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建设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促进德育效果的提高。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实践、塑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其内涵是在校园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积淀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其核心是学校教师、学生及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营造特色鲜明的校园职业文化环境为重点,建设富有时代特征、职业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平安、健康、文明校园,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

三、校园文化建设遵循的原则

1.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原则。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陶冶、教育和约束作用,培育品行和技能兼优的专业技术人才。

2.师生主体、校企共建原则。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校、行业及企业的各自优势,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员参与。

3.贴近社会、职业和学生原则。根据学生特点及生活实际,结合职业特色及行业、社会需求,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4.特色鲜明、重在实践原则。要充分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历史文化,因校制宜,重在实践,特色突出。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层次,主要包括校风、教风及学风建设。

1.校风建设。优良的校风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加强校风建设,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师生在办学实践中深入讨论、挖掘、提炼并形成结构严谨、语言精炼、表述规范的精神文化内容,将学校精神内化为师生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科学严谨、务实向上、敬业乐群、遵纪守法、崇尚实践的校风,做到校园角落中有、师生意识中有、实际行动中有,使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发扬光大。

2.教风建设。优良的教风可以使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文化知识、现代的教育理论、娴熟的专业技能得以充分展现,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学校要组织制定加强教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大力倡导敬业奉献、修德育人、治学严谨、开拓进取的优良教风,鼓励和引导教职员工自觉在思想上、行为上、学识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3.学风建设。优良的学风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要从加强学风建设的督查与考评入手,进一步完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努力建设有利于学生自觉获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的优良学习环境,逐步使学风建设由规范要求向习惯养成转变,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学校要着眼于建设民主、科学、高效、安全、和谐的制度文化,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倡民主管理;其次,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师生奋发向上的主人翁责任感。

(三)物质文化建设

1.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好教学场所、图书馆、宿舍、食堂等,完善教学设施,满足学生需要。既要体现职教特色,又要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使校园的整体环境力争做到功能齐全、安全有序、节能环保、室外绿化、室内美化、环境净化。

2.规范学校形象标识。完善学校的形象标识体系,设计校标、校旗、校服,创作校歌,规范信封、信笺、名片的制作和使用,规范校内建筑、道路、路标的命名及校内的宣传标语。

3.重点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在教学楼内走廊、教室、实验室及办公室、图书室、宿舍等公共场所要精心设计,合理布置。一方面要注重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和时代特征,积极吸纳优秀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行业、企业文化,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学校特点,突出专业培养目标,集中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如张贴富有职业特色的标语、劳动模范画像等。

4.积极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建设,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

(四)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是师生在教学、生活及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道德行为和文化品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应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1.加强师德建设。倡导“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师德风范,鼓励和引导教职员工在思想上、行为上、学识技能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在师生中开展“好教师”评选活动,树立师德典型。

2.营造浓郁的教学研究氛围。邀请行业、教育界专家和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开阔教师视野;有计划地安排年轻教师到高校和企业进修、顶岗实习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行业内的、专业和学科方向的各种学术交流、研讨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活动,及时掌握行业前沿动态;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各种教、科研活动,提升学校的教科研水平。

3.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项目。以各重大纪念日和节日为契机,开展职业学校“大德育”体系创新活动,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优秀学生作品展”等活动,培养师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精心策划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发挥学生特长,培养集体观念,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4.规范学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课间操、会议、仪式,烘托庄严、隆重的气氛,彰显学校特色,展示师生的精神面貌,突出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J].山东大学出版社.

[2]孙美堂.文化价值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179-02

高校党的作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两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重要工作。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实施途径,对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有效促进党的作风建设。

一、高校党组织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加强党员同志思想作风建设

高等学校党组织的思想作风是学校广大党员的思想意识、人生观、世界观等在行为上的表现,能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为模式,对其他党员或非党员有着无形的指引作用。这就要求党员同志的思想作风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能够与时俱进,在普通教师和学生中能起到正确的指引作用;要求学校党组织的思想作风建设能理论联系实际,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思想作风过硬的合格人才。

(二)不断改善学校党员的学风

高等学校党员的学风主要包含学校党员同志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和氛围。党员同志的学风整体上对整个学校的学风有着重要的影响。党员良好的学风是党风的重要体现,对学校特别是学生的学风起着正面的指引作用。因此,要不断改善学校党组织的学风建设,党员同志在学习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要照搬书本知识;要坚持理论创新,以新的理论解决工作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在不断学习中追求进步。

(三)不断夯实党的工作作风

高等学校党的工作作风是党员同志在各项工作中形成或体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它应该是同广大学生紧密相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教书育人的宗旨,在整个学校的科学发展问题上应该起着重要的影响,在学校能否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不断夯实党的工作作风,坚持教书育人的宗旨,以学生为本,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给予学生关爱,引导学生爱学习、爱学校、爱国家、爱社会,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四)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作风

党的领导作风主要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内容。这三大内容应该贯穿于领导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对领导工作成效的取得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着党组织工作的全局。然而,部分高校的领导班子中却存在着不民主、独断专行、软弱涣散等不正之风,影响到党组织良好作风的形成。因此,在抓学校党的作风建设时必须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作风,要求领导同志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五)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

高校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这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和文化素养,是整个党组织精神风貌的体现,对学校的党组织作风建设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对学校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使其为学校发展发挥模范作用。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不断丰富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每所大学自身发展的精神动力,对师生员工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作用。建设大学精神文化就是要培育大学的特有品牌,制订体现学校特色办学理念的校训,让这种特有的精神文化影响师生员工,促进学校向积极方向发展。

(二)不断推进教师文化建设

教师文化是引领大学文化的重要方面。不断推进教师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其主要内容有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倡导优良的学术文化、开展广泛的教师文化活动等。

(三)加强大学生的文化建设

学生文化是学生对学校的精神文化、传统和理想追求认同度的综合体现。良好的学生文化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学生文化建设要从思想教育、学风建设、开展学生文化活动、健康人格培养等几个方面抓起。

(四)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校本身的制度文化,它规范着整个学校办学、治校的过程,对一些不良行为起着约束作用,能引导学校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要不断完善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治校、科学治校、民主治校;学校教职工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改进工作作风,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建立有效机制,提供更多机会让师生参与学校管理。

(五)不断规范文化载体建设

文化载体建设体现学校的文化品位,对广大师生员工具有精神和文化的熏陶作用,具有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然而,一些学校的文化载体建设存在不规范的现象,这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必须加以规范管理,建设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校园文体载体。

三、高校党的作风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文化建设是大学发展的软动力,需要党员领导干部有优良的作风促进其发展,需要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坚持所有教育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学校工作的终极目标,确保工作作风不偏离这个目标。文化建设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注意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时刻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充满关爱的校园环境中学习、成长。

(二)加强学校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校党员领导干部是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决定力量。校园文化发展方向与W校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作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党员领导干部良好的作风建设,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沿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党员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必然会对学校文化建设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会让校园文化发展方向受到歪曲,让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受到挑战,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一定要加强学校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这是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有助于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成效

良好的进步的校园精神文化能为加强学校党的作风建设提供精神支持,丰富优美的物质文化能为学校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有效载体,完善的管理文化能保障作风建设沿着科学的轨道进行,良好的环境文化能为作风建设塑造浓厚的氛围,让党的作风建设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让党员同志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可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软件支持,也能为其提供硬件支持,有利于促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有序开展,有助于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成效。

(四)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加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种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众多方式、渠道和载体中的一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利于提升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培育优良作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推动优秀、先进文化前进的过程,也是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发展党的先进性文化、培育优良作风的过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学习,有利于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通过廉政座谈、廉政演讲、廉政短信、廉政书画展、廉政征文等一系列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有利于党的纯洁性建设,有利于高校形成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各级党组织形成进步稳定的作风。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高校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有效促进党的作风建设

大学师生共同创造着、传承着自己的校园文化,他们创造校园文化的过程就是凝聚力量的过程,他们传承校园文化的过程就是体现感召力的过程。这些过程能把教育与人的价值、自由、幸福联系起来,更好地激发人的潜能,更好地培养人才。这和党的作风建设联系起来,必将能够有效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促进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成效。

[ 参 考 文 献 ]

[1] 宁波,龚小萍,刘小牧,汪结.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文化建设关系略论[J].党建研究,2013(10).

[2] 郑非.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互动关系探讨[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4(4).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党建;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2

一、高校党建引领学风建设的必然性

(一)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是指明学风建设方向的需要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也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优良的学风是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学习的目的与动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在使其成长为全面的人才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因此,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风建设更为重要。全国高校学风建设会议上曾提出:“高校要加强学风建设,塑造大学精神”。然而当前,由于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高校的学风建设存在许多问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一方面,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往往会存在忽略教风的示范作用、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长效机制来保证实施、学生自身松懈懒散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网络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因此,学风建设必须有正确且明确的方向,需要党建工作指明方向。

党的理论教育和研究是系统的、科学的、发展的理论体[2]。坚持党建工作的引领,是强化政治方向和调控主流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学风建设要与党建工作紧紧相连,把握正确方向,始终将高校的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学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学风建设要集先进性、思想性于一身,要始终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高举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风建设中,以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四有”新人为根本目标;要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旋律;要以科学育人和人文育人相结合的现代化教育为方向,以党建工作作为引领,确保学风建设的正确方向,从而保证高校学风建设健康蓬勃发展。

(二)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是发挥学风建设培育人才功能的需要

学风是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纪律和学习习惯的综合反映,更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3]。学风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培养人才而言,它应渗透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之中,其实质是教育、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帮助学生形成“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主观、价值观,端正学习的目的与动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学风建设的方向与宗旨、内容与载体要坚持高校党建引领,坚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找准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的最佳切入点,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格局,切实增强学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追求知识、崇尚科学、塑造完整人格作为努力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为宗旨,把学科学与学做人统一起来,使学生在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励和崇高精神的鼓舞下,在良好学风的熏陶中,爱国、爱党、爱家、爱校的情感得到升华,培育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勤奋好学、遵纪守法的良好品格,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高校党建探索学风建设机制

(一)完善党委、总支、支部三级组织责任机制。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职责与分工,使学风建设呈现有序常态。学校党委作为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充分发挥其核心领导作用,统揽全局,科学决策,正确把握学风建设方向,丰富学风建设的科学内涵,确保学风建设能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开,从而使学风建设与现代高校相适应。积极搭建党团组织的有效平台,加强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能力培养,使他们成为校园学风建设的骨干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习氛围的提升,以班级、宿舍、社团、网络为切入点,推动学风建设的开展。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学生中的最基层组织,是高校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高校学生中发挥着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4]重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对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作为高校学生党员,其身份具有双重性。首先作为学生本身就应该以学业为主;其次作为党员,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在学生中起到表率和先锋模范作用,真正起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效果。学生党员不仅是学风建设的先锋力量,而且是学风建设的开展对象。另一方面,学生党建可以引导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从而引领学生党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摆脱迷茫、困惑,对未来充满信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为将来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教职工、学生、学生组织、社团组织四个主体互动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增强四个主体的责任感和工作的有效性,构建教职工、学生、学生组织、社团组织四个主体互动机制。教风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要把端正教风作为学风建设的突破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是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主体和内部动因,学生工作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学习、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培育优良学风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高校中,教师党员在教研一线是科学技术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学生党员是祖国伟大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要善于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师生党员联系,把党建工作融入学风建设中,并结合社团组织利用网络、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学风建设。另外,要积极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为学风建设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三、高校党建探索学风建设路径

(一)精神文明层面

学风建设精神的探索是高校学风建设路径探索的关键和灵魂工程。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转型不仅给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使思想教育对象的成长培养面临一种全新的环境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5]。高校学风建设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系列讲话精神为思想武器,贯彻党的十报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践行校党委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教育和导向功能,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在高校党建工作的主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强化阵地意识、积极探索正确学风动向的有效途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校园学风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同时,坚持师生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学习和教育。

(二)制度文化层面

学风建设制度的探索是学风建设的机制保障。学风建设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的建设机制,在高校的学风建设规定层面的基础上与高校价值观念、教育方向、育人机制相适应,大到道德规范、规章制度,小到行为规范、工作守则,构成了学风建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党建工作的主导下,学风建设制度建设需以科学理论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开展各项促进学风建设的活动、规范学风守则、提高工作效率起到导向和约束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修订各项学风建设规章制度,保证开展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有平台可依靠,为高校开展各项学风建设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三)物质文化层面

校园物质建设是学风建设的载体和建设基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学风建设提供基础,成为学风建设制度、理念、精神、文化、氛围的载体,直观地展现高校的文化内涵和学习风气。在党建工作的主导下,物质建设既应弘扬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体现当代美感,又要站在高校学风建设理念的角度上,体现学校的优良学风、全体师生的共同思想情感和学习目标、展现浓厚的学习氛围,又要弘扬艰苦朴素的精神、遵循勤俭节约的精神,杜绝铺张浪费,使物质建设承担传播知识的历史使命。

(四)课余文化层面

学风建设课余生活是集教育与知识、文化、益智、爱好、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方式和文化载体。在党委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建立良好的课余生活开展机制,放宽课余生活活动的开展范围;各部门齐抓共管,充分调动各级党团支部、学生组织、班集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计划、有目标开展既具有先进的时代意义,又具有思想性和娱乐性的课余文化活动,达到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增强体质、拓宽视野的目标,从而推进学校学风建设。

(五)舆论文化层面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师生很容易受到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风建设产生消极影响。高校党建应重视舆论的作用,营造高校良好的舆论氛围,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师生、以良好的学习氛围感染学生。开展学风建设月、思想教育主题活动、专题讲座、班级内部拓展等系列特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正确的社会归属感、良好的校园认知感和认同感,升华学生的情感道德素养。同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新型媒体平台作为宣传阵地,消除消极的舆论影响,抑制歪风邪气和不良不实信息的传播,营造健康的校园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薛玲,刘艳红. 《大学生党员一帮一结对形式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 时代教育,2009 ,(1):22.

[2]李丰登. 《高职院校以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9(10):36-38.

[3]李雪松.《论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2010(21):93-95.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建设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指高职院校的校园人在高职教育理念导向下,在特定的高职教育活动中所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等几方面入手。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高职教育的兴起,新型的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校园文化急需建设。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办法。那么,究竟什么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我们又该如何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呢?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换言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在学校出现时,它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产生并且存在于“文化世界”中了。从理论上讲,校园文化产生的基本条件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用不同的校园文化。一般说来,校园文化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群体、共同的文化意识和物质载体。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它所拥有的群体、共同的文化意识和物质载体总会与其他类型的高等学校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就业导向的办学理念、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取向、“一教两证”的教育制度、企业仿真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以及“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等等,就具有高职院校的个性特色。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人在高职教育理念导向下,在特定的高职教育活动中,就会逐步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界就是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简称为高职校园文化,这种文化是涵盖高职院校的全体成员为实

现高职教育的各项职能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集合。

二、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

(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学校所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文化产品、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是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加强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三风”建设 "

所谓“三风”就是指校风、学风和教风。首先,要加强校风建设。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良好的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最好体现。校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要注意校风养成的特点,从一点一滴培养起,持之以恒,反复强化。首先要孕育校风,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正确认识校风对学校和校园文化发展的作用,通过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用精神力量来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服务,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其次,要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树立良好学习风气进行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并有针对性地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外在行为方式达到端正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动力教育。高职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入学的那天起,就有失落感,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前途渺茫,没有明确的理想与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因此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自信教育、专业教育、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内在成才意识,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分析来自就业、竞争的压力,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成才的信心,热爱所学专业,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要加强教风建设。加强教风建设时我们应注意首先建立民主性教学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重视集体作用,关注个体特点,用民主方式讨论和解决问题,教师不应该以权威自居,不应滥施惩罚而应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其次,必须强调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教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加强社团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社团的重要地位。高职院校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学生社团存在的积极意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保障社团运作和发展的专项经费,社团发展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确保社团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健康成长发展。其次要引导社团发展方向。应引导社团坚持走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之路,要强调社团活动的思想性、突出时代性、注重层次性、倡导主体开明、内涵深刻、格调高雅的活动。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正常进行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所在。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而在求学与做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的主要模仿对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影响。

(二)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作为生源情况复杂的高职院校,制度文化更显得尤其重要。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一要建立健全制度,在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强化激励机制。二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出台前,可根据师生的实际思想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舆论引导制度出台后,则要大力宣传建立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等,组织师生学习制度规定的具体内容,甚至还要详细解释。通过舆论宣传,扩大教育效果,有意识地进行正面引导,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并最终成为制度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三是要认真组织实施,规章制度一经建立,就要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应力求做到“从严”、“求细”和“与人为善”。

(三)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一、以学育人、强本固基,不断凝聚促进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 。

1、不断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 

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学校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学习组织、学习考勤、学习档案、学习经验交流和学习检查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定性与定量、考试与考核结合起来,变“软”要求为“硬管理”,狠抓落实,力求实效。确保师生员工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记录、有体会、有交流。学校坚持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力求真学、真懂,从而促进真用、真干。联系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打造学习型学校,培养学习型教师,进一步依托学校基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建立了党委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学习、学生班级理论学习等多层次学习体系,做到党组织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教职工政治学习和学生班级理论学习每周集中学习一次,促使师生员工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改善和更新知识结构,研究新问题,积累新经验。 

2、扎实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形势与政策课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一年来,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在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工作上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明确职责。在课程地位上,学校每学期下发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文件,将形势政策课纳入学生必修课程中,大大提高了师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程度。在师资培训上,党委根据上级精神和学校要求,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培训,不断探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坚定了师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精神文明建设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学习贯彻程度,直接关系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学校把课堂教学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渠道,无论是思想品德课、还是其他课程,都全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运用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把握基本内容和丰富内涵。通过实施课程管理、全员教育,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入学生头脑。课外,学校从新生入学着手,在入学教育、生活教育、毕业教育中综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学生个人品德修养。 

二、文化引领、深化内涵,不断提升学校文明创建的整体水平

     1、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一直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成立了校园文化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近年来学校专门拨出经费用于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理念的凝练和宣传教育程度,努力培育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理念、新思想、新环境。 

2、大力推进校园文化活动 

我校在十分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又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活跃师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达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目的。学生社团是由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业余团体。由于共同的志向、爱好和兴趣,使性格迥异、专业不同的成员团结一心,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校先后组建了秋枫文学社、和谐之音舞蹈协会、书画协会等一些社团,制定了协会章程及相关制度,请校内外老师上课,各社团利用双休日及文体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文学社每学期出版1期《耕耘》刊,书画协会举办了大型书画比赛及展览;足球协会组织了全校性足球比赛,并经常与兄弟单位进行友谊赛;舞蹈协会举办了欢送毕业生等各类文艺演出。每年吸引近百名青年学生参加活动。社团活动把校园中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集体意识和向心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在促进学生成材的同时也为校园文化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3、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在校园活动 

一年来,我们不断深化和宣传,以道德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学校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我们在校园内张贴感动人物画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等并组织师生观看了全国 “十大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和“焦裕禄”先进事迹光盘,师生们从新时期道德模范身上受益匪浅。学校组织了多名教师参加省上州上的教学大赛并获得了骄人的佳绩,为我校赢得了社会上更好地名誉;学校大力弘扬教师勤奋工作、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优良师德风范,积极推进以师德教育为核心教师队伍建设。 

4. 以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为重点,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加强了宣传阵地的管理,切实抓好环境宣传。进一步明确了宣传栏、板报、手抄报和“校园”主干道环境宣传的管理体制,实行了统一管理,专人负责。宣传栏围绕学校的各项工作和重大节庆日主动做好环境宣传,每月更换内容。联

系实际开展宣传,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注意力引导到谋求学校发展上来,引导到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上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

三、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深化. 

1.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了“师德师风大讨论”教育活动,每个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对照中央的“八项规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的要求,认真对照检查、撰写自我剖析材料,并进行了交流。 

2、党支部组织全校党员干部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和中央的“八项规定’,对照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写心得体会,同时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学习新《党章》对党员的要求,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走在教师的前面,起到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学习和宣传“十八大”报告精神和中央的“八项规定”,学习讨论了中央的“八项规定”,全校教师认真学习、讨论,在工作中不断提高。 

四、尽职履责、练好内功,巩固提高学校文明创建的优秀成果

    1、深化对思想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和研究 

为加强对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性、科学性的探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新情况、新特点。我们在课堂内外不断组织师生学习党的理论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结合实际开展理论研究和成果交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师生政治思想和文明素质的提高。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队伍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人,一年来,学校组织和培训学校各处室文明专干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为建设一支“政治意识好、责任意识强、理论水平高、业务水平精”的专兼职精神文明建设队伍不断努力。

五、加强学生教育,实现安全教育常规化、规范化 

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们以安全教育为重点,经常对学生开展教育,特别是交通、参加大型活动时的安全教育。 

1、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科学用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利用网络、黑板报、横幅和标语等工具进行宣传;举行主题班会, 座谈会、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 

2、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安全演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护、自救能力,每年举行至少一次的应急疏散演练。 

3、定期重点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确保校园安全万无一失根据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季节的变化对安全工作进行专项的重点检查,如“夏季防溺水,防止学生交通死亡、防止学生拥挤踩踏和冬季消防等工作。在重点检查的同时,学校还定期对院内的安全设施进行摸底排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学校有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改。 

六、切实抓好学校行风建设 

1、统一思想统,提高认识。我校的行风建设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市教育局关于行风建设工作的相关精神,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正确履行职责为核心,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民主评议为载体,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以评促纠,以评促进,扎实推进我校行风建设。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保障行风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保证行风建设工作有坚实的领导核心和运行机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从而确保行风建设工作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紧密结合,进一步规范了学校教育管理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做到行风建设,依法治校与行政、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层层落实责任制。 

3、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在推进行风建设工作过程中,全体教职工是推进行风建设工作的基本力量,教职工师德的优劣,直接影响学校行风建设工作的进程。为此,近年来,我校制定了行风建设工作学习计划及实施方案,有计划地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上级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等,通过学习,使全体教职工能严格执行师德规范,为人师表,为全力推进学校行风建设工作和依法治校奠定了良好基础,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  

5、服务学生,规范行为。在行风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这一理念。切实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执行零收费制度;严格按规定征订学习用书,没有任何形式的向学生推销非法教辅资料的行为;没有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情发生;没有有偿家教和违规补课的现象发生;没有索要学生及家长财务的事情发生;老师们能认真落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及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规定,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进程。 

一年来,我校宣传思想工作顺利推进,成效良好,师生员工的文明意识提高了,文明素养提升了,对学校发展的思想更加统一了,文明创建的氛围更加浓厚了。学校安全在得到了加强,没有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学校加大治理乱收费等工作力度,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但是,就实际工作与学校未来发展目标来看,我校宣传思想工作创建还需要继续努力,在学生培养、做文明守纪的中学生、加强行风建设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和突破的空间。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思想工作力度, 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不断推进我校精神宣传思想工作大发展,提升全校师生思想道德素质。 

  

 

合作市中学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磁场,它用一种被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导向引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推进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其目的、意义及重要性,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建立和完善各项保障机制,让校园文化成文学校特色锻造、人才培养、良好校风形成的有效支撑。创新思维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发展地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据文化发展与建设的规划线路和核心主旨,通过筛选、提炼、整合和再造,构建校园文化的新体系,以年度为时段,确立重点、分步实施、梯阶推进、循序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落实,确保文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1深入开展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校风建设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师生的精神风貌、文化育人氛围。好的校风具有“强制性”“原发性”和“能动性”的感染力,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和促使主动成长意识的养成的功能。因此,高校应在提炼办学历程中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大力宣传校训基本精神,通过回顾、传承、发展的文化建设路径,实现正确价值观的跨时空对接和传承,以网络多样性平台为载体,通过论坛、主题交流圈等具体形式,在师生中开展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大讨论活动,进一步丰富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内涵,为建设健康校园风尚而努力。

2加强班级、寝室文化内涵建设班级和寝室是高校文化有效载体和基本建设单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的核心区域和关键因素。通过班级和寝室文化建设,锻造团结进取、和谐健康、勤奋学习、诚信有礼的优良风气。在班级、寝室文化建设上,要着力构筑班级文化的核心内涵,以班集体共同指向和认同的个性文化符号和形式,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以班训、班旗、班歌、班徽等具体的文化形式以及文化进寝室具体举措,确立集体成员共同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精神导向,进而促进班级、寝室文化内涵建设。3加强人际关系建设加强人际关系建设,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心态,提升学生协调、协作能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重要作用。要做好学生心理测评、心理疏导和干预、心理档案建设等工作,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做好跟踪、预防和指导工作。用同学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搭建人际交流的平台;通过主题论坛、“话语墙”以及微信、QQ群、意见箱及直接对话等形式,畅通学生的话语渠道,打通人际屏障,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能坦诚相对、顺畅对话、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增进感情、融洽关系,为和谐校园建设和学生良好人际能力培养创造条件。4做好节庆、纪念日活动安排工作充分利用相关纪念日以及中国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结合本校区位、发展历史及建设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文明礼仪、诚实守信、感恩知报等主题教育活动,倡导校园文化主旋律、传递校园精神文化正能量;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国旗下讲话及各种类型的表彰、颁奖典礼等校内有影响力的活动,开展能触及学生灵魂的主题教育活动,激活学生成长内力,构筑校内正确的成长观和价值观导向。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1加强媒体等文化硬件建设

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大管理和建设力度,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各级网站。网站在坚定政治立场、恪守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开辟相关专栏或论坛,直面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和主要内容,不回避、不遮掩,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和话语权,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做好答惑、引导和统一思想的工作;发挥校园博客、微信群具有高点击率和兼容性强的优势,与其他舆论载体形成合力,占领学校文化宣传的主阵地;办好内刊,不断丰富办刊内涵、提升办刊水平,瞄准文化建设全局,共同构筑立体化文化系统。2做好文化环境建设工作按照体现校园文化建设主旨要求、符合学校发展实际、彰显校园文化建设品质的建设思想,建设好一批体现共青团及青年学生文化项目和工程,按照逐年推进、渐次丰富、规模发展的宗旨,分步、分时段地夯实建设基础,促成建设成果;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利用学校的宣传资源和平台,宣传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建设目标,和展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最新工作动态;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进度和实际需求,加大规划、建设校内大学生活动场所及硬件建设的力度,为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制度文化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因此,要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节奏和步调,逐步构建机制流畅、运行高效、执行有力、落实到位的制度文化体系,宽视野、高角度地辐射工作全盘,目标设定靶向直指具体工作和问题要脉,挤掉水分、细化环节、讲求实效。1构建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根据本校学生管理体系科学、合理运转的实际要求,构建学生管理构架系统,系统下的项目和条款涵盖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主渠道和多分支相协调的一站式统筹,全面加强现有制度的改良和新制度的创立。制度建设实行动态化、灵活性的调整机制,根据制度实际操作情况及工作的需要,顺序推进、逐步完善,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形成流程简化、简政放权、重在指导、科学考核的工作机制。2加强二级单位文化建设系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是系部和班集体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班级制度建设主要包括班风、学风建设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班干部、团支部工作职责,班级有关学习、常规、活动设计及参与情况,早操、早功、卫生值日、班级日志填写等内容以及各项工作的计划、总结等。各班级要根据本班实际和专业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使班级体各项工作有着坚实的制度保障。

(四)校园品牌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品牌文化是一所高校文化建设的精髓和核心价值。品牌特色文化建设要把握发展方向、明确建设目标,按照广泛建设、重点培植、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按年规划、逐步筛选、重点打造,建设一批具有本校鲜明特征的文化品牌。1举办规模化的综合艺术活动艺术教育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渠道。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关注参与性、覆盖面,既要有基层的、与专业特色相联系的文化活动,又要有学校层面的、规模化的,体现艺术教育成果的艺术活动。如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在全面整合校内原有文化活动的前提下,进行提炼、重组、再造和提升,在开展好校内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力争赢得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教育局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领衔承办地方高校群体性、规模化的大型综合文化活动,实现校内文化活动的群众性和社会层面文化活动的精英化的互动、交融,通过校内普及、校外展示,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活动开展过程中,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放眼全体学生,既要突出专业性,又要强调群众性,不断扩大活动的覆盖面。2开展大学生论坛活动加强校内大学生活动基地建设的力度,开展校内“大学生论坛”活动,可邀请校(系)领导、辅导员、任课教师及校外专家参与,明确主体的活动模式,开辟“一起说说”“舌战群雄”“大事小非”“真情话语”“名家明见”等主题板块,在正确引领和指导的前提下,创设自由、宽松的话语环境,让同学敢说话、说真话、听心声、长心智、达共识,用同学自己思想和话语能动锁定并倡导校内正确价值导向,促进同学自觉自愿地与学校伴同成长。3做好识别标志等视听文化建设工作校徽、校旗、校歌等识别文化符号,是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和培养目标和诠释学校文化形象的载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立足学校已经识别文化基础,做好系部系旗、系徽、系歌的设计和创作工作。工作过程中,要倡导文化共性和代表性,突出专业特点,体现学生文化诉求,为系部特色文化建设提供支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倡导学生戴校徽、穿系服、唱校(系)歌,用实际行动尊重并捍卫主流文化,以文化统领行动,以行动促培养成果。4开展以专业技能大赛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文体科技节活动大学生文体科技节是学校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举办文体科技节,既要立足已有建设成果,又要和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进行分流、改造和优化,要以学校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为先导,成为学校文化系统的组成项目。活动要突出品质的提升、能力的培养和项目的有效定位。在活动中要着力开展分类技能大赛,专业技能竞赛开展要立足实际、科学分类、系部承办、校级评选,要尊重专业个性、打通专业共性通道,既分类又统筹,全面提升技能竞赛水平。5做好学生社团和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建立校、系分层次管理体系,开展学生的社团特色活动,立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向,保证社团项目与学校文化内涵建设的统一性。加强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社团的常规管理,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创设品牌社团。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宗旨,按照“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志愿服务原则,全面加强学校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要重点培养和锻造几个品牌项目,以品牌的示范性和社会影响力来拉动社团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作用,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此外,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各系部做好落实,各系部要在学校文化建设统一规划下,根据系部专业特色及学生特点,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系部文化体系。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

要形成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共识,通过构建学校领导领衔主管、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学生工作部门实际操作、系部等基层单位积极落实的组织机构和保障机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主管部门和责任人要依照相关管理办法对各种舆论平台实行有效、有度的监管,积极培育和弘扬校园文化建设正能量,堵截错误的思想潮流和低级言论的传播,澄清模糊认识、引导舆情方向,禁止有悖党纪国法和伦理道德的、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行在校内传播。根据不同文化项目类型和内容,成立相应的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对文化建设活动的有效指导,确保建设成果。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

学校应将本校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纳入到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去,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以及保障系统顺畅运转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文化建设分项计划和管理制度,实现校园文化建设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和学生思想教育体系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学校应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并根据建设进度纳入到当年的经费预算,高度重视文化项目基础工程建设和人财物的投入,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综合保障;要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灵活调整工作方法和手段,加强理论研究和探讨,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创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作者:李秀华 张国平 单位: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吕伟宏.校园文化的表现及其建设[EB/OL].(2014-04-01)2017-02-01].http://wenku.baidu.com/view/e845e03401f69e3143329482.html.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近年来,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新业绩,20__年迄今,连续四年获得教学质量奖。并获得最佳文明单位、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工会工作目标管理立功单位、通讯报道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团委、老干工作满意奖、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20__年我校高质量通过标准化建设验收,学校科学发展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以促进学习提高为抓手,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两年来,为了进一步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向深入,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的重点,结合__区教育局“十一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和教育阵地,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

学校党支部在建立常规的中心组、党员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业务学习等各项学习制度的基础上,还大力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创新学校党组织的学习机制。党支部致力于在全校干部和党员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努力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中发挥示范作用。现在我校初步形成创建学习型处室、学习型党小组、学习型教研组、学习型个人的工作氛围,从而增强了教职工的学习力、创新力和发展力。我校青年党员党小组长w在学校党支部推进的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中,表现突出,她所带领的科学教研组团队通过组织支持培养和自身努力,2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2人获得省级论文一等奖,由她们承担的区级科学课程开发研究课题获得集体二等奖,高质量通过__区教育局20__年学习型组织验收,被评为__区教育局“学习型组织”。

二、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学校“三风”建设。

我们在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进一步把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主旋律,积极开展了公民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各种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把思想政治工作向社区拓展、向教师家庭延伸,使学校、社会、家庭三方教育互动,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教师思想境界和职业道德。

在教育局倡导的“三风“建设活动中,我校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通过抓教育、抓活动、抓整改、抓管理、抓评比等形式,扎扎实实推进“三风”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初步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和谐共进”的良好风尚。

在干部作风建设方面,我们以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求为依据,以规范办学行为,优化学校管理为主要内容,倡导“和谐共事、务实干事

”的作风,切实提升干部的人格魅力和执政能力。

在教师教风建设方面,我们以学习贯彻《总书记给孟二冬同志女儿的一封信》为抓手,以提高师生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内容,树立“爱校、爱岗、爱生”教风,引导教职工进一步提升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树为师正气,养从教底气。

在学生学风建设方面,我们以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提出的“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抓实学生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好学、会学、乐学”的学风,端正学习态度,遵守校纪校规,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教育局组织的“三风“建设各项活动中,学校党支部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周密部署,取得了可喜成绩。入党积极分子、青年教师l在__区“三风”建设演讲比赛中获得撰稿、演讲三等奖;在教育局“三风”建设“教风论坛”活动中,全校参与撰写论文的教职员工达95%以上,五位同志的论文获得教育局“教风论坛”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获奖面居全区前列,并获得教育局“三风”建设“教风论坛”活动优秀组织奖称号。

我们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十分注重舆论宣传工作的先导作用,全力创优学校舆论环境,建立了一支由党支部书记挂帅、宣传委员牵头、有一定政治理论水平和宣传采写能力的通讯员队伍,整合优化学校舆论宣传资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20__、20__连续两年我校被评为教育局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三、以永葆先进本色为主题,进一步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干部队伍的力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自20__年以来,教育局对我校领导班子几次调整,先后选调中青年干部到学校担任校级领导,充实领导班子。新的校级领导班子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了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驾御能力,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协调有效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干部队伍是教职工的一部分,是学校发展的骨干力量。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校管理中,我们从干部队伍入手,以“三风”建设为契机,通过抓学习增强素质修炼,通过榜样牵引增强奉献精神,通过以身作则树立干部形象。在干部作风建设过程中,我们先后取消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值班费问题,抓考勤从干部抓起等措施,这些举措得到了所有干部的响应,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好评,改善了干群关系,现在班子在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在深化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开展了“教风建设党员先行”主题教育活动,向全体党员发出“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受教职工尊敬的党员”的倡议,还先后开展了以“师德在教坛上闪光”为主题的党员示范岗活动;以“对照找差距,重温誓词鼓干劲”为主题的政治觉悟反思活动;以“三尺讲台塑形象,教育创新当表率”为主题的强素质、树形象活动等,通过每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改进对党员、干部的量化评价机制等党建基本制度的落实,在党员中大兴“讲学习、讲正气、讲奉献”之风,大造先锋模范作用之势,焕发了党员的青春活力,提高了群众对身边党员先进性的满意度,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服务党员,搭建青年党员教师成长平台,塑造优秀教师队伍。

20__年元月的春风,吹启我校初中标准化建设。我们对照《__市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验收标准》,注重细节,从严把握,逐一落实,特别是学校党支部抢抓初中标准化建设这一历史机遇,通过党建工作的渗透,着力于促进教师基本队伍建设。

我们首先在全校党员中开展以“标准化建设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l书记、t书记分别上了题为<建初中标准化学校,我们准备好了么>和<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党课,为标准化建设做了扎实的思想动员,事实证明,在长达一年的创建活动中,每项工作都是干部和党员冲锋在前,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共产党员。

其次,为了优化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不等不靠,下大力气自己培养自己的骨干教师队伍。在这个活动中,党支部书记t同志在全校作了题为《合作教研与有效教学》的报告;党员副校长y同志作了题为《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的报告,d校长做了<对学校未来思考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这些引领性报告在全校教职工引起强烈反响,产生强烈共(文秘站:)鸣,收到良好教育效果。我校等一批青年党员骨干教师迅速成长,他们现在在学校教育教学领域都是带头人,骨干队伍,并各自在市区专业领域小有名气。

正是因为全校上下讲学习、讲奉献,讲协作、重实绩,我们最终取得了标准化建设的高质量胜利,并作为第二批标准化建设样板学校,接待了市教育局以胡腊枝副局长为领队的全市第三批标准化建设学校的参观学习。

五、以塑造良好形象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上,在加强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的纪律法规教育上下功夫,教育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上做文章,在依法办校,依法执教上下力气,重点严抓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做到了四个落实:其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其二落实党员和干部的学习教育制度,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宣传月活动;其三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其四落实规范办学行为,严格财经纪律,切实增强依法治校意识和规范管理学校的能力。通过近两年两任班子不懈努力,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受到区教育局纪委党风巡查组的充分肯定

六、重视老干、统战工作,进一步推进群团组织的自身建设。

老干、统战工作是党建基础性工作,也是落实党的政策的窗口。我校20__、20__连续两年获得__区教育局老干部工作满意奖。学校离退休党员和离退休教师近139人也对学校支部工作比较满意。

工会、

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党建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在推进群团的整体化建设中,坚持“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和改善学校党支部对群团组织的领导,我校工会连年被评为__区教育局“立功单位”;20__年将在__市总工会组织的基层工会民主管理星级评估“二星级”组织的基础上积极申报“三星级“工会组织。

我校共青团组织围绕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工作中不断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科学性、层次性和系统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我校团组织多次被上级团委授予“先进团委”称号。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discipline in university proves the eternal theme of universities and a complicated systematical project. Author of the essay maintained that efficiently and fully harness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urricula's roles of guiding, promotion, coordinating and stirring would play paramount functions on increasingly improving university's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discipline, promoting teaching and educational quality, realizing university's better exploitation.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风建设;作用

Key words: curricul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discipline;functions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28-02

0 引言

大学生学风建设是一个永恒而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教育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今天,在各种社会思潮持续涌流、竞相激荡的背景之下,高等院校学风问题己成为社会舆论、公众关心和政府关注的热点所在。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从广义上讲,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治学风气、学校的学习氛围都属学风的范畴;从狭义上讲,学风主要指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就其存在而言,学风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与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生长远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1]。一所学校的学风是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学校要发展,要上水平、上台阶,必然离不开优良学风的支持,因此学风建设意义重大,是高等院校永恒的主题。要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它不仅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部门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努力参与。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对学风建设起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大学生通过学风体现出的精神状态表现出了不少彷徨与和困惑,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科学引导,这就要求发挥思政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上的先导作用。

首先,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是思政理论课坚持的内容,从学风建设涉及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以及价值观、行为、道德、作风等具体要素入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操、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确保学风建设的正确导向。此外,怎样加强学风建设,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品质等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

其次,在形式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以人为中心,积极采用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觉悟和认识能力的科学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教学、科研等活动为主要载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再次,引导学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自觉行动是思政理论课的目的,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后,对学风建设中的整体和个体,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是思政理论课的效果,并且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稳定的、长远的,每个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优良的学习精神和品格,都是整个学风建设过程不可或缺的。在其导向作用下,学风建设可以按价值导向选取有利因素,也可以有意识地抵制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甚至可以转移某些不良因素使其纳入正常轨道。总之,在高校的学风建设过程中,思政理论课可以在内容上、形式上、目的上和效果上对学风建设起到全方位的引导作用。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教风与学风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优良的学风是优良的教风的必然要求,优良的教风的最终结果是优良的学风。通过加强教风建设,不断改善教师的教风,尤其是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师在教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以教风带学风,对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科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这就要求广大高校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钻研,搞好教风建设,以教风推动高校学风的改善。

首先,高尚的师德是高校教师必备的条件。教师为人师表,对学生言传身教,时时事事处处要率先垂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传授做人的道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主要职责。当然,其它各科教学都有这方面的任务,这不仅仅是思政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学生可以从教师高尚的“德”中感受到教师教授的知识的可信度,教师自身的“德”会对学生学习知识产生重要影响,相反的,如果教师的道德低下,教育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削弱。

其次,作为高校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校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对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精通,对该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熟悉,应主动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学科前沿阵地的动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应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再次,作为高校教师要有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能力。尊敬老师是学生必备的品质之一,而尊重学生的权力,特别是对教学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的因素。思政理论课教师特别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保障学生应有的权利,树立并履行“教学相长”的信念,师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民主真诚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

最后,作为高校教师要积极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思政理论课教师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应注重平时考核,狠抓过程管理。一是把期末考试与学生平时的表现结合起来,平时成绩主要以考勤、作业、笔记、课堂发言为依据;二是期末考试在考核内容上,降低客观题的比例,增加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观题的分量,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考试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提高考试质量,通过考风促进和推动学风建设。

3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协调作用

当前,青年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重大变化的深刻影响,在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看待问题往往会持不同观点,采取不同的行动,行动的不一致往往引发矛盾的产生,进而影响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3]。协调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为培育良好学风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是思政理论课的一大优势。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变他们偏执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提高为人处世的能力、是非鉴别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协调人际关系,化解内部矛盾,减少学风建设的阻力。二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方面形成比较积极一致的观点和方法,思想上产生共鸣,感情上相互融合,形成相互吸引的包容心理以及团结奋斗的正气。三是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并将其转化为大学生这一学风建设主体的内在意识,贯穿学风建设的始终,渗透于学风建设的各个方面,把握全局,协调各方,协助解决具体间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正是鉴于此,笔者认为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对学风建设的协调作用。

4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激励他们在学风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学风建设,无疑学生是主体,离开了主体,就根本谈不上学风建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风的关键在学生自身的内在积极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真正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如此,学风建设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应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这也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之一。学校应该加强对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给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进行大学生涯设计。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了解用人单位在吸引人才、选用人才方面的要求。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明白择业的成功终是靠自己的综合素质,主动地适应市场需要,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行为。有效的就业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及将来工作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各种能力,认真规划大学生活,制定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并努力实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推动学校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总之,高校学风建设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是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动力源泉,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大学不仅是教学、科研中心,也日益成为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中心。因此,大学学风不仅是社会风气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社会文化的重要因素[4]。建设优良的学风,不仅可以净化校园空气,还会作为推动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对社会风气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各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学风建设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任务,我们应该长期不懈地高度重视。而作为系统工程的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方位的努力和参与。高校学风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群华.浅谈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以高职高专院校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0卷第4期(总第68期):56-57.

[2]万金淼,王磊.关于高职高专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6,(4):15-16.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生活场所是大学校园,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水平和氛围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来说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高职学生所面对的最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大学阶段,家庭环境的影响己经退居次要地位,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没有成为高职学生思想品德的主要影响源,学校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这些活动提供给他们重要的实践经验,促进他们加快成长。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发展趋势和前景、师资质量和管理水平、学科专业方向、教学方式方法、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校园文化生活、校园自然环境的设计建设、学校周边环境状况等,是高职学生接触最多最直接的环境因素,影响着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

搞好学校环境建设,可为高职学生教育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现实基础。通过加强学校教育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范围,可以促进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一旦形成,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会在环境变化时发生迁移。大学中形成的习惯和品德既可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提供立身处世的依据,有助于他们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又可对他们的业余活动给予指导,学校教育环境建设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重点.加强学校教育环境建设要把握三方面重点,即要重视校园自然环境建设、校风学风建设.校园自然环境包括校园规划布局、建筑面积与风格、绿化状况、运动设施状况,以及活动场所的整洁度、噪音和采光情况等方面。一般而言,校园规划都比较讲究,要求较高,国家也为此制定有相关标准。一些高校校园建设以创新、朴实、严谨、清新和充满生机的风格,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修养环境。但也有不少高职院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有种种“欠账”,存在不少问题,致使校园环境育人功能不强,不能催人奋发向上,反使人感觉压抑、烦躁和不快,影响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修养的虔诚度,不利于他们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校园规划建设管理,抓紧校园绿化和美化工作,搞好教室图书馆的采光、通风、温度调节措施,注意墙壁等的颜色,保持宿舍洁净,以良好的环境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性情,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每一个学习生活场景都能育人”。

校风是学校环境建设的关键因素,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重要的精神环境和心理氛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大的熏陶感染作用。良好的校风使人见贤思齐、从善如流,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形成。它也是一面无形的墙,能够挡住社会不良风气对校园的侵蚀,减弱浮躁之气的袭扰,使学校保持浓厚的学钻研氛围,远离市井之气。学风是校风的核心内容和评价标准,实事求是、勤奋严谨、进取创新是每一所大学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良好的学风之下,校园才能桃李芬芳,英才倍出。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是高职院校每一个教师和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校风、学风建设增彩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教育环境建设的“软件”,包括校园内的社会心理氛围、生活方式、课外活动等内容。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整体性、独特性和两面性,它以人才和知识密集区别于世俗文化,呈现出积极、健康、清新、高雅的风貌。校园文化一方面高扬主流文化的旗帜,但也存在课桌文化、宿舍文化、广告文化等非主流文化。要充分利用校园报刊、广播电视、橱窗等阵地和手段,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努力发掘培育积极的因素,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规范,保持和谐稳定,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锻造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见效的,我们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加强校园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珊.如何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

[2] 黄爱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高教论坛,2012(11).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本文作者:邢金亮工作单位:泰山医学院

廉政文化建设有力的促进了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促进了良好校风进一步发扬光大,促进了风清气正,昂扬向上良好氛围的形成,促进了学校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2011年11月全省教育行风民主评议,泰山医学院获得优秀等次,并受到山东省教育厅通报表扬。2012年6月,泰山医学院被山东省纪委、监察厅命名为山东省廉政文化示范点。实践中体会到,高校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应该做到“四个必须”: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认识到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是加大预防腐败措施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重要途径。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传承先进文化、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泰山医学院按照中共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教育党员干部做到廉洁从政,教师做到廉洁从教,从思想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促进学生做到了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泰山医学院廉政文化建设立足于人才培养这个系统工程,遵循了教育规律。管理干部、教师和大学生是高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三大主体”。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廉洁从学“三廉”教育,区分了不同特点,充分发挥了管理干部,维护高校良好形象和净化校园环境不可替代的支柱作用。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其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角作用。教师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廉洁自律,学术道德高尚,信念坚定,不为一些社会不良风气所腐蚀,真正唱响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大学生将来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主人,他们有无廉洁意识不仅事关高校的学风、校风,而且事关社会风气清浊廉腐。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力加强学生的廉洁治学教育,自觉做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勇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创建有效模式。科学的理论、系统的方法和有效的工具,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模式的基本要素。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个性和自身内在的运行规律,必须运用科学理论的指导、采取系统的方法、选取有效的工具,并使科学的理论、系统的方法和有效的工具统一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泰山医学院在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创建了“一二三四五”的建设模式。即,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个核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这“两条渠道”;开展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廉洁从学“三廉”教育活动;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积极打造校园文化、社团文化、网络文化、社会实践、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廉政文化建设的“五大平台”,全面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积极营造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构建科学体制机制。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涉及思想教育、舆论宣传、阵地建设、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工作环节,需要全校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泰山医学院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把它作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一领导,纪委牵头,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协调落实,相关部门各司其责。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大学文化建设,并作为制度建设、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相结合,同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管理考核机制、奖惩激励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强化责任分解,严格责任追究制,在制度机制层面形成促廉、倡廉、行廉的强大推动力,确保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发展,相互促进。总之,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事关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阵地的人文环境,事关学校科学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基础性的工程,必须不断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思路,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以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成效,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更好的坚强有力的保证。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第11篇

1,大学精神和校风、学风的养成

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大学精神反映了学校特有的价值取向,呈现了大学的品格,也是影响和指导大学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大学校风、学风则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具有自己的、明确的、相对稳定的教育理念,表达在学校校训或办学宗旨之中,并被社会所认同,融入学校的大学精神。

大学校风、学风是“一个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是大学的灵魂。良好的校风学风不是一代人就能树立起来的,而是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一代代传下去。

中山大学是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他亲手题写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成为中山大学办学的理念和治学的传统。校训指明了治学、修身、立德的方式,奠定了中大人求知、务实的优良学风。中大在近80年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办学传统: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这种办学传统体现在历届领导者的言论、管理制度、学术研究、教学规范及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并被师生员工所理解和接受,形成一代代中大人的精神向往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并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赋予时代的新内涵。

中山大学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在继承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现代大学精神文化的培育以及良好校风、学风的养成。坚持把“创新、求真”作为教育人、培养人和学术研究的主旋律,形成了学校的精神品质。我们主张的现代大学精神是:学术自由、办学自主、管理民主。我们要努力在大学营造融“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氛围,培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兼容并包”现代大学文化精神,形成“开放、和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校风。

2,大学制度的文化品格

大学是一个学术和文化组织,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大学制度创新应通过文化创新来实现。制度应体现领导者办学理念,制度应反映学校的传统,应蕴涵丰富的学校人文精神。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应体现对大学人的人文关怀。要明确建立制度、规则的目的是:保护学校、教工和学生三方的利益,明晰各自的责任;服从学校价值导向,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工作秩序、“游戏规则”,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公平、公正规则,树立良好风尚。要通过制度创新,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中山大学2000年开始进行分配制度改革,2003年6月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多年来,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改革中注重文化品格的提升。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紧紧围绕人才强校战略而实施,不是以减员或增减教师薪酬等短期见效的功利为目的,而是将其置于人才成长规律、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之上,尊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学术性和自主性发展的规律。从而最充分有效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机遇和健全的机制,由此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3,大学环境文化的特色

大学的环境文化包括精神层面的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和物质层面的学校校园文化环境。清新、庄重典雅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育人,能对师生的言行举止和精神气质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多年来,我校“以国际一流大学为目标,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世界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大学”的目标和要求,坚持科学规划、系统建设、和谐统一为原则,进一步加大投入,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特别是80周年校庆期间,对于具有人文底蕴的古老建筑,挖掘其历史中的人文内涵,立碑或是为名人塑像:学校在南北校区新建落成了鲁迅雕像、蒲蛰龙院士雕像、陈寅恪铜像、许崇清校长铜像、邹鲁铜像、邓练贤烈士塑像、陈心陶铜像等数十座,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痕迹的见证。建设有校史陈列馆、孙中山纪念馆等7个博物馆并将其建成网上博物馆,丰富了学校的人文资源,建设了人文环境优雅的高品位育人环境。

精神层面的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包括学术空间和学生生活空间。为营造浓郁、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学校定期为全校各校区同学开设各种类型的文化学术讲座:中山大学艺术与人生讲坛、中外优秀文化讲座、前沿大讲坛、校长论坛、校友论坛、“医学・人文”系列学术讲座、“大学人生与科学人文”、“学术与学风”等系列精品讲座。

学校各院系也依托强有力的学术力量,根据各自的学科和专业特点举办了各类具有特色的系列讲座和论坛:名师讲坛、中山论坛、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禾田学术讲座、马文辉科学哲学论坛、善思管理论坛、花旗论坛、岭南大讲堂、博雅论坛、院士论坛、医科名医名师论坛等等。学校各校区各种学术文化讲座精彩纷呈,每年各校区开办各种讲座论坛达300多场,为学子们提供了各种丰盛的学术大餐,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学子们在学校创设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各种文化撞击着他们的心灵,唤起和激发学子们的崇高情感和进取心,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为营造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目的的良好的学生生活空间,学校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多年来,在学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以“学术与艺术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校园和社会相结合”为原则,充分发挥团学组织“一体两翼”的运作优势,构建了高品位、前瞻性、社会化、开放式、互动型的校园文化新格局。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以“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的特色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优秀文化提升素质,高雅艺术熏沐心灵”一直是中大校园文化的闪光点之一,校园学子从不同的兴趣爱好出发,聚集在一起,参加规模较大的合唱队、舞蹈队、民族乐器团等一批艺术社团,举办全校性活动,校园艺术文化如青青燕麦旺盛地生长着。

二、中山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1,结合学校重大活动,突出大学文化建设主题,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

以80周年校庆为契机,弘扬传统、凝聚人心、塑造形象、建设精神家园。用为时一年多的时间结合各种活动进行文化建设和文化宣传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校庆系列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师生员工都接受了一次文化精神洗礼,荣誉感、责任感、大局意识、文化品位都得以展示和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的文化校园奠定了基础。

构建礼仪文化,弘扬大学精神。礼仪文化是大学塑造学生成人、进行人文教养的重要载体。中山大学为构建大学礼仪文化,弘扬大学精神,十分重视各种“礼仪”制度的重建与规范。在黄达人校长提出“重建大学礼仪”的倡导下,学校从2005年开始,在每年校庆日左右隆重举行学位授予仪式,邀请应届和往届本科毕业生与研究

生及其亲友回校参加学位授予仪式,并将此仪式作为传统传承下去。

2,结合新校区建设,把大学文化建设融入其中,精心设计、贯彻始终

我校共有4个校区,珠海校区和东校区属新校区。在新校区建立时,学校把办学理念、校区定位、制度规范、环境设计等纳入文化建设的范畴来考虑。新校区的文化建设要在传承母体大学校区的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新校区的特点有所创新。学校坚持新校区文化建设和校区建设同步、传承学校优良文化和创新校区文化相结合,校区管理纳入文化建设范畴,重视文化定位、重视制度的创新,扎扎实实地抓落实,创新性地建设了新校区校园文化。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规划各校区校园文化发展前景,各校区在传承中大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元文化发展路线,目前,我校四个校区依托各校区学科发展特点和自身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明确定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南校区――开放和自信,北校区――敬业和自律,珠海校区――文明和自主,东校区――自信和儒雅。形成了新老校区既有融合又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彼此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中山大学的整体,为中山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中山大学传统校园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3,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形成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齐抓共管的局面

多年来,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学校党委始终坚持领导作用,确定大学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学校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齐抓共管的局面。

在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中,我校注重将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力求在教育理念上有所突破。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建立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育人模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三自”育人新格局。学生助理和青年自愿者是其最典型的体现。学生助理通过勤工助学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不仅得到了物质经济的扶持,也在精神心理、劳动技能、成长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青年自愿者活动是我校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和社会实践,调动青年的内在积极性,进行“三自”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我校青年自愿者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校团委定期组织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和支边活动,学校各种公益类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校内外青年自愿者活动,优秀青年走向海外、参加海外社会实践活动,在非盈利性组织锻炼自我、青年自愿者参与校友会主办的“寻访中大校友的足迹”活动等等。2004年,我校2000名青年志愿者在系统地接受关于校史、礼仪、文明等训练后,为学校八十周年校庆等学校大型活动提供服务,受到海内外校友的好评。他们对学校的情感,高度的责任心,落落大方的仪态成为校庆各项活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了新一代中大人的风采。

为使学校党员先进性活动取得实效,学校党委提出了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战略部署。在先进性教育期间,学校重点抓了教风、学风建设,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要求学生党员要做“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的模范,刻苦学习、严于律己、诚信守纪、胸怀大志。要求党员教师要做“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模范,学校要“以育人为本”,“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实施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监控,确保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第12篇

近年来,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新业绩,**年迄今,连续四年获得教学质量奖。并获得最佳文明单位、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工会工作目标管理立功单位、通讯报道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团委、老干工作满意奖、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年我校高质量通过标准化建设验收,学校科学发展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以促进学习提高为抓手,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两年来,为了进一步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向深入,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的重点,结合xx区教育局“十一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和教育阵地,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

学校党支部在建立常规的中心组、党员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业务学习等各项学习制度的基础上,还大力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创新学校党组织的学习机制。党支部致力于在全校干部和党员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努力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中发挥示范作用。现在我校初步形成创建学习型处室、学习型党小组、学习型教研组、学习型个人的工作氛围,从而增强了教职工的学习力、创新力和发展力。我校青年党员党小组长w在学校党支部推进的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中,表现突出,她所带领的科学教研组团队通过组织支持培养和自身努力,×××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人获得省级论文一等奖,由她们承担的区级科学课程开发研究课题获得集体二等奖,高质量通过xx区教育局**年学习型组织验收,被评为xx区教育局“学习型组织”。

二、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学校“三风”建设。

我们在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进一步把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主旋律,积极开展了公民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各种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把思想政治工作向社区拓展、向教师家庭延伸,使学校、社会、家庭三方教育互动,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教师思想境界和职业道德。

在教育局倡导的“三风“建设活动中,我校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通过抓教育、抓活动、抓整改、抓管理、抓评比等形式,扎扎实实推进“三风”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初步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和谐共进”的良好风尚。

在干部作风建设方面,我们以**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求为依据,以规范办学行为,优化学校管理为主要内容,倡导“和谐共事、务实干事”的作风,切实提升干部的人格魅力和执政能力。

在教师教风建设方面,我们以学习贯彻《**总书记给**同志女儿的一封信》为抓手,以提高师生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内容,树立“爱校、爱岗、爱生”教风,引导教职工进一步提升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树为师正气,养从教底气。

在学生学风建设方面,我们以**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提出的“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抓实学生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好学、会学、乐学”的学风,端正学习态度,遵守校纪校规,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教育局组织的“三风“建设各项活动中,学校党支部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周密部署,取得了可喜成绩。入党积极分子、青年教师l在xx区“三风”建设演讲比赛中获得撰稿、演讲三等奖;在教育局“三风”建设“教风论坛”活动中,全校参与撰写论文的教职员工达×××以上,五位同志的论文获得教育局“教风论坛”优秀论文

一、

二、三等奖,获奖面居全区前列,并获得教育局“三风”建设“教风论坛”活动优秀组织奖称号。

我们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十分注重舆论宣传工作的先导作用,全力创优学校舆论环境,建立了一支由党支部书记挂帅、宣传委员牵头、有一定政治理论水平和宣传采写能力的通讯员队伍,整合优化学校舆论宣传资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连续两年我校被评为教育局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三、以永葆先进本色为主题,进一步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干部队伍的力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自**年以来,教育局对我校领导班子几次调整,先后选调中青年干部到学校担任校级领导,充实领导班子。新的校级领导班子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了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驾御能力,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协调有效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干部队伍是教职工的一部分,是学校发展的骨干力量。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校管理中,我们从干部队伍入手,以“三风”建设为契机,通过抓学习增强素质修炼,通过榜样牵引增强奉献精神,通过以身作则树立干部形象。在干部作风建设过程中,我们先后取消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值班费问题,抓考勤从干部抓起等措施,这些举措得到了所有干部的响应,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好评,改善了干群关系,现在班子在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达到×××以上。

在深化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开展了“教风建设党员先行”主题教育活动,向全体党员发出“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受教职工尊敬的党员”的倡议,还先后开展了以“师德在教坛上闪光”为主题的党员示范岗活动;以“对照找差距,重温誓词鼓干劲”为主题的政治觉悟反思活动;以“三尺讲台塑形象,教育创新当表率”为主题的强素质、树形象活动等,通过每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改进对党员、干部的量化评价机制等党建基本制度的落实,在党员中大兴“讲学习、讲正气、讲奉献”之风,大造先锋模范作用之势,焕发了党员的青春活力,提高了群众对身边党员先进性的满意度,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服务党员,搭建青年党员教师成长平台,塑造优秀教师队伍。

**年元月的春风,吹启我校初中标准化建设。我们对照《xx市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验收标准》,注重细节,从严把握,逐一落实,特别是学校党支部抢抓初中标准化建设这一历史机遇,通过党建工作的渗透,着力于促进教师基本队伍建设。

我们首先在全校党员中开展以“标准化建设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l书记、t书记分别上了题为<建初中标准化学校,我们准备好了么>和<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党课,为标准化建设做了扎实的思想动员,事实证明,在长达一年的创建活动中,每项工作都是干部和党员冲锋在前,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共产党员。

其次,为了优化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不等不靠,下大力气自己培养自己的骨干教师队伍。在这个活动中,党支部书记t同志在全校作了题为《合作教研与有效教学》的报告;党员副校长y同志作了题为《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的报告,d校长做了<对学校未来思考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这些引领性报告在全校教职工引起强烈反响,产生强烈共鸣,收到良好教育效果。我校等一批青年党员骨干教师迅速成长,他们现在在学校教育教学领域都是带头人,骨干队伍,并各自在市区专业领域小有名气。

正是因为全校上下讲学习、讲奉献,讲协作、重实绩,我们最终取得了标准化建设的高质量胜利,并作为第二批标准化建设样板学校,接待了市教育局以胡腊枝副局长为领队的全市第三批标准化建设学校的参观学习。

五、以塑造良好形象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上,在加强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的纪律法规教育上下功夫,教育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上做文章,在依法办校,依法执教上下力气,重点严抓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做到了四个落实:其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其二落实党员和干部的学习教育制度,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宣传月活动;其三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其四落实规范办学行为,严格财经纪律,切实增强依法治校意识和规范管理学校的能力。通过近两年两任班子不懈努力,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受到区教育局纪委党风巡查组的充分肯定

六、重视老干、统战工作,进一步推进群团组织的自身建设。

老干、统战工作是党建基础性工作,也是落实党的政策的窗口。我校**、**连续两年获得xx区教育局老干部工作满意奖。学校离退休党员和离退休教师近×××人也对学校支部工作比较满意。

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党建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在推进群团的整体化建设中,坚持“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和改善学校党支部对群团组织的领导,我校工会连年被评为xx区教育局“立功单位”;2009年将在xx市总工会组织的基层工会民主管理星级评估“二星级”组织的基础上积极申报“三星级“工会组织。

我校共青团组织围绕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工作中不断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科学性、层次性和系统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我校团组织多次被上级团委授予“先进团委”称号。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问题;原因

教师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主体,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在北师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1]高校教师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对高校学术价值观的养成与人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人才培训的质量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

一、师德师风的涵义

师德,即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首要要求与道德表现的概括。[2]师风是指教师的教学、学术作风,是教师的思想文化素养和人格修养的综合表现,是教师的道德、才学、素养的集中反映。综上,高校师德师风即指高校教师个体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由个体职业道德素质所形成的职业氛围和风气。[3]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的思想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重才轻德、师德师风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现象,以致高校教师在大学精神、教学水平、实践能力、人文素质、科研道德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1、重形式轻内容

师德师风建设是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高等学校普遍能够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常以活动的形式展开,大多停留在交流、表彰等表面工作,多重视形式,却忽视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内涵。

2、重理论轻实践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不但要重视理论的学习,更应重视教育实践活动。事实上,部分高校在操作过程中,只强调理论,却忽视实践的重要性。从当前情况看,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理论体系较为完善,内容丰富庞杂,但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实际成效看,远未达到期望的效果。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只有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让理论得以实践,才能科学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3、道德失范现象多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今社会的人们更注重尊重差异、张扬个性,使相当一部分人的价值观与我们提倡的主流价值观相背离,这一现象在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主要阵地――高校,同样存在,且有逐渐增多之势。一部分高校教师过分追求权利主张、个性张扬,却忽略作为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做出了一些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党规党纪和国家法规的事情。譬如,爱岗敬业意识不强、争先意识淡薄、学术腐败等。

三、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师德师风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

对师德师风认知度的高低决定着高校教师能否养成良好师德师风。师德师风认知可以理解为“教师个体对师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以及据此进行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评判。”[4]师德师风认知度不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向前推进的关键内因。部分高校教师认为,高校教师的中心工作无非是教学和科研这两部分内容,而思想政治观念是否符合主流、道德品质是否高尚则是次要的、虚的东西,缺乏具体的评价标准和量化指标,不会对自身的职称评聘、职务调整产生重大影响,做多了反而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虽是高校教师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却不是孤立存在的,部分高校教师放松理论学习,忽视对自身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类消极现象就不能正确认识、自觉抵制,对自身从事的事业缺乏理性的、科学的认识,就不可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就无法肩负起作为高校教师的重大责任。

2、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相关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

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部分高校、教育主管部门相关制度缺失、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制度保障和方向引导,直接影响高校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例如许多高校在教师考核、教育培训、职称评聘工作中,重科研轻教学,过分强调的级别、数量,在此政策的引导下,多数高校教师背离了教师的本质;有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本末倒置,在教师职称晋级考核中重智轻德,对师德考核重形式、轻内容;有的高校轻视对高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培训制度贯彻不彻底,对高校教师放任自流,缺乏引导;有的高校在引进人才时,缺乏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重学历,轻德行。可以说,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的不健全,管理上的不系统、不科学,都是导致高校教师师德师风部分缺失的重要原因。

尽管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但从整体情况看,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还不健全,还有很大的整改空间。多数高校教师管理权责不明确,没有一个专门负责教师管理的部门,高校的人事处、教务处、党委组织部等部门都负部分监督管理的职能,但由于各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协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教师管理工作职责不明确,决策不统一,政策执行不顺畅;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方面,缺乏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有效考核办法,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形式陈旧、手段单一、流于形式等问题。

3、某些社会不良因素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开放度不断提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泛滥,道德滑坡、信仰缺失已严重损害社会文明进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开放,社会上种种不正之风已经侵入高校内部,侵蚀着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一些高校教师思想混乱,甚至迷失了正确人生方向,人生理想过于趋向实际,幸福感过于追求物质享受,价值判定标准过于注重金钱。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自身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努力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积极探索符合新的时代特征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新路径,是当下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三严三实”的论述,为解决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需要深入挖掘“三严三实”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天然联系。

【参考文献】

[1] 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国新闻网,2014.09.10.

[2] 傅维利.师德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1.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第14篇

一、领导高度重视

为贯彻上级有关四风建设工作精神,我校给予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在接到上级文件指示精神以后,我校领导班子,及时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就我校开展此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部署。经研究,我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在此基础上,我校四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四风建设活动,一是要把好学习关,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达到领会精神、抓住实质、全面筹划的目的;二是把好方案关,在学习上级文件要求下,我校组织有全体教师参加的座谈会,深入分析影响我校四风建设的不利因素,为制定实施方案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把好活动关。创建学校特色活动、树立学校先进典型关键在于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在活动中提高教师的素质,为再创会山学校辉煌业绩做出全体教师应有的贡献。四是把好借鉴关。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校四风建设工作,还要积极向友好单位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做法,体现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真正意义。

二、扎扎实实开展好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

1、组织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学习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四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确定我校工作思路,谋划我校工作方案。

2、我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布置我校召开全体教师座谈会的相关事宜,为剖析我校存在的影响四风建设的不利因素,为制定方案打下基础。

3、我校将征集上来的影响四风建设的点子进行汇总,再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酝酿我校工作方案。

4、我校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四风建设活动实施意见,学习文件上的有关理论和相关知识。大会讨论通过了我校的工作方案。

三、制定了相关的制度

为保证四风建设工作有效推进,我校制定了《全体教师学习制度》、《会山学校四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会山学校四风建设领导小组及分工》

通过这些制度的制定,使我校四风建设活动更加规范、更加健全。

四、以扎实开展各项活动为载体全面开展四风建设活动

为把四风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我校具体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5月)

1、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会山学校四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2、召开学校四风建设活动动员大会。

3、成立学校四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

4、充分利用网络、班报电子屏幕、会议等传播手段引导舆论,营造四风建设活动的良好氛围。

提高效率促作风

1、充分利用政治学习对全校教师,就时事政治、业务理论、团队建设等专题进行教育。

2、利用中心组学习使学校领导就反腐倡廉、党风党纪等专题进行学习。促使领导向服务型、创新型、学习型、节约型、廉洁型转化。

3、在上学期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效率意识,开展向单位时间要效率,向教学方法要效率,向精选精备要效率活动。

专业发展促教风

1、加大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德育方法的研究,提高育人水平。

(1实行德育工作层层负责制,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局面。

(2开展德育论文或工作经验总结评比活动。

2、强化教师治学精神,鼓励并督促教师多读书,读好书,积极主动优化教学行为,以专家型、学者型教师为发展方向,打造名师团队;

教育活动促学风

1、通过三好学生评比,用身边的榜样教育学生。

2、通过红诗辽宁活动,唱红歌、忆先烈,用老一辈先进事迹激励学生。

3、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

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特点,问题

 

十七大以来,积极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工作,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呈现新的特点,也存在新的问题。

一、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

高校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突出体现为长期性和战略性。呈现出以下的特点和规律:

1、理论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强

高校知识分子理论水平较高,法律意识较强,思想觉悟敏锐的特点进一步凸显。高校具有开展廉政理论研究的人才支持和能量储备等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加强廉政理论和政策研究,既是高校服务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高校充分发挥廉政理论研究专家队伍集中的优势,围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形成了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同步发展并相互促进的特点。

2、精神文明与廉政文化相结合

十七大以来,高校日益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腐体系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布局中,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高校进一步追求反腐倡廉建设的高境界、高水准,更加注重将科学素质、专业素质水平和思想、品德等人文素质相结合,使得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凸显,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在整个国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中的角色、作用愈加重要。

3、长于廉政宣传教育

十七大以来,高校更加注重通过教育开展系统化、常态化学习、教育和讨论活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坚持将经常性教育与集中专题教育相结合,正面示范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开展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反腐倡廉教育,帮助党员干部提高了拒腐防变的自觉性。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无疑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丰富经验。

4、学风、校风建设成重要内涵

十七大以来,高校进一步端正行业风气政治论文,治理学术腐败,预防和纠正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利益,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书育人,通过廉政文化的感染熏陶,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把廉洁教育和诚信教育贯穿于师德师风、学风考风建设的各个环节,积极营造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校园氛围,已经成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问题

十七大以来,随着办学自主权的加大,高校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活动主体,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论文网。

1、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部分高校师生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对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认识还显不足,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领导干部重视不够,研究较少,形式主义较多;师生关心度低,参与意识不强;相互支持配合不够,应付差事现等等象普遍存在。党纪法规失去了刚性约束,犹如给的腐败分子撑了一把“保护伞”,助长了逃避法律制裁的饶幸心理。

2、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十七大以来,高校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上问题依然明显。主要有:制定的反腐倡廉制度主要涉及学校的人、财物管理方面,对学校诸如教学管理、非学历教育、学科设置、科研开发等制度的建设往往重视不够,制度建设不全面;比较重视单体性制度建设,系统性的制度网络建设不足,制度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甚至互相矛盾,难以贯彻执行;对制度梳理不够,存在新旧制度错综交叉衔接不好的问题;反腐倡廉制度与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缺乏有机契合,制度主次不清,关联性不强,可操作性差,制度的集成协调和系统性均有不足,力量分散。

3、管理不严,监督乏力。

部分高校存在着监督难以到位,监督一团和气,下级监督上级形同虚设的现象。自上而下的监督易,自下而上的监督难;重视事后监督,事前、事中监督较薄弱;自律要求较明确,相应配套的他律措施相对薄弱;重视建章立制,监督运行机制相对滞后。部分高校的职能部门重利益,轻视制度执行,导致制度执行的随意性大,具体往往钻制度漏洞,制度的变通执行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制度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4、廉政思想教育有待进提高

由于高校特殊的性质所决定,重专业知识,轻廉政教育的现象比较常见政治论文,法纪教育存在较多的盲点。部分高校党风廉政教育“走过场”、“秀形式”的问题突出,忽视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使个别领导干部失去了正确的人生导向。部分高校重教学科研轻思想道德建设,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思想政治学习走过场,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部分领导干部作为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正常的学术研究、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们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弱化了他们以理想信念、育人奉献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滋生了拜金主义、官僚主义、腐败心理,助长了腐败行为。

5、干部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十七大以来,高校纪检干部队伍面临着从单一型向多能型的能力转换。存在纪检监察部门干部培养与实际使用脱节,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也比较严重。干部学历层次不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学历不成正比;机械运用法条多,缺乏对法律法规的透彻了解;缺乏一批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型人才;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以及一些前沿的理论问题研究不够,理论创新不足;人才流失严重,有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干部为了政治前途改行到其他党政部门工作或是上级将水平较高的纪检干部抽调走;同时,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干部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等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