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家庭背景;就业;工作搜寻;影响;建议

一、选题背景

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220万增加到2012年的686万),大学生就业情况就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人,到了2013年,这一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的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是2000年的6.53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而699万还仅仅是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如果再加上往届待业人数,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可想而知。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强调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有关部门、地方、高校要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大工作和政策力度,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不仅仅是民生问题,社会问题,也是十对高校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对于改善国家人力资源结构、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及实现大学毕业生“中国梦”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从而使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注程度又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二、问题的提出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家庭背景一直是个“隐性”而未被公认的重要因素。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学者,更多大学生也逐渐地感觉到,除了自身能力、就业环境和经济形势等因素外,家庭背景 对其就业意向和选择,特别是至关重要的工作搜寻过程(包括搜寻行为、信息、成本、期望和机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已有关于家庭背景对子女就业影响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收入角度,我们被称之为代际收入传递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市场并非完全竞争,而社会、文化、法律、家庭因素,甚至环境等制度和习俗,是决定个人收入不均等甚至被强化的原因(胡永远,2011)。按照代际收入传递理论,家庭背景影响子女收入,既存在直接的代际效应,也存在间接的代际传递。在直接代际效应方面,通常采用代际收入传递性系数指标来测量家庭背景对孩子收入的直接效应(岳昌君等,2004;王海港,2005)。在代际效应间接影响研究方面,主要遵循四个线索:一是从人力资本渠道出发(Blau and Duncan,1967);二是从文化资本渠道出发(Lewis,1963);三是从父母个性特征渠道出发(胡永远、邱丹,2011);四是从社会资本渠道出发(郑洁,2004)。

已有家庭背景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更多地在于深化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在原有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和个人工资的影响基础上,将其扩展到了 “人力资本形成”这一更广层面,即考虑到了家庭背景环境的影响。在我国,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个体和企业必须花费成本来相互搜寻(Mortenson,1986;Mortenson and Pissarides,1999)。个体就业的获得,最终是以工作搜寻的成功(王萍,2010)为前提,其中工作搜寻过程尤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此,结合我国家庭背景特点和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上简要分析其如何影响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的过程,进而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就业不公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搜寻过程的理论分析

由于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体制不完善,信息不完全,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对于劳动力市场所能提供工作岗位信息的掌握程度是有限的。在个人能力、经济状况和工作期望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理性的高校求职者必然在就业市场上进行工作搜寻,而工作搜寻的不同将间接或直接影响其就业结果。毕业生工作搜寻过程的结果好坏,造成的就业结果可能会不同。而搜寻过程的结果好坏又受搜寻行为选择、搜寻信息获得、搜寻成本多少、搜寻期望高低和搜寻机会等因素的影响。

1、家庭背景对工作搜寻行为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除了受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之外,家庭背景因素也是一个重要考虑的方面。家庭所在地、父母的文化程度(教育水平)、父母的工作性质和家庭的收入状况等不同,间接上对毕业大学生的工作搜寻行为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而这很大程度上又影响其就业结果,这一点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共识。众所周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家庭背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和就业质量方面最有帮助的两大因素,在我国日趋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和“特殊的”劳动力体制下,人力资本固然重要,但社会资本(特别是家庭背景资源),对于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影响仍旧不可忽略,而且家庭背景资源差距越大,这一影响凸显的就更加明显。

2、家庭背景对搜寻信息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从起初的工作搜寻到最终就业结果的实现,实质上是一个多方面资源配置的过程,是在特定就业市场下毕业生供求双方相互选择的结果。而就业市场的完善程度如何,又很大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资源配置过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就业市场日臻完善,毕业求职者获取求职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也趋于现代化和多样化特点。除了传统的信件交流、纸质期刊和广播媒体外,互联网等新媒介成为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的首选。然而,这其中依然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就业供求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学术界的认同,所得研究结论普遍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确实存在而且突出,健全这一市场有利于缓解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许多劳动力供给信息不够公开和透明,而毕业生工作搜寻过程中最欠缺的就是真实可靠、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这对于自身在就业过程中的相对竞争优势有很大影响。在工作搜寻过程中,毕业生的家庭背景资源越丰富,可能拥有更多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化层次。而这种层次越多的人,往往在就业过程中具有的优势更多(包括竞争优势和信息优势等)。在这种情况下,家庭背景资源越丰富的求职者,可以更多地获取各种有利于自身的就业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等带来的不利问题。

3、家庭背景对搜寻成本的影响

这是家庭背景影响毕业生工作搜寻过程的一个明显途径。对于少数发达国家而言,可能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搜寻成本基本上构不成财务约束,但是,在现阶段的中国,家庭背景处于弱势的高校毕业生,缴纳高额固定的学杂费,对于家庭压力已经非常大,面对“额外”的工作搜寻成本,可能要进行选择。因为搜寻成本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家庭消费,从而增加了消费的边际效,家庭的理性选择则是减少工作搜寻。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和竞争的加剧,毕业生工作搜寻成本有愈来愈高的趋势。弱势家庭背景的毕业生,由于经济原因,学校的各种费用等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堪重负,要想获取额外的经济支出(如提高就业技能和工作搜寻费用等)就十分困难,进而缺乏必要的就业经费(即工作搜寻成本),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就业选择和搜寻范围,降低了就业成功的概率。

4、 家庭背景对搜寻期望的影响

根据劳动力市场序列寻访理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能否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首先取决于自身期望工资的高低(即工作搜寻所确定的保留工资)。在搜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毕业生保留工资越高,在就业市场上搜寻到合适岗位的概率就越小,搜寻时间就越长,造成失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之可能性就越小。而事实上,现阶段造成大学生大量失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其“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态,这种心态下就会导致其搜寻期望过高的情况,造成与用人单位提供工资之间存在差距,致使一些大学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

家庭背景处于弱势的高校毕业生,由于从小家庭经济压力的“驱使”和父辈亲人对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就业期望值往往也会更高。而且相当一部分家庭背景差的毕业生,把自己的就业期望定位在地理位置优越、就业竞争激烈的大城市,薪水比较高的外资、合资企业,甚至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较高的党政机关等,而这些职位每年竞争异常激烈,供给也十分有限,真正能够进入的人相对较少,往往是一家欢乐九家愁,造成其工作搜寻失败和竞争结果失利。

5、家庭背景对搜寻机会的影响

家庭背景影响大学生就业机会的获得,跟我国就业市场现实和传统的社会关系特点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我国就业市场不是很完善,就业体制也不够健全,根深蒂固上又是一个 “讲人情,重关系”的社会,高校毕业生利用社会资源如何,就业优势怎么样,很大程度上与家庭背景资源的丰富程度有关。受中国长时间传统文化的影响,部分毕业求职者的就业观念和行为方式不同程度上汲取了传统社会中利用家庭背景等非制度方式获取各种资源的经验,呈现出既对各种制度的结果安排表示承认,又不同程度上偏爱利用家庭背景等传统资源获取有利信息的双重行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迫使传统社会体质向现代社会逐渐转型,社会结构的变动,必然会不同形式和程度上释放大量“自由流动资源”,从而提供了一个适合这种“资源”发挥的 “自有流动空间”,加强了毕业求职者工作搜寻过程中利用制度性和非制度性两方面发挥作用的充分条件。家庭背景资源作为这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以不同形式在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和工作搜寻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1、结论

从上文理论简要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我国的就业市场当中,工作搜寻对于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很有必要。尽管求职者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是家庭背景因素仍然不能忽略。在具体求职过程中,搜寻行为、信息、成本、期望和机会都会从不同角度影响大学生就业结果,而家庭背景不同,对工作搜寻过程中这几个方面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进而对高校毕业生造成不同的就业结果。

2、政策建议

家庭背景导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公平现象,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公共政策必然面对的一个迫切问题,也是政府和社会政策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长期和持续性问题。结合本文简要论述和结论,以及我国就业市场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就业市场体制,弱化家庭背景对个体就业的影响。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市场不是很完善,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搜寻过程中的种种障碍,就业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政策实施不到位和毕业求职者相关保障措施不足等都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就业结果的实现。所以,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如继续坚持劳动力市场制度、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机制、放松户口限制等,都可以很大程度上破除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不利因素,弱化家庭背景在其中作用的发挥,促进就业公平的实现。

第二,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强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家庭弱势背景毕业生工作搜寻过程的资助。家庭代际效应现象之所以在我国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比较严重,政府的作用不能忽略。国内外相关文献都有证明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代际效应,而教育的发展,不管是规模上还是政策上,政府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统包统分” 的就业体制下固然不对,但对大学生就业和工作搜寻不能完全放任不管,很大程度上就需要政府做好中间的纽带和推动作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尽可能从各方面资助家庭弱势的毕业生工作搜寻。

第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多方位弥补大学生(主要是弱势家庭背景)在家庭教育上的缺陷和不足。一方面,学校从各方面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对弱势家庭背景大学生要进行更加针对的教育。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学习和完善是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因为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外因和内因两方面的结合,不仅可以弱化代际家庭教育等方面造成的差异性,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增强自身在就业和工作搜寻过程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胡永远.代际收入传递性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1.02.

[2] 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11.

[3] 王海港.中国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及其对长期平等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5.01.

[4] 郭志坚.社会出身与地位获得:代际流动研究新进展[J].青年探索,2005.06.

[5] Lewis Oscar . The Culture of Poverty.. Society 35(2).1998.

[6] 胡永远、邱丹.个性特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1.02.

[7] 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03.

[8] Mortensen, Dale T. Job search and labor market analysis. In 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Vol.1: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1986.

[9] Mortenson Dale T. & Pissarides Christopher A, New developments in models of search in the labor market. In 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Vol.3B: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 1999.

[10] 王萍.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基于劳动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06.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就业意向;影响因素;logit模型;大连;高校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9-0024-06

一、引 言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在大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大连市接收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大连市围绕重点行业、支柱产业、结合城市发展定位对毕业生资源的需求,接收各类毕业生约10万人,为超前吸纳、储备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大连市的人才状况从全国范围来看却不容乐观。在大连市高校2006届毕业生就业生中,仅有三成留连就业。据对16所在连高校统计,共培养2006届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及毕业研究生42 872人,有16 300名毕业生在大连市实现意向就业,占2006届毕业生总数的38%,占大连市协议接收毕业生总数的32%[1]。根据2005年中国200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统计显示,大连市综合水平位于17位,落后于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等城市,但在人才能力指标方面大连市排在41位,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与综合指标相比并不相称[2]。

综合大连市人才的整体情况,可以发现,一方面,大连市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有数字显示,大连市吸纳的人才中外地生源毕业生为5.2万人,即多数本地高校毕业生并没能留在大连市[1]。另一方面,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北三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下同)和长海县接收各地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下降,出现人才匮乏的现象。而且,大连市在吸引高层次人才(如硕士和博士)方面也存在突出问题。针对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出现的矛盾现象,本文通过对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旨在分析影响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以及影响程度和主要原因,并为政府制定相关人才政策提出必要的政策建议。

二、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论分析

(一)基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模型的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时,是以劳动力的形式进入就业市场的,因此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由于劳动力供给一般随工资的上升而增加,故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而由于劳动力边际生产力递减和产品的边际收益递减,所以劳动力需求曲线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如图1所示)。由于近几年大连市经济保持了较平稳的增长态势,劳动力需求在高校扩招前后没有显著变化,我们假设需求曲线(D)没有移动;而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劳动力市场供给曲线(S)由S0向右移动到S1。假设短期内高校毕业生对收入的预期来不及变化、市场来不及自身调节,于是,在W0的工资水平上增加了的供给,打破了原来的均衡点a,到达了不均衡的点b,这样,短期内就造成了L 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从长期来看,劳动力市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身的调节,高校毕业生有足够的时间改变就业心理和自我预期。这样,工资水平向下移动到W1,劳动力市场达到了一个新的均衡点c。结果是以收入降低为代价,增加了L1-L0的就业。但我们同时发现有Lb-L1的高校毕业生仍将无法就业。另外,由于专业的限制,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需求方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经验的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结构性过剩,供需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所以“招工难与找工作难”两难现象并存,“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分析

根据劳动力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特点,我们可以考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和市场存在人才缺口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于高校毕业生在寻找工作中,费尔浦斯(E.S.Phelps)等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求职者的求职行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提出了“工作找寻”(Job Search)理论[3]。麦肯纳发展了该理论[3],提出一次搜寻的表达式:

其中,R(r)代表一次搜寻的收益,r表示保守工资(即求职者所能接受的最低工资),每一次搜寻活动所碰到的工资不小于r的概率表示为P(w≥r),小于r的表示为P(w

通过(2)式我们可以看到:搜寻成本C和保守工资r这两个变量在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搜寻活动(如图2所示)。搜寻成本C上升,将使搜寻数量n*下降。当边际搜寻成本从c0上升到c1时,理想的搜寻数量从n0*降至n1*。另外C增大,R(r)减小,这些都减少了求职者搜寻到理想工作的机会。可是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的搜寻成本仍然逐年上升。从(2)式中可看出,r越大,R(r)越小,求职者找到工作的可能性也越小,就业越困难。

在劳动力市场上,每个用人单位对劳动的报酬是不同的,而由于信息不充分,高校毕业生不可能从一开始就知道什么单位劳动报酬最高,因而必须不断地在劳动力市场进行工作找寻。而搜寻成本的逐年增加导致就业更加困难。虽然大连市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但多数人不了解大连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很多人对于大连市的企业信息也不了解,求职过程中带有盲目性,从而增加了搜寻成本。可见,由于信息不充分,会延长高校毕业生工作找寻的时间,降低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的就业率。此外,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保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毕业生供求信息的沟通,也很可能会造成或扩大高校毕业生供求结构性失衡的程度,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增加。

除了上述的信息不对称外,在企业招聘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求职者的一些公开的信息,如年龄、学历、毕业学校、所学专业等等,雇主很容易获得。但是求职者的实际能力、个人性格与爱好、勤奋程度等私人信息,雇主则不易获得。雇主总想找到最好的雇员,但他们拥有的信息比求职者少。因此,雇主就把一些指标量化,例如,高校毕业生手里拿了多少个证书来判断其能力。基于上述两种情况,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导致就业市场出现了“逆向选择”问题,即雇主招聘到的高校毕业生不一定就符合企业的要求,从而导致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产生怀疑。大连市的高校毕业生和本地企业之间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三)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

虽然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市场属于买方市场,但各个区域和各个行业发展的不均衡,给作为人力资源供给方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根据各自需求进行不同选择的机会。如何留住本地人才或吸引外地人才,则需要借助激励理论来加以探讨。

激励理论是研究如何根据人的行为规律来提高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也就是激励主体制定一定的遵循人们行为规律的激励措施,使激励客体采取有利于激励主体目标利益的行为的过程。激励目的的实现是通过激励主体创设满足激励客体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其动机,从而使之采取符合激励主体利益的行为,同时也使激励客体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激励过程的起点是激励的客体因某些需要(生理或心理)得不到满足而激发其满足需求的动机,在动机驱动和目标导向下,产生某种行为,从而最终实现激励主体的目标;同时激励客体根据其需求满足的程度,不断更新其需求并开始下一轮的激励过程。激励理论强调应该根据不同类型人的不同需求,给予相应的激励。而激励主体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激励措施对激励客体需求的满足程度。

大连市作为一个区域性的人才市场,人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对于需求的满足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本地政府为了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分析不同人才群体的需求,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来制定人才强市战略,善尽其才,并合理地分配人才。高校毕业生作为知识技能型人才的主体,把握住他们的需求,并相应地采用合理的激励措施,才能防止本地高校毕业生的外流并吸引外地的有用人才。

三、基于logit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抽样调查样本及影响变量说明

为了对大连市高校毕业生是否愿意留在大连市,高校毕业生的择业选择影响因素有更好的把握,我们采取了抽样调查方法,对大连市东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每所高校根据毕业生学科和学历层次按一定比例大约发放16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25份,其中男生总数246人,女生总数179人,男女比例为1∶0.73;东北财经大学共155份,大连理工大学共123份,大连海事大学共147份。

对样本的毕业生而言,一部分愿意在大连市寻找工作机会,而另一部分则不愿意留在大连市工作。是什么原因决定毕业生留在大连市寻找工作与否?根据调查问卷的设计,本文将影响高校毕业生去留的因素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学生的基本情况。(1)学历层次,分为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种;(2)性别。

第二类,大连市的基本情况。(1)人才引进政策;(2)经济发展情况;(3)自然环境;(4)薪酬福利水平;(5)消费水平(房价等);(6)企业的规模与名气;(7)对口工作岗位的多少。

第三类,学生的发展情况。(1)是否有个人发展空间;(2)是否了解大连市的人才引进政策;(3)是否肯定在大连市的工作前景。

第四类,学生的家庭情况。就业地点是否受家庭地理位置的影响。

(二)基于logit模型的实证分析

由于我们把是否留在大连市的机会界定为被解释变量 Y,属于二分变量。而当被解释变量出现二分位的特点时,残差项存在异方差性问题,且无法保证估计值一定会落在单位区间内,同时被解释变量也不满足一般回归分析的假设,因此,无法采用传统的普通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而需要采用离散被解释变量数据计量经济模型[4]。离散被解释变量数据计量经济模型包括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由于probit模型需要对多元正态分布的整体进行评价,所以它的应用受到限制。而logit模型的样本不需要服从正态分布,更适合于效用最大化时的分布选择。logit模型是根据Logistic概率密度函数而来的,若变量t是Logistic函数的随机变量,则它的概率密度函数是:

其中,P 表示不留在大连市寻找工作机会的概率,P/(1-P)是不留在大连市的概率与留在大连市的概率之比,定义为不留在大连市的机会比率。解释变量Xi的含义为不留在大连市寻找工作机会的影响因素。各个系数βi表示解释变量对不留在大连市找寻工作的影响,其取值等于机会比率的变化率,正的系数表示该解释变量会造成毕业生不愿留在大连市工作,并且系数越大表示不留在大连市的概率就越大(同一解释变量的不同取值之间的比较)。ε表示随机扰动项。对于分类解释变量,我们采用的是设置虚拟变量的方式。

本逻辑回归模型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大连市高校毕业生不愿留在大连市的影响因素,因此在为被解释变量“是否留大连市”设置虚拟变量时,把“留在大连市”作为基准变量,设值为0;把“不留在大连市”作为观测变量,设值为1。其他各影响因素的赋值情况如表1所示。

我们利用SPSS软件进行逻辑回归,剔除掉薪酬额、消费水平和对口岗位三项非常不显著因素,其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三)计量分析结果说明

Hosmer-Lemeshow检验为0.769,表明被解释变量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模型的拟和效果较好,因此本回归模型的结果可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在表2的回归结果中,回归系数的符号表示各因素的观测变量与“不留在大连市”之间的相关关系:符号为正,二者是正相关关系,即观测变量会造成毕业生不留在大连市;符号为负,二者是负相关关系,即基准变量会造成毕业生留在大连市。

从显著性水平考虑,各影响因素中,薪酬水平、学历、人才政策和名企数量四项对不留在大连市的影响最大。其预测正确率总共可达到86.866%,也就是说,这四项变量的拟合值与观测值有86.866%以上是吻合的。因此,我们把这四项作为影响毕业生不留在大连市的主要因素。而其中薪酬水平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卡方检验值达到60.5%。也就是说,毕业生不留在大连市的主要因素就是觉得大连市的薪酬水平太低。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60%的毕业生的期望薪酬值位于3 000元以上。由此,可推断出大连市给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平均工资水平远远低于3 000元。

学历变量的相关系数为-1.27,即硕士和博士学历一般不选择留在大连市,与本科生相比,就是说学历越高,越不愿意留在大连市。对这样的结论,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相比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的期望薪酬额与大连市可提供薪酬水平的差距更大。

对人才政策了解情况的相关系数为1.902,也就是说,对大连市人才政策的不了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不愿留在大连市。

名企数量的相关系数为1.069,也就是说,毕业生不愿留在大连市的原因是认为大连市的名企数量偏少。对名企数量变量的如此看重,我们认为是毕业生普遍认同在名企工作可以给个人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或是即便在名企工作的发展空间有限,但凭借名企良好的培训、管理等,工作一段时间后跳槽的几率可大大上升。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的结论是:在大连市的高校毕业生中,影响其就业意向的重要因素是薪酬水平和拥有的名企数量,但薪酬水平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四、促进高校毕业生留连就业的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看到大连市的高校毕业生多数选择毕业后不留在大连市发展,本文基于调查数据、采用计量回归方法,分析了为什么大连市的高校毕业生不愿意选择留在大连市工作的原因。其中有经济层面的、社会层面的、还有政治层面的原因。为了能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建设大连市,实现高校毕业生的高效就业,合理就业和调整大连市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我们根据大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一)建立信息网络,实施校、企、政协同的资源库管理体制

政府、企业同大连市的高校联合制定人才库管理机制,充分掌握人才资源、行业信息,并配合就业指导,实现校、企、政三体联合。通过政府补贴,高校和企业联合建立“毕业见习基地”。在当今社会,高校、企业、政府三方都不能孤立生存,必须加强合作与联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信息网络的建设,不仅可以降低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的成本,提高找到合适工作的数量;而且可以降低企业招聘人才的成本,促进企业吸收应届高校毕业生。

高校要多到企业中调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1)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否则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中看不中用”;(2)要把企业状况、企业用人标准等向学生宣传;(3)要把自己培养的学生向企业宣传,让企业了解学生的优势;(4)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合作,通过科研合作,提前使学生参与到企业的运作中。

鼓励企业主动地与高校就业管理部门联系,在他们的安排下,宣传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员工的福利待遇、在该单位的发展空间等,让学生知道企业的发展、用人动态等。

(二)加强人才市场和行业协会的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是企业和高校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的有效平台,行业协会是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随着人才市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面的扩大,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加大人才市场对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的服务力度,建立、完善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服务的窗口,广泛收集企事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并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效地结合。政府部门应积极促进各地方行业协会的建设和发展,使行业协会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和行业内企业人才需求的“双选平台”。

政府要加大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深入到各大高校,使高校学生在校在读期间就能了解到大连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合理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符合企业、社会要求和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计划。政府也应多到企业、高校中去,加强与企业、高校在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理论研究合作,制定科学的、合乎时代要求的政策、法规。

(三)鼓励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硕士、博士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自主创业的倾向比较高。建设“数字化大连”,主要依靠其相对比较发达的软件产业。该产业规模效应较小,比较适合高校学生毕业后创业;且该产业可接收学生的学科范围比较广。目前大连市的软件产业主要集中在软件外包,研发层次较低,经济增加值不高。因此,要真正使软件产业发展起来,就必须要鼓励创新,而在这方面,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层次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具有很大的优势。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高校毕业生积极创业是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主要方式,也能促进地区经济存量的快速增加。设立“大连市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资金”,根据高校毕业生的实际需求,为其小额贷款进行担保,资助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兴办企业,并提供长期的跟踪服务。因此,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应设置较低的进入门槛和一定的优惠政策,以留住大批高层次人才。

(四)发展经济,保持第三产业的优势,积极发展第二产业

引进人才与发展经济是互为影响的两个方面,充足的人才资源储备,是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的保证;而经济的发展状况及潜力又是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政府在制定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应考虑人才培育和引进战略的相互匹配。因此要吸引人才,应该从根本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从2005年大连市统计数据来看(仅考虑大连市四个区的情况),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41.5%和55.2%。这与一般全国的统计数据中,第二产业产值高于第三产业产值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认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应建立在合理的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因此,大连市应在保持其第三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 王承敏.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讲话[OL].大连人事编制网,2007-01-19.

[2]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托斯.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4] 罗伯特 S.平狄克,丹尼尔 L.鲁宾费尔德.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 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 曾湘泉.中国劳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主要条件

1.政治条件:政治合格,思想道德纯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顾全大局的意识,志愿从事军队院校教育事业,无学术道德问题,入伍态度端正,符合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

2.学业条件:必须是参加全国普通学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统一招生考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博士毕业生,必须按时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成绩总评良好以上。重点接收进入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的毕业生,且第一学历为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本科毕业。普通高等学校招收的委培毕业生、被作留级处理或中途休学超过半年(不含应征入伍)的毕业生均不接收。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中共党员、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和曾服现役的毕业生,优先接收CSSCI论文高产作者、“985工程”高校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者等在学术、科研上有突出表现的毕业生。

3.性别及年龄要求:仅接收男性,年龄不超过34周岁(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少数民族和曾服现役的毕业生,年龄可放宽1岁。

4.身体条件: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其中,身高在1.62米以上,双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3,肝功能化验正常,等等。

5.能力要求: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学识渊博,外语水平高,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能胜任学院有关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工作,有成为本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教学科研骨干的潜力。

6.除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经组织安排外,个人在8年内不得要求退出现役。

二、接收入伍计划

三、基本待遇

在首次评授军衔、评任专业技术职务、确定专业技术等级以及住房分配等方面,与同期入军队院校学习的毕业学员同等对待。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生,定正营职(专业技术十级)三档、少校基本标准。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时间按照有关规定计入住房补贴年限。本人军龄,夏季毕业的从报到当年的6月30日起算,春季毕业和实行弹性学分制于其他时间毕业的从到学院报到之日起算。同时,还享受相应职级的工资以及休假、探亲、疗养、保险、医疗、家属随军、子女教育等福利,以及一定的安家补助费。

四、接收入伍程序

1. 报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在2013年12月10日前,将个人材料通过邮政特快专递(EMS)寄至我部报名,或将材料发至邮箱:njzygbc@163.com。报名时须提交以下相关材料:

(1)个人简历(格式不限,但应包括政治面貌、家庭情况、学习工作经历、获奖情况、联系方式等内容);

(2)已获国家承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3)正式发表的专业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目录及代表性成果复印件;

(4)教务部门出具的课程成绩单;

(5)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6)工作设想。

2.条件初审。对有志于来我院从事国防教育事业的应届毕业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初审结果通知毕业生。

3.试讲考核和身体心理检测。2013年12月中下旬,我院组织初审合格的毕业生试讲考核和身体心理检测。试讲的内容为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相关内容,主要考察毕业生的形象气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逻辑思维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设计及担任教员应具备的其他必备素质。身体心理检测按照《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执行。

4.德才表现考察。我院将于2014年1月派出考核组,到毕业生所在高校对通过试讲考核的毕业生进行德才表现考察。

5.接收录取。根据总部下达的年度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计划,组织接收录取工作,并办理参军入伍等手续。

五、联系方式

1.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305号南京政治学院政治部干部处。

2.联系电话:025-80815342。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到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表现出新的特点,就业环境由多方因素共同合成,就业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就业的水平和质量。要促成就业问题的解决,必须致力于改善就业环境,其中涉及到政府、高校、社会等多的主体,正确认识与改善当今就业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角度与层面来解读。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经常性地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与焦点,每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就业工作做得好与不好,就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就业必须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就业的水平和质量。因而,把目光投向就业环境,对就业环境进行科学认识,优化就业环境是政府、高校、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就业环境状况

国家总体的经济发展形势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主要决定了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高校毕业生如潮水般涌入就业市场。毕业生数量的单向增加或者不均衡地提升,引起了就业环境的改变。士幼叩前的就业弹性系数计算,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提供70-80万个就业岗位,虽然国家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会新增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但经济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表一:

    与此同时,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左右,下岗登记800万左右,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1000万左右,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汇入,劳动力市场上的岗位争夺更加剧烈。

    区域经济形势不但影响当地的人才需求、人才环境,也容易引起人才流向的不平衡。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导致了区域人才需求不平衡以及高校毕业生流向的不平衡。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新政策,某些政策缺乏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后续的保障政策不到位,对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不能得到很好落实;毕业生到基层、到非国有企业以及地区间的流动还有政策性障碍等问题。

    近几年,在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包括有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乃至身体歧视如身高、相貌等,就业歧视已不是个案,造成了人才浪费,就业环境混乱。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就业环境中,大学教育体制出现了对市场力量屈从的倾向。有的大学用“市场需要”来衡量大学教育的社会实用性,课程、专业的设置是否必要及其适当的规模取决于市场的需要,满足市场需要成为判断教育行为的标准。

    舆论导向也为大学生的就业环境画上一笔。少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的报道,择喜避忧,过多渲染就业紧张气氛;对学生择业缺乏引导,常流于表象,深入分析的少,甚至有少数媒体或贬低大学生素质或对高等教育过多批判等脱离实际的言论等。

    当今的就业环境呈现的新特点,客观上带来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甚至是负面的影响,如何做到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值得深思。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环境问题分析

    1.就业岗位“争夺白热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高校招生规模和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城镇失业人数和下岗人员的不断增多,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我国经济处于农业与工业化并存的阶段,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我国产业结构吸收高学历人才的有限性;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程度依然严重,大学生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身份来参与求职的竞争,在一定层面上使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2.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化”。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才流向的集中性,都直接表现就业的地区差异化。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需要掌握分析国家总体的经济形势,利用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正确定位好就业目标。不同地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变化发展的,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整体发展形势、行业发展形势、地方的政策力度等。地区经济发展变化,一定程度预示着就业环境的冷暖变化.

    3.就业政策“落实失衡化”.

    总体来说,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就业政策执行和措施落实情况是好的,但一些地区还存在政策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状况,如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有些地方只管让学生去了,并承诺三年后回城安排工作,可是期限一到,领导换的换走的走,都不管了。地方性政策障碍仍然制约着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有些政策不匹配,有些政策优惠力度不足:如为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自主创业学生可以享受减免税优惠等政策在许多地方尚未落实。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流动的过程中,人事、户口等方面接转渠道不通畅,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就业选择空间,淡化了政策实施的直接效能。

    4.就业市场“招聘异常化”。

    现有的就业市场出现混乱的状况,就业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各类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和制约机制,不少招聘会的组织者为了获得特殊的利益,夸大宣传,没有很好控制招聘会规模;出现了很多的非法职业中介,在招聘过程中伴随着各类欺诈行为;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引起轩然大波,种种的表现方式其实质是就业市场异常化。如何提高招聘行为的理性化程度,使就业市场回归常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教育体制“市场需求化”。

    大学教育体制出现市场化倾向不是偶然的,正确疏导大学发展方向,需要我们克制过强的教育实用主义,重视发展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深对大学本位的思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1995年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立“前瞻性大学”的新理念,并提出了“必要的乌托邦”这一重大哲学命题,“必要的乌托邦”意味着大学必须有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精神,保留其对于超越实利的、非功利价值的追求。在现有的大学教育体制基础之上,大学教育应该和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必须全面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教育责任、学术责任、既要服务又要有一种引导社会前进的精神。

    6.典论媒体“导向误区化”

    对待大学生以及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为吸引眼球,制造轰动性效果,少数媒体却将公正公平抛诸脑后,不惜以牺牲大学生的前途为代价,片面夸大就业难度,以偏概全,贬低大学生的公众印象。不断营造的求职紧张气氛,加剧了大学生求职的心理压力和心态不稳定。2005年就有报道宣称大学生形象跌到20年最低点,少数媒体在遇到涉及大学生素质的问题时大发评论,丑化大学生形势、素质,使社会评判标准失衡。社会舆论在导向上给社会以错误信息,此时非但没有为大学生就业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反而为其就业添压加阻。造成社会各方用非正常的眼光来审视大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对待其就业要求。

    三、当前就业环境下就业问题对策探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大学生就业是一项涉及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如何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关系到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切身利益,战略性地影响国家的长远竞争力。

    1.加快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

    加快发展经济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提高整个社会的就业容量,千方百计拉动各方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十一五规划强调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制定更全面和更宽松的就业优惠政策,使就业增长逐步与经济增长同步”;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发展备受瞩目,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新天地.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将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统一到“就业优先”的战略选择上。要将大学生就业的重心真正转移到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领域,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从历年状况看,名企为毕业生提供了相当数量就业岗位,学校和科研机构也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力量,据中国毕业生网分析,民营企业将成为200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

    2 完善配套政策,狠抓政策落实.

    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政府要宏观规划,充分结合各省市区的情况实施好政策,并对出台政策和措施不断完善、保持长效;有关部门的政策、配套文件要定期清理、修改和废止,从而逐步消除制度障碍,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促进人才的合理化分配。从2006年起,教育部启动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和“农村教师岗位国家支持计划”试点,人事部等部门建立起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同时完善配套就业政策体系等.福建省结合中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采取了系列措施,如允许报考公务员可加分等鼓励政策,增强了基层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狠抓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加快就业政策的合理化改革,根据区域经济情况作必要的政策倾斜,把国家的就业政策落到实处。结合实际情况,找准政策落实中的薄弱环节和根源;要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新方法、新举措;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加以推广宣传,促进政策落实效应的扩大。

    3.规范就业市场,实现信息联通.

    毕业生就业市场尚不规范。有些招聘会存在安全隐患,有些机构举办招聘会效果不理想,或虚假招聘信息,或夸大宣传等问题。要加强和组织就业市场的规范管理,不以盈利为目的举办招聘会,规范各种毕业生招聘会秩序,消除安全隐患,控制规模,取消不合理的招聘,取缔非法招聘,总结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人才服务机构与高校的联动优势。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用制度,维护、发展好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就业市场中总体上还存在着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交流传播手段贯通市场,搭建及时有效信息交流平台:各社会人才服务机构、教育机构进行广泛深入沟通和交流,努力推行就业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无障碍连通,建立一整套的保障提升机制,共创良好的就业信息环境.

    4.推动立法进程,建立长效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陈万志指出,要消除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为大学生就业清除障碍,将反就业歧视立法尽快提上立法日程。通过立法禁止就业歧视,力争早日形成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体系,培育和建设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环境。对于就业歧视不立法明令禁止,便会损害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育与成长,扭曲人力资本投资的正常行为,破坏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最终必然损害政府促进就业战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积极推进就业立法进程,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通过制定《促进就业法》等途径,重点围绕公平就业、用人单位责任等方面来加快就业立法,以法制的力量肃清障碍,从而形成保障就业的长效机制.

    5.科学特色定位,形成信息体系.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任务。不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都要科学定位和突出办学特色,不能盲目扩招,要保持适度的规模,注意内涵,防止盲目市场化等结果出现,加强对各类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改革教学模式,调整学科结构,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防止陷入重视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的误区.同时,要注重开展高等学校结构布局、发展规划、办学评估、特色研究等工作。

    形成毕业生就业状况信息体系。高校要积极开展毕业生踉踪调查、调研;对就业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完善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评估制度和就业监测体系;及时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等就业信息状况。让毕业生客观地了解就业环境的状况,掌控最新就业资讯,在就业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机遇,促进高效就业。

    6.优化典论环境,加强教育宜传.

    十六大报告指出:媒体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典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媒体必须格守传播的法律,牢记并承担舆论引导的社会责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新闻信息、把关制度;媒体工作者要加强自律,遵守职业道德,为社会提供真实准确信息.在对待大学生问题上应慎重处理,整体考虑,严格制度规范。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与宣传工作,营造良好就业舆论氛围。要发挥媒体和舆论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和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宣传好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宣传好先进经验。坚持弘扬主旋律,凡是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事情多宣传、多鼓励,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的个案情况少渲染、不炒作。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关心鼓励大学生,拒绝不负责任的言论,为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到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表现出新的特点,就业环境由多方因素共同合成,就业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就业的水平和质量。要促成就业问题的解决,必须致力于改善就业环境,其中涉及到政府、高校、社会等多的主体,正确认识与改善当今就业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角度与层面来解读。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经常性地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与焦点,每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就业工作做得好与不好,就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就业必须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就业的水平和质量。因而,把目光投向就业环境,对就业环境进行科学认识,优化就业环境是政府、高校、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就业环境状况

国家总体的经济发展形势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主要决定了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高校毕业生如潮水般涌入就业市场。毕业生数量的单向增加或者不均衡地提升,引起了就业环境的改变。士幼叩前的就业弹性系数计算,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提供70-80万个就业岗位,虽然国家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会新增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但经济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表一:

与此同时,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左右,下岗登记800万左右,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1000万左右,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汇入,劳动力市场上的岗位争夺更加剧烈。

区域经济形势不但影响当地的人才需求、人才环境,也容易引起人才流向的不平衡。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导致了区域人才需求不平衡以及高校毕业生流向的不平衡。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新政策,某些政策缺乏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后续的保障政策不到位,对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不能得到很好落实;毕业生到基层、到非国有企业以及地区间的流动还有政策性障碍等问题。

近几年,在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包括有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乃至身体歧视如身高、相貌等,就业歧视已不是个案,造成了人才浪费,就业环境混乱。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就业环境中,大学教育体制出现了对市场力量屈从的倾向。有的大学用“市场需要”来衡量大学教育的社会实用性,课程、专业的设置是否必要及其适当的规模取决于市场的需要,满足市场需要成为判断教育行为的标准。

舆论导向也为大学生的就业环境画上一笔。少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的报道,择喜避忧,过多渲染就业紧张气氛;对学生择业缺乏引导,常流于表象,深入分析的少,甚至有少数媒体或贬低大学生素质或对高等教育过多批判等脱离实际的言论等。

当今的就业环境呈现的新特点,客观上带来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甚至是负面的影响,如何做到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值得深思。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环境问题分析

1.就业岗位“争夺白热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高校招生规模和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城镇失业人数和下岗人员的不断增多,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我国经济处于农业与工业化并存的阶段,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我国产业结构吸收高学历人才的有限性;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程度依然严重,大学生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身份来参与求职的竞争,在一定层面上使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2.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化”。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才流向的集中性,都直接表现就业的地区差异化。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需要掌握分析国家总体的经济形势,利用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正确定位好就业目标。不同地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变化发展的,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整体发展形势、行业发展形势、地方的政策力度等。地区经济发展变化,一定程度预示着就业环境的冷暖变化.

3.就业政策“落实失衡化”.

总体来说,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就业政策执行和措施落实情况是好的,但一些地区还存在政策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状况,如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有些地方只管让学生去了,并承诺三年后回城安排工作,可是期限一到,领导换的换走的走,都不管了。地方性政策障碍仍然制约着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有些政策不匹配,有些政策优惠力度不足:如为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自主创业学生可以享受减免税优惠等政策在许多地方尚未落实。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流动的过程中,人事、户口等方面接转渠道不通畅,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就业选择空间,淡化了政策实施的直接效能。

4.就业市场“招聘异常化”。

现有的就业市场出现混乱的状况,就业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各类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和制约机制,不少招聘会的组织者为了获得特殊的利益,夸大宣传,没有很好控制招聘会规模;出现了很多的非法职业中介,在招聘过程中伴随着各类欺诈行为;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引起轩然大波,种种的表现方式其实质是就业市场异常化。如何提高招聘行为的理性化程度,使就业市场回归常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教育体制“市场需求化”。

大学教育体制出现市场化倾向不是偶然的,正确疏导大学发展方向,需要我们克制过强的教育实用主义,重视发展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深对大学本位的思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1995年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立“前瞻性大学”的新理念,并提出了“必要的乌托邦”这一重大哲学命题,“必要的乌托邦”意味着大学必须有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精神,保留其对于超越实利的、非功利价值的追求。在现有的大学教育体制基础之上,大学教育应该和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必须全面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教育责任、学术责任、既要服务又要有一种引导社会前进的精神。

6.典论媒体“导向误区化”

对待大学生以及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为吸引眼球,制造轰动性效果,少数媒体却将公正公平抛诸脑后,不惜以牺牲大学生的前途为代价,片面夸大就业难度,以偏概全,贬低大学生的公众印象。不断营造的求职紧张气氛,加剧了大学生求职的心理压力和心态不稳定。2005年就有报道宣称大学生形象跌到20年最低点,少数媒体在遇到涉及大学生素质的问题时大发评论,丑化大学生形势、素质,使社会评判标准失衡。社会舆论在导向上给社会以错误信息,此时非但没有为大学生就业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反而为其就业添压加阻。造成社会各方用非正常的眼光来审视大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对待其就业要求。

三、当前就业环境下就业问题对策探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大学生就业是一项涉及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如何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关系到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切身利益,战略性地影响国家的长远竞争力。

1.加快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

加快发展经济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提高整个社会的就业容量,千方百计拉动各方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十一五规划强调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制定更全面和更宽松的就业优惠政策,使就业增长逐步与经济增长同步”;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发展备受瞩目,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新天地.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将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统一到“就业优先”的战略选择上。要将大学生就业的重心真正转移到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领域,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从历年状况看,名企为毕业生提供了相当数量就业岗位,学校和科研机构也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力量,据中国毕业生网分析,民营企业将成为200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

2 完善配套政策,狠抓政策落实.

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政府要宏观规划,充分结合各省市区的情况实施好政策,并对出台政策和措施不断完善、保持长效;有关部门的政策、配套文件要定期清理、修改和废止,从而逐步消除制度障碍,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促进人才的合理化分配。从2006年起,教育部启动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和“农村教师岗位国家支持计划”试点,人事部等部门建立起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同时完善配套就业政策体系等.福建省结合中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采取了系列措施,如允许报考公务员可加分等鼓励政策,增强了基层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狠抓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加快就业政策的合理化改革,根据区域经济情况作必要的政策倾斜,把国家的就业政策落到实处。结合实际情况,找准政策落实中的薄弱环节和根源;要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新方法、新举措;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加以推广宣传,促进政策落实效应的扩大。

3.规范就业市场,实现信息联通.

毕业生就业市场尚不规范。有些招聘会存在安全隐患,有些机构举办招聘会效果不理想,或虚假招聘信息,或夸大宣传等问题。要加强和组织就业市场的规范管理,不以盈利为目的举办招聘会,规范各种毕业生招聘会秩序,消除安全隐患,控制规模,取消不合理的招聘,取缔非法招聘,总结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人才服务机构与高校的联动优势。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用制度,维护、发展好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就业市场中总体上还存在着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交流传播手段贯通市场,搭建及时有效信息交流平台:各社会人才服务机构、教育机构进行广泛深入沟通和交流,努力推行就业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无障碍连通,建立一整套的保障提升机制,共创良好的就业信息环境.

4.推动立法进程,建立长效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陈万志指出,要消除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为大学生就业清除障碍,将反就业歧视立法尽快提上立法日程。通过立法禁止就业歧视,力争早日形成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体系,培育和建设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环境。对于就业歧视不立法明令禁止,便会损害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育与成长,扭曲人力资本投资的正常行为,破坏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最终必然损害政府促进就业战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积极推进就业立法进程,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通过制定《促进就业法》等途径,重点围绕公平就业、用人单位责任等方面来加快就业立法,以法制的力量肃清障碍,从而形成保障就业的长效机制.

5.科学特色定位,形成信息体系.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任务。不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都要科学定位和突出办学特色,不能盲目扩招,要保持适度的规模,注意内涵,防止盲目市场化等结果出现,加强对各类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改革教学模式,调整学科结构,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防止陷入重视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的误区.同时,要注重开展高等学校结构布局、发展规划、办学评估、特色研究等工作。

形成毕业生就业状况信息体系。高校要积极开展毕业生踉踪调查、调研;对就业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完善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评估制度和就业监测体系;及时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等就业信息状况。让毕业生客观地了解就业环境的状况,掌控最新就业资讯,在就业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机遇,促进高效就业。

6.优化典论环境,加强教育宜传.

十六大报告指出:媒体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典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媒体必须格守传播的法律,牢记并承担舆论引导的社会责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新闻信息、把关制度;媒体工作者要加强自律,遵守职业道德,为社会提供真实准确信息.在对待大学生问题上应慎重处理,整体考虑,严格制度规范。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与宣传工作,营造良好就业舆论氛围。要发挥媒体和舆论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和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宣传好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宣传好先进经验。坚持弘扬主旋律,凡是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事情多宣传、多鼓励,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的个案情况少渲染、不炒作。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关心鼓励大学生,拒绝不负责任的言论,为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到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表现出新的特点,就业环境由多方因素共同合成,就业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就业的水平和质量。要促成就业问题的解决,必须致力于改善就业环境,其中涉及到政府、高校、社会等多的主体,正确认识与改善当今就业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角度与层面来解读。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经常性地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与焦点,每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就业工作做得好与不好,就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就业必须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就业的水平和质量。因而,把目光投向就业环境,对就业环境进行科学认识,优化就业环境是政府、高校、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就业环境状况

国家总体的经济发展形势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主要决定了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高校毕业生如潮水般涌入就业市场。毕业生数量的单向增加或者不均衡地提升,引起了就业环境的改变。士幼叩前的就业弹性系数计算,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提供70-80万个就业岗位,虽然国家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会新增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但经济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表一:

与此同时,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左右,下岗登记800万左右,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1000万左右,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汇入,劳动力市场上的岗位争夺更加剧烈。

区域经济形势不但影响当地的人才需求、人才环境,也容易引起人才流向的不平衡。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导致了区域人才需求不平衡以及高校毕业生流向的不平衡。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新政策,某些政策缺乏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后续的保障政策不到位,对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不能得到很好落实;毕业生到基层、到非国有企业以及地区间的流动还有政策等问题。

近几年,在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包括有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乃至身体歧视如身高、相貌等,就业歧视已不是个案,造成了人才浪费,就业环境混乱。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就业环境中,大学教育体制出现了对市场力量屈从的倾向。有的大学用“市场需要”来衡量大学教育的社会实用性,课程、专业的设置是否必要及其适当的规模取决于市场的需要,满足市场需要成为判断教育行为的标准。

舆论导向也为大学生的就业环境画上一笔。少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的报道,择喜避忧,过多渲染就业紧张气氛;对学生择业缺乏引导,常流于表象,深入分析的少,甚至有少数媒体或贬低大学生素质或对高等教育过多批判等脱离实际的言论等。

当今的就业环境呈现的新特点,客观上带来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甚至是负面的影响,如何做到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值得深思。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环境问题分析

1.就业岗位“争夺白热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高校招生规模和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城镇失业人数和下岗人员的不断增多,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我国经济处于农业与工业化并存的阶段,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我国产业结构吸收高学历人才的有限性;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程度依然严重,大学生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身份来参与求职的竞争,在一定层面上使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2.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化”。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才流向的集中性,都直接表现就业的地区差异化。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需要掌握分析国家总体的经济形势,利用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正确定位好就业目标。不同地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变化发展的,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整体发展形势、行业发展形势、地方的政策力度等。地区经济发展变化,一定程度预示着就业环境的冷暖变化.

3.就业政策“落实失衡化”.

总体来说,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就业政策执行和措施落实情况是好的,但一些地区还存在政策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状况,如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有些地方只管让学生去了,并承诺三年后回城安排工作,可是期限一到,领导换的换走的走,都不管了。地方性政策障碍仍然制约着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有些政策不匹配,有些政策优惠力度不足:如为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自主创业学生可以享受减免税优惠等政策在许多地方尚未落实。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流动的过程中,人事、户口等方面接转渠道不通畅,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就业选择空间,淡化了政策实施的直接效能。

4.就业市场“招聘异常化”。

现有的就业市场出现混乱的状况,就业市场机制尚完善.各类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和制约机制,不少招聘会的组织者为了获得特殊的利益,夸大宣传,没有很好控制招聘会规模;出现了很多的非法职业中介,在招聘过程中伴随着各类欺诈行为;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引起轩然大波,种种的表现方式其实质是就业市场异常化。如何提高招聘行为的理性化程度,使就业市场回归常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教育体制“市场需求化”。

大学教育体制出现市场化倾向不是偶然的,正确疏导大学发展方向,需要我们克制过强的教育实用主义,重视发展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深对大学本位的思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5年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立“前瞻性大学”的新理念,并提出了“必要的乌托邦”这一重大哲学命题,“必要的乌托邦”意味着大学必须有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精神,保留其对于超越实利的、非功利价值的追求。在现有的大学教育体制基础之上,大学教育应该和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必须全面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教育责任、学术责任、既要服务又要有一种引导社会前进的精神。

6.典论媒体“导向误区化”

对待大学生以及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为吸引眼球,制造轰动性效果,少数媒体却将公正公平抛诸脑后,不惜以牺牲大学生的前途为代价,片面夸大就业难度,以偏概全,贬低大学生的公众印象。不断营造的求职紧张气氛,加剧了大学生求职的心理压力和心态不稳定。2005年就有报道宣称大学生形象跌到20年最低点,少数媒体在遇到涉及大学生素质的问题时大发评论,丑化大学生形势、素质,使社会评判标准失衡。社会舆论在导向上给社会以错误信息,此时非但没有为大学生就业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反而为其就业添压加阻。造成社会各方用非正常的眼光来审视大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对待其就业要求。

三、当前就业环境下就业问题对策探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大学生就业是一项涉及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如何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关系到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切身利益,战略性地影响国家的长远竞争力。

1.加快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

加快发展经济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提高整个社会的就业容量,千方百计拉动各方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十一五规划强调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制定更全面和更宽松的就业优惠政策,使就业增长逐步与经济增长同步”;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发展备受瞩目,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新天地.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将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统一到“就业优先”的战略选择上。要将大学生就业的重心真正转移到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领域,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从历年状况看,名企为毕业生提供了相当数量就业岗位,学校和科研机构也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力量,据中国毕业生网分析,民营企业将成为200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

2完善配套政策,狠抓政策落实.

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政府要宏观规划,充分结合各省市区的情况实施好政策,并对出台政策和措施不断完善、保持长效;有关部门的政策、配套文件要定期清理、修改和废止,从而逐步消除制度障碍,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促进人才的合理化分配。从2006年起,教育部启动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和“农村教师岗位国家支持计划”试点,人事部等部门建立起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同时完善配套就业政策体系等.福建省结合中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采取了系列措施,如允许报考公务员可加分等鼓励政策,增强了基层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狠抓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加快就业政策的合理化改革,根据区域经济情况作必要的政策倾斜,把国家的就业政策落到实处。结合实际情况,找准政策落实中的薄弱环节和根源;要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新方法、新举措;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加以推广宣传,促进政策落实效应的扩大。

3.规范就业市场,实现信息联通.

毕业生就业市场尚不规范。有些招聘会存在安全隐患,有些机构举办招聘会效果不理想,或虚假招聘信息,或夸大宣传等问题。要加强和组织就业市场的规范管理,不以盈利为目的举办招聘会,规范各种毕业生招聘会秩序,消除安全隐患,控制规模,取消不合理的招聘,取缔非法招聘,总结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人才服务机构与高校的联动优势。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用制度,维护、发展好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就业市场中总体上还存在着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交流传播手段贯通市场,搭建及时有效信息交流平台:各社会人才服务机构、教育机构进行广泛深入沟通和交流,努力推行就业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无障碍连通,建立一整套的保障提升机制,共创良好的就业信息环境.

4.推动立法进程,建立长效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陈万志指出,要消除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为大学生就业清除障碍,将反就业歧视立法尽快提上立法日程。通过立法禁止就业歧视,力争早日形成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体系,培育和建设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环境。对于就业歧视不立法明令禁止,便会损害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育与成长,扭曲人力资本投资的正常行为,破坏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最终必然损害政府促进就业战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积极推进就业立法进程,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通过制定《促进就业法》等途径,重点围绕公平就业、用人单位责任等方面来加快就业立法,以法制的力量肃清障碍,从而形成保障就业的长效机制.

5.科学特色定位,形成信息体系.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任务。不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都要科学定位和突出办学特色,不能盲目扩招,要保持适度的规模,注意内涵,防止盲目市场化等结果出现,加强对各类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改革教学模式,调整学科结构,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防止陷入重视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的误区.同时,要注重开展高等学校结构布局、发展规划、办学评估、特色研究等工作。

形成毕业生就业状况信息体系。高校要积极开展毕业生踉踪调查、调研;对就业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完善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评估制度和就业监测体系;及时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等就业信息状况。让毕业生客观地了解就业环境的状况,掌控最新就业资讯,在就业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机遇,促进高效就业。

6.优化典论环境,加强教育宜传.

十六大报告指出:媒体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典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媒体必须格守传播的法律,牢记并承担舆论引导的社会责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新闻信息、把关制度;媒体工作者要加强自律,遵守职业道德,为社会提供真实准确信息.在对待大学生问题上应慎重处理,整体考虑,严格制度规范。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与宣传工作,营造良好就业舆论氛围。要发挥媒体和舆论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和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宣传好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宣传好先进经验。坚持弘扬主旋律,凡是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事情多宣传、多鼓励,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的个案情况少渲染、不炒作。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关心鼓励大学生,拒绝不负责任的言论,为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就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改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对策,即政府、社会、高校、个人应各尽其能,积极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其就业率。

我国高校自1999年以来进行大规模扩招,招生人数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一番。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从2003年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关系到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试图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并就其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抛砖引玉。

一、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脚步的加快,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因素

(1)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结构性失业严重。2007年,我国社会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而需要安置的就业约2400万人,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总量供给远大于需求。此外,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策略走的是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加工的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第一、二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占国民生产比重大。因此我国产业结构提供给大学生的“高层”职位是十分有限。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有增无减。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增加到280万,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达到495万人,毕业生人数每年数十万增加。这就使得本已经就业难的大学生就业变得更加严峻。

(2)高校看齐发达国家,盲目跟进。在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比较结果看来,我国发展高等教育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但是,但是我国高校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很大的盲目性,我们尚未了解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大众化背景,就忙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属于政府推动型,从总体上说还是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府行为,而发达国家则属于市场推动型,我国的国情决定我国高等教育基础较发达国家薄弱、国家财力投入也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很难得到保障的,如此引发的结果便是培养的学生质量降低,就业难。

(3)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目前正处在转型期,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发生着变动,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对市场人才需求反应不灵敏,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这样就造成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另外高校教学过程中,过于的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政策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目前各地政府仍然有许多不利于毕业生的政策存在。例如有些地方政府根据当地需要,制定政策法规,鼓励高层次、特定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并给予优惠条件;而对于低水平、本地区需求量不大的则限制引入。还有一些预设的制度: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档案管理等,这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5)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作为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必然存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现象,就有可能出现资源相对供给过剩或相对需求不足,这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正常现象,有赖于政府给予宏观调控,避免市场失灵。某些行业受宏观政策调整,就业需求量明显下降。另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和金融风险压力增大,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家电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将受到影响,而这些行业正是就业需求大户,如果这些用人单位产品出口不畅,其用人将受到影响。

(6)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压力。我国入世5年保护期已满,我国已经开放了除新闻媒体等领域之外的大部分行业。我国将与国际社会在资金、产品、技术、人才等全方位开展竞争。大学生就业将会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就业市场中竞争,要接受来自国外人才以及留学人才的全方位竞争。

2、主观因素

(1)毕业生的择业观。毕业生由于受精英教育时代的就业观念影响,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过高,他们的就业倾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不愿到小企业和农村乡镇等基层就业,但这些地方恰恰是人才需求饱和的地方或竞争非常残酷的地区,眼高手低的大学生在择业的价值观上已经脱离了现实世界,梦想就业一步到位,最终造成就业的困难。

(2)毕业生缺乏择业技巧,就业自信心较差。很多毕业生在面对择业时刻时,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职业选择中信心不足,不敢与招聘单位代表沟通,缺乏主动性;有的则是过于依赖别人,在找不到工作时埋怨家长没门路,埋怨学校,埋怨所学专业不热门。尽管有些毕业生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这些学生寡言少语、不善交际,与用人单位洽谈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也常因这样导致“落选”。

(3)就业失信与维权意识。毕业生就业自荐书、个人简历过度“包装”现象比较严重。在各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和人才市场招聘会上毕业生自荐书、个人简历失真现象太多,个别毕业生连在校期间的专业课考试成绩都敢造假,自我评价大吹大擂,华而不实;以至于有的招聘单位不得不派人到学校调查核实。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对就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了解掌握不够,不能主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二、对策与建议

改善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管齐下,以扭转目前的趋势,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

1、政府政策的支持

(1)政府应该从大局角度,统筹兼顾,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宏观调控与指导。面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政府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规范就业工作,保障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2)根据不同地域的经济特点及结构特点,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特点,建立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就业政策体系,在国家宏观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灵活的就业政策,发展有特色、高质量、多层次的毕业生就业体系。

(3)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搭建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因此,政府应该从基础出发,努力构建一个集市场需求、高校招生、人才培养、见习制度、就业协议签订、报到手续、人事及社会保障、毕业生就业跟踪等一体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切实可行的服务和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

(4)严厉打击就业市场的各种违法行为。政府在制定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就业规范的同时,还应当严厉打击就业市场中存在的非法职业中介在大学生应聘、招聘等过程中欺诈犯罪行为,严惩不法分子,坚决打击就业市场中的犯罪现象,维护就业市场的良好秩序。

(5)鼓励毕业生创业。制定优惠的政策,优化激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环境。高校毕业生是创新的重要力量,积极引导毕业生创新创业,不仅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激励自主、激励创业、激励创新、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2、社会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民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每年“两会”必不可少的热点话题之一。因此,社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个大的背景环境,应当努力支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例如,通过新闻媒介、公众舆论等不断宣传倡导大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抵制虚假就业信息广告,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就业环境,有利地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3、高校

(1)加强领导,地方高校党委、行政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一切为学生谋发展。

(2)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墨守与理论知识,要紧密的联系实际,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调整课程设置。此外,还要坚持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听取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办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从大学生进校开始,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学习择业技巧,处理人际关系等,从而为今后从事的岗位做准备。通过各种讲座、参观等就业指导活动,帮助毕业生改变狭隘的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引导毕业生重事业、重发展,勇于挑战自我,到偏远山区或者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工作,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此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教育,树立高校和毕业生的良好形象。

(4)制定符合实际的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还应当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规范条例,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确保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4、毕业生个人

(1)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毕业生一是要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建立起既博又专、文理兼修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如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觉能力、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能力等,并在实践中充盈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毕业生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磨砺自己的意志,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消除焦虑不安、自卑怯懦、孤傲自大等消极不良心理。

(2)转变就业观念,将就业观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树立创业观念,转变以往学习和受教育就是为为了就业的思想,树立创业观念,培养创业能力,自主创业,从而拓宽就业的途径。

(3)要掌握就业技巧。毕业生要善于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如国家、省、市就业政策的内容,以及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用人单位的状况及用人标准等也应当熟知,这些将有利于毕业生更加安全、顺利的就业。

【参考文献】

[1] 樊俊苹, 程淑娟. 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6,(3).

[2] 郭琪.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2): 133-135.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北京钢铁学院;人才培养;人才现象;市长现象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5)04-0059-05

北京钢铁学院①(以下简称“钢院”)是新中国初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主要面向钢铁行业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是著名的“学院”之一,具有鲜明的钢铁行业背景和矿冶学科特色。钢院(1952-1966)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在政治人才方面,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平均约440名学生中走出一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曾担任市长职务的至少有23人②

,平均约626名学生中走出一位市长。非常巧的是,院长高芸生曾任黄石市市长,副院长张文奇曾任唐山市副市长。这一现象,称之为钢院人才培养的“市长现象”。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独特教育现象和人才现象的原因。

一、 工业化的时代背景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化进程,无论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历史选择,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工科人才更容易走到政治前台。当时国家高度重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吸引了大批优秀学子怀着“工业兴国”的理想报考工科院校。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大批懂经济、懂工业的领导人才,大批企业负责人走上行政领导岗位。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工科人才的素质与这一时期的社会因素非常契合。正如贾鹤鹏同志在分析清华大学为什么涌现出大批政治人才时指出:“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可以说一直是‘不问白猫黑猫’的实用精神。而在这种精神的主导下,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直没有被过多的争论所困扰,或者说争论归争论,干事儿归干事儿。这也让工科教育出来的实干和执行力成为中国更加被欣赏的能力。”2011年8月5日,凤凰网发表的文章《盘点大陆地区走出国家领导人最多的高校》③指出,培养领导最多的十所高校是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其中,除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是以人文社科为主的大学外,其他八所高校均为理工科大学。文中提到的这十所高校培养的国家领导人大多都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大学,在改革开放后陆续走上政治舞台的。

从表1列出的钢院23名市长的成长路径来说,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后来转入政界或最终从企业负责人岗位转入政界的有22人,占95%,几乎成为这一时期市长校友的唯一职业路径。

二、 城镇化的历史选择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依托矿山、冶金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建立矿业城市。其背后的机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因为物流成本高,工业企业大多依托原料产地而建,尤其是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譬如采矿、冶金、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更重要的是,这类企业都是特大型企业,综合度高,企业规模大,人员数量多,对周围涉及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多,因此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城市”。

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这样的城市越来越多,正如中国矿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朱训所言:“由于一大批大型矿产地的发现和勘探开发的成功,在那些原是荒无人烟或人烟稀少的地区有400多座新兴矿业城镇拔地而起,如大庆、包头、金昌、白银、嘉峪关、克拉玛依、大同、平顶山、淮南、淮北、阳泉、乌海、鞍山、本溪、盘锦、松源、七台河、鸡西、铜陵、马鞍山、新余、德兴、三门峡、黄石、郴州、云浮、铜川、石嘴山、东营等等,大大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全国有矿业城市43个,占当时全国城市总数的98%,1997年在全国666个城市中有矿业城市160个,占25%。”这里所说的矿业,包括石油、煤炭、金属矿,其中金属矿又分黑色金属矿和有色金属矿。

在这些城市,由矿业企业负责人出任城市经委主任、副市长、市长乃至省长,在过去乃至今天几乎是干部选拔的一个常态。以山西这一能源大省的四任省长为例,胡富国省长毕业于辽宁阜新矿业学院采煤专业,孙文盛省长毕业于山东冶金学院有色冶炼专业,刘振华省长毕业于东北大学真空技术设备专业,王君省长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采煤专业。因此,像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南大学、阜新矿业学院等矿业类高校,因为培养了大量的矿业企业负责人,因此也都是培养市长、省长较多的高校。

三、 矿业类高校的共性

在矿业类高校中,相比煤炭、石油、有色行业高校,钢铁行业高校更容易培养出市长,这是由钢铁工业和此类高校的特点决定的。就钢铁工业的特点而言,(一)钢铁工业属劳动力密集型重工业,企业规模大、员工数量多、社会服务机构庞杂。譬如,上世纪九十年代鞍山钢铁公司的员工大约有20万人,企业办有医院、商店、副食品基地、学校、法院甚至殡仪馆等配套设施,可以说就像一座自成系统的“城市”。(二)相比煤炭、石油企业,钢铁企业的产业流程长,涉及采矿、冶金、加工、机械、化工等行业,属于多学科、多工种协作配合的联合企业,因此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吸纳广泛,而这些人才都有可能成为钢铁企业负责人。(三)钢铁是工业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物质基础之一。钢铁企业在所在地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大、地位高,因此其负责人比其他企业的负责人更容易优先被选入政界。(四)钢铁企业的建设不像煤炭、石油那样对资源所在地区的依赖性大,既可以建在大城市,也可以建在中小城市,既可以建在有矿的地方,也可以建在无矿但交通便利、水和动力资源丰富的地方,再加上铁矿资源分布广泛,因此钢铁企业数量多、区域分布广(即区域分布“方差大”),因此涌现市长的人数也就会更多。

就钢铁行业高校的特点而言,由于钢铁行业对专业需求广泛,此类高校一般都设有采矿、冶金、机械、材料等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到钢铁企业就业并有可能成长为钢铁企业负责人,而且可以到矿山、机械等领域发挥作用并成长为相应企业负责人(即行业分布“方差大”),而这些企业多为所在城市的大型骨干企业,因此进入政坛的机会相对比较多。

总结分析学校培养的23位市长,其中采矿系毕业2人,冶金系毕业8人,机械系毕业4人,压力加工系毕业3人,金相热处理系毕业5人,物理化学系毕业1人。其中,从钢铁企业出身的13人,从矿山企业出身的2人,从机械企业出身的7人,其他1人。总之,钢铁企业的这些特点使钢铁行业高校更容易培养市长,譬如东北大学担任市长的校友有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沈阳市市长陈海波、深圳原市委书记刘玉浦等。武汉钢铁学院担任市长的校友有厦门市市长张昌平、洛阳市市长李贵基、咸宁市市长李兵等。

四、 钢院办学理念的特质

钢院人才培养的“市长现象”,与学校的文化传统和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据表1所列市长的职业发展路径,可以看出,大多在成为市长之前,都担任钢铁、矿业、机械企业的负责人。担任企业负责人,至少要具备四个条件:(一)业务能力强,具备实干精神;(二)组织、表达能力强;(三)思想素质好,走群众路线,得到群众认可;(四)具有比较优势。钢院(1952―1966)非常重视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实干精神和组织能力。再加上冶金工业是大工程,需要集体操作、团队配合,因此,毕业生在工作中自然比较重视人际关系,重视团结。

此外,这一时期的钢院是中国钢铁行业的最高学府,是冶金部实力最强的高校,这使得钢院毕业生在与东北大学、武汉钢铁学院、鞍山钢铁学院等同类高校毕业生竞争时,无论业务能力还是自信心都有着天然的比较优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长期以来的行业办学和计划经济就业体制下,冶金行业和钢铁企业的毕业生主要由冶金行业高校培养,实力比钢院强的其他高校到钢铁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很少,这就使得钢院毕业生在冶金尤其是钢铁行业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也就是说在同等情况下更容易受到关注。

笔者曾采访过一位钢铁企业组织部门的负责人,他说企业里面提拔干部,一是群众认可,即业务、为人方面得到群众好评;二是领导认可,即组织表达能力强,政治素质好。如果这两方面都差不多,毕业学校好的学生更有优势。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钢院的地位给了钢院毕业生在冶金、钢铁行业脱颖而出的起始机会。当然,谁能利用这种起始机会进一步发展起来,则与个人的努力和机遇有关。

五、 首都区位文化的影响

钢院人才培养的“市长现象”,还与学校处在北京这一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较大关系。前文谈到的培养领导干部最多的十所高校,有五所分布在北京。此外,北京的一些其他高校也都培养出杰出的政治人才,如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截至目前,新中国成立以后进入大学读书并在后来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职务的共13人,其中来自北京高校的毕业生有11人,分别是清华大学的、、吴邦国、黄菊、吴官正,北京大学的,中国地质大学的,北京理工大学的曾庆红,北京科技大学的罗干,北京化工大学的贺国强,中国石油大学的(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已开被除党籍处分,待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来自外地高校的2人,分别是河北工业学院的贾庆林、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李长春。总之,北京高校培养了全国最多的政治领军人才。

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反映了北京高校的办学质量,另一方面与学生接受北京的文化熏陶而具备更强的精英意识有关。因为,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的特点很强,无论是政治精英还是特大型企业与组织的负责人,除了具备工程师的实干精神和纪律之外,还必须有一种为国家民族的使命而勇于负责的挑头精神,即精英意识。“这种精英意识更适合在北京这样的政治中心得到滋润和发展,因为精英们在这里汲取的滋养,是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具备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北京高校读书的大学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政治活动,有机会在毕业前当面聆听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教诲,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国家政治经济变革的脉搏,因而会有着更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担当。据机械系53级校友罗圣国教授回忆,他在大学期间,在天桥剧场看戏时曾碰到过刘少奇、同志,在观看篮球赛时碰到过邓小平、同志。此外,尽管这一时期的许多政治运动都是错误的,但在复杂政治运动中的历练和培养也使得他们在后来具备了更加成熟的政治素养。因此,在信息相对封闭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精英意识的培养而言,在北京与在外地读书有着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北京高校在培养政治人才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总之,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人才培养的“市长现象”的背后,既体现了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时代背景,又体现着钢铁在工业中的特殊地位;既体现了学校主体学科的行业特点,又体现着学校注重实践的办学传统;还反映了学校特殊的区位文化。这一现象是一定时期教育内因与外因、主体与客体、系统与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就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改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对策,即政府、社会、高校、个人应各尽其能,积极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其就业率。

我国高校自1999年以来进行大规模扩招,招生人数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一番。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从2003年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关系到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试图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并就其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抛砖引玉。

一、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脚步的加快,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因素

(1)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结构性失业严重。2007年,我国社会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而需要安置的就业约2400万人,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总量供给远大于需求。此外,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策略走的是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加工的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第一、二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占国民生产比重大。因此我国产业结构提供给大学生的“高层”职位是十分有限。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有增无减。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增加到280万,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达到495万人,毕业生人数每年数十万增加。这就使得本已经就业难的大学生就业变得更加严峻。

(2)高校看齐发达国家,盲目跟进。在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比较结果看来,我国发展高等教育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但是,但是我国高校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很大的盲目性,我们尚未了解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大众化背景,就忙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属于政府推动型,从总体上说还是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府行为,而发达国家则属于市场推动型,我国的国情决定我国高等教育基础较发达国家薄弱、国家财力投入也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很难得到保障的,如此引发的结果便是培养的学生质量降低,就业难。

(3)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目前正处在转型期,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发生着变动,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对市场人才需求反应不灵敏,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这样就造成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另外高校教学过程中,过于的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政策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目前各地政府仍然有许多不利于毕业生的政策存在。例如有些地方政府根据当地需要,制定政策法规,鼓励高层次、特定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并给予优惠条件;而对于低水平、本地区需求量不大的则限制引入。还有一些预设的制度: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档案管理等,这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5)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作为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必然存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现象,就有可能出现资源相对供给过剩或相对需求不足,这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正常现象,有赖于政府给予宏观调控,避免市场失灵。某些行业受宏观政策调整,就业需求量明显下降。另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和金融风险压力增大,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家电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将受到影响,而这些行业正是就业需求大户,如果这些用人单位产品出口不畅,其用人将受到影响。

(6)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压力。我国入世5年保护期已满,我国已经开放了除新闻媒体等领域之外的大部分行业。我国将与国际社会在资金、产品、技术、人才等全方位开展竞争。大学生就业将会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就业市场中竞争,要接受来自国外人才以及留学人才的全方位竞争。

2、主观因素

(1)毕业生的择业观。毕业生由于受精英教育时代的就业观念影响,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过高,他们的就业倾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不愿到小企业和农村乡镇等基层就业,但这些地方恰恰是人才需求饱和的地方或竞争非常残酷的地区,眼高手低的大学生在择业的价值观上已经脱离了现实世界,梦想就业一步到位,最终造成就业的困难。

(2)毕业生缺乏择业技巧,就业自信心较差。很多毕业生在面对择业时刻时,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职业选择中信心不足,不敢与招聘单位代表沟通,缺乏主动性;有的则是过于依赖别人,在找不到工作时埋怨家长没门路,埋怨学校,埋怨所学专业不热门。尽管有些毕业生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这些学生寡言少语、不善交际,与用人单位洽谈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也常因这样导致“落选”。

(3)就业失信与维权意识。毕业生就业自荐书、个人简历过度“包装”现象比较严重。在各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和人才市场招聘会上毕业生自荐书、个人简历失真现象太多,个别毕业生连在校期间的专业课考试成绩都敢造假,自我评价大吹大擂,华而不实;以至于有的招聘单位不得不派人到学校调查核实。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对就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了解掌握不够,不能主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二、对策与建议

改善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管齐下,以扭转目前的趋势,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

1、政府政策的支持

(1)政府应该从大局角度,统筹兼顾,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宏观调控与指导。面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政府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规范就业工作,保障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2)根据不同地域的经济特点及结构特点,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特点,建立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就业政策体系,在国家宏观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灵活的就业政策,发展有特色、高质量、多层次的毕业生就业体系。

(3)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搭建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因此,政府应该从基础出发,努力构建一个集市场需求、高校招生、人才培养、见习制度、就业协议签订、报到手续、人事及社会保障、毕业生就业跟踪等一体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切实可行的服务和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

(4)严厉打击就业市场的各种违法行为。政府在制定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就业规范的同时,还应当严厉打击就业市场中存在的非法职业中介在大学生应聘、招聘等过程中欺诈犯罪行为,严惩不法分子,坚决打击就业市场中的犯罪现象,维护就业市场的良好秩序。

(5)鼓励毕业生创业。制定优惠的政策,优化激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环境。高校毕业生是创新的重要力量,积极引导毕业生创新创业,不仅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激励自主、激励创业、激励创新、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2、社会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民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每年“两会”必不可少的热点话题之一。因此,社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个大的背景环境,应当努力支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例如,通过新闻媒介、公众舆论等不断宣传倡导大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抵制虚假就业信息广告,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就业环境,有利地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3、高校

(1)加强领导,地方高校党委、行政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一切为学生谋发展。

(2)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墨守与理论知识,要紧密的联系实际,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调整课程设置。此外,还要坚持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听取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办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从大学生进校开始,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学习择业技巧,处理人际关系等,从而为今后从事的岗位做准备。通过各种讲座、参观等就业指导活动,帮助毕业生改变狭隘的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引导毕业生重事业、重发展,勇于挑战自我,到偏远山区或者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工作,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此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教育,树立高校和毕业生的良好形象。

(4)制定符合实际的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还应当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规范条例,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确保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4、毕业生个人

(1)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毕业生一是要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建立起既博又专、文理兼修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如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觉能力、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能力等,并在实践中充盈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毕业生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磨砺自己的意志,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消除焦虑不安、自卑怯懦、孤傲自大等消极不良心理。

(2)转变就业观念,将就业观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树立创业观念,转变以往学习和受教育就是为为了就业的思想,树立创业观念,培养创业能力,自主创业,从而拓宽就业的途径。

(3)要掌握就业技巧。毕业生要善于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如国家、省、市就业政策的内容,以及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用人单位的状况及用人标准等也应当熟知,这些将有利于毕业生更加安全、顺利的就业。

【参考文献】

[1] 樊俊苹, 程淑娟. 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6,(3).

[2] 郭琪.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2): 133-135.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制化

近年来我国迎来了高等教育扩招后连续的就业高峰,毕业生人数逐年成倍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由于就业过程中法制化管理的不足而引发的学校、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三方的法律纠纷更是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正常推进。本文将就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法制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的方法途径,进一步增强学校、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三方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明确法律关系,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以期减少由此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尝试建立合理规范的就业市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就业过程中法制化管理不足引发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用。关于毕业生就业求职的政策法律依据有不少相关文件和教育部及有关部委关于毕业生就业的规范等。理论文件虽然出台不少,但很少有人去研读,更别说去运用了,人们往往是只有遇到了问题,才想起找法律帮助。要知道,法律除了有惩戒作用外,更有防患于未然的警示作用。虽然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其中造成的机遇损失却不一定挽得回。因此,在知道理论的同时,更应该知道怎么运用。

2.重合情轻合法。不少学生在第一次走向社会求职就业时,虽然知识和技巧储备较多,但在情商,如与人打交道、协商协议、保护自身权益等方面缺乏经验。很多同学由于担心人情、面子等问题,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合同时发现程序不规范也不及时指出,一旦日后由于各项变动,出现权益问题时,往往抹不开面子,只好“委曲求全”;有的同学想当然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好恶倾向体现在求职就业过程中,而不是全面了解求职环节,统筹合理地考察利弊得失,导致不必要的损失,这都是感情用事,缺乏理性分析造成的。

3.重义务轻权利。由于现在就业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所以不少学生自压身价,只求一份糊口工作,再加上不少求职者想通过努力工作来证明自己能力以求更大发展,这样容易使用人单位变相增加求职者的义务。与此同时,不少单位本身就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更加凸现了求职过程中的义务的倾向,造成就业过程中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

4.重实体轻程序。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主体意识的不断加强,个体权利义务观越发引人关注,因此作为就业过程中的三方(学生、学校、用人单位)都越发关注自身权益不受侵害,但没有意识到实体的权益只有在公正合法的程序里才有实现的可能,这就要求三方在就业程序里都要合法出牌,不但协议合同内容要合法有效,签订协议合同的程序也要规范到位,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写清楚,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双方的权益,也有助于规范就业市场,从而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政府招生计划、高校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三者之间的协调一致,这对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各环节的法制建设方案

1.就业实习期的权益保护

第一,毕业生提高自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由于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劳动关系,无法通过该单位的工会组织寻求帮助,也不能向当地劳动仲裁争议部门提请仲裁处理。但是,毕业生可以要求和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实习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形成书面文字的合同证明,任何一方不遵守该约定,都是违约的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如果遇到的用人单位没有按约定提供适当实习条件或待遇的情况,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形式要求该单位承担违约责任。同样,作为另一方当事人的用人单位,也可以要求在校实习生在违约的情况下承担相应的责任。若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人格权被侵犯等情况,也可以向法院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强调参加实习的毕业生与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的法律关系,督促三方各尽其责,妥善处理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受损等问题。学校作为教学活动的安排者,应当预见学生在离开正常教学环节,参与外界实习劳动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作为实习生进行劳动的劳动条件提供人、劳动工作的安排指挥者和某种程度劳动成果的获得者,应当为实习生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当实习生在劳动中受到伤害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目前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学校和用人单位应当对参加实习的毕业生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学校与用人单位事先对于责任的分担有约定的,双方可以按照约定分担责任,但该项约定不能构成任何一方对实习生受伤的免责。

第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府监管力度。规定学校、参加实习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必须签订实习保障协议。与学生和用人单位自愿签订实习协议不同,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共同签订实习保障协议是避免出现纠纷无人问津而导致学生权益受损的根本途径。由于目前就业市场就业难的现实状况,学生本人并不具备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实习权益保障协议的主动权,因此,高校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实习规范性文件,并尽可能和实习单位达成一致;同时,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必要时把签订实习保障协议纳入就业实习的规则之中,制定详细的就业市场准入规则,不断规范就业市场。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通过培训或签订责任书等方式,督促部分单位遵守相关规定,切实加强政府的调控与监管力度,为就业实习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就业协议的规范与完善

第一,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法律性质的确定可以明确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对建立协议关系的合同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便于解决司法中的就业协议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如将就业协议认定为附条件的劳动合同,或录用合同的话,就确定了就业协议的法律适用,这样由一方或双方违约而引发责任承担就可以按照双方的约定及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但无论何种界定,都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定,同时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和用人单位代表参与组成的仲裁机关,监督、保障就业协议的履行。

第二,就业协议主体由三方变为两方,重新界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基本职责。就业协议的主体应该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就业协议的签订、生效、履行和违约等事宜都只能取决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主观意愿,而不能取决于学校的签字、盖章。学校退出就业协议是法律关系明晰后的必然趋势。在上海、广东等地学校不再作为就业协议主体实行已有数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基本职责和任务是促进就业,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毕业生供求矛

盾的变化,学校既不能延续过去的传统的“包分配”,也不能将毕业生向市场一推了之。因此,为毕业生提供及时完善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帮助应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同时,在学校不再成为协议主体后,应该对就业协议进行鉴证登记,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用人单位资格和毕业生就业材料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审查上,并对就业协议进行备案、登记,协助相关政府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规范就业程序,建立合理的就业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第三,规范就业协议内容,将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有效衔接。就业协议必须明确、规范,特别对合同期限、试用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福利待遇等约定都要有固定条款详细写入。协议条款是规定双方权利、义务,追究违约责任的依据,条款具体、明确、清楚,便于执行以及对出现违约的情况后的责任认定,并要求违约者承担相应的义务。在协议主体仅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前提下,协议的条款应与劳动合同的条款相一致,而且附加约定的内容也必须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以便于将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有效衔接,保障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解决频繁违约及不按就业协议约定签订劳动合同有关条款等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制建设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1.健全就业法律体系

国家立法机关应适时制定、调整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就业法律体系,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就业形势、方式等的改变,有些法律法规已无法适应就业市场的发展,因此,立法机关应适时制定和调整相关法律条文以适应新的情况,规范管理各级政府和就业主管部门出台的就业政策和法规。包括教育部及有关部委颁布的关于毕业生就业的规范、各级地方政府及就业主管部门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出台的有关毕业生就业的规范性文件、高等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以及主管部门工作意见制定的本校的就业工作实施办法与细则等等。

加大社会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监管力度,成立由政府部门牵头,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和用人单位代表参与组成的监督机构。监督、保障就业法律法规的执行,建立就业工作公开制度和公平竞争机制,强化监督制约机制,遏制不良竞争现象,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进程,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序开展。

2.建构并完善就业保障体系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因素分析 对策 就业 高校毕业生

我国高校自1999年以来进行大规模扩招,招生人数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一番。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从2003年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关系到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试图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并就其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抛砖引玉。

一、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脚步的加快,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因素

(1)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结构性失业严重。2007年,我国社会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而需要安置的就业约2400万人,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总量供给远大于需求。此外,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策略走的是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加工的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第一、二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占国民生产比重大。因此我国产业结构提供给大学生的“高层”职位是十分有限。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有增无减。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增加到280万,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达到495万人,毕业生人数每年数十万增加。这就使得本已经就业难的大学生就业变得更加严峻。

(2)高校看齐发达国家,盲目跟进。在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比较结果看来,我国发展高等教育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但是,但是我国高校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很大的盲目性,我们尚未了解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大众化背景,就忙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属于政府推动型,从总体上说还是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府行为,而发达国家则属于市场推动型,我国的国情决定我国高等教育基础较发达国家薄弱、国家财力投入也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很难得到保障的,如此引发的结果便是培养的学生质量降低,就业难。

(3)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目前正处在转型期,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发生着变动,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对市场人才需求反应不灵敏,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这样就造成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另外高校教学过程中,过于的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政策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目前各地政府仍然有许多不利于毕业生的政策存在。例如有些地方政府根据当地需要,制定政策法规,鼓励高层次、特定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并给予优惠条件;而对于低水平、本地区需求量不大的则限制引入。还有一些预设的制度: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档案管理等,这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5)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作为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必然存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现象,就有可能出现资源相对供给过剩或相对需求不足,这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正常现象,有赖于政府给予宏观调控,避免市场失灵。某些行业受宏观政策调整,就业需求量明显下降。另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和金融风险压力增大,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家电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将受到影响,而这些行业正是就业需求大户,如果这些用人单位产品出口不畅,其用人将受到影响。

(6)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压力。我国入世5年保护期已满,我国已经开放了除新闻媒体等领域之外的大部分行业。我国将与国际社会在资金、产品、技术、人才等全方位开展竞争。大学生就业将会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就业市场中竞争,要接受来自国外人才以及留学人才的全方位竞争。

2、主观因素

(1)毕业生的择业观。毕业生由于受精英教育时代的就业观念影响,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过高,他们的就业倾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不愿到小企业和农村乡镇等基层就业,但这些地方恰恰是人才需求饱和的地方或竞争非常残酷的地区,眼高手低的大学生在择业的价值观上已经脱离了现实世界,梦想就业一步到位,最终造成就业的困难。

(2)毕业生缺乏择业技巧,就业自信心较差。很多毕

业生在面对择业时刻时,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职业选择中信心不足,不敢与招聘单位代表沟通,缺乏主动性;有的则是过于依赖别人,在找不到工作时埋怨家长没门路,埋怨学校,埋怨所学专业不热门。尽管有些毕业生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这些学生寡言少语、不善交际,与用人单位洽谈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也常因这样导致“落选”。

(3)就业失信与维权意识。毕业生就业自荐书、个人简历过度“包装”现象比较严重。在各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和人才市场招聘会上毕业生自荐书、个人简历失真现象太多,个别毕业生连在校期间的专业课考试成绩都敢造假,自我评价大吹大擂,华而不实;以至于有的招聘单位不得不派人到学校调查核实。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对就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了解掌握不够,不能主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二、对策与建议

改善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管齐下,以扭转目前的趋势,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

1、政府政策的支持

(1)政府应该从大局角度,统筹兼顾,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宏观调控与指导。面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政府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规范就业工作,保障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2)根据不同地域的经济特点及结构特点,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特点,建立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就业政策体系,在国家宏观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灵活的就业政策,发展有特色、高质量、多层次的毕业生就业体系。

(3)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搭建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因此,政府应该从基础出发,努力构建一个集市场需求、高校招生、人才培养、见习制度、就业协议签订、报到手续、人事及社会保障、毕业生就业跟踪等一体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切实可行的服务和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

(4)严厉打击就业市场的各种违法行为。政府在制定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就业规范的同时,还应当严厉打击就业市场中存在的非法职业中介在大学生应聘、招聘等过程中欺诈犯罪行为,严惩不法分子,坚决打击就业市场中的犯罪现象,维护就业市场的良好秩序。

(5)鼓励毕业生创业。制定优惠的政策,优化激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环境。高校毕业生是创新的重要力量,积极引导毕业生创新创业,不仅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激励自主、激励创业、激励创新、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2、社会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民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每年“两会”必不可少的热点话题之一。因此,社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个大的背景环境,应当努力支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例如,通过新闻媒介、公众舆论等不断宣传倡导大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抵制虚假就业信息广告,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就业环境,有利地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3、高校

(1)加强领导,地方高校党委、行政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一切为学生谋发展。

(2)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墨守与理论知识,要紧密的联系实际,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调整课程设置。此外,还要坚持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听取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办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从大学生进校开始,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学习择业技巧,处理人际关系等,从而为今后从事的岗位做准备。通过各种讲座、参观等就业指导活动,帮助毕业生改变狭隘的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引导毕业生重事业、重发展,勇于挑战自我,到偏远山区或者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工作,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此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教育,树立高校和毕业生的良好形象。

(4)制定符合实际的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还应当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规范条例,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确保毕业

生的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4、毕业生个人

(1)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毕业生一是要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建立起既博又专、文理兼修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如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觉能力、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能力等,并在实践中充盈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毕业生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磨砺自己的意志,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消除焦虑不安、自卑怯懦、孤傲自大等消极不良心理。

(2)转变就业观念,将就业观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树立创业观念,转变以往学习和受教育就是为为了就业的思想,树立创业观念,培养创业能力,自主创业,从而拓宽就业的途径。

(3)要掌握就业技巧。毕业生要善于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如国家、省、市就业政策的内容,以及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用人单位的状况及用人标准等也应当熟知,这些将有利于毕业生更加安全、顺利的就业。

【参考文献】

[1] 樊俊苹, 程淑娟. 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6,(3).

[2] 郭琪.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2): 133-135.

[3] 王义芳.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生创业问题浅探[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14).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自由;选择;高校毕业生; 就业

1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变革

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的大学毕业生很少会意识到过去有那么一段时期,国家政策给与了大学教育出身的人无比荣耀,那个年代的政策,进入大学学习就等于是国家干部。建国初期,1951年,政府出台《暑假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统筹分配工作指导》,大学毕业生实行统筹分配政策,人事部制定了高校毕业生科系人数调配表,各大行政区按计划调配,形成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分配体制。文革后,这一体制继续实行,但是,人才分配进行了条块分割,划分为国家、中央各部委和地方各所属高校各方面进行毕业生分配和调剂。大学毕业生在20世纪50年代分配政策的控制下,没有选择的自由,这种包揽一切的政策确保了大学生不会无业,别无选择的分配体制稳定了人才流动,保证了国家建设人才的需求,但是人才基本上流向政府管辖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具备了充足的知识型人力资源,而社会由于这部分人才缺乏,很难独立发展,不得不依附政府控制。

1989年,《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确定了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自由的大门向毕业生们开启了,但是选择的范围仍然有局限,知识型人才的流动仍然被政府垄断,社会自主发展需要的人才还是不足,依旧依靠政府来发展社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改革高等教育“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政策,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多数学生“自由择业”的制度。“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大学生开始由人才市场进入社会就业、择业。2002年,国家开放大学生户籍限制,取消各种限制自由的就业收费,扩大就业范围,加强就业市场调节的建设,人才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大学毕业生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市场的自由与竞争似乎可以刺激人才的流动,把大学教育的人才推向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调节各个行业人才缺乏,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然而,政策的实行不尽如人意。2004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突出,连续几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统计结果宣告了人才市场调节作用的部分失灵,上百万的毕业生无法确定其就业状况,而年复一年的毕业生们继续有近三分之一滞留在没有落实工作的统计数据内。从这一年起,政府制定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激励大学毕业生合理就业。2007年,就业政策更加具体化,中央五个部委联合发文: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生活费补贴等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启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通过整合岗位信息和毕业生资源信息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

半个多世纪的高校就业政策变革,政府的调控始终处于重要且主导地位,政府渐进性地放松了就业管制,将市场激励因素引进就业过程,使得毕业生有了广泛的选择空间,在自由里进行的选择,本应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但是,目前的市场机制并没有让我们看到自由与选择对大学生就业的刺激作用。

2 计划与市场

我国的政策变革从计划中走出,不等于抛弃计划,计划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仍然发挥着当然的角色。计划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市场失灵带来的损失,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市场发展的不均衡、信息不对称、资源不能有效配置,市场失灵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计划参与的成分。扩招虽然不断增加学生数量,但是仍然按照国家招生计划运行,这种计划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导,而是在地区考生分数标准上确定选择。也就是说,学生拥有的进入大学学习的资格和学习什么不是由社会或者市场需求决定,是根据学校招生计划和分数线决定。学生总要毕业,对高校毕业生初次统计就业率,2003年为70%,有213万学生毕业,60多万人没有确定工作;2004年73%,毕业生280万,有75.6万人没有确定;2005年74.5%,毕业生338万,有87.1万人没有确定;2006年76%,毕业生413万,有99.12万人没有确定。我们能看出,虽然就业率连续四年呈上升趋势,但是初次就业率按照人数计算比较,没有确定工作的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增多,而不是随着就业率提高人数下降。初次就业率的统计和分析,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我国的人才市场发展也很迅速,到2006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6600多家,从业人员5100多人,设立固定人才交流场所2700多个,建设各类人才服务网站3100多个。这种规模的人才市场应该起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作用。但是,2002至2006年,全国各类人才服务机构共登记要求流动人员7200多万人次,帮助2800多万人找到了新工作或转换了工作岗位。由此看出,人才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不理想。

大学教育的计划招生不是完全或者根本就没有考虑社会和市场需求,即使关注到到市场需要,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性,致使三年或四年后毕业的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那些不符合市场和社会要求的人才更是无优势可言,完全处于劣势。大学教育永远是为未来培养人才,教育的计划特征具有前瞻性,而不是当前性,但是市场是注重利润和现实效果的,不符合利润追求和现实有效的人力资源将被转化,转化时就出现了职业培训机构,那些在职人员为了符合市场需求不得不参加再教育,获得认证许可,继续从事现有工作。职业培训机构是按市场当前需求运作的,这也是为什么这样“火”和有利可图的原因。所以,大学的计划教育体制和市场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协调就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需要考虑的内容。

3 人才市场的割据

在人才市场的自由与竞争中,性别差异首先造成了市场的歧视性,女性在进行选择时,大多数处于劣势;具有丰裕资源的行业总会吸引优秀的人才,即使不优秀的人才也要依靠某种关系进入这一行业;发达地区就像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可供人随意开采的金矿,吸引了大批自由的“淘金者”涌入,而贫困地区在某种程度上排斥了人才的进入和输出,也限制了当地发展;由于农业、工业、信息业、服务业、房地产业、银行业等带来的不同利润,人才流向某一产业就寥寥无几,而在另一有着较高回报的产业,不管专业是否与该产业有关,麇集了大批人才,这些“热”产业人才已经饱和或者过剩,那些“冷”产业则因为没有足够的知识型人才参与,其现代化的变革就十分缓慢;还因为大学级别的划分,从五流大学到一流大学,从成人院校、党校到普通专科、本科院校,再到“211”、“985”工程的大学,还有第一学历的明文规定等等,这几个方面把人才市场分割得支离破碎,大有春秋战国,群雄割据的势态。

人才市场的割据产生对人选择职业的排斥。排斥阻碍了人才的自由流动和选择,即使具有较强能力的毕业生也很难进入合适的行业,使得人才不能够有效在社会中得到配置。当然,有排斥也有吸引,较高的要求也会导致激烈竞争,产生更加适合的人才,然而,由于出身不同所形成的排斥产生的负面效应要远大于吸引的效果。因为真正的人才是由实践检验,而非出身的不同。由于进入的大学不同、专业的不同、地区的不同、行业的不同,不平等的市场竞争导致了人们不平等的择业和就业观,进而导致社会不平等、观念的不平等和人的不平等。市场的割据把知识型人才的选择目标变得扑朔迷离,其选择多为不确定性的,人才在市场中的自由是盲目的,这种盲目的自由是一种时刻有着危机和不安的自由。如果人有了自由,而自由带来的是潜伏或者显在的不稳定、不安全,人的行为和心态怎么会满意这种自由,在这种自由下人们怎么可能有明确稳定的目标选择呢?正是此种不明确性多选择的自由,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使得市场分配人力资源低效率。

4 明确选择的自由

回到开始的问题:大学毕业生自由多了,选择多了,就业反而困难了,原因何在?自由给与社会和人的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别无选择的自由。在此种自由下,人被一种传统势力或者一种法律或者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桎梏,没有其他抉择,按照“除我之外,不可以有其他信仰”的原则实现“自由”,实际上剥夺了自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知识型人才的“统配”政策就是该种自由的反映。第二种是不明确的多选择自由。选择太多,又都不能明确,不能割舍,对人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痛苦,行为表现是逃避。我国人才市场体制发展不健全,市场条块分割,职业繁芜,虽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诸多选择,但是选择是模糊的,甚至是渺茫的。第三种是明确选择的自由。唯有在此种自由下,人的思想得到创新,能力得到发挥,技术得到肯定,人品得到尊重,人的道德才能保持高尚,反过来,道德高尚的人必然关爱他人,宽容豁达,带来社会融洽和谐。市场无法产生明确选择,在市场的决策中,完全理性的决策是不可能的,即使满意结果也来自不确定性或风险性决策,这是市场魅力所在。当市场调节人力资源配置时,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必须缩小或者消除,因为人不能用简单的劳动力解释,也不能把人看作房屋、土地、食品、服装等可以市场自由竞争的实物。把人力资源的分配尤其是关乎外来社会精神建设的知识型人才全部交给市场调节是不明智的。政府的公共政策应当给与大学毕业生的自由是明确选择的自由,而不是困惑、迷惘、抱怨和踯躅。

5 结论

“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为改善大学生毕业生的状况孜孜不倦,社会机构也在努力吸收应届和往届毕业生,整个社会的确是真正地团结一致解决就业问题,无论出自行政强制还是人道主义,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让初出茅庐的知识型人才能够适得其所,适得其用,最根本的是要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其实,这正是一种自由,而其有清晰的目标。政府可以自由选择多种政策工具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工具的选择是明确的,对于毕业生也同样,自由之中应该有明确的选择,这是政策的导向,也是人生之路的决策。政府应当是管得不要太多的政府,然而,政府是在给了人们和社会明确选择的自由时才无须管得太多,在这种自由方面,我们的政府还需孜孜以求。

参考文献

[1]陈光金,[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

一、“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概况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1]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标志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国际上承认的大众化阶段。[2]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大学毕业生市场供给量迅速攀升。以安徽某医科大学(以下统称该校)近十年统招本科毕业生为例,2004年扩招后到2010年的7年间,[3]年平均本科毕业生1549人,比2001-2003年的743人平均增长了14.98%,毕业生人数最多(1805人)的2008年与(1098人)的2003年相比增长了67.6%(见表1)。大规模毕业生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丰富人力资源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就业促进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难题。特别是2003年后在全国面临“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心城市地区就业岗位趋于饱和、沿海省份大城市就业壁垒尚未破解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期望难以实现。2004年,扩招后第一届医学本科生进入市场,去往市及市级以上单位就业的学生由2003年的54.8%下降为2010年的36.1%,去往县级单位就业的学生由2002年的5.29%上升到2010年的10.02%。

近年来,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央和国家各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就业(促进)政策,积极发挥政策的利益调节和刺激功能,引导大学生多元化、多渠道就业。以面向基层的就业政策为例,从2005年开始,国家连续出台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村官计划、三支一扶项目、预征入伍、选调生等,大力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就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和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医疗人才建设”政策,对基层医疗建设提出一系列促进措施,也为鼓励医学毕业生回到基层医疗卫生系统构建了政策支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国家还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统称《就业促进法》),在认真总结我国促进就业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促进就业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该法的基本思路,诸如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关于就业促进的方针政策,并将其制度化,以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注重解决就业促进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就业促进工作中存在的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秩序不规范、职业教育培训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规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就业促进法》为消除就业歧视,保护大学生就业平等权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4]

本文研究对象和统计样本采自该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01-2010年安徽省教育厅派遣数据库有效数据(以下简称派遣数据),时间结点为每年8月31日,毕业生涉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口腔医学、卫生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等17个医药类本科专业。本文操作性定义包括:(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遵循政府统一统计标准,统计对象不仅包括已经签约并核发派遣证的毕业生,也包括研究生录取率;[5](2)毕业生就业地域分为本省和其它各省(市);(3)毕业生就业层次分为省(市)、地级市、县级、县以下四类。(四)毕业生就业行业,按照派遣数据库分类,分为医疗卫生单位,国有、外资、其他企业、部队,城镇社区、国家项目,高等、中等、初等教育单位,其他事业、科研设计单位五类。

二、2001-2010年医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实证分析

(一)初次就业率:维持平稳运行

依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提出的工作分层理论认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后,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高校毕业生将主要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而不愿到次劳动力市场就业。因此,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将导致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相对机会减少。[6]

2004年以来,该校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1.30%(见表1),而该校扩招前三年(2001-2003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6.0%,待就业率为14.0%。说明扩招后初次就业率不仅保持稳定而且略有上升。而且,这一数字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虽然该校平均待就业率为9.70%,但是根据毕业生离校前“一对一”谈话,待就业毕业生中有5%主动选择不就业,准备参加下一年度研究生考试,其他约5%学生基本属于选择性待失业。[8]由于初次就业率统计时间截至为每年8月31日,在9至12月待就业的毕业生仍会继续积极参加各类考试、招聘活动。截止每年年底,从年终就业率统计情况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5%。

(二)职业和升学倾向:签约率略有下降,考研率有所上升

由于初次就业率包括签约派遣率和考研率,从进入劳动力市场看签约率更能代表毕业生职业获得情况。扩招前该校平均签约率为75.3%,扩招后为70.55%,下降4.75%。工作分层理论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证,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同时,也反映出毕业生已经逐渐认识到就业形势严峻,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会主动考虑职业理想与实际市场需求的差异,并积极向市场需求看齐。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该校本科毕业生的研究生录取率节节攀升(见图1)。这是因为地市级以上医疗及科研机构对学历层次提出更高要求。市场需求促成报考研究生比例的居高不下,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考取研究生意味着提升工作找寻的竞争力,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找到更理想的工作。

图1: 2001-2010年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统计图

(三)就业流动:市场机制和就业促进政策发挥成效

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户籍、地区、行业等体制性分割,不同地区,意味着在劳动保障、发展机会、工资水平、教育、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现实差异,因此,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及市级单位成为毕业生理想就业区域。调查表明,扩招前的2001-2003年毕业生在省外就业平均率占签约人数的28.29%,扩招后7年的平均水平上升到40.11%(见表2),外省签约率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图2)。其中东南部及沿海地区旺盛的人才市场吸引近30%的毕业生,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省市(见图3)。

总之,该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总体上呈现如下特点:一方面,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以显现,省外尤其是在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东南沿海地区就业比例上升;另一方面,虽然在省市一级单位就业人数减少,在基层就业政策的干预下,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就业的平稳上升,去县城、西部地区的均有小幅度的上涨,表明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调整期望值,就业重心正在逐步下移(图4)。

(四)职业定位:行业依赖与多元化就业结构并存

2010年该校毕业生由2001年的4个专业发展到17个专业,专业方向由医学单科型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发展到医学相关专业的多学科复合型培养模式,新增法学(医事法方向)、药品营销、医药信息与计算机应用、医疗保险等复合型专业。2001-2003年,毕业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的一直维持在50%以上,表明作为医学院校这种单科型高校对行业有很强的依赖性。2010年毕业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的降至41.75%,排除政府促进就业项目和研究生录取率提高因素,因为学校专业设置向多学科方向发展,在传统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的比例在下降,三资企业、科研机构、学校的人数在逐年小幅提升。(见表3)

转贴于

三、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执行绩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执行绩效

根据上述2001-2010年以该校为代表的医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分析,不难看出:绝大多数毕业生已经能够主动回应市场需求,就业去向趋于理性。显然,这一变化趋势背后是政府就业促进政策“推手”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随着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政策效应充分释放,不断激活人力资源市场,市场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信息更加公开,操作更加规范,学生更容易掌握市场信号,并做出积极回应。该校毕业生省外就业人数的增加即说明了这一点。2001年后,安徽省教育厅取消对医学类专业出省就业限制,作为省属重点大学,主要面向省内培养服务本省、服务基层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而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灵活的录用制度,较高的薪酬标准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强吸引力,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本省内专业技术人才的供给。

其次,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面向基层的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和措施,大大缓解了扩招以后带来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为扩招后大学生去往市级医疗单位就业的逐步减少,去往县级单位就业的小幅上扬,参加政府促进就业项目,前往西部、基层就业的人数稳步抬升,反映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中心在下降,他们的期望值在逐步降低、对市场需求信号给予理性的回应。

再次,报考研究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说明研究生扩招政策也为本科毕业生升学带来机遇。根据该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调查:2004年34.5%的本科毕业生已经报考研究生,2005和2006年报考比例达到48.1%和44.5%;而不报考的比例则从2004年的19.2%下降到2006年的13.8%,[9]可以预测在今后几年中报考研究生仍然会保持较高比例。继续攻读硕士考研究生作为延缓就业、增加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会提高职业找寻的预期。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随着各项政策效应初步呈现积极变化,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向好,说明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预期成效显著。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用人需求总量的减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全国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不利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提升和就业环境的改善,主要表现为:

其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动机上成就欲望和发展动机需要占主导。根据赫茨伯格双因素需要动机理论[10],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维持因素,包括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社会福利和职业安全等;另一类为激励因素,如成就、认可、责任、发展等因素。从就业层次和区域反映出大学生在择业中首要需求已经不是经济收入等维持因素,工作岗位的发展空间、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成就性激励因素成为主导需要,反映出大学生积极进取精神和较高的成就欲望。必须承认,在高等教育成本提高的前提下,上大学已经成为一笔很高的投资,对高投入高回报的期望有其合理性的一面,需要学校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大力开拓就业基地,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教育主管部门、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重视大学生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充分考虑毕业生需要动机的激励因素。

其二,预计就业期望值较高态势仍将维持。统计数据显示,去往县、县以下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虽然逐年增加,但涨幅较小,无论是在就业地域、就业单位的层次上,大学生都表现出对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城市的强烈偏好,而中心城市对本科生的需求趋于饱和,市级以上单位对本科生的需求在逐步减少。巨大反差说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仍然偏高,需要调整。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基层和西部地区自身能提供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待遇与大学生的期望有很大差距,可以预见,较高就业期望值短时间不易改变。因此,有关部门要积极提供多项公共就业服务,创造城乡公平就业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去。

其三,寻求高质量就业,升学不是唯一出路。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竞争加大,加大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对就业前景不乐观的人数持续增多,许多大学生将解决就业的途径落在继续攻读研究生上。但是,攻读研究生不是高质量就业的唯一途径,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才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另外,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对本科生就业的“挤占效应”将会逐渐显现,本科生竞争优势岗位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因此,如何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把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与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结合起来是我们教育者的新课题。

其四,就业促进政策的负效应逐步凸显。从博弈论角度来看,公共政策实际上是一个由政策部门与利益相关的当事人进行的重复博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外部效应,使某些并不享受该项公共政策权益的社会成员也可能利用公共政策最优化其自身的利益,因之,某些社会成员会因为公共政策的外部效应而受到损失。[11]如在“西部计划”实施之初,有关部门承诺在考研、报考国家公务员等方面为志愿者提供优惠政策,但国家尚未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有学者担忧,倘若志愿者服务期满时,该方案仍未确定,那么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志愿者将承担因此而造成的全部损失。[12]

总之,政府应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和制度供给,进一步引导毕业生合理流动。流动性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劳动力就业的特点趋势和内在要求。要实现毕业生的充分流动,特别是自觉向西部地区、艰苦行业的流动,政府仍需要未雨绸缪,认真调查研究,积极调整和完善各项政策,从宏观政策上促进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平衡。同时,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资助和补偿政策,提高这些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说明[M].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4.

[2]顾明远.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5(1): 18-19.

[3]我国高校扩招从1999年开始,医学本科的学制为5年,2004年为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因此,文章将2004年以后作为扩招后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与2001-2003年情况进行比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说明[M].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北京市: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5.

[5]有学者提出不同统计口径,参见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4):25-30.

[6] Cain,G.The challeng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y to Orthodax Theory : A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76, No3.

[7]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近几年本科院校初次就业率为80-88%,近年来全国初次就业率水平80%。引自:2005--2008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年鉴[A].安徽省教育厅,2009.

[8]选择性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择业过程中因主动放弃某一或某些就业机会,而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失业的状况。参见:郭飞.大学生就业难与选择性失业[N].人民日报.2004年10月21日,第九版.

[9]潘莉莉.医科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变化趋势分析 [J].中国大学生就业(社会科学版),2006(24):59-61

[10]Herzberg: Frederick.Herzberg on Motivation, Penton Education Division.December 1991.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

一、“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概况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1]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标志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国际上承认的大众化阶段。[2]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大学毕业生市场供给量迅速攀升。以安徽某医科大学(以下统称该校)近十年统招本科毕业生为例,2004年扩招后到2010年的7年间,[3]年平均本科毕业生1549人,比2001-2003年的743人平均增长了14.98%,毕业生人数最多(1805人)的2008年与(1098人)的2003年相比增长了67.6%(见表1)。大规模毕业生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丰富人力资源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就业促进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难题。特别是2003年后在全国面临“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心城市地区就业岗位趋于饱和、沿海省份大城市就业壁垒尚未破解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期望难以实现。2004年,扩招后第一届医学本科生进入市场,去往市及市级以上单位就业的学生由2003年的54.8%下降为2010年的36.1%,去往县级单位就业的学生由2002年的5.29%上升到2010年的10.02%。

近年来,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央和国家各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就业(促进)政策,积极发挥政策的利益调节和刺激功能,引导大学生多元化、多渠道就业。以面向基层的就业政策为例,从2005年开始,国家连续出台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村官计划、三支一扶项目、预征入伍、选调生等,大力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就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和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医疗人才建设”政策,对基层医疗建设提出一系列促进措施,也为鼓励医学毕业生回到基层医疗卫生系统构建了政策支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国家还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统称《就业促进法》),在认真总结我国促进就业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促进就业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该法的基本思路,诸如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关于就业促进的方针政策,并将其制度化,以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注重解决就业促进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就业促进工作中存在的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秩序不规范、职业教育培训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规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就业促进法》为消除就业歧视,保护大学生就业平等权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4]

本文研究对象和统计样本采自该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01-2010年安徽省教育厅派遣数据库有效数据(以下简称派遣数据),时间结点为每年8月31日,毕业生涉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口腔医学、卫生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等17个医药类本科专业。本文操作性定义包括:(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遵循政府统一统计标准,统计对象不仅包括已经签约并核发派遣证的毕业生,也包括研究生录取率;[5](2)毕业生就业地域分为本省和其它各省(市);(3)毕业生就业层次分为省(市)、地级市、县级、县以下四类。(四)毕业生就业行业,按照派遣数据库分类,分为医疗卫生单位,国有、外资、其他企业、部队,城镇社区、国家项目,高等、中等、初等教育单位,其他事业、科研设计单位五类。

二、2001-2010年医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实证分析

(一)初次就业率:维持平稳运行

依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提出的工作分层理论认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后,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高校毕业生将主要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而不愿到次劳动力市场就业。因此,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将导致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相对机会减少。[6]

2004年以来,该校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1.30%(见表1),而该校扩招前三年(2001-2003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6.0%,待就业率为14.0%。说明扩招后初次就业率不仅保持稳定而且略有上升。而且,这一数字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虽然该校平均待就业率为9.70%,但是根据毕业生离校前“一对一”谈话,待就业毕业生中有5%主动选择不就业,准备参加下一年度研究生考试,其他约5%学生基本属于选择性待失业。[8]由于初次就业率统计时间截至为每年8月31日,在9至12月待就业的毕业生仍会继续积极参加各类考试、招聘活动。截止每年年底,从年终就业率统计情况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5%。

(二)职业和升学倾向:签约率略有下降,考研率有所上升

由于初次就业率包括签约派遣率和考研率,从进入劳动力市场看签约率更能代表毕业生职业获得情况。扩招前该校平均签约率为75.3%,扩招后为70.55%,下降4.75%。工作分层理论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证,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同时,也反映出毕业生已经逐渐认识到就业形势严峻,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会主动考虑职业理想与实际市场需求的差异,并积极向市场需求看齐。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该校本科毕业生的研究生录取率节节攀升(见图1)。这是因为地市级以上医疗及科研机构对学历层次提出更高要求。市场需求促成报考研究生比例的居高不下,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考取研究生意味着提升工作找寻的竞争力,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找到更理想的工作。

图1: 2001-2010年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统计图

(三)就业流动:市场机制和就业促进政策发挥成效

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户籍、地区、行业等体制性分割,不同地区,意味着在劳动保障、发展机会、工资水平、教育、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现实差异,因此,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及市级单位成为毕业生理想就业区域。调查表明,扩招前的2001-2003年毕业生在省外就业平均率占签约人数的28.29%,扩招后7年的平均水平上升到40.11%(见表2),外省签约率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图2)。其中东南部及沿海地区旺盛的人才市场吸引近30%的毕业生,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省市(见图3)。

总之,该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总体上呈现如下特点:一方面,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以显现,省外尤其是在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东南沿海地区就业比例上升;另一方面,虽然在省市一级单位就业人数减少,在基层就业政策的干预下,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就业的平稳上升,去县城、西部地区的均有小幅度的上涨,表明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调整期望值,就业重心正在逐步下移(图4)。

(四)职业定位:行业依赖与多元化就业结构并存

2010年该校毕业生由2001年的4个专业发展到17个专业,专业方向由医学单科型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发展到医学相关专业的多学科复合型培养模式,新增法学(医事法方向)、药品营销、医药信息与计算机应用、医疗保险等复合型专业。2001-2003年,毕业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的一直维持在50%以上,表明作为医学院校这种单科型高校对行业有很强的依赖性。2010年毕业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的降至41.75%,排除政府促进就业项目和研究生录取率提高因素,因为学校专业设置向多学科方向发展,在传统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的比例在下降,三资企业、科研机构、学校的人数在逐年小幅提升。(见表3)

三、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执行绩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执行绩效

根据上述2001-2010年以该校为代表的医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分析,不难看出:绝大多数毕业生已经能够主动回应市场需求,就业去向趋于理性。显然,这一变化趋势背后是政府就业促进政策“推手”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随着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政策效应充分释放,不断激活人力资源市场,市场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信息更加公开,操作更加规范,学生更容易掌握市场信号,并做出积极回应。该校毕业生省外就业人数的增加即说明了这一点。2001年后,安徽省教育厅取消对医学类专业出省就业限制,作为省属重点大学,主要面向省内培养服务本省、服务基层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而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灵活的录用制度,较高的薪酬标准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强吸引力,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本省内专业技术人才的供给。

其次,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面向基层的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和措施,大大缓解了扩招以后带来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为扩招后大学生去往市级医疗单位就业的逐步减少,去往县级单位就业的小幅上扬,参加政府促进就业项目,前往西部、基层就业的人数稳步抬升,反映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中心在下降,他们的期望值在逐步降低、对市场需求信号给予理性的回应。

再次,报考研究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说明研究生扩招政策也为本科毕业生升学带来机遇。根据该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调查:2004年34.5%的本科毕业生已经报考研究生,2005和2006年报考比例达到48.1%和44.5%;而不报考的比例则从2004年的19.2%下降到2006年的13.8%,[9]可以预测在今后几年中报考研究生仍然会保持较高比例。继续攻读硕士考研究生作为延缓就业、增加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会提高职业找寻的预期。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随着各项政策效应初步呈现积极变化,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向好,说明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预期成效显著。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用人需求总量的减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全国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不利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提升和就业环境的改善,主要表现为:

其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动机上成就欲望和发展动机需要占主导。根据赫茨伯格双因素需要动机理论[10],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维持因素,包括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社会福利和职业安全等;另一类为激励因素,如成就、认可、责任、发展等因素。从就业层次和区域反映出大学生在择业中首要需求已经不是经济收入等维持因素,工作岗位的发展空间、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成就性激励因素成为主导需要,反映出大学生积极进取精神和较高的成就欲望。必须承认,在高等教育成本提高的前提下,上大学已经成为一笔很高的投资,对高投入高回报的期望有其合理性的一面,需要学校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大力开拓就业基地,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教育主管部门、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重视大学生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充分考虑毕业生需要动机的激励因素。

其二,预计就业期望值较高态势仍将维持。统计数据显示,去往县、县以下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虽然逐年增加,但涨幅较小,无论是在就业地域、就业单位的层次上,大学生都表现出对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城市的强烈偏好,而中心城市对本科生的需求趋于饱和,市级以上单位对本科生的需求在逐步减少。巨大反差说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仍然偏高,需要调整。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基层和西部地区自身能提供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待遇与大学生的期望有很大差距,可以预见,较高就业期望值短时间不易改变。因此,有关部门要积极提供多项公共就业服务,创造城乡公平就业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去。

其三,寻求高质量就业,升学不是唯一出路。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竞争加大,加大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对就业前景不乐观的人数持续增多,许多大学生将解决就业的途径落在继续攻读研究生上。但是,攻读研究生不是高质量就业的唯一途径,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才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另外,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对本科生就业的“挤占效应”将会逐渐显现,本科生竞争优势岗位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因此,如何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把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与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结合起来是我们教育者的新课题。

其四,就业促进政策的负效应逐步凸显。从博弈论角度来看,公共政策实际上是一个由政策部门与利益相关的当事人进行的重复博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外部效应,使某些并不享受该项公共政策权益的社会成员也可能利用公共政策最优化其自身的利益,因之,某些社会成员会因为公共政策的外部效应而受到损失。[11]如在“西部计划”实施之初,有关部门承诺在考研、报考国家公务员等方面为志愿者提供优惠政策,但国家尚未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有学者担忧,倘若志愿者服务期满时,该方案仍未确定,那么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志愿者将承担因此而造成的全部损失。[12]

总之,政府应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和制度供给,进一步引导毕业生合理流动。流动性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劳动力就业的特点趋势和内在要求。要实现毕业生的充分流动,特别是自觉向西部地区、艰苦行业的流动,政府仍需要未雨绸缪,认真调查研究,积极调整和完善各项政策,从宏观政策上促进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平衡。同时,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资助和补偿政策,提高这些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说明[m].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4.

[2]顾明远.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5(1): 18-19.

[3]我国高校扩招从1999年开始,医学本科的学制为5年,2004年为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因此,文章将2004年以后作为扩招后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与2001-2003年情况进行比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说明[m].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北京市: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5.

[5]有学者提出不同统计口径,参见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4):25-30.

[6] cain,g.the challeng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y to orthodax theory : a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76, no3.

[7]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近几年本科院校初次就业率为80-88%,近年来全国初次就业率水平80%。引自:2005--2008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年鉴[a].安徽省教育厅,2009.

[8]选择性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择业过程中因主动放弃某一或某些就业机会,而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失业的状况。参见:郭飞.大学生就业难与选择性失业[n].人民日报.2004年10月21日,第九版.

[9]潘莉莉.医科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变化趋势分析 [j].中国大学生就业(社会科学版),2006(24):59-61

[10]herzberg: frederick.herzberg on motivation, penton education division.december 1991.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延安市;职业院校就业;思考

一、近年来延安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从延安市近几年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全市GDP的增长中,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就占到GDP的80%以上,而第二产业主要就是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化工、煤炭和卷烟等行业。但从就业状况看,因安全、环保等原因,煤炭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石油和卷烟企业基本上是国有企业,其带动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每年可安置一定数量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实行退耕还林以来,全市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虽然苹果、红枣、梨、花椒、舍饲养羊及大棚蔬菜等产业需要大量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指导,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也需要向非农领域转移。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以旅游和酒店餐饮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的一些企业是近年来安置大中专毕业生的主要渠道。但是,由于这些行业的企业多数为非公有制企业,大中专毕业生在其中的就业稳定性较差,流动性大,导致人们对这类就业认可度较低。

从我们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延安市内的石油企业聘用的临时工已超过正式职工人数。但是,石油企业在用人方面,除接收内部职工子女外,许多岗位宁愿聘用农民工,也不用经过正规培训且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强专业技能的职校毕业生。不仅石油化工企业如此,其他行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概括起来看,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延安市的就业状况主要是:

1.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人数呈逐年大幅下降的趋势。在这些单位就业后,稳定性好,各项社会保障到位,这种就业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因此,每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在这些领域的就业竞争也非常激烈,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不正当竞争甚至是腐败现象。

2.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其所从事的工作不对口。我们调查了解到,近三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较好的吴起、志丹、安塞等县,进入石油企业的职校毕业生,他们大多数从事了油井保卫工作,真正学习石油类和机电类专业者到石油企业就业的为数较少,但企业需求相对较大;另外,由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等问题,一些毕业生也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即使就业了,就业质量也是较差的。

3.进入非国有单位且处于流动就业的人数,占毕业生的总数达60%以上。这些职校毕业生每日劳动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节假日加班加点为“家常便饭”,但没有加班工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应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多数用人单位不缴纳;市、县(区)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对毕业生的人事等就业服务工作做的也不到位,致使这些毕业生的工龄无法登记和计算,办理结婚、生育、晋职晋级、落户等手续困难重重,导致就业的稳定性非常差。

4.在使用职校毕业生过程中,相当多的用人单位与学生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由于政府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监管不力,国家颁布的《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双方的约束力不够。用人单位较多地非法用工和毕业生随意“跳槽”的事时有发生。

5.部分职校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在家中待业。有少数职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差,专业技术水平低,被用人单位多次筛选而积淀成无业游民。特别是那些身体残疾或身体有病者,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政府的救助,但是,由于就业援助缺位、失业登记不到位、再就业培训滞后等,这部分人群中大多数人生活非常困难。

6.一些国有企业在用人自的庇护下,只招聘企业(或行业)内部职工子女,不招聘社会上具备相应学历和专业的人员,出现了用人上的不公平。

7.政府劳动保障人力资源部门人事工作滞后。据调查了解,从2001年至2010年,每年均有部分职校毕业生手中拿着学校和有关政府人事劳动部门签发的档案和报到证不到县(区)报到。

8.高职毕业生相对中职毕业生来说,其就业状况较好。具体表现在:在国有单位就业率较高,就业质量较好,工资待遇较高,社会保险办理率较高,就业的稳定性较好。

二、改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建议

(一)党委政府是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关键

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努力规范各单位的用人行为,改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能做到的。关键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除重点加大产业开发力度、延长产业链外,还应做好以下各方面的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工作:

1.积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做好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人事工作。要把属地所有企事业单位毕业生的人事管理都进行人事制度管理,取消原来的分割管理办法。让有意回辖区就业的所有高、中等学校毕业生持政府有关部门签发的报到证报到,并收取档案等资料,办理人事手续,签订人事合同,待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单位后,再按国家有关法规、条例规定,落实用人单位与政府人才中心签订单位人事合同,并督促用人单位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对创业等灵活就业者,政府财政补贴缴纳社会保险,从资金上和政策上真正鼓励自主就业,建立充满活力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机制,让创业者切实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

2.人力资源劳动保障部门要全力抓好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法规和条例的落实工作,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要督促企业依法给劳动者办理相应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对违规的用人单位,有关部门要依法予以及时严肃处理。

3.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人要承担起属地职业院校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切实把扩大就业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把就业工作纳入每年度对各级政府及领导的重要目标考核之中。不能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仅仅作为院校的一把手工程,也要成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一把手工程”。

4.政府有关部门应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就当年属地内报到就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定期研究,明确各自的职责,并认真抓好落实。年度对部门工作考核时要把就业工作完成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5.政府劳动人事和工商等部门,应联合对属地内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用人情况和对员工各项社会保险办理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并向社会通报,对做的好的用人单位,给予重金奖励或减免有关税费,对做的不好的用人单位,进行处罚和纠错,并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6.政府有关部门应在每年适当时间,公布本地当年或更长时间内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此引导适龄青少年来选择就读院校和专业以及方式,减少盲目选择带来的负面问题。

7.政府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当地职业技术院校的联系,指导院校开设“适销对路”的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建议院校改革课程结构,督促企业为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实训和实习条件,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从而使院校能为企业培养出实用人才。政府对给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实训的企业,在财政补贴或减免税费等方面给予一些优惠。

8.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对职业院校引进师资开设绿色通道。政府应该对职业院校的人事管理实行两种形式的管理模式:一是编制管理,二是聘用制管理。政府根据院校每年招生人数多少,给院校划拨经费。我们调查了解到浙江省省属职业技术学院在人事管理上就是采用以上类似制度。

9.各级政府要制定方案,创造性地优先保证全日制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以此来促进全社会重视职业技术教育。

10.根据毕业生的就业需要,在经济发达的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政府设立负责推荐和服务职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办事处,为那些所学专业在延安本地区难以就业的学生和有志外出就业的学生提供服务。

11.市委、市政府等几套班子领导,都应积极出面协调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等非延安市管企业,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接收户籍在延安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市人大可从有关人才法规等执法检查上给予监督,市政协可利用社会各界精英的影响力来促进企业最大限度地接纳毕业生。

12.市政府应责成相关部门,把初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学的适龄青少年,全部纳入中职教育计划,对高职毕业生,要按照高等学校毕业生一视同仁地执行就业政策,调控企业等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高职毕业生,从就业上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形成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院校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职业技术院校要调研市场,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设“适销对路”的专业,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培养的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1.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要提高实训课比例,使实训课与理论课最低保持1∶1的比例。这对于中职生尤为重要。实验实训课程会在校园里营造一种职业环境与氛围,让学生明确目标指向,尽快进入职业角色,缩短学生向劳动者转换的过程。基础课的开设要根据培养层次、专业要求、学生毕业后的继续发展等需求而开设,不必面面俱到。

2.开设就业指导课与就业心理辅导。要及早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生涯发展的理论教育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一进校就有职业规划的意识。将就业能力及综合训练融合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各环节及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教育当中,缩短学生从学习者到职业者的心理距离。

3.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基础层次参差不齐的情况,实施分层次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将教学场所从教室外延到工厂、实训室等实际工作岗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已有的知识,发展理解力、判断力和创新精神;将教学者从教师扩展为师傅,实现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与指导;教学方式实现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合作,使学生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4.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材。最好是校企合作编写教材,根据学生学习基础、专业要求乃至企业要求编写。尤其是实训教材,要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甚至可以借用企业培训教材及培训模式,编写一些情景式训练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验。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综上所述,只有党委和政府制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院校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办出特色,培养出企业迫切需要的大批技能型实用人才,方可使职业技术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仁忠,马庆发.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解决的制度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