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营销日用小商品专业外贸公司对策研究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显现出来,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猛。近年来中国的日用小商品的进出口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发展迅速,这其中专业的外贸公司担当到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加强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顺利开展出口营销,实现日用小商品出口业绩的稳定增长,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1日用小商品出口进出口公司外部经济环境分析

1.1世界经济平稳发展,国际贸易增势较强

21世纪的前4年间世界经济的发展,应该说是由低向高,比较平稳。虽然曾经有过一些小风浪,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还是比较好的。同时,世界贸易将维持扩张,增长势头仍属较强。2003年世界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2004年则强劲回升。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最新预测,尽管国际原油价格飚升,2004年世界贸易量增长率达到8.5%,远超过2003年4.5%的增幅。在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加快的带动下,国际市场需求转旺,对原料和燃料等初级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国际市场多数商品价格明显上扬。

1.2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外贸形势喜忧参半

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世界贸易的层面来看,中国是近年世界贸易增长中最突出的“亮点”,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提升得最快。但在外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未来中国外贸的发展步伐可能会减缓。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汇率变动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得我国对外贸易的贸易条件变化趋势表现的很不确定;同时,在世界经济复苏和需求扩张的拉动下,国际市场总体上呈现商品价格普遍上升或维持高位波动的态势,对我国的外贸发展带来了挑战;国内市场能源价格的上涨,使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影响出口竞争力;形形新贸易壁垒的门槛正在日益提高,这成为今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

1.3日用小商品的国际市场分析

日用小商品市场属于较为稳定的消费品市场。这些商品多属生活必需品,受世界经济景气影响较小,经过努力,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是完全可能的。但是,目前中国的日用小商品出口也面临着一些不可回避的挑战;一方面,随着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国家不断崛起,他们也积极利用本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出口产品与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同构性,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劳动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顿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显萎缩。特别是在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市场上,受韩国、东盟、印度等国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不断挤占,以及巴西等美洲国家产品的激烈竞争,致使许多产品在美国与日本等地市场的占有份额已开始下滑。

2中国专业外贸公司内部经营环境的变化

中国专业外贸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外贸经营权放开。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外贸法》放宽了贸易限制,扩大了对外贸易经营者范围,外贸经营权实现了由审批制向登记制的根本转变。也就是说,只要条件具备,供货商完全可以绕过专业外贸公司这个“二传手”,直接与国外客户从事外贸业务。

(2)出口退税政策变化。自2004年1月1日起,国家降低了一般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率。在现行出口结构下,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3%左右,退税率的降低极大地影响了专业外贸公司出口退税这一利润来源。

(3)允许跨国公司建立独资采购中心。2004年2月12日商务部正式公布了《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设立投资性公司从事采购业务及进入物流领域。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跨国公司可能就会选择自建投资性公司,自主从事出口业务。这样,专业外贸公司就不得不面对主要客户源流失的不利局面。

(4)电子商务的发展拉近了客户与供货商的距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B2B)在国际贸易中已经日渐重要。通过互联网,国外客户和国内供货商可以方便地查找到对方信息。如此专业外贸公司的信息优势也就难以维持了。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专业外贸公司的利润空间,乃至生存空间都在不断压缩。根据自身优势和形势变化转变经营模式已成为专业外贸公司的当务之急。

3中国日用小商品出口行业的SWOT分析

SWOT,是优势(Strength)、弱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的英文缩写。优势和弱势,机会和威胁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SWOT分析就在于提出一种分析相互交织的复杂因素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分析行业自身的具体优势和弱势以及识别环境变化进行处理。

3.1具有的优势

成本优势:日用小商品,属劳动密集型产品,该类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品质较稳定,产品的综合成本得以降低;客户关系: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的专业外贸公司拥有了大量的国际贸易渠道,并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是一种无法估量的财富。良好的客户关系不仅带来了稳定的订单,而且现有的客户愿意引荐更多的其他客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2存在的劣势

不能控制货源,受供应商影响较大:目前,专业的外贸公司还没有实体性的生产工厂,出口产品均来自对其他企业的采购,受供应商的影响加大。一些供应商的交货意识、包装意识相对落后,会导致客户信任度的下降;部分产品采购价格不够到位,致使利润降低:目前由于多种原因影响,外贸公司在部分商品的采购上,价格还不够到位,导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下降,使公司的利润降低。

3.3可以利用的机遇

(1)贸易机会扩大。我国目前的进出口规模已经跻身世界十大贸易国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我国所有外贸企业面临的贸易机会不断增加,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日用小商品的国际市场发展形势良好,整个出口领域空间巨大。

(2)电子商务和网络的发展又提供了新的空间。目前,电子商务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这种新兴贸易方式的发展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便捷自由的手段和工具,使国际贸易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令人瞩目的积极变化。

3.4面临的危机

(1)专业外贸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如前所述,目前中国政府的一些政策导致专业外贸公司当前经营业务环境发生变化,利润空间与生存空间都在不断压缩。

(2)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扬。2005年1到9月,国际原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4.9%。原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增加了公司出口产品各种生产资料的生产成本。

(3)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公司产品的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因此,对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出口型行业来说,其业绩的增长将面临一定的汇率损失,短期的冲击将不可避免。

4中国日用小商品外贸公司进一步扩大出口的营销对策研究

4.1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促使营销数字化

目前,中国出口商面临的最主要的障碍是信息、沟通和营销能力屏障。而网络营销几乎就是为中国出口商克服信息、沟通、和营销屏障特别准备的。受互联网和搜索引擎迅速发展的影响,日用小商品外贸公司应该加大国际互联网这一得天独厚地国际市场开发媒体上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获取全球进口商的注意力。通过建立企业网站,建立数字化的宣传窗口;利用搜索引擎的广告统计功能测试不同区域市场的商品关注度;利用商贸网站上各种产品的点击次数发现最新热门产品;利用搜索引擎的各种搜索功能监测竞争对手的营销活动等等。在宣传、广告、情报、沟通等方面,数字化都能带来巨大的利益。

4.2积极再造价值链,拓展外贸空间

目前大多数外贸公司主要销售生产厂家品牌的产品或客户定牌的产品,在客户的心目中只是个“二传手”,替他人做“嫁衣”,因此随时都有被替代的危险。中国日用小商品外贸公司必须延展价值链,向前更贴近市场,如加强市场调研,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更快更有效地收集客户需求信息;参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为产品打造品牌,在客户中树立品牌形象,将优质产品和高效服务注入到品牌中去,让品牌进入客户心中,从而实现公司的自主营销。

4.3战略联盟策略

国际市场商机无限同时也危机四伏,任何企业在勇于进取的同时都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垄断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目前的日用小商品外贸公司的实力还过于单薄,单凭自身既有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往往力不从心。这时通过与邻近的相关企业结成各种跨国经营联盟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联盟中的各成员专注于整个产业竞争链中自身最有比较优势的环节,这样不仅可以持续优化配置各成员既有资源,而且有更多机会使联盟核心竞争优势最大化。综合其它国家的成功经验,构建出口策略联盟的主要做法包括:建立上下游联合售后服务中心;设立联合发货仓库;海外零售分销策略联盟等方式。

4.4在出口营销中采用数据挖掘技术

在市场营销中采用数据挖掘是营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迫切要求,是现代营销在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营销效率、降低营销成本。一种产品或服务在制定营销计划之前,营销者必须研究消费者市场和消费者行为。通过收集顾客消费数据,采取数据挖掘技术,可以简明地得到这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营销者就能够制定出有效的营销计划,为有效地赢得顾客、创造利润提供了保证。同时,数据挖掘还能对顾客需求进行有效的预期。通过对大量地顾客消费数据进行分析,可知顾客的消费倾向和消费群体分布,从而分析顾客带来的利润分布状况和细分市场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低成本的营销计划,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梁英俊.外贸公司出口营销管理变革的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5(2)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营销,网络广告,互联网

【本文来源】:《经济师》2003年第3期

【本文作者】:陈伟,李政

网络广告一般是指在Internet上、传播的广告,它是Internet问世以来广告业务在计算机领域的新的拓展,也是Internet作为营销媒体最先被开发的营销技术。网络营销管理系统正是在最初的网络广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Internet在美国问世之后,就引起了嗅觉灵敏的广告人的注意,自1999年10月14日,Wired杂志在其网络版首次网上广告以来,Internet就以其鲜明的特点成为广告媒体的新宠,成为与传统广告四大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齐名的第五大媒体。面对蓬勃发展的“新经济”或“网络经济”,网络广告未来的发展空间远比传统媒体要大。如何开发网络资源,发展网络广告,充分挖掘其中的商业机会,这不仅是网络时代我国企业面临的新课题,而且对学术界的理论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广告的特点

1.网络广告的互动性。与传统广告媒体相比,互动性是网络广告最显著的优势。首先,网络广告可实现多种交流功能:消费者除了可以自由地查询信息外,还可以通过E-mail向该公司进一步咨询、订货,从而在单一媒体上实现了整个购买过程,这一点是传统媒体难以做到的。其次,网络广告趣味性强:网络广告的内容完全控制在浏览者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按动屏幕上的按钮,连接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浏览者成了广告的“主宰”,这成为吸引众多消费者的一个主要原因。最后,网络广告提高了目标顾客的选择性:与传统广告不同,网络广告的启动,需要目标群体的主动搜寻和连接,属于“软件广告”。而主动搜寻本公司广告的消费者往往带有更多的目的性,提高了广告的促销作用。

.消除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传统的大众媒介,包括报纸、电视等,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传播,要想把国内刊播的广告在国外,则涉及到经过政府批准,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广告人,洽谈并购买当地媒体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同时,广告刊播时间受购买时段或刊期限制,目标群体容易错过,并且广告信息难以保留,广告主不是不频繁地刊播广告以保证本公司的广告不被消费者遗忘。而网络则是以自由方式扩张的网状媒体,连通全球,只要目标群体的计算机连接到因特网上,公司的广告信息就可以到达,从而避免了当地政府、广告商和当地媒体等问题。同时,网上广告信息存储在广告主的服务器中,消费者可在一定时期内的任何时间里随时查询,广告主无须再为广告排期问题大伤脑筋。

与电话、电传之类的个体媒介相比,网络广告的沟通双方无须同时在通道两端固定的时间、空间出现,在时间上更自由。同时,由于个人的通信地址不是与某台计算机连接,而是与一个密码相连的网络使用权,可在任何一入因特网的计算机上使用,相当于一个随手携带的邮箱,不受地点的限制。

.网络广告具有较高的经济性。传统广告的投入成本非常高,其中广告媒体费用要占到总费用的近80%,他们空间有限且价格昂贵,不论购买空间多大,均按宣传的成本和时间计费,空间越大,广告篇幅越大,收费就越高。而网络广告的平均费仅为传统媒体的3%,并可以进行全球性传播。因此网络广告在价格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4.网络广告效果的可测评性。运用传统媒体广告的营销效果是比较难以测试、评估的,我们无法准确测算有多少人接收到所的广告信息,更不可能统计出有多少人受广告的影响而做出购买决策,网络广告则可以通过受众回的E-mail直接了解到受众的反应,还可以通过设置服务器端的Log访问记录软件随时获得本网址的访问人数、访问过程、浏览的主要信息等记录,以随时监测广告投放的有效程度,从而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5.网络广告的目标性、针对性强。传统广告的受众为大众人群,由于缺少目标性,只适合品牌的推广,而网络广告受众则具有高针对性。一份调查表明,网民年龄20~30岁之间的为75%,月收入1000元以上的占70%,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85%,从这些数据看,网民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极富购买潜力的群体。网络广告的受众基础好,可以根据这部分群体的特点,针对性高的广告如IT、通信等,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网络广告的局限

1.网络广告与生俱来的优势在于网络本身,但正是网络广告的载体局限了网络广告自身的发展。笔记本电脑昂贵的价格使得大多数人难以问津,普通电脑不菲的价格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还是一种奢侈品,这使得我国人均电脑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拥有电脑但未上网的用户又占大多数。我国互联网现有用户2000多万,虽然绝对数目不小,但仅相当于我国人口总数的1.5%,这意味着实际能看到网络广告的人数还很小,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铺天盖地的影响相比,实在是势不均力不敌。不便携带的电脑与报纸、杂志相比,也有很大的劣势。很难想象一个坐在公共汽车上,不是看报纸、杂志上的广告或者大街上的路牌广告,而是打开电脑浏览屏幕上的互动广告,这些不利条件自然极大地影响了客户做网络广告的积极性。

2.网络广告的范围较狭窄。现在,我国网络广告的主要客户是IT行业、通信行业及一些国际知名的消费品品牌公司,且占绝大多数是外资和合资企业,如英特尔、IBM、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这些企业在网络上做广告的目的,并不是期望马上能够从网络广告中获取很多利润,而是瞄准了中国最有消费实力的群体,以期将来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而国内的企业,甚至是国外知名大型企业都很少涉足网络广告,他们仍然把广告经费投放到其他媒体。

3.网络广告监管困难,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发展盲目。有些网站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有些网站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广告;有些特殊的广告未经有关部门审查等等。由于网络广告的形式太多,对于网络广告内容的真实性问题,即使设立专门机构也难以监管,并且目前我国的广告法规主要是针对大众传媒和户外广告而制定,网络广告尚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使得现在的网络广告无证经营、收费标准各行其是现象非常突出,各网站由于没有专业认证机构对其进行有效评估与检测,自报访问量,作假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网络广告发展的无序和混乱状态。

4.网络广告创意水平普遍不高。全球互联网广告点击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我国国内1998年普通创意的广告点击率一般在2%~3%,而进入1999年,这种效果已难得一见,点击率低于1%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网络广告创意水平不高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上网者在一个网络广告版面上所花的耐性和注意力不会超过5秒,为了在这短短5秒之内吸引目标消费者,广告创意人员绞尽脑汁。有些网络广告设计人员甚至设计出了“恶作剧式广告”(TrickBanner)。虽然大多数恶作剧式广告点选率都极高,超过10%,甚至高达20%~30%,但大多数访问者点击后的反应是难以容忍上当受骗之惑,对媒体和广告主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可见,网上专业广告设计人才的缺乏,广告缺乏创意是网络广告发展的瓶颈。

三、开展网络广告的对策建议

1.加强网络人力资源的建设与培养。传统企业对网络优势还认识不足,我们有必要通过推进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家庭信息化来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充分认识到网络优势所在,积极利用网络这一商务平台。国家应该鼓励教育部门向学生普及网络知识,在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一些大专院校经济、贸易、计算机等专业开设电子商务选修课程,甚至可以考虑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改善政策与法律环境,加大网络广告监管力度。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可以借鉴。1998年5月14日,几经修改的Internet免税法案在美国参议院商业委员会以41票对0票的优势通过,为美国本土企业铺平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道路。美国的第三方认证系统的第三方服务软件除了可以监测到浏览率外,还可监测到违反国家规定的一些广告,如烟草、色情或暴力等。在我国,网络广告的管理已引起国家的重视,我国电子商务的各项政策、法律与法规及各种标准正在加紧制定当中。但还不够,因为网络广告监管工作的执行不能光靠政府部门,还需要政府、网络广告商和网站经营者的共同参与与积极配合。

3.加快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努力拓宽网络广告的范围。我们要在扩建、完善现有以光缆为主体的基础传输网和推进基本电信普遍服务的同时,大力开发和利用当代最新通信与信息技术成果,加速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大容量、安全可靠的新一代公共信息网。一旦宽带技术在我国得以普及应用,制约网络发展的技术障碍得以消除,电子商务和网络广告的发展则将是不可估量的,网络广告的范围也将会由目前的IT、通信、汽车、酒店、地产等少数行业拓展到全社会的全体行业。

总之,网络广告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除了具备政府、法律以及技术等外部支持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广告整合营销体系,能够提供丰富的咨询———企业形象———产品———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进行网络活动和策划,产品、市场网络调查。网络广告未来的发展空间远比传统媒体要大,但是,在其局限性同样很明显的现在,对于网络广告的发展尚不能盲目乐观。

参考文献:

1.姜旭平.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北京:清华出版社,2000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营销策略

【本文来源】:《经济师》2004年第1期

【本文作者】:金彦龙

一、我国企业必须实现营销理念的创新

1.由国内营销观念转向全球营销观念。随着市场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互联网联结着国内外市场,世界统一市场将会全面形成。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也不仅仅是国内同行,而是具有丰富营销经验的跨国公司,许多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早已把全球市场置于自己的营销范围内,以一种全球营销观念来指导公司的营销活动。我国企业应该树立全球营销观,将视野由全国扩大到全球范围内,这样,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全球营销战略”。

2.由规模营销观念转向个性化营销观念。过去的规模营销方式即厂家以单一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众多消费者的需求,但目前这种无差异营销方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与日俱增的多目标、多层次需求的愿望,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营销,即市场细分达到最小限度———“一对一营销”,针对每个消费者与众不同的个性化需求来实现高度的顾客满意。企业要赢得市场,就必须根据个别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设计和生产个别种类、型号、规格和性能的产品以满足个别消费者,才能拥有市场,谁能首先尽快采取“一对一”个性化营销策略,谁就能捷足先登世界市场。

3.从交易营销观念转向客户关系营销观念。传统经济的营销注重的是有利可图的直接交易,着眼于经营业绩与股东利益的高低;而新经济的营销则更强调重视客户的终身价值以及股东利益,强调通过较高的顾客满意度与客户保持率来维护与客户的长期紧密关系。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不仅要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态度,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向顾客提供“超值服务”,从而提高企业信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4.从单向营销观念转向互动式营销观念。传统的市场营销是单向的,厂家通过媒体、广告、展览、产品目录等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信息,消费者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网络化的实现,提供了营销者和消费者互动交流的机会。企业和营销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互动性这一特点,推动互动市场营销,从而使营销者从产品构思、设计开始,直至生产、服务的全过程都体现以消费者为中心,使消费者也投入这一过程,这样,不仅符合消费者的需要,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树立高度重视科技、信息和智力的知识营销观念。随着物质生活的丰裕,消费者日益注重商品与服务中蕴涵的文化因素,同时要求商家与顾客间在技术结构、知识结构、习惯结构上建立稳固的高层次战略性的营销关系,从而使顾客成为产品的忠实消费者。

6.树立竞争优势理念。传统的营销活动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上,因而容易忽视竞争对手。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仅仅满足顾客的需要和向顾客提供超值的服务是不够的,企业必须使自己强于竞争对手,必须注重研究企业和顾客及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善于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应树立全新竞争观念。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所具有的、独具特色的、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的核心能力的创造,它体现在企业的整体营销活动之中。这种竞争优势是具有更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水平的“和谐组合”的综合优势,而不只是单纯地包括技术优势、成本优势、管理优势、营销优势等某一个单一的方面,这一竞争优势更多地依赖于具有学习知识能力的人的创造性。

二、我国企业必须实现营销策略的创新

1.实施品牌营销策略。知识经济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和广告战不是企业占领市场的最佳途径,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打造自身的品牌,通过强势品牌取胜。首先,要设计好品牌名称。品牌名称设计得好,容易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容易打开市场销路,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其次,要保证品牌质量。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是品牌创立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作后盾,今天的名牌产品明天可能沦落为一般产品,甚至从市场上消失。因此,高品质是强势品牌的基础,也是品牌组合营销策略的第一要素。国际上的著名公司无一不是以其过硬的高质量称雄国际市场的。企业必须注重核心技术的创新,只有掌握了先进的产品与管理技术,才能使产品质量维持在高水平上,才能够保证企业战胜竞争对手,使产品品牌最终成为强势品牌。

2.实施服务营销策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购买商品,不只是追求一种实物性的满足,更是追求这些实物所包含的精神或文化。因此,21世纪的营销,应在优质产品的基础上,着眼优质服务,这是企业取胜的关键。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可采取以下做法:①实施CS战略,即顾客满意战略。其宗旨是把顾客需求作为公司开发产品的源头,在产品价格、分销、促销以及售后服务系统等方面以顾客为核心,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感到满意。21世纪的营销不仅要以优质的服务争取到直接顾客的称赞,而且要通过服务赢得“顾客的顾客”,依靠满意的服务质量影响更多的潜在顾客。实施CS战略,关键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来设计公司的所有活动:第一,要站在顾客的立场去研究和设计产品,在技术创新阶段就尽可能融入顾客的因素,事先把顾客不满意的产品剔除,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第二,不断完善产品服务体系,最大限度使顾客感到安全、放心和方便;第三,要十分重视顾客的意见,让用户参与决策;第四,把自己的顾客作为资源管理起来;第五,强化管理,提高内部服务质量。②树立超值服务理念,实施服务营销战略。超值服务就是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向消费者提供超越其心理期待的、超越常规的全方位的服务。超值服务是贯穿科研、生产、销售全过程的,也就是说要“以顾客为导向”,向用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最满意的服务。超值服务是由售前、售中和售后超值服务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服务体系。售前超值服务就是要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做好售前培训、售前调研、售前准备和售前接触四大环节的工作。售中超值服务就是服务人员与客户或用户进行交际、沟通和洽谈的过程,主要包括操作规范、语言规范和姿势规范。售后超值服务主要实行一系列服务,如服务制度、用户沟通制度、员工服务规范、事前培训制度和奖励制度来实现。

3.实施持续营销策略。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人们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因此,纷纷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知识经济下,企业必须适应新的环保形势,制定新的营销策略———绿色营销。这样,不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利,而且还为社会做出了贡献。首先,应建立绿色营销信息系统。企业应搜索绿色信息,包括绿色技术信息、绿色消费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文化信息、绿色产品占有率、绿色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信息获得后应进行评估,以辨别信息的价值,然后将信息传递到合适的决策人员。其次,应制定绿色产品及服务战略。企业在制定绿色产品及服务战略时,应考虑绿色产品的种类、质量、产品设计、品牌名称、包装、保修、退货和服务等。企业可通过推行绿色产品设计,实行绿色包装与绿色标志,实现绿色产品组合,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服务。第三,企业在制定绿色产品的价格时,应该考虑企业用于环保方面的绿色成本,以及绿色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的绿色收益且能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因而乐于接受价格偏高,但对环境有益、对健康有益的绿色产品。同时企业为了更好地吸引顾客,可以考虑在信用条件、付款期限上给予顾客一定的优惠条件。第四,选择绿色分销渠道,开展绿色促销活动。企业可以直接在市场上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销售自己的绿色产品,以建立企业绿色产品的知名度,树立企业绿色产品品牌。

4.实施形象营销策略。知识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选择性明显增强,企业形象在消费者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塑造个性化的企业形象,维护优良的企业形象,已成为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企业要追求综合利润的最大化,必须实施形象营销策略。企业形象的全面塑造,第一,要以产品形象为内涵,以企业形象为基础,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准确定位,不断开发新产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企业形象塑造有重大影响。企业应对各营销组合要素的投资比例先后次序做出适当安排,对不同地区、不同市场和不同目标顾客,应有不同的营销策略。第二,要以服务形象为契机,通过独特的服务战略决策,使企业及产品的身价倍增,同时改善营销手段,增加产品与服务的文化内涵。第三,要以广告形象为工具,把企业形象的系统性、本质性、物质性及优势等特征有效地展示给公众,以争取良好的市场地位。第四,要以公共关系策略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核心,为塑造企业形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通过有效的传播沟通技巧,构建企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气氛、最佳的社会舆论,以赢得社会各界的信任与合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沟通与消费者的情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5.实施网络营销策略。知识经济下,网络营销要求企业把考虑顾客需求和企业利润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因而,企业应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实施网络营销策略。首先,不急于制定产品策略,而以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网络化时代消费者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只有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较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消费者才会满意,才会重复购买企业的产品,才会渐渐建立忠诚购买的信念,才会使企业和顾客间的关系牢不可破。企业应先利用互联网了解不同的消费者对产品的看法以及自己的特殊要求,然后,根据这些不同的要求为顾客单独设计,量身定制,才能真正使顾客满意。其次,暂时把定价策略放到一边,研究消费者为满足其需求所要付出的成本。到了网络时代,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制定价格时,甚至在产品制造之前就要考虑顾客为购买产品愿意付出的成本。以顾客支付的成本作为出发点,确定相应的生产成本和商业成本。按照这种成本开发出来的产品和制订出来的产品价格,其市场风险最小。因而,网络营销下的定价模式不是成本定价模式而是满足需求定价的模式:消费者需求产品功能生产与商业成本市场可以接受的性能价格比。第三,抛开促销策略,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交流。传统的促销策略的精髓是通过劝诱消费者、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来扩大产品的销售量,促销手段的功能性明显。在网络时代,企业只有真正“网”住网上冲浪者,才能让其最终成为企业的顾客,而一旦冲浪者相信企业,他将会长久地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这种忠诚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竞争的冲击。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交流就成为网络营销的核心。

面对营销环境的诸多新变化,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转变传统的营销观念,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针对具体的环境变化,制定新的营销策略。把握市场,抓住顾客,才能以强大的竞争优势占领市场,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营销理论;商业银行;策略分析

1营销理论的发展

1964年,美国营销专家鲍敦提出了市场营销组合概念,是指市场营销人员综合运用并优化组合多种可控因素,以实现其营销目标的活动总称。这些可控因素后来被麦卡锡归并为四类即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从那以后4P成为每一个商业人士的公用语言。风行营销界30多年。

1990年,美国学者劳朋特(Lauteborn)教授提出了与传统营销的4P相对应的4C理论,即消费者(Consumer)、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Cost)、购买商品的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4C理论的提出引起了营销传播界及工商界的极大反响,从而也成为整合营销理论的核心。

21世纪伊始,《4R营销》的作者艾略特·艾登伯格提出4R营销理论。4R理论以关系营销为核心,重在建立顾客忠诚。它阐述了四个全新的营销组合要素:即关联(Relativity)、反应(Reaction)、关系(Relation)和回报(Retribution)。

24P、4C、4R三种理论的比较分析

4P理论从企业出发,以产品策略为基础。企业决定制造某一产品,制定一个可以弥补成本又能获利的价格,自己掌控营销渠道并进行促销,基于4P的传统营销是一种为内向外的推动模式,倡导的是“消费者请注意”。主要面向的是无显著差异的消费大众来销售大量制造的规模化产品,注重销售量,采用的营销方式是规模营销。由于在4P中企业处于主动地位,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是“一对多”的沟通,缺乏互动,难以与客户建立长久合作关系,顾客回头率低。

4C理论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满足消费者为出发点,以“请注意消费者”为座右铭。营销模式由4P的由内向外的推动型转为由外向内的拉动型。由于明确了顾客的需求,4C的营销策略走向细分化,采用差异化营销。强调与消费者进行平等的“一对一”的沟通,充分听取顾客的意见,满足他们的需求,减少客户流失。

4R理论更明确地立足于消费者,认为顾客需求已从对核心产品、延伸产品等物质需求转变为对购买和使用过程中综合服务的需求。强调以竞争为导向,要求企业在不断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劣势,采用整合营销,快速响应市场,在竞争中求发展。在沟通方面比4C更进了一步,强调“一对一”双向或多向沟通或合作,将客户纳入企业,成为企业一员,参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创造共同价值。

综合来看,4P理论使市场营销理论有了体系感,建立了基本框架,是以后逐步发展的各种营销理论的基础。其之于市场营销学的地位,就如同凯恩斯主义之于整个经济学的地位,不是不可逾越的,而是可以不断发展的。4C、4R理论都可看作是对4P的延伸和发展,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个问题。目前,它们都并不是完善的理论,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取代,而是完善、互补、发展的关系。因此,只有把4P、4C、4R相结合,扬长避短,互补应用,才是企业的长远之策。

3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面对外资金融机构带来的巨大挑战,与金融创新、金融改革一样,银行营销体系完善与创新已成为银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何运用营销策略,扩大客户群体,提高资金利用率,已成为银行首要之举。我们已经分析了4P、4C、4R的理论,知道4P是营销的基本框架,在此,就运用4P来分析一下我国商业银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不注重与客户的沟通,咨询业务这一块,无法基于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在4P理论中的产品要注重产品的实体、服务、品牌和包装。银行的金融产品和一般企业的产品有很大的不同。在产品的使用价值上各个银行的产品的差异性不大,并且由于我国目前的国情,银行完全自主定价的可能性很小,这就意味着各银行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了对产品的相关服务上了。然而目前我国银行在为客户人性化的服务这块做的很不够。各银行同质产品过多,真正自主创新的少,多为相互间的复制。

(2)价格。银行所受到的限制约束较多,且又无法真正与客户进行相关沟通。价格是4P理论中的重要因素,直接对消费者产生作用。目前各银行的金融产品鲜有人问津,真正卖掉的不多。我们知道,理财计划无收益率上限,但是不能承诺收益,并且投资品种受管理,货币市场产品只能投货币市场,每只产品都有报备审批,限制颇多。另外价格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有宏观层面的因素,也有微观客户选择性替代产品的影响。价格营销的作用在我国银行中并未真正起到作用。

(3)渠道。目前我国银行的分销渠道存在不合理之处。银行在营销渠道上的设置还是以遍布大街小巷、农村乡镇增设实体网点为主。国有商业银行是按行政区域设置,由上而下多个层次,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管理层多,网点分散,效益低,造成资源浪费,配置不合理。

(4)促销。促销方式较多,但往往形式主义,未人性化考虑客户。产品的促销方式基本有四种: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目前的银行广告多以“广而告之”为主要目的,能够起到强化提醒说服作用的不多。在人员推销方面,业务员的素质不高,内容单一,无法与客户有效沟通。营业推广上,目前银行主要产品都是近似同质的,无法使客户建立长期的忠诚度。公共关系上,银行在与客户的联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巩固。

4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

针对上述基于4P理论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4P+4C+4R的营销策略。此三者结合应

用,更有力于改善目前银行营销存在的弊病。

将4R中的“回报”独立出来先进行说明,笔者认为,“回报”始终贯穿于以下四个策略之中。是指市场营销为企业带来短期或长期收入利润得能力。无论是产品、价格、渠道还是促销,银行都要求有回报,才会去针对市场,研究策略,并花费相应成本去实施。追求回报是市场营销发展的动力,也是维持市场关系的必要条件。银行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价值,同时获得利润。

(1)产品+消费者+关系=实施以与消费者改进关系为前提,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策略。

与消费者改进关系指尽量对每一个不同的消费者的不同关系进行分辨,分清不同关系再进行营销,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我国银行金融产品同质性大,真正创新的少,推出的理财产品乏人问津。这与未与消费者建立密切联系有关,产品无法获得有效的市场定位,满足顾客需求。只有与顾客建立了关联,对他们进行充分的调查与了解,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将市场细分化,才能创造出可以满足特定目标消费群的产品,也才能实现真正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策略。另外,市场进行了细分,也有利于开展产品差别化策略。在今天的高度同质化市场上,产品能否实现差别化变得尤为关键。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产品的USP(独特的销售主张),要同时满足的特征有:1、必须是独特的;2、必须能为消费者提供明显的利益;3、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首要需求。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实施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策略才能更好的使银行具备USP。在此方面,做得较成功的是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其与客户以及其他商业企业均有良好的关系,对市场不同的消费群体做了细分,定位明确。有专为企业打造的商务卡,学生族的Young卡,MSN族的珍藏卡;与其他商业企业合作打造的携程卡、百盛卡等等。使产品差别化,真正满足顾客市场的实际需求。

(2)价格+成本+反应=实施以对市场情况速讯做出反应的,满足消费者需求所付出成本为导向的价格策略。

金融产品的定价受到多重因素的作用。概括来说,分为上中下三层因素。上层主要为价格制定受到政府机关的管理调控和宏观市场的波动影响,如央行的存贷款准备金利率、国际汇价、CPI指数等。中层指的是受与该银行所营销产品同质的其他银行的相关影响,由于这些同质产品可以是消费者可选择的替代性产品,其他竞争对手针对相似产品的策略动向就显得十分重要。下层指的就是消费者的需求对于该价格制定的影响力。在本文中,笔者所阐述策略主要是针对于中下层的考量,由于上层的政府决策和国际宏观市场是所有银行都无可避免的,故不在探讨之列。

这里所说的迅速做出反应,是同时针对竞争对手和消费者而言的。对竞争对手,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及时了解他们对于相似产品的策略动向,从而适时调整自己的价格营销策略。针对消费者,主要是要及时听取他们的需求,了解消费者需求所付出的成本,从而快速反应定价。这里的消费者需求所付出的成本,主要指定价不应该按银行的销售成本进行,而应该是消费者对产品成本的认知来定价。金融产品具有无形性,着重于银行的服务和与客户关联的持续性。所以定价时考虑消费者,就应针对某一个消费群体开发出一个金融产品概念,并以这一产品概念在目标消费群进行测试,以便了解他们购买此产品所愿付出的成本。然后,在进一步准确估计目标消费群的数量,最后综合考虑制定出价格,使银行更具有竞争优势。

(3)渠道+便利性=实施以提高消费者购买便利性为导向的渠道策略。

在这一点中,运用4P、4C理论便能清晰地说明问题。目前银行的营销渠道仍旧以实体网点为重,效率低下。这点最显著的体现在银行的“排队”现象上。尤其最近证券市场的牛市行情,造成了消费者为股市开户、基金申购,国债购买等在银行排长队,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且多数上班族由于时间问题,无法进行购买。

因此,应当继续大力发展网络金融服务,真正实现银行网点虚拟化,这不但可以适应客户需求,提高其便利性,也使银行的成本降低,办理业务的效率提高,营利能力增强,是一个“双赢”策略。但不是说要将全部精力都放在网络这一块的建设上,而是要根据客户的需要、效益优先的原则,有限度地增加部分网点,以起到虚实互补的作用。

在此方面有所突破的当属工商银行。工行网上银行已专门开通基金申购的服务。这样,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就大大提高了,不用长时间在实体网点排队。上班族们也不用担心由于时间上的匹配问题无法申购到,大大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银行收益增加,效率提高对双方都有利。

(4)促销+沟通+关联=实施以与消费者建立关联为前提,以沟通力为导向的促销策略。

和消费者建立关联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银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方面与客户建立关联,形成一种互助、互求、互需的关系,把客户与企业联系在一起,赢得长期稳定的市场,建立牢固的关联,这样才可以大大减少客户流失的可能性。只有与客户建立起了牢固的关联,才能进行良好持久的沟通。这里的沟通,在当今市场上应指的是4R中的“一对一”双向或多向沟通。哪个银行能制定出极富沟通力的促销方案、实施具有沟通力的促销活动,必然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要进行有沟通力的促销,就不能只是单单“广而告之”化的广告促销形式。要与顾客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广告需符合接受者的品味。现在我国居民可用作投资的资金不少,但居民的金融知识却相对匮乏,选择理财产品时不免有盲目性。所以,在促销中银行应有传播相关金融知识的责任。这一点花旗银行可谓典范,值得借鉴。另外,人员推销上,要加强推销人员的素质,诚心服务,才利于与顾客沟通;公共关系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同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关联。

参考文献

[1]景进安.从4P、4C营销理论到4R营销理论[J].北方经贸,2003,(11):53-54.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为企业的股东和其他利益集团包括员工、顾客、供货商以及所在地区和相关行业等创造价值。如果把“企业”这个“黑匣子”打开,我们可以把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或者称之为“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其产品在设计、生产、销售、交货和售后服务方面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聚合体。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就是这一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企业的价值链及其进行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该企业的历史、战略、实施战略的方式以及活动自身的主要经济状况。

价值链可以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增值活动两大部分。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如材料供应、成品开发、生产运行、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这些活动都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直接相关。企业的辅增值活动,包括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这里的技术和采购都是广义的,既可以包括生产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的开发管理,例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采购管理既包括生产原材料,也包括其他资源投入的管理,例如,聘请有关咨询公司为企业进行广告策划、市场预测、法律咨询、信息系统设计和长期战略计划等。

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比方说,如果多花一点成本采购高质量的原材料,生产过程中就可以减少工序,少出次品,缩短加工时间。虽然价值链的每一环节都与其他环节相关,但是一个环节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环节的价值活动,则与其在价值链条上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根据产品实体在价值链各环节的流转程序,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被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两大类。在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中,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生产运行可以被称为“上游环节”;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可以被称为“下游环节”。上游环节经济活动的中心是产品,与产品的技术特性紧密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顾客,成败优劣主要取决于顾客特点。

不管是生产性还是服务性行业,企业的基本活动都可以用上价值链来表示,但是不同的行业价值的具体构成并不完全相同,同一环节在各行业中的重要性也不同。例如,在农产品行业,由于产品本身相对简单,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一般较少需要广告茗销,对售后服务的要求也不是特别强烈,与之相应,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对企业经营的整体效应的影响相对次要;而在许多工业机械行业以及其他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售后服务往往是竞争成败的关键。

二、价值链与企业的竞争优势

“价值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说到底,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价值环节上的优势。而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该行业的某些特定环节的垄断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这些决定企业经营成败和效益的战略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或者认识管理等等,视不同的行业而异。在高档时装业,这种战略环节一般是设计能力;在卷烟业,这种战略环节主要是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策略(也就是如何对付各种政府和消费者组织的戒烟努力);在餐饮业,这种战略环节主要是餐馆地点的选择。

虽然如前所述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价值链,同一环节在各行业的作用也不相同,但是,对于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例如跨国公司则可以通过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也就是核心能力在相关行业中进行扩散和移植,从而提高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国际营销活动中拥有全球跨行业营销的范围经济效应。这种范围经济效应是跨国公司通过最佳广度(范围)地使用通用型要素和资源而获得的。这种通用型要素可以是通用的生产设备、管理经验、营销技能和研究开发能力。由于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能发现通用型要素的存在,那么,当两个行业的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也就是核心能力需要相同的通用型要素时,跨国公司就将自己在一个行业中的核心能力扩散到另一个相关行业,使得范围经济效应转化为范围经济优势。因此,跨国公司在一个行业的营销沟通活动中获得的先进知识、经验和技能,可以不需要很大的追加投资就能转移到其他相关行业。如美国的菲利浦一莫利斯公司是著名的烟草商,创造了万宝路这样的全球性香烟品牌,该公司进入食品行业后,带入了其卓越的广告、营销推广等营销沟通技巧,使得像米勒啤酒等品牌也迅速成为美国的领先品牌,并走向世界。

当跨国公司进行全球营销时,范围经济优势又可以同时转移到新进入的国别市场。根据该国的特定市场环境,跨国公司有计划地选择相关行业的产品相继导入,在市场研究、促销技巧和共同渠道等方面形成范围经济效应,尤其是促销行为的协同效应对树立跨国公司在当地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飞利浦公司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引入其照明、微电子、计算机硬件、家用电器等相关行业的多种产品,并使用相同的广告语“让我们做得更好”,使得公司形象非常鲜明。尽管其多年营运状况不佳,但据调研显示在中国市场上飞利浦公司的知名度要远高于通用电气等强劲的竞争对手。其他如日用消费品行业的跨国公司在各国市场上都如出一辙地引入家用洗涤剂、消费纸品、个人护理用品和食品保健品,这些都是跨国公司获得范围经济效应的例证。

很显然,要保持企业对某一产品的垄断优势,关键是保持这一产品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的垄断优势,并不需要在所有的价值活动上都保持垄断优势。战略环节要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很多非战略性的活动则完全可以通过合同的方式承包出去,尽量利用市场以减低成本,增加灵活性。对战略环节的垄断可以采取许多形式,既可以是垄断关键原材料,垄断关键人才,也可以是垄断关键销售渠道、关键市场,等等。比如说,在很多靠特殊技能竞争的行业,例如广告业、表演业、体育业,这种垄断优势通常来自于对若干关键人才的垄断;在很多靠产品特色竞争的行业,这种垄断优势往往是来自于对关键技术或原料配方的垄断,例如可口可乐的配方,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包的专用调料配方,都是绝密级别的商业秘密。在高科技产品行业,这种垄断优势通常来自于对若干关键生产技术,例如对计算机的芯片生产技术的垄断造就了全球芯片巨头IN-TEL公司。而微软(Microsoft)则在电脑软件领域拥有无与伦比的创新能力。广州宝洁从成立开始就以“世界一流产品,美化您的生活”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树立“宝洁公司,优质产品”的形象。为了维护其优质产品概念,公司动用其在全世界拥有的超过100名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都花费其销售额的8%-10%(约5亿到7亿元)的费用进行专门的产品研究,宝洁认为,只有不断开发产品功能,提高科技含量,才能占领市场。优质产品概念不等同于国家、行业的标准。为了开发一个优质产品概念,宝洁每年花费销售额的1%-3%进行各方面的市场研究,用宝洁的话说,优质产品必须是消费者合同的产品,产品核心功能和功能都成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上面这种种建筑在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战略环节上的垄断有时是很容易理解的。相对来说,鲜为人知的是各种建筑在价值链“辅增值活动”环节上的垄断优势。下面我们试以国际商用计算器(IBM)在组织结构上的垄断优势来讨论。IBM在世界计算机市场上的优势,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自于IBM的价值链布局所形成的强大组织体系,这种组织体系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和维修大型商业计算机的长期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就个人电脑的生产而言,IBM是相当落后的;个人电脑的关键生产技术都不在IBM手里。但是,IBM的遍及全球的组织结构和维修服务网络,以及多年来建立起来的“高质量服务”的信誉却是其他公司难以企及的。尽管IBM并不生产任何个人电脑的关键部件,标有IBM牌号的个人电脑内部所用的原器件都是IBM向其他公司采购来的,但IBM牌个人电脑仍然受到消费者的偏爱,售价高于其他各种质量相同的“杂牌”电脑。这里的原因主要在于,IBM的声誉和覆盖全球的销售、维修、服务的组织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了购买技术复杂产品是极为需要的质量保证。由于这种质量保证是个人电脑产销价值链上的一个战略环节,而IBM在这一环节上占有垄断优势,这就使得并不生产个人电脑的IBM成为在个人电脑行业举足轻重的行业巨头。

三、价值链与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

由价值链的概念和构成分析我们知道,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被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两大类。在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中,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生产运行可以被称为“上游环节”;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可以被称为“下游环节”。上游环节经济活动中心是产品,与产品的技术特性紧密相关,其效益高低影响到整个价值链体系。例如,新产品、新工艺一旦开发出来,可以在许多市场许多地区应用,其优势具有普遍意义。

相应来说,如果对于某一产品的营销来说,占关键地位的是上游环节,取决于产品技术和大规模生产,其竞争性质很可能表现为“全球市场”型的全方位的立体竞争,大型商用客机、小汽车、计算机都属于这一类。因此,企业跨国经营如果主要靠的上游环节的优势,则可以采取“全球性”的营销策略。而国际市场的某些消费需求的同质化趋势也支持这一策略。

虽然各国市场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差异,但各国市场以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却表现出趋同性。各国消费者都在从其他社会汲取他们人为是好的东西,从精神的到物质的产品,一种新的消费现象——跨越文化界定的消费趋势——正在形成。这种情况,很大程度来源于教育,来源于知识的传递,教育导致更高水平的技术成就,同时也会消除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别。另外,传媒,特别是电视的推广和普及,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也加速了这一趋势的发展。因为这些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使人们能够立即分车到世界上现代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壁垒的大大降低,各种层次的国际交流愈来愈多,愈来愈密切,世界正在变小。丹麦、德国、日本、美国的年轻人都是吃汉堡包、穿牛仔裤、弹吉他长大的,他们的生活方式、抱负和愿望都十分相似。

对那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大公司来说,这样一种消费趋势是求之不得的机会,也是他们日日夜夜在努力促进的。需求的同质化,可以使厂商的库存、采购及生产成本都大为减少,而更增加他们的竞争力。开创名牌,并促使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去追逐名牌,这些企业就可以得到巨额的销售收入和可观的利润。美国一家咨询公司对美国、日本和欧洲14个国家的9万名消费者的调查表明,世界知名度最高的10种名牌商标是:可口可乐、万宝路、IBM、麦当劳、迪斯尼、索尼、柯达、摩托罗拉、吉列和耐克,而这些品牌都是属于顶尖跨国公司的。

跨国公司一旦认识到国文化交叉而产生的某些共性,就可以设计全球通用产品,用同样的广告制作知识变更说明文字,以跨国公司的盛名和信誉,以自己的渠道,向世界各个市场推进。“跨国公司产品”不仅是一种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而且是一种能满足人们精神和感观需求的价值复合体,一种文化感受。

与此相反的是下游环节的经济活动。下游环节的中心是顾客,各种经营活动(如广告宣传、渠道策略、促销手段等)都与消费者特性紧密相关,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据所在市场当地的供求情况、风俗文化为转移。例如,强有力的销售渠道,脍炙人口、不胫而走的广告语言往往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很难简单地照搬和移植。如果对于某一产品的营销来说,下游环节的优势占主导地位,则该行业的竞争性质很可能是“多国市场”型的相互独立的局部竞争模式。凭借下游环节优势跨国竞争的企业,其竞争战略往往带有鲜明的局部性、地区性色彩,在本地成功的策略未必能给其他市场带来成功。在这方面,世界两大日用消费品巨头英国联合利华和美国宝洁公司都有过类似的教训。

联合利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吃了不少苦头,总结了不少教训:不要把中国当作单一的市场,各地区间在收入、风俗、政策、商业存在很大差异。全国统一的战略难以实施,要学会思考,因地制宜。是否进入一个市场,战略基石不能寄放在政策和跟政府关系上,尽可能跟上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不论你的产业模式在别处多么成功。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板行业大自然·第一空间社会营销娱乐营销体育营销

一、地板行业现状分析

1.“欧典”事件凸现诚信危机

2006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向全国消费者揭露,每平米2008元,“号称行销全球80多个国家,源自德国,著名品牌地板德国欧典总部其实根本不存在,存在严重欺诈消费者行为”。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不完全调查,在佛山100块打着德国、比利时等外国旗号的复合地板中,99块可能是“中国制造”。

如果说,“锁扣专利风波”与“加拿大反倾销风波”引起的后果只是中国地板进军海外市场的暂时失利,是外线战场的收缩与回退。那么欧典事件引发的后果,则是整个中国地板界内线市场的城门失火,在地板企业赖以生根、壮大的市场上引发了全面性的危机。地板界在形容过去十年的消费市场发展时,一直用的几个词是:高速发展、爆炸性发展、快速成长。但欧典事件后,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的木地板销售出现了下滑的苗头,据年终统计,木地板全行业仅2006年就下滑6%。

2.从明星代言到品牌建设

我国的地板业仍处于产业竞争的初级阶段,各路明星的助阵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名人已经成了一种特殊的媒体,很多东西一粘上名人的边就可以一夜出名,这就是名人效应。地板企业选择的多是文艺、体育界中形象较为沉稳和积极向上的名人,这些名人的形象与家的理念更为贴近,比如大自然的陈道明、瑞嘉地板的濮存昕、美丽岛的张国立、莱茵阳光的田亮这些形象不但深入人心,而且健康明亮。企业们期望通过这些代言人在公众中的人缘,将自家地板的品牌映入更多人的脑海。

虽然得到了诸多明星的摇旗呐喊,可是“明星+央视”的狂轰滥炸并没有达到之前的预期。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星加入地板大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走出低价竞争的时代,对中国地板业的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正面推动作用。

3.地板市场初现“马太效应”

通过走访市场,虽然地板专卖店夺得仍让消费者目不暇接,可是相比以前,数量已有所减少。且现有的品牌专卖店面积有所扩张,装修档次进一步提升。在5.1黄金购物节之前,地板市场“马太效应”已经初现(“马太效应”就是大品牌越来越大,小品牌越来越小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众多消费者逐渐出现少量大品牌一边倒的态势。

4.“整合重组”创建全新模式

2008年,中国地板行业洗牌必将加剧,挑战将更加全面、长期和深刻,可以预见有些小型地办企业将被淘汰,大型地办企业也不容乐观。同时,同质的产品和价格的劣势使一些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苦不堪言,他们在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模式,而企业间的合作和整合、取长补短,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与大型地板企业抗衡成为他们的首选。

大自然地板董事长佘学彬在与美国最大地板运营企业阿姆斯壮世界工业有限公司合作时曾说过,企业高速发展,整合势在必行。通过对市场资源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互动,形成强强合作的联合体,必将实现双方驰骋或内和国际市场,降低双方运营成本,最终实现双赢。

二、大自然地板营销策略分析

1.公司简介

大自然地板是由广东省广东盈彬大自然木业有限公司荣誉出品的。广东盈彬大自然木业有限公司原名为盈彬木业有限公司,最初是以1995年以经营开放式家具城和柚木实木地板的家具城起家。

公司现以生产生产、研发、销售大自然实木地板、强化地板、纯木地板、竹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生态地板为主营业务。目前是亚洲地区木地板产业大型骨干企业,在广东佛山和中山、江苏昆山、浙江湖州、黑龙江省牡丹江、云南昆明建立了六个大型生产基地。厂房面积达40万平方米,员工2150人,技术人员186人,管理人员205人,其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才120多人。拥有18条现代化生产线的制造体系,年产量可达2000万平方米。自2000年以来,广东盈彬大自然木业有限公司产品销量每年以30%的增长率持续强劲增长,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木地板骨干企业之一。

2.大自然地板营销策略分析

(1)社会营销。社会营销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营销学家科特勒和泽尔曼丝共同提出的,科特勒认为,社会营销是通过设计、实施和控制某项运动来营销社会观念,并采用产品开发、定价、沟通、分销和市场研究的技术。广东盈彬大自然木业有限公司开展公益活动的方向很明确,概括起来就是“一业两树”方针,一业指的是绿色环保事业,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两树说的就是“树木”与“树人”,这是大自然公益活动的两个基本点。具体来说,在“十年树木”方面,大自然启动了历时十年的中国大自然绿色版图工程,而在“百年树人”方面,大自然也大力推出中国大自然绿色摇篮工程,致力培养世纪环保英才。

(2)娱乐营销。所谓“娱乐营销”,即以消费者的娱乐体验作为价值基础,借助于乐传媒及娱乐业的爆炸式兴起,采用戏剧化、互动的方式,将科学与人文,技术和艺术有机结合,融商业力和想象力为一体,从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这种模式因为正好符合现代人“渴望欢乐、寻求刺激”的潜在需求,一经应用,便并发出巨大的能量,成为商家营销制胜的又一利器。大自然第一空间在继“中国绿色版图——我为黄河种棵树”、“中国绿色摇篮——大自然奖学金计划”、“2008为九州祈福”大型公益盛事后再出大手笔,在全国范围内与CCTV《同一首歌》联手举办11场《同一首歌·走进大自然大型巡回演唱会》,并在全球范围内挑选当红歌星同台演出,为全球华人奉献中国地板业有史以来最大的音乐盛宴,让来自中国地板行业的更多笑声和欢乐飞向期望已久的2008北京。

(3)体育营销。体育营销就是以体育活动为载体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的一种市场营销活动,是市场营销的一种手段。随着我国体育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大众对体育热情的不断高涨,体育营销已经成为企业进行市场推广和树立品牌的一种重要战略。事实上,凭借新颖的操作手法、绝佳的广告效益,体育营销已经成为营销家族中最具营销效果的一员,并深受企业的青睐。2008年2月25日,大自然木业与中国国家自行车队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作为家具行业的唯一赞助商,鼎力支持国家自行车队征战2008北京奥运赛场。其实,作为国内领先木地板企业的大自然地板一直十分关注和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2007年大自然地板就成为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专用产品。此次大自然地板再度与奥运结缘,大力支持国家自行车队,全面体验体育营销。

三、大自然地板营销策略研究

1.不断完善产品品质,真正做到安全、环保

虽然广告和促销可以使一个企业在短时间内得到发展,但是只有良好的产品品质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尤其是历经沧桑的地板行业,一点质量的问题都会给企业以致命的打击。因此,保证产品的品质是所有地办企业需要严肃面对的问题。产品品质和品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但是品牌能走多远,取决于优良品质的持续性。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品质方面的些许差错,都会给一个企业品牌带来灭顶之灾。除此之外,品质提升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研发人员和监管人员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对于地板企业而言,就需要建立品质提升激励机制、改进技术,并且加强、改善品质管理流程,建立完善的产品检验机构和检验标准。.打造最放心的终端形象,以一流的服务回馈消费者

大自然地板对经销商要求很高,一般县一级商门店面积不少于80m2,市一级门店不少于120m2,省一级门店不少于300m2,而且必须统一装修统一门面,以保证在任何一家大自然专卖店终端形象让消费者放心。而且还要求商有一定的运营资本和保证金,最重要的是要对大自然和第一空间品牌的深刻认识,成为大自然的战略伙伴而不仅仅是商的关系。

3.全球化思维,本土化运作

目前,中国地板企业产能打,单凭中国市场很难消化,全球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中国地板企业不出去,不代表外国地板企业不进来,因此只有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发掘国外市场才是中国地板企业的出路。

大自然目前产品远销至香港、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在印尼、巴西、非洲建立了三个原材料加工基地和20多个联营工厂。去年又与全球最大的木地板品牌运营商和制造商美国阿姆斯壮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其在中国区的惟一合作伙伴。可以说,是迈出了经济全球化的坚实一步。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地域性的差异。南北的差异,城市发展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历史文化的差异、地区需求的差异,消费习惯的差异等,决定了地板企业的营销必然是一个本地化运作的行业。在此基础上,应该遵守本地相关政策,尊重本地客户喜好,努力研究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推广不同的产品,以投其所好。比如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消费者大多偏爱第一空间的强化木地板,因为强化木地板不但经济实惠,而且非常适合地热供暖的环境。由此可见,地板的营销必须考虑到地域的差异。

4.以人为本,以德为先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对于任何企业,尤其是像大自然地板这样跨国的,集农业、高科技、营销等于一体的行业来说,人才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大自然地板陆续招纳了很多大学生、研究生,不断充实自己的血液,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并且把员工作为和公司共同成长的亲密伙伴和朋友,定期展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互帮互学,帮带结对,老员工传授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无形中为员工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培训学习的机会和展现自我的平台,从而发掘了员工的潜力,使员工的知识、技能及工作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为大自然的人才实力奠定了一个更高的基点。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对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大自然”本着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倡导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视人才为公司最大的投资与核心竞争力,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唯才是举,鼓励人才勇于开拓创新,并提供富有竞争和挑战的展示空间。

参考文献:

[1]沈峰:欧典地板:忽悠消费者六年,谁知过?中国作家,2006.08

[2]何超政贾建忠:欧典地板遭遇诚信危机.商业现代化,2006.09

[3]李继先彭兴国:传播企业文化塑造知名品牌.企业研究.2007.08

[4]林产:地板市场初现“马太效应”.消费日报,2008.04

[5]08地板行业十大预测.消费日报,2008.01

[6]张森林:解读2008年中国地板行业七大发展趋势.中国建材报,2008.03

[7]果明:拿什么拯救你——实木地板.国际木业,2008.02

[8]刘艳丽:浅谈多品牌战略的成功运用.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2

[9]Kotler&Keller,marketingmanagement,营销管理

[10]张劲松:浅谈多品牌营销战略——以宝洁公司为例.商场现代化,2008.01

[11]杜静何娣: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现状及建议.江苏商论,2008.03

[12]陈永森牟永红:从市场营销到社会营销.陕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06

[13]武冬莲:浅析娱乐营销.太原大学学报,2007.01

[14]梁澎:体验时代的“欢乐英雄”—新奇士牵手迪斯尼的娱乐营销之道[J].新华网

[15]桑玉欣蒙牛:娱乐创造营销奇迹.国际公关,2007.01

[16]贺福蒋丽芬:娱乐:品牌内涵的时尚诠释法——试论蒙牛酸酸乳的娱乐营销策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第7篇

一、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大幅扩充始于1999年,历经8年到今天,普通高校由1998年的1071所,发展到2005年的1792所。1998-2005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年均增长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23.5%;2002~2005年,毕业生年均增长率为36.2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6年11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召开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2006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人;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07年预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

如果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2007年高校毕业生将约149万人毕业后不能马上找到工作。另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日前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称,根据对中国未来新增劳动力人口的预算,未来数年中国青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每年仍保持在1500-2200万之间的高位,供大于求,这就直接导致就业压力增大。中国社会调查所进行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目标并且充满信心。面临此种就业压力,毕业生如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来面对似乎并不可取,应当正视竞争,自我营销,争取以智取胜。

二、大学生应做出明确的未来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近些年,伴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社会与高校都存在明显准备不足的情况,而作为大学生更为这突然而来的巨大压力变得不知所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研究室主任樊富珉教授认为,我国有69%~80%的大学生对未来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

1.应增强职业规划意识。当今择业者和从业者大概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知道自己适合和真正愿意做什么,而选择了某种职业或工作;好像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或感兴趣什么,而选择了什么;说不上选择和感兴趣什么,只有在机会或条件的作用下被迫“选择”了某种职业或工作。在后两种情况下,成才的可能性低于第一种情况。每个个体在不同的生涯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个体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也会有所区别。据调查发现六成以上的大学本科在校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有明确规划的人占20%以上,11%的人没有作任何打算。大学生应根据自我生涯发展的个性,通过一些计划的实施,达成他们对所存在问题的明了和解决。这就需要大学生首先认清自己,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其次要了解职业,关注职业特征及对人才的要求,关注职业发展动态;再次,要制定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采取准确的营销策略。

2.对薪酬的期望要现实。2006年5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将“大学生定位于普通劳动者”,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褒贬之词均在,但客观上使得毕业生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加成熟和现实。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与法学院的大学生们在对江苏省十所高校800名毕业生的调查中显示,高校毕业生期望月薪1000-4000元的占总人数的68%左右,其中2000-3000元为更多学生接受;2000-4000元的期望人数居多;1000-2000元及4000元以上期望人数较少,这些数据反映出现在毕业生对于薪酬的期望更加现实。

3.择业观念应更新,择业心理应健康。目前在大学毕业生中官本位思想、依赖与享乐思想、轻农思想等依然严重,就业追求大城市迷恋大型企业,追求热门职业、专业对口和互相攀比等心理不同程度地存在。一项有关“农科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的调查显示,88.51%的学生要求留在城市,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对北京部分高校学生工作地点的选择上,受访学生中希望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工作的比例接近50%。国家和各高校现在都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从江苏省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白皮书中可以看到一些可喜的变化,在就业区域上苏南五市仍是学生们的最爱,约占55%,比上年减少1个百分点;在苏北五市就业的毕业生占19%,比上年增加2%。在就业单位上,去事业单位就业的约为16%,比上年减少4%,而去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为61%,比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

4.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大学生创业包括从事企业管理、商业规划、经营活动等,关键是要充分利用学校所学的知识,科技优势和专业特长,激发创业热情。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管理经验,对行业缺少深度认识,对市场和营销缺少深入了解。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第一应做好创业的知识准备;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第三要锻炼良好的管理才能。

三、大学生应做出合理的营销竞争分析

在竞争残酷的就业市场中,毕业生就好像一件刚刚完成的“产品”,要在市场中同类似产品进行竞争,接受市场的检验,因此作为“产品”的毕业生要明确哪些人是你的现存竞争者,哪些人是你的潜在竞争者,毕业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竞争者采用不同的求职方法,以此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

1.潜在竞争者。这部分竞争者是极易被忽视的,但是他们的竞争力却不可小视。包括两类人群:①企业的下岗职工。这部分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且对工资、待遇等要求较低,可以从就业市场中分走部分对智力、学历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而他们其中的少部分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充电”,提升学历层次,成为既有工作经验,又有具有相关知识储备的竞争者,将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较大的冲击。②跳槽的人员。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性相对来说在1—3年,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当被问到“您打算在第一单位工作多久?”时,20%的人回答1—2年,35%的人回答2—3年,8%的人回答3年,还有15%的人回答在“合同期内”。由此可见大学生工作稳定性不高,跳槽频繁。一方面有许多已经工作的往届毕业生,为了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将目光瞄准了毕业生就业市场,寻求比现有工作更加稳定、收入更高的工作。这部分人由于年轻,具有一定的学历层次,拥有相应技能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较新毕业者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将占据部分企业提供给毕业生的岗位。另一方面,由于这部分人员的跳槽行为,使得原单位对招聘应届毕业生会心存疑虑,降低了对应届毕业生信任度,会担心新招人员经过培训和短期工作后,积累工作经验又会跳槽,导致单位人力资源和部分商业秘密的流失,他们就会减少提供给毕业生就业岗位,而选择从别的公司挖人。

2.同期同学历毕业求职者。这是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流竞争人群。彼此之间拥有相同学历,相似的年龄,这使得竞争变得十分残酷且激烈。毕业生在面对此部分人员竞争时应首先对自己有个宏观上的定位,然后在应聘时突出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来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才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3.同期高学历毕业者。近些年研究生的就业率在不断下降,以江苏为例,2004年就业率97.98%,2005年下降为97.32%,2006年就业率降为96.03%,造成这种下降的关键原因是市场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并未随着研究生的大幅扩招而增加,并且用人单位并非都看重学历,他们更看重学生的能力。因此现在许多研究生都将就业方向转向本科生就业市场,在竞争中他们就具有了学历上的优势,从而占据一定的就业市场份额。

4.即将毕业求职者。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形下,高校在大四时期基本不再安排课程,因此许多学生只有一个任务——找工作。这些未毕业的学生由于父母、人情、关系等原因也会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这部分人群相对于前三类竞争力较低,在就业市场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

5.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求职时要充分考虑到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明确用人单位所需专业,投其所需,不能“病急乱投医”。从来自于2006年就业市场的种种信息表明,技能型人才受到企业追捧,而部分没有专长的大学生迟迟找不到工作,因此毕业生要根据市中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调整自己应聘的方向与岗位。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有些专业人才虽然用人单短期内并不需要,但是如果你能对该单位进行仔细的了解和分析,预测到他的未来需求时,通过努力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长,有时是可以为自己赢得机会的,当然这对毕业生的要求较高。

四、大学生应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

在进行了营销竞争分析,明确竞争者之后,毕业生采用何种策略来发挥自身优势,击败竞争者,实现早日就业显得尤为重要。

1.更新观念,采用合理的市场定位策略。作为毕业生要明确自己所学专业在就业市场中的需求情况,要根据岗位需求调整期望值。长期以来,大部分的毕业生就业都瞄准了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使得这些部门门庭若市,不堪重负,又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景观。我们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只有当上公务员,吃上了“皇粮”或者到国有事业单位工作才算是找到了工作。近几年国家和地方的公务员报考年龄的放宽使得竞争更加白热化,而几年的招录工作,使得公务员的队伍已经相对饱和。2002年教育部直属院校毕业生进入各级党政机关的不足5%,地方院校可能更少。

因此,对于毕业生而言,应当把当公务员,吃“皇粮”作为自己就业的一个目标,而不是全部的目标,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俗话说“要骑驴找马,不能光脚乱跑”就是指一开始能找到“马”,能去自己理想的单位当然是皆大欢喜,如果不能去自己理想的单位,应当退而求其次,先骑驴再找马,先就业再择业。

2.注意产品生命周期,就业宜早不宜迟。企业经过艰辛的产品研制将新产品投放市场,总是希望产品尽可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而获取最大的利润。但是每一个产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这就是从成长到衰退的过程。同样作为高校产品的毕业生也拥有一个生命周期,在现在就业市场明显“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如果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犹豫不决,往往会错失良机,等到就业黄金时期一过,由应届毕业生变成了往届毕业生,那时候的就业压力将更大。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所以不要在意第一份的工作是否是最理想的,由于时代在变,环境也在变,说不定你今天认为是无聊没有前途的职业明天可能就是最好的工作。因此,在能够早签约的情况下尽量早签约,可以使自己的心早日沉下来思考工作之后的事情,想想自己面对人生新的挑战时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采取促销策略,展示自我特点。大学生就业面对数以万计的竞争者要取胜自然要突出自我的优势所在,以此来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获得他们的注意。经调查,大学生普遍认为校内的学生会工作以及校外的公司实习是最有利于今后职业发展的。因此近几年大学生普遍重视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参加学生组织——培养自己社会性能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培养技术性能力;以及高校流行的“考证热”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竞争时加重自己取胜的砝码。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在高校中部分大学生开始倾心于“灰色技能”的培养,读《厚黑学》、练酒量、学唱歌跳舞、找关系,并将这些能力作为寻找工作的跳板。这些情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现在用人单位已从对“全才”的需求转为对“专才”的需求,许多用人单位开始重视学生的技能情况,拥有实践经验、组织协调能力甚至一些“偏才”的毕业生较同类竞争者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如果在某一方面享有特长,在寻找就业岗位时就要全力推荐,让他们知道你的优势与长处和你加盟该单位能给他带来的变化,这样在同别人竞争时,你就会明显处于优势地位。超级秘书网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首先介绍了证券电子商务的内容与特点,进而阐述了证券电子商务进行营销的必然性,最后给出了进行证券电子商务营销的7Ps策略。

1证券电子商务的特点

与其他有形商品的电子商务相对,证券电子商务相对减少了电子商务三大要素之一的物流要素,因此电子商务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其基本特点包括:(1)虚拟化:所有的交易与服务都可以通过WEB/CallCenter/WAP媒介进行;(2)个性化:所有服务都可以精确地按照每个用户的要求进行定制;(3)低成本:证券电子商务的虚拟特性有效地降低了证券经纪商的基础运作成本;(4)服务成为竞争的重点:一方面硬件不再重要,证券电子商务的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软性的服务;另一方面,证券电子商务跨越时空的能力将会使这种优势服务的能力无限放大;(5)创新是竞争的要素:由于网络缩小了时空的概念,因此任何一种新的业务思想或技术很快能被对手效仿,为始终保持领先,企业只有依靠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竞争的优势,否则会很快被竞争对手超越;(6)技术是核心资源:在证券电子商务中,技术构成了服务与业务的基础平台。因此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还是核心的资源。

2证券电子商务营销的必然性

首先,证券电子商务的营销活动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业务的发展快速扩大。新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段和配套的营销活动始终是证券电子商务竞争的热点。这其中除了市场竞争的一般性要求外,还有电子商务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

(1)市场充分竞争,扩张速度加快。

从国内外证券电子商务以往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市场化程度高、金融环境宽松的市场最终被认可的业务模式也难以超过三种,可以预计在国内目前分业经营、限制较多的市场条件下,证券电子商务的成功模式更难超过三种。这意味着几十个证券公司的证券电子商务模式将严重同质化,地域和实物网点对证券电子商务的约束弱化,比起证券公司的其他业务更接近于充分竞争的市场,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必然出现以营销为市场开拓手段的结果。另外,证券电子商务相比传统经纪业务更具延伸性,业务扩张的速度加快,竞争过程缩短,迫使券商以超常规的速度占领市场,以营销求市场、以市场求生存的动因十分明显。

(2)营运边际成本趋降,营销边际效益明显。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证券电子商务具有初期投入大,但有运营和服务的边际成本明显趋降的特点。在交易量达到成本平衡点后的一定区间内,业务增加形成的利润将大幅增加,有条件转化为进一步的营销投入。可能形成业务增加使营销投入增加,营销的投入增加又进一步促进业务增加的良性循环,这样一个营销和业务正反馈的最终结果使竞争的优势者快速确定,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寡头竞争的局面。各券商基于这样一个前景,必然会重视网上业务的营销,力图成为最后的赢家。其次,证券电子商务营销已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

证券电子商务与互联网密切相联,IT行业的各种先进营销理念和方法自然引入到证券电子商务。从内部看各证券公司为了发展电子商务从IT行业直接引进了大量的人员,有的甚至将整个公司收购,为营销储备了充分的人力资源。从外部看,很多证券公司在电子商务营销的开始阶段就与专业的营销咨询公司、广告公司合作,运用专业公司最新的营销理念的手段来指导自己的营销,专业化的合作使电子商务的营销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具体表现在:

(1)理念清晰:现代的营销实际上是向客户推销一种理念。证券电子商务是未来人们的投资方式,个性化和一站式的理财服务形成鲜明的投资理念。这种理念非常符合知识层投资客户的需求,对市场的投资行为产生明显的导向作用。

(2)内容丰富:互联网所蕴含的各种优势可以全部体现在证券的投资服务上。客户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的可能性和丰富程度超过目前其他任何一种媒介,时效性和全球一体化程度同样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同时,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边际成本将越来越低,从另一方面促进客户使用互联网进行证券投资。这些丰富而便利的内容成为营销的最好题材。

(3)手段多样:在证券电子商务平台上,各种互联网的最新技术不断应用到具体的服务上,体现在服务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服务方式使客户感到生动和易用。在平台上汇聚了多种接入方式,适应了不同用户群的需要。技术的进步和集成不断为服务手段的增加和更新提供支持。这些不断涌现的服务和接入手段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为营销打开了广阔而持久的空间。

3证券电子商营销策略——“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营销

证券服务营销是证券公司通过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和保持其证券投资服务和顾客相互有利的长期交换,提高顾客证券投资终身价值,最终实现公司营销绩效的改进和长期成长,最大化实现证券公司利益。

理论界对服务营销的研究有两大领域,即服务产品的营销和顾客服务营销。服务产品营销的本质是研究如何促进作为产品的服务的交换;顾客服务营销的本质则是研究如何利用服务作为一种营销工具来促进核心产品的交换。但是,无论是服务产品营销,还是顾客服务营销,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都是企业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相互有利的交换,最终实现营销绩效的改进和企业的长期成长。

顾客满意是一个主观范畴,它取决于顾客对服务的预期和实际感知,在顾客服务感知达到或超过服务预期时,顾客就会满意,反之,顾客则不满意。因此,公司应首先调查和明确顾客的服务期望,并根据顾客期望设计和提供服务及服务承诺,以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一个公司的资源有限,不可能为他的所有顾客都能提供满意的服务,既影响效率又影响收益。帕累托二八定律是经济学的一个原理,它体现的是效率的概念。这一理论认为,企业80%的优良业绩是由20%的顾客带来的。即在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和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少的投入,可以得到多的产出:小的努力,可以获得大的成绩:关键的少数,往往是决定整个组织的效率、产出、盈亏和成败的主要因素。为此在顾客服务中不能平均用力,要重点做好20%顾客的服务工作,争取创造出更高的优良业绩。因此,公应对顾客进行顾客细分和目标顾客的选择,明确其其关键顾客,这是公司服务营销的基础,以有目标的投入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营销组合是营销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指组织可以控制的,能使顾客满意或与顾客沟通的若干因素。麦卡锡和皮诺特(Perreault)将营销组合定义为“营销组合是公司可掌控的变项,公司可因市场环境的变化予以调整,以达成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营销学家麦卡锡(McCarthy)在1964年提出的4P营销组合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及销售渠道(Place),一直以来广被全球的学术界与营销人员采用,且历久不衰。但由于服务和有形产品相比,具有不可分离性、不可感知性、差异性、不可贮存性和缺乏所有权等特征,传统的产品营销组合已不能适应服务营销的需求,学者们纷纷加以新的研究,其中最具影响力且被广泛采用的营销组合是布姆斯与毕特那(BoomsandBitner)的7P行销组合,这两位营销学家认为,从事服务营销,除了传统的4P必须加以修改补强外,还应再加入人员(People),有形展示(PhysicalEvidence)及过程(Process)等三项因索,而形成7Ps营销组合。

(1)产品(Product)。

营销组合中最基本的工具是产品,即公司提供给市场的有形物体和无形的服务,它包括新产品开发、产品组合、产品线、品牌、包装、标签、质量、设计、性能、规格、服务、保证、退货等要素。

(2)价格(Price)。

价格是顾客要得到某个产品所必须付出的钱,公司产品的价格应同顾客对产品的认知价值相符,否则买者就会转向竞争者购买产品。价格郊括价格制定、修订价格、价格水平、区别对待、目录价格、折扣、折让、付款条件、信用条件、价格组合等要素。

(3)渠道(Place)。

渠道是指公司为使目标顾客能接近和得到其产品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和组织,它包括渠道设计、渠道管理、渠道选择、中间商、覆盖区域、位置、存货、运输等要素。

(4)促销(Promotion)。

促销是公司将其产品告知目标顾客并说服其购买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它包括销售促进、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促销活动等要素。

(5)人员(People)。

人员是指参与服务提供并因此影响购买者感觉的全体人员,包括企业员工、顾客以及处于服务环境中的其他顾客。人员包括员工、招聘、培训、激励、奖励、团队、顾客管理等要素。

(6)有形展示(PhysicalEvidence)。

有形展示批服务提供的环境、企业与顾客相互接触的场所,以及任何便于服务履行和沟通的有形要素,它包括设施、设置、设备、招牌、员工服装、报告、名片、声明、保证书等要素。

(7)过程(Process)。

过程指服务提供的实际程序、机制和作业流,即服务的提供和动作系统,它包括服务流程、服务组织、标准化、定制化、步骤数目、顾客参与等要素。

事实上,在证券服务营销的实践方面,欧美等发达证券市场的证券公司根据各自的优势和各自不同的目标顾客已经形成了差异化的服务营销体系,这可对我国证券公司服务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如美林证券处于全球领导地位的为个人与小型企业提供金融咨询与管理服务的金融投资顾问(FC)体系,嘉信证券针对网上交易顾客的服务营销体系,爱德华•琼斯证券公司的社区化服务,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在我国,走在证券服务营销前沿的大鹏证券,参照美林证券构建的FC(投资理财顾问)体系开始了对我国证券服务营销发展有益的一系列探索。按照美林证券的FC模式,大鹏证券推出了FC(投资理财顾问)制,将目标锁定在按顾客的需求建立的一条金融产品流水线上。大鹏证券公司利用FC制良好的、系统的和个性化的投资理财服务提升了顾客满意度,维系了顾客忠诚,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字:商场营销社区营销策略分析

第一章引言

1.1内容概要

在齐齐哈尔,各大商场表面上很繁荣,尤其到了各种节日,商场里人头攒动,购销两旺。但这种繁荣与平日里的相对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多家商场不仅商品品种上差别不大,以打折为主要标志的促销手段更是大同小异,实际上,消费者常常无须为到哪家商场消费进行刻意选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有关市场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问题出在“营销”上。营销观念落后,思路不明晰;营销手段单一,往往只是简单进行模仿和跟进,其弊端已经在呼和浩特商战中充分暴露出来。营销误区:拼打折拼出促销误区“有双鞋我盯了两个多月了,就等打折的时候再买。”一位刚买到打折鞋的朋友如是说。商场不打折就卖不动货,就靠制造各种打折来增加销售额,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齐齐哈尔零售业中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很多市民都看清了这样的事实:商家似乎踏上了打折竞赛的高速列车,欲罢不能。春节、元旦、五一、国庆等等节假日和某些所谓的节日里的打折激战的场景,很多市民都能够历历在目——此商场满200元返80元购物券,彼商场就满200元送100元储值卡;此商场满200元返200元,彼商场就满200元返200再送10元餐券;昨天东家折后再返券,今天西家就宣布直接返现。商场为什么乐于打折?很多商场高管大吐苦水,“你以为我们商场愿意打折呀?没办法,现在是不打折、不返券就拉不动销售额。”对于以打折为主要标志的促销行为,供应商更是苦不堪言。据齐齐哈尔市某大型商场策划部经理介绍,目前,齐齐哈尔市商场与供应商的合作多是采取拿扣点的方式,一般来说,扣点多在25%左右。促销期间让利于消费者的折扣,绝大部分都是由供应商承担,个别小牌子甚至全部都要由供应商自己承担。

因此,促销往往就是在降低供应商的利润。这就导致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打折导致供应商成本增加,供应商成本增加引发暗中提价,标价提高自然带来商品滞销,所以,商场只能接着打折。如此往复,无止无休。每逢商场搞促销活动前,一些供应商就连夜改写价码签,似乎已经成了商界人所共知的手法,有的商品标价翻番甚至被标到原价的3倍。许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一家商场买了一件标价为800元的商品,获得400元购物券,可为了消化这些购物券,又在商场花掉了200多元。不过,想到买第一件商品时毕竟省下300多元,400元购物券是白得的,满以为挺合算。谁知,第二天朋友告诉他,那件商品在一个月前标价才450元。算来算去,算不过商家;折来折去,没占到啥便宜,这些消费者对打折促销的感觉如鲠在喉。呼和浩特大型商场已经被推上了打折促销恶性循环的列车,家家都不愿意打折促销,但家家都在越来越频繁地搞打折促销。在这种畸形价格战中,商场火了节假日,冷了平常时;供应商更是挣了出货量,割了利润;消费者则在“满199元送79元”合算还是直接打5折更便宜之间,衡量来衡量去,雾里看花,时常是越看越不清楚。打折大赛进行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这样的恶果:很多消费者发现,不知为啥,鞋越卖越贵,一些原来售价二三百元的服装品牌,现在都提档到三四百元了。一时间,打折打得消费者无所适从。

1.2课题的意义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目标消费者位居于中心地位。企业识别总体市场,将其划分为较小的细分市场,选择最有开发价值的细分市场,并集中力量满足和服务于这些细分市场。企业设计由其控制的四大要素(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所组成的市场营销组合。为找到和实施最好的营销组合,企业要进行市场营销分析、计划、实施和控制。通过这些活动,企业观察并应变于市场营销环境。

为了在今天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胜,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中心,从竞争对手处赢得顾客,并通过提供更大的价值来保住顾客。但是在满足顾客之前,企业必须先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欲望。因此健全的市场营销要求仔细的分析消费者。这一过程包括三个步骤: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以及市场定位。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市场营销作为一种技术,甚或一门艺术,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商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它给一切尊重它的人带来财富,给蔑视它的人带来灾难,它成了掌握人们命运的神。日本电通公司经理曾说:“目前在日本,如果企业没有市场营销学的思维,就很难存在下去我们认为,对外国商品来讲也是如此。”因此,尽管影响企业成功的因素很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得营销者得天下。

1.3基本思路

将现代营销有效导入实战众多商家挤在打折促销的一条独木桥上苦苦突围,其根源在哪里?某大型商场策划部经理一语中的:商场整体营销弱势,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理念,难以让个性和特色张扬起来,造成了促销手法上的如出一辙。据介绍,很多新店进驻呼和浩特时,在招商环节都是举步维艰。一些强势商场联手封杀,百般阻挠大品牌供应商进驻新店,有的商场甚至直接告诉供应商,如果进入新店,就请先从本商场撤柜。在此警告下,供应商自然只能回避。招商不到位,商品结构自然难理顺,商品结构混乱,一些新店自然就更无奈地打折促销。商场在品牌上的选择余地越小,中低档货品的重复几率就越高,因此,商场要想拓展整体营销,提高自己的品位,营造个性,就难上加难。“齐齐哈尔百信鞋城商场的营销手段反映出了营销观念的落后,缺少新思维。其实,仔细推敲起来,很多营销人员自己也并不确定,只是看别人家这么做了,自己跟着照做就是。”很多业内人士都指出,简单模仿或者干脆照搬跟进是商业零售业营销上的一大痼疾。营销方案执行难常常使营销新思维胎死腹中,很多方案不是策划人员想不到,而是执行不了。基于既有的传统营销模式,一些营销活动因成本大,业主担心成本收不回来,便永远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很多策划人员案头,都有一大堆夭折的营销方案。没有营销新思维,没有富于个性的营销手法,促销同质化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一折就灵的观念显然是商业误区。”曾经有一个服装个体户某一品牌裤子,一天的销售量达到4000多条,但她的商品从来不打折。遇到换季、断码需要处理时,她就批发给外地商贩,拿到别处打折。在她那里买货的人从来没有这样的担心:上个月买的裤子到下个月穿上时降价了。

市场营销涉及到其出发点,即满足顾客需求,还涉及到以何种产品来满足顾客需求,如何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即通过交换方式,产品在何时、何处交换,谁实现产品与消费者的联接。可见,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应当包含需求及相关的欲求、需要,产品及相关的效用、价值和满足,交换及相关的交易和关系,市场、市场营销及市场营销者。

第二章应用的概念

由于近10年来,我国大型零售商场发展过快,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在大型商场之间形成了互相比规模、比设施的不良竞争。据粗略统计,近几年来新建改造开发的大型商场相当于我国前40年的总和。然而与数量增长相对的是大型商场的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造成这种局面不是偶然的。大型商场经济效益下滑的原因

2.1建设盲目

过度的追求规模大部分商场是“八五”后陆续投入使用的,造成了数量猛增,营运时间集中。过快的发展速度是由于前些年零售业超额利润的驱动。盲目建设,不但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更大程度的使顾客分流。很多商场在新店开业形成短暂的轰动效应后,客流明显下降。竞争的加剧,使企业为了争得优势,巩固扩大市场占有率,又不惜代价加大投资扩大、改善营业面积和硬件设施及各类的促销活动。然而,不少部门或企业却把盲目举债投资当作发展城市大型零售商场的主要途径,有些企业建设大型商场几乎完全是靠银行贷款,自有资金很少。再加上工期长、建筑成本上升,这样建立起来的商场往往一开始就陷入沉重的债务之中。特别是税制改革后靠贷款新建的商场,由于把税前还贷改为税后还贷,经营更是举步维艰。

2.2定位不准

经营缺乏特色大型商场片面追求大而全,却忽视了目标市场和自身的经营特色。这些商场基本上功能档次接近,商品种类雷同,柜台阵列大同小异,自然在狭小的市场范围内残酷竞争。这些商场营业面积超大,装饰豪华,柜台仍然以传统的方式摆布,在商品大类上,只是在比重上加以调整,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价格上缺乏弹性,仍然集中在传统的所谓“中、高”档上。服务上又不能真正以大型商场的实力,扩大服务范围,形成系列的延伸服务,使顾客感觉不到在大型商场消费的独特之处。自然使顾客感到进一家如同进几家,没有选择的必要。这样在蛋糕没做大的情况下,客源分流,难免效益下降。

2.3店址选择凭经验

缺乏科学性在商场的选址上不能立足不同城市的客观基础,以历史的、人文的、发展的观念去科学的安排店址。布局的不合理表现在市中心集中,同一功能、同一档次的商场重复建设,互相模仿,雷同有余而特色不足。而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新型功能区却被忽视,鲜有新的大型商场开业。主观上失去了广阔的市场,不能不说是战略上的失误。客观上一方面加剧了城市的交通状况的恶化,另一方面也不能合理的吸引居民的购买力,使一部分顾客分流到其它业态的零售企业。

2.4缺乏系统观念

经营管理方法明显滞后大多新建的大型商场购物环境良好,内外装饰豪华,硬件设施先进。然而,与现代化的迎接设施相应的商场软件管理却无明显的提高。大型商场的经营管理、业务流程、现场作业、人力资源管理及顾客服务方面依然采用老的管理方式。缺乏现代的经营理念,粗放的经营管理,过度的相信经验。缺乏现代化的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培育高层次的人才,形成资源储备。商品管理落后,缺乏一套科学的量化的动态的商品管理制度。现场管理是大型商场的

第三章分析与对策

3.1商场营销策略的必要性及现实性分析

营销具有其他渠道和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商场进行社区营销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原因在于:

1.扩大市场,是商场销售的有效外延。社区是居民消费行为的集聚点,社区营销能够通过社区凝聚功能迅速扩大市场。社区凝聚功能是指社区成员在共同目标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社区扩散传导机制,使社区内各种力量相互聚集、相互吸引。社区的凝聚效应使社区居民的价值取向逐渐一致,容易形成集群式的客户忠诚,并通过群体内的口碑效应,扩大销售市场。

2.提升商场销售的竞争力,是商场销售的有利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收人水平逐渐提高,居民的消费层次也逐渐提高,新的消费观必然需要新的业务形式来承接,而这恰恰为商场营销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时机,通过建立社区营销网络能够利用居民综合消费的发展趋势抢占先机,迅速提升竞争力,逐渐成为社区居民综合消费的有效载体。

3.扩大商场品牌的影响力,吸引潜在消费群体。商场销售业发展到今天,已逐渐进入同质化的时代,但是通过重视并发展社区这个消费集群,商场可以采取创造新的营销策略,挖掘社区的商业潜力,有效提升社区的营销能力,满足顾客需要,吸引潜在的消费群体,并通过顾客满意来实现商场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4.节约广告宣传成本,直接建立社区宣传窗口。社区宣传的针对性较强,比较直接、可信度较高、目标人群集中,有利于口碑宣传扩散。社区营销传播的知识能够更为丰富,沟通更多更深,传播的知识更加通俗易懂。社区是消费者的主要集散地,表现出相对统一的认知习惯与消费习惯,因此口碑宣传的影响力十分明显,大大降低了广告宣传成本,并直接建立社区宣传窗口。

3.2商场社区营销的策略建议

1.打造商场社区营销的环境基础,构建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包括社区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归属感、信条、信仰及实践的体系或模式,通过社区文化可以约束社区成员的行为。社区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归属感,归属感使得社区居民将其购买力大部分投入到社区商场中。因此,商场应该采取明智的营销策略来培养或强化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实现有效的营销。

2.规范商场社区服务运作体系。首先,要积极寻找服务对象,根据掌握的社区市场情况,建立一套以家庭为单位的目标模式,寻找突破口,逐步滚动与推进服务运作体系的建立;其次,提高服务标准,体谅服务对象的需求,满足服务对象可能开出的一些要求;最后,建立优质的信用体系,服务的基本要求是信誉,无论出现何种情况,营销人员要以消费者为中心,积极沟通解决消费中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沟通信誉,增强交流双方的信用度,这样营销才能够长久。

3.强化社区营销的宣传。首先,以传播商品知识为渠道,开展科普活动与营销相结合的活动,通过提升传播的途径与方式来达到传播知识和宣传商品的双重目的;其次,利用实物展示与展销的机会,使消者可以自由挑选,充分重视消费者的个性选择。另外,以家庭建设为背景下的宣传成为目前主要的新生力量,所以家庭宣传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对象,是社区宣传的主要目标。

4.综合运用有效的促销手段,构造社区营销网络。综合运用促销组合能够有效地提高营销的效率,商场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和不同采取不同的促销组合,例如,人员推销的方式中诚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方式是最直接也是最具亲和力的,社区居民较为欢迎,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回购率;公共关系策略在促销组合手段中运用也比较适合于社区市场;社区广告则更具有针对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段。

第四章结论

企业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来自于集群内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共同分享市场、技术、劳动力以及各种信息,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从而构成具有自组织功能的企业网络。这种企业网络或企业集群的建立,更需要企业家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多次的合作,经过长时间的重复博弈,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规则和惯例,从而才能造就这样一个网络。而这样的具有自组织系统的某些特征的企业家网络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才是一个企业集群演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为创造达到个人和机构目标的交换,而规划和实施理念、产品和服务的构思、定价、分销和促销的过程。市场营销管理是一个过程,包括分析、规划、执行和控制。其管理的对象包含理念、产品和服务。市场营销管理的基础是交换,目的是满足各方需要。

市场营销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刺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但不能局限于此。它还帮助公司在实现其营销目标的过程中,影响需求水平、需求时间和需求构成。因此,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刺激、创造、适应及影响消费者的需求。从此意义上说,市场营销管理的本质是需求管理。

总之,只有当一个地方拥有较为丰富的企业家精神,又具有较多的创业机会与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及创新企业家及其创业活动的示范带动,企业集群才会形成。一方面,企业家通过自身的创新活动,积极改变和营造有利于集群发展的社会情境因素而促进集群的萌生,另一方面,通过推动集群内企业家网络关系的发展,从而保障集群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32~48

[2]Porter.M.E.ClustersandNewEconomic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11):15~23

[3]朱永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06

[4]汪丁丁.企业家的精神[J].今日科技,2002;(3)

[5]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6]魏江,陈志辉,张波.企业集群中企业家精神的外部经济性考察[J].科研管理,2004;(3):20~25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体验营销农村市场策略

继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进入21世纪,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企业的诱导和操纵,而是表现出主动地分辨和选择企业与产品、主动地提出自己对产品的设计的意见,或是参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强烈愿望。随着消费者的这种自主意识的提高,企业的营销模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由原来的产品营销,发展到服务营销,最后发展到体验营销。我国城乡差别很大,城市得天独厚的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等等因素使得体验营销得以顺利地发展。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个体私营经济的繁荣,各地农村经济形势逐年趋好,广大农民的购买力不断增强,农村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旺盛的需求。

体验营销的概念

体验是一种感觉,它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们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经验甚至是精神的某一个特定水平时,在意识层面所产生的感觉;体验是创造记忆的经历和过程;体验是个性化和互动的一系列事件和经历。

《哈佛商业评论》认为: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可见,体验强调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企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消费者施加影响并引起内在反应,消费者在受影响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印象储存于大脑并可以引起的回忆。

那么,什么是体验营销?施密特博士(BerndH•Schmitt)提出:体验营销就是通过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为、关联五个原则,与消费者建立有价值的客户关系。体验营销通过各种体验媒介,包括沟通、识别、产品、品牌、环境、网站等来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和情感,引起消费者的思考和联想。体验营销强调满足人们精神的、社会的、个性的需求。

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主要区别是:在对营销对象的看法上,传统营销认为顾客是理性的购买者,顾客只有经过理性的分析,评价才会作出购买决策,而体验营销认为顾客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购买者,顾客既可能理智地进行购物,也可能因追求乐趣、刺激冲动性地购物;营销手段上,传统营销主要采取广告、推销、促销等,注重功能性索求,重视产品与服务,讲究货真价实,而体验营销注重营造和谐气氛,重视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互动与沟通,顾客参与产品的设计与定价;营销过程当中,传统营销重视正在销售的过程,而体验营销全面关注售前、售中与售后的体验;产品价格方面,传统营销根据企业成本定价,而体验营销根据顾客感知价值定价。

农村市场实施体验营销的重要意义

激发农村市场的潜在需求

目前我国近13亿人口中就有8亿多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在大约3万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农村仅占1.1万亿元左右。可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很低的,同时也说明农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旨在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民收入有了稳步增长,农民对商品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何启动这个大市场,需要企业采取有力的措施,企业要更新观念,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培育好农村市场。

信息不对称使得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缺乏沟通,农村消费者的购买处于一种盲目状态,或是持币待购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消费者就尽量地减少消费。尽管现在的商品五花八门,高科技产品更是层出不穷,但这些针对城市消费者设计出来的产品很少能做到真正适合农村消费者。体验营销强调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与沟通,重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尊重消费者的意见,关注消费者的长远利益,在农村开展体验营销,无疑是拉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距离,刺激农村消费者潜在需求。

增强农村产品的创新与开发意识

体验营销强调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与交流,鼓励消费者参与产品的设计,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此过程中,企业将获得消费者关于产品的各种看法和意见,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重新改进或创新产品。

农村市场一直以来被一些企业当成城市消费者产品的倾销地,他们启动农村市场的目的是想从中获得利润,他们关注的中心是如何把现有的工业品卖出去,利润收上来,至于农村需要什么,农民在想什么,启动农村市场要为农村带来什么,企业不愿多想。以致造成农村市场上一些农民真正需要的产品短缺。其次,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部门研究农村市场,他们更多地以城市为参照。从企业对待农村市场的态度可以看出,营销理念的落后使得农村市场开发举步维艰,而体验营销的实施将会搭起企业与农村消费者心灵沟通的桥梁,能让企业多听听农民的意见,开发出农村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

农村市场实施体验营销的策略

提供培训机会,创造学习体验

学习体验就是企业召集潜在消费者学习、掌握产品使用技能,进而体会产品的“好处”和“妙处”的现场体验活动。学习型体验活动主要针对“学习型产品”实施。所谓“学习型产品”就是那些需要一个学习和培训过程的产品。对于“学习型产品”而言,促使消费者掌握使用技能,有助于其认知产品,体验产品带来的美妙感受,最终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

现在有许多更新换代或者是创新产品,由于科技含量较高,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即使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知道有某一个产品很有用,也不会轻易掏钱购买,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用,即使看了说明书也弄不清楚产品的用法。所以,企业就应该适当地对农村消费者提供一定的培训机会。比如说,现在农村的收割机、插秧机等在农村还很少,其实,如果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筹资购买这些贵重的机械,平均到每户的资金不算多,但劳动效率可以成几十倍的增加。由于这些产品的推广不力,农民情愿使用原来的老办法。企业如果能在农村成立一些培训点,让一些有条件的生产队或乡村选派一些有知识的农民免费参加培训,学习这些机械的相关知识,掌握它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它的使用成本和能够带来的收益或利润,让农民在学习中体验产品的使用的潜力,体验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从而宣传和推广公司的产品。农村消费者在购买农药和化肥这两种农资产品时,对于“知识培训”这种促销活动的需求度很高。如果企业能够在倡导“科技下乡,科学种植”的社会大环境下,向农民提供“知识培训”这种贴身服务和一些售后服务,肯定会提高农民对产品的消费信任感。

带动农民致富,创造收获体验

目前,农村人口虽然有8亿多,但购买力很低,要想激活农村市场,就要先让农民的收入提高,实现农产品与工业品的对接。如果企业与农民之间开发一些合作项目,农民富裕起来了,就会产生强烈的收获体验,同时也会对企业及其产品油然而生信赖感,会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

重视客户沟通,加强情感体验

农村相对城市而言,与外界的信息交流要少得多,企业要拉近与农村消费者的距离,靠广告、靠推销很难凑效。只有通过加强情感的交流,通过感情投入的方式来获得农民消费者的信赖,让他们在企业的一系列的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加深消费者对企业及其产品的认知度。农民消费者一旦认准了某企业及其产品,在购买产品时,就很少再考虑其他牌子的产品。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客户档案,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客户保持联系,加强对客户心理需求和内心感受的分析,保持情感的延续,加强客户情感的体验。

河北石家庄宏发饲料公司建立了农村客户档案,利用客户档案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和管理,制定了一、四、七定期拜访客户的制度,及时了解客户的困难与疑难、建议,并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公司的真诚服务赢得了农村消费者信赖,他们对企业及其产品的感情也日渐加深,自然成为企业的忠诚客户。

调整促销方式,创造快乐体验

农村消费者与城市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差异性很大,促销方式应该针对农村消费者量身定做。农民无暇多观赏电视,农民更多地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企业在宣传自己或产品时,要讲究方式,要与城市的宣传方式有所不同。比如说,农村比较看重传统的节日,像端午节(龙舟节)、中秋节、春节、六一儿童节等,在这些节日里,农村消费者有赶集的习惯,喜欢到附近的镇上购买衣服、家具、日常用品等。企业在这些节日里,如果能够准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送到一些交通较为便利,人口流量较大的乡镇演出,在演出的过程中,适时介绍公司及产品的情况,那么,农村消费者在欣赏精彩节目的同时,会对节目的组织者心存感激,对公司及其产品也产生好感。农村消费者很容易把观赏节目得到的快乐的体验与公司的产品联系起来。企业可以在演出现场开展一些促销活动,如送优惠卡、打折销售等,尽量创造出一种热销气氛,再通过农村消费者特有的口头传播的习惯来推动产品的销售。

鸿图饲料公司2004年拓展豫东农村市场时,推出精彩的电影大片以及戏曲、歌舞演出等深受农民欢迎的节目,深入农村田间、地头进行巡演,并适时插播科学养殖知识,公司及产品介绍等软广告,并在当地电视台、电台广播(包括大喇叭)推出5秒、10秒品牌广告,使得鸿图饲料公司“人”气大增。江苏省兴化电信分公司在把宽带市场向农村区域拓展时,展开了一系列的业务宣传推广活动。乡镇支局的社区经理们分别深入到当地工厂、学校、村民小组和农民家里,发送宽带业务宣传资料,介绍互联网知识和电脑宽带上网应用功能,激发广大乡民们的宽带业务需求。

把握农村需求,提供个性体验

农村市场的生活条件、资源环境、文化水平、审美观、经济条件等有别于城市市场,农村消费者有自己的消费习惯和心理。营销只有针对农村消费者的个性“对症下药”,才会赢得市场。

农村消费者的个性体现在对商品要求价格适中、功能实用、服务可靠等。农村消费者很难掌握过于复杂的操作技术,简洁实用的产品很受他们的欢迎。企业只有针对农村及其消费者的“个性”,开发出合适的产品,才会打开农村市场。

参考文献: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第11篇

“所谓服务业这一行业根本不存在,只是各行业中服务成分所占的比重大小有所不同而已,每个人都在为他服务”。(TheoeloeLevitt语)显然,电信企业应属于服务成分较大的行业,笔者试从电信企业现状及服务业的特点入手,阐述电信企业的营销策略。

一、电信企业的正确定位

电信全球化与国际竞争的新趋势,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一些新的经营理念,竞争观念、手段和策略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国人走来,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国内通信市场。

资产重组后的电信企业由于无线寻呼的剥离,邮政与电信的分营,移动公司的独立,实力受到了明显的削弱,经营范围与市场空间也随之相应变得狭窄。而在我们电信企业整体实力削弱的同时,我们的竞争对手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实力,都不再是以前那样的弱小。我们对于通讯市场曾经有过的垄断时代已成为“昨日黄花”,电信市场不再有“巨无霸”的存在,代之而起的是诸侯割据群雄逐鹿。同时经历了这几年电信市场的长足发展,邮电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飞速提高,邮电通信不再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从总体上说,通信能力与市场需求相比已经不再是短缺。更为严重的是,在国内需求普遍疲软的情况下,WTO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我们未来的竞争对手将比现在可怕上不只十倍百倍。

因而,在目前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加快发展,千方百计满足用户需要”,已经不应再成为我们电信企业的宣传口号和行动指南。面对日益壮大的竞争对手和相对狭小的空间,如果仅仅立足于用户需要的满足,我们将失去现有的市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市场营销才是企业的首要任务。这既是企业工作的起点,又是企业工作的终点。没有市场营销企业就无法生存。“先有市场后有产品”之所以成为近几年企业界流行的经营方针即缘于此。由此可见,市场营销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强化营销,发现需求,选择市场需求是企业的第一任务,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因而,我们当前的任务当是创造市场,制造需求,引导消费,唯如此,我们电信企业方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电信企业行业特点与营销重点

电信企业从属服务行业,因而我们必须从服务行业的特点出发,制定出符合行业特征的市场营销方案。“服务是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无形的任何功效或利益,并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的产生。它的生产可能与某种有形产品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可能毫无联系”。这就决定了电信企业具有如下行业特点:

(一)不可触摸性

服务是无形的。与有形产品不同,服务在被购买以前是看不见、品味不到,摸不着、听不到或嗅不出的。而购买者为减少这种不可触摸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他们必然会寻求服务质量的标志或证据。他们将从看到的地方、人员、设备、沟通资料、象征和价格等方面,作出服务质量的判断。

因此,服务提供者的任务是“经营证据”、“化无形为有形”。产品营销者受到的挑战是要求他们增加抽象观念,而服务营销者受到的挑战则是要求他们在其抽象供应上增加有形证据。

如果我们想使我们的企业看起来服务快速和有效,就要中以试用以下几种工具使这种定位策略有形化。

1、场所电信的有形环境必须暗示出快速和有效的服务。企业的外部和内部设计要做到整洁明快,对办公桌子的摆设和人行通道应进行认真设计规划,从外观上看,等持接持的顾客所排队伍不应过长,应有足够的坐位给正在办理业务的顾客。

2、人员全体工作人员应当是忙碌的。他们应当做到衣着得体统一,并佩戴统一标志如工牌,并在始终保持微笑服务的同时做到来有迎声,去有送语。

3、沟通资料沟通资料应能表明高效率,宣传小册子应做到印刷清晰,层次分明,图片也应经过认真选择。

4、象征即企业的标志,如电信的徽记。

5、价格各种服务价格要能始终保持简单明了。

(二)不可分离性

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二者一般而方是同时进行的。这与有形物品的情况不同,后者是被制造出来的,先投入存储,随后销售,最后被消费。如果服务是由人提供的,那么这个人就是服务的一部分。因为当服务正在生产时顾客也在场,提供者和顾客相互作用,是服务营销的一个特征,提供者和顾客两者对服务的结果都有影响。

(三)可变性

服务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因为服务取决于由谁来提供以及在何时、何地提供。对服务质量的控制可采取两个步骤:第一步,投资于挑选优秀的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对服务提供者进行培训,使其对顾客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能做出适当反应,从而减少服务的可变性;第二步,通过顾客建议和投诉系统,顾客调查和对比购买,追踪了解顾客的满意情况。这样,质量较差的服务便可被察觉出来并得以更正。

(四)易消失性

服务不具有可贮藏性。不可能事先生产出服务留待以后消费。它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消费的过程,因而极易消失。

由于服务性企业具有以上特点,因而服务性企业如果只用传统的市场营销方法来经营势必困难。在服务性企业中,顾客面对着服务质量不太稳定和较多变化的服务者,服务结果不仅受服务提供者的影响,而且受“不公开的”生产过程的影响。因而服务性企业的营销不仅需要传统的市场营销,而且还要插入其他两种市场营销,即内部市场营销和交互作用的市场营销。

内部市场营销,意指服务公司必须对直接接待顾客的人员以及所有辅助服务人员进行培养和激励,使其通力合作,以便使顾客满意。市场营销部门可能做的最大贡献应是:“特别善于促使机构的其他部门每个人都实行市场营销。”(贝利语)

交互作用市场营销,意指感知的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买者和卖者之间交互工作用的质量。在产品营销中,产品质量与如何被取得的方式之间毫无联系,但是在服务营销中,服务质量则是同服务供应者混为一体的。顾客评价服务质量,不仅依据其技术质量,而且依据其职能质量。因此,专业人员必须掌握交互作用市场营销的技巧。

相对于传统营销而方,内部市场营销与交互作用的市场营销共同构成现代市场营销———全员营销。亦即市场营销的重点就是全员营销。

三、全员营销的营销策略

全员营销不仅包括营销手段的整体性,还包括营销主体的整体性及营销战略的整体性。传统的营销是以生产者为中心,以产品售出为目的,而现代营销是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目标,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如日本丰田公司的经理在推出凌志汽车时所说:“我们不应仅满足于顾客满意,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使顾客愉悦”。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我样牢固树立“企业以市场营销为核心,市场营销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观念,将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生产管理、内部改革、资本运营等工作统一到服务和服从于市场这个中心上来,把搞好市场营销放在一切经营活动的第一位,以市场营销部门为中心,管理、生产、后勤部门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向市场营销部门提供服务。亦即搞好对外营销必须先搞好对内营销。某家旅游公司曾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员工第一、顾客第二”,其含义并非是不重视顾客,而是将员工列为第一的目的在于使企业员工满意,以崭新的面貌迎接顾客,从而实现顾客的满意。在树立“员工第一”思想的同时牢固树立“前一部门是后一部门的顾客”的思想,从而最大限度的激活内部市场营销。

全员营销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每道工序、每个员工与顾客都处于同一个不可分割的价值链,每个员工的工作都与顾客密切相关,只不过越靠近顾客的对顾客的影响越大。作为电信企业仅局限于对外的窗口,更不能仅仅局限于营业厅,我们以前抓服务的重点放在营业厅,而忽视了对另一些主要的服务群体如机线人员的管理。对于电信企业而言,机线人员服务的好坏对我们企业经营的影响更为直观。而在我们以前的实际工作当中,只是狠抓营业员的服务,而忽视了机线人员的规范化服务,导致我们的机线人员不象是国有企业的员工,反倒象是农村的个体包工队,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声誉。全员营销应注重这些重要环节,不允许出现任何细徽的漏洞。

全员营销的另一个前提是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员工不仅要精通自己分管的业务,对于我们电信企业所有的业务都应有全面的了解。威海电信局曾经实行过“首问负责制”,意即每个员工在接听客户的电话,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时,不应回答“不知道”,而应负责到底,为客户咨询有关部门,给予客户满意的答复。这种做法虽然比以前有所进步,但弊端在于浪费了客户的时间,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请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一个员工对每个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对每项业务都能如数家珍,这对我们的企业发展将会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因而,从一线员工到支撑系统员工,不但要有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觉悟,还要有过硬的服务本领。加强全体员工的技能培训,使其不仅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全员营销还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提高服务的技术层次。体现服务水平的还有服务技术、服务手段。不仅包括服务手段的技术化,还包括通信能力的提高和通信手段的增多。借助高科技手段,实现服务层次的飞跃。如计算机的普及,使收费速度大大提高;联网收费,使客户体会网多面广的优势;产品的更新换代,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

由于全员营销具有上述特征,因而在实际操作中,与传统营销手段并用,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摒弃传统广告宣传,建设全新企业文化

服务性企业较之制造企业在营销方面有许多不足,根据美国乔治和迈尔克斯德尔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一般来说市场营销部门较少可能实行市场营销组合活动;(2)在提供服务区域较少可能进行市场营销分析;(3)很可能在内部处理自己的广告而不是求助于外部的广告社;(4)较少可能制定全面的销售计划;(5)较少可能制定和实施销售培训方案;(6)较少可能利用营销研究公司和营销顾问;(7)如用销售总额百分比表示用于市场营销上的费用,在这方面则有可能花费更少。

作为曾经是国家垄断经营的电信企业,其实际营销手段比以上的论述更差。作为“官商”,我们曾经信奉的教条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作为“瓶颈部门”,我们曾级“酒好不怕巷子深”,这些陈规陋习导致我们在向市场经济转向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留有尚未褪化完全的计划经济的胎记。我们很多电信企业的广告仅仅做在家门口,做在营业厅里,我们在电视电台报纸所做的也仅仅是干巴巴的条文广告。广告这一引导消费的手段居然堕落到“顾客须知”的地步,广告魅力在我们那种做了也白做的论调中消失殆尽。我们所做的广告仅仅向人们表明我们做过广告。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些经营者发现了这些问题。虽然我们欠缺国际商业巨头的大手笔,但我们绝对不能丧失商海博激的信心和勇气。一些电信企业的经验很值得我们推广:如在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实行了不同的广告宣传,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我们所有广告宣传中,缺少最根本的主题———企业文化的宣传。

企业文化包括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它贯穿于企业发展道路、生产业务、经营管理以及职工思想政治、文化修养、业务技术素质的方方面面。高水平的质量服务文化,才能创出优质的服务,创优质服务又有力地推进企业的质量服务文化建设。众所周知,海尔公司在兼并红星电器厂时,仅派驻了几个管理人员,就使红星厂由亏损几千万的企业5个月内扭亏,他们凭借的是海尔品牌、海尔企业文化的灌输。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而方,无疑是企业魂。

因而我们在使用传统的广告营销手段的同时,应侧重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树立我们的形象。如我们可以对社会有影响的群体实行优惠政策,借以提高我们的知名度;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种投入与产出的比肯定会优于广告的效果。同时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弘扬企业,创企业品牌,求名牌效益,力争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价格手段,不可多用,不能滥用

价格大战一直是企业界惯用的营销手续。曾几何时,价格成为我们企业的制胜法宝,推销产品的不二法门。仿佛祭起价格这个大旗,就可以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但我们的消费者正一步步走向成熟,他们不再满足于小幅度的降价手段,最终结果导致价格战的恶性循环。近几年较为有名的是全国的彩电价格大战,造成全国彩电行业至少53亿的损失。“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彩电大战导致了今年上半年的彩管行业的全面停产,彩管行业只能用减少供应量祈求价格的回升。在我们通讯市场,同样是烽烟四起,价格战的最终结果是“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里的渔夫并不是指由于降价而得到实惠的消费者,而是指国际上那些圆睁双眼,紧盯我们这块世界上最大的尚未开放的通讯市场的通讯业的巨头们。我们原本就不足以与之抗衡,我们本应该联手与之竞争,而我们采取的价格战无疑将自己的市场廉价出售给了他们。当然价格战并非一无是处,通过价格大战,可以做到优胜劣汰,导致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并由此锻炼我们的企业抗风浪的能力。但是价格手段毕竟是双刃剑,此应不可多用,更不能滥用。而应该配合企业社会形象的树立,针对特殊群体采取价格攻势;同时价格不能一降再降,那样会使顾客有了等待心理,反而更糟。

六、拓宽经营范围,实行差别化服务

当价格战与铺天盖地的广告刺激不了消费时,我们应该拓宽经营范围,实行差别化管理。但是要想做到将我们的服务与竞争者的服务区别开来是件十分困难的事。经营范围的缩小,竞争对手的增多,使得价格竞争愈演愈烈,许多顾客对产品的要求不多,只要省钱就行。由此可见,只要顾客认为服务的差别不大,他们对提供关心程度便会小于对价格的关心。解决价格竞争的办法是发展差别供应和建立差别形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因为一个满意的顾客对价格的关心程度低于对提供服务者的关心程度,同时一个满意的顾客较为容易的接受开展的新业务,而且对我们电信企业的成本而言,发展一个新顾客远比吸引一个老顾客的费用高。因而我们电信企业应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实行差别化服务管理。

这种差别化服务管理具有两层意思,其一为本企业与外企业的不同,使顾客能明确我们所提供的服务为别人所无法提供的。这一点可以配合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其工作重点应侧重于经营范围的拓展,让我们的服务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其二对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营销策略

1当前市场营销工作面临的课题

1.1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之间已开始注重市场,研究市场,占领市场,相互争夺市场,加之国外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和倾销,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竞争范围已由过去的商品市场竞争发展到服务市场竞争和要素市场竞争。竞争领域从生产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过渡;竞争手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用价格战、回扣、公关、仿制品等手段,而且越来越注重用企业经济实力、品牌、质量、信誉和专利技术等优势来占领市场。

1.2市场竞争导致企业效益下降

企业之间为争夺市场,采取降价策略,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价格战,如今年以来彩电、冰箱竞相降价,全国商品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削价、大甩卖、打折等。导致企业平均利润不断下滑,甚至有的企业严重亏损,面临倒闭。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营销创新机制

2.1营销观念创新

营销观念就是企业在开展营销过程中及适应新的营销环境而形成的思想和认识,它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灵魂。而观念的创新应具备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正确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强化合作意识。

2.2营销组织创新

现代企业的营销组织呈现出联合化、扁平化和概念化的发展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立的企业“孤军作战”不可能取胜。从现实看,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在和大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其营销组织亦大多仍停留在销售部门而不是营销的层面上。

2.3营销技术创新

营销技术是指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包含目标市场的确定、产品定位定价、配销和促销及广告策略,等等。由于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大多尚未真正掌握专业营销技术,因此,必须在企业中建立专业的营销企划部门,挑选资深绩优的人员负责,同时聘请专业营销顾问协助,制定并实施企业的营销企划。营销企划的流程与步骤:市场情况分析、决定营销目标、拟订各种相关策略、选择最佳策略、获取管理认可、拟订战术计划、整合企业计划。

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营销策略

企业营销策略涉及企业全局性、长期性的发展,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对策和合理的竞争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1营销体系策略

营销的理论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策划、管理和推销,市场营销的出发点是顾客、是服务的对象,营销的目的是与顾客建立长期的互利关系,而我们的企业往往只在推销上下工夫,对整体策划、市场调研重视不够。营销体系就是以公司为单位把供应、销售统一起来搞营销,形成供应、销售、服务一条龙,全面负责企业的市场信息调研、产品开发、营销策略、网络建设、促销和转账等,形成集市场开发、产品销售、货款回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为一体的营销网络。生产单位可以集中精力抓生产、抓科研、抓质量、抓管理、抓成本、抓效率、抓技术攻关,不再因营销工作而牵扯领导的精力,形成生产专业化、营销集约化。建立营销体系既便于购销连锁经营,又便于购销转账。

3.2营销机制策略

古语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明人是逐利的;而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亦告诉我们,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受到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只有满足低层次需求之后才会逐步追求更高层次需求。联系到实际,作为奋战在营销战线上的员工,他们最看重的必然是利益,现实的利益。要想做到有效激励营销战线上的员工,企业必须遵循利益优先原则。

3.3营销决策策略

市场营销作为一种由企业多部门、多环节组成的复杂的市场活动,它包括多种决策,因此市场营销决策机制成为营销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个中心环节。市场营销决策机制有民主参与机制,即使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的机制,包括员工以不同形式参与企业决策的途径及相关制度。员工参与企业决策有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之分。直接参与方式主要有投票表决、、参加听证会等;间接参与方式主要有接受决策前调研、通过媒体和人民代表表达意见等。这些不同的参与方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决策背景、条件和问题。专家参与机制,即让企业外部有关专家参与企业决策过程的机制。专家参与企业决策有个人参与和组织参与之分,也有正式参与和非正式参与之分。

3.4营销队伍策略

没有一支素质高、本领过硬的销售队伍,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一是要加强对营销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二是聘请法律顾问,定期对营销人员进行经济合同法有关知识的培训,避免因合同问题出现业务纠纷;三是定期召开业务交流会,使营销人员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四是采取请进来集中办班、送出去深造培训的办法,对营销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其尽快提高营销业务素质;五是加强营销队伍建设,选派精兵强将,不断充实强化销售队伍,营销人员素质要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都要过硬,能打硬杖,能吃苦善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六是严格选拔营销人才,对营销人员招聘要采取内部选拔培训与社会招聘相结合的办法,同时高薪从社会上招聘部分高级营销人才,不断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七是对营销人员实行优胜劣汰,吐故纳新,纯洁营销队伍,增强营销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3.5营销信息策略

首先,要有高素质的信息情报人员,信息情报人员应具备“精、灵、敏、勤”四大素质。一是业务精通、办事精练,工作效率高;二是办事灵活、消息灵通,三是多思考、多分析、多研究;四是工作勤快,不怕吃苦。其次,要有准确、及时、经济、完备、适用的市场信息。最后,要有完备的市场信息体系,要有市场信息机构,配备专职信息人员,建立信息档案和台账,及时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建档和信息反馈等工作;要有健全的信息网点;要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种专业会,展销会,交流会;要有专题市场调查信息反馈;要有聘请的专家、行家、知情人按时提供营销信息;要有委托的咨询部门、情报机构、大专院校及时提供可靠信息;要有收集新政策、法令、规定等资料的渠道;要有健全的市场营销队伍。

3.6售后服务策略

要有一个好的售后服务。一是建立用户档案,对使用产品时间、数量、价格、规格等建立台账;二是随货发放用户信息反馈卡,及时征求用户意见,对反馈信息的个人公司赠送精致纪念品给予鼓励;三是定期对用户走访,现场检查了解产品使用及运行情况;四是对产品出现故障处理不过夜;五是对质量不合格产品实行无条件退货;六是对用户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及时召集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并组织技术人员搞科研攻关;七是为用户免费培训和免费咨询;八是送货上门服务到现场。

3.7广告宣传策略

广告宣传的基本功能是及时向用户传递销售信息,通过信息的沟通诱发需求,引导用户采取购买行动。广告的特点是宣传声势大、影响面广、传播速度快。广告宣传的作用是能够及时沟通信息,促进生产发展。及时宣传商品信息沟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渠道,不仅能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且也为企业生产产品打开销路。“酒香也怕巷子深”,消费者只有闻到酒的香味才能前去购买,闻不到酒的香味也就不知道此处有好酒,所谓“闻”即听、看的意识,这就是广告效应。比如某公司对矿用阻燃输送带产品宣传,当时在煤炭系统内部“两报三刊”作宣传后,虽然花钱不多,但是效果很好,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煤炭系统,看到广告后都带着广告来公司看样订货。目前该公司生产的“豹帝”牌阻燃输送带远销二十多个省市的煤炭系统,企业知名度也逐步提高。

3.8营销会议策略

要有一个好的研讨会议。会议形式灵活多样,会议规模可大可小,采用产品推广会、产品订货会、产品展销会、产品鉴定会和产品研讨会等形式,特邀本行业专家领导、营销、用户代表和有关人员召开会议。用户可以在会上相互交流使用经验体会,提出对产品改进措施建议,专家可以围绕如何改进产品质量进行广泛研讨发表意见,并对产品质量给予评价和定性,以此扩大产品知名度,巩固老客户、开辟新客户,交换意见、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加强合作,提高用户对公司的信赖度。

参考文献:

[1]孙在国.体验经济时代营销策略创新思考[J].商业时代,2004(8):90-92.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关键词:营销渠道,权力策略,分类

 

文化因素影响渠道成员对权力策略的认知与使用偏好。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渠道成员可能将同种权力策略归类到相对立的类目中,而且会对权力行为有不同的选择,比如高权力距离文化中的渠道成员更倾向使用强制性权力策略,而低权力距离文化中的渠道成员则倾向使用非强制性权力策略。迄今为止,还没有文献研究中国营销渠道中权力策略分类问题。本文首先通过访谈法识别国内营销渠道中制造商经常使用的权力策略类型,然后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权力策略加以分类。

一、渠道权力策略及其识别

(一)西方文献中的权力策略

渠道权力是一个渠道成员影响另一个渠道成员决策变量的能力。一个渠道成员拥有权力并不足以保证对另一方的控制。权力客体行为或决策的实际改变是权力主体有效使用权力的结果。如何使用权力呢?渠道沟通是渠道成员运用自身权力的重要方式[1]。当一个渠道成员想真正改变另一个渠道成员的行为时,就需要运用各种权力策略去影响它。权力策略就是指一个渠道成员为了改变另一个渠道成员的行为或决策而有目的的与后者所进行的沟通努力。Frazier和Summers(1984)首先识别出威胁、许诺、法律、信息交换、建议与请求等六种西方营销渠道中较为常用的策略类型[2],这为以后的研究者所广泛认可和接受。Frazier和Summers(1986)根据权力策略的使用是否直接改变对方的行为,将其分为强制性权力策略和非强制性权力策略两类[3],这是比较常用的分类方式。其中,前者指制造商向经销商直接施加压力,使其执行特定行为的各种方式,包括威胁、许诺、法律等三种策略形式;后者指不直接改变经销商的行为,通过增强它们对制造商期望行为的认同感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包括信息交换、建议和请求等三种策略形式。

(二)国内营销渠道中权力策略的识别

跨文化渠道权力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渠道成员对权力策略的认知与使用偏好方面存在差异论文服务。鉴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毕业论文格式,西方渠道企业普遍使用的权力策略可能在中国市场是无效的,因此理解国内渠道成员对权力策略的认知与使用偏好是极其重要的。本研究采用访谈法识别国内渠道中制造商经常使用的权力策略类型。访谈对象选取了来自制造业、邮电通信业等15家重点企业的20名制造商销售人员与经销商负责人。他们均是本企业与交易伙伴接触的主要界面,并且在本企业具备至少4年以上从业经验,对于所要访谈的内容比较了解。通过对访谈记录的整理,我们得到国内渠道成员对权力策略的认知与使用频率方面的一些结论。第一,未发上述六种之外的其它权力策略类型;第二,许诺、信息交换、建议和威胁是制造商频繁使用的权力策略;第三,法律与请求策略是制造商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的权力策略类型。本研究主要探讨威胁、许诺、信息交换和建议策略,而不考虑实践中偶尔使用甚至不使用的法律策略与请求策略。

二、研究假设

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渠道成员可能将同种权力基础或权力策略划归到相对立的类目中。Johnson等(1993)发现,日本分销商对于权力基础的认知与西方渠道理论有别[4]。西方渠道理论将权力基础分为强制性权力与非强制性权力,而日本分销商则将权力基础分为权威性权力与培育性权力。Lee(2001)研究表明,中国经销商感知合资企业拥有的权力源为侵略性(强制权、奖励权与法律权)与非侵略性(专长权、认同权与信息权)两类,但比西方渠道环境下的关系弱一些[5]。在本研究中,访谈对象将威胁、许诺与法律策略归为一类,将请求、信息交换和建议策略归为另一类,其理由是:威胁、许诺与法律策略使用的结果更多的是由源企业所控制,而请求、信息交换与建议策略使用的结果更多的是由目标企业所决定。虽然还没有研究报告中国渠道环境中渠道成员对权力策略分类的感知,但是我们依然期待国内渠道成员感知的权力策略为双维的:强制性与非强制性,其中前者包括威胁与许诺策略两种方式,后者包括信息交换与建议策略两种方式。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1:在中国营销渠道环境中,经销商感知制造商使用的权力策略可分为强制性权力策略与非强制性权力策略两类。

H2:在中国营销渠道环境中,强制性权力策略由威胁策略与许诺策略组成。

H3:在中国营销渠道环境中,非强制性权力策略由信息交换与建议策略组成。

三、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选择一家木地板制造商的分销系统作为调研对象,这是因为关注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分销渠道是大多数渠道研究的传统。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130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占返回问卷的92.3%;无效问卷10份,问卷无效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填写完整或回答几乎完全一致的问卷,占返回问卷的7.7%,抽样时间历时4个月。

2.量表开发

量表测量经销商感知最近一年内制造商使用各种策略的使用频率。所有变量都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的方法来度量,数值从1到7分别代表“绝不使用”到“绝对使用”。强制性权力策略包括两个方面:当经销商不依从制造商的要求时,则给予一定的惩罚毕业论文格式,即威胁策略;当经销商依从制造商的要求时,给予其一定的奖励,即许诺策略。非强制性权力策略也包括两个方面:制造商向经销商传递相关信息;制造商提供有助于改善经销商经营状况的建议。根据Boyle等(1992)[6]的研究,我们为威胁与许诺策略各设计了3个题项,还分别设计了3个与4个题项来测量信息交换与建议策略。

(二)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主要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一般认为其值应在0.70以上。效度主要考察结构化效度指标,因子载荷值低于0.50以及具有交叉载荷的测量指标应全部删除。威胁策略的1个题项由于具有交叉载荷而被删除。本文采用SPSS13.0中的因子分析法对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四个多维度变量的α系数均大于0.70,说明测量题项的可靠性较高;四个多维变量通过KMO与Bartlett’s Test检验,因子负载情况比较好,都在0.61以上,而且他们所累积解释的方差百分比远远超过60%,这说明它们的建构效度是基本可以接受的。因此,量表设计科学严谨,可以用来测量概念模型论文服务。

表1 量表的建构效度

 

题项

信息交换因子

建议因子

许诺因子

威胁因子

Infe1

0.789

 

 

 

 

 

 

Infe2

0.797

 

 

 

 

 

 

Infe3

0.616

 

 

 

 

 

 

Suge1

 

 

0.791

 

 

 

 

Suge2

 

 

0.702

 

 

 

 

Suge3

 

 

0.801

 

 

 

 

Suge4

 

 

0.627

 

 

 

 

Prom1

 

 

 

 

0.792

 

 

Prom2

 

 

 

 

0.720

 

 

Prom3

 

 

 

 

0.653

 

 

Thre2

 

 

 

 

 

 

0.822

Thre3

 

 

 

 

 

 

0.878

a

0.879

0.900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产品核心优质产品营销新思潮

在工业时代,以生产为中心,产品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如今,市场上出现了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形象营销、认同营销以及体验营销等新的思潮和发展。这些新的思潮与发展似乎降低了产品核心利益在整体概念中的份量。但深入分析起来,在市场营销的诸多因素中,产品的核心利益仍是营销的灵魂,其它诸因素只是围绕产品而展开的。产品的整体概念分三个层次: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企业应该重视产品的整体概念,向市场提供一个具有质量保证和一定灵活性并且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品。现代企业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比较透彻的,但也有一些企业只是从理论上理解的,实践中有点过犹不及,也就是说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质量。本文着重分析新市场形势下的产品质量在产品整体概念中的地位,并提出企业如何给市场创造更优秀的产品。

产品的核心问题

(一)产品的核心利益是决定营销渠道畅通与否的关键

商家更乐于销售品质优秀的产品,质量差的产品渠道开拓更难。因为消费者购买产品主要是看重产品本身给他带来的核心利益。不管厂商再努力,那些作为上帝的消费者只要不说你产品好,渠道即使开拓了,也难以维持下去。现在很多厂商都在高呼终端为王,决胜终端,于是不惜巨资买断终端。在酒类企业,出现“谁买断的终端销售权越多谁就能称霸”的说法,诚然终端销售对产品的销售影响巨大,但买断终端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吗?这种简单的营销手段是解决不了产品销售问题的。只有消费者形成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才能真正地带动终端的积极性和销售的持续性。然而,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核心利益,是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产品的核心利益是消费者追求的目标,是影响销售渠道畅通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产品的核心利益是各种促销活动取得效果的基础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其成绩斐然,效果明显。促销可以使消费者建立购买习惯,可以让消费者做出风险决策,使消费者提前购买或大量购买等等,但是有一定市场动作经验的人都非常清楚,促销本身并不能改变产品本身的命运,只能加速产品本身或兴或衰的命运。如果产品本身能够被市场接受,促销则加速被接受的过程;相反,如果产品本身不能被市场接受,促销则加速产品不被接受的过程。如化妆品厂开发了一种新产品本身存在缺陷,经过一次大面积的派送促销之后,该化妆品得到了绝大多数潜在顾客的体验机会,但体验之后就放弃了购买的念头。满意的顾客是产品最好的广告。优秀品质本身具有极大的促销作用,高质量产品回头率高,品质优让顾客满足感更强,品质高可以培养更多的忠诚顾客。有调查:买到品质好的产品的人会把信息传递给其他8个人;反之,不满意的话会把信息传递给22个人。现代企业的商业价值是以顾客的忠诚度来度量的。而顾客的满意度是与产品本身给他带来的效用息息相关。费尽心血开拓的市场若因质量问题而失去太可惜,低质量的产品会让顾客望而却步。也就是说,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都应该以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与消费者需求相吻合,消费者追求的仍然是产品自身的效用。作为企业来说,不要总是沉迷于开拓市场,巩固市场也很重要。

(三)产品质量仍是企业的生命

产品的质量是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是商家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商品的灵魂和核心。酒店的饭菜是其经营的核心,不管环境多么优美、服务多么优质,没有质量就像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就没有了存在意义。目前,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不理想。多方面的信息显示中国市场的质量状况还很不理想,造成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技术、设备、管理、法律、诚信以及意识等等。中国市场产品质量差对那些有心人来说,不能说不是一个机会,只要稍微把质量提高一下就会有出路。质量是根本,如果一味不顾根本,报有侥幸心理,迷信广告,甚至做虚假宣传,这是很幼稚的,是市场营销的歧途。宣传是会创造一时的销量,但不会长远。信息越来越透明,消费者早晚会醒悟。再加上法律的约束,不求质量的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许多生意人在刚开始时,能保质保量地生产、交货,中间就开始做假,就忘记了产品的根本所在。所以从根本上看,质量是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是影响顾客购买的重要内容。优秀品质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很多顾客是冲着质优去的。许多名牌品质就是好,不服还真不行。

(四)高质量仍是参与竞争的制胜法宝

有时候,营销甚至被看作是神奇的、高明的,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滞销为畅销,营销的杰出人物被看作是魔术大师,变无为有,变不能为可能。打胜营销战需要很多利器,品质优是其中之一。可以看看,那些市场上的佼佼者,其中大部分是优秀品质的制造者,比如创造日本神话的企业、中国的海尔等。帅康空调营销中心总经理王哲在一次新闻会上,指出了空调行业质量及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炒作概念,促销欺诈”,并直接点名指出“一分钱空调”是作秀,矛头直指奥克斯空调,此举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而帅康空调也借机公布了自己的空调质量白皮书,作出质量、服务承诺,而且还号召成立“空调行业质量联盟”。帅康这种自曝黑幕的做法,虽然在曝“自身”的内幕的同时造成产业链各环节关系紧张,对帅康空调品牌的促销造成压力,但仍然增加了行业的透明度,这首先在赢得消费者支持方面有利。同时,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由于有了企业的公开承诺,使帅康品牌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塑造起自己为消费者“请命”的“斗士”形象。可见,在企业的竞争过程中,仍然是以产品质量为竞争核心的。纵观历史,可以看出,存在这样一个规律:速度竞争、品质竞争、规模竞争。速度会让人抢占先机,但不重视质量会让人快快退出市场。品质优秀促进销售,销售增长形成规模。这是企业的良性生长,生长剂就是优秀质量。

新形势下创造优质产品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

某些名牌的生产者,他们认为制造的东西不是卖的,他们是在追求一种完美,唯其如此,才成为名牌。世界第二大啤酒厂,一空荷兰公司,在例行检查中发现有些瓶中有玻璃碎片,于是决定把已发送到世界各地的几十万瓶啤酒都返回工厂重新检验以免给顾客造成伤害。大家都知道,产品召回制度既是一种制度,又是一种规范。同时,它也反映了一种思想,即本文所强调的这种为顾客着想的思想,我们的生活中太缺少这种思想了:所以,企业应该真心地为顾客着想,不能仅仅流于口头上,而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二)质量意识放在首位

首先,全体员工都要有质量意识。质量意识就是全员意识,据国外研究表明,成功的企业主要领导把30%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质量上,现场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80%产生于中上层管理人员,20%来自于一线员工。所有麦当劳的营运都要遵守一个严格的品管系统,经营的口号是Q、S、C、V。即质量、服务、干净、价值。麦当劳的原始菜单只强调汉堡,现在已经发展为包括鸡肉、鱼、沙拉、完整的早餐、炸薯条、饼干、奶昔、圣代等,在餐饮业,依然独领。麦当劳汉堡包的牛肉馅,规定绝对不能含牛的内脏,脂肪含量严格控制在19%以下,而且,其肉块是经过严格炸制的,直径一律为98.5毫米,重47.32毫克,厚度5.56毫米,做好后10分钟内未售完,就一律作废倒掉,要求所有的连锁店奉为宗旨。第二,质量意识就是第一意识,标准在高。质量意识就是严字当头,真正重视质量。麦当劳的成功得益于高标准的清洁卫生和高质量的服务。对于一个遍布全世界的快餐店来说尤其是困难,但它做到了。第三,质量意识就是把质量体会到最深处,比如,手表厂的工人不吃葱蒜;饭店的餐具上没有污渍且真正的消毒等。质量意识是超常的思维和理解。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

(三)产品设计和改进听取用户意见

在当今和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产品的推出,如果得不到顾客的认同,销售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无法销售。同时,消费者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网络信息的发达,获得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多,厂家不能随意决定产品,而应由消费者主宰质量,所有质量的各种努力是因为顾客需要,用户最有发言权,那种认为用户不懂质量的观念是错误的,生产人员、技术人员有时存在盲点,根据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改进质量是捷径,是明智之举。长期以来,许多厂商精力集中在生产线上,用防堵性的质检来防不良产品流出生产线。而有关专家指出应从设计开始,在海外的工业生产线中有一种所谓1:1000的法则,即在生产前发现问题进行纠正只需花费1元钱,在生产中花10元钱,到了消费者手中则要花1000元钱。当然,对于设计的理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理解是不同的,生产者认为好的设计是易于制造和销售,而消费者认为好的设计应该是赏心悦目、易于打开、易于使用以及易于修理等等。重生产设计是我国很多企业的一贯做法,低的设计影响质量、降低效率。

(四)产品质量的优劣由市场决定

产品观念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其中,产品观念认为,顾客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有特色的产品,认为只要产品好就会顾客盈门。因此,企业只要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地改进产品,使之日臻完善。在产品导向型企业中,管理人员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公司现有的产品上,而将市场需求置于一边。但是,现在所说的产品质量与产品观念下的产品质量是有一定区别的,这里所说的优秀产品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是有一定需求的优秀产品。莱州啤酒面对日益增长的终端买断费和激烈的竞争不得不考虑新的出路。首先对莱阳、青岛、烟台、股东等区域市场的消费者需要什么口感、什么度数等问题进行详细调查后,对现有产品进行梳理,结合山东人对酒精度数的偏好开发出针对性产品,在原料中加入德国优质香型酒花和澳洲阳光二棱大麦,以及具有解酒调节血脂作用的营养因子“α-亚麻酸”这在当地乃至全国啤酒行业中都是一次产品革新,为该啤酒的销售找到了新的突破。可见,产品优秀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

(五)高质量是由高素质的人创造的

人是关键因素,高质量的产品是由高质量的人创造出来的,所以,一定要提高员工素质,这是关键和前提,联系到我国目前的现状,熟练的技术人员非常缺乏,这是制约我国产品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员工知道了重要性,但是如果没有技术也是不行的。高素质的队伍如何建立,有两种途径,吸收高素质人才和进行培训。

以上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产品质量在产品整体概念中的作用和意义,在4PS策略中,产品仍是占有重要地位。并且,也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企业如何创造优秀产品。总之,不管营销形式多么前沿,都应该以产品质量或品质为经营的核心;不管营销如何发展,企业都应该重视产品的实体价值与核心利益。营销的新发展仍然是以产品的核心利益为基础的,仍然不能忽视产品的内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营销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老字号,品牌激活

一、引言

中华老字号(China Time-honored Brand,简称“老字号”)是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痕迹、具有独特的工艺和经营特色,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和良好商业信誉的企业名称和产品品牌。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千百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孕育了众多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匠心独具、享誉国内外的老字号。多少年来,老字号对于发展我国工农业生产,繁荣市场,振兴经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振奋中华民族精神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字号凝结着民族精神、历史文化和地理属性,是中华文明的奇葩,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内容和历史象征。老字号是工商业主体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多年成功经营的经验积累,彰显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有着相当高的商业和文化价值。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曾经辉煌的老字号却纷纷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发展困境,变得步履蹒跚,老态龙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考验。因此,激活老字号品牌资产,促进老字号企业的振兴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肩负的重任。

二、“老字号”企业的现状及出现危机的原因

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大量国际品牌的涌入,老字号品牌的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大部分存在运转困难、效益低下的现实。据有关资料统计,建国初期我国共有老字号16000多家,到1990年其数量减至1600余家,1996年经商务部重新认定的仅有434家;据评估,在目前国内共有的2000多家老字号里,有品牌、有规模且效益良好的仅有10%左右;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左右,亏损甚至有倒闭破产危险的占20%左右;此外,在全国驰名商标企业中,老字号企业还不到10%。

当然,也有一些老字号企业因为能够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并且进行创新,比如“同仁堂”、“全聚德”、“恒源祥”等一大批知名老字号通过不断改革适应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同仁堂秉承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积极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大大改进传统落后的药剂制作方法。1997年同仁堂在上海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2000年又成功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在经营规模上,同仁堂在全国有400余家连锁店、店中店,还在12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17家分店或分公司。但发展良好的企业毕竟是凤毛麟角市场营销论文,绝大部分老字号企业惨淡经营、举步维艰,更有些则面临经营困难,业已倒闭破产。就连一些全国知名的老字号企业,也未能逃脱这样的命运。例如,迄今为止已三百五十多年历史的“王麻子剪刀”,在中国剪刀行业可谓名声显赫,而在2003年,王麻子剪刀的资产负债率达到216.6%,不得不提出破产申请。作为老百姓信赖的商家,商业同行的榜样,曾经令人羡慕的老资历、老手艺、代表一部历史、一段文化的老字号就这样悄然淹没。“老字号”企业必须注重企业品牌建设,重新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振兴和发展的机会。

目前,我国老字号品牌建设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品牌老化,产品陈旧。由于时代特点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出现了品牌与消费者需求的脱节,仅仅维护老品牌的原汁原味的老形象而忽略与目标顾客不断变化的新需求保持动态的吻合就必然不能保持成功。当前,部分老字号产品的生产仍采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工艺,产品外观守旧,缺乏现代气息,仍停留在原来的产品与品牌上,没有全面、系统地开展品牌的延伸与创新工作,难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现代丰富多彩的产品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使一些老字号的特色产品黯然失色。

2.技术局限。在继承传统工艺时缺乏创新,迷信老工艺,一味单纯地继承老工艺,没有积极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进行工艺的改进与创新。我国不少老字号品牌对新工艺与新技术缺乏敏感性,始终在原地踏步。主要表现为:一是技术和质量标准不统一;二是生产过程落后;三是工艺技术陈旧。

3.品牌维护乏力,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大量假货充斥市场,使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降低。与此同时,假冒伪劣产品还分羹品牌资产,致使老字号的品牌形象严重受损。许多老字号企业没有注册商标而缺乏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的甚至连一直使用的商标在国内外被他人抢注,结果逐渐在消费者心中丧失了信誉,被非正宗的老字号打败。

4.品牌宣传跟不上。老字号品牌大多数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曾经以历史悠久、品质优良、风味独特、信誉卓越而著称于世、家喻户晓,但一味的迷恋老品牌的光辉历史,单纯地向顾客讲述老品牌的老故事是不足为取得落后观念。我国不少老字号品牌,它们的包装、广告语似乎永远停滞在过去辉煌的岁月里,失去了与目前目标顾客关注的利益点与兴趣点的相关性与亲密性。

5.不注重品牌的国际化扩张。品牌的国际化扩张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换句话说,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仅仅固守品牌诞生的老市场,任何想要塑造强势品牌的企业都要实现品牌经营的国际化,“老字号”也不例外。

三、“老字号”品牌激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随着消费者品味和偏好的变化、新竞争者或新技术的出现或者营销环境方面的任何新发展,品牌资产会受到影响,成为老化品牌,甚至面临衰退和消失。折射历史沧桑,承载中华文化传统,具有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经营理念的老字号惨淡经营乃至倒闭破产的现象随处可见,曾经风光无限的金字招牌,其头上的光环正在消退。从品牌的长期管理角度看,解决品牌老化问题,让老字号老当益壮、焕发青春活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品牌激活(Brand Revitalization)。下面我们来分析老字号品牌激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必要性

1.缺乏长期的品牌管理,逐渐失去活力。由于我国的老字号企业多集中在餐饮、食品及医药行业,而这些行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标准不高,致使大量不法商贩利用老字号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高的特点,对名牌商品仿制牟取暴利。这不仅影响了老字号的市场占有率,而且由于仿制品低劣的质量对老字号的信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品牌创立之后,随着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因管理不善,品牌资产渐渐流失。多样化和变化迅速是现代需求环境的两大特征,很多老字号品牌依赖单一的产品和品种,经营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且品种少,变化慢,无法满足多样化与不断变化的需求。自从我国加入 WTO以来,外国一些驰名品牌打入我国市场,使老字号生存和发展面临更大风险和压力。

3.出现品牌停止发展、萎缩甚至濒临“死亡”的情况。在现代商业竞争中,老字号经营理念的滞后,品质形象的陈旧,能动资源的匮乏,已使老字号光彩尽失,日显沉沦。

(二)可能性

1.消费者对老品牌的辉煌经历怀有美好的回忆。老字号作为中国早期民族工商业的代表,几乎每一个老字号背后都有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延续着一段关于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回顾中国自行车老品牌的辉煌历史,人们还会清晰的记得凤凰、永久、红旗、飞鸽、金鹿等,我们赋予它们一个时代的特征,它们留给我们无尽美好的回忆。

2.老字号具有新品牌所不具备的历史优势和口碑。提起“全聚德”、“瑞蚨祥”、“内联升”、“盛锡福”等百年老品牌,广大消费者会倍感亲切,有一种如数家珍的感觉。在老一辈的耳濡目染下,我们更是对这些具有百年历史积淀的老字号耳熟能详,有口皆碑。

3.老字号也是一个国家宝贵的文化资产和商业资产。老字号经历漫长的岁月的洗礼,有着可贵的历史渊源,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带来的市场经济效益和利润,以及给消费者带来的文化内涵都是无可估量的。

四、“老字号”品牌激活的策略

老字号是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商业文化,是我国极其重要的传统商业资源和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肩负着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并以产品为载体,传达给现代消费者以丰富的文化体验。激活老字号品牌的措施主要应该从国家政策和老字号自己努力这两个层面同时进行。

(一 )政府层面

要振兴和发展老字号,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市场营销论文,目前从中央有关部门到各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些相关的保护发展老字号企业的措施和办法。造成老字号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保护、发展老字号,首先由政府制定有利于其发展的相关规定,从政策上予以支持。

1.制定老字号保护、发展规划。首先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老字号的保护、管理和政策执行情况,同时设立老字号发展专项基金,对那些曾经辉煌但现在在市场中逐渐消退的老字号,给予资金支持,帮助他们恢复原有的老字号品牌。其次,在城市建设中,应加强老字号的原址保护,在城市规划中,要优先考虑老字号的地理位置,突出它的地位和作用。第三,保护老字号应采取整体保护的原则,不能只保留老字号的商号或建筑,而应对其所处的环境、产品、工艺和文化一同保护。第四,打造老字号一条街,使其展现新貌,实现更好的发展。

2.推动体制改革。由于历史上的老字号绝大部分都是私有企业或家族式企业,所以对国有老字号应尽快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实现企业体制的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内部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主动而灵活地参与竞争,并进一步明确商号、工艺等的归属,从而在体制上为老字号的发展铺平道路。

3.搜集、整理老字号的资料。由于老字号的私有性和地域性很强,所以很多老字号的传人及其独特工艺都散落在民间,因此要保护、发展老字号,首先要对老字号的现状进行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整理老字号的资料,并积极进行学术研究,发掘传统产品技艺和商业文化。

4.鼓励老字号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对这笔遗产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并加以继承。鼓励老字号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方式,但是在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老字号入选的却极少。

5.培育优势企业,实施动态管理。重点培育一批优势明显、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华老字号”,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增强这些企业和品牌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并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及时跟踪监测其发展情况,视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6. 建立促进体系,从老字号知识产权和网点保护,经营管理、体制和产品、技术、服务创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以及加强信息引导、经验交流、开展系列培训和研讨,扩大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支持老字号振兴发展。

(二 ) 企业层面

1. 老字号企业从自己本身的角度进行品牌激活

(1)勇于进行产品、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企业想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就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而老字号品牌的发展壮大也需要有优质的产品质量作保障,而产品质量又来源于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工艺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这些都需要科技文化的不断投入,老字号品牌想要振兴、发展,就要积极地引进国际一流的新工艺与新技术。我国的老字号几乎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祖传秘方”或独门绝招,靠着这些别家生产不出来的质量高、风味佳的产品,才得以在一定时期立于不败之地。但缺陷是,这些老字号几乎始终靠一个单一产品与品牌来维持生存与发展,缺乏全面、系统的品牌延伸与创新。当产品本身已不再适应现代市场需要时,老字号就必须对产品进行变革和创新。产品创新既要有传统风格又要有时代特征,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市场趋势不断推出新品种、花色、样式,以变应变,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2)做好自我重新定位,扩大目标市场范围

老字号要实现品牌激活,必须在转换传统的营销方式、创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积极探索现代经营业态上下功夫。“酒香也怕巷子深”,老字号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建立一种能够激励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体系,有效利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增强员工的创新欲望和培育企业归属感。通过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或采用特许加盟及连锁经营等现代业态都具有能够扩展业务,产生规模效益,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效果。

(3)创新老字号的传统文化,提升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

由于老字号企业有很长的历史,因此一般都有雄厚的文化积淀,而这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张王牌。老字号企业应对深厚文化底蕴进行挖掘、整理,充分运用自己独有的文化去营造品牌、宣传品牌、丰富品牌、弘扬品牌,将企业文化与品牌相结合,以文化创新树立企业形象。老字号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地对长期积存的品牌文化进行再次整合、再次提炼。在传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吸收具有时代特征的积极文化元素,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容并蓄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品牌文化。让品牌文化成为中华老字号历久弥新、保值增值的法宝,成为中华老字号深入人心的魅力所在,成为中华老字号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成为中华老字号决战市场的终极武器。

2.老字号企业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品牌激活

在基于消费者品牌资产模型(CBBE)理论框架下市场营销论文,品牌资产激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在购买和消费的过程中,提高顾客对品牌的回忆和认知水平,挖掘品牌认知的深度,拓宽品牌认知的广度;二是改善品牌联想的强度、偏好性和独特性,建立新的品牌联想,重新构造品牌资产所依赖的基础。基于这两条途径,老字号企业可以在下几方面进行品牌激活:

(1)建立怀旧心理。老字号品牌伴随着一大批人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对于老字号品牌具有了一定的怀念,一旦要是这个品牌消失了,必定有一部分人会怀念它们,希望它们能重新出现,继续经营下去,老字号企业就能利用人们的这种怀旧心理重新建立消费者对他们品牌的信任感,继而使其品牌活化,创新发展。还可以充分利用消费者的怀旧偏好,通过相似的口号或者是包装,调用品牌传统,唤起消费者对以前美好日子的回忆。

(2)创建独特品牌。品牌独特性是品牌身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其品牌精髓则代表品牌的核心价值,被称作品牌的DNA(基因)。品牌精髓是品牌独特性的主要构成要素,对于品牌独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创建独特的品牌才能使其在众多的品牌中脱颖而出,为大多数消费者所喜欢和接受,这样对老字号企业的品牌活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3)创建理想社群。在品牌林立的今天,品牌同样拥有自己的爱好者,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对于同一个品牌有独特的喜爱,他们或会互相交流喜爱品牌的心得,或会聚集一起共同讨论品牌故事,对于那个品牌他们会无条件的支持信任,因此老字号企业可以聚集这些对其品牌有忠诚度的消费者,创建理想社群,支持老字号的品牌创新。

品牌即代表着产品的质量信誉和权威标准、大众的情感认同与选择倾向,是一种完美的使用价值和独特的文化价值的结合体。老字号都是我国工商业发展中孕育的自主品牌,把它们培育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著名品牌有着很好的基础和优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老字号如果始终沉湎于过去的辉煌,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都可能会给老字号带来灭顶之灾。直面现代性的种种挑战和全球化的各种冲击,既继承传统又融入现代,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才是老字号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不二法门。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老字号应该在新的形势下发挥其历史文化优势,迎头而上,将企业做大做强,让老字号老当益壮、焕发青春,真正做到几百年不倒。

参考文献

[1]常宏.老字号的品牌战略研究[J].青年文学家.2009.9

[2]何建民.老字号品牌建设的误区与持续发展的方式[J].上海商业.2004.1

[3]何佳讯,李耀.品牌活化原理与决策方法探窥—兼谈我国老字品牌的振兴[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6.6

[4]孔微巍,谭奎静,秦伟新.中华老字号的品牌传承和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07.7

[5]凌冰.中华老字号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载体[J].上海商业.2008 .1

[6]林国建,宋伟.中华老字号企业品牌文化的创新发展[J].管理科学文摘,2006.12

[7]冷志明.“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滞后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4.1

[8]石菡贞,潘希颖.从品牌视角看我国老字号营销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

[9]吴水龙.品牌激活策略研究:以“老字号”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08.1

[10]吴水龙,黄小宁,周运锦.“老字号”品牌资产的激活:机理于路径[J].现代管理科学.2009.4

[11]王文媛,敖静海.中华老字号企业品牌文化的创新发展[J].管理科学文稿.2006.12

[12]薛冰.老字号保护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3]叶晖,陈海军.论在竞争环境中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6.12

[14]羊静.论中华老字号的品牌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