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一是精心打造品牌文化。在完善保留传统文化活动的基础上,2007年开始,每年6月至9月举办的“仙境之夏”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活动时间长达三个多月,演出一百多场,成为市民参与面广、社会影响力大、舆论关注度高的品牌活动;2014年着重打造“欢乐蓬莱行”文艺走基层、“仙境之夏”、镇街“共建和谐社会、共享文化成果”巡演活动等系列文化活动品牌。系列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蓬莱文化影响力,还大大提高了基层群众的幸福指数。二是繁荣发展群众文化。蓬莱市大力实施文化便民、惠民、悦民工程,全面繁荣群众文化,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开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新模式,年均城乡范围内各类文化活动2000余场,活动数量在烟台各县市区居首位,树立了蓬莱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连续三年在烟台市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群众文化活动满意度得分列8项调查内容之首。三是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培训。近年来,以“群艺大课堂”为主题,特别是2013年启动的“美丽乡村种文化”专场培训活动,根据基层文化活动人才需求,常年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邀请市内外文化名人和专家学者公开授课,采取到镇街、村居现场培训的形式对基层文艺骨干进行业务培训。每年组织文化馆文艺骨干辅导均不低于300人次,辅导业余文艺爱好者不少于4000人,“种文化”系列文化培训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蓬莱市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目标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蓬莱市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应该具有独立的文化馆、图书馆,并且建筑面积均不少于3000平方米。而目前蓬莱市“两馆”都是依附于文广新局办公大楼开展业务工作,建筑面积及其他硬件设施均未达标。镇、村两级文化设施建设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南部山区不如沿海地区,农村地区不如城市社区的失衡状态。二是文化事业建设投资主体单一。政府依然是文化事业的主要投入者,在吸纳和动员社会力量方面明显不足,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比较单一。三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不能适应需要。村居基层文化活动组织人才和各艺术门类的专业人才缺乏,传统民间艺术亦后继乏人,已经出现青黄不接和断层现象,有些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偏低,难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1.1直接授权

直接授权是指使用者直接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授权,又可分为一对一授权、授权要约和创作共用。①一对一授权是指使用者根据著作权自愿许可原则,一对一地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授权。②授权要约是指作者根据自己的版权授权意愿,在其出版的图书中刊登一页权利人授权声明,明确该书的著作权授权范围、授权费用、支付方式、使用方式以及保留权利等内容,该模式指引使用者依据授权声明合法使用作品,有助于免除一对一洽谈的巨大交易成本[1]。③创作共用(Cre-ativeCommons)协议作为一种相对宽松的授权协议,即除特殊说明以外,任何人可以免费拷贝、分发、讲授、表演某个站点的任何作品,但要注明出处或作者,只能用于非商业用途,不能为某种利益而擅自更改或删除作者名发表在任何商业媒体上,而且如果基于原作品内容进行再创作,应按照与当前协议完全相同的协议分发最终作品[2]。

1.2间接授权

间接授权也称授权,是指著作权人将权利授权给著作权机构,使用者向著作权机构交纳相应著作权使用费,著作权机构再将这部分报酬转交作者。间接授权又分为集体管理、由出版商授权、专业版权公司授权、技术平台服务商代收代授模式等4种方式。①著作权集体管理,是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经权利人授权,集中行使权利人的有关权利并以自己名义进行相应活动,如与使用者订立许可使用合同、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费、向权利人转付使用费以及处理相关诉讼、仲裁等。②由出版商、专业版权公司、技术服务平台商授权,是指作者将作品使用授权交由出版商、版权公司或技术服务平台商代为管理,使用者与出版商、公司或运营商洽谈授权事宜。

1.3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是指特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据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无偿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的制度。合理使用制度体现了社会公共利益对私人权利的法定限制,在不损害著作权人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社会公众保留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自由空间[3]。作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机构,图书馆依法享有两项著作权合理使用情形(也叫图书馆例外):①图书馆复制权例外。《著作权法》第22条第8项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并不向其支付报酬。②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7条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同时,依据《条例》第6条第6项规定,建设开通的“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2008年开通)和“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2011年开通)等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有相应的作品合理使用权;依据《著作权法》第22条第11项、《条例》第6条第5项规定,在新疆、等少数民族自治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适用于少数民族文字通行地区的翻译类合理使用。

1.4法定许可

法定许可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据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作品但须依法支付报酬的制度。法定许可的本质是将著作权人的专有权降格为报酬请求权。《著作权法》第23、33、40、43、44条分别规定了5种法定许可情形(即教材编写许可、报刊转载许可、录音许可、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放已发表作品许可、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放已出版录音作品许可),《条例》第8、9条则分别规定了两种法定许可情形(即作品网络传播的远程教育许可和扶助贫困许可)。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和相关公益性数据库的开发利用都离不开对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如根据扶助贫困法定许可规定,目前设在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依照法定许可规定,自公告之日起满30日,著作权人没有异议的,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向农村地区的公众传播扶助贫困和适用基本文化需求的数字化作品,并按照公告的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2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著作权利用的困惑

2.1直接授权成本过高

虽然直接授权包括了一对一授权、授权要约和创作共用等多种方式,但授权要约模式由于可操作性不强和单靠市场机制推行难度大[4],创作共用模式则由于协议较为复杂,作者正确理解协议有一定难度,并且协议普及力度不够,绝大多数作品并未加入协议,因此这两种模式目前还未得到广泛应用,无法成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主要授权方式。由此可知,一对一授权模式自然就成为直接授权的主要方式。同时尽管人类社会经过了数千年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无法计量的信息资源,但是对当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传播最具影响力和推动力的信息资源,大多数还处于著作权保护期内,因此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机构如果不事先获得作品的著作权使用许可,就无法对大多还处于著作权保护期内的作品进行数字化和网络传播,这就不可避免地把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置于一种“海量许可”困境[5],导致直接授权交易成本过高,使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遇到困扰。

2.2间接授权机制不畅

间接授权包括集体管理、由出版商授权、专业版权公司授权、技术平台服务商代收代授模式等4种方式。由专业版权公司授权的作品数量很少,同时也必须解决海量授权问题;由出版商授权,出版商往往凭借出版发行上的优势地位对著作权人提出许多不合理要求,如要求无偿获得作品网络传播权,因此大多数作者并不愿意一揽子将作品授权给出版商;由技术平台服务商代收代授模式主要适用于网络环境中的数字作品,技术平台并不能很好解决纸质作品的授权和收费问题。因此以上3种方式应用范围均有很大局限性,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相对而言,集体管理是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获取作品的重要间接授权渠道。然而由于我国《著作权法》第8条、《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19条都明确规定作品著作权人享有自由加入集体管理组织的权利,这决定了我国各类集体管理组织不能强制著作权人加入,因此其所代表的会员数量非常有限,目前还根本无法完全满足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海量的著作权许可要求。同时目前集体管理模式表现出一定的缺陷,如缺乏先进的技术平台,授权效率不高;滥用其垄断地位,侵害权利人和使用者的权益;存在较为严重的不积极维权的问题,这导致很多作者对集体管理组织产生信任危机,影响了更多会员加入。因此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者来说,间接授权机制运行似乎并不顺畅。

2.3合理使用情形过严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第8项以及《条例》第7条均规定了合理使用条款,然而必须指出,为充分保证著作权人的权利,法律对其有较为严格的适用限制:一是使用地点限制,即图书馆等只能在本馆馆舍内(馆域网)内向读者提供数字化作品;二是作品范围限制,即限定为本馆收藏时就是以数字形式合法出版的作品和图书馆为了陈列和保存版本的需要而制作的数字化复制件;三是使用目的限制,即对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应被用于个人研究、保存版本以及教学科研的需要,并且不允许直接或间接获得经济利益;四是使用方式限制,即提供作品时应采用技术性措施,只允许用户在线阅读,不能下载全文。基于上述限制,绝大部分图书馆收藏的合法的数字化作品无法向广大读者提供,极大妨碍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所需特色资源的收集以及后期推广利用。同时,还必须指出的是,根据《条例》第10条规定,除第6条第1项至第6项、第7条规定的情形外,不得提供作者事先声明不许提供的作品,目的是防止作者通过事先声明的方式规避《条例》规定的上述限制和例外。然而由于该法条仅仅是规定“作者的事先声明无效”,并未明确当事人的合同约定能否排除上述限制和例外,因此《条例》并不能禁止双方以合同协议方式排除上述合理使用的行为。在实践中,正是由于上述法律缺陷的存在,资源提供方或著作权所有人往往凭借其强有力的卖方市场地位,隐性逼迫图书馆等用户单位签订“凌驾于法定的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之上”[6]的资源许可协议,不断挤压社会公众利益空间,由此导致图书馆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可能因符合法律所规定的合理使用范畴但不符合双方签订的并非真实意愿表达的资源许可协议约定的行为而产生侵权风险。

2.4法定许可方式过少

前已述及,法定许可的本质是将著作权中的一些绝对专有权降格成为一种合理报酬请求权,从而在作者的排他性权利和公众的合理使用之间构建一种中间制度。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效率的著作权授权方式,法定许可应该有更大的应用范围。然而出于对法定许可会过多损害著作权人利益的担心,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纸质文献数字化、已购数字资源下载转化以及网络资源下载链接的法定许可制度,《条例》第8条、第9条也只是就网络传播方面规定了实施远程教育和扶助贫困的法定许可,并未明确规定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馆舍外信息网络传播的法定许可。很显然,法定许可方式的过少也影响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所需特色资源的合法收集和有效利用。同时,还必须指出的是,我国的大多数法定许可规定了一个前提条件———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这与其他国家的法定许可制度有很大不同,准确地说应该是准法定许可制度,即同意著作权人以声明的形式排除法定许可的使用,这无疑极大削弱了法定许可的效力。

2.5技术措施保护过度

技术措施保护是法律界为解决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作品保护难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意在制裁为侵犯他人著作权而破坏有效控制作品的技术措施,以及有意为牟利而提供破坏技术措施的设备和服务的行为。为兼顾著作权所有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各国法律同时规定了若干规避技术措施行为的例外情形。然而我国《条例》第12条仅仅规定了4种例外情形即为教学或科研目的、非营利为盲人服务、国家机关依法执行公务以及进行系统或网络安全性能测试等,例外情形范围过于狭窄,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依此规定,图书馆进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时,对存储格式已经过时并在市场上无法购买的作品不得合理规避其技术措施,因为不符合法定的4种例外情形。此外,对于图书馆履行自身职能、充分发挥自身在人类文化遗产保存方面的价值的至关重要的活动———数字文化资源长期保存,我国现行法律也并未明确规定允许图书馆享有规避数字资源技术措施的例外[7]。我国法律对作品技术措施的过度保护严重影响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进程。

3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著作权许可的出路

资源授权无法突破现有法律与授权资源无法满足读者需求是目前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最大两难困境。虽然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机构最好现实应对措施是研究熟悉现行法律,并在法律给予的合法空间内开展工作,但这仅是权宜之计,非长久之计,根本出路是积极推动现行著作权法律的修订完善,争取法律给予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社会公众更大的法律活动空间,促进著作权法设计上的再平衡。目前国家版权局于2012年3月公布《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一稿),公开征求意见后,又于同年7月公布《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以下简称草案二稿),最后于同年10月向国务院法制办提交《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三稿)》(以下简称草案三稿)。下面笔者结合著作权法修订草案情况来分析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著作权许可难题的化解程度。

3.1坚持利益平衡原则

利益平衡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法治社会立法的方向。现代立法实质是一个利益识别、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及利益表达的交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立法者旨在追求利益平衡[8]。法律是相关利益方相互谈判和协商、相互让步和妥协达成一致并使相互权利义务制度化、规范化的结果,是利益平衡的产物。著作权法就是一部关于著作权利益平衡的法律,其调节利益平衡的机制是通过设定著作权人和公众的权利和义务来实现的。随着高新技术发展,传统图书馆版权利益平衡机制无可奈何地在数字空间下被打破,因为数字技术彻底改变了作品创作、传播和利用的本来面貌,促使信息创造者、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利用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由于网络的迅捷性、互动性、超时空性和整合性,数字化作品下载和复制成本非常低,不仅传播速度更快,而且传播范围更广,社会公众超出合理使用范围非法利用作品的情形大规模增加,于是为更好保护著作权人利益,著作权法规不断扩张,以弥补新技术带给版权人的实质性利益损失,如新设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却没有完善的权利限制措施,以致图书馆和社会公众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由此导致著作权利益冲突或失衡[9]。2012年启动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就是为了重塑著作权利益平衡,在增加著作权保护条款的同时,相应拓展著作权法的权利限制条款,以适应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背景下著作权利益分享与协调的新要求和本土文化事业与产业迅猛发展对著作权利用新保障机制的新呼唤[10]。

3.2完善集体管理组织

著作权集体管理模式可分为自愿性集体管理、延伸性集体管理和强制性集体管理。我国现行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模式就属于自愿性集体管理,是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经权利人授权,集中行使权利人的有关权利并以自己名义进行的管理活动。延伸性集体管理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起被北欧国家所采用,是指当一个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代表足够数量的权利人,并与之就利用作品达成协议代为行使著作权时,这种管理行为可以延伸至该领域内的其他非会员权利人,但是每个权利人可以以书面禁令的方式来阻止其作品遭到延伸性管理而产生的复制行为[11]。强制性集体管理是指著作权人无论是会员或者非会员,只能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来行使相关权利,如果权利人不接受集体管理,视为放弃该权利。该模式以德、法为代表。显然,完善集体管理组织是一种解决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所面临的资源著作权海量授权问题的核心方式,学术界对此主要提出了3点建议:①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集体管理制度,改自愿性管理为延伸性管理或强制性管理。②建立统一著作权权利信息查询平台,开发版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我国版权集体管理的数字化。③破除集体管理组织的垄断性,引入市场竞争者,提高授权效率。草案一稿第60条、70条制定了有关延伸性集体管理规定,但由于社会反响强烈,该条款被指责为“被代表”、“被另行规定”[12],甚至有学者建议本次修改应暂缓设置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等将来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运行机制相对完善后再作考虑[13]。到草案二稿,第60、70条虽然依旧规定了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不过相比一稿明确了适用范围,即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和自助点歌。再到草案三稿,则只规定了自助点播这一种著作权集体管理延伸范围。这充分说明目前我国社会公众由于对原来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垄断性、授权效率的低下以及报酬获取的不公正的认识,极大影响了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在我国的推动。因此,我们应顺应网络时代著作权利用的去中间化趋势,重构集体管理制度的角色即从交易参与者变为市场服务者[14],确立集体管理组织竞争性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更多的私人机构参与竞争,以打破集体管理组织的垄断性,推动建立跨类型作品服务平台,以提高集体管理组织的授权效率。只有这样我国才有社会基础,才有可能在新修订的著作权法中借鉴丹麦等国著作权法有关延伸性集体许可适用于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以及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等领域规定,以更好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3.3优化合理使用制度

作为著作权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平衡器,合理使用制度已成为各国著作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合理使用适用范围的界定始终与传播技术的发展相纠结。全球基于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模式各不相同,主要有3种:①因素主义模式。以美国为代表,提出了四要素,即使用的目的和性质、作品的性质、部分使用的数量和实质性、使用对作品的潜在市场或价值的影响,该模式具有灵活性和概括性的优点,但也有易造成司法实践混乱的不足。②规则主义模式。以英国、德国、法国、中国为代表,如德国著作权法以列举的形式详细规定了如临时复制、政府部门为公务而进行的复制等11种著作权合理使用行为,该模式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但易造成立法的滞后。③综合模式。以国际公约如《伯尔尼公约》和《TRIPs协议》等为代表的抽象概括加具体列举综合模式。我国现行著作权法采取的是规则主义模式,属于封闭性立法,缺少对合理性作统一判断的原则性标准,严格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同时法律规定的具体合理使用情形又过于严格,这自然非常不利于公共数字文化的建设。因此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专家们建议,一方面我国应主动吸收因素主义模式所具有的优点,以利益平衡为总体原则,采用原则、要素、规则三者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另一方面要完善具体的合理使用条款,解决公益性机构收集、保存、使用、传播受著作权保护作品的合理使用豁免等问题[15]。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借鉴了国际条约的综合模式,将三步检验法加入合理使用条款之中作为判定要件,同时明确规定了计算机程序的合理使用情形。不过草案一稿和二稿有关三步检验法立法技术略有不同。草案一稿以单独条款的形式在第39条规定了三步检验法,合理使用的客体是已经发表的作品,这就与第40条所规定的合理使用客体既有已经发表的作品又有作品相冲突,因此草案二稿、三稿修改为:第42条第1款列举了合理使用的12种类型,并增加第13项合理使用的开放式规定或兜底条款———其他情形,在第2款则规定了三步检验法———以前款规定的方式使用作品,不得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著名知识产权法学者吴汉东对此修改评价到:“草案在列举式立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抽象的判断要件,使司法上对著作权法所列举的行为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0]同时,从合理使用具体列举条款的修订情形来看,图书馆界等公共文化机构学者所提的大部分提议并未被采纳,如馆藏复制与网络传播豁免、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豁免、网络资源链接豁免等[15],这些豁免权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一方面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服务模式、合理的用户控制和谨慎的资源控制,结合三步检验法来判定自身行为是否是合理使用,从而扩展合理使用的范围空间;另一方面继续关注后续的修订进程,积极反映图书馆界的诉求,即便在著作权法层面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取得合理使用范围突破难度很大,但如果能在未来关于其他情形司法解释中,能够包括适用于图书馆的新的合理使用类型,那么对社会公众来说是一件幸事[16]。

3.4扩充法定许可内涵

法定许可是在法定范围内自由利用作品,但必须支付法定费用的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弱化权利排他性的方式降低作品利用的交易成本[17],以鼓励和促进对作品的利用和传播,平衡协调著作权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关系。前已述及,虽然我国相关法规规定了七种法定许可情形,但类型还是过少,因此很多学者指出图书馆等公益性机构所享有的法定许可权利范围过于狭窄,社会公众基本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为此建议:一是变“准法定许可”为“法定许可”,取消著作权人排除法定许可适用的权利,即去掉现有规定中“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的前提条件;二是进一步扩大法定许可适用范围,赋予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建设(包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法定许可权,即建设公益性数字图书馆使用著作权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如果收到著作权人对其作品通过数字图书馆上网使用的异议,则应立即停止该作品网上的传播[18]。然而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过程中,一些专家建议取消法定许可制度,因为根据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20多年的实践来看,权利人的报酬权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法律规定形同虚设。不过立法者认为,该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其失败的原因在于付酬机制和法律救济机制的缺失,因此,一方面,草案一稿着重从这两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增加了关于法定许可必须事先备案、及时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付酬和指明来源等义务的规定,如使用者不及时履行上述义务,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课以行政处罚;另一方面,草案一稿取消了法定许可制度中声明不得使用的例外(报刊专有声明除外),教科书法定许可增加了图形作品,报刊转载法定许可增加了专有出版声明,录音法定许可调整为合法录音制品出版后3个月,将广电播放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并入广电播放作品法定许可制度[19]。很显然,法定许可类型并未扩张,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建设法定许可权并未纳入修订条款,即便是这样,上述修改草案一稿的意在完善法定许可制度的第46条和48条还是引起了音乐界的广泛质疑[20]。这一方面是由于法定许可制度虽然具有授权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的优势,但也有定价效率低、法定交易条件僵化、不利于作品价值最大发挥的固有弊端],著作权人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另一方面更是由于音乐产业因网络盗版已遭受重大打击,而长期存在的法定许可制度并未给权利人带来实质性收益,由此带来的是音乐产业对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的极其不信任和激烈反对。后来在草案二稿、三稿中,删除了录音法定许可。由上可知,目前社会环境下,从著作权法律层面上设立公益性数字图书馆法定许可权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对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机构来说,一方面是继续呼吁社会对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视和关注,另一方面是认真探讨研究法定许可制度的完善,为今后著作权法律的再次修订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3.5限制技术保护措施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常绿树哈尔滨植物应用

哈尔滨是一座景色秀丽、别具风韵的东北城市,由于地理条件所致,城市绿地中常绿树种较少。为了使哈尔滨市冬季亦绿意浓浓,生机盎然,增加常绿树种及绿化栽植树的数量显得尤为重要。但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对东北地区常绿树木的应用现状还缺少系统的研究调查。因此本论文从哈尔滨市自然条件出发,选择一批能适应本地区气候特点,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改善城市面貌,并能满足各种功能需要的常绿树木,并从统筹规划的角度来充分发挥和利用哈尔滨市常绿树木的优化配置,提高园林绿地的观赏效果和使用价值,使哈尔滨市的常绿树木真正发挥其在绿地中的生态、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多种效益。希望本论文的完成,能为哈尔滨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目标的实现有所贡献,同时也相信哈尔滨市的常绿树木以其苍劲的雄魂、常青的风格、抗逆的气质在未来的绿化建设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1、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在哈尔滨市区,对公共绿地形式分别进行实地调查,其中包括街道绿地、休闲绿地、等。地点的选择上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常绿树的名称、数量、所占比例等,并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在调查过程中,注意绿化树种不同层次、不同的季相变化,掌握调查地绿化树种的配置方式,常绿树种在整个绿地景观效果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并用数码相机进行实地拍摄。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街道绿化调查

近年来,哈尔滨市的街区绿化打破了原有的模式,随着道路的拓宽,分车道的增加,街道的绿化呈现出多种绿化形式。哈尔滨市的多条主要干道,都摒弃了单一的绿化模式,而是采用了落叶树与常绿树结合,乔、灌木与绿篱的层次搭配。常绿树种在街区的绿化的调查结果如表4-1:

表2-1街区绿化中常绿树的调查结果(棵)

调查地点

和兴路分车带绿化

和平路分车带绿化

和兴路街头绿地(动力区政府门前)

文昌街街头绿地(省图书馆路段)

红皮云杉

223

3

5

黑皮油松

7

4

樟子松

96

丹东桧

339

4

14

常绿树总数

562

96

14

23

落叶树总数

1817

196

91

42

常绿树比例%

23.6

32.8

13.3

35.3

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到常绿树在街区绿化中的比例约为26.25%,主要是红皮云杉和丹东桧,在数种的选择上显得单一,未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

2.1.1街道绿化造景特点

和兴路在九九年改造后,变为四板五带式街道,成为哈市的一级街道,快车道的分车带内主要以丹东桧为主要绿化树种,其平均高度为2.5m。丹东桧采用分段栽植的形式,每隔约30—40米,便有5—7棵丹东桧栽于分车带内,株距大约为1.5米,同时分车带四周以80cm高的榆树篱围合。在街道两侧的分车带内,常绿乔木配以花卉灌木、草坪、绿篱(或色块),这种绿化形式既可体现四季常青,又有季相变化,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形式,同时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分车带内的云杉球栽种于垂枝榆、丁香树下,形式灵活,富于变化。

和平路也是近几年哈尔滨市重点改造街道之一,是三板四带式街道。以樟子松为主要绿化树种,并辅以高约2.8米剪形榆树球、丁香等进行间种配置,水腊矮篱约40cm进行绿化带四周绿化。将樟子松作为分车带内的绿化树种在哈市街道绿化中应用较少,但所形成的景观效果却颇为壮观。特别是哈尔滨市较有名的亚麻厂、量具刃具厂等一些历史悠久的工厂都位于和平路上,这样的配置更能衬托出这条街道的历史文化气息。

作为街头绿地的一种形式,动力区政府门前的两块绿地,在配合改善交通环境的同时,其中的一块建成用来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小广场形式,其四周的绿化只是简单的小旱垂柳和水腊篱的结合,小广场的西侧背景为动力区人民政府办公楼,若是在此能栽植一些常绿树,会更加符合周围的环境氛围,突出建筑物的性质特点。另一块绿化区距区政府大楼较远处,该绿地的设计更适合附近居民进行休闲娱乐,绿地的树种以常绿树、小乔木为主,乔灌结合。配置形式主要以常绿树为中心树种,四周是剪形的水腊篱或水腊球,并配置一些京桃、垂枝榆,白桦等小乔木,灌木层主要为榆叶梅、丁香等。春季开花的树木,次第开放,与常绿树构成一幅美景;夏季草坪以常绿树为中心,进而点缀一些草花,更显出常绿树的高大魁梧;秋季的白桦与常绿树更映射出绿地的别具风韵;冬季傲然挺立的常青树,不惧严寒为城市添绿。但在调查中,绿地中唯一的大树为近12米高的黑皮油松,栽植于绿地边缘或树池内,并未能起到在炎热夏季为人们提供绿荫的作用。

常绿树在文昌街的绿化中主要应用于街旁绿地,且较有特色。在宣化街图书馆路段圆锥形的丹东桧与高低错落的水腊球围合成一个小空间,小空间内设置一些石凳供路人休息。在另一块绿地上,丹东桧和修剪成不同形态的榆树球作为背景,再配以组成波浪形绿带、高约30cm的水腊篱,整个绿地无论在层次还是颜色的搭配上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2休闲绿地调查

休闲绿地被誉为城市的会客厅,在代表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精神面貌的同时,也起到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休闲绿地应尽量实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原则,在哈尔滨市调查的几处休闲绿地得到的数据情况如下:

表2-2公共绿地中常绿树的调查结果(棵)

调查地点

金桂园景观广场

道里文化广场

斯大林公园

红皮云杉

8

189

黑皮油松

5

34

桧柏

25

26

25

樟子松

108

红松

8

14

杜松

28

铺地柏

15

常绿树总数

61

26

398

落叶树总数

171

170

421

常绿树比例%

26.29

13.26

48.6

从表中可以得出哈市休闲绿地中的常绿树平均比例为29.4%,树种的选择也相对较丰富,其中桧柏、红皮云杉、黑皮油松、杜松等在绿地中都有很好的应用,但休闲绿地中也缺乏体形高大、树龄较大的树种,以用来配景和夏季遮荫。

2.2.1休闲绿地造景特点

金桂园景观广场的绿化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尤以常绿树的应用独具特色。以龙塔为背景的一块约320㎡的绿地,三株桧柏以三角植的方式作为绿地主景,背景为白桦、山里红、梓树等秋季颇具特色的乔木,春季开花的连翘、丁香等灌木穿插在乔木间,常绿树的前方有修剪成球或波浪状的水腊装点,草坪上装点着彩叶草,鸢尾等花卉,整块绿地的配植都围绕着“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原则。几棵形状规整的桧柏栽植于剪成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榆树和水腊树之间,再配植几棵小乔木,显得若隐若现,在白草和大叶红的色彩搭配下,整个绿地被衬托的高雅,精致。在绿地的一处出入口,两棵姿态优美的红松在置石和草花的装点下显得更加婀娜多姿。广场中的常绿树下群植一些不同时节开花的花灌木,同时选种一些耐荫的花卉,例如玉簪、日本凤仙等,使整个绿地树种高低错落,色彩丰富。

哈尔滨市道里文化广场的绿化树种主要有桧柏、红皮云杉、京桃、丁香、水腊等。广场的布局成对称式,利用绿地将广场分为主要空间与次要空间,中间的空间较大,设有音乐喷泉,可用于商业活动和大型的文娱活动。广场正入口右侧的次要空间,一块刻有“李兆麟烈士牺牲地”的石碑已经体现了此空间的绿化主题,石碑四周栽植着云杉球,两侧的绿地边缘各列植5棵圆柏,圆柏高约为3.5m,株距约为4.5m,这种配植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圆柏后侧为两排成行栽植的丁香,高约1.2m,最后一排为密植的京桃,将此空间围合的相对私密,同时圆柏的深绿色与丁香、京桃的叶色差异,增添了绿地的色彩变化,进一步突出了此处空间的静谧、庄重。整个广场大的背景绿化也是以圆柏为主,密植的京桃位于绿地的最,形成广场与道路分隔的屏障,圆柏位于高度分别为0.7m和1m的圆柏篱中间,绿地的最前方是品字形栽植的两排水腊球,黄色的花带穿插其中。整个绿地的常绿树起到绿化的骨架支撑作用,承上启下,同时乔灌结合,层次丰富,色彩和谐与周围的建筑群景融为一体,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2.3公共绿地存在的问题

⑴公共绿地中常绿树普遍有病害,叶色发黄变枯,严重影响了造景效果;常绿树缺乏管理养护,有些地段出现了绿化断带,导致街道绿地景观不连贯。

⑵公共绿地中的常绿树木应更充分的利用树木本身的特性,修剪成绿篱、模纹图案等,增加更多形式的绿化效果,同时也是为我市的冬季储备绿色。

⑶哈尔滨市街道却缺乏常绿树的装点;旧城区不少街道,路面太狭窄,基本看不到常绿树的踪影,使冬季的街道景观难觅绿色。

3、结论和建议

3.1常绿树木选择及设计应用上的一点建议

[1]以乡土常绿树种为骨架,适地适树

[2]利用常绿树木不同的造景特点,使其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

[3]在突出主要常绿树木的同时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突出城市特点

[4]常绿树的经济适用与美观相结合

[5]在实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配置原则同时,掌握常绿树的合适比例

3.2常绿树在考虑植物习性及养护管理方面的建议

[1]在植物设计初期充分考虑植物生长特性

[2]加强常绿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提倡科学的养护方法

[3]大力普及园林生态知识,做到全民绿化

通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我们得出了有关哈尔滨城市公共绿化建设中常绿树的应用的一些情况,不难发现使用常绿树来增加北方城市景观的方法已经被广泛的采纳。在哈尔滨合理正确的应用常绿树来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有重要意义的。相信随着城市化进展的脚步不断加快,通过一系列切实的努力,北方城市一定会有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2.卓丽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指南(北方本).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3.何小弟.园林树种选择与应用实例.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新农村;文化建设

文明社会的标志就是公民享有一定的文化权利。但是在我国的农村,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还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对于基本的现代文化生活没有充分享有,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建立公共图书馆可以对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水平。

一、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就是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还存在一些文盲或者是半文盲的现象,这和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农村文化缺乏的现象有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民接收文化素质教育的平台较少。农忙过后,多数农民的生活比较单调。而且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较差,文化传播类的基础设施较差。除了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之外,多数都沉溺于。虽然一些农民对于从根本上抵制,但是由于没有其他的活动设施以及空间,娱乐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诸如图书馆、电影院一些公共场所,在农村几乎见不到,所以,这是导致农村文化建设进入瓶颈期的主要原因。一些领导者和决策者把农村建设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积极地引入一些经济项目,而忽视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地方进行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化设施的设置。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对农民的身心健康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沟通人际关系,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可见这些方面的意义是经济类的活动无法实现的。农民的意识要超前,接受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乡风的建设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另外,现在农村所具有的文化资源和新农村的目标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公共的文字图书馆或者在音像图书馆的建设方面还不是非常完善,有些农民对于知识的渴望较为强烈,但是书籍的市场价较贵,出现了农民看书难的问题。因此,这种问题亟待解决。

二、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新农村建设中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小康社会的建立。因此进行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能够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整个农村的全面进步。同时,由于农村的人口众多,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可以增强农民的整体素质,对社会秩序的完善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要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转向农村。

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努力处理好农业、农民和农村三者的关系,同时新农村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文化是民族之魂,特别是农村文化的建设,可以起到固化、整合作用。所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另外,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系。进行农村的文化建设可以对农民的思维和习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

目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该如何开展?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样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新农村又需要什么样的新文化呢?笔者认为,应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图书室、文化站等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开展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可采取指派图书馆主要业务部门直接挂钩乡镇图书室负责业务指导或跟班学习等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培训和指导方式,培养一批熟悉农村文化现状,热爱农村文化工作,关心农民文化生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激发农民进行文化建设的热情,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

(二)普及网络知识,建设共享工程的网络平台。当前,应大力普及网络知识,让农村少年儿童了解网络,学习网络技术;应设立新农村建设网站平台,建设万村书库工程,加快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引导农民及子女掌握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服务农村、建设农村。

(三)构建田间文化乡镇图书室,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主人。一方面,开展图书室、阅览室、文演室、健身室等不同档次的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创建各种民间文娱团队,开办田园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地方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进行全面的业务指导,采取“托管式”的方法,派专业人员分片管理,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主人。其中,可按照“政府推进、社会主办、多方参与、群众自助”的基本方略,从实际出发,坚持国办、民办、多元筹资办馆的原则,依靠社会力量,采用引导鼓励、资助、扶持等多种办法,兴办形式多样、方便群众的基层图书馆(室),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教育的需求。

四、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逐步形成网络

我国一般按行政区划设立图书馆,因为各级各类图书馆隶属关系不同,其基本特征是条块分割的多元化分散管理。整个区域图书馆之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封闭、各自为政、协调困难的局面。如农村图书馆隶属于乡镇文化站,因文化站工作范围宽泛,加之不少地方经费不足,政策不到位,农村文化队伍待遇低且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图书馆难免沦为其附带的职责,导致了一些农村图书馆难以为继。由于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县级公共图书馆对农村图书馆的扶持与帮助显得非常有限,可以说是有力使不上。因此,体制不顺和合作机制创新的缺乏己影响了图书馆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农村图书馆的发展。

1.加强村图书馆(室)的建设

村图书馆(室)是农村图书馆的基础。它是直接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前沿阵地,是公共图书馆在农村的延伸。对于它的建设要从本村实际出发,结合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特点,有的放矢,创办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色的图书室。本乡镇、村工农业生产专业户中具有代表性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用书应当成为当地图书室重点收藏用书,要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藏书体系,真正满足本地区农民的需求。

2.逐步实施图书馆(室)网络建设

农村图书馆(室)网络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首先要制定具体的规范,要完善基本设施,规范基本制度;其次,县、乡、村三级都要重视农村图书馆(室)的经费投入,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添置设施、设备、购入图书。

(二)建立实施“图书交换流通工程”

目前,在不少地方,图书馆把藏书视为各自私有财产,只藏不用,不注重发挥其效益,不仅不利于公共图书馆建设,而且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公共图书馆要积极转变观念,要在定位服务农村上下一番工夫。应建立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乡镇图书馆为分中心,村图书馆(室)(文化站)为基层服务点的三级图书信息服务网络。走下去,了解农民朋友想看什么书,并根据其需求,把书送到各乡镇甚至各个村,让村级图书室与全县各级图书馆进行图书流通,让各级图书馆馆藏图书与农民朋友实现“零距离”,把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这样既节省了资金,也拓宽了服务面。

(三)普及网络知识,缩小数字鸿沟

目前,在互联网的普及和利用方面,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差距非常大。农民由于所受教育程度有限,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技能较低,难以在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这会造成新的贫穷。农民作为最需要得到信息保障的信息弱者,缺少利用网络信息服务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这一社会群体的信息保障仍然必须由公共图书馆这一机构来实现。

五、总结

公共图书馆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具体的建设中,要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由于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重大,所以必须要在农村实现文化信息的共享。这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关键,这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义;构建;发展趋势

党的十召开以来,各界人士对于时代的认知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新高度,对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在党中央作出的最新部署中,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内容,并且确立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均等,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1]各地、各级文化部门应以“四个全面”作为指导,尽快完成城乡覆盖,建设高效、便捷、实用、可行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各部门重要的战略任务。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证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而保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最重要途径,即为发展公益性事业。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来保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其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2]:(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和特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相对复杂,主要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普及基础文化知识、宣传先进文化、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保证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项文化机构以及组织的总称。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譬如组织机构、政策措施、基础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经费与人才队伍等。与普通的市场化文化经营产业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有便利性、公平性、公益性、均等性、多样性、易普及性六个特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目的并非盈利,而是利用便利的社会资源提高人民综合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利民举措,保证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并且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水平,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并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2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

2.1 创建文化体制,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在体制的作用下才能更完善。因此,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同时,不断完善公益性设施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创立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文化项目,推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并在政策上对这些品牌进行鼓励,促使这些文化产业品牌不断发展,带动全民文化水平的发展。所以,应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2 明确政府责任,统筹规划协调布局

政府要以全面性、战略性的眼光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并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一起部署,共同实施。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在政策上给予鼓励,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认真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并积极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务必将政府的职能从发展文化转移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上来。要以现如今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实现对公共文化权益的保障、满足人民群众的基础文化知识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并以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出发点,兼顾城乡、地区差异因素,合理安排,统筹规划,促使其协调发展,形成高效、实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3]

2.3 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和供给

要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风向标,对市场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进行引导,筛选精品文艺作品,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质量。同时,要积极利用各方面力量,对文化作品进行创作生产以及供给。增强服务意识,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建设切实可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人民群众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服务,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一切需求。努力使人民群众喜欢文化,进而参与文化,最后创造文化。

2.4 切实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构建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点是促使基层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建设多功能、全方位,集党员教育、宣传文化、科学普及、体育健身、普法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4]并始终坚持建管共用,提高服务职能,最大化发挥综合效益。并不断丰富基层文化,将高素质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环节,深入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同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好基础。

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

3.1 突出文化的传承

文化的出现都是随着经济以及社会的变革不断演变的,文化随着世世代代人民的生活不断发展。因此,传承文化的责任不应有地区差异,将前人优秀的文化理念、文化因素传承下来,并加以传播与改进是每一个人肩头的重担。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要继承传统文化。例如,作为粤剧之乡、龙舟之乡的东莞,仅仅重视现代文化的宣传而摒弃了传统文化,最终使得东莞整体文化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因此,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更应该突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3.2 重视文化的融合

文化融合是历史的发展趋势。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人口流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注重研究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以便为“新城市人口”提供人性化的文化服务,同时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之处,丰富自身。[5]另外,文化交流要重视文化差异,取长补短,为文化背景不同的公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

3.3 促进民主的“自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终对象是公民,因此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要站在公民自身素质发展的角度上思考,切合实际进行建设,满足公民的切实所需。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政府行为,而是要自始至终尊重公民的自主意识与权力,鼓励公民踊跃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政府部门应当考虑如何促进公民“自主建设”的问题,如此才能面对并更好地解决未来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总之,公共文化服务是当今社会惠及全民的一项具有公益性质的重要文化事业。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造福全社会的一项重大工程,这项伟大工程需要政府、文化部门、企业,乃至全社会人民的共同配合来完成。作为惠及全民的文化事业,只有通过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通力协作,才能发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严隽琪.推进“十三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民主,2015(11).

[2] 耿达,傅才武.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检视与政策建议[J].湖湘论坛,2016(1).

[3] 高淑莲,刘孝文,史瑞军.面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资源整合研究[J].文化学刊,2016(1).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1.公共关系管理目标——关系和谐

理论界对公共关系的表述是: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寻求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通过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利益协调等方式,同相关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企业公共关系就是研究企业和公众如何构建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关系的。企业从如何吸引公众注意力入手,到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美誉度,最终达成企业与公共关系的和谐。但对企业来说,“和谐度”指标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企业与公共关系和谐了,才能完成企业在整个是系统中的角色体现,才能完成企业美誉度的建立和知名度的扩展。纵观许多资金雄厚、名声响亮的海外品牌在进入我国市场,实施本土化战略的进程中,不急不躁,重在追求“和谐度”的公关操作。如可口可乐在20世纪80年代重返我国大陆市场,其既不炒作,也不以广告来赢得知名度,却是以赠送生产流水线、免费让消费者品尝等公共关系方式来取得与合作商、消费者的和谐,这就是对公共关系追求“和谐度”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示范。

2.公共关系协调对象——公众关系

公众要素在企业管理中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要协调好公众关系首先要了解企业面对的公众类型及公众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的公众可以分为企业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大类。在日常工作管理中涉及到的企业内部公众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领导层公众。这是企业的最高决策层,在内部公众关系中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中间管理层公众。他们往往是部门的权威和带头人,又是企业内部信息渠道的必经环节。三是普通员工公众。这些人是内部公众的大多数,同时处在企业活动和日常工作的第一线,或者直接与消费者公众接触,因此,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声誉和形象,是企业发展的基本队伍和基本层次。由内部公众的分类决定了内部公共关系包括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纵向关系,各个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横向关系。内部公共关系的协调不仅是企业有效开展全方位公共关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所在。

企业的外部公众主要有:消费者公众、供应商公众、政府公众、媒介公众和社区公众等,这些公众都与企业有着紧密或松散的关系。外部公共关系的强化,有利于企业与公众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融洽关系,使企业创建有利的市场环境。

3.公共关系的利益观——互惠互利

效益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最显著的标志,一个企业的利益的得失也是最敏感的问题。公共关系以互惠互利原则来处理这一问题,公共关系不再把追求片面的自身利益最大化当作目标,而是把互利共生、协调发展作为目标,企业的工作都必须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以社会效益完依据,互相合作、服务,共同分享利益,企业公关管理应立足于企业和公众之间的相互依赖,让利益相关公众的利益进入管理视野,做到“双赢”。甚至在追求企业长远利益的实现中可以放弃一定的短期利益。这种先与人利,我才得利,互惠互利的观念,就是融入了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思想的利益观和发展观。

二、运用公共关系相关理论来构建和谐企业

1.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

发展,是企业生存的根本问题。和谐企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创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经济基础是和谐企业建设的基本前提,所以企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在经济发展中,要把公共关系的原理以技巧运用到企业的营销中去,如开展市场调研,研究市场需要什么?自身优势和特长何在?这样可以权衡利弊,决定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通过传播沟通以营销攻关,了解公众的喜好,然后进行市场定位,向目标市场,向公众显示本企业的品牌和产品。这样可以建立起企业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和谐并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2.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元素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它既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又是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要把众多的职工团结起来,只靠金钱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必须具备共同的价值观、目标、信念。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决定着全体职工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并能够激发职工的士气,充分发挥企业的潜能。对共同价值的认可,会使职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打造一支优秀的职工队伍。要建立起现代企业文化应该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以人为本。

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一切为了一切人的全面发展。在自然资源、物资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并把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从满足传统工业化需求向满足建设和谐企业转变,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的企业,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学习已成为企业生命力的源泉,要引导职工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有效地提高员工日常生活工作中运用科技、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薪酬制度,合理调整员工的利益关系,要关注员工对收入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个人成长环境。

(2)团结合作。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团队精神就是精诚团结的文化表征。在现实的竞争中,任何企业都很难凭个人的力量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团队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团队也在现代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功地创造一种团队文化的企业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向心力,能够吸引和挽留一些优秀的员工,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如“丰田”在其内部员工的小孩的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了“我是丰田人”的教育,所有丰田人都为做丰田人而骄傲。

(3)开拓创新。

科技进步和创新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自主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倡导创新意识、运用创新思维、敢于组织创新竞争、鼓励尝试风险的企业文化,就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并能使这些新思想迅速而有效地变成实际运用。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制定了一个建议制度,丰田工厂到处都挂着“好产品、好生意”的大标语牌,鼓励员工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从1968年到1980年的13年间,丰田公司征集到的建议有430万条之多,仅1975年7月至1976年6月间,就为公司节省了40亿日元,其中建议每月就可为公司节省200万~300万日元。

3.加强企业公共关系管理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保证

(1)树立企业信誉,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按照公共关系学的观点,商品信誉是较低层次的,只是部分公众或消费者在多次的商品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对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信赖程度,它只是企业技术经营素质的综合反映。而树企业信誉、创名牌企业,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企业日益强烈的要求。因为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单元,既可能给社会带来新的物质文明,也可能给社会带来公害和威胁。因此,公众对企业社会价值的评估标准发生了变化,评价范围由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扩大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这使公众舆论对企业产生更大影响力。争取舆论支持,争取公众信任,成为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企业良好形象和声誉是无形的宝贵财富。公共关系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深入细致、持之以恒的具体工作如媒体报道、大型庆典、公益活动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和信誉,以取得公众理解、支持、信任。从而有利于企业产品推介,有利于创造“消费信心”,有利于企业筹集资金,有利于吸引、稳定人才,有利于寻找协作者,有利于协调和社区的关系,有利于政府和管理部门对企业产生信任感,发展双方良性、互动、和谐的关系。

(2)全员公关,推进和谐企业的构建。

要构建一个和谐的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就需要对全体员工实行公共关系管理。这是一种让全体员工高等重视企业形象,自觉创建和维护企业形象的公共关系管理方法,做到人人公关、时时公关、处处公关达到人和境界。一个企业要创造人和的公关环境,从内部来讲是促进企业内部的合作与团结,使每一个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以主人翁的姿态进行工作,人人关心企业的发展,人人重视企业的利益,人人珍惜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地位,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从外部来讲是促进企业与社会、以及各种社会公众间的相互了解,协调彼此之间的利害关系,消除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从而在公众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声望和形象。

(3)以“和”为中心,转变竞争方式

竞争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产物,它可以促使企业快速地发展。但目前国内较多的企业仍习惯于传统的竞争方式———以价格战为主要手段,以牺牲利润为代价占领市场,是一种典型的负和博弈,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成功始于合作,随着企业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日益加深,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企业应走入互惠互利、求得双赢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关系行列。公共关系的沟通协调原则强调以“和”为贵,即在外部关系处理上强调企业与同行竞争者、客户、上下游企业、相关行业、相关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因此,企业在处理对外公共关系时,应学会化敌为友,善待竞争对手。一要知己知彼,寻找与竞争者优势互补的合作领域,共同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二要注意与相关企业、公众保持经常性的交往和沟通,增进理解,建立融洽感情,营造和谐气氛,提高企业的对外吸引力。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一、引 言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与生俱来就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又因其传播迅速、受众面广、感染力强等特点,使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广播电视产业属性的不断强化,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受到极大冲击。因此,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是当前广播电视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任。

相对于文艺演出、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而言,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节目制作、播出、传输、覆盖、接受等多个环节,涉及技术、内容、管理等多个层面[1]。因此,在总结和评价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时需进行多环节、多层次考察。浙江广播电视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有许多创新之举,尤其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渠道、内容和资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保障,这也是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着力点。

二、渠道建设:覆盖全,技术新

以功能划分,渠道建设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建设与新技术平台集成创新两个层面。[2]基础设施建设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目标,保证所有公众都享有广播电视的视听权。新技术平台的集成创新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更高目标,满足公众对广播电视视听效果的需求。

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著。自1998年开始,浙江省按照中央部署先后实施了三轮“村村通”工程,至2012年5月底,全省所有乡镇和99.9%以上行政村实现了有线电视联网,有线电视用户数达到1343万户,农村有线电视实际入户率提高到90.7%。在巩固“村村通”工程成果的基础上,浙江大力实施“户户通”工程,计划到2015年,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此外,浙江省还推出了农村广播“村村响”、“广电低保”、“广电进渔船”和乡镇广电站设施改造等一系列配套工程。至2012年底,将达到100%乡镇建立广播站,95%以上行政村(社区)建立广播室。对农村“低保户”实行有线电视入网费和收视费全免政策,使全省城乡“低保户”群众都能收听收看到有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2012年将完成3000艘渔船卫星接收设施安装任务,完成200个乡镇广电站设施更新改造的目标任务。

数字化浪潮推动着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技术的不断更新。近年来,浙江广播电视在有线网络数字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建成了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了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平台。截至2012年6月底,全省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达到97.1%,大中城市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率达到98.5%,其他城市达到90.8%。同时,积极推进有线数字电视城乡一体化发展,全省农村地区整体转换完成率和双向化改造完成率分别达到66%和47%。

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等投资组建的华数数字传媒集团,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浙江省有线数字电视和移动电视发展的省级主体,信息化的主平台和全国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内容应用服务的重要平台。2003年,华数率先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转换过程中推出双向互动模式,将“数字电视网、互联网、通信网”业务进行了融合,开创了跨网、跨屏、跨媒体的“全媒体”模式。2010年华数承建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通过国家广电总局验收,成为全国首家可以正式商用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同时,华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数字节目内容库,储备了数百万小时的精彩视频内容,为三网融合业务提供重要支撑。

三、内容生产:公益性节目比重持续增加

播出内容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落脚点,内容的优劣决定着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多个领域,内容本身难以衡量和取舍,但内容所表达的价值观、功能定位应该是可以把关和把握的,广播电视的播出内容应该传达健康、积极、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体现信息传播、社会教育、舆论监督、文化娱乐等功能。

浙江广播电视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创新,无论是省级广播电视媒体还是市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节目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公益性节目的比重持续增加。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的12个电视频道和7个广播频道,有影响力的名牌栏目和精品栏目基本上都以公益性节目为主,如浙江卫视举办的大型新闻行动《五洲四海看浙江》、《创业创新在基层》、《走向蓝海》,荣获“全国10大创新创优栏目”的《我爱记歌词》、《江南》,以及关注弱势群体的《范大姐帮忙》、《小强热线》、《1818黄金眼》、《钱塘老娘舅》等民生栏目。广播的《阳光行动》、《浙江第一线》,分别开设了“厅长在线”、“向人民报告”等系列专栏,邀请省市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走进直播室,与全省民众开展在线交流,发挥了通达民意、沟通社会、化解矛盾的积极效果[3]。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还创新举办了中国电视观众节,开创了广播电视“为观众办节”的先河,每年吸引2000多万人次观众参与,被称为“电视的榜样”、“观众的节日”。此外,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举办的“风云浙商”、“浙江骄傲”、“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省十大民生工程”等年度评选活动,影响也比较广泛。

2002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专门开播了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立足全省、面向城镇、服务基层,体现了地方性、联办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特点。2007年9月,浙江广电集团实行浙江教育科技频道和浙江公共频道的整合运营,改版后的浙江公共频道收视率不断攀升,形成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节目。比如浙江最前沿的创新致富资讯杂志节目《新山海经》,浙江首创的电视流动舞台形式的平民草根互动竞技节目《流动大舞台》,浙江唯一一档房产装修舆论监督服务节目《房产装修我来说》,超大容量的新闻资讯节目《雪倩说新闻》,以及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评选、浙江新农村“创业创富”大赛、“新农村冲击播”浙江特色乡镇全方位电视助推行动等品牌活动。

四、资金投入:多管齐下,兼顾效率与公平

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强省,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资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的公共财政供给难以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

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依靠浙江省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资金优势,并综合运用多种财税优惠政策。资金在投入与使用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与水平,并向农村和弱势群体倾斜。

浙江省建立了对农节目服务专项扶持资金,从2008到2011年,用于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专项资金1500万元。乡镇广电站设施改造工程已纳入浙江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元予以保障。“户户通”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建设的资金主要由各广播电视台及网络公司负责承担,省级财政原则上不再另行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及用户个人共同承担。“户户通”直播卫星设备购置费由用户个人支付100元,其它由省财政补助。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省直播卫星服务管理机构,承担了全省直播卫星设备的采购、发放、维修、服务等工作。

同时,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浙江广电有线网络的运营主体,对已加入到浙江华数公司的市、县(市、区),主动承担其所属自然村、行政村有线联网任务的相关建设经费。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运用市场机制,不断增强经营实力,全力推进技术装备的改造提升,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优质平台。2001年以来先后投入20多亿元,引进配置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16讯道高清电视卫星转播车和各类卫星转播车11辆,建成规模不一、功能各异的数字化广播电视演播厅21个,完成电视制作楼整体改造、广播5.1环绕声录音棚、卫视高清新闻演播厅和非编网改造等重大技改项目。计划投资启用50亿元,用5年时间建成“浙江广电传媒大厦”和“浙江国际影视中心”两大省重点文化工程项目,成为迄今浙江省投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现代化广播电视建设项目。

浙江广播电视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建设、内容生产和资金投入三大支柱,彰显了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较好地满足了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基金项目:本文是浙江省教育厅2010年度科研计划项目:“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战略”(Y2010178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袁正领,魏蕾.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9(1).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民;价值观;公共文化

价值观是反映国民文化的一面镜子,而当代中国农民的价值观则既是反映农村公共文化的窗口,也是推动当代农村公共文化的切入口。当前,农村私性文化滥觞,公共文化严重缺位,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已是当务之急。因此,从农民价值观嬗变的视角审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路径,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嬗变脉络及其特征

(一)农民价值观的嬗变脉络

自古以来,由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一脉相承,其结构保持恒定固化,中国农民的价值观也一直比较稳定,小农意识、宗法意识、安土重迁、重农抑商这些观念成为概括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的频现词组。新中国成立以降,土地革命带动了中国农村结构的革命性变化,中国农民原有的所有制关系被彻底颠覆,农民价值观也随之变化。总的看来,农民价值观的嬗变脉络大致如下:

1.传统价值观的动摇期(1949-1977)。新中国的成立是农民价值观发展谱系中的最大变量。土地革命改变了农村历朝历代因土地所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不仅改造了地主,也改造了农民上千年的“东家”意识。自此,农民的劳动由自我支配,而不再属于任何其他人。不过,这一阶段的农民价值观并没有从根本上找到更替理念,传统价值观的惯性仍然深驻人心。地主虽然随着旧世界的消失一道成为昨日黄花,但是农民的自我意识尚未真正觉醒,地主缺位的结果直接造成农民“为谁种地”的心理空场,党和政府自然而然地成为占据这一心理空场的直接而又实际的取代者。与此同时,、、知青下乡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也动摇了农民的价值取向,农民由之前的单纯关心收成,变为“政治挂帅”,由政治导向决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

2.传统价值观的解构期(1978-199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全面推行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广大农村中得以普遍推行,农民的劳动过程与权责利全面挂钩,这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荡涤了传统价值观赖以维系的社会生态。农民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理念开始初步形成,利益而不是政治逐渐成为判断事物得失的价值标杆,农村的社会结构原子化趋向初现端倪。对这一时期农民价值观影响重大的另一个因素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乡镇企业改变了农村的分工模式及职业类型,农村劳动力开始从滞涩走向流动,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与单一产业模式被打破。农民的传统价值观无法在现实中得到共鸣,安土守业、小农经济等观念已经在时代的洪流中土崩瓦解,无论是农村还是农民都在寻找新的出路和新的信仰。

3.农民价值观的分化期(1992-1997)。农民的传统价值观坍塌了,可是新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在这一节点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得以确立,这无疑为尚处于信仰空白期的农民提供了明确的主导方向,那就是市场。市场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其追随者必然以逐利为依托,而利益的多元化也就导致农民价值观的分化。伴随着中国在新的分配模式下日益凸显的利益多元格局,农民价值观的开始多头并进,而利益冲突的情境也促使原本融贯的农民价值观开始断裂,甚至矛盾。

4.农民价值观的整合期(1998-2003)。至此,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二十余年,其对于中国经济腾飞的意义举足轻重。不过,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城市,农村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进展不大。不仅如此,中国的三农问题在这一时期处于攻坚克难阶段。至2003年,农民收入已经连续7年增速缓慢,还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五分之一,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进入发展瓶颈,甚至有个别地区还出现了倒退,基层治理和公共文化呈一派乱相。受此影响,农民价值观既有迷茫的一面,也有反思的一面,之前利益分化的价值观反而可以得到整合。

5.农民价值观的更新期(2004年至今)。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使得中央开始调整历时已久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央明显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各项有利于三农的倾斜性政策纷纷出台,城乡经济间的汲取型关系被打破。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的土地权得以进一步明确和维护,农业产值开始显著上升,城镇化和农业生产现代化使得农民的价值观也逐渐步入现代化。同时,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民人数呈几何数字增长,农民工返乡后也传播了现代化的意识和理念。农民价值观至此进入更新期,一股新的群体类型和社会力量正在中国农村中迅速形成,呼之欲出。

(二)农民价值观嬗变的特征

1.价值结构的不对称性。一方面,中国的农村庞大而松散,且村落间相对封闭,信息交换不畅。另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区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导致中国的社会变革在农村地区难以同步进行,对于农村和农民的影响也是不完全同步的。加之社会变革的速度远远快于制度化水平和社会规则体系的形成,原本制约农民行动的传统价值观已经丧失了道德吸引力和现实约束力,但是作为一种历史惯性,传统价值观虽不能大行其道,却仍然存在于农民的集体记忆中,发挥着某种微妙的影响力。因此,农民的价值观既有传统的印记,也有现代的特点。

2.价值系统的开放性。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促使改革开放走向深入,城乡一体化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基本走向,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也在快速进行,城市的就业机会吸引数以亿计的农民涌入城市。封闭的村庄与开放的城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这种反差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刚刚摆脱世代生活状态的农民工面前,农民工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现代化的农民群体,他们眼界的开阔和社会接触的增多,极大地补充了农民价值观的内容,农民的价值系统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开放。

3.价值取向的逐利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农民的利益意识得以觉醒和强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以市场为导向就是以利益为导向,受利益驱使而形成的农民价值观,就是农民开始表现出对利益的热忱,并对可以产生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的事业投以极大关注。功利成为农民判断是非的尺度。

4.价值观念的多元化。21世纪的中国,新的利益格局基本形成,利益分化下的农民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农村中,不同的利益阶层导致了不同的价值取向。面对一件事的态度,社会认同不再像从前那样在农村易于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导致了农民秉持不同的评判标准。

二、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路径

1.健全公共文化投入机制,优化资金分配结构。资金投入不足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滞后主要原因,因此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各级政府应明确财政供给责任、健全规范制度,共同保证财政投入长期、稳定地增长。同时国家应改变长期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政策倾向,改变不合理的资金分配比例,实行文化资金向服务于全国人口70%的农村文化建设倾斜。

2.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完善行政考核机制。各级政府必须转变观念,既重视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完善行政考核机制,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以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促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

3.引入市场机制,创新服务形式。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还要转变政府职能,为此要健全、完善文化市场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消除民资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的体制,为正在兴起的农村文化市场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借助市场机制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既可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又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但政府应通过税费收取、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保证这些文化服务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制定、完善相关法规,预防一些文化部门的寻租行为,避免群众文化权益受到损害。

4. 增强农村文化内生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各级政府致力于“输送”文化的同时,还应为形成文化内生机制创造便利条件。这一过程中,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民间文化人才的发现与培养,积极支持民间文艺团体、文化示范户、文化经营户等的发展,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引导他们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在经费、技术、场地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其次是重视专业文化人才培养、引进与交流。省、市、县三级依据具体状况制定长远规划,建立一整套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制度,鼓励文化馆、文联、剧团的创作者、演员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为基层多创作贴近群众、生活气息浓郁的节目。

5. 强化监督机制,健全评估机制。在缺乏有效监督与约束的情况下,政府“也会像任何其他人一样,运用他们手中的权力谋求滋生的利益,而不是谋求社会的利益,政府是否会根据农民的真实需求和偏好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仍是个难以确定的问题”。在没有相应的评估机制条件下,就不能准确衡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作用发挥及效果。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强化监督机制。必须建立一个设计科学、结构健全的评估机制,及时反馈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反馈结果给予改进。公共文化服务发挥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大众娱乐功能、普及知识的社会教育功能、传递信息的政治动员功能和塑造共享价值、凝聚社会认同的社会治理功能。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关系到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而且关系着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因此,构建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84.

[2]贺雪峰.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相互关系[J].开放时代,2008,(3):51 - 58.

[3]疏仁华.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缺失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7,(1):60- 62.

[4] 贺雪峰. 乡村建设重在文化建设 [J]. 小城镇建设,2005,(10).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文化景观 地域文化 城市建设 人文风俗

城市文化景观是城市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它不仅是一个艺术问题、审美问题和文化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它应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和实现城市功能的基础上,着力塑造城市整体形象和地域特色,重视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协调统一。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北省的城市景观建设应从本地区中优秀的民族文化、历史民俗中去寻找设计的灵感,体现本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将本地自然美感和人文风俗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景观。

快速发展中的河北,有着值得骄傲的历史传统和极其厚重的文化积淀。例如,秦皇岛的山海关、张家口的大境门、唐山的皮影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民俗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景观建设过程中,应紧紧抓住这些本地特色文化来做文章,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景观建设中去,将本地自然美感和人文风俗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景观。在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和继承其中蕴含的自然观念和人文精神,加强景观建设中地域文化内涵。这对于推动城市文化景观艺术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内涵和人们的精神生活品质,保护与弘扬燕赵地方文化、实现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目标等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

那么,我们如何在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同时,又不失掉原有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对现代城市文化景观建设进行合理表达呢?

第一,要尊重地域自然风俗和文化。

对于任何一个景观设计,都应该尊重当地自然地貌的独有特性,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在景观作品创作之初应做好调研工作,找到作品与公众情感的切入口,充分尊重地域特色及大众需要。可以说河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各民族大融合的积淀,这在全国各区域中应该是最高的。但各个地区风俗民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它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文化风尚和道德观念。如沧州的“正月十六溜百病”,是沧州及附近地区特有的一种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的晚上,沧州城内大人、孩子纷纷走出家门溜达,企盼一年的好身体、好运气。还有保定老调,它作为一个特有的戏曲剧种,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唱腔质朴健朗,高亢而又清婉,是当地群众经常哼唱的曲调,所以民间曾有“做饭离不开锅灶,听戏离不开老调”之说。因此,在这个多民族、多文化大融合背景条件下,设计者在建设过程中尽量多倾听当地居民的意见,注重公众的参与和沟通,注重当地的风土人情。因为这些景观是为这个城市、为他们而设计的,一件成功的设计应该同时也是当地人民满意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地域化和自然景观相和谐的创造性设计作品。

第二,对地域文化遗迹的修缮和保护。

优秀的历史遗迹是环境中宝贵的精神资源,要充分珍惜、保护,以实现地域文化特征的延续性。而对于文化古迹的保护,应有针对性地根据遗迹的类型采用不同的保护和修缮方式。特别是那些标志性景观建筑和文物古迹的古城墙、古桥、古寺庙等,它们都是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延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石家庄的大佛寺、曲阳的北岳庙、承德的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这些历史文化景观都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享受和人文美感。

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优秀的文化古迹并没有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缺乏相应的修缮和保护,在日新月异的城乡建设中沦为新陈代谢的牺牲品。如张家口的堡子里,可以说是张家口市区的“原点”与“根”,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北方民居博物馆。尽管如此,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堡子里却一直难为外人所知。而且,古城的许多建筑多陈旧甚至破败,建筑内部损坏严重,甚至已成为危险建筑。许多建筑中的居民也缺乏保护意识,使得周围环境嘈杂、无序,这都展示着这座古城的没落与衰败。这种情况在河北省还有很多,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对其修缮和保护,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迹得到更好传承与弘扬;并且,还要更广泛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在全省形成保护优秀文化遗迹的文化自觉。

第三,实现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优化应用。

文化景观的建设必须以地域文化元素为载体,通过文化元素的所承载的信息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在物质和精神层次上美化城市生活。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文化元素主要有直接、间接两种方式。

首先,文化元素的直接应用。作品本身就是以特有文化元素形式出现的,包括历史人物、民俗故事、神话传说等文化元素再现。如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内的《冲锋陷阵》雕像和解放纪念碑广场内的《解放者》雕像等就是对历史文化人物的直接引用,非常直观地表现英雄人物不朽的功绩和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还有邯郸的“邯郸学步”“胡服骑射”等景观雕塑采取传统与现代的艺术手法,直接再现了历史人物形象和场景。这种表现手法是当前文化景观建设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在一些景观建筑上也同样有直接应用传统园林中的造型元素的例子,使空间具有一定的传统意象效果。例如把古代园林建筑中的亭,古建上的斗拱、柱式或者园林中的山石造型等元素应用在现代景观建设中。

其次,对文化元素的间接运用。并非所有的设计中的元素符号都是直观的,相反,许多设计也以含蓄的方式传达信息,而文化元素所蕴含的精神和内涵则沉淀在形式的背后。(转第页)

(接第页)如将传统的亭子、廊架结构等造型用现代技术材料重新演绎;在景观雕塑或者建筑构件中融入民间剪纸、皮影等文化符号。

第四,加强文化景观规划的可持续性。

发展城市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在文化景观规划建设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观。但是,目前河北省的部分城市文化景观规划缺乏发展的可持续性。经常会出现文化景观要么过于集中,要么又过于分散;文化景观建设多以雕塑形式出现,形式单一。如廊坊的“文化艺术园”,文化景观建设就过于密集,而在该城市的其他区域却很少看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建设。景观设计多以雕塑形式出现,壁画、文化景观建筑稀少。因此,城市文化景观规划要带有地域特征,并且适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因为,每个城市应该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环境特色,经过整体合理规划的城市,本身就是一座独具匠心的艺术品。因此,将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应用在文化景观规划领域,建立区域景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于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延续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

第五,文化景观建设应融入城市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城市地域文化景观与城市建筑相互依存、相互弥补,不仅体现在形式美和视觉构图方面,还需进一步考虑城市景观建设如何真正贴近、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等许多方面。如赋予城市文化景观适当的使用功能,拓展景观与人的交流渠道,或对某些城市设施和建筑部件进行艺术化处理,突破景观只能被欣赏和瞻仰而不许接近的单一模式,尽可能满足市民接近艺术品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总而言之,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引,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河北省的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只有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沃土中,才可能具有“此区别于彼”的独特面貌;只有具有鲜明的地域审美特征,景观才有生命力,从而散发出公共艺术的独特魅力。只有顺应了人们的民族文化习俗,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才能使得城市景观凝聚成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使它成为城市地域文化的结晶,供城市中的人们享用和欣赏。正如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朱建宁所说:“充分了解本土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营造既符合国际一体化潮流又具有本土特性的景观作品,才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注: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3年度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Z135021)

参考文献:

[1]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景观:文化·生态·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史鹏,费建国.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J].科技资讯,2008(28).

[3]郭泳言.城市色彩环境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朱育帆.文化传承与“三置论”——尊重传统面向未来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论[J].中国园林,2007.

[5]赵慧宁.城市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公共图书馆价值观则是人文精神的弘扬。人文精神的缺失,曾导致我国公共图书馆危机重重。因此,笔者认为,在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须处于引导者的地位,他引导着公共图书馆构筑人文关怀、提升个、追求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1-0116-03

1关于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人们常说的“以人为本”。1859年,历史学家乔治·伏伊格特在《古代经典的复活》一书中首次将“人文主义”作为一个思想范畴提出来。我国春秋时期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道家对人生命的重视,都有人文精神的轨迹。而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2公共图书馆文化体现着人文精神

2.1公共图书馆精神中的人文精神

2.1.1公共图书馆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4年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提出:公共图书馆是地区的信息中心,它向用户迅速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人们研究公共图书馆精神时,一般以此作为对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文字表述。它强调为社会公众服务,强调服务的无界限性,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就是人文精神。

2.1.2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基础

公共图书馆的历史很悠久,而真正公共图书馆的基础都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无论是欧美国家给全民提供利用图书馆的条件,还是我国“开启民智,帮助教化”,都是为使每个人能分享人类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公共图书馆则是人们通过自由阅读来充实、提高自己的地方,是所有愿意学习的人都可以进入的免费“学校”。正是在公共精神的意义上人们都习惯于把公共图书馆称作“没有围墙的大学”。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其精髓非人文精神莫属。

2.1.3公共图书馆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公共图书馆精神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刘世文先生认为“图书馆作为大文化的一员,其全部活动无不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更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卢泰宏先生也认为,强调人文传统已成为图书馆学理论中的几个基本点和延续不断的学术传统。我们从学术研究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从图书馆的基础建设到文献资源建设,都要求以人为本,也就是要体现人文精神。

而且,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公益组织,其所追求的公共精神,就是承认、尊重和实现每一个社会公众,也就是人的价值。其中所说的人,第一就是指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象——社会公众,公共图书馆称之为“我们的读者”,第二就是指公共图书馆服务主体的人——图书馆员。从“读者第一”成为许多公共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到公共图书馆员投身公益事业彰显的“爱国、爱馆、爱人、爱书”的无私奉献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2.2公共图书馆价值观中的人文精神

2.2.1公共图书馆价值观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称:“公共图书馆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也是终身教育过程中,民主信念的实证。”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制订并公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中说:“图书馆向所有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为职责,通过对全社会成员实行平等服务,维护公民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这二者,公共图书馆界普遍认同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权威表述。

2.2.2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

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始终是以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己任,这种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特别是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始终把科学有效准确地组织整理人类知识记录视作职业的基本信条,把保存人类文明记录的完整性视作职业的神圣职责,尊重所有层次和形式的求知欲望,对促进阅读、支持学习的职业工作充满热情,坚持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致力于扩大免费服务的范围,正是人文精神之所在。可以这样说,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

2.2.3公共图书馆价值观是人文精神的弘扬

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社会使命,就是保障社会公众自由、平等、免费地获取和利用知识信息的权利,从而维护社会的民主和公正。我们可以看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免费服务、无差别服务、关心保障弱势群体文化权益等多种服务,都是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华东师范大学范并思教授指出,公共图书馆从知识和信息层面维护了全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机构,而且是一种社会制度。公共图书馆的存在,就是对弘扬人文精神的保障。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只要公共图书馆的价值观不变,其人文精神就不会消失。

3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缺失的反思

3.1市场经济对公共图书馆的冲击

20世纪90年代,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得很大的成效。与此同时,社会价值观也有了很大变化,更有一些像“拜金主义”的腐朽思想沉渣复起,对公共图书馆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了对图书馆职业精神的质疑,我国图书馆事业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危机现象。诸如图书馆学研究被斥为丑陋,图书馆学教育被称为疲软,图书馆职业的严谨性被消弱,对图书馆事业的忠诚成了无奈守望。更有甚者,甚至出现了“图书馆消亡论”的声音。但是,也有很多证据表明,在当代社会,公共图书馆依然被公众所珍视,对公共图书馆依然满怀崇敬;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更加重视,投入更多,对公共图书馆在民族复兴中的作用有更高的期待。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5年,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和上海华东师大信息系主任范并思教授发起了一场关于图书馆核心能力和精神的讨论。这场讨论阐述的观点认为,在信息化社会时代,不是意味着图书馆已经过时,而是说明图书馆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来维护图书馆精神,促进图书馆发展。这场讨论与其说是图书馆精神的回归,不如说是图书馆文化的重新构建。

3.2科学技术对公共图书馆的冲击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带领人们进入数字时代,也在图书馆领域引起了质的变化。许多公共图书馆为了避免成为“数字时代的恐龙”,急于求变,纷纷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但是,不少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忽视甚至牺牲了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观中最珍贵的人文精神。各个图书馆的特色慢慢消失,谈论更多的是网络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真正对人实际需求的关心却在减少。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公共图书馆片面追求技术化、忽视文化建设,导致人文精神缺失的结果。对于科学技术和实用理性的过分热切,使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走向误区。

2011年1月18日,一则“乞丐进入图书馆”的故事登录微博,温暖了无数网友。其实事情已经发生了两年多的时间,但还是给杭州图书馆及馆长禇树青带来了如潮赞誉,后者还获“最感人馆长”等盛赞。这一事件,表现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渴求,表现了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热情期待,也让社会群体开始认识公共图书馆推行多年的价值观。

4人文精神引导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

按照当前先进的办馆理念,公共图书馆要更好地实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精神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是图书馆的管理思想精髓,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内核。因此,我们构建公共图书馆文化时,应该以人文精神来指引,让人文精神成为公共图书馆文化的永恒旋律。

4.1人文精神引导公共图书馆构筑人文关怀

在当前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中,人文关怀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上海图书馆王世伟先生提出的从“读者第一”到“馆员第一”,就是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打造公共图书馆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要求公共图书馆要从激励馆员、满足馆员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关心馆员的学习和成长,闪耀着温暖的人文关怀的光辉。

同时,弘扬人文精神,构筑人文关怀,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也成为不同公共图书馆文化的特色之所在。河南省图书馆在自身的文化建设中,从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到具体工作的安排上,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成为独特文化风景。以离退休老干部工作为例,河南省图书馆不仅仅从生活上关心离退休老干部,还从更高的层次出发,考虑到很多老干部为图书馆事业付出了一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依然热爱图书馆事业,有能力继续为图书馆事业做贡献,就采取特邀、特聘、返聘等形式,让离退休老干部们参与到事业发展、理论研究,甚至日常工作之中。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举措,不仅让老干部们感受到图书馆家庭般的温暖,更让年轻的图书馆员感受到了单位的关怀,与无声处就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

4.2人文精神引导公共图书馆提升个性化服务

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公共图书馆更是以读者为本,以方便读者、满足读者的需求为中心,丰富服务的内容,延伸服务半径,提高服务效率,满足人们更广泛、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河南省图书馆在全面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使读者充分享遭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2012年,河南省图书馆借助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整合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开通了家庭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服务项目,读者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一个能上网的地方,都可以尽情享受河南省图书馆提供的续借、查询、浏览、下载、原文传递,知识导航、语音资源、移动终端等特色服务。同时,河南省图书馆还积极地开展各种活动,主动地为残障人士等特殊用户提供特殊服务,确保公众能够得到平等获取图书馆服务的机会。

4.3人文精神引导科学精神

毋容置疑,科学技术为公共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我们不应忘记的是,再先进的技术,也是为了我们的使用;我们在追求先进技术的同时,绝不可背离我们公共图书馆的精神,也不可丢掉我们公共图书馆的价值观。德国社会学家马科斯·韦伯对技术和价值观的关系有过这样精辟的阐释,他说:“技术就像一幅地图,它可以告诉你到某一个地方怎么走,但是它并不能告诉你应该去什么地方。去什么地方是价值观的任务。只有价值观给出这个目标和方向之后,技术才能指出如何或怎样到达这个目的地。”显而易见,他所说的价值观是人文精神的范畴,而技术则是科学精神的范畴。也就是说,价值理论和观念的引导决定着技术发展的方向。

现代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是现代图书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信息技术代表着科学精神,管理理念则代表人文精神。过往出现的“重技术、轻人文”、“强调技术改进,忽视人文关怀”等现象,反映出的是长期受到技术约束的社会对技术进步的渴求,它只是技术快速发展的初期暂时存在的一种现象,而不意味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要以抛弃人文精神为代价。因此,我们在建设现代化图书馆时,必须重视图书馆文化建设,必须强调在使用先进技术过程中继承人文传统,提倡人文精神,以人文思想为指导,把人性化与数字化相结合,使人的价值观在技术中获得充分反映。我们更愿意相信,有了人文精神指引的科学技术,更能显示科学的力量,更能显示出技术的先进。

5结语

人文精神作为公共图书馆文化的指引者,我们应该在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时珍惜这种精神,使人文精神在公共图书馆文化中焕发出新的光彩,让人文精神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增添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范并思.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我们面临的挑战[J].图书馆建设,2007(6).

[2]肖希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王世伟.从“读者第一”到“图书馆员第一”[J].图书馆杂志,1999(2): 56, 38.

[4]南征.数字时代人文精神在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8).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肇庆市 公共图书馆 服务体系 城乡文化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M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353-01

引言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与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任重而道远。公共图书馆这一文化重要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重要载体,在扮演知识与智慧的聚散地、群众精神生活诗意的栖居地,乃至城市文化地标的同时,必须清晰自身使命与职能,加快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

1.“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城乡文化一体化”

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独立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

1.2 城乡文化一体化

作为城乡一体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城乡文化一体化,是遏止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拉大趋势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文化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城乡文化一体化需要城市与乡村在文化领域实现公平化、均等化,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城乡文化一体化”二者联系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前者的实现为后者奠上良好基石。

2.肇庆市“城乡文化一体化”现状

作为珠江三角洲西部风水历史文化名城的肇庆市,近年来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城乡文化格局不断改观,但农村以及广大弱势群体所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总体而言仍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不足,公共文化事业资金短缺,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公共文化需求。

这一结果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财政体制、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等多方面因素所造成。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内外需失衡、投资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必然影响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进程。

3.肇庆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以肇庆市图书馆为主

肇庆市图书馆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优化服务,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全面推进肇庆市图书馆免费开放,积极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在实现普惠均等的公共服务基础上,不断增加对特殊人群的对象化服务。

3.1 总馆、分馆建设

肇庆市图书馆顺应图书馆业界发展趋势,推行总分馆制建设,目前为止共建成鼎湖、电大、大旺、翕庐四个分馆。

3.2 流动图书服务点建设

借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建流动图书馆的相关经验,积极建设肇庆市图书馆流动图书服务点,目前共建成流动图书服务服务点30个。肇庆市图书馆定期对流动点图书进行更换,并对流动点进行业务辅导。

3.3 扩大服务网络,推进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服务

肇庆市图书馆依托“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实行通借通还,实现“一馆办证、多馆使用、通借通还”,让市民手持一张借书证就可以在全市所有分馆网点借还书刊,实现读者服务的城乡均等化。

“肇庆区域图书馆一卡通联合服务” 2009年正式启动,首批形成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德庆、封开、高要、怀集、广宁图书馆为分馆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群,实现网群内书刊通借通还,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一卡通”业务推出以来,网群内各馆在办证数量、流通人次和流通册次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也使得各地的省流动分馆业务辐射范围与服务内容得到大幅度提升。

3.4 推出“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

“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是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一体的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2015年肇庆市图书馆推出本市首个“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首次配置500册图书,面向广大市民全天候24小时免费提供全自助式办证、图书借还与续借、书目检索等服务。

3.5 “文化共享工程”推动文化信息资源的城乡均等

肇庆市图书馆作为“文化共享工程”肇庆市级支中心,努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全市已形成市级支中心(肇庆市图书馆)、各县(区)级图书馆基层中心、乡镇(街道)基层中心、农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学校服务点、医院服务点、部队服务点、事业单位服务点及企业服务点组成的服务网络格局。

3.6 作为全市“农家书屋指导站”

肇庆市图书馆为肇庆市的“农家书屋指导站”,定期深入基层,开展“农家书屋”培训工作。每年举行文化“三下乡”送书活动,协助万家社区(村)图书室援建。

4.深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4.1 增强农村文化造血功能

肇庆市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不断扩大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促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合理流动,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有效途径。而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健全“送”文化的长效机制,亦非常重要。肇庆市深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性文化培训、辅导、讲座和展演、展示等文化服务,引导和培育各种形式的自办文化,能增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

4.2 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深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设施共建,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构建城乡一体的网络体系。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加快资源共享建设,促进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以信息化带动均衡化。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城乡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和便捷化会促使城乡之间信息及时沟通,减少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缩小城乡思想观念上的鸿沟。

4.3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加农村文化服务

深化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扩大受益范围、消除覆盖盲区、提高建设标准、改进服务方式、推动管理创新,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此外,还可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

5s.结语

针对当前肇庆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诸多问题,政府部门应积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若要着力改变肇庆市文化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文化差别,推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在文化权利上平等、文化资源上互补,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需要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如此重任,绝非凭政府一己之力可完成,而是需要肇庆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协助。肇庆市公共图书馆深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李康化(2006).文化经济学.太原:书海出版社.

[2] 刘德吉(2008).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制度因素及实现路径:文献综述.上海经济研究,4.

[3] 江明融(2006).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3.

[4] 周明海,吴兆雪(2008).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学术界,4.

[5] 薛元,李春芳(2007).关于我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中国经贸导刊,17.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2篇

1.发挥阵地作用,营造文化氛围

围绕群众文化特点办好各种培训班,不仅提高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还能提升文化馆的社会形象。二是向群众推荐一些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优秀文艺节目和一批当地的文化艺术名人,不仅提高群众的审美情趣,同时充分发挥名人效应作用开展工作,力争出精品、出人才,创品牌,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优秀的文化成果。例如:我区文化馆通过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展示我区书法名家何世富的竹刻作品以及民族特色布伢文化、壮族师公戏等文化物品系列,打造我区的文化品牌,使我区文化走出广西,闻名国内,走向世界。

2.大力开展文艺辅导培训

采取“请上来”和“送下去”相结合的文化服务配送模式,一是“请上来”,聘请群文专家上课,邀请各行政村的农民文艺骨干到城区进行文艺培训和交流,通过集中办班培训,培养一批农村文艺人才和艺术团队,推动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二是“走下去”,进行辅导培训。建立文化馆文艺辅导小分队,实行包片包点下乡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分配具体的辅导任务,确保文艺辅导质量,逐步从教文化到送文化、种文化的服务形式转变。例如,我区文化馆积极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各功能室实行一周预约制,让群众文艺队制定培训时间,根据基层群众的时间安排,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采取分组分片分批下基层开展辅导,不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艺骨干,同时增加了文艺爱好者的专业化知识,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舒适地享受到免费文化大餐,推动文艺事业的发展。

3.依托传统节日

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有地域风情和文化内涵的特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艺汇演活动。如春节、壮族三月三、庙会等节日,开展歌会、书画展、庆典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不断激活群众的文化生活,使文化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活跃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区文化馆在壮族“三月三”歌圩日举办了山歌王邀请赛,民间传统斗鸡、斗牛比赛,抛绣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壮家特色文化的魅力。

二、推进数字化文化馆建设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方式;创新;山东省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创新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管理方式,对于有效统筹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丰富服务供给、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现状

1、公共文化投入稳步增长

近年来,随着“三站一馆”免费开放及“十艺节”创作投入的增加,山东省在公共文化方面进入增速较快时期,投入总量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间,山东在公共文化设施方面累计投入达385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总量最大、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期。

2、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随着文化强省战略的深入推进,山东省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了知识广泛、个性突出、创造力高的文化团队,为促进山东经济文化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截止到2013年底,山东省文化系统从业人员近10万人,其中,高级职称505人,副高级职称2273人,中级职称5648人,初步建成了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服务高效的队伍。

3、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一方面,山东省加快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深入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在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1]另一方面,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出“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的理念,鼓励公共文化资源下移,通过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或者优惠向群众开放。

二、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与先进省份及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当前,山东省GDP总量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人均GDP在全国排在前十位,但文化投入经费远不能和经济大省的地位相匹配,尤其是人均文化事业费用仅为25.31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8.99元)。

2、人才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把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放到应有的位置,在文化人才的开发、配置、保障等方面重视不够;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较少,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原创人才缺乏,严重影响了山东文化创造力的提高;有关文化人才评价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文化评估主体的中立性、客体的完整性、标准的合理性都有待提高,还没有形成靠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来调动人才主动性、靠科学合理的分配政策来调动人才积极性的良好氛围。[2]

3、文化基础设施作用发挥不实

从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情况来看,很多文化设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省级、市级文化设施服务效能较高,作用发挥较好,但很多基层文化设施却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很多设施在参与便利性、设备利用率、布局合理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4、文化工作体制机制不畅

一项文化服务工作的推进,往往涉及文化、财政、社会管理等多个政府部门。这种“多龙治水”,可能会产生职能交叉、权责不一致等问题,影响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尤其是在各县市区,由于文化领域机构改革模式不统一,使广播电视管理、新闻出版管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很多方面的工作存在职责不明确、协调难度大等问题,造成工作的真空地带。

5、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待加强

公共文化资源均等化配置要求政府遵循公益性、公平性和公共参与原则,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集团提供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3]以不同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例,一些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有待加强,尤其是农民工群体,由于针对性的文化生活贫乏、文化消费不足,导致他们的文化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难以融入城市文化圈,使得这一群体的精神抚慰和人文关怀缺失问题日益突出。

三、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方式创新策略

1、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保障制度,确保公共文化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多元投入机制,增加文化投入占非税收收入的比重,鼓励引导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支持和参与兴办文化事业,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增加多种资金投入渠道;实现文化发展政策与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无缝衔接,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捐赠减免政策的落地实施。

2、强化文化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从人才培养开发、选拔任用、评价发展、激励保障等方面着手创新文化人才工作机制,让投身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生活好、工作好、发展好。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培养和吸纳一批新型文化服务人才,并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及经验交流活动,丰富人才专业技能,优化队伍知识结构,以适应当前文化服务的需要和未来发展的需求,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效支撑。[4]

3、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山东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把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来,完善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强化设施建设标准,到2020年,要使市级(及以上)文化馆、图书馆符合国家一级标准,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符合国家三级标准,社区和行政村建有符合标准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4、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体制机制

完善各级政府及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工作协调机制,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统筹协作;理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运行机制,明确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改变以往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工作局面。在市、县两级探索建立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以进一步融合多个部门的项目和资源,实现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最优化、使用高效化。

5、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健全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满足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等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同时,在公共文化的队伍培训、设施建设、项目打造等方面,把保障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权益放在重要位置。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支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社会力量为特殊弱势群体提供专门文化服务。[5]

【参考文献】

[1] 刘佳.山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

[2] 许华.关于山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J].新西部,2010(03).

[3] 杨泽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逻辑原点与路径选择[J].江汉论坛,2012(05).

[4] 钱玉新,吴粉,梁睿.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文化发展繁荣[J].人文天下,2015(08).

[5] 赵海存.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问题研究[J].机构与行政,2015(07).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公共文化体系 图书馆 服务创新

1 引言

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转型期,新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许多挑战,其中既有外部环境新的发展,也有图书馆自身管理体制在转型期遇到的新问题,这些都使得今天的图书馆服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服务。

2 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与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关系

(1)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概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共文化需求”和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具体包括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管制体系。它强调的是“文化权利”理念,是对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保障。第21届联合国大会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对于生存权、发展权等集体人权概念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第三部分第十五条中声明:“1)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甲]参加文化生活;[乙]享有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丙]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受被保护之权利。2)本公约缔约各国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应包括为保存、发展和传播科学和文化所必须的步骤。3)本公约缔约各国承担尊重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自由。4)本公约缔约各国认识到鼓励和发展科学与文化方面的国际接触和合作的好处”。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正是为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利而做出的国家性工作部署。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体目标是: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快捷、方便、有效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们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比较富裕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提供体系、比较全面的社会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比较有力的公共文化资金人才技术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制度。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社会各方面的公共文化服务网,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衡覆盖全社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从政府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认为是“在政府主导下,以税收和财政投入方式向社会整体提供文化产品服务的过程和活动”[1]。

(2)图书馆服务创新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社会文化领域的体现与客观要求。公共文化包括“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共文化需求”和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与之对应,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可以从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消费者三重结构来考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即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管理体系。从文化管理到公共文化服务的转变,也是伴随着政府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变革而转变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六种类型,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骨干力量,其中图书馆明确其中。(文件中规定:“国家兴办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件中提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成为近年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指导方针。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之一,发展图书馆事业对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的文化服务体系中,图书馆作为公众信息搜索和阅读的场所、文化与休闲活动的场所,是查阅文献资料的重要途径,也是平等获得信息、公益性知识援助、参与阅读活动的途径与场所。正因为公共图书馆具有这些重要作用,所以现代民主国家的公民把他们获得“共同期望乃至珍视的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当作自己应该享有的文化权利之一来看待。图书馆的重要性决定了图书馆在新时期必须不断实现其服务的创新发展。

3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路

首先,图书馆应该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将有形的图书馆网点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的虚拟图书馆网点结合,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使图书馆文献资料收集和知识服务覆盖到整个地区;建立科学的文献信息资料体系,通过科学采购、合理调配,建立覆盖整个地区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实现全地区的便利、快捷、平等、无障碍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其次,应大力争取政府财政的支持。政府的投入直接决定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决策者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视程度决定着财政对其的投入。如果政府不重视、财政对图书馆事业投入相对较少,会得公共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只能停滞不前。

最后,把“以人为本”核心理念始终贯穿在图书馆服务创新拓展中。要建立区域图书馆体系,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图书馆网点,既要考虑城市和经济发达区布点,又要考虑在农村偏远地区布点,网点分布规划公平、合理、实效。网点布置要注重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建立能够满足当地人民群众需求的知识文献、信息体系。科学、平衡分布文献资源,减少因地域差距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平衡而导致享受资源不公的现象。提供均等服务,不论工种、阶层、强弱势群体均能享受图书馆服务。

4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举措

(1)提升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传统图书馆管理是以文献为主的管理,注重的是文献资料的收藏及人们获取文献的有效性,这种工作方式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全面调动图书馆员的主动性,发挥图书馆员的才能,不断创新服务,人尽其能,人尽其才。集体的成长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集体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同时,图书馆员要不断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要有敬业精神和较强的服务意识,还必须转变传统知识结构,熟悉计算机和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新技术对资料搜集、整理、加工,为读者提供方便有效的服务,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于全体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知识信息需求的职能。还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力求成为图书馆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成为信息资源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人力资源以其无形的影响能量,通过调整图书馆其它资源及其相互间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图书馆的发展的方式和速度,决定着图书馆事业的兴衰与成败。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执行者,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必然要通过馆员素质的提升,才能得以实现。

(2)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必须实现服务的多元化。图书馆必须提供多样化服务形式,做到现实馆藏服务与虚拟馆藏服务的有机整合。利用实体馆藏,对重要读者、重要项目提供送书上门服务;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的虚拟馆藏,提供读者自主获得所需的信息资料,加快图书的流动速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通过网络实现图书续借,帮助用户节省时间和精力的续借服务;用户借书到期后给用户发送信息等形式的催还服务;加强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联系的网上服务等。依据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定位和服务群体的特点,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作为文献资源拥有者和传播者的有利条件,尽量推出多样化的特色服务。例如面向广大读者的数据库检索与专题知识培训;利用网络技术提供培训课件;开展便于读者使用图书馆服务的用户培训;举办各种专题性的培训班满足用户的学习要求等丰富多样的便民服务活动。

(3)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必须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当前图书馆服务中现代多媒体和计算机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得到使用,多种专业性数据库的建立,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检索与信息活动一体化开放服务手段,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面对面的机会锐减,因此现代图书馆构建人性化服务体系显得更为重要。“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就是以尊重读者、关怀读者为宗旨,与读者相互沟通合作并建立一种亲切、平等的、相容服务关系,让读者在图书馆服务中找到一个充满人性味道的精神家园”[2]。所以,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不仅要使读者能够快捷方便的查找、阅读所需的文献资料信息,更要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心情的愉悦,享受舒适方便的服务带来的求知体验,这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生产者的义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是未来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趋势,这一创新过程涉及到政府投入、图书馆建设的统一规划、图书馆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安排、网络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的深度结合等重大课题。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其基础性工作在于服务的多元化、个性化及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所有图书馆工作者不断的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欠发达地区 政府主导 农民主体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历程与现状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尤其是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时期,即便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虽然经济相当落后、农民物质生活贫乏,文化活动却开展得轰轰烈烈,业余剧团或文艺宣传队在各地都有组建。各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如舞龙、舞狮、地方戏等都有经常性的演出和展示。那时的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比较,差距并不大,有的甚至比城市还更活跃。农村文化的繁荣,直接原因在于政府的重视。这种重视在劳动分配体制上得以充分体现:农民只要是组织宣传队或者业余剧团,都可以记工分,其报酬和所有同等劳力一样,甚至在误工期间还可以领到额外补助,待遇上没有后顾之忧;凡是从事文艺活动、宣传演唱所需要的经费,都可以在大队一级的公益金项目中予以报销。开展文化活动有待遇,文化活动经费有来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政府包揽体制下使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保障。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生变化,农村文化事业曲折发展。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所作的《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提出:六五(1981―1985)期间,要“基本上做到市市有博物馆,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关于当前农村文化站问题的请示的通知》指出,“明确文化站的专职人员编制,注意改善他们的待遇。为了完成文化站所承担的任务,应当逐步做到每站配专职人员一人,由文化事业经费供给。他们的工资、福利等与文化馆干部同等对待。文化站的事业编制由地方解决。”“地方财政对文化站的经费补助,随着经济的发展,根据地方财力的情况,也应逐步增加”。由于中央的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农村文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时期,全国大多数地方包括欠发达地区农村,基本上都建立了市、县、乡三级文化服务站,尤其是组织人事部门逐渐解决了农村基层文化站一站一编的问题,基层文化服务专职人员的工资待遇、活动经费得到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环节――基层文化阵地得到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开始起步,农村文化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但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新的政府机构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没有及时跟上,刚刚起步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遭受严重打击,农村文化事业跌入低谷。一方面,各地农村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普遍忽视文化事业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经济成为当地政府的头等大事,“人、财、物”各种资源都投向能够最快、最大体现经济效益的部门,以社会效益为核心的文化事业被“边缘化”,农村文化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很长一段时期,不少地区由于财力问题,除了文化系统在编人员的人头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外,其他文化事业经费,例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维修经费、群文活动经费等都未列入财政预算,直接导致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

另一方面,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因为不仅投入没有经济效益,相反还可能影响正常的劳动收入。税费改革以前,政府组织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参加的人员还可以计义务工,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义务工,农村文化活跃分子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农村文化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受到高度重视:2005年11月,《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具体的方向;2006年9月,中办国办颁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为重点投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定;2007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要坚持把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着力改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此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和各省、市、自治区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文件。

国家政策措施的到位,使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了最基本的保障。一些经济发达省份依托财力优势,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开展“送科普、送电影、送戏下乡”行动、建设“信息共享工程”等具体措施,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迅速得以恢复,并在新的基础上有了新发展。然而,与发达省份提出要“率先全面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比较,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则任重道远。如何结合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实际,构建有本地特色、操作性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探讨。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的原则。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举办的、非营利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保障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化组织和文化服务的总和。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公益性。“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政府应承担的主要职能,为大众提供公共服务是其中一个职能。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又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公共文化机构的指导、监督,并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和功能的充分发挥。”这一原则要求,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至为重要。

当今世界,公共服务理念风靡全球,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兴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其主要内容就是在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以期改进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机制改革可以借鉴国外新公共服务理念,但绝不能照搬照抄国外新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经验,简单地依赖市场。在我国,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是“稀缺资源”,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提供,必然导致产品和服务价格昂贵,农民群众无法享受带来的好处,从而背离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理念。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将文化部门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而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加强政府主导、增加投入。绝不能简单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推向市场、给政府减负,恰恰相反,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要突出政府主导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有利于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体现社会公平。目前,我国城乡公民之间的文化权益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城市居民文化生活比较丰富,享受着各种高水准的文化消费;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欠发达地区农村相当一部分农民享受不到基本的文化生活。这种城乡公民之间的文化权益不公平现象导致了农民生存心理的严重失衡,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措施。总体来看,我国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才能实现向农村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贫困农民倾斜,使农民群众普遍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好处。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是单纯地搞设施建设,也不是单纯地搞几项活动,而是要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覆盖网络,使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能够惠及广大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方面需要经过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求为人民群众保持稳定的、长久的服务。欠发达地区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较慢、基础薄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历史任务,需要政府将其列入规划、形成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保障政府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投入不断增长。只有在政府主导下,才能改变以往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管理上的随意性、人为性状况,避免建设过程中的时紧时松、大起大落。

2.农民主体的原则。

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始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如何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注重为农民送戏、送书、送科技,这种专项活动有一定的效果,但在实践中存在两个不足:一方面,从内容上看,送去的文化产品不一定符合农民的需要。勿庸讳言,现在有不少文化产品的制造者、提供者、传播者,只把眼光主要放在反映都市生活上,并不熟悉农村、了解农民,又不深入乡村进行调查研究,想当然地描写农村的情况,以自己的需要来揣摩农民的需要。这种“闭门造车”生产出来的东西,根本不符合农村实际,自然不受农民欢迎。另一方面,从形式上看,这种文化服务很难把文化送到所有村,即使送到了村,也往往是“蜻蜓点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而且对农民来说,这样一种“喂食”式的帮助,可供农民选择的余地不大,参与的热情也不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确立农民主体的原则。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必须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农民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者和受益者,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农民主体的原则,决定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为农民服务。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以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使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农民的生产劳动、生活方式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接受能力相适应。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众多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那时的文艺作品说的是农民的语言,反映的是农民身边的事情,让农民感到亲切自然,使农民群众在享受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感觉自己处于中心地位而非边缘地位。今天,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找准农民的真实需求,提供农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有调查表明,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群众最需要的是致富信息、农业科技、卫生保健知识等。政府如果不做调查研究,只是热热闹闹地送几台戏下乡,难免被认为是做表面文章,达不到实际的效果。

农民主体的原则,决定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成为文化产品的创造者、文化服务的提供者,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现的困境,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农民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作用。在农村文化创造、传播过程中,农民成为旁观的局外人、简单的接受者,这种身份造成农民对文化建设的冷漠。事实上,农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农民。要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支持农民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政府财政投入有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尤其要重视发挥民办文化的作用,拓展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供渠道,丰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内容。

参考文献:

[1]曹爱军,方晓彤.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构建研究[J].农村经济,201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