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

经济建设职能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政府;管理职能;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34-01

一、晋江农村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

晋江市位于我国福建省,属于福建省下辖县级市,它是福建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市,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县市之一。其经济实力之强令人刮目相看,连续十八年都是位居八闽县级之手。总收入达1000多亿元。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到2015年底,晋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经发展到368个,组织成员大约有15万人,计划占晋江农村人口的一般数量。在2015年,仅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有100多个,总出资额大约达70亿元。这些农业经济合租组织涵盖范围非常广,如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加工及运输等农村各产业。

二、晋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晋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不难发现由于农民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比较慢,还没有充分意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对这个组织的理解相对比较狭隘。没有意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能够帮助农民的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进行产业化经营。甚至有的人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一种市场垄断,属于计划经济。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容。还有由于曾经的农村合作社运动的失败,使农民从内心产生了恐惧和障碍。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之后,会形成利益团体,影响基层政府的稳定和管理。这些思想上的狭隘,导致农民对于参与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热情不够,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工作止步不前。因此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组织的良好发展,首要问题就要在思想意识上改变农民的想法,解除他们的误解,使他们明白建设农村经济合作发展是对他们有益处的事情。

2.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保护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落实。至今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条例来保护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样就会指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缺乏一个良好的法律运营环境。一旦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或者矛盾,都无法依靠相关的法律政策来进行自我保护。更由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政府也无法行之有效的进行约束和管理,更无法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在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方面,我国的法律还是一片空白,这也导致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注册登记的状况比较混乱,根据对晋江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登记状况的调查来看,在工商、民政、农业部门注册登记的都有。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中的政府管理职能的有效应用

1.政府要引导农民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在新时代的迅速发展下,改革创新发展后出来的新生事物。它的作用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为了引导农民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首先就要先让每个干部群众明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创建对于农民的利处,而村干部则是是农民的领头羊,只有他们意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之后,才会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农民大力宣传,解除农民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误解,使每个农民都意识到农村经济组织可以给自身带来的益处。其次还可以在已经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地方,举行试宣传示范的方法,让农民亲自看到参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好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广大农民眼见为真后,对于参与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会提高。

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社会,一切事情都要做到有法可依,所以政府做好法规建设,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是政府各行政部门应尽的职责。因此国家在此基础上,应该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然后根据本国国情,尽早制定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法律,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法律环境下健康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地方政府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还未出台时,可以先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促进、规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条例和章程,保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有序性。

3.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由于起步比较晚,在组织规模、资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为了保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良好的发展,一定要加大扶持的力度。首先在工商登记和产品销售等方面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在资金方面,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扶持其健康发展。还可以根据每年本地区的财政收入状况,安排一定的数额实行低息贷款。三是在税收方面,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般都是属于非盈利性的组织机构,所以在地方税允许的范围之内,政府可以进行税费优惠政策或者说在一定期限或者范围内免收税费,保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运行。四是要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在帮助农民进行农业产品生产的条件下,设立风险防范金,一旦农业生产出现问题,农民无法从农产品中获得经济收入或者遭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时,可以给予一定资金补贴。

四、结论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民自主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建立极大的维护了农民权益,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因此为了其良好发展,需要政府发挥管理职能进行扶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金丽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中的政府管理职能[J].宏观经济管理,2007,No.28206:52-54.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第2篇

一、争取部门协作,开辟培训资源

在科学进步、技术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依赖新的科技成果,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生产力进步的客观要求,各类的短期技术培训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职业教育学校服务于社会的职业业务内容。我校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各专业教师50余名,校舍建设13000多平方米,无疑有着较高的技术培训能力,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社会,我校积极争取与县内有关部门合作,挖掘培训资源,争取培训项目,力争更多、更好地为县域积极发展做贡献。在争取部门培训资源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采取的是挂单申请,就是向县内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局、农业局、经济局、工业开发区管委会等常年招工和有培训任务部门递交申请培训任务的申请书,请求这些部门把培训工作交给我们学校,并在我们学校开展培训。其次,我们采取上门申请,就是通过上述部门打听、了解到哪个部门有临时性的培训任务,我们就主动上门,介绍我校的培训能力和条件,承诺培训质量,争取完成他们的培训任务。第三是迂回申请,就是在打听到哪一部门有培训任务,又不肯把培训任务交给我校的情况下,主动向他提供师资、校舍和设施、设备等帮助,先建立友好的协作关系,在共同培训中让有关部门认识我们的能力和诚意,最后达到对方将培训项目交给我们的目的。经过努力,几年来我们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先后与农业局合作完成了5600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和500人的李兆基百万农民温暖工程培训;与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春风工程”培训和500人的低保家庭子女就业培训;与安全监察局合作完成了4000余人的在岗职工安全生产条例培训;与经济局、开发管委会及部分企业完成了2200人的岗前生产技术培训;与就业局完成了2400人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技术培训和3000人的出国劳务人员培训;与科技局、农业局、畜牧局等部门合作完成了送科技下乡的367场科技讲座,培训农民和梅花鹿的等畜牧养殖人员达52630人次。今年除还将继续开展上述培训工作外,还要完成分别与民政局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完成1000多人的退役士兵就业技能培训任务和500多人的创业培训任务。我校通过培训,向社会展示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县内各部门的认可,现在许多单位在招工、培训的工作中,都主动来校请求援助,有的单位为了加强和学校的联系,县民政局将东丰县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设在了我校,派人长期住校,使培训工作的开展更加稳固和长久。县人力和社会保障局把劳动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中心也建到了我校,县安全生产监察局将安全生产培训基地设在我校。

二、健全培训机制,规范培训行为

为更好地开展学校的短期培训工作,我校设置了培训办公室,专门负责培训工作,结合几年来开展培训工作的实际,学校为就业办公室确定的工作职能是了解培训工作形势;掌握培训工作信息;争取培训项目;招收培训学员;制订培训工作的规划方案;从事培训教材、师资、学员和过程管理;健全培训档案;安置培训就是就业,跟踪结业就是学员服务等等。学校有一名副校长专门负责培训工作,对培训工作实施检查和评估。招生培训办公室人员也都是从教师中选拔的敬业精力强、工作效率高、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的人员担任,他们分工明确、责任清楚、配合密切,为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基础保证。

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培训办公室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订了一系列的培训工作制度,把培训工作从人员来源、培训过程、考核、结业到推荐上岗都进行了规范,在培训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培训制度开展培训,保证了培训质量。如在我校承担县安全监察局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例的培训工作时,一家企业的老板害怕影响生产,要求我校培训办缩短课时,草草了事,我校工作人员耐心地向他宣传了上级有关要求和安全培训的意义,并陈述了擅自压缩授课会受到学校处分的规定,使该老板对安全培训有了正确认识,愉快地配合学校,要求职员认真学习,圆满完成了安全培训任务。

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如实反映学员培训成绩是我校规范培训行为的又一重要方法。我校为员工建立了《学员培训登记表》在培训中如实记录学员的出席、表现和学习成绩,在培训结束时由培训教师和培训办工作人员综合评出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结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涉及学校推荐就业的,我们将结业等级作为参考,涉及部门委托培训的,我们也如实将结果呈报给单位,作为单位用人的参考,通过这一举措,有效地约束了学员的培训行为,保证了培训的顺利开展。

几年来,正是由于学校不断完善就业办公室的职能,健全培训的规章制度,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培训,使我校的培训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如在“阳光工程”培训中,许多培训机构由于对人员身份确认不实,出现了套取国家培训资金的现象,受到了相应处分,而我校在历次国家和省相关部门的检查中,都是县里推荐的单位,每次迎检都受到领导的好评。另外,规范培训也保障了培训工作的安全,虽然几年来我校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但却从没出现过安全事故,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认可。

三、培训师资,建设基地,全面提升培训能力

为提高学校教学和培训的质量,使学校教学和培训的内容更加适合县域经济的生产和经营实际,几年来,学校除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先后招聘和调入了23名职业师资院校毕业的各专业青年教师,还通过培训和下企业锻炼、到农村参加实际生产等途径增强教师的职业教学能力,改善教师的结构配备,不断提高我校的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开始我校为提高培训学员的技能,从相关单位聘请高级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几年来,我校先后从后勤部安装大队聘请了10余名教师对我校教师进行农业指导,并协助我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这些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弥补了我校开展培训初级的专业师资不足和学校教师技能操作的欠缺,为我校打开培训工作局面做了应有的贡献。近三四年,我校又把送学校年轻教师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作为提高教师技能的主要途径,学校先后派出7人参加国家教育部举办的计算机、装潢、建筑、机械加工、焊接等5个专业培训;25人次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计算机、机加、焊接、农业、烹饪、商务电子等方面技术的培训,6人参加省安全厅举办的安全生产监察培训;2人参加省人力和社会保障厅的创业讲师培训班。学校规定,凡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在培训结业时拿到技术等级证书,而且还要回校向全体教师汇报培训的收获和心得,当众演示学到的技能,并能够担任所培训科目的技能教学才属培训合格,发给学校双师型教师津贴。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参加企业生产劳动,拜师学艺,是我校提高教师生产技能的第三种途径。几年来,我校先后派出机械加工、焊接、农学、畜牧、装潢和学前教育的专业教师20 余名,分别到工厂、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养殖厂、装修公司和专业文艺团体去,参与一线企事业的生产和经营,学习工人师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教师们到企事业单位后任师傅、学手艺和企事业单位员工一样顶岗工作,即学习了专业技能也了解了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希望和要求,回校后既能从事教学,还能从事职业指导,达到了技术和教育能力的双丰收。校内的“师带徒”是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培训能力的第四种主要途径,刚招聘入校的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职业技能,学校就做了委派职业技能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徒弟的规定,师带徒的基础时间是一学期,两学期过后青年徒弟要做汇报演示课,演示课合格了,师徒共同受奖励,出徒独立上课,演示课不合格,继续师带徒,直到合格为止。为了推动教师学习技能,学校还推出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在我校既能教授理论课又能教授技能课的“双师型”教师,享受一定数额的“双师型”教师津贴;寒暑假可以正常休息或到外地名牌职业院校参观学习,参与培训工作时可以优先选择经济效益好的培训项目等等,这些措施调动了我校教师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改善了我校教师的结构配备,使我校有了越来越强的教学和培训师资队伍。

为了提高学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能力,学校还开源节流,努力争取外援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兴建实训实习基地。通过我校积极争取,劳动局一次给我校购买了价值80万元的数控和普通车床,民政局今年也将投资。经过学校的努力,改善了办学条件,创设了良好的职业教育育人环境,也给学校培训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参加我校培训的学员基本上都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为他们上岗就业和劳动致富提供了可靠的技能技术支持。

四、提供就业跟踪服务保障培训效果

为使培训工作进行得扎实有效,我校充分发挥校企联办的就业资源,为培训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推荐培训结业人员山岗就业,切庭子女的就业脱贫。几年来,我校向大连日本电产、大连海尔、大连阿尔派、大连斯达电子、烟台富士康、长春冠迪机械、长春实验机械、大连港务局、北京北辰集团、北京全聚德餐饮集团等大型企业和东丰鑫达铸造集团,东丰诚毅机械等输送各专业结业人员8700余人,学校为了保证学员稳定的就业,在确定培训项目之初就着手为学员联系就业单位,考察就业单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代表学员与企业谈妥工资待遇和劳动福利等问题,然后带着企业的招聘简章和就业合同到各乡镇招收学员,本着双方愿意的原则吧合乎企业用人条件的人员招收入校学校,培训合格后再由我校培训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护送到企业就业。由于我校能够真正体恤就业学员的困难,用心选择学员就业企业,并代表学员帮助学员处理与企业的劳动纠纷,切实解决了学员在就业过程中的许多难题,基本实现了学员的稳定就业,80%以上的学员都能够在学校推荐的企业工作一年以上。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第3篇

一、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税收组织收入职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物质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全县地税部门始终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的原则,实现了地税收入的稳步增长。19*年-20*年全县地税系统税收收入累积达到8.77亿元,以年均21.9%的速度高速增长。20*年全县地税总收入达到1.708亿元,同比增收4386万元,同比增长34.2%,地税收入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0.8%,地方税收收入增幅超过全县GDP增长速度10%高出19.6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的连年超额完成为支持全县经济建设,保证稳定,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充足的财力保障。

(二)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发挥直接调节作用

国家的税收政策体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投资方向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有利于建立促进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面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全县地税系统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积极搞好经济税收比对分析,认真研究运用税收政策拓宽税基,壮大财力,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合理的税收政策的调整,不仅拓宽了税基,调节了经济,而且对促进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认真地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地税局出台的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高营业税起征点、福利企业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了纳税人负担,培育了后续税源。

(三)加强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税收调控职能

一是因地制宜研究税源管理新途径。税收征管始终是潜在经济税源转化为现实税收的基础和前提,加强税收征管和提高纳税人自觉纳税的遵从度,又是实现税收收入超税基增长的主观动因。近年来,全县地税系统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狠抓征管基础工作,加强税源管理,大力清理欠税,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堵漏增收,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增加了地方的财政收入。二是优化纳税服务,把优化服务体现到依法治税之中,最大限度地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近年来,全县地税系统正在推行网上申报、“税银一体化”;实行约谈制度,推行纳税信用等级管理,加大对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局长接待日制度,认真落实文明办税“六公开”,大力推行“阳光作业”,推行“一窗式”管理,“一站式”、“温馨导税”和规范化礼仪服务,受到纳税人的普遍欢迎,使纳税人能够积极履行纳税义务。

二、当前地方税收职能作用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源结构不合理

税收来源于经济,税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从地税收入的视角来审视分析当前进贤县地方经济税收状况,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我县从近几年开始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以及2005年开展文明、花园城市创建,进行了大量的基本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拉动了建筑业的飞速增长,而之后我县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期,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逐年减少。随着近几年房地产业的急速增温,拉动了第三产业的飞速增长,使得全县整体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从20*年税收收入分产业情况来看,制造业税收入库1201万元,但所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仅占7%;建筑业税收入库6439万元,但所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却占37.7%;金融保险业税收入库830万元,所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占4.8%;房地产业税收入4*4万元,所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占29%,邮电通信业税收入库791万元,占税收总额的4.6%,商业税收入库331万元,占税收总额2%,服务业(包括饮食业)税收入库1282万元,占税收总额的7.5%,其他税收入库1262万元,占税收总额7.4%。

从以上我县地方税收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数据可以看出20*年以来我县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所占比重很大,达到全年税收总额的66.7%,而制造业税收却只占7%,服务业税收也逐年增长,达到税收总额的7.5%,商业税收所占比重不大,仅达到税收总额的2%,税源结构不合理、缺乏有力及稳定的税源增长点仍将继续困扰我县的地方税收工作。

(二)一些税收征管措施还不适宜经济发展要求,削弱了税收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征管手段落后。尽管近年来税务系统不断加大对计算机硬件的投入,实现了从纳税登记、税款征收到税款划解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但目前税源的管理工作基本上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许多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导致对税源的发展状况不能运用大量的信息数据库进行调研、预测、分析和监控。

(三)税收执法环境不够协调,影响了税收调控功能的发挥

在税收调控过程中,一方面,一些政府相关部门配合还不够默契,涉税信息的共享度比较低,影响了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一些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意识不够强,税收法制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偷逃骗税现象客观存在。

三、如何发挥地方税收职能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牢固树立经济税收观,推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经济与税收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经济税收观,充分发挥地方税收的职能作用,积极支持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的税收基数中,含有不少特殊因素,在此基础上按一定比例确定税收收入计划,难免使税收收入计划与经济增长之间发生脱节。因而,在处理税收与经济的关系,评估各乡镇税收规模与征管绩效差异时,要遵循“经济-税源-税收”的思路,税收分析不仅要关注收入总量增减变化,更要分析各税种收入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关系,分析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变化的原因,要切实转变以往将GDP总量、增速与地方税收规模、增幅简单挂钩的思维方式。要逐步创造条件,根据税收与GDP的内在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分析和预测模型,对税收收入进行科学预测,按照经济规律和税收法规征税,确保税收持续、稳定、合理地增长,实现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二)优化经济结构,培植壮大税源

要充分认识税源经济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支撑。积极涵养税源,逐步建立新老税源交替,大小税源并举,支柱税源多元化的多层次地方税源体系,是确保税收与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财源建设的实质是发展经济,它体现了经济发展与增强财政实力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有机结合。新财税体系,对中央与地方税作了明确划分,财力分配关系更加明确,今后的格局是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快结构协调,运行质量高,哪个地方财力就多。因此,我们要树立“围绕经济抓税收,围绕税收促经济”的大税收观念,把发展经济培植税源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税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1、应着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摆脱只依托烟花、医疗器械、钢结构等行业,这种靠资源累积滚动的增长方式不是一个地区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资源转换、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路子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之路。

2、继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围绕发展烟花、医疗器械、钢结构、文化产业及其深加工产品一体化特色经济,进一步做大优势企业,做强烟花、医疗器械、建材、钢结构、文化产业五个优势产业集群,拓宽发展领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由于地方税收与第三产业相关度最高,因此第三产业权重越高,越有利与地方税收增长。近年来我县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也反映出第三产业的优势,因此现阶段我县的产业结构是有利于地方税收发展的。为此,应围绕构建“新城区”服务中心,加大对轻工业、房地产、服务业等非资源型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发展新兴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实现非资源型产业规模化,这样必将会加快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地方税收的增长比例会逐年增加。

(三)强化税收政策支持,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1、由于废铜是可再生的资源,因此,管好、用好废铜资源也是我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要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其次还应调整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政策,在企业所得税政策中按政策规定调增计税工资成本,认真落实福利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对废铜冶炼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提高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近年我县房地产行业市场火爆,价格不断盘升,利润大但税负较轻,应适度的调高该行业的税负,对增加财政收入及给房价降温都会起到溢滞的作用。

3、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进贤县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是一个重要的中坚力量,属于税源培植的重要方面。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蓄积经济增长后劲,税收政策应起到主要引导作用。比如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取消按国家银行贷款利率标准列支利息的限制,对不违反现行法规的融资利息支出,应按实准予税前扣除;对投资者提供技术的收入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允许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进行选择,避免重复征税。通过税收政策调控,引导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四)加强税源管理,实现县域税收与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是完善税收计划管理办法,建立县域地税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实现县域税收与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要坚持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工作方针,科学下达税收计划,达到营造环境、涵养税源的目的。

二是以税收信息化为依托,逐步实现全面税源监控。税源监控是对税收来源状况、发展及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是做好税收预测、提高均衡入库水平的前提。要按照“总体规划、集中数据、方便查询、全面监控”的原则,在新的征管软件系统平台上,依托税务系统计算机广域网,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集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为一体的,功能齐全、传输及时、反应迅速、监控严密、安全稳定的税源实时监控体系,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资金运用、财务核算等环节的情况。同时,要建立重点税源监控分析系统,通过对各类重点税源户的生产经营与税收征收情况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征收、管理、稽查等环节进行有效监督。要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纳税能力估算,研究各产业、各行业的重点税源企业收入规模与相关的国内生产总值、行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实现利润等经济指标的关系,分析测算各产业、各行业重点税源企业提供税收收入的能力和税负状况,适时监控重点税源企业收入增减变化情况,为实施精细化税源管理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

三是进一步实行简政放权,规范税收管理权限。我们要拓宽地税工作新思路,实现地税工作重心向税收征管、向基层转移,以继续深化征管改革为运行平台,进一步规范税收管理权限,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促进县域经济和税收的良性互动发展。

(五)打好“服务牌”,全力优化税收环境

1、用足用活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涵养税源,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首先,要认真疏理新办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同时抓好纳税辅导,让纳税人不但了解政策,而且要用足政策;要强化对税收优惠政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保证基层地税机关不折不扣地将优惠政策执行到位,决不允许因税收任务而不执行或不及时落实已有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强执法检查,防止税收优惠政策的滥用。

2、扎实做好组织收入工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财力支持。地税机关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江西地税工作理念,依法治税,应收尽收,扎实做好组织收入工作。一方面要全面加强税源变化的动态监控,建立起相应的监控机制,及时把潜在的税源转化为现实的税收收入;另一方面要努力挖掘税收新的增长点,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征管,加强地方小税种征管,同时,继续推进工会经费、残疾人保障金、防洪保安资金的征缴,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第4篇

一、工商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实践

近年来。为适应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变化,山东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全省各级工商机关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与党委、政府同向思考、同步决策,广泛实施“红盾帮扶”工作,通过多种措施,有力支持了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两大经济区发展壮大。

(一)政策推动。自2003年以来,省局适时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促进全省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振兴服务业,以及降低门槛、简政放权、提速提效等几十项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工商部门的职能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更加积极主动谋划服务发展措施,在对近几年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关于保增长、扩内需、促发展的36条意见,对重大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全程服务、支持企业二三产业分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助企解困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政策出台之密集,支持力度之大,是近几年少有的。同时,在认真贯彻省局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市、县级工商机关也因地制宜,制定了多项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广泛宣传,认真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期,滨州市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市各部门中率先制定出台了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30条意见,重点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促进全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加大了政策帮扶力度,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日照市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打造“日照电子商务示范城”的目标。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全市电子商务企业迅速发展。

(二)探索创新。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引导企业注册商标,扶持企业争创著名和驰名商标。两大经济区的工商局都积极主动地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商标工作的支持,成立了由工商局等部门组成的商标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将商标发展工作纳入政府考核范围,加大对驰(著)名商标的政策扶持和奖励力度。整合工商部门的融资手段和职能,运用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权质押和向金融机构推荐诚信企业等多种手段,积极破解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青岛市局提请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商标权质押贷款规定,在全省率先研发动产抵押网上登记系统。省局开发并推广了产业集群查询系统,各地积极开展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分析工作,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加强与市场主体的联系沟通,根据省局统一部署,2009年2-3月、2010年1―2月,各地工商机关开展了面向市场主体、政府有关部门的“大走访”和“大回访”活动。起到了服务发展、锤炼队伍的良好作用,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坚持开展企业登记窗口规范化建设,围绕规范服务、提高效率、优化环境的目标,推行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首办责任制、AB角制、企业登记疑难问题请示制、注册局(科、处)长带班制等制度,推行服务质量电子评价系统,目前全省工商系统201个县级以上工商局已全部建立了规范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登记大厅,有135个进驻当地政府审批大厅;13个市在登记窗口建立了窗口服务电子评价系统。简化登记和年检程序,全面实行“一审一核”制登记程序,推行“一网、一表、一次”式年检,在全国工商系统率先全面推行网上年检,目前网检率达100%。威海市局不断扩大“一审核准”范围,试行了“企业注册官制度”,将登记权限大幅下放分局和工商所。青岛市和潍坊市局共同签署了青潍工商一体化合作备忘录等合作协议,为两市企业联动发展搭建了平台。东营市局发挥信息化优势,建立“移动工商所”,延伸了服务领域。

(三)健全机制。建立市场监管长效机制,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单位实行网格监管和区域监管责任制的做法,以“经济户口”信息为基础,建立了以县级局、企业注册局、工商所及网格责任为层级的网格监管制度,做到“网中有格、格内有责,责任到人、监管到位”。推行了食品安全监管“四项制度”,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的可追溯;烟台市局实施了“一票通行”制度,将监管重心由以往的食品零售商前移到食品批发商。在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无传销社区(村)”创建活动,有效减少了传销活动的生存空间。针对治理商业贿赂、商标侵权、虚假广告、无照经营等重点、热点问题,探索完善监管机制,创造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不断改革、完善监管执法体制机制,坚持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经营者利益相统一,法律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相统一,行政执法、普法宣传、指导帮扶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推进行政执法工作改革,组织实行“小局大所”改革、集中执法改革、协作执法改革,创新推行行政指导制、统一掌控制、案件主办制、合理裁量制、案后回访制等五项重要制度。

(四)协会服务。注重发挥所属各级协会的作用,积极帮助会员企业借贷、担保,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展“消费者满意单位”“百强私营企业”评选活动,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发挥熟悉企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开展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积极搭建高层管理者交流平台,为会员输送管理知识和社会资本。协助企业开展人才招聘活动,积极开展以会员创业促社会就业活动,解决企业缺乏人才支持的问题。积极探索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建设,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企业信用与社会责任协会,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主题教育、“山东最佳企业公民”评选等活动,培育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典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制约工商部门提升服务两大经济区建设的主要因素

尽管工商部门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也有些因素制约着工商部门服务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商部门服务两大经济区建设的效能和水平,主要表现在:

(一)干部队伍特别是基层干部队伍的服务发展能力有待提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两大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对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掌握不准,对相关专业知识特别是企业管理知识、新领域知识学习不够,服务发展与市场主体需求脱节等问题。

(二)市、县两级工商机关简政放权的空间已很小。多年来各级工商机关坚持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而目前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对工商

部门的意见、建议仍然多集中在放宽市场主体准人等方面,但各级工商机关在权限划分、职责履行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因此,市、县级工商机关出台类似降低门槛、提高效率等方面帮扶措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

(三)现代技术装备的支撑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一方面,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市场业态多样化、营销方式现代化、市场违法行为日趋高科技化,对监管执法特别是广告监测、网络交易监管、食品安全抽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多年来工商机关的服务举措停留在“降低门槛、简政放权、上门服务”等层面上,依托网络提供较高层面的服务能力较低,而这些又对T商机关的硬件装备、信息化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现行经费保障体制和机构编制建设对工商部门履职到位有一定影响。“两费”停征后,省局积极争取支持,不断强化经费保障。但目前实行的经费保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基层工商部门仍将执收执罚、收取会员费作为工作重点,制约了履职的进一步到位。同时。近年来沿海部分市对辖区开发区的行政区域进行了调整,使得区域面积、人口及市场主体数量较过去有了成倍增长,但工商部门系统内的机构、编制调整没有相应跟上,现有人员编制数量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五)外部环境对工商工作的干扰。一些地方认为,工商部门做好服务就是少处罚、不处罚,有的地方甚至规定无故不得到企业检查,工商部门的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职责履行受到了制约。部门间监管体制不畅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比如威海市局反映,由于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把握尺度不一,导致全市50%以上的海带生产加工业户不能取得质监部门的许可,因而无法办理营业执照。

三、进一步做好服务两大经济区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方面,在现有的法律、政策制度框架内,争取国家工商总局在企业登记注册、中国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争创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另一方面,加大对市、县两级工商局的赋权、授权力度,特别是对涉及全局性、突破性政策措施的出台,及时提请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执行:对需要省相关职能部门支持、配合的关键措施出台,要商请审批部门共同制定下发。同时,密切关注政策措施执行效果,国家及本地的行业、企业变化情况,不断完善、创新现有的政策措施,确保政策措施真正有效、管用。

(二)拓展职能空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两大经济区建设的科学规划,本着既要抓量的扩张、又要抓质的提升的原则,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推进重点、优势、龙头企业组建集团,兼并重组落后困难企业,鼓励城市企业进入乡村发展:认真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扶持新兴产业由无到有,由小变大;引导外资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研发环节,推动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企业改组和兼并重组;完善帮农助农手段,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尽快出台全省商标战略中长期规划。引导各类市场主体重视商标注册和使用工作;支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两大经济区内的重点产业争创驰(著)名商标,积极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推动全省自主品牌国际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继续帮助企业拓展投融资渠道,重点完善“三押一推”融资手段,探讨债权、市场场地使用权、集合债权融资等新的投、融资方式,并积极参与对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融资担保机构等的研究、支持和规范。

(三)完善服务机制。认真总结“大走访”“大回访”活动,将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做法提炼上升为长期制度并针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市场主体,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建立健全工商部门联系市场主体制度,以达到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问题,引导发展等目的。进一步深化、细化行政指导内容和方式,制定和完善行政指导的内容、措施和制度。完善重大重点建设项目全程服务制度,实行全程服务、跟踪服务、延伸服务,使重大重点项目早登记、早发照。完善信息数据分析制度,尤其要建立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制度,提升数据分析质量。建立工商数据向本级党委、政府报送制度,注重选择有代表性、针对性的数据指标定期报送党委、政府,积极为决策服务。认真总结青潍工商一体化合作经验,借鉴长三角工商一体化建设的做法。探索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两大经济区工商机关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大经济区内工商机关市场主体基础信息互联互通、企业登记注册要件互认、市场监管信息和商品检测信息共认共享、行政执法协作与支援、违法案件协查通报,逐步实现两大经济区工商一体化。

(四)推进监管改革创新。强化信用分类监管,重点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合理划分监管网格,加强基础数据、监管数据的归集。以农资监管、取缔无照经营、食品安全监管、查处虚假违法广告、保护商标专用权等为重点,加强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继续推进以“五制一化”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执法工作改革,提高监管执法效能。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市场经济;职能;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市场的竞争日益趋于激烈,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使企业处于不败之地,这在客观上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从会计的职能和对市场经济的作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会计的职能

(一)反映和监督的职能

这是会计最原始、最基本、最固有的职能,是会计存在的基础,也是会计发挥更多市场职能的基础和前提。会计工作通过记录、确认、核算、报告等环节,用数字来反映经济活动中市场的主体已经产生或完成的经济产量,为市场主体提供系统、全面以及正确的经济信息,为市场主体进行下一步经济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信息支持,使市场主体对于自身的经营活动进行科学有效地规划和管理。会计的监督作用是会计反映职能的延伸,是会计利用预算、检查、分析等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合理性进行检查和控制,使其能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经济活动,使市场经济的主体能够合法、合规、合理地进行市场行为。

(二)分析和评价的职能

会计的另一延伸职能是分析和评价的职能。所谓分析职能是指以财务报告和相关的经济数据为依据,对经济活动中的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果进行分析,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下一步财务管理以及经营策略提供重要的信息,是市场主体调整经营策略,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会计的市场评价职能则是通过对应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市场经济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市场主体的经济风险以及业绩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市场主体下一步的经济行为提供有效预测和判断。

(三)控制和管理的职能

控制和管理的能力是会计延伸职能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财务控制是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使市场主体能够按照特定的方法和程序实现市场经济目标的方法,对经济目标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会计对市场行为的核算过程也是一种市场的管理行为,它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经济数据,为企业带来最直观最全面的经济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其在经济活动中掌握着第一手经济活动信息,利于企业掌握经济动向,规避市场风险,有效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促使企业的壮大和成长。

二、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一)会计核算能有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会计核算又名会计反映,是用货币这个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情况进行最为直观的反映。会计核算不仅能有效反映发生的经济业务,而且也是为了对未来的经济状况进行预测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所以说,会计核算既是企业进行自我管理与调节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力武器。会计核算通常表现为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常规工作,以便让会计主体通过收集上来的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情况进行下一步的管理工作。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正确的会计核算,则完全不能够如实地反映出企业管理是否规范,材料和人工是否过度浪费,产品质量问题是否突出等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况日积月累之后,会让企业随时面临破产倒闭的命运。因此,一个企业要想能够真正提高经济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就必须严格扎实地对会计的基础工作进行管理,使会计的工作职能能在企业管理中得以良好发挥,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会计监督能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所谓会计监督,是依据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对财务计划、单位预算和财经纪律执行的监督和检查。会计监督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是整个会计活动的核心环节,它伴随着会计核算贯穿在企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会计监督具有双重意思,第一,就会计自身而言,要严格执行《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和政策,以身作则、严于职守,对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部门和人员都要一视同仁,不管领导或是普通员工都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和原则来办事。第二,会计不仅要全程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又要在某一经济时期结束时对企业经营成果的核算和处理进行严格检查。会计监督具有监督市场经济活动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作用,可分为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以及政府监督。因此,加强企业会计监督,不仅能保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按照计划和有关政策要求实现经济效益,而且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状况,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的重要条件,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会计诚信是企业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

就经济发展历史而言,诚信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发挥会计对市场的核算、监督等重要职能的职业道德标准,因此,会计诚信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树立良好口碑和得以生存的基础,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会计诚信的培养。加强会计诚信的方法很多,一是加强企业员工的诚信教育,二是提高财会人员的工资待遇,三是加大对违规人员的惩治力度。这些方法都能够让企业会计诚信得以弘扬,从而使企业经济建设得以发展,并实现突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会计是经济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及组成部分,市场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在整个的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固有和延伸职能,使市场主体能按照计划目标,有效地进行风险规避,及时地调整市场策略,达到预期经济目标,实现企业的发展和成长,所以,会计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峰.浅谈企业会计监督[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共财政;中原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促进中部崛起,大力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资源、产业、人才等综合优势,进一步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完善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难点在“三农”上,无论是农村人口,还是粮食产量,中部都是“三分天下有其一”:2003年中部六省农村人口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1/3;粮食产量12,557万吨,占全国的1/3。农村人口多、农业份额大,是中部的基本特征。没有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很难想像会有中部的崛起。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难点在“三农”,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民收入低。2003年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1.3%,不少农民消费仍处于层次不高的生存性消费区间,一部分人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第二,地方财政尤其是粮食主产区财政困难,许多产粮大县同时也是部级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第三,农业基础不够稳固,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比较薄弱。2003年中部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只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5.4%、93.5%和38.9%,人均农业增加值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2%;第四,农村生产力比较落后,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充分,4,000多万富裕劳动力安置、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第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公共财政的目标,更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要求。公共财政要发挥其职能作用,促进中部地区农村的发展。为此,需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中部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目前,中部地区传统农业还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低,农产品综合商品率不足70%,粮食商品率不足50%;中部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中低产田面积大。公共财政支农投资应向中部粮食主产区倾斜,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集中投向粮食主产区,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促进粮食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增加和优化对农业的投入,整合现有农业项目和资金,重点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增加有利于农民增收的补贴,扩大粮食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的标准和规模,增加对农民购买农机、化肥、农药、农膜等直接生产投入要素的补贴;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补贴,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加大对农产品检验服务和农产品市场网络、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资。

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中部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有了相当好的基础。目前,中部地区食品工业包括粮食、畜产品加工和饮料等已占全国食品工业的19%左右。仅河南一个省的粮食年加工能力已达到270亿公斤,占全省全年粮食总产量的63%,创出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知名品牌。但是,中部的农产品加工业相对于沿海发达省份尤其是某些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度已达到70%以上,增值部分一般都是原值的3~5倍,而河南省作为中部农产品加工业搞得比较好的省份,也只有0.5~0.8倍。中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三是促进中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中部农村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向中部城市转移,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努力化人口包袱为经济要素,化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比较收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四是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中部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大中央财政向中部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科技、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帮助中部基层政府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缓解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短缺的局面。比照西部省份,实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倾斜政策,特别是增加对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在中部地区农村实现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加大劳动力培训投资,将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投资由贫困地区扩展到整个中部农村,尽快提高中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

二、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夯实财政增长基础

从内部看,中部崛起的支点有两个:一个是“柱石”――城市群;另一个是“基石”――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联结城乡,对接工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目前,中部县域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80%以上,县域国土面积占90%以上,但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差。2003年中部地区县域GDP平均27.1亿元,仅为东部的45.1%;财政收入中部平均为1亿元,仅为东部的1/3。在工业化道路上,中部地区县域经济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我国从2005年起,按照分税分享,适当向县(市)倾斜的原则调整省以下财政体制;设立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贴息、担保、参股等形式引导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建立发展县域经济激励机制,对财政收入增长快、贡献大的经济强县(市),给予一定奖励;2005年至2007年间,从本级超收中,采取转移支付办法分配到县(市);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扩大县(市)的经济决策权、事务统筹权和社会管理权,激发县级财政活力。

三、公共财政要支持中心城市群做活,中小城市做大做强,小城镇做精做美

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进程缓慢,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是制约中部整体竞争力提升的原因之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最重要的战略途径应当是加快推进中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部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人口和产业的聚集程度明显偏低,目前的城市化率仅有32%。若每年城市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中部要达到目前全国的平均水平至少还需要10年时间,要达到沿海地区的水平则需要的时间更长。而且,中部地区缺少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像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那样的城市群或城市圈。因此,中部地区需要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积极培育若干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使其尽快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撑点和增长点,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依托,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应当重点建设好以武汉为中心的大都市经济圈、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同时,以城市为依托和纽带,通过城市来整合资源、产业、市场和区域,形成强大的中部发展合力,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发挥对农村和周边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等。

四、加大对工业化的支持力度,培育骨干支柱财源

构建“产业群”集聚机制,加速中部工业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地区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单个企业、单个产业之间的竞争,上升为产业群之间的竞争。创造产业群成长的环境,培育和扶植产业群,已经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中部6省工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2个百分点。全国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2%,中部地区只占45%。中部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足,究其原因是中部地区具有全国级竞争优势的产业群严重不足。因此,必须构建涵盖中部6省的集聚工业产业群协调发展机制,围绕各省主导产业,培育和集聚具有部级导向的产业群。考虑中部地区已有的产业基础,中部崛起应以培育能源产业群、冶金产业群、汽车产业群、农业机械及生产资料工业产业群、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群、旅游产业群、物流产业群、商务服务和金融产业群为基础和主导,带动整个区域发展。

从目前中部工业发展的势头来看,构建中部工业产业群集聚机制条件已完全成熟,如食品加工产业群,中部目前在全国食品加工业中占19%左右,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就区域分布来看,郑州、漯河、周口、新乡等城市的肉食加工、小麦加工、速冻食品加工等已经初具规模,如果通过行政协调和市场调节的双向推动,使其形成集聚效应,很有可能成长为具有部级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五、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因各种原因而失去收入来源、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对城乡居民进行强制性的社会保障也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中部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中央要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支持在农村推行基本养老制度、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业保险制度这四项社保制度建设,确保农民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同时,运用公共财政手段,使农民工享受与城市职工一样的住房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城市基本社会保障,消除农民工进城的制度障碍,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通过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土地的基本社保功能,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农业和农区的竞争力,使粮食主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作者单位:洛阳市财经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金人庆.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求是,2006.8.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农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13-02

一、农业高职院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实现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方面,高等学校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社会影响力大小和对社会贡献度的重要指标。同时,社会发展对高校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要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研发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才能实现。在此背景下,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建设、科研队伍培养、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必须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农业高职院校不可回避的现实。由于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快,很多学校存在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差、科技投入经费不足、科研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致使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参与科研项目机会少,科技创新能力弱,服务能力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为了增强农业职业院校的适应性和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以部分涉农高职院校为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为农业高职院校乃至其他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科研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科研意识

有些教师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搞不搞科研不重要,或者认为科研是普通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的事。客观上讲,与普通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相比,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存在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差、课题数量少、课题层次低、科研业绩认可度不高等现实问题,导致一些领导和教师,对科研工作重视度不够,甚至缺乏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消极,很多学校缺乏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开展科研的动力,承担科研项目不主动,很多人只是迫于评职称的压力或攻读学位的硬性要求,才承担课题和开展科研。

2.科研队伍素质不高,科研工作不能持续发展

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教师普遍缺乏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基础与经验,没有经过科研工作的历练。在申报科研项目时往往无从下手,选题随意性大。加之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一面忙于备课上课,一面忙于进修、考试、攻读学位,根本无暇顾及科研。此外,由于学校办学经费不宽裕,允许教师参加科技交流和科研培训的机会不多,因此,教师获得科研信息有限,科研视野相对狭窄,对本领域科技发展热点捕捉不准确,科研选题针对性差。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组建有明确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即便是能参与一些课题或项目,也是临时找几个人凑在一起,项目结束就各奔东西了,这些因素均导科研工作发展缺乏持续性。

3.科研投入不足,制约科研能力的提高

多数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把重心放在教学上,重视教学设施的配置,轻视科研场地和设备的建设,用于科研的经费与教学经费比例失调,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没有专门的科研经费。据统计,目前农业高职院校年科研经费50万元以上的占20%,30万―50万元的占10%,10万―30万元的占20%,不足10万元的占50%。可见,多数农业高职院校存在科研经费紧张的状况。短缺的经费投入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需求相比,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支撑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增强。

4.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利于激发积极性

科研管理机制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和支撑。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起步晚,机构设置简单,管理制度不健全,专职管理人员职数较少;有的院校甚至没有专门从事科研管理的工作人员,更谈不上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由于人手受限,科研职能部门对课题的管理无法达到全面规范管理的要求,对课题只注重立项和结题而忽视过程管理,对论文只追求发表数量而忽视质量要求,对纵向课题只起到公示的作用而忽视对院内科研力量有机的整合,对科研的类型只注重纵向课题而忽视横向课题的承接。对科研业绩的评价和认可机制也不健全、不合理,许多教师的科研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科研动力仅仅来自于评定职称的需要,而不是源自于内心对科技创新的追求。教学的科研积极性难以调动和激发,也很难达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三、提高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对科研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有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对高职院校提出了“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要求。高职院校已占居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理应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 。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表明,一所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关键靠科研和科技服务水平;一个教师的社会影响力,关键靠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都应树立科研强校,引领未来的观念,应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领导应从管理高度突出科研的重要地位,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从科学研究着手驾驭知识,用科研工作的成果丰富或创新教学内容,促进科研和教学相互提高,为推动农业高职院校发展和服务现代农业能力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2.准确定位,量力而行

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应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立足于培养应用型农业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有鲜明的特色,要能发挥农业行业优势,而不应与综合型大学、科研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盲目攀比。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内容要与“三农”相结合,紧紧围绕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中原经济区提出的“三化”协调的目标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推广农业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农业高职院校办学实力。

3.改善科研条件、加大科研投入

科研经费是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除了高职院校本身应保证投入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外,还应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科研任务,也可采取校企结合的方法争取企业科研项目,多途径解决经费问题。高职院校首先要完善院内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科研经费资助机制,扩大科研经费资助的范围,加大科研经费的资助力度。同时,高职院校还应搭建科技平台,为高质量完成科研项目服务建立信息平台,积极为教师提供获取新信息的条件,如开通网络数据库,提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进修机会等;建立科研实施平台,提供必要的科研场所和科研设施与设备,保证科研的正常进行;提供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平台,与企业建立广泛合作,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使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最大。

4.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拓宽项目来源渠道

高职院校由于自身职业教育的属性,普遍与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教师从事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成果的转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来与“三农”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及 时了解“三农”的需求,把最新、最实用的技术和措施送到企业或农民手中。在校园内要构建多主题、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探究氛围,加强学院内外的学术切磋探讨,促进学院与兄弟院校、学术界的联系沟通。

5.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科研工作的管理水平

科研管理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学校应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课题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和推广等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科研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以调动和激励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工作动机,并且不断地提高教师及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推动科研不断创新与发展。这些将对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进修、学习机会。科研管理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熟悉科研管理业务,并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学院要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工作体系,结合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创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办法,做到既有利于工作,又有利于教师开展科研,逐步使科研工作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吕俊峰,袁建平,孙小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5):24-26.

[2] 滕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4):111-112.

[3] 陈家颐.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7,(3):61-64.

[4] 张家寰.高职院校综合办学能力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37.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第8篇

县委组织部发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职能作用小结

县委组织部围绕经济抓组织工作实现党建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县委组织部注重发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研究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为发展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和谐发展。一、在总体思路上,围绕经济工作设计规划。年初以来,在研究全年工作思路时,县委组织部注意紧密结合县委中心工作,按照县委制定的“人人抓经济,全员搞项目”的总体战略,认真进行研究分析,确定工作抓法。部里由几位部长带头,派出五个调查组,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基层,重点围绕如何在发展经济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评价体系等与经济工作紧密相关的课题进行调研,探索新形势下党建与经济的结合点,寻找党建为经济服务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组织部内干部,重点围绕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如何参与经济建设,如何为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等问题展开讨论,使部内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服务中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年工作思路,确定了“党建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思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县域经济上来,从而实现了由重党建到党建经济并重、由被动抓到主动参与、由一般抓到重点抓的转变。

二、在工作运行上,紧扣经济工作推进落实。进一步深化了“支部+协会+科技致富示范工程”的“三位一体”党建工作新模式,把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协会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发挥党组织作用,加强协会建设。本着做大协会、做强产业的指导思想,由乡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创办了专业经济协会,在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协会中,及时建立党组织。今年又规范了6个县直属协会,使全县各类经济协会达到132个。通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使农村专业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在传播科技、发展订单农业、市场研发、物资购销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快了全县产业化进程。二是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深入推进“科技致富示范”工程。按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和推广价值高的“三高”标准,对全县的科技致富示范基地、示范项目及致富大户进行筛选,狠抓了项目整合和提档升级,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充实一批,确立新的示范项目12个。继续开展金牌基地、甲级项目和示范大户的评选活动,在给予相应优惠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示范层次和水平。

三、在政绩评价上,突出经济成果考核兑现。为了准确评价基层班子的工作情况,县委制定了《乡镇工作目标考核实施办法》和《党政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实施办法》,加强对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在考核内容上,突出了经济工作的考核内容。乡镇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畜牧业发展、财政收入、小城镇建设等最能反映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工作项目。县直部门的考核项目,结合本部门业务,主要是招商引资等看得见摸得着、操作性强的工作项目。县委明确规定,对当年未完成工作目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黄牌警告,连续两次黄牌的,进行组织调整;对于超额完成工作目标的,进行表彰奖励。在选人用人时,以工作落实的好坏看干部、用干部,以目标完成的好坏看干部、用干部,以制度执行的好坏看干部、用干部,以群众公论的好坏看干部、用干部。县里成立了工作目标考核领导小组,通过采取动态考核、跟踪问效、考核督办、责任兑现等措施,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抓经济意识进一步加强,党建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主旨得到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突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第9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农业经济建设;政府职能定位

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强调推进农村改革,背后蕴涵着深远的意义。促进农村改革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战略思想。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更多的资金注入农村,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扩大农民消费,扩大内需,通过消费拉动中国经济继续平稳增长。以投资促进消费的宏观调控思路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得以体现。

一、“以人为本”是农村经济建设要旨

“以人为本”回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竟要建设什么的问题,使农民获得“幸福感”、“认同感”、“舒适感”是农村改革的最终目标。

目前,政府依然是农村经济建设最主要的主体,由于农民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出资比例较低,无法形成利益制衡的机制,而面对经济利益和农民利益发生冲突时,基层政府往往会选择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决定而牺牲农民的合法权益。比如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一些项目虽经济效益好但会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甚或严重影响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现实中这种现象屡屡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基层政府没有搞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人民利益和政府利益”的关系,没有弄清农村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如果无法通过利益来制衡各主体的经济行为,那么基层政府在观念上能够清楚的认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核心思想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项目建设至少包括“政府牵头、招商引资;专家论证、评估;农民评议、选择”的三项基本工作,通过制度上的完善来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

越是离农村越近的政府机构其行政性就越强,因为他们是中央政府政策的执行者。面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如何解决好获得资金和使用资金的问题,是解决农村建设中利益协调的关键。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将规划科学、对可持续发展有利、外溢效应大的公共项目给予补助,中央政府根据公共品的预期成本、外溢效应、价格弹性制定匹配率。中央政府应该给予基层政府发展农村经济更大的灵活性,越是基层的政府越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越了解当地农民的需要,通过限定目标而不限定使用用途的转移支付资金可以实现这一政策目标。

经济开发在项目上包括: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开垦荒地、植树造林、装备机械、改进生产技术、发展多种经营等;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建设,生物能源建设,信息化服务建设,改善生产、居住环境,信息化建设等等。这么多的项目的实施必然需要排序,顺次开发,那么基层的政府最了解当地农民的需求以及当地自身政府的资金情况,在不存在寻租的假设条件下,再通过当地群众的民主评议来确定最终的经济开发项目工程,至此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居民多源利益制衡机制得以形成。再通过政府出资、银行融资、私人投资三方面资金的注入,用资金的形式将利益主体转化成农村经济项目的行为主体,使各方各尽其责,相互监督。

三、农村经济开发中各种资金的效果比较

以经济开发为例,分析财政资金、银行借款、私人投资对经济开发项目的影响。包括相关性和显著性两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国家自1988年起开始立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里和确定的区域内,为全面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地区农业经济而进行的综合性生产建设活动)。

从资金来源上看,从1988—2005年,政府财政资金占50%以上,个人出资占32%,银行贷款占13%左右;从投资规模上,中央资金占历年转移支付的1%左右;从增长速度上看,自2000以来中央政府财政资金的增加速度也是最快的,平均值是14%,私人投资和银行借款的增速是9%;从各项资金的线性关系来看,财政资金和前一期的私人投资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也就是说,私人投资的加大引起政府不断的投入财政资金进行农业经济开发。 转贴于

农业综合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对生产资料和生产形式上的改进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资金投向上看分为两大类,即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具体包括,改造中低产田、生态综合治理、草原(场)、建设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开垦宜农荒地等。

引用如下模型: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 = AKαLβ

那么不同来源的K 可以将方程引申成

Y = AK1αK2β K3χK4δ

方程同时取对数

log Y = α log K1 + β log K2 + χ log K3 + δlog K4

模型可以引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本形式

log Y = α log K1 + β log K2 + χ log K3 + δ log K4

其中K1为中央财政资金:指中央财政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基本上来源于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属于专项转移支付的范畴;K2为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指地方各级财政按照一定比例与中央财政资金配套投入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其中前两者还包括,世行贷款项目的资金;K3为银行贷款:指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银行贷款及其他信贷资金投入数;K4为自筹资金:指项目区农村集体、农民群众、项目建设单位(包括企业、农牧场、地方有关部门等)筹集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现金和以物折资数;Y的选择:两个同他们存在较高线性关系的项目值,其一是“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服务项目数”另外是“经济林蔬菜的总值面积”两个指标。

回归结果如下表:

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两个回归方程中各资金来源的幂指数。如果指数大于1而小于0那么函数方程就是一个递减的函数。在“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项目中”只有自筹资金和产出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而且是递增函数。说明随着私人投资的增加其数量不断增加。也就是对于农产品的加工该项目,影响其数量的主要因素是私人资本。政府的出资并不能明显改善“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水平,这样就得到了如果要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应该更广泛的吸引民间的资本注入的结论,政府能做的是宣传动员以及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包括税收减免和便利的服务两方面,而无须进行直接的投资及参与经营。

另一个模型反映在“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上来,只有中央的财政资金和地方配套的财政资金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存在明显的关系,中央财政资金对于产出的效应是递减的,地方财政资金对于产出是递增的,而两者综合起来看“β-α”是正数,表示综合来看财政资金对产出的效应是递增的。解释这方面的原因可以是从两方面来看,中央对于粮食作物是给予补贴的,主要用意是保证粮食供给的安全性,而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地方农民的收入增加,进而经济作物更受地方政府的青睐。

四、结语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第10篇

一、围绕建设经济强省抓服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行政,更加自觉地服务经济发展,做到主动服务、高效服务、创新服务。

1.在培育市场主体上,解放思想,深化服务。坚持放开、放宽、放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续抓好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各项政策的落实,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在注册登记工作中,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都允许注册登记;凡是法律法规有限度的,按最低限注册登记;凡是能减少环节、简化手续的,按最简单程序注册登记;凡是列入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和利民工程的,提前介入、全程帮办、跟踪服务。省局将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高效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从降低门槛、培育市场主体,提质提速、高效服务市场主体,指导帮扶、做大做强市场主体等方面,为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各级要认真抓好落实。要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发展规划,对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严格审查把关;对因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地方政府责令关闭或撤销的,责令依法限期办理变更、注销登记或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要积极开展“搭建融资平台,帮助企业融资”活动,采取动产抵押、股权出资、股权出质、商标权质押等措施,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盘活企业资产。

2.在提高工作效率上,改革创新,高效服务。要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畅通绿色通道,提高注册登记当场办结率。要继续深化“一审一核”制度,由多级审核改为审查、核准两个环节,简单事项“审核合一”。要深入推进远程核名、网上年检等工作,巩固和拓展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跟踪服务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工商企业联络员制度,开展“走千家、访万户、解难题、促发展”帮扶活动,组织广大工商干部深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调研,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实际问题。

3.在实施商标战略上,全面推进,拓展服务。创一个品牌,可以兴一个产业,促一域经济,富一方百姓。省局将制定《河北省进一步推进实施商标战略的若干意见》,通过开展“争创驰名商标展示”活动、积极申请“全国驰名商标博览会”在河北召开等一系列举措,引导企业强化商标意识,营造争创驰名、著名商标的浓厚氛围。各级工商局要按照“扩大总量,提升层次,突出特色”的思路,深入推进驰名、著名商标创建工作。要紧紧围绕全省支柱行业、特色产业和重点企业,制定商标发展规划,帮助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全省将筛选100家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企业,实施“一企一策”,主动帮助企业制定方案、参与论证、完善材料,争创驰名商标。对已经认定为驰名商标的,要指导企业有效整合品牌资源,实施品牌集约经营和连锁扩张,以此带动产业群的集聚和全面发展,力争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叫得响的河北品牌。

4.在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上,整合职能,真切服务。我省是农业大省,做好“三农”工作,关系到建设经济强省的速度和质量。全省工商系统要立足职能,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强农、惠农的有关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要大力培育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农村市场主体,积极探索拓宽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出资途径,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要加快推进“订单农业”,加大涉农合同推广力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规范发展农村经纪人,引导其发挥作用,促进农产品流通。要按照“公司+商标+农户”的模式,培育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提高我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5.在综合利用市场主体信息上,深度开发,提升服务。各级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主体信息数据库建设,不断修订、补充、完善信息,提高数据质量,确保各类数据准确、完整、及时、有效。要加强数据综合分析,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制度,全面反映市场主体发展状况。要突出重点产业、行业和投资主体,深入分析影响市场主体发展的问题及原因,探索进一步改进市场主体准入的对策。要加强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析研究,在现有分类型、行业、规模、地域等宏观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企业的资金、技术、设备、产品等硬实力,以及发展战略、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品牌信誉等软实力,并与先进省市比较,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找出我省企业生命周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积极为政府科学决策、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为社会公众和广大投资者提供信息指南。

二、围绕构建和谐河北强监管

市场监管是工商部门的基本职责,通过加强市场监管来保障市场秩序的有序运行,是工商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服务建设经济强省、促进和谐河北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讲,强化市场监管就是促进科学发展,就是更高层次的服务。工商部门要紧紧围绕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和制约全省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经济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深入开展“七查七保”专项行动。

1.查食品、保健康。抓住“流通许可和日常监管”两条主线,强化“监管信息化、抽样检验和专项整治”三项措施,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要深入贯彻《食品安全法》以及省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的工作部署,在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强化日常规范化管理和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严把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关,认真落实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加强食品质量监管和抽样检验工作,切实规范食品经营行为。要深入推进食品流通信息化,加强食品经营者诚信自律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2.查农资、保增收。加强农资质量监测和日常监管,深入开展春、秋两季红盾护农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坑农、害农、损农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支持建立农资连锁经营和农资放心店,从源头上有效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和违法经营活动。

3.查商标、保名牌。以产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高发地为重点整治地区,以侵犯驰名、著名商标、涉外商标专用权为查处重点,不断提高整治的准确性和威慑力,推动建立商标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对商标定点印制企业的监管,强化源头治理,严查违法印制、出售商标标识及包装、装潢等违法行为。

4.查广告、保诚信。以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食品、药品、医疗、美容、化妆品广告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对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广告的监管。发挥广告监测网络的作用,每季度选择1-2个重点行业、重点商品和重点类别广告,实施集中整治。充分发挥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实施综合治理,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坚决遏制广告违法势头。同时加强行业自律,支持引导我省广告业健康发展。

5.查欺诈、保公平。建立与知名企业联合打假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打击“傍名牌”专项整治;积极开展反垄断执法,依法制止垄断行为;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严厉查处强制交易、强制服务等限制竞争行为;深化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不断拓展领域,狠抓大要案件查处;加强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完善建立网路商品交易监管和服务机制,促进网络经营有序、健康发展;加大合同欺诈打击力度,严厉打击“霸王条款”,推进合同监管工作上台阶;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6.查传销、保稳定。始终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打、防、控、管”体系,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举报即查、定期清查、区域联查制度,适时开展打击传销联合执法行动,积极查禁传销行为。要加强对直销企业的政策引导、行政指导和教育督导,严格落实直销监管措施,规范直销经营行为。促进直销市场健康发展。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职教园区;区域经济;影响

职教园区建设不仅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规划下的产物。职教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需要研究者不断加强职教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研究,使职教园区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获得有效反哺。

一、职教园区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提升劳动资源效率

职教园区建设将进一步发散职业教育效应,提高区域劳动力资源的效率。职教园区将通过教育技能输送,大面积地对区域内劳动力资源进行知识与技能培训,改善劳动者的素质结构,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劳动技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提升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接受新事物,利用先进的技术提升劳动效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人力资源结构制约。建设职教园区背景下,区域教育资源与区域产业发展将形成有机的对接,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职教园区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将大大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缓解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的矛盾。

3.提升吸纳外资的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应。职教园区建设由于改善了劳动力资源结构,将促进企业产业升级与转型,这些将大大提高区域经济的影响力与渗透力,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区域资本市场,为区域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注入资本活力。

4.节约区域发展资源

职教园区建设,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劳动培训,提升资源利用率,优化劳动者的素质结构,将资源消耗降低到最低程度,大大节约区域发展资源,从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供给能力。

二、职教园区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1.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形势,明确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方向

职教园区建设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认清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明确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职教与企业的深层互动。职教园区建设要以校企共赢互利为基本互动方向,一方面,企业要为职教园区实践教学创造更多的机会,使高职园区较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高职园区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善于针对企业发展的瓶颈,开展专项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发挥职教园区对企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促进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职教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离不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一方面,政府要通过职教园区建设,推动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加速职业教育的发展转型。政府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升职教园区建设水平,使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同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与优化职教园区院校的教学改革与专业调整,避免职业教育与区域人才需求不一致,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建立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活动机制。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离不开相关机制的推动。政府要基于两者关系与彼此需求,建立互动机制,包括互动标准、就业与培训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激励机制等,推动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的有效互动与发展。

3.构建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社会发展转型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职业教育需求激增。这要求职教园区建设要将构建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职业教育园区要发挥园区效应,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开放式体系构建路径,打造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平台,构建全面、立体、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职院校“产学研”能力的提升,建立教育培训共享平台、校企合作平台、信息咨询平台等,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总之,职教园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职教园区各院校要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发挥园区教育的整体效应,积极推动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玉蓉,祝良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6(2):89-90.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职教园区;区域经济;影响

职教园区建设不仅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规划下的产物。职教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需要研究者不断加强职教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研究,使职教园区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获得有效反哺。

一、职教园区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提升劳动资源效率

职教园区建设将进一步发散职业教育效应,提高区域劳动力资源的效率。职教园区将通过教育技能输送,大面积地对区域内劳动力资源进行知识与技能培训,改善劳动者的素质结构,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劳动技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提升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接受新事物,利用先进的技术提升劳动效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人力资源结构制约。建设职教园区背景下,区域教育资源与区域产业发展将形成有机的对接,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职教园区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将大大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缓解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的矛盾。

3.提升吸纳外资的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应。职教园区建设由于改善了劳动力资源结构,将促进企业产业升级与转型,这些将大大提高区域经济的影响力与渗透力,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区域资本市场,为区域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注入资本活力。

4.节约区域发展资源

职教园区建设,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劳动培训,提升资源利用率,优化劳动者的素质结构,将资源消耗降低到最低程度,大大节约区域发展资源,从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供给能力。

二、职教园区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1.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形势,明确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方向

职教园区建设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认清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明确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职教与企业的深层互动。职教园区建设要以校企共赢互利为基本互动方向,一方面,企业要为职教园区实践教学创造更多的机会,使高职园区较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高职园区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善于针对企业发展的瓶颈,开展专项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发挥职教园区对企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促进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职教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离不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一方面,政府要通过职教园区建设,推动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加速职业教育的发展转型。政府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升职教园区建设水平,使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同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与优化职教园区院校的教学改革与专业调整,避免职业教育与区域人才需求不一致,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建立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活动机制。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离不开相关机制的推动。政府要基于两者关系与彼此需求,建立互动机制,包括互动标准、就业与培训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激励机制等,推动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的有效互动与发展。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将其“作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而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提高劳动者素质。”[1]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类型,它融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于一体,是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输出阵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也特别指出:“高职教育必须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

(一)区域经济

我国疆域辽阔,面积广大。区域,作为一个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文化和自然等多维度、多层面内涵的综合概念而尤显重要。由于地理位置、资源储量、人文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模式、发展趋向、发展规模与发展规划上迥然相异,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是特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生产综合体,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成分,它突出强调有限空间即区域内各项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以期实现最大产出。区域经济政策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调控政策,是国家宏观战略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致力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有效提升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益,同时优化资源的空间结构布局。[2]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历经发展与革新而不断趋于完善,目前已经形成较为科学、完备的综合体系而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双向互动关系

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强调实践技能与操作能力,旨在培养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教育所独有的社会约束性和经济主导性,决定了其与区域经济之间既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又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双向互动关系。从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正向影响来看,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和背景要素,为高职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与发展速度;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的人才和技术需求,则又成为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动力因素。[3]就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反向作用而言,高职教育乃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智力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其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及科学技术的生产与再生产。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扩张与延伸,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的交互关系愈发紧密而走向协同发展。一方面,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关注意识和重视程度日益增加,高职教育的规划与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与未来规划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高职教育产生的影响日趋扩大,正逐步渗透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且影响程度也在不断加强。[4]

二、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已步入新的发展活跃期,呈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之势。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滋生了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从而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时代背景,以适应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加强专业建设,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职教育必须破解的重要命题。专业建设内涵丰富,层次多元,在具体操作层面,主要涵盖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几个具体方面。

(一)科学调整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位于专业建设的初始环节,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涉专业建设全局,是衡量高职办学水平、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重要指标。高职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不同,具有多个维度与层面的不同要求。如何正确选择、科学取舍从而进行准确的专业设置,是高职专业建设所面临的首要任务。由于区域经济乃高职生存发展的外部决定性力量,故专业设置必然由区域经济发展及高职院校自身条件合力而为。因此,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引领,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现状,以与区域内各类基础、支柱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现实与未来需求的匹配程度为依据,合理增设、调整、重组专业。[5]同时,及时跟踪了解区域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客观分析,科学预测,据此不断对专业设置进行修正与调整。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立足重点产业并结合自身办学实际,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做大、做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突出重点,强化特色,保持差异,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服务社会能力。

(二)全面深化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环节,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依托。首先,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适应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为宗旨,科学审定各专业课程标准,合理调整课程架构与布局,注重课程内容的统筹兼顾,加强课程体系的优化和重组。要注重市场调研及岗位需求分析的持续性、广泛性和深入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坚持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和持续优化。其次,要重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及能力本位思想,明确实践教学的意义,突出实践教学的比重,在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材编选及评价考核各环节切实深化实践性内涵。要密切关注区域内行业、企业的现实情况与未来发展,据此指导实践教学各环节工作,避免实践教学的形式化、浅表化以及滞后与虚空。再者,要尤其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充分结合与有效融汇,力争以专业知识助航专业技能,以专业技能光大专业知识,促进两者之间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呈动态平衡之势。

(三)切实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宏观教学资源中重要的人力因素,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的高低优劣直接决定专业建设的成败。高职各专业的不同内涵与要求决定了高职教师队伍构成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也决定了其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与艰巨性。首先,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师资队伍建设之于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一方面,积极鼓励公共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坚持求精求深,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切实突出“双师”“双证”甚至“多证”的现实要求,以满足专业建设为总体目标,鼓励教师加强对相关学科领域的学习和实践,从而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6]其次,切实树立创新意识和科学发展观,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校企互动,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要逐步完善教师进修、培训制度,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机构观摩学习、挂职锻炼、接受培训,以帮助他们熟悉真实的职场环境和行业要求,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切实改革人事分配及管理制度,聘请拥有精深行业背景、行业知识以及丰富实操技能的企业精英和部门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支持鼓励他们在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与校内教师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从而专兼结合,全面发展,有效丰富师资队伍的整体构成。

(四)有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属于宏观教学资源中重要的物力因素,高职教育对职业性、实践性及应用性的特殊价值诉求决定了其在专业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要真正把握高职教育所特有的开放性及社会约束性,同时立足高职各专业的教育教学特色,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切实推行校企合作,加大各类企事业单位、部门参与指导、合作共建的力度和比重。其次,树立持续优化和发展创新的理念,广泛调研,深入论证,加大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切实提高实训基地建设在速度、规模和内涵上与区域经济中相关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衔接度与匹配度,确保各类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在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培养上的实际效能与有效产出。再者,立足各专业的专业特色及特殊需求,重点关注真实职场环境和职业氛围的创建和营造,突出专业综合实践的训练与强化,真正提升实训基地建设之于各专业建设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7]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关联,双向互动。必须要在高职教育专有属性的统筹和规范下,正确审视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交互关系,强调主动性,增强适应性,提升服务性。专业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路径,要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下,真正以区域内相关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为依据,推动并深化专业建设,坚决避免盲目追求数量与规模,不问经济环境,不懂市场行情,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关起门来搞教育”的不良现象,确保专业建设真正“接地气”,讲实际,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7.

[2]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6.

[3]王守法.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4-35.

[4]刘国军.专业改革与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111-114.

[5]盖馥,林桂花.与区域经济互动的高职专业建设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8):70-73.

[6]曾绍元.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与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6.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作者简介]曹玉平(1963- ),男,江苏常州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数学的教学和研究。(江苏连云港222006)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25-03

当前江苏沿海已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给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分析研究江苏沿海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意义非凡。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关系

高职教育是服务区域经济最直接、与区域经济发展最密切的教育,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协同关系。

(一)区域经济决定了高职教育发展速度、质量和规模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使高职招生更具吸引力。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科技服务和信息资源,使劳动者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理论上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具有一致的发展水平。

(二)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提供人才支撑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及优化调整,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数量和类型又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模式。

(三)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是高职教育办学的基础

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反之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招生人数也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大影响。

二、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特征及发展布局

(一)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特征

江苏沿海有连云港、南通、盐城三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圈,是江苏实施沿海开发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主要承担者,均为自然资源丰富的港口城市。2012年经济总量达9282.12亿元,人均GDP达48501.8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90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30元。江苏沿海的经济表现为外贸经济、工业经济、港口经济、旅游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等特征,港口经济在江苏沿海经济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江苏沿海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装备制造、船舶修造、港口运输、旅游观光、海洋养殖等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江苏沿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策略:第一产业应该优化,第二产业必须做强,第三产业适度扩大,且第一、二、三类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以15U45U40为宜。

(二)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布局

江苏沿海所处的长三角经济圈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又正式把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连云港“十二五”规划提出:以连云港港为核心,按照“一体两翼”组合大港框架,把连云港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国际航运中心、全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区域最快捷的出海通道,形成连接亚欧的重要国际交通枢纽。借助深水港口资源,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助推骨干企业永攀百亿,重点建设六个千亿园区,培育七个千亿产业集群,将连云港建设成沿海新型工业基地。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城市化、低碳化、生态化的模式,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国家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建设;徐圩港区依托30万吨级航道,合理构建石化、盐化、冶金产业链,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原油储备基地;整体推进灌河开发,建设灌河半岛经济区和燕尾港临港产业区,形成灌河产业走廊;加快柘汪、海头临港产业区和赣榆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新能源、生物科技、石化、钢铁及装备制造等产业。

南通“十二五”规划提出:按照“港城互动、江海联动、轴向带动”的开发模式,逐步优化城镇布局和产业布局,加快形成“两带两轴五组团”的总体发展格局。拓展两条产业带:科学利用宝贵的岸线资源,构建沿江、沿海两条特色产业带,促进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强化两条辐射带动轴:充分利用运输大通道,构建沟通内外、联通江海、贯通腹地的辐射带动轴,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按照“拓展规模、提升形象、完善功能、彰显个性”的总体要求,快速实施“东西轴向延伸、南北相向聚合”的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产业先导效应、壮大经济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城市集聚功能,形成中心城市 “一核三片区”互动并进的发展新格局,加速向区域服务型中心城市转型,加速向长三角副中心城市迈进。

盐城“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基地,坚持规划引领,聚焦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制造和化工产业等传统特色优势领域,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建设以盐都(华锐)风电产业园、开发区(协鑫)光电产业园等为主体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以亭湖环保产业园等为主体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以大丰海洋生物产业园为主阵地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以盐都新材料产业园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市开发区为主体,以盐都区等为配套的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基地;以盐都悦达纺织园为核心的纺织产业基地;以大丰专用机械产业园等为主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以滨海、响水化工园区为主体的化工产业基地。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物流类、金融和商务类、软件和服务外包类、科技创意类、商贸流通类和旅游类集聚区,促进服务业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重点建设23个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

三、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一)培养适应江苏沿海经济建设的高技能人才

“十二五”期间江苏沿海将坚持高效、高端、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格局,为适应优化经济结构、满足技术升级和产业调整的需求,急需大量高技能人才。“培养适应江苏沿海现代化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已成为江苏沿海各市的人才培养战略。

(二)根据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及时进行专业设置的调节

2012年江苏沿海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2.1U48.6U39.3,目前高职院校一、二、三产业相应专业在校生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3.97%、61.88%和34.15%。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应当按“构建江苏沿海现代产业体系”的人才要求调整专业设置。

(三)拓展高职教育服务功能

随着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旺和产业转型,在岗人员再教育、下岗职工再就业及新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均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培训,同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经济信息资源和人才流通等服务,积极参与区域经济活动。

(四)需要建设高水平的高职院校

江苏沿海作为沿海经济带和陇海兰新产业带的结合部,是江苏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沿海开发的主要承担者,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枢纽,迫切需要一批与其城市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高职院校。此外,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构建学习型社会以及大众不断高涨的职业教育需求,都要求具有较高办学水平的高职院校作为支撑。

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立足区域经济,明确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首先,江苏沿海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经济特征在江苏沿海三市的“十二五”规划中均明确定位,高职院校要立足本地,主动与区域经济相融合,找准目标确定发展方向。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把江苏沿海港口与运输的特色作为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现代港口与运输有关的专业;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致力于江苏沿海工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所需的农技人才的培养。

其次,江苏沿海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融合区域经济中应奋勇争先。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确定:“立足南通市,面向沿海经济,服务沪苏浙,融入长三角,实现学校与沿海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办学定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针对造船行业、交通运输设置专业,重点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特色发展、人本发展”的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高技能高质量的应用型、开发型、创新型人才,通过“高职教育综合改革实验”达到创新办学机制、改革育人机制和转换社会服务机制,积极为江苏沿海大开发和长三角经济圈提供人才培养、信息平台、技术支持和社会培训等服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以沿海经济带、陇海兰新产业带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为依托,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实现“突出港口龙头带动、新兴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支撑、城市功能提升”的定位,通过育人机制和办学机制的改革,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努力成为连云港市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应用推广技术服务的平台和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二)随着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及时进行专业设置调整

首先,优化涉农专业结构,适当加大涉农专业数量。未来江苏沿海要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都市型现代农业必将得到大力发展。高职院校要及时进行专业类型的优化升级,不断增加“会展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都市农业专业,涉农专业建设必须跟上农业升级的步伐。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及江苏沿海的一些综合性高职院校,应该发展和增设涉农专业,注意涉农专业建设,优化涉农专业内部结构,淘汰那些落后的涉农专业,以满足江苏沿海第一产业发展的需要。而江苏沿海花卉产业、反季节水果和蔬菜、海洋养殖规模日益壮大,预示着花卉种植、反季节水果和蔬菜种植、海洋养殖人才将在很长时间内保持高就业率的态势,这进一步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涉农专业结构调整。

其次,发展特色专业群,加强支柱产业专业群的建设。江苏沿海有我国的著名港口,第二产业中的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船舶修造、港口运输、海洋养殖等是江苏沿海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但当地的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特色专业。制造类、土建工程类、化学制药技术等主干专业群,布点院校数较少且招生规模较小;新材料、新能源、港口运输、船舶修造等相关专业涉及院校更少;太阳能光伏、硅材料资源开发等具有江苏沿海特色的专业更是不见踪影。缺乏专业建设定位、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衔接性欠佳成为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软肋。对此,高职院校应加大支柱产业相应的专业建设,弥补专业空白,着力发展具有江苏沿海特色的专业群。

最后,扩大第三产业专业招生,增强生产业人才培养。“十二五”期间,江苏沿海第三产业中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流通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生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完成第三产业由服务业向生产业的升级。而目前江苏沿海高职院校生产专业覆盖面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流通服务专业的毕业生尤其偏少。因此,必须扩大第三产业专业招生规模,特别加强生产专业人才的培养。另外,还应注重第三产业相应专业内部结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挖掘出待发展的朝阳产业,尽量避免“同质竞争”,适当缩减甚至去除重复率高的热门专业,逐步形成特色化的专业群。

(三)加强内涵建设,增加能力培养,建设一流高职院校

首先,加强引进和培养,提高师资水平。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培养有教科研特长、有社会知名度的学者、专家等,建立系统、科学的教师技术能力培养体系,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测评与培训;适当引进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系统及津贴制度,吸引企业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兼任教师。

其次,强化实践教学,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特色。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确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设课程体系、调配教学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的方针,构建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实践教学建设的重点。

再次,成立由政府、行业和高职院校参与的课程改革机构。加大课程建设力度,真正实现政府主导、行业和企业指导、高职院校具体实施,定期设计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筛选、增减和评议课程教学内容,促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密切配合,达到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目的。

最后,提高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的相关需求,给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培训,充分利用师资资源和优越的实验设备,帮助企业革新技术、改造工艺和设计产品,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与地方政府及区域内企业建立“共建、共管、共享、共用”机制,联合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人才培训与调剂中心,为行业、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和信息咨询。

[参考文献]

[1]董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互动――以天津职业大学服务滨海新区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0(8).

[2]戴涵莘,陶亦亦,吴增军.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0).

[3]丁世婷,乐莉,毛颖,等.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分析――以云南省10所高职院校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4]交通职业教育研究会编辑部.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简介[J].交通职业教育,2010(5).

[5]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摘要[N].连云港日报,2011-01-19.

[6]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连云港日报,2011-04-18.

[7]马树超.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8]任君庆,李珍,杨静.宁波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9]王清,顾庆龙,向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的调查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2).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第15篇

高职职业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合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区域文化,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磨合与融合的产物。高职职业文化具有明确的行业和职业指向,加强高职职业文化建设,能促使高职学生就业后尽快完成”校园人”向”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目前,国务院已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推进高职教育和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培养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也有利于提升涉海类高职院校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一、海洋经济特色高职院校职业文化的内涵分析

(一)核心:职业文化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职业文化,以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及各职业为基础,又形成普适性的职业文化。职业文化最基本的内容应是职业社会与职业单位的制度、习俗与道德,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礼仪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未来将在企业工作。高职院校推行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高职学生的学习场所,也由学校课堂教学扩大到了企业及实训基地,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训等。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必须自觉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特征,充分体现职业属性。

(二)特色:海洋经济浙江是国家促进东海海区科学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不仅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海洋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全面落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规划,积极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把浙江基本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强、海洋产业结构布局合理、海洋科技教育先进、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省。这既是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国家正式批复后,贯彻落实“海洋科教水平明显提升,涉海院校和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构建海洋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体系的基本任务,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高等教育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涉海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将注入鲜明的海洋经济特色。

(三)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航海类专业为重点,船舶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专业并进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0%的专业涉海,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人才的培养和输出,都与海洋经济息息相关。和海洋产业及企业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海洋经济特色高职职业文化的构建路径

(一)高职校园文化突出特色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校园文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修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认知和创业创新精神。涉海类高职院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建设,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海洋经济宣传活动。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重点,大力宣传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以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总体规划,帮助学生了解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了解海洋产业的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了解自己的专业与职业,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激发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二是提炼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校训。校训是高职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德行四海”是浙江省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这一校训的提出,不仅是由于学院设有航海专业、船舶专业、港口专业、海洋旅游专业等海洋经济类的专业,而且与学院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密切相关。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要从国际化、全球化的高度和视野出发,积极拓展国内与国际两大办学领域,借鉴和吸收当今世界航海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着力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培养一批又一批“知行天下、践行天下、信行天下”、“德能双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开展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鼓励各类校园活动中融入海洋经济内容,突出职业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强化海洋经济特色职业文化建设。学院围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开展海洋经济专题讲座、海洋企业家座谈、校企合作成果展等职业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二)专业设置融入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

根据《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将重点发展涉海现代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渔业,特别要加快发展涉海生产性和生活业,推动涉海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海洋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演变,对高职教育有重大影响。为此,浙江省教育厅在《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涉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启动涉海职业教育强省建设计划。打造涉海高等职业教育的浙江经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涉海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建成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3-5所具有国家示范(骨干)水平的涉海高等职业院校,争取1-2所涉海高职院校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百强行列。”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根据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同时,要深入研究海洋经济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律和趋势,预测分析职业和职业能力变化,及时开发或调整专业,主动应对职业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每个传统职业都包含有自身的职业文化,每个新兴职业也需要职业文化的提炼和积淀。海洋经济类的每个专业学科,都对应着相应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专业学科教育中的很多内容,都在传递相应的职业文化。因此,涉海类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所指向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提炼和总结每个专业和职业中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并将职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培养贴近海洋产业的高技能人才。#p#分页标题#e#

(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习实训环节贯穿职业文化内容

一是将职业文化内容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既是职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涵盖的方面。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把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内容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选修课等方式,将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邀请航海企业负责人、知名海员以及其他海洋产业的代表人物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分享奋斗经历和心得体会,以自己亲身经验与师生交流,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即将从事的职业,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可通过学习涉海类企业的管理制度、员工守则、岗位规范等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各项制度和约束,培养学生的职业纪律意识。二是在学生实习实训中贯穿职业文化。校内实训应采用高仿真模式,参照涉海类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实训管理制度,引入企业广泛实施的5S管理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让学生了解现场工作流程、操作方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意识。在涉海类企业及用人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岗位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下了解职业操作与规范、工作流程与方法、工作纪律与制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体验海洋经济类企业所具有的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文化素养,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四)教师队伍建设渗透特色职业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