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

形式政策论文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①。这一文化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趋势。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明确思想政治任务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重要任务是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围绕主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反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二、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围绕十中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相关目标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具体内容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执政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树立受教育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第一要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干部群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这样能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能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信念。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要宣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宣传中华民族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宣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使爱国主义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使爱国主义成为团结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使爱国主义成为我华夏儿女永恒的精神追求。

(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

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改革创新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伟大的时代精神。它是指从思想的解放到观念的更新,从体制的改革到方法的创新,是指科学实验的发明创造,是指生活工作的不断进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能激发我们的潜力,能鼓舞我们的斗志,能使整个国家和社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最强音。思想政治教育要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通过各种形式使人们认识到生活的巨大变化;要引导民众将改革创新的精神运用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实际,不断地解放思想、追求进步。

(五)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到的规范。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社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思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宣传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要使人们理解并接受荣辱观的相关内容,要从弘扬传统文明的角度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操守,要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并推崇的道德准则,要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交往的行事准则,要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也是新时期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根本。在全社会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开展,具体表现在: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巩固和倡导社会主流文化

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特定价值观的培育、引导、巩固与发扬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多种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讲力度,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真正地进社区、进课堂、进头脑,帮助人们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我党自成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独立、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唯一选择;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深入人心,树立全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共同信念。

(二)坚持以爱国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是社会文化永恒的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主要任务。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祖国统一及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做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以贡献祖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以危害祖国、损害社会利益为最大耻辱;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融入到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将改革创新精神贯通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把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深入人心。

(三)坚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和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是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社会文化应当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树先进、扬正气、倡新风。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把公民道德教育作为主要任务。要把帮助和促进广大干部群众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摆在重要位置,教育引导大家明确“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的基本道理;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培养良好的道德准则;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要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社会民众自觉遵守爱国守法、名利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共同遵守和推崇的行为准则。

(四)坚持引导和修正亚文化,遏制和抵御腐朽文化

亚文化是指从属于主文化的、受主文化支配的,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要对亚文化进行引导,首先是提高社会个体对自己所处的亚文化环境的认知程度,用主文化的理论指导人们把握亚文化的本质和内在矛盾,然后引导其对亚文化的选择、改造和创造;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对腐朽文化进行抵制和修正,要揭露腐朽文化的本质和危害性,用主流的文化引导民众的思想,把腐朽文化的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政治教育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以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注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2.11.18

参考文献

[1]卢卫林,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9

[2]李和平,吴祖清,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学书记在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08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2篇

1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

1.1互动性现今一些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堂缺乏互动。一些教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务就是宣讲国家的政策措施,传递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相关信息。这种做法是不全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需要互动,互动性是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性。所谓互动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相待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1]。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互动性包括多个层面:从互动的主体角度观之,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从互动的时空角度观之,互动又包括课堂之上的互动与课堂之外的互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宣讲一定的政策与信息,更重要的任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研究社会问题、探索方针政策[2]。这种分析研究和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多为学生普遍知晓但又认识不够深入的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大事件。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仅仅停留于介绍一些人人皆可查知的信息,学生的思维则不可能从这些信息简单传递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该门课程的价值也就完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即体现在此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题在课堂内外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的观点得以交流与碰撞,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指引下得出一些结论。

1.2开放性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具有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开放的内容。每个学期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都会本学期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这是为开展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制定的指导性文件。但是一些教师在每个学期进行教学时将教学内容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仅仅围绕教育部下达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进行简单的信息扩充。这样很容易将形势与政策教学局限在对一些信息的简单传递上,而没有引出隐藏在这些信息背后深层次的内容。这也是一些形势与政策课堂不能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呼唤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这是因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内容的开放性。形势与政策课程面临的主题都是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外交中的重大事件、形势与政策。这些主题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个形势与政策主题即使主要是属于每一个学科门类,但是深入分析其现象,探究其原因,又往往涉及到其他学科门类的信息和知识。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互动性质也决定了该门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在互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视角都可能不一样,每个学生都可能从其独有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点提出对教学主题独特的看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教学主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另外,现今信息社会的特性决定了相关广泛的信息可以由学生轻易地获取,那种浅显易被学生掌握的信息已经不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所以,开放性的课程内容是势在必行的。其二,开放的理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理论体系对于一门课程至关重要,一门缺乏理论的课程注定其吸引力是有限的。然而,形势与政策绝不是一门缺乏理论的课程。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堂给人以理论不深或理论不成体系的印象,这与教师不善于挖掘形势与政策课程丰富的理论体系有关,这也是当前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呼唤开放的理论,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挖掘本门课堂独特的理论,并形成本门课程独特的理论体系。

1.3实践性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都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大事件,这些主题本身即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另外,当代大学生对现实问题具有比较强烈的批判倾向乃至逆反心理,对社会现实问题更加笃信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得来的结论。这也是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原因。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性体现在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

2实施参与式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的策略

2.1进行情景对话式教学设计,增强师生、生生互动传统课堂中那种宣讲式教学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形势与政策课程发展的需要。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互动性需要我们对教学进行重新设计,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在确定形势与政策的专题后,进行更加精细的教学设计,在相应专题内选择既能体现本专题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又富有争议性和对抗性的话题,精心进行话题设计,然后围绕这些话题进行问题设计,以便启发学生参与这些话题的讨论,将一部分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在进行相关话题的设计时,不仅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功课,学生也应该做好准备。教师在进行相应的形势与政策专题设计时,应该将相应的情景和背景交待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这些专题的情景做好背景知识的预备,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让学生在课前即对一些基础性、常识性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课堂就从一些简单知识的传递中解放出来,教学双方就可以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较深层次的互动讨论。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3篇

1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

1.1互动性现今一些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堂缺乏互动。一些教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务就是宣讲国家的政策措施,传递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相关信息。这种做法是不全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需要互动,互动性是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性。所谓互动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相待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1]。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互动性包括多个层面:从互动的主体角度观之,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从互动的时空角度观之,互动又包括课堂之上的互动与课堂之外的互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宣讲一定的政策与信息,更重要的任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研究社会问题、探索方针政策[2]。这种分析研究和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多为学生普遍知晓但又认识不够深入的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大事件。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仅仅停留于介绍一些人人皆可查知的信息,学生的思维则不可能从这些信息简单传递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该门课程的价值也就完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即体现在此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题在课堂内外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的观点得以交流与碰撞,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指引下得出一些结论。

1.2开放性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具有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开放的内容。每个学期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都会本学期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这是为开展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制定的指导性文件。但是一些教师在每个学期进行教学时将教学内容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仅仅围绕教育部下达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进行简单的信息扩充。这样很容易将形势与政策教学局限在对一些信息的简单传递上,而没有引出隐藏在这些信息背后深层次的内容。这也是一些形势与政策课堂不能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呼唤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这是因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内容的开放性。形势与政策课程面临的主题都是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外交中的重大事件、形势与政策。这些主题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个形势与政策主题即使主要是属于每一个学科门类,但是深入分析其现象,探究其原因,又往往涉及到其他学科门类的信息和知识。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互动性质也决定了该门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在互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视角都可能不一样,每个学生都可能从其独有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点提出对教学主题独特的看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教学主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另外,现今信息社会的特性决定了相关广泛的信息可以由学生轻易地获取,那种浅显易被学生掌握的信息已经不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所以,开放性的课程内容是势在必行的。其二,开放的理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理论体系对于一门课程至关重要,一门缺乏理论的课程注定其吸引力是有限的。然而,形势与政策绝不是一门缺乏理论的课程。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堂给人以理论不深或理论不成体系的印象,这与教师不善于挖掘形势与政策课程丰富的理论体系有关,这也是当前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呼唤开放的理论,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挖掘本门课堂独特的理论,并形成本门课程独特的理论体系。

1.3实践性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都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大事件,这些主题本身即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另外,当代大学生对现实问题具有比较强烈的批判倾向乃至逆反心理,对社会现实问题更加笃信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得来的结论。这也是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原因。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性体现在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

2实施参与式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的策略

2.1进行情景对话式教学设计,增强师生、生生互动传统课堂中那种宣讲式教学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形势与政策课程发展的需要。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互动性需要我们对教学进行重新设计,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在确定形势与政策的专题后,进行更加精细的教学设计,在相应专题内选择既能体现本专题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又富有争议性和对抗性的话题,精心进行话题设计,然后围绕这些话题进行问题设计,以便启发学生参与这些话题的讨论,将一部分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在进行相关话题的设计时,不仅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功课,学生也应该做好准备。教师在进行相应的形势与政策专题设计时,应该将相应的情景和背景交待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这些专题的情景做好背景知识的预备,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让学生在课前即对一些基础性、常识性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课堂就从一些简单知识的传递中解放出来,教学双方就可以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较深层次的互动讨论。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专题式教学 高效形势 政策课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008-02

、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面临诸多新挑战: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心理特征、认识特点的变化,教学与实际生活脱离,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等等。面对新形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以增强其实效性。根据授课经验及学生接受程度,我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应采取专题式教学模式。

一、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一些院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要表现为学校领导没有意识到形势与政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此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如授课教师受轻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消极对待等。有些学校在教学计划中未将《形势与政策》课列为必修课,认为可有可无,《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时得不到保证,一些院校没有实行学年考核或考核流于形式,未将成绩纳入学籍管理等。

(二)师资短缺。《形势与政策》课师资力量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较少,二是师资整体素质不高。高校普遍缺少专门从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科研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院校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师资。除了专门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外,兼职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科研的教师一般都是从事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或行政人员,日常任务的繁杂在客观上影响了兼职教师的岗位培训以及授课准备。再加上一些院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不重视,导致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挫,教师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教学水平得不到及时提高,整个形势与政策教育处于一种低水平维持状态。

(三)管理失范。教学管理上组织严密、操作规范,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目前,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监控、师资构成与培训、教学效果的评估及考试考核等方面。有些院校没有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必修课开设,而以日常的政治学习取代;有的虽然开了课,但在管理上没有规范化;有的没能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时效,没有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有的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没有专人负责,导致在授课教师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的混乱和教学检查监督的不力。

二、构建《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式教学模式

(一)课堂教学要专题化。专题化教学就是以专题的形式来组织实施教学,《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在教材上不可能固定,在时间上也不可能固定,要根据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来选择教学内容。再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具有集中性、突击性的特点,它的教学课时很少,并且是流动的、变动的,不可能像其它课程一样专门开设,只能用专题课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专题式教学的突出特点在于: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信息量大、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等,有利于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中的深层次问题。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主授、学生互动,课堂讨论等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专题式授课,可全面、系统、客观地分析形势,宣讲政策。

(二)专题式教学要讲大事。采用专题式授课,并非意味着什么内容都可以给学生讲,不能平铺直叙地把社会上已发生的事情都讲给学生,也不能把与学生没有太大关系的政策形势问题讲给学生,要把与学生有关的、学生关心的国家和世界发生的大事讲给他们,不但要讲清是什么,而且要讲清为什么、怎么样,并分析事情发展的趋势、利弊。比如,、国内经济形势、中美关系、能源问题、南海问题等等。讲大事可以吸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讲清了这些事情的本质和来龙去脉,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否则,芝麻谷子一把抓、泛泛而谈,则会影响授课效果,造成学生厌学。

(三)教学手段要多样化。要坚持课堂讲授为主、多种形式为辅的授课方式,如可根据专题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辩论、演讲,观看相关影片、撰写学习心得、邀请校外专家讲座或作辅导报告,利用E-mail、QQ群等开展讨论活动,或通过宣传部门配合组织相关图片开展等等,以此作为《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此外,还可发动学生收集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及时宣讲和张贴,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最新情况。有条件的院校可利用校园网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网站,将相关资料刊登在网上,介绍新信息和新思想,开阔学生视野。

(四)强化教学实效性。从调查的情况看,多数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形式大都是写心得体会或小论文,对老师来说,面对学生交来的论文,即使是明显雷同,也无法分清哪个是原稿、哪个是抄袭的,所以一律给同等的分数。对此,学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与政策》课,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制度,使该课程从“形势”转向“实效”。例如对学生的考核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等;(2)创新成绩,包括课堂讨论、社会调查、自我教育等;(3)考查成绩,学生最后上交的考查论文或闭开卷考试成绩,三者结合给出学生课程总成绩。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应针对目前学生学习特点,切实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坚持教育目标、社会目标和学生成才目标相统一,采用专题式授课,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和对政策的讲解等,帮助学生增强对形势与政策的分析、理解能力,深刻认识形势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提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专题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体现该课程时效性的特点,选择在现阶段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们关注的、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讲授,突出重点和难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围绕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及时、全面、客观地了解国内外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同感和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供给侧改革;个案研究;创新探索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29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99-05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把握时代脉搏、紧扣国内外时政热点,宣传主流思想价值观,担负着培养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的使命,具有提升学生思想理论水平和培育政治素养的教学功能。但是,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时代环境,加之形势与政策课程本身的政策性、教育性和时效性等特点,资料收集繁杂、讲授要求高且考核难度大,存在着课程设置不重视、教学内容不切实、教学方法不科学、师资队伍不专业、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较大地影响了教学成效的发挥。因此,有必要从供给环境、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主体和供给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形势和政策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存在的问题

自1987年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设至今,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国内各高校基本都设有该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某种程度上讲,形势与政策课已经具备了一门课的基本形态。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师资力量,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其他4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没能达到大学生的期望,在教学效果和考核上也未能尽如人意。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发展和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一)课程设置不重视

虽然形势与政策课程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在大多数高校开设,但是不少高校对于其重要性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课程性质上定位不清,以致其在课程设置上具有随意性。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形势与政策课程未能得到高校应有的投入和支持,在课程设置上常被忽视,课程地位逐渐边缘化。如:大部分高校都将学科建设重点集中在专业课和特色课上,并没有意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对高校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资源投入甚少;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往往都只有形式,而不注重实质性的规范,往往缩短课程的学时数,只安排在某一特定年级或某一固定学期,并没有开展覆盖大一到大四的连续性教学,降低了课程教学效果;不少高校仍停留在对上级部署和要求的简单照做,没有结合自身高校实际采取具体、有针对性的措施;有些高校没有将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落实到学校总体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中,或者即使有单独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在课时数、课堂教学要求等实际操作层面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二)教学内容不切实际

首先,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的初衷便是配合高校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和宣传,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多是为了自上而下地宣传国家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教学内容多为方针政策的传达和解读,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往往只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其次,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要求紧扣国内外形势和党中央各项新政,但是很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好多年都一成不变,同样的课程内容往往讲授好几届学生,很少进行创新,加入时代新鲜素材。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国家政策脱节,内容的滞后性,使得课程枯燥乏味,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再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大多是围绕着国内外形势分析和政策解读宣传展开,而较少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其他方面的内容,而第二课堂的出现,又弱化了常规性的课堂教学,忽略了科学地安排与平衡各个教学内容。最后,高校文理科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显然是不一致的,而高校往往忽略这一点,采取学的方式,使得有些教学内容文科生理解起来轻而易举,而理科生则不知所云。甚至有的高校部分年级,将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混合组班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部分高校忽视了不同年级阶段、不同专业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层次性和多样性的需求,授课内容缺乏针对性。

(三)教学方法不科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要求面向高校所有本科生开设,是高校所有课程中唯一要求“全覆盖、不断线”的课程,覆盖面广,加之专业老师匮乏,课程教学常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而大班教学的组织形式则限制了教师授课方式的选择。一个老师给一两百个学生上课,偌大的教室拉大了老师与学生间的空间距离,不利于师生开展互动,单向的、填鸭式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气氛沉闷,甚至出现了学生反感和抵触的情绪,翘课、玩手机、看专业书籍等屡见不鲜,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动态性,需根据社会环境和时代气息的变幻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涉及面十分广泛,其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教师易采取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多以PPT展示为主,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的发挥。

(四)师资队伍不专业

首先,由于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视度不高,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配套设施等软硬件方面投入较小,对任课老师往往缺乏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且管理松散,加之课程内容复杂多变,知识体系面广,又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和完整的理论体系,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较低。其次,形势与政策课程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多为高校党政干部、辅导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教师。由于这些任课老师既要担任繁重的行政工作和其他课程的任务,又要兼任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往往时间精力不足,无法全身心投入该课程的教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门学科都有交叉,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科技、生态等各个领域,是一门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课程,而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相对较为单一,无法将理论讲深讲透,且兼职教师多、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增加了课程建设的难度和教学效果的发挥。

(五)考核机制不健全

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认识不足、定位不清、重视不够,因此,很多高校π问朴胝策课程的考核也没有规范统一的制度,考核方式也较为松散滞后。一方面,是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缺失。形式与政策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对教师的上课内容和教学方式没有规定,由教师自由发挥,带有随意性,在课程建设上缺乏监督,使其很难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成绩评定的考核。形式与政策课程的考核多以命题考查的形式,而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实际成效往往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目前,大多数高校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成绩纳入期末综合成绩的评定,而期末成绩的评定则以笔试试卷的方式(开卷或闭卷)或以课程论文、调研报告的形式,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综合后得出课程的综合成绩。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往往有所偏废或考教分离,只重视理论性知识的考查而忽视学生认知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而期末的课程论文和调研报告很多学生往往采用“移花接木”之术,鲜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并没有对国内外形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党中央的很多政策也是一知半解。考核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更难以调动学生关心国家大政方针和国际国内时政热点的积极性。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研究――以无锡太湖学院为例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逐步认识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始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2016年无锡太湖学院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效,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作出了努力。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定位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湖学院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相关工作由校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工作部共同牵头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逐步建立完备的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太湖学院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将“形势与政策”课理论学时教学纳入课表,面向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同时在二、三、四年级持续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形成“四年不断线,年年有亮点,全过程立德树人”的教学格局。

(二)教学组织机构与工作机制

1.党委宣传部统筹全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学生工作部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理论课时的教学组织工作。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基础教育部等部门分工协作,确保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2.学生工作部建立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组织机构,具体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理论学时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大纲制定、课堂教学计划执行、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等,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同时,参与全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3.党委宣传部统筹安排,学工部、团委、各学院协调分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通过组织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党团活动等,增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环节教育教学成效。

(三)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1.整合校内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基础教育部和学生工作队伍等方面的优势,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

2.形势与政策课理论学时的教学任务主要由基础教育部专任教师承担。目前,选出8名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的专任教师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老师,组成课程组,并从中推选一人担任组长。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等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兼职教师须具有高校教师资格,综合考虑知识背景、教学经历经验等因素,面向全校择优选任8名。

3.形势与政策课实践学时的教学任务由学生工作部统筹协调,各学院分工负责,主要由辅导员承担。

(四)教学组织方式

1.形势与政策理论教学进课表,安排在第一学年,分两个学期进行,每学期开设16学时,分班教学,以中班为宜。要根据教育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要求,精选教学内容,形成教学计划,设计教学专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和国情,回应学生关切,阐释政策举措,解释疑惑,澄清是非,增强意识、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2.建立适应形势与政策动态性教学需要的课程教学体系,理论教学采取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团队教学组织模式,开展模块化专题教学。讲授同一专题的教师建立专题备课小组,加强对教案讲义编写、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组织的研究。根据目前课时和专题安排情况,每学期拟定讲授专题数8个,两位老师具体负责一个专题。

3.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要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报告会、班会、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紧密结合,组织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学生工作部统筹协调各学院共同组织好实践教学,明确教学要点,规范课程考核;要积极支持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加强对形势政策教育的理论研究,参与指导实践教学的开展。

(五)教学基本内容

2016年太湖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国际和国内两大模块。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国际方面的教育教学要点主要有:了解国际秩序规则之争动向;深刻认识大国关系演变态势;关注全球经济增长态势;宣讲“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重点;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国内方面的教育教学要点主要有: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方针政策;围绕重大活动和热点难点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深入阐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六)课程考核方式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实践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学生必须携带由教研室统一设计的《形势与政策学习记录表》,随堂填好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在下课时上交任课教师,作为学生考勤与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专题授课结束后,由各专题教师交与课程教学组组长,通过检查《形势与政策学习记录表》数量和完成质量情况,对学生上课情况作出审核、确认事宜,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考核的依据。实践考核:根据实践教学与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考核。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近期的时事新闻和党的会议等视频资源观看或者选择任课老师给定的学习研究主题,每次课堂前进行“时政新闻一分钟”的学生讨论。期末考核:结合课堂讲授内容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时事评论和热点问题分析。最后成绩的评定也由平时成绩(满分60分)、实践成绩(满分20分)和论文成绩(满分20分)组成。

三、供给侧视域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创新探索

自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后,“供给侧改革”不仅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核心热点词汇,也成为学术界关注和探讨的焦点。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思想给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带来了新思考,提供了新思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供给与教育对象实际需求之间的失衡。曾几何时,传统的教育一味强调理论灌输,内容乏味、方法单调,忽视需求侧的主体地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时间我们又过多地将重心转向需求侧,过于迎合学生需求,而忽视了供给侧自身须具备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因此,将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引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从以往单方面纯粹关注教育对象需求侧的视角中转换出来,从供给侧发力,注重关注供给侧自身的提升与发展,以达到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一)供给环境:高度重视,明确责任要求

首先,提供基础环境。在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本身内容宽泛、时效性强的特点,严格按照高校必修课的地位和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并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各高校的自身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教学计划,强化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监督,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展提供基础环境,以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程扎实开展。其次,创建制度环境。高校要制定明确健全的制度规范,明确各个部门和学院的责任和要求,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党委组织部应牢牢把握课程的总体发展方向,做好教育教学的监督和指导工作;校团委和学工处应注重挖掘资源,多组织开展和形势与政策课程相关的讲座、报告及参观学习等实践教学;教务处应在学生培养计划中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地位,重视对师资的引进培养和教育教学的经费支持;宣传部则应做好信息和成果的宣传及转化。最后,营造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在完善校园基础文体设施、美化环境的基础上,加强校园学术环境、人文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建设,体现人文关怀和育人理念,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工作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中。

(二)供给内容:融入实践,紧扣时代步伐

首先,增强供给内容的融合性和时效性。形势与政策课程讲授内容要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国防外交、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涉及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增加课程内容存量而非仅仅只讲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大学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对课堂内容要进行严格的筛选。选取那些政治性较强,能激发学生兴趣、能引发深入思考,能对学生的政治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影响和触动的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并且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的选取要重点考虑大学生思想所处阶段的特质,紧抓大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课程内容。最后,增强供给内容的实践性。在单纯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如选取经典红色事件、图片和创作的展览、开展红色读物交流分享会、请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及红色基地的参观学习等,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供给方法:形式多样,提升教学实效

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供给方式。首先,应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拒绝单纯说教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背景,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其次,尝试讨论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甚至在精心组织和安排下,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讲授他们自己认为有价值和意义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深入探讨,而老师则负责引导、答疑和维持秩序。再次,注重运用现代科技。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运用视频教学、PPT展示、翻转课堂、微课堂、游戏课堂等形式进行教学。最后,注重开展实践教学。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和掌握需要学生身体力行,可以与相关单位和部门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入社会基层,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谋欢学习转向主动思考,不仅在理论上知晓,在情感上认同,并且能在实践中践行。

(四)供给主体:坚定信仰,加强师资建设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供给主体,师资水平和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选拔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课老师要严把入口关,一定要选取政治立场明确、理想信念坚定、理论知识扎实、政治素养高的教师,以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政治性。其次,形势与政策课程对任课老师本身要求较高。为了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性和动态性,任课老师必须要积极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敏锐的前瞻性和洞察力,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再次,教师队伍的多样化建设。形势与政策课程除了要培养专任教师外,还可以邀请校外学术水平高的专家学者、校内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学生工作经验较多的学工部、辅导员等担任课程兼职老师,专兼结合、各有所长,有侧重点地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成才需求。最后,高校应通过政策引导,激励教师投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多参加与课程相关的研讨会、学术论坛等科研活动,并经常选派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增强教师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专业素养和水平,以此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政治素养高、稳定性高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师资队伍。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特色;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5010504

才。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1]。我国目前共有2 800多所高校,其中绝大多数是地方高校。如安徽省的105所高等学校中有103所是地方高校(除了中国科技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外)。

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 “三个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安徽省地方高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地方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必须培养大学生为地方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必须按照“顶天”、“立地”的基本原则,更加注重“接地气”,既要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更要培养基层科技推广人才;既要培养善于创新的人才,更要培养敢于创业的人才;既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又要培养脚踏本省实际的人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始终坚持探索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特色化教学改革,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地方特色的功能衔接。

一、精选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融合地方特色。丰富完善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一般而言,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基本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经教育部社科司审定并组织专家编写的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它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可指导和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认识和把握形势的主流和本质,认清其变化发展的规律。二是党和国家的内政外交的各项政策、重要会议文件等,了解国情和国策,这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引导学生提高政策水平和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三是理论界学术界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这对学生颇具吸引力,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内容。四是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它们就在学生身边,离学生最近,是他们能够真实感受得到的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环节的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2]。而正是这部分内容即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是以往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所缺乏的。安徽省属中部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与沿海东部省份有一定的差距。但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皖北是老庄哲学、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皖南有与敦煌学和藏学并列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的徽州文化,皖东有全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凤阳小岗村,皖西则有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对这些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丰富充实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而且能够让学生有切身感受,从而爱上这里的土地、爱上这里的人民、爱上这里的文化,立志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中应体现学校特色。安徽省地方高校在立足专业特色,融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步找寻到各自的价值追求,形成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及缤纷多彩的特色。如,安徽农业大学自1984年以来,学校从最初单纯的大别山区科技扶贫逐步走出一条面向“三农”、面向安徽、面向未来的科教兴农、科教兴皖、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别山道路”;安徽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敬业乐群、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等等。安徽厚重的历史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使每一所大学都积淀、建构出各具独特形态的文化品格。将形势与政策课与学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高校为地方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还应结合学生特色,联系学生实际。 地方高校学生90%来自本省,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许多学生对本省各地区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学生的年级、专业等不同需求也不同。要将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之中,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能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总之,将地方特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内容中,既可以保证完成教育部下达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同时又能照顾到地方特色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将国家的要求、地方的关注、学生的需求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既视野宏大,同时又富有特色,内容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要求形势与政策课必须结合世情、国情、省情和时代特点,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进行教学,使之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地方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则必须将地域历史文化、地方风土人情等融入教学中。但地方特色必须掌握一个“度”,选择的案例等必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要利于地方特色资源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二、凝练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学方式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和其它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教学方式可以分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种基本方式,前者主要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后者主要是解决“信不信”的问题[2]。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课堂教学。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按照学生是否欢迎、是否满意来设计和选择互动式教学法,如学生分专题讨论、演讲、辩论、案例分析、角色演练、专题报告等等方式,侧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互动。多媒体演示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人境互动;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演讲、辩论式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生生互动、人境互动[3]。

第二个部分是课外实践教学。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绝大多数班级学生人数在一百人左右,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课堂上教师无法接触每个学生,也无法逐一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存在的疑惑。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依托学校网络宣传教学平台,组织学生通过发飞信、QQ、微信,通过电子邮件或微博等网络工具进行答疑、交流、讨论,将现实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并指导学生参加人文社科方面的各种活动,如“人文周”活动,“思政杯”辩论赛,“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新农村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讲座、征文比赛等,形成跨越时间空间的师生、生生互动及人机互动。

第三个部分是社会实践。马克思主x学院与校团委、学生处配合,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以及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学校校外的实践基地,辅助教学。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国家的大政方针贯彻落实的成效,学生只有通过亲身观察体验才能感受深刻。每年暑假,各高校的团委、学生处和各个学院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从选题论证、调查问卷设计、项目遴选答辩,到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再到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的撰写修改,每个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特别是形势政策课老师)都参与其中,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眼看、耳听、口说、脚行、脑思、手写,对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坚定了为建设家乡贡献青春的理想与信念。

这三部分中,课外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对课堂有限教学时间内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延伸。这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探索、研究多种切实可行的互动教学方式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全体同学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真正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使政治理论和政治信念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切身的感受,真实的体验,从而真心地相信、真正地喜爱这门课程。

三、打造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师队伍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内容每半年更新一次,没有统编教材,没有充足课时 2004年11月,、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明确规定:“形势与政策课 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专科期间学习,计1个学分。”,给备课、教学、工作量计算等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且这门课的管理由校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各学院(系)等多部门齐抓共管,造成这门课很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不愿意代,多数学校主要由各学院(系)总支书记和辅导员承担教学任务。辅导员具有自己的优势:与学生离得最近,对学生了解最全面。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些短板,特别是在省情教育方面。所以,打造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师队伍,首先需要建立一支省情调查研究宣讲队伍:将省内省情研究最新资料和成果补充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资料库供教师查阅;请校内外具有广博省情知识并有宣传鼓舞能力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或做专题报告,扩宽师生视野;积极参与省市政府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和省社科联课题及相关部门的省情研究项目,抓住不同时期省情研究教育的侧重点,推进省情资料收集和研究;不断创新宣传渠道,培养省情校情宣传宣讲骨干,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激发师生建设本省本市的热情。

其次,打造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师队伍,需要打破地方高校之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各自为战的格局,使教师之间差异互补、优势互取,形成一种合力。这就要求各门课程的教师之间多开展协作性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与学习等,以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应经常组织地方高校各课程之间的老师进行示范观摩教学、听课说课等活动,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水平,如“同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长三角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各课程的老师之间应相互协调、互相合作、互为评委和互提建议,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使该课程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合力,最终使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高效、科学的教学体系[4]。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设法使学生能够将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同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四、小结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改革提供了充实的教学资源,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同时,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也提供了鲜活的教育内容,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案例载体,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改革使得地方特色与学校特色生动起来、真实可信而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这不仅会增加教学的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赋予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以新的时代内容,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而增强他们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第三,师资队伍的建设为特色内容的精选和特色方法的凝练提供了人才保障。拥有一批具有深厚理论功底、正确指导思想、较高专业素养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可以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育形成一批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精品讲座,推进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健康、持续、全面发展。

总之,针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特点,地方高校需要着力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特色化教学改革研究。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与地域特色文化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与特色教学方式方法紧密结合,坚持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建设,按照统筹大思政、搭建大平台、推进大教学、实现大教育的基本思路[5],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维教学形式积极做好形势与政策教育“三进”工作。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优化资源、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提高实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新思维、新途径、新办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当然,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学改革不仅仅是以上所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师队伍这几个方面,还必须推动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加强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必须把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作为根本抓手。除了在在教学内容上融入地方资源、教学方法上增强师生互动、队伍建设上注重专兼结合之外,在考核方式上注意机动灵活;申报校级及以上级别的精品课程;以科研教研促教学,要及时总结积累经验,创新教育理念。地方高校之间也要积极配合:除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之间的网上网下交流如听课说课、介绍好的经验外,还要在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料、教师培训、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社会实践、教研科研课题的申报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与联合。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地方所属高等学校[EB/OL].http:///link?url=VFlAJzz5meR4LZZX7rd

n5Fqfo4vMsDwBAD3O4.

[2]刘武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开发利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思考[J].百色学院学报,2009(1):93-96.

[3]言意文.高职思想政治课大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3):45-46.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7篇

“重课堂理论教学、轻课外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不利于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整体功能。课题组在深入调研、查找问题和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思想认识、领导体制、基地建设、内容衔接、形式手段和配套保障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制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18306

自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在学科、教材、师资队伍、教育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显著成绩[1],但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仍是较为薄弱的环节。高校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推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体系创新 [2],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形式、新方法和新途径,增强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鉴别和处理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而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入脑入心。鉴于目前高校“重课堂理论教学、轻课外实践教学”的普遍性问题,为了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现状,课题研究组历时一年,对重庆市内6所高校1 000名全日制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辅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在此基础上,通过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研对象

此次调查以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6所高校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在校本科生参与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情况,专业覆盖人文社科、理工等学科,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6分,有效问卷率为94.6%。

(二)研究工具及方法

此次调查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现状调研》自编问卷为研究工具,问卷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访大学生的基本人口学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第二部分为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基本认知,包括对实践教学的了解程度、实践教学必要性、参与实践教学情况等;第三部分为对实践教学的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教学效果等的价值判断;第四部分为影响实践教学成效的因素分析,从管理机制、师资配备、内容设置等方面探讨对实践教学的影响;第五部分为对改进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建议,从受众视角搜集对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建议。为确保调查样本的覆盖率和有效性,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重庆市内6所高校全日制在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所有有效数据输入SPSS18.0 软件,再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基本认知

1.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有着明确的认识,67%的学生表示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有必要,仅有10%的学生表示实践教学不太必要或不必要,相关调查结果详见表2。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设置过程中,多数学生表示形势与政策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应重于课堂教学。相关结果详见表3。

2.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理解相对有限

推进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有必要首先让学生了解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认知实践教学。目前,学生们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重要性虽然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但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实践教学的了解还是相对有限的,而且在随机访谈的过程中也进一步证实了学生对究竟哪些属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范畴缺乏清晰的了解和表述。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表述非常了解及了解不足者占40%,详见表4。

3.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方式较为多样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相对丰富,涉及课堂专题讨论、课堂主题发言、专题文体活动、课外参观考察调研、网上专题研讨等,从总体上看,学生们对目前已经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较为认可。同时,通过调研还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实践性专题讨论、学生作实践性主题发言依然是目前主要的实践教学方式之一,高达78%的学生表示参加过这类实践教学活动,详见图1。

由图1可以发现,以学生主题发言、专题讨论的课堂实践教学方式是学生们参加实践教学最重要的形式,而专题社会实践活动、网上研讨、课外调研等则差异不大,成为当前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渠道。

(二)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态度倾向

1.学生对实践教学效果不太满意

教学效果是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体现,关系到课程建设的整体方面。从目前的调研数据来看,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整体质量、学生的满意度总体偏低。调查对象中,仅有331人认为实践教学效果很好及比较好,所占比例仅为34.99%。而其余的普遍表示一般,甚至认为当前实践教学的效果很不好,详见表5。正是由于实践教学效果不佳,不少学生表示在实践教学中获得的收获相对有限,有近300人表示收获不大或没有收获,比例高达3023%,详见表6。

2.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待优化

丰富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形式是保障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更是让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被学生认可、喜爱的重要条件。然而,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满意度不是很高,只有40%左右的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详见图2。

从图2可知,当前多数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一般,欠缺吸引力。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学生普遍希望进一步丰富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三)影响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

目前,影响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因素呈现多样化特征,涉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组织制度、教学模式等。调查显示,教学缺乏系统性、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脱节、教学组织不够严密、学生缺乏主动性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

1.学生参加实践教学主动性有待提升

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愿意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发挥,而实践教学的目标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调查显示,当前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参与的主动性还有待提升。只有不到50%的学生表示会比较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教学的学习和实践中去,而剩余的学生对此则表现冷淡,甚至有1%以上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统计结果详见图4。

2.教师主体责任总体得到认可

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领和指导非常重要,关系着学生从实践教学中获得收获的多少。调查中,多数学生对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开展的工作持肯定态度。超过60%的学生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责任心强,超过62%的学生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力度较大。调查结果同时显示,有40%左右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主体责任没有很好地发挥。相关统计数据详见表7、表8。由此可见,在推进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建设过程中,这一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有待优化

良好的管理机制是推动实践教学稳步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践教学规范化的必要基础,实践教学缺乏系统化、组织教学不严密等都与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调查结果显示,55.6%的受访学生认为所在学校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健全或比较健全,但也有14.27%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管理机制不到位,教师和学生随意性都很大,甚至个别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管理情况从来就无人过问,这需要引起警醒和重视。

(四)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建议

面对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完善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体系和机制,加强学校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和管理,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等方面,详见图5。

从图5可知,学生们普遍希望学校在硬件和软件上都能强化保障,推动实践教学建设。除此之外,在座谈及调研中,学生们还提出了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强化校外实践考察、增强实际体验以及进一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建立有效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模式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围绕这些意见进行认真思考和探索。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

通过走访座谈我们了解到:“重课堂理论教学、轻课外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从调研高校的教育教学大纲看,6所高校均把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作为本科生必修课程纳入了教育教学大纲,明确了学分,且已在全校本科生中普遍开设了形势与政策理论课,把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贯穿于本科生四年大学生涯,实现了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全程化和全覆盖。但在教育教学大纲中,却没有见到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方面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反映出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应当从提高思想认识着手,要把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作为“形势与政策教育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提高到与课堂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到高校实践育人的高度去理解,才能真正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进而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功能。

(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组织领导体制

作为一门教学课程,必须建立健全系统、科学的组织领导体制,才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从而把课程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但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各高校均没有统一的全校性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组织领导领导体制,因而导致各院系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中处于“无组织”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形势与政策课的整体质量。从现实基础看,课题调研组建议高校树立“全校一盘棋”的观念,建立“校领导牵头负责,职能部门统筹部署、院长具体实施”的组织领导体制,即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或教学工作的校领导负责对全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提出统一要求,由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等校关职能部门协调统筹部署,由各院系组织具体实施,从而确保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在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状态下有序运行,从而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校内外基地建设

既然是实践教学,当然要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让广大学生到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去实践、去体验,才能使学生把形势与政策课堂理论教学成果运用到社会现实生活中,学会感悟、学会鉴别、学会判断,才能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切身体验和感悟中真正达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的社会发展形势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目的。为此,高校应当有选择、有重点、分层次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校外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提供鲜活的阵地和坚实的平台。从目前高新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来看,一是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全员覆盖的要求;二是类型不多,不能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为此,课题调研组建议高校广开门路,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建立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的实践教学基地,从而达到使全校学生“人人能参与、人人能体验、人人受教育”的目标。

(四)强化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特点,要切实增强形势与政策课课堂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与课外实践教学内容相互衔接,有机互动,克服理论教学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才能真正达到延伸课堂教学、深化理论教学的目的。目前,高校虽然开展了许多实践性教学活动,但细细品味,形势与政策课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相互脱节,有的甚至互不相关,从而使形势与政政策课实践教学混同于一般的娱乐性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达不到延伸课堂教学、巩固深化理论成果的教学目标。为此,课题调研组建议高校要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统筹,把形势与政策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内容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从而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整体实效性。

(五)丰富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手段

当今时代,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应当与时俱进,走多元化的道路、生活化的途径、现代化的手段,把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与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结合起来,形成“网上网下”相结合、“网里网外”相联动的教学格局,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实效。此次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参与和投入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收获不大,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形式普遍单一,教学手段过于陈旧老套,与时代脱节,远离生活,不能契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高校有必要转变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观念,把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政治性要求融入学生现实生活,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诸如沙龙、微博、微信等现代化形式和手段,调动学生关心时事的政治热情,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提高政治鉴别能力。

(六)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配套保障体系

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还应当从教学队伍建设、教学经费投入、学分制度确认、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制度体系,确保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比如,在学分制度建立方面,目前高校已普遍明确规定了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的学分,但都尚未把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纳入学分确认范围。从此次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各高校在队伍建设、经费投入、质量监测等方面各有千秋,均有短长。因此,高校应当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相互学习、彼此借鉴,找准不足,发扬长处,进一步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体系,才能构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绿色生态”,保障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常态化、长效化。

参考文献:

[1]张正光.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举措、成效及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2016(2):63-67.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215-02

1987年国家教育部决定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必修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强调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于2004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重视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的创新。教学内容方面,不仅要包含党的各项政策法规的宣讲,更要运用身边的典型案例,对广大学生开展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感教育;教育方式方面,要注意运用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情感育人的效果。

一、体验式教学的丰富内涵

体验式教学始创于上世纪40年代的英国。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经验和认知特点,创造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促使学生亲历其中,并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认知、触感。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它具有几个特点,分别是个体经历、互动活动和情感体验。

二、《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1.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形势与政策》课最主要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具有理论性、系统性的特点,而体验式教学具有直观、感性的特点,是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体验式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体验式教学能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能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2.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同时,也要结合当前国内与国际时事等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形势观、政策观的教育。除了通过理论讲学,更要注重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发挥。

3.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形势与政策》课时效性的发挥。《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它所学习的内容一般是当前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它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准确把握国内国外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特点。而体验式教学正是以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去感知当前国内外的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提高对国内外政策措施等的认识。体验式教学的开展,有利于课程时效性的发挥。

4.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丰富和活化教学内容,把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带到实践中去验证,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能力。

三、《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的存在问题

1.重视不足,流于形式。一方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体验式教学的认识不深、重视不足。当前高校普遍存在领导、教师、学生都对体验式教学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够高的现象。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学时不保证、备课不认真、学生学习不主动。高校教师需要从上至下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形式,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多数体验式教学在操作过程中流于形式、效果不佳。不少体验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与学生社会实践脱节,难以实现学生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没有实质性教学效果。

2.保障缺乏,难以为继。体验式教学需要学校在制度、经费、人员和基地等方面提供保障,这是体验式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而目前高校中,多数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缺乏相关保障,包括体验式教学机制不健全、教学经费支持不到位、体验式教学队伍建设重视度不够等多方面。体验式教学在落实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保障,教学也就难以得到全面的落实和推广,

3.形式单一,成效不足。当前,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有些高校只是通过几场讲座、时事报告会来开展教育,单一的开讲形式使得教学形式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缺乏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社会大课堂的尝试,教育效果不明显。

4.考评不明,深化不够。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方面,目前不少高校缺乏该课程的健全的考评机制。多数体验式教学的考核常常无章可循,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些都不利于体验式教学效果的提高,不利于体验式教学形式的深化。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衡量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考核教师、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的成绩没有一定的考评标准,这对于教师和学生对体验式教学的积极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利于教学的效果的提高[7]。

四、《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的创新实践策略

1.提高认识,促使教学落实到位。《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需要提高领导、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的重视程度,需要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首先,要确立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学院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其次,学院统一指导教学工作,由各年级根据实际情况来执行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形势与政策》课必须加强各方面的重视程度,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并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才能使得学生更好地把握当今国内外的形势,才能更好地达到这个课程的目的。

2.加强建设,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相关的保障体系是前提和基础。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形式与政策》课时间教学保障体系,从制度、经费、人员等多方面加以落实,以保证《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制度建设是根本。要把体验式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同时建立健全相关落实机制,包括建立健全执行制度、考评制度等相关制度。另一方面,经费保障是前提。要对体验式教学提供专项经费支持,保证教育财力的到位。同时,人员保障是关键。体验式教学需要好的教育队伍做后盾,要充分发挥讲师团的作用,重视教育队伍的建设,也要鼓励学生参与到体验式教学中来。

3.创新形式,提高教学教育成效。(1)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化为自觉认同,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认识,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比如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台上角色扮演的形式,来体验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不但理解了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由来,而且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内心深处抱着一种积极接受的姿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教育内容方式与教育对象相结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学要做到针对性开展。教学内容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主要结合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开展简历制作与展示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针对不同行业与岗位的特色简历,并且在讨论会上针对自己简历的优缺点进行演讲。总之,要结合教育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又比如,对于党员与普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对于党员则要求较高,要求他们对于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要更加透彻;普通学生则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学习。分层次教学更加有利于培养出学生强烈的时代嗅觉。(3)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形势与政策》课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政策性、动态性和时效性,要增强其实效性,必须在教学手段上大胆创新,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可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的形式,组织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进行讨论、分析,发表自身看法。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深入的了解,同时能引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与探讨,提高教学效果。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表现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主动性、形象性,使教学内容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9]。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2]蔡建红.高职形势与政策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方式[J].职教论坛,2011,(5):27-29.

[3]沈光.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环节及其实现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1):46-48.

[4]杨智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状况及改进建议[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4):73-74.

[5]余精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3):97-99.

[6]孙安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探索,2011,(11):42-43.

[7]赵畅.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教师,2010,(19):64.

[8]陈月霄.新形势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优化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85-87.

[9]王月红.“形势与政策”课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效果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62-163.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正能量 传导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 教学方式

一、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教学形式单一成因探析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非常重视此门课程在高校的建设问题。从1987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正式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课程伊始,至2005 年3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设置形势与政策课为“两课”必修课,以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至此,经过二十多年的历史发展和教学实践,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趋于成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效性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教学形式单一,创新度不够首当其冲。

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学校不够重视,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

(二)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两种观念的矛盾。教学方式的选择,最终由教学观念决定。其中包括对多媒体教学手段、教材、第二课堂等方式的选择。

(三)教师侧重对课程本身政治性、文化性教学,忽视“人本思想”。授课也是一种互动活动,一堂课的好坏最终由学生做出评价。

二、利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特点积极推进“正能量”教育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把握未来,勤奋学习,成才报国。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决定了其教学特点。

(一)教学内容时效性强。

形势与政策课内容随时事的变化随时调整,保持“最新”。

(二)教学内容知识面宽广。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跨度大,内容涵盖广,从宏观到微观不一而足。

(三)教学目的的针对性。

针对性之一:帮助学生透过现象抓本质;针对性之二:帮助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处理问题。

(四)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形势与政策课时效性强和知识面宽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的灵活性。《吕氏春秋》称:“世事时移,变法宜也”,说的就是要根据当前的形势来变革法制,这和高校形式与政策课的教学情况如出一辙――无论是国内外形势还是政策都是风云变幻,需要随时调整和完善,这决定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灵活性的特点。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特点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多领域的、有目的地及时搜集有关“正能量”的素材,然后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地传导给学生,以达到切实推进正能量教育的目的。

三、以正能量的有效传导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式

本文所说的正能量传导,是指把那些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催人奋进、引人向上的事物、思想、观念和理论等等通过某些教授方式予以向下传递的过程。在这个传导过程中,方式是关键,有效是目的。实际上,在现实课堂中我们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过程,也正是对正能量的传导过程。那么,探究正能量的有效传导方式实质上就是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式改良的思考。

(一)倡导课堂“头脑风暴”,释放正能量情愫。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势必产生多元化的文化及价值观。西方文化,东方文明孰优孰劣?追求拜金、享乐还是追求精神、奉献?先个人还是先集体?等等不同意识形态下诞生的价值观冲击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防线。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应该倡导学生们开展“头脑风暴”,明辨是非,坚定立场,释放正能量情愫。

1.精选素材,动“情”晓“理”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此类似。社会生活中每天、每时甚至于每分的新闻事件都层出不穷,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我们,应该利用自身的职业嗅觉以及专业素养,从这些纷繁芜杂的事件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提炼出有益于本堂课教学的素材,并结合有效教学方式、方法对这些素材进行在理地分析,做到授课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传导给学生正能量。

2.用心设计,教之以“法”

在目前应试教育依旧盛行的大环境下,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理论课教学大抵不过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填鸭式”教学方式依旧大行其道。教师们照本宣科式的讲授、“就事论事”式的讲解、模凌两可的回答、“吃老本”式的备课态度等等,再加之形势与政策课本身就政治性、政策性较重的特点,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暴涨,很容易对该门课程产生屏蔽心理;第二,“讲演式”教学方式逐渐兴起。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出现在70后、80后的新生代教师身上,集中体现为激情洋溢式的讲授、旁征博引式的讲解、互动式的课堂教学、“网”“书”齐用的备课方式等等。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手段,同时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等等。正是由于第二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竭力践行“生本位”思想,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更加注重教师的授课方法,因此极好地推动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正能量的有效传导,激发了学生们的正能量情愫释放。

(二)追求理论教学联系学生实际,正确、有效传导正能量。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需要切实遵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多接触、多倾听、多沟通,贴近他们的真实生活,从学生自身发展和需求中寻找契合点,因势利导,传导正能量。

1.结合学生专业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高校中所接收的高考生依然是文理分科生,以此造成的负面效应是,高校的专业化教育中,学生偏科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于有的学生高中学文科,大学选择了偏理科的专业,高中学理科,大学却选择了偏文的专业,这种仅仅依照兴趣而完全忽视高中学习背景的做法,必然导致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厌学情绪高、正考挂科率高、就业满意度低的“两高一低”现象。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对象也正是如此,来自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知识面、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各有差异。文科学生比较感性,倾向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理解,理科学生相对理性,倾向于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这种局面对我们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仅在完成授课内容的同时,还必须得考虑到授课方式的正确性、所授内容的有效接受度等问题。鉴于此,我们在力争讲懂、讲透的基础上,针对文科专业学生,可以适当增加所授内容的广度,横向联系;针对理科专业学生,可以伺机挖掘所授内容的深度,纵深发展。同时,针对具体专业行政班,我们也可以个体备课,提前做好教学设计,临场调整,多增加与学生互动环节,留出学生发问时间,给学生提供深度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机会。

2.结合学生就业

《就业形势分析》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必讲专题。除此之外,由于受当前我国教育水平所限,“上大学=好就业”的观念方兴未艾,因此几乎全部的形势与政策授课内容都会朝“就业”靠拢。与此同时,大多数高校奉行的“今年高就业率=明年高招生率”的观念也直接导致了就业话题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分量。那么,如果形势与政策课能和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帮助学生厘清就业思维,建立起正确的就业观,辅助学生设计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等等具体现实性的问题,从而实现正能量的有效传递。

3.结合学生自身发展需求

除了契合专业,结合就业以外,在当前社会经济水平稳速增长,物质文化空前充盈的大环境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还必须面对当今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的挑战,比如创业、考研、出国等等。教师除了课堂讲授知识以外,课外的“思想辅导”对于满足需求、坚定信念更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开通网络课堂、微信、微博、飞信和QQ 等线上联系进行正能量的积极传导,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问题及时答疑解惑,有条件地尽量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扮演好“良师益友”的角色,畅所欲言,彼此启发,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总之,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中,从正能量有效传导的角度来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否“知行合一”是关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明确的是,通过形势与政策教学所进行的“正能量有效传导”与“改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式本身”互为因果,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我们只有通过“两手抓――“线下传导”和“线上传导”――两手都要硬”的正确传导思路,在课堂、课外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无缝对接,才能消除传统教育模式所造成的隔阂感,有利于思想的交流,从而真正地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式,实现其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舍娜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能量传导路径探析是责任担当[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9).

[2]范彬.从文化属性的角度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050-03

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形势与政策》课在形式上由讲座演变成一门固定的必修课程。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解读世情国情、热点事件,拓展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形势与政策》课在课程定位、师资保障、内容体系、教学效果等方面尚不尽如人意,与“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通过对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促进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常规化,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面临的紧迫任务。

《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的矛盾分析

在教学内容上,课程教材系统性稳定性要求与课程教学内容灵活性多变性的矛盾 一门课的课程体系能否确立,关键在于该课程是否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容,课程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性和稳定性,《形势与政策》课程也不该例外。然而,形势与政策的内容一般是动态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现实性,需要紧密结合时事热点问题,这就使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呈现出变动内容多、稳定内容少的特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多变性、动态性特点似乎难以满足课程体系的稳定性要求,所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稳定与动态多变的矛盾。

在师资队伍上,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矛盾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职教师,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中层领导,政治教育、法学等专业出身的兼职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多数是某一专门领域的研究者,相关专业素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然而,《形势与政策》课却是一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于专职教师而言,只能说在涉及自己专业部分的讲授是合格的,涉及其他领域方面的讲授则未必合格。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中层领导,经常能接触到各方面的信息,能较好地把握政策动态;学工干部与学生密切相关,了解学生思想,且这些兼职教师学科背景比较多元化,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把握形势与政策,但这些兼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有限,专业研究欠缺,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能力和水平上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提高。因此,专、兼职教师如何搭配,如何使两者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也是本门课程的一对矛盾。

在管理模式上,专管部门与协管部门职责分工的矛盾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管理基本上是采取由党委宣传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牵头负责,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协管部门多、专管部门少的特点。专管部门少表现在这门课程在高校很少是由一个专门机构,特别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单独管理;而协管部门多则表现在,高校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管理的部门众多,主要有高校的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这种由众多部门共同参与课程管理的模式,其优点在于可以齐抓共管,使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但是,由于有众多部门参与,各部门不容易协调,彼此之间存在职责分工的矛盾,出现了相互推诿的现象,影响了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

《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提升的路径寻求

结合高职院校特点,科学确定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参照教育部每学期下发的教育教学要点确定,既要尊重历史,更要着眼现实和未来;既要传递大量的信息,更要对大量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和必要总结。因此,要科学分析教学内容:一是相对稳定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本课程的内容体系、目的意义、学习方法、考核方式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势观、政策观与方法论;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形成的相对稳定,在实践中对国内或国外产生重大影响,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和性质的典型战略思想和决策。二是变化较大的时事热点。主要针对那些受偶然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国际国内事件,党和政府召开的重大会议、出台的重大方针,还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以高职院校为例,合理搭建教学内容体系,三年的课程教学内容可做如下安排。在一年级教授《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理论,包括基础性的形势与政策原理,经典理论家关于如何认识、分析形势的论述,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国情国策等都是这一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学生今后用来分析各种社会事件、国际国内热点的主要依据。要让学生养成用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分析各种重大政策与形势的习惯,锻炼学生用基本理论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从而使课程具有稳固的理论支撑。在二年级进行现实环境的形势与政策热点的实际分析与引导。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都在不断演化着,这种变化及其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引起大众的集中关注,即成为形势与政策中的时事(热点)问题。通过讲授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零星的、分散的、肤浅的资讯,从而学会分析复杂表象后的实质问题,突出热点、讲透难点、化解焦点,同时让学生养成自觉分析热点问题的能力及分析当前时事的能力。三年级主要侧重实践教学。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各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三年级阶段学生基本都在企业参加实训,这就为《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教学增加了难度,也为实践教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一阶段主要以“体验教育”、企业实训和社会实践为主,引导学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现实联系起来,将课堂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走进企业,了解行业,走进社会,了解国情,让学生接触社会,主动思考,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学会多角度分析复杂问题后面的实质问题,促进知行统一。另外,应注重把行业形势教育融入不同专业对应的职业生活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形势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找出行业要求与自身的差距,让学生在企业职业环境中体验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养成职业道德品质。

完善师资队伍选聘机制和培养机制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确保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高质量的基础。《形势与政策》课课时少,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觉得这门课更像是一次次零散的讲座,学生与主讲教师可能都不认识,带有一种“一次往”的特征。这种相对陌生的关系,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出现不自律的现象,正是这种特点,对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掌控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职称高、亲和力强、在学生群体中已经有良好口碑的教师应当成为《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选择。《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发展性、政治性,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不能就时事谈时事,更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关注时事热点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事观和政策观,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知识面,还要有高度的敏锐性,能够在不断更新的时事中迅速找到最新、最适当的教学材料,因而对担任这门课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具备比较完备、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才能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要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具备上述素质,需要完善《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选聘和培养机制。首先,要构建特殊的人才选聘机制,把好教师入门关。引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时,应制定特殊的教师准入门槛,强调政治信仰的坚定性,注重专业素质,同时要综合配置各专业方向的教师,既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方向的教师,也要有经济学、法律、外交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使本课程教师队伍素质更高、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同时要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要强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培训,把好持续学习关。《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无论是教授,还是讲师,都要持续学习,只有持续学习,才能掌握最新、最前沿的教学信息。要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各种参加培训、学习、考察的机会,拓展他们的信息面和整体把握时事的能力;要为兼职教师提供听课、评课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再次,作为培养机制,还应包括适当提高课酬补贴、列为职称晋升的优先条件之一、列为年度业务考核的优秀条件之一等等,只有让讲这门课的教师体会到讲这门课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肯定,高水平的教师才会为这门课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

理顺管理模式 《形势与政策》课采取何种管理模式,关键取决于课程自身的独特定位。《通知》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定位说明,《形势与政策》课应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具体主管。因为它是高校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机构,其教学经验、师资水平都较高,由它来具体主管可以较好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这门课程具体的教学实践也说明,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主管,很难完成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但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离不开高校党团组织、学工系统等部门,这些部门也必须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实现这门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因此,这门课的管理模式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其他相关机构如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团委协管,并应使相关部门相互协调。

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构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生动性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多实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反感纯理论的讲授。因此,探索新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首先,可以教育部下发的教学要点为主要依据,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采取专题式教学方法,即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不同专题,集中备课,在不同班级轮流讲授。在有限的课时里,可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与问题探讨式教学方法相结合,既要把基本形势和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楚,用科学理论解释到位,又要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可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影视音像资料、网络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和空间。可采取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比如,教师设计场景,学生表演;教师给出案例或主题,学生分组举行座谈会;教师布置内容,学生站在教师角度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并轮流上台演讲等。这些方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激励式教学方法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比如,可将有奖知识竞赛、辩论、演讲、征文等活动运用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激励并发挥学生特长,这种方法在有经费投入时最好,没有经费采用加分作奖励,同样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次,教育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完成形势与政策教育是片面的,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课堂以外的场合,即参加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从中增加感性认识、提高理性认识,促进个性发展。这种方法形式多样,比如,学校内的团日活动、社团活动、团课党课等;学校外的实地参观、社会考察、社区调研等。成功的实践教学,可以将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能使《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相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与时俱进思想的指引下,结合高职院校特点,不断探索、研究、产生新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体系,将会使《形势与政策》这门课越开越好,在帮助高职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使大学生更加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参考文献:

[1]陆连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面临的矛盾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2(2上).

[2]王刚.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5).

[3]孙德江.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1(7).

[4]吕俊.浅议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2).

[5]黄振宣.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体系分析[J].教育探索,2009(10).

[6]王丽华.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二元制”结构内容体系简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互联网+ 形势与政策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39-02

一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背景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理论主渠道,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建设,教育部社政司每半年编写一个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教学要点。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涉及领域广、内容动态性强的课程,同时又是大学生关注度高、与社会实际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紧密联系、常讲常新的课程,因此课程的建设也就没有止境,必须针对课程的特点适时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以适应形势的变化,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1世纪人类迈进了信息革命时代后,我们又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高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为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网络教育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更适应自主学习,更适应高职教育。

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已循序渐进地进行了初步的规范性建设,制定了严格的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课程开设随意性大、教学计划得不到落实的局面。但是,面对形势的发展变化,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组织运行上是单一的面授模式,效率低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非常急迫的师资问题。人文社科部教学团队专职任课教师不足,由于承担全校另外两门思政课教学已导致工作量严重超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只好大量聘请校内外的兼职、外聘教师组织授课,不仅教学成本高,而且不利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课程教学计划与管理运行不能实现统一,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二,单一的面授模式不适应高职校政企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无法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而“互联网+”时代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为满足学生多样化、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可能。

第三,在单一的面授模式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设计理念落后,教师仅完成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文化知识传授部分,而对课程校园文化的实践、课程社会文化服务根本无暇顾及,不利于学生达到知、信、行的统一,无法真正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功能。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问题,就必须改变单一的面授或网络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设计理念,创新我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就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初步探索,摸索出符合高职学生特点且实效性强的“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知行合一”教学模式。

二 “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知行合一”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路径

1.重构实效性强、针对性强的课程内容结构

针对单纯面授的弊端,学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结构化改革。形势与政策课程构建理论知识传授、课程热点探析及实践教学体验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其中理论知识传授――观看网上课程视频占教学内容的50%;课程热点探析――人文大讲堂、翻转课堂占教学内容的30%;实践教学体验――课外实践活动占教学内容的20%。通过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教学组织,实现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的创新、多视角的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突出高职生养成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素质与能力、内化与外化的相互支撑、相互转化和相互服务,使学生健康成才。

2.理论知识传授――构建情境与交互并行的网络授课模式

形势与政策理论知识传授采取网络授课模式。通过与网络公司合作,引进国内知名大学知名专家学者授课,通过整合最优质的资源,把最精彩的教学过程呈现给学生。知名专家学者在网络授课中创设不同的文化情境、问题情境、资源情境、活动情境,使学生形成对课程的认同感、归属感,更加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合作学习。通过科学合理的交互设计,通过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机交互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和学习动机,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中,主动在交互中获得理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课程热点探析――构建共享课堂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或单一的网络观看视频模式,课堂上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课后以学生作业为主,重在知识传递,不重视能力培养。学校在设置网络线上学习的同时,加大了线下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设置见面课,采取集中释疑、小组讨论、知识竞赛、辩论赛、实践作品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知识到能力的内化,寓教于乐。大大提升思政教学的实效性、趣味性、针对性,通过围绕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课程内容改革需要,开设涵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党的建设研究、形势热点研究等方面内容的人文大讲堂,有效弥补线上网络学习因时间有限而致内容有限的弊端。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激情的感染,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增强了学生的发展后劲,提高其高远的人生境界。

4.实践教学体验――构建理实一体化模式

实践教学体验是课程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重要环节,是思政教育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桥梁。实践教学体验,将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以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开展经典阅读、校园调查、社会调查、专题研讨、影视观摩、专题研究活动、志愿服务、课外活动等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实现实践育人的教育目标,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学生每学期按照课程教学要求至少参加1次实践教学体验活动。理实一体化模式打破了传统面授模式的弊端,也突破了目前网络学习中理实脱节、只知不行的瓶颈。此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打破了传统面授模式中存在的师资不足、课堂容量有限、教学秩序混乱的弊端,也突破了目前全国形势与政策网络学习的瓶颈――只是教授教学录像的重放,不能有效地组织社会实践,学生不能做到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创新模式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入耳、入脑、入心,达到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教学目标。

5.考核模式多元化――构建综合全程考评模式

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采取多元考核。将形势与政策课学生成绩评定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理论知识传授考核。理论知识传授考核实行自主学习、自主考核,不统一安排考试时间、地点,学生必须在课程规定的学习时间内自主完成网络课程所有环节的学习。理论知识传授考核采用百分制,理论知识传授环节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

第二,课程热点探析考核。人文社科部根据不同课程,每学期推出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类、心理健康教育类、人文素养教育类等内容的系列知识讲座,学生自主选择,每人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知识讲座。知识讲座(人文大讲堂)考核采取现场参与和微信参与相结合,参加讲座的学生通过南职院人文社科部微信平台参与互动,评定成绩。知识讲座成绩评定实行百分制。现场参与的得70分,现场参与且参与微信互动的得90~100分。学生必须亲自参加知识讲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搭便车等行为。一经发现,成绩记为零分。课程热点探析环节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20%。翻转课堂通过教学成果的各类展示,获得10%的成绩。

第三,实践教学体验考核。每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至少设置1项综合实践教学项目,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自主选择,每人每学期至少参加其中1次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考核采取现场参与和微信参与相结合,现场参与包括参加比赛、组织管理、观众参与等形式,微信参与包括微信讨论、点评等形式,以南职院人文社科部微信平台进行统一考核,评定成绩。

课程最终考核成绩由观看视频、完成作业、参与讨论、在线考试、社会实践教学成果、人文大讲堂、翻转课堂活动参与等组成,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结合人机互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突出教学评价全程化、评价主体多元性、考评结果科学化,凸显了形势与政策综合全程考评模式的特色。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增强了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生动性和多样性。充分利用互联网相关联的网络课堂,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融为一体,通过线下各类活动的设计,通过师生互动营造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发动眼耳鼻舌身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大大地提高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实效性。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新媒体; 形势与政策; 教学改革

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通过新的传播途径(如互联网、无线通讯网、卫星等)、数字终端(如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等)和传播手段(如即时通讯工具、网络虚拟社区、博客、微信、微博等)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与传统平面媒体相比,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形式、途径和方式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海量的信息、快捷的传播、互动式的表达、多元化的观点、虚拟性的特性,对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了冲击。就“形势与政策”教学而言,课堂讲什么、怎么讲、如何讲才能有好的效果,是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选取、讲授重点转换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等角度,分析新媒体传播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影响,探讨“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改革措施。

1 新媒体传播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影响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即通过解读大学生关心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分析形势,解读中央的大政方针,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从而坚定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信心。自1987年教育部在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以来,教师以自己的理论优势、所占有的大量知识信息和丰富历史人文积淀,通过个人教学魅力展示,把握时政动态,传播主流声音,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然而在新媒体时代,知识信息的传播具有快捷性、互动性、大众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教师占有知识信息优势的格局被改变,突出表现为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海量信息在第一时间充斥于新媒介,各种的评论和观点五花八门。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大学生不仅能便捷、快速地获取各种所需信息知识,而且通过新媒体的互动平台发表各种看法,介入对一些重大时政问题的评价和辩论之中,对教师通过阐释所掌握知识信息的主导地位和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突出表现为热点问题的背景信息在网络迅速传播,各种分析评论被新媒体平台广泛散播,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准确把握和解读党和政府的政策,加强对重大热点问题的引导难度加大。

2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目前,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议题设置是以教育部社科司每年编写的两个“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为主,各省市高校结合本地省情、民情、校情拓展教学内容,编制教学计划。在教学参考资料方面,教育部社科司组织编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参考资料》《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库。教育部社科司提供的教学要点和参考资料为各地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是任何一个资源库都无法比及的。对某一事件或话题的各种官方和非官方的、真实和虚假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文字、影音和图片资料及信息,在第一时间甚至若干年后都能方便、快捷地查阅。同时,作为一项教学活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从选题到备课、从教学安排到组织实施,往往具有相对滞后性,这给高校“形势与政策”如何选取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提出了挑战。鉴于此,笔者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在围绕相关主题组织教学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2.1坚持舆论引导,确保热点问题分析和政策解读的准确性

“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目的在于“准确把握”党和政府的相关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有效引导”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然而,由于新媒体的快捷传播、网络信息的丰富多样、热点问题的多元评论,大学生不仅能从网络上迅速获取所关注热点问题的知识信息,新媒体的虚拟社区、BBS、博客、微信、QQ群、网络论坛等各种媒介热议的国际国内问题,散播和传递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评论。一些看法与党和政府的声音不尽一致,甚至充斥着发泄对现状和政策不满的别有用心的炒作和煽动性言论,这些非主流的、错误的观点往往能先入为主地影响大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判断和看法。这就要求主讲教师应全面领会中央的精神,准确把握事件的性质和党的政策,阐述和解读不能夹杂个人的判断和倾向,不能受网络观点和舆论左右,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喜好和兴趣,确保原汁原味地传递党和政府对热点问题的声音。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关注新媒体上的各种舆论和观点,掌握网络舆情动向,并在授课过程中进行重点分析和评议,以确保引导的有效性。那种对新媒体上的各种观点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课堂讲授上自说自话,无视其他的做法,既不能有的放矢、达到排疑解惑的效果,也很难做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目的。

2.2 调整讲授重心,重视重大事件的背景解读和政策形成过程的分析

海量知识信息通过新媒体在第一时间的迅速传播,使“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和重心必须有相应转变,才能满足高校学生对重大热点问题的多样化需求。换言之,高校学生对关注的重大事件或热点问题的知识信息大多已通过新媒体获得,教师占有知识信息的主导地位没有了,学生对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兴趣点转向事件的背景和政策形成过程的关注。这就使教育的重心不得不从叙述和解读文本信息转向对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背景、产生原因、政策考虑的分析和对各种非主流观点的述评和引导上来。教学既要叙述文本知识信息又要解释重大热点问题的相关背景;既要解析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又要分析政策背后的战略考虑、既要传播主流声音又要批驳各种错误认识。通过不断增加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来满足大学生寻求了解对重大热点问题背后的逻辑联系的愿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问题能力,以达到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的教学目的。

2.3 强调政治性和政策性,着力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形势与政策”是一门政治性和政策性极强的课程。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资讯和观点的和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在新媒体空间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交流,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的特点。新媒体空间交流对重大问题的看法容易摆脱道德和责任的约束,导致一些非理性和极端的观点得以渗透和传播,这就给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时政热点发生在当下,各种评论和观点充斥在新媒体中,要求教师对重大热点事件的解读、分析和引导,既重视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更要分析和批驳各种错误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政策理论水平,以确保分析解读的准确性,提高对新媒体空间各种舆论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视野。热点问题议题广泛,领域各异,既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议题,也牵涉国际国内局势走向,热点议题往往超出了教师的学科领域和驾驭能力之外,需要教师及时补充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而对相关领域不熟必然导致分析问题避重就轻甚至误读,削弱对大学生进行引导的有效性。

3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措施

新媒体在给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只有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改进教学方式,占领新媒体阵地,提升应变能力,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3.1构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网络平台和虚拟互动网络空间

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形势报告会、专题教学等涉及的议题有限,覆盖面窄。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配合校园数字化建设,各高校应适时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题网站,重视网络平台建设。即从组织领导、经费支持、网站维护、内容更新、疑难问题解答等方面细化管理规定;从利益分配、任务落实、责任追究等方面引导教师关心网络平台的建设;从考试改革、学分设置、成绩评定等方面吸引学生参与网络平台的交流和互动。构建虚拟化的“形势与政策”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关键是丰富网站的资料信息和搭建实时互动的交流平台。来源渠道可靠和丰富充实的信息资料,不仅为学生关心重大时政热点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权威信息,而且能有效避免虚假信息对学生的误导;而网络实时互动平台既能满足大学生热衷于新媒体交流的潮流,也避免“形势与政策”形势报告会和专题教学课堂容量大,缺少互动交流的缺失。

3.2 建立相对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轮训力度

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主要是兼职的政工干部、临时外聘的专家学者或政府负责人,也有部分专职的思政课教师。由于“形势与政策”教学动态性强,备课任务重,难度较大,兼职政工干部各有主业,教学热情不足,部分高校甚至将新近毕业的学生工作干部作为教学主力,临时性和随意性的教师队伍既导致课程教学的整体性和结构性缺失,也难于管理和要求,由于对新媒体舆论走向关注不多,教学的引导性不足,实效性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改变目前“形势与政策”教育各部门多头交叉管理、但只抓不管的状况,成立专门教研机构,建立相对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其次是加大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和轮训力度,一方面培训教师对重大热点问题的全面把握和对中央政策的深刻领悟能力;另一方面要培训教师对新媒体的运用和掌握能力,特别是对涉及热点时政问题舆论的分析和引导能力,以提升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

3.3 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发挥网络舆论引导和正面教育的作用

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其让媒体和网络舆论对重大时政热点问题随意揣测,不如主动发声引导,这种引导既要重视线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更要重视线上的教育引导。高校因应鼓励从事“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教师建立个人网站,博客、播客和微信平台,搭建与大学生的虚拟空间交流方式,以平等的身份、民主的方式,及时传播关于重大热点时政问题的评论,与学生平等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注重批驳新媒体上各种错误观点,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言论。同时,要通过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价设置相关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运用网络实时教学交流工具,通过理论灌输和沟通交流相结合,引导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丁卫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7).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文化如水,润物无声”,这是文化外交所追寻的境界。但是变量的存在,决定了文化外交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型的“文化推广——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的模式。本文试图为“文化外交”过程与成效的评估构建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范式,并在此范式下,为正在进展中的中国文化外交提供一种思路。

    什么是“文化外交”?所谓文化外交就是指“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文化手段来迸行外交活动。”

    1.“文化外交”的作用机理—理论范式的简单构建

“文化外交”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呢?概括来说,文化外交的主体国家通过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广一种具体形式的文化,使对象国的受众喜爱该种具体形式的文化,进而从总体上认同该主体国家的文化,最后达到在对象国产生经济和政治认同的目的。

    概括来说,就构成了简单范式:文化推广—文化认同—政治认同

    这是一个简单的范式,它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三个假设:(1)对具体文化形式的推广总是可以起到成效的,不管主体国的方式合适与否,对象国的政府、民众愿意接受与否;(2)具体文化形式的推广一定能够使对象国的民众喜欢这种具体的文化形式,进而对主体国的文化整体产生认同;(3)对象国的民众对主体国文化整体的认同必然导致有利于主体国的政治和经济效应。

    2.“文化外交”作用机理中的变数—简单理论范式的质疑

“文化推广—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的简单范式对文化外交效果的思考有所启发,但很明显,变量的存在决定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型模式。现实世界中,同一个主体国家在不同国家推行同样的具体形式的文化可能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几个不同的主体国家在同一个对象国家推行相似的具体形式文化,取得的效果也往往是相差甚远的。概括来说这个范式的变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环节的不确定:(1)从具体文化形式的推广—具体文化形式被对象国接受、喜欢,是不确定的;(2)从具体文化形式被对象国喜欢—对主体国的文化整体产生认同,是不确定的;(3)从主体国的文化整体被认同—有利于主体国的政治和经济效应,也是不确定的。

    毫无疑问,每个环节之间并不是理所当然推导的,每次推导都是受一些变数的影响的,忽略这些变数,我们的范式将变得毫无价值,同样,对这些变数的分析是这一范式重新建构的切人点、关键所在。

    2.1从具体文化形式的推广—具体文化形式被对象国接受、喜欢

    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变数是需要考虑的:(1)主体国政府、社会是否关注和支持“文化外交”;(2)主体国选取的文化形式是否对对象国的民众具有吸引力;(3)对象国的态度如何?欢迎、抗拒或者毫无意识。

    2.2从具体文化形式被对象国喜欢—对主体国的文化整体产生认同

    (1)主体国是否在成功推广一种形式的文化之后进一步推广相关或不相关的别的形式的文化,多元的文化推广才能使对象国的民众从单纯的对这一个文化形式的关注与喜爱转变成对主体国家的文化总体的关注,和企业的品牌营销战略类似,虽然企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往往是通过它的某一产品,但企业最终希望建立的不是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忠诚而是对其品牌的忠诚。

    (2)对象国家政府是否对他国的  “文化外交”影响比较关注,态度是否鲜明,是否进行实质性的干预;

    (3)对象国民众的意识中是否普遍存在对主体国家某中形式文化历史或现实的反感、猜忌,是否对主体国整体的文化反感、不认同。

    2.3从主体国的文化整体被认同—有利于主体国的政治和经济效应

    (1)主体国的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本身是否能够被接受,文化认同的作用仅限于:使主体国能够被对象国所接受的政治、经济政策在对象国的推行中更为顺利,使主体国不能够被接受的政治、经济政策在对象国的推行中阻力更小。文化认同对主体国政治、经济政策在对象国推行的影响只是量的、程度上的,而非质的、本质上的。

    (2)对象国决策体系中的人员对主体国文化整体认同的比例是多少,尤其是对决策具有直接影响的人员有没有对主体国文化产生整体认同的,比例是多少。

(3)对象国的决策体制中民众意识的影响有多大,“文化外交”的运行模式是主要是通过鼓动民众来影响对象国的决策,使其有利于主体国。但民众能够影响决策的程度是需要具体到某个对象国去研究的。

    另外,“文化外交”能取得的成效不止取决于它本身的参数,还取决于主体国其他的外交战略的影响,这是这篇论文顾及不到的,但也是需要加以考量的。

    3.“文化外交”过程与成效的系统考量—理论范式的再构建

    通过对简单范式“文化推广—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中相邻环节之间推导过程中变数的分析,在简单范式的基础上进行再架构:

    文化外交的过程与成效评估=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

    模块一=变数x1 x变数x2 x变数x3;

    模块二=变数y1 x变数y2 x变数y3;

    模块三=变数z1 x变数z2 x变数z3。

    3.1模块一:从具体文化形式的推广—具体文化形式被对象国接受、喜欢环节

(1)变数x1:主体国政府、社会是否关注和支持“文化外交”,其采取的推广方式是否适合对象国的民众;

(2)变数x2:主体国选取的文化形式是否对对象国的民众具有吸引力;

(3)变数x3:对象国的态度如何?欢迎、抗拒或者毫无意识。

    3.2模块二:从具体文化形式被对象国喜欢—对主体国的文化整体产生认同环节

(1)变数y1:是否实现多元的文化推广;

    (2)变数 y2:对象国家政府对他国的“文化外交”的态度与干预;

    (3)变数y3:对象国民众的意识中是否普遍存在对主体国某种形式的文化历史或现实的反感、猜忌,是否对主体国整体的文化反感、不认同。

    3.3模块三:从主体国的文化整体被认同—有利于主体国的政治和经济效应环节

    (1)变数z1:主体国的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是否能够被接受,其外交行为是否被认为是负责的;

    (2)变数z2:对象国决策体系中的人员尤其是对决策具有直接影响的人员对主体国文化整体认同的比例的多少;

    (3)变数z3:对象国的决策体制中民众意识的影响的大小。

    4.“文化外交”过程与成效的科学考量—理论范式再构建的深化

    由于现有材料及个人研究能力的限制,该范式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层面,在目前的研究深度,该范式只能在研究思维上具有些许启发意义,如果要进一步研究,将这一范式完善成为一个可以对“文化外交”过程及效果进行量化考量的具有更大实用价值的理论工具,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

(1)对范式中涉及的变数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是该范式合理性的要求;

    (2)对范式中涉及的变数赋予参数,将这一范式完善成为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理论工具,这是该范式实用性的要求,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难点所在,关键是相关材料,尤其是第一手材料的获取。

    5.对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思考

    近年来,中国文化外交的深度和广度都得以大幅度加深和扩大,但毕竟中国的文化外交工作起步较晚、经验相对不足,在战略方向和执行策略两个层面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以上文建构的“文化外交”成效的理论范式为理论工具,分析中国文化外交的现状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中国文化外交工作的开展是有益的。

    5.1提升政策的吸引力,树立真正的政治魅力

    和任何形式外交一样,文化外交的核心是主体国家的政策,而不是包装。政策本身能否被对象国接受决定了在该国文化外交成败的基调。如果没有一个改善的诚意和实际行动,单靠包装是不行的。

    一直以来,中国的对外政策代表了反霸权,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呼声,得到广大亚非拉国家广泛的认可。尤其是中国近年来大力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成效卓著,为中国文化外交的展开创造了好的环境。中国文化外交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进一步展开需要注意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自身对外政策的宣传,以及确立战略重点,作好针对性的政策宣传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对外政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5.2抓住机遇,加强文化外交开展力度

    随着“软实力”的观念深人各国政策,文化外交的竞争状况已经日益凸显,而且有越来越剧烈的趋势,比如美国的“快餐文化”、日本的流行文化和动漫外交以及韩国大量的“韩流”影视剧,各国的文化外交战略在国际社会文化领域大展拳脚。这样的.文化环境,对于中国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机遇,来自于文化的全球传播氛围及其政治功效;挑战,来自于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中国应当如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如何更好的推行我们的文化外交战略?目前世界上的国家地区对于文化外交的认识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中国文化外交的开展尚有可以大有作为的空间,抓住机遇,加强文化外交开展力度,根据对象国对文化外交的认识所处的阶段采取相应的战略,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5.3面向未来,不拘泥推广的具体文化形式

    近年来,我们的邻国日本的文化外交战略开展的如火如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比中国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关注,日本没有强调文化传统的继承与保护,而是着眼于当代流行文化的彰扬,营销式的推广日本文化,它强调的不是文化形式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本国特色,而是该文化形式是否能够迅速而广泛的传播,意图影响的是世界的未来。

    虽然日本的做法也有很多弊端,但它立足未来的眼光是值得学习的,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文化也可以通过现实的传播方式来让世界认识,通过流行的方式也可以,使其具有一定的国籍模糊性对其传播是有利的,从总体上看对文化外交的效果也是有益的。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 网络化教育 实效性

[作者简介]鲁俊海,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周正艳,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7-0189-04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的必修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特殊重要的职责。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它也正深刻改变着高校的育人环境,网络时代的育人环境已经演变成现实校园、社会环境和网络虚拟空间密切联系的新环境。这种育人环境的变化要求高校从事“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工作者。必须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增强时代意识,主动、自觉地深入到网络环境中,充分利用网络时代新载体、新手段、新方法。积极拓展“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上的创新空间,从而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网络化建设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尽管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各个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针对性不强、实效性较差等方面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单一。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形势与政策”课一般采用传统的单一模式,即课堂教学或开设讲座进行单一灌输教学,并且多数高校教学时间安排上多为双休日或晚上,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人为缩短教学时间。简化教育教学过程;课堂多为大课堂或集体讲座,因此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显得单一。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和参与性。这种状况也限制了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缺少师生间应有的互动交流,教育效果很难达到,教育的实效性较差。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实效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创建教学网站、利用网络论坛、QQ、MSN、博客等新型网络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就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的许多现实问题。通过网络教学,学生可基本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进行自主、灵活的学习。同时教师利用新型网络信息技术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的形势与政策问题答疑解惑。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重大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等活动,这样就可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交流不够、没有时间安排学生讨论等一系列问题。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网络化建设可以增加课程教学内容的容量

由于传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计划安排时间有限、教师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学习时间有限的特点,决定了与课程的实际要求相比,教师所教的内容相对偏少,而“形势与政策”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同时国内外的重大时事也是不断地在变化。“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效性,这种动态的、庞大的教学内容想通过教师在每学期几节课的时间完成是不可能的,而通过网络化教育就可以较好地解决。例如,魁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网站,以网络为载体构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与学习专区,教师将相关的教育教学文字资料、图片图表资料和影视音像资料等上载到网站教育平台。这样不仅丰富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内容,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空间。并且随着国际风云变幻。随着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突飞猛进,教育内容和教育资源可迅速进行更新,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这是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模式一般很难做到的。

(三)“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网络化建设可以拓宽教育对象的范围

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模式主要以有限的课堂教育和专题讲座为主,这就使得教育对象相对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许多高校的相对有限的教育资源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正常需要,特别是教师资源。许多高校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都处于相对短缺状态。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许多学校的教学课堂都是以最大容量来设置。专题讲座的对象更是动辄上千、上万的数量级。这种状况形式上看是教育的对象不可谓不“广”,但是,只能说是流于形式而已,且不说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的普遍存在,教学秩序混乱,其实这种教学的形式、方法根本不符合基本教育规律,更不用说教育的实效性。

而“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育的实施就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网络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在校大学生学习提供机会,而且也可为已经毕业的学生继续学习提供方便;不仅可为本校大学生学习提供机会,而且也可以为其他院校学生学习提供方便。实际上各高校甚至各个省市自治区乃至全国都可以进行资源共享,或者可以建立不同层次的资源共享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网络平台,从而为众多的受教育者提供较好的受教育和学习的机会。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网络化建设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网络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课堂集中讲授或专题报告是传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有其自身的特有的优点。我们要继续发挥。但传统“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缺陷与不足我们应该加以避免和改进。那么,我们就要积极发挥网络信息教学手段在形势政策教育中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影视音像,拓展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网上形势与政策教育,就是将传统的网下教育延伸到网上,它是积极探索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的一条有效途径,它要求从事“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安排教学过程,认真组织实施。但是,“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网络化作用发挥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因此,我们不能用网络化教学简单代替传统教学,网络化教学只是

传统教学的延伸和完善。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化教学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形势与政策”课传统教育方式仍将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只有坚持“形势与政策”课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有机结合、二者优势互补,才能有效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

(二)网络化教育要与课堂教育、课外实践教育相结合

利用网络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适当减少课堂教育的数量和时间,但是课堂教育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网络教育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学生学习选择的范围,但学生自主学习可能趋易避难,使得一些重要的、必须掌握和了解的知识被忽视,那么课堂教学就可以成为网络教学的补充。一方面可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可检查学生网络学习的情况。而实践教育也是网络教育难以替代的,它要求学生深入社会,亲身体会。在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日益被网络取代的时候,加强课外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广泛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调查与考察,适时的组织学生到有关的教育基地和教育场所参观学习。充分利用社会优势资源,特别是充分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借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社会形势、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认识,提高形势政策教育的效果。所以,即使采取了网络教育的形式,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三)分散的多样性的网络化教育与统一、集中教育相结合

网络化教育是在一定的教师工作的基础上,学生一般自主灵活地选择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网络信息媒体学习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内容。所以,网络化教育一般具有分散、灵活的教育特点。尽管网络化教育使形势与政策教育从集中统一的“一刀切”模式,转变为分散的多样性教育;从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多向的交流和互动;从单词的说教,转变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思想和情感交流。但是,仅有这种分散、灵活的教育还是不够的,分散、灵活的教育不能代替统一集中教育。统一集中教育包括教师定时定点的课堂理论授课教育、外请专家所作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和学校、学院、系部、班级统一组织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学习以及集体进行的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四)网络化教育和学校日常学生管理结台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网络化建设是一项全面而又具体的系统工程,因此这一工作需要有关各方面积极协调主动配合。“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网络化要与学校的广播宣传工作、班主任工作、辅导员工作、学生社团工作、学校的党团工作以及学校日常管理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针对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从而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呈现出全方位、多层面的立体态势,形成教育的“合力”,收到最好的效果。

三、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网络化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育管理领导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领导机制是“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育能否顺利推进的体制基础。因此,必须确立领导体制,促进部门协作,加强规范管理,确立并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管理领导体制和相关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育管理领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具体可采取如下做法:确立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在学院主管、学生处(学工部)及校团委共同负责的体制。即在校党委的领导和宣传部的指导下,宣传部负责每学期网络化教育专题设置和主要内容的审查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教务处负责做好教学计划的编制以及课程教学的安排与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所在学院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育计划的实施、日常管理以及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团委负责组织学生的实践教育活动等。只有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多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更加显著。

(二)建设一支能够适应“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育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制约“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当前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既懂“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工作规律、教学艺术,又懂网络信息技术的以专职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新型工作者队伍显得尤为迫切。适应网络化教育的需要,“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培训提高评估检查制度。首先,有计划地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学者举行讲座和辅导。一方面为一些教师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为一些教师提高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水平创造条件。其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走出去进修学习、参观考察。以拓宽教师的视野。增长见识。再次,通过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促进授课教师之间定期交流教育教学体会与经验,统一落实教学计划,布置教学任务,这既可以弥补教师的专业知识相对有限的不足,也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育的整体效果。最后,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育教学评估检查机制,通过定期的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的评估检查,全面客观地掌握和评价“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育的教学效果,并定期反馈交流总结,从而促进“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

(三)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网站建设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创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网站正是适应了新时期形势与政策教育面临的新情况而采取的具体措施,这种网站是集教学、学习、交流、讨论等于一身的新型交互式教育教学平台。因此,不同于一般网站建设,“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网上的内容要坚持主旋律,体现指导性。坚持主旋律要求紧扣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从服从国家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的角度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源。形势与政策教育专网板块设置上一般可设立文字资料学习区、视频资料学习区、图片新闻、师生讨论学习区、论坛区、友情链接等板块。教师在网络教学中将教学资料、教学课件放于网上以便学生学习;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于网上进行。部分教学考核也可网上完成。

(四)积极拓宽和畅通与学生交流的网络教育渠道

由于传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普遍以大班甚至以更大群体为单位组织教学,同时教学时间屈指可数,因此可以说教学中必须的师生互动交流环节很难实施。加之目前许多高校存在多个校区分离,教师工作量巨大,所以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的传统交流形式在客观上受到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们普遍感到找教师难。而教师因在几个校区来回跑,对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中网络化教育的实施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师生缺乏互动交流这一难题。除了上面提到的建立“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专网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BBS网上对话、MSN、QQ聊天、网络论坛、博客、电子邮件等各种网络信息技术形式,积极拓宽与学生对话交流的渠道,实施个性化教育,开展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网上“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在沟通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要体现导向性原则,针对一些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网络化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经常性、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靠各方面的齐心协力才能把这项工程建设好,才能有效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网络化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R],教社政[2000]10号。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R],教社政[2004]13号。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中发[2004]16号。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文化如水,润物无声”,这是文化外交所追寻的境界。但是变量的存在,决定了文化外交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型的“文化推广——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的模式。本文试图为“文化外交”过程与成效的评估构建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范式,并在此范式下,为正在进展中的中国文化外交提供一种思路。

什么是“文化外交”?所谓文化外交就是指“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文化手段来迸行外交活动。”

1.“文化外交”的作用机理—理论范式的简单构建

“文化外交”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呢?概括来说,文化外交的主体国家通过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广一种具体形式的文化,使对象国的受众喜爱该种具体形式的文化,进而从总体上认同该主体国家的文化,最后达到在对象国产生经济和政治认同的目的。

概括来说,就构成了简单范式:文化推广—文化认同—政治认同

这是一个简单的范式,它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三个假设:(1)对具体文化形式的推广总是可以起到成效的,不管主体国的方式合适与否,对象国的政府、民众愿意接受与否;(2)具体文化形式的推广一定能够使对象国的民众喜欢这种具体的文化形式,进而对主体国的文化整体产生认同;(3)对象国的民众对主体国文化整体的认同必然导致有利于主体国的政治和经济效应。

2.“文化外交”作用机理中的变数—简单理论范式的质疑

“文化推广—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的简单范式对文化外交效果的思考有所启发,但很明显,变量的存在决定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型模式。现实世界中,同一个主体国家在不同国家推行同样的具体形式的文化可能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几个不同的主体国家在同一个对象国家推行相似的具体形式文化,取得的效果也往往是相差甚远的。概括来说这个范式的变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环节的不确定:(1)从具体文化形式的推广—具体文化形式被对象国接受、喜欢,是不确定的;(2)从具体文化形式被对象国喜欢—对主体国的文化整体产生认同,是不确定的;(3)从主体国的文化整体被认同—有利于主体国的政治和经济效应,也是不确定的。

毫无疑问,每个环节之间并不是理所当然推导的,每次推导都是受一些变数的影响的,忽略这些变数,我们的范式将变得毫无价值,同样,对这些变数的分析是这一范式重新建构的切人点、关键所在。

2.1从具体文化形式的推广—具体文化形式被对象国接受、喜欢

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变数是需要考虑的:(1)主体国政府、社会是否关注和支持“文化外交”;(2)主体国选取的文化形式是否对对象国的民众具有吸引力;(3)对象国的态度如何?欢迎、抗拒或者毫无意识。

2.2从具体文化形式被对象国喜欢—对主体国的文化整体产生认同

(1)主体国是否在成功推广一种形式的文化之后进一步推广相关或不相关的别的形式的文化,多元的文化推广才能使对象国的民众从单纯的对这一个文化形式的关注与喜爱转变成对主体国家的文化总体的关注,和企业的品牌营销战略类似,虽然企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往往是通过它的某一产品,但企业最终希望建立的不是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忠诚而是对其品牌的忠诚。

(2)对象国家政府是否对他国的 “文化外交”影响比较关注,态度是否鲜明,是否进行实质性的干预;

(3)对象国民众的意识中是否普遍存在对主体国家某中形式文化历史或现实的反感、猜忌,是否对主体国整体的文化反感、不认同。

2.3从主体国的文化整体被认同—有利于主体国的政治和经济效应

(1)主体国的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本身是否能够被接受,文化认同的作用仅限于:使主体国能够被对象国所接受的政治、经济政策在对象国的推行中更为顺利,使主体国不能够被接受的政治、经济政策在对象国的推行中阻力更小。文化认同对主体国政治、经济政策在对象国推行的影响只是量的、程度上的,而非质的、本质上的。

(2)对象国决策体系中的人员对主体国文化整体认同的比例是多少,尤其是对决策具有直接影响的人员有没有对主体国文化产生整体认同的,比例是多少。

(3)对象国的决策体制中民众意识的影响有多大,“文化外交”的运行模式是主要是通过鼓动民众来影响对象国的决策,使其有利于主体国。但民众能够影响决策的程度是需要具体到某个对象国去研究的。

另外,“文化外交”能取得的成效不止取决于它本身的参数,还取决于主体国其他的外交战略的影响,这是这篇论文顾及不到的,但也是需要加以考量的。

3.“文化外交”过程与成效的系统考量—理论范式的再构建

通过对简单范式“文化推广—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中相邻环节之间推导过程中变数的分析,在简单范式的基础上进行再架构:

文化外交的过程与成效评估=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

模块一=变数x1 x变数x2 x变数x3;

模块二=变数y1 x变数y2 x变数y3;

模块三=变数z1 x变数z2 x变数z3。

3.1模块一:从具体文化形式的推广—具体文化形式被对象国接受、喜欢环节

(1)变数x1:主体国政府、社会是否关注和支持“文化外交”,其采取的推广方式是否适合对象国的民众;

(2)变数x2:主体国选取的文化形式是否对对象国的民众具有吸引力;

(3)变数x3:对象国的态度如何?欢迎、抗拒或者毫无意识。

3.2模块二:从具体文化形式被对象国喜欢—对主体国的文化整体产生认同环节

(1)变数y1:是否实现多元的文化推广;

(2)变数 y2:对象国家政府对他国的“文化外交”的态度与干预;

(3)变数y3:对象国民众的意识中是否普遍存在对主体国某种形式的文化历史或现实的反感、猜忌,是否对主体国整体的文化反感、不认同。

3.3模块三:从主体国的文化整体被认同—有利于主体国的政治和经济效应环节

(1)变数z1:主体国的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是否能够被接受,其外交行为是否被认为是负责的;

(2)变数z2:对象国决策体系中的人员尤其是对决策具有直接影响的人员对主体国文化整体认同的比例的多少;

(3)变数z3:对象国的决策体制中民众意识的影响的大小。

4.“文化外交”过程与成效的科学考量—理论范式再构建的深化

由于现有材料及个人研究能力的限制,该范式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层面,在目前的研究深度,该范式只能在研究思维上具有些许启发意义,如果要进一步研究,将这一范式完善成为一个可以对“文化外交”过程及效果进行量化考量的具有更大实用价值的理论工具,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

(1)对范式中涉及的变数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是该范式合理性的要求;

(2)对范式中涉及的变数赋予参数,将这一范式完善成为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理论工具,这是该范式实用性的要求,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难点所在,关键是相关材料,尤其是第一手材料的获取。

5.对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思考

近年来,中国文化外交的深度和广度都得以大幅度加深和扩大,但毕竟中国的文化外交工作起步较晚、经验相对不足,在战略方向和执行策略两个层面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以上文建构的“文化外交”成效的理论范式为理论工具,分析中国文化外交的现状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中国文化外交工作的开展是有益的。

5.1提升政策的吸引力,树立真正的政治魅力

和任何形式外交一样,文化外交的核心是主体国家的政策,而不是包装。政策本身能否被对象国接受决定了在该国文化外交成败的基调。如果没有一个改善的诚意和实际行动,单靠包装是不行的。

一直以来,中国的对外政策代表了反霸权,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呼声,得到广大亚非拉国家广泛的认可。尤其是中国近年来大力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成效卓著,为中国文化外交的展开创造了好的环境。中国文化外交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进一步展开需要注意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自身对外政策的宣传,以及确立战略重点,作好针对性的政策宣传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对外政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5.2抓住机遇,加强文化外交开展力度

随着“软实力”的观念深人各国政策,文化外交的竞争状况已经日益凸显,而且有越来越剧烈的趋势,比如美国的“快餐文化”、日本的流行文化和动漫外交以及韩国大量的“韩流”影视剧,各国的文化外交战略在国际社会文化领域大展拳脚。这样的.文化环境,对于中国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机遇,来自于文化的全球传播氛围及其政治功效;挑战,来自于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中国应当如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如何更好的推行我们的文化外交战略?目前世界上的国家地区对于文化外交的认识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中国文化外交的开展尚有可以大有作为的空间,抓住机遇,加强文化外交开展力度,根据对象国对文化外交的认识所处的阶段采取相应的战略,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5.3面向未来,不拘泥推广的具体文化形式

近年来,我们的邻国日本的文化外交战略开展的如火如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比中国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关注,日本没有强调文化传统的继承与保护,而是着眼于当代流行文化的彰扬,营销式的推广日本文化,它强调的不是文化形式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本国特色,而是该文化形式是否能够迅速而广泛的传播,意图影响的是世界的未来。

虽然日本的做法也有很多弊端,但它立足未来的眼光是值得学习的,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文化也可以通过现实的传播方式来让世界认识,通过流行的方式也可以,使其具有一定的国籍模糊性对其传播是有利的,从总体上看对文化外交的效果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