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第1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6-0076-01

【摘 要】目的 探讨孕期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孕期健康教育对孕妇在孕期、产时及母乳喂养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400例,其中200例经过孕妇学校的培训为观察组,未参加孕期培训的2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剖宫产率、经阴道分娩率、母乳分泌时间、新生儿护理及喂养知识。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初乳分泌比对照组显著提前。结论 孕期健康教育能提高经阴道分娩率,促进支持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使年轻的爸爸、妈妈正确掌握护理新生儿的方法及技巧。

【关键词】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新生儿护理 孕期培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2月-8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400例,其中参加孕期培训200例,未参加孕期培训200例,两组间孕妇年龄、孕周、身高、体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健康教育的内容

1.2.1 孕期管理 不论是否选择在该院分娩,鼓励她们参加该院孕期培训。培训内容:孕期营养指导、分娩方式的选择、如何缓解精神压力、如何预防孕期糖尿病、孕期姿势、如何稳定孕妇血压、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培训方法:授课、操作示范、互动、个体指导。

1.2.1.1 孕期营养指导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准妈妈唯恐胎儿营养不足,摄入过多营养不仅使自己体重超标身材走形,还会对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合理的饮食结构可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骨关节炎、血栓形成、产后抑郁症等。

1.2.1.2 分娩知识的宣教 给孕妇讲解分娩机制、分娩过程及产生疼痛的原因、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及规律,讲解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巧,以减轻疼痛。

1.2.1.3 孕期姿势 孕期重要的是避免背部弯曲。另外,为避免一些不良症状发生,可采用提肛动作,轻轻吸气,并用力缩紧,直到再也使不出劲为止,稍待片刻,然后逐渐放开。每日若能坚持作2-4次,对阴道分娩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1.2.1.4 新生儿护理 包括换尿片、洗澡、保暖、大小便观察、常见症状及简单的处理。

1.2.1.5 母乳喂养指导 包括喂养姿势、婴儿含接方法、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的重要性,宣传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婴儿的好处,尽可能树立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1.2.1.6 如何合理坐“月子” 指导孕妇在生孩子以后科学地、合理的坐月子的方法。包括:饮食、活动、休息等。

1.2.2 对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初乳分泌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新生儿护理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的比较 (见表1)。

2.2 观察组比对照组初乳分泌时间提前

2.3 观察组普遍比对照组更会护理新生儿。

3 讨论

3.1 孕期健康教育提高自然分娩率,使产妇了解到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利弊,掌握分娩技巧,使孕妇认识到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都具有完成分娩的能力,从而促进了自然分娩。

3.2 孕期健康教育促进了母乳喂养,孕期孕妇了解母乳分泌的早晚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有密切的关系,了解初乳对婴儿的重要性,母乳喂养对母亲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好处,母乳是建立母婴对婴儿的智商、情商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3.3 孕期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提前掌握了一些新生儿的护理知识,不至于宝宝出生后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护理、如何喂养,同时,也给病房的宣教工作打下了基础。

3.4 孕期健康教育灌输了一些新的知识,使产妇及家属懂得如何合理的坐“月子”,对产妇的身心愉悦,新生儿

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母乳喂养;成功率

纯母乳喂养是指在婴儿出生后的6个月内, 不给其添加任何食品和饮料, 单纯靠母乳来哺育婴儿的方法。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提高, 社会、工作压力增加, 中国母乳喂养率呈下降趋势。本院对孕妇产前、产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 提高母乳喂养率,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4年1~3月本院共收治的240例足月单胎顺产产妇, 孕周36~42周, 年龄18~35岁, 无母乳喂养禁忌证, 营养状况良好, 文化程度初中以上, 语言沟通良好。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 体重≥2500 g, 无先天影响吸吮因素。把24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 这两组产妇孕周、文化程度、新生儿情况及产妇产后用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孕期常规产前检查。产后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 如:母乳喂养宣教, 母婴皮肤早接触, 早吸吮, 指导正确的哺乳方法。

1. 2. 2 观察组除上述常规护理外, 产前均接受了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和产前模型训练, 掌握了母乳喂养技巧。产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 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解决乳胀, 平坦, 皲裂等常见问题。产后护理人员双手涂润肤油给予产妇按摩护理、穴位按摩。指导产妇产后进食清淡富于营养的流质、半流质食物。

1. 2. 3 评价指标 以WHO及UNICE母乳喂养培训教材为标准, 纯母乳喂养是指除母乳外不添加任何食品和饮料。几乎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 给婴儿喂食维生素、水、果汁, 但每天不超过1~2次。规定产后纯母乳喂养及几乎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才为母乳喂养成功。泌乳量充足时产妇自觉双侧饱满, 24 h哺乳次数>8次, 新生儿吃奶后满足能安静入睡2 h以上, 大小便正常, 大便1~2次/d, 小便每日6次以上。泌乳不足:产后72 h仍无乳汁或仅有少量乳汁且下奶感不明显。本文观察产后72 h泌乳量是否充足及母乳喂养成功率。

2 结果

3 讨论

3. 1 重视母乳喂养宣教 产前护理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基础, 本科重视产前宣教, 在孕妇课堂上耐心讲解的结构及泌乳过程。产妇和家属懂得了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尤其产后7 d内分泌的初乳含分泌型IgA、巨噬细胞、溶菌酶、双岐因子等可保护婴儿免得疾病。母乳中含消化酶营养成分比例最适合婴儿消化吸收。对于产妇母乳喂养能促进子宫复旧, 减少卵巢癌和乳腺癌发生率。

3. 2 护理干预 ①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医务人员要关心安慰产妇, 增进与产妇之间的感情。反复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 帮助产妇消除焦虑, 紧张感, 增加母乳喂养信心。研究表明[1], 医务人员对孕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指导和行为干预能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②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产妇洗净双手取舒适如坐位、侧卧位、半坐位等全身放松。喂奶前湿热敷和, 采取环抱式, 婴儿与母亲胸贴胸, 腹贴腹, 下颌贴。婴儿充分含吮整个及大部分乳晕。饥饿的婴儿先吸平坦或凹陷明显一侧的, 此时吸吮力强, 易吸住及大部分乳晕[2]。③按需哺乳:不规定哺乳时间和次数, 按婴儿需要哺乳。④乳胀和乳腺管不通的处理:可用温开水(40~50℃)湿热敷5 min, 护理人员双手涂润肤油给予产妇按摩, 用手掌侧面轻按壁, 露出, 并围绕均匀按摩, 5 min/次, 使乳腺管通畅。指导产妇勤吸吮, 早吸吮, 多吸吮减轻乳胀。⑤纠正平坦:指导产妇做伸展练习, 将食指、拇指放在两侧, 一边压向, 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 再捏住向外拉, 重复进行多次, 持续5 min/次。也可做“十”字操, 从根部向上下左右牵拉乳晕。⑥皲裂和乳汁分泌不足:皲裂是婴儿含接姿势不对, 让婴儿把和大部分乳晕含在口中, 先吸吮损伤轻的一侧。哺乳后将少量乳汁抹在上。如果泌乳量充足, 24 h哺乳次数>8次, 新生儿大小便正常, 每周增重150 g左右。泌乳不足时要增加对的刺激, 多吸吮。多给母亲支持, 使产妇心情愉快, 合理营养与休息, 多进汤汁。

参考文献

[1] 梁文君, 包学云, 范水云.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排气及早期泌乳的影响.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 25(6):632.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新生儿吸吮率的影响。方法:取2011年8月~2012年9月在我院产科诞生的9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给予母婴床旁护理,分别在产后第1,2,3天观察新生儿吸吮率。结果:产后第1天的有效吸吮次数为(9.54±1.24)次,吸吮障碍3例(3.33%),吸吮率96.67%;产后第2天的有效吸吮次数为(9.77±1.30)次,吸吮障碍2例(2.22%),吸吮率97.78%;产后第3天的有效吸吮次数为(9.77±1.30)次,吸吮障碍1例(1.11%),吸吮率98.89%。结论:对产妇和新生儿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利于婴儿有效吸吮次数的增加,从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母婴床旁护理;新生儿;吸吮率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31

母婴床旁护理属于现代护理模式的一种,其中包括母婴床旁护理、床旁新生儿护理以及母婴同室健康知识宣教等内容。它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产妇及其家属在母婴保健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上也得到强化,从而使母婴生活质量得到提高[1,2]。本文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新生儿吸吮率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8月~2012年9月在我科诞生的9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男47例,女43例。年龄1~30 d,平均年龄(14.8±3.2)d。40例为剖宫产,46例为自然分娩,4例为阴道助产。产妇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5.20±3.10)岁。孕周33~38周,平均孕周35.4周。孕产次1~3次,平均(1.30±0.40)次。所有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正常,无先天性疾病。

1.2护理方法给予母婴床旁护理操作,主要内容包括一对一进行母乳喂养健康知识宣教和床旁护理:(1)产前床旁宣教。首先是健康教育,护士进行自我介绍,帮助孕妇熟悉院内环境、如何购买备用品、注意饮食安全等,然后是产前教育,对孕妇讲解产程、分娩的流程等,并且给予有效的心理安慰,指导婴儿喂养以及母婴护理等常识。(2)产后床旁护理。在产妇生产结束后护士亲自到床旁指导如何护理新生儿,如何母乳喂养。详细介绍育儿知识,纠正错误的育儿方法。具体步骤为:分娩第1天,护士对产妇进行早吸吮的具体指导,在24 h内指导新生儿吸吮母乳次数达10次以上,反复强调母亲乳汁不多是正常现象,只要多吸吮就能满足新生儿的需要,也可使产妇早下奶,打消产妇及家属的顾虑。分娩第2天,护士具体讲解正确的新生儿含接姿势,帮助新生儿含接的方法,妈妈选择什么样的体位,按需哺乳的重要性,得到家属充分的支持和配合。分娩第3天,护士让产妇或家属帮助新生儿采取正确的吸吮姿势,自己负责在旁边进行指导,并适时进行鼓励,增加家属或产妇参与的乐趣,提高家庭支持性。具体指导产妇如何在乳汁过多的情况下进行挤奶的正确手法。

在整个母婴床旁护理过程中,护士需与家属共同参与,且每次护理时间不少于30 min,主要对母乳喂养的技巧进行强调,对母乳喂养知识进行评估,对不知晓产妇给予再次宣教,直至其完全掌握为止。以此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提升孕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产后第3天,对婴儿母乳喂养率、摄取乳头次数以及吸吮情况进行观察。产后第4天,产妇正常出院。护士对出院后的母乳喂养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告知产妇医院母乳喂养咨询电话,并写于病历本上交与产妇,强调爱婴热线24 h开通,欢迎随时咨询。护士对经管产妇进行定期电话回访。

2结果

90例新生儿产后第1天的有效吸吮次数为(9.54±1.24)次,吸吮障碍3例(3.33%),吸吮率96.67%。产后第2天的有效吸吮次数为(9.77±1.30)次,吸吮障碍2例(2.22%),吸吮率97.78%。产后第3天的有效吸吮次数为(9.77±1.30)次,吸吮障碍1例(1.11%),吸吮率98.89%。

3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产妇及其家属各方面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在此推动下,产科护理模式也在持续更新并不断自我完善[3,4]。而当前大部分医院产科在对新生儿进行沐浴以及抚触等相应护理操作时均由护理工作人员在专设沐浴室内集中护理,新生儿因脱离产妇视线而引起父母的诸多担忧,例如在集中护理时会不会抱错婴儿,护理是否精心,是否会出现交叉感染等焦虑心理[5]。本研究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所有相关操作均在病房内完成,产妇以及亲人均能够全程观察甚至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新生儿每天都与产妇亲密接触,这不仅有利于及时进行母乳喂养并满足新生儿吸吮欲望,更有利于母婴情感交流的增进。就当前国内情况来看,大部分产妇均为初产妇[6],在母乳喂养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必要的喂养经验。所以专人护理指导、给予新生儿游泳、沐浴以及抚触护理操作并实施针对性健康知识宣教对于母乳喂养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可根据产妇个体情况,对其实施专业协助和操作指导,例如正确的抱奶姿势、产后30 min早吸吮和及时吸吮、日吸吮次数、纯母乳喂养6个月的有效保障、乳头发生皲裂、破损时的护理应对措施等[7]。上述母婴床旁护理措施有利于规避护理风险因素,增进产妇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使其护理依从性更高。

本次研究中,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新生儿游泳、沐浴以及接受抚触护理操作所需转运时间得到大幅节约,新生儿消毒用具物品损耗也相应降低,从而使护理工作人员能够利用充裕的闲暇时间对产妇进行针对性健康护理知识宣教,指导其母乳喂养技巧并确保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对产妇和新生儿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利于婴儿有效吸吮次数的增加,从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瑞.上门随访结合电话随访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2(10):1268.

[2]徐海龙,荆蕙,王秀媛,等.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700,4703.

[3]杨晓玲,刘静.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55-56.

[4]毕景芹.穴位按摩对产后乳胀及纯母乳喂养影响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12,18(8):1141-1143.

[5]张士琼,李俊.产后门诊支持对4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2,19(6A):57-58.

[6]李云芳,冯瑜.产妇母乳喂养的现状及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52-153.

[7]章月潇,王晓南,梅勇,等.中国产妇分娩方式与全母乳喂养率关联性的Meta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829-5831.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 分娩方式 新生儿护理

中国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323-01

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愈来愈迫切。针对产科的特点,全面考虑母亲、婴儿、家庭、社会全方位的需要,教给孕妇有关知识,能减轻临产时的心理负担,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产前检查,入院后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我院于2005年开展孕妇学校培训工作以来,正确引导孕产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9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400例,其中参加孕期培训200例,未参加孕期培训200例,两组间孕妇年龄、孕周、身高、体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健康教育的内容

1.2.1 孕期管理 不论是否选择在该院分娩,鼓励她们参加该院孕期培训。培训内容:孕期营养指导、分娩方式的选择、如何缓解精神压力、如何预防孕期糖尿病、孕期姿势、如何稳定孕妇血压、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培训方法:授课、操作示范、互动、个体指导。

1.2.1.1孕期营养指导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准妈妈唯恐胎儿营养不足,摄入过多营养不仅使自己体重超标身材走形,还会对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合理的饮食结构可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骨关节炎、血栓形成、产后抑郁症等。

1.2.1.2 分娩知识的宣教 给孕妇讲解分娩机制、分娩过程及产生疼痛的原因、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及规律,讲解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巧,以减轻疼痛。指导孕妇在宫缩间歇要充分休息,多饮水,多排尿,进清淡有营养的食物,以适应分娩的体力消耗.多走立跪趴蹲产妇自由选择,改变以往的仰卧分娩方式。

1.2.1.3 孕期姿势 孕期重要的是避免背部弯曲。另外,为避免一些不良症状发生,可采用提肛动作,轻轻吸气,并用力缩紧,直到再也使不出劲为止,稍待片刻,然后逐渐放开。每日若能坚持作2-4次,对阴道分娩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1.2.1.4 新生儿护理 包括换尿片、洗澡、保暖、大小便观察、常见症状及简单的处理。

1.2.1.5 母乳喂养指导 包括喂养姿势、婴儿含接方法、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的重要性,宣传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婴儿的好处,尽可能树立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1.2.1.6 如何合理坐“月子” 指导孕妇在生孩子以后科学地、合理的坐月子的方法。包括:饮食、活动、休息等。

1.2.2 对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初乳分泌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新生儿护理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分娩方式的比较,由于对照组有过早用力、膀胱充盈、产科知识缺乏等因素,观察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1。

剖宫产率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

2.2 两组孕妇产程时间及初乳分泌时间的比较: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观察组显著性缩短,初乳分泌时间显著提前,见表2:

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显著性缩短,初乳分泌时间显著提前.

2.3 观察组普遍比对照组更会护理新生儿

3 讨论

3.1 孕期健康教育提高自然分娩率,使产妇了解到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利弊,掌握分娩技巧,使孕妇认识到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都具有完成分娩的能力,从而促进了自然分娩。

3.2 孕期健康教育促进了母乳喂养,孕期孕妇了解母乳分泌的早晚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有密切的关系,了解初乳对婴儿的重要性,母乳喂养对母亲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好处,母乳是建立母婴对婴儿的智商、情商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3.3 孕期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提前掌握了一些新生儿的护理知识,不至于宝宝出生后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护理,如何喂养,同时,也给病房的宣教工作打下了基础。

3.4 孕期健康教育灌输了一些新的知识,使产妇及家属懂得如何合理的坐“月子”,对产妇的的身心愉悦,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之,孕期健康教育,加之个性化的指导,使孕妇出现异常时有心理准备,使其在认知、情绪、行为和心理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分娩的不适,提高孕妇对心理应激的应对技巧和承受能力,使母婴平安度过分娩期,提高了顺产率,明显减少了孕产妇的手术损伤和痛苦。因此孕期健康教育及产前培训可作为孕期保健的常规来开展。

参考文献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第5篇

健康教育

从孕期检查就开始对孕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可以利用展板、图片、电视、集中或个别讲解,使孕妇及家属充分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从28周就开始进行的护理,每日温水清洗一次,用力适当,忌用肥皂与酒精。产前经常清洗能使、乳晕皮肤坚韧,为哺乳做准备,预防喂奶时疼痛和皲裂。但有流产及早产先兆的孕妇应禁止刺激。扁平或凹陷者,捏住轻轻向外牵拉,每日数次。

孕妇入院后要热情接待,态度和蔼,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孕妇及家属的信任。详细讲解待产的相关知识,婴儿的营养需求、母乳喂养的好处等、增强孕妇对分娩和喂养的信心,减少紧张情绪。产后,医护人员一定要指导好第一次母乳喂养,使产妇更有信心坚持较长时间母乳喂养。

正确母乳喂养

新生儿出生30分钟即开始母婴接触。正常分娩的产妇分娩后30分钟,用干净的温毛巾清洗,取坐位或侧卧位,抱新生儿于母亲胸前,使新生儿与母亲胸贴胸、腹贴腹、下颌紧贴,将和大部分的乳晕全含在新生儿口内,刺激新生儿进行早吸吮。母亲一手大拇指轻压于上侧,改善形态,使新生儿容易含接。其余四指放于下侧,支撑基地部,另一手放于新生儿的背部或臀部,使新生儿的头与身体成一条直线。剖宫产的产妇手术结束回病房后,由于是仰卧位,可将新生儿俯于母亲胸前进行吸吮。首次母婴接触时间以20~30分为宜。

新生儿1~2个月坚持按需哺乳。按需哺乳是指根据母婴双方的需要,进行哺乳。婴儿哭闹有需求时,母亲要停止做其他的事情,进行哺乳;母亲感到胀满或胀痛时,喊醒婴儿进行喂养。按需哺乳有助于乳汁分泌,早期能让婴儿吸吮到营养和免疫价值极高的初乳,还能促进胎粪排泄。1~2个月乳汁分泌充足后,可改为按时哺乳,即每3~4小时喂养一次。

能够正确判断新生儿的喂养情况。分娩后当天,乳汁分泌量较少,很多产妇及家属担心喂养不足,急于添加奶粉。医护人员应做到心中有数,新生儿刚离开母体,所需食物会很少,除了预防低体重儿和巨大儿出现低血糖给予适量的葡萄糖水外,均不需要添加任何食物和水。每日坚持母乳喂养,最低一日哺乳7~8次,每次20~30分。随着新生儿需要食物量的增多,乳汁分泌也越来越多。

耳穴压豆促乳汁分泌

我科自2010年以来,对无母乳喂养禁忌证的产妇,在分娩当天就开始行耳穴压豆,以促进乳汁分泌,24~48小时内均有不同程度乳胀的感觉,乳汁明显增加。在外耳选准胸穴、脾穴、肾穴、肝穴、内分泌穴后,用75%酒精消毒待干,取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见方的胶布中间,对准以上五个穴位贴敷,并用拇、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以感到胀而略感沉重刺痛为度,每次压3秒,停3秒。每次每穴按压2分钟左右,每天3~5次。双侧耳穴轮流使用,2~3天1换。

饮食与休息

产妇的饮食以流质为主,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少量多餐。多食优质蛋白,如蛋、奶、鱼、瘦肉、豆制品等;也可多食蔬菜与水果。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忌饮酒。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第6篇

1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5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先天性唇腭裂新生儿,共计17例。单纯唇裂4例;单纯腭裂10例,其中Ⅲ度腭裂4例;唇腭合并裂3例。经健康教育和细致入微的护理,住院期间17例新生儿无一例发生新生儿肺炎、窒息、上呼吸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先天性唇腭裂新生儿的降生,给初为人父母带来震惊、悲伤和内疚,随后会出现焦虑、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担心自己的宝宝还有没有别的先天缺陷,还会顾虑宝宝能不能正常地吃奶、对治疗方法和发病原因的不清楚、旁人的目光、家里其他人的指责,进一步加重了患儿父母的心理压力。要向患儿家长讲解相关知识,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其认识到对新生儿关爱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和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唇腭裂修补术技术已非常成熟,能有效解决美观问题。及时向患儿家长说明,经医学检查除此之外患儿身体非常健康,详细介绍此时的护理注意事项,使其在思想上接纳孩子,进而感受到孩子降生带来的快乐,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1]。

    作者:卢佩玲 陈红梅

2.2喂养指导

2.2.1告知家长唇腭裂的生理结构唇腭裂,口、鼻腔相通,无法形成一个密闭的完整结构,影响正常吮吸。唇裂就是通常所说的“兔唇”,这是程度较轻的一种先天性生理缺陷。唇裂宝宝的上唇口轮匝肌发育畸形、不连续,宝宝的吸吮能力相对会差一点,吃奶时容易疲劳。但由于他们的口鼻腔不相通,这样吸吮时口腔内仍然能够保持正常的负压,不影响吃奶。

2.2.2喂养方法及护理

2.2.2.1患儿由于生理缺陷,吸吮母乳有一定的困难,而母乳中营养成分可以增强新生儿抵抗力,应尽量动员母乳喂养;但在哺乳初期,护士应在旁边指导和帮助,并教会产妇在哺乳期间应如何观察新生儿,喂奶后如何处理可以防窒息和利于胃内气体的排出。对于唇裂宝宝,母乳或人工喂养都没有问题。要注意的是,由于唇裂宝宝吸吮能力差,所以每次喂奶时间不要过长,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喂养[2]。

2.2.2.2因口腔生理条件的变化,宝宝不能正常完成吸吮动作,常有奶液积存在口腔中,极易误吸至呼吸道,引起感染或呛咳。可使用小汤匙喂食,将汤匙放在患儿嘴上,稍停留片刻,使其利用唇部移动获得汤匙中食物,这是唇裂修复术后提高唇运动的有效锻炼。喂奶时将患儿抱起,用大拇指及食指固定汤匙,将奶汁从口角缓慢倒入口中,用无名指轻轻上举患儿下唇,协助其完成吞咽,喂奶结束后轻拍患儿背部,尽量避免溢奶。喂奶结束后患儿采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应及时清理口腔中的残奶。

2.2.2.3奶瓶喂养与正常新生儿比较,此种患儿因口唇直接相通,影响了对奶头的封闭,吸吮时在口腔内无法形成所需的负压,限制了硬腭与舌之间挤压作用,虽吸吮时患儿更用力,轻者延长了喂奶时间,严重者无法进行吸奶。另外因口鼻腔直接相通,奶液易从鼻腔溢出,引起咳嗽,严重者甚至吸入性肺炎、中耳炎等。(1)选择合适的奶瓶及奶嘴,选择可以挤压的、塑料的奶瓶,选较软、较大的奶嘴,十字型的开口较好,因在受到挤压时十字型开口才会打开,不易呛到患儿;(2)采取适宜的喂养方式:尽量取90°或45°坐姿,奶嘴朝向正常腭部,从而避免返流。吸食时,将有很多空气进入胃内,要经常轻拍其背部;(3)喂奶时间:应在15~20min完成,避免患儿疲劳。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营养支持护理;低血糖;危重症;新生儿

本次研究中选取92例合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危重症新生儿病例,对应用营养支持护理方式对其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取92例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就诊的合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危重症新生儿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新生儿中男26例,女20例;日龄1至16d,平均4.2d;体重1250g至2700g,平均1650g;足月产18例;早产28例;干预组新生儿中男25例,女21例;日龄1至15d,平均4.6d;体重1200g至2750g,平均1550g;足月产20例;早产26例。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新生儿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新生儿治疗期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营养支持护理,主要措施包括:在新生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危重症新生儿应该尽可能早的开始喂奶。对于出生4h没有明显症状的低血糖患儿,应该尽早采用经口方式适当喂一些糖水或者喂奶,使间隔时间进一步缩短,通常情况下为1-2h,并对血糖的浓度进行监测,如果没有发生新生儿出现呕吐及腹胀等喂养耐受性差情况时,可开始进行母乳喂养或实施混合喂养方案。早期喂养可以对低血糖现象进行有效纠正,但需根据每位新生儿的实际胎龄、具体吸吮能力及原发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喂养。对于一些早产儿或吸吮吞咽能力相对较差的患儿应该考虑通过鼻饲方式对其进行喂养,奶量和浓度应该以不会在新生儿的胃内发生潴留或呕吐为宜[1]。对于足月新生儿、吸吮吞咽能力相对较好者,可以直接通过经口途径对其进行喂养。出现喂养耐受的患儿应该通常静脉途径对其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静脉营养支持可以使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得到充分保证,使机体内的体液和电解质平衡得以维持,对新生儿机体免疫力的提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含量合理的静脉营养液通过匀速输注方式为其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2]。对两组新生儿症状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1.3 症状扭转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患儿的血糖水平改善幅度明显,达到或者已经接近正常水平,对原发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患儿的血糖水平有所改善,但还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可以配合原发病的临床治疗;无效:患儿的血糖水平几乎没有任何改善,对原发病的治疗无效或产生不利影响[3]。

1.4 数据处理 研究过程中所得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系统进行处理,对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对组间对比结果进行x2检验,当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症状扭转效果 对照组新生儿症状扭转效果为:显效16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76.1%;治疗组新生儿症状扭转效果为: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3.5%。两组新生儿症状扭转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对照组新生儿在治疗期间有10例出现胆汁淤积和高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1.7%;治疗组新生儿在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胆汁淤积和高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3%。两组新生儿治疗期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体 会

危重症新生儿通常情况下会合并出现胃肠道功能障碍现象,对营养物质的正常摄入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此时如果营养供给情况不良甚至严重缺乏,就会使新生儿的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随即动用已经储存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为机体日常活动提供热能,使机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对原发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不利影响[4]。

br>

对危重新生儿的血糖水平进行常规动态监测,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低血糖等现象进行及时纠正,可使低血糖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使新生儿生活质量提高,对症营养支持,可以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春华,陈锦秀,胡腊先.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5):37-39.

[2] 董渭盈,陈敏.妊娠期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1,22(15):43-45.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营养支持护理;低血糖;危重症;新生儿

本次研究中选取92例合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危重症新生儿病例,对应用营养支持护理方式对其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取92例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就诊的合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危重症新生儿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新生儿中男26例,女20例;日龄1至16d,平均4.2d;体重1250g至2700g,平均1650g;足月产18例;早产28例;干预组新生儿中男25例,女21例;日龄1至15d,平均4.6d;体重1200g至2750g,平均1550g;足月产20例;早产26例。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新生儿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新生儿治疗期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营养支持护理,主要措施包括:在新生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危重症新生儿应该尽可能早的开始喂奶。对于出生4h没有明显症状的低血糖患儿,应该尽早采用经口方式适当喂一些糖水或者喂奶,使间隔时间进一步缩短,通常情况下为1-2h,并对血糖的浓度进行监测,如果没有发生新生儿出现呕吐及腹胀等喂养耐受性差情况时,可开始进行母乳喂养或实施混合喂养方案。早期喂养可以对低血糖现象进行有效纠正,但需根据每位新生儿的实际胎龄、具体吸吮能力及原发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喂养。对于一些早产儿或吸吮吞咽能力相对较差的患儿应该考虑通过鼻饲方式对其进行喂养,奶量和浓度应该以不会在新生儿的胃内发生潴留或呕吐为宜[1]。对于足月新生儿、吸吮吞咽能力相对较好者,可以直接通过经口途径对其进行喂养。出现喂养耐受的患儿应该通常静脉途径对其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静脉营养支持可以使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得到充分保证,使机体内的体液和电解质平衡得以维持,对新生儿机体免疫力的提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含量合理的静脉营养液通过匀速输注方式为其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2]。对两组新生儿症状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1.3 症状扭转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患儿的血糖水平改善幅度明显,达到或者已经接近正常水平,对原发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患儿的血糖水平有所改善,但还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可以配合原发病的临床治疗;无效:患儿的血糖水平几乎没有任何改善,对原发病的治疗无效或产生不利影响[3]。

1.4 数据处理 研究过程中所得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系统进行处理,对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对组间对比结果进行X2检验,当P

2 结 果

2.1 症状扭转效果 对照组新生儿症状扭转效果为:显效16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76.1%;治疗组新生儿症状扭转效果为: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3.5%。两组新生儿症状扭转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

2.2 并发症 对照组新生儿在治疗期间有10例出现胆汁淤积和高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1.7%;治疗组新生儿在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胆汁淤积和高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3%。两组新生儿治疗期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显著(P

3 体 会

危重症新生儿通常情况下会合并出现胃肠道功能障碍现象,对营养物质的正常摄入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此时如果营养供给情况不良甚至严重缺乏,就会使新生儿的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随即动用已经储存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为机体日常活动提供热能,使机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对原发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不利影响[4]。

对危重新生儿的血糖水平进行常规动态监测,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低血糖等现象进行及时纠正,可使低血糖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使新生儿生活质量提高,对症营养支持,可以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春华,陈锦秀,胡腊先.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5):37-39.

[2] 董渭盈,陈敏.妊娠期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1,22(15):43-45.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第9篇

新生儿指自出生后28天以内的小儿。此期是小儿刚刚脱离母亲,开始独立生存的最初阶段,机体内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而新生儿生理调节功能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应用护理技术加强新生儿日常护理是保障小儿正常发育和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新生儿日常护理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维持新生儿体温正常的护理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特别是皮下脂肪较薄,血管丰富,肌肉不发达,活动力弱,皮肤汗腺发育不良,故体温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波动。所以应准确、及时、严密观察新生儿体温变化,防止新生儿体温过低致硬肿症或新生儿由脱水而致体温过高,以及病理性体温过高能够及时得到治疗,使其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测得新生儿体温过低我们应多盖被保暖并予以哺乳,增加新生儿的活动量,增加基础代谢率,产生能量从而使体温升高。测得新生儿体温升高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况:被服盖多了;哭闹时;吸吮时;脱水热;病理改变引起炎症反应。对于吸吮、哭闹时体温升高我们可以不需处理,不哭不吸吮时体温很快就恢复正常,也可在哭闹、吸吮体温升高时予少盖被子,对于被服盖多时引起的体温过高,我们应减少盖被,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可用手触摸新生儿额、鼻部,如果新生儿额鼻部热热的就少盖点,如果凉凉的就多盖点;脱水热我们应指导家属间断地给新生儿喂温开水,直到体温降到正常为止。几种方法处理后新生儿体温仍然高应考虑是病理性体温升高,及时送新生儿病房治疗。

2 新生儿皮肤护理

由于新生儿皮肤比较娇嫩,稍有轻微外力即易引起损伤与感染。而真皮内血管丰富,毛细血管网稠密,皮肤感染后很易扩散。因此对新生儿悉心皮肤护理,我们每天早晨可给新生儿沐浴一次,沐浴方法有淋浴、盆浴、床上擦浴等。沐浴时应用左手按住新生儿耳朵,不能让水流进新生儿耳内,防止感染。洗澡间室温应调到24 ℃~28 ℃,酌情关闭门窗,水温应调节至38 ℃~40 ℃,用手腕试水温,水温不能过高,防止烫伤。沐浴可促进血液循环,活动新生儿肢体,使新生儿感到舒适,沐浴时,我们应观察新生儿全身皮肤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予以处理。

3 新生儿脐部的护理

胎儿娩出脐带经无菌结扎后逐渐干燥,残端一般在3~7天脱落,基断端须保持无菌。新生儿感染是新生儿常见病之一,常可引起脐炎,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所以我们每天给新生儿脐部护理一次,洗浴完毕,用大毛巾擦干全身,除去原有脐敷料检查脐部情况,按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脐部护理:(1)脐轮无红肿,无脓性分泌物者以棉蘸0.5%磺酊溶液轻轻擦净脐带残端和脐轮,如果腹部皮肤不小心擦上碘酒应用75%酒精脱碘;(2)脐轮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者,以棉蘸75%乙醇溶液轻轻擦净脐带残端和脐轮,然后以干棉签蘸3%过氯化氢溶液擦洗,脐部涂以2.5%碘酊溶液后再用75%乙醇溶液脱碘,必要时送分泌物做细菌培养;(3)脐带脱落者(一般3~7天脱落)脱落处如不干燥,可撒用消炎粉;如有红色肉芽组织增生,可用5%~10%硝酸银溶液烧灼,并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洗局部,注意烧灼时勿触及正常组织,以免引起皮肤灼伤;覆盖脐敷料,尿布的折叠勿盖住脐部,防止尿液污染脐部,脐敷料和尿布潮湿应及时更换,保持其干燥,如脐部红肿或分泌物有臭味,提示脐部感染,除局部处理外,应同时全身使用抗生素,预防败血症的发生。

4 新生儿红臀的预防及护理

新生儿皮肤角质薄嫩,易受损伤而发生感染,因排出物可分解出氨和酸性物质,易刺激臀部皮肤,故大便后必须以温水洗净,吸干(禁用肥皂),局部涂消毒植物油,以保护皮肤。尿布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强的浅色棉布作尿布,尿布应洗涤干净,最好在日常下曝晒干燥后使用。保持臀部的干燥,尿布必须兜住整个臀部和外阴,经常查看尿布有无污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更换。尿布包兜不可过紧、过松,不宜垫橡胶单或塑料布。如果已发生轻度红臀除可采用预防红臀发生的措施处理外,在季节或室温条件允许时,垫好尿布使臀部暴露在空气中;也可将患儿臀部暴露在阳光下,每日2~3次,每次10~20 min,但注意保暖;另一种方法用鹅颈灯或红外线灯照射,有加速渗出物吸收和抗炎抑菌作用。照射时灯与新生儿臀部距离应保持在30~40 cm,照射时间约20 min,每日2~3次。对于重度红臀除按轻度红臀处理外,同时应加强全身营养,再结合糜烂程度进行处理。Ⅰ度,局部皮肤潮红伴有皮炎可局部涂鱼肝油。Ⅱ度,皮肤溃破可用消毒植物油或鱼肝油纱布贴敷患处,或用氯化锌软膏涂抹局部。Ⅲ度,局部有较大片糜烂或表皮脱落,有时可继发细菌感染,可用含抗生素药膏的无菌敷料贴于患处,经常更换,如果单纯继发真菌感染可涂克霉唑制剂。

5 新生儿的喂养

新生儿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良好合理的喂养是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新生儿的喂养包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这里我们探讨的是新生儿最佳喂养方法——母乳喂养。由于新生儿的胃呈横位,贲门括约肌不发达,而幽门括约肌发达,吃饭后1 h内如果我们给其换尿布或洗澡,最易引起新生儿胃内容物溢出,引起新生儿难受或呕吐物阻塞新生儿呼吸道等,所以哺乳前应给新生儿更换清洁尿布(或哺乳后2 h给其换尿布或洗澡),包裹好新生儿后洗手,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或清洁湿毛巾清洁乳头,乳晕,防止交叉感染,但禁用肥皂、乙醇擦浴,以防乳头干裂。如遇乳头内陷或平坦未完全纠正者,哺乳前应取舒适松弛的坐位姿势,湿热敷乳房3~5 min,同时按摩乳房以引起排乳反射,挤出一些乳汁,然后捻转乳头引起应乳反射,这样乳头易被新生儿含吮,必要时可配助奶器。新生儿每天哺乳不规定次数也不规定时间,实行按需哺乳,产妇何时有乳房胀感需要哺乳时就给新生儿哺乳,小孩何时饿了(小孩哭闹、烦躁、嘴两旁寻找的样子)需要喝奶就要给其哺乳。哺喂后将新生儿抱起竖立,头伏于母亲肩上,轻拍背部让吸进胃内的空气溢出,再换右侧卧位30 min以利乳汁进入十二指肠,防止溢乳。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第10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96

资料与方法

观察对象:选择我院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收治的40例早产儿(体重850~1920g)随机分为间断鼻胃管喂养组和鼻十二指肠喂养组,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记录喂养1周的入液量、热能、蛋白质摄入量;体格生长指标(体重、身长、头围)的变化;大便性状;喂养相关并发症等。

观察步骤:喂养后1周鼻十二指肠喂养组较鼻胃管喂养组平均进奶量、热能、蛋白质摄入量均显著增加(P0.05),喂养1周后胃十二指肠喂养组的PA明显增加(P0.05),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较后者显著减少(P

结 果

十二指肠喂养能够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奶量增加、住院时间缩短,干预组与对照组出院时相比,干预组体重增加、奶量增加、住院时间缩短存在明显差异(P

两组喂养方式的喂养相关并发症:干预组与对照组喂养相关并发症相比,干预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讨 论

早产儿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为5.6%,美国7.1%~17.9%,由于其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死亡率高,国内报道死亡率为12.7%~20.8%。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以及新生儿急救技术的快速发展,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逐年提高,死亡率、致残率正在逐年降低,但其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较正常足月儿差。如何保证这些生存能力极低的早产儿得到科学合理的护理,使他们的生长发育不落后于足月儿,一直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经十二指肠鼻饲喂养可减少胃膨胀及不良反应,降低呕吐物吸入的可能性,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促进体格发育。十二指喂养是早产儿不经过胃的第一个肠道喂养方法。但亦有报道出现十二脂肠穿孔、十二指肠狭窄、腹膜炎、腹胀、腹泻及脂肪吸收不良等并发症。插管后需X线确定位置,抽吸肠液的pH浓度,因而不是早产儿的常规喂养方法。十二指喂养之所以出现上述并发症主要是因为应用聚乙烯管和插管过深(鼻空肠)所致,后改为鼻十二指肠喂养和硅胶插管,体温条件下柔韧性好,并发症显著减少[1]。近年来对鼻十二指肠喂养的研究表明,早产儿出生后早期进行鼻十二指肠喂养,较鼻胃管喂养的进奶量、热能、蛋白质摄入量均明显增加,恢复出生体重明显缩短,高胆红素症显著减少,同时解决了胃潴留、反流、误吸等问题,而无1例发生十二指肠穿孔[2,3,4]。因而认为经鼻十二指肠喂养优于鼻胃管喂养,更适合早产儿的喂养。

参考文献

1 孙秀凤,胡建,陈月英.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十二指肠鼻饲的护理.中国当代医学.

2 芦惠,薛辛东.早产儿间断鼻十二指肠喂养和鼻胃管喂养的对照研究.中华儿科杂志.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 产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02-02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学科。我们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孕产妇及家属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系统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和指导,使患者乐于接受治疗和护理,并积极配合,以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了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性,切实地提高了临床疗效。现在我们科室多年来实施健康教育的方式及体会介绍如下:

1 实施方法

1.1 产前健康教育

孕妇入院后,向孕妇自我介绍,然后介绍病区的环境、制度,病区护士长,主管医生和科室主任。让她们感觉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护士以口头健康教育为主,书面的相关资料为辅,每天对孕妇进行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临产的分娩知识,胎儿自我监护方法,营养卫生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并针对病情实施个体化教育。如妊高征的病人需要安静休息,避免声光等一切不良刺激,饮食以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讲解左侧卧位,间歇吸氧,自数胎动的意义和方法。

1.2 分娩过程的教育

产妇进入代产室后,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免会产生忧虑,孤独与担心,因此,我们尽量做到一对一的全程陪护、关心、体贴她们,告诉她们分娩知识,使她们知道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消除恐惧心理。同时鼓励产妇的丈夫陪伴分娩,他知道产妇的爱好,可以在产妇疼痛不安时给予和安慰,给予感情上的支持。以缓解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减少了产妇的孤独感。助产士应该严密观察产程,进行系统监护,并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满足其需要。同时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的知识。或者利用电视多媒体播放有关的知识,最大限度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指导产妇在分娩时正确应用腹压,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渡过这另人难忘的关键时刻。

1.3 产后护理与指导

产妇送回母婴同室,护士立即对其进行身心评估,简单的讲解母乳喂养和产后保健指导。内容包括:①产后食物应富有高热量,高蛋白质,多吃水果,蔬菜和多喝汤,以利于乳汁分泌。剖宫产后的产妇禁食6~8小时后进食汤类再逐步过渡到半流饮食,普食。②注意产褥期卫生,产后6小时内应及时尽早自解小便,交待病人注意会伤口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保持外阴清洁,勤换纸。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③做好产后的心理护理,以防发生产后抑郁。

1.4 母乳喂养指导

①向产妇及家属宣教母乳喂养技巧,喂奶姿势,挤奶手法,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等。护士手把手的把这些知识教会产妇及家属。②每天播放产后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让所有“新妈妈”们及家属尽快掌握其相关知识。出院前再向她们进行示范性教育,对于新生儿护理的操作技术,如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新生儿黄疸观察情况等。当面示教,让她们掌握其知识,强调注意事项,防止出现常见的操作错误。

1.5 出院指导

①提供24小时的热线电话,按需哺乳,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告诉“新妈妈”们出院后的第一个月,有我们的专业人员去家里访试,以及时了解新生儿护理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②出院后如何保持足够的乳汁分泌,如何办理婴儿出生证明。注意休养,饮食与营养,活动与休息做好避孕。③告诉产妇及家属及时办理婴儿预防接种手续。

2 体会

2.1 护士的自身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并每月进行护理业务查房,因为,只有不段的学习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为不同层次的产妇进行沟通,帮助她们科学坐月子,科学母乳喂养等正确的生活方式。

2.2 密切了护患关系

病人对护士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当病人遇到困难时也想到找护士为其排忧解难,从而也重新树立了并且提高了护士的社会地位。产妇及家属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的满意率由原来的90%提高到了100%。 2.3 从开展健康教育以来,护士的责任心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大大的提高,同时观察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4 降低产妇的住院费用

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率达到了100%,降低了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产妇及家属都能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增进产妇及婴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第12篇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小于或等于1500g的活产新生儿,其中大部分为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该类新生儿由于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各系统功能不完善,生活能力及抗病能力极低,适应外界能力差,合并症多,死亡率高。随着医学的发展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VLBWI的存活率获得不断的提高,而护理工作在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更进一步提高VLBWI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现就其护理现状作一综述。

1 护理模式与护理理念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循证医学的发展,循证护理也在VLBWI的护理中展开应用,从而改变了临床护士凭经验和直觉为主的护理习惯和行为,进而体现了以人为本,使护理程序更科学、更合理。李宜等[1]对35例早产儿运用循证护理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存活率。黄芳艳等[2]将水床式鸟巢护理应用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中,给患儿提供一个近似母体的环境,安全舒适,有利于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儿的存活率和生命质量。杨舒广[3]等对VLBWI的临床护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患儿出生早期即开始同母亲进行一段时间的皮肤接触,或母亲探视时或较早出院者,让母亲怀抱式皮肤接触,即“袋鼠式护理”,能促进早产儿奶量增加、体重增加,增进亲情,并将此种方式坚持到胎龄40周时。目前也有医院对VLBWI允许父母在短期内护理自己的婴儿和亲密接触,可以促进其行为发育,改善预后。

2 VLBWI护理现状

2.1 体温管理:VLBWI由于体温调节中枢极不完善,体表面积大,加之皮下脂肪少,易散热,容易出现体温不升或脱水热;因此,维持恒定的中性环境温度,防止体温骤升骤降,预防硬肿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对VLBWI至关重要;故此类患儿尽量置于闭式婴儿培养箱内,并且不,可用薄被包裹、戴帽,保持屈曲,使患儿既舒适又温暖。箱温一般保持在32~35℃,相对湿度55%~65%,患儿体温保持在36~37.2℃为宜[4];注意加强体温监测,了解体温情况,由于VLBWI棕色脂肪少,肖永辉等[5]认为测量温度才能真正反映机体温度;谭启明[6]等提出,采用鸟巢式护理,即在暖箱保暖的基础上,再为患儿制造一个类似鸟巢的自然环境,使其体表温度、热量聚集在小巢内不易散发出去,使小巢内的环境温度始终处于患儿的适中温度,小巢的大小可以使其活动范围局限,活动量减少,减轻热卡的消耗,促进生长。黄芳艳[2]等则在“鸟巢”底层放置用6~8个一次性手套盛装2/3容积热水垫(水温38~40℃)即成水床式鸟巢,不仅使患儿舒适温暖,同时更好的维持保养箱内温湿度相对稳定,防止患儿体温波动。

2.2 呼吸管理:因VLBWI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出现呼吸暂停;因此,护理上除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外,均给予心电监护仪进行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监测,24h密切观察病情,一旦患儿出现呼吸暂停,立即给予适当物理刺激,即轻叩足底2--3下,或抚摸其背部,使其恢复自主呼吸。严格掌握用氧指征,当经皮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85%时应予吸氧,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95%;注意调节氧流量,并在出生4周时进行眼科检查,以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7]。频繁出现呼吸暂停发作,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进行性加重者,可使用CPAP,严重时可给予机械通气,防止肺泡萎陷,有条件时可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疗法治疗对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效果明显,减低机械通气的使用时间,降低病死率。

2.3 喂养及营养:VLBWI胃肠发育不成熟,吞咽动作不协调,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在VLBWI的喂养中,赵宇等[8]提倡尽早开始喂养,可以促进胃肠道成熟,改善喂养不耐受,促进胃激素分泌及促进胃电生理活动成熟加强胃肠动力。任香娣等[9]提出VLBWI,在生命体征平稳情况下,尽可能在出生48h内开始胃肠喂养,不仅有利于促进胃肠道发育成熟,还可以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对于胎龄小于32-34周的早产VLBWI由于吸吮力差或是吸吮、吞咽、呼吸动作不协调以及胃排空延迟时均需管饲法喂养;凌艳萍等[10]对20例患儿采用十二指肠鼻饲喂养观察,均未发生误吸、腹胀、NEC等并发症,胃残留和胃食道反流明显低于经胃管鼻饲喂养患儿。邓桂珍[11]认为在采取管饲喂养过程中要加强各环节的管理,注重喂养期间异常情况的处理如喂养不耐受、吸入综合征、低斑糖、胃管位置异常等,对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实施肠内喂养时应认真评估患儿对开始喂养的耐受能力,从微量喂养开始,逐渐递增奶量,辅以腹部按摩,注意观察患儿消化情况,使患儿尽早适应肠内喂养,以达到缩短肠外营养的时间[12]。有学者[13]在鼻胃管微量喂养前15 min,用消毒棉签蘸5%葡萄糖水或用安慰奶嘴刺激觅食、吸吮反射,通过非营养性吸吮可有效刺激患儿吸吮反射,增强吸吮力和吞咽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弥补鼻胃管喂养作为一种非生理的喂养方式的不足;史静[14]等对吸吮力差及吸吮、吞咽、呼吸动作不协调的VLBWI,进行早期滴服喂养与早期胃管喂养作比较观察,发现早期滴服喂养的患儿达全口喂养所需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胎粪完全排出时间、累计光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这与滴服喂养时食物刺激口腔产生有效的吞咽动作从而促进食管及胃肠道蠕动,刺激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改善胃肠动力,提高喂养耐受性有关,因此,提出对于此类VLBWI,应尽量早期滴服喂养,以促进患儿早日过渡到全口喂养,对提高喂养成功率及生存质量非常重要。

2.4 预防感染:VLBWI由于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来自母体的抗体缺乏,抵抗力低下,皮肤屏障功能差,极易发生感染,尤其在生后2-3周内,一旦感染发生,极易发展为败血症,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预防感染至关重要。应加强皮肤、口腔及脐部护理,发现微小病灶及时处理,朱思[15]等认为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洁很重要,主张24 h空气持续净化,每周清洗净化装置内的过滤网1次,室内各台面、暖箱、输液泵等仪器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拖地2次,每月空气培养2次。医护人员入室必须更换清洁的隔离衣、帽、鞋,入室后先洗手,每次操作前,手喷0.5%的永泰消毒液,对疑有传染病儿应放隔离间,采取相应隔离措施,以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2.5 静脉输液管理:VLBWI由于生活能力低下及各种疾病治疗给药的需要,常常要较长时间开通静脉通道,而VLBWI静脉往往细小或隐匿不显露,患儿躁动又容易造成针头滑出血管外而出液体外渗,影响治疗效果甚至造成局部皮肤感染坏死,而反复穿刺不仅给患儿带来伤害,同时也给护理带来不便[16]。因此,如何做好静脉管理,保持输液通畅,是每位新生儿科护理人员都热切关注的课题。有学者[17,18,19]将PICC应用在VLBWI中,解决了外周静脉置管固定困难留置时间短的问题,在确保药液及时有效输注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护士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护理患儿,提高了护理质量。

2.6 改善远期预后的护理:随着医学技术不断提高,VLBWI的存活率明显上升,但如何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尽量改善远期预后以减轻家庭、社会的负担,是每位新生儿科及儿科医务人员所潜心研究的课题。胎儿是在妊娠32周开始是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阶段,早产VLBWI因提前出生,神经系统发育受到相应影响,也有学者指出即使是出生体重

参考文献

[1] 李宜.田俊.循证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实践[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9):34-35

[2] 黄芳艳.林梅.罗秀状.等,水床式鸟巢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09,24(13):44-45

[3] 杨舒广.杜放辉.王素梅.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体重中的影响[J],当代医学,2008,14(24):136-137

[4] 王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现状与展望[J],现代护理,2006,12(13):1202

[5] 肖永辉.李沽纯.新生儿体温测量方法临床观察[J],全科护理2009,7(6):1517

[6] 谭启明.韩英.袁芳.等.极低出生体重儿鸟巢式护理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667

[7] 朱清碧.龚阳红.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支持及临床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0):1885-1886

[8] 赵宇.祁俊明.丁国芳.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喂养的临床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3):193-196

[9] 任香娣.彭艳.孙献悔.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开始时间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8):2196-2197

[10] 凌艳萍.徐云.李芳.极低出生体重儿十二指肠喂养2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3):25

[11] 邓桂珍.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异常情况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3):39

[12] 黄翠稳.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胃肠道喂养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0,8(8):2102-2013

[13] 熊峥嵘.朱慧娟.曾建武.等,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3):1195--1196

[14] 史静.王宝宏.战美丽.等,早期滴服喂养在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应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3):270-272

[15] 朱思.莲赵慧.何万霞.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命质量相关因素的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4):278--279

[16] 赵京雷.王醒梅.姜 红.等,极低出生体重儿腋静脉穿刺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20(235):37--38

[17] 李芳.危娜.傅彩红.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综合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09,17(6):376-377

[18] 楼晓芳.马美芳.施小定.等,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99

[19] 李君.杨洁贤.极低体重儿腋静脉留置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置管可行性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3):345-347

[20] 沈晓明.临床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M],2005:192-194.

[21] 袁飞霞.浅谈婴儿游泳抚触的作用[J],外健康文摘2010年,7(29):316

[22] 吴燕霞.婴儿游泳抚触对婴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Vol.21 No.6.2008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母乳喂养;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46―02

1 母乳喂养的好处;

1.1 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母乳别是初乳,含有婴儿所需要的丰富营养,是任何乳制品不可替代的优质乳.婴儿能吸到母乳,对婴儿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的.可谓是百益无害.母乳蛋白质中,乳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最适合新生儿和早产儿的需要,保证氨基酸完全代谢,不致于积累过多的苯氨酸和酪氨酸.

1.2 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妇恢复身体健康.新妈妈通过生产使身体精神都发生了变化.如果产后能采用母乳喂养法,就能帮助产妇的子宫恢复,减少阴道流血,预防产妇产后贫血,促进身体康复.同时还有助于推迟新妈妈再妊娠等.母乳中,半光氨基酸的成分都较多,有利于新生儿脑生长,促进智力发育.

1.3 母乳喂养有利于增强婴儿坻抗力.有母乳中,尤其是初乳,乳中含有大量的婴儿需要的抗生素,能抗感染.抗病者是其它乳制品食物不可完全具备的,是母乳独有的.因此,婴儿吮吸了母乳就增强了婴儿的抵抗力,免疫力,让婴儿少生病或不生病.母乳中未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且易吸收,钙磷比例适宜,糖类以乳糖为主,有利于钙质吸收,总渗透压不高,不易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1.4 母乳喂养有利于增强婴儿的消化和健康发育.由于母乳中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且营养均衡,配比最佳,是其它食品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的优点.因此,采用母乳喂养法,它有利于婴儿消化,有利于促进婴儿健康发育..母乳能增强新生儿抗病能力,初乳和过渡乳中含有丰富的分泌型iga,能增强新生儿呼吸道抵抗力.母乳中溶菌霉素高,巨噬细胞多可直接灭菌.乳糖有助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生长,乳铁蛋白含量多,能够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和活性,保护肠粘膜,使粘膜免受细菌侵犯,增强胃肠道的抵抗力.

1.5 母乳喂养有利于增强母婴感情,使新生儿得到更多的母爱,增加安全感,有利于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俗话说,母子连心.新妈妈们通过婴儿吮吸母亲的刺激,能增进母亲对婴儿的抚爱,关爱,疼爱之情,婴儿通过吮吸母乳与母亲有切肤之温暖,切肤之亲近,即感到安全,又感到高兴.因此,母子之间的情感就在这微妙之中,不断沟通与递进.不断增进和升华.

1.6 母乳喂养经济实惠.母乳不仅对婴儿健康成长有利,对新妈妈恢复身体好,而且比其它喂养品成本低廉,经济实惠.研究表明,吃母乳的新生儿,成年以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几率要比未吃母乳者少得多.

1.7 母乳喂养方便快捷,母乳喂养好处实在多,随吃随有,很方便.很适合婴儿少食多餐的需要.如果使用其它食品喂养,很难满足.只有母乳喂养能适应与满足.母乳喂养可加快妈妈产后康复,减少子宫出血,子宫及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概率.

1.8 母乳喂养干净,安全.母乳无可非议它是喂养婴儿的最佳食品,它安全,干净,无毒,无何副作用,是其它任何食品都无法比拟的.母乳喂养在方法上简洁.方便.及时奶水温度适宜.减少了细菌感染的可能.

1.9 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过敏现象.由于母乳干净,安全,无毒,无任何副作用,且拥有天然的抗生素,抗病毒等故母乳喂养可大大降低和减少婴儿的各种过敏现象的发生.如果使用其它替代品喂养就难免产生各式各样的过敏现象.导致婴儿吃不香,睡不安,生活不适,影响婴儿健康成长.

1.10母乳喂养可减少女性患卵巢癌,乳腺癌的机率.己有科学家经过调查,统计和分析发现,将母乳喂养和非母乳喂养的新妈妈进行比对,凡使用了母乳喂养的新妈妈患卵巢癌,乳腺癌的机率要大大低于非使用母乳喂养的新妈妈们.

分娩后尽早给宝宝开奶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新规定,产后30分钟尽可能给宝宝开奶,新生儿与妈妈同室同床,以便以不定时,不定量的哺乳原则按需喂养,使宝宝得到最珍贵的初乳,虽然妈妈可能是身心疲备,也不感到胀,但一定及早让宝宝吸吮,以免失去最佳时机.

乳母营养需耍

热能:需要量增加.每天需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增加2.09MG.

蛋白质:为保证母体的需要及乳汁中蛋白质的含量,每日须额外增加蛋自质20g.

脂肪:脂肪占总热能的20一30%,不额外增加.

钙:人体中钙含量稳定,一般为34mg/100ml.当膳食摄入钙不足时不会影响乳汁中的钙含量,但可消耗母体的钙贮存,母体骨骼中的钙将被动用.

铁:铁不能通过乳腺输送到乳汁,人乳中铁含量极少.

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硫胺素,叶酸的需要量明显增加.

2 母乳喂养的

主要有三类母亲需要帮助;

2.1 初为人母,笫一次喂奶的母亲

2.2 喂母奶有困难的母亲

2.3 从前用奶瓶喂婴儿,现在又想喂母乳的母亲.

如何帮助母亲抱好她的孩子,喂哺可采取不同姿了势,重要的是要母亲舒适及放松.

[坐位]1.孩子头及身体呈一直线,

2.孩子面向母亲,鼻子对着她的.

3.孩子身体紧贴母亲身体,

4.若是新生儿,母亲不只托他的头及肩部还应托着他的臀部.

如何用手托着给孩子喂奶

1.把手,贴在下的胸壁上.

2.她的食指托起的底部.

3.她可用她的母指轻压上部,母亲手指不耍太靠近.

4.避免用剪刀式

如何帮助孩子含接

1.用触碰孩子的嘴唇,

2.直等到孩子嘴张大.

3.很快把孩子移向,让其下唇在的下方.

3 母乳喂养存在问题

3.1 问题:在数种常见的问题,有时会造成母乳喂养困难

3.1.1 扁平或凹陷、过长或过大

3.1.2 肿胀

3.1.3 乳脉管和破裂

这些问题的诊断和处理,对于解决母亲痛苦以及便能继续母乳喂养都很重要。

3.2.“母乳不足”可能发生在

生后头几天,母乳喂养尚未建立之前,此时母亲需要帮助、以建立母乳喂养。

可能发生在婴儿约一个月,母乳喂养的建立之后,此时需要帮助母亲维持奶。

母亲担心夜间没奶

3.3 “母乳不足”的征象

3.3.1 可靠征象:

3.3.1.1体重增长缓慢

3.3.1.2 尿量少见浓

3.4 可能征象:

3.4.1孩子吃母乳后不满意

3.4.2孩子时常哭闹

3.4.3 老是愁吃奶

3.4.4 每次吃奶时间过长

3.4.5 孩子拒绝吃母乳

3.4.6 孩子大便干、尿发绿

3.4.7 母亲挤奶时,没有奶滴出

3.4.8 不增大(妊娠期间)

3.4.9 产后不下奶

3.5“母乳不足”的原因

母乳喂养因素:

3.5.1 开奶迟

3.5.2 喂奶次数少

3.5.3 夜间不喂

3.5.4 喂奶时间短

3.5.5 含接不良

3.5.6 用奶瓶或奶嘴

3.5.7 喂辅食

3.6 母亲心理因素:

3.6.1 信心不足

3.6.2 忧虑、紧张

3.6.3 不愿母乳喂养

3.6.4 孩子拒绝母乳

3.6.5 疲劳

4 母乳喂养时的饮食;母亲在母乳期间,为了自身及宝宝的健康,应避免摄取某些会影响乳汁分泌的食物或个人的一些特殊嗜好以免破坏良好的哺乳效果.

4.1 会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韭菜 ,麦芽,人参等食物.

4.2 刺激性的东西产后饮食宜淡,不要吃那些刺激性物品,包括;辛辣的调料,辣椒.酒.咖啡及香烟等.

4.2.1 酒;一般而言,少量的酒可促进乳汁分泌,对婴儿亦无影响,过量时,则会抑制乳汁分泌,也会影响子宫收缩,故应酌量少饮或不饮.

4.2.2 咖啡;会使人体的中枢神经兴奋.1怀150ml的咖啡即含有100ml的咖啡因,正常人1天最好都不要超过3怀.虽无证据证明它对婴儿有害,但对哺乳的妈妈来说,应有所节制的饮用或停饮.

4.2.3 太过刺激的调味料;如辣椒等物.哺乳妈妈应加以节制.

4.3 油炸食物.脂肪高的食物.这类食物不易消化,且热量偏高,应酌量摄取.

4.4 香烟和烟草;如果哺乳妈妈在喂奶期间仍吸烟的话尼古丁会很快出现在乳汁当中被宝宝吸收,研究显示,尼古丁对宝宝的呼吸道有不良影响,因此,哺乳妈妈最好能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

4.5 药物,对哺乳妈妈来说虽然大部分药物在一般剂量下,都不会让宝宝受到影响,但仍建议哺乳妈妈在自行服药前,要主动告诉医生自己在哺乳的情况,以便医生开出适合服用的药物,并选择持续时间短的药物,达到通过乳汁的药物量少.另外,妈妈如果在喂了宝宝母乳后服药,应在乳汁内药物的浓度达到最低时再喂宝宝,这样宝宝才会更安全.

5 护理:帮助母乳不足的母亲

5.1 寻找原因以不确定如何帮助孩子及母亲

5.2 建立信心给予支持

5.3 可余用食疗、针灸、药物等方法催乳.

5.4 病婴的喂养

病婴在生病期间继续母乳喂养有利于康复,因为他能得到最好的营养,体重下降率少,康复快,得到吸吮的抚慰,母亲继续产生乳汁,当婴儿康复时能继续母乳喂养。

5.4.1 如何喂养

5.4.1.1 增加哺乳次数:

每天的哺乳次数达几次或者更多,特别是腹泻的婴儿,只有拒奶伴呕吐时,才可以暂停12-24不时

5.4.1.2 挤奶、用杯子或夕喂

5.4.1.3 鼻饲

5.4.1.4 如果挤出的奶比婴儿需要的多,应将两侧挤出的前后两部分乳汁分放在不同的容器中,先喂后奶。

5.4.1.5 不能经口喂养,鼓励母亲按哺乳次数挤奶量或贮存备用,一旦婴儿恢复健康,母亲就可以重亲母乳喂养。

5.4.2 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婴儿的喂奶量

5.4.2.1体重2.5kg或>2.5kg的婴儿150ml/日kg,3小时一次,每次为总量的1/8。

5.4.2.2体重,小于2.5kg起始量60ml/kg后增加20ml/kg亘到总量达到200ml/kg2-3小时一次,共8-12次每次为总量的1/2-1/8,继续喂养至婴儿体重达1800g或大于1800g且能够完全母乳喂养.

5.4.3母乳喂养应坚持到生后2年或更长时间

5.4.3.1维持母乳喂养的因素:

5.4.3.2保健措施:对头2年的母乳喂养有主要的影响,主要的是所有的保健机构都要支持母乳喂养,要给予很多支持鼓励和帮助,母亲和孩子做对之处应予表扬并提供有关知识和适当建议家庭支持和社会因素,家庭成员及整个社会对母亲的态度也很重要

5.4 加强健康宣教;医护人员在日常的诊疗中应重视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第14篇

方法:对在本院建围产期保健卡并分娩的生理产、剖宫产产妇发放调查问卷,评估出院后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人群,选取5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由社区服务机构给予常规随访,实验组由我院居家护士参照我院居家照护计划,结合家庭实际情况,进行护理评估,定期上门实施居家照护,42天复诊,统计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对照组产后42日的母乳喂养率为24.4%,而实验组的为64%,对照组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49.2%,婴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5.2%,而实验组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9.2%,婴儿并发症为18%,明显小于对照组。

结论:居家护理能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居家护理 产褥期 母乳喂养 母婴并发症 产妇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01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009-01

居家护理是对有后续照护需求的个体及家庭,在其居家环境中,提供定期的健康照护服务,并达到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的目的[1]。我院生理产产妇一般3天出院,剖宫产5天出院,由于住院时间短,产后护理支持无法在住院期间完全提供,产妇由于身体的原因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及精力去学习各方面的自我保健和婴儿护理知识,出院时,产妇已处于真正需要产后知识的教育和护理支持阶段,而产褥期是产妇身心恢复的一个关键时期,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产妇死亡发生在产褥期占65%以上,而新生儿死亡中,有70%左右发生于新生儿出生后7d内[2,3]。作为一所爱婴医院,我院每年有万名以上的分娩量,为了有效地促进产褥期产妇的康复,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我院近年来推行了居家护理这一护理模式,此模式主要是通过筛选出有需求的产妇,母婴出院后,在与社区服务机构常规随访不冲突的基础上,根据家庭的需求,由居家护士深入家庭实施护理评估后,针对每次随访的母婴身心情况再给予居家照护。研究表明,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在本院建围产期保健卡并分娩的生理产、剖宫产产妇发放调查问卷,评估出院后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人群,选取5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由社区服务机构给予常规随访,实验组由我院居家护士参照我院居家照护计划,结合家庭实际情况,进行护理评估,定期上门实施居家照护,两组产妇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居家护士的选择。根据能力等级分层使用,主要由高年资护理人员组成,有10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身体健康,有丰富的医学保健知识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服务态度好,责任心强,经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的护士,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方有居家准入资格。

1.3 方法。两组研究对象在住院期间均接受了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如产妇及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及对策,如何科学坐月子等,对照组由社区保健人员在产妇出院后7天、14天、28天分别给予3次上门访视,主要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而实验组由我院居家护士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评估表及护理计划,针对性地上门给予居家护理指导;两组均要求产妇在42天复诊,由专人评价,采用统一问卷,分析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1.3.1 针对产妇的问题指导。

1.3.1.1 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出院当日护士会评估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并记录在档;每次居家照护均有母乳喂养相关登记,比如是否添加配方奶,原因,是否奶胀,原因,依从性好否等等,根据不同原因针对性给予帮助,下一次上门再次进行评估、实施、总结、记录等。

居家护士首次上门一般安排在产妇出院后第二天,询问母乳喂养的次数,频率及乳汁分泌情况;对不同需求的产妇告知不同类型的喂奶的利弊,并推荐出最佳的适合该产妇的,实行按需喂哺,母婴同步休息;对乳汁分泌不足者,通过语言讲解配合正确的示范动作,指导如何保持有效的吸吮,同时观察吸吮过程中婴儿的反应,再评估是否需要添加配方奶;对乳汁足够却添加配方奶者,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及加速产后康复为出发点,让产妇由被动教育转变为主动合作;对有奶胀倾向者,告知及时排空的方法,指导手工挤奶及吸奶器的操作方法;对已发生奶胀者,予以饮食上的询问及指导,并联系医院康复中心团队,提供乳腺疏通治疗,缓解奶胀,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1.3.1.2 产后指导。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传统月子经,当产妇的理性知识和传统经验发生矛盾的时候,她们通常选择遵循上辈传下来的习俗[4],我们在摈弃旧俗的同时,也要告知产妇科学的坐月子方法。生理产者观察会的伤口有无红肿感染等,剖宫产者观察腹部伤口情况,告知合适的沐浴洗头时间,给予合理协助,并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树立科学的生活观念;初期评估子宫的复旧程度,观察恶露的量、色、味,及时发现感染征兆;对于有产后康复需求的产妇,提后、子宫等器官康复的上门治疗;强化产妇在住院期间学习的本院产后操课程,告知每节的具体作用,手把手给予指导纠正,告知缩肛运动的重要性,对痔疮明显者,给予帮助,必要时给予药物使用指导,询问排便形式是否有所改变,针对性提供可行性建议;饮食方面,忌过补,提供多样化月子餐科学食谱,对产时失血过多者,要观察面色、活动耐力、是否有倦怠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告知如何搭配补血类食物,若有药物治疗,给予铁剂摄入护理;在和产妇交流的过程中,要从中细致观察其有无心理问题,并同家属沟通后做出详细的指导,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1.3.2 针对婴儿的问题指导。居家照护婴儿时,延续本院特色――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手把手进行护理宣教,每日给予体重测量,评估婴儿母乳摄入是否足够;观察面色,精神状态等,教会家属怎样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是否有进行性加重,如何处理,必要时给予黄疸测量仪测试胆红素数值;告知婴儿房间合适的温湿度,给予适当阳光刺激,告知预防及治疗湿疹的注意事项,家属给新生儿沐浴时,在旁协助并给予纠正不当操作,抚触时要提醒产妇及家属多和新生儿沟通,脐部护理时,观察脐部是否有渗液、渗血、感染征兆等,教会家属如何正确使用宝宝盒;指导产妇婴儿物品应单独清洗,勿与大人混合清洗,以免引起交叉感染,示教每次大小便后臀部清洗方法及鞣酸软膏的正确涂法,如何有效预防红臀发生;沐浴结束后,加强巩固智护操锻炼,促进婴儿智力及协调能力的发育。

1.4 观察指标。根据产妇填写的由本院自行设计的统一调查问卷,由专人评价,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母乳喂养成功率:包括纯母乳喂养率、几乎纯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产后切口感染或裂开、乳腺炎、产后抑郁、贫血、新生儿黄疸、脐炎、红臀等。

2 结果

2.1 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见表1)。

3 讨论

由于医疗资源紧张,产妇住院时间短,出院后会经历喂哺不足、奶胀、婴儿护理技能不足等诸多问题,仍然有着很高的健康照护需求,而产褥期这一特殊时期使得她们大部分求助于月子保姆等这一衍生行业,不仅价格昂贵,也给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带来了隐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母婴出院后的护理保健质量。而围产期居家护理,既延伸了医院整体护理,又是临床母婴护理的延续,避免了从医院过渡到家庭出现脱节,从根本上解决了产妇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而居家护士根据能力层级使用,配合医院保健队伍,比如乳腺疏通治疗、产后康复中心、膳食科等,也能够为产妇提供多元化护理,符合现代护理向社区转变的模式,很好地实现了与社区医院的无缝对接,既有效降低医疗费用[5],又真正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满足了民众对医疗护理的需求,降低再住院率及卫生服务成本[6],值得在三级医院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山珊,郑红筱,王蓓.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63-365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国城市早产儿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1):25-28

[3] 丁宗一,VikkiLa,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支持[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1(3):161-169

[4] 崔艳杰,毛丽梅,杨年红,等.农村妇女产褥期行为习惯与健康关系的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6):20-22

新生儿如何喂养及日常护理范文第15篇

护理学在唇腭裂婴幼儿术前鼻-牙槽骨塑形术中的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美国腭裂颅面协会在“唇腭裂及颅面畸形评估与治疗标准”中明确地指出了护理学在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地位、意义和工作内容[3]。在欧美,许多唇腭裂治疗团队都有着一批经过特殊训练的护理人员,他们从患儿出生后第一天开始就和家长、患儿接触,介绍有关唇腭裂的一般知识和治疗内容并指导患儿双亲进行正确的喂养,从而较早地增进了患儿家庭和治疗团队之间的接触,起到了患儿进入序列治疗的桥梁作用。在我国,由于唇腭裂婴幼儿术前鼻-牙槽骨塑形术开展时间不长,这方面的护理经验总结较少,而唇腭裂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的患者群体,其护理工作又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 因此本文将我院护理工作经验作一总结。

1临床资料

门诊随诊患者15 例,男性9 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者出生2天,最大5 天(平均2.8天), 均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2护理

2.1术前评估:对患儿生长、发育、营养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以判定对矫治术的承受能力;按照医嘱作好各项术前检查;对唇裂患儿应观察面部皮肤有无异常(溃疡、疖、痈等);对腭裂患儿应检查口内及耳、鼻、咽、喉等部有否炎症。

2.2 制取上颌模型

2.2.1制作特殊托盘:用1岁左右健康幼儿上颌牙模去除牙列, 采用光固化牙科树脂预成型片(福克斯,GC公司,日本)在牙弓上制作托盘,光敏固化、边缘抛光待用。

2.2.2 取模:由两人配合完成,一人端坐位将患儿头倒立,左手轻轻托住患儿头部,右手牢牢拉住双腿;另一人调拌合适硅橡胶印模材料(赛拉格,DMG公司,德国),要求粘稠度适当、固化时间短,将其置于特殊托盘上旋转放入患儿口内,取模。 印模应包括整个硬腭并进入颊沟、前庭沟及患侧鼻前庭。将完成后印模灌制石膏模型。

2.3制作矫治器:依据石膏模型,确定塑料托的大小。用牙科蜡填平腭中部的裂隙并恢复成正常的牙弓,然后制作腭护板。使用自凝透明牙科树脂(Ortho Dontic,日进齿科材料公司,日本)制作腭托, 注意腭护板要伸展到两侧颊粘膜反折处及上颌结节后方,以利固位(注意矫治器边缘距离粘膜反折处应空出2mm)。打磨抛光矫治器,使其边缘非常光滑。(如图1)

2.4 戴腭裂矫治器:将腭护板轻轻旋转戴入婴儿口中,调改腭护板边缘长度, 最后在护板两侧组织面加义齿软衬材料(德山公司,日本),复位到患儿口内至材料完全固化。最后用防水纸胶布(3M公司,美国)将突出、扭转的上唇及上颌骨加压粘着,防水胶带的两端粘着固定于面颊部(如图2)。通常婴儿可立即进行正常吸吮。同时指导婴儿父母如何给婴儿戴入、取出及清洗腭护板。腭托后缘不宜过长,以免引起恶心。患儿适应矫治器后可24h戴用,每次进食后需清洗矫治器。

2.5心理辅导:护理人员应了解新生儿特殊的心理状态和需求,然后根据治疗进程进行心理护理。对于患儿双亲, 重点在于消除家长的疑虑感,必要时可向他们展示以往病例患儿术前、术后的照片、模型,从而消除了家长对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问,增强治疗的信心, 能够主动地配合护理和治疗。

2.6及时随访:患儿离院时,应主动交代注意事项,包括如何喂食、清洁护理、早期教育、如何使用矫治器等。在患儿下次复诊前及时电话回访家长,了解患儿使用矫治器和身体健康情况,必要时作家庭访视,使家长始终保持与医疗团队的紧密联系。

3讨论

唇腭裂婴儿的术前正畸治疗,可明显改善喂养状况,有助于患儿获取足够的营养;有利于纠正外鼻畸形,防止鼻翼塌陷;有利于上颌骨前齿槽突的复位及唇腭裂隙的缩窄,从而降低手术难度,使手术能在患儿语言发育初期实施,对手术瘢痕的愈合及患儿今后的语言发育有极大帮助[4]。

3.1上颌印模方法:以往文献报道中印模材料大都选用常规藻酸盐材料[5],所调拌印模较稀流动性过大,容易引起患儿误吸甚至导致窒息。我院选用重体硅橡胶印模材料,材料不易流至患儿咽喉,而且硅橡胶印模更为精确、不易变形。此外,在取模时患儿选择上,作者认为倒立位具有便于操作者观察整个口腔的优点:①能直视观察到印模范围是否完整;②及时发现是否有印模材碎片和误吸;③确保婴儿气道通畅。

3.2婴儿喂养:唇腭裂导致患儿口鼻腔相通,不能产生足够的吸吮力,婴儿容易疲劳、呛咳。戴入矫治器后,口鼻腔基本封闭,有助予患儿摄取足够的营养。根据我院诊治经验, 绝大多数患儿家长都缺乏基本的婴儿喂养知识,往往患儿就诊时因为饥饿而身体十分虚弱, 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唇腭裂患儿喂养知识的护理宣教, 在初次就诊时就给予家长详细的营养咨询和喂养示教。

3.3心理辅导:唇腭裂家长心理往往比较急躁忧虑,需要特别的心理辅导[6]。初诊时,护士要主动向家长做唇腭裂知识的讲解,使其初步了解未来治疗过程,树立和坚定信心。后续复诊过程中,应根据患儿的治疗情况,鼓励家长,同时做育儿健康知识的宣教。对待患儿,护理人员可以学习新生儿抚触和音乐疗法,加强与患儿的心理交流[7]。应注意动作特别轻柔和利用婴幼儿心理本能,例如可用手指轻触患儿嘴唇,通常患儿出于吸奶的本能会自动张口吮吸,这样可以方便取模或取带矫治器,切勿使用暴力试图强行掰开患者口唇,往往结果适得其反。

4小结

现代的唇腭裂序列治疗已不再是单纯的医师工作,护理工作者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医疗辅助者变成治疗的重要参与者, 他们通过将规范的护理治疗贯穿在整个序列治疗,加以其细致的心理干预,有助于帮助家长树立信心和尽力配合,从而得到最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Grayson BH,Santiago PE,Brecht LE,et a1.Presurgical nasoalveolar molding in infants with cleft lip and palate[J].Cleft Palate Craniofac J, 1999,36(6):486-498.

[2]封兴华. 腭裂的综合序列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03,12(6):604-605.

[3]Matsuo K,Hirose T.Preoperative non-surgical over-correction of cleft lip nasal deformity[J].Br J Plast Surg,1991,44(1):5-11.

[4]刘建华. 唇腭裂患者颌骨畸形治疗方法的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0,9(3):177-180.

[5]闫 燕,林久祥,罗 奕,等. 婴儿期唇腭裂早期正畸的初步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4,29:672-674.

[6]卢 蕊.新生儿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J].中国航天工业医药,1999,1(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