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总结范文

农村总结范文

农村总结

农村总结范文第1篇

一、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大的实现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心领导和包村工作组的同志经常深入**村积极配合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展工作,努力当好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员,经济发展的服务员,社情民意的调研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和基层建设督导员。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使**村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农民收入有较大的增长,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基层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二、积极参与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在今年**镇计生突击活动中,中心主任**、副主任**和包村工作队员积极参加外,还抽调了大量工作人员与**镇干部一起深入村屯,做好计生对象的思想工作,结扎对象的回访工作和计划外生育的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在人员和车辆上给与了大力支持,使**村完成了**镇政府下达的结扎、放环和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任务。

三、为双打垌村小学建设作贡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包村单位的主要任务,中心领导对**村小学建设高度重视,当了解到**小学道路建设经济有困难时,我们先后捐资**元,在**小学“六一”儿童节汇演时送去了**元慰问金,为祖国花朵增添了节日气氛,受到了**小学的好评。

四、关心瑶胞生活,送上了党的温暖

今年初**村**组遭受了特大的冰冻灾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为了抗击冰冻灾害,确保**人民有饭吃,有衣穿和早日恢复生产,中心领导和**村党支部、村委会联合组成了抗灾组,人挑肩扛着粮食和衣物送到了**人民手中,**人民非常感动,一致认为这是党关心瑶胞生活,是你们送上了党的温暖。除此之外,众所周知,**是**村的一个自然村屯,也是长期以来的无电村,在各级政府和中心领导以及村委会大力支持下,经过了电力部门的努力下,**年11月18日让**瑶胞圆了通电梦。在通电的那一天,疾控中心主任**带领新农村建设指导队爬山涉水参加了**村屯的通电仪式,到了**后温主任不顾疲倦,走家串户,向瑶胞问寒问暖,并送上了**元慰问金,使瑶胞们深受感动。

五、严格要求,认真履行包村工作职责

在包村工作中先后参加了第五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参加新农合宣传发动工作和征收基金工作,参加了农村低保调查、审批上报工作,参加了冬季征兵工作,完成了建沼气池**座,参与了动物防疫工作;协助解决了一般民事纠纷**次,为解决**村修路、硬化村委门坪合计捐资*元,在包村单位和**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村社会稳定,没有恶性事件和刑事案件发生。总之,我单位在**年包村工作中,在上级党委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包村单位的职责和要求,尽我们的能力为**村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促进了**村的经济发展,得到了**镇政府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及**村人民的好评。

六、今后设想

1、协助**村硬化村委会门坪,改善办公条件,方便群众到村委办事。

农村总结范文第2篇

镇党委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十分重视,并将之纳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年初召开党政会议,专题研究了农业农村工作,对照与市委市政府签订的农业农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订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任务,把市委、政府下达到我镇的农业农村工作各项经济任务分配到各村。并层层签订了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责任书,狠抓粮食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特色种养业等工作,真正做到了科学安排,精心组织,领导到位,责任明确,为全面完成我镇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全面完成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任务

1、全力以赴抓粮食生产,创建双季稻种植连片示范点

我镇是产煤大镇,粮食生产一直是我镇的弱势环节,矿区因地下水源的破坏,给粮食作物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积极落实上级粮食生产文件精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总产不滑坡,我们从“早、严、硬”着手,从早部署、从严要求、从硬落实。召开了春耕生产动员大会,成立了稳定粮食生产和禁止耕地抛荒领导机构,与各村签订了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制订实施了一系列制止耕地抛荒的措施。为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全镇将去年粮食生产任务数分解到26个行政村,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工作制,明确了奖惩措施,把稳定粮食生产面积,遏制耕地抛荒,工作与年度目标考核切实挂钩。今年全镇共落实水稻4.375万亩,其中早稻2.3万亩,中稻375亩,晚稻2.4万亩。完成油菜3614亩,蔬菜8120亩。书记镇长亲自抓双季稻示范点建设,共投入20多万元在横江村创建了连片400多亩双季稻种植示范点,另外争取矿区治理资金40多万元为示范区修建了高标准水渠,还通过一事一议项目为示范区修建一座电排。示范点全部采取机械化作业,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普及工作。通过办点示范,以点带面,充分调动了全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冬种农业来势喜人,共发展2个油菜连片示范点,其中横江村300多亩,花园村150亩。今年还采用公司加农户形式的林峰、田中、川坪、猴家、邓家、拥坪、花园等村发展种植优质高粱830余亩,每亩收入达1200元,为农民创收80多万元。

2、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采取向上级争取、“一事一议”奖补或群众自筹等多种形式积极筹措经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是继续完善村级道路交通设施建设,逐步达到乡道、村道100%硬化。拓改龙岩公路3公里,硬化中学门口道路800余米,中心小学至龙江煤矿道路1000余米,修建罗文公路4公里。

林峰、花园、田中、石冲、三水等村道畅公路近4公里。二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0个村纳入连片项目区,涉及水圳维修、院落整治、村道硬化、太阳能路灯、电排等项目,总投资将达500多万元。除此之外,还有等村公路硬化、圳维修等“一事一议项目”正在施工当中。另外还有市发改委投资80余万元在黄泥、双江等7个村维修水圳3000多米。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改善我镇农村的公共设施、交通及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特色种养业不断发展状大

因长期以来的采煤作业,对当地农田水利造成难以彻底恢复的创伤,给传统的水稻种植带来很大挑战。如何带动群众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致富门路,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党和政府想方设法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积极鼓励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主导产业是药材种植业和养殖业。1、大力发展药材种植业。在村种植吴茱萸近千亩,拥护、拥坪等村种植百蛇舌草近百亩,新联、联盟等村种植金银花50亩,猴家冲、邓家冲发展兰竹近3000亩。2、继续壮大养殖业。今年全镇能繁母猪发展到2488头,存栏300头以上的牲猪规模养殖场发展到16个。村霍利种投资120万元镇中心村现代化养鸡场,养鸡达1万只,养殖竹猪2000多只,养殖野鸡达1000只,村李明发养殖家鹅3000余只。3、鼓励发展加工企业。正坪村成德胜等人投资110万兴建镇双龙豆制品厂,年产值可达400多万元。

3、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今年以来,我镇加大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共投入10万元,在主要公路沿线新建垃圾池6个,并将困扰安心观街上2000多居民多年的垃圾山搬了家。火云村争取“一事一议”奖补项目资金50多万元进行院落整治,为新农村建设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完成了拥坪村40盏太阳能路灯安装,方便了群众。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完成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筹资20万元新建了饮水工程,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95%;新建村级活动中心和村图书室;维修硬化组道1000米;二是以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契机,整顿村容村貌,搞好村庄整治,无暴露垃圾、无路障、空坪隙地硬化率达30%以上;三是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在挂点单位和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村完成了近百亩的万寿菊、百花蛇草、香芋香的种植。继续搞好退耕还林,巩固成果,大力发展枫木、杉树、漆树、板粟树的种植。养殖方面:大办发展和扶植了新联养鹿场的发展和五个性猪养殖场建设。四是发展文明乡风,做到村务、财务公开,惠农减负政策全部落实到户;在迎接省2013年计划生育抽查工作中没有出问题,为市争了光,计划生育水平达一类村。

4、完成林改、山林纠纷调处、森林防火等林业、防汛抗旱工作任务

通过近四年的努力,已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明晰产权及林权登记发证任务,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成立林权纠纷调处小组对全镇林权林地纠纷进行调处。对部分因林权纠纷使改革滞后的村,政府和林业部门全力协助村里处理林权纠纷,扫清林权制度改革的障碍,为林改工作取得全面成功打下良好基础。今年成功调处化解林权林界纠纷5起,调处化解林权林界争议21起。严格防范森林火灾,调整充实了镇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政府与各村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状,建立健全了森林防火机构,完善了森林制度,制定了森林防火预案。定期开展森林防火隐患排查,有效地预防了森林火灾的发生。今年防汛抗旱工作开展非常顺利。两座水库运行正常,没有出任何问题,只有红旗渠道和四清渠道在汛期出现几次融洞和垮方,已及时得到维修。

5、巩固减负工作成果。

我镇严格遵守执行中央、省、市农民减负政策及指示精神,杜绝在教育、国土、动物防疫工作,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乱收费,乱摊派行为,严格按照上级审批范围规定各项收费项目,谁超标,谁负责,并一查到底,年内无涉农收费恶性事件和发生,无立案查处案件,确保了全镇的社会稳定。

6、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打击“瘦肉精”等禁用药品工作。

今年我镇动物防疫工作十分出色,在春防工作评比中获得全市并列第二名,在市抽查中获得第四名,得到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通报表彰。

7、加强农机化工作,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提高农机安全及科技服务水平。

年初与各村签订了农机工作责任状,加大了农机化宣传力度,完成了全年农机化推广任务,机耕率和机收率达70%以上。农业农机购置补贴100%完成任务,农机年检、年审率达85%。

8、做好建设扶贫村项目建设工作。

2013年我镇建设扶贫村是林峰村、花园村和新联村,三个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主动向各级各部门争取扶贫经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9、完成沼气等清洁能源建设任务

农村总结范文第3篇

今年以来,__村新农村建设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县新农办和有关联镇包扶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按照打造“人居环境新村、特色产业大村、休闲旅游名村”的总体目标,本着“高起点、有特色、重实效”的思路,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科学规划,打造亮点,整合项目,捆绑投入,根据《__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规划》和《__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较好完成了20__年__村新农村建设年度任务。

一、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

(一) 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

年初,镇政府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__村包村干部和村“两委”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实施组和监督检查组,负责督促、指导、协调__村新农村建设项目,并落实包抓领导和干部,明确镇村两级责任,将任务进行细化、量化,逐一分解,落实到人。并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就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总结布署,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听取干部群众意见,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动和运转。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20__年度全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总投资85.5万元。其中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7.5万元,财政一事一议资金60万元,群众自筹8万元。硬化组户路4.5公里,受益455人。总投资2.5万元,其中专项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1万元;硬化入户路900米,受益120人。总投资4万元,其中专项资金3万元,群众自筹1万元;新建便民桥2座,受益315人。总投资77万元,其中专项资金12万元,财政一事一议资金60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维修吊桥1座,受益220人。总投资2万元,其中专项资金1万元,群众自筹1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加强村庄整治,美化人居环境

面对__村村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零散,标准杂乱,没有特色亮点,加之可利用建设用地紧张等因素,我镇首先邀请县村建站对村镇建设总体布局进行了规划设计,并按照新村要求,全面开展村庄整治工作,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全村新建垃圾池2处,彻底解决了垃圾乱倒、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的“脏、乱、差”现象;建造公厕1处;安装太阳能路灯10盏;绘制文化墙3面,制作固定宣传牌1面,刷写固定标语2幅;新建花坛10个;完成了__村街道绿化美化工作,使全村的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环境美化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71.5万元。其中专项资金31.5万元,群众自筹40万元。通过人居环境整治,群众多层次、多渠道的了解和认识新农村的建设内容和成果,提高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力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__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深入挖掘本村潜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20__年共发展食用菌35万筒,受益农户132人,产生经济效益达105万元;乌鸡养殖20__0只,受益农户312人,实现产值120万元,利润10万元;生猪养殖1000头,受益农户851人;发展核桃园100亩,受益农户391人。为新农村建设找到了合理的经济支撑点,拓展了增收渠道,有效的提高了农民增收水平。

(五) 合理利用各种载体,营造良好建设氛围

镇村两级利用宣传栏、党员远程教育、标语、横幅等多种载体和宣传方式,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年举行了三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定期的组织村民学习实用技术,拓宽增收渠道,提升致富能力,积极巩固平安创建成果,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结合“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活动,县委农工部、县司法局等联村包扶单位从项目、资金、技术、培训上给予了大量的倾斜和支持照顾,并积极深入村组,化民忧,解民困,从项目建设实际出发,结对子,解难题,想办法,出主意,极大地营造了良好的全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社会氛围,起到了积极地引导、教育和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项目资金投入与项目建成预期效益存在一定差距,村内无其它集体经济收入,20__年__村新农村项目建设总投资278万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57万元,农民自筹资金197万元,捆绑整合部门资金投入24万元。虽经镇村两级努力,但村组路、便民桥等建设项目仍然存在一定资金困难,影响了工程正常进度;二是受地理条件限制,新农村民居建设用地审批程序环节多,镇村虽做了大量工作,但进度较缓慢;三是个别村组干部思想上还存在着“给了干,不给慢,效率低下,疲沓应付”的现象。这在以后工作中,我镇亟需改进和提高。

三、下年度工作安排及措施

20__年,__新农村建设工作在稳步推进中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存在项目整合和工作滞后、推进缓慢等问题,已引起镇党委、政府高度反思,决心在下年度工作推进中采取硬措施,拿出硬办法,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农村总结范文第4篇

2003年度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 文章作者:yuanminz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18日20:48 今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村小康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以服务“三农”、实现“三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业被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示范县、全省创汇农业生产基地先进县、全省优质稻生产示范先进县,水产品总量连续七年保持全省第一县,水利建设获省、市“芙蓉杯”,能源建设成为全国示范项目县,乡镇企业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省第五届国际农博会我县参展工作获先进单位一等训班240期,培训人员达6.8万人次,开辟农业专题电视讲座30余次。三是提供信息服务促。为了发展亚麻,先后5次组织移民局和农业局主要负责人赴岳阳建新农场、常德安乡县、省农科院等单位进行考察,联系调种地点。为了搞好藠头和豫薯生产,还组织农业局负责人到江西考察藠头种苗情况,到河南联系豫薯调种情况,及时收集掌握市场信息,为基地建设搞好了信息服务。四是发展订单农业带。积极引导农户发展订单农业,今年我们组织企业与基地乡镇签订了藠头、豫薯、亚麻等产销合同,确定保价收购,让农户吃下了定心丸。 二、实施帮扶增大户 我们把发展大户经济作为今年农村经济的重头戏和结构调整的战略之举来抓。为了促进大户快速发展,我们制定了大户发展的标准,下发了专门文件,还建立了干部帮扶大户责任制,要求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每人必须帮扶1—2户大户,为其提供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全县共发展农村经济大户5100多户,其中新扶持发展大户2100多户。这些大户在带动农民致富、推广农业技术、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发挥了重点作用。特别是在推进“九大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今年以大户承包方式对湖区闲置大湖进行开发,承租给江浙老板或本地经济能人,主要发展河蟹、珍珠等特种水产,全县每年可增收400多万元,乡年增收12万元。南阳镇养殖大户周迎春今年承包镇渔场40亩水面,发展鳝鱼网箱立体套养,现已投入网箱320只,预计年产鳝鱼5万斤左右,箱平纯利润突破500元,亩平水面利润在2万元以上。东塘镇青竹桥村养猪大户张建军,目前已发展瘦肉型猪420头,出栏220头,收入达18万余元。 三、坚持结合促发展 一是坚持结构调整与发展劳务经济相结合。通过解决农村土地矛盾和劳动力就业矛盾,实现了农村劳力向大户、龙头企业和二三产业转移。今年来,我们克服“非典”带来的影响,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力13.2万多人,农民人平新增劳务收入160多元。二是坚持结构调整与发展集体经济相结合。按照“集体所有,民办民营,市场运作,双增双盈”的思路,通过盘活荒山荒地、湖田水面等集体闲置资产,解决了村级财务严重赤字的问题,目前,全县集体经济收入村平达到1万多元。三是坚持结构调整与促进土地流转相结合。由于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通过转让、入股、租赁和买断等多种形式,农村土地流转有较大规模的突破。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1.08万亩,占总面积20%,比上年增加4.28万亩。袁家铺镇名山村出让土地2000多亩给英博生物科技开发做药村基地,六塘金岳村出让土地1000多亩给兰岭茶厂做有机茶基地。通过土地转让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深化改革保稳定 今年来,农口战线各局不断深化单位内部改革,切实维护了农口系统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好局面。突出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抓机构改革,分流富余人员。县水利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对基层水管单位坚决实行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全面完成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各大垸水管会由原有11个股室,减到6个,小垸由7个减到4个。系统在岗正式干职工人员由改革前的819人降到427人,共清退临时工132人,采取学习培训、优化组合、竞聘上岗、下海经商、承包企业及轮岗等多种有效方式分流人员392人,分流率达到48%,通过机构改革,初步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水利运作体系。另一方面,抓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县农业局在年初全面解决了种子公司全体干职工社保,于今年8月份又对种子公司实行承包经中 小】 【打印】 【关闭】

农村总结范文第5篇

我参加工作两年己久,农村长大,服务农村一直是我的心愿。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参加了大学生村干部考试,经过组织上的考核于20xx年8月担任岳壁乡我们村村委主任助理,主要负责妇女、统计工作。至此,我开始了自己的农村村干部历程。几个月来,在县委政府的引领下,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关怀下、帮助下,我们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扎扎实实、认认真真为群众做好各项工作。在此期间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村干部成长路日趋成熟。现将我在农村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扎根农村,了解村情

我们村位于城南15公里处,行政区域5平方公里,总人口数3627人,总数1021户,土地面积2795亩,男劳力1201人,女劳力800人。该村是典型的丘陵山区,该村以种植业为主,辅以养殖业。村内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青壮劳力外出打工较多,村里妇女老人居多。农村经济总收入12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10元,居全乡下游位置。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自任职以来,我虚心向老干部学习,熟悉村情,了解民意,记录一些老百姓鲜活的语言和故事。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参加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加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水平和提高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大局观念,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注意在平时工作时接受新知识、新思路,并自觉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相信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大有作为。

三、切实做好农村工作

1、日常事务的应对:毕业两年来的工作经历为我工作奠定了基础,能吃苦头,求真务实,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做事有自信心,主要工作是会议记录与整理文件,负责办公室的卫生,接待来访的群众,一些简单文章的写作。跟随会计老赵学习统计工作,整理核对道路硬化、东堡桥与坑东桥维修所用人力物力,保留存根。这样的工作使我认识到农村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与细致。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工作。该工作于8月中旬开始并于9月初终止,其间我坚持按时到岗,为期一个星期。基于南西村20xx年参合率过低的情况,积极配合乡干部进村入户做好合作医疗宣传。合作疗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从身边实例宣传,发放合医资料,采取群众自愿原则,真正把合医实事办好。最终南西泉的参合比例达到82.21%,远远超过去年的47.97%。其间一些村干部主动帮助孤寡老人办理手续,免去了老人路途的劳累,方便了群众办事。

3、沼气建设积极、稳妥地开展。沼气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生态家园工程。我和村干部一起入户宣传,并记录每周沼气建设进展,及时汇报建池情况(挖池、建池、安装、进料、使用)。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在地势开阔地段建池,建好池,秋季极力推广秸杆清除法。认真落实上级部署,对沼气户登记造册,发放宣传手册,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签定责任书。今年共完成11户沼气池。新一年的沼气建设正在积极筹划中。

4、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我积极配合乡干部和技术人员做好现代远程教育的安装,帮助填写“四簿二册”,主持好收看活动。多渠道接收新信息,把科技教给群众,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5、参与制定我们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实地勘察,于10月初提出草案《我们村小康工程》,并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 12月5日 ,我做为列席代表参加了在我们村小学召开的全体村民代表大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我们村未来五年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这就解决了该村出村道路、东水西调,建立起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济林建设、新农村文化教育得以发展。

6、鉴于我村手机通讯信号不好的实际情况,经与移动公司多方协商,计划在我村修建移动信号塔一座。现在正在积极联系之中,预计明年可以开工建设

7、参与计划生育工作。配合乡干部入户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并圆满完成乡党委、政府安排的计生惩款及四术任务。

8、协助乡干部入户普查能繁母猪数,认真详细做了记录,协助排查企业的用工情况。

9、到乡轮训。主要是熟悉乡镇工作,认识乡干部,方便农村工作。其间参加整理档案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合作医疗工作、司法学习。

农村总结范文第6篇

一、坚持抗灾夺丰收不动摇,确保农业增产丰收

XX年我市干旱、阴雨、病虫等自然灾害交叉重叠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十分不利影响。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全抗全保的思想不动摇,立足抗灾夺丰收,全市共组织抗灾生产活动近20次,下发传真通知9份,做到有旱抗旱,有涝排涝,有虫治虫,有病防病,夺得了抗灾生产的全面胜利。一是搬大水抗大旱。XX年入春以来,我市气候异常,久旱少雨,3月至5月23日,全市累计降水比历年同期减少46-67%,受旱面积达532万亩,其中严重受旱346万亩。各级党委政府实行大员上阵,广辟水源,科学调度,精心组织,加强督办,做到了抗旱生产两不误。全市先后投入抗旱领导4274人,成立巡回督办协调组53个,投入劳力98万人,资金近亿元,机械3.1万套、56.3万千瓦,累计提引水7.2亿立方,抗旱面积达647万亩次,把旱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二是及时组织病虫防治战役。由于病虫害越冬基数高,加上持续高温干旱和种植结构调整,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发生。全市各级先后组织了早稻一代二代螟、中稻稻纵卷叶螟、第三、第四、第五代棉铃虫等重大防治战役。特别是在棉铃虫防治上,全市上下认识早、行动快、力度大、工作环节抓得紧、防治战役组织及时。全市共组织592个督办组,投入119名县市区领导、6129名乡镇干部、16744盏高压汞灯、123万农村劳动力开展棉铃虫防治战役,采取汞灯诱蛾、药物防治和人工捉虫相结合的方式,较好地控制了危害损失。三是狠抓抗灾秋播。9月初至10月28日,长期低温阴雨给我市秋播生产和棉花采摘、晚稻收获带来十分不利影响。全市共组织了近10次大型活动,开展了5次检查督办。经过艰苦努力,全市共完成秋播总面积637万亩,比市计划增加47万亩,其中油菜播栽面积350万亩,比夏收面积增加25.6万亩,且基本实现了"双低"优质化。

二、坚持市场取向和效益优先原则,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XX年重点狠抓了“五优工程”实施,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呈现三大可喜变化。一是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调减为731.9万亩,比上年减117万亩;油料面积增加到341.1万亩,扩大31.1万亩;棉花呈恢复性发展态势,种植面积127.4万亩,增加16.5万亩;瓜果菜、畜牧、水产等多种经营继续稳步发展。各地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搞调整,面向市场抓规模,把市场竞争力强、效益好的新项目作为主攻重点,鲟鱼养殖、珍珠吊养、网箱养鳝、鱼鳖混养、甲鱼两段养殖、稻田养蟹、大棚养鸡、黑药鸡养殖、以及大棚草莓、西甜瓜、脐橙、椪柑、蜜柚等项目在全市得到迅速推广普及,观光农业开始起步。二是农产品品质明显改善,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优质稻(原部颁标准)面积达到340万亩,比上年增1倍;"双低"优质油菜面积311万亩,占夏收油菜总面积的96%;优质水果和西、甜瓜面积30.4万亩,增8万亩;优质三元杂交猪出栏占总出栏的36%;名特优水产品面积53万亩,增3万亩。全市创建农业品牌55个,其中有32个获得了部优和省优称号。三是区域特色经济初见端倪。各地依托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的主导产业更加突出,规模更大,全市基本形成一乡一业的乡镇达83个,占乡镇总数的65%。

三、坚持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和经营管理体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发展

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1997年以来全市共融聚资金40多亿元,盘活存量资产30多亿元,建成年产值达千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家,其中过亿元的18家,过5亿元的6家,有6家企业跨入全省35家重点龙头企业行列,蓝田、龙发、银欣、天荣等4家企业被列入全国首批151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年产值过千万元的31家重点龙头企业可实现利润总额5.83亿元,比上年增长97%,产值利润率达到10.8%,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上缴税金2.05亿元,增长13.%。

二是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快速发展。XX年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市政府下发了25号文件,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市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到3255个,从业人员5万多人。在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下,全市实行订单收购的农产品达到农产品总量的30%以上,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土地和农户达到40%以上,农民收入增量中的50%来自农业产业化。在抓好流通服务组织的同时,我市不断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信息服务,建成了各类农贸市场280多个,年交易额40亿以上。市农委、农业局投资30多万元,建成了"荆州农业"网站,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乡镇企业保持较快发展步伐。XX年,我市乡镇企业始终把改革作为突破口,坚持依靠改革促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全市有乡村集体企业9203家,已改革8461家,改制5446家,改革面达91.9%,改制面达59.2%。同时,大力实施"151"工程,全市纳入"151工程"的160家重点企业有80%可以完成预定目标。乡镇企业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

四、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一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农业科技推广取得明显进步。XX年全市共培训农民100多万人次,组

织XX多名科技人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重点推广了旱育抛秧、杂交棉、配方施肥、优化模式等10多项实用技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开始起步。全市10个农业科技园区先期投入资金3000万元,组建年生产200万株植物苗的组织培养室1个,连栋温室3.9万平方米,大中小棚近300亩,特种水产养殖示范面积3700亩,引进、试验种养业新优品种近百个,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二是水利建设登上新台阶。XX年冬春,全市水利建设共开工10984处,完成土方11897万立方米。其中江河湖库堤防土方3316万立方米,完成投资近20亿元。堤防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分蓄洪区建设步伐加快,泵站检修全部完成,水库岁修完成较好,平垸行洪工程全面推进,小型农水建设有新的提高,以堤防建设为重点的防洪、排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不断完善。

三是"绿化荆州工程"取得成效,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XX年全市共完成成片造林17.5万亩,占计划的145%;四旁植树1200株,占计划的109%;林业育苗1.1万亩,占计划的136%,森林覆盖率13.4。XX年年底,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98.86万千瓦,拖拉机达到3.06万台,全年机械耕整面积达到492.4万亩,机械播种45.9万亩,机械植保997.2万亩,机械排灌1348万亩,机械收割147.2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50%。

四是气象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血防和农村能源工作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化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减灾效益达到1亿元以上。全年血防工作完成普查钉螺面积152万亩,灭螺面积3.88万亩,治疗病人1.3万人。新建农村家用沼气池6000多口,推广省柴节煤炉灶4万多户,推广风力发电装置300多台,太阳能热水器1500台,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五、认真组织龙舟节和农民文化节活动,农业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XX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招商引资年。为切实抓好我市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农业开放开发步伐,全市农业系统积极参与“中国荆州端午龙舟节”和首届“中国蓝田农民文化节”活动,并取得突出成绩。龙舟节市直农口共组织参展名优产品近200个,现场销售10多万元,签订产品销售合同1769万元,共提出招商引资项目127个,向计委和外经委申报项目36个,有两个项目参加了市委、市政府组织的集中签约仪式,成交金额1.6亿元。其中湖北九联公司与马来西亚贝多恩公司合资建设的农产品贮藏保鲜项目,投资总额为1500万美元,被列为这次龙舟节活动外商投资额度最大项目。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以“两节”为契机,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全市共引进项目84个,总投资4.7亿元。这些项目既有龙头企业的增资扩建,也有一批新的农产品贮藏加工项目,还有一大批农业生产经营项目,如监利、洪湖、石首、公安、沙市等五个县市区引资3200万元用于湖泊和低湖田开发,发展河蟹养殖,比上年同期增加1000万元。

六、认真贯彻落实农村政策,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XX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在监利召开现场办公会后,市委多次召开书记办公会、常委会和"四大家"领导联席会,研究落实农村政策工作,并召开3次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会,3次县市区分管书记会,先后制订下发了《关于解决当前农村几个突出问题的若干意见》和《撤、并、减工作实施意见》。市经管局和减负办对减负工作共组织了两次全面检查和四次明查暗访,仅市里检查所涉及的乡镇就有60余个,占总乡镇数的50%以上,对重点乡镇进行了多次检查督办,最多乡镇重复督办5次。同时,全市各级把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作为减负化债的治本工作来抓,共组派农村工作组2107个,抽调清理人员XX年8人,民主推荐群众代表70236人,对全市2940个行政村的财务开展了全面清理,组织力量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完善,并进一步强化了村帐站审制度。全市减轻农民负担、"撤并减"和化解村级债务等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一是农民负担比上年有所减轻。全市纳入卡内农民负担总额为84763.5万元,比上年卡内方案数减6441.5万元,人平负担208.2元,比上年减15.8元,亩平负担142.5元,比上年减11.6元,多数地方农民实际负担水平下降30%以上。二是农村财务清理成效显著。全市2940个行政村共清出经济问题涉及金额1229.84万元,对清理出的经济问题,各地采取边清理,边处理,边退赔的办法,严格依法办事,狠抓了退赔工作,各类经济问题都得到了处理,对清理出的违规收费摊派金额463.15万元,也已组织清退,对于涉案人,严格依法依纪查处,全市受党纪政纪处分共106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7人。三是村组不良债务化解目标可基本实现。全市有1537个村开展了减债工作,占总村数的52%。全年村级债务总额下降20-30%,20%以上的村偿清债务的目标可以实现。四是“撤、并、减”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市359个管理区现已撤销339个,精减临时聘用人员2671人,已合并中小学662所,清退代课老师及临时工9321人,村干部严格按5-7人职数配备,并提倡村干部兼组长,共精减村组干部4932人。五是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及兑付工作进展顺利。XX年4月1日开展首期兑付,现已兑付股金16580万元,占应兑股金总额的61%,累计清收欠款10893万元,占放款余额的44%,其中石首市已全面完成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工作。全市二期兑付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同时,农村小康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XX年是我市组派农村小康工作队的第五年,也是结帐年,我们主要抓了组派工作队、检查督办、综合协调、总结验收等几项工作,确保了这项工作善始善终、圆满完成。

七、加快市直农口企业改革脱困步伐,确保企业职工利益和社会稳定

市直农口共有各类企业35家,在册职工1802人,资产总额12608.6万元,负债总额12386.2万元。35家企业全部亏损,其中25家已资不抵债,资不抵债总额3094万元。面对严峻形势,市委农工部成立了以部长窦华富为组长的农口企业改革脱困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深入企业实际,调查了解情况,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一是对14家有能力偿还债务、资产能变现、有足够资产买断在职干部职工工龄、安置好离退人员的单位实行全员工龄买断,并解除劳动关系,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二是对有资产可变现而又无力从事再经营的4家企业实行职工工龄、劳动关系买断后,保留法人管理物业,应付经济纠纷;三是对3家具

备全员买断条件的单位,在买断部分职工工龄后,推进股份合作制;四是对2家资金短缺、企业生产经营不能正常进行,且资不抵债的企业,实行公开拍卖出售;五是对2家有经营门面和场地,客观原因又不能实行买断或股份合作的企业实行风险租赁承包;六是对10家挂靠企业重新清理,通过法律程序,解除企业与各主管局的挂靠和依附关系,实行政企、事企彻底分开。同时,经多方努力,市政府已基本同意将农口企业脱困工作纳入市直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范围,享受市委[XX]12号文件给予的优惠政策,保障了职工的切身利益,保持了社会的基本稳定。

八、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绩

XX年是全市第二轮文明单位创建评审命名年,农口突出抓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作法,结合“向朱学安同志学习”活动,制定下发了《荆州市农委系统学习朱学安,开展读书竞赛活动的方案》和《荆州市农委系统学习张家港,开展文明细胞工程建设的方案》,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二是以"持卡建林、美化荆州"、"重温革命歌曲卡拉OK比赛"等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激发引导农口干部职工"创文明"的热情。三是及时发现并总结推广身边的典型人和事,努力创造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四是找差距,抓督办,促进农口文明创建工作的平衡发展,环境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全市农口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全市农口系统共有28个单位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其中有11个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4个被推荐为省级文明单位,市危水工程管理局被推荐为全省最佳文明单位,农委系统和气象系统被评为全市市级文明系统。全市农口省、市级文明单位个数比上届增加了5个,并涌现了2个文明系统和1个全省最佳文明单位。

同时,市委农工部根据中央、省市委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三讲”教育回头看工作,狠抓了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统一部署。XX年初,市委农工部主持召开了各局办一把手和纪检书记会议,对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反腐纠风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会上通报了199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表彰了4个先进单位党组书记,何文富同志与各局办一把手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并对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市委副书记童水清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落实。二是明确目标,将责任制分解细化,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使领导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从根本上解决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组织各局办制订了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责任目标。三是加强教育,着眼防范,筑牢防线。根据省市纪委的统一部署安排,以5月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和9月份"警示教育"活动为契机,市直农口广泛深入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和利用重大典型案件进行警示教育活动。四是坚持制度,强化管理,堵塞漏洞。对各局办通讯工具配备情况进行了自查,推广了公用办公电话IC卡管理;对领导干部住房和住宅公款安装电脑组织了全面清理;对公务接待费用实行总量限额,一卡双签,定期公布;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行"法人经理负责制、工程招投标承包制、工程质量监理制、工程竣工验收制"等四制;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和企事业单位年度经济责任目标审计。发现的问题得到了及时纠正。五是重视,突出重点,狠抓查处。XX年,农口各局办共接待上访人员68人,收到件52件,调查查处45件,上报结果10件,立案7起,结案6起,基本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对反映的问题,农委纪检组会同有关局办一起研究措施,制定对策,向市委提合理化建设,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灭在明芽状态,较好地保证了农口稳定。

农村总结范文第7篇

一、乡村现状

乡总土地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62人/平方公里。地处民武公路57公里向西3.8公里处,南临凉州四坝镇,西接永昌朱王堡镇,北靠红崖山,东和本县重兴乡隔河相望,是全县唯一一个三乡交界的乡镇。石羊河流域民勤属区应急项目2007年度10月8日已实施完备。全乡现辖10个行政村(高庙、沙滩、月牙、官沟、、金家庄、麻家湾、野潴湾、小西沟、煌辉新村)、59个社、2432户、11121人,2013年配水面积为24750亩。自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以来,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兴水治沙办教育、关井压田调结构、强工活商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截止目前,全乡累计建成日光温室、拱棚共724座,率先在沙滩村和野潴湾三、四社实现了“户均一座棚”的建设目标,完成渠灌、管灌等低压管道埋压159.2公里,在管沟村完成大田滴灌1200亩,建成养殖小区11个。农机具制造、铸造、麦芽酿造业较为发达,有铸管厂1个,大型农具制造厂3个,麦芽厂1个。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现代农业发展迅速。一是以结构调整为主,加快发展优势产业。按照“优化布局,突出特色、壮大规模、培育品牌”的思路,稳定粮食生产,突出温室蔬菜、暖棚养猪养羊养牛业发展,推进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2013年粮食面积稳定在10000亩,辣椒、洋芋、洋葱种植面积扩大到8000亩,种草2000亩;累计建成日光温室614座,其中,历建522座日光温室定植率达96.8%,新建95座日光温室定植率达100%;小西沟整村推进建成养殖暖棚133座。二是加大劳务输出。2013年县上下达完成农民培训7000人次,有组织输出劳动力840人次,目前,全乡已完成农民培训7200人次,有组织输转9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50万元。

(二)村容村貌极大改善。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适度集中、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因社制宜编制规划,使全乡40%农户住房达到砖瓦村标准。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开展“三清”(清垃圾、清路障、清草粪堆)和“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工作,在沙滩村实现“四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标准。在沙滩、月牙、官沟三社建成沼气池600座。全乡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2%。

(三)农村公共事业全面发展。一是重点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着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完成劳动力培训3200人,培养致富带头人155人(每社3人)。二是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5%以上,特困户大病报销率达到100%;三是新建文化馆一处,改善文化体育设施条件,推进文化体育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全民素质。四是努力扩大各项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使五保老人实现老有所养,对贫特户实行大病救助,使弱势群体得到保障。目前,全乡累计享受低保106户、30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7%;共有五保户23户,优抚对象26户;五是当年儿女结扎户5户,独生子女户12户,目前,全乡计生“两户”共925人全部享受医保补助,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完成99.8%。六是10个村委会全部建设有办公场所和党员活动室,共有10个卫生所,现已改建4个,尚有6个需要改建。七是新增加个体运输业30户。

(四)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一是培育务农务工农民,按照“农民知识化、知识技能化、技能实用化”的要求,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使60名18—45岁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了1—2门技能。二是广泛开展文化、科技、道德、法律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三是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带动全乡人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为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市、县委组织部要求,选派5名机关干部到乡挂职,其中,副书记1名,科技副乡长1名,村支部第一书记3名;选派4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其中,村书记助理2名,村主任2名。

(五)新农村管理体制不断创新。一是用新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二是健全完善了村级“一事一议”制度、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和民主评议的各项制度,实现制度化、规模化和程序化。三是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努力构建民主法治、诚信友爱、社会和谐的农村新秩序,村民满意度达95%以上。

(四)示范村沙滩村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池2个,生活垃圾收集池2个,农村废弃物发酵处理池3个;二是建成日光温室323座;建成地膜垄作沟灌辣椒和葵花基地400亩;新建大拱棚30座;建成日光温室“一托一”小拱棚60座;发展现代畜牧业,在五、六社整社推进规模养殖70户;三是完成通村油路建设3公里,建成沼气30座,完成道路绿化6公里,新建占地2亩的蔬菜销售市场一处;四是建成集文化、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村民活动中心一处,购置图书0.5万册,全村集中地段设置立式垃圾箱5个,建成高标准“农家乐”小康住宅建设60户,对村卫生所进行维修,成立互助基金会1个;五是培养创业农民1000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480人(次),现代农业高效实用技术普及培训480人(次)。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水利设施老化。全乡约有50多公里的输水渠道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水利续建和改造的任务艰巨;二是全乡除沙滩村形成日光温室产业外,其他各村还没有形成“一村一品”,没有自己的支柱产业。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和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群众还存在看病贵的问题。四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等、靠、要”的意识较强,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内涵知之甚少,有的概念混淆,单方面认为国家投资建设新农村。五是宣传力度不够深入,尽管广播、电视、会议等大力宣传新农村的优越性,但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等原因影响,这项工作还没有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还没有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还没有让全体群众动员起来。

四、2014年新农村建设目标

1、产业发展:在村二、三社建成日光温室140亩,在野潴湾村一、二、五、六社建成日光温室240亩,在村三、建成日光温室120亩。

2、基础设施:新建占地两亩的蔬菜销售市场3处,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池6个。

3、社会公益事业:购置图书3万册。

4、农民培训:培养创业农民2500人,劳动力转移培训1200人(次),现代农业高效实用技术普及培训1200人(次)。

农村总结范文第8篇

一、扎根农村,了解村情

我们村位于城南15公里处,行政区域5平方公里,总人口数3627人,总数1021户,土地面积2795亩,男劳力1201人,女劳力800人。该村是典型的丘陵山区,该村以种植业为主,辅以养殖业。村内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青壮劳力外出打工较多,村里妇女老人居多。农村经济总收入12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10元,居全乡下游位置。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自任职以来,我虚心向老干部学习,熟悉村情,了解民意,记录一些老百姓鲜活的语言和故事。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参加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加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水平和提高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大局观念,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注意在平时工作时接受新知识、新思路,并自觉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相信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大有作为。

三、切实做好农村工作

1、日常事务的应对:毕业两年来的工作经历为我工作奠定了基础,能吃苦头,求真务实,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做事有自信心,主要工作是会议记录与整理文件,负责办公室的卫生,接待来访的群众,一些简单文章的写作。跟随会计老赵学习统计工作,整理核对道路硬化、东堡桥与坑东桥维修所用人力物力,保留存根。这样的工作使我认识到农村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与细致。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工作。该工作于8月中旬开始并于9月初终止,其间我坚持按时到岗,为期一个星期。基于南西村20**年参合率过低的情况,积极配合乡干部进村入户做好合作医疗宣传。合作疗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从身边实例宣传,发放合医资料,采取群众自愿原则,真正把合医实事办好。最终南西泉的参合比例达到82.21%,远远超过去年的47.97%。其间一些村干部主动帮助孤寡老人办理手续,免去了老人路途的劳累,方便了群众办事。

3、沼气建设积极、稳妥地开展。沼气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生态家园工程。我和村干部一起入户宣传,并记录每周沼气建设进展,及时汇报建池情况(挖池、建池、安装、进料、使用)。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在地势开阔地段建池,建好池,秋季极力推广秸杆清除法。认真落实上级部署,对沼气户登记造册,发放宣传手册,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签定责任书。今年共完成11户沼气池。新一年的沼气建设正在积极筹划中。

4、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我积极配合乡干部和技术人员做好现代远程教育的安装,帮助填写“四簿二册”,主持好收看活动。多渠道接收新信息,把科技教给群众,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5、参与制定我们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实地勘察,于10月初提出草案《我们村小康工程》,并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12月5日,我做为列席代表参加了在我们村小学召开的全体村民代表大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我们村未来五年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这就解决了该村出村道路、东水西调,建立起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济林建设、新农村文化教育得以发展。

6、鉴于我村手机通讯信号不好的实际情况,经与移动公司多方协商,计划在我村修建移动信号塔一座。现在正在积极联系之中,预计明年可以开工建设

7、参与计划生育工作。配合乡干部入户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并圆满完成乡党委、政府安排的计生惩款及四术任务。

8、协助乡干部入户普查能繁母猪数,认真详细做了记录,协助排查企业的用工情况。

9、到乡轮训。主要是熟悉乡镇工作,认识乡干部,方便农村工作。其间参加整理档案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合作医疗工作、司法学习。

农村总结范文第9篇

一、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建设持续发展

(一)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

截至目前,我乡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较之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10%。农业方面,由于今年连续干旱,我乡8410余亩水稻产量有所减少,总产量在320吨左右,种植玉米2600余亩,完成农机购置补贴16万元,完成农民工培训2000人。完成人工造林2000余亩,楠竹低改4000余亩,其中楠竹新造800余亩,高标准楠竹低改连片300余亩,林改外业7万余亩,生态公益林面积94223亩全部落实到户。完成水利工程50处,重点渠道高标准硬化5000米。新扩1个连片100亩的萝卜基地。新建猪、牛规模养殖场各1个,发展生猪养殖1.2万头,家禽15万羽。

(二)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有进

一是亮点工程进展顺利。年初,我乡确定了村、村香菇基地、千亩造林示范基地,金桥养猪场等三个项目为今年的亮点工程建设项目。到现在,、香菇基地在原来200亩的种植基础上,扩大规模,种植面积达到300亩,规模上300万筒,年收入可达1000余万元。在连片造林1000余亩,在金桥连片造林500亩。在金桥村新建一座规模养猪场,面积达600平方米,在村投资280万元新建一座规模养牛场,占地约2600余平方米,养牛100余头。引进法开署无息贷款在乡内、上林、和竹里等村进行楠竹低改,总面积达2000余亩。

二是三防一减工作常抓不懈。我乡将“三防一减”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年初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成立了领导小组,与各村签订责任状,完善责任追究制,将责任明确到村、到人,确保全年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水利防汛方面,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在高竹村组织开展一次防御山洪地质灾害演练,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灾害能力。动物防疫方面,成立了动物防疫指挥部,建立了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立动物防疫工作联动台账,强化驻村干部、村干部职责,形成通力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确保免疫密度达100%。森林防火方面,健全防火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针对清明、国庆等重点期间开展防火宣传,今年以来,我乡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火灾。农民减负方面,通过推行明确责任、跟踪监督、明确奖罚、公开公示等一系列措施,今年以来,我乡没有发生违规收费、摊派、截留、卡扣、挪用资金现象。

三是为民办实事工程稳步推进。根据“保民生、强基础、壮产业、兴事业”的工作目标,按照任务工作与片上工作双向共同管理的原则,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协同配合下,截至9月底:上林、五盘等7个村的组道路硬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已全部竣工并通过上级验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0岁以上老人生存认证工作现已全面完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解款53万元,全面完成县定任务,新农合征缴工作也已启动;完成水稻保险6515亩,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发放两项制度衔接帮扶资金20万元,帮扶贫困人口500人,完成沼气池建设10口,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完成危房改造33户,现正在组织验收;完成低保新增、异动63户的申报工作,帮扶抢救性康复贫苦残疾儿童1名,抚养救助服务智力、精神、残疾人3名。

二、想方设法攻艰克难,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一)全力配合企业用电秩序整顿。8月份以来,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稳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强力推进工业企业用电秩序整顿工作。抽调精兵强将30多人,配合县里实施收费、停电、交通疏导,作群众思想工作、后勤保障等工作。41家工业企业完成了38家收费任务,收费45万元(工业企业电费从0.23元调至0.906元/度)。

(二)积极协调风力发电架线矛盾。整个风力发电架线项目在我乡的基座建设任务数55个。该工程启动后,受补偿标准、风水等种种原因,遇到矛盾20余个,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多次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迎难而上,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成立专门工作组前往实地察看协调,通过艰辛努力,目前,全部动工的有53个,剩下村2个因坟场风水问题尚未动工(该坟场牵涉到全村四大家族祖坟50余个)。

三、构筑健全长效机制,社会管理创新载体

(一)认真开展“三联三送”暨“新宁是我家,我把新宁夸”活动。自四月份“三联三送”活动启动以来,我乡高度重视,层层部署安排。首先确保人员到位。从乡机关及相关部门抽调了34名干部职工与从县统战部、县督查室、县民政局、县气象局抽调的6名工作人员共40人分成15个工作组,具体分配到全乡15个村开展走访。其次是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我乡采取“强化一种意识,突出两个重点,做到三个到位,加强四个结合”的工作措施,把主题活动抓出特色,抓出实效,抓出水平。主要成效体现在,走访慰问群众600余户,乡本级发放慰问金4万元,县级驻村单位慰问资金5000余元,解决村级项目建设帮扶资金累计10余万元,化解村级矛盾纠纷100余个。通过广泛深入宣传,让全乡群众深入了解了“新宁是我家,我把新宁夸”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让群众自觉参与互动。通过逐户走访沟通,也有效地改善了电改工作开展以来的不正常的干群关系。

(二)维稳和群众工作站工作扎实有效

维稳方面:一是积极落实维稳责任制,制定不稳定因素化解责任分解表,把维稳工作责任化解到村、到单位、到个人,形成全乡“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全面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建立完善不放心人员档案,实行责任分解,采取“三盯一”的办法(一名乡干部、两名村、组干部)对原农化员、“七九临战”人员等重点对象上门走访,进行劝解、宣传教育,特别是“七一”、中秋等特殊时期,我乡全面展开排查走访,确保重点时期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三是主动沟通,提前掌控,8月到9月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对我乡企业执行新电价,为防止少数别有用心之人借机煽动、造谣,出现群体上访、围聚乡政府现象,我乡积极与各企业主沟通,召开3次座谈会议,听取企业意见,宣传政策,耐心解答企业问题,及时掌握动态,有效的维护了乡域经济社会有序稳定发展。到目前,我乡没有出现一起集体上访事件。

群众工作站工作:一方面,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按照“十有八上墙”的要求完善群众工作站的成立建设,要求各群众工作站成员每月25—27日深入到村开展群众工作,每月28日定期召开群众工作站会商汇总会议,听取各村群众工作站站长关于群众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并研究讨论,制定处置方案,限期处理。另一方面,及时处理上级交办答复函。9月份接到县局关于戴富怡反映要求解决低保问题交办函,我乡成立以党委副书记许斌为组长,邱叶红为副组长,驻村干部唐光彦、刘清明为成员的调查小组调查此事,对戴富怡做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工作,并迅速对该件进行办结处理。

(三)安全生产毫不放松

我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7月18日,根据省、市、县文件及会议精神,召开了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动员大会,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迅速组织开展对各村、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个体工商户存在安全生产隐患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排查治理,期间召开专题研究会3次,对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下达整改书,限期整改,并建立健全台账,规范基础管理。积极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采取“游击战术”整治非法采砂,组织安监、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不定期巡查暗访,一旦发现顶风作业的砂场,当场拆除设备,切断电源,严防非法采砂“死灰复燃”。7月20日至8月10日,在全乡开展烟花爆竹整治活动,整治证照过期经营户,取缔无证无照非法经营户,确保烟花爆竹经营零售专店或专柜合法经营,安全经营。

四、统筹兼顾抓落实,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一)“双创”工作落到实处

组织全乡文艺骨干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自编自导一台民俗节目—《瑶山古韵》,参加全县“崀山风”欢乐潇湘行群众文艺汇演,获三等奖。依照“党建带团建”原则,指导乡团委发动青年团员开展“保护母亲河”义务植树等活动,引导青年团员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崀山形象,9月份组织团员在网易、人民网等新闻论坛有关崀山的新闻版面跟帖回复3000余条,积极在单位公车张贴宣传贴图。组织乡内行政、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开通与双创工作相关的彩铃,为我县“双创”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二)城乡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县环境卫生整治动员会后,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该项工作摆在配合当前我县“双创”工作的高度来抓,迅速部署行动:一是调整了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二是印发《美丽是我家,文明卫生靠大家》(至瑶乡父老乡亲的一封信)宣传资料3000余份,由驻村干部结合“三联三送”活动逐户上门面对面宣传,做到环境卫生人人保。三是完善保洁设施,在街添置了10余个大垃圾桶,确保垃圾及时回收。四是将全体乡村干部分成三片15组,明确责任,确保清理效果。五是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由党政领导带队,按年初确定的分批值班方案,对街道进行日常巡逻,营造文明、健康的人居环境。

(三)计划生育健康发展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大力弘扬新型生育文化。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十分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截至现在,落实女扎62例,上环151例,流引产26例,社会抚养费征收11万元。人口性别比107,出生率8‰,计生率90.78%。此外,我乡的统战、国土、工青妇、统计、民政、环保、旅游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农村总结范文第10篇

一、立足于建,着力规范提质,促进站点建设高标准推进

1、抓住机遇促使100%乡镇建成远程教育扩展型视频会议站点。巧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作,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战略的良好契机,分两批新建站点86个,其中乡镇一级全部建成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超额完成省、郴下达的建设任务;并按照市委市政府“高标准、高质量、可视频、可共享”的要求,与信息中心一起,建成集电子政务视频会议系统与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系统于一体的高标准扩展型站点,使乡镇的基本型站点升级成扩展型站点,全市所有乡镇站点都成为扩展型站点,开郴州市之先河。

2、全面推行远教站点“两室”分离。针对电脑放在远教学习室不便于组织收看和保管的实际情况,对全市各终端接收站点提出了远教学习室和电脑室实行“两室”分离的要求。并组织力量,使全市有条件的站点全部实现了“两室”分离,占所建站点的85%以上。与此同时,还对室内所有上墙版面、桌椅板凳等物品进行了重新规范摆设。

3、广泛提倡远教站点“一站多用”、“一室多用”。要求所有远教站点都要加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校”两块牌子;所有远程教育学习室都要加挂“远教学习室”、“党员活动室”、“计生学校”、“法制夜校”等与学习活动有关的牌子。较好地提升了农村活动阵地的档次和农村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的服务水平。

4、努力拓宽远程教育建站领域。分别建立了市委党校集视频会议、视频交互、演播于一体的多功能演播厅和市老干部局老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延伸了建站领域。同时,在兴宁镇积极探索远程教育依托有线电视网络直接进村入户工作,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等基础工作。

二、强化于管,突出制度建设,促进站点建设规范运行

1、设计了一套规范的学用管理制度。统一印制了《远程教育站点设备管理台帐》、《远程教育集中学习登记簿》、《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登记簿》,对学用工作实行“一帐二簿”台帐式管理。同时,还统一制定了《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制度》、《计算机房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有关规章制度,并全部实现规范上墙。

2、编制了一本《远教站点规范化建设手册》。精心编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规范化建设手册》下发至各乡镇党委、基层终端接收站点,用于指导全市的建管学用工作。该《手册》分站点建设标准、设备管理标准、制度建设标准、宣传标准、资料整理标准、学用组织管理标准等六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明确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各个方面重点突出,操作性强。为使《手册》尽快落到实处,市委远教办还组织专门力量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到各站点督促、检查、指导,目前,全市大部分站点都做到了建设规范有序,档次明显得到提升,学用组织效果明显增强。

3、出台了一个《远程教育学用管理考核办法》。经过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资兴市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管理考核办法》,对乡镇(街道)党委组织委员、远教专干、技术辅导员实行分类专项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市乡镇三个文明建设考核和党建工作考核范畴,与乡镇组织委员、远教专干的评先评优挂钩。村(社区)远教站点由各乡镇(街道)党委组织考核。并在8月份,采取抽查与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各乡镇的远教工作开展了半年考核,起到很好地督促落实作用,充分调动了远教工作者的积极性。

4、建立了一支有战斗力的远教管理员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今年来,每个乡镇都配备了远教专干,并把计算机水平最好、责任心最强的干部职工作为专职远教辅导员;每个村级终端接收站点,结合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都配备了两名以上素质较高的操作员。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248名基层远教骨干,其中乡镇远教管理人员58名,村级远教骨干190名。为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市委远教办还分别在4月18日—22日、6月15日—17日举行了站点管理员培训班暨“远教技术大比武”活动和学用管理培训班,在市里培训的基础上,各乡镇也分别组织辖区各站点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训。通过层层培训,相当一部分操作员都能独立的熟练上机操作。与此同时,市委远教办根据平时工作接触了解,从乡镇、村以及市直有关部门聘请了10名懂技术、热情高、责任心强的同志为远教志愿者,及时为各远教站点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并想他们发了聘书,实行持证上岗。这10名志愿者,为我市今年省检评估打下满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探索于学,精心组织培训,促进站点学用活动升级

1、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适时组织产业知识培训。市委远教办根据全国远程办制定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结合我市实际,在制定各类教学计划的同时,突出将中央远程教育网、流媒体中的产业信息、实用技术下载,编成《产业知识学用指南》下发到各基层站点,指导各站点的产业教学活动。今年创刊以来,共编发6期《产业知识学用指南》,较好地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白廊乡白廊村利用湖面网箱养殖“罗非鱼”、“叉尾肥鱼”,从引进、成功到发展,都是得益于下载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2、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制放“乡土课件”。市委远教办围绕我市东江鱼、东江果、黑山羊、杂交制种、狗脑贡茶、等10大农业主导产业以及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典型,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制作相关“乡土课件”12套,全部放进《湖南红星网资兴分站》,供各基层站点宽带点播,并制成光盘发行到各基层站点,供教学使用。这些“乡土课件”教材,简明实用,针对性强,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如七里镇茅坪村利用远程教育播放生猪养殖光盘,原先每次是来几个大户观看,现在每次是几十上百人。该村生猪养殖业也迅猛发展,大户有几家增加到30余家,全村年出栏有二年前的3000头增至11000头。东江镇田心村依托本村的东江菜、东江鱼、生猪养殖等专业协会,利用远程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加速了该村种养大户产生和规模经济发展。该村今年从网上了解到甜玉米的行情较好,组织村民发展甜玉米产业,建立了连片150多亩的甜玉米基地,并利用远程教育组织农户收看天网下载的甜玉米种植技术,使村民种植甜玉米的积极性大增。

3、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创建“远教+学习兴趣小组”学用组织模式。统一设计制作了科学合理的征求意见表,将《教学大纲》的11个方面一一列出,由村级终端站点发放到每家每户,全面了解掌握农民群众的学用需求。随后,将征求到的意见分门别类,将学习需求相近的群众组成学习兴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培训,极大地增强了组织教学的针对性。在有校村,强化村校共用,对学生也推行这种模式,效果很好。目前,这种“远教+学习兴趣小组”学用组织模式得到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远教工作者的普遍认可,并正在全面推行。东江镇田心村养鱼专业户刘作良,经常参加养殖技术兴趣小组学习,养鱼技术提高很快,也壮了他的胆,二年前承包村里10亩鱼塘,不懂鱼病防治技术差点亏了老本,今年,他大胆承包组上120亩鱼塘,每亩比过去增收近1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鱼大户,还带动了该村一批养鱼专业户。

农村总结范文第11篇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一直以来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2006年6月,省委决定选派100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各地农村基层任职锻炼两年。我作为**青年干部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有幸被选派到**市**县华塘村任村党支部副书记(2007年1月起,兼任我院“十百千万”驻村工作组组长;2008年1月,被调整至**市**区群丰村)。

两年来,我在**青年干部学院党委和当地县(区)委组织部的领导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坚决贯彻执行省委、市委和县(区)委关于农村基层任职锻炼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有关部署,团结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履职尽责,扎实开展驻村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转载请注明来自:/)

一、 乐意接受光荣任务

2006年5月,我留学澳洲回国已经近一年。一天,学院党委书记吴先浪同志向我通报学院党委的决定,我将作为优秀年轻干部到学院扶助点**县华塘村锻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我欣然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任务。一是因为我深感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它系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系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系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二是因为参加新农村建设,是实现人生理想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当代青年的光荣与责任。我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父母都是老党员,受他们的影响,我对党和国家有着很深的感情,于是在高三时就加入了党组织。在澳留学期间**士研究生毕业后,很多当地华侨、澳洲和国内友人都热心地建议我留在当地工作生活,因为那里生活工作的环境都很好,有发展前途,而且福利待遇也相当吸引人。但我认定自己是中国的“馒头芯”,坚守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最终决定回国工作。

二、紧抓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

(一)注重调研,虚心学习,深入了解驻点地的社情民意。

2006年11月,我就闻韶竹木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当地发展竹木深加工的前景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调查。先后走访了闻韶镇荣幸竹业加工厂、叶氏(木材)加工厂和白竹村委会(木材)板厂等企业。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我起草了调查报告,结合当地竹木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吸纳劳动力较少和原材料不足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等实际,提出建议,希望有关部门大力鼓励农民经营管理山地竹木资源,采取补贴等措施支持农户发展毛竹生产,以增加农民收入,也可为闻韶竹木深加工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原材料保障。为掌握当地教育情况,2006年10月和2008年3月,我分别到闻韶镇泰中学、犁市中学调查,深入了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落实情况、学校基础设施状况、贫困生生活以及教师素质结构、工资发放等情况。

而且我时常带上些简单的礼物,到村民家中做客,常被他们的纯朴与善良所打动,而且学到了农村生产生活的知识,听到了他们对镇村各种政策的意见,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状况。在日常工作中我还注意向当地党委、政府的同志学习,向村班子成员学习,向身边的群众学习,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开展工作。

(二)解放思想,推动发展,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驻村任职排头兵。

1.着力发展经济,增加集体收入。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根据中央有关会议的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并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我院党委书记吴先浪同志多次带队到华塘村调研,思考促进农民增收的好路子。调查后认为,毛竹种植是当地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毛竹生产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通过沟通协调,学院为闻韶毛竹示范基地的建设发展筹集配套资金共计70万元。当地政府制定了《毛竹示范基地的建设规划》,确定了“毛竹兴镇战略”,把毛竹生产正式列入当地“一乡一品”项目,并且制定了发展毛竹种植的鼓励政策,例如对新种毛竹5亩以上的农户每亩补贴50元。由于毛竹基地的示范作用和种植补贴的鼓励刺激,广大农民群众对毛竹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村民年纯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我村丰富的水利资源,筹资24万元,参与建设一座600千瓦的水电站。2007年下半年,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学院与镇、村有关方面决定在华塘村集体林地上开发油茶种植基地,学院为此筹集了22万元资金。今年,我们计划着力推动群丰(犁市镇)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增加村委集体收入。经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并多次与学院领导商洽,当地已就此项目形成请示报告,正积极争取最后立项。

2. 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为了解决华塘村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我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为我村争取资金5万元,用于改善我村落后的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一是对华坑组-沙坪组、华坑组-暖水组共10公里黄泥村道进行全面维修,添加沙石,平整路面,并专门聘请两人对路面进行长期养护。二是对串坪、塘坑小组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加固。三是更新村委接待室和会议室的办公用品,在村委内外建设若干花池,种植草木,美化村委办公环境。同年,经过调研发现华塘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建于上世纪70年代,已经老化,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更难以抵御如2007年7月的严重旱灾等自然灾害,因此我们将有关情况形成请示,上报有关部门,获得18万元资金的支持,有重点的维修了村里三个重大农田水利设施。今年初,我多次就“群丰村委-乌沙岭-新村”长约3公里的泥沙路硬底化工程,与镇、村主要领导商研,并到现场察看。现已完成立项工作,正努力解决当地配套资金问题。

(三)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农村贫富悬殊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尽管国家和我省都已出台大量助农惠农政策,对于我村小部分的困难群众,我们还要真诚关注并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生存状态,使其共享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每年春节前,学院党委书记吴先浪同志都要带队到村里慰问困难群众,走访看望困难家庭和敬老院的老人们。我也拿出一部分生活补贴慰问困难群众。当了解到村里一位家庭比较贫困的复员老军人希望改善居住条件,我从自己的生活补贴中拿出800元资助老人,还与民政部门联系,获得了3000元的建房补助款,帮助老军人建设新居。华塘村残疾老党员黄世昌的妻子经检查患有晚期肺癌。我与村委干部多次前往家中看望,努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先后送上1000元慰问金,并为其申请困难家庭农村合作医疗的额外补助。

经调研,犁市镇敬老院配套设施建设被确定为今年重点扶助项目。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该项目将使64位残疾、孤寡老人直接受益。

(四)加强党建,凝聚人心,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建设和谐、团结、有战斗力的村“两委”班子。华塘村是由华坑和塘坑两村合并而成。2007年初,华塘的“两委”班子成员之间的矛盾凸显,整体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我们在闻韶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分析总结村“两委”班子所存在的问题,下大力气调整华塘村“两委”班子干部,使其重新焕发生机活力,使其成为和谐、团结、有战斗力的堡垒。作为一个坚强团结的整体,村班子积极筹资,维修道路,改善水利设施,维护村容整洁,扎实抓好计生殡改工作,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制定完善了关于党建工作、村务财务管理、农村社会管理等的规章制度20多项,为财务公开、管理民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意培养发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双带型”新型农民入党。注重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特别注意发展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群众入党,建设一支好的党员队伍,努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例如,2007年5月,华塘村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会议同意吸收朱启明、叶家宝为中共预备党员,并通过了叶月新、黎春兰、叶**的转正申请。另外,村党支部决定将两名女青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他们都是 “双带型”的新型农民的代表。

——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村委会换届工作。今年3月,群丰村进行初次选举,推荐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的候选人,总体情况顺利正常。按照部署,正式选举将于4月举行。我就换届工作多次与犁市镇组织办、村选举委员会沟通了解情况,互相交换意见。分别邀请村委干部到住处谈心,讨论村里重要事情和问题,努力与村“两委”干部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并从中调解干部之间的矛盾,在换届的关键阶段维护村班子和谐团结。

(五)发展文化,建设家园,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中央有关会议精神,要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我们工作组出资对华塘村委旁侧一处池水恶臭、垃圾漂浮的池塘进行了清理改造,打捞池中垃圾,在四周种植花草,池中种植**,并印刷两张宣传“维护村容整洁,争做文明村民”的标语横幅,张贴于村中醒目位置。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农村青少年是影响农村发展稳定和农民素质提高非常重要的因素。我曾到闻韶镇泰中学向全校学生作了关于“树立理想刻苦学习 学会做人 身心健康”的主题讲演,并与学校师生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省委组织部的指示精神,为了使“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我们在闻韶镇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了“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农村和谐”主题宣讲活动。这次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偃生担任主讲人,**团市委、**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闻韶镇党委相关领导同志出席活动。我组织主持了宣讲活动。

三、磨砺坚强意志完善国情认知

农村真实的工作生活环境,对我这个在城里长大的年轻人来说是陌生的。2006年6月初到华塘村的头两天,面对夜晚四周无尽的漆黑和寂静中无数昆虫的嘶叫,独自一人睡在偌大村委会的我心中有一丝真切的惊恐,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北乡村的冬天异常寒冷,村委会的办公室活像一个冰窖,虽已大衣披身,仍手脚冰凉,难以驱寒;若再骑上摩托车外出办事,那就更是全身“清凉”透彻了。

沙坪,是离华塘村委会最远的一个自然村,有11户村民居住。进村的小路颇蜿蜒崎岖,多悬崖峭壁。骑摩托车走在路上让人胆战心惊,险象环生。若是雨天,则只能步行进村,起码需要一小时。这里的村民长年累月走在这样一条路上,想来慨叹不已,心中沉重!

曾有两亲兄弟在村委门口相互辱骂,大打出手,而且长兄怒极时竟解下裤子,侮辱他的弟媳。我们上前劝阻,双方谁也不理会,继续高声谩骂,相互攻击。后来事情平息,才了解到原来只是为了一棵竹子,最多值8元钱!我惊愕万分,无法言语!

曾有朋友问我:“你是‘海归派’,这样的工作生活有意义吗?”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确实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但最后我坚持了信念:年青人就应该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梅花香自苦寒来啊!而且最落后的农村正是需要我们年青人去建设改造的地方。现在我适应了在村里的工作生活,觉得这里的一切都那么亲切。

四、深感获益良多

(一)获得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驻村任职后,一是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针;二是省市县镇各级党委的红头文件,充分领会其精神实质;三是经常上网了解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典范事例,阅读书籍和报刊杂志(如《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南方》和《**日报》等);四是认真记录民情日记。在2006年底闻韶镇党政班子换届前,我很荣幸被选举为镇党代会代表,并列席了镇人大会议,参与了这一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而且,我有幸被邀请列席闻韶镇党委班子的每周例会,亲身经历并学习了全镇重要问题的讨论、决策和事后评估过程。通过学习,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能力,提升了境界。

(二)获得了领导的关怀和指导。

学院吴先浪书记多次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要多学习、多锻炼、多观察,努力提高自己,扎实做好工作;徐偃生副书记也在农村工作方法和生活上给予了许多指导和照顾。从闻韶镇党委书记身上,我看到了处理问题的大局观念、从群众利益着眼的主政意识。也曾多次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到计生对象家中做工作,切身体会到了计生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三)获得了工作经验和方法。

一是注重学习交流。我们多次到其他驻村点参观学习,如**市黄坑镇、**县大桥镇等,了解他们驻点村的情况,向他们学习成功经验和做法,互相交流工作情况。我们任职的年轻干部多次聚会、通电话,交流心得体会,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二是注重请示汇报工作。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驻村工作组长,我经常向学院、县(区)、镇领导等汇报工作,听取新的指示和工作安排。三是注重沟通协商。为镇、村的建设项目或工作,与公司企业负责人以及其他部门、单位的同事沟通、交流、协商;与村“两委”班子讨论问题,共同工作。

有一次回学院办事,同事们说我“身上全是村干部的味道,变土了”。我想他们是对的,但同时也相信自己已经变得更坚毅、更稳重、更成熟。

**同志驻村主要工作表现

**同志系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科员,该同志于2010年1月-6月到**县梅坑镇禾溪村驻村开展工作。驻村帮扶期间,该同志深入调查研究,尽心尽力帮助禾溪村“两委”加强组织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改善村容村貌,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认同。

坚持深入调研,明确扶贫思路,凝聚民心。一一走访禾溪村的76户贫困户,了解贫困家庭情况及致贫原因,协助单位机关党委研究调整对口帮扶的部分思路和措施。大力宣传“双到”政策,深入作群众思想工作,维护稳定,村两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一定的增强。(转载请注明来自:/)

采取得力措施,谋取村民福利。一是联系并提供了近万株果苗,派出果苗和蔬菜专家跟踪指导果树和蔬菜种植,支持村民增收。二是筹措资金,为村小学全部教室购置更换了新的课桌椅和黑板,添置了电脑和打印机。三是协助单位机关党委联合省人民医院在村内开展健康直通车活动,为广大村民看病,发放药品,深受村民欢迎。

着眼村容村貌,改善居住环境。一是积极推进**建设。协助组织修建长约1.3公里的路面硬底化,修建1座被洪水冲垮的桥梁,加宽加固了2座小桥,修筑部分河道堤岸,方便村民耕作和出行。二是加快饮水工程建设,**2个饮水池,保证村民的用水安全。三是改善卫生条件,建设5个垃圾池,引导村民逐步形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情况汇报

——大房村主任助理张海峰

到村任职一年来,我在我们村里主要负责远程教育、分管村级经济发展和村新农保台账等涉及计算机录入工作,下面我就分管的各项工作和自己的创业具体情况予以汇报说明。

一、远程教育

大房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从2009年9月正式启动。站点建成后,大房村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设备,结合村情,努力将其建成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带领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达到了“使党员干部受教育,使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1、主要做法

一是在学习时间上做到“一站多用”。充分利用每**支两委工作例会、支部会议、党员大会,每周学习1次以上,每次不少于2小时,每月学习不少于四次,每月学习不少于10个小时,同时,利用远程教育开放日对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和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开放式教学,民主村远程教育播放点每周五定为开放教学日,在村委大楼门口、各厂区、各居民点播放预告,邀请党员干部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到远程教育播放点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卫生保健知识和廉政法律影片等。

二是在培训对象上,对培训学员进行分类教学。为用足用好远程教育设备,民主村远程教育播放点把培训对象从党员干部扩大到普通群众、外来务工人员,根据当前生产生活需要在教学计划中有重点地安排播放内容。培训对象大致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党员干部,该层面注重政治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培训;第二个层面是普通群众,培训的重点是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农村卫生、科普知识等方面;第三个层面是企业职工和外来务人员,培训教育主要侧重于安全生产、劳动就业、法律法规等方面

三是在学习内容上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教学设计坚持“学习形式随着村情走,学习内容紧跟项目走,学习培训紧贴群众走,学习效果赶上发展走”的四学方式,把教学培训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当前国家政治形势结合起来,紧跟时代步伐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做到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引导和培养党员干部群众广泛的学习兴趣,使对党员干部群众的培训由“要我学”逐步转变为“我要学”。

2、取得实效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健全“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浩、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大房村远程教育围绕“五个结合”,努力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取得实效。

一是抓好远程教育与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培训教育相结合,提高外业务工人员综合素质,促进“生产发展”。

二是抓好远程教育与失土农民劳动力培训相结合,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达到“生活宽裕”。

三是抓好远程教育与推进“百千”整治结合,达到“村容整洁”。

四是抓好远程教育与党员“双联”工作相结合,促进干群关系的融洽,达到“乡风文明”。

五是抓好远程教育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达到“管理民主”。

大房村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来,有力地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创建“平安民主”、“和谐民主”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村级经济发展

近年来,大房村两委会一班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上级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组织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科学发展,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建成了有名的经济强村。

1、加强基层经济组织建设,着力提升村干部素质

要想实现大房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快速致富的主要目标,强有力的村班子是实施“强村计划”的内在动力。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学习借鉴他人经济发展经验的同时找准本地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及进一步明确村级班子在新时期下的工作职责。

大房村还健全完善了村级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把发展村级经济纳入村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作为全年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为村级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建立和完善对村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制度,充分调动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2、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组综合实力

我们大房村两委会一班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注重建设特色经济,将村级经济实现由原来的农村传统型向特色质量型转变。按照“定规划,找路子,富群众,活经济”的发展思路和“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着力把资源资产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级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大房村两委会一班人本着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科学规划、精心筹措,在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资源支持的基础上,将失地农民为数不多的土地征用费投入到高效农业的基础工程,通过滚动循环,建成蔬菜花木设施栽培面积1120亩。通过招商引资,大房村还引进了高效农业种植基地,可使贫困农户30户97人增收脱贫。村级经济启动后,为了进一步调动村民投身于经济建设、服从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两委会注重加大了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扶持力度,专门成立了民营经济创业领导组,落实优惠条件,着重从用地用工、资金技术、手续办理等各方面对民营经济给予全力支持和跟踪服务。

二是突出招商引资工作。

我们村在建造营业用房、标准厂房的同时,建立健全了村级招商引资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充分整合招商的人、财、物等资源,集中力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商招商、全民招商等方式,明确村级主导产业,把一些适合本村经济发展路子的服装、纺织等“三来一加”企业引荐到村组,对在建项目,注重协调,排除干扰,促其早投产;对在谈项目,跟踪服务,注重签约,促其早开工;对资源型项目,注重规模,注重质量,注重效益;对后备项目,注重项目登记,做好项目储备。村还通过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调动了全体村民在招商引资和在招商引**举贤纳才的积极性,实现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有效突破。

三是规范村级资产管理。

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的好坏是影响集体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某种意义上说管好并盘活存量资产,使其保值增值,有时比新增资产投入更为重要。为此该村在建立健全村级事务、财务、资产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的同时,在全县率先成立股份合作社,将集体资产量化到村民,使村民变股民,在完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同时,推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做到按股分红,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改制后的集体资产由村股份合作社统一管理,定期民主理财,定期公开帐目,该村还健全了集体经济积累机制,股民分配以集体经济收入总量的多少按比例分配,积蓄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为新的项目投资提供资金保证,实现了村级经济的持续循环发展。

3、大房村村级经济发展规划

一是以招商引资为主旋律,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0年,大房村将注重落实项目包干责任制度。坚持“抓大不放小”原则,强化产业项目跟踪服务,积极动员开展全员招商。同时优化村级经济发展环境,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社会氛围,大力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充分发挥**村的区位优势,重点引进科技含量较高,环境污染较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看好的企业,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还将把引进工作与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转移村组剩余劳动力。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提升经济实力。

丁蒋人将充分利用本村在外创业人员这笔宝贵财富,鼓励他们回乡置业,参与各个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并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加工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形成以服装、针织、机械制造等加工业为龙头的加工基地。

三、新农保工作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解决“三农”问题、维护社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实实在在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重大惠农民生工程。自前年12月启动新农保工作以来,按照有关部门要求,我村严格执行各项政策制度,统一思想,重点抓管,落实到位,保证续保率,提高参保征缴率,新农保工作取得了“应保尽保,不留死角”的显著成效。我在新农保主要以下三件事:一、提建议。即建议村支两委采用新办法,分清责任,明确奖罚制度,不断监督任务完成。二、吃透参保政策,防止“浑水摸鱼”,计算机录入,保质保量,确保零误差。三、日常工作,月报增减,落实各项政策,确保发放到位。

新农保工作是一项全年性的,常年性的业务型工作,日常工作明确,我根据上级指示,定于每月10日定期报送60岁到龄表格和死亡表格。我村级报表上报工作做到及时准确,确保村民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在这种细致严谨的管理下,我村的新农保工作每月发放准时到位,老人每月如实地领到了来自中央的养老保险金。同时我还针对领保人员是老人的特点,存折常有遗失、损坏等,专门提供咨询甚至代为办理业务,为老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方便。与此同时,我村的新农保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村里广大干群一致认可。

四、村官创业

我到任后,为了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号召。即投身于创业**的工作中,于2010年8月,我联合林源木业老板张道法共同投资300万元兴办旋板厂(属林源木业分厂),占地15亩,厂房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本人分两期出资总额为60万元,该项目已带动贫困农户30户,主要生产旋板皮,供应林源木业总厂。目前,旋板厂依托林源木业品牌,以“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为企业经营理念,靠信誉质量赢得市场,在逆市中依然取得了产销两旺的喜人景象。鉴于当前的这种好的产销情况,我们打算2012年再投资300万元,扩大旋板厂的生产规模,以实现更大的发展。

在经营旋板厂的同时,没有安于现状,着眼考察新的致富项目,通过一段时间考察总结:木材加工业企业,木材加工过程中浪费严重,而且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木材加工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不足。结合我乡我村的实际,木材加工业可以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针对木材加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多的特点,有着投资相少,见效快,节能又环保的优势,实现了变废为宝。2011年5月,本人投资20万元挖掘木材加工的下游产业,开办了木材废料加工厂,主要收购木材废料加工,带动10户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丰收。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考察三类产业:

1、木材加工业的上游产业,我乡2011年新引进了江苏承松家具有限公司,主营高档实木家具。该企业总投资4.4亿元,需要一大批相关的配套企业和配套产品,我们计划通过大学生村官+老板+农户+大型品牌企业经营的模式,实现创业企业产业的升级,提高我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考察金针菇生产,通过简单市场考察,就可以了解到金针菇市场需求量大,目前于供不应求。更何况我们乡镇与这方面的优势,我乡已经有不几家比较有实力金针菇生产企业了,目前我们已经和多位老板洽谈相关合作事宜,基本已经可以签订合作合同。预计2012年可以投入生产。

4、“三来一加”,时下我县受到土地发展的瓶颈制约,县委县政府把三来一加作为2011年中心工作来抓,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多次与**江、福建多位老板联系,利用好政策优势,预计将引进玩具、鞋帽、手工艺品三大类八家企业入驻我村。

农村总结范文第12篇

20xx年,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振奋精神,创新思路,克难奋进,狠抓落实,分别在全市创建畜牧大镇现场会、全市新农村建设暨水稻两迁害虫防治现场会、全市秋冬农业开发现场会、全市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调度会、全市农田水利暨水产开发现场会等阶段性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全镇农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农民人心安定,村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一、 农业结构调整卓有成效,主导产业优势凸现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和轴心。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服务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生猪、乡土鸡两项传统养殖优势调整农业结构,着眼“五抓”提升传统农业培育主导产业,做到了规模更大、模式更多、技术更新,特色更鲜,产品更优。一是抓园区建设,壮大养殖规模。我们在鼓励发展庭院养殖的同时,出台了《关于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意见》,重点支持规模养殖。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典型示范,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养殖建设用地,统一水、电、路配套,分户建设的模式,积极鼓励和引导零散养殖户向园区集中。今年新建生猪养殖小区4个,其中伍家场村占地50亩,总投资160万元,规划20栋一期建设10栋23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5000头的150模式养猪小区建成投产。许大垸村占地20亩,总投资60万元,8栋15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3000头的零排入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养猪小区建成投产。秦杨生猪养殖园养殖户丁元林兴建的1栋800平方米的零排入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猪舍及东岳庙村规划占地近40亩,建筑面积 20xx平方米 的零排入微生物发酵床模式的养猪小区正在建设。截止目前,全镇生猪养殖专业村达到20个;生猪养殖小区达到28个,其中150模式的养殖小区2个、零排入微生物发酵床模式的养殖小区已建2个在建3个、常规的养殖小区21个;生猪养殖专业户发展到3214户,其中年出栏30至100头的2349户,100至200头的养殖专业户574户,200至500头的221户,500至1000头的41户,1000头以上的29户。分别在邓李湾村、古堤村各新建1个年出笼乡土鸡近5万只的养鸡小区,伍家场村占地80亩年出笼乡土鸡近10万只的**卤鸡厂养鸡基地正在建设。全镇规模养鸡户171户,其中500至5000只的141户,5000至10000只的36户,10000只以上的21户。全镇存(出)笼乡土鸡可达140万只。新建年出栏肉牛500头的养牛小区1个。二是抓品种改良,提升产品品质。针对喂养土杂猪市场价格波动大,外购仔猪易感染疫病等不利生猪生产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通过对从事专业化规模繁育的养殖户资金补贴的方式,鼓励自繁自养,自给自足,有效防止疫病感染,降低养殖风险。全镇能繁母猪存栏达到了9910头,对比去年增加3214头。另一方面培育良种猪专业繁育基地,增强自主育种和供种能力,对从事专业化规模繁育养殖的养殖户给予补贴,先后建起了秦杨、文庙、伍家场、四合、东岳庙、横口等8个生猪良种繁育基地。同时加强对镇良种猪配种站建设管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提高人工配种的服务能力,逐步淘汰本地的土杂种猪。目前,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了自繁自养,全镇外购仔猪数量逐渐减少,良种率达到了70%以上。三是抓技术培训,创新养殖模式,推行标准化养殖。通过印发资料,开展科技下乡,技术讲座等形式,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推行新的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按照养殖模式有规范、养殖生产有准则、养殖过程有记录、养殖投入品有规定、养殖产品有保障、养殖产品流向可追溯“五有一可追朔”的要求推行标准化养殖。全年共举办技术讲座(培训)近10场。四是抓疫情防控,保证养殖安全。将镇兽医站防检监督员、防疫员分片包村、包户、包场、包园,明确责任。每村选配1名专职防疫协管员,协助兽医防疫部门开展工作。认真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重大生猪疫病防控;认真开展免费接种工作;指导和督促专业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小区(场)等重点部位开展高温消毒灭源工作。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同时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对病死猪坚决做到“四不一处理“。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进行消毒,深埋等。年春秋防疫密度均在98%以上,生猪瘟死率控制在5%以下,群众畜产品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五是抓环境整治,减少养殖污染。通过建排污箱涵,实行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减少粪污的直接排放和推广零排放发酵床养殖模式及配套建设中小型集中(户用)供气的沼气池等办法,把养殖 粪污转化为沼气,为周围群众提供清洁能源,实现养殖持续发展。

二、 农业生产经营成效明显,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我们积极开展科技三下乡等活动,送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给农民,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一是认真做好科普宣传。在科技普及上实行“三改三扩”,即改过去只培训条线村干部,扩大到村组干部及农户代表;改过去集中培训,扩大到基层培训,改单一培训扩大到多项培训。据统计,今年共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15期,培训人员达2800多人次,镇农办、农技中心、兽医站等部门针对季节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印制发放《农情简报》18期、《稻飞虱防治门神》16000份、《生猪蓝耳病防治紧急通知》近6000份,经过努力全镇农业科技普及率达80%。二是加强农业科学指导。镇农业专班坚持深入沟渠、田头、农户,精心组织指导,面对面、手把手督促指导抗旱排涝、病虫防治和畜禽疫病防治。今年,水稻两迁害虫是历史未见,我们把防治两迁害虫作为重大战役来打,采取及时发放宣传资料,张贴防治指南15000份,**电视全天字幕滚动播放防治意见等办法加强宣传;及时测报,统一部暑,统一施药时间,统一施药配方,统一施药方法,并成立了五个机防队,对重点部位严防死守;针对水稻两虫两病防治特点,坚持镇、村、组三级日测报制和镇、片、村三级干部包村包片负责制,根据测报情况先后组织实施了水稻稻飞虱、纹枯病、稻纵卷叶螟防治现场15次,采取及时测报,统一部署,统一施药时间,统一施药配方,统一施药方法,并成立了五个机防队,对重点部位严防死守,近三个月的防治期间早出晚归没有节假日,有效抑制了病虫害的危害发生,全镇35000亩中稻没有因两迁害虫发生而出现一处穿顶倒杆现象,粮食生产大灾之年大获丰收。三是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切实抓好粮油棉林等常规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普及工作,提高产出效益。水稻以两优培九为主,推广绵2优838,协优5968。在韩场、小桥口、杨场、南洪、别湾、横堤拐、边湖等村形成 1万亩的优质稻示范基地,并与粮贸公司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真正做到优质优价,增加农民收入;棉花重点推广鄂杂棉 5号、8号、湘杂棉2号、3号。在古垸、横堤拐、四合、边湖、紫荆、东岳庙等村形成1万亩优质抗虫棉示范基地;以伍家场8组为中心,辐射周边村组,形成1000亩的麦椒棉、瓜椒棉、油瓜稻示范基地;油菜重点推广中油杂2号、4号、华杂6号、8号等双低油菜品种,古堤、文庙、珠玑寺等集镇周边的村推广油菜一种两收技术。全镇水稻实行优质化,在梁城、四合、古垸、韩场、伍家场等村推广鸭稻共育高产高效示范田1000亩,中稻旱育保姆轻简栽培示范田100亩,购买机械插秧机12台,中稻直播示范田20xx亩,共对10个村170份土样进行了化验检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田近2万亩。

三、 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农村总结范文第13篇

一、紧密围绕工作大局,依法监督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紧密围绕“三农”工作大局,针对《森林法》、《气象法》执行情况、农村能源工作等,依法开展监督,取得良好成效。

1、深入开展《森林法》执法检查。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计划安排,今年市、县联动开展《森林法》执法检查。我们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并于6月17日至7月2日,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就我市贯彻实施《森林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检查。7月30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森林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并向市政府提出了完善管护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妥善解决国有林场实际困难、建设城市生态圈等五个方面的整改意见。市政府和林业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落实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市、县两级政府将林业行政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偏远山区和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林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切实推动林业事业可持续发展。林业部门针对乱征滥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的现象组织专项行动,全市共清理临时征占用林地64宗,面积53.42公顷。执法检查中发现的*县新开镇、*楼区郭镇乡无序采矿破坏林地案均已查处,破坏植被的钒矿被关闭,当地林业部门拿出15万元用于恢复森林植被。汨罗市新市镇滥伐森林案件的2名犯罪嫌疑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已向汨罗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认真组织农村能源工作视察。为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工作,组织好农村能源工作视察,我们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会同市能源局事先调查了五个县(区)的八个村场,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视察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安排。5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驻会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市农村能源工作进行了视察,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农村能源工作的汇报,并进行了认真审议。这次视察,引起了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农办制定了《关于落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农村能源工作意见的方案》。市政府于8月5日召开政府常务会议进行研究,并印发会议纪要,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加大宣传力度,整合发展资源,大力支持配合,把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抓好。9月19日,市政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工作的通知,将农村能源建设继续纳入民本*考核内容,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省、市实事任务予以安排。

3、专项调查《气象法》执行情况。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气象法》,9月中旬,我们会同市气象局对执行《气象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期间,实地察看了气象台站,听取了县(市)人民政府贯彻实施《气象法》的情况汇报,召开了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气象法》在我市得到较好的贯彻实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常委会办公室与农业委于10月6日印发了调查情况的通报,建议市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依法履行探测环境保护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和灾害预警体系、进一步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对防雷减灾工作的领导。通过调查和通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气象事业发展进一步重视,临湘市政府和建设局、规划局等部门专门就临湘市人武部搬迁工作进行协调,认真解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问题。

4、配合做好义务教育工作评议。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部署,8月中、下旬,我们组成工作评议调查组,对市教育局义务教育工作进行了评议前调查,到市教育局召开了座谈会,在市直及县、区实地察看走访学校18所,召开有143名校长和学生家长参加的座谈会9场,发放征求意见表50份,并对900名公众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组认为市教育局义务教育各项工作实现了整体推进,在全省有地位,在全国有影响,但也存在义务教育投入仍然不足、学校社会环境堪忧、乱收费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等问题。9月26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了评议,并向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门提出了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教育布局、优化学校环境、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管理的意见,促进了我市义务教育工作的进展。

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农财预算的监督力度,确保对农业投入的增长比例高于当年财政增长比例。进一步加强了规范性文件审查力度,配合审查涉农规范性文件2件。

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安全行”活动迈上新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将“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作为农业委的工作重点来抓,取得了良好成效。

1、健全组织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市“安全行”组委会领导成员在年初进行了调整和充实,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振斌任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包忠清、市政府副市长陈四海任副组长,市人大农业委主任委员贾罗生任办公室主任,市人大农业委、市农业局、市畜牧水产局等1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并召开了组委会会议。同时,我们督促县、区人大常委会相应调整充实了“安全行”组委会领导成员,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

2、强化工作职责。3月初,我们组织召开组委会和县(市)区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联席会,传达贯彻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印发了*年*市“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实施方案。为了防止出现多头对下、交叉管理、职责不明的问题,我们制定了市“安全行”组委会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做到职责明确,各守其责。市委办2号文件、市政府办10号文件都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为今年“民本*”建设年度考核内容,副市长陈四海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状》,从而在全市进一步健全了党政齐抓共管、人大监督支持、农业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

3、依法组织视察和督查。为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8月份我们专门就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到市农业局、市畜牧水产局进行调查,听取了情况汇报,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督查。9月份又组织了常委会驻会委员视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视察意见,并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整改落实。11月下旬,我们与市农业局一起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了暗访,并与当地人大常委会及农业部门进行了交流,既肯定了成绩,也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春节后,我们将对全市“安全行”活动进行总结评比。通过视察和督查,促使组委会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突出了源头治理,严格了执法监管,加强了检验检测和市场准入,促进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今年我市被列为全省五个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市之一。

4、落实经费保障机制。经多方努力,今年市、县两级政府都依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和“安全行”组委会工作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预算总额比*年增长17.7%。特别是组委会成员单位积极努力,争取了市政府重视,将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由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解决了多年来经费不足的问题。

随着“安全行”活动的持续开展,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全市通过自检,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仅为3.37%,较去年又下降近一个百分点。水果、大米、茶叶农残超标稳定在2%以下,饲料、兽药产品、水产品的合格率均在98%以上。在全省例行监测中,我市的水果、茶叶合格率均为100%。今年4月份国务院农资监管督查组、7月份省人民政府刘力伟副省长带队的督查组,都对我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市已连续5年没有发生一起因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的重大中毒事件,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放心度明显提高。

三、切实加强沟通联系,自身建设得到新提高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强与各级各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工作的协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加强与上下级人大的联系。一是加强与省人大的联系。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省人大农业委的工作部署,确保工作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我们不定期向省人大农业委汇报工作情况,主动接受省人大农业委指导。先后两次参加全省市州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联席会议,围绕惠农强农政策落实和休闲农业发展撰写了经验材料。我们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我市贯彻落实《森林法》情况的检查,并对《森林法》的修改提出建议。精心组织了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力峰带队的检查组在我市的视察活动,积极参与由省人大农业委组织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论坛和县域经济发展论坛,组稿数量和质量在全省位居前列。二是加强与县区人大的联系。我们先后召开两次全市县(市、区)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联席会议,分别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为主题,部署工作、交流情况。在执法检查、专项调查、“安全行”等重大活动中,采用市、县两级人大联动的方式,积极发挥县、区人大力量,形成了全市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工作效果不断提升。

农村总结范文第14篇

一、基本情况 

保邓村隶属泸水县洛本卓白族乡,地处洛本卓白族乡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80公里。东邻怒江,南邻托拖村,西邻缅甸,北邻俄嘎村。辖保邓、、向阳、尤邓、子路叶、树俄、加阿局共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51户,有乡村人口1428人,其中农业人口 1428人,劳动力87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46人。

全村国土面积18平方公里,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23℃,年降水量116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152亩,人均耕地1.52亩,林地XX0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8.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8.33元。全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152亩(其中:田232亩,地1920 亩),人均耕地1.52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XX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2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85亩,主要种植漆树、核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4849.87亩。

截止2010年底,乡村公路通到保邓组直达保邓完小,其余五个自然小组都未通公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4辆,摩托车11辆。全村有349户通自来水,有119户通电,(其中子路叶、加安局、树俄三个小组用电未进行农网改造,是使用小型电站用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1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43%、和33.9%);安装固定电话6户,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2户(分别占总数的0.17和17.66%)。全村农户住房以其他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326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全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8.8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8.96万元,占总收入的39.60%;畜牧业收入 44.45万元,占总收入的29.8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832头,肉牛111头,肉羊1076头,鸡4000只);林业收入19.54万元,占总收入的13.12%;第二、三产业收入22.92万元,占总收入的15.41%;工资性收入10.42万元,占总收入的7%。农民人均纯收入1088.33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4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6人(占劳动力的2.98%),在省内务工26人。其他收入3.02万元,占总收入的2.03%。

全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县内。

全村现有农户351户,共乡村人口1428人,其中男性726人,女性702人。其中农业人口1422人,劳动力 872人。全村以白族为主,其中白族1428人。有409人享受民政部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残疾人54人,五保户2人、孤寡老人152人,有2个退休老村干,有132户是危房户。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428人,参合率100%。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有乡村医生3人,全村距离乡卫生院8公里。今年5月中旬村委会旁设立乡卫生院保邓村分院。全村人畜混居的农户324户,占农户总数的92.3%。

全村只有一所二类完小,校舍占地面积1877平方米,建筑面积928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共有教职工13人,在校学生163人。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应有203人,其中小学生150人,初中生53人。实有154人,小学生142,初中生12人。

全村到2010年底,全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0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486.08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6个村民小组。全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不便。

全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种植养殖业。

通过与村两委班子交流座谈和走访党员群众,及时掌握村里的基本情况,了解群众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生产现况,掌握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一些影响安定团结和工作开展的重要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与村领导分析了村里的现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探讨经济发展思路,并提出了保邓村经济发展的建议和设想,引导村民从固步自封型向开放型发展转变。

二、主要做法

一是深入调研,了解村情民意,提出工作目标。驻村后立即深入村组、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为完成“六个一”工作目标奠定基础。(六个一:即帮助所在村找到一条产业发展路子,解决一项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项目,建设一批党员示范户,建设一个规范的党员活动室,帮扶一户生产生活困难户,解决一些矛盾纠纷或社会遗留问题)。二是摆正位置,扮好“六大员”角色。摆正位置,协调处理好与村“两委”的关系,积极指导、协助村“两委”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富民强村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制度建设的督导员、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员。三是协助完成重点工作。结合当前的生产生活,配合村“两委”全力以赴抓好大春生产、经济林果种植、药材种植、家畜养殖等工作。四是重视对外联系、沟通。加强与派出单位沟通联系,多方协调相关部门,为联系村经济发展或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技术、物资等支持。五是多方宣传动员。利用现代网络科技,在网络上发表博客的方式,用详实的文字和照片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主要成效

驻村开展工作以来,我能履行职责,扎实工作,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团结群众,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出谋献策,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发挥了“六大员”作用,在机关干部和农民群众的中间架起了一座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以先做村民,再当指导员为指导,经常深入村组,走村入户,与党员干部及群众交心谈心,常访老党员老干部,问发展良策,常访致富户,问致富门路;常访贫困户、问衣食冷暖,访上访户、问事情原委,访村民代表、问社情民意;与群众建立深厚感情,尽快成为群众的“知心人”和“贴心人”。倾听群众心声,常问群众困难,了解群众疾苦,充分了解所在村的村情,深入分析所在村发展的优劣势,摸清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及简讯,准确记录村情民意。

——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充分发挥懂政策、懂法规、懂技术,知识丰富,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的优势,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讲党课、办培训班等形式把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方针和“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要求及时准确宣传到广大农村,把县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党员、每一位群众中,让群众和基层干部了解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措施,使这些政策、措施转化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落实到生产、生活中。

——当好“富民强村服务员”。一是扎实投入春耕备耕和大春生产工作。广泛宣传动员,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培训;积极投入到各村春耕备耕的实践中,为今年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打牢基础。二是抓好所驻村项目规划工作。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山区综合开发等有利机会,认真开展调研,从解决群众最急、最盼、最想干而又没有项目资金扶持的事情入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帮助所驻村委会组织、论证、储备、上报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帮助所驻村规划和组织实施好年内在建项目,特别是扶贫整村推进、恢复重建、异地搬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村,要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圆满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三是围绕“四大产业”(绿色食品、现代林业、矿电开发、旅游文化)建设,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培植、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着力培育“一村一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多方努力,积极协调,为学生及贫困户发放衣物300多件,残疾人衣物11套,并为保邓完小添置了乒乓球桌一套,篮球2个,羽毛球拍10副,羽毛球5桶,资金1000.00元。五是要抓好所驻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积极倡导文明新风,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做好村庄的绿化、美化工作。教育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按照“一事一议”的要求组织、发动群众积极筹资和投工投劳,千方百计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抓好所驻村村容村貌整治,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六是大力宣传,认真撰写简讯报告三篇。

农村总结范文第15篇

一、发展现代农业,营造发展环境,抓好试点规划,繁荣社会事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基础,稳健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我区根据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和省、市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重点从发展现代农业、营造发展环境、规划试点建设、提供社会保障等四个方面展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经济基础。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我区继续以“平川蔬菜上设施、丘陵红枣加果仁、畜牧特色抓奶牛、水果科技增效益、农产加工举龙头”为指导方针,推进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建设。具体讲,即全年:蔬菜,面积稳定34万亩,力争蔬菜产业以较大优势位居全省前列;干果,实施“1357”工程,巩固红枣30,万亩面积,新增树生果仁面积1万亩;畜牧业,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08万吨,奶牛存栏达到1万头;水果,稳定18万亩面积,果实套袋6000万个,高光效树型改造5000亩;农副产品加工,培育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形成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截止6月底,各项农业指标任务完成情况总体向好。粮食种植规模化发展。今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4.04万亩,在比去年减少4.06万亩的情况下,优势农作物种植比重不断扩大,其中玉米面积34万亩,占总面积的77.2%。夏粮(小麦)面积2.7万亩,比去年减少0.58万亩,总产量837万公斤;亩产310公斤,比去年增加17公斤,增长5.8%。蔬菜生产产销两旺。蔬菜春播面积19.8万亩,完成全年计划的58.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新发展温室大棚0.11万亩,地膜覆盖、早春拱棚、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面积达到17.3万亩,占春播面积的87.4%;总产量3.02亿公斤,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总产值3.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干果发展势头速猛。红枣完成新植1850亩,补植7550亩,105万株,均超额完成年初任务;完成核桃种植3900亩,超额30%。畜牧业稳健运行。畜牧业除生猪和蛋鸡生产略有下降外,其它各项已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的各项任务指标。全区肉蛋奶总产量18206吨,同比增长10%;其中奶牛存栏7619头,同比增长10.8%。水果突出科技增收。目前已完成果实套袋5000万个(同比增长25%);高光效树型改造完成2000亩,另有3000亩正在实施;预计增收10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掀起引资引项热潮。区政府确定农产品加工招商项目13项,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参加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博瑞乳品公司争取到国家“农业部榆次博瑞高产奶牛繁育场项目”,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基础建设已基本完工。在2006山西晋中招商项目推介洽谈会上,金威航天育种公司达成2000万美元旅游渡假村建设项目意向,华玉荣公司达成100万美元香椿产业化开发合作意向。最近又签订了总投资1亿元的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醋博园项目。科技兴农走在全省前列。东阳镇被全省确立为“万亩无害化蔬菜示范基地”(全省仅推广两万亩),建立了5000亩蔬菜病虫无害化生态控制示范区,辐射带动区10000亩。山西省蔬菜水果生产区高毒农药专项整治暨农药扶优打假活动启动仪式和山西省蔬菜病虫无害化生态控制示范现场会两个省级现场会在我区隆重举行。农业科技“110”信息工程位列全市领先示范县区,全市7名农业科技“110”服务工程农民专家先进个人中,我区就占到4名。省农科院两位留日博士继续在宏大红枣示范园区开展红枣防裂试验。省农科院果树所在贵仁红枣示范园区开展壶瓶枣替代品种生态试验,从省枣资源圃400多个品种中选取2个品种进行试验,旨在寻找壶瓶枣替代品种,从根本上解决壶瓶枣裂果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已近收尾。按照“加快发展,科学改造,逐步规范”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股权科学、管理民主、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户、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产业化链条。目前合作组织总数已达到94个(年初任务为100个),其中规范化发展5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目前在市工商局正式登记的已达13个,正在筹备成立准备登记的10个。

二是统筹城乡发展,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发展环境。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抓好城乡一体的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开放、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改革,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统筹城乡发展,首先是从全局从发,城乡同下一盘棋。当前重点下了三个“棋子”。第一个“棋子”是启动城南新区建设。按照晋中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依托修文工业基地,在潇河以南规划2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放大城市辐射效益,推进新农村建设。第二个“棋子”是北部新城区。积极配合晋中市完成北部新区道路、管网、绿化等建设工程,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加速提升我区城市化水平。第三个“棋子”是特色鲜明的集镇建设。郭家堡乡发挥纺机、挂车等装备制造业优势,积极做好城中村改造,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发展;乌金山镇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推进能源建设与商住休闲建设,加快商贸物流产业发展;东阳镇加快农业观光、商贸流通和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步伐;张庆乡、修文镇以榆次工业园区、修文工业基地为依托,逐步构建工贸一体、商住合一的现代化集镇;等等。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一个“钱”字。2006年,区本级财政对“三农”的总投入全年预算为8481万元,比去年增加656万元,增长8.4%。具体投入情况为:(1)支农资金1444万元;(2)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2万元,其中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专项用于乡村卫生院改造);教育危改及道路建设102万元;(3)社会事业发展资金6435万元,其中教育事业费用4377万元,民政抚恤535万元,文化、计生、卫生等其他事业费用1523万元。另一方面,各农口部门立足项目带动发展,切实加大引资上项力度,目前已争取上级支农资金3756万元,正在积极争取威特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省级项目1600万元、省级河川流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498万元等。这些资金弥补了我区支农资金投入的缺口,有力地缓解了我区可用财力不足的矛盾,促进了我区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难点是一个“统”字。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为此,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领导组组长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织部、宣传部、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交通局、建设局、教育局、卫生局、文化局、民政局、劳动局、供销社、农村信用社等20余个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承担全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根据部门职能,确定了今年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我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已起草完成,即将以区委、区政府联合文件正式下文。

三是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有一个总体、全面、持久的规划。我区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经济条件较好、有特色支柱产业、工作基础扎实、农民积极性较高的村庄进行试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以每年建设20个试点村的速度逐年推进。到2010年,使全区100个建制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组织建设有力”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使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今年实施了三种类型试点村建设,即,建设2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个人居环境治理村和20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为推进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累经验和典型示范作用。2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6年确定2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其中省级试点村10个)。区农委组织新农村建设调研组赴1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20个人居环境治理村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调研活动,摸清了试点村“家底”,及时总结了新农村建设有益经验,找准了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症结,为全面部署我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准确、翔实的决策依据。各试点村找准定位,科学规划,稳步实施新农村建设。郭家堡村由二产强村向三产大村转型,打造我区卧城基地;郭村依托修文工业基地建设城南新区;南关村结合城区向南发展趋势,打造南部物流中心;石羊坂村实施产业移民新农村建设工程,努力把石羊坂建成高标准生产生活生态小区;张胡村规划建设二期住宅小区。各试点村已完成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其中北田镇张胡村、郭家堡乡近城村等已完成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20个人居环境治理村。我区以“四化四改”(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以及改水、改厨、改圈、改厕)为主要内容,集中抓好省级20个人居环境治理村建设。在修文镇集中示范推广的新型自产沼气技术(中科院生物复合菌剂预处理秸秆产沼气技术),属国内首创,为农业部高新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使沼气产量提高40%以上,可有效促进农村的改灶、改水、改厕、改圈。东阳镇结合山西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人居环境治理工程,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环境生态建设,今年5月被省环保局命名为第三批“全省环境优美乡镇”,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20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今年确定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20个,为新农村试点建设储备“第二梯队”。由山西农大武星亮教授主编的5个现代化示范乡镇《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十五年规划》已编写完成,交付印刷。20个示范村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初步规划。

四是稳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社会保障。开展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除了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投资1033万元,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新建、改建、扩建22所城乡中小学中小学校舍15586平方米,其中消除危房12772平方米。投资1067万元,实施城镇中小学标准操场新建改建工程,包括乡镇10所中小学校标准土操场和城区4所中小学高标准塑胶跑道操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从2006年9月1日起实行定期到农村轮岗支教制度。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投资1000万元,实施修文、庄子、东阳、什贴、乌金山五个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工程,建设总面积9430平方米。投资75万元,实施乡镇卫生院危房修缮工程,彻底消除乡镇卫生院危房。从2006年开始,平均每年由财政投入100万元,连续三年更新和添置乡镇卫生院必需的医疗仪器和设备,使我区乡镇卫生院硬件设施达到全省中等水平。对丘陵山区卫生室给予较大幅度的政策倾斜,减免各种费用,解决卫生室“空白村”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力度。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2006年启动了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1270名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提高各类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标准。加紧实施100人以下自然村的撤并工作。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为目的的“阳光工程”进展顺利,完成“阳光工程”培训280人,占全年任务的56%,带动全区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5000人、转移1500人。推广修文文化大院模式,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

二、找准切入点,选好示范点,培育闪光点,从试点建设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最佳道路

新农村建设既是推进农村第二次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新时期解决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三农”问题的全新课题。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我区按照李永宏市长提出的“理清思路、完善规划、启动试点”的要求,积极贯彻实施省“千村试点、万村治理工程”和人居环境治理工程,有针对性地选择农业、城郊、工矿、贫困等4个不同类型开展试点工作。特别是1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的铺开,即积累了有益经验,又培育了示范典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些有益经验,归纳起来有“六个一”,即:一个团结奋斗的领导班子——奠定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村支部书记作用的发挥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我区坚持选好、配强农村支部书记,并充分发挥好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在1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中,任职30年以上的老支书就有2个(南关何玉虎、北胡郭建璧),其中何玉虎还是全省、全国劳模,获得过省五一劳动奖章。南关村党总支成员一共9人,自1976年组建以来,同心同德创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了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石羊坂村支书边旭东,舍小家顾大家,卖掉自家70多只羊,带头发展温室蔬菜,成为群众打心底里信任这些“领头人”、“贴心人”。

一个超前的发展理念——焕发新农村建设的勃勃生机。思路一转天地宽。我区积极指导农村基层干部转换发展思路,有条件利用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2004年区委提出修文工业基地的建设设想,最初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没有把郭村纳入进来。郭村没有放过这一稍纵既失的的大好机遇,以每亩2万元的价格出让土地300亩,并主动承担了郭东线的扩建拆迁费用300万元。结果,工业基地面积扩大一倍,把郭村融合进来,修通了村民多年来渴盼的郭东线高标准城市道路,使郭村成为我区投资建设的热土,蒙牛乳业等公司纷纷前来考察,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双赢。郭家堡村11个集体企业,改变了以往改制就是“卖”企业的传统作法,采取“固定资产所有权仍属集体所有,由企业每年向村里上交租赁费”的办法,成功改制了10个企业,彻底摆脱了其它乡镇农村企业改制中出现的“当时好过,事后难过”的老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后续保障,走在了全区前列。

一项科学的远景规划——找准新农村建设的定位坐标。科学的定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试点村把握自身优势和潜能,把新农村建设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区,乃至全市、全省的发展走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郭村描绘了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的蓝图:利用闲置土地建设200余亩的城区标准的新农村;修建双向六车道萧河桥,建设萧河公园、滨河路;计划用10—20年时间,在3200人的基础上聚集人口3万人,建设成为榆次区的南城新区核心区域。

一项致富的支柱产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培育壮大富有特色的农村支柱产业,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石羊坂村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确立了“先立业、后安居”的思路,尝试走旱垣山区发展温室大棚的路子,种出了百余年来第一荐蔬菜,实现棚均收入1万元,纯收入比传统种粮翻番50倍以上。尝到甜头的石羊坂人更坚定了发展致富产业建设新农村的信心,今年在原有31套温室的基础上,又上马了29套温室。

一个协同的作战模式——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区、乡、村上下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共建新农村。石羊坂村是我区典型的丘陵贫困村。为帮助农民尽快建起大棚,区、乡及各部门领导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关注。副区长宁山岗多次召开农口部门协调会;水利局帮助打旱井、建水塔;农业中心负责帮助建沼气、滴灌;蔬菜中心抽出专人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科技局为农民培训喷面雨技术,并解决了高压电;乡政府帮助村民办贷款,每户贷给8000元;结对子单位贝斯特公司捐助了3万元;驻村扶贫单位晋中建设局的刘巨荣个人捐助4000元。园区一期工程100万元投入中,就有30万元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使这个贫困村的31户农民在建起了温室。

一股强劲的和谐新风——鼓起新农村建设的远航风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新型农民。南关村民风祥和,全村1445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成为全区之首,2005年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2006年,他们又计划投资200万元筹建农民科技文化培训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反过来促进了物质文明建设,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今年年初,石羊坂村号召村民建设温室园区二期工程,效果并不理想。3月27日,村委为庆祝新农村试点建设正式开工,筹资唱了一台戏,戏还没唱完,就报了29套温室,被支书亲切地称为“3·27效应”。

三、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是是全省“小康建设十强县”和省10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条件,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当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发展不平衡。我区地域面积1327平方公里,由东向西依次为基岩山区(32%)、黄土丘陵区(36%)、冲积平原(32%)三个地貌单元。不同的地理条件、生产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因素,造成我区乡村发展的不平衡。以经济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的庄子乡为例,去年农民纯收入最高的村达到4918元(杨方村),而农民纯收入最低的村只有2859元(寨底村),两者相差41.9%。如何引导处于不同“起跑线”上的农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受益、共同发展,是我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是城乡统筹能力还较低。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呈逐步扩大趋势。按照“十一五”规划,到“十一五”末,我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8000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却只能达到8000元。从2006年的短期预计来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今年将达到10328元,增长15%;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只能达到4595元,增长仅为12%。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除了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原因外,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城乡失衡问题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成为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医疗、养老和农业保险,是当前群众最关心的反映最多的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尤其是郭家堡、张庆、修文等近郊农村,随着土地的日渐征用,土地的最低社会保障功能逐步弱化,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的缺位就更显突出,直接影响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农业保险难觅踪迹,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小。今年4月,我区遭遇了20年来罕见的大雪天气,全区受灾面积达到7.65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908.3万元,除采取有限的生产自救措施外,众多受灾农户在灾害面前束手无策。从新农村建设组织机构来讲,我区虽然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并由区农委承担全区新农村建设日常工作,但由于新农村建设涵盖面广,领导组成员多(大部分与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属同级单位),部分单位如土地局、城建局、供电局、公安局等由于市权上划,很多还属于市政府“条条”垂直管理,所以在组织协调方面还存在较大困难。

三是农村投入严重不足。我区2005年财政收入6.6亿元,可支配财政收入只有2亿元,留用财力尚不能满足全区人员基本支出,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很难再拿出更多财力投入“三农”事业发展。上级财政对我区财政的转移支付额虽逐年增加,但由于财政体制原因,收入大、财力小,上解大、留成小,在我区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区级地方财力极度匮乏的局面仍未得到彻底改观,到2005年底,区财政累计赤字已达1.38亿元。加之镇村负债规模大、集体经济空虚现象突出、农民自身投入能力弱等原因,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长期得不到满足,尤其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一直是我区农业发展的瓶颈。

四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但从实际情况看,村级集体资金薄弱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据农经部门统计,全区村级债务总额高达1.4445亿元,成为新农村建设难以逾越的沉重的历史包袱。由于财力有限,部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很有可能因为拿不出配套建设资金而无法实施,进而影响整个新农村建设的进度。如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东阳镇东阳村,既是大村,也是穷村,农民富裕,集体“贫穷”,集体年可支配收入只有10万元左右,只能勉强维持办公正常运转,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进行村里公益事业建设。

五是农产品粗放生产,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农业生产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蔬菜加工方面,扶持了多年的福大蔬菜公司由于资金问题迟迟不能启动。乳业加工方面,博瑞乳品公司的市场份额仅占全区市场的20%左右,远没有实现龙头带动作用。红枣加工企业,如丰元枣业等,也多数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与我区特色农业紧密联系的龙头企业总体看还相当缺乏。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

六是一些农村政策还不配套。最集中的是农村土地政策、城建政策。东阳村多次想引进企业,发展二三产业,但由于没有建设用地,一直引不进来。演武等养殖专业村,由于受去年国土部五不准政策限制,养殖园区扩建、改建受到影响。郭家堡乡土地面积85%在城区范围内,95%在城区规划范围内,是典型的城郊型乡镇,但进行新农村建设却要支付高昂的城市建设配套费。

七是村镇建设规划滞后。多数村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如南关村旧城改造后有300亩土地资源,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潜力巨大,但由于晋中市城区规划与榆次区规划不衔接,村里一直定不下一个整体开发规划。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村巷卫生差,秩序乱,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八是劳动力素质低,思想保守。农民受教育平均年限只有6.3年。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型、知识型农民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干粗活,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此外,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较远。

四、下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安排部署

一是继续推进绿色农业特色经济与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为核心,依托示范园区这一有效载体,进一步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建设郭家堡南关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张庆高效生态农业园区、修文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长凝北梁3000亩旱垣区温室园区、东阳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等。继续实施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县(区)项目,2006年新认定产地15万亩,累计达到50万亩。统一编印并发放农户《榆次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1万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重点示范区5万亩,辐射面积30万亩,免费为4万户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东阳氟改水集中供水、世行水保、安全饮水、修文节水和旱变水等工程,实施省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省河川流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整理开发项目、长凝3000亩滩涂土地整理项目、万亩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等。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年底完成1万亩保护性耕作示范田。加快实施总投资1亿元的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醋博园项目。“农业部榆次博瑞高产奶牛繁育场项目”年底建成投产。红枣加工、保鲜能力翻一番,达到400万公斤。泽榆公司建设定点屠宰二期工程,建成1500平方米的熟肉加工车间。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100个。

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培育新型农民。以农畜产品无公害(绿色)标准化生产、粮食立体高效种植、设施农业综合配套生产、畜牧养殖小区无害化生产、牲畜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果树高光效树形改造、水果果实套袋、干果树人工修剪、节本增效生产、频振灯物理杀虫等十大技术的示范推广为重点,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累计全年完成20万人次。实施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确定2个农业科技示范乡镇,每个乡镇重点培育500个示范户,使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积极筹备参加市政府九月份举办的以交流农业适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晋中市农民劳动技能大赛,进一步促进农民劳动技能的提高。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完成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12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100人任务。实施基层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工程,今年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达到95%以上。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就学问题,确保全区小学“四率”保持100%,初中生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8%以上。

三是因地制宜推进特色集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南新区规划,积极推进工业园区与太原高校园区的对接,配合晋中市搞好北部新城区建设。成立108国道综合治理办,进一步提出“一园、二镇、三区”的108国道整体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村镇规划战略,着重抓好修文、乌金山、东阳三个乡镇发展规划。修文镇依托修文工业基地建设,实施郭村至东长寿沿线商住开发和公共设施建设,2007年完工。乌金山镇抓住晋中市建设北部新城这个机遇,按照“一镇、两区、三中心”规划,实施秋峪路沿线临街商铺开发和小区等建设,实现集镇向城市的过渡。

四是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环境治理试点工作。做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为制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006年8月底前,各乡镇以村为单位,先行制定村(庄)经济建设专项规划(2006年—2010年)和新农村建设意见。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制定村镇建设和人居治理规划。集中力量办好修路、植树、建校、建医、办气、改厕等六件实事,重点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实施新农村建设精品工程:南关新村建设工程抓好三期5.3万平方米住宅建设,积极筹备5—10万平方米第四期工程;完成军安小区建设工程一期工程5万平方米。

五是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区政府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解决20个村1.83万人的安全饮水和饮水解困问题。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积极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项目规模7乡镇24村3082户,总投资924.6万元,下半年完成规划、培训工作,2007年正式实施。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2006年修建油(水泥)路400公里,到2007年底要完成“村村通”油(水泥)路扫尾工作。继续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实现98%以上的建制村通客车。

六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对乡村债务进行清理核实,2006年选择1—2个乡镇开展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妥善处理历年农业税尾欠。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建立与农业产业带相适应的基层农技区域中心服务站、基层畜牧兽医站和农机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