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美关系;贸易逆差;成因;解决途径

[DOI]10.13939/ki.zgsc.2015.23.053

1 中美经贸关系简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的确立,中美之间在经贸方面逐渐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这也增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中美贸易额在不断扩大,这也代表着中美两国就经贸关系已经逐渐达成共识,且在目前两国的政治关系不会对双方的贸易关系造成影响。然而,对于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也存在另一种看法,尽管中美经贸关系带有一定的互补性与相互依存性,但是这种经贸关系却较为脆弱,且在对外贸易上,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相比,中国更加依赖美国。这种看法与美国一直重视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却不相符。从事实上而言,美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与中国对美国的依赖程度相等,特别是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存在的优势,一直是美国发展经济所依赖的对象。比如,美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将是以中国为加工基地,并依靠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来生产商品,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如果失去中国市场和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则美国的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经贸纠纷也是一种经贸关系。经贸纠纷引起经贸摩擦,而经贸摩擦对加强经贸关系有很大帮助,比如中美贸易关系就是如此。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在这种市场大环境下,美国制造商只能采取一些方法解决这种局面,以求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发生贸易纠纷后,贸易双方应依据平等协商原则和建设性态度,对贸易纠纷予以解决,以便达到互惠互利的目标。近年来,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中美贸易关系也一直是当今世界几对比较受重视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的存在一直被有些人认为是造成制造业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面对这种现象,贸易双方必须要避免因情绪化产生的贸易摩擦,以免贸易双方的经济发展会受到影响。

2 中美贸易逆差的产生原因

2.1 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

中美贸易具有极强的互补性,这主要体现在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等方面。据统计,2000年中对美出口价格在10亿美元的商品主要有5种,即鞋类、玩具、皮革制品、服装和塑料制品;而中国从美国所进口的商品往往是以飞机、石油设备、电子产品及电站设备等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中美双边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是依靠产业结构的互补性,而中美贸易逆差作为体现产业结构互补性的主要对象,其所反映的不是竞争力的强弱,而是美国得到了大部分的实际资源。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分析,美国增加进口不仅能够加快部分传统产业的淘汰速度,也能够达到节约本国资源的目的,这对贸易双方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有很大帮助。

多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发展及中美贸易关系中,美国对中国一直是采取出口管制政策,这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虽然在共和党执政以后,美对华的高科技出口管制逐渐被放松,但是美国依旧对“战略性”物资等资源实行严格出口管制。中美双边贸易发展中,中国所需求的是技术产品,特别是高科技产品,而美国在对华贸易出口中就极大地限制了这类产品的出口,这也导致中国的需求无法得到真正满足。与美国相比,日本与欧盟都逐渐取消了对中国的出口管制,而且中国从日本引进技术的金额逐渐超过了美国。

2.2 从服务贸易角度分析

美国是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且该国的服务业产值也在逐渐增加。在这种经济发展环境下,服务贸易顺差会对其他行业造成影响,并使得其他货物贸易出现逆差现象。这种贸易逆差不是因对外贸易影响产生的,而是代表着美国服务业对其他行业所造成的影响,所以即便中美贸易逆差现象不存在,美国的贸易逆差现象仍会产生。在美国市场上,对中国产品造成冲击的不只是中国产品,还有其他国家的产品。比如,在中美贸易中占有较大比重的鞋类商品,美国的生产规模已经逐渐变小。现如今,在美国进口贸易构成对象中,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代表着中国产品已经逐渐取代了其他国家的相关产品。

在中美双边贸易中,服务业在中美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比货物贸易低,这是因为在中美贸易中,美国服务业占有绝对的优势。自从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服务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开放,中美双方的服务贸易也在不断加深,而这也逐渐成为了美国解决货物贸易逆差的主要方式之一。

2.3 从直接投资角度分析

直接投资对于双边贸易的平衡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投资的合理性往往会受到投资企业贸易结构的影响,比如出口导向型的投资企业,对于增加东道主国家的国际收入有很大帮助;属于进口替代型的投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将会降低东道主国家的进口。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是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比如部分外资企业所生产的部分商品必须要返销国际市场,严禁在国内市场内进行销售,这也体现了我国的外资企业类型,大部分都属于出口导向型或进口替代型。这类外资企业的存在可以极大地缓解中美贸易逆差问题。

3 中美贸易逆差的解决方法

中美贸易逆差问题是因中美贸易关系而产生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则必须要从中国和美国两个方面进行解决,以便确保中美贸易能够取得更好地发展。

3.1 从美国角度分析

从美国角度分析,美国应重视国际分工,不应逆势而动,对中国的制造业产品进行进口管制,这不仅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极为不利,也会影响两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美国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别是高科技产品具备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以便使自身的经济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美国所生产的产品,有很多是中国所迫切需要的,并且中国也愿意大量进口,如核电站设备等,这种贸易可以有效地缩小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然而,其他类型的高科技产品,如人造卫星、超大型计算机等具有较高价值的产品,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往往比较小,甚至是不愿意出口。这也是美国制裁其他国家所一贯使用的手段,即利用技术出口管制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中国是美国出口管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不仅没有缓解,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迹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美国大多数政客认为未来中国会对美国造成威胁,所以必须要利用出口管制对中国的发展进行控制。事实上,技术出口管制政策在限制中国发展方面根本没有发挥作用,从“两弹一星”的制造到送宇航员上太空,中国并没有依靠美国。因此,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的解决,不能只靠中国,美国也有责任和义务解决这一问题。

3.2 从中国角度分析

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的解决不只关乎美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更大。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应对经贸摩擦有一定的认识,这也是中国要想融人世界经济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美国对中国实行进口和出口管制后,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就已经形成且在不断扩大,但这对中美贸易关系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中美贸易关系具有极强的依存性和互惠互利性,如果中美之间发生贸易战,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应受美国部分政客的几句话的影响,而应对贸易纠纷的实质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贸易逆差问题的有效方法。

对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等问题有准确的了解和认识,可以有效地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巨额贸易顺差以及高额的外汇储备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中所取得的成果。贸易顺差、外汇储备与我国国民储蓄的结合,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外汇缺口问题,也能够提高我国抵抗和预防金融风险的能力。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如果某些国家不限制的积累贸易顺差,则会使整个贸易体系失去平衡,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高额外汇储备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此外,对贸易政策进行改进,并坚持走效益型外贸道路,可以有效地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我国的贸易观念对贸易顺差比较重视,比较排斥贸易逆差;这是因为该观念认为逆差是坏事,顺差是好事。因此,在这种贸易观念的影响下,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坚持走低效益的数量型道路。在国际市场中,我国出口商品所包含的技术成分比较低是事实,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货物贸易出口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国内的很多企业都是为一些国际巨头品牌做加工。同时,因为我国经济发展过度追求出口创汇,以至于国内出口企业之间的竞争极为激烈,这也导致我国商品出口很难获得太多的利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企业应重视对自主品牌的创立和研发,要加快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进行培育,并坚持走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效益型发展道路,从而确保中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第2篇

1 天津口岸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性失衡

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方式主要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区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笔者将重点结合天津海关的相关数据资料,对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天津海关2011年的相关资料,2011年11月天津口岸的贸易方式进出口总额为1749387万美元,其中一般贸易为1238233万美元,加工贸易为298820万美元,分别为天津口岸进出口贸易的第一、第二位贸易方式。2011年11月份,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方式中一般加工贸易占据首要位置,加工贸易次之,保税区相关的贸易方式较少,外商投资企业作为进口的设备及物品极为有限,出口加工区进口的设备物品也十分有限。这说明,当前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方式中,明显存在贸易方式的结构性失衡。

在天津口岸2011年1-11月,一般加工贸易的比重为70%,明显高于居于第二位的加工贸易及其他贸易方式,并且其幅度较大,这说明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方式不均衡性十分明显。并且,进口贸易数额9198265万美元大于出口的8718899万美元,其主要原因在于进口贸易的一般贸易高于出口,在其他贸易方式份额较低的情况下,决定天津口岸的进口贸易高于出口,形成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结构一定程度失衡。

此外,结合天津海关的相关资料,笔者对天津口岸具体贸易方式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更全面了解其结构性问题。2011年1-11月天津海关加工贸易主要由三方面组成: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和加工贸易进口设备,其金额分别为19279万美元、279541万美元和19万美元。进料加工贸易明显高于来料加工贸易,并且基本占据加工贸易的90%比重,而加工贸易进口设备的份额极低,基本不能够对加工贸易整体数值产生较大影响。这也就说明,在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具体贸易方式内部,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明显存在传统进料加工贸易比重偏高的问题,这也使得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及影响更大。

2 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结构性失衡问题逐渐提升

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方式整体结构存在一定的失衡问题,为更全面的了解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的内部结构情况,笔者将结合天津口岸进出口贸易方式的增长速度对比数据,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当前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的结构性问题。其数据内容如下。

第一,一般贸易方式的增长速度居中,但是表现为出口与进口的同时增长,但出口相对高于进口增速,这说明一般贸易方式作为天津口岸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主要部分,其地位不断提升。然而,相对于保税区贸易的增长速度,一般贸易的增速明显较低,这说明一般贸易与保税区贸易这类新型贸易方式相对增长能力相对有限。

第二,在加工贸易增长中,来料加工贸易处于负增长状态,进料加工贸易增速相对缓慢,但是进料加工贸易的极高比重最终使得其整体的加工贸易增长呈现正增长趋势。这说明加工贸易的内部结构增长速度差异明显,其结构性失衡问题因此更加突出。

第三,在保税区贸易及出口加工区进口设备物品的贸易方式增速更快的同时,其增长根源均在于进口中此贸易方式的扩大,天津口岸的出口中此贸易方式无明显变化,这说明保税区及出口加工区的贸易方式作为较新颖的贸易方式在天津口岸虽然有所发展,但是主要发展在进口贸易中,出口贸易中的影响较低,其在整体贸易方式结构中的影响不足。

第四,对比2011年11月与2011年10月的数据,可以看出天津口岸各贸易方式的增速并不稳定,一般贸易的出口呈现负增长趋势,这说明一般贸易作为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的主要部分,其传统贸易方式的能力并不稳定且有所下降;加工贸易方式的能力逐渐提升,且年度和月度增长均相对稳定;保税区贸易方式的发展潜力最大,较之于2010年为天津口岸的贸易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而言,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内部结构存在失衡,并且失衡情况逐渐增长,需要加以关注。

3 推动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结构优化的建议

综合上文分析,天津口岸贸易方式中,占最高比重的一般贸易的市场能力逐渐呈现下降趋势,加工贸易和保税区贸易有着较大的潜力并将成为天津口岸为例发展的重要贸易方式。天津口岸的贸易方式结构性问题在贸易发展中的影响和限制作用将逐渐提升,这就需要重视优化改革天津口岸的贸易方式格局。

第一,针对当前一般贸易地位明显较重的现象,结合其贸易能力相对下降的现实,笔者认为天津口岸需要进一步改善一般贸易方式,为传统的一般贸易增加新的贸易内容。鉴于一般贸易方式与物流承载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天津口岸需针对当前一般贸易分布优化物流布局,形成专门物流集散区并提升物流效率,大力发展第三物流和第四物流企业,考虑物流服务体系构成的相关要素,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整合资源、强化政策引导效果等,并不断强化区位优势的发挥形成完善的区域功能等,促使物流服务体系的功能基础能够有效确立,为天津一般贸易能力的保障奠定基础,在改善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结构时保证传统贸易能力的市场效果。

第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天津口岸应加快建立中长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规划、并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等鼓励加工贸易的产品国产化比率,并大力引进外资促进联合研发与营销中心建设,积极发挥天津口岸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培养专业贸易和技术人才等。推进传统工业升级,针对当前加工贸易的主流企业及产业情况,制定优化产能提升创新的战略,逐渐淘汰落后工业产能,不断培育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天津口岸的加工贸易实现能力升级和结构升级,进而促进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结构调整优化的实现。

第三,积极推动保税区贸易发展,充分发挥保税区优势及功能,促进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发展,提升保税区贸易能力并促进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结构性调整。这需要建立健全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维护贸易秩序和竞争公平。改善保税区管理机制,明确保税区的“境内关外”地位,并建立完善统一管理组织,发挥“区港联动”的作用。不断完善保税区的服务能力和配套设施建设等,促进保税区综合贸易能力的提升。培育保税区国际物流运作主体,扶持新物流模式,并通过专业的国际物流与贸易人才的培育促进保税区发展,提升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能力和程度,实现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结构优化升级。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第3篇

Abstract:Since the 20th century,China is the biggest developing country, foreign trade develops rapidly, but China has ignore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Under the tren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s foreign trade activitie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refore, with the wave of global environment,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strategies has realistic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关键词:对外贸易环境保护战略对策

Key Words: Foreign trad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trategy

作者简介:刘颖颖,(1984年-)女,汉族,山东烟台人,中央民族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本。

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生态环境问题在人类的生存发展中越来越被关注。21世纪以来,各个国家对环境的管制越来越严,为保护环境、解决环境贸易争端的国际公约及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贸易和经济增长迅速,但由于忽视了可持续发展,使得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

一、国际贸易与环境

(一)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自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以来,经济学家一直把自由贸易作为财富和福利的来源。专业化生产和国际分工使各国均以各自的比较优势生产最有效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推动了全球和各国产出的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退化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各阶层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对贸易增长的关注,各国的贸易政策日益成为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目标的工具,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国际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1.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各个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本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其次,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环境保护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再次,国际贸易还可以提高环境容量。

2.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环境保护既能促进贸易的增长,也能阻碍贸易的正常发展。

首先,自然环境为贸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是国际贸易正常进行的基础;其次,人们对满足环保需要的产品产生偏好,促进贸易中产品环境友好含量的提高;再次,随着环保观念的盛行,各国纷纷采取相关措施和手段对贸易进行限制;最后,发达国家建立严格的环境标准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进一步深化了世界贸易领域两级分化的格局。

(三)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环境问题的成因十分复杂,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贸易并不是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环境成本外部化和因此引发的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当某种产品生产或者服务按照公平的经济标准衡量时,其所包含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益的配置。市场失灵的根源是在市场所导致的结果中,价格未反映真正的社会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效用,而环境问题正是市场功能没有很好发挥作用的结果。

2.公共产品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人类生态环境没有所有权,无法交换,不能通过价格和市场竞争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生态环境如果仅由几个国家提供的话,其他国家就可能“搭便车”,最终使提供公共产品的国家因缺乏激励机制而放弃这种努力。

3.外部性

外部性也称 “外部经济”,即一个商品的生产费用或者经济收益被转嫁给与这个商品没有直接买卖关系的第三者。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引起成本收益不对称,会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外部性问题是环境恶化和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的根源之一。

(四)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日趋增强、各国政府的环境管制日益严厉,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正在不断发展。

1.由环保引起的贸易纠纷已经成为摩擦的焦点

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差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保意识、法规、政策、措施和标准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使双方矛盾更加尖锐。

2.绿色贸易壁垒将取代传统非关税壁垒并逐步强化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的实质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但它的设立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因此在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强化。

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绿色化”

随着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广泛采用,绿色产品逐渐成为世界商品发展的主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例将进一步扩大。

二、中国的对外贸易与环境

(一)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贸易与环境领域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贸易出口中的环境问题

一方面,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得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同时,相关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企业生产工艺落后,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在世界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贸易进口中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国资源消耗型产品的进口日益增加,同时,一些易污染型产品的进口加重了我国环境的压力。我国环境标准较低,使发达国家将大量废弃物品以及污染密集型产业通过贸易渠道转移到我国,严重破坏了我国生态环境。

(二)环保趋势下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境、技术标准较低,对环境壁垒所提供的机会利用能力较差,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由于经济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我国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优势,加上发达国家制定一系列过高的工业安全标准、防污标准和技术标准,也将大大增加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难度。

2.对我国出口市场的影响

我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欧等发达国家以及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近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实行绿色标志制度,制定较高的环境准入标准,使我国许多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受到严重威胁。

3.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为顺应环保潮流,今后我国越来越多的出口产品将接受各种检验、测试、认证和技术鉴定等,并且在产品的包装等方面要做出更多的调整,这必将导致产品的各种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增加,使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降低,出口企业的经营效益下降。

三、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战略

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环境保护浪潮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宏观层面

1.加快环境贸易立法,强化环境管理

我国要尽快完善贸易中的环境法规,结合我国产品生产销售中的环保标准,使我国经贸环境管理有法可依,并对贸易中的违法行为加以惩处。同时强化经贸活动中有关环保标准法规的宣传。

2.推行环境标准制度,与国际接轨

由于我国环境标准低,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很容易遭受“绿色壁垒”以及倾销诉讼。政府应引导企业将环保作为生产经营的重要价值取向,加强与国际环境标准管理制度相衔接的标准认证,扩大出口产品对环境标准的适应能力。

3.制定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进口方面,要鼓励引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加强进口商品的检验检疫力度;出口方面,要重视环境标志产品的开发,鼓励企业申请国际环境认证,建立产品绿色包装体系;吸引外商投资方面,要鼓励外商投资到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实现外商投资与贸易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4.加强对外贸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可以援引世贸组织的有关环保条款,抵制环保贸易壁垒,保护我国利益。同时,积极加入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谈判,促成相关贸易与环境协议的达成。还要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抵制发达国家制定的不符合相关国际规范、借环境之名搞事实上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反对以环境为借口的贸易歧视手段。

(二)微观方面

1.树立绿色贸易观念

随着环保浪潮的兴起,大量环境公约、标准的制定,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国际市场上的绿色消费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开拓空间。中国企业必须具备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贸易战略观念,引导绿色贸易体系的建立。

2.优化贸易产品结构,发展绿色产品

我国环保科技发展落后,出口商品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比例较大,很多农副产品和工业品达不到进口国的产品环境标准,因此,企业应提高环保科技水平,增加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建立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增加科技投入,发展绿色技术,开发绿色产品,以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3.申请国际认证,完善环境标准体系

ISO14000认证和生态标志认证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通行证”,出口产品应争取获得ISO14000认证,同时积极获得贸易对象国的认证要求,在增加出口产品和服务附加值的同时,可以强化企业出口的竞争力。

4.积极探索环境成本内部化

环境成本内部化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污染,有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建立,提高国际竞争力。企业应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降低环境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确定污染物收费标准,明确资源产权。同时自主开发环境治理设备,努力提高我国治污手段和治污技术水平。

四、结束语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环境问题存在已久,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仅是国际贸易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既带来挑战又带来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关系。只有充分重视贸易中的环境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战略措施,才能引导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谷祖莎.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与中国的选择[D].山东大学,2005.

[2]杜晓柳.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关系之理论探讨及实例分析[D].山东大学,2007.

[3]王天津.环境资源产业经济学原理和应用[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4]郭峰濂.关于我国发展绿色贸易的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5,(2).

[5]沈亚芳,应瑞瑶.对外贸易、环境污染与政策调整[J].国际贸易问题,2005,(1).

[6]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吴汉嵩.国际贸易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9).

[8]张茜.环境与国际贸易的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2007,(4).

[9]刘泽照.论国际贸易环境效应对我国的影响及路径选择[J].黑河学报,2008,(11).

[10]丁德宇.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贸易的环境影响[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对外贸易 对策研究 存在问题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形式

(一)进口贸易

进口贸易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提供多种商品供消费者选择。近年来,我国进口贸易明显增长,表明我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在不断增强。

(二)出口贸易

国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一般依靠传统经济即可满足,但传统经济形式过于单一,销售收益较低,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和规划。出口贸易极大的促进了整个国家的GDP增加。出口贸易可以将本国产品销售国外,使商品市场扩大,创造更多的效益。

二、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贸易顺差巨大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对外贸易顺差也在不断增大,造成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最主要因素是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拥有大量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近年来,制造业不断向我国转移。加之加工贸易的保税政策更加快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使贸易顺差不断增大。其次,中国的内部经营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外资投资替代了一些进口,且我国国内需求有限,这就使贸易顺差不断加大。

(二)对外贸易非市场化问题严重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有了很大的变化,进行了较大改革,如将进出口自营权赋予某些企业,但仅有少数国有企业享有进出口自营权,且进出口自营权也存在多项约束,严格限制企业的经营范围,因此,企业获得进出口自营权并不能完全独立的经营进出口业务。此外,私有企业获得进出口自营权的门槛非常高,数量有限。故我国目前仍是由国家控制外贸经营权,政府指定了一些企业可获得外贸经营权,进入国际市场。非市场化致使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竞争,没有淘汰机制,这就造成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并一定是最有效率的企业,这就导致对外贸易的低效率。我国私营企业在未得到政府允许的情况下是不能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的,这非常不利于中国人均出口额的增长。限制私营企业的出口从根本上是限制了中国的出口扩张的能力。

(三)商品的出口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

“技术性贸易壁垒”又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或“技术壁垒”,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技术性指标体系,运用于国际贸易当中,呈现出灵活多变、名目繁多的规定。由于这类壁垒大量的以技术面目出现,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我国约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遭受不同程度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货物总额已达450亿美元。涵盖生产流通领域、生产加工领域等,不仅有货物商品,还包括信息、金融等服务领域,对我国商品出口产生严重影响,使我国贸易成本增加,贸易争端加深。

三、我国对外贸易问题的对策

(一)适当保持出口增长,矫正贸易顺差

平衡进出口贸易,并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环保含量,坚持出口绿色、科技型产品。对外贸易中要积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同时对外商投资的奖励应适量减少,与国民待遇相同。对国内需求适度刺激,内需扩大后,出口就相应降低。

(二)对外贸易非市场化方面

政府逐步放松对进出口自营权的控制,允许一部分优秀效率好的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经验权。取消对拥有许可证管理和配额的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简化进口的相关程序。

(三)对外贸易摩擦方面

(1)政府方面:减少对经济的控制,取消市场经济标签,逐渐得到其他国家认可,为对外贸易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经过调研、讨论后方可制定产品出口价格,避免恶性竞争,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使行业协会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完善的反倾销诉讼机制;发生贸易摩擦时,政府应积极与外国沟通,对其他国家提出的反倾销进行严格调查,并提出异议,通过双边谈判,将问题澄清,尽量使其取消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降低企业损失。

(2)企业方面: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不断研发新产品,使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并增强品牌意识,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变;熟悉掌握国际惯例,对待反倾销可以依法应对,化被动为主动。

(四)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方面

(1)完善服务贸易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培养相关法律人才,并加强对国际相关法律条款的研究,保障服务贸易养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2)优化服务贸易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

(3)增强与国际的交流,与世界各组织和政府间建立紧密联系。

(4)加大服务贸易的开放力度,利用国际资源发展我国服务业。

四、小结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过程中问题也随之增多,增多目前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我国应加强重视,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解决问题,使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真正转变为世界强国。

参考文献:

[1]胡晓颖.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及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1(14):206-207.

[2]张二震,马野青.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2):50-55.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优势;问题;应对策略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优势

1.交易成本降低

对于进出口企业而言,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要重视成本控制。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无疑给进出口贸易成本提供了下降空间。其具体表现有:传统进出口贸易产品主要通过产品展销会、电视广告等方式来宣传产品优势,或获取交易信息。但电商出现后,进出易双方可直接利用互联网对接交易信息,从而大大降低了中间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信息利用率。据美国《福布斯》提供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电商可为进出口贸易企业节省5%到10%的交易成本;其次,在电子商务的辅助下,交易企业对接目标客户的可能性提升,以至于企业无需聘请过多的外部联络销售员,从而为企业节省了人力成本。

2.贸易范围扩大

电商是依托互联网技术诞生的新运营方式。在电商的支持下,进出口贸易有效规避了有形壁垒与无形壁垒带来的贸易阻碍,以至于本国企业能够将贸易触角伸向更广阔的贸易领域。其具体表现为:进出口企业将产品信息公布到四通八达的互联网上,并设置关键词方便全球各地的客户进行搜索。全球各地的客户搜索、查找到页面并查看信息,而后再直接通过网络提供的对话窗口与进出口企业进行产品交易沟通,最后达成跨国交易;另一方面,企业直接将商品信息置入网络拍卖平台传送给全球各地的客户,进而吸引有兴趣的客户商谈交易事项。由此不难看出,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辐射范围已从某个国家逐渐扩散到了全球。

3.贸易效率提高

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合作已可直接利用网络实现。具体表现为: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进出易双方可直接传送电子合同、发票、提单、信用凭证乃至保险凭证,进而使对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收取文件并交换文件;在电商的支持下,交易双方还可直接通过网络实现商品订购、商品价格谈判、合同签约、支付结算等,整个交易过程速度快,便利性强,交易时间短。由此也大大提高了我国金融、海关等各个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

4.客户满意度上升

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企业能够全天候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向客户输送所需产品资料或相关信息。特别是在电子邮件与MSN等实时交流工具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我国进出口企业已能随时随地回复客户,解答客户的产品疑问,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大大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同时,电子商务打破了各国时差带来的贸易谈判问题,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客户都能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进行沟通与交流,进而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1.网络安全问题重重

电子商务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形成的一种网络交易方式。它对数据传输、交换乃至处理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当下,大部分进出口企业为了方便交易,提高交易效率,都开设了网上资金交易通道。即直接在网上划拨资金,使交易对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收取交易资金。然而,电商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各项安全交易认证技术与系统都还不够完善,各项网络基础建设也比国外落后。加之我国并未构建权威性信用体系,以至于进出口企业的网络交易,特别是资金划拨等存在较大的损失风险。此外,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黑客攻击、未授权资金中途篡改等问题频频出现,网络安全问题重重。这也说明,电商环境下我国要提高进出口贸易效率,必须要先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2.网络交易法规不健全

电子商务作为近些年兴起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至今还未有标准统一的法律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管制。这也导致进出口贸易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具体表现有:电商单据资料是否真实并无可靠的辩伪法规可依;进出口贸易企业实行的合同虽然提出了多种书面形式,但书面形式并未有统一的规定;不同国家制定的进出易法规不同,使得进出易双方可能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在合同签订方面,进出易双方只能用电子签名,但电子签名是否属实无法识别,且各国也未针对这方面问题提供法律依据。这些电商交易法规问题严重阻碍了进出口企业的正常交易,促使进出口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忧虑重重。

3.电商物流未及时跟进

电子商务环境下,进出口贸易逐渐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高度统一。其中,信息流与资金流能够在电子支付技术支持下迅速完成,特别是无形商品,只需直接进行网络交易即可。但实物交易则需依赖物流来完成。纵观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物流系统还相对落后,硬件设备陈旧,功能少,更无法进行机械化大规模交易。更值得注意的是,与进出易有关的通讯设备、传真设备等设备都还相对较差,外部引入技术昂贵,以至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电商物流无法及时跟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进出口贸易严重受限。因此,若想提高进出口贸易效率,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必须要及时解决电商物流问题。

4.网络消费观念落后

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基本实现了网络交易。交易双方能够直接通过网络选购货物并付款。然而,由于进出口贸易过程中,货物运输路线长,一旦抵达客户手中的货品质量不佳,客户需花费大量的退货邮寄金额。部分客户为了减少支出,则将就收下了已破损或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但这种做法却让客户对网络进出易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印象,甚至由此催生了客户对所有电商的不信任心理;另一种情况是,我国不少进出口企业对电商存在误解,认为电商就是单纯的信息查询与方式。这种错误观念,使得我国进出口贸易始终无法扩大。部分进出口企业则害怕在电商交易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资金亏损,而不愿启用电商为进出口贸易服务。这些落后网络观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进步与发展。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解决我国进出口贸易问题的应对策略

1.引入网络电子安全技术

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若想有效规避网络安全问题,必须要适当引入网络电子安全技术。具体来看,可实行以下几个措施:一、落实数字证书身份认证方式以确保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与交易的可靠性;二、引入非对称密钥码技术,提高交易信息的保密性,防止交易信息被黑客技术半路拦截或泄露;三、引入数字摘要、信封或签名等验证方式,对所有进出口信息进行验证;四、引入进出口贸易双方均认可的安全电子交易协议,并做多次合同协议条款确认,充分确保交易协议安全可靠,并由此规避篡改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双方必须要达成及时更新网络电子安全技术的协议,以防止双方安全防范技术落后而带来不良入侵现象,导致企业交易亏损。

2.完善网络交易法律机制

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电商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因此,我国立法机构应将电商重视起来,并将电商的发展纳入法制建设轨道,真正为进出口贸易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这也要求我国立法相关人员,乃至政府部门要积极关注的国际电商贸易规则、合同协议制定规则及相关讨论活动,主动参与国际电商贸易标准的制定与合作活动。特别是在电子合同、签名辩伪、电商关税、纠纷仲裁、交易标准等方面,要逐步落实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保障我国进出口贸易能够在电商环境下顺利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构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要向前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针对性创新跨国物流体系。对此,笔者建议,在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时要积极引入跨境专线物流与海外仓储服务两种物流模式。其中跨境专线物流主要是指以航空包舱方式运输货物,抵达国外后再与当地物流企业合作进行目的国派送。这种专线物流最大的优势是物流运送规模大,且配送范围广。如当前,市面已形成了美国专线、澳洲专线、中东专线多条物流专线。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物流配送方式价格比普通商业快递低,可有效节约进出易企业的物流成本。海外仓储服务则是指进出口贸易企业直接在销售目的地设立仓储地,以实现货物分拣、包装与派送。其具体操作为:首先,头程运输主要以海陆空方式将大量商品运输到销售目的地仓储库房;其次,我国进出口企业直接利用电商物流系统发送交易信息到仓储管理部门,由仓储部门直接派送商品;最后,本地派送部门按照上个环节提供的订单信息,直接用当地邮政或快递向客户派送商品货物。相比跨境专线物流,海外仓储服务需花费相对较大的成本。对此,笔者建议,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4.重视电商优势宣传以转变消费观念

网络消费是我国现代化交易发展的必然趋势。若我国消费者依旧畏惧电商带来的欺骗性,那么我国进出口贸易将无法得到消费者的支持,进出口贸易也将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对此,笔者建议,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大电商优势宣传投入,让国民清醒地意识到网络消费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性。同时,政府部门要做好宏观调控,为我国进出口贸易打造规范化、程序化与标准化的运营环境,真正使进出口贸易企业能够使用电商为消费者服务,防范坑害消费者现象。在企业方面,进出口贸易企业要积极参与电商操作培训,了解电商给进出口贸易带来的好处,并积极构建企业内部良好的电商运作环境。

四、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蓬勃进步,国际网络全面普及,电商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应用。作为一种新型商务运作模式,电商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竞争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等。这也要求,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电商优势,剖析电商带来的问题,进而针对性采取应对策略,使电商真正为我国进出口贸易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璐.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4.

[2]朱翠婷.中国贸易伙伴国电子商务的进出口效应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3]韩冰.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反倾销问题及其战略应对[J].长江论坛,2013(05).

[4]岳云霞,武小琦.拉美国家对华贸易摩擦现状及应对———以巴西、阿根廷为例[J].中国经贸,2013(03).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能源消费;对外贸易;关系

毋庸置疑,能源消费与贸易发展两个问题都是当前学术界研究不可回避的话题,两者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情况来看,关于能源问题与对外贸易发展问题两者之间的研究而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话题表现出与世界范围以及各国本身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紧密联系的特征,以下将循着这个线索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一个全面的研究综述。

一、 能源消费与对贸易发展的相互因果关系研究

国际上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比较集中,这主要缘于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的深远影响使各国的学者们在思考的范畴上开始关注对外贸易与能源消费的关系,研究话题主要集中在能源消费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这一话题的研究的共性在于他们都采用实证的方法探讨一国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区别在于采用的实证的研究方法上不同、研究的对象范围不同以及在分析过程中引入的其他影响因素不同。其中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如Arye. L. Hillman与Clark. W. Bullard(1978)使用Leontief投入产出法,在H-O理论模型中把能源消费作为解释变量,对能源消费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Goldemberg(1984)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拉美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认为拉美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对其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Owen(1982)对巴西、秘鲁等拉美国家的能源消费和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以上两个文献都认为贸易与能源消费的规模及结构都有重要的关系,后者认为巴西、秘鲁等拉美国家出口的迅速扩大是造成这些国家20世纪60~70年代能源供给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国内学者对中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从2005年以来呈现越来越多的迹象,这与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引发的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的客观问题是相联系的,学者们希望开始集中探讨中国国内面临的问题,代表性的文献中较早的有董斌昌等(2006)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中国的出口贸易对于能源的依赖程度,对1978年~2004年中国出口贸易和能源消费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朱启荣(2007)对山东省的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关系进行了协整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指出山东省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山东省出口贸易规模的发展既影响能源消费量,同时又受到其能源消费量的制约。张传国(2009)以及苏梽芳(2009)等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同时,采用了更为深化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中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因果、动态以及定量关系分别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中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从出口贸易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出口贸易波动将对能源消费产生持续较大的影响,出口贸易对能源消费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近期的研究如孙爱军和方先明(2010)为了分析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应用改进的费德模型,将进出口、能耗与经济增长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构建经济增长驱动因素分析模型,实证研究数据上运用2000年~2007年中国31个省域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研究结论同样得出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高能耗、高对外依存度的特征,进出口贸易、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存在因果关系。

二、 对外贸易的发展如何影响能源消费的研究

鉴于研究视角的差异,按照对外贸易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影响模式,本文将学者们对这一话题的研究也概括为这样三个主要思路:

1. 对外贸易过程中“内涵能源”的消耗测算研究。国外较早的文献,如Wyckoff和Roop(1994)研究了1984年~1986年6大OECD国家英、法、德、日、美、加进口产品中的内涵能源,说明国内节能政策的效果可能要打折扣,因为进口产品在国内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也有的研究将重点放在双边贸易关系,如中美贸易(Shui & Harriss,2006;平新乔等,2006),日美贸易(Ackerman et al.,2007),日韩贸易(Rhee & Chung,2006)。对中国问题研究的典型代表如陈迎、潘家华、谢来辉(2008)同样采用投入产出的能源分析方法为基础,进行了测算方法和模型的改进,加进进动中的中间产品的影响,对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进行了全面的测算。从科学性角度而言,投入产出法的思路严谨,具有很强的逻辑说服力,学者们的分析也相当的全面和深入,但考虑到一个十分实际的难题就是中国的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的滞后性,使用早期的数据会给分析带来一定的误差。研究的另一种是以企业为依据,把国内企业分为不同的类型通过加权得到“内涵能源”进出口比例,进而算出“内涵能源”进出口数量,该方法的局限于企业数据的可获得性,实际操作难度较大。曹俊文(2009)在总结和归纳了前人所使用的测算方法的同时,提出了以《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工业细分行业数据为基础,根据工业行业分类标准(ISIC)和协调编码(HS)对照表,计算各行业出口产品能源强度(即具体行业每单位产值能耗),进而测算各行业出口贸易产品中“内涵能源”的消耗量。这一方法既克服了投入产出方法受时序数据限制的影响,同时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工业各部门出口产品中“内涵能源”的消费状况。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者把测算细化到工业部门,如兰宜生、宁学敏(2010)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2005年我国22个贸易产业部门的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耗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来看,学者们的研究方法上还是倾向于采用比较成熟的投入产出法为基础,并有尽量考虑一些特殊因素的干扰,试图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

2. 对外贸易结构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沈利生(2007)研究认为通过改变出口产品、进口产品的结构实现节能,无疑既提高了对外贸易的质量,又对提高整体经济增长的质量和节能降耗起到促进作用,但他同时对中国近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中,出口产品结构和进口产品结构都在表现出趋于恶化的现象,最终得出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不利于节能降耗的研究观点。姚愉芳、齐舒畅和刘琪(2008)同样使用中国2005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出口、进口贸易与经济、就业、能源消费等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相应的计算结果认为:若从对外贸易对能源消耗影响的角度分析,2005年中国出口贸易的能源消耗大于进口贸易的能源节约量,其差为2.97亿吨标煤,主要原因在于出口贸易结构偏重,需要调整出口贸易的结构来改善能源消耗状况的结论。

3. 进出口贸易的技术效应对能源消费效率的影响研究。思考对外贸易的技术效应对能源消费效率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期的一些文献中,这与我国近几年来对能源使用效率的研究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其中代表性的有:屈小娥(2009)把对外贸易作为制度因素的变量加入模型,研究认为其对西部地区(除广西、重庆、四川外)大多数省份能源效率改进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高大伟,周德群(2010)认为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可以促进一国的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能够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杨迎春(2011)利用1995年~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出口贸易对能源效率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实证研究,结论认为,出口贸易对非出口部门的直接技术溢出效应明显改善中国整体能源效率,人力资本对出口贸易改善能源效率起促进作用。进一步分区域进行研究得出,东、中、西部的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直接技术溢出效应都对能源效率都有改善作用。

三、 能源政策如何影响对贸易发展的研究

1. 能源价格政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的研究。能源价格政策对对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中现存的文献相对比较少,Jo?o Ricardo和André Varella(2007)则从石油价格上涨与中国总出口额持续上升并存这个现象出发,将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建立了一个包含劳动力市场、货币市场、商品出口市场的开放性一般均衡分析框架,试图解释这一现象,最后得出技术进步是问题的根源。能源价格上涨对中国出口结构的影响的研究上,陈刚、余燕春(2008)从能源价格的角度出发,在定义能源约束量化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能源约束对出口贸易结构影响的动态计量模型,并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分析了能源约束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动态影响。胡宗义,蔡文彬和陈浩(2008)将能源替代模块和能源强度指标纳入中国CGE模型-MCHUGE模型,研究提高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能源价格导致出口下降。杨迎春、岳咬兴(2010)从国际国内能源价格上涨率差异差异的视角提出能源相对价格的概念,将其与技术进步和出口贸易的规模增长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并进一步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国际国内能源相对价格变化是中国出口规模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此结论提出了相应的能源政策建议。

2. 能源补贴与税收机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国内能源补贴的研究非常有限,能源补贴机制与出口贸易结合起来研究的思路更是较少,一直都缺乏从出口能源补贴损失角度评价中国能源补贴政策绩效的研究。陈迎等(2008)用内涵能源测算方法对2002年中国能源补贴进行了检验,其研究针对中国所有行业的补贴总额,没有行业分布的测算数据。林伯强等(2009)计算中国能源补贴总量,用价差法测算出了中国出口产品的能源补贴载量。周勤,赵静和盛巧燕(2011)研究了中国能源补贴政策对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并对出口产品能源补贴载量进行实证分析。他们认为,中国能源补贴政策经历了能源要素的政策性低价、价格粘性和权衡产品竞争力与贸易条件三个阶段,能源要素价值低估成为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是一个能源出口大国,出口结构中多以高能耗产品为主,全部能源补贴中约有10%通过出口产品净补贴给国外消费者,呈现出巨大外贸顺差和严重生态逆差并存的悖论。Ravi、Hamid和Ralph(1998)的研究认为,用于国际贸易活动的交通运输是能源密集型的行业,所以国际贸易活动间接地成为环境污染源,而能源税的引入可以更好地协调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可以比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加世界范围的社会福利,特别是对进口产品征收能源税对小国可能是最优的。张为付、潘颖(2007)从世界福利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能源税对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影响的数学解析模型,分析了在征收能源税情况下世界出口国、进口国和能源国的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问题。结果表明,在考虑国际贸易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影响全球经济福利情况下,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最优的能源税税率,按这一税率征收环境污染税可以提高全球经济福利,也可改善因国际贸易而造成的全球环境恶化的现状。姚东旭(2010)年的研究指出提高资源税会影响资源类商品自身的出口,但影响有限,且从长远看,以提高资源税的方式限制资源出口利大于弊。其次,提高资源税确实会提升下游产品的制造成本,降低下游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然而这种负面影响并非不可克服。

四、 能源新问题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的研究

1. 能源新问题——“低碳经济”的兴起。低碳经济以及“碳排放”等话题的研究是能源问题在当前全球变暖的环境问题背景下出现的新矛盾,关于低碳经济的内涵,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庄贵阳(2005)从低碳经济的效用角度来描述低碳经济的内涵,认为“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付允等人(2008)从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角度来理解其内涵,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鲍健强等人(2008)从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角度来诊释其内涵,认为碳排放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孕育了低碳经济,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2. 低碳经济对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近来年,在讨论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关系的文献中,把这一新问题与贸易发展的关系一起讨论的逐渐兴起。但是从根本上而言,“碳排放”的总量受控于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从对外贸易引发“碳排放”的测算问题的研究思路上看,研究者在研究“碳排放”与贸易问题的时候,将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弱化或者忽略,只能简单地引入碳排放系数和一个静态化的能源消费结构还合算碳排放情形,故多数讨论碳排放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只是原来讨论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关系问题的一个简单变换,例如刘强等(2008)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中国出口贸易中46种重点产品的载能量进行了计算,然后利用碳排放系数计算出碳排放量。魏本勇等(2009)基于投入产出法,测算了200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国家和部门的碳排放等。李艳梅和付加锋(2010)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1997年和2007年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核算,结果分别为290.61Mt和940.69Mt,占中国生产活动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8.47%和45.53%。

另一类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低碳经济的潮流的出现对全球及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格局的影响情况的研究。这一类型的研究站在全球视角的高度来思考能源领域的新问题对全球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代表性的文献包括:杨迎春(2010)指出国际贸易活动以间接的方式影响着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的程度,各国在促进贸易发展与实现低碳经济的双重战略要求下,势必会引发全球范围内新的贸易摩擦,WTO机制在双重目标的要求下陷入困境,对未来WTO和各国政府如何实现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减少贸易领域的摩擦提出了若干相对可行的政策建议和思考。王跃生和焦芳(2010)研究认为在全球低碳经济的的趋势下,中国以传统货物贸易为主的贸易发展模式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加工贸易的比例过大,中低端的制成品的出口过于依赖少数发达国家的局面对未来的贸易发展不利。施用海(2011)从四个方面来探讨低碳经济的兴起给全球贸易将带来的影响,首先全球的贸易格局会因为这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出现而引发大的变动;其次低碳经济本身就会创造出新型的服务贸易形式;再次低碳经济将会大大促进全球技术革新,有利于国际技术贸易的竞争与发展;最后于杨迎春(2010)的研究结论一致,他也认为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单边贸易措施与多边贸易规则的潜在冲突,可能成为新贸易壁垒。

五、 简要总结

关于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发展问题之间关系的研究都是和当时的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诉求紧密联系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研究者多为从国家层面的宏观视角出发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机理。未来的研究一方面可考虑全面地将能源消费问题与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问题系统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系统地探讨二者的协调问题;另一方面可考虑进一步深化研究的视角,即能源消费问题与具体产业或区域的对外贸易发展相互关系研究,甚至进一步地深化到微观企业层面探讨等。

参考文献:

1. 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经济研究,2008,(7).

2. 张传国,陈蔚娟.中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关系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9,(8).

3. 苏梽芳,蔡经汉.我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非线性协整关系实证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2).

4. 兰宜生,宁学敏.我国出口扩大与能源消耗的一项实证研究.财贸经济,2010,(1).

5. 沈利生.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不利于节能降耗.管理世界,2007,(10).

6. Jose, Goldenberg. Energy Problems in Latin America. Science, New Series,1984,223(3).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项目(项目号:JA11244S),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项目号:10YJC790054)。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第7篇

【摘 要】中韩两国隔海相望,在文化、经济上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具有几千年的睦邻友好的历史。1992年中韩建交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政治环境。贸易规模迅速增加。但一些问题也变得突出,如双方贸易不平衡问题,贸易摩擦问题等,这严重影响了中韩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两国政府必须认真思考合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经济互补 中韩经贸 贸易不平衡 中韩两国于1992年8月24日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方已经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 一、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概况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主要通过香港、新加坡等地进行间接贸易或通过双方民间机构开展民间贸易方式的直接贸易。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后,中韩两国政府签订了贸易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双边经贸关系开始迅速发展,1992年中韩建交时贸易额只有50亿美元,经过15年努力,2007年达到近1600亿美元。新世纪以来中韩经贸合作发展迅速,7年来以年均25.2%的速度增长,不仅高于同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24.7%的水平,更高于韩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3.6%的速度,也高于同期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欧盟(25.3%)、美国(21.9%)、日本(13.6%)的年均增长水平。中国对韩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有纺织品与服装、煤炭、电子零部件、冷冻水产品、玉米、钢材等,自韩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石化产品、化工原料、电子产品、皮革、纸张、不锈钢材等。 韩国对华投资也快速增长,韩资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外资来源之一。2001年以来,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从韩国注入中国的直接投资资金占中国当年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已从1992年的1%上升到2005年10%。据中方统计,目前韩国在中国建立的企业已有4万家,实际金额达380多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美国之后的第三大对中国投资国。 二、中韩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双边贸易不平衡,中国贸易逆差严重 中韩建交前的1990年和1991年,两国贸易中中方都是顺差,且顺差增长幅度较大,但自1992年建交以后情况中方已经逐渐成为韩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尤其是最近几年两国间贸易不平衡加剧。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也在持续增长。从2001年的100多亿美元,到2003年一举突破200亿美元,2011年又突破300亿美元,2005年达到400亿美元,2006年达到453亿美元,再创新高。造成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有:(1)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从韩国的进口大大增加,而对韩国的出口增长则赶不上进口的增长,这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容量比较大能消费更多的韩国产品,而韩国的市场容量小,无法吸收大量中国产品。如2006年对韩国出口虽然增长26.8%,而进口在上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又增16.9%。(2)中国对韩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世界性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向中国转移,利用中国低廉的成本,而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依靠从韩国或日本进口,加工组装后的产品再出口到欧美等国家。(3)中国关税政策的变化刺激了进口,消弱了出口能力。1992年中国取消了16钟进口调节税比鞥开始逐年降低关税,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的关税持续下降,这些政策对中韩贸易的影响是刺激了进口削弱了出口能力。(4)韩国企业注重向中国出口,对从中国进口却不很积极,中国商品物美价廉,是韩国市场所需要的,但是在对韩国出口时却遇到很多困难,既有关税方面的原因,也有非关税方面的人为限制等,很难进入韩国市场。 2.中韩贸易摩擦问题 随着中国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贸易摩擦也就不断产生。韩国队进出口商品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征弹性调节关税,利用“特别保护条款”对国外商品进入韩国设置“合法”障碍等,直接影响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根据商务部的《2006年外国市场的行情报告》,2005年,韩国对主要产自我国的63种主要农产品实施配额管理,超出配额的关税率高达200%,其中芝麻、大蒜、红豆、枣和绿茶的超出配额关税率竟分别达到630%、360%、607.5%、611.5%和513.6%。韩国政府2011年颁布的《海关法修正案》规定,包括红豆、黄豆、花生、人参在内的45种农产品和林产品(其中21种主要来自中国)进口量一旦达到规定的数量,将征收最高达到1067%的 特别保障关税。除了关税壁垒外,韩国还对进口产品设置了各种非关税壁垒,如韩国采用不同程度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检验检疫措施、反倾销等手段,阻碍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截止2005年底,韩国实施的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和特别保障调查分别达到20起和10起,对两国的贸易关系曾构成了实质性威胁。2000年6月1日韩国政府动用保障措施,对主要来自中国的大蒜征收315%的高额保护关税,中国政府也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于6月7日宣布暂停进口原产于韩国的手持(包括车载)无线电话机合聚乙烯。这次贸易战持续55天,结果双方都受到了伤害。2005年的泡菜风波中,韩国首先宣布中国泡菜有质量问题,停止进口中国泡菜,随之中国也宣布经检验进口的韩国泡菜质量不合格暂停进口韩国泡菜。这次贸易摩擦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虽然韩国已经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使两国的贸易争端暂时得以平息,但随着两国贸易关系的深入发展,出于保护本国市场、幼稚产业和国内政治的需要,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摩擦还将继续困扰双边贸易关系。 三、发展中韩经贸关系的对策 中韩建交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使双方经贸关系再上一个新台阶,对前面提到的两国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中韩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1.合理解决中韩贸易不平衡问题 中韩贸易逆差的存在对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双边磋商,进一步营造双方经贸合作的的优良环境,逐渐消除影响两国之间经贸关系的贸易壁垒。对两国间经贸关系中的问题、分歧进行沟通,并寻找相关解决办法。另一方面提高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加快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拓宽贸易范围,实现出口商品的多元化,采取“以质取胜”的战略。中国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把比较优势提升到新的层次。目前中国出口到韩国的商品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要保住市场份额和增加出口值必须加大技术开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创造名牌。此外,韩国政府也应该尽可能多的向中国开放市场。韩国企业只注重向中国出口,而对从中国进口却不很积极,我们希望韩国能增加从中国的进口,使两国贸易在扩大中获得均衡发展。 2.废除各种贸易壁垒,妥善解决贸易摩擦 中韩贸易摩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韩国实行保护贸易主义做法,尤其是针对中国产品的歧视性政策。因此发展中韩经贸关系需要废除各种贸易壁垒,韩国政府应该从两国经贸关系的大局出发,进一步调节关税项目,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减少对中国产品的技术性壁垒限制,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韩国不应歧视中国出口商品,应该为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创造便利条件和宽松的环境,并且客观公正的对待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随着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的商品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贸易中产生一些问题甚至在个别商品上产生某些摩擦也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解决。中韩两国都是WTO的成员国,应该按照世贸组织规则,通过双方友好协商,本着互利互让的原则妥善解决两国间的贸易摩擦,而不应该采取制裁或贸易战的办法加以解决。 3.进一步发展中韩经贸关系 增加中国企业对韩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两国经贸发展,近几年来,中国不断加大企业“走出去”的力度,目前中国对韩国的投资虽然有劳动力成本合物价高等不理因素,但是企业对外投资不只是降低成本,还有获得技术、市场和流通渠道等多种需要。现在中国企业对韩国的透支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和金额还很小,随着贸易的发展,中国对韩国的投资也将扩大。 中韩建立FTA将促进两国经贸发展。中韩两国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研究达成协议,现在两国正在就建立FTA进行可行性研究。相信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后,随着“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等的实现,两国的经贸乃至友好关系也将跃上新台阶。 加强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交流有利于经贸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中韩两国研究机构和学者的学术交流频繁进行,对双方经贸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促进了双方经贸的顺利发展。多年的交流与合作已经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相信随着交流的进一步深化将为今后两国的经贸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开展广泛交流有利于增强友好关系。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在广泛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如,两国的旅游人数和留学生人数均大幅度增长,两国在信息、企业、环保、资金、科技等领域都有很多合作,而且有的合作项目已经作为长 期项目开展下去,加强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促进了相互理解和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两国友好关系的加强。 四、小结 从1992年至今中韩经贸合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韩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协议,奠定了中韩经贸关系的基础,确保两国关系沿着长期稳定,健康互信的方向发展。尽管在两国经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其前景是极其乐观的。因此我们应全面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及时妥善处理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双方不仅要随着自身经济发展需要,随时相应调整相关政策,而且要充分利用两国各自的比较优势加强经贸合作的力度。我们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中韩之间的经贸关系在未来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第8篇

对于加工贸易负面作用的认识,有些是客观存在,有些则是由于看待问题角度的失误,存在夸大甚至强加于加工贸易之嫌。无论如何,看待像加工贸易这样重大的事物,关键要从大局出发,比较其利弊得失。分析存在的问题,不是为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否定加工贸易发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引导加工贸易更好地发展。因此,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地分析。

一、关于加工贸易“飞料”走私问题

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规定,对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实行“保税”监管政策,即用于加工贸易出口的料件进口时,免征关税与增值税,出口时不退增值税。以加工贸易名义进口的料件,若用于生产内销产品,要补交关税与增值税。对于采用部分国内中间投入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出口退税实行“免、抵、退”政策。应该说,这是在当前我国增值税率和关税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一个明智之举。正是实行了这些政策,才使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少数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利用加工贸易进行走私犯罪活动。不法分子采用虚报品名、规格、数量,进口以多报少,出口以少报多,高报单耗,以次充好,甚至采用“假单证、假印章、假签名”等“三假”手段,从事走私勾当,将保税进口的货物在国内倒卖。1997年开展严打走私运动以来,连续几年破获了大量以加工贸易之名进行的走私犯罪活动。据海关统计,1997年查获30万元以上的加工贸易走私大要案401起,合计案值33.3亿元,分别占全国海关查获大要案总数的36%和总案值的54%。1999年查获加工贸易走私大要案47起,合计案值28.7亿元,分别占全国查获走私案总数的39.5%和总案值的53%(邵祥林、王玉梁、任晓薇:《未来国际贸易的主流》),第82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2000年全国海关共查获加工贸易渠道走私案件752起,案值25.4亿元,虽然案件数只占全部走私案件数的7%,但案值比例高达42%。2001年上半年,海关调查部门立案的走私案件,涉及加工贸易的案值,仍达到总案值的42.7%;海关缉私警察立案的走私案件,加工贸易的案件呈明显上升势头,共立案148起,增长48%,案值12.5亿元,增长76%,擅自倒卖保税料件、成品、甚至减免税设备是走私的主要形式。

从海关查获的走私案件看,利用加工贸易走私案占较高的比例。但是,能否据此认为加工贸易就是走私最重要的渠道呢?答案是不确定的。据国际经验,查获的走私案值,一般约为实际走私案的10%,甚至更低。在查获的走私案件中,不同方式的走私,被查获的难度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从已查获的走私案件中的比例,来推算不同方式在全部走私案件中的比重。加工贸易走私,由于必然在海关留下有关单据,因此,与那些“闯关”走私案相比,以加工贸易之名走私的案件,事后仍然可能查获,所以,当大规模开展打击“走私”活动时,对以往的案件,加工贸易走私更易被查获。因此,我们尚不能从近几年海关查获走私案中加工贸易走私所占的比重来推论其在全部走私渠道中的比重。也许所查获的以加工贸易方式走私金额占较高比重,只是说明这种走私更易被查获。

走私活动的猖獗,不是因为实行加工贸易政策,而是由于过高的关税和增值税造成的巨大利益的刺激,以及监管手段的落后和官员的腐败。只要上述诱发走私的原因存在,不管是否实行加工贸易政策,走私都是不可避免的。

开展打击走私活动以来,海关加强了对加工贸易进口的监管,同时,通过保证金台账“实转”等方式,试图防范加工贸易走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现行的监管手段降低了通关效率,对正常的加工贸易活动,特别是交货期很短的高端产品的加工贸易活动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说明,沿袭这种传统的方法加强监管,成本与收益是不对称的,必须探索新的监管思路与监管方法,在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更加方便加工贸易进出。

二、关于加工贸易出口与贸易磨擦问题

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有观点认为,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发展,引发出两个问题,一是与有关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二是所谓的贸易磨擦问题。

中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东亚新兴经济体对我国转移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大幅度向中国转移了生产制造能力,这些企业原本就是以美国市场为主要出口市场的,移到中国后,由于充分利用了我国生产要素低廉的优势,很多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因此,对美出口进一步增加。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在东亚新兴经济体、中国和美国之间形成了独特的“三角贸易”关系:中国从日本和“四小龙”进口料件,在华组装后出口到美国市场。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问题突显出来。按照美方统计,2000年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来源国。深入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有几个问题需要指出。第一,中国对美贸易出口的大幅度增长,实际上是取代了以往东亚其他经济体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并没有直接威胁美国本土的企业。例如,1986~1988年间,美国鞋类进口的60%来自中国台湾和韩国,中国大陆只占2%。到1999年,这两类产品进口国的位次完全颠倒过来,美国从中国台湾和韩国进口的鞋类仅占2%,而从中国大陆进口的鞋类所占份额上升至60%。玩具和体育用品的情形也相类似。1985年,美国从中国香港、台湾和韩国对该类产品的进口占60%以上,中国大陆仅占6%,到90年代末,所占份额数刚好相反,中国大陆占60%,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减少至6%。(N."Lardy,IntegratingChinaintoglobalEconomy",Chpt.5,TheBrookPress,2002)。第二,由于香港的转口贸易,中美两国对双边贸易的统计都出现了误差。在美国的统计中,经香港对大陆的出口,被统计为对香港出口,而非对中国大陆出口;而中国经香港对美出口的产品,按原产地原则,仍然被统计为自中国的进口。中国的统计恰好相反。因此,美国统计的双边贸易逆差夸大了实际情况,而中国的统计则低估了贸易不平衡状况。有关研究表明,中美贸易逆差应介乎两国统计之间。第三,中美贸易不平衡,并非中国保护市场造成的,实际上,近10年来,中国市场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1990~2000年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几乎增长了四倍,1990~2000年,美国企业对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其他出口市场,到2000年,中国成为美国在全球的第出口市场。

但是,不管原因何在,中美贸易不平衡使我国在对美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一些美国政客出于政治动机,夸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以期在对华交往中取得主动地位。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影响,并不是像一些论者所宣称的,影响了一般贸易的对美出口,实际上,美国借中美贸易不平衡对中国出口产品直接采取的限制措施并不多,除少数纺织品受配额限制外,绝大

多数产品并没有直接受到限制措施,主要原因就在于,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贸易不平衡,只是转移了其他东亚经济体对美贸易的顺差,并没有直接威胁美国本土企业。而且,很多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对美的出口,本来就是美国在华投资的企业,或者美国企业在华的“代工”企业的产品。这种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影响,主要体现在美国在双边贸易谈判中,以贸易不平衡为武器,要求中国加大开放市场、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加速了我国市场开放,对国内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市场开放对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是利大于弊的。

第二方面的问题则是贸易磨擦问题,或贸易伙伴针对中国产品采取的不正当保护措施。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遇到的反倾销问题。目前,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诉讼已经超过500起,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被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不少国家将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对中国出口产品滥用反倾销措施,使我国出口形势空前严峻。不少学者与官员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对华反倾销,是因为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太快造成的。但是,国家经贸委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最近完成的一项反倾销研究课题的调查表明,我国被反倾销的产品绝大部分是由一般贸易出口引起的,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反倾销案例不到全部对华反倾销案例的5~10%。加工贸易出口之所以不易被反倾销,基本原因在于,加工贸易出口大多仍利用了外方原有的出口渠道,出口量、价格均由外方控制,不会出现一般贸易出现的乱打价格战的情形。这一研究成果显示,以往对加工贸易的评价,夸大了其导致贸易磨擦的负面作用,实际情形并非如此。

三、关于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关系问题

有观点认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挤压了一般贸易发展。在进口方面,对加工贸易设备与中间投入品进口实行保税政策,使我国进口纳税产品比重很低;在出口方面,加工贸易挤占了一般贸易出口市场份额。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一)关于加工贸易与进口关税收入的关系,以下几点需要明确

第一,对加工贸易进口免征关税,是合理的。加工贸易进口最终会包含在出口产品之中,如果对加工贸易进口征收关税,就会扭曲进口投入品的价格,使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第二,关税对总税收贡献的下降主要是由降低关税水平引起的。我国算术平均关税水平从1985年的44.3%(N."Lardy,IntegratingChinaintoglobalEconomy",Chpt.5,TheBrookPress,2002)下降到2001年的15.3%,降幅为66%,但同期关税占全部税收的比重只从10%下降到5.5%。

第三,关税比重降低的原因还在于其他方面的减免税。我国有四大类产品不纳关税,一类是加工贸易进口,二类是外资企业设备进口,三类是技术改造等进口减免税,四类是外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的馈赠。1998年我国进口应税品比重只有19%,加工贸易进口占总进口比重为48.9%,外资企业投资项下进口占10.3%,二者合计为59.2%,通常馈赠进口不到1%,因此,技术改造等免税进口占到20%。也就是说,在应该缴纳关税的一般贸易进口中,政策性免税进口额达到一半以上。关税收入比重的降低,这类政策性减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加工贸易挤占一般贸易出口市场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

第一,加工贸易出口市场是一个开放的竞争性市场,即使中国不发展加工贸易,这部分市场也不会自动地留给一般贸易出口。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国投资者可以在其他国家,如东盟国家加工出口。因此,中国发展加工贸易并没挤占一般贸易市场,只是挤占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第三国的市场。从过去10多年来中国和东亚其他经济体的不少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市场份额的增减,可以看得很清楚。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第9篇

对于加工贸易负面作用的认识,有些是客观存在,有些则是由于看待问题角度的失误,存在夸大甚至强加于加工贸易之嫌。无论如何,看待像加工贸易这样重大的事物,关键要从大局出发,比较其利弊得失。分析存在的问题,不是为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否定加工贸易发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引导加工贸易更好地发展。因此,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地分析。

一、关于加工贸易“飞料”走私问题

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规定,对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实行“保税”监管政策,即用于加工贸易出口的料件进口时,免征关税与增值税,出口时不退增值税。以加工贸易名义进口的料件,若用于生产内销产品,要补交关税与增值税。对于采用部分国内中间投入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出口退税实行“免、抵、退”政策。应该说,这是在当前我国增值税率和关税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一个明智之举。正是实行了这些政策,才使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少数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利用加工贸易进行走私犯罪活动。不法分子采用虚报品名、规格、数量,进口以多报少,出口以少报多,高报单耗,以次充好,甚至采用“假单证、假印章、假签名”等“三假”手段,从事走私勾当,将保税进口的货物在国内倒卖。1997年开展严打走私运动以来,连续几年破获了大量以加工贸易之名进行的走私犯罪活动。据海关统计,1997年查获30万元以上的加工贸易走私大要案401起,合计案值33.3亿元,分别占全国海关查获大要案总数的36%和总案值的54%。1999年查获加工贸易走私大要案47起,合计案值28.7亿元,分别占全国查获走私案总数的39.5%和总案值的53%(邵祥林、王玉梁、任晓薇:《未来国际贸易的主流》),第82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2000年全国海关共查获加工贸易渠道走私案件752起,案值25.4亿元,虽然案件数只占全部走私案件数的7%,但案值比例高达42%。2001年上半年,海关调查部门立案的走私案件,涉及加工贸易的案值,仍达到总案值的42.7%;海关缉私警察立案的走私案件,加工贸易的案件呈明显上升势头,共立案148起,增长48%,案值12.5亿元,增长76%,擅自倒卖保税料件、成品、甚至减免税设备是走私的主要形式。

从海关查获的走私案件看,利用加工贸易走私案占较高的比例。但是,能否据此认为加工贸易就是走私最重要的渠道呢?答案是不确定的。据国际经验,查获的走私案值,一般约为实际走私案的10%,甚至更低。在查获的走私案件中,不同方式的走私,被查获的难度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从已查获的走私案件中的比例,来推算不同方式在全部走私案件中的比重。加工贸易走私,由于必然在海关留下有关单据,因此,与那些“闯关”走私案相比,以加工贸易之名走私的案件,事后仍然可能查获,所以,当大规模开展打击“走私”活动时,对以往的案件,加工贸易走私更易被查获。因此,我们尚不能从近几年海关查获走私案中加工贸易走私所占的比重来推论其在全部走私渠道中的比重。也许所查获的以加工贸易方式走私金额占较高比重,只是说明这种走私更易被查获。

走私活动的猖獗,不是因为实行加工贸易政策,而是由于过高的关税和增值税造成的巨大利益的刺激,以及监管手段的落后和官员的腐败。只要上述诱发走私的原因存在,不管是否实行加工贸易政策,走私都是不可避免的。

开展打击走私活动以来,海关加强了对加工贸易进口的监管,同时,通过保证金台账“实转”等方式,试图防范加工贸易走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现行的监管手段降低了通关效率,对正常的加工贸易活动,特别是交货期很短的高端产品的加工贸易活动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说明,沿袭这种传统的方法加强监管,成本与收益是不对称的,必须探索新的监管思路与监管方法,在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更加方便加工贸易进出。

二、关于加工贸易出口与贸易磨擦问题

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有观点认为,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发展,引发出两个问题,一是与有关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二是所谓的贸易磨擦问题。

中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东亚新兴经济体对我国转移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大幅度向中国转移了生产制造能力,这些企业原本就是以美国市场为主要出口市场的,移到中国后,由于充分利用了我国生产要素低廉的优势,很多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因此,对美出口进一步增加。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在东亚新兴经济体、中国和美国之间形成了独特的“三角贸易”关系:中国从日本和“四小龙”进口料件,在华组装后出口到美国市场。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问题突显出来。按照美方统计,2000年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来源国。深入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有几个问题需要指出。第一,中国对美贸易出口的大幅度增长,实际上是取代了以往东亚其他经济体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并没有直接威胁美国本土的企业。例如,1986~1988年间,美国鞋类进口的60%来自中国台湾和韩国,中国大陆只占2%。到1999年,这两类产品进口国的位次完全颠倒过来,美国从中国台湾和韩国进口的鞋类仅占2%,而从中国大陆进口的鞋类所占份额上升至60%。玩具和体育用品的情形也相类似。1985年,美国从中国香港、台湾和韩国对该类产品的进口占60%以上,中国大陆仅占6%,到90年代末,所占份额数刚好相反,中国大陆占60%,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减少至6%。(N."Lardy,IntegratingChinaintoglobalEconomy",Chpt.5,TheBrookPress,2002)。第二,由于香港的转口贸易,中美两国对双边贸易的统计都出现了误差。在美国的统计中,经香港对大陆的出口,被统计为对香港出口,而非对中国大陆出口;而中国经香港对美出口的产品,按原产地原则,仍然被统计为自中国的进口。中国的统计恰好相反。因此,美国统计的双边贸易逆差夸大了实际情况,而中国的统计则低估了贸易不平衡状况。有关研究表明,中美贸易逆差应介乎两国统计之间。第三,中美贸易不平衡,并非中国保护市场造成的,实际上,近10年来,中国市场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1990~2000年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几乎增长了四倍,1990~2000年,美国企业对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其他出口市场,到2000年,中国成为美国在全球的第出口市场。

但是,不管原因何在,中美贸易不平衡使我国在对美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一些美国政客出于政治动机,夸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以期在对华交往中取得主动地位。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影响,并不是像一些论者所宣称的,影响了一般贸易的对美出口,实际上,美国借中美贸易不平衡对中国出口产品直接采取的限制措施并不多,除少数纺织品受配额限制外,绝大

多数产品并没有直接受到限制措施,主要原因就在于,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贸易不平衡,只是转移了其他东亚经济体对美贸易的顺差,并没有直接威胁美国本土企业。而且,很多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对美的出口,本来就是美国在华投资的企业,或者美国企业在华的“代工”企业的产品。这种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影响,主要体现在美国在双边贸易谈判中,以贸易不平衡为武器,要求中国加大开放市场、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加速了我国市场开放,对国内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市场开放对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是利大于弊的。

第二方面的问题则是贸易磨擦问题,或贸易伙伴针对中国产品采取的不正当保护措施。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遇到的反倾销问题。目前,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诉讼已经超过500起,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被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不少国家将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对中国出口产品滥用反倾销措施,使我国出口形势空前严峻。不少学者与官员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对华反倾销,是因为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太快造成的。但是,国家经贸委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最近完成的一项反倾销研究课题的调查表明,我国被反倾销的产品绝大部分是由一般贸易出口引起的,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反倾销案例不到全部对华反倾销案例的5~10%。加工贸易出口之所以不易被反倾销,基本原因在于,加工贸易出口大多仍利用了外方原有的出口渠道,出口量、价格均由外方控制,不会出现一般贸易出现的乱打价格战的情形。这一研究成果显示,以往对加工贸易的评价,夸大了其导致贸易磨擦的负面作用,实际情形并非如此。

三、关于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关系问题

有观点认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挤压了一般贸易发展。在进口方面,对加工贸易设备与中间投入品进口实行保税政策,使我国进口纳税产品比重很低;在出口方面,加工贸易挤占了一般贸易出口市场份额。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一)关于加工贸易与进口关税收入的关系,以下几点需要明确

第一,对加工贸易进口免征关税,是合理的。加工贸易进口最终会包含在出口产品之中,如果对加工贸易进口征收关税,就会扭曲进口投入品的价格,使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第二,关税对总税收贡献的下降主要是由降低关税水平引起的。我国算术平均关税水平从1985年的44.3%(N."Lardy,IntegratingChinaintoglobalEconomy",Chpt.5,TheBrookPress,2002)下降到2001年的15.3%,降幅为66%,但同期关税占全部税收的比重只从10%下降到5.5%。

第三,关税比重降低的原因还在于其他方面的减免税。我国有四大类产品不纳关税,一类是加工贸易进口,二类是外资企业设备进口,三类是技术改造等进口减免税,四类是外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的馈赠。1998年我国进口应税品比重只有19%,加工贸易进口占总进口比重为48.9%,外资企业投资项下进口占10.3%,二者合计为59.2%,通常馈赠进口不到1%,因此,技术改造等免税进口占到20%。也就是说,在应该缴纳关税的一般贸易进口中,政策性免税进口额达到一半以上。关税收入比重的降低,这类政策性减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加工贸易挤占一般贸易出口市场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

第一,加工贸易出口市场是一个开放的竞争性市场,即使中国不发展加工贸易,这部分市场也不会自动地留给一般贸易出口。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国投资者可以在其他国家,如东盟国家加工出口。因此,中国发展加工贸易并没挤占一般贸易市场,只是挤占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第三国的市场。从过去10多年来中国和东亚其他经济体的不少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市场份额的增减,可以看得很清楚。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美贸易 现状 问题 前景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047-03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不论是贸易金额,还是商品结构的涵盖面都有了巨大的增长与扩大。展望未来,在WTO的框架下,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存在着广泛的互利互惠的经济贸易利益;因此,可以预料中美贸易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中美贸易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态势。一方面中国与美国建立经贸关系以后,双方都高度重视中美经贸发展的加深与扩大,两国高层战略对话及部门间的接触频繁,增进了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美国经济的复苏也为中美经贸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1.中美贸易关系密切。中美之间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对外贸易主体和贸易合作伙伴。其每年的贸易额自2005年起已达2000亿美元以上。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国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

2.中美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呈现不平衡状态。我国对美出口量大于我国从美国的进口量。也就是说,我对美贸易一直存在较大的顺差。其中最多的一年达到约1709亿美元。此外,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加强使得美国政府在制定经济刺激计划时将贸易保护主义的因素融入其中,对中美贸易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这种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出现,导致了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也出现了很多制约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中美贸易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中美贸易严重失衡的问题上,我国存在着综合贸易影响率接近贸易摩擦警戒线;出口企业的管理和行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不完善;出口的无序竞争仍很严重;执行WTO中规定的补贴政策还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但是,美国的步步紧逼,更让中美贸易陷入了重重阻碍:

1.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近年来,美国的贸易保护形式不断翻新,手段更趋多样化,呈现出传统保护手段与新型贸易壁垒并举的贸易保护格局:在频繁使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传统保护手段的同时,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等新型贸易壁垒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2.美国在对华贸易逆差问题上不断对中国施压。关于贸易不平衡问题,双方都认识到存在贸易统计上的差异。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自美进口逐步增长,中美间贸易不平衡状况将得到改善。但是在短期内,由于中国市场开放循序渐进以及名义关税率较高实际关税率低的事,期待美国商品和服务一下子大量地进入中国市场是不现实的。美国出口商却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因此当出口并非像他们想象那样快速增长时,各种各样的压力随之而来,甚至演变成贸易战。

3.美国对我国进行反倾销、反补贴。我国出口产品中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历来是发达国家的敏感性产品,因此,我国就成为国际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重点对象。美国是世界上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自1980年起,共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涉及的中国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纺织品、自行车等多种产品,涉及的金额呈扩大趋势。此起彼伏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使我国许多拳头产品被逐出进口国市场,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必也会受冲击。

4.美国不断加强对华出口管制的力度。从中美商贸联委会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30年来中国无数次向美国提出放松对华出口管制的要求,美国无数次地承诺,但一次又一次地口惠而实不至,进一步扩大对华出口管制范围、使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审批程序更加复杂的这份那份草案倒是不断出台。

5.中美知识产权的争端。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中美贸易关系中涉及的重点问题。近年来,中美之间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逐步升级,知识产权问题已不再仅仅停留在中美两国谈判桌上,美国相关部门近期对中国知识产权侵权现状展开密集调查,不仅将知识产权作为贸易不平衡的新“借口”,更将矛头直接对准中国新兴产业。

6.环保和劳工标准压力越来越大。环保和劳工标准是美国面向21世纪贸易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不断在环保和劳工问题上对中国发难,出台了一系列与环保和劳工挂钩的政策,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中美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中美经贸关系中两国之间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双边扩大经贸交往是互惠互利的。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这种贸易方式的改变,是美国通过他们的脑力劳动,而中国依靠自己的体力劳动的新的国际分工的具体体现。直接投资的贸易方式,使得美国比中国获得了更多的财富积累,虽然中国通过这种引进外资的方式,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在与美国差距日益拉大的前提下实现的。所以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它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

1.中美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加速产品的结构升级。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应该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和在此种产品生产上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贸易,这样贸易双方都可以从贸易中得到利益。按照这一理论,我国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本国相对要素密集的产品,按照这一理论我国也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力要素密集的产业。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我国出口的商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产品。

普雷维什-辛格的贸易条件恶化论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需求弹性较小,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需求弹性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初级产品的需求缩减,初级产品价格下降较快,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会不断恶化。如果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会使我国经济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最终导致“贫困恶性循环”,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

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这一“贫困恶性循环”的状况。总的来看,我国受贸易不平衡问题影响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出口量大的劳动密集型商品,贸易不平衡问题使得这些产品的出口减少,国内相关的产业规模就会缩减,由此而退出的资源和资金就会流入更高层次的产业,从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而一些特殊的贸易摩擦,如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技术性措施,直接要求的就是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提升产业结构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从这里的分析可以看到,贸易摩擦对于具有特殊国情的我国来说,可以起到一种积极的指引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市场是失灵了,但贸易摩擦正好起到了纠正这一失灵的作用。所以说,贸易摩擦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具有积极效应。

(2)有利于培养我国的竞争优势产业。首先,贸易不平衡问题有利于优胜劣汰。淘汰一些竞争力微弱的小企业,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企业的退出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其次,贸易摩擦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小企业破产的同时也为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腾出了市场和空间。在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的作用下,大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竞争力越来越强。虽然可能导致的垄断并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完善和经济增长,但一定程度的垄断和大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却可以与国外企业相抗衡,争夺更多的国外市场,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再次,贸易不平衡问题会加剧国内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而竞争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2.中美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1)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对我国的出口有较大的限制。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限制了我国对美产品的输出,降低了两国的福利水平。美国一方面通过反倾销、特殊保障等措施阻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减轻中国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冲击;另一方面又通过中美入世谈判以及中美贸易不平衡等问题迫使中国为美国开放更多的市场。这些都对我国出口产生了重大影响。

(2)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破坏了双边的正常经贸关系。经济制裁政策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制裁政策的目的在于使对方不要采用或改变有损于本国利益的政策行为,起威胁和强制作用。冷战结束以后,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的政治因素在降低,而通过贸易不平衡问题在对华经济制裁中的地位日渐上升。同时,由于美国从对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越来越多,美国对华实施全面经济制裁的可能性在减少,由贸易不平衡问题导致的美国对华经济制裁主要集中在中国公司个体的微观层面。美国对华的贸易制裁已经严重破坏了WTO的公平贸易规则,严重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关系。

四、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1.坚持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增强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经济技术竞争力,这是提高我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加强同贸易对手谈判和协商中的力量,以便更好地维护我国经济利益。只有经济强大了,外国才会以更加平等的态度来处理双边的经贸磨擦。

2.进一步改革我国的贸易管理体制。积极向国际标准靠拢。改善进口管理体制,增强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促进贸易自由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大势所趋。当前,我们应该加强对国际经贸管理和规则的学习,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我国现行的贸易制度和贸易管理模式,对于那些已经过时的和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的做法要下决心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以做到的我们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现,然而,对于危害我国基本经济利益和属于原则性和立场性的要求和做法我们要坚决顶住压力,维护我国基本的经济利益。

3.争取早日加入到多边贸易体系中。利用多边机制的约束来抵制霸权主义的贸易,争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现阶段所应得到的适当保护的权力和我国正当的经济利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大势所趋,我国应积极利用多边机制来妥善解决同其它国家的贸易争端,更好地协调对外经贸关系。依靠多边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有效地限制和约束个别国家的贸易单边主义和贸易制裁的泛滥。

4.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在中美贸易中,由于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远远大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美国常常凭借其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出强烈的进攻性,它不仅在谈判中态度强硬,而且常常诉诸单边行动,以贸易制裁威慑中国,给中国提出过高要求。针对美国的做法,我国应该加强贸易的宏观监督和管理,合理调控贸易流向,避免出口过于集中于某些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进一步探索同其它亚洲国家、拉美和非洲国家的多种形式的经贸往来,减少对某单一市场的过份依赖,分散贸易风险,尽量减少和避免在市场准入等问题上一些不必要的纠纷,为我国经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中美贸易的发展前景展望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

在贸易领域,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新兴大市场,美国经济利益与对华贸易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从出于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还是从地区安全战略出发,都不会毫无顾忌地损害对华贸易。贸易是处理好两国关系的纽带,必要时也是其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有效制裁武器。而美国作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其重要地位他国尚无法替代。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繁荣是一件比华盛顿的许多人所认为的更为互惠互利的事情。然而,只有在世界上现今的经济超级大国和未来的经济超级大国学会如何和睦相处之后这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因此,发展和稳定中美经贸关系是两个大国达成的共识,是不容置疑的。

在近期内,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强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这决定了我在贸易摩擦和谈判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必须慎重地处理好同美国的经贸关系。尽管前进的道路上问题还会很多,中美经贸发展的基础是好的。尤其是中美WTO双边协定的签订和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确定,消除了长期以来阻扰中美关系改善和中美经贸发展的重大障碍,对今后中美经贸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只要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高层对话和双边磋商等有效机制,增进理解与信任,中美贸易前景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杨积健.中美经贸合作现状及发展前景[J].国际经济合作,2008(8)

2.高永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研究[J].国际贸易,2009(2)

3.聂晶晶.我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应对策略[J].中国商界,2009

4.贾利军,孟奇娟.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J].2010

5.韩国立.浅谈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8)

6.蒋欣.从美国贸易立法看中美贸易.经济与管理研究,1997(5)

7.涂奇.中美贸易摩擦及解决措施研究.经济师,2008(10)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第11篇

加工贸易结业论文范文一:浅析中国加工贸易模式

[摘要]自1978年中国政府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导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对中国加工贸易模式和发展现状的浅显分析,阐述了加工贸易在中国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试图通过剖析其现实存在的问题以探索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 加工贸易 现状 地位 作用 问题

一、 中国加工贸易模式及发展现状

1.1中国加工贸易模式的基本特点

1978年中国政府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的加工贸易产品开始突破了原有的土特产、传统工艺品、食品等,加工贸易产品结构逐渐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贸易的产权性质结构以三资企业特别是外商独资企业为主体;企业规模结构上向规模化发展;地区结构上从以广东省为主的广东向福建、江苏、上海、山东和天津等六省市集中 。

1.2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产业转移和政府经济政策双重影响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极为迅速。近年来,中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显,主要从服装、纺织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通讯、计算机以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品生产以及制成品的组装转变。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主体结构亦不断优化,投资主体从20世纪80、90年代港澳台逐渐扩大到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到90年代初开始,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FDI成为中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资金和技术来源。

二、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2.1加工贸易是中国现阶段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外贸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成绩显著,这与加工贸易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从1981年到200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50%,整体呈上升趋势;加工贸易净出口呈剧烈上升趋势,而其它贸易净出口则呈现递减趋势。据《中国对外贸易战略性进展研究》统计:截至2009年底,中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共计12.6万家,直接从业人员达3000余万人,约占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0%。由此可见:加工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力量,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在中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2加工贸易缓解了中国劳动力有余而原材料不足的矛盾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受到生产要素不均衡的严重束缚,即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技术要素短缺,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严重闲置浪费。加工贸易是全球化条件下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工业化的一条新道路。因此,加工贸易恰恰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条件,将中国剩余的劳动力资源与引进的资金和先进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能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2.3加工贸易增加国内就业、促进社会稳定

据统计: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直接就业人员在3000万以上,加上依托贸易从事配套产业和服务业的就业人员总计达4000万以上,另外加工贸易带来许多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产业,这无疑增加了中国国内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三、中国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

3.1加工贸易处于产业链低端水平,附加值低,贸易利益微薄

中国加工贸易虽然数量巨大,但主要参与的是处于产业链低端的非核心环节,相当大一部分尚处于简单加工和组装型发展阶段,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增值率低,以至于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国内技术产业的拉动能力较弱。举个例子:中国工厂生产的芭比娃娃(BarbieDoll)成本0.35美元,但是从采购、仓储、订单、出售,最后在沃尔玛或家乐福超市的零售价是8.99美元,然而我们的玩具加工制造商所得的利润只有不到2%。诸如此类具有比较效应的数据比比皆是,这是何故?原因就在于我们在产品的整个价值链里,扮演的只是最不能创造价值的单纯依靠劳动力的加工制造者的角色。

3.2加工贸易过分依赖国外投资商,国内制造业技术水平较落后

事实上,中国的绝大部分出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更不是中国创造,而是外资企业在华投资获取高额利润的方式。由于制造业技术水平较落后,中国在加工贸易过程中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仍需大量进口,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部件更是严重依赖进口,这种 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无疑对中国经济增长收效甚微,同时还会造成中国相关原料工业发展的滞后,最终影响整个国家的工业发展。

3.3加工贸易发展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中国加工贸易是从东南沿海开始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开放省市。2007年中国地方累计进出口贸易额中,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等省市加工贸易总额近86.4%,而加工贸易总额位于后十位的省市自治区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6%。加工贸易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可能会导致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同时也使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劳动力、资源等大量流入东部地区,给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导致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策略

4.1 实现加工贸易的产品升级

通过引进一定的升级措施,提高加工制造的技术水平,使加工贸易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向该行业的纵向发展,由原来的初级加工和制造转变为更加深入的生产和制造环节,增加使用这些原材料生产同类产品的技术难度。这种拓展可以使相关产业之间强强联合,也可以使某个企业在原有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向相关行业横向延伸。从而提高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加工贸易企业的盈利水平。另外,要提高加工贸易制造环节中的增值含量,就必须控制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数量,提高加工贸易的制造水平,通过制定加工贸易准入规则,将不符合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淘汰出局。

4.2提高内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降低对外资的依赖程度

加大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力度,提高其适应市场的能力,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加工贸易;要赋予内资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营造有利于内资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内资企业提供有关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内资跨国公司,只有拥有更多这样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才能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才能引领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

4.3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对于优先发展起来的中国沿海地区,可以按比较优势,提升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进入国际技术贸易的循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可以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先进生产制造基地;京津唐及环渤海地区根据技术知识比较优势,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东北老工业地区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鼓励东部发展空间较小、已趋饱和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逐渐向中部地区转移,并辐射至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做好产业承接转移工作,带动中西部的崛起与复苏。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以及科学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加工贸易作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一种重要的贸易方式,自从在中国出现以来就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有利有弊,但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并且中国发展加工贸易仍有多方面的优势,就中国现阶段国情以及当今国际经济大背景来说,这一贸易方式也将在中国长期存在并持续发展[7]。同时,针对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中国加工贸易的未来转型升级也应与新发展观相一致,向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加工贸易在中国发展的优势,使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同时尽量避免或最小化其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和不利因素,从而让加工贸易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保障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有效动力,加速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前进步伐。

参考文献:

[1]厦门大学《中国经济问题》杂志社网站信息.Http://xmu.省略

[2]沈玉良,孙楚仁,凌学岭.中国国际加工贸易模式研究.人民出版社.

[3]顾卫平.中国对外贸易战略性进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海关杂志社.

[5]孙文杰,王岩.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和转型升级.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第17卷第5期.

[6]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网站信息. Http://Ggjs.省略

加工贸易结业论文范文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探讨

摘要:进料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手册为起点,虽自手册备案开始即全程监管,但因各种不可避免的企业趋利心理及客观上本身即无法全面监管而带来的名义上虽监管,但实际上无法监管的现实,再虑及进料加工贸易方式所带来的其他各项问题,笔者认为进料加工这种贸易方式势必逐渐被更易简单操作、更节省监管成本、政策更公平划一、更使贪利者无从隐藏的贸易方式所替代。

关键词:进料加工贸易;海关监管;出口退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加工贸易以三来一补为起点(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而近年来进料加工已逐步占据主要地位(进料加工是指国内有外贸经营权的单位用外汇购买进口部分或全部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加工成品或成品后再返销出口的业务)。

在进料加工贸易下进口的原料免税,出口可退税,且进料加工贸易在外汇创收,技术进步、税收贡献等各个方面都优于三来一补贸易,故不仅政策鼓励,企业亦乐于享受免税并退税的政策。但在进料加工贸易看起来很美的外表下亦隐藏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海关监管所面临的问题

1.加工贸易手册的形式化问题

进料加工贸易以开立贸易方式为进料对口的加工贸易手册为起点,在手册中海关要求备案各款出口成品、进口料件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总价,并备案成品对应料件的单损耗情况。但因对各项需备案项目应细化至何种程度缺乏标准,故海关操作弹性较大,有的企业可能因产品本身型号较单一,而将成品备案至最细化的型号,而有的企业因产品型号繁多(有的多达几百种),而将成品按类别进行备案。而对按成品类别进行备案的企业则其单损耗亦势必需按类别备案,但相同类别不同型号的产品会因尺寸大小的不同、工艺流程的不同而导致其实际的单损耗并不相同。现行很多客观上仅能以成品类别来备案的企业的做法是将各种同类但不同型号成品的单损耗进行加权平均,在加工贸易手册中备案的即为此经加权平均的单损耗率,亦即形式上的单损耗率,但一经备案的加工贸易手册将成为企业进出口报关及海关检查的依据,也即依据即可能演变成形式上的依据,在源头上即与实际存在客观上的差异。

但若虑及此问题而要求所有企业的成品均需以最细化的规格型号来备案,则很多型号繁杂且产品更新换代快的企业将面临无法操作的困难,企业报关人员即使每天都沉浸在不停地更新成品、审海关编码、审单损耗的过程中可能仍无法满足市场变化的要求。

2.进口料件与出口成品监管问题

因进料加工贸易下进口料件免税进口,且海关对于进出口的实际查验均采用抽验,故即存在部分企业可能免税进口的料件牛头不对马嘴的问题,即本是与手册上备案的料件不相关,或仅是类似的物料却以手册上料件免税进口。

因进料加工贸易下进口料件为免税进口,故不允许在未补税的情况下制作产品内销,即使对这部分进口料件的边角料及产品生产过程的废品均存在补税的问题,但现实情况下有部分企业为了规避一般贸易打税进口材料生产内销产品的成本或申报过多边角料或过多废品无法平衡手册的备案且补税增加企业经营成本的问题,可能采用废品或次品充成品报关出口以平衡手册的方式。

因上述手册本身备案时即与实际存在差异,且在进出口时亦存在可能的监管漏洞,并且既使手册备案时正确无误,但生产过程是有很多无法客观化的变数的,而手册备案的仅是客观的单损耗,故在海关下厂对进料加工企业的进口料件与库存存货进行查对时,按手册备案计算的相关库存将与实际企业的库存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企业为可消化这部分差异带来的罚款、补税问题又势必想出很多办法,如偷梁换柱、指鹿为马等等。

二、税务管理的问题

1.进料加工贸易下关联交易的问题

现行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多是先由投资者或与投资者密切相关的人员或公司先在境外注册境外公司,该境外公司负责向海外供应商实际购买料件,亦负责向海外客户接单并实际销售,而大陆境内的进料加工企业的料件向该境外公司以进料加工方式免税购进,生产的成品亦报关出口给该该境外公司。因进出口对应的都为实际上的关联公司,故进口与出口的单价都存在可随意调整的漏洞,而在现行对国际贸易各类信息的共享程度非常有限且境内外税负相差较大的情况下,这类关联交易的税收问题将是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

2.出口退税的监管问题

因可能存在进口料件的混淆进口,出口成品的残次充出口、进口料件与出口成品的单价随意调整等问题,而税务部门在受理出口退税申报时以企业的进口报关单及企业的账务处理为依据。故可能造成参与出口退税的各项数据的真实性问题。

三、与一般贸易方式相比存在政策明显偏移问题

1.进料加工企业进口料件时免税进口,且进口料件因可采用收汇差额核销故可不对外付汇,故进料加工企业可大大减少进口料件部分税金及购买成本的资金占用,但一般贸易企业进口原料需实际付汇购买且打税进口。

2.因进料加工贸易企业实际上对的供应商及客户均为自己的投资者,且在收汇核销上可采用差额核销(即将出口收入金额减去进口料件的金额后的差额收入外汇),而一般贸易企业仅在收汇核销上仅能采用全额核销,而出口退税均需在收汇核销后方可参与退税计算,故进料加工企业因其进口报关单亦可参与收汇核销,故其在收汇核销上明显占时间上的优势,从而 在收回出口退税资金上亦占先机。

四、更易操作、更易监管亦更公平贸易方式的探讨

如上所述,进料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手册为起点,虽自手册备案开始即全程监管,但因各种不可避免的企业趋利心理及客观上本身即无法全面监管而带来的名义上虽监管,但实际上无法监管的现实,再虑及进料加工贸易方式所带来的本文所述的各项问题,进料加工这种贸易方式是否有可再改进的空间?或者将如三来一补一样将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而换之而来的将是更简单操作、更节省监管成本、政策更公平划一、更使贪利者无从隐藏的贸易方式?

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点作探讨:

1.因进料加工贸易料件免税进口,成品亦免税出口,故海关从手册备案至手册核销全程均对进料加工贸易进行监管,但因客观存在监管难的问题,极易导致花费巨额的监管成本但整个的监管过程仍流于形式,且容易滋生本文所述的众多问题,故笔者认为应逐步地缩小加工贸易的规模直至最终完全取消此一贸易方式。企业进口料件需以实际价格报关交税进口,成品出口仍适用退税政策,且成品出口报关单上价格亦应严格按实际价格报关。海关可将原用于监管进料加工手册的人力物力用于对交易真实性(包括实物真实与价格真实)的监管。

2.在取消进料加工贸易的操作下,降低了企业采用关联交易转移税收的操作空间,在现行的税收政策下企业的实际税负率势必大于现行进料加工贸易操作方式下的税负率,故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以平衡贸易方式变动对企业带来的冲击。

五、结语

进料加工贸易在我国的经济舞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足的进步,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外贸易的形式应有不同的更新,在一种贸易方式已带来极大的弊端的情况下我们应不断开拓,寻求更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更利于监管的崭新模式。

参考文献: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第12篇

一、能源消费与对贸易发展的相互因果关系研究

国际上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比较集中,这主要缘于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的深远影响使各国的学者们在思考的范畴上开始关注对外贸易与能源消费的关系,研究话题主要集中在能源消费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这一话题的研究的共性在于他们都采用实证的方法探讨一国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区别在于采用的实证的研究方法上不同、研究的对象范围不同以及在分析过程中引入的其他影响因素不同。其中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如Arye.L.Hill-man与Clark.W.Bullard(1978)使用Leontief投入产出法,在H-O理论模型中把能源消费作为解释变量,对能源消费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Goldemberg(1984)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拉美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认为拉美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对其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Owen(1982)对巴西、秘鲁等拉美国家的能源消费和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以上两个文献都认为贸易与能源消费的规模及结构都有重要的关系,后者认为巴西、秘鲁等拉美国家出口的迅速扩大是造成这些国家20世纪60~70年代能源供给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国内学者对中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从2005年以来呈现越来越多的迹象,这与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引发的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的客观问题是相联系的,学者们希望开始集中探讨中国国内面临的问题,代表性的文献中较早的有董斌昌等(2006)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中国的出口贸易对于能源的依赖程度,对1978年~2004年中国出口贸易和能源消费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朱启荣(2007)对山东省的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关系进行了协整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指出山东省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山东省出口贸易规模的发展既影响能源消费量,同时又受到其能源消费量的制约。张传国(2009)以及苏梽芳(2009)等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同时,采用了更为深化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中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因果、动态以及定量关系分别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中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从出口贸易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出口贸易波动将对能源消费产生持续较大的影响,出口贸易对能源消费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近期的研究如孙爱军和方先明(2010)为了分析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应用改进的费德模型,将进出口、能耗与经济增长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构建经济增长驱动因素分析模型,实证研究数据上运用2000年~2007年中国31个省域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研究结论同样得出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高能耗、高对外依存度的特征,进出口贸易、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存在因果关系。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如何影响能源消费的研究鉴于研究视角的差异,按照对外贸易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影响模式,本文将学者们对这一话题的研究也概括为这样三个主要思路:1.对外贸易过程中“内涵能源”的消耗测算研究。国外较早的文献,如Wyckoff和Roop(1994)研究了1984年~1986年6大OECD国家英、法、德、日、美、加进口产品中的内涵能源,说明国内节能政策的效果可能要打折扣,因为进口产品在国内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也有的研究将重点放在双边贸易关系,如中美贸易(Shui&Harriss,2006;平新乔等,2006),日美贸易(Ackermanetal.,2007),日韩贸易(Rhee&Chung,2006)。对中国问题研究的典型代表如陈迎、潘家华、谢来辉(2008)同样采用投入产出的能源分析方法为基础,进行了测算方法和模型的改进,加进进动中的中间产品的影响,对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进行了全面的测算。从科学性角度而言,投入产出法的思路严谨,具有很强的逻辑说服力,学者们的分析也相当的全面和深入,但考虑到一个十分实际的难题就是中国的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的滞后性,使用早期的数据会给分析带来一定的误差。研究的另一种是以企业为依据,把国内企业分为不同的类型通过加权得到“内涵能源”进出口比例,进而算出“内涵能源”进出口数量,该方法的局限于企业数据的可获得性,实际操作难度较大。曹俊文(2009)在总结和归纳了前人所使用的测算方法的同时,提出了以《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工业细分行业数据为基础,根据工业行业分类标准(ISIC)和协调编码(HS)对照表,计算各行业出口产品能源强度(即具体行业每单位产值能耗),进而测算各行业出口贸易产品中“内涵能源”的消耗量。这一方法既克服了投入产出方法受时序数据限制的影响,同时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工业各部门出口产品中“内涵能源”的消费状况。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者把测算细化到工业部门,如兰宜生、宁学敏(2010)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2005年我国22个贸易产业部门的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耗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来看,学者们的研究方法上还是倾向于采用比较成熟的投入产出法为基础,并有尽量考虑一些特殊因素的干扰,试图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2.对外贸易结构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沈利生(2007)研究认为通过改变出口产品、进口产品的结构实现节能,无疑既提高了对外贸易的质量,又对提高整体经济增长的质量和节能降耗起到促进作用,但他同时对中国近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中,出口产品结构和进口产品结构都在表现出趋于恶化的现象,最终得出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不利于节能降耗的研究观点。姚愉芳、齐舒畅和刘琪(2008)同样使用中国2005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出口、进口贸易与经济、就业、能源消费等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相应的计算结果认为:若从对外贸易对能源消耗影响的角度分析,2005年中国出口贸易的能源消耗大于进口贸易的能源节约量,其差为2.97亿吨标煤,主要原因在于出口贸易结构偏重,需要调整出口贸易的结构来改善能源消耗状况的结论。3.进出口贸易的技术效应对能源消费效率的影响研究。思考对外贸易的技术效应对能源消费效率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期的一些文献中,这与我国近几年来对能源使用效率的研究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其中代表性的有:屈小娥(2009)把对外贸易作为制度因素的变量加入模型,研究认为其对西部地区(除广西、重庆、四川外)大多数省份能源效率改进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高大伟,周德群(2010)认为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可以促进一国的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能够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杨迎春(2011)利用1995年~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出口贸易对能源效率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实证研究,结论认为,出口贸易对非出口部门的直接技术溢出效应明显改善中国整体能源效率,人力资本对出口贸易改善能源效率起促进作用。进一步分区域进行研究得出,东、中、西部的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直接技术溢出效应都对能源效率都有改善作用。

三、能源政策如何影响对贸易发展的研究

1.能源价格政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的研究。能源价格政策对对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中现存的文献相对比较少,Jo?oRicardo和AndréVarella(2007)则从石油价格上涨与中国总出口额持续上升并存这个现象出发,将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建立了一个包含劳动力市场、货币市场、商品出口市场的开放性一般均衡分析框架,试图解释这一现象,最后得出技术进步是问题的根源。能源价格上涨对中国出口结构的影响的研究上,陈刚、余燕春(2008)从能源价格的角度出发,在定义能源约束量化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能源约束对出口贸易结构影响的动态计量模型,并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分析了能源约束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动态影响。胡宗义,蔡文彬和陈浩(2008)将能源替代模块和能源强度指标纳入中国CGE模型-MCHUGE模型,研究提高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能源价格导致出口下降。杨迎春、岳咬兴(2010)从国际国内能源价格上涨率差异差异的视角提出能源相对价格的概念,将其与技术进步和出口贸易的规模增长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并进一步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国际国内能源相对价格变化是中国出口规模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此结论提出了相应的能源政策建议。

2.能源补贴与税收机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国内能源补贴的研究非常有限,能源补贴机制与出口贸易结合起来研究的思路更是较少,一直都缺乏从出口能源补贴损失角度评价中国能源补贴政策绩效的研究。陈迎等(2008)用内涵能源测算方法对2002年中国能源补贴进行了检验,其研究针对中国所有行业的补贴总额,没有行业分布的测算数据。林伯强等(2009)计算中国能源补贴总量,用价差法测算出了中国出口产品的能源补贴载量。周勤,赵静和盛巧燕(2011)研究了中国能源补贴政策对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并对出口产品能源补贴载量进行实证分析。他们认为,中国能源补贴政策经历了能源要素的政策性低价、价格粘性和权衡产品竞争力与贸易条件三个阶段,能源要素价值低估成为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是一个能源出口大国,出口结构中多以高能耗产品为主,全部能源补贴中约有10%通过出口产品净补贴给国外消费者,呈现出巨大外贸顺差和严重生态逆差并存的悖论。Ravi、Hamid和Ralph(1998)的研究认为,用于国际贸易活动的交通运输是能源密集型的行业,所以国际贸易活动间接地成为环境污染源,而能源税的引入可以更好地协调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可以比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加世界范围的社会福利,特别是对进口产品征收能源税对小国可能是最优的。张为付、潘颖(2007)从世界福利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能源税对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影响的数学解析模型,分析了在征收能源税情况下世界出口国、进口国和能源国的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问题。结果表明,在考虑国际贸易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影响全球经济福利情况下,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最优的能源税税率,按这一税率征收环境污染税可以提高全球经济福利,也可改善因国际贸易而造成的全球环境恶化的现状。姚东旭(2010)年的研究指出提高资源税会影响资源类商品自身的出口,但影响有限,且从长远看,以提高资源税的方式限制资源出口利大于弊。其次,提高资源税确实会提升下游产品的制造成本,降低下游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然而这种负面影响并非不可克服。

四、能源新问题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的研究

1.能源新问题———“低碳经济”的兴起。低碳经济以及“碳排放”等话题的研究是能源问题在当前全球变暖的环境问题背景下出现的新矛盾,关于低碳经济的内涵,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庄贵阳(2005)从低碳经济的效用角度来描述低碳经济的内涵,认为“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付允等人(2008)从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角度来理解其内涵,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鲍健强等人(2008)从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角度来诊释其内涵,认为碳排放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孕育了低碳经济,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2.低碳经济对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近来年,在讨论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关系的文献中,把这一新问题与贸易发展的关系一起讨论的逐渐兴起。但是从根本上而言,“碳排放”的总量受控于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从对外贸易引发“碳排放”的测算问题的研究思路上看,研究者在研究“碳排放”与贸易问题的时候,将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弱化或者忽略,只能简单地引入碳排放系数和一个静态化的能源消费结构还合算碳排放情形,故多数讨论碳排放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只是原来讨论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关系问题的一个简单变换,例如刘强等(2008)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中国出口贸易中46种重点产品的载能量进行了计算,然后利用碳排放系数计算出碳排放量。魏本勇等(2009)基于投入产出法,测算了200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国家和部门的碳排放等。李艳梅和付加锋(2010)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1997年和2007年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核算,结果分别为290.61Mt和940.69Mt,占中国生产活动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8.47%和45.53%。另一类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低碳经济的潮流的出现对全球及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格局的影响情况的研究。这一类型的研究站在全球视角的高度来思考能源领域的新问题对全球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代表性的文献包括:杨迎春(2010)指出国际贸易活动以间接的方式影响着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的程度,各国在促进贸易发展与实现低碳经济的双重战略要求下,势必会引发全球范围内新的贸易摩擦,WTO机制在双重目标的要求下陷入困境,对未来WTO和各国政府如何实现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减少贸易领域的摩擦提出了若干相对可行的政策建议和思考。王跃生和焦芳(2010)研究认为在全球低碳经济的的趋势下,中国以传统货物贸易为主的贸易发展模式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加工贸易的比例过大,中低端的制成品的出口过于依赖少数发达国家的局面对未来的贸易发展不利。施用海(2011)从四个方面来探讨低碳经济的兴起给全球贸易将带来的影响,首先全球的贸易格局会因为这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出现而引发大的变动;其次低碳经济本身就会创造出新型的服务贸易形式;再次低碳经济将会大大促进全球技术革新,有利于国际技术贸易的竞争与发展;最后于杨迎春(2010)的研究结论一致,他也认为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单边贸易措施与多边贸易规则的潜在冲突,可能成为新贸易壁垒。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第13篇

    在多重负面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边境对外贸易基本陷入停滞状态,仅有个别民间交易行为存在,恢复酝酿阶段(1978~1981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中国在客观分析国内外局势并充分吸收开放通商历史经验基础上,于1978年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鉴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早期的开放主要针对的是东部沿海地区。这一时期在大环境影响下,国家对边境地区的开放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相对保守态度,但民间经济交往开始逐渐恢复和发展,为之后的沿边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重启阶段(1982~1991年)。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东部沿海开放初见成效。1982年,党十二大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加之周边国家的产业结构与中国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中朝边贸会谈率先重启。随后,中国分别于1982年和1983年恢复了新疆对苏联和内蒙古对苏联、蒙古的边境贸易。为了规范这一时期的边境贸易,我国先后下发了若干文件,如《边境小额贸易暂行管理方法》(1984)、《关于加快和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1988)、《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0)和《关于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和经济合作促进边疆繁荣稳定的意见》(1991)等。高速发展阶段(1992~1993年)。在经历了酝酿和重启两个阶段后,中国边境对外贸易迎来了发展高峰期。这一时期,国际环境日益稳定,西南边境地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开始实施。解体后的苏联,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也迅速扩大;就国内而言,199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对外开放黑河等四个边境城市的通知》下发,宣告沿边开放正式启动。同年,中国打破了单一的由国家统一经营的外贸体制,允许个体企业、集体企业直接参与边贸、地贸经营。1993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对外贸易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转为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挥比较优势。同时,中国边境对外贸易开始以邻国为踏板和通道,开展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进一步促进我国边境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以黑龙江省为例,其1993年对俄边贸进出口额达26亿瑞士法郎,比1992年增长30倍,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达470项,劳务输出达1260人。[5]1992年、1993年云南省仅边境小额贸易就分别占全省进出口额的30.54%、30.25%。波动调整阶段(1994~1998年)。由于国内相关政策的不配套和监管问题,加之毗邻周边国家开放重点的转移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中国边境对外贸易在高速发展同时,也隐含诸多问题,如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中国制造”声誉受损等。因此,1993年下半年,一些省份开始出现了边境对外贸易额下滑的势头,1994~1995年,边境对外贸易额更是出现了全国范围的下跌趋势。为了促进边境对外贸易长期良性发展,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边境互市贸易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办法等,以此规范中国边境对外贸易。总体而言,尽管这一时期中国边境对外贸易发展遇到了一定曲折,但从边境对外贸易的长期发展考虑,这一时期却意义重大,因为中国边境对外贸易的主体、贸易形式及贸易规则等都得到了相对有效的规范和规制,促进了中国边境对外贸易在改进与调整中发展。稳健发展阶段(1999~2007年)。1999年后,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明显,全球经济呈上升趋势。中美达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定,摈除了中国加入WTO的最大障碍。同时,伴随着缅甸加入东盟,拥有5亿人口,覆盖整个东南亚的经济区初步形成。此外,亚洲金融危机中遭遇重创的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经济开始复苏,俄罗斯也开始出现复苏迹象。[6]为呼应周边国家经济形势的改变,并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中国于1999年和2000年分别提出了“兴边富民”行动和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6月,对20种商品停止执行边境贸易进口税收优惠政策,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提升沿边开放水平”。通过相关战略的出台和政策的调整,说明中国对边境对外贸易发展有了更为明确和科学的定位,更强调边境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而不仅仅是数量的攀升。因此,这一时期中国边境对外贸易呈现出一个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深化阶段(2008年至今)。这一阶段,国际金融危机从爆发到进入后危机时代,但中国毗邻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他们通过商品出口,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因此虽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相对较弱,由此中国边境对外贸易仍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中。同时,中国参与次区域间合作日益密切(表略),并对不同边境省份有了更具针对性的功能设定,相应成立了喀什经济特区、四大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等,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推动了中国边境对外贸易发展的进一步深化。总之,中国边境对外贸易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期。

    边境对外贸易研究述评

    也有学者对一些具体省份的边境对外贸易发展史划分较为细致,但又大多缺少全局性的思考,借鉴意义受到限制。由此,通过中国边境对外贸易的发展史,特别是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边境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仍然需要做更加系统科学的整理与划分。关于中国边境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关于中国边境对外贸易国际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涉及WTO、金融危机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宾建成和李师、李继广等学者均认为中国加入WTO对边境对外贸易而言,是一把双刃剑。WTO既带来了中国货物贸易迅速发展、贸易顺差急剧增加、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和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也由于当今中国政策和WTO规则的不相容性造成了边境对外贸易面临着巨大挑战。[12]舒曼、刘一等人从金融危机视角出发,前者剖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边境对外贸易造成影响的内外部原因,[13]后者则分析了未来边境贸易面临的保护主义抬头等挑战,并提出了差异化战略等建议。[14]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张维义提出其在扩大边境商品贸易、发展边境经济技术合作、相互投资等方面对边境对外贸易有积极作用,同时,由于非歧视性原则的适用空间逐渐缩小,也对中国边境贸易政策的优势提出挑战。[15]梁妍妍与张维义的看法基本一致,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自由贸易区对边境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6]一些学者考察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以及边境贸易政策等国内因素对边境对外贸易的影响。其中范宏贵、刘志强等人认为,西部大开发和“兴边富民行动”对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创造了更宽松的政策和环境。[17]张丽君等人对相关边贸优惠政策进行了归纳,并对政策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认为它们促进了沿边省份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额的增加,也优化了边境地区产业结构。[18]从相关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给边境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已经逐渐平息,未来中国边境对外贸易面临的国际机遇与挑战并存,而针对国内因素对边境对外贸易的影响所进行的分析大都较为笼统,在实施效果评估过程中往往夹杂了其他政策的影响。关于中国边境对外贸易存在问题的研究由于边境对外贸易发展历史较久,因此早期就有许多学者关注此问题。朱庆刚就提出中国边境贸易存在思想、组织准备不足,政策落实、信息收集不到位以及口岸建设滞后等问题。[19]近年来,概括相对比较全面的主要是盛洪昌等人提出的边贸规模障碍、信誉障碍、政策障碍和文化障碍等问题,[20]其他学者则围绕具体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如张志权等考察了中俄边境对外贸易中的结算问题。[21]从成果数量来看,对某一具体省份边境对外贸易存在问题的研究成果远远多于对整体边境贸易问题的研究,但缺乏对全局性问题的提炼,造成了对中国政策实施的反馈不足。此外,当前研究成果大多侧重于边境对外贸易发展中问题和教训,却忽视了对过往边境对外贸易发展经验的关注。关于对促进边境对外贸易发展政策建议的研究鉴于当前中国边境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学者们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归纳起来看,杨清震提出了中国边境贸易新的发展战略,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效利用内外部两种资源、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实现出口产品市场多元化、提高边境贸易经济效益和依靠科技兴贸的战略任务;[2]黄比智、蓝常高提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2]王文亮提出规范边境收费项目;[23]德吉卓嘎提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础设施条件;[24]裴学文等提出构建中俄贸易结算新通道,[25]张志权等人又在结算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技术层面的建议;[21]张丽珉等提出利用边境地区地理优势,推动贸易结构优化;[26]唐卓等人则提出促进省间政府合作[27]等等。关于对策方面的研究,学者们从多个角度论述了自身的观点,既涉及到国家层面的宏观战略,又涉及一些边境对外贸易具体的执行问题,较全面地呼应了中国边境对外贸易各方面存在的不足。此外,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在转型期背景下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伴随着中国参与次区域合作的深化如何保持中国在边境对外贸易上的优势,如何在WTO框架下保障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如何避免进出口结构以及边境地区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如何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保护主义再次盛行等。通过学界各个领域广泛的研究,使我们对于中国边境对外贸易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立足转型期的特殊背景,通过文献法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等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特别是沿边开放以来中国边境对外贸易所取得的成就进行较全面总结。同时,在着重分析中国边境对外贸易存在的各种新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中国边境对外贸易成就与问题

    边境口岸城市出现内外贸产业集聚态势近年来,一些边境口岸城市作为边境对外贸易前沿阵地,依托“两种资源,两种市场”,自发出现了产业聚集现象,并积极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如在内蒙古满洲里,由于其毗邻俄罗斯,边境对外贸易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木材加工业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特色产业。截至2011年8月底,当地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达到54户,完成产值34.6亿元,同比增长1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64%。②云南省瑞丽市则由于毗邻缅甸,大力发展珠宝玉石产业。截至2011年5月,在瑞丽从事珠宝经营和加工的商家超过6000户,从业人员4万余人,年交易额达20多亿元,珠宝玉石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③通过边境对外贸易对当地特色产业的带动,边民和地方财政收入都得到了直接提升,也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员投资和打工,在富边的同时也起到了固边和富民的重要作用。边境贸易结构与毗邻国家形成互补关系边境对外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种形式,其初衷就是通过两国边境地区的交换降低各自生产生活成本,进而实现两国优势资源的共享。根据地理位置的划分,中国边境贸易可以分为东北边境贸易区、西北边境贸易区和西南边境贸易区。由于毗邻国家的不同,三大边境贸易区的规模、形式以及进出口商品结构等方面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东北边境贸易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俄罗斯。中国从俄罗斯进口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中印;贸易发展;制约因素;问题分析

1.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的总体情况

1.1 中印两国近年来双边贸易快速增长

中印贸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复苏以来,两国双边贸易迅猛增长,呈快速发展之势。表1反映了中印两国贸易发展的总体趋势。就中印进出口总额而言,金额持续上升,从1992年的3.394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49.45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13倍多,在2008年更是达到最高的518.443亿美元,六年中又增长了10倍多,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印进出口贸易总额下降至433.808亿美元。但是根据两国贸易发展情况来说,还是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平上,而且据联合国数据资料显示,中国商品在印度进口排名总额中处于第一的位置。

中国对印度的进口除了1998年和1999年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而上升缓慢甚至下降外,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而且在2003年前后中国对印度的进口总额增速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增速虽然低于中国对印度的进口的增速,但是增速一直比较稳定,所以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总额从1992年开始稳步上升,尽管1992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总额小于中国对印度的进口总额,但是到了2009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总额已经增长到了296.666亿美元,是中国对印度进口总额的2倍多,相对于1992年更是增长了惊人的290多倍[1]。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有关数据整理得出[2]

1.2 中印贸易结构逐步优化

经过多年的经贸发展,中国和印度的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并且不断优化。表4-2中数据显示了1992年至2009年中印两国进出口商品贸易额的比重,通过观察不同年份的商品种类和所占比重的变化,我们可以分析双边贸易结构的特点。

表2中SITC0~SITC9为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法划分的10大类贸易商品,其中SITC0:食品和活畜;SITC1:饮料和烟草;SITC2:非食品原材料(除燃料);SITC3:矿物燃料,油和相关材料;SITC4:动植物油脂和蜡;SITC5:化学品及有关产品;SITC6:主要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SITC7:机械和运输设备;STIC8:其他制造产品;SITC9:未分类的其它产品。

从表2可以看出,SITC2非食品原材料、SITC5化学品和SITC6主要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及有关产品一直在中印贸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SITC7机械和运输设备在中印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尤其是从2000年开始,在两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总所占比重上升到10%以上,到2005上升至20%,到了2009年,SITC7机械和运输设备成为中印两国贸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有两国贸易总额的40.532%。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有关数据整理得出

按照国际通用的办法,把商品分为0~4类为初级产品,5~9类为工业制成品,计算其在两国贸易中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在中印两国贸易中,初级产品的比例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不断上升,逐渐成为两国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于工业制成品进行细分,即第5类和第7类商品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第6类和第8类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图2所示,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额虽然随着贸易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其所占比例比较稳定,变化不大。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在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却在不断上升,到了2009年占两国贸易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与印度以软件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中国以机电为钢铁等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高速发展有关。

印度软件产业以出口为主导,而且目前对印度软件大国地位的判断,也是从出口的角度来衡量的。从软件出口的总量看,印度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同时,印度也被公认为世界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1995年,我国SITC7类机电产品出口首次超过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同时,SITC7类机电产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2009年,我国SITC7类机电产品出口额达5911.27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9.193%,在世界SITC7类产品出口中排名第一,其后为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这说明我国已经成为机电产品出口的大国。目前,机电产品的出口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出来。

2.中印贸易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1 政治因素

中印贸易的发展问题在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印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印间长期存在着一些影响两国关系快速健康发展的因素,例如尚未解决的中印边界争端、区域霸权的问题,以及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因素等等,严重限制着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尚未解决的中印边界争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中印双边贸易的发展。中印边界的领土争端所涉及的面积较大,这不仅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也直接关系到两国人民的感情。中印两国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一直都没有正式明确,1962年中国和印度两国边境军事冲突之所以会发生,这也是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印度政府在问题表现出暧昧不明的态度,直到2003年瓦杰帕伊总理访问中国时,印方才以书面形式正式承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所谓“中国”的说法在印度政界比较流行,印度试图通过来牵制中国,这个“牵制”有两层含义,既包括政治层面也包括军事层面[3]。问题上印度政府所秉持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双方政治经济关系的前进方向,同时作为中印边境接壤的地域之一,问题能否和平解决对两国边境贸易的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其次,一直以来印度对于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密切关系持谨慎态度,认为中巴两国正常的国家关系会威胁到本国的利益,尽管中巴双方都坚信两国关系的改善对于整个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是相当重要的,并且对两国的经济发展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印度政界反复强调与宣扬“中国”的说法,甚至蔓延到经济与贸易领域,――“中国商品入侵论”这种强烈的怀疑中国商品出口动机,排斥中国商品的言论就是极为明显的例子。这种行为不仅关系到双边安全关系,并且直接影响了双方的正常的贸易行为,损害了两国的经济利益。

此外,印度政府更倾向于“高级政治永远高于低级政治”的安全观,认为战争、结盟、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决策活动的高级政治的作用明显高于涉及对外贸易与投资、环保、旅等次要性问题的决策活动的低级政治,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印度对外经贸关系的深化[4]。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冷战结束,很明显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全球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平和发展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然而印度继续秉持这种“高级政治永远高于低级政治”的安全观与世界发展的主流相悖。在经贸往来中,印度将因政治外交优先而影响印度的经济发展,导致其损失大量的经济资源,并危害到正常对外经贸关系的建立,错失技术合作和经济发展的宝贵时机。

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印双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不断前进,友好往来日渐频繁,但是如果印度不进一步转变国家安全观念,不积极解决中印两国间存在的问题,没有一个睦邻友好的双边关系作为保障,两国间贸易和经济关系就不会充分、健康的发展。

2.2 经济因素

制约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的经济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2.2.1 印度的内向型经济政策

自独立以来,印度奉行内向型经济发展和外贸战略。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政府推行了经济改革,这次改革的要义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化”,印度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体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总体上看印度的外贸体制格局变化并不明显,外贸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突出。印度仍通过提高关税、设立各种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厂商。这种做法不但直接导致印度对外贸易额下降从而见少社会的净福利,还削弱了印度本国厂商的竞争力,使印度厂商发展前景有限。

2.2.2 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印度为了发展出口限制进口,采取了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其贸易保护程度在全球开放经济体中位列前茅。印度对于工业制成品的平均关税达到了将近30%,再加上对于进口的一系列额外费用,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性措施等等。印度频繁采用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以反倾销为例,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在发展中国家里位列第一。2005年以来,在印度对华做出反倾销终裁的14起案件中,没有中国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待遇。正是由于印度国内的这些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才使其对中国采取了多次反倾销调查,从而使中国面临对印出口困难的局面[5]。

中国商务部统计的数据显示,2009年前3季度,印度对中国产品发起23起贸易调查。1月,印度对原产于中国的子午线轮胎裁定征收反倾销税;1月8日和12日,印度又相继对原产于中国的玻璃纤维和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

当然,造成这种局面可能与两国贸易中中方的贸易顺差快速增长有关,大量的顺差引起了印方的强烈反响,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已成为制约中印贸易发展的一大瓶颈。

2.2.3 中印宏观经济的竞争

首先,中国与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情况类似。中印两国都有很重的人口负担,而且发展的起点都不高,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些类似。两国都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本国工业发展的问题。因此两国同时将发达国家列为贸易的首要发展对象,却忽略了中印间的经贸往来这种情况并不奇怪。

其次,出口商品类型相近。中印双方都在实践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由于两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发挥自己在劳动力上的绝对优势,作为世界工厂通过低价策略进入国际市场,因此两国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由此而引发的竞争不可避免。在建设工程项目上,虽然中印两国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但是两国许多适用技术和工程项目都很受欢迎,在两国拓展市场的过程中,有竞争而引发的摩擦必将日益显现出来。

3.中印贸易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中印贸易规模和总量偏小

在中印贸易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印双边的贸易规模并不大,与中国的其他贸易伙伴相比,中印的贸易额仍处在低水平徘徊阶段,如前面的表1所示。与中国的其他几个主要贸易伙伴相比,中印贸易的规模仍然较小,印度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仍处在相对落后的位置上。根据UNComtrade统计数据,2009年中印的贸易总额(433.808亿美元)仅是中国和美国贸易总额(2990.501亿美元)的14.51%,中国与日本贸易总额(2288.485亿美元)的18.96%。这与两个最重要的亚洲邻国和世界最大的发展国家的身份似乎不太相称。

3.2 中印双边贸易波动性大、均衡性差

对于中印两国贸易差额单独做折线图,见图3。我们可以发现从1992年到2002年中印两国易差额波动较小,而且基本处于贸易平衡的状态,2003年至2005年印度对中国出超,不过差额较小,维持在10亿美元左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的经贸新闻数据,笔者了解到此顺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SARS及其它因素,该报道同时称,由于在中国一些市民为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对摩托车的需求快速膨胀,需求增长了近350%,另外由于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建造运动场所将花费了320亿美元,使得印度向中国的钢铁出口进一步增加。

从两国贸易差额图(图3)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到从2006年开始,印度对华贸易出现逆差。此后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规模持续扩大,呈大幅上升趋势。截止到2009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为159.523亿美元。从近几年印度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是印度对外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国,如2009年印度进口总额2664.016亿美元,出口总额1767.650亿美元,贸易逆差896.365,来自中国的贸易逆差就为159.523,占了17.797%。

此外,根据图4我们也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中印两国进出口贸易的变化趋势,双边贸易总额的增长很快,并且两国出口额都在不断上涨。相邻两年立柱高度差扩大反映出两国贸易总额的增速的不断提升。

3.3 中国厂商自身的问题

在中印贸易当中,中国厂商自身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我国仍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要出口产品,例如纺织品、服装、机电产品等。产品缺乏差异性,大量工厂参与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内部竞争非常激烈,我国厂商在国际市场相互压价,以此来争取订单的行为既损害了我国厂商的利益,也引起印度的反倾销调查,更增加了出口的难度。

参考文献:

[1]齐玮.印度对外贸易现状与中印经贸关系分析[J].北方经贸,2009(7).

[2]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comtrade.省略/db/.

[3]袁涛.中印产业内贸易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4]杜丽莉.中印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D].湖北大学,2008.

[5]文清.中印贸易摩擦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0(15).

作者简介:

进出口贸易相关问题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 进出口 银行

1 国际贸易融资的概述

国际贸易融资以国际贸易为服务对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完善,国际贸易要求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我国近几年来随着外贸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而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融资重点往往放在各种常见的贸易融资操作流程和贸易风险、贸易欺诈等等表面的问题上,并未根据我的基本国情和相关银行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国际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并且依据客观分析去确定融资对策,不断提升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

作为一项银行对进出口商提供的和进出口有关的融资活动,首先它具有综合性效益,收益率高,利润丰厚,是现代银行有效运作资金的理想方式之一;另外它也有效的解决了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提高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同时作为国家贸易传统意义而言国际贸易融资在广义上是指外汇银行对进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所有融资活动,即狭义的常规贸易融资,也包括在此基础上的创新;狭义而言,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外汇银行在为进出口商办理汇款和信托的结算业务时,对进出口企业提供的与结算相关的融资便利,其基本方式包括出口项下的打包放款、押汇、票据贴现,进口项下的押汇、信托收据、提货担保等等。

2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

由于贸易融资涉及多方面的风险,并且我国的银行在外汇业务相关处理程序上比较落后,而且国家本身也缺乏相关的健全的风险监控机制,所以造成了银行对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此外,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方式简单,不同于发达国家繁多的贸易融资方式,在我国,就实际应用而言,各银行的业务范围以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为主,主要是信用证结算和融资相结合为主,而对于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等复杂的业务涉及范围有限;其次是我国国际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这源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结构体制,我国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往往成为资金的主要投入方向,这就意味着,非国有体制的企业则相应的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支持,无法进一步完成企业的国际化转型。另外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与国际惯例存在一定差距,这和我国从事国际贸易融资的时间相对较短有关。同样的我国的进出口企业作为国际贸易融资的一方,也同样面临风险缺乏有效防范,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缺乏等等问题。

作为政府方面,一方面我国并未形成相对完善的国际贸易融资法律环境,而且,我国的进出口信贷体系并不完善。这都是我国当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3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中应克服的问题

3.1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机制

面对日趋复杂与国际化的国际贸易融资,考虑当前世界政治与经济环境,我国必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主要是为了紧跟国际形势发展,收集处理风险信息,建立部级别的风险信息中心,完善风险信息机制,即时公布信息,以作为银行和企业的参考标准,防范于未然。

3.2 不断创新改革融资手段

由于我国当前融资形式单一,业务素质落后,所以根本无法满足国际贸易融资的需求。因此,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根据我国国情不断拓展业务,提出符合市场要求的融资方案,扩大保付、福费廷等国际主流业务,以满足企业的融资要求,推动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

3.3完善管理制度,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业务人才

由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多方面的风险,所以我们必须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全过程实施严格的监管。要切实调查相关单位的资信状态、企业经营能力、盈利状况等等,同时也要严格审查开证申请方,实行贷后监督跟踪调查等等,以便及时作出决策降低金融风险。与此同时,我国应建立相关体制培养通晓国际惯例,熟悉技术操作,精通信贷业务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从而全面提高贸易融资管理队伍的水平,增强业务能力和风险意识。

3.4 健全法律体制

由于我国在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无法满足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需求,这会让本来就存在很大金融风险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无法可依,会加剧风险的不可控性,同时阻碍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有关途径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加快与国际惯例和通行的做法接轨,从而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业务操作方案,依靠法律来为我们顺利开展贸易融资业务保驾护航,利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地保障银行和企业的利益,降低融资风险系数。

3.5合理利用科技手段,建立专业商务平台

我们在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时,建立并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平台,这是社会经济与科技进步发展的趋势。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尝试为贸易商、销售商、物流公司等搭建一个共享的信息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详尽、及时的收付款信息,方便客户的管理工作。同时也可以大大节约时间与资金成本,也规范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操作,一方面节约了时间和资金成本,另一方面也规避了金融风险,并且可以实时更新与交流经济信息。

4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业务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健全,缩小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随着国际贸易业务的迅猛发展,进出口企业和银行对贸易融资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我们要结合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国际形势不断完成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变革。(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姜学军.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东北财大博士学位论文.2003.

[2] 周海平.国际金融与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3).

[3] 关平安.国际商务新操作.中信出版社.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