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辅导员;民办高校;项目化管理

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体系迅速发展,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截至2016年,我国民办高校共计742所,在校生人数约为616.20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23.5%。学生特点鲜明,个性突出,从管理角度需要辅导员更多的耐心与付出。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细碎与繁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辅导员工作层次的提升。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是将辅导员的各项工作按项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项目,进行合理策划、科学推进,从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提升管理层次,加快辅导员工作规范化、职业化的进程。

辅导员工作常被说成“上面一根针,下串万条线”,这说明辅导员工作范围广,工作量大、琐碎而又庞杂。工作在一线的辅导员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每学年都有迎新、评优、安全主题教育、评定奖学金等工作。虽然每年面对的学生群体在变化,但是相应的工作是重复的。为了让辅导员工作更加系统、有条理,我校二级学院应用了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并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将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分为六个部分(如图1)。

一、编制项目化管理大纲

将纷繁复杂的辅导员工作按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团建工作、学风建设、就业指导、日常管理、资助与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8大项目分类管理。每一项目单元详细编制了项目内容、项目重点、实施方式、项目要求和项目评价标准,以此规范看似庞杂却有条理的辅导员工作体系。

二、编制月度工作安排

每个学期辅导员都会制订新阶段的工作计划,而这份工作计划通常包含党建、团建、就业、心理、日常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每个学期初,根据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及本学期工作计划,辅导员按项目化管理大纲中的8个项目单元编制每个月的工作安排表。

三、填写项目化管理计划进度表

为了能够更加系统地推进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体系,

在实际操作中辅导员需要在学期初根据项目化管理大纲内容,结合本学期月度工作安排,填写以周为单位的项目化管理计划进度表,让庞杂的辅导员工作更有条理。项目化管理计划进度表中包括周次、项目内容、项目类别、实施形式、目对象、备注等内容。

四、撰写教案

根据项目化管理计划进度表,提前撰写教案。教案分为基础指导课教案及第二课堂教案两种。其中基础指导课是指辅导员工作中的常规性工作。如假期前安全教育年级大会、毕业生返校年级大会等。而第二课堂是指主题性学生活动。在第二课堂教案编写结束后,辅导员可根据活动实施情况附加教学效果展示(活动报道、图片等)。

五、项目化管理计划执行登记

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虽然每个学期初都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上级部门的工作布置等原因,导致工作安排与原来的计划有差异,甚至会出现一些原计划中未安排的事宜。因此,辅导员可根据实际完成工作情况,填写项目化管理计划执行登记表,包括每项工作的项目内容、项目类别、管理对象、实施形式、课时、具体执行时间等。

六、优秀教案及精品课评选

为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体系,根据辅导员项目化管理工作的完成情况,高校可进行优秀教案及精品课评选,以促进辅导员之间互相学习交流。

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体系,可以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目前,我校在试点二级学院完成了为期1年的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我校将组织辅导员对这一体系进行探讨、修改,希望在全校试行成熟后,能够推向全国民办高校,帮助高校辅导员在复杂化、信息化、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下,实现规范化、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辅导员 班级管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006-02

辅导员清晰记住每位学生的主要信息和基本特点,是管理新生班级的前期准备。学生对辅导员的认识、评价对管理班级有着重要因素,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这种印象和态度不会轻易改变。笔者从事多年班级管理工作,积累的点滴经验和工作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辅导员要重视与学生接触时的第一印象,充分展示自己的水平、能力和老练的带班经验,才能取得学生的认同和尊敬,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初步感觉,是建设班集体的第一步。一般的情况下,应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1.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2.保持良好的外部形象。3.精心准备第一次个别交谈。4.认真开好第一个以“入学教育”为主题的班会。

二、合理制订班级计划

计划是管理班级的重要依据。制订班级工作计划是班级目标管理的初始环节,做到对工作的全过程心中有数。计划是行动的框架,有目的的管理,使班级在管理中体会利与弊,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1.要制订计划的依据。(1)教育规定。包括国家的教育法规、方针、政策、上级教育部门的具体指示及学校工作计划中对班级管理的具体要求等。(2)班级实际。分析本班学生情况及学生家庭情况,把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开展班级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寻找出来,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2.要确定制订计划的基本内容。(1)基本情况分析;(2)本学期的班级工作目标、任务;(3)班级活动的具体内容、项目及时间安排;(4)活动日程简明表;(5)班干部分工及完成工作任务情况考核表。

3.要讲究制订计划的方法。(1)自下而上。在辅导员指导下,先由学生讨论,提出班级工作设想,然后由班委会将这些设想汇总成初稿,班长拟订后由辅导员审定公布执行。(2)自上而下。先由辅导员或在辅导员指导下由班委会拟订初稿,递交全班同学讨论,然后由班长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成文,再交辅导员审定,公布执行。

4.要注意制订计划的基本要求。(1)超前制定;(2)目标明确;(3)针对性强;(4)切实可行;(5)时间落实;(6)执行人落实;(7)便于操作和检查;(8)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

三、建立班级常规制度

建立基本制度是培养班级优秀的前提。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没有建章立制,将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建立一些基本制度,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1.传统法。沿用辅导员本人以前制定的常规,或借用他人制定的常规,而上述常规在教育实践中经检验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2.众议法。辅导员把制订常规的意义、要求交给全班学生,然后组织学生积极讨论,自拟条例,经辅导员归纳、学生众议通过产生。

3.优选法。以众议法为基础,在方式上把个体发表意见改变为小组讨论,把群体表决改变为由小组提交方案,辅导员召集班委会认真评议、修改、完善,优选出最佳方案,然后在全班通过确定。

四、建设班级委员会

辅导员要重视班委会的建设,重视班干部的选择和培养。辅导员选配班干部,应把握了解学生、考察学生干部候选人和民主产生班委会的过程。班委会产生的途径与方法很多,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派定法。即由辅导员在充分了解学生与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按照选配班干部的原则,指定产生班委会。

2.选举法。即由学生提出候选人名单,进行无记名投票,根据票数的多少产生班委会。

3.竞选法。即由自愿当班长的学生提出竞选计划和“施政纲领”,当众进行竞选演说,民主投票选举后,由当选的班长“组阁”。

4.考察竞选制。即在上法的基础上,给当选的班委会一个考察期,观察与评价其能力和表现,然后正式建立班委会。

五、建立与学生之间谈话制度

谈话是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调查了解、交流感情的工作方法。《长江日报》在《一句话的风波》一文中指出:“一句话,可以催人奋起,可以使人如释重负,可以加深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矛盾,甚至可以毁掉一个人。”谈话形式一般可分为三类:1.随机谈话,这种形式有问候和聊天,一般没有事前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2.个别谈心,有目的地进行个别教育的谈话方式。3.班级谈话。

六、组织主题班会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深度转型;工作要求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深度转型

现今的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转型”已经成为各种话语的预设语境和前提。这种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的市场化,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政治体制的民主化、法治化以及思想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些转化是一种过程,也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与趋势。逻辑上讲,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工作也面临这样的形势。具体说来,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是,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要符合这些转化的要求,否则就会被历史潮流所淘汰。高等教育如此,作为高等教育工作有机组成部分的辅导员工作亦是如此。高校辅导员工作只有经过符合顺应趋势的转型,才能符合高等教育工作的需要,培养出有益的高等人才。

在传统意义上,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同时,由于辅导员在整个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中的特定位置,实际上还承担着学生管理和服务等多方面的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出台,中国高校的辅导员工作的定位、性质以及功能开始进入转型期,历经十年的转型建设与发展,无论是在制度层面还是在现实的工作中,高校学生辅导员都已成为或正在转化为高等教育工作中一支承载更多、更新任务的独立的教师队伍。在现实工作中,在高等教育事业顺应潮流逐步向前推移过程中,辅导员工作的现实根基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地位与作用也由此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前,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进入更深层的发展阶段,高校辅导员工作也进入和深度的转型期,在深度的转型期,如果说初级阶段的转型工作是通过既有的行政力量对辅导员工作的人员队伍身份转化、确立和发展、对工作的经费进行统筹和发掘,对工作任务和功能进行制度确立和建设,那么深度意义上的辅导员工作的转型则是在初步转型的基础上,如何来在现实的工作中真正实现辅导员工作的现实功能。

二、初步转型后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容的发展

深度转型是整个辅导员工作转型的深度发展,是初步转型的继续。深度转型是在初步转型完成的基础上,在既有的人员队伍构成、财力支持、工作定位以及相关制度支撑下如何在社会功效上实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价值和功能。因此,若想因势利导推进辅导员工作的彻底转型或者转型成功,有必要对初步转型后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性质、内容和功能的初步变化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发现相关的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说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即: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不过在现今的高等院校青年学生的生活中,政治思想、价值观念以及个人品德认识都出现了多元化,并且这样的多元化已经为国家、社会与党团工作所认可、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性质、方式以及所追求的效果与价值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从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上来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单一的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比较小,工作方法单一,主要表现为一种教育与教导。

在现今的辅导员与学生的思想政教育工作中,由于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与价值选择的多元化,使这样工作的空间比较大,工作方法多样,不仅存在着教育与教导,而且存在着比较、启发与引导。更重要的是这种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形式丰富的沟通、交流、建议等更多方面关系,呈现出平等与对话的态势。辅导员若想能够胜任工作,首先要掌握学生丰富的思想关念与价值选择,更重要的是看清自己的工作中的位置,摆正与学生之间的工作关系。这样的工作在态势上不再表现为强烈的执行党团的思想价值标准,而是作为一个咨询者和建议者。

(二)学生管理

在传统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对于学生管理的工作主要是依托于班级和党团组织。班级和与其并行的党团组织是对学生进行管理与学生生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单位。在这样的一个集体中,班委与党团组织构成全班的主要管理运行机构,但是,通常情况下,重大决策必须向辅导员进行汇报并征得同意,辅导员对于班组织的决策与运行具有实质性的最终决定权。

在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上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是整个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的变化。随着高校学生生活日益丰富,校园内学生自发组织与社团活动风云突起。学生自发形成的学生组织与社团,具有较强的凝聚力,逐渐成为青年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基地与空间。传统班级作为实现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基础与堡垒,在功能与意义上受到了一定挑战。班级在整个学生生活中的归属感与凝聚力的降低,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的作用下降,以致不在承担主要的作用。传统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的决策、指导、奖惩、裁判等多方面的作用难以找到有效的运行空间。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空间、地位、职责、角色、工作方式与方法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在传统与现今是不同的。在传统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中,辅导员的空间维度是较为单一的,具有较强的可操控与可驾驭性。在现今的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空间是多维度的,至今还没有一个较为成熟的有效的操控与管理系体,甚至有些空间还无法触及,更多的学生组织在进行着自我管理与发展。可以这样说,传统的辅导员工作主要体现的是一种色彩浓厚的行政指令与行政管理,而现今的辅导员工作,更多地表现为学生的政策、法律法规咨询者,以及为学生遵循法律与政策搭建平台,学生更主要地是依据法律规则与政策进行学习与生活,并面对社会实施个人的成长成才计划。

(三)学生服务

高校辅导员的另外一项工作职能是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服务。这样的服务种类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学生就业与助学工作。在传统中,助学工作不是典型的学生服务工作,更主要的是就业。

事实上,高校辅导员的就业工作是与社会或市场对人才招用模式是紧密相关的,或者说前者是受后者决定的。在传统的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的培养数量,人才的种类以及人才的就业方向,早已经在计划中做好。学生的毕业去向,工作种类与性质的选择,事实上个人的选择空间非常小,只能按照国家的计划指令就业。实际上,这样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分配的计划模式,决定了高等院校必须按照国家的较为单一的人才成才标准、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人才培养活动进行行政性的推进。作为辅导员,可以根据国家的单一标准对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进行评价,也可以据此直接决定或者实质性地影响一个学生的工作岗位与发展方向。

但是,随着班集体的弱化,在现今的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中,以班为单位的组织以及在这样的组织的管理体系中具有决定权的辅导员,再也没有如传统一样的功能与权力。辅导员在学生的就业工作中,尽管依然存在思想品德鉴定或者推荐,不过这些活动往往更具有程序性或者形式上的特征,很难在学生的就业选择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社会人才市场的形成以及市场机制对于人才的就业产生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在这项工作中,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地位以及作用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就工作性质而言,传统的辅导员工作直接决定人才的岗位分配与人才去向,具有决定作用,因此,这种工作是管理与服务的复合体。就工作地位而言,传统的辅导员工作属于国家行政性人才计划运行体制的一部分,而现在是市场人才供求机制下的一部分或者一个角色,辅导员工作实质上是给学生以就业为目的培养与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建议,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成才与就业规划。因此,现今的辅导员服务工作正在朝着独立于管理工作方向发展,二者之间的相互独立的界限越来越清晰。

三、深度转型后的高校辅导员的基本工作要求

在现实中,转型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背景、条件、地位、性质以及作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工作内容、职能与作用正在愈发发挥现实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功能。如何将当前的这种转型成果因势利导,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中不断扩大,从而在深度上彻底实现辅导员的工作转型,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意见:

(一)继续加深认识高等教育新的办学理念、彻底转变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意识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制在逐步实现社会化、市场化以及多元化,新的办学理念是以人才市场需要与社会发展为现实来源的。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晴雨表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辅导员的工作空间的基础部分存在于市场中,而不是在具有行政指导性的计划体制中。与大学一样,高校以及高校的辅导员在性质上更主要的是人才的培养服务者,而不是教育机构的管理者,辅导员只有认清这样的一个工作位置与空间,才能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位、价值体现与发展目标,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可以遵循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与工作原则。

(二)要继续转变对辅导员工作性质、地位以及作用的认识,协调高校辅导员工作于其他工作的关系

在明确认识高等教育办学形势与理念的基础上,高等教育机构要进一步在工作机制上转变对辅导员工作性质、地位以及作用的认识,并协调与教育工作的关系和明确定位。笔者认为,在工作性质上,辅导员的工作不局限于教育。在社会化与市场化的前提下,辅导员更是对人才的进行设计设、打造与营销;在地位上,辅导员不仅是高校体制下的一员,更是站在现代社会的运转机制以及市场的一端;在作用上,辅导员执行的任务不仅是宣传与强化党团政治思想的行政管理,更主要的是在市场与社会的规则下,作为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组织者、设计者以及有用的成才与职业选择顾问,等等。在高校整体工作格局中,高校决策层要深刻地意识到并把辅导员作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资源组成部分,在工作中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忽视辅导员的德育教育而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并且要在制度的更深层面保障辅导员与专业知识传授者的相同地位、待遇和实现功能的条件。

(三)要逐步实现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

在社会化分工日益明确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也需获得更大提高。专业化是与职业化紧密关联的。辅导员工作的质量若想得到改善,实现工作目标,就需要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专业研究,发觉该项工作的基本规律,使之成为一门专业知识与技能。这样便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有利于形成稳步成熟的高等教育工作机制,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方有了强大竞争力的可能,才符合市场与社会的需要。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知识解构应当更加趋于合理,去学习心理、法律、职业发展等多方面的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与此相关的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

(四)辅导员要更新工作理念,满怀工作热情,努力学习知识,提高工作技能。

作为教育工作者,辅导员要明确认识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更新工作理念,以便对自己的工作作出适当的调整,成为一名赶潮者。辅导员作为不可或缺的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自己工作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要拥有荣耀感,满怀热情地开展学生工作。站在学生工作的最前沿,辅导员还要成为一名弄潮儿,在深度转型时期,面对崭新的日益丰富、复杂的事业,在知识与信息充斥着整个社会生活的时代,要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善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与研究,提高工作能力,大胆进行工作方法创新,在遵循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原则指引下,要敢于超越,敢于面对挑战。

综上上述,在经过初步转型,明确了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明确工作定位和目标指向后,经过十余年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在初步转型的框架下已经获得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为这份工作的深度转型创造了理论和实践的条件。在未来,高校辅导员工作若想彻底实现其转型初级阶段的目标和功能,就应当在思想意识、工作能力和技术方面深入进行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与市场化的转变,如此,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就一定会实现科学化的转型,从而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实现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目标。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辅导员 工作日志 作用

一、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概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和《中共福建省教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的通知》(闽委教宣〔2010〕17号),进一步提升本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福建各高校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工作,而建立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是其中一项极为重要内容。

各高校结合实际编印《辅导员工作日志》,每位辅导员人手一册,每学期发一本。日志印制有辅导员个人资料、学期工作计划、每天工作记事、学期工作总结等。每个辅导员针对每天深入学生的工作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工作的体会、认识、经验和收获等为工作日志的主要内容,实行一天一记载。

二、做好辅导员工作日志的作用

“面向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日志》制度,不仅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而且有助于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促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笔者认为,做好辅导员工作日志,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方便查询,总结规律

通过辅导员工作日志这一记录载体,可以清楚地掌握学生工作的周期性规律,进而对学期工作进行通盘考虑。和很多工作一样,学生工作本身也有周期性,尤其是常规工作的周期性非常明显。如补考、重修、贫困生助学金评选等一般都会在每学期开学初安排;综合测评、评优评先等一般都会在每年的九、十月份进行。对于刚参加工作一两年的辅导员来说,则可以借助日志“每天工作记事、一天一记载”这一特点,记录每天每月具体工作,方便以后的查询,摸索学生工作开展的规律,从而逐渐做到对每月每学期工作事项和流程了然于胸,从而提前做好工作规划。

(二)反省不足,对比提升

“《工作日志》作为一种个人写作文本,具有不同于日记和记录的特殊性,它通过个人反思性的记录,对于提高职业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在辅导员工作日志中不断总结、反思,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调整、改进。同时,也可以将先前的经验教训反馈到接下去的工作实践当中,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和技能,从而达到辅导员工作技能和水平的提高,真正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三)成效追踪,自我检验

辅导员工作日志的特点之一是对同一事件或工作对象的记录具有连续性,这就可以帮助辅导员对工作成效进行追踪,并很好地进行自我检验。以与学生谈话工作为例,通过辅导员日志,可以发现学生在谈话过程中的改变和进步。“辅导员日志可以记录同一学生多次谈话的全过程。一段时间几次谈话之后,通过辅导员日志的总结,老师会发现谈话的效果和学生的改变,也能发现学生出现的新问题。”

(四)制订计划,明确目标

做好辅导员工作日志有利于制订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在辅导员工作日志中有制订学期工作计划的内容,通过制订学期工作计划,以计划为学期工作目标,有的放矢,增强工作动力,更有利于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还可以在学期末对照计划,检验学期工作完成效果,以进行自评。

(五)撰写总结,指导工作

做好工作日志可以帮助辅导员更好地撰写学期工作总结,进而对日后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辅导员借助日志,对学期工作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进而撰写出学期工作总结,在对学期初制订的工作计划进行检验的同时,也可以为下学期的工作提供经验和参考。

(六)绩效考核,客观评定

工作日志是科学有效考核辅导员工作绩效的指标之一,它可以“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与考核,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从而对辅导员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定。辅导员的工作纷繁复杂,如果仅凭客观印象、辅导员自评等定性方法,会削弱考核结果的公正性。而借助日志中的量化记录,可以客观评定辅导员工作量及工作成效。通过定性和定量考核的有机结合,使考核内容符合客观实际,考核指标设计更加合理。

(七)经验推广,整体提高

高校定期收集、检查辅导员日志,不仅可以作为直观评定辅导员工作绩效的一项依据,更重要的是可以挖掘出辅导员工作的先进经验,在辅导员中间交流推广,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系部或学生处等上级管理部门应给予积极的反馈,把日志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辅导员,一方面通过日志发现问题,指出不足,给予指导;另一方面,通过日志肯定工作中的创新,提取经验,分享推广,以此不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技能。

此外,通过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还可以进一步促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工作的成就感。

总之,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是将辅导员日常工作情况进行日志化的一种工作管理模式,是辅导员工作精细化落在实处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考核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依据。做好辅导员工作日志可以进一步推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如果用心做好此项工作,就会从中受益并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中共福建省教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的通知.

[2]田庆军,王哲.高校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浅析[J].高校辅导员,2010(03).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何为员工辅导计划?简而言之,就是运用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工具化,以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为基本工作模式,以“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对基层员工实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解决好员工在工作或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惑,从而达到沟通企业愿景、传递文化价值、灌输组织战略,倾听员工心声、改善员工感受、引导员工行为的目的。深圳富士康事件发生后,公司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提升员工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进一步促进企业和谐。”为此,公司把实施员工辅导计划作为提升人力资本和落实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作为建设幸福企业的重要手段来抓,想方设法化解员工心理困扰、舒缓员工心理压力,凝聚人心,激活团队,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公司的改革发展中来,共享改革成果,享受工作快乐。

从制定计划、建立机制、培训队伍入手

推动员工辅导计划深入开展

制定员工辅导“三步走”工作计划。第一步,从2009年起,以佛山、茂名和珠海供电局为试点单位,通过心理调查、普及宣传、心理咨询、讲座培训和建章立制,积极探索员工辅导项目化导入、系统化推进之方法和途径;第二步从2011年起,在试点单位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将员工辅导计划推广至全部地市供电局、直属单位和部分县(区)供电局,形成全面铺开、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第三步从2012年起,运用PDCA方法,认真总结、规范员工辅导计划,初步建立企业主导、专业机构为技术指导、持续优化的员工辅导标准化工作模式。

构建员工辅导计划工作机制。公司成立了员工辅导计划工作机构,党委书记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主要负责试点工作的总体规划、决策、推进、监督和考评。同时着力构建各层级督导员、辅导员工作网络。制定了《员工辅导计划暂行办法》《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评价标准》《员工心理风险监测机制》《风险的防范机制》《预防人为责任事故的思想保障工作机制》等。编制了员工辅导计划业务指导书,规范辅导工作流程和要求,形成管理表单和作业表单76份,提高辅导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打造一支专业化员工辅导队伍。自2011年开始,公司组织了大规模的员工辅导专业培训,组织政工人员先后参加了中国EAP论坛、南方电网公司督导员、辅导员、内训师技能培训班学习。公司系统与外部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举办了60多期培训班,重点学习员工辅导技术基础、工作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压力管理、员工心理风险防范和预警等知识。到目前为止,共有1 800多人参加员工辅导计划基础课程培训,政工干部培训率100%。有10人通过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初步建成。公司还专门为分管安全生产、电网建设、市场营销和维稳工作的领导举办培训班,重点提升“两种能力”:一是心理风险识别能力。做到准确识别风险,提前实施干预,预防事故发生;二是心理疏导能力。积极引导员工以乐观、向上的心态看待和处理问题,化解员工负面的思想、情绪和心理因素,将基层员工的心理风险消减在萌芽状态。

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力保员工辅导计划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政治工作部作为员工辅导计划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在组织培训、宣传指导上做文章,想方设法发挥辅导员作用。一是在QQ群上建立辅导员联盟,及时南方电网公司和公司员工辅导计划的安排和要求,加强信息传递和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二是依托公司网站、报纸等媒体加大对试点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编发试点单位工作动态,交流试点经验。同时利用各种会议和办班机会,宣传公司开展员工辅导计划的背景、意义、方法、技巧。三是开展学习交流。充分利用党群工作会议和企业文化建设交流会上,力荐试点单位做典型发言,供兄弟单位学习借鉴。四是加强工作指导。坚持定期走访了解试点单位工作情况,帮助试点单位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亚运会、大运会保供电期间,公司密切关注参与保电人员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及时提供专项辅导和心理援助,有效地预防和缓解了这一特殊时期员工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工会和团委在实施人文关怀方面也作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组建了企业内部的“志愿服务队”、“员工互助队”,同时与外部服务机构建立联系,搭建了应急服务平台,及时帮助有需要的员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急难事件。开展和谐温馨站所(班组)建设,改善站所(班组)工作环境,打造“安全型、学习型、和谐型”班组。开展员工生日关怀、困难员工节日慰问、重大困难帮扶等工作,做到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探。组建游泳、摄影、球类等各种协会,定期开展活动,让每一位有爱好的员工工作之余都有去处,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调节员工的情感和心理。同时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专门为挂职、交流干部解决后顾之忧。团委组织开展“青春暖流、爱心涌动”扶贫帮困县级供电企业困难职工子弟、子女及“青春和谐南网情”爱心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健康和谐、快乐向上的企业氛围。

人事部门则进一步完善干部人事制度,不断加大优秀人才培养选拔的力度,积极拓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让每位员工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在充分发挥潜能的同时,得到与工作质量、工作效益、工作责任相适应的待遇,增强员工的事业成就感。制定出台了对一线员工进行精神激励的荣誉授星管理办法。授星员工包括在公司系统“生产、营销、建设、综合”岗位工作的一线班组员工。获评星级的员工,将被授予“广东电网公司员工星章”,共分钻级、金级、银级、铜级星章4个序列共20个星级,实行分级管理。荣誉星级直接与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成效、工作贡献及专业业绩挂钩,激励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共享企业成果。

除此之外,新闻中心主要协助做好宣传报道,营造氛围。其他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做好配合协调工作。

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探索建立广东电网特色的员工辅导工作模式

2009年,公司按照“先试点、后推进”和“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思路,把佛山、茂名和珠海供电局列为员工辅导计划试点单位,积累经验、探索新路。2011年,公司在全方位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推广、切入业务、注重实效、打造品牌”的16字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主题,通过制度建设和能力培养,激发各级管理人员的能动性,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努力把员工辅导计划打造成公司的“幸福工程”。公司各单位结合主辅分离改革、农电体制改革、大运会保供电以及安全生产等开展员工辅导工作,帮助广大员工消减压力、改变心智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员工的支持。国资委宣传局到公司调研时,对员工辅导计划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佛山供电局以“开心工作•共同发展”为目标,倡导“双向认同,关爱传递”的工作氛围,提出了“六步工作法”,纵深推进员工辅导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如该局变电一部的“开心工作乐园”,计量部的员工“心灵按摩”,市场部的“点起心灯•温暖你我”,高明局的“5+2”模式等,独具特色,深受员工喜爱。惠州供电局将员工辅导计划具体化,融入具体活动,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培养一个良好的爱好,参加一项体育活动,结交一个知心朋友,心怀一个美好的愿望,送上一份生日蛋糕),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改善员工的精神状态。江门供电局结合企业各时期、各发展阶段的具体工作,同步推进,切入渗透,通过 “一园三站”(幸福家园、心灵驿站、舒缓减压站、职工温馨家庭工作站)搭建员工关爱平台,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揭阳供电局以“五个抓”夯实员工辅导基础。抓领导,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抓培训,建立300多人的辅导员队伍;抓宣传,构建三级宣传网络,使员工辅导计划深入基层;抓试点,将员工辅导计划融入试点部门(班组)日常工作;抓基层,在县(区)局全面铺开,做到早布置、早行动。阳江供电局颁发辅导员聘书,与全体辅导员签订《员工辅导计划保密承诺书》,并组织全体辅导员进行上岗就职宣誓,引导辅导员团队带着使命开展辅导工作。

经过实践探索

公司员工辅导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实施员工辅导计划以来,公司在逐步的实践和探索中,在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提升员工幸福感和心理资本方面取得了以下几点阶段性成果:

一是各级管理者开始转变管理思维和方式。在以往关注事情完成质量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员工承受压力的能力、个人价值实现等多方面因素,更加注重与员工的沟通,树立起了领导心中有员工的意识;

二是团结和谐的组织氛围更加浓厚。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的壁垒在沟通、理解中逐步消失,彼此之间更加注重协作和共进,企业凝聚力明显增强。

三是公司的管理更加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让员工获得应有的尊严;人性化的后勤保障,给员工以家的感觉;人本化的激励机制,为员工开辟了自我实现的通道。

四是员工的行为习惯逐步规范。在日常工作中已逐渐建立了“有贡献及时称赞、有进步及时认可、有问题及时疏导、有矛盾及时化解、有危机及时报告、有困难及时关怀、有不足及时指出”的“七及时”管理风格,而员工也逐渐形成了“有困惑有困难就找辅导员”的意识和习惯,员工辅导计划得到了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广泛认可和参与,实现了领导关注、员工支持的闭环管理。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MPEF模式 规范化管理 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57-05

[作者简介]张灵犀,南昌大学教育学院教务员;谢继荣,南昌大学建工学院党委书记(江西南昌330031)

一、前言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个定义较全面地提出了辅导员的地位、工作性质、主要工作内容、工作重点。

辅导员常规性工作顾名思义就是指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本文特指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者日常必须完成的管理性工作。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现在高校辅导员都担负着超额的工作量和繁杂的事务,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呼声也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有些高校还对辅导员有科研和教学的要求,这让辅导员分身乏术,苦不堪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员一直以来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他们既是“电脑程序员”,又是“救火队员”:一方面对学生的非学术活动进行日常管理,另一方面又得努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工作效率的提高日益受到高校管理者和一线辅导员们的关注。对辅导员常规性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是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采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管理是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手段。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将辅导员日常工作纳入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是学生工作或学生事务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以数据库形式居多,如学生信息数据库、助贷信息库,并附带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见图1)。总体来说,这类系统分类缺乏科学性,功能单一,执行中容易流于形式,难以满足日常管理的需求。

辅导员工作事无巨细,事先展开合理与详尽的需求分析是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前提条件。对此,本文拟提出基于统筹(Masterplan)――计划(Planning)――执行(Execution)――反馈(Feedback)模式(即MPEF模式)的辅导员工作管理需求分析方法,实现对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系统性、科学化管理。

二、MPEF模式的提出

MPEF是统筹、计划、执行、反馈的英文字母缩写,MPEF模式的提出旨在规范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管理的需求分析过程。

(一)统筹

“统筹分析”是从全局把控辅导员工作。该阶段要系统地搜集、分析辅导员工作资料,对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对职务和岗位进行概览;与资深辅导员面谈,确定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的动机、态度和个性等中介变量;对任务和中介变量进行优先程度分级,确定重点关注项。

(二)计划

将统筹分析看成是主计划,则计划分析是更为详尽的计划。该阶段要整理辅导员各项工作内容,明确划分常规性工作项目,初步规划各项工作可能的环节和步骤,其中辅导员工作划分可采用树形结构分析法。本环节的主要工作包括:将辅导员工作进行归类分析;整理常规性、日常性的工作内容,划分常规性工作大类;对每一类工作进行树形结构分解,划分出小类;草拟各类工作的环节和步骤。

(三)执行

“执行分析”中要详细规划各项工作的环节和步骤,重点考虑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干扰因素,准备应急方案,确保计划的顺利进行。其主要内容有:制定常规工作执行步骤;例举辅导员个人突发因素(内部要素)和外界限制条件(外部要素),制定应急预案;制定计划执行的预警机制和监控过程。

(四)反馈

“需求分析”本身是一个反复完善的过程,反馈是闭环需求分析的重要步骤,其目的在于确定辅导员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为前述统筹、计划、执行各环节提供修改意见。反馈分析内容包括:执行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执行结果与预期的对比分析,确定执行误差存在的原因;根据执行误差,针对性地修正统筹、计划、执行环节中的工作内容。

三、规范化管理的需求分析

MPEF模式的提出为常规性工作规范化管理需求分析提供了参照途径和指标,管理需求的进一步明确,需要在对调研获取的辅导员实际工作情况与辅导员常规性工作树形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过程中得出。一般将辅导员工作划分为三大模块(即三大类):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和学生服务。本文也将基于该分类展开分析。

(一)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通过党团活动、讲座、社会实践、报告、征文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为日后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统筹分析是对思政工作进行通盘考虑,制定初步的工作纲领。思政工作模块的统筹分析包括:明确辅导员在该模块应履行的职责,以学年或学期为单位规划出工作内容、工作形式、评价指标和改进措施。计划分析中首先要明确思政工作模块的小类划分如图2所示。它将思政工作划分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三个类别,这三个类别的进一步细分,即思政工作的常规性工作。对这些具体工作可以按照本分析阶段的工作步骤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借助信息系统实施完成。

高校辅导员工作很多是由辅导员、班干部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在执行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就执行分析而言,要求辅导员事先根据每一项工作的难易程度确定工作任务的完成人,能够交给班干部或学生助理完成的应尽可能地交由他们去做。此外,辅导员还要考虑到任务进程的监控,设定任务完成的标志。反馈分析中由辅导员制定反馈信息提取方法和步骤,并根据反馈信息修订前几项需求分析的内容。反馈分析的具体工作可在管理软件系统中完成。因此,辅导员需要及时将自己工作的情况编制成文字,录入管理系统,由系统自动分析或生成反馈信息。比如,学生思想动态信息录入后,系统自动分析各学生和全班总体的思想分析结果,对思想不稳定的学生可通过面谈、家庭走访等工作形式进行辅导解决。此外,上级管理部门(如学生工作处)也可从系统中获取辅导员工作数据,以便更好地掌握并支持辅导员的各项工作。

(二)学生管理工作

与辅导员相关的学生管理工作包括班级管理、生活管理和学习管理,其主要任务就是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有一个积极、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并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学生管理工作范围很广,内容繁杂,涉及的人员相对较多。做好统筹分析工作,主要是明确各项工作的范围和边界,以及各项工作的参与人员,并采取得当的工作手段予以解决。例如,可以动员任课教师参与学生学习管理。

“计划分析”中对该模块中的班级管理、生活管理和学习管理类别再进行细分,可进一步确定各类别的常规性工作,图3所示。突发性工作往往蕴含于常规性工作之中,从管理的角度看,详细计划中还应充分考虑各项常规性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制定多种应急处置预案。

“执行分析”要求辅导员、任课教师、班干部、学生等所有工作参与者提供工作的信息,最终归口由辅导员统一管理。例如,辅导员根据预定的学生成绩管理方案,动员和组织任课教师参与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由学习委员记录活动内容,并负责录入管理系统,辅导员对录入信息进行审核。反馈既是工作的事后调查,又是后续工作的事前分析。反馈形式多样,如抽查、问卷、访谈等,需要辅导员与参与者的沟通。上述实例中,辅导员可以通过与任课教师、学习委员或部分学生的交谈,了解组织活动的效果,为今后的类似活动提出改进意见。

(三)服务咨询工作

服务咨询工作包括心理咨询服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和其他服务。这些工作内容往往和学校其他相关机构有交叉,各高校都会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服务部门、学生会等机构。所以,辅导员的服务咨询工作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做好与这些部门的工作对接。在总体规划中,辅导员要了解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自己在服务咨询工作方面的位置以及与这些部门的对接形式,这些都有助于本职工作的各项规划。图4是辅导员在服务咨询工作方面的工作内容划分,辅导员可根据该内容划分制定出更详尽的工作步骤。如职业生涯服务计划中,体现出对学生就业意向的调研方案,学生就业辅导的次数、时间和人数,与学校就业部门沟通的时间和内容等等。

在“执行分析”中,要制定常规事件的工作步骤,针对突发事件制定应急方案并对结合反馈分析,对执行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如针对个别学生的就业恐惧心理进行访谈,聘请专业心理辅导老师一对一辅导,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校外活动,向学生校内外就业信息等等。这些工作形式和内容都需要辅导员有长期的工作经验,而且对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咨询工作的反馈信息来源于相关的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服务部门、学生。辅导员应做好各方反馈信息的采集和应对方案,并付诸实施,及时改变工作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追溯“摇篮计划”的得名,亚杰商会秘书长郭基梅的回忆满是喜悦。

2005年11月的一天,亚杰商会董事会正在东方广场德勤中国会议室进行。时任亚杰商会董事、德勤中国首席战略官颜漏有突然提出一个想法。他说,德勤有一个文化,凡是进入德勤公司的新员工,都会有一位老师来带领他们工作,亚杰商会能否也让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当导师来辅导创业家?而且创业家相对于大企业家就是一个“婴儿”,所以亚杰商会堪称创业家的“摇篮”。

颜漏有的想法得到了与会董事李汉生、曾之杰、熊焰、宋军、何庆源的热烈赞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诞生了一个名字——“摇篮计划”。随即,亚杰商会成立了“摇篮计划工作组”。原IT经理人总编辑郭晋华、启迪创投董事总经理薛军、清华紫光副总裁彭志强以及亚杰商会秘书长郭基梅,组成了第一任执委。

“摇篮计划”架构设计的最大难题,正是控制决策风险,同时平衡执行效率。因此,一项介于决策和执行之间的执行委员会制度,开始在摇篮计划内部运行。执委会将执行权分为两层。在秘书长领衔的执行团队之外,执行委员会被称为“最高执行机构”,其执委由董事会提名选举产生。每一任执委由4到5人组成,内设一名会议秘书,可以直接就“摇篮计划”的日常事务作出决策。

事实证明,第一任执委会,是一个快速决策的组织。“摇篮计划”在他们的手中快速推进。2006年3月,“摇篮计划”启动仪式暨新闻会在京举行。北京市各科技园、以及园区孵化器的领导悉数到场祝贺,亚杰商会由此开启培育未来企业家的神圣旅程。

谁会入选

“摇篮计划”从诞生那一刻起,就确定是公益项目。为此,工作组特别邀请中国科技界、金融界、管理咨询界的资深人士担任导师,并选择具有潜力的科技企业创业家,通过培训、每月面谈辅导、商业计划互动研讨等方式,共享创业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智慧。

然而,这毕竟是中国创投发展史上第一次创新试验,能否成功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能否招募到具有潜力和远见的创业家;其次,能否邀请到具有热诚和承诺的导师;第三,能否实现导师与创业家之间的有效互动。

大量的人力资源整合、超高难度的制度设计、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家筛选、必需夯实的项目经费保障,每一件工作都在考验着“摇篮计划”工作组的能力。

亚杰商会如果想干好这件事,唯一的办法就是首先选到理想的学员。据此,“摇篮计划”中创业家的筛选要求很快确定年龄:25到40岁;职务:高科技公司CEO;业务:早期、创新。

“摇篮计划”的选拔程序是首先由创业家提交个人简历及公司介绍或商业计划书、个人创业经历及事业规划、参加“摇篮计划”的目的等资料,然后由“摇篮计划”工作小组对创业家的个人质素与潜力、公司业务未来的潜力做初步筛选,之后,筛选出的创业家与导师分组面谈,由导师投票和讨论决定是否最终进入“摇篮计划”创业家人选。

“摇篮计划”是中国首个免费为“未来科技商业界领袖”度身定制的高端辅导项目,所以,在亚杰商会郭基梅秘书长的眼中,选的创业家至少要具备如下素质:

创业者本人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有意愿与导师就创业与管理问题进行较长时间深入交流与对话,而非单纯寻求实务帮助;创业者本人认同“摇篮计划”及亚杰商会的理念,并乐于投入时间与精力学习;创业者所领导的企业处于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

一旦达不到上述要求,亚杰商会及其捐资人投入无数资本、资源和时间精确制导的“摇篮计划”就有可能打了水漂。为此,对学员的商业能力和潜质、价值观和人品都要进行评估和考察。

据郭基梅介绍,曾经有一位候选人能力很强,非常有潜质,但是了解到他有一些违背商业道德的行为,导师们经过激烈争论,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录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创业家要想入选“摇篮计划”,必须经过“三关”:第一,“摇篮计划”工作组的初选关,即从数百人中将一些极不靠谱的创业者过滤掉;第二关,执委团队的筛选关,以高度专业化的眼光优中选优,选出前50位优秀创业家;第三关,导师团队的面试关,由导师当面考核创业家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最后确定进入计划的20位杰出创业家。

导师承诺

随着 “学员”筛选工作的推进,“摇篮计划”工作组逐渐意识到,要猎得足够优秀的创业家,先得有足够优秀的“导师”和足够优秀的辅导计划,否则,创业家们不会拿出半点时间来接受别人的“挑拣”。

为此,执委会紧急召开会议,集中商定“摇篮计划”承诺将给入选创业家提供以下价值:第一,由中国成功企业家或投资家做导师,与创业家进行一对一的面谈,即亚杰商会为每一位创业家配备一名精英导师,每名导师与自己的学员进行一对一深度辅导;第二,开展一对多沙龙,即由知名导师拟定话题,以沙龙的方式与所有创业家进行专题交流;第三,多对一研讨,即在每届创业家中筛选出3~4家创业企业,多位导师共同参与该创业家及其团队的问题探讨;第四,多对多交流,即多位导师和多位创业家互动交流。

郭基梅介绍,一直以来,“摇篮计划”免费为中小型创业企业提供的服务是非常多元化的。从公司的商业模式到公司的产业规划,到市场营销,到公司融资,摇篮计划提供全方位系统化培训。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摇篮计划”已经扩大到了与国际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比如,“摇篮计划”每年会组织入选的创业家去美国硅谷访问,跟当地一些创新型公司和创业家交流,并与VC对接。

“实际上亚杰商会的摇篮计划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整合,包括上下游之间的合作。董事会、执委会、甚至我个人以及所有学员的任何需求,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帮助。”郭基梅说。

郭基梅透露,“摇篮计划”内部还有一个“校友会”,在亚杰内部被称为“杰友会”。“杰友会”每年定期组织“读书会”、“高尔夫球赛”以及组织创业者家属郊游,为家属之间交流、为先生们一起讨论创业当中遇到的问题而创造机会。

郭基梅回忆,一次,亚杰商会组织“摇篮计划”学员去郊外旅游,创新工厂董事长李开复导师、智基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陈永忠导师也受邀一起出游。游玩间隙,大家重点讨论起了团购的商业模式。当时,正值2010年初,团购在中国还没有大范围兴起,但是讨论完这个话题后,雷军导师所辅导的学员陈欧,回来就迅速转型做化妆品的团购。2011年,陈欧所创建的“聚美优品”成为中国最大的化妆品电子商务公司,用户超过五百万、月销售额达数亿元人民币。

“这,就是摇篮计划带给学员的改变。”郭基梅的脸上满是笑意。

“精神家园”

“亚杰商会的文化确实是一个很温暖的家庭式的文化。”郭基梅告诉记者,很多创业家在了解到这个项目时,第一句话就是:这要花多少钱?而“摇篮计划”给他们的答案是:整个运作对学员完全免费。当对方听说所有导师全部是免费义务为创业家进行辅导时,他们感到非常惊讶和惊喜。

事实上,“摇篮计划”的导师在无偿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收获:首先,参与一件极有意义的公益事业,内心获得了深深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其次,与其他导师和学员建立起了难得的珍贵的友谊;更重要的是,通过与这些年轻创业家们的交流,也能了解和把握产业一线的最新信息,可以“与时俱进”。

新任会长曾之杰告诉记者,从亚杰商会“董事会”到“摇篮计划”,每一届执委到全体导师和各位学员,大家都在为中国创新崛起于世界,贡献着自己的价值。

据他介绍,从第二期开始,“摇篮计划”就建立起“辅导员制度”,专门从第一期学员中挑选4位优秀学员为第二期的学员充当“辅导员”。同时,除了导师带学员外,学员们还自发结对形成了4~5个小组,展开互相辅导。目前,“摇篮计划”已形成了导师带学员、辅导员带学员、学员之间传帮带的“立体帮学”模式。

曾之杰感叹,实际上这些创业家们在工作中是非常孤独的,他们面对的困惑不能跟家人讲,也不便跟同事讲,而“摇篮计划”创造了这样一个环境,让所有入选的CEO可以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同时还可以向自己的导师请教,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快速提升自己的管理决策水平,将企业带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所以,在这方面,“摇篮计划”确实可以帮助创业家解决现实问题。

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对此深有体会。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创业者在整个创业过程中会经历大量的选择和挑战,没有人能够指导你,不像在学校时,有问题可以找老师,在家里可以去问父母,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是非常独孤的。我一直非常希望能够向一些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去请教。2006年年初时,启迪创投总经理薛军告诉了我摇篮计划,我特别地高兴,当时还问他,会有一些什么样的企业家做导师,他说会有像杨镭这样的。杨镭那时候是掌上灵通的CEO,当时被评为中国10大CEO之一。有这样的企业家做导师非常好,因为杨镭是真正把一个企业从小做到大,而且实现了上市,当时在中国无线领域是第一家上市公司。所以,我当时想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当然非常开心。薛军问我亚杰商会要做这么一件事情,你有没有兴趣报名?我说你赶快把报名表发给我。”

童之磊记得,2006年下半年,中文在线正处于扬帆大发展的时候。此时,公司遇到了一个融资机会,童之磊就和身边的导师沟通、想听听几位导师的意见。当时,正在中文在线实地指导的曾之杰导师就觉得,选择投资机构最重要的不是看它的钱,最重要的是看它能够给你什么样的支持。“这个建议非常重要,尽管那家投资机构给了一个很好的价格,但我认为,在理念方面双方未必能达成一致,所以最后放弃了这笔投资,”现在回想起来童之磊仍心存感激,“导师帮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团体辅导;德育工作;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41-02

前言: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在团体情境下能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质,并在团体学习项目中挖掘自身潜在能力,继而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此外,团体辅导亦可带动学生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在此背景下,当代初中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将其落实到实践教育中。以下就是对团体辅导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融入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初中院校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其不断完善自身教育手段。

1.团体辅导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运用的优势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团体辅导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团体辅导中可强化学生交流能力,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团体学习活动项目,促使学生在此环境中能达到相互学习的状态,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在能力,提升自我价值;第二,团体辅导亦有助于增加学生归属感,继而促使学生在团体学习中能活跃自身思维,并积极参与到团体学习活动中,以团体为荣,同时注重维护团体形象;第三,推动学生实现自我成长也是团体辅导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运用的优势所在,为此,初中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并对团体辅导应用的重要性展开大力宣传行为,最终以此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2.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初中院校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其主要体现在部分院校在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其教育目标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即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及心理接受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致使团体辅导计划始终无法落实到实践教育中,降低了整体德育教育水平。此外,德育内容滞后也是当前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凸显出的主要问题,即德育工作未实现与时展步伐的有效结合,继而无法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遇到的相应问题,并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调整。另外,德育方法的落后也影响到了德育工作的整体教育质量。为此,初中院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且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其展开有效缓解[1]。

3.团体辅导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融入的对策

3.1 团体谈论。在传统的个人辅导中存在着学生交流能力较为匮乏的问题,因而在此基础上,应将团体谈论教育方法融入到德育工作中,以此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相应问题时可主动将问题带入到团体中对其展开讨论行为,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在团体讨论中可较好的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在此环境中能积极参与到话题讨论中来,并提出自身不同的见解,然后在团体成员共同努力下对问题答案展开综合分析,提升整体学习效率。例如,在对"学校是宽松式管理好还是严格式管理好"这一话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即可以辩论的形式对问题展开细致的谈论,并提出个人对问题的见解,达到良好的问题谈论状态。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团体讨论有助于初中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因而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3.2 设计团体活动内容。设计团体活动内容是团体辅导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融入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要求初中院校在团体活动开展过程中应严格遵从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在团体活动内容设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团体特点因素的影响,且应制定相应的团体目标、成员等,并在团体辅导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达到良好的团体辅导状态啊,提升学生整体德育素养;第二,在团体内容设定过程中预测团体活动实施后果也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团体活动指导者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且应全面掌控团体成员准备情况,最终形成良好的团体辅导氛围;第三,在团体活动内容设定中避免以活动代替咨询也是至关重要的,其有助于学生在良好的咨询环境中能缓解自身心理问题[2]。

3.3 确定评估方法。团体辅导评估方法的确定首先要求初中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全面掌控团体活动预期效果,继而在预期效果评估过程中总结出团体辅导在初中德育工作融入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问题展开细致的分析,最终在分析结果整合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评估方法,以此来推动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计量法、心理测验法及调查问题等评估方法在德育工作中应用的最为广泛,因而在此背景下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且应将其贯穿于德育工作全过程中。如,在心理测验法中,团体辅导指导人员应针对团体成员心理及行为展开有效的测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团体活动评估咨询室,提升学生自信心,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团体活动中来[3]。

结论:综上可知,部分初中院校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德育内容滞后且教育方法单一等问题,因而在此背景下初中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且应不断改善自身教育手段,同时从确定评估方法、设计团体活动内容、团体谈论等几个途径入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团体辅导环境,继而促使其在此环境中能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并改善自身潜藏的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最终达到高效率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 曾锦艺.团体辅导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4(07):388-388.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近年来受到了国内诸多高校的广泛关注,许多高校辅导员上岗前也参加了相应的岗前培训及考试.但是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工作对象的动态性和多变性,部分高校的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值得我们深思.一是培训定位不明确.初入职辅导员专业学科、年级分配、学生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培训的内容应该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工作特征的具体情况加以安排.在培训内容上强调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核心是学习的内容与工作需要相结合.然而,囿于传统思维观念的限制,一些高校组织的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考核,“大多数高校只能说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很少有高校分析过应采用什么样的培训理念,基于什么样的培训动机,达到什么样的培训目标,缺乏系统性的考虑”,因此,我们发现在很多高校出现初入职辅导员与专任教学教师培训课程一致、考核内容也完全相同的现象,没有体现辅导员专项或定向培训目标,缺乏辅导员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培训制度不健全.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在形式上是人为设计的构造人类行为互动的约束.”

培训制度的健全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培训对象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目前,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及考核还存在较大的制度缺陷和制度执行困境,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和评估考核体系.譬如,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一般要求入职前进行一定时间的脱产学习,然而,一些高校基于自身工作繁重性或人力资源短缺的考量,往往允许甚至鼓励初入职辅导员先上岗后培训或请假处理自身的教学和管理事务,教育培训规范化凸显不足;一些高校在培训考核上往往只采用走过场的“考勤叠加”或“提交训后感”或“划重点,开卷考”等单向性考核方式,无法真实、客观、全面地把握初入职辅导员的实际受训成效,也无法保证初入职辅导员学习和回应渠道的畅通.

三是培训方式不丰富.英国政府曾在《教育:一然而,一套科学有序、合理有度、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还是能在很大层面上影响初入职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效果.综观当前,初入辅导员职包括高等学校教师几乎不分门别类地参加了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对于诸如学生党团建设、学生资助工作、学生就业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校园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等学生常规事务管理却鲜有介绍,既少有案例分析,也少有情景模拟,这种“大一统”的培训内容往往脱离辅导员工作实践的具体需要,难以深入解读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也难以使受训的初入职辅导员真正把握工作重点以及工作技巧.另外,当前的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在方式上还多停留于课堂理论教育的单一封闭模式,且受训时间较短,这种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教学教育方式也难以使马上步入学生工作的新辅导员真正收到实效,致使许多学员缺乏受训的意愿和热情.

四是培训投入不到位.一个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的过程需要必要的资金、物质、设备、人员做支撑.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经费一般要占全年教师培训经费支出的一定比重.当前,为确保初入职高校辅导员教育培训任务的完成,大多数高校或教育部门也已经建立起了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专项经费.但是,由于近年来高校对于辅导员需求量的迅速增加,一些高校出于节省开支的考虑,将辅导员培训的经费支出分流到各院(系)自行负责,没有形成统一的辅导员培训组织机构,导致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在资金投入和培训质量上参差不齐.同时,在师资选择上,受困于高校辅导员培训师资数量的稀缺及经费“支付危机”的限制,一些高校也无法或不愿邀请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历丰富的教师,这也是阻滞初入职辅导员在教育培训中真正收到实效的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实问题.

加快初入职高校辅导员教育培训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

1准确定位,设立和强化科学的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目标

开展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首先要明确教育培训的目标和意义,即为什么要进行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怎么进行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通过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精神,加强辅导员教育培训是为了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胜任能力,培养辅导员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更好的掌握辅导员工作的技能和本领,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更好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政治教育的成效,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绝不是可有可无,也绝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评比等流于形式的简单过场,而是要以人为本,真正瞄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瞄准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需求和关切,引导初入职辅导员真正认识辅导员工作的性质、过程、环节、步骤,做到规范清晰、条理清楚、环环把握、有机衔接,切实提升教育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2完善规章,促进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全面推进初入职辅导员的教育培训管理有赖于一套健全的教育培训制度为载体,以保证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建设.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加快关于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管理的制度研究,确保教育培训管理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过程中有章可循.要加紧制定和出台具体的、可操作的初入职辅导员评估制度,确保初入职辅导员的各项培训、考核在内容、指标、程序上有据可依,避免教育培训工作走入偏门.要加强对初入职辅导员培训班、培训课堂、培训基地、培训组织机构的检查和监督,确保各项制度的实施能够落到实处.譬如,以英国教师入职培训制度为镜鉴,英国在教师入职培训制度上设立了全国性的引导标准,并对初任教师的表现进行较为公正和客观的监控与记录,不但激发了初任教师的积极性,也给予他们一定的约束力.

3拓宽思维,构建合理的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方式和方法

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方式不仅可以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益,而且可以促进初入职辅导员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规避或减缓辅导员职业恐慌和职业倦怠.为此,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要加强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科际整合,寻求特定问题的共享解释.要多采取课堂交流研讨、案例解析、情景示范、角色扮演、现场观摩等方式帮助初入职辅导员更具体地了解辅导员的工作实际.要推进校本培训建设,把握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要整合党校、行政学院以及专业协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力量,发挥他们的知识补给功能和智力支撑作用.有条件的高校还应该组织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及优秀辅导员开展初入职辅导员沙龙,积极利用自媒体工具,搭建辅导员交流平台,随时随地分享和讨论工作经验或心得.同时,学校也可根据老辅导员的实际经历组织编写诸如《高校辅导员培训教程》或《辅导员工作案例汇编》等初入职辅导员自学资料,帮助新辅导员尽快熟悉工作内容.

4加强投入,确保初入职辅导员教育培训真正收到实际成效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生涯规划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得到党和政府及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表达了对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工作的希望。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也切实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有了政府的支持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显得尤其重要。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一)高校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工作开展

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行为管理、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教育、校园稳定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其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承担了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能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而选择正确的职业方向对大学生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大学生的引导者辅导员来讲,每天面对的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大学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需要高校辅导员自身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了解大学生心理,这样才能够成为让学生信服的辅导员,从而增强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然而,在为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辅导员作为年轻教师来讲,也应该为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做出规划,这不仅可以增强辅导员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同时也可以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高校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个人成长

近年来,各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都提高了对辅导员的要求,因此目前的高校辅导员从学历到自身素质上都较前些年有明显提高,这也充分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目前高校辅导员大多是硕士毕业,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除此之外,他们大多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属于同学中的佼佼者。这样一个群体在工作后更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充分了解自身工作的性质及发展前途,并为自己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外,由于大多数辅导员在校期间都很优秀,他们对毕业后的工作充满了无限的期望,决心在事业上大干一场。但进入正式的工作状态后,他们会更加实际,每天忙于琐碎的学生事务中。这样他们往往会暂时忽略前方的无限希望,忘记当初毕业时的雄心壮志。这时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十分重要,这样他们会对自己的未来有更清晰的规划,促使他们一步一步迈向自己的事业高峰。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条件

(一)高校辅导员应充分认同自己选择的职业

高校辅导员是一份需要爱的工作,在选择时,辅导员应该充分认可自己的这份选择,相信这是一份有前途的工作,这样才能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有效规划。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繁多,往往会使刚进入工作状态的年轻人发出抱怨,但辅导员们应该清晰的意识到基础工作对于年轻人发展的重要性,从平凡的工作中才能总结更多经验,为未来做好准备。同时,高校辅导员应当熟读政策,掌握辅导员工作的发展前景,为自己的选择增添砝码。

(二)高校辅导员应了解自己个性类型

在选择辅导员这份职业前,应该预先通过各种测试资料测定自己的能力、价值观和爱好等等。明确自己现在自己的能力及价值取向,这样才有助于确立发展方向,制定明确计划。当然,职业生涯的开发是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并且不断调整的。

霍兰德职业生涯理论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Holland)提出的。霍兰德提出了六种职业生涯类型,作为职业愿望和职业预测,得到了广泛认可。而霍兰德的职业生涯类型的区分,对辅导员职业生涯类型分析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常规型。这种类型的人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喜不能接受模棱两可的状态。他们是服从的、有秩序的、有效率的。通常较为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喜欢要求注意细节、精确度、有系统有条理,具有记录、归档、据特定要求或程序组织数据和文字信息的职业。

(2)艺术型。这种类型与常规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们喜欢选择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的职业。他们富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价值,工作要求具备艺术修养、创造力、表达能力和直觉,不善于事务性工作。

(3)现实型。这种类型的人真诚坦率,较稳定,讲求实利,害羞,缺乏洞察力,容易服从。喜欢使用工具、机器,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这类职业的特点是有连续性的任务需要却很少有社会性的需要,如谈判和说服他人等。

(4)社会型。社会型的人和现实型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这类人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喜欢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开发或治疗等事务,并具备相应能力。

(5)企业型。企业型的人喜欢控制和领导他人,具备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有抱负。为人务实,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喜欢要求具备经营、管理、监督和领导才能,以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并具备相应能力。

(6)研究型。这种类型的人与企业型不同,他们是为了知识的开发与理解而乐于从事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工作。这些人思维缜密,有创见。在商业组织中,这类人经常担任的是研究与开发职务及咨询参谋之职。

当然,一个人并不单一地表现为某种类型,而是两种或三种类型的综合。对于辅导员的职业生涯类型,很难用确定的一种类型来概括。这份工作要求辅导员具有社会型特点,要不断与人沟通,具备教师应有的优秀素质,同时他们也需要具备企业型人才具备的领导能力。当然,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在理论上有所学习,以便更好的指导实践。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职业生涯管理学说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做了大量的分析,他们为教师职业成长划分了不同的阶段。由于辅导员工作性质和发展前景和教师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将根据国内学者贾荣固对教师职业成熟水平划分的基础上,划分辅导员职业成熟发展水平。

(一)职前准备期

这个阶段一般指毕业前的实习期。这时选择辅导员工作的大学生大多是由于喜欢这份职业,但也有少数人是由于就业压力而选择。但究其结果,一旦选择了,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而坚持并承担责任。所谓职前准备,更多的是心态上的准备。要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已由学生转变为教师,清楚辅导员工作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明白此时选择的辅导员工作将会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角色适应期(大约一二年时间)

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来讲,适应社会是他们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本领。辅导员的工作环境仍然是熟悉的高校,因此相对而言,他们会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然而,人们进入职业或工作单位,开始都会有许多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对工作抱有过高期望,而现实中发现选择的工作并非那么具有挑战性,因此原有的期望逐渐破灭。辅导员们工作初期也会有此类经历,但在不断的挫折后,他们会慢慢理解工作的本质。

角色适应期的辅导员要为自己建立近期及长远目标。长远目标注重长远,具有大体构想,目标明确;近期目标则要目标具体、行动明朗、工作重点明确。

(三)角色成熟期(从初步适应后到35岁高峰期)

当辅导员完全认同这份职业后,必然要进入角色成熟期。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自己选择的领域中为成功而奋斗。

角色成熟期对于辅导员来讲,更是逐步建立工作幸福感的时期。所谓幸福感即辅导员能够得到、享受到职业生涯过程中的满足和愉悦。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能够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全面熟悉,能够真正为学生起到一个引领者的作用,成为学生的好老师;二是能够对上负责,用于承担责任,在工作上有所创新,得到一定肯定。三是对自身辅导员工作发展有了初步的规划,对辅导员走专业化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辅导员走专业化道路是一条必然的道路,目前,全国各高校的领导部门也越来越重视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培训交流机会。此外,国家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生涯规划师等资格考试也成为各高校辅导员系统学习的好机会。

(四)职业发展“高原反映”期(36岁至40岁)

职业发展“高原反映”阶段是从成年早期向成年中期的过渡。这个阶段主要是对这也生涯前期的生活方式做出重新评价,新的生活框架逐渐行程。辅导员要么在这个阶段适应“高原反应”,进行平稳过渡,职业生涯发生飞跃;要么不适应,职业生涯出现停滞。

(五)发挥骨干作用

发挥骨干作用阶段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高峰期。这个阶段他们承担了相对重要的工作,担任了领导职位,在高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应该说,在这个阶段辅导员达到了事业的相对高峰期,他们也会调整自己的角色,转变工作方法,继续向新的高峰攀登。

参考文献:

[1] 刘海玲, 王利山.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及其价值分析[J]. 职 业时空, 2005, (11).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小学中队辅导员职责

 

1、少先队中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和领导者。要全面关心少年儿童的思想、学习、健康、生活,并成为他们的表率。

2、熟悉少先队业务,自觉进行少先队有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辅导能力。

3、结合学校德育处工作计划和总结,针对自己中队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初制定好本中队活动计划,学期末做好总结工作。。

4、培养少先队中队长和队委,做好发展队员、编队、改癣奖惩等工作。

5、积极组织和领导学生参与学校、大队部和有关部门的各项活动,并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其中必须做到每月开一次主题队会,主题队会要有针对性、思想性、趣味性、创新性,发挥每个队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要有详细记录;指导学生出一期黑板报;监督队员参与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活动,协助学生做好红领巾广播站等大队部组织的活动及分配的任务。

6、指导中队委搞好少先队活动阵地。做好板报、手抄报、读书读报、兴趣小组、中队角布置等辅导工作。

7、中队辅导员要定期参加队委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共同讨论工作,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要经常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指导他们完成各项具体的工作,教给他们工作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培养一批有能力的中队委员。

8、建立中队人才库。注重发掘队员的闪光点,发挥各自的特长。

9、辅导员要与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并定期在年级中开展有意义和有影响的教育活动。

10、认真做好少先队中队活动资料积累,经常撰写一些少先队工作论文,并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11、中队辅导员要积极支持与配合大队辅导员工作。首先,在思想上、行动上接受大队辅导员的帮助,接受大队辅导员布置的工作任务,并努力完成。其次,热心少先队工作,除了在中队中进行有效的,富有创造性的队活动外,还应积极向大队辅导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提供有特色的活动,以便推广。

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岗位职责

大队辅导员是学校少先队组织的直接领导者,大队辅导员要在上级党团组织及学校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少先队的组织管理及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等工作。

1、大队辅导员要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少先队的历史,掌握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党团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积极开展少先队工作。

2、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少先队工作意见和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学校少先队工作计划,学期末要进行总结。

3、指导中队辅导员的工作,要经常了解中队辅导员的工作情况,帮助他们开展活动,定期组织中队辅导员学习和研究中队工作。

4、领导少先队大队委员会的工作,培养大队委员会树立责任感,创先意识和自治、自理能力。

5、教育、督促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及学校规章制度,组织指导少先队员参加各级、各类活动。

6、办好学校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组织指导办好班级阵地,不断积累经验,做好宣传工作。

7、认真培训中队辅导员和大、中队队干部,选好大队委员会指导制订工作计划,做好发展队员,编队选举,鼓励处分等工作,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不断提高他们的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又一学期结束了,家长工作落实期初规划要求,并在几个活动中有出色表现。具体回顾本学期的工作,策划明年的工作新方向及新目标。

一、 常规工作落实到位

1、 组建新一届的家长委员会,并聘请校外辅导员和班内辅导员。家长们明确具体的工作细则、工作责任,使家委会成员参与家长学校工作的落实和指导。

2、 组织二次讲座,聘请校外资深专家和本校老师进行讲座,从理论到实际的对家长进行指导。

3、 召开家长委员会例席会议,共同商讨家长学校的具体工作,并对家校工作提出实质性的问题,很好的发挥了家长与学校的桥梁作用。

4、 以〈家校通讯〉为窗口,二期的通讯栏目受到家长的认同,所开展的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

5、 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落到实处,有条不紊。

二、 特色工作:

1、“百万家庭网上行”在各位班内辅导员及专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工作顺利展开四期的培训班,共有122位学员在我校参加培训,且110位家长顺利获得“网上行”的合格证书。超出计划的22%。

2、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推出一(3)班班级办报的新模式。

3、顺利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一年级家长的参与率达90%以上。家长们对我校的各项要求满意率达95%以上。并对家长们提出的一系列学校建设方面的意见要求以〈家校通讯〉的形式予以解答。

4、开展的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对全校的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实际操作问题的调查。我们将根据相关的内容筹划编辑《家庭教育行为实用指导手册》。

5、各位辅导员撰写相关家庭教育指导个案及指导家长的心得体会,并将编成小册子给辅导员交流,以提高辅导员对家长工作的指导能力。

6、家长参与家长会制度,使家庭与学校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形成共同教育的良好环境。

三、 获得荣誉

1、 被评为2000—2003年浦东新区优秀家长学校。

2、 撰写的小论文《执手伴童心心智共成长》在《新区家庭教育模式》一书中发表。

四、 不足与反思:

1、 由于诸多原因,学期初制定的特殊学生的亲子活动未开展,将在下学期中加以落实。

2、 家庭教育计划、活动的制定与其它德育、大队部活动的渗透性不强,有机结合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 家校活动的设计应面向广大家长,活动形式应多样化些,下学期完善这一环节。

工作的落实,要注重于实际的收效,因此,下学期的工作力求在形式上、实效上更努力。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习;兼职辅导员

2007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因此,我们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思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一定的社会生活与工作经历,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校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调整,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已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多年,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从整体上讲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在思想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企业兼职辅导员工作体系与实施进行研究。

一、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做法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的:实习前期的准备阶段、实习过程的实施阶段和实习结束的总结阶段。其中在准备阶段,学院各系部一方面要努力寻找适合本专业学生实习的校企合作单位,一般要求企业有一定的规模、生产管理制度完善、企业文化浓厚、生活条件便利等,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结合实习,能真正体会到企业的生产纪律和企业人文关怀;另一方面系部还会有针对性地对将要外出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动员,主要是强调工学结合的意义和重要性、实习单位的介绍及实习内容的介绍,继而会进行相应的顶岗基本素质训练。在实施阶段,学生到了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指导教师除了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岗位工作以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尽可能总结出自身的不足,继而能够结合学校学到的知识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实习岗位。而在总结阶段,学院会对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一方面是鼓励已参加实习的学生,希望他们实习回来继续努力学习并做好表率;另一方面各系部还要对此次实习的全过程进行总结,累积经验,为将来制订更合适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学习计划做准备。

二、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认识不到位。学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在初步调研阶段表面上是接受的,但真正让他们从熟悉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入“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生产”的教学模式他们还是比较难以适应。在具体的工学结合实施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因没有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未建立起爱岗敬业的情感,往往遇到困难就产生放弃或退缩的想法,他们并不能真正感受到顶岗实习是一次很好的、难得的学习机会。

2.学生不适应工作环境,心理落差大。学生突然要从原来“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进入规矩多多的企业社会人生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被枯燥无味而忙碌的企业工作取而代之,平时简单易做的课后作业、技术含量不高的实验操作和质量要求不高的实训成品是学生所易于完成的,但企业生产在产品的质量上对他们要求严格,他们除要承担生产责任外,生产质量作为实习分数考核的重要指标,这一心理跨度巨大。学生因对实习岗位的工作环境不熟悉,没有做好角色定位,在课堂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生产工作。加之现实的生产中,企业员工间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生心理压力,生产过程容易出现紧张和害怕的情绪。

三、兼职辅导员工作内容与具体实施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在企业中聘请兼职辅导员,让兼职辅导员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学生在工作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兼职辅导员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思路如下:

1.帮助全体学生领会工学结合的目的和意义。兼职辅导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工学动员大会和各种讲座,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和意义能够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使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如何面对挫折,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实习企业。兼职辅导员对企业的各方面较为了解,所以在准备阶段,兼职辅导员要对实习学生进行岗前教育。其中关键的任务就是要对学生普及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管理的相关制度、企业生活和工作中需要遵守的纪律、工作质量方面的要求和责任等。兼职辅导员联系企业的人事部相关负责人或生产技术师傅举办职场行为分享会、就业指导、讲座和专业技术展示活动,使参加实习的学生能更深入了解企业和本专业的行业发展情况,为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兼职辅导员还要在不影响企业运作的前提下,多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车间,在参观过程中实地讲解各车间的生产情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岗前教育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结合,学生对企业了解深入了,就不会产生迷茫,能更明确实习的方向和目标。

3.协助每一个学生制订和完成合理的技能提升计划。在学院实训课程中,对学生的技能要求一般是最基本的,或者只要求学生学会,由于条件限制,学生并不熟练,但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中,要求学生必须快速熟练操作。兼职辅导员先要通过面谈和实操两方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技能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通过整理分析,结合本企业对生产技能的需求,反馈并协助每一位学生做好各自实习过程中的技能提升计划,并与学院的实习指导教师一起指导学生执行计划,从而保证学生胜任企业安排的岗位,提高学生实习的自信心。

4.帮助学生制订体能训练计划。学生在学校读书时精神比较轻松,学校对学生的体质要求也不是很高。而在企业有要面对工作时间长、体能消耗大等问题,对学生的体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兼职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身体情况,帮助学生制订体能锻炼计划,督促他们加强身体锻炼。

5.及时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如不适应工作、安全、违反纪律、生产质量等问题,兼职辅导员要多走访,密切联系学生,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鼓励学生安心工作。

6.指导学生撰写工学结合总结报告,帮助学生制订今后的学习计划。学生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回到校园后,感触会很深。兼职辅导员要趁热打铁,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指导学生写好总结报告。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工作经历、专业发展情况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制订今后的学习计划,真正将工学结合的经历和体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钱永林.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辅导员工作的创新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2011,(08).

[2]张国华,线联平.大学生就业指导实务技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职业能力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6)04-0064-04

高校辅导员(以下简称“辅导员”)作为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广大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及德育教育工作,为在校大学生的课业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通过辅导员的工作,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会做事的同时,学会做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意义重大。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教育部于2006年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并于2015年进行了修订;2014年又专门颁布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为各高等院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依据。但经过近几年来的具体工作实践,我们发现目前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既影响了辅导员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影响了高校相关工作的成效。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部分高校的专职辅导员队伍配备不到位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但大部分高校都没有配备到位,原因是高校事业单位编制人数是2010年以前核定的(以安徽省为例),随着近几年高校的发展,学生数几乎番了一翻,但制数却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没有增长,高校编制数严重不足,造成专任教师数和一线专职辅导员数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不少高校的做法是配备一部分有事业编制的、再选聘一些人事聘用人员作为一线专职辅导员,除此之外还聘任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和行政人员作为兼职辅导员,其结果是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达到教育部文件规定的专职辅导员人数比例。

(二)辅导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大部分专职辅导员选聘的一般为本科或研究生学历,专业背景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还有其他专业,还有一部分高校在专职辅导员招聘时专业不限;而兼职辅导员选聘主要是专业教师和少量的行政人员。由于辅导员专业背景不同,专兼职辅导员的教育教学管理任务不同,在辅导员岗位履职的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存在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较低,与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要求相差甚远。

(三)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清

众所周知,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但由于目前不少专职辅导员上的是行政班,所以还要承担一部分二级学院或系部的行政事务工作;而兼职辅导员则要忙于自身的课业教学或日常行政管理等工作,最终造成辅导员整天忙碌各项事务,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辅导员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思考和研究如何对学生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影响了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发挥。[1]

(四)专职辅导员队伍稳定性较差

一方面由于专职辅导员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如专业教师明晰,导致一些专职辅导员不安心于辅导员工作[2],而是将辅导员工作作为过渡性工作,抱着先入职后转岗到专业教师的想法开展工作[3];另一方面由于专业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教科研工作,在职称评审中教师教科研成果相对较多,而专职辅导员在教科研方面则相对较弱、机会较少,造成专职辅导员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千方百计地想转行政岗或教师岗,最终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五)辅导员培训不系统

虽然目前各高校针对辅导员队伍存在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性不强的问题采取了加强培训等措施,但由于这种培训学习和实践不仅时间短,而且并没有按照《标准》中规定的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培训,而是把《标准》束之高阁,专业训练不到位,所以更多的是靠辅导员自身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摸索和不断积累经验,遇到问题时也难以得到及时指导和帮助,与其他辅导员同行的交流也缺少专业性的平台,从而使得辅导员专业水平和能力提升较慢。

(六)辅导员缺少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

目前高校由于未按《标准》建立专职辅导员初、中、高岗位职责,再加上辅导员工作成果周期长,见效比较慢,很多工作难以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定量考核难以实施,考核内容没有很好地体现辅导员岗位职责完成情况。有不少学校将辅导员归类到行政管理人员,按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存在辅导员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激励机制也不完善、难以实现有效的绩效考核等问题,结果导致辅导员干的好与坏都一样,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正是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工作。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进一步做好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这一点显得更为突出。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践,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尽可能按照标准比例选配一线专职辅导员,确保工作有效开展

首先各高校要按文件要求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尽可能多地争取专职辅导员的人数,在编制数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采用人事聘用方式同岗同酬地选聘一线专职辅导员,保证每个院(系)的各个年级都配备有一线专职辅导员。一时难以按照规定的比例配备一线专职辅导员的院校,也要尽可能缩小两者数量之间的差距,以确保专职辅导员有足够的精力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其次是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及学历背景方面。一线专职辅导员要尽量选配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以及一定数量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充实辅导员队伍。第三是将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同时又具有一定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如当过学生干部等,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以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的人员素质。[4]

(二)进一步厘清辅导员岗位职责,方便辅导员工作开展

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高校要依据《标准》,将辅导员级别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辅导员,并结合《标准》中的工作内容,分别制定初级、中级、高级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不同级别的辅导员根据相应的工作职责来完成工作任务,这样可以解决辅导员份外事干了不少、份内事又没做好,整日忙碌又没忙到点子上的问题,解决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清的问题,使辅导员工作起来有的放矢,学习、工作也有明确的方向。

(三)畅通专职辅导员晋升通道,促进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高校专职辅导员由于岗位特性的原因,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方面,与一般专业教师相比存在一定的弱势(这也是造成辅导员队伍稳定性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建议进一步畅通专职辅导员晋升通道。一方面结合专职辅导员是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将其中管理能力强的人员选聘到行政管理岗位,解决行政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将专职辅导员职称评审条件与《标准》结合起来;各校在进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时将辅导员系列单列出来,考虑专职辅导员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确定专职辅导员初级、中级、高级人数,这样可以保证专职辅导员从专业技术职务渠道晋升,与专业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让广大专职辅导员能够看到职业发展前景,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这不仅有利于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四)强化辅导员培训的系统性,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素质

由于完全按照《标准》规定来选聘专职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要进行系统的、持续的培训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形势需要。建议进一步强化辅导员培训的系统性,一是制定专职辅导员专业学习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加以实施,如可以通过1-2年的初级学习培训,使其掌握《标准》中所规定的初级辅导员所须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考试通过后,进入下一轮培训;中级学习培训需要2-3年,高级学习培训需要6-8年;二是要依据《标准》中辅导员所需要具备的职业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选编相应的辅导员培训教材,供辅导员学习参考。三是采取校外培训、校内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培训工作。其中校外培训可以借助国家和省级辅导员培训基地进行培训,或请某一方面有专长的专家来校讲座。高校根据本校的培训计划开展专门培训、或借助人社部门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等,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校内培训可以请一些在辅导员工作方面的专家来校为辅导员进行培训,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校内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课大赛、创业课大赛等方式促进辅导员学习和进行专业训练。四是为每一个辅导员建立学习培训档案,对他们的学习培训按照项目化管理方式进行记录和监管,以及时掌握和了解每个专职辅导员的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和所达到的职业标准,确保辅导员培训成效的提高。

(五)搭建辅导员专业平台,便于辅导员学习交流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搭建辅导员专业学习和交流平台,建立辅导员工作知识库,按照《标准》把有关辅导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学习内容、经典案例和一些工作经验等到学习交流平台上供广大辅导员自已学习。平台一方面可以让辅导员进行相互交流,使辅导员在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可以互相探讨解决办法,并能及时得到专家的指导。另一方面辅导员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上传到平台上让大家共享,以此来提高辅导员工作智能化水平,帮助辅导员通过平台进行学习交流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

(六)建立健全考核激罨制,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为充分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使辅导员能够主动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并安心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根据《标准》中规定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重点考核辅导员知识的储备情况、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情况、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实际成效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并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的年度绩效、职务晋升等挂钩,对工作业绩突出、工作成效显著的辅导员,除在荣誉方面给予表彰外,还可以在绩效奖励、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以提高辅导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以便其更好地投身到辅导员工作中去,实现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总之,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水平,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各级部门高度重视,上下联动共同努力。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要把握好《标准》,在辅导员准入、考核、培养、发展中贯彻落实好这一标准,有针对性地提升辅导员知识和能力,方可使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坤.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才智,2016:16.

[2]晁一民.辅导员在职业院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100-101.

[3]林强,李航.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培育机制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7):155-156.

[4]朱吉玉,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对策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65.

Research on the Spe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sm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Tea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YANG Ke-yu

(Department of Personnel and Party Affairs, 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241002, China)

初中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结合学校要求和本班实际情况,以锻炼同学能力、提高同学素质、增强班级凝聚力为目的,制定如下计划:

首先,本团支部要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认真落实学校和团委交给的各项任务,对工作严谨负责,脚踏实地为同学服务。及时传达上级组织的精神和要求,成为支部成员与团组织联系的纽带。例如:认真落实主持人大赛和英语口语大赛的报名及其他活动。

第二,积极配合班长和各班委的工作,进行班级建设和优化。使班集体更加团结和紧密,班级气氛更加和谐。并积极协助班主任老师的工作。

第三,继续进行社会基地公益活动。在继续为天津市福利院、碰碰凉快餐店和居委会义务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的活动基地,为社会奉献的力量。让的人得到我们的帮助,感受温暖。并让一中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树立一中学生形象。同时,要让的同学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锻炼社会工作能力,培养爱心与责任感。

第四,经常组织有意义的团队活动,开展团内教育活动。提高团员素质,明确学习目的和前进方向。让大家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一个团员一面旗”。

第五,积极开展党的先进性学习教育,提高广大团员,尤其是党校成员的思想觉悟。

以上是本团支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们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落实,用实际行动为同学们服务,团组织增光。

XX中学团支部工作计划范文二:

20xx年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奥运年,也是全面落实“xx”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

中学团委工作计划。长中团委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围绕增强共青团凝聚力的核心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教育、引导、服务长中学生和青年教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利用改革开放30周年、“五·四”、“一二·九”等重大节庆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团结带领全体团员践行八荣八耻,为全面构建和谐校园而努力。

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1、进一步加强团员思想道德建设

在上级团组织和校党总支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长中党校、团校管理制度,明确教学目的,丰富教学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理论学习活动。组织开展以《xx文选》、党的xx大和共青团琼海市xx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琼海市社会实践考察、18岁成人仪式、走访优秀共产党等活动,不断激发青年团员学习理论的热情。认真做好推优入党、推优入团的工作。

2、进一步加强团学组织能力建设

推选出新一届团委委员和学生会成员,进一步明确团学干部职责。指导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项活动,如“文明天使”文明行动、“我爱我校”环保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帮困送温暖等活动。加强宣传工作。

3、努力打造“长坡中学生涯导航活动”品牌

根据我校学生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生涯导航活动。针对初一、高一同学,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开展 “如何迈好(初)高中第一步”讲座;针对高二同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xx历史我讲解,民族精神我传承”义务讲解等活动;针对初三、高三同学,开展“如何正确对待(初)高考”心理辅导讲座。

4、进一步规范各项常规工作

进一步规范各项常规工作,如团员注册、团关系转入、转出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能,完善考核、评比制度,继续开展“特色团支部”评比、评优活动,明确考核各项细则,鼓励各个团支部在创出特色的同时,开展各项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组织开展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志愿者、优秀学生会干部、理论学习积极分子等各项评优活动。

5、认真完成上级团委和学校布置的其它各项工作。

6、以“弘扬雷锋精神,创建文明长中”为主题,继续开展中学生志愿者服务。

坚持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服务精神,以“撒播爱心、传承文明、奉献社会、完善自我”为行动口号,开展中学生志愿者活动。以此提升广大团员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凝聚力。

一、指导思想:

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让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的学习和研究,从而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指导平常的教学工作。

2、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使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纵深发展。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开学初组织教师学习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教研组工作计划,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课标、新教材,集中备课,写好计划。

2、按照学校要求,每学期进行两次教学常规检查(期中及期末各一次),检查的内容包括计划、总结、备课、批改、上课、辅导、考核、听课、评课等内容。各项的要求有:

(1)备课要求教师做到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积极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开展创新学习的研究,突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同时在每一堂课后写上这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2)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做到记录详细完整,并有评议和建议。

(3)作业布置,每授完一课时布置一次作业。作业要求教师做到全班统一格式,排版合理,书写工整,作业封面填写规范。教师批改要及时、详细认真,批语规范工整,打分准确,必要时还要做到有批注。

(4)认真抓好辅导,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辅导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发展学生的特长,课外辅导要做到抓两头,促中间,达到全面提高。

(5)按学校要求抓好单元考核及期中期末、特长生竞赛的考试。单元考试要及时统计好三率一分送交教导处。及时查漏补缺,力争三率一分达标。

3、抓好毕业班的辅导工作,培养尖子生,迎接水平检测考试。

4、抓好一到五年级课改实验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班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课堂研究并做好课后记、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总结、试卷分析等文字积累工作。

5、做好师徒帮带工作,促进年青教师尽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