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颈椎管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预后研究范文

颈椎管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预后研究范文

时间:2022-12-24 10:15:56

颈椎管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预后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颈椎管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l spondylotic rdiculopthy,CSR)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比较颈椎管率对患病风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别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 103 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和 150 位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资料和颈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对 CT 图像进行矢状位重建,测量颈椎管率。对患者随访 6 个月,利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低颈椎管率者更易罹患神经根型颈椎病(OR=6.03,95%CI=1.82-10.24),低颈椎管率患者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t=2.13,P<0.05)、临床体征(t=2.09,P<0.05)和主观症状(t=1.99,P<0.05)的比较,其预后差于非低颈椎管率患者,但在适应能力上无统计学差异(t=1.12,P>0.05)。结论 颈椎管率越低,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风险越高;低颈椎管率的患者预后较差,但适应能力尚可。

关键词:颈椎管率;神经根型颈椎病;预后

神经根型颈椎病 (Cervicl spondyloticrdiculopthy,CSR)是常见的颈椎病亚型之一,研究表明,颈椎管狭窄可能是导致颈椎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伴有椎管狭窄的 CSR 患者也更容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1]。但目前,关于颈椎管大小与 CSR 发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此项研究着重探讨颈椎管率与 CSR 患病之间的相关性,为其康复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组采用随机抽样,选取 2015-10-2016-10期间于我院脊柱骨科门诊就诊的 CSR 患者,均符合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 CSR 诊断标准[2];对照组选自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经体检确定未患有颈椎病的健康成年人,采用成组匹配,在性别比例和年龄上与病例组相匹配。以下人群予以排除:(1)患有精神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呼吸、循环系统器质性病变;(2)同时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继发性椎管狭窄改变;(3)同时患有类风湿、颈椎骨折急性期、脑源性及耳源性眩晕等对疗效判定有影响的疾病;(4)有颈椎管狭窄家族史者;(5)颈椎管过大或过小者;(6)拒绝参与本次研究者。纳入研究对象前,向所有研究对象详细解释本研究目的与操作,本着自愿的原则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备案。

1.2 观察指标

(1)患者颈椎症状评价: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 (clinicl ssessment scle for cervicl spondylosis,CCSS)[3],包含患者主观症状、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临床体征三部分,共 100 分。(2)视觉模拟疼痛分值(VS):0-10 分,分数越高则疼痛越强烈。(3)影像学测量:采集颈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对CT 图像进行矢状位重建,以 Torg 法测量颈椎管率[4]:利用影像分析软件分别测得 C2-C7 椎体中点至棘突椎板线最近点,即颈椎管矢状径,及其椎体中点矢状径,则可算得颈椎管率为颈椎管矢状径/椎体中点矢状径。一般认为颈椎管率 ≥ 1.2 为非小尺寸颈椎体,颈椎管率 < 1.2 为小尺寸颈椎体,颈椎管率<0.8可判为颈椎管狭窄[5]。为了防止产生偏倚,颈椎管率过大(颈椎管率≥1.2 时,颈椎体矢状面直径:男性>23.7 mm,女性>21.2 mm)或过小(颈椎管率≤0.8 时,颈椎体矢状面直径:男性<15.8 mm,女性<14.1 mm)的患者被排除出研究。

1.3 内容与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保守理疗,并随访 6 个月,记录患者的恢复情况。距离首次就诊 6 个月后,以CCSS 量表评价患者颈部疼痛症状是否改善。综合理疗:(1)牵引治疗:患者取坐位,嘱颈前屈30°左右,采用枕颌牵引系统行纵轴中立位牵引,初始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 15%,以后根据患者感受循序渐进增加,单次牵引时长 20 min。(2)红外线治疗:患者取坐位,选用红外热辐射理疗灯(重庆市华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CQJ-25 型) 以 30 cm 左右的距离垂直照射患者颈部,单次治疗时长 20 min。(3)中频电疗:患者取坐位,选用电疗仪(北京达能医疗及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TL-900 型),将四块 32 cm2 的硅胶电极对称放于患者颈椎两侧与肩背处,使用内置 6号处方,电流强度调整至患者耐受,单次 20 min。(4)磁振热治疗:患者取坐位,将磁振热治疗仪(日产TM-3000 型)治疗导板置于患者颈部,加热强度选低中档(55~60℃),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单次 20 min。上述综合理疗各项目隔日 1 次,以 2 周为一个疗程。

1.4 统计分析

使用 Excel 表格录入数据,采用 SPSS 16.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连续性资料的分析采用 t 检验,对分类变量分析采用 x2 检验,检验水准 α=0.05,以P<0.05 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病例组:

包括 CSR 患者 108 例,最终随访到 103例,随访率 95.37%。103 例中,男 32 例,女 71 例,年龄 27-59 岁,平均(48.1±5.3)岁;病程 6 个月~6 年(中位病程 2.5 年)。对照组 150 例,其中男 45 例,女 105 例,年龄28-62 岁,平均(43.1±6.8)岁。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颈椎管率的组间比较

病例组 103 例患者中,31 例(30.01%)患者的平均颈椎管率偏小(<0.8),可判为颈椎管狭窄,C2-C7平均颈椎管率为男性(0.84±0.22),女性(0.88±0.27);对照组 150 例中,10 例(6.67%)平均颈椎管率偏小。低颈椎管率组患者与非低颈椎管率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在颈椎各节段的颈椎管率经 t 检验,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1。以平均颈椎管率是否<0.8,将研究人群分为低颈椎管率组与非低颈椎管率组,对两组间颈椎管狭窄与颈椎病之间的关系计算关联强度:OR=6.03,95%CI=1.82-10.24,相关结果见表 2。

2.3 颈椎管率与临床症状和预后分析

病例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理疗,在治疗前,低颈椎管率组与非低颈椎管率组的自评临床症状间均率组在 CCSS 量表的主观症状维度(t=1.99,P<0.05)和临床体征维度(t=2.09,P<0.05)以及总分(t=2.36,P<0.05)方面,均低于非低颈椎管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颈椎管率组在 6 个月随访时的 VS 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两组在适应能力维度上无论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t=1.12,P>0.05),见表 3。

3 讨论

颈椎管率又称为 Torg-Pvlo 比值,是测量颈椎椎管狭窄程度的指标之一,可以有效排除个体体型差异以及颈椎退变等因素的对颈椎管矢状径测量结果的影响,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因而能真实反映颈椎管狭窄的程度[6-7]。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神经根型颈椎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在颈椎管狭窄与颈椎病的关联强度为 OR=6.03(95%CI=1.82-10.24),即颈椎管率较低者(颈椎管率<0.8),其罹患颈椎病的风险约为颈椎管率正常者的 6.03 倍,提示较低的颈椎管率可能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患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这与Presciutti S M 等人的结果相一致[7]。颈椎管率越低,则提示颈椎管狭窄程度越严重,在解剖学上则表现为颈脊髓与颈椎管之间的缓冲间隙缩小甚至消失,增加了脊髓因受椎管内突出物压迫而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机会;所导致患有颈椎病的概率及其严重程度也相对越大。一般认为,颈椎管率小于 0.8 的成年人不宜参加颈椎负荷较大的运动锻炼,如橄榄球、掷铅球等。颈椎管率小于 0.75 即为先天性颈椎管狭窄的诊断标准[8]。同时本次研究也发现,无论病例组还是对照组,女性的 C2- C7颈椎管率均值均大于男性,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女性颈椎病的发病率要低于男性发病率的解剖学基础,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此结论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同时本次结果发现,低颈椎管率组(颈椎管率<0.8)与非低颈椎管率组(颈椎管率≥0.8)综合理疗前在 VS 评分、CCSS 量表各维度得分上均无显著差异,在首次治疗后的第 6 月进行随访,发现低颈椎管率组在 VS 评分、主观症状维度、临床体征维度和CCSS 总分上显著高于非低颈椎管率组,而在适应能力维度上则无统计学差异。这提示,低颈椎管率组在理疗后的半年预后情况不及非低颈椎管率组,非低颈椎管率组对保守治疗的响应更好,这可能是因为颈椎管率偏低者更易出现颈椎在力学上的不稳定性,加速了颈椎管空间减少,乃至颈髓受压等症状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颈椎管狭窄的发生与发展,造成了器质性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理疗等未从根本上解决颈髓受压问题的疗法预后不佳。这也提示在今后临床工作中,针对颈椎管率偏低的神经根型患者,在采取保守疗法的同时,也可尝试采取椎间盘射频消融、微创手术等创伤小、疗效确切的新疗法与新思路,尽力根治颈椎管率偏低所导致的颈髓受压问题,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而两组在治疗后的适应能力维度上,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原因可能是人体具有较强的生理代偿能力,未受突出物压迫的神经代偿了部分功能受损的神经。本次研究阐释了颈椎管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病的促进作用,不同颈椎管率的患者在预后、症状严重程度等方面不尽相同,对今后神经根型颈椎病个体化临床康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英杰,李无阴. 颈椎病诊断治疗中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骨伤,2013,26(10):849-852.

[2] 李增春,陈德玉,吴德升,等.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3):1796-1799.

[3] 张鸣生,许伟成,林仲民,等.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3):151-154.

[8] 张鹰,杨宇,凯赛尔江•艾合买提,等. 新疆维吾尔族人正常颈椎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 实用骨科杂志,2016,22(6):486-490.

作者:姚有榕 单位:解放军第98医院骨四科

被举报文档标题:颈椎管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预后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ixuezazhi/jytzz/72514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