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

渠道工程论文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首先考虑由建设单位代表提供精确的可满足测量要求的渠道现状(树形)导线图;若设有,再考虑由建设单位代表提供渠道导线图的草图,根据草图出本次测量人员会同三方(建设单位、测量、设计)一起完善渠道现状导线图;如若连草图都设有,则由本次测量人员会同三方一起用手持GPS测定渠道现状导线图。渠道现状导线图应明确标出渠道各个拐角、拐点及起点、终点的位置,分水闸、节制闸、桥涵等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位置,上下级渠道和各个建筑物的名称。各个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也要标明,如不同渠段的设计流量(加大流量),节制闸、分水闸的流量,交通桥的过荷要求等。渠道现状导线图的绘制目的是便于这次渠道测量和绘制渠道设计导线图。使用渠道现状导线图可以使渠道测量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从而从根本上保证渠道测量的准确性。

渠道上的闸、桥、涵等交叉建筑物称为其配套建筑物。渠道测量的技术要求应按《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J3-81DLJ201-81CH2-601-81)》执行。渠道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渠道及配套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测定、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渠道横断面测量等三部分。

二、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

为了绘制渠道设计导线图,应当精确的把其位置都在渠道设计导线图中标出来。这项工作主要是使用GPS来完成的,主要测出渠道拐角和渠道始点、终点及其配套建筑物中心位置点的坐标,并在图纸上用适当的比例和图例明确表示出来。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是利用间视法测量路线中心线上里程桩和曲线控制桩的地面高程,以便进行渠道纵向坡度、闸、桥、涵等的纵向位置的设计。为便于计算渠道长度、绘制纵断面图,沿渠道中心线从渠首或分水建筑物的中心,或筑堤的起点,不论直线或曲线,均应用小木桩标定里程,这些木桩称为里程桩。木桩的间距一股为100m或50m,自上游向下游累积编号。这种按相等间隔设置的木桩称为整桩。在实际工作,遇到特殊情况应设加桩。整桩和加桩均属于里程桩。

1.下列情况应设置加桩:中心线上地形有显著起伏的地点;转弯圆曲线的起点、终点和必要的曲线桩;拟建或已建建筑物的位置;与其它河道、沟渠、闸、坝、桥、涵的交点;穿过铁路、公路、和乡村干道的交点;中心线上及其两侧的居民地、工矿企业建筑物处;由平地进入山地或峡谷处;设计断面变化的过渡段两端。为了注记地表性质和中心线经过的主要建筑物,必要时要绘制路线草图。

2.纵断面测量时需要连带测定的数据和注意事项

(1)渠首交上级渠道的桩号,及交点处的坐标和渠底高程、水位高程;(2)已建节制闸、分水闸应测出闸底、闸顶、闸前闸后水位高程,闸孔宽度和孔数;(3)已建桥(或渡槽)应测出桥顶、桥底高程;桥面(路面)宽度和其跨度;(4)已建涵洞或倒虹吸应测出其跨度和顶部高程;(5)已建跌水或陡坡应测出其宽度、长度、落差和级数:(6)渠道拐角、拐点及翼再睽邕施物的中点坐标;(7)与河沟、排渠、道路和匕下级苴的交角;(8)渠道穿过铁路时应测出轨面高程;穿过公路时应测出路面高程;同时应测出道路宽度;(9)渠道沿线所留的BM点的高程和位置坐标;(10)渠道末端坐标,及其所灌溉的农田地面控制高程;(11)如果大段的渠、堤中心线在水内,为便于测量工作,可以平行移开,选择辅助中心线。

三、渠道横断面高程测量

对垂直于路线中线方向的地面高低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横断面测量。横断面图是确定渠道横向施工范围、计算土石方数量的必须资料。横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横断面地形点的精度,包括地形点对中心线桩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地应±1.5m,山地、高地应≤±2.0m,地形点对邻近基本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0.3m。横断面测量的测设要求:

1.中心线与河道、沟渠、道路等交叉时,应测出中心线与其交角。当交角大于85°、小于95°时,可只沿中心线施测一条所交渠、路的横断面;当交角小于85°或大于95°时,应垂直于所交渠、路和沿中心线方问各测一条断面。

2.横断面通过居民地时,一侧测至居民地边缘,并注记村名,另一侧应适当延长。横断面遇到山坡时,一侧可测至山坡上l-2点,另一侧适当延长。

3.横断面上地形点密度,在平坦地区最大点距不得大于30m。地形变化处应增加测点,提高横断面的精度。

4.渠道沿线察看。渠道放线测量的f司时应注意观察沿线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并以桩号为准做好记录。新建渠道应察看是否穿越农出或林带、居民点等;老渠道应查看已建建筑物的使用状况,并应做好记录。注意查看渠道沿线是否有可供渠道施工用的道路、水源和料场。较重要的交叉建筑物还要测大比例尺地形图。

四、提交测量成果

测量外业工作结束后,经过资料整理、数据计算、计算机绘图等内业工作后,最终应向设计人员提供测量成果。设计所需要的测量成果包括渠道导线图、渠道纵、横断面图及其软档文件,其技术要求均应以满足设计需要为准。

1.对渠道导线图的要求:应包括上下级渠道中心线(及辅助中心线)、渠道拐角、拐点及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中心点位置和坐标,渠道与河沟、排渠、道路和上下级渠道的交角等实测数据;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名称;制图比例和指北针等。

2.对渠道纵断面图的要求:渠道纵断面图要比例适当;标明拐点桩号及拐角;标明已建或拟建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主要特征高程、其中心点的桩号;标明渠道沿线的BM点的位置坐标和高程;其它关键数据也部要标出。

3.对渠道横断面图的要求:渠道横断面图要比例适当;横断面图上应标出渠道中心线桩的桩号、高程和在横断面上的位置。

4.对软档文件的要求:资料要全,包括渠道导线图、纵、横断面图;要有适当的使用说明,便于设计人员直接在软档文件上进行渠道和其配套建筑物的设计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每次测量会受到建设单位对灌溉、投资成本控制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地形、地质条件及自然环境等影响。测绘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测量的方法,以满足建设单位和工程特性要求。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渠道是常见的水利工程,它包括一系列配套建筑物。渠道测量要把这些建筑物的中心线位置和特征高程按一定的标准实测出来,为渠道设计提供充分的测量资料。

渠道测量的目的,是在地面上沿选定中心线及其两侧测出纵、横断面,并绘制成图,以便在图上绘出设计线;然后,计算工程量,编制概算或预算,作为方案比较或施工的依据。渠道工程的勘察放线,是与工程设计密切相关的。只有在现场放线位置合适、测量数据准确的基础上才能因地制宜的做出经济合理的工程设计来。

一、渠道现状(树形)导线图的绘制

首先考虑由建设单位代表提供精确的可满足测量要求的渠道现状(树形)导线图;若设有,再考虑由建设单位代表提供渠道导线图的草图,根据草图出本次测量人员会同三方(建设单位、测量、设计)一起完善渠道现状导线图;如若连草图都设有,则由本次测量人员会同三方一起用手持GPS测定渠道现状导线图。渠道现状导线图应明确标出渠道各个拐角、拐点及起点、终点的位置,分水闸、节制闸、桥涵等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位置,上下级渠道和各个建筑物的名称。各个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也要标明,如不同渠段的设计流量(加大流量),节制闸、分水闸的流量,交通桥的过荷要求等。渠道现状导线图的绘制目的是便于这次渠道测量和绘制渠道设计导线图。使用渠道现状导线图可以使渠道测量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从而从根本上保证渠道测量的准确性。

渠道上的闸、桥、涵等交叉建筑物称为其配套建筑物。渠道测量的技术要求应按《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J3-81DLJ201-81CH2-601-81)》执行。渠道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渠道及配套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测定、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渠道横断面测量等三部分。

二、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

为了绘制渠道设计导线图,应当精确的把其位置都在渠道设计导线图中标出来。这项工作主要是使用GPS来完成的,主要测出渠道拐角和渠道始点、终点及其配套建筑物中心位置点的坐标,并在图纸上用适当的比例和图例明确表示出来。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是利用间视法测量路线中心线上里程桩和曲线控制桩的地面高程,以便进行渠道纵向坡度、闸、桥、涵等的纵向位置的设计。为便于计算渠道长度、绘制纵断面图,沿渠道中心线从渠首或分水建筑物的中心,或筑堤的起点,不论直线或曲线,均应用小木桩标定里程,这些木桩称为里程桩。木桩的间距一股为100m或50m,自上游向下游累积编号。这种按相等间隔设置的木桩称为整桩。在实际工作,遇到特殊情况应设加桩。整桩和加桩均属于里程桩。

1.下列情况应设置加桩:中心线上地形有显著起伏的地点;转弯圆曲线的起点、终点和必要的曲线桩;拟建或已建建筑物的位置;与其它河道、沟渠、闸、坝、桥、涵的交点;穿过铁路、公路、和乡村干道的交点;中心线上及其两侧的居民地、工矿企业建筑物处;由平地进入山地或峡谷处;设计断面变化的过渡段两端。为了注记地表性质和中心线经过的主要建筑物,必要时要绘制路线草图。

2.纵断面测量时需要连带测定的数据和注意事项

(1)渠首交上级渠道的桩号,及交点处的坐标和渠底高程、水位高程;(2)已建节制闸、分水闸应测出闸底、闸顶、闸前闸后水位高程,闸孔宽度和孔数;(3)已建桥(或渡槽)应测出桥顶、桥底高程;桥面(路面)宽度和其跨度;(4)已建涵洞或倒虹吸应测出其跨度和顶部高程;(5)已建跌水或陡坡应测出其宽度、长度、落差和级数:(6)渠道拐角、拐点及翼再睽邕施物的中点坐标;(7)与河沟、排渠、道路和匕下级苴的交角;(8)渠道穿过铁路时应测出轨面高程;穿过公路时应测出路面高程;同时应测出道路宽度;(9)渠道沿线所留的BM点的高程和位置坐标;(10)渠道末端坐标,及其所灌溉的农田地面控制高程;(11)如果大段的渠、堤中心线在水内,为便于测量工作,可以平行移开,选择辅助中心线。三、渠道横断面高程测量

对垂直于路线中线方向的地面高低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横断面测量。横断面图是确定渠道横向施工范围、计算土石方数量的必须资料。横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横断面地形点的精度,包括地形点对中心线桩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地应±1.5m,山地、高地应≤±2.0m,地形点对邻近基本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0.3m。横断面测量的测设要求:

1.中心线与河道、沟渠、道路等交叉时,应测出中心线与其交角。当交角大于85°、小于95°时,可只沿中心线施测一条所交渠、路的横断面;当交角小于85°或大于95°时,应垂直于所交渠、路和沿中心线方问各测一条断面。

2.横断面通过居民地时,一侧测至居民地边缘,并注记村名,另一侧应适当延长。横断面遇到山坡时,一侧可测至山坡上l-2点,另一侧适当延长。

3.横断面上地形点密度,在平坦地区最大点距不得大于30m。地形变化处应增加测点,提高横断面的精度。

4.渠道沿线察看。渠道放线测量的f司时应注意观察沿线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并以桩号为准做好记录。新建渠道应察看是否穿越农出或林带、居民点等;老渠道应查看已建建筑物的使用状况,并应做好记录。注意查看渠道沿线是否有可供渠道施工用的道路、水源和料场。较重要的交叉建筑物还要测大比例尺地形图。

四、提交测量成果

测量外业工作结束后,经过资料整理、数据计算、计算机绘图等内业工作后,最终应向设计人员提供测量成果。设计所需要的测量成果包括渠道导线图、渠道纵、横断面图及其软档文件,其技术要求均应以满足设计需要为准。

1.对渠道导线图的要求:应包括上下级渠道中心线(及辅助中心线)、渠道拐角、拐点及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中心点位置和坐标,渠道与河沟、排渠、道路和上下级渠道的交角等实测数据;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名称;制图比例和指北针等。

2.对渠道纵断面图的要求:渠道纵断面图要比例适当;标明拐点桩号及拐角;标明已建或拟建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主要特征高程、其中心点的桩号;标明渠道沿线的BM点的位置坐标和高程;其它关键数据也部要标出。

3.对渠道横断面图的要求:渠道横断面图要比例适当;横断面图上应标出渠道中心线桩的桩号、高程和在横断面上的位置。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渠道滑坡是具有滑动条件的斜坡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但对某一特定滑坡总有一或两个因素对滑坡的发生起控制作用,我们称它为主控因子,在滑坡防治中应着力找出主控因子及其作用的机制和变化幅度,并采取主要工程措施消除或控制其作用以稳定滑坡,对其他因素则采取一般性措施达到综合性治理的目的,如地下水作用引起者以地下截排水工程为主,因削弱坡体支撑力引起者则以恢复和加强支挡工程为主。具体的原因有:

(1)由于渠线经过地段地质、土壤条件较差,如有软弱土层、断层、风化土层,岩层倾向渠内,沿层面容易产生滑坡。

(2)改变滑带土的性状减小抗滑阻力的因素,如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位变化、灌溉用水下渗、潜蚀和溶蚀作用等降低滑带土强度的因素。

(3)既增加下滑力又减小抗滑力甚至造成滑带土结构破坏(如液化)的因素,如地震和爆破震动等。

(4)施工方法不当,加大了边坡的滑动力,容易引起滑坡,或采用不适宜的爆破。

(5)新、老土(石)结合质量不好,引起结合料的滑动。

(6)改变坡体的应力状态,增大坡脚应力和滑带土的剪应力(即下滑力)的因素,如渠道坡脚人为大量挖土或水流冲刷淘空,导致滑坡等等。

2.渠道的滑坡处理

渠道滑坡的处理,首先应通过地质勘查,找出滑坡的原因,判断滑坡的稳定程度。提出滑坡的施工方案,因地制宜,寻找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容易实施的处理方法。整治滑坡处理贵在及时,力求根治,以防后患。

渠道滑坡的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排水导渗、削坡减载、支挡、暗涵(或埋管)、渡槽及改线等。

2.1排水导渗。排去地表水,疏干地下水是整治滑坡的首要措施,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排水方法。

(1)地表排水:对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以拦截旁引为主,即在滑坡围界5米以外修筑环形截水沟。要注意截水沟的深度和质量,力求做到滑坡体外的水不再渗入滑坡体内。对滑坡范围以内的地表水,应以防止下渗和引出为准。首先要把滑坡体内的多种裂缝回填夯实,防止地表水继续下渗,然后利用滑坡范围内的自然排水沟或新建的排水沟,把地表水迅速汇集排出滑坡体外。

(2)地下导渗:为了防止滑坡范围以外的地下水渗入滑坡体内,常用设置截水盲沟,将地下水导出滑坡体外。对滑坡外的排水,可以在坡面砌筑多种形式的导渗沟,或采用干砌石护坡,水泥砂浆勾缝,底层设导滤层或排水管。

(3)防止水下渗:对滑坡体大,又是深层的,无法治理,建筑物无法避开滑坡体,就采用减少地表水及杜绝渠道下渗水入渗,采用滑体上设排水沟,渠道水用钢管过渡。

2.2削坡减载。对推移式浅层滑坡,则采取“削坡减载”的方法。减小引起滑坡的滑动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一般采用削缓边坡,当渠道外滑坡时,还可将上部削下土体反压在坡脚,从而达到稳定的滑坡的目的。当削坡减压后仍不能达到稳定滑坡的同时,常采用减压与支挡相结合的处理措施。

2.3支挡。在渠道已经塌方或将要塌方的地段,如受地形限制,单纯采用削坡方量很大的,则可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支挡护坡措施。如加固坡脚砌挡墙,干砌护坡等,如渠道经过小溪岸坡,坡脚受洪水冲刷,可采用加固坡脚、浆砌石挡土墙,防止冲刷淘空;对渠道上侧滑坡可采用削坡减载重力式挡墙支挡的办法处理。另外当渠床为基岩时,可采用拱式或连拱式挡墙处理滑坡,等等。

2.4暗涵(或埋管)。由地上转为地下。当地质条件差,山坡又陡峻,或渠段穿过覆盖很厚土质层,岸坡难于稳定而出现严重滑坡时,从外面治理难度大的,应尽量避开滑体或转入地下,可考虑将原有明渠段改为暗涵或埋管形式较为安全可靠,同时可减少工程量。

2.5渡槽。山区渠道常在陡峻的山坡上开渠,往往容易产生山岩崩塌。因限于地形条件,要维护渠道稳定十分困难,可采取改建渡槽输水。

2.6改移线路。一般小型渠道工程,在选定渠线时基本上未做地勘工作,致使有的渠道修筑在滑坡体上,建成后渠道极不稳定,一旦雨水入渗,整个渠床都要发生大的位移和沉陷。当采取上述多种处理措施很难奏效时,最后只有采取改线,以避开滑坡地段。

上述是山区渠道滑坡常用处理措施,滑坡处理方法可因地制宜单独或综合采用。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简单,彻底整治。

3.渠道滑坡防止

(1)渠道滑坡防止应从设计规划入手,摸清渠线地质结构情况,避开地质不良地段,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切实可行工程措施以予防止。选择合理渠道结构和边坡,确保渠道稳定安全。

(2)施工阶段,应平台开挖后抽沟,开挖坡度根据开挖后地质情况,对设计边坡过陡给予修正,确保边坡稳定。对施工中发现可能滑坡的地段要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3)在渠道日常维护管理中,渠道应严格控制在正常水位运行,要加强渠道巡视检查,检查排洪设施是否运行正常,渠道杂草淤积要及时清理,对局部渗漏破坏和集中漏水,应查明原因,堵死通道,做好渠道防渗处理。对于渠道裂缝,应查明裂缝类型并进行处理。对不太深的表层裂缝可采用开挖回填的办法处理,对较深的内部裂缝可采用灌浆法处置。

4.结论

对于渠道滑坡的处理,很可能几种方法同时采用,进行综合治理。尤其是排水措施,无论何种滑坡,都必须进行排水处理,水对滑坡体滑面有软化、加剧滑坡体发生的作用,所以大多数渠道滑坡都发生在雨季,须加强渠道巡视检查,争取做到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美]R.L.舒斯特R.J.克利泽克.《滑坡的分析与防治》.1958年.

[2](日)矢野义男等著;周顺行,李良义译《泥石流滑坡陡坡崩坍防治工程手册》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

[3]郑颖人等编著.《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1.1水利工程混凝土衬砌渠道防渗漏的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过程中,就要做好衬砌渠道的防渗漏控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严格的设计和控制,并准备好基础的放样处理,机械开挖过程中,尽可能的提升地基土的强度,尽可能的避免冬季施工,开挖之前,对地基进行彻底清理,一旦地基清理之后,就要做好地基的回填和填平处理,并做好实际的夯实操作,削坡过量的时候,就要禁止用浮土进行回填处理。

1.2水利工程混凝土衬砌渠道防渗漏的模板处理

一般而言,模板工程安装的过程中,就要做好混凝土的合理浇筑,并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做好基本成型和支撑的合理控制,保证有着较好的防渗效果,模板选择的过程中就要合理的寻则钢模板,这种钢模板有着较好的散热性,对滑动现象有效的进行避免,保证有着较好的地基稳固性,不仅仅要合理的控制木模板的偏差范围,同时也要保证钢模板的偏差范围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通过详细的考虑混凝土衬砌施工的整体性,进而将施工的时间有效缩短。

1.3水利工程混凝土衬砌渠道防渗漏的材料选择

水利工程混凝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同样也有着相对较多的工程数量,而做好衬砌渠道的混凝土施工,就要合理的选择原材料。原材料的选择中,更要合理的依据于水利工程的具体规模。做好原材料的合理混合搭配,并在实际的搅拌和振捣中,做好实际的养护硬化工作。衬砌渠道修建中,就要严格的依据于相关的图纸设计,并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保证水泥的设计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尽可能的将水泥的细度有效降低。对于骨料的选择,其中的粗骨料选择中,就要将粒径相应的加大,并做好粗骨料的含沙量的控制。而细骨料的控制中,尽可能的对中砂加以采用,做好含沙量的合理控制,将混凝土的强度全面增强,必要的时候对定量的粉煤灰掺加。混凝土内部优化的过程中,就要将混凝土反应后的密度全面提高,并将收缩值有效减少。

1.4建筑质量的安全控制

建筑质量控制过程中,就要做好混凝土的浇筑,保证有着平整干净的基础面,并避免浇筑过程中存在的漏浆现象,通过对碎石进行铺设,之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方式选择的过程中,就要依据于混凝土的实际特征,做好合理的选择,混凝土较厚的时候,浇筑方式可以选择分层均匀浇筑,并保证混凝土有着均匀性的施工。同时分层浇筑中,更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从根本上避免混凝土存在泛浆的现象。

2结语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1.1工程设计需要和水利管理的实际运行相结合

一方面,设计单位需要组织技术骨干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勘探,并召开专题会议,将勘探结果整理成书面报告,以便为渠道工程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另一方面,设计单位需要认真分析建设单位提供的基本资料,联系建设单位的技术人员,对工程和水管工作情况进行研讨,确保基本资料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发挥其参考价值。

1.2注重渠道工程方案设计的细节

很多已经完工的防渗渠道建设项目中,靠山体侧会出现向外倾倒的情况,其原因是没有进行排水设计,在施工的过程中也没有留置排水孔,使得雨季山体在饱和后,无法及时降水排出。因此,设计人员可以在山体进水渠段的渠道内侧设置排水管或者排水孔,将浸入山体的水引入渠道,从而解决山体倾倒问题。在渠道工程的施工中,新渠和旧渠的连接处最容易产生安全隐患,设计单位可以在此设计修建相应的截水墙,宽度30~50cm,深度80~120cm即可,可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这些细节在设计时不容忽视,对于渠道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非常重要。

1.3配套设施和主体工程需要同时考虑

小型渠道工程大多工期短,施工的难度较大,施工单位在采用大型机械设备时,容易给伴渠道路带来破坏。因此,设计单位需要将伴渠道路修复纳入设计方案中,在主体工程结束后,对配套设施加以修复和完善。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小型农灌渠道施工需要注重做好防渗工作。设计单位不仅需要进行混凝土与浆砌石的防渗设计,而且需要进行细石混凝土压顶的设计,其宽度为30~40cm,厚度为5~10cm,以保证渠体外观效果。

2小型农灌渠道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2.1小型农灌渠道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协同合作,共同参与渠道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并制定职责明确、分工细致的管理制度。明确使用的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和行业的质量标准,指导施工人员按照渠道工程设计的方案进行施工。组织相关单位与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及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并依据渠道工程实际的情况对设计方案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和完善。严格审核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确定其型号、数量、种类和等级等,坚决避免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从源头处保障渠道工程施工的质量,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2小型农灌渠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2.2.1认真贯彻落实设施的内容与要求

农灌渠道的工程设计和施工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注重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尽可能满足技术先进、管理方便、经济合理和运行安全等要求,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依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能随意对设计方案进行变更或修改。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避开已经开挖或者填方的区域,在遇到膨胀性、湿陷性和冻胀性的地基,或者存在地下水位过高、裂隙、滑坡体与融通的地段时,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需要一起协商解决的方法,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修正,以确保渠道工程的施工质量。

2.2.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

施工单位需要按照渠道工程现场施工的条件与要求,合理选择堆料场、预制场与拌合场等各种施工场地,使渠道工程的现场施工可以顺利进行,从而保证渠道工程的施工进度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

2.2.3确定最佳混凝土配合比例

施工单位在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的前提下,还需要结合渠道工程建设地的气候、湿度和温度的变化,通过施工现场试验方法,检测出混凝土的最佳配比,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2.2.4注重施工细节的处理

施工单位在土方工程、土方的开挖与回填、清基与基础处理、渠槽断面的检测、渠道防渗工程和混凝土养护等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要求与标准,以及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渠道工程的每个施工环节都做到质量达标。

3小型农灌渠道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工程验收单位需要向施工单位明确灌溉渠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并严格依据标准的要求对渠道工程进行验收,如果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需要及时告知施工单位进行返修,等其质量达标后方可给与验收合格证。其次,工程验收单位需要建立和完善质量检测制度和验收制度,按照工程验收的标准和流程开展工作,以提高验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再次,施工单位需要按照施工工序对渠道工程进行自检,并将施工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以便于顺利通过工程验收。最后,工程验收单位需要制定工程质量的验收程序及方法。验收单位对灌溉渠道工程质量的检验可以采取“看、敲、测、量”的方法,并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依据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严格检测,从而保障渠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小型农灌渠道工程的养护措施:小型农灌渠道在投入运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同形式的破坏与损伤,例如山体滑坡、渠体裂缝、渠底淤积、渠体冲刷和渠底沉陷等。对于出现的这些破坏与损伤,管理单位需要定期对农灌渠道进行维修与加固,否则其中的破坏与损伤不但会影响农灌渠道的正常运行,而且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渠堤决口等事故,从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危害。因此,农灌渠道的管理单位需要注重对其进行必要的养护,以消除农灌渠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功能。首先,管理单位需要加强对农灌渠道重要性的宣传,呼吁和发动群众去自觉地保护农灌渠道,敢于和破坏渠道的行为作斗争,为农灌渠道的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管理单位需要制定详细的农灌渠道问题检查、质量维护与日常养护等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开展日常的管理工作,对于破坏农灌渠道的行为,要给与严重的经济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需要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刑事处理。最后,管理单位需要提高农灌渠道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调动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其职业素养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考核,以保证其满足农灌渠道养护工作的要求,延长农灌渠道的使用年限,避免农灌渠道因质量和养护问题而出现安全事故。

4结语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进行农田灌溉渠道的建设前,应该对农田灌溉渠道做出合理的设计,这是保证农田灌溉渠道效率的重要环节。在具体的设计中要根据农田周围的气候和环境,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设计出合理的渠道建设方案,并且对灌溉渠道进行科学的规划。要在施工前把准备工作都做好,尽量保证渠道的施工建设又快又好的进行,下面是在渠道设计时的常用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

1.1小型农田灌溉渠道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农田灌溉渠道施工前,根据已经规划好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的设计图,并且在保证灌溉渠道灌排功能高效的基础上,将灌溉渠道工程的对农田的占用面积缩小到最小。对于灌溉渠道的路线也要合理的裁弯,尽量保证灌溉渠道路线的平顺。这些是进行小型农田灌溉渠道设计时的基本原则。

1.2对渠道断面的设计。

进行灌溉渠道设计之前,要对农田灌溉区域的状况进行实地考查,把农田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农田的灌溉面积等问题结合起来再进行设计。根据灌水渠道的流量值等因素确定灌溉渠道的尺寸和类型,设计出合理的渠道断面。

1.3进行农田灌溉渠道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农田灌溉渠道的设计时,应该把现有的灌溉设施考虑进来。可以利用农田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在保证灌溉渠道的质量安全和对农田的灌溉效率的基础上,将农田周边原有的沟、渠等灌溉设施纳入灌溉渠道的设计范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还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灌溉渠道的建设成本。另外在田间灌溉渠道的设计时,要注意到渠道水位线深度的设计,一般水位线的水深不能小于10cm。

1.4设计时要注意细节,消除安全隐患。

在农田灌溉渠道的施工过程中,新渠和老渠的连接往往会被人们忽略,结果导致农田灌溉渠道的设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这灌溉渠道设计的时候,要把这些细节考虑进去,设计出相应的方案解决问题,增加灌溉渠道建设的牢固性和安全性。要从细节入手,保证整个灌溉水渠工程的安全。

2、农田灌溉渠道工程设计时的主要内容

2.1流量设计。

流量设计是对灌溉渠道的水流量的计算,等于未记的渠道输水的损失,田间灌水损失的流量等各方面流量损失之和,也就等于灌溉渠道设计的灌水率,流量设计的准确度对于整个灌溉渠道设计有这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农田灌溉渠道的设计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设计方案也要根据这些因素进行调整。例如,农田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将灌溉面积扩大,这时的灌溉渠道就要具备允许大流量水安全通过的能力,所以在进行灌溉渠道的设计时要适当的考虑加大流量。这就需要根据开始设计时灌溉水渠的流量,结合农田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适当的增大灌溉渠道的流量,在保证灌溉渠道流量的同时,也维持了灌溉渠道的稳定性。

2.2断面设计。

灌溉渠道的断面设计一般包括渠道的横断面和纵断面的设计两部分。在进行两种断面的设计时,要以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为基础。进行灌溉渠道的横断面设计时,要遵循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与灌溉渠道中能够过水的断面面积成正比的原则,并且将渠道的水力半径和灌溉渠道的纵坡高度考虑进去。因此,在进行灌溉渠道的横断面设计时,应该结合灌溉渠道的纵坡高度进行水力计算,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灌溉渠道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并且还可以缩短灌溉渠道建设的工期,减少渠道的工程量,节约工程的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如何确保农田灌溉渠道工程的施工质量

农田渠道灌溉工程的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决定农田渠道灌溉效率的高低,影响到农田渠道灌溉效率的发挥。因此,加强农田灌溉渠道施工质量的控制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对农田灌溉渠道施工质量的控制也可以使灌溉渠道的设计发挥应有的效力,也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3.1施工前质量控制工作。

在农田灌溉渠道的施工前应该加强对人员和施工材料监督管理工作。监督管理工作能不能落实,主要取决于工程建设中相关的建设、设计、监理等部门能否履行其相应的职责。因此在灌溉渠道的施工前,工程建设的所有有关部门应该共同努力,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农田灌溉渠道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完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对施工前的各方面质量问题进行监督;将所有人员的工作分配到位,明确自己的职责;建立相互制约与监督的管理体制;明确施工时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操作规范。施工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对施工场地的选择,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场地是顺利安全进行施工的基础。

3.2施工时质量控制工作。

做好施工时的质量控制工作是整个农田灌溉渠道工程的重中之重,是整个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在施工时进行质量控制工作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因为技术人员在进行农田灌溉渠道施工前已经将施工方法、施工中会发生的情况、施工材料的选取、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考虑到并写入了施工方案。

3.3加强施工时管理。

农田灌溉渠道施工具有工程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在进行施工时管理的难度比较大,针对这些特点应该采取分散施工,统一管理的方法。建立起管理部门,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切实的将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在一道工序完成后,施工部门必须对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将这道工序的质量报告交给验收方验收,完成后才可继续进行下一道工序。对于不合格的工序要进行重新返工,在这道工序合格之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4做好施工日志。

在施工时相关的质检人员要认真的将施工日志做好,对施工时发生的问题、每道工序的质量、工程的进度、现场检查的情况等问题详细记录,这样有利于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方便随时掌握施工中质量的情况,为施工质量的控制提供充足的资料。

4、结语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水利行业;渠道;管理;养护

中图分类号:TV 文章编码:

水利行业渠道管理和养护的重要性

我国水利行业渠道主要有农田灌溉水利、大型水利工程等,为实现该种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我们便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及其养护。

就农田水利而言,灌溉渠道是最为常见的水利工程,尤其以北方见长,主要是为了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渠道管理及养护的重要性便在于灌溉时节该水利工程的正常运作、后续使用中不会出现渗漏淤积等问题。水利渠道的管理和维护对于灌溉的实现、农业生产的保障以及节约用水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对于引水工程而言,渠道的管理和养护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引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在引水渠道建设上,要实现引水的目的还要保证水质达到一定的要求,避免引水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和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发生。因此,在该种情况下,渠道的管理和养护能够保证引水的顺利实现,加强各引水渠道段点的监控,保证水利工程自身使用寿命和安全的同时,也保证水资源的有效传输,减少浪费等现象的发生。

水利行业渠道的管理和养护

对于渠道的管理和养护要从渠道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渠道的长度、跨界等因素,采用多种措施来实现该种管理和养护。渠道在建设过程中因为其设计和施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淤积或者由于水流的冲刷所带来的破坏,及渠道自身的坍塌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在渠道的养护中,我们便要采取经常性的措施来进行检查及其防护工作。从外在的占用渠道现象的排除、渠道的不合理开挖等现象的杜绝、对于新建或者维修后的渠道进行试验以发现问题等措施都是实现渠道管理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渠道旁边有计划的进行绿化,加强巡检等方式来强化对于渠道的养护,使其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水利行业渠道的管理和养护工作还要求对与之相应的渠道建筑物进行有效的管理、开展必要的养护工作,使其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水利建筑物的管理和养护首先是对渠系建筑物的管理和养护,水利工程要求建筑物没有裂缝、不存在漏水现象并且没有歪斜和偏移等现象,保证渠道的各项能力符合设计的要求;建筑物自身不存在上下游冲刷等造成的松动或者损害等情况;挡土墙的密度符合设计标准,排水设备通常,不会存在渗流的现象等。

为满足渠道建筑物的要求,我们在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中可以通过加强对渡槽、倒虹吸管的管理和养护等措施来实现。由于渡槽架于空中,我们应该保证槽中的水流稳定,在进出口处设置护砌,在渠道和渡槽的连接处出现沉陷时进行填土夯实来防止淘刷。并且应该及时清理渡槽下游的渠道,通过巡检及时发现连接处或者槽身的漏水现象并及时维修。通过对于水压的控制来防止倒虹吸管的破裂等现象发生,且在其进口处设置拦污栅,并且设置尘沙和排水设备,以避免淤积现象发生。在跌水和陡坡区域应该加强对于护坦的保护措施,加强管理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砌缝松脱等现象,并且及时清污避免淤积堵塞。多种措施综合运用,实现对渠道建筑物的有效管理和及时养护,在保证渠道工程正常运作的同时延长其使用使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加强水利行业渠道的防渗和防淤方面的养护

水利行业渠道是水输送的主要线路,在这过程中渠道防渗性能及其防淤能力直接关系水资源输送的有效性。为保证水利输送的顺畅及节约用水的目标,我们便要加强渠道防渗和防淤方面的工程建设,保证渠道的正常运行。

从渠道防渗层面讲,我们可以通过压实法、防渗层的建设等方式来实现渠道防渗漏的目的。在水利渠道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人工或者机器来夯实渠道底部或者其边坡,使渠道周围的土壤密实度增加,从而减少水分的渗透。该方法的使用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清楚周围影响土壤密实度的杂草等,并且保证土壤的湿度,以实现最低成本的高效防渗工程的建设。除此之外,在渠道底部铺设防渗层也是实现防渗漏的有效措施,用于铺设的材料一般由有粘土、三合土、卵石、浆砌块石、混凝土等,通过它们的搭配适用,能够保证渠底稳固性的同时保证较好的防渗效果。充分利用粘土的性能,减少水流冲刷带来的渠底的破坏。在具体管理和养护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渠道周围的具体情况就地取材,采取适应的方法来将其渠道底部的防渗工作。

渠道建设中防淤同防渗同样是其管理和养护的重点。为实现渠道的水利目的,在其设计的过程中便将水流挟沙的能力予以考虑,当水流含沙量超过设计标准时便会出现一定的淤积。为避免该种淤积对于水利渠道正常运作的影响,我看便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清除该种淤积。我们可以通过对比降的调整来调整挟沙能力,通过对渠道弯度等的设计和调整来减少或者避免淤积;对于一些淤积较严重的地方,通过加大流量来进行调整;而对于一些多河系的水利工程,我们可以通过及时的拉淤来清理渠道保证去顺畅。在水利工程渠道防淤的管理和养护中,我看可以充分利用渠道的设计特点及其建设的地势等,综合利用流量调整或者其他辅助措施来排除淤积砂石保证水流的畅通,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克西克达拉.灌溉渠道管理养护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

[2]陈凡,严深义.浅谈渠道工程的管理养护[J].水利天地,2013(1)

[3]吾克尔·吾买尔.输水渠道运行管理的关键问题探析[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2(7)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渠道是常见的水利工程,它包括一系列配套建筑物。渠道测量要把这些建筑物的中心线位置和特征高程按一定的标准实测出来,为渠道设计提供充分的测量资料。

渠道测量的目的,是在地面上沿选定中心线及其两侧测出纵、横断面,并绘制成图,以便在图上绘出设计线;然后,计算工程量,编制概算或预算,作为方案比较或施工的依据。渠道工程的勘察放线,是与工程设计密切相关的。只有在现场放线位置合适、测量数据准确的基础上才能因地制宜的做出经济合理的工程设计来。

一、渠道现状(树形)导线图的绘制

首先考虑由建设单位代表提供精确的可满足测量要求的渠道现状(树形)导线图;若设有,再考虑由建设单位代表提供渠道导线图的草图,根据草图出本次测量人员会同三方(建设单位、测量、设计)一起完善渠道现状导线图;如若连草图都设有,则由本次测量人员会同三方一起用手持GPS测定渠道现状导线图。渠道现状导线图应明确标出渠道各个拐角、拐点及起点、终点的位置,分水闸、节制闸、桥涵等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位置,上下级渠道和各个建筑物的名称。各个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也要标明,如不同渠段的设计流量(加大流量),节制闸、分水闸的流量,交通桥的过荷要求等。渠道现状导线图的绘制目的是便于这次渠道测量和绘制渠道设计导线图。使用渠道现状导线图可以使渠道测量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从而从根本上保证渠道测量的准确性。

渠道上的闸、桥、涵等交叉建筑物称为其配套建筑物。渠道测量的技术要求应按《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J3-81 DLJ201-81CH2-601-81)》执行。渠道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渠道及配套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测定、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渠道横断面测量等三部分。

二、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

为了绘制渠道设计导线图,应当精确的把其位置都在渠道设计导线图中标出来。这项工作主要是使用GPS来完成的,主要测出渠道拐角和渠道始点、终点及其配套建筑物中心位置点的坐标,并在图纸上用适当的比例和图例明确表示出来。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是利用间视法测量路线中心线上里程桩和曲线控制桩的地面高程,以便进行渠道纵向坡度、闸、桥、涵等的纵向位置的设计。为便于计算渠道长度、绘制纵断面图,沿渠道中心线从渠首或分水建筑物的中心,或筑堤的起点,不论直线或曲线,均应用小木桩标定里程,这些木桩称为里程桩。木桩的间距一股为100m或50m,自上游向下游累积编号。这种按相等间隔设置的木桩称为整桩。在实际工作,遇到特殊情况应设加桩。整桩和加桩均属于里程桩。

1.下列情况应设置加桩:中心线上地形有显著起伏的地点;转弯圆曲线的起点、终点和必要的曲线桩;拟建或已建建筑物的位置;与其它河道、沟渠、闸、坝、桥、涵的交点;穿过铁路、公路、和乡村干道的交点;中心线上及其两侧的居民地、工矿企业建筑物处;由平地进入山地或峡谷处;设计断面变化的过渡段两端。为了注记地表性质和中心线经过的主要建筑物,必要时要绘制路线草图。

2.纵断面测量时需要连带测定的数据和注意事项

(1)渠首交上级渠道的桩号,及交点处的坐标和渠底高程、水位高程;(2)已建节制闸、分水闸应测出闸底、闸顶、闸前闸后水位高程,闸孔宽度和孔数;(3)已建桥(或渡槽)应测出桥顶、桥底高程;桥面(路面)宽度和其跨度;(4)已建涵洞或倒虹吸应测出其跨度和顶部高程;(5)已建跌水或陡坡应测出其宽度、长度、落差和级数:(6)渠道拐角、拐点及翼再睽邕施物的中点坐标;(7)与河沟、排渠、道路和匕下级苴的交角;(8)渠道穿过铁路时应测出轨面高程;穿过公路时应测出路面高程;同时应测出道路宽度;(9)渠道沿线所留的BM点的高程和位置坐标;(10)渠道末端坐标,及其所灌溉的农田地面控制高程;(11)如果大段的渠、堤中心线在水内,为便于测量工作,可以平行移开,选择辅助中心线。

三、渠道横断面高程测量

对垂直于路线中线方向的地面高低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横断面测量。横断面图是确定渠道横向施工范围、计算土石方数量的必须资料。横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横断面地形点的精度,包括地形点对中心线桩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地应±1.5m,山地、高地应≤±2.0m,地形点对邻近基本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0.3m。横断面测量的测设要求:

1.中心线与河道、沟渠、道路等交叉时,应测出中心线与其交角。当交角大于85°、小于95°时,可只沿中心线施测一条所交渠、路的横断面;当交角小于85°或大于95°时,应垂直于所交渠、路和沿中心线方问各测一条断面。

2.横断面通过居民地时,一侧测至居民地边缘,并注记村名,另一侧应适当延长。横断面遇到山坡时,一侧可测至山坡上l-2点,另一侧适当延长。

3.横断面上地形点密度,在平坦地区最大点距不得大于30m。地形变化处应增加测点,提高横断面的精度。

4.渠道沿线察看。渠道放线测量的f司时应注意观察沿线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并以桩号为准做好记录。新建渠道应察看是否穿越农出或林带、居民点等;老渠道应查看已建建筑物的使用状况,并应做好记录。注意查看渠道沿线是否有可供渠道施工用的道路、水源和料场。较重要的交叉建筑物还要测大比例尺地形图。

四、提交测量成果

测量外业工作结束后,经过资料整理、数据计算、计算机绘图等内业工作后,最终应向设计人员提供测量成果。设计所需要的测量成果包括渠道导线图、渠道纵、横断面图及其软档文件,其技术要求均应以满足设计需要为准。

1.对渠道导线图的要求:应包括上下级渠道中心线(及辅助中心线)、渠道拐角、拐点及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中心点位置和坐标,渠道与河沟、排渠、道路和上下级渠道的交角等实测数据;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名称;制图比例和指北针等。

2.对渠道纵断面图的要求:渠道纵断面图要比例适当;标明拐点桩号及拐角;标明已建或拟建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主要特征高程、其中心点的桩号;标明渠道沿线的BM点的位置坐标和高程;其它关键数据也部要标出。

3.对渠道横断面图的要求:渠道横断面图要比例适当;横断面图上应标出渠道中心线桩的桩号、高程和在横断面上的位置。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渠道是常见的水利工程,它包括一系列配套建筑物。渠道测量要把这些建筑物的中心线位置和特征高程按一定的标准实测出来,为渠道设计提供充分的测量资料。 

渠道测量的目的,是在地面上沿选定中心线及其两侧测出纵、横断面,并绘制成图,以便在图上绘出设计线;然后,计算工程量,编制概算或预算,作为方案比较或施工的依据。渠道工程的勘察放线,是与工程设计密切相关的。只有在现场放线位置合适、测量数据准确的基础上才能因地制宜的做出经济合理的工程设计来。 

一、渠道现状(树形)导线图的绘制 

首先考虑由建设单位代表提供精确的可满足测量要求的渠道现状(树形)导线图;若设有,再考虑由建设单位代表提供渠道导线图的草图,根据草图出本次测量人员会同三方(建设单位、测量、设计)一起完善渠道现状导线图;如若连草图都设有,则由本次测量人员会同三方一起用手持gps测定渠道现状导线图。渠道现状导线图应明确标出渠道各个拐角、拐点及起点、终点的位置,分水闸、节制闸、桥涵等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位置,上下级渠道和各个建筑物的名称。各个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也要标明,如不同渠段的设计流量(加大流量),节制闸、分水闸的流量,交通桥的过荷要求等。渠道现状导线图的绘制目的是便于这次渠道测量和绘制渠道设计导线图。使用渠道现状导线图可以使渠道测量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从而从根本上保证渠道测量的准确性。 

渠道上的闸、桥、涵等交叉建筑物称为其配套建筑物。渠道测量的技术要求应按《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j3-81 dlj201-81ch2-601-81)》执行。渠道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渠道及配套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测定、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渠道横断面测量等三部分。 

二、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 

为了绘制渠道设计导线图,应当精确的把其位置都在渠道设计导线图中标出来。这项工作主要是使用gps来完成的,主要测出渠道拐角和渠道始点、终点及其配套建筑物中心位置点的坐标,并在图纸上用适当的比例和图例明确表示出来。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是利用间视法测量路线中心线上里程桩和曲线控制桩的地面高程,以便进行渠道纵向坡度、闸、桥、涵等的纵向位置的设计。为便于计算渠道长度、绘制纵断面图,沿渠道中心线从渠首或分水建筑物的中心,或筑堤的起点,不论直线或曲线,均应用小木桩标定里程,这些木桩称为里程桩。木桩的间距一股为100m或50m,自上游向下游累积编号。这种按相等间隔设置的木桩称为整桩。在实际工作,遇到特殊情况应设加桩。整桩和加桩均属于里程桩。 

1.下列情况应设置加桩:中心线上地形有显著起伏的地点;转弯圆曲线的起点、终点和必要的曲线桩;拟建或已建建筑物的位置;与其它河道、沟渠、闸、坝、桥、涵的交点;穿过铁路、公路、和乡村干道的交点;中心线上及其两侧的居民地、工矿企业建筑物处;由平地进入山地或峡谷处;设计断面变化的过渡段两端。为了注记地表性质和中心线经过的主要建筑物,必要时要绘制路线草图。

2.纵断面测量时需要连带测定的数据和注意事项 

(1)渠首交上级渠道的桩号,及交点处的坐标和渠底高程、水位高程;(2)已建节制闸、分水闸应测出闸底、闸顶、闸前闸后水位高程,闸孔宽度和孔数;(3)已建桥(或渡槽)应测出桥顶、桥底高程;桥面(路面)宽度和其跨度;(4)已建涵洞或倒虹吸应测出其跨度和顶部高程;(5)已建跌水或陡坡应测出其宽度、长度、落差和级数:(6)渠道拐角、拐点及翼再睽邕施物的中点坐标;(7)与河沟、排渠、道路和匕下级苴的交角;(8)渠道穿过铁路时应测出轨面高程;穿过公路时应测出路面高程;同时应测出道路宽度;(9)渠道沿线所留的bm点的高程和位置坐标;(10)渠道末端坐标,及其所灌溉的农田地面控制高程;(11)如果大段的渠、堤中心线在水内,为便于测量工作,可以平行移开,选择辅助中心线。 

三、渠道横断面高程测量 

对垂直于路线中线方向的地面高低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横断面测量。横断面图是确定渠道横向施工范围、计算土石方数量的必须资料。横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横断面地形点的精度,包括地形点对中心线桩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地应±1.5m,山地、高地应≤±2.0m,地形点对邻近基本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0.3m。横断面测量的测设要求: 

1.中心线与河道、沟渠、道路等交叉时,应测出中心线与其交角。当交角大于85°、小于95°时,可只沿中心线施测一条所交渠、路的横断面;当交角小于85°或大于95°时,应垂直于所交渠、路和沿中心线方问各测一条断面。 

2.横断面通过居民地时,一侧测至居民地边缘,并注记村名,另一侧应适当延长。横断面遇到山坡时,一侧可测至山坡上l-2点,另一侧适当延长。 

3.横断面上地形点密度,在平坦地区最大点距不得大于30m。地形变化处应增加测点,提高横断面的精度。 

4.渠道沿线察看。渠道放线测量的f司时应注意观察沿线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并以桩号为准做好记录。新建渠道应察看是否穿越农出或林带、居民点等;老渠道应查看已建建筑物的使用状况,并应做好记录。注意查看渠道沿线是否有可供渠道施工用的道路、水源和料场。较重要的交叉建筑物还要测大比例尺地形图。 

四、提交测量成果 

测量外业工作结束后,经过资料整理、数据计算、计算机绘图等内业工作后,最终应向设计人员提供测量成果。设计所需要的测量成果包括渠道导线图、渠道纵、横断面图及其软档文件,其技术要求均应以满足设计需要为准。 

1.对渠道导线图的要求:应包括上下级渠道中心线(及辅助中心线)、渠道拐角、拐点及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中心点位置和坐标,渠道与河沟、排渠、道路和上下级渠道的交角等实测数据;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名称;制图比例和指北针等。 

2.对渠道纵断面图的要求:渠道纵断面图要比例适当;标明拐点桩号及拐角;标明已建或拟建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主要特征高程、其中心点的桩号;标明渠道沿线的bm点的位置坐标和高程;其它关键数据也部要标出。 

3.对渠道横断面图的要求:渠道横断面图要比例适当;横断面图上应标出渠道中心线桩的桩号、高程和在横断面上的位置。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滑坡防治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渠道因渠线经过恶劣地质、土质差地段,施工质量差,开挖破坏岸坡自然平衡,渠堤边坡过小,渠道渗漏等,都有可能引发滑坡现象。对于渠道滑坡的处理,很可能几种方法同时采用,进行综合治理。大多数渠道滑坡都发生在雨季,须加强渠道巡视检查,争取做到长治久安。

一、渠道滑坡的成因分析

渠道滑坡是具有滑动条件的斜坡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但对某一特定滑坡总有一或两个因素对滑坡的发生起控制作用,我们称它为主控因子,在滑坡防治中应着力找出主控因子及其作用的机制和变化幅度,并采取主要工程措施消除或控制其作用以稳定滑坡,对其他因素则采取一般性措施达到综合性治理的目的,如地下水作用引起者以地下截排水工程为主,因削弱坡体支撑力引起者则以恢复和加强支挡工程为主。具体的原因有:

1、不良的地质条件,如有软弱土层、断层、风化土层,岩层倾向渠内,沿层面产生滑坡。

2、雨水大量渗入,或渠道超水位运行,水流溢出渠外渗入土层,使土层软化或饱和,降低了抗滑能力。

3、地下水的影响,如地下水浸湿渠坡或涌出,引起渠墙失稳。

4、渠道边坡设计过陡。

5、施工方法不当,加大了滑坡的滑动力,容易引起滑坡,或采用不适宜的爆破。

6、新、老土(石)结合质量不好,引起结合料的滑动。

7、渠道坡脚人为大量挖土或水流冲刷淘空,导致滑坡等等。

二、渠道滑坡治理的理论依据

目前膨胀土滑坡的破坏机理和抗剪强度取值方法的研究理论主要包括:渐进性破坏理论、风化层理论、分期分带理论。

1.渐进性破坏理论:破坏从土坡某处表面开始,逐渐向坡内发展,土的抗剪强度在滑动面上并非同时发挥,部分土体则为峰值强度。

2.风化层理论:堑坡开挖后,新鲜的坡面暴露在大气营力作用下,受到风吹、日晒、雨水冲刷和渗透作用。在年复一年的干湿循环作用下,形成和大气营力相适应的风化层。风化层内土体强度降低造成土坡破坏。

3.分期分带理论:气候的交替变化使膨胀土反复膨胀和收缩,导致膨胀土体松散,形成不规则次生裂隙,并使原生裂隙不断扩展,直到形成错综复杂的裂隙网络。这种裂隙网络破坏了土体的完整性,为表面的膨胀土进一步风化创造了条件,为雨水的渗入和蒸发开了方便之门。

膨胀土边坡开挖的卸荷作用也会促进土体中裂隙的发展。开挖导致坡脚处水平应力增加,在坡脚形成剪应力集中区,使该区的土体达到塑性极限状态,产生较大的变形而软化,抗剪强度降低了残余值。边坡往往在该区域首先失稳滑动,然后应力集中区向上转移,造成边坡的牵引式滑坡。

边坡稳定分析中的不确定因素可以分为两种:模糊性和随机性。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到荷载的几何形状、土体材料等有关因素的影响,它们都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在进行工程设计和安全评价时,应考虑到分析过程中包含的各项不确定因素。

三、渠道滑坡处理措施

1.截流排水。截流排水主要是为了防止地表水、地下水和山洪冲刷对渠道的破坏,产生滑坡或进一步恶化滑坡程度。对于滑坡体外的地表水,常采用拦截旁引的方法;对于滑坡体内的地表水,常采用防渗汇流、快速排走的方法;对于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常采用通畅导渗、及时排水的方法。

2.削坡反压。渠道边坡的土体的平稳遭到破坏,造成滑坡,通过其形成原理,我们可以采取卸荷减载的措施,恢复滑坡体平衡达到阻滑作用,削坡主要针对主滑部分后缘,使边坡放缓,上部重量减轻,达到减小剩余下滑力的目的。同时将削坡的土体压在坡脚部位,起到增大抗滑能力的作用,增加滑体的稳定性。

3.砌体支挡。支挡结构是整治滑坡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按其形式和功用,支挡工程可分为抗滑桩、抗滑挡墙、锚固和预应力锚固结构。对于灌区渠道工程的滑坡处理,主要应用的砌体支挡措施有:抗滑桩和抗滑挡墙。 在治理滑坡工程中抗滑桩应用很广泛,效果很好。其基本原理是在滑坡中的适当位置设置一系列桩,桩穿过滑面进入下部稳定滑床,利用锚固段阻止坡体的滑动。使用抗滑桩的基本条件:(1)滑坡具有明显的滑动面,滑动面上为非流塑性土体,能够被桩稳住;(2)滑面以下土体为较完整的岩石或密实土层,可提供足够的锚固力。 抗滑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打入桩、钻(挖)孔灌注桩;按材料分:木桩、钢桩、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桩等;结构和布置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单排桩、多排桩群。抗滑挡土墙的形式较多,有重力式、仰斜式、连拱式和分级式挡土墙。施工时,应该边削坡边砌筑,以防继续滑坡。

4.土质改良。渠道通过软弱风化岩面或淤泥等地质条件较差地带,易产生渠堤滑坡,进行治理时,除削坡减载外,还可考虑土质改良、换填好土的方案。除险处理时,挖除原土体,重新用黏土或壤土加碎石回填、夯实,改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土体结构,从而达到加大抗滑力和减轻下滑状态的目的。

5.结构加固。对于渠道工程的滑坡处理,结构加固常见的措施有:明渠改暗涵,明渠改渡槽,下面主要简单介绍一下暗涵加固。傍山渠道由于地质条件差,山坡陡峭,易产生滑坡和崩塌,造成渠道淤堵、溃决。若采用削坡减压、砌筑支挡等措施,工程量很大,同时也难以达到稳定和根治的目的,采取暗涵或暗管的处理措施,能够减小工作量,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暗涵工程常采用砼或浆砌石结构,形式有圆拱直墙、箱涵或盖板涵,其顶面回填土石方,恢复原有自然坡度。

6.渠道改线。渠道工程改线主要是运用治理中的“避绕原则”,一般中小型渠道工程,在选线时地质勘探未详细,致使渠道建在地质条件差,甚至建在滑坡体上,导致渠道稳定性无保证,若遇雨水入渗,整个渠道会发生位移、深陷,引起渠道错位失事,采取其他滑坡防治措施难以奏效,应考虑渠道改线方案,避开滑坡地段,达到渠线畅通、安全运行的目的。

四、渠道滑坡的预防

1.放缓边坡。根据渠道通过地带的地质条件、土质特征、地下水情况,放缓渠道边坡,加修戗台。如果条件允许,可用挡土墙结构衬砌,上盖钢筋混凝土面板,以防止滑坡和垮塌的产生。 2.保证施工质量

(1)采用正确施工程序,开挖断面时,应自上而下进行,切忌先开槽,后削坡。对一般渠道,应按设计标准满足土壤稳定的要求。

(2)填方或半填方渠道新老土结合处,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做好清基处理,将清基面做成阶梯形,并清除草根、树根、碎石等杂物,减小向下的滑动力。

(3)当采用人工爆破时,应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当岩层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时,不宜采用大爆破,以免震动岩层和加剧节理裂隙,促进滑动的形成。

(4)在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及时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渗水。

3.加强渠道的运行管理。

(1)加强滑坡段的检查和观察,有滑坡迹象时,应立即采取削坡减压、砌石护坡、开沟排水、内坡防渗等措施,及时治理,尽早排除。

(2)管护好排水系统,使沿渠山坡地表水从截水沟或排洪槽等设施流向预定的地方,保证排泄畅通。

(3)检查渠道衬砌防渗工程,对损坏处及时修复。

(4)禁止在滑坡体坡脚处挖土、取石等行为,保证土体稳定;如果坡脚伸入河流中,应在坡脚处修建挡土墙,防止土体下滑和水流冲刷。

(5)控制水位的平稳的升落,严格执行放水、停水规程,防止骤涨骤落,造成渠道滑坡。

五、结论

渠道滑坡的处理,首先应通过地质勘查,找出滑坡的原因,判断滑坡的稳定程度。提出滑坡的施工方案,因地制宜,寻找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容易实施的处理方法。整治滑坡处理贵在及时,力求根治,以防后患。

参考文献: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水利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V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1-0117-02

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地面灌溉技术改进等都是节水型农业发展中最常见的节水技术,此类节水技术中效益最佳的为渠道防渗技术。我国每年有3500亿m3灌溉用水量,相比农业用水量,其所占比例高达90%,与我国用水总量相比,其所占比例达到63%。现阶段我国竣工的渠道防渗工程已经达到55万多km,相比整体渠道工程,其所占比例仅为18%,也就是说渠道防渗工程量极低,进而导致渠道水利用率严重不足。为此,必须重视渠道防渗工程建设,降低水资源浪费现状。

1 渠道防渗层的结构及厚度

(1)土料防渗。按照防渗规定利用试验进行土料防渗层厚度(具体如表1所示)的确定。为提升防渗层表面强度,可遵循渠道流量的多少,选取水泥砂浆抹面、硫酸亚铁溶液涂刷的方式用于其表层。

(2)水泥土防渗。水泥土防渗层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防渗层的厚度宜采用8~10cm,小型渠道不应小于5cm。水泥土预制板的尺寸,应根据制板机、压实功能、运输条件和渠道断面尺寸等功能确定,每块预制板的重量不宜超过50kg。板间用砂浆挤压、填平,并及时勾缝与养护。

利用试验确定水泥土防渗层配合比,要求在8到10cm之间控制防渗层厚度,在5cm以上控制小型渠道。按照各个功能进行水泥土预制板尺寸的确定,如压实功能、运输条件等,要求在50kg以内控制各个预制板重量。选取砂浆对板与板之间进行挤压、填筑、平整施工,且快速完成勾缝等工作。如水泥土具有较低抗冻性能,通过可选取塑性水泥土进行明渠水泥土防渗层(高耐久性需求)的铺筑,随后利用水泥砂浆、混凝土预制板等作为表面保护层的主要材料。这类防渗层结构,需相应降低水泥在水泥土内的添加量,但必须在1.5Mpa以上控制水泥土28d抗压强度。

(3)砌石防渗。该防渗措施往往选取15到25cm之间控制浆砌料石,在20到30cm之间控制浆砌块石,3cm为浆砌石板最小厚度。将砂砾石、标号较低的砂浆垫层设置到砌体下方,不仅能够避免渠基淘刷,还能够达到防渗能力提高的目的。如大中型渠道具有极高的防渗要求,可将粘土、三合土等铺设到砌石层下方。

(4)膜料防渗。塑料类、沥青等为膜料防渗的主要材料。现阶段应用最多的为用聚乙烯塑料薄膜等。埋铺式为其施工方式。

(5)沥青混凝土。通常情况下,5到6cm为沥青混凝土防渗层的厚度范围,如果渠道规模较大,则可适当增加其厚度,一般需控制在8到10cm之间。如施工场地要求具有良好抗冻性,可选取上薄下厚的断面用于渠坡防渗,此时5到6cm为坡顶厚度,则8到10cm为坡底厚度。且将厚度相同的断面用于胶结层平整施工。除此之外,需在1m以内控制沥青混凝土边长,5到8cm为其厚度范围。选取沥青砂浆能够进行预制板砌筑施工,如地基变形现象较为严重,填筑时应选取焦油塑料胶泥进行施工。

(6)混凝土防渗。选取厚度相同的板作为混凝土防渗层,如变形等现象严重存于渠基础内,如膨胀、沉陷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地基问题处理,如楔形板、II形板等用于渠道(大型)。

2 水利渠道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2.1 处理地基

施工放样应在渠道防渗施工前开展,要求将渠底脚线、渠口线放出,随后开挖施工可通过机械及人工结合方式进行。现场测量的各种数据要记录详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析研究,详细研究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各专业技术人员要召开技术讨论会,根据各自的专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由于水利施工现场地形各异,一些渠道需开挖施工,一些渠道则需填方施工。挖方渠道具有极为坚硬的基础,在开挖时其开挖位置往往出现松动问题,要求铺筑防渗体工程前期,需做好清理作业,随后进行回填施工,要求平整、夯实渠道基础。

在开挖渠道基槽面边坡施工中,选取的施工方法为分层从上到下顺坡施工,要求清理干净所有的渠道边杂物,如淤泥、树根等。开挖施工中,还需对渠道防渗断面尺寸、高程等进行准确确定,为避免基槽表面不平整,必须做好开挖控制工作。

如地基为湿陷性软土,可选取深翻回填施工,此时可先开挖,随后利用挖出的土,根据施工规定一层一层地进行回填夯实,且对渠槽实施开挖、修整作业,将反滤层设置到建筑物与建筑物之内。

2.2 浆砌石施工

选取机械搅拌的方式用于砂浆施工,要求在3到5分钟之间控制其搅拌时间,则使用时间需控制在3到4小时之间。如离析、泌水问题产生,砌筑前需再次进行搅拌施工,如砂浆凝结则不能应用。各个工作台班应进行3组立方体砂浆试块的加工制作。第一层石块砌筑施工过程中,需先进行基底坐浆,保证石块地面接触地基具有良好均匀度,通常采取平片石(较大)作为所选石料,放置时大石块面朝下。随后在所有转角位置砌筑时进行方正石块选用,并将其看做为角石,角石两边需和准线一致,完成角石砌筑工作后,可进行内外石块砌筑,可将其看做为面石,最终进行中部填腹石的砌填,该阶段应最大限度减小石块缝隙,在缝隙位置也填筑砂浆,且按照所有缝隙类型投入石块(较小),通过小锤等工具在缝隙内嵌入所有石块。

在高于二层石块砌筑环节,各个石块砌筑,都需把砂浆先铺设完成,当完成砂浆铺设工作后,可向上砌筑石块,当其满足施工规定厚度之后,应保证总体灰缝已经铺完。一般情况下,需在20到30mm之间控制灰缝厚度,并确保砂浆充足。伸缩缝可相隔10到20m进行一次布设。通常需一层一层地进行砌筑施工,各个分层厚度需一次找平,在80mm以内控制2个分层之间错缝范围。砌筑片石过程中,石块和石块间不得存在相触问题,并在20到30mm之间控制灰缝厚度。

2.3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浇筑前,要求先检查模板、支架与钢筋等质量。选取从圆心逐步推送到周围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作业需一次完成,不得存在施工缝。在水利渠道防渗施工中,需一段一段一层一层地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振捣施工也需分层进行,如选取的是插入式振捣器,在40到50cm之间控制向各层插入的厚度;如选取的是平板振动器,则必须在20cm以上控制各层厚度。一般选取插入式振捣器用于混凝土浇筑,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必须振捣上层混凝与,且向下层插入5cm,各点持续时间需控制在20到30秒之间。除此之外,平板振动器可用于垫层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要求在一个点持续进行20到40秒振动,并保证3到5cm的搭接宽度。浇筑混凝土12小时后即可进行养生,一般在2周以上控制B生期,为保证其湿润度,需做好覆盖、洒水作业,避免混凝土干缩等原因出现裂缝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基础建设工程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水利工程作为基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渠道渗漏问题,为有效处理此问题,必须全面提升防渗技术水平,规范施工工艺,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工程质量病害,才能促进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洁琼.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A].科技与企业――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

[2]贡介全,郝松臣.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若干施工改进措施及事故处理[A].2015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

[3]刘敏.渠道防渗实践方法解决措施分析[A].2015年10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

[4]贾建.浅谈石屏县大寨水库大坝塑性砼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及常见事故的处理[A].云南省水利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渗漏;危害;浆砌石衬砌;渠道渗漏分析

一、引言

据统计,我国 80 %以上的灌溉面积依靠渠道输水灌溉,有效灌溉面积接近 0. 47 亿 hm2,而达到《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规定的较低标准的渠道防渗衬砌面积为 966. 67 万hm2,仅占渠道输水灌溉面积的面积的 20. 7 %,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不到 0. 5,输水渠道渗漏严重,灌溉水利用率普遍偏低。水利工程中,通常渠道防渗衬砌采取多种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使用单一材料进行渠道砌筑; 二是选用复合材料进行渠道砌筑。同时两大类又有多种子分类。本文现仅对浆砌石衬砌渠道防渗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手段做客观分析与较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提出相适应的理论,以期能够在工作之中达到农业灌溉要求的同时还要节约用水,增加水资源的利用。减少渠道渗漏损失, 更是有效的提高输水效益的前提。

二、渗漏的危害

输水渠堤最容易出现的险情就是渗漏,渠道决口也多数为渗漏扩大所致。渗漏一般分为清水渗漏和浊水渗漏两种, 清水渗漏一般是指渗漏流量小,土粒未被带走,流出的是清水;浊水渗漏则是渗漏流量大,流出的是浊水,并夹带着土粒流出。清水渗漏危害性比浊水渗漏危害性要小,浊水渗漏成因有两种:一种就是清水渗漏未得到及时处理演变而来的;另外一种就是堤身内有孔洞,水流直接贯通而成。不论是清水渗漏还是浊水渗漏,若不及时进行抢堵或抢堵不当,将会逐步导致渠段发生蛰陷,坍塌甚至溃决,渠道溃决将会淹没下游大量的农田、工厂、村庄乃至城镇,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渠道渗漏的成因分析

在当前的渠道工程中,浆砌石在衬砌施工中造成渠道渗漏的问题的原因很多,并且较为复杂,但是总结归纳分析,主要的问题和缺陷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渠道基础处理不到位引起浆砌石衬砌渗漏

在目前工程施工中,基础层一般都采用天然土基为主,只有少量采用沙砾地基,因此在施工中基础不同,所采用的施工措施和工艺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过硬的施工组织技术水平和严格履行施工合同的要求,才能杜绝因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而造成的渗漏现象,否则定然会对渠道防渗浆砌石衬砌工程埋有隐患,从而造成质量缺陷,进而在工程之中呈现出较大的沉陷现象和位移,导致工程的渗漏隐患的频繁发生。

2、渠道浆砌石衬砌材质选择不佳引起的渗漏

在当前,浆砌石渠道砌筑中常采用的材料主要是以水泥和骨料为主,其中在选择中尤其要注重水泥的品种和强度,其在选用的时候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水泥的储存环境,块石、砂料的质量,特别是砂浆施工配合比要严格控制,每一种材料和作业环节严格把握,层层监管,以免发生渗漏隐患。

3、浆砌石在支砌过程中质量监管不严谨

支砌浆砌石渠道砌筑的施工工序主要有二个大的环节,一个是备料,其次是支砌。要保证浆砌石渠道砌筑结构不发生渗漏问题,就必须按照施工要求严格控制浆砌石衬砌施工质量,其中主要是固结材料标号、砂浆填充饱满问题。

四、浆砌石衬砌渠道防渗的控制

产生浆砌石渠道衬砌结构出现渗漏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 要预防浆砌石渠道的衬砌结构的渗流现象的产生,必须从浆砌石的渠道衬砌施工中就开始探究,逐个把关和处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和工程技术要求, 同时在必要时对施工队伍及相关人员做业务培训, 这样才能达到预防渠道衬砌渗漏之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浆砌石施工质量, 提高渠道的使用功能和效益。

1、浆砌石衬砌渠道防渗的地基处理

在浆砌石施工领域,根据施工中不同要求和地质问题来选择合理可靠的渠道基础,对于渠道地基工程施工,要以周围环境为要求进行全面分析, 挖出其中存在的不良土质,然后在填筑荷载能力高的材料。同时在地基处理之中,更是要确保基层的整平(机械开挖后,用人工清理至设计要求)。对于改建渠道,应按设计要求,拆除要重建部位,重新处理基础,或回填新土,并分层夯实;或采用与支砌同标号的浆砌石填充。对于渠道内的腐质土、淤泥、垃圾必须彻底清理干净。

2、浆砌石衬砌渠道防渗材质的合理选用

石料、水泥、砂是渠道衬砌的主要材料, 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浆砌石衬砌使用的石料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的石料,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方便就地采集和施工,当然石料的硬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在使用水泥时,应优选产地知名的水泥, 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砂料为细骨料,对浆砌石衬砌而言,砂浆应选用较细的细骨料粒径。砂、石材料其质量是否符合渠道浆砌石衬砌质量要求, 直接影响浆砌石的施工衬砌质量。对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得使用,拉至施工现场的不合格材料一律清除出场。

3、浆砌石衬砌渠道防渗支砌施工的质量控制

浆砌石渠道支砌一般采用坐浆法,即先铺浆后安放石块,然后向缝内灌浆、插捣、最后高标号砂浆勾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渠道浆砌石衬砌防渗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其主要原因是石料之间的缝隙,胶凝材料充填不密实,勾缝不均匀。

渠道浆砌石砌体施工按《砌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3-98规定进行施工。砌筑前先清除建基面的浮渣及松动岩块,冲洗干净,并清除积水;再铺筑结合砂浆,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砌筑施工。在砌筑过程中做到丁顺结合、密实稳固,各项指标达到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具体施工要点:

(1)浆砌块石采用20~30cm,砌石体采用座浆法砌筑,石料大面向下,砂浆稠度为30~50mm,当气温变化时,应以适当调整。

(2)砌石体转角处、交接处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面,留置临时间断处,并砌成斜槎。

(3)砌石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符合《砌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3-98中的有关规定要求。

(4)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为20~30mm,砂浆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

(5)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18小时之间及时养护,保持砌体湿润。

(6)渠道纵向长20米左右应设置伸缩缝。

五、结论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渠道施工 常见问题 分析

中图分类号:TV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00-01

我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建国至今已经修建了很多的水利工程,其中在灌区的水利工程中,主要使用U型渠道作为最主要的渠道修筑方式,这种使用U型渠道作为主要渠道的形式经过多年的使用检验发现十分适合作为农田水利渠道的建设主体。U型渠道是非常成熟的水利管道技术,在我国的水利施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并且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总结出了完善的施工规范。该文将就灌区渠道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

1 灌区水利渠道U型渠道的简介

u形断面渠道是采用底部为半圆或弧形、上部为一定倾角直线段的断面形式,如图1所示。

相较于其他形状的渠道U型渠有着很大的优点。

2 灌区水利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简介

设计是以后工作行动的总的纲领,以后的渠道的整体的施工都是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的,设计是否合理、考虑问题是否全面关系着整体施工质量的好坏,设计时对于施工工序、材料的使用和质量的把控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是后续环节的指导性文件。灌区水利渠道设计质量的好坏是由很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下文将就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阐述.由于在灌区的农业在整个国民生产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其中灌区的渠道在这个农业生产中占据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渠道建设的质量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渠道进行设计之前需要对渠道建设区域的地质状况进行先期的勘察,并且进行深入的论证,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方案。在通常的情况下,应该在设计出主要方案的基础上拿出多套备选方案,通过专家择优选取。现在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是很多的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并没有到现场进行过实地勘察,仅仅凭借着纸面上的资料就做出了设计方案,存在着纸上谈兵之嫌,有时在实际施工时,会发现很多的意外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相符,如果临时进行设计修改,不但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还会对整体的施工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在工程进行设计之初,需要对整体工程造价有一个大概的估算,从而对工程的整体预算有一个整体的把控,然后再根据实际施工状况,结合当前市场的行情,制定出完善的成本预算。通常情况下是必须在整个工程的造价范围内进行设计,避免花超。但是很多的设计人员缺乏相应的经济意识,无法在设计质量和工程造价方面做好平衡,这就造成设计出的方案远远超出工程的预算,对业主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在进行渠道的设计时需要对整体进行全面的考虑,其中水土平衡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水土平衡是在进行渠道施工时要考虑到水土保持状况,不能因为渠道的施工造成土壤的流失,这样不但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还会对渠道的正常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现在很多的水利渠道工程项目在没有完善的当地水文、地质等水土环境基本资料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设计,造成设计出来的工程项目于当地的实际环境不符,这样不但会对工程的资金造成极大的浪费还会对渠道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极大的隐患。

3 我国在渠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在我国,很多的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赶进度而对施工质量疏于管理,令工序施工不彻底、“隐形转包”带来的质量问题和一些相关的技术性质量问题等。

4 如何应对灌区渠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1 在水利渠道工程设计时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灌区渠道的设计阶段,应该从该渠道能够达到的经济效益和为工程的规模等方面出发,对该渠道所处的工程规模和经济效益按等级进行划分,水利渠道需要根据需要多少年一遇洪水的等级对渠道的的结构类型、级别、运用条件以及其重要性将枢纽中的建筑物加以等级划分,以保证建筑物在遇到洪水等自然灾害时能够安全运行。

4.2 需要对所需参考的地质资料进行鉴别

在进行灌区渠道的设计之前,需要从当地地质管理机构取得相应的地质勘探资料,如果资料不全应当先进行相应的地质勘探,同时根据勘探的结果与所取资料进行对比,在取得资料后应当严格审核和复查当地水文、地质等基本资料,从而避免因为资料错误而在工程设计方面产生误导,进而使得设计成果的真实可靠性得到保证。

4.3 加强对于水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在我国建筑业中,存在着很多的分包转包现象,或者是“打牌子”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对水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造成了极大的难度,因此,为了更好的对水利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应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起一套功能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各个阶段的施工质量监管做出细化,并将质量管理体系落到实处。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发现违反施工规范的,要严格制止,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4.4 对水利工程渠道的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规划

在进行渠道的设计工作时,需要渠道的整体施工进度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渠道整体建设的施工进度有个一整体的掌控,合理的做好施工材料的供给、人员和设备的调配等工作,保证渠道建设有序、高效的进行。同时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进度把握施工的节点,严格按照施工节点进行施工,避免随意拖期,同时应该保证施工的质量。在施工时,一旦发现图纸设计问题需要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在解决问题够及时施工。

4.5 对于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在技术方面的监督管理

由于在进行水利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在施工时需要根据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方式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因此,要保证施工质量,要确保各项技术参数满足水利渠道施工设计的要求;还要注重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

5 结语

该文结合灌区渠道从设计到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查找到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滑坡;防治措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bines work, analyzes the theory origin and landslide control channel landslid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channel landslide;prophylactico-therapeutic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其中渠道又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渠道和渠系建筑物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渠道的正常输水和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而渠道滑坡是渠道工程中危害大,最常见的水毁形式。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分析了渠道滑坡的成因及滑坡治理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1渠道滑坡的成因

渠道滑坡是具有滑动条件的斜坡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但对某一特定滑坡总有一或两个因素对滑坡的发生起控制作用,我们称它为主控因子,在滑坡防治中应着力找出主控因子及其作用的机制和变化幅度,并采取主要工程措施消除或控制其作用以稳定滑坡,对其他因素则采取一般性措施达到综合性治理的目的。具体的原因有:

1.1由于渠线经过地段地质、土壤条件较差,如有软弱土层、断层、风化土层,岩层倾向渠内,沿层面容易产生滑坡。

1.2改变滑带土的性状减小抗滑阻力的因素,如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位变化、灌溉用水下渗、潜蚀和溶蚀作用等降低滑带土强度的因素。

1.3既增加下滑力又减小抗滑力甚至造成滑带土结构破坏(如液化)的因素,如地震和爆破震动等。

1.4施工方法不当,加大了边坡的滑动力,容易引起滑坡,或采用不适宜的爆破。

1.5新、老土(石)结合质量不好,引起结合料的滑动。

2 渠道滑坡治理的理论依据

目前膨胀土滑坡的破坏机理和抗剪强度取值方法的研究理论主要包括:渐进性破坏理论、风化层理论、分期分带理论。

渐进性破坏理论:破坏从土坡某处表面开始,逐渐向坡内发展,土的抗剪强度在滑动面上并非同时发挥,部分土体则为峰值强度。

风化层理论:堑坡开挖后,新鲜的坡面暴露在大气营力作用下,受到风吹、日晒、雨水冲刷和渗透作用。在年复一年的干湿循环作用下,形成和大气营力相适应的风化层。风化层内土体强度降低造成土坡破坏。

分期分带理论:气候的交替变化使膨胀土反复膨胀和收缩,导致膨胀土体松散,形成不规则次生裂隙,并使原生裂隙不断扩展,直到形成错综复杂的裂隙网络。这种裂隙网络破坏了土体的完整性,为表面的膨胀土进一步风化创造了条件,为雨水的渗入和蒸发开了方便之门。

膨胀土边坡开挖的卸荷作用也会促进土体中裂隙的发展。开挖导致坡脚处水平应力增加,在坡脚形成剪应力集中区,使该区的土体达到塑性极限状态,产生较大的变形而软化,抗剪强度降低了残余值。边坡往往在该区域首先失稳滑动,然后应力集中区向上转移,造成边坡的牵引式滑坡。

边坡稳定分析中的不确定因素可以分为两种:模糊性和随机性。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到荷载的几何形状、土体材料等有关因素的影响,它们都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在进行工程设计和安全评价时,应考虑到分析过程中包含的各项不确定因素。

3渠道滑坡处理措施

渠道滑坡的处理,首先应通过地质勘查,找出滑坡的原因,判断滑坡的稳定程度。提出滑坡的施工方案,因地制宜,寻找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容易实施的处理方法。整治滑坡处理贵在及时,力求根治,以防后患。渠道滑坡的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排水导渗、削坡反压、砌体支挡、土质改良、渠道改线等。

3.1排水导渗。排去地表水,疏干地下水是整治滑坡的首要措施,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排水方法。

3.1.1地表排水:对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以拦截旁引为主,即在滑坡围界5米以外修筑环形截水沟。要注意截水沟的深度和质量,力求做到滑坡体外的水不再渗入滑坡体内。对滑坡范围以内的地表水,应以防止下渗和引出为准。首先要把滑坡体内的多种裂缝回填夯实,防止地表水继续下渗,然后利用滑坡范围内的自然排水沟或新建的排水沟,把地表水迅速汇集排出滑坡体外。

3.1.2地下导渗:为了防止滑坡范围以外的地下水渗入滑坡体内,常用设置截水盲沟,将地下水导出滑坡体外。对滑坡外的排水,可以在坡面砌筑多种形式的导渗沟,或采用干砌石护坡,水泥砂浆勾缝,底层设导滤层或排水管。

3.1.3防止水下渗:对滑坡体大,又是深层的,无法治理,建筑物无法避开滑坡体,就采用减少地表水及杜绝渠道下渗水入渗,采用滑体上设排水沟,渠道水用钢管过渡。

3.2削坡反压。渠道边坡的土体的平稳遭到破坏,造成滑坡,通过其形成原理,我们可以采取卸荷减载的措施,恢复滑坡体平衡达到阻滑作用,削坡主要针对主滑部分后缘,使边坡放缓,上部重量减轻,达到减小剩余下滑力的目的。同时将削坡的土体压在坡脚部位,起到增大抗滑能力的作用,增加滑体的稳定性。

3.3砌体支挡。支挡结构是整治滑坡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按其形式和功用,支挡工程可分为抗滑桩、抗滑挡墙、锚固和预应力锚固结构。对于灌区渠道工程的滑坡处理,主要应用的砌体支挡措施有:抗滑桩和抗滑挡墙。

在治理滑坡工程中抗滑桩应用很广泛,效果很好。其基本原理是在滑坡中的适当位置设置一系列桩,桩穿过滑面进入下部稳定滑床,利用锚固段阻止坡体的滑动。使用抗滑桩的基本条件:(1)滑坡具有明显的滑动面,滑动面上为非流塑性土体,能够被桩稳住;(2)滑面以下土体为较完整的岩石或密实土层,可提供足够的锚固力。

抗滑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打入桩、钻(挖)孔灌注桩;按材料分:木桩、钢桩、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桩等;结构和布置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单排桩、多排桩群。抗滑挡土墙的形式较多,有重力式、仰斜式、连拱式和分级式挡土墙。施工时,应该边削坡边砌筑,以防继续滑坡。

3.4土质改良。渠道通过软弱风化岩面或淤泥等地质条件较差地带,易产生渠堤滑坡,进行治理时,除削坡减载外,还可考虑土质改良、换填好土的方案。除险处理时,挖除原土体,重新用黏土或壤土加碎石回填、夯实,改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土体结构,从而达到加大抗滑力和减轻下滑状态的目的。

3.5渠道改线。渠道工程改线主要是运用治理中的“避绕原则”,一般中小型渠道工程,在选线时地质勘探未详细,致使渠道建在地质条件差,甚至建在滑坡体上,导致渠道稳定性无保证,若遇雨水入渗,整个渠道会发生位移、深陷,引起渠道错位失事,采取其他滑坡防治措施难以奏效,应考虑渠道改线方案,避开滑坡地段,达到渠线畅通、安全运行的目的。

4 渠道滑坡的预防

4.1放缓边坡。根据渠道通过地带的地质条件、土质特征、地下水情况,放缓渠道边坡,加修戗台。如果条件允许,可用挡土墙结构衬砌,上盖钢筋混凝土面板,以防止滑坡和垮塌的产生。

4.2保证施工质量

(1)采用正确施工程序,开挖断面时,应自上而下进行,切忌先开槽,后削坡。对一般渠道,应按设计标准满足土壤稳定的要求。

(2)填方或半填方渠道新老土结合处,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做好清基处理,将清基面做成阶梯形,并清除草根、树根、碎石等杂物,减小向下的滑动力。

(3)当采用人工爆破时,应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当岩层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时,不宜采用大爆破,以免震动岩层和加剧节理裂隙,促进滑动的形成。

(4)在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及时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渗水。

4.3加强渠道的运行管理。

(1)加强滑坡段的检查和观察,有滑坡迹象时,应立即采取削坡减压、砌石护坡、开沟排水、内坡防渗等措施,及时治理,尽早排除。

(2)管护好排水系统,使沿渠山坡地表水从截水沟或排洪槽等设施流向预定的地方,保证排泄畅通。

(3)检查渠道衬砌防渗工程,对损坏处及时修复。

(4)禁止在滑坡体坡脚处挖土、取石等行为,保证土体稳定;如果坡脚伸入河流中,应在坡脚处修建挡土墙,防止土体下滑和水流冲刷。

(5)控制水位的平稳的升落,严格执行放水、停水规程,防止骤涨骤落,造成渠道滑坡。

渠道工程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南水北调 引黄济青不良地基处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济南~引黄济青明渠段输水工程开工以来,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局部渠段揭露了不良地层,已开挖发现的相对较长的不良地基有两段,与地质勘察补充进行的查淤泥资料基本相符。本文详细论述了两段地基的处理方案。

1.施工2标设计桩号11+236.8~11+543.4段

1.1不良地层分布情况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济南~引黄济青新辟明渠段输水工程补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号11+105~11+650范围内分布有Ⅰ②-1层淤泥,棕褐色、软塑、土质不均一,局部夹砂壤土薄层。施工实际揭露淤泥层位于桩号11+236.8~11+543.4范围内,在勘察确定的范围之内,该段以前可能为渔塘。根据勘察成果,本段Ⅰ②-1层淤泥层底高程在18.40~13.10m,相对较厚,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击)2击。本段南水北调输水渠道设计渠底高程为17.29~17.28m,淤泥层基本分布于渠底上部1.11m至渠底以下4.18m。由于淤泥土压缩性较强,影响渠道边坡稳定,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行,根据现场开挖地层及边坡稳定复核情况,需对本段进行处理。

1.2不良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初步设计阶段,选取1+234~2+462渠段进行方案比选。1+234~2+462渠段分布有淤泥,层厚1.70~2.00m,层底高程17.35~17.87m,设计渠底高程为18.13~18.04m,渠道设计渠底基本坐落在淤泥层上。

经边坡稳定计算,在边坡放缓至1:4.0的情况下,渠道边坡满足规范规定的1级边坡稳定。但该段渠道位于济南市主要城市道路荷花路和小清河之间,一是渠道布置空间受限,二是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已有多条管线从该渠段下穿越,因此,在该渠段内已不具备通过放缓边坡满足渠坡稳定的可能。

鉴于此,提出了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矩形断面输水型式、换填软弱夹层后采用原梯形全断面防渗衬砌输水型式和采用φ500的砂桩对淤泥层进行加固处理三种方案进行方案比较。挡土墙方案对挡土墙底板及渠底以下淤泥全部换填砂壤土;原梯形全断面防渗衬砌输水方案,对渠底以下淤泥层全部换填,同时按设计断面自渠底脚两侧各向外延伸4.0m换填,其中在下部淤泥层的换填开挖边坡为1:4.0,上部非淤泥层边坡1:1.0;砂桩加固处理方案沿渠道两侧坡脚布置砂桩,每侧4排,间距2.0m,桩基至淤泥层层底。

经比较:换填后采用原梯形全断面防渗衬砌方案既满足稳定要求,且工程投资较小,故选用换填土方案;方案比较成果见表1。

表1 1+234~2+462渠段基础处理方案经济比较成果表

方案比选结论:通过方案比选,一般当不良地层底面高程分布在设计渠底以上或者虽然在渠底以下但小于0.5m时,采用换填处理方案经济合理;当不良地层分布在设计渠底以下大于0.5m、且厚度较大,采用换填方量过大时,采用砂桩加固处理比较经济合理。

1.3处理方案

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经过分析计算复核,并征求施工单位意见,提出采用换填处理方案:在充分降水的条件下,自渠底衬砌结构底面向下0.5m,再沿渠底脚两侧各向外延伸5.25m(自渠道中心向两侧各12.0m)挖除淤泥层,换填0.5m厚粗砂砾料,粗砂砾料粒径范围0.5~60mm,要求级配连续均匀,相对密度不小于0.7;渠底以上淤泥层沿渠底换填边缘按1:4边坡开挖,上部非淤泥层的换填开挖边坡为1:1,回填土压实度不小于0.96。换填方案详见下图。

图一:不良地基段换填处理设计横断面图

该方案考虑了渠道边坡的稳定要求及下部淤泥层固结排水问题,渠堤采用开挖的砂壤土换填,渠底下部换填一定厚度的砂砾料,有利于下部淤泥层排水固结。经过复核,换填后各种工况条件下渠道边坡稳定满足规范要求。

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期间应加强降水,地下水位降至换填底面以下0.5m,严禁在开挖边坡外侧堆土加载;换填土应控制含水量接近最优值,分层填筑压实。

1.4边坡稳定计算

①断面选取:选取11+405为典型断面进行边坡稳定复核。

②计算工况:正常输水期渠道内坡;设计水位骤降至地下水位时渠道内坡;施工完建期渠道内坡。

③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计算断面物理力学指标的选取,参照地质勘探成果,选用各断面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

表2边坡稳定计算参数

④处理前边坡稳定计算结果

处理前边坡处理前边坡稳定计算结果见表3,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未处理时,边坡稳定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

表311+405断面换填前边坡稳定计算成果表

⑤处理后边坡稳定计算结果

各种设计情况下河道各堤段计算结果见表4。

表411+405断面换填后边坡稳定计算成果表

2.施工1标设计桩号5+950~6+200段

2.1不良地层分布情况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济南~引黄济青新辟明渠段输水工程补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号5+980~6+250范围内分布有Ⅰ②-1层淤泥,灰黄~浅灰色,流塑,偶见小贝壳片。

实际揭露的淤泥层位于桩号5+950~6+200段,基本与勘察成果范围相符,起止点位置稍有差别。根据勘察成果,本段Ⅰ②-1层淤泥层底高程在13.07~18.77m,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击)2~3击。本段南水北调输水渠道设计渠底高程为17.59~17.57m,淤泥层基本分布于渠底上部1.20m至渠底以下4.5m。由于淤泥土压缩性较强,影响渠道边坡稳定,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行,根据现场开挖地层及边坡稳定复核情况,需对本段进行处理。

2.2处理措施

该段不良地层与施工2标基本情况相似,故采用相同的换填处理措施。经过边坡稳定复核,换填后各种工况渠道边坡满足规范要求。

结语:本文通过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济南~引黄济青明渠段施工案例,对不良地基的情况及处理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升了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