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

协作教学论文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综科目;协作教学;高考模式;三维度

现代社会的日益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增强。分科的目的是从某个角度更为深刻地认识事物,而今天,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某一问题局限在某一门学科的领域内是很难得到解决的,必须联系和充分调动各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创新才能解决。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文综科目协作教学。

一、文综科目协作教学的客观依据是为了适应高考模式的变化

全国“3+X”的高考模式实施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所选文综高考试题已有了一定的思路和特点,考试所涉及的知识越来越以多样性、复杂性、变化性、综合性呈现出来,考的是学生能运用知识三维度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素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与高考的新情况和新要求不断发生着碰撞,产生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着实令人困惑,甚至是让人忧心如焚的。为此,必须探索和尝试文综科目协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文综科目协作教学权威性的依据是高考文综《考试大纲》

文综高考《考试大纲》明确指出:“文综能力测试更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各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高考形势,作为教师,应具备研究型和开放型的素质,依据《考试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已是一个重大而不能回避的教研课题。

三、高考文综科目协作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近几年来高考试题的特点

分析甘肃省近几年来采用高考文综试题特点,考试强调综合运用政治、历史和地理三维度地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非常明显。

1.试题贯穿了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试题要引导学生将生活现象引入学习中来,如对沙尘暴、火山、地震、台风、洪涝、城市绿化的现实解释,对我国能源、交通、农业、物价上涨、科学发展观、工业发展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2.试题都渗透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的现代意识和价值取向,要求学生能从三个维度运用三科知识重组整合、升华认识。试题要求学生能科学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事物,合理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基本了解,没有对人类文化的起码尊重,就不会产生对人类自己的深深敬意,就不能树立起真正的人文精神。

总之,文综科目要真正实现“纵向联系,一科多用;横向联系,多科渗透”的协作教学模式,就要努力构建三科协作教学的良性机制,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当然,综合学科协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还只是在探索阶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理性地去思考、去探索。所幸的是,改革和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总会找到更佳的协作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杨金森.文科学科教学渗透初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0(05).

[2]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结合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6(10).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众所周知,广告设计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是一门服务于主流商业活动的学科。既然是服务行业,就要和人打交道。具体来讲,服务对象是人(广告主),传播对象是人(受众群体),广告创作也需要与相关人员(创意总监、美术指导、设计师、市场营销人员、广告文案人员、媒体传播人员)合作。因此,对于广告设计这个行业,与人沟通交流、与人合作是客观需要。但是,目前“90后”的高校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这给他们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顺利融入工作环境埋下了隐患。广告设计团队协作的教学模式,能够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思考习惯、思维方式,这对于他们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广告设计团队协作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广告设计教学中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已经在广告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中引入了团队协作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例如,在“广告策划设计”“综合媒体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模拟广告公司运营机制的项目式教学法,由教师结合真实的企业或品牌拟定选题,学生通过真实的市场资料进行模拟实战,对于广告产品的市场调查、产品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受众行为、AIDA原则、广告媒介组合等,全部建立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策划、创意与设计;此外,在广告设计教学中还采用国内外知名的广告设计竞赛选题的竞赛式教学法,即组建创新团队、头脑风暴演绎、撰写创意简报、提案答辩与讲解、创意表现与执行、深入创作与效果测评等环节都是在团队协作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近几年学生对广告设计竞赛的关注度、参赛作品数量、获奖数量等便可窥见竞赛式实践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的主流。

二、广告设计团队协作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广告设计团队协作教学模式是立足于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个人创作潜能的激发,实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启发式教学,秉承“给设计最坚实的起步,给学生最个性的启发”的治学格言,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将专业广告实际涉及的创意问题和知识点纳入课堂教学,注重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从广告创意理论学习到真实操作时,不玩“空手道”。

(一)模拟专业广告创意机构,组建创新团队在训练过程中导入广告设计团队协作观念并阐述其积极作用,改变学生以往“单打独斗”的习惯。首先是通过快题设计“创新思维导图”评比,选出小组总监、美术指导,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进入哪个小组(每组成员3~5人),模拟专业广告创意机构组建创新团队,然后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开展教学,鼓励学生各尽所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强联合,最后完成广告设计综合选题。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意识,切身体会到团队协作力量的强大,进而激发学生的原创能力,达到“1+1>2”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与他人协作,更快地胜任本职工作。

(二)开展头脑风暴演绎,激发创意灵感教学活动主要以提问、讨论、回答的形式开展,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创意孵化的过程中,学生是绝对的主角,每位学生都有权利提出自己的想法,每一位团队成员都要认真聆听及思考他人的观点和想法,教师不要对任何想法提出批评,尽量鼓励每位学生都发言。在实施时,鼓励狂热和夸张的想法,允许根据别人的构想联想另一种构想等,构想越多越好。欢迎自由思考、各抒己见;欢迎自由奔放,异想天开,甚至是做“白日梦”。在提出许多创意以后,再进行分类筛选,提出有价值的创意。需要强调的是团结协作不是简单的人的叠加,而是心的叠加,需要团队中每个人用心沟通,用心交流,用心协作。只有这样,才会让广告形象具有凝聚力,才能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优秀的创新团队可以使广告整体创意更为严密和全面。

(三)开展竞赛式实践教学,提高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参与广告竞赛是检验广告设计团队协作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方式。目前社会上的广告竞赛种类很多,良莠不齐,要根据赛事的影响力、规范程度、广告选题、截稿时间等做好筛选工作,再结合赛事要求开展竞赛式实践教学。将广告设计大赛引入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符合社会实际广告应用情况,可以有效避免虚拟选题缺乏市场目标性、没有针对的目标消费者认知、没有USP/利益点的诉求等弊端。与赛事结合的广告设计团队协作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挖掘社会热点话题,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近年来,雾霾天气、光盘行动、网络反腐、H7N9禽流感、医患关系、空巢老人、房价调控、医疗改革、食品安全、汉字危机等话题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这些社会热点话题凸显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高中羽先生在《五斗柜上的糖果》一文中提到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活动”,它最普遍的哲学是“想办法”。所谓“想办法”的“办”是“解决”的意思。将社会热点话题与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相结合,恰恰符合高中羽先生设计解决问题的观点。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热点话题关注度高,具有实时性,符合社会实际,可以引发学生团队间的热议。学生不再觉得完成作业是种负担,而是觉得做了件对社会公益事业有益的事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可以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全面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的创新设计人才。一个合格的设计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设计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文字撰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市场调研能力以及组织策划能力等。针对设计市场对创新设计人才的实际需要,高校要打破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模式,建立全新的、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体系,从多方面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三、广告设计团队协作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整体环境下,审美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而是大众的。这就决定了一个广告人“单枪匹马”的设计往往过于主观,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团队协作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它可以充分调动团队成员所有的资源和才智,使团队协作产生一股强大而持久的力量,准确挖掘广告核心创意,更好更快地完成广告整体设计。

(一)感受团队协作,学生们乐在其中广告设计是一门涉及美学、营销学、传播学、文学的综合性学科,与人沟通、与人合作是客观需要。小组讨论、头脑风暴、集体创作等团队协作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这种自主性的教学形式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激发学生探求知识与研究知识的潜能。不仅有利于调动小组成员的协作热情和广告创作潜能,对个人能力的激发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紧跟教学节奏,使更多学生受益在授课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的。各小组在草图、备图、完稿三个阶段的作业进程均采取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的模式,这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紧跟教学节奏。由于每个阶段均有相应的教学任务和小组安排,少了哪个环节或慢了节拍都会影响进度。因此,为了对得起全组付出,同学们不敢怠慢,创作热情逐渐提高。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PBL,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探究

 

0引言

随着学习的社会属性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协作学习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促成了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诞生和迅速发展[1]。CSCL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的是共同活动情境中的意义以及意义建构的实践,同时也包括诸如以问题情境设计为中介的小组讨论学习方式。CSCL的研究趋向更加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其研究方法更加注重描述性而非实验性[2]。因此,CSCL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意义建构。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协作学习的一个典型范例,也能够更加容易的实现学习者学习中意义的建构。

1 概述

1.1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一种教学方法,指学生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建构经验的目的。这种学习方式是由问题激发产生的,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协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人际交往的技能,并提高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3]。

1.2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简单讲,就是把协作学习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辅导、支持和优化协作学习[4]。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人们对于CSCL含义的理解各不相同,其中美国学者考希曼的观点代表了CSCL研究的主流。

2002年,考希曼在CSCL2002大会主题报告中提出了CSCL的定义:“CSCL这门学科着重研究在共同生活环境中的意义和意义缔造的实践,以及设计的人工制品被这些实践活动应用为中介的方式”。这个定义表明教育学论文,协作意义建构以及工具制品如何中介或影响该过程的方式成为CSCL研究的主要问题。[5]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CSCL中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以及建构意义的研究。而PBL理念为CSCL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学生小组协作探究问题的过程,能使我们更加容易的分析学习者意义的建构以及人工制品作为中介对这种意义建构的影响。

2 PBL理念下CSCL模型构建

PBL理念下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就是在网络环境中,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成立的在线小组,利用学习平台提供的资源门户,搜集并整合学习资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平台提供的各种通讯方式,来进行交流并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或学习方式。

对于其模型的构建,有利于CSCL系统开发的问题定义和需求分析阶段的开展;有助于将CSCL相关理论的抽象概念抛锚于具体的CSCL实践之中,加深我们对于理论的理解;同时在具体的工作、学习实践中,借助模型作为支架,可以帮助我们在繁杂的现实世界之中,分析现有的CSCL系统,把握其本质。[6]因此,我们可以把模型看作是联系CSCL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探究PBL理念下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这种教学或学习方式的时候,我们先对其模型进行构建。

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该CSCL模型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在线小组

在线小组的成立由创设的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平台的管理员学习的任务,并根据任务的性质和难度,对学习的参与者提出相应的特征、能力和数量的要求,构建一个学习任务申请的系统,使学习参与者能够按照学习任务提出的要求进行任务的申请,最后通过对学习者特征和教师对任务的管理能力的分析,成立解决问题的最佳在线学习小组。

(2)整合信息资源

平台学习资源指的是一种学习资源的门户,它将各地教育信息资源库、专题学习网站、学科网站群、虚拟教研中心等整合于旗下,将各地区的教育资源描述信息集中起来,资源则分布在各地存储教育学论文,在各地资源库内容更新的同时,同步更新资源中心的索引目录、目录索引中心以及各地市的资源库系统[7]。通过平台学习资源门户,学习者可以快捷的、全面的获取问题解决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学习者要对搜集到的学习资料进行整合,形成相对系统的、有条理的学习资源。

(3)提供交流平台

学习平台提供的交流方式在学习者协作探究问题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者可以用系统提供的同步通信(网络视频广播、网络聊天室和视频会议)和异步通信(E-mail、BBS、博客和新闻组)等方式进行交流。由于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是通过网络来进行合作交流的,它具有人际沟通方式的虚拟化,因此它对学习者交际技能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两个点:一方面,对学习者的言语技能要求较高。由于在网络上人际沟通的虚拟化,而不是面对面的进行交流,这就要求参与者要掌握在交流时如何使用文字简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提问、如何使交流继续进行下去的高超的言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习者具有一定的IT技能。如使用公告栏、聊天室、E-mail、数据库等技能,只有参与者娴熟地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使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下去。[8]

(4)评价协作过程

基于问题情境的CSCL中,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使得学生的评价变得更加客观。在CSCL中,可以用BBS、聊天记录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教师除了可以查阅学生提交的学习成果外,还可以根据这些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每个学生在协作中所起的作用和参与程度。教师还可以通过匿名的聊天、投票等方式,让学生进行互评。对学生参与协作的时间、发表留言和学习成果的多少,可以由计算机自动记录、评分,随时反馈给学生。使用CSCL提供的技术手段,可以对小组和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客观的、合理的评价。[9]

3 PBL理念下CSCL的优点

3.1问题情境的设置更为逼真

网络环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问题情境。一般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都是教师用比较抽象的语言描述出来的,有时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网络环境下的PBL,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文本、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去呈现我们的问题,创设一个逼真的,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还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去认识该问题,从而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以便于后来的探究和学习。[10]

3.2学习资源的获取更加便捷

传统的合作学习,学习资源的来源,大多来源于书本,不仅信息量较少而且查阅起来非常的困难。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教育学论文,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来寻找资源。然而,当今网络上的资源,可用“浩瀚”两个字来形容,如此之多的且未经梳理的各种资源,会导致真正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湮灭在浩瀚的数据海洋中。平台学习资源门户的建立,可以提供信息量丰富、结构合理、表现形式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使学习者更加便捷的获取学习资源。

3.3评价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CSCL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意义建构,这种有意义的建构强调“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不是仅仅对于学习结果的关注”。相比传统的合作学习,对于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关注,能够更好的激发其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学习过程中相关数据的分析,让学习者充分认识到自我价值在小组中的展现,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另外,评价方式由“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的转变,也是教育素质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高文等.学习科学的关键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社,2009:249-274.

[2]Koschmann,T.Dewey's Contribution to theFoundations of CSCL Research[A].In the Proceedings of Computer Support forCollaborative Learning(CSCL2002)[C]. Boulder,CO., 2002.56-58.

[3]黄荣怀.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7-114.

[4]高文等.学习科学的关键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社,2009:249-274.

[5]柴少明,赵建华,李克东.基于活动理论的CSCL协作意义建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7):96.

[6]高文等.学习科学的关键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社,2009:249-274.

[7]罗江华.解套形与实——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0.

[8]赵建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1.

[9]秦安兰.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与传统合作学习的比较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4(6):29.

[10]高瑞利,孔维宏.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J]. 中国电化教育,2004(8):29.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把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学生塑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技能的社会需求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要完成合格人才的培养任务,就要做好管理、教学等各项工作,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作为学校一员,笔者既承担教学任务,又承担办公室日常事务。如何协调好教学与行政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是笔者个人努力的方向和关注的重点。

(1)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现代教育强调:教育为人民服务,学校为学生着想。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在提示我们,应确立和形成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并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家长、学生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要清楚自身定位,自觉摒弃传统的“教师至上”的观念,树立“学生至上”的观念,自觉把自己定位为“保姆”“服务者”的角色,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热心、诚心对待广大师生。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应更为热切地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从细节入手,从小处抓起,真正去理解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成长的快乐。急家长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把我们的工作切实做到学生、家长的心坎上,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扎实做好服务工作。如何协调好教学与行政工作?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要以教学工作为重心,切实提高教学服务质量。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在教学经验、驾驭课堂能力、专业素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努力查找自身问题,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做好备课、上课、辅导等教学工作。同时,主动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学技能突出的中青年教师学习,善于总结经验,勤于查找不足,精于提升素质,严于教导学生,切实提高讲课水平,提高育人质量。二是要做好行政工作。对于承担的行政管理工作,除精心、务实、严谨地做好工作以外,还要经常向自己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施加压力,自我提高,尽善尽美地完成工作任务。比如,遇到教学任务和行政工作冲突时,笔者总是给自己鼓劲,要求自己不能懈怠,抽时间,找空当,加班加点地完成工作任务。三是要协调好教学与行政事务。工作无大小,无轻重、贵贱之分,说到底,都是为了搞好服务,为了发展好学校事业。既要重视教学,又要重视行政事务。要在教学工作完成之余,保质保量地完成行政工作,做到工作中不怠工,不扯皮,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把有限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去,做到教学与行政事务“两不误”,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二、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要干好工作,不仅要有能力,更要有工作热情。为此,笔者认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才能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要充分利用全体会、科室会、支部会、自学等多种途径,学习和贯彻党的关于教育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有关要求,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化的时代,教师要想传道授业解惑,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时代在发展,教育学和心理学也有很大的发展,教师要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三是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要牢固树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的意识,树立“以德治教,以德服人”的意识,发扬人梯精神,树立主人翁意识以及以校为家、以教为业、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协同理论 大学语文 阅读教学 运用

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由来已久,为突破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大学语文教学的研究者提出了许多走出困境的策略,对改善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起了一定作用。但笔者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看到的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大都缺乏对大学语文自身的本质及其整体发展过程的思考,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迫切需要在一种新的理论指导下,抓住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以有效的整体观和发展观来关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而改善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本文从介绍协同理论的概念内涵入手,提出了协同理论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应用要求,概括了从大学语文教学环节出发和从师生阅读活动的过程出发构建阅读教学模式这两种常见的协同式阅读教学模式结构,并以课文《都江堰》为案例详细分析了协同理论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协同理论的概念及其内涵

(一)协同理论的概念

协同理论(cooperation statement)是原联邦德国斯图大特大学的赫尔漫・哈肯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并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门新兴的横断学科。协同理论把不同学科中存在的共同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一个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协调一致的作用是如何产生的,系统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规律是什么,有序结构形成以后又如何变化等。它以信心论、控制论、突变论为其理论基础,是新三论(即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突破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主要表现为一种方法论。

(二)协同理论的内涵

1.协同理论具有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源于希腊语中的synergos,其义为不同元素、不同力量之间的累积性影响,是指功能、组成元件、规模、方式、任务、目标之间的累积系统,在更高层次的统一指挥下,形成一种整体功能,完成相异甚至相反的部分间的整体合作。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元素、语文因素,使教学质量等同或远超单一元素与因素预期效益之和。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尽可能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元素、语文因素,这样可以诱使学习者产生谋求“协同效应”的渴望,使教学朝着协同的方向发展。

2.协同理论具有序参量性。序参量性是指描述系统有序程度的变量。系统变量很多,在系统里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临界区域中衰减较慢或几乎不衰减的少数参量才是序参量,它们决定着系统演化的性质。“协同作用实际上就是序参量与序参量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联合的作用,协同效应就是强调要发挥序参量在系统集体自组织运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系统一旦达到有序就会产生在序变量主导支配下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使子系统呈现出宏观尺度上的时间、空间或成功的有序结构。这种有序结构扩展了系统的功能,使系统的功能产生出非线性的增长。”通过观察研究运用序参量,就能把握大学语文教学系统的演化规律与发展方向。

二、协同理论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要求

(一)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要实现这一转变,首要的是确立学生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一般都是采用大规模的班级授课,为了能在有限的、特定的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就要求教师从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如这次课的重点是什么,需要提出什么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等等。教师只有从这些问题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实现从单纯讲授到共同探讨问题的转变,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觉得上这个课可以获得许多信息,能够提起兴趣,善于思考,课后有事干。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垃”,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亲自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促进其主体性不断发展。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元素,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各不相同的子系统,在更高层次的统一指挥与协调下,形成一种整体功能,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协同效应,更好地发挥自组织作用。

(二)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自我建构文本意义

协同理论的自组织原理可以应用于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阅读教学子系统要素,具有主动阅读构建文本意义的权力,要让学生学好大学语文不能光靠教师外部的影响和力量,而要紧紧依靠心理内部的机制,协调、自动地形成建构文本意义的有序结构,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内驱力和主动性,基于心理的需要促使学生阅读,自觉进行文本意义的建构,在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感悟,学会协同,使建构文本意义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抓住教学主次,突出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系统中的关键因素

教师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抓住阅读教学的重点,突破文本内容难点,不能事无巨细,不分主次,什么都讲,如果这样,会导致学生耗时费力且收获甚微。在文本的解读上应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点带面,抓住关键因素,形成关键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阅读文本的相关理论和学术前沿作一定介绍,使学生对关键因素的学术研究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初步形成问题,这既是阅读积累的过程,也是问题意识培养的过程。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抓住了问题,就是突出了关键因素,而教师围绕问题的有关介绍和启发,可以起到激发学生扩散思维和增强批判意识的作用,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内在问题的驱动力。与此同时,以关键问题为中心,也有利于在阅读过程中促进学生广泛参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分辨能力,不能使学生的阅读思想淹没在一个个文本之中,要在阅读中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抓住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或是学术前沿,或是文本内容讨论的热点,或是能够用其他方法进行研究。总之,关键因素是具有很大探讨空间的问题,抓准并突出关键点,就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形成探究的欲望。

(四)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强调师生的课堂合作

教师与学生是语文教学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两大系统,协同理论强调这两大系统各要素和谐发展。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取得最大效益,就必须充分发挥系统内部整体力量,必须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自己准确定位,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扮演好平等者的角色,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与学生进行良好的课堂互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协同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语文协同式阅读教学模式是师生依据协同理论和阅读心理机制,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阅读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非线性协调与交互作用,从而提高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系统自组织能力,完善学生大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结构的教学模式。

(一)常见的协同式阅读教学模式结构

1.从大学语文教学环节出发构建阅读教学模式,即“四进四出”教学模式。其内涵是:走进文本,读出自我;跟进思考,读出问题;推进理解,读出发现;融进鉴赏,读出评价。这四个环节优化组合,以协同理论为指导,优化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四进四出”模式内部结构,协调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打破了原有各系统之间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互动合力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等被动局面。“四进四出”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打破了这种原有的不平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在寻找新的平衡点,出现了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学生的阅读个性得到张扬,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发展,课堂的有序性和组织程度得以强化,出现了新的对称性。

2.从师生阅读活动的过程出发构建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阅读教学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课前,个体、课外材料、环境的协同,小组成员阅读材料共享,进行消遣性阅读;课中,教师、学生、内容、教学媒体的协同,也是信息情感活动的协同,生成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风格,通过群体知识生成活动;课后,群体、课外阅读材料、环境的协同,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评价流和自我反思。在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下,首先,师生共同确立阅读教学的愿景,教师提供给学生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的共同阅读材料,师生共同进行课外阅读,与此同时,建立不同层次、规模的学习共同体,即群体在一起以汇聚课堂的方式形成学习共同体,个体之间彼此信任、互补长短;其次,学习共同体进行阅读活动,小组之间进行充分交流;最后,针对阅读文本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把握和再创造,这三部分由自身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求知欲逐步引领和深入。

(二)以实际案例分析协同理论的运用与大学语文阅读教学

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协同理论可以使教师、学生、内容、教学媒体等诸要素有机合作和相互关联,可以起到教学过程中因素协调、合作、同步、互补的作用。这种协同效应广泛存在于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系统中,无论是阅读教学“四进四出”环节中的个性化阅读、思考问题、理解发现、鉴赏评价,还是从师生活动的过程出发,各种协同要素的融汇整合,都表现出协调、合作、整体效应增强的特点,这时的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上文谈到协同理论的一个内涵特点就是协同效应性,例如教师讲《都江堰》,在学生进入文本之后,经过阅读过程中的因素协调、合作、同步、互补,学生读出了自我。

以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为例。2009级高职初等教育2班李春玲同学读《都江堰》后,满怀激情,感慨万千,她在发现报告《拥抱都江堰》中写到:“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都江堰》,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篇散发着智慧、祥和、厚重感的文章一定写于2008年5月12日的地震前,那时的都江堰‘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甘甜的乳汁’,‘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散’。然而随着2008年5月12日的那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都江堰在夏天里弄湿了我所有的记忆,曾经的都江堰,山清水秀,现在的都江堰,满目凄凉,但是李冰的精魂依旧没有散,仍然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守护着后人。山崩地裂,房屋被毁,地震可以埋葬我们的肉体,却震不垮我们的精神。都江堰没有垮,二王庙没有被摧毁,任何困难都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13亿中国人在天安门广场发出的吼声‘中国加油!汶川加油!都江堰加油!’将永远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回荡。”这个同学激昂的话语饱含强烈的爱国之情,震撼了全体同学的心,她用真情走进了文本,读出了自我,与文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该同学运用了多种不同的阅读元素、语文因素,进行了口语表达,产生了协同效应,使自己的阅读质量远远超过单一元素与因素的预期效益之和。实践证明,协同理论的运用为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能够在大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文本时,也可以利用协同论的自组织原理进行设计。仍以课文《都江堰》为例,在研读文本时,学生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的自我调节、自我挖潜和各因子共振,激活了思维,在阅读思考中发现了问题,例如作者在文中提到“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这些话语是不是有意贬低长城?这个问题引起了全体同学的热烈讨论。有的同学认为,“不是贬低长城,写长城与都江堰的对比,是为了更好地突出都江堰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有的同学则质疑,“长城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不也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学生质疑辩论不是通过外在的因素,而是依靠内部的思维规则,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思维的有序结构对问题进行解答,这种质疑形成了思维有序化的连续统一体。实践证明,阅读中运用自组织原理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探究文本的丰富意蕴,领悟文本的艺术魅力,扩大了学生“倾听”“言说”的阅读发展空间。

教师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自觉地将协同理论应用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大学语文综合阅读能力,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研究阅读的兴趣,消除学生阅读的消极情绪,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创设大学语文阅读环境,使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照应,使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协同中内化,阅读思维在协同中共振,阅读理解在协同中生成,阅读个性在协同中发展。教师应该善于把握协同理论的特点,让平淡的文本内容在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后变得富有生气,让协同理论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张志公先生指出:“多年来,语文教学效率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种现象,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很低,很多,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其间,尽管有不少人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教改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时至今日,语文教学的少、差、费仍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原因在哪里呢? ①教与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老师有了教学大纲,有了教学参与书,但有些老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目标性不强,盲目性较大,教学计划性弱,随意性较大的情况。学生也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转,只知完全听从老师的教授,没有明确学习目标,没有自主意识。 ②教法与学法陈旧。这些年来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过,教法陈旧,不知变通,搞“满堂灌”、“题海战”的老师也大有人在,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主导意识;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虽然刻苦认真,由于学习方法不对头,成绩也不理想,再加上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向学生授“渔”,使学生的自读能力非常差,因而学生也不知该怎样去读、去记、去背、去练等等。 ③教师唱独角戏,一人表演:一块黑板一只笔,一张嘴巴讲到底,即使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还是昏昏欲睡,学生学习被动,对语文学得不感兴趣。 所以大力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课堂效率是我们面临一个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彻底放弃了多年来“以老师讲析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把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轴心和立足点,初步确定了“协同教学”这种模式。

一、“协同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协同教学”是以马列主义认识论为依据,以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协同理论作为一般科学方法论,吸收“信息论”、“系统论”、“导学论”的合理因素,优化课堂教学内部的结构,协同好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促进协调、同步、合作和互补,增强自我组织能力,产生协同效应,建立纵横相通的知识,形成组织相互渗透,能力综合发展的新教学模式。

2、 “协同教学”理论依据:①“协同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 哈肯在从事激光理论研究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大自然是由许多系统组织起来的统一体,这许多系统就是子系统,统一体就是大系统。在某个系统中许多子系统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它们不断地依存和协调的状态中发展变化,以在新的条件下形成新的平衡结构。而由旧的结构转变成新的结构,则有一定的,研究本规律的科学就是协同论。协同论原本讲的是自然科学中的现象,但在科学研究中同样可以利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原理沟通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将教与学所包含的内容,融会贯通,互相渗透,使其发生协调、同步、互补的效率,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②《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quot;要贯彻启发式的原则,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手、动口、动脑,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而创立的。③现代教学论的指导:(1)叶圣陶先生教导我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从语文教材的工具性和语文教学的目的性出发,“协同教学”设计就是让学生学会一套阅读文章的方法,来达到学生的自能读书,不需要教的境界。(2)“协同教学”是根据钱梦龙先生的“三主”,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设计的,“协同教学”模式中每一环节从大体上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来减少学生阅读中的盲目性、随意性。 ④自然科学“信息”理论的启示:信息论告诉我们,任何感知实践活动都是信息的吸收和输出,它们和信息的反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循环系统。在“协同教学”五环节中,第一环节“制定目标”是建立信息阶段,第二环节“学生自学”,第三环节“学生讨论”和第四环节“教师引导”是处理信息阶段,第五环节“综合练习”是反馈信息阶段。

二、“协同教学”的教学原则

1、目标认同原则: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它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从协同学的观战来看,教学目标是教学系统自组织水平的标志,它对师生的教学活动起定向、维持、强化、激励和调控的作用。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不完整,教学就会处于无序混乱状态。

2、协调同步互补原则:协调是师生依据教学目标,教育科学理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统一目标、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的过程。协调关系的过程产生同步、互补效应。同步是教学系统各要素运动变化在时序上的一致。互补是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一、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的界定

目前,关于网络课程协作学习环境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对于这个概念的解释可采用“学习环境协作学习环境网络课程协作学习环境”的逻辑分析思路。

学习环境是指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促进学习者发展规定了学习环境存在/创设的指向或意义;各种支持性条件包括各种资源、工具、人、活动、师生关系等要件;统合说明了围绕学习者发展,将各种支持性条件实现统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1]协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2]

由此,协作学习环境是指能够促进学习者参与协作学习活动,通过协作的方式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内外部条件的统合。

网络课程协作学习环境也就是指在网络课程中能够促进学习者积极参与协作学习活动,通过协作的方式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内外部条件的统合。在本研究中,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分为物质环境、活动环境、心理环境和策略环境。四种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生态化的协作学习环境。

二、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框架的构建

从学习环境的设计出发,通过研究比较权威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结合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构建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框架。

(一)学习环境设计解读

学习环境设计,是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的重心,是一种正在兴起和发展的教学隐喻,是教学设计范例正在发生转变的重要标志。[1]

教学设计理论分为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最主要的内容是通过教学分析进行教学事件的设计以及呈现教学事件的教学策略设计,把它归为教学环境的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者分析,设计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学习策略及学习模式,把它归为学习环境的设计。因此,笔者认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观念的落脚点,很可能成为教学设计的一个发展取向。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由此可见协作的重要性。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的目的是,方便学习者通过协作学习的形式促进知识建构。

(二)学习环境设计模型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进行过学习环境的研究,并提出了影响范围很广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可以借鉴这些模型的设计方法,提出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模型。

(1)乔纳森学习环境设计模型。该模型由六部分组成——问题/案例/项目、相关的实例(或个案)、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工具、社会背景支持。[3]

(2)武法提学习环境设计模型——WELED模型。[4]他认为学习环境的设计可以从学习内容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该模型的内容是首先定义学习领域,然后定义学习者特征,随后对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教学策略进行循环设计。而后是教学模式设计,学习情境设计,最后进行评价和修改及系统开发。

(3)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模型。柳素霞、武法提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式学习环境设计及实验研究》(2006)一文中,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式学习环境设计过程,认为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包括资源环境设计、组织环境设计和策略环境设计。[5]该论文通过分析学习活动支持要素在学习环境中的作用,找出各要素间的关系,得到一个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支持模型:组织环境、资源环境、策略环境对学习活动的支持和相互关系。利用教学设计原理设计一个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模型,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创建协作任务情境、资源环境设计、组织环境设计、策略环境设计、协作学习活动的实施、反思和修正。该学习环境模型设计的思路,对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三)网络课程中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

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审度视角的多元化。其中,心理学的、教育学的、文化的视角是最重要的。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视角综合考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网络课程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提供心理学基础,情景认知理论对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有很大启发。文化基础则反映了学习共同体的主导性价值观。协作学习环境强调学习者的协作、交互、建构,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正为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协作学习也是一种特殊的活动,作为元理论的活动理论,应是协作学习研究的根本理论。同时,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其本质是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研究,因此,群体动力学理论必然作为其研究的理论基础。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协作学习;创设环境;建议

协作学习是新课程十分关注并强调的学习方式。许多语文教师在如何创设协作学习环境方面费了很多心思,但由于相当一部分教师协作学习及环境创设理论的缺乏,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在创设协作学习环境时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有协作之形而无学习之质。

据笔者观察,许多语文教师把协作学习与小组讨论活动等同起来。只要是协作学习,就组织小组讨论活动。殊不知,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主要有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七种。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创设协作学习环境。

在学习《故乡》一课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协作学习环节:“这篇课文大家昨天已经预习过了,下面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课文写了哪些人物的变化?有哪些变化?”笔者认为,这个协作学习环节设计的问题是无效的,因为这几个问题只能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作感知,不能够引导学生与课文进行深层次对话。这种协作学习也就不可能产生深层次的碰撞,不能有效提升协作者学习能力。

这种随意的协作在我们的教学中很普遍,有疑问就小组合作讨论,也不管这个问题是否具有讨论价值。协作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重难点,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思维性、目的性、针对性,要具有协作价值。如果这位教师把协作学习的问题改为“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那么学生必将进行有效的思考、辩论,他们的思维也必将产生激烈的碰撞,从而提高协作学习能力。

在《我的叔叔于勒》这节公开课进行到第35分钟的时候,教师安排了这样一个协作学习环节:“同学们,你认为于勒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站在原点看于勒。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大家讨论一下。”笔者认为,这个协作学习环境创设得很有必要,设计的问题也很有思维性,是放手让学生去亲近文本,放手让学生去评价于勒,还强调了“站在原点”,它的指向性是很明确的。但该设计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协作学习时间。

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学生个人都没有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怎么能达到碰撞、交流、互为补充的效果,这样的协作学习只能是流于形式。对协作学习来说,重要的是要有时间作保障。而这个建立在教师对教学设计的精心思考上。

除了上述两个问题外,在大部分学校还存在着协作学习小组随意组织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的协作学习小组都是由前后桌的学生随意组成,随着学生座位的变换,协作学习小组的成员也在不断变换。最主要的就是这样的小组组建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能力及性格方面的个性差异,这样的小组在协作学习时很难起到相互启发、补充的作用。很多教师对协作小组没有具体分工,较少关心或指导协作学习小组具体目标的实施,没有为协作学习创造良好环境。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就如何有效创设协作学习环境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科学、合理组织协作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使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开展公平竞争。通常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各一名。

二是设计合理的协作学习任务。教育家维果茨基在谈到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实际具有的水平,叫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所能达到的水平,叫潜在水平。在儿童的现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才是具有探究价值与协作价值的。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创设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好奇、渴望的境界,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为进一步的协作学习奠定基础。

三是及时创设和把握协作学习契机。教师要根据需要,创设和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协作学习。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协作学习愿望的时候;当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这时的协作才有效益,才能调动学生集体的智慧,才能让学生感受协作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力气,围绕主问题,创设和把握协作学习契机,创设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WIKI技术高职络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041-02

毕业论文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学生可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利用文献等综合技能。写作毕业论文对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确保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都可以通过毕业论文反映出来。

一、当前高职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毕业论文写作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高职院校一般将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在第六个学期,而有些高职院校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第五个学期开始就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分散到全国各地进行实习,教师集中辅导毕业论文写作较困难。同时,学生实习时间长、工作累,学习时间减少,准备毕业论文的时间也相应减少。而且,较多学生认为找到工作才是硬道理,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学生缺乏毕业论文写作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不少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安排与毕业论文写作相关的课程,或者仅以几个讲座代替对学生的指导。因此,不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结构、格式以及写作过程可谓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大都通过网络下载、书本抄袭等方式东拼西凑成毕业论文。

再次,毕业论文管理不到位。近年来,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出台了不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毕业论文环节的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和规范管理。各高职院校也根据政策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毕业论文管理办法,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但由于缺乏对论文工作的管理经验,管理办法细节或是过于烦琐,或是要求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

针对上述高职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毕业论文教学和管理模式,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二、WlKI技术的特点

WIKI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交流方式,为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逐渐被高校教师运用到教学中。它本质上是一种松散和开放的网络协作方式,以知识共享和构建为目的,蕴涵了建构主义、过程学习、协作学习和反思性学习等先进教育理念。

WIKI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操作简单。WIKI是一个简单的WEB网站,但使用的标签语言比HTML更简单,降低了对使用者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因此,WIKI比普通网站更容易建立、编辑和维护,教师和学生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可以顺利使用WIKI。二是具有开放性和协作性。基于WIKI技术的资源管理是开放的、协作的。WIKI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和学生应用WIKI技术可以摆脱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协作的方式,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扩展和共创,也可以对自己或者他人添加的条目进行修订。学生在浏览、完善页面的同时,也实现了知识的增长和共享。因此,WIKI环境下的学习,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三是具有可追溯性。在WIKI的网络环境下,成员可以方便地检索到自己发表的内容,并进行管理。此外,WIKI提供了“版本追溯”的功能,能够完整记录学生的思想历程和学习过程,可锻炼学生的反思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管理。

由上述可见,WIKI技术利于师生交流和促进学生进步,应用于高职络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三、基于WIKI技术的络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WIKI技术的络课程教学过程,应包括搭建网络平台、导学、协作写作、提交论文和评价论文几个阶段,以教学控制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贯穿全过程。

(一)搭建论文写作网络平台。教师需要创立一个以毕业论文为主题的框架分类目录,如关于毕业论文的政策性文件、毕业论文的讲座材料、毕业论文的大纲、毕业论文的进度、优秀案例、毕业论文的评价方法,等等。教师还可以使用视频、音频、演示文稿和Word文档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介绍。无论是辅导教师还是学生进人页面,就可以浏览相关的内容。随着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知程度的提高,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不断地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编辑,平台里面的内容也会日益丰富和完善。

(二)导学。无论是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还是学生,一开始对WIKI的应用及功能都不甚了解,这就需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必要的导学。导学不仅仅是一个教授如何使用平台技术的过程,更是引导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意义上的教、学重新进行定位的过程。WIKI的开放性和协作性的特点,强调教师和学生需要通过共同合作完成一项主题的任务。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互相协助,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而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教师充当了权威的角色,教师是学习材料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监督者、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学生只能是服从者和接受者。WIKI让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让学生也能对学习材料进行组织、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学习成绩作出评判。这也是WIKI和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程的最大区别。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 协同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188-02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形势,需要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能够满足时展需要,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的思政协同创新主要降低的是目标创新,然后通过科学的资源整合,通过主体与客体的协同合作进行的,来达到1+1>2的教育目的。希望通过该文的研究进一步优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为教学方法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理论依据

只有各方教育力量和谐合作、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协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力的科学理论

恩格斯在为了解释社会发展中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联提出了合力的理论。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恩格斯提出的合力理论能够为社会力量的协调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同时也形成了协同教育的理论。

1.2 系统科学的协同理论

该理论研究了多要素构成的开放复杂系统,如何通过系统内部的协同作用推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旧结构到新结构的演化机理与规律。协同理论主要是为了表现不同因素、个体之间的协同发展的性质。通过不同元素的协同发展来加事务发展的进度,协同发展对整个过程中的所有个体来讲,都是非常有利的,能够实现多方共赢的目的。

1.3 教育合力理论

所说的教育合力,指在特殊的时间或者条件要求下,进行的多方面、综合性的教育。这种综合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将几个单项的教育进行叠加,而是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资源、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将教育效果最大化的教学手段。例如: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绝不是某一项教育活动的结果,而是综合教育所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力量。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具体内容

上述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理论的内涵非常的吩咐,能够作为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那么,在实践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涉及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内容协同

大学生思正教育协同工作包含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将这些教育进行科学同意的规划,然后将多门教育进行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与一体化;和谐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交叉与贯通;进一步改善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内容陈旧、孤立、重复等问题,着力体现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协调性、整体性、融贯性与创新性。

2.2 方法协同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协同体现了教育方式的综合性,主要包括: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多学科渗透教育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想结合等。

“综合就是创造”,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渗透交叉,以“结合”的方式协同运作可以产生一种新的教育力量。

2.3 载体协同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协同主要指将学生的家庭教育和社会以及学校教育进行科学的协调,设定共同的发展目标,行政教育合力。因为每个人的家庭教育接受到最早的教育,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主渠道、主阵地;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对学校教育效果的固化;网络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的带动教育产业的发展,目前网络以及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四大教育载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四大教育载体的协同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而是在优势互补基础上的有机整合与协同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2.4 主体协同

主体协同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其中包括党政工团和共青团干部与老师以及班主任和领导等,应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紧密围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新目标,各司其职、平等交流、沟通协商、有效配合、和谐合作、共同工作,在整体上组织协调,优势互补,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单个教育主体无法达到的整体教育效果。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和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创设全员育人的平台,构建各类教育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以促进高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融合创新。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注重以上几个方面的协同创新,有效整合与汇聚各种教育力量与创新要素,改变教育目标不一致、内容单调、方式单一与思想政治教育孤立进行的状况,遵循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模式与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相契合,教育管理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相适应等原则,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

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还需要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 开放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要素之间、要素与部门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彼此开放,进行有效的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这种开放不仅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而且要加强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互助;不仅要求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与教育载体之间的交融与开放,而且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之间、不同的教育方法之问、不同教育内容之问以及不同的教育载体之间都要彼此协调、相互配合。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网络环境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从环境中不断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人才、知识、信息、资金等有益的因素,批判与抵制不利的因素。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封闭、分散、低效的格局,消除部门之间、学科之间的壁垒,理顺关系,协调合作、构建创新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与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

3.2 融入机制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人大学生专业学习、校园生活、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等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各科教学、科研训练、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个方面,形成寓教于研、寓教于文、寓教于境、寓教于管、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全方位融入机制,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化有形为无形、化有声为无声,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高校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做到目标一致、内容贯通、方法融合、载体衔接,把“融入”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将其制度化、常态化,真正落实在行动中。

3.3 合作机制

说过:“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并认为“力量分散,事情就难办了”。邓小平认为工作上出现问题往往“不是哪一个人不合格,或者犯了错误,而是因为合作不好,形成‘几套马车’”。“呻”发现生命双螺旋体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华生说:“只有合作,才能创造真正新的事物。”在实践中应建立不同教育主体、教育部门、教育载体的沟通协作的平台、机构与中心,有效地促进不同教育者之间、不同教育部门之间、不同教育载体之间,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为实现共同的教育目的,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协同创新,以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

3.4 动态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有生机与活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螺旋式上升的动态演化过程。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教育对象(大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性、可变性等特征,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精心设计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使教育方法、技巧的运用与教育内容巧妙结合,建立相应的动态交流机制和运行机制,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育机构和教育者要准确领会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总任务与教育方针,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及时、快捷、准确的信息反馈机制,制定并不断调整与创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思想方法与理论支持。

总之,高校应当把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内容与方式,构建新的体制与机制,汇聚各种教育资源与教育力量,凝心聚力,协同发展,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协同系统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0-23.

[2] 唐新格,齐秀强.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28-29.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协作学习活动;活动理论;结构模型;基本要素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4)01-0048-08

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的核心和关键即是对基本要素的分析和配置。目前,关于(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的探索与研究。主要有IMS-LD规范、CANDLE项目、DialogPLUS项目、X4L项目、LADLE项目以及李青的博士论文。其中,IMS-LD规范和CAN-DLE项目,主要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建构学习活动的元数据模型,通过这些元数据的定义、描述,实现学习活动、学习对象的跨平台共享。DialogPLUS项目、X4L项目、LARM项目和李青的博士论文则从教育学的视角,阐述学习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上各种对学习活动的描述,涵盖了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我们从技术实现、教学设计的角度全面认识学习活动,为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的建构提供参考。目前,各种论述主要从应用层面,归纳出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但这些要素本身并不在一个层次,相互之间重叠或交叉,也无法直接迁移到协作学习活动中。本研究拟借助活动理论,对协作学习活动的本质和结构进行深入剖析,建构协作学习活动的结构模型。确立其基本要素。为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分析提供指导框架。

一、活动理论视角下的协作学习活动分析

活动理论源自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前苏联维果斯基(L,S,Vygotsky)、列昂捷夫(Leont’ev)和鲁利亚(A,R,Luria)的文化历史心理学。活动理论的代表人物Kuutti认为,活动理论不是方法论,而是一种哲学理论框架,研究作为发展过程的人类实践形式,即个体和社会综合。活动理论将人类的实践活动视作系统,包括个体、组织、环境、历史、文化、工具、动机等。活动理论关注的是主体对客体朝向目标客体转化的实践过程,即人们在发展过程中使用工具的本质、环境的作用、社会关系、目的和意义。

(一)活动理论的发展历程

活动理论作为一种理论确立是在上世纪20-30年代,前苏联发起了一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重构心理学的学术辩论。通过辩论。心理学家们一致认可“意识和活动不可分离”原则。认为思维仅存在于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有特定目标、意义的社会交互活动中,能为人们所理解,且不断向高级发展。鲁宾斯坦(Rubinshtein)进一步发展该原则。提出将人类行为作为心理学分析的单元。并阐释其意义。其后。维果斯基关于社会文化情景中儿童发展的理论,进一步深化此原则。列昂捷夫综合前人研究,提出活动理论框架。随后多年。俄国心理学界将活动理论作为理论向导,展开大量研究。不断丰富活动理论的框架。70年代,活动理论从俄国走向世界,吸引来自芬兰、德国、美国、丹麦等国研究者的关注,引起广泛的研究,研究范畴也逐渐从心理学扩展到社会学领域。关注工作活动场景。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Engestrom)通过对活动理论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将活动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代。

1.第一代活动理论

第一代活动理论以维果斯基的中介(mediation)理论为核心。该理论可描述为如图1所示结构,S表示“刺激物”,R表示“反应”,X表示S与R之间的“中介”。S-R即刺激和反应。来自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理论,在此基础上加入的“中介”是第二刺激标记,为S和R建立另一种连接途径。作为S-R关系的补充。此标记是人工制品。即物质工具或意识表现方式(语言、符号等)。经由此途径,人类利用外界工具,控制自身行为方式,实现基于文化的心理过程,将思维发展推向高阶,从而超越纯生物反应S-R。但是,维果斯基的理论只提出了活动的重要元素——中介,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活动理论,而且分析的单元依然仅仅关注个体,还没有关注到群体。

2.第二代活动理论

针对第一代活动理论的局限,第二代活动理论重点关注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列昂捷夫在著名案例“原始集体狩猎”中阐述了个体行为与集体活动的重大差异。进一步扩展了活动理论的框架,并提出活动的层次结构,即活动包含三个模式:活动、行为和操作,活动理论正式被提出来。列昂科夫等人认为,集体活动中的内部矛盾是活动系统变化和发展的驱动力,并对此展开了实证研究。鲁利亚遵循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范式,对活动系统进行了跨文化研究[堋。Michael Cole则指出,第二代活动理论忽略了活动系统的文化多样性。随着活动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在世界范围扩散,研究取向和视角趋于多元化,对活动理论的认识产生了较大差异。因而,活动理论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概念体系以搭起沟通的桥梁。

3.第三代活动理论

针对第二代活动理论的不足,第三代活动理论主要任务是建构一套概念体系。Bakhtin提出在维果斯基的中介理论图中增加对话逻辑,Russell等人建构了活动网络图,Miettinen等人讨论了活动理论和角色网络理论的整合。然而,以上研究均未能建立完整的概念体系。恩格斯托姆是第三代活动理论的主要贡献人,1987年,他提出了活动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活动系统由六个要素组成:主体、客体、工具和标记、共同体、规则和劳动分工。其中,主体、客体和共同体中任意二者配对形成一对关系。主体和客体以工具和标记为中介建立联系。工具和标记是指客体转化为结果的过程中所有用到的事物,包括物质工具和思考工具(类同维果斯基中介理论中的X)。主体和共同体之间以规则连接起来,规则系共同体的道德规范、价值观、文化惯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客体和共同体因劳动分工建立联系,劳动分工则是在客体转化为结果的进程中,明确或内隐的任务分工、利益分配以及社会等级划分。

2001年,恩格斯托姆在上述活动系统结构基础上,引入活动系统之间的交互,使得活动系统更加开放,如图3所示。某一特定活动情境中的客体(客体1)可以从初始状态经活动系统建构为集体意义的客体(客体2),甚至转换为多客体共享的客体(客体3)。因而,客体活动的目标并非短期静止的,而是动态发展变化的。第三代活动理论至此变得丰富和开放,恩格斯托姆进而提出活动理论是一种发展的理论体系。

(二)活动理论视角下协作学习活动的要素分析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开展的一切相关行为。协作学习活动也是一种活动系统,即协作小组在共同目标指引下,集体参与某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其中必然包括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和中介等要素。

1.主体

活动的主体一般都是从事活动的个人或集体,在活动中处于中心、主动的角色。分析活动系统,把握对主体的动机、矛盾冲突和行为的理解。有助于活动设计者理解和揭示最基本、潜在的、驱使活动系统正常运转的原动力。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教学活动包含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教与学这两种活动体系各有特点但又相互依存,统一存在于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二者关系的本质则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学活动只存在唯一的主体——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而非主体,职责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启发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进而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其宗旨和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能动作用。因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主体。协作学习活动属于教学活动的一种类型。其主体也是学生。

2.客体

客体是主体追求的物质或精神产品,客体激励着主体,进而驱动活动系统,使得活动系统以客体为导向。客体的产生、创造和转变使主体达到一个特殊的目的。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学习内容则是客体。由于学习内容不可能脱离载体而存在,必须承载于教材,通过一定的媒体、设备反映出来。学生通过辅助支持,比如,媒体、设备和教师,开展协作学习活动。教师作为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时的辅助支持地位,这在以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教学模式的推广、个别化学习得以普遍实施情况下更为显著。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传授。而是学生完成了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实践。教师同教材、教学设备等应同视为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辅助支持因素。

3.共同体

共同体即是活动系统参与人员的集合体。从本质上而言。个体无法独立开展活动。即便是独舞的舞蹈家,他/她的生活也离不开父母支持,舞蹈技能也有赖于教师的传授。正如列昂捷夫所言。人类个体活动是一个社会关系系统,没有社会关系的个别活动是不存在的。协作学习活动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以小组形式学习,与同伴协商、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学生所组成的学习小组即是协作学习活动的共同体。学习小组在整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时为引导。有时为参与。在进行协作学习活动过程中。共同体不断影响主体,为主体提供所需的资源和帮助。

4.工具

工具是指客体转化为结果的过程中所有用到的事物,包括物质工具和思考工具。工具是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并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工具的使用逐步形成了人们思考和行动的方式,人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工具。同时。主体也能动地改变和发展工具。工具反映了前人在解决某一问题上的经验积累。主体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如果工具无法满足需要,主体则会根据当时情景对工具进行修改和完善。工具实体被改变的同时,人类的经验也传承下来。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工具即是学习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学习材料(纸质和电子形式)、学习工具(词典、网络、模型)和中介符号(标语、图案等人工制品),是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中介。学习内容不能脱离中介而存在。也可以说工具是学习内容的制品。

5.规则

规则是主体和共同体的中介,以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其表现为共同体的行为规范和标准。限制了主体活动的范畴。规则分为显规则(explicit rules)和隐规则(tacit rules)。显规则是明确的、外在的,经由成员表决通过。常常是书面表述的文本:隐规则是共同体在活动过程中凝聚形成集体意识、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尽管没有显性表达出来,但为成员所认可。且无意识地遵从。规则会约束主体和共同体。并使其关系朝向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会导向那些为共同体所接受的活动,主体在此过程中使用工具,成功实现客体向目标转化。在协作学习活动中,规则也分为显规则和隐规则。显规则是指教师或协作小组为保证协作活动有效进行而制定的活动要求、管理制度以及奖惩标准,而隐规则是学生在协作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方式、交流规则和价值观念等。

6.劳动分工

劳动过程是主体在其所处的共同体中,经过一定的劳动分工而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因而。劳动分工是共同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调节。不同的共同体在实现客体转化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分工。例如,在具有较多临时工的共同体内,其分工就不像固定工占优势的共同体那样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劳动分工既包括共同体内成员之间横向的任务分配,也包括纵向的权利和地位的设定,分工可能是根据具体情况相互协商完成,也可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劳动分工即为学习任务的分工,由教师或小组协商组织实施。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总任务的特点,将小组任务进行拆分。落实到每一个小组成员,且必须保证小组成员问有互赖关系,责任落实到人。

二、协作学习活动的结构模型与基本要素确立

根据以上分析,活动系统的主体、客体、共同体、规则、工具、劳动分工六个要素。可以分别对应协作学习活动系统中的学生、学习内容、协作小组、角色、资源和任务。活动理论是一种哲学理论框架。具有普适性,可用于指导其它学科、领域对于活动的认识。协作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活动,我们引入活动理论的框架,通过对协作学习活动的各要素分析。尝试建立协作学习活动的结构模型。如图4所示。

协作学习活动属于教学活动的一种类型,探讨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需考查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相关界定与解释。关于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构成,最早有三要素说,即教师、学生和教材。在教学系统的诸多要素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媒体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还有由教师、学生、教材、工具、方法组成的五要素说。一种六要素说则是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时间和空间。李秉德先生提出了七要素说。包括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和教师。

以上各种观点,均从不同角度论述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尽管有所差别。但有三个基本要素则基本一致。教师、学生、学习内容。此三者为教学系统的核心。其它有所差异的部分,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围绕这三个基本要素进行了扩展。从活动系统结构来看,主体、客体和共同体是核心部分。在协作学习活动中,主体是学生,客体为学习内容。共同体则是协作小组,此与教学系统的三要素一一对应,即构成如图4中的内倒三角形。同时,客体向结果转化的过程,即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朝向目标客体的实践过程。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则对应于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实践。掌握学习内容。达成学习成果的过程。

可见,学生、学习内容和协作小组是协作学习活动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缺一不可。在设计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时。一般主要针对的资源、角色、任务和时序四个要素进行调控,以达到期望的协作学习结果。以下将对这四个要素进行详细论述。

(一)资源要素

协作学习活动的结构模型外三角顶点分别为资源、角色和任务,分别对应活动系统结构图的工具、规则、劳动分工。工具,是指主体在将客体转化为目标结果的过程中所有用到的事物,包括物质工具和思考工具。根据前文所述,在协作学习活动领域,工具即是学习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学习材料。工具建立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互动的桥梁,支持学生获取、加工学习信息。学习资料,即是承载了学习内容的教材或者教辅资料:学习工具是辅助支持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软件、工具书和实物模型等;中介符号则是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创造的外显化出来的公式、图标、图案等人工制品。按照此描述,如果继续沿用“工具”一词。显然无法涵盖上述学习材料、学习工具和中介符号三部分内容。

在教育技术领域。学习资源(也可简称为资源)一直是研究核心和焦点。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AECT)94定义中对学习资源作如下描述:即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具体包括支持系统、教学材料与环境。华东师大章伟民教授认为,学习资源就是学生能够与之发生有意义联系的人、材料、工具、设施和活动。以上两定义,都强调从教学系统的整体角度提供对学习资源的认识,描述较为宏观、全面,但其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明显。事实上。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关心周围的环境设施、资金和信息传输设备等,更为关注与学习内容相关联的学习材料、认知工具和人工制品等。只有获取了具体的知识或信息内容。才具有实际学习意义。由此。我们认为。资源是学习者为达成学习目标,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利用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要素之和,包括学习资料、学习工具和中介符号等。“资源”的这一界定则完全能和活动系统结构中的“工具”对应起来,既不存在“工具”一词直接引用带来的过窄问题。也不存在引入教育技术领域的“学习资源”,界定过宽的问题。因此。“工具”一词为“资源”替代,资源作为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的中介。

(二)角色要素

规则是主体和共同体建立起来的规范和标准,用来协调主体和共同体的关系。规则是引导人们在社会中从事有关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性规定和要求的准则。然而。规则的建立和发展根源于社会群体中各种角色的冲突和调解,是为维持稳定的社会结构而形成的各种角色关系的契约。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最早使用角色(role)的概念。旨在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米德看来。角色首先是指处于一定地位并按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行为的人,不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也不是行为本身。角色就是在社会或某一群体中处于一定地位并按相应的行为模式行动的一类人。英国社会学家邓肯,米切尔主编的《新社会学词典》一书中,则把角色定义为“是与社会职位、身份相联的被期望行为。”美国社会学家蒂博特和凯利认为,角色这一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与其他个体互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最后,角色都有一组由社会为之规定的、由角色行为规范模式决定的、并与其所处地位、身份、职位相符合的外显的、可观察特殊行为,这些特殊的行为共同构成行为规范模式。

根据上述关于角色的定义和内涵分析,可以看出。角色是规则的基本单位。任何一种角色都有相应的规则与之对应,代表了某一类社会群体、各种角色及其规范的总和,即构成社会的总体规则。角色是规则的基本单位,分析社会规则,可从这一基本单位着手。在协作学习活动中,规则分为显规则和隐规则,活动系统结构中的“规则”一词是从哲学视角提出来,具有普遍抽象意义。但对于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如果继续保留作为要素之一,难以对协作学习活动的分析和设计具有启示意义。原因在于规则是人为建立和自然形成的统一体,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协作学习设计者难以调控此要素,而取“规则”的子概念“角色”,则相对易于操作、可行,且遵从了活动系统既有的概念框架,只是结合教学设计领域的要求和特点进行了具体化。因而,在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中。可由“角色”一词对应“规则”。角色也是学生和协作小组的中介。学生组成协作小组,是以某种角色参与,在活动过程中履行相应的权责。

(三)任务要素

劳动分工是共同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调节。共同体通过劳动分工。落实主体对客体作用的内容。履行相应权责,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劳动分工的过程,也是任务分配的过程,劳动分工结果。即体现在主体承担某种具体的工作任务。劳动分工,实质上是任务分配。在协作学习活动中,任务分配是由教师或小组协商组织实施,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总任务的特点,将总任务进行拆分。分配到小组成员身上,且必须保证小组成员间有互赖关系。责任落实到人。同时,任务也是协作小组和学习内容的中介。学习内容是目标知识体系的抽象描述,协作小组要达成学习成果,需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与学习内容交互。这种交互无法直接发生。只有将学习内容转换成具体而明确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参与协作学习活动。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任务完成,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也即发生。

协作学习活动中的任务,需至少具备如下特征之一,才能保证学习过程有效发生:(1)协同性。学习任务要经过小组成员责任分工、角色轮换,发挥成员的各自优势又吸取别人的长处。集思广益,协同共事。(2)创新性,突出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要求有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理解。(3)集体性,以群体业绩表现,以任务整合或项目调研的方式衡量考评学习成果。(4)共享性。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彼此关爱理解以及共同分享。(5)辨析性。要求学生经过争辩、探讨、质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相互磨合中坚持自己合理的想法,同时吸收他人好的创意。任务,必然指向其执行。执行过程又包含任务的分配,所以“任务”一词即能涵盖“任务分配”的涵义。在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中。我们选用“任务”一词对应活动系统结构中的“劳动分工”。

(四)时序要素

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相对于图2而言,增加了时序这一要素。图2主要从横向维度上描述活动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人类所有活动系统进行的一般、抽象的解释。根据活动理论的历史文化观点,活动是一种历史文化发展的现象,在某种社会文化里面随历史发展而进化。历史提供了时间维度上的纵向认识,而文化则提供了同一时间点上多文化横向比较中反映出来的对比关系。要理解某一活动情境,则需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充分挖掘其历史背景资料。并与文化场景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因而。时间应该成为活动系统的纵向标度。

在协作学习领域,任何一次协作学习活动,都有一个生命周期,从活动的初始设计。到具体实施。直至最后的总结评价。因而,对协作学习活动系统的分析,除了从横向的角度分析要素及要素间相互关系外,还需从纵向角度,认识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要素状态的动态变化以及要素间关系的调整。基于此,我们在活动系统结构模型中引入时序(时间序列)这一要素。描述资源、角色、任务三要素的发展变化。也便于从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协作学习活动。因此,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中应增加“时序”这一要素。

三、协作学习活动基本要素的应用

协作脚本是为结构化协作学习过程而设计的一种活动模型。通常包括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总任务所包括的子任务、子任务的序列、学习者角色、任务的相关限制条件以及各种支持工具。协作脚本是对协作学习活动的一种概要描述,其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互助教学脚本

主要用于阅读教学,旨在帮助阅读有障碍的学生掌握提问、分类、概括和预测等阅读技能。互助教学脚本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教师以一段文本为例。示范如何应用这些阅读技能。然后,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人数3到5)。应用这4种策略阅读新的文章,其中一名学生扮演“教师”角色,对文章的主题内容提出问题,供其他成员讨论并分类。接下来,小组成员详细阐述这些问题并进行归类。“教师”概括文章的主体内容,如果小组成员对此概括并不认同,则集体再次阅读文章,并讨论修改,直至达成一致。最后,大家一起预测文章后面的主题内容。教师并不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是监控过程,必要时给予提示。为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教师”角色,需进行角色轮换,小组有几人,就进行几次轮换活动。每一次活动只有一名成员扮演“教师”角色,且每一次活动只针对长篇文章的一个片段。

(二)MURDER脚本

用于两人组的同伴阅读学习。其中涉及理解、识记、阐述和反思等认知活动。MURDER脚本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两人讨论将阅读文本分成两部分,阅读量大致相同。然后,两人各自阅读第一部分,结束后关闭文本资料。接下来。两人分配角色,其中一名学习者作为回忆者(recaller),尽可能回忆文本资料的内容,并讲述给另一学习者:另一学习者作为听众(listener)。仔细查找回忆者的错误和遗漏。并加以纠正和补充。最后,两名学习者讨论。改进完善回忆者讲述的内容。完成第一部分文本后。继续进行余下第二部分文本的阅读活动,并轮换两名学习者的角色。原来的回忆者作为听众。听众作为回忆者。

(三)结构化学术辩论脚本

由约翰逊兄弟设计出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辩论技能。该脚本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学习者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其中两人又结成对子,每一小组共计两个对子,根据辩论主题。确定相对的立场,每个对子一个立场。然后,依据主题立场,分发学习材料,每一对子研习材料。接下来。进入双方辩论环节,各对子论证自身立场观点,反驳对方观点,在辩论的过程中,学习者认真思考对方立场和论证的逻辑性,尽可能获取更多信息:一轮辩论完毕,两个对子互换立场,交换学习材料,再次展开辩论活动。最后,两个对子放下各自的立场,四人共同商讨,综合两轮辩论的要点,写一份立场中立的陈述报告,展示给全班同学。

(四)ASK to THINK-TEL WHY脚本

也是用于两人组的同伴学习活动,旨在促进学习者的相互引导和知识建构。该脚本指定了两种角色——提问者和解释者,并在两种角色上定义了一系列的活动任务。教师在课前定义好这些活动任务,时间跨度大概在160分钟。4节课左右。活动任务分为三种类型:(1)确定提问者在协作学习活动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类型,包括回忆式问题、深思型问题、试探式问题、暗示式问题和自我监控式问题。(2)明确解释者在回应提问者时所需的详尽解释,包括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与提问者和解释者已有知识的关联,而不是仅仅罗列概念。(3)交流技能。比如认真听取。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以及评价式的反馈等。

ASK to THINK-TEL WHY脚本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两名学习者共同听一场演讲或阅读一段材料,学习者各自设计并写下两个回忆式问题和两个深思式问题。然后,两人协商确定谁先扮演提问者角色,谁先扮演解释者角色。设定两轮活动。每轮4个问题(两个回忆式提问和两个深思式提问)。接下来,提问者开始问一个回忆式问题激活解释者与该主题相关的已有知识,如果解释者回答不出该问题,提问者则给出试探式问题或者隐含式问题,以启发解释者。回答成功则继续给一个深思式问题。在合适的时机,提问者可以提出自我监控式问题,激发解释者明确并有效监控学习过程。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者配备提示卡,列出问题顺序、该问题答案的详尽解释以及交流规则。此轮问题回答结束后。两人轮换角色,继续下一轮活动。

以资源、角色、任务和时序四个要素作为分析框架。可对以上四个典型脚本的要素加以剖析,如表1所示。

从资源来看,各脚本都以文本资料为主,仅ASKto THINK-TEL WHY可能会用到演讲片,且内容较少,比较适合课堂教学环境实施,在资源分配上,互助教学脚本、MURDER和Ask to THINK-TEL WHY脚本要求学习者材料一致。而结构化学术辩论。辩论双方的资料有所差异,资源上具有互赖关系。从角色来看。各脚本都只有两种角色,方便学习者在较短时间熟悉角色。有效地参与活动。适合课堂情景。而且。MURDER和Ask to THINK-TEL WHY脚本针对二人组。在课堂上实施起来简单可行:同时角色的互补性很强,依赖关系明显,有利于促成学习者深度交互。从任务上看,每种脚本的任务设计均与具体角色关联起来,通过任务的描述,明确了角色的责任和权利:此外。通过任务也可以溶解角色之间的对立和差异关系。如互助教学、MURDER和结构化学术辩论。最后都要求共同完成一个任务,促使学习者建立积极的正向关系。从时序上看。除了MURDER只规定了三个步骤以外,其它三个脚本都规定了四个步骤:对于同一脚本而言,时序中规定步骤的数量,反映了脚本设计者结构化协作学习活动的程度,数量越多,结构化程度越高,学习者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越小,但对于不同脚本,无法直接从步数上直接比较结构化程度。

[作者简介]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协作式教学模式;建设探析

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多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要表现得积极活跃,而且语文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必须被“协作式”教学模式所替代。协作式这种教学模式是经过教师长时间不断探索和检验的,是值得被引入语文课堂,也是值得借鉴和吸收的。以下是笔者基于协作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建设探析。

一、科学合理分组

在分组的时候,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以及性格差异等方面进行分组,分组的时候必须要遵循客观分配的原则。不仅要遵循整体学生的意愿,而且要以学生为中心。有一种分层分组的分配方法,是值得教师借鉴和提倡的,但是教师如果采用这种分组方法,首先是要经过学生的同意,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分组之后的组内成员必须有一个可以带领大家的组长,他必须起引导作用和监督作用,督促组内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二、创设协作契机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契机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式探究活动,同时这个契机创设得要很自然。在小学阶段,学生都是比较天真的,他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是充满着好奇,因此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创设一种协作式的契机,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导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的叔叔在自己的心目中是怎样的,可不可以简单地讨论一下,借助学生讨论的契机,让学生比较一下叔叔于勒和你自己的叔叔的差异,这样大家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协作任务合理

新时期的教学模式要求离不开协作式的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协作式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但是,学生年龄还小,有的问题是无法讨论出来的,因此教师在协作式探究任务的时候,布置的任务必须要合理,在学生这个人生阶段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或者稍微有所提高,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在执教《故乡》这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的故乡是怎样的,你是否喜欢自己的故乡,为什么喜欢,教师的这些任务都是比较简单的,也符合常理。

四、营造学习氛围

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处在一个平等、民主的环境当中,大家都可以和睦相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民主,在课堂上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各抒己见,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存在偏见,尤其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多多给予鼓励,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同时,在协作式的教学环境当中,教师也可以融入学生的讨论当中,也要尊重学生的讨论结果和提出的问题。同时讨论结束以后,大家都要展示自己组内的讨论结果,教师要给予客观评价,好的予以表扬,其余的给予鼓励,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教学模式当中,大家的学习积极性都在不断提高,学习氛围也在不断改善,因此,这种协作式教学模式是适合学生教育发展的,同时语文教师也要将这种教学模式推广,运用在诸多的课堂之上,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小开始培养,不断锻炼,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红玲.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常态化: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

[2]曾晓红.基于BLOG的协作学习模式及其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三大教育系统 协同教育 网络平台 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当今教育环境下,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狭义的学校教育,言传身教般的家庭教育、丰富多样的社会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同样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于是,一种由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组成的新型教育系统逐渐成型——协同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中,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沟通家庭、学校和社会,使这三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同,从而形成合力,已经被纳入了致力于协同教育的研究人员的课题中。其中,网络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最为普遍的方式,已经被广泛的开发与应用。但是,在现有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网络功能性不全、协同要素缺失(社会教育系统被忽略)、平台稳定性不好等问题困扰着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导致已有的平台效果并不能达到所希望的水平。针对这一现象,很多教育技术研究者纷纷投入到新型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的搭建中。

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相关调研,首先在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社会相关成员中进行走访调查、网上问卷调查等,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网站搭建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对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进行需求分析,为搭建新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作铺垫,为“基于网络平台的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教育研究”这一课题作前期的准备,从而运用协同教育的理念促进中小学生的教育和全面成长。

1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理论基础及需求概述

1.1理论基础

1996年,刘纯娇在《学校家庭协同教育构想》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协同教育”的概念,她认为协同教育是将协同学理论移植于教育领域,但是她只探索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系统两个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协同的关系。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人类教育系统是由家庭教育子系统、学校教育子系统和社会教育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教师不能独自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智力、个性、社交能力和道德品质,也就是说,培养孩子获取知识的技能和养成一定的态度需要社会公民和家长这些成年人提供帮助(Dodd & Konzal,2002,p27)。

南国农教授在《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一文中指出:协同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是联合对学生有影响的各社会机构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在这篇论文中,南教授特别指出,现代信息环境下的协同教育,尤其要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三位一体合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他的介绍,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就是“搭建先进的平台”。在黄立新的《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述评》一文中,他也指出:协同教育平台是关系着协同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他认为,协同教育平台的工程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两类,其中一类就是协同教育网站,这和本文所研究的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正相契合。

1.2需求概述

在网络与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计算机已经进入了家家户户,相比于传统的家校协同方式(如短信、家长会、家访等),网络平台具有信息时代明显的优势。如图1所示,在网络平台中,交流和共享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可以更好地针对某一个学生与其家长相互交流讨论而避开了原来群发短信时的不便性,并且社会教育也可以通过平台在教育系统中发挥作用(如:专门开辟的社会教育专栏,提供相关社会教育活动等),这些内容为协同教育带来了更多的交流形式,让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教育系统联系变得紧密而有序、有效。由此可见,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教育研究是时势所趋。

近年来,有关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发展迅速,网站平台多达几百个,如:“阳光通协同教育平台”、协同教育门户网等,有一些一线教师利用非专业的平台:如QQ群,博客空间等。它们为当今的协同教育的实施和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根据问卷、访谈调查反馈的信息与数据,现今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现状为:

(1)家庭、学校常规联系基本满足。家长可以借助协同教育门户网等了解孩子的学习课程进度等。

(2)与社会教育系统的协同缺失。在笔者所调查的平台中基本不涉及社会教育系统,协同教育的“三位一体”教育系统不能完全实现。

(3)平台稳定性低、特色功能少。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某些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存在访问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其协同功能仅限在资料交流、信息交流等,特色性不强。

2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用户分析

调查与分析平台用户,了解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可能的服务对象和需求,规划与设计符合目标用户群的网络平台,为他们提供所需的功能和服务,吸引他们对网站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成功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

2.1 中小学生是平台服务的中心

在三方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无论是哪一方都是围绕中小学生进行的。我们在规划平台之初,就应该将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作为平台各项功能建立的出发点,如学生年级的分类、学生学习课程的内容、学生的成长相关点等,这些都是平台中各栏目所建立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成长特点,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学校教师是平台服务的主导

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论、经验等方面往往比其它两方面高出一筹,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品德、智力和体质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教师是主导用户,平台中的功能与栏目应该和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相适应,如应满足教师上传教育资料、回答教育问题、与家长相互沟通等需求。

2.3 家庭家长是平台服务的重心

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智慧启迪、人格形成都具有重大影响。三大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基地就是家庭,通过平台的沟通与交流,家长与学校、社会联系、合作,从而形成协同教育。

2.4 社会教育是平台服务的延展

社会教育通过环境熏陶、社会活动和大众媒体宣传对学生施加影响,同时配合学校素质教育提供机会。通过实行教育改革,开展社会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协同学强调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或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协同作用”,即合作、同步、协调、互补,协同一致有序;否则,产生无序。中小学生作为中心,以平台为技术基础,将家长、教师和社会其他成员沟通联系,使之汇集力量、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形成合力,达到有序状态,更达到1+1+1>3的教育效果。

3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3.1总体目标

3.1.1界面美观,操作简单

由于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的用户多为中小学教师、家长和其他社会普通成员,美观大方的界面就是平台吸引用户的一大特色。在现有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如阳光通协同教育网,就以其良好的界面设计吸引了较多的访问者。对于常常和中小学生打交道的用户来说,平台应该具有积极向上的、能够体现出学生风貌的图像与色彩,如鲜明欢快的色调、可爱大方的图片和文字效果等。此外,简单的操作界面也十分需要,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除去工作,他们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简单的点击就可以完成交流与提高,那么平台的功效就更容易实现了。

3.1.2三大教育系统功能齐全

在以往的平台中常常忽略了社会教育系统的作用,在本文的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各功能模块的选择既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必须加上社会教育系统。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中,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这也已经广泛地被人们所承认。大众传媒、社区文化、博物馆、少年宫等社会组织对教育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3.1.3三大教育系统联系紧密

有些平台,虽然把各个系统的功能需求都放入了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之中,但是模块自成一体,在无形中将它们割裂了开来。本文所描述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为避免这一缺点,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论坛、博客、微博等,将三大教育系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真正达到形成合力。

3.1.4特色突出、分级管理

在实现了三大教育系统合力的同时,更不应该丢失每个教育系统各自的特色,如家庭教育的基础性、示范性,学校教育的规范性、专业性,社会教育的丰富性、多样性等。这些在功能模块的设计中都应有所体现。

此外,为了实现稳定的网络平台,可以实行分级管理制度,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赋予系统管理员、教师、家长、访客等不同身份不同权限,达到分级管理,简明数据库的目的。

3.2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本文中笔者借用软件工程中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即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先提取出了总体的几个模块:家庭教育模块、学校教育模块、社会教育模块和交互模块。如图2平台功能模块概况。其中,模块的划分只是方便对平台进行分级管理,使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在实际的网页界面上,不同的栏目可以根据界面设计的不同要求作出排版。

然后根据不同的模块,笔者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层次方框图,通过不断的对模块进行细化,达到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功能齐全、分级管理、结构合理的总体目标。

3.2.1家庭教育模块

笔者将此模块分为:家长个人空间、学生家庭表现、家庭教育知识、家长留言评论四个版块。

如图3家庭教育模块所示,在进入这些版块之前,家长首先应注册登录,以家长的身份进入后,就可以访问这四个版块下的各个栏目。家长在个人空间中添加个人信息、撰写教育日志,在学生家庭表现中记录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点滴记忆,体现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在家庭教育知识中学习各阶段的教育知识,同时提升自身能力,从而体现示范性。

3.2.2学校教育模块

如图4学校教育模块所示,此模块分为:教师个人空间、学生在校表现、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师留言评论四个版块。教师首先注册登录,可以添加个人信息、记录工作日志,展示学生在校情况,包括思想、学习等,还可以将其用图片、视频、学生作品等展示出来。为体现教师的教育专业性,在教育教学资源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添加各个阶段的教育知识,为访客提供专业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3.2.3社会教育模块

如图5社会教育模块所示,此模块与前两个版块类似,但为了体现社会教育系统的丰富多样性,版块改成了最新教育动态,包含教育新闻、协同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活动通知(如:大众传媒、社区、少年宫等的教育活动安排)。

而在教育知识一栏中,分为小学、中学教育和家长、教师培训,既提供社会教育资源,也扩大教育培训覆盖面。

3.2.4交互模块

如图6交互模块所示,这一模块主要的功能就是实现其他三大模块的联系和沟通。无论什么类型的访客,登陆后,可以在教育知识问答版块中提问不同阶段的问题,可以涉及学习、生活、教育教学,甚至是休闲方面。而且本平台交互的另一特色就是集成了各协同教育交流平台,包括论坛讨论、博客讨论、微博交流,或是其它交流平台,它们都可以以本平台作为跳板进入个人所喜爱的讨论专区,运用便捷的讨论方式,交流教育经验,传播教育知识,提高教育水平。

4总结与反思

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协同教育连接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教育系统,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架构一个良好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对中小学协同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鲁丽岚.协同教育平台的应用效果实验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2.

[2] 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第12卷第5期),2006,10:9-10.

[3] 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总第188期),2008,12:23.

[4] 彭轩雁. 基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分析[J].文史博览(理论),2008,8:62.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网络协作学习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模式和方法

网络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它可以增强伙伴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学习成员的个性和群体性协同发展,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促进自己及他人的学习,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但社会的发展需求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应用能力已成为学生学业和事业成功的主要原因,影响着他们日后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思想与手段的滞后性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并制约着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1.教学思想比较传统。教师把重点放在追求通过率和课堂出勤率上,大学英语教学进入应试化教育。学校依然看重考试结果,忽视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考前准备,记了很多单词和语法规则,却并没有掌握好语言技能。

2.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语言环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并练习语言,下课后就很少有机会练习,不愿多花时间去思考,没有很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去交流实践,也难以找到相关的课外书目来补充课内的语言知识,降低了熟练掌握语言技巧的运用能力。

3.教学的实际投入不足。教学班级学生数量增多,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教学的实际投入存在着比较大的反差,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较大,而实际效果却不理想。学时数多,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语言有效运用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4.教学模式不适应发展需要。大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目前还是教师、课本加课堂的方式。主要的教学方式还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词汇和语法,翻译课文,进行笔头练习,完成课后作业。师生间的信息交流量小,缺乏交互性与个性化教育,难以有效地进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一些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5.教师进修不足。教育资源匮乏,教师授课任务繁重,不断进行重复性的教学,疲于上课,缺少时间和精力从事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并进行教学实验和改革。进修机会少,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不少教师的语言功底、教学法及现代教育技术和理念急需提高。

二、运用网络协作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条件

社会发展对学好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成为学生就业和参与社会竞争的有力武器,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使运用网络协作学习发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可能。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网络协作学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这种教学理论由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正是这一理论的实践。

2.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Internet宽带网不断增加,校园网建设和计算机配备有了较大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及教学环境的改善,为学生在线学习和营造学习气氛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

3.有声资料和多媒体软件的发行。市场上发行了大量的有声资料和多媒体软件,有的教材不仅配有光盘,还有参考辅导和配套试题,使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少,对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形成了挑战。

4.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目前许多出版社为了适应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推出的英语系列教材具有真实性、趣味性、渐进性和中西文化背景相结合的特色,并提供了大量应用性练习,教师可以使用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和网络课程资源。

5.教学程序的完善。大学英语课程的实施方案、教学计划进度表、教学重点和难点、平时作业和练习、文本活动等网上资源由教师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和及时更新,方便学生上网学习,通过网络还可以上传作业,答疑解惑,进行评价和考核,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交互性。

三、运用网络协作学习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

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保证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改革了原来传授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1.学生可以根据网络课件和自己的需要进行无限制的训练,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的英语节目和教学参考片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2.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材的某一主题,在网络上查找资料,进行调查,做陈述和讨论,结合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充分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把交际活动和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3.网络协作学习活动一般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形式。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过协商、讨论和竞争的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使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方法更加灵活。

4.学生可以登录课程讨论区、QQ群、聊天室、论坛或通过E-mail进行小组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在网上进行讨论或互评作业,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来源及学习网站的相关网址。

5.教师可以网上讲评部分作业,向学生提问题以检查学习效果,鼓励学生互相协作学习,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及技能了解协作成员的思想,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使用英语的交际目的。

网络协作学习应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开辟实用的平台,提供网上实时授课、网上作业、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答辩等多种活动空间。

四、网络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1.网络协作学习任务的设计。在网络课堂中,学习任务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它可以是围绕学习目标、源于真实生活、富有挑战性的某些问题,也可以是为了解决问题、来自于学习需要的真实任务,或者是结合学习内容所提出的研究课题。在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学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2.网络协作学习情境的设计。协作学习的情境,就是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为协作小组共同学习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Web浏览器、E-mail电子邮件、BBS论坛等认知工具,在网上获取问题的答案;其次,学生可以利用Web网页技术、Word文字处理、PowerPoint幻灯制作、Excel电子图表等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处理信息,并以多种媒介方式表达、展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3.网络协作小组的设计。在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建立协作学习的小组非常重要,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参与更加广泛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依据整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水平进行分组,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人一台电脑,这样既有利于自主学习,又有利于相互促进,有利于合作学习优势的发挥。协作学习小组是在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学生间的多方交流,以完成某项研究课题为主要学习任务。在网络中,可以通过基于网络讨论来实现。

4.网络协作学习方式的设计。最常用的是BBS论坛方式。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参与讨论和交流,在其中发表帖子,每个人的发言随时都可以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浏览到,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网页浏览并参与讨论、发言。其次,也可以采用网络聊天室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参加者建立一个融洽的讨论环境。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把对某一主题感兴趣或有研究的人集中起来,让每个参与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以集思广益。还可以采用E-mail、QQ等方式来实现讨论和交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基于网络的人机、人人互动交流的方式,将更加受到新技术的支撑而变得更加多媒体化、网络化、个性化。

5.网络协作学习的评价。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面,我们不能只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该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例如,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态度如何,所完成的作业表述方式是否清晰,陈述理由是否充足,解决方法是否新颖,学习效果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等等。这些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的方法,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公正的评价,还给学生提供了利用反馈改进学习的方法,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念。当然,这种过程性评价仍然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网络协作学习以自身超时空、超局限和超实时的独特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了他们自动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但是,运用网络协作学习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基于网络的交流方式有一定局限性,它缺少面对面的交流空间和感性的交互,必须通过实时视频和音频来弥补;部分学生因为英语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差,协作学习的意愿不强烈;小组凝聚力不强或组长组织不得力;小组成员的协作策略单一;异步交互方式下无法长时间保持协作学习兴趣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不断探索中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希望各校在资源与技术支持、活动设计和学习支持上加大投入,利用更先进的平台和组织方式为师生提供更广阔的教育和学习空间,推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岭.多媒体投影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角色探析[J].外语界,2004,(2):14-21.

[2]黄荣怀.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胡继岳,章国英,沈兰萍.英语网络课程发展的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话教学,2003,(2):12-15.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关键词:活动理论;协作学习;CSCL;云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1001103

1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1\],其实现过程需要创设情境、指定任务、划分小组和指导老师的辅助。协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古来有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又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和更广阔的应用空间,由于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2\],目前已成为互联网环境下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协作学习在不同的技术环境下有不同的组织特征和实施过程,笔者通过整理和文献分析梳理了协作学习模式在我国的演变过程。

2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不是一种方法论,而是构成一般概念体系的一组基本原则,涉及到内部与外部活动的相互转化、主体与环境依靠工具的相互交互、共同体与分工合作的思想和活动的不同层次结构。“活动理论”的先驱宾斯坦认为,人类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必须从活动的基本形态(劳动、学习、游戏)之中研究这种现象\[3\]。活动理论非常强调文化历史、环境与工具的重要性,因此既能作为协作学习活动的理论基础,也能为协作学习的不同模式提供评价框架。活动理论的核心思想源于文化历史学派创始人维果斯基的中介思想,20世纪70年代后期,前苏联的理论思想逐渐传入西方,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对活动理论进行扩充和发展并提出了图1所示的活动理论模型。

恩格斯托姆指出活动是一个系统,包括6个要素和4个子系统。协作学习中的主体应为个体或小组;客体是指一定的学习目标或操作对象,并被主体转化为结果;共同体是由个体成员或小组组成;工具包括主体活动过程中所需的一切行为基础,包括环境、媒介等;劳动分工指学习过程中不同参与者的职责与权限;规则是指活动所需遵循的规定、法律以及道德伦理\[4\]。6个要素形成了4个子系统,即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

3传统课堂环境中的协作学习模式

传统教室环境是在集体讲授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在信息技术普遍使用之前,协作学习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多体现为课堂讨论、辩论或课本剧表演等。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根据学习者的性格特征与认知水平进行分组,每一组根据特定任务协商并进行汇报,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图2为从活动理论的角度对传统课堂中的协作学习模式进行解读。

传统课程中协作学习的任务比较简单,如针对教材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分组具有同质性,同一班级学生的生活背景与认知水平差异水平较低,小组成员协作过程的规则较为模糊,学习个体的话语权与资源占有情况缺乏公平性;教师在协作活动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主控性,情境创设、分组、调控、评价都由教师组织,学习者处于被动地位;学习者的协作交流通常在课内进行,资源获取工具与呈现工具都是基于教材教具,学生和教师面对面交流对话,保证了交流的高效和畅通,但是交流过程和内容无法存档。

4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模式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是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国际上第一个CSCL研究团体成立于1991年,1997年全国办公自动化学术与经验交流会第一次提出了计算机辅助的团体合作学习,这是将计算机及网络应用于教育与学习环境的一种尝试\[5\],1999年起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陆续开始对计算机辅助的协作学习进行研究。

我国计算机支持的学习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1997 -2004年间,互联网的主要特点是用户通过浏览器单向获得信息,学习者通过网络独立搜索资源再通过邮箱、BBS、QQ等软件进行交流汇总;2004年以后,基于Web2.0的Blog、SNS、RSS等形式相继出现,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定制信息聚合,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分享自己的观点,还可以根据兴趣参与到不同的社交团体。同年,Blackboard learn教学平台第一次引入中国高校并投入使用,技术的进步又将协作学习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以“协作学习”为篇名检索项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2004年与2005年两年的文章量超过了以往5年的总和,且研究的主体由基于网络资源的协作学习逐渐向基于网络平台的协作学习过渡,这一阶段的协作学习建立在网络学习平台所构建的虚拟社区。Web2.0环境支持学习者个体拥有独立自主的个人学习空间,实现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和学生与资源之间更为深入和自由的交互。

计算机支持的学习具有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交互控制权均衡分配、支持共享资源、支持角色扮演等优势,从活动理论框架对CSCL进行分析见图3。

基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主体不再是单一成分的学生,小组成员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特征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学习个体对于学习结果的期待也各不相同,学习共同体不仅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还包括更广领域的助学者,如博物馆馆长、企业家、科学家、木工等各个行业的社会成员,学习者通过与共同体的其他成员深入交互进而获得知识、增长技能。协作学习活动的整个流程都在网络上进行,从情境的创设到沟通交流再到结果的组织呈现,这种学习方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支持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较大主动性,教师发挥引导和调控的作用。所有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遵循小组内部共同协商制定的规则并完成自己的特定任务。虚拟的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的资源获取和协作交流的工具,但是这种交流方式对硬件要求较高,还要求参与者要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目前协作学习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网络学习方式,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均建立在协作学习的基础上,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模式也在随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不断丰富与更新。

5云服务支持的协作学习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关于网络资源和计算能力的分布式共享,成为近年来国内外互联网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与此相关的“云计算”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并对产业、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最终用户而言,云服务意味着不需要购置硬件、不需要下载和安装软件,直接通过互联网即可轻松获取大量的资源、使用云端软件提供的大量服务\[6\]。黎加厚教授在2009年提出云平台的使用和推广将给教育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之后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云计算给协作学习所处环境、所用工具、所遵循的协作规则等方面带来的变革。

以活动理论为框架对云平台支持的协作学习进行分析见图4。

协作学习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协作的过程中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通过云端服务,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计算机构建云计算支持的信息化个性教学平台,通过群体合作,促进学习者的思维拓展\[7\]。云服务削弱了硬件条件的限制,技术学习不再是学习者和教师的负担,它为学习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协作方式,使参与者之间的沟通方式更为便捷、直观;参与协作的学习者共同占有学习资源并共同对学习内容进行解读和编辑,协作过程中学习者的本体地位体现得越来越充分,学习共同体内部的权限分层设置越来越清晰、分工越来越合理,需要明确的规则对集体成果进行加工、完善和维护;教师作为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审核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6反思与展望

从活动理论的视域纵观不同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模式,可总结出如图5所示的变化特征。

6.1主体越来越多元化

协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个体和学习小组。传统课堂中学习者个体的年龄、心理和知识背景无显著差异,参与者有共同的学习目标。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来源突破了学校设置的各类分隔障碍,参与者在生理、心理和对学习结果的期待等方面都有较大不同,小组多采用异质分组,不同领域的成员为了同一个任务协同工作,任务完成后即分散\[8\]。各种形式的交互都可以产生在协作圈里,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多种经验,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在协作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6.2客体越来越开放

传统的课堂学习中学习资源局限在课本知识和老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具有封闭性。网络支持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海量的学习资源,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学习者具有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学习者在交互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也增加了经验。

6.3共同体越来越广泛

网络使学习突破了学校的束缚,变成了一种大环境的学习。以协作学习为基础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模式都强调真实的情境与具体的实践。学习共同体不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而是由学校、公司、图书馆、博物馆、社区甚至整个社会共同构成。各个领域的专家可以参与到学习共同体中分享经验,学习者可以通过与专家的交互建立感情、深化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理解。在学习共同体中还存在着隐藏的附属角色,例如平台开发者、后台管理者等,不同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影响着学习共同体的内部机制与外部表征。

6.4工具越来越便携

协作学习的工具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过程。传统课堂教师通过黑板粉笔进行教学,教师与学生通过面对面的方式直接交流;网络时代各种软件和平台应运而生,对计算机硬件和使用者的技术水平都有一定要求;云计算时代降低了硬件要求和技术门槛,学习终端只需一台具有基本配置的PC机和网络,就可以轻松获取各种云端服务,使协作学习过程更加高效便捷。随着技术的进步,学习工具的功能日趋强大,不但支持学习内容多维立体的呈现,还在不断地优化学习共同体的用户体验。目前学习管理系统和知识可视化系统正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可以得到清晰的记录与呈现,有利于促进学习的监控和学习质量的提升。

6.5规则越来越清晰

传统课堂的环境下,协作关系主要是由默认的共负责任、相互依赖的规则和意念来维持的,并无具体的支持系统\[9\],所以经常会遇到协作变成主控的情况。一方面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在学生协作学习过程中进行干涉,另一方面在小组内部经常存在着话语权不均衡的现象。成绩好、爱表现的同学在小组中掌握控制权,而相对无参与意识的同学容易养成搭顺风车的不良习惯,这种协作学习是浅层次的、无实质意义的协作。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对于学习者的任务有清晰明确的规定,学习管理系统记录了参与者的学习次数、发言条数,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参与热情。同时,网络环境下相对轻松的交流环境可以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表达。云环境下的协作学习还支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共同加工、编辑,学习者的参与度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提升,也对规则的细化程度和参与者的规则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6分工越来越合理

传统课堂的协作学习过程中,虽然学生是协作的主体,但教师仍然是问题的引出者、资源的提供者、小组的分配者和成果的评价者,教师仍然发挥着主控作用。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中教师的绝对控制地位不复存在,由主控者变为了指导者、咨询者、设计者和协调者。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对自我负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教师负责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与指导,其他参与成员为学习过程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支持。

由以上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技术给协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传统课堂中的协作学习模式具有高效、直观、有利于参与者感情交互的优势;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模式具有深入、广泛、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彭少东教授提出的混合式协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将二者的优势进行整合\[10\]。目前对云服务支持的协作学习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我们期待着新技术的发展能为协作学习模式带来更深层次的变革,也期待着协作学习能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学习模式促进教育的现代化改革。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黄荣怀.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赵建华,李克东.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0 ( 2).

\[3\]钟启泉.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J\].教育研究,2005 (5).

\[4\]吕巾娇,刘美凤,史力范.活动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应用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

\[5\]王辉.计算机辅助的团体合作学(CSCL)\[C\].OA’97全国办公自动化学术与经验交流论文集,1997.

\[6\]黎加厚.走向教育技术“云服务”\[J\].远程教育杂志,2008 (3).

\[7\]李健.云计算支持下的计算机协作学习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

\[8\]JAMES A LEVILIN.Education on the networks of today and tomorrow:the integration of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work\[C\].Proceeding of th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199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