出了“诗界革命”的主张,要求创作“我手写我口” 的“新派诗”;以柳亚子为代表的“南社”诗人,也倡导民主主义诗歌运动,企图对诗歌进行改良。他们企图重振诗歌的辉煌之势,但由于目的大于形式,功用大于内容,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场无果的“诗界革命”虽然没有拯救诗歌的式微命运,却促成了中国诗歌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换。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中国新诗正式诞生,并以摧枯拉朽之势站在了新文化运动的前沿,即便到了今天,我们也无法否认中国现代新诗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首开风气”的功劳。不过,新诗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却踏上了一条崎岖不平的路,无论如何的变革和努力,中国新诗在现代诗坛的成就不足以扬名中外,也无法与古典诗歌相媲美。就像陈梦家对中国新诗的评论:“中国的新诗,又比是一座从古就沉默的火山,这一回,突然喷出万丈光芒沙石与硫磺交杂的火焰,只是煊亮,却不是一宗永纯的灿烂。”鲁迅的评价更加犀利,认为现代诗人的作品“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都属于创新试验之作”,“中国现代新诗并不成功。”还有上世纪九十年代郑敏在“世纪末的回顾”中对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新诗的“盖棺定论”,认为“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创作实践中,中国新诗的成就不够理想”。

在人们对中国新诗的评论中,大多对其发生发展的“传统”存在歧义,中国新诗究竟诞生于古典诗歌传统还是西方诗歌的“催生品”,即一直存在的“西化”和“民族化”之争。一种观点是新诗的诞生直接得益于西方文明,尤其是西方诗歌的影响,是一个“舶来品”,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胡适,他说:“欧化的程度有多少的不同,技术也有巧拙的不同,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具有充分吸收西洋文学的法度和技巧的作家,他们的成绩往往特别好,他们的作风往往特别可爱。”郭沫若的《女神》也被闻一多称为“不独形式十分欧化,精神也十分欧化”。因此,朱自清感叹:“新诗不出音乐,不起于民间,跟过去各种诗体全异。过去的诗体都发源于民间乐歌,这却是外来的影响。”另一种观点则支持新诗来源于中国古典诗歌,认为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外国诗歌都无法企及,中国新诗正是在学习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正如卞之琳所说:“在白话新体诗获得了一个巩固的立足点以后,它是无所顾虑地有意接通我国诗的长期传统,来利用年深月久,经过不断体裁变化而传下来的艺术遗产。”

其实,站在“西化”或者“民族化”的立场来看新诗,都是一种二元对立的视角,简化了新诗产生和发展的复杂,把白话新诗甚至整个五四新文学运动至于新/旧、现代/传统、革命/保守的对立中进行解读,陷入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逻辑。事实上,新诗的传统既有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文化源泉,又有西方诗歌的现代启发,“西方化”与“民族化”相结合,才能正确认识中国新诗的发生、成长以及坎坷的道路。例如,朱光潜当年就指出古今中西的融合才是中国诗歌从古典向现代转换的关键因素,“我们的新诗运动正在开始,我们必须郑重谨慎,不能让它流产。当前有两大问题须特别研究,一是固有传统究竟有几分可以沿袭,一是外来影响究竟有几分可以接收。这都是诗学者所应虚心探讨的。”

一、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传承

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诗歌与一个民族传统文化联系最深、最牢固。小说、戏剧等注重叙事,而诗歌则是人们情感深处的生命体验和美学理想的直观表达,这种情感的表达积淀在人们心底,沿传为一种传统。正如艾略特所言:“诗歌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表达感情和感受。与思想不同,感情和感受是个人的,而思想对于所有人来说,意义都是相同的。用外语思考比用外语来感受要容易些。正因为如此,没有任何一种艺术能像诗歌那样顽固的恪守本民族的特征。”中国诗歌现代化转换的过程中,尽管西方诗歌是一个重要的借鉴和参照,西方诗歌中的文化经验和形式技能都成为中国新诗发生中最重要的因素,但中国诗歌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精神依旧是中国新诗诞生的内核,或者像闻一多所说:“技巧无妨西化,甚至可以尽量细化,但本质和精神却要自己的。”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诗歌教学 盛唐气象 宋诗理 教学策略

一、中小学教材中唐宋诗歌选编情况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更是诗的国度,《诗经》开辟“诗言情,诗言志”诗歌精神,到孔子诗论中的“诗可以兴,诗可以观,诗可以群,诗可以怨”的文化精神,以及诗歌给我们呈现的画面美、意境美、艺术美,诗歌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

唐诗是诗歌史上的巅峰时代,从汉魏诗歌风骨形成,齐梁声律成熟和发展,以及唐代大一统鼎盛的时代风貌,造就了盛唐诗歌的独特气象,称之为“盛唐气象”。

宋学的发展、古文的复兴,宋词占领了士大夫的情感空间,宋代诗歌发展为以说理为主,呈现诗歌的理性时代。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文体特色,体现了古代优秀诗人的写作特色。这些经典诗词代表当时诗词创作的最高成就,也代表了诗人创作的最高成就。小学阶段课内选编古典诗歌55首,初中阶段课内共30首,课外60首,共145首古典诗歌,唐代诗歌71首,宋代诗歌20首,其他诗歌54首,唐宋诗占据古典诗歌教学的最重要部分。中小学选编唐宋诗歌情况如下:

古典诗歌传递民族精神、古代文化和审美意境,是中小学生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和情感教育不可或缺的源泉。本文旨在研究唐宋诗歌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基于人教版中小学教材选诗进行论述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使古典诗歌教学有章可循。

二、盛唐气象诗歌的艺术特征

诗歌史上的“盛唐气象”由南宋文学批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盛唐时代是一个繁盛的时代,朝气蓬勃、旋律青春、思考深沉和精神积极的盛唐之音,“盛唐气象”在唐代时代精神下的蓬勃气象,盛唐诗歌体现出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浑厚的艺术形象。盛唐诗歌的艺术特征如下:

1.托喻寄兴,唐诗承续《诗经》“比兴”的诗歌传统,在诗歌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政治追求,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气质。(1)通过历史人物兴寄,李白诗歌《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他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70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通过写洞庭湖壮阔的气势,诗人借垂钓者和船寄托舟楫济时的愿望,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希望进取却无人引荐的心情。(2)通过自然事物寄托。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借冰心玉壶表明心志。白居易《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

2.意境的构建,盛唐诗歌善于通过意象构建一定的诗歌意境,由此表达某种情境,“意”是内在抽象的心声情感,“象”是外在具体的物象,意象中融入诗人的主观情感,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由此形成画面,传递作者的情感。

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亮”是思乡之情的意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此中“月”表达的是思念的意象,“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表达的是理想的化身。诗人通过月亮的具体物象,表达自己的内心深刻的情感,化无形为有形,把无可触摸的感情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艺术形象。

3.盛唐诗歌追求“直寻”“妙悟”。正如《沧浪诗话》中所说: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盛唐诸公透彻之悟,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通过想象的思维方式,达到浑厚的境界,所以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了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要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自然而然,无迹可求。杜甫诗歌《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时写景句,却蕴含了细腻的哲思。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自然地流露出惆怅之情。

4.盛唐诗歌还讲究字句的锤炼,字字铿锵有力,尽显骨力和神韵。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平”“阔”“正”“悬”字字有力铿锵,“平”“阔”写出了春江水涨,水面开阔的壮阔景象,“正”“悬”写出了风平浪静,大江直流的壮观气势。“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赋予大自然景象人格化的情感,写出了一轮红日挣破黑暗冉冉升起的奇观,江上的春意打破寒冬的生命力。这种积极乐观的情感,进取的时代精神,在字句中尽显神韵,充分体现诗人的情感,更代表积极的时代精神,这就是盛唐诗歌的力量和魅力。

三、宋诗的理性形成及其艺术特征

宋诗与盛极一时的唐诗相比艺术特征泾渭分明,决定宋诗迥异于唐诗的重要因素,便是理学时代赋予它的一种理性精神。

a90

1.宋诗的理性形成原因:(1)盛唐诗歌在“诗缘情”各体兼备并达到极致,浪漫积极的精神完美地呈现在诗歌中,有认识历史人生的怀古咏史诗,对离别达观的赠别诗,有追求人生价值执著的边塞诗,对重视个体存在意义的咏物言志,甚至表达坎坷失意的咏怀诗,山水田园诗。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是大放异彩,从“寄兴”手法到“意境”的构建,从“直寻”“妙悟”的创作方式到字句的神韵,和谐的音律使唐诗造诣达到不可逾越的高度,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盖文体通行已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虽豪杰之士,亦难于出新意,故循而作他体以自脱,一切问题所以始盛中衰者,皆由此也。”(2)唐诗之后,宋词的涌现占据了文人最为内心的情感世界,浓郁的爱情、真挚的友情、思乡之情等各种情怀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宋词之中。宋代诗歌如何承续唐诗又能另辟蹊径,探求新的题材并有所突破是摆在宋代诗人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3)由于宋代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因此宋代文人都有一种“忧患兴邦”的精神内质,他们更加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在思想上追求儒学复兴和理学构建,更加强调内在的自律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内质,这种“理学”精神直接影响到美学、文学的范畴。宋学家周敦颐还提到“文以载道”①的文艺理论,朱熹更是直接提出:“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②的文学主张,“道”、“文”关系乃本末关系,所以宋代诗人倾向于把内心世界,对事物的认识用直白说理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的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由上所述,宋代诗歌探寻了以说理为主的艺术形式。 10e4

2.宋代说理诗的艺术特征:(1)情、景、理融为一体。“诗中的哲理都来自诗人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认识,对事物的观察,甚至是血和泪的结晶,因而诗歌中的哲理不能是一本正经的训示,抽象空洞的说教,而是包含着激情,飞腾着想象,洋溢着趣味,活跃着鲜明具体的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③,如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通过写荷与菊的景物,说明孤高的精神品质。如《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把西湖明丽的景致和变幻的情韵,以及诗人强调的纯净、自然内在美融为一体。如《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把庐山的侧峰横岭、参差交错、气象万千的景象景致与诗人宽阔的心胸,以及全面认识事物的领悟融为一体,达到情、景、理的完美融合。

(2)叙事说理,通过对某种事件的叙述,在这个事件中体现了一定的生活、社会的哲理。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行人下岭这样一件事情,把人生道理说得明白浅显。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古人做学问的事件,说明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永远是肤浅的,要真正理解书中的道理必须亲自实践的深刻道理。

(3)借物说理,通过某些事物的特征,说明深刻的哲理。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说明读书也要有源头活水,这样才能终有所获。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借山路的曲折说明人生道路艰难曲折但总会有转机的人生道理。

由此可知,诗歌发展到宋代,由于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宋代的时代精神和文人的理学精神,使宋代诗歌呈现以“说理”为主的时代特征。基于上述原因,宋代诗歌以理性的光辉呈现在世人面前,与“唐诗”一样,成为诗歌史上的两朵奇葩。

四、唐宋诗的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把握诗词的艺术形式,从中体验审美情感,进而启迪人文智慧,完善思想道德。

唐宋诗歌占据中小学诗歌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其蕴含深刻、语言凝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对唐宋诗歌形成及其艺术特征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诗歌作品类别和表现手法的不同而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规律探究法。唐宋诗歌在题材、创作方法、艺术表现手法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唐代诗歌,讲究情致意境,所以在具体教学中也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体会诗人的情感。宋代诗歌以说理为主,主要以把握其中的说理方式和哲学道理为要领。

2.比较分析法。可以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领悟唐宋诗歌呈现的不同特征,比如,同是吟咏庐山,唐人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代诗人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白写出了庐山的神韵和气势,以及自己壮志湍飞的情怀,而苏轼却冷静思考,从全面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点。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诗歌教学中,唐宋诗歌是古典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突破、把握唐代诗歌和宋代诗歌分别具有不同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在具体的教学中运用唐宋诗的不同规律进行比较阅读,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把握诗歌的意蕴。

注释:

①周敦颐.《通书》第二十八《文辞》[M]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②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九[M].北京:中华书局.

③杨守国.苏轼诗歌的哲性智慧摭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54.

参考文献:

[1]林庚.唐诗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钱钟书.宋诗选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清]彭定求編.全唐诗[M].中华书局,1960.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郭绍虞.沧浪诗话校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7]王国维.人间词话[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梁桂芳.杜甫与盛唐气象[J].南京师大学报,2005(2).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第12篇

在古代诗歌阅读题中,“选择题”是不是最佳选择,这当然可以再讨论,但分析质疑者、反对者的声音却不难发现,更值得引起我们警惕的是不少教师关于古代诗歌阅读教学的两大认识误区:一是认为诗歌鉴赏就是读懂诗意,二是把诗歌鉴赏等同于个性化欣赏。

事实上,古代诗歌阅读作为高考试题,它不能只有“懂”和“赏”,还应当有体现逻辑思维的“鉴”和“析”。因此,抛开古代诗歌阅读考查能否用“选择题”的争议不说,我认为,要真正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就应当理性解读考纲中的“鉴赏”要求,抓住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核心,就应当在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中恰当引入逻辑思维,以切实提升古代诗歌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一、理性解读考纲,抓住考查核心

1.对古代诗歌阅读考查要求的解读

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要求,耳熟能详的是这么一段:

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事实上,仅仅拿《考试大纲》中的这一段文字来作为古代诗歌阅读的教学指导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可能带来对古代诗歌阅读考查要求的误读。因为在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的只是考查的内容要求,而关于“鉴赏评价”这一考查能力层级的解读,还应当往前翻到《考试大纲》的第一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表述: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解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出三条重要结论:一是“鉴赏评价”是一种阅读能力,其研究的对象是试卷提供的阅读材料;二是“鉴赏评价”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要求,而是依存于“识记(A)”“理解(B)”“分析综合(C)”之上,是以上三种能力要求的综合提高和水到渠成的结果;三是“鉴赏评价”是一种统称,它包括理性客观的“鉴别”“析”和“评”,也包括有感性色彩的“赏”和“说”。

因此,在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中,将“诗歌鉴赏”等同于“读懂诗意”,拉低了“诗歌鉴赏”的能力要求,仅完成了“理解(B)”的阅读任务;而将“诗歌鉴赏”误作“个性化欣赏”则忽略了古代诗歌阅读作为高校选拔性考试试题所应有的“基础性、综合性”要求,是把“诗歌鉴赏”当作自娱自乐的诗歌欣赏,最终可能导致阅读测试中鉴别、分析、评价无法完成任务。

2.对古代诗歌阅读考查核心的理解

根据以上对《考试大纲》有关要求的解读,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古代诗歌阅读考查核心的理解与判断,其实应立足于两个层面:一是诗歌的层面,二是阅读考查的层面。

从诗歌的层面去理解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核心,即要求我们要根据古代诗歌的文体特征,如言志抒怀、寓情于象、含蓄隽永等,去理解古代诗歌阅读应当“考什么”。在这一层面上,“读懂诗意”是考查的核心,考生的任务是调动平时的学习积累,准确理解古代诗歌中的语言、形象和作者的情感、观点等。

从阅读考查的层面去理解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核心,即要求我们根据语文阅读考核目标与要求,对试卷提供的古代诗歌阅读材料进行分解剖析,并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指出这一首诗的具体特点。在这一层面上,理性的“分析”和“鉴别”是古代诗歌读的考查核心。

综合以上两个层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歌只是试题材料,“鉴赏”才是关系考生得分的能力要求,孰主孰次一目了然。更何况,“读懂诗意”对应的是“理解(B)”这一能力层级,是“分析”“鉴别”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想抓住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核心,关键还是对古代诗歌的理性的“分析”和“鉴别”。

二、运用理性思维,提升古诗教学效率

作为文学类文本的古代诗歌,是否适用“理性思维”?运用“理性思维”阅读古代诗歌会不会肢解诗歌、破坏美感?这是许多教师的担忧和拒绝理性思维的理由。事实上,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理性思维从来不是“美感”的敌人。

1.正确认识古代诗歌与理性思维的关联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作为文学作品的古代诗歌固然具有感情充沛、想象丰富、富有形象性的鲜明特点,是诗人对生活的艺术而又感性的认识,但这不等于古代诗歌创作只有感性认识而没有理性思维。事实上,感性认识相对于理性思维而言,往往是断续的、跳跃的、模糊的,具备一定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诗歌创作的过程如果少了理性思维的参与,诗人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很可能是混乱无序的,不要说给读者带来“美感”,连读懂都会有困难。概而言之,诗歌创作作为一种艺术活动,是一个多维的开放的心理流程。在这个流程中,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其实是相互交错、相互征服、相互表现的。

其次,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读者对于一首古代诗歌的欣赏,不可能仅仅依靠以感觉和表象为主要特征的感性认识。因为读者在感受诗歌形象之初,所获得的只是个别的、具体的表象,依靠这些表象,读者并不足以理解一首诗的全意,也不可能有“喜爱”的判断。只有当读者透过形象,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的方法全面理解诗歌时,诗歌所要展现的思想内容、诗人所要传达的复杂情愫,才有可能进入读者的脑海,进而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产生审美体验。

因此,无论从诗歌创作还是从诗歌欣赏的角度看,古代诗歌都应当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体。鉴赏古代诗歌时,理性思维的参与不但不会破坏美感,而且有益于审美的实现。

2.理性思维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

(1)结合推理论证,辅助读懂诗意

由于考生对古代诗歌形象的知识储备往往不是那么丰富,也由于古代诗歌形象往往具有内容的多义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因此,如果仅仅抓住诗歌的形象来解读诗意,就容易出现诗歌形象的误读,进而使诗意理解出现偏差,甚至南辕北辙。这时,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讲一点逻辑知识,引导学生从推理论证的角度来认识古代诗歌的内容结构,对于考生正确解读诗意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如果我们认真观察,古代诗歌中符合逻辑学意义上的论证结构的篇章并不在少数。元代范德玑在《诗格》中提出的诗歌创作讲求“起承转合”的说法恰恰可以成为古代诗歌在内容上富有逻辑性的一个明证。运用推理论证的有关知识来辅助解读诗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诗歌形象多义性、多样性的困扰,可以帮助考生理清一首诗的内容思路,从而更准确地读懂诗意。

(2)借助概念比较,突破审题关口

为了适当降低阅读难度,古代诗歌阅读的命题设问往往比较具体,切入口较小,因此题目中起限制作用的关键性概念往往比较多。考生审读题目时,常常会忽略这些关键性概念而审错题意。那么,如何纠正考生的审题偏差呢?一味强调“认真”显然于事无补,而让考生习惯于圈画出题目中的重要概念,并借助类似概念的比较来确定答题重点,不失为一种值得一试的好办法。我们不妨来看一个例子。

【例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2016年全国课标Ⅰ卷第8题)

在这一题目中,对于答题起到限制、提示作用的重要概念有“前四句”“景象”“用意”“什么样”“什么”等。孤立地看,有时候我们很难认识到它们的限制、提示作用,但如果在审题时引入一些类似概念来比较,问题可能一下子就清晰多了:“前四句”不是“全诗”,它限制了答题的对象范围,概括内容时要注意不能超出前四句的范围;“景象”不是“意象”,它要求答案应是一个综合叙述的意境特点,而不是罗列意象;“用意”不是“意思”,它要求不但要答出前四句的内容,而且要分析前四句内容对于全诗主旨、诗人情感的作用;“什么样”“什么”不是“哪些”,这说明答案要点相对唯一,答题的重点不是要点的简单罗列,而是答题点的内容逻辑。

(3)学会分析综合,提升答案逻辑性

“分析综合”指的是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在古代诗歌阅读题的答案组织中,强调“分析”可以使答案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避免套话、空话答题,也可以使答案本身更有逻辑性,更照应题目设问;强调“综合”,则可以使答案更有概括性,表达更加简洁有力。为了让考生的答案组织显现出应有的逻辑性,我们一方面要拿高考真题的权威答案给学生作示例,另一方面也可以要求考生每次组织答案时,都参照因果推理的思维模式去检查,看看答案组织是否能自圆其说,形成一个闭合的逻辑链条。下面我们剖析一道高考真题的参考答案。

【例2】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2015年全国课标Ⅰ卷第8题)

参考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在这一参考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答案组织呈现鲜明的总分结构:“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属于扣题的总说,而且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从标题……”“开头……”则是对总说的具体分析说明,它们紧紧扣住了“非作者亲眼所见”“出于想象”,体现出极强的因果呼应性,与总说形成了闭合的逻辑链条,而且它们的语言既紧密结合了诗歌的具体内容,也有较强的综合性。

以这样的参考答案为标尺去衡量考生的答案,用这样的分析去指导考生的答案组织,考生的答案将会变得更有条理,更有逻辑,其得分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第13篇

新课改以后古典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古诗词的容量增大了,归类也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而且高考古诗词所占比例也有较大上升。古诗词鉴赏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不仅关系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但是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把古诗词教学等同于文言文教学,忽略从诗词本身去阅读鉴赏,一味迎合高考出题者的意图,从而使古诗词鉴赏教学走向歧路,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要研究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首先必须明确界定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p散文p小说p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1]强调了阅读和鉴赏的文学知识要求,提出了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文学知识掌握标准。同时新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2]提出了古典诗歌教学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行为习惯,也就是提出了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审美标准。综合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基础知识的把握,如字词的释义p用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以及文学常识,包括背景材料中的时代背景、诗人p作品等背景,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不同流派的诗歌风格特点、重要作家有比较深的了解。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标准体现了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文学特征。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要考察古典诗歌教学中学生是否了解了古代文化常识,是否了解了诗词的写作特色,是否能借助一些注释理解诗词内容,是否让学生抓住了诗人所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这是古典诗歌教学的基础性标准要求。

2.审美鉴赏能力的评价标准。古典诗词教学实际是用文学的形式来教化民族的文化,审美鉴赏能力标准就是要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诗歌内容所蕴含的人文性。新课标中规定:“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突出强调了古典诗词教学的人文性,也就是突出强调了古典诗歌审美性特征。审美鉴赏能力标准主要考察学生的鉴赏兴趣,是否喜欢古诗词的阅读,考查学生是否把握了古典诗词中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考察学生是否能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鼓励,并追求美好的理想,是否把握了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

二、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教学设计

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的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古典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既要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又要把握作品的艺术性。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效性的培养主要是从教学设计开始。因此,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需要从文学知识掌握能力和审美评价标准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达到知识审美两相通的效果。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古典诗歌;诗歌词赋;现代信息文化;意蕴润泽

1、古典诗词的特点与韵味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从孔夫子到如今,诗歌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已经度过了五千年的岁月,人们早已经将诗词歌赋作为伦理道德教育的载体和陶冶情操的特殊工具,可以说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年过耄耋的老人,都可以随意背上几句诗歌。

中国的古典诗歌一般都是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景色来烘托出气氛或者意境,比如王维的《过香积寺》 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是 “咽”和“冷”两个字。山中的流泉由于受到岸边岩石的阻碍,发出的声响就像人的呜咽之声,而照在青松上的日光,由于周围山林的阴暗的衬托,显得更加阴森,可以说这两个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山林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2、流行歌曲的“中国风”现象

我国流行音乐逐渐发展起来是在七十年代,开始的时候是借鉴西方的古典一月,后来受到北美黑人的音乐,开始有R&B曲风的出现,人们一直以为流行音乐开始进入“荒芜期”。在当时虽然也有部分涉及“中国风”元素的歌曲,例如毛宁在当时演唱的《涛声依旧》中歌词有“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其中我们显而易见可以看到唐代张籍的《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等词句的影子,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使终还处于尝试的阶段,只是歌词中掺杂着具有诗词特色的词语,而旋律依然是流行歌曲的曲风。直到周杰伦的“中国风”出现,似乎才是为流行音乐注入新鲜血液,那时“中国风”才开始正式步入歌坛,成为转变流行歌曲一沉不变局面的生力军。如今所谓中国风,即“三古三新 (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曲风。歌词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语言与内涵,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与现代乐器相结合,歌手可以用通俗的唱法与古今结合的编曲烘托歌曲古典的氛围,使歌曲有着忧愁,深远,幽雅,深沉等多种气氛与意境。

3、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不同时代特征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大众传播媒介的美学意识到必须讨人高兴和赢得大多数人的注意,它不可避免的变成媚俗的美学。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整个生活的包围与渗入,媚俗成为我们日常的美学观与道德。”虽然按理说我们的流行音乐应该随着人们的审美提高而使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但是近几年反而“中国风”歌曲大行其道,与我们传统的古典诗词紧密相联系,甚至在流行歌坛上成为主力军。然而大部分人认为古典诗词属于高雅文化,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流行歌曲则属于通俗文化,用众所周知的成语就是“泾渭分明”,通俗一些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确实,古典诗歌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代表着我国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而流行歌曲只是大众空闲的娱乐方式,两者的差距还是有的。在“中国风”挂起狂潮的时候,也有部分歌手故意创作“中国风”歌曲,为了寻找卖点,把歌曲反而制作的粗糙不已,对于歌词的创作,只是将一些词句简单叠加,根本无法展现出古典诗歌的文化内涵,要知道古人创作一首诗歌,是为了表现出内心的某种情感,而不是单纯地为创作而创作。

4、两者的碰撞与带来的启示

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完全地将苏轼的《水调歌头》的词句放进歌曲,曲调优美,用古典乐器将歌词完美地衬托出来,加上王菲那天籁的声音,似乎能让人看到苏轼当时在那幽静的环境中抑郁的身影。每当mv中看到作词人苏轼的名字,人们的内心还会产生温暖的感觉,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它说明了古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

中国风歌曲的歌词创作不能一味遵循着复古化,而是需要音乐人的创新,但是要在遵循古典诗词特质的基础上。例如周杰伦的御用词人方文山就是很好词作者,他的歌词复古化主要体现在创作题材、意象选用、意境营造、音韵追求四个方面,把歌词的“中国风”凸现出来。例如金曲奖作品《东风破》就是很好的例子,它里面使用了很多“转化”的手法,例如:“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在这两句中,“漂泊”、“浪迹天涯”、 “离愁”、“孤单”等抽象名词,颇有古典诗歌的意境,然后通过现代人的思想,把它们转化成一缕缕忧伤的意境,再加上二胡的伴奏,把深远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5、结语

作为我国几千年文化累积下来的文化遗产,古典诗歌会一直保持着对今后流行歌曲的深厚影响,现代文化也会一如既往地对古典文化进行借鉴。然而随着外来文化的侵袭,古典诗歌作为我国宝贵的特色文化,音乐人们应该秉承继承与传承的态度去将我国特有的文化魅力展示给世人。但是也要遵从客观的文化基础,保持古典诗歌原有的文化内涵与诗歌特点,在遣词用句、主题营造、意境铺陈等方面进行特色的创新,使现代与古典通过音乐的魅力完美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薛青涛;孤吟山鬼语愁心――王沂孙前期词社会文化心理探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霍明宇;宋代令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古代诗歌特点范文第15篇

一、小学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应以感悟和品位为主

现代阅读观认为,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古代诗歌启蒙教育注重“过程和方法”,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体现了课程改革中注重学生的经验性和情趣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逻辑判断水平都较低,有一个渐进的成长过程,因此古代诗歌的启蒙也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古代诗歌离现实有一定的时代距离,古代社会的时代背景消失了,诗人的写作线索模糊了,古人的生活状态及其生活情趣、价值取向与审美趣味与现代人有许多差别,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继而“品味”、并逐步实现“有个性和情感的解读”,使学生缩短欣赏古诗时的心理距离。感悟是第一、二学段的基本要求。其特点是感性、直接、初步。从现代阅读理论观点看,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局限,感悟是实现阅读教学中的理解这一环节的初级阶段,是读者与文本相互对话、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中的第一步,其特点是整体感知。“阅读首先是整体感知,由整体到局部;然后,按照语言单位的扩展,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循环往复,达到全部掌握全文。”古代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又是形象的艺术。诗歌主要是抒情的,但情感的抒发往往不是直抒胸臆的,而是采用融情于境、借景抒情的方式,直接扑入读者眼帘的是“景”,读者通过对景的感受和体味才会进一步感受和体味诗歌的情;诗歌也是说理的,但纯概念的说理是枯燥乏味的,“理”是被包容在形象之中,通过形象来表现。这个形象在诗歌理论上被称为意象。“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色彩。”古代诗歌的阅读教学在一、二学段特别强调整体感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及兴趣,才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的经验帮助读懂,能读懂就有收获,就有成功的快乐,表现出感性的特点。以讲授孟浩然《春晓》一课为例,在进入课文学习时,老师引导学生“你在早上是怎样醒来的?是妈妈叫醒的还是别的?”转入对词语“不觉”、“晓”、“处处”等的理解以及对诗意的理解;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来表达。后两句类似,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你看到过春天花落的情景吗?你有什么感受?与你的父母或其他人的感受是否一样?诗人的感受是什么?”把握语调的升降所表达的惋惜无奈之情。教学中,老师没有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从感受形象出发,去体会去感悟诗歌形象中所蕴涵的隐微情感,激发起珍惜时光的感情,达成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统一。课标要求第三学段“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其特点是:理性色彩更浓,结合诗歌选篇对声调节奏有所了解,对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应该深入,并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解。随着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水平的发展提高,第三学段的古代诗歌启蒙教育应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深入到诗歌的字词句的理解并获得整体的情感态度的较理性的认识,有时还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袁雪菲老师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就注意引导学生去领悟诗人描写的美景,并适时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融入朗读,进行朗读的理论指导。最后老师说:“下边我们比一比,看谁能更快地转变为小李白。把你欣赏到的庐山瀑布的美景用你喜欢的方式,比如唱歌、跳舞、吟诗、画画、讲故事等多种方式告诉你的小伙伴。”“让孩子主动去思考、探究,发现古诗不仅诵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十足,而且读诗犹如赏画,往往几行诗几十个字,就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极为优美的意境。心灵的东西,联想的东西很多,让人情不自禁陶醉其中。孩子们自然对文字运用的精巧之处、对炼字遣词的技巧有所领悟,进而体会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字美、意境美、音韵美和节奏美。”

二、初高中古代诗歌阅读应以有个性和独特情感的解读为主

有个性和独特情感的解读符合初、高中阶段青少年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初高中学生社会阅历逐渐增加,知识的积累逐渐增加,情感世界不断丰富,思辨能力不断提高,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已经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要求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第五学段还要求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因此,初、高中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特点是:富有个性和独特情感。这体现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美国密苏里州的《语文教育课程草案》的九项原则中,首先强调的就是“语言学习是个人化的”,“语言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提出“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天赋,他们的语言技巧就能得到更好的拓展和开发”;在“听说读写”的具体要求中“鼓励学生作出富有想象力的机智的反映”,“对文学作品作出个人的反映”,“理解文章含义,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能选择有特色的表达方式”,“充满自信地听和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些论述都表达了同样的道理。有个性和独特情感的解读符合古代诗歌自身的特点。从文学的共同本质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角度看,古代诗歌的主要特点是表情达义的丰富性、含蓄性,古诗的解读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实际上,诗人在用词语表达情感时,不仅要用词语本身的意义(即语义学上的词的概念意义,为社会所公认的)来写景状物,而且要用语言构成意象和意境,在读者头脑中唤起种种联想和想象,激起种种感情的波澜,带上复杂的意味和诗人主观的感彩。因而当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他们的联想、想象和情感,以及呈现在头脑中的形象,虽然离不开词义所规定的范围,却又因人不同,于是就有著名的论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也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可见,诗歌的欣赏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诗无达诂”就是这个道理。比兴手法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形成了古代诗歌含蓄隽永的特点,它的形成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诗经》开始到屈原建立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成为后世诗人用自然意象和男女爱情关系的描写曲折寄托隐微情感,或在政治上全身远祸的工具和手段,也形成了人们在欣赏评论古代诗歌时总要探究诗人在自然意象和男女关系的描写中的微妙情感或政治关系的审美心理。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和词里,有些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如连词、介词可以省略,因而两个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确定,也造成了诗歌含蓄隽永的特点。由于初、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及古代诗歌的特点,古代诗歌的阅读教学在第四、五学段尤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欣赏时体现主体性,让学生有充分的创新思维的空间,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欣赏品位和情感,并学会理智地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思考、比较鉴别、评价古代诗歌。陈凤娟老师高中语文第一册(人教版试用教材)的教学中,有个学生发现诗歌单元中至少有一半是送别诗,于是围绕送别诗开展了“诗路花雨——古代送别诗品读”主题教学活动。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收集、汇总并分类送别诗;第二阶段分阅读层面、情感层面和艺术鉴赏层面来展开。阅读层面的教学由每位同学精选自己喜爱的送别诗10首左右,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体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读出送别诗的内在感情。情感层面的教学要求对送别诗“传于乐”、“显于画”、“表于行”、“诉于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由选择。总之,对送别诗的情感体验可以诉诸不同的形式。老师在同学们对同一首诗的感悟出现不同时,如《别董大》有的学生读得昂扬,也有学生读得忧伤,都认为这是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都给予肯定。最后是上升到艺术鉴赏的层面。老师导入意象、意境、空白艺术等术语,让学生从艺术层面上领会诗歌遣词的千锤百炼,表现手法的千变万化,意境的优美深远。还可向学有余力“吃不饱”的学生推荐有关的阅读书目,如严羽的《沧浪诗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宗白华的《美学漫步》等,甚至还可建议学生去浏览中国诗词网。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试着写诗歌鉴赏的小论文。经过长时间的对送别诗的浸染下,在对一个诗群的整体把握和比较鉴赏中,学生满载丰收的喜悦,学习时间的长度,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对送别诗的情感体验变得“刻骨铭心”。这些课例都深刻贯彻了新课标的先进理念,在欣赏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有充分的创新思维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欣赏品位和情感,并学会理智地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思考、比较鉴别、评价古代诗歌。语文学科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最终目标是为新的时代培养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又富有开拓创新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一代新人,使我们的民族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民族精神和民族风格。

作者:谢峰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