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7:24:42
手术室护士防护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自我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70-01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安全问题受到与来越多的重视。手术室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工作场所之一,是医疗工作者密切关注的对象。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手术室的工作环境中,如何改善手术室的工作环境,降低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对医院和医疗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工作经验,分析手术室护士长期工作环境的危害因素,利用相关的知识提出了降低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方法并探讨了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对策。
一、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面临的身体或者心理的危害。现在医疗设施和医疗设备发展迅速,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会因为这些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废气、噪声或者放射线,使护士暴漏在危险之中,是他们成为高危人群。手术的过程中,接触到体液、血液、病原体等也是手术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长期处于高度紧张,身体疲乏的状态,使的手术室护士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
二、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1)物理因素
在手术中会使用电刀或者双极电凝等设备,它们会产生具有一定危害的烟雾,长期接触会影响人体健康。过多的有毒气体会引起人身体的不适,例如心情烦躁,注意力涣散等等。在现在的骨科手术中多采用X线照射来确定手术中固定器械放置的位置,这使得手术室护士会经常接触X射线等辐射较强的医疗设备,使得罹患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甚至会产生到生育问题。手术中使用麻醉机、电锯、吸引器等,这些设备噪声很大,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会使人产生听觉疲劳,还会造成头晕耳鸣、烦躁等不良现象。
(2)化学因素
手术室的工作环境空气流动性差,并且使用中经常采用化学消毒剂,这使得化学性危害因素在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重要因素。尽管使用空气净化装置但是由于空间的密闭性,空气中仍含有低浓度的挥发性气体。甲醛是医院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它易挥发,并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人体细胞突变致癌。长期的接触甲醛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月经紊乱等。电疗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废弃以及吸入性麻醉剂中的异氟醚等,会以气体的形式漂浮在空气中,对护士造成呼吸道的损伤。
(3)生物因素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往往会有一些细菌和病毒隐藏在其中,使得护士罹患病症的可能性增加。在手术室的工作人员需要经常传递锋利的医疗器械,容易产生刺伤、割伤、血液喷溅等现象,部分细菌或者病毒会通过血液传播,后果不堪设想。
(4)心理因素
在手术操作中,需要保持长时间的站立、饮食无规律,这会引起手术室护士下肢淤血、处于低血糖状态,这不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在手术室工作有时需要搬运医疗设备和患者身体,会引起护士的肌肉损伤等。长期高强度、高压的工作环境,会引起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疲劳。手术室的工作繁杂,环境紧张,需要高度集中精力,并且工作时间不稳定,市场需要加班。长此以往会产生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三、手术室护士面对职业危害的自我防护措施
(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医院会对护士的院内感染知识进行培训,护士应该积极参与,在理论上完善护士的职业危害。避免接触手术污染物,当不小心受到刺伤等意外伤害时,应该及时采取冲洗消毒措施,避免感染。在操作结束后,需要及时洗手。
(2)使用化学消毒剂的防护措施。在需要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尽可能的使用污染小的试剂。护士在配置消毒剂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带上防护口罩和手套等。在室内放置空气净化装置,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并定时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在采用臭氧对手术室进行杀菌消毒时,工作人员需要远离杀菌现场,避免进入杀毒区域。
(3)妥善处理手术废弃物。对于手术室的护士需要严格按照医院的规定,按照分类包装、登记、转运消毒等顺序妥善的处理废弃物,避免因为垃圾放置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对于手术使用的一次性的废弃物分类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4)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由于手术室护士的职业特点,要求其必须有强健的身体和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生活中,手术室护士需要注意休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以便于在工作中保持较佳的身体状态。手术室护士通过不断地 学习完善医学心理学知识,提高自我修养,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充分展现职业优势,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结论
随着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手术室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手术室护士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根据手术室护士的职业特点,我们可以确定科学有序的管理方法,尽可能的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手术室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增强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尽早做好防护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 任俊辉,程兰,王东. 肿瘤化疗药物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化疗防护现状及对策[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02).
[2] 李先锋,秦超,魏先,侯梅萍. 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 现代护理. 2005(08).
[3] 卢先枝.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A]. 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 2003.
[4] 厉海英. 浅谈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A]. 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 2011.
手术室护士防护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内所有医疗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科室,是手术、抢救治疗计划实施的一个主要场所,其工作性质与环境都具有较强的特殊性[1]。资料显示[2],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医院自身管理问题、环境问题等。本文对当今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做了调查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此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室危险事件发生。
1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发生的原因
1.1手术室的人力资源不稳定 近年来,护士流动性大是目前全球面临的共同问讨论题之一,护士离职现象严重, 较高的离职率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衔接[3]。我院手术室从2008年~2014年离职人员有5名,部分竞聘到上级医院,部分更换职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发展,增加了医院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场所, 护士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工作速度快,经常遇到急重症及复杂手术、抢救等,常处于应激状态下,无论从责任压力还是精神压力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性伤害[4]。调查发现[5], 较低的收人、较大的工作压力、专业发展受限及工作环境差是手术室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 因人力资源不稳定将直接导致手术室护理质量下降和风险性增加。
1.2护士工作满意度低 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护理服务质量、护理队伍稳定及患者满意度有密切关系。不少研究者在该领域作了大量研究,李一明[6]等研究表明,护士满意度为一般水平,刘爱琴[7]等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当前基层医院随着发展手术量不断加大,一般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的比例应为3∶1,但目前多数医院达不到这个标准,繁忙的手术任务使护士超负荷的工作,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直接、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倦怠感从而增加护理风险性的发生。
1.3绩效考核的运用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念,越来越引起医院经营管理层的重视。手术室常为外科系统工作的"瓶颈",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全院及相关科室的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和床位周转次数等重要工作任务指标的完成[8]。在基层医院中,绝大多数手术室没有进入单独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仍处于"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例如我院手术室护士的绩效与外科护士相同。在医院中手术室护士与同等教育、技术水平的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与"三甲"医院同专业护士相比收入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导致护士心理上的不平衡,没有充分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投入工作中。
1.4专科护士的缺乏 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专业化及微创技术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的应用,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和专科配合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医院管理者往往存在着着重医轻护思想,在基层医院常见的是送专科医生进行相关手术的进修学习,如关节置换以及腹腔、关节镜、鼻内镜、经皮肾镜等微创手术,而手术护士则因各种原因无法与医生一起系统学习相关手术配合,对台上、台下配合流程,患者术中护理,仪器使用操作、灭菌供应、保养的流程、规范、理念有很大的缺陷。
2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2.1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压力源总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关系[9]。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基层手术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人力配制,改善工作环境,减轻了工作压力和提高了工作满意度;另一方面人性化管理,加强人文关怀,增加护士心理正能量,帮助新护士确立职业核心价值观,提高职业认同感。
2.2实施绩效管理体系 建立富有实效、充分量化、便于操作的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考核制度。不少研究者在该领域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如孙瑞敏[10]等,提高护士的自我约束力及竞争意识 ,使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促进护士长的管理工作 ,加强了护理质量控制 ,促进护理质量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2.3有计划的培养专科护士 手术室的专业特色决定了护理人才专业化培养的重要性[11]。有调查显示[12],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使得护士多方面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专科培训,护士在学、做、教的训练过程中,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护理工作的多个环节得到加强。基层医院也要重视专科护士的培养,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专科、特色教学,加强护理专业化骨干的培养,有效提升护理水平和促进专科护理发展。
3 结果
通过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手术室实施绩效管理,有效降低了护士的离职率,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有计划对手术室护士的专科培训,有效的控制、减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4 讨论
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手术室作为高风险的医疗场所之一,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13]。当今基层医院手术室除了常见的风险因素外,突出的还有人力资源不稳定、护士工作满意度、绩效考核的运用、专科护士的缺乏等,重视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做好防范措施,才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真正减少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发生,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郑灵.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66-67.
[2]田利平.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现代养生,2015,08:286.
[3]陈梓姗汕头市护士离职原因调查[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107.
[4]林红玉,孙永红,崔莉清.肿瘤专科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现状讨论[J].新疆医学,2012,4:110.
[5]梁姣,王晓娟.手术室护士离职原因的探讨与分析[J].新疆医学,2013,43(02):129-130.
[6]李一明,余红梅,冯荣梅,等.中山大学大型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0(2):110-112.
[7]刘爱琴,骆惠玉,王丁兰.同工同酬对合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5):761-762.
[8]闫艳丽,张敏.手术室量化管理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12):55-56.
[9]张瑞雪,张利峰,陈梅仙,等.新入职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2):9-12.
[10]孙瑞敏,王建英.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方案的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259-261.
[11]蓝飞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J].当代护士(中旬版),2015,02:16-18.
手术室护士防护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方法: 通过对各种手术室危害因素一一举例的方法。结果:认识自我防护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自我防护措施。结论:手术室护士采取对相关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Operating room Nurses,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Self-protection
Liao Huiqin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operating room nurses,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Methods: The risk factors for a variety of operating room 11 for example the method. Result: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rresponding self-protective measures. Conclusion: operating room nurses to take on the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protective measures are very necessary and practical.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nurse; Ocupational hazards; Drotection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手术室护士工作节奏快、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连续工作时间长、环境密闭、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经常接触各种危害性物质及面对一定的职业危害,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对职业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体会对职业危害及防护作以下探讨。
1危害因素
1.1 化学性因素:手术室使用的化学性消毒剂种类繁多对人身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过氧乙酸、甲醛、环氧乙烷戊二醛、吸入性麻醉剂等污染空气,可刺激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哮喘、厌食症、降低人体抵抗力易造成真菌感染[1]。
1.2 物理性因素:噪音:手术室的噪音来源较多如负压吸引器、空调、高频电刀、心电监护仪、麻醉机等,长期处于噪音高的环境容易引起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烦燥、睡眠障碍。电离辐射:由于医学的不断发展,手术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X射线,手术室护士接触射线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少量多次接触X射线易致癌、胎儿畸形[2]。
1.3 生物性因素:手术室护士工作中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痰液、分泌物,而且手术室工作经常使用刀、剪、钩、针容易造成利器刺伤,有关文献报道: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着针刺或利器伤造成HIV病毒从患者传播给医务人员的危险性其发生卒在0.1%~0.3%,肝炎、结核等的发生率将会更高[3]。
1.4 心理、生理、社会性因素:手术室护士连续工作时间长、长期站立、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社会地位低,因为工作不定时及繁忙而造成家庭压力大等使手术室护士易患胃溃疡、下肢静脉曲张、腰、颈椎疾病、膀胱炎、肾炎、心脏病、睡眠障碍等。
2自我防护措施
2.1 化学因素的防护:接触化学性物品时要戴手套、帽子、口罩、必要时戴防护眼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挥发性消毒剂要加盖防止有毒气体挥发污染空气,外科洗手消毒液应选用对皮肤刺激及毒性少但消毒效果好的消毒剂。使用吸入性麻醉剂时避免泄漏,完善麻醉废气的排污系统,完善手术室的通风系统保持手术室空气洁净,并定时对手术间进行有毒气体的浓度监测。
2.2 物理性因素的防护:保持各种仪器的性能完好状态,选择噪声少的机器,尽量将电刀、监护仪麻醉机等仪器的报警声调小,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使用X光透视或摄片时应在设有防X线的专用手术间,摄片时护士尽可能离开手术间,并应备有防辐射服或挡板。
2.3 生物性因素的防护:择期手术病人完善甲、乙、丙肝、HIV病毒梅毒等传染病的检测,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时要戴手套、口罩、帽子、必要时戴防护眼镜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传播。手术台上的器械要规范摆放、传递避免刺伤自己或他人,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不要回套和分离针头以免刺伤。如不慎刺伤应立即清洗、消毒处理伤口并上报院感科,查看患者的传染病相关检验项目并采取相应措施。
2.4 心理、生理、社会性因素的防护:手术室护士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良好心态,以乐观、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工作和生活,以更高的技术服务于患者。
3讨论
通过以上举例,我们认识到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多种多样且危害严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手术室护士被化学性物质、物理性因素的伤害及减少被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维护手术室护士的心理、生理建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结论 手术室护士对各种职业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也是保证我们身心健康、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葛翠花. 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J ]. 内蒙古中医药, 2010, 19:146~147
[2]曾其玉, 多桂元. 手术室利器致护士皮肤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6, 1:53
手术室护士防护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护理安全 防护措施 手术室 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出台后,护理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手术室工作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手术室常成为医疗事故、纠纷易发之地。本文针对如何预防手术室医疗活动中与护理有关的纠纷,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护措施,正确的维护自身和病人的合法权益作一探讨。
1 护理安全防护措施
1.1 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医院组织学习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人人通过考核。科内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实例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科内护士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自律性和慎独精神,强化责任心,从而降低了护理职业风险,既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又保护了自己。
1.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2.1 明确各班职责 干好本职工作,在岗在位,不从事越职行为。
1.2.2 避免长期超负荷工作 护士长采取弹性排班,每日轮换洗手、巡回护士工作,轮换大、小手术配合,让每位护士都以饱满的热情不折不扣地完成每台手术。
1.2.3 防止病人躯体受伤 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的查对。接送病人时防坠床、摔伤、碰伤;摆放时,应将床上各部件固定牢固,肢体处于功能位,骨突处垫软枕,避免局部受压,身体勿直接接触金属部件,如有饰物应取下由两人一同交给病人直系家属。巡回护士术前检查手术床、电刀性能,妥善安放电极板,指导医生正确使用电刀等电器,防烫伤、误伤病人。
1.2.4 加强术中物品管理,认真做好交接清点工作 规范手术物品摆放、传递,术中使用显影纱布,物品随加随记。一台手术原则上不更换洗手、巡回护士,如确实需调换人员,应清点交接清楚并记录签名。
1.2.5 防病理标本丢失、出错 洗手护士保管好术中取下的所有标本,手术完毕交给手术医生并签名;术中冰冻、脱落细胞等病理结果均必须出具书面正式报告通知医生。
1.3 保证急救设备、器材、药品完好备用。
1.4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护士长带头表率,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补充,积极参加自考。科内通过每天晨会提问,每周组织业务学习,每月一次操作、理论考试,指定一名护士开展业务小讲座,不定期邀请各专科主任讲解新开展手术配合要领,邀请各仪器厂家技术指导员介绍仪器、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每年派两名业务骨干外出进修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护士的理论及专业技能水平,减少了因业务技术问题引发的护理差错、纠纷。
1.5 规范言行举止,增进护患沟通 医务人员应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举止端庄大方,多给病人关心、爱心、耐心。各项操作前做好解释,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在手术间大声谈笑,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特别是涉及病人的隐私、忌讳问题。向医生汇报恶性不良病理结果时应回避病人,不随意回答病人或家属提出的有关病情的疑问。
1.6 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书写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病人病案的一部分,是具有法律依据的举证材料,它记录了病人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工作,因此记录应严谨、字迹清晰、医护一致、严禁涂改、避免漏记、误记,要保证记录内容的客观、及时、真实、完整、准确性。无菌包灭菌指示卡、植入性产品标签均必须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并注明文字说明。所有材料一式两份,一份随病历归档,一份留科内保存备作证据使用。护士长派专人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当班护士,及时纠正,并给予扣分与奖金挂钩。这样增加了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叮?苊饬司僦さ怪美?选?2 体会
护理学科的发展使手术室护士的职责由单纯完成手术配合扩展到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如何规避手术室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发生,防范潜在护理安全隐患,除了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还要从管理角度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才能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从而杜绝医疗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2]。
参 考 文 献
手术室护士防护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护理安全 防护措施 手术室 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出台后,护理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手术室工作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手术室常成为医疗事故、纠纷易发之地。本文针对如何预防手术室医疗活动中与护理有关的纠纷,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护措施,正确的维护自身和病人的合法权益作一探讨。
1 护理安全防护措施
1.1 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医院组织学习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人人通过考核。科内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实例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科内护士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自律性和慎独精神,强化责任心,从而降低了护理职业风险,既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又保护了自己。
1.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2.1 明确各班职责 干好本职工作,在岗在位,不从事越职行为。
1.2.2 避免长期超负荷工作 护士长采取弹性排班,每日轮换洗手、巡回护士工作,轮换大、小手术配合,让每位护士都以饱满的热情不折不扣地完成每台手术。
1.2.3 防止病人躯体受伤 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的查对。接送病人时防坠床、摔伤、碰伤;体位摆放时,应将床上各部件固定牢固,肢体处于功能位,骨突处垫软枕,避免局部受压,身体勿直接接触金属部件,如有饰物应取下由两人一同交给病人直系家属。巡回护士术前检查手术床、电刀性能,妥善安放电极板,指导医生正确使用电刀等电器,防烫伤、误伤病人。
1.2.4 加强术中物品管理,认真做好交接清点工作 规范手术物品摆放、传递,术中使用显影纱布,物品随加随记。一台手术原则上不更换洗手、巡回护士,如确实需调换人员,应清点交接清楚并记录签名。
1.2.5 防病理标本丢失、出错 洗手护士保管好术中取下的所有标本,手术完毕交给手术医生并签名;术中冰冻、脱落细胞等病理结果均必须出具书面正式报告通知医生。 1.3 保证急救设备、器材、药品完好备用。
1.4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护士长带头表率,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补充,积极参加自考。科内通过每天晨会提问,每周组织业务学习,每月一次操作、理论考试,指定一名护士开展业务小讲座,不定期邀请各专科主任讲解新开展手术配合要领,邀请各仪器厂家技术指导员介绍仪器、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每年派两名业务骨干外出进修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护士的理论及专业技能水平,减少了因业务技术问题引发的护理差错、纠纷。
1.5 规范言行举止,增进护患沟通 医务人员应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举止端庄大方,多给病人关心、爱心、耐心。各项操作前做好解释,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在手术间大声谈笑,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特别是涉及病人的隐私、忌讳问题。向医生汇报恶性不良病理结果时应回避病人,不随意回答病人或家属提出的有关病情的疑问。
1.6 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书写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病人病案的一部分,是具有法律依据的举证材料,它记录了病人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工作,因此记录应严谨、字迹清晰、医护一致、严禁涂改、避免漏记、误记,要保证记录内容的客观、及时、真实、完整、准确性。无菌包灭菌指示卡、植入性产品标签均必须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并注明文字说明。所有材料一式两份,一份随病历归档,一份留科内保存备作证据使用。护士长派专人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当班护士,及时纠正,并给予扣分与奖金挂钩。这样增加了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叮苊饬司僦さ怪美选?2 体会
护理学科的发展使手术室护士的职责由单纯完成手术配合扩展到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如何规避手术室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发生,防范潜在护理安全隐患,除了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还要从管理角度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才能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从而杜绝医疗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2]。
参 考 文 献
手术室护士防护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质量改进;手术室管理;防范对策
手术室作为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康复。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手术室管理方式,有利于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 评估科室质量管理监控的现状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员缺编,根据等级医院手术床位与护士比例为1:3,我科现有手术间七个,仅有护士17名,完成每天15~20台次的常规重大手术与急诊抢救手术,平均每台手术需要5~6h,每天护士工作长达10h左右,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使护士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护理过失。
1.1.2 护士“慎独”精神欠缺 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操作大多数是一个人进行,无其他人监督,能否按照操作常规保质保量地进行工作,完全靠护士个人的约束能力与自律精神,而个别护理人员“慎独”修养不强,未能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人为造成护理安全隐患。
1.1.3 护理基础知识 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不精,由于多年来护理教育体制的滞后,导致护理人员绝大多数只受过专科教育,且大多数是自学大专,具有本科学历的高级护理人员还未普及。低学历的护理人员,知识面相对较窄,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时临时应对能力较差。随着新仪器设备的使用、新手术的开展,医学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护理人员没有认真及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业务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对一些重复杂手术心里没底,难以适应手术需要。我们是专科手术室,医生对护士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手术的机械配合,还需要懂得与专科相应的疾病理论等等。护士们的理论知识还远远达不到医生的要求。
1.1.4 重视护理记录单的记录不够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手术护理记录内容增多,且要求详细、准确、规范地记录,有些护士并未对手术记录引起足够重视,往往出现记错、漏项、涂刮现象,或记录模糊不清楚,如植入性产品的名称、规格及合格证等,导致疏忽大意而留下后患。
1.1.5 法律意识淡化 2002年9月1日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医疗纠纷“举证倒置”的司法解释出台后,新的规则加大了对患者的保护力度,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趋增强,而护理人员的意识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护理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下的“举证倒置”认识不清,对由违规行为引起的严重法律后果缺乏充分认识,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
1.2 科室客观因素 (1)手术医生水平参差不齐,手术时间长短不好把握,且经常有急诊,手术间调整变换比较频繁,手术护士对变换的病人不了解,易导致病人弄错。(2)科室多为脑内肿瘤,95%以上手术需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时间长,一般一台手术需要5~6h,有的手术甚至需要更长时间,且科室老人、小儿居多,从而增加压疮的几率。(3)进修生在科室为干活的主力,手术消毒铺单缝合大部分为进修生所做,进修生基本功比较差,操作不规范,较容易造成感染。
2 防范对策
2.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强医德修养,培养其“慎独”精神,这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前提。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慎独”修养,端正工作态度,提高自律能力,使护理人员知道在具体工作中无论是否有人监督都要按照操作常规去工作,用制度约束自己,保证操作符合规范。每月业务学习安排一次关于护士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以提高护士的素质,加强护士自律。
2.2 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加强专科理论的学习 对于外科手术的发展,新仪器设备的不断出现,新手术的不断开展,这就对手术室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技能以适应外科手术发展的需要。科室引进的新仪器设备,请工程师讲课,使每个护士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对于开展的新手术,请教授讲课,关于手术的入路,解剖,手术步骤等。坚持每月一次手术护理查房,加强专科理论的学习。利用晨会学习手术室的基础知识,每次提问两个小问题,加深护士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从全国护师考试书上每月选40道题,让每位护士做并记住,注重从平时知识的点滴积累,以强化护士的知识。我科护士通过以下途径不断完善自己:(1)积极参加自学考试,现95%取得了大专文凭,30%又拿到了本科文凭。(2)每年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新业务、新技术。(3)资深护士人员分配一项操作技能,通过充分准备,定期全科讲授,然后由护士长进行操作技能考核。(4)利用晨会时间对前1天新开展的手术或复杂手术进行回顾性讨论,指出手术配合要点,以利下次更好地配合。(5)科室订阅了现代护理与解放军护理报刊杂志供大家阅读,每月进行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还将优秀护理论文、经验制成幻灯片,组织全科人员一同学习。
2.3 严格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文字反映,作为客观病历资料,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手术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书写护理记录单时项目应填写齐全,术语要规范,字迹清楚,数据统一,不得涂改、漏项、添加。准确记录术中止血纱布、添加的器械、银夹、钛夹等的数目;植入物标识必须贴于护理记录单上。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分别对记录单核对无误后签全名。
2.4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根据科室人员紧,手术任务重的局面,今年我们又增加了3名新护士,在人员数量上有了缓解,现在新护士正在培训。了解护士手术配合能力,同时根据手术量合理调配,注意分层使用护理人员,手术排班尽量做到能力高低搭配、老少结合,使年轻护士有充分学习机会并得到锻炼,保证手术配合质量,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
2.5 建立护理安全监督机制 建立以科护士长-科室质控小组组成的护理安全监控系统。科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及护理质量达标情况,每月召开一次护科室质控小组会议,加强沟通,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为了调动全科护士的积极性,人人争做科室的主人,今年我科实行了组长负责制,即科室的各项工作分解成若干种,根据每人的能力分管一种,即感控,业务学习,教学,手术间,各种仪器,无菌辅料房,消毒房,保洁员的管理,污物间,护理文书等等的各项管理,组长对各自管理的工作定期检查,记录,并在每日晨会上将检查的结果宣布给大家,对于做的不好的及时点名,护士长对每日的常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与督促,及时对质控内容反馈和分析,督促护士完善自己的工作。通过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管理科室的工作,护士们相互监督,相互提醒,使科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