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

教师暑期论文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策

大学生是形成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主要阶段,暑期社会实践它可以锻炼大学生,增加社会经验,同时也能服务社会,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意识。但由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体系的不够健全和实践经费的不足,以及如何正确评价和考评,使得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为此,本文以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为例就目前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为进一步推进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1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意义

(1)丰富自我阅历。大学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可以使自己得到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已有文献报导这也是实现人综合素养提升的唯一办法。

(2)提高竞争意识。暑期社会实践可以使得大学生提早接触到自己的就业环境从而使其具备竞争意识也对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3)习得自强性格。大学生处于一个相对校园来说复杂的环境时比如社会实践活动,在这里大学生养成的“娇、骄”二气会得到克服;在遭遇挫折时要求大学生们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性和务实的学习态度,能够不断完善自己。

(4)发展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实践活动不像课堂教学有太多的束缚和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高涨,思维也空前的活跃起来,往往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火花,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5)增强理论结合实际。尽管现在有很多种教学模式,但目前湖州师范学院大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接受方式,这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往往有些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社会实践使得大学生能够把自己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拓宽眼界。暑期社会实践还能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上的一些人,拓展自己的人脉,便于以后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综上所述,暑期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多接触现实的社会,体会工作、创业的辛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意义非凡。

2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2.1实践项目不够创新

任何事物都应该发展,这是一个发展的时代,同样的一个项目也不例外,一个项目在形式上或者内容上都必须有创新。创新可以增加项目的乐趣,调动学生参加的积极性,提高项目的完成质量。目前湖州师范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还是主要以调查,访问,以及生产劳动等模式,还不能突破原来陈旧的模式。这样的暑期社会实践就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提高不多。

2.2实践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现阶段,教育部门对暑期社会实践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一般只是将实践活动认为是课外的实践活动,没有将其视为教育的有效途径。其次,一些学校并没有真正赋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及严谨性,虽然有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已有相应的学分,但基本上的学校都没有把实践加入到教学当中。运行经费也只够用于支持个别重点团队和奖励优秀团队。此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工作量认可等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长此以往,将严重制约社会实践工作的发展。

2.3实践考评体系不够完善

合理的实践考评体系可以对广大学生起到提高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可以调动教师的资源,使得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既能调动其积极性,又能使得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有个及时而且比较直观的了解。另外在完善实践考评体系时,凡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并且顺利完成的可以获得学校及老师的认可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调动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4实践重要性与社会认可度不一致

暑期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课本知识的课外巩固,是课本知识的升华,加深理论知识。但是一般来说暑期社会实践会占用较长的时间而且是寒暑假放假的时间,家长并不会很同意而且有部分家长过度看重奖学金和一些荣誉,把实践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这就使得了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社会的认可度不一致,从而不能很好的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3加强和改进暑期社会实践的对策

3.1实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

把暑期社会实践作为理论课程的载体,加以组织化,科学化,严谨化,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相关部门进行直接管理与指导,根据一般的课程要求,按时按量完成才给予一定的学分,再者最主要的是暑期社会实践不能凭借着所谓的实践证明材料,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这样学生在活动当中才可以认真思考,独立学习不至于滥竽充数,得过且过。这既可以很好的保证广大学生参加,又可以提高暑期社会活动的质量。

3.2建立领导管理机构,完善保障体系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和课外实践教学共同的重要平台,对理论教育起着促进的作用,因此,需要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及主管暑期社会实践的相关部门人员共同负责,例如教务处、学工办、学生处、、团委等统筹规划共同推进暑期社会实践大力向前发展。

3.3提高高校及社会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

要提高群众及社会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可和支持。高校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本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关心和引导,积极支持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加强管理,进一步健全暑期实践体制,并增大投资力度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同时,各高校之间应加大交流和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开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并努力在实践项目上和实践方式与内容上进行创新,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好更高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高玉泉,刘辛田,唐赘.论暑期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湖南人文科技学员学报,2009(6):1~3.

[2]郑罡.浅析暑期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J].黑河学刊,2012,179(6):1~3.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 开放性 暑期学校

在国内开办暑期学校的近20所高校中,不少暑期学校均面向本校之外的学生,有的学校在暑期学校课程设置情况时,就明确表示“面向全国和全世界学府开放”。但是,纵观全国,真正具有鲜明“开放性”的学校和真正的“开放点”却不是很多,如何确实加强办学的“开放性”,促就学府的“国际化”,成了我国大学在开办暑期学校过程中,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灵活设置举办时间,吸引更多优秀学生

我国大学开办暑期学校的时间一般集中在学校暑假期间,每个大学根据自己的校历来安排网上报名、开学授课及结业。由于各高校的校历不相同,其暑期学校的开办时间也不同,而这对学生的影响是较大的。对此,我们可以对暑期学校时间设置进行一些选择性的改变。例如:

1.各高校之间加强协商,或由高校主管部门协调,统筹兼顾,适度统一校历安排。

2.提早进行网上报名,要求每个学生填上自己学校的放假和开学时间,根据绝大多数学生的时间和本校暑假时间来安排暑期学校的开始结束时间。

3.将暑期课程分成不同的系列,不同课程系列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不同,其入学申请、课程注册的时间也随之不同。

二、与时俱进,多元化开设教学课程

研究生暑期学校作为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想。所以,暑期课堂的课程安排应该以开放、多元见长。

1.可增设一些新兴学科课程。近年来,新能源学、新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新型学科,交叉学科迅速兴起并不断发展,暑期学校也应该多开设此类学科的课程,考虑到单个教师在知识方面难免会有欠缺,可采用教师组的形式进行上课。同学们在交叉、边缘学科思考问题,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2.可开设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选修类课程。有特色、高品质的选修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或开拓思维,能让优秀的研究生在暑期学校学习期间获得较大提高,对今后开展科研工作大有裨益。

3.可适当增添一些小班制的专业性课程。小班教学是培养未来精英的重要教育措施之一,专业性课程因其精、专、细,则能发挥其培养精英人才的作用,可采取中学生“奥赛”人才的培养方式,以几乎不给任何休闲时间的高强度训练,打造未来科研精英。

三、“双重指标”聘请优秀教师

虽然说教学科研互为促进,但其评价标准是不同的,教授与研究员的评选方式也各异,那么,他们以上课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水平自然也不尽相同。

目前,各暑期学校对授课教师的聘请,大都以资历和学术成就作为标准。如果我们把“资历和学术成就”看做“教师智商”的话,那么“教师情商”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教师情商”应包括:教学理念和想法是否适合传递给学生;师德师风是否符合暑期学校的文化;是否甘愿为培养一流的科研型学生贡献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经验……

教师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暑期学校的授课质量,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师聘请标准时,应该兼备双重标准,不仅要考虑“教师智商”,还要考虑“教师情商”。

四、多层次选录学生,多层面交流融合

对入学人员的选择上不仅要来源广泛,而且成份要多样。国内外大学的在校学生、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是主要对象,但也可让社会在职人员参与进来,如教师、记者、医生、军人、企管及访问学者等。社会在职人员有着大量的实践经验,他们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悟出的道理,可以和课堂上的内容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同时,这一做法也为社会提供了知识服务的新渠道,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为“人才强国”战略作贡献的新理念。

加强同一学科不同领域人员的交流,加强边缘学科的研究探讨及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之间的融合等,都可以通过暑期学校这个平台得到实现,而这也将对各领域的研究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多样化教学,倡导学生主体意识

我们在暑期学校中可以倡导学生的主导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则起“引导”和“教练”作用,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最大程度的互动。以每堂课一小时为例,老师的讲解、指导最多占25分钟,其余时间将是教师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发言和辩论中;也可以是开展演讲比赛,让学者与学生们展开“头脑风暴”,激荡思维的火花,在实战中提升对知识的把握与认识;还可以组织一系列小型文娱活动,让大家一边交流白天所学的理论知识,一边探讨各自的教学、科研状况……

我们不仅可提供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还可提供远程教学和网络课程,使无法来校的同学同样能参与到暑期学校中。在远程教学中,除播放教师授课视频外,还应设有学生提问专栏等,让学生与老师可进行网络互动。

六、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暑期学校肩负有活跃学生科研思路、拓展学生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责任与目的。因此,从学生入学至今后,他们碰到的问题、遇到困难等,都应成为学校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

1.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回馈系统,针对暑期学校举办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予以改进。

2.学校应该开展学生成才追踪计划。从学生入校开始,学校就可以建立学生学术电子档案,以其研究方向和进展情况为主要登记内容;在暑期学校前后对学生开展相关的问卷调查,比较前后的观念差异,作为学校开展下一期暑期学校的参考资料;开设学术沟通网络信息平台,所有参加过该校暑期学校的学生,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遇到问题,还能通过该平台得到暑期学校老师的指点。

七、创建联合办学模式,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需要丰富的学术滋养,即需要集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说。要增强暑期学校的开放性,使其国际化,就必须大比例的将国外名师请进来,把国外优秀学员招进来,大规模的让我国师生走出去,实现中西学术的融会贯通,让大家共同享受国际学术氛围。

在现行条件下,笔者觉得可以从联合办学开始学校暑期的国际化进程。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在学术交流、科研攻关上有着长期的合作,可以以此为契机,让教育部门牵头或高校自己出面,与国外多所高校签订《XXX暑期学校合作办学协议》,让国外一流大学在我国设立暑期学校分校,实现教师引进的国际化;让我国高校开设海外暑期学校,支持我国教师去海外讲学;与合作高校互派学生,并逐渐扩大合作范围和受益群体,形成中西暑期学校的良性互动,为培养国际性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莉芳.暑期学校与市场机制的运用.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第3篇

陶家伟老师关于语文教学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提到作文指导课的教法时,怎样才能提高学生 作文水平呢?应课内加强读写结合。首先 语文教学心理 研究表明 阅读和写作 两个不同 心理过程。前者 自外而内 心理吸收 后者 由外而内 思想表达 但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又 可以互相沟通 。就阅读过程 心理机制而言 存在这样两个心理“回合”:一 从感知语言文字入手 由句到段 由段到篇 逐步弄清 从而把握课文 中心思想 这 一个从语言到思想 从形式到内容、从外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 心理过程;可以前,我会让学生多写几篇作文,多要他们练写作,当然 多花了时间 或许会有点收获 但这 事倍功半 做法 从根本上说 无补于提高学生 作文水平。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教学还有许多改进之处,认识新课标对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老套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乐趣的过程。以往总是“通过老师讲述,学生默默记住”,这样很快学生就会忘记,在新课程设置中,则更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注重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理解掌握某个知识点,这样学到的知识印象深,而且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也有帮助。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学习,也不觉得枯燥无味,难以理解,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起到了很好作用。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加强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体现同学间交流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在以后教学中,不能仅仅追求完成教学任务,总担心自主探究耽误时间,干脆将结论告诉学生,这样对培养学生能力只是空谈。

新课程理论。新课程提倡教学要立足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天地,让教材成为学生与社会生活联系的纽带,真正使教材成为老师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把课程资源的开发落到实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敢于打破教学内容的局限,挖掘每一节课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空间,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能力,乐于观察,乐于探究学习知识,让学生感到课堂不是学习知识唯一的途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教师、教材、学生是教学的三大基本要素。教师与学生都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师主体性与能动性表现在创造性使用教学资源(教材),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活动,调控教学进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让教师养成认真钻研教材的习惯,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中“三维”目标的切入点,设计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与实施程序,在尊重学生、尊重文本的主题思想的情况下,合理地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乐学、爱学、想学,进而达到自能学习。

真的感谢陶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能有幸自我提升,今后,我要多学习理论,平常及时记录、整理自己的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的学习,把这几天学到的用到课堂上,让学生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青年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暑期培训学习体会

中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2016优秀篇】

党员暑期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暑期培训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中小学音乐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2016年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2016暑期培训心得

小学班主任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大学青年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幼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第4篇

明确办学目标,确定课程结构,聘请一流名师,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养

1.发挥企业理论和制度经济学领域的学科优势,推动国内企业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与教学水平

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在企业理论和制度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特色和学科优势,“企业理论前沿与中国制度变迁”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明确办学目标,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和知名学者,向国内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介绍企业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前沿知识以及中国企业改革和制度变迁的真实案例。暑期学校邀请到了在世界一流大学任教的国际权威和知名学者,如伯克利加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史蒂夫·泰得里斯(Steve Tadelis)、明尼苏达大学经济系副教授钟剑修(Kim Sau Chung)、香港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史蒂芬·邱(Stephen Chiu)三位海外学者,他们在企业理论和制度经济学领域建树颇丰。同时,为了让学员将前沿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洞悉企业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中国特色,暑期学校还邀请到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白重恩教授、李稻葵教授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姚洋教授来暑期学校授课。强大的师资力量,为学员提供了领略大师风采、开拓研究视野的平台。

为了在短期内让学员了解企业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精髓,暑期学校在学习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精心设计了“前沿课程”“名家讲座”“青年学者论坛”和“学员学术论坛”四个板块,总计90学时。由三位海外教授主讲的“前沿课程”侧重于理论模型,介绍了企业理论和制度经济学领域前沿选题和分析方法。“名家讲座”板块,由姚洋、白重恩、李稻葵、杨瑞龙等在相关领域享有盛誉的著名经济学家担当主讲,透析中国当代制度变迁和体制转轨,将现代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提高学员理论与实践、模型与案例相结合的能力。“青年学者论坛”更注重于数学模型和中国案例的融合,为即将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提供选题和写作方面的经验。此外,为了使学员之间相互砥砺思想,促进学术交流,暑期学校特别安排了“学员学术论坛”单元,特邀专家对报告的论文逐一进行点评。这些评议从文献综述、数学建模、计量检验和政策含义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建议和批评,为今后从事学术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掌握国际微观计量学前沿,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

2011年7月10日~22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微观数据与实证方法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为期两周的“2011年高校微观计量经济学”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成功邀请到了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经济系主任李彤(Tong Li)教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微观数据与实证方法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计量经济学杂志》主编萧政(Cheng Hsiao)、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福特基金教授、《兰德经济学杂志》主编菲利普·黑尔(Phillip Haile)以及巴黎政治学院经济系教授、《计量经济学》合作主编让·马克·罗宾(Jean—Marc Robin)等国际微观计量经济学界的顶尖学者来人大授课。经过层层筛选,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及研究生共105人成为暑期学校的正式学员。

本次暑期学校共开设了“微观计量专题”“实证产业组织”“实证劳动经济学”和“面板数据分析”四门前沿课程。这四门课程从不同视角出发,涵盖了目前微观计量经济学中发展和应用的一些重要主题和方法。其中,“微观计量经济学专题”课程重点介绍了受限因变量模型、基于仿真的推断和贝叶斯方法两个专题;“实证产业组织前沿理论和方法”讲述了通过计量手段对于产业组织模型当中涉及的理论存在的变量以及企业、消费者博弈行为进行估计的方法等。此外,暑期学校还为学生开设了侧重于对理论模型分析和实证方法研究的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前沿课程以及“面板数据分析”等课程,这些前沿课程的开设,为广大青年教师和学生今后在对微观计量的前沿文献阅读和实证方法研究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生动的名家讲座开拓了研究视野,激发了学员学习热情

“微观计量经济学专题”课程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十分踊跃地向李彤教授请教课堂中的一些疑问。学员们纷纷表示,听李彤教授的课收获颇丰,十分希望李彤教授以后还能经常来国内讲课。菲利普·黑尔教授专门为“实证产业组织前沿理论和方法”课程准备了详实的资料PPT和相关文献,并与学员们就NEIO的理论及其方法细节展开互动,共同探讨最新的尚未公开发表的前沿文献。此外,劳动经济学领域前沿讲座,罗宾教授引用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模型,使得很多教师和在读的学生充分领会到了理论模型的深刻魅力。连续五天的暑期学校的课堂讲授,使学员对专家学者幽默而又不失深度的讲座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在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专家学者不仅向学员们传授专业知识,而且仔细倾听和解读大家提出的随堂问题,互动式的教学、激情澎湃的演讲和严密谨慎的推理,已经成为暑期学校办学课堂的鲜明特色。学员都表示希望能在以后有机会继续和这些一流专家、学者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积累经验,扩大影响,探索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促进和谐的课余生活,为学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为提供给学员细致周到的服务,暑期学校工作小组不仅在暑期学校网站开设了“疑难解答”专栏,协助学员解决各种可能的问题,同时还为学员提供网线、“临时网吧”,供学员免费上网。此外,为了使暑期学校的生活更加有意义,暑期学校工作小组还特别构想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如举行联欢、观影、外出参观著名景点、卡拉OK等活动,促进了暑期学校学员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2.实行有效的学习奖励和严格的结业考试

为了把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办成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的优秀品牌,暑期学校在学籍管理、课堂纪律、安全规章等方面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只有考试合格的学员才能获得教育部统一印制的结业证书。同时,为表彰学习各方面突出的学员,“企业理论前沿与中国制度变迁”暑期学校特别设立了“优秀学员”和“优秀论文奖”。评选出了7名暑期学校“优秀学员”和3个“优秀论文奖”,并为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带有人大标志的纪念品。

3.学员的感想和反馈,是推广暑期学校办学的最好广告

为了扩大暑期学校的影响力,暑期学校网站开设了专栏,用以宣传优秀学员参加暑期学校的感想和体会。学员们纷纷表达自己在暑期学校的学习感受,赞扬在暑期学校里能与这么多高水平的老师和同学切磋交流,并经常有思维的火花被碰撞出来。不仅使他们开阔了学术视野,并了解了经济学前沿,而且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指明了方向,希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今后可以更多的举办这样的活动。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第5篇

一、明德汉语教学模式

(一)明德暑期中文学校概况

美国明德大学成立于1800年,是一所私立本科文理学院。美国虽然没有专门的外国语学校,但事实上却十分重视外语语言专家的培养,而明德大学就是美国外语专家的摇篮。明德对外语教学和语言培训项目高度重视,众所周知,每年6至8月份,学校会开办8个7至9周的暑期外语语言学校,1个英语语言学校和1个作家研修班,供校内外学生和成人选修。

明德的外语专业分为7个系,中文独立成系。每年6到8月份,学校会开设阿拉伯文、中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俄文和西班牙文等8个暑期语言学校,暑期语言学校一个暑期的课程进度相当于正常一个学年的语言教学内容。

明德大学第一所暑期中文学校创办于1966年。中文学校历年的学生包括国务院雇员、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人员,以及国防部军职官员。驻华使领馆的美方官员有相当一部分都曾经就学于明德。

明德暑期中文学校每期9周,聘请教师15人左右,招收学生100多人,讲学生共分为5个年级,1至4年级为基础汉语语言课程,难度逐级加大,5年级为文言文。教师会和学生一同吃饭,住在同一栋宿舍楼。最为特别的是,学生在为期9周的学习期间必须完全遵守自己签署的“语言誓约”,在学校只能使用中文。

“语言誓约”是明德暑期学校的一大标志。所谓“语言誓约”,就是指学生从进入学校学习开始一直到课程结束的这段时间内,学生在校内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必须只能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签此语言誓约,我同意在明德语言学校,只用所学语言)作为唯一的交际语言。我懂得若违反此约,将被开除,既无学分,又无退款。”①学校对此规定严格执行,学生都会严格遵守誓约,他们知道曾经有学生因违反语言誓约而被学校开除。“语言誓约”的效果显而易见,这种强制使用目的语的规定使得学生上课时精力高度集中,下课时不得不随时复习学过内容,否则无法与人交流。

(二)明德暑期汉语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定义。1972年乔伊斯和韦尔出版的《当代西方教学模式》首次在教学中引入了“模式”这一概念,“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习环境。这种环境有多种用途,从如何安排学科、课程、单元、课题到设计教学资料,如:教材、练习册、多媒体程序、计算机辅助学习程序等。”他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是一种环境和计划。

我国教学理论界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界定教学模式,意见不一。马箭飞认为:“教学的模式化研究也可以称为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属于教学法的中观研究领域……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这种教学(学习)范式以一定的教学或学习理论为依托,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提出课程教学的具体程式,并对教学组织和实施提出设计方案。”周淑清认为教学模式是给学生提供一种能使学习得以产生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是在一定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创建的,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将课堂教学诸要素用科学的方法组成较稳固的教学程序,通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规范教学活动,从而促使学习的真正产生。”赵金铭将“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定义为“是从汉语和汉字的特点及汉语应用的特点出发,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遵循大纲的要求,提出一个全面的教学规划和实施方案,使教学得到最优化的组合,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对“教学模式”的定义倾向于李雁冰的说法,“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理论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②

2.明德暑期中文学校教学安排。明德暑期中文学校的教学安排与语言誓约规定相互配合。学校每日教学安排如下:上午共有4课时,两节大班导读,两节小班练习课每班5至6人);下午教师分别与每个学生进行单独对话,平均每人20分钟;晚上一般安排学生自习、讨论,或者举办知识竞赛和演讲活动等。明德暑期班的教师除答疑或集体备课外,其余时间全部参加学生活动。暑期中文学校的教学进度非常快并且成果显著,这也是最吸引那些想尽快掌握汉语的学习者的一个因素。教师需要在9个星期的教学时间里完成普通学校一学年的教学任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明德采取的是封闭式管理、全天候教学。教师除了备课和上课,其他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互动非常频繁。明德十分强调团队精神,明德的教师们也很重视团队的力量,大家协同合作,定期集体备课,还专门给新来的教师进行教学全程录像,录像后由教师们集体评议,帮助新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水平。上课期间,校长可能随时进班听课,确保课堂教学正常进行。

在明德暑期中文学校学习汉语的学生经过9周的学习和训练,基本可以用汉语进行日常会话,汉语水平可以达到中级或中级以上。任课教师也可以在这里得到全面的锻炼,教学技巧教学方法等都能得到很大提升。

3.明德模式的特点

(1)“浸入式”教学:前面已经提到,明德采取全封闭、全天候教学管理方式,并且学生在入校之初要签署“语言誓约”,这是明德暑期汉语教学最大的特色。这种完全的“浸入式”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都只能强迫自己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而教师的一切课堂用语,各种课外活动用语,餐桌用语甚至在宿舍都只用学生的目的语,在9个星期的学习期间,校园内没有英文广播、新闻、报刊等任何不是目的语的其他语言存在。

(2)注重实用性:从明德的教学安排和管理方式可以看出明德暑期中文学校是十分注重实用性的,强调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用中学。首先,强制使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和日常交际,吃饭和休息时都必须说汉语,这就让学生从最简单但也是最必要的生活需要开始熟悉汉语,一点点积累慢慢习得越来越多的汉语。其次,学校安排大量的课程专门安排老师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还会设计许多课外活动,这都体现了明德教学注重语言实用性的特点。也正因此,在明德暑期班学习汉语的人毕业后基本都能用汉语交际,汉语水平中级以上,到中国生活工作等都没有问题。

(3)系统化:明德暑期班的成功还在于它系统化的教学管理体系。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对整个教学环境的要求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各项教学活动如预习、谈话、考试、课外活动等都有章可循。对学生有学业评价体系。对教师的管理则更加严格,教师任课前会进行岗前培训,任课期间教师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学校还有听评课制度和系统的教师评价体系。这些制度很好地规范了学生和教师的行为,保证各项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4)以“操练”为核心:明德的教学方法较为固定,教学中主要使用“操练法”。可以说明德暑期中文学校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就在于“操练”,可以称之为“操练模式”。即:大课导入课)练――小课操练课)练――个别谈话课练――课外练。不同的课,操练的方式和内容不一样,但是操练的基本思想是不变的。

值得注意的是,明德的操练法强调是在教师控制之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尽力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反复操练,直到学生学懂会用为止。又由于“语言誓约”的原因,不止课上可以操练,在课下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让学生继续操练,巩固课上学过的内容。并且这种业余时间的操练学生在情景之中,所以更加真实有效。事实上,明德的课外活动也十分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③

(5)高效率高标准高强度:明德的高效率和高标准是毋庸置疑的,9周的教学时间,学到普通教学安排1学年的内容。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同时还要求学生做到高标准。短短两个月的集中强化训练就可以达到中级以上的汉语水平,日常生活基本没有问题,并且明德非常注重汉语初学者的语音语调问题,在明德学习过的学生汉语发音大多非常标准。这种超高效率是有着先天语言环境优势的国内高校都无法企及的,在许多高校,零基础的留学生要学习一年才会报考新HSK4级。

高效率必然会导致学校的高强度教学。这种高强度不止针对学生,对于老师也是如此。根据学校的日常课程可以看出,学校基本上利用了学生除睡觉以外的所有时间来学习和巩固汉语,高强度的课堂学习过后还有许多课外活动任务。而教师除了上课,与学生一对一谈话,吃住都与学生一起,和学生打成一片,除集体备课的时间要参加学生所有活动,教师之间还要听课评课,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非常大。

总体来说,以明德暑期汉语教学模式为主的诸多美国名校短期汉语教学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速成、强化,高标准、严要求。语音准确,表达流利,短期内要求从“成句”到“成段”,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从基本的、具体的功能性交际上升到有主题的、抽象的、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学术性交流”。这对于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非常高,只有通过密集的课程、高强度的反复练习才有可能达到。因此,有学者将美国名校短期汉语教学项目中实践的汉语教学模式称为“精英式强化教学模式”,即以培养精英为目标,以密集强手段的汉语教学模式。④

二、对国内高校的启示

前面说过,近年来全美多所高校与国内名校合作开展了许多在华短期汉语培训项目,较大的项目比如:“普林斯顿在北京”,“哥伦比亚在清华”,“CIEE在北大”,“ACC在首都经贸大学”等。这些汉语培训项目收费很昂贵,例如明德一个暑期的人均学费高达六、七千美元,这比去中国留学含往返国际旅费)还要昂贵,但其生源始终充足。相比较而言,学生更愿意参加这种短期速成班反而不愿意直接到中国留学。除了明德教学时间短,可以节省学习时间和精力外,学生普遍反映在中国留学一年后回国汉语水平竟然低于在本国学习的学生。对比之下,国内高校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因此,国内高校需要借鉴这些美国名校短期汉语教学模式的成功之处,构建适合自己的汉语教学模式。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水平来带动语言水平

在任何一种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都发挥存巨大的作用,语言学习也不例外。美国短期汉语教学模式强调师生通过“对话”的方式共同分析、比较、辨别教材中提供的文化现象,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意识形态、行为模式等深层文化因素。⑤这样做充分利用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带动语言水平的提高。

(二)在用中学,学以致用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使用,而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也是用,学会语言的办法同样是用,当然在会用之前首先必须学。明德模式小班快速而高强度的操练给我们展示了如何高效省时地为学生扫清交际障碍打好基础。交际教学法兴起,任务教学法普遍开展,与强化模式的课堂相比,口语课堂中的交际活动可谓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然而现在很多口语课堂中教师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但学生语言水平并没有随之提高,这种现象并不少见,这与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程度不够有关,也与教师设计的活动种类、开展方式有关,要给学生设计不同种类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练习活动。师生有意义地问答互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在讨论课和单班课上,展开讨论、发表意见,学以致用。强调以语言结构为中心,在用中学,学以致用,是美国短期汉语教学模式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非常值得国内高校借鉴的部分。

当然同时也要注意明德的操练更多的是机械性操练,时间长了学生会疲乏厌倦,因此这种机械性操练更适合汉语初学者,学生汉语水平提高后就不再适用这种大规模的机械性操练。

(三)重视操练,以旧带新,循环教学,提高重现率

明德模式采取的是循环式教学,学生习得的关键在于重现。这种循环式教学的方式成功的原因在于它符合记忆的规律和学习的规律。在语言学习中,重现是帮助学生习得目的语最必要的手段。循环式教学实现的条件之一是教材的编排。明德模式选用的教材,与别的教材一样,在各年级教材之间有话题的重现,词汇和语法水平的上升,也就是螺旋式上升。而在一本教材内部,则是词汇和语法的重现。这种重现更为重要。

循环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备课的有意为之而实现的。方式是以旧带新,用学生学过的并且要最近学过的内容来学习新内容,具体做法是,以旧的话题作为情景练习新的语法点,以旧的语法点为句子结构来练习新的词汇,其实也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重现。控制例句当中的新信息,尽量不出现未知信息。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练习的目标上,起到加深记忆、复习巩固的作用。

(四)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学习者特点

成年人和大学生在目的语环境学习语言,课堂上不会出现特别简单的游戏类的语言活动,而是强调语言训练,课堂节奏紧凑。因为在目的语环境中,轻松而自然的语言交际机会非常多,但课堂教学时间很宝贵,语言课堂是提高语言能力、为更高层次的语言交际做准备的地方。ACC的课堂满足了学习者对掌握语言工具的迫切感,每天都会让学生有成就感。在语言学习的课堂上,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学习者最大的需求和动机。教师通过提供使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感知语言能力的提高。而这些使用语言的机会是经过精心设计、层层铺垫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语言任务,是有效地输出。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国内汉语教学借鉴的,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做各种教学设计,让学生每天都有成就感,有动力继续学下去。

三、小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明德大学暑期中文学校的概况,总结了以明德模式为首的美国名校短期汉语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其值得我国国内高校借鉴的四个成功之处。我国也在积极创建适合自己的汉语教学模式,创建优秀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希望本文能够为此后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注解:

①5张喜荣,田德新.美国明德学院的中文教学.世界汉语教学,2004.

②汲传波.论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构建――由美国明德大学汉语教学谈起.汉语学习,2006.

③张喜荣,田德新.美国明德学院的中文教学.世界汉语教学,2004.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暑期学校;研究生教育

为了促进研究生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国防科技大学受国家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湖南省教育厅委托,于 2009 年 7 月 15 日至 8 月 10 日承办了“微处理器设计”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高级体系结构与嵌入式系统”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同时协办了“龙星计划”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本次暑期学校举办过程中,学校依托计算机学院在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学科优势,坚持“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主要指导思想[1],在办学理念、师资遴选、实践环境、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旨在打造一流的学科交流和学习平台,促进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受到了来自全国 76 所重点高校 258 名学生或青年教师的一致好评,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1暑期学校的办学理念

自从 2007 年成功承办“高性能计算”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以来,我院从本校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暑期学校办学经验[2],提出了“交流、创新”暑期学校的设想和方案,初步确立了以下办学理念。

1) 注重交流,实现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打造交流创新的暑期教育氛围。

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特定学科的教学资源优势[3],通过资源共享等方式开拓学生学术视野,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国防科技大学在微处理器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等领域已经具备了扎实的教学科研根基,但是为了给全国研究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研究平台,还需通过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来提高暑期学校办学质量。在师资方面,需要聘请学术界一流大师深化优质教学资源整合,邀请著名企业专家探讨现今工业界最新发展动向,不仅可以集众家之所长,给研究生营造良好的研究学习氛围,而且还能够有效弥补我校部分学术领域之不足,通过交流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来提高我校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在学生方面,则要将不同学科、不同高校之间学术交流作为暑期学校办学重点。提倡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来拓宽学生视野,加强边缘学科的研究与探讨,促进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融合;提倡不同高校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加速学术资源互补与融合,激发科研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2) 充分展示承办高校的学科特色,精心设计科学的课程结构与内容,打牢坚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组织与建设是暑期学校办学成功的关键,也是达到暑期学校办学目标的最实质性工作,为此,我们应该立足于本校优质教学科研资源与本学科发展现状,精心设计课程设置方案。首先,暑期学校应该充分借鉴本校在科研攻关任务、追踪技术前沿上积累的宝贵经验,对计算机体系结构内涵不断拓展延伸,研讨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课题,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创新研究的热情。其次,暑期学校还要充分关注本世纪以来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微处理器技术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认真组织精干完备的课程体系,如围绕VLSI工艺、体系结构、芯片设计、背景应用等多个层面具体介绍微处理器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给学生展现完备的学科知识体系以及前沿技术发展动态,促进学生对不同知识层面的融会贯通,激励学生在多个层面上交叉创新。

3) 重视应用,借助本校丰硕的科研成果来直接参与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强调工程实践背景,然而目前国内大学教育受物质条件限制,使研究生在计算机体系结构、微处理器设计领域接受系统而全面的科研训练变得十分奢侈,无法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国防科技大学一直致力于国家战略核心技术的集体攻关,在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参与科研项目等方面都具有较强优势,同时长期坚持教育与科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形成了系所相互支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办学模式和优良传统。因此,在暑期学校筹备组织过程中,如何将科研一线上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骨干队伍与优势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一个与课程内容相互平行、相互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强化此次暑期学校办学效果的又一重要举措。

2暑期学校筹备与运行工作

基于上述办学理念,我们制定了暑期学校教学运行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办好此次暑期学校,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了筹备会议,讨论暑期学校招生、教学安排、后勤保障等事宜。在招生宣传方面,自申办项目批准后组织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工作,主要途径为:制作暑期学校门户网站,在各大高校BBS论坛招生简章,向各所高校研究生院和银河系列机用户单位寄送邀请函与宣传海报,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进行对外电子邮件宣传等。截至6月30日,暑期学校共接收到81所院校、研究所980多人次报名。三个暑期学校依据“重视专业基础,强调学科交叉,对本人研究工作有较大帮助”为原则进行招生筛选,分别录取了110名、100名、48名同学,绝大多数来自“211”、“985”院校以及国家重点研究所。

另外,还组织了严密的教学备课与课程试讲工作,明确了“少而精、高水平、有特色”的基本办学原则。经过征求专家组意见与组委会反复讨论,形成了多个层面的专业基础课、工程实践课、研讨课、系列讲座等。其中,课堂讲授约占三分之一课时,其余时间则用于学生实践或专家讲座。在本次暑期学校师资选择上,我们主要立足于三点:

1) 聘请具有多年研究生教学经验的老师承担大部分理论课程;

2) 聘请具有多年一线科研经历的专家承担实践课程与少部分理论课程;

3) 聘请国内外本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承担专题讲座或前沿报告,目的在于夯实本学科课程理论基础,凸显理论结合实践的办学特色,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学术创新氛围。

在课程质量方面,我们始终瞄准高水平建设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予以保障,包括教师上岗培训、定期检查课件准备质量、提前开班10天上交讲义等。同时,还组织专家组开展了两轮暑期课程试讲工作,重点对课程内容衔接、前沿发展动态、实践理论支撑、实践环境保障等环节进行了督促整改,并选择了本校20名博士研究生志愿者进行培训,专门从事实践教学辅导工作。

2.2课程组织实施

此次办校总共历时27天,周一至周六全天上课,周日休息,考虑到暑期期间气候炎热,为了保证学习质量,上午主要安排了课堂授课,下午或晚上则以课程实践、专家座谈/研讨会为主。本次办学立足于本校课程资源,同时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前来开课讲授,课程内容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课程与课程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环环相扣,联系紧密,合乎暑期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微处理器设计”全国暑期学校为例,开设了VLSI设计基础、微处理器体系结构、高性能微处理器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与体系结构实现等4门必修课程。其中,“VLSI设计基础”旨在从工艺底层出发让学生掌握VLSI设计基本方法与基本概念,掌握全定制设计方法和工具,熟悉低功耗设计方法;“微处理器体系结构”主要让学生掌握主流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熟悉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原理,同时了解流处理、GPU等前沿技术发展动态与趋势;“高性能微处理器设计”目的则在于让学生从工程设计角度体会典型的高性能微处理器体系结构,掌握以Open Sparc为代表的RISC体系结构设计流程;“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与体系结构实现”从应用层面出发让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基本理论知识,为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通用处理器研究设计打下坚实的应用知识基础。

此外,学生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网络服务等方面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尤其是,大家明显感到军营文化秩序井然、管理严格;住宿条件整齐卫生,各种物品一应俱全,衣食住行方便;管理人员工作热情周到,组织活动丰富。然而,我们却不容忽视学生反映出来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

1) 课程内容设置偏多。本次办学共计27天,每天分三个时段授课,分别为3小时、2.5小时、2.5小时,部分同学反映课程过于紧凑,缺少课后消化时间及同专家进一步接触时间。

2) 推荐书目未在网上提前公布。部分同学的课程基础较差,需在正式授课之前进行课程预习。还有部分学生觉得应该事先熟悉课程内容,可以带着问题来听课,与老师进行更多互动交流。

3) 图书馆资源未完全开放。由于图书馆资源开放时间偏短,部分同学反映课堂上遇到问题无法及时查阅图书馆资料。

这些问题应该在今后开办暑期学校时加以考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1) 施行教学管理网络化,允许学生自由选修感兴趣的课程,便于有足够时间消化所学知识;

2) 在开班前一个月在网上公布相关教材及参考资料,便于学生做好学前准备;

3) 全面开放各类资源,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服务保障等。

4结语

为了促进研究生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营造学科融合的创新人才环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在2009年夏季举办了计算机系列暑期学校。办学之初,我们便明确了落实开放性办学、实施资源共享、打造精品课程、展示学科特色、强化工程背景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办学理念,并且认真落实到了筹备与组织的各个环节,在师资遴选、实践环境、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与创新。该系列暑期学校共有258名学生或青年教师参加,历时27天,开设了9门前沿理论课程与4门实践课程,总课时达422学时,同时还邀请了16名海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创造了一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保证了暑期学校的高水平办学效果。问卷调查表明:同学们在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专题讲座、后勤保障等环节上的满意程度均达到了预期效果,大家普遍反映学习了知识、开拓了眼界、锻炼了能力、收获了友谊。同时,学生还为今后继续举办暑期学校提供了一些建议。此次开办暑期学校给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我们衷心希望能够继续得到国家教育部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继续举办更高水平的类似活动,从而推进计算机研究生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启迪. 办好研究生暑期学校营造良好的研究生教育创新氛围[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1.

[2] 柴文玉. 哈佛大学暑期学校的发展历史与教育理念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2007(1):85-88.

[3] 张淑林,裴旭. 立足学校特色和优势,打造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品牌[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7-8.

[4] 董南燕,王卫,卢晓东. 暑期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模式[J]. 高等理科教育,2007(4):40-44.

Exploration of the Graduate Student Summer School in Computer Series

LAI Ming-che, GAO Lei, WANG Zhi-ying, LU Hong-y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 China)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第7篇

为鼓励教师们学会利用暑期多读书、读好书,帮助老师养成乐于读书、善于读书的习惯,本报推出首届“全国教师暑期阅读随笔大赛”.此次活动将通过征集优秀读书感悟和阅读心得的方式,旨在推动教师形成“以阅读的方式欢度暑假”的理念,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帮助教师在阅读中提高自己、丰富人生.平日忙碌着教学工作,我们也许无暇读书,那么就用暑假进行一次快意的充电吧.捧起一本好书,在清新的早晨,或慵懒的午后,心无旁骛地走进书香的世界,假期会因读书而平添色彩,生活因读书变得更有意义.说说感动您的教育名著,写写您认为堪称经典的人文图书,寄给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您既参加了我们举办的征文大赛,也与全国1000多万教师分享了阅读的快乐和思想的力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湖田镇“读书、治学、育人”工程,强化“专业阅读就是最好的备课”教学理念,丰富教师暑假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确保教师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暑假,我校决定于7月5日——8月25日期间组织时期读书沙龙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沐淡淡书香,度温馨假日”

二、活动形式:个人阅读与集中论坛相结合

三、具体安排及要求:

1、所有一线教学人员必须全部参与到该活动中来,并根据中心学校统一规定书目,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进行阅读,并将自己所选书目以邮件的形式发至xxxx,截止时间为7月6日上午12:00之前.

2、阅读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的同时,写出阅读心得,字数在5000字以上,学校将在开学后第一周组织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读书笔记不允许使用电子稿,不得打印,统一用稿纸手写,严禁下载抄袭.8月25日前上交学校教务处.

3、根据中心学校统一安排,暑假期间我校将组织二次专题读书论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次:7月26日上午8:00,在学校会议室进行,参加人员有:宋丽君、张学娟、苗清秀、张宝、郑金菊、董波、李海梅、赵辉、于恒、刘霖妍、岳微、李丽、张娟、王环、李燕、朱旭,每人发言时间不少于10分钟,尽量做到脱稿发言.

第二次:8月25日上午8:00,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全体一线教学人员全部参加.采取随机抽阄的形式确定发言人员,发言时间不少于10分钟.

4、为确保论坛活动的实效,原则上不允许请假,如有特殊情况无法参加,至少提前一天找校长请假.

5、学校将根据教师论坛、读书笔记情况对教师假期读书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将结果作为第三批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教师评选的重要依据.

1.《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已学习的教师不需再读了.)

2.《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

3.《当代德育新理论从书(情感德育论等8本)》 朱小蔓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4.《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5.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

6. 《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

7.“四书五经”等国学精粹

二、选读书目

1《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教育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2.《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肖川著 岳麓书社

3.《教育的55个细节》 (美)克拉克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4.《与名师为友》 人民教育编辑部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5.《我的教育理想》 朱永新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坚守讲台》 商友敬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我的教育苦旅/大夏书系》 高万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新课程课堂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9.《反思教育习惯》 闫玉双等主编 同心出版社

10.《创造力危机:中国教育现状反思》 上官子木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 肖川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2.《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 张万祥 万玮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3.《不跪着教书》 吴非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4.《世界上最受欢迎的9种教育方法》 刘畅著 海潮出版社

15.《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 王晓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6.《做一个书生校长》 程红兵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仅23岁的苏静老师,在青岛市新教师比武课中,她轻取一等奖第一名,展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独特素养与潜在能力.探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校读书时,苏静老师连任了五年文学社社长,同时担任青岛市中学生记者团团长.中师二年级时,参加了山东大学古代艺术专业的全国高等自学考试,并且对古典诗词创作、古代建筑艺术、甲骨文、音乐学等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三年参加12科考试,都是一次性通过,而且门门成绩优秀.在大学专科学校一年级就读时,苏静老师成为惟一的双专学历生.

看着他们辉煌的过去,不禁觉得自己如此渺小,但这不是最终的目的.优秀的他们取得成功后仍在努力,那么渺小的我怎么还有唉声叹气的时间呢.那么从现在开始积跬步、积小流吧.

好书确实是一味心灵良药,它会教会我们,面对生存、发展的问题,面对人生的困难挑战,将帮助我们仰头挺胸走出心灵困境.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第8篇

(一)团队数量多、规模大,学生参与热情高

根据中国青年网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服务团队基本维持在800个。除重点服务团队外,高校自行组织的团队也不在少数。以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为例,学生组建了153支社会实践团队,共1627名实践队员和带队教师奔赴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活动。同时,每年伴随着高年级退出低年级加入,暑期社会实践的强度、热度和规模不减。

(二)实践主题突出,青春色彩鲜明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由团中央会同、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组织的活动,每年的主题根据当年时政热点有所变化,近五年的主题是:2007年“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促和谐”,2008年“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2009年“我爱我的祖国”,2010年“服务三农发展•建设美好家园”,2011年“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2012年“青春九十年•报国永争先”,2013年“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主题指向皆为“青春、实践、奉献”,这与大学生年龄特点和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目标相吻合。

(三)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暑期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科和专业优势。以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为例,围绕“弘文励教•梦想播种”、“民生变迁•梦想见证”、“科技创新•梦想行动”和“生态文明•梦想家园”四个梦想主题,组织学生到经济发达的前沿城市、到快速发展的城镇社区、到相对落后的山区农村开展考察调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学科优势和知识优势,力所能及地为当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实际帮助;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如组织20多支免费师范生的支教队伍,深入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农村开展义务支教活动。

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果显著,但是随着实践活动的逐步深入,一些小的、表层的和局部的操作层面问题解决之后,另外一些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深层次问题开始显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成效与挑战并存,广度和深度问题交织,发展支撑后劲缺乏。

(一)实践队员的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大学生作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在校期间能够深入、全面的学习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逐渐培养乐于助人、传递正能量的奉献精神,担当起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然而,目前高校学生所接受的社会服务教育还比较有限。个别学生是为了获得社会实践的学分,或为获取保研加分而参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并不积极主动。也有学生对社会实践讲条件、提要求,条件不好的农村地区不去,没有卧铺和高档住宿条件的地区不去,把实践活动作为变相的旅游。这一方面说明实践队员的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说明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感恩教育和奉献精神的教育。

(二)实践内容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在完成学校组织的项目论证、开题答辩等前期准备后,实践队员一般利用暑期10-15天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例如在支教活动中,由于整体实践周期较短,实践队员只能截取知识体系的一个章节或是根据自己兴趣特长设计教学内容,对当地学生来讲,这些“小老师”上课带来的新鲜感远远大于上课的实际内容,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考察调研也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如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大部分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活动仅局限于一时一地,来去匆匆的形式对当地难以产生较大影响和实际作用。

(三)实践队员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践队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关系到实践的成果和实效。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主要由低年级同学构成,他们正处在学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初级阶段,自身的知识体系也不健全,很难科学地将专业知识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在出发前,学校安排的短期培训难以将相关知识迅速内化为学生的实践技能。目前高校针对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教学技能、危机处理、安全保障等日常培训仍需完善,学生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并不充分,带队教师的指导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四)学校规划指导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学校需要不断引导确立学生参与暑期实践的目的和要求。一些高校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更多地体现在重视学生所去地区的偏僻程度、学生参与人数、全国各省市覆盖面上。在一些社会实践地区,只重视一时轰轰烈烈的会议讨论,却很难确定长期、可持续地合作规划和发展愿景设计。还有的地区,只在乎合作大学的层次,热衷于拉横幅拍照合影,而不结合自身实际需要,不能从实践中汲取益处。

三、文化育人理念融入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文化育人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内容和效果没有统一的衡量依据,多停留在形而上的理论层面探讨,而未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其悬置空中,难接地气。因此,将文化育人理念融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能够取得学生成才、文化传承及社会发展多方共赢的成效。

(一)文化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助推力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用文化实现育人目标,若无特色则不可能给人深刻印象,成效也会大打折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确立时期,无处不去、无时不有的文化将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手段,必然需要文化为其发展提供强大的助推力。

(二)暑期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大学灵魂的大学文化,具有特殊的思想政治导向、道德情感陶冶功能和价值追求规范功能。”社会实践只有不断吸收社会和高校的有益资源,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社会实践应将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与实践地长远发展有机结合,尽快转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作战”模式,并在长期稳定的实践项目中逐渐融入学校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运用知识、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能否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有机结合、将学校的精神文化和实践地的特色文化相衔接要靠实践来检验。高校组织大学生开展考察调研、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教育使学生感受时展的脉搏、学习实践地的优秀传统,不断拓展视野、创新思维,从而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暑期社会实践需要传递高校文化

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高校精神文化的育人功能不能仅局限在校园内部,还应在全社会发挥作用,肩负起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责任。通过在学校深入的学习,大学生能够具备学校特有的文化气质。因此,作为高校文化传播的载体,他们可以像蜜蜂一样把不同高校的精神文化传播到实践地区,而这一过程正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经由师大学子言传身教的暑期支教活动,传遍神州大地,并通过时间的积累逐渐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文化育人理念融入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

将文化育人理念融入到学生社会实践中,能增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而这一融入过程的关键在于实现文化特质与实践品质的结合、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的结合,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

(一)开辟高校社会实践课堂教学,发挥高校文化育人作用

暑期社会实践属于高校的“第二课堂”,要保证实践的效果,就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第一课堂”的建设,科学设置暑期社会实践的相关课程,将实践内容有效融入课堂教学。比如,要创新教学课程设置,设置与专业课同等学分的社会实践课程,一半时间的课堂教学,一半时间的社会实践,使一、二课堂相互配合,起到交相呼应的效果。在课堂上,从教学技能培养到考察调研的相关知识培训,再到财务管理、安全知识等方面的介绍,全方位增强对学生的培训力度。关注学生的同时,也要提高指导老师、带队老师的实践指导水平。在实践过程中,带队教师应指导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科学设计、及时调整实践期间的活动内容,照顾辅导每位实践队员,并充分发挥队员的特长和优势。对于支教类社会实践,带队教师应做到随堂听课,针对学生讲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每天组织实践队员总结当天的活动,力求科学、专业、正规。在队伍建设方面,应建构起点(实践队员)、线(实践团队)、面(实践地区)三位一体的支撑模式,为暑期社会实践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障。

(二)整合壮大学生公益性社团力量,为社会实践提供文化支撑

社会公益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公益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公益事业的发展已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之中。整合壮大学生公益性社团力量,能为暑期社会实践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例如四环游戏小组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公益性学生社团,旨在采用非正规教育组织形式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教育帮扶。四环游戏小组用九年历程证明了非正规学前教育在流动人口中推广的适宜性和紧迫性。2012年3月,北京市教委正式委托四环游戏小组在北京城乡结合部推广小组的服务模式。这样的公益性学生团队在北师大还有很多。如“爱在星途”实践队连续两年到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自闭症疗育中心,为患有自闭症的特殊儿童带去了温暖。实践队员陪脑瘫患儿一起做满300个“蹲起”动作,带孤独症孩子完成技能训练,帮助患有肌肉萎缩的患儿做肌肉运动以缓解症状,策划疗育中心老师、家长、患儿一起参加的趣味运动会等等。要求大学生“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迸发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既可以激发大学生团队合作、开拓奉献的热情,激励大学生勇敢地走在时代前列,又能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进步,带动实践地区的发展。

(三)建立长期实践基地,传递高校文化正能量,实现多方共赢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第9篇

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开展现状

以浙江省某新崛起的独立学院为例,在校学生数目约为9000人,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总数就有过百项之多,个别系部光一系便上报队伍30多支。一所新兴的独立学院的开展情况尚已如此,其他成熟高校的开展情况想必更加喜人。然而在喜人的活动开展背后,安全预案缺失、指导教师跟踪不够、活动经费不足等问题都相继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地域广,持续时间长,无法全程跟踪。多数高校对于学生暑期实践开展的地域无严格限制,学生可以选择在校园所在地进行,也可以去省外开展。由于暑期实践时间大多要求在五天以上,有些队伍甚至会安排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实践,多数指导教师因为地域和时间的关系,无法全程陪同学生,了解学生活动开展的细枝末节,这就造成了暑期实践中的安全漏洞。一旦发生事故,在第一时间学生只能自行解决,随后再联系指导教师,因为地域关系,很多指导教师在事后也无法赶到现场。

2.实践类型多,非专业教师无法胜任指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类型基于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背景,既有人文经济类的,也有建筑设计类的等等。一些对专业知识要求或是危险性比较高的实践活动,必须由专业教师担任,才能预防一些安全隐患的发生。例如某项关于化学类的实践,学生随意填写了一位外语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即便教师在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生一些失误,指导教师也无法第一时间洞悉或解决。

3.经费问题引发安全隐患。目前多数高校要求学生先自筹经费开展实践,待实践结束上交材料之后,再根据实践表现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由于事先没有经费或是因为无法预测实践之后究竟能够拿到哪一档次的补助,学生大多手头拮据,出行和住宿都是能省则省,尽可能挑选便宜的交通工具和住宿,并不考虑交通和住宿是否正规,总抱着我们一群人在一起不会有危险的想法。

4.大学生处理安全突发事件能力薄弱。如今的大学生大多为90后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平日学习理论知识较多,实践能力较弱。普通的校园活动对于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的要求和活动维持时间都没有暑期社会实践那么高那么长。笔者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学生在遇到安全事故的第一时间通常会选择拨打110或是打电话向朋友和老师求助,极少有人知道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除了110、120、119之外的相关部门电话。

三、对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的一些举措。

1.严格审核项目方案,给师生加压。严格审查学生上交的实践方案,充分讨论实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杜绝学生打着实践的旗号跑到省外游玩,必要时候可进行立项答辩。通过答辩的方式既可以给学生施压,也可以给指导教师施压,教师是否对项目进行了悉心指导,还是只是挂名,通过答辩十分容易辨别。在要求学生写好实践日记的同时,省内项目必须要求指导教师亲自跟踪,省外项目要求教师每日电话跟踪,不管任何一种跟踪方式,均需要指导教师完成指教师实践日记,以防指导教师浑水摸鱼。

2.重新规划实践经费发放制度。可在立项答辩之后,根据学生表现,预支一部分经费,如若实践项目如期完成,材料上交齐全,表现良好,可给予剩下的经费,否则剩下的经费由学生自行解决。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开展实践的基本经费,又可鼓励他们努力认真地完成实践及后期材料。学生了有了基本的经费之后,就可以选择正规而廉价的交通工具和住宿,养成索要发票以便后期报销的习惯。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经费拮据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3.加强立项后的安全急救知识培训和演练。除了进行出征大会,发放安全告知书等仪式之外,可邀请保卫处对学生进行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在理论培训之后,可进行一定的实操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未完成培训课时和通过实操考核的队员不可参与实践。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学生在出发前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能力,是一种最有效的预案方式。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明德模式;汉语教学模式;国内高校;启示

近年来,美国许多名校与国内知名大学合作的中文项目越来越多,比如美国明德暑期班、北京师范大学普林斯顿暑期班、首都经贸大学ACC、北京外国语大学IES、北京大学哥伦比亚暑期项目等。明德短期汉语教学在国际上蜚声已久,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而后来的汉语培训项目虽然也有自己的创新之处,但它们主要还是采用了明德大学的汉语教学模式。本文将具体介绍明德大学的状况和明德模式的具体内容,总结以明德模式为首的美国名校汉语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其教学模式对国内高校汉语教学的启示。

一、明德汉语教学模式

(一)明德暑期中文学校概况

美国明德大学成立于1800年,是一所私立本科文理学院。美国虽然没有专门的外国语学校,但事实上却十分重视外语语言专家的培养,而明德大学就是美国外语专家的摇篮。明德对外语教学和语言培训项目高度重视,众所周知,每年6至8月份,学校会开办8个7至9周的暑期外语语言学校,1个英语语言学校和1个作家研修班,供校内外学生和成人选修。

明德的外语专业分为7个系,中文独立成系。每年6到8月份,学校会开设阿拉伯文、中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俄文和西班牙文等8个暑期语言学校,暑期语言学校一个暑期的课程进度相当于正常一个学年的语言教学内容。

明德大学第一所暑期中文学校创办于1966年。中文学校历年的学生包括国务院雇员、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人员,以及国防部军职官员。驻华使领馆的美方官员有相当一部分都曾经就学于明德。

明德暑期中文学校每期9周,聘请教师15人左右,招收学生100多人,讲学生共分为5个年级,1至4年级为基础汉语语言课程,难度逐级加大,5年级为文言文。教师会和学生一同吃饭,住在同一栋宿舍楼。最为特别的是,学生在为期9周的学习期间必须完全遵守自己签署的“语言誓约”,在学校只能使用中文。

“语言誓约”是明德暑期学校的一大标志。所谓“语言誓约”,就是指学生从进入学校学习开始一直到课程结束的这段时间内,学生在校内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必须只能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签此语言誓约,我同意在明德语言学校,只用所学语言)作为唯一的交际语言。我懂得若违反此约,将被开除,既无学分,又无退款。”①学校对此规定严格执行,学生都会严格遵守誓约,他们知道曾经有学生因违反语言誓约而被学校开除。“语言誓约”的效果显而易见,这种强制使用目的语的规定使得学生上课时精力高度集中,下课时不得不随时复习学过内容,否则无法与人交流。

(二)明德暑期汉语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定义。1972年乔伊斯和韦尔出版的《当代西方教学模式》首次在教学中引入了“模式”这一概念,“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习环境。这种环境有多种用途,从如何安排学科、课程、单元、课题到设计教学资料,如:教材、练习册、多媒体程序、计算机辅助学习程序等。”他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是一种环境和计划。

我国教学理论界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界定教学模式,意见不一。马箭飞认为:“教学的模式化研究也可以称为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属于教学法的中观研究领域……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这种教学(学习)范式以一定的教学或学习理论为依托,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提出课程教学的具体程式,并对教学组织和实施提出设计方案。”周淑清认为教学模式是给学生提供一种能使学习得以产生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是在一定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创建的,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将课堂教学诸要素用科学的方法组成较稳固的教学程序,通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规范教学活动,从而促使学习的真正产生。”赵金铭将“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定义为“是从汉语和汉字的特点及汉语应用的特点出发,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遵循大纲的要求,提出一个全面的教学规划和实施方案,使教学得到最优化的组合,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对“教学模式”的定义倾向于李雁冰的说法,“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理论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②

2.明德暑期中文学校教学安排。明德暑期中文学校的教学安排与语言誓约规定相互配合。学校每日教学安排如下:上午共有4课时,两节大班导读,两节小班练习课每班5至6人);下午教师分别与每个学生进行单独对话,平均每人20分钟;晚上一般安排学生自习、讨论,或者举办知识竞赛和演讲活动等。明德暑期班的教师除答疑或集体备课外,其余时间全部参加学生活动。暑期中文学校的教学进度非常快并且成果显著,这也是最吸引那些想尽快掌握汉语的学习者的一个因素。教师需要在9个星期的教学时间里完成普通学校一学年的教学任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明德采取的是封闭式管理、全天候教学。教师除了备课和上课,其他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互动非常频繁。明德十分强调团队精神,明德的教师们也很重视团队的力量,大家协同合作,定期集体备课,还专门给新来的教师进行教学全程录像,录像后由教师们集体评议,帮助新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水平。上课期间,校长可能随时进班听课,确保课堂教学正常进行。

在明德暑期中文学校学习汉语的学生经过9周的学习和训练,基本可以用汉语进行日常会话,汉语水平可以达到中级或中级以上。任课教师也可以在这里得到全面的锻炼,教学技巧教学方法等都能得到很大提升。

3.明德模式的特点

(1)“浸入式”教学:前面已经提到,明德采取全封闭、全天候教学管理方式,并且学生在入校之初要签署“语言誓约”,这是明德暑期汉语教学最大的特色。这种完全的“浸入式”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都只能强迫自己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而教师的一切课堂用语,各种课外活动用语,餐桌用语甚至在宿舍都只用学生的目的语,在9个星期的学习期间,校园内没有英文广播、新闻、报刊等任何不是目的语的其他语言存在。

(2)注重实用性:从明德的教学安排和管理方式可以看出明德暑期中文学校是十分注重实用性的,强调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用中学。首先,强制使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和日常交际,吃饭和休息时都必须说汉语,这就让学生从最简单但也是最必要的生活需要开始熟悉汉语,一点点积累慢慢习得越来越多的汉语。其次,学校安排大量的课程专门安排老师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还会设计许多课外活动,这都体现了明德教学注重语言实用性的特点。也正因此,在明德暑期班学习汉语的人毕业后基本都能用汉语交际,汉语水平中级以上,到中国生活工作等都没有问题。

(3)系统化:明德暑期班的成功还在于它系统化的教学管理体系。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对整个教学环境的要求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各项教学活动如预习、谈话、考试、课外活动等都有章可循。对学生有学业评价体系。对教师的管理则更加严格,教师任课前会进行岗前培训,任课期间教师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学校还有听评课制度和系统的教师评价体系。这些制度很好地规范了学生和教师的行为,保证各项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4)以“操练”为核心:明德的教学方法较为固定,教学中主要使用“操练法”。可以说明德暑期中文学校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就在于“操练”,可以称之为“操练模式”。即:大课导入课)练――小课操练课)练――个别谈话课练――课外练。不同的课,操练的方式和内容不一样,但是操练的基本思想是不变的。

值得注意的是,明德的操练法强调是在教师控制之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尽力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反复操练,直到学生学懂会用为止。又由于“语言誓约”的原因,不止课上可以操练,在课下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让学生继续操练,巩固课上学过的内容。并且这种业余时间的操练学生在情景之中,所以更加真实有效。事实上,明德的课外活动也十分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③

(5)高效率高标准高强度:明德的高效率和高标准是毋庸置疑的,9周的教学时间,学到普通教学安排1学年的内容。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同时还要求学生做到高标准。短短两个月的集中强化训练就可以达到中级以上的汉语水平,日常生活基本没有问题,并且明德非常注重汉语初学者的语音语调问题,在明德学习过的学生汉语发音大多非常标准。这种超高效率是有着先天语言环境优势的国内高校都无法企及的,在许多高校,零基础的留学生要学习一年才会报考新HSK4级。

高效率必然会导致学校的高强度教学。这种高强度不止针对学生,对于老师也是如此。根据学校的日常课程可以看出,学校基本上利用了学生除睡觉以外的所有时间来学习和巩固汉语,高强度的课堂学习过后还有许多课外活动任务。而教师除了上课,与学生一对一谈话,吃住都与学生一起,和学生打成一片,除集体备课的时间要参加学生所有活动,教师之间还要听课评课,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非常大。

总体来说,以明德暑期汉语教学模式为主的诸多美国名校短期汉语教学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速成、强化,高标准、严要求。语音准确,表达流利,短期内要求从“成句”到“成段”,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从基本的、具体的功能际上升到有主题的、抽象的、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学术流”。这对于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非常高,只有通过密集的课程、高强度的反复练习才有可能达到。因此,有学者将美国名校短期汉语教学项目中实践的汉语教学模式称为“精英式强化教学模式”,即以培养精英为目标,以密集强手段的汉语教学模式。④

二、对国内高校的启示

前面说过,近年来全美多所高校与国内名校合作开展了许多在华短期汉语培训项目,较大的项目比如:“普林斯顿在北京”,“哥伦比亚在清华”,“CIEE在北大”,“ACC在首都经贸大学”等。这些汉语培训项目收费很昂贵,例如明德一个暑期的人均学费高达六、七千美元,这比去中国留学含往返国际旅费)还要昂贵,但其生源始终充足。相比较而言,学生更愿意参加这种短期速成班反而不愿意直接到中国留学。除了明德教学时间短,可以节省学习时间和精力外,学生普遍反映在中国留学一年后回国汉语水平竟然低于在本国学习的学生。对比之下,国内高校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因此,国内高校需要借鉴这些美国名校短期汉语教学模式的成功之处,构建适合自己的汉语教学模式。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水平来带动语言水平

在任何一种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都发挥存巨大的作用,语言学习也不例外。美国短期汉语教学模式强调师生通过“对话”的方式共同分析、比较、辨别教材中提供的文化现象,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意识形态、行为模式等深层文化因素。⑤这样做充分利用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带动语言水平的提高。

(二)在用中学,学以致用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使用,而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也是用,学会语言的办法同样是用,当然在会用之前首先必须学。明德模式小班快速而高强度的操练给我们展示了如何高效省时地为学生扫清交际障碍打好基础。交际教学法兴起,任务教学法普遍开展,与强化模式的课堂相比,口语课堂中的交际活动可谓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然而现在很多口语课堂中教师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但学生语言水平并没有随之提高,这种现象并不少见,这与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程度不够有关,也与教师设计的活动种类、开展方式有关,要给学生设计不同种类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练习活动。师生有意义地问答互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在讨论课和单班课上,展开讨论、发表意见,学以致用。强调以语言结构为中心,在用中学,学以致用,是美国短期汉语教学模式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非常值得国内高校借鉴的部分。

当然同时也要注意明德的操练更多的是机械性操练,时间长了学生会疲乏厌倦,因此这种机械性操练更适合汉语初学者,学生汉语水平提高后就不再适用这种大规模的机械性操练。

(三)重视操练,以旧带新,循环教学,提高重现率

明德模式采取的是循环式教学,学生习得的关键在于重现。这种循环式教学的方式成功的原因在于它符合记忆的规律和学习的规律。在语言学习中,重现是帮助学生习得目的语最必要的手段。循环式教学实现的条件之一是教材的编排。明德模式选用的教材,与别的教材一样,在各年级教材之间有话题的重现,词汇和语法水平的上升,也就是螺旋式上升。而在一本教材内部,则是词汇和语法的重现。这种重现更为重要。

循环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备课的有意为之而实现的。方式是以旧带新,用学生学过的并且要最近学过的内容来学习新内容,具体做法是,以旧的话题作为情景练习新的语法点,以旧的语法点为句子结构来练习新的词汇,其实也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重现。控制例句当中的新信息,尽量不出现未知信息。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练习的目标上,起到加深记忆、复习巩固的作用。

(四)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学习者特点

成年人和大学生在目的语环境学习语言,课堂上不会出现特别简单的游戏类的语言活动,而是强调语言训练,课堂节奏紧凑。因为在目的语环境中,轻松而自然的语言交际机会非常多,但课堂教学时间很宝贵,语言课堂是提高语言能力、为更高层次的语言交际做准备的地方。ACC的课堂满足了学习者对掌握语言工具的迫切感,每天都会让学生有成就感。在语言学习的课堂上,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学习者最大的需求和动机。教师通过提供使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感知语言能力的提高。而这些使用语言的机会是经过精心设计、层层铺垫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语言任务,是有效地输出。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国内汉语教学借鉴的,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做各种教学设计,让学生每天都有成就感,有动力继续学下去。

三、小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明德大学暑期中文学校的概况,总结了以明德模式为首的美国名校短期汉语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其值得我国国内高校借鉴的四个成功之处。我国也在积极创建适合自己的汉语教学模式,创建优秀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希望本文能够为此后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注解:

①5张喜荣,田德新.美国明德学院的中文教学.世界汉语教学,2004.

②汲传波.论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构建――由美国明德大学汉语教学谈起.汉语学习,2006.

③张喜荣,田德新.美国明德学院的中文教学.世界汉语教学,2004.

④谷陵.美国名校在华汉语强化敉学模式研宄――兼谈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⑤同上.

参考文献:

[1]乔伊斯、韦尔著.荆建华、花清亮译.教学模式[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马箭飞.汉语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初论.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

[3]李雁冰.简论教学模式.山东教育科研,1994

[4]对外汉语短期速成强化教学体系建设.世界汉语教学,2005

[5]张喜荣,田德新.美国明德学院的中文教学.世界汉语教学,2004.

[6]汲传波.论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构建――由美国明德大学汉语教学谈起.汉语学习,2006.

[7]谷陵.美国名校在华汉语强化敉学模式研宄――兼谈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8]刘颂浩.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创建问题.华文教育与研究,2014.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学习习惯

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授这一门课程时,要善于把教材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其中使学生不断深入课本,在生活中学习教材知识,也能在教材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感悟生活,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这门课中,教师应该怎样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我做了一番探究。

一、在细心观察生活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教师通过这门课,引导学生以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知识。同时,又启发学生联系日常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适时将所学知识、经验应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个过程其实离不开一颗仔细观察生活的心。教师可以以学生身边事物导入课程,再从课程中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从而联系教材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学习习惯。比如,在教授《愉快的暑假》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对刚刚度过暑期的学生进行相关发问,从学生的暑假经历等引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当提到暑假怎么过才有意义等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过去的暑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假设暑假即将到来,让学生在学习了本节课后,试着规划自己的暑假等等。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同时又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在留心观察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

二、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中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贴近学习生活的品德与生活课着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培养。比如,在上《愉快的暑假》这一节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暑期做了什么事情?”“如果让你给自己规划一个暑假,你会怎么规划,从而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呢?”等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当学生满怀激情时,教师更容易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生活是小学生学习生涯中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在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第12篇

高等教育国际化 人才培养模式 暑期学校项目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学联合会IAU(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在综合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概念,比如“国际性”。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国际性”是两个稍有区别的概念。“国际性”强调的是一种属性,或是特点,“国际化”更多强调的是一个过程或是趋势,同时,“国际化”会使人联想到“西方化”“全盘西化”,因此会越来越避免使用“化”这样的词。但是二者也有共同之处,都是关注本土文化之外的文化,坚持多元化的发展。本文所采用的是“国际化”与“国际性”,只是在构句方面有差别,没有太多词义上的差别。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率先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也为了提高本国教育水平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经验。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指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在这一背景下,每所高校都希望能够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开展各种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能够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其中,暑期学校项目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暑期学校项目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每所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开展各种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能够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其中,暑期学校项目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何谓暑期学校,不论是在学理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涉及的暑期学校项目是指高校在暑期时间(通常为期一个月),聘请优秀的师资,为本校学生或者是外校学生(或社会其他人员)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并开展课堂管理、成绩考核、教学评估、学生实践活动等环节,同时予以学分互换认定的项目。

国外高校的暑期学校项目历史悠久,早在1871年,哈佛大学就开办暑期学校,目的是将本校的优质资源向社会开放。这一制度受到了美国其他高校的推崇,比如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相继举办暑期学校,因此暑期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在美国高校中保留至今。同时,欧洲各高校也借鉴这一模式,先后举办暑期学校,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暑期学校。国外高校的暑期学校项目有几个比较显著的特点:第一,生源广泛。比如康奈尔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等均招收高中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社会人员,打破了最初只招收在校学生的做法,使得在校学生在真正毕业进入社会之前可以有机会和“社会人”进行沟通,为进入职场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第二,课程设置新颖多样。康奈尔大学的暑期学校项目的课堂不仅设在校内,也提供在校园外的体验式教学,同时,暑期学校是由远程教育和暑期学校学院共同主办,在课程的提供方式方面,引入远程教育。第三,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很多国外的高校为学生提供各种实习的机会,也会组织学生去参加学校在暑期开设的讲座、论坛。第四,宣传手段信息化、便捷化、人性化。哥伦比亚大学暑期学校项目采用了RSS(“Rich site summary”or“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技术,当网络使用者经常浏览的网页有更新的时候,它会自动提醒网络使用者。

和国外暑期学校项目的发展不同,暑期学校项目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2004年,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暑期学校,社会反响良好。随后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也先后尝试举办暑期学校。这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暑期学校项目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围绕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积极开展改革和建设,初步实现了“固本强基、重塑形象”的阶段性目标。近几年,中国人民大学把全面提升国际性、扩大国际影响、实现“十年腾飞”作为新的阶段目标,更加注重提升学校各个方面的国际性,采取了多项切实措施。其中,自2009年开始举办的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取得了初步成功,产生了比较广泛的社会影响,为中国人民大学加强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积累了宝贵经验,开辟了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的一个新途径。

对于提高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措施,从国际交流的主体来看,可以分为学生项目、教师项目、学校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项目。从是否获得学位或者学分来看,有长期的出国攻读学位的项目,或者是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进行合作办学,也有短期的交换项目或学习项目(春季、秋季、暑期、寒假)交换项目,还有出国实习等项目。从项目的性质来说,有时间相对比较短,影响力广泛的国际会议或论坛,这是一个能够在短期内将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团聚一堂,进行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的机会。

相对于其他的国际交流形式,暑期学校更加具有完整性,虽然项目时间短,但它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学过程,包括课程设置、师资聘请、学生申请、住宿安排、教学管理、成绩管理、反馈评估等一系列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活动的缩影。

三、暑期学校项目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国际性方面的作用

1.暑期学校项目的理念丰富了人才培养概念的内涵

人才培养概念的提出起源于高校的职能。传统意义上高校的职能主要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其中,人才培养是第一位。我国高等教育家潘懋元先生在论及高等教育主要的三大职能的产生及其相互关系时指出:“高等学校三个职能的产生与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先有培养人才,再有发展科学,再有直接为社会服务。它的重要性也跟产生的顺序一般,产生的顺序也就是它的重要性的顺序。应该说,第一,培养人才;第二,发展科学;第三,直接为社会服务。不能颠倒过来,把直接为社会服务摆在第一位,把教学或者科研摆在第二位、第三位。”同时,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从法律层面,确立了人才培养在高等学校职能中的中心地位。

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践活动,以及人才培养评估等。国内外暑期学校项目的开展,都是以提高学校的国际性,倡导多元文化的发展,比如哈佛大学提到“暑期学校旨在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国籍,不同背景,不同性别的人提供优质的学术资源”,表明学术资源的共享化或国际化;香港大学暑期学校项目旨在“提高世界学生对于亚洲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于港大校园生活的体验”,从学生对于校园生活的认知层面来阐述学术国际化或文化国际化。以中国人民大学暑期学校为例,中国人民大学的暑期学校安排在每年7月份,为期4周。在实施过程中,暑期学校以课程、师资、学生、校园文化等几个核心要素的国际化为重点,通过聘请国际一流大学教师、招收国际学生,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打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创造多文化、多学科、多层次交融的课堂和校园环境,提升办学的国际性。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一起成为了高校的四大职能。国际交流这项学校职能的产生,并没有削弱人才培养在高校职能中的地位,而是丰富了人才培养的内涵,国际性的理念贯穿其中,其作为行动目标具有指导性,而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当今高等教育的背景与趋势,必定影响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2.暑期学校项目切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微观层面,由点及面,自下而上提升国际性

在“人才培养”概念的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也随之不断发展。1996年3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这也是“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词组第一次出现在国家重要的法规性文件中。

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的范围包括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宏观层面是指一个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观层面指的是某一层次或者是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微观层面是指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组织运行的相关项目。暑期学校项目切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微观层面,由点及面,将人才培养理念更好地实践层面进行操作,推进国际性发展。不但能够最直接的反映遇到的问题,而且对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暑期学校项目在国外有很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兴起不到10年却发展迅速的暑期学校项目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各方面,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性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它必将能够推动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3.暑期学校项目拓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思路

随着学术界以及实践工作者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度越来越多,国内外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文献也层出不穷。综合评价即可发现,各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是关注的重点,比如分为通才模式与专才模式,也可分应用型,研究型/创新型与复合型。基本研究思路为:将作者所在的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类型的划分,然后着重在这一类型进行探讨。其次,先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进行分析,然后再以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一个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介绍。在这样的研究中,往往个案研究的角度过于宽泛,远远超过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再次,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基本选择的是以学校为论述的主体,缺少从人才培养角度分析一个项目。

三、结语

暑期学校项目是高校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策略,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跨专业、跨学科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通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暑期学校也能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生经历和经验、不同价值观的学生进行交流,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因为暑期学校项目在我国高校中实行的时间不长,推广范围也不是很广,所以,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也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是随着学校对于暑期学校项目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相信暑期学校项目会运行更加常规化、科学化、人性化,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吴言荪.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李庆领,吕耀中.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0,(3、4).

[3]柳丽华,马勇.研究型大学暑期学校的探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6):78.

[4]潘懋元.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2).

[5]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第13篇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和研究生相聚在这里,举办教育学研究生暑期学校.这是教育部推出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各位研究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此,我谨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对参加这次暑期学校的全体研究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去年,在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主办下,华东师范大学成功地承办了2004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的教育学,地理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分论坛,那时候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今天的暑期学校,可以说是继去年的博士生论坛以后的,又一次研究生的学术盛会.华东师范大学对于能够连续承办这样重要的学术活动而深感荣幸.

华东师大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和全国首批的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和首批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目前学校具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如果加上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下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可招生的博士点共有94个.此外,还有133个硕士点和10个博士后流动站.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5个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近年来,学校除了努力保持在教育学,地学以及文理基础性学科的传统优势之外,还加快了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并且已经在认知神经科学,绿色化学,新药开发,软件工程与理论,纳米材料,超快超强的激光技术等现代高科技领域以及一些应用文科的建设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华东师大全体员工正不断进开拓,锐意进取,决心把华东师大建设成为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高水平协调发展,教师教育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在研究生培养上,华东师大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务求实之风,孜孜以求;励创新之志,开拓进取.我们有规模宏大的"研究生学术月",应接不暇的学术讲座和学术论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以及具有首创意义的国内访学和海外研修计划,所有这些措施使得我校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和培养方式不断创新,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6篇博士论文入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还有4篇进入提名.此外华东师大在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合作方面也迈开了坚实的步子:与法国高师集团合作培养博士生的项目已经开展了3年,最近我们还与法方的合作伙伴一起成立了中法联合研究生院,开拓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的新模式;我校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生的项目也已经启动.所有这些都为我校研究生教育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慧的火花只会在碰撞中绽放,此次研究生暑期学校,是一次年轻人的聚会,更是一次知识碰撞的盛会.希望同学们利用好这个宝贵机会,开拓视野,加强合作,加强交流,广交朋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作为本次暑期学校承办单位,我们将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虚心求教,热诚服务,希望在各位的共同关心下华东师大的研究生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同时也衷心希望与会的领导,专家和同学们能够在华东师大度过一段愉快,美好和难忘的时光.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第14篇

教师暑期集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新课程改革理论,全面贯彻《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师暑期培训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主要内容 1、学习《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以及胡锦涛、温家宝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进一步强化教师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 2、学习《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创建活动的通知》等文件以及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广泛营造“做人民满意教师、创人民满意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创建氛围,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服务意识和依法治教意识,全面规范办学行为。 3、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深入把握当前教育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分门别类抓好教师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改革意识和进取意识。转摘于 4、学习《市教育局关于认真抓好2004年秋季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枝江市“2341”师德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枝江市2004年教育目标考评实施方案》、《枝江市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市教育局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意见》、《市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解决中小学生入学难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以及安全管理的系列文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抓好开学准备工作。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暑期集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四、集训时间和地点 集训时间:8月21日——8月26日 集训地点:21日集中动员和26日大会总结在马店中心小学,其余时间在我校进行。 五、主要步骤 本次暑期集训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大会动员阶段(8月21日上午) 第二阶段:各校分散集训阶段(8月21日下午——25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8月26日——9月15日) 六、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教师集训。全校教师要把思想统一到集训重点上来,确保集训取得实效。 2、联系学校、教师实际,解决学校、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 3、加强领导,抓好集训的组织和管理。学校成立专门的集训领导小组,负责集训的一切工作,严格考勤制度、请假制度。 4、加强宣传和信息上报工作。办好两期宣传专栏,并上交三篇以上信息到中心小学。 小学 2004年8月21日

教师暑期集训方案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师暑期论文范文第15篇

大家好!

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和研究生相聚在这里,举办教育学研究生暑期学校。这是教育部推出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各位研究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此,我谨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对参加这次暑期学校的全体研究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去年,在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主办下,华东师范大学成功地承办了20xx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的教育学,地理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分论坛,那时候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今天的暑期学校,可以说是继去年的博士生论坛以后的,又一次研究生的学术盛会。华东师范大学对于能够连续承办这样重要的学术活动而深感荣幸。

华东师大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和全国首批的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和首批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目前学校具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如果加上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下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可招生的博士点共有94个。此外,还有133个硕士点和10个博士后流动站。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5个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近年来,学校除了努力保持在教育学,地学以及文理基础性学科的传统优势之外,还加快了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并且已经在认知神经科学,绿色化学,新药开发,软件工程与理论,纳米材料,超快超强的激光技术等现代高科技领域以及一些应用文科的建设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华东师大全体员工正不断进开拓,锐意进取,决心把华东师大建设成为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高水平协调发展,教师教育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在研究生培养上,华东师大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务求实之风,孜孜以求;励创新之志,开拓进取。我们有规模宏大的"研究生学术月",应接不暇的学术讲座和学术论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以及具有首创意义的国内访学和海外研修计划,所有这些措施使得我校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和培养方式不断创新,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6篇博士论文入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还有4篇进入提名。此外华东师大在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合作方面也迈开了坚实的步子:与法国高师集团合作培养博士生的项目已经开展了3年,最近我们还与法方的合作伙伴一起成立了中法联合研究生院,开拓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的新模式;我校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生的项目也已经启动。所有这些都为我校研究生教育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慧的火花只会在碰撞中绽放,此次研究生暑期学校,是一次年轻人的聚会,更是一次知识碰撞的盛会。希望同学们利用好这个宝贵机会,开拓视野,加强合作,加强交流,广交朋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作为本次暑期学校承办单位,我们将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虚心求教,热诚服务,希望在各位的共同关心下华东师大的研究生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同时也衷心希望与会的领导,专家和同学们能够在华东师大度过一段愉快,美好和难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