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战略设计论文范文

战略设计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战略设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战略设计论文

第1篇

地方化战略(产品冠以不同的品牌名称,配方则因地制宜)主要针对品牌已拥有悠久的当地传统且产品中某些成份源于当地知名资源,瞄准特定的当地顾客群而设计。在我国有着数不胜数的当地品牌,后起的公司为了有效整合资源优势,也极力同那些曾经一度声明卓著、深入人心的品牌竞争。

2全球化战略

全球化战略(同一品牌,同样产品)看起来似乎是可以追随的最高理想,因为它使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享有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产品以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并冠以同一品牌在全球行销;制造过程的复杂度、管理的复杂度以及市场推广的费用被降至最低点。然而实际上,此战略被有效使用的假设前提是,产品所有的诱人因素被谨慎地综合起来,而顾客的喜好也是全球无一例外的惊人一致——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很小。因此,这一战略在使用时需三思而行——只有当公司依据可靠的国际市场调研分析,确认其生产的产品是针对一项全球性的需求因而是一种全球化的产品,而且品牌名称也应是全球消费者心理上能广泛认可的品牌——这种情形实在少之又少。一般只有大公司在推广崭新的品牌时才可能眷顾此战略。

3区域适应战略

区域适应战略(同一品牌,不同配方的产品)是一个有意思的替代性战略。即在同一品牌名称下生产的却是实际上不尽相同的产品。这一战略的假设前提是,虽然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已经建立了忠诚度和信任感,但是由于不同区域的消费者习惯和需求差异,该品牌需要为特定区域的消费者提供适应他们特定的消费习惯、满足他们特定消费需求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如在欧洲各国市场上,洗涤剂的成分可谓千差万别:例如在德国,人们习惯于通过在静止的热水中浸泡的方式洗碗,而在西班牙,人们则更喜好用流动冷水冲洗的方式洗碗。那么由此看来,洗涤剂的化学配方肯定会针对各国不同的使用情况而发生变化。所以,如果一个全球化品牌将自身定位于适应区域市场的终端产品的话,那么它必须满足用户对千差万别使用情况的产品功能的期待。即该品牌战略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要求产品针对不同的区域需求和期望做出“匹配”的举动,同时也保证了品牌实现稳定的销售预期。

4产品标准化战略

产品标准化战略(同样的产品配方,冠以不同的品牌)体现了对当地长期形成的基于某些品牌的传统忠诚度和地方特色的尊重,并且避免了为维护巨大的当地品牌家族形象而采取的产品标准化。此战略通过将尽可能多的同类产品特征结合在某一产品上,使得该产品得以在全球行销的规模上大批量生产,广告费用得以摊薄,最终结果的差异只不过是体现在产品上的品牌名称和制造商名称的不同而已。

5结论

二十一世纪的主要经济形态是品牌经济,品牌成为彰显产品差异,突现产品实力的标志,也是企业战略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全球纷纭复杂的品牌中处理品牌和产品决策,它需要灵活的建立在公司决策的切入点,决策要基于富有说服力要素的层级次序,即从产品功能到有形的产品特征以及无形的品牌形象心理感受。品牌产品的层级次序涵盖了可以轻易更改的产品要素和需要谨慎变化的品牌要素,因为品牌要素是与消费者共享的,它的变动首先需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我们将以上处理品牌产品的四个基本战略视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它们使相互间各自排斥的目标达到一种可以接受的妥协点,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消费者认可度并且仍然保持具有吸引力的经济规模。即我们站在品牌的角度,应运用均衡的全球化和地方化品牌组合,确保获得最大限度的消费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吴世经,曾国安.国际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过宏雷.企业与品牌形象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2篇

1.1设计与企业创新

在已有的文献中,企业创新主要集中研究的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很少研究企业设计管理如何在企业创新战略中发挥作用。陈劲教授提出,创新资源投入是保证企业成功进行技术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获取和资源利用成为全面创新投入的两务主线,他的研究揭示了对三种创新绩效起关键促进作用的投入项目并显示产品创新方面企业对于开放度和开放模式的管理存在一些偏差,企业对于工艺创新方面可以调节技术/互补资产投入比例,适当增强研发投入与工程活动相配套能够有效促进工艺创新[2]。许庆瑞教授通过对中小型企业创新的分析,提出走向创新型企业的三个步骤是“二次创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同时定义了创新型企业是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和关注的焦点,具备完善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持续提供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服务、经营模式的企业[3]。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企业创新是将全面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自身在其核心品牌价值的指引下,通过广义的设计管理,以设计作为相关产品研发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等手段,从而可持续地为市场提供极具创新理念的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用户体验。

1.2设计管理与企业创新

设计管理(DesignManagement)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与开发管理活动,有效地积极调动设计师的开发创造性思维,把市场与消费者的认识转换在新产品中,以新的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并为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策略与设计活动的管理。企业中的设计管理分三个层次:战略、经营、设计部门的管理[5]。设计管理的核心是开发新产品,而新产品开发的程序把握,管理实施就成为设计管理的具体化表达。美国著名眼镜生产厂商奥克利公司(Oakley)提出“:成功的设计管理者在很多方面与一般的管理者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最重要的方面是体现在创造力和处理多变而具有弹性事物的能力方面”。现在企业的架构多基于经典的管理学理论,企业创新是基于企业管理层的决策[6],而管理层对于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乃至销售回收等方面了解甚少,仅用管理学理论来指导企业的创新很难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因为单纯的企业管理理论无法指导产品———这一企业生命线的创新,亦无法指导企业从品牌价值战略的角度来进行一体化的创新。从这一现实情况来说,未来企业创新需调整现有的管理模式,从单纯的管理层决策模式向设计管理决策发展,这样可以让企业从一个更高的层次进行创新,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企业更加统一完整的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研究方法与实例分析

2.1研究方法

本研究由于缺少进入实际企业调研的机会,因此研究方法主要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分析,亦可称二手资料分析法[7]。具体主要分为企业相关信息初步认识了解(ExploreTopics)、信息整理分析(Analysis)以及提出相关结论论点(Conclusion)。其中信息的了解与信息的整理分析可结合同时进行。

2.2研究对象选择

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以设计管理驱动企业创新从而获得巨大市场成功的企业作为研究案例,包括韩国三星公司(SAMSUNG),美国苹果公司(Apple)以及泛亚公司(PATAC),三家公司的特点对比如表1所示。

2.3案例分析

2.3.1三星公司分析三星以设计为杠杆,撬动整个企业高速发展。过去三星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在制造方面,以“批量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规模扩大、出口为主”为目标,谋求价格制胜。这种经营方式很自然地导向过分追求产量,接着会发现附加值越来越小,利润越来越薄。而且,容易让消费者形成一种糟糕的联想———SAMSUNG是廉价货的代名词。一场扫荡韩国的金融危机改变了这一切。随着资金链条的收紧,通过举债进行低成本扩张的路难以为继。处于困境中的三星不得不大幅削减产品线,同时还必须提高盈利能力。在这一关头,三星集团的龙头子公司———三星电子率先走上设计驱动企业创新变革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其改革主要集中在三星电子产品的定位和经营模式上。新目标是要让三星成为“数码时代的领导者”。所有产品统一在“三星数字世界欢迎您”的旗帜下,核心是“Makethelifeeasierricherandmoreenjoyable”(使消费者的生活更方便、更富裕和更快乐)。过去三星处在微笑曲线(SmilingCurve)[8]的最底端(如图2所示),现在三星通过以设计为手段,通过设计为核心管理企业发展过程,从而逐步夺取了顶端研发设计和市场管理的高附加值。为了满足重点客户群,就要使产品的工业设计符合整个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品牌管理方向,突出时尚、个性和前卫。三星通过以设计作为管理决策的重中之重,提出设计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三星主席Kun—Hee曾经指出,智力资源将在21世纪这个“文化的时代”里决定一个公司的价值,公司仅仅销售产品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在于它的设计和其他创新能力。“设计”被定义为三星的核心战略,而其产品的性价比则不再是竞争力的最重要筹码。有过汽车行业从业背景的美国设计中心主管JeffMcFarland进一步丰富了三星“理智与情感平衡”的根本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系列促进设计进步、审视设计观念的指导方针。欧洲设计中心主管MarkDelaney和CliveGoodwin率先在欧洲实行统一的外观战略。而后通过公司的全球网络推广到全球范围。EricKim强化了产品实际与宣传形象的统一性,完善了三星“设计为先”的发展战略。2.3.2苹果公司分析美国苹果公司通过运用创新的设计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将消费者的感受纳入设计管理体系,同时在设计管理中着重强调品牌形象从而将苹果从一个濒临破产的电脑公司提振成现在的市值第一、具有极强影响力的创新型电子产品巨头。苹果公司的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目前尚无法复制的设计管理是苹果公司成功的重要手段。虽然特别,但是依然可以用一些典型的分析模型进行分析。首先对苹果公司的组织结构[9]进行分析。简约是苹果组织结构的关键,如图3所示。组织流程图简单得难以置信,没有其他公司爱用的虚线图或责任矩阵图。绝大多数公司把损益情况看作是对管理人员问责的最有力依据,而苹果彻底颠覆了这一金科玉律,它认为损益表让人分心,只有首席财务官才会考虑。在这样独特的设计管理模式下,苹果公司形成了这样一种指挥控制结构:创意在高层而不是在低层分享,这样可以保证苹果高效地创造和执行各种创意,创造出完全不同的产品。此外,苹果在设计以及技术方面的领先为它这样的设计管理模式提供了保证。苹果独特的造型设计、出众的IOS操作系统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使得苹果能够迅速获得市场消费者的认可。限于篇幅,这里对苹果的设计不做过多赘述。最后对苹果公司战略制定过程进行SWOT分析[10]。SWOT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ens),它是企业内部优势与劣势和企业外部机会与威胁综合分析的代名词[11]。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但是外部环境的同一变化给具有不同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带来的威胁和机会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如图4所示为苹果公司的SWOT分析,如表2、表3、表4所示为苹果公司的SWOT分析矩阵。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苹果公司通过自身优势,结合较好的外部战略环境,得以在竞争激烈的IT产品市场市场取得较好的成绩。同时可以发现,苹果公司的优势和不足都比较明显,但总的来讲,优势大于不足,且由于苹果公司非常正确地运用了自己的优势,避免了自己的劣势,将设计这一优势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到淋淋尽致,因此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2.3.3泛亚公司分析泛亚汽车技术有限公司[12],简称泛亚,它拥有着通用汽车集团全球化资源共享的优势,强调用户优先的设计模式。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CD,User-CenteredDesign),是在设计过程中以用户体验未涉及决策的中心,将用户的需求融入设计中,最终影响整个管理过程。泛亚公司的UCD模式与通用全球研发设计UCD相一致,充分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EthnographicResearch)、人机工程学研究及测试(ErgonomicsResearchandTest)、消费者调查(CustomerSurveys)、用户生活方式研究(HumanFactors)等制定与产品、市场、设计策略相协调的研究计划[13],如图5所示。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在其团队沟通、协作模式下也各有不同。泛亚在其企业文化中明确提出“充分授权的团队合作”,其设计团队多元化,适应全球化趋势,同时泛亚提出彻底本土化,着力培养本土设计团队,打造层次设计管理团队以及团队内部平行式的沟通、协作。同时加强与外部设计咨询公司的沟通、协作,为期探索全球化和本土化

3结论与展望

第3篇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薪酬体制难以适应现代的组织、企业环境和个人,不匹配的薪酬战略会给组织带来薪金方面的高成本,以及不合适、误导的行为。本文探讨了战略薪酬,并根据此问题提出了几种战略方法。 【论文关键词】 战略薪酬 薪酬设计 激励 一、从传统薪酬体制到战略薪酬 一般薪酬管理其着眼点是物质报酬,而对被管理者的行为考虑较少。现在常见的薪酬方案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底薪、资金或提成或分红、福利、额外津贴、额外赏金等等。而所有这些薪酬表现形式的一个基础依据是员工在公司中的职位,这种职位与薪金的紧密螺旋循环模式便会隐含激励机制失灵、激励动力枯竭、激励成本攀升等危机。而战略薪酬是指将薪酬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来思考企业通过什么样的薪酬策略和薪酬管理系统来支撑企业的竞争战略,并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理论及经验表明,薪酬体系在组织战略实施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员工个人来说,外在报酬能影响其购买力、体现其社会地位和自我价值感;对组织来说,薪酬体系影响着企业的成本、绩效、人员特别是核心员工的流动和留任等,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战略薪酬的设计方法 随着劳动力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员工所希望的工作回报,以及薪金待遇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个人更多地在团队中工作,共同承担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责任。因此,要制定适应组织、个人、社会变化方式的薪金体系,应满足竞争性、公平性、透明化与激励性及管理的可行性等基本原则,并且根据企业变化的速度改变薪金体系。以下提出几种战略薪酬的设计方法: 1.给个人付酬。目前,大多数大型组织的薪金体系都基于工作和工作评价技术,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个人有固定的职责,以及个人的市场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设计和管理方式的情形。但是这种方式忽视了高知识、高绩效水平的个体在创造附加价值方面的差异。它也没有鼓励个人开发适当的知识和技能。 现在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组织的关键性资本,人力资本必须获得公平的回报或者像其他资本一样追求高回报率。因此,组织必须保证他们的人员报酬是根据市场价值确定的,要根据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来确定他们的价值。这需要组织根据技能、知识和能力开发一套好的测量工具,除了对个人拥有的一般能力,如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的了解,还应对个人所承担角色的特殊知识和技能进行书面描述,并根据此制定有利于激励个人发展的报酬体系。通过将工资提升与个人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及技能发展联系起来,这也是制定有效的薪金体系以创造学习型组织,以及开发并留住宝贵人力资本的关键所在。 2.重视奖励优秀。研究表明,如果在工资总额和行为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工资就能激励行为,但是目前很多组织的工资总额的相当大部分用于固定的基本工资,只有很少的钱用来奖励当前的绩效,从而增加业绩工资只能产生很小的动力。对此组织要实行浮动工资计划来奖励绩效,以便更好地激励个人行为,否则无论员工未来的绩效如何,只要被雇用都会得到相应的工资。如果将个人技能和工作绩效与薪金体系相结合,既能鼓励员工发展组织所需要的技能,还能使人们愿意留在组织中,同时激发他们做出更好的绩效。 3.个性化的薪金体系。由于员工的需求是多样的、动态的,所以员工的报酬也应该突破单一的形式。美国学者特鲁普曼在其著作《薪酬方案》一书中将薪酬细分为五大类十种成分,并以薪酬等式的形式表现出来: TC=(BP+AP+IP) +(WP+PP)+(OA+OG)+(PI+QL)+X TC=整体薪酬;BP=基本工资;AP=附加工资,定期的收入如加班工资,还有分红、工作绩效奖励;IP=间接工资,福利;WP=工作用品补贴,由企业补贴的资源,诸如工作服、办公用品等;PP=额外津贴,购买企业产品的优惠折扣;OA=晋升机会;

第4篇

关键词:邓小平 战略设计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是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战略家,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不仅要把握其战略思想的内容,而且要把握其进行战略设计的理论脉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全面领会邓小平理论,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像他那样进行科学的分析,正确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邓小平战略设计思想的形成和发晨过程

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问题的谋划和设计,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的召开),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提出的阶段,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方针开始提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邓小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着重于从战略发展方向上作大体的设计,提出了经济建设奋斗的战略目标,即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并认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科学,依靠教育,依靠人才,为此他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强调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弱,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应两手抓在人才培养上,提出要把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问题提高到战略地位上来认识。总之,他认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和策略问题的设计,必须排除“左”和右的干扰,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以此作为战略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

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的召开)到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的召开),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形成的阶段,也是邓小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总体战略蓝图的设计基本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许多重大战略问题已经由大致的轮廓向精细化、具体化方向发展。邓小平将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党建、国内问艇和国际问题等许多重大问题,较为全面地从战略的全局、长远方面进行了较为周密的谋划和设计,形成了一个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的战略体系。他将社会主义的根本战略任务。规定为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是分三步走。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看成是确保这一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力保证。他指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其中教育和科学,又是战略重点中的关键。“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 (聊)对于教育、科技、知识分子问题,要提高到战略方针、战略措施的高度来加以认识。他把加紧社会主义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三大战略任务。将机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干部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和廉政建设作为这一时期的重大任务。从战略角度对祖国的统一方式、国际矛盾解决的办法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极富于创造性的见解,从而形成了其具有时代特色的一整套战略体系。从19盯年10月(党的十三大的召开)到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阶段,也是邓小平的战略设计思想从理论高度进一步升华的阶段。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商品经济理论日趋成熟,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作了准备,他还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党建等方面的内在关系上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设计,建立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之上。

二、邓小平战略设计思想的逻辑建构

战略设计是一种宏观设计,它涉及的是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相对稳定性的方针、政策、路线、目标等问题。在战略设计上稍有偏差,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全局产生巨大的影响,关系重大,非同小可。邓小平担当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总设计师的重任,他所进行的每一步的谋划和设计,都是经过反复思考的。在思考过程中,他善于将辩证逻辑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把设计思路的基点放在走自己的路上面。他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多次反复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也是他思考问题、设计改革方案的起点。

(二)下工夫摸清本圆圆情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他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国情中有两个特点必须看到:一是底子薄,二是人口多,耕地少。这就决定了中国在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国际情况,他认为基本特点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流,国际竞争、矛盾的重点有所变化。这些成为他进行战略设计的客观依据。

(三)从理论和实际的蛄舍上,明确任务,制定目标。根据国内国际实际情况,邓小平设计出分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目标和步骤。这一总体战略目标和步骤的设计,由最初设想在2l世纪内完成到最后修改为到2l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其间经过了反复的蕴酿和理论论证,然后才郑重地明确为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到20世纪舳年代末蜜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四)目标设计基本完成之后,接着的工作是如何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工作重点开始向具体方案方面转移。这是更为艰难的工作。邓小平在考虑这一问题时,认为必须从总结经验教训人手,彻底排除“左”和右的干扰,不能重蹈以往错误道路的覆辙,必须解放思想,闯出一条新路。但是新路在哪里呢?邓小平认为,只有靠大家摸索,边摸索边总结。在其带头探索和群众献计献策的过程中,邓小平认识到唯有改革开放才有出路。邓小平的这一思路,通过多种实地试验。使许多人从怀疑、观望逐渐转变为坚信和全力贯彻,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转化为巨大的动力,推动着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5篇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趋势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59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02

企业战略管理于20世纪60年代才被作为一种理论来研究。从此之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实现了迅速发展,各种新的观点和学派相继出现,并广泛应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按时间顺序,本文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整理,探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1 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1.1 20世纪60、7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由巴纳德于1938年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提到,由此战略管理的研究得以发端。1962年,钱德勒出版了《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提出“结构追随战略”,并阐述环境―战略―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了两个学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

设计学派和及计划学派分别以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教授和安索夫为代表。前者将将战略分为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市场机会、社会责任4个要素;而后者将战略分为产品与市场范围、协同效应、增长向量和竞争优势4个要素。设计学派认为公司应该对自己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形成具有特色的能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计划学派认为公司应该组织如何实现企业目标和使命。设计学派强调战略制定是一个企业高管负责的、有计划、周密的设计,简单但非正规的过程;而计划学派认为战略是一个由企业高管全程负责计划的、有控制、有意识的正规计划过程。由此可见,设计学派和计划计划学派有同有异,但都同为企业战略制定、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1.2 20世纪8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争定位理论,此理论成为当时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焦点。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得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的选择面临两个问题:产业选择问题和竞争地位问题。竞争战略基于选择有吸引力的、高潜在利润的产业这两点进行选择,之后,在已选定的产业中确定找准自己的优势竞争地位。竞争定位理论将企业战略分析的重点由企业转向行业,强调外部环境的重要性,为战略的选择过程提供了行业吸引力矩阵、价值链分析等极为有用的分析工具。

定位学派的新颖之处在于将竞争优势作为中心,将战略制定、实施有机结合起来。这和计划学派、设计学派是有区别的,计划学派、设计学派将战略制定、实施分离开来,是分开的两个过程。虽然定位学派为战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但是对企业内部分析的关注度不够。这为之后90年代的能力学派的出现及发展提供了机会。

1.3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战略管理理论

1990年,普利哈拉德和哈默发表了《企业的核心能力》,掀起了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形成了“核心能力学派”。他们认为“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在企业管理组织中不断积累得到的学识,特别是对不同生产技能的协调以及对各种流派学识的有机结合”,这是企业的所有能力当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具有外辐射性,对新能力的产生及能力的发挥具有促进作用。核心能力学说认为企业中的资源、知识和能力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形成良好的竞争优势,只有稀少、异质、不可模仿、难以替代的标准,才成为核心能力。普利哈拉德和哈默理论强调对于保持竞争优势并获取超额利润来说,企业内部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战略目标在于识别和开发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

1.4 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战略管理理论

在《竞争的衰亡》一书中,美国学者穆尔于1996年提出生态系统理论。穆尔从生物学的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来描述市场中的企业活动,将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拓展、领导和更新4个阶段。穆尔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包含了生产者、竞争者、提供商、风险承担者的组织以及个人的联合体,这些结构之间相互作用,而促进商业活动内部的共同进化。穆尔认为应从微观经济和财务的创新角度制动战略,设计战略来代替以狭隘行业为基础的战略。

1998年,布朗与艾森哈特合作出版了《边缘竞争》一书。布朗与艾森哈特认为未来公司经营环境具有高速变化性和不可预测性。战略最重要体现在对变革进行管理,包括3个方面:对变革做出反应、对变革做出预测、领导变革。领导变革的意思就是要走在变革的前面,更有甚者是变更竞争游戏规则。企业应该不断对管理进行变革来构建和调整竞争优势,以取得良好的竞争优势。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虽然边缘竞争战略是不可控、不确定的,但却一种最有效的战略。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新观点出现。动态统筹的战略管理理念,强调对企业的资源、能力和竞争能力进行动态统筹,以形成竞争优势;基于系统概念和系统方法论的新进展,对企业战略研究方法论进行了集成和创新;行业竞争结构的网络模型分析模型,用网络形式分析竞争结构,在动态和联系的基础上分析竞争情况;引入人工智能,用计算机化网络系统和人机交互方式实现动态战略决策过程,以应对新战略挑战,在战略决策过程中融合复杂性理论、博弈论等理论。

2 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趋势

2.1 企业战略管理呈现动态化趋势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市场瞬息万变,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急剧增加,像过去一样对长期进行预测已经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取得更好的竞争优势、盈利更多,必须更努力地研究适应全球经济变化的战略管理理论以及企业组织、人事、治理结构、生产流程等环节的动态变化。

2.2 战略制定需要全员的参与

传统战略管理理论中,由企业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首先依次确定企业的总体战略、职能层和业务层的战略,然后负责战略的实施。然而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传统战略模式将会失效,因为面对动态变化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再优秀的管理者也会受认知和信息的约束,而制定出滞后的战略方案。现在的战略制定需要全员参与,特别是能最早感受到环境变化、最快捕捉到市场机会的一线员工。因此,目前形成了一种模式,高层管理者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和再造业务流程,提供畅通的信息通道,实现全员参与战略制定和方案实施过程。

2.3 多种研究方法的有效融合

企业应广泛借鉴战略理论的研究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体系,这些方法包括产业组织经济学方法、博弈论方法、企业经济学方法、系统论方法等。面对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竞争环境,要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要提出应对各种状态的具有博弈色彩的对策和规则,寻求方法上的突破:将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用博弈分析各种状态。

主要参考文献

[1]白松松,梁亚粉.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与新趋势[J].经管空间,2012(1).

[2]黄炜,李雷兵.战略管理理论的动态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J].经济论坛,2006(4).

第6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设计理论;TRIZ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7.03.008

Abstract: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on improv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strengthening market competitive power and avoiding unknown risk.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has been attached to the patent strategy.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 design theory in patent strategy from the technical level, and help enterprise to formulate rational and effective patent strategy with design theory, which contributes to prot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mprove core competitiveness for enterprises.

Keywords: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Design theory;TRIZ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要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与应用[1]。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专利战略,专利是知识产权最具代表的一种形式,是对企业成败和市值大小影响最大的知识产权,也是知识产权战略中最具操作性的部分[2]。我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几乎都遇到了国外同行在专利上的阻拦[3],专利壁垒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市场竞争中的重要障碍[4]。因此,如何突破专利壁垒制定合适的专利战略,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专利战略多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形势,充分分析密切关联的各种因素,通过放大和发挥有利因素制定专利战略,达到扬长避短,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5]。设计理论是创新设计的核心与基础,很多设计理论是在分析专利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的。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基于设计理论,从技术层面对专利战略的制定进行研究。

1 专利战略

专利战略是企业结合自身研究开发、经营管理以及市场风向等实际情况,通过搜集和研究现有专利,获取技术发展、市场竞争、法律等信息,预测相关技术、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并在专利方面采取相应对策的总体性谋划[6]。恰当有效的专利战略可以给企业带来诸多好处:保护研发的新产品;避免侵犯他人专利权;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体现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

专利战略涉及专利创造、使用、保护和管理四个环节,其中创造是基础,使用是手段,保护是目的,管理是有效进行创造、使用和保护的基础。技术层面的专利战略主要包括:宏观技术战略、专利创造、专利规避以及专利布局,专利战略实施的目标是完成专利的创造、使用、保护及管理。

2 设计理论

设计理论是创新设计的核心与基础,代表性设计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质量功能配置理论(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7]、公理化设计理论(Axiomatic Design,AD)[8]、通用设计理论(General Design Theory,GDT)[9]、系统化设计理论(Systematic Approach of Pahl and Beitz,SAPB)[10]、稳健设计理论(Robust Design,RD)[11]、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TRIZ)[12]。由于不同学者对设计理论的理解、自身研究背景和知识结构不同,加上名词术语本身的歧义性,不同的学者对设计理论有不同的分类。如谢友柏认为,现代设计理论主要由四部分构成:设计过程理论、性能需求驱动理论、知识流理论和多利益方协调理论,在这四个理论的框架中,有S许多多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13]。闻邦椿等提出了基于动态优化设计、智能优化设计与可视化设计的三化理论[14]。Yong Zeng 从设计哲学、设计理论和方法应用三个层次对设计理论进行了分类[15]。丁俊武提出把现代设计理论分为哲理层和应用工具层两个层次,哲理层指提出了新的设计理论,如公理化设计、绿色设计、协同设计、可持续设计等;应用工具层指产品开发各个阶段所应用的设计方法,如功能分析、可靠性设计、稳健设计、质量功能配置等[16]。

3 设计理论在专利战略中的应用

设计理论的内容可以从技术层面指导各个阶段专利战略的制定。

第7篇

关键词:设计项目管理;设计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J5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58-02

一、设计项目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一)设计项目管理概念

设计项目管理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定义。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对项目的定义是:“创造某一特定产品和服务的占时性活动”。对项目管理的定义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中,一达到人们的需要和期望。”

当代的设计涉及的面已经越来越广,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已发展成了一门全面交叉性的学科。项目管理的方法与技术也被广泛的运用到当代的设计领域中。

设计项目管理,是运用项目管理中的理论方法去完成设计的目标,对资料以及任务需求进行科学规划的管理过程,并在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全面的因素,例如,材料,技术,工作时间,资源成本等多方面的限制条件。在企业的运营和新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里,设计项目管理在其中起到了协调的作用,往往它是决定某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

(二)设计项目管理的特点

1.要完成一个设计项目,需要多个部门合力解决,项目管理的工作需要穿梭在各个部门之间,并且项目管理需要学习各种学科的知识,所以设计项目管理是一份幸苦且复杂的工作。

2.设计项目管理可以将产品整体化设计。设计管理会将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产品的推广与传播视为一个整体,在项目开始初期就会对产品及产品周边的广告包装,品牌CI策划进行整体的考虑,起到通盘贯穿的整体指导作用。

3.设计项目管理的运作,手段和方法应具有可持续性,创造性和先进性。有很多项目都具有独特性和一次性性,这就需要设计项目管理的运行中要积极开拓,大胆探索,多研究科学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让设计项目管理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起到最大的功效与作用。

4.设计项目管理强调的是设计主管和项目经理在整个项目运行中起到的作用。从计划到任务分配,到人员协调与运行控制,都体现着设计主管的整体大局的想法,在整个项目中设计主管必须了解此项目的技术复杂性,综合各个专业的团队的观点进行考虑,使整个设计部门的各个团队配合默契,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二、设计战略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一)设计战略管理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全球化经营模式的迅速扩张,管理理论越发重视战略管理的内涵。

战略管理是指企业要确立其长期目标,以及宗旨使命,深入研究外部竞争环境与内部资源条件,做出最适合实现其长期目标的有效战略的选择,并借助各种资源,对战略目标的实现状态进行长期规划,并将这种规划和决策实施在运作过程中,同时也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有序控制的一种动态管理过程。

设计战略管理,是对设计战略进行统筹安排和科学管理,针对企业的各项设计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设计战略管理实际上是将企业战略进行物化,视觉化的过程。设计战略管理需要为企业设计一套完整的指导文件,从而来控制企业的整体形象。

从上面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设计战略管理是在外部多变的环境与内部现有的资源中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从而帮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取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想要在当代激烈的竞争关系中利于不败之位,设计战略管理是必要的手段之一。

(二)设计战略管理的意义

优秀的设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优秀的战略思维及设计战略管理。设计战略管理者必须研究企业内部的状况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准确的判断出市场变革的倾向与要求,为企业设计一个整体的战略规划。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设计所遵循的途径、框架毫无机密可言,只有设计战略管理的制定与实施,会拉大企业之间的差距,在市场中优胜劣汰。实施良好的设计管理,有利于企业对设计行为以及组织力度提供更准确的指导,使得设计人员更加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有利于管理者了解市场环境中的变化,有利的把握企业发展中的变化;有利于设计管理资源的分配与应用,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整个企业战略的协调与统一。

总之,设计项目管理可以让企业面对各种市场环境变化时做出迅速的反映,确保战略实施的效率,设计战略管理可以帮助设计管理者在面对环境变化时把握企业的正确发展方向。换言之,设计项目管理是告诉指导我们如何正确的做事,而设计战略管理是指导我们如何做正确的事。

三、设计项目管理与设计战略管理的关系

设计项目管理与设计战略管理在过去的50年里在自己独立的领域都有极大的发展。在理论界与实业界中对设计项目管理和设计战略管理的认识已经足够。但是,危机还是依然存在。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仔细研究市场环境后制定的战略计划无法有效的实施,以及公司的经营管理迷失在五花八门的项目之中。

(一)限制设计战略管理发展的因素

如果简化设计战略管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制定和实施两个阶段。长时间以来,对于企业战略制定的争论从未间断,而各种学派也是纷纷拔地而出。而奇特的是,在各个学派对于设计战略管理和战略制定的研究上争论不休,但是在战略实施的研究上却是沉默不语。当翻开主流的设计战略管理书籍时,我们会发现,对于设计战略实施的解说在全书仅仅只存在一席之地,内容的上也只不过是小修小改。而设计战略实施规划(目标的时间分解和战略的空间分解)和战略匹配(战略与领导风格、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资源的匹配)确实大篇幅的解说。不可否认,这些分析在对于战略实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是,如果把战略实施规划和战略匹配当成是战略实施抑或是战略管理的终极目标,我相信所谓的分析仅仅只能在企业发展新的战略时起到指引作用,但是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却是不切实际的。

设计战略管理中的一大误区就是对战略实施的研究。不能实施的战略对于企业来说是空谈。战略实施知识上的贫乏直接导致的是企业制定的战略成为纸上谈兵。实业界从始至终从未间断对于“战略无用”的讨伐,这成为设计战略管理被广泛运用的绊脚石,使得设计战略管理不得不一直停顿不前。

(二)限制设计项目管理发展的因素

设计项目管理与设计战略管理不同的是,设计项目管理对于技术这一方面往往深感无力。在设计项目管理中,大多数的论文和专著都是以“PMI”制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为基础,然后对其五大阶段和九大知识体系加以补充完善,从而得到各式的实施技术、方法和模型。例如:计划评审技术(PERT)、工作分解结构(WBS)、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等等。当我们面对多达120多种的技术、方法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设计项目管理的相关研究一般来说都是以之前的项目做为起点,那么,我们为何不直接从之前的项目开始?之前的项目又是怎样存在的呢?

当企业不去直视这个问题的时候,导致的后果则是面对众多的项目无从下手。当然在现实中也确实证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美国Standish Group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1997年,美国的各种组织的投资了2500亿美元来开发近17.5万个信息技术应用项目时,结果却是有31.1%的在项目惨遭夭折。而这些项目遭遇夭折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项目执行之后,执行人员才发现这个项目的存在是多余的。

针对在设计战略管理和设计项目管理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最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将两者合二为一。在设计战略管理中,我们把设计项目管理作为其实施手段运用其中;而在设计项目管理中,我们舍弃以前一个项目为起点的方法,将战略作为设计项目管理的起点。将两者合二为一,就可以通过项目来实施战略了。

(三)把设计项目管理融入设计战略管理

说到项目和战略之间的关系,到底两者之间是如何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解析McElory的“目标-战略―程序―项目”模型,我们可以总结出:项目通过战略的指导才可以付诸行动,被调动以及被实践;战略要通过项目这个载体发挥它的所在价值。两者共同存在,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目标。

那么战略的实施载体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将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了维持企业经营而获取利益的;第二部分是为了额外利益的最大化着力于实现并改变项目和程序;第三部分是识别进一步找寻可以囊获的额外利益。

综上所述,设计项目管理和设计战略管理之间的关系紧紧相连。设计项目管理在战略的“领导”下有了可实施性;设计战略管理有了项目这个载体才得以发挥其本身价值。设计战略管理的实施也要汲取先进的管理中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和实施质量,如此一来,企业的成功便不在话下。

参考文献:

[1]周三多.战略管理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戴维(美),李克宁(译).战略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Ken Schwaber,李国彪(译),Scrum敏捷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8篇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director and strategic audit procedure based on theories of Organizing Theory and Strategic Audit Theory, considering the actual soci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of corporation management.

关键词: 组织论;战略审计;流程

Key words: Organizing Theory;Strategic Audit Theory;procedure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141-03

0 引言

战略管理审计是一个新兴的审计学科,属于一个比较新的领域,目前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但自从其概念提出起,由于对公司治理的有效作用,得到了各国学者和企业界人士的重视和推崇。公司治理的理念是上世纪初国外学者提出的,其根本目的,是确保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比较为各界所认同的观点是,公司治理属于一种制度安排,即以之确立公司的长远战略目标和规划,并保证公司的整个组织机构体系能够协调一致地予以实施和完成。

根据安索夫的划分,经营管理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三大类,其中战略决策的地位最为重要。企业在战略决策方面若发生失误,将导致难以挽回和弥补的后果,会造成企业的严重衰退甚至倒闭,这方面国内外的实例和教训枚不胜举,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巨人集团,本来在汉卡领域有极强的优势地位,但在多元化经营、盲目性扩张等一系列战略决策的失误下,一个很好的科技型企业很快就倒闭。

为此,美国的艾贝·肖克曼教授首先提出了战略管理审计这一概念,以推动对企业战略计划和实施的诊断和完善机制。但战略审计的具体组织形式、实施机制等,由于和企业内部组织架构、文化等密切相关,其实施也必须有赖于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推动,在实际中,战略审计的实施也遇到诸多问题,不同企业之间的实施绩效有天壤之别。究其原因,组织体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此,本文从组织论,对企业的战略审计活动进行初步分析。

1 战略审计与组织论概述

1.1 战略审计的内涵 根据艾贝·肖克曼的定义,企业战略管理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管理活动为对象,通过综合的、系统的、独立的和定期的核查,确定问题所在和各种机会,提出行动计划的建议,改进企业战略管理的活动(管亚梅,2008)。实施战略审计,能够提高战略决策和战略执行的效率、可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实现组织价值增值的功能、可以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韩晓梅,2002;余玉苗等,2004)。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由于其对企业战略管理和规划制定中相关风险控制考虑和设计较为系统,很快为各界所接受,并已经从理论探索走向实践应用。

战略审计属于管理审计的范围(Hunger,2001),也可归类于绩效审计(廖洪,2003)。廖洪(2005)将关于战略审计的各方面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后,认为重要是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以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效率和效果为目的的研究,二是以完善公司治理为目的的研究,即企业战略审计研究的管理观(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和治理观(Perspective of governance),两种研究基于不同的研究假设,因此在战略管理审计的目标、主体、职能、内容与范围诸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如表1所示。宫靖(2009)等则从能力观角度构建提出了一个企业战略审计体系,如图1所示。

目前,较多的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使用“战略审计”这一概念:①战略审计是计划过程的重要工具,是公司制定战略之前必须实施的准备工作,包括对于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过去战略实施效果的评估等(Martin Shubik,1983);②战略审计是公司战略控制与评估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评估公司的管理绩效;③战略审计是一种咨询服务,是公司战略绩效的一种诊断工具;④战略审计是一种具有公司整体观的管理审计,可以提供对于公司战略态势的综合评价(David,1987);⑤战略审计是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一种正式机制,是正式的战略考察过程,它同时对董事会和管理层施加约束;战略审计应主要由公司的独立董事来负责执行,是独立董事参与战略管理过程的主要方式(何卫东,1999)。项文卫(2008)对包括知识资产在内的企业无形资产战略审计内容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包括战略方案和选择的审计、制订方法的审计、战略实施效果的审计等在内的大致内容框架。

由战略审计的上述特征可以看出,战略审计可以在企业战略绩效管理方面起到较好的自我诊断、修复和完善作用。由于审计本身是对既有目标的遵循性检查,而企业战略管理的目标虽然明确,但还不具体,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企业战略审计目前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缺乏统一的准则和规范体系(石友蓉,2006),这也导致战略审计在战略绩效评价时的应用受限。但是,在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阶段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目标确定、战略制定过程、战略实施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咨询、监督和评价时,战略审计还是一个不错的工具。

1.2 组织论 组织是一个很传统和历史较为悠久的概念,对于组织论的研究,从早期的农业、军事、国家等各方面,都有相当长的实践和论述。但组织理论真正得到较为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是在上世纪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各方面的学者提出包括社会系统学派的组织理论、行为科学学派的组织理论、经验主义学派的组织理论、系统管理学派的组织理论、权变理论学派的组织理论等理论体系或概念后,迅速得到发展和完善的。

组织论主要研究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式、组织分工和工作流程组织,它是与管理学相关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其中,组织结构模式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个子系统之间或个元素(各工作部门或各管理部门人员)之间的指令关系,分为职能组织结构、线性组织结构和矩阵组织结构等;组织分工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各元素的工作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分工,主要分为工作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分工等方面,工作流程组织则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可分为管理工作流程组织、信息处理工作流程组织和物质流程组织等。

组织结构是帮助管理者实现其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而目标体现在组织的总战略中,因此战略与组织结构应当紧密配合。特别是组织结构应当服从战略,如果组织的战略作了重大调整,就需要修改结构以适应和支持这一调整变革。尽管组织是战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组织同时对企业战略管理也有重要的反作用,组织模式如果设计不好,有可能造成管理失效或战略失效。

2 战略审计的主体分析

从战略审计的涵义及其产生、发展过程可知,战略审计是企业治理中决策过程的一项支持活动,但又涉及到对企业长期战略规划的评估和审计,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对主导企业战略审计的主体,国内外学者研究提出了多个选项,其中主要有四种建议模式:即管理层主导模式,董事会主导模式,外部审计师主导模式和内部审计师主导模式,各有其理,也各有短长。

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追求效益,企业战略和组织设计也要支持和服务于这一目标。从组织论的角度来说,企业组织架构的设计应该基于可以支撑实现其战略目标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管理层主导模式下,经常会出现的趋势是,一旦出现对管理层不利的经营形势或存在一定的经营性风险的可能,战略审计和评价所需要的数据信息或评价过程有可能会受管理层的故意影响,有时甚至是恶意的隐瞒、造假等,而此时董事会无法得到真实的信息,进而做出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决策。

在董事会主导模式中,由于董事会确定战略审计的标准和方法,以及后期的战略决策过程,但董事会决策与管理层的经营活动有时候存在一定的冲突或主观期望值的差异,因此,董事会经常遇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其用于开展战略审计活动所需要的数据被管理层进行了一定的技术处理或过滤,也容易出现前述的评价失真的情况。

在外部审计师模式下,一方面企业战略是核心商业秘密之一,公司战略所需的数据信息,以及其数据设计、收集和保存,一旦泄漏,对企业战略的实施有较大影响,因此,由企业管理体系的内部成员完成更有利于企业核心秘密的保护;另一方面,外部审计师及其服务机构的诚信状况,特别是在我国当前实际中,经常出现相关有损于其自身诚信的事件出现。因此,外部审计师主导的模式,要求业主对其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和严格的法律风险管控措施。

因此,作者倾向于采取由内部审计师作为战略审计主体的模式,同时辅以一定的风险控制机制。在组织架构上,这种内部审计师主导的战略审计模式,既有利于管理层受托责任机制的完善,又有利于深入地开展以基础性业务为支撑的战略管理审计,并在企业战略管理的各个阶段或过程中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另外,由于内部人员之间相对较容易协调和沟通,只要相互之间明确权责界面,对战略审计结果的反馈、落实和整改更易于实现,从而有助于达到完善组织治理的目标。

3 基于组织论的战略审计流程设计

从目前的研究看,对战略审计的工作流程少有涉及,基本上是以战略审计主体在开展战略审计时,与董事会或受相关管理层面委托,明确其职责和协调关系开展的。但考虑到战略审计涉及需协调的管理层级较多,有必要对战略审计的流程进行梳理。

组织论研究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式与分工、工作流程组织。战略审计工作是由企业相关部门、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分工,采用相关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相互协同配合的有组织的活动。基于组织论的视角,战略审计需要考虑审计工作的环节分析、权责分配和反馈与改进机制。由此,以前述的内部审计师组织战略审计为基础,本文设计了基于组织论视角的战略审计,由审计主体、职责分工和评价流程等构成,如图2所示。

由图2所知,企业战略审计的审计主体包括战略审计领导层、执行层、专家组和职能部门等组成。审计领导层负责审定审计方案,对战略审计结果进行审核,审计结果通过的,可以组织战略实施,由职能部门负责落实执行,且将战略控制措施与执行措施予以存档;审计结果未通过时,通过讨论复核,进行改进或予以重新审计。审计执行层是开展战略审计的具体实施组织人员,以审计领导层审核的审计方案为指导,准备相关战略审计材料和方案等,组建战略审计工作小组,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出通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同时,相关职能部门也协助提供战略审计实施工作所需的材料。审计专家组对战略制定、战略实施过程等方案进行具体战略审计,将战略审计结果提交领导层审核。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组织论和战略审计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提出战略审计的主体宜由内部审计师来担任,并以其为基础探讨设计了战略审计的工作流程。事实证明,组织论对企业战略审计的流程、定位、将来的实施绩效都有较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无论战略审计的工作如何开展,都要充分考虑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与流程设计。

参考文献:

[1]管亚梅.战略管理审计模式构建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8,(4):96-99.

[2]韩晓梅.西方内部审计十大发展趋势[J].中国审计,2002,(1): 66-68.

[3]余玉苗等.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2004,(3):37-38.

[4]Wheelen, Thomas L.& Hunger, J. David.Using the Strategic Audit[J]. S. A. 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Winter,1987,52(1).

[5]Hunger, JD & Wheelen. TL. Essential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M].Prentice Hall, 2nd Edition, 2001.

[6]廖洪.绩效审计——审计发展的高级阶段[J].中国内部审计,2003,(11):8-9.

[7]廖洪,陈波.企业战略审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个综述[J]. 审计研究,2005,(2):20-25.

[8]宫靖等.基于能力观的企业战略审计体系之构建[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9,28(5):86-88.

[9]Martin Shubik. The Strategic Audit: A Game Theoretic Approach to Corporate Competitive Strategy[J]. Reprinted from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Economics, 1983, (3):578.

[10]J.David. Using the Strategic Audit[J].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1987, (Winter):4-12.

第9篇

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学派 贡献和局限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是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动荡化而逐步萌生并发展起来的。1938年,巴纳德(Barnard)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战略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1965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安索夫的《企业战略》一书的出版,代表着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开端。研究人员和管理者不断探索,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获取教训,形成了当今管理理论和实践中最丰富多彩、最具创新的分支。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学派的划分

关于战略管理理论学派的划分,最著名的是明茨伯格(Mintzberg)等在《战略历程》所划分的十大学派,其中,设计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概念作用的过程;计划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正式的过程;定位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分析的过程;企业家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预测的过程;认识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心理的过程;学习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应急的过程;权力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协商的过程;文化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集体思维的过程;结构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变革的过程。他们还把十个学派分成三类。从性质上看,前三种属于说明性的学派,其关注的是战略应如何明确地表述,而不是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必要工作。随后的三个学派对战略形成过程中的具体方面进行了思考,它们侧重于描述战略的实际制定和执行,而不是侧重于描述理想的战略行为。接下来的三个学派,认为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主角不只是个别企业家,还应包括其他一些因素和人员。最后的结构学派,是其他学派的综合,将战略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战略制定、战略内容、组织结构和组织关系等集中起来,归结成清晰的阶段或时期。

也有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看法和文献归纳,将战略管理理论划分为九大学派。分别是波特竞争学派、竞争力学派、组织学派、过程学派、资源学派、能力学派、知识学派、演化学派、动态学派。学派划分及其名称是根据其研究框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核心概念来界定的。这九个学派与上述的十大学派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联系的,不过相比之下加入了战略管理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的一些新的理论发展,如能力学派和动态学派。

本文基于明茨伯格所划分的十大学派来进行分析,其中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学习学派、定位学派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自成体系,在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中长期占据着主流学派的地位,是最具代表性的学派。本文将着重论述以上学派的观点、贡献和局限。

二、设计学派

1962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钱德勒通过对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化学公司、标准石油公司等大型企业经营历史的潜心研究,发表了《战略与结构》一书,掀起了研究企业战略的浪潮。钱德勒阐述了环境、战略、结构三者的关系,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观点,认为企业战略应当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的要求,随着战略的发展而变化。根据这一观点,设计学派的集大成者安德鲁斯在1965年编写哈佛教科书时,提出了战略的四种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对制定战略的影响。安德鲁斯认为,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战略形成有重大的影响,战略形成过程实际上是把企业内部条件与企业外部环境进行匹配的过程。此外,他还把战略分为制定和实施两个阶段,认为制定战略就是围绕发展核心能力,在内外部进行平衡,实现匹配的过程。

1.设计学派的贡献

设计学派对于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首先在于其提出的SWOT模型。该模型表明,形成战略最重要的因素是对外部因素和组织因素进行匹配。正如安德鲁斯所指出的那样,“战略是对公司的实力和机会的匹配。这种匹配将一个公司定位于它所处的环境之中”。因此,该模型考虑了企业面临的威胁与机会(外部评价)和企业本身的优势与劣势因素(内部评价)。另外,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藤森(Christensen)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鲁梅尔特(Rumelt)等也对设计学派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设计学派的主要观点:战略形成是一个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思维过程;战略制定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任务;战略形成的模式必须保持简单和非正式,这样战略就可以具备灵活性和创造性;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是独立的两个阶段。

2.设计学派的局限

设计学派将战略管理静态地划分为两个阶段,从而割裂了战略形成和实施间的动态联系,使“战略制定脱离了战略贯彻,将思维和行动分离”,只能是对管理现实的初步反映,很可能会导致制定的战略得不到实施或者实施效果不佳。另外,设计学派属于以环境为基点的战略管理理论,更注重于环境的作用,要求企业去适应环境而非改变环境,这样被动地去匹配会忽略企业自身潜力和能动性,进而失去一些企业成长的机遇。最后,由于环境的越来越复杂和多变,设计学派强调的仅靠高层管理者和专家的臆测和经验,难以充分利用员工的集体智慧,降低了员工参与对企业战略的积极推动作用。

三、计划学派

计划学派几乎与设计学派同时诞生,该学派以安索夫为杰出代表,他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这一概念,并将战略定义为: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去实现其目标和使命,包括各种方案的拟订和评价,以及最终将要实施的方案。“战略”一词随后成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安索夫在研究多元化经营企业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战略四要素”说,认为战略的构成要素应当包括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果和竞争优势,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适应环境。在战略的制定与管理上,倾向于认为战略是计划人员的“专利”;在战略实施上,要求企业组织结构要与企业战略相适应,把企业的经营活动看做是统一在战略指导下的相互关联的整体;并且倾向于认为外部环境是可预测或基本可预测的。

1.计划学派的贡献

在战略规划观念指导下,计划学派在最大程度上追求战略决策过程的正规化、条理化。相对于设计学派那种简单明了的战略形成框架,计划学派则列出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步骤和必须考虑的因素。在斯坦纳(Steiner)、艾考夫(Ackoff )等人的推动下,该理论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如经验曲线、增长——份额矩阵、市场份额与获利能力的联系(PIMS)等概念和研究方法,大大丰富了战略管理理论。此外,计划学派中提出的计划人员对于战略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2.计划学派的局限

同设计学派一样,计划学派也属于以环境为基点的理论,它们都强调对环境的适应,而企业自身难以改变环境。这样所带来的不足之处有:①该理论缺少对企业将投入竞争的一个或几个产业进行分析与选择,它从现存的产业市场出发,要求企业所适应的环境实质上是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环境,这势必导致:一方面,企业所追求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企业往往被动地适应环境,处于被动地追随领先者的困境之中,充其量只能是战略的追随者。②该理论缺乏对企业内在环境的考虑,忽略了组织和文化要求,同时也容易导致战略的僵化与反应的迟缓,尤其是面对快速变化而难以预测的环境,使得企业不能进行迅速而适时的调整。

四、学习学派

在70年代和80年代,许多学者开始研究组织的有限理性,政治、权力和选择中出现的机会以及战略实施中的变化,并将重点放在组织在不可预测的或未知的内外部因素约束下的适应性上,逐渐形成了学习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明茨伯格和奎因(Quinn)。学习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来源于战略制定者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尝试性(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的、可持续的。

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并非是一个严格的计划过程,考虑到组织的权利和行为等因素,战略的形成和演变带有明显的“逻辑渐进主义”色彩——既有计划性,又有权利与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战略被看成是一种有目的的、能动的、既包含分析又涉及行为因素的发展过程。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思想与行动、控制与学习、稳定与改变相结合的艺术性过程。战略的制定是过程导向的,在此过程中集体学习对战略制定与形成至关重要。

1.学习学派的贡献

学习学派首次提出了学习的观点,弥补了战略管理学派的一大空白。学习学派所强调的学习者(战略制定者)通过解决问题而学习,得到提高。这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真理,然而其他学派并没有提及,或许在诸如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这些学派中,学习作为了一种默认的要素没有被指明和提及。但是学习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不可被忽略,无论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汲取、素质的提高乃至(企业家)直觉的准确均和学习有莫大的关系。同时,学习学派还从一定方面解释了那些没有经过正式或者明确的制定而自然显现的战略,正是由于组织环境的复杂和难以预测,战略会采取不断学习的过程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战略制定和执行交织在一起而自然显现。

2.学习学派的局限

学习学派不要求企业制订出明晰的战略,但是缺乏一个系统明确的战略很可能会使企业不能够明确目标,而仅仅停留在构想层次,最终遭受损失乃至失败。另外该学派将学习视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连贯过程,这样很可能是企业逐渐脱离原有的战略方向,产生“战略转移”,而且在面对战略要素的突变时,强调过程性的学习是难以应付这些突变的。

五、定位学派

该学派是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为代表的一个学派。波特深受以美国的梅森(Mason)和贝恩(Bain)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学派的影响。1980年,他提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获取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行业的盈利能力,即行业的吸引力;二是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因此,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选定有吸引力的行业。围绕这一命题,该学派采用了各种方法和技巧,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的状况。其中,最著名的方法是波特行业五种竞争力模型。企业需要考虑的第二个战略任务就是如何在已选定的行业中进行自我定位。在行业不理想、平均盈利能力低的情况下,定位适当的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盈利。此时,企业可以结合具体形势,选择适当的战略,以增强或削弱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低成本、差异化和集中等三种战略则为最常用的通用战略。

1.定位学派的贡献

首先,定位学派将经济学特别是产业经济学理论引入战略研究领域,提供了一套用来作为战略研究基本要素的强有力的知识体系。其次,为竞争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分析技巧和工具。比如五种竞争力模型、三种通用战略、行业吸引力矩阵、价值链分析等极为有用的分析技巧,有效地指导了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第三,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并重。该学派提出的分析技巧与框架,不仅有助于一个公司对产业进行总体分析,预测产业未来的演变,理解竞争对手以及自身地位,而且有助于根据具体的企业情况将这种分析和理解转化为竞争战略并加以实施,实现了以竞争优势为中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有机统一。

2.定位学派的局限

(1)五力模型的局限性:首先五力模型是只注重企业外部环境分析,而忽视了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分析。这可能在企业战略制定上出现内部力量与外部机会的不匹配。同时,一旦战略出现偏差,需要及时调整时,可能找不到出现问题的真正环节。第二,五力模型将五个因素割裂开来,单独分析,而忽视了各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会使企业战略的协同性、全面性受到损害。第三,忽视了各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现代市场竞争的动态性主要表现为竞争状态的动态转化和竞争关系的动态变化。

(2)通用战略的局限性:首先通用战略适用范围狭窄,波特的竞争战略是在规模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但在当前不确定性剧增、崇尚个性化、创新和速度制胜的新经济时代背景下,通用战略很可能会陷入僵化的境地。其次通用战略限制了企业的战略视野,也限制了企业从更广泛的外部环境来看待企业战略的可能性。

(3)竞争战略的局限性:定位学派过分强调了竞争而忽视了企业之间的合作战略,企业之间不仅仅有竞争的关系,也应该有合作的关系。

纵观以上战略管理学派,每一种理论流派都是特定时间和环境下的产物,对当时的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和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每种理论流派都会显示出自身的不足,从而为新的理论流派的诞生提供契机。同时,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新的理论流派并不是对以前流派的完全替代,后者也不会因为前者的出现而消亡。实际上,每一种流派都在不断地进行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因此,尽管它们在时间上有着先后之别,但在空间上却是共存的。

参考文献:

[1]亨利·明茨伯格等(刘瑞红等译).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雷如桥,陈继祥.战略管理理论的沿革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商业研究,2004.12

[3]王革等.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进与展望.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

[4]刘巨钦,陈应龙.对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的理性反思及其启示.科研管理,2004.9

[5]金桥.战略管理十大悖论.企业管理,2005.8

第10篇

[关键词]战略;岗位设计;公立医院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026-01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肩负着保持、促进、重建社会成员健康的社会使命[1],然而,当前公立医院仍面临着一系列可能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矛盾和问题,诸如政府投入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完善公立医院体系建设等。而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基础就是实施具有“全方位契合、参与战略决策、动态性、前瞻性”特点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把“人本管理”真正落实到同员工相结合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与工作要求上,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在于建立与战略相匹配的组织能力,高效地推动组织执行战略,而组织的发展战略最终都要落实到各具体的岗位上。因而,公立医疗机构积极地进行理念创新,适时地导入战略性岗位设计,对公立医院保持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 岗位设计概述

在特定的组织中,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一名职工承担若干项任务,并具有一定的职务、责任和权限就构成一个岗位。岗位是职工职务、工作任务和责任、权限的统一[2]。岗位设计并非全新的概念,无论是源于20世纪FoWoTaylor的岗位分析(JobAnalysis)或岗位评估(Job evaluation),都是岗位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岗位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提高工作绩效、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等有关方面进行变革和设计[3]。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教授罗伯特•西蒙斯于2005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高绩效从岗位设计开始》一文,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从控制幅度、责任幅度、影响幅度和支持幅度四个维度综合设计关键岗位,从而“有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绩效潜能”。岗位设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组织向其成员分配工作任务和职责的方式,它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即工作本身对员工的激励、满意和生产率都有强烈的影响,它打破了工作是不可改变的传统认识。岗位设计推进了员工的积极态度,同时也赋予了工作以乐趣。

岗位设计是战略制定管理流程与战略执行区管理流程间的衔接点,通过岗位分析,组织能够将战略解码到各项管理职能(战略支持区域),从而确保各项管理措施有效推动战略的执行及反馈,建立从战略制定到战略执行之间的闭环。

2 战略执行的新需要,岗位设计的新挑战

面对日趋加剧的生存压力及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势必要求公立医院开辟或衍生出创新的医疗服务提供形态,寻找出下一片蓝海并切实提升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以业务领域领导者的姿态在医疗市场中立足。公立医院在新机遇、新战略面前能否具有高效的组织战略执行能力,决定了其能否先于竞争对手攀上医疗领域的高峰。

对战略执行力度的要求的不断提升,也自然而然的对公立医院的岗位设计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包括:能否快速感应并适应医院的战略转变、能否快速对组织整体进行岗位设计和更新、能否应用于管理实践等。岗位设计若无法及时对战略变化进行解码,将直接影响医院提供正确、合适的管理支持体系,推动战略执行,使医院陷入“船大难掉头”的不利境地。高效的岗位设计过程是医院战略快速变革的先决条件,传统的岗位设计过程是漫长而繁琐的,现代医院的发展速度已不容许组织投入太多宝贵资源,特别是时间的损耗。同时,作为战略制定管理流程与战略支持管理流程的衔接点,岗位设计成果能否被最终应用于管理实践,决定了战略变革能否被真正落到实处,然而这恰恰是传统岗位设计中最难以实现的部分,如职责订立不清、衡量指标不够量化、岗位目标难以评估、组织层级设定混乱等诸多问题为管理最终起到成效设置了重重阻碍,而这正是由于没有实施专业、量化的岗位设计所导致的结果。

3 战略性岗位设计的理念创新与解决之道

现阶段我国的公立医院管理还有很重的计划经济痕迹,观念僵化,管理机制不灵活,上级行政干预过多,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人事管理知识老化,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薪酬分配缺乏竞争性,员工的积极性不高,高尖人才奇缺,现有人才流失[4]。因此,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由传统的“人事职能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就显得尤为迫切和紧要。而开展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则是科学的岗位设计。传统的岗位设计是在在医院的组织机构及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确定之后,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导岗位设置的一系列工作,并对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权力、与其它岗位间的工作联系、任职资格要求等项目做出明确规定,形成岗位规范,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多扮演着职能管理专家的角色,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较少检视、体认一线科室的实际需要。而事实上,在公立医疗机构中,临床医技科室的主任、护士长是最能够深刻体认下属各级医生、护士岗位应负职责和胜任需求的最佳人选。但科室主任、护士长在管理专业理论及应用方面的局限,又导致其对下属岗位的专业理解和认识无法通过清晰、量化、简介的语言进行归纳和表述。

第11篇

(一)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不完善

我国引入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时间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晚,虽然现阶段对此理论的介绍和推广已经逐步落实,但由于未将此理论与我国商业银行实际发展状况紧密融合,所以在理论普及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全面、准确的认识,致使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并未确定战略管理会计运行的总体原则和完善的运行机制,甚至未实现对战略管理会计实施步骤的统一规划和安排,导致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战略管理会计仍是“想怎么做,怎么做”,这对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产生了滞碍。

(二)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阻碍

现在部分商业银行仍采用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此种系统虽然能够满足商业银行内部运行预测、规划、控制、考核、决策等环节的信息需要,但战略管理会计不仅将眼光定向商业银行内部,信息更应该覆盖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及顾客,这样才能够实现为战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通过收集、分析战略对手的相关信息,判断竞争对手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并根据商业银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战略调整,例如收集竞争对手的产品种类、市场营销活动等,但传统管理会计系统在此方面并不能体现优势。除此之外,商业银行使用的传统管理会计系统将收集的信息按部门或系统构成分类,这导致原本不全面的信息被再次分割,信息分析、整理受限,阻碍了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

(三)商业银行推行作业成本法存在实际困难

成本作业法是一种成本核算的方法,即作业的过程中必然会消耗资源,将消耗的资源计入相应的作业中,并确定产生消耗的成本动因,进而实现各作业成本向成本计算对象的分配,商业银行其资源即人事、场地、设备、事务等产生的花费,而作业即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所有无形业务,如贷存款、财务会计等。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作业比较复杂,对其进行成本管理不论是分析资源动因还是划分作业成本库等都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实践中会发生诸多与理论不完全相符的情况,造成作业成本法应用存在现实困难,例如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间接成本会发生变动,而且造成变动的因素较多,这就为作业动因的确定制造了难度,如果将所有因素都视为作业动因就会使数据收集的难度加大,造成不必要的人员物资浪费,而选取部分因素作为作业动因,可能造成产品成本信息不全,成本控制管理过于片面,所以现阶段成本作业法应用不灵活也阻碍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

(四)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存在问题

商业银行在绩效标准方面,普遍以部门的角度进行员工绩效,而忽视组织层面的全局战略绩效,将平衡计分卡单纯应用于员工个人绩效方面,使其与组织的愿景、发展战略等相脱离,并未发挥预期的目的;在绩效指标方面,由于错误的将绩效以员工个人为对象,所以在确定绩效指标时只能以员工岗位职责为依托,指标往往不能显示关键问题;在评价体系方面,商业银行往往将眼光定位于银行内部的财务指标,而对外部竞争对手影响下的长远目标并未重视,所以评价体系并不全面。

二、改善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措施

(一)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力度,逐步落实实践

在理论方面首先应认识到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其次组织在会计学、管理学等与战略管理会计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成立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实现组织理论研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集合;再次对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办法,逐渐完善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然后将国内外理论成果与我国具体国情和商业银行现阶段发展状况相融合,提出适合于商业银行应用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最后将会计理论按照先试点后推行循序渐进的办法,应用于商业银行,使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实践有充分的理论作指导。

(二)加强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力度

信息是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础,所以要加大其应用必须提升信息质量,实现全面、准确、及时收集、分析,考虑到传统管理会计系统的缺陷,所以建立针对竞争对手或顾客的外向型信息采集系统是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使商业银行战略决策可以有充足的外部信息做依据。另外成立专业的、权威的信息管理部门也是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共享造成信息分割,阻碍商业银行战略决策;除此之外,要实现商业银行内部信息及外部信息的全面收集、科学分析,需要配备统一的计算机设备、统一信息机业务编码、实行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并有统一的监督做支撑,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信息化系统建设,还包括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作业成本法

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是作业成本法不变的法则,可以看出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成本准确度,但对于精确成本信息却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所以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要注意成本对象的划分满足成本管理需要即可,并不是划分的越精准越好;在选取成本动因时要考虑其与间接成本相关性,通常相关性与计算准确性成正比,而且要从重要成本动机入手,这样可有效减少工作量,提升准确性;在进行成本分配时,主要考虑不能够直接对应成本对象的资源,这样会避免成本消耗被重复分配。

(四)加强平衡计分卡的实用性

现阶段商业银行对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普遍存在片面性的问题,为了扭转局面可以应用战略地图,通过战略地图将战略全方位的表述出来,使员工能够清晰的掌握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会计,由此可见战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的补充说明,是商业银行与员工的沟通媒介,从而使员工对个人的绩效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在确定绩效指标的过程中,可以监理部门的数据库,既存储部门历史运行数据,又存储竞争对手的相关指标,使指标确定更加具有针对性,而且与现实更贴近,这样不仅可以调动部门完成绩效的积极性,为商业银行创收,而且逐渐完善商业银行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其长期发展。

(五)将战略管理会计理念与商业银行内部文化相融合

商业银行内部文化是商业银行长期运营过程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其对员工的思想行为具有很强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如果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能够与其内部文化实现融合,就会为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强大的动力,使员工自发的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实现而做出努力,这样不仅能调动员工积极探索战略管理会计,而且可以实现商业银行各层员工的力量集中化,这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三、结论

第12篇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是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动荡化而逐步萌生并发展起来的。1938年,巴纳德(barnard)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战略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1965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安索夫的《企业战略》一书的出版,代表着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开端。研究人员和管理者不断探索,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获取教训,形成了当今管理理论和实践中最丰富多彩、最具创新的分支。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学派的划分

关于战略管理理论学派的划分,最著名的是明茨伯格(mintzberg)等在《战略历程》所划分的十大学派,其中,设计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概念作用的过程;计划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正式的过程;定位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分析的过程;企业家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预测的过程;认识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心理的过程;学习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应急的过程;权力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协商的过程;文化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集体思维的过程;结构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变革的过程。他们还把十个学派分成三类。从性质上看,前三种属于说明性的学派,其关注的是战略应如何明确地表述,而不是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必要工作。随后的三个学派对战略形成过程中的具体方面进行了思考,它们侧重于描述战略的实际制定和执行,而不是侧重于描述理想的战略行为。接下来的三个学派,认为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主角不只是个别企业家,还应包括其他一些因素和人员。最后的结构学派,是其他学派的综合,将战略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战略制定、战略内容、组织结构和组织关系等集中起来,归结成清晰的阶段或时期。

也有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看法和文献归纳,将战略管理理论划分为九大学派。分别是波特竞争学派、竞争力学派、组织学派、过程学派、资源学派、能力学派、知识学派、演化学派、动态学派。学派划分及其名称是根据其研究框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核心概念来界定的。这九个学派与上述的十大学派在很大程本文由收集整理度上是相互联系的,不过相比之下加入了战略管理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的一些新的理论发展,如能力学派和动态学派。

本文基于明茨伯格所划分的十大学派来进行分析,其中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学习学派、定位学派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自成体系,在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中长期占据着主流学派的地位,是最具代表性的学派。本文将着重论述以上学派的观点、贡献和局限。

二、设计学派

1962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钱德勒通过对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化学公司、标准石油公司等大型企业经营历史的潜心研究,发表了《战略与结构》一书,掀起了研究企业战略的浪潮。钱德勒阐述了环境、战略、结构三者的关系,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观点,认为企业战略应当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的要求,随着战略的发展而变化。根据这一观点,设计学派的集大成者安德鲁斯在1965年编写哈佛教科书时,提出了战略的四种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对制定战略的影响。安德鲁斯认为,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战略形成有重大的影响,战略形成过程实际上是把企业内部条件与企业外部环境进行匹配的过程。此外,他还把战略分为制定和实施两个阶段,认为制定战略就是围绕发展核心能力,在内外部进行平衡,实现匹配的过程。

1.设计学派的贡献

设计学派对于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首先在于其提出的swot模型。该模型表明,形成战略最重要的因素是对外部因素和组织因素进行匹配。正如安德鲁斯所指出的那样,“战略是对公司的实力和机会的匹配。这种匹配将一个公司定位于它所处的环境之中”。因此,该模型考虑了企业面临的威胁与机会(外部评价)和企业本身的优势与劣势因素(内部评价)。另外,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藤森(christensen)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鲁梅尔特(rumelt)等也对设计学派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设计学派的主要观点:战略形成是一个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思维过程;战略制定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任务;战略形成的模式必须保持简单和非正式,这样战略就可以具备灵活性和创造性;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是独立的两个阶段。

2.设计学派的局限

设计学派将战略管理静态地划分为两个阶段,从而割裂了战略形成和实施间的动态联系,使“战略制定脱离了战略贯彻,将思维和行动分离”,只能是对管理现实的初步反映,很可能会导致制定的战略得不到实施或者实施效果不佳。另外,设计学派属于以环境为基点的战略管理理论,更注重于环境的作用,要求企业去适应环境而非改变环境,这样被动地去匹配会忽略企业自身潜力和能动性,进而失去一些企业成长的机遇。最后,由于环境的越来越复杂和多变,设计学派强调的仅靠高层管理者和专家的臆测和经验,难以充分利用员工的集体智慧,降低了员工参与对企业战略的积极推动作用。

三、计划学派

计划学派几乎与设计学派同时诞生,该学派以安索夫为杰出代表,他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这一概念,并将战略定义为: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去实现其目标和使命,包括各种方案的拟订和评价,以及最终将要实施的方案。“战略”一词随后成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安索夫在研究多元化经营企业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战略四要素”说,认为战略的构成要素应当包括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果和竞争优势,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适应环境。在战略的制定与管理上,倾向于认为战略是计划人员的“专利”;在战略实施上,要求企业组织结构要与企业战略相适应,把企业的经营活动看做是统一在战略指导下的相互关联的整体;并且倾向于认为外部环境是可预测或基本可预测的。

转贴于

1.计划学派的贡献

在战略规划观念指导下,计划学派在最大程度上追求战略决策过程的正规化、条理化。相对于设计学派那种简单明了的战略形成框架,计划学派则列出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步骤和必须考虑的因素。在斯坦纳(steiner)、艾考夫(ackoff )等人的推动下,该理论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如经验曲线、增长——份额矩阵、市场份额与获利能力的联系(pims)等概念和研究方法,大大丰富了战略管理理论。此外,计划学派中提出的计划人员对于战略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2.计划学派的局限

同设计学派一样,计划学派也属于以环境为基点的理论,它们都强调对环境的适应,而企业自身难以改变环境。这样所带来的不足之处有:①该理论缺少对企业将投入竞争的一个或几个产业进行分析与选择,它从现存的产业市场出发,要求企业所适应的环境实质上是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环境,这势必导致:一方面,企业所追求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企业往往被动地适应环境,处于被动地追随领先者的困境之中,充其量只能是战略的追随者。②该理论缺乏对企业内在环境的考虑,忽略了组织和文化要求,同时也容易导致战略的僵化与反应的迟缓,尤其是面对快速变化而难以预测的环境,使得企业不能进行迅速而适时的调整。

四、学习学派

在70年代和80年代,许多学者开始研究组织的有限理性,政治、权力和选择中出现的机会以及战略实施中的变化,并将重点放在组织在不可预测的或未知的内外部因素约束下的适应性上,逐渐形成了学习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明茨伯格和奎因(quinn)。学习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来源于战略制定者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尝试性(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的、可持续的。

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并非是一个严格的计划过程,考虑到组织的权利和行为等因素,战略的形成和演变带有明显的“逻辑渐进主义”色彩——既有计划性,又有权利与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战略被看成是一种有目的的、能动的、既包含分析又涉及行为因素的发展过程。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思想与行动、控制与学习、稳定与改变相结合的艺术性过程。战略的制定是过程导向的,在此过程中集体学习对战略制定与形成至关重要。

1.学习学派的贡献

学习学派首次提出了学习的观点,弥补了战略管理学派的一大空白。学习学派所强调的学习者(战略制定者)通过解决问题而学习,得到提高。这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真理,然而其他学派并没有提及,或许在诸如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这些学派中,学习作为了一种默认的要素没有被指明和提及。但是学习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不可被忽略,无论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汲取、素质的提高乃至(企业家)直觉的准确均和学习有莫大的关系。同时,学习学派还从一定方面解释了那些没有经过正式或者明确的制定而自然显现的战略,正是由于组织环境的复杂和难以预测,战略会采取不断学习的过程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战略制定和执行交织在一起而自然显现。

2.学习学派的局限

学习学派不要求企业制订出明晰的战略,但是缺乏一个系统明确的战略很可能会使企业不能够明确目标,而仅仅停留在构想层次,最终遭受损失乃至失败。另外该学派将学习视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连贯过程,这样很可能是企业逐渐脱离原有的战略方向,产生“战略转移”,而且在面对战略要素的突变时,强调过程性的学习是难以应付这些突变的。

五、定位学派

该学派是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为代表的一个学派。波特深受以美国的梅森(mason)和贝恩(bain)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学派的影响。1980年,他提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获取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行业的盈利能力,即行业的吸引力;二是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因此,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选定有吸引力的行业。围绕这一命题,该学派采用了各种方法和技巧,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的状况。其中,最著名的方法是波特行业五种竞争力模型。企业需要考虑的第二个战略任务就是如何在已选定的行业中进行自我定位。在行业不理想、平均盈利能力低的情况下,定位适当的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盈利。此时,企业可以结合具体形势,选择适当的战略,以增强或削弱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低成本、差异化和集中等三种战略则为最常用的通用战略。

1.定位学派的贡献

首先,定位学派将经济学特别是产业经济学理论引入战略研究领域,提供了一套用来作为战略研究基本要素的强有力的知识体系。其次,为竞争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分析技巧和工具。比如五种竞争力模型、三种通用战略、行业吸引力矩阵、价值链分析等极为有用的分析技巧,有效地指导了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第三,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并重。该学派提出的分析技巧与框架,不仅有助于一个公司对产业进行总体分析,预测产业未来的演变,理解竞争对手以及自身地位,而且有助于根据具体的企业情况将这种分析和理解转化为竞争战略并加以实施,实现了以竞争优势为中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有机统一。

2.定位学派的局限

(1)五力模型的局限性:首先五力模型是只注重企业外部环境分析,而忽视了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分析。这可能在企业战略制定上出现内部力量与外部机会的不匹配。同时,一旦战略出现偏差,需要及时调整时,可能找不到出现问题的真正环节。第二,五力模型将五个因素割裂开来,单独分析,而忽视了各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会使企业战略的协同性、全面性受到损害。第三,忽视了各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现代市场竞争的动态性主要表现为竞争状态的动态转化和竞争关系的动态变化。

(2)通用战略的局限性:首先通用战略适用范围狭窄,波特的竞争战略是在规模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但在当前不确定性剧增、崇尚个性化、创新和速度制胜的新经济时代背景下,通用战略很可能会陷入僵化的境地。其次通用战略限制了企业的战略视野,也限制了企业从更广泛的外部环境来看待企业战略的可能性。

第13篇

发展阶段

俄军战略评估机制的建设运行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俄罗斯独立建国至20世纪末的反思与重建阶段和新世纪开始至今的强化与完善阶段。

反思与重建阶段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痛定思痛后重建战略规划体系,战略评估的需求与做法渐次形成。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对军事建设实施国家计划与管理的做法就为西方国家羡慕和借鉴,但是俄罗斯独立初期却彻底抛弃了制定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做法,军队建设五年计划也随之取消。在经历建国初期的经济混乱和滑坡之后,俄联邦政府不得不于90年代中期开始重新采取规划的方法加强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与此同时,军队改革受挫、建设停滞,也使军方意识到必须将军队建设与改革纳入国家整体改革的全局中统筹考虑,采用科学的规划方法。最终,俄罗斯确立了以目标纲要法为基础的军事规划制度,并于1998年颁布了《2005年前俄罗斯联邦军事建设国家政策基础(构想)》,明确规定要建立起统一的军事建设规划体系,以目标纲要法为基础制定远期(10~15年)、中期(4~5年)和近期(1~2年)文件。与此同时,在国家安全会议秘书普京、谢尔盖・伊万诺夫的先后带领下,陆续通过了国家安全构想、军事学说、军事建设构想等一系列构想文件,并成为军队建设规划和武器装备长期发展规划新的起点。

强化与完善阶段 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的战略评估在其战略规划框架下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巩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如此局面主要是通过颁布一系列法规文件实现的。如:2002年颁布《2010年前俄联邦军事建设国家政策基础》,2008年颁布《俄联邦武装力量建设规划暂行条例》,2009年颁布《俄联邦战略规划基础》和《2020年前俄联邦国家安全战略》,2014年颁布《俄联邦战略规划法》等等。正是通过这些努力,其战略规划程序作为才得以规范,战略评估运行机制也因此得以完善。

运行机制

俄军战略及规划运行一般由确定议题、形势研判、咨询论证、组织承办、审议鉴定、决策拍板、监督反馈等环节组成,相对集中的评估环节有四个。

形势研判机制 为掌握军事安全形势和军队发展形势,及时控调规划、计划,俄军定期分级组织形势研判。俄军改革比较频繁、变动较大,但也有一定之规,其各类战略评估周期与相应的规划计划文件修定周期大体一致。通常情况下,近期计划类的修定为1年一次,有效期为1~3年;中期纲要类的修定为5年一次,有效期为5~10年(或为3~6年);远期构想类的制定为5年一次(也可视情况临机修定),有效期为10~20年(或为6年以上)。 2014年12月26日,俄罗斯出台新版军事学说

咨询论证机制 通常由安全会议科学委员会、武装力量军事科学委员会、国防部第46中央科研所和军事科学院等机构担负咨询论证,以为决策提供扎实可靠的基础。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通过安全会议科学委员会和国防部所属的科学技术会议、社会委员会军事建设问题与安全领域科学研究委员会、科学技术政策委员会等搭建平台,接受相关机构专家的评估、论证、鉴定和指导建议,或由专家与国防部领导直接讨论。二是通过安全会议和国防部所属的管理机关临时组建跨部门工作组,吸纳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参与,最终结论和建议将作为战略和政策制定的基础。三是通过供需双方签订合同或协议,开展安全会议跨部门委员会或其他机关部门相关战略评估课题的研究,为各层级或领域规划计划提供咨询论证。

审议鉴定机制 一般分为国防部、联邦政府和国家三个层级进行,通过各级部门层层把关,反复核查文件数据和计算过程、评审预测结论和相关措施,对业已形成的决策文件草案进行诊断并提出建议,增强其合理性和可行性,直至提交国防部长、总理或总统批准。通常情况下,具体实施审议鉴定者为相应级别决策者的下属办事(咨询)机构或临时指定的专家小组。在国防部层级,主要审议由国防部长批准的文件和由国防部长提交政府、安全会议、总统批准的战略规划文件,对战略规划文件内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把关,审查《国防订货草案》。在联邦政府层级,主要从资源保障角度对决策草案进行审议,从执行角度对涉及武器装备发展的军事规划文件进行审议。在国家层级,主要是审议需要总统批准的所有文件草案,研究有关保障俄联邦军事安全、国防动员、对外军事合作问题决议草案的鉴定结果。

监督反馈机制 如前所述,俄军战略规划的任务不仅仅是开展文本的编制工作,而是涉及分析、论证、决策、监督、反馈、修改等方面的一系列科研和管理工作,监督反馈的地位作用非常重要。俄军的内部监督由制定规划文件的单位组织实施,外部监督则由俄联邦总统、联邦会议实施,主要采取量化考核与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一级直接检查、评估和审计三种方式进行。具体由四大机构的下属部门负责执行:一是安全会议下属的国家军事监察总局每季度一次对总统决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及时采取调控、督办措施,其结果可直接报知总统,通常集中反映在总统年度《国情咨文》中;二是联邦会议下属的联邦审计院负责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客观、独立和公开的检查与及时的反馈;三是政府下属的政府决议监督检查局负责对包括由政府批准的有关军队建设问题政策性文件在内的政府各种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反馈;四是国防部下属的组织监察总局、军事监察局、财政监督监察局等机构分别负责对不同领域的军事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

支撑体系

俄军战略评估体系与战略规划体系高度融合,结构比较复杂,难以廓清界限,但其中起核心支撑作用的四个体系相对清晰。

组织领导体系 由五个层次构成:一是俄联邦总统。总统是国家安全和国防问题的最高决策者,在国家政治结构与国家安全保障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在军事决策、战略规划、军队发展、武装力量使用和监督方面享有最高权力。在战略评估方面,他既领导战略评估部门工作,又领导战略评估文件制定;既是评估活动的发起者,也是决策方案的终审者。二是俄联邦安全会议。它是辅助总统进行安全和国防决策的主要组织,是依据宪法成立的总统咨询机构,为总统准备国家安全决策方面的议案,因而也是俄最高军事战略评估机构,负责评估国家军事安全形势、审议评估报告和决策方案、制定和核准评估参数、监控和督导规划落实。三是军事安全跨部门委员会。它是安全会议下属的国家级协调机构,负责评估国家军事安全的现状与前景,制定和提出国家安全的保障、国防政策等意见建议,协调各执行权力机关共同行动并对相关情况实施评估和监督。四是俄联邦政府相关机构,主要是国防预算执行和军工企业发展机构。负责国家武器装备、国防工业综合体、国家动员、物资储备、战场建设规划计划等制定中的评估。五是国防部相关部门。国防部是战略评估的执行主体,它通过总参谋长兼国防部第一副部长领导武装力量建设和使用的评估与规划工作,通过各分管副部长对各领域、系统进行评估与规划,通过总参谋部和联合战略司令部来评估军队使用情况。

命令法规体系 由四类文件构成。一是俄联邦总统令批准的相关法规文件,如《俄联邦安全会议条例》《俄联邦战略规划基础》等。二是俄联邦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如《俄联邦安全法》《俄联邦国家战略规划法》等。三是俄国家安全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如《俄联邦军事建设国家政策基础(构想)》《2020年前俄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等。四是俄联邦政府令批准的决议文件,如《俄联邦部门专项纲要制定、批准和落实条例》《联邦专项纲要和俄联邦参与的国家间专项纲要制定和落实规则》等。这些文件或者为俄军战略评估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等基本问题做出了规定,或者为其明确了方向重点和程序方法,或是为其提供了依据、统一标准。

项目内容体系 俄军战略评估相关项目内容作为最终成果形式的附件或其前期工作基础存在,按其载体大致分为三个类别:一是近期计划类项目,主要是对当前情况、下年拨款和中期规划阶段性目标进展的评估。最终成果形式为总统年度《国情咨文》《武装力量发展和维持计划》和《武装力量组成部分的发展和维持计划》,以及《国防订货草案》《国防预算草案》等,其中,总统年度《国情咨文》作为最重要的评估载体,对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家经济社会状况、安全状况、国防能力进行评估,并指明发展方向。二是中期纲要类项目,主要是对远期战略评估的划分,以进一步明确目标、方向、任务、措施和期限、方法、拨款等。最终成果形式为《国家武器纲要》《武装力量建设五年计划》和武装力量某部门的《中期建设计划(纲要)》。三是远期构想类项目,主要评估国家安全的方针、政策,国家内外安全环境及现实与潜在威胁,战争形态及军事行动特点,武装力量现状及趋势等问题。最终成果形式为《国家安全战略》《军事学说》《武装力量建设构想》《部门发展构想》等。

原始数据体系 俄军认为,数据对于战略评估和规划极端重要,强调深入系统地分析影响武装力量建设的所有要素,特别是政治-军事、经济、战略战役、军事技术、规范性法律、组织等性质的原始数据,并建立了一系列数据库。一是政治-军事原始数据,由安全会议牵头,在总参谋部、外交部和俄联邦执行权力机构的参与下确定,以立法形式在国家安全构想、军事学说、国防法中加以确认,并定期在俄总统提交联邦会议的年度《国情咨文》中进一步明确。二是战略战役原始数据,由总参谋部拟定。三是社会和财政经济类原始数据,由经济发展部、工业与科技部、财政部、主管常规武器和弹药生产、指挥系统生产、船舶制造部门、俄罗斯航空航天署共同拟定。四是军事技术类原始数据,在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的领导下,由军兵种司令部、后勤司令部、国防部其他局和总局(总订货人)负责拟定。五是组织性和法规性原始数据,由俄联邦政府、俄联邦安全会议、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和总订货人负责拟定。

突出特点

俄军战略评估机制与其战略规划机制相伴相生,或者说隐匿于其战略规划机制之中,因而其特点也脱不了战略规划的底色。

跨域化 通过俄联邦安全会议跨部门委员会的平台,组织相关部门领导集中讨论,实现战略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军事、信息、环境和公共安全、独联体事务等多领域协调运作,共享信息、增进了解,避免和消除矛盾冲突。跨部门委员会主席由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兼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担任,副主席为总统特别项目总局局长和安全会议秘书助理,其他成员来自议会、强力部门、相关政府部门、总统直属单位和军方单位,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确保战略评估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和考虑各方向、各部门利益。

科学化 俄军非常重视发挥智库作用,其科学院、战略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在国家安全、对外政策等领域可对国家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为军事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特别是一些智囊机构通过分析国际安全形势,研究潜在敌人的武装斗争样式、作战方式和手段,评估未来军事威胁与军事能力需求和现实的差距,提出武装力量建设运用规划计划,进而在推动战略决策科学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标准化 为有效实施监督检查、促进规划计划的落实,俄联邦安全会议机关会同联邦政府办公厅,在联邦总统驻联邦区全权代表、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关、联邦执行权力机关和国家科学院、社会组织等的参与下,建立了一整套的安全状态衡量标准―国家安全状态标准和参数体系,并以俄联邦总统批准的《俄联邦战略规划基础》附录形式颁布。这一体系为分析判断安全形势、草拟和审定安全文件、监督检查安全情况提供了权威依据,明确的标准和参数也增强了俄罗斯国家和军队战略评估的操作性和有效性。

面临问题

俄军战略评估机制的建设运行在不同时期面临的问题不同,面临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目前,俄军在两个问题上一时难以走出困境。

第14篇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XBRL taxonomy;设计理论;SEQUAL框架

一、引言

平衡计分卡最早被定位于“绩效考核和绩效改进”的工具,依据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基于愿景和战略这一逻辑关系,提出把它当作一个战略管理工具来使用[1]。通过创建一个平衡计分卡模型、定义关键绩效指标、管理个人行动和任务的状态、在组织不同部门和员工之间交流业务战略,能够增强平衡计分卡方法的潜在能力[2]。目前已有超过100家软件公司提供平衡计分卡软件,然而,当前的平衡计分卡系统面临两个问题[3]:首先,变量伴随着模糊性,不够精确,用一个语言标签比用一个数值指向变量值更自然;其次,数据没有明显地展示它们的语义。平衡计分卡系统变量模糊性及数据缺乏语义会造成平衡计分卡基本结构不一致现象。一致性指的是平衡计分卡框架术语的使用及视觉上的一致,对于平衡计分卡自动化至关重要[4]。

对于第一个问题,已经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由于模糊集理论及模糊逻辑被证明可以解决不精确及模糊知识问题,已经有研究者把它们和平衡计分卡结合起来,产生了“模糊平衡计分卡” [5]。而对于第二个问题,目前没有这方面的研究甚少。Fernando Bobillo提出,使用一个本体(Ontology)来代表平衡计分卡数据,这样能够为数据添加语义,方便知识库维护和不同组织间重复使用数据[6]。但是Fernando Bobillo的研究侧重于为平衡计分卡的各维度添加语义并标准化,把平衡计分卡的变量由卡普兰及诺顿的4个维度变成8个维度。目前,为平衡计分卡的逻辑结构添加语义解决其模糊性还缺乏相关研究。XBRL技术是基于XML的可扩展的商业报告语言,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电子报告标准化[7],消除变量模糊性,同时为数据添加丰富语义。XBRL Taxonomy是由特定组织依据XBRL规范创建的适用于本行业信息交换的“词汇表”[8]。目前已经有多个分类标准得到了XBRL国际组织的认可和批准[8],XBRL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种商业报告上,如金融监管、投资、证券、银行和税务、海关等需要业务报告的领域。它的特性与作用使它非常适合于平衡计分卡,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套分类标准使它能够应用到平衡计分卡这种战略管理层面的工具上。

把平衡计分卡与XBRL技术结合起来创建基于XBRL的平衡计分卡Taxonomy意义重大。首先,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XBRL FR与GL皆为运作管理层面的分类标准,目前在战略层面上没有此类分类标准;其次,从业务角度来看,通过使用一套统一的标记(Tag)及链接库,平衡计分卡XBRL Taxonomy把战略度量指标及内部业务逻辑标准化及外部化,方便组织的交流、标杆分析及审计。再次,从技术角度来看,由于所有的XBRL数据都基于相同的XML语法,因此对于不同的基于XBRL的相关产品来说,可以更容易地创建重用的引擎。

本文根据设计科学研究方法构建了平衡计分卡的XBRL Taxonomy设计理论模型并进行了评价。设计理论已经被提议为用来获取设计经验及提供如何设计特定领域的信息系统的约定俗成的信息的科学方法[9]。本文构建的平衡计分卡的XBRL Taxonomy的设计理论模型的意义在于为设计的制品及创建过程获取设计知识及经验。在设计阶段,采用Walls et al.[9]设计理论的构架来作为描述Taxonomy应当如何创建的设计原则,构造了平衡计分卡XBRL Taxonomy各模块的设计理论,运用XBRL信息模型表示把平衡计分卡相关概念及关联标准化,利用XBRL的多维描述特性添加丰富语义;在评价阶段,采用SEQUAL框架分别对设计产品的理论及设计过程的理论进行评价,得出设计理论模型的句法、语义、语用质量水平。

二、平衡计分卡XBRL Taxonomy设计理论模型的构建

基于Walls et al.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研究者使用设计理论的原理,把它作为一个工具来获取并形式化描述信息系统应当如何构建的设计准则。本文基于采用Walls et al.设计理论的构架来构造XBRL Taxonomy的设计理论模型。

(一)平衡计分卡XBRL Taxonomy产品设计理论

产品的总体设计理论:平衡计分卡XBRL taxonomy

1、元需求:背景、问题和目标

背景:

(1)组织利用计分卡的衡量重点来完成以下重要的管理流程[9],阐明并诠释愿景与战略; 沟通并连结战略目标与指标;制定目标值并协调战略行动方案;战略反馈与学习。

(2)卡普兰,诺顿强调平衡计分卡的实施需要上下一致,战略协同,至关重要的是沟通及信息共享。

(3)XBRL为商业信息的准备、分析和交流带来巨大的好处,使提供、使用商业数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且提高准确度和可靠性。

问题:数据并没有很明确地表达它的语义[3]。

目标:创建平衡计分卡的XBRL taxonomy,以解决其数据语义问题,从而方便组织实施和管理平衡计分卡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及沟通交流。

2、元设计(如图2-1所示)

3、假设

句法:

A-Syn-H1:平衡计分卡的XBRL taxonomy符合XBRL规范及XML规范;

语义:

A-Sem-H1:平衡计分卡的XBRL taxonomy能够准确描述平衡计分卡中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A-Sem-H2:平衡计分卡的XBRL taxonomy中定义的概念是标准化及语义丰富的。

Yuan design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XBRL taxonomy

语用:

A-Prag-H1:软件供应商可以使用此平衡计分卡的XBRL taxonomy开发相应的实例生成工具。

A-Prag-H2:全组织范围内标准化及丰富语义的报告数据可以使报告信息链上相关人员加强交流,减少交流的时间成本及减少信息模糊带来的成本;

A-Prag-H3:标准化及丰富语义有助于使用平衡计分卡系统的投资者或分析者实时获取相关数据并且进行挖掘分析;

A-Prag-H4:结构化的平衡计分卡数据可以使平衡计分卡系统数据录入人员减少数据的重复录入,减少工作量及重复录入的出错率。

根据Helmut Krcmar等重构的设计理论及平衡计分卡的总体功能框架,本设计把平衡计分卡taxonomy分解成四个子taxonomy:Scorecard,Business foundations,Strategy and operations measurement,Balanced scorecard alignment。为方便概念模型的建立,strategy and operations measurement taxonomy合并了制定战略及战略指标规划,行动规划,反馈与学习这四个功能中出现的概念。XBRL 信息模型框架见图2-2所示。各子taxonomy的理论框架由于篇幅限制在此省略。

(二)平衡计分卡XBRL Taxonomy设计过程的理论

1、元需求:背景、问题和目标

背景:XBRL国际组织没有提供分类标准开发的正规及统一的过程模型。Piechochi[10]在软件工程和本体工程模型与其他作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XBRL分类标准标准开发过程模型。作者把工程方法应用到分类标准开发上,认为分类标准工程即为系统、正规、数量方法设计、构建、使用和维护XBRL分类标准的应用过程,把分类标准开发过程模型分为几个阶段,并论证了此模型能够满足IEEE的标准和统一程序标准。

问题:用什么样的设计过程来开发平衡计分卡的XBRL分类标准,以满足需求?

目标:创建平衡计分卡分类标准设计过程模型。

2、元设计(如图2-3所示)

3、假设

句法:

F-Syn-H1:平衡计分卡分类标准设计过程模型的符号符合建模语言的通用规则。

语义:

F-Sem-H1:平衡计分卡分类标准设计过程模型中的各阶段能够完整且准确代表该过程中的需求。

语用:

F-Prag-H1:平衡计分卡分类标准设计过程模型能够使开发者准确理解模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满足需求的分类标准的创建。

(三)平衡计分卡XBRL Taxonomy的实现

本设计使用富士通的分类标准编辑器、Formula编辑器和XML Spy来编辑平衡计分卡XBRL Taxonomy的各种Elements及Tuples,及这些概念之间的标签、展示、引用链接库。

本分类标准包含两类技术文件:模式定义文件(*.xsd)和链接库(*.xml)文件。模式定义文件即遵循XBRL2.1规范的XML模式定义文件,定义分类标准中用来描述信息的元素,也包含元素的一致性约束。链接库文件通过表达元素之间的关系或者元素自身意义等,提供附加信息。本分类标准定义的文件如表2-2所示:

模式文件中所有的元素,以及链接库文件的具体内容不在此详述。

三、根据SEQUAL框架对平衡计分卡XBRL Taxonomy设计理论模型进行评价

SEQUAL框架是基于符号学的、用来评价模型的质量的模型,有很强的理论基础。框架包括四个部分:模型、语言、领域、受众参与[12]。模型的质量被定义为模型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包括三种质量:句法质量、语义质量及语用质量。

(一)评价设计产品的理论

基于Jean-Paul Van Belle[13]的模型分析框架及已有的XBRL评价体系成果,提出本文评价设计产品理论的框架,如表3-1所示:

根据表中内容,对平衡计分卡taxonomy设计理论模型进行评价。

首先对平衡计分卡taxonomy设计理论模型的句法质量的正确性进行评价,使用Fujitsu的validate taxonomy功能,观察到无错误出现,故设计产品的理论的句法正确性假设是成立的。

其次对模型的语义质量的完整性进行评价,收集案例,并与模型对比,从比较的结果来看:计分卡模块语义质量较好,业务基础模块中的使命及愿景的语义质量较好,战略及衡量子模块中,制定战略、战略指标规划和战略反馈与学习的语义质量较高,行动规划功能的概念语义质量不能从材料中体现出来,连接与校准模块语义质量也不能从案例中体现出来。总体来说,BSC taxonomy的语义质量还是比较高,因此设计理论中语义质量的大部分假设是成立的。

最后对模型的语用质量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本文把基于BSC XBRL Taxonomy的软件与其它供应商的产品进行语用质量的对比。Oracle、IBM Cognos、Microsoft的产品各有特色,都体现了他们惯有的特长。Oracle出色的数据库技术、系统整合能力、Cognos领先的BI技术及Microsoft的平民化特色都在他们的BSC软件中有充分体现。对比基于BSC taxonomy的软件功能,发现它基本支持其他软件具有的平衡计分卡基本功能及决策支持功能,且具有由于使用XBRL技术带来的数据标准化及语义丰富化及可扩展性及与平台无关特征,方便使用且风险低。因此,可以说BSC taxonomy的语用质量高,产品设计理论中语用质量的假设是成立的。

(二)评价设计过程的理论

本文设计过程理论评价以Recker,Jan的过程SEQUAL为基础,按照设计过程,分别评价每个过程的句法、语义及语用质量,本文的过程模型质量评价见表3-2。

设计过程理论的质量评价小结:

1、过程模型的每个阶段的句法基本都符合通用规范,因此质量高,即设计过程模型的理论假设F-Syn-H1是成立的;

2、过程模型的每个阶段基本能够描述此阶段的业务流程,因此其语义质量较高,只是需求阶段的完整性有待提高,因此设计过程模型的理论假设F-Sem-H1是成立的;

3、过程模型的每个阶段能够产生于创建目的一致的结果,因此语用质量高,即即设计过程模型的理论假设F-Prag-H1是成立的。

(三)平衡计分卡XBRL Taxonomy设计理论评价总结

对3.1及3.2关于平衡计分卡XBRL Taxonomy设计产品的理论及设计过程的理论的质量评价进行总结,如表3-3所示。

四、结束语

平衡计分卡不仅是一个衡量系统,也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的平衡计分卡系统面临着衡量的变量含义模糊与缺乏语义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本文设计了平衡计分卡的XBRL Taxonomy。本文对BSC taxonomy的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设计要求,确定了BSC taxonomy的理论模型,然后用XBRL taxonomy编辑工具把设计理论实现,最后采用SEQUAL框架分别对设计理论包括设计产品的理论及设计过程的理论的句法、语义及语用质量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显示,模型的质量均能得到保证。

同时,本文提供了一个BSC XBRL taxonomy的设计过程模型,其他领域的XBRL分类标准的设计可以借鉴,比如风险管理taxonomy等等;本设计的BSC taxonomy侧重与把平衡计分卡整个框架标准化,而Fernando Bobillo对平衡计分卡ontology的研究侧重于为平衡计分卡的某方面内容添加语义并标准化,因此,可以进一步研究把二者结合起来,从而使平衡计分卡的概念框架及概念的具体内容都达到一定的标准化;将来的研究方向还可以在开发出来的软件基础上,调查分类标准与组织偏好的平衡计分卡报告实务间匹配性角度对目前的BSC XBRL Taxonomy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此taxonomy。

参考文献

[1]Kaplan R S, David P.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6,74(1):75-85.

[2]Balanced Scorecard Designer.[OL].省略/ Measure and control business performance

[3]Fernando Bobillo, et al.Introducing Semantics and Vagueness in a Balanced Scorecard[J].CIIC, Bogota(Colombia),2007: 97-102.

[4]David Wilsey.Improve Your Performance“News”.[OL].

省略/BSCResources/ArticlesWhitePapers/tabid/56/Default.aspx

[5]G.J.Klir, B.Yuan.Fuzzy sets and fuzzy log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s[J].Prentice-Hall,1995.

[6]Fernando Bobillo.Introducing Semantics and Vagueness in a Balanced Scorecard[J].

[7]XBRL INTERNATIONAL.Global Ledger Taxonomy - An Introduction[OL].省略/GLTaxonomy/,

[8]XBRL INTERNATIONAL.XBRL Taxonomies[OL].省略/Taxonomies/,

[9]Joseph G.Walls, George R.Widmeyer, Omar A.El Sawy.Building an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 Theory for Vigilant EI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2,3(1):36-59.

[10]Kaplan R S, David P.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刘俊勇,孙薇.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3-4.Kaplan R S, David P.LiuJunYong, sun wei translate.The balanced scorecard -Change strategy for the action[M].Guangzhou: guangdong economic press,2004:3-4,

[11]Piechocki M, Felden C, et al.XBRL Taxonomy Engineering.Definition of XBRL Taxonomy Development Process Model[J].In Proceedings of the Fifteen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889-900,University of St.Gallen, St.Gallen,2007.

[12]Odd Ivar Lindland, Guttorm Sindre, Arne Solvberg.Understanding Quality in Conceptual Modeling [J].IEEE Software, 1994,11(2):42-49.

[13]Jean-Paul Van Belle.A Proposed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Business Models[J].SAICSIT,2004,75:210-215.

作者简介:

宁翠屏(1983―),女,湖南邵阳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平衡计分卡。

乔利利(1985―),女,河南安阳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战略企业管理标准化。

第15篇

关键词:企业战略;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2

一、引言

高速发展的科技和市场全球化使得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探寻有效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的半成以上的企业都面临着管理水平低,组织结构简单等问题。1998年的世界项目管理年会针对战略管理,讨论了项目与战略的关系。1999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报告提出了21世纪企业的三个生存条件,包括网上销售战略、全球化品牌和适应外部环境变更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或体系。

二、理论内涵

(一)基本理论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和社会组织的集合体,其组织的性质在不同学科中又不同的定义。经济学认为企业是以最低支出换取最大收入为目的,追求效益最优化的组织。心理学从企业员工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组织的决策行为。社会学研究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关系,阐述企业是一个嵌入社会网络的开放系统。企业组织结构是对企业组织行为协同的硬性规范。企业组织结构形态的合理性,对企业战略、运营模式、组织规模、企业技术和其他资源、企业外部环境等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现代组织理论基于韦伯的科层结构理论,通过分工和等级,来分析组织边界和组织结构形式。该理论认为组织结构是受人、经济和社会等多因素影响的职能结构框架。美国学者Harold Kerzner认为组织包括项目型、非项目型和混合型组织三种形式。项目型组织是以建筑业、航空业和软件开发业等行业为代表,其特征是以项目为中心,组织活动都是围绕项目来执行管理。非项目型组织以制造企业为代表,侧重产品生产管理,忽视项目的运作。混合型组织是项目型组织和非项目型组织的综合,包括产品生产活动和项目活动。

(二)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关系

企业战略包括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属于管理学的营运职能;而企业组织结构包括组织的职能结构、部门结构、层次结构、职权结构,属于管理学中的组织管理学。在企业的动态运营活动中,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结构高度相关,二者在管理的内在逻辑性和组织维度方理论中互为条件。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是以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基础的,而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又是以企业战略为前提来进行设计的。

众多学者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Channon《英国企业的战略与结构》(1973)探寻了英国企业组织结构如何随总体战略进行调整的问题。Mlmelt 《战略、结构和经济效绩》(1974)、《日本企业的战略与结构》(1984)都对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Harold Koontz 于1976年提出组织结构的权责划分原则。Mintzberg提出了组织结构的经典设计,包括协调机制、基本构成部分、流程系统和类型的设计内容和流程。李惠杰对事业部组织结构扁平化问题的研究,设计中机构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案。

其中,钱德勒1962年对企业战略演化和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关系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其发表的《战略与结构》以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标准石油公司及西尔斯公司等为例,通过对这些约70家美国大企业发展历史的剖析,得出“公司的战略必将决定其结构”等观点。企业的战略发展可概况从水平一体化(包括数量扩大和地区扩展战略)到垂直一体化,再到多元化经营战略三个演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为适应战略发展需求,组织结构也随着阶段进化而变化。以高度多元化的企业为例,其组织结构多采用事业部制,这种分权管理结构是现代大型工商企业最合理的基本组织结构形式。

三、基于战略的组织结构

如果组织战略决定组织的结构设计,那么错误的企业战略是不是也会导致错误的组织机构。实际上,企业制定规划、确定战略目标和定位,往往是受国家政策、市场竞争及自身组织发展等因素作用的。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该契合企业战略要求,发挥组织结构的组织保障作用,保证企业组织行为的协同性。

企业战略需要合理的运营模式加以贯彻实施,战略和执行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偏差。而组织结构设计是以运营模式为中心,其和运营模式之间实不允许偏差。企业战略在不同阶段需要相应的运营模式,组织结构为适应运营模式的变化,则需按照管理规律和组织结构的特性,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在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企业系统自身的缺陷常常会导致内部或外部的不协调问题。企业组织结构作为企业系统下的一个分支,除了要加强自身维护外,还要及时地适应企业其他系统的变化,通过动态调整来取得适应性,确保企业大系统的协调性和处于战略状态和组织状态。

基于企业战略的组织结构设计,有助于企业战略实施和获取竞争优势。其重新规划具体包括企业部门设计、管理层次设计、管理幅度、集权与分权设计及管理规范设计等内容。其特点是结合企业特色运营模式,全面考虑企业战略对组织结构设置的要求,适应战略变化进行动态调整,运行阶段进行系统维护,不断缩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和企业战略、运营模式的偏差,从而保证给予战略的组织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基于企业战略的组织结构动态设计基本分为分立、归核两种。分立制适用于跨越地区、行业、制度和文化等的企业。如日本大型制造业公司、美国herom电子公司都按照企业组织功能或经营业务的不同,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分立,这种分立战略又可称为横向分立。而日本松下、尼康等公司按照产品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或技术阶段,来划分企业组织结构,这种战略属于纵向分立。归核战略不同于传统企业组织模式的思想,打破一成不变的组织结构,利用团队管理模式来应对企业具体事件,旨在让企业员工直接面对企业客户,为实现企业目标,是适当放宽企业组织结构的控制。

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是边界模糊化、组织扁平化和信息网络化。科技高速发展缩短了企业的生命周期,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内部的纵横向边界逐渐模糊。依靠经验的传统决策模式无法满足多变的企业生存环境,管理者的知识储备也无法满足急剧膨胀的知识需求,操作者可能比管理者更有决策能力,企业的总体决策权出现向下移动的扁平化趋势。权力扁平化促使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工作团队和员工之间进行纵横向和交叉沟通,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减少了沟通成本,有助于企业内部的信息采集、传递及处理,还可与其他企业实现咨讯共享,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四、设计原则

(1)灵活性原则。组织结构设计实现企业战略的一种目标,是以战略为出发点来确定组织部门、职能和人事的非永久性的组织设计。需要灵活的适应企业战略的实现和战略转型。组织结构的灵活性是有助于防止组织衰败。从中心集权型结构到中心分权型结构,再到矩阵结构,组织结构转变都在灵活的适应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

(2)合理分工原则。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实际上是对企业资源重新分配和实现部门化、专业化。合理分工可将复杂的战略任务简单化,过粗或过细的分工都不能提高战略执行力。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控制。组织结构设计是以促进企业各部门执行力,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配置企业资源为目的。组织结构设计通过对各部门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进行合理控制,提高信息沟通效率,进而促进各部门的合作,减小企业战略执行偏差的可能性。

(4)基本组织原则。协同的系统可充分发挥组织结构的性能。要认识到组织结构的时限性,坚持基本组织原则,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与时俱进的改革措施,创造先进的创新型组织形态,作为保持企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替补。

(5)渐进性。对于我国大型国企来讲,其组织结构的改革应采取渐进式的战略。为适应国家政策的变化,我国国企由从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向多元化结构发展。各地区政策差异、企业文化差异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国企组织结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分类改革,循序渐进,以实现企业宏观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竞争行业中的国有大型企业实行股份制,非竞争性行业国企则要兼顾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不能一刀切,国有中小型企业可采取灵活多样方式进行组织结构设计。

五、结论

组织环境是组织结构的决定性力量,而企业的组织结构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不灵敏。企业战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能较好的表述环境的变化,促进组织结构的调整。科技的飞速进步促进企业组织的直线制、事业部制、矩阵式及网络式等新模式层出不穷,企业要适应全球复杂多变的竞争格局和顺应改革潮流,应寻求具有竞争力的合适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必须服从战略,跟随企业战略的转变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宗迅.基于发展战略的组织结构研究-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案例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

[2]杰.知识型企业的组织结构研究[D].中南大学,2009.

[3]陆爱平.基于战略的企业项目管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