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

护理中级论文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59-02

The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 room nursing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 room nursing.Methods:30 nurse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0 to October 2012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routine management group)15 cases and group B(hierarchical management group)15 cases,then the operation score ,theoretical knowledge score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doctors,patients and the nurse for the nursing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operation score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score of group B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group A,the satisfaction of the doctors,patients and the nurse for the nursing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A,P

【Key words】operation room; nursing;hierarchical management;effects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除去手术医师的手术质量外,护理质量对于手术患者的影响也非常大,因此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患者的预后等。本文中笔者就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0月我科的30名护理人员分为A组(常规管理组)15名和B组(层级管理组)15名。A照组的15名护士中,均为女性,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8.3±3.3)岁,工作年限1.5~22.3年,平均(7.5±2.6)年,文化程度:本科2名,大专8名,中专5名。B组的15名护士中,均为女性,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28.7±3.5)岁,工作年限1.4~21.9年,平均(7.7±2.4)年,文化程度:本科2名,大专9名,中专4名。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工作年龄及文化程度构成比方面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包括统一排班、学习及工作等涉及护理的所有方面的内容,每个步骤都按部就班地进行。B组采用层级管理管理的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共分为四个层级即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普通护理人员四级,规定好每一个层级的具体工作目标及管理权限,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注意管理过程中管理方式的运用,每一个高级层级的均仅指导下一个层级的工作,护士长指导其下一级的高级责任护士的工作,高级责任护士指导初级责任护士的工作,而初级责任护士则指导普通护理人员的工作,护士长下设2名高级责任护士,两名高级责任护士分管两班护理人员。后分别于实行管理的前后对所有人员进行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及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

1.3评价标准

1.3.1 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

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分别采用自制的考卷进行,考卷内容涉及手术室护理的各项内容,尤其注意重点的内容,问题要注意涉及发散性思维的内容,不过于拘谨。分别于护理管理前后对其进行调查。

1.3.2 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

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采用无记名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选用SPSS13.0,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的形式)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比较

将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管理前两组患者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管理后B组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明显高于A组,P均

2.2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身对两组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将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身对两组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B组的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A组,经比较,P均

3讨论

层级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明确各职位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按照组织程序。而手术室护理管理即指以护士长为最高级别,按照护士的综合素质层级进行分配任务进行管理的护理过程。常规的管理模式各级人员要兼顾的方面均较多,而护理工作人员精力有限,本来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即很大,加之要顾及的方面较多,护理质量的提高即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因此如何找到一个既能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其护理质量的管理模式非常重要。手术室护理需要更高层次的护理质量,其对于护理的要求更高,且护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质量及预后,关系重大,要求护理人员时刻精神集中,而手术室护理的工作强度又非常大,故手术室的护理应引起各级护理管理者的重视,层级管理即是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的护理管理模式,其可综合各级护理人员的优势,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以使手术室护理质量达到最佳化。

本文中笔者就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并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比较,比较的评估项目包括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及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从表1及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采用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管理的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要明显高于传统的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而这些数据也肯定了其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可取性,因此,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华颖,陶红梅,郑凯兰.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成组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0):220.

[2] Sally Pickard,Paula Baraitser, Janice Rymer,,et al. Can gynaecologyteaching associates p rovide high quality effective training formedicalstudents in the United Kingdom[J].Comparative study. BMJ,2003,327 7428):1389 - 1392.

[3] 应文娟,陈书盈, 谢金莲,等. 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9,9(6):27.

[4] 阮明琴,彭玉霞,张建坡,等.层级量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6(8):23.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日制本科护士;网络资源;护理信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护理网络资源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并为推进护理学的进步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1]。但是由于受客观条件、阅读习惯和知识结构的限制,护理人员在利用网络获取护理信息资源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困难。为帮助全日制本科护士认清自身通过网络获取护理信息资源方面的缺陷,2011年3月笔者对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99名全日制本科护士进行了有关利用网络护理信息资源的问卷调查和分析,以期了解现状并提出建议,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99名全日制本科护士(以下简称为本科护士),其中,男性7名,女性92名,年龄在21-40岁(26.6±3.1岁)。工龄0.5-14年,主管护师9名,护师73名,护士17名。在99名本科护士中,29人通过省一级计算机等级考试,21人通过省二级计算机等级考试,37人通过国家二级及以上计算机等级考试,12人未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其中,38人通过英语CET-4考试,48人通过英语CET-4考试,13人未参加英语等级考试。

1.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网络护理信息资源利用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进行30人的预调查,结合预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经专家审定后,确立最终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毕业学校、毕业时间、工作年限、职称、计算机、英语水平等);一般网络利用情况、院内网络利用情况、专业信息获取途径及影响和制约查找和利用网络护理信息资源的因素等。共24道题目:单选18题,多选4题。由专人负责问卷的发放,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言进行解释,以无记名的方式,遵循自愿原则,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共发放11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9份,有效回收率90%。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采用统计描述性分析及检验。

2结果

2.1本科护士获取护理信息的能力

2.1.1本科护士一般网络资源利用情况对99名本科护士一般搜索引擎利用情况的调查发现,85人经常用搜索引擎,占85.86%;47人接受过相关培训,占47.47%;57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在1-3小时,占57.57%;上网主要是浏览各种信息为主,其次为看电影玩游戏、与朋友交流,而占据上网时间最长的是影音,其次才是获取学习资料。另外,在对99名本科护士院内网利用情况调查中发现,63人经常浏览医院首页,占63.64%,20人偶尔浏览,占20.2%,16人总是浏览医院首页,占16.16%;9人浏览医学科研,占9.1%,10人浏览护理园地,占10.1%,20人浏览院内新闻,占20.2%,60人登陆院内办公系统,占60.6%,其中49人在办公系统中浏览最多的是内部邮件和公告通知。

2.1.2本科护士使用专业网络资源情况在遇到专业问题时,43人通过图书馆获取,占43.43%;54人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或数字化图书馆中的数据库获取,占54.55%,其中主要还是依靠一般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等(83人,83.84%),其次是院内数字化图书馆中的数据库。

2.2本科护士使用网络资源影响因素分析

2.2.1职称对本科护士使用网络资源影响见表1。

由表1可见:不同职称的本科护士的网络资源利用情况存在差异,其中护师的一般网络使用、图书馆使用及论文写作方面与主管护师和护士存在显著差异。

2.2.2英语水平对本科护士使用网络资源影响见表2。

由表2可见:不同英语水平的本科护士的网络资源利用情况存在差异。其中,英语未过级的本科护士在一般网络使用、院内数字图书馆的使用、以及论文写作方与通过CET-4/6级者存在显著差异。

2.2.3论文撰写对本科护士一般用网使用及院内图书馆使用情况的影响见表3。

由表3示:撰写过论文的本科护士在一般网络使用与院内图书馆的使用方面存在差异,可见论文撰写对本科护士一般用网情况及院内图书馆使用情况有影响。

2.2.4本科护士查找和利用信息的最大困难调查显示:本科护士认为查找和利用网络护理信息资源的最大困难依次为缺乏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53人,53.54%),没有时间(50人,50.51%),缺乏检索知识(47人,47.47%),缺乏提炼信息的能力(33人,33.33%)。

3讨论

3.1本科护士缺乏使用专业搜索引擎的能力85.86%本科护士每次上网都会用到百度、搜狐、Google等搜索引擎,其中有76.77%本科护士最常用到是百度。可见,大部分的本科护士常用普通搜索引擎,而对于专业搜索引擎几乎很少用到,但专业搜索引擎对护理人员获取网络护理信息资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为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需要,应具备选择合适的专业信息检索系统、构造或执行有效的检索路径、优化检索策略和联机检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以信息检索知识为依托,以熟练的网络技能为基础。因此本科护士使用专业搜索引擎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2不同职称的本科护士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存在差异当今,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检索能帮助我们迅速有效地查阅信息,节约时间,减少盲目性[2]。表1示:护师与主管护师在一般网络使用、每天上网时间、图书馆使用、以及论文写作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职称为护师的本科护士无论是平时的网络使用情况、院内网图书馆利用情况、还是科研性论文的撰写方面,都比主管护师的利用度高,并且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强。这可能与本科护士的计算机水平较高有关,计算机水平的高低对网络资源的使用、信息资源的获取及专业搜索引擎的使用等都有一定得影响。本次调查的73名护师中,17人(17.17%)通过省一级,12人(12.12%)通过省二级,26个(26.26%)通过国家二级,仅有2人(2.02%)未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而9名主管护师中,3人(3.03%)通过省一级,1人(1.01%)通过省二级,5人(5.05%)未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虽然,职称为护师的本科护士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与主管护师存在差异性,但对于本科护士群体来讲,获取网络资源信息资源的能力仍存在不足,本科护士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护理信息仍然是一个有待于开发、挖掘的领域[3]。

3.3不同英语水平的本科护士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存在差异表2结果示:不同英语水平的本科护士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存在差异,其中英语未通过级的本科护士在一般网络使用情况、院内数字图书馆的使用、以及论文写作方与通过CET-4/6级者存在显著差异。英语未通过级平时偶尔会用到一般的网络搜索引擎,每天上网时间大部分在1小时以内或甚至不使用,利用院内网图书馆搜索相关专业信息更是少之又少,对于科研性论文的撰写也是几乎没有。这或许与个人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及信息素质有关。

3.4论文撰写是影响本科护士一般用网情况及院内图书馆使用情况的重要因素表3结果示:撰写过综述或科研性论文的本科护士在一般用网情况及院内图书馆使用情况方面与未撰写过综述或科研性论文的本科护士存在差异,可见,本科护士论文撰写情况影响其一般用网情况及院内图书馆使用情况,撰写过综述或科研性论文的本科护士一般搜索引擎及院内数字化图书馆专业相关数据库的使用频率高,专业信息获取能力较好。为提高本科护士的网络信息及专业信息获取能力,应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本科护士积极撰写综述或科研性论文。

3.5信息素质能力缺乏是本科护士查找和利用信息的最大困难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护士认为查找和利用信息的最大困难为缺乏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53人,53.54%),没有时间(50人,50.51%),缺乏检索知识(47人,47.47%),缺乏提炼信息的能力(33人,33.33%)。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虽对本科生开设文献检索或计算机信息检索教育,但理论多,实践少,实践教学局限于利用书本型医学检索工具查阅所需文献的技能培训,忽视了信息分析、处理、传播以及从其他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尚未实现由检索型向信息能力型的转变,造成本科护士不会主动、敏锐地捕捉信息,缺乏提炼、分析、处理、传播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另外,大多数本科护士都位于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任务繁重,夜班频繁,超负荷的工作使他们很难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精力去查找和利用信息。除此之外有的领导认为本科护士已具备科研能力,不重视毕业后继续教育,且无具体的目标管理制度,本科护士的信息查找和利用信息[4]。

4对策

4.1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及英语水平,为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打下基础针对护理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定期举办各个层次的计算机学习班,建立医院计算机局域网与广域网连接,为实理护理信息交流打下基础[5]同时普及计算机教育及网络知识教育,要求本科护士熟练掌握专业搜索引擎。鼓励护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加强外语应用能力,如医院每周开设英语学习课,聘请外教授课,鼓励本科护士积极参加,提高专业英语水平,有助于提高外文文献的阅读。图书馆可购买适应护理人员学习的国内外护理专业刊物。鼓励本科护士积极参加科研成果报告会、展示会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会。

4.2培训信息检索技能及信息加工技巧,拓宽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的途径利用医院局域网的资源建立护理学习网站,在网站上列出国内外常用的护理网站的IP地址、文献检索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最新的网络信息资源,节省临床护理人员的学习和文献查阅的时间。定期举办文献检索培训班,介绍护理文献检索知识和技能等,使之针对不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信息检索系统、检索工具。在培训过程中注重讲授与演示结合,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状况,逐步提高护理人员分析、鉴别、利用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华清.从读者获取信息能力的现状谈信息能力的培养[J].现代情报,2004(1):155-157.

[2]王玲,张超,廖晓斌.等.加强护理人员信息获取及利用能力的主要途径[J].医学信息,2005,18(11):1491-1492.

[3]石霞,刘玉玲,封锡玲.护理人员获取网络资源信息的能力调查[J].护理研究,2008,23(2).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第3篇

1.1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均来自问卷调查。根据地理位置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选择江苏、江西、广州、甘肃四省,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以《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为基础的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可行性。共发出问卷185份,回收有效问卷166份。本次调查还对受访人员的权威程度进行了调查。权威程度(Ca)由受访者对问题进行判断的依据(判断系数Ci)和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熟悉程度系数Cs)两个因素决定,Ca=(Ci+Cs)/2。Ca≥0.70表示具有较好的权威性。根据本调查受访人员的自评,本次调查的166人的Ca平均值为0.87,权威程度较高。

1.2分析方法

回收问卷使用EpiData3.1录入,使用SAS9.1.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指标体系

以《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为依据,将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标准归纳为基本情况、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5个维度,并进一步梳理出一级指标11个和二级指标20个(表1)。调查要求受访者对每项指标在护理高级职称评价中的重要性进行评分,评分采用5分制,5分表示非常重要,3分表示一般重要,1分表示非常不重要。

2.2评价指标体系重要性、可行性的调查结果

2.2.1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

根据受访者对5个评价维度各项指标赋分情况,得出5个评价维度重要性的评分,护理教学维度的得分最高(4.23分),其次为基本情况维度(4.16分)、护理工作维度(4.03分),护理科研(3.75分)和社会工作(3.31分)两个维度得分较低。

2.2.2一级评价指标的重要性

从受访者对11个一级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评分来看,得分较高的3个指标是护理安全(4.66分)、上一职称工作年限(4.43分)、工作总结创新(4.33分),得分较低的指标是科研课题(3.78分)、论文论著(3.72分)、社会工作(3.31分)。其余指标评分分别为临床教学情况4.23分,学历4.18分,工作质量4.17分,年度考核结果3.87分,工作数量3.79分。

2.2.3各维度对正、副高级职称评价的重要性

对于在正、副高级职称评价中5个评价维度的重要性,受访者评分的意见趋一致,均认为基本情况、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较为重要,而社会工作和护理科研重要性相对较低(表2)。基本情况、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3个评价维度对于正高级评价的重要性显著高于副高级(P<0.05),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两个维度对于正、副高级职称评价的重要性没有显著差异。

2.3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可行性的调查结果

将医疗机构类型按照城市大医院、县医院、社区及乡镇卫生院划分为3个层级。结果显示,受访者对5个评估维度在各层级机构的可行性的评估结果总体方向一致(表3)。普遍认为基本情况维度的可行性最高,达82.0%;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维度的可行性较低,分别为64.5%和55.5%。受访者对于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评价中,基本情况可行性的认可率均较高,且无差异。但对社区及乡镇卫生院临床护理人员评价中,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4个评价维度的可行性认可率,均明显低于城市大医院和县医院(P<0.001)。

3讨论

3.1临床护理正高级与副高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需体现差异化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所有指标在副高级和正高级护理职称评价中重要性的赋分均高于3分,说明所列指标在副高级和正高级评价中均应予以考虑。调查结果同时提示,所列指标对于不同级别护理职称评价中的权重需差异化设置,特别是临床护理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工作时间和经验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且贡献率高达20%以上,应赋予基本情况、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各项指标更多权重[1]。正高级的评价中,对科研、社会活动的赋权可重于副高级。

3.2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中临床护理人员评价标准应予区别

目前的评价标准与各层级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有一定的差距,难以准确、全面地反映不同层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影响临床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护理队伍的培养和稳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不同层级的分析结果提示,对以城市大医院为代表的三级医院,所有指标均应加以评估;对以县医院为代表的二级医院,评价指标与三级医院相差不大,可适当降低对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维度的指标权重;对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代表的一级医院,应在二级医院的评价标准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对疑难重症护理、特级一级护理、护理管理等护理工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维度指标的评价权重,而对体现其工作特点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次数”指标,应加大评价的权重。

3.3临床护理评价不宜过于倚重科研和论文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护理科研的重要性评分仅高于社会工作维度,反映了一线工作者对评价更应侧重基本情况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完善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对从事临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论文要求,注重实践能力”,而在实际评价工作中,普遍存在对临床护理人员综合评价过分倚重论文的倾向。论文数量往往是申报职称的“门槛”,形成了护理人员较普遍的“重论文、轻实践”的状况,而且,与医师相比较,护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参与科研的意识薄弱且经费获取困难,特别在基层医疗机构矛盾更为突出,“论文搭车”现象成风,使得护理人员不能一心一意地钻研业务实践能力,影响了医疗服务水平[2]。

3.4完善临床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职称评价标准研究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法;临床效果

医院职能内容除了相关主治医师的工作内容外,护理人员工作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质量和医院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息息相关,管理工作直接对护理工作质量产生影响[1]。在医院护理工作管理方法中有很多管理方法,其中护理层级管理是近些年来较为受到瞩目的管理方法。在护理层级管理过程中,主要将患者的护理分级为四个界别,比如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而护理人员的分级则为高级护理人员、中级护理人员、低年资护理人员以及实习护理人员等[2]。在临床中与护理层级管理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作者在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中在本院选取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和评估,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作者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选取研究内容中的120例护理人员,计利用算机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护理人员,并将这两组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组共60例护理人员,其中包含女性护理人员28例,男性护理人员32例,年龄在21.23~42.23岁之间,平均年龄经计算为(30.11±5.42)岁,护理人员平均体质量为(56.82±9.56)kg,平均身高为(164.45±8.15)cm。其中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为20例,大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30例,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10例;对照组共60例护理人员,其中包含女性护理人员30例,男性护理人员30例,年龄在22.25~40.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经计算为(31.77±6.77)岁,护理人员平均体质量为(58.22±7.57)kg,平均身高为(163.77±4.77)cm。其中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为15例,大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35例,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10例。在本研究项目开始之前,以上所有参与本次实验的相关护理人员对本实验项目有足够的了解,参与此实验项目均属于自愿行为,同时签署实验相关自愿协议作为证据。为贯彻伦理学原则,在整个实验进行过程中,所有护理人员均可以随时退出。以上所有护理人员在一般资料方面,如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以及病程等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5),因此以上病例在实验过程中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照组中60例护理人员的管理方法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60例护理人员则给予层级管理法进行管理。

常规管理方法:院方护士长统一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日常进行分配。

层级管理法:根据观察组内部护理人员的职称和学历以及工作经验等情况,将护理人员分为护士长和护理组长以及责任护理人员,另外还有助理护理人员,总共为四个级别。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每一层级别的护理人员都有自身明确的责任。

护士长职责。根据护理部门要求,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与本科室情况相符的工作计划,并落实执行计划,定时检查和总结相关科室的护理工作情况;了解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实行人性化排班;对整个科室的护理工作情况及时了解;培训相关护理人员;开展新护理业务;查房;掌握医院护理工作制度和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方面的需求;定期开会,总结工作经验,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护理组长职责。对风险较高和护理技术要求高的患者进行护理;发现科室中的高危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处理医患矛盾;突况安排相关人员抢救危重患者;护理工作检查;对二级和三级病房进行查房;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吸收意见或者建议;协调其他科室工作人员。

责任护理人员工作内容:按照护理组长所分配的内容进行工作;告知患者医嘱;观察患者病情;记录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综合护理。

助理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助理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人员所指导的工作;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

将观察组护理人员和对照组护理人员管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并同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得分和操作技术得分以及患者满意程度,并对其进行分及讨论。

1.3.观察指标

显效: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高。

有效: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患者较为满意。

无效: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无变化甚至倒退,患者对护理有不满意情绪。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在实验结束后,将本研究项目所有实验过程中的研究结果数据准确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可信区间以95%作为标准。当数据比较结果为p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在经过不同管理方法后,其中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得分和操作技术得分以及患者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总有效率经过χ?检验,检验结果为p

3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患者治疗期间,其护理过程能体现出一个医院整体的工作情况,且可以对患者造成直接影响[3]。因此,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化管理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护理层级管理方法为医院较为新兴的管理护理人员的工作方法,其关键点在于根据护理人员的相关经验和能力等实施不同层次、级别的标准护理工作管理。护理层级管理系统善于在实际护理情况中找到解决所存在问题的方法,提高医院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总有效率90%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总有效率60%,p

综上所述,层级管理法在护理人员的管理应用过程中,效果良好,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还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兰萍,张云芳,李荣等.国内外护理层级管理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87-88.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第5篇

1.1对象

荆州市7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中市级医院2所(S1、S2),县级医院5所(X1~X5),共计2567名护士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对荆州市所辖的7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0~2012年护理科研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为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部资料实行原件查看,由护理部将所有发表的论文期刊、科研课题下达文件、课题登记证书及著作等原件集中存放备查,调查内容包括:全院护士数、数、统计源期刊篇数、专著、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科研成果以及专利情况。

1.2.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

2讨论

2.1结果分析

2.1.1护理人员整体学历水平偏低,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科研能力是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在分析问题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而获得。从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体系来看,专科教育对于护理科研的内容基本是空缺,本科教育中虽然有开设护理科研课程,但由于本科阶段有较大的基础理论及实践课程量,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护理科研的工作中,只是初步具备了科研意识,只有在研究生教育中才会进行系统的科研知识的学习及实践。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市二级医院中尚无硕士学历人员,本次调查中本科、大专学历的护士是在中专起点上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或在职函授教育等形式取得的学历,没有高考起点的全日制本科生。绝大部分护士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缺乏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相应的知识,导致护理人员护理科研能力普遍不足。

2.1.2护理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科研氛围不足

根据荆州市护理重点专科要求,护理人员的数量要占到总数的10%,其目的是希望从制度层面要求更多的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科研及论文的写作,但从表2可以看出,这个数量并没有完成,且已发表的文章中有大部分是同一作者的文章,所以,护理人员写作的积极性尚未充分发挥。部分医院也只是依赖于这小部份人来完成上级的指令性任务,并未达到整体提高的目标。

2.1.3护士人力资源的严重匮乏,导致护士疲于应付工作,缺乏护理科研的积极性

以上7所医院虽然有3所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最低1∶0.4的床护比,但这3所医院均是为即将迁址到新医院前所做的护士人力资源储备,如搬新院后随着床位的扩张,仍达不到1∶0.4的最低标准配备,且都是刚入职的新护士,不具备撰写论文及开展科研的能力。因为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所以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大,疲于去完成日常工作,无时间去观察、发现、思考科研问题,即使在工作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由于工作的被动与人员的压力,护理人员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探究这些问题,这种状况不但挫伤了护理人员开展科研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加重了护士的工作疲溃感。

2.1.4缺少护理科研的学科带头人

由于多种原因,基层医院中高职称的护理人员很少,此次调查的7所医院均没有达到临床护理重点专科要求高级以上人员达5%的最低要求,特别是在县级医院更低。此次调查中,县级医院正高级护理人员只有1名。有调查显示,目前基层医院护士护理科研原动力较差,普遍存在为了晋升才进行护理科研的现象。这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基层医院职称晋升由于受指标限制非常难,这样导致护理人员职称晋升没有希望,也就丧失了科研与撰写论文的动力。同时,由于护理岗位管理、层级管理还未真正实施,不论学历和技术高低都做同样的工作,没有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部分较高学历的护士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没有很好地发挥能动性,带动护理队伍的科研。

2.2对策

2.2.1改革护理管理模式,大胆创新,引入竞争机制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护理人员积极投入到护理科研中去,首先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科研热情。要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要实行护理岗位管理,只有从护士的岗位设置、护士配备、护士分级、岗位培训、绩效考核、护士晋升等多方面着手,才能够更好地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可实施目标管理,将护理论文撰写数量与质量作为院科两级考核指标之一,对中级以上人员要求每人每年至少l篇,同时,对于超额完成的给予适当奖励,在评先表优、外出进修学习时给予政策倾斜,笔者所在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就是通过该方式,使护理论文及科研的数量及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2.2.2加强护士素质教育,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基层医院护士科研能力

有研究显示,护理教育能增加护士的科研知识,提高护士评估研究成果的能力。各医院要重视护理继续教育工作,在课程设置中要增加对护理科研写作方面知识的内容。同时,将科研骨干送出去学习与深造,回归后成立院内科研小组,由其负责组织有科研积极性和写作能力的护士,请相关专家讲授科研知识,定期召开学术小讲座、论坛等活动,营造学术氛围;同时开展从易到难、从小选题到大选题的护理科研,以点带面提高护理科研水平。

2.2.3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各级医院要认真落实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护理学;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1]要求建立并完善护理管理体系,通过改革创新,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护士长作为护理队伍中的基层管理者,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点作用,明确其能力素质要求将会促进护理队伍的建设发展。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就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1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理论研究,分析护士长岗位职责等,拟定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筛选、修改,经反复讨论、修改,最终构建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设置。

1.1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通过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以及美国护士协会(ANA)官网提供的电子文献,辅以谷歌、MBA智库等搜索引擎,查找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护士长核心能力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卡茨的能力框架(KatzCompetencyFramework)[2]和护理管理者协作性框架(AONENurseManagerLeadershipCollab-orativeFramework)理论[3],结合我国三级医院护士长岗位职责[4],初步编制了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2德尔菲法的实施

1.2.1咨询专家的选择为保证咨询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专家的纳入标准:①从事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或临床护理工作10年及以上;②担任管理职务;③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④对本课题感兴趣,且愿意支持本研究。排除标准:经解释后不愿合作或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调查的人员。本研究第1轮专家咨询共有11个省(市、自治区)的35位专家参与。其中,女性占94.28%;年龄33岁~68岁(49.67岁±7.63岁);本科占48.57%,硕士及以上占42.86%;副教授/副主任护师及以上占71.43%;工作年限为(24.80±6.31)年,专家从事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临床护理的平均年限分别为20.77年、15.14年、17.07年和21.04年;职务包括护理专业教师、三级甲等医院护理部主任、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管理者,具有丰富的护理管理、教育、科研和临床护理知识与经验。1.2.2专家咨询函的形成第1轮专家咨询问卷包括4部分,分别为致专家信、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问卷正文和专家的判断依据与熟悉程度。其中,问卷正文内容包括填表说明(Likert5级评分法)及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内涵界定和三级指标,专家对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69个三级指标分别进行打分并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以及增加或删减条目。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包括致专家信、问卷正文和第1轮专家咨询意见反馈结果汇总3部分内容。其中,问卷正文内容主要包括填表说明及对修改后的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再次进行重要性打分、筛选,提出意见或建议。1.2.3专家函询实施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兼顾医院地域分布和研究可行性,通过电子邮件和现场发放两种形式进行函询。在第1轮专家咨询函收讫后,以重要性赋值均数>3.50,满分比>0.20,变异系数<0.25为指标筛选标准[5]。再结合专家对各指标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下一步讨论、修改,并实施第2轮专家咨询至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1.2.4统计学方法数据的处理主要应用MicrosoftExcel、SPSS23.0、“YaahpV6.0”AHP软件进行。本研究采用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两个指标来体现专家参与本研究的积极性。通过专家做出判断的依据(Ca)和专家对研究的熟悉程度(Cs)两个因素反映专家权威程度。用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2结果

2.1专家的积极程度

本研究两轮专家咨询分别发放问卷60份、35份,回收问卷分别为35份、33份,回收率分别为58.33%、94.29%,有效率均为100%。第1轮咨询中多数咨询对象的联系方式来源于期刊,这是造成第1轮问卷回收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但专家咨询人数已达到研究所需数量[6]。两轮专家咨询中共有29位专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表明专家对本研究课题感兴趣,积极性较高。

2.2专家的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程度系数用Cr表示,它是判断系数和熟悉程度系数的算术平均值。通过计算,本研究专家权威系数为0.86,专家判断系数为0.88,熟悉程度系数为0.83,均大于0.70。结果显示,专家对于指标的判断是建立在实践和理论基础之上,可信度较高。

2.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第1轮专家对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一级、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在0.00~0.21,第2轮变异系数在0.00~0.17。由此可见,第2轮专家咨询对一级、二级指标的评价波动程度变小,且意见相对集中。第1轮所有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10,0.277,0.171,第2轮所有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62,0.363,0.243。第2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均高于第1轮(P<0.05)。协调系数越高,说明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越高。本研究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高。

2.4专家咨询意见结果汇总

第1轮专家咨询结果整理讨论分析后,决定去除1个一级指标,合并调整3个二级指标,修改2个二级指标,新增1个二级指标和与之相对应的三级指标,修改部分三级指标条目的表述。第2轮专家咨询结果对一级、二级指标均无异议,调整部分三级指标条目的顺序和表述。

2.5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构建了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67个三级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一级指标的权重从高至低分别为护理管理能力(0.433)、临床实践能力(0.172)、护理教育能力(0.172)、专业发展能力(0.172)、护理科研能力(0.051),具体见表1。

3讨论

3.1研究方法与结果的可靠性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文献分析法,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把握护士长核心能力的内涵,在一定理论基础、研究成果上,结合当前医疗发展现状、岗位职责要求,构建了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通过函询全国范围内护理领域的专家对指标体系草案进行筛选、修改,两轮专家咨询后,结果趋向一致。为保证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咨询专家均按预设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选择,结果显示,咨询专家知识结构层次较高,在护理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指标的构建提供建设性意见。且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层次分析法的应用符合研究的科学性,同时能了解到专家对护士长能力发展的趋向,以及增加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方法和结果可靠性较强。

3.2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及权重分析

3.2.1护理管理能力护理管理能力是通过设定目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职能,维护科室正常工作,促进护理安全和质量改进的能力。该能力的权重值为0.433,位居首位。在其二级指标中,有4项能力指标的权重位居全部二级指标权重的前10位。说明咨询专家给予护理管理能力的重视。不仅如此,护士对护士长的期望也从专业能手向现代管理者方向转化[7]。建立优秀的护理团队建设是提供安全、高质、高效医疗护理服务的基础,而具有高水平领导管理能力的护理管理者是建立优秀团队的关键因素[8]。这都对护士长的护理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9]中明确指出:2015年要建立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完成对全国三级医院、二级医院100%的护理部主任和60%的护士长的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在护士长岗位培训中,关于护理管理的内容占到50%,护理管理能力的培训也成为护理管理岗位教育的主流[10-12]。3.2.2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实践能力是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准确计划、及时有效提供专业护理支持,促进其康复和舒适。其权重值为0.172,位居第2位。临床实践是护士成长的基础,临床实践能力是护士专业素质的体现。在现代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下,护士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担任着多重角色,临床实践能力的相对重要程度有所削弱。临床专业技能在4项二级指标中居首位,说明咨询专家认为过硬的临床专业技能是护士长最基本的能力。同时评判性思维和循证护理能力逐渐被提倡。护理模式的革新意味着护理工作的不再是单纯的执行医嘱,护士在临床中要能独立进行判决和决策,评判系思维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循证护理能力被专家认可,但权重居末位。可能与目前我国循证护理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3.2.3护理科研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是发现并提出临床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能以论著、专利等形式表达并应用于临床的能力。其权重值为0.051,位居末位。但发现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居于3项二级指标的首位。护理科研是促进护理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有效途径,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于本研究中咨询专家认为护理科研能力相对重要程度较低的原因分析了以下几种可能:从专家年龄区间看,多为临床经验丰富中老年专家,存在认为护理经验的重要性更大的可能;护理科研发展起步晚,基础较为薄弱,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对护士长要求过高的护理科研能力存在一定困难,但由于护理科研对于护理发展的必要性,咨询专家认为对护士长能在护理实践中发现、提出科研问题能力的要求要高于其他两项更为现实;目前的状况看,我国护理科研水平还比较低,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较弱[13]。3.2.4护理教育能力护理教育能力是配合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完成一定护理教育教学内容和目的的能力。针对护理教育对象的不同,包含健康教育能力、专业教育能力和继续教育能力3个二级评价指标。其权重值为0.172,并列第2位。护士长在临床实践工作中还担当着传播者、咨询者的角色,要能满足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有助于病人的康复和预防。三级医院有完成培养各种高级医疗专业人才的教学的任务,对于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包括理论与实践,对于护生要成立护士长领导下的以护理教学组长负责制的实习带教小组[14],促进护理人才的全面培养。同时护士长要有为低年级护士提供或搭建继续教育平台的能力,以提高护理团队整体的理论实践能力,提供高质量安全的护理。3.2.5专业发展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是与护理专业发展有关的专业职业素养、提升自我和专业学科发展的能力。其权重值为0.172,并列第2位。咨询专家的意见结果强调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随着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形式的转变、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疾病谱的改变等,都需要从业者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身为临床一线管理者,带领护理团队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更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前沿认知,能更好地承担护士长职责以适应新模式下的转变和满足病人日益增多的护理需求。

3.3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丰富了不同层次护理人才核心能力评价体系,为护理岗位设置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为现阶段三级甲等医院选拔、培养护士长后备人才做科学的参考,为护士长的发展提供方向。在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下,合理配置人才才能充分发挥护士长在基层管理中的作用。

4小结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目的]确立分级护理的决策主体。[方法]在确立分级护理决策主体层次结构模型后,请医生和护理专家就指标间相对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最后得出分级护理的最佳决策主体。[结果]护士组以护士独立决策合成权重最高,医生组以医护共同决策合成权重最高,医护组以医护共同决策合成权重最高。医生决策的合成权重在三组结果中得分均最低。[结论]医生尚不能认为是分级护理的最佳决策主体;在决策分级护理的方式选择上,护理专家认为是护士独立决策,医生专家认为是医护共同决策。

韩淑芳[1]、毕慧敏[2,3]、王芳[4]、肖小文[5]认为分级护理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护理服务的依据,应由护理人员在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通过理论研究[6]、访谈[7]、调查[8]等发现多数护士认为护士应该参与分级护理的决策,加之现阶段分级护理存在的问题[2,3,5,9,10,11],由此引发了对分级护理决策主体的探讨,虽然王旭梅等[8]已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只限于在调查临床护理人员后得出的结论,对分级护理决策主体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尚未见报道。2007年8月—2008年2月笔者用层次分析法对分级护理的最佳决策主体进行了论证。现报告如下。

1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2,13,14]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汤姆斯·萨蒂(Thomes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决策方法,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14],也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新方法[15,16]。该方法强调人的思维判断在决策过程中的客观性,并通过特定模型将人们的思维判断规范化[17]。

应用AHP方法解决问题,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明确问题,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②建立判断矩阵;③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④层次总排序。

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分级护理的最佳决策主体

2.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分析结果构造层次结构模型,详见图1。

2.2 资料来源 根据分级护理决策主体评价指标层次结构,结合理论分析、专家意见,自行设计层次分析专家评分表,问卷题目是以两两要素间相对重要性来进行成对比较。本研究选取山西省三级甲等医院11名医生和13名护士共24名专家进行评分,护理评分专家选取山西省科研委员会和护理学会的专家,医生评分专家选取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

3 结果(见表1~表3)

4 讨论

本研究显示,护士组合成权重排名:护士独立决策合成权重(0.618 95)>医护共同决策合成权重(0.305 12)>医生决策合成权重(0.075 95);医生组合成权重排名:医护共同决策合成权重(0.696 68)>护士独立决策合成权重(0.207 36)>医生决策合成权重(0.095 96);医护组合成权重排名:医护共同决策合成权重(0.565 45)>护士独立决策合成权重(0.340 67)>医生决策合成权重(0.093 89)。护士组以护士独立决策合成权重最高,医生组以医护共同决策合成权重最高,医护组以医护共同决策合成权重最高。综合各个结果,可以发现,医生决策的合成权重在三组结果中得分均最低,因而尚不能认为医生是分级护理的最佳决策主体;在决策分级护理的方式选择上,护理专家认为是护士独立决策,医生专家认为是医护共同决策。护理专家是护理领域的带头人,他们对护理专业的发展现状感触颇深,在高学历、高资历护理人才增多和护理专业依附于临床、缺乏自主性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情况下,护理专家希望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希望护理范畴内的事情可以让护士独立决策[5],这不仅使得高学历、高资历的护士学有所用,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是提高护理专业自主性的一种途径,这不仅是对护士决策能力的肯定,也体现着对护理专业实现自主性的期望。鉴于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的结论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进行论证。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韩淑芳.谈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1994,9(4):184-185.

[2] 毕慧敏,蒋兰芬,来桂英.住院病人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8A):1394-1395.

[3] 毕慧敏,吴箭,史雅轩,等.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6A):966-968.

[4] 王芳,乔巨峰.护理专业自主性发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17-419.

[5] 肖小文.基层医院护理级别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4) :19-20.

[6] 王旭梅,韩世范.护士下达分级护理护嘱的可行性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2A) :292-293.

[7] 韩世范,王旭梅.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深度访谈[J].家庭护士,2008,22(3A):574.

[8] 王旭梅,韩世范.对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认同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2A):317-318.

[9] 俞燕宪,楚清芝.住院病人护理级别划分与医保管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8):108-110.

[10] 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临床分级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15-17.

[11] 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军队医院病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6A):1014-1015.

[12] 刘小英.中职教育中英语教学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1.

[13] 庞鹤峰.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6:1.

[14] 丁燕.医院护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03:1.

[15] Cyril F,Chang S.A price economics of nursing[M].USA:A Da-vis Company Philadelphia,2000:1.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知行合一;护士素质;最高境界

在目前医疗环境中,多因素使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护人员要从一天天、一件件的周而复始的琐事和医疗行为中积累起患者对医院安全的认知和信任感,是通过医护人员的知行合一表达出来的:患者住院后,感受到在医院处处有人关心,事事有人负责。能感受到好像医护人员一双双眼睛都注视着自己。感受到了时时被关怀、被重视、被保护,护患关系密切,从而能大大化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在整体的医疗系统工程中,医护人员是一个主体。其中,护理工作有句俗语"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其重要性,而这种作用的发挥与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提高护士素质?我以一个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的护士长角度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下面加以论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护理人员数98人,女性,学历:本科1人、大专92人、中专5人;护理人员分层[1]:N0级8人、N1级40人、N2级34人、N3级16人、N4及0人。

2014年护理人员数148人,女性,学历:本科20人、大专125人、中专3人;护理人员分层[1]:N0级11人、N1级77人、N2级39人、N3级18人、N4及3人。

1.2方法 新近护士(工龄

护理人员在职"知行合一"模式培训实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是护理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一种追加教育,"知"即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价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知识、社会化知识、沟通知识的学习;"行"即对理论知识的执行程度包括基础护理技术、专科护理技术、应急能力、沟通能力与技巧的练习,责任心、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人文修养培养的体现程度。在护理部的总体计划部署下,科室根据自身专科临床护理特点,制定不同层级(N0、N1、 N2、 N3、N4)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原则、目标、计划及方法以及考评方法并遵照执行。

1.2.1"三基三严"培训原则 系统性原则:护理人员培训是一个全员性、全方位、贯穿职业生涯始终的系统工程。护理人员的素质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等多方面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科室带教老师、护士长、护理部在设计培训内容时不能有偏颇,要"知行合一"。

动态性原则:培训要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内外环境变化以及个人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培训体系的调整,促进护理人员快速适应"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的岗位需求,发掘潜能,提高绩效,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双赢。

层次性原则:要考虑个人发展阶段和岗位的差异性,制定相匹配的培训计划。

实效性原则:要从医院工作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及岗位胜任要求开展培训。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避免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1.2.2"三基三严"培训目标 不同层级护士培训要达到的目标中基本素质一致,而知识(知)和能力(行)是阶梯式递进的[2]。

1.2.3培训方法 强化"知行合一"考核标准,自觉以"知行合一"要求作为行为准则,制定"知行合一"奖惩条例,执行中采用以下方法。

1.2.3.1以临床实践传、帮、带为主,要求参加由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

1.2.3.2短期、集中培训 ①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护理操作培训1次,1年内全院护理人员培训率95%以上;②组织全院性学术讲座每年至少5次;③每季度组织护理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1次;④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护理操作培训各1次。

1.2.3.3"请进来、走出去" 邀请护理界权威人士到院内讲授国内外护理新动态、新技术、新理论。也"走出去",护理部根据需要选派护士外出参加研讨会、观摩会、专题调研和考察活动,并根据不同科室的专科需要,有计划选送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借鉴先进的工作经验和获取最新的专科知识。

1.2.3.4开展远程网络教育 工作之余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育,迅速了解国内外护理教学、管理、科研现状,还能与其他护理机构广泛交流,了解国际护理进展。

1.2.3.5开展护理教学和科研 高年资、高学历的护理人员承担医院及学院的教学任务,理论联系实践,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传授给下级护士和护理学生,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鼓励参与护理科研课题申报、撰写护理论文及编写护理教材。

1.2.3.6自学 依据个人兴趣,学习外语、法律、经营管理、人际沟通等专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1.2.4"知行合一"高素质护士的评价方法

1.2.4.1在工作中,着装规范、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服务热情主动、语言文明,人文关怀,用"爱心、耐心、热心、细心、诚心、真心"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1.2.4.2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医院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2.4.3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知识丰富,技术操作娴熟。

1.2.4.4应急处置能力强,沟通通畅,患者安全目标落实。

1.2.4.5继续教育学分达到医院标准要求。

1.2.4.6科室、护理部组织的各项理论、技术操作考试达到标准要求。

1.2.4.7满意度高(包括医院满意、医生满意、护士长满意、护士满意、患者及家属满意)。

2 讨论

临床护理活动是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在当今社会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式下,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医院、护理部严格按照《护士准入制度》接纳新护士,新、老护士按照上述的培训模式,一步步成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践,"学海无涯",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等等,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循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3]。"每天每人每事,尽心尽力尽责",为患者服务的过程,让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水平一步步提高,知识结构日趋完善,职称由护士到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越来越高,知行合一,成为高素质的护士,达到慎独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第9篇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省株洲市 412012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医护人员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尤其是护理人员。所以不断地培养合格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是医护教育的根本,但是传统的护理学教育理念越来越被发现无法满足临床需要。本文从动机理论入手,在传统的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实施新型的理念和方法,从而探索动机理论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本校2012 级护理专业全体专科生作为实验组,在实验组的《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运用动机理论,从技能,人文等各个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以本校2011 级全体护理专业专科生作为对照组;学期末,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实操及理论成绩进行对比,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向2012 级全体护理专业专科生发放问卷调查表,回收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比较2012 级全体护理专业专科生的实际操作及理论成绩与2011 级全体护理专业专科生的成绩,同时结合调查表的信息,了解2012 级学生对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的赞成度。

关键词 动机理论;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应用

随着我国医护事业的发展,护理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而《基础护理学》是护生培养的基础,是护生培养的入门必修课,因此《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好坏与否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护理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而基础护理学实验是教学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故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基础护理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当前的发展对护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应改变实验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运用高等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尝试各种方法来激发和培养护生对基础护理的学习动机,重视调动学生在实验中参与的积极性,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护生的人文教育方面,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和优质的人文服务基础。

1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能够自觉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的一种推动力。是能够推动学生朝着一个学习目标不断努力的一股力量,学习动机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学习兴趣、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自身学习能力的认同感、学习成就分析等等。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均表明,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具有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了。下面将介绍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也即本次本次探究的具体实施方法。

2 动机理论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1 对象

以本校2012 级护理专业全体专科生作为实验组,以2011 级护理专业全体专科生作为对照组。

2.2 方法

本次实验打算从多个方面入手打破传统实验教学的约束,大胆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对基础护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重视护理生培养的人文教育方面,具体措施如下:

(1)同伴教育。打破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同伴之间相互帮助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所有2012 级护理专科生中选择有自信、有能力、大家支持率高的同学作为辅导者,尽量实行一对一的辅导。将实验课的教学课程分为两部分,老师教学和同伴讨论 。

(2)创设合适情境。在实验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适合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身处地的处理问题,从心里对所学知识产生认同感。基础护理的教学涉及到临床护理,出院入院护理等各个方面,比如临床护理这方面,要求一名合格优秀的护士懂得如何很好的照顾病人。创设合适情境,实施项目化教学,从出院到入院由教师精心设计临床案例,以供同学们讨论。

(3)人文教育。护生的教育不仅仅只是技能的教育即可,还涉及到人文的教育,包括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能够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等等。将所有人分成小组,轮流由各个小组上台分享一个身边的或者听说的关于医护人员的感人故事,并且阐述自己的新的体会,提升自己作为医护人员的光荣使命感。

2.3 结果处理

将2012 级护理主演也全体专科生的最后实际操作及理论成绩与2011 级全体护理专科生的成绩进行比较,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根据调查表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

3 讨论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课程的核心,是护理学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和进行临床实习的基础。基础护理学集中体现了护理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护理艺术,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课,学好基础护理学,有利于培养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怀,了解护士的职责,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本文主要通过几种激发学生动机方法的运用探讨了了将动机理论运用到基础护理教学中的效果作用大小。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做到很好的配合,以使之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彭祖杰. 浅谈高等教育心理学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物理实验,2012,25(2):97-100.

[2] 董静静. 同伴辅导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51-53.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分级护理制度是护士在临床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但在分级护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护理工作制度与医学教育、医疗工作制度以及现代护理理论不协调的现象,在确定分级护理依据,医疗文件记录时间,认定患者活动范围以及护士的劳动价值方面产生部分误区。由于分级护理执行不当,使部分患者得不到相应的护理措施,严重的可造成患者意外。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1)由护士确定护理等级;(2)医学院校教育增加相关护理内容;(3)加强医院内医务人员教育,以保证制度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① 分级护理制度是护士实施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护士按其标准完成护理实践,分级护理制度在临床护理、重症抢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分级护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病,制约着护理学的发展,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

1 问题

1.1 分级护理制度与相关领域不协调

1.1.1 分级护理制度与医学教育 医疗与护理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门学科,在基础理论、专科知识、规章制度和技术方面有许多交叉内容,但在医学教育中主要侧重的是基础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教育,对护理工作制度教育的内容甚少或无,笔者以咨询方式先后调查了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在学校的教育中关于分级护理制度没有适当的安排,从而造成医生对分级护理制度缺乏了解。

1.1.2 分级护理制度与医疗工作制度 在现行的医疗工作制度中规定,患者住院后,由医师根据病情制定医疗工作方案,下达医嘱,其中包括分级护理,但由于医师在学校中没有系统学习过分级护理的相关内容,往往根据主观或经验判断分级护理标准,造成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中的不规范。

1.1.3 分级护理制度与现代护理理论 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前辈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的。随着护理学的发展,现代护理理论已不断地注入到护理实践之中,但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更新还尚有差距,相对陈旧。

1.2 分级护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误区

1.2.1 确定分级护理依据方面 分级护理是依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和护理需求确定患者的护理措施,但由于不同步的教育与制度,在临床工作中掌握的标准不尽相同,分级护理的内容不为医生、护士所共识,导致部分医生确定分级护理等级时主观因素多于客观依据。如大手术后需严格卧床的患者,有的医生认为手术比较顺利,就将应下达为一级护理的患者主观确定为二级护理,使患者的实际需求和护理标准相差较大[1]。

1.2.2 医疗文件记录时间方面 分级护理制度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而确定护理工作内容,对医疗工作没有直接的要求,但由于缺乏认识,一部分医务人员认为分级护理制度与医疗记录时间和内容有直接关系,常常为避免繁琐的记录,对一些较重的患者不下达相应的高等级护理。

1.2.3 认定患者活动范围方面 为保证患者的治疗与安全,分级护理制度对患者的活动范围有明确的规定,如严格卧床休息、适当室内活动等,既是患者疾病恢复的需要,也有利于护士观察病情和护理。但在执行过程中,医、护、患三者对分级护理中患者可以允许活动的范围认识不一致,要求的标准也不相同,随意性较大。

1.2.4 认定护士的劳动价值方面 随着医疗市场的开放,护理工作量也相应的增加,体现护理人员劳动价值的方法之一,就是护理工作以分级护理的形式被社会承认,各地区物价部门明确规定了分级护理的内容及价格。但是由于分级护理制度执行得不严格,并且受到来自社会、患者及家属的干扰,为了少交护理费而降低护理等级,使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

1.3 分级护理不当产生的负面影响

1.3.1 部分患者没有得到相应的护理等级 由于以上诸多原因,使部分患者与病情需求的护理等级不相符,即使住院时相符,有时也不能随着疾病的转归而及时地改变护理等级,特别是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未及时修订护理等级,而引起护理记录过于简单,不能为下一步治疗抢救提供准确、详尽的依据[1],可贻误抢救或引发医疗纠纷。

1.3.2 分级护理不当造成患者意外 在分级护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各级护理的要求,但由于分级护理执行得不严格,使护士的巡视时间、病情观察、患者的活动范围限定等一系列必要的护理措施不能按级实施,个别患者出现意外,给患者和家属造成痛苦和伤害。

1.3.3 护理工作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是患者治疗与康复的关健所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当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利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受到损害,影响到患者、医院及护士三者的利益。

2 建议对策

2.1 由护士确定护理等级 分级护理是临床护士工作的依据之一,笔者认为由护士长或责任护士以护嘱的形式下达分级护理的等级比较合适,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护士是接触患者最多的医务人员,最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2)在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过程中,护士已由过去从属于医疗工作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能够综合地、动态地、独立地处理患者护理问题的决策者。(3)护理人材的培养和教育,保证了护理队伍目前已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决策能力。

2.2 医学院校教育增加相关护理内容 建议在医学院校的教育中增加与医疗工作密切相关的护理教学内容,以保证医疗过程中的医护合作协调,保证患者的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2.3 加强医院内医务人员教育 医务人员的分级护理制度的再教育,是当前解决分级护理不当的有力措施,将分级护理制度以业务讲课、院内业务简报、举办教育栏目以及护士的宣传教育等形式,对院内医务人员进行反复的教育和宣传,以保证执行制度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第11篇

1.1成立领导协调小组

本研究课题领导协调小组由5名组员组成,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主要负责拟定研究主题,编制专家咨询表,遴选咨询专家,以及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1.2遴选专家

根据Delphi法的特点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对象,拟订选择专家的条件:(1)具有高级职称临床产科医疗和护理专家,包括高级职称助产士和高级职称医师;(2)从事专科、本科的妇产科护理教学15年以上,并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育者;(3)具有助产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4)熟悉妇产科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或长期从事妇产科护理学专业教育研究;(5)愿意参加本研究并回答专家函询问卷;(6)能保证在课题研究的时间内持续参加本研究的几轮函询。本研究依据遴选专家条件,共聘请了专家20名,分别来自10个地区的10个单位(4所医学院校,6所三级甲等医院),且分别来自妇产科临床护理和医疗教学医院、大专及本科妇产科护理专业教育及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临床带教老师等领域。专家组成员于本课题研究内容相关性较好。

1.3初拟指标体系草案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情况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后,研究小组成员制定了专家函询表,包括说明信、问卷正文及专家基本信息。初步将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分解为6项(表1),二级指标23项。专家按照Likert5级评分进行评价。(最重要赋值5分,最不重要赋值1分)

1.4专家咨询

在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草案基础上,课题领导协调小组设计出专家咨询表及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亲自发放或E-mail方式发放并回收专家咨询表。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3和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用频数、构成比、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权威程度用指标的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及协调系数表示。缺失值处理:及时审核咨询表信息,减少缺失值的出现;对出现的缺失值,赋予均值以减少数据的损失。

2结果

2.1专家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两轮函询的14名专家均为副高级或以上高级职称,职称结构:教授、主任护师、主任医师共8名,占57.14%;副教授、副主任护师、副主任医师6名,占42.85%。年龄结构:30~39岁1名,占7.14%;40~49岁9名,占64.28%;50~59岁4名,占28.57%。学历结构:大专1名,占7.14%;本科10名,占71.42%;硕士2名,占14.28%,博士及以上1名,占7.14%。

2.2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2.2.1专家的积极程度

积极系数主要反映在专家函询表的回收率上,回收率的高低能说明专家对该项目研究的关心程度,也是进行专家咨询的关键。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函询,两轮均发放专家函询表20份,每轮均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每轮函询均认真完成表格,部分专家还对指标内涵及指标分级提出建议和意见,并通过书面或来电等方式针对一些问题给予指导和探讨。

2.2.2专家对本研究课题的权威系数(Cr)

Cr取决于专家自评熟悉程度(Ca)及判断依据(CS),Cr=(Ca+Cs)/2,一般认为Cr大于0.70即为信度较好。本研究中Ca=0.92,Cs=0.84,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

2.2.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分析

协调系数反映全部专家对全部指标评判意见的协调程度,用W表示,W越接近1,表明专家对指标结构认同的一致程度越高,所有指标的协调程度越好,结果越可靠。显著性检验是专家一致程度的可信检验。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8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713。同时,全部指标的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4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经过两轮调查、整理和分析,确定了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讨论

3.1运用Delphi法的科学性

Delphi法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后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并主要作为决策分析、指标筛选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再通过综合、整理、归纳后反馈给专家并提出新的论证,多轮论证后得到一个可靠性较大且比较一致的意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初步拟订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Delphi法搜集妇产科领域专家和妇产科专业教育者对评价体系进行咨询论证,依据咨询结果构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果分析显示: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熟悉系数、专家判断系数等均表明专家参与积极性较高;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可以认为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13,说明专家意见认可程度非常高,协调性好。

3.2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6项一级指标和23项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理论学习能力赋值最高,包括了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文献检索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4个方面。在本科教学中,专家认为要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并掌握除开专业理论知识外的英语、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同样,专家们认为妇产科护理学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外,临床学习能力也十分重要,包括临床上主动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病情和用药观察能力及应急能力。这说明专家认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强化巩固理论知识,另外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要培养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和观察能力。在一级指标中专业精神和慎独素质被认为仅次于理论和临床学习,强调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慎独性,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目前随着健康定义的扩展,需要临床将患者的生理、心理作为整体来护理,所以对即将转型为临床护士的护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需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患者需求。护生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要求护生自己学会自我调节,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为患者提供护理。另外专家们认为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是在妇产科教学中需要被关注的方面,这包括关爱妇产科病人,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将护理伦理学知识运用到妇产科护理中,并且要学习和掌握与母婴相关的法律知识。

4小结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第12篇

开放教育集中实践环节写作指导注意事项

省电大于2009年对电大开放教育集中实践环节进行了修订,并出台了新的教育实施方案,我市电大也对《集中实践环节实施手册》作出了相应的修改、补充和调整。现将相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写作要求的变化

<一>本科:所有论文和实践报告均要求用A4纸打印,论文为三稿(初稿、修改稿和定稿),实践报告为二稿,电子版见山东电大在线或滨州电大在线。

1.法学专业:内容包括2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和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调查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为百分制。

2.汉语言文学(师范):

内容包括教学实习和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教学实习又包括实习方案、教案和3000字以上的实习报告。教学实习的方案、教案和实习报告均可一次打印成型,具体要求见“实施方案”,教学实习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实习报告的打印参考实践报告的相关内容要求;毕业论文成绩为百分制。

3.教育管理:内容为3000字以上的教育管理实践报告和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实践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制。毕业论文不再要开题报告,成绩为百分制。注意不要把教育管理实践报告写成调查报告,另外,论文选题不能选学科教学,要紧扣教育管理内容。

4.小学教育:内容为3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社会调查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成绩为百分制。

5.行政管理:内容为3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社会调查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成绩为百分制。

6.英语教育专业:内容为教学实践设计。整个教学实践设计研究项目必须经过简短分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估和撰写4000字以上的鉴定报告几个阶段。

具体过程包括:项目启动、问题分析及方案设计、学生实施方案阶段、数据分析讨论、研究报告撰写过程。 要求:①每一步骤都要有书面材料;②要有4次教学研究记录或教学日记;③要有原始问卷或座谈的录音等。

研究报告一律打印,格式统一。详见省电大的《教学实施方案》。作业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7.工商管理:内容为模拟实验和7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模拟实验要求附500字的模拟实验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论文的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

8.会计学:内容为模拟实验和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模拟实验要求详见省电大《教学实施方案》,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9.经济学: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调查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10.金融学:内容为3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和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社会调查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内容为毕业设计。要求毕业设计有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答辩。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论文书写规范、文字流畅、图表清晰、测试数据完整、结论明确;论文正文前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附参考文献;论文要求打印,统一格式,统一封面,装订成册,详细要求见省电大新《实施方案》,成绩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12.数学与应用教学:内容包括教育实习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对于正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学生要求:①提交所在学校对其教学工作情况的考核意见(有获奖证书者附上复印件,加盖印章)②提交两学时的中学教学教案,可以打印。③提交一份个人从教经历和体会(不少于3000字的打印稿)④由电大分校根据以上材料评定其实习成绩。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良好、 1

及格、不及格四级。

13.土木工程本科: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部分。

课程设计要求从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建筑监理5门课程中任选一门,时间为3周,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生产实习时间3周,要求写出实习日记,成绩为及格、不及格二级。毕业实习2周以上,要求写出毕业实习报告,成绩为及格、不及格二级。毕业设计不少于8周,要求写出5000字以上的毕业设计报告,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

<二>专科:所有论文和实践报告均要求用A4纸打印,论文和实践报告均为二稿,电子版见山东电大在线或滨州电大在线。

1.汉语言: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3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2.法学: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3.教育管理: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3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4.行政管理: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3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5.小学教育: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3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6.工商管理: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4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7.会计学:内容为3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4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8.金融学: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9.护理学:内容为毕业实习和3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实习内容主要有护理学原理、内科护理、重症监护、外科护理、手术室护理、急诊护理等六项,成绩为百分制,毕业论文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详细要求见省电大新《教学实施方案》。

10.旅游酒店管理:内容包括模拟训练和毕业论文两部分。

模拟训练要求有活动资料和照片,并写出不少于2000字的实践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要求5000-7000字,具体要求见省电大新《教学实施方案》,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

11.计算机信息管理:内容包括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企业资源规划(ERP)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三项。前两项内容成绩均为百分制,第三项内容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12.建筑施工:内容包括建筑结构实训、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测量实习和毕业实践四部分。建筑实训2周,主要根据5次习题作业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可根据平时学习态度、实习进度等情况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测量实习不少于2周,成绩可按及格、不及格二级评定;毕业实践活动结束,要求提交:实习单位鉴定、实践日记、实践报告(技术论文),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

以上专业的社会实践,除护理学和计算机为百分制外,调查报告等成绩均为合格、不合格二级;论文成绩除护理为合格、不合格二级,计算机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级外,其他成绩均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

二、打印装订要求

本专科打印要求见相关部分。具体打印装订参见《滨州电大毕业集中实践环节手册》相关部分,同时结合省电大新修订的集中实践环节实施方案,因为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具体要求。电大毕业集中实践环材料除个别专业外,一般不再要电子版,档案袋里面,本科一般装5样材料,专科一般装4样材料,材料装入档案袋后,要在档案袋上注明内容。今后所有打印材料的封面一律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字样改为“开放教育”字样。要求学员认真参阅《滨州广播电视大学集中实践环节实施手册》。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第13篇

Construction of nurse three-leve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AO Fengqin ZHU Xiaop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stru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linical department and nurses. Methods Data were collected by literature method. Refer to balanced scorecard and performance structure theories, by the research group discussion, clinical depart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nur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irst drafts were formed. Delphi method was used for 2 rounds of enquiry of 18 experts in the province,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dex and the index weights. Results The nurse three-leve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constructed. 4 one-level indicators, 10 two-level indicators, 45 three-level indicators were included in the clinical depart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3 one-level indicators, 8 two-level indicators, 41 three-level indicators were included in the nur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nclusion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nurse three-level hospi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to the nur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salary distribution.

[Key words] Performance appraisal; Nurse; Delphi method

绩效考核是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1]。护士绩效考核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护士的绩效考核展开了研究,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研究指标的选取缺乏科学的理论框架,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有待进一步验证。多数研究只针对护理人员或护士长,而有关团队绩效考核的文献研究较少[2],未形成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因此,建立一套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立合理的护士绩效薪酬分配制度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护理人员三级(护理部-科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包括护理部对科室的考核(科室绩效考核)及科室对护理人员的考核(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理论基础

1.1.1 平衡计分卡理论 平衡计分卡理论由罗伯?卡普兰及大卫?诺顿首度提出,其框架体系包括4个指标类别: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成长维度。平衡计分卡理论构成的指标体系由于其体系性和系统性,通常更适用于全院统一的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而非单独部门。

1.1.2 绩效结构理论 国外绩效结构理论主要包括Campbell八因素绩效结构模型[3]、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二维结构模型[4]、适应性绩效概念及相关结构模型[5]。Koopmans等通过系统综述所概括的个体绩效结构模型,主要包括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反生产绩效和适应性绩效4个维度。国内所依据的绩效结构模型只涉及其中2或3个维度。

1.2 小组讨论制订专家函询问卷

成立研究小组,小组成员由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5名,教授1名及4名研究人员共计11人组成。研究小组在对核心概念进行多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参考平衡计分卡理论、绩效结构理论,初步拟定三级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考核指标和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并制成专家函询问卷,临床科室绩效考核指标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

2.3 各指标权重的最终确定

对第二轮专家函询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按照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计算各岗位权重系数,最终形成临床科室绩效考核建议案(表2)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建议案(表3)。

3 讨论

3.1 构建护理三级绩效考核体系的意义

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中要求公立医院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8]。对护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就是对其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系统评价的过程[9]。对护理管理者而言,绩效考核有利于把握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绩效考核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对护理人员而言,良好的绩效考核有利于护理人员发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感,同时绩效考核为护理人员创造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有利于充分调度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研究构建的三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助于解决当前医院临床护士绩效评价中评价工具过于主观的问题。另外,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护士绩效奖金三次分配有助于解决目前护士收入仅与临床科室效益挂钩,而与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关系不大的弊端,使绩效分配向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风险大的护理岗位倾斜,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从而稳定护理队伍,降低护理人员离职率。

3.2 护理人员三级绩效考核建议案的科学性

3.2.1 理论依据 护理人员三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是在结合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反复推敲,并严格遵循平衡计分卡理论和绩效结构理论等广泛应用的绩效考核理论,初步形成临床科室分类模型的各级指标。临床科室绩效考核指标选取时充分考虑临床科室工作量、工作难度、管理效果及经济收入等方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选取时充分考虑工作量、工作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综合考虑自评与他评,正真体现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核。

3.2.2 德尔菲法确定建议案指标 本研究在专家函询的过程中,选取的专家均为医院资深护理管理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临床管理工作经验,从而保证了指标来源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本研究严格按照德尔菲法的筛选标准,经过2轮函询,最终确立了各级指标。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都为100%,满足统计学要求并体现了专家们相当高的积极性。专家的权威系数在0.7以上,说明专家的预测是建立在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之上,有较高的可靠性。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护理礼仪 创新性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10-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娴熟高超的护理技能及护理理论,还应具有渊博的人文知识,有很好的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护理礼仪是一种建立在公共礼仪之上的特殊职业礼仪,它是医院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良好素质修养和职业形象的重要手段[1]。我们学院在四年多的护理教学中,将护理礼仪教学融入护理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懂得不但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健康的护理形象和行为标准。现将我们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选择对本校2009级~2011级护理四年制本科学生30个班,共1025名学生,其中2009级7个班,男生12名,女生208名,共220名学生,做为对照组;2010级11个班、2011级12个班,共805名学生,做为实验组,男生38人,女生767名。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成绩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教学课程均安排于第6学期,学时数26,其中理论授课22学时,实验课4学时,两组学生学习时数相同。

1.2 教学内容与方法

(1)教学内容。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礼仪教学内容相同,即教学内容分为五部分:护士日常交往礼仪握手礼仪、称呼礼仪、介绍礼仪、电话礼仪、迎送礼仪等;护士仪态举止礼仪正确站姿、坐姿、走姿、蹲姿、手姿、表情、眼神等;护士的言语技巧与人际沟通;护士服装服饰礼仪和涉外护士礼仪。

(2)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教学方法上实施改进,在制定整体教学目标的同时又将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各自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每一部分理论教学结束后,要求让学生掌握相应礼仪知识和技能,并使其言行有一定变化。采用案例分析法、小教师授课法、角色扮演法和问题讨论法等方法,灵活机动的授课方式。

(3)考核方法。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即理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试题以案例分析题为主,既可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考查其灵活运用情况;实践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综合表演成绩占总成绩的20%,态度成绩占总成绩的10%。

2 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护理理论学习和护理技能方面都明显提高,在举止言谈、文明、礼貌等方面高于对照组(P

3 结论

护理礼仪即代表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修养,更能反映医院的整体形象,是患者愿意接受的高素质的护理服务。因此,护理礼仪是护理教学对护理教学改革和临床护理实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

4 讨论

4.1 护理礼仪教学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

良好的护理礼仪不但能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充满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而且其优美的仪表、端正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可以创造一个友善、亲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3]。在医院、社区、诊所等处,患者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姿态、服装、表情语言,使其感到家一样的温暖[4]。护理人员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护理每一位患者,这样才能使患者信任你、配合你的工作。所以,学好礼仪对护理人员本身和临床护理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

4.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与表演相结合。在教学中进行了新的尝试,当讲授护士举止礼仪内容时,通过身体语言将临床工作中护士不恰当的表情语、冷漠的目光语、失敬于人的手势语等进行表演,随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这样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发言,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2)应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在课上展示护士礼仪图片,同时组织学生观看护士礼仪规范教学录像,观看前教师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观看后立即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理论课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互动教学:①案例分析法教学:让学生以案例主角的身份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寻找解决方法;②学生授课法:安排学生授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汲取和掌握知识,加深记忆;③角色扮演法:提供给学生某种情境,要求一些学生担任各个角色并出场表演,角色扮演寓教于乐,能使学生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体会患者感受,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④问题讨论法:针对临床护士容易出现的语言礼仪错位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评价案例中护士语言行为失当之处,提出个人观点,从而提高了交流水平。

综上所述,护理礼仪是护士尊重患者的形式,也是赢得服务对象爱戴的一种方式[6],是新形势下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要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必须加强护理礼仪的培训,重视对在校学生进行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临床护理培养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实践技能和高质量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妙兰.应用情景教学提高护士礼仪素养[J].护理研究,2011(7):1968-1969.

[2] 张晓磊.浅谈护士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吉林医学,2011(26):195-196.

[3] 惠亚娟.情景设立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实践与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248-250.

[4] 肖丽玲.护士礼仪在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19):137.

护理中级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护理管理模式;日常护理;常规护理管理;分层管理;应用效果

近些年来,我国各级医院陆续开始了病房建设。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在岗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上有着鲜明的差异[1]。常规管理主要针对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进行加强,对所有护理人员均是一视同仁,缺乏针对性;而分层管理可以根据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给予更符合其自身情况的管理,因此可以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本文选择在岗的护理人员80例作为研究对象,试对比分层管理和常规管理的不同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工作且目前依然在岗的护理人员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的护理管理模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护理人员归入对照组,接受分层管理的护理人员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①研究组: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2.11±6.72)岁;文化程度:中专8例,职高或专科19例,本科及以上13例;职称:护士21例,护师13例,主管护师5例,护士长1例。②对照组: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2.23±6.88)岁;文化程度:中专7例,职高或专科18例,本科及以上15例;职称:护士22例,护师14例,主管护师3例,护士长1例。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模式为常规护理管理,护士长应结合医院以及可视的具体情况,为各个护理人员安排好值班时间,以确保弹性排班制的落实。若初级护士工作经验比较匮乏,可安排其首先接受一些技术难度较低的护理工作,若条件允许则可以在高级护师的带教下接受护理难度稍有提高的护理工作,如此可以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与护理机会。研究组实行模式为分层管理模式,由护士长根据所属科室的性质、不同等级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经验是否丰富、工作能力强弱进行针对性的任务分配,同时基于上述情况制定相应的指责明细,以规范各自的工作范围与护理责任。一般而言,护理职务从高到低为护士长护师护士,分层管理应明确上述职务层次及互相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固定各自的权责,令各层次护理人员在坚守本职任务的同时为下一级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管理干预[2]。并且,针对同一层次的护理人员,也应结合其工作素质的高低为其进行针对性的任务划分,如经验丰富的高级护师可以接受数量较多的患者,或是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护理工作,而经验匮乏的初级护士则少接受一些患者,在分配的护理工作的难度上也应该稍低一些。

1.3观察指标

(1)对比管理前后两组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上获得的考试成绩,>85分为优秀,85~60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3];(2)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在患者中得到的满意度评价,评价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甚满意”三个等级,护理人员将科室内自拟而成的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进行填写并全部回收,汇总结果:总满意度=比较满意率+非常满意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掌握程度对比管理前,两组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上成绩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成绩上均有一定提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我国人民对于治疗和护理的要求正在不断的提升,而为了满足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诸多需求,对其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极为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分级护理制度是实现护理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就显得极为重要[5]。有研究显示,护士对患者自理能力评估的指数是目前使用的最为广泛以及有效的评定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护士能够较好的对患者的症状好转以及依赖情况进行实际的分析,对患者的正常诊治有着重要意义。但仍需注意的是,由于护士自身能力以及年资等不同,在临床对患者实施细化分级护理时,其临床效果也是参差不齐的。甚至会出现一些患者在应用细化分级护理后,效果不如一般的护理效果[6]。而基于这一点,对患者实施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的评价非常重要。而通过本次研究的结果也显示,在临床对住院患者实施护理时,细化分级护理组患者使用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和护理后,患者满意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因此,护士可以根据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的结果决定护理级别,更好的提升护理效果,为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

作者:于爱萍 孔祥顺 单位:高密市市立医院1护理部

参考文献

[1]滕海英,彭雪娟,赵翠松,等.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细化分级护理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45-147.

[2]王美瑛,徐梅英,张晶,等.护理工作流程细化分级护理制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36):3362.

[3]刘冬梅,刘怀英,任雪莲,等.分级护理制度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239.

[4]朱徐英,张敏,朱建英,等.分级护理标准细化管理在优质护理应用中的实践[J].浙江临床医学,2014,(10):1691-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