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共数学论文范文

公共数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共数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共数学论文

第1篇

(一)合理规划课程内容设计,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增加发挥学生自主性创新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专业化,从专业性质的层面解构专业教学内容各要素。基础教学内容以造型艺术为主导,教学内容要合理分配基础、专业、设计这三者的比例关系,并且注意三者之间的联系。设计内容课题化。以体验、实践、创造为主要特征,教学内容尽量靠近实际项目。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突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又要兼顾独立性,学校设置课程要注意优化组合配置,学科之间的交叉与互动,并且多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除了装饰艺术、公共设施设计、壁画与浮雕、景观设计、园林设计这一类的设计专业方向的课程之外,学生还需要掌握有关设计的关联知识,包括文化知识以及材料工艺学等。从公共艺术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公共艺术除了设计的美感之外,还需要更多地关注人类精神文化、人类发展历史等内容,尤其是近一百年之内,人类的文明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度,单门设计学科的知识必然无法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学科之间的交叉是公共艺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点也是公共艺术的本质决定的。所以公共艺术课程中,既要偏重艺术课程内容,还要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知识。加上,公共艺术其欣赏作用,就决定了这门艺术之下的艺术作品必须与人们相接触,公共艺术品常要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这就要求学生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材料知识,完善课程体系,必须适当加入者几方面的知识,包括材料与工艺学、中国文化等科目。

(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丰富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公共艺术是一门抽象的艺术科目,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成为突破教学难题的突破口,在构建课程体系建设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软件模拟教学法,在逼真的教学环境中,对学生进行项目介绍、案例分析,并且让学生使用软件参与设计,将知识融会贯通与各个设计环节。在专业设计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法进行教授,在剖析案例的同时,结合项目对设计方和执行作业流程、方法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让学生了解项目作业的基本流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结合实践做好设计工作,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观摩现场,领会设计思路、制作效果等内容。另外,设计工作教育者必须充分使用当代信息工具、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生动化的教学,方便学生对公共艺术这门抽象艺术的理解。例如:壁画艺术这一门课程,教师可以使用幻灯播放壁画作品,并请学生根据作品分析作品的美感与表达的文化意义,如此便能够加深学生对壁画艺术的理解。

(三)重视课程中的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公共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目前我国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机构主要由美术院校、综合大学以及其他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学院开办,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够胜任城市建筑设计工作的设计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设计思维、更需要有优秀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他们的归宿最后是社会,这是不言而喻的实施,所以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就业需求,锻炼自己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培养学生设计的操作能力,能够缩短学生的磨合期、适应期,让学生更快地被社会认可。突出实践的比重,建立校内外合作方式下的实践教学,这不仅是教学的要求,也能够进一步发展教学改革。首先,学校可以在学院开展集合教学、科研、设计为一体的教学设计工作室。在教学的同时,向市场开发,承包社会设计开发项目,与商业运作有机结合,在开发项目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课题获得实战经验,能够给学生更好的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学生作业设计的内容。其次,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制定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并且帮助学生更早了解实际操作流程,便于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更好地适应设计工作。科研教学工作室还能够联系社会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这些机会包括对校内设施的建设以及校内外经济合作经济实体的建设,例如:校园科研设计工作组可以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团体,去参与一些具体的工程设计,虽然参与这些设计工作实际上或许并不能参与到主要的设计工作,只能参加一些简单的、零碎的工作,但是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学生能在这些工作中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合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在环境的熏陶之下,增加对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语

第2篇

1.完善艺术教育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学校教育的核心首先是课程的设置,加强新疆医科大学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以发展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构建以必修课为基础,以选修课为发展导向,以第二课堂为必要补充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此外,对艺术教育的机构设置、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基础设施进行长远规划,使艺术教育成为新疆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艺术教育资源,通过系统的艺术教育课程提高医学生医学技术的艺术化过程,使医学生在临床治疗手段等方面更具人性化。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医学生掌握艺术诊断、艺术治疗、艺术康复等技能,达到开发医学艺术技术技能的目的。

2.全面实施医学生的艺术教育,建立三位一体的良好艺术环境。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提高医学生技能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控制能力;通过各种形式将医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和感悟在诊断、治疗、康复等医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展现出来,逐步提高医学生的艺术治疗手段。建立起学校、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健康文化氛围是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有利于积极提升医科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新疆医科大学应充分发挥团委、艺术教研室、大学生社团的职能,鼓励高校与高校、高校与医院、高校与社会的交流,并有计划地定期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积极推荐医科院校优秀文艺节目参加自治区级艺术展演,不断加强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定期举办大学生文化节、艺术节,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3.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提高医学院校艺术教育水平,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为医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分析判断能力。在医学院校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必须是高水平和高素质的,不仅要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较高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及一专多能的教育能力;必须培养一批思想素质高、敬业水平好,理论能力强和医学知识全的专业教师。

4.加大公共艺术教育基础设施投入,重视考核体系的构建。新疆医科大学应该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设立专项基金,用以配备艺术教育所必需的教学设备、教学器材,对艺术教育的教学场地、活动场所等也应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和大学图书馆合作,定制内容丰富的艺术图书资料和报刊杂志,方便大学生课余学习和查阅;并通过学生公寓、食堂等公共场所设立的各种艺术宣传栏,切实加强艺术教育的周边环境建设,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需求。让同学们在优美高雅的环境中开启心智、陶冶情操。建立合理有效的艺术教育考核体系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应作为新疆医科大学一项基本的教育理念来贯彻实施。量化考评方式可通过大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采取定性指标与定量评分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医科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带动艺术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总结

第3篇

关键字:愉悦性原则、逻辑美、学会创新,勇于创新、创新美感

一、说说愉悦性原则

简单的说,愉悦性原则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利用,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有趣的教学材料,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状态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并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充分的和乐趣。

二、谈谈贯彻愉悦性原则的必要性

(一)、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是独特和发展的人。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中,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应该有情感的沟通,只有尊重学生,激发兴趣,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的智能和潜力,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倡导愉悦性原则,是实现上述目标重要手段之一。贯彻愉悦性原则,不但有助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二)、评价教学系统优劣的主要标准有三条:信息传输与接受的主动性、信息的质量和信息传输的有效性。数学教育中倡导愉悦性原则,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信息传输与接受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进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数学具有知识的抽象性、思维的严谨和应用的广泛性等学科特点。所以,在在数学教育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接受,就要求教学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运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手段,使数学教育直观化;运用比喻和通俗的语言使理论简明化。为此,数学教学中必须贯彻愉悦性原则。

(四)、素质教育要求由“重视人的个性”转变,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即课堂教学要充分顾及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的均衡发展,教育活动要落实在学生身上,教是手段,学才是目的,不是为了教教材,而是为了教学生;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动机,自由探讨,以开发创造力,因此,愉悦性原则更是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之一。

三、试谈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贯彻愉悦性原则

(一)、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心理环境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能力,注重师德修养,以身作则。发挥师表的影响力;热爱学生,做到和蔼可亲,发挥情绪感染力,教学中难度适宜,发挥教学的吸引力;排除干扰,控制消极影响,教学管理民主化,营造健康的人际关系,优化学习环境。

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劳和痛楚”。教师用爱心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减轻了学生心理上的负担,学习将变得轻松愉快。

(二)、充分挖掘教学材料的实用和趣味性

数学中的许多教学材料,富有情感,充满智慧。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它们,教学将变得趣味横生。

如:高中《立体几何》课本总复习中有这样一道题:“正方体、等边圆柱(即底面直径与母线相等)、球的体积相等时,哪一个全面积最小?”

若设它们的体积为v,则s=,s=,s=显然s﹤s﹤s,则球的全面积最小。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解题步骤,得出上述结论。引导学生发言、讨论后发现,这个结论表明了“容积相同的容器,制成球形的形状,用料最小;其次是等边圆柱形的。”继续探讨发现:正由于这个原理,自然界中,动物的头和躯干,以及植物果实和枝干才呈球形或圆柱形。这个发现让人回味无穷,多么美妙的数学知识,多么神奇的大自然!同学们兴奋得象发现了新大陆,我乘兴引导:如果我们学会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将会有更伟大的发现!

再如在学习“排列”概念前,可先从回顾小学课文《田忌赛马》入手,既对排列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又明确了学习排列的意义;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课前布置部分学生称出每粒小麦的重量,以讲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向印度国王申请奖励麦粒的故事引入,到学完公式后,再估算小麦的重量,让学生带着悬念和兴趣学习。

有意识的补充讲解这些史实、运用等方面的知识,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丰富了知识,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营造美育环境,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么是不可思议的。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美育环境;教学设计科学艺术,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教学组织能力高超娴熟,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板书应简洁、科学、优美,教学语言文明规范、准确完美,体态语言自然协调、优美艺术,教师服饰整洁大方,让学生感到教学氛围的美,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

数学中的美、俯拾皆是,数学知识具有形式美,思维具有逻辑美,应用具有广泛美,体系内的知识之间具有和谐美。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要以美导趣,以没激情,以美启智,诱发学生的心灵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热情和勇气。

(四)、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忙于应试教育,一味灌输,搞题海战术,践踏了教育的意义,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教育教学因此不堪重负,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现举例如下:

如前面提到的:讲排列时的“趣味引入法”;学习立体几何题时的“讨论、引导发现法”;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的“设置悬念法”等。

再如讲“对任意的实数x,恒有x+4x-5+a﹥0,求a的取值范围。”这个问题时,首先等价转化为:“对任意的实数x,恒有a﹥-x-4x+5,求a的取值范围”,现在只需要“a大于f(x)=-x-4x+5的最大值”就行了。许多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可打个比方:“我要比你们班同学的个儿都大,只需要我比你们班的……..”同学们就异口同声地回答:“你比我们班中个儿最大的同学都大。”

解决这个问题时分三个步骤:等价转化问题、求的最大值和确定的取值范围。这样讲解层次分明,通俗有趣,能化难为易,利于学生掌握。如小结立体几何《直线与平面》时,可引导学生对重要的定理的联系概括如下:

这样的小结概括有序,学生发现了重要定理之间的顺序、联系,以及“线面垂直”的枢纽作用,体会到一种美感。

(五)、创设教学情景,让每一个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信心,比天才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设问。如学习“组合”时,我让爱好体育的同学,回答课本中这样一道练习题:“某校举行排球单循环赛,有8个队参加,共需要举行多少场比赛?”这几个学生很高兴,想到老师没有忘记他们,一下子提起了兴趣!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能唯分数论,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成功标准;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欣赏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对于缺点和不足,及时帮助弥补改进。在适当的场合,教师要大智若愚,不能讲得太透彻,点到为止,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努力探索和发现结论,让每一个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由“学会”变成“会学”,并因此获得自信。这是倡导愉悦性原则的核心精神。

(六)、力求让学生学会创新,勇于创新

创新能使学生获得自信、和美感,使学生成为一个有前途的人。所以说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应该是贯彻愉悦性原则的灵魂。更重要的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

创新需要创新精神、创新动机、创新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不必苛求有什么重大的创造发明,只要能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不受老师和同学的影响,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有新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新的数学解题思路,教师都应及时肯定、鼓励和评价,使学生获得创新的信心和动力;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锻炼中,获得自信、功利、智力和创新美感,培养了创新动机和创新习惯。

教师要帮助学生务实创新的基础。首先,要务实数学基础(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建立良好的认识结构,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讲课时实施民主教学,不能“把话说绝”,给学生留下说话和思考的余地;注意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等,在此基础上以求创新。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