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1、“十”期间是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新阶段

党的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党的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到年前是本市抓住筹办“世博会”机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时期。“十”期间,在本市城区与郊区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区要以快速度、高水平、可持续的协调发展为要求,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大发展、城乡面貌大变化、人民生活大提高。质量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技术监督是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标准为依据、以技术检验测试为手段,对质量(包括产品质量、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认证、安全监察等)进行规范和监督管理的活动。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是现代化建设、发展市场经济、加快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基础和技术保障。在市、区二级政府的重视、支持及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下,质量技监系统干部职工坚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十”期间,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必将得到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给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入世”后,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进一步融合,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贸易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百姓生活,直接影响着各级政府部门管理经济、贸易、监督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及工作方式。在加快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应按照WTO规则及国际通行做法,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从总体上讲,要为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增强区综合经济实力服务;从具体方面考虑,实施技术监督的重点应在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相关领域,以市场准入制度为主的监督管理;服务的重点是政策引导、技术指导、帮促企业强化标准、计量技术基础,运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品与产品结构,增创名牌优品,掌握和运用贸易技术规则,跨越贸易技术壁垒,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构筑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立,让百姓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生活消费,享受到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因此加入WTO后给质量技术监督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十”期间质量技术监督任务艰巨、大有作为。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对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实践“”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执政为民、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更是全面正确依法履行质量技术监督职责的基础和保障。国务院于年3月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切实贯彻,做到五年有计划、年度有安排。为此,在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新一轮发展中,必须全面正确执行《纲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确保依法正确履行质量技术监督各项职责,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造福于民。

4、提高市场监督水平,要求加快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取得新进展。

信用是一种无形资源,能产生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有形财富。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基础条件之一。为保障的市场经济走向健康、成熟和国际化,市政府于2001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建立个人和企业的市社会信用体系的诚信系统。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工作,2003年,市委提出推进本市社会保障体系、社会诚信体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任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积极参与该体系的建设,及时准确提供有关企业相应的监管信息,并发挥该体系的功能,促进职能工作科学、规范,提高对市场、对企业的监管水平。

5、对照分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要求,当前存在以下主要差距、问题,需今后努力解决。

――统一领导、综合管理全区质量工作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各级质量责任制和质量奖励(激励)制度应予重点加强,充分发挥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对质量工作的决策、组织协调、督查功能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区质量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一些管理部门和企业中,质量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观念不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强质量工作的措施难以到位;有关质量技术投入不足,技术管理基础薄弱,企业中标准化管理、计量检测、质量检验不完善不严格、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质量竞争力低下的状况未能有效改变。

――“科教兴区”、“质量振兴”、“名牌战略”的宣传、政策引导和组织实施的力度、广度、深度有待强化。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企业建立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产品质量认证、争创市级名牌中国名牌产品以及创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等方面的进程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影响了我区整体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

――近几年来,私营、个体、合作等小型企业及外省市注册的企业快速增加,其中有些企业单纯追求利润、经营管理粗放、质量法制意识淡薄、质量管理基础差、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力量与质量检测能力贪乏的情况不为鲜见少见。注册、实体在区外的企业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成为盲点、难点;甚至有些企业规避行政部门依法管理、质量诚信度差,个体户、私营企业中进货渠道与帐目无记录情况较普遍,违法违规行为难以查实处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任务繁重、力量不足。全区现有锅炉872台、压力容器2175台、电梯334台、起重机械407台、游乐设施18台、压力管道83367米、气瓶11万多只。特种设备数量每年以约20%以上递增。但技术含量低、安全系数差的小型锅炉约占60%,在服务行业(如浴室等)、五小企业(小化工、小服装厂等)中尤为突出;一些压力容器陈旧、缺乏技术资料,有些企业经营者和使用、操作者安全意识差,忽视、轻视管理,无证、违章使用、改造,未经检验合格使用等情况较突出。因此消除安全隐患、极需强化管理、检查、整治并实施长效管理。目前全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管理网络队伍和行政管理及技术检验力量难以适应。

――在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随着履行法定职责的扩展和划入,质量技监系统人员不断充实、技术检测机构的检测装备逐步得到改善,经过多年共同努力,初步形成基本适应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技术监督体系,但存在着以下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员的观念更新、工作思路拓展、管理机制与工作方式的创新不快;二是人员的数量及专业业务知识更新和综合素质提高不快;三是作为技术保障和支撑的技术检测机构需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快提高检测装备水平,提升检测能级,充实相关人员、提高人员的科技档次,深化改革和管理创新、拓展检测服务领域;四是全局系统(局机关和三所)的电子信息化建设进展滞后;五是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因经费无财政预算拨款,自收自支几乎没有结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发展能力。

二、发展方针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积极应对我国入世的影响,把握好举办世博会和未来二十年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增强区综合经济实力这一主线,按照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和法制化的要求,从有利于构筑新型产业体系、有利于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着眼,进一步贯彻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标准化、计量为基础,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发挥技术基础、保障服务功能,切实把握工作的关键抓手和切入点,推进科教兴区、质量兴区,营造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构筑社会诚信体系,在为区快速度、高水平、可持续、协调发展作出新贡献中,质量技术监督事业与时俱进跃上新台阶。

三、发展目标

1、基本形成与国际通告做法相一致、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与检验、标准化、计量测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检测体系,履行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安全监察、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技术基础作用和技术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在实行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全面加强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等技术基础工作,促进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本区产品质量整体水平达到21世纪初期国际先进水平。“十”期间,10项以上产品获名牌称号、3项以上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支柱行业、重点企业以及重点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产品、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建立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3、建立监督抽查、质量监管、专项整治、质量执法相结合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到“十”期末,在市、区二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本区产品抽样合格率达85%以上。实施与WTO相适应的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取证管理与证后监管,做到区内基本消灭无证生产。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质量问题突出企业的监管跟踪检查及行业性区域性突出质量问题专项整治的有效性明显提高。在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等领域内强化质量监管和执法,基本遏制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的势头。

4、标准化工作实现“四个加快、二个推进”。加快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统一管理的全区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快建立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加快建立面向市场、反应快速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加快建立企业为主、广泛参与、透明度高的标准化工作运作模式。推进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应对贸易技术壁垒,提高产品质量竞争力,推进标准化在农业服务行业、信息化、社会公共建设与管理等重点领域应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到“十”期末,辖区内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9%以上;支柱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高新技术及创汇型企业的产品普遍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标率达85%以上);创建的区内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生产基地)达区级验收合格90%以上,市级60%,部级20%。

5、计量管理工作实现“二个强化、三个提高”。强化对涉及国家利益、公众交易、健康安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计量器具的计量法制管理;强化对涉及公益利益、企业利益的计量行为和商品量的监督管理。提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测数据公正性、提高企业计量行为的诚信度、提高全社会的计量法制意识。“十”期间,计量标准器具受检率达100%,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行政执法的计量器具受检率分别达到98%以上,抽查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合格率达90%以上。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以“力争杜绝特大事故,遏止重大事故,控制严重事故,降低一般事故”为目标要求,实现“健全全区管理网络体系、推行二项安全责任制、三种责任到位、三个提高”。在全区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和各级责任制;在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单位全面推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各级安全责任到位、行政部门安全监察与管理职责到位、设备安全检验工作到位;提高特种设备的受检率、合格率、安全运行水平。在用特种设备定检率达100%、外检率达100%;锅炉、压力容器操作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达100%、新上岗人员培训率达100%;司炉工管理人员、压力容器管理人员的培训达98%以上。

7、加强区食品生产监督所、区计量质量检测所、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简称“三所”)的基础建设,检测实验室、网络信息化、队伍人才三项建设有新突破上新台阶,提高检测技术装备水平,提升技术保障能级、拓展检测服务领域。实施“五优工程”:优势的项目、优秀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优化的队伍和优美的环境取得新进展;形成与质量技术监督相适应的技术检测保障,与技术机构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检测服务能力。食品、农产品、涂料质量检验成为本市郊区各质检所中具有特色和优势的项目。

8、加快质量技监信息化建设,实现数字化管理。局机关计算机房建设完善公务网、内部局域网和接入互联网三大网络设备;计算机电脑和辅助设备等硬件配置逐步达到人均1台(套),基本形成现代化的网络办公环境,通过信息化应用,规范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9、以严格实施《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和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规章为主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实依法履行好质量技术监督职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十”期间,各级工作人员无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行政执法错案率为零、行政复议案件复议决定撤销率为零、行政诉讼案败诉率为零。

10、实施人才高地建设战略,在引进招聘、在职培训管理考核、奖惩激励、选拔任用等方面,创新人事管理工作机制,实现队伍人员的素质高水平,结构高优化、流动高活力、能力高适应,形成一支政治强、作风硬、懂管理、业务精,具有开拓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质量技监队伍。

四、主要措施与任务

1、进一步健全全区质量工作网络体系,完善运行机制。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质量工作规划、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检查,研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增长质量与效益的有关质量工作重大政策,增强对全区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质量工作的指导、组织协调和督查,强化各级质量工作责任与考核,完善质量奖励制定并定期实施奖励。

2、以建设责任型、法制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要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政策引导、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上来,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方法,加快管理方式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步伐,为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创造公平、公正、公开、有序的竞争环境,为企业和公众提供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简便、真诚的服务,强化安全健康领域监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实施品牌、名牌战略,深入开展“质量兴区”、“质量兴业”活动,实施“扶优扶强”和开通质量技监服务直通车活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管理技术创新、加强质量技术基础和科学管理,提升企业质量工作水平和产品质量竞争实力。在全区深入开展质量法制、质量知识的宣传教育、咨询服务活动,增强全社会关注质量、促进企业经营者(厂长、经理、业主)增强质量责任意识和科学质量观,在生产经营中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4、实施“金质工程”,开展质量技术监督的宣传、服务活动。加大对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和监督抽查结果质量好的产品和企业的宣传力度,以引导公众合理消费。实施打假执法责任制,充分发挥“区打假办”作用,建立打假执法信息网络,开辟打假维权的快速通道。以地方街道、社区、商店、超市为区域(单位),开展无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商品的示范区(店)活动。多种形式开展“扶优治劣”增强实效。

5、改进管理工作方式,推进质量监管实现两个转变:由单一的依法监管转变为引导企业自律、加强政府监管、发挥市场机制、社会舆论监督四管齐下的监督模式;由单纯的事后监督查处转变到以生产领域为主、狠抓源头,以监管、查处与帮助整改、服务提高相结合,促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产品的动态管理。

6、改进监管工作方法,严格监管措施、增强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有效性。完善实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各项工作规范,严格许可证的受理、审查、取证后续监管环节,确保获证产品质量持续合格;从本区实际出发,建立健全质量监督重点产品目录,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抽查规定,规范对抽查产品不合格企业后处理措施,并执行到位;严格无证查处、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

7、制订并实施“十”期间采用国际标准五年计划,推动一批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国际标准的转化;加大标准化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宣贯和监督实施的力度,达到宣贯一项(系列)标准,推动一类行业贯标、提高一批企业质量水平;加强标准化岗位人员培训,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广泛参与、标准化行政部门快速反应、高水准服务的标准化工作机制与运行模式;加强标准化资料库建设,切实做好有关贸易技术壁垒的预警信息和有关应对措施、建议快速告知相关行业、企业,帮助企业超越“壁垒”、促进出口;以物流信息为重点积极推动现代化物流标准化应用与建设。

8、按照建设农业现代化目标,围绕农产品的品种、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等,从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推进具有特色的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完善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标准、品种质量标准和生产操作技术规范。推进区现代农业园区和地方名特优农产品生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农产品、优质种源、植树造林绿化等各类标准化示范区(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和验收;加大相关农业标准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和向广大农户养殖户示范推广工作,提高农产品及加工的质量水平,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

9、拓展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和质量管理,以商业、旅游业、社区等为重点,加强食品标签、住宅装饰装修验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等强制性标准的宣传和实施监督,开展有关商品经营管理、服务质量标准及产品质量、计量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引导、示范、推广工作;在社会公共建设和管理领域,进一步拓展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准化的推广应用,提高衣食住行等人民生活质量水平。

10、强化计量法制管理:严格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含授权机构)的监督检查与管理,确保其在资质范围内规范开展检定、校准,出具公正的检定测试数据;严格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考核发证、复查换证和证后监管,从源头管好计量器具;按医疗单位、集贸市场、加油站、眼镜制配场所、餐饮业、超市大卖场大商业等行业特点、地域分布,严格实施在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管理和检定周期内的突击性抽查暗访及专项整治活动,使计量管理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1、对涉及公众利益的计量行为和商品量,实施政府监管为主,引导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重点抓好集贸市场、加油站、超市大卖场中电子秤、公平秤、加油机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监督检查,处罚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创建示范市场、“双信”加油站活动,强化企业自律计量行为;广泛开展计量进社区宣传活动、向公众公布计量诚信情况、引导公众合理消费和参与计量监督。

12、分类管理工业计量。重点抓好涉及安全、环境监测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管理;指导、帮助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系,推行向社会承诺其产品净含量符合国家规定的“C”标志;加强企业计量管理培训和指导,帮促企业建立以确保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验为重点、适应本单位生产经营的计量管理体系,提高计量管理水平和计量行为诚信度。

13、通过巡查、回访、年度审查、监督抽查等手段,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分类分级,确定监管频次,并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一般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培训,受培训率达到100%;加强对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持证(健康合格证)达到100%。同时严把准入关,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都必须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生产加工大米、小麦粉、醋等28类食品的企业都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

14、落实各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分管人员,社区(行政村)巡视人员,在用设备单位专管人员,建立健全全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三级网络体系。分层次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设备专业知识基础等培训学习考核,全面提高管理网络人员素质,并制定各级人员职责,签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书。

15、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留隐患”工作方针。下移工作重心,以特种设备现场为重点,加强特种设备的普查整治、专项检查、执法查处、长效管理。严格各类许可“入口关”;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取缔技术含量低、安全系数差、污染严重的小型汽水两用锅炉,整治“五小企业”中压力容器;严格事故调查处理追究责任人员;完成在用压力管道的检验。实施事前监管与事后执法相结合、监察检查与服务指导相结合。运用信息化技术、设计专用网页,对各单位特种设备的自查自报、管理检查、安全监察信息建立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并将不良记录信息输入本市社会诚信体系。

16、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单位全面推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层层签约、责任到人。严格各单位建立健全每台特种设备自购买(出厂)起的原始技术资料,直到报废(或转让)前的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检验、管理资料(设备档案)。使用单位有严格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及安全运行(使用)管理制度;设备应严格凭有效的检验合格证使用;人员严格凭培训考核合格瓷资质上岗;操作(使用)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范规定;制造单位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工艺规范、出厂检验把关。

17、围绕提升技术检测能级,加快检测所、特种所(检测机构)的实验室建设步伐,加大对检测技术设备的改造、扩项、升级等投入力度,更新、添置一批科技含量高、检测精确、快速简便、先进实用的检测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逐步淘汰传统、陈旧、落后设备;区计量质量检测所要对食品、农产品、涂料三类产品检测设备在原有特色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凸显优势,为进行国家(级)实验室认可创造条件并加强化工产品检测设备与实验室建设,适应区产业发展需要。加快“两所”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业务办公自动化、工作程序规范化、检测管理工作信息化处理,建立检测结果数据库,加强与市局和各区县检测所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

18、围绕实施技术检测“五优工程”,以深化改革、创新争先为主线,加强队伍人员管理和检测业务管理。改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从单纯的人事管理向人才资源开发利用转变,引进人才与在职培养并举,考核、淘汰与聘用激励相结合,着力解决缺乏一专多能、一人多证和高技术检测仪器操作与管理人才及检测业务管理人才的难题,提高中高级技术职务人员的比例。“十”期末,区计量质量检测所人员中,大专以上占总人数75%以上,研究生占总人数10%以上;技术专业人员占总人数80%,中级技术职务人员、高级技术职务人员占总人数比例45%、15%。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人员中,高级工程师达2―3人,工程师达5―6人,具有检验师资格人员占检验人员的50%。

19、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强与市局、区政府(信息委、财政局)联系,争取支持、指导,按照市局统一规划和区局分级建设管理原则,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既符合质监政务要求又满足本区政府行政需要的网络体系,制定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加强各级人员培训,结合部门工作职能和业务特点,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查询服务、行政管理、执法办案等方面加强应用,实现工作程序规范化、电子化,建立各类行政业务管理、信息数据库并动态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按照市社会诚信体系组成要求,各科室依据职能及时准确地将代码(新证及变化信息)、企业各类取证信息和不良记录信息等有关企业监管信息传输到市局信息中心。

20、以全面正确执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抓手,以实施《行政许可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行政人员学习通用法律知识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专门法律知识,深入开展行风建设、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各项行政纪律,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加强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各项制度建设,严格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政务公开、推行行政管理(许可、监管)责任制,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监督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质检总局坚决制止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的“七禁止”规定(禁止乱发牌证、禁止乱办班、禁止乱收费、禁止乱评比、禁止乱执法、禁止乱许可、禁止乱摊派)。严格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错案责任和行政管理中失职、失察、渎职责任,切实提高公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和能力。

21、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深化人事管理改革,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把好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招聘)关;对各级人员实施管理、执法、技能资格(质)证、复合型人才的在职继续学习培训;继续推行全员年度工作目标绩效管理的公开评议考核与末位处置、科室人员双向选择任用、中层干部推荐比较审议聘任、后备领导干部择优培养、考察、公开竞选等人事工作运行制度,不断优化队伍人员结构,提升队伍整体素质,适应事业发展。

五、重点项目安排

1、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大楼建设项目(包括局机关、下属三个所的办公室,计量质量检测实验室,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实验室,食品检验实验室等,含经费);

2、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信息化建设(含局机关、三个所,含经费);

3、区WTO/TBT应对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含经费);

4、新五年(2006―)区采用国际标准实施计划;

5、新五年(2006―)区农业标准化实施计划(含经费);

6、区主管部门、各镇(街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巡查专用车辆配置(含经费);

7、化学工业区(漕泾地区)现代物流发展前景与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专题调研;

8、化学工业区(漕泾地区)现代物流发展前景与建立计量公正站可行性专题调研;

9、区百姓家庭应用天然气前景调研与建立检定天然气表计量标准装置可行性调研;

10、引进设备中标准化和非法定计量单位情况调研与应对措施分析;

11、区计量质量检测所食品、农产品、涂料检验能力扩项升级与申办部级实验室认可;

12、人员:特种所从现有18人增至20―30人;食品所、检测所在现有人基础增加高工或研究生的紧缺人才;

13、常规性专项经费预计:(列入区财政拨款)

(1)区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费每年10万元以上

(2)技术检测装备费:特种所每年10―20万元、检测所每年35~50万元。

六.政策建议(工作建议)

1、制定区质量奖管理办法(含质量奖的分类、等级奖励办法),每2―3年颁发一次;

2、制定对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成效显著的企业(个人)奖励办法;

3、举办区名、特、优、新产品(含农产品、工业品)展示展销推介会(宜结合质量月活动举办);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省、市质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产业富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贴近政府,贴近企业,贴近民生,扎实开展质量兴县工作和“质量安全年”活动,以全面提高我县产品质量水平为目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风建设年活动

根据《××县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发20099号)精神和省、市局统一部署,我局参加全县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县局成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重点解决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理解还不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高;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宗旨意识淡薄,执行力不强,服务与把关能力较低;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履职与尽责不到位;学习意识不强,政治修养不够,业务能力差;思想作风不正,纪律观念差等问题,从思想观念、服务意识、工作方法和责任意识上消除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增强了全局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动性和执行力明显提高,干部思想作风明显好转,政治与工作纪律观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习实践活动从2009年3月20日开始,至2009年8月3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我局调研主题是如何做到“四个围绕”,即:如何围绕“产业富县”,做好名牌的争创和标准化服务工作,培育出更多具有××特色的优势品牌和名牌,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和规模效益;如何围绕“工业强县”,积极为企业诚心服务,真心为企业排忧解难,督促企业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与质量管理水平;如何围绕“开放活县”,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杜绝违法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水平,为××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如何围绕建设“和谐××”,加强食品与特种设备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康。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质监部门的影响力,进一步达到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能力;打造了一支符合时代特征、适应形势要求、善于攻坚克难的质监队伍;进一步提升了优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起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新形象。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保了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按期高质完成。

(二)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年初我局就制定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学习和创建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县委出台的“五不准”及上级局的“六条禁令”的规定,加强对局工作人员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推行政务公开,举办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服务全县经济建设的能力》专题讲座,对党员进行了《加强人品道德修养教育做一名合格的党员》等专题党课教育,同时开展了“三比三看”活动,即:比学习、看提高,比工作、看实效,比作风、看纪律,全面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正建设和精神面貌。一年来全局无违纪违规的行为和案件的发生。

(三)质量兴县工作 (四)标准化工作动,向省局报送了《致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促进山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经验交流征文和影像资料。

(五)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按照市局的统一安排,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共取得生产许可证 (六)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一年来,先后开展了6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

25人次,与主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检查特种设备45台(套),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3份,消除不安全隐患4处,帮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保证了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并强化液化石油气瓶的定期检验工作,督促液化气充装单位送检气瓶2000多只。

(七)质量监管和打假工作 (八)计量监管工作 总之,我局2008年工作有了新的变化,工作纪律明显增强,能主动履行职责,知觉学习,团结友爱,真正打造了一支政府需要,群众信赖,社会支持的质监队伍。

二、工作建议 2、随着“潘口”电站的截流,我县兵营、新洲即将成为库区,鉴于“鄂坪”库区的经验,建议早日对兵营、新洲库区从事采沙、捕鱼及乱搭乱建的行为出台相应的措施,为以后库区管理打好基础。

三、2012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继续深入开展“质量兴县”活动,提高我县质量水平。围绕我县茶叶、魔芋、中药材、烟叶、蔬菜、林果、畜牧养殖等特色板块经济为实施质量兴县的工作重点,做好名牌产品的培育工作,重点培育梅子贡茶、灵山源魔芋酒、中药饮片系列产品,组织湖北银松、瑞城水泥争创“湖北名牌”产品,组织湖北龙王垭茶业集团争创湖北省“长江”质量奖。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20__年全州质监工作计划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全省质监工作会议和全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把关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争创质监事业一年一个新办法,三年上一个新台阶,为我州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过程中,计划抓好十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名牌战略提高质量效益

1、进一步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继续深入开展对名牌的培育和服务工作,做好中国名牌和湖南名牌的推荐与申报工作。积极帮助企业申报中国名牌和湖南名牌工作,培育一批有竞争优势的州内产品,申报湖南名牌产品,推动经济发展。建议州人民政府尽快出台一个对我州的名牌产品和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的办法。[文秘站网文章-找范文,到文秘站网]

2、切实抓好企业质量档案动态管理工作。把质量档案工作作为服务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抓。做好企业质量档案动态管理工作,定期对全州质量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积极推进质量兴州活动。把质量兴州活动与当地政府提高产品质量、拓展产品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地方形象结合起来。努力发挥质量兴州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以贯彻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为契机,开创生产许可证工作新局面。今年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即将颁布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推动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调整和完善现行的年审制度、现场审查工作管理制度、生产许可证检验工作管理制度;建立生产许可证年审、无证查处、获证产品监督情况信息报送制度,逐步推行现场审查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加强对生产许可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业务水平。

5、加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升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加大对检验机构检验资格的监管,防止超范围检验、违法检验,开展对质检机构的比对检验,督促质检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检验工作科学、公正、廉洁、高效。

6、积极宣传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要加大六西格码、5S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7、推进企业质量诚信建设。要引导企业确立“诚实守信,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不断完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质量信用体系,营造讲质量守信用的社会氛围,共同打造企业质量诚信形象。

二、加大计量监管确保计量有效

1、加大计量监管力度,加强对法定检定计量器具和商品量的计量监管,维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2、突出对集贸市场、加油站、医疗卫生等领域计量器具的监管,通过严格市场计量器具和商品量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充分发挥计量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的作用。

3、要引导企业加大对计量基础工作的投入,提高计量保证能力,向计量管理要效益。

4、积极推进《中小型企业计量保证体系规范》的评审工作和《定量包装企业计量保证能力》(“C”标志)的申报受理工作。

三、加强标准工作严格执行标准

1、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州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农业部门,继续抓好泸溪、花垣和永顺三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标准化工作。根据州委的要求,做好烤烟、的农业标准化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2、大力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工作。在巩固水泥、电解锰采标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将采标工作扩展到我州的食品、饲料、生物资源等领域,特别是在食品、饮料行业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工作,力求有新的突破。加强对消灭无标准生产的动态管理,巩固企业在消

灭无标准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标准水平。3、加强标准的宣贯和实施监督工作。要加强对食品标准的宣贯和实施监督工作,从源头上保障食品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

四、加大打假力度维护经济秩序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已全面承担起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卫生监管的重大职责。我们要服从大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的决定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认真履行好这项新的监管职责,圆满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1、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举全系统之力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对食品生产的监管实行“统一管理、重心下移、分类监管、层级负责”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一要在做好老5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的基础上,推进新10类市场准入食品的发证进度。二要加强发证后的监督,认真落实巡视、回访、年审、定期检验、监督抽查等监管制度。三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加大查处无证生产行为的力度,确保食品市场准入的有效性。四要加强对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重要产品及其它一般食品的监管。

2、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履行好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切实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一是要建立质量档案,做好动态监管。二是建立片区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人。三是强化企业法人第一质量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落实责任追究。四是充分发挥乡镇义务监督员的作用,加强对小企业、小作坊、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的监管。要采取州、县市互查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区域监管的督导和考核力度。

3、提高监督抽查效果。将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涉及“三农”问题的食品、装饰装修材料、农资等3大类作为监督抽查的重点,达到抽查一类产品,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

4、加大打假治劣力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集中开展食品、农资、建材等专项整治。食品要以米、面、油、酱油、醋、肉制品、乳制品、豆制品、茶叶、酒等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食品为重点;农资打假要以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及其零配件产品为重点;建材以水泥、建筑钢材、装饰材料等为重点。要做好水电工程、加油站、燃气充装站、汽车配件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行业的打假治理工作,查处一批涉及面广、数额较大、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大要案。

五、落实安全责任抓好安全监察

1、深入宣传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要通过举办知识讲座、法律咨询、知识竞赛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全社会了解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继续巩固普查整治成果,建立动态监管体系。要充分发挥各级安全监察机构的积极性,切实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网络和信息化网络,在建立动态监管体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3、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制。继续建立和完善执法检查、强制检验、事故处理、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建立起以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事故结案率”为核心内容的安全责任制,完善考核机制。

4、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控,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对危险化学品、燃气储运设备和游乐设施要加大监察力度,确保设备定检率、持证上岗率都达到100。做到现场监察到位,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要加强水电站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的力度。

六、加强技术建设提高检测能力

1、着力提高人员素质。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开展好“自学、互讲、互学”活动,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同时,加强技术人员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确保科学、公正、廉洁、高效。

2、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要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利用和管理使用好现有仪器设备,同时继续添购部分急需的检测设备,以满足新检测项目之需;要争取在20__年6月前完成新项目的扩项考核验收工作。

3、建立健全各项检验检测制度,充分发挥技术攻关小组的积极作用。

4、积极做好PⅡ实验室筹建准备工作,逐步健全我州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提高食品检验能力,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5、加大比对检测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分析统计工作,内部动态管理和外部客户资源动态管理工作。

6、以“技术精湛、管理先进、机制灵活、充满活力”为目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充实检测技术手段,以满足我州经济发展的需要。

七、提高执法水平严格依法行政。

1、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要对执法人员开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组织执法人员交叉检查,以案说法等形式,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执法水平。

2、继续深入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要继续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3、完善制度,强化责任追究。进一步围绕《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行政执法管理制度,结合办案实际,制定《湘西州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规则》以及相关执法文书。坚决制止不作为或乱作为行为,维护质监部门执法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4、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和指导力度。要定期、不定期地对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行政执法案卷,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八、夯实质监基础营造良好环境

1、高度重视宣传和信息工作。要提高对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突出宣传重点,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法。在经常向地方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汇报工作的同时,要注重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形成与质监事业同步发展,力求适当超前,上下联动,声像图文并茂的立体宣传态势。使质监工作进一步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大力支持。

2、加强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州局电子政务网和现有信息化资源的基础上,实施德宏质监“金质工程”。

九、加强综合治理确保内部稳定

一要认真开展调

查研究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治安状况,制定综合治理方案。二要结合既定的工作计划,深入基层指导工作,认真分析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三要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热点和难点,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四要全面推进机关“双创”(创建“安全文明楼”、“安全文明家庭”)和“平安吉首”活动。十、树立正确权力加强班子建设

1、把领导班子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继续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加大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的力度,大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继续推行竞争上岗;注重领导班子的合理搭配,优化结构,增强整体功能。要主动与地方组织部门进行沟通,争取他们加强和改进对质监干部的协管工作。

2、牢固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权力观。全系统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人民赋予的一定的权力。要用好手中的权力,做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服务于人民,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加大干部教育和培训力度。全系统干部职工务必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高度重视学习。要在全系统形成一种“时时学、处处学、争做学习型干部”的良好风尚,以一种开阔的眼界和开放的心境去适应新的形势,去解决新的问题,去开创新的局面。

十一、加强行风建设树立质监形象

1、抓好党纪法规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掀起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和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高潮,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组织召开的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打牢广大干部职工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

2、抓好行风跟踪检查后的整改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以整改促工作,以整改促发展,以整改促质监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巩固行风评议跟踪检查的成果。

3、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抓好干部选拔任用的入口关和干部的离任审计;加强对基建资金投入的监管;抓好以乱收费、乱罚款、乱发证、乱办班、乱检查等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的清理和查处。

4、抓好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签订、落实和监督检查好各地、各部门党风廉政责任制,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切实抓好领导班子一年一度党组、支部民主生活会,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并取得实效。搞好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

十二、加强能力建设狠抓工作落实

1、加强能力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落实到质监工作中。要从贯彻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部署、安排出发,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加强“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依法行政,严格把关的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开拓创新的能力;妥善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进一步发扬质监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的精神,做到关键时刻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夺取各项工作的胜利。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围绕“基础提升年”这一主题,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作风务实的人才队伍,为质监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一、进一步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二、进一步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

2、继续推行轮岗交流,全面锻炼队伍。根据《漳州市质监系统“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要求和近两年实施轮岗交流的经验,落实市局机关业务科长和市局直属所所长,市、县两级行政机关内部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制度,每期3-6个月。同时,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派年轻、优秀、有培养潜力的干部到省局、省所以上单位交流挂职锻炼。

3、加强引导鼓励,继续抓好学历提升教育。坚持“专业对口、学用一致、丰富知识、改善结构”的原则,引导大家按照规范干部在职学历、学位管理的要求,积极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年内引导和督促24名大专以下学历的干部职工、32名大专学历的干部职工参加或完成继续教育学习,鼓励5名干部参加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修订完善奖励机制,出台《漳州市质监系统学历提升教育奖励措施》,对经过批准参加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继续教育的人员,时间上予以保证,学费上予以倾斜,并将干部提拔使用与学历要求挂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进一步抓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1、严把招聘关口,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大招聘高素质人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人事教育科工作计划

围绕“基础提升年”这一主题,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作风务实的人才队伍,为质监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一、进一步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二、进一步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

2、继续推行轮岗交流,全面锻炼队伍。根据《漳州市质监系统“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要求和近两年实施轮岗交流的经验,落实市局机关业务科长和市局直属所所长,市、县两级行政机关内部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制度,每期3-6个月。同时,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派年轻、优秀、有培养潜力的干部到省局、省所以上单位交流挂职锻炼。

3、加强引导鼓励,继续抓好学历提升教育。坚持“专业对口、学用一致、丰富知识、改善结构”的原则,引导大家按照规范干部在职学历、学位管理的要求,积极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年内引导和督促24名大专以下学历的干部职工、32名大专学历的干部职工参加或完成继续教育学习,鼓励5名干部参加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修订完善奖励机制,出台《漳州市质监系统学历提升教育奖励措施》,对经过批准参加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继续教育的人员,时间上予以保证,学费上予以倾斜,并将干部提拔使用与学历要求挂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进一步抓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1、严把招聘关口,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大招聘高素质人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县委系列贯彻落实意见,以组织开展“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检查验收为主线,以完善普法宣传教育机制为抓手,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增强法治宣传实效,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深化法治创建活动,强化全民法治观念,培育公民法治信仰,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全面推进法治质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适应新常态,争取新作为,全面开创法治质监新局面。

1.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系列贯彻落实意见。统筹运用各类媒体和传播渠道,深入学习宣传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市委系列贯彻落实意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对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定位和部署要求上来。深入学习宣传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2.认真做好“六五”普法总结。对照“六五”普法规划的任务要求,认真抓好重点对象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质监文化建设。根据“六五”普法检查验收方案,认真组织自查,确保规划全面落实。

3.大力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积极参与市局举办的“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活动,大力加强宪法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普及,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组织开展“3.15”、“安全生产月”、“质量月”、“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

4.积极参与“七五”普法规划调研。紧紧围绕法治质监的新要求,坚持问题思维和问题导向,参与市局组织的执法调研,对执法活动中反映的共性问题、瓶颈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为制定“七五”普法规划打好基础。

5.深化“法律六进”主题活动。根据地方质监工作实际,以法律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参加全市质监系统法制、执法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开展质监法制服务宣传、调研、法律咨询等活动。

6.完善普法各项工作制度。健全普法宣传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改进普法方式方法,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要求,探索建立普法责任制。加强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完善无纸化学法用法考试制度。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提升法治能力的关键,促进自学,推动形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7.深入贯彻法治质监建设要求,建立健全法治质监制度。积极参加市局组织开展的法制课题研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制度体系,探索重大决策后评估机制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建立健全法治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健全质监法制监督机制。

8.深化部门行业法治创建工作。结合质监部门工作实际,将“法治单位”创建与“法治质监”创建工作有机结合。紧紧围绕地方政府中心工作,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充分发挥部门工作职能,扎实有效的开展执法打假和产品质量的专项治理工作,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9、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结合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考核标准,建立科学的法治质监建设指标和考核体系,把法治质监建设考核工作作为总结经验、整改问题的重要抓手,把考核结果作为衡量班子、内设机构和相关人员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增强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能力。

10.建立健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工作制度。建立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制度,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执法办案质量;建立行政处罚案件指定管辖制度,确保正确、及时受理行政处罚案件。研究和探索综合执法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进一步贯彻落实质监系统办案程序和案件审理的规定,强化执法机构的执法责任和风险意识。

11.积极开展有效实施“两法衔接”和公平行使自由裁量权等法治理论与执法实务研究。按照上级部门“两法衔接”有关文件精神,

与检察、公安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加强“两法衔接”工作交流,建立和完善“两法衔接”平台的工作机制。12.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工作。针对目前在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和上级部门及相关部门沟通,对假冒伪劣侵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做到应公开、全公开。依法公开行政执法信息,对执法办案程序和实体,做到真公开、全公开。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依法规避执法风险和投诉举报处置风险。

13.推进__举报处置指挥系统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__举报处置工作规范的标准,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更好服务消费者。严格产品质量的申诉举报受理、处理程序。

14.加强法制监督检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组织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行为专项整治活动,积极参加全市质监系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15.完善行政处罚案件卷宗的规范整理工作。重点根据《__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工作规定》及20__年市局组织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我局行政执法工作现状,严格规范和整改。

16.强化执法管理,建立行政执法管理标准化体系。积极参与市局执法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对行政处罚案件的全程监管。完善执法文书票据化管理,全面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建立执法管理考核体系,形成执法管理长效机制。

17.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大力推进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组建法律顾问团队,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质监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咨询指导和法律支持的作用。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水利水电砼工程施工在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以砼大坝为主体的枢纽工程,各种费用约占工程总投资的50-70%。作为承包单位的施工企业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而砼工程施工管理就成为重中之重。纵观整个砼工程施工,涉及砂石骨料制备、砼拌和、砼运输、钢筋模板、浇筑仓面作业、温度控制和接缝灌浆等诸多环节。在各环节施工中加强计划、技术、质量、成本四方面的管理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降低造价、缩短建设周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着计划安排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质量、成本控制不严格等现象,为了避免和减少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就要加强各环节的管理,合理安排计划,严格控制质量和成本,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1.计划管理是前提及依据

1.1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的情况

编制各类计划,以便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相应的安排,各类计划组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计划体系。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的实现。每种计划都是以指标来表现其具体内容和量的标准,指标是一种预期的目标和水平,计划指标之间也是有联系的组成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计划管理的核心。加强计划管理就是对于计划目标做出科学的预定,各项计划围绕目标来实现。

1.2避免计划安排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首先,要有计划意识,各项工作要依据目标的实现详细制定出有关措施,并积极创造条件去实现,在保证总计划完成的前提下,对各施工部位进行工序倒挂,层层分解,制定各施工工序周计划,班日计划。并依照计划严格执行。

其次,计划的制定要切实符合实际情况,不可为了盲目赶工期,制定的目标无法实现,也不可太保守以致完不成任务。第三在制定计划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突发的新情况,考虑周全才会万无一失。

最后计划一经制定以后,就要去贯彻与实施,在执行过程中,要始终把握总的生产经营目标,做好控制工作,以适应情况的变化和防止不平衡,保持计划执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技术管理是关键

2.1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

没有技术,就谈不上施工。在砼浇筑施工过程中就包含着一些重要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安装工程、砼浇筑工程、温度控制、接缝灌浆等,这些工程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因此,技术管理在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技术管理是对各项技术工作要素和技术活动过程的管理。技术工作要素包括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资料、技术档案等;技术活动过程指技术学习、技术计划、技术运用、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评价等。技术作用的发挥,除决定于技术本身的水平外,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管理水平。没有完整的技术管理,先进的技术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

2.2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技术交底不彻底,质量检验不标准,技术开发不积极等问题

技术交底不彻底使施工人员对施工仓号的构造特点、施工工艺、技术安全措施等方面了解不清,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时,无从下手,导致施工环节重复,甚至发生重大事故。质量检验不标准,无规范可循的话,对质量就会得过且过,最终造成质量事故。技术管理中技术开发很重要,在施工过程中一味因循守旧,紧抱旧技术不放,这种保守主义观念影响技术的发展,难以提高技术水平。不进则退,长此以往很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3.质量管理是保证

3.1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就是全面质量管理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它的特点是: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即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由单纯符合标准转变为满足顾客需要;并强调不断改进过程质量,从而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3.2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质量控制不严格,使质量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

很久以来,一起起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事故,充分证明了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是百年大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为了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我们要本着对国家、对人民,更是对企业前途和个人负责的态度,不折不扣地加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大坝砼浇筑和相关的

工程设施,从设计、施工到投入运行,质量是一项贯穿始终的要求。由于大坝浇筑一般有着体积大、寿命长、安全系数要求高的特点,怎样建成一个高质量、高效益、高运行状态的大坝是水电建筑的中心议题,从质量控制的总体而言,很多的质量问题不仅有技术原因,绝大多数则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

4.成本管理是手段

4.1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

企业生存和发展依靠竞争,而竞争依靠企业的良好信誉,企业的信誉哪里来,重要的一条就是投标单位的经济实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每一个中标工程都需要加强管理才能取得利润,砼工程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工时、机械台时的利用,资源、能源的消耗,资金周转的快慢等等,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在成本中反映,运用成本管理这个手段,就可以对上述这些方面起组织和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实行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和考核。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工程成本形成的预防、监督和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施工成本费用被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4.2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成本控制不严现象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加强各环节管理,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等方面的描述,强调砼施工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水利水电;砼施工;管理

水利水电砼工程施工在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以砼大坝为主体的枢纽工程,各种费用约占工程总投资的50-70%。作为承包单位的施工企业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而砼工程施工管理就成为重中之重。纵观整个砼工程施工,涉及砂石骨料制备、砼拌和、砼运输、钢筋模板、浇筑仓面作业、温度控制和接缝灌浆等诸多环节。在各环节施工中加强计划、技术、质量、成本四方面的管理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降低造价、缩短建设周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着计划安排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质量、成本控制不严格等现象,为了避免和减少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就要加强各环节的管理,合理安排计划,严格控制质量和成本,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1.计划管理是前提及依据

1.1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的情况

编制各类计划,以便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相应的安排,各类计划组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计划体系。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的实现。每种计划都是以指标来表现其具体内容和量的标准,指标是一种预期的目标和水平,计划指标之间也是有联系的组成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计划管理的核心。加强计划管理就是对于计划目标做出科学的预定,各项计划围绕目标来实现。

1.2避免计划安排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首先,要有计划意识,各项工作要依据目标的实现详细制定出有关措施,并积极创造条件去实现,在保证总计划完成的前提下,对各施工部位进行工序倒挂,层层分解,制定各施工工序周计划,班日计划。并依照计划严格执行。

其次,计划的制定要切实符合实际情况,不可为了盲目赶工期,制定的目标无法实现,也不可太保守以致完不成任务。第三在制定计划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突发的新情况,考虑周全才会万无一失。

最后计划一经制定以后,就要去贯彻与实施,在执行过程中,要始终把握总的生产经营目标,做好控制工作,以适应情况的变化和防止不平衡,保持计划执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技术管理是关键

2.1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

没有技术,就谈不上施工。在砼浇筑施工过程中就包含着一些重要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安装工程、砼浇筑工程、温度控制、接缝灌浆等,这些工程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因此,技术管理在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技术管理是对各项技术工作要素和技术活动过程的管理。技术工作要素包括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资料、技术档案等;技术活动过程指技术学习、技术计划、技术运用、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评价等。技术作用的发挥,除决定于技术本身的水平外,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管理水平。没有完整的技术管理,先进的技术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

2.2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技术交底不彻底,质量检验不标准,技术开发不积极等问题

技术交底不彻底使施工人员对施工仓号的构造特点、施工工艺、技术安全措施等方面了解不清,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时,无从下手,导致施工环节重复,甚至发生重大事故。质量检验不标准,无规范可循的话,对质量就会得过且过,最终造成质量事故。技术管理中技术开发很重要,在施工过程中一味因循守旧,紧抱旧技术不放,这种保守主义观念影响技术的发展,难以提高技术水平。不进则退,长此以往很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3.质量管理是保证

3.1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就是全面质量管理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它的特点是: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即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由单纯符合标准转变为满足顾客需要;并强调不断改进过程质量,从而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3.2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质量控制不严格,使质量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

很久以来,一起起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事故,充分证明了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是百年大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为了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我们要本着对国家

编辑整理本文。

、对人民,更是对企业前途和个人负责的态度,不折不扣地加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大坝砼浇筑和相关的工程设施,从设计、施工到投入运行,质量是一项贯穿始终的要求。由于大坝浇筑一般有着体积大、寿命长、安全系数要求高的特点,怎样建成一个高质量、高效益、高运行状态的大坝是水电建筑的中心议题,从质量控制的总体而言,很多的质量问题不仅有技术原因,绝大多数则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

4.成本管理是手段

4.1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

企业生存和发展依靠竞争,而竞争依靠企业的良好信誉,企业的信誉哪里来,重要的一条就是投标单位的经济实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每一个中标工程都需要加强管理才能取得利润,砼工程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工时、机械台时的利用,资源、能源的消耗,资金周转的快慢等等,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在成本中反映,运用成本管理这个手段,就可以对上述这些方面起组织和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实行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和考核。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工程成本形成的预防、监督和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施工成本费用被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4.2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成本控制不严现象

成本控制不严,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即使干出很多的工程量,成本居高不下,还是无效益而言。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加强各环节管理,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等方面的描述,强调砼施工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水利水电;砼施工;管理

水利水电砼工程施工在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以砼大坝为主体的枢纽工程,各种费用约占工程总投资的50-70%。作为承包单位的施工企业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而砼工程施工管理就成为重中之重。纵观整个砼工程施工,涉及砂石骨料制备、砼拌和、砼运输、钢筋模板、浇筑仓面作业、温度控制和接缝灌浆等诸多环节。在各环节施工中加强计划、技术、质量、成本四方面的管理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降低造价、缩短建设周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着计划安排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质量、成本控制不严格等现象,为了避免和减少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就要加强各环节的管理,合理安排计划,严格控制质量和成本,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1.计划管理是前提及依据

1.1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的情况

编制各类计划,以便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相应的安排,各类计划组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计划体系。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的实现。每种计划都是以指标来表现其具体内容和量的标准,指标是一种预期的目标和水平,计划指标之间也是有联系的组成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计划管理的核心。加强计划管理就是对于计划目标做出科学的预定,各项计划围绕目标来实现。

1.2避免计划安排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首先,要有计划意识,各项工作要依据目标的实现详细制定出有关措施,并积极创造条件去实现,在保证总计划完成的前提下,对各施工部位进行工序倒挂,层层分解,制定各施工工序周计划,班日计划。并依照计划严格执行。

其次,计划的制定要切实符合实际情况,不可为了盲目赶工期,制定的目标无法实现,也不可太保守以致完不成任务。第三在制定计划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突发的新情况,考虑周全才会万无一失。

最后计划一经制定以后,就要去贯彻与实施,在执行过程中,要始终把握总的生产经营目标,做好控制工作,以适应情况的变化和防止不平衡,保持计划执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技术管理是关键

2.1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

没有技术,就谈不上施工。在砼浇筑施工过程中就包含着一些重要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安装工程、砼浇筑工程、温度控制、接缝灌浆等,这些工程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因此,技术管理在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技术管理是对各项技术工作要素和技术活动过程的管理。技术工作要素包括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资料、技术档案等;技术活动过程指技术学习、技术计划、技术运用、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评价等。技术作用的发挥,除决定于技术本身的水平外,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管理水平。没有完整的技术管理,先进的技术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

2.2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技术交底不彻底,质量检验不标准,技术开发不积极等问题

技术交底不彻底使施工人员对施工仓号的构造特点、施工工艺、技术安全措施等方面了解不清,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时,无从下手,导致施工环节重复,甚至发生重大事故。质量检验不标准,无规范可循的话,对质量就会得过且过,最终造成质量事故。技术管理中技术开发很重要,在施工过程中一味因循守旧,紧抱旧技术不放,这种保守主义观念影响技术的发展,难以提高技术水平。不进则退,长此以往很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3.质量管理是保证

3.1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就是全面质量管理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它的特点是: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即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由单纯符合标准转变为满足顾客需要;并强调不断改进过程质量,从而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3.2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质量控制不严格,使质量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

很久以来,一起起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事故,充分证明了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是百年大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为了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我们要本着对国家

[1] [2]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对人民,更是对企业前途和个人负责的态度,不折不扣地加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大坝砼浇筑和相关的工程设施,从设计、施工到投入运行,质量是一项贯穿始终的要求。由于大坝浇筑一般有着体积大、寿命长、安全系数要求高的特点,怎样建成一个高质量、高效益、高运行状态的大坝是水电建筑的中心议题,从质量控制的总体而言,很多的质量问题不仅有技术原因,绝大多数则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

.成本管理是手段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

企业生存和发展依靠竞争,而竞争依靠企业的良好信誉,企业的信誉哪里来,重要的一条就是投标单位的经济实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每一个中标工程都需要加强管理才能取得利润,砼工程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工时、机械台时的利用,资源、能源的消耗,资金周转的快慢等等,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在成本中反映,运用成本管理这个手段,就可以对上述这些方面起组织和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实行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和考核。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工程成本形成的预防、监督和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施工成本费用被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成本控制不严现象

成本控制不严,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即使干出很多的工程量,成本居高不下,还是无效益而言。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砼施工;管理

水利水电砼工程施工在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以砼大坝为主体的枢纽工程,各种费用约占工程总投资的50-70%。作为承包单位的施工企业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而砼工程施工管理就成为重中之重。纵观整个砼工程施工,涉及砂石骨料制备、砼拌和、砼运输、钢筋模板、浇筑仓面作业、温度控制和接缝灌浆等诸多环节。在各环节施工中加强计划、技术、质量、成本四方面的管理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降低造价、缩短建设周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着计划安排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质量、成本控制不严格等现象,为了避免和减少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就要加强各环节的管理,合理安排计划,严格控制质量和成本,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1.计划管理是前提及依据

1.1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的情况

编制各类计划,以便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相应的安排,各类计划组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计划体系。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的实现。每种计划都是以指标来表现其具体内容和量的标准,指标是一种预期的目标和水平,计划指标之间也是有联系的组成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计划管理的核心。加强计划管理就是对于计划目标做出科学的预定,各项计划围绕目标来实现。

1.2避免计划安排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首先,要有计划意识,各项工作要依据目标的实现详细制定出有关措施,并积极创造条件去实现,在保证总计划完成的前提下,对各施工部位进行工序倒挂,层层分解,制定各施工工序周计划,班日计划。并依照计划严格执行。

其次,计划的制定要切实符合实际情况,不可为了盲目赶工期,制定的目标无法实现,也不可太保守以致完不成任务。第三在制定计划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突发的新情况,考虑周全才会万无一失。

最后计划一经制定以后,就要去贯彻与实施,在执行过程中,要始终把握总的生产经营目标,做好控制工作,以适应情况的变化和防止不平衡,保持计划执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技术管理是关键

2.1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

没有技术,就谈不上施工。在砼浇筑施工过程中就包含着一些重要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安装工程、砼浇筑工程、温度控制、接缝灌浆等,这些工程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因此,技术管理在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技术管理是对各项技术工作要素和技术活动过程的管理。技术工作要素包括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资料、技术档案等;技术活动过程指技术学习、技术计划、技术运用、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评价等。技术作用的发挥,除决定于技术本身的水平外,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管理水平。没有完整的技术管理,先进的技术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

2.2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技术交底不彻底,质量检验不标准,技术开发不积极等问题

技术交底不彻底使施工人员对施工仓号的构造特点、施工工艺、技术安全措施等方面了解不清,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时,无从下手,导致施工环节重复,甚至发生重大事故。质量检验不标准,无规范可循的话,对质量就会得过且过,最终造成质量事故。技术管理中技术开发很重要,在施工过程中一味因循守旧,紧抱旧技术不放,这种保守主义观念影响技术的发展,难以提高技术水平。不进则退,长此以往很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3.质量管理是保证

3.1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就是全面质量管理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它的特点是: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即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由单纯符合标准转变为满足顾客需要;并强调不断改进过程质量,从而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3.2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质量控制不严格,使质量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

很久以来,一起起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事故,充分证明了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是百年大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为了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我们要本着对国

家、对人民,更是对企业前途和个人负责的态度,不折不扣地加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大坝砼浇筑和相关的工程设施,从设计、施工到投入运行,质量是一项贯穿始终的要求。由于大坝浇筑一般有着体积大、寿命长、安全系数要求高的特点,怎样建成一个高质量、高效益、高运行状态的大坝是水电建筑的中心议题,从质量控制的总体而言,很多的质量问题不仅有技术原因,绝大多数则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

4.成本管理是手段

4.1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

企业生存和发展依靠竞争,而竞争依靠企业的良好信誉,企业的信誉哪里来,重要的一条就是投标单位的经济实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每一个中标工程都需要加强管理才能取得利润,砼工程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工时、机械台时的利用,资源、能源的消耗,资金周转的快慢等等,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在成本中反映,运用成本管理这个手段,就可以对上述这些方面起组织和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实行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和考核。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工程成本形成的预防、监督和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施工成本费用被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4.2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成本控制不严现象

成本控制不严,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即使干出很多的工程量,成本居高不下,还是无效益而言。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水利水电砼工程施工在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以砼大坝为主体的枢纽工程,各种费用约占工程总投资的50-70%。作为承包单位的施工企业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而砼工程施工管理就成为重中之重。

1、计划管理是前提及依据。

1.1 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的情况,编制各类计划,以便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相应的安排,各类计划组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计划体系。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的实现。每种计划都是以指标来表现其具体内容和量的标准,指标是一种预期的目标和水平,计划指标之间也是有联系的组成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计划管理的核心。加强计划管理就是对于计划目标做出科学的预定,各项计划围绕目标来实现。

1.2在实际工作中,每种计划的制定都必须是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否则不仅会影响整个计划体系的运作,也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企业的发展。例如在直接生产施工中施工作业计划如果存在不合理现象,会使施工中各工序先后次序安排不明确,工作面进度层次不清晰,造成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同一部位,同一问题重复出现、重复施工,影响施工进度;在砼浇筑仓号准备中,一些管路、线路、埋件等事先未安排好,待到浇筑完后才发现,为时已晚,小的方面可以补打、补埋,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大的方面就可能使整个浇筑的砼重新施工,造成重大损失

1.3避免计划安排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首先,要有计划意识,各项工作要依据目标的实现详细制定出有关措施,并积极创造条件去实现,在保证总计划完成的前提下,对各施工部位进行工序倒挂,层层分解,制定各施工工序周计划,班日计划。并依照计划严格执行。

其次,计划的制定要切实符合实际情况,不可为了盲目赶工期,制定的目标无法实现,也不可太保守以致完不成任务。第三在制定计划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突发的新情况,考虑周全才会万无一失。

最后计划一经制定以后,就要去贯彻与实施,在执行过程中,要始终把握总的生产经营目标,做好控制工作,以适应情况的变化和防止不平衡,保持计划执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技术管理是关键

2.1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没有技术,就谈不上施工。在砼浇筑施工过程中就包含着一些重要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安装工程、砼浇筑工程、温度控制、接缝灌浆等,这些工程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因此,技术管理在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技术管理是对各项技术工作要素和技术活动过程的管理。技术工作要素包括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资料、技术档案等;技术活动过程指技术学习、技术计划、技术运用、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评价等。技术作用的发挥,除决定于技术本身的水平外,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管理水平。没有完整的技术管理,先进的技术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

2.2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技术交底不彻底,质量检验不标准,技术开发不积极等问题。技术交底不彻底使施工人员对施工仓号的构造特点、施工工艺、技术安全措施等方面了解不清,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时,无从下手,导致施工环节重复,甚至发生重大事故。质量检验不标准,无规范可循的话,对质量就会得过且过,最终造成质量事故。技术管理中技术开发很重要,在施工过程中一味因循守旧,紧抱旧技术不放,这种保守主义观念影响技术的发展,难以提高技术水平。不进则退,长此以往很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2.3针对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到:

(1)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参与施工的人员熟悉和了解所承担施工的仓号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因此,应建立技术交底责任制,并加强施工质量检验、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质量。在技术交底时,不但要领会设计意图,还要贯彻上级技术领导的意图和要求,了解仓号的体形变化,有无特殊部位;钢筋、管路等的布设,应满足那些施工规范、规程及工艺标准;材料、设备的要求,有无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等等。

⑵对工程质量检验的方法可归纳为“看、摸、敲、照、靠、吊、量、套”八个字,应用这些方法,严格依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来检验,建立健全质量检测机构和质量管理机构,健全检验制度,还要提高质检人员的素质,增强责任心、任务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质量管理是保证

3.1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就是全面质量管理,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它的特点是: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即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由单纯符合标准转变为满足顾客需要;并强调不断改进过程质量,从而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3.2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质量控制不严格,使质量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很久以来,一起起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事故,充分证明了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是百年大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为了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我们要本着对国家、对人民,更是对企业前途和个人负责的态度,不折不扣地加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大坝砼浇筑和相关的工程设施,从设计、施工到投入运行,质量是一项贯穿始终的要求。由于大坝浇筑一般有着体积大、寿命长、安全系数要求高的特点,怎样建成一个高质量、高效益、高运行状态的大坝是水电建筑的中心议题,从质量控制的总体而言,很多的质量问题不仅有技术原因,绝大多数则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

3.3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基础工作,它是企业建立质量体系、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立足点和依据,也是质量管理活动取得成效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转的前提和保证。基础工作的好坏,决定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水平,也决定了企业能否面向市场长期地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质量责任制、质量教育工作。

⑴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以提供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内容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做好标准化工作,必须以“顾客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系统化”原则,应符合权威性、科学性、群众性、连贯性、明确性。

⑵计量是关于测量和保证量值统一和准确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它的重要任务,是以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正确传递,保证量值统一为目的的工作。搞好计量工作,必须按照生产设计保证产品质量的要求,配备计量检测设备;合理地确定计量检测设备的确认周期,坚持间隔效准制度;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时、正确处理不合格计量设备;保证计量检测设备使用的环境条件;健全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记录人员。

4、成本管理是手段

4.1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企业生存和发展依靠竞争,而竞争依靠企业的良好信誉,企业的信誉哪里来,重要的一条就是投标单位的经济实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每一个中标工程都需要加强管理才能取得利润,砼工程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工时、机械台时的利用,资源、能源的消耗,资金周转的快慢等等,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在成本中反映,运用成本管理这个手段,就可以对上述这些方面起组织和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实行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和考核。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工程成本形成的预防、监督和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施工成本费用被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4.2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成本控制不严现象。成本控制不严,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即使干出很多的工程量,成本居高不下,还是无效益而言。

4.3对施工中存在的成本控制不严格的现象,要做好事前控制,首先进行成本预测,成本预测就是在某项工程开始之前,对该工程全面进行成本预算。成本预测的目的是确定降低成本的目标,即确定成本降低率,为编制降低成本计划确定方向。然后分析和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如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施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工时消耗,应重点抓住提高技术水平、组织水平、管理水平,开展劳动竞赛等重点环节,减少材料、物资消耗,提高设备利用率、完好率,节约机械费用,精打细算、量入为出、节约施工管理费,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损失等途径。降低成本途径是多方面的,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开发集体智慧,挖掘潜力,寻求降低成本途径。根据确定的成本目标确定计划期内工程的成本,需要抓好定额管理。就是在施工中,设立记工岗位,对各部位完成任务量,投入的人工、材料、机械进行全面考核,对照定额一一记载,根据工程单价对各部门单独核算,化小核算单位。

在砼施工管理中,计划、技术、质量、成本管理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无论加强那一方面的管理都会最终归结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上来。如在砼施工接缝灌浆预埋件预埋中,传统的方法是埋管法,耗用钢材多,费用较高,而采用新工艺塑料拔管法,材料费仅为埋管法的10%左右。又如在砼单仓施工中,施工缝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传统方法是人工凿毛,平均每人每班凿2平米,新工艺为高压冲毛,每分钟可冲毛一平米以上,比人工工效可提高15倍以上,且操作无粉尘,砼损耗小。由以上几例可以看出成本的控制离不开技术和质量的管理,只有加强整体施工管理,才会有经济效益。

目标制定了关键在于计划,计划制定了关键在于执行,执行过程中技术、质量、成本的管理尤为重要,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各项管理要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有连续性,不能出现断层,更不能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在大坝砼施工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

1、《质量管理学》;杨文士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计划管理是前提及依据。

1.1 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的情况,编制各类计划,以便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相应的安排,各类计划组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计划体系。

1.2在实际工作中,每种计划的制定都必须是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否则不仅会影响整个计划体系的运作,也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企业的发展。

1.3避免计划安排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首先,要有计划意识,各项工作要依据目标的实现详细制定出有关措施,并积极创造条件去实现,在保证总计划完成的前提下,对各施工部位进行工序倒挂,层层分解,制定各施工工序周计划,班日计划。并依照计划严格执行。

其次,计划的制定要切实符合实际情况,不可为了盲目赶工期,制定的目标无法实现,也不可太保守以致完不成任务。第三在制定计划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突发的新情况,考虑周全才会万无一失。

最后计划一经制定以后,就要去贯彻与实施,在执行过程中,要始终把握总的生产经营目标,做好控制工作,以适应情况的变化和防止不平衡,保持计划执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另外还应抓住几个环节:

第一,加强施工准备工作,这是工程按施工计划进行的重要保证,包括开工前的准备、施工中的准备、季节性准备、冬雨季施工准备等。

第二,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协调的因素,劳动力、材料、机械、配件、构件等往往出现薄弱环节,如果不及时平衡和协调,就可能影响计划的完成。因此,就要加强调度工作。调度要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保持人力、物力及后勤供应的协调,及时解决出现的矛盾及各施工单位间的协作配合问题。

第三,做好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以便发现问题,找出矛盾,采取措施,保证计划实现。

第四,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计划提前完成或拖后是常有的事,我们要在出现差异时及时调整,以不影响大局为重。

2、技术管理是关键

2.1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没有技术,就谈不上施工。技术管理是对各项技术工作要素和技术活动过程的管理。技术工作要素包括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资料、技术档案等;技术活动过程指技术学习、技术计划、技术运用、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评价等。技术作用的发挥,除决定于技术本身的水平外,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管理水平。没有完整的技术管理,先进的技术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

2.2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技术交底不彻底,质量检验不标准,技术开发不积极等问题。技术交底不彻底使施工人员对施工仓号的构造特点、施工工艺、技术安全措施等方面了解不清,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时,无从下手,导致施工环节重复,甚至发生重大事故。质量检验不标准,无规范可循的话,对质量就会得过且过,最终造成质量事故。

2.3针对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到:

(1)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参与施工的人员熟悉和了解所承担施工的仓号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因此,应建立技术交底责任制,并加强施工质量检验、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质量。

⑵对工程质量检验的方法可归纳为“看、摸、敲、照、靠、吊、量、套”八个字,应用这些方法,严格依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来检验,建立健全质量检测机构和质量管理机构,健全检验制度,还要提高质检人员的素质,增强责任心、任务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⑶对于技术革新与改造,在许多工程施工中都很注重,技术改造围绕节约能源、降低材料消耗、提高质量、缩短工期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对工程施工起到积极作用。

3、质量管理是保证

3.1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就是全面质量管理,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它的特点是: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即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3.2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质量控制不严格,使质量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很久以来,一起起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事故,充分证明了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

3.3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基础工作,它是企业建立质量体系、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立足点和依据,也是质量管理活动取得成效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转的前提和保证。基础工作的好坏,决定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水平,也决定了企业能否面向市场长期地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质量责任制、质量教育工作。

⑴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以提供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内容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做好标准化工作,必须以“顾客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系统化”原则,应符合权威性、科学性、群众性、连贯性、明确性。

⑵计量是关于测量和保证量值统一和准确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它的重要任务,是以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正确传递,保证量值统一为目的的工作。搞好计量工作,必须按照生产设计保证产品质量的要求,配备计量检测设备;合理地确定计量检测设备的确认周期,坚持间隔效准制度;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时、正确处理不合格计量设备;保证计量检测设备使用的环境条件;健全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记录人员。

⑶质量信息是进行质量方面决策的依据,是改进产品质量、改善各环节工作质量的最直接的原始资料和依据,是正确认识各种因素变化和产品质量波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从而进行质量控制的基本依据。要使质量信息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就应使质量信息满足及时、准确、全面、系统的要求,要做好建立企业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和质量信息中心;整理信息要实行分级管理;加强生产班组的质量信息管理。

⑷建立质量责任制是企业建立经济责任制的首要环节,要求明确规定企业每个职工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以便做到质量工作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

⑸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的最重要的要素,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必须从提高职工的素质抓起,把质量教育作为“第一道工序”。通过质量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企业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掌握和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自觉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质量,从而生产出合格产品。

4、成本管理是手段

4.1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企业生存和发展依靠竞争,而竞争依靠企业的良好信誉,企业的信誉哪里来,重要的一条就是投标单位的经济实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每一个中标工程都需要加强管理才能取得利润,砼工程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工时、机械台时的利用,资源、能源的消耗,资金周转的快慢等等,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在成本中反映,运用成本管理这个手段,就可以对上述这些方面起组织和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实行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和考核。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工程成本形成的预防、监督和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施工成本费用被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4.2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成本控制不严现象。成本控制不严,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即使干出很多的工程量,成本居高不下,还是无效益而言。

4.3对施工中存在的成本控制不严格的现象,要做好事前控制,首先进行成本预测,成本预测就是在某项工程开始之前,对该工程全面进行成本预算。成本预测的目的是确定降低成本的目标,即确定成本降低率,为编制降低成本计划确定方向。然后分析和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

在砼施工管理中,计划、技术、质量、成本管理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无论加强那一方面的管理都会最终归结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上来,只有加强整体施工管理,才会有经济效益。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1.在厂长领导下,主管工厂的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不断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领导总师办、研究所(含试制车间)、工艺科,总管全厂技术系统。

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科技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支持工程技术人员正确行使职权,协助落实好知识分子政策。

3.组织编制企业长远和近期技术发展规划,制定科研规划、技术改造规划,负责科研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技术改造计划实施中的技术工作。

4.领导有关部门制定技术攻关计划和产品质量升级创优规划及质量改进措施计划,组织解决产品质量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负责质量管理的技术业务指导,协助厂长督促检查各项质量规划的实施。

5.根据上级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领导编制新产品试制计划和生产技术准备综合计划,定期主持召开生产技术准备会议,检查督促并组织确保新产品计划和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的实现,以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

6.负责审批科研、新品及技术革新和工艺等的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总图、工作图设计及产品技术条件、关键件的工艺规程、专机设计总图,主持厂内各种技术鉴定会议。

7.领导年度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工作,并负责组织,做到专款专用,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8.组织做好设备管理、节能技术、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有关技术工作。

9.负责建立健全全厂技术管理、科研和新产品开发管理等规章制度,协调技术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及时组织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关键和重大技术问题。

10.审批全厂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的推广计划,组织科技、革新成果的鉴定,审查技术改进奖励方案,负责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领导科技情报档案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组织审批工厂标准,组织编制技术服务资料(包括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宣传和技术问题解答等)。

11.领导科技外事活动,负责组织技术引进、设备进口、合资、合作生产项目。

12.组织主持技术工作例会并督促检查和考核例会决议执行情况,保证生产经营过程中技术工作的完成。

职权:

1.对工厂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问题有决策权。

2.受厂长委托有权,代表工厂签订技术经济合同。

3.有权组织制定技术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责任制的建立、修改。

4.对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生产技术准备综合计划、引进技术、年度技术措施和设备修理、更新计划有审定权。

5.对不执行技术管理制度、违反技术规范的行为有权制止。

6.对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的使用、调动、晋升、调资、奖励和专业技术职务的聘用,应事先征求总工程师的意见。

7.对技术任务书、工艺平面布置和设计总图及技术标准有审批权。

职责:

1.对未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工作方面的政策和上级指示、决定负责。

2.对由于领导不力、预见性不足,未进行可行性分析、价值分析,导致新产品开发技术工作(包括产品品种、产品质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缺乏竞争能力或技术决策失误造成工厂重大经济损失负责。

3.对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计划、生产技术准备综合计划、设备进口、技术引进、非标准设计和技措计划,未按计划完成负责。

4.对未能协调工厂技术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技术标准、管理制度混乱,技术文件不完整准确、归档不及时,造成工作被动负责。

5.对引进设备与技术未能及时组织消化投产,造成重大损失负责。

6.对科技外事活动有失国格、人格,失、泄国家机密及使工厂形象受到影响造成重大损失负责。

7.对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解决不及时,影响产品质量或造成重大人身、设备等事故,影响生产计划的完成负责。

8.对推行产品质量升级规划、tqc计划和质量措施计划完不成,造成产品质量事故负责。

9.对代表工厂签订的协议或合同,出现差错、失误,造成工厂经济损失负责。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一、施工质量检查总结

1、20*年2月17日到公司开完会已后按照公司要求进行检查了深圳万科千林山居项目、广州从化夏湾拿项目、检查各项目的技术文件、施工方案、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整个施工生产体系,检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生产要点已全面做出了整改措施和技术控制方法,并将检查存在的各分项工程技术资料上报了公司。

2、根据检查存在的问题我已经做了相关的整改技术交底,并将技术交底下发到各位工长手中,并切要求各项目主要管理人员按照相关技术交底资料实施控制工程质量,在实施过程中因管理体系不建全领导没有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层层落实不到位,所以执行中没有原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资料落实,没有落实的原因分析;

a、根据目前各项目在建工程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进一步作出分析,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个企业应于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为目标。首先公司领导对工程质量就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公司对各项目没有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安全管理目标、没有明确可行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更没有统一的控制目标,因此、导致每个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就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b、各项目对质量管理存在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做好有针对性的作业技术交底控制书,高层管理人员对各分项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不明确,安全管理也不明确,更不用说有什么指导控制性的有效技术文件,波动性和随意性都比较大,根据检查结果可以反映出前期的实施过程,分项工程施工中基本是根据各位工长的随意性去指挥操作,无论技术高低,没有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做出相关的有效控制文件。

c、做好技术交底是有效控制工程质量的条件之一,为此,每一分项工程开始实施前均要进行交底,作业技术的交底、施工方案的具体细化,明确更具体的技术实施方案,是工序施工的具体指导文件,做好技术交底首先项目经理就应该高度重视,并切要明确交底的内容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的意外问题及应急措施。关键部位,或技术难度大,施工复杂的分项工程,没有做好技术交底的分项工程,不得进入正式实施。

二、生产与质量管理概述

1、建设工程是一个生产的单件性,流动性、波动较大,它不像一般工业产品那样的生产线那么规范,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工程质量容易产生波动而且波动还比较大,同时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还比较多,其中任一因素发生变动,都会使工程质量产生波动。如材料规格品种使用错误、施工方法不当、操作未按规程进行、机械设备故障、设计失误、生产系统施工环境等等都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主要一个因素就是人为因素,根据我公司目前在建的工程项目、所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绝大部份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总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因素、施工方法、施工环境五大因素。

2、人员因素、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如项目的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人员的素质,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等,都将直接地影响施工质量,所以人员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管理人员的自身管理素质,提高质量、安全的管理素质,首先要从领导做起,要从领导抓起。

3、工程材料、各类建筑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它们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等都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结构的刚度强度,观感、功能、使用安全等,目前深圳项目2#楼转换层出现整层屋面找平层基底不牢固、表面起皮,起沙,无法达到正常标准要求,导致下步施工非常困难,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增加工程造价,原因就是先用的材料错误。

4、施工方法、施工方法是指工艺方法、操作方法和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施工方法不同产生的质量也不一样,工程的成本也不一样,不同的施工方法就有不同的造价,不同的质量。

5、机械设备、施工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包括大型垂直与横向运输设备,它们是施工生产的主体工具,施工机械的类型、操作是否方便安全等,都将直接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好与坏,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工程造价。

6、环境条件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待;工程作业环境,周围环境条件等都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但是施工现场环境主要还是人为因素。

7、目前检查存在的主要因素就是以上的五大因素,主要一项是人员因素,人员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分为;施工决策、施工计划、施工技术、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安排、施工检查、以上八项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专业知识的提高,以自身的管理水平改进工程质量。

三、质量目标计划

1、质量计划应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项目经理应对工程质量目标做出明确的质量方针,工程质量总则必须符合公司的质量目标,即: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业主至上,使质量达到最佳目标。

2、制定的目标方针要使本项目的职工对质量有一种自豪感,使每一个职工对其工作的质量应负主要责任,生产的产品以满足规范和内部和外部用户的要求为原则,一次满足,次次满足,要做到给外部对工程质量的评价得到满足。

3、制定的目标计划应严格要求各个分项班组(材料供应)方,他们提供的原材料与服务和我们的产品一样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生产的班组质量目标:工程质量一次交验合格率应达到95%,确保做到合格工程。

四、施工生产管理计划

1、为了确保施工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确保工程(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项目的施工生产准备和施工过程的控制,必须要制定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如果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的目标计划失控,那么整个生产线的分项工程就会出现一个不可意见的经济损失。

2、施工准备、项目生产负责人必须组织编制施工准备计划;编制完成由项目经理审核施工准备计划,并指令项目组织实施。现场准备,设施搭设应经业主、监理和公司同意后开始实施,按平面规划,接通水源、电源、铺设施工道路,并保证道路通顺,挖好排水渠道。

3、进场后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施工计划、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施工现场管理的教育交底,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制,明确生产质量职能的分配,提出组织、材料、构件、成品、半成品计划。提出施工机械、机具、模板等生产要素租用计划。办公用具用品的进场和布置以及企业形象;文件资料、报表的准备、提出管理人员及劳动人员进场计划。

4.施工计划的内容,分阶段形象进度控制计划,主要实物工程量,材料、设备、机具、劳动力计划,质量控制指标与计划,成本控制计划及三材节约指标,总体计划的编制说明及措施,成品及半成品委托加工计划,分阶段形象控制计划,月度施工计划编制说明及主要指标,施工旬(周计划),以及分项工程日进度。

a).工程总体网络施工进度计划(总体)

b).单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各分包分项)

c).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各分部分项)

d).月计划(各分项班组)

e).旬(周计划)(各分项班组)

f、计划的批准

g、项目计划检查的重点是生产要素的落实情况,关键工序和实物工程量的完成情况。

h、通过计划的检查,找出关键问题,采取对策。

5.工期的管理体系,项目经理应主管工期,并切要落实到各工长、各部门按其关联责任做好各项工作,各工长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记录,单位工程分包阶段工期计划与实际进度情况。

6、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对控制工期进行预测,并提出改进措施

供项目经理决策,由客观原因而造成的工期损失,如地基处理,增加面积,提高标准,设计错误及建设单位所订购设备、材料延误等,应及时办理工期变更或工期签定手续,随时报送。

7.施工生产统计分析、月度生产完成情况分析、月度计划未完成的原因分析,目前施工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施工过程控制应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范的规定。对于特殊过程应按《质量计划》中已制定的措施进行控制。

技术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砼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Q178 文献标识码:A

水利水电砼工程施工在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以砼大坝为主体的枢纽工程,各种费用约占工程总投资的50%-70%。作为承包单位的施工企业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而砼工程施工管理就成为重中之重。纵观整个砼工程施工,涉及砂石骨料制备、砼拌和、砼运输、钢筋模板、浇筑仓面作业、温度控制和接缝灌浆等诸多环节。在各环节施工中加强计划、技术、质量、成本四方面的管理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降低造价、缩短建设周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着计划安排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质量、成本控制不严格等现象,为了避免和减少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就要加强各环节的管理,合理安排计划,严格控制质量和成本,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1 计划管理是前提及依据

1.1 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的情况

编制各类计划,以便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相应的安排,各类计划组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计划体系。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的实现。每种计划都是以指标来表现其具体内容和量的标准,指标是一种预期的目标和水平,计划指标之间也是有联系的组成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计划管理的核心。加强计划管理就是对于计划目标做出科学的预定,各项计划围绕目标来实现。

1.2 避免计划安排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首先,应当有较强的宏观概念以及逻辑性,将工作未开展之前就根据预期目标做好单位目标的规划。并调动各方因素为这个目标服务,为了达到总工程的顺利完成实施,应当对各细节部分进行分解作业,按照单位时间的安排完成工作,并且严格实施。

其次,计划的开展应当具有实际依据,不可太过理想化而忘记实际条件,尽量不要过量安排工作,也不能过于缓慢。做好突发问题的提前准备,并预先做好解决方案,做到万无一失,轻松完成。

计划一旦完成就是将要遵守的准则,不可因为小的问题而随便更改。无论怎样应当将总目标放在第一位,其他各项工作围绕总目标开展,促进完成工作,对于偏差进行调配和控制,保证工作的稳定以及连续。

2 技术管理是关键

2.1 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

没有技术,不但施工的效果受到影响,并可能造成工程瘫痪。在混凝土浇筑时就包含许多技术性的因素,包括对于混凝土的拌合,温度控制,接缝加固等等,技术的传播使得施工人员对于建造房屋有章可循,所以对于技术的掌握和传播是施工完成的必要条件,技术工作要素包括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资料、技术档案等;技术活动过程指技术学习、技术计划、技术运用、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评价等。技术的效果一方面来自于对技术内涵和操作的掌握,另一方面应当通过有序的管理,促进等来使其用于实践。

2.2 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技术交底不彻底,质量检验不标准,技术开发不积极等问题

技术传播不到位,引起人员之间的沟通不畅,并带来制造目标以及制造成果的差异,而对于突发的问题,没有技术则不知从哪里下手,带来施工的缓慢,重复,以及完成效率低下。

质量检验的手段和标准有问题的话,就会造成质量的无效性,带来施工的混乱,无法达到目标或酿成苦果。所以技术管理很必要,这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过于保守和落后,这是导致施工技术不能前进发展的重要原因,很难达到目标。

3 质量管理是保证

3.1 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就是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各方面所想要达到的效果,以客观的存在状况和人的主观评价为重要点。质量评价的任务包括总结前期问题是否达到预期结果,通过哪些问题可以改善,并在未来的工作中杜绝错误问题的发生,发扬正面问题的发展。质量管理工作力求改变过去对问题的评价过于单一,效率不高的现象,转变为全面的看待和治理,从单一满足书面标准,到立体考虑需求者的需要。在对质量和速度方面以质量为优先考虑对象,并将质量的定义加以扩展,从以前的产品的质量扩展为管理的质量,人员的质量,生产流程的质量等。

3.2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质量控制不严格,使质量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

现在,由于工程的质量问题引发了众多安全事故。使得安全问题一次次被提出,安全是人拥有良好生存环境,有精力投入到国家建设的基本保证,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所以安全问题应当不断得到重视。为这要求施工人员与投资方,监理等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并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这项工作,使得质量安全能够得到保证,对于各项工艺能够保证持续有效,将每一份工作作为自身职业价值的终身判断。由于大坝浇筑一般有着体积大、寿命长、安全系数要求高的特点,怎样建成一个高质量、高效益、高运行状态的大坝是水电建筑的中心议题,从质量控制的总体而言,很多的质量问题不仅有技术原因,绝大多数则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

4 成本管理是手段

4.1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

企业生存和发展依靠竞争,而竞争依靠企业的良好信誉,企业的信誉哪里来,重要的一条就是投标单位的经济实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每一个中标工程都需要加强管理才能取得利润,砼工程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工时、机械台时的利用,资源、能源的消耗,资金周转的快慢等等,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在成本中反映,运用成本管理这个手段,就可以对上述这些方面起组织和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实行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和考核。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工程成本形成的预防、监督和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施工成本费用被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4.2 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成本控制不严现象

成本控制的质量问题体现在能够节约人力物力,满足各方面利益的需求,以低投入高收益为目标,如果长期处于高花费高支出的状况之下,则难有效益可言。

成本控制首先要有计划,其次根据计划进行实施。计划的准确实施包括制度的支持,操作内容的科学可行,应当持续作业无停顿和重复,力求在调动各方人员积极性的条件下达到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