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

管理方法论文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第1篇

成本预算的模糊管理与一般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管理方法的特殊性,不是采用刚性的、事前规定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和约束被管理对象,而是通过系统整合实现人本管理及其管理目标,以及采取适用于复杂管理的方法论来进行成本预算管理。

在企业经营业务预算中,成本预算是最基本的预算。在实际预算编制过程中,由于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等条件限制,使得企业成本预算管理陷入了“上下相互扯皮”的泥潭中。对此,本文将以“模糊管理”思想为指导,从而提出成本预算管理的新思路。

1企业成本预算的模糊性:模糊管理思想的提出

在现实生活中,“模糊性”无处不在,比如,人的身高有高与矮之分,但高个与矮个的标准到底是多少呢?高、矮本身就是模糊的概念。从理论上讲,模糊性是一种描述的不确定性,它是事物在性态和类属方面的亦此亦彼性,也就是中介过渡性。事物的“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当两极对立的绝对性消失了,这就是本文所提出的模糊性。那么,该如何理解成本预算管理的模糊性呢?

首先,成本管理方法的精确性和可行性之间存在着矛盾,结果的精确性常常以方法的复杂性为代价。以产品成本计算为例。众所周知,产品成本计算是经过一系列归集分配过程而完成的,如原材料、人工等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和制造费用的分配等,在这些分配过程中,企业选用不同的分配方法,其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精确的计算方法往往是最复杂的。无论多么精确的方法,对处于不同环境、不同行业的企业会产生不同的效用。因此,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应是精确性和可行性兼顾的方法,如果把复杂的模糊的事物人为地精确化,这势必降低成本管理方法的可操作性。

其次,企业所生存的环境,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模糊的环境,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接触各种模糊事物和信息。因此,企业要实现费用预算的精确性管理也是不现实的,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时,还要综合考虑其具体情况,如生命周期发展阶段、行业竞争、企业文化等,成本预算的确定应以提高员工创造力、最大发挥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为前提。

2企业成本预算模糊管理的具体思路

成本预算的模糊管理与一般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管理方法的特殊性。具体而言,它有以下特点:

(1)不是采用刚性的、事前规定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和约束被管理对象,而是通过柔性的、伸缩性强的原则性要求来潜移默化地调节、影响被管理对象的行为规范。

(2)通过系统整合实现人本管理及其管理目标。这里的系统整合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利用技术手段,充分了解管理过程或管理阶段发展变化特征,然后综合运用定量及定性分析方法,对管理过程的性质、发展变化作出判断,并形成相应的应对办法。

(3)采取适用于复杂管理的方法论来进行成本预算管理。其管理方法特点为:一是非优化,即成本预算管理方法不以追求最优化和最高效率为基本原则,而是在吸取科学管理确定性原则和理性的前提下,将不确定性引入成本管理范畴中,使管理更符合客观实际。二是非规范化,即力求使员工在更大的空间,以更大的自由度从事创造性的生产经营活动。

笔者认为,坚持成本预算的模糊管理,企业当务之急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人本管理为核心做好成本预算编制工作。人是根本,一切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由人去掌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管理目标的实现都要通过人的活动来落实,离开了人,管理活动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因此,成本预算管理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行人本管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上下级预算方案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企业按照模糊管理思想要求,对于偏差较大的下级预算方案重点审视其准确性,对于偏差较小的下级预算方案则采取灵活处理的方式予以解决,从而提高下属单位执行预算的积极性。正如某CFO所提及:如果能将企业利润大幅度提高,我欣然接受成本费用预算金额提高的现实。

二是建立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结合的成本预算管理模式。就成本预算管理体系而言,企业应以柔性管理为主体。这就要求企业根据具体环境特点使成本预算体制的设计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比如在市场状况不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的制造费用预算可以考虑采用弹性预算的方法;鉴于未来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企业还可以将成本短期预算与长期预算相结合;为避免在成本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短期行为,企业可以考虑采用滚动预算方式,每过一个月,立即在期末增列一个月的预算,逐期向后滚动,因而在任何一个时期都能使预算保持12个月的跨度等。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分解、落实责任指标而言,企业应强调刚性控制,特别是月度执行预算,应以刚性管理为主。

三是将模糊思想融入成本预算管理目标中。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须设置成本预算管理目标。成本预算管理目标的模糊管理已体现为两点: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流程

管理原则和管理流程的创新能够创造持久的优势,使竞争地位发生巨大转变在过去的100年中,像品牌管理事业部制这样的管理创新,要比技术和产品创新更能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事实证明,管理创新比其他任何类型的创新都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使企业绩效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但奇怪的是,很少有企业会为持续的管理创新而精心打造出一个专门的流程①大多数企业都有一套关于产品创新的正规方法,许多企业还有探索前沿科技的研发团队近年来,为了提高速度和效率,几乎地球上所有的组织都系统地重新设计了自己的业务流程可令人不解的是,却鲜有企业或组织付出同样多的努力去进行最重要的那种创新:管理创新

人们可能会认为是卓越的产品杰出的员工和优秀的领导者这样一些因素使得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杜邦(Dupont)宝洁(Procter&Gamble)Visa国际以及Linux等组织出类拔萃但如果经过认真探究,就会发现这些公司的成功背后还有另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管理创新在20世纪早期,通用电气完善了托马斯爱迪生(ThomasEdison)最著名的发明——工业研究实验室(Industrialresearchlaboratory)通用电气将有序的管理原则引入了科学发现的无序流程,在接下来的50年里,它获得的专利比美国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要多通用电气现在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追溯到那时的非凡成就杜邦公司于1903年率先开始进行投资回报率计算,从而在资本预算方法的发展中扮演了先锋角色几年之后,公司还开发出一种对公司众多产品部门的绩效进行比较的标准化方法诸如此类的创新使杜邦成为美国的工业巨头之一宝洁公司在包装商品行业的卓越表现源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当时公司开始将品牌管理的方法正规化此后数十年,宝洁公司一直凭借早期在无形资产创造价值方面取得的成功稳步发展现在,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包括16个品牌,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Visa国际组织是世界上第一家“近似虚拟”(Near—virtual)的公司,其成功要归因于组织创新20世纪70年代,Visa的各个发起银行在美国建立了一个联合机构,从而为世界上最家喻户晓的品牌奠定了基础今天,Visa成为全球性金融网络,连接着21000家金融机构和超过13亿的持卡人计算机操作系统Linux实施的“开源式开发”(Opensourcedevelopment)是近年来管理创新领域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在诸如公共许可证和在线协作工具等其他创新的基础上,“开源式开发”已被证明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机制,可以吸引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个人加入开发行列,并对他们的工作加以协调这些案例表明,一项管理突破能给进行创新的公司带来强大的优势,并使行业的领导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之下,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带来的优势则往往较小

然而,并非每一项管理创新都会带来竞争优势任何形式的创新都遵循着一条“幂次法则”(Powerlaw):有一个能够带来巨大竞争优势的真正激进的想法,就意味着有几十个意义不大的其他想法但这绝不是不去创新的借口创新始终是一个数字游戏,你做得越多,收获丰硕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管理创新可以定义为对传统管理原则流程和实践的明显背离,或者对传统的组织形式的背离,这种背离极大地改变了管理工作的方法简单地说,管理创新会改变管理者的做事方式在一家大型组织中,改变管理者工作方式的唯一途径就是重新设计控制其工作的各项流程诸如战略规划资本预算项目管理雇佣和晋升员工评估高管培训内部沟通以及知识管理等管理流程,就是将管理原则转化成日常管理实践的工具这些流程会确立对管理者的工作加以控制的方式和方法公司运营层面上的创新关注的是公司的业务流程,如采购物流客户支持等等,而管理创新则关注的是公司的管理流程

与其他类型的创新一样,管理创新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如何才能产生真正新颖的创意尽管创新没有什么简单而标准的办法,但是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成功要诀,你就可能会有更多的发现全新的原则非正统的思维非主流的智慧,这些能够提升人类创造力的“放大器”,无论对于管理创新还是其他类型的创新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大多数公司中,管理创新都是即兴而为,并且具有渐进性要想实现持续而大胆的管理突破,就必须有一个系统化的流程,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摆脱传统理念的束缚

一般来说,人们对公司战略变革抱有这样一种信念,即认为变革必须从公司最高管理层开始,并且需要一位强有力的领导者在公司中实现变革从经验上说,这样的信念似乎非常正确,但作为一名管理创新者,必须能够将貌似正确的东西和绝对正确的东西区别开来诚然,几乎所有关于企业复兴的故事,讲述的都是新任首席执行管扮演了公司的救世主,扭转了公司乾坤的英雄壮举但是,这是世界上唯一可行的做法吗?为什么需要一次危机来激发深刻的变革呢?原因很简单,在大多数公司中,少数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战略方向的转变自始至终掌握着发言权所以,一个被传统束缚的管理团队,由于不愿意放弃昨天确定无疑的东西,可能会把整个组织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所以,一般来说,公司是需要通过一场危机来激发深度改革的,但这种现象并非某种自然定律,而不过是政治权力分配“头重脚轻”的典型产物罢了

“首席执行官负责制定战略”的观点看起来合情合理,却可能促使公司员工相信他们无法影响到公司的战略方向或者改造公司的商业模式,因为他们只是战略的执行者,而非创造者然而,如果企业的目标是加快战略革新的步伐,或者是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想象力和激情,需要系统地广泛分担战略创新的责任,那么这种以首席执行官为中心制定战略的观点就应当受到挑战目前,公司的战略规划流程充满着精英主义色彩,赋予了高级管理人员过多的发言权,而牺牲了一线员工的新创意,这极大地限制了公司可供考虑的战略选择的数量解决有争议问题的最佳方法,不是强制推行对其他所有人都不利的某个观点,而是努力寻求一种能把各个相关方面的多种不同观点整合在一起的更高层次的解决方案作为一名管理创新者,必须有能力挑战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必须对每一个管理信条提出两个问题首先,这一信条是否对实现的终极目标有妨碍?其次,是否能够想象出与这一信条所反映的现实不符的其他情形吗?那种认为首席执行官是战略总设计师的传统观点,只不过是一个传统而已这个观点并非完全错误,但也非完全正确当人们以批判性的眼光来检验其他格言时,很可能会发现许多格言也是同样不可信的随着旧事物不再确信无疑,进行管理创新的空间就增大了

各种传统的管理思想往往在公司管理者的思维中根深蒂固,很难被人察觉,而且人们对这些思想奉若神明,不敢质疑然而,要充分了解新管理原则的威力,就必须摆脱过去的惯例对想象力的束缚虽然一些被人们坚信的某些东西可能在科学上已有定论,但大多数东西并非如此尽管承认这一点可能会让人感到很痛苦,但许多被视为管理智慧的东西只不过是伪装成不容争辩的真理而未遭到质疑的教条而已

二培育应对变革的能力

企业应对变革的能力是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保障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tonM.Christensen)的研究显示,影响商业组织变革能力的因素有三个:资源流程和价值观②尽管变革管理和流程再造理论认为,流程是可以改造的,但事实上,流程远不如资源那样灵活,适应性也要更差一些,而价值观就更是如此了所以,为了应对变革与创新,如果一个商业组织需要建立新的流程和价值观,管理者就必须开创一个新的组织空间,用来培育应对变革的能力做这件事的方式不外乎三种:第一,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新机构,建立新流程;第二,从现有组织中分拆出一个独立的组织,建立解决新问题所需的新流程和新价值观;第三,收购一个外部组织,其流程和价值观必须与新任务的要求高度匹配简言之,需要建设一个既独立又有根基的新增长平台部门,新增长平台部门既独立于又极大地依赖于企业的现有业务组织结构工作方式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它必须有其独立性,因为新增长平台需要比普通业务部门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开发的成效,同时它还在培育能够使企业具备一种走出现有经营模式与组织文化的能力

建立新增长平台的机会存在于公司的实际或潜在能力组合未满足的客户需求和大环境的变化这三者的相交之处当企业发现一个新产品机会时,应该通过新平台的角度来审视它我们可能看到的是这个创新还会带来一些我们不曾想到的产品服务或者其他业务这个创新使得进入新市场的速度加快,也使得企业获得了新的能力在变化日趋加快的世界中,持续不断地进行战略更新是保证你不失去竞争力的唯一途径,而在企业组织中无处不在挥之不去或前所未有的任何问题,都不大可能用从别人那里拿来的旧的管理原则来解决管理创新就意味着全新的问题就要求用全新的原则,要求采用能够揭示新方法的新的管理原则

三致力于解决重大的管理问题

问题越是重大,创新的机会就越大虽然重大的问题并不总是带来重大的突破,但细小的问题从来不会带来重大突破大约80年前,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motors)创造了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以便应对一个看上去非常棘手的问题:怎样理顺通用汽车下属子公司间庞杂的关系,这些子公司是公司总裁威廉杜兰德(WilliamC.Durant)通过收购而组织到一起来的杜兰德的继任者皮埃尔杜邦(PierreDuPont)于1920年接手通用汽车后,要求他的一位高级副手小艾尔佛雷德斯隆(AlfredP.Sloan,Jr.)协助他对通用汽车这个机能失调的帝国进行精兵简政斯隆的解决办法是:设立一个负责制定政策和实施财务控制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并按产品和品牌设立事业部,负责日常运营正是凭借这一管理创新,通用汽车才能充分利用它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1931年,在斯隆的领导下,通用汽车最终取代了福特汽车公司(Ford),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事业部制的实质是根据企业从事的行业,按产品地区客户来划分部门事业部在企业宏观(下转第83页)领导下拥有完全的经营自,实行独立核算,使大企业在内部获得小企业的活力我国的通信制造商中兴通讯就借鉴了事业部制的经验,实行的是“准事业部制”的组织管理制度与事业部制体制不同的是,中兴通讯的准事业部制不拥有完整的自主经营权,虽然产品事业部和营销事业部都有经营指标,但产品事业部不直接做销售,必须由营销事业部负责销售,而营销事业部只能销售产品事业部的产品这实际上决定了事业部的独立核算只能是“相对的”,各自获得的利润只能是“阶段性的”准事业部制是从传统的职能管理部门向事业部制过渡的中间性产物,由于向各事业部下放了决策权,使事业部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大为提高,使各事业部的经理层成为公司总体管理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为了最大程度地增加管理突破的可能性,需要从一个既有重要意义又使人振奋的问题入手要想解决重大管理问题,还必须具备不屈不挠和坚定不移的精神,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可以激发你的想象力,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关注那些让公司一直左右为难的取舍问题来激发想象力人们总是有一种想超越这种似乎无法调和的取舍的欲望,而推动管理创新的往往就是这种强烈的欲望再如,你可以试着想一想你的公司在未来即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带来的突变将会要求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这样,你就可以发现一些你的公司应当在今天就开始应对的明天的问题,并去考虑一些目前公司力所不及,但经过你和管理团队的共同努力可以变为力所能及的事情

对于身处信息纷繁复杂的发达地区的人们而言,正确判断哪些信息应该予以关注或忽略,以及如何对自认为重要的信息进行组织与传播,已逐渐成为一种核心能力这种信息综合能力对于领导者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在决策中往往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各种复杂的因素,而且决策结果事关重大随着人们对信息综合的理解不断加深,将会有更多的领导者能够像达尔文那样,拨开挡住自己视线的层层灌木,看到一整片茂密的森林

注释:

①这里所指的流程是指组织成员互动协作沟通和决策的模式,组织成员通过这些模式将资源转化为价值更高的产品和服务

②按照克莱顿克里斯滕森的解释,价值观是指商业组织用于确定优先事项的标准,它通常关注两类价值观:第一种价值观与毛利率有关,也就是公司最低可以接受多高的利润率;第二种价值观涉及商业机会,也就是管理者认为一个商机必须达到多大规模才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第3篇

络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的内容和实现途径。

关键词统一的网管系统SNMPCMIP面向对象CORBA

MethodofImplementIntegratedNetworkManagementSystem

AbstractThenecessityofintegratednetworkmanagementsystemsisdiscussedindetailinthispaper.Andthenthelevelandcontentsofintegrationareinvestigated,thestrategiestoimplementanintegratednetworkmanagementsystemarepresented.

Keywordsintegrationnetworkmanagementsystem,SNMP,CMIP,objectoriented,CORBA

1引言

当今网络越来越重要,网络的规模、复杂度也越来越大,为了保证网络有良好的性能,必须使用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监视和控制网络,即对网络进行配置,获取信息,监视网络性能,监视和管理故障以及进行安全控制。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的网络管理系统存在着缺陷,不同的网络运营商拥有各自分割的网管系统,有些厂商发展自己专用的协议。同时,针对不同的网络管理功能,存在着大量功能单一的网络管理系统。这些管理功能相互独立,甚至不同厂家同类设备间的管理系统也做不到很好的统一。这些情况致使网络协议不兼容,管理信息分离,不能更好的共享管理资源,缺乏对整个网络的统一管理,从技术方面看,管理内容庞杂、操作界面多种多样,从管理方面看,不同的网管系统需要更多的人员学习、维护,浪费人力,同时随着网络的复杂度增加,分散管理,不容易进行问题定位和对网络的优化。

针对以上网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各网络运营商希望能够在目前网络管理基础上建立一个综合的网络管理系统,以实现网络管理的统一。这就有了综合网络管理的需求,即把现有的独立的不同网管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兼容和互操作性,形成一个界面友好、功能齐全的网络管理系统。

2网络管理概要

网络由互相连接的诸如路由器、交换机、网桥、工作站等网络设备组成。网络管理系统对网络进行监视对网络设备进行控制。网络监视是指在不加影响的情况下对网络的状态进行监视,而网络设备的控制包括主动地参与和影响网络的状态。

一个典型的网络管理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网络管理站(NMS),运行在网络设备上的管理,协议和管理信息集。NMS是一个计算机系统,他执行网络管理功能,对不同设备提供了基本的网络管理功能。一个典型的NMS有以下部件组成:

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

管理进程

NMS核心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信息处理机制

管理协议

GUI给用户提供了一个使用NMS的界面。NMS使用标准的方法去请求网络设备,从不同网络设备中收集信息。收集到的信息存放在DBMS中,管理应用使用DBMS进行存储信息和建立间的联系,用于网络分析和维护。NMS使用管理协议和运行在被管理节点上的管理进行通信。NMS和管理间进行通信的信息由管理信息库(MIB)来定义。使用的管理协议为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通用管理信息协议(CMIP)。

3统一不同的网络管理系统面临的问题

3.1统一的不同层面

网络管理的统一存在三个层次。

站点级的统计,这是最低级的统一,不同的网络管理系统在同一服务器上运行,相互独立,是不同的NMS。

GUI级的统一,指不同的网络管理系统操作界面风格统一,运用的术语相同,管理员面对的是一种操作语言,这是一种表面上的统一,具有友好的一次性学习的界面。

管理应用级的统一,这是最高级别的统一。在这个级别上,不但实现了GUI的统一,各种网络管理系统的管理应用程序按照统一标准设计,应用程序间可进行信息共享和关联操作。在这一层面上的统一实现了对异构网的综合分析与管理,进行关联操作,网管系统可具有推理判断能力。

3.2统一的内容

网络管理系统统一可从三个方面依次去实现,即操作界面的统一、网管协议的统一、网管功能的统一。

界面的统一

网络管理系统是管理的工具,但归根到底是要人去操作管理,操作界面的优劣会对管理员产生很大影响。不同网管系统具有不同的操作界面,要求管理员分别学习,或增加管理员人数,形成人力浪费。现在没有统一的网管用户界面的统一标准。现有的网管系统几乎都实现了图形界面,但既有基于UNIX操作系统的又有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且界面的格式千差万别,给管理员的工作增加困难。

网管协议的统一

管理协议是NMS核心和管理之间进行信息交换遵循的标准,是网管

系统统一的关键所在。目前流行的两种网管协议为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al)和CMIS/CMIP(CommonMangementInformationProtocal).SNMP是由互联网活动委员会IAB提出的基于TCP/IP网管协议,CMIP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发的基于网络互联的网管协议。网管协议的统一就是指这两种协议的统一

网管功能的统一

在ISO标准中定义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等领域。现有的网管系统在网管规范尚未成熟就进行了开发,大都是实现了部分模块的部分功能。这些网管系统功能单一,相互独立,不能实现信息的共享。不能从宏观上实现管理,不利于网络的综合管理。

3.3统一的策略

将多个网络管理系统统一在一起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格式转换法,即各个子网管理系统通过程序进行格式的转换,以便相互识别和共享资源,是一种分散式管理方式。另一种使用分层网管平台,即建立更高级的管理系统,高级网管系统和低级网管系统间进行通信,分层管理,是一种分布式管理方式。第三种是标准化方法,是遵循标准的规范和协议,建立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使用分层的网管平台是当前较为流行的方法,如现在广泛研究和讨论的基于CORBA的TMN(TelecomunicationManagementNetwork)就是将TMN中的管理者通过ORB(ObjectRequestBroker)连接起来,实现不同管理系统的统一。

格式转换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如运营商要求网管系统对外提供统一的数据收集、告警信息。

协议标准化方法是统一网络管理系统的趋势和方向,电信管理网TMN就是在电信领域内的一种标准协议,使得不同的厂商、不同的软硬件网管产品的统一管理成为可能。标准化实现统一的网管功能,包括网管协议的标准化、管理信息集模型的标准化和高层管理应用程序功能的统一规划。

格式转换和应用网管平台的策略是基于现有网管系统的基础上统一网管系统,而标准法策略则不考虑现有网管系统而重新设计一套新的标准,或是对现有网络管理系统进行较大改进,考虑到我们当前的网络管理发展的现状,还是以格式转换和应用网管平台方式统一网络系统。

4网络管理系统实现统一的方法

当前网络管理的统一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网管协议的统一。另一种是分布系统的统一,即在CORBA环境下的统一。它是基于面向对象的网管平台和格式转换的策略。

4.1网络管理协议SNMP和CMIP的统一

SNMP和CMIP在它们的范围、复杂性、以及解决网络管理问题的方法方面有很大的不同。SNMP被设计的很简单,使它非常易于在TCP/IP系统中普及。目前这已经成为事实。可是这一特点也不太适合大型的、复杂的、多企业的网络。相对应的,CMIP被设计的比较通用和灵活。但这也同时提高了复杂性。SNMP和CMIP的统一是指分别支持这两种协议的网络管理系统信息互通,互相兼容。

SNMP和CMIP统一有两种思想,一种是两种协议共存,一种是两种协议的互作用。

协议共存可有三种方法实现,一是建立双协议栈,二是建立混合协议栈,三是通用应用程序接口(APIs)。双协议栈的方法要求被管设备同时支持两种体系结构,但这要求被管设备要有很高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开销大,不实用。混合协议栈就是建立一种底层协议栈同时支持这两种协议,这样运行在该协议栈上的管理系统可同时管理支持SNMP的设备和支持CMIP的设备,为了使CMIP能在内存有限的设备上运行,IBM和3COM联合为IEEE802.1b开发了一个特殊的逻辑链路控制上的CMIP(CMOL),因为它取消了很多高层协议开销,减少了对设备处理能力和内存的需求,并且不需要考虑底层的协议,但同时由于缺少网络层,失去了跨越互联网络的能力。多厂商管理平台定义了一套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APIs),允许开发商开发管理软件而不用关心管理协议的一些细节描述、数据定义、和特殊的用户接口。如图2所示为HPOpenView利用XMP(X/OpenManagementProtocol)API来实现多协议管理平台的结构。其中Postmaster用来管理在网络对象间的通信,如管理者和之间的请求和相应,而ORS(ObjectRegistrationServices)为每个产生一个目录,纪录它们的位置和采用的协议。

协议共存虽然能实现SNMP和CMIP的综合,但协议之间没有互作用能力不能很好的实现协作对网络的分布式管理。对于SNMP内部不支持SNMP的设

备可采用委托PROXY的方式解决。对于TMN/CMIP内部非Q3或Qx接口的设备可通过增加适配器进行转换。因此可通过增加中间的方式来解决SNMP和CMIP之间统一问题。由于CMIP的强大的对等能力和对复杂系统的模型能力即事件驱动机制,使得它更适于跨管理域实现对等实体间的互作用,以分层分布的方

式管理网络,由于它对设备的性能要求较高,因此在这种层次结构中,可充当中央管理站和中间管理站,而SNMP可用于下层管理简单设备。如图3给出了协议互作用的管理模型。

4.2基于CORBA的网管系统的统一

利用面向对象的的技术对网络资源进行描述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在分层的网络管理平台上,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将网络资源和网络管理资源进行抽象。管理平台为不同应用系统和高层管理者提供的是一组管理对象,对象由属性和方法组

成。利用对象的封装性可以使管理应用和高层管理者面对在较高层次上进行抽象的管理对象,屏蔽了实现各种管理功能的细节。为应用提供了对网络资源进行描述和管理的高级抽象,易于实现各种管理功能。而对象类的继承性便于扩充和增加管理对象类,继承性支持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可重用性。

在应用环境中,管理应用和高层管理节点与管理平台是基于C/S(顾客/服务器)模式的分布式结构,即管理应用节点和高层管理者节点与他们所以来的平台节点可能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因此考虑基于何种结构,采用什么样的协议实现分布对象的访问。

多厂商设备的环境的网络管理一直是网络管理研究和实现的难点。鉴于CORBA的分布式面向对象的特点,在网管系统的开发中加以引用。

本文采用OMG的CORBA(CommonObjectRequestBrokerArchitecture)做为实现分布管理对象访问的设施。CORBA是很有应用前景的系统集成标准,它提供了面向对象应用的互操作标准。CORBA位分布对象环境描述了面向对象的设施-----对象请求,他提供了分布对象进行请求和应答的机制。这样CORBA提供了在异构分布环境下不同机器的不同应用的互操作能力和将多个对象系统无缝互连接的能力。CORBA机制是独立于任何程序设计语言的,对象的接口描述在IDL(InterfaceDescriptionLanguage)中。CORBA支持两种标准协议-----GIOP和IIOP。GIOP是信息表示协议,描述了所传输信息的格式,而IIOP则描述了CORBA所支持的传输协议,即GIOP信息如何进行交换

管理不同厂商应用和高层管理者如何使用CORBA机制访问相应的管理平台所提供的管理对象。使得处于不同节点的不同厂商的管理应用和高层管理者能无缝使用分布对象提供的功能。在这两种情况下原理是相同的,只是功能不同,在第一种情况下,不同厂商的管理应用脚本程序通过CORBA机制访问管理平台上的应用管理对象,以实现同一层次上的管理功能。在第二种情况下,高层管理平台上的脚本进程通过CORBA机制访问底层管理者为高层提供的管理对象以实现高层对底层的网络管理功能。

CORBA机制除支持客户端对服务器端所提供的分布对象的访问外,还提供分布对象服务功能------COSS,它包括分布对象访问的安全机制、事件机制等。在网络管理应用中,除主动询问网络管理信息以管理、监视网络的运行状态外,还有一种应用是被管理对象在发生故障和事件时,向管理者提出事件处理请求。CORBA中的事件服务机制恰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5结束语

现在,网络管理系统统一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业界的重视,并且已有了多种技术手段实现。朗讯、诺基亚、富士通等电信设备厂商都在研究将CORBA技术应用于网络管理,如朗讯的CDMS2000的网络管理系统就是基于CORBA技术并且在实际中也得到了应用,但统一网管的发展还不规范,没有标准规范和体系可借鉴,应该说尚处在起步阶段,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二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261—263

2MeyerK.ErlingerM.Betser,J.etal.Decentralisingcontrolandintelligenceinnetworkmanagement.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SymposiumonIntegratedNetworkManagement,May1995

3So,Y,Durfee,E.DistributedBigBrother.8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Applications,1992

4Coldszmidt,German.Distributedmanagementbydelegation.Proceedingsof1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DistributedComputerSystem,June

6胡谷雨.现代通信网和计算机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方法;质量管理体系

课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的经管类课程在经过多年的建设后,面临着稳定、持续地提升教学质量的问题。由于经管类课程教学质量是多种资源的集合体,因此,必须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开展经管类课程质量分析。在明晰该课程各种质量要素及其相互间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的方法构建该课程质量管理体系。

一、构建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经管类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即涉及宏观的政治、经济、技术等内容,又以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具有内容广、信息量大的特点。经管类课程的教育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决定着该课程的授课质量。构建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是我们稳定、持续地提升教学质量的科学方法。

1.构建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高校质量管理实践的需求

教学服务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式的学习过程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从高校质量管理适用的理论方法看,目前已走出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5年一轮的高校的质量评估使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高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已使教学服务质量有所提高,但具体执行环节要素多、部门散、运行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削弱了高校组织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迫切要求以课程为对象,研究课程教学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最终达到提升高校组织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目的。

2.课程质量管理体系与高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联系

目前已有的高校质量管理体系分为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分人才种类的质量管理体系两类:(1)全面的质量体系是以高校组织整体为研究对象而建立的,就是对“教育服务”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所形成的过程网络实施控制,通过识别与体系相关的过程,确定过程相互作用并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和受控,运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方法,以实现策划结果和持续改进;(2)分人才种类和层次的质量体系是以产品为对象建立的,就是对某种类人才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为基础的“教育服务”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所形成的过程网络实施控制。

我们拟建立的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上述两种质量体系的具体落脚点,是组织整体和分人才种类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执行系统。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过程原则,为保证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结果,将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资源进行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效的管理子系统。与其他课程质量体系相互并列,支撑着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3.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多层次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由于经管类本科生课程是硕、博课程的基础。构建的经管类本科生课程质量管理体系能稳定地提升多层次课程质量,在促进学院教学、科研等方面起到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指为该课程教学服务应具有技术和功能性方面内容建立的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体系,是指为实现该课程教学服务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的集合。与组织整体质量体系不同,它是保证实现该课程优质教学服务质量而建立的,由任课教师组成的、按课程纵向流程设置的全过程管理的所需资源构成的系统。

二、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以课程为对象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便于进行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的分析,有利于措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完备的教学流程、文件和制度,严格的监管措施等是基础;教学质量管理的自动化装备与设施、教师的全员参与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等是必备的资源条件。因此,分析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构成要素,找出教学资源配置、管理上的差距,便于在课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

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的质量是学校系统向学生提供的一种利益,其服务产品从结果看具有无形性、非储存、提供和支付的同时性、服务对象产品的差异性等特性;从过程看具有技术性、功能性等质量特性。因此,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构成要素从内容分为: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管理等要素;从教学服务的本质可分为结果质量要素和过程质量要素。

1.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要素分析

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既教学服务的质量标准、环境条件、以及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设备等是否适应和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表现为课堂教学和网站教学两种载体。课堂教学服务是在一定时期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按计划提供教学服务的综合载体,是适时性的服务;而将该课程教学资源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形成的该课程网站是新颖的表现形式,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虚拟课堂。

目前支撑经管类课程结果质量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课程教学内容资料及其管理水平。经管类课程教学内容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库、教材、参考文献等。将课程教学资料在网络教学平台适时上传形成虚拟课堂。

2.经管类课程教学过程服务质量要素分析

教师的仪态仪表、教学态度、教学程序、教学行为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师是教学资源中的重要资源,他即参与其他教学资源的准备过程,也综合运用其他教学资源完成课堂教学服务过程。开课前的准备过程、综合其他资源过程和开课过程中的使用之的过程,构成经管类课程教学过程服务全过程。其中,开课前的准备过程、综合其他资源过程是过程服务质量要素内容。

在教学资源准备过程中,例如教师能力的准备包括:教学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教师队伍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丰富。一方面,积极为中青年教师学习深造、攻读学位、进修培训、学术交流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争取和承担教学研究、校青年基金项目、博士基金项目和纵、横向科研课题;另一方面积极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了教学观摩的机会和条件,定期组织开展教学法活动,研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所承担的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论证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交差与衔接,正确处理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应用及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等。该阶段是保证教学服务结果质量的基础,其质量特性表现为教学资源齐备。

教学资源综合过程,是将教师、教学资料、地点等资源按教学纲要形成拟开课程的教学进度计划表,其质量表现多个教学课程任务,要达到就某一课程看要求各种资源关系明确、比例适当。该阶段是保证服务结果质量的关键环节。

综上所述,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及其教学过程服务质量是互相作用、相互支撑的关系。过程服务两个过程的质量是教学资源使用过程顺利实施的基础保证。因此,系统地、综合运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使其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及时、准确、流畅是科学有效的方法。

三、确定构建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针对目前高校课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系统管理意识不强、过程管理能力薄弱、工作接口缺少明确规定和控制机制等问题。本文在前两节系统地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基础上,提出建立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应用其可提升课程教学管理水平,并支承高校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行和发展。

经管类课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高校提供教育服务的特殊性,都要求认真研究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形成的过程、规律和管理方法,制定解决各种经管类课程建设问题的措施,并持续地进行质量控制。以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创新的同时将课程建设与现代学习方式联系起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轻松愉悦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因此,经管类课程课程质量体系建设的原则方法是规范化和制度化、系统综合性、树状网路化。

1.经管类课程教学文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遵循课程建设评价标准,应用PDCA循环方法在逐项分析后,制定该课程质量提升方案。形成经管类课程教学资源的规范化文件和主讲教师培养的制度化文件。既包括教学资源的规范化,又包括主讲教师培养流程制度化。

(1)课经管类课教学资源的规范化。经管类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教学课件、习题库、教材、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料经过多次完善,走过了从初级质量向高级的研磨,并在经管类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适时公布。

(2)经管类课程主讲教师培养流程制度化。经管类课程教学是多种教学资源质量的综合,其中人力资源是关键因素。凡进入经管类课程建设小组的主讲教师需经过培训。其流程包括:①参加学校组织的岗前培训;②为青年教师指定教学导师;③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具体的培养发展计划;④全面熟悉各教学环节;⑤进行开课前验收试讲;⑥助课;⑦独立开课;⑧质量跟踪,培养提高。

2.经管类课程质量要素的系统化

课程教学服务质量体系是一个把与成果质量有关的组织结构、过程和资源等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强调系统性和协调性。其理论核心是质量控制过程。即对形成最终成果的全过程实施过程控制,对影响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纠错、反馈、修正,以保证每一过程质量在严格的监控之下运行。这种管理方式既构建起高校内部机构之间职责明确、相互联系和沟通的网络式管理模式,又通过对于人才产品质量形成的每个环节质量管理程序和要求的规范,达到合理地配置资源、协调生产关系、实行有效监督、建立反馈和持续改进其质量的目的。

质量体系既是一种理念、原则,又是一种管理方法。我国的大众化人才培养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服务质量体系满足大众化教育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3.经管类课程质量因素之间树状网路化统的观念,找出各功能间的内在关系,摸清该经管类课程的所有功能,并表明该活动对象的最终目的和实现该目的的全部手段,功能系统如图1所示。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明确了构建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对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的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就建设一优质的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制度等提出了理论方法支持等,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创建是质量管理里理论在教学服务的实践应用,正是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管理理论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茂勋.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及其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高教论坛,2004,2:56~59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投资结构的调整,全国建筑承包市场竞争愈演愈激烈,全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因此,要想立足于建筑行业,关键在于如何把成本降低到最满意的地步。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就降低工程成本加以说明,内容如下: 论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法 一、事前计划准备 在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选定先进的施工方案,选好合理的材料商和供应商,制定每期的项目成本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1.制定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拟定技术员组织措施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个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会不同,所需机具也不同。因此,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级要求为依据,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同时制订几个施工方案,互相比较,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一个。同时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为保证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落实并取得预期效果,工程技术人员、材料员、现场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的一条龙。 2.组织签订合理的分包合同与材料合同 分包合同及材料合同应通过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由公司经理组织经营、工程、材料和财务部门有关人员与项目经理一道,同分包商就合同价格和合同条款进行协商讨论,经过双方反复磋商,最后由公司经理签订正式分包合同和材料合同。招标投标工作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标书要求密封,评标工作由招标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不搞一人说了算,并且必须有层层审批手续。同时,还应建立分包商和材料商的档案,以选择最合理的分包商与材料商,从而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 3.做好项目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项目实施之前所做的成本管理准备活动,是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根据内部承包合同确定的目标成本。公司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要素的配置等情况,按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个项目月、季成本计划和项目总成本计划,计算出保本点和目标利润,作为控制施工过程生产成本的依据,使项目经理部人员及施工人员无论在工程进行到何种进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成本,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 二、事中实施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所选的技术方案,严格按照成本计划进行实施和控制,包括对生产资料费的控制,人工消耗的控制和现场管理费用等内容。 1.降低材料成本 (1)推行三级收料及限额领料 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70%左右,而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因此,材料成本的节约,也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组成工程成本的材料包括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主要材料是构成工程的主要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等,辅助材料是完成工程所必须的手段材料,如:氧、乙炔气、锯、砂轮片等。对施工主要材料实行限额发料,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作业队结算,节约时给予奖励,超出时由施工作业队自行承担,从施工作业队结算金额中扣除,这样施工作业队将会更合理的使用材料,减少了浪费损失。 随着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投资结构的调整,全国建筑承包市场竞争愈演愈激烈,全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因此,要想立足于建筑行业,关键在于如何把成本降低到最满意的地步。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就降低工程成本加以说明,内容如下: 论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法 一、事前计划准备 在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选定先进的施工方案,选好合理的材料商和供应商,制定每期的项目成本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1.制定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拟定技术员组织措施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个内容:施工方法的确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第6篇

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简称SCM)指会计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使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亦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整个循环过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下文针对战略成本管理及主要方法发表言论,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论战略成本管理及其主要分析方法 为使企业取得长期竞争优势,我们归纳了以下三种SCM的分析方法。 一、价值链分析法 每一种最终产品从其最初的原材料投入到达最终的消费者手中,都要经过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这就是作业链。价值链分析法由波特首先提出,它将基本的原材料到最终用户之间的价值链分解成与战略相关的活动,以便理解成本的性质和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确定竞争对手成本的工具,也是SCM制定本公司竞争策略的基础。我们可以从内部、纵向和横向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1.内部价值链分析 这是企业进行价值链分析的起点。企业内部可分解为许多单元价值链,商品在企业内部价值链上的转移完成了价值的逐步积累与转移。每个单元链上都要消耗成本并产生价值,而且它们有着广泛的联系,如生产作业和内部后勤的联系、质量控制与售后服务的联系、基本生产与维修活动的联系等。深入分析这些联系可减少那些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并通过协调和最优化两种策略的融洽配合,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为纵向和横向价值链分析奠定基础。 2.纵向价值链分析 它反映了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为企业增强其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企业通过分析上游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特点及其与本企业价值链的其他连接点,往往可以十分显著地影响自身成本,甚至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共同降低成本,提高这些相关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例如,施乐公司通过向供应商提供其生产进度表,使供应商能将生产所需的元器件及时运过来,同时降低了双方的库存成本。在对各类联系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可求出各作业活动的成本、收入及资产报酬率等,从而看出哪一活动较具竞争力、哪一活动价值较低,由此再决定往其上游或下游并购的策略或将自身价值链中一些价值较低的作业活动出售或实行外包,逐步调整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范围,从而实现价值链的重构,从根本上改变成本地位,提高企业竞争力。四川峨铁的重组便是个典型的例子。川投集团整体兼并峨铁厂、嘉阳电厂和嘉阳煤矿,重组后占峨铁生产成本60%的电价将大幅降低,每年可节约成本几千万元。通过调整,峨铁的产量可以上一个台阶,实现规模经济,又可降低单位固定成本。而对嘉阳电厂和嘉阳煤矿而言,则有了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其销售费用亦大幅降低。同时川投集团还并购了长钢股份,为峨铁打开了销路。这一重组并购搞活了三家劣势国有企业。 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进行纵向价值链分析,就是产业结构的分析,这对企业进入某一市场时如何选择人口及占有哪些部分,以及在现有市场中外包、并购、整合等策略的制定都有极其重大的指导作用。 3.横向价值链分析 这是企业确定竞争对手成本的基本工具,也是公司进行战略定位的基础。 比如通过对企业自身各经营环节的成本测算,不同成本额的公司可采用不同的竞争方式,面对成本较高但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可采用低成本策略,扬长避短,争取成本优势,使得规模小、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小公司在主干公司的压力下能够求得生存与发展;而相对于成本较低的竞争对手,可运用差异性战略,注重提高质量,以优质服务吸引顾客,而非盲目地进行价格战,使自身在面临价格低廉的小公司挑战时,仍能立于不败之地,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简称SCM)指会计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使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亦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整个循环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前景理论应收账款决策

建立在经验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前景理论是正在兴起的行为财务学基础理论。根据CNKI检索的结果,目前,将行为财务理论运用到企业内部财务领域分析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尝试选择了内部财务理论基本问题之一的应收账款管理作为研究探讨的对象,以期望能在前景理论视角下取得新的收获,并能对行为财务理论应用研究有所发展。

一、前景理论及其启示

前景理论突破了“经济理性人”假设,从现实中的人的角度来解释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更注重分析当事人决策心理的多样性,刻画出了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决策的四个重要心理特征,也给予决策研究新的启示:

1.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人们会选择某个参照点去对比自身损益情况,并可能会因参照点的不同而使得决策行为有所改变。

2.不确定环境中的框架并非完全透明的,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框架的描述方式会影响其决策行为。

3.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其偏好常常会受到很多与被选对象本身并不相关的诱因的影响而改变,如问题的描述方法等。

4.人们对亏损的心理敏感程度大概是盈利的两倍左右,这种差异会影响其决策偏向。

二、对现有应收账款管理方法的分析

应收账款是依靠信用政策进行管理的,信用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等。而信用条件又是三者的核心,一般用符号“折扣率/付款期限”表示,如“2/10~1/20~n/30”。在现金折扣的条件下,对应收账款入账金额有两种不同的确认方法:总价法和净价法。

在总价法的核算方式下,总价是其决策参考点。对付款企业来说,取得现金折扣是获益,而人们对收益的心理敏感程度比损失要弱,难以刺激其付款积极性。对于收款企业而言,恰是一个损失框架,心理敏感程度强,这很可能会刺激其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采取过于积极的收账政策,增加收账成本。

在净价法的核算方式下,对于付款企业而言,决策参考点是净价,失去现金折扣是损失,而人们对损失的心理敏感程度强,会提高付款主动性。对于收款企业而言,就相对减少了收款难度和收账费用,有助于合理缩短收款期限,提高资金周转率。

不难得出,净价法优于总价法。但是,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以及净价法核算工作量大、手续繁琐的特点,这很可能正是现行会计准则采用总价法的原因。另外,现有方法受其假设上的局限性,仅限对结果的研究,而忽视了心理因素对于当事人实际决策过程的影响。前景理论恰是提供了一个改进思路。以下是笔者的尝试性思考。

三、对应收账款管理的改进

传统财务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济理性人假设之上,认为框架是透明的,人们总是能够识别并做出一致、准确和无偏差的理性预期,按照预期效用理论来追求效用最大化,在决策过程中不会受到主观心理及行为因素的左右。实际上,现实中的框架是不透明的,甚至是晦暗的,当人们难以看清整个晦暗的框架时,其决策行为就要依赖于他们所使用的框架,表现出框架依赖性。现实中的人也不是纯粹的经济理性人,其偏好并非是能事先确定的,其决策行为还会受到复杂心理因素的影响,在不确定环境中表现出某些非理性。根据心理学实验观察:人们的实际行为会不自觉的系统偏离于预期效用理论的预测。因此,不能忽视心理因素对于当事人实际决策过程的影响,而现有方法恰是忽略了这个过程。:

前景理论视角下对应收账款管理方法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对应收账款管理政策的核心——信用条件使用方法的变化上。具体做法主要有三点:1.将应收账款的净价作为客户的付款金额。2.将原信用条件下可享受的最大折扣的期限规定为对客户的免费期限。比如,在2/10~1/20~n/30中,将10作为免费期限。3.将现金折扣重新规定为客户无法在免费期限内付款而支付的资金占用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的计算方式可按照原折扣期间和折扣率进行逆向计算。比如,在2/10~1/20~n/30中,将利息费用的计算方式重新规定为n/10~1/20~2/30。

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客户的决策参考点是净价,客户意识到如果不在折扣期内付款不是失去现金折扣,而是要为此支付资金占用的利息费用,是一种更加强烈的对“消极偏向”心理敏感性的刺激,客户付款的主动性会更加高涨。对于收款企业而言,更易实现安全与效率的资金管理目标,并且可以采取适当宽松的收账政策,着眼于培养与客户的良性关系,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回收账款的狭隘目的,从而提升营销效果。此外,这还将有助于减缓双方在立场、信息、经济利益、对收(付)款活动理解上存在的差异程度,减少日常纠纷。可以说,改进后的方法具有更加积极的效果。

本文在对现有应收账款管理方法从前景理论视角下进行了尝试性改进。但是,新方法的提出并非旨在比较方法间的优劣,而是为了说明改进后的方法能够弥补原方法的某些不足。正如超Y理论和权变理论所指出的那样:现实中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需要类型,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随机应变。因此,这种改进实际上是为收款企业改善应收账款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维,揭示了客户在付款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方面,这将增强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灵活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第8篇

项目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借助项目管理文化的建设工作,实现增强企业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及企业凝聚力的目标,并对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的统一发展、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统一发展、企业竞争优势与企业文化优势的统一发展,最终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管理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 H公司项目管理文化现状

1.1 企业项目管理文化的特点与作用

企业项目管理是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及工具对企业的项目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项目管理需要相应文化或价值观的支撑。另外,有欧洲业界专家还公开,我们在走出经济衰退时需要寻求生产力的逐步提升,而这只有靠真正接受项目管理文化才能实现(As we emerge from recession we need to be looking for step changes in productivity and this will only be possible if we truly embrace a project management culture)。

企业项目管理文化是企业项目管理与企业文化结合的产物,只有项目管理在企业经过长期实践和发展才能形成的文化,它具有以下特点:

1.1.1 独特性。但凡成功的管理都由三个层次来支撑:技术、制度和文化。技术和制度也许因为行业的相同存在等同或相似性,技术具有专业性,制度具有职业性,二者从企业角度而言都不可违背。而文化的核心是人,企业文化对项目成员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而构建的项目管理文化,使其具有和项目相同的独特不可复

制性。

1.1.2 临时性与持续性的统一。除独特性外,项目还以结果为导向,具有临时性和渐渐明晰的特性。项目管理文化在企业中的建立时需要持续跟随企业的战略变化,并随着需求层次的不同呈现出临时调整的需求。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同理说企业项目管理文化是项目管理的中枢神经系统也不为过。华为作为中国新兴的科技型公司,提出的“管理运作要从‘以功能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转变”,借鉴良好的项目管理文化的实践,成功成为一家国际上算得上伟大的公司。

1.2 H公司的项目管理及项目管理文化现状

1.2.1 H公司项目管理现状。H公司属于集团运作式公司,其项目主要分为三类: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改进型项目。H公司的项目组织形式介于职能式与弱矩阵式之间,以职能式为主,大型和重要项目执行矩阵式管理;机构上也设立了专门的PMO(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简称PMO),来组织和引导集团中专职或兼职的项目管理人员进行项目管理运作,但其PMO本身的能力并不够强大,不对集团中的项目管理进行推进,只强调在研发项目的管理上,各公司需要尽可能的按照项目管理的手法进行管理,具体如何实施,没有明确的培训和指导。

从上述状况可以看出,H公司的企业项目管理根基不扎实。

1.2.2 H公司项目管理文化建设情况。因为H公司的企业项目管理不够扎实,折射出H公司的项目管理文化建设的情况:H公司的PMO只致力于基础项目制度的建设、把项目群管理起来、向高层汇报、识别公司共性问题,但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甚至项目制度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项目管理能力标准,专有的项目管理课程与培训平台、项目管理经理认证程序与平台。

2 H公司项目管理文化建设策略

企业中应由PMO来造就项目管理文化。而要在H公司建立企业项目管理文化,可从三个方面培育:理念和认识层面提升、职能部门中项目管理的推行、以项目为中心的文化。实施办法如下:

2.1 项目管理理念和认识层面提升

2.1.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培训。培训是让员工学习最常用的方式。通过组织外部培训参加PMP考试认证,扩展参与项目人员的知识。或着重结合企业技术项目开发流程,打造企业的项目管理课程,系统梳理项目管理知识;并根据授课对象不同,分为系列花2~5天的专业授课和仅为半天的方法论授课。

2.1.2 项目管理沙龙。每个季度举办1期项目管理沙??,课题通过征集而来,根据关注度最高的主题来挑选参加沙龙的人员,包括项目管理、产品设计、职能经理、企划调度等;学习结束后,在企业内部学习的过程、沙龙讨论的新思路和学习效果。

2.1.3 项目管理竞技赛。项目管理竞技赛可分文斗和武斗两部分。

文斗为年度项目管理论文评选,除评出优秀等级的论文外,凡是参与评审的项目管理实战论文,会由PMO装订成册形为年度论文集,赠予企业中、高层和优秀的项目经理。注意类似研发、项目管理类的中层干部不参与优秀论文评选,但需应邀撰写项目管理论文,这就是直接从高层促成对项目管理的重视,便于项目管理技能学习推广。

因H公司项目的管理主体还是以研发类项目为主,武斗的项目管理技能大赛的战场,可设在研发部门间,活动是全年持续性的,年头开局,年尾评选。这样年度内获得好评的单位会更加重视项目管理技能的传承,会促使未获得好名次的部门去学习项目管理技能来提高自己。

2.1.4 统一述语。统一的语言有助于达成共识,便于深入的交流和沟通。PMO应组织把晦涩难懂的PMBOK的术语,整理翻译为自己的内部项目管理术语,并在相应的地方备注一两句简单的实战总结方法,与术语相呼应,然后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在企业内部发放和传播。

2.2 职能部门中项目管理的推行

H公司是职能式组织,因此职能部门对于项目管理的认同和支持对项目管理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尤其是研发部门,没有这些人对项目管理的支持,很难塑造形成相应的项目管理文化:

2.2.1 PMO成员作为项目经理管理核心项目。H公司在年度规划过程中,有定义相关的核心项目,即为企业重要战略方向的项目,且是老板关注、职能单位最关注的。而总部PMO成员,就可以直接担任这些项目的项目经理,与项目共进退,把项目管理的思路和理念,借机渗透到项目和企业的职能部门中去。

2.2.2 建立项目管理职业发展规划。PMO要和人力资源职能部门一起,做好项目管理专员从助理项目管理、项目专员、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高级项目经理、组织级项目经理等的职业发展。用这样的利益驱动使他们认同项目管理,清楚知道自己岗位职责,掌握项目管理技能。

2.2.3 感受外界的项目管理文化氛围。PMO应组织职能单位一起参加外部的项目管理交流和论坛,比如年度PMI项目管理大会。然后回来内部的沙龙讨论交流项目管理的感受,让诸如研发、工艺、质量的部门切实地感受外部管理管理动态,项目管理的发展程度,对研发效率提升的影响等。外部其他企业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取得的效果,会促使参加的人员主动走进项目管理,愿意接受项目管理文化。

2.2.4 项目预算和项目激励制度。建立项目预算机制可帮助企业把项目融入企业的战略和组织级管理中,这点符合职能部门的成本控制的要求;而项目激励制度,类似创新激励制度、?目奖金,更能得到职能部门员工的认可,参与项目的积极度更高。

2.3 以项目为中心的文化

企业的项目管理文化中,完善的制度+激励+人,还需要高层的支持,项目管理才能趋于成熟,以项目为中心意味着:

2.3.1 在公司内建立一个组织级的项目管理体系。以项目为中心不能拘泥于形式,而是包括为项目提供全面支持的管理支撑系统,涉及人、流程、知识和战略等很多方面,也就是业界所称的组织级的项目管理体系。它意味着通过成熟的组织级项目管理方法、流程和最佳实践,使项目活动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信息化,从而间接符合战略并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2.3.2 三个层次的项目管理。以项目为中心是指应包含项目组合、项目集和项目三个层次的项目管理体系。在H公司中,如何更好地对这三个层次进行明晰的划分,还没有具体的定义。只有解决这三个层次的划分,资源的调配性才能在H公司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2.3.3 组织运作的目标是实现强矩阵式项目管理。前面详述过H公司的项目组织形式是职能式的,也就是说职能组织对项目的影响非常大,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控制很弱,要建设完成的项目管理文化,需要通过3~5年甚至更多年的努力,逐步过渡到以项目为主、功能为辅的强矩阵结构。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第9篇

1  H公司项目管理文化现状

1.1 企业项目管理文化的特点与作用

企业项目管理是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及工具对企业的项目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项目管理需要相应文化或价值观的支撑。另外,有欧洲业界专家还公开,我们在走出经济衰退时需要寻求生产力的逐步提升,而这只有靠真正接受项目管理文化才能实现(As we emerge from recession we need tobe  looking for step changes in productivity andthis will only be possible if we truly embrace aproject management culture)。

企业项目管理文化是企业项目管理与企业文化结合的产物,只有项目管理在企业经过长期实践和发展才能形成的文化,它具有以下特点:

1.1.1 独特性

但凡成功的管理都山三个层次来支撑:技术、制度和文化。技术和制度也许因为行业的相同存在等同或相似性,技术具有专业性,制度具有职业性,二者从企业角度而言都不可违背。而文化的核心是人,企业文化对项目成员产生的影响,以及山此而构建的项目管理文化,使其具有和项目相同的独特不可复制性。

1.1.2 临时性与持续性的统一

除独特性外,项目还以结果为导向,具有临时性和渐渐明晰的特性。项目管理文化在企业中的建立时需要持续跟随企业的战略变化,并随着需求层次的不同呈现出临时调整的需求。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同理说企业项目管理文化是项目管理的中枢神经系统也不为过。华为作为中国新兴的科技型公司,提出的“管理运作要从‘以功能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转变”,借鉴良好的项目管理文化的实践,成功成为一家国际上算得上伟大的公司。

1.2  H公司的项目管理及项目管理文化现状

1.2.1  H公司项目管理现状

H公司属于集团运作式公司,其项目主要分为三类: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改进型项目。H公司的项目组织形式介于职能式与弱矩阵式之间,以职能式为主,大型和重要项目执行矩阵式管理;机构上也设立了专门的PMO (Project ManagementOffice,简称PMO),来组织和引导集团中专职或兼职的项目管理人员进行项目管理运作,但其PMO本身的能力并不够强大,不对集团中的项目管理进行推进,只强调在研发项目的管理上,各公司需要尽可能的按照项目管理的手法进行管理,具体如何实施,没有明确的培训和指导。

从上述状况可以看出,H公司的企业项目管理根基不扎实。

1.2.2  H公司项目管理文化建设情况

因为H公司的企业项目管理不够扎实,折射出H公司的项目管理文化建设的情况:H公司的PMO只致力于基础项目制度的建设、把项目群管理起来、向高层汇报、识别公司共性问题,但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甚至项目制度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项目管理能力标准,专有的项目管理课程与培训平台、项目管理经理认证程序与平台。

2   H公司项目管理文化建设策略

企业中应山PMO来造就项目管理文化。而要在H公司建立企业项目管理文化,可从三个方面培育:理念和认识层面提升、职能部门中项目管理的推行、以项目为中心的文化。实施办法如下:

2.1 项目管理理念和认识层面提升

2.1.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培训

培训是让员工学习最常用的方式。通过组织外部培训参加PMP考试认证,扩展参与项目人员的知识。或着重结合企业技术项目开发流程,打造企业的项目管理课程,系统梳理项目管理知识;并根据授课对象不同,分为系列花2-5天的专业授课和仅为半天的方法论授课。

2.1.2 项目管理沙龙

每个季度举办1期项目管理沙龙,课题通过征集而来,根据关注度最高的主题来挑选参加沙龙的人员,包括项目管理、产品设计、职能经理、企划调度等;学习结束后,在企业内部学习的过程、沙龙讨论的新思路和学习效果。

2.1.3 项目管理竞技赛

项目管理竞技赛可分文斗和武斗两部分。

文斗为年度项目管理论文评选,除评出优秀等级的论文外,凡是参与评审的项目管理实战论文,会山PMO装订成册形为年度论文集,赠予企业中、高层和优秀的项目经理。注意类似研发、项目管理类的中层干部不参与优秀论文评选,但需应邀撰写项目管理论文,这就是直接从高层促成对项目管理的重视,便于项目管理技能学习推广。

因H公司项目的管理主体还是以研发类项目为主,武斗的项目管理技能大赛的战场,可设在研发部门间,活动是全年持续性的,年头开局,年尾评选。这样年度内获得好评的单位会更加重视项目管理技能的传承,会促使未获得好名次的部门去学习项目管理技能来提高自己。

2.1.4 统一述语

统一的语言有助于达成共识,便于深入的交流和沟通。PMO应组织把晦涩难懂的PMBOK的术语,整理翻译为自己的内部项目管理术语,并在相应的地方备注一两句简单的实战总结方法,与术语相呼应,然后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在企业内部发放和传播。

2.2 职能部门中项目管理的推行

H公司是职能式组织,因此职能部门对于项目管理的认同和支持对项目管理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尤其是研发部门,没有这些人对项目管理的支持,很难塑造形成相应的项目管理文化:

2.2.1  PMO成员作为项目经理管理核心项目

H公司在年度规划过程中,有定义相关的核心项目,即为企业重要战略方向的项目,且是老板关注、职能单位最关注的。而总部PMO成员,就可以直接担任这些项目的项目经理,与项目共进退,把项目管理的思路和理念,借机渗透到项目和企业的职能部门中去。

2.2.2 建立项目管理职业发展规划

PMO要和人力资源职能部门一起,做好项目管理专员从助理项目管理、项目专员、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高级项目经理、组织级项目经理等的职业发展。用这样的利益驱动使他们认同项目管理,清楚知道自己岗位职责,掌握项目管理技能。

2.2.3 感受外界的项目管理文化氛围

PMO应组织职能单位一起参加外部的项目管理交流和论坛,比如年度PM工项目管理大会。然后回来内部的沙龙讨论交流项目管理的感受,让诸如研发、工艺、质量的部门切实地感受外部管理管理动态,项目管理的发展程度,对研发效率提升的影响等。外部其他企业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取得的效果,会促使参加的人员主动走进项目管理,愿意接受项目管理文化。

2.2.4 项目预算和项目激励制度

建立项目预算机制可帮助企业把项目融入企业的战略和组织级管理中,这点符合职能部门的成本控制的要求;而项目激励制度,类似创新激励制度、项目奖金,更能得到职能部门员工的认可,参与项目的积极度更高。

2.3 以项目为中心的文化

企业的项目管理文化中,完善的制度+激励+人,还需要高层的支持,项目管理才能趋于成熟,以项目为中心意味着:

2.3.1 在公司内建立一个组织级的项目管理体系

以项目为中心不能拘泥于形式,而是包括为项目提供全面支持的管理支撑系统,涉及人、流程、知识和战略等很多方面,也就是业界所称的组织级的项目管理体系。它意味着通过成熟的组织级项目管理方法、流程和最佳实践,使项目活动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信息化,从而间接符合战略并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2.3.2 三个层次的项目管理

以项目为中心是指应包含项目组合、项目集和项目三个层次的项目管理体系。在H公司中,如何更好地对这三个层次进行明晰的划分,还没有具体的定义。只有解决这三个层次的划分,资源的调配性才能在H公司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2.3.3 组织运作的目标是实现强矩阵式项目管理

前面详述过H公司的项目组织形式是职能式的,也就是说职能组织对项目的影响非常大,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控制很弱,要建设完成的项目管理文化,需要通过3-5年甚至更多年的努力,逐步过渡到以项目为主、功能为辅的强矩阵结构。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第10篇

一、企业中长期财务管理的基本

企业中长期财务管理,应该是一种以企业短期财务管理的信息为基础,实证分析与预测分析相结合的财务管理,应特别注重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运用,应该是若干个短期财务管理自然的延续和反映。中长期财务管理与短期财务管理的关系是继存和发展的关系,是局部结构与整体结构相互一致的关系,是可逆的关系。所谓可逆,是指中长期财务管理所提供的资料在时间上具有回归性,或者说,未来某个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结构,同时达该时期时所实施的短期财务管理结论不予盾,而已经过验证的中长期财务管理,与对应的短期财务管理过程基本上具有一致的表现。

从企业管理的眼光来看,我们可以把管理的对象按企业经济活动的周期进行归类,把与财务核算相对应的企业管理叫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把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对应的管理叫做财务谁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是按照产品生产经营周期而实施的管理。产品生产经营周期一般以年、月、日为会计计量的时间单位,所以这种管理可称之为企业短期管理。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般要跨越若干个产品生产经营周期,管理所涉及的时间跨度是几年甚至企业的整个寿命期,所以可以称之为企业中长期管理。财务论证分析讲的是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的经济活动规律,与企业中长期战略管理的目标完全一致。如果把企业财务的中长期管理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联系在一起考虑,财务论证所涉及的分析方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使可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财务谁的目标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管理实现直接的沟通,这正是财务论证分析得以在企业管理中产生作用的理论基础。

本文试图以财务论证中的效益指标为对象,将效益指标的变量关系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战略管理中去,建立起企业中长期财务管理理论,使财务论证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战备管理,使企业生产经营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也为可行性研究的的科学化找到可靠的评价条件。

二、企业中长期财务管理的分析工具

将财务论证的分析方法运用于企业中长期财务管理,首先必须搞清楚财务论证指标对企业中长期财务管理产生影响的方式,分析指标间的应变规律,才能找到二者之间的联系渠道,渔产管理的传导机制。财务论证的基本指标是NPV和IRR,它是是项目财务分析的判断准则和叫量分析标准。NPV和IRR间的制约关系是通过净现值函数曲线方程来表现的。

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短期管理,还是中长期管理,其间的短期管理影响因素和中长期管理影响因素对CO、CI、i都会产生影响,但是,为了将分析的焦点定位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管理上,我们必须事先假定企业的短期管理要素为不变量,这些要素包括所有维持短期生产经营管理的企业内部经济条件,如生产经营的管理模式,行政模式、资产规模、资产组合结构,成本、费用消耗的方式,产品生产经营的技术条件等。在这个假设存在的条件下,净现值函九曲线的曲线结构将保持相对的不变性,即函数关系不发生变化(当函数曲线的结构关系发生变化时,将由其他的分析来进行专门的讨论)。既然已假定生产经营的内在条件不发生变化,那么,财务论证对企业管理产生影响的变量因素将主要来自于企业外部的市场条件,这些条件将使净现值函数曲线在直角从标系中的位势产生刚性变化。

要使净现值函数曲线的理论在企业中长期财务管理中得到直接的应用,还必须净现金流量及净现金流量值的分布结构用几何图象表现出来。将净现值函数图像分析与净现金流量几何图像分析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分析工具。

三、企业财务论证分析方法

企业的中长期财务管理,主要的内容,由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财务论证及分析所构成,主要研究企业在已完成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下,企业内外部变化因素对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揭示主要影响因素的存在,考察这些因素影响的程度,帮助企业决策者抓住主要矛盾,制订可持续发展的计划,调整企业资本资产结构及生产经营方向,避免市场风险,确保企业中长期效益的实现。要达此目的,在确定了论证分析的工具及组织了合理的数据资料后,应按以下几个步骤展开分析论证,取得中长期财务管理的成效。

1、剔除企业内生变量对净现值函数曲线的影响

企业经历过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活动后(如以财务会计年度为阶段划分的期间经济活动),通过会计核算产生实际的现金流量数据,根据这些实际数据,可以按照财务论证的方法计算NPV和IRR,并以折现率i为变量,绘制现金流量图和净现值函数曲线(以下我们把由会计资料所构成的现金流量图和净现值函数曲线称为实证图象和实证曲线,把由项目财务论证所构造的现金流量图和净现值函数线称为预测图象和预测曲线)。实证图线同项目评价中已有的预测图线在构造上肯定是不相同的,为了实现图线的可比性,应先对实证图线进行因素分解,通过数据处理来剔除企业短期经济活动变化,对图线产生的影响,得到与预测图线在结构上相似的图线。我们称之为实证分析图线。

2、企业中长期经济活动影响变量的分解

实证分析图线在图线结构上与预测图线已基本相似,便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分布、位势上却存在差异。两种图线分布、位势的整体差异程度反映了国家政策因素发生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水平。整体分布、位势差异大,表示国家政策性影响深,反之则不深。在对国家政策影响进行分析后,下一步应通过曲线的旋转和平移变换,将资本市场影响、商品市场影响、资金价值影响、财务影响分解出来。预测曲线是实证分析曲线的对比曲线,对预测曲线作旋转变化和平移变化,使之与实证分析曲线的位势相吻合。根据本文前面已述的分析原理,预测曲线位势向实证分析曲线位势吻合过程中的旋转变化的程度表现了资金方面的变化状况,参数(NPV/IRR)的取值越大,表示企业外部的资金市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的影响越大;预测曲线平行移动变化的程度,表现了企业受外部商品市场价格影响的程度,价格影响的程度是由NPV来反映的;同时,由平移变化所产生的i将成为企业中长期财务管理中资本决策的依据之一。

3、综合分析对策研究

在对实证分析图线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及中长期发展的需求,将财务论证分析同其它方面的企业中长期经济活动分析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决策分析。及早获取企业中长期发展信息,把握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条件,开发新的发展领域。及时发现企业中长期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稳定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思路,消除中长期经济活动风险,使企业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条件下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长期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4、企业中长期财务管理的决策意义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中学德育;德育管理;德育管理体制

近年来,经济体制的转型带来了对社会传统秩序的冲击。道德标准出现了多元化,社会道德对行为的约束开始下降。因此,社会对建立适合经济发展的道德新秩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为了提高德育质量.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德育的投人,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即德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学生的思想形成和行为塑造方面的实际效果,成为目前德育界最为关注的问题。研究者们归纳总结了若干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包括学校德育观念陈旧落后,学校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与社会生活相脱离,学校德育目标空泛,缺乏可操作性,教师主体意识缺失和学生主体性失落,学校德育方法简单化和成人化等。从这些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到,德育管理缺失是一个更深层的因素。

关于德育管理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国内学者如屠大华认为,“中小学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对学校德育各要素实施组织、协调、指挥、控制,以保持德育各要素的适度状态和良好的运转机能,从而有效地完成现代学校德育任务的活动。”黄兆龙认为,“现代学校德育管理,指的是现代学校系统中管理者依据马列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科学,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对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价,不断增强学校德育系统功效,以最佳达成学校德育和德育管理目标的动态过程。”但在我们看来,德育管理不仅涉及了学校管理者,同时也涉及了德育中各方面的人员,包括学生,教师及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者,是四个主体之间共同完成的一项工作。

一、学生层面管理

学生层次的管理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的自主管理.一个是以学生为德育客体中的教师队伍管理。一方面,学生必须进行自我德育管理,自尊,自爱,自我约束等等。“自我”是心理学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和整合,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自我管理,包括学业自我管理,生活自我管理。德育的自我管理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德育教师必须围绕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注重学生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把握规律性,创造德育环境和各方面德育条件,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德育工作。我们觉得德育管理必须先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道德问题,而后再从管理角度对其加以分析,才能促进德育管理的有效开展。

(一)我国当前学生存在的主要思想道德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学生的思想道德都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或轻或重,即有学生个体因素形成的,也有管理失范造成的。我国当前学生主要有以下主要的思想道德问题:

1.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缺乏科学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坚定的正确立场,政治信仰迷茫,政治方向上出现偏差。少数人把理想、信念、追求、情操等看成是美好的空谈、虚无的梦幻,无理想、无信念、无追求、无激情,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2.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从目前学生的价值取向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功利型”价值观。他们信奉“有用即真理”。二是“自我型”的人生价值观。个人价值和个人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割裂,从而陷入狭隘的个人主义。三是“多元型”的价值取向。不仅对社会、对集体缺乏应有的高度责任感,对父母的责任感也不强,缺乏进取精神。

3.诚信意识淡薄,诚信缺失严重目前学生诚信缺失的突出表现是考试作弊严重。管理者们不得不以强制性手段——签订考试诚信合同来控制这类问题的继续恶化。但这些强制性的手段都无法从根本上抓住学生诚信意识危机的命脉,只治标而不能治本。

4.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个人英雄主义较为严重.不善于团结和协作,对他人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尊重。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学生个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意识大为强化。个人空间相对增大,集体观念相对薄弱。这同现阶段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构成相关,学生的个人意识膨胀,集体主义观念便相对来说难以迅速建立。

5.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追求物质享受倾向明显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不少人忽视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一些学生淡化了艰苦奋斗的观念,害怕艰苦、贪图享受、奢侈浪费、投机取巧的思想有所滋长。大部分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苗”,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以学习为教育根本,社会以成材为导向.使得学生不再像以前能够得到艰苦奋斗的经验。

(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学生自我德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自我管理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自我管理能创造一种亲切的、自由的、和谐的教育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对中学生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与能力,既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又能调动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通过自我管理,学生在平等、民主、亲密、和谐、富于情趣的班集体活动中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其次,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学生表现自己的意愿和才干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意愿和才干。可以说,培养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从根本上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再次.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自我管理正是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增长管理才干提供一个平台。长期在自我管理环境中成长的学生,长大以后会有进取心。不墨守成规.有较强的适应性,这也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人才的目标相一致。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真正的管理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而学生的自我管理不可能自发产生,必须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第一,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首先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和自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行动纲领并付之于行动后,班主任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拟出自我教育计划,对教育有成效的成员及时鼓励、推广,使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独立地、主动地、持久地进行下去。

第二,全校社团的自我管理。中学不同于小学,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社会的面越来越广,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个性的发展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要合理加以引导。发展其兴趣和特长,广泛开展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各种形式的自我管理中来。在展示个性、陶冶情操的同时,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提高。

第三,日常生活的全员管理。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不是少数学生的事情,应当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要注意延伸学生自我德育管理的领域,将学生的德育同学校各种活动结合起来,如让学生参与到维护学校纪律,校容校风,制定某些规章制度等.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

二、教师层面管理

教师层面的德育管理同样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教师德育教学管理,一个是以德育课教师为核心的管理。中国历来主张德教为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在道德教育中,教师的权威地位和重要不容质疑:教师承担着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传授任务,指点解答学生的道德疑惑,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是学生的道德学习榜样,是德育实践的楷模,是学生崇敬和仰赖的对象,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学生品德发展的促进,都需要在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言行点滴中渗透体现。但在当前情况下,学校德育的低效性同德育主要实施者教师的师德素养问题不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当前德育教师的主要问题德育教师是德育主要的实施者,是连接学生和德育管理者的中介,是实现德育管理观念的先锋,是修订和完善德育管理体制的实验员,作用举足轻重。在德育实践中,教师在一些方面却已经表现出相当严重的问题,必须重视和分析。当前德育教师的主要问题有:

1.教师的德育观念日益淡化一些研究者调查发现,在倡导落实全员育人、大德育观的背景下,教师的德育观念日益淡化。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害怕承担学生问题带来的责任,工作中只管教学,不管教育.课堂上没有体现德育渗透,对待问题学生不敢管不愿管、放任纵容,害怕学生打击报复,很少主动配合管理班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推则推。

2.教师的师德素养问题严重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文失落对教师形成冲击,一些教师向家长索要财务、暗示家长送礼、利用家长关系为自己办事:从事有偿家教.或炒股经商而影响正常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随意用侮辱性的语言辱骂学生,变相体罚,甚至批评指责家长等等.已经完全失去了一个教师应该有的责任。

3.师生关系紧张德育过程中教师仍然习惯以权威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采用强令式、指令式的教育方式,凭借奖惩权威,专制压服学生.强迫学生接受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则.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忽视对学生人格特点和个性发展的尊重,不善于化解师生间的矛盾.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德育的实施。

4.教师德育能力和技巧缺乏一些教师缺乏终身学习观念和自我提升意识,不能主动把握社会道德动态和道德信息,不注重自身道德知识的更新和充实,不注重德育方式方法的改进提高,不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特点研究,德育能力落后.德育技巧缺乏.不能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新要求。

(二)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管理鉴于教师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问题,改变学校德育低效现象,需要多方合力。教师自身需要进行自我管理.学校领导对教师进行统一辅助式的管理和教育,此外还需要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

第一,教师必须提高自我德育意识和能力。首先要树立“德育首位”意识。要将“德育首位”意识落实在教师的德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中。以德育引领学生全面而自觉的发展,即前面提到的引导学生德育自主管理;坚持教书育人,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利用减负加强德育工作。其次要提升以师德为核心的教师德育素质。加强自身师德培养,提高道德知识素养和德育能力,保持稳定情绪,提高心理素质。再次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民主平等”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要以“爱”营造师生和谐空间,要以“沟通和理解”赢得教育先机。

第二,围绕“大德育体系”对教师进行管理。一要营造大德育体系下的教师团体德育氛围。二要善于发挥其他学科教师的德育优势。学校要重视学科教师的德育优势,要注重培养学科教师的德育能力。

三要树立全员育人观念,建立相应德育系统。四要加强教师德育培训。无要制定合理的评价考核制度。

第三,学校领导管理与教育行政部门监督管理。要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要完善教师德育培训制度;要加强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双向联系.共同参与到学校德育管理中去。

三、学校领导层面管理

德育管理的学校领导管理层面是被广泛论及的关于德育管理的核心成分,是德育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一定程度说,德育管理由学校领导统筹规划,是将德育管理体制实施的第一人,在整个德育中具有统率作用。也正因为此,学校领导的责任重大,他们所造成的失误对德育工作的展开影响重大而深远德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育目标的管理、德育计划管理、德育组织管理、德育队伍管理和德育过程管理。这些内容都需要学校领导;统率全局,亲历亲为。此外,德育管理价值的理解和体现,德育管理原则的确认和坚持,德育管理机制的维护和实现及德育管理技术的提高和选用等等.都必须由学校领导者、德育管理者去分析和考虑。

(一)目前学校德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管理思想内容的封闭性长期的德育改革与发展中仍存在着“唯德本论”“唯校本论”“唯国本论”的弊端,“唯德本论”就是以德育论德育.没有很好地处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唯校本论”就是认为思想道德建设唯学校止,没有将学校、家庭、社会很好地联系为一体.“唯国本论”是指在国家内部谈德育,没有建立与世界部分德育思想、内容的互补共融。这无疑会阻碍新世纪我国德育管理事业的发展。

2.德育管理目标的理想性从各级各类德育目标系统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与完美化,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知识经济都是实事求是的经济,只有具有匹配的政治、思想、品德的人才能更好地为之服务,理想化的德育目标对应着德育管理工作的完美性,从而形成了某种定势:无论学生出现什么问题,都希望到德育处找到解决办法。这种理想化、完美性的德育目标显然不适应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只能使我们与时代相脱离。

3.德育管理价值的他本性传统德育价值实质就是“利他”或者说“奉献”。从”为了他人的”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再发展到“舍己为人”的他本性思想成为中国德育史的关键词。我们首先要摆正利他性与利己性的关系,唯利他性会使人们在享受高尚情操所带来的快慰时产出一种发自个体内部的自然性的种种疑惑。处理好利他性与利己性的矛盾.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目前德育管理价值中存在着的市场经济多元化与德育一元化,德育价值功能紊乱等矛盾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4.德育管理方式的机械性德育思想内容的封闭性必然导致德育管理方式的机械性。在学校中.德育的地位没有真正得到重视,被认为是一种软性的东西,虽然建立起德育管理的机构系统,但往往都是充当智育主战场的配角,教书育人在思想上应是平等的,或者说育人才是最重要的;家庭中,家长认为,德育的主阵地应在学校,家庭的教育作用只是做好学生的物质供给而已,家庭所关心的是学生的成绩如何,以及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社会将德育归于学校与家庭,没有真正意识到环境的作用。因此,真正地处理好各种关系,建立灵活的德育管理方式,把德育真正落在实处,对于新世纪我国德育管理工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二)德育管理领导者的管理正如前面所说,德育管理领导者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的存在,对其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德育管理领导者的管理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第一,管理者的自我管理。同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师的自我管理一样.学校领导者同样需要自我管理,且其重要性更为突出和关键。管理者要善于接受新的德育管理观念,德育管理方式方法,德育管理技术等等,善于提升德育管理意识,使之与德育管理现状,德育管理目标等相适宜。

第二,德育管理体制的约束管理。健全的德育管理体制能够对德育管理者形成约束作用,使其围绕着德育管理体制的要求开展德育工作。德育管理者应该在德育管理体制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并善于与德育实践相结合.从实践反馈中发现德育管理体制中的不足,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部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管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对学校领导进行监督,同时要善于从反馈的信息中发现问题及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定期接收德育管理者的反馈信息.监督其管理工作的展开。

第四,学校各部门人员及学生的监督管理。学校领导同样也需要受学校其他人员,包括所有老师,行政人员以及所有学生的监督。在整个德育工作中,使之上下一体,环环相扣,这样才能获得德育的高效性。

四、完善德育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学校德育工作涉及四个主体: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和德育管理体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在这四个主体身上表现出来。如上文所述,学生思想道德出现了问题直接反映出德育工作的失效和问题的存在;德育工作的失效或缺乏实效性则直接反映出学校德育管理的失职和问题的存在;德育管理问题的存在同样直接反映出德育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疏漏,反之亦然。我们可以将这四者的关系概括为:

如上所示,这四个主体都是双向联系的,任何一方出现了问题,必然会在其他三者身上有所体现。所以,我国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必须从学生、教师及德育管理者三个方面着手.不可切断其中的联系。笔者认为,学校德育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1.融人德育管理新观念改革现有德育管理必须接收德育管理的新观念:(1)德育的价值管理:以共生性为主体,并兼有单子性的某些特点。(2)德育的目标管理:立足于民族性之上坚持全球视野。(3)德育内容管理:重视多元性的同时,积极探求同一性的普世伦理。(4)德育方式管理:坚持开放性与协作性的统一。(5)德育过程管理:强化终身性过程管理,建立生态性管理观念。

2.坚持“与时俱进,整合创新”的德育管理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想我国建国以来德育管理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从建国到“”前德育管理的批判改造与初步发展。第二,时期的德育管理的异化。第三,改革开放初期德育管理的本体回归与曲折发展。第四,世纪之交德育管理发展的新时期。各个时期的德育管理都表现不同的时代特点,只有与时俱近才能同时展共同进步,只有整合创新才能适应具有时代特色的德育工作。

3.形成德育回归生活,德育与学科发展整合的德育范式新德育倡导德育培养回归生活,因为道德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得以发展,回归生活的课程才是真正综合的课程。具体地说:一要注重让学生接触自然和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加现实体验,在体验中丰富情感’锻炼意志,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克服“重认知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德育弊端;二要增加学生体验机会,加强师生谈心活动等方式,着重于在学生理解上下功夫,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克服“重教化、轻内化”的德育弊端;三要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学校对家庭的帮助指导作用,使家长形成与学校一致的教育理念,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方法;四要充分发挥社区环境育人的功能,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社区教育的组织形式.使德育要求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促进青少年灵魂塑造的德育合力的形成。德育要与学科发展进行整合。眼善于将德育内容融人到学科教育中,并发挥各学科教师的德育优势,形成全员德育的大体系。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工作;思维方法选择;复杂性;有限理性;开放理性

当今时代事物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人们的自主性要求越来越强烈了。这些变化是事物深层的复杂性特征日益彰显的外在表现。理解、沟通、融合,以人为本,化解矛盾,是时展、事物变化给高等学校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需要新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有限理性思维方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分析事物、处理问题是逻辑分析与整体直觉判断的结合。开放理性是法国科学家莫兰20世纪80年代针对处理复杂事物的方法选择提出来的,被许多基于复杂体系的组织或管理部门认可,这些新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很适合当今高校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思维方法选择的理论借鉴。

一、复杂性——高等学校管理工作面临新课题的根源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现代通讯和其他各种手段广泛应用,使事物变化的时间尺度急剧收缩,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方式发生着改变。事物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日益彰显出来,非线性导致的复杂事物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60年代起耗散结构、自组织、突变、协同学、超循环、分形等一大批科学理论向人们揭示了这种复杂性。科学家告诉人们,世界是复杂的,不仅存在着线性运动规律支配的事物,也存在由非线性运动规律支配的事物。

什么样的事物是复杂事物呢?有学者对复杂事物的特征给予了定义性的描述:“多个有意义的可区分状态以不确定、非周期的方式存在”,“存在多个有意义、不确定、非周期的可区分状态。”[1]复杂系统是指按照不同方式由彼此互动的因子所组成的系统。

高校管理工作就是具备这样特征的复杂事物。例如,高校环境具有开放的独立性,大学是一个独立的单位,但又有很强的开放性。尽管可以说社会上的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开放的,但是学校组织的开放性尤其明显,表现在财力、物力、教师、学生等等方面。这种开放性导致管理工作会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又比如,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全方位的素质,知识、人品、理念、能力等等。然而这些能力以潜在的方式存在着,发挥起来弹性很大。教师工作又相对自由,对于高校管理部门来说,他们是松散的集合体。还比如课程,是多个独立要素构成的体系,每一门课程都具有双重特点和作用。它既与自身所在学科紧密相连,同时它又是本科学生培养体系中的一个要素。对教师来说更多看重课程在学科中的位置,但对学生来说则更需要将这个课程纳入整体培养架构中。

复杂事物的变化不同于简单事物,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会呈现出与简单事物不同的特征。例如,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相关变量的微小变化就可能导致事物演化进入不同的路径性;时间滞后性;一值对多值等等。由于高校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复杂性事物特征,使得我们在管理中碰到了以下这样的问题。

管理熵,即一种新的制度、规章、方法在相对封闭的组织运动过程中,由于复杂的组织运动和管理过程受到若干因素干扰,总是呈现效率相对递减,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拥有较大能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效率降低现象。

滞后性,是指一种政策系统回应的时间或者消退的时间比人们按照常规预想的时间要滞后一个时期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非线性引起的。自变量已经起了作用,达到最大值,但因变量却迟迟达不到最大值,而当自变量变为最小时,因变量才开始增大。高校管理中某些政策与效果之间就是这样。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许多,最明显的原因是有效的政策反映到学生身上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

自组织,即组成系统的要素具有高度适应性,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系统和要素的变化有时会出现无人为的自变和演化,能够对事件变化作出有利于自身的反应。科学家们称之为自相适、自适应。高校教师带有很强烈的类似特征,自主意识、工作的自由度、学科的差异和相对独立性都是具备这种特征的原因。

二、有限理性、开放理性,处理复杂事物问题要有复杂的思维方法

由于复杂性对事物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复杂性事物向我们的工作和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然而几个世纪以来人们的思维一直受到牛顿线性的、确定性理论的支配,并将现实及其变化理解成线性动力学定律支配的过程。线性的、确定性的理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变量和初始条件,未来是完全可以预知的。不同事物之间的线性关系就是事物之间在时间上顺序地相互影响,或不同事物之间线性地相互依赖。只要给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完全确定。按照这种线性关系,未来可以从过去和现实推导出来。今天这种方法不完全适用了。处理复杂事物和问题要有复杂的思维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人们分析事物、处理问题是逻辑分析与整体直觉判断的结合。尽管科学的进步不断给我们提供理性的可操作性的手段、系统化的方法、模型的方法等,使我们有能力对事物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对外界信息做出归纳、整理之后得出结论。但是面对社会变化迅速、知识爆炸、信息膨胀的现实,人的理性能力依然受到限制,人们无法对大量信息做到准确详尽地分析。我们需要一种对事物内部状况和外部环境的整体把握。西蒙的这一思维方法是针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关于决策者具有完全的理性能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这一观点提出来的。西蒙认为:知识的不完备性、预见未来的困难性以及备选行为范围的有限性,决定了“客观理性”在实际行动中是不存在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只能被视为一个具有学习及适应能力的体系,而不应被看作是一个绝对理性的体系。管理者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具有有限理性的“管理人”。“按照理性的要求,行为主体应具备关于每种抉择的后果的完备知识和预见。而事实上,对后果的了解总是零碎的”[2]。管理者的知识、信息、能力和经验的有限性就决定了决策过程不应该依据“最优”的标准,而应该依据“满意”标准,在有限的并且是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进行。

法国科学家埃德加·莫兰提出的开放理性观点被许多基于复杂体系的组织或者工程管理部门认可。莫兰认为:“复杂性思维方式提出了一定数量的源自三论和自组织观念的思想工具,也发展了它自己的思想工具。但这个复杂性思维方式决不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它排除确定性以便建立不确定性,排除分割以便建立不可分割性,排除逻辑以便允许对逻辑规则的任何违反。相反地,它的做法是不断地往返穿梭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基本元素和总体之间、可分割性和不可分割性之间。”“问题无关于抛弃经典科学的原则——有序、分割和逻辑——,而是把它们整合到一个更加广泛和更加丰富的框架内”[3]。复杂性思维方法并不是简单性思维方法的对立面,而是对它的超越和整合。莫兰希望简单的、静止的、封闭的理性主义能够被一种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理性主义所替代。开放理性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开放理性不像传统理性那样压制、排斥非理性,而是和非理性进行对话。传统的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行为应该受理性支配,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尊重理性的生活就是抛弃情感和信仰。而莫兰认为:“复杂的理性不再在绝对的对立中,而只是在相对的对立中,也就是在互补、沟通和交流中来认识以前一直被看作对立的理智和情感、理性和狂热之间的关系。”[4]在他看来,“理性是一种进化的现象,但不是像老的理性主义者认为的那样以连续的和线性的方式进步,而是以突变和深刻地重组的方式进步”[5]。

有限理性、开放理性强调的是理性与感性、直觉的融合,不是不要理性,也不是不要感性,而是强调二者的结合。

三、有限理性、开放理性方法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根据学者们的思想,根据对高校管理工作具体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这种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方法适合于带有复杂性特征的高等学校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思维与工作的基本方法应该是严格的科学操作与模糊化管理的结合。一方面我们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感性、直觉和融合。我们需要两者的互补。

在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中,理工科出身的管理者人数比较多,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逻辑倾向比较突出。这种思维特征有许多优势,例如,在分析事物时更注重实证。又比如,在选择决策时注重可操作性,在提出一个问题以前,对其操作性进行充分论证。但是这种注重逻辑的思维方式也有不足,如处理问题的时候理性分析有余而直觉把握不足,因为注重操作性,某些环节不具备条件就会放弃,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会慢一些。又比如,处理问题注重制度,冷冰冰的制度多于温和的沟通,不能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思维与工作方法能够使我们更容易做到以人为本。高校管理工作中,教师管理这一个环节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教师的自主性和彰显个性的要求更强烈。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思维方法有强调理性的一面,指导我们要强化制度,强化制度的操作性。要明确管理不是管人而是管事,在关键的环节上建立可以量化的指标,使模糊性的事物秩序化,要把命令转换为职责。人们反感受制于人,但不反感受制于事。要让教师感到他服从的不是人而是事,是工作和职责,这样人们就会愿意接受,减少了由于人与人的直接面对所引起的不良心理感受。但是问题还有另一面,过于强调理性、制度、职责会使人感到缺少人情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了潜存于自身的主体性要求,由强调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服从转向对人的内部世界的探索以及对人自身命运和价值的思考。弘扬主体、强调自我价值、自尊与他尊的要求成为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思维方法在强调理性的同时,还强调了它的有限性。这使我们在强调工作和职责的同时能够减少支配、控制倾向,多一些参与、尊重、和谐的基调。

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思维与工作方法能够使我们更容易做到理解、沟通、融合,化解矛盾。在这个世界上,分歧、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它反映了观点和利益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组织内部都会有矛盾,高等学校也是如此。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矛盾、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解决这些矛盾?是对抗斗争还是回避、妥协?还是融合统一?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方法能够指导我们恰当地处理矛盾。一方面我们要主动利用理性、逻辑的方法分析矛盾的各个方面,分清是与非,做到处理矛盾时以事实为依据,使矛盾双方对处理结果心服口服。另一方面我们要把这种分析限制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把问题公开化而引起的令人尴尬的结局。

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思维与工作方法能够使我们在选择决策时更容易突破原来的条条框框,更有助于创新。逻辑思维是人类认识问题、创造知识的主要工具,但是它对人的思维也有一定束缚性。逻辑思维最大的特点是规范性和强制性。它不仅有规律,而且具体到如何明确概念、如何恰当地使用判断、如何有效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如何使用思维方法等等,都有一整套公式、规则和要求。逻辑思维的每一步都必须按照这些公式、规则和要求进行,严格地纳入逻辑轨道。这一系列逻辑的公式、规则和要求,实际上成为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规定了思维过程只能这样,不能那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逻辑思维对人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束缚性,这种束缚性会使工作失去活力。有人说,华罗庚之所以对数学做出重大贡献,如果没有清华宽松的环境是不可能的。清华是理工科为主的高校,他们能够创造出宽松的氛围,我们也同样能够做到。关键在于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

在当今事物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的自主性要求越来越强烈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习新的思维方法,需要在注重理性、逻辑制度的同时兼顾感性、直觉和融合,在注重秩序性的前提下进行模糊性的把握,在模糊中把握秩序、在混沌中找到规律。

[参考文献]

[1]张本祥.复杂性的概念界定及复杂性的基本问题[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4):p22.

[2][美]赫伯特·西蒙著,杨砾,韩春立,徐立译.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p79.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关键词】风险预警系统财务知识管理本体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预警是财务风险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财务风险预警的重点是抓住小范围、低程度的财务风险事件与财务状况变化,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小事件引发大风险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21世纪的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企业管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彻底发生了变化,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渗透到财务管理中,为财务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而财务风险预警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依赖的技术工作,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如何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帮助管理者准确地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指导风险应对工作的开展,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减少财务损失,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知识本体(ontology)方法研究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探索科学化、智能化和系统化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一、基于知识本体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需求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现代企业预测和防范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在收集大量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概率论和模糊数学等方法,设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预警警戒线,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对不同性质和程度的财务风险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决策者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可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捕获企业内外部信息并形成有用的知识,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系统应满足如下四点需求。

一是信息收集与转换功能。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系统应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国内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信息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并进行分析转换,按一定形式和规则存入知识库。

二是预警指标管理与更新功能。系统应建立起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其中的评价指标计算公式,利用财务风险信息子系统提供的资料,计算出具体的指标值,供综合评价和预警使用。

三是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功能。系统应根据已计算出的各种风险指标的值,利用各种科学的综合评价模型和预测模型,对企业目前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对企业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该功能是根据对企业运营过程跟踪、监测的结果,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作出判断,找出企业财务运行中潜在的危险。

四是财务风险报警功能。系统应根据已计算出的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风险指标值、综合评价值以及预测值,按照一定的报警模式发出不同程度的警报。

笔者在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研究中引入本体的概念,本体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用于研究客观世界本质。在本体中概念的关系可以被描述得更加广泛、详细、深入和全面,通过对概念添加属性值,以及在属性与属性之间添加映射关系,一些不便描述的语义关系就可以清晰地描述出来。同时,在本体中可以使用形式语言,这就为实现知识检索创造了条件。在对财务风险预警知识形式化定义后,本体概念模型能够实现对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理解的唯一性和精确性;另外,利用本体技术对知识的联系进行形式化映射,可以产生和约束新的知识规则,增加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本体表示方法的实用性。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知识本体建模

通过分析财务风险预警领域知识的概念、关系和知识结构,采用分层次的思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领域本体,并分别对财务风险预警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和财务状况监控知识与案例进行形式化描述。本系统模型建立概念本体,评价模型本体、指标本体、资源本体和通讯本体等。下面以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为例说明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本体建模。

概念本体是用来描述某个领域内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本体,这些概念是被该领域内人们所共同认可的,概念是对事物认知的抽象,包含的内容很广,与模型相关的内容有:关系、函数、公理与实例等;关系表达了财务风险预警领域内概念间的互相作用,n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R:Cl×C2×…×Cn;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概念关系,表示在n元关系中确定了n-1个概念,则第n个概念是唯一的,即F:Cl×C2×…×Cn-1Cn;公理表示永远为真的概念,即真命题;实例是具体的模型元素。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形式化定义如下。

CO::=(Fn,Cc,R,Ac,Ic)。

其中,Fn是领域名,Cc是领域内的术语集,R是关系集,Ac是公理集,Ic是实例集。

R形式化为:R::=(Ra,Rc),Ra是Cc上的属性集,形式化为:Ra::=(dc:Identifier,dc:Title,dc:Creator,dc:Description,dc:Date),前缀dc表示重用DC元数据集中的标识符、题名、创建者、描述及日期元素;Rc是术语间的关系集,Rc域是Cc1×Cc1,形式化为:Rc::=(SubConceptOf,SuperConceptOf,IsPartOf,HasPart,Equal,Pre,Next),SubConceptOf和SuperConceptOf

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IsPartof和HasPart是聚集关系,Equal是等价关系,Pre描述了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直接前驱关系,Next描述了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直接后继关系。Ac是公理集,Ac形式化为:Ac::=(SubConceptOfSuperConceptOf-,IsPartOfHasPart-,PreNext-,IsPartOfIsPartof*,HasPartHasPart*,EqualEqual*,……),表达了SubConceptOf和SuperConc-

eptOf,IsPartOf和HasPart,Pre和Next都是逆反关系,IsPartOf和HasPart和Equal都是可传递的。Ic形式化为:Ic::=(IRa,IRc),IRa是属性集实例,IRc是概念的关系实例。

概念是对人类知识的抽象,概念本体是按照分类法来组织领域概念及其客观关系的,概念本体作为一类独立的本体存在,由领域专家或知识工程师管理。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的描述说明如下:

Fn=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

Cc=(Z计分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多元逻辑(logit)模型,F计分模型……);

IRa={(“Prop1”,“Z计分模型”,“Z-score”,“通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五种财务比率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预警企业财务风险。”),(“Prop2”,“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rtificial-Neural-Network”,“通过大量神经元的复杂连接,采用由底到顶的学习方法,以自组织和非线性动力学所形成的并列分布方式处理非语言化的财务模式信息,达到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目标”),……};

IRc={SubConceptOf(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Z计分模型),SubConceptOf(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IsPartOf(Z计分模型,函数形式),IsPartOf(Z计分模型,参数指标),IsPartO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算法),IsPartO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入矩阵),……}。

三、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系统框架

通过分析基于本体的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模型及需求,本文提出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基本的知识管理活动包括知识的创造、发现、存储和应用,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将这些活动整合为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的获取、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的存储与推理、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的应用与预警三个主要过程。财务风险预警以企业经营绩效为基础,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本质并在更广泛的领域内选择相关的预警指标,通过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预警。本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由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的评价构成,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公司财务评价的两大基本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公司的发展潜力尤其值得重视,公司理财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不应仅仅关注目前的运营状况。在具体预警指标的选取方面,考虑到各指标间既能相互补充,又不重复,尽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公司运营状况,故每个预警模块各取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指标。系统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利用财务本体知识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本体风险评价模型利用本体推理与财务知识库得出的各指标值,代入建立的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具体的评价模型可根据风险案例库的匹配情况,选取合适的模型,如层次分析模型或模糊评价模型等。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管理;方法和策略

初中数学理念的树立,是实施科学化教学设计,并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重要前提与基础。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与学生的自我心理感受非常重要,因此,有效初中课堂教学实现的关键是指数学教学过程的具体操作,也就是开展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就教学策略而言,主要指的是教师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选择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其在教学中,要加强对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出学生实施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让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明确自己在数学课堂中所发挥的主体地位,并且树立自尊和自信与自强的思想意识。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表现主体性和独立性与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只是被管理对象,同时,还是自我管理的管理人员,数学教师在课堂中是组织者和指导者与督促者以及评价者的身份。如果学生具备比较高的自我意识,与此同时,受到课堂管理的影响,也就会形成自律的意识,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自身的责任心对问题进行解决,进而促进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非常有必要加入学习中,多注重教师权威以及学生服从的理念的改变,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和管理理念。由强调监督与控制学生的管理理念向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激励进行转变,由过分注重师生间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向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进行转变,进而强调民主管理。此外,教师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自身的威信不是从对于学生的专制而来的,更多的是在教和学的交往中学生对于教师的承认以及敬仰。因此,教师应该在和谐平等的条件下,引导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如此一来,才可以让学生欣然地接受教师自身道德与知识的影响,进而产生敬重之意。教师的权威应该在受支持的前提下进行,但是缺乏平等的数学教师则没有办法走进学生的世界。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一步对自身的课堂教学与管理方式仔细反思,把课堂教学与管理理念更好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进行有效结合,认真地对教育知识进行反思和检验以及批判,将其内化成自身的思想。

三、引导学生认真听讲

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利用学生有效的听讲进行实现的,其一,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要和学生本身的思维方式相符合,如此一来,可以吸引学生本身的注意力,促进课堂效率不断提高;其二,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对注意力进行主动提高,认真听讲。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才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听讲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对学生的声音进行有效倾听,做到态度和蔼和友好,予以肯定。此外,教师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支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讨和争论,利用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方式进行了解,建立较好的师生情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激励学生高效提问

可以运用师生间对话和学生间对话的策略,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对课堂气氛进行活跃,初中数学教师要注意对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注重问题本身的层次性与针对性,把重点和难点放在提问中,能够让学生具备足够的时间去讨论,还要并注意所收集的学生信息,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分析。

五、营造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

管理方法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体验式;教学方法高等教育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直接从事旅游管理活动的应用型人才。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急需与长期落后的旅游管理教学方式之间的矛盾,使得改革旅游管理教学方式成为必然要求。传统教学法在实务性很强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弊端越发明最,而构建主义所倡导的体验式教学法,通过情景的设计、学生的参与、师生的互动等开创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新局面。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体验式教学研究现状

(一)有关体验关于什么是体验的问题,综合当前的一些文献资料,大致有以下几种提法:受心理学情感理论的影响,视体验为情感,如裴娣娜认为:体验是“—个人对愿望、要求的感受”;借鉴瓦西留克体验心理学的概念,把体验当作一种特殊的活动,如朱小蔓所说的主动体验过程;受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将体验规定为意义的建构和价值的生成,如张华即持这种观点;从教育活动的综合性出发,认为体验是多方面交织的复杂过程,如沈建认为:体验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它是一种活动,更是—个过程,是生理和心理、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

在综合和分析上面的几种提法后,李英从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性质提出了体验的含义: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它包含三层意思:经历、情感、认识,把体验常用的这几种涵义融在了—起;涵盖两个方面:活动和结果,对二者傲到了辩证的统一;从而实现了对哲学、心理学、美有成果的综合性吸收,使体验范畴更具包容性。并认为体验有亲历性、个人性、缄默性三个基本特征。

(二)体验教学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的基础上,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因此可以将体验式教学定义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式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由于受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思想的影响,本学科教学别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突出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实践证明,这些知识和体系不能适应学生将来所从事岗位能力的需要,他们只懂理论,不会运用,不能运用所学的旅游心理学理论解决旅游实践中的问题。

(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参与在教学方式上,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居主导地位。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记什么,注重教而不注重学。采用填鸭式教学,教师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就完成教学任务,结果是教师累得半死,学生还厌学,费力不讨好。

(三)案例式的教学方式,忽视案例内容的实践性案例教学是互动式教学,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重视学生的自我探索。但由于从事教学的老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教学中选取案例陈旧过时,忽视旅游业发展的时代性,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建立学生自觉进行知识更新的意识。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现体验式教学的方法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外项目、课堂角色扮演、等等,一切有利予学生能力提高的方式都应该被广泛运用到教学当中。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广泛地交流。还能够迅速地学以致用。

(一)增强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来。尤其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单纯的理论十分枯燥,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激发学习热情;同时,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争辩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他们今后就业提供—个练兵场所。此外,案例教学将教学方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事,选取的案例要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实践性、参与性较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注重情景教学,创造体验式研究性学习环境。减少教师的语言说教,增加学生参与特定情境之下活动的机会。课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的过程,而是指导学生如何学的过程,尤其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并在实践中不断的质疑、解疑才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的想象、理解,才能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可在教学中多采用创设情境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实验过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体验式的研究性学习,边学习、边分析、边思考、边讨论,这种探究式的学习,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如《导游学》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听讲、实践来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而这~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如让学生扮演导游带团参观等。再如《旅游心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来讲解,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讲授檄游心理学》课程中,教师—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调动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创设情景,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实战演练,增强实战能力。课堂上理论的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演练都无法使学生获得实战的能力,原因在于课堂上没有真实的环境、对象。因此应该多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