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投资组合有效边界无差异曲线实证分析

1证券投资组合的可行域和有效边界

设有证券投资组合P,其期望收益率记为E(rp),标准差记为σP。则以E(rp)和σP为轴,可建立描述投资组合的坐标体系。在此坐标系中,所有可能的证券组合方式被定义为证券投资组合的可行域。对于只有两个证券A、B的投资情形,其组合分析见图1。

图1中由证券A和证券B建立的证券组合位于连接A、B的直线或曲线上,该直线或曲线被称为证券A与B的结合线。结合线的弯曲程度由证券A和证券B的收益率之间的联动关系所决定,而与选择的组合方式无关。证券间的联动关系采用相关系数来衡量,取值介于-1和1之间。不同组合在连线上的位置取决于该组合投资于证券A、B的比例。如果市场不存在卖空机制,则证券投资组合的可行域即是证券A、B之间的结合线。类似地,对于三个证券A、B、C之间的组合分析情形,在不允许卖空的条件下,由三条结合线(每两种证券形成)构成的所有投资组合的可行域见图2。显然,可行域内的每一点可以通过三种证券的二次组合来得到。例如,A、C的组合为D,B、D的组合为Z。一般来说,当存在n种证券可供选择时,根据建立组合的限制条件(如是否存在卖空机制等),其可行域可能是有限域,也可能是无限域。但无论如何,可行域的左边界总是向外凸的(允许线性部分),不会出现凹陷。

根据马柯维茨均值方差模型的假设,在相同期望收益的投资组合中,投资者会选择方差最小的组合方案。对于每一个可能的期望收益,均有一个方差最小的投资组合恰好构成可行域的左边界。另一方面,在方差相同的投资组合中,投资者会选择期望收益最高的组合方案。而对每一个可能的方差水平,都有一个期望收益率最高的投资组合恰好构成可行域的上边界。综上所述,投资者实际选择的证券组合应位于可行域的左边界和上边界的公共部分,该局部边界被称为可行域的有效边界(见图3)。

2证券投资组合的无差异曲线

在投资实践中经常会见到高收益伴随高风险的情形,即:

E(rA)>(rB),σA>σB

此时,投资组合A比B承担更大的风险,但同时也具有更高的期望收益,这种期望收益的增量可视为对风险增量的补偿。

基于风险与收益之间的补偿作用,不同投资组合的实际效用(即满意程度)在投资者看来也许是相同的。将被投资者认为满意程度相同的投资组合曲线绘制在均值方差坐标系中,形成图4所示的无差异曲线族。显然,族中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该曲线上投资组合的满意程度越高。由于不同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大不相同,故无差异曲线通常被划分为风险偏爱、风险中立和风险厌恶等三种基本类型,其曲线形状(见图4)。

3最优证券组合的确定

统计调查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对风险持厌恶态度。为此,本文以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为代表分析最优证券组合的确定方法与过程。

如前所述,在马柯维茨假设下,给定投资环境中的每个投资者将根据证券组合的收益和方差以及自身对风险的态度确定相应的无差异曲线族,并借助于无差异曲线在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上选择一个适当的投资方案。显然,由于所选投资方案既不能离开有效边界,又希望具有尽可能高的满意程度,故该方案必然对应于某条无差异曲线与有效边界的切点。其图解过程见图5,图5中H点所代表的投资组合方案即为所求。

4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上证30指数的指标股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研究时段为2000年1月7日~2000年12月29日,共计48个交易周的收盘价。首先计算股票的周收益率及其方差,期间凡有送股、配股和派发现金股利的股票,均根据其配送方案分别进行复权,以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然后构建组合投资的决策模型及确定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最终给出指标股的投资方案并进行必要的结果分析。

4.1周平均收益率及其方差计算

样本股周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rit=■-1(1)

式中i=1,2,…,30;t=1,2,…,48;

rit:第i只股票从第t-1周到第t周的收益率;Pit:第i只股票在第t周的收盘价;Pi,t-1:第i只股票在第t-1周的收盘价;ai:第i只股票从第t-1周到第t周的送股比例;bi:第i只股票从第t-1周到第t周的配股比例;Bi:第i只股票配股价;di:第i只股票在第t-1周到第t周的每股现金红利。

各样本股在样本时限内平均收益率和方差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E(rit)=■,σ2i=■(2)

式中E(ri)是第i只股票的周平均收益率,rit是第i只股票在第t周的收益率,N=47为计算总周数。

上证30指标股在样本时限内周平均收益率和方差的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

4.2决策模型与有效投资组合

因为我国证券交易市场不存在卖空机制,相应的组合投资决策模型可写成以下数学规划的形式:minσ2(rp)XT∑X

s.t.XTEn=1

XTR=R0(3)

Xi≥0,i=1,2,…,n

式中:X=(x1,x2,…,xn)T为证券组合投资比例向量;r=(r1,r2,…,rn)T为各单个证券投资收益率向量;R=(R1,R2,…,Rn)T为收益率向量的期望向量;∑(σij)n×n为收益率向量r的协方差,σij=Cov(ri,rj),i,j=1,2,…n;En为元素全为1的n维列向量;E(rp)=XTR表示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σ2(rp)=XT∑X表示证券组合的风险。

该模型的内涵是在给定预期收益率R0的条件下,力求使证券组合投资的风险达到最小。其中,R0为投资者所要求的最低收益率水平。

借助于Lingo软件平台,通过编程计算,不难求解上述数学规划,从而确定证券投资的有效组合。实际运算结果表明,上证30指数指标股的有效投资组合一共有14组,每一投资组合中各样本股所占的投资比例见表2。

5.3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及结果分析

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组合投资方案中证券数目的增加,用方差代表的投资风险在迅速降低,最终稳定在某一固有的风险水平。该风险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投资环境的系统风险,必须由投资者个人承担,而无法通过投资组合的方式来化解。

根据表2的数据可以绘制出上证30指数指标股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其界面曲线见图6。

图6中的B点表明,投资者在上证30指数指标股投资组合中可以实现的最高周收益率为1.4721%,折算成年收益率为75.71%,同时需要承担方差为45.08%的投资风险。其具体投资方案为将全部资金投资于龙腾科技,属于单一证券的投资选择模式,是高收益、高风险的集中体现。

另一方面,图6中的A点表明,如果将资金按一定比例分投于所选择的9支股票(详见表2),则投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σ2=5.2%),同时可实现0.249%的周平均收益率,对应年收益率为12.78%。显然,该证券组合投资的收益率仍然远高于银行同期年利率2.25%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小詹姆斯L.法雷尔.齐寅峰译.投资组合管理理论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学法;投资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0-115 -02

近几十年来,投资行业发生着急剧、深刻的持续性变化,一方面现代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新的交易策略不断创造出来,另一方面投资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大量新设计证券出现,金融市场不断深化,对《投资学》教学不断提出新要求、新标准。因此,在《投资学》教学过程中,对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性要求是其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一、《投资学》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投资学》是一门理论体系复杂且具有较强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和掌握投资工具的基本知识和投资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投资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的着眼点不仅在于通过案例分析获得其中蕴涵的投资原理、投资方法和技巧,还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投资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案例教学把被动式学习变成主动式学习,通过案例分析,不仅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成绩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对案例的分析能力,案例辩论技巧,原理应用能力以及案例综合分析过程等因素来确定的,增强了课程考核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获得的是内化知识,对知识具有驾驭能力,与传统课堂讲授法下获取的抽象、概括性的知识具有显著差异,这些知识能被用到投资实践中去解决相关投资问题。现实世界中的投资决策,绝不是精确、具有标准答案的过程。一项投资决定的结果因决策主体、决策过程的差异而具有多样性。通过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投资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学生“思想共享”意识

案例教学多采用集体讨论方式,从而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宽松的想法碰撞、思想共享环境,使学生获得较大的自由度和展现自己的机会。这种讨论式交流方式,不仅使学生在参与讨论中增强学习效果,同时激荡式的讨论交流使学生充分接受到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在听取其他同学观点的过程中,融合自身知识背景、形成自己的投资决策观。在参与案例教学过程中,投资过程不存在“唯一”标准答案,而突出“思想共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或者把自己的想法作为案例分析的唯一衡量标准的做法,都是不恰当的。学生在观点交流、想法交换的过程中不断接触其他同学观点、结论等的不同分析角度,有利于形成学生之间、师生间共同分享的“思想平台”,在共同促进中深化课程学习。求同存异,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是案例教学的精髓所在。

(三)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案例教学通过把一些现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他们像情景中的投资者那样做出反应,为学生创造了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的条件下、在短期内接触并尝试处理各种实际投资问题的机会,从而成为深化投资理论学习的重要渠道。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金融市场的运行机理、投资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从不同层面分析资产价格波动的原因,初步具备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选择合适投资品的能力;了解成熟的投资理念,据此来制定较好的投资规划。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不断形成新的理论分析视角,并有效地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化,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二、《投资学》案例教学所面临的障碍

虽然《投资学》运用案例教学法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一些障碍。

(一)《投资学》案例教学法的重视不足

案例教学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在我国高校《投资学》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虽然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积极性较高,但由于缺少学校及有关部门的必要支持,在教学中面临自身无法克服的诸多困难,如没有或缺乏适合案例教学的教室环境,教学案例来源有限等等,都制约着案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二)案例获取存在的障碍

适合《投资学》课程内容的案例集并不多。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大量相关教学案例,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及时间进行系统整理,虽然部分高校出版了一些案例集,但缺乏适合学生分析、讨论的有针对性的案例集,《投资学》案例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要求,经济史上的案例时过境迁,已经不适应快速变化的金融市场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当前投资工具选择、投资品组合等理论。教师在独自整理、系统归纳即时发生的投资案例时不可避免地遇到自身知识结构、精力和经费有限的约束,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的适应

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对学生综合运用各课程知识、尤其是与《投资学》课程紧密相关的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等基础知识的能力具有较高要求,要求学生实质上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调动学生的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方面存在困难。一方面,长期的学习生活使得学生已基本适应了“讲一听一记”传统教学模式,对于需要时间与精力投入的案例教学讨论主动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各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学生素质差异较大,也增加了案例教学的难度。

三、《投资学》案例教学的组织过程

(一)精选案例,提高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兴趣

《投资学》课程教学的案例教学主要应安排在投资环境分析、技术分析和投资策略等章节中。讨论课前,教师应事前对案例讨论的具体要求和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对众多案例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有代表性、典型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整理。

例如,在讲授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理论时,如果单纯解释“套期保值理论”,学生可能只记住理论本身,但却无法深入理解理论如何指导正确的投资实践。将学生置于某投资者的投资情景中,利用定位思考,使学生理解套期保值理论,并结合具体投资策略的运用技巧。如设置投资情景“某年某月某日,投资者开始抄底股票,支付了X万元购买了价值X元的某证券X股。设想购买该股票后,股价持续下跌,但是投资者看中X证券年底较强的分红送股潜力,所以他不想卖掉股票。同时,又担心如果未来股价持续下跌,那投入的资金可能会出现亏损”等状态,引导学生思考在大盘持续下跌状况下如何才能实现保值?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将学生置于该投资者的投资情景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与此同时,为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可进一步引出问题:“根据套期保值理论,你会怎么操作?”通过这个问题把学生拉回到理论知识上,引导学生根据理论做出判断,然后教师讲解股指期货的操作,并向学生展示套期保值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对案例展开深入分析及讨论

学生在对投资案例的研究与分析基础上,获得了关于案例问题及讨论问题的见解后,便可进入案例的分析讨论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时刻把握讨论的进度、引导讨论的方向。

案例讨论方式的多样化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可采用的方式有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方式,应根据案例特点及教学目标进行合理选择。如在讨论“生活需求”产生的实际问题时,更宜采用小组讨论与班级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投资金融资产,还是实物资产?从资产配置看,股票型基金、保险产品、金币与纸黄金投资、存款等如何选择及如何组合?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时该不该卖掉基金?该不该买房子?房子看上去还是太贵,还有下调的空间吗?市场下一步会怎么表现,现在赎回部分基金作为购房款合适吗?如果房价一直高企,手里的现金还有什么更好的投资机会?激发学生关注的热情同时,以引导学生将所学投资学理论活学活用。为了高效有序地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活动,教师应当课前制订出具体的课堂教学计划,力求将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以调整。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发言,以控制讨论不偏离教学目标。此外,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成为讨论的核心,不要以所谓“正确答案”去干扰学生的思考过程及表达,因为投资案例与现实经济生活一样,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当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冷场情形时,发挥教师对讨论活动的驾驭能力,及时指明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采用反问式的诱导启发,开拓学生思路,避免教师干扰学生发散式思考过程。

(三)教师及时总结,深化理论学习

案例教学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但若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功能,教师积极、恰当的指导必不可少。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

讨论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独到见解,还要通过总结把学生们的各种想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教学目标。如对冲基金的介绍中,以最著名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及朱里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为例,说明冲基金对金融市场价格的扰动引起对实质经济和货币体系的破坏、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后果。在学生讨论后,教师要为学生梳理相关知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是有效的,但是,在对冲基金操纵价格的情形下,由于信息不对称、输赢的机会不均等,对包括国家货币体系在内的市场本身造成破坏,从而降低市场效率。从经济学的价值观来看,这种市场行为导致的财富再分配,赢者收入增加以输者同等甚至更大的损失为前提;从全球角度看,是一种净的福利损失。与此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是最大规模的对冲基金都不可能在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避免盲目恐慌性意识。另外,结合学生案例学习报告的撰写,系统总结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的收获,阐述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问题等,深化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此外,要表扬积极参与讨论的同学,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那些发言不主动的学生加以激励,使案例教学成为促进教师和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渠道。

总之,案例教学与一般教学方法相比,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熟悉案例,有较强的相关知识驾驭、逻辑分析能力。哈佛大学之所以成为推行案例教学模式的典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培养了一批熟练掌握案例教学的教师。因此,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案例教学的工夫在课堂之外。

参考文献:

[1] 焦方义,杨其滨.实践教学环节之案例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1,( 04).

[2] 文学舟.投资学案例教学的优点、困难和对策[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9).

[3] 梁朝晖.关于投资学案例选取和编写方法的探讨[J].北方经贸,2009,(07).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房地产投资课程 教学方法 高等职业 教学改革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要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教学方法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本文将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

1.案例教学法概述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编成案例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初,由美国哈佛大学创造的,并经过后人不断总结和完善,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在当今世界的教育和培训中受到重视和广泛的应用。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案例教学,并已在医学、法律和工商管理等专业得到普及。

案例教学法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即学生能够通过对案例过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在必要的时候回忆出并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因此,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技能,提高学生承担具有不确定结果风险的能力。

案例教学的特点,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课前对案例内容的充分准备、课堂讨论的积极投入以及课后练习的认真完成,养成了自我学习的习惯,锻炼了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2)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学习为注重能力培养。案例教学,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使学生懂得,现实生活中,那些复杂、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法,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可行方案的优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更加重视双向交流。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要求教师给予引导,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越来越得到高校的重视,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是高职院校房地产类和工程管理类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其他专业很好的拓展课程。

所谓房地产投资分析,就是房地产项目在投资活动之前,由房地产投资者或委托的专业人员,以房地产投资项目的经济运行方面为重点,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价论证的过程。目的是研究房地产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及选择最佳投资方案,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的依据。

房地产投资分析过程一般包括:1)房地产市场调研与预测;2)房地产投资项目建设方案的选择;3)基础数据的估算;4)资金筹措和融资方案的选择;5)财务分析;6)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7)决策分析。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对分析项目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统计分析与预测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来进行。

房地产投资分析的特点就是分析、判断、综合决策的过程,房地产投资分析的成果,就是投资分析报告。实际的房地产投资分析报告编制,都是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完成。因此,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虽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其课程教学只有与具体实践案例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将认为重要的房地产投资分析知识传授给学生。要知道,房地产开发、置业投资具有的复杂性,决定了房地产投资分析需要多学科的专门知识非常多。讲授大量的知识,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吸收。相互独立的学科知识,也使学生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使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可能成为空洞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在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生学习的领悟力。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判断和撰写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具体运用。

当前,房地产行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对房地产投资的调控,也使得房地产投资分析变得更加复杂。通过将社会热点中真实案例引入的教学中去,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判断房地产发展趋势的基本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可将案例所涉及到的相关政策知识、规划设计知识、工程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金融与投资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财政税收知识、法律知识等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的章节内容,大部分是按能力应用的过程编排,可以形成相应的案例。因此,在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是可行的。

3.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般而言,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是灵活的,只要遵循教学目标就行。实际教学过程,要搞好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的案例教学,则应注意几个环节

1)案例准备

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精心准备,合理设计教案。房地产投资分析的案例非常多,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是贴近生活,新颖的案例。而房地产投资由于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书本上的案例和外地的案例没有多上分析的价值。因此,选择所在地刚刚发生的典型案例,能够首先吸引住学生的兴趣。只要学生感兴趣,就会主动寻找案例所要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房地产交易章节税费的内容,如按传统教学方法讲解,房地产交易过程涉及的税费有10多个,各种税费的适用条件和计费标准各不相同,且学生没有感性认识,讲解起来非常枯燥,学生不愿意听,达不到教学目的。设计为案例教学法后,可以让学生上网搜索近期网上交易的案例,并模拟进行成交。学生就会兴趣大增,主动搜索成交后实际应缴纳的各种税费。

2)案例问题的设计

案例给出的问题,应紧扣教学主要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太难,学生现有能力解决不了,就会产生厌恶情绪。但又不能太简单,学生不需要讨论和教师引导,就可以完成,同样会降低学生兴趣,从而失去对知识的渴望和最求。所以,提出的问题,应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并利用书本的知识,经过努力探索,相互交流,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到解决。这样,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辐射思维能力。同样以交易税费案例为例,如果不加区别的选择案例,在交易过程中商铺的案例就有可能会发生土地增值税缴纳项目。由于土地增值税的计算非常复杂,让对税收还不太了解的同学通过一个案例来掌握,有些困难。所以,应选择免缴增值税的案例。案例也不能规定的太死。如纳税基数的确定,由学生根据市场状况,判断成交价格。这样学生对当地房地产市场价格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增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判断能力。至于成交价格能否作为纳税基数,则由教师在讨论中引导。

3)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一种有效的的学习方式。案例教学法所给的案例大都没有标准答案,而只有可行或优劣之分。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由于受教学课时限制和班级人数较多的影响,讨论应分组开展。各组应选出负责人,负责组织本组的讨论。由于不同组员对于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小组协商、讨论,就可以使原来多种相互矛盾的意见逐渐变得一致。小组成员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理论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小组讨论的成果,应形成案例报告。如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章的案例中,可选择近期拍卖出让的土地作为案例。政府会给出待出让用地规划的规划指标和建设条件。实际工作中,潜在购地着都是要经过房地产投资分析来确定可以接受的最高土地出让价。学生对这类案例可以充分想象,只有通过讨论才能探讨出未来的建设方案,并对容积率指标、建筑密度指标等有更深刻的认识。而配套配建公共租赁住房的要求,是教材中所没有的,又是影响房地产投资分析的总要因素。

4)总结

案例教学中,总结是非常总要的。案例讨论结束后, 每个小组派代表将自己的案例成果报告向全班汇报,这样有利于各组之间的学习交流。汇报后,教师应对讨论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和重点问题进行总结,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有异议的问题,鼓励学生课后深入思考,求得新知。对发表错误意见的同学,也应给予鼓励,并加以引导。

4.结语

案例教学法是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教学的一种可行方法,但并不是说,它就没有缺点,其他教学法就不合适。研究编制一个好的案例有时需要较长时间,并且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技能和经验,使得案例教学法受到一定限制。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够解决问题的实际实践性能力的人才。教学方法应该与教师的特长相结合。围绕教学大纲,只要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效果好的方法,都应该鼓励。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勇于改革,不断创新和完善各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更过优秀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蓝兴洲.房地产投资分析[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2】朱文.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10)

【3】陈琳. 工程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04(04)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案例引入 案例讨论 案例评价总结

建设工程法规是建筑施工专业一门重要课程,学习掌握相关建设工程法规知识,对于建筑业从业单位、从业人员依法从事建设活动,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恰当履行应尽义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法》《招投标法》《安全生产法》《合同法》等法律规章知识,应用案例教学法将抽象、枯燥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条款知识、融入生动典型的建设活动实际案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建设工程法规知识解决建设活动中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一、案例教学简介

案例教学法又称“个案法”,它缘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通常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剖分析,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进一步理解掌握教材中相关知识、原理。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作为主要教学素材,将学生引入到实际的案例背景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情景的分析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许多课程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采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一)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枯燥的知识具体化,使之处于形象生动的情景中,通过联系实际工作,缩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让学生可以更清楚、更深刻地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原理。(二)案例教学可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成功与不足,进而针对不足之处寻求进一步完善的方法。(三)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纯由教师讲学生听的状况,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讲授变得生动活泼,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知识原理,并能达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成效。

二、建设工程法规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首先,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法》《招投标法》《安全生产法》《合同法》等法律规章知识,这些法律规章知识本身显得抽象,也比较枯燥乏味,采用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法律规章知识具体化,通过建设活动工作中实际案例情景,拉近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其次,教学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目标决定了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学习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目的在于应用,学生将来毕业后在建设活动工作中,能够应用所学的法律规章知识,做到依法从事建设活动,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恰当履行应尽义务。这就要求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结合建设活动实际工作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实践应用性。采用案例教学法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最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决定了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目前,国家在各行各业广泛推行执业资格制度,建设行业也不例外,学生将来毕业后参加各级各类建设执业资格考试时,建设工程法规是必考科目之一。从考试试卷考核的内容来看,主要通过一些实际工作情景或案例的形式来检测考生对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来看很有必要采用案例教学法。

三、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案例引入

在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相关建设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来确定相应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案例背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帮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离开案例,案例教学也就无从谈起。选择适当的案例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案例通常应满足以下原则:一是实践性,指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案例应符合建设活动的实际,不能随意主观臆造脱离相关建设活动;二是相关性,指教学案例必须与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紧密相关,能有效地实现相应教学目标;三是代表性,指教学案例能反映建设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般情况,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四是全面性,指教学案例背景资料应尽可能涵盖建设工程法规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学习《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时,在实际建设招投标活动中,由于施工单位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方式,可能导致投标文件被拒绝,或者成为废标,情形严重的甚至可能被没收投标保证金,给施工单位造成巨大损失。根据上述案例选择原则,对于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案例选择时,则应尽量涵盖什么样的投标文件会被拒绝,或者成为废标,甚至被没收投标保证金情况方面的建设工程法规知识。教学案例具体内容如下。

【背景资料】

某建设工程项目依法进行招标,招标文件规定2011年3月15日为投标保证金提交的最后时间,2011年3月16日上午9:00为投标截止时间。A、B、C三家公司在2011年3月14日提交了投标保证金,在2011年3月16日上午,A公司由于路上塞车赶到投标现场时已是9:01,但此时开标工作尚未开始,B公司在2011年3月16日上午8:30递交了投标文件,由于时间仓促投标文件密封签上忘了加盖单位公章,决定在开标时予以澄清说明,C公司在2011年3月16日上午8:45递交了投标文件,为了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在投标文件中伪造了一项工程业绩证明资料。

【问题】

招标人是否应接收A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说明理由。

B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是否应作废标处理?说明理由。

招标人对C公司提交的投标文件及投标保证金可做怎样的处理?说明理由。

(二)案例讨论

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目的在于配合课堂教学进度,通过教师教授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条款知识,然后进行案例引入,组织案例讨论。例如在讲授完建设工程招投标法知识后,引入上述案例背景资料,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和督促学生应用招投标法知识,经过调查研究、独立思考、独立决策、小组讨论、集中交流,最终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具体来说应遵循以下步骤:

学生熟悉案情,拟写发言提纲。案例背景资料及问题一般提前一周左右印发给学生,学生课前预习熟悉案例,然后查阅资料,调查研究,解答问题,拟写发言提纲。比如在组织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教学时,我将上述背景资料及问题提前分发给学生,有的学生非常认真,上网搜索招投标法相关资料,有的走访招标公司、施工企业,请教有关专家,深入调查研究,做好案例讨论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前准备的检查督导工作,并将学生拟写的发言提纲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分组进行讨论,推荐小组代表。为了便于案例讨论顺利开展,采用4-6人一个小组的形式进行。由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性,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时,一般遵循“异质分组”的原则,即各小组成员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推选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各小组长负责召集本组内学生进行组内案例交流,这一阶段工作可安排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后综合各人不同意见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善讲话稿,推荐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优秀学生作为小组代表,准备参加全班的案例讨论。

全班案例讨论,各组代表发言。全班案例讨论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各组代表逐个上台发言,为保证公平性,发言顺序采用抽签方式确定,在各小组代表发言时,要求其他各组成员保持安静,并做好记录;第二阶段各小组观点相互辩论,目的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最终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例如,在组织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案例教学时,在案例讨论阶段,根据前述案例背景资料对问题1,有的小组认为招标人可接受A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理由是路上塞车属于客观原因而非主观意愿,同时迟到仅1分钟时间且开标工作尚未开始,不会影响到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也有小组认为招标人应拒绝接收A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理由是A公司递交投标文件时为9:01,而招标文件载明的投标截止时间是9:00,依据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招标人应拒绝接受投标截止时间以后递交的投标文件。对问题2,有的小组认为B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应为有效标,原因是投标文件密封签上未加盖单位公章,显然属于一般性工作失误,不影响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经过澄清说明之后不影响投标文件的有效性;但也有小组认为,B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应作废标处理,因为投标文件密封签上未加盖单位公章,可能会影响投标文件的法律效力,失去法律效力的投标文件应作为废标处理。对问题3也引起了各组间的激烈讨论,大家各执己见针锋相对,可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此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加以引导,为大家创造一个有序、自由的讨论氛围,不必参与讨论和发表个人意见。

(三)案例评价总结

在学生对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案例讨论结束后,首先,教师应对各小组的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依据各小组表现情况评选出优秀、良好、一般三类等级,并记入平时考核成绩,作为学生学期综合成绩评定的一部分,以此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根据案例背景资料及问题,并结合学生小组发言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阐明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案例分析的要点,指出各小组发言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例如,在前述招投标法案例教学时,根据背景资料对问题1的分析应主要围绕“投标截止时间”这一要点进行,并结合招投标法有关规定展开论述,而不是从“情理”上去推论,情与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前面谈到的各小组对问题1所持的两种不同观点,孰是孰非也就不言而喻了。最后,在教师评价总结结束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独立撰写案例分析的心得体会报告,由教师逐份批阅,评定作业成绩,以此锻炼学生运用建设工程法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条款知识的理解。

实践表明,建设工程法规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抽象、枯燥的法律法规条款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典型案例中,通过建设工程法规案例引入、案例讨论及案例评价总结教学环节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建设法规知识解决建设活动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学;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

一、引言

证券投资学是我校国际贸易、会计等专业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学习的一门课,共32课时。此门课之后会有金融实务模拟课程,由于大部分同学毕业工作后都会进入股市,因此本门课程可以做为提前的练习。本门课主要以股票、债券和基金为主要投资工具,从理论上来全面介绍我国证券市场的概况及运作原理,并在课程最后提及技术分析内容,以为金融实务模拟课程做准备。

二、本课程在案例教学方面的优势

1.将证券投资学课程和金融实务模拟课程融为一体

我校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学生会在大三学习证券投资学课程,大四上学期学习金融实务模拟课程,在时间上正好接洽,也有利于课程体系的统一性。同时大四毕业后大部分学生要步入社会,在此前学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也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也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证券投资学课程只是要求理论知识,那么金融实务模拟课程则是要求实践居多。为了满足教学要求,我参观了北京一些证券公司,同时也开户购买了股票、债券、基金等投资品种,以备在上课过程中以此作为案例,并且在投资过程中运用我的理论知识,这也使得课上内容更有说服力。

2.案例具有时效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是有的学生经常会问一些问题,但也只是对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中有不懂的地方来问。而老师讲课其实只是起一个题纲作用,因为课上时间毕竟有限,大部分的内容要靠课下学生自己去拓展知识,可是这一点很多学生无法做到,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一开始上课回顾上周所发生的案例是要学生自己去查,老师只是教授基本理论,但要由学生自己来了解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和各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最终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未来的投资品种,每个人选的都会不一样。同时,学生在编写案例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运用到了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知识,这对以往的课程也是一种回顾。

3.技术分析部分受到学生追捧

在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最后一部分—技术分析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在金融实务模拟课程中的模拟交易。老师会在软件中分配给每位学生10万元的虚拟资金,然后学生每天关注自己所选股票的交易情况,对第二天做预测决定买或卖。最后课程结束时,系统会对所有学生的盈亏做统计,并且有按班级的排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盈或亏都或兴奋,或遗憾,同时还不断检讨自己以往的交易行为。我会在课上先为大家介绍下学期的金融实务模拟,让在大家感兴趣,从而在技术分析部分时,就推广案例教学,让大家真正地理解“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的涵义。我相信这对他日后的投资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证券投资学课程案例教学的体会

1.把握好插入案例的时机

在讲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理论时,如果只把“套期保值理论”解释几遍,学生可能只记住理论本身,但却无法理解这个理论如何指导正确投资实践。为了让学生系统理解这个理论并能运用该理论指导投资实践,可以某投资者的投资案例作为案例,将学生置于某投资者的投资情景中,利用情景牵制,使学生理解套期保值理论:“2010年4月,投资者开始抄底股票,他支付了34万元购买了价值17元的海通证券20000股。没想到购买股票后,股票持续下跌,但是他看中了海通证券年底可能有较强的分红送股的潜力,所以他不想卖掉股票。同时,他担心未来如果股票下跌,那投入的34万元可能会出现亏损”。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在大盘持续下跌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实现保值?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将学生置于该投资者的投资情景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2.因材施教

既然学生的层次不一,有的已经在炒股,有的连K线也不知道,那就将不同的学生分出层次来,以便于因材施教。对于有一定证券投资基础的同学,我会在info上面布置一些不需要交的作业,或者是拓展内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载,如在讲股权分置改革时,我会用三一重工股权改革的案例来作为拓展,而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我会就课上讲过的内容编写案例,以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求。

3.强调基本分析的案例

基本分析是证券投资中很重要的一项。证券投资学中的基本分析流派也是西方主要的流派之一,尤其是在我国,股市受政府政策及宏观经济形势变动还比较明显的阶段,基本分析显得尤其重要。很多同学在金融实务模拟课程一开始无法选出一只自己感兴趣的股票,这就是不会进行基本分析的结果。因此,基本分析是金融实务模拟的开篇,也是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结束。

例如,我会以最新的时事作为基本分析部分的案例。当前我国股市中的投机现象过于严重,而投资却不足,证监会最近出台大量政策目的是引导投资者从投机转向投资,而基本分析是投资的关键。我会以证监会最新出台的证券市场中的法规规则作为案例,让同学们讨论到底新政是剑指何方,是为了解决当前的什么问题。大部的投机者不会重视基本分析,而只是盯着大盘寻找买卖点,这样短期内或可获利,但从长期来看收益率一定会低于投资者。我会以自身股票投资的实例来说明。

4.部分经典案例应讲透

当前我们的课程仅是以股票投资为主,但证券中不仅仅包括股票,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成熟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应适当地增加一些其他内容如外汇交易、债券交易等,以适应我国证券市场业务创新的实际需要。例如在课上第一章讲金融衍生品时我会讲一些巴林银行、国储铜和中航油、国债327等金融期货、期权的案例,但在整门课中占的课时太少,学生只是听个大概意思,如果有专门的章节来分别讲,会把整个案例作为贯穿整章的大案例,学生可能理解会更深刻。

参考文献

[1]戴志敏.证券投资学:理论、实践与案例分析[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0-30.

[2]李丽娟,夏晖.金融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5:10.

[3]卢艳茹,李海燕.如何加强高职高专的证券投资实验课教学[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4:20-21.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学习提高了财经类相关专业学生的投资理财意识和能力,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作为一门特别重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门功课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能够学以致用,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按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要求,我们在《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和证券投资理财真实实训项目两大部分。

一、证券投资实务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将传统教学的以“课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为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1.《证券投资实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证券投资实务》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而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下抽象和过度概括化的理论知识,难以帮助学生完整的理解和吸收,案例教学在一个真实的背景环境下,寓抽象于具体、置情境于课堂,显著增强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全面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证券投资问题,具备传统的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

2.代表性案例的选择

要想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效用,就需要任课教师优选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对选用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深加工。比如在系统讲解证券投资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对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上市证券种类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让学生对各种证券的特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案例材料应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理论知识点讲解,主要简明而系统地讲解分析本案例需要预先掌握的背景知识和技能;案例基本材料;分析问题及分析引导材料;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3.《证券投资实务》案例教学的实施

教师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两点:

(1)案例教学与理论传授的关系

案例教学与理论知识学习目的应当一致。在案例教学之后应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与理论传授的进度要相同。应该根据《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理论学习顺序来编写案例,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训练。根据教学大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案例教学。

(2)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

教师要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它教学手段的关系,要注意由传授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案例教学效果,以保障案例教学的实施。从“案例准备、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总结评述、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四个环节入手,加强课堂管理,维护好课堂纪律,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为案例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并取得良好的案例教学效果。

二、证券投资理财真实实训项目教学构想

我校财经类专业的投资理财模拟实训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仍不够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财经类专业的投资理财能力,解决真实生产性投资理财实训难于开展这一难题,我们构想通过设立证券投资理财真实实训项目,开展实战型投资理财生产性实训。

1.证券投资理财真实实训项目意义

依托央财基地建设的投资理财与股份交易中心为财经类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实训环境,为了更好的调动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家在真实的证券市场上累积投资经验和提高操作水平,我们构想开发基于真实证券市场的投资理财实训项目,。

2.项目实施方案

(1)实训对象:经济系证券专业和财管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参照基金公司架构设置基金经理(小组长),研究员,交易员,风险监控等岗位,团队合作,审慎投资。

(2)资金来源: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我校老师和参与实训的学生自愿出资。老师出资资金汇总后平均分配到各小组账户。学生出资资金进入本人所在小组的账户。

(3)账户开立:积极联系有合作关系的证券公司营业部,每个小组以小组长的身份开立证券账户和资金,组员自愿开户,争取证券公司设立奖学金和提供一些便利条件。

(4)投资范围:投资标的限定于国内A股市场、债券和货币式基金。

(5)操作要求:各小组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由小组长组织大家研究分析证券市场的走势和具体的上市公司,撰写针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建立自选的股票池,跟踪分析,买入某只股票前必须列出买入的理由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设立止损位。要求做好仓位管理,稳健投资,资金受到严格监管,不得擅自挪作他用。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高职院校;应用性

技术经济学是高职经济类、管理类以及工程类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国内有关怎样在高职院校开设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论文比较少,探讨高职院校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优化高职院校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经管专业学生技术经济实践应用能力。

一、高职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

1.培养和提高学生项目经济分析评价能力

技术经济学课程说到底就是通过项目经济分析,将形成的评估结论为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技术经济学理论教学不能脱离实际,应该将教学目标关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项目经济分析评价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技术经济学课程应该重视实验教学,通过上机实验操作,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技术经济学是实践应用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涉及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学等学科。上机操作实验是本门课程应用性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建议在教学安排过程中,安排两周左右项目软件操作实训,旨在锻炼学生利用技术手段对项目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能力,最后还要求学生会撰写评估报告,完成与实现教学目标。

二、高职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在对高职经管专业开设的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设计前,先要明确教学设计目的。《技术经济学》课程将项目工程相关知识与我国技术经济实践发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应用经济学的分支之一。《技术经济学》注重实验,课程中有大量案例,通过实验与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职经管专业《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应该突显应用性,为此,在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时,可以多安排应用教学课时,建议安排至少40课时,项目安排为:投资估算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编制投资估算表的方法;经济评价项目,特别要求学生掌握电子表格对指标进行评价;通过财务报表进行财务评价等。

三、高职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措施

1.整合理论教学以及专题实践教学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过程中,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很有必要整合理论教学以及专题实践教学,而且理论教学与专题实践教学各有侧重,最终服务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目标。为此,在技术经济学课程总体设计过程中,特别是在理论知识内容教学时,可以融入专题案例。例如在讲解有关总成本费用计算理论知识时,可以融入专题案例,即要求学生用Excel软件制作产品成本估算表。

2.采用层次性情景案例教学

层次性情景案例教学指的是案例具有层次性,具体分成大案例和小案例。大案例指的是覆盖技术经济学整个教学系统的大型案例,学生通过大案例学习,能够了解技术经济学的全貌。小案例由大案例分解出来的小型应用案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设计大案例,要求学生分组完成,每个小组成员再进行分工,独立完成小案例,通过每个学生的努力,从而完成一个大案例。采用这种大小案例融合在一起的层次性情景案例教学法,有助于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也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上机操作实验

技术经济学实验课建议一学期至少要安排三次,主要实验内容包括项目经济指标计算与评估、建设项目投资评估、项目财务状况评估等。安排项目经济指标计算与评估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进行估算的方法。实验内容包括分析案例材料,解决实际问题;会应用电子表格计算项目收益率;根据项目寿命期情况制订投资方案;估算动态投资回收期等。安排建设项目投资评估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投资估算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根据问题建立项目投资估算表,从而完成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为决策提供依据。实验内容包括利用Excel软件制作电子表格,根据电子表格估算项目投资总额。安排项目财务状况评估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应用电子表格制作现金流量表,并且通过现金流量表估算项目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实验内容就是根据案例材料,要求学生编制现金流量表,估算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

作者:严兴 单位: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本文对金融数学专业学生的《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课程内容、实训教学、课件案例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为其改革进行积极探索与实战训练,使大多数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分析、预测和投资方案设计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投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证券投资分析;实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10-02

一、引言

《证券投资分析》是我校金融数W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在大三上学期开设。该专业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各种金融分析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能力。《证券投资分析》既肩负投资基础理论的教学,也要对学生进行实训练习,培养他们对金融市场、证券投资、证券分析的基本能力。因此,它是一门集证券投资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型课程。

但依据以往课程大纲的内容设置,48课时需要讲述金融市场、金融工具、证券选择理论、定价模型、行业分析五大部分的理论知识,这就使得课时设置非常紧迫,实训内容被挤占,学生在学期结束后对该课程乃至专业整体依然存在抽象感,不清楚课程定位是以定量分析为主还是以金融实务为主。

为使教学更加契合专业的培养要求,本文对《证券投资分析》的课程内容、实训教学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探索、改革,包括课程内容改革、分析能力培养、课件案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四个部分。

二、课程内容改革

在课程内容改革中,引入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和实盘操作的兴趣。在讲解完基本概念和CAPM、套利定价、市场有效性等金融经典数学模型后,采取部分课时进行实训教学,并把实训教学分为初级实训和高级实训两大项目来实施。初级实训,掌握投资分析的基本项目和常用方法,包括基本分析(财务分析实训、行业分析实训)、技术分析(K线分析、切线分析、形态分析、波浪理论分析、技术指标分析),使学生学会使用等软件系统进行证券交易的相关操作,了解股票交易的操作模式,熟悉股票市场的基本动态。高级实训,包括综合应用各种分析预测能力、实盘操作能力、投资方案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分析预测进行实盘或模拟的操作,根据客户的投资需求设计不同的投资方案,为毕业后从事投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课上使用模拟炒股软件在课上进行演示,并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演练,引导他们使用虚拟账户模拟买卖股票、申购赎回基金、买卖期货、期权等,使用数学软件(Matlab)进行量化投资、统计套利、alpha套利等实际操作分析。针对《证券投资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引入大量案例分析,构建起“依托理论,实践导向”的案例体系。

特别是针对学生撰写比较论文一直较为青睐的最优投资组合理论(马科维茨模型)和VaR(Value at Risk)模型,我们进行了实际演练。对于马科维茨模型,带领学生在瑞思(Reset)数据库下载了30只不同行业股票,包括金融股、化工股、医药股、高科技股四个领域,对每个领域的投资规模或比例进行限制。同时,对每只股票的投资比例进行限制,求解使在给定收益情况下,组合方差最小的每只股票的最优投资比例,使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更加流畅,为毕业后准备进入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业界公司进行量化投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VaR模型,我们以上证50ETF基金为例,模拟构造了50ETF基金,依据参数法、历史数据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分别计算了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VaR,并求解使VaR最小的投资组合初始配置比例。以此为基础,延伸讲述商业银行采用VaR方法进行市场管理的过程,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学生只懂理论、不懂计算的问题,我们附加了基于Matlab的金融计算,选取部分课时专门讲解如何使用Matlab求解证券投资分析中的经典问题,如马科维茨模型、二叉树期权定价、BS期权定价、市场风险、詹森指数、跟踪误差的计算等,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特别是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学校图书馆网站上下载数据。不同的数据库收录的数据各有特色,如瑞思数据库收录了较为全面的股票数据,包括股票代码、名称、价格、收益率、变化率等数据;中宏数据库收录了更多的国家宏观数据;WIND数据库收录的数据最为全面,但仅限于图书馆内下载。为此,课上仅选择了可用的数据库,让学生能够熟练查询数据、导出,并与Matlab对接,转化为可计算数据。

此外,我们还讲述了债券的定价、交易过程,特别是以和讯债券网站播报的国债、企业债数据为参考,讲述票面利率、面值、兑现值、到期收益率、市场价格、账面价值、应计利息、净价、全价、久期、凸度等概念,使学生能够读懂专业网站信息并了解其内在计算过程。另外,以SHIBOR网站播报的各银行的利率互换报价数据,讲述了利率互换的原理、流程和优点,使学生对利率风险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分析能力培养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某个行业或某家公司进行研究分析,完成分析报告和投资建议。分析过程中,教师帮助解答问题,使学生在撰写行业分析报告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和应用方法。我们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进行分析,通过阅读银行年报的财务报表,进行基本面分析,同时在股票交易系统中进行股票价格技术分析。学生依照所述方法,在虚拟交易系统中选择购买了股票,了解到证券投资的基本流程。

四、完善课件建设,充实案例体系。

当前,国内外存在诸多版本的投资学课件,但我们要考虑金融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结合其他课程设置内容,制定自己的教学课件。投资学因具有文理兼具、理论与金融发展实况相结合的特点,需要在教学中既包含许多数学公式的推导,又要融入丰富的案例,不断更新,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并拓宽视野。在数学公式的计算中,课件要做到尽可能的详细,使学生课后依然能够单独读懂计算过程。案例设计中,既包括正面案例,也包括反面案例。例如,讲解期权的内容时,可引入“百度期权”事件,讲述期权作为金融创新的结果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在公司创立初期可以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公司成熟后容易变成公司财务负担。在讲解期货知识时,可以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樱桃未成熟前即销售、水稻在未收割前预定销售等案例,使学生能够从点滴生活中体悟金融思想。

五、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为2013级金融数学实验班学生的授课,我们发现,该班有一些学生在课上会随时打断教师讲课并提出问题,而且能带动全班同学进行深入思考,使课程讲述更加深入,因此,我们改变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分析问题、撰写报告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项目分析能力。例如,运用由教师带领学生使用数学软件构造上证50指数型投资基金,计算各股票的最优配置权重和基金追踪误差,与上证50指数进行比较。这种授课方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建议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推行。

在上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下,许多学生学会了使用等软件系统进行证券交易的相关操作,了解了股票交易的操作模式,熟悉了股票市场的基本动态。通过高级实训,包括综合应用各种分析预测能力、实盘操作能力、投资方案设计能力,学生基本能够根据分析预测进行实盘或模拟的操作,根据客户投资需求设计不同的投资方案,为毕业后从事投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证券投资学[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分析,2000,(1).

[2]博迪,凯恩,马库斯,等.投资学:Investments[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约翰,赫尔,张陶伟.期权,期货和衍生证券[M].华夏出版社,1997.

[4]一平,证券交易.证券交易实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 高职院校 应用性

技术经济学是高职经济类、管理类以及工程类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国内有关怎样在高职院校开设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论文比较少,探讨高职院校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优化高职院校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经管专业学生技术经济实践应用能力。

一、高职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

1.培养和提高学生项目经济分析评价能力

技术经济学课程说到底就是通过项目经济分析,将形成的评估结论为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技术经济学理论教学不能脱离实际,应该将教学目标关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项目经济分析评价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技术经济学课程应该重视实验教学,通过上机实验操作,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技术经济学是实践应用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涉及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学等学科。上机操作实验是本门课程应用性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建议在教学安排过程中,安排两周左右项目软件操作实训,旨在锻炼学生利用技术手段对项目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能力,最后还要求学生会撰写评估报告,完成与实现教学目标。

二、高职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在对高职经管专业开设的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设计前,先要明确教学设计目的。《技术经济学》课程将项目工程相关知识与我国技术经济实践发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应用经济学的分支之一。《技术经济学》注重实验,课程中有大量案例,通过实验与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职经管专业《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应该突显应用性,为此,在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时,可以多安排应用教学课时,建议安排至少40课时,项目安排为:投资估算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编制投资估算表的方法;经济评价项目,特别要求学生掌握电子表格对指标进行评价;通过财务报表进行财务评价等。

三、高职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措施

1.整合理论教学以及专题实践教学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过程中,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很有必要整合理论教学以及专题实践教学,而且理论教学与专题实践教学各有侧重,最终服务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目标。为此,在技术经济学课程总体设计过程中,特别是在理论知识内容教学时,可以融入专题案例。例如在讲解有关总成本费用计算理论知识时,可以融入专题案例,即要求学生用Excel软件制作产品成本估算表。

2.采用层次性情景案例教学

层次性情景案例教学指的是案例具有层次性,具体分成大案例和小案例。大案例指的是覆盖技术经济学整个教学系统的大型案例,学生通过大案例学习,能够了解技术经济学的全貌。小案例由大案例分解出来的小型应用案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设计大案例,要求学生分组完成,每个小组成员再进行分工,独立完成小案例,通过每个学生的努力,从而完成一个大案例。采用这种大小案例融合在一起的层次性情景案例教学法,有助于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也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上机操作实验

技术经济学实验课建议一学期至少要安排三次,主要实验内容包括项目经济指标计算与评估、建设项目投资评估、项目财务状况评估等。

安排项目经济指标计算与评估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进行估算的方法。实验内容包括分析案例材料,解决实际问题;会应用电子表格计算项目收益率;根据项目寿命期情况制订投资方案;估算动态投资回收期等。

安排建设项目投资评估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投资估算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根据问题建立项目投资估算表,从而完成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为决策提供依据。实验内容包括利用Excel软件制作电子表格,根据电子表格估算项目投资总额。

安排项目财务状况评估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应用电子表格制作现金流量表,并且通过现金流量表估算项目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实验内容就是根据案例材料,要求学生编制现金流量表,估算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

参考文献: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10篇

一般安排在每章讲完后进行,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面宽且深的教学方式。案例以真实的实例为基础,能更好地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实施模式采用“课外准备+课内探讨”,具体内容和流程见图2。案例精选和案例说明的任务由教师完成,教师必须至少提前三天精选案例,并且向学生介绍本次案例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便于学生事先进行理论知识储备。学习委员必须提早一天把案例材料分发到每位同学的手中,便于学生事先准备。在课内探讨阶段,建议先分组讨论后汇总讨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点评。与传统的案例教学相比,本实践体系的案例教学力求凸显以下两点特征:一是突出课程案例的前沿性与关注现实问题的热点性。二是案例的形式应是多元化的,不局限于书面的案例材料,也包括访谈、记录等纪实材料。[2]

二、“仿真股市”模块

一般集中安排,为期10周。考虑到学生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本模块一般在每学期的第5周启动,又考虑到期末考试的临近,本模块的结束时间定为每学期第14周是比较合适的。“仿真股市”具体组织方法为:学生自由组合,4~6人组成一个小组,成员分工各有不同,包括组长、资料收集员、资料分析员、模拟操盘手、记录员、演讲人员等。每个小组给10万元的虚拟启动资金,组长带队,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利用互联网上的行情交易软件,实时接收沪、深股市行情,将学过的投资理念、基本分析法、技术分析法等理论灵活运用,并作出决策,给出股票的交易价格及数量,每天作出记录,老师查验并作出点评。每个月总结一次,各组派出自己的演讲人员,就本组对国内外经济动态、行业特点、所选股票的具体操作、收益率等向全班同学做以汇报,并选出前三名,会得到老师事先安排的奖励。同学们在笑声中取长补短,并立志要在下一期表现更好。

三、“综合实训”模块

是对其他实践教学模块的一个综合演练和提高。总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操作能力、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投资组合管理能力乃至心理素质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高,具体包括若干个实训专题,具体内容安排见表1。正如表1所示,“综合实训”模块主要包括“技术分析”、“基本分析”、“资产组合分析”和“实战分析”四个子模块。“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是综合实训的基础内容,主要是通过关键理论知识点的训练和强化,培养学生必要的证券分析和判断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后,作为“综合实训”模块的一个提高环节,我们设置了“资产组合分析”和“实战分析”子模块,主要是加强学生对资产组合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实盘分析能力和初步投资咨询能力。

四、总结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11篇

一、《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各财经类院都逐渐认识到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体系设置中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但是实践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大部分院校仅仅依靠证券模拟交易软件开展集中实训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事实上,短短一周或两周的集中模拟交易无法全面培养学生在投资中的独立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模拟交易只是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最后实现方式,不能作为唯一的实践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环节应该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依靠多种实践教学手段,设计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整合的完整教学体系。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证券投资学》课程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学效果要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是该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试通过多年的授课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得出了《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实践教学要贯穿于整个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要紧跟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手段丰富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模拟交易来实践演练应用技能;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来检验实践教学成果。

(一)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理论教学始终

《证券投资学》课程理论知识点众多,涉及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市场运行、证券投资工具及证券投资分析等多个方面,尤其是该门课程理论知识与现实资本市场联系紧密,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因此理论教学不能孤立的展开,必须要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过程,既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弥补了集中实训环节的单一性,更可以为随后展开的集中实训奠定基础。因此,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设置了“案例教学”、“课后网上实训”和“讨论式教学”三项实践内容。

1.案例教学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无法紧跟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必须要根据当前的形势及时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案例教学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最及时的资本市场信息和价格行情要在每节课内容之前向学生讲解,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最即时的市场运行情况,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去分析证券市场的诸多影响因素;同时还要遴选一系列资本市场的经典案例,对应不同的理论教学内容汇编为案例集放置于网络课程平台,安排为学生的课后阅读材料,例如在证券市场的理论教学中,可选取的案例有“聚焦中国农业银行IPO”、“一天时间820元变成56万,市价委托成就1天700倍神话”等经典案例;在证券投资基本分析的理论教学中,可选取的案例有“人民币升值对资本市场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途径”等。

2.课后网上实训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证券投资方式的变革,互联网委托及行情分析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证券投资交易的主要方式,网络也成为投资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安排课后网上实训内容,如“证券信息的采集”、“ 行情分析软件的使用”、“关注网上路演”等具体的实训任务,可以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获取和投资分析的能力,掌握行情分析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为日后的集中实训做好前期准备,奠定操作技能基础。

3.讨论式教学

通常理论教学后的集中模拟交易环节实训时间过短,较难全面培养学生对宏微观环境的价值分析能力,而这种能力不管对于证券从业人员还是普通的投资者来说,都尤为重要,决定了投资者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理性化发展。因此在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入讨论式教学环节,以弥补模拟教学的不足。该教学环节主要采用撰写分析报告和课堂阐述观点这两种主要手段,贯穿于“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这部分理论教学内容之中。该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课堂理论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或针对某行业和公司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撰写分析报告,并要求在课堂上阐述其核心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通过模拟交易和学科竞赛来实践、检验教学效果

模拟交易是理论课程教学后专门开设的集中实训环节,该实训环节结合真实的证券交易所交易行情,学生通过行情分析软件和网上自助委托系统利用虚拟资金进入二级市场进行交易。模拟交易是学生对前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具体实践。通过亲身参与投资,学生既能够真实的感受投资过程,同时也在投资过程中实践了理论知识,巩固了前期的实践教学内容,是证券投资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最后,将学科竞赛作为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证券投资交易大赛”,检验《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模拟交易虽然可以实现对投资过程的模拟,但由于资金的虚拟性,很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投资的风险,因此无法模拟出真实的投资心态,而学科竞赛的比赛性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模拟交易的这种缺憾;同时在与其他学校的竞赛过程中,可以增进相互的交流,推广好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水平。

三、总结

金融学学科的社会性和应用性,对金融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证券投资学》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综合性和应用性是这门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故对该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完善,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以更好地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证券投资学,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8.

[2]李晓莉.对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的文献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92-95.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模拟教学;全程跟踪实训

《证券投资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核心课程,也是金融专业中与证券市场联系最紧密的课程。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改革证券市场,《证券投资学》课程不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都迫切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以优化学生的相关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从证券投资学的课程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证券投资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一系列有关证券投资学教改方面的建议。

一、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新特点

首先,证券投资学在教学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它综合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投资学、财政与金融、会计、企业管理等学科的知识。投资者需要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这就致使刚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在学的时候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构架,否则理解知识的难度就会加大;其次,证券投资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一方面证券投资理论来源于证券市场的总结归纳,证券市场是一个充满机会与风险、信息时效性强、纷繁复杂的市场。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更是具有很多新的内容需要更新和学习,如国有股减持、QFII、QDII、ETF、LOF、权证、股指期货、央行票据、可分离交易债券、融资融券、市价委托、大宗交易、开放式回购、中小板市场、三板市场等。因此,学生需要根据现实中证券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理论的总结并不断寻求中国证券市场运作中的规律。最后,证券投资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往仅注重书本理论的讲述而脱离实际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证券投资操作的知识和技巧的。在现代,网络资源丰富,模拟软件是实际操作成为可能的条件下,将学生带入到投资环境中,以投资者的角色进行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干中学”,实践中掌握理论并学以致用,这才是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

面对该课程的新特点,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现代证券投资人才的培养需求,如果不加以改进,后患无穷。

二、传统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多数高校开设证券投资学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课时量较多,则会少量安排实践课时,如果课时量少,则可能全部的教学皆为理论教学,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模式,其结果是:学生听课时觉得理论抽象、难以理解,慢慢地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学完之后就只懂得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很差,这就与证券投资学以致用的目标相背离了。

2.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在对相关专业的学生授课时,我们多数采用的是“粉笔+教材”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是尚且可以,但在讲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会涉及大量的图表,需要看大盘才能理解理论知识。这些图表想在黑板上画出来比较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结果造成老师讲课空洞、乏味,学生也是被动地接收,限制了学生的能动性,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听课效率低下。

3.教学内容及知识更新滞后,跟不上证券市场的改革与创新步伐。自2005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基本解决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问题,各项证券市场的基础制度安排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新的投资工具大量推行上市,机构投资者逐步成为投资主体,这一系列的变化都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紧跟市场变化。

三、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改变传统讲授模式的有效方式,主要是通过对证券市场发生的典型事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其对影响证券市场行情的重大事件和信息的敏感性,为能主动扑捉投资机会。规避风险奠定基础。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的案例;其次,比较系统而简明地讲解所需理论知识;最后再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并用理论知识进行解释,提出问题,使学习者明确本案例的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模拟交易教学。证券投资学模拟交易教学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各种行情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分析和判断,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证券交易模拟需安排五大实验,包括证券交易模拟实验、K线及K线组合分析实验、形态分析实验、技术指标分析实验、综合分析实验。基本思路:首先,选取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的股票进行全程跟踪,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学案例的连续性和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问题。证券市场是变幻无穷的。证券投资者面对的就是以股票市场为中心的资本市场,而通过互联网,课堂上随时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证券、期货、外汇等市场行情。其次,全程跟踪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的股票,通过对所选择跟踪的证券的价格和价值的对比,认识价格的市场特性。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涵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诸多内容。由于课时有限,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进行尝试和验证,只能选取个别重点内容进行验证性试验。债券的价值验证比较直观,通过验证,要让学生把握各种因素对于债券价格的影响。最后,结合单元和热点的实盘讲评。这部分主要由学生完成,是实盘案例在课堂以外的延伸,是强化实盘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分析部分和技术分析部分的专门讨论课以及市场热点的临时性评论。每个学生通过模拟交易,在交易帐户上的盈亏变化将综合反映学生的操盘能力,而这种操盘能力是学生在运用书本基础知识上的综合表现。

3.小组学习和讨论。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小组学习和讨论方法,让学生集思广益,运用各自掌握的专业知识,大家互相辩论,在辩论中论点论据日益成熟,并最终达成共识。在这种近似真实的社会职业交往活动中,师生的互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实践,都将有效地建构起职业教育所要求必备的能力。

总之,经过教学改革,我们想要达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用中学,学后再总结理论,提升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本文为西北民族大学校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4JG-2670030603)成果之一

一、《证券投资学》课程简介

《证券投资学》是金融学专业专业平台的必修课程,也是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38学时(含2学时期中考核)、实验12学时、实践4学时。该门课程的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证券投资对象、证券投资市场、证券价格与股票指数、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证券投资方式与流程、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投资策略与理论等。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和投资策略,具备证券投资的实务操作、分析和投资决策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证券投资领域的相关工作或进行个人投资奠定基础。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证券投资学》教学团队就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完善案例教材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推动《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二、构建《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应包括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实践教学活动的保障和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五部分内容。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根据《证券投资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素质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三个方面。其中素质要求包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知识要求包括掌握证券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发展动态和热点问题;熟悉国情,了解国家有关经济和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力要求包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运用金融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现实问题的能力;具有证券业务实践操作能力及证券投资分析和决策能力。围绕着素质、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要求,《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应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考核方式的合理配置和选择。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应包括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两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研究涉及投资工具、资本资产定价、证券市场及运行、证券投资分析等多个方面。理论实践教学必须要跟踪当前的形势的变化、与现实资本市场发展紧密联系,及时更新、扩充,完善教学内容,凸显它的时效性。任课教师可通过将自己的理论研究的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讲授;也可通过案例教学、专家讲座、课堂讨论、撰写课程论文等方式完成实践教学内容。第二部分实务操作包括证券交易的程序:证券行情的识读和投资交易软件的的操作;证券投资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等。在这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现场教学法、模拟实训实战、案例教学、学年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完成。

(三)实践教学的方法及手段体系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手段主要利用校内网络平台、实验室实训平台、互联网平台、校外实习基地。例如校内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借助高校的Blackboard、MOOC等平台,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或辅导。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国内外一些知名的财经网站(如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东方财富网、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网站)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最新的财经信息,证券市场的行情、动态等。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应由模拟实训实战、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专家讲座、现场教学法等方式构成。

1.课堂讨论法。教师可以结合学科发展、证券市场发展的动态,从中筛选一些适合学生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题目,事先安排学生课后收集、整理、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由提问、分组讨论、辩论等方式分析探讨问题,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一定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热情。例如IPO制度的变迁、股权分置改革、ETF与LOF、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融资融券业务、新股申购新制度、贵州茅台的高价格合理吗?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课堂讨论的主题。

2.模擬实训实战教学法。模拟实训实战教学主要在校内实验室进行,在每学期进行证券投资学课程授课时,安排一定学时在实验。实训主要借助金融实验室安装的虚拟交易所软件,教师示范与指导,学生模拟操作进行短期的训练。模拟实训时间较短,难以满足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的实战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学科竞赛(如股票、期货模拟交易大赛),通过为期2-3个月的模拟交易大赛,学生以虚拟资金进入市场,亲身参与投资,感受投资过程,体会投资带来的收益与风险,实践教学内容。模拟实训实战教学时间的安排应与股市交易时间相符,尽量安排在9:30~11:30或13:00~15:00之间。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式教学活动,课堂的组织比传统教学要复杂得多,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精心策划和指导,通过典型案例的应用,为学生创造与理论知识相关的情境重现,引导学生对案例的独立思考或集体讨论,观察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控制课堂讨论的气氛,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4.现场教学法。《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利用现场教学法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讲授证券市场实务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真切地感受证券市场的氛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证券公司实地见习,请证券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利用现场设备向学生介绍开户、买卖、交割、清算等一系列市场行为。现场教学法就是把社会变成课堂,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置身于社会活动之中,通过这种现场教学形式,会收到比在课堂上枯燥地讲述更好的效果。

5.专家讲座。聘请业务部门的专家学者给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主要是证券市场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证券市场行情分析、投资策略、投资技巧和经验介绍。不仅使学生掌握这一领域的新动向,而且教师也可从中受益。

由于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模拟实训实战等教学法大多需要师生互动,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实现预期的目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掌控要求很高。这就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备课时要收集充分的、经典的教学素材、编写案例库、设计时效性强又能激发学生热情的问题,细化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熟练掌握实验实训等教学软件的使用的,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教学活动的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活动的保障体系包括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的配备和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落实。

1.教学团队的建设。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既要具备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目前部分教师由于没有真正接触过证券业务,自身也未从事过证券投资的实盘操作,因此如实验实训、案例教学、模拟交易等实践教学法或流于形式或无法实施。因此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是实施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安排教师定期到证券公司等机构进行顶岗实践,一方面可以熟悉业务流程、掌握实践技能,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业内对学生就业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其次可采取团队教学、模块化教学模式,让教学团队中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发挥自身优势完成教学活动。第三可以聘请业内专家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参与到实践教学的活动中,学生和教师都可以从中获益。

2.教学资源的配备与利用。为了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的开展,首先学校应配备先进充足的教学软硬件设施,建立专业的金融综合实验室,配备并及时更新的模拟实训和虚拟交易软件,加强教师对实训软件应用的培训,以便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其次学校应加强与当地券商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定期输送一定的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让学生在具体的岗位上进行培训,了解具体的业务流程和岗位要求。第三学校应建立健全有利于互动式、开放式教学的网络平台如Blackboard、MOOC等。

3.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落实。课程负责人和任课教师负责对学时内的实践教学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实验室管理者负责对实验室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统一安排和协调;课外实践教学如股票、期货等模拟交易大赛可以联合学校校团委、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及证券公司等主办,由院学生会、相关学生社团(如证券协会)来组织承办,这样既可以将活动层次提升、范围扩大,影响增强,还可以为学生获得实践创新学分提供机会,同时有缓解学院实践教学活动举办经费紧张的困难等问题。

(五)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体系

首先提高实践教学考核在学生成绩中的比重,比重应占50%。其次考核的方式应多样化。考核方式可以选择开卷考试、课堂讨论、提问发言、课后作业、撰写课程论文、实验报告、参加模拟交易大赛的成绩排名等。第三注重过程考核。传统的结果考核导致大多数学生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的表现不积极踊跃;参与互动式教学的热情不高;课后作业存在抄袭现象;不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等问题。建立以过程考核为主体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注重过程考核需要教师细化学生参与每个环节的评分,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成绩評定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明国. 基于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多元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建设探索. 会计教育. 2017,(03). 

[2] 曲小刚. 基于需求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 2013,(04). 

[3] 吴双.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教育理论研究. 2015,(10). 

[4] 范嘉毅,刘晓静. 《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 时代金融. 2012,(04).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中等专业学校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 实施途径

一、中等专业学校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务,重宏观轻微观,重传授轻参与。

由于对案例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案例教学存在的一些认识偏差,严重制约创新型和实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中等专业学校财务管理教育,只注重单一课程的开设,而忽视各门课程的整合;只重视课程中的数量分析,而忽视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重要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能力的培养。

2.案例教学比例不尽合理。

与西方职业学校相比,国内中等专业学校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少,有的甚至为零,远远不能满足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西方经济管理课程除一两门课以外,其他课程都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所占比例为90%,对于30个学时的课程,一般只有2小时的理论讲授,28个学时用于案例教学。

3.案例库资料供应不足,质量欠缺。

许多中等专业学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缺乏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缺乏对案例教学理论的系统性研究;缺少适合我国国情的案例教学方法的创新;案例编写经费不足、案例来源匮乏,多数案例编写采用“拿来主义”。

二、中等专业学校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名词案例来源于英语“case”,含义是具体事例。案例教学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剖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体现了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

美国会计学会(AAA)的会计教育委员会明确指出: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在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其主要包括沟通能力、智力能力和人际能力。沟通能力是通过有效的听、说、读、写获取并传递信息。智力能力是指查找、获取及组织信息的能力和在不熟悉的环境中辨认、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根据一些没有重点的事实的理解做出判断。人际能力是指在团队中有效地工作,并在适当的时候发挥领导作用。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多角度分析,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小组讨论,课堂发言,撰写案例报告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智力能力和人际能力。

2.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解决了财务管理教学上的难题。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最佳控制资金运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学科,具体内容由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和利润分配等几大部分组成。在上述几个阶段中均涉及处理与企业相关的各种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关系,即处理财务关系的问题。但在公司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中不存在一个理论界和实务界公认的目的,在实际中,完全是随着企业相关集团的利益矛盾变化而变化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理财目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分析方法的复杂化和结论的多元化,单纯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分析很难使学生正确理解理财目的多元化,而案例教学的引进则解决了这一难题。

三、中等专业学校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实施途经的思考

在知识经济下,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以其形象性、生动性、高效性等特点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财务管理的情境教学更主要依赖多媒体、网络及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帮助创设情境。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

多媒体是集文字、图像、视频与音频于一体的教学辅助工具,它能够以多种形式刺激神经系统,达到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效果。

教师在创设财务管理教学情境时,可以将授课班级模拟为一个上市公司或企业,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公司命名,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财务处、生产部门等组织机构并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来呈现真实的工作场景。结合角色扮演将学生按组织机构分组,分别承担不同部门的角色进行仿真扮演。例如在进行筹资教学时,要求扮演财务处职员的学生首先制定出企业筹资项目的策划书,其内容应当包括筹资目的、筹资原则、筹资渠道与方式、筹资数量的预测等;之后由董事会对该策划书进行评价,分析其合理性、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接下来管理层根据财务处提出的筹资备选方案,运用个别资本成本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进行筹资方案的决策。通过上述过程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在掌握筹资管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实际运用的能力。

2.运用网络资源创设情境。

财务管理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各类资源来创设情境。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外部环境等相关信息,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做一次结合现实的项目投资决策。首先让学生依据当前的经济环境、市场供求搜集信息,其次选择具体的投资项目并设计备选方案,最后运用模拟数据采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进行项目决策并做出评价。此外,互联网还为财务管理教学提供了实时的国内外股票市场行情信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股票投资的竞赛,即将学生分组后,由各组自行选择股票投资组合,在给定的投资额和投资期内,比较哪一组获得的投资回报最高。这一竞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投资的风险与收益。

3.运用虚拟现实创设情境。

虚拟现实也称虚拟环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汇聚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和人体行为学研究等技术的一项新技术。使用者通过戴上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或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便可以进入逼真的三维虚拟空间,成为虚拟环境中的一员。在许多国家,虚拟现实技术已应用于课堂教学,这一新的教学媒体无疑更加适合于财务管理情境教学。

参考文献:

[1]钟新桥,刘荣英,杨洛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工程管理;合同管理;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TU7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4009904

随着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工程项目国际化、市场化的趋势,招投标已成为中国建筑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合同管理也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1]。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各类标准合同文本的应用普及,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已成为工程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更是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对其进行案例教学改革探索,对于推进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是部级特色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该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部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一直是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重点,并成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子课程。“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围绕既定教学目标,将经过处理、提炼后的实践案例展示给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讨论的教学模式[2]。将案例式教学应用于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既是课程内容特点的客观要求和专业能力建设的需要,又可弥补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帮助学生体验在工程管理实际工作中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案例经验的积累,内化为对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工具的切身体会和实际把握[3]。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对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案例式教学的案例准备、教学实施、考核测评工作进行探讨。

一、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案例式教学概述

关于案例式教学法,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但通常的概念描述包含以下要点:一是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二是重视情景建设、环境模拟;三是借助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形式;四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一般而言,教师首先针对课程教学目标选取具有典型性、实效性的案例进行案例背景和问题情境的构建,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结合理论知识或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或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与传统的填鸭式、讲授式、演示式等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一方面活跃了以往略显呆板沉闷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气氛、增加授课吸引力;另一方面,可改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增强知识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大纲,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其它专业学生辅修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之一。目前,该课程在本科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共40个学时,采用中英双语教学,授课班级学生数一般为50~65人。通过学习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学生应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的基本内容有系统掌握,同时获得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把握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中的各方责任、各项工作流程、风险分析,清楚如何研读、分析合同,如何以合同指导实际工作。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对工程施工合同、委托监理合同等的系统学习,具备分析其它如委托设计、物资采购合同的能力。学生还应熟练阅读并理解英文工程建设招投标文件和合同范本。

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旨在帮助本专业学生将大学前三年所学主要专业课程,如工程项目管理、建设法规、工程质量管理、施工组织、施工技术等课程联系起来,建立工程管理专业所需的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维度的知识架构,达到专业知识及应用的融会贯通。

二、案例教学准备工作

案例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与学生分享实践经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思辨能力。案例的编写和案例库的构建是顺利组织实施案例式教学并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此项工作也是教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教学基础材料的丰富性、适用性和针对性。教师通常需要针对所教授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内容,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感悟,进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实际事例和事件的搜集,编写案例教案,形成实用性和质量性并重的案例库。

近年来,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调研相关企业的实际操作和经验,精选加工公开发表的典型案例,编制了该课程的教学案例库。案例库注重体现四个特点:(1)专题性,按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知识体系的不同设置不同专题,选取的案例涵盖合同管理各个理论模块和方法体系,有较强的针对性。(2)实用性,案例选取来自工程实际,多选取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案例,并注重方法的实用性和先进性。(3)简洁性,在充分、清楚的前提下力求案情描述文字精炼、简明扼要,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花尽少的时间了解案例内容。(4)趣味性,案例力求内容生动、有启发性和趣味性,通过案例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对该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涉及的案例大致可分为操作型案例、描述型案例和分析判断型案例三种类型。

操作型案例是指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案例基本背景内容、文本或图表信息和相关材料,并且提出具体的分析操作要求,包括案例分析的内容、结果呈现形式等。例如,在工程招投标管理教学模块中,根据招标和投标流程知识点所使用的案例,要求学生通过对某实际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的研读和交流,根据招标文件分组编制投标文件,通过投标书制作和投标模拟,掌握如何响应招标文件,如何进行投标书的文件准备、内容组织、文本编写和签署封装等。

描述型案例通常是将实际工程项目运作中关于合同管理和招投标管理部分的典型做法(如要约和承诺的期限、项目承发包模式选择、不平衡报价等案例)抽取出来,编制成文字论述的PPT课件,供学生学习和讨论,并总结经验和教训,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运行和合同管理的要领。

分析判断型案例是在教师提供的背景资料和具体问题描述的基础上,针对有关案例(如招投标违规操作、合同条款争议、国际工程索赔等案例)明确提出需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各自的判断见解和建设性意见,实现理论知识的巩固。

在编制案例库的同时,还需要对教学案例进行形式上的完善,即形成案例教案,以帮助教师把握好案例内容及课堂教学的过程控制。案例教案需要围绕一个预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明确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难易程度。案例教案通常可包括:教学目标、相关理论知识点、案例标题(便于案例分类和识别)、案例正文(包括案例的时间、地点、事件起因、具体内容和争端问题等背景,帮助学生对案例内容及案情有概括性了解)、对案例思维角度的提示(鼓励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开放式思考和不同视角的分析)、教学实施计划、附加的阅读材料、参考分析及评述等。对于较为简单的案例,教师只需向学生展示基本案情和主要数据资料,将大量的问题探索、综合分析工作留给学生;而对较为综合复杂的案例,教师则应提供较为详细的信息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重点问题的判断和分析[4]。

三、案例教学过程设计

案例教学是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一项考验。考虑到本科生大都缺乏工程实务和管理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的案例教学组织中,明确教学各阶段的重点和难点,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基于案例库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模块整合,案例教学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案例教学计划和组织工作。首先,需要教师根据课时计划和目标,选取案例库中相关案例,熟悉案例教案。其次,在人员组织方面,受班级学生数量的限制,结合案例教学的可行性,一般可采用小组演示法,这样既有利于个人观点的表达又方便进行分析总结;教师规定6~10人为一组,学生自由分组、搭配并选出联系人,课程中小组成员不允许变动。

(2)课堂案例展示。首先,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案例,考虑到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需要阐释案例深层内涵,补充可能用到的相关信息。然后,教师需要提出案例分析讨论的问题和具体要求,包含涉及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案例分析的形式、内容、准备时间等,适当引导学生思考。通常学生会在课后进行有关案例参考资料的查询和分析讨论。

(3)案例分析展示。学生经过课后充分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成果展示。对不同的案例类型,教师可采用不同的讨论方式。如对于操作型案例,学生课后需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析,按教师要求形成文本或实物,再在课堂上呈现,宜采用小组演示法。小组演示法可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头脑风暴、思维碰撞以消减他们实践经验缺乏的影响,但缺点是存在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而对于描述型和分析判断型的案例,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在课堂上则可以采用单独回答的形式进行问题的阐述和分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把控好课堂讨论的进度、深度和范围,创造积极的讨论氛围,并及时给予提示和引导。

(4)案例分析总结和评价。教师针对学生们的案例分析情况进行问题及结论的归纳和总结,评价学生表现,提出改进意见。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侧重与理论知识的联系,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点的回顾以提升学生理论学习的深度和效果。教师可采用分类图、流程图、归纳图等形式理清知识脉络,将内容系统化,使学生既见树木亦见森林[5]。

(5)案例教学总结。对于难度较大、综合性强或可进一步深化的案例,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堂讨论之后,上交书面总结。教师还应注意对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以及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改进,并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

四、案例教学课程考核测评

根据案例教学课程特点,笔者对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考核和评价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将案例分析考核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主要从理论学习状况、案例分析质量和课堂展示表现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如表1。

例如,在招投标管理案例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某水电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文件编制

投标文件。首先考察各小组学生对招投标范围、文件、程序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然后具体考察案例讨论分析的成果,如编制的投标文件是否齐全,是否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文件袋封条和签章是否合格等;在课堂上模拟实际开标过程,教师担当主持人,学生担当投标人和评标委员会,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重点考察学生模拟投标和评标时的表现。又如,在FIDIC合同国际工程索赔的案例中,重点考察学生对实际问题发现、分析、解决和对知识点的反向捕捉能力,以及清晰表达自我想法的能力。

状况考察学生对于案例涉及知识点的学习是否到位,如能否运用正确适合的理论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和应用,能否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对案例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40

分析

质量考察学生对案例问题的分析效果,如能否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并提出有建设性的结论或对策建议,能否就案例问题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40

课堂

展示考察学生的现场表现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如能否将问题和分析论述清晰并重点突出,能否借助多种表现形式(PPT,视频,现场模拟等)进行充分展示并吸引听众。20

五、结语

将案例式教学法引入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是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案例库的建立、案例教学的过程设计以及对学生的考核测评是做好案例教学的三个重要方面。案例编写和案例库建设重在适用性和针对性,并通过教案为教师提供辅助支持。对于不同类型的案例教学,应科学合理地设计案例过程,充分挖掘授课技巧,使教师更好掌控课堂,保证案例教学启发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改进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将学生案例分析的理论学习状况、案例分析质量和课堂展示表现情况计入成绩,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考文献:

[1]李启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方光秀.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315-318.

[3]赵振宇.项目管理案例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