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

民政工作汇报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第1篇

一、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

截止到20**年11月底,全省享受低保救济的有70.5万户、176万人,比去年增加了3万多人。其中城镇14.6万户、37.8万人,人月均补差120元;农村55.9万户、138.2万人,人月均补差47元。一是低保资金大幅增加。全省各级预算低保资金14亿元,比去年增加近4亿元。其中,省级低保资金从去年的2.5亿元增加到今年的3.75亿元。二是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在我省第十八次民政会议上,黄华华省长提出将低保标准从原1000元提高到1200元,让广大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到今年底可将全省农村年人均收入低于1200元的困难家庭共71399户、227634人全部纳入低保救济。全省已有83个市县提高了低保标准,我省农村低保标准已达168元/人月,城市低保标准为226元/人月。三是及时发放低保临时补贴。针对今年来物价上涨的实际,我省从8月份开始,给全省城市37.8万低保对象发放临时生活补贴,人月不低于15元,补贴时间半年。从10月起,城市低保对象在原补贴基础上再增加人月10元的临时补贴,补贴时间3个月。四是把低保工作纳入县级党政一把手考核内容。我厅与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协商研究,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低保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由组织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进行换届考察、个别提拨任职考察以及届中考核、年度考核时,把低保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县级党政正职和班子分管成员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拨任用、奖励惩戒等重要依据,为落实低保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力保障灾民生活

今年6月和8月,我省经历了范围广、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的暴雨洪涝灾害过程,造成了较重的灾害损失。全省受灾人口819万人,因灾死亡49人,41.2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4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倒塌居民住房14118户,农作物受灾面积52.4万公顷,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1.8亿元。在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救灾工作积极主动,扎实有效,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安全地方住、因灾致病能得到及时治疗。目前,全省已投入重建家园资金2.3亿元,全倒户已有9成以上动工重建,春节前可全面完成重建家园任务。

三、进一步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

结合建军80周年,组织好各项纪念活动,营造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切实为优抚安置对象解决困难和问题,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一是“八一”前夕,全省各地隆重开展了为现役军人家属和烈士遗属家庭张挂“光荣军属”“光荣之家”门牌活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亲自上门为13万户烈军属家庭张挂13万多块光荣门牌,李容根副省长等省、市领导亲自出席挂牌仪式,并亲手为烈军属家庭揭牌,使我省拥军优属工作由注重“物质优抚”,向更加注重“物质优抚”与“精神优抚”相结合的转变,进一步丰富了优抚工作的内涵,拓展了优抚工作的空间,提升了优抚工作的层次。二是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关爱功臣巡回医疗队送医送药活动”,到10月底,全省共组织医疗队85支,派出医护人员1100多人次,深入到全省65个县(市、区)、近200个乡镇(街道),医疗队行程超过20万公里,为3.1万多名重点优抚对象送医送药和建立健康档案,送出各类药品460多万元,为930多名残疾军人免费更换假肢、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医疗队队员还现场捐款超过15万元,资助了100多名困难重点优抚对象。三是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联合广州总医院,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功臣康复行动”,对重点优抚对象中的白内障患者及其直系亲属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救治。截至11月初,共为5700多名患病优抚对象进行了义诊,确定可施行心脏病手术人员29名、可施行白内障手术人员600多名,首批符合条件的心脏病患者手术已经完成。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将对到广州手术的优抚对象补贴2000—5000元,广州总医院减免手术费用500—10000元,对患有心脏病并具备手术条件的优抚对象和亲属给予免费手术治疗。四是开展广东省残疾军人康复培训计划,为部分1—4级残疾军人进行康复训练和更换假肢。活动历时3个月,共举办了4期,对100多名残疾军人进行了假肢功能训练,并免费维修假肢、生活辅助用具100多副(套),免费为他们更换了价值超过30万元的假肢和生活辅助用具一批。

根据中央关于部分优抚对象和参战涉核人员的五个政策性文件精神,我厅积极争取省财政增加抚恤补助经费1亿多元,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在中央提高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了10—18元。目前,我省一级残疾军人的抚恤金和补助金人年达2.5万元。烈属抚恤标准城镇最高1300元/月、最低630元/月,农村最高910元/月、最低3**元/月。按时完成了符合条件的参战涉核军队退役人员登记、审核、认定、公示和汇总上报工作,有些地方已开始发放生活补助。

四、扎实推进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

组织和动员20**年冬季退役士兵参加2年以上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全省共接收退役士兵23814人,其中15300多名退役士兵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分布在93所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接受131个专业的培训,生源基本稳定,管理秩序良好。到目前,全省应安置7585人,已安置5403人,其中5384人选择自谋职业,占应安置总数的71%。

五、加快发展老人福利事业

第二批“千间敬老福星工程”改扩建的175间敬老院基本完工入住。粤港社会福利合作不断密切,通过政府层面,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我厅与香港政府社会福利署成立了粤港社会福利合作专责小组,拟在我省试点港资独资兴建福利机构项目。目前,我省城市国办福利机构140所,收养1.96万人,民办福利机构1**所,收养1.1万人。我省有镇级敬老院1400多间,已保五保对象24.8万人,全省年人均分散供养标准1600元,年人均集中供养标准3800元。

六、深入开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在城市着力构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3月份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开全省社区建设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对各地社区“三有”情况进行督查,下拨5000万元资助经济欠发达地区500个社区办公用房建设,下拨620万元培育先进典型示范社区。今年全省共有811个社区达到“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基本标准,并予以公告表彰。

在农村着力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鼓励全省各地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探索创新,云浮市“活力民主,阳光村务”工程获全国村务公开制度创新奖,佛山市“引入第三方管理村级财务”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提名奖。积极推广我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创新成果,我省召开了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经验交流大会,推广云浮、佛山以及德庆县建设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的创新做法。

七、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力量

经省编委同意,我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和民间组织登记服务中心合并,增加编制10名,大大增强了我省民间组织管理力量。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行业协会、商会作用的决定》和《广东省行业协会例》,开展了行业协会整改工作,至目前,全省需整改的行业协会1382个,已完成1200多个,今年底前将全部完成整改,行业协会将全部实现“五自三无”。开展食品、药品等35家社团组织行业协会的自律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试点。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监督管理力度,对广东省保健食品协会等社会团体进行了财务审计,督促广东狮子会、深圳狮子会等对其违规活动进行整改,取缔了香港华藏协会等民间组织的非法活动。

八、区划地名管理有法可依

今年9月,省人大通过了《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细化了地名的分类、规定了地名命名、更名的原则,明确了建筑物地名通名命名及有偿命名的原则,设定了行政许可事项和法律责任,标志着我省地名管理进入了有法可依的阶段。全省大部分县(市)已完成县(市)城区的地名设标任务,并建立了地名标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地名标志长期发挥作用。市级地名数据库建库工作基本完成,因地制宜地开展电话问路、网上地名查询等数字地名服务项目。

今年我省民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是积极争取领导重视。20**年,我厅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反映情况,借助各方力量,促进民政工作开展。先后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了第十八次全省民政会议、殡葬管理会议、社区建设会议、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经验交流大会,近期还将召开广东省慈善大会,是近年来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民政会议最多的一年。张德江书记、黄华华省长、李容根副省长分别对退役士兵安置、优抚、低保、救灾、村务公开、孤儿养育、五保供养、殡葬管理等工作多次作过专门批示,也是省领导批示民政工作较多的一年。省人大游宁丰副主任、省政府李容根副省长、省政协许德立副主席还分别对建立社会救助体系,解决城乡低保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有力地推动了民政工作的发展。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第2篇

沙沿村辖1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6.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07亩,其中水浇地4877亩,旱地2830亩(流转至圣峰枣业)。全村总有651户2249人。

我村享受低保人员共计357人(其中农村低保236户301人,城市低保26户56人。兜底户13户24人。),残疾人87人,高龄27人。五保户3户,困境儿童1名。2019年临时救助与救灾款共发放2次,共计发放资金36600元,救助74人。大病救助4人,发放救助资金3.244万元。

我村对低保对象严格按照低保申请的程序暨老百姓本人写申请交到村委会,村委会召开三分之二的村民代表进行评议,通过评议后形成会议记录,公示无异议后,以正式文件上报管委会,管委会按照上报人员进行上网,信息录入结束提交民政局审核,最后根据民政局反馈的审核报告进行入户调查并再公示,公示期后无异议的人员提交民政局进行审批。申请对象是患重大疾病的、重度残疾的、主要劳动力丧失的、无人赡养的孤寡老人和因灾或因学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

农村低保里残疾每月380元,兜底户每月320元,正常的每月190元,高龄每月270元,事实孤儿每月500元,纯孤儿每月700元,困境儿童每月530元,五保每月从一百多涨到现在的四百六拾多元。

我认为民政工作的宗旨是“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做到“上为政府解忧,下为群众解愁”。我认为民政工作有以下三点特点。

一是民政工作的群众性,要求我们在有职业责任的同时,必须具有服务的态度。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第3篇

沙沿村辖1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6.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07亩,其中水浇地4877亩,旱地2830亩(流转至圣峰枣业)。全村总有651户2249人。

我村享受低保人员共计357人(其中农村低保236户301人,城市低保26户56人。兜底户13户24人。),残疾人87人,高龄27人。五保户3户,困境儿童1名。2019年临时救助与救灾款共发放2次,共计发放资金36600元,救助74人。大病救助4人,发放救助资金3.244万元。

我村对低保对象严格按照低保申请的程序暨老百姓本人写申请交到村委会,村委会召开三分之二的村民代表进行评议,通过评议后形成会议记录,公示无异议后,以正式文件上报管委会,管委会按照上报人员进行上网,信息录入结束提交民政局审核,最后根据民政局反馈的审核报告进行入户调查并再公示,公示期后无异议的人员提交民政局进行审批。申请对象是患重大疾病的、重度残疾的、主要劳动力丧失的、无人赡养的孤寡老人和因灾或因学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

农村低保里残疾每月380元,兜底户每月320元,正常的每月190元,高龄每月270元,事实孤儿每月500元,纯孤儿每月700元,困境儿童每月530元,五保每月从一百多涨到现在的四百六拾多元。

我认为民政工作的宗旨是“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做到“上为政府解忧,下为群众解愁”。我认为民政工作有以下三点特点。

一是民政工作的群众性,要求我们在有职业责任的同时,必须具有服务的态度。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第4篇

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抓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城乡低保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抓好落实,街道辖区总人口为25526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1610人,农村13916人。

1、认真落实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对我辖区的城乡低保进行全面重新核查,重新登记,重新申报,及时较好地完成低保核查任务。

2、我办现有城市低保226户610人(最高月每人补助260元,最低为105元),全年发放低保金1063860元,低保覆盖率为5.25%(城市低保指标2.6%)。

3、农村低保对象197户433人,其中五保户47户49人(月发放保障金每人160元),其他低保对象150户384人(最高月每人补助160元,最低为70元),计全年发放低保金370920元,低保覆盖率为3.12%(农村指标1.55%)。

城乡低保符合计生户158人,残疾人465人(其中重度残疾人108人)。

上述费款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已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直接由银行到保障对象帐号。我们在做好城乡低保工作中,注重计生户、残疾人等对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入保。

(二)做好“双拥”落实工作。

1、做好优抚金兑现工作,保障社会政治稳定。

全年,共发放优抚定补经费218950元,享受对象43人。并做好特困户重点优抚对象优先列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享受双重保障(下黄村在乡老复退军人林和夫在月享受定补基础上每月发放160元)。

2、今年“八一”建军节,举行军民联欢晚会,街道主要领导率分管领导等人员深入驻地部队开展“双拥军民”共建工作,拨给部队节日慰问金3.5万元,今年以来共拨出6.5万元支援部队建设,帮助部队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强军民团结。

(三)做好救灾救济工作。

今年发放特大自然灾害救济款5.6万元(其中区民政局下拨4.6万元),救济贫困对象300多户近860人;拨给残疾人基金13000元。

(四)抓好殡葬改革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殡改宣传氛围。

认真贯彻殡改有关“条例”和殡改规定,多次召开殡改专题会议,建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责任书,上宣传栏和墙报,利用“两节”开展殡改宣传月活动,定时不定时印发有关殡改的宣传材料到各村(居)和有关单位,加强宣传力度。今年1-12月份,出宣传墙报12期,包片工作队下乡入户分发和张贴宣传标语计10000张,出动宣传车3次,“两节”期间悬挂横幅标语16条,街道和各村(居)设立殡改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

2、狠抓整治工作,确保殡改工作顺利推进。

充分发挥村、居民政委员、殡改信息员及群众举报作用(各村居、街道全面启动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建立60岁以上老年、病弱和伤残人员台帐,采取事前报告、事中监督、事后跟踪管理等监管措施。今年1-12月共火化143具。

(五)依法推进村(居)“四个民主”建设。

1、普遍地实行村(居)财务公开,推进社区建设,强化社区功能,逐步提高以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管理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2、认真抓好基层班子组织建设,依法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为了提高民政工作队伍整体素质,除了积极参加办事处集体组织的每周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外,我们还坚持每月组织一次本部门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民政职业道德建设规范以及政策法律法规等有关文件,以提高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提高思想素质和整体素质。

(七)其他综合工作。

1.扎实抓好下黄新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

2.认真做好各种来访和有关业务知识的法律咨询工作。

今年共接受有关婚姻法律和低保等咨询36人次,低保等其他业务咨询31人次。

3.努力完成年度民政杂志征订任务,积极完成街道领导交办的和上级部门的各项工作,并及时较好地完成。

二、存在问题

1、街道财政对救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由于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街道农村贫困面大、部份对贫困程度深,因灾返贫现象严重。

2、由于片区改造和项目建设等原因,失地农民日益增加,农村低保急需扩面。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第5篇

一、述职:

今年1月至春节前,根据领导安排本人负责会展中心拆迁扫尾现场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该项目是拆迁有史以来面积最大,涉及产权单位,弱势群体最多的拆迁项目,可谓是工作面广、量大,且这些企业单位遗留问题既多又复杂,尤其是项目的拆迁扫尾阶段的工作,剩余户都是难缠户,合法面积少,违章面积大,无理讨价,矛盾错综复杂,我们能继续发扬新区“五加二,白加黑”精神,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在认真吃透政策和企业实际的情况下,深入细致的做好拆迁扫尾工作,重要问题及时向区领导汇报。在政策执行方面力争做到原则性与灵动性相结合,对上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相结合,在执行政策的前提下,切实关心群众利益,在补偿金额上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会展中心的拆迁扫尾工作,受到市、区领导及被拆迁单位的好评。在“雨润中央新天地项目”拆迁过程中,我带领工作组全体成员,吃苦耐劳,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签约数居全部十五个工作组之首。工作业绩得到了拆迁现场指挥部领导的赞许。

二、述学

本人在拆迁现场工作近五年,拆迁工作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今年在学习方面主要做了这样三方面学习。

一是积极参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教活动,按照区委的统一布暑和单位学教活动计划,园满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利用业余时间撰写读书笔记二万余字,基本确定了在全面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并以指导各项工作。

二是积极参加区委组织的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各项活动,通过学习,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重要性,增强了我党在新世纪、新形势下要肩负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重大历史使命。

三、述法

结合工作实际,组织现场办公室全体人员参加市区组织拆迁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学习拆迁方面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拆迁谈判的水平。同时,本人是区法院的人民陪审员,为了更好的参加庭审,认真学习刑法,经济法、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法律知识,参加区法院多起刑事、民事案件审理,参加市法院涉外走私弹药,县处级领导干部受贿案件的审理,受到二级法院好评。

四、述廉

今年以来,我按照区委的要求,密切联系拆迁工作,时刻牢记“权力,用在为民服务上是天职,用在为党为公上是尽职,用在碌碌无为上是失职,用在谋取私利上是渎职”的警示理念,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组织现场办的全体同志参加区纪委召开的警示教育会议,通过发生在本区的反面典型警示自己,做到自尊、自重、自省。在拆迁工作的五年时间里,没有收受被拆迁人的礼物,即使偶尔有单位或个人出于真诚感激之情送了一些礼券,我都及时上缴领导,没有违法和人情拆迁的事发生。

1、没有违反《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中各项规定内容;

2、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规定;

3、加强自身作风建设,树立民政工作者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4、认真执行买卖商品房相关规定,没有违反规定;

5、能够执行公务用车规定;

6、认真执行不参与等规定;

7、没有委托他人投资证券或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获取不正当利益;

8、没有收受和赠送现金、代币购物券、礼仪储蓄单、债券、股票及其他有价证券,消费卡、购物卡、电话充值卡、商品提货单等各种支付凭证和高档耐用物品、金银制品等贵重物品;

9、没有为本人谋取预期的不正当利益或以各种方式为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

10、没有利用本人及家庭成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收敛钱财,没有利用工作调动、提升晋级、迁新居、过生日、子女升学、参军等名义操办;

11、没有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没有“跑官要官”、“跑官卖官”,没有借选拔任用干部之机谋取私利;

12、能够执行财政、金融法规,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执行不准用公款报销应由本人及其配偶和子女支付的个人费用等规定。

13、能够执行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工作日中午不准饮酒(接待上级、客商除外),不准用公款高消费娱乐和健身活动等规定;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第6篇

在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县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救助兜底保障职能,用足用好用实惠民政策,按照《》要求,持续压实挂牌作战,持续抓好兜底保障“九过三补一化解”,持续落实“四个一批”举措,进一步编密织牢“全面覆盖、救急解难、保障兜底”的基本民生安全网。

(一)开展重点对象过筛核查。

以“九过三补一化解”专项行动为载体,抽调X名局机关干部蹲点包抓,督促指导乡镇,采取包村包对象的办法,逐人走访、逐项核查、建立台账,重点对X.X万名残疾人、X名重病患者、X名特困供养人员、X名“三类对象”(X名未脱贫人口、X名脱贫监测人口、X名边缘人口)开展筛查,确保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相应救助范围。

(二)提高兜底对象补助标准。

X年,农村低保标准由X元/人.年提高到X元;一、二类对象月补助水平分别由X元、X元提高到X元、X元;分散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年供养标准由X元/人.年提高到X元/人.年;全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月照料护理标准提高到X元、X元、X元。现已全面完成提标工作。

(三)加强特困对象监护照料。

对全县X名分散特困供养对象逐户逐人进行排摸,对有集中供养意愿且符合入住条件的X人全部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构建“X分钟服务圈”,在全县设立X个服务网点,为分散特困供养人员提供环境清扫、个人卫生清洁、衣物被褥清洗、健康状况监测等上门服务,有效解决了“视觉贫困”问题。

(四)强化农村低保动态管理。

运用农村低保家庭困难状况评估体系,加大农村低保动态调整力度。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X名重度残疾人和X名重病患者以及农村低收入家庭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X名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按“单人户”施保要求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第7篇

一、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及面临的新要求

民政工作内容广泛,涵盖社会保障、社会管理、政权建设等,有3大方面、6个组成部分、20多大项、100多小项。按照年初召开的十三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及第十七次全省民政会议精神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加快推动传统民政向现代大民政转型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将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及要求概括为“一统四分”,一统即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四分”即支撑骨干的四大支柱:保底作用、基础作用、支持作用、支撑作用,这个构架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

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即在继续履行好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职能的同时,创新社会管理,加大社会开放度、增强社会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有效聚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肩负起向社会公众服务的新职能,当好社会建设中的骨干,推动传统民政向现代大民政转型发展。

省委书记将现代“大民政”归纳为四个大,即“大视野、大服务、大格局、大平台”,具体来说就是开放大视野,实现由传统的社会治理向现代文明社会的管理要求转变;拓展“大服务”,实现由保底型保障向发展型保障的转变;建设“大格局”,实现由参与社会建设向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的转变;建立“大平台”,实现由部门动员向社会动员的转变。通过这四个转变,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的保底、基础、支持、支撑作用。

一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发挥民政的保底作用,着力完善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安排,努力提高受灾群众、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改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活状况,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要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发挥民政的基础作用,着力推进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努力发挥民政的支持作用,贯彻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加快形成优待原则充分体现、优待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新局面。同时还组织指导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四要围绕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努力发挥民政的支撑作用,通过提升区划地名、边界治理、殡葬管理、儿童收养、婚姻登记、移民安置等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基本社会服务城乡统筹、公平均等、供给均衡。

二、我区民政系统基本情况

民政局内设5个科室:办公室、救灾救助与社会福利科、社会事务科、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科、优抚安置科(双拥办)。

与局合署办公的事业单位4个:移民办、殡葬管理所、残疾人集中就业管理办公室、民政事务中心(内含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婚姻登记处、地名办)。

下属事业单位5家:大同公墓总管理处、干休所、陈寿昌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第二福利院、九龙福利院。

企业性质单位1家:福利关怀院。

三、2013年全区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及进展情况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民政局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创新管理,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大力推进民政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重点抓好并完成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探索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按照“十二五”全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到“十二五”末实增床位1800张的工作任务,大力推进镇(街道)养老机构改扩(迁)建工程;大力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机构政策性综合保险工作和“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上年半完成情况:城区养老机构一期工程即将完成主体机构建设,澥浦镇敬老院迁建工程列入镇政府实事工程,其他各镇(街道)养老机构改、扩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全区9家养老机构首次实施政策性综合责任保险工作,参保费用50346元,养老机构参保率100%。

2.完成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组建及启动工作,整合资源合理定位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作用与功能,同时指导各镇(街道)组建养老服务中心。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共有17家居家养老(老年人)服务中心,53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共配备245名居家养老服务员,为661名(困难\高龄)老人提供家政服务、健康服务、生活照料、精神慰籍等服务,且为835名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提供结对服务,支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53.77万元。为6262位高龄老人发放津贴171.44万元。

3.认真贯彻《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提升福利企业管理服务水平,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确保福利发行安全、健康,力争完成全年福利销售5500万目标。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现共有福彩销售网点39家,完成销售1904万元,创收各级公益金666万元。福利生产稳定,全区35家福利企业共安置残疾人1100人。

(二)着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重点确保救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及有效解困。

1.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完善低保动态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困难对象应保尽保。

上半年完成情况:以“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低保对象摸排工作,并配合国家审计署开展低保资金审计,完成了低保资金审计基础信息与数据的录入。全区有512户家庭(664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月补差金额467.92元,比去年同期提高76.81元;619户家庭(844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月补差金额473.5元,比去年同期提高153.23元,累计支出最低生活保障金371.69万元。此外,还有565名残疾居民和135名70岁以上农村低保老年人享受了生活补助,分别发放生活补助金13.48万元和2.94万元。至5月底城乡低保新增282户378人,退出336户478人,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

2.深化医疗救助工作,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即时结报管理平台,提高医疗救助效率。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有4418人次获得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39.57万元,平均每人次救助316元,其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类救助对象(包括低保证、扶助证、重度残疾人救助证)享受即时医疗救助2500人次,救助金额共计20.61万元。

3.实施社区小额临时救助运作模式扩面工作,进一步提升临时救助的及时、有效性;研究修订完善临时救助办法和困难助学办法,力争在帮助特殊群体解决“因病致贫”等问题上有突破;建立完善困难群众物价补贴联动机制;进一步做好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贯彻市慈善促进条例,加强和促进慈善组织管理。

上半年完成情况:完成了《区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办法》的修订起草工作;初步制定了我区困难群众家庭子女助学帮困政策及补助标准方案;制定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特殊人群救助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甄别、救助、救治、返乡、安置等为一体的工作体系。截至5月底,全区共有727户(人)次家庭得到临时救助,救助资金达83.47万元,其中小额临时救助132人次,支出救助资金3.49万元;212户困难家庭(424人)领取《社会扶助证》;926人享受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发放生活保障金为171.69万元;642户、733名困难老人享受了每月100元生活补助,发放困难老人生活补助金累计37.62万元;为2517名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62.67万余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2人次,共支出流浪乞讨救助金121万元(含精神病患者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支出)

另外,上半年还深入开展其他各项解难帮困活动。元旦、春节期间,全区共帮扶、救助各类困难对象5823(户、人),发放困难补助金(慰问金)873.45万元;“365关爱行动”中继续为100名困难学子发放助学红包共计5万元;协同市第六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行动,完成了142名困难群众白内障手术初检工作;会同区商务局、TCL集团、国贸家电开展“扶贫工程”,为1400余户低保和社会扶助证家庭发放每户价值1000元的电器购买优惠券;及时调整了精简职工及定期定补救济对象补助标准。

4.不断强化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大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实现从灾后救助向防灾、减灾并重的综合能力建设转变;开展村(社区)级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信息员网络队伍。

上半年完成情况:组织人员对全区的避灾中心(点)进行了专项检查,补充应急救灾物质;进一步完善了全区各村(社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更新了自然灾害统计报表;对全区镇(街道)、村(社区)的灾害信息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在“5·12”防灾减灾日,开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万余册;召开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现场观摩会议,白龙社区、曙光村、沿山村被授予“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至此,我区拥有了5个部级、3个省级和16个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75个避灾中心(点);今年另外推荐了城东社区等9个村(社区)为市级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单位,并在全区排查出17户农村困难群众家庭亟需危旧房修缮,修缮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着力夯实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基础,重点深化“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社区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

1.深化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破解新建社区管理难、新居民融合难等突出问题的新方法、新举措;探索完善农村社区建设规范化体制机制,以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拓展功能,提升公共服务全程化和“一站式”办理效益;进一步跟踪指导银凤社区“一委、一会、一中心”的农村新社区工作运行模式,探索“一核多元,点片互联,纵横结合,分类引导”的农村社区工作机制;在抓好社区自治、社区服务基础上,抓好“一社一品”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社区品牌;繁荣社区文化,组织展示区社区文化风采。

上半年完成情况:召开了2011年度城乡社区建设考核评定会,并联系我区城乡社区发展实际,修改了2013年镇、街道城乡社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有效促进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提出了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管理理念,并起草了实施方案,拟将镇(街道)、社区、片区依次分为大、中、小网格,组建网格员队伍,使管理服务延伸到每家每户,将社区由服务型向城市管理型转变;创建了涵盖社区各项管理和服务业务的14个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推动社区服务队伍、服务人员、服务对象信息数字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宫达到全覆盖,积极推广居民和好屋、残疾人日托中心等多种服务载体,进一步实现居民自治、自助、自教、自我服务功能;通过走访调研、收集梳理、征求意见,起草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编写完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导手册和光明等四个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经验材料。

2.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大培训”工作,及时开展“回头看”活动,努力形成“对象广泛、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方式多样”的村委会干部培训长效机制;积极研究探索我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完善村干部考核制度、加强竞职承诺监督,努力排查可能影响下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顺利进行的各种不利因素。

上半年完成情况:深化村务信息电视公开工作,顺利实现一季度、二季度电视与传统村务公开“时间及时、内容到位”;认真开展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回头看”活动,同时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展省级民主法制村创建工作,积极开展针对性更强的村级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各项制度的监督指导工作,筹备下半年农村基层干部大培训。

3.强化制度及保障,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城乡社区建设整体水平。在各镇(街道)进一步落实相应工作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提高经费保障标准;加强社工队伍能力素质培养。进一步建立健全区、镇(街道)二级培训网络,着力办好各类社工素质培训班;积极推进村社结对、新老社区结对,继续开展城乡社工相互挂职交流等,加快城乡共融和全域城市化步伐。

上半年完成情况:按照区委办39号文件5%递增机制,会同区财政局发放了2011年增补经费和2013年预发70%的城市社区事业保障经费、农村社区服务管理补助经费,共计2292万元;先后组织举办了城乡社区信息员培训,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职称考试培训等;先后分两批派社区干部异地挂职交流学习;落实提高社工工资福利待遇,目前我区城乡社工人均年收入3.4万元,比上一年度平均增加4100元,增幅为13.71%;强化社区工作者激励机制,连续两年在专职社区工作者中考核录用事业干部。

4.创新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指导督促有条件的镇(街道)成立社会组织联合;加强分类指导和典型示范,城市社区重点抓好社区服务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新建社区及农村社区重点抓好社区管理类、融合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做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和年检工作,加快推行网上年检;着力引导、发挥社会组织在协调和解决村、社区各种利益冲突,提供社会公益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半年完成情况:启动了社会组织党建及专用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并在6月底成立了区社会组织促进会。新增注册登记社会团体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家,变更登记社会组织5家,现有社会团体9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41个;完成了全区社会组织2011年年检工作。

(四)着力巩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社会氛围,重点提升优抚安置保障服务水平。

1.进一步提高优抚保障水平,不断完善优抚保障政策,着重做好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工作;完善优抚对象数据库建设,健全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即时结算保障体系,全面实现医疗保险、补助、救助、减免“四位一体”。

上半年完成情况:向342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今年第一季度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共8.5万余元;向重点优抚对象1750人次发放优抚金共187.5万元;向303人发放春节一次性慰问金共45.45万元;向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2554人次发放老年生活补助金13.19万元;向65名在职伤残军人发放抚恤金共30.9万元;向12名“三属”发放全年一次性补差共5.6万元;向26名在职6级以上残疾军人和烈属发放春节慰问金共1.56万元。全区有195名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医疗费“一站式”结算服务范围,占应纳入人数的100%,医疗补助5587人次,金额为24.73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险、补助、救助、减免实现四位一体;我区部分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的人员信息录入了全国优抚数据库。

2.认真贯彻新修订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完善免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增加承训机构;进一步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无军籍职工和复员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及时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积极稳妥地做好军休干部房改工作;扎实做好涉军群体稳定工作。

上半年完成情况:今年我区共接收退役士兵96名,其中退伍义务兵、复员士官95名,转业士官1名。15名退役士兵办理了复工、复职、复学手续;进一步完善了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机制,根据退役士兵切实需求增加了汽车驾驶、汽车维修、物流师、数控车床等多个培训项目,目前共有47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在此基础上今年还同多家用人单位联系,提早在我局张贴了招聘信息,为招聘单位提供面试场地,进一步提高了退役士兵就业机率。

3.制订新一轮双拥工作目标,加强基层双拥工作,创新双拥工作机制,以建军85周年为契机,推动双拥工作新发展。

上半年完成情况:扎实开展了驻镇部队春节走访慰问及相关拥军活动,支出慰问金45万元;在各镇、街道成立双拥工作专职机构,重视解决驻镇部队实际困难,并首次向市双拥办申报“省级双拥模范区”;完成了朱枫烈士生平汉白玉雕塑和烈士陵园的整修,并配合开展整修工程的审计协调工作;圆满完成了市清明祭扫革命烈士活动仪式,祭扫人数大幅增加。

(五)着力发展民政事务管理,重点确保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1.要全面完成钦寸水库第一水平年移民安置任务,按要求适时启动第二水平年移民安置工作;加大移民创业致富工作支持力度,认真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和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项目实施。

上半年完成情况:在全市率先启动了钦寸水库第一批移民建房工作,104人37户移民建房率已达100%;为1182名大中型水库移民发放后期扶持直补资金累计381.84万元,为524名区管水库移民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共计26.2万元;妥善处理了滩坑水库移民有关自留地分配、房屋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发放等问题的事件。

2.充分利用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加强地名管理标准化建设;重新修订《区地名管理实施细则》,完成与毗邻乡镇(街道)平安边界协议书的签订。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第二次地名普查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相关普查成果已上报省普查办,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已着手展开;启用了各镇(街道)地名证明专用章,将出具地名证明的权限下放至各镇(街道);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篇)编纂工作,完成了县、乡两级词条的编纂;逐步开展了毗邻县(市、区)平安边界互访,已完成对北镇线的界线年检及江北区的走访工作,毗邻镇(街道)平安边界协议书起草完毕,目前正在签订中。

3.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做好公共墓地建设和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细化实施我区殡葬惠民政策;加快殡仪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深入开展殡仪服务单位规范化建设和行风建设活动,加强殡葬执法监管,不断提高殡葬服务和管理水平。

上半年完成情况:今年1月1日起实施惠民殡葬政策,遗体接运、遗体停放、遗体火化、骨灰寄存等殡仪基本服务项目、入葬生态墓地和有山村社员认购骨灰墓费用均由政府买单,并于4月起实现普通骨灰盒普惠。上半年我区减免上述各项费用78.99万元,政策惠及821人;经营性公墓绿化苗木7500余株,投入绿化资金5万余元,累计种植苗木22.55万余株,墓区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大同公墓投入改造资金10万余元,新建了一批花坛葬,历年累计投入墓园改造资金947.66万元;今年1至5月份,全区共死亡704人,火化遗体701具(其中3具外省户籍人员按规定到原籍地进行火化),火化率及火化覆盖面继续保持100%;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庄丽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在庄市、骆驼片区建造一所关怀院”的重点件办理工作。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第8篇

文章导读:一是大部分单位对政务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较大提升。单位政务信息工作按要求明确专人负责。落实信息工作任务……

政务信息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 2011年。积极宣传全区各单位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安排的工作举措以及重点工作、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反映了工作动态,促进了工作交流,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 年度政务信息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是大部分单位对政务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较大提升。单位政务信息工作按要求明确专人负责。落实信息工作任务;

二是上报信息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许多单位的信息员积极调研、善于总结。信息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所增强;

三是政务信息工作参与面有所扩大。撰写信息的有部门领导干部。还有一线工作人员,实现了信息工作的全员参与。

二、存在问题

各单位政务信息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从全年政务信息报送和采用情况来看。

一是个别单位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无实际意义,少数单位全年未报送信息稿件;

二是不善于分析和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第9篇

20__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我局切实把全区民政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召开局领导班子会,贯彻落实全区民政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__年全市民政工作。20__年2月16日上午8:30在局会议室召开局领导班子会,传达自治区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全区民政工作内容研究部署20__年全市民政工作内容,落实20__年全市民政重点工作内容,明确全市20__年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思路、工作的主要目标。20__年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中心任务,着力抓好以提高“三个群体”(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孤儿等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民政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着力促进全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各项要求的贯彻落实,在服务大局中实现民政事业新的发展。20__年民政工作思路是:完善一个体系,夯实两个基础,实现三大突破,着力抓好八项工作。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夯实基层民政工作和民政项目建设两个基础。实现双拥共建、基层群众自治建设和社会慈善事业发展三大突破。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双拥创建、巩固基层政权建设、加强民政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管好专项社会事务、发展慈善事业、加强基层民政基础建设等八项工作。20__年民政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救助对象救助标准、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双拥创建取得实质性效果,为20__年跨入全区双拥模范城行列打下坚实的基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明显加强,城镇社区“四有”问题全部解决,农村社区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专项社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慈善事业创新发展,各县(市、区)全部建立健全慈善机构;基层民政基础建设实现新跨越,为全区树立新典型,成为广西民政工作新品牌。

2、抓项目建设促基层基础建设再上台阶。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以后,我局即组成工作组分赴各县(市、区)检查、指导和督促民政项目建设,对于工程进展、资金落实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并责成有关单位尽快落实到位。20__年2月17日上午9:00召开全局机关及局属相关二层人员会议,协助、配合区民政厅做好全区民政项目暨基础建设工作会相关工作。现在已圆满完成此项任务。

3、积极主动地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争取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经多次与市党委、政府领导汇报,市政府同意于2月24日召开20__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主要内容:①是贯彻全区民政工作会议精神;②是总结20__年全市民政工作情况;③是签订20__年民政重点工作责任状;④是研究部署20__年民政工作。参加人员从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分管民政工作的领导到各乡镇民政办主任,人数达250人,是建市6年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规格最高的民政会议。因与全区民政项目暨基础建设工作会有冲突,已延期。目前已进入材料上报审定阶段。

4、做好复退军人维稳工作。积极做好退伍军人稳定工作,派出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区)进行督查。目前,复退军人维稳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无非正常现象发生。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第10篇

按照要求,20__年我局政务公开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1、成立了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组。为了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经局委会讨论研究,专门成立了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组,由董卫华局长任组长,周传立、郭元喜副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办公室,郭元喜兼办公室主任,配备政府信息工作人员一人,具体负责办理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制定了20__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把政府信息工作纳入各科室年度考核范围。

2、规范了政务公开内容。制做了版面公开公示,全局每个科室均制作了政务公开版面,做到“社会承诺服务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工作目标上墙,执法人员岗位职责上桌”。并坚持做到按时定期公开,及时更新公开内容;力求做到公开内容真实可靠、迅速及时、合理规范,以增强办事透明度,更好地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3、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已编制完成,并进入政府公开网站,并及时予以更新。

4、公开了举报电话、投诉意见箱。对于案件处时给予处理和回复。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董卫华局长经常到行政审批审批大厅检查指导工作,选派业务骨干进入行政大厅工作,并对其工作人员给予充分的授权。带班局长郭元喜出满勤干满点,ab角零缺位制执行良好,没有出现空岗情况。

2、清理项目、规范审批事项。按照《省人民政府取消和调整新增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的通知》和《临汾市人民政府第四批取消、调整、新增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的通知》要求,我局召开局委会,认真进行对照清理,并建立档案,由专人负责,规范管理。对要求进入大厅的业务,我们及时进驻了大厅。

3、坚持一口受理、统一收费。始终坚持“一个窗口对外”的原则,严格办件行为,禁止厅外审批。办件过程中严格收费行为,坚持“收支两条线”,禁止厅外收费,禁止窗口私自收费和搭车收费。

4、审批事项公开。窗口单位按照大厅要求,制作了十公开、办事流程、办事指南、各类格式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作出的行政审批决定,建立审批台帐,除在政务大厅网站上公开外,同时在大厅公开栏内予以公开。

5、严格首办负责、限时办结制度。受理来访、咨询或接待办事的工作人员,细心给予办事或咨询方指引、介绍或答疑等服务,使申办对象得到满意的服务。对所有办理事项按规定向社会公开承诺办理时限,一律进入电子监察系统,实行网上办公,接受监督,确保了承诺件的按期办结率。

我局通过开展政务公开工作,转变了机关作风,提高了工作效能,20__年民政工作先后荣获山西省民政政策理论宣传工作20年红旗单位,临汾市民政局模范单位,临汾市委组织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支部等多项荣誉。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第11篇

评议整改情况的汇报

各位代表: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总体安排,今年我局被列为市人民代表评议的工作单位。在评议过程中,非常感谢人民代表对我局工作的充分肯定,被评议为满意单位。同时,各位代表本着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真诚得向我局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几个月的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分别向代表们报告后,又得到了代表们的肯定和理解,现将有关整改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市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对民政工作进行评议,对促进民政工作跨越式发展、提高民政干部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树立全体干部职工自觉接受评议的认识贯穿评议全过程。

(一)接受评议,抓好整改是政府职能部门的法定义务

市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评议工作是人大常委会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也是加强人大监督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有效途径。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接受评议是我们的法定义务,必须无条件、高质量完成评议整改工作。

(二)接受评议,抓好整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办理人大评议整改工作的指导思想,又是衡量整改成效的根本标准,这次市人大对民政局工作的评议,一是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了解,树立民政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民政部门的工作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工作。只有得到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民政工作才能富有生机和活力。人大评议民政部门工作,可以及时、全面地听取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围绕群众的意见和想法去安排工作,处理事情,可以进一步改进工作,树立良好的形象。二是有助于民政部门科学决策,提高工作效能。民政部门是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人大评议民政部门工作,对民政部门及时了解和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促进工作高效和合理运转,达到执法公正公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接受评议,抓好整改是促进民政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是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民政部门的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通过评议活动,可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作用,强化民主制约机制,使民政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到工作中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争取把各项工作和服务都做得更好、更出色。二是有助于广大民政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广大民政工作者不仅要重视业务水平的提高,还要十分重视政治素质的培养,增强大局观念、政治观念和群众观念。通过评议,可以发现我们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有的放矢,进而加以改进和提高,有利于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纪律严明、廉洁高效、作风优良的民政干部队伍。可以说,人大评议政府部门的工作,既是对政府工作的有力支持,也是对政府工作的极大促进。

人大评议会后,我局立即召开党组会议,对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反复酝酿,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成立由局长、书记任组长,局党组成员为成员的办理94条意见和建议整改领导小组。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和各乡镇(街道)民政办主任会议,通报人大评议情况,明确有关要求,并就如何自觉地、扎实地开展整改,进行了讨论和部署。为提高认识,增强搞好整改的自觉性,我局从三个方面统一了思想。一是人大代表对民政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评议,既充分肯定了成绩,又严肃尖锐地指出了存在问题,意见非常中肯,这充分体现了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对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给予的高度重视和极大支持。我们要高度重视,以评议为契机和动力集中力量搞好整改。二是民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确实存在着不少必须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克服自满情绪,正视问题,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整改。三是要下决心解决一些影响全市民政工作水平提高的重点问题。即围绕市人大常委会交办的94条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分析,对我局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迅速解决;对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分阶段完成;对于我局解决不了的问题,请示上级帮助协调解决;对需要相关部门共同解决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思想统一与认识提高后,增强了搞好整改的自觉性,确保对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高质量完成整改工作,向代表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94条意见和建议交办后,我局意见和建议整改领导小组就明确了整改思路,对94条意见和建议进行分别归类,经过梳理,从业务情况看,50条意见和44条建议涉及民政队伍自身建设、复退军人优抚安置、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殡葬管理、社会救助管理、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老龄工作、储金会、残疾人权益保障等十一方面内容。意见和建议分类完成后,根据业务分类,将94条意见和建议分解到各业务科室,由主管领导牵头,明确责任人,拿出整改方案和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再根据综合分类,可以自身解决的问题坚决按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并对代表进行回访,看整改情况是否满意;必须经过上级部门才能解决的问题根据政策给予答复,并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解决,尽全力做到让人大代表满意;只能从政策上给予解释的,按有关政策给予耐心解释说明,让代表理解、满意;需要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协调解决的,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解决。经过具体研究和分工,保证了整改工作的有的放矢,规范有序进行,确保了整改实效。7月13日,我局又印发了《浏阳市民政局第十四届人大代表评议94条意见、建议整改方案》,要求局下属科室和二级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民政办根据实际,对照人大代表所提相关意见和建议,尽快制定出具体落实措施。

动员会议的召开和文件的下发,进一步提高了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对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的认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了全体民政人的行动,为完成整改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积极整改

人大常委会交办的94条意见和建议,涉及复退军人优抚安置、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殡葬管理等十一个方面。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意见和建议都是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关系到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我们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按照“筛选重点意见和建议、重点办理”的要求,对重点问题逐一拿出整改措施,积极进行整改,确定了“高度重视、重在实效、务求代表满意”的工作方针,狠抓落实工作。

(一)对自身确实存在的比较突出、可以解决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重点整改

1、整治殡葬秩序,推进殡葬改革,切实解决殡葬管理问题

近两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我们对殡葬管理工作用所疏忽,有所放松,导致全市火化率上不去,违规殡葬现象比较突出,全市殡葬秩序比较混乱;殡葬管理工作有所退步。人大代表从构建和谐浏阳和创建文明城市出发,向我们提这这方面意见和建议13条。意见和建议交办后,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整改。一是借福泽园建设契机,多次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健全充实了市殡改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力量。二是广泛进行宣传,通过报纸、电视和殡改宣传月活动全方位开展宣传,提高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文明治丧意识,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三是召开了全市整治殡葬秩序推进殡葬改革工作会议,强化了工作措施,明确了各部门监管责任,建立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部门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四是严格工作纪律,由市监察局和人事局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制,确保殡葬改革取得实效。

特别是针对街道联组代表反映城区殡葬秩序混乱,天马山、西湖山乱建活人墓、豪华墓现象严重的问题,我们专门对天马山、西湖山的活人墓和豪华墓进行了核实、拍照,并协调联合城管、公安等部门对部分豪华墓、活人墓进行了强行拆除。对此在向人大代表回访汇报时,代表们都表示满意。

2、落实优抚政策,扩大救助面,切实解决复退军人优抚安置问题

在复退军人优抚安置方面,人大代表提出了11条意见和建议。复退军人优抚安置问题,关系到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面建立了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对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进行了清理和规范,绝大部分对象按国家当前政策落实到位。伤残复退军人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双定”补贴,比例严格控制在3%。54年以前入伍的复员军人目前国家补助标准是122元/月,而我市实际执行标准是152元/月,高于国家标准,对55年以后入伍的退伍军人,目前标准是15元/月。许多代表反映要增加“双定”标准,扩大救助面。意见和建议交办后,我局优抚安置科对全市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结合各乡镇实际,考虑到部分复退军人生活确实比较困难,今年又增加了1000个“双定”指标,同时与市低保中心协商,对符合城乡低保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条件的复退军人优先照顾,用三条保障线切实保证复退军人和伤残军人的基本生活。

3、加大督查力度,解决社会福利企业管理不到位问题

社会福利企业是以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为目的而兴办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过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监督下,我市社会福利企业有了较大发展,为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解决困难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有个别福利企业违背了为残疾人服务的初衷,在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市人大代表针对这一问题,向我局提出了5条意见和建议。意见和建议交办后,我局专门成立了以卢乐清同志任组长的督查组,对全市福利企业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对违反福利企业管理规定,忽视残疾职工权益保障的单位限期整改,如责令大瑶南山福利纸箱厂和金刚六栋塘造纸厂进行保牌整改。另外,我局还会同国税、地税、工商、残联等单位对社会福利企业进行了抽查,检查了各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安排比例、残疾职工福利待遇、财务管理和返还税款使用等情况,切实保障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通过清理整顿,全市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

4、健全机制,严格管理,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否,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和文明程度,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正确监督下,我市城市低保人数已达11001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规范有序。从今年元月份开始又实施了农村低保,并按照稳步推进、分类施保的原则,确定低保对象53460人,救助标准为100元、70元、30元、20元、15元,年发放低保金2000万元。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从2004年开始实施以来,帮助了一部分因病致贫困难群众,今年按照3000元每人的标准发放救助金260万元。由于这几项工作涉及对象多、涉及的面广、工作难度大、救助资金投入相对又较少,导致还存在救助对象面还不广、救助力度还不大、工作透明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人大代表针对这些问题向我局提出了22条意见和建议。意见和建议交办后,我局低保中心先后五次对全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进行督查,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居)民代表会议评议、村(居)委会申报、乡镇(街道)审核、市低保中心核准、三榜公示的程序办理,坚决杜绝不合理现象。另外,在处理全面工作的同时,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具体问题,我们坚决做到立即整改,让代表满意。如:我局接到市直联组人大代表反映关于对黄建平和谢建平两位同志进行救助的问题后,专门成立工作小组,深入当事人家中和所在地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对黄建平已实施两次大病医疗救助达4000元,根据该户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在下半年继续给予大病医疗救助1000元;由于谢建平同志从未向当地民政办申请救助,且目前该同志已离开户口所在地,住址不详,暂时无法救助,我们将一如继往地关注寻找下落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接到东区一联组代表反映对溪江乡新湖村冯常付给予救助的建议后,我局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当地民政办,核实情况后,我局张明初局长带救灾救济科长专门给他送去400元临时救济,并为他家4人落实了农村低保,解决家庭基本生活。几件建议的办理,得到了人大代表的一致好评。

5、搞好“百福敬老院”建设,提高五保供养水平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正确监督下,我市五保供养政策得到了较好落实,2004年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乡镇配套、村组解决口粮等手段,五保户年生活费600元,年口粮600斤的供养标准基本到位。今年五保户全都纳入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为100元/月和70元/月,基本生活得到保障。2004年我市开始兴建百人敬老院,目前有13所建成,5所在建,预计今年9月底竣工,列入省市政府为民办8件实事重要内容,今年年底全市集中供养五保老人达1500人左右。同时,为解决散居五保户住房困难问题,全市抓好了五保户安居工程建设,目前共建成安居房1300余栋。虽然我市五保供养政策得到了较好落实,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人大代表针对这些问题向我局提出了9条意见和建议。意见和建立交办后,我局专门成立督查组,加快敬老院建设步伐,逐步实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加强与乡镇协调,督促村组将五保户口足额到位。

6、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切实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

在这一点问题上,人大代表向我们提出了5条意见和建议。意见和建议交办好,我们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树立全体干部职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市级领导和市直单位、乡镇、街道党政正职下基层的制度》的要求,全年下基层(包括到乡镇、街道、基层站所、村、社区)不少于80天,其中到乡镇和村不少与50天,下访农户不少于12次;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和党员联户活动,教育全体干部职工下基层要经常化、平民化,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在机关食堂吃工作餐。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坚持多下基层,多到乡镇、街道了解情况,加强联系,解决困难。

(二)确实存在,只能给予解释说明的意见和建议

对市人大常委会交办的整改意见和建议中,有一些确实存在,只能给予解释说明的,我们经过仔细研究,都给予了详细答复:

1、关于对“流浪乞讨者、精神病人关心与照顾不够,收容不力,影响市容”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人大代表向我局提出了7条意见和建议,我们一一进行了解释说明:2003年8月1日,国务院颁发381号令,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建立了新型社会救助体制,救助管理实现了从强制收容到自愿受助的转变,我局救助管理站只能对自愿受助的流浪人员实施救助,不能上街进行强制收容。我们将积极向市政府反映,要求公安、卫生、城管部门协助支持,争取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重大活动期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做好工作,向外界展示浏阳的美好形象。通过解释说明,各位代表都表示理解,表示满意。

2、关于对“将婚姻登记放回街道办事处”的建议。街道联组人大代表提出了两条意见和建议,我们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进行了合理的答复:2003年8月8日,国务院颁布第387号令,实行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条例规定,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2003年9月12日省民政厅下发湘民基发[2003]12号文件,明确规定,我省城市的婚姻登记机关为市辖区民政局或不设区的市民政局;农村的婚姻登记机关为县(市)民政局;经济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地域范围过大的县(市),可在边远乡(镇)设立婚姻登记点。2005年4月15日,省民政厅再次下文要求婚姻登记全部实行集中登记,我市将城区婚姻登记实行集中登记,乡镇设点登记的做法只是过渡时期的举措,条件成熟后,全市婚姻登记将全部实行集中登记。现在,我们每月初都将上月办理婚姻登记的名单向各办事处和当地计划生育部门及时通报,并随时按照计生部门的要求提供相关情况,较好地解决了“缺乏与计生部门联系、缺乏计生工作综合治理意识”的问题。代表对答复也表示满意。

3、关于“办理收养登记手续太多、费用太高”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第五条规定,收养人必须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申请和相关证明,收养登记费用是根据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价费字349号《关于收养登记收费的通知》文件规定进行。手续太多和收费较高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不便,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消除人民群众误解。经过我们解释说明,人大代表了解了收养登记的程序和收费标准,对我们的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持。

(三)确实存在,但需要向上级反映争取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1、关于“村务公开力度不大,对基层指导不够”的问题,我们已经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反映,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农村基层的重要工作来抓,争取更多的经费投入,切实推进村务公开工作和基层政权、组织建设。

2、关于“储金会遗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我们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市委、市政府从讲政治、顾大局、求稳定的高度,把处置储金会遗留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领导小组,下大力整治储金会遗留问题,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摸底工作已经完成。

另外,还有增加对离任村干部补贴标准、加强对基层民政办工作人员管理、医院无名氏的抢救费用及重大事故伤员救治费用支持等问题,我们都一一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进行汇报,争取能得到圆满解决。

(四)已经向相关部门反映,争取协调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我们在评议会后,就着手和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如:“柏加居委会和大瑶南川社区办公工作经费不到位”的问题,通过我们与市财政局、乡镇财政所、柏加居委会和南川社区协调,已经解决;“文家市镇和沙市镇五保安居工程帮扶资金未到位”的问题。涉及的帮扶单位有联通公司、盐业公司、市统计局和工商银行,我局曾多次与上述帮扶单位协调,但成效甚微,后又通过市委、市政府召开帮扶资金没有到位单位负责人协调会议,进行强调,至今未到位,但愿与帮扶乡镇协商解决;涉爆行业残疾人就业的问题,经过与残联协调也已经达成共识。

三、建章建制,规范管理,巩固成果

对市人大常委会交办的整改意见和建议中,一些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短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也认真进行了研究,将以改革的精神,积极的态度,加强调查研究,探索新时期民政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1、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宪法、有关民政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1)加强民政法制建设,促进民政依法行政。认真组织好有关涉及民政业务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着力提高民政队伍的执法素质。进一步建章立制,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民政执法行为。发动社会各界加强对民政行政执法监督,努力提高民政工作的执法水平。(2)进一步搞好民政“窗口”建设,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简化手续,缩短流程,提高效能。(3)认真执行人大决定、决议,虚心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广开言路,体察民情,倾听呼声,使民政工作更加贴近民情、民意,更能帮助有困难群众,在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2、继续围绕民政工作的重点,扎实进取,开拓创新。

当前民政工作重点抓好以下九项工作:(1)继续做好城镇低保规范化管理,做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多方筹措资金,全面推进农村低保工作;(2)加大对社区建设经费投入,健全群众性自治组织体系,理顺管理体制,依法推进社区自治,抓好社区服务,积极创建精品社区和示范社区工作;(3)继续完善救灾工作分级负责和管理的体制,按要求设立救灾预备金,认真制定救灾预案,提高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做好重大自然灾害的救济工作,促进灾区社会稳定;(4)继续加快殡仪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福泽园殡仪馆建设速度,全面推动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继续解决乱埋滥葬和骨灰“二重葬”问题,加强殡改执法,提高火化率;(5)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形势,落实好各项优抚经费和五保经费,确保各项优抚政策的兑现和农村“五保条例”的落实。继续进行退伍安置工作改革,积极探索安置新途径,拓宽安置渠道,确保年度的安置任务的顺利完成;(6)本着有利于行政管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原则,加强乡镇撤并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7)积极争取加大对福利事业的投入,提高现有福利事业单位的管理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探索福利事业多元化发展模式,吸纳社会资金捐助兴办福利事业,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发展步伐;(8)继续做好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工作,加强对社团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大力培育发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以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主的民间组织,落实好双重负责的管理机制。同时继续做好基层政权建设、地名管理、婚姻登记、队伍建设等工作,推进我市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3、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确保民政廉政高效。(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继续抓好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武装头脑,用党的十大精神统揽全局指导民政工作。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干部职工更加团结拼搏、勤政廉政、爱岗敬业。(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抓好队伍自身建设,加强宗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继续认真落实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八条规定。进一步抓好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促进民政系统行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4、认真落实这次市人大评议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要十分珍惜这“评议”的机会,全面深刻地总结分析2003年以来我们在履行工作职责、转变工作作风,依法行政,廉政建设和民政队伍素质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认真听取并虚心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对我们的评议以及提出的意见、批评和建议,特别是评议各联组提出的整改意见。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诚恳的态度,扎实的工作,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精神,认真搞好每一项民政工作。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第12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五中全会精神,五”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提升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东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安徽崛起中勇当先锋,中部崛起中争先进位,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五”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5%,力争1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1.5%;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年降低20%。经过5年奋斗,把我市基本建设成经济更加发达、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实施“五”规划中,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现代服务业支撑力,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全面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强化工业主导地位,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高强度投入,实现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技术高新化、产业集群化、信息化、标准化、资源集约化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建成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增强支柱产业竞争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支撑作用,做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围绕龙头企业,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围绕城市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加强协作,错位发展,培育和形成各具特色的配套产业。积极培育铺天盖地的民营企业,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活动。强化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撑作用,以发展区域性要素市场中心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会展以及文化、旅游、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突破,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促进城市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县域经济新突破。强化县域工业的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经济、高效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集约化、市场化程度。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分类梯次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逐步形成以城市为核心、县城为副中心、中心镇为骨干、中心村为基础的城镇体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建设与现代化大城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探索创新型城市发展道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契机,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逐步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科技创新型城市。深入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完善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电子商务应用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节约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倡导生态消费,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创新体制和机制,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增强发展动力。立足“东向发展”思想观念、产业发展、要素流动、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对接和互动发展构建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招商机制,扩大招商引资;完善贸易促进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优化贸易结构,支持和引导地方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破除束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培育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提升形象,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完善功能,增强城市辐射力。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总体思路,以更高的起点、更大的手笔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加快构筑“1个主城、4个副中心、1个新区”现代化大城市框架,逐步实现城市形态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中心、组团式转变,由“环城时代”向城市的演变,努力打造独具魅力的现代化城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合宁、合武高速铁路、合肥铁路枢纽改造和合淮阜、合六、环城高速公路建设,建成合肥新港集装箱码头,基本建成合肥新机场。构建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大运量的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形成立体通畅的交通网络体系。完善水、电、热、气等设施,提高城市保障能力。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型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人居环境最佳城市,实施高品位绿化,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化生态保护,改善环境质量,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巩固扩大义务教育成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建设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政府预警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合肥”建设。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推进政府、企业、个人信用建设,建设“信用合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形成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为推进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切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年的主要工作年是五”开局之年。对于顺利实施“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这个主题,采取强力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在推动跨越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测指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财政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围绕以上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组织开展“加快工业发展年”活动。实施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加快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支持支柱产业加速发展,突出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8大重点产业,新增产值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户、超50亿元2户。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入工业,确保完成工业投资120亿元,力争完成140亿元,重点推进“121”工程,实施好化工企业搬迁改造、联合利华工业园、江汽轿车、美的天威保变、乐凯工业园、佳通全钢子午胎等一批重大项目,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出台《工业产业空间布局导向目录》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合理分工。加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扶持一大批“专、精、新、特”中小企业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广泛推广清洁生产模式,突出抓好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能耗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快节能省地型住宅产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工程建设。

二大力实施县域经济突破。以规划示范、村镇建设、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公用事业和文明创建为抓手,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按照实施县域突破战略的要求,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先进制造业、城市配套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攻方向,做精、做强城市配套服务业和特色经济,形成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构建县域经济增长极。继续推进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布局,推进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优质、高效、设施农业。推进集约型养殖小区建设,组织实施“千场百区”工程,进一步提升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坚持产业为先、生态并重,提升苗木花卉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绿化苗木生产基地;推进设施栽培小区建设,扩大专业菜地、反季节和精细蔬菜基地面积,做大做强西甜瓜、草莓等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农产品“创牌工程”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经纪人的作用,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组织引导和职业教育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组织实施“整村脱贫”项目。推进城乡思想观念对接、体制机制对接、规划对接、设施对接、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和人才对接,加快城市道路、公交、供电、供水、供气、环保、信息、金融、商贸等服务设施向县域延伸。继续抓好农村水利建设,进一步强化防洪保安和节水灌溉能力。加快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实施“村村通混凝土路”工程。加快村镇规划建设步伐,重点推进发展改革试点镇和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第13篇

社区2016年度民政工作总结与汇报【1】

一、基本情况。

xx社区现有居民2265户,人口6455人。其中低保户4户,月发放救助金6300元,残疾人39人, 60岁以上老年人209 人,70岁以上77人。

二、规范化管理。

根据“应保尽保”的精神,通过深入调查、摸底、核实, 2007 年享受低保的对象有 4 人领取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共发放保障金 6300元/月。今年3月对所有低保户进行了复查。实现了“应保尽保、规范化管理、社会化发放”的目标。xx社区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在今年实施低保动态管理中,我们在市和街道民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今年一季度针对辖区所有的低保对象家庭人中开展年度核查,进行全面核实走访,建立健全定期核查、公示、评议、评审制度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低保补差有升有降,管理实行分类,真正实行动态管理。在2007年一季度共取消低保1人,月保障金150元/月。变更低1人,降低标准150元/月。

三、注重五个网络建设。

xx社区老龄工作认真开展“五个网络服务建设”。1、养老保障网络。对社区老年低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对应享受低保户的老年人,做好摸底调查,并上报社区。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根据不同需求,落实帮困措施,落实包户责任制。现社区共落实包户7户。2、医疗保障网络。xx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为50余名老年人体检,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做好咨询等上门服务;每年为社区老年人开展体检、监测、义诊和咨询等活动,协助、监督落实医疗求助制度,保障特困老年人的基本医疗。3、生活照料网络。社区为特殊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社区还与家政公司协商,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建立家政服务网络。4、文化教育网络。社区建有老年阅览室,设立了老年电视大学教学点。社区老年协会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区组织老年人到上海、太湖源等参观学习。一年来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5次。走访老年人6次,慰问60岁以上特困老人10人。5、权益保护网络。社区对老年人来电来信来访热情接待及时处理,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记录,协会帮助调解纠纷1次。

xx社区对残疾人工作做到真心相助。为切实搞好残疾人工作,社区干部及残疾人代表,残疾家属组成的社区残疾协会。建立和健全了社区残协成员会议制度和走访制度,使社区残协工作的开展有一套完整的保障体系。一年来上门走访残疾人10余次,为残疾人的康复做出贡献。

今年xx社区民政工作在上级党委的关心下,在各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应经费不足工作还有许多不到位之处。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方针,真情相助,精心服务的工作态度,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建设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而努力工作。

社区2016年度民政工作总结与汇报【2】

我们社区的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支持和关心下,在社区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的民政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认真做好低保工作,确保低保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我们社区现有低保户41户,享受人口114人;其中常补9户,非常补32户,每月保障额为18192元,本着低保动态管理的原则,今年我社区共新增低保1户,因家庭收入超过低保线,而取消低保的有2户,无论是新增低保和取消低保,我们都严格按照低保程序,首先上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根据调查结果,再召开社区低保评议会,然后三处张三榜,以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现应保尽保的原则,并让受益者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性活动。比如:在今年创文明城区及创卫长效管理中,组织了社区的低保户参加社区的楼道杂物的清理和清除广告垃圾等,为美化社区的环境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认真做好社区的双拥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社区的军烈属及广大退伍转业军人心中

今年我们社区在双拥工作方面,做了大最的工作,首先在小区对14类参战人员进行了摸底调查,通过身份确认的共有12人,现已有9人得到了他们应享的待遇,因此,他们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更加高涨。在今年春节前夕,我和社区主任等人上门上户为社区的军烈属送去了新春对联以及三位烈属的慰问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到了他们手中。为庆祝“八一”建军节89周年,社区邀请了军烈属及退伍老战士参加座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积极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此情此景,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社区工作者。

三、尽职尽责做好社区的残疾工作

今年我社区的残联工作始终紧密围绕着:争创“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这一主题,而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残疾人的活动。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社区的温暧,今年春节前夕,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残联的关心下,对社区20户残疾困难家庭进行了走访问慰,给他们每家送去问慰多金160元,没在区残联这块走访的困难残疾户,社区则通过其他渠道解决他们的慰问金,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及时送到他们的心坎上。积极组织社区的残疾朋友,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例如社区的肢体残疾朋友刘芳等同志,就参加了区残联组织的计算机培训学习;及时掌握残疾朋友的困难,建立了各种困难残疾人登记台帐:如子女入学情况登记表、住房情况登记表、就业情况登记表等。社区残疾人万莉长年卧床不起,我们及时把她的情况上报到区妇联,为她争取了一辆轮椅。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第14篇

 

近年来,xx民政全力抓好低保、低收入、特困群体的审核审批和资金发放工作。按照“精准扶贫”、“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精神和市委鸿忠书记“对特殊困难群众,民政进行兜底”要求,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对象规范化管理水平,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确保社会救助制度公正实施,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驾护航。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

全区社会救助对象共4704户8202人,其中:城乡低保3296户6393人;城乡低收入家庭356户757人;城乡特困人员1052户1052人。年发放救助资金7902.9万元。

在城乡低保审核审批工作中,强化规范化建设,突出强调并充分发挥镇政府作为审核低保申请的主体责任,要求其在村(居)委会的协助下,必须对低保申请家庭逐一入户调查,详细审核申请材料以及各项声明事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由民政干部、主管领导、主要领导“三级”签字确认。区民政局对镇政府上报的材料进行全面审查,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入户核查(目前我区已扩展到50%),充分发挥群众对低保工作的监督作用,打造阳光低保。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精准扶贫的指示深入人心和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对民政部门行政能力和工作作风的考验更加严峻,如何让党和政府的政策阳光和人文关怀真正落到困难群众的手上、身上、炕头上,还需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方面:

    1.体制机制不健全

因历史原因,各镇政府民政办仅是形式上的设置,“三定方案”中并无名正言顺的机构、编制、职称,导致各镇民政办负责人大都是“光杆司令”,没有协管员或助理员,一个人要负责所有民政和残联工作,加之镇领导经常安排其它应急工作,民政干部工作内容多、工作压力大,却无相应的升职空间。同时,由于镇民政工作没有任何经费,民政干部下乡走访、入户调查等诸多活动既没有交通工具,又没有交通补贴,不得不“倒贴搭钱”干工作,导致人心思走、人心思散的现象严重,社会救助工作成了“烫手山芋”。

    2.“隐性收入”难核实

    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整合了户籍、房产、车辆、社保、银行等信息,可以筛除一部分假贫困户,但有些“隐性收入”核对系统和工作人员也难以核实。以最直观的的家庭收入为例,农村很多劳动力的工资是不打卡、不交保险的,确定收入只能靠开具证明,只要申请人向老板说明想办理救助待遇的情况,老板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每月4000—5000元的收入帮忙改为2000—3000元,工作人员根本无法核实真伪。同时,xx与河北唐山接壤,很多群众在唐山境内打工,车辆也是唐山牌照,这些在核对系统中无法查到,增加了核查难度。

    3.“微腐败”易发生

受世俗观念中“人情社会”、“熟人社会”影响,特别是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村(居)委会干部,因与求助对象有邻里、家族或亲属关系,从而导致群众误解甚至曲解救助政策,认为只要“托人情”、“找关系”就能得到救助,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4.“动态管理”欠精准

兜底保障贵在精准,受“高标准报销”医疗费用的诱惑,很多救助对象脱贫或者有正常收入后,首先想到的并非报告民政部门取消待遇,而是通过各种手段隐瞒收入达到保留待遇的目的,给动态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民政部门没有现代化的核查手段,导致动态管理工作尚未完全达到精准帮扶的要求。

    三、下步工作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

    1.健全组织机构设置,充实工作人员编制

    按照民政部和市委、市政府在静海区开展的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建设改革试点经验,建议区委、区政府在各镇政府设立民政办公室,按照镇域人口规模核定行政编制29名(芦台镇4名、潘庄镇3名、其余各镇2名),并配备合同制社会事务助理员45名(芦台镇5名、潘庄镇4名、其余各镇3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2.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跨省核对平台

    目前依托的核对平台智能审核出社会救助对象在本市的工资收入及财产情况,对跨省的家庭财产无法核查。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探索建立覆盖京津冀范围的核对平台势在必行,可精准识别救助对象,进一步防止瞒报收入、财产、车辆等问题。

    3.健全风险防控制度,严肃查处身边腐败

民政工作汇报范文第15篇

 

近年来,xx民政全力抓好低保、低收入、特困群体的审核审批和资金发放工作。按照“精准扶贫”、“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精神和市委鸿忠书记“对特殊困难群众,民政进行兜底”要求,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对象规范化管理水平,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确保社会救助制度公正实施,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驾护航。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

全区社会救助对象共4704户8202人,其中:城乡低保3296户6393人;城乡低收入家庭356户757人;城乡特困人员1052户1052人。年发放救助资金7902.9万元。

在城乡低保审核审批工作中,强化规范化建设,突出强调并充分发挥镇政府作为审核低保申请的主体责任,要求其在村(居)委会的协助下,必须对低保申请家庭逐一入户调查,详细审核申请材料以及各项声明事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由民政干部、主管领导、主要领导“三级”签字确认。区民政局对镇政府上报的材料进行全面审查,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入户核查(目前我区已扩展到50%),充分发挥群众对低保工作的监督作用,打造阳光低保。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精准扶贫的指示深入人心和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对民政部门行政能力和工作作风的考验更加严峻,如何让党和政府的政策阳光和人文关怀真正落到困难群众的手上、身上、炕头上,还需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方面:

    1.体制机制不健全

因历史原因,各镇政府民政办仅是形式上的设置,“三定方案”中并无名正言顺的机构、编制、职称,导致各镇民政办负责人大都是“光杆司令”,没有协管员或助理员,一个人要负责所有民政和残联工作,加之镇领导经常安排其它应急工作,民政干部工作内容多、工作压力大,却无相应的升职空间。同时,由于镇民政工作没有任何经费,民政干部下乡走访、入户调查等诸多活动既没有交通工具,又没有交通补贴,不得不“倒贴搭钱”干工作,导致人心思走、人心思散的现象严重,社会救助工作成了“烫手山芋”。

    2.“隐性收入”难核实

    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整合了户籍、房产、车辆、社保、银行等信息,可以筛除一部分假贫困户,但有些“隐性收入”核对系统和工作人员也难以核实。以最直观的的家庭收入为例,农村很多劳动力的工资是不打卡、不交保险的,确定收入只能靠开具证明,只要申请人向老板说明想办理救助待遇的情况,老板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每月4000—5000元的收入帮忙改为2000—3000元,工作人员根本无法核实真伪。同时,xx与河北唐山接壤,很多群众在唐山境内打工,车辆也是唐山牌照,这些在核对系统中无法查到,增加了核查难度。

    3.“微腐败”易发生

受世俗观念中“人情社会”、“熟人社会”影响,特别是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村(居)委会干部,因与求助对象有邻里、家族或亲属关系,从而导致群众误解甚至曲解救助政策,认为只要“托人情”、“找关系”就能得到救助,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4.“动态管理”欠精准

兜底保障贵在精准,受“高标准报销”医疗费用的诱惑,很多救助对象脱贫或者有正常收入后,首先想到的并非报告民政部门取消待遇,而是通过各种手段隐瞒收入达到保留待遇的目的,给动态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民政部门没有现代化的核查手段,导致动态管理工作尚未完全达到精准帮扶的要求。

    三、下步工作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

    1.健全组织机构设置,充实工作人员编制

    按照民政部和市委、市政府在静海区开展的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建设改革试点经验,建议区委、区政府在各镇政府设立民政办公室,按照镇域人口规模核定行政编制29名(芦台镇4名、潘庄镇3名、其余各镇2名),并配备合同制社会事务助理员45名(芦台镇5名、潘庄镇4名、其余各镇3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2.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跨省核对平台

    目前依托的核对平台智能审核出社会救助对象在本市的工资收入及财产情况,对跨省的家庭财产无法核查。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探索建立覆盖京津冀范围的核对平台势在必行,可精准识别救助对象,进一步防止瞒报收入、财产、车辆等问题。

    3.健全风险防控制度,严肃查处身边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