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1篇

艺术教育对德育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这已为历史所证明。中国古代就极其重视艺术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孔子最看重艺术的德育功能,并从“礼”和“仁”的角度来看待艺术教育的作用,其观点集中体现在《论语•泰伯》中所讲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立于礼”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关于“成于乐”,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释为:“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即说音乐之所以能够使修身最终完成,是因为它把对“礼”的理性追寻变成内在的情感诉求,成为主体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从“立于礼”到“成于乐”,一个人的修身就从自为的境界进入自在的境界。孔子的修身是诗、礼、乐的统一,与笔者强调的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统一是一致的。2014年1月10日,教育部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提出了“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要求,这充分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而艺术教育又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因此,积极探索艺术教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是育人的迫切需要。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重温历史,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调剂学生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这与德育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针对非艺术类普通大学生开设音乐、美术等艺术素质课程,不仅是艺术教育的要求,更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审美育德功能发挥的主要途径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对非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美育的最主要途径和德育的重要手段,如何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把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把它的审美育德功能发挥好,需要借助于众多的途径,其中课内教学渗透、课外文化艺术实践提升是最基本的。

(一)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模式

审美育德就是艺术教育中蕴含的德育目标,通过潜移默化地方式感染、熏陶学生,这是高校德育亟待开展的创新性探索,因此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构建。首先,要明确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目标,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为目标,所以,无论是制定教学大纲,还是丰富教学的手段方法等都要以此为主线。其次,要注重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内容。为了加强艺术教育的德育教化功能,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要积极向上,突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功效。在授课时,要注意选择既能体现民族精神、积极向上、又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从而既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体现道德教育的要求。最后,要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方式。基于德育功能的高校艺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其中也包含对教学环境的设置。在课堂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创设课堂情境,以正确价值观为导向,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方式启发和带动学生完成对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欣赏、参与活动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认同所倡导的道德教育。

(二)拓展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实践活动

艺术教学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艺术课外活动比较常见的是合唱,它能展示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精神,具有鲜明的德育功能。另外,组织学生举办以正能量为主题的联欢会,或组织参观能给予学生以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电影、展览、演出、讲座等课外活动,也都能够产生不错的德育效果。此外,课外艺术教育还可以通过专家艺术讲座、参与社会艺术团体、学生自建社团开展艺术表演等来感染教育学生。学校可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能体现本校宗旨和精神的校歌、班歌,让学生传唱,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爱国爱校的情感。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艺术审美水平,自觉抵御不健康艺术作品的侵蚀,使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操在优良学校文化环境熏陶中得到升华。总之,以艺术教育中蕴含的德育内容教育学生,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生动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促使他们的政治意识、道德品质和思想感情进一步提升,培养良好的是非观念和审美能力,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践行审美育德的前提和保障

笔者认为,高校艺术教育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亟须确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审美育德的制度保障和师资保证机制,同时,教师的德育意识和素养的形成、执教能力和方法的提升,也是实践和完成好审美育德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一)艺术德育的制度支持要充分到位

重视普通高校艺术教师德育意识与德育能力,对学校而言,应当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成艺术教师融入德育领域。在新形势下,高校艺术德育的实施需要学校领导层的大力扶持,在制度上、体系上以及个人发展等问题上都应给予艺术德育系列教师一些倾向性政策,以便大力推广和践行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二)艺术德育的教师素质要综合提高

艺术德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者提出艺术课教师的情感结构包括这几个部分:一是具有丰富、平衡、协调的情感状态和自我调控的灵敏机制;二是具有良好的道德感、美感和职业道德感;三是善于与群体协作、与他人协调,能够与学生平等对话、彼此交流,具有理解、关心帮助他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由此可见,高校艺术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意识。艺术德育教师的再教育也很重要。艺术素质课教师要加强德育方面的培训,德育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十分重要。这一类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与德育意识的培养,需要高等师范艺术教育各专业采取相应的手段,有计划地对未来将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进行德育能力的训练。而德育教学的教师要加强艺术方面的培训,同时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也应当成为常态。艺术德育还应当尽快进入学科教育的领域,纳入学历、学位教育,这样,具备综合素质的艺术德育教师的培养才会从根本上得以保障。

(三)艺术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2篇

相关热搜:美学  美学原理  科技美学

【论文关键词】美学;公共艺术;西方美学;中国传统美学

【论文摘要】本文以传统美学理念为切入点,论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对中西方传统关学观念的传承,强调西方羡学观念的核在于形式论,而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说、格调说和气韵说占主导。

1.传统美学观念

1.1表理论

美是一种直觉,直觉就是表现,纯粹的直觉获得纯粹的表现,直觉是具有特殊的目标知觉,是一般意志的实践转化为道德活动。因此,美既不是有用的,也不是愉悦的或者真善的。

1.2朦胧论

认为美是一种朦胧的清晰、模糊的明确、似是而非、不似之似、似而不似的直觉感受。美的理论是凭直觉中的感受,美中含有一定成份的真与善,但是美的事物特别是形式美,当美达到相对的审美标准时,具有一定虚假和丑恶成份的事物仍然觉得美。

1.3幻觉论

美是“观念的外观”("dasscheienederidee")。这一定义,部分是形而上学的,部分是实在主义的。美,依赖于这些第二性的质的组合,因此,美不能存在于外在世界真实的物理对象之中。

1.4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freud)及其许多门徒初创并发展了精神分析美学的基本原则。133229.CoM

基本原理的主要定义是怎样从永恒的“冲突”的观念出发,再进一步,这一压抑的行为又是怎样在无意识当中创造出一个观念相冲动的体系。这一体系,从人格的其他部分孤立出来,术语上称“情结”(complex)。

1.5体验论

近代科学美学创立者费希纳,把关于美的科学当作普通心理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他所开创科研理论,是把实验的方法介绍到美学中来,就是一种“从下而上”("vonunten")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用这一方法来代替旧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即“从上而下”("vonunten")的哲学方法。

1.6移情论

对于这一特别生动的美感经验—近年来多数哲学家都称之为移情(einfuhlung)—所作的还不够成功的解释,不是在《小宇宙》中找到的,而是在《德国美学史》中找到的。在这本书中,作者批评了赫尔德的极其类似的看法。在赫尔德方面,曾经以炽烈的想象的热情维护过内在生命的自由而又完整的表现。作者告诉我们,这一过程是建立在观念多样化的联想或回忆上面的。

1.7现象学论

只从事于现象("phanomene")的描述,只关心显现在知觉中的对象,而完全不管对它们在因果上的说明。它抓住对象本质的内在特性。“所采用的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中抓住每一个对象的一般特性。象这样所显示出来的事物的内在基本特征。

1.8完形心理学美学论

完形心理学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他通过对音乐曲调的研究,认为音乐绝非仅仅是曲调音响的总和,音乐中的曲调旋律除了一系列的音响外还有别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格式塔特质”。

2.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西方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2.1模仿说

古希腊美学家认为:艺术就是模仿自然。准确地说,就是艺术是模仿自然、社会和现实。依据模仿论的美学观,艺术品的审美判断标准就直接取决于模仿的真实与否,这样艺术家的创造力就大大削弱。

如今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很多设计作品就是这种对生活和现实的再现,特别体现的城市雕塑上。

2.2表现说

艺术表现论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艺术的本质也在于情感的表现。

所谓艺术的表现论,主要指:艺术家作为个体感情的存在,强调艺术的目的仅仅只是表现个体独特的、微妙的、难以言说和不可重复的感性体验。而产生与人类心灵之中的情感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冲动,只能借助外在的形式把感情表达出来,成为可以观照,可以感受的东西。

2.3形式说

形式之于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艺术而言,反映现实生活也好,表现主观感情也好,都必须纳人一定的审美形式,才能成其为艺术。“艺术的形式性”就是认为形式构成了艺术之最根本的特征。

对形式的认识,后来逐渐发展为“有意味的形式”。

具体显现为: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多样与统一。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通过对交通的组织、用地功能的分区、各种公共设施的配套、绿色环境的开发、街景形象的塑造、特色环境的创造、城市天际线的表现,把城市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从形态、功能、人的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使景观组群由无序变为有序,使城市的景观环境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作中必须把握好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在制约中寻找自我,使设计师更客观地对待创作的客体,进人无模式的境界之中,再自由地走出来。这样创作出来的客体不会与其他的城市公共设计雷同,不会是随便从别处抄来,也不能随便搬到他处,而是“特定”环境中的特殊表现。

3.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3.1意境说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观念。

意,指创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主观思想感情。

境,指创作者对客观形态的描绘与刻画。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写实,不是自然主义的描绘对象具体的形态,要求达到内在精神的神思,强调“似与不似之间”,现代画家齐白石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象用在似与不似之内”。

当今,许多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继承了意境说美学特点,尤其是雕塑作品。

3.2格调说

中国传统美学往往强调“虚实相生”、“以简就繁”、“计白当黑,妙在无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城市公共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的对象是构成人类生存的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这就需要设计师对其进行总体的综合的规划与设计,首先要注意协调各对象之间的关系,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虚与实,简与繁的关系。

3.3气韵说

气,本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指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韵,本指和谐的声音。气构成事物,韵则决定事物的雅与俗,高与低,美与丑。气韵,就是说,具有高雅气质的人才能做出高雅的艺术品。

中国古代美学重神而轻形,这种美学理念直接影响当代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雕塑和城市水体设计时,往往追求一种意境。如由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等单位合力完成的奥林匹克公园,主要创意是整个设计像荷花在荷塘中繁茂生长一样。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好比被荷叶呵护的水中和水面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中央的步行区域和必要的交通设施是关键。整个设计弱化了具体形态的描绘,极力营造出一种荷塘意境。

4.小结

本文重点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学传承进行概述:

4.1以传统美学理念为切人点,首先阐述传统美学观念,解决什么是美?什么是美学等问题;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是指某一组织(社会团体、个人)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善意从而实现公关主体目标的活动和过程。它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处于某种公共关系状态之中。它又是一种活动,当一个组织、社会团体或个人有意识地、自觉地采取措施去改善和维持自己的公众关系状态时,就是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提高公关主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自身形象,争取相关公众的理解、接纳与支持是公关的核心要义。公关的主旨、运作方式及取得的效果都是反应的人与人的关系,它不同于人际关系学,也不同于交际学,但它可以说是人学、哲学、美学的综合体,它不只是一种活动、一种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它深刻地反映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社会美和艺术美。

首先,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思想都反映了美学思想,是人们的审美心理写照。

(1)是真诚真实原则。追求真实是现代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原则,自从“现代公关之父”美国人艾维李讲真话的原则以来,告诉公众真相便一直是公关工作的不二信条。尤其是现代社会,信息及传媒手段空前发达,这使得任何组织都无法长期封锁消息、控制消息,隐瞒真相,欺骗公众。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说,你可以在某一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你绝对不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人。真相总会被人知道。因此公共关系强调真实原则,要求公关人员实事求是地向公众提供真实信息,以取得公众的信任和理解。真是人的审美追求,真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情、行为、物体、语言对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生存发展具有的公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们在密切接触具体事情、行为、物体和语言的过程中,人脑受其刺激和影响产生了强烈的愉悦的情绪感觉,所以公关要求讲真话,在处理危机公关时要求“公众必须迅速被告知”、“门户开放”,反对商业欺诈,反对“愚弄公众”,用一种真诚的心“广交朋友”,树立良好的形象既是对美的追求,“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某种生理和心理需要,使人们产生快乐、愉悦和满足的美好感觉”。

(2)是“促进善意”。公关自产生发展以来经历了短暂的“公关黑暗时期”、传播中不同文化的磨合时期,但公关主流思想还是要反映“促进善意”。“善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具体事物具有的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是人们在与具体事物密切接触、受到具体事物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判明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满足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产生了称心如意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恶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在我国古代,“可欲之谓善”,是我们的先哲最早对“善”的解释和定义,善就是“可欲”,就是人的欲望可以得到满足;在古希腊,人们对善的认识同我们的祖先基本上是一致的,善不仅有好、可欲、有益的意思,还有幸福的含义。苏格拉底就认为: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善。美就是善。他认为美德就是善。善是至高无上的宗教,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唯一东西,人们应该认识什么是善行,怎样去布施善行;佛教认为善行是对自己有益的,对他人亦是有益的行为,是在今世好的,在来生也是好的行为。总之,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显示公平、友爱、正义的思想、行为等表现在概念上即是善。公关活动案例中许多企业的无偿赞助活动即是一种善举,企业奉行“利益三分”原则,把自己的一部分收益反馈回社会,一部分反馈回公众(消费者),做出这种行为对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是要有大智慧大善意大手笔的,因为这样做了所以它是善是美,人们在唯美享受中贴近企业支持企业,由“爱我”至“买我”,此谓之公关。

(3)是形象意识。形象通常包括知名度、美誉度两个判断指标,良好的知名度加良好的美誉度是构成良好的组织形象的双翼。它是开展公关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关的理念及一切行动都紧紧围绕“形象”展开。在公众中塑造、建立和维护组织的良好形象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可以这么说,良好的形象是组织最大的财富,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争取顾客展开,失去了社会公众的支持和理解,组织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塑造形象就是创造美的过程,经常表现为塑造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它包括人物、事件、场景、某些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等的审美形态,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在公关中导入CI系统(CorporateIdentitySystem)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公关创造美的具体表现。CI设计系统是以企业定位或企业经营理念为核心的对企业形象的全方位的包装,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对外关系活动、广告宣传以及其他以视觉和音响为手段的宣传活动在内的各个方面,进行组织化、系统化、统一性的综合设计,力求使企业所有这方面以一种统一的形态显现于社会大众面前,产生出良好的企业形象。总之,好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信条、经营宗旨、经营方针、市场定位、产业构成、组织体制、社会责任和发展规划;好的组织制度、规范管理、职员教育、行为规范和福利制度、市场调查、产品开发,社会公益文化活动、营销活动;好的企业名称、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案、宣传口语、市场行销报告书、办公事务用品、生产设备、建筑环境、产品包装、广告媒体、交通工具、衣着制服、旗帜、招牌、标识牌、橱窗、陈列展示等都是针对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包装元素。人们正是在同这些具体的美的事物密切接触中,受到这些美的具体事物的刺激、作用和影响,使自己产生了快乐、愉悦和满足的美好感觉,从而接纳、认可、支持、追随公关主体的,公关主体的目标就是在这“亦文亦商”的艺术美的境界中实现的。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4篇

2014年10月24日至26日,由广西艺术学院主办,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与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集教学成果展览、学术理论研究、艺术案例探讨和行业跨界互动为一体,成为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的重要发轫之举。活动本身旨在通过“我们的城市”作为研究课题,为各位艺术家提供一个学术研讨平台,就当下我国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的相关议题进行具有高端性质的对话与交流,为促进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提升公共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学术性的指导作用。

此次艺术活动的重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主题指向鲜明

10月24日上午,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厅。在造型艺术学院院长黄月新的主持下,召开了“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开幕式。来自于社会文化艺术界的名家、学者出息了开幕仪式,开幕式正式拉开了论坛系列活动的序幕。会上,广西艺术学院P思副院长代表学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向出席本次论坛活动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提出,广西艺术学院是省部共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学院正在以博士点申报为新起点,努力将学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并力求突破学科界限,实现跨越式的艺术发展模式。P思副院长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加快公共艺术学科的建设,促进该校相关学科的发展。本次活动的学术主持人、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冯原,作了关于论坛主题的宣讲,针对什么是“公共艺术”的问题,他形象性地阐述道:我们刚刚走进会议厅大门的时候,每个人脖子上都挂着由主办方赠送的绣球,这是一种表达情意的礼物,如果把绣球放大150倍,它就是一件雕塑作品。当“绣球”成为一个放置在城市空间里的雕塑形象时,其文化内涵表达的就是这个地区及这个地区的人他们对待事物的感情方式,这实际上就是公共艺术。现代性的创造思维,让绣球成为了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因此它同时还具有了双重性;在座的每一位专家、学者的本身,也孕育了双重性,因为本次论坛无论讨论的是公共艺术还是教育,实际上都与外面的世界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所以,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轨迹将会随着公共艺术和教育模式的进步而得到充分的发挥。他所阐述的观点,引起了参加活动的专家及广大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本次论坛以“我们的城市”作为主题,定位鲜明而准确。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成为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办者以“我们的城市”作为本次论坛主题,就是想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空间即代表公共艺术所处的宏观空间给予讨论。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空间中予以讨论,代表了公共艺术所处的宏观空间,而“我们”这一表达将嘉宾、师生、听众、艺术家、媒体等不同身份的个体置身于讨论之中,多元地建构起对城市公共艺术的解读,集中展示具有实验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公共艺术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探索与发展。

二、多领域跨行业互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德国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SebastianKuhn)、澳大利亚注册建筑师、规划师约瑟夫-米洛斯拉夫(ZLYJosephMiloslav)、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星、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北京大学翁教授剑青、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孙璐、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景育民、深圳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邹鸣、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季鹏、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周阿成等数十名国内外城市文化学者、建筑师、雕塑家、公共艺术研究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出席。

本活动在学术成果凝聚方面也投入了巨大精力,邀请了多家专业媒体,如《雕塑》杂志副主编徐永涛、《美术观察》编辑部主任陆军、《设计之都》编辑部主任张晓飞,以及《中国艺术时空》 《榜样》《艺术探索》等杂志的编辑、记者等,共同捕捉、整理会议活动过程中的理论宣传与学术亮点,并形成文案纪要。同时,主办方把论坛活动整理并推出记录专辑,系统全面地将活动会议纪要与研讨成果汇总起来。

与会专家学者们借助活动主办方提供的“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研讨平台,从历史、文化、建筑、园林、雕塑、媒介、科技、哲学等多个领域,结合南宁的城市地域特征、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属性、现代城市的未来发展需求,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进行了高端对话与研讨,以期引发社会和公众各界的关注,形成与之相关的学术理论成果展示,为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推动院校间学科建设与交流

为配合本次论坛活动,广西艺术学院南湖校区美术馆举办了“六院校公共艺术院系教学及作品交流展”。参展院校有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以及东道主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在广西艺术学院邓军书记、P思副院长、赵焕春副书记、韦俊平副院长等人陪同下,与会专家、学者们参观了展览。邓军书记在致辞中,对此次交流展在该校与五大院校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开幕表示祝贺,希望作为校内外公共艺术文化交流重要项目之一的此次交流展,能让更多人了解公共艺术的教学历程与成果,并欢迎各界朋友多到广西艺术学院访问和交流。

这6所艺术院校都是近些年我国较早开辟公共艺术专业,并在此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高等院校,这些院校培养了大批公共艺术专业人才,承担了公共艺术与工程项目,建设了一批具有知名度的公共雕塑作品,获得了不少奖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利用此次国际论坛的机会,这几所在公共艺术领域开展教学与实践颇有成效的艺术院校,得以集中展示各自在公共艺术领域总结出的丰硕成果。展出作品主要的内容包含公共艺术方面优秀的教学案例、课程设置、师生方案设计及作品。在这个展示公共艺术发展成果的平台上,各大院校之间借此良机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增进友谊。

四、理论研讨严谨切实

论坛研讨会分别由中山大学冯原教授与广西艺术学院刘新教授作为学术主持人。国内外的艺术家、建筑师、规划师、文化学者、媒体人士广泛参与,围绕“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结合对公共艺术的建设、个人的感受以及公共艺术教育建设等方面,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对话与研讨,会上还特别提到,发展城市公共艺术要注意保护当地历史文脉,注重与生态环境发展相调和。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冯原教授,在论坛主旨演讲中,由“现代性的二元结构”展开,从阐述被称为“二元结构”的自我与他人的相关性开始,回顾了公共艺术发展的起源,并从公共艺术的古典性到现代性、后现代的三元结构以及文化与政治的二元对立关系等方面讨论了公共艺术与城市的“二元结构”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星,以“公共空间与艺术再生产”为主题,从城市的一种符号功能代表的文化异域问题开始,由一个logou微缩空间到一个雕塑的空间,再到一个政治空间,谈到了城市空间与文化起源意义上公共艺术的拓展理由。他认为城市空间是人对自己社会关系的界定,外观上最早的文化意义的起源跟宗教、崇拜和神话的关系,最终把对公共艺术的讨论归入了思想史的范畴,将西方的思想家对于“公共性”概念的判断,做出了清晰的划分和判断。

北京大学公共艺术研究专家翁剑青认为,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从经济、技术、文化、城市空间建构上,仍处于从量的时代走向质的时代及从权力文化向公民文化迈进的过程中。文化的生产、艺术的生产都同属于一种话语权的生产。公共艺术Public Art的概念是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一种对话和交流,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他提出了3个很重要的关系:第一是公共性和个人,每一个人都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水准;第二是公共艺术的责任,公共艺术家必须肩负着创新的使命;第三是学科、专业的融合,公共艺术不是仅属于雕塑家来完成的任务,它应该属于多种不同的学科共同参与、融合,以至达到联合完成的一项工作。

天津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授景育民,以自己创作的艺术个案,就项目实施中的各个环节作了陈述,就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做了阶段性回顾,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尤其是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环节,公共艺术学科的发展问题,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做出了策略性的开拓与实施的解决方案。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宇从城市空间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提出了关于当代中国城市和建筑等24个关键词。就建筑学领域的功能属性、学科属性、形式属性、社会属性等4个属性,提出它们与公共艺术之间共通互补的理论依据。他认为建筑是公共艺术的一种,但建筑又有自身的特殊属性。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张宇作为一个设计师与艺术家的身份,把公共艺术放在一个社会生活方式里面进行考察。认为公共艺术存在的空间就是一个生活空间,因此导致了公共艺术之所以存在的一个基本条件。他给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即公共艺术家必须要有责任感,在当前的社会、政治环境影响下,艺术家的创作或创意要富有使命感。

深圳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邹明以北京地铁4号线公共艺术项目为例,介绍了相关对接、运作与实施情况,提出了“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艺术理念,同时结合《希望升腾》《五彩生活》等具体作品,就材质、空间、造型等阐述了自己的独到体会。进而提出公共艺术需要跨界来实现,艺术家要寻找到自我与社会之间的连接点。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樊林以有关20世纪德国法西斯纳粹屠杀罗姆人、莫斯科苏联二战纪念广场上反映战争灾难的具体案例,就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公共艺术的内在联系,结合“奥斯维辛集中营”“9. 11国家纪念馆”的有关情况,强调公共艺术教育的当代感受和体验,探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去叙事化手段”,从而为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教育上的参照点。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孙璐结合近些年在金属铸造方面的研究,以最近在山西完成的公共艺术项目为案例进行了介绍。谈到了艺术家在与政府就艺术项目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项目执行者、环境负责人以及批评家的关系,以及作品完成后观众的不同反应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并就当前的艺术项目操作与实施细则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雕塑》杂志社副主编徐永涛以“创新” “标杆”“示范平台”对本次活动予以较高评价;对公共艺术的定义、范围与功能意义做了一定探讨;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中教学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提出了对高校公共艺术发展思考的建议;结合当前国家对公共艺术学科划拨、文艺发展导向、南宁打造国际都市、东盟十国中心定位而发展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解读了公共艺术发展的特别机遇;并对关于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未来活动方向,提出了可持续性、品牌性发展的建议。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黄月新认为,公共艺术离我们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公共艺术是指公众的艺术,而非私人的艺术;换言之,这种艺术需要包含公共的目的而非私人庭院或宅院,而是作为一个公共环境的存在,它为公众提供的是一个文化空间形态或艺术生成作品。过去的雕塑,壁画、景观艺术在公共艺术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现在公共艺术全面进入公共生活,公共艺术的话题就不再局限于雕塑和壁画,人们更强调了对公共空间、公共权力、公共文化等多种层面的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代表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季鹏以“实验性的公共艺术”为题,介绍了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在公共艺术教学与实践方面的成绩、计划,涉及南艺设计学院在实验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公共艺术探索与发展,同时汇报了一些经研究得出的相关实验性实践理念,同时展示了部分带有试验性质的优秀作品。

此外,广州美术学院陈克、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周阿成、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宋益民、《美术观察》杂志陆军等与会嘉宾均作了发言。与会专家们在介绍了各自的公共艺术教学成绩与研究情况后,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等相关议题进行了对话与研讨。讨论过程中,大家集思广议,气氛活跃,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为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共同努力,促进公共艺术研究领域在研究深度方面的拓展,对当下我国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等相关议题,开展深入、细致、有效的研讨。此举将会引发社会和公众的关注,对公共艺术学科领域的改革发挥影响力,促进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五、艺术讲座指向性强

本次活动中,主办方特别邀请了德国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和中山大学研究生导师冯原,推出了系列讲座活动,以互动与交流的方式,为本次论坛活动增添了活泼的元素。该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及公共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有助于推动中国公共艺术实践与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领域的接轨,进而在合作与互动中共同进步。

其中,来自德国的知名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举办了名为《Parallax视差》的艺术讲座。他以丰富的案例与独到的思维理念,结合理论探讨与实际作品案例分析,为观众们带来了新颖的视觉效应与创作感受,他的报告受到该校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中山大学教授冯原的《山货与海味:世界性与地方性的当代变奏,以上海世博会的空间编码为例》讲座,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空间编码为对象,演示了不同地域与文化形态下人们的艺术观照与审美。冯原提出:如果从国家意识出发,人们会很自然地把自我的认知等同于国家或国家形象,并把国家之外的舞台等同于世界。而这种把某个国家的内部性等同于某个地方、并把一种外部的总体性等同于世界的想象性关系,有一个历史性的演进过程。上海世博会既展示了中国的新形象,也展示了这个世界的最新面貌。而这一展示性的结果,其实就蕴藏在上海世博会的空间格局之中。透过对上海世博会的空间格局的分析,对世博会的历史演变过程和上海世博会空间编码的对照式分析,将会为我们理解当代的国家形象定位具有启示性,揭开地方与世界、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历史性关系,中国是如何在他者的影响和对照下定位自我,以及清楚地找到了支配这一历史定位的脉络。

六、艺术个案别致新颖

10月25日,在相思潮校区老宅开幕的“张宇――公共艺术作品暨文献展”,以“莲说”为主题,将鲜艳盛开的莲花植根于陶瓷大缸中,与周遭灰暗、陈旧而具有历史沧桑感的老宅形成鲜明的对比,展览形式极为新颖,可谓别开生面。这是张宇继中山市小榄镇永宁北村大街中山市177号民居场景展、在香港完成沙田“城市艺坊”项目之后的又一次现场展。他的一系列展示计划均以民居作为展览空间,打破了一贯在美术馆观看作品的传统规则。展览以府第、老宅为历史文脉遗存的标记,以古代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审美观念和科举入仕等理想追求,与现代城市生活时尚作对比,展示岁月之沧桑变化。观众穿过具有后现代风格的“时间隧道”,亲身步入老宅,进而领略和感悟到传统文化的意蕴。本次文献展展示了张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完成的公共艺术作品,展出内容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一致好评,成为本次论坛活动的亮点之一。

在相思湖校区美术馆举行的“视界造境――张燕根公共艺术研究生教学10周年汇报展”,展示了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张燕根十年来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的文献资料,包括教学示范创作及研究生作品。张燕根在公共艺术创作、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探索,对造型、空间、材质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面貌和成熟的教学体系。运用到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公共艺术创作方面与理念,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他所展出的作品中,每个学生的艺术风格各不相同,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展览以展板、实物、影像结合的方式,综合反映了张燕根的教学成果及水平,还原了他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教学面貌以及个人对艺术的追求、感悟,展览内容丰富感人。

七、活动意义重要,发展无限

本次论坛活动是南宁市拓展国际影响、加强国内艺术院校学科建设的举措之一,是高校公共艺术教学领域在传统教学体系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一个突破。活动融文献展览、作品展示、专家座谈、专题演讲于一体,理论结合实践,对加强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及提升质量与水平的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方面,起到学术带头作用,从而推动广西艺术学院与综合艺术院校间在很多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此论坛活动的成果将对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发展带来长远的影响,同时也将为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起到一个标杆性的示范作用。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5篇

目的解析城市公共艺术本质,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进行思考,从城市公共艺术走向城市艺术,探寻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路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理论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进行解析;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结论城市公共艺术本质体现为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创新性,这种艺术本质属性使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向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体现发展的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体现于城市的职能和人们的生活中,使城市本身成为艺术品。城市公共艺术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审美环境中而发展成为城市艺术。

关键词:

城市公共艺术 艺术本质 公共艺术本质 发展 城市艺术

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成为设计艺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公共艺术如何定位,公共艺术的边界如何厘清,公共艺术如何发展,目前还缺乏确定性。解析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从艺术的本质属性的规律上探寻城市公共艺术的实践发展路径。

1.艺术的本质

研究城市公共艺术,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辞海》中艺术的定义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作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在英语中艺术(Art)的本意是“人工造作”。按照美的性质,美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两类,从美的性质看,艺术美独立于现实美,独立于自然世界的美,体现于人的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关于艺术的本质,李心峰先生在其文章“再论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的本质”中这样论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反映;艺术是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实践形式,是一种精神生产;艺术具有审美特征;艺术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艺术具有突出的想象的特征”。结合艺术定义及艺术本质的描述,体现出艺术是人类智慧充满想象力的创造物,反映对象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客观世界,体现人的思想、政治、社会、生活的审美需求,在人的情感体验中得到价值实现,艺术美的本质独立于自然世界体现人自身创造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艺术的本质是关注于人文的物质与精神的审美体验。

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解析

公共艺术是公众的艺术或社会的艺术,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服务于公众,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生活价值。城市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合体,具有人类社会的效能和实际意义,集中展现人类文明的全部重要含义,是结合人本身的社会与文化聚落,是最复杂的人文物质与精神体系,是人造物的聚集体,是人与人造物关系的聚集体,这说明城市本身具有艺术的本质属性,它的本质特征体现在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发展性,体现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

2.1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物质性

艺术是人类的有意思的全面的生产活动的一种,马克思认为“艺术”是生产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并受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生产普遍规律支配生产活动离不物质载体,艺术的生产同样离不开物质载体,这说明艺术本质的物质性。城市更突出的体现着其艺术本质的物质性,首先城市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物质体系,这个复杂的物质体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体现着包括审美在内的各种功能诉求。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是典型的城市艺术本质物质性的的范例,因为建筑是人们的居住、情感、审美、有机融合的物质载体,黑格尔曾说建筑是艺术史的起点。

2.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精神性

在城市的人造物环境中客观物质是主观的精神载体,没有物质何谈精神,城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不可分性,因为人们在各种生产活动中,都会投入情感,都会依照人的审美经验创造,精神生活是人性的本质需求。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精神财富创造,其价值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审美体验程中,典型的艺术形式包括城市雕塑、城市壁画、城市媒体、城市地景、城市园艺等。

2.3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审美性

从艺术的本质上讲,美与审美是其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具有广泛性,广泛于人化物质与精神世界构成的社会中,所以作为集中体现人化的物质与精神的现代城市,其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生活设施等一定具有审美的规定性,审美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属性,城市的各种特质载体都力求以美的规律存在,甚至城市本身可能成为完整的艺术品。例如:云南大理古城的、丽江古城等都呈现完整的艺术性(图1)。城市的艺术美是艺术现实审美属性的具体表现,它既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对象,其规律不仅关注城市内在的本质,还应关注其外在的现象、形式、个性。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历史博物馆整体景观环境,具有强烈的艺术审美个性。(图2)

2.4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情感性

城市艺术是公众审美的媒介,凝聚着市民的情感,体现着大众的参与性。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里形式。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城市的艺术也无例外,城市作为人与社会的聚集地,其无论居所、环境,作为应用对象,都与人时刻产生情感信息的交流,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审美过程,也贯穿于人们的艺术创造即城市的建设中。这种情感反映在城市艺术的美感中,这种美感是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等有机联系在一起,例如广东的岐江公园是一个旧船厂的改造,体现着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的有机联系,体现着人们的怀旧情感,文化情感,自然情感。(图3)凝聚在环境场所、建筑、交通路径、景观设施、城市媒体的具体应用中。例如:大连星海广场足迹浮雕《路》,由1000个大连市民踩出,体现着近一百年的城市发展历程充分融合市民的城市情感。

2.5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公共性

城市的公共性代表了城市的本质,城市的公共性规定着城市艺术的公共性,城市艺术的公共性是城市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人们对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基本诉求,甚至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人们在广场、公园等场所唱歌跳舞,观赏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在优美的城市环境中休闲等。人们希望在公共空间的艺术环境中交流,享受公共之美。城市的外在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贯穿于城市环境的时空中,贯穿于人们的情感愉悦中,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无论其应用功能的物权归属如何,都丝毫不影响城市艺术的公共精神的感性表征。例如:城市的建筑一般具有明确的权属性,但其外在的形式、尺度、构造、材质、色彩的艺术属性是公共的,并参与到人们的审美活动中。

2.6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生活性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他同时反映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艺术本身即表现为经济基础同时也表现为上层建筑。城市的艺术本质的生活性,同样反映着城市作为经济基础的物质性,又同样反映着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性,反映在城市生活之中。生活是指人为生存而进行的一切社会活动,这些社会活动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环境;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建筑;离不开各种不同的生活工具;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工作对象;离不开各种不同的情感……这些环境、建筑、工具、工作对象、情感……都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范畴,这表明城市生活本身对艺术有强烈的诉求,缺少美缺少艺术的城市生活是无法想象的,生活的艺术性是现代城市的本质追求。任何城市公共艺术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建筑、设施、街区、生态。

2.7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场所性

城市艺术是复杂的系统综合,从系统的认识来看,城市艺术具有复杂的层次性,从城市空间构成上看,城市由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构成。场所指城市空间中或大或小的区域,场所性就是指区域的典型特征作为特征组被意向和识别,城市艺术本质的场所性就是指城市区域机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地形、材料、样式、装饰、色彩、轮廓等的典型特征。例如:上海的新天地,其建筑形式、空间构成、建筑细部装饰、区域功能、机理色彩、环境设施、艺术小品等都具有明确的的典型特征。(图4)城市艺术的场所性是其本质属性,一个城市由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场所特征构成,这些不同的特征使城市艺术丰富起来,形成层次丰富的审美体验。

2.8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政治性

按照马克思哲学理论,作为上层建筑最高形式的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肯定的,通过政治,经济基础影响艺术,通过政治,艺术作用于经济基础。城市作为最复杂最系统的社会载体,其艺术本质的政治性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例如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金秋先生设计的中华黄帝陵建筑,充分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政治性(图5)。②城市公共空间的纪念性景观。例如: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景观,以v字形的下沉通道,两面黑色的大理石墙面镌刻着死难者的姓名,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图5)。③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封建社会的城市规划体现着皇权,现代城市规划体现着民主社会人性的关怀,体现着全面的为社会为市民服务。

2.9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创新性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连接着精神与物质;审美与情感;哲学与科技,其创新首先是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创新,其次是结合科学技术的创新,再次艺术本身的改变。艺术观念的创新使公共艺术由纪念性、叙事l生、唯美性、装饰性发展为功能性、多元性、综合性。公共艺术的形式也由原来的雕塑、壁画、发展到城市建筑、城市街区、城市生态、城市设施、城市媒体。创新连接着思想、科技和艺术,创新包括了内涵、形式和应用,创新的成果表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现象中。

3.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的思考

艺术本质的追问是一个直接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的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不断出发和上路,不断开显新境界,这说明艺术本质的发展性。城市艺术作为艺术的种类,其本质表现为艺术的和规律性。城市艺术的发展性表现为艺术本质规律发展的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继承是城市艺术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首先没有继承艺术就失去了发展的坐标,其次艺术植根于人类社会,植根于种族文化,社会、文化的差异性是艺术差异性的基础和前提,差异性和个性又是艺术的生命,没有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差异性。例如:苏州的水乡古城,北京城的四合院建筑都是文化继承的典型例证。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揭示艺术发展的原因说:“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所决定的。”这说明艺术的发展是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的,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成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就有与之相应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创新是城市艺术发展的生命,是其发展的必然。创新使艺术越来越趋向科技化,数字媒体、网络媒体、体验艺术、互动技术、全息技术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城市公共艺术中,例如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互动趣味的皇冠喷泉就是信息科技运用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典型案例。(图6)

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是相对的,相对于室内空间,建筑是公共的,相对于建筑,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功能区域是公共的,相对于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城市的街道、广场、交通站、公园等是公共的,这说明相对于私密的公共性的边界具有动态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城市公共艺术呈现布局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使城市本身成为艺术品,这与相对与环境的非艺术的城市公共艺术本身形成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须充实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使其从与环境的相对性走向与环境的融合性,从原来的艺术现象性走向城市审美的系统性,使其既关注艺术的物质性又关注艺术的精神性;既关注艺术的审美性又关注艺术的情感性:既关注艺术的创造性又关注艺术的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使其发展呈现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的趋势,融入到城市的职能,融入市民的生活,融入城市的整体审美环境中,融入到人们的民族情感、文化情感、历史情感、人性关怀、公众参与中,这远远超越了原本对立与环境的审美性、情感性、精神性。审美体验发展成为生态与城市的体验;大地艺术的体验;环境与场所的体验;城市形态及建筑形态的体验;城市文脉的体验;社会文化的体验;生活自身体验,城市成为以美的规律建造的艺术品,生活本身变成了城市艺术活动的部分,这时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就失去意义,取而代之的是城市艺术概念、范畴和内涵。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设计美学 公共艺术 启示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1设计美学的定义

1.1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

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艺术设计的全部范围,一般来说,它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设计产品的美学性质,其中包括美学的性质、构成、类型、风格,设计的文化意蕴、形式美及创造性等等;设计过程的美学问题,其中包括设计师在产品产中的地位,设计师的修养、审美理想、艺术个性、设计思维,设计与社会审美趣味、科学技术、市场信息、生产制式法则等等。

1.2设计美学的意义

设计美学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定义上看,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围就是研究设计的本质和审美规律。当掌握了审美规律之后,无疑会对未来设计的走向作出一个较准确的判断。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可以探讨出未来观念的演变过程,道理,从审美的规律中也可以探讨出未来设计的演变过程。设计美学所研究的审美的规律及审美心理为未来的设计提向。设计美学同样也受到其它专业的影响在自身内部不断发生着解构和重构,并对现代设计在形式、内容、色彩、材多方面产生影响。设计源于生活,同时更离不开社会与技术依托的大背景。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不得不进行生活美术美学和社会美学的思考。

2公共艺术教育的形势

2013年3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了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其中说明公共艺术课程是中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运用教学大纲的能力。要为教学大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正式点名了公共艺术对于职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2.1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对学生素质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一般语言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艺术教育是教育,它能使人在健康、活泼、富有生命力的基础上成长,它的使命在于开发人的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价值逐渐为人们特别是教现代教育理论逐渐认识到,艺术教育能弥补语言教育的缺陷,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右脑的潜能促进左脑的发展,提高大脑整合的功能和水平。艺术教育对大学生丰富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获得创造性成果具有用.育工作者所重视。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确认,严肃地对待学校中的美育十分重要,他强调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人文明的两大基础,为了取得两者的平衡,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学校教育,如果缺乏这种平衡,它就没有资格称为普。”

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还不够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功能应该是面向广大的学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但现实中,在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上存在着两个偏向:一是把公共艺术教育或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活动,把艺术当成一种德育的媒介和学生活动的手段,从而导致了公共艺术教育缺少艺的非艺术化现象,如有些高校所开设的艺术类选修课质量不高,仅仅以满足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类的学分为目的;二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相等同,过于注重技艺的培训,以至于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少数“艺术精英”的培养,高校严格限制艺术类课程的选课人数,有的高校热衷于举办只有少数人参加的艺术团队,从而背离了公共艺术教育大普及化的初衷。

3设计美学于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启示

3.1设计美学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针对大多数非艺术专业学科的学生来讲,学习公共艺术课程对于他们提升综合素质个人审美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理性思维的训练下,让这一部分非专业的学生在理解感性类视觉化的信息艺术方面来讲是非常吃力的。例如他们看到的蒙克的绘画作品《呐喊》及凡・高的大部分作品,通常被解释为是他的心理问题和艺术家的创作狂热问题的图画表现于此类作品,往往大多数公共艺术教师在教学上都很难去阐释作品在创作时的意识由来,然而在理解过设计美学的基础上帮助我们去定义在艺术作品的表现的理论依据。在理解此类作品时,就不会出现纯粹的认为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神失常而产生的令人难以理解的作品。学生对于此类艺术作品的“距离感”就能够慢慢消除,虽然在表现形式上难以但是从理性的思维角度来分析,这些看似艰深的作品实际上还是来源于意识中的生活点滴。

3.2设计美学能够辅助公共艺术教育目标定位

艺术教育其目标应该定位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个没有美学指导的艺术教育,是和不成熟的艺术教育,正如不联系艺术实际的美学是空洞的美学一样。”设计美学理论则能够充分的帮助学生实艺术素养的目标。艺术是人向世界敞开的窗口,它直接诉诸人的感官,直达人的心灵,渗透到人的意识或潜意(下转第141页)(上接第110页)识中,到人的文化表达方式和行为方式。相对于理性认识而言,“艺术更为全面、更为细致地体现人类心灵发展状况,更丰模糊,也更敏锐、更具前瞻性,表现在最敏感的人群――艺术家的心灵中活跃着成长着的人类心灵” 。从素质度来看,设计美学理论能帮助公共艺术教育进行情感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会对艺术的感受、欣赏、实践中,丰富精神生活,要着眼于提升文化修养、提高精神境界、改善生存质量,并以此作为对单纯知识传递式的科学教育的有力在设计美学理论知识的辅助下,公共艺术教育能更好地发挥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3.3理解设计美学能避免学生学习公共艺术的误区

对于大多数非专业类学生来讲,他们并不能很好地区分艺术品与设计产品的范畴与定义,往往抽象地认为凡是随意的一个概就能称之为一个艺术品,这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误区,认为艺术创作和设计是一项简易随性的工作。

然而真正的艺术或设计必须是按照很高的标准表演或创作的。恩斯特・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一书中阐述了这种概念,“每次作品或演出特别成功的时候,我们大谈特谈艺术,赞美的只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忘却的则是作品的实质内容。

我们公共艺术的学习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是为未来的生产工作所服务的,我们在注重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高质量的产品才是最为重要的,“内外兼修”才能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云,于云香.艺术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位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1).

[2]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8篇

《课程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目标: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从教育行政管理的角度,多次下发文件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宏观领导,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然而,国家教育最高主管部门制定和下发的这些公共艺术教育文件中,多停滞于粗线条的宏观指导,没有结合不同院校的专业特点,设置更加具体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同时,相关文件下发以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建立一个经常性的督导检查与评估机制,致使下发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文件几乎成为一纸空文。

二、理论研究层面

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具有显著的互通性。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是向受教育者实施艺术教育所产生的道德价值,它是一个由审美到立美、由立美到立德、由立德到立人的线性渐进的过程,是一种“曲径通幽”的理想的德育教育范式。然而,目前学术界仍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学理层面的深入研究,尚未将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充分彰显出来、以弥补目前高校“两课”教学效果欠佳的局面。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不是很活跃,相关研究成果数量甚少,质量也不高。从数量上说,以“公共艺术教育”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搜集到的1979~2010年6月的相关学术论文仅138篇。其中,自教育部专门下发《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3号)以后的2006年,刊发此类论文仅20篇、2007年仅27篇、2008年36篇、2009年34篇、2010年6月20日前仅6篇。由此不难看出,2006~2008年,学术界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兴趣逐年略有增强,而2009年以后的相关研究开始呈下降趋势,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关注热情在逐年降低;从研究质量上看,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或停留于对以前政策的解读、或局限于高校内诸多因素的分析、或提出一些共性的理想化的实施策略等等。这些静态化、平面化的“自我欣赏”式的研讨,难以引起高校管理者、教育决策者的高度关注,也因此使该领域的研究在“无人响应”的落寞中日益沉寂下来。在此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恰是当下亟待挖掘、全力彰显的学理问题,也是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提条件。

三、现实应用层面

目前,“两课”教学效果欠佳的现实境况,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又未能全力彰显,使得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理论预设和逻辑前提,来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虚位”问题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弥补“两课”教学的德育效应,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未发挥它应有的德育价值。据了解,目前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外,大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处于“虚位”状态。(1)公共艺术课程因“教者”,而非因学生主观需求设置,课程层次没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向性。同时,多数高校基本都把公共艺术课列入选修范围,并未纳入教学计划。(2)公共艺术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结构不合理。以辽宁的高校为例,公共艺术专职教师仅占25%,其数量达不到教育部规定50%的标准,整体师生比也达不到0.15%~0.2%。(3)公共艺术教育设施匮乏。在前期调查中,70%以上的高校没有公共艺术教室,缺乏艺术实践的场所和设施。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其主观的艺术需求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客观“虚位”相矛盾,造成高雅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与人文素质的“后天不足”。调查表明,83.33%的大学生认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与其思想品德修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9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公共艺术课与个人品德修养是“补充关系”和“因果关系”。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有条件满足不了大学生审美向善的愿望。(4)从社会资源看,教育部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要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作为一种国家投资的年度性艺术活动,只具带动和辐射作用,50%以上的地方高校还无缘享受这一文化盛宴,而当地的艺术教育资源,才是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长期性目标。然而,高校所在城市的艺术团体未能与高校建立一种合作互助的长效机制,使高校还不能享受到当地的艺术教育资源。

2.高校“两课”教学的德育效果不明显

目前,各高校均按照教育部的指令性要求,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德育类课程。前期调查显示:70%以上的大学生是“迫于考试与学业上的要求”才接受“两课”学习的,德育学习脱离了学生内在需要和人格建构;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说教占77.08%、纯理论教学占88.54%。足以说明“两课”教学中理论灌输的严重性;德育途径方面,课堂教学占80.25%、社会教育占15.63%、家庭教育仅占4.12%。说明目前高校德育途径仍以课堂为主。这些弊病是我们反思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的现实背景。应该为发掘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彰显其“曲径通幽”的德育教育功效提供现实空间。

四、结论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10篇

一、艺术重返生活与审美回归感性

显然,现代主义艺术与审美在解救人们脱离日常生活的惯例化与庸俗化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其救赎路径是以对生活世界的遮蔽和对日常经验的否定为代价的。其间接后果便是割断了艺术与日常现实和生活大众的传统联系,人们无法借助艺术获取与日常生活的有效对话,由此造成的现实经验的失效令人们日渐远离现代艺术,加之现代艺术家浓重的“文化精英主义”色彩,使得现代艺术愈发成为圈子化的形式游戏。现代主义的艺术自律和审美无功利性观念在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后受到了广泛的质疑。率先发难的便是标举“现成品艺术”的杜尚,他一反现代主义常态,将日常生活用品纳入艺术审美的对象,甚至直接以日常生活现成物来取代艺术品,并挑战艺术的博物馆与学院化体制,标榜艺术的日常性和任意性。杜尚革命性的艺术观念在后现代社会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扬。波普艺术、行为艺术、景观艺术、装置艺术等后现代主义艺术形式皆尝试跨越艺术与生活间的鸿沟,将艺术从高蹈的审美乌托邦王国重新拉回到真切的现实世界,寻求与生活对话的诸种可能性,并进一步将艺术市场化和商品化。由此,横亘于艺术与日常生活间的界限便被不断的消解,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渐趋弥合,雅俗的距离也消失殆尽。恰如詹姆逊所言,“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后现代主义时期,艺术重返生活的表现不仅体现在上述艺术流派的种种日常生活化的艺术创作实践,更体现在大众传媒作用之下,艺术自身与日常生活的无间融合以及对大众文化生产逻辑和市场运行法则的自觉认同。具体而言,艺术的创作方式、存在形态与传播渠道更加多元,使得普通民众接触、体验、欣赏甚或创作艺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艺术不再是少数特权阶层或贵族的“家私”,而成为大众生活中的“常客”。而且,文化消费市场的主宰之下,“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现实,它进入了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绘画进入了广告,建筑进入了工程技术,手工业品与雕塑成了工业美术,音乐与影视合成了MTV……“因而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物或平庸现实,都可归于艺术之记号下,从而都可以是审美的”。所以说,艺术与生活的复合,一方面是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逻辑对社会诸领域全面渗透与扩张的结果。艺术的生活化、世俗化现实直接催生了审美体验方式与美学理论话语的转型。以审美无功利为理论内核的经典美学话语在后现代文化景观面前逐渐丧失了现实根基与言说能力,由于经典美学的原旨在于感性认识的完善,但因对理性的过度推崇,而将“感性”一直视为一种混乱和不成熟的限制性存在,而置于被理性规范、引导和改造的境地,韦尔施即指出:“古典美学的客观矛盾,存在于其对感性实施的暴政之中,因为它没有把感觉的多样性本身理解为智性的东西并加以尊重,而是错误地将其当作粗鄙之物了”,甚至发展为反感性的理性独断主义。显然,传统的理性一元主导论美学体系与当代社会注重感官体验、现世价值的世俗化文化现实格格不入,其合理性不断被当代文化艺术的商业性和感官化所消解便在情理之中了。可见,美学如若坚守其借助审美救赎通向人之自由解放的终极诉求,势必需要关涉人们的日常生活,正视构成人之日常生活及其生命意义的正当感求,只有将感性上升至关系生命质量的存在论高度,美学才能重获生命救赎的言说意义。唯其如此,美学需要摒弃理性霸权并突破纯艺术的界域而回归感性,在对感性和日常生活的关注与批判中实现理论话语重构。不难发现,艺术重返生活与审美回归感性是人类艺术审美活动进入消费主义社会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向,二者基本上同时发生,又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共同促生并见证着“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的到来。

二、日常生活审美的表征之一:公共艺术的出场

当下随处可见可感的审美泛化现实证明,“日常生活审美化”正逐步凸显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性文化景观,并日益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织原则和表征当下文化艺术现实的通用言说媒介。“日常生活审美化”景观最显在的表现彰显于都市生活空间的美化方面。除却政治、商业、历史和文化等固有因素之外,充满美感和艺术品格似乎是现代城市印象的题中应有之义,艺术审美观念被积极整合于当代城市文化的建构,诸多艺术形式和审美元素被应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城市形象的建设和城市空间的安排之中。城市建筑的设计会参照审美的基本原则,街道两旁透明橱窗内的商品陈设会努力营造一种审美的效果,甚至城市本身也被视为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的艺术品,以至于“差不多每一块铺路石、所有的门把手和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没有逃过这场审美化的大勃兴”(8)。除了艺术观念、风格或美学元素的隐性融入,美化城市空间的最便捷手段即是诉诸于雕塑、壁画、建筑、园艺设计、景观艺术等具体的艺术品。由于这些艺术被置于城市公共的物理空间之中且参与了公众的艺术审美生活而被统称为“公共艺术”,并被形象地叫作“城市家具”。从概念发生学的角度来讲,“公共艺术”的出现是颇为晚近的事情。大多数艺术史家和批评家皆倾向于把此概念和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实践出现的时间,追溯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社会发生之时。如此一来,自然把后现代社会之前存在于公共物理空间中的艺术品排除在“公共艺术”的范畴之外,原因有二:其一,“公共艺术”产生的首要前提是必须具备建基于社会政治及文化民主机制之上的真正公共领域。根据哈贝马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考察,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是18世纪之后市民社会的产物。“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公众。……当他们在非强制性的情况下处理普遍利益问题时,公民们作为一个群体来行动;因此,这种行动具有这样的保障,即他们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组合,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概言之,公共领域是由公众自发地针对公共利益问题自由发表意见的社会生活领域。所以,公共艺术便是存在于公共领域之中关涉公共利益的艺术品形式。由此反观人类封建与专制统治时代的主流艺术,例如,帝王雕像、纪念碑、宫廷艺术、宗教建筑与壁画等,此类艺术所反映和表现的题材,大多是凌驾于普通百姓之上的救世主、圣人、帝王、英雄、政治家、神话故事或丰功伟绩等,而且普遍借助于掌权阶层的政治权威和权力话语创作,自上而下地推广至全体社会,并以法定的形式纳入社会文化生活和大众的文化心理之中,其表达的是权力阶层的意识形态与审美规范,丝毫不代表公众或公众的意愿。所以,这类艺术形式虽处于(或部分地处于)开放性的物理空间之中,但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精神和自由平等意味的民主参与的文化内涵,在当时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其二,尽管到了18世纪,近代新兴资产阶级及市民社会的兴起为公共领域的建立奠定了社会基础,亦为公共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文化场域,但现代主义时期置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往往是少数艺术精英基于艺术自律性观念极度个人化的艺术表达和对前现代艺术观念的反叛,不仅超脱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经验,且经常独立于所在的空间环境,基本上与博物馆或美术馆中的其他各美其美的现代主义艺术毫无二致,因此也难以被划归为“公共艺术”一类。由上可见,正如公共领域的形成一样,尽管西方社会中的公共——私人界定早在素有西方古典民主政治源头的古希腊城邦中即已存在,但公共领域的真正实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当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只有在人类社会进入了后现代文化语境之中,艺术与生活相互融合并能够在促进公众参与社会公众事务和公共福利方面发挥积极效能之时,才真正以理想化的面貌出现。当代公共艺术在中国的正式出场并取得长足发展,不过是21世纪以来十多年的时间,而这恰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话题进入中国并逐渐获得理论合法性与现实阐释力的时间基本同步。某种意义上,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出场即是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表征之一,而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艺术生活化程度的与日俱深也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现实文化土壤。从宏观上看,二者的“深入人心”皆得益于21世纪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面发展进步的整体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一系列重要变革,促进了国家政治、文化进一步开放,社会政治与文化生活的民主化程度愈来愈高,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这皆为“公共艺术”的引入和发展营造了必不可少的社会文化场域,也进一步加大了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相互转化的力度和深度。

三、艺术的公共性与审美的民主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之所以受到国内诸多学者的重视和认可,除因其与21世纪以来中国整体社会文化语境颇为契合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其为艺术审美的民主化带来了极大的可能性,无疑,公共艺术在此方面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公共艺术的出场,直接使得人们的艺术审美活动不再局限于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传统的文化艺术场所,而扩展至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街心花园等公共文化空间。而且,如果说那些糅合了艺术风格和美学元素的消费商品和工艺设计仅是“从艺术当中抽取了最肤浅的成分,然后用一种粗滥的形式把它表征出来”而与真正的艺术尚有距离的话,那么,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其所给予公众的审美便利和对民众参与艺术的热情的调动是不言而喻的。与以往艺术形态不同,“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第一本体规定性,此种公共性绝非宽泛意义上的把艺术品放置于开放性公共空间,而是包含着与现代民主紧密相关的深层意涵,具体表现在:第一,价值共享性。公共艺术是以假定其所表现的价值可以共享为逻辑前提的。任何理想公共艺术作品的创设,均不能仅是出于美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等简单的功利考量,而应以在为日常生活世界提供新型美学景观的同时为公众营造可以共享的城市文化空间和美学空间为旨归。纵观人类社会艺术发展史,被视为正统、主流艺术的总是标示和代表着该时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和普遍审美规范,而且其审美阐释权也掌握在统治阶层、贵族、教会或少数文化艺术精英手中,公众在其中扮演的仅仅是被动接受者的角色。鉴于此,当代公共艺术对公共精神和民主意识的推崇,对于公众为社会公共事务平等对话和公共参与的倚重,恰巧意味着对以往少数人垄断文化话语权的否定和抗衡,代表了现代文明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未来走向。第二,可参与性。如果说非公共艺术大多体现的是国家权力意志或文艺精英的个人审美旨趣的话,那么,公共艺术的文化理念和价值核心便在于倡导和体现公民社会之公共文化生活的自由参与和平等言说。真正的公共艺术,从起初的策划、设计方案的商讨,到具体的创作,再到最终艺术品的落成与安置等整个过程,民众无不参与其中并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以此实现公众审美需要的满足和与群体文化心理结构(地域文化特色、历史底蕴、风俗人情等多重因素)的契合。而且,公共艺术家不会像以往的精英艺术家那样以某种自上而下的启蒙姿态强加给观众某种单一的解释,更不会赋予某种比其他理解更特权化和权威性的理解,而是保持作品的自由流动与敞开的状态,将作品的诸种价值解读留给公众。所以,公共艺术可以说是现代民主精神在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彰显与延伸,代表了一种基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公共文化实践和文化理想。这种文化理想,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在‘公意’和‘公心’的指引下,在共同协作和广泛参与的过程中,聚集和利用好公共社会的物质与文化资源来为公共社会的全体成员谋福利。”而这种社会福利最明显的体现便是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审美的民主。

四、审美民主化:任重而道远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反映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总体目标,直接影响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内容与组织实施。当前高校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存在着技能化、德育化和智育化的几种偏差问题。科学确立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维度,可以从基础价值取向、核心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价值取向等方面来分析。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价值取向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实施十年来,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建立各级学校相互衔接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深入开展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建设高素质艺术教育教师队伍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出台,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一直处于发展探索期。一直以来,加强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进一步明确课程的目标、课程结构以及课程标准等,推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必须要解决重要问题。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涵义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对教师与学生以及社会所体现出来的目标追求和发展指向,是“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教育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换言之,就是指课程主体在课程活动中围绕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价值判断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关于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学术界普遍将其归纳为“个体本位价值取向”、“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知识本位价值取向”三种基本论断。“个体本位价值取向”的核心理论观点就是强调教育要根据个体的需要来确定,教育是人本性发展的内在需求,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个体本能的自由成长。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则强调课程和教育目的是要满足社会需求,个体的发展服从于社会的发展,使受教育者社会化是其最终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的则是学科本身的逻辑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把知识传授等同于教育本身。

之所以对以上课程价值取向的三种理论进行分析,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三种课程的价值取向都一定程度影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或者直接存在于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之中。“传统的课程价值观试图像原子排列一样对艺术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进行正确详尽的划分和评价,把人的主观因素、情感作用排斥在这一过程之外,就必然很难满足艺术课程中属于人的、难以预测和控制的本质属性如非标准化和不确定性等的要求。”因此,传统的课程价值取向强调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对知识获得“显性”素质的体现,忽视了个体行为规范的确立以及新观念的形成与更新等“隐性”素质的形成。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强调的是学生个体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个体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和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目标是为陶冶学生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这需要上述“显性”与“隐性”素质的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形成。

通过与传统课程的价值取向相比较而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应该具有这样的特性与内涵:一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受价值主体(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影响。高校培养的不仅是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是需要培养具有个人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丰富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具备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社会性”人才。二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一种从艺术本性出发的价值系统,与其他的课程相比,更加注重课程的主体性和人格性。三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素质影响。与其他课程的技能和知识价值相比,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更多地强调一种个体审美素养的提升。

二、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存在的几种偏差

由于在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观念认识上的不统一,当前一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客观存在一些偏差,这些偏差反映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带来的是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手段、方式方法等一系列的异化发展,直接影响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技能化的价值取向

有学者从艺术教育的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来分析高校艺术教育当前发展存在的技能化问题。认为专业艺术教育主要培养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这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和以艺术创造为核心的审美心理结构,这是艺术教育的间接目的。在当前高等教育背景下,非艺术专业院校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公共性”,是一种普通的、普及的、基本的、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但在现代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支配下的传统艺术教育模式中,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艺术教育的间接目的,只重其直接目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上具有明显的技能化指向。这种课程的价值取向突出特点是:一些高校把提高大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作为“公共艺术”课程的最大任务,强调艺术技能术的传授与训练,强调艺术知识的灌输,评价中常常以艺术技能熟练和艺术知识点的记忆程度作为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价标准。学生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缺少主动性、体验性和获得审美偷悦的机会。这种技能化价值取向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作为高校素质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以传授高深的理论知识和训练某种艺术技能为目的,而是通过艺术这一独特手段,潜移默化,感化心灵,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理解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武汉大学艺术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彭万荣教授的言论也是一语中的:“一个人所学的专业只能保证在这个领域进行创造,但创造能力有多大,能进行什么程度的创造,不取决于专业素养,而取决于感性能力,创造能力的强弱由感性能力来决定。所以看到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同时也是很杰出的艺术家。”

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辅德”价值取向

这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一些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程设计中使课程缺少艺术特点,强调政治性、思想性的灌输,以致使艺术教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附属,丧失了艺术课程的基本特征。在我国一些高校把“公共艺术”课程(特别是一些艺术实践课程)等同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艺术育人”、“寓教于乐”就是把“公共艺术”课程完全当成一种德育手段,这种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是在认识上把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定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政治素养等,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同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美国著名艺术教育家加德纳在对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深入调研考察后,就中美两国艺术教育的区别分析十分深刻,指出:“同一般教育一样,中国的艺术教育也有政治的、精神的、道德的目的,并追求某种美学的目的。事实上,美国人习惯于把艺术视为自我表现、创造力、自发性和个人变异的源泉,而不是那种政治的、道德的、精神的目的。”这种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是思想道德教育、政治素养教育的定位,违背了艺术的本质特点,也忽视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愉悦性、活动性、创造性等特殊的本质表现。虽然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涵具有一定的德育特性,但本质区别更加明显: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时候课程教学的一种衍生,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着眼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而是以大学生的审美修养作为最根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只是在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美育可以铺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治。”

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智育价值取向

这种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偏差就在于强调把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智力因素作为艺术课程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不可否认,将人的潜能的深入开发、促进多种智能的全面发展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的重要目标。但并不是大学生只要加强艺术学习,其智力因素就会自然得到发展,专业技能成绩也就会随之提高的。艺术教育的“益智”功能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从本质上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一种认知活动的体现,它由创作、感知、反思等多种能力构成。“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所指向的不是创作和表现的技能技巧以及相关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培养对作为整体的艺术的理解力或者说是艺术的思维能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必须是审美的、艺术化的,而不是智育化的。只有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中明确这一点,才能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均衡,并在这样的相互促进之中,实现对大学生智力潜能发展的作用。

三、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维度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的实质是一个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功能定位问题。根据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功能影响,将其价值取向划分为这样四个基本的维度,即基础价值取向、核心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基础价值取向:继承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质

在美国的艺术教育理念中,以多学科为基础,把艺术教育发展成为一门人文学科,以此来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是美国众多教育家的愿望。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丛书”主编史密斯撰写的《人文视野中的艺术教育》就试图通过众家之言来证明艺术教育具有人文品质,在传承本国优秀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不仅生动具体地表现生活,激发想象力,整合某一社会或时代的不同文化要素,而且还呈现出效仿或拒绝的各种样板、模式、视野和抱负,也就是那些不动声色地诱发批判反应的种种抱负等。笔者一向认为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功能,可以让人重温人类的多种可能性与成就,让人重新确立自信与希望。”可以看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具有最基础的价值取就是通过学习和欣赏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人文素养。

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核心价值取向:树立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世界著名美学家尤·鲍列夫曾指出:“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例如道德形成是的是道德规范,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哲学形成的是世界观,科学把人造就成专家),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使学生在审美经验发展的基础上,把感性的冲动、欲望、情绪纳入审美的形式之中,介绍理性的规范与约束,把他进一步引向审美的境界,是受教育者完成审美的自我塑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通过艺术课程的教育和艺术实践等,让学生在长期的、全方位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而创造美,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文化品质的鉴别力,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实现“在心灵的震荡和洗礼中培养起审美的人生态度、并最终落实为受教育者性情的陶冶、人性的构建”。

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根本价值取向: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于诱发和引导人们的联想力,充分发掘自我潜能,通过感知、联想、情感等审美手段,实现创造目的。艺术对人的感官经验的刺激、对人的情绪智力的提高、对人的创造能力的激发,一直以来都受到美学思想家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重视。托马斯·门罗指出:“艺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主要通过对感官的刺激和诱导来控制人类的经验和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仍处在原始的和尚未应用科学方法的阶段。今天,人们还很少了解艺术所涉及的心理因素或艺术是怎样产生效果的,而这些效果常常对人们的个人生活产生深远的,甚至能改变历史进程的影响。”美国学者艾里克·金森(Eric Jensen)出版了《艺术教育与脑的开发》一书,从脑科学和认知神经学的角度探讨艺术和艺术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作者对三种主要艺术活动——音乐艺术、视觉艺术和运动艺术进行了充分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持了这样的结论:“艺术发展的是那些需要长年累月的调整才能发展完善的神经系统。不过裨益一旦显现,将无所不及,从精神的运动技巧到创造能力,乃至情绪平衡能力的提高都将表露出来。”可见,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育教学最根本特点就是在于发挥个体创造的潜能,调动创新思维能力,它是智慧成长的重要部分。

4.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价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

感受艺术的陶冶与熏陶,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提高辨别假丑恶的能力,塑造高尚人格,这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与终极追求。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培育与塑造分为三个层次:

(1)对“真”的追求。“真的价值观念是人们在认识领域所产生的价值观念,它做出的价值判断和评价是人们的是非价值观念。”艺术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家在摄取和提炼生活的时候,已经将客观世界本身的真实转化成为了艺术的真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通过“求真”的价值诉求,让学生在真切艺术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艺术的想象与创造力,揭示生活的真谛,促使学生探求真知,追求真理。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学生;角色定位;艺术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面向大学生群体普遍开展的公益性、大众性的教育活动。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公共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无疑是公共艺术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并发挥其德育效应的关键所在。所以,在研究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路径选择上,必须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师生的角色定位。

一、教师的主导角色

在加快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建设一支符合公共艺术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彰显公共艺术教师的主导角色已势在必行,这是普通高校实施与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0世纪初叶,教师已经被认为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人,“教师即研究者”逐渐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努力追求的目标。英国教育家Stenhouse(1975)提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研究,我们都很难否认教师拥有大量的研究机会。我们应该承认,每一个课堂都是一个实验室,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成员。”美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理事会(EHR)或大学教育部(DVE)的大学教师提高项目(VFE)是把科研与教学仅仅结合在一起的,它要求教师把最新研究成果带入课堂的教学与实验中,并能对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能及时交流、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

的确,与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称职的公共艺术教师同样也应该首先成为一个研究者,即高校公共艺术教师应不断地研究教学对象(学生)、研究教学内容(着重研究艺术教育对德育的渗透)、研究教学方法。

第一,研究教学对象。针对我们调查中了解的情况,一些高校之所以没能扎实有效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归因于高校自身缺乏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重视,缺乏对大学生心理需求、行为动机和成长愿景的研究。这些恰恰是高校公共艺术教师所应承担的具体工作。高校公共艺术教师应在研究大学生普遍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兴趣爱好、成长愿景,有针对性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

第二,研究教学内容。公共艺术教育到底教给学生什么?我们认为应通过艺术审美、使大学生自觉接受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进而提升做人的素质和品位。因此,公共艺术教师应在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理论和学术动态基础上,关注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并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实践化、审美化、德育化。

第三,研究教学方法。公共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机制,通过经典艺术作品的展示、高雅艺术氛围的烘托,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课堂里与世界文化艺术面对面地交流与沟通,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情绪―情感―情操”的发展轨迹中,不断获得积极的情绪感受和体验,促进情感的形成与升华,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二)艺术实践的示范者

教师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言行举止、态度、个性等,无不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教师的示范作用重点表现在艺术实践中,即以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来给学生以良好的带动和积极的影响。

1.以自己的艺术造诣率先垂范。19世纪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师不仅要教育别人,而且要教育自己,自我教育的意义更加重大;学生所受的教育和教育程度取决于教师所受的教育和教育程度,自我教育是教师的终身任务。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师在整个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

公共艺术教师不是只懂艺术理论、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该是有着较强艺术实践能力和较高艺术修养的艺术行家、甚至是艺术大家。只有这样,公共艺术教师才能以自己的艺术造诣现身说法而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无限向往,进而激发起自觉热爱艺术、学习艺术的热情。比如,公共艺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学校文化活动中,展示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特别是自己公开发表的和获奖的艺术作品,这本身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示范作用,也是一个最好的榜样力量。因此,公共艺术教师应不断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深化自己的艺术造诣,进而才能真正做到以自己的艺术造诣率先垂范。

2.引领大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中。公共艺术教师应该是高校公共艺术活动的引导者,积极引领大学生参与到各类艺术实践中。艺术教育是哈佛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哈佛校园总是弥漫着浓郁的艺术氛围。在一份哈佛大学校报(英文名Gazett,双周刊)的“两周事件日历”栏目中,整整3个版面被用来刊载1997年3月27日-4月8日校园与艺术有关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中有12场音乐会,5场戏剧演出,一场印度古典舞表演,15个艺术展览,13场艺术讲座,电影欣赏更是天天都有。不论对艺术的哪一方面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免费参加的。而这些艺术活动之所以能够热火朝天地开展,从根本上说是与校方的高度重视和公共艺术教师的亲历亲为、积极引领分不开的。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师不能仅仅让大学生停留在接受艺术理论的层面,更应该自觉把大学生引领到参与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的伟大实践中,让大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艺术理论欣赏艺术作品、创作艺术作品,给他们以充分的自我实现的机会和艺术成就感。

(三)为人为学的传道者

“为人”就是做人,在这个方面教师应该成为一个“人师”;“为学”就是做学问,对此,教师理应是一个“经师”。我国古代教师多以学识和人格为本,所谓“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把教师称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都揭示了教师在“为人”与“为学”两方面的重要意义,堪称是实实在在的“传道者”。作为公共艺术教师,同样应该成为“为人为学”的“传道者”,成为“德艺双馨”的践行者。

1.展现高尚人格。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特别强调:在教学工作中,一切应以教师的人格为根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理想教师的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等。作为公共艺术教师,在艺术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出对艺术的高雅追求、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等等作为艺术教师特有的品格,进而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种独有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公共艺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自己模范的言行展现高尚的人格。与此同时,公共艺术教师的艺术作品也应传达高雅的意境、内涵高尚的品性,正所谓文如其人、歌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

2.传授科学知识。公共艺术教师应该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艺术理论知识,以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底来造就和丰富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为此,公共艺术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专业造诣,要有较高的艺术理论水平和感情表达力,要有开阔的视野和了解新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这些是公共艺术教师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公共艺术知识的先决条件。

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这一前提条件本身要求公共艺术教师不必向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讲授系统而高深的艺术理论,而应该本着“能懂、会用”的原则教会大学生艺术欣赏的基本技巧、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使大学生不仅要懂得艺术,而且要达到以艺术启迪思维、以艺术激发创造这一根本宗旨。

二、学生的主体角色

大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这种特有的情境与氛围下,通过不同阶段的角色定位,循序渐进地实现着公共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德育载体功能。

(一)全程参与者

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艺术教育,无论是学习欣赏、表演还是创作,都要经历情感体验。如果没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就不成其为艺术活动,更谈不上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正是在唤起情感、体验情感的过程中,使我们的情感由枯竭而丰富,由芜杂而纯真,由卑微而高尚,“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我们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进而,我们的人格在日积月累中得到完善。”

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对美的创造要以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是对美的感知的升华,而且与人的精神、文化修养密不可分。王岳川教授指出:“通过艺术体验去把捉生命的价值,通过艺术活动去穿透生活晦暗不明的现象,揭示生命的超越性意义。”由此看出艺术体验与艺术实践的重要性。要想成为艺术实践的全程参与者,大学生必须精熟于从静态的欣赏美到动态的创造美,同时还应关注个体精神和文化修养的不断提升。

(二)审美反观者

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大学生成为审美反观者,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作为审美主体的大学生应在审美艺术的同时更需反思具体艺术的意义或价值。王岳川教授认为:“真正的艺术把一种特殊的体验突出到对其意义反思的高度。”二是指从宏观上反思审美本身对审美主体的现实意义。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是人的高层次需要,并直接指向自我实现。作为审美主体,只有反观生命个体的逐级需要,并以审美为最终媒介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

陈旭光教授指出:“艺术作为人类一种的精神需求,是人的需要之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认为,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精神需求,是审美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公共艺术教育这一特定情境下,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应不断培养自己的反思意识,成为一个自觉的审美反观者,即在艺术面前应本能性地思考何为美?艺术之美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审美?等等。通过审美反观,不仅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审美素养,而且切实体认到艺术审美对于广阔人生的重要意义。

(三)人格完善者

实现人格的完善是公共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一个重要表征。鲁迅在《热风.随感录四十三》一文中说:“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我们看了,不但喜欢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这充分说明了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创作者进步思想和高尚人格的表现,只有如此艺术作品才能够打动人、鼓舞人、改造人,进而实现人格的自觉完善。

李泽厚认为“礼乐传统”中的“乐者,乐也”在孔子这里获得了全人格塑造的自觉意识的含义,它使这快乐本身成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和人格的最终实现。艺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发挥其培养人的良好修养、塑造人的健康个性的作用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艺术教育形式,强调艺术面向大学生,追求大学生权利和意识的尊重与表达,尤其强调大学生参与过程中所体现的交流、互动,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造就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并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实现大学生提高文明素质的价值。既然艺术教育的最终指向是个体人格的自我完善,所以,大学生通过置身于艺术教育的特定情境必然会顺应艺术教育的这一必然指向、逐步成长为一个人格完善者。

可以说,科学有效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必须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师生的角色定位,这不仅是我们探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路径选择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方向,也是确保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因素。强调公共艺术教师的主导角色和学生的主体角色,是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应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旭光.艺术为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岳川.艺术本体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朱光潜.谈美书简[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4].选集[M].(3).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5]张维平.维护教育的公益性[J].求是,2005,(14)48-50.

[6]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我国的实践[J].中国教工,2003,(9)12-17.

[7]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5月.

[8]马建初.开展民族传统艺术教育,传统中华文化精神,艺术教育,2007.11.35.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新时代;美育;公共美术;课程;改革

2019年4月1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部属高校须于2019年9月1日提交美育工作实施细则。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是指导和推动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南。由此可见,新时代,公共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美术课程的发展及其现状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7年,教育部出台《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根据该文件,全国84.6%的大学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共艺术课程,高雅艺术进校园已有13年。已为学校美育政策体系制度建设更加完善打下坚实基础。《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宣布,未来三年,全市所有高校应要求提供公共艺术指导并记入学分,每个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至少参加1~2门艺术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教育水平。2017年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全省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通知》文件,要确保在2017年底前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与此同时,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明确学分,大学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其专业教学计划。每个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在学习期间通过考核。目前参照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规定,要求普通高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计划。每个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在学习期间通过考核。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对于实施学分制的高等教育机构,每名学生必须通过学习,获得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至少2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将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教育部的下属“211工程”学校和省重点学校应开设上述课程。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其他院校尽快开设。明确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育特色等的优势,提供任意艺术选修课程或实践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纲》介绍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公共艺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一部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但各省在实施该课程时基本没有统一的课程大纲。该课程有艺术介绍、音乐赏析、歌剧赏析、戏剧赏析等,没有实行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课程。2019年教育部出台的意见中,有了决定性的基础指导文件,课程建设才有了依据,各省出台政策建立完善美育工作,公共艺术课程有待改善和完备。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日渐使我国高校学生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公共美术教育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公共艺术课程通对大学生艺术理念的灌输,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功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力,从而达到学生身心合一全面均衡发展。

二、改革的建议

第一,以世界的高等职业艺术教育为研究背景,以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为主线。从学校实施公共美术教育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主观、客观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新时代重视美育思想下,以国内外美育课程设置为研究资料,以高职公共美术课程改革为研究基点,解决公共美术教育体系普遍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美育的实施普遍意义。形成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科学且有目的地对课程设计、目标、内容等研究设计,形成系统的研究中的问题,然后获得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案,系统的课例等记录和分析,形成量化的研究指标,再以充分的实践证明形成结论,形成系统有效的研究。第二,对公共美术课程、美术艺术活动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促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发展。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上的创新,包括课程结合高职院校自身院校、专业等特色、特点设置哪些课程,以及如何设置。公共美术课程人才培养是艺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制定各学年公共美术教育的工作计划、实施具体步骤、教学等工作思路,制定系统、科学、完备的教学规划和目标评价考核体系,确保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质量提高和教学收获的实际效益。第三,公共美术课程的融入艺术实践性研究: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应当将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不拘泥于课堂,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等,有效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途径:搭建校园艺术展示平台、组织课间课后欣赏活动、线上微课、校园媒体平台互助、组织校社团交流等方式,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印发文件中要求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进行修订,学生艺术团队成员的选拔、挖掘,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微课平台展示课,学校的艺术实践活动应该让众多学生乐在其中的参与。第四,公共美术课程的融入思政课堂的实践性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公共美术课堂、德育与美育之间课堂融合的研究等。在新时代美育思想下,紧跟时代潮流,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中思政也是课程设置的一部分,融入思政课堂德育教育,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14篇

一、前言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中,重实用和重技术的教育倾向非常严重。尽管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受传统基础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划分文理科的客观现实仍未根本改变。由于理工院校学生入学前的学习背景大多为理科,入学后自然科学又是他们的主要课程,所以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尤其是艺术素养更为匮乏,成为制约理工科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理工科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解决理工科院校学生创造力不足、想象力较差、精神生活匮乏等问题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理工科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以课堂教学、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举行系列艺术讲座等形式,使大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本课题在对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现状考察时发现,各高校的艺术课程开设大不相同,随意性强,课程体系结构松散,缺乏系统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编排、教学任务和目的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技能化、专业化倾向。如何优化艺术类课程体系,更加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艺术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目前关于艺术素养的表述仍是一个存在争议而无定论的概念,甚至由于对其理解和表述的泛化而使得教育过程中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在考察了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我们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特征。艺术素养主要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

 

三、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构

 

1.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定位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的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其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目标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确立课程目标,不但可以确定课程设计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本课题认为,理工科高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 在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感,通过对艺术作品分析、批判、评价,提高审美素养,发展形象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培养其健全和谐的人格。

 

2.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首先,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内容选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基础性与普及性

 

一方面,由于学生具有的艺术知识的层次不一,对各种艺术种类的兴趣不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根据大多数学生已有的艺术知识状况和兴趣,设置课程内容和难度,要满足大多数学生对艺术知识的需求,强化和突出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艺术类学科本身种类与内容繁杂丰富,在有限的学时中教授和传播优秀的艺术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应当科学化、合理化。应削弱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要同专业艺术教育区别开来,加大公共艺术课程中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公共艺术课程具有一定的普及性,真正成为适用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课程。

 

②整体性与层次性

 

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共艺术课程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课程,被分为若干种类只是人为的结果。开设公共艺术课时,在艺术素养结构要素的前提下,课程设置上需要注意艺术知识整体与局部的问题,基于学生在艺术资质和审美能力方面参差不齐的个体差异性,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设计上应具有层次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艺术理论、艺术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与提高。

 

③综合性与系统性

 

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主要体现在艺术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素养与其它素养之间尤其是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上。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艺术素养的基础,其他素养都是在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审美素养是艺术素养的核心和纽带,艺术情感素养是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艺术创造素养是艺术知识、审美、艺术情感的的综合表现。综合性的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艺术素养构成要素的内在结构及其关系。使公共艺术课程之间建立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艺术知识,使艺术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④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像中受益,而历代艺术又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在艺术教育中,学生通过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比较,可以提高想象能力,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就理工科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而言,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设置时,要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使学生了解到艺术手段和科技手段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更美的形式,能够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产生兴趣,并为其今后进行创造性地活动奠定基础。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划分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的领域。

 

艺术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有赖于艺术的分类,艺术是一个分支多、门类广的学科。迄今为止,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六种之多:例如以感知方式分类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视听综合艺术;以存在的方式分类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以表现形式分类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还有以表现情感分类法、媒材分类法等等。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素养的构成,我们将公共艺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课程群:

 

①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群:

 

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分类、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艺术的基本表现技法、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等等,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美术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书法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美学史》《中国电影史》《中国建筑史》《中国画理论与技法》《油画理论与技法》《素描表现技法》《动漫画基础》《艺术设计原理》《摄影艺术》《中外戏剧文化精粹》《音乐基础理论》《基本乐理与管弦乐》《声乐基本原理与技法》《视唱基础》《中国民族舞练习技巧》《舞蹈形体与气质培养》《影视后期制作》等。

 

②艺术审美类课程群:

 

艺术审美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艺术课程为媒介,帮助学生体验审美的过程,掌握审美的方法,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并能给予一定水准的评价。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美术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交响乐赏析》《中国美术名作欣赏》《书法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欣赏》《中外名曲赏析》《京剧艺术欣赏》《器乐作品欣赏》《世界经典电影欣赏》《中外名城赏析》《中国园林赏析》《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中国民族服饰赏析》等。

 

③艺术创造类课程群:

 

艺术创造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这类课程除了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实施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绘画创作》《书法创作》《剪纸创作》《摄影》《三维动画制作》《舞台设计》《合唱表演》《器乐演奏》《小品创作与表演》《经典电影配音体验》《健美操》《舞蹈表演》《相声表演》《歌曲演唱》等。

 

④艺术感悟类课程群:

 

艺术感悟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了解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美学观。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艺术精神》《书法的艺术哲学》《艺术与科学》《电视传播技术与艺术》《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艺术和文化中的种族性》《后现代艺术与美学》《老庄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等。

 

四、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的管理对策

 

1.加强宣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公共艺术课程要深入实施,首先在观念上要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及艺术素养在人生当中的作用和价值有较深刻的理解。加强宣传,改变原有的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就是休闲娱乐的课程的肤浅认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上来。建议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纳入学校教育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使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2.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营造校园艺术教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部门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周期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并将其纳入第二课堂学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艺术活动,使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获得展示和发展艺术才能的机会,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到艺术文化活动中去。

 

3.建立与理工科专业互补交叉融合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

 

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科学、情感与理性相结合,是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想选择。在教学的实践中,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尤其是专业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和讲授,不断丰富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有理工科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模式。

 

4.在公共艺术课程的四个基本领域,提出了对学生的最低学分要求,通过试讲或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各领域课程的基本情况。

 

至于具体选什么课程,学生在学分制约和教师指导之下自主去选择,在自由选课和教师指导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协同发展。

 

5.规范艺术类公选课程遴选程序。

 

通过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等形式,不断地增设和淘汰课程,在公平竞争的机制下,逐渐推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艺术类公选课程。

 

6.通过引进和自主培养两种方式,加强公选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增加课程系数、外出研修等),使更多优秀的教师乐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在教学的实践中使他们积累更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经验,从而使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7.改革公共艺术课程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关注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体验。

 

考试内容和考核方法是检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内容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是促使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措施,提高艺术素养是衡量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由于艺术素养的构成要素是复杂而多维度的,因此在公共艺术课程考核内容中,不应当只体现艺术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要涉及学生审美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是否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否根据所学获得艺术知识在实践当中进行创造性地运用等纬度。本课题认为,由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感性认知贯穿教学始终,公共艺术课程考核要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给与更多的关注。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校 公共艺术 教育 大学生 培养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还处于发展时期,特别是相对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处于探索阶段。很多高校缺乏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缺乏,不能满足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条件的高校可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利用有限的资源尽量满足大学生对提升艺术素质和审美素养的需求,开设特色科目,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积累宝贵经验。

1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通过艺术知识教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审美、艺术实践等教育,它具有欣赏性、参与性、实践性,是一种将艺术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的教育模式。公共艺术教育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其得到美的体验、掌握审美的经验,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和审美情趣,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1.1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能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能给大学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这是因为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往往投入了对生活、对社会、对大自然的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能感染大学生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就是要让他们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传播美,使他们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树立真、善、美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2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能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很多大学生最突出的不足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多年来都以“灌输”的教育方式为主,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就是专业课程任务过于繁重,大学生基本只在本专业范围内学习活动,忽视了其他学科、专业的学习,从而导致视野狭窄,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能力的发挥。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曾说过:“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因此,艺术和科学是相互协调发展的,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也越来越艺术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与其他人文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大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想象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1.3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随着当今社会的竞争不断加剧,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也随之加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正承受着严峻的考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美”的教育为主,优秀的艺术作品能给予大学生美的享受,舒缓大学生的紧张情绪;通过经典作品赏析,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生活经历,能激励大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通过参加艺术实践,让大学生充分展示自我,重塑自我,树立大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大学生心理问题能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得到解决。

2 加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重要窗口,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信息相对闭塞,但这里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就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西部地区的高校要利用自身的地域民族文化优势,切实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2.1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应具有科学性

要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就要将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和中小学艺术教育严格区分开。专业艺术教育是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公共艺术教育则是培养热爱艺术的普通爱好者和欣赏者,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不强调艺术技能的掌握,而是通过艺术的熏陶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使同学们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中小学艺术教育虽然都是普通艺术教育,但程度上有很大区别。高等公共艺术教育面对的是文化基础较高、思想较成熟的大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将艺术与专业、人生、情感、社会相联系进行理性的思考。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智慧、人格、人文精神全面发展。

2.2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应多元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应体现综合性与专门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知识性与体验性等方面的融合。公共艺术课程大致有理论知识、作品欣赏、技能实践、文化史论几大类。高校应根据年级不同开设相应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循序渐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分阶段完成教学目标。如:大一开设《音乐理论基础》、《美术基础》、《中外艺术史》、《书法艺术》等课程作为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基础知识,熟悉基本技能,了解中外著名艺术家及一些经典名作。大二以讲授和实践相结合开设不同层次的选修课,内容涉及音乐、美术、影视、设计、摄影、动画、书法等,满足不同专业基础、不同爱好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为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同学开设唱、跳、演、画等内容丰富的艺术技能课,让他们参与艺术实践,亲身体验艺术美,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还要邀请著名的艺术家到学校以学术讲座的形式为学生讲解艺术发展的最新情况,国内外艺术动态,与学生交流演艺经验和艺术心得,充实学生艺术知识,丰富艺术体验。

2.3 将本土民族艺术资源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

本土民族艺术资源从狭义上讲就是少数民族地区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艺术资源。我认为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融入本土民族艺术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当下一些流行音乐、摇滚、街舞、个性化的服饰等所谓的快餐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教育者就应该用传统经典艺术文化和本土民族艺术文化来引导学生,弥补学生审美主体意识的缺失。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与少数民族之间关系会更加亲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会吸引他们,优美的欢歌热舞会给予他们亲切感,这些艺术就在他们身边,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能深刻地理解“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如:贵州的侗族大歌;四川的变脸、皮影、川剧;云南红河的海菜腔、丽江的纳西古乐、景洪的傣族歌舞等多个民族的传统艺术。民间乐器有葫芦丝、巴乌、芦笙、象脚鼓、笛子,美术有壁画、蜡染、建筑、民族服饰等等。特别是杨丽萍打造的云南本土文化剧目《云南印象》、《孔雀》、《云南的声音》等更是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把少数民族丰富而优秀的艺术资源融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出具有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2.4 公共艺术教育课的教学方法应突出现代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不能以灌输书本知识和传授技能为主。著名美学家黑格尔曾说过:“艺术的独创性是从对象的特征来的,而对象的特征又是从创造的主体性来的”。为了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就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体系、学习艺术技能,教师则处于引导和辅助的地位。要大力提高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多样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获取艺术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实践体验。艺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水平,努力用网上和远程的艺术教育资源为学生授课,使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更加现代化、规范化。

3 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保障和课程延伸

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组织建设、学科建设、制度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机制、实践性教育等方面保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全面实施。

3.1 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组织体系和教学规章制度

学校应成立公共艺术教研室,负责全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施和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各类综合性、多样性的公共艺术实践活动,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学校要及时修订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把公共艺术教育适时纳入到本科教学体系中,从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对公共艺术教育做规范,从而形成科学完备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3.2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者,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着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成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高校要从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上做工作,不能重传统、热门专业而轻艺术教育。在引进和选用人才时要注意老、中、青搭配,使教师年龄向年轻化发展;要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让更多年轻的优秀教师担当起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重任;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学习,通过考研、考博,国内外访学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要建立公平合理、符合教育教学实际的职称评聘机制,既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要提高其科研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具有崇高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还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团体和社会上的知名艺术家到学校讲学,聘请一些艺术大师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

3.3 加强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活动,达到艺术课程的有效延伸

公共艺术教育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拓展公共艺术教育途径。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学校开展高品位、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形成艺术文化氛围浓厚、崇尚真善美、积极向上的良好的育人环境。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真正地让学生在创作和实践中学以致用,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得以深化,进而达到公共艺术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要以重大喜庆节日为契机,积极开辟服务阵地,丰富活动内容,搭建展示平台,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健康,高质量、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如: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结合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元旦节等重大节日举办庆祝演出活动,结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举行送文艺下乡,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举办摄影、书法、美术、手工艺作品比赛,开展合唱、校园歌手、舞蹈、诗歌朗诵会、戏剧、演讲、辩论等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适合自身特长和爱好并能很好地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此基础上,选拔艺术水平较高、艺术技能娴熟的学生组成合唱队、舞蹈队、辩论队等参加校内外各类比赛,通过艺术展演活动再次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准,建成学校最高艺术水平的学生团队,带动全校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

3.4 加强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要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给予学生培训,才能让学生达到艺术知识的内化。要保证实践教学课程的有序开展,就要求学校配套相应的教学设施,如音乐欣赏多功能厅、形体训练厅、多媒体教室、小型剧场,这样才能满足日常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艺术带来的美的体验。有条件的高校应建造大学生会堂,这样既能满足本校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汇报需要又能满足国内外一些专业艺术团体的演出条件要求,从而吸引他们来学校演出,让大学生走近大师,感受经典,这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艺术教育形式。

英国赫本・里德曾主张:“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因此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滋养和开发,对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企及的。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又承担着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创新思维等任务,它就像一把金色的钥匙,能开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大门,从而促进大学生人格魅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开创独具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典范,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为西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宋原放.简明社会科学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691.

[2][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37

[3][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24汤爱芬.高校

[4]黄小明等.高校艺术教育开发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的研究[J].艺术百家2005(5).

[5]傅有明.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6]赵琳.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社会科学,2010(9).

[7]王长喜等.论素质教育中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