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慢性病研究范文

慢性病研究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慢性病研究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慢性病研究

慢性病研究范文第1篇

[提要]本文基于2013年新疆11个地州市31个县的650份农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老年贫困的众多致贫原因中,慢性病解释了7.9%。不同的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不同,腰肌劳损、气管炎等对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影响较大的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有着显著影响。农村老年贫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女性、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少数民族、家庭规模较小、代际关系较差以及外出交通便利性差的农村老年人,陷入贫困的概率更大。准确把握老龄化与慢性病、慢性病与老年贫困的关系,把慢性病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根据慢性病和老年贫困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分类施策,能够有效应对农村老年贫困。

[关键词]农村老年贫困;慢性病;因病致贫;二元Logistic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60岁和65岁以上老年人分别达到2.22亿和1.44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16.1%和10.5%①。据全国老龄委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总数的21.78%②。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中国农村老龄化程度为15.4%,比全国平均水平13.26%,高出2.14个百分点③,且这种趋势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1]。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脆弱阶层,面临更多贫困风险,贫困发生率更高[2][3][4][5]。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高龄化快速发展,以及与之相伴的“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农村家庭养老弱化和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极低的现实国情,农村老年贫困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6]。西方学者对老年贫困问题的理论探讨,可追溯到Rowntree的贫困生命周期理论[7],该理论认为个体生命周期内的贫困风险呈W型波动,儿童期、初为父母期和老年期是贫困风险最高的三个阶段。之后,Lenoir的社会排斥理论[8],Rose的福利多元理论[9],Evers的福利三角理论等被用于老年贫困的解释[10]。进入21世纪,贫困研究的新进展为老年贫困研究提供了借鉴,Leisering&Leib-fried借鉴生命周期理论[11],提出的贫困生命历程理论,Dannefer的“弱势-优势”积累模型等[12],从连续而非断裂角度,对老年贫困给予了更为深刻的分析。实证研究方面,Lloyd-Sherlock分析了生活模式对老年贫困的影响[13]。Barrietosetal.分析了老年贫困的国别差异,指出老年贫困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4]。一些学者研究了疾病对老年贫困的影响[14][15][16][17],认为疾病是老年人口贫困的重要原因。

国内学者对老年贫困的研究起步较晚。已有研究集中在:一是中国老年贫困的发生率。王德文和张恺梯研究表明,中国老年贫困的发生率为7.1%-9.0%,其中城市为4.2%-5.5%,农村为8.6%-10.8%[18];乔晓春研究表明,中国老年贫困发生率为17.5%,其中城市为15%,农村18.8%[19]。杨立雄研究表明,中国老年贫困发生率超过10%[20]。二是老年贫困的决定因素。王增文分析了农村老年女性贫困的决定因素[21]。杨菊华等从经济贫困和社会贫困两个方面,分析了老年贫困的影响因素[22]。刘生龙、李军分析了健康、劳动参与对中国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23]。乐章、刘二鹏分析了家庭禀赋、社会福利对中国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24]。三是重大疾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25][26][27],认为大病是农村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综上所述,目前研究存在三点不足。一是已有关于慢性病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慢性病对就业、退休行为和收入的影响等[28][29][30][31][32],而对个体患慢性病数量和种类对农村老年贫困影响的研究较少。二是研究文献较少,且研究的广度、宽度和深度不够,与农村老年贫困问题的重要性不相称④。三是数据较旧,缺乏专题研究。已有研究,大多采用2009年以前的调查数据[21][22][23],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动态把握不足。鉴于上述不足,本文从新的视角、新的指标、新的数据,实证分析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弥补已有研究存在的缺陷,为当前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医疗保险改革提供有益借鉴,也为有效解决农村老年贫困问题提供参考。

二、慢性病与老年贫困:一个分析框架

(一)慢性病:现状与趋势

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甚至尚未完全被确认疾病的概括性总称[33]。2005年,全球5800万死亡人数中,慢性病引致的死亡人数为3500万[34]。世界卫生组织预计,未来10年,全世界将有3.88亿人死于慢性病[32]。慢性病致病原因复杂,人口老龄化是其中的主要原因[35]。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污染的大量出现,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态势。慢性病患病率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2013年全国8个省40个县35999户家庭和108782位农民的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表明,我国农村15岁以上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为29.9%,其中,男性占26.9%,女性占32.7%;随着年龄增长,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显著上升,65岁及以上年龄农村居民的患病率达到69.1%[36]。不难预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罹患慢性病的农村老年人口将大幅增加。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威胁,慢性病死亡占到我国总死亡构成的85%以上[37]。未来10年,中国死于慢性病的人数将达到8000万人,带来的经济损失将超过5500亿美元[32]。在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中,慢性病的经济负担所占比重已接近70%[38]。那么,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是什么、影响程度有多大、影响机制是什么,准确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关涉精准扶贫政策及实施效果,还将指引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

(二)慢性病的致贫机理

慢性病通过两条路径影响农村老年贫困。一是慢性病会减少农村老年人的劳动供给、降低农村老年人的劳动生产效率、减少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进而减少农村老年人的劳动收入。中国农村老年人没有退休一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们会一直干到不能劳动为止[39]。研究表明,慢性病显著降低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30][32]和工作概率[31][40]。不仅如此,一些严重的慢性病,还会导致身体残疾甚至失能失智,导致收入完全中断。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33%的糖尿病患者和37%的心脏病患者具有重度和极重度核心活动受限[38]。二是慢性病会增加农村老年人的疾病经济负担(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医药费、住院费以及交通费等),严重的慢性病还将增加高昂的护理费。研究表明,慢性病显著地增加了医疗费用开支,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比平均医疗费用支出水平高47.3%[32]。和城市老年人相比,慢性病对农村老年人的疾病负担更重[41]。农村老年人劳动收入减少,并不必然导致贫困。如果来自子女的支持和政府的支持(退休金等)所占比重较大且保持较高增长势头,那么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六普”数据的队列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中,劳动收入和家庭供养占主要位置,其中,劳动收入占41.2%、养老金收入占4.6%、家庭供养收入占47.7%、最低生活保障收入占4.5%[42]。但是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家庭规模已经从2000年的3.44人减少到2013年的2.98人,不利于家庭供养的实现[43],农村老年人养老金水平较低且增幅有限。由此不难断言,患慢性病的农村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贫困,而且,不同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程度不同。为减轻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中国在2003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是合作医疗主要补偿住院费用,并且根据医疗机构等级的不同设置不同起付线。很多慢性病不需要住院治疗,因此,慢性病医疗费负担大多由患者承担。Wagstaffetal.基于2003年和2005年12个省的调查研究发现,没有证据证明合作医疗明显降低了农民的自付医疗费用[44]。Lei&Lin基于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分析发现,参合者的实际医疗支出并未显著下降[45]。因此,慢性病带来的疾病经济负担,很可能导致农村老年贫困。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新疆11个地州市31个县56个村的田野调查。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截止到2015年底,总人口236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60%,农村人口占52.8%,人均可支配收入16859.11元,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1966元)。选择新疆作为田野调查的对象区域,主要源于四个原因:一是新疆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明显;二是新疆慢性病患者呈逐年增多趋势;三是新疆数据难得,关于新疆问题的实证研究较少;四是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战略位置突出,解决新疆农村老年贫困问题意义重大。调查采取等额概率抽样方法,首先按照新疆各地州市的乡村人口总数,确定各地州市理论上应该发放的问卷数,然后由经过严格挑选的调查员(包括石河子大学商学院2010级、2011级、2012级的统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专业以及民族班的65名学生),进行入户结构式问卷访问,并对部分老年人进行深度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56份,问卷回收率94.5%,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650份,有效回收率为81.3%。本次调查受到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农村老龄人口贫困化研究”经费支持,调查时间安排在2013年春节期间进行。在样本选择时,充分考虑了新疆贫困地区的实际分布情况,重点调查了新疆贫困问题多发的南疆三地州地区。

三、概念测量、计量模型与变量选择

(一)概念

测量贫困是一个多维度、动态发展的概念,如何测量贫困是一个难题。目前来看,贫困的测量方法,主要有贫困线法、恩格尔系数法和主观感觉法[6][22][46]。本文采用主观感觉法,在问卷调查中,将其操作化为“您觉得现在自己的经济状况怎么样?”答案设为“够用有余=1,大致够用=2,比较困难=3,十分困难=4”。同时,借鉴乔晓春等[19]和王宁、庄亚儿[46]对测量指标的处理方法,把被调查对象回答“比较困难”和“十分困难”设为“贫困”。

(二)计量模型

农村老年贫困(贫困发生率)是一个二分类变量,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假设农村老年贫困发生率为Povi。

(三)变量选择及描述分析

本文被解释变量是农村老年贫困发生率,关键解释变量为慢性病因素。慢性病因素包括慢性病的数量和种类两个方面。慢性病数量,通过询问老年人患有几种慢性病获得。本文并未完全按照一些学者的做法,把慢性病划分为: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糖尿病、肿瘤/癌症、肾病、肝病、其他消化系统疾病、颈/腰椎病、关节炎、骨质疏松症、慢性支气管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痴呆症等14种[38]。而是根据前期试调研和观察,列举了农村老年人比较常见的慢性病,包括:腰肌劳损、骨质增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气管炎及其它七个方面。本文没有把恶性肿瘤或癌症放入慢性病。因为,本文的关注点不是慢性病的致病机理,而是其后果。从变量类型看,慢性病数量、年龄、家庭规模为连续变量;受教育程度、代际关系、交通便利性为定序变量;其它为虚拟变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序多分类自变量比较多,研究者为了统计方便,也常常把有序多分类变量近似看作连续变量来处理[47](P.176)。因此,本文的变量均满足回归分析的基本要求。

四、慢性病影响农村老年贫困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估计结果

表4中的模型1至模型6是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影响的逐步回归结果。从模型拟合优度来看,六个模型均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六个模型中的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模型1解释了因变量7.9%的变异,模型2解释了因变量21.0%的变异,模型3解释了因变量31%的变异,模型4解释了因变量12.8%的变异,模型5解释了因变量30.9%的变异,模型6解释了因变量35.4%的变异。

(二)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首先,慢性病数量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模型1至模型3,分析了无控制变量和逐步加入个体特征和家庭环境变量之后,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从三个模型估计结果看,慢性病数量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慢性病数量对农村老年贫困有显著影响。从慢性病数量对农村老年贫困变异的解释力看,慢性病数量解释了农村老年贫困7.9%的变异,这即是说,慢性病数量是农村老年贫困的重要致贫原因。其次,慢性病种类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模型4至模型6,分析了无控制变量以及逐步加入个体特征和家庭环境变量之后,慢性病种类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从三个模型估计结果看,慢性病种类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慢性病种类对农村老年贫困有显著影响。从解释力看,六种常见慢性病解释了农村老年贫困变异的12.8%,这即是说,在农村老年贫困的众多原因中,这六种慢性病的综合解释力占12.8%。分病种来看,腰肌劳损、高血压和气管炎三种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有显著影响,其中患腰肌劳损和气管炎慢性病老年人的贫困概率,是没有患这两种慢性病的老年人贫困概率的2.04倍和4.76倍,患高血压老年人的贫困概率是未患高血压老年人贫困概率的0.33倍。合理的解释是:腰肌劳损和气管炎,对农村老年人的劳动参与有重大影响,高血压是一种“富贵病”,患高血压的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较高,贫困发生率低。最后,控制变量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个体特征与家庭环境变量对农村老年贫困有显著影响,在控制慢性病数量和种类情况下,个体特征和家庭环境变量分别解释了农村老年贫困变异的31.0%和35.4%。这说明,农村老年贫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农村女性老年人贫困的概率更大;年龄越大,贫困概率越高;受教育程度越低,贫困概率越高;少数民族老年人,贫困概率更高,这与南疆地区农村老年贫困概率更高具有一致性。家庭环境变量中,家庭规模越小,贫困概率越高;交通便利性越差,贫困概率更高;代际关系越差,贫困概率越高。合作医疗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目前尚缺乏统计学意义。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从模型1致模型6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始终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二是本文还尝试了把慢性病种类和个体特征与家庭环境变量逐个加入的方法,模型估计结果同样具有稳定的显著性;三是为了避免遗漏重要变量导致的模型估计偏差,本文还尝试把年龄平方(倒“U”型关系)、政治面貌(是否为党员)、社区身份(是否为村干部)、所在地区(南疆与北疆)等因素纳入模型,估计结果同样具有稳定的显著性。因此,模型估计结果稳健可信。

(四)内生性检验

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互为因果会导致之前的估计结果出现偏误,导致模型内生性问题,即是否存在“因贫致病”,特别是“因贫致慢性病”问题。这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医学研究证明,在慢性病的众多决定要素中,生活方式约占60%,环境因素占17%,遗传因素占15%,医疗干预占8%左右[48](P.10-242)。这表明贫困并不是导致慢性病的主要原因,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很多慢性病是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出现的,而不是由贫困而导致的。这意味着内生性问题对本文的估计结果并不会带来太大影响。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利用来自新疆2013年11个地州市31个县的农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如下:

(一)研究结论

1.慢性病显著影响农村老年贫困。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患慢性病的农村老年人,陷入贫困的概率明显增大。老年人患慢性病数量增加一种,他们陷入贫困的概率将增加77.6%。年龄与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数量显著正相关,即年龄越大,越可能患多种慢性病,而且慢性病的长期存在及其恶化,还将带来各种并发症。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农村老年人的慢性病问题将日益严重,而慢性病的显著致贫效应,启示人们:在反贫困过程中,应该把有效解决慢性病问题纳入农村精准扶贫计划。

2.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存在差异。慢性病的致贫因素多而复杂,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多发易发。不同慢性病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也导致它们的致贫效应不同。模型估计结果也表明,在纳入模型的六种慢性病中,腰肌劳损、高血压和气管炎对农村老年贫困有显著影响。患腰肌劳损和气管炎的老年人,贫困概率更高;而患高血压的老年人贫困概率更低。这说明,慢性病是否导致农村老年贫困,还在于它们是否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劳动参与机会与能力。骨质增生、冠心病和糖尿病三种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启示人们,在治理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时,应根据慢性病种类及其影响,区别对待。

3.农村老年贫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农村老年贫困不仅受到慢性病的影响,还会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农村老年贫困的个体特征差异和家庭环境差异,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农村女性老年人更容易陷入贫困,年龄越大的老年人越容易陷入贫困,受教育程度越低的老年人越容易陷入贫困,少数民族老年人贫困概率更大,家庭规模越大、代际关系越好、家庭所在地交通便利性越好的农村老年人,陷入贫困的概率显著越低。这一统计结果,启示人们:解决农村老年贫困问题,不能“一刀切”,而应充分考虑农村老年贫困的个体差异和家庭环境差异,制定出适宜的老年人反贫困政策。

(二)政策建议

1.准确把握老龄化与慢性病、慢性病与农村老年贫困的关系。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更为严重。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迅速增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社会保护制度尚不健全以及正在实施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未雨绸缪,防范农村老年贫困的大面积出现,需要准确把握两个关系:一是老龄化与慢性病的关系;二是慢性病与老年贫困的关系。尽管一些研究证实,慢性病的增多与人口老龄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老龄化会导致哪些慢性病,这些慢性病对农村老年人的劳动供给以及医疗消费有何影响?慢性病对老年贫困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机制是什么?不同慢性病对老年贫困的影响是什么?以及其它相关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展开更为广泛的调查研究,并且重在做好预防工作。

2.尽早从慢性病角度调整农村医疗保险补偿范围。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反贫”问题,是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的首要目标。但是现有的制度设计,是通过补偿住院医疗费用来保障农民的大病风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慢性病问题将更加突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慢性病是农村老年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不同的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可能出现的农村老年贫困问题,应该把日益突出的慢性病问题,纳入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而且要区分不同的慢性病类型,采取不同的补偿策略。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把腰肌劳损和气管炎等类似的慢性病纳入农村医疗保险补偿范围是合理的选择。

慢性病研究范文第2篇

1.1人群死因顺位及死因构成改变,使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明显增加1996年死因统计城市人群主要慢性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达60.31%,农村达44.51%。由可见,80年代后我国城市人群慢性病死亡占据了总死亡的一半以上(1984年占64.89%,1996年占60.31%),成为引起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

1.28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慢性病死亡人数、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由此带来慢性病死亡率、发病率增加从、、、可以看出80年代后,我国主要慢性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死亡率、死亡人数在城市及农村均逐渐增加。1995年有374万人死于上述慢性病,与1985年相比增加了98万人,净增长35.5%。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冠心病事件较冠心病范围广,包括确诊的急性心肌梗塞、可疑心肌梗塞、慢性冠心病死亡、冠心病猝死。从、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人群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慢性病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造成病人不断累积,加之发病率增加,使得患病人数增加,患病率上升。从、可以看出,与1986年相比,1993年我国心脏病患病率增长了24.1%,脑血管病患病率增长了87.5%,糖尿病患病率增长了185.8%。恶性肿瘤由于病死率高,病程相对较短,患病率增长不大。1986年~1993年8年间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患病人数共计增加了1456万人,年均增长182万人,使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上升,成为医药费用增长的关键因素。

1.3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增加,与一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持续上升有关研究表明,糖尿病既是导致人群死亡的原因,又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例如糖尿病患者患肾功能衰竭的机会比非糖尿病患者高17倍,导致患者眼睛致盲的机会比非患者高25倍。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另一个危险因素。80年代以后高血压在我国上升速度也很惊人(见)。据调查,从1959年~1979年的20年间,我国高血压现患病人平均每年增加140万,而1980年~1991年的12年间,高血压现患病人平均每年增加320万人。

2我国主要慢性病发病率上升、患病人数增加,带来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增长和卫生服务利用上升,成为卫生费用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影响。

慢性病患病率升高导致了城乡居民卫生服务的利用增加,我国城市及县医院中因患慢性病住院病人占全部住院病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1996年城市医院中患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住院病人的比例较1990年上升了31.6%,县级医院上升了31.1%。城乡居民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疾病构成的变化和医疗高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其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北京医科大学陈育德教授分析了全国2000多所卫生部门综合医院病人医疗费用发现:1995年平均每一门诊病人医疗费用由1988年的7.5元上涨到39.9元,平均年增长27%;平均每一出院病人住院费用由327元上涨到1668元,平均年增长近26.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10%~11%),年增长超过15%。医疗费用的过快上涨,加大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负担。1986年至1992年间公费、劳保医疗费用年增长率超过25%,人均增长18%,而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年增长率为10%,居民实际收入年增长率为6%。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城市卫生资源配置适应疾病模式转变研究报告》结果表明,慢性病医疗费用上升主要与慢性病例人均治疗费用增加和患病率上升有关,占92.27%,人口数量增加等其他因素仅占7.73%。该研究测算,1994年全国慢性病的治疗费用为418.817亿元,同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1448亿元,慢性病治疗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28.9%。按照目前慢性病治疗费用年均递增17.72%的速度,预计到2000年慢性病治疗费用将高达1215.691亿元。由于慢性病治疗费用的增加将推动卫生总费用快速攀升,研究推测,如不对慢性病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到2000年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由1994年的3.22%提高到4.05%,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4%,远远高于目前任何一个国家的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可能对宏观经济形成重压。

3建议

3.1我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已刻不容缓。各级政府、全社会应提高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尽快落实防治措施,及早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

慢性病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慢性病健康管理为健康人、高危人群、患者提供综合、主动、系统的健康管理措施,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职能之一[1]。实践表明,社区综合干预的方法是有效防控慢病的最佳手段。在我国,以社区为基础,开展慢病综合防治已大范围实行[1-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为慢病患者进行有关防治慢性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相关资料,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讲座、社区义诊等;专业人员定期为居民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相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慢病患者提供个性化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及社区日托服务,引入老年慢病患者专业化服务[2-4]。因此,为探索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在成都市郫都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中,利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平台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对比慢性病健康管理实施前、后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服务情况,及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服务上的差异,以更完善的模式及规范的流程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慢病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设计干预性调查

2014-06与2016-06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慢性病健康管理内容上的实施情况。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郫都区10个社区的常住老年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园、老年活动室等场所实施调查。横断面调查研究调查2016-06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服务主体在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内容上实施情况。抽样方法同前。

1.2对象

干预性调查研究对象:在成都市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服务的老年人。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慢性病管理服务区域的老年人与同时段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服务的老年人。纳入标准:①年龄≥65周岁,有一定的读写能力,意识清醒;②同意参加本调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度较高;③经三级医疗单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④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时间≥6个月(前瞻性随访调查)。

1.3方法

1.3.1慢病管理内容

以多种卫生服务主体为核心、利用多种卫生服务资源,在特定的管理协调体系中,对正常人群、高危人群、慢病人群实施卫生服务,并且适时调整服务策略,针对性开展慢病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年检与监测。

1.3.2干预性调查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病健康管理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于2014-06和2016-06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成都市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500位老年人进行数据收集,主要包括基线调查与干预结果评价两个部分。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咨询、年检与监测、健康教育、高危因素干预、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满意度等相关信息。

1.3.3横断面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病健康管理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于2016-06/2016-09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服务区域的500位老年人进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同前。

1.3.4指标定义

1.3.4.1管理人数

最近1次随访所有慢性病患者进行建档管理的人数。1.3.4.2管理率管理率=慢性病管理人数/辖区内估算的慢病患病总人数×100%。

1.3.4.3控制人数

最近1次随访慢病指标达标的人数。

1.3.4.4控制率

最近1次随访慢病指标达标的人数/已管理的慢病人数×100%

1.3.4.5满意人数

问卷调查中对所有慢性病管理满意的人数。

1.4质量控制

调查前,根据调查内容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理解各项调查内容以及注意事项;调查期间,调查员相互核查问卷填写内容,检查是否有逻辑错误或者遗漏,及时改正错误;数据录入阶段,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数据录入的时候设置自动跳格、错误报值等功能,减少录入过程时的错误。在数据录入前,对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强调数据录入时注意事项。数据录入过程中执行双输入录入法,并进行双录入实时校验,及时发现错误并更改。在数据录入完成之后要进一步进行逻辑查错和抽查,以保证数据质量;数据分析阶段,运用SPSS21软件对数据进行逻辑查错和清理,保证数据质量。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描述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的差异性,检验水准为P<0.05。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干预性调查500人,回收问卷495份,有效率为99%;对基线495人进行干预,回收问卷482份,回收率为97.4%;平均年龄为72±3.2岁。横断面研究调查500人,回收问卷492份,有效率为98.4%;平均年龄为69.6±4.3岁。在不同服务主体中,慢病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和患病情况等因素上均衡,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2.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慢病管理情况

针对性开展慢病健康管理服务后老年人的满意度明显增高。其中健康咨询提高31.7%,健康教育与促进提高31.2%,年检与监测提高32.3%,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提高2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不同服务主体之间慢病管理情况对比在慢病管理中,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健康咨询高出11.7%,健康教育与促进高出16.2%,年检与监测提高21.2%,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提高29.7%,满意度提高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是一种综合社会、社区和家庭各方资源的新型养老模式[5]。以家庭为基础、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干预,并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不仅带动影响家属对老年人的照顾能力,而且提高老年人的慢病自我管理能力[6]。

3.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效果显著

3.1.1实施慢性病管理后,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慢病管理内容实施效果显著

成都市郫县社区几家养老中心在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后,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在5个维度上水平(健康知识咨询、年检与监测、健康教育与促进、高危因素干预、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均显著的提高(P<0.05);且慢性患者对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满意度由71.5%提高到85.6%,慢性病管理人数、管理率及控制率也明显上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某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管理。因此与管理前比较,加强了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健康教育、家庭访视等,故社区老年人对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14.1%。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实施加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合作,促进了养老和医疗康复的更好融合[7]。因此,必须大力推广以慢病管理服务为核心的社区居家养老理念,并不断的规范服务流程,使得老年人慢病管理取得一定成效[8]。

3.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随着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不断增高,自我照顾能力下降[9],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破传统的仅由老人自理或者子女、亲戚照顾的固有模式,建立以家庭为依托,以社区化服务为辅助的居家养老新模式。使得老年慢病患者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舒适安全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性病管理对象年龄层次不等,依存性较差,难以全面考虑老年人的特殊化需求,优化性欠佳,老年人满意度较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则更高,慢性病管理率、控制人数、控制率等都较高,可见老年人更希望能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或社区里获得定期、就近、方便、专业的健康护理照顾的服务,以减少其家庭依赖程度,减轻家庭负担,促进自身健康养老[10]。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开展具有着必然性[11]。

4参考文献

[1]杨敏,钱英.基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J].健康研究,2012,32(2):139-142.

[2]孙海燕,王峰,杜冰,等.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项目实施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8):4-7.

[3]张波.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4):10-14.

[4]路颜羽,路雪芹,白琴,等.城市社区老年人护理意愿及临终关怀需求调查分析[J].社区护理,2009,24(20):82-84.

[5]林军,赵加奎,等.城市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及影响因素分析[J].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2013,8(3):177-179.

[6]纪珊珊.金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报告[J].改革与开放,2010,5(10):75-76.

[7]周育瑾,吴江,张升超,等.深圳市桃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5):1738.

[8]孙海燕,孙国珍,周滋霞.盐城市不同养老模式下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61-63.

[9]何婷婷,洪倩.合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病防治能力建设的现况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3):311-316.

[10]黄方超,王玉环,张宏英.社区一居家式老年人长期护理的服务内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056-2057.

慢性病研究范文第4篇

1.1慢性病流行趋势及性别变化1998-2008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有了明显的增加,2008年为20.0%,与2003年相比上升了约5个百分点。从增长幅度来看,城市增长缓慢,2003年略有控制,农村增长较快。从地区分布来看,城市居民患病率要高于农村居民。从地区规模来看城市规模越大,慢性病患病率越高,农村也是如此。从性别分布来看,女性患慢性病的比率一直高于男性,且农村女性慢性病患病率增长速度高于男性,而城市男性慢性病患病率增长速度稍高于女性。

1.2年龄变化结果显示,1998-2008年仅5-14岁以及25-34岁两个组别的慢性病患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65岁及以上人口慢性病患病率迅速上升。慢性病患病率的高峰段主要集中在55-6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两个组别,其次是35-44岁和45-54岁的两个组别,而0-4岁和5-14岁的两个组别患病率最低。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慢性病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高;而且年龄组越高,城乡之间的差异越大,如45-54岁组别在2008年城乡差距约为2个百分点,而65岁及以上组别在2008年城乡差距超过了30个百分点。

1.3收入变化把我国城乡居民分别按其人均收入从低到高排序,然后划分为5个组别。城乡各收入组的慢性病患病率均有明显增长。1998-2003年城市各收入组的慢性病患病率略有小幅下降,但是,2003-2008年城市各收入组的慢性病患病率又有了大幅增加;农村各收入组的慢性病患病率基本上呈稳步上升趋势。10年间,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随着收入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最高收入组和较高收入组的增幅明显大于其他3组。农村地区最低收入组和最高收入组的慢性病患病率较高,而中等收入略低,三次调查结果显示的规律一致。

1.4不同社会医疗保险居民慢性病患病率1998年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后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2007年我国又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目前我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全民医保。2003-2008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各种社会医疗保险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均有所增加,幅度略有不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及公费医疗患病率增长幅度最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慢性病患病率增加了7.0%,其中城市增加了5.9%,农村增加了13.7%;公费医疗慢性病患病率增加了7.9%,其中城市增加了9.9%,农村增加了5.4%。

1.5不同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率结果显示,2008年婚姻状况为丧偶的人口慢性病患病率最高为57.5%,其中城市为80.3%、农村为47.9%;未婚的慢性病患病率最低为4.8%,其中城市为5.2%,农村为4.7%。文化程度与慢性病患病率之间存在一定规律,文化程度高患病率相对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慢性病患病率最高,其中城市没上过学的慢性病患病率为62.7%,小学文化程度的慢性病患病率为49.8%;农村没上过学的慢性病患病率为38.7%,小学文化的慢性病患病率为25.1%。

2讨论与建议

2.1城乡慢性病患病率快速增长且呈年轻化趋势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均迅速上升,并且发病趋势呈年轻化。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心脏病等常见慢性病上升幅度较大。2008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5.49%,糖尿病患病率为1.07%,脑血管患病率为0.97%,均排在我国慢性病疾病谱的前5位。同时,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也呈快速增长。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糖尿病患者9700万,肥胖患者1.2亿,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300万,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及众多学者竞相研究的社会突出问题。

2.2慢性病患者经济负担加重一旦患上某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在疾病前期及中期通过医院门诊定期检查且终身服药。居民现金卫生支出是卫生费用筹资的主要渠道,门诊费用并不在报销范畴内,因此患者需要支付大量的现金以便获得相应的卫生资源。这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极易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研究显示,慢性病对低收入人群的健康及经济状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08年调查结果显示,未就诊的人群中有24.4%因为经济原因,应住院未住院的人群中有70.3%因为经济困难。因此,随着慢性病患病率的增加,我国医疗保险政策也应该有所倾斜,对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患者给予一定的门诊报销或补偿,并适当的降低准入门槛以缓解慢性疾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

2.3加强高危人群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农村,这与城市生活节奏较快、竞争压力大有一定关系。当然,农村慢性病患病率较低,并不能说明农村居民健康状况优于城市,这也与当地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抑制及受限有一定关系。同时,慢性病患病率与人群的文化程度也有一定关联,文化程度高认知接受能力较好,慢性病患病率相对较低;相反,文化程度越低,慢性病患病率相对较高,这与其他研究结果显示一致。由于慢性病患者中65%以上为18-59岁的劳动力人口,慢性病患病率的增加也会降低国内生产总值,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不利。所以应根据慢性病的患病特点筛选高危人群作为重点防治对象,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加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人文关怀据《2011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了9.1%,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而慢性病患病率主要集中在65岁及以上人口,其中有64.5%的老年人口患有慢性病,这部分老年人口构成了卫生服务利用的主体。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为丧偶的人群慢性病患病率最高,老年人口在晚年时期丧偶的较多,这一现象也符合人类自然生长规律。应该加强对这部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关怀,尤其是注重给予人文关怀,使老年人在安享晚年的同时拥有较高的生命质量。

慢性病研究范文第5篇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健康教育必要性认知,了解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态度,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市朝阳区及南关区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处理数据。结果:78.45%被调查居民认为应该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不同年龄、学历、收入的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健康教育必要性的认知及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居民能意识到慢性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年龄、学历、收入的社区居民影响对慢性病健康教育必要性的认知。

关键词:

慢性病;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利用

一、引言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不良的个人生活、行为习惯,是慢性病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健康指导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与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题旨在通过调查分析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健康教育必要性认知,了解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态度,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二、对象与方法

第一,研究对象。随机选取长春市朝阳区及南关区社区居民399位,其性别、年龄、工资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第二,方法。2010年11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长春市南关区与朝阳区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被调查居民数据资料。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20份,有效填写问卷399份,有效率95%。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第三,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应用描述性分析、Pearsonχ2检验等方法分析数据资料。

三、结果

第一,社区居民慢性病健康教育必要性认知。不同年龄的居民对慢性病是否需要进行健康教育的认知有差异(P<0.05),见表1。不同年龄居民对慢性病健康教育认知第二,不同学历的居民对慢性病是否需要进行健康教育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不同学历居民对慢性病健康教育认知第三,不同月收入的居民对慢性病是否需要进行健康教育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不同收入居民对慢性病健康教育认知

四、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自愿采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以便减少、改善以及消除导致健康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利平等认为,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于社区慢性病干预工作有着积极意义。此次研究显示,在健康教育方面,应更加关注55~74岁年龄段之间的老年人,使其意识到慢性病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潜移默化的促进其行为模式的转变。应给予800~1500元月收入人群及大专学历人群更多的医疗帮助,增强对该人群慢性病健康知识教育力度,意识到慢性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国外的大量研究告诉人们:不论对患者,还是医务工作者,健康素养在疾病预防及管理过程中都起到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3]。赵学军[4]等研究显示,健康教育在慢性病干预中起着主导和关键的作用。因此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必要且有意义。转变居民的健康观念,使其意识到慢性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相关认知,有利于居民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娟.基层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探索[J].江苏卫生保健,2011,13(2):52.

[2]利平,谢莉,刘小平等.社区慢性病管理实践的文献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2(7):427-9.

[3]张庆华,黄菲菲,朱爱群.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7):814-817.

慢性病研究范文第6篇

1统计学分析

采取EpiData3.02软件进行双录入,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清理、加权和分析。数据清理主要包括了数据完整性评价、异常值清理、逻辑检验和缺失值处理。因本次监测采用复杂抽样设计,首先根据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的资料[4]对本次调查数据进行加权处理,然后,根据调查应答情况进行无应答调整和事后分层调整。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赋值见表1。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基本情况4451名调查对象中,城市人口1478名(33.2%),农村人口2973名(66.8%);男性2385名(53.6%),女性2066名(46.4%);汉族4370名(98.2%),少数民族81名(1.8%);平均年龄为(45.7±12.9)岁,其中15~岁338名(7.6%),25~岁551名(12.4%),35~岁1104名(24.8%),45~岁1194名(26.8%),55~岁985名(22.1%),65~69岁279名(6.3%);文化程度方面,不识字或少识字388名(8.7%),小学学历988名(22.2%),初中学历1779名(40.0%),高中或职高或中专学历891名(20.0%),大专或本科及以上学历405名(9.1%);职业方面,公务员80名(1.8%),教师84名(1.9%),医务人员78名(1.7%),其他事业单位人员205名(4.6%),学生88名(2.0%),农民2638名(59.3%),工人436名(9.8%),其他企业人员343名(7.7%),其他499名(11.2%)。

2.2居民慢性病素养水平湖北省2012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2%(95%CI:8.1%~10.4%)。关于慢性病素养的15个问题中,有5个问题的答对率低于50%,分别为“骨质疏松的知识”、“吃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的好处”“、运动对健康的好处”、“预防慢性病发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慢性病的正确描述”,答对率分别为9.3%(95%CI:7.9%~10.7%)、16.7%(95%CI:15.2%~18.2%)、34.0%(95%CI:32.2%~35.8%)、37.8%(95%CI:36.0%~39.7%)和47.6%(95%CI:45.7%~49.5%)。答对率在50%~70%之间的有5个,由高到低依次为“长期服用会成瘾的药物”、“对癌症早期危险信号的理解”、“对吸烟危害的理解”“、自测血压的概念”和“控制体重可采取的方式”,答对率分别为64.4%(95%CI:62.5%~66.2%)、57.8%(95%CI:55.9%~59.7%)、57.4%(95%CI:55.5%~59.3%)、55.8%(95%CI:53.9%~57.7%)和55.0%(95%CI:53.2%~56.9%)。答对率大于70%的有5个,由高到低依次为“网络成瘾的危害”、“对高血压的理解”、“儿童青少年也可能发生抑郁症”、“食用水果是否可以代替食用蔬菜”和“超重者易患的疾病”,答对率分别为88.7%(95%CI:87.4%~90.0%)、86.1%(95%CI:84.9%~87.4%)、85.8%(95%CI:84.4%~87.1%)、72.7%(95%CI:70.9%~74.4%)和71.3%(95%CI:69.6%~72.9%)。

2.3不同特征人群慢性病素养水平城市居民的慢性病素养水平(10.49%)高于农村居民(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P<0.01)。15~24岁人群的慢性病素养水平最高(11.54%),55~64岁人群的慢性病素养水平最低(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0,P<0.01)。汉族人群的慢性病素养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慢性病素养水平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事业单位人员的慢性病素养水平最高(27.32%),农民最低(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16,P<0.01),见表2。

2.4慢性病素养水平影响因素分析文化程度和职业是慢性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以不识字或少识字为参照,大专或本科及以上学历是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的保护因素(OR=7.44,95%CI:1.43~38.73)。以公务员为参照对象,其他事业单位人员是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的保护因素(OR=2.19,95%CI:1.00~4.83),农民是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的危险因素(OR=0.39,95%CI:0.18~0.85),见表3。

3讨论

国内外慢性病防治经验表明,单纯提高慢性病的诊治水平并不能阻止慢性病的流行,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战略方针才能控制慢性病对人类的危害[5]。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评价指标,健康素养水平与自我管理密切相关,健康素养受限会影响个体获取健康信息、采取健康行为和自我急救职能[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居民2012年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为9.2%,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反映省内居民对慢性病认识不够、应对能力不足,政府应该将慢性病防控作为疾病防控的工作重点,提高全社会慢性病防治水平。关于慢性病素养的15个问题中,有5个问题的答对率低于50%,说明我们在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教育中,知识的内容和覆盖的人群都很欠缺,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交流,探索提高全民慢性病素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慢性病研究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

实施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策略,按照“分类管理、分步推进”的原则,运用疾病“三级预防”的理念,通过健康教育、膳食指导、身体活动促进、随访管理等关键措施,对辖区内慢性病的居民进行监测,为慢性病人群提供连续、综合、方便可及的防治服务。利用慢性病风险评估技术,明确和量化个人及区域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并按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实行分类干预管理,提高人群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水平,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探索慢性病综合防治适宜技术,全面提升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能力和水平。

二、主要目标指标

(一)总目标指标

力争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五星级乡镇占20%,四星级乡镇占40%以上。

工作指标:

1.居民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0%;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70%。

2.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服药率达到70%以上;血压控制率达到50%以上,血糖控制率达到35%以上,脑卒中、冠心病发生率、死亡率逐年下降。

(二)具体目标指标

根据现阶段我区各乡镇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实际,采取星级制度科学设定每个星级的的目标指标,力争在三年内,完成五星级乡镇管理病人和亚健康人群(即高危人群)、四星级乡镇实行病人分级管理、三星级乡镇提高病人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等目标指标任务。

1.五星级乡镇

目标:深化三级管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稳步推行高危人群干预,减少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以点带面有步骤的实行分层管理,监测靶器官受损。

工作指标:

(1)35岁及以上首诊测血压率达到98%以上,异常血压复查率达到90%以上;

(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80%以上;

(3)高血压、糖尿病病人服药率达到75%以上;

(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55%以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达到40%;

(5)居民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75%以上;

(6)冠心病急性事件、脑卒中报告发生、死亡率下降5%。

2.四星级乡镇

目标:强化分级管理,提高控制率;适当尝试开展高危人群干预,改善人群知识、信念和行为,控制危险因素,降低人群危险因素水平。

工作指标:

(1)35岁及以上首诊测血压率达到95%以上,异常血压复查率达到85%以上;

(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

(3)高血压、糖尿病病人服药率达到70%以上;

(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50%以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达到35%;

(5)居民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70%以上;

(6)冠心病急性事件、脑卒中报告发生、死亡率逐年下降。

3.三星级乡镇

目标:加强社区基础资料收集,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保证管理质量,规范分级管理,提高规范管理率,提高服药率及控制率。

工作指标:

(1)35岁及以上首诊测血压率达到90%以上,异常血压复查率达到80%以上;

(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70%以上;

(3)高血压、糖尿病病人服药率达60%以上;

(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40%以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达到30%以上;

(5)居民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65%以上。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丰富教育载体倡导健康行为项目。充分发挥卫计资源整合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康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在原有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慢性病干预模式下,3年内在全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全面推行健康干预工具(控油壶、限盐勺、体重指数计算尺),对农民吃、行进行量化干预。

(二)落实慢性病星级管理基础项目

1.五星级乡镇

(1)强化随访管理,严格质量控制。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危险因素情况,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个级别,责任医生按每级要求进行管理;中心每月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分级管理质量。

(2)开展患者靶器官损害监测,逐步实施分层管理。进一步深化三级管理,先选择2-3个社区每年对管理的患者进行心、肾、脑、眼底等靶器官检查,密切观察受损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级别与干预计划,开展分层管理,积累经验,3年内在全镇全面实施。

(3)进一步做好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工作。在高危人群管理试点的基础上,扩大管理覆盖人群,争取3年内管理人数达到2000人,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每季一次给予个体化生活方式的指导,进行危险因素干预,每半年对其进行健康检查,开展干预效果评价,对转成健康人群者撤销高危管理,对发展成患者的人群纳入专项管理。

(4)规范慢性病健康俱乐部活动,大力开展同伴教育。根据患者需求,通过举办讲座、专家健康咨询等方式每季开展一次俱乐部活动;充分发挥同伴教育骨干力量,经常性开展互动交流;完善同伴教育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教育效果。

2.四星级乡镇

(1)分级管理、综合干预。进一步深化高血压患者三级管理,根据患者年初血压水平,分为轻、中、重度三个级别,按每级要求进行管理。轻、中度患者,以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为重点,重度患者,以监测靶器官损害为重点,实施个体化管理。

(2)加强监测、规范管理。进一步强化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每季随访一次并测量血压及血糖,以饮食、运动等行为干预指导为重点,密切监测并发症,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干预计划,提高规范管理率。

(3)效果评价、稳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站为单位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评价,根据结果,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找出控制不良影响因素或原因,提升农村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质量。

(4)开展高危人群干预,控制危险因素。在部分社区开展高危人群管理试点,3年内管理人数达到1000人,对筛选出的高危人群每半年一次给予个体化生活方式的指导,开具健康教育处方,每年对其进行健康检查,实时进行效果评价。

(5)创新宣传载体,提升不同人群健康素养。进一步拓宽健康教育宣传途径,丰富宣传载体,通过宣讲团、数字电影、手机短信、编制顺口溜等载体,紧把农民健康教育需求脉搏,掌握农民健康教育需求,针对不同社区、不同年龄、不同人群,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着力增强农民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自觉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效果。

3.三星级乡镇

(1)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社区基础信息资料,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夯实慢性病防治工作基础。

(2)通过农民健康体检、机会性筛查和重点人群筛查等途径,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异常患者,严格执行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复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管理。

(3)严格按照三级管理要求,轻、中度患者,每季一次,重度患者每月一次,对其进行干预指导,规范随访程序与干预内容,提高规范管理率及控制率,早期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及时转诊。

(4)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三)打造“一乡一品”慢性病特色管理项目

1.创新服务手段。充分依托信息化手段,利用“点对点”电子技术开展慢性病移动随访服务,实现社区责任医生用掌上电脑上门实时录入随访内容、提供电子健康教育处方,为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提供经验积累。同时,依托短信平台和网络资源,广泛传播慢性病防治知识,提高人群的受益面和教育质量。

2.创新服务载体。组建由乡镇公共卫生联络员、社区责任医生、有一定威望的社区居民组成的慢性病防治宣传志愿者团队,采取健康俱乐部、同伴教育、“身体力行”活动等形式开展宣传,促使居民自觉主动地获取健康知识,提高慢性病人和亚健康人群的自我管理水平。

3.依托中医适宜技术。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以改善体质和增进健康为目的,积极开展中医健康干预技术,整合针灸、推拿、膏方等传统中医预防保健及心身医学方法,根据体质类型建立针对性、个性化的辨体防治方案,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4.依托卫体合作机制。位处城乡结合部的乡镇可以聘请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太极剑)教练,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培训,发挥传统体育项目的养生健身优势,促使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达到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领导,成立区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领导小组,制定慢病综合防治规划和计划,研究解决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对防治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奖惩。成立临床专家组和健康教育专家组,提供临床技术和干预技术支撑。

(二)注重培训,提高能力。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强化区疾控中心、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防治专业人员配置,注重专兼职慢性病防治人员的业务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全区慢性病防治能力建设。

慢性病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效果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慢性病快速发展,取代了传染病成了当前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慢性病发病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保持着不断增长。慢性病的病程长,并且造成了严重的医疗负担,在我国,农村相对来说收入比较低,他们只能面对因病致贫的境地,根据国内外研究可知,针对慢性病,社区防治也是重要的方式,也有着很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150例患者作为病例进行研究,他们都在我辖区乡镇卫生所进行治疗,对患有的并且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中,女74例,男76例;血压疾病62例,糖尿疾病68例,其他慢性疾病20例。

1.2管理方法

1.2.1确定预防措施

在基层社区中,建立了慢性病预防的办公室,并有专门的监管部门,对其负责人的主要工作和职责进行明确,使其可以按照规定开展工作,经常组织人员,针对社区中的居民身体状况,展开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对居民的慢性病史进行了解,并且要最好相应的采访记录,基于预防办公室的带领,做好全面监测,了解社区的慢性病情况,根据居民的健康情况,做出慢性病预防措施。社区对支气管患者按照病情轻重不同实施了针对性的分层管理,对病情轻的患者,以讲解健康知识为主,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以指导用药为主。

1.2.2建立健康档案

要对居民健康进行了解,详细的健康档案是必不可少的,在社区中,医生必须要提高认识,加强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并且提高对其重视度,加强责任感,针对区域中的每个成员展开走访,并且做好和居民的沟通工作,从而全面地掌握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情况,针对每名居民,都要形成一个档案,要保证档案的真实性,从而方便以后的查询。做好档案的管理,还要在社区卫生所中,建立专门的档案存放室,保管所有的档案和资料,并且要由专门的人,进行档案保管工作。为了更妥善的保管健康档案,防止丢失,在除社区医生的查询下,其他人查询必须要申请,通过社区慢性病的负责人同意,才能进行查询。其次,领导小组也要针对健康档案,进行定期的检查,核查其内容真实性,对于作假行为要严格处理。

1.2.3加强组织管理社区慢性病管理

由社区慢性病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所有社区医生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在领导小组的工作中,要明确社区医生的具体的职责。并且在管理中,可以对社区进行划片处理,开展分片管理,保证由一名医生负责一个片区,从而做好在区域中的慢性病管理。同时,对于不同片区的管理,要由领导小组做好检查,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区域,要给与奖励,从而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工作水平的提高。在管理差的区域,要针对负责医生进行处罚,并且帮助他们找到问题,并做好分析,从而针对问题进行改正。另外,在社区中,针对慢性病小组,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并且经常开展交流会,在同事之间就管理经验展开讨论,从而不断增强医护人员工作水平。

2结果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慢性病管理之后,患者的认可度提高,并且基本解决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开展管理之前,针对的150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出现了病情加重的现象。在改进管理之后,只剩6例患者加重,较改进前显著提高了管理效果。

3讨论

对慢性病进行管理,主要是将其自然发展作为基础,展开的综合性的卫生保健系统。对于已患病的人群,要加强对其临床诊治,并且做好在治疗之后的康复工作。鉴于其特点,给患者造成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都很大。对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其特点是连续性,并且十分的经济方便,满足患者的需求。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民心工程,是主要的趋势和方向,并且它反映了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举措之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社区慢性病的开展中,只有形成科学的组织体系,才能为工作提供基础的保障,在慢性病的预防中,要将社区工作作为中心,并且利用服务机构,作为平台,做好危险因素的控制,并且以需求为主要的导向,并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开展全面的防治工作。政府也要落实具体的规划要求,根据卫生局相关的政策要求,针对社区慢性病,展开具体的行政管理,加强技术管理,从而不断提高慢性病的有效防治,做好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对于慢性病的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基层医疗设施的建设,做好相应的健康宣传,提高居民的保健意识,加强对慢性病的有效管理。另外,也要提高对农村一些贫困居民的关注,采取适当的政策,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曾学军,王芳,沙悦,沈蔷,于国泳,李广顺,赵春山,崔殿柱,赵辉,王海龙.“慢性病管理”专家主题研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6,(29):3517-35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