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

教师德育论文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师范生师德教育的重要性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期盼。因为在当今世界,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突飞猛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体现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日益缩小,而最主要是体现在人的素质上的差距。因此,要想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实力,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一大批一流的人才,才能为我们早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素质教育也关系到我们全世界家庭的幸福问题,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才能让学生们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学有所长、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的社会才是安定的社会、和谐的社会,这也正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国家所期盼的。而人们的素质怎么提高,素质教育怎么样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如期达到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要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师德教育是师范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师德是影响学生在未来是否拥有健康灵魂所不可或缺的东西。一个教师身上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体现在他身上闪闪发光的师德。人们经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也把教师形容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教师的道德水平、思想观点、专业素质和教研能力,以及教师的所作所为都会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更进一步说,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我们国家新一代人的道德水平、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文化素养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更关系着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只有教师的师德水平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才能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才有可能达到。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让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而师范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职业特点等正迎合了我们的要求,师范生师德教育也是符合现代教育的正确发展趋势的。因此,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势在必行。

二我国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现状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素质教育,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针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各个省市、地方院校也都纷纷探索、尝试着各种方式方法、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虽然大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时至今日我们会发现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突出问题存在着。这些问题也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比如青少年自杀现象还是越来越多;教师辱骂、殴打、虐待、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把学生当作赚钱的一个因素;很多地方院校仍然把应试教育看的很重要;有些院校始终把升学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等等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师范生师德教育没有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师范生的素质也有待提高。稍加总结,我们会发现师范生师德教育实施的现状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许多学校里虽然开设了一些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相关课程

大多都停留在理论的说教上,并且课时量很少,最多只有一学期,学生感觉像是选修课可有可无的,重视程度不高,并且不是特别感兴趣,再者,理论未能上升到实践应用层面,导致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像这样仅仅是为了应付教育的要求而不能使其发挥实际作用的课程,并不能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水平,更何况在部分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类似的课程。

(二)许多地方都未能营造出良好的师德环境

师范生师德教育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体人员的共同任务。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各级教师以及社会各方面,大都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师德教育,没有抓好师德教育,也未能制定出完善的奖惩措施,更没有通过有力的手段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表彰、总结和推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先进师德个人等等。再有就是对每位教师的考核不够全面,存在重智轻德现象。

(三)教师的角色使用不全面

比如好多教师责任心、事业心不强,热情程度不高,仅仅追求学生的高分率、升学率或是自己的发展,而不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乏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要求即未能把“教书”与“育人”很好地统一起来,停留在只重视传授专业知识,而忽视学生做人处事等方面的能力。虽然这也只是个别存在的现象,但如果不能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的话,今后教育的结果不堪设想。正如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三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关键措施

第一,提高师范生师德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分量。首先,课程设置结构要合理,除了有专门的师德课程,还应该在专业课、公共课的日常教学中,在教学知识中渗透师德教育的相关内容,让老师和学生们都根本上认识师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学生的实习课程和课下作业部分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主题活动模块,通过以师德教育、师德养成教育目标为活动主题,开展相关的师德养成教育活动,比如每个班级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最终达到共同的效果。再次,经常邀请一些德才兼备的教学名师来校讲学,让学校老师们和学生们通过学习楷模,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亲自参与体验,认真学结,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师德教育风尚,内化和提升道德品质。第二,教师应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目前大多院校都主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最关键的学生的道德能力的培养。道德能力是人们认识道德现象、理解道德规范,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做出正确评判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它是人的本质能力,是顺利完成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条件。师范生师德教育不能仅仅靠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传授,也不能寄希望于学生们自己日积月累慢慢养成,关键是教师应该重视并且从各方面、各渠道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学生,还可以在师德教育的过程形式、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变革。第三、构建完善的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环境设施,增强师德教育环境氛围。依托学工部、教学部、公共艺术教育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让我们深刻认识伟大的师德、弘扬伟大的师德。设立教育名言宣传栏,公开宣传、表彰奖励相关师德优秀的教师和品德优秀的学生,让大家以他们为榜样,最终形成校风学风优良、制度有力、精神昂扬的大学育人环境条件。建设高雅的、积极向上的、具有师范特色的育人环境,陶冶情操,净化品德,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产生健康、向上的促进作用,使师范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师德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提升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水平。

四总结

当前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是教育中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于师范生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因为师范生的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质量,而对于师范生的教育,师德具有导向作用,决定其在未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方向、态度和行为表现。因此,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伟 盛大俊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参考文献:

[1] 曹瑞,麦清,郝琦.校外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概念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

[2] 林建鸿.邓小平教育思想新探[J].柳州师专学报,2004(12).

[3] 成都师范学院.构建全方位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新模式.成都师范学院“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工程”,2012.

[4] 蔡志良.论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4.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教师;师德建设;路径;方法

一、当前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

由于我国正处于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许多相应的制度在逐步地建立之中,它也要求人们的社会道德体系与之相适应,并能促进其发展。当前在体育教师队伍中出现的队伍不稳,教学精力投入不足,治学不够严谨等,反映了体育教师职业信念的迷失和职业道德的失范,故出现了以下一些情况:强调个体“内省”的传统师德要求与现代规范化的趋势不够和谐,在体育教育改革中“以善律教”(加强教育道德)滞后于“以真律教”(按教育规律办事)等。上述我国体育师德建设面临的客观形势表明,一方面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任务紧迫而艰巨,要求我们正视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认真研究解决师德建设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体育教师师德的建设

师德建设是深化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当前的体育教育和教师素质现状与时代的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我们要改变过去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过弱的人文陶冶,过强的共性制约,过旧的教学内容,过死的教学方法”等局面,消除传统体育教育思想、体制的弊端。在学校体育改革中,体育教师是改革的主体,必须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促使体育教师转型。其次,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同时其也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基础工程。体育教师的师德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前提,体育教师的师德、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体现着学校的校风、校貌。优良的体育风气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一个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就难以形成忘我工作、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就难以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

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其一是学校层面的努力。学校是教师活动的最主要场所,自然是师德建设最核心的关注点。其对师德建设的路径选择包括正反两个方面,建立激励机制以加强正面引导,建立监督制约机制以完善反面规制。具体而言,在激励机制方面,需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并在岗位津贴、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而在精神激励方面,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和激励作用。通过“评选师德先进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示范活动等方式,对师德优秀的教师予以表彰,大力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启迪和感染周围教师树立强烈的事业成就感和自豪感。在监督制约机制方面,通过多指标的设定量化师德的评价标准,力争实现对教师行为的价值评价与反馈。在体育教师管理体制下建立起一整套教师师德的监督约束系统。此外,学校还应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作为教师聘任制度的重要考核内容。把师德表现作为年度考核、职务聘任、优秀教师评选、派出进修和评选奖励等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挂钩,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其二是社会层面的贡献。教师是伟大的职业,是每个社会发展前进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整个社会也应当为教师师德建设贡献力量。全社会应当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借此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媒体在师德宣传中的作用,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的职业之一。除了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外,师德规范标准的建立也尤为重要。党和国家应制定明确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形成统一的标准,让广大教师对师德规范、师德标准形成统一的认识,有利于将外在规定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认同和内在的自律规律,并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是加强师德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完善体育教师师德教育培训机制,就是要求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就是要将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职业道德要时时抓,处处讲;就是要求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践行,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挖掘其师德需要,深化其师德认知,为师德体验和师德体认奠定认知前提。

作者:孙凯乐 单位:浙江省金华市东苑小学

参考文献: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德育俨然成为每名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由于种种因素,教师却未能很好发挥其德育的职能,使得中学的学校德育现状并不令人十分满意,由于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冲突,教师没有进行及时准确的引导,使得学生中拜金主义横行,虚荣攀比心理严重,甚至出现极端的个人主义。有的学生法律素质不高,中学生对法律知之甚少,中学教师又忽略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播,使得很多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学法、不懂法、不用法,甚至不守法。

二、中学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德育职责的原因分析

(一)考试内容结构存在问题。

纵观我国各地中学生考试试卷,特别是一些较落后地区的中学考试试卷,从中不难发现,无论哪一科试卷中的题目大部分都是书本上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基础知识,拓展拔高类的题目并不多见。虽然是提倡了素质教育二十多年,就目前的成效来看,似乎没什么进展,仍然提留在应试教育的水平,这从我们的试卷内容结构看的最为明显。

(二)相关教育部门监管不力。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我们也在不断提倡改变教师教学模式,试图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教师学习了新的教法之后并没有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学习也只是应付检查,只有在听课的时候才用。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比较有效的社会实践课往往都因为学校怕承担风险,害怕出意外事故而被取消。所有上述问题之所以能在很多中学出现,与该地区相关教育部门监管不力有关。

(三)教师选拔上存在漏洞。

我国目前在教师选拔上却存在严重的问题,尤其以乡镇以及经济并不是很发达的小县城更为严重。为了拿到这一铁饭碗,许多人费尽心思,送礼托人,使得选拔的教师各方面素质达不到标准。有的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的是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有的是个人素质达不到要求,选拔这样的教师很可能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教师教育思想观念落后。

教师一直把自己放在比较高的地位,认为自己比学生高一等,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做到平等的对待每位学生。特别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教学只需要教会学生知识,不需要培养学生的德、体、美等各方面素质。近些年来,虽然许多教师通过各种学习进修教育教学观念有一定的改变,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在加上教育改革过程中种种阻力,教师的教育观念仍然很陈旧,改变不大。

(五)教师评价学生标准单一。

在我国,教师总是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一切的标准,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总是宽容以待,即使他们犯点小错误也是当做没看见。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一味的责骂他们,批评他们,把他们贬得一文不值,长此以往,就会使很多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害怕学习、逃避学习。

三、教师德育职能的品牌建设的对策

(一)改变考试内容结构,科学安排考试内容。

既然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的考试,也应该充分体现教育的这一目的。考试内容不能删去基础知识这一板块,这是最基本的不能丢。但在此基础上更应该添加能体现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开放性题目,这类题目必须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并且在考试内容结构上作一个调整,把基础知识的比例适当缩小,把开放性题目的比例适当扩大,使之成为整张试卷的主体部分。

(二)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管。

教育部门要根据国家的要求在基层学校中认真组织学校、教师学习开展素质教育的相关政策及教法、技能的学习研究,并且积极组织教师到实施效果好的学校、学习。对于某些社会实践课程,教育部门也可以做出硬性规定,规定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一到两节实践课,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三)学校要严格教师选拔工作。

学校在进行招聘之前要出台严格的招聘方案,明确要求和条件,在招聘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为了避免在招聘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可以在招聘过程邀请多方共同参与决策,尽量避免一方独断的状况。

(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角色。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教师角色,不再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要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五)保证学生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4篇

教师既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又作为特殊职业群体中的成员。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实践活动一方面要自觉遵守社会公民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又要遵循教师专业的特殊规范要求。教师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所教学科方面的专业人员,同时也是教育领域的专家,因此教师执业所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高,唯有如此,方能胜任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师德素质也同一般品德一样是“知情信意行”五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整合起来的整体,它是一般性规范(公民道德)与职业规范的统一,基础性道德规范与高尚道德理想的统一,一般职业规范与专业特殊规范的统一。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给师德以完整的专业价值认同。

(一)从专业角度认识师德规范的特殊性价值

1.教师的“双专业”特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存在的必然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很多发达国家都对教师有具体的职业资格要求,有专门的机构进行严格的考试并认定职业资格。对于教师,目前,美国、日本、法国等国都在实施教师资格制度。1993年10月1日我国颁布的《教师法》把教师身份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方面,由于教师“双专业”的特点,要求更高,因为教师职业有社会形象、社会影响,不仅对学生,对社会也应当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2.教师劳动对象的可塑性特点——教师要时时处处做出表率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他们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强、模仿性强的青少年儿童。因此,教师要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以自己的学识、才能、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培养学生。2014年9月9日,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了“四有”好教师标准,这就是“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的学识、要有仁爱之心”。[3]在当今社会,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修养,终身学习,努力实现教师角色的不断转型。在专业知识方面,那种认为“要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观念已经过时。教师要实现由“一桶水”向“长流水”的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为此,教师要做到治学严谨,博学多才,才能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需要。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要求,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的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表率性,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以此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学生因为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通过对教师的模仿、学习、借鉴,不断发展、完善自己。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长期地发挥着作用。虽然学生的成长是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在学生整个十几年的学校生活中,有时关键的一两件事、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教师的道德表现不仅对学生有教育作用,而且对社会风气有着引领和影响。因此,教师要自觉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时时处处做出表率。

3.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劳动成果的合力性——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协作之长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不仅指教师每天面临处理教材、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直接影响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对上述关系处理是否妥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因为教师不但有教育学生的职责,还有以自己的学识和道德影响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其他社会成员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责任。要担当起这些责任,教师要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弟子不必不如师”,在当今时代,教师要树立“向孩子学习”的教育观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教师要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开拓精神的有用人才,仅靠单个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面对社会背景不同、智力基础各异、个性特点千差万别的学生,素质再高的教师,仅靠个人的努力也很难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再者,作为教育者本身的教师也是各有所长,各有特点,在他们身上都有每个人的闪光点,教师之间决不能“文人相轻”,要有容人之量。要善于取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如今,科研兴校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要保证课题研究取得实效,保证教师校本培训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中的价值,更需要教师的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教师与其他行业相比,这一规范显得更为重要。

4.教师劳动“产品”的全面性和高质量——教师要博学多才,善待学生教师的劳动“产品”——学生,是一种特殊“产品”,在理论上不应当有“废品率”。教育的目的是对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条件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发展各种类型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使他们的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即使“毛病”再多,也不能将其列为“朽木不可雕”“不可教也”的“另类”而置之不理,更不应抛弃对待。“发展”,只有在师生平等交往、人格尊重、甚至是在欣赏学生、不厌弃另类的状态下才可能实现,学生的学习欲望也才能得以唤醒。因此,教师要运用教育规律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使他们的优势智力领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中要求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的基础。

5.教育“生产”周期长,教师劳动成效慢——教师要敬业乐业,无私奉献教育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对教师成果的测定比较困难和复杂。教师的劳动成果和“效益”难于完全量化。学生的分数只是教师劳动成果的一个方面。而且由于每位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个体差异极大,难以与其他教师进行横向比较。特别是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进行比较就更困难。教师劳动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劳动的自觉性要比其他行业更为重要,职业道德的约束作用更明显。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增强科研兴校意识,从减轻学生负担入手,敬业乐业,勇于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向着既促进学生身心自由健康发展,又保证教师自身与学生一起创造性发展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从生命角度认识师德规范的价值为人师者先做人。教师作为社会的公民,遵守基本的“做人之道”不仅是个体生命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须对普通公民道德规范实现超越。研究表明,新时期教师道德品质的主要范畴包括仁爱、公正、宽容的本体部分,勤奋、谦逊、节操的基础性部分和开拓与进取的前沿部分。这些新型教师道德品质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关于教师道德品质研究精华的继承,是对孔子的“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耻下问”教师基本道德品质论,荀子的“尊严而惮”“耆艾而信”“知微而论”教师道德品质论,徐特立、陶行知等教育家的“博爱”“谦虚”“勤奋”“真诚”品质论的发展与升华。教师每一种道德品质的构成都有六个最基本的要素,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道德习惯。其反映了教师道德品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即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内在根据,道德品质是道德关系的体现,道德品质是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道德品质是主体自觉意志的凝结,道德品质是行为整体的稳定特征。它们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生命发展过程道德品质生成主体因素、社会因素、实践因素交互影响与整合建构的结果,是主体自我完善、自我建构,人生价值与生活幸福的不断实现。[5]只有从生命发展需要的角度完满认识道德品质的本质特征及其形成与发展规律,教师才能主动自觉地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建构道德信念、亲历道德实践、养成道德习惯,才能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达到不断实现师德素质的质性飞跃和教师队伍不断优化的目的。

二、构建体系,重在落实

在师德建设实践中,构建体现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特征的师德教育运作体系,以尊重教师的需要为核心,不断改进师德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强烈呼唤。[6]

1.构建师德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师德教育目标体系是师德建设的方向,选择实质性的教育内容至关重要。在总体上,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确立以学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为主体的目标内容体系,分层次、有系统地具体制定学校公德、干部道德、教师道德教育细则。在操作上,要做到“五个统一”,即坚持公民道德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统一,普遍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统一,基础性道德教育与先导性道德教育的统一,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道德教育的统一,职前道德教育与职后道德教育的统一。

2.构建师德教育的活动体系以实践为基本精神的道德,其达成不能没有活动的开展,活动是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师德教育同样如此,没有活动载体的师德是“美德袋”式的教育,空袋是不能直立的。师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在活动中学习师德知识、体验师德情感、内化师德信念、磨炼师德意志和养成师德习惯的过程。学校师德建设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构建各具特色的师德教育活动体系,如: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师德理论教育活动;以法制报告、英模报告会为主体的师德专题教育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教育活动;开展构建学校精神家园的环境建设活动;学校与社区行业道德联谊教育活动;中小学校与大学的合作教育活动;德育科研活动;等等。

3.构建师德教育的管理体系师德教育管理体系是学校师德建设运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德育队伍组织、规章制度建立、德育环境创设。其基本职能是决策与规划、协调与监督、组织实施、总结调整,等等。为了保证整个体系的前后衔接、相互配合、有序运转,学校必须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即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团妇研等部门配合抓、学校各级机构层层落实的领导管理体制——德育队伍是师德建设的主体,是获得总体实效的关键。学校必须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建立骨干队伍(学校的党政领导、政治课教师、管理者、优秀教师、学生优秀分子)、基础队伍(各科任教师以及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社会力量(社区、家庭、部队等方面的英模人物)三位一体的师德建设队伍,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育人理念得到全方位落实;除此之外,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奖惩制度、日常规则、师德评定方案等规章制度,创设包括基地、场所、设备及教育手段等硬环境与校园文化、校风等软环境相结合的师德教育环境,是保证师德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性环节。

4.构建师德教育的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师德教育运行机制是师德建设的重要保障,它包括激励机制、宣誓机制、反思机制、科研机制和监督机制等。(1)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尊重教师生命发展的各种需要,根据不同价值选择、成就感,运用各种方式去激励先进、鼓舞高尚,从而增强广大教师进行师德实践的信心与决心。激励包括榜样激励、目标激励、成就激励和需要满足激励等。(2)宣誓机制。就是用宣誓的方法推进师德诚信的实践。宣誓有就职宣誓、入党宣誓、决心书宣誓等,它是一种强调师德素质内化、唤起教师自醒的实践方式。(3)科研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师德建设面临新的课题,如何创造性地解决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难题,促进教师队伍由数量型向质量提升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用科研成果推动教师道德的自主、自律、自由发展。(4)监督机制。要使师德教育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在师德建设规划与师德教育实施及成果达成之间建立监督机制,它可包括“学评教”机制、“社评教”机制等,以确保师德建设计划善始善终地落实。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5篇

技校要发展,关键在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本源在师资,没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要提高教师素质,校领导必须要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抓紧抓好。要以校长、书记为核心成立师德教育领导小组,制订本校的师德教育工作方案,明确师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并要订出贯彻落实方案的措施,可按四步进行,第一是召开师生座谈会,收集师德方面的存在问题;第二是宣传发动,提高教职工思想认识;第三是明确师德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好书,育好人;第四结合师德存在问题,精选教育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第五,落实学习时间,让教师排除干扰,专心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第六要求教师对照检查自身在师德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制订提高自身师德水平的计划;第七,结合职工年度考核,总结师德体会,评比师德成果,树立师德楷模,巩固发展教育成果。只有这样领导重视,周密组织,选好内容,保证时间,落实措施,才能保证师德教育顺利开展,并引向深入。

二、发动职工,提高认识,自觉学习

师德教育是一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长期有效的重要措施。开展师德教育可采用召开师生座谈会、开展个别谈心等活动,去掌握教师对开展师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存在问题,才能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开展师德教育,使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际效果。从目前现状看部分教职工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片面认识。一是教学任务重,没时间,不想学;二是学校师德状态良好,不需要认真学;三是师德教育老一套,没有什么好学;四是,师德教育是教师的事,与员工无关。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如不加以克服,就会影响师德教育的深入开展。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措施,先解决这部分教职工的糊涂认识,使他们深刻认识现阶段开展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白师德教育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有其不同的目的要求,有其不同的学习内容,懂得师德教育,常学常新,要不断学习,自觉接受教育,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搞好本职工作的道理。具体对策是:

第一,大会动员,宣讲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纠正模糊认识,动员教师自觉参与,认真学习,努力提高师德水平。由党委书记亲自给教职工上师德辅导课,使教师理解社会主义教师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教师行为规范的具体表现,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技校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又是改变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措施。特别要强调在现阶段,学校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短期经济行为”、“下海经商”、“行贿受贿”、“黄、赌、毒”等不良风气和犯罪行为,侵袭教育界,对教师影响很大,如果教师放松政治学习,平时不用教师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就会受其影响,产生违背师德的不良行为,造成恶劣影响。并要求教职工积极参与,结合自己的思想,认真学习,展开讨论,纠正模糊认识,理解新时期师德,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二、举办骨干学习班,依靠骨干教师,推动师德教育。可以请省劳动厅市劳动局领导作关于全省技工教育状况和师德教育、师资建设的辅导报告,让教师充分了解全省技工学校师德教育状况。还可以举办师德学习班,学习江总书记《谈话》精神和《教师法》,引导教师深刻理解师德内涵和特征,明确师德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对照检查自身的不足之处,克服缺点,端正教风,提高师德修养。

第三、召开师生座谈会,互相启发,共找师德存在问题,帮助教师端正教风。师德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事情,而且是一项与学生德育紧密结合的重要工作。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教育无针对性,会发生偏差。因此要把开展师德教育与学生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进行。先是由学生处召开学生座谈会,诚意向学生征询师德存在问题,然后梳理成条转给教师参考,使教师看到自己在师德方面的不足之处,以便教师明确努力方向,订出个人提高师德修养的规划。

第四、学校可成立师德教育宣传报道小组,明确宣传报道内容与任务,发动全校师生撰写通讯稿件,充分利用校园宣传阵地,出黑板报、墙报、手抄报和广播,大力宣传开展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好人好事,批评不良风气,形成良好的师德教育氛围。

三、严格要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师者,人之楷模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既要教学生学好功课,更教学生学会做人。也就是说,教师必须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品质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做一个身教重于言教为人师表的楷模。为此,必须要求每个教职工把为人师表作为一个重要标准,来衡量检点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合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教师行为规范》,编印成册,人手一份,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第二:严格要求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叫教职工做到的事情,领导自己首先要做到。

第三:加强法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要求职工遵纪守法,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积极从教。要求每个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教好每一个学生”。不准上无准备、无教案的课,不准迟改欠改作业,不准羞辱体罚学生,不准向学生家长索要钱物,如有违反,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决不姑息。

第四:要求教职工把学生德育工作向教学、管理和生活每个环节渗透,全方位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弘扬优良校风。为加强师德教育,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学校应制订《德育工作网络系统和工作制度》、《学生管理工作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教师、校领导值班制度》、《校领导听课制度》、《安全文明大院建设实施方案》等有效的工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要求教职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特别是教务部门,要求每个任课教师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师德内涵,另一方面要将师德内涵转化为良好的师德表现。平时不仅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行为,维护自身形象,做学生的楷模;更重要的是要以良好的师德表现在理论技术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结合有关内容,启发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真学习,掌握技术,提高素养使他们成长成才。并把这实施效果作为教师业务考核晋升的主要依据,这样就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起促进作用。第五:举办教师业务技术培训班,提高教师技术业务素质。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一个学识渊博、业务精湛、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一定受到学生的崇敬和信任,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没有过硬的业务技术,那么为人师表就没有基础,教书育人也将成为空话。教师面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与技术不断更新的新时代,一方面深感自己知识技能的不足;另一方面又为因教学任务繁重,难以挤出时间在短期内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而困惑。因此,学校要为教师在时间上、物质上创造条件,处理好日常教学与继续教育的矛盾,针对学校的专业特点,根据教师的要求,选好内容,开班培训,提高教师(特别是中青教师)的业务技术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总结评比,树立榜样,发展成果

师德教育是科技兴国的长远方针,不是权宜之计。学校始终要把它放在各项工作首位,持之以恒,长期抓紧抓好。为此,每学年要结合职工年度考核,认真总结师德教育工作,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在总结中要求教师谈收获,写体会,撰写发表师德论文。召开师德学习交流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总结基础上,再进行民主评议,评出为人师表模范,树立先进典型,让教职工在师德教育中,学有理论,习有榜样,巩固发展教育成果,不断提高师德教育水平。

重视师德教育,托起明天的太阳

二十一世纪的脚步已经临近,一个崭新的世纪正向我们走来,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带给我们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教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四.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

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五.育好人是师德的归宿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6篇

德育课程教材改革,是整个课程教材改革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德育课程教材改革上了“快车道”。从教育观念,到教学内容,到教材组织的形式和格局,都发生了不可小视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切实的,渗入到每一个具体的教育和教学单位的,也已被每一位德育工作者所感受到了的。

我们可以约略地来看一看这种变化。

从教育观念角度看,对什么是德育,什么是德育课程,人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讲到德育,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与德育之间划上等号。现在人们开始认识到,德育不能离开政治,这是毋庸讳言的,但是,政治不能涵盖德育,德育是以育人为背景的比政治有着更丰富更广阔内容的范畴。从根本上讲,德育和德育课程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凡与做人相关的思想、观念、规范,都可名之为德育。这是多么深的教育观念上的变化呵!

从教育和教学内容角度看,变化也不小。许多过去被忽视的,甚至被认为不能列入德育范围的教学内容,现在也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德育课程和德育教材。社会在剧烈的变化着,这种变动震憾着每个人的心,在人们的心理上引起巨大的反响。青少年是敏感的,心理问题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于是,不少人提出应将心理品质教育列入德育内容。可是,习惯的努力往往是顽固的,不少人对历来不属于德育的心理教育的突然“闯入”感到惊赅和不可理解,经过反复的争论和实践的检验,人们才慢慢地懂得了心理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一些地方也义无反顾地把心理品质教育纳入了德育课程和教材。经过几年的实践,人们终于普遍地对心理品质教育是德育教育内容产生了认同感。另外,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过去是被遗忘了的,现在,在社会大变动过程中,人们才发觉不讲社会责任的德育是不完全的德育。上述种种,都说明德育的教育和教学内容在发生变化。

从教材组织的形式和格局角度看,当今的教材与往昔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了。当今的教材都力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行文活泼,言之有物,而且都力求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娓娓道来,似在与学生促膝谈心,与以往干巴巴的教材比起来,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了。

德育的课程在变,德育的教材在变,作为执教者的政治教师该不该变一变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二、

教育改革对政治教师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也是高层次的。可以说,教改对政治教师的要求比其他教师更高。对其他教师而言,他们的教学里以某种学科知识为主体,当然也要进行思想教育,但那无论如何是第二位的。就拿语文教学来说,所谓“文以载道”,首称是“文”,然后才是“道”,“道”是隐伏在“文”之中的。政治教师的教学任务就很不相同。政治教师讲的是德育,是怎样做人和做怎样的人这样的人生带根本性的问题。这就不是“文以载道”的问题了,政治教师课堂上宣讲的本身就是“道”,这就是做人的种种道理。讲做人的道理那就要求政治教师本身弄懂做人的道理,并亲身践行之,不这样,就没有说服力。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根本办不到的。讲的与做的高度结合,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这本身决定了政治教师素质要求的非同凡相。

为了顺理地开展德育课程改革,政治教师在素质提高上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呢?

首先是思想品质素质。这是极为重要的。你是讲政治的,讲马列主义的,那么,你就得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弄懂弄通。中国当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同志一再强调,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为了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和意志,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为重大的课题。每一个政治教师必须认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学懂了,还得树立坚定的信念,坚定地指导和带领学生沿着邓小平同志所指引的道路前进。

政治教师应该在学生群中是有威信和权威的,但是,威信和权威来自身体力行。中国古代的两大显学——儒学和墨学——都强调“言必行,行必果”,就是说明讲话要算数,讲的和做的要一致。这是我们国家一个好的传统,一个十分优秀的传统。作为政治教师,作为学生政治思想上的引路人,尤其要注重于言行一致。对学生来说,他们对教师讲的是重视的,但更重视的是看教师的行动,“听其言,观其行”,观其行是主要的。如果他们看到教师讲的和教师做的不一样,或不怎么一样,那他们会怎样想呢?不是说现在教师在言和行上存在着重大问题。应该说,我们的政治教师总的来说是很不错的,包括在言行一致上是相当称职的。我们要强调的是,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政治教师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言和行的统一上更上一层楼,真正成为学生行为的楷模和表率。

思想品德素质的复盖面是极为广泛的,可以说涵盖了社会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认为,对全体公民来说,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政治教师是处于学生的众目睽睽之下的,任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方面的失检,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产生教育的负效应。你当政治教师的,平时要求学生助人为乐,可是,在公共车辆上明明前面站着个病者你不让座,学生看到了会怎样想呢?你在政治课上强调要搞好家庭人际关系,可自己的家庭如果关系十分紧张,那学生又怎么会相信你讲的一切呢?“由细微处见精神”,人的思想品质素质是会从细微处表露出来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当政治教师的决不可以掉以轻心。

对政治教师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课题是:提高自己的教学和教育观念素质的问题。

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它是关系到德育课程教材改革成败的大问题。观念的转变本质上是怎样将思想政治教学由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的问题。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怎样处理好知和情、行关系的问题;二是实事求是地安排好思想政治课教学诸项内容的问题。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重于知而轻于情、行,甚而至于走向极端,把知识的学习抬到不适当的位置,使思想政治课异化成为一般的知识课。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失去了情和行,也就失去了思想政治课的灵魂,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也就失去了。这种局面必须改变。道理要讲的,但不宜多。道理要讲得浅些,浅而明了,要重在正确情感的培养和行为的训练。要使行为规范化,在生活领域内形成种种切实可行的规矩。要使行为训练走向经常化,最后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只有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才能在学做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思想政治课十分地强调了政治性内容的教学。这在一定条件下是必要的。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更丰富了,不少原先看来并不属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也进入了思想政治课,一些原先被忽视的内容,比如心理品质问题,现在普遍地被重视起来了,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诸教学内容有一个重新安排的问题。从总的趋向看,应走向越来越实在,越来越切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

政治教师还需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水平。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提高业务素质具有特别的意义。从一般意义上讲,人人都有提高业务素质的问题,各门课程的教师都有提高业务素质的问题。因为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你不学习,就要落后,就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这些,对政治教师来说毫无例外。但政治教师还有个在新的领域内加强学习的问题。许多知识,我们在过去是未教过的,在大学时也未好好学过的,现在却成了教学的重头戏,不学,怎么行?比如,心理品质教育,过去很少有教师涉及,可现在进入了教材和课程,怎么办?只得认认真真地学。什么是心理?什么是心理品质?什么是意志?什么叫情感?都要我们去学。还有,社会责任感教育,过去我们知之较少,在中国的诸多词典中,连“社会责任”这个词汇的解释都没有。可见,这里学习,包括向生活本身学习,在生活实践中,认识理解社会责任是怎么回事,这可能比单纯向书本学习要困难得多。

还有一些知识,“新”就“新”在与原来的理解、思维模式不一样。比如说道德,过去我们是以德目来分类和讲述的,无非是诚实、忠厚、进取、勇敢、刻苦、自励,等等,现在我们的课本作了很大的变动,讲的是家庭道德、学校道德、社会公德,按照人们自己的生活圈来划分道德圈,在每个道德圈内再讲述各自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道德规范、道德准则。这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更新。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广大政治教师从新学习、从新研究,从新组成自己的知识库。

有些政治教师叹息:政治教师是年年都是新教师。我们认为,从一定意义上看也没什么不好,年年都学习一点新东西,年年都吸收一点新养料,这对一个政治教师来说,是何等的必要呀!

三、

我们在这里可以提出一个命题:政治教师要善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的过程也就是提高自己素质水准的过程。

读书无疑是修养自己的重要途径。过去人家看不起政治教师,认为政治教师没什么学问,就是靠嘴巴功夫吃饭的。不,政治教师应该成为学问家,真正的学问家。马列主义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怎样育人也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这里涉及到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等诸多的学问。我们要尽量多读些书,使自己的知识宝库更丰富些,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学到用时方恨少”,政治教师也不例外。

读书宜杂。政治教师尤其应博览群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涉及的面极广,不只包含有社会科学各类知识,甚至与自然科学的许多知识也息息相关。我们要在杂的基础上求精,那样的“精”才会有分量。当然,博与精都不易,要下大功夫可能有所收获,而且要有长期的坚持精神。

读书之外,还得谈社会这本书,向社会学习,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精神养料。以前把向社会学习理解得很狭隘,认为就是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其实,向社会学习的面要广得多,包括观察社会,对种种社会现象作仔细而系统的归纳、分析、研究,还包括对社会生活资料的积累,以及对他人整理的、有价值的社会生活资料的应用。比如,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现在究竟有多少这方面的现成的书面材料呢?不太多,但是,社会生活所提供给我们的活生生的材料特别的多,特别的丰富。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通过人际交往,通过新闻媒体,更可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获取极为生动的材料,以供教学之用。社会本身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宝库,只要我们用心搜寻,时时、处处做有心人,那么,社会生活为我们提供的资料将使我们享受不尽。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7篇

1.师德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性,知行难以合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要求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展,这就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时应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体现时代特点,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师德提升的需要。有学者就提出:“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野下,教师职业道德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新意识与精神应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二是协作态度与能力应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有力支柱:三是自主观念与行为应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所在。”但正如前面提到的,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使用的大多是各类师范生通用的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教材,内容说教成分重,道德要求相对宏观,选用的案例也较陈旧,没有把时展和教师现实生活需要对师德的新要求纳入师德规范和师德教育的范畴。师德教育内容体系自建国以来基本保持不变,即: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范畴。这就导致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现实生活中的师德认识,对师德教育所提出的目标失去兴趣,这样的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在认知层面学生体会不到师德的个体价值和意义,师德就不可能完成自律行为的转化。

2.师德教育方法单一,重知识灌输轻情感体验。完整的师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要“推进师范生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初步体验和发展”。这种体验和发展必须依赖于具体的德育实践情境的构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真体验,而不是一味地只强调对道德知识和规范的灌输和说教。虽然近几年来,很多高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从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总体情况来看,由于受传统理念及教学环境、资源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上,很少采取一些恰当的教育教学策略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由外向内的灌输教育,不可能带来教师职业道德的自主内化;另外,虽然每个高校都安排有实习环节,但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实习时间只有8周左右,并且基本都安排在大四学年,这样的时间仅仅只够学生完成对岗位职责的基本适应,但很难让学生在感受感动中实现师德品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当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时,因为临近毕业,可能已经没有时间去认真思考该如何提升和完善了,就算思考了,也需要到入职后才有机会去检验思考的成果。而这样一些问题,如果介入较早的话,完全有可能通过学校的系统指导更有效率地解决。所以,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把师德职前培养的责任推给了职后培养。特别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今后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不论在体力、生理、心理,或是价值上,都几乎无力改变或修正教师的行为,除非教师觉察并修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因此,我们才更需要在知识灌输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体验式的方式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形成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幼儿的关爱和理解态度、对教书育人的热情以及敬业精神等情感特征。

3.师德教育观念偏差,重群体行为约束轻个体需求差异。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过分凸显集体主义,引导大众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这种文化在师德教育中的影响体现在对师范生个体的教化采用的是规训与抑制的方式。我们以往的师德教育往往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等,明确地规定教师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过分突出未来的教师应该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责任和义务,希望所有的教师都成为“春蚕”、“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精神上的完人,而在物质上却又要求他们必须是两袖清风才堪称师德典范。这些教育理念表明师德教育的目的更多强调的是社会需要的满足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却在根本上忽视了师德教育还应关注师范生个体的需求差异和个体价值实现,因而不能真正唤起学生在师德教育中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事实上,师德教育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实现师德规范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依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及其道德要求的认识和领悟程度,其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之间有一个较长的过渡带。古语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虽然无私奉献与牺牲是师德的至高境界,在师德教育中需要倡导,但是不能作为普遍的行为要求。师德教育首先要让每个师范生达到师德的基本要求,成为“经师”,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成长为“人师”。如果只是笼统、抽象地确立过高的师德要求,或是一味地进行规训式的行为约束而不注重个体情感培养,便很容易让师德教育变得不“可亲”、不“可爱”,进而引起师范生的反感和抵触。特别是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幼儿教师普遍工作辛苦但薪酬很低,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时更要注意“接地气”,才可能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二、师范生职业情感低:师德教育的结果实效性不强

知“道”而后行“德”不仅是中国传统师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当代师范生解决职业角色认同的起始阶段。教师职业道德的职前培养主要是职业道德意识教育,判断这种教育的实效性主要依据是师范生对教师这一职业角色的认同和确定。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师德教育的结果并不容乐观。

1.师范生师德学习的意识不强。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很多师范生虽然有从事教师工作的意向,但普遍对于师德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认为只要通过师德课程的考试就算具备了一定的师德素质,但并没有去主动了解一些师德知识背后所代表的深刻内涵,也不能充分认识到师德素质在教师个体素质中的重要地位,更意识不到师德层次提升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的过程。具体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来说,由于他们对幼儿园教学一线的关注度不够,因此并不非常清楚作为幼儿教师究竟应该具备哪些师德品质,也就不可能提前做好师德实践的准备。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

师德教育是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下,由于社会转型和法治建设的不完备,教师违背师德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教师队伍的光辉形象蒙上阴影,也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多数学者认为师德教育应当加强师范生的德性教育,促进师范生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但有部分学者认为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不能停留在道德层面,而是更应当注重司法视角。

一、师德由德性伦理转向法治伦理的合理性与缺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分层日益加剧,道德规范的影响力日渐式微,越来越多的人用法律来评价行为的合理性。道德与法律的宏观转换影响社会对教师师德的判断。虽然许多人对教师充满德性期待,对教师的师德则更多地通过法律规定来进行评价。如由于部分院校教师工资收入比较低,部分教师为补充经济来源而开设补习班或者进行有偿家教,公众及学生虽认为这些教师的做法违背传统师德的责任,但并不认为这种兼职行为不可取。更多的人认为教师作为公职人员兼职不能履行法定义务,因而纷纷反对。近些年来教师违背师德的行为屡次发生,如对学生的暴力,给小朋友喂安眠药、公然索贿等事件将教师这职业推向风口浪尖,不仅需要面对媒体的道德审判,更重要的是受到法律的制裁。舆论纷纷认为应当通过法律和司法来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但是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的潜规则以及贿赂由于法律规定的缺失,当事人往往只是被学校辞退,可以看到道德责任的弱势。这造成法治伦理不断扩张。教师的师德建设确实需要法律进行规定,确定师德底线,违背法定师德应该承担法律责任。[1]37-40用法律来看待教师的师德虽有合理性,但也存在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的认识具有较高的德性要求。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礼记》云“教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传统文化里只有道德最高尚的人才能成为教师。教师也应当具有奉献精神,将自己毕生所学所悟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因而也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传统文化形成的师德传统深深影响当代社会。教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许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为教师。如果仅仅考虑教师师德法治伦理而忽视德性要求,在职业上教师可能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但由于道德缺陷最终还不是好老师,如师生之间产生的不正当关系。[2]6-10对中小学生来说,在长期的传统文化熏陶中,对教师产生敬畏感和崇拜感。如果学生发现教师的道德也不过如此,会产生负面带动作用,后果则比较严重。综上所述,在师德德性伦理转向法治伦理的新时期,要求对师德的判断以法治为基础,但又不能放弃德性传统,因此需要在德性传统与法治伦理之间进行调和,对新时期的师德既要弘扬教师优秀的德性传统,还需要提高教师的法治意识。

二、高师院校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内涵

师德德性伦理和法治伦理的调和实际上是重新界定师德的内涵。师范生师德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师范生的道德修养;二是师范生的职业道德。道德修养主要是指师范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主要表现在具有较高的文明礼仪、说话和蔼、待人接物诚恳、具有慈爱的心、乐于助人等。职业道德是指师范生毕业后作为教师,履行教师的法定义务和职业责任,将学生培养成有科学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健康的人。因此,师德教育实际上包含三个层面:道德修养教育、法治意识教育和职业道德能力教育。(一)加强德性道德教育,提高师范生道德修养师范生毕业后作为教师,其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以及社会对教师具有较高的道德期待。若教师的德性道德不高则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当加强师范生的德性道德教育。加强师范生德性道德教育,首先应当进行传统修身道德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累许多道德修养的观点和做法。比如孔子的仁学思想,王阳明的心学,如“心中无恺,兼爱无私”“善者为师,既美其道有慎其性”,也提出三省吾身道德自律的方法。传统文化道德建设的宝贵经验应当让师范生不断借鉴,不断提高自己。其次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师范生价值观的提升。

(二)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师范生法治意识

现在是法治社会,师范生以后当教师,需要在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的规定下,进行教育教学,履行好教师的职责和义务。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对教育的理解不同,师范生和学生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可能存在分歧,比如有些师范生认为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体罚,比如戒尺打手,而家长却不认可,造成教育冲突,因此迫切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教育。法治教育还包括廉洁教育。由于不良社会风气的存在,现在部分教师逢年过节收受学生家长送来的礼品、礼金,甚至明目张胆的要学生送,若不送则施加暴力。还有些教师接受宴请。这些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加强法治教育就是让师范生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坚守师德的法治底线。当然法治教育也是权利教育。现代社会的确出现些对教师不公的现象,比如部分地区的教师工资偏低,还常常欠薪;有些评职称的通过走后门获取捷径,致使教师利益受损。对此,教师应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范生履职意识

职业道德能力是指师范生日后作为教师具有的教学能力。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掌握教育学生的教育方法和理论。这就要求师范生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能力,对此不仅需要学学课本理论,还需要多进行课外阅读,多获取知识储备;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兼职的方式,到中小学以及学前教育课堂进行讲课,获取教学经验和能力等。职业道德建设还要求师范生以教师为准则,具有奉献精神、忍耐精神,对教学工作报以热情,勤于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师范生不仅要熟悉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的主要内容,还需要有渊博的通识知识,如名人传记,人文艺术的知识用以扩展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树立理想。还要懂得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坚持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学会做精致PPT以及多媒体教学技术等。

三、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提升路径

(一)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德教育重专业教育,忽视师范生的道德修养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师德教育的针对性不够,师德教育的效果不够明显。教育实践力度不够,不能帮助师范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这些问题和高师院校转型扩招存在一定的关系。高师院校为适应时展,壮大学校实力,纷纷进行扩招,设置非师范专业。这种转型给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带来冲击。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部分,师德教育随着教师教育的弱化,被放在被遗忘的角落。[3]185-188因此,高师院校应当重新重视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将师范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合格教师。

(二)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提升路径

1.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

高师院校在进行师范生师德教育时应当将道德教育提升到与专业教育同等的高度。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师范生的道德教育应当列入教学大纲,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道德教育作为自觉性教育不能通过量化指标来实现,也无法通过任务实践来完成。高师院校应当突破教学桎梏,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应当建立高素质的师德教育队伍。师德教育队伍是完成师德教育目标的主导者,能为师德教育进行完整的规划和实践。其次,应当创新师德教育方法,特别是将隐性教育方法恰到好处的运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师德教育、党员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融合,发挥教育融合的优势。[4]最后,组织师德教育辩论会、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对师德建设进行辩论。当前社会的整体环境对师德的道德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思想解放的方式来促进师范生的感悟。根据师德建设的热点和前沿话题组织有学术争论性质的研讨会能激发学生深层次多方位的考虑问题,越辩越对师德产生更深的认识,从而达到思想解放的目的。[5]52-54师德的道德是一种自我修行,是在外界无压力的情形下,师范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种道德自觉行为需要树立师德楷模。楷模能起到带头和引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为那些意志不太坚定的师范生树立信心,解决心中的困惑。师德楷模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建设,一是将本校师德优秀的教师树立成楷模,通过宣传的方式,成为标兵。可以开师德表彰大会,进行先进事迹报告;二是对本校毕业从事教师职业的,在师德方面显著优秀的,请回学校进行集体表彰,颁发荣誉证书,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适当进行物质奖励。

2.完善高师院校师德教育的课程设置

对师范生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是贯彻新时期师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对课程进行调整主要是优化课程结构,既要传承传统优秀师德文化,还要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因此,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的课程大致可以包括这些方面:首先,课程应当设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师德文化教育。通过传统修身养性的师德文化激发师范生的道德意识,以促进其的道德自律和自我提高。其次,课程应当设置教师法制教育。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育行为应当在法治的框架内展开。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法制意识。第三,开展学科专业教育。第四,开展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教育。师范生日后成为教师,传授知识时应当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五,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具有人文关怀和素养能扩展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对知识的海洋充满渴望。[6]65-67

3.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师德教育具有较高的道德自觉和自律。但是师德教育并不能当然的提高师范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尤其是物质需求和道德自觉之间的冲突。因此师德教育应当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师德教育应当关注师范生的个人需求,做好师德教育的人文关怀。师德教育不能仅仅畅谈教师对教育的奉献。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具有自身特殊性,如希望获取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还有些对当教师感兴趣等。有些师范生虽然很想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做个好老师,但考虑自身经济水平条件,往往力不从心;还有些师范生具有物质的追求,在教师道德与物质追求中自我挣扎很希望取得平衡。对于师范生这些师德方面的困惑,师德教育要发挥人文关怀的价值,根据不同的师范生的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实效性是指要提高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效果,能将师德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能提高师范生的师德水平。对于师范生师德教育实效性的评价,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定期对师范生的思想状态进行跟踪调查,结合深度访谈的方式,建立健全师德教育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不断改善和完善师德教育的方法方式。

4.通过教育实践规范师范生师德行为

师范生对师德的认知和规范离不开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有助于师范生对未来的教师职业形成正确的认识,知道教师教书育人应当掌握的职业技能和道德修养的内容。理解教师所获得掌声与背后的责任。通过教育实践师范生能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教育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可通过访谈、调查调研以及兼职代课等方式来实现。[7]52-54高师院校应适当调整教学大纲,增加教育实践的课时和赋予的分值,硬性增加教学实践项目,对教育实践提高要求,防止走过场的教育实践。可要求学生对指定区域或院校进行社会调查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并要求师范生以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的方式对进行汇报、讨论和辩论。还可以采用模拟课堂的方式,让师范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角色互换让师范生体验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色,通过角色考虑师德,进而提升和规范师德行为。

四、结语

新形势下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是时展的要求。对师德教育的内容重新界定,并对新形势下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路径进行探讨,对师范生师德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新形势下,应当深化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评价体系、方法和跟踪评价,以促进师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刘炳林 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华伟.从信念伦理到责任伦理——论现代社会师德教育转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5).

[2]吴全华.加强师德教育的现实路径[J].中国德育,2014(14).

[3]宁敏.论师德教育在师范生就业力中的地位、作用与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4]冉静,王京强,冯晋.师范生党员教育与师德教育融合共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2).

[5]张淑君.高师院校应重视和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1).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师;专业化

“思政教师专业成长”这一命题的产生,基于两大历史事实:一是因为近代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学科知识日益更新,社会分工趋向精细,社会需要能够专门负责从事伦理、政治、思想教育的特殊的教师群体,希望有与之相匹配的“专任教师”。因此,也就出现了对思政教师特定的专业成长要求。二则是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普及,导致了大规模的教师职业岗位不足,社会急切需要大量的专业教师与之相适应,由此就出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自然,思政教师的专业成长任务也包括在其中。

一、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定位

首先,要正确区分教师的思政专业成长和思政教师专业成长这两大命题:一方面这二者有相同之处,即都是围绕思政工作问题展开探讨;另一方面,这二者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前者主要在于探析全体教师在展开思政工作时的专业成长问题,而后者则主要是从思政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成长角度来展开思考与分析的。因此,二者不是同一个命题。

思政教师专业成长,本质上讲,其实是对狭义的思政教师或专职的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这是由专门的思政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在教学上的本质区别决定的。众所周知,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的获得,而更注重思想观念的转变、政治信念的树立等,因为这些才是思政教育追求最根本的目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思政教师的特征来进行分析,进一步把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科学内涵:首先,专门的思政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需要非常有创造性劳动的职业,需要教师掌握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融会贯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教学情景中,展开有效的思政教育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品行的发展。由此可见,专门的思政教师这一职业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其次,思政教育是一种具有重要社会价值的职业,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发展功能,所以它应该充分享有应有的社会地位与专业自,并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展开自身的教育教学研究,而不能仅仅是其他学科的附庸。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们把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定义为思政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思政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思政工作者的专业发展过程。

二、影响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不良因素分析

近年来,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素质也大大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还远远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趋势,问题表现如下:

(一)高校思政教师的专业主体性不强,研究能力不高

这主要表现在思政工作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缺乏展现:高校思政教师无权参与课程的编制与开发,无权自主安排思政教育的内容等等,因而也就极大地削弱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思政工作者的积极性、主体性,使得思政工作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而不能自救。同时,教师对思政教育的研究视野狭窄,这一方面表现在其工具性、随意性过强,日渐丧失自己独立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另一方面对思政学科的研究重视不够。在研究中,关注理论研究,忽视实践研究。

(二)对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充分地关注和投入,对思政教师从业资格管理不严

尽管近年来,高校增强了对思政工作的重视程度,但现实上却收效甚微。作为一种专业职业,不但要求高校思政教师经过系统规范的专业训练,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要掌握大量相关学科的知识,具备高度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但在实际选拔思政教师的过程中,却要求较低,大部分思政教师其实质来自高校辅导员,而且他们大多数所学专业不是思政教育,再加上他们日常事务繁杂,因此,根本无法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果导致与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相差甚远。

(三)高校思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不高,社会对思政的专业属性也还缺乏正确的认识

由于社会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因此思政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他们根本不能与其他相应的社会职务与职业(医生、律师)进行对比。同时,社会对其专业属性和专业素质的认识也亟待提高。因为社会并没有真正把思政教师同工程师、律师等专业人员一样看待。另外高校自身也没有真正把思政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同等看待。认为思政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比较“虚”,根本无法与专业教学的价值相比。因而无论是职务还是专业也就自然不能得到公众的重视。

三、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思考

那么,怎样才能提升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水准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严把思政教师入门关,从制度上加以规范

要实现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一方面需要思政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使自己成为业务能手。同时也需要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作为保障。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体系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确保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落实与长期稳定的发展。

1.严把入门关,建立职业标准

当前,中国高校思政教师的选拔体制还很不完善,没有一套科学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选拔机制。在高校思政教师的选拔上,一方面我们应该像考察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考察其是否符合高校教师规定的条件,同时,鉴于高校思政教师的特殊性要求,还应重点对其人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特别是行为品德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要真正落实“德才兼备”的选拔原则,真正做到招贤纳士,把那些专业对口、政治素养强、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组织管理经验丰富、讲奉献、有爱心、热爱思政工作的老师选拔上来。因此,建立完善、合理的职业标准势在必行。

2.严把管理关,规范业务流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加强对从业教师的管理制度建设是保证高校思政事业健康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都应该在高校思政教师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教师的管理制度,如职务聘任制度、领导考评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学生评价制度等等。通过体制的完善来充分尊重思政教师的专业地位,专业组织权利与职责,给他们留下充分的自主空间,使他们的职业发展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促使高校思政工作真正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不断扩大思政教师专业自以及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校思政教育是一个专业要求颇高的职业,其教育教学过程的复杂性要求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高校思政教师专业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与速度。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师专业自主呢?那就要加强对思政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强调思政教师的前期培训与后期再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例如:积极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帮助校内思政工作者分析形势,正确把握症结所在,以便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同时,要让校内高素质思政工作者走出校门,同其他一线的思政工作者、研究人员开展交流与探讨,从而产生思想的火花,进而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另外,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大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部决定设立“高校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计划”。2008年先行试点,之后逐步扩大规模。这也为思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和现实途径。总之,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校内思政工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与科学方法,及时更新知识、交流经验、拓宽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以便能更好地取得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努力打造思政教育的专业团队

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德育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这支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和教授。”所以,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就是明确思政教师就是专业教师,要把思政教师摆到正确的位置上,提高思政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大众关注度,要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专业思政工作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减轻工作阻力,降低工作难度,提高思政工作实效。同时,要加大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好思政教师的待遇问题、职务聘任问题,鼓励支持他们安心工作。也要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专业理想,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教育教学质量,以赢得同行及学生高度评价,从而打造出一支一流的从事思政工作的专业团队。

参考文献:

[1]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家长合作制在教师的实习阶段,采取家长合作制。职前教师通过跟家长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提高了职前教师的跨文化合作能力,加强了对家长和学生的了解,为整合不同背景学生的需求和盼望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将家长的角色转换成教育过程的参与者,调动家长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学校一同建立了“学校-家庭的共同教育”项目,使学生的教育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整合。在职前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为了加深职前教师对家长和学生文化背景的了解,加强彼此信任,职前教师被安排到不同的家庭中学习和考察,与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家长密切合作,通过咨询、探讨、共同建立计划、实施计划等方式,使教师与家长共同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学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健康发展。

(二)跨文化主题课程Lanfranch等诸多学者根据瑞士文化教育会议的60号文件提出的“跨文化教师教育的欧洲网络”开发了《跨文化教育课程标准》,为多元文化、多语言国家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供了参考。在此次改革中,汉堡大学与汉堡市的中小学和教育组织机构在《跨文化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共同合作提出了汉堡大学教师教育的三个主题,分别为新媒体、处理文化和社会异质性、学校发展。汉堡教师教育委员会(HKL)将这三个主题确定为职前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它伴随着职前教师教育的整个过程,涵盖在教育科学、学科、学科教学法所有课程中。其中,新媒体主题主要包括媒体的使用和选择,媒体的设计、分布、展示,媒体影响的认识、媒体制作和发行条件的评价,解决问题科学方法的使用。处理文化和社会异质性主题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和了解语言、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异质,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和需求,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掌握跨文化能力和处理异质的教学手段。学校发展主题中,职前教师要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学科、学科教学法、教育科学置于发展的视域下进行学习,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变视为一种发展和进步。

(三)国外实践项目自2012年开始,汉堡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科学学院为推进跨文化教师教育的改革步伐,共同设立了国外核心实习项目,该项目具体由汉堡大学教师教育中心负责规划和指导。汉堡大学将该项目作为职前教师硕士培养和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两种培养模块。一种是职前教师在国外实习学期完成核心实习项目后,可以在国外学校直接毕业。另一种是将整个实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国外学校完成,另一部在汉堡市中小学完成。职前教师在国外实习期间要参加与个人专业相关的讨论课。在国外实习期间,每名职前教师都有一名导师负责指导,并对职前教师的表现给予系统及时的反馈,并提出建议。在整个实习期间,要定期撰写实习计划和实习报告,并在报告中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和经过思考后的解决方案。在实习结束时职前教师要在国外参加实习模块考试,成绩合格后职前教师才能顺利毕业。国外实践项目的设立有助于培养教师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建立主动从不同文化视角进行观察与思考的世界观,逐渐在学习和交流中提高个人的跨文化能力。

二、德国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整个欧洲国家制定了大量有关于跨文化教育的改革政策和方案,同时跨文化教育也成为了德国职前教师教育领域所关注的改革主题。德国将跨文化教育理念已经融入到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整体设计中,新的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充分体现出处理异质性、能力导向性、开放性、实践性、多元性等特点。改革前传统的教师教育没有考虑到多元文化所带来的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新文化的浪潮已经影响到德国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多个方面,教育学界在跨文化教育背景下对职前教师教育领域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定位。

(一)处理异质性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德国各联邦州积极推进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进程。1996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报告提出,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处理社会异质化、文化异质化、种族异质化、语言异质化等问题将成为跨文化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核心任务。为了有效处理异质性,德国教师教育领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将语言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并采用将德语作为一门外语进行教学的方法;2.为教师提供改善处理语言异质能力的专项培训;3.在处理异质性的视域下,对学科、科学教学法、教育科学领域的课程进行重新思考和调整,将处理异质的理念纳入核心课程中;4.“区别和公平”与“文化与社会异质化”成为跨文化教育课程内容的核心词汇,如在很多大学的必修课教育学导论模块中设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结构”“公平的教育”“处理异质化”“文化与社会异质化”“教师对不同语言背景学生的研究”等课程。德国文化教育部部长常务会议(KMK)与德国教师教育协会(KommissionLehrerbildung)均认为,专业地处理异质化是改变教师教育现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1]。处理社会异质化、文化异质化、种族异质化、语言异质化等问题对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能力导向性2004年12月,各州文化教育部部长常务会议(KMK)上,通过了《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StandardsfürdieLehrerbildung:Bildungswis-senschaften),为教师教育的改革确立了新的导向。《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提出将“处理异质化”“整合”“促进”作为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新课程的设立将以能力为导向,并围绕这三个主题展开[2]。跨文化教师教育的课程能力指标可以归纳为:1.了解关于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知识;2.正确评价和接受文化多样性的能力;3.支持学生形成价值意识和态度及培养学生形成自我决断的行为能力;4.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帮助和解决方法的能力;5.跨文化维度中教学设计能力;6.了解性别特殊性对教育的影响。鉴于职前教师教育所面临的多元文化带来的巨大挑战,2004年德国社会教育委员会(DGfE)提出了《德国教师教育核心课程建议》(KerncurriculumfürdasHauptfachstudiumErz-iehungswissenschaft),确定了跨文化教育课程的核心课程地位,跨文化教育内容占所有课程内容比例的3/4[3]。《德国教师教育核心课程建议》在《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的基础上,提出将课程设置成四个不同的能力专题,分别为专题一:教育,社会,教与学,教学,职业生涯培训;跨文化教育是学习的重点。专题二:社会、政治、教育条件;“区别与公平”“文化与社会异质”是学习的重点。专题三:教育研究、教育方法的研究;“跨文化教育研究”是研究的重点。专题四:知识与能力,教师情感、态度、行为的研究;“跨文化知识能力”“树立兼容的价值观、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学习的重点[4]。2008年德国文化教育部部长常务会议(KMK)颁布了《学科专业决议》(LndergemeinsameinhaltlicheAnforderungenfürdieFachwissenschaftenundFachdidaktikeninderLehrerbildung),提出了在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中,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学法课程要将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内容进行融合,新的课程不再以传统的学科为重心,而是以跨学科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为核心[4]。除此之外,还要在学科教学法中融入能力领域中的导向知识和元知识。随着新课程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跨文化能力不断形成,教师的跨学科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三)开放性跨文化教师教育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开放的内容,开放的形式,开放的方法。开放的内容指职前教师培养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可供选择性,教师不应该仅限于专业学科内容的学习,要适当补充各国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活化”培养内容,让职前教师逐渐领悟到跨文化、跨学科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使职前教师有机会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发挥。开放的形式指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将自主学习模式作为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进度、学习方式等自主安排学习,通过参与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深化对跨文化教师教育的理解。大学在职前教师自主学习模式中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并要求职前教师定期上交自学报告,将其作为职前教师考核的重要参考。开放的方法指通过培养职前教师开放的意识,观念,创新精神,使职前教师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找到个人教与学的方式,能灵活地应对不同的机会与挑战,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四)实践性德国跨文化教师教育领域非常重视职前教师的实践和亲身体验。为职前教师建立灵活有效的对外沟通机制,使职前教师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德国各州大学根据教师所承担的不同学科和未来所任教的不同学校类型,为职前教师教育的实践阶段培养补充了新的内容或者增设了新的项目。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开放的背景下,许多大学联合奖学金组织或者利用高校合作交流项目为职前教师提供出国跨文化实习交流的机会,通过国外实习增长职前教师的跨文化经验和能力。在国外见习阶段,培养内容强调在参与中学习,其中包括职前教师在研讨课中理解跨文化教师教育的相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使职前教师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充分认识、比较、体验、反思跨文化及跨文化行为;通过国外中小学课堂活动参与,获得和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经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跨文化的课堂进行观察,对任课教师和学生开展调查和访谈,分析交流和观察过程中出现的跨文化现象和跨文化冲突,培养职前教师的跨文化敏感性,在广泛的环境范围内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共融意识,从而为未来教师的职业生涯带来更多的思考与启发。除此之外,各州大学与公益组织、地方团体、政府建立联系,共同创建各种学术访问、交流、研究等实践项目,促进跨文化教师教育的发展。

(五)多元性德国的跨文化教师教育是一种新思维,职前教师教育的思想从传统的一元式转变到多元式。职前教师教育领域已经把多样性、差异性、创造性的教育思维贯彻在改革中,给教师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从国际化视角来看,它侧重培养教师“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的能力,将培养内容和目标与全球教育背景相联系。立足于Klafki提出的“关键问题”,培养职前教师关注和思考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和平、不公平、不同文化等问题的能力。从整体性视角来看,它侧重培养职前教师用新的知识观念取代传统的知识观念,进一步拓展知识层面,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更新职前教师对跨文化教育的认识,将单独学科和与之相关的普通教育、跨文化、跨学科内容看成一个整体;在业务能力方面,需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并将不同种教学方式融合成一个整体,灵活使用。从多文化视角来看,侧重培养职前教师多元文化观念和跨文化适应力和发展力,培养职前教师宽容、尊重和公平的品质,同时拓宽职前教师的多元视野,使职前教师正确对待不同文化的问题,消除在教学中习惯使用的、带有文化歧视和文化偏见的内容,以更有利于相互了解、尊重和共处。从推动发展视角来看,培养职前教师对改革的适应能力,根据外界的变化、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学习,立足于学校的现在,着眼于学校的未来,对学校的全局发展有通盘的思考和认识。

三、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为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交流提供参考在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教师教育改革中,教师教育领域将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职前教师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6]。德国在此次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中,为了促进教师的跨文化交流,将跨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纳入到实践阶段的培养体系中,使其成为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职前教师跨文化能力和增长了职前教师跨文化交流的经验。我国的职前教师教育正处在探索和计划阶段,德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项目的设立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二)为我国职前教师深化对处理异质的认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供借鉴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更新。在国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将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作为职前教师教育的重点。但到目前为止究竟如何制定有效的措施来处理差异,发展学生潜能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6]。德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发起了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并提出了将处理异质化作为新时期教师培养的核心。在教师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到学生本身的异质性,要充分考虑到当前教育所处的社会、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背景对教学的影响,从而建立新的课程模块和培养结构,使教师深刻认识和理解处理语言、文化异质的真正含义,将处理异质的概念融合到学科、学科教学法、教育科学的学习中,从而在不断加深理解中获得跨文化能力,为我国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11篇

1.1爱国守法、敬业爱生

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热爱祖国,拥护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严格遵守宪法及法律法规,自觉贯彻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把依法执教作为自己的职业义务,坚决不做出任何有损于国家利益的言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其基本要求就是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安心于教育工作,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所有的光和热。同时,我们要真心关爱学生。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而高校老师对学生的热爱主要就体现在了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1.2教书育人、严谨治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所以,教师敬业的首要表现就是做好教学工作。科学研究是艰苦的、严肃的事情,需要严谨的精神和态度。但是在教师中也出现了求名争利、心态浮躁、治学不严谨等问题,突出表现形式就是科研成果的粗制滥造,重量不重质,甚至出现了伪造数据、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等现象。南京大学韩儒林教授有一副对联: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作为高校教师要要摒弃浮躁情绪,有耐心下苦功夫去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规范,要坚决抵制学术不端的行为。

1.3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所谓服务社会强调要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而为人师表则要求教师品德高尚,才能卓越,既要言传,更要身教,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措模。说过“: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当代高校教师,要用自身的良好行为,从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治学态度、行为举止等多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老师们通过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的处事态度,教给学生怎么做人、如何做学事。正是这种示范作用,一直以来“为人师表”都是学生们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往往“胜于言教”。

2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2.1提高高校教师法律素质

高校教师作为学生们在校期间最为密切的人,他们在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所体现出的法律素质,会对学生们产生直接的影响。老师们应积极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培养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养成守法习惯,提高他们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注重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树立法治的思维习惯,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法律专业的书籍、参加法律讲座、关注与学生有关的法律法规来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树立法治意识。

2.2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学习

品德高尚的教师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来的努力,尤其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自我修炼与自我完善而逐步积累形成的。只有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不会在提升道德修养中迷失方向,才能真正培养出高尚的师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学习主要是通过个人自主学习和相关部门组织集中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不会受时间、地点得限制,有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但是受个人水平和自控力等方面的影响,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组织集中学习,就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职业道德学习,能够克服自主学习的不利因素,使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断提升。

2.3加强高校教师的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最终归宿,只有通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道德实践,才能真正对自身塑造良好的师德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做法有三点:一是钻研业务。二是科学研究。三是关心爱护学生。

2.4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12篇

2011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内容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1.1爱国守法、敬业爱生

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热爱祖国,拥护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严格遵守宪法及法律法规,自觉贯彻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把依法执教作为自己的职业义务,坚决不做出任何有损于国家利益的言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其基本要求就是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安心于教育工作,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所有的光和热。同时,我们要真心关爱学生。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而高校老师对学生的热爱主要就体现在了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1.2教书育人、严谨治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所以,教师敬业的首要表现就是做好教学工作。科学研究是艰苦的、严肃的事情,需要严谨的精神和态度。但是在教师中也出现了求名争利、心态浮躁、治学不严谨等问题,突出表现形式就是科研成果的粗制滥造,重量不重质,甚至出现了伪造数据、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等现象。南京大学韩儒林教授有一副对联: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作为高校教师要要摒弃浮躁情绪,有耐心下苦功夫去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规范,要坚决抵制学术不端的行为。

1.3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所谓服务社会强调要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而为人师表则要求教师品德高尚,才能卓越,既要言传,更要身教,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措模。说过“: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当代高校教师,要用自身的良好行为,从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治学态度、行为举止等多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老师们通过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的处事态度,教给学生怎么做人、如何做学事。正是这种示范作用,一直以来“为人师表”都是学生们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往往“胜于言教”。

2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2.1提高高校教师法律素质

高校教师作为学生们在校期间最为密切的人,他们在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所体现出的法律素质,会对学生们产生直接的影响。老师们应积极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培养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养成守法习惯,提高他们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注重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树立法治的思维习惯,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法律专业的书籍、参加法律讲座、关注与学生有关的法律法规来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树立法治意识。

2.2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学习

品德高尚的教师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来的努力,尤其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自我修炼与自我完善而逐步积累形成的。只有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不会在提升道德修养中迷失方向,才能真正培养出高尚的师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学习主要是通过个人自主学习和相关部门组织集中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不会受时间、地点得限制,有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但是受个人水平和自控力等方面的影响,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组织集中学习,就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职业道德学习,能够克服自主学习的不利因素,使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断提升。

2.3加强高校教师的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最终归宿,只有通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道德实践,才能真正对自身塑造良好的师德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做法有三点:一是钻研业务。二是科学研究。三是关心爱护学生。

2.4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是由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民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这也决定着教师职业道德有其特殊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因此,师德教育在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与培养中,具有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工作具有特殊眭,主要表现在其工作对象不同于其他职业。学生是一个国家、民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教师的工作思想、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将对学生产生直接和久远的影响。由于它的特殊性,也就对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应十分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素质的培养与培训,而这种培养与培训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教育,既包括职前教育也包括职后教育,本文就新时期教师教育的职前与职后的师德培养,谈一点认识。

一、师德是教师职业的行为准则

社会生活中的任何职业,都有其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即职业道德。它是处理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基本规则。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关系的规则,表现为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在其劳动中抱怎样的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品行,将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他还指出,“教师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成长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塑造着学生的灵魂。但教师在塑造学生灵魂的劳动过程中,不像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用劳动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而是用自己的知识、才能、智慧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正是教师职业活动的这一性质和特点,要求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卢那察尔斯基也认为:“教师应该在自己身上体现人类的理想。”教师的道德修养,决定教师的教育水平,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除了教师的文化修养、知识修养外,这种力量还来源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即教师的师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深层次的、隐藏于其知识之后的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当这种力量得以发挥,从教师的内心中产生作用和影响后,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而且更主要的将会对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意义和价值,已超出了学校范围的空间和学生在校的时间,它具有跨时空的影响力,因此,师德是教师职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担负的使命,与教师职业文化根本目的和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师德又是在教师职业文化的系统运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并且始终作为教师职业文化系统整体运动的组成部分发挥其全部功能的,所以,师德本质的实现是通过师德价值来显现的。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一定的道德关系所确定的师德行为的有效性、合理性与崇高性,同时它也是教师职业群体和个体的自我确认的价值内容和道德本质的实现。它既是师德信念自我承诺外化和内化的双向运动的具体表现,也是师德可能性转变为师德现实性的具体过程。

因此,师德是每一个从事教师职业或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道德倾向和道德行为特征的总和,是主体在师德关系中自我表现的道德状态,是师德价值的个体实现。它一方面体现了个体师德价值的实现状况,另一方面则体现师德价值的总体水平,这也就显现出了师德在职业活动和职业培养过程中的个体与类的关系。个体与类的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性质,就会显现怎样的师德人格。同时师德人格又是个体对于类和自我本质的理解与意向的结果。个体在什么意义和层次上认同了类的本质和自我本质,他就会在什么意义或层次上追求并实现自己的师德人格价值。师德人格在这里的作用,就是能使个体在同类的交往中处于某种有效的关系状态,所以,师德人格的自觉化、个性化和理想化,是师德人格价值实现程度的具体标志。因而,师德人格的真正形式,就在于师德主体能意识到自己是道德实现的目的,并在具体的师德行为中,达到自我决断、自我负责、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

二、教师教育中师德培养要求

高等学校体现出的大学生文化个性和文化行为的不同,表现为一所高等学校的文化氛围、文化意识、文化精神以及具有自身个性的文化性格,对大学生的共同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文化精神的培育和具有自身职业前景的道德文化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文化现象也同样存在于高等师范院校。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特定的职业文化发展与积淀,所形成的师德文化意识、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师德形成、发展和完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等师范院校在对其学生进行文化知识、能力素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师德的教育与培养是其人才培养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方面。所以,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所具有的文化性格,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文化性格。它对师范生的师德要素的形成,师德结构的完善具有相当的融合力。师范生的师德人格与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性格是基本相一致的。它的要素和结构体系与学校文化性格的要素与结构有着明显的相承性。因此,不难得出结论,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性格如何,将直接关系到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师德及师德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师德结构体系的完善。

当大学生步入师范院校学习,即成为教师职业队伍的后备成员。但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性质、意义、地位、作用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的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他们的认识往往带有偏向性和对职业选择的非自愿性,因此,师范院校在对师范生进行教师培养教育过程中,必须改变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认识的偏向性,使学生的职业选择非自愿性转向职业选择的自愿性。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接受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系,逐步树立起教师职业道德的意识,形成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格,并不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在他们步人教师行列后,再通过职业活动中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和职业道德习惯。师范生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与师范生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的增长是同步的。其师德的形成、完善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即他律的师德、自律的师德、自由的师德。当然最终达到自由的师德,除了学校的教育、培养和师范生自我的锻炼、修养外,在他们走上教师职业工作岗位后,仍需进一步地加以完善。师范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是接受教师职业化的训练过程,这种职业化的训练,除了专业理论知识、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外,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进行师德实践训练,提高师德水平,同样也是师范大学生职业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教育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认识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把师德规范和要求与培养自身良好道德习惯有机结合起来,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

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过程,一般由教育者、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三方面组成。师德的教育过程必须符合师范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合其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使师德教育取得更有效的结果。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提高师范生对师德的认识。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道德观念所支配,对大学生的师德教育,首先应从提高师德认识人手,明白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明白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师德要求;明白师德在完成培养人才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包括掌握师德规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坚定师德信念。

第二,陶冶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在提高师德认识的基础上,应注意师范生师德情感的建立。因为没有师德情感,也就没有实践师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行为。师德情感比师德认识具有更大的稳定性。积极健康的师德情感在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职业活动中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意志的锻炼。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能否克服困难、突破障碍主要取决于人的意志。师德意志就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并作出正确行为抉择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对从事艰苦的教师职业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第四,注重师范生良好师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师德认识、陶冶师德情感、锻炼师德意志最终都要归于师范生良好师德习惯的养成。通过师德教育,使师范生把师德意志自觉转化为育人的师德行为,这是形成师德品质的关键。

三、教师教育中师德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师教育中的师德教育与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教师所具有的自身职业特征的敬业精神、仁爱精神、进取精神、自律精神作为具有教师职业特定内涵的道德价值,体现出了教师职业文化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这种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在教师教育体系共同文化道德意识中,居于核心地位。教师师德的确立与发展,以及形成其职业道德习惯,有赖于教师教育体系中职业道德文化对教师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的评价。因此,在教师教育体系的师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

第一,理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相结合。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师德教育,应注意将理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紧密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师德教育的方向性和可能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与师德教育的紧密结合,是整个教师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连续教育和阶段教育相结合。师德教育在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教育行为。应贯穿于师范生的教育以及教师教育的后续培训的全过程。把师德教育、培训与教师后续培养的知识更新、新能力培训、职业技能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注意在不同时期教师的思想变化。要突出重点,强化过程,注重效果,以适应新时期对教师教育和师德的新要求。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14篇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未来教师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己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鼓舞。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最根本的是对角色的挑战,包括教育观念上的挑战,教学习惯上的挑战,新的教学情景的挑战,对知识储备的挑战,信息技术的挑战,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要尽快适应新课程就必须首先转换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教师角色强调社会责任,忽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强调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技能,忽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强调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新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则是多方面的。教师原有的角色要发生变化,还要不断地补充新的角色。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变化,教师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成为研究者。

从角色的观点分析,德育就是一系列互动过程,是处于教育者角色的个人与处于受教育者角色的个人进行的互动,其外在目标是对受教育者的道德、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倾向性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影响[35]。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依据其在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体系中所处的身份、地位,根据个体人格体系的需要,通过人际互动的媒介,对社会期望系统加以主观性释义,并予以动态化体现,形成一整套非个性化的德育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化的行为表现就是德育中的教育者角色。教师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具有极高的权威地位,一直扮演的是真理代言人、道德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管理者的教师角色。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的变革,从而导致人们德育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转变。以前教师“照本宣科”与“灌输者”以及忠实的教材执行者的角色已完全不适应了,需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课程实施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在新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小学德育课程,扮演好德育课程的创造者的角色以及儿童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传统的教师角色已远远不能适应德育新课程的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改变,其具有生活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以及德育课程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均要求教师角色要发生相应地转变。

教师要从传统的道德权威者转变为道德成长者的角色;由德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由德育过程中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德育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1.由道德权威者转变为道德成长者

对自己角色定位的转变,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能再以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善者出现在学生面前。事实上,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的学习、共同发展。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他们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有一些新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我们是不能漠视的、小看的。传统的作为社会代表者、真理代言人的教师角色,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中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不容易的。早就有学者以教师的身份提出了“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37]这样的困惑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却又找不出正确的答案的。我们因此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真的能代表真理吗?难道教师就肯定是道德的化身吗?实际上,一个纯真幼稚的儿童就真的不能判断真伪而一味的犯错?一个道德知识丰富的、道德判断能力很强的教师就一定能保证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吗?

2.由德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实际上,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教师应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对课程内容进行自己的理解基础上,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学校条件,教师自身不同的综合教育背景,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适、设计、整合。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最大可能的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的创造能力。

3.由德育过程中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由于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观念更新和教育行为的改变上超前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要置身到学习活动中,通过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自我觉察水平,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促进学生成长速度。但需注意,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是作为一个指导者、促进者,也是受益者,与学生共同发展者。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为理性形式,成为一个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成为师生的共同发展合作者。

二、谈谈小学生成长中教师主要要求扮演角色的转变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成长、学习年级的不断升级,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也正在逐渐发现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品德操作系统中,产生了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因此小学生初步发展起伦理的道德情感体验。小学生从低年级对具体事实的兴趣发展到中高年级形成初步探讨抽象和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从日常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到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随着小学生学习生涯的不断进步,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逐渐会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品德操作系统中,产生了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

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转变。要逐渐锻炼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机会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密切关心家庭、街道和社区生活以及社会的事实新闻,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鼓励学生组织各种班团队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自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教师只是在必要的关键时候,给予提示和指点,决不能全权操劳代办;教师可以提供某些必要的场地、材料、资料给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不能解决的困难。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道德感受,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经验的分享,让学生通过反思、分享彼此之间的经验感受,养成他们倾听、慎思、明辨、合作的习惯和方法。

案例三:“无家可归的人”

一天,在班上,老师发现有一个小女孩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悲伤,于是,老师向小女孩询问原因。小女孩告诉老师:“昨天,我和妈妈上街看见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小男孩,他看上去很可怜。妈妈说她今天再去找那个小男孩,送给他一些食物和衣服。妈妈是在纽约长大的,她小时候看见过很多无家可归的人。”小女孩问老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人,这个问题也引起了班上其他孩子的强烈兴趣,老师发现了这一情况后,放弃了她预先设计的课程内容,决定把“无家可归的人”作为课程的主题。老师首先和孩子们一起就“无家可归”现象进行了讨论。然后,她让孩子们思考如何帮助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并把他们的想法记录下来,以他们的口吻给家长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们想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但是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需要帮我们找可以救济他们的东西。当你们来接我们的时候,他们会把我们的想法告诉你们,你们也告诉我们你们的主意。。……

他们还在信中写下了一些怎样帮助无家可归的人的想法,比如帮他们买房子或盖房子;给他们送睡袋、牛奶和早餐,还有硬币等等。并附有一份清单,是孩子们认为的无家可归的人会有哪些需要。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无家可归”的现象,老师安排了带孩子们出去参观的活动,让孩子们和周围的社区建立了联系。她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专门为无家可归者设立的旧货店,孩子们在那里可以和无家可归者自由交流。在这些直接的体会和经验中,孩子们对产生“无家可归”现象的环境有一些了解,对无家可归的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同情。

他们回到教室里主动为无家可归的人募捐。老师请了一个新闻记者,让他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并能在社区及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宣传。在募捐活动中,孩子们参观了银行,他们学会了如何把硬币换成纸币。孩子们学会了做饭,带着募捐的钱,以及他们自己画的花生昔、面包、蔬菜、小饼干等图画,访问了无家可归的收容所,并和收容所的成人与孩子们进行了交谈,一起活动。

在以“无家可归的人”为主题的德育中,老师把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使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自然生发,并不断地和孩子们一起思考、行动,使得孩子们对这个问题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课程中的许多内容不是预设的,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不断生成的,课程是流动的,开放的。在此过程中老师不断创设教育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新的教育内容。他们从接触无家可归的人到认识、了解、同情他们,到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这里没有老师的说教,没有规范的灌输,学生助人的道德行为是发自对无家可归者逐渐深入的理解和同情,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在此,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自然而然地交织在一起。在课程的展开过程中,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了老师、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他们的人生体验和情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感情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人们情感越丰富,就会越愿意去实践。教学中创设现场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让学生人人都参与,把学生置于某种惬意、和谐中,让他们从活动中产生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效应。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扮演的是活动的引导者,一步步把孩子带到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并同时成为孩子实践的合作者,帮助他们完成整个实践活动。在整个课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又是熟练的倾听者和观察者,他们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解释,通过孩子的行为细节发现孩子的心理,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活动的引导者,通过与家长的通信,引导孩子一步一步深入问题的核心,并采取行动:是孩子活动的合作者与朋友,和孩子一起共同开展活动。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生认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种自然的沟通,形成自由、民主、开放、平等、和谐的教学主旋律,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拓展了时空。另外教师也要使整个课堂洋溢着浓厚的探究气氛。课堂充满生命了的活力,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争辩的形式,寻求真理、提高认识、促进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邝培。小学德育课程中教师角色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4

[2]吴芳蕾。广西西林县教育投资有效使用个案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2

[3]高云峰。对教师角色的再认识[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15篇

一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培养大批具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发展的人,人才培养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1];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我国改革的纵深发展和更加开放的形势,使得思想教育的大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21世纪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传统教育理念面临的巨大转变使得德育教育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新问题,因此,高校德育课面临严峻的挑战。

1.信息化对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提出挑战

当今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人类已跨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化对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从传统意义上而言,教师在知识能力和品德上都应该高于学生,教师之所以为师,总是知之在先、在多。而在当今信息社会,现代资讯的发达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知识的更新和信息快速传递,学生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并不一定比教师少、慢,甚至比教师更多、更快。教师已不是信息的独占者,而是信息的平等享受者。现代大学生的成长迅速地社会化,尤其是职业大学注重实践的特点,使他们的学习、社交、娱乐、社会工作都与社会紧密结合。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成分和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这“四个多样化”必定对学生的思想、个人价值取向和观念发生深刻的影响。教师要跟上这种变化,并且要站在前沿,引导学生,这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同时,全面开放也给中国带来了多元的文化,这虽然有利于大学生吸收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有利于中西文化贯通,但对于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所要求的指导思想一元化的确立,对于教育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其负面影响不可轻视,因而教育的难度更大了,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

2.传统教育理念面临巨大转变的考验

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主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在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活动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具有主动性、主导性和超越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接受者,受教师的主导、支配和调控,处于从属的地位。因此,课堂教学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单向灌输的课程设计,忽视双向交流启迪,教师更多地考虑学科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完整性,忽视学生的需要,出现教师上课精彩,学生就是不愿听课的现象就不足为奇。或是教师将自己摆在一种至高无上的位置,进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希望学生处于一种绝对服从的状态,我说你听,我讲你服。21世纪的青年学生,出生、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社会改革、体制转变,开放中多种文化的交融,都对这一代青年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得青年学生选择性增强,思想呈现多元性、复杂性、甚至“叛逆”性。正如田景博在《当代大学生文化分析》一文中表述的:“第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开始向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转变,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中心,进行自我设计,彻底摈弃过去‘系统驯服论’的价值观。第二,逐渐远离重义轻利的传统,重视自己的物质利益。第三,政治意识逐渐淡薄,自我设计日益凸显。第四,大学生日益以自己的感觉为价值标准。”[2]教育的对象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如果教育者还是抱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固守传统的教育手段,那么教育效果必将大打折扣。要使育人的任务落到实处,就需要高校的德育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顺应时代的要求。

3.学科特性对教师作用发挥提出难题

思想形成的规律决定了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的作用与其它学科不同。该课教学大纲指出,在新形势下,《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道德的教育,品质的培养,“三观”的树立,都不可能是简单地直接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去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使学生从“不知”到“知”到“信”,它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殊性。首先是“知”,思想道德理论的认知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对自然学科而言,学生从“不知”到“知”,几乎是百分之百地接受教师的传授。而思想道德教育则不同,学生原有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原来养成的行为习惯都必然对新的思想、观念做出能动的反映,从而进行评价、选择。因此,对德育课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决不会全盘接受的。其次是“信”,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处于迅速成熟时期,智能发展达到高峰,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情感情绪日益丰富,自我意识增强。批判性的学习是大学生这个年龄学习的特点。他们对外来的知识不再像以往那样简单地全盘接受了,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头脑思考。因此,在大学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信”与“不信”,“知”与“行”的矛盾更加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加不那么明确。再次,大学生已有的德育知识结构,易对大学阶段的教育产生厌烦情绪。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从幼儿教育开始到大学,贯穿始终,因此,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已较为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观点,此外还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和法制、道德以及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社会科学知识。他们已经积累一定的道德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水平,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并不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对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着某些厌烦情绪,经常发问:“为什么在大学还有这类课程?”因此,对教师开展的课堂教学从心里就有一些排斥情绪。这些都是对德育课教师提出的挑战。

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教师作用新变化的主要特点

面对新的挑战,新的形势,课程中教师作用的发挥呈现新的变化。这门课程不再是教师的独唱,更不可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线性的教学过程,它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生思想形成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形成双向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双主体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即要求教师的主体性要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要将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个体主体性在同一教学活动中协调、统一好。

1.教师主体仍然是教学中的主体之一,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是教师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必须是教学的主体,他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任。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4]。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本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过程,教育的对象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接受教育,将教育的内容转化为受教育者的知识、认识和觉悟。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并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最终升华为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大纲也明确这门课程的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按照国家制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是教师的职责。2.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性是教师作用中的另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传统教育认为,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作用对象,是接受者和受动者,受教育的主导、支配和调控,处于从属地位的观念必须改变。事实上,教学过程是“教与学”、“问与答”、“导与从”,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学生是有理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在接受教育时候应具有主动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及在教育内容、方式上的选择性,直接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探索、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调查显示,鹭江职业大学63%的同学希望德育课程教学应该是以教师、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双向互动的模式。

三、对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发挥好作用的新思考

围绕双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教与学这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发挥好自身主体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实现双向互动,积极配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推进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师主体性的作用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要突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思想道德课程是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的基本成长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它不是一门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课,而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不流于浅显的、命令式的而是深层次的、理性的分析,在思想深处达成共识,从而将知识内化为道德品质,成为自觉的行为。强调的是该课程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师必须对这门课程的定位有清醒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好这门课程。同时要把握好思想道德教育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的关系,承认学生是差异性大的群体,需求是不同的,要达到好的目的,要求就不能一致,允许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能把握好一个合适的度,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最佳效果。如对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时,我们可以分析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下的集体主义可以分成四个层次: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和公私兼顾。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是先进性的体现;先公后私,不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公私兼顾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广泛要求。在大的背景下允许学生有个人的思考和选择。

2.教师要发挥好双主体性作用,就要努力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才能自如地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首先,要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教师在诸多修养中,笔者认为政治理论修养对于本门课程是首要的,这是由课程的性质决定的。教师要理直气壮地讲政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自身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具备对理论是非与现实问题的判断能力,提高政治敏锐性,才能主动教学。其次,要加强教学业务能力的培训。教师的教育理念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跟上时代要求,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熟悉教育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在教中学、学中教的良性循环。三是要努力学习新知识,开拓视野。如今大量的新知识新事物涌现,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积极面对。如面对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道德教育应纳入德育教育的范围,若教师自身对网络知之甚少或不知,教育从何谈起?教师要以广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去教育、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3.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重视学生的需要,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不同时期,不同系,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既有共性更有个性。教师要紧紧把握学生的思想脉博,以学生为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这样,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才不会是一句空话。同时,又要防止仅仅考虑学生,一味地迎合学生的需要而忽视政治理论教育的倾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Z].中发[2003]16号,2003-12-26.

[2]田景博,于雪梅,于伟峰.当代大学生文化观分析[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3,(4):52-53.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