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文化产业区域研究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第1篇

1酒泉区域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

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的文化资源、经济条件等内部因素直接相关,在科技创新推动下,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强,从而推动企业与文化人才的创意创新。文化产品的创意和产出与市场需求不断互动、创新、调整、适应,个人创造、企业竞争、产业融合、科技创新等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内生动力被激发。在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外部动力因素,即政策支持和环境支持下,促进文化产品、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产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文化市场需求。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路径是协同渐进的,其发展动力和成长方式与区域文化、资源、经济条件、发展水平等内部因素直接相关,还与政府政策支持、全球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紧密相关(见图1)。

2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动力机制的评价指标

依据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拟定出模型评价的驱动指标,见表1。

3酒泉区域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动力机制构建的措施

3.1内部动力机制的构建

3.1.1“人才兴文”战略文化产业创新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是对人才的重视、培养和合理使用,只有人才能够将文化创意转化为产品并推向市场,为受众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酒泉文化资源优势突出,但产业发展起点低,市场化程度、企业创新、技术创新都比较落后,资金、人才等资本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产业附加值较低。目前,酒泉区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文化创意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亟需并相对匮乏。必须引进、利用、培养创意、设计、生产制造技术、经营管理等高素质的文化专业人才和企业家人才,为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吸引资本、开拓市场,因此,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行适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建设,快速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一是进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优先进行人才资源开发、人才结构调整,保证人才投资优先、人才制度创新优先,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夯实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激发文化人才的创意创新能力,为人才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充分释放文化生产的活力,营造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的良好人才环境和氛围。二是政、校、企三方合力,构建完善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解决文化专业人才亟需的问题。政府充分利用地方院校教育资源,制定相应的用人机制,使地方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得到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和机会,享受公平竞争的待遇,激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企业要有人才危机感,加强与院校的联系,依托院校教育资源,加大对人才的业务培训力度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合作培养人才。地方院校不断研究文化产业市场人才需求,加强文化专业设置调研,创新文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自身文化研究资源优势,建立政、企联动参与的研究机构,研究文化精品,提供文化政策咨询,组织学术交流,提供信息资源,培训文化研究和经营管理人员,应用推广文化研究成果,参与开发、策划、经营,服务区域文化企业,传承和保护区域文化资源。三是完善人才选拔和激励竞争机制,提供文化专业人才就业、职业发展、福利等激励政策,吸引各种创意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创新环境,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优秀文化专业人才脱颖而出。四是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保障人才各项基本需求,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院校的联动,提高产学研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1.2企业竞争机制文化产业以技术产业为基础。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生产方式因为技术创新的应用可能会产生新的产业链,从而推动形成新的文化业态,扩展了文化产业的领域,也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文化产业内外部竞争力从以下方面得到重要保障。一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特别是政府要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减少行政执法层次,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为企业创造消除壁垒。二是健全市场机制。进行项目研发平台、融资平台、产品交易与中介平台、知识产权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健全市场引导机制,使得文化与相关产业资源的信息流通顺畅,有效促进产业间的有机融合。三是制定企业战略。建设和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从员工自身与外部激励入手,进行创新价值观的培育,使企业的创新氛围更加积极、开放、合作。四是建立创新人才体系。文化产业融合特别是文化与科技产业的融合中,人才最为关键,兼具文化与科技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更是难得,企业要制定自主人才培养计划,必要时引进外部人才,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与选拔机制,为优秀专业人才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五是文化企业要明确其市场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其地位,展开差异化发展。

3.1.3产业融合机制在技术创新、政府政策、企业创造及市场需求变化内外部动力的推动下,文化产业为了适应产业增长,引起技术边界、产品边界、市场边界以及产业经济活动的业务和运作边界的收缩或消失,从而形成多层次产业融合,最终导致新型融合产业形态的形成。见图2。创新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构想,为酒泉区域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以及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通过不断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才能为其注入发展的活力,在产业边缘地带激发出全新的产品形态,为构建区域文化产业交流平台提供动力和支持,文化产业才有可能具备竞争力。政府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规划指导、产业引导、机制转变、组织协调等作用,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在市场准入、财税调节、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消除行业壁垒,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市场导向。根据酒泉区域资源特点,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融合的市场需求迫切,独具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高级需求,产业融合与技术创新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区域旅游资源市场化利用程度不断提高。文化创意的渗透,技术的应用,催生新的特色旅游产品,同时又快速拉动文化旅游市场需求,并不断获得来自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等方面在宏观引导、区域管理、行业政策、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支持力,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市场网络。调整和改进商业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运营机制,形成不同价值网,延伸其产业链,创新盈利模式,建设未来网络环境,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促进技术升级,创新文化产业商业模式。通过交流平台、技术创新、网络促销等方式,创新营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文化产业效益,不断满足市场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打造区域文化产品品牌。

3.2外部动力机制的构建措施

3.2.1政策创新文化产业的政策联动有效地刺激产业创新,文化人才、市场人员、政府决策人员、理论研究人员共同作用,制定产业发展计划、生产标准等,有效地拉动产业发展并产生新的竞争优势。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需要法律保障,需要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有效防止知识产权被侵犯,保障相关收益在人才、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理分配。同时,相关法律为文化与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新型文化业态提供法律依据,确保新业态生产发展过程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其次,政策支持是实施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基础。加大对文化产业大项目的扶持引导,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激发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的热情,健全和完善文化服务市场,优化文化产业投资和创新发展的环境。最后,要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制定支持中、小文化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为文化企业融资贷款提供优惠便利。开展银政合作,助推文化企业信贷融资的依靠力量,有效解决文化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困境,推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和改革创新,培养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文化产业项目或文化企业,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和大型骨干文化企业。

3.2.2创新区域合作联动机制意识创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大背景下,要紧跟区域合作发展的时代潮流,牢牢把握政策机遇,形成相互协调、共进共赢的文化共同体,推动各联动区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凝聚共识,夯实区域合作联动的基础。区域合作经济时代的竞争,已经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不同产业群、不同区域的竞争。单个的区域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必须群策群力,通过区域联合,形成合力,共同进退,合作共赢,形成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品位,同心协力,共同应对外界挑战。规划先导。科学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战略布局联动区域的文化产业资源,突出区域的独特之处,进行差异化发展。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和作用,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服务和指导,消除文化产业交流的壁垒,提高区域文化的国际地位。打造平台。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政府做好后盾,搭建区域合作平台,培养、引进创意人才、营销管理人才,以引智为核心,引技引才为重点,整合人才和创新要素,为其提供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利用文化产业国际化交流平台,建立友好关系,签署文化合作协议,推动民间文化团体互访,举办文化贸易洽谈等,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请进来”更多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将区域文化自身的特色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广泛提升区域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有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创新领导。充分发挥领导的职能和协调作用,协调解决好区域合作发展遇到的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创新制度,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实,在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培育中发挥好主导作用,有效保障区域合作发展的进程。区域协调。出台推动区域发展的协调政策,全面突破区域联动壁垒,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建立无障碍市场运转机制,协调好区域间文化产业要素间的流通,实现制度、文化市场、产业要素等相关制度间的有序对接,建立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的政策共同体。依托酒泉区域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借助东部的技术优势,通过文化与技术的融合互动,提升整体联动效能。

4酒泉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区域效应

2014年,酒泉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14.76亿元,增幅43.3%(见图3),资产总额42.09亿元增幅8.01%,文化企业法人单位数达715家,增幅22.85%,从业人员10963人,增幅9.52%,占GDP比重从2013年的1.61%增长为2.38%,文化旅游加速融合,文化新兴业态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预计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20.49亿元,增幅38.85%,资产总额达到45.23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2617人,法人单位达到1020家,文化产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文化产值总量在全省处领先地位。依托酒泉优势文化资源,以园区(基地)建设为主要模式,积极推进“一区两园八基地五大行业四十个重点支撑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转型跨越。酒泉区域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重点在以下方面成效显著:一是加紧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内生动力。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引进、培养、开发相结合,统筹推进文化管理干部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221”工程,确保在“十二五”期间培育20位优秀文化企业家、20名文化创业之星,每年培养100个文化产业方面的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以项目为载体,加大对领军人才、开发团队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采取人才一体化建设、订单培养、客座邀请、定期服务、政府补贴等方式缩短人才补给周期,降低人才开发成本,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多渠道培养、吸引、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形成文化名人梯队阵容。建立文化产业人才档案和信息库,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建立激励机制,奖励优秀文化产品生产、销售、服务企业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重点支持重要文化产品的研制开发,支持有才干的人士兴办文化企业。建立人才进修培训制度,定期对文化产业管理者进行培训,依托地方院校,加强区域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地方职业院校为2014-2015年向文化产业发展输送文化旅游、动漫制作、艺术设计类专业及管理人才超过600人。二是深化文化流通体制改革,健全市场机制。宏观调控,运用市场手段,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和形成不同层面、不同群体的文化市场消费主体,培育文化消费新热点,重点培育满足知识需要的图书、视听消费,满足休闲需要的娱乐、旅游消费,满足生活需要的艺术消费,紧扣旅游纪念品市场需求,加大对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扶持,加快旅游景区旅游纪念品销售市场建设,加快以酒泉、敦煌等中心城市艺术品交易市场、艺术品中介机构建设,切实发挥文化消费对文化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三是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加强区域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外部推力。政府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研究、协调和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凝聚各有关部门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宣传、文化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旅游、城建、规划、土地、环保、农牧、林业、体育、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共同参与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和工作格局。同时,积极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省政府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定和实施统一的文化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经营文化产业。坚持“非禁即入”,对兴办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在选址、申报、立项、审批等方面简化程序,特事特办。政府以补贴、奖励等方式增加投入,发挥扶持、引导和示范作用。文化产业发展所需大量资金,主要依靠市场融资的手段解决。扩大市场融资渠道,市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策划包装开发和艺术表演团体演出补贴,并争取由读者集团、光大银行、酒钢集团、甘肃电投共同出资设立羲源股权投资基金对重点文化企业进行补助。四是区域合作联动频繁,层次提升。2014年共举办28项节庆、会展、国际赛事。借助文博会等招商节会平台,推进5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一年来,全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合同金额达到247.7亿元,到位资金39.95亿元。2015年将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宣传推介、包装推荐力度。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第2篇

文化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但目前三地文化产业协同程度还比较低,协同效应还不明显,为此,应树立“一盘棋”发展理念,加强京津冀文化协同顶层设计;确立差异化发展思路,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融合对接;构建统一文化市场,释放京津冀文化消费活力;促进文化要素流动,优化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配置。当前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应着力布局文化旅游业、体育健身业、印刷复制业、工艺美术业、动漫设计业和会展业等六大领域。

关键词:

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本思路;重点业态

文化协同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为京津冀其他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文化支撑。作为京津冀文化协同的一项重要内容,三地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协同协作和联动发展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分析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并梳理出相应的对策思路,对于加快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步伐,提升区域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京津冀地区历来都是我国文化发展最富活力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后,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三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与优势。近年来,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省市文化协同脚步也明显加快。《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2012年12月)、《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2014年8月)、《京津冀文创园区协同发展备忘录》(2015年4月)等协议的签署,表明京津冀三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京津冀整体利益出发,对推动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合作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来看,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程度还比较低,具体体现在:一是三地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如2014年,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各自GDP比重分别是13.2%、9%和3.8%,差距较为明显。二是三地文化产业协同效应不高。文化部的《中国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指数》显示,我国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指数得分的标准差分别为京津冀(5.33)、珠三角(4.54)、长三角(3.10),即长三角地区文化建设的差异性最小,协同度最高,而京津冀地区文化建设的差异性最大,协同度最差。

造成这种现状原因,一是长期“两市一省”的行政管理格局及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造成京津冀三地地区本位意识较重,未能形成“我们是一体的”观念,对外部借力和区域协作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协同发展步调不一,行动滞缓。二是目前京津冀多数地方仍习惯于依托自身的某种特色文化自主发展,对文化产业的交融性、关联性认识不充分,往往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能自觉寻求产业的价值链延伸,发展状态自然松散。三是受传统行政体制及京津虹吸效应影响,文化产品与服务及人才、资本、创意、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难以在京津冀三地间自由流通,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难以实现互补对接,统一的文化市场难以形成,区域文化消费活力不强。

二、加快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

1.树立“一盘棋”发展理念,加强京津冀文化协同顶层设计。京津冀三地均要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着眼于文化产业发展“一盘棋”的战略视角,自觉将协同合作理念与文化政策制定、经济利益考量融为一体,在京津冀文化协同的棋局上落好每一粒棋子。要强化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领导机构,并逐步构建完善的利益协调长效机制。要共同出台促进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规划应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统筹梳理三地文化资源,着眼于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本着合作、共赢、互补、开放的原则,对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路径、战略重点、协调机制及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地精心谋划,形成脉络清晰的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线路。

2.确立差异化发展思路,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融合对接。京津冀三省市应根据各自的文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及功能定位,统筹规划、有序推进,谋求京津冀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和高效对接。要鼓励、支持区域文化园区、企业、项目间的协作交流,推动区域文化产业转移和对接,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和模式。依据文化产业链中策划、设计、创意、加工、营销及衍生品开发等诸环节的市场特性,按照差异发展、科学分工、互补互惠的原则,通过园区共建、资源共享、项目对接等途径,不断提升区域文化产业链的关联度和互补性。依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规划和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打造京津冀文化品牌形象;培育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引导区域关联文化企业贯通产业链,共同构筑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京津冀特色文化产业带。

3.构建统一文化市场,释放京津冀文化消费活力。要着力构建京津冀现代文化市场环境,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共同评估体系、文化市场综合管理和执法联防协作机制,净化区域文化市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三地文化产品市场、文化要素市场联网,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区域文化市场。京津冀区域内人口总量达1.11亿(2014年),在文化消费领域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三省市既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放大本地文化特色,又要对接三地文化市场和消费人群。三地文化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设计文化产品时,应将眼光拓展到京津冀这个大市场,熟悉、了解三地文化内涵、特色与优势,将三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产品和服务中,不断激发区域文化消费活力。

4.促进文化要素流动,优化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配置。要大力发展京津冀文化要素市场,激发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财税统筹、金融扶持、技术推广、信息共享及人才配置等途径推动文化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人才是文化产业的灵魂,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一体化是区域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撑,必须加快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的共建共享和合理配置。三省市应对区域内文化产业人才的开发与建设、合作与配置进行战略性、总体性规划;梳理统计当前京津翼文化产业人才的构成情况,依据三地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和各自定位,建立健全区域内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培养选拔、流动引进、管理测评、激励保障等的相关机制和政策法规,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错位发展和交流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京津翼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整体效能。

三、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应着力布局的重点业态

综合考量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的业态分布、特色优势及协同现状,课题组认为,加快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协作,当前应将文化旅游业、体育健身业、印刷复制业、工艺美术业、动漫设计业、会展业等六大业态作为优先推进的重点领域。

1.文化旅游业。研究梳理京津冀不同区域的文化内涵与特色,如古城文化、运河文化、山水文化、海洋文化、避暑文化、三祖文化、坝上文化等,在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的思路基础上将其巧妙地整合配置,实现不同文化特色的互补性、谐和性,逐步延伸、放大文化旅游产业链。要着力发展体验式文化旅游模式,加快由观光旅游向体验式旅游转变,积极开拓人文历史型、自然景观型、农副产品型及餐饮娱乐型等休闲旅游体验,并加快其集聚发展、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其品牌效应和知名度,逐步形成关联度高、成系列的京津冀特色旅游服务产业。

2.体育健身业。推进京津冀地区体育运动、休闲健身和竞技类赛事的产业化、市场化运营及集群发展、规模发展,建立特色鲜明的体育健身服务产业集聚区和体育健身用品特色街区,着力打造如崇礼“冰雪运动”那样知名度高、品牌效应强的体育运动健身基地。以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拓展产业链,以体育健身服务业带动和促进体育用品制造、销售及旅游业、商业、交通运输、餐饮业等相关服务产业发展。

3.印刷复制业。作为京津冀传统产业,印刷复制业的协同发展要遵循差异化发展思路,避免重蹈同质化竞争和产能过剩的覆辙,开辟一条高端引领、绿色发展的道路。要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推动传统印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与现代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相配套的高端印刷复制产业;依托京津冀在印刷复制和物流方面的基础和优势,整合现有资源要素,提高区域内印刷企业的集中度,着力打造现代印刷产业集群;协同推进印刷产业的绿色发展,共同探索相关环保治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积极推进绿色印刷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加快实现京津冀印刷复制业的绿色转型。

4.工艺美术业。将京津冀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开发与京津冀文化元素有机结合,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强化品牌意识。在尊重多样性和独特性基础上,鼓励工艺美术产品的开发性创作和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工艺美术产品与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融合,提升其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布局一批京津冀工艺美术产业聚集区,并鼓励各类艺术品策划、经纪、机构进入发展,扩大与艺术品收藏、鉴定、拍卖、传播、研究机构等的合作,提升京津冀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品的质量和能级。

5.动漫设计业。依托京津冀三地动漫设计产业既有的基础和平台,整合区域内优质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动漫行业的特点和要求加快形成策划设计、内容创意、经纪、制作、运营推广及衍生品开发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建立包括动漫创意设计室、中大型动漫公司、专业传播公司、专业营销公司、品牌公司、衍生品开发公司及公共服务平台在内的环节完整、要素齐备的动漫产业系统。逐步放大产业链,加速和其他文化业态的融合与对接,例如可以和当地的文化旅游业、休闲娱乐业等合作,联合开展动漫真人秀、动漫衍生产品博览等各种体验活动。

6.会展业。京津冀三地有着各自不同的主导产业与资源优势,应据此推动会展业的错位发展与融合发展,降低同质化竞争,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北京应发挥科技、文化、国际交往方面的优势,走“高精尖”路线,着重承办大型、国际化会展活动,打造亚洲会展之都;天津、河北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特色与办展能力,承接因受空间和环境限制而不适合在京举办的大型会展,同时结合各地优势产业,大力举办品牌会展与特色会展,不断提升会展的规模和档次。

参考文献:

[1]许立勇.京津冀协同不能承受文化之“轻”[N].光明日报,2015-9-17:14.

[2]刘杰.京津冀新文化产业的“三国策”[N].天津日报,2015-12-21:23.

[3]薛惠娟.石家庄市政协建议打造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N].河北日报,2015-8-3:12.

[4]王风晨.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5(6):108-112.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第3篇

一、灵璧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面临的困境

灵璧县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中华奇石的主产区,被评为“中国观赏石之乡”,灵璧石被誉为中国四大观赏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之首。近年来,灵璧石文化产业已经迅速发展为该县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但由于灵璧奇石产业发展的无序性,其产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

(一)文化资源保护不足,特色品牌建设滞后。每个地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都必须建立在其文化禀赋之上,文化资源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种类繁多,但是其主体内核须经长时间积累沉淀而来。灵璧奇石特色文化产业的主体便是由灵璧石与采石人精巧构思而得。近年来,随着灵璧奇石开采数量与规模日益扩增,奇石开采逐渐演变为规模化、机械化,从而导致奇石文化产业逐趋同质化。由于奇石资源的准公共性,灵璧县在奇石开采方面并未出台有针对性的限制和必要的保护措施,石材浪费严重,灵璧奇石逐步陷入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开采规模日益庞大,区域所剩奇石原材料资源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由于机械化开采出来的奇石同质性特征明显,导致商家低价同质化竞争,奇石销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多数奇石滞积在店铺里。此外,因灵璧奇石品牌建设滞后,甚至部分采石户“地摊式”经营,对奇石品牌文化带来极大冲击。

(二)产业集群无序,行业同质低价恶性竞争。产业集群表现为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其目标是通过企业集聚形成外部经济,显著降低创新成本,提高产业和区域竞争力。文化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结构性、专业性与整合性特征。灵璧奇石文化产业虽呈现出一定规模的区域专业集聚特征,其结构性和整合性特征不明显。由于灵璧奇石文化产业内部要素之间和生产环节之间缺乏必要的整合与分工,其产业呈现出无序混乱状态、产业内部生产和供给分工混乱、各生产要素分配混乱,呈现出产品同质化竞争、经营模式单一以及竞争缺乏层次性等不良现象。此外,该产业集群配套资源匮乏,大部分商家各自为营,从生产到销售、运输自包自揽,导致产业内分工不足、创新成本高昂,加之特色文化产业人才匮乏,产业纵向分工不明、产业横向同质低价恶性竞争现象普遍存在。

(三)文化创意不足,产业发展缺乏可持续性。文化资源外在表现形式具有动态可再生特点,因此文化资源多少不仅取决于区域历史文化沉淀,还取决于其文化再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文化创意资源是文化禀赋最具有竞争力的部分。灵璧奇石文化产业随着其规模化的发展,其自身文化表现形式日益单一,当地商家越来越重视石材资源,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采石人的精巧创意,产业人才匮乏、文化创意不足、文化阐释能力薄弱、产品差异化不强、文化资源的可再生性远远不足。

二、资源禀赋、专业市场与创新网络模式可行性论述

(一)资源禀赋筑基础。文化产业是创造性运用创意、技术等对文化资源禀赋进行开发和利用,其实质上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影响文化产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包括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实文化创新,而前者是重要基础。袁海(2011)运用空间计量手段对中国不同区域文化产业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一个地区拥有的文化资源越丰富,该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就越明显。区域文化资源禀赋上的差异“先天性”地制约和决定着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可能的获利空间,因此区域文化资源是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而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则取决于创新能力在开发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方面的高低,取决于重新阐释和创新挖掘区域原有的文化资源的能力,取决于是否善于在借鉴、吸收其他优秀文化元素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将其融合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

(二)专业市场谋发展。专业市场是深化的产业集群,但其更加强调集群的结构性和整合性。专业市场通过需求集聚作用实现对不同产品需求之间的交互刺激,从而不断扩张市场规模,并产生以纵向延伸的产业链为联系纽带的企业网络。市场的集中,减少了买卖双方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另外,专业市场通过供给侧的集聚效应所带来的多品种、低价格的商品优势使其内部分工不断发展,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效率不断提高。在根植阶段和集体学阶段,立足于专业市场交易平台,结合地域文化的作用,集群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强。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外在形式的专业市场,应根植于该区域的文化禀赋,只有建立于区域特色文化禀赋的专业市场才具有内在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专业市场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会展、中介、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能为传统产业集群升级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因此,立足于特色文化禀赋的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发展才能形成一种真正有效的联动模式。

(三)创新网络构平台。文化创新网络是区域文化创新能力和区域文化创新网络的有机结合,通过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完善区域创新网络能够有效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与创新网络的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区域文化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区域能将文化禀赋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文化、新服务的能力。其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文化创造能力,企业应用新的文化表现形式推出新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文化流动能力,即充分利用区域内一切可用文化的能力;文化创新的经济绩效,即文化创新的产出能力。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开发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时决定了该区域文化禀赋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不仅起到了良性的文化资源“蓄水池”作用,更丰富了文化资源的外在表现形式。多级区域创新网络不仅为企业的空间集聚提供了有效载体,还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流动、表现形式以及营销等诸多方面深化了专业市场的整合性与结构性。(图1)如图1所示,总的来说,区域文化禀赋是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也是该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比较优势的集中表现,企业在资源禀赋基础上,充分发挥产业规模效益,逐渐聚集复合形成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便是产业集群的深化发展,其依据文化产业特征,更强调产业集群的整合性与结构性,不仅可以实现需求集聚,而且可以进一步内化分工,提高交易效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专业市场为基础,按照一定的制度安排组成的创新网络与结构,可以构成多级的区域创新体系,从而避免横向产业同质化竞争,延伸了纵向产业链,构成企业空间集聚的有效载体;基于文化资源动态性、可再生性特点,创新能力决定了该区域文化禀赋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不仅对文化资源起到了“蓄水池”作用,更丰富了文化资源的外在表现形式。至此,文化产业在三位一体模式中得以良性循环,可持续性发展。

三、灵璧奇石特色文化产业困境破解建议

(一)保护区域文化资源,巩固比较优势。政府应扎实开展区域内文物资产普查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快出台奇石开采限制政策和必要的保护措施,明晰奇石资源产权,通过培养组织一批经验丰富的奇石开采工作者,有序合理开采奇石资源,从资源本身体现出产品差异性,随后以竞拍等方式流通至商户手中。同时,加快推进垓下古战场、瓦房庄遗址等一批文保工程建设,传承历史文脉,丰富文化底蕴,形成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性保护。

(二)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树立精品品牌理念。规范灵璧奇石文化产业市场,打击恶性低价竞争行为,杜绝采石户“地摊式”经营模式,引导奇石商家差异化竞争。鼓励文艺精品创作,为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创造条件。加快推进灵璧奇石文化博物馆组建,提供灵璧奇石文化宣传性窗口,围绕“五彩奇石•魅力灵璧”形象定位,充分挖掘灵璧奇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优势,不断丰富奇石文化园的品牌内涵,进一步树立奇石文化精品理念。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各类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机制。

(三)整合规划专业市场,密切产业分工。集聚灵璧奇石文化市场需求,完备市场分工,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将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有机结合强化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立足区域文化禀赋,将灵璧奇石文化产业内部要素之间和生产环节之间进行必要的整合与分工,密切奇石文化产业纵向分工,完善产业基础配套,打破商家各自为营状态,将生产、销售、运输等专业化、规模化,以此降低产业创新成本。

(四)创新开发模式,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政府应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方参与到文化产业规划与文化精品打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负责产品生产和运营并承担相应市场风险、社会各方资本出资参与的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主动加强与省内外重点景区的联系,建立文化旅游产业联盟,拓展旅游市场,加强文化产业招商,拓宽融资渠道,打造旅游硬环境。进一步加快磬云山地质公园规划建设,继续实施钟馗文化园等精品景观提升工程,抓好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和钟馗文化园二期、虞姬文化园二期、垓下古战场文化旅游景区的具体规划建设,着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化水平。

(五)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增强文化资源可持续性。重视采石人与文化创作者的精巧创意,加强文化阐释能力,鼓励当地企业积极探索新的奇石文化表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推出新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提升区域内奇石文化和当地传统文化(钟馗文化、虞姬文化等)交流结合能力,丰富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内部文化创新的经济绩效与创新产出能力,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动态性、可再生性特点,促使奇石文化资源内核在不断创新的表现形式上展现出新的活力与竞争力,以此增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

(六)构建创新网络平台,丰富产业结构。在灵璧县区域内,以奇石特色文化专业市场为基础,根据当地制度条件,组成创新网络与结构,延伸纵向产业链,搭建企业空间集聚的有效载体,以此构成多级的区域创新体系。政府引导各组织和企业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流动、表现形式以及营销等诸多方面进行多层次创新,从而深化专业市场的整合性与结构性,打造文化创新硬环境,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齐一放.特色文化产业的县域突围———以河南镇平玉雕产业为例[M].山东大学,2013.22.

[2]丁孟春,李泓欣.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政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10.

[3]刘贵华,张瑶.转化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袁海.中国文化产业区域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前言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和朝阳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推动和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也在“十三五”规划中,将文化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想要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拥有较强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必不可少。我国自2004年在四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以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截至2018年,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了200所,从一定层面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文化产业出现迅猛的发展态势以及国家政府对于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重视。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一门以交叉学科为基础的应用型专业,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在许多学校在开设这门专业时,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成熟、办学定位较为模糊等问题。而文化管理专业作为一门落地性的应用型的专业,必须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特别是当下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只有在保证文化管理专业能够切实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才能够进一步解决当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意义

近些年来,文化产业在诸多经济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迅猛发展且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并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发展,已成为部分西方国家支柱型的经济产业,是当下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而为了进一步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2004年,我国先后批准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时为北京广播学院)和云南大学四所大学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最近的几年中,我国各地高校纷纷增设了这一专业,并成为我国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虽然这些年来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但实际的教育形式问题重重,文化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大多难以满足地方区域经济文化的实际需求,对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后,我们不难发现,主要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上缺乏相应的培养标准,并且对于专业的认识程度较低,由于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没有实际理解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的实际内涵,导致专业教学与能力素养的培养存在明显的失衡。而在当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才能够进一步满足文化产业实际的发展需求,填补文化产业市场人才的空缺。通过针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结合学校所属区域经济文化特色和产业结构,对学生的授课模式与思路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够使培养出来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逐渐适应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使地方和学校能够相互补充、相互扶持,最终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共同提升与进步。

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模糊,没有完全契合地方实际

由于文化产业所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许多行业的子行业都可以划归到文化产业之下,但实际上,这些不尽相同的子产业之间拥有完全不同的运转方式和企业模式,彼此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所开设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并没有特别针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而是糅合了众多学科的课程,将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法学、历史学、传播学等进行整合,而由于这样的原因,许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缺乏实际的针对性,并没有结合地方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缺乏有针对性的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目标内容。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所培养出来的文化管理人才主攻方向不明确,针对性不强,虽然学习的知识较为广泛,但是每项内容都缺乏深入的学习和专精的锻炼,这也导致培养出来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适应性不强,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缺乏实践探索,不能满足地方发展需要

目前,我国多数学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以管理学类和文学类的课程为主,而这些课程都呈现出了以理论学习为主要学习目标的特点,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较为牢固,但是造成的后果是缺乏实践探索的过程,难以有效地将知识内容迁移到实际的应用之中。而目前各个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对专业型管理人才最迫切的需求就是专业素质较高,并且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受现实条件的制约,部分高校自身教学条件有限,导致难以将教学、研究以及实践进行一体化的整合,并且缺乏与之对口的文化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这些问题也导致了目前许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缺乏实践探索,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满足企业需要,对区域经济发展没有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这对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三)区域认知狭隘,课程规划设计思路混乱

许多高校由于并未将文化管理专业与地方经济文化进行有效的深度融合,导致学校在课程规划设计上思路混乱,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之需,教师和学生缺乏对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方向的明确认知。因此各个地区学校在开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规划设计上有着不同的方向和侧重,例如,四川省域的学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更偏向于网上运营、网上传播、线上文化设计,以及文化市场运作,而吉林省域的学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则更偏向于传媒行业和演艺传播的文化经纪人,不同地区的学校对于文化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是不同的,这就导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一个统一的方向,在各所学校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培养出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导致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并且缺乏应用实践,最终造成工作后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状态,影响地方文化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专业性人才缺乏,难以适应区域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崛起和发展,文化产业已逐渐走向规模化发展,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而由于我国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较少,各个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和目标均有不同的侧重,导致每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毕业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实际文化产业的需要。除此之外,还有相当多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不会直接从事文化产业相关的工作,这使得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型人才更加稀缺,从而加剧了文化产业专业型人才的短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开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在文化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上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和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毕业生由于自身条件难以满足岗位之需而不愿从事文化产业相关工作,而文化产业也因为所招聘的所谓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难以满足企业实际之需,反而会从别的相关专业招收综合素质较高的或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非专业型人才为企业所用,专业对口的专业型毕业生和需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文化企业的双向选择的不对称性也加大了专业型人才的缺口,阻碍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文化产业管理 人才培养策略

(一)结合地方产业,明确专业定位

由于目前许多高校文化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构建不科学、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评价过于单一,因此,想要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培养相应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最重要的就是结合地方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明确专业的办学定位。设置文化管理专业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大量的管理创意人才。因此,学校就必须准确把握地方文化产业的专业属性,进一步对专业设置的定位进行明确。高校需要对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考虑地区资源环境、文化产业现状等因素。比如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主要以文化加服务为文化产业的特征,在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则体现出了民俗加旅游的特点,而西南地区则是文化、民俗和旅游共重。因此,不同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但总的来讲,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的文化产业以旅游为基础,进一步驱动相关的文化服务类产业发展。因此,学校就可以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办学定位分为两种模式,分别是注重创意化的文化管理和注重旅游化的文化管理,进一步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出对于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在教学方式上,则需要贴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特征,强调贴合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实践和应用。

(二)明确专业内涵,强化培养目的

造成高校文化管理产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体系不科学的主要原因还包括高校对于文化产业内涵缺乏明确的认知。简单来讲,文化产业就是提供文化服务或者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行业,结合这一内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最为本质的属性,就是其所具备的文化性,因此,文化性也应该是文化管理人才培养的首要特征。除此之外,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以及创新融合,地方每一项文化产品,其实都是在地方已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往往具有专有属性,无法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因此创新性也是文化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最后,文化产业最终的目的是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并进一步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播,因此,文化管理人才还应当具备将文化产业各项活动进行有效串联,产生相应产业价值并推动地方文化传播的能力,因此,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还应当具备商业性和文化传播性。通过对于文化产业特性进行深入的理解,能够进一步明确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交叉性、边缘性,并且发展时间较短,因此,许多高校和教师往往会有错误的认知,认为文化管理专业无所不能,包罗万象。并且,由于文化产业缺乏一个详细的界定,因此,社会往往将旅游、培训甚至体育等都纳入了文化产业的范畴内,因此,高校应该有效避免这一错误认识,通过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人才培养,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区域特性,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高校只有充分考虑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才能够因地制宜地优化专业,培养出合适的文化管理人才。

(三)结合区域特色,优化课程体系

结合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特征来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于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是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底蕴,并且能够将文化与市场进行有效结合,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因此,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就可以帮助学校进一步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一些能够体现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除此之外,在设置拓展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优势,依托这一特点,进一步设置相应的课程,最终确定适合学校实际、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并体现出适应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例如,京津冀地区以互联网加文化创意为地方区域文化发展的特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心,因此,当地的高校就可以将影视制作、影视艺术活动策划与运营作为文化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并结合地方文化产业的特点,进一步开设文化经纪实务、艺术品市场以及明星产业与演艺经营的拓展性的文化管理专业课程。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依托学校所在区域的优势,以及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特点,构建更加贴合地方实际需求的特色课程体系。

(四)重视教学实践,提升核心素养

因为文化产业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利用文化资源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实践和管理。因此,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必须结合文化产业的特征,在进行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时,应当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教学的占比。比如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校企联动,通过校企合作创设文化产业项目,来进一步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管理的平台和机会。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更多地为学生引入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案例,帮助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反思以及模拟实践,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组织开展一些文化产业相关的比赛,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发挥案例和模拟活动对于学生实践管理能力的培养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开展地方区域文化产业的实践调研活动,让教师和学生借由这一活动对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帮助教师、学生一起调整未来的教学重点和学习重心。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地方归属感,让学生未来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家乡的建设实践中。

四、结束语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挖掘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和发挥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怎样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区域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决策遇到的难点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视角,试图对区域文化传承与文化资源产业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选择做些分析探讨。

一、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在关系。

区域文化资源与产业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有助于彰显区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优秀区域文化。

1.文化资源产业化:彰显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重要方式。

“进入20世纪后半叶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产业化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认为它将在今后的整个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1]区域文化资源是一定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和灵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则是实现区域文化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区域文化产业一旦离开区域文化,就会失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实竞争力。当今社会,文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底蕴和持久动力,而且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和新亮点。

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品所产生的文化力已经开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的地域性或民族性差异越大,区域性文化产品的特色就越鲜明,也就越容易受到文化消费者的青睐,区域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价值也就越明显。

此外,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还通过文化产品凸显其宣传效应,更好地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热爱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区域文化产品折射出的优秀传统观念和人文精神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进社会和谐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文化资源产业化:保护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

“就一国内部而言,许多国家都是多文化、多民族的,维护文化多样性主要在于对少数群体权利的尊重。”[2]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可以通过立法途径进行强制性保护,也可以通过普查、建立数据库、复制等传统手段进行保护。然而对文化资源最好的保护方式莫过于文化资源产业化。通过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且可以使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和升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不是简单地为抢救而抢救、为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各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在其刺激下,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民俗馆的修建使一些濒临绝迹的生产、生活用具得到保护和再现,地方特色文化节目的表演挖掘了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使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开发利用,于无形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3.文化资源产业化:推进区域文化互动的独特途径。

“多样文化的共存是一种包容,是对差异性文化的欣赏。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一个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求同存异。”[3]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要求区域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多样性文化的互补共荣中吸取营养,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的过程。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特质赋与其文化产品某种特别的文化内涵。文化产业化过程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借助于文化产品的销售,使某种文化观念和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消费中,得到更为广泛、更为有效的传播。一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正是凭借其具有强势地位的文化产品,传播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如美国的电影业不仅赢得全球市场,获取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在传播美国文化、输出美国价值观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人们通过文化产品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差异的时候,其本身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每个前来观光的游客深深地领略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韵味,从而激发游客对当地文化产品的极大兴趣,并通过他们将当地的文化和文化产品带回自己的家乡。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在无形中碰撞、交流、互动与融合。

二、当前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已经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增长极。毕竟,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

1.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认识不足。

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问题上,上到党政机关干部下到普通群众,至今仍有不少人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不足甚至误区。一是守着区域文化资源金矿当乞丐。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有的甚至还是文化资源的富矿区。这本来是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不少人不是认识不到就是无视这种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整天守着文化资源优势不去动脑子、想办法。其实,文化资源优势是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这个转化过程不仅需要投资、需要技术,而且需要创意。二是抱着文化资源优势到处炫耀。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政府到处宣扬甚至炫耀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却不知道文化资源是非独占性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而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开发利用,就完全有可能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而被别人异地开发,最终使当地文化资源由优势变成劣势。三是盲目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一提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问题,有的人就不顾当地现有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完全不顾经营性文化资源和非经营性文化资源的区别,对那些不能产业化或还没有条件进行产业化的文化资源也不加选择地提出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开发成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一些概念性的地域文化、部分宗教文化以及部分历史名人等,所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形象价值、宣传价值和教化价值,难以转化成直接带来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

然而,有的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最大化,在文化产业发展热潮的推动和刺激下,丧失应有的理智和清醒,恨不得在一夜之间把一切与文化沾边的东西都弄成能够立足市场的拳头产品,于是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忙于做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划,盲目上一些很难看到市场前景的项目。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既造成大量浪费又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地的文化资源造成了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大大挫伤了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2.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能力不强。

我国不少地方虽然拥有相当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能力还不强。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不足,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一直以来就是制约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缺乏。人才资源是全球化时代首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关键性资源。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虽然一直呈上升趋势,但真正懂文化产业的人才不多,创意人才更少。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向往的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去创业。三是文化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上存在着政出多门、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现象,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混为一谈,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机制依然未能得到彻底有效地改观。四是文化资源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有的偏远地区仍然是守着资源睡大觉。中西部地区无疑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富矿区,尤其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是令人艳羡。但多数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坚实。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实力就难有实质性的提升。

3.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资源保护的力度不够。

在现代化生产技术、高科技手段和创意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文化资源只能是粗放式的、简单的、低水平的开发利用,由此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大多只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这样必然会对一些市场潜质极高的文化资源造成浪费甚至埋没,并且有可能失去再度开发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文化资源开发的短期行为,从而对文化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许多古迹、文物被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失去了古迹、文物的原貌;许多民间舞蹈、仪式、风俗习惯被庸俗化、简单化,失去了原有的神韵;不少地方的古迹、文物在开发名义下遭到严重破坏,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没有保护的掠夺式开发,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只有保持原汁原味,才能吸引更多喜欢异质文化的游客。时下,不少地方为了招徕游客,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旅游景观,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伪文化”的侵蚀。“伪文化”的泛滥不但降低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使人们的文化追求变得廉价和肤浅,而且对真实的文化失去了一种自我维护的抵抗能力。这显然不利于文化资源保护。我国许多城市中新建的大量的微缩景观主题公园,采用现代化的复制手段,把一些世界各国著名文化遗产加以拷贝,浓缩在公园中。这种所谓的文化资源开发,开发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而是为了商业目的向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文化幻象而已。这是“伪文化”思潮泛滥的表现。因此,保护文化资源就是要保护文化的历史真实性,引导人们去体验真实的文化内涵,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去了解历史。这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保护文化资源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防止被庸俗化。

三、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的路径。

产业化是将文化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只有改革创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才能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有效转换。

1.改革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赋与新的时代内涵。文化资源的动态性特点要求我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牢牢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目光和创新的意识,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把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不同区域的区位、地理环境、民族、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乃至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区域,其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估,区别对待;要允许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自身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开发利用模式,绝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固定统一的开发模式。最后,要整合当地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往往最初来源于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优势。要想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要将本地区相关文化资源打包;另一方面,还要与当地的地理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捆绑,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文化资源也逐渐丧失其独占性,成了文化再造的资料。在当地缺乏历史文化资源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发展文化产业。美国人利用中国的花木兰传说和恐龙蛋化石加工创造出动画片《花木兰》和《侏罗纪公园》就是典型的例子[4]。总之,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过程中,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

为有效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瓶颈,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法制保障是国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用法制化手段来约束和规范文化资源开发行为,也就是说,要根据文化资源开发行为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文化资源开发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保护条例和政策,但大都是一些宏观性的政策或法规,缺乏可以阶段性实施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则。这样,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往往出现急功近利、盲目上马、随心所欲、无序开发等非规范性行为,不仅破坏了文化生态,而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优化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机制。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集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综合行为,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协调机制。比如,政府管理部门与开发者之间的协调、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宣传教育之间的协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协调、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协调、外来投资收益与当地社区利益之间的协调、区域之间特别是行政区划之间的协调等。只有建立和完善各种协调机制,才能有效避免文化资源开发的雷同及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最后,要建立和完善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互动机制。尽管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循环利用、反复开发,但同样存在保护的问题。为此,确立科学的开发利用观念,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重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把部分开发收益应用到资源的保护上。新晨

3.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

文化产业新业态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糅合传统的文化艺术因子,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加入文化内容和科技成分的一种新的生产与盈利模式。要想尽快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发展瓶颈,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其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老框框,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展文化产业主营业务;突破陈旧经营管理方式,树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开拓进取、敢想敢试的市场竞争意识,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文化产业。其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准一两个有地方特色和发展前途的文化产业项目,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发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从土地使用、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等政策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重点突破,以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来培育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其三,打破长期形成的文化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树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念,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科技手段如文博、动漫、游戏、网络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其四,强化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和创新用人机制。对现有文化创意人才的利用要突破资历、职称等限制,根据个人素质、能力和业绩量才选用。二是建立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从中选拔优秀骨干到高校进修。三是建立和创新人才按需流动机制。采取公开招聘、客席聘用、签约等多种形式,从基层选拔和从省外甚至国外引进高级经营和管理人才,建构梯级人才队伍。四是制定文化创意人才的奖励措施,营造培养和吸引文化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其五,拓宽融资渠道。一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步取消已经产业化的国有文化单位享有的特殊政策保护和垄断地位,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种种限制,真正实现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二要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途径吸引民间闲散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允许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直接上市、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或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三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政府可以安排专款、采取银行贷款贴息办法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并对各种投资行为加以规范,以确保我国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229.

[2]吴汉东。文化多样性的主权、人权与私权分析[J].法学研究,2007(6).

[3]钟淑洁。文明对话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N].人民日报,2005-12-22.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第6篇

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方面,陈涛(2010)、杜文中等(2012)、赵俊仙等(2012)分别分析了陕西、河北和山西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促进文化产业投融资创新的政策建议。[7-9]此外一些学者还分析了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差异的原因,如袁海(2011)的研究认为要素禀赋、集聚经济与产业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10]综合相关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国外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国内现有研究主要是进行文化产业投融资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如何获得金融支持等。关于我国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相对缺乏,考虑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因素的研究则更为鲜见,因此我们可尝试构建经济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来实证分析各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

二、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体系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我们用各省域文化产业增加值衡量文化产业(C)I的发展,用各省域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股票市价总值和保费收入的合并值衡量金融体系(FS)的发展,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1.文化产业增加值与金融体系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1)Moran指数检验Moran指数主要用来检验经济变量的空间集聚状况,如果经济变量的Moran值为正且越接近1则说明空间正相关性越强,越表现为空间集聚。从表1各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Moran指数表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到2011年各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Moran指数均为正值,全部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了中国各省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空间集聚现象。从表2各省域金融体系的Moran指数我们可以看出,省域金融体系的Moran指数也均为正值,说明中国各省域金融体系同样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空间集聚现象。(2)Moran指数散点图检验Moran指数散点图(见图1和图2)将各省域的文化产业发展集聚分为四个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第一象限HH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被同样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包围;第二象限LH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被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包围;第三象限LL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被同样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包围;第四象限HL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被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包围;其中HH和LL空间关联模式为正的空间相关性,LH和HL空间关联模式为负的空间相关性。金融体系空间集聚的空间关联模式也是如此。从表3可以看出200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HH空间关联模式有12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3个省域,到2011年HH空间关联模式有11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5个省域,说明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空间集聚趋势。从表4可以看出2005年金融体系HH空间关联模式有7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5个省域,到2011年HH空间关联模式有7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7个省域,说明金融体系呈现空间集聚趋势。

2.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体系的LISA分析

我们可进一步运用局域空间关联指标分析不同位置的空间关联模式,检验局部地区高值和低值的空间集聚状况。由2005年、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和金融支持体系的LISA分析图(见图5至图8)可以看出,文化产业与金融体系发展形成两个不同的集聚区域:一个是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浙江在内的长三角高值集聚区;另一个是以新疆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西藏、青海等省域在内的低值集聚区,从2005年到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体系空间集聚趋势在加强。我们还可发现文化产业增加值高值集聚区域一般也是金融体系高值集聚区域,可以初步做出金融体系可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判断,这可以通过进一步构建经济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来实证分析金融体系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三、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

1.实证模型的建立

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LαKβ,其中Y表示文化产业增加值,L表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K表示文化产业资本投入,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金融体系规模(金融体系又可分为银行业金融BI和证券业金融S)I,两边取对数可以构建以下模型:

2.度量指标与数据说明

美国经济学家Raymond提出用M2/GDP作为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的指标。但相关研究发现中国的M2/GDP自1990年以来明显高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高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按常识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不可能高于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因此我们需选择其他指标衡量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这里用存贷款余额、股票市价总值作为金融资产的变量,其与GDP的比值分别代表银行业(B)I和证券业(S)I金融发展水平。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本文采用的数据样本为2005-2011年的年度数据,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文化产业资本投入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2006-2012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统计年鉴》等,其中2010、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数据来源于SPSS软件的估计。3.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一个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员、资本投入,还需要金融体系的支持,同时还会受到周边地区金融体系的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金融体系的空间集聚增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因此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应该引入空间因素。传统OLS模型估计没有考虑到空间因素,我们可以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SLM模型和SEM模型来分析金融体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1)2011年当期模型OLS分析选择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C)I为被解释变量,2011年文化产业人员投入(L)、文化产业资本投入(K)、银行业发展(B)I和证券业发展(S)I为解释变量的当期模型进行分析。从表5的2011年当期模型的OLS估计结果我们看到Moran指数为1.9042822,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未考虑空间因素的经典OLS模型估计出现误差,对于如何选择具有空间因素的空间滞后模型还是空间误差模型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利用LM和RobustLM的数值来进行,我们看到LM(lag)和RobustLM(lag)比LM(erro)r和RobustLM(erro)r更显著,因此2011年当期模型应该选择SLM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分析。由表6的2011年当期模型的SLM估计结果,我们看到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空间自回归系数为0.0901,说明了我国省域之间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依赖性,省域之间呈现正的溢出效应,邻近省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促进本省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0.09个百分点;银行业支持的回归系数是3.5889,说明当期银行业发展对文化产业有显著的支持作用,银行业发展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3.59个百分点,证券业支持的回归系数是-1.6132,表明证券业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我们还可以发现文化产业人员投入、资本投入对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支持作用,2011年人员投入、资本投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分别支持当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和0.31个百分点。分析结果表明当期模型中银行业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效果最大,人员投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效果高于资金投入,而证券业的发展则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2005-2011年跨期模型分析选择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C)I为被解释变量,2005年文化产业人员投入(L)、文化产业资金投入(K)、银行业发展(B)I和证券业发展(S)I为解释变量的跨期模型进行分析。从表7跨期模型的OLS估计结果我们看到Moran指数为0.5778529,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未考虑空间因素的经典OLS模型估计出现误差,对于如何选择具有空间因素的空间滞后模型还是空间误差模型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利用LM和RobustLM的数值来进行分析,我们看到LM(lag)和RobustLM(lag)比LM(erro)r和RobustLM(erro)r更显著,因此2005-2011年跨期模型应该选择SLM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分析。由表8SLM估计结果,我们看到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空间自回归系数为0.1110,说明我国省域之间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依赖性,省域之间呈现正的溢出效应,邻近省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促进本省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0.11个百分点;银行业的回归系数是1.7264,说明2005年银行业发展对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支持作用,2005年银行业发展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提高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72个百分点,证券业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2005年证券业发展对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难以确定。我们还可以发现文化产业人员投入、资本投入对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支持作用,2005年人员投入、资金投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分别支持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26和0.38个百分点。分析结果表明跨期模型中银行业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效果最大,人员投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效果高于文化产业本身资本投入,而证券业金融发展则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难以确定。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市群;文化产业;集聚;启示

美国东北部世界级城市群,包括以纽约、费城、波士顿、华盛顿、巴尔的摩为核心的五大都市绵延区,不包含农村地区。据美国联邦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界定,都市绵延区是指以某一大型城市为核心绵延而成的一大片相邻区域,内部经济与社会高度一体化。根据美国联邦经济分析局的数据,2016年五大都市绵延区经济总量约为2.8万亿美元,约占全美国都市区经济总量的18.8%;人口总量约4000万,约占美国都市区总人口的14.4%。

一、文化经济发展的基石: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相协调

五大都市绵延区之间形成了以纽约大都市区为核心,以华盛顿、费城、波士顿三大都市区为二级城市,以巴尔的摩为外围地区的分工合理、布局完善的世界级城市群体系。纽约—纽瓦克—泽西地区经济规模位列全美382个都市区的首位,经济实力雄厚,人才密集,对外联系密切,是面向全球产业的重要窗口。2016年常住人口2000万人,实际GDP为1.4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均占美国东北部城市群的50%;出口额高达1510亿美元,占美国东北部城市群的比重约为60%,被称为世界经济与金融枢纽。横跨四个州的华盛顿特区—阿灵顿—亚历山大都市区,是全美第五大都市区。费城—卡门登—威尔明顿和波士顿—剑桥—牛顿两大都市区像纽约的两翼一样,发挥了二级城市或副中心的作用。尽管两者经济规模均不足纽约的四分之一,人均GDP却超过纽约。波士顿地区著名学府云集,128号公路两侧遍布研究机构和高科技企业,被誉为“美国东海岸的硅谷”。巴尔的摩—哥伦比亚—托森经济规模最小,仅为纽约都市圈的九分之一。良好的经济条件与人口聚集水平为文化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文化要素实现了跨国流动和汇聚,而且本地文化消费需求旺盛,文化产品需求结构类似,文化市场发育完备且国际化程度较高,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繁荣乃至参与全球化竞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文化产业集聚形态:“一核两翼”

艺术与文化是东北部城市群的重点优势产业之一,国际文化影响力较大。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就业统计,东北部沿岸城市群在艺术、设计、娱乐、体育与媒体行业领域从业人数约有34万人,占全美同业就业人口比重约为18%,与该城市群在全国的经济比重接近。该地区文化经济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形成以纽约为核心,以华盛顿和波士顿为“两翼”的稳定发展格局。纽约与华盛顿两大都市区艺术、设计、娱乐、体育与媒体产业集聚程度较高,从业人数约占整个东北部城市群的四分之三,工资水平在8万美元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平均职业工资。纽约作为世界三大艺术中心之一,其文化魅力享誉全球。Currid(2006)分析指出,纽约之所以成为世界城市并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其区域竞争优势并不是来源于其顶尖的金融业、管理类控制、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或是工程业,而是来源于时尚设计、艺术与文化领域。2017年纽约大都市区约有20万人从事艺术与文化行业,约占全美的10%。华盛顿作为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虽然从业人数不及纽约大都市区的三分之一,但产业集聚程度较高,每千人就业人口中约有26人从事艺术、设计、娱乐、体育与媒体业,且工资水平与纽约不相上下。波士顿以科技教育、金融和商业服务闻名,而艺术与文化产业也有一定集聚规模。虽然从业人口仅为华盛顿从业人口的一半,但每千人就业人口中就有18人从事艺术、设计、娱乐、体育与媒体,高于美国平均水平。行业工资水平却要比纽约和华盛顿稍低一些,仅为6.7万美元,显示波士顿可能有与之不同的就业岗位类别。费城和巴尔的摩两大都市区在艺术、设计、娱乐、体育与媒体行业的从业人口规模较小,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产业集聚,行业工资水平也较低,接近美国平均行业工资。

三、区域文化产业关联网络:构建文化创新生态

纽约大都市区的优势领域主要体现在艺术导演、时尚设计、布展设计、演员、制作人与导演、音乐总监与作曲家、音乐家与歌手、广播新闻分析员、编辑、作家作者、广播技术员、电影与视频编辑岗位。这些优势岗位多处于创意内容的源头,位于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顶端环节,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附加值高,劳动报酬丰厚。这表明,纽约大都市区专注于文化内容生产,艺术与文化产业领域竞争力较强。华盛顿都市区的优势领域集中在艺术家及相关工作者、布展设计师、广播新闻分析员、记者与通讯员、公共关系专家、编辑、文档工程师、作家作者、口译与翻译人员、广播技术员、摄像师。媒体业及周边产业的繁荣与华盛顿特区作为政治中心的定位密不可分。而华盛顿的主要优势则在于首都特区带来的媒体业繁荣和政策咨询业的兴旺。波士顿都市区的优势领域是在艺术导演、运动员与体育竞赛者、技术文档工程师、作家作者、广播技术员,但没有特别突出的集聚行业。区位熵比较显示出波士顿地区的体育产业具有一定优势,而且在文化生产环节也有一席之地。相对而言,巴尔的摩在媒体与通信设备人员、技术文档工程师、艺术家及相关工作者等岗位表现出比较弱的集聚特征。而费城大都市圈却没有明显的文化集聚特征。可见,美国东北部城市群的艺术与文化领域已形成产业互动关联格局。纽约大都市区占据了艺术与文化创意的内容源头,华盛顿大都市区凭借政治中心的优势在内容传播方面更为擅长,而波士顿大都市区则在运动竞技等领域更胜一筹。根据自身优势和发展渊源,纽约、华盛顿与波士顿彼此之间又形成了特色鲜明、功能清晰、分工合理的协作模式。

四、区域文化市场稳定器:政府购买文化服务

艺术与文化经济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5年,美国艺术与文化经济活动达到7636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同比增长4.9%,远远高于其他产业部类。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统计分类,艺术与文化生产产业包括核心、支持性和被认定为艺术和文化的加工工业。纽约是美国艺术与文化生产业规模第二大州。2015年纽约州艺术与文化生产业规模达到1141亿美元,仅次于加州的1746亿美元,约占地区经济增加值的7.8%,是当之无愧的支柱性产业。华盛顿艺术与文化生产业规模较小,仅为356亿美元,尚不及纽约州的三分之一。加州、纽约州和华盛顿州政府在文化市场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经济比重约占8%~10%,是区域艺术与文化生产的重要需求方,发挥“定海神针”似的稳定器作用,不仅为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而且促进了居民与优质文化产品的联结,在政府、居民、文化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生态圈,保障了文化经济的良性运转和创新发展。纽约州艺术与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中,电影、广播和设计服务占绝对主导地位,是纽约文化竞争力的核心,约占文化经济总量的七成。而在华盛顿州,艺术与文化生产业的优势来源于出版和零售业,两者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电影、广播、广告宣传等活动则没有太大经济比重。纽约州和华盛顿州的文化经济结构表现出很强的互补性,在城市群内部形成产业关联网络。

五、对京津冀城市群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启示

(一)加快区域平衡发展,激发文化要素活力

在以纽约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经历近百年的城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五大都市区之间经济差距较小,总体经济发展与人口布局较为均衡,城市群内部的五大都市区文化经济结构互补,产业关联紧密,文化市场发达。然而,当前京津冀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无论是文化产业供给能力,还是文化消费能力都参差不齐,彼此之间难以相互协同。当前北京与河北之间存在的断崖式落差,割裂了文化生产与文化市场的天然外延,束缚并削弱了北京的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和发展潜力,不利于形成以北京为核心的文化经济发展带,不利于培育统一开放的京津冀文化市场。发展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文化经济,务必要从解决区域平衡的角度入手。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破除要素流动壁垒,激发文化要素活力,扩大文化市场空间,有效依托艺术与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深化文化产业分工,培育文化经济。

(二)增强核心城市集聚力,构建区域文化协同创新网络

纽约的文化经济在东北部城市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艺术、设计、娱乐、体育与媒体从业人口占全美国的10%,人才聚集程度较高。其产业结构较“软”,以电影、广播、出版和设计服务业为主,集中在文化生产环节,上下游文化影响力大。相比之下,北京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拥有二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和三十个集聚区,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2016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105.7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2%,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但是从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占比来看,北京却仅占6.8%,与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还有一定差距。北京立足首都优势和文化资源特点,强化文化内容生产、文化生产服务和文化传播渠道建设。2017年北京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收入同比增长10.8%,从业人数却只增长了0.3%,意味着文化生产效率在不断提高。从结构上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比重近半,广告和会展服务、文化用品设备生产销售及其他辅助为优势领域。虽然设计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增长迅猛,但产业规模还较弱小。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看,北京目前的优势产业多为非核心文化产业类别,文化附加值不高,基本属于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生产服务领域,而在文化内容生产环节却尚未形成足够的产业规模,更难以辐射到周边区域。文化内容生产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也是文化产业分工的源头,更是北京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短板。

(三)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深化城市群文化产业分工协作

以纽约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之间通过分工与协作,将文化产业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纳入同一个区域框架下,而且与各自经济体系紧密关联,彼此繁荣共生,却没有形成此消彼长的同质竞争关系。这种文化经济布局离不开纽约作为创意内容生产中心对华盛顿、波士顿关联产业的辐射及带动作用。当前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程度不高,文化资源整合力度有限,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状况普遍,文化产业的关联性较弱。北京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影视业、广告业、旅游业等传统文化产业领域和游戏动漫、网络传媒、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均有优势,虽然占国内份额比重较大,但产业规模还较小,发展实力有限,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天津市的竞争优势在于民俗文化、广告会展、互联网产业,以内容创意、发行展示、加工复制环节为主,具备发展高端文化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河北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所限,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不足、科技含量不高的文化用品生产和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为主,而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和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等文化内容生产环节比重低。应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的文化产业协同,革新发展理念,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文化要素流动,构建统一的区域文化市场,焕发文化生产与创造活力。立足产业优势特色,确立差异化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北京作为文化内容生产中心的定位,加强与津冀在文化传播、文化制造领域的特色分工,形成协作与交流,提升京津冀区域文化产业链的关联度和互补性。

(四)创新政府文化扶持模式,营造区域文化创新环境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第8篇

就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基本理论而言,单个微观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都会受到其他相互关联的经济主体区位选择的影响,即区位选择本质上是相互依赖的。通过空间集聚能够实现空间规模收益递增,获取集聚经济效应。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各经济发达体其经济活动空间布局都是倾向于集聚而非分散,产业集聚及其所产生的空间极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文化产业的投入要素特征及其对外部环境的要求导致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并通过企业区位的空间集聚得以实现。文化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主要通过内部资源共享、外部经济渗入、区域竞争创新以及环境制度形成等几个方面实现。

(一)内部资源共享效应文化产业集聚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许多类似的文化创意空间集聚在一起,这首先就能有效地在集聚区内形成外部规模经济。由于同行业企业的增加和相对集中,在信息收集、产品销售等方面成本会降低。其次,文化产业内部形成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也会降低交易成本,创造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文化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产业集聚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也相应增加,这不仅使专业化的文化企业提供了很大的生存机会,还使他们实现规模化生产,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产业集聚生产效率。第二,集聚区内的文化企业彼此近邻,企业在产业上的关联性使他们更易于从本地获得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还会使库存降到最低,并能抑制哄抬物价、违约背信的投机行为,并使活动透明化。第三,文化产业集聚区内的文化创意企业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与文化产业关联企业及辅助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区域核心竞争力。此外,文化集聚区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使文化集聚区内资源共享的作用发挥的更大,大大增强了集群内文化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

(二)外部经济渗入效应文化产业集聚所依靠的不仅仅是区域经济基础的支撑,外部经济的渗入是其发展所必须的养分,其主要表现为外商投资和技术扩散: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本身就是对区域市场不断完善的过程,这种市场的不完善,从而使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产生许多的投资机会,同时伴随着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深入,来自供给与需求的压力会愈大,外来资本的进入可以有效地缓解资本的不足,形成巨大的外商投资辐射效应。文化产业集聚得以发展,技术竞争是其不可缺少的支撑。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外来资金的支撑之外,技术竞争是产业集聚规模的扩大另一个重要支撑。这种技术竞争也会随着文化产业集聚的发展而得以加强,从而使技术发展作为其发展的纽带是文化产业集聚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集聚区竞争创新效应依据经济学家韦伯的产业集聚发展二阶段理论,产业集聚的本质就是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产业经济,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活力。早期的区域产业集聚主要是企业为了提高各自的市场竞争力,通过集群效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效应。而随着区域产业集聚的发展,以少数大企业为主、其他众多小企业为辅的发展模式得以确定,成为促进和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成熟阶段,以品牌效应、规模效应、技术优势等为重点的文化经济扩散现象成为区域经济获取重大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而且会随着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深入而不断巩固,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同时,集聚区内文化产业竞争效应又为文化企业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提供重要动力来源。

(四)外部环境制度效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及企业间的相互学习、整合和创造,通过空间集聚能够形成这种外部环境。在产业集聚的经济空间,不仅产生有形物质产品的交换流动,而且会促进商业信息、技术知识等无形产品交换,并促进相关创新环境的形成。同时,文化产业聚能够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制度环境的生成。制度通过提供必要的一般性服务促进相互依存和联系的生产者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如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提供产品质量标准、协调相关企业之间的关系、信息、保护产权等。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促进这些组织的产生,这些组织又进一步保护和营造适宜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

二、济南市文化产业集聚式发展分析

最近几年,围绕文化产业的发展,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部署,着眼于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坚持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产业升级的重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把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济南市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地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产业园区重复建设,集聚性特征不明显希望借助国家文化产业改革的难得契机,推动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园充满热情,但由于缺乏相互协调和长远规划,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导致园区同质化严重,集群特征不明显。产业聚集理论表明:靠近资源地是一个产业在特定区域聚集的一个有利的区位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资源优势只是潜在优势,然而许多地区未能充分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忽视本地实际条件,盲目追求“名头”和跟风,无法形成文化产业集聚的鲜明特色和区域品牌。例如,有些产业园区、游戏动漫基地不同程度存在不顾济南市情,漠视市场需求而遍地开花的现象,势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行业内恶性竞争。同时,有些园区贪大求全,涵盖文化产业各个门类,功能定位不准确,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二)政府过于主导,产业自主集聚能力弱聚集效应是产业集群的优势之一,而聚集的动力可以有社会动力、经济动力、政府动力等模式。社会动力是在文化和空间因素影响下,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国外多数文化产业集群都起步于此。经济动力是指在经济因素驱动下,以市场逐步成熟和扩大为特征的文化产业集聚,如深圳大芬村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政府动力是各级政府介入文化产业聚集和园区开发之中,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属此模式。济南市大部分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往往与政绩甚至地方、部门利益紧密相连,文化产业园建设大多是地方政府直接领导或参与,这种做法本身对文化产业园建设是极大的支持,但政府控制过度易违反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会导致资源浪费,华而不实,往往造成“艺术开始,地产结束”的尴尬局面。

(三)产业生产链相对较短,空间集聚能力不高济南市有些园区缺乏产业链形态的经营,产品单一,收入来源少,企业群之间规模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不高,企业网络和系统集成还没有充分实现,未能完成使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目的。其主要原因要归结为产业构成与分布不合理,特别是上下游产业缺乏产业配套与协作,相关辅助机构和服务组织不完善,难以形成互补性强的产业链,因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集群系统的产业张力和辐射力不强。这些园区基地往往空间聚集程度不高,缺乏错位发展和差异化竞争,缺乏区域性优势集群的支撑。

(四)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竞争优势不明显产业聚集的要素是有核心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和强劲的创新力,逐步促进集聚区内企业集群式发展。但由于济南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整体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和成长发育时期,一方面,政府投资能力有限,吸引外资能力较弱,导致入园企业缺乏实力雄厚的核心企业;另一方面,文化企业本身进入市场门槛较低,且具有于投资小,风险高,短期效益难以显现等特征,因此,初期吸引的多为大量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市场淘汰率高,专业化及企业间协作程度低,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

(五)创意产业风险意识单薄,未形成品牌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创意本身不是专利,会被模仿、复制,如果缺乏风险意识,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有可能会被淘汰出局。文化产业的附加值主要来自创意和品牌,集聚区内的企业都应该重视品牌建设。济南市有些园区缺乏园区品牌和企业品牌,从而缺乏品牌拉动效应。这些园区规模普遍较小、集聚化程度不高,也未能吸引大企业入驻,缺乏园的品牌效应,最后成为一般的商贸市场,变得名存实亡。纵观济南市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存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部门规划、管理上的失误,企业自身也存在诸如创新能力不够、产业链较短、风险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

三、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助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引领经济走入新一轮增长的“发展引擎”和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结构性力量”。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固有的内容创意和科技创新的融合,既可以为产业本身带来持续的递增效益,又可以在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植入”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的横向发展。同时,文化产业是一种“长尾产业”,通过与旅游、信息、制造业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形成相关产业链条,带动众多企业的业务拓展和产业升级。文化产业借助于转换功能促进社会资源逐步从传统产业流入现代服务业,从而促进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从而提升工业、服务业的文化含量与经济价值,实现经济结构的自我演进和扩张。

(一)促进济南市发展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总体规划为突出济南世界泉水文化核心资源的优势品牌和广泛影响力,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集聚辐射功能要素,综合济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现状特征、文化资源分布、未来发展趋势和产业要素条件,突出文化集聚发展的理念,将济南市文化产业总体布局为“一核、九区、三带、四组团”的发展格局。具体来讲,“一核”是济南市护城河以内的老城区,规划重点是突出“世界泉水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大名片;“九区”是在环绕济南泉水文化产业核心区的周边区域,规划建设九大文化产业集聚区,打造推动济南市快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三带”是指经十路文化产业发展带、滨河文化创意产业带和黄河生态风情景观带,通过打造3条文化产业带,引领济南市文化产业的点线结合、协同发展;“四组团”包括章丘历史文化产业组团、商河济阳温泉度假文化产业组团、长清山水生态文化产业组团和平阴养生休闲文化产业组团。以济南泉水文化产业核心区为集聚中心,拓展周边县市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四组团发展体系,实施“主题明确,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格局,促进济南文化产业要素的有机集中,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竞合优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