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公共危机中完成与媒体互动范文

公共危机中完成与媒体互动范文

时间:2022-07-19 10:54:42

公共危机中完成与媒体互动

我国目前现状是面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转型,同时也是各种矛盾和危机的频发期。面对近年来爆发的一次又一次的公共危机,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去处理这些突发的公共危机。然而公共危机并不同于一般性的突发事件,公共危机的影响范围更为广泛,对这个社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而新闻媒体则作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公共危机管理的不同阶段也分别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公共危机各阶段中政府与媒体的角色公共危机一般分为预警、爆发、恢复等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政府和媒体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其目的都是统一一致的,即在于社会的稳定。

(一)危机的预警阶段

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管理,关键在于预防。正如戴维斯•杨所说,“面对任何危机,你首要的目标是尽快结束危机。而比这更重要的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所以,最成功的危机管理就是要求政府采取超前的行动,及时发现危机产生的原因,从而预测出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事情发生后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制定多种可供选择的应变计划,以便将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也在《未来的冲击》中指出,“由于不去预见先考虑未来的问题和机会,我们正从危机走向危机。”危机预警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因此,政府在制定紧急预案的同时,会通过媒体,特别是相关的主流媒体以新闻访谈或是专题介绍等方式将政府的相关政策传递给公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当代社会中新闻媒介高度发达,其触角更是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它可以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来源。当新闻媒体积极的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中,有助于迅速有效传递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使公众知情权得以满足,也有利于发挥其预警作用。

(二)危机爆发阶段

一旦公共危机爆发,原有的社会平衡状态就会被所爆发出的危机事件打破,这时正是体现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时刻,作为社会治理核心的政府部门,在面对危机时,通过其所发挥的效率和效果,体现出政府的治理能力,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但是如果政府在面对危机事件时不能及时做出应对、导致信息受到阻碍,就将给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带来灾难。这时候,新闻媒体应该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媒体所应有的敬业与专业精神,就是将政府所采取的主张及措施,及时告知给公众,让公众了解政府的措施与努力,以便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心。新闻媒介不仅是政府主张的传播者还是公众情绪的反映者,媒体的存在可以使公众更全面的了解整个危机的事态,帮助缓解公众的恐惧情绪。公众可以从一些专家学者的访谈中,或是各种言论文章中去了解危机,了解政府的动态。同时,公众还可以自己参加到讨论中去,当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得到满足,舆论得以统一,公众的情绪得以稳定,那么就可以降低政府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成本。

(三)危机恢复阶段

危机的恢复阶段是危机已经进入一个可以被掌控的范围之内,此时的社会生活逐步恢复稳定,这一时期的政府的所要面临的问题是对整个危机事件过程中所引发出来的各种问题和原因以及在对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所了解到的经验加以概括总结和反思,同时也要求政府与新闻媒体携手共同致力于将把危机转化成为可供发展的机遇,更加要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新闻媒体的存在可以为整个社会的反思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平台,因为新闻媒体的工作者将反思记录下来,在传播出去,从而影响着社会的舆论,甚至可能会成为一个导向标,而影响到某些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对社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公共危机中我国政府与媒体传播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由于我国政府在“非典”时期时才真正认识到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以至于公共危机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制度建设还相对不够完善,这就导致政府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与媒体沟通之间存在许多问题。

(一)当前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中与媒体沟通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尽管各级相关的政府部门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在危机中与新闻媒体的沟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危机发生时政府虽然也经常召开相关新闻会,但却不够及时,而且对某些重大问题避而不谈,使新闻公开变成了新闻封口。这使得公众的知情权不能得到满足,从而引起公众的质疑,导致公众恐慌,甚至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时政府再不得不公布事件的真相,然而谣言已经产生,并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信息渠道受到阻碍,公众的知情权就不能够被满足,这不只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当前,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都普遍存在信息的少、差、滞后的现象。公众将公共危机事件看作是一种政治事件,在新闻信息过程中过度注重舆论引导、社会稳定、统一口径,但同时却忽略了信息的时效性,使得政府通过传媒的消息失去了该有的先机,给政府形象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二)公共危机中政府与媒体沟通面临的问题

当公共危机一经爆发并且迅速发展时,政府和新闻媒体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公共危机爆发及其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使信息能够顺利传播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过程。相关政府部门透过媒体主动公共危机的有关信息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非常困难。我们从近些年频发公共危机之后政府以及公众的反应可以看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公众都对危机缺乏普遍的认识。作为一个国家的政府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部门的对公共危机响应机制才刚起步,各方面都不够完善,对危机传播技巧的了解缺乏。这就出现了一旦危机发生时,政府部门便会乱作一团,甚至是无从下手,更加不能准确掌握危机发展的进度,没有与媒体取得良好的沟通等现象。也就是为什么会形成公共危机一旦爆发,就流言四起,人心浮动的景象。结果不单是正常的公共秩序被扰乱,更有可能引发社会混乱,更使政府与媒体的沟通不畅,丧失了通畅的信息路径,也就阻碍了公共危机的信息传播。

(三)公共危机中政府与媒体沟通出现问题的原因

公共危机中,政府与媒体的沟通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复旦大学王中教授评价以前的灾难报道理念就是:“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在当下的媒介技术面前,传统的新闻媒介控制思维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危机信息传播环境了。因为我国传统的应对危机方法中,有关危机信息传播这一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来在不同方面的阻碍,以及信息传播媒介设置不合理等。当公共危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断裂”,也就会导致政府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影响到对危机事件的掌控,不利于对危机事件的管理,更是不利于新的信息传播体制的完善,使得政府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能力处于停滞状态。

三、公共危机中实现政府与媒体良性互动的策略现代社会,在公共危机中构建政府与媒体良好的互动关系迫在眉睫,在公共危机中提高政府与媒体的互动,则有利于危机的顺利解决。

(一)加强公共危机中政府与媒体的沟通

媒体在对增强公共危机中政府信息传播能力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当危机发生时,新闻媒体可以在第一时间向政府通报该事件,同时也承担着向公众报道该事件真相和政府采取行动的职责。危机的爆发会给公众带来危机感和压迫感,往往这时更容易使公众产生凝聚力,通过媒体将公众组织起来,共同对抗危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信息的有效传播,达到处理好公共危机事件的目的。

(二)政府要建立透明的信息机制

《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施行,为政府和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国政府的信息公开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时代,过往传统的新闻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需求,如何将传统的新闻会和危机新闻发言人机制向建立在公共危机突发事件的新机制与模式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的存在有助于政府与公众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也就是说,当今新闻媒体必须以新闻法为指导介入到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中去,这样不仅能够规范新闻媒体的行为,更加能体现出媒体的所具有的公信力及其作用的需要,与此同时还可以保障新闻媒体的高度自由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在对公共危机的管理中有利于政府塑造一个公开、高效、亲民的形象。

(三)明确公共危机中政府与媒体的角色定位

由于我国正面临着转型这一重要时期,危机频发,最近更是频频爆出有关食品安全等问题。食品的安全与否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亦是社会道德诚信的底线。当食品危机爆发后,政府应该及时启动危机应对预案,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出相关政策。而媒体的首要职责是采取客观真实的报道,决不能因为顾及诸多利益或破于压力就对问题少报或不报,更不能因受到某种利益诱惑而成为侵害民众公共利益的同谋。媒体被公众选择为可信的方面,应该积极的去引导和监督社会万象,政府共同解决危机。但同时新闻媒体更应该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作为政府的喉舌,媒体不应该抢占了本该属于政府的公众信任,同时媒体必须改正自身不规范的报道行为。危机解决过程中的经验以及教训也在催促着政府强化公共危机意识,构建与新闻媒体高效的沟通关系与良好的互动模式,积极投身于公共危机的管理中去,提高在公共危机中的信息传播能力。同时政府也意识到当危机爆发时,只有在与媒体进行良好的互动之后,通过媒体传播,才能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广泛地消除公共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着发展中的中国在遭受磨难与危机后并没有停止飞跃的脚步,它正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

被举报文档标题:公共危机中完成与媒体互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ggwjgllw/60641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