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管理会计 信息经济 管理会计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产生和快速覆盖成为了关系到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焦点问题,这标志着信息经济的真正到来,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式,对企业的管理会计有着深刻影响。

一、信息经济及其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

(一)企业生产要素的变化

在传统的经济形式下,企业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就是土地资本要素,第二就是劳动力资本要素,第三是资本生产要素。在新型信息经济形式下,企业的主要生产要素逐渐转向知识。在实践经验检验中证明,知识才是实现问题快速解决的有效手段。知识主要包括的有以下四个方面,即为:事实、原理、技能和人力。

(二)企业生产工具的变化

在传统经济形式下,生产工具较为单一,主要包括自然力、牲畜、人力等。对比信息经济形式下的企业,在生产工具方面主要以最快捷便捷的现代信息技术组合而成,构建起一个网络互动生产工具体系。网络信息化生产工具优势明显的个人优势,带动了信息化社会的生产和办公的自动化发展,在获取和发出信息方面逐步实现网络化覆盖。

(三)企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信息经济在交换方式方面也明显区别于传统经济,主要开始转向以电商为主要信息交换手段。电子商务在完成交换方式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是比特,这就是突破了传统的原则交换方式。信息经济的主要交换空间也逐步在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伴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在交换主体和交换内容上信息经济也在不断扩大范围。

(四)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

在经济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的同时,信息技术也在逐步广泛应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也由M型开始逐步转向E型。M型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采取两种重要的划分手段,第一就是劳动量划分,第二就是权力链条的划分,从而对企业的组织模式有着准确的体现,其中包括规模精干和职责分明,其中的专业化分工等级一级各种具体的职能化结构。M型组织属于明显的一种钢性组织模式,在组织结构的敏捷性方面有所欠缺,这会直接导致组织的变革完善速度缓慢。E型组织结构属于偏向外向的的规范生态组织模式。这属于一种能够较快体现速度和灵活性的一种企业组织模式,同时也具有灵活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是组织模式创新发展的良好典范。无边界组织顾名思义就是无边界的一种更为灵活的组织形式,实现资源以及观念和信息等各要素的快捷自由组织流通,这对于边界组织里比较困难的部分由很有效的规避功能,首先就是纵向的权利分配部分,第二就是横向的职能以及业务纪律方面,第三就是对外的各种外资企业和供应商等,最后一个就是跨国的文化市场边界体制。

二、企业参与信息经济构建网络管理会计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企业发展逐步面向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的参与和进步要求企业必须快速融入全球化的信息网络体系之中,全球信息网络组织主要是通过活性的节点网络组织规范形成的一种有机组织系统。是在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网络化创新组织形式,信息流是网络组织顺畅运行的主要驱动力量,是网络组织的运行的生命必须品。网络型企业和各领域网络活动组织实现创新的重要保证就是实现的信息的沟通和共享,信息经济下的企业实现企业转型,向网络型企业靠拢需要网络信息的集成管理,企业的全球领域沟通和信息采集能力必须有所保证,网络管理会计就是在企业信息进行集成化管理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一电子商务为平台进行决策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升级。企业在参与信息经济的同时必须明确的就是自身构建网络管理会计的目标。

三、网络管理会计: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会计革命

(一)管理会计工作目标变化

系统存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就是系统的存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引用和推广在结合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企业发展方向转变的影响,同时也使得企业的管理会计发展目标随之改变。企业管理会计的主要工作目标在信息经济背景下充分实现了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可行性的决策信息。

(二)管理会计工作主体变化

传统经济形式下,企业的分工原则与现代形式的企业有所不同,会计管理工作的主体一般都是具体的部分和组织或个人,多数是财务部门的财务工作人员负责。现代企业在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下,重点采用集成原则,企业会计管理主体一般为具体业务人员,从事专门的财务管理会计工作,专业性较强,职业责任感较强,不单单属于一个企业的决策管理人员,同时也是企业的决策执行控制人员,主要工作涵盖了信息的收集和分类以及分析处理等各个环节。

(三)管理会计工作服务对象的变化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层次较为清晰,从功能上划分,企业的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决策、控制和执行三个方面。近些年来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逐渐采用更为先进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生产技术,管理活动的多种功能日趋一体化,主要包括决策、控制和执行功能。与此同时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对象、工作载体也在随之变化,在工作方式上也逐步统一到了企业业务网络体系当中。网络管理会计是实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革新进步的重要前提。

近些年来,信息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企业管理会计在网络信息技术影响下发生了的革命性变化。从而工作对象、内容到工作的目标和主体都有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信息经济发展环境下,企业的管理会计升级完善是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实现企业自身进步发展的必然手段。信息经济发展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特征同时也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提升企业内在增长实力的有力见证。

参考文献:

[1]戴勇.网络经济视角下的管理会计应用分析[J].才智,2011.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对策

1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

要强化人们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提升农业的发展水平,就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全面突显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作用,通过强化对农业经济的管理,来构建社会主义新主体农村。如今,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些因素的阻碍,管理工作也比较混乱,这就需要在实际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管理体制加以革新,以此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革新农业经济的管理体制,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的管理水平,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的产业化发展。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朝着新的方向前进。面对这种现状,需要强化改革工作,并且加强和农村经济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2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经济管理不断被肢解

将农业体系分为很多个部门,农业部门将会被逐渐缩小为“农民农业”,如此一来,农业发展的弊端也就会不断出现。首先,会影响到农业发展的积极性。我国的经济体制将工业和农业逐渐分离开来,随着经济活动的开展,只要一方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就会对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其次不管是劳动生产率,还是土地利用率都表现出低下的现象,所以使得农业偏向工业方向发展。因中央对于地方的农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投入,所以将农民放到了高价生活用品的消费者以及低级农产品的生产者的位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农民生产农产品的积极性,农民也逐渐将注意力放在较高的非农产品的生产上,进而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1]。

2.2不能抓住农业经营管理的侧重点

农业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易出现管理不明确的问题,这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进步产生影响。人们一直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生产条件,遵循“春种秋收”的发展模式,但是,对于人们对农产品的输出和加工并不重视,所以使偏远地区的农产品也没有办法向城内输送,这就造成了很多农产品无法向外销售的现象[2],从而使农产品被浪费,影响农民的正常收入。建立我国的经营管理体制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农民的温饱问题,从而减轻农民的负担,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但是,就现在的政策情况看来,政府只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农业生产方面,因此,根本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农业管理的方向也因此偏失,未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3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3.1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在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之下,现代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要想高效地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就必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有农业资源信息、农业教育信息以及农业管理信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所谓的信息技术也就是农业知识的获取、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农业管理信息等。在实际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时,需要充分使用卫星、网络资源共享以及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3]。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时,需要充分借助网络资源,实现对农业科技的利用以及开发。此外,使用信息化技术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也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

3.2结合实际抓住农业经济管理侧重点

如今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已经脱离了之前的生产模式,开始面向市场进行生产,之前的农业生产模式更加侧重于对农民耕种条件的改善,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目前的农业经营管理理念更加注重于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农产品质量的提升。由此可见,目前的农业生产侧重于在市场中寻找满足需求的人群,在找到目标市场之后,以目标市场为指引来最大限度地追求更大的农业经济利益。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发展比较缓慢、并且起步较晚,因此,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为了改善这种现状,这就需要按照我国农业市场的具体情况,通过了解市场中农产品的实际需求,不断提升农业的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增强农业的经济管理能力。此外,还应不断加强农业的生产力,重点关注农业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的主要线路,注重对农业经营结构的优化,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线,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并且促进农业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北部湾;信息服务业;经济信息;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朱峰,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75-0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信息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多区域经济合作。无论是产业结构优化还是产业技术升级都需要有专业化、系统化的经济信息服务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的经济信息专业人才为其发展服务。

近年来,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对该专业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上的人才需求。社会调查显示,一方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结构设计上主要表现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和信息技术类基础课程的简单叠加构成。这种结构对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存在着诸多弊端,相当部分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没有从事自己的专业活动。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信息产业的回落,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生源大幅度下降,一些高校因此而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活动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已经不再大量需要,从而缩减了经济信息管理的专业规模,使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遭到了巨大打击,制约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信息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前景

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使社会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信息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产生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也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的过程中,更需要现代信息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推动都表现出高效的增值效益。

1 信息服务业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2005年11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对我国信息化发展作出了方向性指导:一是推进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坚持服务现代化建设全局,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二是推进社会信息化。围绕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推行电子政务,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信息化。三是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国家宏观引导和调控。四是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提高国民信息能力。

就信息服务发展的实际方向而言,信息服务业在政策和市场两个力量的引导下朝着计算机化、数据库化、网络化以及企业信息资源联机分配等方向不断发展。具体地讲,信息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主要包括了系统集成、增值网服务、数据库服务、咨询服务、维修培训、电子出版、企业产品展览等方面的服务性业务。在企业信息化中,企业利用互联网将知识和信息转变为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企业内部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来提高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信。正是由于互联网能够将多种信息传递给用户,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2007年中国现代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9073.3亿元,同比增长15%,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需求增长推动下,产业整体呈现增速发展的势态(见图1)。

从产业结构上看,2007年信息传输服务业占据整个产业的2/3,数字类产业的年增长速度为35%,成为拉动信息产业增长的核心力量,IT服务业发展稳健,增长速度与整体产业基本持平(见图2)。

一些研究机构预测:未来五年是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政策推动与需求带动下,产业发展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18.4%。在国民经济和服务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对第一、二产业形成较强的带动作用,成为真正的支柱型产业。

因此,中国信息化发展远未结束,未来社会对信息服务人员的需求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以电子信息系统、互联网络、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经济信息服务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 信息服务业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内在需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一东盟各国间文化交流、物流运输、商贸活动等各种信息活动的中楹地区。信息作为现代经济新的增长要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构建高效的电子政务以及区域投资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信息平台的支撑。以信息化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将会快速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信息服务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倍增器。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信息化发展要求在现有可利用的软、硬件资源基础上通过多区域合作,构建多区域分布的共享资源库、工具库,并通过发展信息服务业来拓展区域网络功能,推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多区域合作的信息平台支撑体系。

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水平还处在较低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信息资源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程度偏低,主要体现在四个问题上:一是信息资源开发不足、流动不畅;二是经济增长方式处在转型期,企业对经济信息管理与应用的效益不高;三是信息资源总量较低、质量较差、结构失衡;四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政府的电子政务还不够完善,网络应用与拓展面不宽。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要大力培养信息服务业的专业人才。因为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是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者、应用者,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推动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信息使用率有着战略性意义。

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技能差异性与人才培养现存问题

现代信息服务业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生成、收集、处理加工、存储、检索和利用,为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专门行业的集合体。经济信息管理主要是对经济类信息的市场搜集、分类、加工、存储和利用,其目的是为经济管理和投资者提供信息服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是顺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从信息服务业中分离出来的综合型专业,主要是为满足国民经济中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培养从事经济信息管理人才的需要。

1 经济信息管理与一般信息服务业的差异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般信息服务业的专业活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传输服务业,主要包

括通信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基础服务业和广电传输服务业;二是数字媒体服务业,主要包括互联网信息内容服务业、移动信息内容服务业、数字影音服务业及其他数字内容的服务业,如数字化教育、数字出版等;三是IT技术服务业,包括运营服务(如IT咨询、系统集成、软硬件维护与支持等)和外包服务(如BPO、ITO等)。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服务与一般信息服务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

首先,经济信息管理服务就属性而言仍然属于信息服务产业,但有别于一般的信息服务业。经济信息管理在社会活动与实践上最大的特点是针对性,失去了服务对象的针对性,经济信息管理就会变得空洞。因此,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服务必须针对经济活动中不同的主体而具有不同的活动内容。从服务对象上经济信息管理可以分为宏观经济信息管理和微观经济信息管理。宏观经济信息管理以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和行业经济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服务对象为经济管理部门及研究机构;微观经济信息管理则以市场经济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服务对象是为企业及个人经济活动而服务。

其次,经济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服务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属于不同的两个领域。经济信息管理必须以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服务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对经济主体提供有效的经济信息。经济信息管理重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经济问题;而信息技术是经济主体进行经济信息管理的基础性条件,包括软硬件的建设,属于计算机系统建设与应用,最终目的是要为经济主体的信息有效管理与应用而服务。例如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对电子政务、企业信息资源的运作、商务电子数据交换等,除了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及信息系统的安装、建设、维护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有效的经济信息管理,从而达到产业的增值效应。

2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目前,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实际就业能力调查说明,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设计、能力培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1)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能力用信息技术专业服务能力代替。经济信息管理不等于信息技术管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而不是以信息技术为目的。高职高专的经济信息管理学生由于培养层次和教育目的的不同,其能力特征主要体现在对经济信息服务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上。因此,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某一领域的经济信息活动为加工对象的专业技术。

通过对广西区内及部分区外的一些大学和专科学校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高专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由于受到信息技术基础作用的误导,把信息技术操作、信息维护和信息系统的开发作为经济信息管理的专业能力培养方向,取代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所应有的专业能力。这使毕业生在实践工作中既不能达到信息技术专业开发与应用的高要求,又不能提供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分析、管理与应用的服务,达不到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服务为服务主体带来的增值效应。

近几年来,经济信息管理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实践中,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除了主要掌握一些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外,对经济信息本身的处理与运作并没有达到社会、企业对该专业能力的增值要求,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和实际工作的专业能力。

(2)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服务缺乏社会经济活动的针对性。由于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操作与应用的对象――“经济信息”存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一些高职院校对该专业能力的应用设定几乎包括了所有经济活动场所,专业能力在经济活动方面无所不及。这种现象是专业缺乏社会活动针对性而导致的“空洞现象”。调查表明,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设计和学科安排上几乎存在着一个共性问题:专业结构基本上是以基础性信息技术和基础性经济类课程拼凑而成。

事实上,以经济社会活动为反映的经济信息是分层次、分领域的,不同领域的经济活动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信息结构。不同院校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应根据院校拥有的不同师资力量和学术优势,针对不同领域的经济信息服务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进行特色的专业设计。这就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针对性问题。没有针对性的经济信息管理,不但没有特色,而且缺乏竞争力。

(3)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表现为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的简单叠加。大部分高职高专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无法对经济信息管理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一方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设计上仅仅把信息技术的相关学科和经济管理的相关学科简单地叠加起来组成的。没有对专业以经济信息为研究对象进行有机结合,使毕业生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专业实践上表出缺乏专业应用的系统性和参与经济活动的完整性。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高专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的限制,在日常学习中把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为主要的专业学习,一般情况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几乎不能独立完成专业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4)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创新没有从社会长期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人手。受经济及信息产业发展周期的影响,2007年,信息产业发展出现了新的拐点,产业增速大幅减缓。从近年来历史数据上看,2000年至2005年信息产业及信息服务业平均增长超过35%,2006年增长速度下降到23.6%,2007年为18%。信息产业的这些变化不是单独的,除了有产业周期的影响,还有经济方面的,如自然规律影响、出口环境恶化、成本优势下降等方面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深层次地反映出信息产业本身结构的不合理。

针对这种状况,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急于追求“专业创新”,而脱离了市场需要和违背信息服务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变为了“专业创造市场”,而不是专业满足市场。影响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规范化、长期化建设。

三、结论

结论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经济信息管理人才,广西高校及高职高专学院应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机制建设、风险投资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和学科资源优势,组建针对性强、具有不同院校特色的经济信息管理优质专业,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发展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和实用性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服务人才。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网络管理会计(Web Management Accounting);信息经济;企业管理会计

一、信息经济及其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

从20世纪末至今,世人最关注的莫过于互联网的产生。互联网的产生标志着信息经济的真正到来。信息经济是崭新的经济,它是以因特网为基础设施,以信息技术为先导技术,以电子商务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经济,它具有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特征。信息经济的到来对企业经济行为有如下影响:

(一)企业生产要素的变化

传统经济下企业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劳动、资本。这些要素都受到数量的硬约束,都是稀缺性资源。而信息经济下企业的主要生产要素是知识(信息)。从实践角度看,知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认为知识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知识和实物的劳动产品不同,知识具有外部性、非重复性、可复制性、可共消费性、可学习性和可继承性、不确定性等性质(夏先良,2001)。这些性质是相互依存的。

(二)企业生产工具的变化

传统经济下企业的生产工具主要是自然力、牛、马等牲畜,人力、手工工具或机器等;而信息经济下企业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由现代信息技术组成的网络生产工具体系。这些网络生产工具体系带给信息经济社会的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获取信息、发出信息网络化。由于下列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中,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FMS(柔性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企业生产由钢性生产发展到柔性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

(三)企业生产交换方式的变化

信息经济的交换方式主要是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由于电子商务主要是利用比特而不是利用原子来完成交换方式。信息经济的交换空间趋向全球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经济的交换主体、交换内容也趋向全球化。

(四)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应从M型组织结构转向E型组织结构。M型组织结构是以劳动量划分(工作横向分担)、权力链划分(决策纵向分担)为特征,体现企业组织的规模精干、职责分明、专业化分工的等级制结构、职能制结构、事业部结构的企业组织结构。M型组织是钢性组织结构,没有好的组织敏捷性,组织变革的速度慢。E型组织是一个外向型的生态系统组织。它是一种体现快速、灵活、整体协调和创新的“无边界组织”的企业组织结构。“无边界组织”是一种边界灵活,没有界限,能够使资源、信息、观念和思维自由而快速流动穿行的组织。它将消除四种硬性的组织边界:纵向的权力边界;横向的职能、纪律、业务边界;对外的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政府的边界;跨国的国家、文化、市场体制的边界。E型组织能够随环境变化而调整组织结构且有权变的敏捷性和高效的变革速度。

二、企业参与信息经济需要构建网络管理会计

企业要参与全球化经济竞争,就必须融入到整个全球信息网络之中。全球信息网络组织是一个由活性结点的网络联结构成的有机组织系统,是基于信息的网络化创新组织。信息流驱动网络组织动作,组织协议保证网络组织正常运转,而结点组织成为网络型企业① (林润辉、李维安,2000)。信息流是网络组织的血液,它带给网络组织营养与能量。信息的沟通与共享是保证网络型企业及其网络组织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信息经济下的企业要转变成为网络型企业,网络型企业的集成管理需要实时的集成信息。企业就必须具备与全球信息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条件和能力。网络管理会计是以电子商务的基础为企业集成管理提供集成决策信息的信息系统。因此,企业参与信息经济需要构建网络管理会计。

三、网络管理会计: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管理会计革命

除了没有改变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决策信息的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性质外,网络信息技术对管理会计的冲击不仅仅是利用计算机等技术来取代管理会计工作(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和报告等工作)的手工劳动,而是基于因特网技术基础上的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管理会计工作(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和报告等工作)及其所涉及到管理会计工作的主体、客体、服务对象、工作内容、工作载体、工作方式等管理会计内容的变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管理会计是网络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管理会计革命。具体如下:

(一)管理会计工作目标的变化

目标是系统存在的前提。基于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发展方向,也改变了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目标:信息经济下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目标是为企业价值可持续增值提供决策信息。

(二)管理会计工作主体的变化

在传统企业里,根据分工原则,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主体一般是企业内的某个具体部门和某些人员,如财务部门和某些财务人员。在由现代信息技术装备下的现代企业里,根据集成原则,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主体一般是具体从事业务工作的人员,他们不仅是业务工作的决策和执行人员,同时也是业务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和报告的人员。

(三)管理会计工作服务对象的变化

传统企业的管理活动从功能层次上可分为决策层、控制层、执行层;由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运用、企业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管理活动功能层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管理活动的决策功能、控制功能、执行功能日趋一体化,可以由执行单元(如工作团队)来完成。因此,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服务对象从为单纯企业决策层提供信息到为企业所有从事业务工作的人员服务。

(四)管理会计工作内容的变化

传统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以土地、劳动、资本等物质资源的有效配置。传统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内容主要是提供物质资源有效配置的信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以提供促进知识资源为主、物质资源为辅的企业资源最优配置、有效利用,企业网络管理会计工作内容主要是以提供促进知识资源为主、物质资源为辅的企业资源最优配置、有效利用的信息。

(五)管理会计工作对象的变化

传统企业管理会计对象是企业经济活动所体现的现金流。但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现代企业,由于经济活动的现金流是体现在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比特流上。同时,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不仅表现为企业内部的现金活动,而且表现为战略联盟企业的现金活动。因此,现代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对象主要是以基于战略联盟企业电子商务现金流的基础上的信息流为对象。

(六)管理会计工作载体的变化

传媒是信息的载体,通讯是信息传送的渠道。传统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载体是传统的传媒业,它一般包括传统的印刷媒体(如报纸、杂志和书籍、宣传资料)和电子媒体(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电影、录像和音像制品)。随着信息、通讯和传媒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通讯和传媒等行业出现了相互交融的过程,即信息、通讯和传媒的产业融合。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载体是相互交融的信息、通讯和传媒。

(七)管理会计工作方式的变化

传统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方式主要是依次经过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和报告等几个环节。但是,基于网络技术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下,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把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和报告等统一到企业业务网络体系之中,伴随着企业业务工作过程而进行。

四、网络管理会计的内容框架:企业管理会计网络化的运行规律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网络化、社会需求个性化的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了实现企业数字管理,企业需构建用来支撑企业数字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网络管理会计。网络是一组相互连接的节点(Nodes)(曼纽尔・卡斯特,2001,P570)。管理会计系统是为协助企业管理者规划和控制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提供信息。管理会计工作包括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和报告信息(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1999,P1)。本文认为,企业网络管理会计是基于相互连接的节点上进行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和报告信息并为协助各个节点上的管理者规划和控制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提供信息。这里“相互连接的节点”特指因特网。信息经济下企业网络管理会计的内容框架②是:以企业价值可持续增值为目标;以基于战略联盟企业电子商务现金流的基础上的信息流为对象;以有效配置、有效利用的知识资源为内容;以REA会计为基础;以分层次的网络计算为依托;以相互融合的现代通讯和传媒为媒介;以信息的分布式实时处理为手段;以价值网络链分析为工具;以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思想、方法和现代网络技术为平台;基于SCM、ERP和CRM基础的集成系统;向以分散性为特征的各层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的战略管理会计。

(一)以企业价值可持续增值为目标

随着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表现为以追求可持续创造企业价值的价值管理。信息经济下企业是主体制企业,企业的目标是企业价值可持续增值最大化。从某个意义上说,管理会计的目标就是对企业管理目标的具体化和数字化。网络管理会计目标就是对企业可持续创造企业价值进行具体化和数字化的过程。因此,信息经济下企业网络管理会计目标是以企业价值可持续增值为目标。

(二)以基于战略联盟企业电子商务所体现的现金流基础上的信息流为对象

管理会计的对象是管理会计的生长点,也是管理会计学科性质的界限。企业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经济活动中所体现的资金活动。

信息经济也是商品经济,所以,信息经济下的企业管理会计仍然是以现金流量为对象的。但是,信息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济业务都建立在基于网络(因特网)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之上,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商业过程中各阶段的交易活动的电子化。因此,在信息经济下,企业的资金流、价值流是统一于信息流之中。所以,企业的资金流也是企业活动的信息流。

(三)以有效配置、充分利用的知识资源为主要内容

企业管理会计的内容随着企业管理的重心转变而转变。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在信息经济下,土地、劳动、资本,知识(信息)都是企业生产资源,但土地、劳动、资本等物质资源的重要性逐渐被知识(信息)等知识资源所取代。由于知识代替了自然资源、劳动、资本而成为企业最有战略性资源,企业的管理重点就转变为对知识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使用,以及企业组织知识的共享、转化、创新等的管理。信息经济下,企业管理表现为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因此,网络管理会计就是以有效配置、充分利用的知识资源为主要内容。

(四)以REA会计为基础

会计一体化(主要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一体化)是会计界一直为之探索的课题。会计一体化的首要条件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实现真正的“同源分流”。从理论上说,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同源分流”(胡玉明,2000),但现实经济中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本文认为,真正的“同源分流”应该是:“同源”应该是指同样的经济数据,“分流”应该是指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应用相同的数据处理方式以产生不同用途的信息。在网络管理会计产生之前,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数据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同源”,只能算是次级“同源”。真正的“同源”应该是“用来产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数据的数据”是统一的。在信息经济中,网络管理会计是以REA会计(Resources, Event, and Agents,REA)为基础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数据来源于同样的业务数据库,实现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同源分流”,体现着会计一体化的基本特征。

(五)以分层次的网络化计算为依托

由于信息经济下企业是一个全球化、网络化、层次化的战略联盟型经济组织,企业要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有效使用,就必须有分层次的网络化计算的企业管理会计为前提。从内到外看,企业分层次的网络化计算依次为工作组计算、企业集成计算、企业间计算等网络计算(如图1)。

工作组计算,它是指根据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而承担基本业务流程的工作组(工作团队)为基本计算单位来收集、分享、保存和传递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

企业集成计算,它是指在企业组织集成化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对企业各个工作组计算进行整合、集成为企业各个决策单位的决策提供整个企业动作的交互(相互作用)的和统一的情景(信息)。

企业间计算,它是指在构建企业联盟(扩展的企业架构来调整企业外部关系)的基础上,利用企业间信息共享网络技术,来消除企业间的壁垒,为各个联盟企业提供决策信息。

(六)以相互融合的现代通讯和传媒为媒介

传媒是信息的载体,通讯是信息传送的渠道。随着信息、通讯和传媒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信息、通讯和传媒等相互交融,统一发展的趋势,也就是信息产业融合。因此,在信息经济下,网络管理会计是以相互融合的现代通讯和传媒为媒介。

信息、通讯和传媒的相互融合是“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Yoffie, 1997)”。在数字融合之前,通信、计算机、传媒存在着不同的分割市场而且功能各异,数字融合之后,通信、计算机、传媒等领域相互扩散相互融合,如:计算机开始有通讯功能而电话开始有程控功能,从而导致三者间的边界消失。通信、计算机、传媒的融合标志是互联网,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之间的“三网合一”为互联网,语音、视像和数据可以在同一网络上发送。

(七)以价值网络链分析为工具

在工业经济下,企业外部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是二维空间内线性的价值链。企业的价值分析是运用价值链分析为工具的。在信息经济下,企业外部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是三维空间内非线性的价值网络链。因此,企业的价值分析是以价值网络链分析为工具的。

在信息经济下,企业处在一个“企业共生网”下,企业与企业的联系超越和拓展了原来的价值链的范围。原来的直线价值链很难使企业的视线超越前面的视野之外,这“就好像在一辆大卡车后面驾驶,很难看清前面的路一样(潘飞,2001)”。因此,在信息经济下,企业是处在整个企业群之内。从现金流量角度看,企业外部的现金流量是非线性的现金流动网。企业内部的活动是由许许多多工作团队组成,这些工作团队的活动已经不是按过去的线性的业务流程来安排的,而是根据企业经济活动情况而相机组建的。因此,它们的现金流量也是一个非线性的现金流量网。

(八)以信息的分布式实时处理为手段

从工业经济的管理会计向信息经济的网络管理会计转变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手段发生了时间、空间的转变:从时间上看,网络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从事后的定时分批的数据收集、处理,转向事中实时的数据收集、处理;从空间上看,网络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从部门集中的数据收集、处理转向异地分布式的数据收集、处理。也就是说,网络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是信息的分布式实时处理。

(九)以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思想、方法和现代网络技术为平台

1.网络管理会计是以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思想、方法为管理平台

网络管理会计建立在企业经营管理的管理平台之上,它融合了企业适时生产、敏捷制造、全面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管理等现代企业经管管理的思想、方法。

2.网络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技术平台

网络管理会计是建立在现代网络技术的平台之上。企业现代网络技术的基本构成可因分类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十)基于SCM、ERP和CRM基础上的集成系统

信息化下,企业是一个全面集成的数字化企业,它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制造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从而使企业成为具有协作性、学习型、虚拟化、敏捷化、精益化的企业。企业数字化管理需要数字化、集成化、协作化的企业管理会计信息。这就要求网络管理会计系统对管理会计信息工作流进行数字化、集成化、协作化的管理。

网络管理会计信息工作流管理的软件必须对企业内部、外部的电子数据传输(EDI)集成化管理监控的软件。因此,企业网络管理会计的信息软件系统必须是基于SCM、ERP和CRM基础而集成的软件。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指客户关系管理。它主要包括销售过程、市场活动、售后服务三大模块。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指供应链管理。SCM主要有如下功能: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订货管理、存货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指企业资源计划。从软件角度看,它是企业进行有效利用和管理企业整体资源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ERP不仅把MRPⅡ的范围扩展到设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而且把它们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

(十一)为以分散性为特征的各层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

企业管理会计是企业决策系统的信息支持系统(余绪缨,1999),它是管理会计系统为协助企业管理者规划和控制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提供信息(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1999,P1)。随着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会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信息经济下,网络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以分散性为特征的各层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

(十二)网络管理会计是战略管理会计

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从经营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战略管理更是超越传统偏重竞争而忽视合作,向合作竞争演化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企业管理会计也从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向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战略管理会计转变。网络管理会计是战略管理会计。

【参考文献】

[1] F.A.Hayek, 1945,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5(September),519-530.

[2]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 夏先良.知识论[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4] 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0(3).

[5] 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高级管理会计[M].1999:1.

[6] 韦沛文.信息化与会计模式革命[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66.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

    作者:陈琴

我国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方向的转型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随着“三农”问题被重视力度的不断升级,以加快农业经济的现代化管理为目标,在农业经济管理规范化运行的要求下,我国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发展则成为目前拟催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一、信息化系统构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大众生活中的不断渗入,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当前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改革标准。经济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应用优势的逐步凸显,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提供了无限可能。正如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有效融入可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成功实施同样也是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辅助。

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而农业的信息化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强化,对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新农村繁荣和经济发展、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等均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借助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运作需要和优势,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从信息化辅助下的市场拓展、信息化资源整合和有效配置、信息化科教等多方面逐步推进农业各个生产、销售要素的整合和管理,进而达成农业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要求。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的切入点

考虑到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大多数为培训转岗,农业信息化方面技能和知识相对匮乏,只能参与信息采集、储存、整理、等简单工作,采集到的农业信息得不到深入开发,势必造成农业管理工作信息应用的大量浪费,因此农业管理人员现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基础学习能力、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极为重要。

在具体运作中,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提升农业经济收入,以信息化手段辅助农民增产增收,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以创新的科技和催动利润升值的科研成果来催发农民农业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升农业领域的经济收入。其二是需要辅助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方向的转型。信息网络的庞大覆盖能力、强大的互动功能、随时信息传递的优势等,可作为农业传统形式进行发展模式改革的技术辅助,并推动其迅速向知识型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方向进行转变。其三,提出农业科研发展及农业实践性改革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并运用各类标准化条件对人才的培养进行辅助。信息化的存在和信息化系统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显著加快农业科研、知识传播的速度,进而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模式

(一)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子系统内容

与农业相关的各类信息资源势必需要进行科学整合、合理规划后,才能作为农业管理的信息服务系统、农业管理的监测预警系统、农村管理的信息市场服务系统“三项合一”发展的基础。具体则需要不断进行信息的采集和交换,制定统一化信息标准,为国外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信息信息源进行拓展,使用国际化的数据库对信息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检测,构建起较为稳定的农业信息现代化采、收、传一体化系统。在上述条件满足的基础上,联系农业管理的监测预警系统、农村管理的信息市场服务系统,为农业经济管理现代信息化管理方向的正确性提供依据。

(二)融入现代管理理念,强化系统操作型人才培训

在“三农”问题被重视力度的不断升级的前提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构建的过程中,是必须要不断进行新的管理理念的强化。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和转型以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标志,就是必须要保障农业经济管理现代信息化建设与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同步进行。由此,在农业经济转型期间,不断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现代化服务意识的构建和强化,使用积极主动、强有力的方式来保障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型构建,是培育农业经济管理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信息人才、技术管理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等的重要基础。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管理理念的强化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需要,鼓励推动优秀大学毕业生返乡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信息爱管理的现代综合平台构建中来,倡导个人、企业、集体在此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意和优势,坚持以综合平台为构建准则,着力打造出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国家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

(三)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健全系统所需基础设施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的完善,则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的重点工作所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及政府引入有效政策和启动专项资金,来保障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在此过程中可结合市场竞争机制的变化,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以敦促国内外企业积极主动地引入先进技术,以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提升。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只有确保资金到位、指导到位、配合到位、措施到位,才能真正充分发挥企业和各级政府应该承担的权责。因此在进行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健全的过程中,政府可尝试统一调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专业人才,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以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各行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优势。

【参考文献】

[1]马维东.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3(11).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人才培养; 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57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097- 02

0 引 言

信息系统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产生的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信管学科的博士学位。信管专业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70年代中后期电子计算机在管理领域的广泛运用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末各大学纷纷创办“经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培养信息管理类人才。2008年全国已有587所高校开办了信管本科专业,信管专业人才越来越被社会认可。

下面选取了中美整体实力较强的8所大学,就其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向以及就业情况分别作了详细的介绍。

1 美国大学的信管专业

根据2013年美国最权威的大学排名机构US News的美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排名,我们选取了4所在国际信管专业排名中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大学作为分析对象,它们分别是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亚利桑那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文中资料源自4所学校网站公布的信息。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称为系统设计和管理(System Design & Management,SDM),设置在著名的Sloan管理学院,授予管理科学学士学位。课程总学分为123,必修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管理科学中的最优化方法入门、统计学思想和数据分析、大学生管理交流、管理的心理学实验室、企业财务会计、线性代数;限定选修课包括企业家能力和创新、财政理论、管理实施入门、供应链计划、制造业系统和供应链设计、市场管理、计算机和工程学问题解决方案入门、系统分析、信息技术精华、战略方案组织设计、软件商务、完整信息系统技术、战略方案以及组织因素、经济情报、战略结构和定价;一般要求的课程包括微积分、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课程、人文科学、艺术以及社会科学课程。

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CMU)的信管专业称谓信息系统管理(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ISM),设置在Heinz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授予理学学士。课程为总学分143,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信息系统环境、系统开发基本原理、设计和开发的应用、软件开发项目、信息系统应用。学科核心课程和组织管理相关课程任选一门;设计科学与理性选择相关课程任选一门;研究方法相关课程任选一门;专业沟通等课程任选一门。内容区域:信息系统选修课、组织方面、设计科学和理性选择、研究方法、专业沟通5个领域的课程。计算机科学基础:初级/中间体设计和中间体/高级设计。数学和统计学课程一门,统计学推理和实践(选修一种课程)。

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UA)称为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设置在Eller商学院,授予工商管理学学士。课程有基础课程:英文写作、商业数学、计算机和网络社会、数学、财务会计入门、经济学、管理会计学入门、管理中的统计学推论、基本经济问题。必修课程:高级代数、管理和组织、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数据结构和算法、基本运作管理、使用和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管理、商业基础道德一体化和管理法则、商业数据交流、公共机构和政策的整体经济、业务决策的微观经济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此外学院还开设有专业选修课以及人文科学选修课。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UMTC)是信息与决策科学(Information & Decision Science,IDS),在Carlson管理学院,授予商学学士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简略微积分或微积分、新生写作或同等课程、心理学概论、商务统计:数据源、表述及分析、金融计算概论、职业技能基础。核心课程:管理基础、管理会计学入门、商务处理和管理的信息系统、财政学基础、运作管理入门、市场营销原理、员工和劳资关系、跨国公司的环境、商业通讯。专业课程:系统发展计划简介、商务系统的分析和建模、信息技术基础、管理信息服务沟通、国际化。商务方针核心课程:商业通信、跨国公司环境理解;跨国商务、商业方针;策略程式化和执行(任选一门)。选修课程:财政学的信息系统和技术、高级数据库设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信息系统特别主题、信息系统产业实习。

麻省理工学院的Sloan管理学院是世界著名的管理学院,SDM专业设置在旗下,无疑对SDM专业的管理类课程设置具有明显优势。从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麻省理工学院的SDM专业是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导向,学校培养的学生是管理科学专业的偏信息技术方向,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又不是非常的深入,因此主要培养学生为实现有效的信息系统支持而产生的技术和应用方面的能力。学校SDM专业的毕业生被录用的职位广泛,包括产品设计、系统开发、产品研发和创新、工程管理、运营管理、IT软件开发、市场营销、销售。同时还会有一些行业专门聘请SDM的毕业生,其中包括航空航天、国防、政府信息系统、电信、银行和咨询公司。

众所周知,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是世界最强的专业之一,在开设ISM的课程中充分利用了学校这一学科优势。从ISM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门数较多且涉及领域广泛,强调对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的训练,对开发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及技术的掌握要求高,开设了多门信息系统的课程。学生对经济领域以及组织管理要求有深入的了解,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同时对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视,开设了沟通、写作等相关课程。CMU的ISM专业培养的学生是组织中信息系统的开发者,是信息系统终端数据的分析者,是为组织提供信息系统服务的高级咨询师。ISM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比较广,包括银行、IT行业、金融业、传媒业、制造业等,职位包括分析师、应用工程师、助理顾问、商务技术分析师、ERP开发员、财务分析员、IT项目员、QA工程师、高级顾问、软件工程师等。

亚利桑那大学与麻省理工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并称为管理信息系统(MIS)三巨头。学校开设的管理学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并重,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如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库原理和应用以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也要对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如经济学、管理等课程,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UA的MIS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技术性较强的管理类人才,主要从事的是组织中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和咨询等职业领域。目前从UA的MIS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看,多从事商务分析、商务应用开发、信息技术咨询、系统分析师、信息技术开发项目指导、数据库管理、商务智能分析、系统开发、数据库分析、网站开发、网络管理、技术支持专家、信息系统管理、信息技术使用者联络员等。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IDS专业授予的是商学学士,它的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商学的特点,如开设了商业通信、跨国公司环境理解和跨国商务等课程,又有和商务有关的信息系统课程如商务处理和管理的信息系统、商务系统的分析和建模,同时开设经济管理的课程,但相关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较为弱化。从该校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IDS注重培养商务型信息管理人才,为组织提供更多熟悉商务运作的信息管理类人才。它们的学生多从事银行投资、市场、咨询、金融等方向的工作。

以上4所美国大学信管专业的学位授予,课程设置各具特色,每所学校依据自身的学科优势,构建具有特色的信管专业,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备经济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以职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的培养。

从就业方向看,麻省理工学院SDM专业毕业的学生多从事管理类方面的工作;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信息技术较深入领域的应用,亚利桑那大学毕业生多从事信息技术相关的一般性的工作,而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学生从事信息技术支持的商业的工作。不管是哪所学校的毕业生,信管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的工作领域都是比较宽泛的。

2 国内大学信管专业

清华大学的信管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之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学生要学习必要的基础课程,包括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信息管理导论。还要学习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动态系统分析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运筹学、计算机系统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面向对象的分析技术方法等课程。学生毕业后,进入各类企业与政府部门,从事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主要的就业企业类型包括国内外知名的咨询公司、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电信公司、高技术企业等。从清华大学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情况以及其自身在信息技术和工业工程学科方面的实力,可以看出清华的信管专业偏向技术方面。

复旦大学信管系设置在管理学院,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课程设置与清华大学基本相同。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方向基本一致。

武汉大学的信管专业设置在信息管理学院之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信管专业的主干课程与清华大学所设课程基本一致,但有所不同的是学生要学习一些图情档案知识,以体现学科特色。

东南大学信管专业设置在经管学院下,学生毕业后授予管理类学士学位。其基础课程与清华大学信管专业所设基础课程类似,但与清华大学相比,该校还开设较多的企业管理和经济类课程。

综上,国内学校虽然普遍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但培养目标基本一致,主要以培养具有信息分析能力与企业管理创新,能够驾驭信息资源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3 中美大学信管专业综合比较分析

美国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在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设置是多样化的, 有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技术、信息技术、传播学、信息科学等多个专业方向,职业导向较明确。美国大学信管专业的名称有所不同,授予该专业的学士学位也是不同的,如管理科学、理学、商学学士等,从授予的学位上明显可以看出信管专业所具有特点和学科偏向。我国大学信管专业方向相对单一,学士学位授予的领域主要是管理学学士。

国内信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大体有3类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经管类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课程设置比较固定,除此之外还有些实践类以及专业选修课程。美国大学也基本上包括这些课程,但是课程选择范围和课程内容更加广泛,社会实践环节更加深入,强调创新能力培养。除此之外,开设了写作课、谈判课、表达分析和研讨课等课程,用于培养学生和社会的沟通能力。

总之,美国大学信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是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是自由、开放式的,这样满足了社会对信管专业要求。国内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借鉴美国大学信管专业培养人才的方法,修改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更好地提高我们信管专业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迎接社会的挑选。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7篇

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是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性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而形成的管理会计的新领域。它是以取得整体竞争优势为主要目标,以战略观念审视企业外部和内部信息,强调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数量与非数量信息并重,为企业战略及企业战术的制订、执行和考评提供依据,揭示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建立预警分析系统,提供全面、相关和多元化信息而形成的现代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融为一体的新兴交叉科学。其本质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活动或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前瞻性。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主要着眼于企业外部环境中与企业经营有关的现在发生的和未来将要发生的各种信息,并结合竞争对手的现状及动向,指出企业所处的竞争位置,以便企业进行战略战术调整。

2.外向性。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通过收集、计算与分析竞争对手和本企业的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相对市场份额、相对保本点、相对投资报酬率及产品售后服务的比较等方面的指标比较数据,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实现企业的扩张经营。

3.长远性。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超越了单一期间的界限,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更注重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甚至不惜放弃或牺牲短期利益。因此,作为构成竞争地位主要因素的市场份额就成了研究的重点。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不仅要取得市场份额信息,而且还要密切注视其变化情况;不仅要注意本企业的市场份额,还要注意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甚至在报表中予以列示。

4.全局性。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在范围上兼顾企业的主次活动,将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技术开发、后勤服务等活动纳入其范畴;在时间上,评价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如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后勤服务等活动;同时,它既着眼于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放眼于各种可能的活动,如扩大经营范围的前景分析等。因此,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的视野更加开阔,可以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增加盈利能力和企业的价值。

5.竞争性。在市场竞争中,为了生存与发展,针对竞争对手的经营战略和市场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现状,企业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经营战略,甚至联合盟友,以战胜对手,谋求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6.实用性。鉴于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信息理解程度及货币计量信息的局限性,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除提供货币信息外,还提供大量的非货币信息。如生产量、销售量、市场占有率等;除提供财务信息外,还提供大量的非财务信息,如企业管理部门对战略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前瞻性信息、背景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以使企业管理人员更为准确地理解和使用信息。

 

二、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目标的构建

美国会计学会(AAA)的下属单位“管理会计学科委员会”曾对此作过研究,认为确定管理会计的目标是建立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一项基础工作。另外,艾哈默德.贝尔考依教授在其《管理会计概念基础》专著中还指出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帮助管理当局对资源的最优化使用作出决策。

笔者认为,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的总体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并应与企业的总目标保持一致。企业是营利性组织,企业的目标是生存、发展与获利。获利或增加盈利是企业最具综合能力的目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企业目标要求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从长期、战略的视角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方案。自20世纪中期以来,多数企业把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总目标,因为它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的缺点,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稳定增长。企业价值是企业现实与未来收益、有形与无形资产等的综合表现。可见,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服从于企业的战略选择,通过提供和分析与企业战略相关的信息,特别是反映实际成本、业务量、价格、市场占有率、现金流量和企业总资源的需求等方面的相对水平和趋势的信息,对企业战略管理产生影响。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应变化中的内外部条件;企业资源在内部如何分配与利用;如何使企业内部之间协调行动,以取得整体上更优的战略效果。因此,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获得以及价值最大化就是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的总体目标。围绕其总体目标,可将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分解为以下几项:

1.向管理当局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在这个领域内,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未来预测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报告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状况,未来预测信息对管理当局进行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更大。至于预测信息披露的范围、程度和方式,以信息的供求双方达到“均衡点”为目的;二是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有助于对企业深层次的了解和评价,同时也有助于预测企业的未来。对管理当局而言,非财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比财务信息具有更大的价值;三是社会责任信息。包括对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社区和公众等方面责任的履行情况,都需要适当披露。

2.协助管理当局审核管理决策。虽然这是管理会计的传统职能,但必须要重新认识。即要充分体现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以增值为中心。

3.协助管理当局建立内部控制以及快捷准确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为企业经营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提供信息支持。这里所说的内部控制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适应公司治理的需要,对执行董事和CEO的控制;二是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形式,CEO对公司日常运作的控制。

4.协助管理当局建立激励与补偿系统,为业绩考评和确定报酬方案提供依据。包括对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责任中心及其各类员工不同层次的评价和激励。

可见,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相关信息,帮助管理当局规划和实施适宜的企业战略。其提供的信息既应符合一般会计信息所应具有的质量特征,同时更应强调以下三方面的质量要求:①相关性。要求所提供的信息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管理密切相关。②可靠性。指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准确地反映企业相关的业务活动情况,而并不是所提供的信息百分之百地准确无误。③重要性。指所提供的信息应该是对企业前途和长远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信息,而对那些仅仅影响企业局部或战术决策的信息则可以不予反映。

 

三、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构建

目标构建决定了方法体系构建的基本方向,而方法构建的质量又将制约目标构建。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方法体系构建的科学与否,对实现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实现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目标的方法应包括以下几种:

1.价值链分析。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从设计到最后交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系列的增加环节,每个环节都聚集了一定的成本,同时形成一定的价值,直到最后构成转移给顾客的价值。这一系列的环节,就形成了价值链。

美国学者M.E.波特将价值链分为横向价值链和纵向价值链。从横向看,就是在企业内部将价值形成过程划分为基本活动(含进货、生产、发货、营销、售后服务五环节)和辅助活动(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一般管理四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占用着企业的资源,消耗一定的成本,同时又为价值的形成作出贡献。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了解各个环节的成本效益,如果某一环节提供了错误信息,就可能使企业作出错误决策,导致市场份额的丧失;从纵向看,就是超越企业的范围,从整个行业对价值增值活动进行规划,考虑供应商、经销商和顾客在价值链中的作用与影响。例如可以将彩电行业划分为原材料生产、彩管生产、彩电生产、彩电的经销、顾客等若干价值活动。通过这一分解以深入了解企业当前所处的地位,以及各个环节对其价值形成的作用,从而考虑企业沿着价值链向前向后延伸是否有利,以增大企业的整体优势。

不论是横向分析或是纵向分析,重要的是对价值链的各环节进行效率分析:即考察其成本及其对价值的贡献。以期达到:以较低的成本,使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水平达到与竞争者相同的质量或以不高于竞争者的成本,使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水平超过竞争者的质量。

2.竞争对手的分析。企业只有对自己现有的、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各方面能力有充分了解,才能制订出奇制胜的战略。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是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整合。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包括:(1)核心潜力的评估。对方在各个职能部门内的竞争潜力如何?其最佳能力在哪个职能部门?最差能力在哪个职能部门?(2)增长能力评估。在财务方面竞争者能承受的增长极限是多少?能否增加市场占有率?能否承受增加对筹集外部资金的需求等等。(3)迅速反应能力及持久耐力的评估。竞争者对其他竞争者的行动的迅速反应能力及持久耐力取决于本企业的现金储备能力、储备的借贷能力、过剩的生产能力、未利用的成本潜力等因素。

3.顾客价值的分析。产品生产出来,只有为顾客所接受,才能实现其价值,企业才能有收入,补偿所消耗的资源的代价后,才能有利润。而顾客是否接受产品,取决于其对产品价值的判断。因此,顾客价值分析对企业的战略决策至关重要。顾客价值指的是在竞争条件下,特定的产品或服务对特定顾客的相对利益。它可通过产品的价格、价格对销售量的敏感性、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重复购买率、同类产品的竞争程度等表现出来。分析的方法可以是定性的,如通过市场调查、确定产品对顾客的用途、用途的重要性、顾客对品牌的评价等;也可以是定量的,即通过计量顾客的购买成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等方法对产品的顾客经济价值进行分析,以便为新产品的开发、顾客的定位、产品的定价提供依据。

4.质量成本的分析。战略管理要求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提出零缺陷的口号。这就要求对产品的研制、设计、生产、一直到售后服务都要进行全面质量控制,以使缺陷在产生之前就被消灭。与全面质量管理相适应,质量成本分析将质量成本分为四个部分: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质量损失和外部质量损失,以便全面掌握与质量有关的成本信息,为管理当局正确进行决策提供服务。

以上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例如,在价值链分析中,就运用于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方法,要和竞争者进行比较;而顾客价值分析和质量成本分析,又体现着价值链分析中重视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分析思想。科学方法的选择关键是要能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综合运用各种专门的方法,收集相关的资料,以对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 Robert S.Kaplan,Anthony A.Atkinson.高级管理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8

[2] 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

[3] 王化成,杨景岩.试论战略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1997;10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8篇

1.1实现农村经济的产业化经营

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大潮中,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用和普及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业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农业经济经营的产业化和模式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农产品服务通道和农产品销售贸易通道的方式,拓宽农业销售渠道和交易方式,进而为企业实现快速的贸易提高条件。

1.2实现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的转变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而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之中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造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区别于传统农业,并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转变。

1.3利于农业科技专业人才的培养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劳动力素质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等系列问题,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所需要,而将信息化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科技后盾,则可以提升农民科学意识、加快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并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便利的通道。

1.4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加强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加快农民对市场信息的了解,通过市场的实际需求调节农业生产,科学决策农业生产计划,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并拓宽农业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调动并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种植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的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并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2信息化角度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在加快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信息技术的开发资本受限制。主要受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两方面的限制:在人力资本方面,由于现阶段大多数高校毕业人才多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参加工作,尽管这方面的受教育人才很多,但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当中仍然缺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就导致在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发展严重缺乏人力支撑,并对农业生产带来峻的挑战;在物质资本方面,由于农业的自身的资本积累缓慢特性,加之大多数的经济建设都集中在工业信息技术开发领域,在农业信息技术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很少,就导致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工作受资金的限制。其次,是来自科学技术本身的限制。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这就需要相应的技术创新改变现有的传统生产模式,整体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全面技术创的新层面,实现技术创新对农业的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作用。

3提升信息化角度下农业经济管理应用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队伍的建设

首先,对于农村大多数农民群众素质普遍较低的问题,应该重视广大农民科学信息化素质的培养,展开必要的科学加强的农民培训,并普及农村信息化教育,提高农民认识农业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其次,应该借助信息网络开展远程推广培训教育组织农业信息在线培训学习,并学发挥农技推广站、涉农部门的作用,建立必要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最后,科学的组建一支农业信息化经营专家队伍。应该加大对农业信息管理、农业信息经济、农业信息技术三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将现有的工作人员升级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作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靠保障,进而实现整体的提升信息化综合经济管理水平。

3.2强化政府的科学职能作用

提升信息化角度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林不开政府的科学组织领导。首先,政府单位应该积极的发挥自身的主导性地位,科学合理的对信息化开发建设资金、系统日常运行投资费用等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确保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其次,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保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可以健康发展。应该加大对农业信息化有关政策的研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农业信息化政策支持体系。

4结束语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9篇

【摘  要  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

【英文摘要】Based  on  the  existed  theories  in

对现代企业来说,有效的信息运用无疑是在激烈变动的环境中取胜的重要方面。基于全球信息网络互联的实践与推动力量,未来的信息竞争将以信息可转换计量、可升级,具有信息创新能力为主流,这就对每一个企业的信息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

1.“信息向量”

企业信息工作应当与其效用保持一致。当代,企业获取各种信息己十分方便,但所得信息并不一定符合企业的需求[1]。为表述和衡量企业信息的效用,引入“信息向量”概念来反映这样一种思想:企业所得和拥有的信息必须符合其对信息作用方向的要求,即与企业效益目标保持一致,并达到一定的数量要求;企业对信息作用方向和数量的要求与企业实际得到的信息之间存在差异,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向量”(图1)。

附图

图1 信息向量

如图1,OA表示企业为实现其效益目标所要求的信息作用方向和数量,OB为企业实际得到信息的作用方向和数量,OA需要从OB中经过企业的信息处理、加工、提炼而得到,角度α的大小取决于企业所得信息的作用方向和数量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需要说明的是:(1)企业的效益目标主要体现为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由复杂因素所决定的。(2)信息作用方向体现在企业活动中是信息对实现效益目标的向导功能与导向作用,企业与信息相关的组织设置、制度建设、发展规划、资本投入、操作步骤等均与此相关,并且必须符合企业的效益目标。(3)信息功效的发挥,有一个量的要求(即有足够的信息长度),以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协同效应和组合、增值效应[2]。

在企业的实际信息工作中,应当切实把握好信息的作用方向和数量问题,并应该对所得信息进行鉴别,只把那些符合企业需求的信息纳入企业信息系统。

2.信息规模经济性

信息规模经济性是指恰当的企业信息工作可以帮助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保证效率与效益的提高,从而实现企业信息工作的价值。由于生产要素客观存在的不可分性和生产经营在组织、流程与技术上的要求,成本节约与效益提高要达到一定生产规模才能得到体现。在规模经济性的层面上,企业的信息作用方向应该是向决策层提供确定最佳投资规模、生产规模、组织规模等所需要的准确信息。与这一方向相对应,信息的数量由是否充分占有关于企业经营规模的状态、结构、过程与趋势的信息来裁定。从规模经济性的角度出发,每一个企业的信息工作都要同时考虑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依据“信息向量”来识别、判断、监督和改善企业的规模经济性。

经济学理论指出,各种经济活动的可变成本会挤压不变成本,使边际成本持续上升,依靠大的生产经营规模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也就受到限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过信息利用促进经济规模与效率的同步增长成为可能。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把握好信息向量的基础上,现代企业能够根据企业状况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在日益复杂的组织内部促进信息流动,使各种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向适当的人员和部门;然后建造更好的信息传递渠道,保证各种有价值的思想、经验、技术等在公司全部被揭示、分析、掌握和运用,将个人信息提升为组织信息;进而重新设计工作程序和沟通程序,改进企业内部的协作、业务流程和客户关系管理[3],这就为企业规模与效率实现同步化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性。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网络平台已成为普遍采用的工具,与信息向量分析相结合,它可以帮助企业收集、处理来自于外部及内部的巨量信息,并做出及时的反馈,从而提升工作效率,产生新的企业竞争价值。企业信息网络还能完善企业内部数据库及客户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始终与目标客户保持紧密的联系,提供企业更具竞争力的资源。同时,这种信息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员工方便地共享信息及分辨和处理不断涌来的信息,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获得或提升个人的竞争优势,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也从中得以提高。这样,企业信息网络就通过信息传递与共享把生产要素市场、企业、客户与产品市场结合在一起,使资源配置效率大为提高,企业生产与市场销售的结合变得紧密,公司活动的空间限制得以突破,生产与销售的规模和效率能够实现同步增长[4],企业信息工作的规模经济性也得以实现。

3.信息范围经济性

在信息范围经济性的层面上,企业的信息作用方向应确立为向决策层提供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目标的多样化经营范围的信息。与这种方向相对应,信息的数量由是否充分占有和掌握有关企业经营范围的状态、结构、历史与过程的信息来裁定。

现代信息网络使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信息多样性与多源性,它比单一内容和来源的信息更能够消除片面性和不确定性,使多种信息在更大范围的交流中得到互补、协同和实现增值,取得信息交互使用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当企业不同业务中的信息活动有相同投入,不同信息流分布和信息调配手段又是共同发生时,企业的信息范围经济性将得到充分体现。这种情况下的企业信息活动中,多个信息项目组合由一个企业进行时的总成本要小于分别由不同企业经营时的成本之合。另外,新兴的共同信息协议、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公司间的多种信息合作等,不仅使企业内部,而且使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成本和风险下降,收益率增加。在信息向量指引下,做好信息范围经济性的分析,信息在企业多样化经营和广泛合作中就能起到有效的导向、调节和控制作用,使原来未能充分利用的“信息资源剩余”(包括经验、技术、商誉和商标、市场信息、管理技能等信息资源)得到共享和充分利用并大幅度地节约信息成本。

信息范围经济性与信息规模经济性密不可分。一方面,企业的信息范围扩展会在内容与形式上使信息规模经济性得到新的提升,尤其是在主营业务有关的方面大大地扩充企业的信息规模经济性。另一方面,企业信息规模的扩大,又可为企业的信息范围带来新的成本节约空间和效益提高空间,促进信息经济性的实现,为企业的信息范围扩展提供新的条件与机会。在这儿,信息作用的方向与数量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不可忽略的,即应当同时达到共用信息的正确导向性和信息在不同业务的相关产业链条上的足够数量,这就要求企业在追求范围经济时,在企业所经营的不同业务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保证产生1+1>2的协同效果。因此,实行多样化经营的企业必须具体分析其技术组织、管理协调、市场规模等多方面因素,借助与规模经济性相对应的“信息向量”来识别、判断、鉴别范围经济性实现的可能与条件。

4.信息速度经济性

与速度经济性相对的信息向量概念反映和检验企业各种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节奏。在速度经济性的层面上,企业的信息作用方向应确立为向决策层提供确定最佳运行速度的信息,信息的数量取决于是否充分占有和掌握关于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不同经济变量的速度状态、速度形成过程、速度变化趋势等方面的信息,这种信息要随时反映各种流量指标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同时,信息速度经济性的实现不仅需要速度的快捷,还需要各分项速度的良好衔接与配合,以保证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中达到整体协调和效率提高,这也是企业信息工作必须考虑到的。

对现代企业来说,速度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其中,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又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生产活动中,信息和信息技术是主要调控手段,运用与信息速度相对应的信息向量,调节生产过程中的物流、能量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源等按一定程序、路线、任务以一定速度运行,并借助于及时的信息反馈实现各个步骤的良好衔接,达到对生产各环节的调控,高度有序地完成生产活动;在营销活动中,则可将市场的变化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努力紧密联系,使企业得以高效调用自身资源及时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并降低资源占用量。此时,信息速度是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速度经济性的直接表达:在企业的决策活动中,信息速度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在竞争条件下,企业决策对于信息速度的要求极高。随信息技术的进步,现代企业不仅能够建立高效快速的信息反应系统,还可以针对非确定环境设置“可能性问题库”,将各类可能发生的问题作集成化、系列化、层次化处理,以把握信息运用的主动权,提高决策效率[5]。显然,要提高企业信息速度经济性,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还要使企业信息工作符合信息向量的要求。

5.网络互联的信息经济性

在网络互联经济性的层面上,企业的信息作用方向应确立为向决策层和整个企业提供实现效益目标的最优网络连通技术、系统方案、运行体制等方面的信息。与这一方向相对应,信息的数量由是否充分占有和掌握企业有关于网络的状态、结构、过程与趋势的信息以及企业所处的技术环境信息来裁定。反映网络经济性的信息向量的形成是企业利用网络的演进与经验累积的结果,还是企业信息网络互联的趋势与要求。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建立广泛的企业内部及与外界相互连接的信息网络,实现对企业各项活动的自动控制,使企业获得信息共享体系,帮助企业突破旧有的组织结构,建立学习型的创新组织体制,以广泛的信息流通与交换达成信息的联合与互动效应,从而降低信息成本、提高信息效益,使信息规模经济性、信息范围经济性和信息速度经济性得到进一步延伸,达成网络互联的信息经济性。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建立在全球信息网络基础上的企业信息网络已成为既有内联又有外联的多层次网络,其最大特点是具有多触点互动交流功能,通过网络联结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实现生产、营销的网络化,管理行为的智能化。显而易见,这种信息网络有助于降低信息成本,具有很高的网络互联的经济性。

现代企业的信息工作面临着复杂艰巨的任务,既要应对充满变化的外部环境,又要满足内部的不同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到信息作用方向和信息数量两个方面,按信息向量的要求识别、处理信息,使企业信息工作紧密围绕企业效益目标开展,同时兼顾人员、流程与技术,建立一套完整、可操作、可以量化评估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进行良好的信息管理,更要达到不断的信息创造与运用,使企业竞争力得以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卡尔·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M].张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8~29

[2]Richard  A  Bettis,Michael  A  Hitt.The  New  Competitive  Landscap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16:7~19

[3]赫伯特.管理决策科学[M].张萌生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33~71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信息化 农业经济管理 应用

一、引言

科技的发展推动这各个行业在工作内容、管理方式及发展方向的改变,农业经济管理也是如此。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说已经省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适应时代的节奏,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有效的突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信息化在农业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应用将有效的推进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气候、空气、土壤、水分及生物等因素都是保证农业生产有效的资源保障。根据这些农业信息资源,借助于信息技术来收集、分析并处理和共享这些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服务,才能使得农业生产走向更加健康的发展之路。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概述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不仅仅包含基本的农业资源信息,还包括农业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现代农业已经不是传统的人工农业作业方式,而是在农业科学知识、技术及农业人才的支持下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因此构建农业教育和科技信息化网络能有效的推动农业技术的传播和应用,不仅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农民的农业水平。另外,农业市场的信息化可以及时有效的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生产资料、农产品需求等信息。生产资料信息使得农民选择生产资料的空间加大,能够买到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同时还了解到了农产品的市场发展走向,增加也农业生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农业管理信息化,现代农业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在此模式下需要信息技术作为有力技术支撑,推动农业管理实现标准化、便捷化,从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传统农业的转型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是改变传统农业理念及作业方式的契机,将传统的农业模式转变为知识型的农业模式。传统农业的资源和信息化农业资源差异较大,信息化技术下的知识型农业能有效利用生物工程进行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及生产结果的改革,有效的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目前我国农业依然是资源型的农业模式,因此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变传统农业方式,使得我国农业走向知识型农业。

(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的推优┮挡业化的发展。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将农业产业推向世界竞争的环境中,借鉴其他国家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积极改革和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理念及思路,使得我国农产品逐步走向国际之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通过各类网上贸易,建立农业产品及服务贸易,为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打开销路,实现产供销一体的信息化。

(三)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传统的农业方式使得农民增收不增产,归根结底是信息的滞后和匮乏,使得很多农产品信息无法传递出去,造成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浪费。在信息时代,借助于市场经济的背景,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就是为了实现农产品的推广,为农民增加收入,调动他们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通过信息技术使得农民了解市场,提前规划生产经营计划,从根本上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四)有利于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科技人才,人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生产力,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键。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科技的关系较少,而且农业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那么要想转变这种局面,通过农业信息化来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而这个过程中农业科技人才是关键。信息化使得农业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更加便利快捷,那么农学爱好者们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学习和获取农业生产知识,并且向农民普及,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实现了农业科学化的目标。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会计 定位 管理 信息失真

21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是高科技大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大提高的时代,这种大环境,将推动会计发生相应的重大发展。

一、会计的历史定位:  1、会计具有重要地位:一般人认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广泛运用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在各方面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代替了会计人员的手工劳动,不需要现在这么多的会计人员,这些多余的会计人员,应从会计的核算工作转向会计的管理工作,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更好地为发展经济服务。在这种条件下,会计更重要。同时,也有人认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广泛运用电子技术,取代了会计核算工作,解放了会计人员的手工操作,使会计人员面临着失业的危险。由于使用电子计算机而使会计核算发生了变化,会计工作是否不重要了,会计人员是否会失业?

会计是千秋大业,凡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使用计算机进行核算只是改变了核算的手段和形式,但不可能改变核算的内容和要求。相反,核算的内容范围扩大了,要求提高了,信息需要加强了。更需要在新的条件下,以新的、更高的要求对经济进行会计核算。所以,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会计工作中,由于使用计算机而富余的会计人员,不是无事可干而失业,而是要不失时机地转向会计的管理工作。当会计核算工作由于使用电子计算机而发生变化时,会计人员一方面应拓宽会计核算范围和深化会计核算工作,另一方面应将主要力量和精力,集中于会计管理工作中,用知识进行管理,使会计管理工作达到现代化的水平。会计核算工作的变化,是会计工作进入新阶段的机遇,是发挥会计工作作用的新起点。

2、会计的重心在管理:会计工作不等同于会计核算工作,它包括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管理工作两个方面。会计是否有管理职能,还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会计就是会计核算,不是算帐,就是一个会计信息系统,不具有管理职能。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会计是否具有管理职能,要从会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出发,即从会计工作总体出发,要从客观的条件和要求出发来分析。会计具有管理职能,是因为:(1)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会计对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管理,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经济关系。(2)企业、事业等单位管理的需要。企业、事业等单位要进行现代化管理,需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对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管理,以便促进本单位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3)上层建筑的需要。体现上层建筑要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就是一种管理活动。(4)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需要。会计工作逐步实现现代化,特别是逐步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把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计算中解放出来,有条件并需要会计人员大量从事管理工作。(5)会计学科分类的要求。国家教委制定的学科分类,已将会计学从属于经济学改为属于管理学中的一门学科,从而确定了会计学的管理性质。

会计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会计管理的任务,在于通过对经济活动的会计管理,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和做好财务决策,编制财务计划并组织财务活动,控制消耗并监督企业经济行为,检查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和遵纪守法情况,考核经营业绩,分析执行情况,挖掘潜力,提出措施,以便促进企业、事业等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3、建立管理型会计模式:在发展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的重心在管理,需要建立以会计管理为核心的会计模式。人类社会进入以知识为特征的经济发展阶段,将使市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建立面向市场的会计模式: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要强化内部管理,严格监督,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相应地需要建立强化会计管理的会计模式;政府部门通过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和经济杠杆等,对企业进行调节和规范经营活动,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地需要建立宏观调控与微观自主相协调的会计模式;企业要进入世界大市场,参与国际流通,发展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和技术交往,相应地需要建立面向市场、面向国际的知识管理型的企业会计模式。管理型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建立调控型的会计组织系统;建立开放型的会计信息系统;建立知识型的会计管理系统;建立服务型的会计市场系统;建立竞争型的人才系统。

二、会计管理向全方位、知识管理方向发展: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管理,将促进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向全方位、知识管理的方向发展。

1、会计系统重视系统管理:会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会计系统既是一个封闭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系统,它的运行受系统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会计管理要重视系统管理,即对会计系统的整体进行全面管理。系统因客体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子系统,对子系统也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系统管理,如对成本系统的管理,对资金的系统管理。会计系统因管理条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管理环节的系统管理。它包括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和会计分析,而形成会计管理体系。这种立足管理环节的系统管理,也就是全过程管理。

2、会计管理重视人本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是经济实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竞争,而这些竞争最终又是人才的竞争。重视对人的管理,是管理之根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是要重视对人的培养。会计管理重视人本管理,一方面要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养竞争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 人才,并创造条件调动其创造性工作;另一方面要重视会计人才的管理,培养竞争性的会计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竞争性人才是创新人才。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论,以及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只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才能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知识经济,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特点是:创新性、全面性、专业性、复合性、适应性、优异性。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既包括在工作中培养,也包括在学校培养。

三、严防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信息是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会计数据,是对会计数据的解释,其实质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而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和核心。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总体水平较低,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更为突出。

以往人们谈论会计信息失真,往往只关注会计人员制造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故意性,这样就很容易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归结为个别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或思想品质问题,在此认识基础上所制定的治理方法如隔靴搔痒,难于切中要害,也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表面看来,多数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都具有主观故意性,但如果不搞清楚会计人员制造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动因,也就很难正确评价会计信息失真的性质,无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手段,应首先从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机理入手。

我国当前的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经济管理工作还必须依靠各种行政手段。如果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工作职能,甚至袒护和纵容各种会计工作中的不法行为,就会提供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温床。有的单位内部管理混乱,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会计工作无法发挥其应有职能,会计信息失真自然不可避免;没有良好的经济秩序,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如果社会上的各种造假行为都极为严重,会计信息失真泛滥成灾也就不足为怪了。若从反腐倡廉角度来说,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与腐败现象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不根除腐败现象,会计信息失真也就难以彻底治理。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制造者,如果会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就能够自觉抵制来自于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拒绝制造会计信息失真。但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不能完全依赖会计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制环境、经济秩序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作后盾,会计人员的作用就很难发挥。

参看文献:

1黎仁华;确立舞弊审计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2王金秀;“政府式”委托理论模型的构建[J];管理世界;2002年01期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管理;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知识经济的来临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尤为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大潮占据有利的位置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加强对于知识经济管理的理解,将其与自身企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这样才可以使得自身竞争水平得到优化,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此看来,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对于知识经济管理的了解与运用将是决定企业长足发展的关键,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地位。

一、知识经济管理的概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随之而来的是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化时代,使得当代企业的科学技术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以增加企业劳动力增加企业利润的生产方式逐步转换为以科学技术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利润。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由资源竞争逐步转换为科技竞争,这就是知识时代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是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二、知识经济管理产生的必然性

1知识经济管理是信息化时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不再困难,特别是在互联网得到普及与发展之后,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尤为简单,人们可以轻易的在网络上获得海量的信息来为人民服务。但是正是由于信息量太过于大,要想在其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就显得困难,因此,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成为了一大难题,这就使得知识经济管理应运而生,利用新的经济管理方式对信息进行管理。

2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需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生产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明显,使得企业管理者对其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为了提升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经济管理的方式被引入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 ,更好的为科技额发展服务,同时加强对于企业知识型人才的培养。

3市场竞争的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地位,就必须不断加强企业科技水平的发展,利用完善的信息系统为科技发展服务,提供较为准确的市场信息,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将科技水平与市场导向相结合,这样才可以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知识经济管理的优势

1智力优势

知识经济管理的是以知识为核心,以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作为主要目的,对于企业人才的要求高于一般企业,利用知识经济管理方式对于企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使得企业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话智力的优势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2信息管理优势

知识经济管理注重对于企业信息的收集、整合,其中就有对于智力在内的信息进行整合,经过全面的分析与了解之后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

3资本管理优势

知识经济管理方式是在信息化发展趋势下形成的,因此使得其具有全局性的观念,能够对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外部的综合环境进行分析考量,内外结合,实行资源的优化优化配置,这种全局观念势必将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知识经济管理的应用

1企业中的运用

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知识技术的创新,对企业实施知识经济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的保障,使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使得产品的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知识经济管理对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共同发展。

2图书馆中的运用

知识经济管理的核心就是知识,知识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资源,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重要管理机构,是知识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重要场所,是促进人才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因此图书馆的管理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创新观念,利用新型的管理理念对图书馆进行管理,利用知识经济管理对其进行管理,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使得图书馆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努力发挥其对于人才的教育功能。

五、知识经济管理的创新

1民主性的管理方式

改变原有的落后的传统的绝对服从的管理方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利用新的管理方式促进科学管理思想的传播,实行全员参与的管理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对于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协调管理。这种民主管理方式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体创造力。

2情感管理方式

原有的企业管理方式是一种命令式的管理,使得上下级之间形成一种明显的阶级差别,使得企业发展模式较为僵硬,现代企业管理者要利用情感管理方式,有效的鼓励与奖励,促进管理者与员工感情的培养,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企业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

结语:企业的发展对于管理者对于员工对于国家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企业管理这要不断更新企业管理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利用知识经济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促进企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娜,孙凌; 知识经济带来现代企业管理新模式[J]. 情报探索; 2001(02)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13篇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概述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农业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农业科学规划、农业产量评估、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农业灾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的采用等等各个方面,都影响巨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按照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相关要素划分的,其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市场信息化

农业市场信息化具体是指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还应有农业科学技术(如农业图书影像资料,农技宣传推广材料)等其他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农业市场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广大农民朋友们提供即时、可靠、准确的市场信息,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了解市场上的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等方面的准确、及时而又可靠的信息对于他们的农业生产指导来说意义重大。

2.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

农业教育与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是指运用建立网络信息的方式推动农业科学技术与农业科学知识的传播与运用。向广大农民提供一个能够广泛学习,普遍交流的信息平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健康化、规范化、规模化不仅需要农业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支撑,而且还需要坚实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平台作为其坚固的保障。

3.农业资源信息化

农业生产需要各种各样类型的资源,而各种资源之间又需要科学合理的调配,才能使各种农业资源得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农业生产需要气候、空气、土壤、水、生物等许许多多的农业资源给予保障。农业资源信息化就是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搜集、分析、处理、分享这些农业资源的相关信息,以此为农业的正常生产提供信息服务,走因地制宜的符合本地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

4.农业管理信息化

现代大农业在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之后,应同时注重农业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模式下的农业生产需要以信息技术作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农业管理向标准化、 便捷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升农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实施应用

1.实行科学的规划,分步实施信息化

首先要根据当前信息业在全球的发展总趋势,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为恰当的技术集成和组合,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经济管理发展规划。 而且要根据发展目标列出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步骤,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地实施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既要避免在信息化过程中的冒进和形式主义,也要防止信息化建设的方向错误、程序紊乱和重复建设等现象,浪费不必要的资源。

2.建立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网络体系

如今,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与管理规划过程中,对于农业经济数据库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甚至一些农业部门的官员和农业科学工作者对于农业经济数据库的概念还不甚了解。在我国农业经济数据库的建设与农业信息系统的开发还是十分的欠缺,相对的,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农业信息产品与农业生产资料的开发生产与农业实践环节应用脱节严重,使得农业市场不能很好地为农民服务,从而导致了农业农村经济信息化的水平难以提高,更难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整体提高。我们只有在建立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网络体系的同时,完善农业信息的服务体系,建设功能完备的农业数据库,才能更好地满足农业市场的各项需求,切实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起高效的农业经济管理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也就可以实现更为科学的信息化经济管理。

2.4 加快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财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利用虚假会计信息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是任何一个成熟而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所不允许的。虚假的会计信息会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是动摇市场经济的基石。二是削弱投资者的信心,造成投机“盛行”。三是企业无法发展。当市场对企业不再信任,企业没有真正的投资者——银行惜贷,股市惜投,同时再没有切身利益者关心企业的发展状况。这样的结果,企业向外自断了资金来源,向内没有了约束和激励的动力,长此以往,企业必将完全丧失发展的动力和条件,财务状况的恶化,市场竞争能力下降,最终走向破产的边缘。四是造成中介服务的“诚信”危机。五是造成国家宏观调空的失效。

各级政府制定宏观经济决策,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必须依据大量充分、翔实的经济信息。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将无法对国民经济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导致宏观经济资源出现不合理的配置,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协调有序的发展,严重的甚至发生经济危机。

二、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

从产权角度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易费用的存在

“交易费用”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的、核心的范畴,它贯穿或隐匿于整个产权理论的始末。科斯理论的一个重要逻辑是,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一种制度安排与另一种制度安排的资源配置效率是不同的。这个结论被诺斯教授更为简洁地概括为,当交易费用为正时,制度是重要的。

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降低会计信息交换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实证会计研究文献指出,在订立契约的过程中,会计信息的确起着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可以说,会计信息提供的历史演变,就是朝着优化产权安排及提高会计信息产权效率的方向而努力。但是,目前由于公认会计原则中允许过多的会计处理方法,这使得企业有了创造会计数据以平滑收益和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并且,管理人员拥有大量的私有信息,比如一些有价值的专利技术信息或者企业的有些战略投资意图等,这些信息不会反映在会计报表上,企业的一些利益相关者根本不可能通过企业公布的财务报表得知,或者即使可以得知,那也要花费高额的交易成本;以及审计人员只对财务报表信息表述审计意见,而对非货币信息的合理与否得不到确认等,这些情况都会给会计信息的传递与交换带来高额的交易费用。

2.信息不对称

不对称信息是指在竞争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作为交易的双方,对其交易对象信息的了解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对双方的决策有着不同的影响。由于企业的会计信息是由人单方面提供的,而会计信息的利用者是多方面的,可以说会计信息是一种带有社会影响的共用品。同时,由于人和委托人利益目标的不一致,人经常会利用其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谋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而背离委托人的利益,如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等。而后者是主要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合同达成后,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为了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利益而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动。虽企业与外界各方没有就会计信息使用问题达成协议,但会计信息可以被各方无偿使用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可以看成是企业不得不为之的无奈的选择,也可以说成是与外界之间“沉默的协议”。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只有企业知道其真实工作情况以及所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管理层的主观意志、利益倾向以及会计人员的实际努力工作水平,无不使会计信息提供过程中充满了道德风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便是企业最大限度利用信息不对称性而增进自己利益却有损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败德行为。如企业向税务部门提供虚假的会计报表而少纳税;向证监会提供虚假盈利的会计报表而谋求上市;向有关政府部门出具虚列资产的会计报表而力求获取优惠政策等。企业与外部之间信息不对称性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客观条件。

三、实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主要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避免寻租行为的发生

尽管寻租理论产生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不乏有许多因政府干预或垄断而引发的会计寻租活动。因此,我们应借鉴寻租理论中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1.1放松管制、减少对市场的干预,避免会计寻租行为的发生。目前来讲,则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府的管理手段。放松管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寻租的成因主要是政府不当干预和管制市场造成的。

1.2明晰产权,缩小公共领域,减小寻租的可能性。产权关系明晰化解决的寻租主体主要是针对产权关系模糊的国有资产的侵蚀而言的,但它并不能解决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干预经济所形成的租金,所以治理寻租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创新。

1.3加强法治建设,实行依法行政。通过立法使政府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制监控,减少政府对经济系统活动的行政审批,努力营造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减少会计寻租活动的机会。

2.完善会计监管机制建设

积极运作,尽快统一会计规则。任何规则的出台都要谨慎。完善法规,考核监管人员执行力度。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依法办事是一条基本规则。首先要健全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使执行者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其次要考核执法者执法力度如果未按法规办理,要追究违法者和执法者双重的责任,必须对执法者形成监督机制,由社会公众组织团体来实施。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一方面可以通过激励机制的安排,同化出资人与经理人的效用函数以缓解道德风险;另一方面又可通过权利制衡机制的安排,瓦解经理人的超级信息地位以缓解逆向选择。因此,它是保证会计政策合理有效选择的内部保障机制。

4.强化道德、法律的宣传与教育培训

建议我国有关机构对包括会计寻租在内的各项寻租耗费进行统计,定期公布资源浪费情况,唤醒大众的意识,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体系,让大家明白过度会计寻租对整个社会福利的损害将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受损,形成一种反对会计寻租的道德或思想环境,进一步扼制会计寻租现象的滋生与蔓延。同时要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民族素质。

参考文献: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15篇

一、传统管理面临的挑战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信息产业、IT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以知识、信息、服务等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国际化竞争、Internet和电子商务浪潮等构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宏观环境。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整个世界经济带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速增长期,并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电子商务正在造就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新经济时代,这种新经济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使企业获得新的价值、新的增长、新的商机、新的管理。新世纪,企业面临的也将是更为激烈的全球范围的国际性竞争,WTO更是每个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面对这些,传统管理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来帮助其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述这些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财务运营状况监控不力

面对国内市场上最成功的管理软件——财务软件,我们仍然发现还是存在巨大的改进空间。当今的大多财务软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模拟传统财务部门的工作方式。大量的记账凭证还得模仿手工方式编制,账务与销售、采购、存货核算还得通过定期的对账才能保持统一。财会人员忙于“做账”,无暇顾及监控企业财务运营状况。

(二)面对WTO明显准备不足

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日益临近,随着企业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化和国际化,国产管理软件的先天不足已逐步暴露出来。如果财务管理规则不能满足国际化的要求,那么中外人员就无法在同一管理系统平台中交流,国际接轨谈何容易。当你面对着一个完全英文界面的屏幕和报表时,首先面对的是相互之间沟通,其次你还得向国际资本和贸易伙伴不厌其烦解释本企业运营规则。因此回避和降低国际投资、金融、贸易等各方面的风险成为你梦寐以求的幻想。

(三)内外资源调配不力,生产效率低下

传统管理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交流,业务存在重复,管理往往是事后的、静态的。现代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从过去的信息匮乏到当前的信息爆炸,当今大部分企业仍一方面面对的是半成品、零部件大量库存积压;另一方面,按照客户的要求,不得不通过加班加点,分批发货来解决,延误了对客户订单的及时交货,影响了企业在客户中的信誉。

(四)商家对客户缺乏交流和关怀,坐失大量商业良机

当前,多数企业的经销人员仍然是独自控制他们的销售过程,通过电话、传真、或E-mail等传统方式与客户进行联络。结果是:销售人员无法跟踪众多复杂的销售线索;信息的零散性和不一致性会造成信息的荒废;工作效率的低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延误了产品的交货期;企业会由于某位销售人员的离去而丢失重要的客户和销售信息等等。这还仅仅是在销售环节,而在市场、技术支持、特别是在客户服务等环节,由于商家对客户缺乏交流和关怀,都会产生不良后果,坐失良机。

(五)面对面接触方式的互动交流,给企业带来高昂的营运成本

一个企业营运需要面对内部和外部的各类人员互动,否则将会缺少相互的信任和感情交流,很难办成事情。但是目前企业中主要互动方式还是面对面的接触方式,其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如:企业运营成本大幅度提高,接触面太小,延误时机,并且必须有掌握专业手段的人员等。

从以上问题的分析,造成此种状况的实质是缺少一个现代化的互动管理。企业首先必须实施提高内部运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管理系统,才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关注企业与外部相关利益者的互动,抓住商业机会,解决以上问题。

二、管理的革命:互动管理新理念

互动管理是新中大在新信息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对传统互动思想的升华,超越原有的传统的管理思想,其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软件技术,实现企业从内部到外部、从后台到前端,以及包括其客户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智能互动、信息交流和管理,从而使企业获得新的价值。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互动,人们通过互动的交流提升了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从而形成了理念。互动是绝对的,互动是双向的,是需要多次反复循环的。互动是信息的交流,因此需要信息是流动的。互动管理是使得互动的信息交流向着有序的方向流动和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工作程序。互动管理是必然存在的,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可以使得互动管理信息化,即数字化媒体的互动管理。

互动管理是知识企业与关系的新观念。它了传统的以技术作为赢得竞争优势的唯一资源的观点,开始重视人的因素。企业应该重视与顾客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以市场为导向,尽全力满足顾客的需求。过去二、三十年来,管理信息技术经历了从MRP到MRPⅡ再到ERP的发展阶段,细观每次企业管理理念的变化发展,我们会发现“互动”这一主线,例如,MRPⅡ缺乏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互动引发了供销链管理和ERP。新中大把企业在管理中从后台到前端、从内部到外部的交互提炼为“互动管理”理念。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每次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其实无不都是由于互动的需求引起的。例如,订货点法库存管理由于缺乏与物料相关需求的互动触发了MRP管理方法,而MRP管理由于缺乏与生产能力的互动触发了闭环MRP,闭环MRP生产与库存管理方法又缺乏与设计、销售、供应、财务的互动引发了MRPII技术,MRPII缺乏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互动引发了供应链管理和ERP理念。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抓住“互动”这个主线,才能真正解决企业管理的实质性问题。

尽管互动的思想由来以久,但当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互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真正实现跨越时间、跨越国界,随时随地的互动。从而两者的结合使互动管理上升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预示着一场划时代的管理革命已经到来。新中大互动管理理念是传统互动思想与当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我们把它概括为四个组成部分:经济资源联盟、经济交易工具、经济信息交互、定向商业寻呼。

(一)经济资源联盟

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企业正迅速转向全球性商务,用电子方式把遍布全球的客户与供应商联系起来。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企业与投资商、客户、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联系不再被局限于围绕着业务应用本身,而是被延伸到企业之间各种经济资源的共享,相互努力提供最快捷的信息传递服务。这种新型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称之为“经济资源联盟”。企业通过共享资源可将自己的经营活动与供应商的活动连接起来,供应商通过互联网了解企业的采购需求,拟定自己的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和发货计划,双方运转就像一个公司一样。以某一品牌产品为核心的经济资源联盟有望实现真正的ASP服务,真正实现“互动管理,让我们一起成长”。

(二)经济交易工具

在当今社会新的环境下,我们必须要用一种新的系统平台,让企业与其关系人都能达到互动的交易效果,其中关键点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建立。这种新型的企业之间的交易平台称之为“经济交易工具”。例如:纵向贯穿企业或行业的垂直B2B电子商务平台。新中大不仅向客户提供基于互动管理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并且不断向客户提供“经济交易工具”产品,以及基于“经济交易工具”的应用服务。

(三)经济信息交互

尽管各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所面对的电子与信息环境不同,不同层次的“协同管理”仍将会成为最迫切的需要之一。这种协同管理的基础称之为“经济信息交互”,如本地分销商和远程公司总部的贸易信息交互等。新中大的产品中不仅提供了传统意义上的数据迁移、信息交换、数据接口、网络通讯等经济信息交互手段,而且还提供了具有新中大特色的数据交换方式,交互式数据库复制技术和远程透明访问等技术,还将在新一代产品中提供基于XML技术的无缝的经济信息交互。(四)定向商业寻呼

通过网络定向的向商业合作伙伴或广播商业或贸易信息,这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称之为“定向商业寻呼”。如寻求供应商对采购单的报价,定向对客户产品信息的等。新中大将把“定向商业寻呼”的机制应用在所有产品的商业信息中。

三、新中大互动管理i6解决方案

新中大的所有软件产品系列,新中大每次产品的变化与升级,都是为了满足和提升不同层次的企业对互动管理创新的需求,它们无不体现了“经济资源联盟、经济交易工具、经济信息交互、定向商业寻呼”的智能化互动管理思想。

i6系统包括六大套件产品,其中新中大国际财务软件(i6/Intfi)、新中大生产制造管理软件(i6/PM)、新中大人力资源管理软件(i6/HR)、新中大工作流管理软件(i6/WM)四大产品构成了互动管理的基石;新中大电子商务软件(i6/EC)、新中大客户关系管理软件(i6/CRM)两大产品构成了互动管理的桥梁。六大产品共同为企业提供从财务到业务、从内部到外部的全方位管理解决方案。

其中,i6/Intfi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互动管理、回避和降低国际投资、金融、贸易等各方面的风险;i6/PM体现了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的有机结合。该软件集成了从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到车间作业计划以及产品质量管理的交互管理与控制;i6/HR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互动管理,将极大地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i6/WM帮助企业实现有序的现代企业工作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使现代企业管理者能更规范有效地运作企业,轻松面对来自市场的挑战,实现企业战略目标;i6/EC是企业面向全球的互动式电子商务系统,通过它实现公司总部与分公司、分销商、商之间的B2B商务模式,在网上实现订单、发货、结算等互动管理;i6/CRM充分体现了企业与客户间的互动,它是企业对客户在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全方位的互动管理系统,满足企业与客户一对一互动、一对多互动和多对多互动需求,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

通过新中大互动管理技术平台,供应链上的各个商业伙伴不再是独立的,信息的流向也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动态双向的,通过供应链上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密集成,整条供应链形成动态协调。

四、展望e时代的未来

顾客的满意就是企业效益的源泉。通过推动企业现代化的互动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顾客满意度,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实现集团企业内部财务与业务的互动管理

通过企业集团内部经济资源联盟体的互动财务管理,不仅能够强化集团总部和决策者对各子公司的资金预算,汇总分析企业财务运作状况,动态实时监控子公司经营活动,理顺集团企业内部的财务规范,充分调动集团企业的资金运作优势,还能够实现集团企业内部的生产、库存、经营、供销等业务与财务的互动管理,把实物形态的物资流动直接转换为价值形态的资金流动,保证业务和财务信息的交互协同。

(二)轻松面对来自世界的挑战

中国加入WTO在即,中国的企业界面临一个更加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竞争压力加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为自己确立一个在完整的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企业今后可以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伙伴在统一的交流平台上建立互动的经济资源联盟。一方面利用熟悉本土文化和国情的优势,通过互动管理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巩固国内市场。另一方面,积极主动与国际市场合作伙伴建立起以经济和感情纽带为基础的信任关系,跨出国门,打开国际市场。

(三)营造一个没有国界的市场,有效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买卖双方均可经由i6/EC电子商务系统,拉近彼此时空的距离,以节省通讯传输及文件纸张的成本,并可串联上下游供销和经销体。系统透过i6/EC网络系统建置集中式企业间电子商务中心之供应链网络商务模式,提供企业与企业间完整紧密的线上资讯、行销、通讯、交易环境,建立企业间贸易社区之商务型态,以节省成本达成更大效益,企业仅需进入i6/EC经贸电子商务服务网络,随时随地于弹指之间去处理每一笔商务资讯及完成交易。

(四)实现超越时空的客户关怀,发现新的商机

我们认为“发现新市场和渠道”不应该是一句空话。具体来说,通过互动的客户关系管理(i6/CRM)能够使企业深入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改善客户关系,增强挽留客户的能力。还可以减少销售环节,提高销售过程的效率。并能使管理层能作出快速有效的决策,为企业带来策略性的竞争优势,增加市场份额。

五、互动管理,共同成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IT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人类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跨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产品市场不再是卖方市场,客户成为市场的主导,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也主要表现为对客户的竞争,企业间的竞争转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所面临的是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往那种仅仅面向“生产经营”的管理方式已不再适应全球化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完善其内部生产管理的同时,都在延长自己的产品线,更加注重产品的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以企业的整体优势和整条供应链来参与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