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

政治责任论文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治理功能; 实现机理

中图分类号:F239.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3-0078-04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制度,是政府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具有推动完善政府治理的功能。国家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建立健全问责机制、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惩治和预防腐败等方面的治理作用。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危机”的概念以后,治理相关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政府治理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政府审计与政府治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秘书长Moser在2008年举行的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会议上就指出,国家审计是良好国家治理的关键要素;2013年举办的世界审计组织第21届大会的两个主要议题之一就是“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我国亦有诸多学者曾在其文献中提出过“政府审计是政府治理的一种工具、手段或机制,政府审计能够促进政府治理完善”的观点,如张立民、赵彩霞(2009),尹平、戚振东(2010)等。

政府审计的治理功能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世界银行学者D. Kaufmann等(2008)认为治理功能体现在六个方面:话语权和问责制、政局不稳定和暴力、政府的效率、管制负担、法治、防治腐败。当前,我国学者对政府审计治理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包括政府审计推进问责制的研究、政府审计提升行政效率的研究、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以及政府审计防治腐败的研究。经济责任审计是政府审计的一种重要类型,是政府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国家对经济责任审计在监控权力运行、防治腐败、提升行政效率以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的治理功能寄予了厚望,急需学界进行系统、深入的探究。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拟以经济责任审计为切入点对政府审计的治理功能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论证经济责任审计为何具有治理功能,指出经济责任审计的治理功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揭示经济责任审计的治理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一、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治理功能的理论与经验依据

(一)理论依据

根据契约理论,国家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产物;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社会契约,政府对公民负有责任并且必须达到契约的约定。政府治理过程是契约的签订和执行过程。政府的契约关系包括公众与立法机构之间的契约、立法机构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契约、政府部门与消费和供应商之间的契约(政府部门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顾客、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契约、政府部门与支出部门的契约以及政府部门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契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确认和解除过程,就是契约的签订和执行过程。从契约论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对政府官员履行一系列契约的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因此,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的有效制度安排和监控手段,可以促进领导干部尽职尽责地履行经济责任,从而使得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之间的契约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也可以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角度来解释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治理功能的理论依据。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针对政府效率低下、政府运行成本过高、公共服务质量低劣的情况,兴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改变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管理应摒弃官僚制,重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提倡改善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能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供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公共服务。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领导干部财政收支责任等情况的监控,可以促使领导干部有效地经管其受托的公共资源,有效率地提供公务服务,从而改善政府治理。

(二)经验证据

国内一些学者曾对政府审计与政府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过实证研究,董延安(2006,2007)从预算执行权、税收征管权两方面实证检验了经济权力的审计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审计执行力度、审计任务强度、审计经济处罚力度、审计信息披露力度、经济发达程度对公共经济权力审计控制效果有显著影响;李江涛(2009)对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两个层级的经济权力审计监控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审计人员数量、被审单位数量、审计发现的违规金额对经济权力审计监控效果有显著影响;刘更新(2010)实证检验了经济责任审计对政府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责任审计人员数量、审计提交的信息报告数量、审计机构移交司法检察机关案件数量与政府治理效率显著正相关;韦德洪、覃智勇(201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审计效能对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存在显著影响。上述实证研究都从一程度上验证了政府审计具有改善政府治理的功能。

二、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功能的涵义及具体表现

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功能是指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完善组织治理的功能。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的治理功能可以体现在党的治理、政府治理、非盈利组织治理以及公司治理之中①。

世界银行D. Kaufmann & Aart Kraay(2005)认为治理包含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别由两个综合指标来表示,综合指标下涵盖多个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表1中的综合指标反映了治理体现的六个方面:表达权和问责、政治稳定性、政府效能、监管质量、法治水平和腐败控制。以治理指标体系为参照,根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和一些实证研究的结果,经济责任审计的治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通过对领导干部财政收支责任、国有资产管理责任、政府债务责任以及重大经济决策责任的审计可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2)提升政府效率。通过对领导干部财政收支责任、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责任、政府投资重要项目管理责任、对直接分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责任、重大经济决策责任的审计,可以提升政府效率。(3)加强法治。通过对领导干部法律法规政策执行责任的审计可以加强法治。(4)防治腐败。通过对领导干部廉政责任的审计可以防治腐败。(5)强化问责。通过对领导应负经济责任的审计可以强化问责。

三、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功能的要素

借鉴公司治理、财务治理等理论研究的要素框架,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功能的要素框架可以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载体以及治理环境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经济责任审计治理主体

分析经济责任审计治理主体的内涵,要与经济责任审计主体进行区别。经济责任审计主体是指审计机构或审计工作人员,而经济责任审计治理主体是指拥有特定的审计委托权、实施权或监督权的机构、法人和自然人。具体包括:(1)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人。根据《宪法》的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为公共财产或资源的所有者;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权力,选举或任命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首长。审计关系人理论认为,审计委托人一般为财产或资源的所有者。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人在理论上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的审计委托人是全体人民,第二层级的审计委托人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层级的审计委托人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我们国家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党管干部的原则,因此,审计委托人包括党委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工作中,审计的具体委托权一般由党委部门和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机构来行使,包括组织部门、纪委、审计部门、人事部门、国资委、监察部门等。(2)经济责任审计人。经济责任审计人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机构或人员,具体包括政府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国资委以及企业内审部门等。(3)其他拥有监督权的经济责任审计信息使用者。经济责任审计信息使用者一般都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利益相关者,他们需要通过审计报告,了解被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从而作出与之相关的决策。其他拥有监督权的经济责任审计信息使用者具体包括除审计委托人以外的上级部门、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等。

(二)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客体

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功能从具象的角度来分析,是对领导干部履责行为的治理,因此客体是领导干部及其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按照委托人特定的要求和原则(一般指合法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经营、管理受托的公共资金或资源,二是定期向委托人报告经营、管理公共资金或资源的情况和结果。

(三)经济责任审计治理载体

经济责任审计治理载体是联系治理主体和治理客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使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功能得以发挥并实现的各类信息、作用实现路径和机制等的总和。经济责任审计治理信息主要包括领导干部的履责报告和审计报告。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功能的作用实现路径和机制等本文将在后述部分进行详细探讨。

(四)经济责任审计治理环境

经济责任审计治理环境主要指政府治理状况。全面地看,政府审计既是内嵌于政府治理结构中的一个要素,也是政府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治理结构和状况是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功能发挥所依赖的重要环境。政府治理状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功能的实现,在良好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状况下,经济责任审计发挥作用的机制就会比较完善,审计的独立性就会比较强,审计风险将更容易把控。反之,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发挥就会更多地受到机制体制方面的限制,独立性可能受到损害,审计风险也会更大。

四、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功能的实现机理

(一)经济责任审计参与政府治理的方式(见图1)

政府治理的实现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治理制度,这些治理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参与机制、监督机制、问责机制、沟通机制(秦荣生,2007)。经济责任审计通过促进社会公众参与政府治理,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运行,强化领导干部问责以及加强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交流等方式,可以有效参与政府治理,并推动政府治理的完善。

1.促进社会公众参与政府治理。多元化的治理主体是现代政府治理的主要特征之一,良好的政府治理需要各类不同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通过文章前述分析可知,经济责任审计的终极委托权在人民代表大会,同时,政府审计部门的行政长官由人大选举产生,政府审计工作置于人民代表大会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范围的宽广性,对权力监督的普遍性,社会公众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注、支持,甚至是监督,本身就是间接对政府治理的参与。另外,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所反映的违法、违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政府部门权力运行的情况行使监督权和建议权,从而代表社会公众参与政府治理。

2.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运行。公共委托理论认为,政府的行为具有强制性和垄断性,而且委托方和方在利益目标函数上是不一致的,在拥有的信息量上是不对称的,因此,需要建立内部、外部的监督机制,以对政府的权力形成制衡,保护委托人的利益。目前,我国设立有纪检部门、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等机构,对政府部门的权力使用进行监督和制约。经济责任审计就是侧重于从监督领导干部个人权力使用的角度,对财政收支责任、重大经济决策责任、法律法规执行责任和廉政责任等进行审计,通过发挥威慑预防作用、纠偏整改作用和揭露公开作用,加强对政府公共权力运行的监控。

3.强化领导干部问责。事前的制度体系规范、事中的监督检查和事后的责任追究,是规范权力运行、改善政府治理的一个全过程框架。如果仅有科学的治理制度安排,而不注重执行和问责,治理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国际经验也表明,审计是加强行政问责、完善现代政府治理的重要举措。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与一般类型的审计不同,是领导者个人,极具针对性,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结果可以直接为行政问责提供依据。

4.加强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交流。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公告制度,这为经济责任审计加强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方面,通过事前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予以公告,可以让社会公众知晓审计工作的安排,同时可以为审计提供线索。另一方面,通过事后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予以公告,可以让社会公众知晓领导干部的权力使用情况和责任履行情况。

(二)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功能的实现路径(见图2)

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功能的实现包括4个环节:即审计监督、审计报告、审计问责、审计改善。审计机构接受审计委托人的委托,对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并向审计委托人提交审计报告。审计委托人通过审计报告,了解领导干部的履责能力、履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度设计上的漏洞,据此选拔任用干部、实施审计问责,并采取措施改进政府治理制度安排,最终完善政府治理。各环节之间紧密联系,前一个环节是后一个环节的基础,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作用的深化,通过4个环节周而复始的循环,持续改善政府治理。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从契约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阐述了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治理功能的理论依据,总结了相关实证研究文献的结论提出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治理功能的经验证据;结合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探讨了经济责任治理功能的涵义。并以此为基础,从经济责任审计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载体、治理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治理功能要素,从经济责任审计参与政府治理的方式和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功能的实现环节两个方面研究了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功能的实现机理。

【主要参考文献】

[1] 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2] 蔡春,朱荣,蔡利.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理论分析与实现路径探讨――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的视角[J].审计研究,2012(1).

[3] 刘更新.经济责任审计的运行机制及其治理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4] 刘更新,许富荣.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审计基本理论的四大创新[J].会计之友,2012(10).

[5] 李功耀,朱荣,李明,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理论创新研讨会综述[J].中国审计,2011(23).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074-02

目前高职院校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高技能人才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凸显了高职院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然而推动其社会责任实现的关键在于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因此,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责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是高职院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社会责任的涵义及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一词,就其缘起,是针对企业而言的,最早由美国学者谢尔顿(0liver Sheldon)于1924年明确提出。通常意义上的“社会责任”都是指企业社会责任,亦即企业作为“经济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不能仅以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为自己的唯一目标,而应同时增进其他利益相关者乃至社会成员的利益,承担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等在内的全部责任。这种社会责任观将企业与自然、经济和社会融于一体,体现的是一种企业的价值观念或商业行为模式。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讲,所谓社会责任,是组织“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它包含了一种与单纯的社会义务所不同的道德原则,“促使人们从事使社会变得更美好的事情,而不做那些有损于社会的事情”。[1]即社会责任,就是每个社会成员对所处社会承担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社会责任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词,其与社会成员从事的职业有着紧密联系,只要社会成员扮演着一种职业角色,就会有相应的、具体的社会责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肩负着对高职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高职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社会责任是一个有层次、多方面、宽领域的体系。其在高职教育中的层次体现为学校的社会责任、教师的社会责任和学生的社会责任,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高职院校作为作为一种有别于企业与政治机构而独立存在的文化机构,承担社会责任,是天经地义的,是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自觉的重要阵地和主要渠道。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关键还是在于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责任培养、增强和自觉承担。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责任必须面对当前来自外部的各种冲击、内部的各种挑战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的缺失等方面的影响。

(一)社会大环境冲击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责任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背景下,社会意识形态出现了较为复杂的现象。从政治层面来看,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从社会层面来看,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各阶层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分化,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状态;从表现形式看,各种社会思潮庞杂多样,既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等西方的社会思潮,也有新儒家思想等中国传统的社会思潮,还有伴随市场经济滋生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各种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使得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出现混乱无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处在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前沿,对各种社会思潮有着天生的敏锐,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有着更多的关注。应该说,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理性的对待体制转型期多样文化的出现,在思想和行动中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不可否认,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多样文化的冲击下,迷失了方向,丧失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着淡化、彷徨、怀疑、反对等信仰弱化的现象。[2]

(二)学校内部环境弱化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责任

1.学校层面的因素

作为高职院校小环境来讲,其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影响到各个专业教师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地位。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讲,学校给予的重视和支持的力度都是十分明显的。相较之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地位就明显逊于专业课教师。高职学院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动用大量的资金,对承担专业教学的教师进行一系列的专业培训,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虽然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标评估指标要求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师资和经费投入等,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比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来源结构比较复杂,没有经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教师占很大比重,专业不对口现象更是突出,甚至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师是因为别的课程讲不了而转到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有造诣的青年教师比例较低;对于教师的培训进修、学习考察支持力度较小等问题。除此之外,由于一些学校收入分配政策、规章制度的不公正,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造成了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产生了消极思想,得过且过,进而导致教师忽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

2.学生层面的因素

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是认同的,他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接受新思想能力强。但是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如本科生是个不争的事实,他们入学分数偏低,成绩差异较大,这是客观现实。再加上由于各种外来社会思潮的冲击、体制转型中的不完善和虚拟网络世界的影响等因素,部分高职学生缺乏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敏锐的政治意识,成为了消极的西方思想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从而丧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持;不能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道德滑坡、、社会风气不正等现象,出现了信仰危机、信念模糊、人生摇摆等问题;不能正确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网络暴力、犯罪、色情等扭曲了高职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高职学生的这些思想变化现实,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回应。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讲,既是对教师业务水平的考验,又是对教师社会责任的挑战。

(三)自身因素―教师自身素质缺失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责任的缺失

教师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然而,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视或漠视学生的现实变化,一些教师只满足于一种缺乏理论的深入论证和逻辑推演,缺乏思想的启迪和思维的激活,不探索教学改革,仅仅流于机械的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政治灌输型教学,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课枯燥无味、死气沉沉的说教课;一些教师依托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阔的学科领域优势,以“纯科学”为架构,不涉及价值取向为主旨进行教学,这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丧失了其对高职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职责,甚至这种教学理念会使学生的思想更加困惑、信仰更加动摇;一些教师生活阅历丰富,熟悉社会生活动态,善于及时吸取社会生活中的新鲜案例,教学语言或幽默或煽情,教学中充斥着故事、段子、俏皮话,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常能博得学生的笑声和掌声。遗憾的是,笑声、掌声过后,这样的课堂给学生留下的思想启迪和心灵震撼却不多,个别有意迎合学生、庸俗浅薄的教学更是损害了教学声誉。[3]这些既是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的拷问,也是对其社会责任的拷问。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责任的灵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新时期必须遵守和履行政治责任、道德责任、法治责任、健康人格责任、职业道德责任、就业规划责任、服务社会责任和人的全面发展责任等,其中道德责任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和核心。

(一)政治责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原则和方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有着很强政治性的课程,教师必须将其政治性作为社会责任履行的指南。

(二)道德责任

传道是高职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责任的灵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随着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从而不难看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责任之一。

(三)法治责任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法治责任。法治是保证整体社会秩序良性运行和规范全体社会成员行为的有力举措。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面对高职学生的现实表现,通过法律讲座、法律实践、法律参与等形式对其进行法制教育,达到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维护法律权威的目的。

(四)健康人格责任

培养健康人格不仅仅是要求身体健康,而且要求心理健康。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殊时期,他们比较敏感、冲动、多愁善感、向往成熟,但有时候缺乏理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对其正确引导、耐心指引和细心呵护的职责,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渗透教育。

(五)职业道德责任

高职院校承担着弘扬职业文化责任,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是首当其冲的担任着对学生进行岗位适应能力、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责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高职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衡量标准。高职学生的忠诚度、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奉献社会等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专题、深入顶岗实习基地、合作企业等途径履行职业道德责任。

(六)就业规划责任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学生个人和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发展的稳定和谐,教育对社会的关怀最根本的是对民生的关怀。在我国高等教育步人大众化发展阶段的新时期,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社会责任。“就业实质上就是人与工作岗位的结合”,高职院校不仅要在知识传授上教会学生掌握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本领,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人;更重要的在于利用高职院校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与岗位的对接。[4] 作为责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利用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需求、社会企业的用人条件等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就业规划引导。

(七)适应社会责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依存,互生互长的关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是教学研究的实践对象,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服务的直接对象,在此基础上注重两者关系的有机协调,积极搭建两者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这直接体现出了教育的目的就是服务社会,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责任的体现。

(八)人的全面发展责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强调的是“能力本位”,以产业为依托,注重企业对培养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能力的培养和实际能力训练。在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职学生和院校都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就是除了基本技能培养之外,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院校的内涵建设,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责任的落脚点和归宿所在。

三、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责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培养和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责任是重要任务,其关键在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5]

(一)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社会大环境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和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就必须具备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严格的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在政治素质方面,做到要想让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师本身就必须真正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业务能力方面,教师要坚持自主学习,主动接受先进教学理念和运用先进教学手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教学艺术。在师德建设方面,通过学习、自省、慎独等方法修炼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

(二)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一般认为,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个体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获得价值感和意义感的过程,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心理基础和内在动力。当一个人将所从事的的职业当做事业来对待的时候,其内在动力和责任意识就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责任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其承担着高职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观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其承担着对高职学生进行具体可操作的政治责任、道德责任、法治责任、健康人格责任、职业道德责任、就业规划责任和人的全面发展责任等微观社会责任。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将自己的职业作为为之奋斗的事业的时候,才能以饱满的精神和激情,投入到每一项具体教学工作中去,自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教育使命。高职院校要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学习培训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潜力,增强他们的职业归宿感。

(三)鼓励和支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参加企业挂职锻炼和社会实践

作为高职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承担社会责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就必须与专业课教师一样,要深入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深入毕业生就业的企业进行社会调查,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需要的第一手服务社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要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实践,认真贯彻和执行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暑(寒)假学习考察活动通知的精神,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学习考察等活动,使教师更加深刻地了解国情,社会发展,开阔视野,在基层第一线体验社会各成员对生活的热爱,并将这种社会正能量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1] 陈云涛.高职院校社会责任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09,(4 ).

[2]李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发展的理性审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

[3]冯秀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题教学模式构建及其内容整合[J].教学与研究,2013,(6).

[4]陈云涛.高职院校社会责任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09,(4 ).

[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袁继道.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责任[J].世纪桥, 2012,(3 ).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第3篇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委要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纪委要履行监督责任,不断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深化认识,切实增强落实“两个责任”的主动性和坚定性。

1.落实“两个责任”,是《》规定的政治制度。各级党委、纪委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两个责任”,是党的章程关于管党治党责任主体的明确界定。《》总纲规定,各级党委要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第八条规定,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委领导下工作,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2.落实“两个责任”,是整治“”、强力反腐的必然要求。十以来,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严厉整风肃纪;部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大力整治“”;采取霹雳手段打“老虎”、拍“苍蝇”,形成史无前例的反腐败高压态势,全面从严治党,成为新时期非比平常的新常态。全面从严治党,没有主体责任的落地生根,没有实实在在的工作支撑,是难以想象的。各级党委、纪委就是整治“”、反腐倡廉的主体责任者,就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支撑。面对反腐败这场输不起的斗争,能否肩负起“两个责任”,是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忧党忧国、是否具有担当精神的现实检验。

3.落实“两个责任”,是整治“”、祛除沉疴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以来,兵团党委坚决贯彻中央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反腐败决心,精心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力推进反腐败斗争,“”问题得到遏制,一批大案要案得到查处。但作风建设依然在路上,反腐败斗争依然形势严峻、任重道远,党风廉政建设的压力传导还不够到位。有的缺乏忧患意识,对强力反腐依然麻木不仁;有的以为自己既非“老虎”也非“苍蝇”,逸然置身事外;有的领导干部认识不清,责任懈怠,“”整改隔靴搔痒、抓抓停停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重拾忧患,警醒警觉,强化担当精神。

4.落实“两个责任”,是不可懈怠的政治职责。反腐没有局外人,整治“”任重道远。从这次培训班和推进会通报的情况看,在一些单位和一些领导干部中,仍然存在着对“两个责任”认识不清、落实不力、光说不练的问题;反腐力度头重脚轻,压力没有很好传导到基层;整治“”也存在执行不力、进展不平衡、“回头看”不扎实等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警醒清醒,要以强化“两个责任”落实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着力增强贯彻力,扎实推动“”问题整改,以此带动党风廉政工作整体推进。

积极作为,把“两个责任”牢牢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落实“两个责任”,关键在行动,根本在担当。必须坚持从我做起、从本级做起,从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做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无、没有领域之别,必须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坚决的行动,把自身党风廉政建设的“两个责任”落到实处,使自身的风气正起来,守住自身的一方净土。

1.要深化学习,警醒警觉,强化责任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执政不忘防腐,干事业不放松党风廉政建设,这是防止我们党执政条件下自身腐败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许多地区、领域、行业和单位,往往对GDP厚爱有加,思想政治工作却在不断淡化;对所谓政绩追求有加,而党的自身建设却在不断弱化;对业务工作可以殚精竭虑,而对党风廉政建设却漠然置之、不管不顾等等。长此以往,政绩和腐败“两头冒尖”、成绩与问题同生共长,经济发展了、民生改善了、政绩突出了,但老百姓却并不买账,一些领导干部也因此走到了人民的反面。因此,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奋力推动兵团文化发展繁荣的同时,丝毫不能放松自身的党风廉政建设,要始终保持履行“两个责任”的高度政治自觉。

2.要健全制度,明确规矩,落实“两个责任”。一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组织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失职的意识,把党组织是否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是否真正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班子成员是否真正履行“一岗双责”,作为检验领导班子、考核领导干部的刚性标准。二是要加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纪检体系建设。宣传思想文化单位普遍没有专职纪检机构和纪检干部,但不能虚化纪检工作的监督责任。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纪律检查制度,党委、总支、支部都要配备纪检委员,使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纪律检查有人抓、不缺位。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的纪检委员要主动肩负起纪检监督的主体责任,切实履行起监督检查职责。三是要加大责任传导,逐级坐实“两个责任”。要进一步深化认识,使每个单位、每个党员干部和职工都要认清形势,绷紧党风廉政建设这根弦。

3.要知行统一,立说力行,着力抓好整改整治工作。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整治工作,是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环节,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没有“”问题的彻底整治,教育实践活动就会功亏一篑。“”问题又具有顽固性,不下大力就不会根治,稍有松懈就会反弹。因此,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发扬钉钉子精神,扭住问题不撒手,以“”问题的根本扭转赢得职工群众信任。

4.要加强督导,严格追责,扎牢防范腐败栅栏。要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巡视工作要求,上下联动,建立常态化巡视机制,加强对各级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尤其是落实“两个责任”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落实。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决克服只挂帅不出征的懒政渎职现象。对任何形式的腐败行为,对党风廉政建设上出现的渎职、失职、塞责问题,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勇于担当,为落实“两个责任”凝心聚力

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是党的意志、主张、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的传感器和发动机。落实“两个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负有统一思想、筑基铸魂、提供导向、呐喊助威的政治使命,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理论支撑、文化条件和精神动力。

1.进一步加大压力传导,为落实“两个责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思想保证。根据兵团党委的分析判断,兵团反腐败斗争虽然初步形成了高压态势,但一些单位和少数党员干部对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压力传导还不够到位,整治“”的政治自觉还不够到位。因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呼应大局、主动作为,紧紧围绕兵团党委决策部署,紧随兵团党委工作节奏,调动各种资源,动员一切力量,形成强势舆论,着力加大压力传导,积极引领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进一步动员起来,紧紧扭住党风廉政建设和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整治主题,加强策划计划,整合宣传资源,着眼加大压力传导,突出加强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创新理论、创新制度、总体布局、战略举措的宣传教育,突出加强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教育,突出加强兵团党委新部署、新举措、新要求的宣传教育。通过深化学习、理论阐释、舆论引导、动态报道、典型警示,大力营造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良好舆论氛围。

2.进一步深化理论武装,为落实“两个责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信念支撑。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不断强化理论武装的责任担当,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筑基铸魂工程抓紧抓好。一是要着力改进和加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突出各级领导干部这个重点,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载体,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加强督导指导,推动各级党委“一班人”加强理论武装。二是要着力加强全体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三是要着力加强对职工群众的理论普及。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职工群众是最强大的力量主体。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 责任心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On Teacher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bstract Education plans, teacher-center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eachers bear the glorious mission to shape the the students soul and the spiritual pillar shoulder qualified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the sacred duty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t is difficult to become a compet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er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the teacher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eache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心

“责任”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多义的,它是指分内应做的事,要尽责任;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要承担责任。即责任就是承担应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担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自觉态度。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努力工作,热情主动,坚持不懈,说到做到,不断充实和学习,不断实践和思考。责任心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学生,需要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为学生提供示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既影响学生成长,又影响自己的工作成效。没有责任心,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责任心呢?我认为有这样几个方面:一对工作负责。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恪尽职守,把教师这个职业作为自己追求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二对学生负责。既关心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关心学生的情感及价值观的形成,既关心学生的学习成长,还关心学生的品德和良好习惯形成;三对学校负责。热情投入工作,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风采;四对自己负责。精益求精,不懈追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始终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做学生成才报国的引领者,做学生的示范和榜样。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心的重要性

(1)责任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应具有的素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责任感,学习上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情感上随意、放纵,家庭责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让学生成才,首先要引导他们成人,使他们能够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伟业,在贯彻这一根本宗旨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是“人师”,要用自己的责任行为去影响学生,熏陶和教育学生。言传不如身教。若教师自己都表现为缺乏责任意识,那学生的责任意识更无从谈起。教师积极负责的态度,会像接力棒一样被学生接过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责任心是每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有的素质。

(2)责任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部分学生存在着知识层次偏低,学习能力欠缺,进取意识淡薄,自信心不强,价值观和道德观多样化等缺陷,是否能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来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学生在上课时愿意来、坐得住、喜欢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

(3)责任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练就过硬综合素质的必要前提。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严峻挑战,如现实形势发展变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科技快速发展及改革深入发展带来的变化等使学生的思想出现新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调整、创新教育的要求等,这一系列的挑战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备全面而过硬的综合素质,都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有了强烈的责任心,才能有不断进步的动力,才能有勤奋工作的热情,才能有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

3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是“正人”,是对学生人性的培养,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求教师“正人”必先“正己”,不断强化责任心,因为教师的言传身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1)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做负责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重任,应当充分认识在价值多元和多样化的全球时代背景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心中长存教育的使命感,把培养“四有”新人视为己任,既教书更育人,要用自己的责任行为去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要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根本,做学生的榜样,做负责任的教师:对全体学生负责,不论他是否优秀;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既要让他们学好理论知识,练就过硬的就业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品格,更要培养他们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全面关注他们未来的发展;对给学生传授的知识负责,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通达的学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面广,实效性强,政治要求高,认真备课很重要,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长流水,总是“复制”老观念,“粘贴”老方法,“链接”老资料,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2)增强教育教学能力,做脚踏实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师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备课、上课、改作业、查资料等,无非这样一些小事,但要把这样的小事做好,做到位,必须有坚持不懈的责任心。

社会在向前,国家在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站在时展的高度,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时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面向社会现实,面向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没有精深的学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很难成为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高度的责任心不仅是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更能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作风榜样,让学生在耳濡目染和切身体会中理解什么是负责任的态度,从而自觉培养自身的责任感。

(3)超越平庸、挑战自我,做永不放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就选择了平淡,但平淡不等于平庸,要认清并克服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利影响,立志做一名学生喜欢的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才有力度和效果。教师只有率先垂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所以不能停滞不前,放任自流,而要不懈地追求新知识和教学的新境界,不断探索和总结,不断带给学生新的体验,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教书育人内化为自身需要,把职业的责任升华为博大的爱心,在平凡中创造奇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教育学生的职责,只有真正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而责任心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良知和成效取得的根本,更是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备的品质。

参考文献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社会责任感教育;实效性

古往今来,人们对社会责任感相当的重视,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慷慨激昂地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今人们将“社会责任感、道德、身心健康、创新精神”列为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①,作为“德育主渠道”的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也十分强调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明确要求高中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②,可见大力培养我国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素质极其重要。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要善于分析、挖掘教材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要素,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虽然“社会责任感”被列为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但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九门具体课程中并没有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标的专门课程,也没有明确列出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因此,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要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只能采取“渗透性原则”,将社会责任感教育渗透在高中思想政治的九门新课程的教学中去。

(一)着重挖掘高中政治新课程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显性课程要素

显性课程要素作为有计划的可实际操作、可评价的课程要素,是学校课程基本的存在形式。因此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感教育首先就要充分利用好显性课程要素,政治教师必须做“有心人”,善于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挖掘出社会责任感与教材及热点的结合点、切入点。

(二)利用好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隐性课程要素

隐性课程要素是一种非正式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要素,是潜藏在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因素。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隐性课程因素主要有:第一,课外读物及报刊资料等。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及报刊资料将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第二,政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素养。政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素养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的影响感化作用,主要通过政治教师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行为方式等表现出来。第三,民主的教学氛围。新课程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民主、分工、合作、负责的教学氛围,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而且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对同学、对老师、对集体、对家长的社会责任感。

二、在教育的方式上应尽力摈弃灌输式而采取启发探究式,让学生主动参与

恰当的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要提高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从“知、情、意、行”四方面着手,采取一系列的方式方法晓之以理、提高社会责任认知,动之以情、陶冶社会责任情感,导之以行、锻炼社会责任意志、养成社会责任行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不少教师也探讨出如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角色模拟等能体现启发探究精神的教学方式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起了重要作用。

(一)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形式

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形式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等形式往往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因此,这种形式本身就利于培养学生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责任意识;讨论、辩论、演讲等形式往往会引起学生思想的碰撞,情感上的共鸣,在无形中接受责任认知,形成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

(二)角色模拟

角色体验的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角色模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或体验现实生活或体验某个角色,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社会责任知识的理解并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角色模拟让学生模拟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及其相关人员的言行,有利于培养学生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

高中政治新课程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教学内容生活化,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普遍兴起,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社会调查和综合探究,这是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重要环节,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好好利用。通过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措施去解决问题,激起他们担当责任的勇气和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去关注他人、关注社会,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然,要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不仅依赖于高中政治教师的努力,还依赖于高中生个体主动的学习、体认与践行,依赖于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因素的支持。

参考文献: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民社会责任感;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育人目标

中图分类号: 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2-0042-04

公民社会责任感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和起点,是公民理性与良知的体现,也是大学生不断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承担起大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重要任务。

一、何为公民社会责任感

公民社会责任感是每一个公民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所承担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或崇高情感意志。

从构成内容而言,公民社会责任感是基于公民道德责任、公民社会责任、公民文化责任、公民历史责任等基本内容为基础而生成的,是多种责任因素的有机统一。

从指向的对象而言,公民社会责任感不仅指对国家的高度认同而由此产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也指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着核心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信赖;不仅指对民族团结、民族统一的强烈认同和坚决维护,也指对社会稳定、和谐、进步积极参与和勇于奉献。

从真理实现的角度而言,公民社会责任感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步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而后产生的投身其中、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自觉意识和情感精神。

从价值判断的角度而言,公民社会责任感是正确进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权衡之后,自觉地把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把个人利益内含于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中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情感。

从心理发生的机制而言,公民社会责任感是公民社会意识、公民道德情感、公民道德意志、公民奉献精神的有机统一体,是意识产生、情感生发、意志培育、精神升华之后的结晶。

大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感是特指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的公民社会责任意识、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精神的统一,它不仅内在地表现为社会责任担当的自觉愿望,也外显为社会责任担当的行为实践;它不仅具有激情、冲动、情绪的非理性情感因素,也具有知识陶冶、文化修养之后的理性特征。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级专门人才,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公民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悠悠相关。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功能而言,加强大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感培育是其责无旁贷的任务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任务和要求,也指明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其一,认识当今世界发展格局和社会发展趋势,了解世界和社会,促进大学生树立公民应有的政治方向、政治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育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责任感。其二,认识国史、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现状,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培育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的自觉意识和社会责任。其三,认清大学生的光荣使命,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自觉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责任。概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素质和公民精神的社会主义公民。

2.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迫切需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公民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

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能够坚守主流价值,具有时代感和正义感,表现为理国、敢于竞争、崇尚平等、乐于奉献、渴望参与等良好的价值行为取向。被誉为“鸟巢一代”的“80、90后”,向来被认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热衷于游戏、沉迷于网络、“月光族”、“啃老族”,但经历了一些社会重大事件如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四川汶川大地震、奥运会等之后,焕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用青年的果敢睿智、顽强坚毅谱写了一幕幕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青春乐章。事实证明,“他们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激情、抱负和创造力的群体。”

但是,不可否认一些大学生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公民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其一,自我意识较强。一些大学生只关心自己、只考虑个人兴趣爱好和只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缺乏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缺乏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缺乏社会责任和社会理想;只对索取、自由、权利乐此不疲,而对奉献、义务、责任毫无兴趣;不懂得感恩;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不择手段等等。其二,功利意识膨胀。受市场经济功利性的裹挟,一些大学生也表现出十分严重的功利倾向,什么事情对我有好处就“上”,没好处就“让”。其三,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一方面表现是社会公德缺乏,如在公共生活和公共环境中不懂以德待人和文明礼貌等等。另一方面表现是对他人不负责任,如对爱情、老师、同学、父母和社会不负责,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其四,对团体性、组织性的党团和社团活动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应有的热情,有些大学生甚至对此表现出少有的冷漠和拒斥,自觉放弃和丧失个体社会化的机会,陷入极端化、偏激和不负责任。

德国著名的科学教育学奠基人赫尔巴特曾言:“教学如果没有进行教育,那么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道德教育功能实现着对大学生进行公共道德和公民美德培养的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就是通过个体的道德学习和道德实践,培育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激发其道德主体性,塑造公民美德,使之在生活实践中领会、体验道德带给人的幸福、崇高、尊严,然后“自己为自己立法”并自觉“守法”。

3.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感,是应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面临挑战的需要

西方多元文化价值观念以一种“现代性入侵”(inbreak-of-modernity)方式冲击着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面临着严峻挑战,不仅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带来强烈的冲击,而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造成负面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文化教育功能实现着对大学生传播道德知识、政治知识、哲学知识和人生修养知识的重任。通过文化教育和传授,一方面使大学生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有所认识和继承,同时对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有所领会并自觉投身其中;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对异质的文化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的思想文化结构,优化情感、态度、信仰等非理性文化要素,从而为大学生培养公民道德责任、社会责任、文化责任、历史责任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石。

4.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历史和现实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就会丧失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国家就会缺乏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主体力量之一,对国家发展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如何,反映了其政治立场、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正确与否,从一定程度上说决定了中国未来的繁荣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强化大学生对社会和时代的责任担当精神,让他们形成“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公民责任感,这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与发展走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青年们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远大理想”、“希望广大青年坚持刻苦学习”;“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艰苦奋斗”、“希望广大青年坚持开拓创新”;“希望广大青年坚持高尚品行”①,就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青年的首要任务、青年应坚持传统的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品德修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责任感。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培育大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感

如何有效开展公民社会责任感教育,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培育公民主体性、塑造公民品格、形成公民美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改革面临的紧迫问题。

1.教学指导思想: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以公民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育人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要求应该避免“高”和“全”,因为“高”所以“远”,远离大学生实际;因为“全”所以“泛”,泛化了培育正直、善良、理性、高尚、自由为基础的健全人格的育人目标,影响了教育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1)意识形态教育和育人教育的关系 有个性、有主见、有思想、有创新的当代大学生普遍从心里拒斥“政治说教”,反感教育者对他们的批评和指责。因此,意识形态教育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教育目标向育人教育的有效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是弱化意识形态教育,而是寻找大学生心理基点,从他们的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要贯彻做人教育,培育大学生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客观求实公正的态度和精神,这实际上是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同时,教育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并积极融入社会,提升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社会责任感,坚信社会主义发展的优越性,这实际上是唯物史观的运用。原理课教学只有同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有强大的生命力。[2]二是教育内容向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在。大学生了解这些知识,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三是教育方式从说教方式向“情理并重”方式转变。这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自身对国家、历史、社会、改革、建设、发展的事实充满历史感、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热情,以此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对国家社会发展、历史地位、世界状况、道路选择、成绩与问题等进行“入理”的分析,以中国社会发展事实为例证并让大学生亲身体验中国发展的成就,自觉地培养世界眼光、包容品格、忧患意识和理性精神,从而为公民社会责任感的确立注入“时代性”的基因。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公民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价值观的角度确立了公民社会责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公民社会责任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落实。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把实现人民利益、民族利益和社会利益落实在为人民服务行动中,这正是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实质体现。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强调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同理想转化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这正是公民社会责任感的价值目标体现。再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强调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也强调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发展,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体现了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历史责任和时代责任的统一。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质上体现了义利观的价值选择,是公民道德责任感的直接体现。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第7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根据中共浙江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要求,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中共浙江金华职业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

一、准确把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基本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党的建设贯彻始终,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各项任务落到实处。(2)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3)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长效机制。(4)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3.工作目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要正确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围绕实现创建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目标,着力打造青年学子们的文化高地与精神高地,不断开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二、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1.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坚持思想理论教育,不断提升师生思想政治素养。充分结合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梦”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各党委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各级各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班;有针对、有程序地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积极组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兼职辅导员、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学校党委委员,各院部党总支书记每年至少为师生讲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或一次形势与政策报告。

(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党委宣传部、各党总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并下发学校《2020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时间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先进模范巡讲,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明程度,引导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责任部门:党委宣传部、工会、团委、各党总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3.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进一步铸造学生的民族精神,打牢学生的文化根基,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品质,继续组织开展读书月活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古诗词大赛、吟诵晚会等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加强革命文化教育,深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不断激发广大党员与教职员工和学生爱党爱国热情,指引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党委宣传部、团委、图书馆、各党总支)

4.积极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积极弘扬“厚德、精技、励志、笃行”的校训精神,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人人思进,个个争先”的良好校风,建设“敬业爱生,言传身教”的优良教风和“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优良学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鼓励各二级学院积极开设大学生人文素养课,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奠定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基石。

(责任部门:党委宣传部、各二级学院)

三、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力度。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重点课程建设,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不断提升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创新教学方法,聚焦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真正把学校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和宣传的坚强阵地。鼓励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员干部、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聘请校外专家为师生作形势与政策报告,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责任部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2.规范授课教材选用与图书采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制定并落实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完善选用标准和选用程序,规范教材选用。严格遵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制定的相关法规订购书籍、报刊和数据库;制定图书采购管理办法、接受图书捐赠管理办法;做好学生借书动态的分析研判工作。

(责任部门: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图书馆、各二级学院)

四、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

1.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健全教职员工政治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将个人政治理论学习情况与年终考核相挂钩;在教师评聘和考核体系中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首要标准;增加课堂教学权重,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上;加强教师教育管理和纪律约束,对违反法律法规、校规校纪的要依法依规及时处理。

(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党委宣传部、教务处)

2.健全师德建设机制。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治学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践行者。校党委要对新入职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教风学风进行综合考察把关,党委书记或校长每年要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宣传师德典型、诚信教育、法治教育等活动,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学术品格和优良学风。继续实施“四大工程”建设,强化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注重老教师的传帮带,增强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强化制度建设,把师德规范要求融入人才引进、课题申报、职称评审等评聘和考核各环节,实施师德“一票否决”。

(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外事处)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专门力量建设。整体推进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不低于全校师生人数的1%,各党总支至少配备1至2名专职组织委员。按师生比例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须有担任辅导员经历并考核合格。选聘校内党员领导干部、教学名师兼职担任辅导员。

(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党总支)

五、加强宣传思想阵地管理

1.严明课堂教学纪律。健全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强化教学纪律约束机制,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不得出现违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违背宪法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等言行。

(责任部门:教务处)

2.进一步规范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校内各类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的引导和管理,落实各类讲座申报审批制度,防范和抵御意识形态渗透。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严禁在校内传播宗教、发展教徒和组织宗教活动。加强对宣传橱窗、LED屏、校内广播的规范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落实《学校各级官方微信、微博、网站管理办法》,加强网络舆情搜集研判,规范师生自媒体管理,做好重大活动和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保卫处、信息中心、各党总支)

六、立足思想实际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1.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教育。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落实校党委委员联系学院和班级制度,坚持校领导接待制度,及时了解师生思想状况和具体诉求,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引导他们自觉把国家的前途命运同解决学习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结合起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教师的帮扶工作,使他们有更多获得感。做好党外人士工作,加强思想引导和团结教育,促进他们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心认同。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加大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力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培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党委统战部、工会、学生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基础教学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强化实践育人。以省级文明单位建设为契机,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鼓励师生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双创”教育,提升“双创”意识,组织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推进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强军事训练实效,强化学生国防意识。加强学雷锋志愿服务开展力度,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让师生在服务中感悟雷锋精神真谛。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引导、服务,做好社团登记和年检工作,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社团有序发展。

(责任部门:党委宣传部、团委、学生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基础教学部、各党总支)

七、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1.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对学校党的建设全面负责,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要干部任免、重要人才使用、重要阵地建设、重大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安排、重大资金使用等都要经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对党委工作负主要责任,履行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在党委领导下组织实施党委有关决议,行使高等教育法等规定的各项职权;其他党委委员履行“一岗双责”,结合业务分工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

(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2.牢牢掌控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认真贯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和《意识形态工作目标责任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学校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按照“党政同责”原则,校长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负重要责任。分管宣传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协助党委书记、校长抓好统筹协调落实工作,党委其他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

(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各党总支)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政府责任;政府问责;多元治理主体

中图分类号:D6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1―0054-02

1 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视角下政府责任的提出

在以传统官僚制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中,公共管理参与者被简单的划分为严重对立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强调主体相对于客体的优先性和至上性的思想。伴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到来,传统官僚制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建立在“主体――客体”二分思维范式之上的权力监督问责机制失去了应有的价值。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国家的兴起,许多政府转向以“经济、效率、效能”为目标的管理改革运动。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本着由效率优位向绩效优位转移的原则,西方各国实行了将国有企业私营化、公共事务管理民营化和政府业务合同化的行政改革,使众多非政府部门实体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形了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局面。

公共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不是对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否定,它体现的参与合作不是一般的民主机制理念中所包含的政府为主导、对社会多样性成份的吸纳与接收,而是一种平行的、各自以主体身份而出现的合作与对话机制;它不是某种整套规则或某种形式的活动,而是一个以协调为基础的社会互动,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所谓的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主要是指“依靠多元的主体互相发生影响的互动以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社会管理活动”的状态。基于周亚越教授在行政问责制研究中提出的相关观点,本文将择取多元治理主体这一视角对政府问责展开探讨。

2 治理主体多元化视角下我国政府问责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民主政治理论

人民拥有一切权力并不意味着全体人民直接行使公共权力,代议制下民意代表对人民利益的负责就是政府责任的最初起源。在这种间接民主之下,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发生了分离,执掌权力的少数人运用权力时人民是要承担交易风险的,诚如孟德斯鸠所言:“有权力的人们在运用权力时非走到极限绝不停止”,如果对权力运用者缺乏强有力的外部约束监督,权力的腐败和人民利益的损害几乎是必然的。所以,对权力运用者的监督是必须的。在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状态下,首先,权力的运用者除去政府之外,还包括由政府权力转让而成为治理主体的许多非政府部门实体,在政府承担“无责任”前提下,责任主体多元化;其次,伴随着责任主体的多元化,对政府的问责主体必须实现理论回归,即只要是权力的让渡者就享有对政府的问责权。在我国包括人大、司法、政协、人民团体、媒体以及公民个人都是政府问责的参与力量。这种参与式民主下的政府问责是民主政治原则的彰显。

2.2 委托理论

不能由所有公民行使,人们只能选出代表代为行使自己的权利,由此产生了民主政治领域的委托关系。标准的委托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即委托人对有随机的产出没有直接的贡献,并且人的行为不易直接被委托人察觉。权力所有者的人民与权力行使者的政府在意志上不可能一致。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委托关系下的政府基于两个理论假设,加上自身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会使人民付出相当的交易成本,而行为的不易察觉又为政府自由裁决量的恣意扩展提供了空间,造成人民权力的扭曲、公共治理效率低下以及腐败滋生,公众利益受到侵害。权力拥有者对权力运用者的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

2.3 公共选择理论

政府不是万能的,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政治决策的人和进行市场决策的人一样,都受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影响;政府是由人来组成的,作为政府组成的官员以及政府自身也有自己的行为目标,这些行为目标与公众利益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政府责任得以存在的现实根源。政府决策时,以公共物品为决策对象,以公民选票为决策导向,然而由于政治市场交易双方的群体性、交易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交易结果的间接性,使得政府决策容易出现失误,并在一定程度上将根据公众利益进行选择的过程演化为特殊利益集团之间进行利益协调的过程,伴随而来的是政府“寻租”活动的产生,对公众利益的抵触也会成为政府消极怠工,效率低下的一大原因。应当看出,公共选择理论中所谓的政治领域“市场化”视角下,政府行为对一般公众据有很强的隐蔽性,要加强对政府的问责,需要大众监督与专业监督相结合,过程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扩大监督范围,实现监督的专业化对约束政府行为极有必要。

2.4 善治理论

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主体间责任界限的模糊性,并且权力之间不再是科层官僚制下的条块分割,权力的扁平化与交叉性日益突出,这种自主自制的公共治理网络体系对社会自治力有新的要求。社会实现了权利回归,政府成为公共治理体系的协调者,公民与政府的关系由服从变为合作,公民自治成为常态,政府的作用趋向于政策输出和公共产品提供。此时政府处在公共治理链条的上游,决策失误和导向错误而引发的后果将更加严重。政府问责不仅是必须的,而且要突破原来的问责理念,将公民对政府的问责转化为公民对政府的治理。

3 治理主体多元化视角下我国政府问责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行政环境较之于以前有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体的参与使行政权力重新配置,但由于我国行政职位分类机制不健全,政务类和业务类公务人员职责不清,造成责任虚置或无法追究;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得“官本位”观念影响至今,多元治理语境下政府的“主导”作用受此影响又被异化为“领导”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官员升降选用的权力是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官员没有足够的威慑力,加之人大代表的产生并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问责启动机制的缺失,人大对于政府的问责或是流于形式,或是处于缺位状态;政府内部的专门监督问责机构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由于体制设计的缺陷,这些部门受同级行政机关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双重领导,虽然在程序和制度上都开创了相应渠道,但本部门的人事安排、财政拨款等事关个人利益的权力却掌握在同级行政机关手里,缺乏监督问责的动力来源和激励机制,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限制。再者,基于以上原因,政府权力被过分集中,少数领导干部的专断使集体领导流于形式。另外,信息公开机制、行政问责法律和绩效评估机制的缺失使得政府问责问题愈加突出。概括来讲,当前

我国政府问责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职责、职权和责任不清、问责文化落后、监督问责制度虚置和政府问责约束机制不健全四个方面。

4 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状态下政府问责的路径选择

4、1 加快关于政府问责的法律法规建设

政府责任的高效实现需要有严格的行政问责制,为此,在立法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监督主体和问责发起的主体。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对于政府问责的权力必须通过法律得到回归和提升,政协以及各社会团体以及公众对于政府监督的权限、程序以及沟通和互动机制都是立法需要解决的。其次,要通过立法来确定问责的客体,即行政责任承担的主体。因为牵扯到不同治理主体之间职责权限的交叉和不明确,对于责任的认定是确定责任承担者的关键。再次,要通过立法来确定问责事由。对政府官员的问责事由可以是出于个人行为或集体行为,直接行为或间接行为,不作为或乱作为,严格区分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责任发生的因果关系,从而使问责具有针对性。最后,要通过立法来消除问责过程中的体制,诸如问责的程序、方式等因为体制的缺陷而不能构建或是构建之后不能发挥作用确保多元主体对政府问责的立体化。

4、2 大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问责文化

政府问责法规的建设是实施政府问责的有力基础,但是完全依赖刚性的法律条款并不能取得政府官员对于问责的心理认同,官员的引咎辞职或依法惩处不仅是基于具体的成文法规,更需要良好的问责文化和由此形成的外部压力。加强政府问责文化的建设,要从政府与公民两方面抓起。在政府方面,要加强对官员的道德教育,树立“权力在民,行政为民”的思想,对人民的利益负责,履行职责与承担责任相结合,从以民为本来的角度定政策、选干部,自身扮演的是主导者而非领导人,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是基于平等之上的引导,消除特权思想;公众要树立权利意识,应该意识到在多元治理主体中,一定程度上和政府是一种合作和监督的关系,敢于问责。

4、3 全力推进问责主体的多元化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政府问责事件中,发起问责的主要是党的机关和上级行政机构,人大和司法机关表现出令人失望的集体失语,社会团体、媒体以及公众由于程序、体制、利益和观念等原因,缺乏问责意识。大力推动异体问责是问责主体多元化的关键所在。推动异体问责,首先要实现人大对政府问责的正常化。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方面的优势,强化政府问责立法建设,同时通过对政府的监督权,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通过对政府官员的选举权,完善对政府官员的质询和罢免力度。司法机关要强化对政府行为的司法监督,增强自身的独立性,通过司法权制衡行政权,加强和其他享有实质性权利的政府监督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政协和人民团体是基于某种集体利益而形成的组织,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为他们监督问责作用的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构筑与政府的问责平台,监督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活动。推进媒体的问责关键在于保证媒体的新闻自由和知情权,对公众提供准确、实时的政府动态。公众在政府问责的参与过程中,要开创多元化问责渠道,建立问责激励机制,激发公众的公民意识,对政府问责产生要求。

参考文献

[1]钱海梅,关于多元治理主体责任界限模糊性的思考口],改革与战略,2007,(6)

[2]周亚越,行政问责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公共危机; 政府责任; 机制

中图分类号: D0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2-0034-03

On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in Public Crisis

HOU Bao-long

(College of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engyang 233100, China)

Abstract: Mankind has entered the era of a global risk society, and risk and crisis have become the norm in society. How to control the various risks resulting from the public crisis has become a serious challenge governments are facing. Government can not single-handedly deal with all types of public crisis, so it is required necessarily that the various governance bodies rule cooperatively. However, the government still bears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public crisis—mainly at the helm of responsibility, forward-looking risk prevention responsibility, a co-ordination responsibility,and bearing the greates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failure of public crisis. To urge the government to their duties, we shall establish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in public crisis.

Key words: public crisis;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mechanism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风险社会也同步而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我国尚未完成现代化之际,风险社会的负面阴影也来到了我们的眼前。各种风险出现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波及的广阔性,给我们的风险治理增加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如果我们陷入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困境,必然出现政府的合法性危机。所以,有必要重新厘定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责任关系,以有效地规避和化解公共危机。

一、公共危机治理需要政府担负最大责任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西方社会结构出现了重组的趋势,正在形成一种“新市民社会”。这种新市民社会必将终结国家主义的历史,使社会治理迈入“后国家主义”时代,即“新公民社会”时代。[1]近年来,西方的治理理论在我国理论界逐步得到广泛的接受,学者们崇尚政府和社会(主要是非政府组织)构成的“多元治理”格局,似乎非政府组织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和政府担任同等治理责任。当然,公民社会的成熟与发达及其功能的健全,有利于政府某些职能的社会化。但不能成为政府有组织地不负责任的借口。[2] 问题在于,在治理讨论中对公民社会的极大关注常常使人将治理看作社会自由和自主的实现过程,从而将治理与“去国家化”和“去政治化”相联系,从而忽视了国家在治理形成中的重要价值。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国家才是促成治理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甚至治理所需的社会基础——公民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国家的推动。[3]福山也对弱国家的治理提出了担忧,认为国家在治理体系中的软弱,导致了许多国家治理状况的恶化,强调从组织、制度、合法性和社会文化基础等方面,提高国家的制度化能力,实现强的治理和好的治理。[4] 因此,我们在围绕公共事务的分析中,不能厚此薄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特别是公共危机的治理,政府应保留大部分权责。这不但是由公共危机作为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决定的,更是由公共危机的突发性、威胁性、不确定性、紧迫性、破坏性、无序性、潜伏的隐蔽性、传播的公开性、社会性和扩散性等特征[5]决定的。公共危机的实质是危及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和生存空间,侵犯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故需要政府高度负责。在非西方国家,治理变革的国家因素异常明显。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和公民服务,而不是为社会掌舵。该观点在公共危机治理别是诸如中国这样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度是不恰当的。在这种政治环境中,民主治理的启动也只可能是由国家来完成。

二、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责任的界定

要使政府明确自己在治理公共危机治理的责任,就有必要界定政府的责任范围。政府作为危机治理的主导者角色,其主要职责是掌舵性责任、风险预防的前瞻性责任、统筹协调责任以及承担公共危机治理失败的最大责任等。

(一)公共危机治理的掌舵性责任

简单地说,所谓公共危机治理的掌舵性责任就是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战略谋划、主要政策的制定以及政策执行中的引导性、协调性和控制性责任。这是政府的宏观责任,也是政府的根本性责任。其实,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要在思想上具有战略性,行动上要有民主性。[6]治理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政府的公共治理责任的减少和降低,它要求政府行政应超越专业技巧层面,更多地体现对社会的“道德努力”,公务人员应承担“公民美德”的责任,成为“高尚的官员”。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为了实现集体行动,政府就要规定角色和责任,并且要为实现预期目标而确立具体的行动步骤,要使所有相关各方共同参与到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政府通过对公民教育方案的参与以及对公民领袖更广泛地培养,可以激发人们重新恢复原本应有的公民自豪感和公民责任感,而且这种自豪感和责任感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在许多层次都会出现的一种更强烈的参与意愿,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各方都会共同努力为参与、合作和达成共识创造机会。为此,政治领袖的重要角色就是明确地鼓励、强化公民责任感,继而支持公民参与社区公共危机治理活动。

(二)风险预防的前瞻性责任

风险是公共危机的基因和酵母,而风险发展到危机特别是重大的公共危机往往都要经历一个量的累积到质的跃升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不能和在多大程度上把公共危机的形成扼杀在生成演化的半途中,就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和关键的一步。这一点应该说已经得到公共危机管理学界的普遍认同。美国著名学者奥斯本和盖布勒指出:“有预见的政府做两件根本性的事情。它们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他们在作出决定时,尽一切可能考虑到未来。”[7]因此,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应把主要精力用在风险的防范和预防上。在这方面,政府有责任组织各方面力量,比如政府可以组建自己的公共危机预控研发与风险评估机构,把各方面的大量专家学者的智慧组织起来,政府给其提供各方面工作便利条件,放手让其开展调查、评估和研究工作。当然,政府在日常行政工作中还应当加强对社会的风险宣传教育、培训以及提供公共危机治理的基本公共产品。为了达到治理理论的实践要求,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切实改革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鼓励和规范民间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把它作为政府进行公共危机治理的得力助手。

(三)各方协同共治危机的统筹协调责任

治理理论意味着公共危机治理根本就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大汇演。那么,决定着这个大汇演成败的在于两方能力的协同共振。从社会一方来说,公民社会的成熟度和作用的发挥越来越成为影响和制约政府进行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基石;从政府一方来说,政府如何看待社会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以及政府是如何处理与社会的关系的,又在极大地制约着社会力量的充分施展。我们知道,治理的本质就是尊重各方、协同共事。一个真正成熟的、执政能力强的政府应有组织地授予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权力,政府也应当仅仅把自己看做是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参与主体,态度诚恳地与社会其他主体同舟共济、共赴危机。这是政府统筹协调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当然,在具体工作中,政府还应当把这一最基本要求充分展开,承担起公共危机多元主体治理的协调性具体责任。这要求政府既要成为一个有效的组织员和指挥者,又要成为一名高超的教育者和动员者。

(四)承担公共危机治理失败的最大责任

正像治理不能包治百病一样,治理也可能失败,往往导致治理主体互相推卸责任。公共危机治理也会出现治理失误甚至失败,这时责任的追究就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出现传统治理下的集体的不负责任的怪状。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虽然在理论上治理的主体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实际上在治理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应是首要的,也即是说,在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由于掌握着强大的公共资源,理应对公共危机治理失败负最主要最根本的责任,这就是说,政府应承担治理失败的“元责任”,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与公民只负有限的附带责任,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应如此。

三、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责任的实现

由于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承担着及其重要的责任,因此,如何促使政府尽到公共危机治理的责任就变得相当关键。

(一)建立风险共担、差别分享的政府集体领导下的个人负责制

在公共危机状态下,必须明确政府领导和各级政府执法人员的责任。我国实行集体负责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负责制度。对于最高领导集体的政府来说,对于波及全国或超过一省的大范围区域的公共危机,中央政府应负主要领导责任,而地方政府负有一般执行性责任;对于小范围的未超出一省内部的公共危机,省政府主要负领导责任,而次级政府应负执行性责任。对于作为政府领导的个人来说,各级政府分管公共危机治理的主管领导干部或岗位负责人,都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否则应负个人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工作责任,甚至法律责任。

(二)建立公共危机治理沟通机制

这种沟通机制,一方面是指政府向民众的信息披露,政府应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召开例行新闻会,回答媒体和公民的问题和质询,主动促进政府与公民的信息互动,并告知公民在公共危机中的注意事项等;政府应建立公共危机决策前的广泛征集公民意见、建议的信息采集制度;在决策时应实行公民旁听制度。由于媒体是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媒体公正、及时全面的报道是政府应急措施获得预期效果和得到公众支持和反馈的基本保证,因此需要对媒体进行必要地监控,使其充分发挥在危机时刻对公民的正面、积极和有效的引导作用。[8]在操作层面,政府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和指挥平台。认真办好政府网站,实现政府与公民的信息对称,积极构建政府与公民良性对话的制度环境;政府应将重大自然灾害的各项信息及时统计分析,对于受灾程度、所需救助等情况及时公布;各公民组织应在参与救灾前与政府及官方救援组织进行通报,申请参与救灾,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获知灾情进展,并把本组织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反馈到信息平台。[9]

(三)完善政府责任评价的社会参与机制

我国在传统上比较重视政府责任的立法监督、行政监督以及司法监督,而对政府责任的社会监督重视不够,有待加强和完善。客观地说,评价政府的责任是否尽到了,不能只看国家层面的鉴定,而应把社会与国家的评判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得到合乎客观的结论。在这里,笔者主要谈谈社会层面的对政府责任的评价参与问题。在一个民主国家,政府的眼睛最终是朝向社会的,社会的满意与否是评判政府责任性大小好坏的根本尺度。既然如此,公共危机的受害对象——社会公众,应是评价政府责任最有权威的发言人,各方面的事实数据可以由独立的非政府性的社会调研机构实施调查、统计和分析,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唯有把评价政府责任的主动权交给社会,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政府公务人员对上不对下、对官不对民的滥用权力而规避责任的现象。

社会公众参与政府责任评价的方式主要有:社会公众参与政府责任评价的问卷和投票;社会公众代表民主评议座谈会;公众代表参与服务监督委员会;实行社会公众申述、投诉制度等。其中社会公众参与政府责任评价的问卷和投票是最基本的社会公众评价政府责任的方式。目前,公众评价在政府责任评价体系中分量轻,所占权重小;缺乏有效的程序保障和经常性的制度保障;对公务人员日常行为责任的评议渠道不畅通;公众评议与人大评议、政府内部评议结合不够等问题。[10]为此,需要从制度和体制上完善社会公众评价政府责任的机制。一要建立以服务对象即社会公众评议为主体的政府责任评价制度。二要将公众评价政府责任纳入规范性的政策文件或相关法律法规之中,使其制度化、常态化。三要将社会公众评议与政府自评、立法机关的评议统筹考虑,保证评价结果尽可能客观公正。[11]

参考文献:

[1]张康之,张乾友.市民社会演变中的社会治理变革[J].浙江学 刊,2009,(6).

[2]薛晓源,周战超.全球化与风险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5:23.

[3]周俊.治理结构中的全球公民社会与国家[J].中共浙江省委党 校学报,2007,(5):12-13.

[4]王家峰,孔繁斌.政府与社会的双重建构:公共治理的实践命 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0,(4):78.

[5]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0-12.

[6]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10-411.

[7]〔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 革着公共部门[M].周敦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64.

[8]石路,蒋云根.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理论导刊, 2007,(1):21.

[9]黄飞凯.中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灾难性危机管理面临的困境及 解决方案探析[J].当代社科视野,2010,(4):11.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社会责任感;渗透;培养

社会责任感是在社会中每个人对他人对国家和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并由此产生的认识、情感、信念,以及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意识和态度。当下高中学生中社会责任感淡漠的现象到处存在:过分关注自我、自私冷漠、做事不认真、学习态度吧端正、做事情不计后果、喜欢叛逆出格,对生命体对家长对班集体缺乏责任心等等。社会责任感是人思想道德的核心,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渠道就是高中政治课堂。

一当前高中阶段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

1、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高中时期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直面高考,学生将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主修课程的学习上,在家庭父母的呵护,在学校老师关心,“两点一线”的居多,社会经验少,独立性差,不能克服困难,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不足,并不是很注重自身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不能真正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难题。2、政治教学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政治课上要以尊重、信任学生为基础,很多教师忽略了自己在教学中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满堂灌现象严重,不关注学生的要求和反馈。3、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反映到部分学生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严重,忽视学习,自甘堕落,无视社会责任,远离社会的主渠道。有位教育学家说:“缺乏责任感,人们对抗不了苦难,抵御不了财色的诱惑,导致犯罪或堕落。相反,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国家教育应把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成为责任感培养的主阵地,所有政治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就是把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在高中政治课教学各方面全过程。

二作为政治教师要善于挖掘高中政治新课

程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课程内容政治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分析学生,挖掘教材、热点中与社会责任感的结合点、切入点,这些新课标内容实际操作性强、对学生的培养具有实际可行性:例如在《经济生活》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通过学习“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让学生清楚作为企业领导人应承担社会责任、学习“我国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依法纳税这一课就讲到一些违反税法的行为,培养学生“纳税人”意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到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经济生活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现象,培养学生对一些经济现象和问题理性理解,培养负责和担当的责任意识。在《政治生活》中,学生通过学习“我国国家性质”、“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民主政治参与到方式和渠道”、“了解政府的职能”、“人大人大代表的职权”、“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邓小平理论知识的学习”、“民族和宗教问题的概况和政策”,“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国际竞争实质是经济和科技为基础”、“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等关注政治生活,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和水平;在《文化生活》中,让学生清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对人的影响,能够在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了解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自觉接受优秀文化主动承担文化发展的责任;在《生活与哲学》中,了解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三大理论结构,对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上的问题会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从而巧妙智慧看待社会解决问题等等,学生经常关注思考并积极参与,能自主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就会油然而生。

三采取多种教育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主动性

“教无定法”。在政治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加强社会责任感的渗透力度,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责任的认知、陶冶责任情感、养成负责行为。因此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可采取讨论、辩论、演讲等形式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运用这些方式时,教师可提出一个有争议或两难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该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结束前,教师帮助学生重新反思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继续思考自己的见解。小组讨论往往需要学生既分工又合作,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对集体对他人对自己负责的正确认识,学生自身也在对这一问题的准备、分工、讨论、辩论、演讲过程中提高了责任认知。例如:在讲《文化生活》“直面生活中的道德冲突”可就老人跌倒扶不扶问题引发讨论,活动中人人都可发表看法,为现实生活的道德问题提供指导,提高学生道德修养。还可模拟情景教学。角色情景模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模拟情景下获得较为真实感受,利于学生理解所承担角色,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例如:在讲到《政治生活》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时,模拟一次听证会就学校一些收费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并向学校反映,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做社会调查。政治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与学生生活实际密不可分。政治课的每一单元都有综合探究,政治教师应在教学中好好利用这个实践体验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社会,去研究发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积极主动找方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可见,要想提高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让高中生多参与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水平。例如:根据地域特点,让学生实地考察关中第一印象村袁家村的发展经历,感受农村转型时期袁家村的华丽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对周边农村的带动作用,并让学生写调查总结报告,引发他们对社会、政治问题的关注,学生在活动中、在研究中真正去体会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参与政治学科学习的热情,增强了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责任感,深化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整合其他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实效性

对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应该汇集各方力量,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形成合力,学校可组织法制宣传活动、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诚信教育等活动,营造教学教育、学习生活方面的责任感教育氛围,让学生在学校中承担相应责任,增强责任体验;家庭中,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氛围、父母教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家长应为孩子树立有强烈责任心的好榜样。一些社会制度的不完善、社会的不良风气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为人处事也会产生很大影响,政府、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创造各种实践条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整合社会、家庭、学校各方力量,通力协作形成对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体系,增强实效性,共同培养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认识行为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完善。

五政治教师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素养

“亲其师,信其道”。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政治教师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和行为方式等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端正自己,亲生敬业,努力培养高尚的职业操守,在学生面前树立好榜样。尤其是教师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民主、分工、合作、负责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对同学、对老师、对集体、对家长的社会责任感。

六从细节做起,成就完美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学生自觉诚信试考,一次大型卫生活动,配合政府部门的宣传活动,踏寻革命足迹等等,结合中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对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在校园中建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良好的学习环境,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与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人人事事时时实实的事情和过程,它需要学生、教师、家庭、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积极支持,更需要高中政治教师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的贯彻思想教育的各方面全过程,努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做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好学生好子女好公民!

作者:张双娜 单位:陕西省礼泉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娓.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毛颖.论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5.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第11篇

(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作为强化行政监督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行政问责制对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我国实施行政问责制自2003年“非典”危机开始,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行政问责制的实施取得了预期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建设法治政府的新要求下行政问责制还需要不断完善。本文概述了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基础,结合我国目前行政问责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问责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 键 词:行政问责制;法治政府;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D6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5-0032-06

收稿日期:2015-03-16

作者简介:王芳(1982—),女,河北内丘人,唐山师范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行政法、法制史、法理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论服务型政府视野下的行政执法规范化”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14FX00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行政问责制是现代政府明确责任和改善管理的有效制度,也是构建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因此,全面落实行政问责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对于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基础

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基础是研究行政问责制的重要理论支撑,更是行政问责制发展完善的理论依据。当代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行政控权论三个层面。

(一)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是一种用契约关系解释社会和国家起源的政治哲学理论。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明确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思想,法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卢梭进一步提出了人民监督的思想。他认为,“社会是人们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契约,人民把权利交给社会,自己又从社会获得了同等的权利。社会契约缔结之后,人民便永远成为国家的立法者,所以人民是主权者,政府只是主权的执行者。主权始终属于全体人民,政府是人民行使主权的工具”。[1]国家、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契约”,国家、政府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也肩负起了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国家、政府不履行职责,或者超出“契约”的约定范围行使公共权力,公民就有权将其给予国家、政府的权力收回。行政问责制恰恰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监督制度。

(二)人民主权论

人民主权理论的首次提出者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依据卢梭的观点,人民主权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⑴国家是人民的集合体,是一个公共的人格。人民是国家权力的唯一来源。⑵政府是主权的执行者,主要负责执行法律,维护社会和治理政治的自由。⑶“行政权力的担任者是没有任何特权的人民官吏,如果他们有违法行为,人民有权立即撤换他们”。[2]按照人民主权论的观点,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而国家权力是在人民的监督之下交由国家、政府行使的。政府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人民的监督和制约,以保障人民所给予的权力能够维护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秩序,这恰恰是行政问责制存在的基础。

(三)行政控权论

行政控权论的宗旨是保护个人权利,控制行政权力。基于行政控权论的观点,行政权力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权益, 就必须借助于全面、有效、强力的制度,行政问责制的实施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行政问责制借助其广泛的监督主体,可以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行政权力侵害公众合法权益现象的发生。

二、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的进程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的进程

行政问责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发展并不断完善的过程。

2002年,自香港实施“高官问责制”以来,行政问责理念开始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普遍重视;2003年,在“非典”危机肆虐时,两位省部级高官因行政不作为使非典病毒迅速蔓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这两位省部级高官也因此被免去了职务,这标志着行政问责制度正式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

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自此,由中央政府牵头的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在全国逐步展开。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坚决克服多头执法、执法不公的现象。强化行政问责制,对行政过错要依法追究。”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从此,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标志着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在地方,自2003年以来,各地政府根据本地情况相继推出了问责法规,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完善和统一立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有关行政问责的中央及地方规范性文件有近400部。按照这些规范性文件针对的问责对象,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类:一是针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过错进行责任追究的规范性文件,二是针对部门行政首长进行问责的规范性文件,三是针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问责的规范性文件,四是针对其他方面进行责任追究的规范性文件。

从总体上看,我国行政问责制度不断强化问责的法制化,即从随意性很大的“依权问责”逐步转变为有法可依的“依法问责”; 不断扩大问责范围,从只追究“有过”扩大到追究“有过”与“无为”相结合;不断规范问责程序,从带有滞后性的“事后问责”逐步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性问责”;不断强化问责主体,从单一的行政系统内部的“同体问责”逐渐转化为“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相互补充。

(二)行政问责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⒈问责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我国,行政问责方式包含以下两种:一是政府内部的同体问责;二是包括各级人大、司法机关、社会团体、新闻媒体以及人民群众等的异体问责。但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两种问责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⑴同体问责的局限。在实践中,同体问责具有反应快、效率高的特点,但其局限很明显。其一,我国同体问责主体混乱。“从我国各地行政问责的实施情况来看,各地方具有问责权力的主体行政机关比较混乱,有的地方由监察部门承担,有的地方由立法部门承担,有的地方直接由行政首长担任,不仅导致了各个行政部门之间权能不清、职责不明的局面,而且行政问责制也难以实现具体操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3]其二,同体问责的运作形式带有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责任都在政府内部被稀释和消化掉了。此外,如果在上级也要承担责任的情况下由其对下级进行问责,显然会使行政问责缺少必要的公平和公正的成分。

⑵异体问责的局限。相对同体问责,异体问责具有更加独立和客观的优势,但种种现象表明,异体问责在我国相对缺失。其一,异体问责缺乏制度保障。在我国,各级司法机关以及社会团体虽然拥有行政问责的权力,但其在人事调动、财政支持以及机构编制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同级政府的制约,很难发挥独立、客观问责的作用。此外,各级人大的问责往往流于形式,其实施总是落后于政府问责,属于典型的“事后问责”,严重影响了问责的效果。其二,信息公开的程度也严重影响了异体问责的实施。信息公开是建设法治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实际上,信息是否公开以及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完全由政府支配。其三,公众参与问责不积极。“首先,公众长期以来普遍形成的服从心理和政治冷漠心理已成为一种文化障碍,害怕对政府进行问责,或者根本没有问责的意识,导致公众缺乏对行政活动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其次,因为信息不公开,导致公众无法获得知情权,公众不了解行政机关及其人员的行为,监督和问责也就无从谈及。再次,我国现有的行政问责体系对公众行政问责没有系统化的制度安排,公众行政问责的途径和程序非常缺乏。”[4]

⒉问责对象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被追究责任的责任人往往被冠以“有关”的字样,这说明存在问责对象不清、难以确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权责区分不清导致问责对象难以确定。党政之间、层级之间、正副职之间权责区分不明确,在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的划分上间接责任人难以确定,在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的划分上以“集体负责”规避个人责任,不同层级之间的官员责任也难以明确,等等。其二,立法不统一导致问责对象难以确定。由于缺乏行政问责统一立法,在各地相关的立法文件中,对于行政问责客体的界定五花八门,“有的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或者受行政机关委托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组织及其公务员;有的指现任政府领导,政府各职能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和下级政府的行政主要负责人;还有的仅指政府和政府部门行政领导。”[5]其三,我国领导任职交流制度导致问责对象难以确定。在我国,一些问题的形成往往历经多任政府,一旦发现问题,首要的问责对象往往是时任政府责任人,而历届政府责任人却无需担责。

⒊问责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行政问责的程序即实施行政问责的手段、方法、程序和制度。在现实中,行政问责重结果、不重过程和手段的现象十分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问责程序启动方面,往往是典型的事后问责、事后追究,而事前防范没有被引入问责程序中。其二,在问责程序公开方面,往往是向社会处理结果,对于问责事由、问责过程提及甚少,公众基本上无法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因而对行政问责程序的监督也就无从谈起。其三,在问责程序的调查核实方面,往往是事件发生之后便快速向外界处理结果,感情化责任追究和处罚方式占很大比重。其四,在问责程序责任认定方面,对于应当在什么情况下受到什么样的追究缺少明确、统一的规定。

⒋问责范围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对问责范围的规定弹性较大,使行政问责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失去了其应有的威慑力。主要表现在:其一,问责主要集中在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领域,侧重关注经济问题,较少关注政治、社会、教育等领域;其二,问责一般只针对滥用职权的违法行政行为,针对行政不作为或用人不当等问题问责较少;其三,问责多局限于行政执法环节,缺少对决策失误、监管不力的问责。

⒌问责结果方面存在的问题。行政问责的结果即被问责对象就其不当、违法的行政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是更好地实现问责目的,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强大动力。反观我国行政问责的结果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其一,重视认错态度,轻视处罚力度,没有发挥应有的惩戒作用。其二,缺乏对问责结果的规范,缺少有关官员复出的具体规定,使得问责对象往往以“引咎辞职”的方式平息民愤、暂避风头,而后又悄然“复出”;“一地失职,异地为官”,使问责沦为政治作秀,失去了惩戒的意义。其三,对问责的结果没有统一的处罚标准,不同类型的责任与追究方式不能有效衔接,在许多案件中,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往往以承担行政责任、政治责任而不了了之。

三、基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重构行政问责制

在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价值理念下,依法执政是核心,民本意识是出发点,责任意识是原则。其中,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是责任意识的要求,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

(一)对于行政问责主体的建议

⒈完善同体问责。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到职权明晰、权责一致;建立政府内部行政问责专门的、独立的机构,使同体问责主体与问责客体之间不存在利害关系,以保证同体问责的客观性、公正性;明确同体问责主体及其问责权限,建立常态化、全程性的同体问责机制。

⒉强化异体问责。建立健全行政问责体系中的异体问责机制,要以人大问责为核心,以司法问责为依据,以社会力量问责为根本。具体建议如下:第一,增强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采取多元、便捷的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同时,信息公开要做到及时和全面。例如:在政府网站上开辟专栏或借助电视、广播宣传政府理念、公开政府办公电话及在社区、学校、商场等主要场所设置政府信息网上查阅处等,以有效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第二,加强各级人大问责。要明确各级人大的问责主体地位,提高各级人大组成人员的专业化、专职化水平,使其具备问责的能力。要细化人大的问责方式,保障人大切实、有效的罢免权。第三,加强司法机关问责。要改革司法经费支付和人事组织体制,建立独立的经费划拨、人事选拔体系,改善司法机关受制于同级政府的现状;要加强检察机关与监察部门、纪检部门的配合和协调,加大司法问责力度。第四,加强民主党派、社会团体问责。尝试建立民主党派、社会团体问责的专门性机构和部门,提高其问责的力度和质量。第五,加强新闻媒体问责。要加强新闻立法,明确新闻媒体的监督权、批评权、报道权、调查权等。政府部门要给予新闻媒体正当、自由、全面的报道权,以保证新闻媒体对政府决策的知情权,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第六,加强公众问责。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多元化行政问责体系完善的重要标志。加强公众问责,要大力培育公众的问责意识,引导公众有序参与行政问责;拓宽公众参与行政问责的途径,建立举报和奖励机制,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建立完善的听证制度和信访制度,确保公众建议的有效传达。

在我国,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之间应当是相互配合、有序参与、共同促进、功能互补的关系,只有使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相互协调,才能建立健全可靠、持久的行政问责制度。

(二)对于行政问责对象的建议

是否掌握公共权力是正确界定问责对象的重要依据。凡是拥有公共行政权力的组织、机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对所掌握的权力负责,都应当是行政问责的对象。第一,完善职位分类制度,做到权、能、责的统一,明确责任主体,划分责任范围。第二,厘清党政关系,明确各自的责任。要明确党政之间的分工,加强对同级党委责任人的追责;明确正副职的责任;划分不同层级之间的责任;建立重大责任事故集体辞职制度等。第三,实行公务人员离职、调任考核制度,重点考核公务人员在某地任职期间是否存有重大遗留问题,消除因公务员交流制度造成的问责对象难以确定的现象。

(三)对于行政问责程序的建议

建立健全行政问责程序有利于构建行政问责长效机制。第一,设立独立、专门的行政问责受理机构,统一受理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投诉、检举、控告;明确规定对于行政问责案件的受理期限;建立信息征集制度,完善信访制度、社会考核制度、公民检举和投诉制度等。第二,在具体问责过程中,依法明确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权限、质询期限、听证程序、决议程序;加强对问责过程的公开,通过新闻媒体或政府公告等形式向社会公开问责过程,使问责过程更加透明化;要做到依法问责,在调查核实和责任认定方面,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杜绝感情化问责,保证问责程序的客观、合理、公正。第三,将问责救济制度纳入行政问责程序范畴。依法明确规范被追责官员的救济途径、条件、方式、时限等,建立完善的跟踪机制、官员复出机制,使问责救济透明化和公开化。第四,创新问责方式,完善行政监察制度、行政审计制度、效绩考核制度,将行政问责与行政监察、行政审计、效绩考核等监管方式有机结合,构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全方位的监督问责机制。

(四)对于行政问责范围的建议

行政问责的范围主要包括:“⑴对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本人负有领导责任的;⑵违反法定程序,盲目决策,造成严重不良政治影响或重大经济损失的;⑶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⑷责任意识淡薄,严重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的;⑸个人道德或其行为(包括言论、举止、仪表、交际等)与其身份严重不符,有损政府和官员形象的;”[6]⑹行政不作为、用人不当、监管不力等。规范我国行政问责制的问责范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拓宽行政问责范围,将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无为”等纳入行政问责范围,把行政问责制全面贯穿于行政决策、执行、监督、执法、复议、赔偿等行政行为的全过程。第二,加强行政问责立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行政问责范围,明确问责和免责的事由,促使行政问责范围的法定化。

(五)对于行政问责结果的建议

第一,坚持教育与惩治相结合。要严格进行责任追究,绝对不能以认错态度良好为由免除对责任人员的处罚。第二,加强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统一、细化、规范行政问责结果,防止出现同一事件在不同地区承担不同责任的现象。第三,坚持追究政治责任、道德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的有机统一,处理好不同责任追究的衔接问题,使问责结果合法化。

(六)其他方面的建议

完善行政问责制度,还需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大力度:第一,加大行政问责文化宣传力度,树立问责意识。要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使公众、社会团体、新闻媒体能够充分了解政府信息、表达政治诉求;要对公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政治文化素质,促使公务人员树立“公仆意识”,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和责任意识。第二,完善行政问责法律制度体系。要使行政问责制顺利、规范、有序地推行,就必须完善行政问责法律制度体系,使行政问责制真正步入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

总之,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行政问责制的继续深化有利于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商务印书馆,1982.30.

[2]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1982.132.

[3]徐淑霞.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缺陷与完善[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33-35.

[4]蔡子君.论政府执行力与行政问责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04):105-107,130.

[5]张建文.行政问责需立法[J].中国律师,2010,(05):49-50.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第12篇

    究其原因,现有理论侧重在既存的法规和准则框架下对审计活动进行研究,导致研究缺乏足够的创新性(Hopwood, 2007);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的“新生事物”,国外审计发展史上没有现成理论和实践可资借鉴,容易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标准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以及作用机理的把握理解产生偏误。从其产生发展来看,经济责任审计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建构活动(socially-constructed activity, Humphrey等,1990),并体现了行政监察职能和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威推动,即将行政监察与干部管理的功能嫁接到审计之中,由此决定了从审计视角的理论研究不是十分充实。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为研究国家审计,也为研究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刘家义,2012)。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国家治理理论出发,考察经济责任审计本质和历史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经济责任审计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的国家治理分析视角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承担的基本审计类型,它是检查报告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鉴证活动。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活动中,国家审计机关以财政财务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独立地做出项目安排,评价财政财务收支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其典型特征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来自于外部的评价标准、取得报告鉴证信息等,它涉及评价人责任时,仅以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人为对象。与之相比,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接受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委托,开展的对领导干部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制度以及从事管理等职务行为的履责评价,提供领导干部承担履行职务活动中应负有经济责任的评价判断信息,其结果作为兑现性奖惩、选拔与任用干部的重要判据。从其产生来看,上世纪80年代,国营和集体工商企业逐步推行了各种经营责任制改革,启动了承包、租赁等多种方式,以调动企业管理者面对市场自主灵活经营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政府因之放弃了对国有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而具体的干预权,转而通过领导干部的选聘、续用、奖惩等实现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对作为选聘、续用和奖惩依据的经营业绩的真实合法性的鉴证自然成为企业领导干部管理的重要依据。在此推动下,国家审计机关积累了国营企业审计实践经验,促成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的实践探索。实践表明,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业绩鉴证信息,为选聘与奖惩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提供了依据,同时也监督了国有企业管理和国有资产运行,弥补了国有企业管理方式转变所带来的权力运行的监督空白。

    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中,党政领导干部选拔的任命制和竞标制度下的业绩考核,导致其产生虚假政绩或经营业绩的动机,领导干部机会主义行为及其对经济社会影响日趋严重,传统的事后、例外的权力监督机制逐渐不能有效治理领导干部的权力异化行为,无法满足国家权力监督制约的需要。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利用审计专业技术优势,以领导干部为对象,以提供业绩鉴证和权力运行评价信息为手段,以权力监督制约为实质性内容,因而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同于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仅评价财政财务收行为或事项与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经济责任审计则强调对导致行为或事项发生的权力运行的检查监督。经济责任审计所进行的责任评价,一方面将行为或事项归因到相关责任人,并区分审计对象的责任类型;另一方面区分审计对象个体因素与其他客观因素对行为或事项的影响程度。从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来看,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内容等都已超出了经济活动领域,已不是纯粹意义的经济监督,这样使其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类型,呈现出明显的权力行政监察与监督制约特征,适应了现代中国国家治理,特别是政府治理的需要,符合中国政体和国体(中国无法像西方国家通过多党竞争、公民选举的架构实现权力监督与平衡,只能通过执政者体内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构架实现权力运行安全,经济责任审计不失为最佳的可行的选项之一),在中国具有良好的成长土壤。于此,国家治理理论能够较清晰完整地刻画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及其本质,从而为经济责任审计系统化研究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从本质上说,国家的存在是通过创设、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获取、配置和运用公共资源,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活动来维系的,其实质在于通过协调不同利益人需求,推动公共利益实现(陈春常,2011)。中国政府在国家治理中,不仅通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且通过配置国有资源或运用经营性资本,直接或间接介入经济活动,来完成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等任务。国有资源在中国社会资源中占据较大比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制度要求国有资源配置不仅能满足促进经济发展需要,还要能满足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等治理需要,即国有资源配置既要符合市场价值规律引导下的分散决策机制需求,又要符合国家治理的政治需求。经济学原理说明,分散的市场交易要求资源配置主体享有充分的决策权,以充分应对经济发展风险,由此导致资源配置使用实行垂直方向的分权。而公共资源不能够由全体所有者来分散使用,而只能通过法律或相关行政规章,规定公共权力和资源以政府(部门)为单位进行配置,以通过集中配置的方式实现分配与使用,因此后者容易形成所谓的“权力垄断”。为激励有效应对公共资源运用的不确定性,需要赋予公共权力主体团队中一些人剩余索取权或临机处置权(Alc hian和Demsetz, 1972),以提高资源配置和公共权力运行的效率。这种剩余索取权或临机处置权的安排可以是法律界定或是行政授权,也可能惯例沿袭的。但是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和执权人素质差异,也由于国家治理中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制度安排,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行政首长享受具有较大空间的经济自由裁量度的剩余索取权或临机处置权。实行以业绩考核为基础的职务晋升制度等各种激励措施,确保了公共权力运行的有效性,但容易形成执权者虚假业绩、滥用或放大剩余索取权或临权处置权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因此对市场环境下分权模式运行的有序性和公共资源配置或公共权力运行安全性进行监督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国家治理活动中,人最终目的是在契约履行中获得经济产权。经济产权是个人预期直接地,或通过交易间接地消耗资产或服务的能力。法律产权是部分地通过国家法规承认和执行的权利。法律产权为人获取经济产权提供了一个支持作用,是达到最终目的手段,但它既不是经济产权的充分条件,也非其必要条件。在上述分散与集权配置的模式下,获得公共权力的权力运用人,对公共资源的产权攫取成为最大化个人效用的主要手段之一(戚振东等,2008),领导偏好和利益诱导主导公共决策,导致了公共权力运用严重异化。权力的不可转让、公共服务的无形性、权力运行结果后显性等特征,决定了无法建立公共权力运用的市场检验机制,而只有通过权力配置结构和模式的改变,设计有效的制度约束才能够限制权力的使用,才能最大化地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杨瑞龙等,2007)。

    经济责任审计发展之初,通过对掌握集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的主要领导者的管理业绩进行鉴证,并将有关信息提供给管理决策部门,主要发挥业绩鉴证的职能。随着公共权力运行的安全有效问题日益凸显,经济责任审计借助财务数据鉴证、经济舞弊侦测等专业技术优势,通过事中、事后的经济权力运行的审查监督,评价集权治理模式下的领导干部权力行为中有关责任履行情况,逐步构成了公共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机制,主要发挥权力制约的治理功能。从作用机制看,经济责任审计通过提供权力运行鉴证和责任评价信息,发现集权治理模式下的领导干部公共权力运行中的违规行为和运行安全、效率与效果等问题,发挥信息采集、情况通报、行为引领和风险示警等作用,有效地监督制约领导干部权力特别是经济权力的运行,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促使公共权力运行符合国家治理目标,从而促进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和国家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是经济转轨过程中,为规范政治经济秩序,加强干部监督管理而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活动。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以责任履行为评价对象,以业绩鉴证为手段,以公共权力运行安全有效为制约监督内容,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治理;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目标、模式重构等规定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道路,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治理目标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应的内容和审计方法。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创新须在国家治理的目标框架下动态推进。

    国家治理视角的经济责任审计发展思考

    进入21世纪,以提高国家治理绩效为目的的有效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思想,深深影响了一些国家尤其是转型国家的执政理念和政策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本质以服务于国家治理为目标,只有顺应国家治理的发展变革需求,方能实现经济责任审计顺利发展;而只有不断创新发展经济责任审计,才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治理。

    (一)国家治理主体利益冲突与经济责任审计功能定位

    现代国家治理正走向以政府、市场、社会为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时代,其中,政府是国家治理中最为重要的治理主体。政府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参与治理,并以合法性、、规范性、强制性和权威性为基本特征;市场则以价值规律的导向机制配置经济资源,以自发性、趋利性、效率性和普适性为基本特征;公民社会作为平等主体以各种组织的形式参与社会活动和自身事务的管理,以广泛性、全面性、公众性和网络性为基本特征。各治理主体既有分工,又有交叉重叠,彼此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因此需要互动、互补、协同与创新,否则存在着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一个规范、高效的国家治理系统,必须能够有效地处理治理主体之间及其内部的利益关系与矛盾冲突,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分工有序、良性互动和相互增进的治理结构。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制约,能够兼顾国家治理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防范由于权力失衡或疏于监督所造成的空力运行真空,从而促进国家治理目标实现。从协调不同主体利益关系的角度看,经济责任审计聚焦于公共权力运行,如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重大决策论证与实施、重要资源(包括权力)的配置与优化等,及由此带来的相关责任的履行情况(如在经济生活中常说的“三重一大”——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和大额资金使用,包括领导干部的分权与用权行为)等,而公共权力的执权者主要是政府,因为政府是市场资源的最大占有者、经济活动的最大组织者、法律法规最大制定者和社会事务的最大管理者,在三大治理主体中占据强势地位,容易侵害市场机制和公民与社会利益,经济责任审计正是这一权力的制衡机制,以协调各治理主体的目标差异和利益矛盾。制约权力、优置资源和协调利益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功能,这是其他类型审计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

    应当指出的是,国家治理主体利益冲突也是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潜在动力,即充分保障不同利益主体的权益和利益诉求的治理目标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发展。

    有效地处理治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前提是有效地界定政府职能边界。从发达国家国家治理实践,特别是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的治理实践来看,在经济领域均追求尽量以市场机制替代行政权力配置机制,政府以解决市场失灵为职责,通过制定政策、健全法规、优化制度等对市场资源配置机制进行补充或引导;反之政府直接介入微观经济活动,常常会不可避免地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公共权力异化、政府自利性的利益渗透会使得政府和企业、社会、公民之间的治理界限不清,从而导致社会管理、市场 治理的失灵。也就是说市场失灵、社会失灵与政府失灵存在密切联系,政府有效的治理是遏制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的基本保障,而经济责任审计无疑是防范政府失灵的“保险装置”。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任期行为的系统审查评价,对领导干部履职行为具有导向功能。现阶段,经济责任审计虽然强调了对于政府主体配置市场资源的审查,但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政府与市场职能界限不清的基础上的。适应国家治理发展需要,经济责任审计侧重于防止领导干部权力异化,特别是在涉及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时,从多元治理角度,促进政府纠正市场失灵职能作用的完善,确保政府完成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确保政府经济管理权力在“国家良治”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既定轨道上运行而不致偏离目标,也就是说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定位远远超出“反腐败”和“促进廉政建设”的范畴。

    (二)国家治理目标演变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随着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的深入,在解决了温饱全面奔小康的攻坚克难的发展阶段,资源保护、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公平分配、官员廉政、教育公平等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在解决了“效率”的同时,“公平”问题摆上议事日程,于是国家治理目标从“一心一意谋发展”,转向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的“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和构建新型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导向下,国家把完善市场、健全社会组织视为一种新的治理机制和社会力量予以重视,明确了建设有限型、服务型、责任型、廉政型政府的基本走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架构及其治理目标,大大拓展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及其相关审计的内容,经济责任审计已不仅仅是“经济性”的审计,而且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政治、社会、文化和法律的烙印。

    经济责任审计传统的做法是从财政财务收支账务体系入手,将审计活动领域定义于“经济活动”,以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为主要内容,并以此分析评价被审计客体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这无疑反映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之初审计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作用,以及审计扮演的治理角色,也反映了当时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责任”的内涵逐步拓展,变得丰富起来。越来越多的审计实践表明,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厂长(经理)的经济责任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即便是纯粹意义上的经济(活动和管理)责任也不能全然反映在财政财务收支的账务体系之中,许多失职失责的非履职行为,常常不直接或不很快甚至不反映于财务信息之中,或不导致账务结果的显著变化;加之经济责任人财务造假和从事经济领域违法乱纪活动等复杂因素,其财务体系所提供的履责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就更受质疑。

    经济责任审计的国家治理功能,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领导干部公共权力运用而导致的责任履行为审计重点内容,这不仅针对被审计者本身履责情况,及其所领导的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事业的成败,并施以相应问责追究,而且通过被审计人履职情况,发现领导干部执掌公共权力、配置公共资源过程中的普遍性、倾向性和典型性问题,追踪现行管理体制中的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和制度性问题,发现权力运行监督和政府治理的盲区和死角,进而改进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以促进国家良治目标的实现。由此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包括区分被审计者的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自身责任和领导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具体说既包括财务责任、信息责任、经营责任、管理责任、廉政责任等常规内容,还包括资源环境保护、权力安全运行、社区和谐共融、组织文化建设和全体员工随着事业可持续发展而获得全面发展等反映组织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内容。换句话说,经济责任审计既是针对被审计人个体,但也不能完全就其个体论事,被审计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是在一定约束条件和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其履责行为已不代表其个人,而更多的是以组织(政府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名义从事业务管理活动,故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不能以其个人行为轨迹来界分,而要从组织运行的大系统及其(政府、市场或组织)治理功能发挥的大背景中去确定。

    (三)国家治理结构优化与经济责任审计标准

    国家治理是一个结构性的功能组合系统。现代国家治理经验表明,政府、市场和社会相互耦合所形成的制度结构的稳定性、适当性对于国家治理目标实现、国家治理成本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国家治理结构持续优化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实现善治的必然要求。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鉴证和评价公共权力运行及其结果,能够通过组织治理,反映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状况,反馈国家治理运行信息,从而帮助与促进国家改善公共权力配置和权力运行问责制度,促进国家治理结构的优化。经济责任审计针对所检查的经济活动、经济项目或事项的过程结果,将其与行为责任人的履责情况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评价,依据审计标准做出并提供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治理行为的“是与非”、“优与劣”、“好与坏”的信息。审计标准的选择决定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信息的质量水平,不恰当的审计标准选择可能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在认定领导干部责任时具有较高的评价风险,也可能误导国家治理决策。现时期经济责任审计有关审计标准的规定有的较为笼统抽象,对于经济理性的审计人员来说,更多的是对照现行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评价,由于现行法制建设的缺漏与滞后性,加之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导致了目前有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中性的、不特指评价。

    国家治理根本目标是维护公共利益。中国特色的权力配置与运行模式下,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握相对集中权力的领导干部的权力态度和权力运用结果。经济责任审计通过人格化监督公共权力运行服务于国家治理,因此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标准。国家治理要求国家审计在促进维护正常经济政治秩序和治理结构持续优化的基础上,推动国家治理目标实现,由此决定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具有层次性特征,即要在既定目标责 任制等审计标准的基础上,厘清国家治理根本目标和阶段目标要求,以对领导干部责任履行进行正确评价,要求不局限于GDP或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事业发展的常规性统计指标分析评判,不被一些政绩工程、形式主义、一时繁荣等表面现象被左右,而是分析评价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全面性、协调性、互动性和可持续性,分析被审计者所领导的地区和组织的事业发展与国家治理的目标导向的一致性和协同性,分析被审计者对国家经济政治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所注入的正能量。国家治理结构优化还要求经济责任审计在发现问题时,以促进国家治理的最佳实务等作为标准,更多地着眼于权力内容、权力配置的适当性,着眼于权力运行制约的机制的完善性,着力于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信息及时性、透明性与应用的恰当性,即要求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具有建设性、开放性、前瞻性等特征。

    (四)国家治理模式转型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社会协同

    随着国家治理转型,政府对社会发展的直接控制权力和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垄断地位逐步削弱,政府退去了微观经济领域“总指挥”、“总调度”的角色,政府管理的职责逐步转向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管理,创设公平有序的法治环境等方面,政府承担更多的是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方面的职责。国家治理模式逐步退出计划经济体制下控制经济和社会全能主义的治理,步入强调非正式权力、非政府组织等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合作治理时代。与此同时,分化的社会阶层、多元的意识形态等导致了国家治理中各主体利益的分化,导致社会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领域的进一步扩大,一方面公众参与表明国家治理中的各主体的利益诉求日趋频繁化和多样化,另一方面公众参与对于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和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监督日趋常态化、制度化。

    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是干部管理监督部门选拔、任用、奖惩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本质上是通过约束公共权力运用参与国家治理,即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审查评价政府各部门、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干部权力运用及其影响,促进权力架构的稳健性和和相互制衡性,加强权力运行的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加强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透明化,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预防和治理腐败。现时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实践仍强调了全能主义治理模式下的权力运行监督,即审计是在现行体制框架下的内部监督,而不是面向社会的开放型的监督,强调在财政财务收支方面评价领导干部分权、用权的履责职责任,而社会公众的参与度较其他类型审计相对较低,审计评价结果仍局限于政府官僚体系内部利用,其实质仍然是行政官僚体系内部的自我监督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效力。

    现代国家多元治理的发展,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提供信息和查纠权力偏轨行为的职能,要求经济责任审计寻求在更广泛地范围内开展监督与评价活动,更多的采用社会协同方式组织审计活动。所谓社会协同就是要求在执行经济责任审计流程时,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类型审计、与纪检、监察、反贪、司法等部门和组织、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等合作协同,形成规范化、网络化的监督制约体系,通过协作配合取得权力监督制约的社会协同效应,从而大大提高监督效率和效果,这显然是经济责任审计,也是其他类型审计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项目、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确定、审计结果运用等多个角度应当注重不同利益主体或人的参与,在提交审计报告、做出审计决定等环节,要更广泛地倾听社会各界意见与建议。只有审计发现、审计结果运用等审计程序或过程中体现了社会参与的协同治理局面,方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同时,纪检、监察、反贪、司法等机关都承担了相应的受托责任的检查和控制职能,经济责任审计才能与上述机关对权力监督制约形成合力,才能咬合紧密,不留缝隙,最大限度地消除体制、机制的死角和盲区,使权力运行更加安全,也使经济责任审计避免单打独斗的局面,进而发挥更大监督效用。

    (五)国家治理民主进程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

    市场经济体制下,理论界重申了民主化对于改革国家制度、控制国家权力和提高国家治理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可持续的民主化更应该是内生的,由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和关键参与者的可行性战略选择所推动,并受到经济环境和现有制度条件的约束(徐湘林,2010)。国家治理实践经验和理论都说明,在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同时保持政治稳定,就必须保持政治参与水平与政治制度化的均衡发展,维系较高层次的政治参与度与政治制度化水平(徐海燕,2011)。

    经济责任审计突出对领导干部能力及权力行为的系统检查与客观评价,有针对性地监督制约公共权力,即通过审计制度威慑、审计规范性的检查控制、及时性的审计处罚和提供管理决策信息等发挥监督制约作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制约权力运行的治理本质,要求提供的信息能够真正用于决策,即审计结果的运用效果直接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效用的发挥。如上所述,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应用仍然局限于国家和政府官僚体系内部,理论和实务界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的制度化建设(较多囿于对责任者名誉的保护、信息的保密性、个人隐私性、社会环境负面影响性等因素)等研究不深。

    国家治理善治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透明性,即对公民相关信息的可获取性是善治的本质要素。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是公共权力的使用者,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反映了公共权力使用者的权力决策、公共资源利用等相关信息,由此产生了审计结果公开化要求。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公开,为公众提供国家权力运行和财政资金运用相关信息,有助于社会对国家治理提出质疑或建议,提高公共权力制约监督效率。通过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公开能够满足社会公众政治参与的需要,本质上成为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培育治理环境、优化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看,通过在更广范围内公布经济责任审计相关信息,也能够促进国家改进治理结构相关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同时,保持政治稳定的关键就是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因此决定政治参与是有序的、渐进的进程。对于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全面公开或有序运用,其首要的环节是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的制度,规定出具报告人 、被审计单位、审计报告使用者的权利义务,而具体的公开对象、公开范围等则应通过建立相应制度加以规范约束。尽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较其他类型审计信息的公开,存在更多的政策性、管理性和技术性难题,但经济责任审计信息的公开同其他审计信息公开一样,也是大势所趋。

    结束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从国家治理视角研究经济责任审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识别了经济责任审计本质。在此基础上,运用国家治理理论,提出了一个经济责任审计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此理论框架,从国家治理主体利益冲突、国家治理目标演变、国家治理结构优化、国家治理模式转型以及国家治理民主进程等角度分别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内容、审计标准,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社会协同、审计结果的有序公开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厘清目前理论界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认识,为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创新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分析是建立在国家治理理论角度上的,而国家治理相关理论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由此本文给出的相关结论仍带有规范性研究色彩,对相关主题进行实证研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注释:

    ①郑颖:《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问责制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审计研究》2009年第3期。

    ②Hopwood, A.. (2007). Whither Accounting Research? The Accounting Review, 82(5): 1365-1374.

    ③Humphrey, C., Moizer, P.. (1990). From Techniques to Ideologies: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Audit Func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1): 217-238.

    ④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⑤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⑥戚振东等:《基于产权攫取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预测》2008年第27卷第1期。

    ⑦杨瑞龙、邢华:《科斯定理与国家理论:权力、可信承诺与政治企业家》,《学术月刊》2007年第39卷第1期。

    ⑧戚振东、王会金:《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实现研究——基于社会协同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

    ⑨徐湘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第5期。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行政执法;责任制;理论价值

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保证我国行政机关以及行政人员树立依法行政意识的一个重要举措。除此之外,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还有很多重要的理论价值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学习。在此,笔者从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理论价值方面,对行政执法责任制进行价值分析,由此说明,在我国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法治政府的应有之义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治思想早已根深蒂固。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的带有普遍规律性的一种文明成果,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想把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能靠“法治”。1997年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也增加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这一天起“依法治国”被正式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标志中国已开始迈向一个崭新的法治建设时期。

依法治国的地位虽然得到了确立,法治建设也不断取得令人骄傲的成就,但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我国的法治进程是缓慢的,效果也并不是那么明显,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忽视了对法治政府,尤其是法治行政的研究和构建。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是建立法治政府,而法治行政则是法治政府的核心。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看,行政权有不断扩张的趋势,如果行政权力不受限制,行政机关不能依法办事,那么建设法治国家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建设法治政府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迫切的,意义也是深远的。“依法行政不仅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政府所普遍遵循的一项法治原则,而且也是现代法治国家依此所建立的一整套行政法律制度。”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我国通过了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了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实行依法行政,这标志着我国政府治理理念和模式的一个巨大变革,即实现从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的转变。

从现代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政府含义可以分为广义、狭义两方面:广义的政府,是指建立在民族国家基础上,代表着国家的一个政治主体,它可分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从国家权力的体系上看,它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个系列。狭义的政府仅指国家权力体系中的行政权。同样,法治政府也可从广义、狭义两方面来解释:广义的法治政府是指政府的一切权力的来源、政府的运行和政府的行为,都受制于法律,换句话说就是法高于权。狭义的法治政府意味着法律对行政权的限制和控制。在国家权力系统中,各种权力的运行方式各有特点,立法权的行使方式主要是集体商讨,司法权的行使方式主要是审判,这两种运行方式决定了立法权、司法权对社会事务的变化反应迟钝。而行政权主要用于执行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因此,它与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着直接的接触,对社会生活的变化反应比较敏感。现代社会,社会事务日趋复杂,需要行政权介入解决的社会问题呈上升趋势,行政权也随之不断扩张,所以对行政权的制约成为了建设法治国家的重中之重。此外,现实中行政权极易异化,脱离公共性的本质,这是人们最为担忧的,也是最可怕的。因此,“无论是从广义上理解还是从狭义理解,制约行政权都是法治政府的应有之义。”

行政执法责任制就是我国在探索制约行政权力途径的过程中发明的。回顾前文关于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历史考察,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一点了。虽然当时我国各地方并没有提出“法治政府”这样的概念,但它们几乎一致地认识到了制约行政权力滥用这个“法治政府”的核心问题,并且有的地方已树起了“依法治省”的治理理念。行政执法责任制与“法治政府”的相遇绝不是一种机缘巧合,而恰恰证明了它是“法治政府”这样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治理模式的中国化表现。

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民主政治的必然选择

从本质来看,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一种责任机制,即以责任促使和保证法定职责的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行政权力行使者的监督和约束,但从逻辑语义上又面临这样的问题,对行政权力行使者课以责任的正当性在哪里?要全面彻底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解决国家权力的归属,亦即国家权力的来源问题。在现代社会里,国家权力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质上都来源于人民权利的让渡。在理论上系统阐述“天赋人权”、“在民”思想的莫过于社会契约论者,从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提出“一个国家最高的原则是全民的利益,并非统治者的利益”开始,经洛克的《政府论》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人民理论得以全面确立。思想先驱者们从自然权利出发认为人生来平等,其权利是天赋的,生来即享有,这些权利是国家权力的基础和源泉。根据卢梭的设想,人民通过订立契约建立国家,并自愿地把权力让渡给国家和政府,相应地,国家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在民是近代西方民主理论的核心并指导其政治实践。在民思想的确立彻底了君权神授、在君的专制传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社会民主革命指明了方向。随着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迅速地传播并深入人心,人民是国家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直至今日,在民主国家仍确立如下的基本理念:人民是国家权力的基础,是国家权力的主人;国家权力设立的目的是为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私权利,而不是为了管制公民个人。审视人类社会发展几千年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发展的目标,应是实现对人类自身的终极关怀,是人自身的发展。同时,根据经济学理论,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只要这些公共产品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进行制度创新,进行制度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执法责任制又何尝不是对旧体制的反叛和革命?这场革命正需要正确的理念支持和指引,而这个理念就是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人。这是人类文明共通的规律性的东西,不仅适用于西方民主社会,也对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有强烈的引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唯一也是全部的目的,只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践已经证明,历史也终将证明它的正确性。根据在民的原则,权力来自人民,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才是权力的所有者,人民才是权力的基础。人民是权力的所属主体,政府作为权力的实际行使主体,完全是受人民的委托行使权力,是人民的人,必须对人民负责。对此,卢梭指出:“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托他们,也可以撤销他们,对于这些官吏来说,绝不是什么订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树立了在民的原则,使行政权力向人民本位回归,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人民行使权力若违反法律法规给权利主体(尤其是行政相对人)造成任何损害而承担责任则是顺理成章的事。同时,在“在民”观念确立下的行政权力具有权利和责任的双重规定性。在在民的政治理念下,权责一致是一个一般性的原则,行政权是人民以社会契约的方式委托给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机关被赋予权力的同时即产生了相应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行使权力始终不能脱离权力的主体而任意行动。所以,“在现代行政关系中,行政权力既有权利特性,又有义务特性,表现为责任行政。”行政执法责任制恰恰折射出了行政权力从属于人民权利的理念诉求,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必然的选择。没有行政权力的控制就没有民主可言,没有健全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就无法控制我国行政权力滥用的问题。因此,可以说,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我国党和人民在民主道路探索中的一个历史性选择。

三、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责任行政的核心要旨

法治社会就是责任社会,不仅公民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行政机关同公民和社会团体一样,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行政主体的权力是由人民授予的,他们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否则权力将会被滥用,危害社会。在现代民主国家中,人民等原则为责任政府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公共权力的根本源泉。现代法治政府就是责任政府,权力与责任是相伴生的。责任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必然约束,不受约束的权力会导致腐败,这是政治运行的规律之一。不负责的行政权力就是不受约束的公权之一,必然形成社会痈疽,一定要遏制,这是我们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共识。责任行政是行政权力的相伴物。“责任行政原则是全部行政法产生的基础,是贯穿所有行政法规范的核心和基本精神。”责任行政,即是指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要依法行使法律所赋予的公共权力以及依法履行法律所设定的义务,并对因权力滥用和怠于履行法定义务而承担相应的责任。责任机制是法治政府的本质属性,是为人民服务的基本保证,关系到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问题。行政活动应当处于责任状态,每一种行政行为均与责任相连,政府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责任行政原则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要求。

现代责任行政的实现要求在责任机制中具有以下两种关键制度:一是动力制度;二是追究制度。所谓动力制度,就是要在政府内部形成竞争机制,引进利润动机,以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形成竞争机制,就是要在政府各部门及行政人员之间形成一种竞争关系。引进利润动机,就是要使行政人员树立利润观念,比如,允许政府部门对节省成本的财政剩余具有某种自。当前,这种利润动机容易造成虚假的或损害公众利益的节余,因而必须有相应的竞争和监督机制与之相配套,通过政府预算程序对政府活动的行政经费的收支数量加以约束和控制,改革政府财政活动,建立效果导向的财政责任制度,从根本上限制政府的行为框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责任行政与责任追究制度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责任追究制度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责任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主要包括责任确定机制和责任奖惩机制,并与晋升任用制度和物质利益分配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责任行政就是为了保证权力的行使者努力为授予者工作,保证公共利益不因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不负责的行为蒙受重大损失,而建立起来的责任追究制度,这种制度要使权力行使者的损失尽可能趋近权力授予者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使权力行使者的损失达到足以使他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引起足够重视的水平,从而制约权力行使者不负责的行为的发生。因此,行政责任的规定和追究意味着处罚,意味着权力和利益的剥夺。而且,这种处罚和剥夺是建立在公民权利的基础上。

与此相应,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表明了我国行政权力的来源。“在宪法提供了责任行政的法源基础上,我国的法律、法规对行政权力的运行,从程序、内容、方式及范围均作了相应的要求,这些都是我国各级行政机关责任确立的合法性依据。”这集中地表现为行政执法责任制。从本质上说,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将行政执法活动与相关责任联系起来,通过职权行使与责任承担的一体化,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一系列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是责任及责任承担的相关机制,其特征是强调行使行政职权的权利与遵守行使行政权力规则的义务的一致性,其途径是分解职责,规范执法程序,量化考评指标,确定相应责任,通过外在强制力来促使行政执法中自我监督、约束、规范的内在机制的形成,并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这种客观要求转化为主观上自觉的意志的行动。“从工作和操作层面上讲,就是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的性质和内容,‘明确执法主体,确定责任目标,分解岗位职责,量化考评指标,逐级监督奖惩’等一系列过程和这些环节上各种具体制度的总和。”

总的来说,行政执法责任制正确、合理地界定了行政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职责、义务,并通过追究不履行和不当履行行政职责、义务的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的法律责任来促使行政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正确履行执法职责、义务。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一种行政执法机关内部自我约束和行政主管机关、权力机关外部管理监督相结合的行政执法保障机制,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责任行政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1997-09-13.

[2]黄英.责任政府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

[3][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责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责任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及责任意识的强化都有着潜在深远的影响.在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务必重视责任教育这一章节的教授,完善该课堂的教学模式,让责任意识真正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

1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的作用

结合当今中国发展局势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1有助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能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紧密联系,当面临两难的抉择时,能以集体利益为重,做一个高素质的新青年.不仅如此,日常教学中对责任教育章节的重点授课,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并对学生的行为举措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在大胆彰显自身鲜明个性与特有优势的过程中仍能理性规范自身行为,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2有助于高校学生与时俱进的成长

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革新,也对责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更高需求,高校也加大了教育力度,志在培养出更优秀的全方位人才.然而,没有责任感的人注定是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无用的人,责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肩负着帮助学生走在正途的艰巨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对学生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能与时俱进的稳步成长.

1.3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纵观古今,中国源远流长的教育理念里始终倡导“修身”,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对学生思想品性及道德修养起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有助于高校学生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带动他人一齐进步.西方文化的责任教育侧重宣扬个体独立,旨在培养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自觉履行社会义务.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不断革新,使得其在责任教育方面“中西合璧”,充分吸取中西方精华,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传播.

2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责任教育的策略

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的现状,对责任教育的有效提高提出了如下几点策略.

2.1丰富教学内容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更多的实时资讯,开阔学生视野,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责任”有更切乎实际的理解.还可以变换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责任教育自主提问,动员学生集体探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责任概念的理解.

2.2注重与时俱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也不能停留在原始的理念上,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引导学生从课本理论中看社会发展,也从社会发展中提高对责任的见解,让责任教育与时代共同进步.

2.3强化责任意识

高校要清醒的看到时展赋予学生的全新责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与责任教育有关的知识讲座或者法律科普趣味活动,通过一种新奇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间,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做一个于家于国都有利的栋梁之才.

3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对责任教育的着重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责任对一个人自身的发展、对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多么大的影响力,不懂责任为何物的学生是自私自利的,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响应社会的号召,与社会的发展同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之路,势必是一条长久而意义深远的路.

参考文献

[1]孙雪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吴军.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J].才智,2013,(07):140.

政治责任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社会责任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从狭义上说,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包括个体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履行各种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在调整个体与社会关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体现着大学生个体独特的人格品质和心理倾向。具体来说,是指大学生在承担自身与社会发展的责任中所作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二、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水平的提升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出现大众普及扩大招生的趋势,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发展壮大,每年从高校中毕业而流向社会的大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多。而每一位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水平,影响着整个社会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感水平,进而影响整体社会青年工作者的道德风尚。这对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起到重要的推动力量。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是构建我国公民社会的关键因素

责任感及责任意识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社会责任感教育也是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能否具备合格的公民素质影响着我国构建公民社会能否实现。

三、以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宗旨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一)整合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学识、言行、举止、品行、兴趣等都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首先应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负起责任,同时又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才能言传身教,给予学生榜样的力量。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不理想,这与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是分不开的。我们不仅可以鼓励符合条件的校内专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和辅导员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而且可以实行“引进来”的战略,聘请党校及其他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来校讲课或作专题讲座,鼓励返聘身体健康的离退休哲学社会科学著名专家、学者授课或作专题讲座。

(二) 紧贴时展,丰富教学内容,适时选题开展社会责任主题教育

第一,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中的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最基本的表现就是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大学生成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要履行的重要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时,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增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使大学生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第二,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生态文明教育。环保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责任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时代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中所曝光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通过选取较为典型的环境危机事件、开展生态课题实践调查、废品设计大赛等方式,使大学生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

(三)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方法

第一,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如利用典型的视频影像资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广泛共鸣和思考,增强了思政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应注意,在现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教师应避免单纯地为放视频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或者不能对所播放的影像资料进行深入地分析。因此,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客观地对待这一高科技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让它为课堂所用,为学生所用,为教师所用。

第二,积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首先,案例式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选取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应注重挖掘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和优秀大学生等大学生“身边榜样”,充分发挥他们的良好示范作用,在理论课堂中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

其次,讨论式教学。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育的基础,也是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前提。通过讨论式的教学让大学生自身在理性的思考基础上,做出独立选择才能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起责任来。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组织学生对教材和社会中的热点进行讨论和互动,在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中,深刻认识社会责任的内涵和重要性,在讨论中学会与人合作,达成共识并产生共鸣,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四)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和渠道。首先,可以根据大学生学习的专业学科安排好具体实践活动,充分了解自己专业可能从事和职业要求和职业规范,更好地安排自己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大学生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也提升奉献社会的荣誉感。最后,高校应与社会机构合作,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德钦,胡凌鑫.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索.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