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生急救知识范文

医生急救知识范文

医生急救知识

医生急救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多功能装置

在初中实验教学中,一些实验尤其是探究性实验由于缺乏配套的实验装置,使实验未能正常地开展,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生物学核心素养与育人目标没有得到较好地落实。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部分探究实验设计了一个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操作方便的简易多功能实验装置,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分享如下:

1设计思路

1.1装置规格

该装置为长63cm×宽32cm×高12cm的木质长方体,装置内部分为活动式的左右两部分、上下两层。装置中央设计活动插板,将装置分隔为左、右两部分(可进行左、右对照实验),插板上端中央还设计一个开口(图1)。设计意图:①要保障装置内部左、右的空气流通;②开口可作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光室与暗室之间鼠妇活动的通道。

1.2活动隔板

在装置内距底部4cm位置设计一层活动隔板,将装置分隔为上下两层。隔板一面光滑(模拟光滑环境),一面粗糙(模拟粗糙环境)。设计意图:上层作为“探究蚯蚓运动”实验的使用,下层作为蚯蚓的采集箱、饲养箱。

1.3推拉盖板

装置顶端设计2块推拉式活动盖板,左侧为暗室盖板,不透光;右侧为光室盖板,中央设计无色透明玻璃,透光。设计思路:装置左、右可进行无光、有光的对照。

1.4通气设计

装置左、右侧板与顶部活动盖板之间保持0.5cm的空间,保障装置内与外界之间的空气流通。

2制作过程

2.1材料用具

实木板厚1cm、厚0.3cm无色透明玻璃、清光漆、小铁钉、木工用具、油漆工具、玻璃工具。

2.2部件制作

零部件有:①底板1块:长61cm×宽30cm。②前、后板各1块:长61cm×高11cm。前、后板内侧中央由上至下各制作滑槽1条:高10cm×宽1cm×深0.25cm。内侧距低端4cm处各固定横条1根:长61cm×宽1cm。③左、右侧板各1块:宽32cm×高10.5cm。内侧距低端4cm处各固定长30cm×宽1cm横条1根。④活动隔板2块:长29.5cm×宽29.5cm,一面光滑一面粗糙(两面都可使用)。⑤活动插板1块,宽30.5cm×高9.5cm,下端制作26cm×高3cm开口。⑥推拉式盖板2块:暗室盖板1块,长31.5cm×宽32cm。光室盖板1块,长31.5cm×宽32cm,镶嵌无色透明玻璃1块:长24cm×长24cm(图1)。

2.3打磨上漆

①对木质零部件进行打磨至光滑;②把打磨后的零部件进行上漆。

2.4装置组装

将制作的零部件组装。组装好装置如图1所示。

3使用方法

3.1采集箱、饲养箱使用步骤

①采集蚯蚓时,取下左、右盖板,取出插板,取出装置内上、下层之间的隔板;②在左侧(或右侧)箱内放置一层潮湿泥土;③插入插板(开口向上);④将采集的蚯蚓放入左侧箱内,盖上左侧隔板、右侧隔板,盖上左、右盖板(采集箱功能);⑤饲养蚯蚓时,在采集箱内放入适量食物(饲养箱功能)。

3.2探究蚯蚓的运动操作步骤

①取下左、右盖板,取出左侧采集箱隔板,取出右侧隔板;②从左侧采集箱内取出蚯蚓;③放入左侧采集箱隔板(光滑面向上),放入右侧隔板(粗糙面向上);④选择2条大小、健壮相近的蚯蚓,1条置于左侧光滑隔板上,1条置于右侧粗糙隔板上;⑤观察记录蚯蚓在光滑平面与粗糙平面上的运动状况。

3.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操作步骤①取下左、右盖板,取出插板,取出装置上下层之间的隔板;②在装置内均匀垫一层潮湿土壤;③插入插板(开口向下);④左侧盖上暗室盖板;⑤在通道处放入10只大小、健壮相近的鼠妇;⑥盖上右侧光室盖板;⑦观察记录光室、暗室内鼠妇活动数量的变化。

3.4探究“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

操作步骤①取下装置左侧暗室盖板、右侧光室盖板,取出中央插板,取出装置上、下层之间隔板;②在装置底部放置一层湿纸巾(或潮湿土壤);③在湿纸巾上均匀放置一层萌发出胚根的种子(如花生种子);④插入中央插板(开口向上);⑤盖上左侧暗室盖板,盖上右侧光室盖板;⑥关闭装置前板右侧活动窗板;⑦将装置放置在通风、通光环境;⑧每天定时浇水,观察记录。

4装置优点

医生急救知识范文第2篇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和校内资源,将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校企合作形式。医学院校因行业的特殊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建设都还比较薄弱。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建设高水平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显得尤为重要。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筑巢引凤,校企一体”的形式,与广州金域医学检验公司合作,共建“盐卫金域检验所”生产性实训基地,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检教合一•项目驱动”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育人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建设的持续发展。笔者从基地概况、管理、运行、建设成效四个方面进行介绍,拟为高职医学类院校建设生产型实训基地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医学检验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与普通教育不同之处在于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为大力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构建和完善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支持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强的规模以上企业深度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1]。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盘活自身资源的同时,努力开发社会力量,以筑巢引凤,校企一体的形式,建设科室齐全、设备先进、技术领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盐卫金域医学检验所(以下简称基地),探索产、学、研融合,创新“检教合一•项目驱动”的检验专业育人模式。

1基地介绍

基地投资1000多万,建成临检室、生化室、免疫室、微生物室、血检室5个科室,采用LIS管理系统,配有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检验设备。基地充分整合、共享双方优势资源,将学校专职教师和金域检验所的检验师有机组合,组建一支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有效弥补高校教师和一线教师的缺陷,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利用企业和高校资金共同搭建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检教合一•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此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的平台,有效解决学生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科研实践的机会,创新学生见习模式,早期进入临床,让学生进校即进入临床岗位;也为专业资源的开发和教师临床实践提供便利,促进社会服务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2基地的管理

目前,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学校管理模式,二是企业管理模式,三是校企共同管理模式,四是股份制管理模式[2,3]。在总结诸多院校实训基地管理经验的基础之上[4~6],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管理机构,共同负责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此模式校企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采用企业化管理运作模式,灵活管理,共同制定实训管理制度,见图1。公司技术人员兼任专业实训教师,保证实训教师的稳定和教学质量,专业教师负责对企业人员进行教学理论和新规范的培训,校企人员、设备、场地共享,共同管理。基地的生产功能及教学功能需有序结合,特制定《基地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训考核办法》、《样本处理流程》等管理办法。这样生产性实训不仅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而且还引入了企业的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企业文化和职场体验的条件下进行实训,有助于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生物安全意识、质量控制意识,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道德,提高岗位实践能力。

3基地的运行机制

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学效率和生产经济效率,保障基地健康有序的发展,促进基地教学、生产、培训、鉴定和技术服务功能的发挥。在正确的管理制度的制约下,基地形成“对外服务企业化、人力资源共享化、课程开发项目化、专业实践提前化”的运行机制,实现学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现场环境、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职业文化引进来,企业生产、技术、标准、设备向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无偿开放,统筹发挥基地的教学、生产、培训、鉴定和技术服务功能;校企合作开发实训项目,推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共同编写实训教材,校企共同评定教学培训质量。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信息互通、文化互融、人员互聘、资源共享。

3.1对外服务企业化

基地主要的生产运营模式采用企业化管理。在协调好生产经营和教学的基础之上,一方面,通过为各级医院提供医学检验服务,保证基地各个科室正常运转,保证企业的利益同时,也为教学科研提供平台。大二的学生正在进行专业课的训练,每学习完一个检验项目后,即安排其去岗位上进行实践,样本接收-检验-报告,完成完整的一个项目的检验。

3.2人力资源共享化

基地建成后,将一批教学能力强又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能手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中来,他们不但参与教学过程,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材的选取和编写、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相关环节。而在校教师要求定期进基地进行实践锻炼。两方面的人才在此过程中都有极大的进步,实现教学相长,保证了双师结构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校级实训基地建成后,每个季度会邀请检验行业专家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全校师生开展“大讲堂”,让师生能够了解最新的专业动向和行业发展前景。

3.3课程开发项目化

实现“课岗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选出《微生物学检验》等六门核心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岗位分析,选择合适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学校专业教师和行业一线专家所组成的“双师”共同参与项目化教学,整个实施过程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评价,评价主体有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三方组成。遵循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训练进行全程的监护和辅导,最终使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全面得到提高,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受到广泛好评。

3.4专业实践提前化

传统的见习模式是学生学习专业课之后再见习。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将充分利用实训基地,从新生入学开始,利用自习和双休日时间,安排学生轮流进入检验所见习,由临床检验人员指导,让其早期接触临床,熟悉检验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较早体验专业岗位角色,感知职场氛围,使其“学习在未来岗位上,工作于学习环境中”。

4基地建设成效

4.1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增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检验专业的招生数在150人左右,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后,按照企业运行流程,以项目化来开展实训教学,工作任务驱动专业学习,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专业教师选择典型、完整的生产任务(或服务过程),把任务下发给学生,让其以团队形式开展检验工作,完成整个工作流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在未来岗位上,工作于学习环境中”。经过几年的开展,依托基地的项目化教学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近三年的医学检验技能大赛中,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获得综合特等奖1个,一等奖3个,其他奖项若干,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适应工作岗位能力大大提升,用人单位好评如潮。

4.2有助于继续教育的开展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医科大学联合开展医学检验技术继续教育,为各级医院检验人才的继续教育做贡献。在2016年初,依托基地,还开展了妇科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和应用进展继续教育会议,苏北地区各级县市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参加会议,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4.3基地经济效益明显通过实训与生产一体的教学模式,节省了校内实训材料和试剂的消耗。实训中的试剂盒由企业来供应,减轻了教师工作量,也降低了费用。企业在检验所建设和设备购买上,节约了资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盐卫金域检验所,作为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承担了苏北五市的部分临床检验项目,年产值约2000万,为实训基地的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奠定了经济基础。基地还定期进社区、老年公寓等,开展医学检验、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服务,累计约800人次/年。

4.4打造一支教学与实践能力强的双师队伍建立校企互培互聘、共同管理与考核的师资队伍建设系列管理制度。广州市金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人才队伍最强大的独立医学实验室,基地建成后,通过遴选将一批教学能力强又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能手充实到我们专业的教师队伍来;同时定期选送专业教师到检验所进行临床实践,从而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较高的教学团队。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操作环境,进行真实的实践操作,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切实提高了高职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高职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后期,如何对基地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提高基地利用效率,进一步实现校企利益更大化,还需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红.落细落小落实实现创新发展———职教界解读《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4(1):55-61.

[2]贺彩玲,张玉静.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与管理机制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98(2):69-70.

[3]陆勤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的探索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29(7):61-62.

[4]江春然,张玉玲,顾洪洲.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9(26):153.

[5]白福民.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2(1):15-17.

医生急救知识范文第3篇

2.体检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调查显示,急救知识考核中,我院从事体检工作的医护人员急救药品、器材、应急预案、心肺复苏、止血包扎、转运伤员6个方面问卷正答人数分别为62%、48%、48%、66%、54%、72%。其中,医生在急救药品、心肺复苏、止血包扎、转运伤员方面正答人数超过60%;技士在以上6个方面正答人数均低于60%、护士在应急预案、心肺复苏、止血包扎、转运伤员方面问卷正答人数超过60%;在急救技能操作考核中,医护人员在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除颤仪、止血包扎、转运伤员方面正答人数分别为62%、48%、40%、48%、62%。其中,医生在心肺复苏、止血包扎、转运伤员3个方面正答人数超过60%;技士在以上5个方面正答人数均低于60%,护士在心肺复苏、止血包扎、转运伤员3个方面问卷正答人数超过60%。在急救知识及技能考核中,医生组的得分均高于护士组和技士组,护士组得分亦均高于技士组,且三组人员得分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需改变体检医护人员的急救观念,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本次调查发现,多数体检医护人员认为急救是急诊科和临床医护人员涉及的工作,而体检工作的重点和重心应是日常的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这种观念首先忽视了健康体检作为公共医疗区域存在的医疗风险和发生意外事件的可能,其次也忽视了意外事件发生时“第一目击者”的重要作用。由于体检者对体检流程不了解、环境不熟悉,体检过程较长、劳累、饥饿、焦急等,体检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是比较常见的。体检医护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从表1发现,体检医护人员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职称及学历均较低。

以中级和初级职称人员为主,高级职称人员仅3人。中专学历有9人,本科及大专学历人员占82%,无研究生学历。职称和学历的滞后以及急救观念的淡薄,导致了医护人员在急救相关知识获取途径中显得落后和不足。调查显示,68%的医护人员表示急救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有26%的人员通过自学途径获取新知识,只有6%的医护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更新知识。由此可见,体检医护人员不但不重视急救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学习,在从业过程中大部分人员还在啃老本,没有通过有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拓宽学习途径,做到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改变体检医护人员的急救观念,更新急救知识,提高急救技能,加强培训与学习是当务之急。

需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分专业分层次进行急救知识及技能训练:本次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的急救知识及技能掌握普遍欠佳,医生、技士、护士的平均得分为(78.78±1.013),(53.27±1.655),(68.83±1.441)分,且三者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医生在急救知识和技能得分上与技士和护士相比占有一定优势,具体来讲,医生在急救药品相关知识及气管插管得分上有明显优势,这可能与临床工作中药品使用及气管插管多数由医生操作有关。而心肺复苏及其他急救知识与技能成绩比较,医生和护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推测为医生与护士在校均学习过《急诊医学》,加之平常工作中接触抢救患者的机会都较多,对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较熟悉,因而得分接近。通过统计还发现,医生与护士急救器材及除颤仪的使用正确率均较低,提示体检医护人员在某些急救技能中有相对薄弱环节,其原因可能与临床操作较少有关。但前两者所有急救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成绩均高于技士,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与医技人员参与临床急救机会少,且参加工作后未经过急救相关知识的再培训而得分不如医护高,这表明职业分工的不同导致知识体系的差异。但事实上,作为大型医疗机构的体检中心,随时可能接触到需要接受急救服务的体检者,而急救又是一项强调团体合作的工作,因此,作为体检中心的各类医护人员均应全面掌握各项急救知识与技能。

医生急救知识范文第4篇

1.1内容

通过伤情评估、抢救生命、请示汇报、及时分流等环节学习如何实行捡伤分类、正确启动应急响应等级,做到职责明确,救治有序、高效。

1.2方法

理论讲授与应急演练相结合,设定不同伤情等级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培训如何正确实施批量创伤急救流程,并及时总结汇总问题,使急救流程得到不断优化。

2批量创伤急救中应掌握的关键流程

2.1捡伤分类及患者标志

捡伤标志应具有醒目、共识、统一的特点,国际上将捡伤标志称为“标签”,我国称为“伤票”。目前,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志统一采用红、黄、绿、黑4种颜色的标签,分别表示不同伤情及获救的先后顺序。其中“红色”代表伤情十分严重,随时可致生命危险,需立即进行抢救;“黄色”代表伤情严重,应尽早得到抢救;“绿色”表示伤情不严重,可容稍后处治;“黑色”代表已经死亡。根据伤票不同进行分区救治,设立抢救区、外科治疗区、候诊区等。当创伤患者到达后,根据捡伤情况将4种颜色的分类标记贴于创伤患者左上臂,并同时以编号代替创伤患者姓名,以001、002、003……排序,登记性别(因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在初诊时往往信息不全),填写创伤患者编号牌,贴于创伤患者胸前,随创伤患者流动到不同的临床或医技科室,以便对创伤患者进行快速识别。

2.2稳定生命体征

遵循“救命第一、救伤第二”的原则,对创伤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并进行紧急复苏,依据ABCDE原则进行。A: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护颈椎;B:维持呼吸和通气;C:循环支持、控制出血;D:评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裸露伤患处及防止失温。

2.3正确请示汇报及启动应急响应等级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4级。批量创伤患者到达后由急诊科主任负责启动批量创伤患者急救流程。急诊科就创伤患者数量、伤情、需参与救治科室立即向医务处或院总值班汇报,后者还需就拟调用的人员、药品及设备请示汇报主管院长并按照程序向上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4创伤患者信息流的掌握

由于批量创伤患者人数较多,伤情等级不同,多无家属陪伴,因而,对批量创伤患者信息流的掌握对及时了解创伤患者情况,并据此合理调用人力、物力支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诊医生需及时填写“批量创伤患者信息汇总表”。

2.5应急队伍的各级医护人员职责明确

当批量创伤患者到达急诊科现场后预检分诊护士及时判断伤情等级,通知科室相关人员到位;抢救室医生即刻对危重伤患者进行急救;急诊科主任启动绿色通道、调配本科人力及估算需增援人力、物资及时汇报、现场指挥协调,应兼顾日常急诊工作的人力安排;急诊室护士长应协助急诊科主任现场指挥工作,并指派专人负责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实施、掌握创伤患者流向;总住院医生作为协调员协助急诊科主任对医生的调动、发放创伤患者ID及“突发群体伤患者急诊病历”、完整记录所有群体伤“患者信息汇总表”,并及时更新患者信息流;每例创伤患者的首诊护士、医生应负责该创伤患者的所有诊治过程。

3批量创伤急救中应掌握的关键技能

3.1心肺复苏技能

按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教学培训,要求掌握心脏骤停的临床快速判断,并培养快速处理呼吸衰竭及休克的能力,尤其是失血性休克的容量复苏。

3.2儿童创伤评分(CRAMS)

运用CRAMS系统快速进行伤情评估包括循环、呼吸、胸腹部、运动及语言。CRAMS越低,伤情越重。

3.3多发伤的诊断与急救能力

在批量创伤中出现2个以上的解剖部位,其中至少1处出现危及生命的创伤称为多发伤。区分危及生命伤情的能力则是多发伤诊治的重点,如早期发现大量血(气)胸、连枷胸伴肺挫伤、腹腔内出血、股骨或骨盆骨折、动(静)脉穿刺伤、严重颅脑损伤等,牢记“救命、保存器官、保存功能”的先后救治原则。

4批量创伤应急流程中的协调与指挥

4.1建立院级应急梯队

医院常规工作中应建立突发应急事件应急队伍的组织构架包括专家治疗组的构成与职责分工。

4.2抢救物资药品充足、应急通讯联络畅通

定期检查、及时更新补充抢救设施、设备及药品,应急队伍医护人员保持24h通讯畅通。

4.3急救绿色通道通畅

批量创伤患者进入“急诊绿色通道”,各医疗、医技部门,如挂号、预检、实验室检查、取药及收费等处均能立即提供优先服务,以保障“急救绿色通道”快速、高效运行。

4.4创伤患者的家属、媒体管理

设立家属专门等候区,以保障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建立联络人制度,以便及时通报伤情、反映家属意愿,并做好媒体的接待和管理工作。

5批量创伤患者的院内急诊救治教学培训

突发事件的及时、正确应对关乎人民群众财产、生命安全,是考验政府协调、组织、保障能力及医疗机构救治能力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日益得到国家、各级行政部门的重视。多部应急法案的出台旨在建立预案,以达到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有效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本院作为西部地区大型专科儿童医院,在突发事件的儿童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批量创伤的急救则是突发事件的重要内容。批量创伤患者的院内急诊救治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应急体系涉及多个临床科室及行政部门。医学生除掌握必要的急救临床技能外,了解、熟悉批量创伤患者的救治流程、应急机制的响应模式、批量创伤患者的有序管理,对其在今后临床工作中面临突发事件的处治有重要借鉴意义。在批量创伤患者的救治中以下问题是医学生急诊医学培养的重要内容。

5.1加强医学生急救意识及急救技能培训

当突然面临批量创伤事件时具有医学知识的医学生理应是急救队伍的重要成员。因此,对医学生急救思维和急救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医学生通过在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的实习、轮转,加强其对危及生命状态的准确评估和正确处治。当然,丰富的急救知识是建立在各专科学习基础之上的专门临床技能,而非一蹴而就。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需持续学习、不断总结。

5.2以捡伤分类为基础的救治顺序是批量创伤救治的关键环节

强调捡伤分类在批量创伤处置中的重要作用,以急救知识为基础,根据“黑”、“红”、“黄”、“绿”的捡伤结果确定救治的先后顺序,以保障危重患者及时得到抢救机会,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捡伤等级,保障批量创伤患者得到有序、有效救治。

5.3合理优化急救流程能显著提高批量创伤救治效率

定期强化抢救技能培训,定期举行应急演练培训,并结合本院批量创伤患者的救治经验,不断优化流程,尤其在批量创伤患者信息管理、急救绿色通道畅通、专人负责创伤患者实验室检查项目、专人负责医疗费用的协商管理及家属、媒体的沟通工作,做到分工清晰,职责明确。不断优化、合理的急救流程是批量创伤救治的核心。

6结语

医生急救知识范文第5篇

医嘱通常是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施行诊断和治疗措施的依据。在院前急救对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都是执行口头医嘱,由于是急救,所以护士往往急于操作抢救,对医生下达的医嘱立即执行,这样就存在安全隐患,对药物、剂量等不能做到100%的准确,因此两名护士复诉,或者对医生复诉一遍再执行,即可完全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否则一旦因此引起纠纷,医护会共同承担法律责任。

2疏忽大意与渎职

在抢救过程中,护士有时对自己的技术过于自信,往往容易出现差错,例如有的药物产地不同,剂量也不同,护士有时按前一批号的药物剂量去执行医嘱,往往造成用药不足或过量,或者急于处置,药物抽吸不净,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引起法律纠纷,特别现在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有的药现用现取,这样难免不了把不同的药装在一个盒子里,护士如果疏忽大意,只看外包装而不去仔细检查药物,造成错误用药,特别是低年资、工作经验不足的护士,护士长应勤于告知,常检查,常指导。因此,对于这种潜在的法律问题是最容易解决,也是最容易犯的错误,只要护理人员工作中认真查对,即可100%的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

3与护理记录单有关的法律问题

在院前急救中,由于都是对患者进行急救,而医嘱与抢救记录要在抢救后6h内补充完整,病情急,抢救急,这样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准确的回忆整个抢救过程,还要对抢救用药,患者的反应等详细、准确复原,这样才能保证抢救记录的真实、准确、完整性。有的护士会疏忽把时间记错,把药物安瓿丢弃,或者不能详细回忆患者的用药后反应,抢救结果等,导致记录单不完善,容易给法律纠纷带来证据,那么,在抢救过程中,随时两人复诉,保留安瓿,抢救后医生及时下达医嘱,护士及时补写抢救记录,避免遗漏重要的症状和体征。这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原则。护士长有必要对这方面存在的隐患进行安全演练,加强管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4护士法律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差

在现实中,护士面对护理纠纷时会束手无策,面对查案人员的提问不知道怎么说,往往会因此造成更坏的后果,有时也会缺乏证据意识,不知道什么是证据;该封存哪些资料,怎样封存;怎么保管和启封,以致许多该胜诉的案件,由于无有力证据而败诉。那么针对这种法律观念淡泊,需要进行一些座谈,幻灯片、科普片观看,一些案例剖析,从中总结经验,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从而在工作中,在出现纠纷时能沉着应对,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生急救知识范文第6篇

一、组织管理

㈠县卫生局负责培训的管理和监督指导工作。

㈡项目技术指导组和督查组负责项目培训和专项技术工作的实施、监督和指导。

㈢乡镇应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乡镇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

通过对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妇幼卫生相关人员的培训,全面深入学习项目相关文件,理解项目内涵,强化对孕产妇的综合管理能力,提高产科技术服务水平,从而降低全县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推进全县妇幼卫生事业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培训具体要求达到以下指标:

㈠县、乡、村三级项目管理及业务人员降消知识培训率达100%;

㈡村干部、孕产妇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免费政策的知晓率达100%;

㈢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人员业务知识掌握率达90%以上,培训考核合格率达90%以上。

三、培训对象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领导,项目实施单位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项目管理办公室、村孕产妇转运小组全体成员,项目技术指导组、督导组、专家组全体成员。

四、培训内容

㈠管理知识

1、责任部门:县卫生局为主,县妇联配合。

2、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为项目目的意义、项目实施及各执行单位职责与管理、项目实施及经费管理、项目监督及协调、健康教育方法、孕产妇急救系统建立与运行。

㈡业务知识:充分利用省卫生厅派驻我县项目专家的技术资源,重点加强全县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骨干的业务培训。

1、县级师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开展项目培训的目的、要求、培训方法、培训计划的制定;孕产妇保健、产科危急重症的处理及转诊,有关服务技术规范、产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及急救设备规范、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等。

2、县级人员进修: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于2008年12月以前选派3名产科医生、助产人员在市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进修产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术操作规范以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等。进修时间每人不少于4个月,通过努力,争取将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相关人员全部送市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轮训一遍,使之成为全县业务骨干和专家。

3、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培训:中心卫生院产科人员重点培训产科急救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规范,以提高产科急救能力;一般乡镇卫生院的产科人员重点培训正常产科处理、常见产科急救基本技能及转诊过程中基本急救技能。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可通过理论学习、见习和到县级临床进修轮训一遍。扎实做好乡镇产科队伍建设工作。

4、乡村医生、保健人员培训:由乡镇卫生院具体负责,妇幼保健院指导,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乡村医生、保健人员筛查高危孕产妇和高危儿童的业务能力,全面掌握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免费政策。

五、培训方式

按照培训内容和要求,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选派进修、蹲点指导、现场督查等多种形式,完成项目培训各项工作目标。

六、培训要求

㈠时间要求

第一阶段:行政管理培训在2008年6月30日以前完成。

第二阶段:对县乡村三级产科人员分批进行业务培训。县级产科业务人员进修在12月前完成,力争通过3年时间完成轮训;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培训按宜昌市卫生局的培训工作安排进行;村级保健人员的培训由各乡镇具体负责,妇幼保健院指导,10月30号以前全部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开展项目评审监督工作,针对管理及产科临床、妇幼保健服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适时进行强化培训。

医生急救知识范文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方法2012年1至6月按传统的方法对抢救推车进行管理,2012年7至12月采用五常法进行管理,五常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1.1组织培训先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长进行五常法管理培训,到五常法运用较好的医院参观学习,找到差距,再由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使全院临床护士培训率达到100%,做到统一认识,全员行动,以达到预期目的。

1.1.2成立五常法审核小组由护理部主任、各科护士长组成五常法审核小组,制定全院抢救推车审核标准、检查评价表。各科根据需要建立抢救推车内药品、物品种类、基数、统一标识等。

1.1.3五常法实施第一步常组织,指全面检查和整理抢救推车内药品、物品,把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分开,并及时清理;第二步常整顿,指将需要的药品、物品明确分类,做到整齐摆放、定格定位和定量摆放;第三步常清洁,指清除抢救推车内的一切脏污,并及时掌握存在的问题;第四步常规范,指规范物品检查、维修、保养及制定明确的制度;第五步常自律,指人人清楚自己的责任及范围,依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习惯。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1.3.1常组织各科护士长带领护士对各自科室抢救推车内药品、物品进行全面检查,判断需要和不需要的物品,对空的药品与小仪器包装盒进行清除,调查药品、物品使用频率,根据需要程度分类、分层管理,将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品、物品放在抢救推车上层最顺手的位置,使用频率低的物品放在抢救推车中、下层;建立抢救推车管理制度与检查登记本;护士长负责组织对科内护士进行急救药品知识与抢救配合能力培训。

1.1.3.2常整顿抢救推车内药品、物品根据科室情况固定基数,固定位置,标识统一、清楚,近6个月到有效期的药品用红色记号笔在药瓶上做醒目标识以便先用,近3个月到期的药品拿到药房提前进行兑换,已到期的药品及时清除,需要冷藏的急救药及时放入冰箱。值班护士抢救患者时使用的药品、物品及时进行清洁补充、消毒、整理、归位并登记,专管护士每周大检查一次,检查后可将抢救推车常用药品、物品箱体部分用封条封起来,如有使用每班一看即知,便于重点检查补充。护理部每月不定期抽查一次。

1.1.3.3常清洁值班护士每天清洁抢救推车一次,检查登记本记录是否完整,检查特殊药品如甘露醇是否有结晶,及时加热溶解放至室温等,以免耽误抢救工作。

1.1.3.4常规范建立起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标准,确保人人有责。严格执行抢救车交接班制度和抢救车使用管理制度,根据抢救推车管理制度和审核标准,护士长对科室抢救推车进行监管,护理部每月不定期到科室进行检查,向医生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护士抢救配合能力,对检查结果做出评价并反馈给每位护士长,督促科室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1.1.3.5常自律护士长以身作则,提高护士素质和认识,定期对护士进行急救药品知识与急救技能培训,尤其是低年资护士。要求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树立积极的敬业精神,共同遵守有关的规定、规则。对抢救推车进行五常法管理,不断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活动,使大家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持之以恒,人人都在工作中受益。

1.1.4审核办法护理部每月组织审核小组根据审核标准对科室抢救推车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抢救推车内药品、物品数量、有效期、标识、摆放位置、管理登记进行评价,向医生发放无记名问卷调查表调查护士抢救的配合情况。

1.2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医生发放的问卷调查表回收率为100%。经统计,除急救药品知识知晓率外,五常法实施后抢救推车管理质量的其他指标及抢救配合满意率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医生急救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力培训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在人民健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我国医患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张,医患矛盾一触即发,再者由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人们不单单只需要身体上的康复,还需要心灵上的慰藉,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接受更全面、更积极、更有效的培训,为患者的健康服务。临床医学教学在整个临床实践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但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实践机会,丰富学生及医护人员的知识,同时对于医院的正常临床活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使医务人员规范操作、提高相关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为我国临床医学事业培养了大批具有临床技能的人才。由于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复杂,为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许多课程应在真实环境下教学(如理论性、实务性、技术性课程),但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此要求。随着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情景模拟教学能够解决上述难题。

1情景模拟教学法简介

情景模拟教学法与传统课堂教学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通常以教师为中心,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很少考虑到学生吸收了哪些知识,学生积极性如何,是否自愿,导致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与教学意义脱节,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以及思维的形成;导致学生学不深、学不透、学不懂,甚至不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了工作情景,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实践性和优越性,它是从病例分析法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极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是病例教学法的延伸。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进行模拟临床实践操作练习,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是节约教学资源、场地以及人力等,同时有助于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2]。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总结为以下4个步骤:(1)准备情景模拟材料,创设情景环境;(2)进行情景分析;(3)情景模拟实践,进行知识内化;(4)课后指导总结,延伸巩固提高。

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教育由学校医学教育、研究生(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3个连续统一的部分组成。医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结束学校医学教育之后,进行临床实习及规范化培训,在此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行医技能,这个阶段也是医学生形成临床思维、巩固临床知识的黄金阶段。为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效果,许多医学院校、医院的各个临床教研室引入了情景模拟教学法。

2.1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学专业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要求医护工作者拥有独立的临床思维和工作能力,以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及术后恢复,它包含临床麻醉、危重病急救、疼痛治疗及科研等,涉及多学科知识。王宇娜等[3]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临床教学中发现,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可显著提高学生理论成绩及临床技能操作水平。邹磊等[4]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学临床教学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提高麻醉学临床教学效果。魏霞等[5]在麻醉本科临床实习中开展了情景模拟教学,调查表明,情景模拟教学可提高麻醉本科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对刘慧慧等[6]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为非麻醉专业实习生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效果分析发现,对非麻醉专业的学生采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可显著提高其麻醉技能,培养临床操作、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朱海燕等[7]将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临床见习中发现,采用模拟教学法进行临床麻醉见习教学,效果较好,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兴趣,值得推广。

2.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内、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内、外科知识与技能是临床医生要掌握的重要内容,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将内、外科常见的临床情景再现,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乐飞等[8]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外科学临床教学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实习医师的外科临床技能。袁世明等[9]在外科实习医生入手术室前培训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显著提高,且减轻了带教教师的负担,节约了教学成本。赵晓[10]在临床外科教学中开展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调查结果显示,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张学志等[11]将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应用于外科学教学中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对医学生分析外科疾病能力、基本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与医患沟通技巧的掌握有一定促进作用。石姝梅等[12]将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应用于内科实践教学中发现,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能明显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水平与操作技能,使医学生更好地掌握疾病知识,提升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评判性思维能力。

2.3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急救医学是一门高风险的学科,任何工作的失误或差错都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甚至失去生命,因此每位医生都需具备急诊医学知识并熟练掌握各项急诊抢救技能及敏锐的观察力和果断的判断力。朱贤春等[13]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外科新职工急救培训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新职工的临床急救能力。赵晓[14]在临床心肺复苏外科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翁留宁等[15]在多发伤急救手术培训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发现,培训后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提高了培训对象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多发伤急救手术配合能力,增强了团队交流能力和协作精神。

2.4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人际沟通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毕业生存在水平参差不齐、医患沟通能力欠佳、医学继续教育不足等问题,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及和谐医患环境的构建起着负面影响。近几年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大部分是由于医患沟通不畅导致,因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每位医学生应必备的素质[16]。郑鹏等[17]将情景模拟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发现,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显著增强,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3情景模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情景模拟教学的关键环节即情景再现,需要选择合适的课题,做到环境设置尽量接近临床实际,不能单单反应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具体的事件,这样有助于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其中。此外,课程知识点的难易、多少,也是选择课题时所需注意的要点。它要求情景能够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更加直观展示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让学生能够领悟和正常表演出来,起到启发性教学的作用。另外,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需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适当指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促进活动顺利进行,并做好课后总结,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综上所述,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接受。其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同时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是符合医学教育现状、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到医学教学中,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能及时把握和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为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文红,江城梅,李彦荣.“情景模拟”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09,7(3):271-272.

[2]陈小娟,江桂素,郑秀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11):56-57.

[3]王宇娜,杨秀娟,刘海萍,等.情景模拟式教学法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5(16):179.

[4]邹磊,刘丹彦.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0):44-45.

[5]魏霞,张兵.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本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7):6-8.

[6]刘慧慧,岑晴云,罗艳霞,等.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为非麻醉专业实习生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2):175.

[7]朱海燕,阳建福,廖琴,等.模拟教学法在麻醉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3(1):64-67.

[8]乐飞,何琳,邓漾.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评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1):91-92.

[9]袁世明,赵雪梅.外科实习医生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情景教学培训的应用效果[J].华夏医学,2015(4):133-136.

[10]赵晓.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在临床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培训,2016(4):183.

[11]张学志,凌云阳,王观发,等.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0):1397-1399.

[12]石姝梅,黄敏娟.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在内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08(13):56-57.

[13]朱贤春,张敏,黄友梅.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新职工急救培训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2013(15):74-75.

[14]赵晓.情景教学法在临床心肺复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139.

[15]翁留宁,高静,朱玲,等.PBL模式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在多发伤急救手术培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36-37.

[16]杨洪斌,陈钰仁.住院医师规培学员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成效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