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

纺织品调研报告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一、纺织行业的美丽与梦想

“美丽纺织,责任发展”,美丽是目标,责任是手段。在过去十年里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美丽中国也在去年的十以后变成社会关注的热点词汇。那么,这两者之间有哪些联系和纽带呢?

谈到美,可以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他曾说,“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他的这句话放在当今也具有现实意义,“美丽中国”正是赶上了中国发展的大好机遇。经过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在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让所处的环境山清水秀,让消费者和老百姓享受健康而富有质量的生活。虽然“中国梦”已经承载着很多内容,同时大家仍然在为“中国梦”填充新的内容,但是“美丽中国”理应是“中国梦”的必然内涵。现在需要更加强调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是因为国家和人民到了追求并实现美丽中国梦想的时候。

应该说,从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都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宏观战略。继而,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的小康社会,十则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写入了报告。

中国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与这一战略发展过程高度契合,实际上,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就开端于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后。到今天,将近十年过去了,纺织行业的发展越来越使业界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于行业的高度重要性,正在向着“美丽纺织”的梦想与目标,全面践行社会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愿景下的中国纺织行业面临的挑战

(一)出口市场

2013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这是一个可喜的情况。2013年1—7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5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7%。但中国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主要出口市场所占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减少。一方面有出口市场不振、需求不旺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在提醒行业,出口市场份额降低不仅仅是一个成本要素增长的问题,它还有责任竞争力的问题。这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提出了在产品健康和安全以及环境影响等领域实施更高标准的要求。

(二)国内市场

首先,国内市场与前几年相比形式并不乐观,2013年限额以上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一直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其次,网购已经成为纺织服装产品销售最具成长性的渠道,2012年中国服装网络销售额达到3188.8亿元,占全部网购的24.45%,仅“双11”促销,天猫商城就有三个销售额过亿元的服饰品牌。估计到2016年,服装网购市场规模将达9200亿元。从社会责任角度来看,网购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就是,网购一族不仅非常关注买家的商业信誉,而且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第三,虽然网购规模成长迅速,但中国国内市场仍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的差距从1980年的3.05倍上升到2012年的4.60倍,这说明我国超过一半的人口仍处于相对下降的需求曲线中。

(三)经济效益

虽然总体来看,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继续扩大(2013年1—5月,我国纺织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89.49亿元,同比增加18.05%),但是一项对企业家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家对下期行业运行预期总体较为谨慎。同时,国内劳动力价格继续上涨,估计2013年纺织行业人均工资涨幅为10%—15%。而国内外棉花价差依然存在,这对棉纺企业竞争力及效益的影响依然十分突出。

(四)劳动生产率

从劳动生产率角度来看,纺织行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虽然今年以来,纺织工业实现生产力素质、产业规模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但是,中国劳动力规模正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同时,新生代工人就业理念和趋向导致纺织业的人力资源短缺。再有,中国的老龄化趋势非常明显。按照目前趋势预测,到2030年中国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劳动力成本的挑战以及工人的就业趋向的挑战,让纺织行业只能通过提升劳动生产力来保持行业的竞争力。更令人担忧的是,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约为0.43%,明显低于同期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0.71%)。可见,科技与产品、品牌价值与商业模式、人才素质、企业制度、科学管理等仍是行业创造人力资源新优势的主要矛盾。

(五)产业安全

近年来,纺织行业发展的另一个巨大挑战是行业安全问题。所谓行业安全,指三个构成要素:一是资源安全,也就是原料、人力资源、政策资源的有效供给和获得性问题;二是质量安全,也就是供应链全流程的质量控制与消费者安全问题;第三是贸易安全,也就是公平的贸易环境与市场需求增长的问题。例如,产业原材料PX的供应问题。2012年,我国涤纶产量3057万吨,已占我国化纤产量的80.6%,约占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67.3%;2012年行业的PX需求量已达到1400万吨,PX产量775万吨,进口630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45%;预计到2015年,我国涤纶产量约为3900万吨,PTA产量约为3350万吨,需要PX约2200万吨。近年来,我国各地出现了群众抗议PX项目的事件,其中对行业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必须充分与民众等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提高其对有关产品和项目的科学认识。

(六)节能减排

2012年开始,纺织行业开始同时面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的三重压力:一是中国政府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例如,环境保护部、质监总局联合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某些排放标准已经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环境保护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要求2013年完成的重点减排项目名单,398个工业废水治理项目中有105项目事关纺织服装企业;工信部则公告第一批符合《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的企业名单。二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和消费者,已经对行业的节能减排形成了非常严格的外部监督。三是不断趋严行业准入,包括融资限制越来越严格。此外,ISO14067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即将,极有可能将碳税征收纳入到WTO多边TBT体系框架内。这意味着,除了传统的产品检验、企业资质的验证外,未来碳足迹检验认证很可能会成为新的一项增加中国企业附加成本的工作。

(七)产业转移

纺织行业近年来还有一个重要的转变趋势,就是行业的区域转移,即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的转移。通过对《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中期评估发现,产业转移已经是全行业的共识,但目前产业转移的形势并不乐观。规划预期到2015年中西部产值将占到全行业规模产值的28%,而到去年为止,中西部占全国产值的比例还不到20%,因此完成28%的目标压力非常大。究其原因,首先是产业转移并不能明显降低劳动力成本;其次是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的程度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在缺乏产业配套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情况下,现有转移项目中的相当一部分经营情况不容乐观。因此,需要树立正常健康的产业转移的诉求,也就是说产业转移应该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而不仅仅是谋求单纯的成本的降低,甚至是社会责任标准的降低,这是产业转移需要考虑的问题。从社会责任角度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最近开展的一项调研也表明,产业转移不仅不能明显降低劳动力成本,也无助于劳动时间、员工流动率等核心问题的解决,而且转出地和转入地在环境、劳动力等领域的标准差距几近消失。调研表明,2011年,转入中西部的企业中有超过20%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将近60%的转移企业利润率不足9%。

(八)挑战带来的新思考

通过分析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可以触发新的思考:一是中国纺织行业正处于忍痛蜕变的历史节点,所有要素的变化都正在产生“正向择优”效应;二是未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机遇和核心竞争力将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能力;三是如何以创新行动履行对员工、客户、环境和消费者等相关方的责任将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生产效率、市场准入、品牌内涵和商业绩效;四是产业转移(国内转移和国际转移)的机会在于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发展空间,而绝非在于更低的社会责任标准或更小的利益相关方期望。

三、中国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实践

中国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经过八年时间,从一开始普及和提升社会责任理念,到现在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和创新责任机制的新阶段。这期间,中国纺织行业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工作包括行业、产业集群和企业三个层面。在行业层面上,早在2006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了中国首份行业层面的社会责任报告,开创了风气之先。到今年是连续第七年行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也是ISO26000所倡导的企业以外组织的社会责任在中国最早、最长期的制度化实践。

2006—2008年的三年间,中国每年只有一份非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即纺织行业的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直到2009年,中国才有了5份非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而其中的两份是来自纺织行业,一份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行业社会责任年报,另一份则是中国第一份产业集群社会责任报告《2008浙江省平湖市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2012年,中国已经有181份非企业或者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但这些报告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一种在政府部门推动之下的行为。2012年,我国非企业组织报告95%以上的增长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的要求,例如,上海市政府要求某些非企业组织必须社会责任报告。然而,政府推动固然重要,但是自觉自愿围绕自己的诉求报告更加重要。

从产业集群层面来看,应该说2009年平湖市经贸局和平湖市服装行业协会的《2008浙江省平湖市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在中国开创了产业集群社会责任报告和地区行业组织社会责任报告的先河。今年,石狮、虎门、西樵、盛泽、海宁、萧山和王江泾七家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集体社会责任报告。产业集群社会责任报告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是集思集益,能够集中、宏观地反映大量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使各方充分了解行业发展条件,理解行业发展路径,协助化解行业发展挑战;二是群策群力,超越企业,反映出政府、企业、当地社区和居民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协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努力,展现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另外,产业集群社会责任报告,对区域品牌建设非常有利,很多产业集群由于生产而闻名,下一步产业集群如何在整个社会层面获得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如何获得各级政府支持,在消费者层面获得理解和信任,集群社会责任报告都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

在企业层面,为了便于企业科学、规范地开展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于2008年和2009年先后研究制定了中国的第一个社会责任报告指导体系和中国第一个社会责任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即《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纲要》(CSR-GATEs),和《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验证准则》(CSR-VRAI)等。这些体系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在“写出报告”的同时“写好报告”,另一方面也能使企业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社会责任管理有机地联系起来,做到“管理出报告”、“报告促管理”。

2009—2013年间,7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了近180份社会责任报告,其中约半数报告通过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联合会平台,50余份报告通过独立第三方的验证或协会鉴证。经过六年的努力,纺织行业不仅成为中国社会责任报告份数最多的制造业行业,同时也是报告验证比例最高的行业,实现了数量和质量双高。

同样,六年的努力也证明,行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指南系统是必要而有效的,科学、系统的编制依据对于报告的质量至关重要。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纺织行业的所有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行业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质量在各个维度上都比较均衡,但是按照《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CSR-GATEs)编写的报告在各个维度上质量都更高。而且,按照CSR-GAGEs编制的报告在指标覆盖率和内容实质性上都全面高于非CSR-GATEs报告。因此,一方面建议更多的企业应该参与到社会责任报告的行列中来,另一方面建议企业应该更加积极和深入地使用简便易行的行业性社会责任报告解决方案。

当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当必须与商业价值联系起来。为此,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推出了“负责任的生产”工作机制。这一机制旨在向全球供应链推介优秀纺织服装企业,引导供应链各利益相关方关注产品本身的同时认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责任表现。入选“负责任的生产”机制的企业均是近年来在社会责任能力建设与信息披露方面已有建树的纺织服装企业,其参与商业推介的产品须从“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的产品(面料)中核选。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13年推出的“责任资产”计划,将通过建立更广阔的平台,对接品牌和采购商以责任信息进行商业推广。

(二)能力提升

社会责任能力建设是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根本手段和长效措施。多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致力于将利益相关方的能力和资源引入行业,携手为行业企业开展社会责任能力建设。例如,2012年,通过引入国际劳工组织的SCORE项目,利用培训和现场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对浙江省平湖市12家企业进行了培训,并对5家企业开展了两轮现场指导,使其环境表现和劳动生产率都明显提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BSCI一起培训了200余家企业的700余名管理者,自2007年以来,联合会与BSCI的培训项目已经培训了超过10000名管理者和员工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还与江西省新余市商务局、陕西省纺织工业协会等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合作,为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了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社会责任培训。

(三)专题研究

基础研究是纺织行业社会责任工作的基石,也是所有其他工作的源泉,因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持续密切关注纺织行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针对性地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2012年,开展了两项专题调研活动:企业内部的申诉和沟通机制研究和产业的区域转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申诉和沟通机制研究了不同申诉机制建立和运作的成本、效果,以及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总结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标准和中国国情与行业特色的内部员工意见的收集、处理和反馈机制。

此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11年底启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及其对社会责任的影响”调研项目。2012年,项目组探访了东中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 50家企业,通过问卷和访谈对转入、转出地的当地政府、行业组织以及员工等利益相关方进行了深入调研。2012年底,项目组完成了调研报告的撰写。2013年4月9日和1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瑞典驻华大使馆企业社会责任中心在北京和上海联合举办了两场调研报告会,4月23日,合作双方还与香港瑞典商会在香港举行了“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及其对社会责任的影响”专题座谈会。

(四)跨界行动

纺织行业在社会责任领域内的跨界行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跨体系合作和跨行业共建。

就跨体系合作而言,不同体系间的集体行动,可以加强体系间的融合与合作,并整体提升全球社会责任体系和标准的运作效率、可信性及透明度。早在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就与欧洲BSCI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两个体系的合作。2010年,与BSCI和美国的SA8000就体系间进一步合作进行了多论洽谈。2011年,与SA8000签订了类似的协议,并且与WRAP和Solidaridad达成一致,最终5个体系协议同意在中国设立“社会责任体系合作中国顾问委员会”(MAC)。这个委员会的目的是促进各社会责任标准和体系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对话和共识,加强体系间的融合与合作。具体而言,5个体系希望通过上述委员会研究制定在劳动者保护领域指导各个标准体系的审核和认证实践的具体要求的通用指南,这些指南也将极大地便利工厂实施各有关标准,以最大程度减少实施不同标准体系时的重复性或冲突性工作。2012年,MAC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会议,就社会保险、职业健康与安全等各个体系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研讨。2013年7月,第三次MAC会议召开,在这个会议上,SEDEX(供货商商业道德信息交流组织)加入了MAC,使得开展体系协同的标准和体系达到了六家。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继续努力推进跨行业协作,并以电子信息行业为重点,致力于将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建设经验移植到其他行业。在2010年之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就协助中国工经联、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等行业和企业组织完成了它们的社会责任指南体系的编制。从2011年初开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全程参与了中电标协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和筹备,积极开展经验分享与跨行业合作。2011年下半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专家与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各利益相关方组成起草组,并作为起草组的主要协调人组织完成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讨论稿)的起草。2011年12月,在工信部的支持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电子标准化协会签订了社会责任战略合作备忘录,建立了社会责任工作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家作为起草组的主要成员,在广泛征询各个利益相关方意见的基础上,继续修改和完善《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先后完成了“征求意见稿”和定稿。作为推进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基础性指导文件,《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以CSC9000T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为主要参照依据,将为电子信息企业和相关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系统性的指引。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一、纺织行业的美丽与梦想

“美丽纺织,责任发展”,美丽是目标,责任是手段。在过去10年里,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美丽中国”也在去年党的十以后变成社会关注的热点词汇。那么,这两者之间有哪些联系和纽带呢?

谈到美,可以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他的这句话放在当今也颇具现实意义,“美丽中国”正是赶上了中国发展的大好机遇。经过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在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让所处的环境山清水秀,让消费者和老百姓享受健康而有质量的生活。虽然“中国梦”已经承载着很多内容,同时大家仍然在为“中国梦”填充新的内容,但是“美丽中国”应该说是“中国梦”的必然内涵。现在需要更加强调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是因为国家和人民到了追求并实现美丽中国梦想的时候。同时,实现这个美丽的“中国梦”仍然需要漫长的努力。

自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宏观战略。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的小康社会,十则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写入了报告。

中国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与这一战略发展过程高度契合,事实上,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就始于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后。在迄今为止的近10年间,纺织行业的发展使业界日益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正向着“美丽纺织”的梦想与目标前进,全面践行社会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愿景下的中国纺织行业面临的挑战

1. 出口市场

2013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据统计,2013年1 — 7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 5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7%,但在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三大主要出口市场所占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图 1)。一方面是由于出口市场不振、需求不旺,但同时也在提醒行业,出口市场份额降低不仅是成本要素增长的问题,还存在责任竞争力的问题。这对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提出了在产品健康和安全以及环境影响等领域实施更高标准的要求。

2. 国内市场

首先,国内市场与前几年相比形势并不乐观,2013年限额以上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一直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其次,网购已经成为纺织服装产品销售最具成长性的渠道,2012年中国服装网络销售额达到3 188.8亿元,占全部网购额的24.45%,预计到2016年,服装网购市场规模将达9 200亿元。从社会责任角度来看,网购领域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网购一族不仅非常关注买家的商业信誉,而且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第三,虽然网购规模成长迅速,但中国国内市场仍未得到充分释放,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的差距从1980年的3.05倍上升到2012年的4.60倍,这说明我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仍处于相对下降的需求曲线中(图 2、图 3)。

3. 经济效益

虽然总体来看(图 4),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继续扩大(2013年1 — 5月,我国纺织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 089.49亿元,同比增加18.05%),但是一项对企业家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家对下期行业运行预期总体较为谨慎(图 5)。同时,国内劳动力价格继续上涨,估计2013年纺织行业人均工资涨幅为10% ~ 15%。而国内外棉花价差依然存在,这对棉纺企业竞争力及效益的影响依然十分突出。

4. 劳动生产率

从劳动生产率角度来看,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图 6)。虽然今年以来,纺织工业实现生产力素质、产业规模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但是,中国劳动力规模正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同时,新生代工人就业理念和趋向导致纺织业的人力资源短缺。再有,中国的老龄化趋势非常明显。按照目前的趋势预测,到2030年中国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劳动力成本的挑战以及工人就业趋向的挑战,让纺织行业只能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来保持行业的竞争力。更令人担忧的是,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约为0.43%,明显低于同期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0.71%)。可见,科技与产品、品牌价值与商业模式、人才素质、企业制度、科学管理等仍是行业创造人力资源新优势的主要矛盾。

5. 产业安全

近年来,纺织行业发展的另一个巨大挑战是行业安全的问题。所谓行业安全,这里主要是指这 3 个构成要素:一是资源安全,也就是原料、人力资源、政策资源的有效供给和获得性问题;二是质量安全,也就是供应链全流程的质量控制与消费者安全问题;第三是贸易安全,也就是公平的贸易环境与市场需求增长的问题。

举一个根本性的例子,即产业原材料PX的供应问题。如图 7 所示 ,2012年,我国涤纶产量3 057万t,已占我国化纤产量的80.6%,约占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67.3%;2012年行业的PX需求量已达到1 400万t,PX产量775万t,进口630万t,对外依存度高达45%;预计到2015年,我国涤纶产量约为3 900万t,PTA产量约为3 350万t,需要PX约2 200万t。近年来,我国各地出现了群众抗议PX项目的事件,其中对行业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必须充分与民众等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提高其对有关产品和项目的科学认识。

6. 节能减排

从节能减排领域来看,2012年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因为从这一年开始,纺织行业开始同时面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的三重压力。一是中国政府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例如环境保护部、质监总局联合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某些排放标准已经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环境保护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要求2013年完成的重点减排项目名单,398个工业废水治理项目中有105项事关纺织服装企业;工信部则公告第一批符合《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的企业名单。二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和消费者,已经对行业的节能减排形成了非常严格的外部监督。三是不断趋严的行业准入条件,包括融资限制越来越严格。此外,ISO 14067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即将,极有可能将碳税征收纳入到WTO多边TBT体系框架内。这意味着,除了传统的产品检验、企业资质的验证外,未来碳足迹检验认证很可能成为一项新的增加中国企业附加成本的工作。

7. 产业转移

我国纺织行业近年来还有一个重要的转变趋势,就是行业的区域转移,即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的转移。通过对《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中期评估发现,产业转移已经是全行业的共识,但是目前产业转移的形势并不乐观。《规划》预期到2015年中西部产值将占到全行业规模产值的28%,而到去年为止,中西部占全国产值的比例还不到20%,因此完成28%的目标压力非常大。究其原因,首先是产业转移并不能明显降低劳动力成本;其次是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的程度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在缺乏产业配套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情况下,现有转移项目中的相当一部分经营情况不容乐观。因此,需要树立正常健康的产业转移的诉求,也就是说产业转移应该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而不仅仅是谋求单纯的成本的降低,甚至是社会责任标准的降低,这是产业转移需要考虑的问题。从社会责任角度来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最近开展的一项调研也表明,产业转移不仅不能明显降低劳动力成本,也无助于劳动时间、员工流动率等核心问题的解决,而且转出地和转入地在环境、劳动力等领域的标准差距几近消失。调研表明,2011年,转入中西部的企业中有超过20%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将近60%的转移企业利润率不足9%(图 8)。

8. 挑战带来的新思考

通过分析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可以发出新的思考。一是中国纺织行业正处于忍痛蜕变的历史节点,所有要素的变化都正在产生“正向择优”效应;二是未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机遇和核心竞争力将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能力;三是如何以创新行动履行对员工、客户、环境和消费者等相关方的责任将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生产效率、市场准入、品牌内涵和商业绩效;四是产业转移(国内转移和国际转移)的机会在于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发展空间,而绝非更低的社会责任标准或更小的利益相关方期望。

三、中国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实践

中国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经过 8 年时间,从一开始普及和提升社会责任理念,到现在已进入全面建设和创新责任机制的新阶段。这期间,中国纺织行业主要开展了信息披露、能力建设、专题研究和跨界行动等 4 个方面的工作。

1. 信息披露

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包括行业、产业集群和企业 3 个层面。在行业层面,早在2006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了中国首份行业层面的社会责任报告,开创了风气之先,到今年是连续第七年行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也是ISO26000所倡导的企业以外组织的社会责任在中国最早、最长期的制度化实践。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到今天已经在中国得到了普及,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工作一直是一种孤独的存在。以非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为例,2006 —2008年的 3 年间,中国每年只有一份非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那就是纺织行业的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直到2009年,中国才有了 5 份非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而其中的两份是来自纺织行业,一份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行业社会责任年报,另一份则是中国第一份产业集群社会责任报告《2008浙江省平湖市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2012年,中国已经有181份非企业或者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但这些报告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一种在政府部门推动之下的行为。2012年,我国非企业组织报告95%以上的增长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的要求。然而,政府推动固然重要,但是自觉自愿围绕自己的诉求报告更加重要。

从产业集群层面来看,2009年平湖市经贸局和平湖市服装行业协会的《2008浙江省平湖市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在中国开创了产业集群社会责任报告和地区行业组织社会责任报告这两个先河。2013年,石狮、虎门、西樵、盛泽、海宁、萧山和王江泾等 7 家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集体社会责任报告。产业集群社会责任报告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是集思集益:能够集中、宏观地反映大量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使各方充分了解行业发展条件,理解行业发展路径,协助化解行业发展挑战。二是群策群力:超越企业,反映出政府、企业、当地社区和居民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协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努力,展现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另外,产业集群社会责任报告,对区域品牌建设也非常有利。

在企业层面,为了便于企业科学、规范地开展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于2008年和2009年先后研究制定了中国的第一个社会责任报告指导体系,也即《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纲要》(CSR-GATEs)和中国第一个社会责任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即《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验证准则》(CSR-VRAI)等。这些体系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在“写出报告”的同时“写好报告”,另一方面也能使企业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社会责任管理有机地联系起来,做到“管理出报告”、“报告促管理”。

2009 — 2013年间,7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了近180份社会责任报告,其中约半数报告通过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联合会平台,50余份通过独立第三方的验证或协会鉴证。经过 6 年的努力,纺织行业不仅成为中国社会责任报告份数最多的制造业行业,同时也是报告验证比例最高的行业,实现了数量和质量双高。

6 年的努力证明,科学、系统的编制依据对于报告的质量至关重要。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纺织行业的所有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行业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质量在各个维度上都比较均衡,但是按照《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CSRGATEs)编写的报告在各个维度上质量都更高(图 9)。而且,按照CSR-GAGEs编制的报告在指标覆盖率和内容实质性上都全面高于非CSR-GATEs报告。因此,一方面建议更多的企业应该参与到社会责任报告的行列中来,另一方面建议企业应该更加积极和深入地使用简便易行的行业性社会责任报告解决方案。

需要阐明的是,企业不能单纯为了发报告而发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当也必须与商业价值联系起来。为此,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推出了“负责任的生产”工作机制。该机制旨在向全球供应链推介优秀纺织服装企业,引导供应链各利益相关方关注产品本身的同时认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责任表现。入选“负责任的生产”机制的企业均是近年来在社会责任能力建设与信息披露方面已有建树的纺织服装企业,其参与商业推介的产品须从“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的产品(面料)中核选。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13年推出的“责任资产”计划,将通过建立更广阔的平台,对接品牌和采购商以责任信息进行商业推广。

2. 能力提升

社会责任能力建设是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根本手段和长效措施。多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致力于将利益相关方的能力和资源引入行业,携手为行业企业开展社会责任能力建设。例如,2012年,通过引入国际劳工组织的SCORE项目,利用培训和现场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对浙江省平湖市12家企业进行了培训,并对 5 家企业开展了两轮现场指导,使其环境表现和劳动生产率都明显提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BSCI一起培训了200余家企业的700余名管理者,自2007年以来,联合会与BSCI的培训项目已经培训了超过 1 万名管理者和员工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还与江西省新余市商务局、陕西省纺织工业协会等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合作,为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了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社会责任培训。

3. 专题研究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持续密切关注行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其中在2012年主要开展了两项专题调研活动:一项是企业内部的申诉和沟通机制研究,另一项是产业的区域转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申诉和沟通机制研究了不同申诉机制建立和运作的成本、效果,以及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总结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标准和中国国情与行业特色的内部员工意见的收集、处理和反馈机制。

此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11年底启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及其对社会责任的影响”调研项目。2012年,项目组探访了东、中、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50家企业,通过问卷和访谈对转入、转出地的当地政府、行业组织以及员工等利益相关方进行了深入调研。2012年底,项目组完成了调研报告的撰写。2013年4月9日和1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瑞典驻华大使馆企业社会责任中心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联合举办了两场调研报告会;4月23日,合作双方还与香港瑞典商会在香港举行了“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及其对社会责任的影响”专题座谈会。

4. 跨界行动

纺织行业在社会责任领域内的跨界行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跨体系合作,另一个是跨行业共建。

就跨体系合作而言,我们认为,不同体系间的集体行动,可以加强体系间的融合与合作,并整体提升全球社会责任体系和标准的运作效率、可信性及透明度。早在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就与欧洲BSCI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两个体系的合作。2010年,与BSCI和美国的SA8000就体系间进一步合作进行了多论洽谈。2011年,与SA8000签订了类似的协议,并且与WRAP和Solidaridad达成一致,最终 5 个体系协议同意在中国设立“社会责任体系合作中国顾问委员会”(MAC)。这个委员会的目的是促进各社会责任标准和体系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对话和共识,加强体系间的融合与合作。具体来说,5 个体系希望通过这个委员会研究制定在劳动者保护领域指导各个标准体系的审核和认证实践的具体要求的通用指南,这些指南也将极大地便利工厂实施各有关标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实施不同标准体系时的重复性或冲突性工作。2012年,MAC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会议,就社会保险、职业健康与安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2013年7月,第三次MAC会议召开,在这个会议上,SEDEX(供货商商业道德信息交流组织)加入了MAC,使得开展体系协同的标准和体系达到了 6 家。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不断努力推进跨行业协作,并以电子信息行业为重点,致力于将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建设经验移植到其他行业。在2010年之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就协助中国工经联、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等行业和企业组织完成了它们的社会责任指南体系的编制。从2011年初开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全程参与了中电标协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和筹备,积极开展经验分享与跨行业合作。2011年下半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专家与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各利益相关方组成起草组,并作为起草组的主要协调人组织完成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讨论稿)的起草。2011年12月,在工信部的支持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电子标准化协会签订了社会责任战略合作备忘录,建立了社会责任工作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专家作为起草组的主要成员,在广泛征询各利益相关方意见的基础上,继续修改和完善《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先后完成了“征求意见稿”和定稿。作为推进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基础性指导文件,《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以《CSC9000T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为主要参照依据,将为电子信息企业和相关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系统性的指引。

2012年下半年,为了给《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提供行动注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专家还作为主要编委编纂完成了《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案例集》。2013年初,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协会正式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和《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案例集》,标志着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初步完成了社会责任领域的规范构建。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正在与中小企业全国理事会开展合作,下一步,二者将合作推进中国上千万家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工作。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6月11日~12日,在中国近代纺织工业摇篮江苏南通,“金轮杯”2009年全国纺纱梳理技术应用研讨会召开,研讨会结合当前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探讨了纺纱梳理技术如何适应这种调整和变化。

代表们围绕“落实《纺织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高纺纱器材质量、探讨纺纱梳理技术、加快棉纺技术进步”这一主题,就棉纺的重要工序梳理环节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研讨。其中,有关新型纤维梳理工艺的探讨受到了企业代表的广泛关注。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就当前我国棉纺织行业形势以及产业升级发展方向作了专题报告。徐文英在报告中提出,目前棉纺业发展遇到了困难,主要体现在国内外棉花差价明显,纱、布外部市场低迷,棉纺业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等。其中,2009年1~4月,全国纺织工业固定资产共投资680亿,棉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同比下降3.68%,1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徐文英指出,目前棉纺织行业处于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而“坚持科技领先、转变发展思路,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改造现有技术装备”是企业调整升级的必然选择。改造升级需要从设备器材和产品创新入手,并且强调内涵为主的技术改造,而不再把提高产能规模作为改造升级的重点。徐文英表示,国产高速精梳机和梳棉机发展迅速,其中有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前多种纤维混纺的发展趋势对梳理器材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梳理器材需要突出为这些新的发展需求服务,同时做好针布规格参数的优化设置。

今年以来,受市场环境影响,大多数企业都希望通过改善梳理效果来提升产品品质,也希望采用性价比较高的国产设备取代进口设备,这为梳理器材生产企业提供了机遇。

国产梳理器材领域的知名企业江苏金轮科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挺以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这一事件为例,强调“强大永远是相对的,危机才是永恒的”,梳理器材行业需要埋头精耕细作,为纺纱企业提供高品质的梳理器材,与纺织企业共同渡过难关。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纺织品 设计原则 设计过程

中图分类号:F40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292-01

一、纺织品的设计原则

纺织品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很广、影响因素也很多,但要设计出有市场、受欢迎的纺织品,要把握以下原则。

1.适销对路原则。纺织品设计人员要深入广泛地进行市场调研,使设计的产品符合消费者心理,最大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切忌以个人的爱好代替消费者的需求愿望。

2.实用、美观、经济的原则。设计人员应明确产品的用途、性能要求、流行款色。就服装用纺织品而言,除了功能性和耐用性之外,还要具有美丽的外观,做到“外表美观、穿着舒适、洗涤方便,利于活动”。除此之外,经济性也是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因素,设计出价廉物美的产品是纺织物设计人员追求的目标。

3.创新与规范相结合原则。新产品设计要具有异想天开的开拓型思维,使产品不断更生发展。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原料、纺织工艺、染整工艺及产品的规范化、系列化,如原料规格、纱线密度、织物幅宽等的规范化、系列化,既使产品丰富,又无不必要的繁杂,方便生产。

4.设计、生产、供销相结合原则。设计、生产和供销的关系一般为:商品市场供销部门制订销售计划设计部门研制和设计新产品生产部门生产产品销售市场。

总而言之,一个产品的设计投产,需要调查目标市场,设计要做到适销对路,生产上要保证原料供应和产品质量。

二、纺织品设计过程

1.市场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市场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是以市场调研为基础的,所谓市场调研是以产品为主要目标,以市场供需为内容,运用科学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而掌握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一种活动。市场调研既有目标、计划、组织、系统等管理方面的问题,又有方法、技术方面的问题,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市场调研的范围包括: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科技方面、市场方面、对消费者的分析、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对各种政策的掌握等。

2.纺织品设计方案的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失误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整个决策过程取决于两方面内容:第一,需求,即市场的需求,包括组织面料品种、数量、用途、市场份额、竞争对手、销售渠道、时间要求等。第二,条件,即企业的目标、技术、设备、人员、资金、管理水平、原料来源等。

3.纺织品的设计构思。

(1)纺织品设计构思的来源。经营部门提供的用户需求方面信息,经销商提供的有关信息,技术情报部门收集的有关信息和新产品发展信息,通过商品展销会、订货会、产品鉴定会、技术交流会、技术座谈会等提供的信息。

(2)纺织品设计构思的内容。纺织品要达到的外观形态风格,纺织面料的性能,纺织品的用途、销售地区和销售对象,选用何种原料、纱线、组织、密度来达到纺织面料的风格和性能,配以何种花纹、色彩来达到纺织面料最终的外观要求,采用何种生产工艺,以保证纺织面料最终达到所要求的内在质量与外观风格。

4.规格及工艺的研究设计。纺织品规格设计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织物设计规格单中,主要内容包括:织物品号、品名、销售地区、用途、使用对象、所用原料及各种原料所占的比例、织物组织(包括布身组织和布边组织)、织物成品规格(包括匹长、幅宽、经纬密度、织物质量)、上机织造工艺(包括筘幅、筘号、穿筘方法等)、经纱组合与排列方式、纬纱组合与排列方式、经纬织造缩率、经纬染整缩率的确定与选择等。

织物工艺流程的设计包括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条件设计、工艺参数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在织物规格及工艺的设计中,还要注意生产设备条件,因为任何一个工艺都需要相应的设备来完成。因此,确定工艺路线之后便需要调试有关设备。

5.试织生产。织物的试制和生产阶段是验证设计真实性、可行性、合理性的阶段,也是核实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产品经济性的阶段。试制通常分两个阶段。(1)样品试制。通过试验进一步修改设计和工艺参数;(2)批量试制。重点是考核工艺、工艺装备是否符合要求;检查产品的合格率、工艺的稳定性、机器效率、劳动生产率等。收集资料为正式投产做准备,进一步校正设计、验证、修改工艺。试验要规定一定的数量和时间,并做好有关记录。

6.产品鉴定。产品鉴定的目的是为了请有关专家对产品的技术资料进行进一步审查,对生产工艺的可行性、批量生产的条件、产品的质量等做出结论性意见。鉴定的依据是新产品设计任务书和产品标准。产品鉴定所提供的技术文件有鉴定大纲(包括产品设计任务书或合同书)、产品研制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产品的生产条件分析报告、产品经济效益分析、产品检验标准、产品质量测试报告、用户意见、产品生产的环保审查报告等。

7.销售服务。新产品是一种商品,开发的成功与否,不能只看产品是否可以制造出来及其性能好坏,还要看新产品是否有市场。

新产品的市场开发有许多工作要做,如市场调研分析、研究消费群体的需求、市场预测、评估、试销、扩销、促销、宣传、形成销售网络、扩大销售渠道和信息反馈、市场经营管理、各种策略的运用(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策略、广告策略)等。

参考文献:

1.毛清华.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企业管理,2007(6)

2.王冬岩,王春岩.试论企业文化的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会议进行了十四个主题报告,分别就行业形势,新疆纺织政策和投资,棉纺行业技术创新,设备器材优选,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棉纺织技术期刊社副社长王杨俊主持了今天的会议,开幕式上同时举办了走近“纺织大工匠”暨“白鲨杯”梳理大工匠的启动仪式,并现场举办了签约仪式,夏令敏,朱北娜,刘燕宁,刘强,张永刚参加了启动仪式,并现场进行了签约仪式。夏令敏会长介绍:“在纺织行业开展工匠精神传承对行业提升创新能力恰逢其时,对行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很有意义,纺织企业尤其要坚持工匠精神。”

上午的会议上,夏令敏副会长做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夏会长强调了棉纺在整个纺织行业的重要地位,上半年行业景气指数57%,新疆增长支撑行业投资,上半年同比增长130%以上,棉纺行业投资增速13%以上。

目前面临的问题则为原料供应、节能环保、产业创新能力及产业布局方面的问题。行业机遇上经济调整、国家宏观战略,更重要的是技术与产业融合带来很大机遇。

在行业优势上,产业基础,产业链效率、人才以及市场需求上都积累了很多优势,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配套逐步成熟。

在十三五重点的六个任务上,夏会长介绍:实施三品战略,推进智能制造,加快绿色发展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企业综合势力是十三五期间的任务,重点提出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棉纺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与会做了《棉纺行业的逐梦之路》的报告。介绍了棉纺行业坚持不懈,追逐梦想的逐梦之路:提高市场竞争力,技术进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人才队伍建设。朱北娜对棉纺原料问题和技术问题两方面详细做了解读,在棉花收储,目标价补贴,进口配额,棉花高征抵扣政策等方面做了介绍。十二五期间,棉花需求下滑主要原因有:供求错位价格波动大以及非棉纤维替代加快。

新疆纺织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刘燕宁与会左《新疆最新政策及投资形势解析》的报告。刘燕宁介绍,国家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在带动就业,到2023年把新疆建设成国家重要的棉纺产业和服装产业基地,纺织国际商贸区。

同时刘燕宁主任介绍了十项新疆,政策200亿规模的专项资金,在电,设备、南疆,新疆棉方面的优惠政策。又介绍了年初的八项新政策。投入100亿产业引导基金,免租、物流补贴、军备在疆定向采购,阿克苏贷款贴息试点等。

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棉纺总工程师陈玉《境泉金钢镀针布设计原理和梳理特性》梳理器材面临的五大难点,针布影响梳理的五大因素,金钢镀针布设计理念及特性。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研究了国外消费品、食品行业中的召回,深入研究了纺织服装行业中召回的概念,并研究了纺织品服装召回的分级系统,提出了纺织服装企业的召回行动步骤及成功召回的关键因素。最后描述了政府在召回过程中的作用。此研究对于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实施召回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纺织品服装;召回;分级系统;行动步骤

截至2010年3月31日,美国共有278例纺织品服装召回案例[1],其中儿童服装有235例,约占84%。截至2010年3月14日,欧盟共有772例纺织品服装召回案例[2],其中儿童服装有658例,约占85%。纺织品服装作为消费品所引发的消费事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际市场上纺织品服装的召回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各发达国家将会越来越关注纺织品服装的安全性及召回。

从美国和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召回案例可发现纺织品服装常见的潜在危险主要可分为:噎塞/误吸、勒颈、钩住/夹住/绊倒/卷缠、受伤、烧伤、化学品潜在危险。其中,对于儿童服装,每种潜在危险的召回案例数量及占总体纺织品服装召回案例的比例见表1。对于成人服装,在美国有50例烧伤危险的召回案例,在欧盟有73例化学品危险的召回案例。

分析表明,这些危险大多是潜在的,并没有实质性的伤害发生,但是召回涉及国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召回引起的损失也不断扩大。对于我国这个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而言,召回无疑会造成我国部分产品出口受阻,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美国和欧盟对我国产的服装频繁发出产品召回预警,因而了解各发达国家纺织品服装的召回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论文前三部分从召回的定义及行动步骤、召回行动计划的准备、召回信息的通告内容与宣传方式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国外纺织品服装的召回机制,第四部分提出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召回指南的建立及应对国外纺织品服装召回的措施。此研究有助于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全面了解国外纺织品服装召回机制、并正确而迅速地实施召回。同时,有助于提高国内市场上纺织品服装的安全性质量、提高我国产纺织品服装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减少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因召回产生的经济损失。

第一部分:召回的定义及行动步骤

前言

召回在汽车、食品、消费品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国外在汽车、食品行业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召回程序和分级系统,但由于消费品种类繁多,消费品召回的相关规定还不是很完善。纺织品服装一直被视作普通消费品实施召回,但纺织品服装有着自己的缺陷特征,如当所用面料的燃烧性不符合标准要求或所用材料中含有毒有害物质时,召回行动要求彻底回收并销毁此类纺织品服装,是不可修理的。在国际市场上,纺织品服装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重视,且纺织品服装召回案例也越来越多。因而,在纺织服装行业引入召回具有重要意义。

1召回定义及与相关名词的区别

1.1定义

笔者认为,我国消费品召回是指从供应链、销售或消费者手中消除不符合我国强制性标准、对消费者或产品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存在不合理危险的不安全消费品。召回通常是公司管理者采取的自愿行动。如果公司不发起召回,相关政府机构可以要求公司发起召回。

我国纺织品服装召回目前还没有明确定义,笔者认为,是指按照规定要求的程序,由生产商、进口商、批发商或零售商对已售出的缺陷纺织品服装,通过修理、更换、退货、警示等方式,有效消除缺陷可能导致的危险的措施。结合纺织品服装缺陷的特点,还可定义我国纺织品服装召回是指从供应链、销售或消费者手中消除不符合我国纺织品服装安全性标准、对消费者或穿着者的健康和安全存在不合理危险的不安全纺织品服装。

1.2召回与纠正行动的区别

纠正行动旨在发现不安全产品或潜在的不安全产品,并通过最实际、最有效的方式从销售过程或从消费者手中收回这些危险产品,结果将是更好地保护消费者远离受伤或死亡[3]。纠正行动包括召回行动和市场收回过程 [4],纠正行动不仅仅限于产品召回 [5],召回包括公司为保护消费者免受来自于不安全产品的潜在危险而采取的任何纠正行动 [6]。可见,纠正行动与召回行动都是对不安全产品的补救措施,旨在消除市场上存在的产品的安全风险,但纠正行动的范围更广,还包括市场收回过程。

召回通常是公司负责人员为了保护公众健康而自愿采取的行动[7],它包括修理、更换或退还措施[3],也可以是产品的纠正或报废[8]。可见,召回包括修理、更换、退还、纠正或报废措施,旨在消除潜在的危险,保护公众健康。

综上,笔者认为纠正行动与召回行动在发现不安全产品,并从市场上或消费者手中消除危险产品,从而保护消费者免受来自于不安全产品的潜在危险方面,二者采取的补救措施是等同的,包括纠正、修理、更换、退还或报废等措施。因此,纠正行动可理解为广义的召回行动,具体纠正行动如:改变产品的设计或生产方法;在销售过程中修理产品,如去掉儿童服装上某些不安全的绳带或小部件;对存在的潜在危险,警示消费者;顾客退还产品后对其进行修理;指导消费者如何处理产品;从消费者手中召回产品,并为消费者提供换货、退货或退款。

2召回的目的

纺织品服装召回的目的是要收回、修理或换掉那些在供应链和消费者手中的不安全纺织品服装。因此,召回行动要达到以下目标:

尽快确定所有不安全的纺织品服装;

从供应链和购买此产品的顾客手中有效地消除不安全纺织品服装,从而把对穿着者受伤或死亡的风险减至最小;

尽可能地从市场上收回、修理或换掉缺陷纺织品服装;

把对穿着者和纺织服装企业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自愿服从法律,把政府参与的必要性减至最小;

及时与公众就纺织品服装缺陷、危害和召回行动交流准确的信息。

纺织服装企业应设计所有召回通告的内容,鼓励零售商和媒体报告缺陷纺织品服装,鼓励消费者在召回中采取行动。

3召回的等级划分

研究食品召回的等级系统和产品缺陷的分类系统表明,产品缺陷和产品召回的等级划分都是以产品存在的危险水平或造成的危害的严重性为依据的。结合纺织品服装的特点,论文将纺织品服装的危险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

1级:严重的不利健康的影响或造成死亡;

2级:不可能致命的某种程度的健康危险;

3级:违反了相关标准,但不存在健康危险。

基于危险水平的等级,相应将纺织品服装缺陷划分为以下三类:

A类缺陷:可能或非常可能导致严重的不利健康的影响或造成死亡;

B类缺陷:可能导致中等或轻微的不利健康的影响;

C类缺陷:不可能导致不利健康的影响。

基于危险水平与产品缺陷的划分,又可将纺织品服装召回划分为以下三级(见表2)。

4召回行动的步骤

纺织服装企业实施召回需要遵守相应的程序,参照国外消费品召回的程序,结合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特点,提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召回的行动步骤。

1.启动:指定召回协调人或召回团队,负责审查问题,评估危险水平和协调召回。

2.确定所有待召回的纺织品服装:确保识别出所有受影响的纺织品服装,并详细描述纺织品服装的款式、颜色、品牌、批号、物品编号、生产地或进口国等。

3.隔离待召回纺织品服装的仓库存货:识别并清楚标记仓库中待召回纺织品服装的存货,并与其他存货区别开来。

4 .跟踪记录流通中待召回的纺织品服装。

5.确定必须采取的召回行动:要求立即从流通中消除此类纺织品服装,并指出对召回纺织品服装的纠正行动,如修理、更换、破坏及退货等相关程序。

6.准备和公布召回通告:针对国内外客户准备双语的召回通告,并分发给所有购买此类纺织品服装的客户,召回通告应包括。

“紧急――纺织品服装召回”标题;

召回通告分发给客户的日期;

纺织品服装的详细信息(如描述、款式、颜色、品牌、批号、物品编号等,最好有一张照片);

召回原因,如危害及伴随的危险的描述;

要求立即从流通中消除此类纺织品服装;

客户要完成的召回行动(如从流通中消除、指导安排退货等);

要求所有参与分销纺织品服装的客户发起召回;

公司的名称和联系电话,为取得进一步信息;

召回行动完成的截止日期;

指出召回将由负责消费品安全的政府机构监督,如我国的国家质检总局。

召回通告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电话或其他方式分发给客户。通告的副本提供给负责消费品安全的政府机构,此政府机构可以在其官方网站上登出警示和召回通告。

7 .评估召回的有效性:确保所有客户收到召回通知,从供应链和销售中移除待召回的纺织品服装,并按照召回通知完成召回行动。

8 .通知消费者:如果不安全纺织品服装在国内市场上,必须迅速通知消费者。警示消费者纺织品服装的危害及减少受伤风险的措施。公司可通过新闻稿、报纸广告、展示标语、购物点海报、纺织品服装出售柜台海报或公司网站警示消费者。任何宣传形式都用英语和中文两种语言。召回新闻稿需要包含以下信息:

召回公司的名称和地址;

纺织品服装的详细描述,包括纺织品服装名称、生产地、号型、显著特征、批号或序列号、零售成本等;

危害及伴随的危险的描述;

受伤情况的报告;

纺织品服装出售的时间;

纺织品服装出售的零售店;

受影响的纺织品服装的数量;

消费者应采取的立即行动,如修理、换货或退货等;

消费者取得进一步信息的方式,如召回公司的电话号码,最好是中英双语的免费电话服务,还有服务时间;

纺织品服装的图片。

注:如果销售直接面向消费者,且消费者联系方式可获得,则可以直接通知消费者。

9.通知相关政府机构及召回涉及到的其他组织/机构,如质量技术监督局、行业协会等。

10.对召回纺织品服装的处理:召回纺织品服装的纠正和处理将确保不安全纺织品服装不再返回我国市场。处理纺织品服装时要符合省级和市政的废品处理要求。确保修理或纠正后的纺织品服装与召回的纺织品服装区别开来。

11.召回报告送到负责消费品安全的政府机构评审:客户的召回通告及对召回纺织品服装采取的处理措施都要上报给此政府机构评审。

12.负责消费品安全的政府机构对召回报告的评审。

13.整理召回原因:确保采取了所有合理的程序防止类似召回在将来发生。

5成功召回的关键因素

提前计划、迅速和协调的行动、召回过程中有效的交流是成功召回和恢复消费者信任的三个最重要因素[6]。召回期间及召回后的评估对于评估召回计划的有效性、防止类似召回在将来发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提前计划:在问题发生前,公司内部召回管理部门的完善计划,对于成功召回非常重要。

迅速行动:时间是召回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有害或不安全的事件防止越快,负面宣传和经济负担消除得就越快。

召回期间的有效交流:公司应立即向纺织品服装分销渠道中的各参与者提供召回指示,通过新闻稿和专业媒体向公众召回通告也是召回过程必需的部分。

召回的评估:召回后的评估有助于判定召回计划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将来可能的召回的功效。当前的召回计划也应该通过模拟召回来评估。

6召回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尽管召回是公司的管理决定,但政府机构也可以命令公司从供应链和消费者手中召回潜在的不安全纺织品服装。在国外,纺织品服装召回主要由负责消费品安全的政府机构监督,如美国由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负责,欧盟由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负责。在我国,负责消费品安全的主要是国家质检总局及其下属的国家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等,这些政府机构可共同负责纺织品服装召回。尽管召回通常都是企业自愿发起的,但这些机构可以要求公司发起召回。一般来说,公司不能拒绝这些政府机构对召回的要求。然而,如果公司拒绝召回不安全的纺织品服装,这些政府机构有权扣留产品,且如果纺织品服装危害到了公众健康,有权命令其停业。

7结论

纺织品服装召回就是要收回、修理或换掉那些在供应链、销售和消费者手中的不安全纺织品服装。不安全纺织品服装存在的危险水平及造成的危害严重性有所不同,不同的危险水平需要采用不同等级的召回。企业实施召回行动,需要遵守相应的召回程序。提前计划、分销渠道中迅速和协调的行动、与公众有效的交流是成功的召回过程和恢复消费者信任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政府的监督作用对于消除市场上的不安全纺织品服装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此研究对于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正确实施召回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

[1] 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 Recalls and product safety news[DB/OL].cpsc.gov/cgi-bin/prod.aspx.

[2] Consumer affairs.Rapex-Latest notifications[DB/OL].ec.europa.eu/rapex.

[3] 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 Office of Compliance Recalls andCompliance Division. Recall handbook. May 1999.

[4] Bernard Shire. Product recall development guidelines special report, 1997.8.28.

[5] European Commission Health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Directorate General. Product safety Europe: a guide to corrective action including recalls-helping businesses to protect consumers from unsafe products. June 2004.

[6] C. H. Robinson worldwide. Inc. Recall and withdrawal management services. /data/RecallWhitepaper.pdf.

[7] Melvin N. Kramer, Daniel Coto, J. David Weidner. The science of recalls. Meat Science, 2005.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第7篇

报告指出,2012年纺织服装行业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1.85万亿元,同比增长32.14%,占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23.08%,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013年上半年,纺织服装行业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10万亿元,预计全年将达2.55万亿元。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交易产品的种类覆盖全产业链,产品品类多样,使得纺织服装行业电子商务成为电子商务交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

通过座谈、走访、重点交流和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实地调研,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2012~2013中国纺织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对2012年以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电子商务的总体发展情况、企业应用平台与服务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着重对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应用情况做了较全面的梳理。

随着第三方平台成为纺织服装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主要途径,平台服务的集成化发展,提高了纺织服装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成效,平台后收费模式成为发展方向,增值服务收费渐成主流。

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应用方面,2012年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2900亿元,同比增长67.44%,占纺织服装行业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15.68%,占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实体交易额(1.79万亿元)的16.2%,较2011年增长5.8个百分点;2013年上半年,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880亿元,预计2013年全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4666亿元,同比增长60.90%。

报告指出,电子商务已成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和服务商户的重要举措,应该不断引导商户建立电子商务的战略意识和品牌意识,随着电子商务带动流通体制变革的初步显现,专业化服务水平将成为市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第8篇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指出,当前是纺织品牌强国建设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部署,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品牌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品牌面临新形势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品牌工作办公室主任张莉从我国纺织品牌建设的现状、面临的形势、品牌建设的新特点和下一步品牌建设思路作了工作报告。

她分析指出,当前,不论从国家、行业,还是企业角度,品牌建设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全社会的品牌共建格局已经形成,品牌价值体系充分体现,品牌建设步入了转型升级的阶段,品牌价值的提升已经成为品牌建设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和标志。随着品牌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企业品牌创新能力的逐步增强,当前我国纺织行业的品牌发展也形成了一些新特点,呈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一是差异化竞争态势更加明显;二是品牌文化价值彰显;三是互联网电商营造业态的日新月异;四是品牌资源互动融合优化;五是优势聚集区域品牌活动;六是国际化。

但是,目前品牌建设还面临着国际竞争压力、发展环境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品牌企业需要重视如下问题:一、国际竞争态势更加激烈,欧美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品牌走向高端形成制约,高端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国际品牌抢占中国市场的进程明显加快。不仅国际传统的“洋品牌”在我国高端服装零售中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二线品牌也不断地融入。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进一步放宽必然带来更多的品牌融入,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压力将进一步扩大。二、国内品牌发展不尽如人意。品牌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企业承担的利息上升到了30%。三、品牌企业的税费过重。一些优秀品牌企业现在的增值税达到了10%以上,大大制约了企业品牌研发的投入。此外,舆论导向等问题也制约了行业品牌的发展。四、品牌自身的基础比较薄弱,积淀不够,缺乏规划,专注度和坚持度不够,谋取短期的效益,而忽视品牌积淀带来的长期效益。五、人才培养和引进成为瓶颈。六、缺乏顶层设计和专门的政策支持。我国既没有统一协调机制,也没有明确国家牵头部门,部分支持性的政策不够,行业组织在政策制定和落实中不愿意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

借鉴品牌国际化经验

作为“2013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年度工作会议”的重要关联活动,“时尚品牌论坛: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国际化之路”于12月13日下午举行。

论坛上,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分析了国际市场区域特点。他说,这几年感触比较深的是,其实我们国内的消费市场已经成为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国际化的程度非常高,但是我们的品牌走出去的并不多,相反,国际强势品牌都进来了。从生产环境来讲,可能制造、工艺、质量这方面我们的差距不大,甚至我们有的品牌品质、质量都超过了国际品牌,但是在原创设计渠道、库存管理、品牌的形象塑造与营销,以及国际化人才方面我们相对还是比较薄弱的,需要缩小差距。另外,下一步品牌走出去光靠品牌单枪匹马也不行,我们应该去研究和讨论如何通过投资获取国际的渠道。

波司登、青岛红领、东尚等品牌企业代表分享了品牌国际化经验。波司登国际控股公司的品牌总监王晨华从波司登品牌国际化的实践经验出发,分析指出,走国际化的探索之路,要有坚实的基础,要有明确的定位,要善于借用外脑,要敢占领高端市场。

“红领用10年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用信息化的手段如何将个性化融入到工业化生产中,将个性化定制形式大规模生产。”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司张蕴蓝介绍,将个性化融入到工业生产,从微观上来讲,在部分领域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宏观方面,实际上可以起到一个打破常规、突破行业瓶颈、改变商业规则、创造全新商业模式的作用。红领将个性化进行标准化、数字化、全球化,从量体、缝制、营销模式方面创新,使红领获得了成功。

东尚12年致力于打造中国原创服装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品牌覆盖了30多个国家,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服装产品的看法。东尚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志海分享了东尚成功的背后的关键因素,把质量当成企业的生命,品质第一,成本第二。“当品质与成本有冲突的时候,我们一定会选择品质。”他说,其次,东尚很关注定位的研究,每个品牌都有非常明确的定位,每个定位都是根据目标市场调研出来的。

品牌管理系统正在筹建

会上,张莉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题,作了2013年中国纺织行业品牌工作报告,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钱有清、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彭燕丽分别作了丝绸、羊绒品牌报告。

2013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丝绸协会、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共同编撰完成了《2013年中国纺织行业品牌发展报告——丝绸羊绒篇》,这是继《中国服装家纺行业自主品牌报告(2012年)》之后,第二次纺织行业品牌发展报告。报告归纳总结了行业品牌发展基本情况、新特点、新形势与新环境和下一步工作方向;梳理了丝绸和羊绒自主品牌的发展历程、现状、模式以及品牌发展所处的环境,并展望了未来趋势。

为加强实施行业品牌培育工作,相关管理体系的行业标准正在建立,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表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服装协会等单位正在编写《纺织行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通用要求——服装行业实施指南》,目前已形成初稿,旨在指导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第9篇

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23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孙瑞哲主持。其中,毕国典关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 23 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王竹林关于修改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章程及会费收取标准的报告等 4 个报告获得了与会学会会员的一致通过。大会同时选举并产生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 24 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及理事会领导,并颁发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先进集体以及第 11 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在下午于人民大会堂举行的 80 周年庆典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通过宣传短片全景展现了其 80 周年的辉煌历程。杜钰洲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是促进中国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承担着推动中国纺织工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使命。同时希望学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振奋精神,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努力建设成纺织工程技术工作者之家。特邀报告 ―― 姚穆院士的“世界纺织科技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从全产业链角度为与会代表解读了未来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为新当选的新一届理事会的理事长,孙瑞哲以“光荣与梦想”和“责任与使命”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并承诺:新一届理事会将不断努力,“还学术以荣誉,给科研以更高的地位”,使更多纺织科技工作者通过学会这一平台获得尊重和重视。同时透露,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纺织行业的学术研究,学会计划从2011年开始创办中国纺织工业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 中国纺织学术年会。

气势磅礴的交响乐音乐会将庆典带入了尾声,华丽的新篇章也将就此展开。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24届理事会领导成员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名)

理事长孙瑞哲

副理事长 马永喜王竹林王启明伏广伟刘元风朱勇阮积祥李书勤李金宝杨 勋

肖长发陈建勇周华堂俞建勇施楣梧柯慧琪胡克赵 强夏志林徐卫林

戚建尔谢 明蒲宗耀潘雪平潘跃进

秘书长 龚进礼

背景资料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的前身是1930年4月20日在上海成立的中国纺织学会。在80年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原纺织工业部(轻工业部、中国纺织总会、国家纺织工业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领导下,围绕各个时期纺织工业建设的中心任务,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促进我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普及科技知识、培养和发现人才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不同历史时期几代纺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时至今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已经拥有会员 5 万多人,下设棉纺织、毛纺、麻纺织、丝绸、针织、染整、化纤、纺机器材、纺织设计、家用纺织品、服装服饰、标准与测试、空调除尘、产业用纺织品、技术经济、信息、新型纺纱、环保等 18 个专业委员会以及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部、普及部、出版部、咨询部、对外联络部、《纺织学报》编委会、基金管理委员会、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评审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纺织卷编委会等 12 个办事机构。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第10篇

危化品管理新规即将实施

2011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591号令,简称《条例》)修订版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相关条款也由原来的74条增加至102条。新《条例》从职能部门职责到化学品生产、进口、经营、运输和使用企业的义务都有更为明确的规定,同时也加大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与行政处罚力度。面对趋严的管理新规,应从对《条例》的解读中着力。

条例解读:新《条例》修订内容较多,主要修订内容有:扩大《条例》管理范围;增加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制度;调整剧毒化学品运输制度;加强危险化学品登记和鉴定管理;下放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审批权限和加大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纺织业管理潜力大 6企业获管理创新成果大奖

近日,6家在不同管理领域具有鲜明特色且勇于理论探索的纺织企业,经过多轮评审,成为“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的首届得主。这是记者从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获悉的。

“这次评审的重点在于对管理创新点的考察和筛选。”据了解,本次管理创新成果大奖的评选条件除了参考企业的基础资料外,最重要的是看创新成果是否对当前行业发展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经过严格遴选,无锡一棉、如意集团、山东鲁泰、吉林化纤集团、常州旭荣、青岛红领6家企业脱颖而出。从最终胜出的企业管理创新经验来看,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商业模式创建等都是跟当前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热门主题。据悉,作为推广活动的后续步骤,被表彰企业的管理创新成果还将编写成案例等形式,通过各种宣传平台进行渗透,并根据企业的需要组织交流。 (来源:中国质量报)

气候变化与低碳纺织品高层论坛在沪召开

8月16日,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东华大学、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纺织品高层论坛”在沪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纺织染整、生物、环境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通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对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环境保护与纺织工业发展的和谐统一提出了建议。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纺织工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减缓气候变暖、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来源:中国工程院网)2011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沪召开

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的2011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上海松江开元名都大酒店拉开帷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兼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孙瑞哲、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张培荣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季国标、姚穆、郁铭芳、周国泰、周翔、蒋士成、孙晋良等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和台湾的纺织界专家和众多国内高等院校的师生、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也前来参加本次年会,参会人数达到520多人,正所谓“纺织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推动纺织进步”。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孙瑞哲以“产业发展与学术力量的系统对接”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以“新时期纺织科技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为主题展开讨论了新时期下纺织行业面临的各种要求。为了鼓励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纺织业发展中来,本届年会设立了多个奖项。东华大学俞建勇教授获得了“2011中国纺织学术大奖”,年会还评选出了15篇优秀论文。所有这些获奖者,都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纺织学术研究的建设队伍之中。(来源:中国纺织报)

监督・服务

伊犁州纤检所积极开展“黑心棉”专项整治行动

近日,伊犁州纤维检验所通过“三个到位”,积极开展“黑心棉”专项检查行动。该所分片划区,宣传到位。将学校、农村、工地、城乡接合部划为重点宣传区域,以销售絮棉制品及床上用品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商店等作为重点宣传对象。通过现场讲解、检查、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提升经营者识假辨假能力,积极督促经营絮棉制品及床上用品的经营主体落实好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好相关产品的进货关、销售关、产品售前检验关。打假维权、服务到位。充分发挥纤检监督、执法作用,及时受理消费者的申诉举报,对举报销售“黑心棉”絮棉制品及床上用品的,迅速予以查实和处理,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来源:伊犁州纤检所)

洛阳市纤维检验所进行高校学生床上用品质量专项检查

洛阳市纤维检验所于8月22日至9月18日对全市高校进行了学生床上用品专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活动,我所共出动执法人员150余人次,车辆70余台次,累计检查学校8家,20家销售学生床上用品摊点。其中抽样棉被18床,代表样品批量2400床;抽样棉褥16床,代表样品批量1200床;抽取床单22条,代表样品批量3200条;抽取被套21条,代表样品批量3200条。其中合格率85%,不合格率15%。对抽检不合格的学校和小摊点依据法律法规,将给予其责令停止销售、没收不合格产品、罚款的行政处罚。同时加大监督抽查的频次,促使短期内进行整改。(来源:洛阳市纤检所)

宁波市纤检所对学生服生产企业联谊会会员单位进行培训

9月27日,应宁波市学生装、床上用品生产企业联谊会的邀请,市纤检所选派了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制部门负责人对联谊会会员企业的质量负责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并通报2011年度宁波学生服、床上用品登记备案企业产品质量抽查情况。联谊会会员单位35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对机织学生服缝制技术要求、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2010)的学习,与会人员普遍感到受益匪浅,表示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确保学生服床上用品的质量,让学生和家长放心。(来源:宁波市纤检所)

张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张掖市纤维检验所集中销毁“黑心棉”

9月23日,张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科、法宣科、稽查大队、张掖市纤维检验所依据2011年全国“质量月”张掖系列活动安排,对张掖市纤维检验所2006―2011年中对宾馆、学校、幼儿园、招待所、医院等用于经营的絮用纤维制品以及絮用纤维制品加工销售点进行行政执法、专项整治活动中查获的445件劣质絮用纤维制品(俗称“黑心棉”)进行了集中销毁处理。熊熊火焰中445件“黑心棉”化为灰烬。此次销毁的物品中包括毛绒玩具、服装(马甲、羽绒服、棉裤)、军用棉被褥、棉絮、毛毯等。这些“黑心棉”, 其填充物均为来历不明的纤维性工业下脚料、医用纤维性废旧物、再生纤维状物质、废旧服装及其他废旧纤维制品等,经过简单晾晒、粉碎加工而成,含有大量的致病细菌和有害微生物,极大地危害人体健康,属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来源:张掖市纤检所)

广州市纤检院参加认可委能力验证项目《皮鞋勾心纵向刚度试验》

近日,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了能力验证报告,广州市纤检院今年5月参加的皮鞋勾心纵向刚度试验结果满意。来自国内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4家实验室参加了皮革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获得CNAS认可的实验室有47家,未获CNAS认可的实验室有7家。本次能力验证结果满意的实验室有50家,占全部实验室的92.6%。 (来源: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

宁波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首次突破千亿元

近日,记者从《2010/2011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报告》中了解到,去年,全市2036家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资产规模达1110.1亿元,同比增长17.67%。

《报告》显示,2010年,宁波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2036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08.9亿元,利税额102.34亿元,完成出货值515.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29.71%和12.61%。纺织服装业产值、利税占全市工业的比例约为10%,出货值则是全市五分天下有其一,成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源:宁波日报)

陕西省棉纺织(纺机器材)行业协会成立

陕西省棉纺织(纺机器材)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日前在西安举行,来自全省70余家重点棉纺织和纺机器材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成立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会长等职务,陕西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田福海当选为会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张莉、陕西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马永喜和陕西省工信厅、省工经联的领导专程到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张莉在会上希望陕西棉纺织行业要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整合各种资源,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开发,真正引进一批品牌优势显著的企业,要上下游延伸产业链,重振陕西纺织工业雄风。同时,她还希望陕西棉纺织行业协会要发挥好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企业间的协调和服务工作,搞好行业的自律规范,努力促进陕西棉纺织行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来源:中国纺织报)

行业・市场

中日合资碳纤维高端项目落户宁波

日本超级树脂(SUPERRESIN)株式会社与杉杉集团共同投资的碳素纤维高端项目近日正式落户宁波望春工业园区,欲打造世界一流的碳纤维生产研发基地。该项目将以碳素纤维及树脂为主要原料,进行复合高强材料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占用少、产品用途广、市场前景好等特点。项目注册资金为2.5亿日元,总投资5亿日元,投产后年销售约8000万元人民币,预计2016年销售额可达1.31亿元,累计净利润2300万元,成为日本超级树脂工业株式会社在中国的生产、研发基地和区域总部。(来源:中国纺织报)

珠江国际纺织城投资45亿进驻中大商圈

历时三年多开发建设的珠江国际纺织城于国庆前试业,令中大纺织商圈再添新丁。此次,投资45亿元的珠江国际纺织城项目将与政府合作推进中大布匹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通过政府的投入和督导,带动中大纺织商圈的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引领纺织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形成纺织行业的“中大布市价格指数”。(来源:羊城晚报)

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在松江开园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松江区政府联手打造的部级创新基地――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时尚谷)正式开园。作为新近认定的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时尚谷”还借开园掀起了为期一周的创意活动高潮,第六届色彩中国颁奖典礼、第七届亚洲色彩论坛、2011中国纺织学术年会等一系列服装行业的“重头戏”将在松江陆续登场。而这也成为松江区以创意产业撬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一次尝试。时尚谷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平台还只是园区专业服务平台建设的首期项目,今后将导入更多服务平台,并最终形成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人才、信息、商贸、设计研发、行业活动、流行趋势的“六个中心”,从而助力国内纺织服装企业从以“生产”为主转向以“研发、设计”为核心。 (来源:解放日报)

内外受敌 顺德均安牛仔拟设牛仔联盟

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及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这种“内外受敌”的情况下,顺德区均安镇通过成立均安牛仔联盟、进行企业重组推动上市、筹建均安牛仔研究院等措施,对全镇牛仔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据介绍,均安将成立均安牛仔联盟,鼓励均安牛仔在业界制定标准和规则,提高话语权;继续对“均安牛仔”区域品牌进行整体包装宣传,组织企业“抱团”参展,进一步擦亮“均安牛仔”区域品牌;鼓励和引导企业打造自有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来源:南方日报)

项目引领湖北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近日,8个纺织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品牌服装建设和产业用纺织品新建项目,入选湖北省“十二五”期间每年滚动实施的100项重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项目。据了解,这些项目符合国家重点鼓励和优先发展方向,对湖北省产业结构布局和优化具有较强支撑作用,且技术水平高、工艺装备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当年可以开工建设。

如其中湖北美尔雅投资2亿元,年产300万米新型服装面料生产线项目,利用“嵌入式纺纱”技术,将毛纺织纱支提高到300支以上,提升美尔雅西服品牌附加值;湖北动能投资7.5亿元,新建厂房及配套设施和购置设备,年产李宁服装6700万件;湖北金安纺织投资2.6亿元,进行全流程棉纺设备升级改造,年产高档精梳针织纱12000吨等。湖北省通过狠抓一批重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项目,优化投资结构和区域产业布局,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来源:中国纺织报)

认证・预警

美将强制执行儿童用品第三方检测认证

近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正式通过一项新的针对邻苯二甲酸盐(phthalates)的第三方测试及认证要求,以确保儿童玩具和儿童护理产品符合美国联邦规定的邻苯二甲酸盐限值,该要求将于今年12月31日正式生效。至此,儿童玩具及护理产品中铅、邻苯二甲酸盐含量以及电、热、机械等安全标准,都已明确从明年起,只有通过CPSC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的检测并出具证书,该产品才能在美国境内销售。

第三方测试认证规定的儿童产品范畴包括限制使用邻苯二甲酸盐和铅的儿童玩具及护理产品,还包括ASTM儿童玩具安全标准规管下的玩具、婴儿学步车、全地形车、童用自行车、儿童睡衣等。根据美国《2008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规定,永久性禁止儿童玩具和护理产品中三种邻苯二甲酸盐物质DEHP、DBP、BBP的使用量大于0.1%;暂时性规定在儿童吮吸、咀嚼的儿童玩具和护理产品中,另外三种邻苯二甲酸盐物质DINP、DIDP、DNOP的浓度不得大于0.1%。此前CPSC对美国市场上销售的玩具和儿童产品中的铅含量限定为100ppm,已从今年8月14日开始实施。而玩具检测的强制性标准则根据ASTM F963制定。(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展会・论坛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第11篇

“太惨了”,山东美达服饰有限公司的田小姐说。该公司是全国服装出口企业十强之一的绮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子公司,以美国为主要出口目的地。今年年初以来,以出口为主的该公司便遭遇寒冬。出口下降的不止美达服饰一家,继五月份服装出口继续减缓之后,海关总署本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6月当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55.20亿美元,同比增长4.20%,其中服装产品单月出口98.72亿美元,同比增速下降14.97%。

“2007年以来,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银行信贷紧缩等因素叠加影响,纺织服装行业景气度不断下滑。”安信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赵梅玲表示。邱先生也持类似观点:“行业不景气是不争的事实”。在14年的行业从业经历中,邱先生供职过内资、港资、日资及美资各类企业,但近两年行业发展越来越艰难,跳槽也变得越来越难。田小姐说:“汇率升值和美国市场的需求疲软,是公司出口出现困境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中国第一纺织网统计显示,今年1~5月,纺织行业完成销售收入1247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28亿元。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7.24个百分点和32.03个百分点。行业内亏损企业10498家,亏损面22.85%,比去年同期增加1.57个百分点。

第一纺织网总编辑、资深行业分析师汪前进,更是用了“最艰难的日子”来形容当下纺企的处境。安信证券2008年服装行业中期投资策略统计显示,2007年下半年以来,服装行业整体的毛利率水平明显下滑,由之前的14%下滑到今年3月份13.4%左右的水平。并且,利润总额增速下降的幅度明显快于销售收入的增速,企业亏损加剧,今年3月份规模以上企业亏损数量占行业企业数量的比重上升到24%。

以纺织服装大省山东省为例,商务部青岛特派办今年上半年对山东纺织业进行了跟踪调查,并于4月份出具调研报告。该报告显示,山东省纺织服装出口中纱线和布匹等低端产品比重较高,原材料等价格的上涨使得此类产品几乎丧失国际竞争优势。而汇率升值“好像一场寒流”,山东纺织行业势必将重新洗牌。

行业两极分化

赵梅玲用“二八定律”来形容当下纺织行业的这种状况,约占行业公司数量20%的大中型企业,拥有先进技术、具有品牌优势和高附加值,牢牢占据80%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利润。而技术水平较低、严重依赖出口的纺织服装企业,处境则越来越艰难。

据统计,截至7月17日,上市公司修正业绩预报的已达58家,其中近半缩减了预期,纺织上市公司成为重灾区。主营服装成衣、服装面料、纺织印染的众和股份日前中期业绩修正报告,由预计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小于50%,预修正为减少10%~20%:德棉股份将今年上半年的盈利预测从变化幅度不超过30%下调到减少盈利45%:传化股份亦将其盈利预期从预增30%下调至预减20%:ST迈亚将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盈利状况从预期亏损4000万元增加到亏损5500万元;以粘胶短纤为主营业务的澳洋科技,同样下调了盈利预测。从各纺织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修正报告中可见,业绩下降的原因不外于汇率不断调整带来的国际业务重创、公司的资金成本不断增加、用工成本增加、主要原料价格上涨等。传化股份刚刚履新的董事会秘书朱江阴,将公司业绩预期下调归结为汇率变化带来的下游企业困境。她表示,纺织行业本来利润就很薄,下游企业生产销售、出口遭遇困难,“我们作为上游企业,自然会受到影响”。但她同时表示,公司将业绩预期从增加0~30%,下调到-20%,调整幅度不大,因为包括汇率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对公司的“直接影响”较小。

澳洋科技业绩修正公告中称,由于出口和内需疲软,粘胶短纤价格“下滑速度之快,幅度之大,都超过了公司经营层的预计。”此外,公司还预计,硫酸、二硫化碳等化工辅料以及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会对公司今后的效益继续产生不利影响。该公司证券事务代表丁光辉表示,汇率变化等因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下游纺织出口企业“传导”而来。而其他受访的上市公司均表示要继续深化主业,“开源节流”。朱江阴表示,公司将通过产品提价来降低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影响,同时加强内部的精细化管理。丁光辉也表示,在行业整体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未来将在继续强化主业、实施产品结构差别化战略、满足不同客户多层次需求方面努力,走出困境。

民族品牌鹤立鸡群

“我们不敢说这是我们的春天,但在这个冬天,我们更容易活过去。”七匹狼董事会秘书杨鹏慧这么评价纺织行业大环境下的公司。同是中期业绩预告修正,7月15日,七匹狼将其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修正为150%~200%,超过之前预计的50%,被市场认为超预期。

尽管内外受压的纺织业仿佛已进入寒冬,但部分企业却迎来了发展之春。在近期纺织品出口退税传言的刺激下,股市中的纺织服装板块表现比较活跃,其中业绩预告交上满意答卷的公司成为市场的“兴奋点”。杨鹏慧表示,尽快整个纺织行业不景气,但其细分市场却很大,公司坚持走体育用品中端以上这一细分市场,增长情况较好。

与10亿元规模的销售基数相比,七匹狼的国际市场销售额只占1%~2%左右,而且“基本上作为产能短暂剩余”来处理,杨鹏慧称这对公司的整体销售和利润不会产生太多影响。得益于品牌提升和国内市场开发的不止七匹狼。近日中期业绩预告的报喜鸟,就得益于公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带来的产品附加值提高,预计净利润增长在60%到90%之间。据了解,报喜鸟上半年营销网点从年初的585家增加至630多家。而截至2007年末,该公司主营业务地区构成中,国内与国外分别为4.53亿元和340.96万元,国内市场销售占到99.25%。

冬天来临,很多以外销为主的企业可能掉头向内,重归国内市场。七匹狼们的日子还会继续好过吗?“我们感觉压力不大。”杨鹏慧对此表现轻松。她介绍说,2007年出口退税率下调后,就不断有企业从外转内,但“只是对我们的低端产品冲击较大,对我们主要的中端以上品牌暂时还冲击不到”。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第12篇

2011年3月30日,“中国面料之星”用户最满意产品调查活动会顺利召开,为本次调查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秘书长杨纪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彭燕丽、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李金宝、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会长许吉祥、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陈伟康、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克莉等协会领导以及来自面料企业、服装用户企业、新闻媒体的嘉宾共同见证了“中国面料之星”的诞生。此次调查最终共有36家企业分享包括中国面料之星最佳纤维应用奖、最佳工艺技术奖、最具市场潜力奖、最佳织纹图案奖、综合奖以及优质服务奖等6个单项奖的荣誉;45家企业获得中国面料之星入围企业称号。

“中国面料之星”用户最满意产品调查活动是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指导下,由《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发起主办的行业调查活动。活动得到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等协会以及天虹纺织集团、全球面料商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中国面料之星”用户最满意产品调查活动旨在反应行业现状,搭建产业对接的桥梁。整个调查历时7个月,包括众多行业百强企业在内的79百家面料企业选送的近500块面料产品,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调查服装用户企业百余家。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夏令敏为会致开幕辞,发言传达出协会领导对中国面料行业的殷切希望。获奖企业代表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纺织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陆清与服装企业代表皮尔*卡丹女装中国总营销总监关明分别发言,陆清表示,“中国面料之星”奖项是对企业产品的充分肯定,企业会在此激励下继续努力,做出更好的面料产品;作为用户代表,关明则从服装企业的视角对活动进行了积极评价,并对国产面料产品的研发创新提出了好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推动产业上下有效对接的方式,该调查活动受到行业企业的普遍欢迎。

主办方的调查报告显示,参评本次调查活动的企业地域分布广、数量众多、覆盖面广,既有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也汇集了一批成长型企业,很好地反映出了行业特点和现状。调查报告还将从百余家用户企业获得的众多有价值的反馈建议与评价综合、汇总传达给与会的面料企业,为面料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提供有力的参考意见。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第13篇

1月1日,根据中央决定,原轻工业部分为纺织工业部、轻工业部。钱之光任纺织工业部部长。两部分开办公。

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正式确认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979年

1月,浙江义乌全县28个集市恢复原来的传统集期,稠城镇县前街开始出见小百货市场。

7月,根据国际纺织品贸易协定的原则,我国与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双方达成纺织品贸易协定,对相互间纺织品贸易及其管理制度作出安排。

7月31日,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同意纺织工业部、劳动总局联合提出的《关于拟在纺织企业中实行“四班三运转”的报告》,批示要求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推广。

1980年

1月8日,国家决定对轻纺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原则,确保轻纺工业加快发展的步伐。六个优先是: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的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新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

3月14日,国务院批转国务院财贸小组《关于成立丝绸公司的意见》,同意成立全国性丝绸公司,把茧、丝、绸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产供销一体化。

7月8日,国家经委和财政部批准上海纺织工业局试行的以局为单位的全额利润留成。办法是:从1979年到1983年的五年内,在保证规定的生产增长速度、累计上缴利润和出口纺织品换汇额的前提下。每年实现的利润的90.5%上缴国家,9.5%留给局、公司和所属企业。

1981年

2月24日,国家经委召开生产办公会议、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1981年轻纺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经委负责人指出:今年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进一步的调整,完成今年的工业生产计划主要靠轻纺产品的增长,要求轻纺工业增产更多回笼货币多、换汇率高的适销对路的产品。

7月28日,国务院批转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当前农副产品收购几个问题的报告。报告提出:对棉花继续实行统购统销;棉花、土纱、土布一律不准上市;任何部门不能以纱和布换购棉花;对农民自留棉,供销社要积极做好换购工作;棉花超购加价和奖售的办法继续执行,地方留成的比例不变;各地应按照国家计划完成调拨任务。

1982年

7月11日,为了更好地为纺织工业服务,而又避免重复生产、盲目发展,纺织工业部与机械工业部商定,纺织机械的生产由纺织工业部归口管理。国务委员薄一波称赞这是机构改革后的一件新事物。

12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在纺织工业部分提出:棉纺工业,1985年生产纱359万吨,比1980年增长22.8%;布153亿米,比1980年增长18.3%亿米。五年内增加棉纱能力470万锭,主要是依靠老厂进行扩建改造,同时结合布局的调整,在产棉区适当进行新建。毛麻工业,1985年全国生产呢绒1.8亿米,比1980年增长78%,五年内新增毛纺能力47万锭;在蒙古、新疆等羊毛产地和使用进口毛多的上海、北京、天津地区新建扩建毛条生产能力3万吨,五年内增加麻纺能力9万锭。丝绸工业,发挥丝绸生产的传统技艺,增加特色产品,做到产品多样化。1985年丝的产量近3万吨,比1980年增长23%,丝织品10亿米,比1980年增长32%。化纤工业,1985年生产化纤78万吨,五年内新增化纤生产能力38万吨,到1985年,化纤原料可以基本立足国内。

1983年

2月2日,纺织工业部财务司转发财政部《关于棉纱减税和改进纺织品征税办法的通知》。通知规定:棉纱税率由18支以下7%,19~29支11%,30支以上18%,改为18支以下4%,19~28支7%,29~59支10%,60支以上13%。同时改进纱、布、印染布分段征税的办法。

2月16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领导同志认为纺织部的管理体制为行政改革提供了经验。纺织部管理体制是:一抓计划指导;二抓生产手段;三抓技术政策;四抓全行业的定额管理。

4月14日,国家计委、国家经委、纺织工业部、商业部联合发出《关于调整1983年纯棉布和涤纶混纺布产量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纺织品调价后,市场销售发生了较大变化,涤纶混纺布销售量上升,纯棉布销售量有所下降。为此,国务院决定对1983年布的产品结构作适当调整,增加涤纶混纺布产量6亿米,相应减少纯棉布产量6亿米。

6月,我国自行研究、设计和制造的2210孔大型涤纶短纤维纺丝机在无锡第二合纤厂投料试车成功。

7月8日,年产1000吨丙纶丝生产车间,在广东省新会合成纤维纺织厂建成投产。这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丙纶丝生产车间,所用设备是我国制造的。

12月5日,国际纺织品委员会一致通过我国要求加入国际纺织品贸易协议及其1981年年底延长议定书的申请。延长议定书是1981年年底签定的,将有效期延长至1986年。

1984年

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第二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名单。 纺织工业部所属院校又有4所高校的6个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位点,它们是:华东纺织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管理工程专业;天津纺织工学院纺织机械专业、针织专业;西北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北京化纤学院化纤专业。至此,纺织工业部属院校共有4所高校、17个硕士学位专业授位点和华东纺织工学院3个博士学位专业授位点。

3月1日,财政部决定对苎麻纺织品减征工商税。

3月6日,《国务院关于控制棉田面积和搞活等外棉经营的通知》指出,我国棉花过去靠进口平衡改变为自给有余,并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根据国内外市场供求情况,今年我们对棉花的政策应当是:稳定和适当控制棉花种植面积,积极鼓励改良品种,提高单产,提高质量,对等外棉(即国家规定的7个等级以外的棉花)的经营要放开,允许上市买卖,多渠道经营。

3月23日,国家物价局、纺织工业部、商业部联合下达《关于进一步贯彻纺织品按质论价政策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获得国家金质奖、银质奖的产品及纺织工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评出的优质产品,可以分别加价15%、10%和5%;新产品和工艺复杂、花色新颖、市场适销的纺织品,价格可以向上浮动10%;花色陈旧、市场滞销的纺织品,价格可以向下浮动10%;质量低劣、缺经短纬、粗制滥造的产品,实行惩罚价格,把出厂价降到工厂无利以至亏损的水平。

7月5日,《经济日报》刊登《我国纺织工业形成布局合理全面

发展完整体系》的综述文章指出,全国棉布的人均年消费量从1952年的5米多增加到现在的10米多,而且这种增长是在人口增加近1倍的情况下实现的。我国纺织工业已形成了布局合理,棉、毛、麻、丝绸、化纤、复制、针织、印染、纺织机械、纺织器材十大行业全面发展,原料和设备基本立足于国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7月27日,新华社报道,历史悠久的我国纺织工业,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获得了一连串的“世界第一”:1983年,棉布产量达148.8亿米;棉纱产量达327万吨;棉布出口量占到全世界出口总量的六分之一;生丝出口量占全世界90%;真丝绸出口量占到全世界50%。

8月21日,纺织工业部发出《关于进一步下放七项权限的通知》。规定下放以下权限:(1)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指导性指标和市场调节的范围。(2)小型基建项目的审批权下放给地方。(3)质量指标的制定、考核下放给地方管理。(4)改革技术改造项目的审批权限。(5)改革技术引进和技贸结合项目的管理权限。(6)改革科研项目的管理权限。(7)对经济特区、14个开放城市和海南岛实行特殊政策。

9月2了,纺织工业部物资局改为中国纺织原材料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9月28日,纺织工业部纺织科学研究院实行由事业费开支改为有偿合同制改革试点,要求1987年实行经济自立。

10月7日,北京服装协会成立。

12月1日,商业部发出通告,全国临时免收布票、絮棉票,对棉布、絮棉敞开供应,不再票和絮棉票。这是我国纺织业迅速发展,满足内需,转向出口的一个重要标志。

12月7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年产1.5万吨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组成的生产线,制造任务已全部完成,其中全部由国内生产的一条生产线在上海石化总厂投料试生产,一等品率达到85%。

12月8日,我国第一条年产4千吨腈纶转向纺丝生产线最近在山东淄博合成纤维厂通过鉴定,正式投入生产。

1985年

1月,纺织工业部机关刊物《中国纺织》正式复刊。

1月8日,《国务院关于纺织品进出口若干问题的规定》指出,出口纺织品要积极搞工贸结合,结合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青纺联”是一种形式,企业也可以采取其它自由联合形式。今后,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城市成立各种形式的纺织品工贸结合公司和直接对外的联合体、生产企业,一律由所在市的经贸部门会同纺织工业部门审查后,报市人民政府和经贸部、纺织工业部备案。国务院文件对纺织品的出口计划、收汇任务、出口配额、进出口许可证额度的分配等问题,也作了新规定。

3月16日,纺织工业部根据国务院和财政部的指示精神,重申减征调节税的政策是:减征对象是实现利润在500万元以上,调节税率在30%以上,人均留利不足600元,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先进骨干企业。减征幅度是根据贡献大,多鼓励的原则,确定对调节税率在35%以上的企业,按其应交调节税数额减征17%;对调节税率在30~50%的企业,减征12%;对符合财政部测算的减征方案名单的企业,根据规定的减征比例,具体确定减征调节税数额。减征调节税后的人均留利,一般不超过800元,超过的按财政部规定要适当调减数额。

3月22日,纺织工业部征得国家物价局同意,决定暂时对化纤浆粕和粘胶短纤维试行最高限价,从4月1日起执行。

4月26日,《经济日报》报道,我国维纶年产量16万吨,居世界前列。

7月26日,国家经委、纺织工业部、商业部印发经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的《关于工业部门开展选购棉花工作意见的报告》。报告指出,工厂选购棉花应在计划指导下进行;为了减少环节,节省开支,棉纺织厂较集中的地区,应组织起来,统一向棉产区棉花经营部门选购,纺织厂少的地区,工厂可直接到棉产区棉花经营部门选购;对商品棉,如果棉农自行销售不了,仍由商业部门收起来,工业部门不要直接向棉花生产者购进棉花,工厂不要再用纱、布换购棉农手中的棉花。

10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纺织工业部成立《中国纺织报》社,发行第一期试刊号。

1986年

1月4日,国家物价局、纺织工业部、商业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贯彻纺织品按质论价政策的暂行规定的补充通知》,决定在1984年棉纺织品实行按质论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纺织品按质论价的范围,对针棉织品也实行优质优价,花色差价。

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中对纺织服装工业的要求是:化纤工业:1990年生产化纤145万吨,比1985年增加50万吨。5年内增加化纤生产能力87万吨。棉纺工业:1990年生产纱2150万件,布162亿米。5年内新增气流纺42万头,新型布机13000台,改造棉纺设备250万锭。毛麻工业:重点发展混纺织品,粗毛纺织品。丝绸工业:着重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和加工深度。针织工业:积极生产纯棉和棉混纺针织品,努力提高针织产品在整个纺织品中的比重。服装工业:1990年产量达到28亿件,比1985年增长65%。

5月30日,纺织工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纺织工业发展战略讨论会。会议邀请于光远、吴明瑜、苏星、季崇威、陈锦华等领导和学者,就原料结构、产品结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对外贸易、消费和生产的预测,以及体制改革、横向联合、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7月,经纺织工业部批准,中国纺织机械工业总公司所属的19个纺织厂、所,全部下放到各省市。

8月16日,纺织工业部决定成立中国纺织化纤工程公司。

10月,国务院召开第121次常务会议,专题讨论扩大纺织品出口、振兴纺织工业问题。会议指出,纺织品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出口创汇的重点,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解决纺织行业的困难,尽快把纺织品出口搞上去。为了解决纺织工业面临的困难,国家决定:全国免征纺织企业调节税;棉纺织品和针棉织品中所有市销最终产品全面实行优质优价和花色差价;对一线纺织生产工人全面推行新岗位工资制。

10月22日,纺织工业部《关于扩大沿海地区纺织品出口意见的报告》中提出:(1)在发展纺织品出口中,必须尽快实现两个转变:即从土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制成品转变,从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深加工制成品转变。(2)“七五”期间,集中力量抓好沿海12个城市纺织品深加工出口基地的建设,即广州、佛山、大连、上海、青岛、天津、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北京。把这12个沿海城市建成外向型的以深加工、中高档产品为主的纺织品出口基地,同时充分发挥深圳特区纺织品深加工的对外窗口作用。(3)全国纺织品出口总额初步设想,从1985年的55亿美元(包括服装、丝绸)增加到1990年的100亿美元。再用5年到10年时间,争取超过200亿美元。12月31日,根据国务院常务会精神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决定,中国丝绸公司工业生产已经划归纺织工业部进行统一行业管理。纺织工业部部长

和中国丝绸公司总经理王明俊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

1987年

1月18日,中国第一条从德国莱芬豪舍引进的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在广东从化正式投产。

3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第八次年会上,公布了全国十佳优秀企业。石家庄市第二棉纺织厂荣获“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这是全国纺织企业在本届年会上唯一获“金马奖”的企业。

9月20日,纺织工业部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土办全国服装鞋帽时新产品展销会。参加展销的单位有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上百家公司、上千家企业,展销产品达475万件,16人类产品,共1万多个时新品种,价值1亿元左右。、乔石、田纪云、宋健、薄一波、陈锡联、段君毅、彭冲、王任重、周谷成、张劲夫、康克清、钱昌照、吕正操、郝建秀等领导同志参观了展销会。

1988年

1月,28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海南)的省级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建成,并颁发了认可证书和印章。同时,3个部级检测中心通过国家检验。至此,纺织行业已基本形成了从部级检测中心到省级、直辖市级检测中心(所)的全国性产品质量监督网。

2月21日,国家物价局、经贸部联合发出《关于整顿蚕茧收购价格的通知》,规定接干壳量收购的桑蚕茧基准价(干壳量7克),整顿后的收购牌价每50公斤为175元(提价25%)。

3月,商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棉花、棉短绒计划管理的通知》。通知规定:棉花、棉短绒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商品,凡国家加价和奖售收购的棉花,全部由国家掌握,纳入国家计划统一安排。各级供销社为棉花、棉短绒计划编制单位。用棉企业要向当地供销社提报需棉计划,商业部编制棉花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及分省(区、市)计划,提请国家计委审查综合平衡后,报国务院批准下达。

5月10日,我国第一所全国性的以服装科学、工程、艺术为主体的新型的服装教育高等学府――北京服装学院在北京成立。

6月23日,我国纺织机械工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集团――北京宏大纺织机械制造(集团)公司在北京成立。

9月22日,国务院总理批发明传电报《关于稳定棉花收购价格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防止诱发“棉花大战”,决定收购棉花一律按国家统一规定的价格(包括加价)与棉农结算。

10月21日,海关总署印发《关于丝绸开征出口税的通知》。通知规定:对出口蚕茧、丝、丝纱线及其织物开征出口税。其中蚕茧、丝、丝纱线的税率为100%、绸织物的税率为80%。开征出口税后,为了不影响外贸计划的出口经国务院批准,凡是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系统计划内出口的丝绸,缴纳出口税后可集中向海关总署申请退税。

1989年

3月15日,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了1989~1990年秋冬服装流行趋势会。

11月22日,纺织工业部庆祝建部40周年。

12月2日,中国首届最佳时装模特表演艺术大赛在广州拉下帷幕。这是国内第一次具有权威性的大规模时装模特比赛。

1990年

1月21日,总理视察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听取了公司领导的汇报,并对完成企业承包、我国化纤工业发展和仪化的发展作了重要指示。

1月25日,总书记复信河北省石家庄第二印染厂全厂职工。信中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今天要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同样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总书记希望中国的工人阶级在维护安定团结,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中,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团结和带动其他劳动群众,为胜利完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奋斗。

3月8日,纺织工业部批准成立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负责全国丝绸工业行业管理。

11月12日,纺织工业部直属企业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全面建成投产,形成年产50万吨聚酯生产能力,为特大型化纤骨干企业。国务院致电祝贺。

12月15日,纺织工业部召开新闻会,介绍了“七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国纺织品市场繁荣丰富,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出口创汇大幅度增长,成为我国出口创汇支柱产品。

1991年

9月1日至4日,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清理“三角债”工作会议,决定为纺织工业以15.2亿元资金,用于清理棉花欠款。

9月20日至22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丝绸会议在苏州举行。

12月10日,中国服装协会在京成立。国务院总理、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雷洁琼分别为协会题词。李总理的题词是:“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鞋帽服装行业的发展。”

12月25日,纺织工业部发出《关于下达压缩淘汰落后棉纺锭计划的通知》,决定1992年压缩淘汰100万枚,1993年、1994年两年每年将继续压缩淘汰100万枚。

1992年

2月26日,中国丝绸博物馆在杭州落成开馆。总书记为该馆题词:“弘扬古蚕绢文化,开拓新丝绸之路。”

3月12日,国家税务局发出通知,1992年对单色织行业、毛纺织行业中部分产品,继续实行优惠税收政策。

月18日,由纺织工业部牵头土办的中国华源实业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

11月6日,以纺织工业部所属的华诚财务公司为核心的华诚集团公司在京成立。这是国务院经贸办批准的第一家以金融资本为龙头的大型实业集团公司,该公司的成立,是金融体制改革又一新的尝试。

1993年

5月14,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京举行。本次博览会规模空前,23个省市300多家企业,以及法、意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的200多家企业参加了展出。世界时装设计大师――意大利的瓦伦蒂诺、费雷和法国的皮尔,卡丹应邀在博览会上举行专场时装表演。博览会期间举行了第二届“兄弟杯”世界青年设计师大赛,并首次在国际服装博览会上服装流行趋势。

6月8日,在京举行。

6月21日,中国纺织总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6月21日,全国纺织行业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这是在中国纺织总会成立后的第一次行业工作会议。与会代表认真学习了朱基副总理、李岚清副总理在总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讨论了中国纺织总会的性质、职能及今后的工作思路等。

8月3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中国纺织总会机构组建方案的通知。中国纺织总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国务院授权其对全国纺织行业进行行业管理,重点是“搞好行业规划,实施行业政策,进行宏观指导和为企业提供服务。”中国纺织总会机关设办公厅、规划发展部、经济贸易部、科技发展部、经济调节部、人事劳动部、国际

合作、技术装备部、教育部、机关党委等十个部门。

1994年

2月5日,新中国现代纺织工业的主要奠基人钱之光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2月26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中国纺织总会关于解决棉纺织行业存在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发[94]13号)。

10月10日,中国纺织总会和国家经贸委根据《国务院关于搞好纺织工业生产和调整工作的通知》国发[94]57号的要求,向各地纺织部门发出《关于做好棉纱限产和淘汰落后棉纺锭工作的通知》,提出1994年棉纱限产和到1998年淘汰落后棉纺锭上作的具体要求。

12月,截至12月底,我国全年服装出口世界第一。

1995年

1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棉花工作快报》上批示:关于推动沿海将部分棉纱和坯布生产企业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到新疆设厂问题,希望纺织总会今年能作为大事来抓,并连续抓若干年。

9月25~27日,中国纺织大学“211工程”通过部门预审。2010年中国纺织大学将建成国先进、国际著名的大学。

11月30日,保定第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社会主义企业家马恩华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58岁。

12月,我国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双列世界第一。

1996年

1月,祖国大陆纺织服装界首次跨过海峡,中国历代服饰展演团赴台访问演出。

8月,国务院决定把纺织行业作为1997年重点支持行业。加大国有纺织企业改革力度,在58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破产纺织企业131户,兼并280户,组建集团105家,资产重组规模达387亿元,分流人员近20万人。

11月,国务院决定棉花省际间调拨改为产销见面、合同订购,允许纺织企业与县棉麻公司直接见面。6日至9日,全国首届棉花订货会在郑州召开。

1997年

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委、国务院朱副总理在重庆与纺织系统11户国有企业的厂长座谈时指出:重庆和全国都要把纺织行业列为兼并、破产和实施再就业的重点行业。10月31日~11月1日,未副总理在上海召开了上海、江苏、浙江、山东三省一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首次提出把纺织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吴邦国副总理也

为纺织工业扭亏解困召开了多次会议。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明年以纺织行业突破口,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3月,国务院发出[97]10号文件,国家在1997年度《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再就业工作》中安排300亿元可核销呆坏账规模。有关部门在下达预分配规模时特别提出:试点城市内纺织行业的企业,符合条件的要优先纳入计划,同时还专门安排3亿元用于非试点城市中纺织企业因减免利息所需的呆坏帐准备金,两项合计共9了亿元。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棉花国家定价进一步向市场价格靠拢,由1996年浮动4%改为浮动6%,产棉区的棉纺企业不分企业性质、规模均被允许参加全国棉花交易会,并允许县级棉麻公司参会。

12月26日,全国纺织行业工作会议由国家经贸委和纺织总会联合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到会并讲话,12个省市主管领导参加。会上正式宣布了国务院为支持纺织行业解围出台的5项政策。

1998年

1月23日,全国压缩落后棉纺锭锤声在上海响起。为确保三年内压缩淘汰1000万枚落后棉纺锭,中纺总会重申:压锭必须管住生产,堵住源头,严格执行细纱机生产许可证和准购证制度。凡没有准产证的,一台也不许生产;没有准购证的,一台也不许卖出。“九五”期间绝不允许增加信纺锭。

2月5日,劳动部,中国纺织总会联合发文,对纺织突破口任务给予特殊政策,文中规定:三年内对有压锭任务的纺纱和织布工种中,工龄满20年以上、距国家规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技能单一,再就业确实困难的下岗职工,实行提前退休。所需养老金由社会保险机构承担。

4月16日,国家纺织工业局正式挂牌。7月31日,国家纺织工业局召开了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宣布局机关人员分流完成,机构改革就位,新机构开始运行。

9月30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宣告成立。

11月初,国家纺织工业局提出,今后三年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要以服装为龙头,以面料为突破口,抓关键技术,提高创新能力,把国产面料顶替进口作为近期的主攻目标。

11月23日,全国共完成压缩落后棉纺锭480.8万枚,提前38天完成“三大任务”中的压锭任务。

1999年

1月1日,我国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上调。其中农机、纺织原料及制品、钟表、鞋、陶瓷、钢材及其制品、水泥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有机化工原料、无机化工原料、涂料、颜料、橡胶制品、玩具及运动用品、塑料制品、旅行用品及箱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

2月1日,国家经贸委公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开始是施行。第一批有10个行业,共114个项目,涉及纺织行业的有棉纺、毛纺、缫丝等设备和产品。

7月1日,为了进一步外贸出口,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上调。其中,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服装以外的纺织原料及制品,机电产品中除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仪器仪表等四大类产品(目前已执行17%退税率)以外的其他机电产品,以及法定税率为17%且现行退税率为13%、11%的商品,出口退税率统一提高到15%。

12月31日,据国家纺织局最新统计,纺织行业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大目标基本实现,比预期计划提前整一年。至1999年年底,已压缩落后棉纺锭906万锭,超额完成预定任务;全行业实现利润8亿元,扭转了连续六年亏损的局面;已经分流下岗职工116万人。

2000年

1月,国家纺织工业局局长杜钰洲向新闻界宣布,中央确定的纺织行业全国改革脱困三大目标,于1999年底基本实现,比预期计划提前一年完成。

4月,国有纺织企业共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21万人,提前八个月超额完成国务院下达的三年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20万人的任务。

12月,据数据统计,2000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达520.8亿美元,占外贸总出口的20.9%,同比增长20.9%,其中:纺织品出口160.62亿美元,同比增长23.5%,服装出口360.2亿美元,同比增长19.83%。纺织品服装是仅次于机电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商品,2000年实现顺差381.9亿美元,占当年全部贸易顺差的158.5%。

2001年

2月19日,撤销国家纺织工业局、国家国贸易局、国家煤炭工业局、国家机械工业局、国家冶金工业局、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国家轻工业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等9个委管局。

3月28日,第九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及第七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家用纺织品及辅料(春夏)博览会(CITE)在京开幕。从今年起,原为每年秋季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改为一年两次,3月移师北京,10月仍居上海。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3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00]40号文件精神,坚决制止纺织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巩固突破口成果,国家经贸委发出《关于严格控制新增棉纺生产能力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对禁止棉纺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有关规定。《通知》规定,继续加强对棉纺细纱机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对棉纺生产能力实行总量控制;对气流纺纱机的管理纳入棉纺总量控制范围。《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进口管理,严格控制棉纺细纱机进口。

4月9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北京举行《2001~2002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会,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编著的《2000~200l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是我国惟一一本集中反映纺织工业及其各行业年度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即“中国纺织白皮书”。该报告包括2000~2001年中国纺织工业现状与趋势分析,各纺织行业状况与展望;中国纺织工业投资与发展报告、利用外资政策咨询报告、上市公司投资现状分析与展望;“十五”时期纺织工业科技开发项目指南;以及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纺织工业竞争力,中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指南,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行业的产业政策调整和2001年纺织企业经营者调查研究报告等课题报告。

7月,全国棉花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家宝强调,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棉花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促进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健康发展。此次棉改的核心:一放,放开棉花收购,打破垄断经营。关键:二分,实行社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方向和目标: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棉花市场管理和加强棉花质量监督。

8月25日,“WTO和中国纺织企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主任陈清泰、日本帝人株式会社社长安居祥策、台湾纺拓会秘书长刘瑞图、美籍华人李学海、安徽华茂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华冠雄、内蒙古鹿王羊绒集团公司董事长高丰以及中国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等,共同就“WTO和中国纺织企业”这一土题登坛演讲。

9月,国家经贸委纺织工业“十五”规划,确定发展是主题,调整是主线,科技是动力。《规划》强调进一步加大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使纺织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全面实现产业升级。

10月21日,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成员领导人身穿具有中华民族传统风格的对襟中式立领休闲服合影留念,中式服装尽显华夏丰韵,受到世人瞩目。

2002年

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在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市长李盛霖,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俊九等陪同下,来到天津纺织集团天一有限公司,亲切慰问广大职工。

2月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国化纤仿毛技术世界领先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化纤仿毛”是从形状和性能上用化纤丝模仿羊毛,从而达到以合成纤维代替羊毛的目的。采用化纤仿毛特种变形纱纺织的服装面料,不仅具有羊毛织物的风格和手感,还有外型挺括、吸汗导湿、免熨烫、可水洗、成本低等特点,是制作新一代军服和职业装的理想面料,目前已出口到美国、意大利、智利、土耳其、朝鲜等国家。

5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正式向浙江省政府提交了20万字的《浙江纺织工业竞争力研究》,分析客观、评价中肯、对策建议针对性强,在业引起强烈反响。这标志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咨询服务活动进入市场化轨道。

6月5日至7日,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于在美国纽约贾维茨中心成功举行,来自中国18个省市的170多家企业参展。3天展会成交1.2亿美元,意向成交2.5亿美元,有4700余家国际专业买手登陆展会咨询平台。本次展览会是在美国遭到恐怖袭击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纺织业界在美国举办的第一次大型纺织品服装展览会,成为两国纺织服装业同行和商界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全方位合作与交流,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平台。

10月1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纺机展在京开幕。这届展会以规模之大、展品之多、技术交流容之丰富和参观人数之众,创下历史记录。展会展出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参展商超过800家,其中国外厂商达430家,首次超过国内厂商;展会期间,组织学术交流31场,参加人数达2263人次;4天半时间,参观人数多达12万人;洽谈成交的国贸易额超过3亿元,对外贸易额超过2000万美元。

10月22日,外经贸部宣布对原产于韩国的涤纶短纤维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并决定自2002年10月22日起对该调查产品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10月29日,外经贸部2002年第32号公告,公布了对原产于韩国的进口聚酯切片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并决定自2002年10月29日起对该调查产品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这是反倾销是我国运用WTO规则,针对给中国产业造成实质损害的调查商品采取的措施,此举对保护和稳定国内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3年

2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世界原油价格暴涨,引起化纤行业连动效应,化纤原料价格大幅上涨。聚酯主要原料PTA、EG累计涨幅逾60%、45%,与此同时,聚酯切片、涤纶长丝涨幅也达40%、25%。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战争迅速波及我国化纤行业,原料价格继续上涨,导致我国化纤生产企业成本大幅上升,同时也给下游的纺织企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3月28日,由国务院批准组建的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储棉公司是中央管理的国有企业,受国务院委托,中储棉公司具体负责国家储备棉的经营管理。作为国家实施棉花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中储棉公司享有棉花进出口经营权,在引导棉花产销、平抑市场价格、调剂市场余缺方面发挥作用。

4月1日,常熟市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公司首期9000吨的生产线建成投产,将形成日产30万吨棉型、毛型大豆蛋白短纤的能力。这是我国在应用纤维领域惟一原创技术大豆蛋白纤维万吨级项目,标志着我国以植物蛋白丝作纤维材料的工业产业化进程已走在世界前列。

4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流行病疫情SAILS在全国蔓延,由此而带来的恐慌甚至大于疫恃本身的危险。使纺织品外销出口受阻,由于出口在我国纺织业中占很大比重,所以外

销市场的趋缓严重影响着纺织工业的健康运行。同时也造成内需不旺,产品销售不畅,许多中小企业甚至纷纷停工。纺织电子商务以其独有的特点,使它在“非典”期间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

9月28日,中国棉花协会在京成立。中国棉花协会是由棉农及棉农合作组织,棉花生产、收购、加工、经营、仓储企业,棉纺织企业和棉花研究机构等涉棉企业和组织自愿组成的、具备全国性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接受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9月份以来,新棉上市不但没有缓解市场供需压力,棉价反倒从9月未的14100元/吨涨到18000元/吨以上,每吨比国际市场高出1400多元,比去年同期高了5000元左右。由于棉花价格居高不下,棉纺企业无力承受,致使国内棉纺企业面临减停产威胁,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已经有众多企业开始大比例减少棉花的使用,转而加大对化纤原料的使用。

10月5日,由上海迁至北京的《中国纺织》杂志正式改版发行,并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刊。改版后的《中国纺织》以服务行业和企业决策为宗旨,集产业经济、科技、文化等内容为一体,突出人物和行业重大事件深度报道特色,图文并茂,印刷精美,逐渐成为中国纺织行业界最具有高端权威的杂志。

10月13日,国务院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议,多数纺织品退税率由17%降为13%,平均下降4个百分点。这对于出口依存度极高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影响无疑是巨大反响。新的出口退税率必然使出口的价格优势减弱,只有依靠自身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附加值的增加才能保持原有的市场竞争力。

11月17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来自中国的乳罩、长袍、针织品三大类纺织品设立新的配额限制,理由是中国这几种纺织品对关出口激增,影响了关国本土纺织工人的利益。从之前的印度对我国丝绸设限,到秘鲁对纺织品反倾销,引发了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2004年

2月23日,美国开始对中国胸翠、针织物及晨衣等纺织品的进口实施7.5%的配额限制,限制将维持一年时间。为此,中国开始对国相关纺织企业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

3月17日,由长沙拜尔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推出的被称为“纺织基因革命”的生态拟真热能技术,日前首次应用于新型家居用品中。业界人士认为,生态拟真热能技术的出现,在中国纺织行业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即功能化生态纺织产业。而这项技术的产业化,不仅将为中国家纺行业创造至少五十亿元的市场,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纺织行业完成传统产业的价值转换。

3月29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的首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于北京举行。论坛以“合作、发展”为宗旨,以“后配额时代:创造共赢的未来”为主题,具体探讨在贸易自由化新阶段全球纺织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国家间与区域间产业合作新的可能性等共同的战略性课题。

5月24日,第八十三届世界纺织大会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这是世界纺织大会首次在中国地召开。

6月17日,欧盟委员会在其官方刊物上刊登了通告,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涤纶长纤维服装展开反倾销调查。涉案内地纺织厂家估计近1000家,主要集中在绍兴、宁波、杭州、上海等地,涉案金额达5.8亿美元。

10月2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将对现行的普惠制进行改,并将在下一个普惠制年度取消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的普惠制优惠。取消普惠制后,中国纺织品和服装所缴纳的关税税率将由目前的平均9%上升至12%。欧盟的普惠制每10年调整一次,现行普惠制将于2005年年底到期。但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欧盟新的普惠制年度将由2005年7月1日开始。

10月26日,欧盟委员会表示,欧盟将在明年1月1日取消对包括中国在的11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配额的同时,建立针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的监控体系。

11月3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受理了美有关纺织行业组织提出的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对中国输美化纤裤、棉制针织衫、化纤制针织衫、男式梭织衬衫和内衣等五种纺织品的设限申请。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就此发表谈话表示,中国政府坚决反对美方的这一做法。

2005年

1月,世界纺织品服装配额将取消。纺织品服装配额的取消将为中国相关行业出口带来一些机遇,但同中国出口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贸易摩擦的种类和数量都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和欧盟、美国分别达成纺织品贸易协议;欧盟对我国第35类反倾销案曙光初现,22家应诉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3月28日,第二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在京举行。杜钰洲指出,纺织品配额的取消首先意味着自由贸易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回归,全球纺织工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又预示着纺织领域国际分工进一步在全球范业将围绕质量、创新、快速反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升级,积极参与和维护纺织品国际贸易新秩序。

3月,去山东调研,并考察了南山集团。指出,要抓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这个关键环节,切实改善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政策环境,健全政府支持、企业主导、产学研结合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高度重视并着力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促进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11月6日,以支持和推动纺织科技教育事业发展为宗旨的香港桑麻基金会2005年度颁奖典礼在浙江理工大学隆重举行。世界第一张家蚕全基因组框架图获首个桑麻纺织科技大奖。

11月28日,200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奖励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颁布了200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获奖项目,共85项。表彰了28名热爱纺织标准化事业,努力工作做出成绩的纺织标准化优秀工作者。49家企业被认定为“纺织科技型企业”。

12月19日,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纺织企业“2005中国纺织十人品牌文化”荣誉称号。中国纺织十人品牌文化,主要是在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重要阶段,引导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加强文化和品牌建设,把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和产业文化落实到产业升级上,加速转变增长方式和产业升级。

2006年

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化纤长丝纺丝机机电一体化关键装置”、“基于数值模拟的网带炉工艺控制技术及其应用”、“全自动电脑调浆系统”、“一锭多丝技术研究”等4个纺织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月27日,第三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在全球纺织品贸易向一体化回归但又出现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复杂局面下召开的,因此“合作发展与公平贸易”成为论坛的土题。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商务部部长等领导出席论坛并分别致辞和演讲。

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纺织界嘉宾和代表共400余人出席论坛。

6月26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京联合了《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方向和重点,对纺织工业主要规模和结构目标进行了预测,对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在建设纺织强国的战略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强调坚持自主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促进纺织工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_

9月22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杜钰洲当选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许坤元、王天凯、陈树津、杨东辉、高勇、张延恺、孙瑞哲、徐文英当选为副会长,杨纪朝当选为秘书长。

10月17日,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主席罗伯特、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勇、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张延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常务副总裁于建军共同主持了CITME和ITMA合并启动仪式。第十届中国国际纺机展开幕之际,正式将该展会命名为“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

11月5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服装协会和德国卡尔斯鲁厄会展公司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德国),在德国卡尔斯鲁厄会议中心隆重开幕,近百家中国优秀企业携优质优价的产品亮相。

12月6日,国家人事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表彰了500名全国纺织劳模、先进工作者,100个先进集体。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纺织工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业界精英和优秀集体获得的崇高荣誉。

12月18日,PTA期货合约,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PTA期货合约上市直接关系到中国化纤工业乃至纺织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备受国家、行业、企业以及金融系统高度重视,将为保护行业和企业利益发挥重要作用。PTA期货合约上市有利于完善PTA市场机制,为企业提供规避风险渠道,有利于提高我国化纤等行业的竞争力。它的上市也填补了国际期货交易品种的一项空白。

2007年

1月29日,《纺织辞典》首发式在北京举行。《纺织辞典》共收集词条万余条,涵盖了纺织工业的各个领域,为纺织业的交流以及纺织与其他经济领域的联系提供了规范的术语。《纺织辞典》编委会由国200名纺织专家组成,各词条的解释均经过仔细推敲,全面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纺织工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对统一纺织科技名词和专业名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月27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举行。纺织行业有5个项目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年产45000吨粘胶短纤维工程系统集成化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热塑性高聚物基纳米复合功能纤维成型技术及制品开发”等3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高分子制版感光材料”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3月23日,第四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的“科学技术、品牌与国际合作”这一主题,在行业形成广泛共识。

6月12日,在第22届中欧经贸混委会上,中欧双方就启动完善1985年《中欧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谈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纺织品协议、钢铁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达成了12项共识,将如期取消配额限制,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对欧盟的纺织品出口将采取双重许可监控体系,有效期为一年。

7月1日起,我国调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3%调至11%,粘胶纤维及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1%调至5%。此次政策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

9月11日,中国名牌产品暨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全国共有856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其中纺织服装行业有142个产品获此殊荣,占今年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的16.6%。江苏阳光精纺呢绒和波司登荣获了“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已经拥有404个“中国名牌”。

10月17日,在“2007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上,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在会上树立了4个节能环保先进典型,推出了第一批35项先进实用的环保技术,通过先进典型引路和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的节能减排工作。

10月30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及下属10余个相关机构在上海共同组织了“时尚创意空间”活动,这是首个纺织服装产业链联手打造的部级时尚活动,本次活动融合了优秀设计师创意设计品牌汇展,流行色彩空间、面料创新大赛作品展等,联合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展示具备创新品质的时尚创意作品及理念。活动还进行了流行趋势预测及、设计大赛作品等动态展演,使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以多元的方式诠释现代潮流生活,为纺织行业的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2008年

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实施,该法对更侧重保护用工人员,这对对企业现行的劳动合同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形成全面冲击,同时实施多年的各地劳动合同条例和已确定的劳动关系立法模式也将会有重大调整,企业的用工成本、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和法律风险进一步提高。

2月,面对我国19个省区市的大雪、冰冻灾害,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起赈灾倡议,号召全行业积极抗击雪灾,要求各级纺织服装协会和行业管理办公室要积极组织企业和职工迅速投入到抗击灾害的斗争中去,保障生产和市场供应,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为职工排忧解难,参与各项“防灾、抗灾、救灾、减灾、赈灾”的活动,为克服暴雪袭击所造成的困难和灾害做出积极贡献。

3月,为了解当前行业的状况,摸清新形势下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行业、对企业有多大的影响,从而分析今后发展的趋势,给政府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分6组,分赴产业集群地区的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以及河北等地进行调研。

4月2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了“社会责任高层论坛暨社会责任指南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杜钰洲会长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作了专题发言。会上了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11个行业协会联合的《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紧急下发《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通知》呼吁会员单位和个人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中;积极组织会员提供抗震救灾物资,确保支援灾区抗震救灾物资的产品质量;各专业协会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灾区会员企业及人员财产受灾情况,积极开展行业内自助、互助,减轻灾害损失,恢复生产。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第14篇

中棉行协会长朱北娜向大会做了题为《积极应对困难,加快结构调整》的理事会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12年行业运行情况及特点,总结了2012年协会工作,并介绍了2013年棉纺织行业的重点工作。

2012年,棉纺织企业在面对诸多困难的情况下,谨慎经营,积极淘汰落后、调整产品结构,协会广泛开展工作,积极向各相关部门提交建议,通过协会、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2012年棉纺织行业整体运行平稳。总体来说,2012年棉纺织行业呈现如下特点:(1)棉花原料消耗减少,纱产量同比下降;(2)内外棉价差持续较大,化纤短纤价格下跌;(3)纱布市场价格下行,下游订单向大企业集中;(4)棉制纺织品进口增加,出口下降;(5)国内收放储政策同时启动;(6)产销及效益指标逐步回升;(7)行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显出成效。

2012年,中棉行协通过实地调研、样本企业数据采集、召开运行分析会、非棉纤维对接会等方式,掌握市场动态,并积极向上级及相关部门提出上报建议以维护企业利益;行业着力推动品牌和技术创新,加快行业转型升级;为引导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协会进行了多项课题研究,并成立了专项研究小组,成果显著。

会议邀请了美尔雅期货公司、魏桥创业集团、青岛环球集团、齐鲁宏业集团的负责人分别就行业市场运行与分析、企业经营与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主题演讲。

会议还进行了增补、变更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秘书长选举审议工作,本届理事会增选常务理事(单位)11名,变更常务理事(单位)1名,增选理事(单位)43名,变更理事(单位)1名,增选副会长2名,选举秘书长1名,增选特邀副会长(单位)1名,副会长变更1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徐文英到会祝贺棉纺织行业协会理事会顺利召开。他提到,尽管在外部环境困难的情况下,棉纺织行业仍然实现了平稳运行。2013年,棉纺织行业面临的形势有好的预期,也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调整产品结构这是长期的任务,加大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这也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纺织品调研报告范文第15篇

北京正望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澳大利亚工商管理研究生院MBA硕士,2000年归国前曾在A.C.尼尔森所属互联网调查公司任大中华区互联网分析师;在创立正望咨询前,吕伯望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高级研究顾问。

纺织导报:从2008年开始,服装业B2C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吕伯望:一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淘宝网培养了一大批网购消费者,网购市场已经形成几千亿元的规模;另一方面,淘宝网消费者的溢出效应,即一部分淘宝网的消费者在熟悉了网上消费后,会寻找其他购物网站购物,这一部分溢出人群也足够支撑服装B2C企业的快速成长;第三,我国服装品牌的层次丰富,有长尾效应,并且毛利率相对较高,使服装品牌企业在网上的竞争空间较大;第四,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成熟,支付手段更加灵活,推动了服装B2C企业的良性发展。

纺织导报:传统服装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步骤通常有哪几步?

吕伯望:一般的传统服装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第一步是在淘宝上建立旗舰店,淘宝网的流量在初期帮助传统服装企业试水电子商务、积累经验;第二步,B2B2C的形式,在电子商城上授权经销;第三步,B2C的形式,自建官方网站。多种模式可以互相结合。

纺织导报:传统服装企业自建官方B2C平台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吕伯望:网站流量的问题,即如何吸引消费者并增强消费者对网站的粘性。

纺织导报:传统服装企业经营电子商务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吕伯望:主要是线下和线上渠道的天然冲突。大部分的传统服装企业采取一些临时措施避免线上线下的冲突,但这样会制约线上销售的发展。另外,传统服装企业也欠缺网上经营的经验。

纺织导报:您对我国的购物搜索引擎的发展有何预见?

吕伯望:由于我国网上购物格局比较特殊,淘宝网占据了C2C市场的 80%以上,所以网购的搜索主要是淘宝网内部搜索,估计近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随着B2C的进一步发展繁荣,这种状态也可能会被打破。

纺织导报:传统服装品牌网上和网下渠道将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吕伯望:网下的品牌格局已经形成,网上品牌格局还没有定型。服装品牌企业也会在探索中寻找到合适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如某些企业会将网下渠道复制到网上,通过总公司鼓励经销商做电子商务,总公司自营的官方网站吸纳各个经销商的B2C加盟平台,总公司统一管理和布局营销战略。

纺织导报:网上服装直营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吕伯望:主要问题是,这些网上直营公司为了吸引流量对广告的投入量太大,对风投资金的依赖性太大。同时,服装的品牌形象难以重新定位。

纺织导报:您认为服装网上营销比较有效的营销手段是什么?

吕伯望:对于产品的宣传,主要手段还应该是网络广告;而针对品牌的广告可以利用其他任何网上营销手段来辅助。

林 平

现任马克华菲(上海)商业有限公司网络直销项目部运营总监。曾任三星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上海中臣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公司的高管岗位。于2000年开始正式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期间主持组建多个电子商务平台,涉及早前的数码产品网络平台、综合百货网络平台和白领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对电子商务有10年运作的经验,对其商业模式、运营平台的建设和网销运作有着深刻认识。

纺织导报:您如何看待国内服装业线下渠道抵制线上渠道的现象?

林平: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对网上市场的认知。从2003年开始,由于淘宝网培养了大量的国内草根网络购物群体,这些网购的消费群体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这一消费群体上网买东西是为了寻找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同时传统的品牌服装在网上被动销售的也大多是过季或者库存的产品,价格会相对优惠。这使消费者产生一种错觉,只要在网上购买,价格就会便宜。而实体店的经销商如果发现同样产品在网店卖的价格比他卖的低,他就会担心消费者都会去网店买从而影响他的生意,当然会抵制线上渠道。其实,像在美国,中高档品牌当季的服装产品,线上和线下是一样的价格,只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购物便利。

纺织导报:为什么传统服装品牌公司的电子商务部门会感觉对产品的驱驾能力不足?

林平:因为电子商务部门需要公司的各个部门的快速配合,但传统服装行业的各个部门业务流程还是为线下渠道的传统业务服务的。所以,如果电子商务是事业部编制,就需要依赖公司更多部门支持的时候,电子商务部门对于公司的优势资源的调动能力就会显不足。

纺织导报:您认为传统的服装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劣势分别在哪里?

林平:从电子商务的完整的业务链条来看,传统的服装企业的优势在前端,如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而网络品牌直营公司的优势在后端,如网络技术优势、网上营销推广、客户数据的挖掘等。线上和线下经营会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人才和渠道在 3 ~ 5 年内都会进一步融合。

纺织导报:哪些网络营销的方法更适用于传统服装品牌企业?

林平:传统的服装企业在广告投入方面会更保守些,传统服装品牌进入电子商务的前期是理顺内部流程和品牌网络市场环境,并积极构建自营官方B2C网站、C2C平台授权店铺和垂直B2C网站授权经销的多渠道、多平台和多店铺的网络分销体系。至于营销的方式,可以各店铺自由选择,营销的目的是提高客户流程和客户转化率。另外,无论网络品牌直营公司和传统品牌在网上营销都会注重广告费用和广告效果的综合参数。

纺织导报:您对网络品牌直营公司(如凡客诚品和麦网)的线下经营有何看法?

林平:网络品牌的线下经营,它们的目的可能是多样的,但基本可能是:(1)构建品牌多渠道体系;(2)提升品牌形象的需要;(3)业绩的压力,到传统市场上获取一定的销售额。它们进入线下经营会碰到更多线下运营的困难。

纺织导报:网络渠道的销售利润比实体店的如何?

林平:虽然,通过网上的销售渠道可以减少传统销售的中间环节,节省一部分流通费用,但这部分费用大部分都让渡给了消费者,所以总体算来,网络渠道和传统渠道的销售利润是差不多的。

纺织导报: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在线上和线下消费时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林平:消费者在传统的渠道购物多是出于对品牌的喜好程度,但在网络购物,消费者更看重的是产品的款式、价格和购物的快捷和便利,品牌也有一定影响力,但影响力在价格因素之后。

纺织导报:您对马克华菲电子商务的平台建设的设想是什么?

林平:是一个一体化的平台,能支持官方多平台B2C商城的同时也对网络分销商的多店铺业务进行支持。在平台的CRM系统的基础上构建SNS社区,能够激活客户和增强用户的粘度。同时,在后台系统上,整合产品信息、库存信息和客户CRM信息,并支持整个电子商务部门全部订单收集、结算、配货、验货与发货。

纺织导报:您觉得未来服装购物引擎会如何发展?

林平:未来的服装购物引擎会更加注重客户的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体型的三维尺寸来通过智能的选衣器来在网上试穿各种款式的服装,并结合详细的文字说明来选购自己喜欢的服装。所以,平面、单调化的搜索引擎会让消费者觉得乏味。

纺织导报:如何加强网购用户的购物体验?

林平:和传统渠道类似,需要分别从客户服务、渠道中的网店设计和货品的拍摄、展示等环节入手。同时,并不是实体店的购物体验就一定好于网购的体验,因为有些网购的乐趣在实体购物中也是体会不到的。

冯英健

电子商务博士,网络营销的实践者与思考者,发表众多网络营销研究专著和研究文章。

1998年开始从事企业网络营销实践与研究,1999年创建“网上营销新观察”网站(国内最早的网络营销研究专业网站之一),2004年创办“网络营销教学网站”,2005年创建“新竞争力网络营销管理顾问”。2006年受中国互联网协会委托承担网络营销指南丛书编写和企业网站规范研究及制定等工作,2007年1月网络营销教学博客。

纺织导报:您认为轻型的网络服装品牌公司为什么会成功?

冯英健:这没有诀窍,完善的营销式技术平台加上成功的行业营销运营。

纺织导报:服装品牌公司如何利用电子商务?

冯英健:针对线下的高档品牌,一般线上的网络品牌的运营容易成功;而线下的中低档品牌若要在网上运营,可以首先借助网络商城经营,同时强调其价格优势。

纺织导报:您对三维模拟式网站的看法是什么?

冯英健:对于三维模拟式的用户体验,技术方面 2 年内可以实现,但实用意义有待思考。

纺织导报:现在电子商务公司和传统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冯英健:传统企业还不足够重视电子商务;纯电子商务公司容易忽视其欠缺的在相应的传统行业的产品和运营经验。

纺织导报:我国的电子商务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冯英健:我国电子商务大概处在美国2000 ― 2003年左右或之前的水平。刚刚起步,技术不落后,服务落后,信用体系不健全,物流还有差距。另外,实际商业运营的差距导致网络运营也有一定的差距。

纺织导报: 您认为什么样的电子商务平台较好?

冯英健:平台关键要使用户感到简单易用。

纺织导报:您对将来服装购物引擎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冯英健:专业搜索引擎,有些叫垂直搜索引擎,它产生已久,至今并没有很好的发展。因为用户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通用搜索引擎,而且也不太可能熟悉所有领域的搜索引擎。另外,当某个领域的专业搜索引擎比较成熟时,通用搜索引擎必然会介入,例如地图搜索、购物搜索等。所以我估计,一个独立的购物搜索引擎未必能发展得影响力很大。

纺织导报:您对手机网络购物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冯英健:手机购物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未来或许会有较大发展,但毕竟比基于电脑的购物环境有较大限制,因此很可能成为网络购物的一种补充模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