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活动预测模型人工神经网络

经济活动诸如商品价格走势、生产活动的产量预测、加工的投入产出分析、工厂的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是重要的技术经济层面。定量化的经济活动分析是经济学研究的必由之路,而建模是量化分析的基础,这是因为模型为科学分析和质量、成本等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针对经济活动中大多数研究对象都具有的非线性特点,给出了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rveNetwork)模型建立经济活动的预测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并描述了神经网络与各种先进的建模方法相结合的模型化方法,为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与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1神经网络模型方法

现实的经济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客观上要求建立非线性模型。传统上使用回归与自回归模型刻画的都是线性关系,难于精确反映因变量的变化规律,也终将影响模型的拟合及预报效果。为揭示隐含于历史记录中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必须借助更先进的方法———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并行处理、自适应、自组织、联想记忆及源于神经元激活函数的压扁特性的容错和鲁棒性等特点。数学上已经证明,神经网络可以逼近所有函数,这意味着神经网络能逼近那些刻画了样本数据规律的函数,且所考虑的系统表现的函数形式越复杂,神经网络这种特性的作用就越明显。

在各类神经网络模型中,BP(Back-Propagation误差后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是最常用的也是最成熟的模型之一。本质上,BP模型是对样本集进行建模,即建立对应关系RmRn,xk∈Rm,ykRn。数学上,就是一个通过函数逼近拟合曲线/曲面的方法,并将之转化为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来求解。

对BP神经网络模型,一般选用三层非循环网络。假设每层有N个处理单元,通常选取连续可微的非线性作用函数如Sigmoid函数f(x)=1/(1+e-x),训练集包括M个样本模式{(xk,yk)}。对第P个训练样本(P=1,2,…,M),单元j的输入总和记为apj,输出记为Opj,则:

apj=WQ

Opj=f(apj)=1/(1+e-apj)(1)

对每个输入模式P,网络输出与期望输出(dpj)间误差为:

E=Ep=((dpj-Opj)2)(2)

取BP网络的权值修正式:

Wji(t+1)=Wji(t)+?浊?啄pj+?琢(Wji(t)-Wji(t-1))(3)

其中,对应输出单元?啄pj=f’,(apj)(dpj-Opj);对应输入单元?啄pj=f’,(apj)?啄pkWkj;

?浊是为加快网络收敛速度而取值足够大又不致产生振荡的常数;?琢为一常数项,称为趋势因子,它决定上一次学习权值对本次权值的影响。

BP学习算法的步骤:初始化网络及学习参数;提供训练模式并训练网络直到满足学习要求;前向传播过程,对给定训练模式输入,计算网络的输出模式,并与期望比较,如有误差,则执行下一步,否则返回第二步;后向传播过程,计算同一层单元的误差?啄pj,按权值公式(3)修正权值;返回权值计算公式(3)。BP网络的学习一般均需多周期迭代,直至网络输出与期望输出间总体的均方根误差ERMS达到一定要求方结束。

实践中,BP网络可能遇到如下问题:局部极小点问题;迭代收敛性及收敛速度引起低效率问题。此外还有,模型的逼近性质差;模型的学习误差大,记忆能力不强;与线性时序模型一样,模型网络结构及节点作用函数不易确定;难以解决应用问题的实例规模与网络规模之间的矛盾等。为克服这样的一些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面向实际问题的特殊性,出现了各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或与之结合的模型创新方法。

2灰色神经网络模型

灰色预测和神经网络一样是近年来用于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的引人注目的方法,两种方法在建模时都不需计算统计特征,且理论上可以适用于任何非线性时间序列的建模。灰色预测由于其模型特点,更合用于经济活动中具有指数增长趋势的问题,而对于其他变化趋势,则可能拟合灰度较大,导致精度难于提高。

对于既有随时间推移的增长趋势,又有同一季节的相似波动性趋势,且增长趋势和波动性趋势都呈现为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函数特性的一类现实问题,根据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描述复杂非线性函数能力特点,用其对季节性建模;最后根据最优组合预测理论,建立了兼有GM(1,1)和ANN优点的最优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反映季节性时间序列的增长趋势性和同季波动性的双重特性,适用于一般具有季节性特点的经济预测。

首先,建立GM(1,1)模型,设时间序列x(0)=(x(0)(1),x(0)(2),?撰,x(0)(n)),作一阶累加生成:

x(1)=(x(1)(1),x(1)(2),?撰,x(1)(n))(4)

其中x(1)(k)=(x(0)(i),k=1,2,?撰,n

构造一阶线性灰色微分方程并得到该方程的白化微分方程:

+ax=u

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a,u,得到x(1)的灰色预测模型:

(1)(k+1)=(X(0)(1)-u/a)e-ak+u/a,(k=0,1,2,?撰)(5)

其次,根据上节方法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第三,将两模型优化组合。设f1是灰色预测值,f2是神经网络预测值,fc是最优组合预测值,预测误差分别为:e1,e2,ec,取w1和w2是相应的权系数,且w1+w2=1,有fc=w1f1+w2f2,则误差及方差分别为ec=w1e1+w2e2,Var(ec)=w21Var(e1)+w22Var(e2)+2w1w2cov(e1,e2)

对方差公式求关于w1的极小值,并取cov(e1,e2)=0,即可得到组合预测权系数的值。

2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神经网络模型

粗糙集理论与模糊集理论一样是研究系统中知识不完全和不确定问题的方法。模糊集理论在利用隶属函数表达不确定性时,为定义一个合适的隶属函数,需要人工干预,因而有主观性。而粗糙集理论由粗糙度表示知识的不完全程度,是通过表达知识不精确性的概念计算得到的,是客观的,并不需要先验知识。粗糙集通过定义信息熵并进而规定重要性判据以判断某属性的必要性、重要性或冗余性。

一般来说,BP神经网络模型对模型输入变量的选择和网络结构确定等都基本凭经验或通过反复试验确定,这种方法的盲目性会导致模型质量变差。用粗糙集理论指导,先对各种影响预测的因素变量进行识别,以此确定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再通过属性约简和属性值约简获得推理规则集;然后以这些推理规则构造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采用加动量项的BP的学习算法对网络进行优化。有效改善了模型特性,提高了模型质量。其建模步骤为:由历史数据及其相关信息历史数据构造决策表;初始化;对决策表的决策属性变量按划分值域为n个区域的方式离散化;采用基于断点重要性的粗糙集离散化算法选择条件属性变量和断点(分点),同时计算决策表相容度,当决策表相容度为1或不再增加时,则选择条件属性变量和分点过程结束;由选择的条件属性变量及其样本离散化值构造新的决策表,并对其约简,得到推理规则集;由推理规则集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若神经网络拟合误差满足要求,则结束,否则,增加n。必须指出,区间分划n太小,会使得拟合不够,n太大,即输出空间分得太细,会导致过多的区域对应,使网络结构过于复杂,影响泛化(预测)能力。

3小波神经网络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存在的网络结构及节点函数不易确定问题,结合小波分析优良的数据拟合能力和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特性建模,即用非线性小波基取代通常的非线性S型函数。

设非线性时间序列变化函数f(t)∈L2(R),定义其小波变换为:

Wf(a,b)==f(t)?渍()dt(6)

式中,?渍ab(t)称为由母小波?渍t(定义为满足一定条件的平方可积函数?渍(t)∈L2(R)如Haar小波、Morlet小波、样条小波等)生成的依赖于参数a、b的连续小波,也称小波基。参数a的变化不仅改变小波基的频谱结构,还改变其窗口的大小和形状。对于函数f(t),其局部结构的分辩可以通过调节参数a、b,即调节小波基窗口的大小和位置来实现。

用小波级数的有限项来逼近时序函数,即:

(t)=wk?渍()(7)

式中(t),为时间序列y(t)的预测值序列;wk,bk,ak分别为权重系数,小波基的平移因子和伸缩因子;L为小波基的个数。参数wk,bk,ak采用最小均方误差能量函数优化得到,L通过试算得到。

4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模糊集合和模糊逻辑以人脑处理不精确信息的方法为基础,而人工神经网络是以大量简单神经元的排列模拟人脑的生理结构。二者的融合既具有神经网络强大的计算能力、容错性和学习能力,又有对于不确定、不精确信息的处理能力,即同时具有底层的数据处理、学习能力和高层的推理、思考能力。

一种应用模糊理论的方法是把模糊聚类用来确定模糊系统的最优规则数,从而确定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这样确定的网络结构成为四层:第一层为直接输入层;第二层为模糊化层,对输入做模糊化处理;第三层为模糊推理层,对前层模糊结果做模糊推理;第四层为非模糊化层,可以采用重心非模糊化法,产生网络输出。该网络采用动态处理法,增强了其处理能力,且适用性强、精度高。

5结语

除上述几种结合式神经网络方法之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算法设计方面一直在取得巨大的进步。神经网络模型方法是一种先进的具有智能的非线性建模方法,其在自然科学、经济现象、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化,把神经网络方法引入经济活动的分析和预测中,并紧密联系诸多先进的建模方法,是使工业经济、商业经济及其对经济本质规律的研究等各项工作推向前进的重要理论武器。

参考文献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宗教;宗教活动场所;经济学分析;私建滥建

一、现状及影响。

宗教活动场所[1]是宗教信徒举行宗教仪式,参加宗教活动,实施的地方。根据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建立宗教活动场所须由宗教团体向拟建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然后逐级上报,直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2]。未经批准私自建立宗教活动场所属于违法行为,由宗教事务部门予以取缔并没收违法所得。

当前农村私建滥建宗教活动场所的现象较为严重,由于这属于负面信息,无法直接从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获得确切的数据,但从政府治理整顿这一现象所取得的成果可见一斑。如河南新乡市2006年治理整顿私建滥建宗教活动场所1119处[3];安徽巢湖市2006年治理整顿滥建寺庙和露天佛像240处(是佛教活动场所)[4];湖南湘西自治州2002年集中整治滥建庙宇172处(是佛教活动场所)[5]等等,这些场所绝大部分在农村。以上是笔者通过网络搜集的信息,如果我们到农村实地走走,可能发现情况更为严重。笔者利用农村调查的机会注意了这一现象,发现农村私建滥建宗教活动场所的情况比较普遍,有些地方真的出现了“村村有寺庙,见神就祷告”的现象。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这些私建滥建的宗教活动场大小规模不一,大的超过当地正规宗教活动场所,小的就是一间民房,非常简陋;资金来源各异,有信徒自己掏钱的,有通过外面化缘的,甚至还有暗中接受境外组织资助的;管理形式多样,有信徒本人管理的,有信徒家庭管理的,有几个信徒合伙管理的,还有接受境外组织遥控指挥的[6];活动形式不同,有完全公开的,有半公开的,有隐蔽的。

这些在农村私建滥建的宗教活动场所由于游离于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和宗教团体的管理之外,对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带来诸多不良地影响:一是扰乱了当地正常的宗教管理工作秩序。这些未经批准[7]的宗教活动场所到底宣传何种教规教义,举行什么样的宗教活动,对信徒进行了怎样的精神灌输和误导,作为管理者不得而知。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非正规宗教活动场所对正规宗教活动场所的负面影响,非正规信徒对正规信徒的反示范作用,将造成农村宗教管理工作非常被动。二是加重了农民的精神负担和物质负担。

调查发现大部分私自建立的宗教活动场所与迷信为伴,与巫术为伍。农民本来想通过宗教寻求精神慰藉和解脱,但他们在这里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加重了他们的精神苦闷和迷茫。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非正规的宗教活动场所利用各种名义骗取农民的钱财,如奉献钱、布施、贡钱等等。一些老实巴交的农民辛辛苦苦赚的一点钱都双手拱送给了这些私自建立的宗教活动场所。三是有削弱农村基层政权的危险。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当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信仰伪宗教、非法宗教时,基层政权的组织号召力将会削弱。

另一个方面是随着这些伪宗教、非法宗教力量的慢慢集聚,有可能会形成一股与农村基层政权相抗衡的政治力量。在现实中,也出现了这样的苗头,据报道某村村支两委发动农民出钱出力办一件事,没有结果,而当该村宗教活动场所的负责人出面号召时,村民踊跃,事情也很快办成。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警惕。四是危害到农村的稳定和长治久安。自1999年国家对以“”为代表的组织实行严厉打击以来,我国组织受到重创,个别组织已灭亡。但是近几年来,在地广人稀的农村地区组织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如门徒会、东方闪电等组织相继出现[8]。这些主要利用非正规的宗教活动场所发展自己的信徒和组织,计划和实施各种针对我党我政府的破坏活动。另外,国外的非法宗教组织也在利用这些非正规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渗透,通过金钱引诱来培植他们在中国的人,像前几年凡蒂冈未经我国政府允许,擅自在我国培植地下主教为之服务就是一例。

二、经济学原因分析。

对于农村私建滥建的宗教活动场所,政府部门一般采取两种办法处理:一是对于一般私自建立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批评教育,由不合法转为合法;二是对于那些经批评教育无效而又无法转化,甚至已有违法行为的宗教活动场所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这两种办法在短期内,通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存在三个弊端:一是无论对于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还是对于这些非正规宗教活动场所的建立者,这种治理方式成本太高昂,是社会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二是运动式打击过后,容易反弹;三是人为因素影响大,领导重视,可能打击得比较彻底,领导不太重视,工作可能就流于形式。

因此,笔者想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当前农村私建滥建宗教活动场存在的原因及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按照恩格斯的解释,“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9]。但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宗教只不过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精神产品,通过消费宗教这种精神产品来获得平安快乐的效用。当前农村广泛存在的非正规宗教活动场可以当作宗教这种精神产品的供给方,按照供求法则,既然存在大量的供给,一定存在大量的需求。根据政府公布的数据,我国宗教信徒达1亿多人,那么根据人口比例,农村宗教信徒应该接近1亿。

但笔者认为实际农村宗教信徒应该更多。前不久,华东师范大学两位教授经抽样调查后认为中国目前宗教信徒约为三亿[10]。根据这个数据,那么农村宗教信徒应该超过二亿。而且大多数人都有宗教心理,他们中间许多人又很容易转化成宗教信徒。因此,如此巨大的农村市场必然需要大量宗教精神产品,这样农村冒出大量的非正规的宗教活动场所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我国上亿的宗教信徒中,其实纯粹的无功利目的的宗教信徒是凤毛麟角。林语堂先生曾说,中国人的宗教心是淡薄的??[11]。人们拜观音是为了生个健康的小孩,拜龙王是为了祁求风调雨顺,拜关公是为了保佑自己及家人出入平安等等。那么是什么样的功利目的、世俗原因、客观现实使得农民大量供给宗教精神产品、大量需求宗教精神产品呢?

笔者认为,当前农村存在大量非正规宗教活动场所供给宗教精神产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供给者本身存在强烈的需求,通过私自建立宗教活动场所,能较好地实施,满足自身的需求。二是供给者有强烈的利益动机。宗教信徒在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仪式,参加宗教活动,即消费这种精神产品时,虽然名义上不需要支付价格,但实际上是支付了成本的。如购买各种敬神的物品和奉献的钱财,这些就构成了宗教活动场所供给者的收入,据笔者调查,有近50%的非正规宗教活动场所的利润较为丰厚,少数地方甚至出现全家都投入进来进行商业化动作、公司化经营的现象,纯粹成了谋利的手段和工具;三是进入门槛和平时的运营成本都很低。有钱的可以修建大的场所,无钱的可以修建小的场所,或者干脆将自己的住房进行改造。场所建立起来后,平时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和流动资金,因为宗教信徒都会自带或在该场所内购买信仰物品。四是正规宗教活动场所的设立审批层次太高,据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设立宗教活动场所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批。这样势必影响农村地区正规宗教活动场所的供给。据笔者了解,有些县已经有几年没有审批宗教活动场所了。五是部分地方的正规宗教活动场所区域分布不合理,造成信徒实施不方便、成本太大。同时,这些场所所供给的精神产品质量不高,服务不好,不能较好的满足信徒的需求。

当前农民存在大量宗教精神产品需求也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前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生产力不够先进,自然界还有许多现象不能为人们所认知,于是人们很容易到宗教中去寻求答案。这是人们信仰宗教的自然原因。农民相对来说,科技文化素质要低一些,他们更容易去信仰宗教,更容易通过宗教来解释令他们困惑的事物。二是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和城乡分割,农民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都比较低。和城市居民比起来,农民自卑感要强,自我评价要差,于是他们更容易到宗教中去寻求心理的平衡和做人的尊严。三是在国家对农村实行新政即免去农业税、给农民各种补贴和加大农村公共投资以前,农民负担较重,农民收入较低,加之医疗实施市场化改革,教育实行产业化,农民在无其他社会保障的情况下,普遍感到生存压力巨大。严峻的现实促使农民到宗教中去寻求慰藉和解脱。四是改革开往以来,上亿农民的跨区域流动造就了上千万的留守老人、留守妻子或丈夫,精神的孤寂和凄苦促使他们到宗教中去寻求精神的寄托。五是当前农村文化阵地和娱乐形式的缺乏,也让农民逃遁到宗教中去寻求精神娱乐。

三、对策及建议。

宗教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可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12]。但由于这些农村私建滥建的宗教活动场所具有上述分析的许多弊端,必须想办法对其治理。笔者想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别提出短期治理之道和长期治理之道。

短期治理主要从供给入手:一方面要改善政府批准的正规宗教活动场所的供给。首先要做到数量合适、布局合理,使宗教信徒能有地方实施信仰,而且较为方便,无需为此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其次要改善供给的质量,能较好地满足宗教信徒的信仰需求,使他们愿意到这些正规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

另一方面是加大这些私自建立宗教活动场所供给方的成本,打消他们的利益动机。首先要切实完善县、乡、村宗教工作网络,使这些私自建立宗教场所的信息能较为顺畅、及时地传达到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其次是以县为单位,由宗教事务部门牵头,联合公安、民政、文化、安全、消防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定期对农村地区私建宗教活动场所的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和处理;最后是对于从事违法活动的供给主体,公安部门要依法予以取缔,对触犯刑律的当事人要提起刑事诉讼。

长期治理主要是从需求入手,需求减少了,这些私自建立的宗教活动场所必然也随之减少。一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水平,减少由于愚昧无知而信仰宗教的比例;二是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农民具有比较积极向上的精神寄托;三是切实提高农民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他们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得到起码的社会尊重。

注释:

[1]宗教活动场所一般包括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分别属于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活动场所。

[2]2004年7月7日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宗教事务条例》第十三条。

[3]河南省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我市召开依法治理乱建寺庙和私设宗教活动场所工作总结会》,/html/4028815814acaf060114acb4d476001e/2007091613330326.html。

[4]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省政协宗教界委员赴巢湖市考察宗教工作的情况报告》,/html/zxyw_4/2007-09/1190333986.html。

[5]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秘书处。正确认识宗教问题切实做好宗教工,/develop/73.html。

[6]他们对此问题基本没有意识,也不认为自己在接受境外组织的遥控指挥。

[7]这里的“未经批准”与“私建滥建”及后面提到的“非正规”在本文中都属于同一概念。

[8]黄幸平:《西部农村“信仰流失”警示》,《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06期。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renren2b《:中国宗教教徒知多少》,/thread-130441-1-1.html。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要点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伴随社会越发展,经济越繁荣,分析决策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就越发显得重要。而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做为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就愈来愈不可缺少,成为煤电铝企业管理者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信息基础。

一、经济活动分析的概述

经济运活动分析是运用各种经济指标和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资料等数据信息,通过大量的对企业经济现象的调查研究,利用现代科学经济理论和科学分析方法,对企业报告期内生产、经营、投资等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搞清楚企业经济活动情况和内在规律,从而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找出差距、采取措施、挖掘潜力,以提高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它是企业经济活动过程的重要管理环节,是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管理活动和重要的管理方法。

二、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作用和意义

在工作实际中,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就是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济运行各要素的分析,查摆问题,寻找机会,揭示风险,采取措施,跟踪落实,保证完成企业年度目标,促进企业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企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其目的就是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以便吸取教训,帮助企业作出科学的预测,指导企业未来健康发展。

三、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一般程序

做好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一般应遵循如下程序:(1)提出分析课题,制定分析计划。在分析计划中明确分析的目标、内容范围、组织分工和时间进度等;(2)收集整理资料,掌握实际情况。从企业实际出发,对所要分析的与生产经营情况有关的主客观情况进行详细、系统、全面的了解,大量收集、占有资料;(3)科学评价,明确结论。经过对数据资料的深入研究分析,对企业计划预算、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等做出全面、公正、准确的评价,同时找出造成差异的主、客观原因,分析下一阶段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对指标完成的影响程度,并力求量化;(4)抓住关键,提出建议。对成绩要帮助总结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还要揭示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巩固成绩,改正管理的措施建议;(5)编写分析报告。

四、做好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应具备的条件

1.必须掌握经济理论知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辩证法思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学专著,以及我国当代经济学家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著作与最新研究成果,对我们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所以,必须善于学习和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经济过程,并从中发现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

2.熟悉当下方针政策与法规

分析工作必须以国家方针政策为依据,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要以企业经济效益目标为中心,密切关注经营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各级政府为鼓励和支持企业的经济发展所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必须把这些方针政策学深、弄懂、吃透,才能用以指导我们的煤电铝企业经济分析工作,指导企业科学健康发展。因此,随时关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其变化,加强对方针政策的学习领会,对于分析研究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是至关重要的。

3.应用好统计科学方法

统计科学在经济分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进行经济分析所依据的基础资料主要是通过统计调查所获取的统计信息;第二,对统计资料、统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如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指数法等,都是统计科学所提供的;第三,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所使用的预测方法,也主要源于统计科学提供的统计预测方法。因此,统计科学知识是企业经济分析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知识。不掌握统计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煤电铝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五、做好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几个重要方法要点

1.调查研究是做好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一是健全和完善现有的统计网络体系,为调查研究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没有健全的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网络系统和扎实的经济统计工作基础,调查研究工作就无从得到保证,更谈不上搞好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二是调查研究的方法科学、手段完善是获得完整可靠信息的技术保障。一方面要依靠企业经济统计网络系统进行统计调查;另一方面也要发挥统计网络之外的调查作用,如通过深入企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获得来自基层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电话等载体进行咨询、了解或利用网络、报刊等传媒获取信息等。总之通过方法科学、手段完善的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才能为经济分析提供翔实、完整、准确、可靠的材料依据。三是求真务实是确保调查研究及其成果真实可靠的必要条件。不管是调查研究,还是收集、整理、传输、使用信息,都要坚持如实反映客观情况。对统计数据进行随意删改或主观臆造所谓“数据”的作法,既是统计工作的大忌,也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大忌,不仅影响调查研究工作的质量,降低可信度,而且依据这一结果作出的经济分析,将会对领导决策产生误导作用。因此,搞好调查研究、确保信息质量,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2.全面科学、认真负责的编写分析报告,应把握的重点

一是以准确的数字为依据。所援引的数据、材料一定要真实可靠,同时做到定性必须定量,以数据定性;二是判断推理要符合逻辑。确定论点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提出的对策、建议一定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三是必须正确选择和使用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四是要用系统的观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由于某一项目或因素在某一方面会产生一定的效益,但可能对其他方面造成不利影响,而综合性分析是按照系统工程理论所作的最优化研究;五是要有一定的时效性;六是言简意明。写报告一定要主题明确,使用统计数字恰当,做到言简意明,切忌做成一大堆数字的罗列。

综上所述,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做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所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无论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还是其他管理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找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工作,使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真正起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对策、促进经营的目的,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使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站稳脚跟,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文天若,著.财经应用文写作教程[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国际经济 一体化 教学改革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的研究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内容。目前,市场全球一体化、国际生产分割、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正日益把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必需的全部资源、资金和技术,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交流和相互合作。近50年来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又把世界各国的交往推到了一个新阶段。地球上的空间距离“缩短了”,信息的“时间差”也趋于消失。这种局面不仅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条件,而且加快了经济生活的国际化,使世界变得空前开放了。开放的世界使世界各国原有的“一国经济”正在走向“世界经济”,从而形成了“全球相互依赖”的经济格局。实践的不断发展正使得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开始关注各种各样的国际经济现象,国际经济学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提升。由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索行之有效的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对于塑造学生运用国际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提升其理论素养,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综合性应用人才,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特点

1、课程的理论体系涵盖面宽广。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国际贸易部分涉及到贸易利益、贸易结构、贸易保护、贸易收支、资本跨国流动、生产要素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的内容;金融部分涉及到了国际收支、汇率决定、汇率政策、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内容。它们各自都有独立的理论体系,但在理论假设、理论推导、结论之中又隐含着时间上、逻辑上的关联。从教学内容的分量来说,教学的任务量较大,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有详有略;在教学层次上,应有效地与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形成立体的层次性以及互补性。

2、与一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同。国际经济学理论在分析上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前者主要针对某一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现象,提供理论分析框架,旨在解释诸如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济活动的影响等问题;后者则就某一与贸易金融有关的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即说明其好坏,例如就一国贸易金融政策的制定提出依据。在分析框架上,各种理论模型往往以两国、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为主,主要是满足几何形式或者图示方法讲解的需要。这种二维图示的方法优点在于直观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而且论证过程也较为严密。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即经济模型不得不加以简化,且限定在二维范围内。

3、国际经济学课程理论较抽象,要求有一定的数学功底。这门课程的很多理论,涉及到一定量的数学推导和二维图形分析,但都是基于一定高等数学功底为基础的。特别是古典贸易理论均衡价格的推导、特定要素模型收入分配分析、国际生产方式选择、国际资本流动、汇率的货币分析等核心理论,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授课之初,对于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温习,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尤其要求进行课前的预习,对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做到心中有底,并做好相关的准备。

二、以往教学评价中反馈出来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件形式不够多样化,内容不够丰富,未能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技术多角度传授知识。根据笔者利用谷歌搜索引擎对国内各类高校国际经济学课件的收集和分析,发现这类问题实际上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在一般院校存在,很多名牌院校的课件也只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理论体系的完备,却往往忽视了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课件基本是用文字呈现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模式(黑板教学)无异甚至效果更差;媒体形式单一,未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教学设计和版面设计不合理,视觉效果差;章节之间课件质量参差不齐、排版不美观、文字图片清晰度差;内容呈现无先后顺序、整体色调不和谐、幻灯片前后风格不一致等问题。

2、教学形式单一,存在满堂灌的现象,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笔者从事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实践的体会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固然重要,但应该在保障学生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更强调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认真掌握理论大师们的观点,当好听众,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信息,通过师生交流、相互讨论,激活其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训练出来的思维独立性和挑战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却可以让学生在日后学习、生活、实践过程中受益无穷。另外,知识和理论,也只有在不断从头脑中调取并运用,才能长期持久地掌握。

3、理论讲解要细致,循序渐进,理论分析要结合实际,特别是要结合中国的实际。不少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专业学生反馈,由于刚刚学完微观、宏观经济学课程,对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掌握尚不熟练,对于国际经济学课程中不少理论的推导部分感觉理解困难,跟不上授课节奏,要求适当地放慢教学的节奏。特别是对于课程中的一些理论难点,由于多媒体的图形展示往往没有进行步骤分解,学生不容易掌握。对于这些理论,笔者基本采取了黑板分步骤图解与多媒体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讲解完成后要求学生当堂提出疑问,再就疑问点详细讲解的办法。另外,一些学生也反应,课堂上提出的案例中,有关美国、欧洲的案例分析较多,而中国的案例较少,学生更加渴望获得一些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阶段的中国经济现象的理论解读,从而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我国政府的贸易金融政策的导向、重要产业的发展趋势。

4、国际经济学课本几乎以纯理论为主,形式比较枯燥。笔者比较了不少国内编写的国际经济学教材,发现普遍以理论介绍为主,案例及专栏分析较少,抽象性较强,考虑到大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形成过程中,造成了很多理论理解的困难,课堂的气氛也不容易调动起来。国际经济学作为大学阶段的理论教学,应该更强调让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并通过生动丰富的案例分析来帮助其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现有的国内教材很少有适应这一需求的。

三、关于改善国际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丰富知识传授方式。首先,使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课堂教学的知识量,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广博的知识。充分利用语言与画面信息的互补性,在单位时间内增加更多的信息量,呈现给学生动态的信息,画面的变换和不同的声音效果能够提供多元化、富有立体感的信息,充分提升他们的学习记忆效率。其次,通过多媒体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国际经济学的兴趣。通过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可以发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图形等多媒体信息的优势,把多媒体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结合并显示在屏幕上,从而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课件的编排上要注意始终把教学目标放在第一位,呈现的教学内容必须是正确和准确的,难点、重点必须是突出的。另外,课件编排要依据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来确定媒体表述方式,是用文字、图片还是用语音、录像,是用单一媒体还是多种媒体,是平行表示还是分层表现,都要与相关的具体内容相互照应。

2、加强案例分析,特别是对中国当今国际经济热点的分析。本质上,国际经济理论的形成就是来源于众多经济学家对国际经济现象的观察、归纳和推理、总结。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必须也应该将这些理论还原于经济实际和现实生活中,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无疑为当今的国际经济教师提供了无数适合的分析素材。这些案例分析无疑会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学习国际经济学的必要性,并能有效的调动起课堂气氛,强化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要素均等化定律的时候,笔者会向学生提出疑问——为何我国的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收入差距并未随着国际贸易的进行缩小反而扩大,鼓励他们讨论,并从理论假设前提下寻求问题的解答;讲解国际贸易利益的时候,可以以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国民福利的对比进行分析;涉及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时候,可以以中国与国外汽车产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案例探讨;反倾销的分析可以结合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进行案例讲解;大学生就业难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分工模式的关系分析等等。教学实际证明,学生对此类问题兴趣强烈,讨论氛围会逐步形成,能有效地激活他们的思维。

3、理论讲解循序渐进,充分分析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国际经济学理论内容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呼应、相互对比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讲解各个理论的概念、推导和结论,而应在课堂上时刻注意提示学生理论之间在时间上、逻辑上、学派上、假设和结论上的各种关联,从而最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结构完整、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现实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对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经济理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多角度分析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当然,这一切应该建立在对理论由易到难、深入浅出的讲解上,在充分与学生沟通的基础上,保证一个合适的教学节奏和进度。

(注:基金项目:湖南农业大学国际贸易重点学科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韩刚: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管理观察,2009(14).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活动;分析理论;实际施工;问题 ;项目活动

一、总体说明

(一)经济活动分析及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概念

经济活动分析是一种根据当前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通过相关的经济信息,根据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等进行分析,反馈企业的现有经营状况,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向,并明确以往经营中存在地问题,为企业经营决策、管理完善、优化整改提供依据。且在分析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分析结果,通过编制、分析、修改、成文等过程形成分析报告,旨在使分析活动及结果更加清晰明了。

(二)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主要是指经济活动中规划的范本,主要是在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产物。它的主要作用除了可以将经济现象进行真实反映之外,同时还能对经济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结合经济运作规律,对当前企业经济运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解析,给企业开展运营活动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方式[2]。合理地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有利于从实践中归纳总结,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经济规律,有助于科学决策的实现以及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和完成。经济活动分析是当前企业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必要的方式之一,其可以有效帮助企业结合经济运作规律来开展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并且对经济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合理控制,进而增加管理质量以及经济效益。

(三)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

1.营业收入分析

首先对企业资金收入以及目标落实情况进行解析,对当前影响收入改变的原因进行探讨,其中包含施工任务、施工标价、施工进度、变更规划、调查赔付等,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披露,给未来资产收入落实趋势进行规划。

2.成本费用分析

对工程项目的预算情况进行解析,对当前影响成本改动的因素进行探讨,其中包含了施工作业队伍、施工成本、材料成本、劳务成本等,对成本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给今后成本变化趋势进行规划。

3.经营成果分析

首先对项目周期成本落实情况以及规划情况进行解析,并对成本费用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给成本利润变化趋势进行规划。

4.资金流量分析

对周期资金收支情况进行解析,对资金统筹、应用、管理等多项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5.其他情况分析

从施工组织规划、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多个方面入手,对项目整体效益因素进行解析。

(四)经济活动分析的编制方法

在编制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前,必须拟定分析的对象、范围和目的,对于不同的阅读者要采取不同编制方式以及分析范畴,假设阅读者在一个机构中,可以让编制内容更加细致化,着重细节分析,而分析对象若是一级单位(集团公司),则力求语言精练,从行政方针、方式方法上加以概括;再经过针对性的研究、计算和推理,为最后的经济活动分析理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针对最终环节来说,需要提出分析结果,并且给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经济活动分析主要是以宏观经济着眼,而又从微观数字入手,“摸数据、抓关键、找原因、得结论”,以产生经济效益标准为侧入点,对其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对企业经济活动获得的整体效益进行评估,依次给出可行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分析报告充实而又有说服力,并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指导文书。

以上工作均已完成后,就可以根据分析目的、对象、要求出发,确定分析内容和进行结构安排了。

二、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开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开展现状

在开展建设工程时,往往离不开施工企业的参与,其自身具备的特点有三方面,第一,建筑产品含有的固定性以及施工中存在的流动性;第二,施工期限长,并且流动性高;第三,管理层级广。一般一家大型施工企业集团都由集团母公司,子(分)公司、项目部,而子(分)公司下面又同样也有子(分)公司、项目部。

(二)目前经济活动分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活动分析理念不成熟

经济活动分析理念主要体现为分析报告的写作主体针对经济问题提出的意见和措施,具有人的思想意识,例如,在进行编写组织框架时,具备较强的思维逻辑性,可以站在科学理论、思想观、价值观的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应对措施[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秉持着科学发展观、不间断发展观、绿色经济发展观、农业科技发展啊观、以人为本理念等,对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编写产生的思维影响因素进行解析,从而完成影响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编写。

由于受到经济活动专业分工的抑制,当前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编写时,编写主体通常是由诸多个体构成,由于每个个体所产生的思维运作模式、价值理念、认知形式以及行文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进而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编写的逻辑性、统一性带来了影响,进而无法保证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编制质量。

2.经济活动分析编制人员的经验不足

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经济活动分析的质量,影响执行的效果。对经济活动分析这种新生事物,大家普遍没有成熟的经验,再加上一些单位的人员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对文件的学习不够深入,相关资料收集不充分,对有关问题自作主张,完全违背了分析编制的实事求是和科学原则,报表数据不准确,逻辑关系不正确,文字说明材料不详实,未按照规定时间予以上报,严重影响了真实经济结果的总体进程。

三、对项目经济活动分析管理的建议

(一)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相结合

针对经济活动分析阶段来说,采用原始的模式可以以三个月为单位对经济情况进行分析。

(二)单项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所谓单项经济活动分析 ,是指对某单一项目部、特定项目而言的;所谓的综合分析主要指对一个团队的整体经济活动进行解析。

(三)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相结合

事后分析通常指对超前分析结果进行考核,对已经开展的经济活动存在的不足或者薄弱环节进行修整。事前分析则是事中和事后分析的基础 ,是对尚未进行的经济活动的预警 ,它将为尚未进行的经济活动起到超前指导、铺路架桥的作用。

(四)定量分析c定性分析相结合

经济活动分析一方面需用过现有财会账目、报表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总结,这属于定量分析的过程。但定量虽然能够直观、严谨地呈现出经济情况,但过于死板,缺乏理性,往往无法分析造成这一数据信息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建议在常规数据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加入定性分析,分析数据信息的深层次成因。但要避免走入定性分析中的“可能、也许、大概”的陷阱,要结合定量的严谨,进行综合评价。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活动分析作为开展经营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它主要是借助各项经济数据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运行因素进行优化配置和高效应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解析,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对企业生产以及经营活动进行规划,争取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成果的管理活动,因此,做好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与施工企业的有效融合是现在每个企业在发展中应注重的主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綦虹.试论经济活动分析的有效途径[J].河北建筑科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4,6(21),2.

[2]何丽蓉.浅谈施工项目经济活动分析[J].交通财会, 2001(11).

[3]郭华.阐述基本建设项目经济活动的控制与管理[J].广东科技,2010,3(233).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方法论哲学二重性抽象法现象描述法

一、亚当・斯密方法论的思想基础

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1776年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的出版为其带来不朽声誉,此书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系统运作做了较明白、清楚地阐述,明确地向世人表示:经济的一般性原理是存在的。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上,他继承威廉・配第提出的归纳法和魁奈发表的演绎法,形成了初步的抽象法,同时又从维护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形成了一套现象描述的方法。亚当・斯密是世界经济学说史的开山鼻祖,他的理论思想基础、特性及其形成原因引人深思、值得探讨。

亚当・斯密本人曾是道德哲学教授,他的许多著作都是作为哲学著作来构架与写作的,比如《道德情操论》,他的经济学研究经常运用哲学方法,即进行经济哲学的研究。《国富论》中的理论体系也正是受到当时盛行的自然哲学学派“自然秩序”思潮的影响,即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才构建完毕。

斯密所处时代的主流哲学思想流派是自然哲学,这种思想传承于古希腊的斯多亚派,它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而人也是理性地生活,依自然而生活,依道德而生活。在经济生活中人类要服从于政治秩序和道德秩序,政治秩序是人类创造自我规范的,而道德秩序是天然由自然产生,因而此学派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要遵循道德法则,专注于伦理的关怀。

自然哲学学派认为存在着的自然秩序,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经济学史上的重农学派深受这一思想影响,笃信这条自然法则,认为只有在此秩序下,人们才能发展地生存,因为外界状况是由经济冲突而不是由经济和谐所引导的,当现实状况偏离自然秩序时,自然秩序的有益成效便无法充分地发挥。重农学派发展地继承了斯多亚派的思想,亚当・斯密又发展地继承了重农学派的思想,在其《国富论》中以自然秩序作为分析经济问题的出发点,并由此探寻经济活动的过程和内在规律。斯密把此思想进一步发展,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由自爱、同情、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六种动机所引导。因而,每一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都被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去完成并非完全其本来的目的。政府的作用不单单是守夜人,政府的作用是为了让市场机制更完备地发挥作用,每个人都在机制的作用之下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形成良性的公共利益的平衡。

基于这进一步思想发展的基础,斯密认为人在经济生活中,永远是以利己心出发开展一系列经济活动。所谓利己心,指的是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人们做出的任何行为都是为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遵循着这个规律,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通过仔细测算自己所能够获得的最大利益从而做出最理性的选择。利己心一脉相承于自然秩序,是人的天性,符合自然,因而追求个人利益便成为了符合自然之理,追求个人利益的活动就不应该受到限制。也就是说,斯密认为人类所追求的一切都会适应自然的发展,符合自然秩序原理。 利己心不仅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且是一国交换活动产生的基础,因而引出分工。这样分工、交换、价值、货币等经济现象便随之而生了,斯密的体系渐渐显现轮廓。

虽然斯密认为人的经济活动是以利己心为出发点的,但是他又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并不冲突,可以达到一致。一方面,因为人不可能是纯粹的唯利是图的“单面人”,而是受到法律规范以及个人内心的道德的约束来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另一方面,因为个人的需求具有多样化,不可能完全自给自足,需要与他人发生经济活动来满足自己的多层次需要。个人在追逐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利益。如何进行交换,原则是什么,便引出价值的概念;如何更方便地交换,便引出货币的产生。

总体来看,斯密从自然哲学的角度出发,引出自然秩序思想,从利己心出发,认为激发人类行为的利己心是经济行为的原动力,利己与利他并不矛盾,以追求利润为出发点的经济活动将推动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最终也带来整体社会福利的增长。道德生活和经济生活存在共同目标――利己利他统一、个人利益社会利益统一。

二、亚当・斯密方法论的二重性

亚当・斯密主要采用抽象分析法和现象描述法来分析经济现象。在使用抽象分析法来研究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时,他不是从细节把握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而是先选出一系列主要的原始范畴,把它们相互依存的根本关系联系起来,再去进行复杂和具体的社会现象分析。在《国富论》中,斯密运用抽象分析方法,寻找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的一些本质因素――价值,初步形成了劳动价值理论,再从价值范畴出发,形成了分工、交换、工资、利润等一系列概念。当他运用抽象的方法研究经济现象时,能够相对深刻地揭示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矛盾,而且发现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尤其是能从工资与利润、地租的关系中,发现本质关联,看到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地主对工人劳动的无偿占有。在使用抽象分析的同时,他又采取现象描述法来分析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在此种方法中他运用经济学的专业概念、数学公式等专业工具对经济现象的进行分析,把用数学方法得出的表面现象的联系作为本质产生原因。例如在价值分析中,他运用抽象法区分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但是他用抽象分析法去分析经济现象时却提出了购买到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即把产品和工人的生活资料或工资的表面联系说成是价值的来源。从价值理论出发,分析分配环节时,也出现了两种方法分析得出矛盾结论的现象。工资理论上,抽象分析法得出工资应是劳动的全部产品,现象描述法得出工资是生产费用的一部分。利润理论上,抽象分析法得出利润是劳动者全部产品的一部分,现象描述法得出利润是资本要素的报酬。斯密的方法论体系中的一步步分析始终混淆“劳动决定价值”与“产品所能支配或交换的劳动量决定价值”,前者是本质分析,后者是现象分析,时而以后者替代前者,他没有分清两者,直接就从本质转到现象上来进行分析。

经济学说史表明,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研究者的主义与方法是相互联系的。刘永佶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程》书里曾说:“主义主导方法,方法实行主义。”主义是学说的基本理念,方法符合主义并实行着主义。政治经济学家不是独立存在世上,他一定会代表一定的阶层利益。同样,对于斯密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的二重性,需要分析他背后的阶层利益,才能解析二重性形成的真正原因。

三、亚当・斯密方法论的形成原因

斯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二重性是由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和他所代表的阶级――英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决定的。在斯密生活的18世纪中后期年代,英国资产阶级在劳动人民的支持下,了封建贵族的统治,成为统治阶级,同时,随着阶级所代表的生产方式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斯密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利益的先锋代表者。一方面,为了证明资产阶级的先进性,需要从理论上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福利改善的促进作用,以进一步体现出资本主义对于封建主义的正确性。这个结论的得出需要他必须运用抽象分析法,不停留在社会经济生活的表面,挖掘揭示出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另一方面,由于英国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因为害怕革命过于激烈而丢失资产,因而革命很不彻底,这就决定了斯密不可能也不愿意把抽象法贯彻始终,在揭示到不利于自己阶级的真相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满足于表面现象,进行现象描述,不再深入挖掘。

同时代英国哲学家休谟的思想对斯密的二重方法有直接影响。休谟是一位二元论者。一方面,他是经验主义者,承认世界的客观物质性,认为一切认知都来源于经验感觉,主张用概念和演绎揭示现象的本质联系。另一方面,他又是怀疑论者,认为人的思维只能够局限于有限的现象世界,事物自身是不可认知的,主张用现象的描述来代替事物本身的真理。由于斯密和休谟交往密切,在经济现象研究中,斯密自然而然地以休谟的二元方法论进行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方法带有明显的二重性。另外,斯密的老师哈奇森对他也有重要影响,哈奇森是功利主义的创始者,他把人的利己主义作为经济研究前提,斯密也继承了这种理念,虽然在《国富论》中抽象法是与现象描述并重的方法,但最基本的出发点利己主义确是现象描述法的基础。

四、亚当・斯密方法论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启示

斯密的方法论在经济思想史和哲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抽象法与现象描述法,引起了其后世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思想的分化,逐渐形成了两大理论流派。一派是从李嘉图到马克思,他们逐步完善了斯密的抽象法。另一大派别是从马尔萨斯、萨伊、马歇尔、凯恩斯等到今天为止的西方经济学,他们继承和发展了现象描述法 ,并借助不断发展的数学工具使其不断现代化。

美国多所大学在亚当・斯密诞辰270周年时,举行盛大学术研讨会,现在欧洲各国基本上依然奉行他的理论和政策。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研究亚当・斯密的方法论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一,我们需要关注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斯密的《国富论》基于哲学思想的基础发展出来的思想使经济理论直接面对了经济现实。哲学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思维的源泉。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一直引领世界经济流,中国经济学如何异军突起,成为专家学者们关注的大焦点。从我国目前经济学的研究来看,如果我们想要在经济理论上取得创新突破,需要进行方法的改革,从而需要重视哲学的研究。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哲学理论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工具,对经济学的研究往往产生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方向和处理问题的途径。因此,在中国经济学的研究中要关注经济学的哲学传统。

第二,需要重视抽象法的应用。在当今大学课堂里学的经济学基本为西方经济学著作,比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或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学生们也主要关注公式、图形、基于假设推出的逻辑关系,而从来也不或是甚少去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马克思为何能写出历史巨著《资本论》,原因其一是非常熟练地掌握了抽象分析的方法。而我国一向信奉马克思列宁主义,也贯承其思想解放中国,发展中国的经济。马克思发扬地继承了斯密的抽象分析法,知识为体,方法为魂,当今更要学习前人的方法论――抽象分析法才能更好地指导经济发展。

第三,要重视中国社会大环境对经济研究的影响。经济学“创新理论”鼻祖熊彼特曾说:“经济学的内容,实际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的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的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传统且积淀深厚的国家,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等社会因素对经济运行有着很大影响程度,因而要使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能很好地指导现实,就必须重视社会因素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在研究中国经济学问题时,既要研究那些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又要重视文化、道德等社会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增强研究成果的实践性。目前,我国的经济学日以崇尚数学化、模式化,重新全面学习亚当・斯密社会科学体系的精华,对中国经济学的现在和未来,无疑有启示意义。参考文献:

[1]任保平.论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方法论基础与特征.经济评论,2003,2.

[2]廖乐焕,邓显波.论斯密的二重方法即其历史影响.贵州大学学报,2008,1.

[3]罗良文,黄强.李嘉图逻辑抽象法及其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兼论逻辑抽象法与历史描述法的结合.经济问题,2009,8.

[4]张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特征.经济科学,1998,5.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 课程 教 学 考 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069-01

培养青年学生经济地理素养,自然教是关键,故都说教师是关键。从目的着眼,经济地理知识、技能情感都要落实到学生,无学就无所谓教,所以又说学是关键。深入到高校经济地理学教学实际,不难发现好多学生的学都首先考虑是否是考试课,是就会扎实地学习,方法且不论,关键在于考。

1 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教、学、考

经济地理学教研、教改是针对教之系统的观念系统、(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硬件系统(大纲,教材、教具、教参)与操作系统(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中的具体项目而开展的。通过教授与教育,功能在于培养经济地理学素养。

从不会到学会再到会学经济地理学知识,其过程的长短与效益又受非智力因素系统(目的、兴趣、毅力、方法),硬件系统(课本、练习、学具,读物)与操作系统(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不同影响而体现出来,通过学习研习,功能在于修养完善自己。

考之系统内含有观念系统(宗旨,性质、功能、特点),硬件系统(考纲、教材、资料、设施)与操作系统(命题、考试、阅读评分、信息开发)。通过考试考查,功能在于评价教学的得失成败,发挥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2 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考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与学之间

名师出高徒,这是教对学的影响,因材施教这是学对于教的影响;教、学相长是指两者互相影响共同提高。

教、学、考各自都有相对的独力性,都有组成本系统的一些次一级系统,但三者之间有相交有联系,其中共同的即相交的核心部分,主要就是教、学与考的宗旨,是三者各自的出发点与归宿之共同性,就是围绕真正地提高素质这一目的。

教与考之间

不教不考,如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无教学要求就不作考试要求,这是教考统一的方面;只教不考,如经济地理学一般研究方法,有教学要求但不作考试要求,在数量上教大于考,这是教考不同的方面;既教又考,如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区域分析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内涵、特征、表现、动力因素及其区域影响,考这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重点知识,这是教考统一的又一方面。

学与考之间

以学定考,如安排学生结合经济地理学课程讲解,提交《运用所学经济地理学理论知识分析自己家乡的一个经济地理学现象》的小论文,作为课程作业,据学习的实际水平来决定考试的总体要求,试题类型是否出现实例分析题等,这是学对考的影响;以考导学,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跨国公司和区域,就区域发展的经济地理问题进行剖析,学以致用地提升学习研究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用实施会考及其特点来引导学习,这是考对学的影响;考不负学,如将搜集到与实习基地有关的经济地理学方面的资料和数据作为考试的阅读材料,结合课堂学习和掌握知识和理论去自主分析解答问题,发挥考对学习水平的科学评价功能,使真正的好学生取得好成绩,这是考对学的激励。

3 如何进行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教、学、考

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教:要改变过去以部门教学为模块,以经济活动现象的展开讲授为核心,以知识传授和案例应用分析为评价标准的课程体系,建立以经济活动为模块,以产业部门知识相互作用为核心,以空间思维、综合能力培养和科学发展观树立为目标的全新的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讲授与讲座、认知与探究、室内理论教学与室外实践教学和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创造师生互动、相互启迪、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激情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地理学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空间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变以单一部门实习为主为企业与产业部门交叉综合型实践相结合;变以认知实践为主为认知实践与探素研究型实习相结合;变理论验证型实践为主为理论验证型实践与实际应用型实践相结合;变局地实践转变为点、线、面结合的区域实习;变单纯的野外实践为课堂讨论与课外参观、专家讲座与企业案例分析、观察与咨询、命题整理与交流相结合等,以各种形式的实践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实践的效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理论知识与产业经济活动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空间与区域分析能力的培养。

经济地理学课程的学:是让学生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树立经济活动各环节相互作用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区域联系的观点、全球化观点,理解经济活动发展与地域环境的关系及经济系统运营的基本规律,掌握利用所学经济地理学知识对经济活动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和调控的方法。培养学生多要素综合的能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能力和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能力。总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会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地域环境经济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能结合实际分析经济活动现象,理解经济活动中企业伴演的重要角色,让学生知道如何协调人类经济活动与区域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课程的考:是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课程重点知识,如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农业、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跨国公司区位,区位选择与区位内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区域的结构与组织,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全球化及其影响因素、区域影响及全球化下产业、区域发展的机制分析,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和优化、调控的途径和方法。经济地理学的新进展(尤其是新产业区和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观点)等。

参考文献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8篇

一、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刑事诉讼法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利益最大化机制驱使人的社会行为

在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理性社会形势下,人的社会行为呈现出鲜明的利益倾向,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支配个体行为活动的重要运作机制。有限的社会资源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欲望与需求,因此,个体必然会以自身诉求为出发点,对拥有的社会资源加以合理配置与利用,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从经济学上来说,作为经济人或理性人,个体普遍会以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值的比例作为行为活动准则,努力追求以最少的资源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这种功利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社会学、市场行为学,而且适用于犯罪、婚姻、教育等人类的所有社会行为。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核心归根结底是人的犯罪心理、犯罪行为,而个体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客观特征使得经济分析方法在研究刑事诉讼法学当中具有独特的切入点。无论是以权力操纵、权力扩张为主因的刑事犯罪,还是以权利保障、维护为核心的刑事诉讼活动终归落脚于功利主义,回归于经济分析方法。

(二)刑事诉讼法学建设追求效用最大化

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完善等活动也建立在效能最大化的基础之上,这是因为参与制度建构的专家或学者也在潜意识中受到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因此,刑事诉讼法学本身就离不开经济分析方法的支撑,这主要体现在诉讼程序、诉讼制度、诉讼行为、诉讼权力四个方面。

其一,刑事诉讼程序的设置和启用等相关内容中都涉及到直接成本、错误成本、伦理成本或成本效益关系等经济学概念。从经济分析的视角对现有刑事诉讼程序的合理性、科学性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其二,刑事诉讼制度中的辩诉交易制度、证据证明制度等相关内容基于经济分析视角,例如, 我国移植辩诉交易制度成本巨大且未必有价值的结论就来源于对犯罪者成本惩罚成本等经济学概念的辩证分析。其三,对侦查主体合法行为和非法行为等刑事诉讼行为的研究来自于经济分析,并将侦查投入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的契合点做为最具诉讼效率的临界点。再如,对刑讯逼供罪的犯罪成本、惩罚成本与刑讯逼供的犯罪收益进行分析得出要提高刑讯逼供罪成本,降低其犯罪效益的结论。其四,关于诉讼权利的研究体现在对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行使分析当中,以经济分析方法从风险规避、风险偏好、风险中型等三个概念来研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对沉默权的选择态度。

(三)刑事司法资源的有限性追求高能诉讼效率

刑事诉讼法的本质是基于国家主持的社会不同利益关系的纠纷解决机制,这决定了诉讼制度建设、诉讼执法等环节需要国家投入一定的建设成本与运作成本。虽然加大成本投入通常会达到提高诉讼收益的效果,但缺乏经济性的司法构建不是最理想的。一方面,特定时期和空间内可供国家调配利用的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国家不可能无度地将资源投入到制度建设当中。另一方面,刑事诉讼活动所涉及的犯罪行为大多具有情节重大性,对国家和个人的利益影响深远,且通常潜藏于社会,对法律规制具有逃避行,所耗费的社会资本同样巨大,如果盲目地提高成本势必会加剧国家负担。因此,刑事司法资源具有鲜明的稀缺性和易耗性,这就决定了国家在刑事诉讼法的建设与执行等过程势必会追求以最小的诉讼资源实现最大的诉讼产值。由此可见,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应用不仅是个体层面的要求,也是国家资源调配和国家制度建设层面的必然。

二、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经济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分析方法局限性难以适应刑事诉讼法特殊性的需求

尽管经济分析方法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刑事诉讼案例时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依托经济学理论寻求到高效能的诉讼解决途径,但这是建立在早期学者将刑事法律问题抽象为经济问题基础上的。事实上,目前许多复杂的刑事诉讼案件不断涌现出来,单纯的经济分析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刑事诉讼法的特殊性需求。

其一,刑事案件当事人的行为具有限制性,在理性和自由的选择方面时常受到外界影响。以经济分析法研究刑事诉讼法学相关问题的前提是认定每个社会个体是经济学范畴的理性人或经济人,其行为活动都具有理性和功利主义。事实上,这种假定只能适用于私法范畴。并不能通用于身处公法的刑事诉讼一方主体当事人。其原因在于,理性和自由选择虽然为私法的制定和施行奠定了基础,但对公法而言却往往是遥不可及的。许多刑事犯罪活动发生于非理性选择的情势之下,稍微具备法律常识的个体,在理智情境下都会清醒地意识到犯罪效益与犯罪成本之间的巨大差额,这说明外界的多元压力或逼迫往往是造成刑事犯罪的主因,行为主体的非理性活动也就无法用经济分析方法来解释。

其二,诉讼效率并非刑事诉讼活动唯一追求的结果。经济分析法的侧重点在于研究刑事诉讼法学的效能,这对以解决多种社会纠纷的法律目的而言无疑存在片面性,这是因为在诸多情境下诉讼活动的正当性和争议性往往高于效率。在刑事诉讼活动价值体系中,追求净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往往建立在满足正义和公理的基础上。换言之,效率职能是正义、自由、平等的附属价值、次要价值。

(二)分析理论的片面性滞后于国际刑事诉讼法学的经济分析

纵览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程序、诉讼制度、诉讼行为、诉讼权利等内容中的应用, 分析视角大多集中于成本收益理论或边际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在分析某项行为活动的可行性时应用较多,是判定某刑事诉讼程序设置合理性、科学性的重要依据。辩诉交易制度中对利润空间的分析就是来源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分析。边际理论则主要应用到个体行为的分析中,通过对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研究推出结论。这一理论对刑事诉讼法学而言,能够确定某项刑事诉讼环节的最佳资源投入量,用于分析侦查资源、审判资源、起诉资源等在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诉讼产值的最大化。反映到具体应用中,如警察在侦查案件时通常先选择那些证据明显、说服力大、成本低的证据,而随着案件的推进和取证范围的扩大,取证的难度会增加,证据收集的边际成本就会随之增大。反观国际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经济分析方法,除上述两种理论外还存在帕累托最优与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博弈论贝叶斯定理等理论,这对进一步分析刑事诉讼法学奠定了更全面的基础。一方面,国家机关之间的利益博弈是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刑事诉讼法学从建立到完善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利益分配的此消彼长,将帕累托最优和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引入其中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刑事诉讼活动充满了多个角色的博弈关系,法官与当事人的博弈、证人与当事人的博弈、向对方当事人之间的博弈等,彼此之间交错复杂的冲突与合作关系在博弈论的阐释下会更加明晰。贝叶斯定理则是指,可以根据已经发生的某件事的概率来推算这件事未来发生的概率。

(三)忽视法律人员传统分析思想方法对经济分析方法的影响

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应用通常是将经济模型或理论直接置于某项制度或行为的分析当中,缺乏对经济分析法可行性、适用性的深度研讨。经济分析方法适用的前提条件是法律以及社会个体、人的行为等都是理性的,具备自由选择权利的。只有基于此,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概念和原则才能利用到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当中。事实上,法律官员在建构或执行刑事诉讼法时除了效率还会受到传统和分析手法的影响。在执法人员观念中存在已久的传统意识会支配其法律行为。特别是扎根于伦理和政治学中的传统约束和规范并不属于经济学范畴,这意味着完全以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刑事诉讼法学是不具可操作性的,例如,道德、文化、信仰、伦理等影响因素在经济学领域并没有相对应的概念或准则,这些非经济动因对刑事诉讼法的影响就无法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一方面,经济分析方法具有不确定性,而个人利益正不断趋于复杂性和多元化特征。物质性收益只是个人利益的一部分,多数理性人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更多的指社会地位、名誉、尊严等。这些含蓄的利益要素在不确定的经济分析方法面前很难得到全面而精准的阐释。另一方面,非理性的社会个体客观存在于刑事诉讼活动当中,在情感、伦理、道德、宗教等多元因素的影响下,许多刑事诉讼活动并不具有理性化特征,如果单纯以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其行为动机就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三、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应用路径

(一)基于刑事诉讼法学需求建构经济分析方法理念与模型

当前,经济分析方法虽然已经在私法领域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研究策略,但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而言却显得捉襟见肘。在此背景下,如若贸然将经济分析的模型或公式直接应用到诉讼程序、诉讼制度、诉讼行为、诉讼权利的分析当中就会显得突兀而不具操作性。其结果必然是流于形式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只能停留于简单的案例剖析层面,并不能真正进入主流的学术研究领地。因此,在建构经济分析方法的理念与模型时应遵循按部就班、步步为营的策略,结合刑事诉讼法学研究需求制定科学、系统的理论建构体系[3]。首先,准确全面地理解刑事诉讼活动中利益最大化的内涵与要求。理性人以及刑事诉讼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分析方法运用的前提条件,而这里的利益最大化却不单指物质收益,还包括尊严、名誉、社会地位、文化等非物质的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在确定经济分析方法的适用范畴时应根据刑事诉讼活动的现实需求融入对应的经济学理论。其次,经济分析模型的介绍与引入要建立在对经济理论的充分论证基础上。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已在前文论及,而如何使之应用到所有法律领域是当下应思索的问题。在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理论基础的可行性与使用环境,并在深入论证后提出经济模型的完善策略。

(二)拓宽经济分析方法理论基础视野并加快立法实践过程

马克斯韦伯提出法律保障是以经济利益为直接服务对象的,这决定经济利益对法律建设的重要影响作用。因此,许多学者在利用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刑事诉讼法学问题时习惯于将经济利益结果作为刑事诉讼法律建设的依据和参考标准,其结果则是法律价值取向及制度选择的偏激化。我们固然要承认功利主义对多数理性人或经济人社会行为支配性作用的合理性,但是也要意识到法律制度对社会个体和国家利益的维权属性。显然,当下以成本利益理论为主的经济分析方法并不能完全适应刑事诉讼法的建设需求。因此,拓宽经济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并推进立法实践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借鉴国外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将帕累托最优与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博弈论贝叶斯定理等理论纳入经济分析方法的基础体系。其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刑事诉讼法活动中涉及的多方博弈和利益纠葛关系。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在于维护多数人的利益,推进国家和社会进步。而在经济学理论中,并不存在第三方利益未受损失的资源优化配置。因此,在刑事诉讼法的建设过程中遵循一方利益损失小于其他方利益增进总和的改进就是有效的, 这一理论对我国现有的刑事诉讼法律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经济分析方法纳入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实践当中,主要体现在对法律人员的经济分析意识培养和对法律实践中经济导向价值当中。一方面,从理性人的角度对法律人员的经济分析意识加以培育,使其在刑事诉讼活动当中从经济分析视角入手综合考虑多方利益的博弈关系。

(三)综合传统非经济性观念完善经济分析法适用的前提条件

将经济分析方法应用到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不仅要强调经济理论适用的前提和基础,更要关注非经济性传统观念对刑事诉讼法建设的影响。

首先,精准把握刑事诉讼法服务于民众利益的立法准则。经济分析方法在研究刑事诉讼法时通常会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正义、平等、公平等正当性。重新认识到经济利益相对于公平、正义的附属价值意义是极为必要的。在国家机关职权行使过程中,正义价值在公法活动中体现出正当性要求。因此,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要辩证看待经济分析方法的地位与作用,不能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对正义价值的寻索。

其次,要综合考虑传统价值观念对刑事诉讼法的影响。将经济分析方法与传统的人情、伦理、道德等价值要素结合起来,寻求两者的契合点[5]。经济分析方法对理性人的假设是一种理想状态,这种方法虽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忽略非经济性观念的重要影响。以证人不出庭作证为例,我们通常将其行为动机定性为经济损失或安全隐患。事实上,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情感、伦理、道德等因素也是其不愿出庭的重要原因。大义灭亲的行为虽然符合正义的需求,但不可否认其对伦理而言存在的痛楚。因此,在用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刑事诉讼法学时要综合考虑好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9篇

一、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刑事诉讼法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利益最大化机制驱使人的社会行为

在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理性社会形势下,人的社会行为呈现出鲜明的利益倾向,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支配个体行为活动的重要运作机制。有限的社会资源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欲望与需求,因此,个体必然会以自身诉求为出发点,对拥有的社会资源加以合理配置与利用,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从经济学上来说,作为经济人或理性人,个体普遍会以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值的比例作为行为活动准则,努力追求以最少的资源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这种功利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社会学、市场行为学,而且适用于犯罪、婚姻、教育等人类的所有社会行为。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核心归根结底是人的犯罪心理、犯罪行为,而个体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客观特征使得经济分析方法在研究刑事诉讼法学当中具有独特的切入点。无论是以权力操纵、权力扩张为主因的刑事犯罪,还是以权利保障、维护为核心的刑事诉讼活动终归落脚于功利主义,回归于经济分析方法。

(二)刑事诉讼法学建设追求效用最大化

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完善等活动也建立在效能最大化的基础之上,这是因为参与制度建构的专家或学者也在潜意识中受到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因此,刑事诉讼法学本身就离不开经济分析方法的支撑,这主要体现在诉讼程序、诉讼制度、诉讼行为、诉讼权力四个方面。

其一,刑事诉讼程序的设置和启用等相关内容中都涉及到直接成本、错误成本、伦理成本或成本效益关系等经济学概念。从经济分析的视角对现有刑事诉讼程序的合理性、科学性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其二,刑事诉讼制度中的辩诉交易制度、证据证明制度等相关内容基于经济分析视角,例如, 我国移植辩诉交易制度成本巨大且未必有价值的结论就来源于对犯罪者成本惩罚成本等经济学概念的辩证分析。其三,对侦查主体合法行为和非法行为等刑事诉讼行为的研究来自于经济分析,并将侦查投入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的契合点做为最具诉讼效率的临界点。再如,对刑讯逼供罪的犯罪成本、惩罚成本与刑讯逼供的犯罪收益进行分析得出要提高刑讯逼供罪成本,降低其犯罪效益的结论。其四,关于诉讼权利的研究体现在对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行使分析当中,以经济分析方法从风险规避、风险偏好、风险中型等三个概念来研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对沉默权的选择态度。

(三)刑事司法资源的有限性追求高能诉讼效率

刑事诉讼法的本质是基于国家主持的社会不同利益关系的纠纷解决机制,这决定了诉讼制度建设、诉讼执法等环节需要国家投入一定的建设成本与运作成本。虽然加大成本投入通常会达到提高诉讼收益的效果,但缺乏经济性的司法构建不是最理想的。一方面,特定时期和空间内可供国家调配利用的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国家不可能无度地将资源投入到制度建设当中。另一方面,刑事诉讼活动所涉及的犯罪行为大多具有情节重大性,对国家和个人的利益影响深远,且通常潜藏于社会,对法律规制具有逃避行,所耗费的社会资本同样巨大,如果盲目地提高成本势必会加剧国家负担。因此,刑事司法资源具有鲜明的稀缺性和易耗性,这就决定了国家在刑事诉讼法的建设与执行等过程势必会追求以最小的诉讼资源实现最大的诉讼产值。由此可见,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应用不仅是个体层面的要求,也是国家资源调配和国家制度建设层面的必然。

二、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经济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分析方法局限性难以适应刑事诉讼法特殊性的需求

尽管经济分析方法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刑事诉讼案例时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依托经济学理论寻求到高效能的诉讼解决途径,但这是建立在早期学者将刑事法律问题抽象为经济问题基础上的。事实上,目前许多复杂的刑事诉讼案件不断涌现出来,单纯的经济分析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刑事诉讼法的特殊性需求。

其一,刑事案件当事人的行为具有限制性,在理性和自由的选择方面时常受到外界影响。以经济分析法研究刑事诉讼法学相关问题的前提是认定每个社会个体是经济学范畴的理性人或经济人,其行为活动都具有理性和功利主义。事实上,这种假定只能适用于私法范畴。并不能通用于身处公法的刑事诉讼一方主体当事人。其原因在于,理性和自由选择虽然为私法的制定和施行奠定了基础,但对公法而言却往往是遥不可及的。许多刑事犯罪活动发生于非理性选择的情势之下,稍微具备法律常识的个体,在理智情境下都会清醒地意识到犯罪效益与犯罪成本之间的巨大差额,这说明外界的多元压力或逼迫往往是造成刑事犯罪的主因,行为主体的非理性活动也就无法用经济分析方法来解释。

其二,诉讼效率并非刑事诉讼活动唯一追求的结果。经济分析法的侧重点在于研究刑事诉讼法学的效能,这对以解决多种社会纠纷的法律目的而言无疑存在片面性,这是因为在诸多情境下诉讼活动的正当性和争议性往往高于效率。在刑事诉讼活动价值体系中,追求净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往往建立在满足正义和公理的基础上。换言之,效率职能是正义、自由、平等的附属价值、次要价值。

(二)分析理论的片面性滞后于国际刑事诉讼法学的经济分析

纵览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程序、诉讼制度、诉讼行为、诉讼权利等内容中的应用, 分析视角大多集中于成本收益理论或边际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在分析某项行为活动的可行性时应用较多,是判定某刑事诉讼程序设置合理性、科学性的重要依据。辩诉交易制度中对利润空间的分析就是来源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分析。边际理论则主要应用到个体行为的分析中,通过对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研究推出结论。这一理论对刑事诉讼法学而言,能够确定某项刑事诉讼环节的最佳资源投入量,用于分析侦查资源、审判资源、起诉资源等在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诉讼产值的最大化。反映到具体应用中,如警察在侦查案件时通常先选择那些证据明显、说服力大、成本低的证据,而随着案件的推进和取证范围的扩大,取证的难度会增加,证据收集的边际成本就会随之增大。反观国际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经济分析方法,除上述两种理论外还存在帕累托最优与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博弈论贝叶斯定理等理论,这对进一步分析刑事诉讼法学奠定了更全面的基础。一方面,国家机关之间的利益博弈是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刑事诉讼法学从建立到完善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利益分配的此消彼长,将帕累托最优和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引入其中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刑事诉讼活动充满了多个角色的博弈关系,法官与当事人的博弈、证人与当事人的博弈、向对方当事人之间的博弈等,彼此之间交错复杂的冲突与合作关系在博弈论的阐释下会更加明晰。贝叶斯定理则是指,可以根据已经发生的某件事的概率来推算这件事未来发生的概率。

(三)忽视法律人员传统分析思想方法对经济分析方法的影响

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应用通常是将经济模型或理论直接置于某项制度或行为的分析当中,缺乏对经济分析法可行性、适用性的深度研讨。经济分析方法适用的前提条件是法律以及社会个体、人的行为等都是理性的,具备自由选择权利的。只有基于此,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概念和原则才能利用到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当中。事实上,法律官员在建构或执行刑事诉讼法时除了效率还会受到传统和分析手法的影响。在执法人员观念中存在已久的传统意识会支配其法律行为。特别是扎根于伦理和政治学中的传统约束和规范并不属于经济学范畴,这意味着完全以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刑事诉讼法学是不具可操作性的,例如,道德、文化、信仰、伦理等影响因素在经济学领域并没有相对应的概念或准则,这些非经济动因对刑事诉讼法的影响就无法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一方面,经济分析方法具有不确定性,而个人利益正不断趋于复杂性和多元化特征。物质性收益只是个人利益的一部分,多数理性人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更多的指社会地位、名誉、尊严等。这些含蓄的利益要素在不确定的经济分析方法面前很难得到全面而精准的阐释。另一方面,非理性的社会个体客观存在于刑事诉讼活动当中,在情感、伦理、道德、宗教等多元因素的影响下,许多刑事诉讼活动并不具有理性化特征,如果单纯以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其行为动机就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三、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应用路径

(一)基于刑事诉讼法学需求建构经济分析方法理念与模型

当前,经济分析方法虽然已经在私法领域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研究策略,但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而言却显得捉襟见肘。在此背景下,如若贸然将经济分析的模型或公式直接应用到诉讼程序、诉讼制度、诉讼行为、诉讼权利的分析当中就会显得突兀而不具操作性。其结果必然是流于形式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只能停留于简单的案例剖析层面,并不能真正进入主流的学术研究领地。因此,在建构经济分析方法的理念与模型时应遵循按部就班、步步为营的策略,结合刑事诉讼法学研究需求制定科学、系统的理论建构体系[3]。首先,准确全面地理解刑事诉讼活动中利益最大化的内涵与要求。理性人以及刑事诉讼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分析方法运用的前提条件,而这里的利益最大化却不单指物质收益,还包括尊严、名誉、社会地位、文化等非物质的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在确定经济分析方法的适用范畴时应根据刑事诉讼活动的现实需求融入对应的经济学理论。其次,经济分析模型的介绍与引入要建立在对经济理论的充分论证基础上。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已在前文论及,而如何使之应用到所有法律领域是当下应思索的问题。在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理论基础的可行性与使用环境,并在深入论证后提出经济模型的完善策略。

(二)拓宽经济分析方法理论基础视野并加快立法实践过程

马克斯韦伯提出法律保障是以经济利益为直接服务对象的,这决定经济利益对法律建设的重要影响作用。因此,许多学者在利用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刑事诉讼法学问题时习惯于将经济利益结果作为刑事诉讼法律建设的依据和参考标准,其结果则是法律价值取向及制度选择的偏激化。我们固然要承认功利主义对多数理性人或经济人社会行为支配性作用的合理性,但是也要意识到法律制度对社会个体和国家利益的维权属性。显然,当下以成本利益理论为主的经济分析方法并不能完全适应刑事诉讼法的建设需求。因此,拓宽经济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并推进立法实践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借鉴国外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将帕累托最优与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博弈论贝叶斯定理等理论纳入经济分析方法的基础体系。其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刑事诉讼法活动中涉及的多方博弈和利益纠葛关系。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在于维护多数人的利益,推进国家和社会进步。而在经济学理论中,并不存在第三方利益未受损失的资源优化配置。因此,在刑事诉讼法的建设过程中遵循一方利益损失小于其他方利益增进总和的改进就是有效的, 这一理论对我国现有的刑事诉讼法律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经济分析方法纳入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实践当中,主要体现在对法律人员的经济分析意识培养和对法律实践中经济导向价值当中。一方面,从理性人的角度对法律人员的经济分析意识加以培育,使其在刑事诉讼活动当中从经济分析视角入手综合考虑多方利益的博弈关系。

(三)综合传统非经济性观念完善经济分析法适用的前提条件

将经济分析方法应用到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不仅要强调经济理论适用的前提和基础,更要关注非经济性传统观念对刑事诉讼法建设的影响。

首先,精准把握刑事诉讼法服务于民众利益的立法准则。经济分析方法在研究刑事诉讼法时通常会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正义、平等、公平等正当性。重新认识到经济利益相对于公平、正义的附属价值意义是极为必要的。在国家机关职权行使过程中,正义价值在公法活动中体现出正当性要求。因此,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要辩证看待经济分析方法的地位与作用,不能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对正义价值的寻索。

其次,要综合考虑传统价值观念对刑事诉讼法的影响。将经济分析方法与传统的人情、伦理、道德等价值要素结合起来,寻求两者的契合点[5]。经济分析方法对理性人的假设是一种理想状态,这种方法虽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忽略非经济性观念的重要影响。以证人不出庭作证为例,我们通常将其行为动机定性为经济损失或安全隐患。事实上,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情感、伦理、道德等因素也是其不愿出庭的重要原因。大义灭亲的行为虽然符合正义的需求,但不可否认其对伦理而言存在的痛楚。因此,在用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刑事诉讼法学时要综合考虑好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10篇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民航运输业属于交通运输业,是重要的生产服务业部门,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中,传统的商业模式不断变化,重点产业不断在全球内转移,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爆炸式增多,航空运输业已经从一种客货运输方式演变成为覆盖全球重要地区、承载地区间商贸活动和产业协作的重要网络平台,在全球的产业体系和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型国际枢纽机场作为民航运输网络的关键节点,是物流、信息流和商流快速集散的重要场所,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机场周边的地区凭借便捷的交通条件和邮:邻机场的区位优势,已经成为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升级较快的高科技产业和部分企业总部与研发机构的集聚地,形成了临空产业体系,对区域原有产业体系的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甚至在部分地区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民航运输业作为产业体系中的一个生产服务部门,通过其越来越广泛的产业关联联系,对整个产业体系有了越来越深入的影响,并且在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对区域产业体系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民航运输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纷纷加大对机场建设的投入,围绕机场打造临空经济区。国外的国际枢纽机场发展时间长、服务体系更为成熟,形成了大量经济社会效益较高且有重大影构的临空经济区。我国民航运输业起步晚、整体规模较小,在临空经济区的建设方面仍处在起步阶段,只有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依托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和较发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临空产业体系。当前,我国产业体系整体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的历史阶段,要求交通运输业等生产业在产业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和区域产业体系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成为区域产业体系进行对外物流交互的重要通道和商贸交流的重要纽带,区域产业体系要能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航空运输业发展时间长,对民航运输业与区域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总结出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机制规律以及发展趋势。Huddleston和Pangotral”研究发现,机场的航空运输网络是城市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通道,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能直接改善城市的经济活动,Bmeckner[2I进步发现,机场的航空客货运输服务体系是对城市经济影响程度及其效果的关键因素。Freidheim和Hanss(W^^欧洲、亚洲等地的知名枢纽型机场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大型民航枢纽机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Guilherme[4I从民航运输业和旅游业的关系入手,对新加坡和中东迪拜等旅游城市的民航运输业和旅游业进行了调研,发现民航运输业能和旅游业形成良性互动,其中民航运输业的高度发展是旅游业成为城市主导产业的基础。JohnD.Kasarda, Jonathan D.Green【5】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认为民航货物运输业对国际贸易影响很大,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ICeith研究了美国卡罗莱纳州多个机场,发现区域就业水平随着民航客货吞吐量的增加而增高,而且在民航运输业的影响下,区域产业结构逐渐调整,从原来以传统产业为主向转变为以高新产业为主。David和Ashish【7】认为机场周边地区是区域经济和民航运输业的优势集中地,将成为区域人流、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重要集散地,正逐渐凝聚各种现代化社会经济活动,将形成全新的城市形态。

……..

2 民航运输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相关理论概述

2.1研究理论基础架构

本文对民航运输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涉及三个方面的基本理论,包括民航运输业相关概念及理论、民航运输业与区域经济关系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其中,民航运输业相关概念及理论和民航运输业与区域经济关系理论是本文进行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产业结构理论是本文进行最终系统分析的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导。

……….

2.2民航运输业相关基本概念及理论

民用航空,是指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等)以外的所有航空活动。民用航空按照业务性质,一般分为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两个类型。商业航空的航空活动,主要承担经营性的航空旅客和货邮运输业务,也称航空运输;通用航空,范围较广,是民用航空中除了商业航空的航空活动的总称,业务范围涉及农业服务、科研服务、体育运动、公务航空等各种领域。本文研究的民航运输,特指商业航空,主要研究经营性航空公司向市场提供航空旅客和货邮运输服务并以盈利为目的的航空生产活动。民航运输本质上仍是企业通过生产产品或服务来盈利的商业活动,同时作为交通运输方式的一种,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一起组成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民航运输整体运力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在高效快速、远距离运输方面具有其它交通运输方面没有的优势,在整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存重要地位。本文研究的民航运输业,就是从事民航运输各类企业集聚形成的产业,业务范围以商业航空客货运输为主。民航运输业的产品,就是利用航空飞行器将旅客或者货邮从起点转移到终点的位移过程,同样具有交通运输产品区别事物产品的两大特点,

一是不可储存的特点,二是产品的产生与消费同时进行的特点。民航运输业产品的价值及其使用价值,是通过市场中顾客对航空运输服务的购买行为来实现的,在整个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附加在服务对象身上。民航运输业客运产品,直接满足了旅客在一定要求下完成空间位置改变的需求,被旅客直接消费;民航运输业货运产品,附加在货物的成本上。民航运输业的产品只有实现旅客、货物的位移需求,才能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单纯的空间位移不能产生产品,只是运输生产资源的虚耗。 ……..

3 民航运输业与区域经济因果关系研究..........19

3.1 研究思路和与基本理论..........19

3.2 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21

3.3 计算结果与分析..........23

3.4 本章小结..........33

4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35

4.1 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影响研究方法..........35

4.2 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原理..........38

4.3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43

4.4 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影响研究模型指标体系..........45

4.5 本章小结 ..........51

5 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影响实证分析..........53

5.1 数据来源和产业分类..........53

5.2 两地民航运输业对经济影响对比分析..........54

5.3 两地民航运输业对产业结构影响对比分析..........56

5.4 对比结论总结..........65

5.5 本章小结..........66

5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影响实证分析

5.1数据来源和产业分类

本文运用北京市2002年的130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的135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上海市2002年131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144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对北京市和上海市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影响进行对比研究。在这四个投入产出表中,北京市2002年和上海市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将航空运输业分成了航空旅客运输和航空货物运输两个产业部门,北京市2007年和上海市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将航空运输业当成一个部门。为了对比分析,本文对北京市和上海市2002年的两个表进行调整,将航空旅客运输和航空货物运输合成航空运输业一个产业部门。在进行民航运输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时,为了避免一百多个部门分类带来的繁琐和结构特征不清楚的情况,本文对四个投入产出表的产业部门进行合并,在整个产业结构所受影响的分析部分,侧重体现结构特征。在合并中,本文综合18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和42个投入产出表中的产业分类方法,将北京和上海这四个表中的产业部门分成了 23类,其中第一产业合并成1类,第二产业合并成12类,第三产业合并成了 10类。在第二产业分类时,为了侧重体现民航运输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影响及相对大小,将相关细化产业门类合并成了两类;在第三产业分类时,为了体现民航运输业对不同生产服务型产业部门影响的相对大小,将与民航运输业的生产活动高度相关的“运输仓储业”、“邮电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单列。合并后的23个产业部门分类如表5-1所示。

………

总结

本文从当前各地建设民用机场并通过发展民航运输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出发,以评价和探讨如何发挥地区民航运输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为切入点,从宏观因果关系和中观产业关联关系的角度,对民航运输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进行研究。论文根据协整分析和Grainger因果分析模型,对民航运输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然后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产业关联理论,构建了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影响研究模型,能综合评价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的整体贡献,并且可以详细体现并评价民航运输业对整个产业体系的带动规律和具体效果。本文以北京和上海民航运输业为案例,对模型体系进行实际应用,研究发现两地民航运输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规律及其差异原因。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11篇

经济学和社会学制度分析范式是互补而非替代的。社会学制度分析范式弥补经济学分析范式的不足,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同样丰富社会学制度分析范式,但两者的研究视角、分析思路有所不同。

(一)两个学科对“制度“假设不同经济学“制度”假设的出发点是制度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关注制度如何提高经济活动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效率,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活动的发展。经济学根源于实证伦理学。经过多年发展,它越来越独立于包括伦理学在内的其他学科的发展而成为一门显学。从重商主义者到古典经济学家,再到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研究,经济学因素越发地从非经济学因素中“孤立”出来。重商主义者认为经济是受国家控制的工具。古典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个常量,不随时间而变化,因而与增长无关。因此,古典经济学把经济运行放在一个成熟的、理想的、完美无缺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加以研究,得出了经济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本积累,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条件等结论。它较多地强调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古典经济学用经济利益驱动来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但经济理性对经济行为的作用中间有一个关键的链环和纽带,那就是制度。不同的制度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的制度选择造成不同的工业化模式。如果比较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我们会发现他们在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分析中,制度的角色已经存在重要差异。斯密的经济学是制度分析和经济逻辑的混合,而李嘉图进行的是严密的经济分析而不是制度分析。新古典学经济学认为,在制度变迁中,个体的能动性会通过理性算计将制度从一个均衡移向另一个均衡。这种理性的算计实际是经济运行中的成本效益和投入产出的思维。在制度经济学里,无论是老制度经济学派还是新制度经济学派,都开始认识到制度对提高经济绩效的作用。其分析目的依然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社会学“制度”假设的出发点是从制度的产生、构成、类型、功能、变迁的途径及其价值意义等方面考察的,它更关注制度在维持社会秩序中的功能,以及制度在实现人类理想目标过程中的价值意义。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古典社会学理论,主要内容都是对制度的起源、本质、形式和类型的分析,是对制度的变迁、建构与批判的概括。“二战”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现代社会学,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学派,把制度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强调不同的社会制度在社会整体运行和秩序的保持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认为制度的功能就是要满足社会的共同需求,维持社会的秩序,增进社会的团结,社会需求的变化引起制度变迁。在20世纪60年代,帕森斯功能主义受到质疑,学者们开始从古典社会学大师那里重新汲取营养。他们用马克思和韦伯的社会学视角研究社会制度,使得制度的研究在当代出现了冲突论、常人方法学、布迪厄的实践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新制度学派等新的制度流派。这些流派一方面承认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对行动者有制约性作用,另一方面又强调行动者的能动作用,认为社会制度是行动者行动的结果,也是行动的纽带,并且努力把这种结果和纽带结合起来。这些学派和理论努力去解释和理解制度,而不是把制度看做是经济的推动器。当代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制度分析假设依然存在着差异。

(二)成本—收益与道德和价值取向的差异经济学注重制度在经济活动中提高经济效率的作用,即制度的成本—收益或投入—产出取向的研究。把制度分析中的事实关系研究和道德价值判断分开,是经济学和社会学制度分析的主要差异。在经济学中,是否需要价值判断,一直萦绕着经济学家的思考。熊彼特就提出了经济学家们是否应当对他们所分析的现象做出道义上的或其他的判断的问题。老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康芒斯、米契尔等和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威廉姆森、阿尔奇安、德姆塞茨、诺斯、张五常等,逐渐地认识到制度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企业组织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和集体行动等一系列理论。国内经济学者樊纲较早提出了把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分开,提出了经济学和道德无关的观点。这有助于在一个有着感情用事的传统国度里理解经济学的科学性质。事实上,科学研究事物之间的真实关系,与研究者的道德偏好和价值偏好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高小勇也提出了中国经济学家在制度分析时也是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的分析路径来展开的。他认为,一个合格的经济学家都是用成本—收益的分析范式来推论各种利害和价格变化,以及人们的选择行为的。例如张五常、林毅夫、杨小凯、樊纲、钱颖一、田国强、王一江等经济学家都是如此。社会学制度分析往往关注制度产生、实施、存续、变迁所具有的道德指向和价值意蕴。每一项制度制定者、执行者、遵守者、违规者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一项制度在其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价值指向是什么。这些都是社会学制度分析的关键所在。

(三)制度分析层次的差异社会学在制度分析的层次上偏重于观察宏观层次的社会类型制度,如按照社会文化进化程度将制度划分为渔猎采集社会制度、游牧社会制度、园艺社会制度、农业社会制度、工业社会制度和后工业社会制度;依据物质生产方式将制度划分为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按照传统与现代两分法将制度划分为传统社会制度与现代社会制度;按照社会团结类型将制度划分为机械团结社会制度与有机团结社会制度等;按照社会组织形式将社会划分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社会学还特别关注中观层次各个社会活动领域的制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宗教制度、家庭制度、文化制度、教育制度、卫生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经济学在分析层次上偏重经济活动各个部门的制度观察和生产单位的观察,如农业、工业、商业、市场、财政、运输、国际贸易、公用事业、家庭的行为等这些影响宏观与微观的经济运行制度。经济学“制度”假设的出发点是制度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它关注制度如何提高经济活动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效率,以推动社会整体经济活动的发展。在经济学内部,古典经济学家如大卫•休谟、亚当•斯密、穆勒和其他一些人都认识到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制度是怎么形成的,以及怎么作用于经济的了解远远不足。新古典经济学家对社会制度的假设也不尽相同,凯恩斯学派认为制度因素对经济行为有决定性影响,发展经济学家也对制度影响及经济发展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但是他们都把制度作为影响经济收益的外生变量。

总之,经济学假设制度是经济效率的促进器,能提高或者降低经济发展的效率。社会学认为制度塑造着社会世界,制度的重要功能就是维持社会秩序,制度在实现人类理想目标过程中体现着特定的价值追求。(1)两个学科制度研究的取向不同。社会学关注制度产生、实施、存续、变迁所具有的道德指向和价值意义,而经济学则关注制度的成本—收益或投入—产出取向。(2)两个学科制度分析的范围不同。社会学主要分析影响人类行为的各个领域的制度;经济学则关注直接影响资源配置和财富演变的经济制度。(3)两个学科制度分析层次上的差别。社会学侧重于宏观和中观层次的制度,而经济学则给予经济活动各个部门的制度和具体的生产单位制度更多的关注。

二、社会学与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差异的成因与趋同

社会学与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历史上形成的学科分工制度带来的结果。社会学和经济学在社会分工制度体系中“制度化”地带来了学术共同体成员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者的差别。国内学者对制度分析的学科边界也提出了学科视角的认识。一门学科有别于另外一门学科的标准就是各自研究的对象不同。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分析的边界应该有明确的标定。它的边界应该是经济领域的制度,这些制度直接影响着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财富的增长。另外,它的边界还可以延伸到间接地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财富增长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和惯例等。

这种认识其实在强调制度分析的学科分工,也是在强调经济学与其他学科对制度分析的差异。这种学科分工导致了社会学和经济学在制度分析时各自学科的缺陷,既不利于人类科学地认识社会制度,也不利于社会科学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单纯经济学制度研究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瑞典学派和新制度学派以及发展经济学主要代表之一的缪尔达尔,认识到了这种学科分工差异对科学认识社会事实导致的错误,进而向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发出了对社会学,尤其是对知识社会学的呼唤。他指出学科分工的精细化是教学科研人员的一种无奈选择,这种分工不利于真实的和全面的知识的获得。走出这种学科分工带来的知识误区,避免虚假的和片面的知识,就需要业已分化的社会科学学科及其分支的通力合作。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社会关系的全部内容,它比其他社会科学更有优势,在检视社会生活领域各种社会事实方面比其他学科更逼真。社会学更应当在社会科学融合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专业责任。

缪尔达尔同时也指出,社会科学的任务是深入细致地研究人们是如何行动的,这些行动的动机何在,以及受哪些因素的制约。经济学要探究对青少年如何受教育,如何有选择地寻求适合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经济学还要考察一些观点和态度是如何形成的,尤其是公共事务管理者、厂长经理、劳务市场或人才服务中心的雇主和雇员、政治领袖及其追随者等等是如何作出生活中的重大决策的。经济学应调查研究人们如何度过他们的闲暇时光,怎样缔结婚姻,怎样组织家庭生活,其中的一些人又是怎样成为流氓、罪犯或的。简言之,经济学关注人类的行为及其动机,不管他们的性别、年龄、职业、阶级和地理分布如何。他提出,寻求坦途的出路在于知识社会学,因为知识社会学关注因果推理。知识社会学的缜密推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摆脱各种偏见的影响,从而使社会科学获得长足进展。他认为经济学有必要转变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让多学科间的合作研究有更大的空间,更多地希望借助社会学家的研究转向与合作来提高经济学家的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他的呼唤推动了社会学与经济学学术共同体分析视野的相互转换,也促进了社会学与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的融汇。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在20世纪80年代也敏锐地意识到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对第三世界的局限性,指出了经济学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中的缺陷和不足。他主张弥补这种缺陷和不足就要重视发展中国家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非经济因素包括了对人生、工作、权威、官僚阶层和行政结构的态度,亲属和宗教的形式,文化传统,土地耕作制度,人们参与发展决策和发展活动的程度等等。正是由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没有考虑这些非经济因素,才导致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计划遭遇失败和挫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众多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努力,以及大量的经验材料的积累,两种学科关于制度分析的范式出现了合流的趋势。

经济学在制度研究中,是实际的扩张主义者。它处在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交叉点上,因而很容易进入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迪尔凯姆曾经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制度”的科学,而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市场”的科学。但是,这似乎从未限制住经济学家们的活动,经济学家们一直忙于对有关市场制度的分析研究,他们在理解制度的性质、起源和影响上也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近年来从事制度研究,他们在寻求一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经济制度运行的理论概括。为此,他们毫不顾忌学科界限,可以说是无知无畏的经济学家。他们在社会科学的每一个领域———工业组织、劳动关系、对外贸易、教育、家庭、法院、监狱、学校、医院、政府,特别是经济体制领域———进行探讨,这使得各领域的交叉研究成为可能。社会学在制度分析中也越来越扮演着经济学曾经扮演过的角色。一方面,社会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土地制度、劳动组织、政府机构、流行文化现象、大众消费、民族关系、传播媒介、经济史、社会史等领域。社会学制度分析的知识要求较广,需要跨多种学科,要求一定程度地了解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等学科知识。学科上的交叉性讨论,有助于消除单一学科领域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局限。另一方面,经济学研究需要汲取社会学的营养。

社会学与经济学两种学科关于制度分析的范式出现了合流的趋势。这种合流同时体现在两个学科中。一方面,经济学开始关注影响提高经济活动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效率的制度的价值意义,即经济学开始考察构成制度基本要素中的价值观、各种理念和理论、习俗观念等是如何影响制度的形成,进而影响经济效率的,从而在解释观察到的人类经济行为时,对行为赋予价值意义。其实,这种经济学家的意愿从经济学形成之初就有,而且在其学科发展中,经济学家也不时地想在分析制度时融入价值判断的考虑,①直到最近40年,大批经济学家直接转向了价值判断对经济绩效影响效率的研究。②另一方面,社会学开始考量人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行为在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制度产生、存在、变迁时的影响路径和程度。两门学科都开始汲取对方的概念、理论、方法、技术路径开展研究。

三、社会学与经济学制度分析

范式的融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时间维度考察,社会学和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的融汇具体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同时关注制度效率和价值意蕴经济学对制度的分析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古典经济学基本上不考虑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为经济的增长是资本积累的作用。新古典经济学家在制度分析时开始考虑道德风险的概念。制度经济学在老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两个发展阶段,都以制度分析为核心,以制度的关系为主线,对制度起源、变迁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展开分析。新制度经济学是当今许多经济学理论流派的一种综合。这些理论流派从整体的方法出发,把注意的重心从理性选择的个人或机构转移到社会整体上来。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经济人”假说作为集中攻击的靶子,反对个人理性的先验给定。同时,他们又认同了研究经济决策中的风俗、习惯、利他主义、好奇心、冲动等各种非理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意识形态理论,它要解释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如何影响个人、集体和机构对制度变革的反应,融入了社会学关注制度分析的价值观念因素。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者在分析制度时引入成本收益的概念。新制度学派要探讨的问题是各种组织的趋同性问题,寻找组织或企业为什么去做很多与生产效率无关的事情的原因,探究为什么组织中的很多机构不是和它的经济生产运行相联系等等这样的问题。在探索这些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新制度主义者定义了“制度化”、“合法性机制”和“理性神话”等概念,并用这些概念来解释以上的问题。当一个组织不断受到外在的价值观念、意识和制度的影响,超过了组织内部的技术需要时,那么我们观察到的即是个制度化的过程。合法性机制是指那些诱致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其基本假设是人们普遍接受所在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价值观念,这些现有的成形的社会事实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并且具有强大的约束力。第三个概念是“理性神话”。这是指文化观念常常不是以人为凿刻的形式出现,而是形成一种被神化的东西,使大家不得不接受。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研究用上面理论概念进行假设和研究,强调制度化的组织是基于外界制度环境的反应而产生的组织形式和做法,强调制度化组织的结构和它的实际运作是相分离的。这种分析要解决的问题直接指向各种组织运行的生产效率问题。

(二)社会学家或经济学家研究对方学科的问题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就开始了对制度的研究。他认为,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是制度,防止伤害是制度产生的目的;制度运行应该具有效率;制度的价值是坚持正义,个人拥有平等自由的权利,自由优于平等;但是,有效率的市场制度可能产生极大的不平等,社会应对弱势群体给予同情。老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就涉猎社会阶级议题。康芒斯直接论述了社会学集体行动的概念及其与制度的作用。哈耶克这位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在经济学分析中直接论述的就是自由与秩序、制度与国家、社会类型与法律等宏大的社会学论题。当代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持续研究集体行动,把群体行为与搭便车相联系。这些都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互相涉猎到对方的学科领域对制度分析的研究成果。美国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已经明确地把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关系(例如自杀、婚姻)看成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并且对家庭这个社会学经典主题进行了经济学的分析。他的分析领域更为宽广,甚至把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扩及到人类的所有活动领域。对劳动分工的分析是经济学的主要议题,但是迪尔凯姆是从社会学意义上研究劳动分工现象的,他关注的是劳动分工的功能、原因和条件。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将经济活动要素———货币———纳入社会学研究范畴,创立了社会学分支学科———货币社会学。齐美尔分析了货币及其制度化的发展对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人内在生活和精神品格的影响。德国古典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研究视域更加开阔,直接开辟了经济社会学学科。他的《经济与社会》一书把经济活动的各种要素纳入社会学制度分析范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制度分析中对技术经济进行详尽的分析。美国社会学家维克托•倪(VictorNee)引入新古典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解释中国制度与组织变迁的机制。

(三)古典大师和当代泰斗制度分析的融合亚当•斯密、约翰•密尔、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帕累托、凡伯伦、熊彼特、诺斯、贝克尔、阿玛蒂亚•森等人,都从经济学和社会学或者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视角对制度进行了分析。他们既提出制度如何变迁,以及为什么变迁的问题,同时又把它们融入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犯罪学等学科分析当中。在他们研究的视野里和著作中,经济学与社会学制度分析的范式是不分家的。他们以渊博的知识、独特的视野和宏大的理论对社会制度进行了多学科的分析。他们既是经济学家又是社会学家,还是哲学家,集多种学科智识于一身,很难确切地把他们截然划分到某一专业学科的队伍中,他们自身就是一种学科的融合。当代这种融合也体现在了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对制度分析范式上。例如阿马蒂亚•森的思想,他的《贫困与饥荒》既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也是一本社会学著作,同时也可以看作是政治学著作。还有贝克尔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和《家庭论》,都是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教育制度、家庭制度、歧视制度等经济学议题以外的领域。这些恰恰是社会学学科分析的主题。在社会学方面,科尔曼的《社会理论的基础》就是社会学融合经济学的一种表现。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一书中,科尔曼用权力、利益、控制等关键要素,取代了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效用,在他看来经济学就是理性选择社会学。

(四)分析方法和工具的融合经济学和社会学对制度分析的方法上,同时使用整体主义方法。两门学科都认识到了在制度研究中,不能把制度与社会世界和经济世界隔离开来研究。制度是社会世界的一部分,它一方面决定社会人的活动轨迹和互动方式,另一方面又在社会化了的人们互动过程中被修正和改变。制度也是经济世界的一部分,经济学制度分析中的完全“经济人”假设隔离了现实世界中“社会人”的价值观念和心理意识对纯粹“经济人”行为抉择的影响。两门学科在当代都发现了这种隔离的纯粹的制度分析不能有效解释人类的行为抉择,开始用整体主义方法分析制度在影响人类行为过程中的作用。在制度分析使用的工具上,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同时使用数学、博弈论等分析工具。19世纪末,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极大地受到自然科学的吸引,都开始借助实证科学的方法探索社会和经济运行的自然法则,旨在寻找一种能够被测量的被证实的经济和社会规律。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工具软件的开发使用,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普遍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采集数据来分析制度对人类行为的各种影响机制。

(五)制度分析层次的融合经济学与社会学开始把宏观社会形态制度、中观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制度和微观具体细致的社会规范规则纳入本学科考察视野范围,同时双方把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也都纳入到各自的研究领域中。传统经济学一直关注的是正式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现代经济学则开始涉猎非正式制度———这一社会学一直研究的领域。非正式的制度约束主要包括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伦理规范、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因素。非正式制度分析之所以在现代经济学中出现,有如下三个原因。第一,这种非正式约束制度有用,从而有收益、有需求。一是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具有经济价值。二是它为实现合作创造了条件,通过这种非正式约束的制度可以规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将阻碍合作得以进行的因素进一步降低。三是它提供了激励机制。第二个原因,正式约束制度虽然有,但是执行不严,出现了制度供给不足。第三个原因是,非正式制度有成本,对执行者而言成本较低,而对被执行者而言成本很高,远远大于收益。因为正式约束的制度虽然有但执行不严,所以出现了制度供给的不足。同时,非正式约束的制度有用、有收益、有需求而且成本不高,可以顺利执行,所以才能实现其约束功能。

(六)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的融合老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反对经济学的抽象演绎方法,采用整体的和演进的方法,对经济学和社会学问题进行制度分析。他特别强调技术和社会结构变迁以及制度约束的作用。凡勃伦始终用社会学的火炬去指引工业家和商人的工作信条,认为技术和制度决定世界经济成就。同样老制度经济学家另一代表康芒斯在《制度经济学》一书中对“交易”概念的分析不是用经济学的方法,而是用社会学、哲学、法学和心理学的方法进行的。康芒斯将“交易”概念与正统经济学被一般化了的“生产”概念相对应。

他认为“生产”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活动,“交易”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生产”和“交易”活动共同构成了社会整体的经济活动。“交易”是“制度”的基本单位。“制度”的实际运转是由无数次的“交易”活动构成的。康芒斯对“交易”活动分类也颇为独特。他认为“交易”有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即平等人之间的关系;管理的交易,即上下级之间命令和服从之间的关系;限额的交易,即政府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这三种交易类型覆盖了人与人之间交易的所有经济活动。这种分类和关系的研究正是与社会学研究的融合。熊彼特也注意到了经济学与社会学在研究社会制度中的融合现象。他通过对历史的考察,结合对社会学学科地位的认识,指出了社会学与经济学的融合是一种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认为“休谟、亚当•斯密、杜尔阁、贝卡里亚等人将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其它一些学科熔于一炉是很自然的”。熊彼特将“制度”划分在社会学领域内。他认为,每一本经济学教材总有一章节专门介绍制度,但是介绍的视角不是从经济史的角度出发,而是源于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框架。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至少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经济学和社会学都绕不开制度这样一个议题,都要对“制度”进行分析。两门学科在此问题上是交汇的。但这并不是说经济学和社会学在“制度分析”方面的认识是相同的。实际是自从18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在不同的道路上稳步发展,直到20世纪中期,知名的经济学家与有影响的社会学家对于对方在做些什么都知道得很少,而且关心得更少。他们双方都喜欢各自用自己粗浅的社会学与粗浅的经济学知识去接受对方专业上的成果,这种情况一直在持续着,且都没有由于互相咒骂而有所改善。在20世纪50年代———即熊彼特出版《经济分析史》时———的情况表现得依然如此,而出现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因为经济学和社会学对制度分析的合作,将会导致丧失由严格的甚至狭隘的专业化带来的研究效率。

(七)关注的具体问题的融合社会学关注的问题包括制度的产生、构成、类型、功能、变迁的途径及其意义,这些都是社会学制度分析的永恒问题。古典经济学家认识到了制度与经济之间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但是没有对制度起源及其构成进行深度考察。古典经济学对制度起源的关注并没有像制度经济学家那样对此问题赋予极大的兴趣。制度经济学把经济放在整体社会结构中、置于动态变迁的社会制度中分析,强调经济活动中非经济因素的作用,改变了用纯经济要素解释经济运行和财富增长的分析方法,经济学转向社会学化。在此过程中,新旧制度经济学从社会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尤其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上。它们关注的问题包括了制度的起源、构成方式、功能特征、变迁条件等问题。新制度经济学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制度的构成与制度的起源”,体现了经济学与社会学制度分析的融合。

总之,社会学和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的融汇表现在两门学科的交叉和互涉。在关注点上,社会学开始关注制度的效率,经济学转向了道德风险和心理意识对制度的影响。在研究领域上社会学开始研究制度的经济效率,经济学涉猎爱情婚姻家庭自杀等社会学经典议题。在研究者身上体现出古典学术大师和当代学界泰斗一人兼容多种社会角色,他们既是社会学家又是经济学家,身份本身就融合了制度分析范式。在方法论和工具上表现为都使用整体主义方法和数学工具。在分析层次上,两门学科都把宏观社会形态的制度、中观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制度和微观具体细致的社会规范规则纳入本学科考察视野范围,把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纳入到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在关注的问题上,出现了社会学关注组织和制度构成及其变迁的经济机制,经济学则开始关注制度的起源与制度的构成要素、变迁和价值意义。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

随着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的逐渐普及,国内各高校都将西方经济学列为经济管理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理论性较强,在学习中还需要借助于大量的数学公式、图形以及经济学专业术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抽象枯燥,难以掌握。近年来,已经开始了将案例教学法引入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用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经济学时所遇到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作用

经济学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是从人们具体的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中抽象出一定的规律形成的一门学科。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经济学借鉴和引入了数学、逻辑学、物理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使经济学理论研究更为科学和严谨,但同时也变得枯燥、复杂、难以理解。这种特点使在本科阶段学习经济学的同学对其很难提起兴趣,更难以熟练掌握。但是,经济学毕竟是来源于生活的,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利用更加直观的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将枯燥的理论还原为生活。具体来说:

1.案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复杂抽象的经济理论

目前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就这门课程本身来说,对经济管理类学生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就好像盖楼房,地基打牢了盖的房子才能坚固,西方经济学学好了才能在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相关的课程时更加游刃有余。

通过案例教学法,将更加具体和丰富的实践结合到枯燥抽象的经济理论中,使其形象化、通俗化,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易于掌握。例如,“机会成本”这个概念,不仅在经济学比较重要,在财务管理学、管理学等课程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讲解时,如果直接按照教材上的概念去解释,则拗口且不容易理解。但是如果引入案例进行讲解则学生会更易于掌握,如可以让同学们计算一下上大学的成本、选择观看演唱会的成本等等。

2.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西方经济学由于其课程本身的特点,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和迷茫,虽然这些理论来自于实际,但是学生往往不清楚学习这些理论对现实生活有何意义,经常会出现“学习西方经济学到底有什么用?”之类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若不使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案例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佳途径,能够帮助他们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案例教学法中引入的案例都是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可以将理论和实际很紧密地连结起来,尤其是一些正在发生的经济热点问题,特别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的主动性。例如近期发生的新一轮工资上涨现象就可以用若干经济学相关理论来进行解读,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结果没有统一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一话题和条件下,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非常高,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也得以提升。

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对于本科生来说,由于对经济学的学习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打好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外,经济思维的培养也是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的之一。

本科生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但在有些时候,解决和思考问题缺乏一定的成熟性。经济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们在思考问题时更加成熟。通过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经济现象和国内外重大经济事件,提高他们关注经济的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口头表达等等。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们逐渐生成一种经济思维,从而在考虑问题时更加成熟和理性,提高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形式

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采用合适的形式进行教授,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主要适用于在讲授新课时。学生在接触新概念或新的知识点时,思维往往趋于固化,很难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如果用生动的案例来解释呆板的理论则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很好的点化作用,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为生活的实践,打破学生在学习理论时的思维限制。例如对于价格歧视这个概念,各级价格歧视都可以选用一些案例来进行解释,学生们如此便能意识到原来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价格歧视的影子,甚至有的学生还会思考,如果他们自己是商品的卖方,那么如何才能合理运用价格歧视来赚取更多的利润。

2.课堂讨论案例

用于课堂讨论的案例可以有两种具体的形式,一是在每一章的开头作为本章内容的引例,二是在每一章结束时作为本章内容的总结性综合案例。

作为引例的案例,教师需要在每章开始时选取相关案例进行阐述,同时提出与本章内容相关的问题,但不做解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等到本章学习结束,再对开始时提出的问题进行回顾,请同学们利用本章出现的相关经济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作为在章节结束时的总结性案例,教师需要选取与本章理论相关度较高的典型性案例,首先请学生自由发言,阐述个人观点,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分析。例如在需求与供给这一部分,在课程一开始引入去年猪肉价格上涨的案例,请同学们思考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课程结束后利用供求定理等相关理论来解释。课程结束时,可以请同学们讨论1990年美国征收的“奢侈品税”为什么会成为最短命的税项,并利用供给理论和弹性理论共同来进行分析。

3.综合案例讨论

综合案例讨论主要是在有相关联的几章内容结束后进行的大案例讨论。案例涉及到的经济理论比较复杂,不能够仅以某一章的内容进行分析,需要考查到学生对若干章节理论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在案例的选择上以讨论式案例为主;在发生的背景方面,以选择本土化、现实经济学案例为主。例如,在学习过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一些相关理论后,可综合生产要素理论、总需求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内容,让学生讨论“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4.课程小论文

课程小论文一般在课程结束时,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布置。小论文的选题一般以当前经济热点问题、某一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社会经济生活等为对象,请学生自行拟题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字数以2000字左右为宜。通过撰写课程小论文,能够使学生更进一步深化对

相关经济理论的认识。最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体现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可在审阅完成后对小论文进行综合点评,指出各自的优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案例选择要注重典型性,并注意与中国本土实际相结合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分析案例是为了说明理论,因此在案例选择上要有典型性,案例的内容必需能够说明理论所要传递的含义,并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述出来,最好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趣味性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兴趣。

除此之外,案例的选择还要注意与中国本土的实际相结合。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很多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案例都诞生在西方国家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与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都有一定差异。例如,目前我国微观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的大量案例,很多都是从国外的经济学教材中摘取的,缺乏既有我国特色又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反映中国经济现实的案例。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案例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对有西方国家背景的案例进行科学的取舍,取其精华,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收集和整理有中国特色背景的教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将经济理论和我国的经济热点、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

2.教学方式上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案例讨论不能是教师唱独角戏,要特别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最好的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进行交互式教学。具体形式可以有:(1)学生回答问题。由教师导出案例,然后根据案例所反映出的内容提出问题,由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对同学们的发言做点评。(2)小组讨论。由教师导出案例,学生自由分成若干组,每组5名同学左右。各小组针对案例进行自由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整理,由一位同学负责阐述该组观点,最后由教师做出点评。(3)建立学习小组。该种方式主要在课下进行。由一到两名学生负责组建学习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小组活动。组员就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收集整理相关案例,在小组活动时进行发言和讨论,同时由专人负责记录小组活动内容。教师可参与小组活动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和补充,也可针对小组活动记录进行点评。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信息社会互联网上资源十分丰富,而且不乏趣味性,科学性的精彩案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博采众长,还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经济学的灵感,提高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尤其可以选择一些热点的、能够说明一定经济原理的短片进行播放,将比纸面上的案例文字更加生动,更能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效地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晓红,李定庆,《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初探[J],经济师,2008(8)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13篇

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它从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水平入手,去分析社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它通过两条途径去分析政治现实,一是挖掘政治现象背后的经济动因和经济基础;二是反过来,从经济发展的逻辑去推演政治发展的结果。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经济学或经济政治学,均属于经济分析的范畴。这一分析框架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抓住了事物的根本。经济因素归根结蒂是政治现象的决定性变量,所有政治发展从最终意义上说都有其经济动因和经济基础。但是,政治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并不是所有政治现象都简单地是由经济决定的,各种非经济因素在政治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阶级分析

阶级分析也是西方左翼学者喜欢使用的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它以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作为政治分析的决定性变量,以此来观察和评估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阶级分析涉及到阶级的定义、划分阶级的标准。社会各阶级的构成、各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阶级利益的分配、阶级斗争的形式以及各阶级之间的关系。阶级分析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深刻地揭示了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的阶级实质,有助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人类政治历史的发展规律。但这一方法是一种高度宏观的和抽象的分析方法,不能机械地将它用于具体的政治过程分析。此外,在剥削阶级作为整体已经消灭的社会主义社会,其适用性大大减少。

文化分析

文化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影响社会政治发展的非经济因素,文化分析试图通过分析人们的传统、习俗、礼仪、心理、态度和情感,去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政治学家在通过文化途径去分析政治现象时,主要采用政治文化分析方法。简单地说,政治文化就是人们的政治取向模式,它包括人们的政治认知取向、政治态度取向、政治信仰取向、政治情感取向和政治价值取向。政治学家认为,政治文化支配着人的政治行为,任何政治共同体中都存在着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它决定着公民的政治行为方式,并且赋予政治过程以不同的意义和形式。政治文化分析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政治行为、政治模式、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背后的深层根源,但政治文化本身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把政治文化分析当作主要的甚至唯一的分析途径,显然是不合适的。

制度分析

经济基础也好,政治文化也好,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实际上主要是通过社会的政治制度实现的,政治制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直接的决定因素。作为政治生活的规范,政治制度约束着人们的政治行为;作为政治生活的凝聚,政治制度又是政治现实和政治发展的表征。所以,制度分析一直是政治分析的主要方法,传统上,政治分析基本上就是对国家政治制度的分析。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曾经说“政治学分析始于国家,终于国家”,这就是典型的制度主义观点。在当代十分流行的新制度主义,虽然在对制度的界定和分析上不同于传统的制度主义,但在基本点上两者是相同的:试图通过对政治制度和程序的分析来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这种分析方法在政治理论中长期独占鳌头的地位,本身就说明了它的强大价值:直接规范和制约人类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的,毕竟是形形的各种政治制度,政治分析离不开对政治制度的分析。当然,这并不说明制度分析就没有缺陷。它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和表层的分析方法,这就是它的最大不足。“国家——社会”分析

近年来受到年轻学者重视的“国家——社会”分析途径,也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政治分析方法。从政治分析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社会分成两个部分:政治社会(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前者是公共政治领域,后者是私人社会领域。在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事实上都同时生活在两个领域之中。譬如一位政府官员,当他代表政府履行公务时,他就在政治国家中活动;当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兴趣参加某些利益团体时,他就在公民社会中活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是两个十分不同的领域,各有自己的规范和行为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政治发展过程就是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通过研究国家——社会的生长和互动过程,例如研究国家建设(state—building)、民族建设(nation一building)和公民社会的成长(growthofcivilsociety),进而来理解政治发展,对于我们把握政治规律,确实极有帮助。但它用简单的两分法把国家与社会分开进行分析,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

治理和善治分析

上面论及的治理和善治,既是现实的政治实践,也是一种反映这种政治现实的宏观理论,同时还是一种分析政治现实的途径。作为一种政治理论框架,治理和善治分析主要关注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以下几个方面:1)治理的环境,例如: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和社会心理环境。2)治理的结构,例如:政府机构及其在治理中的角色;政党组织及其在治理中的角色;其他政治组织及其在治理中的角色;民间组织及其在治理中的角色;其他治理结构的作用;各种治理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3)治理的过程或程序,例如:决策过程。选举过程、行政过程、监督过程、诉讼过程、参与过程。4)治理的方式,例如;行政命令、政治动员、法律强制、说服教育、政治教育、经济刺激、自治、合作、暴力。5)治理的内容。6)治理者和被治理者。7)治理的意义,包括影响治理的主要变量;民主治理的动力;对治理的评价;治理与地方民主;治理与经济发展;治理与社会稳定。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比起其他的传统政治分析方法来,治理与善治方法具有自己明显的优点。首先,它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和范畴;其次,在分析政治发展时,它比其他方法更加全面;再次,它体现了政治发展的方向。但是,治理和善治的分析框架决不是万能的,不能以它去否定或贬低其他有价值的政治分析理论。治理理论还很不成熟,它的基本概念还十分模糊,对治理和善治还存在着不少分歧甚至误解。治理和善治理论最初是由西方学者根据西方的社会政治现实提出的,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应用这一理论时,我们必须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切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国内学术界对这种理论从总体上说还比较陌生,存在着不少误解和误译,必须避免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急于应用。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几点思考

当代西方的政治理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现实的集中反映。尽管存在着形形的不同流派和不同观点,但是,归根结蒂,它们都是为产生这些思潮的政治现实服务的。即使是对现实持激烈批判态度的左翼理论,也缺乏真正的革命性。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14篇

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它从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水平入手,去分析社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它通过两条途径去分析政治现实,一是挖掘政治现象背后的经济动因和经济基础;二是反过来,从经济发展的逻辑去推演政治发展的结果。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经济学或经济政治学,均属于经济分析的范畴。这一分析框架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抓住了事物的根本。经济因素归根结蒂是政治现象的决定性变量,所有政治发展从最终意义上说都有其经济动因和经济基础。但是,政治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并不是所有政治现象都简单地是由经济决定的,各种非经济因素在政治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阶级分析

阶级分析也是西方左翼学者喜欢使用的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它以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作为政治分析的决定性变量,以此来观察和评估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阶级分析涉及到阶级的定义、划分阶级的标准。社会各阶级的构成、各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阶级利益的分配、阶级斗争的形式以及各阶级之间的关系。阶级分析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深刻地揭示了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的阶级实质,有助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人类政治历史的发展规律。但这一方法是一种高度宏观的和抽象的分析方法,不能机械地将它用于具体的政治过程分析。此外,在剥削阶级作为整体已经消灭的社会主义社会,其适用性大大减少。

文化分析

文化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影响社会政治发展的非经济因素,文化分析试图通过分析人们的传统、习俗、礼仪、心理、态度和情感,去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政治学家在通过文化途径去分析政治现象时,主要采用政治文化分析方法。简单地说,政治文化就是人们的政治取向模式,它包括人们的政治认知取向、政治态度取向、政治信仰取向、政治情感取向和政治价值取向。政治学家认为,政治文化支配着人的政治行为,任何政治共同体中都存在着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它决定着公民的政治行为方式,并且赋予政治过程以不同的意义和形式。政治文化分析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政治行为、政治模式、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背后的深层根源,但政治文化本身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把政治文化分析当作主要的甚至唯一的分析途径,显然是不合适的。

制度分析

经济基础也好,政治文化也好,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实际上主要是通过社会的政治制度实现的,政治制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直接的决定因素。作为政治生活的规范,政治制度约束着人们的政治行为;作为政治生活的凝聚,政治制度又是政治现实和政治发展的表征。所以,制度分析一直是政治分析的主要方法,传统上,政治分析基本上就是对国家政治制度的分析。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曾经说“政治学分析始于国家,终于国家”,这就是典型的制度主义观点。在当代十分流行的新制度主义,虽然在对制度的界定和分析上不同于传统的制度主义,但在基本点上两者是相同的:试图通过对政治制度和程序的分析来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这种分析方法在政治理论中长期独占鳌头的地位,本身就说明了它的强大价值:直接规范和制约人类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的,毕竟是形形色色的各种政治制度,政治分析离不开对政治制度的分析。当然,这并不说明制度分析就没有缺陷。它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和表层的分析方法,这就是它的最大不足。

“国家——社会”分析

近年来受到年轻学者重视的“国家——社会”分析途径,也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政治分析方法。从政治分析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社会分成两个部分:政治社会(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前者是公共政治领域,后者是私人社会领域。在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事实上都同时生活在两个领域之中。譬如一位政府官员,当他代表政府履行公务时,他就在政治国家中活动;当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兴趣参加某些利益团体时,他就在公民社会中活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是两个十分不同的领域,各有自己的规范和行为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政治发展过程就是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通过研究国家——社会的生长和互动过程,例如研究国家建设(state—building)、民族建设(nation一building)和公民社会的成长(growth of civil society),进而来理解政治发展,对于我们把握政治规律,确实极有帮助。但它用简单的两分法把国家与社会分开进行分析,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

治理和善治分析

上面论及的治理和善治,既是现实的政治实践,也是一种反映这种政治现实的宏观理论,同时还是一种分析政治现实的途径。作为一种政治理论框架,治理和善治分析主要关注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以下几个方面:1)治理的环境,例如: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和社会心理环境。2)治理的结构,例如:政府机构及其在治理中的角色;政党组织及其在治理中的角色;其他政治组织及其在治理中的角色;民间组织及其在治理中的角色;其他治理结构的作用;各种治理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3)治理的过程或程序,例如:决策过程。选举过程、行政过程、监督过程、诉讼过程、参与过程。4)治理的方式,例如;行政命令、政治动员、法律强制、说服教育、政治教育、经济刺激、自治、合作、暴力。5)治理的内容。6)治理者和被治理者。7)治理的意义,包括影响治理的主要变量;民主治理的动力;对治理的评价;治理与地方民主;治理与经济发展;治理与社会稳定。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比起其他的传统政治分析方法来,治理与善治方法具有自己明显的优点。首先,它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和范畴;其次,在分析政治发展时,它比其他方法更加全面;再次,它体现了政治发展的方向。但是,治理和善治的分析框架决不是万能的,不能以它去否定或贬低其他有价值的政治分析理论。治理理论还很不成熟,它的基本概念还十分模糊,对治理和善治还存在着不少分歧甚至误解。治理和善治理论最初是由西方学者根据西方的社会政治现实提出的,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应用这一理论时,我们必须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切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国内学术界对这种理论从总体上说还比较陌生,存在着不少误解和误译,必须避免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急于应用。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几点思考

当代西方的政治理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现实的集中反映。尽管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不同流派和不同观点,但是,归根结蒂,它们都是为产生这些思潮的政治现实服务的。即使是对现实持激烈批判态度的左翼理论,也缺乏真正的革命性。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规模报酬递增;新贸易理论;贸易利益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马歇尔是第一个重视并较为系统地研究规模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自他之后,对规模经济的研究转而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新贸易理论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既贴近现实又很好地解释了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贸易现象。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与艾瀚南(Help-mall Elhanan)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1985)一书中提出了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Romer(1986)的开创性研究复兴了主流经济学对对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分析。从此,经济学家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是否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去探求规模报酬递增的源泉·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

1 规模报酬递增理论的论证

数十年来主流经济学家运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存在,他们利用各层面的相关数据说明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Davis和Weinstein(1998)通过估计13个OECD国家的支出变化与产出变化之间的关系来检验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他们估计出来的产出需求弹性为l_6,因此推断出存在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Head和Rise(2001)利用美国和加拿大的总量数据对Krugman(1980)的规模收益递增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从整体看,这两个国家的生产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

至于企业内部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由于企业层次上的微观数据很难获得,所以这方面的文献非常少见。但最令人瞩目的就是Lucas(1993)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工产品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效应研究。根据Lucas(1993)提供的分析结果。自由舰的累计总产量每翻一番,生产一艘自由舰所需的时间就会下降12%~24%。同时,在生产胜利舰、护航舰和坦克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2 规模报酬递增的源泉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中,规模报酬递增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分析哪些因素导致规模报酬递增时,现有的文献通常会将规模报酬递增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间的规模报酬递增;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一般认为,外部性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从外部性是否出现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的角度将外部性分为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在现在的文献中,技术外部性主要包括知识的外部性、研究与开发的外部性、干中学的外部性以及学校教育的外部性等四种。第一,源于知识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Easterly(2001)指出,知识外部性会从三方面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出现。并且由于存在知识溢出的现象,所以新知识实际上会提高整个社会中现有知识和机器设备的生产率。第二,源于研发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知识生产的主要投人要素就是研究与开发投资,根据Griliches(1992)的分类,可以将分析研发活动溢出效应的文献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某项(或某一系列)具体创新活动的社会收益的文献。在这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是Mansfield、Rapoport和Romeo(1977)以及Knutson和Tweeten(1979)等人的实证分析。另外一类文献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去估计研发部门对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是Bernstein和Nadiri(1991)的分析。他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发活动的外部性是非常明显的,研发投资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也会非常明显。第三,源于干中学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Lucas(1993)指出,通过“干中学”而积累起来的人力资本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Nelson和Pack(1999)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国外的先进技术时,干中学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第四,源于学校教育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Foster和Rosenzweig(1996)指出,学校教育会使一个社会在采用新的生产率更高的技术时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

从现有的文献看,货币外部性。有时候又被称为“密集市场”效应,基本上都出现在垄断竞争市场环境之中。较早从理论上分析货币外部性的文献是Murphy、Shleifer和Vishny(1989)的研究。在他们的模型中,一旦企业的利润不能完全反应其所创造的社会净收益,那么就会出现货币外部性。此时,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并改善各投入要素间的协调问题,或者进行“大推进”式改革,都能获得递增规模收益。这种外部性的大小是与市场中参与此活动的企业数目相关,而与企业从事的活动无关。Rodrik(1996)分析了不可贸易的中间投入品之间的互补性会使小型开放经济体中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情形。

从理论研究的文献看,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因素导致的:第一,固定成本。Romer(1990)Aghion和Howitt(1992)以及Grossman和Helpman(1991)都指出,只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固定成本,那么就一定会在企业内部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第二,生产投人品之间的互补性。Fasterly(2001)认为,除了固定成本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会导致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出现,即不同类型熟练工人之间的互补性。在团队生产中,某个成员的错误会使得其他团队成员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将团队中的高技能工人身上投资的报酬会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出现递增的特征。

3 规模报酬递增的对经济的影响

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上。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长期效应。在短期内,规模经济效应是否会对经济波动产生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短期内的经济波动会对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不能理解经济波动产生的原因,就很难运用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去熨平经济波动。我们分别概述供给边和需求边的规模经济效应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3.1 供给边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分析供给边的规模报酬递增对规模经济的影响时,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Diamond(1982)、Weitzman(1982)、Shleifer(1986)、Diamond和Fudenberg(1998)、Howitt和McAfee(1988)等人的分析,他们都假设生产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并以此为基础从理论上阐述规模经济效应对经济变动的影响。他们指出,规模报酬递增会导致多重均衡的出现。由于不存在唯一的稳定均衡,所以经济在各个均衡之间的转换会导致大幅度的波动。近年来对经济波动的研究发现,经济波动通常都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而且这种非线性波动都是内生的。Ryzhenkov(2006)利用1948~2004年间美国的总量数据对一个含有规模经济递增现象的内生增长模型进行校准后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其累计循环效应却非常明显。Aloi、Dixon和Lloyd—Braga(2000)以及Lloyd-Braga(2007)等人则在世代交叠模型中利用Hopf分叉法分析了规模报酬递增对非线性内生经济波动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规模经济效应使得那些能导致非线性内生经济波动的条件更加容易出现。

3.2 需求边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由于需求因素的变动都能通过价格机制反映到供给上去,所以在研究经济波动现象的文献中,很少有人从需求角度展开分析。Young(2007)分析了需求边的规模经济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他的研究表明,当带有明显网络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时,为了获得消费外部性所带来的需求边的规模经济,高新企业会在需求发生很小的变动时做出重大的价格和产量调整。这会使经济变动得更加剧烈。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需求边的规模收益递增现象比较显著时,即便投资和产出不发生变动,价格水平也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其原因在于,所有需求边的规模经济都源自于网络效应。由于存在网络效应的产业,基本上都是生产的固定成本较高,而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产业,所以对于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而言,价格竞争是最常用的竞争手段。

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如果经济体中所有投入的规模报酬都不变(或递减),那么就无法从理论上系统地解释为什么人均收人会持续地增长。为了克服这个缺点,相关的理论研究又把技术进步内生为状态变量。但是,不管内生增长模型如何精致复杂,其基本思想都强调。外部性都会带来递增的规模收益。所以有很多内生增长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外部性(或递增的规模收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有Romer(1986,1990)Barro(1990)、Aghion和Howitt(1992)、Young(1991,1993,1998)、List和Zhou(2007)等人对物质资本的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以及Lucas(1988,1993)、Becker、Murphy和Tamura(1990)、Tamura(1991)、Goodfriend和McDerott(1995)等人对人力资本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内生增长理论中这些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从不同角度指出:没有递增的规模收益,就不会有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