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市场经济研究范文

市场经济研究范文

市场经济研究

市场经济研究范文第1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零售产业也借着东风大幅度扩张,直接体现在消费者购卖力上。之前中国的鞋市一直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人们购买大多以满足需要或者实用性为主要目的。而近五年了鞋市却愈发地火爆,表现为某些限量版球鞋的价格飞涨、外来sneaker文化、名人效应、国内仿造也的兴起、营销策略、倒卖市场的繁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这一切正如近些年来房地产业的迅速膨胀,充斥着当下人们心里内心的浮躁和欲望。

关键词:

消费观;饥饿营销;名人效应;倒卖

Sneaker本意橡胶底帆布鞋,sneaker文化真正的起源于1908年第一款匡威鞋的问世。后来球鞋文化的多元化和发展,sneaker直接与球鞋挂钩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北美为主的sneaker文化流入,这种情况在中国也越来越习以为常了,逐渐发酵。其表现和原因大概有以下八点:

一、超过通货膨胀率的溢价

airjordan11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从2009年以后每年都会复刻一次。2000年的发售价120美金至2015年的发售价220美金,十五年涨了100美金,差不多翻了一倍。结合通货膨胀率,2000年的120美金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73美金,也就是说实际这双球鞋15年增长幅度为47美金,增长率为27%。然而现实生活中自从2009年开始,人们实际购买到的价格也一直在攀升,比如aj11大灌篮现在市场均价是432美元,也就是说人们平均要多花高于售价212美金的价格才能买到,溢价率为96%远远高于27%的增长率。

二、球鞋文化的传播

以亚新体育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一批sneaker领导人把这股潮流引入中国后,结合中国本土特色很多年轻人接触逐渐深入了解sneaker衍生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sneaker圈子,同国外的sneaker圈一样,每个人都想拥有一双与众不同的球鞋,并以收藏到某些限量款为荣,伴随脸书推特和微信朋友圈传播,总能看到一些人晒刚刚得到的球鞋。

三、名人公关

NBA赛场上球星们的精彩表现往往带动他们脚上穿的球鞋的大卖,诸如科比詹姆斯杜兰特库里为首的球星们的个人签名球鞋倍受球迷追捧。最近几年耐克阿迪达斯也对中国市场愈发重视,毕竟有那么一股强大的购买力存在,每年夏天休赛期都会有一批接一批的球星来访引发巨大轰动。场下很多歌星,演员本身就是潮流的引领者,球鞋自然也是必备品之一,诸如侃爷韦斯特,他的椰子系列签名球鞋以其超前卫的设计和独家营销方式,每次发售总能引起巨大的轰动。透过名人代言,强烈暗示一般人只要消费这些产品也可以达到和名人一样靓丽的形象,对于不满自身现状的消费者来说,便是一种透过代言商品的消费来满足并成就个人梦想的消费行为。

四、仿造行业的兴起

球鞋市场的巨大的利润吸引不少地下作坊以及不法小工厂选择铤而走险,以低廉的价格生产出大量的防止球鞋以满足难以正价买到球鞋的消费者需求。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某知名网站X宝以远低于发售价的价格销售数以千计万计的球鞋,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对于球鞋的强烈需求。他们简单易得,不需要话费太多成本就可以是消费者本身获得满足感。

五、营销模式

以耐克为首的球鞋品牌,每次发售一款aj正代球鞋的时候总是加上限量抢购,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无论上线上还是线下甚至产生人流过多造成瘫痪的状态,几乎每年年底发售最经典的aj11总能听闻新闻报道美国因为抢购球鞋发生枪击案。耐克的饥饿营销模式不得不说取得了巨大成功了赢得口碑的同时还赚的了大把钞票,几乎所有球鞋迷以原价抢到乔丹球鞋为荣。后来阿迪以及国内的李宁也纷纷效仿都取到了不错的绩效。

六、球鞋转让

球鞋市场和消费之间滋生的另一个消费方式就是球鞋转让市场。市场之火爆如同当年的房地产一样。有些人为了赚取差价抢购到球鞋就拿来变卖,也是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的原因之一。甚至有一些大贩子联手垄断鞋市,积压球鞋导致价格居高不下。据著名球鞋评测网campless统计2014球鞋倒卖金额已经超过10亿美金在二手球鞋市场依然火爆,某些限定版球鞋在二手市场还能卖出比原价高出数倍的价格。2015年第一季度北美最昂贵的10款单品,很荣幸能看到中国定制版鞋迷俗称的“天津喷”能够以1694美金高居第一差不多是11000左右的价格,是原价的六倍左右,而侃爷韦斯特的代言设计潮鞋yeezy750boost以1416美金紧追气候同样要是原价的4倍,2015年第一季度北美销售额排名前十的鞋款第一名差不多是2到4名的总和,188w美金之多一个庞大的数字。从2015年3月31日截至目前为止ebay显示的球鞋销售量已经突破2000万。

七、年轻人消费观念

法国学者德博里亚说过,sneaker族收藏球鞋已经超过了消费者本身的内涵,更突出消费品本身的内涵,消费品所代表的社会身份的符号价值。富贵,浪漫,时髦,前卫,归属等象征衍生的价值散发出符号的魅力球鞋的主要消费人群年龄段在13岁到30岁之间的年轻人以大学生为主,他们叛逆,张扬渴望表现自己,sneaker文化融入街头文化后,鞋更是成为“武装”的必不可少条件之一。欧美时尚大军攻陷中国市场后,日韩风也跟着席卷进来,街头潮牌vivimAape还有香港潮牌i.t..都是年轻人弄潮范本。一些单品诸如著名日本潮鞋设计大师山本耀司设计的y-3黑武士,藤原浩设计的编织鞋。不仅仅是要穿的舒服也要穿的好看,穿出型来。追求颜色绚丽多彩款式设计的新潮,搭配上也要下一番功夫。大学生的攀比心里推动球鞋文化的发展。他们常常因为穿了某位名人代言的鞋子限量和价格而鸣鸣得意,有的同学会通过在没有这类鞋的面前穿了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而之前没有购买经历的同学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也开始省钱买此类限量版球鞋,无形之中算是加快了球鞋文化的传播。

八、中国人消费水平的提高

随着中国鞋业消费市场容量的不断膨胀,中国除了是世界上最大的鞋类产品制造基地外还是第一大鞋类消费市场,在2012年的时候已经逼近3000亿。从2007年开始呈不断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为10.2%。2009年是一个巨大转折点,消费增长率不断爬升,2011年更是达到顶点,结合之前最初一张表,2011年也是中国球鞋圈价格发生质变的一年。城市化全面加速,物价飞涨,货物膨胀,产能过剩这些因素都在影响零售鞋业的发展。专家预计2017年,市场鞋类消费总额将达到4450亿。

九、长久压抑的欲望

说到底,对奢侈的渴望是一种无形的压抑。改革开放前全国人民大部分都是很清贫的.现在大妈们开始疯抢降价黄金,上班族青年排队抢购打折香奈儿,还有学生党们省吃俭用购买球鞋。不知不觉生活追求发生变化,曾经遥不可及的奢侈在如今却变得可以如此“亲民”。穷怕了,所以挥霍起来也就很少顾忌。憋的太久,释放出来也就显得很疯狂,正如这疯狂的球市。欲望不会维持太久,慢慢的人们就会产生厌倦和麻木,继而催生新的对奢侈的欲望,工厂就会加班加点生成更多款式和配色的鞋子来满足鞋市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球鞋数据评测网站campless

[3]刘宇轩、黄任闵。耐克运动品牌对于名人代言产品行销策略之谈讨—以耐克篮球鞋为例台湾国立屏东教育大学体育.

[4]Sneaker文化袭来争取做个sneaker许星摘自新晚报数字报.

[5]程治强.大学校园“球鞋文化透视”[A]现代科学教育,2014,(04).

市场经济研究范文第2篇

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和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进程中的两项重要内容,二者有着密切联系,市场经济是创新公共管理制度的现实依据与经济基础,而公共管理制度又能反作用于市场经济,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因此,在改革实践中,应当对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和市场经济引起高度重视,深入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为促进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

公共管理;市场经济;制度;相关性

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型,在这一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的革新都在持续地进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制度才得以创新、发展。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加快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和发展市场经济将是两项重要使命,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将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深入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从而为促进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一、公共管理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差异

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管理制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对公共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就必须了解公共管理制度所具有的功能。公共管理制度作为与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相关的制度,其功能必然与经济制度功能有着明显的区别。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目标不同,前者以获利最大化、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后者则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为目标;二是价值追求不同,经济制度追求的是经济效率、经济效益的最大值,公共管理制度追求的是自由、稳定、民主、公正的社会秩序;三是标志不同,经济制度的标志主要为经济利益和经济效率,以竞争性资源优化配置为追求目标,而公共管理制度则是法律、民主的制度,以结果的统一、和谐为追求目标。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商品流通比计划经济时代更加自由。然而,市场经济仍然受制于国家调控,所以市场也必然会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可见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的,同样也存在一些缺陷。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会受到国家宏观干预,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就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完全自由,但实际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实现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形态,基本上每个国家都会使用“有形的手”,以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这也是市场经济形态的共性。管理和经济运行的本质都是人类的行为活动,所以我国在市场经济转型初期要想对改革进行深化,就需要调动起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入改革区域,承担其相应的职责,将创新公共管理制度作为第一要务,将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对二者进行协同发展(赵秋兰等,2014)。

三、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的相关性

(一)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其通过市场机制让经济活动适应供求关系变化、符合价值规律要求,将社会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需求最大的环节中,从而实现劳动生产效率和社会效益的提高(陈希,2013)。市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这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也自然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刘太刚,2014):第一,要求公共管理制度要对政府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同时要重新明确政府与社会、企业、市场、事业单位、公民等组织及个人的关系;第二,要求将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作为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政府要从“无限”变为“有限”;第三,要求树立法制、服务、以民为本的公共管理理念;第四,要求调整公共管理的手段与方法,将过去命令式的单一化管理转变为服务式的多样化管理;第五,要对公共服务进行改革,不仅要对机构进行改革,还要对人事进行改革,构建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和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市场经济的上述要求让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成为了一项迫切的任务。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其自身的特点与运行原则,让人们的利益观念大为改变,造成了社会利益分化,强化人们的主体意识,对于改变社会统治结构,实现社会主体的多元化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广大群众的利益观念被唤醒,人们往往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参与公共管理进程。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分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组织化程度,同时也促进了第三部门的形成,让公共管理主体日益多元化,从而逐渐提高了群众对公共管理主体的制衡作用。在公共管理越来越复杂、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热情不断提高、社会主体越来越多元化的情况下,就必须对公共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以满足多元化的公共管理需求。创新公共管理制度,首先可以增加公共管理体系的回应性、开放性,对群众的意愿、需求及时地予以回应,同时为公民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畅通的渠道;其次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可以对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加以规范,制定公共管理主体的行动依据与行为准则,以确保公共管理活动能够高效、有序、规范地开展。总之,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的冲突越来越明显,对制度创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制度创新又是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可见市场经济是进行制度创新的直接动力,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创新公共管理制度能够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公共管理制度自身也是发展变化的,并且还能通过政治保障等来支持、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对制度进行创新后,公共管理质量也会相应的提升,高质高效的公共管理服务必然有助于开拓市场经济发展新局面,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地发展。1.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制度作为经济体的支柱,创新制度必然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计划经济直接催生出来的产物,而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公共管理主体也发挥出了极大的推动效应。市场经济的建立是无法脱离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而独立存在的,这是因为制度的创新决定着市场经济中的多种因素,比如外界对待经济活动的态度,经济活动的地位等等。市场是一个十分广阔的环境,其会对市场经济产生决定性作用,个体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往往容易因缺乏对市场的整体把握而盲目操作,在此情况下,引入政府或第三部门进行调控,将很好地规避经济活动的混乱与大幅波动。权利部门在对市场经济运作进行干预时,需要法律、制度相关体系的支撑,所以要让市场经济按照预期轨道发展,就离不开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的各类行为规范和国家的宏观干预。2.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有助于实现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其最终目的都在于规范行为,可见制度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创新公共管理制度,就是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制度的行为规范作用,同时创新的制度也能对国家调控、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引,以改变市场的无序、混乱状态,保证经济活动能够在稳定、良好的轨道上运行(侯一麟,2012)。要想让市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不仅以社会环境为依托,更需要创新公共管理制度,因为创新公共管理制度能够直接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减少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安全隐患,为经济活动的运行营造一个安全、良好的环境,从而确保生产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此外,前文提及的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但这种关系只有在良好的政治环境下才是成立的,也就是说没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市场经济是不可能持续发展下去的。由此可见,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创新也不可忽视,如果不重视政治体制的改革,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同时也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提示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是能够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

四、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相通的要协调推进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和市场经济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到二者的本质作用具有相通性,二者的本质都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邓小平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而高效、合理、科学的行政及政治体制又是市场经济的有效保证,所以公共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服务的,二者在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李宜强,2015)。因此,我们应当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同推进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是创新公共管理制度的基础和依据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必须立足于市场经济,同时将促进市场经济完善、发展作为最终的目标与归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变革、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是上层建筑变革、发展的经济基础与现实依据”(汪小波等,2011),可见上层建筑变革与发展必须依附于特定的经济基础,其能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市场经济分别归于上层建筑变革和经济基础范畴,所以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必须依赖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制度创新的经济基础与现实依据,要进行制度创新就必须从市场经济着眼,深入分析其要求与特性,结合经济规律明确制度创新的方向与目标,再通过创新实践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本质和现象层面,市场经济都是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同时还为制度创新指明了目标与方向,制度创新只有以市场经济为基石,将促进市场经济完善作为最终目标,安排新的制度服务于市场经济,才能确保市场经济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克服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是一种科学、高效的经济运行模式,其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比如:市场经济造成的利益分化可能导致功利主义思想倾向;在市场经济下,人们更多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物质当先,更容易滋生拜金主义;市场经济运动原则泛化可能滋生钱权交易等腐败现象;市场经济的竞争特点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引发社会矛盾,等等。市场经济的这些负面效应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并阻碍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不可否认,公共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公共管理的强制性是制度创新的根本,而这一强制性有源于其社会合法性,政府的合法性取决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可见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并不完全符合效率逻辑,并且制度创新还会受到制定者个人偏好、社会科学知识等的限制。鉴于此,要实现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二者的局限与不足,并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范和弥补,尽可能地减小其负面效应,使二者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制度的创新也能加快市场经济的完善,保障市场经济平稳、有序地发展,与此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二者存在的不足与局限,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规避,使二者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秋兰,尹海凤.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路径探寻[J].人民论坛,2014(23)

2.陈希.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关系论述[J].商业时代,2013(34)

3.刘太刚.中国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反思经济学思维主导下的中国公共管理[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2)

4.侯一麟.经济、社会转型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J].公共行政评论,2012,5(1)

5.王嘉让.关于我国建构公共管理与服务行政体制模式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刊,2013(9)

6.李宜强.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构建—基于区域公共管理与欧盟经验[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2)

市场经济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张维迎;市场经济;市场逻辑

张维迎认为人类历史是在强盗逻辑和市场逻辑的不断作用下向前演进的。在近代之前,人类主要受到强盗逻辑的主导,而从过去200年开始到今天,人类主要受到市场逻辑主导。

一、什么是市场的逻辑

张维迎认为市场的逻辑,简单讲就是:一个人如果想获得幸福就必须先使别人获得幸福。而市场逻辑的基础在于:自由,产权和企业家精神。这三者之间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自由和市场是同一硬币的两面。”对于市场来讲,自由是首要条件,如果没有自由,市场就无法运行。而自由的前提就是私有产权制度,“有了私有产权制度你才可以有真正的自由。”而且私有产权制度本身也是对企业家地位予以的尊重。因为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也是经济增长的国王。”在张维迎看来,自由竞争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起到关键的作用。现在很多所谓的市场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政府干预市场自由运行的结果,而不是市场经济本身的问题。正是由于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张维迎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人应该是自由的,对一个人的唯一限制就是不能伤害别人,至于哪个人能够成为企业家,应该靠自由竞争说了算。同样,市场经济中,企业也应该是自由的,不仅应该允许市场中的企业进行自由竞争,而且应该允许企业自由准入一个行业。在自由竞争的过程中,价格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格是一个信号,它可以告诉人们哪些东西有价值,哪些东西没价值。在市场中每个人必须为他人创造价值才可以获得收入。因此企业之间所进行的竞争,就是为消费者创造剩余价值的竞争。“竞争越激烈,企业相对消费者能够拿走的份额越少留给消费者的剩余越多。”但是市场竞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价格的竞争,而是要看谁能够有能力生产出新产品。正是由于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这种竞争性,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技术进步,而且可以使新的技术迅速商业化,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张维迎认为“产权是道德的基础,一个社会毁灭了产权,也就毁灭了人们追求长远利益的动机。”企业在市场中自由竞争可以为人们创造财富,但是自由竞争的前提就是私有产权制度,只有有了私有产权制度,企业才可以有真正的自由。只有尊重产权制度,才能对自由予以保障。如果产权得不到确定,政府从中进行的干预越多,那么个人对未来就越难有一个稳定的预期,这会大大增强个人追求短期利益的动机。

二、中国企业家与市场经济

张维迎认为企业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恰恰符合张维迎提出的市场经济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为了给他人创造价值,二是市场经济是陌生人之间的分工合作。“市场的一个特点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分开的。”市场经济是由消费者主导的经济,一家企业做得好或者不好要靠消费者来评判,所以建立市场信任就变得尤为重要。建立足够的信任是任何企业家在市场中生存的根本,不然就会被市场淘汰。所以一个企业如果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建立好的声誉,不然无人信赖就会遭到淘汰。而企业家,企业和利润正是建立市场信任的关键所在。参与市场经济的企业可以被看作是通过连带责任而建立起来的信任组织。企业所有权制度,利润制度,都可以被看作是连带责任制度。这种制度能够使消费者更加有效地对生产者进行监督。市场通过企业,企业家以及利润等制度构造使参与市场的个人对自己行为负责,进而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互信机制。建立市场的信誉机制必须要做到五点:第一,具有明确的产权制度。第二,规范政府行为。第三,具有比较好的信息传输机制。作为企业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的需求为自己生产的依据。无论是资源的流动,还是商品的流动,都必须以价格信号为导向,因此,保证良好的信息传输机制是极为重要的。否则,无论是作为供给资源的要素类生产企业,还是销售产品的企业都会因为信息传递的不顺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第四,有法律的保障。第五,尽可能减少政府部门交易行为。对于企业家而言,时刻对市场中的信息保持灵敏的嗅觉,是在市场经济中生存的必备素质。关注市场中的信息不仅仅是关注要素或商品的价格导向,更重要的是关注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心理。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需要做的另一件重要事情是如何对产品的价格做出正确的反应。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任何企业家都不可以忽视它的存在。无论在要素市场,还是在产品市场,价格反映的不仅是产品的价值本身,更多反映的是一种市场的信息。因此,企业家如何去理解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一味地追求低价,薄利多销,或者一味依靠低廉的价格来打动消费者,激发购买量,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已经渐渐不适合现代的中国市场,尤其是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市场。很多行业中,销量最大的产品未必是价格最低的产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产品品质或者用户体验的追求比以往任何时期体现得更为明显。好的用户体验和产品品质一样,不仅能够给使用者带来源自于产品使用价值上的满足感,更能给用户带来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

三、中国市场经济的逻辑

市场经济属于责任制度,利润则是考核方式。而企业家就是拿利润的人。但是利润意味着责任,企业家作为拿利润的人,就必须比普通员工承担更多责任。企业家能够承担的责任越大,就能把企业做的更大,同样也能赚取更多的利润。但是利润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所以利润本身就成为一种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利润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发挥企业家的创业积极性和创新积极性。利润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品牌,二是创新,三是企业对市场秩序所进行的维护。张维迎认为,品牌本身就是由一系列责任构成的。“品牌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责任。”品牌是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的一种信誉保证。所以对商标和品牌的保护不是为了保护企业家,也不是为了保护企业,而是为了保护众多的普通消费者。因为只有当品牌和商标所有者的权利得到了保护,企业才具有建立良好的商誉和出色品牌的积极性。消费者才能够安心使用。因此一个企业所承担的责任越大,它在价值链上所占的份额也越大。创新是企业家必须要肩负起的重任。企业家需要负责把技术专家的发明变成对消费者具有价值的东西。张维迎认为创新需要通过企业和市场才能发挥作用,而资源利用和技术进步也都必须依靠市场机制以及利润机制的引导,所以健全的市场制度尤为重要。在健全的市场制度下,企业追求利润,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和承担社会责任这三者之间是不矛盾的,并且是基本一致。在中国的市场经济逻辑下,对于拿利润的企业家而言,工作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不确定性的应对,利润就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补偿。二是推动社会创新。创新改变的不仅是人们生活节奏,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企业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生命线。从先前的云计算,到后来的大数据,都对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像获取自然水一样轻松地获取各种信息和咨询,人们可以把各种难于计算的复杂问题交给云计算,大数据,通过高效精准地运算,告诉人们最准确的答案。创新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交互的。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企业的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购物网站的大量出现,人们更喜欢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买到心仪的产品。然而,网购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商品在网上被交易之后,如何安全快速地运送到购买者的手中。而且,网购还有一个不同于传统购物方式的特点,人们网购的商品并不是就近的,很可能是来自于全国乃至世界任何地点的产品。这对物流行业来讲,不得不说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契机。机器人手臂的运用解决了物流业的技术问题,也是对物流业内企业的一次洗牌。那些缺乏或无法对市场需求迅速做出反应的,缺乏创新能力的物流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从机器人手臂在工业中的广泛运用,再到今天的机器人养老,无一不在预示这一个新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换句话说,对于任何行业来讲,一项新技术的诞生,不仅意味着生存的风险,也同样预示着自身发展和赶超业内企业的机遇。任何企业想生存,都必须加快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进而来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发展契机。市场能够创造财富的原因在于市场上的企业之间必须要进行竞争,如果一个企业想比其他企业做的更好,就必须要靠创新。我们应该习惯于依靠市场竞争来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正是这种竞争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现在中国的企业家所面临的困境在于把过多的精力投放在如何应对政策出现的不确定性方面。但是作为企业家,应该做的是面向市场,服务客户。尤其是民营企业更要学会按照市场逻辑赚钱。所以作为政府,最需要做的就是保护产权和推动竞争。只有这样,中国的企业家精神才能够发挥出来。企业家精神是能够推动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而且企业家精神隐藏在每个人身上。正因如此,才需要靠自由竞争来发掘出企业家精神。只有那些对行业未来发展具有灵敏嗅觉的企业家,才得以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保护产权和推动竞争不仅可以让企业按照市场逻辑去去创造财富而且对企业家人才的配置也有积极作用。而企业家人才的配置又会影响技术进步,因此,如何配置企业家人才对经济增长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什么改变中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张维迎.通往市场之路[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张维迎.市场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慕艳芬,聂佳佳,石纯来.市场需求和成本信息不对称对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的影响[J].管理评论,2018,30(09):143~151.

[5]姚惠泽,张梅.要素市场扭曲、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J/OL].产业经济研究:1~15[2018-11-27].

[6]张思锋,张泽滈.中国养老服务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05):49~58.

市场经济研究范文第4篇

一、河南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河南经济综合竞争力大幅度提升,资本市场发展有金融总量的相对优势,但同时面临着“追赶”与“转型”的双重压力,以股票市场为例,河南资本市场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规模较小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这些全国GDP排名前5的省份相比,河南的资本市场发展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上市公司数量少,仅占全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的2.25%,而广东、江苏、山东、浙江4省上市公司总量占全国比重为44.87%;证券化率远低于广东、浙江和江苏;上市公司再融资额亦远低于广东、江苏、浙江。就河南省资本市场整体现状而言,发展速度和水平与发达省区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比较起来尚有差距。具体而言,河南的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力量不强,投资者数量和上市公司数量都偏少,且行业结构单一、上市公司再融资能力差。

(二)行业分布在河南A股上市公司中,集中分布于材料(23家)和工业(17家)领域,其次是日常消费(9家)、信息技术(9家)、可选消费(7家)和医疗保健(6家)领域,而在能源(3家)、公用事业(2家)、房地产(1家)和电信服务领域(0家)的分布则相对较少。由此可见,河南上市公司多分布于金属、医药、汽车、食品等领域,新能源环保、高科技和旅游方面的上市公司很少,这对河南省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三)区域分布在河南的上市公司中,相对于经济首位度,郑州的上市公司数量偏多,其他地方偏少。河南省78家A股上市公司区域分布主要在郑州市(27家)、洛阳市(10家)、焦作市(7家),河南H股上市企业集中分布于郑州(11家、)洛阳(3家)两地,平顶山、新乡、南阳、三门峡和济源各有1家。河南省共有379家企业挂牌新三板,主要集中在郑州市(160家)、洛阳市(41家)、新乡市(37家)、焦作市(21家)以及许昌市(24家),达到283家,占比达到74.67%。可见,在河南省挂牌的新三板企业主要集中于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北部地区,南部地区挂牌公司较少,这与河南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似。

二、河南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困境分析

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在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融资结构不合理、资本市场服务体系不完善,迫切需要加大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的力度,加快河南资本市场发展的步伐。

(一)金融体系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间接融资为主,且在间接融资中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市场结构比较单一。2006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产品、层次、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丰富。2009年创业板开板,2010年中国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中国金融市场已经开始由金融和资本大国向金融和资本强国转变。然而直到2014年,河南才成立第一家省级城市商业银行中原银行,之后中原农险、中原资产、中原金控、中原消费、河南资产相继成立。其他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典当、金融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机构等发展相对缓慢,私募基金、期货、产权交易中心等不够发达。

(二)资本市场核心竞争力弱河南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法人机构少,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数目尚可,但经营创新不足、业务相对比较单一、竞争力不强、盈利能力较差,2017年证券分支机构亏损达到55%,期货分支机构亏损达到68%。资本市场发展环境较差,高端装备、信息产业、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规模小,可供股权基金和创投企业选择的高成长企业不多,严重阻碍了私募基金行业的整体发展。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规模小、发展水平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没有一家总部(总所)设在河南的证券资信评级机构及会计师事务所。

(三)上市公司的量与质亟须提升从产业分布情况看,河南的上市公司高度集中于第二产业,农业、第三产业上市企业偏少,结构不合理、核心竞争力不强。这种产业分布与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的地位不匹配,也与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优化要求不适应,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上市的企业没有起到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的作用。在经济下行趋势下,部分上市公司面临行业产能过剩和较大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经营风险较大,存在退市风险。此外,拟上市企业资源不足,在审在辅导公司储备多年来没有形成突破。

(四)缺乏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资本市场本身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开放合作平台。目前河南缺乏高层次、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家,一些企业高管在人事安排、财务管理等方面比较相信有姻缘、血缘关系的“自己人”,对于职业经理人市场等现代化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了解不多、不深、不信、不用的现状,难以对接现代化资本市场等金融市场。也有部分企业主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不重视跨区域的合作交流、不重视外部市场的开拓,不愿意接纳现代市场经济理念,不懂得、不愿意甚至不敢运用资本市场工具融资发展。出台的政策措施不多、较模糊,不精准、难落地,部分对策“以堵代疏”,影响了全省民营经济发展。

三、政策建议

资本市场是帮助河南摆脱过度依赖资源的粗放经济模式、谋求高科技和高水平产业引进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河南要正视资本市场发展相对落后的事实,补足短板,实现弯道超车。

(一)营造利于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的外部环境一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整合各地(市)关于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行政文件,在此基础上完善地方性法规,改善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设施,提高资本市场的经济支持作用强度。二是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和资本约束机制,为更多的资金流入、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三是利用各种媒体来为已上市公司特别是绩效较好的上市公司股票进行宣传,传播其在直接融资中进行公司治理的宝贵经验,为资本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四是政府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要求转换各级政府的职能,服务于市场经济及市场经济主体,转变行政管理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

(二)积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一是壮大河南地方性银行的规模,补齐资本短板,增强省内资金集聚能力,把郑州市打造为中部金融中心,确立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金融地位,引领河南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二是各地方政府要加大对企业挂牌中原股权交易中心的激励力度,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培育优质上市公司后备资源。三是要坚持政策拉动,出台政策推动河南非上市股份公司到中原股权交易中心进行股权登记托管,建立工商登记部门与中原股权中心的股权登记对接机制,完善股权质押融资办法。四是设立引导基金,借鉴山东省发展经验,政府设立引导基金对区域股权市场挂牌公司定向投资,充分发挥四板市场的融资功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引导中小企业树立资本市场规范意识。

(三)推动金融豫军量质同升一是强化金融发展研究,扩充河南金融发展研究院的研究队伍,对省内外、国内外股票(股权)市场开展动态跟踪研究,对影响股票(股权)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变革、经济金融事件等进行前瞻性预判,提高领导决策咨询中的股票(股权)市场信息含量。二是完善和优化金融豫军法人治理结构,金融豫军总体上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高,在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经营方面,与行业有较大差距,需借助混改契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营机制,吸引国内外行业领先的同行入股,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业务水平,拓宽业务渠道。三是大力发展金融豫军的保险企业,利用河南人口基数大、参保群体多的优势,积极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有竞争力的保险公司,支持本地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四是针对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特点,借鉴沿海省份对国有私募股权投资的国资监管经验,出台河南对国有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国资监管政策,给国有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适度松绑,提高投资和退出的效率。

(四)推进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设立针对金融人才和金融创新人才的优惠政策,在人才引进奖励、税收、住房和子女入学方面作出具体化规定。二是依据金融业发展状况和规划,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进行专项调查,对关键紧缺人才,省人事部门与省政府金融办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引进及在职培训计划。三是支持中央驻豫金融监管机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在郑州设立金融研究、教育和培训机构,引进境外金融专业培训机构,培养金融专才和复合型人才,引进国际通行的金融人才认证体系在郑州高校区和中心商务区的集聚。四是推广完善金融豫军的金融机构管理层期权持股等激励制度,改善金融豫军高管的薪酬制度,与国内同行接轨,保持金融豫军高管薪酬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市场经济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条件;医院经济;管理措施

对于医院经济管理工作而言,应针对市场经济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研究,创建科学化的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针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科学管理与研究的情况下,更好的进行经济管控,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1合理开展医院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

医院经济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针对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合理的分析,遵循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律,创建医疗服务管理工作体系,在新时期背景之下提升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水平。首先,医院经济管理部门需全面分析市场卫生资源特点,树立优化配置观念,保证医疗服务分配的公平性,结合当前各方面管理要求开展经济管控活动。其次,应针对医院技术与医疗服务等资源进行合理的分析,结合群众健康发展需求开展市场资源的优化调整等工作,在患者科学分流的情况下,促进医患双方关系的合理调节。且在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还需创建经济性的控制模式,形成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干预等管理系统,在区域卫生条件规划与合作的调整基础上,合理使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完成医院经济的管控任务,更好的进行机械设备配置,提升自身服务质量与水平。最后,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加大学科研究力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开展医疗价格的调整等工作,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情况下开展管控活动。

2保证经营战略的多元化发展

医院在经济发展期间呈现自负盈亏的趋势,应进行价值补偿与增值管理,拓宽服务功能与社会影响力,在科学研究与管控的情况下,形成良好的工作模式与发展体系,促进医院经济的良好建设。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

2.1完善品牌战略体系

医院在经济管理期间应做好品牌战略的改革工作,通过品牌战略方式完成当前的管理任务,更好的进行管理与协调。首先,医院需提升医疗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医疗机械设备的先进性与规范性,并保证管理工作符合要求,通过思政教育方式提升医疗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营造良好的医院发展环境与氛围。其次,在建设医院品牌期间应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增加医疗服务中的技术含量,保证产品质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最后,应针对市场医疗卫生情况进行科学研究与合理分析,创建特色化与专业化的技术体系,在无形资产管理情况下,提升医院信誉度与知名度,保证医院医疗服务口碑。在此期间,还需创建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品牌战略,不仅可以转变传统的服务模式,还能赢得患者的信赖,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之下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2完善服务战略体系

医院应制定完善的服务战略,将患者作为中心开展服务改革活动,重点关注服务流通环节的管理工作,提升医疗人员的责任感,并保证操作程序的严格性,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性。在此期间,医院应树立正确的人文关怀观念,从患者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将服务战略融入经济管理系统中,加大战略开发力度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协调系统。为了更好的进行医院经济管理,工作部门应树立正确观念,细致的进行检查,要求工作人员掌握先进医疗技能,在实际工作期间可将医疗技能融入其中,更好的参与到医疗服务中。

2.3完善价格战略内容

医院在经济管理期间需针对价格战略进行改革与完善,结合国家政策规定与医疗服务项目等确定价格,不可以随意增加医疗费用,在保证药品费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完成当前整体的管控任务。在此期间,应针对医疗服务中设备检查价格、技术价格等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高风险服务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在政府指导的情况下协调市场价格开展调整活动,提升医疗服务价格透明度,在科学研究与协调的情况下进行医院经济管理。

3合理进行成本核算

为了在市场环境之下科学进行医院经济管理,工作部门需合理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科学使用医院资金开展工作,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提升医院的竞争能力,充分发挥成本核算工作的积极作用。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

3.1树立正确的成本观念

医院应设置单独的经济管理机构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提升运营程序的可靠性,以便于规范经济管理行为,提升成本管理工作效果。经济管理机构需加大成本管理宣传力度,使得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树立正确的成本核算意识,并积极参与到各方面工作活动中,在提升医疗服务效果的情况下,促进社会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良好结合,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3.2材料成本的管理措施

在材料成本管理工作中,需针对医院资金占用量进行科学控制。通常情况下,医院的材料成本占总体成本的31%左右,因此,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要重点关注成本管控工作,创建科学化的材料成本管理系统与机制,完善整体工作制度内容,使用材料消耗定额管理方式完成当前任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需进行库存材料与药品材料的科学管控,明确储备量与周转情况,严格开展周转率的考核评价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储备定额数量,并减少其中的资金占用数量,在严格分析与协调的情况下实现公开招标管理目的,使用竞争方式等更好的开展管控活动,确保采购工作质量符合要求,降低采购成本。

3.3完善责任制度内容

在医院经济管理期间需完善责任制度内容,明确各方面经济管理工作职责,在落实责任之后实现目标经济管理工作目的,明确科室与工作人员的责任与权利,在科学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情况下,准确计算成本数据信息,提升整体管控工作效率与水平。在此期间,还需使用责任带动方式进行管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开展成本的合理管理与控制,增强效益核算力度,使用经济杠杆的方式进行经济指标合理平衡,以此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3.4使用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技术

医院经济管理部门需树立正确观念,在日常工作中合理使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方式开展管控活动,在发现问题之后可以采取科学措施解决问题,创建综合化的管理系统与机制,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对于计算机自动化技术而言,在应用中可形成电算化会计系统,实现自动化的成本计算与核算工作目的,加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数据收集与传输工作效果,做好汇总分析等工作,保证成本核算工作质量符合时展需求。

4促进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医院经济管理部门应树立正确观念,促进自身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应将社会效益作为主要的管理内容,遵循服务第一的工作原则,严格开展考核工作,端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另一方面,需结合医院的发展特点开展经济管理活动,协调各方面利益主体之间关系,在科学分析与控制情况下完成工作任务。

5结语

医院在经济管理期间应创建合理的发展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观念,将服务与管理作为首要内容,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管控体系与模式,在新时期管理背景之下总结丰富经验,更好的进行管理与维护。

参考文献

[1]高录涛,于弘.医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1):71-74.

[2]谭玲,杨练,孙群,等.四川省公立中医医院经济运行比较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7,(9):31-33.

[3]宋玉雍.浅议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J].卫生经济研究,2017,(3):21-23.

[4]胡青,钱爱兵,时孝春.中医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评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7):498-500,504.

[5]霍婕,侯常敏.医院经济运行信息平台构建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7,(4):63-65.

市场经济研究范文第6篇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具有民族品牌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人民银行积极从信贷市场寻求信用评级业发展的途径,但受我国信贷市场市场化程度低,银行信贷授信方式和风险评估机制固化,对推动第三方评级意愿不强等因素影响,市场主体参与评级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信贷市场对外部信用评级的需求动力不足。如何改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借鉴欧盟等国际组织及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方面的经验,分别从监管立法、完善准入机制等几个方面,探索构建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行业管理框架的路径。

关键词:

信用评级;信贷市场;市场监管;经验探索

一、国内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层级低目前,国内信贷市场信用评级监管法律体系层级较低,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和《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规范》等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内容仅涉及评级机构的业务许可与资质条件、义务规范和持续监管等内容[1]。而效力位阶较高、操作性强的基本法律和监管细则组成的规范性的监管法律体系缺位,难以为评级市场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二)监管框架缺位当前我国对信贷市场评级的监管尚处在探索阶段,受监管主体不统一、具体监管措施和手段不足、监管细则可操作性不强等影响,评级监管体系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存在许多监管盲区与漏洞,如缺乏明确的准入、退出规则,相关利益冲突防范、股权比例和准确的信息披露相关规定不明确,评级机构责任不对等问题,导致现有的监管措施与手段不能有效制止评级行业存在的恶性竞争。特别是美国等国的评级机构掌控着全球金融市场话语权,其无限制地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掌控我国80%以上的评级市场份额,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进一步强化评级监管机制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三)缺乏认可机制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是建立在市场对信用评级报告大量使用、对信用评级需求旺盛的基础上的,就需要一方面监管部门带有“准强制性”的监管特许;另一方面,需要评级机构主动寻求市场,通过对投资主体的风险提供公平、客观和合理的评估报告与投融资建议来推动市场需求,以形成自律与政策普遍认可机制下的评级机构“声誉资本”的积累。但是,当前人民银行在监管推动评级行业发展中,却普遍存在着监管政策推动渠道不畅、金融机构与评级机构之间缺乏利益共同点与合作机制、信用评级机构市场运作效能不高、评级需求低等众多问题。如:2011年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使用外部信用评级的通知》,要求审慎使用外部信用评级报告。[2]种种现象表明评级市场认可机制缺乏已成为制约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重要瓶颈。

二、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国际经验

目前,各国监管部门根据信用评级业发展的背景不同,对信用评级机构采用不同的监管模式与市场发展方式,监管模式决定了监管机构设置及相关法律制度、监管内容,但大都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选择不断强化政府监管。

(一)统一的监管机构,提升了监管层级

相关国际组织及各国普遍设立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监管信用评级机构,监管部门统一、明确,已形成以行业自律、法律制度和直接监管相结合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如:欧盟设立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制定规则、命令,要求成员国监管机构提供特定信息,享有启动调查程序、警告、罚款、暂停执业等权力。德国则由联邦数据保护与信息自由专员、数据保护专员履行监管职责。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享有监管职权,制定必要规则,对违反规则的评级机构处以罚金和其他处罚。[3]日本金融服务局对信用评级机构具有检查权和处罚权。

(二)健全的监管法律制度,推动评级制度建立

各国借鉴相关国际组织的准则及原则,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监管法律制度。欧盟的监管法律体系由《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规》及其派生法律、各成员国国内法、相关指引组成。德国将欧盟相关指引转化为其国内法,以修订的《联邦数据保护法》为核心,并适用民法典、商法典、信贷法和电信法等法律。日本主要以《金融工具和交易法案》《政府信息公开法》进行规制。美国则出台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健全了《1935年银行法》《联邦储备法》及相关规则等组成的监管法律体系,推动了信用评级结果成为了债务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其对信用评级监管的主要观点是建立在声誉资本理论之上,即在评级机构发展初期,政府监管政策给予评级机构特权保护并鼓励自律,竭力保证评级结果的独立性与公正性,确立其准监管者的特殊地位。

(三)完善的监管制度体系,规范市场发展秩序

国际法律层级通常围绕评级机构注册申请、信息披露、利益冲突防范、内部管理制度、非公开信息使用、禁止有损市场公平秩序行为、机构检查制度等几个方面内容确立监管框架,对评级行为提出基本要求。[4]一是信用评级机构准入门槛较高,以注册制为主,认可、许可、审批制等为辅。如美国申请机构必须符合NRERO制度的公开评级结果、依法注册为投资顾问、符合获得颁发资质并对其有效监管的三个原则并满足五个条件才可成为“全国认可的评级机构”。[5]二是国际组织、各国对评级从业人员要求较严,对从业人员知识、经验、职业道德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如:日本监管部门要求评级人员需有专业资质,并吸收银行及证券公司从业人员参与评级。三是强调评级信息披露的客观性、准确性、及时性,并注重保护信用主体的隐私权。美国法律规定“全国认可的评级机构”须公布相关的初始评级和跟踪评级,强调了信息披露的同业可比性、广泛性和跨越一定时间段、符合业务模式等要求,但禁止对评级信息不当传播、利用其获益或提前散布评级结果。四是各国监管部门都做出规定防止围绕信用评级机构发生的各种利益冲突,强调评级机构应当从股权结构设置、评级业务活动和评级员工的活动等方面规避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6]五是国际组织及各国明确规定了评级机构要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保证信用评级行为的规范性、严密性、程序性,评级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中,《欧盟信用评级监管法规》规定了信用评级机构组织机构的设定、管理委员会或监理会的设立和职能以及审查职能,确保评级过程的独立性。对相关人员的报酬、任职期限等做出严格规定,并要求采取方法保持评级方法的适用性。[7]六是构建了较完善的评级机构法律责任体系。其中,美国违法违规的评级机构除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可能被证券委员会处以谴责、中止或撤销注册等行政责任,还会承担解除合同、返还评级费用、违约赔偿等合同责任及损害赔偿的侵权责任。[8]七是重视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方面的合作。如:日本金融服务局与欧盟证券与市场管理局建立了信用评级行业监管合作机制。

三、对构建我国信贷市场评级管理框架的启示

(一)健全立法机制,提升法律层级

借鉴美国、欧盟的多层次立法体制,通过上位法统一确定外部信用评级的监管框架,规范相关监管事项,妥善解决评级机构特许经营授权、运作规范、评级服务、退出管理等问题,通过制定完备的评级机构监管立法来提升法律层级。同时,设立基本法律、相关法规、部门规章和操作规范性文件相互协调的法律制度,并在相关法律中涉及外部信用评级结果的使用,适当给予特权,以立法规定评级结果的引用范围,推动信用评级成为信贷等债务市场的制度性安排。

(二)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引导市场需求

随着《征信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人民银行对评级市场的监管地位却并没有明确规定,当前政出多门、效力层次不一的评级监管标准和细则,降低了评级市场监管统一性,因此,需要借鉴国际监管经验,统一政策支持口径,国家层面达成支持信用评级业发展的共识,培育市场对评级结果的需求。一是建立与银监会、工信委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机制,积极动员政府部门广泛推广信用评级业务,在监管规则中引用评级结果来规范投资程序。二是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内外部信用评级的结合机制,促进信贷市场评级标准、监管标准的统一和规范执业准则的实施。三是积极参与评级业的国际监管协调。加强与国际信用评级同行的交流,加大扶植本土评级企业参与国际评级话语权的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完善机构的准入与认可机制,提升持续监管能力

从国际监管的实践来看,信用评级监管的核心问题是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对市场准入的资格认证标准和程序的透明化等提升持续监管能力。因此,人民银行加强对评级市场的监督管理应当从机构准入入手,提高评级机构的准入门槛[9]。一是确立以注册制为主、认证制为辅的准入制度,保持适度的行业准入门槛。如:严格限制外资评级机构的准入或限制控股比例,限制外资持股中资评级机构比例超过25%以上的评级机构进入信贷市场,维护国内金融市场的安全。二是明确评级机构获得认可的条件与标准,尽早建立信贷市场监管部门在信用风险监管中使用评级结果的认可制度,以完善监管机制。三是完善准入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示相关信息,确保认可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便于社会公众监督。

(四)健全监管制度框架,严格市场约束机制

针对当前我国相关评级监管制度中出现的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问题,如:监管制度中缺乏事前、事后等原则性的监管条例,评级过程中存在的权责不对等现象,需要进一步完善评级监管体系的相关机制以厘清监管职能,因此,监管部门应制定更为具体的监管细则,以完善评级制度框架。一是建立利益冲突规避机制,包括评级回避制度、评级人员的薪酬制度、评级执业守则的执行监督机制及内控机制,确保评级业务与其他辅助业务相分离,避免因商业关系或特殊关系产生利益冲突,切实约束和规避评级利益冲突。二是完善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制度。应当按照及时披露和公正透明原则,明确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的原则、时间、内容、方式、以及调整信用等级信息披露的适时性等原则基础上,推动评级机构对银行中介机构与企业准确评级与披露,从而提高信用评级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三是健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制度。借鉴英美法系中评级机构法律责任的演进特点和发展方向,从立法规范、理论研究、司法判例角度健全我国评级机构法律责任制度,严格法律责任控制。

参考文献:

[1]杨勤宇,陶丽博.国外信用评级监管法律框架概述及启示[J].征信,2013(10):48-52.

[2]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使用外部信用评级的通知[EB/OL].中国政府网,银监发[2011]10号.

[3]姜威,顾琴琳.欧盟对信用评级的监管及其启示[J].征信,2014(9):41-44.

[4]陈代娣,陶丽博.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制度[J].债券,2012(10):23-27.

[5]王艳.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模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硕士毕业论文:11-33.

[6]马丽.信用评级机构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硕士毕业论文:28-42.

[7]张云博.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制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4年硕士毕业论文:26-30.

[8]陈楠芳.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硕士毕业论文:12-25.

[9]董悦芳.对河北省信贷市场信用评级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河北金融,2011(2):17-23.

市场经济研究范文第7篇

1现代体育经济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发展,现代体育经济无论是直接经济效益(因从事体育活动而直接所得的经济收益)还是间接经济效益(由于体育活动及其相应的社会影响力,表现为其他部门和行业所得的经济效益)都越来越趋于市场主导型。体育的直接经济效益(如体育比赛门票收入、体育场地使用费收入、体育广告费收入、体育训练用品收入、体育纪念品收入及其他体育衍生品收入等等)和体育的间接经济效益(如体育的广告效益、旅游业收入等)在现代体育经济活动中都受市场需要的制约,因而,现代体育经济活动发展的总趋势是以市场为导向。

在现代体育经济活动中,对于体育市场的微观组织如企业和俱乐部等,基本都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队已经通过产权改造,逐步建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组织,并确立了相关规则,逐渐实现政企分开,把体育组织的发展交给市场。在体育法律法规制度方面,体育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得到了进一步健全。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管理方面出台了一些体育市场管理的法规和体育市场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管理部门及职能、管理范围、管理权限、界定进入市场的专业技术条件、资格及审批程序。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得到了确立,权利和义务也明确了。规范了体育市场的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加强了对体育市场的管理、监督和调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单项体育市场的管理规定,比如制定了一些特殊项目的经营活动管理规定,体育中介市场的管理规定。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的扩大,必然对体育用品的消费增加,体育用品成为消费链中的重要环节,群众体育消费的体育用品市场也得到了开发。随着体育的普及与发展,向广大群众提供体育技术、健身方法、体育知识培训、咨询服务的机构受到广泛欢迎。目前各种经营性的体育培训班,如游泳、体育舞蹈、健美操、武术、球类等蓬勃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经被亿万群众所接受,因此,体育培训、咨询将会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2现代体育经济的市场主导模式

(1)适度的竞争格局。市场主导型体育经济是指体育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市场主体自身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以及不同市场主体间相互竞争产生的压力和推动力。在以市场为主导的体育经济活动中,适度的竞争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体育经济活动主要强调经济发展,尽可能提高体育经济的发展水平,而经济制度的这项任务主要靠市场竞争来承担。如体育产品的发展主要靠体育品牌经营。体育用品品牌经营,就是将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的服饰、饮料等实行品牌经营。中国的李宁、双星等体育用品的名牌,在市场竞争中,国内市场难以把守,在进攻国际市场时往往实力远远不够,敌不过耐克、阿迪、彪马等国外品牌的强大攻势。面对竞争激烈的体育用品市场,各商家主动进行企业的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在体育用品的材料、功能上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自己的品牌,通过主动调整,守住国内市场的同时,闯出去占领国际市场,去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2)规范的市场秩序。虽然有些经济主体对竞争不感兴趣,而总是力求通过垄断来削弱和排除竞争,但是,在现代体育经济活动中,公平合理、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是维护市场的先决条件。实践表明,国民经济中的竞争原则不会在体育市场中自然而然地得到贯彻,它必须通过一种国家规定来加以保护。当然,仅仅通过一些直接的调整还不足以形成有效的竞争秩序,必须是市场调节与直接调整有效的配合。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谁封闭市场,谁就将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支持下成熟和壮大起来,并能够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经济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各企业、产业、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愈益紧密的基础上,规范的市场经济得以建立,并逐渐形成世界市场体系的市场经济。世界市场体系是具有宏观指导的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3)有效的市场配置与拉动。亚当·斯密把市场称为“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以价格为杠杆最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随着体育产品市场的日渐发展与繁荣,体育产品的品种繁多,市场规模也日益扩大,包括购买体育用品之类的家庭体育开支占日常生活开支的份额也在逐渐增加,包括体育衍生品市场在内的体育市场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体育衍生品如纪念章、纪念币、纪念邮票以及带有某种体育标志的商品等为体育赛事制作发行的纪念品和为迎合体育爱好者及体育迷心理所设计制作的日常用品。世界各国体育组织获取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逢体育大赛特别是在本国举办的体育赛事出售纪念章、纪念币、纪念邮票以及带有某种体育标志的商品生产的许可证。国内的体育赛事,特别是在国内开展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能为举办者或举办国带来相当可观的收入。这种繁荣景象来源于有效的市场配置对现代体育经济的拉动。从体育产业的运作情况来看,举办大型的体育比赛特别是国际体育赛事,成为了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良好时机,体育就意味着经济和财富。

(4)成熟的市场经济观念。市场经济观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是不可能产生市场经济观念的;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条件下生活的人不会把极度有限的财富视为“井中之水”。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虽然有可能萌生市场经济观念,但很难形成系统的市场经济观念;在民众含辛茹苦还不能养活自己时,根本没法谈“起点的公平”。当民众的主流意识普遍视财富为“杯中之水”、视竞争为、把事业的平等视为“终点的平等”“、不患寡而患不均”时,是不可能有发达的生产力出现的。这就是发展中地区和国家所面临的历史悖论:经济发展强烈呼唤市场经济观念,而最缺少的却是萌生市场经济观念的土壤。然而,意识的独立性和能动性有时会以革命的形式推动观念的更新,观念的更新有可能促进经济飞跃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有力地冲击着自然经济观念,打破传统的精神世界的平衡。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由市场自动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社会范围内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并给予每个经济主体以经济选择的自由。在过去的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的体育经济和其他实体经济非实体经济一样,在人们的意识中根本不存在市场经济的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就不同了,体育市场随着市场经济得到进一步完善,就体育行业发展的具体问题来讲,它是一个多元的函数,没有人或上级部门再给你规定什么铁一般的计划,自然就不需要依照那些不切实际的计划来行事。但体育经济的发展不是也不能想当然,摸黑瞎碰,而必须客观、全面、深入、准确地分析影响决策执行效果的所有变量,这就是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处处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问题“,依靠市场来制定计划”,要求人们要有优胜劣汰的竞争观念,把各种性质和形式的所有制经济都看作是在市场上进行平等竞争的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只有这样,现代体育经济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市场经济研究范文第8篇

包装设计的视觉传达要素包括了商标元素、图形元素、文字元素。商标是指公司、企业、厂商、产品或服务等使用的具有商业行为的特殊标志。它象征企业的精神与面貌,是企业信誉及品质的保证,起着保护企业信誉,维护消费者利益,美化、宣传产品的作用。知名商标如同一种承诺和保证,成为创造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的基础。在包装设计中,商标是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在画面中也起到一定的装饰审美作用,它一般被放置在主展示面上较醒目的位置。

由于商品的种类多种多样,因此它的包装也是异彩纷呈的。面对不同类别的包装,统一要采用不同形式的图形语言加以表现。无论何种图形形式,都不外乎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两大类,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商品信息,继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具象图形是对自然物象的直接描绘,它可以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它是真实、直接、写实地再现原有物象的特征,是有原型可循的一类图形。这类图形运用到包装装潢设计中是直观而一目了然的,它通过具体描绘的手法直接将内容物的形象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使人通过已有的经验即可识别商品的确切类别。依据表现手法和描绘手法不同,具象图形又可分为摄影和绘画两种。而抽象图形通常是指经过概括提取、人工雕琢的图形样式。在包装装潢的图形设计中,抽象图形大致可分为文字符号、几何形及偶发形。

在商品包装上可以没有图形,但不可以没有文字。根据文字在包装设计中的功能作用,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品牌形象文字、广告宣传文字和功能说明文字。品牌形象文字包括品牌名称、商品品名、企业标识名称和企业名称。这些文字代表产品形象,一般被安排在主展示面上和较醒目的位置,要求精心设计使其富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涵与视觉表现力,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好感。广告宣传文字一般也被安排在主展示面,但视觉表现力不能超过品牌名称,避免喧宾夺主。功能说明文字是商品的功能与使用内容的详细说明,其中有些文字是相关行业的标准和规定,具有强制性,不是由设计师和企业决定的。功能说明文字的内容主要有:产品用途、使用方法、功效、成分、重量、体积、型号、规格、保质期、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地址、电话、注意事项等。这些文字通常采用可读性较强的印刷字体,主要安排在包装侧面或背面,一般是在包装的次要位置。

二、包装设计的系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