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学校德育意见范文

学校德育意见范文

学校德育意见

2009年,我县学校德育工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牢牢树立“育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模式。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科德育”、“全员德育”、“校园文化建设”、“团队工作”、“区域德育资源利用”、“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为重心,积极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延伸、社会辐射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一、构建德育机制,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1.学校德育干部角色的转变

学校德育干部(分管德育工作校级领导、政教、德育处室领导)不应只是抓纪律卫生的代言人,而是开展德育活动和推进学校德育在六大领域落实到位的组织者、实施者,要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及时了解学科德育实施情况,有效推进教育教学的一体化;要协助校长、书记制定各类人员岗位育人职责,全面落实全员育人;要扎实推进班级、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团队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在区域德育资源利用、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方面做好统筹协调。

2.学科德育评价体系的建立

各校要把学科德育的实施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要素之一,认真落实新课程的要求,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制定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引导全体教师落实教书育人的职责,切实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要探索建立学科、年段德育工作评价落实体系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考评机制。

3.德育督导评价机制的建立

县委教育工委、县教育局将制定下发《**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标准》,由县委教育工委宣教股、县教育督导室按类组织考评,考评结果将作为学校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创新德育载体,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主导功能

1.强化教书育人,全员育人有新进展

实行岗位德育职责制度。要根据岗位职责特点明确不同岗位的德育工作要求,促使每一名教职工在各自岗位上落实德育工作,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有效机制。

实施全员育人培训。要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科任老师的育人技能和育人艺术,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班队活动设计、德育工作论文、听专家报告写体会、演讲答辩、才艺特长展示等方面下功夫。县委教育工委、县教育局将继续征集、评选“我身边的教育故事——成功教育案例”,举行高中班主任能力竞赛,评选县级先进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

2.突出课堂主渠道地位,学科德育有新突破

各校要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全面落实学科德育的各项要求,并把学科德育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实施和考评,从而突出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功能,强化教学过程的教育性。

县进修学校中小学教研室要加强对学科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德育的研究,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在组织学科优质课评选、公开课教学活动中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要求;学校德育干部要会同教务处共同对此项工作加以管理与指导,以确保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

3.发挥文化的陶冶功能,校园文化建设有新气象

校园文化建设要更加凸显育人为本。一是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二是多开展一些能让学生全员全程参与,能培养学生自治自律、集体主义精神和动手能力的主题活动;三是根据学生需要,广泛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积极开展课后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四是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要更加凸显教育性,要根据校园环境建设的“净化、绿化、美化和教育化”的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块园地,努力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的功能,积极创建“文明学校”、“绿色学校”,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4.拓宽团队工作渠道,学生文明素养有新提高

学校团队组织要成为组织德育活动、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主力军,要把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纳入工作职责范围,坚持日检查、周公布、月总结、学期总评的制度,大力宣传榜样学生的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提高学生践行文明礼仪的自觉性,全面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5.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学校德育环境有新变化

各校要借鉴由义中学、金榜中学社区教育的经验做法,主动与社区联动、与家庭配合,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明确社会、家庭教育责任,确保校园周边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不断挖掘德育资源,充分发挥我县老区、侨乡人文历史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校本德育课程,不断丰富学校德育内涵。

发挥校外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慈山农校)及其它教育基地在校外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养成行为习惯、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6.养成健全之人格,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有新举措

要将“养成健全之人格”置于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不断地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持为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加强此方面工作,拟在今年成立全县心理健康教育校际教研组(或学会),以推进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校生违法犯罪的诱因,主要是法制观念淡薄,是非意识模糊、家庭教育缺失、心理严重障碍、行为偏差出格等,给这些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提前介入、干预、疏导、矫正,为学生健康成长导航护航,防患于未然,是预防和减少在校生犯罪的有效途径。要在全县教育系统进一步深入开展“为了明天工程”活动,推行“德育导师”工作制度,要求德育导师对受导学生做到“五清”,即存在问题清、家庭情况清、个人特点爱好闪光点清、现实表现清、制定的改进发展目标清。落实德育导师“八个一”要求,即每天与受导学生打一次招呼,鼓励或提醒学生;每周至少观察受导学生的行为一次;与受导学生谈心一次;与学生家长通讯联系一次;与班主任或其他科任教师沟通一次;每季度开设一次心理辅导讲座;每学期对受导学生作一次品德行为鉴定;每学年召开一次研讨会。及时把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各校都要按规定聘请法制副校长,开齐开足法制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广泛开展主题班团队会活动,以及法制教育讲座,上街普法宣传,“小手拉大手”带法回家,参观法制教育馆、劳教所,开设模拟法庭等学法、守法、用法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法制意识。

三、加强德育科研,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科学性

“学科德育”、“全员德育”、“校园文化建设”、“团队工作”、“区域德育资源利用”、“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等六个领域工作的研究是新的一年学校德育科研的主课题。各校要组织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讨,相互交流,多出成果,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同时要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路,发挥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正面影响,依托校园网,连接县德育网,上传各种德育活动的图片、经验做法和德育课题研究成果等材料,互相交流、借鉴。组织学生参加市、县组织的网上德育活动,让网络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