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

学校类教育论文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工科类中职学校指的是以机械、电子等工业职业技能学习为主的职业学校,这类职业学校以培养“蓝领”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极为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也有所涉及,但多以德育教育的形式开展,并不成体系,在师资力量配备和教育方法选用方面也不具备结构性。

2.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

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明显的特点,因此类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为男生,而根据以往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中职男生在人格发展、性格特点和心理稳定性、抗挫折能力、自我满意度等方面都较女生优秀,除了学习成绩落后于女生外,男生的心理问题更少,但其中一个重要的缺失需要我们注意,就是无论是综合性中职学校还是工科类中职学校,针对职业心理健康的教育都是“短板”,因此,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3.有效开展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所在

工科类中职学校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成体系,更不能在职业获得方面给学生足够的心理指导,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职业道路上发展的不顺利,多数与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有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完善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能够有效解决由于职业心理问题导致的学生入职困难和职业发展问题。

二有效开展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无论从哪个角度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都应该以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基础,以学生基本心理素质的提高为目的。因此,在工科类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建立以“学生、班主任—心理教师、德育主任—专业机构、分管校长”为主线,快速高效联动的“三级预警系统”,这个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从基础上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成为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另外,工科类中职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结构化的分析,以学校教育的特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年级、专业特点为基础设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如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为“认知自己、认识职业处理人际关系”;二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为“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

2.以职业教育为主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给学生提供多种职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性格中的不足;通过心理情景剧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与职业选择有关的道德、心理活动的问题;通过其他心理健康和职业相关的大型活动,如模拟招聘会等,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因此,职业心理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线。

三开展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采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在工科类中职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应以能力发展为主,建立团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个工科类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发展。

2.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并行

性格特点会影响学生职业心理的发展,而学生的性格特点又与家庭教育方式有极大的相关性。教师可以“短信周报”的形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醒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交流的方式介入家庭教育之中,使用教师的专业思维和专业方法,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模式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学生的心理发展始终处于平和、健康的环境之中。

3.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文科类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是技能和体质上的,更多的是人文素质方面的,包括思想品德。作为高职院校,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在提高学生体质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呢?

一、体育教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人要生存与发展,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和掌握多种技能,还要有健康的体魄,遵守社会群体的道德行为规范。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实现学校教育目标方面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所以,体育教学作为思想品德教育途径之一,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因此,体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应结合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上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课堂常规本身就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在体育课上,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限制就难以进行体育教学。课前整队集合,检查人数,队列队形的合理调动,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材,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这些在组织过程中都蕴含着生动的品德教育因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生活的各种准则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从而加强其组织性和纪律性,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遵纪守法的优秀品德。利用竞技体育中拼搏奋争、战胜困难、承受挫折、争冠夺魁的特点培养锻炼学生不畏艰难、不甘落后的意志品质。首先,在教学中,通过课堂常规要求的贯彻落实,如严格考勤、加强组织纪律性,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还要把品德教育同教学条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护器材、爱护公物的品质。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其优势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只要我们把握体育运动的特性,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以德育人”的独特优势,一定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二、文科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一般以集体或分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因而构成了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群体关系。其中有较平和的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的关系,也有情感色彩较为鲜明的合作支援、对抗竞争的关系。体育活动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常常要求克服困难、勇敢奋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

体育活动的每一项目都有其特点,作为文科类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积极主动地分析研究体育活动每一项目的基本内容,挖掘其中存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文科物流管理类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现代物流理念,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道德和较强的适岗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善于表达和沟通,具有协作及团队工作能力,具备较高的物流操作技能和一定管理能力,主要在生产、流通、服务、管理第一线从事采购、仓储、配送、运输、货运、信息服务等物流业务操作和基层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针对这一特点,体育教学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集体协作精神。

外贸类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适应外贸行业生产、营销、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考虑到外贸工程类专业的特点,在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充分利用体育所独具的功能,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又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以及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意志品质,为其今后从事外贸工作在身体和心理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可通过武术、体操培养学生机智灵活、敏捷沉着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在教学中,给学生出“难题”,设“障碍”,树“对手”,制造挫折环境,同时通过表现、表演、评比、测试、竞赛等形式,采用相互观察、相互保护、相互帮助的教学方法,诱导学生向难题、障碍、对手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高尚品质和优良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在运动中吃苦耐劳,疲劳时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不气馁,顽强拼搏;胜利时不骄傲自满、冷静待之的品质。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我们一般把高校校园文化理解为知识密集、人才集中、思想活跃的高等学校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制约下,经过自身的努力并由自身组织和领导的以师生为主体,以大学生为核心,以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高校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高校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文化。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来讲,校园文化表现为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种形态。相对于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言,校园文化活动则是第二课堂。毋庸置疑,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塑造既依赖于课堂教学等系统的主渠道教育,也离不开与主渠道教育相得益彰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已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专门的研究成果也不少。但笔者认为各个学校重视的程度,建设的力度与水平,发挥的作用和效能,并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校园文化作用的认识与重视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结合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实践,对校园文化在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一些研究,提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的缺失

(一)缺乏对校园文化的正确认识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理工科院校教育的功利性也随之日渐增长,办教育只考虑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不重视受教育者本身的改造和提高。时至今日,有些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或思想上有认识,但行动上无表示,认为学生只要把专业知识学深学透,掌握扎实,就不用担心就业,学校的就业率就有保证,办学目标就实现了;有些领导把校园文化简单地视为吹拉弹唱、打球照相等低层次的文体活动,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有些理工科院校往往以各种理由把学生绝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过多地强调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术的训练,弱化校园文化建设,造成学生一门心思地死读书。

笔者主持的江苏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加强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对江苏省12所理工科院校的调查发现:部分理工科类大学生错误地把理工科高等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单纯的职业教育,把进大学看作是掌握一门专业和技能,寻求谋生或谋取高薪职业的一种手段;一些理工科类大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和作用半信半疑,他们喜欢用直接的功利性来衡量文化活动的价值,因此认为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浪费时间、意义不大。调查还显示,有79.82%的理工科类大学生不清楚或不知道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有79.38%的理工科类大学生不清楚或不知道生态文化的内涵;有68.90%的理工科类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一般或不高。

(二)缺乏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准确定位

大学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渗透在广大师生的意识形态中,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为校风、教风和学风。而理工科院校由于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往往重物质轻精神。有些理工科院校重视学生宿舍、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建设,大量添置各种实验设备,绿化美化亮化校园,而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表现为学生多了、楼馆多了、校区多了,校园精神却少了或没了,精神文化建设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内容上存在着较多的缺失。一方面,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往往聚合思维有余、离散思维欠缺,容易导致呆板,缺乏灵气和活力,制定制度常常单一地强调制度的严格,忽视制度本身的弹性和人性化管理,造成人的创造欲望窒息,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气氛压抑的局面,甚至可能背离管理的初衷。另一方面,制度建设时常抱着陈规陋习停滞不前。目前部分理工科院校的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率低下,规章制度缺乏人性化,甚至有些与法律存在冲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时有发生,没有很好地发挥制度文化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三)缺乏对教师和管理人员人文精神的培育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理工科院校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对于学校教师、管理人员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育,在理论上还很少研究,实践上更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然而人文精神的培育,学生是主体,教师及管理人员是主导,学校人文环境和人文底蕴主要是由教师营造的,正是由于缺乏对学校管理者及教师人文精神的培育,才出现了学校管理制度缺乏人文关怀,管理水平效率低下,学术腐败,教师浮躁、功利行为蔓延,道德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淡化的现象,这一切给理工科类大学生的教育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校园文化在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校园环境文化的育人作用

加拿大著名学者斯蒂芬·利考克教授曾经说过:“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和环境。”校园环境在育人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优美的校园景观能激发理工科类大学生的爱校热情,蕴育人文气息,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理工科院校不仅要有高水平的大师、现代化的设施,更要有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要积极营造校园文化中的人文氛围,加强人文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自觉接受人文素质的培育,使大学生在深厚的人文教育氛围中受到启迪与熏陶。要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重视校园景观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校园文化设施和技术设备、校园建筑、园林规划等物质形态,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校史景观相得益彰。

(二)校园制度文化的育人作用

制度产生觉悟,规范强化行为。如果说教育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的一种软约束,体现为自律;那么制度则是约之以典章,规之以法纪,体现为他律。大学既是一个文化底蕴与学术传统深厚的学术组织,又是一个结构复杂与高度分权的行政组织,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因此,理工科院校管理既要科学规范,重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又要一切制度充满人文关怀,有利于激发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释放各种教育资源要素的活力,有利于兼顾各个层面的利益诉求。要注重自由与纪律、理性与情感的统一。只有人人能自由地参与、创造,才能生机盎然。制度不仅要完善、科学、合理,而且要能起到鼓励创新、保护人才、提供平台、文理并举的作用,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

转贴于 (三)文化艺术活动是进行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途径

文化艺术活动是人文素质教育最有效、最实际、最直接的途径,有利于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理工科院校应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社会培养以理工科为主兼顾其他需要的人才。例如:在校园内开展读名著、唱名歌、看电影、赏名画活动;开办各种学生流动书库和文化走廊及固定的知识窗;定期举办经典文化会、演讲会、辩论会等;设立读书沙龙、文化沙龙;建设学生文艺社团;开展各种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南京林业大学校园文化艺术节至今已经举办了17届);举办各种培训班(如舞蹈班、摄影班、书法绘画班等);定期举办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各类活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丰富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浓郁的人文氛围能使理工科类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操上得到陶冶,素质上得到提高,精神上得到升华。

(四)学生社团是进行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为了发展兴趣特长、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而自发组织的群众性组织。实践证明,学生社团举办社团活动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大学型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对待学生社团的态度会直接影响社团发展的规模和育人的效果,能够较多地得到学校和教师支持与引导的学生社团,其活动的水平及学生受益的程度也会较高。理工科院校要重视人文类学生社团的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人文活动,培育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近几年南京林业大学在学生社团中积极施行“四个一工程”,即定期每个学生社团有一位指导教师、一个挂靠单位、一次大型活动、一次社团大会,并实行社团校院两级分层管理、奖励优秀和末位淘汰制,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社团的发展,现有的65个学生社团在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充分利用宣传阵地进行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正面教育

校园广播、校报、黑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对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导向和凝聚作用。加强这些宣传阵地的建设,有利于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多姿多彩的校园人文氛围,切实地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素质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体悟到精神力量的感染,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人文教育,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弥补理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某些不足,使理工科类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另外,在实践中,必须提高宣传阵地的品位,大力弘扬主旋律,讴歌时代真善美,抵制腐朽思想和消极文化的侵蚀,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和人文素质教育环境。南京林业大学在校电视台播放的南林新闻故事、校园DV短片、往事的记忆等人文类电视内容就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六)文化知识讲座对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作用

校园文化知识讲座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而且在学生扩充知识面、了解学科与社会发展新动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渗透作用。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讲座能烘托出一种炽热的人文氛围,激发和感染学生,使理工科类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接受人文素质的熏陶。专题讲座不必追求大而全、系统化,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发挥短平快的优势,力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减轻理工科类大学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情趣和参与意识,为他们学习人文知识提供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专题讲座所包含知识的高强度和密集型,也促使教师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使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不断提升水平。南京林业大学为鼓励学生积极听取专家讲座,专门出台了“听讲座、得学分”的规定,并从文化素质教育专项经费中每学期拿出10-20万元用于文化知识讲座的各项支出,由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举办专题系列讲座。

(七)网络文化的正面效应对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辅助作用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法教师;短缺;补救

作者简介:邵方方(1988-),女,山东聊城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临沂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高校学生公共参与的有效路径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协同创新的视角”(BEA12003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163-03

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教法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它既是基础理论学科,又是应用技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基础教育课程特点及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并指导各科教学实践和教改实验。[1]高师教法师资队伍是教师教育发展专业化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教法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师教育。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教法师资面临短缺的问题,这就制约了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深度改革。

一、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概念解析

“教学论是研究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在高年级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师范生掌握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和教学的基本技能,培养从事教学工作和进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2]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老师是在高校师范类专业中进行学科教学设计的教师。教法教师不仅要向师范生传授教育学、心理学、教法理论等教育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向师范生传授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教育具有双专业的特征,即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两者在教师教育中是不可或缺。因此,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什么’的问题;二是‘怎么教’的问题。”[3]同样,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教育专业知识,比如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方法和技能、教育理论素养等。

二、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短缺的表现

1.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课生师比过高

教育部于2004年2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生师比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综合、师范、民族院校“合格”标准的生师比为18∶1,“限制招生”的师生比为22∶1。[4]目前,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教法教师的数量与学生的数量比例严重失衡、生师比过高,这就使得教法教师的工作量加大,有的教师承担3门以上甚至更多的课程,也有些教师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要给不同的班级授课,课时压力十分大。总之,生师比过高将会给教法教师造成巨大的压力,教师很难有时间进行实践、科研与教学研究活动,这将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高校师范类专业高水平的教法教师相对短缺

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不是合理,高水平的教法教师相对短缺。有些高校外聘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到师范类专业兼职教法教师,虽然外聘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基本的教育理论方面的经验却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有很少一部分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在多数高校,包括名牌、重点学府,给本科生开课的教师比例不到10%,给本科生开设基础课的博士生导师则更是少得可怜,甚至不足5%。”[5]

3.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转岗问题严重

高校对于教法教师的重视度不够,而且教法教师岗位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在职的教法教师得不到发展,学术地位相对较低,发挥不出自身的潜能。长期以往,部分教法教师选择了转岗,放弃学科教学法的教学与研究。教法教师的转岗一方面造成原有的教法教师数量的空缺,另一方面也影响了相关人才的培养效果。

三、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课教师短缺的原因

1.关于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培养的政策不完善

201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对于师范教育类专业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见:“科学设置师范教育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课程不少于一个学期”,“支持高校教师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师要有中小学教育服务工作经历。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兼职教师,占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人数不少于20%,形成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实行双导师制。”该《意见》虽然对于师范教育类的学科专业课程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并未对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教法教师培养进一步作出阐释。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规定:“教师教育课程广义上包括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不包括培养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课程,并且《标准》中对于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小学职前教师教育以及中学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同样对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相关规定却没有说明。

2012年教育部制定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于幼儿园、中小学教师教师队伍建设、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阐释。虽然其中涉及到了高校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问题,但是并没有涉及到高等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队伍建设问题。

2.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供给不足

首先,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不足。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要具备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但是目前教法教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点很少,培养的相关人才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全国师范院校的需求。本研究以语文、数学以及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全日制硕博士拟招生人数为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按照30%的比例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中随机抽取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2所师范大学进行比较;按照同一比例在32所省属师范大学中随机抽取10所师范大学进行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自2010年至2013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拟招生人数共计46人,平均每年11.5人,博士学位仅仅是北京师范大学拟招生6人,平均每年1.5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博士拟招生人数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人数不相上下,而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博士拟招生人数相对来说要少很多。

注:表中招生人数是全日制学术型硕博士拟招生的人数,资料来自各院校网站的招生计划,并不代表录取培养的人数。表中“-”代表未确定具体的招生人数。

从表2、表3和表4中可以看到,10所省属师范大学中语文、数学与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全日制硕士学位一般都有招生计划,博士学位的招生计划则很少,部分院校甚至没有设立博士点。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例,10所省属师范大学在2010~2013年的硕士拟招生人数相对来说较为稳定,每年的人数也相对较为平均;而博士的拟招生人数相对来说就很少了,甚至部分师范大学并没有相应的博士点,硕博士的培养比例严重失调。

其次,高师教法教师的培养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高师教法课教师教育本身具有双专业性:学术性和师范性。高师教法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教,因此,除了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具备教学实践和经验。

总之,高师教法教师的供给数量不足加上本身培养周期比较长,因此,高师教法教师的来源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全国高校师范类专业的需求。

3.高校对于教法教师的重视度不够

目前,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教法课一般是由相应的院系来负责。比如,数学学科的教学由相对应的数学学院来负责,语文学科的教学由相对应的文学院来负责等。虽然一些高校设有“教育学院”或者是“教育科学学院”,但是教法课的教学仍然是由相对应的学科专业学院来管理。“教育学院”只是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应的教育专业知识的传授,学科专业知识方面的传授则是由相对应的学科专业学院负责。因此,高校师范类教法教师在学校师资队伍的扩充方面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高校对于教师教育的体制改革、课程改革、队伍建设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以及教师教育的质量评估等方面关注得相对较多,而对于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等方面则缺乏有效的措施。部分高校本身也有培养教法教师的硕博士点,但是数量不多,难以满足高校师范类专业的需求,而且一般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缺乏在中小学任教的经验,缺乏高超的教学技能技巧。因此,未来教法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教学理论的讲授,而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6]

4.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

目前,教法教师的学术地位仍然存在争议,在众多的学科体系中学科教学法涉及到专业学科的很多领域,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发表言论的领域。“学科教学法在‘正统’的学术领域看来,‘专业方向不明确’,既不被专业学科所认可,也不被教育学科所重视。研究成果既不能体现相关专业学科的‘学术性’,也不能体现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学术水准’。”[7]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一般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组成,他们的待遇相对来说较低,而且高校对教法教师的重视度不够。因此,高师的教法教师这一岗位缺乏相应的吸引力,很少有教师愿意在教法课这个方向付出努力。

四、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短缺的补救措施

1.完善关于培养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政策

第一,健全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培养体系。构建以师范大学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培养体系。要充分发挥师范大学在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培养方面的作用,鼓励综合大学发挥其学科综合的优势,参与教法教师培养。师范大学要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将中小学作为实践基地,积极参与中小学的教学与课程改革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

第二,提高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培养质量。完善学科教学法专业的硕博士招生制度,科学制定招生计划,适当扩大学科教学法专业硕、博士尤其是博士的招生规模,培养高层次的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加强学科教学法专业硕博士在校生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充分发挥中小学实践基地的作用,将教育实践贯穿在培养的全过程,确保硕博士招生培养与教法教师岗位的有效衔接。

第三,加强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队伍建设。要着力加强高校师范类专业现有的教法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现有的教法教师的地位,切实保障现有的教法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待遇。鼓励教法教师参与到中小学幼的教学工作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与技巧,同时要健全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到高校师范类专业讲授学科教学法的机会。

2.改革现有的教法教师课程培养体系

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供给主体是指具有培养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资格的高校,这些高校一般都设有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点或者博士点,部分高校硕博士点都具备。作为供给主体的高校课程培养体系的改革尤为重要。

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从师任教的能力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培养“反思性实践者”,同时要“强化教师实践性知识教育培养,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扎实教育理论与技能,同时具有深厚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师。”[8]

其次,要优化课程结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生课程除了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等一些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课程内容之外,还要开设实践方面的课程。加强对研究生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环节,“强调大学与中小学校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以此构建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实践共同体’。”[9]

再次,要完善课程评价。对于研究生的程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期末考试,还要加强对平时的过程性考核,加强对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技能技巧的考核。

3.转变对教法教师人才的引进观念

第一,加强校校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使用主体也可能同时是供应主体,高校师范类专业可以选择一些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优秀研究生到相对应的专业学科任教。对于没有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硕博士点的高校可以与设有硕博士点的高校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第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招聘一般都要求博士学位以上,但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博士点是有限的,培养的人才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各高校师范类专业的需求。高校一方面要消除只论学历的观念,积极吸收有能力优秀的年轻人才。同时要完善中小学优秀教师与高校师范类专业教学法教师的合作制度,高校建立实习基地的中小学中的优秀教师到高校师范类专业进行学科教学法的任教。一方面,可以拓展教法教师的教师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

第三,加强现有教法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提高现有教法师资队伍的待遇,提升其学术地位,完善激励政策,建立科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做好现有教法师资队伍的培养发展,提升其学术能力与教学能力。

4.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外语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关于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学科研究体系,公开出版发表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著述。研究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研究和实践问题研究两方面体现。

第一,理论问题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基本范畴层面,主要包括对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主要作用、理论本质等理论研究。如“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伟大成果为指导。”(1)在教育过程构成要素层面,主要包括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教育环境等理论研究。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大多学者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主要理论内容。关于研究的途径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宏观论证到微观证明,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从人文科学的描述法、元理论分析、经济分析到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建模方法等都有所涉猎。

第二,实践问题研究。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问题研究,其研究具体内容有所差别,基本都是围绕其实践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大致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如梁金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问题现状》、冯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房晓梅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秀荣和韦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张苗的《工具理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邹楠的《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仲兆华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等文章,都是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层面进行探讨的。再如我国学者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艳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李伟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苏启敏的《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张秀荣和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文章,就是从解决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题维度来进行论述的。由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侧重单向灌输和说教,缺乏灵活多样的艺术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者地位平等的双向交流模式、隐形教育模式,采取教育途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手段,从而有效提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发展与完善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本文将进行的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的资料是重复的,新意不够。相关理论大多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性陈述、对面临问题的滞后性罗列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理想主义式期盼。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许多重要概念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现有许多含混不清的概念,如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高校政治教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高校德育等等,这些概念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之前,无法建立统一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术研究的应然程度较高,实证程度不够,仅仅依凭理论思考与逻辑演绎来构建应然性的原理原则,应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第三,理论研究方法不够丰富,目前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而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经验问题研究多于理性分析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研究多于中微观研究。第四,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进行渗透的研究方面,学者基本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面研究较少,具体措施或结合何种专业的研究大多不够全面或可操作性不强。

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专业化研究体系,但从结合高等院校学生专业背景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背景、航海专业背景、医学专业背景等专业领域背景当中,艺术专业背景研究如我国学者何勇和程辽撰写的《职场需求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尹振永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陶思璇的学位论文《综合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孙传辉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彩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敬芯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等;航海专业背景研究如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郭海峡、邱爱红、刘思、刘明明、田沙沙的学位论文《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我国航海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改进对策》、《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等;医学专业背景研究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汉君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蔚的学位论文《“90”后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春兰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我国学者李久东等撰写的《医学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等。可见,其著述形式主要是以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成果,偶尔散见于期刊等文献。这些结合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都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仅简单罗列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并加以简要分析,分别指出高等院校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试图阐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从外语专业背景进行的系统化理论研究就更为鲜见,只有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晓雅的学位论文《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婷的学位论文《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姬喻波的学位论文《外语专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等数篇文章。

另外还有二十余篇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论文。首先,如以概括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分析并论述相应问题对策的文章《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其思路》(漳州师范学院学者项梅)、《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商应美等)、《外语类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刍议》(彭海)、《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引导对策探讨》(河北北方学院学者段汝和)、《试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集美大学学者肖振南)、《外语专业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分析》(苏惠芬等)、《新时期加强外语专业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荟等)、《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黑龙江大学学者曲亮等)、《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探析》(萧君虹)、《新时期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伍廉松)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学习背景、教育生活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特殊性,并针对这些特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原因分析和宏观对策研究,但这些研究重复率较高,大多是对特殊性和对策进行宏观层面的罗列和泛化研究,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也没有从微观层面出发给出具体对策和方法路径。

其次,如从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进行论述的《入世后外语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曹文泽等)、《关于外语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大连外国语大学学者李宝章等)、《外语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者陈洪丽)、《新媒体时代外语类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者迟鸥)、《外语院校育人特点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者刘伟)、《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者张钊等)、《加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广东海洋大学学者谢睿萍)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从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中国外语类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面论述了外语专业背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对策。

再次,如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放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分析外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强调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途径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网络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心》(刘练)、《互联网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x睿萍等),这些文章虽然及时关注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息化特征,并根据时代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了合理分析,但并未将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困境的对策路径与时代背景直接联系起来,也没有做出系统化专业化的深入研究。

第四,如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方面的论述来研究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浅析外语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与对策》(四川外国语大学学者张庆虹)、《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研究》(闫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张家政)、《涉外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略》(笔者)、《浅析在外语专业学生中开展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田雨)、《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杜琳娜),这些文章大体分析了目前中国外语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宏观层面提出一些相应对策路径。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外语专业课的两种课程教学角度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外语专业学生特点进行外语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改进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但这些文章大多没有对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的对策和路径不够全面具体,同时实际操作性不强。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以上相关研究成果还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外语专业背景下中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部分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但在相关研究成果中还是缺乏权威性著作和系统性论述,经验问题研究多于学理性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理论研究多于中微观理论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大都是简单罗列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泛泛分析导致这些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从宏观层面给出相应对策和路径。因此,结合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对其内涵做出准确解读、对其理论价值进行科学分析、对其困境及其产生根源做出详尽论述、对其调适路径和对策方法进行合理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秀荣,韦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注释:

(1)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哲学 院校哲学 “四分法”理论 高等院校 分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231-02

1 教育哲学的应然存在

哲学的价值在于不局限于任何现实的意见而独立地理解和言说良善生活以及生活者的德性。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向现实确定应当的价值,树立追求的理想,哲学进行的就是教化。

自大学融入到社会中去以后,大学的存在就有两种哲学基础和拥有双重价值: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哲学要求大学必须“崇尚学术”,注重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大学存在的内在价值;以政治论为基础的哲学要求大学应当“适应社会”,主动应对文明社会众多领域不同层次的广泛需求,既服务于社会又引领社会前进,这是大学存在的外在价值。由此可见,大学应当在办学实践中以哲学为指导努力实现崇尚学术和适应社会的辩证的统一。

在教育理论界中,理想的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中,我们不能以理想来框定现实,意味着教育根本就没有理想形式,教育哲学的应然价值是涉及某种教育形式、某种教育制度、某种教育活动是否值得人们追求的大问题,我们必须根据价值应然对现实的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在一定意义上说,关于教育哲学应然问题的认识和判断是我们实现教育实践改善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条件,当然包括对高等教育各级各类院校定位的指导作用。

2 中国传统高校分类“四分法”理论

2.1“四分法”的分类标准及其框架

从严格地讲,对事物进行分类必须满足一定的前提,即只有当事物发展到相当数量并具有一定分化度时,才可对其进行归类和划分。因此,在20世纪90后代以前,不论是理论界还是管理层都没有开始对高校分类进行专门研究。当时的高校分类只是对高校的一种笼统区分,更为关注高校的分层发展。

就现状而言,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的“四分法”是我国高校分类理论中颇有影响的理论。依据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面向的不同,从横向上将中国普通高校划分为学科类高校、专业类高校、职业类高校3个一级类别。同时,依据高校的学科、专业的覆盖面及其内在关系,将上述三类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多科性和单科性3个二级类别。纵向上,依据履行社会职能的能级,自上而下将学科类高校和专业类高校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3个层次;将职业类高校自上而下划分为教学科研型、教学型2个层次。我国高校发展中普遍出现的盲目追求一流、追求研究型、追求综合、追求办学规模四种倾向与这种分类有直接关系。

2.2 “四分法”的优点及其缺陷

可以看出,“四分法”符合了一定的教育哲学基础,表现出了 “必须与学术和社会协调发展” 大学办学的基本规律。其优点在于它反映了教学与科研在高校中的比重与关系,体现了高校的科研水平层次,但这种分类的缺陷在于:

首先,“四分法”理论其实是在借鉴美国卡内基分类的基础上提出的,卡内基分类只是对美国大学在不同时期发展状况的即时性描述,它前后已有六个版本,且卡内基2005 年的版本分类已经强化了大学社会服务的评价,“四分法”显然存在对个性化特色大学简单化处理的现象。

其次,这种分类在客观上意味着某种评价标准,使人们认为研究型高校要优于其他类型的高校,四种类型的高校演变成了办学水平的四个阶梯,该分类以总量为基准,在效益和效率指标上没有可比性。现实中理论与实践的相背离,这体现出了其最大问题, 就是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背景下, 只强调学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学校的研究层次等指标, 恰恰忽略了它的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面向,仅仅提出了人才的数量,没有表达出人才具体能创造多少人类的财富和文明;仅仅提出了发表的论文数目参考,而没有评估出这些成果带来的实际意义。一个培养人才数目少或者少的学校并不代表就是一个教学而非研究型的学校,这是一个明显的“行与知”的二元论的哲学论点。

3 以教育哲学为出发点的解决之道

3.1哲学思想是大学精神的灵魂

表面上看是高校的眼光仅仅停留在了一些技术指标上,明显的随大流,盲目的“装大”,“冲一流”,其实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没有找清楚学校自身的定位在哪里,没有一个明确的教育哲学为指导。

任何一所高等院校,无论它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都需要有哲学思想的根基,若无,就丧失了灵魂。教育哲学既是智慧的科学又是科学的智慧。大学必须有一个哲学的文化精神为指导,两千多年以来,特别是近一千年来西方和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变革的实践证明,始终把“人的发展”作为大学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永远坚守以“象牙塔”为象征的为真理而献身的大学固有的独立精神,这是在社会世俗化,现代化进程和世界多元化进程和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大学能够超越功利与非功利的对立。确保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都能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大学之所以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生命线之所在。

3.2从教育哲学分化到院校哲学

表面上,我们看到几乎每所院校都胸怀大志,充满干劲,但事实上,这一切都难掩院校的盲目和浮躁之气。没有安身立命的基础,没有气定神闲的自信,只有糊里糊涂的随波逐流。没有一个坚定的哲学信仰,没有一个大学精神的大学即使挂上了“研究型”或者“教学型”的招牌,在实际情况而言,又有多大的区别,我们到底应该用怎么的角度来审视一个大学的真正内涵呢?

“哲学是教育的普通原理,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杜威的这句名言概括了哲学与教育的关系,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众所周知,所有的教育问题,终极的追问必然回归到哲学。就一所高等院校来讲, 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的选择、课程的安排以及管理方式的运用都涉及到知识论和价值论问题,而知识论和价值论正是17世纪以来哲学所致力于解决的核心问题。

我们知道,今天高等教育研究已经被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整体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一类是院校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前一类涉及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的宏观政策和发展,后一类涉及的则是具体院校内部的管理和发展。照同样的思路,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或许也应该区分为整体的高等教育哲学和具体的院校哲学。整体的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关注的是处在教育最高阶段的高等教育的性质、原理,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政策等;而院校哲学则是针对具体的高等院校,指导它们生存和发展的哲学。一所院校可以在相应的院校哲学思想指导下,分析围绕其生存、发展和管理的各类问题,使这些状况变得透明、可评判和可决断,进而确定自身的价值、发展路向乃至具体的发展策略。

在形而上的描述的同时给出有着具体内容的哲学指导,可以为现实中院校的发展和实践提供思路,由此形成各类院校不同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管理方式。如果能深入不同哲学流派的分析,结合时代特征以及不同院校的实际,研究出对应于不同类型院校的院校哲学,提供给应该掌握高等教育哲学的学院院长和大学校长,就能够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哲学指导高等学校发展和实践的功能。

3.3用院校哲学来明确大学自身的定位

反观当今中国的高等院校, 不管是用“四分法”评判也好,还是用美国的卡内基分类法估量也好,我们不可能仅仅凭靠一些数据和指标来判断一所大学的内涵所在,我们可以试着反问:中国的研究型大学是经验主义的还是实用主义的?抑或是如哈佛的多元化巨型大学?如果是后者,是否也存在着有序的对应?研究型大学中的本科教育是为了培养何种人才?教学型大学的本科教育目标是什么?教学型大学若有研究生教育,其目标又是什么?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是否是相同的,应该如何不同?

当我们借助于哲学知识论和价值论的知识不断询问、解答这些或者更多类似的问题时,我们就已经在不断接近不同类型院校的实质了。而只有在明确各自实质,明了各自价值的前提下,院校才能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真正定下心来,谋求理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生.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为教育的应然研究做一个哲学辩护[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2]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季刊)2002,(4).

[3]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

[4]王冀生.大学理念在中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

[5]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郭洁. 2005年版卡内基高校分类标准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06,5A.

[7]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133(2013)01-0122-04

教育学科作为我国学科门类的一种,广义上指的是教育科学体系中所列的各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现象,并从中归纳总结出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目前,我国教育学科在高校的发展,分为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非师范院校中,教育学科发展较好的多为综合性院校,但也存在一批理工类院校在向综合化转型过程中,追求学科设置的全面性、设置教育学科、创办教育类专业。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的发展,不同于师范类院校,集中在各学科教材教法或面向中小学一线培养教师,而多集中在教育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与社会实践研究等领域,更注重培养教育科学研究人才。

1 理工类院校发展教育学科的原因

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的设置和发展除了与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有极大的关系外,还与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社会环境的变化是理工类院校发展教育学科的外部原因。在社会大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背景下,由浙江大学率先开启的大学合并之风,使得许多理工类院校也加入其中,由理工类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教育学科作为衡量高校学科覆盖面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合并、院校升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得高校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全面的学习内容。这样,理工类院校在自身发展基础上,开始兴办包括经、管、文、法、教育等在内的人文社会学科。

(2)理工类院校发展教育学科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重视师范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末以前,我国的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主要是依靠师范院校,且多集中在基础教育、初等教育领域,研究内容多为直接的教学理论、基本规律,教学手段、方法等。随着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使得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出现新的局面,开始了教育学科向非师范类院校的转移。教育学科在理工类院校的发展,解决了教育研究中具体专业学科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的研究顾此失彼的问题。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的教育科学研究,结合理工院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成为教育学科在理工类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3)理工类院校发展教育学科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的发展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各高校纷纷提出了注重办学特色、重视培养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教育学科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培养符合理工院校特色发展的教育科学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了针对于理工科院校开展的教育科学研究。

(4)理工类院校发展教育学科是培养高层次教育学科人才的需要。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工作者,要实现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要具备在教育实践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理工院校发展教育学科,培养教育科研人才,既能为理工类专业学生从事教育工作提供学习教育理论的机会,又使得教育学科专业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将教育学科专业知识同理工类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和研究。

2 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的发展困境

理工类院校的教育学科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在规模、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对于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教育学科发展来说,仍然存在着建设基础薄弱,核心竞争力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力等问题,陷入了发展困境。

(1)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在我国,理工类院校的教育学科发展处于边建设边探索的状态,既没有现成的例子可以借鉴,也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可以遵循。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大多是以师范院校作为参照来进行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校园氛围及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理工类院校的校园氛围缺乏人文气息,重理轻文现象严重。同时,管理者仅将教育学科作为增加学校学科门类的一种,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重点建设,使得教育学科在理工类院校中长期处于配角,而未发挥其在高校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第二、生源质量不高。生源质量不及师范院校也是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从学习动机上看,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学生,都将师范类院校作为第一目标,使得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学生调剂生源增多。从专业背景上,报考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专业的学生,跨专业考生较多,学科背景不一。硕士和博士生源,在职人员和同等学历报考的考生比例更大。这样,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就呈现出与师范类不同的特点,增加了其教学难度和教学效果。

第三、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薄弱。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的发展,重点环节在教育教学。同师范类院校相比,理工类院校图书馆资料多为理工类书籍,教育类书籍收藏量少,且更新速度慢,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的学习、科研等带来不便。其次,教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一种,同教育教学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学生往往很少有参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机会,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实践基地等建设也不够健全完备。再次,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学术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建设中,缺乏学术交流,包括同师范类院校的资源共享、同国外先进大学的经验交流以及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

第四、缺乏教育学科教师队伍建设。理工类院校从事教育学科教学及研究的教师,多是从教育管理部门及其他学科转行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尤其是对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这些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很强的科研能力,因此研究方向也就更侧重于实践应用领域,对教育理论的研究明显不足。一方面,从事理工院校教育学科研究的教师多为其他学科背景,另一方面,师范院校毕业的硕士博士生不能及时补充到理工院校的教育科学研究中,其所占比例较小,使得理工院校教育学科教师队伍建设难以形成合理的梯队。

(2)缺乏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在应对外部激烈的变革和竞争时,能够取胜于对手的能力集合。目前,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在与师范类院校教育学科的竞争中,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无论是从学科的竞争还是从学生的竞争来看,都缺乏最为关键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的发展模式、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都是以师范院校为参照而建设的,但其在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等方面又不如师范院校,因此在学科发展速度、科研项目申请、社会支持、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竞争中都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学生在参与科研、社会实践、选择就业等方面,也无力与师范类院校学生竞争。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点在于特色,无论是在学科建设还是人才培养上,理工院校都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来支持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3)可持续发展力不足。教育学科在理工类院校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并未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力,缺乏可持续发展力。可持续发展力强调的是专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是不断进步不断增强的能力。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的发展,无论是从专业发展模式还是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没有独立探索创新,未形成独特的模式。由于理工类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负面效应,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发展,使其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致使学科发展陷入可持续发展力不足的境地。

3 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发展陷入困境原因的分析,应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促进学科的发展建设。

(1)加强学科基础条件建设。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条件是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发展的基础,包括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硬环境建设包括教学资源及条件建设、生源选择、教师队伍建设等。软环境建设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师生观念转变等。

第一,硬环境建设方面,教学资源是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保证。针对理工院校教育专业图书馆藏文献资料少、更新速度慢等问题,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增加图书馆藏教育学科资料,加强对教育类文献资料的更新速度。同时,建立同师范类院校的交流通道,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的立项申请,给学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等。

第二,在生源选择上,鼓励对教育学科有兴趣及热情的学生报考,特别是研究生生源,既要鼓励有“科班背景”的优秀教育学专业学生报考,又要欢迎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报考。在其复试阶段,不仅要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应重视其报考的动机、教育思想、科研能力等,吸收真正愿意且有热情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的学生。

第三,重视教师队伍结构建设,在年龄上,要实现老中青结合,在专业背景上,既要继续引进教育学科专业毕业博士、硕士生,又要鼓励有其他学科背景,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愿意投入到教育研究的教师,在专业能力上,既要有教育基础理论扎实的教师从事教育基础理论教学研究,又要有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结合理工院校实际及教育热点问题,带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关于软环境建设,首先,行政管理部门要认识到教育学科的发展是理工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加强对教育学科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对教育学科的建设、发展进行深刻的研究。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文理交融的环境下,理工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呈现出兼容并包、和谐发展的态势。理工院校不再只是理工专业生长的土壤,各种人文社会学科专业也应在这里生根发芽,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发展态势。最后,转变师生观念。理工院校的师生观念中,首先应该摒弃教育学科的“配角”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科学研究中。

(2)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加强以“质量”为中心的核心能力建设,是理工类院校教育学科发展的关键。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对于教育学科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质量要从学科本身的角度出发。学科的发展依托于具体的专业及各教学环节。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科学研究、教学反馈等。

人才培养目标上,以培养研究型人才及从事理工科教育教学工作人才为目标;课程体系上,设置灵活的课程选修制度,使得非教育学科学生有机会学习教育学课程,教育学科学生能灵活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课程;教学方法上,重视实践环节,结合理工院校的特色,开展针对于理工院校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科研项目申请,注重理工特色,研究理工院校的实际问题等。从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

(3)以“特色”取胜,走特色发展道路。特色不仅是高校的立足之本,更是一个学科发展的立足之本。特色学科专业发展是理工院校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于“特色”的建设,应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特色专业建设”,二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教育学科的专业建设,要结合理工类院校的特色专业,寻求其与教育学科的恰当融合,注重学科的交叉性。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特点,充分利用自身学科门类多和科研力量雄厚等优势,大胆吸收经、管、文、法、工、理等学科的优势,创建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学科专业。

依托优势,探索新的教育学科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学科背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素质高、能力强”的教育专门人才,增加学生的学识宽度和厚度,使培养的学生既是教育学科的专业人才,又具有多种发展潜力。

(4)创新发展机制,提高可持续发展力。创新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是教育学科在理工院校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现有的学科建设实践探索中,应逐渐建立一套符合我国理工院校的教育学科发展机制。

借鉴国外理工院校发展教育学科的先进经验,总结国内师范院校教育学科的建设情况,我国理工类院校应建立“大教育学科——宽专业设置——灵活课程选择”的发展模式。

理工院校的教育学科建设要着眼于特色,从其他学科领域的宏观角度考虑教育专业方向,淡化教育的学科专业意识,充分发挥其它学科门类的优势,注重“基础性”、“综合性”,规划大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上,注重交叉性,不仅局限于教育视野内的专业。在课程的选择上,注重基础课程同研究性课程的结合,开设全校范围内的教育类选修课程,实现非教育类专业学生的灵活课程选择。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在新形势下,各类社团层出不穷,大致可以分为实践型社团、学术钻研型社团以及思想教育类社团等。学生理论社团的兴起对高校党组织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论社团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也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可以说,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理论社团的创新和引导。

一、目前高校社团工作的发展状况

由于高校教育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高校的招生率持续增高,高校理论社团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主要原因有:

(一)高校理论社团的影响力持续增高

在中学时期,大部分学生都受到固定不变的班级形式的影响,到了大学,这种根据兴趣爱好组建的社团会大大吸引学生的目光,他们享受这种跨专业、跨班级甚至跨年龄的组织形式。社团的组建为学生在社会和学校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参与到社团组建和发展的学生既可以学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技巧,也可以全面提高自己面对困难的应变能力。

(二)参与到社团的人数持续增长,社团类别和数量也在增多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高校组建了内容不同的社团,主要有思想教育类、志愿服务类、文艺类、文化传播类以及体育类。整体人数的增加为理论社团人数的增加奠定了基础,社团的参与人数也从刚开始的几百人增长到几千人。

二、高校理论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现如今,高校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学生素质、思想教育和社交能力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高校理论社团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关键渠道,不仅受到国家的重视,也受到学校党组织的关心,因此,高校理论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一是理论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提高自己思想政治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运用到课外活动的关键途径。

二是高校理论社团充当着“先锋排头兵”的角色,是大学生将理论变为实际的重要场所,社团不仅为大学生努力进步成为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动力,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来了精神支撑。

三是高校理论社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理论发表等)的过程中,会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自愿去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综合素质。

三、高校理论社团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给大学生创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现如今,高校理论社团组织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除了要带领学生熟悉理论知识之外,还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当中。大学生在实践学习的时候,可以主动去感受社会事物,培养自己改造社会的想法和能力。如此一来,不仅拉近了学生与社会间的距离,也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

(二)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

理论社团的进步和发展方向,在高校组织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科学、文明的理论社团在根本上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味。理论社团既为校园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也为高校政治理论的学习创造了愉快轻松的氛围。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表现的主要形式,理论社团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引领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所以说,高校理论社团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品味。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改新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参与的全面性、选择的自愿性。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指的是其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出团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高校社团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校园文化中,在活动中不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高校社团的主要成员是学生,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参与。高校理论社团为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机会,在交流过程中会提升各自的政治素养,也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现在的大学生受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也得到了升华。高校理论社团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并为高校的党组织建设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高校理论社团举办的课外活动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带来便利,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于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学科研究体系,公开出版发表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著述。研究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研究和实践问题研究两方面体现。

第一,理论问题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基本范畴层面,主要包括对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主要作用、理论本质等理论研究。如“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伟大成果为指导。”(1)在教育过程构成要素层面,主要包括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教育环境等理论研究。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大多学者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主要理论内容。关于研究的途径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宏观论证到微观证明,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从人文科学的描述法、元理论分析、经济分析到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建模方法等都有所涉猎。

第二,实践问题研究。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问题研究,其研究具体内容有所差别,基本都是围绕其实践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大致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如梁金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问题现状》、冯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房晓梅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秀荣和韦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张苗的《工具理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邹楠的《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仲兆华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等文章,都是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层面进行探讨的。再如我国学者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艳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李伟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苏启敏的《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张秀荣和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文章,就是从解决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题维度来进行论述的。由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侧重单向灌输和说教,缺乏灵活多样的艺术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者地位平等的双向交流模式、隐形教育模式,采取教育途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手段,从而有效提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发展与完善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本文将进行的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的资料是重复的,新意不够。相关理论大多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性陈述、对面临问题的滞后性罗列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理想主义式期盼。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许多重要概念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现有许多含混不清的概念,如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高校政治教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高校德育等等,这些概念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之前,无法建立统一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术研究的应然程度较高,实证程度不够,仅仅依凭理论思考与逻辑演绎来构建应然性的原理原则,应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第三,理论研究方法不够丰富,目前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而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经验问题研究多于理性分析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研究多于中微观研究。第四,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进行渗透的研究方面,学者基本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面研究较少,具体措施或结合何种专业的研究大多不够全面或可操作性不强。

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专业化研究体系,但从结合高等院校学生专业背景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背景、航海专业背景、医学专业背景等专业领域背景当中,艺术专业背景研究如我国学者何勇和程辽撰写的《职场需求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尹振永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陶思璇的学位论文《综合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孙传辉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彩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敬芯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等;航海专业背景研究如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郭海峡、邱爱红、刘思、刘明明、田沙沙的学位论文《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我国航海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改进对策》、《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等;医学专业背景研究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汉君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蔚的学位论文《“90”后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春兰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我国学者李久东等撰写的《医学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等。可见,其著述形式主要是以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成果,偶尔散见于期刊等文献。这些结合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都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仅简单罗列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并加以简要分析,分别指出高等院校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试图阐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从外语专业背景进行的系统化理论研究就更为鲜见,只有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晓雅的学位论文《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婷的学位论文《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姬喻波的学位论文《外语专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等数篇文章。

另外还有二十余篇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论文。首先,如以概括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分析并论述相应问题对策的文章《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其思路》(漳州师范学院学者项梅)、《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商应美等)、《外语类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刍议》(彭海)、《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引导对策探讨》(河北北方学院学者段汝和)、《试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集美大学学者肖振南)、《外语专业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分析》(苏惠芬等)、《新时期加强外语专业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荟等)、《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黑龙江大学学者曲亮等)、《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探析》(萧君虹)、《新时期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伍廉松)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学习背景、教育生活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特殊性,并针对这些特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原因分析和宏观对策研究,但这些研究重复率较高,大多是对特殊性和对策进行宏观层面的罗列和泛化研究,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也没有从微观层面出发给出具体对策和方法路径。

其次,如从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进行论述的《入世后外语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曹文泽等)、《关于外语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大连外国语大学学者李宝章等)、《外语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者陈洪丽)、《新媒体时代外语类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者迟鸥)、《外语院校育人特点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者刘伟)、《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者张钊等)、《加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广东海洋大学学者谢睿萍)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从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中国外语类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面论述了外语专业背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对策。

再次,如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放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分析外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强调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途径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网络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心》(刘练)、《互联网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x睿萍等),这些文章虽然及时关注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息化特征,并根据时代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了合理分析,但并未将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困境的对策路径与时代背景直接联系起来,也没有做出系统化专业化的深入研究。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法学教育;理工类高校;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9-0077-04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建设,法学教育的规模在我国发展迅猛。在2000年以后,随着高等学校大规模的扩招,新增法学专业的高校数量急剧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在全国的600多所各类院校中,都可以看到法学专业的身影。全国各类高校之所以如此热衷于设置法学专业,除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强烈需要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学专业的设置门槛较低,设置成本较小。

然而,在这专业规模庞大的光鲜背后,却反衬出更多的无奈。高校的法学教育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却面临着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过低这一十分棘手的重大社会问题。这其中,尤以理工类高校为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理工类高校均开设了法学专业,而由于理工类高校在开设法学专业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包括师资、法学文化与传统、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就使得就业率低这一社会问题更为凸显。

近年来,无论是学界还是在社会舆论中,要求取消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的声音不绝于耳,理工类高校开展法学教育的合理性受到了严重的质疑。事实上,如果不及时进行探索和改革,法学教育在理工类高校的办学地位将会岌岌可危。本文拟从分析法学教育与理工科高校重点优势学科对接的可行性入手,结合对现有理工类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机制的评价,深入进行对接模式的价值分析,从宏观上初步探讨理工类高校的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现状

现在我国各类高校的法学教育主要面临两大困境,其一是就业率低下,其二是社会评价不高。据教育部最近四年的就业调查显示,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在所有专业学科就业的倒数第二位,列人文社科类学科就业率的倒数第一,并有向高学历化蔓延的态势。由于就业率的低迷,法学毕业生就业的不景气,法学专业的社会评价逐年降低,这也直接影响了高中生报考法学专业的热情。法学专业由前些年的热门专业迅速演变成现在的相对冷门专业,一些院校在法学专业本、专科招生时第一志愿填报率不高,往往需要进行专业调剂录取。

《法制日报》曾经尖锐的指出,我国法学教育的规模早已超出市场的接纳能力。这也直接导致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的降低,同时亦被迫降低了自身的社会评价。

上述两大困境在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中显得尤为严重。政法类院校凭借其长久以来的传统优势地位和历久弥新的教学经验,一直是我国法律教育系统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最主要的阵地。综合类高校近几年异军突起,将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较好的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这也成为我国法律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相比较之下则显得不伦不类,有人甚至戏称其为理工类高校里的“花瓶”专业。就其现状分析,有人归咎于理工类高校的法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硬件设施匮乏、人文底蕴不深厚等若干原因。诚然,这些因素的确是导致困境出现的直接原因,但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现有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的理念之落后和方式之单一。

首先,现有的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理念沿袭政法类院校法学教育的传统观念,将法律法条的灌输作为法学本科教育的主体。由于某些历史问题的形成,造就了法学教育在理工类高校的存在。而这些专业在创建之初,其教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与政法类院校并无二致,十余年过去也未曾发生改变。因此,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逐渐陷入“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怪圈而难以为继。事实上,随着社会市场化的不断演进,法学也逐渐成为创新的规则载体和复杂思维的前沿阵地,这使得专业知识与一般常识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那种仅依靠灌输法条进行教学的教育理念在理工类高校是完全行不通。因此,若不对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理念进行革新,这一专业在未来将继续难有作为。

其次,在教学方式上,现有的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只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讲解,却忽视职业能力和职业伦理道德的培养训练。从内在的特质看,法学本身便是一种实践理性;它不仅仅是一整套来自于书本的知识体系,更是一套以问题为指向的解决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方法,它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否则,法学教育就只能走向空泛的理论,而难以与社会事务的实际调整发生真正的关联和契合。因此,尽管传授讲解基本理论知识能很快地向学生传输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并提高其理论素养,却制约了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更扼杀了理工类高校天然优势与法学教育相结合的科学创新。

面对这些困境和困境背后的深层次矛盾,教育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路径,其一是取消理工院校的法学本科,其二是单纯加大对法学专业教育的投入,变相地将理工类高校向综合类高校转变。笔者认为,这两条路径皆不可取:前者是因噎废食,并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无端浪费,其本质是忽略了理工类高校的独特优势;后者则矫枉过正,亦忽略了理工类高校的优势。合理的解决路径应当是尊重理工院校这一背景,聚焦重点优势学科,发掘其与法学学科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学科间的对接,因势利导,使之达到摆脱困境,实现改革的目的。

二、法学教育与理工类高校重点优势学科教育对接的可行性分析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并重组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0余年来,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已形成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形式,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艺术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43427网址:ysxy.ynnu.edu.cn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美术学、舞蹈学、舞蹈表演、艺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11个本科专业,以及美术学(中国画与书法)、舞蹈表演(空乘与礼仪)2个专业方向。有四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在校本科与硕士研究生2100余人。

艺术学院专任教师9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33人,外聘专家1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学历教师占总数45%,硕士生导师29人。“艺术教育”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学”专业为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美术学”与“音乐学”为校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艺术学院教师在出版著作、作品,在编写教材、,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教学建设项目等方面成果突出,大量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在“全国美展”、“荷花杯”、“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艺术设计大赛”和“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中,艺术学院的师生都有不俗的表现。

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强调全面发展和一专多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实践观念和创业精神;在教学观念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反映最新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注重学生美学修养、艺术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以宽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创新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艺术人才。

音乐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音乐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在专业文艺团体、文艺研究单位及社会文化管理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研究及演艺事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植根于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土壤,重视对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与教学,注重培养从事云南民族民间声乐、器乐表演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依托云南师范大学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为学生选择教师职业提供条件,毕业生能够在专业艺术学校、培训机构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工作。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曲技术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作曲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相应的基本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作曲、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戏曲音乐作曲、电脑音乐制作等方向。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美术教育必备的美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并把握学校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能胜任学校美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能参与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开发、设计美术课程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绘画创作、教学的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从事绘画创作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人才。本专业学生根据所择定的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等不同的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潜力,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从事本专业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中国画与书法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书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书法教师和社会书法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书法艺术与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继承发扬书法传统及创新精神,具有艺术实践能力,具备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学等基本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艺术教育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音乐、绘画、舞蹈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艺术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设计学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设计学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设计学类为非师范类,该类学生一年级统一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环境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舞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具备主要舞蹈种类表演的基本技能,能在中小学、文化馆站、社会舞蹈团体等单位从事舞蹈教学、舞蹈理论研究、舞蹈表演及编导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历史和理论的基本知识,接受一定舞蹈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掌握舞蹈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舞蹈表演和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本专业学生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不同专业方向,主要学习与规定专业方向舞蹈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舞蹈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舞蹈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空乘与礼仪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该专业是我校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校企合作方式举办的艺术类本科专业,是云南省高校中招收艺术类考生的空乘与礼仪类本科专业。本专业主要为民用航空事业及相关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精通国内外航空服务业务,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外语水平、沟通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能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适合民用航空事业需求与发展的空中、机场、高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及能够适应民用航空运输服务教育与培训事业发展的教师及培训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传媒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12967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创建于2010年6月,是学校在“综合集成发展,内涵特色兴校”理念指导下新成立的一所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教学研究型实体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学院设新闻传播学系、动画系、语言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系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新媒体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及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现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现未招生)、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云南省特色专业,《大众传播学》获省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为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名师1名。教师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主编教育部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云南省精品教材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院省校合作项目3项,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校级创新团队1个,校级攻关项目1项,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学院拥有多功能演播厅(室)及影视技术、动漫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线性/非线性编辑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达600余万元。学院拥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教授8人,副教授7人,讲师21人,助教10人,其士或在读博士16人,硕士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师资总数的87%,部分教师参与了国内热播电视剧和动画作品的制作。学院与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台湾佛光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学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动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动画专业培养具有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画创作与传播的基本流程,掌握动画创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动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更好地从事动画相关工作构建稳固的基础知识结构。

主干学科:电影学、美术学、动画、艺术理论、计算机应用软件。

主要专业课程:动画概论、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数码摄影及后期、动画策划、动画剧作、计算机动画基础、视听语言、分镜头设计、动画后期合成、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设计与制作、数字艺术设计、漫游动画等。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门培养具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以及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普通话发音、播音发音、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节目和栏目播音主持创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播音主持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主要专业课程: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语言学概论、新闻学、传播学概论。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致力于培养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等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了解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和艺术创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创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制作技术,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创意、制作训练,培养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

主要专业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道、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学概论系列、电视节目导播、广播文艺节目编导、电视晚会编导。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体育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43936网址:tyw.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云南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体育专业院系,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前身系建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体育部,部长为马约翰先生。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西南地区培养基础体育教师、高层次体育科研人才、运动训练人才、体育管理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有职工99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33人,教授14人,副教授36人,硕士生导师40余名。拥有二级教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队教练员3人,裁判员3人,各类裁判员20余人。

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还设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方向。学院设有4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拥有1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门精品课程,1个教学团队,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近年来,完成各级各类科研基金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科研获奖近100项。

运动竞赛方面,我校学子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其中游泳运动健儿王晓福、李鹏、王家超等同学在雅典、北京和伦敦奥运会、残奥会上获得多项冠军;我院张娴同学入选中国女排,多次参加国际大赛并屡获佳绩。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备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传媒、普通高等学校、中小学、文化(艺术)馆、健身俱乐部、群众团体、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体育舞蹈表演、教学、训练、科学研究以及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体育舞蹈理论与技能、艺术概论、文学修养、音乐基础理论、编导理论与实践、形体训练、芭蕾舞、流行舞蹈、时尚体育运动项目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社会调查、专业公益劳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192084网址:zjpx.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云南师范大学直属学院,也是云南省本科院校中最早建立的集管理、教学、科研为一体,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目前是云南省高职本科试点院校和高职“专升本”基地。2013年,学院招收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文秘教育、应用化学(药学方向)、小学教育(数学、语文)共五个本科专业和学前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两个“专升本”专业。学院以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职业技能鉴定及社会培训为一体,设有高等职教研究所,学院现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和“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点,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化学”、“药物分析”、“有机化学”、“小学教育”的硕士研究生,同时还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现已招收六届学员共256人。学院下设“云南省第129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师范大学职业培训中心(站)”,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下设“云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代表云南师范大学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社会培训工作。

学院是云南省纪委、云南省监察厅的“云南省纪检监察干部院校培训基地”,是云南省总工会批准的我省首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先进单位。

目前,学院正加大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围绕“特色与创新”开展职教本科的内涵性建设。现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云南省高等学校公共关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院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熟悉职业教育特点、“双师型”占一定比例的教师队伍。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加强实验室建设,现有综合技能实践中心、艺术素质训练中心、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中心、制药技术应用中心、心理咨询师训练中心、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导游实训中心、语言能力训练中心等实验实训场所。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行“双证”制度。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近80%的毕业生还取得了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学院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培养各类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同时,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居学校前列。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艺术教育方向,招收艺术类考生)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 教育技术学 培养方案 分析研究

为进一步明确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范课程体系,以及响应基础学科建设,浙江师范大学召开的“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建设研讨会”。对本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展开讨论。所以专业课程设置对于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适应教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能够很好的了解目前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本文对以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建设进行系统的分析,希望在各个高校开设的差异当中找到合理的课程设置形式,为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设置的完善提供具体的分析数据,期望能对我国后期教育技术学专业必修课的合理性提供参考。

一、样本情况分析

为了能够查清我国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高等院校,笔者访问了中国教育在线(gkcx.省略)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在查询开设教育技术学教育学类的有200所高校,文学类仅有江苏宿迁学院,教育技术学影视技术方向教育学类也只有重庆文理学院,总共202所本科院校。由于各个高校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省份及不同的市县,所以选取样本的时候,我们采取方位数据采集。我国大陆有7个方位再加上港澳地区共8个,因为在参考系统澳地区只有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学校所在地是珠海,所以我们把它归并到华南地区。

选取样本时,笔者主要按照国内本专业学科建设条件强、学科建设一般以及学科建设较薄弱三类方式在各个地区选取。笔者收集了的35所高校教学计划,在差异性不大的高校只选取1个作为样本,最后挑出比较有代表性的26所高校(如表1),收集到的教学计划基本都是针对04级学生开设的,其中有14所师范院校,10所综合院校,2所工科院校。

二、必修课程的科目

根据各个学校课程设置情况,笔者分别对课程进行归类。对于分类不一致的课程,进行讨论分析,直至达成一致意见。各必修课分类包含课程科目如表2所示:

表2 必修课程科目

课程类别 具体科目

计算机类课程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C语言、应用软件知识、网络知识、硬件知识、计算机语言

设计制作课程 多媒体开发、动画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

数字媒体类课程 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路分析、电视原理、摄、录、编制作课程、艺术课程、美术基础、影视欣赏、音乐基础

教育技术理论类课程 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设计、学与教的基本原理

远程教育类课程 教学论、心理学、项目管理、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相关课程。

三、结果分析

1. 专业必修课程中各类学校开设的门数

在调查分析的25所院校中,对“理论类课程”(如教育传播学)与“技术类课程”(如电视节目制作与编导、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设置,各院校都有不同的侧重,有的侧重理论,有的侧重技术,而在技术方面,有的侧重影视技术应用,有的则侧重计算机技术应用,各个学校专业必修课总门数研究分析如表3所示。

2. 专业必修课程中“理论类课程”与“技术类课程”情况

笔者从25所高校专业必修课程中的理论与技术课程中得到数据如表4,从表4上可以看出每个院校的理论课与技术课门数是不一样的,有的技术类课程门数多,有的理论类门数较多,可以从这个侧重点看出该校对理论和技术的偏重情况,从表4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每个学校他们的必修课门数也是不一样的,从东北师范大学的13门必修课到西北师范的大学的33门必修课,他们之间相差20门必修课程。

从表4可以看出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必修课程中偏理论的相对比较多,最高的是兰州大学比值是2.5,也就是偏向理论,最低的是三峡大学0.25,偏向技术,比率相差10倍,兰州大学教育技术学开设在教育学院下的一个专业,它开设有民族教育学,三峡大学教育技术学开设在文学院,他们的课程侧重影视方向,

从表4可以看出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必修课程中偏理论的相对比较多,最高的是兰州大学比值是2.5,也就是偏向理论,最低的是三峡大学0.25,偏向技术,比率相差10倍,兰州大学教育技术学开设在教育学院下的一个专业,它开设有民族教育学,三峡大学教育技术学开设在文学院,他们的课程偏向影视,

3. 专业必修课开设比率

笔者分析25所样本学校专业必修课程理论与技术开设情况比率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必修课中,侧重理论课程的比率相对比较大。

四、总结与建议

1.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不利于专业特色的形成,从而导致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缺乏“专业特色”,尤其是缺乏专业之“不可替代性”,出现“技术不如计算机系,理论不如教育系”这样一些比较偏激的评价,使当前教育技术专业夹在信息技术和教育专业之间“立不起来”,学生就业困难。要使专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必须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所侧重。

2. 压缩学时、学分和必修课程,拓展选修课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国家对本科毕业生所要达到的学业标准的要求,整个教育改革逐步向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知识面和不断创新的能力的方向发展。针对这一新的教育改革趋势,势必要求减少学生在学期间的总学分数,压缩专业必修课,留给学生足够的选修余地,让他们多选修一些交叉学科方面的课程。目前有高校开设双学位,很多学生可以在本科期间学习两门专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宽厚的知识,然而一门专业过多的学时学分以及必修课,势必会影响学生第二专业的学习。所以开设适合学生专业发展的选修课程,设置合理的专业方向,压缩学时、学分和必修课,势在必行。

3. 增加选修课程数量和类别

目前国内在选修课程数量上存在严重不足,使得学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少。这对专业学生教育不仅要有广度和深度的要求不符,同时对于人才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增设与学生研究方向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以及反映当前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沿的选修课程是大有裨益的。不仅要增加课程数量,而且还要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丰富课程门类,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课程的机会与余地,增强课程设置的弹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安心,近代中国高师教育理念论争的回顾与反思[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版),2008.(4):92-97。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回顾2013年的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笔者以为可以从学术活动、理论建设和教学成果三个方面着眼。

一、学术活动:学术会议向务实方向迈进

2013年,音乐教育的学术活动多以会议的形式呈现,且大都集中在由教育部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以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的主持下召开的。据笔者统计,近3年音乐学科以全国(或国际)名义举办的学术会议在数量上呈递增趋势:2011年13次,2012年16次,2013年17次。各高校愈来愈认识到,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的举办,是一个学科、一所高校、一个专业及其团队学术活力及学术影响的标志性体现。因此,新时期以来的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有了快速提升,所取得的学术成绩,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以突出学科与学位建设为主题的会议有:

4月2日,教育部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召开《艺术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编写工作会。根据学位办【2013】7号文件要求,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接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的委托,开始启动编写《艺术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工作。

5月6日,由上海音乐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发起,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音乐学院参加的“音乐与舞蹈学”博士点单位的“6+1”学位建设会议在福建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会议就学位点建设以及在大行政区发挥作用和高层次课程资源共享等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

5月13日,“音乐教育改革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北川论坛”在北川中学举行。此次活动由首都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市教科所、北川中学联合举办。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刘培俊、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和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及6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此次论坛为期两天,围绕“在操作中学习、在表现中体验、在实践中审美”的理念指导下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展示,通过专题演讲、专家与中小学一线音乐教师和学生亲密接触、恳谈互动,探讨音乐教育改革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5月17日,由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香港教育学院音乐系、澳门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和台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在澳门理工学院举办。论坛主题是“媒体时代的学校音乐教育”。

9月26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共同协办的“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类、戏剧与影视类、艺术学类、设计学类和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此次会议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层次看,是近年来堪称在规格上最高的一次盛会。

10月23日,在西南大学召开了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音乐与舞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会议就音乐表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会议还听取了各办学单位的经验汇报与交流。

——以加强学术组织建设为主题的会议有:

6月8日,由中国歌剧研究会、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2013中国歌剧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本届歌剧论坛主题为“攻坚克难,开创中国歌剧创作新局面”。这是自“2008中国歌剧论坛”及“2011福州首届中国歌剧节暨歌剧节研讨会”以后,我国歌剧界的又一盛事。

6月25日,在西安音乐学院召开“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第六届全体代表大会”。大会选举杨瑞敏任名誉理事长、吴斌任理事长、尹爱青等10人任副理事长、莫蕴慧副理事长兼任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第六届理事会共有理事104人,常务理事37人。

9月2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学研究生论文评比”活动在上海音乐学院进行。活动收到近千篇论文。经过21名来自全国各有代表性院校的教授、专家审阅,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的优秀研究生论文。

11月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合唱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教师教育)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分会合唱学术委员会主办,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会议邀请指挥家严良堃主持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院合唱与指挥研究生专业展示交流活动。此外,还分别邀请指挥家杨鸿年教授、吴灵芬教授及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副院长、指挥家詹德洛夫就合唱指挥中的合唱排练的技术和音乐风格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参会者还就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的经验进行交流。

11月13日,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与中国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区域音乐文化研讨会”在广州大学音乐学院举办,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与会代表就跨学科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各抒己见。将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方法论引入传统音乐的学术研究,是此次会议继2012年5月在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召开的“区域音乐文化”研讨会的一次深入和推进。

11月16日,在六朝古都南京,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音乐美学笔会”如期举行。来自全国近36所高校的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和音乐哲学界的学者就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等问题展开讨论。

——以突出学术研究为主题的专题会议有:

5月2日,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召开了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组的开题。来自全国六大行政区的17位相关专家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开题仪式。项目主持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主持了会议,国家社科基金委教育学规划办负责人、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主要负责人莅临开题现场,并作辅导。此举意味着国家社科基金委对音乐学人主持教育学类重点项目寄予希望。

6月12日,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了“第三届音乐分析国际研讨会”。来自全国各专业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作曲系的30余位高端作曲界人士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美国和德国作曲家莅临会议,并做主旨演讲。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以国际视野,面向未来”。

11月4日,在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的子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开题会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课题组专家、相关领导和四川省23所承担子课题研究学校的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举办,必将进一步推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的传承和保护。

12月19日,在北国冰城哈尔滨,由国家民委民族教育司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主持召开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传承”学术会议在黑龙江民族艺术职业学院召开。国家民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全国35所民族学院100余位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学者参加会议并做学术交流。

12月21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召开“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来自全国近40所高校音乐教育学专家齐聚京城,就基础教育新音乐课程标准修订以来,高等音乐教育的应对策略等问题,与会专家进行了充分而广泛的研讨。

上述学术会议与学术活动的举办,从多个角度来看不难发现:一是会议的主办和承办方多是国内较有影响且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二是会议主题多是以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三是各学会在会议前的策划与会议中的意见实施起着主导作用;四是参加会议的专家不再是单一的院校教师,而在不少的大型会议中,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政策起草人、专业新闻媒体人都频现会议;五是所有会议均以论文遴选形式作为参会资格。因此,有了会议内容制定上的指向性强、会议的发展走向上的实效性强、会议诉求上的期待性强、会议承接上的针对性强的四个特点。

二、理论建设(一):学术论文由趋同化向个性化、热点化转移

音乐教育论文代表着音乐教育学术研究的成果。盘点学术研究的前沿信息,学报是不可以忽略的。为此,笔者将视角集中在全国有代表性的9所音乐学院和7所艺术学院的学报以及人民音乐、中国音乐教育、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艺术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共计20本学术期刊的统计(不含各地方音乐类或艺术类期刊)。2013年,关于艺术学的学术论文共有2113篇文章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刊载,其中包括音乐学类(教育教学类、表演与音乐分析类、音乐学理论类)、歌剧与戏曲类、文化传承类、电影类、舞蹈类、艺术评论类。在所有的艺术类论文中,关于音乐教育类的文章为211余篇,约占整个艺术学论文总数的10%。从数量上看,虽然较为乐观,但与全国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数量比较起来,仅从数量上看也还是落后于音乐学(理论)论文数量的。这一点是值得从事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深省的。

在音乐教育类论文中,关于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代表性论文有:《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文化经济时代深圳高等职业音乐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圣玛利亚女校与‘女基督徒’音乐教育——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音乐教育研究》《试评埃利奥特实践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知识论的新视角》《俄罗斯音乐学院声乐课程体系研究》《传承·变革·创新——沈阳音乐学院琵琶教学体系形成过程的探究》《美国高校声乐教学体系现状研究——以柯蒂斯音乐学院和乔治梅森大学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为例》《中央音乐学院‘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艺术学上升为门类后高等艺术院校发展建设思考》《关于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的思考》《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中的声乐艺术教育改革》《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办学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反思》等。关于音乐教育学科技能技巧提高的代表性论文有:《视唱训练新方法——读谱预备训练》《钢琴技巧训练中手部的技能损伤的避免》《合唱指挥的素质要求及教学技巧初探》《高师钢琴教学中非‘童子功’学生有效的训练方法——落臂与放松》《构唱训练在现代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拓展》《灵活多变的启发式声乐教学》《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等。关于音乐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代表性论文有:《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的实验报告》《论音乐治疗的基本方法及其操作》《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诠释作品的运用》《基于人体肌肉记忆到神经条件反射的声乐训练》等。这些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多数来自各专业艺术院校的学报,其作者也大都是一些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撰稿人。从署名上看,一方面,他们已经取得学位或在读学位;另一方面,这些作者多为副高级职称。这就不难看出一些实质性的需求所在。不论其目的与功利取向如何,这类文章是很具有可读性、学术性和批判性的。

诚然,音乐教育类论文从一个侧面反映着2013年音乐教育的成长与进步,通过以上论文的综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聚焦点多集中在建立有中国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的思考、探索、引进、批评。因此,回顾、借鉴、创新、发展成为2013音乐教育的主题。但在音乐教育学科技能技巧的提高,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使受教者快速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以及音乐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性文章始终少见于诸学术期刊。但与之近3年的音乐教育类论文选题比较,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即:以往较少见的教育理念、课程评价、培养规格等探讨性的选题明显增多,而趋同性的教学法和作品分析类文章则明显减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方面,各学刊采选论题导向在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作者科研的学术视野正趋于个性化和热点化研究。

三、理论建设(二):科研选题在不同层次项目申报中中标率大幅提升

2013年的音乐教育类科研选题中标率,比之近5年以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首先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在仅有的艺术学分类基础上,又增设了教育学类的选题;其次是在艺术学类分组中,第一次出现了教育传承类的项目获准通过;再次是教育学类分组中,音乐教育的项目有了一席位置。还有在教育部的人文与社科研究项目中也吸纳了音乐教育类项目的申报。这一改变,不仅大大增强了高校教师科研的兴趣与积极性,也极大地引导了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领域中的教学和科研取向,提升了研究层次,促进和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

在过去的一年里,2013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的申报,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类这一最高级别项目申报中,音乐教育类项目的申报与2012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而在教育学类申报中是持平的。具体情况如下:

如果我们稍加分析,与2012年做一下比较,就不难看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12年度获准立项的总数为117项,其中音乐教育类选题仅有13项,仅占总数的11.1%;2013年在145项中音乐教育项目有23项,占总数的15.86%,同比增长了10.10%。在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项目中,2012年立项为173项,其中音乐教育类有23项,占总数的13.3% ;2013年在198项中,音乐教育类项目有39项,占总数的19.69%,同比增加6.39%。由此,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项目管理部门和专家们对音乐教育已经给予一定的重视;另一方面,从事音乐教育的执业者在申报能力方面也有了较大提高。

通过上述数据统计也不难看出,无论是在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还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中,音乐教育类课题数占总课题数的比重还是偏低,教育学项目中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申报方的选题不当;另一方面,可能是申报方对选题论证未达到立项标准。是否其他因素笔者不敢妄加分析,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申报单位和项目承担人绝大多数是高校和高校教师,所以在教育学的两个(国家基金和教育部项目)层面上,音乐教育工作者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四、教学成果(一):坚持讲台与舞台实践的双重评价标准

2013年,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关于音乐教育的各种比赛也在常态化进行中。举办各种比赛的目的就是要加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研究,重视实践能力,同时为广大师生搭建一个展示演唱、演奏水平、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以引导学生在注重讲台的同时,也同样不能忽略舞台实践。

7月14日—19日,由香港童声合唱协会主办,国际合唱联盟、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协办的“2013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比赛”在香港举行。活动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好评,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40多支合唱团云集香江进行音乐文化交流,同时为中国内地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参与国际高水平的合唱节的机会。

9月15日—22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宜昌市政府主办,中国音协大型活动办公室、中国音协高校音乐联盟、柏斯音乐集团承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奖——长江钢琴第一届全国钢琴比赛”在湖北宜昌开赛。

10月20日—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珠江钢琴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大学共同协办的“珠江凯撒堡钢琴”第三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在云南昆明大学开赛。此次比赛有来自全国两百余所高校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717名声乐选手参赛,仅担任伴奏人员就有164人,观摩人数580人,总计参加此次活动人员达1461人。可谓盛况空前。

10月25日—2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师范大学协办的“海伦钢琴”第四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演奏比赛在上海师范大学开赛。此次比赛有来自全国近200所高校音乐院系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和学生参赛。

11月19—26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广州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广州拉开帷幕。本届金钟奖共有367名选手参加声乐(美声、民族)、钢琴、钢琴与弦乐重奏四项比赛。6位选手获得金奖(包括钢琴与弦乐重奏金奖组合3位成员)、12位获银奖(包括钢琴与弦乐重奏两队获银奖组合共6位成员)、19位获铜奖(包括钢琴与弦乐重奏三队获铜奖组合共10位成员)。同时,本届金钟奖还评出了胡松华、于润洋、冯文慈、何占豪、李重光、谭冰若6位音乐家的“终身成就奖”。

五、教学成果(二):坚持高校服务于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办学宗旨

2013年夏冬两季,正值暑、寒两假。根据教育部“十一五”期间制定的“国培计划”任务要求,本年度全国有50余所高师院校的音乐学科承担了“国培计划”的培训任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除港、澳、台外的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约有6000余名中小学第一线音乐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30余名“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奔赴全国巡回授课。承担此次培训任务的主要教师一部分是来自经教育部遴选的“国培计划”专家库的首批专家,另一部分,即绝大部分教师是来自承担培训任务所在院校的具有较高教育理论修养和专业技能的专业教师。这项活动的实施,不仅使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教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更新,也不同程度地充实了学科前沿信息,并享用了来自全国或本地区最为优质的音乐教育资源。此类报道已见诸新闻媒体。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随世界新军事变革进行,军队院校对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发生了深刻变革。我院作为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型军队院校,重点是培养培养德、智、军、体全面发展,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初级指挥军官。因此全面增强学员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一环的艺术教育一度被军事院校忽视。为此,文章首先阐述在高等院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及高等军事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同时又针对军事院校的教育功能和课程设置条件,具体提出在军事院校需要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以及对具体要开设的美术理论课程实施主要做法进行了思考。

一、在高等院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教育部1996年07月29日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

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日趋多元化,无论任何形式,但都是表达人类共同情感与观念。都应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艺术的文化价值在创作、欣赏的过程中通过作品得以实现。如果我们握住艺术教育的关口,使我们的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文化命脉。虽然学生不会艺术创作,但他们可以学会欣赏、审美。如果我们忽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很快,单一的知识结构会使很多学生失去感叹、欢乐、神思的灵魂世界。站在艺术品前不能判定他的价值,失去人生中美好瞬间。审美能力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情感、意志、想象发挥中介作用的活动。如果说教育是创造一代新人的主要手段,而艺术教育则应该贯串于一切教育科目之中。

二、高等军事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第15次全军院校会议做出了“建立完善以岗位任职教育为主体、岗位任职教育与生长干部学历 教育相对分离、军事特色鲜明的新型院校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任职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是按照部队任职需要,给予受教育者岗位任职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与学历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学历教育旨在打牢基础、提升发展潜力,注重学员素质的长效性、稳定性、基础性,是为学员的一生发展起奠基作用的教育。学历教育阶段培养目标是完成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同时进行军政基础理论教育和军事基础训练,为学员的任职培训特别是未来长远发展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科学文化基础、军事素质基础和身体心理基础。

综上可见,无论哪种军事院校,不管哪种层次军事教育,尽管在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规格和标准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有差别。但作为军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分子,与其它各级各类的教育一样都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军事人才素质的培养。作为理工类院校同时应加强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一大趋势。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艺术教育的作用亦也不容忽视。在高校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院校也不例外。

三、高等军事院校美术理论课程的实施

原则上说,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能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的总体要求。在横向布局上,应能覆盖艺术范畴内的主要门类,如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在纵向结构上,应能兼顾理论传授、艺术赏析和艺术实践等多个层次,以满足广学生日益高涨的选修要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还应向高水平、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方向努力。在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主要应强调两部分:一是知识性的,介绍艺术是怎样的,艺术的规律有那些:二是文化性的,介绍为什么是这样,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背景以及由此可以推导出什么。将艺术教育从时间和观念上可分为传统与现代两部分。  但另一方面,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应考虑具体院校的职能,军事院校毕竟是培养军事人才为主,艺术综合素质只是一个方面,也不是专门培养艺术创作与科研人才的专业艺术高校。因此,可以结合本院校具体教学情况,灵活开设艺术类课程。至于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表演类艺术门类艺术实践教育,军事院校没有必要也没有条件进行课程教育,但为了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可以进行这些艺术门类的理论教育。至于美术门类,由于美术属于造型艺术,其创作造型基础也与本院的工程类课程息息相关,已经开设了艺术造型基础教学,例如色彩、素描等。但是,美术理论同样也需要开设,以便引导学员们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发展、美术史上的美术流派、美术现象、美术作品和美术风格等,从而达到提高审美眼光、增强艺术素养、陶冶审美情操的目的。

综上分析,看见在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上,一方面为开阔学员艺术视野,达到学科门类综合,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可以设置一门构建跨越各具体艺术门类的基础理论教学课程,名曰《艺术概论》或《艺术学概论》。另外针对美术这门造型艺术,可以专门开设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其内容包括体现美术造型规律与基础的《美术概论》;还有再现美术历史发展的美术史课程,例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另外还可以针对艺术作品欣赏开设中外艺术赏析课程,如《艺术鉴赏》;另外可以专门开设中外美术理论的课程,如《西方美术理论》、《中国绘画理论》;当然也可以根据各个绘画门类开设门类课程,如《中国油画史》、《中国山水画史》、《中国花鸟画史》;如果再从时间上看,针对现代艺术,可以开设《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多媒体艺术》等现代艺术门类课程。当然这只是一个完美的设想,由于限于军事院校的特点与教育功能,不可能全部开设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开设所有这些课程,但其中的《艺术概论》、《美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和《艺术鉴赏》是必须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因为这些课程是艺术门类,更具体的说是美术造型艺术门类的基础课程。

四、结语

纵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艺术教育在高校(包括高等军事院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艺术的最大作用就是开发人的右脑,激发创造性。学习的方法、手段应该多样化,切忌教条,应努力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由于军事院校的功能与教育条件所限,不可能开设所有艺术门类的教育。因此作为各艺术门类一般规律的《艺术概论》,以及作为美术门类一般规律的《美术概论》,还有作为了解古今中外美术发展历史与规律的《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以及涉及对具体作品鉴赏的《艺术鉴赏》等美术理论课程就显得极为必要,也有条件可设这些课程。提高初级指挥军官的能力素质应多管齐下,综合课程的教学,尤其是美术理论课程教学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通过这一探索,可以使未来指挥军官素质更加全面,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可以实现未来指挥军官向素质型军事人才的全面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学员艺术素质具体而言是美术能力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授受美学》,陈宏在,安徽教育出版社。

[2]《艺术家的美学》,翟墨,人民文学出版社。

[3]《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3月

学校类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一、当前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类专业人员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其瓶颈问题是高校会计类预备人才(学生)欠缺有效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相关专业办学规模的扩大,阻碍了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乏针对性的高校会计类人才的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计划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指导性文件,人才培养计划的优劣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各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大多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缺乏独特的、专用的会计类人才培养计划。

(二)会计教材“法规化”。目前,各高校的会计教材存在一个普遍现象——教材的“法规化”,教材只是对国家制定的会计法规作一般性的解释,表现为理论性强、规范、抽象,缺少应用案例,因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会计教学手段落后。根据调查发现,会计教学目前仍有相当部分高校采用“粉笔+黑板”为主的教学方法,即采用教师写、学生记或者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进行会计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特别是上机操作能力的培养,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不相适应。

(四)会计教学内容理论化。受会计教材的影响,会计课堂教学在内容的组织上同样是以会计法规、会计理论的讲授为主,以实务操作为辅,结合案例讲解较少;或者集中进行会计理论的讲解,等理论讲完后再集中进行会计的实践教学,人为地割裂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

二、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具备的特征

根据当前的现状,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突出体现以下特征;

(一)培养模式体现教育的目的性。教育的目的是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的总体要求,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起着决定作用。教育的目的性与宏观经济环境相关联并产生相互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宏观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的发展,又影响教育目的,而培养的模式又渗透着教育的目的。

(二)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要体现主体多元化特性。社会、学校、学生都将成为培养模式中的主体,强调多元化,坚持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及用人单位共同商定的原则,同时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三)培养模式的内涵中要体现层次性。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据此,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层次,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第三层次,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学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

(四)模式的实践性和可行性。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晶,尤其应当强调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代表性的模式,才有生命力,才有借鉴作用。

三、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要求

(一)实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从一般意义上讲,通才教育是当代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但现实的问题是我国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的教育仍然处在“专才教育”阶段。学校的专业特性不可能改变,社会各行各业所迫切需要的仍是数以百万计的各级各类会计专门人才。因此,对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实施通才教育在理论上虽然具有无可辩驳的合理性,但在实践上(无论是社会的现实需要还是教育的现实条件)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确立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并为我国现阶段教育力所能及的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我国高中后教育在“专才教育”模式下,突出的弊端就是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分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认识、适应、掌握客观的世界,并着力于教会学生知识和本领,教学的内容也是一些以知识、技术为主的纯科学的东西,忽视了让学生从人生意义、生存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以致有许多人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却没有健全的人格。现代社会的发展强烈地呼唤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把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成为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既会做事、又会做学问、更会做人。因此,在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不仅要进行科学教育,还要进行人文教育,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得到统一。

(三)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教学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那种迎合空谈理论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不利于培养懂理论、能运用、具有创新能力专门人才的。同时,空谈理论,不谈理论产生的实践根源,也不谈理论如何应用于实际,或者不以适当的实际材料帮助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使理论脱离实际,也是不行的。社会实践是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培养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劳动观念和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导,把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重素质,讲究人才全面发展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特征,不仅在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在于基础素质,其中,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居其他素质之首。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不断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是决定一个民族竞争力强弱的关键要素。由此可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会计类专业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根本任务。人文素质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反映了人才的质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从知识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度,把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为此,要在教育思想上变过去单纯的以培养学生“做事”为目标的模式为既培养学生“做事”,又培养学生“做人”的模式上来。就人才素质的整体而言,“做人”比“做事”处在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位置上。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促使其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促使其学会做人,学会合作,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培养成为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能力,会与人共事的人。从这个意义上去认识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础。

(二)拓宽专业领域,突出适应市场要求的创新

一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的服务方向。一个学校能否建立主动适应的市场机制,关键在于能否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学生创造更宽阔的就业渠道。因此,必须根据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在拓宽专业口径上下功夫。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按大类专业招生;纵向上,延伸专业内涵,改革传统专业,扩大专业服务范围。

(三)课程整合,讲究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

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其重要一环就是课程的整合与重组,以适应新时展对会计类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因此,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重新审视原有课程体系问题,该整合的必须整合,该重组的必须重组。

(四)“产、学、研”结合,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

“产、学、研”结合是高校会计类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生产劳动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因此,“产、学、研”结合在新的发展时期,应有新的内涵。学生如果不经过产业实践这一环节的锻炼,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就不可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都是在大量产业实践中培养的,而产学结合是其实现途径。

(五)升级教学设备,凸显新时代教学特点的教学手段的创新

教学手段的创新,首先需要学校加大投入,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导教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注意做到扬弃,即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相结合、理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与实践教学的手段和方法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其次,高等学校要制定详细、合理的考核办法,引导教师完成既定的会计教学目标。再次,学校要改革考试的内容与方式,紧紧把握住会计的教育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和新型考试内容。此外,要强化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会计管理与核算的模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会计工作由手工登记账簿发展到了凭证处理、登记账簿、生成报表等工作全部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甚至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电子化财务管理,电子化审计。信息技术对高等学校的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娴熟地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教学、科研工作,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通过计算机来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甚至参加相关专业考试。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