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

科学研究案例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案例研究;中小企业

一、概述

案例学习和运用是许多学科中常见的教学方法,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此外,案例研究在管理学教学中尤为普遍。案例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法中的一种,但与传统的“教导型”方法相比,它被认为可以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且可以带来深入学习。在工商管理教学中,尽管案例与实际存在一定距离,但其也为学生描绘了“真实世界”,让学生体验这门学科,并应用知识来解决主要问题,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研究用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让学生了解管理者通常会面临的复杂性商业问题,尤其是在面对模糊性时,提升其执行“意识”技能,以支持愿景并鼓励分析性探究[1]。此外,围绕商业案例研究建立的工作小组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讨论提升沟通,从而发展雇主所要求的技能。在线上学习环境中,尽管科学技术在促进学生讨论和互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案例研究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学习工具。

二、在工商管理评估①中的案例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尽管在管理学学习中极大地支持案例学习,但在评估中(特别是在考试中)使用案例研究,一直受到批评。选择合适的案例研究来用于评估可能会对导师造成问题,特别是要寻找那些涵盖所有商业课程的案例。不相关的案例会降低学习效率,此外,制作一个兼容复杂性和可信度的案例是有难度的。虽然Brennan(2009)提供了选择合适案例研究的框架,但评估中使用的案例通常来自易于获取的教科书、网站和媒体[2]。因此,这些往往是国内外著名的大企业。虽然这些案例企业可以突出工商管理最佳实践的各个方面,并包含全球化议程,但也可能将问题本身作为评估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网上关于这些企业的大量材料,以及已经准备和传播的评估数量,都可能带来抄袭。此外,大企业倾向于在公众中保护细节信息,因此,年度报告的价值被认为是有限的。对于大企业而言,案例研究者更难以检查不同职能和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业务决策如何对整个实体产生广泛影响。缺乏“亲密接触”只能让学生从表面上覆盖课程的关键学习点,从而缺乏对组织联系的认识。此外,雇主认为商科课程过于关注大型企业,而没有让学生为中小企业(SMEs)就业做好准备[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末,中小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97.6%,吸纳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口的80%。因此,没有向学生提供中小企业的案例,容易忽略毕业生的雇佣可能性问题。案例学习不仅该为批判性分析提供独特的方案,而且应当帮助毕业生为就业做好准备。

(二)有效的案例评估因此,需要基于评估的案例研究以更贴近工作现实,这反过来会增强学习。通过突出当代商业环境中不断变化的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容易适应复杂的商业世界。贴近现实的“真实性”得到了学习结果、授课、学习活动与评估之间的协调支持。“关于学习的评估”(assessmentoflearning)和“促进学习的评估”(learningforassessment)是有区别的,后者是更有意义的、更相关的和更真实评估活动[4]。许多学者强调通过合适的理论或哲学推理对案例进行扎根的重要性[5],也赞成在准备毕业生工作时进行“真实的评估”,但强调融合授课和研究的重要性,以便学生和企业员工共同参与研究活动。Gosby(2006)也提倡这种做法,在分析商业实体时,导师不仅可以了解组织,但也从学生的角度受益[6]。正是基于这种参与和互动,案例学习是有效的。互动过程由参与案例研究的企业讲座嘉宾或学校的学生支持,以便他们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如果学生参与评估任务,学生的反应会更积极,这反过来又可以帮助老师更有效地评估毕业生属性。案例学习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案例的动机。通过帮助学生获得更广泛的理解并促进更重要评估,他们可以充分了解案例的性质及各方面特征,这推动了深入学习。与案例组织进行双向对话也有助于缓解学生对评估的焦虑[7]。总之,基于案例的评估应该是和“现实世界”相关的,并结合了相关主题,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获得对组织复杂工作和功能性互动的有用见解、积极参与指导性研究活动。此外,与中小企业的联系对于提升毕业生雇佣可能性是很重要的。因此,可以确定一种研究方法,使基于中小企业的案例能够用于工商管理教学中的评估,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三、基于当地中小企业的案例研究

(一)研究过程案例研究方法旨在调查具体案例,描述性案例倾向于更加定性和具有归纳性。为了对业务活动进行研究,老师或学生对中小企业实地调研与当地中小企业接触,然后将它们的情景写入案例研究,用于工商管理授课、学习和评估。其目的是以一种易读的格式来撰写一份简短的(约1000字)关于企业的案例研究,而不是详细且深入的分析特定主题,这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并激发参与和研究积极性。撰写过程中必须避免复杂性或技术性细节,以强化“易读”的风格,这可以用于研讨会,或作为有用的实践示例。被撰写的案例在一段时间内不止一次被使用。虽然Petti-crew和Roberts(2006)识别了可构成案例研究的各种主题,但也认为案例必须与特定方面相关,并具有清晰的边界[8]。因此,本文(下文)主要以企业运营活动为例细说。虽然运营管理在所有企业中都存在,但那些拥有独特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或不寻常的运营过程被认为更有趣,进而被撰写出来。这种方法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他们认为应该选择具有启发性或不寻常的案例[9]。本文提出通过考虑朋友、亲戚、学生和熟人等的工作或受雇组织,来初步确定任何可能有趣且适合写入的内容。虽然这种方法建立在方便性而非系统抽样策略的基础上,但其根本目的不是在多个案例企业中实现一般化应用,而是从单一实体中衍生出工具促进学生学习。一个案例被选,是因为其具有某些内在价值。从便捷性案例来源看,可以是来自媒体公司的经理亲戚,可以来自拥有医疗服装业务的私人朋友。当这些资源完全耗尽时,当地报纸、杂志也是潜在案例企业的来源,特别是当企业报告或新闻项目出现在商业版面的情形下。这导致案例可以写在动物园、皮革公司、食用油作坊等场所。这种“搜索和考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以提高案例研究者意识中潜在的案例企业,特别是可能适合授课、学习和评估的中小企业。周轩和章小童(2018)识别了可以被视为案例研究的对象或实体范围,因此建议在案例选择和研究设计中注意灵活性[10]。从工商管理课程和模块学习理论产生的问题,将成为与被选企业高级管理者进行访谈的基础,这通常集中在组织面临的运营挑战方面,如何部署其资源以满足客户需求、如何管理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这些问题会根据每个被选案例组织背景进行修改。通过电子邮件与案例企业联系(若是私人朋友,通常是面对面方式),概述活动的目的,并恳求与高级经理访谈。鉴于人们可以提供观点和见解,范明林和吴军等(2018)将访谈视为案例研究的基本要求[11]。在收到肯定答复后,案例研究者可以安排一次访谈,事先告知受访者所列问题清单,以便让受访者为访谈做准备,访谈进行录音或速记。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组织一些实地参观,能纳入案例情景且与业务有关的文件(如关键绩效指标)也会被提供。参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运营活动“局外观察”。此时,可以要求企业嘉宾到大学进行演讲或让学生去企业参观。虽然参观取决于学生数量和企业业务规模,但通常会得到实现。访谈记录被转录或撰写,主要侧重于运营的挑战和来源,而不是试图对访谈内容进行更详细或定量的分析。案例起草后,将副本发送给受访者进行修改和批注。在收到书面批准后,再次通过与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匹配,确定将案例整合到授课、学习和评估中。对于课程模块评估,案例企业通常在模块学习计划的早期进行分配(或自主选择),以允许学生尽早考察企业运营,并对企业及其部门进行一些初步研究。随后分配评估任务,并根据课程模块学习指南,从学习结果中产生问题。在可能的情况下,企业演讲嘉宾和参访学生也将被提出与企业运营相关的问题。尽管如此,案例研究者作为组织“局外人”的看法对学生也很有用。通过特定案例背景下整合多人观点,有助于建立深入的理解。然后在下一次课堂研讨会上讨论企业讲座嘉宾或参访学生中涉及的要点,特别是与评估任务和学习结果的相关性。

(二)对方法的讨论本文希望通过寻找“有趣的”案例企业,向学生展示更广泛的独特商业场景。中小企业的(特别是大学当地企业),有助于提供更全面和综合的商业视角,而不是仅仅关注具体的运营功能。因此,学生可以更轻松地探究运营管理决策对其他业务功能的影响。简短案例(约1000字)突出了当前的问题和挑战,而不是对运营过程的详细描述。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讨论,并鼓励学生深入研究(不仅是案例企业,而且是更广泛的工业部门和环境条件)。这提供了更现实的企业环境,并且案例场景可能比从教科书中获取时有所更新。另一方面,这些案例并未提供对业务复杂方面的深入描述,这是典型的教科书范例,因此平衡课程学习计划可以确保涵盖所有方面并与学生学术水平相一致。案例多样性对于培养广泛的技能非常重要。通过在评估过程中纳入相应企业讲座嘉宾和参访学生,可以更加密切地探究企业运营,允许学生提问并促进更深入的评估分析。实际上,有些企业管理者热衷于收到学生对企业业务的反馈,特别是他们认为可能会有所改进的地方。当学生被告知他们的评论将被反馈给组织时,评估活动会为学生提供一种兴奋感。实地调研还提供了研究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推动以研究为主导的授课。双向互动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评估过程,而不是仅仅是“临床上的”。它还确保学生在课程模块进行时考虑评估、做笔记和准备问题,从而消除了“让它留在最后一分钟”的做法。然而,也存在一个弊端,即学生过于注重评估,不利于正在进行的课程模块内容和学习计划。然而,随着课程学习计划的推进,这些案例对于形成性评估也是有用的,特别是学生可以考虑前一讲中所涵盖的模型或理论概念的实际业务方面。老师在课程模块中首次提供案例研究时,应当鼓励学生寻找合适的研究来源,如期刊数据库、政府报告、营销情报数据库等,而不是依赖网络材料。这也减少了抄袭的可能性,因为与大公司相比,中小企业的网站资料相对更少。但是,必需考虑均衡的课程学习计划,特别是对全球商业实践的教育。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各种中小企业及其在本地业务的认识,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他们洞察这些组织中普遍存在的挑战,这对于潜在的课程研究项目和未来可能的就业机会是有用的。此外,老师也会受益,因为该方法将研究融入教学,并提供了对专业的更新方式。它还有助于提高个人和大学的形象,在当地商业社区,可能为进一步的学生项目创造机会。

四、结论

本文提出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与当地小企业合作开发自己的案例研究,而不是使用来自文本或网络的企业。这种方法对利益相关方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有助于学生更接近现实,并深入了解他们最可能就业的企业的挑战和管理实践。此外,该方法还提高了企业管理导师对案件其他来源的认识,而不仅仅是那些随时可用的素材。对于案例种类和类型,不仅在特定课程模块上,而且在课程团队中,必须确保在横截面上的多样化。案例撰写的产生为老师在学习和授课环境中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通过在评估中使用独特案例也可以减少学生的抄袭。尽管如此,确定合适案例组织以及让其逐步成为书面文件需要时间,这可能会对企业员工的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与旨在产生同行评议的学术研究相比,这种活动可能被认为不那么有价值。然而,教学卓越框架(TEF)会产生更广泛的活动,旨在更有利地让学生接受学习,对于这些活动,使用当地中小企业的案例可能变得更具吸引力。虽然案例研究方法是多方面的,本文提出的方法只能构成管理导师可用的一系列工具和技术的一部分。缺点主要在于可能缺乏深度或细节,尽管从访谈、公司介绍或进一步研究中获得的信息将修饰所呈现的内容。此外,对当地中小企业的关注确实忽略了大型蓝筹公司以及可能商业环境的全球背景。这也提出了在整个课程学习计划中平衡案例类型的必要性。工商管理中案例教学已经获得了一些学术研究。但是,在评估中使用案例研究仍然相对未开发。对于未来的研究,首先,探索学生对中小企业实地调研的看法是有用的。虽然大学质量体系通常需要进行课程模块终结评估,更深入地分析组织、课程计划目标和感知学习将产生对该方法有价值的洞察力。其次,本文界定的边界主要集中在运营上,如何通过会计、营销、人力等其他管理学科来运用本文的方法,为未来的研究活动提供了推动力。最后,对中小企业案例的研究如何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也将是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4]崔允漷.促进学习:学业评价的新范式[J].教育科学研究,2010(03):11-15+20.

[5]苏敬勤,贾依帛.我国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及情境化深度[J].管理学报,2018,15(06):791-802.

[7]黄劲松,周宁.工商管理学科的即兴案例教学法[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8,11(06):612-622.

[10]周轩,章小童.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的贡献、创新及愿景评价———基于《南开管理评论》刊文/投稿的文献计量与专业聚焦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8,21(06):4-11.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1引言

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模式中,工科研究生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养主要在本科阶段,一般认为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已经能够支撑其专业学习与应用的需要[1-2]。但从研究生教学实践看,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储备是参差不齐的。在郑州大学工科研究生教育环节当中,“C++、Java程序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学位课。研究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可以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项目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在传统程序设计教学活动中,以教师讲为主线的教学冲淡了以学生学为主体的目标实现[3]。一名优秀的教师是辛勤的灌溉者,优秀的教学方法则是科学的培育方式,二者缺一不可。案例教学法便是这个科学的“培育方式”,它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的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4]。通过让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在必要的时候回忆出并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5]。所以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培养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在一些西方国家中案例教学法广泛地应用于高等教育中,很多学校通过举办案例教学知识讲座、优秀案例推选、新媒体互动版式设计案例以及案例教学成果展示等来促进案例教学的发展[6]。根据近年针对工科研究生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本文提出一种以案例教学为中心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在每一个教学模块都运用一个实用系统的开发案例作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技术的实战项目。案例选择不片面追求大规模和高复杂性,而是力求典型,使案例和知识相辅相成,有机联系,形成整体,使知识讲解更直接具体,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掌握。

2案例教学法内涵

案例教学是国内外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被普遍应用于医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学科的教学。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主线,围绕案例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思考,掌握其原理和方法,教师适时引导和评判,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最后推导出结论。通过案例教学法在Java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启发式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软件开发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于案例教学的课程内容建设

案例教学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尝试,还是一种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更新。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创造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目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3.1课程特点

Java程序设计课程是郑州大学工科研究生必修的计算机技术课程。课程教学呈现出如下特点:

3.1.1知识点繁多

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也通过使用各种例题来讲解和说明语法和知识点,但教学方法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老师讲、学生学”的单向式教学模式,重语法、轻思维能力培养,或者把案例教学等同于教学案例,没有掌握案例教学的本质,学生学完该课程以后知识点零散,缺乏系统性,不具备良好的软件开发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研究面向研讨型课程的案例教学模式。

3.1.2实践性强

作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从事软件开发的水准以及学习新知识适应科技不断发展的社会能力,学生要达到“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设计实现一定功能的程序及计算机设备(软硬件)操作能力”的能力要求,课程教学需具备较强的实践性。

3.1.3较高地位

学生计算机知识储备量的大小、程序设计经验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程序设计课程的质量和收效。作为工科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程序设计课程具有重要的地位,后期要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协助导师完成纵向和横向课题,教学内容的定位与实施十分重要。

3.2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案例教学的结构与实施目的,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以及对程序设计课程特点的分析,结合案例教学法的思想来实现程序设计课程的改进。体现在如下方面:

3.2.1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中使用案例,要选择适合的案例。所有的案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编写的,教学是以学生掌握知识为目的。有的案例着眼于算法设计,有的案例着眼于过程推理,有的案例着眼于界面设计,有的案例着眼于系统测试,不同的着眼点反映了编写者不同的意图,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自然也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启发学生对项目问题的思考、争论和进一步探索,基于问题和探索问题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特点,问题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学生进入程序设计体系的切入点。问题使学生产生疑惑、对合适的目标和方向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寻求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并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最终优质地解决问题,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3.2.2多样性为条件

多样性为条件是指教学目标为根本目的,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性为最终目的,内容和方式视情况被赋予多样性。结合案例教学思想的程序设计课程不像传统教学对案例分析的片面教条,避免对程序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单一,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力和创新力。

3.2.3以思考和讨论为手段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常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决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和讨论来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思考和讨论将贯穿于计算机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基于案例教学的程序设计课程对思考和讨论的要求更高,只有勤思考,多讨论,实现与老师同学的互动,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单线联系转变为双向和多向联系才能取得优质的教学成果,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在结合案例教学思想的程序设计课程中,存在多次互动的过程,每次互动都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掌握知识,不断扩大信息面,并调节自我认识,发现错误,逐步深入思考。

4案例教学运用到程序设计课程的预期

通过案例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在历史长河的漫游中体会和感受计算机技术的意义与伟大,了解程序设计能力的重要;通过案例分析了解Java语言概述、Java数据类型与运算符、Java流程控制语句、Java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等。通过具体需求案例介绍程序设计的系统结构,使学生理解程序设计是指设计、编制、调试程序的方法和过程,程序设计是目标明确的智力活动。程序是软件的本体,在软件研究中,程序设计的工作非常重要。通过我要去买饭,买到饭是我想要的结果,而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我们需要几个步骤。就简单的步骤来说:第一步找到想要的饭馆,第二步挑选自己想要的饭菜,第三步付费结账。简单来说,如果具体到每个人的生活环境,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还要多一些。刚才那三个步骤是用文字表述的程序,也就是自然语言,这也是程序。程序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解决买饭问题的步骤就是买饭的程序。如果用计算机能理解的语言表述出来,那个程序变身为计算机语言程序。程序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或者既定方式。编程就是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写出来。而计算机编程便是用计算机能理解的语言将其方法步骤写出来。通过编程实例学习编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一门实用的编程语言并运用该技术设计和开发一个具备一定功能的程序来实现特定的需求,在教学实践环节选择开发环境,实现该程序功能。例如:C、C++、Java,这三种编程语言因为不同的需求而研发。通过编程实例让学生讨论和思考三种语言的不同,运用不同语言解决相同的问题所需要的开销,从而发现Java与前两者相比的优势在于可移植性强,对于系统和硬件要求不高。只要有Java虚拟机,它几乎可以在任何机器上运行,而C和C++是没有这种特性的。

5总结

案例教学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训练大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在案例设计时需要把学生学习的知识点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案例设计要指向高阶学习环节(综合、应用、评估、创造),需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思维,如何通过教师自己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认知模型;案例教学改革是范式变革,是传统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向以学生学为主,与之相应的学校的教学组织和教学制度也应改革,以支持案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案例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以所教课程为对象进行教学学术研究,即用学术的方式做教学研究,使研究成果达到必要的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田卫东,虞勇勇.非计算机专业工科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分析[J].计算机教育,2012(23):29-34.

[2]李波,冯博琴,韩丽娜.研究生计算机教学问题探讨———面向研究型大学非计算机专业[J].计算机教育,2011(1):41-46.

[3]汤丽萍.应用型高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州大学学报,2015(4):114-117.

[4]杨雪青,海燕.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16(3):72-73.

[5]王华荣.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11(4):61-63.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3篇

1.1病人违背医嘱有些病人可能症状较轻,或者治疗后病情不明显,容易忽视病情发展,违背医嘱,私自离开以及不按时回来病房或医院。又由于心血管系统问题时常没有预料便突然发作,且病情发展很快,病人不在护理环境中,就容易因为各种不良因素(休息不足、噪音、疲惫等)诱发急性发作。所以,病人违背医嘱有可能带来医疗危险。

1.2病人期望过高有些病人因为对病情认识不足,对恢复过程期望过高。在恢复时稍有不顺,就会认为医护人员应该负全责。同时,病人因为不适应医院环境,或者因为情绪波动较大,起伏不定,又由于护理人员对病情描述不太统一,引起病人及其家属对院方产生不信任,引起不安全因素发生。

2改进措施

2.1提高护理技能为了使心血管内科中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我们应该努力提升护理人员在治疗和护理上的技能,首先从护理技能的提高方面入手,为病人提供科学合理的计划,在操作上规范化,护理病人时应该有效及时。操作过程中严格核对医嘱及病人的处方和用药前后各项生命体征。静滴和静推时,应该认真调好滴速和推速,以预防不安全问题发生。

2.2加大法律普及力度院方还应加大法律普及力度。牢记各项医护条例,将行动落实到底,用法律来严格避免不安全问题。在纠纷处理过程中用法律工具保护院方权利,严格规范和管理院方行为。在书写护理记录时也应该实事求是,不要盲目漏记和误记。以保证记录的真实、完整以及及时性,将护理记录引起法律纠纷的问题减少到最低。

2.3加强医患交流确保病人就医时有安静的环境。对自己严格要求,规范自己的操作及行为,多为病人着想;尊重病人,操作规范,尽可能降低病人痛苦;与病人积极交流,对其疑问耐心应答;同时也应重视自身修养和素养,用熟练的专业知识为病人解答健康疑题,结合病人实际对其普及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知识;对因病情发展而变更治疗及用药方式的情况,应及时给以说明;避免费用方面出现纰漏。

3结语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4篇

基于我国输电线路施工教学以纯理论为主的现状,分析了采用案例教学的优势,对输电线路施工案例平台的选择与案例的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实例表明,采用案例教学,对提高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课程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输电线路施工,案例教学,教学质量

输电线路工程专业(方向)为多学科交叉的工程应用专业,涉及测量学、气象、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水文地质六大学科[1]。课程设置时需照顾到各学科领域,开设的教学课程多,而总的课程学时有限,安排给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相对较少。以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课程为例,理论课时只有50个学时,教学任务重、赶、工程实践性强,保证教学质量有一定困难。

1案例教学优势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相比有如下优势:1)灵活布置课堂,提高教学质量。高压架空线路施工课程,理论授课时,大体分为基础施工、杆塔组立施工、架线施工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中又有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施工工艺,课程平淡枯燥,主次部分不够突出,如不采取新的教学方式,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势必影响课程教学质量。案例教学可在课程三部分内容中各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大力推广的新工艺,新标准为实例。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整理案例,以项目条卡的模式发给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时穿插理论知识讲解,既能完成理论课堂教学,又能灵活布置课堂进度,改变以前单一死板的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与工程实际结合,提高教学目的性。输电线路工程本科学生,学习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课程,到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今后走向从事输电线路施工的工作岗位,需要哪些实用技能必须要明确。根据往届学生就业数据,多数同学去了省级的工程技术施工单位,从事电网的施工建设。案例教学很好的衔接了学生从学校到单位的过程,通过设置工程实际案例,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学习工程施工组织方案、技术解决方案和确保人身财产安全的方案。学习了施工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怎样灵活运用的实际案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使用目的有更清楚的认识。

3)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通过结合理论知识,以各种经验、信息、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从案例的引出背景到工程应用,引导学生逐项分析,学会记录与描述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现场布置、工程技术方案,课后归纳总结,学会在案例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案例平台选择

线路施工课程主要由准备工作、施工安装和启动验收三部分组成,其中施工安装占了整个课时的90%,工期占整个线路工期的55%~85%,是本门课程的重点所在[2]。在案例平台选择时,依据课程重点和工程实际,依次在基础工程、杆塔施工和架线施工中选择几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施工工艺作为案例,确定好案例平台后,再去电力施工一线收集相关资料,将收集回的资料与课本知识加工处理,得到能运用于课堂的案例。

3以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为例的课程教学

1)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简介。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是在地面将杆塔整体组装完毕,凭借起吊钢绳系统与抱杆相连,然后牵引钢绳系统牵引抱杆,使抱杆绕其底部旋转,带动杆塔整体绕其地面支点旋转起立以致垂直就位[3]。这种方法高空作业少、安装质量高、速度快,在钢筋混凝土电杆、拉线铁塔和窄基铁塔施工时优先使用。

2)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施工布置。整体起立门型双杆现场布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钢绳系统、牵引系统、制动钢绳系统、临时拉线系统、抱杆系统五大系统。

3)受力计算和分析。一般施工计算中,并不要求杆塔起立全部过程中各部受力,只要根据起立瞬间各部静力分析,换算出各部最大受力值,连乘以动荷系数、不平衡系数及钢绳安全系数作为各部所承受的综合计算力。各种起重索具之容许作用力要不大于它们各自综合计算力。

4)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施工程序。整体起立门型双杆施工流程:起立前检查→杆头离地0.8m左右时,停止牵引,再次检查并做“冲击实验”→调节制动钢绳使杆根进入底盘凹槽→控制起吊过程中五中心线合一→抱杆失效→70°后缓慢牵引→80°后停止牵引→杆塔调整和回填土→转移工具→杆塔组立质量检查。

5)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倒杆塔原因的分析,如临时拉线失效、地锚被拔出、杆塔强度不够等;认真做好杆塔整立施工方案设计,确定设备受力的极大值,各起吊工具及结构材料的强度储备,积极、稳妥地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和工具设备,建立和健全组立杆塔工作的岗位责任制,提高施工操作水平,切实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检验。。6)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施工组织。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身体检查合格,符合施工作业的要求。人员配备为:施工队长1人,技术员2人,安全员2人,质检员2人,起重工2人,焊工1人,技工11人,力工22人。各司其职。

4结语

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与教学大纲中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契合。同时,案例教学对任课教师和教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掌握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水平。条件成熟时,教师可在案例教学设计的初期就加入学生一起讨论案例的选择、资料收集和案例设计,让学生参与进来。课堂中再以项目条卡的形式,引起学生充分讨论,开拓思路,不断完善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聘请工程一线的施工技术人员来进行专题案例教学。从工程师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朝祥,唐波.“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课程案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49-50.

[2]邹长春,王晓芳.输电线路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5,41(27):224-225.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5篇

在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煤粉工业锅炉的案例中一般由技术方(如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负责筹措项目的初期投资,以此条件吸引更多的用户。在EPC的合同期内(一般为5a),用户不拥有煤粉锅炉系统的所有权,同时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负责运行高效煤粉锅炉系统,为用户提供热水或蒸汽,用户在合同期内将节约的能源费用中的大部分(合同中规定50%~80%)作为节能设备使用费用交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一般按月结算),用户享有剩余的节能效益。同时,用户将蒸汽的销售收益的一大部分(在合同中事先规定,为50%~80%)交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合同期结束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负责培训客户,并将设备所有权、运行权移交客户,此后的全部节能效益和蒸汽销售收益全部由用户所有。以上模式可称为投资加节能服务模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作为煤粉工业锅炉知识产权的所有者,最初仅作为节能设备制造商的角色出现。但随着煤粉工业锅炉在市场推广中的日趋成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逐渐开始尝试承担EMC企业的角色,在某企业的应用案例中,实质上已经以能源服务公司的身份出现。这样没有了第三方分享收益,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避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在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受制于其他EMC公司;还能确保自身知识产权的安全。

在某大型煤炭企业的实际应用案例中,用户共需要冬季采暖用煤粉工业锅炉系统16套(6座锅炉房),以单套系统规模20蒸t/h计算总装机容量约为320蒸t/h。煤粉锅炉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膜式壁本体结构,无耐火浇注料,可长期保持较高的热效率,经当地锅炉检验所测试热工效率均达到90%以上。与传统工业锅炉相比,链条锅炉采用原煤散烧方式,锅炉本体需浇注耐火材料辅助燃烧,使用寿命短,需经常修缮,使用一两年后锅炉运行热效率大幅降低。通过往年链条锅炉运行数据分析,6座煤粉锅炉房比链条锅炉房节省燃料费用1152万元/a(原煤价格为320元/t),此举既符合国家节能政策,又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根据测算,当产能相同时上述锅炉房采用传统燃煤链条锅炉年煤炭消耗量为10.1万t,如采用煤粉锅炉年煤粉消耗量为5.71万t,折合原煤为6.50万t,因此年节省原煤3.6万t,节煤率达到36%,节能效果显著。

2项目其他应用效果

2.1减员效果上述案例项目中煤粉锅炉房为矿区集中采暖与供热,每座锅炉房设备自动化集中控制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减少运行人员数量。与布置分散、操控落后的链条锅炉房相比较,目前6座锅炉房可减少运行人员155人,减员率达到67%,人员管理难度显著降低,具体见表1。

2.2节能减排效果煤粉锅炉采用清洁燃烧技术,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企业周边冬季生产、生活环境,经测算6座煤粉锅炉房每年可向大气减少97%的烟尘排放量,折算总减排量为345t;煤粉锅炉排放烟气中酸性氧化物含量较链条锅炉大幅降低,SO2和NOx的减排率分别达到89%和88%,折算总减排量分别为881和1222t。煤粉锅炉燃烧效率高,节煤效果明显,大量减少CO2排放量。

3项目经济性和节能效益

合作项目本身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因为资金量相对较少未进行融资,规避了融资风险,但对于很多刚刚起步的EMC公司,初期的融资困难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另外,该案例项目属于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

3.1单台20t/h煤粉锅炉EMC项目经济性分析以虚拟单套20t/h煤粉工业锅炉系统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形式为例对项目做简单财务分析如下:锅炉房装机容量:20t/h;锅炉年运行时间:工业用汽,6000h(80%出力);原料煤粉价格:1200元/t;水价:4元/t;电价:0.8元/kWh;人工费:8人,4.5万元/(a•人);维修及维护费:20万元/a;蒸汽销售价格:200元/t;建设周期为1a,服务周期为5a。财务内部收益率40.6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3%。项目盈利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对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蒸汽产量(最高81.80%)及销售价格(最高76.10%)是影响项目经济性的最敏感因素。综上所述,此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2节能分享及政府补贴投资加节能运行服务模式实质是合同能源管理的简化模式,如能以节能服务公司得到国家认证,按照技术标准执行项目,则可以同时分享节能效果和国家补贴。实际上,尽管EMC模式使用户的初期投资降低,但其今后的实际运行成本并没有显著降低,因此国家的补贴和税收优惠也是节能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述锅炉房为例,采用煤粉锅炉系统后年节约原煤超过1万t,按当地680元/t的价格节能效益超过680万元,同时国家对东部地区节能超过1万tce/a的项目奖励每吨煤250元,因此可获得国家奖励250万元,总计实现节能效益930万元。

4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4.1重油、天然气与煤粉燃料的价格差距缩小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角度来看,基于中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现状分析,短期内有价差缩小的可能,但长期分析,价差应该是逐步拉大的趋势,煤粉燃料的竞争优势会越来越大。

4.2地方限制在中国一些少数重要城市出台了禁煤令[14],限制了燃煤锅炉的使用,但这并不是科学、合理的做法。鉴于中国的能源结构形式,中国的能源消费形式必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以煤为主。同时,煤粉工业锅炉符合中国能源结构特点,具备节能环保优势,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也必将会引起重视。

4.3用能企业蒸汽用量减少或停止用汽能量需求的确定性也是项目风险的来源之一。随行业经济状况的波动,企业产能或随之变动,因而对蒸汽的需求量会不稳定,因此需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企业的最低用能限制,低于此限制值时统一按照此值结算。

4.4应收账款到账问题在设备销售模式下,节能设备在货款未全部付清的情况下,就已将标的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移交到用户手中,设备销售企业对客户的约束性小,应收账款回收比较困难。在EPC模式下,因为合同执行期内节能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为节能公司所有,一旦客户发生款项拖欠,节能公司可以立刻停止运行锅炉设备,客户的节能收益也随之消失。EMC企业对客户的约束性较大,不易发生拖欠款项的现象。

5结语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6篇

目前,在大学本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效迎合当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接受路径问题,也有设置篇幅较大无法达到应有教学效果的问题,还有课程考核模式陈旧影响教学效果等问题。

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效迎合当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接受路径。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通常采取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讲授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中的运用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源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二是源于“师”之授业者,“生”之接受者这种认知模式;三是源于授业者自身能力所限。从第一个方面来看,尽管我国教育模式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变革和更新,并取得相当成绩,但始终未能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传统教育模式依然在我国大行其道。从第二个方面看,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一定程度上似乎决定双方各自地位及其知识能力,即“师”之授业者,“生”之接受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一种新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已经被确立,但沿行千年的传统师生关系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从第三个方面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门对授业者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的课程,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及社会实践经验的授业者很难有效完成其授业要求。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大类本科生通识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教材篇幅较大无法达到应有效果。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为例,该书共三篇十九章。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一般为36学时,也就是说一节大课(100分钟)就要讲授一章多,否则无法有效完成教材的篇章设置。如在一节大课中完成相关教学量,很显然只能是“走马观花”讲与授。其结果必然是老师没有“成就感”,学生没有“满足感”。

课程考核方式陈旧,影响教学效果。如前所述,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模式中依然大行其道,因而考核方式必然会遵循传统教育模式。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最为关心的不是能否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能否运用科学方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分析和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而是该门课程考试模式。因此,在实际的讲授过程中学生更为注重课本的相关问题,对于案例分析以及如何操作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心理,即案例分析与操作模式并不与考核直接相关。

2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的思路

针对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改革思路,即:以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的新教学为核心,以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为内容,以改革现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即以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新的适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教学改革。

改革以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的新教学模式。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目的最终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多通过案例分析,采取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师生合作、同学协作、广泛讨论等方式,从具体事实中得出自己的观点,绝不能“文云亦云”,从而有效地使学生积极参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性思维的产生。

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一方面在于增加该门课程的教学量,另一方面在于部分精简课程章节。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培养、造就一支更高水平科研后续队伍且具繁荣社会科学重任的一门学科,其36学时很难达到应有效果,一定程度上的课时量的增加十分必要。对于庞大的篇章设置,相关教师应根据所受专业予以有选择地篇章节选。就该门课程的结构而言,方法论层面关于其学科特点、性质及功能问题则为必选内容,而研究程序与研究设计篇幅并不大且极为重要则也应为必选内容,对于具体操作方式与技术而言,则可根据所受专业节选适合该专业方向研究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与技术。

改革现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即取消“应试”考核方式,以研究方法的应用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应试”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是检验阶段性教育成果的必然形式,但“应试”绝不应该成为教育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因为以“应试”作为教育的大部分或全部则违背了教育的职能,它不仅局限了学生思维空间,而且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而言更是如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一些科学方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运用相关方法去分析、处理一些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应与此紧密相关,即考核基本原理的同时应更注重相关研究方法实际运用。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7篇

如何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是我们非常关注且重视的问题.我们认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遵循物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领会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关实验编写的宗旨,让学生在科学研究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让学生经历科学认知过程,体会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下面就对教材中实验的处理结合实际教学谈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1.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重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演示实验,在新课中有较多的出现,以教师实验为主,学生辅助参与.教师的实验过程中也要引领学生经历科学实验过程.科学研究一般程序大致分五个阶段: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设计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分析阶段、得出结果阶段.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研究课题就是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研究设计过程就是向线圈和电流计组成的闭合回路和不闭合回路中插入或抽出条形磁铁,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发生偏转;模仿法拉第的实验,让小线圈通过滑动变阻器和开关连接到电源上,大线圈的两端连接到电流表上,把小线圈放到大线圈里,观察开关闭合和断开瞬间,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或迅速移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发生偏转;如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有感应电流产生,如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说明无感应电流产生.搜集资料即对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到所设计的表格中.整理分析就是对记录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合理地分析,找出不同过程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共同特性.得出结果就是对整理分析中的得出共性的东西进行猜想归纳演绎,总结出只要通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2.学生实验教学,重在让学生独立完成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实验,是以教师辅导为辅,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为主的实验.这种实验学生不仅能亲自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还能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严格要求.特别对如何探究的设计过程,学生动手实验取得实验数据过程,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以及探究结论的得出过程进行及时指导和监督,不能走过场,草率了事.要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师应在学生实验中对同一个研究课题,既要让学生熟悉教材中经典的探究设计,同时又要鼓励学生根据现有的物理知识,设计不同的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做到殊路同归.即不能拘泥于书本提出的方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同一个问题.如探究碰撞前后的不变量问题时,人教版的教材中已经给出了三种参考案例,每个学生应对这三个案例的探究设计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而且要求每位同学对这三种案例都要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搜集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来得出实验结论.同时对三种案例实验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体会和总结.再如测定电阻的阻值时,除了书本上介绍的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阻外,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如等效替代法,电桥平衡法,半偏法等方法,然后进行实验,得出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认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或设计原理的欠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计出更加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能.

3.课后小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课后小实验的趣味性很强,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刺激学生动手做一做的欲望.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开放学校实验室,根据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去实验室搜集整理,如没有的器材可以和学生一起动手制作.对实验中用到的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介绍和培训,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实验中寻找乐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人教版必修一中用计算机绘制v-t图象,借助WPS表格软件输入实验数据可以迅速、准确地根据表中的数据作出v-t图象,甚至能够写出图象的函数表达式.在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时,把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可以把受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这种实验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探究设计的能力,同时在对实验数据处理上,提高了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对实验数据处理有形象的描述,又大大提高了效率.

4.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教师对学生一个学期或一个寒暑假提出一个课题研究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进行研究,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置身自然和社会大课堂,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深入实践中去.学生可以对教材中的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由教师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出一些新的研究课题,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一些课题.教师对学生研究的课题的全程要进行跟踪指导和督查,在学期初或学期末对学生研究的课题进行结题,向全体学生展示,让大家分享.对学生中出现的优秀研究课题,进行总结和表扬,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荣誉感,更好地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潜能.

5.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适当开展科技小发明和小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和猜想,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不断地论证、实验和制作,最终制造出解决问题的小作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并帮助学生参与小发明小创造的等级评比,甚至对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作品申请专利.

二、结语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8篇

案例研究发源于医学,其基本出发点是医学理论研究往往是片面的、局限于某一领域的,而临床实践却是复杂的,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的取得,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长期的亲身实践,二是通过学习他人的典型案例。长期的亲身实践,一是浪费医生本身的时间,二也是浪费病人的生命。替代亲身实践,但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的,就是典型病例研究。在医学里,典型病例是一种稀缺物品,它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撰写、分析,同时也需要有得特定病的病人。如果某种病在医学上非常有研究价值,那么该病人甚至可以得到免费的治疗。案例分析在医学里得以大量应用,其原因在于医学理论在运用于实践时,需要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通道,只懂得医学理论,很难保证医疗质量;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医疗质量;典型案例分析可以节约大量临床实践所需要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医生本人就能够直接接触到大量的病例;病人对医疗质量具有几乎是百分之百的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平时难以想象的费用。医生在病人的强烈有效需求(有资金支撑的需求,非空想的无资金支撑的需求)的驱动下,也有积极性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疑难病症,甚至是一个又一个的绝症。

二、法学的判例研究

法学也是一个案例研究得以广泛运用的地方。它的基本出发点是法学理论要运用实践,需要在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律师可以提高辩护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法官也可以提高判决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公道;法学家也可以提高法学研究的质量,针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修正法学的理论;立法者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明确法律的基本含义。案例分析在法学界得以流行,其原因在于:典型案例分析可以提高法律实践的质量,尤其是提高辩护的质量,而只是法学理论,只能保证一定的质量。而更重要的是律师、法官、法学家等都可以直接接触到大量的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尤其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判例本身甚至起着法律的作用;诉讼当事人对保护自己的利益有着百分之百的强烈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相当的费用。法学界的人,尤其是律师在当事人的强烈有效需求的支撑下,也非常有积极性去研究一个又一个的典型案例,从中找到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工商管理的案例研究

工商管理学界可能是案例研究运用得比较广泛的地方。重视案例分析的原因一是工商管理理论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企业家,因为企业家不是学习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锻炼出来的。二是在市场经济中要进行竞争,成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懂得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能够有较大的优势。三是如果既懂工商管理理论,又懂市场竞争的实践,那么在市场竞争中,更可能取胜。

工商管理理论是易得的,花若干年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就可以了;但实践经验是难得的,需要极高的学习费用。案例分析能够节约亲身实践学习费用,同时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自然,工商管理学界之所以能够广泛地有效地利用案例研究,其原因也在于企业管理者对高质量的工商管理有着迫切的需求,并且愿意为之付一定的费用;工商管理学界的研究人员和培训人员,有积极性,也有资金条件,去搜集大量的案例;而在与大量企业管理人员的接解过程中,他们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案例,他们有条件在其中找到典型的案例。

四、社会科学的案例研究

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就是经世致用,这是社会科学得以生存并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自然科学可以通过可控制的实验来取得一手数据资料,来人工地制造案例。医学虽然是自然科学,但由于它的对象是人,它不能对人进行可控制的实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这也很难进行可控制的实验。它也许能够进行局部的模拟,但是这种模拟只是虚拟的现实,很难反映现实世界的全部。这时,搜集既有的、已发生过的事实,来探讨事物发生的机理,就成为可控制实验的替代品。医学、法学以及工商管理学界案例研究的成功,使得其他社会科学深受鼓舞,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也相继开始了案例研究。其中人类学家的案例研究,做得最艰苦,对人类学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助益。

一般社会科学研究与医学、法学、工商管理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区别,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着很大的社会需求,但是有效需求非常不足,它缺乏直接的需求者为此来直接付费,即使有也付费强度不高,不如为医生、律师、工商管理培训人员付费来得那么积极。也就是说,实践对社会科学研究需求是不确定的,而且强度不大。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的需求只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者自己的投入,主要是有对社会问题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对社会问题有高度求知欲的人、想在学术界谋得学术地位的人、想取得学术高级职称的人的投入。二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的不希望任何直接回报的资助。三是普通高校以及成人教育的需求,这可能是最大的、也是最现实的需求。

这些有效需求,实质上都很难促进社会科学研究者去联系实际,因为联系实际的费用是很高的,与只是联系理论相比,其机会成本也很高:一方面,理论研究需要投资,但与实证研究相比,投入量相对要少得多,只要靠艰苦的努力和灵感,有所创新就可以出成果,并且在学术界的地位、职称等个人收益方面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案例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费用高,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艰苦努力和灵感,而且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地位、职称的相关度也不高。

第三,社会科学研究者,尤其是政治学者和行政管理学者,都很难轻易地介入实践,至少不如管理学者、法学家、律师那么容易。联系理论需要呕心沥血,而联系实际的费用则比联系理论更高。

五、经济学的案例研究

在经济学领域里,案例研究不多,其原因是它是一门社会科学,重视理论创新和数量分析,并且现实需求不高,虽然也有政策咨询、经济人才培训项目,但总体上愿意为经济学案例研究付费的极少。

在中国国内,近些年刚刚开始有人来做案例研究,这就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作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项目。该项目的主持人张曙光教授认为,在经济学里,“一个案例就是对一个经济问题和经济决策的再现和描述,就是对一个经济过程及其复杂情景的刻画和分析。”案例研究就是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

张曙光教授认为,案例研究和写作掌握几项原则:第一,真实性。一个案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一篇动人的报道。如果出于保密和其他原因,不得不进行掩饰和隐匿,可以使用假名和代号,但故事情节必须是真实的,不得随意杜撰。

第二,案例研究提供的真实场景必须是系统的和全面的,有故事背景,有来龙去脉,有发展过程,有人物情节,最好在附录中还有完整的图示和数据。人们读完案例,起码能够掌握所述事件的基本事实以及充分的数据和资料,从而为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提供的是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因而通过个案分析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不一定能够完全证实或者证伪什么,但是却可以有所发现。如果把案例搞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就无法对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作出恰当的描述和中肯的分析,甚至还会发生极大的扭曲。

案例分析有四个类型:一是说明型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一个事件、一个政策和决策问题的全过程。二是政策型案例,以政策制定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为实现某项政策目标而可能采取的政策选择和政策配合,由于实现同一个政策目标可以有多种政策选择和多种政策组配,因而各种选择和组合的政策效应分析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三是决策型案例。以微观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一个决策所面临的真实场景,以便讨论如何进行决策的问题。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和作用,决策方面不存在什么最优解,只能说在某个特定的情况下,某项政策是否相对最优。四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以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内容,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

在经济理论的发展中,案例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样本意义,一个案例描述的场景和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和孤立的,而是大量同类现象中的一个,如果取极值的话,其结果是一样的。二是检验意义,对已有的假设和命题进行检验,提供一个证明或者作出一个否证,虽然不能完全证明或者证伪,因为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反复证伪而能够成立的事件说明了一次性检验的局限性。三是发现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假说,然后自己去或者让别人去检验。四是哲学意义。现实世界是复杂的,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从总体上进行演绎是很难把握的,而通过一些点的刻画,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整体,却是可能的。人们只能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而不能做自己无法做的事情,否则我们只能处于模模糊糊、空空洞洞、大而化之、不着边际的尴尬境地,而在认知的道路上是无法前进的。

经济学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三,一是干中学,费时费力,风险大,成本高,而且很多事情根本不允许人们都采取这种方法。二是计量分析,构造计量模型来计算各种参数,用以估计一项变革或者政策可能的定量结果,相当于计算机的模拟。三是案例分析,通过剖析一个个的个案,从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探寻其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的条件和途径,从中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它可以起到一个实验室的作用。通过案例研究,通过对经济过程真实场景或故事的思想实验,就能够解释和预测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

六、公共管理学案例研究设想

公共管理属于管理类的,因此对于案例教学的需求应该类似于工商管理。但是,由于工商管理的教学对象是企业经理,他们需要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对他们来说是竞争的优势所在。因此,愿意为此而付费,也愿意为此花钱。

公共管理的教学对象却是政府官员,他们虽然也经受官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也是竞争的优势所在。但是,官场的竞争和市场竞争,其激烈程度有别,而且性质有别。政治竞争虽然有时候比经济竞争还要激烈,还要残酷,但是对于案例的需求却很难确定。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企业竞争是多头的,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是完整的,付费都是自费的,是自己的努力赚来的;而政治竞争多是一元的,或者全得或者全失,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不是完整的,而且付费都是公费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的。

由于这些原因,对公共管理的案例需求实际上类似于人们对经济研究的案例需求,与医学、法学、管理学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在政治竞争公开化程度不高的社会里,更为明显。在高校公共管理研究和培训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因为高校的教师,很难接触政府官员,尤其是高层的政府官员。而政府活动本身的保密性质,使得教师去接触实践更增添了一层障碍。

但是,公共管理学依然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而不是理论性的。它依然需要案例研究,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以提高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水平,同时也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在很少有人付费,同时理论研究的比较收益高于纯案例研究的比较收益的情况下,如何搞好公共管理学的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呢?

我们认为,首先可以尽我们的力量,搜集各种已经有的案例,以弥补自己搜集、编写案例之苦,同时也可以节约这些方面的费用。

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分成三个类别:一是说明型的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公共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事件、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这些案例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并且是完全开放性的。

二是政策咨询性的案例。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为特定的问题,提供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要是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给出一些不同的解,并对不同的解进行评估。

三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主要是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的内容,目的是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发展公共管理的理论。

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大力重视案例的直接采写、编写等工作,并在学术研究上多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按照案例分析的规范,一是客观描述,二是进行问题解决式的政策咨询和政策建议研究,三是进行理论创新。

七、个人进行案例研究的心得

在最近若干年里,我们非常关心个案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市政府管理和省政府管理的案例研究。对廊坊市政府、山西省政府进行了个案调查,主要是在统一的框架内描述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历史沿革、现实环境、法律地位和管理权限、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政府决策过程、政府执行机制、政府改革和政府发展。这一案例研究主要是说明型的,它不针对某一事件,也不针对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也不专门为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决策者提供政策咨询和政策评估,也没有刻意去追求政府理论的创新并进行经验检验。当然,这并不排除在整个案例研究中在局部范围里进行政策咨询性的、理论发现型的、事件说明型的研究。它的需求首先来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无偿投资,其次来自各地方政府的资助;第三是来自社会的资助;第四是对此感兴趣的研究者的努力。

完整的说明型的案例研究,在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实际上依然是一个开头,而对某一个地级市、省级政府进行说明型的案例研究,据我们所知,也是第一例。由于资源的限制,也由于现实需求的不确定性,更限于研究起点的高度不够,该案例的研究者对这两个案例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依然非常不满意,可能连让人比较完整地了解廊坊市政府管理和山西省政府管理这一起码的需求都难以绝对满足。也就是说哪怕是说明方面,也很难做到案例研究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完全开放性等要求。政策咨询、理论发现,虽然在局部也有所体现,但从整体上来看,并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准。这说明,我们依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艰苦的努力。希望下一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

二是对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进行了案例研究。主要是搜集了三个案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案例、北京市禁放烟花爆竹的案例、北京市增收城市容纳费的案例。其用意是在法律形式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国公共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状况增添一点案例色彩。这一工作既无国家课题投资,也无社会资助,全凭个人兴趣以及自己赚得的资金投入。对这一问题,目前依然在进行之中。主要问题是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使案例研究适合于理论研究的目的,二是选择更为典型的案例、更多的案例来说明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现状,并指出其中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案例研究。主要是以1993—1996年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为总案例,选取国务院、民政部、山西省政府、廊坊市政府、莱芜市政府以及其他基层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为分案例,说明改革的过程和遭遇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判断,一是记述和说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中发生的事件,而且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二是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就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这一问题,在提供事实、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三是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理论创新,在政府职能理论上有所突破。

四是与国家863高科技项目CIMS主题专家组和国家科委高科技司聘请的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专家组组长合作接受了一个“863/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体系和运行体制研究”的课题,其目的是搞清楚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的运行机制问题,并给国家科委高科技司提供一套合理的评估体系,并提出管理方面的政策建议。这一项目实际上也是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案例研究。它要求在事求实上说明单元技术实验室的运行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然后对之进行分析,以良性运行为目标提供评估体系和相应的政策建议。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