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科学研究案例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科学研究案例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1篇

在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煤粉工业锅炉的案例中一般由技术方(如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负责筹措项目的初期投资,以此条件吸引更多的用户。在EPC的合同期内(一般为5a),用户不拥有煤粉锅炉系统的所有权,同时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负责运行高效煤粉锅炉系统,为用户提供热水或蒸汽,用户在合同期内将节约的能源费用中的大部分(合同中规定50%~80%)作为节能设备使用费用交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一般按月结算),用户享有剩余的节能效益。同时,用户将蒸汽的销售收益的一大部分(在合同中事先规定,为50%~80%)交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合同期结束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负责培训客户,并将设备所有权、运行权移交客户,此后的全部节能效益和蒸汽销售收益全部由用户所有。以上模式可称为投资加节能服务模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作为煤粉工业锅炉知识产权的所有者,最初仅作为节能设备制造商的角色出现。但随着煤粉工业锅炉在市场推广中的日趋成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逐渐开始尝试承担EMC企业的角色,在某企业的应用案例中,实质上已经以能源服务公司的身份出现。这样没有了第三方分享收益,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避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在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受制于其他EMC公司;还能确保自身知识产权的安全。

在某大型煤炭企业的实际应用案例中,用户共需要冬季采暖用煤粉工业锅炉系统16套(6座锅炉房),以单套系统规模20蒸t/h计算总装机容量约为320蒸t/h。煤粉锅炉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膜式壁本体结构,无耐火浇注料,可长期保持较高的热效率,经当地锅炉检验所测试热工效率均达到90%以上。与传统工业锅炉相比,链条锅炉采用原煤散烧方式,锅炉本体需浇注耐火材料辅助燃烧,使用寿命短,需经常修缮,使用一两年后锅炉运行热效率大幅降低。通过往年链条锅炉运行数据分析,6座煤粉锅炉房比链条锅炉房节省燃料费用1152万元/a(原煤价格为320元/t),此举既符合国家节能政策,又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根据测算,当产能相同时上述锅炉房采用传统燃煤链条锅炉年煤炭消耗量为10.1万t,如采用煤粉锅炉年煤粉消耗量为5.71万t,折合原煤为6.50万t,因此年节省原煤3.6万t,节煤率达到36%,节能效果显著。

2项目其他应用效果

2.1减员效果上述案例项目中煤粉锅炉房为矿区集中采暖与供热,每座锅炉房设备自动化集中控制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减少运行人员数量。与布置分散、操控落后的链条锅炉房相比较,目前6座锅炉房可减少运行人员155人,减员率达到67%,人员管理难度显著降低,具体见表1。

2.2节能减排效果煤粉锅炉采用清洁燃烧技术,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企业周边冬季生产、生活环境,经测算6座煤粉锅炉房每年可向大气减少97%的烟尘排放量,折算总减排量为345t;煤粉锅炉排放烟气中酸性氧化物含量较链条锅炉大幅降低,SO2和NOx的减排率分别达到89%和88%,折算总减排量分别为881和1222t。煤粉锅炉燃烧效率高,节煤效果明显,大量减少CO2排放量。

3项目经济性和节能效益

合作项目本身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因为资金量相对较少未进行融资,规避了融资风险,但对于很多刚刚起步的EMC公司,初期的融资困难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另外,该案例项目属于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

3.1单台20t/h煤粉锅炉EMC项目经济性分析以虚拟单套20t/h煤粉工业锅炉系统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形式为例对项目做简单财务分析如下:锅炉房装机容量:20t/h;锅炉年运行时间:工业用汽,6000h(80%出力);原料煤粉价格:1200元/t;水价:4元/t;电价:0.8元/kWh;人工费:8人,4.5万元/(a•人);维修及维护费:20万元/a;蒸汽销售价格:200元/t;建设周期为1a,服务周期为5a。财务内部收益率40.6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3%。项目盈利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对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蒸汽产量(最高81.80%)及销售价格(最高76.10%)是影响项目经济性的最敏感因素。综上所述,此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2节能分享及政府补贴投资加节能运行服务模式实质是合同能源管理的简化模式,如能以节能服务公司得到国家认证,按照技术标准执行项目,则可以同时分享节能效果和国家补贴。实际上,尽管EMC模式使用户的初期投资降低,但其今后的实际运行成本并没有显著降低,因此国家的补贴和税收优惠也是节能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述锅炉房为例,采用煤粉锅炉系统后年节约原煤超过1万t,按当地680元/t的价格节能效益超过680万元,同时国家对东部地区节能超过1万tce/a的项目奖励每吨煤250元,因此可获得国家奖励250万元,总计实现节能效益930万元。

4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4.1重油、天然气与煤粉燃料的价格差距缩小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角度来看,基于中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现状分析,短期内有价差缩小的可能,但长期分析,价差应该是逐步拉大的趋势,煤粉燃料的竞争优势会越来越大。

4.2地方限制在中国一些少数重要城市出台了禁煤令[14],限制了燃煤锅炉的使用,但这并不是科学、合理的做法。鉴于中国的能源结构形式,中国的能源消费形式必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以煤为主。同时,煤粉工业锅炉符合中国能源结构特点,具备节能环保优势,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也必将会引起重视。

4.3用能企业蒸汽用量减少或停止用汽能量需求的确定性也是项目风险的来源之一。随行业经济状况的波动,企业产能或随之变动,因而对蒸汽的需求量会不稳定,因此需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企业的最低用能限制,低于此限制值时统一按照此值结算。

4.4应收账款到账问题在设备销售模式下,节能设备在货款未全部付清的情况下,就已将标的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移交到用户手中,设备销售企业对客户的约束性小,应收账款回收比较困难。在EPC模式下,因为合同执行期内节能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为节能公司所有,一旦客户发生款项拖欠,节能公司可以立刻停止运行锅炉设备,客户的节能收益也随之消失。EMC企业对客户的约束性较大,不易发生拖欠款项的现象。

5结语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2篇

目前,在大学本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效迎合当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接受路径问题,也有设置篇幅较大无法达到应有教学效果的问题,还有课程考核模式陈旧影响教学效果等问题。

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效迎合当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接受路径。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通常采取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讲授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中的运用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源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二是源于“师”之授业者,“生”之接受者这种认知模式;三是源于授业者自身能力所限。从第一个方面来看,尽管我国教育模式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变革和更新,并取得相当成绩,但始终未能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传统教育模式依然在我国大行其道。从第二个方面看,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一定程度上似乎决定双方各自地位及其知识能力,即“师”之授业者,“生”之接受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一种新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已经被确立,但沿行千年的传统师生关系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从第三个方面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门对授业者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的课程,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及社会实践经验的授业者很难有效完成其授业要求。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大类本科生通识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教材篇幅较大无法达到应有效果。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为例,该书共三篇十九章。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一般为36学时,也就是说一节大课(100分钟)就要讲授一章多,否则无法有效完成教材的篇章设置。如在一节大课中完成相关教学量,很显然只能是“走马观花”讲与授。其结果必然是老师没有“成就感”,学生没有“满足感”。

课程考核方式陈旧,影响教学效果。如前所述,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模式中依然大行其道,因而考核方式必然会遵循传统教育模式。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最为关心的不是能否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能否运用科学方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分析和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而是该门课程考试模式。因此,在实际的讲授过程中学生更为注重课本的相关问题,对于案例分析以及如何操作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心理,即案例分析与操作模式并不与考核直接相关。

2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的思路

针对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改革思路,即:以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的新教学为核心,以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为内容,以改革现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即以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新的适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教学改革。

改革以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的新教学模式。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目的最终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多通过案例分析,采取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师生合作、同学协作、广泛讨论等方式,从具体事实中得出自己的观点,绝不能“文云亦云”,从而有效地使学生积极参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性思维的产生。

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一方面在于增加该门课程的教学量,另一方面在于部分精简课程章节。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培养、造就一支更高水平科研后续队伍且具繁荣社会科学重任的一门学科,其36学时很难达到应有效果,一定程度上的课时量的增加十分必要。对于庞大的篇章设置,相关教师应根据所受专业予以有选择地篇章节选。就该门课程的结构而言,方法论层面关于其学科特点、性质及功能问题则为必选内容,而研究程序与研究设计篇幅并不大且极为重要则也应为必选内容,对于具体操作方式与技术而言,则可根据所受专业节选适合该专业方向研究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与技术。

改革现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即取消“应试”考核方式,以研究方法的应用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应试”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是检验阶段性教育成果的必然形式,但“应试”绝不应该成为教育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因为以“应试”作为教育的大部分或全部则违背了教育的职能,它不仅局限了学生思维空间,而且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而言更是如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一些科学方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运用相关方法去分析、处理一些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应与此紧密相关,即考核基本原理的同时应更注重相关研究方法实际运用。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3篇

如何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是我们非常关注且重视的问题.我们认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遵循物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领会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关实验编写的宗旨,让学生在科学研究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让学生经历科学认知过程,体会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下面就对教材中实验的处理结合实际教学谈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1.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重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演示实验,在新课中有较多的出现,以教师实验为主,学生辅助参与.教师的实验过程中也要引领学生经历科学实验过程.科学研究一般程序大致分五个阶段: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设计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分析阶段、得出结果阶段.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研究课题就是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研究设计过程就是向线圈和电流计组成的闭合回路和不闭合回路中插入或抽出条形磁铁,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发生偏转;模仿法拉第的实验,让小线圈通过滑动变阻器和开关连接到电源上,大线圈的两端连接到电流表上,把小线圈放到大线圈里,观察开关闭合和断开瞬间,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或迅速移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发生偏转;如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有感应电流产生,如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说明无感应电流产生.搜集资料即对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到所设计的表格中.整理分析就是对记录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合理地分析,找出不同过程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共同特性.得出结果就是对整理分析中的得出共性的东西进行猜想归纳演绎,总结出只要通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2.学生实验教学,重在让学生独立完成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实验,是以教师辅导为辅,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为主的实验.这种实验学生不仅能亲自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还能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严格要求.特别对如何探究的设计过程,学生动手实验取得实验数据过程,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以及探究结论的得出过程进行及时指导和监督,不能走过场,草率了事.要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师应在学生实验中对同一个研究课题,既要让学生熟悉教材中经典的探究设计,同时又要鼓励学生根据现有的物理知识,设计不同的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做到殊路同归.即不能拘泥于书本提出的方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同一个问题.如探究碰撞前后的不变量问题时,人教版的教材中已经给出了三种参考案例,每个学生应对这三个案例的探究设计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而且要求每位同学对这三种案例都要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搜集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来得出实验结论.同时对三种案例实验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体会和总结.再如测定电阻的阻值时,除了书本上介绍的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阻外,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如等效替代法,电桥平衡法,半偏法等方法,然后进行实验,得出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认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或设计原理的欠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计出更加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能.

3.课后小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课后小实验的趣味性很强,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刺激学生动手做一做的欲望.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开放学校实验室,根据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去实验室搜集整理,如没有的器材可以和学生一起动手制作.对实验中用到的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介绍和培训,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实验中寻找乐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人教版必修一中用计算机绘制v-t图象,借助WPS表格软件输入实验数据可以迅速、准确地根据表中的数据作出v-t图象,甚至能够写出图象的函数表达式.在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时,把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可以把受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这种实验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探究设计的能力,同时在对实验数据处理上,提高了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对实验数据处理有形象的描述,又大大提高了效率.

4.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教师对学生一个学期或一个寒暑假提出一个课题研究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进行研究,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置身自然和社会大课堂,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深入实践中去.学生可以对教材中的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由教师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出一些新的研究课题,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一些课题.教师对学生研究的课题的全程要进行跟踪指导和督查,在学期初或学期末对学生研究的课题进行结题,向全体学生展示,让大家分享.对学生中出现的优秀研究课题,进行总结和表扬,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荣誉感,更好地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潜能.

5.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适当开展科技小发明和小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和猜想,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不断地论证、实验和制作,最终制造出解决问题的小作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并帮助学生参与小发明小创造的等级评比,甚至对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作品申请专利.

二、结语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4篇

案例研究发源于医学,其基本出发点是医学理论研究往往是片面的、局限于某一领域的,而临床实践却是复杂的,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的取得,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长期的亲身实践,二是通过学习他人的典型案例。长期的亲身实践,一是浪费医生本身的时间,二也是浪费病人的生命。替代亲身实践,但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的,就是典型病例研究。在医学里,典型病例是一种稀缺物品,它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撰写、分析,同时也需要有得特定病的病人。如果某种病在医学上非常有研究价值,那么该病人甚至可以得到免费的治疗。案例分析在医学里得以大量应用,其原因在于医学理论在运用于实践时,需要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通道,只懂得医学理论,很难保证医疗质量;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医疗质量;典型案例分析可以节约大量临床实践所需要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医生本人就能够直接接触到大量的病例;病人对医疗质量具有几乎是百分之百的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平时难以想象的费用。医生在病人的强烈有效需求(有资金支撑的需求,非空想的无资金支撑的需求)的驱动下,也有积极性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疑难病症,甚至是一个又一个的绝症。

二、法学的判例研究

法学也是一个案例研究得以广泛运用的地方。它的基本出发点是法学理论要运用实践,需要在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律师可以提高辩护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法官也可以提高判决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公道;法学家也可以提高法学研究的质量,针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修正法学的理论;立法者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明确法律的基本含义。案例分析在法学界得以流行,其原因在于:典型案例分析可以提高法律实践的质量,尤其是提高辩护的质量,而只是法学理论,只能保证一定的质量。而更重要的是律师、法官、法学家等都可以直接接触到大量的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尤其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判例本身甚至起着法律的作用;诉讼当事人对保护自己的利益有着百分之百的强烈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相当的费用。法学界的人,尤其是律师在当事人的强烈有效需求的支撑下,也非常有积极性去研究一个又一个的典型案例,从中找到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工商管理的案例研究

工商管理学界可能是案例研究运用得比较广泛的地方。重视案例分析的原因一是工商管理理论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企业家,因为企业家不是学习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锻炼出来的。二是在市场经济中要进行竞争,成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懂得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能够有较大的优势。三是如果既懂工商管理理论,又懂市场竞争的实践,那么在市场竞争中,更可能取胜。

工商管理理论是易得的,花若干年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就可以了;但实践经验是难得的,需要极高的学习费用。案例分析能够节约亲身实践学习费用,同时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自然,工商管理学界之所以能够广泛地有效地利用案例研究,其原因也在于企业管理者对高质量的工商管理有着迫切的需求,并且愿意为之付一定的费用;工商管理学界的研究人员和培训人员,有积极性,也有资金条件,去搜集大量的案例;而在与大量企业管理人员的接解过程中,他们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案例,他们有条件在其中找到典型的案例。

四、社会科学的案例研究

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就是经世致用,这是社会科学得以生存并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自然科学可以通过可控制的实验来取得一手数据资料,来人工地制造案例。医学虽然是自然科学,但由于它的对象是人,它不能对人进行可控制的实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这也很难进行可控制的实验。它也许能够进行局部的模拟,但是这种模拟只是虚拟的现实,很难反映现实世界的全部。这时,搜集既有的、已发生过的事实,来探讨事物发生的机理,就成为可控制实验的替代品。医学、法学以及工商管理学界案例研究的成功,使得其他社会科学深受鼓舞,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也相继开始了案例研究。其中人类学家的案例研究,做得最艰苦,对人类学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助益。

一般社会科学研究与医学、法学、工商管理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区别,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着很大的社会需求,但是有效需求非常不足,它缺乏直接的需求者为此来直接付费,即使有也付费强度不高,不如为医生、律师、工商管理培训人员付费来得那么积极。也就是说,实践对社会科学研究需求是不确定的,而且强度不大。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的需求只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者自己的投入,主要是有对社会问题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对社会问题有高度求知欲的人、想在学术界谋得学术地位的人、想取得学术高级职称的人的投入。二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的不希望任何直接回报的资助。三是普通高校以及成人教育的需求,这可能是最大的、也是最现实的需求。

这些有效需求,实质上都很难促进社会科学研究者去联系实际,因为联系实际的费用是很高的,与只是联系理论相比,其机会成本也很高:一方面,理论研究需要投资,但与实证研究相比,投入量相对要少得多,只要靠艰苦的努力和灵感,有所创新就可以出成果,并且在学术界的地位、职称等个人收益方面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案例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费用高,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艰苦努力和灵感,而且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地位、职称的相关度也不高。

第三,社会科学研究者,尤其是政治学者和行政管理学者,都很难轻易地介入实践,至少不如管理学者、法学家、律师那么容易。联系理论需要呕心沥血,而联系实际的费用则比联系理论更高。

五、经济学的案例研究

在经济学领域里,案例研究不多,其原因是它是一门社会科学,重视理论创新和数量分析,并且现实需求不高,虽然也有政策咨询、经济人才培训项目,但总体上愿意为经济学案例研究付费的极少。

在中国国内,近些年刚刚开始有人来做案例研究,这就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作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项目。该项目的主持人张曙光教授认为,在经济学里,“一个案例就是对一个经济问题和经济决策的再现和描述,就是对一个经济过程及其复杂情景的刻画和分析。”案例研究就是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

张曙光教授认为,案例研究和写作掌握几项原则:第一,真实性。一个案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一篇动人的报道。如果出于保密和其他原因,不得不进行掩饰和隐匿,可以使用假名和代号,但故事情节必须是真实的,不得随意杜撰。

第二,案例研究提供的真实场景必须是系统的和全面的,有故事背景,有来龙去脉,有发展过程,有人物情节,最好在附录中还有完整的图示和数据。人们读完案例,起码能够掌握所述事件的基本事实以及充分的数据和资料,从而为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提供的是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因而通过个案分析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不一定能够完全证实或者证伪什么,但是却可以有所发现。如果把案例搞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就无法对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作出恰当的描述和中肯的分析,甚至还会发生极大的扭曲。

案例分析有四个类型:一是说明型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一个事件、一个政策和决策问题的全过程。二是政策型案例,以政策制定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为实现某项政策目标而可能采取的政策选择和政策配合,由于实现同一个政策目标可以有多种政策选择和多种政策组配,因而各种选择和组合的政策效应分析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三是决策型案例。以微观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一个决策所面临的真实场景,以便讨论如何进行决策的问题。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和作用,决策方面不存在什么最优解,只能说在某个特定的情况下,某项政策是否相对最优。四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以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内容,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

在经济理论的发展中,案例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样本意义,一个案例描述的场景和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和孤立的,而是大量同类现象中的一个,如果取极值的话,其结果是一样的。二是检验意义,对已有的假设和命题进行检验,提供一个证明或者作出一个否证,虽然不能完全证明或者证伪,因为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反复证伪而能够成立的事件说明了一次性检验的局限性。三是发现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假说,然后自己去或者让别人去检验。四是哲学意义。现实世界是复杂的,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从总体上进行演绎是很难把握的,而通过一些点的刻画,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整体,却是可能的。人们只能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而不能做自己无法做的事情,否则我们只能处于模模糊糊、空空洞洞、大而化之、不着边际的尴尬境地,而在认知的道路上是无法前进的。

经济学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三,一是干中学,费时费力,风险大,成本高,而且很多事情根本不允许人们都采取这种方法。二是计量分析,构造计量模型来计算各种参数,用以估计一项变革或者政策可能的定量结果,相当于计算机的模拟。三是案例分析,通过剖析一个个的个案,从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探寻其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的条件和途径,从中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它可以起到一个实验室的作用。通过案例研究,通过对经济过程真实场景或故事的思想实验,就能够解释和预测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

六、公共管理学案例研究设想

公共管理属于管理类的,因此对于案例教学的需求应该类似于工商管理。但是,由于工商管理的教学对象是企业经理,他们需要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对他们来说是竞争的优势所在。因此,愿意为此而付费,也愿意为此花钱。

公共管理的教学对象却是政府官员,他们虽然也经受官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也是竞争的优势所在。但是,官场的竞争和市场竞争,其激烈程度有别,而且性质有别。政治竞争虽然有时候比经济竞争还要激烈,还要残酷,但是对于案例的需求却很难确定。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企业竞争是多头的,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是完整的,付费都是自费的,是自己的努力赚来的;而政治竞争多是一元的,或者全得或者全失,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不是完整的,而且付费都是公费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的。

由于这些原因,对公共管理的案例需求实际上类似于人们对经济研究的案例需求,与医学、法学、管理学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在政治竞争公开化程度不高的社会里,更为明显。在高校公共管理研究和培训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因为高校的教师,很难接触政府官员,尤其是高层的政府官员。而政府活动本身的保密性质,使得教师去接触实践更增添了一层障碍。

但是,公共管理学依然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而不是理论性的。它依然需要案例研究,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以提高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水平,同时也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在很少有人付费,同时理论研究的比较收益高于纯案例研究的比较收益的情况下,如何搞好公共管理学的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呢?

我们认为,首先可以尽我们的力量,搜集各种已经有的案例,以弥补自己搜集、编写案例之苦,同时也可以节约这些方面的费用。

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分成三个类别:一是说明型的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公共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事件、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这些案例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并且是完全开放性的。

二是政策咨询性的案例。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为特定的问题,提供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要是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给出一些不同的解,并对不同的解进行评估。

三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主要是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的内容,目的是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发展公共管理的理论。

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大力重视案例的直接采写、编写等工作,并在学术研究上多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按照案例分析的规范,一是客观描述,二是进行问题解决式的政策咨询和政策建议研究,三是进行理论创新。

七、个人进行案例研究的心得

在最近若干年里,我们非常关心个案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市政府管理和省政府管理的案例研究。对廊坊市政府、山西省政府进行了个案调查,主要是在统一的框架内描述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历史沿革、现实环境、法律地位和管理权限、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政府决策过程、政府执行机制、政府改革和政府发展。这一案例研究主要是说明型的,它不针对某一事件,也不针对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也不专门为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决策者提供政策咨询和政策评估,也没有刻意去追求政府理论的创新并进行经验检验。当然,这并不排除在整个案例研究中在局部范围里进行政策咨询性的、理论发现型的、事件说明型的研究。它的需求首先来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无偿投资,其次来自各地方政府的资助;第三是来自社会的资助;第四是对此感兴趣的研究者的努力。

完整的说明型的案例研究,在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实际上依然是一个开头,而对某一个地级市、省级政府进行说明型的案例研究,据我们所知,也是第一例。由于资源的限制,也由于现实需求的不确定性,更限于研究起点的高度不够,该案例的研究者对这两个案例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依然非常不满意,可能连让人比较完整地了解廊坊市政府管理和山西省政府管理这一起码的需求都难以绝对满足。也就是说哪怕是说明方面,也很难做到案例研究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完全开放性等要求。政策咨询、理论发现,虽然在局部也有所体现,但从整体上来看,并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准。这说明,我们依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艰苦的努力。希望下一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

二是对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进行了案例研究。主要是搜集了三个案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案例、北京市禁放烟花爆竹的案例、北京市增收城市容纳费的案例。其用意是在法律形式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国公共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状况增添一点案例色彩。这一工作既无国家课题投资,也无社会资助,全凭个人兴趣以及自己赚得的资金投入。对这一问题,目前依然在进行之中。主要问题是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使案例研究适合于理论研究的目的,二是选择更为典型的案例、更多的案例来说明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现状,并指出其中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案例研究。主要是以1993—1996年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为总案例,选取国务院、民政部、山西省政府、廊坊市政府、莱芜市政府以及其他基层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为分案例,说明改革的过程和遭遇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判断,一是记述和说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中发生的事件,而且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二是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就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这一问题,在提供事实、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三是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理论创新,在政府职能理论上有所突破。

四是与国家863高科技项目CIMS主题专家组和国家科委高科技司聘请的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专家组组长合作接受了一个“863/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体系和运行体制研究”的课题,其目的是搞清楚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的运行机制问题,并给国家科委高科技司提供一套合理的评估体系,并提出管理方面的政策建议。这一项目实际上也是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案例研究。它要求在事求实上说明单元技术实验室的运行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然后对之进行分析,以良性运行为目标提供评估体系和相应的政策建议。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之中。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5篇

美国政府一直坚持着科学研究是对未来的投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是美国科技领先世界的基础这一理念,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展科研绩效评价的国家。20世纪初,美国国会成立了咨询服务部,对委员会及议员提出的科技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成为科技评价的雏形。目前,美国科研绩效评价机构分为三个层次:国会、政府评价机构,州政府科技评价机构和研究院所、大学科技评价机构。主要有:国会技术评价办公室、国会研究服务部、美国总审计署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部门的不同,其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为了提高监督和评价效率,美国联邦政府出资委托了一大批高水平、相对稳定的社会咨询评价机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世界技术评价中心。通过多年的不断总结和创新,目前美国最常用的科技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计量分析、同行评议、经济回报率分析、案例分析、指标分析和案例分析等。

欧盟实施的科学研究绩效评价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伴随着欧盟各期架构的研究计划而演进的,主要集中在英国、德国、法国和瑞士等国家。1996年,欧盟了《绩效管理2000》方案,是为了促进科学研究的有效完成,考评结果反馈到欧盟的决策层,来提升未来科技项目的执行效果并引导未来研究方向。欧盟的科学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兼顾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其科研绩效评价主要程序为:成立专项评价工作组,可行性研究,特性描述,专家论证,听证与答辩和委员会最终意见与建议报告和最终反馈意见的陈述。

加拿大政府有联邦政府、省或大区政府、市政府的三大等级。每个等级的政府在所负责的区域内与不同的方式与居民相互联系。在科研评价的实施过程中,主要相关部门有国会,加拿大审计长公署,几个中央部、局和其他一些部门和机构。作为一个专业的领域,加拿大财政委员会秘书处对各部内部的科技评价活动提供支持和指导,并强化各部门将评价问题与政府的科技政策以及相关部门的利益联系起来。评价框架多数在项目启动时建立,主要是用来确定在项目执行中作为进行监控和对未来项目进行评价研究的具体依据,包括重点评价、绩效指标、数据搜集方法、分析和报告方法以及评价方法。在评价的过程中,采用系统的调查研究方法,对项目的实用性,项目的效果以及项目的成本效率进行考核。

澳大利亚是较早实施科研绩效评价的国家之一。其科研绩效评价包括:适当性评价,效率性评价和有效性评价。评价重点根据科研目标和项目生命周期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确定。适当性评价主要是用来考评项目设立的认可度、必要性和有限性,还包括项目编制中的可行性和逻辑性;效率性评价考察的是资金、人员、技术和设备等资源使用情况以及项目产出;有效性评价则是用来衡量影响项目结果实现的因素,用来确定是否存在意外的因素将对预期目标产生影响。澳大利亚实施科研绩效评价的主要步骤是:进行项目分析,确定考察重点;找出考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确定考评重点;对考评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起草、考评报告;回顾绩效考评和利用考评结论。

二、小结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6篇

1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学本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效迎合当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接受路径问题,也有设置篇幅较大无法达到应有教学效果的问题,还有课程考核模式陈旧影响教学效果等问题。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效迎合当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接受路径。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通常采取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讲授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中的运用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源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二是源于“师”之授业者,“生”之接受者这种认知模式;三是源于授业者自身能力所限。从第一个方面来看,尽管我国教育模式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变革和更新,并取得相当成绩,但始终未能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传统教育模式依然在我国大行其道。从第二个方面看,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一定程度上似乎决定双方各自地位及其知识能力,即“师”之授业者,“生”之接受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一种新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已经被确立,但沿行千年的传统师生关系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从第三个方面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门对授业者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的课程,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及社会实践经验的授业者很难有效完成其授业要求。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大类本科生通识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教材篇幅较大无法达到应有效果。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为例,该书共三篇十九章。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一般为36学时,也就是说一节大课(100分钟)就要讲授一章多,否则无法有效完成教材的篇章设置。如在一节大课中完成相关教学量,很显然只能是“走马观花”讲与授。其结果必然是老师没有“成就感”,学生没有“满足感”。课程考核方式陈旧,影响教学效果。如前所述,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模式中依然大行其道,因而考核方式必然会遵循传统教育模式。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最为关心的不是能否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能否运用科学方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分析和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而是该门课程考试模式。因此,在实际的讲授过程中学生更为注重课本的相关问题,对于案例分析以及如何操作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心理,即案例分析与操作模式并不与考核直接相关。

2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的思路

针对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改革思路,即:以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的新教学为核心,以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为内容,以改革现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即以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新的适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教学改革。改革以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的新教学模式。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目的最终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多通过案例分析,采取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师生合作、同学协作、广泛讨论等方式,从具体事实中得出自己的观点,绝不能“文云亦云”,从而有效地使学生积极参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性思维的产生。

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一方面在于增加该门课程的教学量,另一方面在于部分精简课程章节。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培养、造就一支更高水平科研后续队伍且具繁荣社会科学重任的一门学科,其36学时很难达到应有效果,一定程度上的课时量的增加十分必要。对于庞大的篇章设置,相关教师应根据所受专业予以有选择地篇章节选。就该门课程的结构而言,方法论层面关于其学科特点、性质及功能问题则为必选内容,而研究程序与研究设计篇幅并不大且极为重要则也应为必选内容,对于具体操作方式与技术而言,则可根据所受专业节选适合该专业方向研究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与技术。改革现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即取消“应试”考核方式,以研究方法的应用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应试”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是检验阶段性教育成果的必然形式,但“应试”绝不应该成为教育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因为以“应试”作为教育的大部分或全部则违背了教育的职能,它不仅局限了学生思维空间,而且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而言更是如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一些科学方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运用相关方法去分析、处理一些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应与此紧密相关,即考核基本原理的同时应更注重相关研究方法实际运用。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7篇

有一类具有共同演化特征的产业在19世纪末逐渐形成,并在二战后导致了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而进入21世纪,这类产业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新引擎。这类产业的发展与科学进步有很强的关联性,将其称之为“基于科学的产业”。基于科学的产业可能推动整个经济范式的改变,这充分体现在19世纪现代电气工业与化工业及20世纪半导体对整个经济范式的改造。而21世纪生物化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影响初见端倪,逐渐成为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也成为各国政府所密切关注的产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机床制造、家电业等基于技术的产业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主要是基于产品和工艺技术、工程技术的改良。而在基于科学的产业领域,尽管我国在政策、投资、研发、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都进行了诸多努力,但发达国家相对于我国始终保持着较为稳定、强劲的竞争优势。我国在上述产业领域的赶超存在诸多困难,在于没有厘清基于科学的产业其独特的现象和发展规律。本文通过访谈剑桥大学工程系石墨烯中心以及北京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科的研究人员获得一手资料,结合二手数据分析心电图和石墨烯两个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并提出了基于科学的产业“积淀—突破—爆炸式增长”的发展模式以及该模式中的三类关系,即科学与技术的Z字形互动关系、核心产品与衍生产品的关系以及形成主导设计后本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1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1.1基于科学的产业概念的界定基于科学的产业有其一系列独特的发展规律。如科学在该类产业发展中始终起着关键作用,是每一次产业根本性进步的发端;经历长期的基础科学研究的积淀,往往出现科学上的根本性突破,引发爆炸性的科研浪潮,形成平台,支撑科学、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当产业的核心技术形成及核心产品结构定性后,技术往往与其他产业技术融合或向多个产业扩散。上述基于科学的产业中的技术进步现象用现有的六代创新模型都难以解释。由于这六代模型形成时的商业环境和产业环境与现代有很大差异,导致其并没有洞察这种新发展范式的特点。通过对六代创新模型的总结发现,后三代创新模型侧重于关注创新的组织模式,前三代模型更多地关注创新的原始动力。然而由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经济环境,学者们并没有关注科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原始动力对创新的独特影响(如表1所示)。自20世纪70年代起,学者们开始专注这类基于科学的产业。Gibbons和Johnston首次提出了“基于科学的产业”这个概念,认为有一类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其技术创新明显更加依赖于科学进步。Nelson和Winter在其《经济演化理论》一书中对不同产业的技术创新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两类技术体制,即“基于科学的技术体制”和“积累性的技术体制”。他们认为在前者产业中,技术创新的原始动力是产业发展的外生变量,如大学基础科研的突破;而后者产业中,技术创新更多地依靠产业内部的技术积累。其他学者们也发现了这类产业的特性,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在总结上述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产业分为两类:基于科学的产业:产业发展强烈地依赖于科学研究,产业的核心技术进步普遍地、一贯地、强烈地依赖于科学新发现。典型产业如生物化学、制药业、有机化学、化妆品业等。基于技术的产业:产业发展对科学研究依赖性弱,该产业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技术自身的演化,也就是由已有技术的突破、改进、组合、调整、变形而形成的新技术。典型产业如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建设、家具业、印刷业等。前人对上述两类产业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分别将基于科学和基于技术的产业特点总结如下。基于科学的产业特点:(1)创新显著地来源于科学研究成果。(2)创新源往往来自企业外部,多为公共研究部门。大学和研究所参与创新的程度很高,产学研是最典型的创新模式。产品和工艺等创新的本质是将科学新发现商业化。(3)企业与公共研究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来获得外部知识成为创新成功的关键要素。(4)产业的技术创新机会丰富,科学上的进步创造了一系列的潜在产品。(5)R&D投入强度很高。(6)在这类产业—科学关联中,往往是产业与其所基于的科学两个领域发展都不成熟。例如生物医药业,该产业处于成长期,所基于的科学领域——生命科学、生物医学也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断有新的研究发现[11]。基于技术的产业特点:(1)创新是技术本身的发展或工程活动的结果。(2)企业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组织内部积累性的学习过程。(3)创新成功的关键要素在于本企业的技术投入、技术积累以及对各种技术知识和能力要素的整合。(4)技术创新机会的增长相对稳定。(5)R&D投入强度相对较低。(6)在这类产业—科学关联中,往往是产业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而相关的科学领域发展比较成熟。如公路、铁路桥梁工程、船舶制造、机床制造等工程领域,对应的机械原理、工程学等相对成熟、稳定,在较长的时间内没有突破性的新发展。

1.2基于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的分析框架经典的产业发展模式分析一般重点关注技术和市场(或产品、产业)两个维度的演化问题。技术维度的分析主要涉及Dosi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理论,Christensen、Kim等人提出了技术成长曲线理论以及Galvin、Probert总结的技术路线图工具。市场、产品、产业层面主要涉及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Abernathy和Utterback的A-U模型以及Gort和klepper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基于科学的产业其发展强烈地依赖于科学研究,产业的核心技术进步普遍地、一贯地、强烈地依赖于科学新发现,本文将科学作为一个维度来分析该类产业发展与科研的关系。同时,通过初步的数据分析,发现基于科学的产业存在普遍的产业融合现象,为了研究产业融合问题,本文将相关产业设为一个与科学、技术、产业平行的维度进行分析。

1.2.1分析的维度科学:重点关注重大的科研事件,剖析科研事件之间的联系,如核心科学突破与外围科学进步之间的关系结构以及对技术发展的影响。技术:关注技术突破的典型事件,技术突破之间的关系,技术突破对科学的影响,以及技术突破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如技术兴起对产业兴起的影响,主导设计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等。产业:关注早期市场需求的形成、早期产品的形成、何时开始产业化并出现专利、核心产品与衍生产品等典型产业发展事件。其他产业:关注相关产业技术对所研究的产业的影响,分析产业融合问题。

1.2.2关注的指标时间及顺序:需要关注关键事件的发生时间及顺序,例如技术、产业兴起的时间节点,科研积淀、核心科学突破、主导设计确立、产业融合发生的时间区间,以及发生的先后次序。通过时间顺序初步推断事件间的因果关系。维度间的关系:关注4个维度的相互关系。在基于科学的产业这个分析背景下,在整个产业发展的系统中,重点关注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什么关系,技术如何影响产业,产业间的融合又产生什么影响等。

2基于科学的产业发展案例

2.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考虑到“基于科学的产业”这个研究课题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本文选取心电图产业和石墨烯产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通过归纳法进行理论构建。选取心电图和石墨烯两个产业的原因在于这两个产业是典型的基于科学的产业,心电图的发明和石墨烯的成功制备分别获得了1924年诺贝尔医学奖和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个产业的发展都持续地高度依赖于科学研究。本文通过对心电图和石墨烯两个案例的研究,探讨基于科学的产业的发展模式。案例资料数据来源:(1)科学论文:主要涉及心电图、石墨烯技术路径方面的文献。(2)图书:关于心电图、石墨发展史的图书。(3)访谈:分别对北大医学院心血管内科、剑桥大学工程系石墨烯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了访谈,收集了一手数据。心电图领域的访谈主要涉及心电图科研成果、技术、产品的关系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等。剑桥大学工程系石墨烯中心在全球石墨烯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笔者对该中心的几名研究人员进行了访谈,主要涉及石墨烯基础科研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石墨烯的应用前景。

2.2心电图产业案例概况本文梳理了心电图领域科学、技术、产业以及相关产业4个层面在发展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厘清了各个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总结为表2,并根据表2总结了心电图产业发展路径(见图1)。心电图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早期基础科研、心电图兴起和近现代心电图产业发展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7世纪—18世纪):电的利用,电对生物体组织的影响的观察以及生物电的发现。17世纪初,物理学家Gilbert、Browne等发现了静电的存在,在此之后,各种静电计不断被发明出来。在静电计的帮助下,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一个世纪里,Bancroft、Walsh、Sowdon、Galvani、Kite、Nobili等学者陆续发现并验证了生物电的存在,并通过解剖实验发现了生物电与肌肉、神经和部分器官(特别是心脏)机能之间的联系。第二时期(1800—1895):为了检测出心电,验电设备不断改进,机器灵敏度不断提高。在19世纪一个世纪里,Oerste、Schweigger、Nobi-li、Thompson、Arsonval、Deprez等学者不断推动着验电设备的进步。1858年Thompson发明了镜式电流计。1872年Lippmann发明了毛细管电位计。由于验电设备越来越灵敏,新的心电现象得以观察,很多猜想得到了验证。1850年,Hoffa证明了电流会导致心颤。1856年Koelliker和Muller利用电流表证明了每一次心跳都伴随着电流变化。1875年Caton制成了第一份有明确记载的心电图记录。1885年Einthoven首次从体表记录到心电波形。1887年Waller通过毛细管静电计记录下历史上第一个人类的心电图,证明了人类心脏跳动伴随着有规律的电流变化并提出“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一词。1890年Burch通过数学方法,将毛细管静电计记录的数据转化为图形。第三时期(1895至今):第一个精确心电图问世,心电图逐渐产业化为一种医疗工具。1895年Einthoven利用改良后的静电计和1890年Burch改良的数据—图像算法,检测到人类心电5种波形:P、Q、R、S和T,成为现代心电治疗的基础。1903年,Einthoven开始与剑桥科学仪器公司商讨弧线电流计的商业化生产。1906年,通过心电图仪(以弦线电流计为基础)测度的正常和异常心电图,Ein-thoven首次系统地论述了许多心电医学现象如:左、右心房、心室肥厚时,U波,QRS波,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心房扑动和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等。自此,有了心电图仪和通过5种波形表达的标准正常心电图,形成了现代心脏医疗和设备创新的基本逻辑:医学家们逐步形成某类心脏疾病的心电图确诊标准—测度心电图—与正常心电图对比发现某类波形的异常—心电干预仪器—临床治疗。遵循这种基本逻辑,20世纪初至今,左、右心房、心室肥厚时,U波、QRS波、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房颤、心绞痛、梗死、心动过速等越来越多的心脏疾病被发现并形成确诊的心电图标准。同时,心电图仪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也越来越先进,并与其他电路技术、无线技术结合,如1978年晶体管应用于心电图仪。另外,起搏器、除颤器等心电干预设备得以问世并不断改良,越来越轻薄,并可植入人体。1924年,Einthoven因发现心电图机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3石墨烯产业案例概况与心电图产业的分析类似,本文梳理了石墨烯领域科学、技术、产业以及相关产业4个层面在发展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厘清了各个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总结为表3,并根据表3总结了石墨烯产业发展路径(见图2)。与心电图产业不同,石墨烯产业兴起于2004年,发展时间短但产业化速度快,科学、技术、产业3个层次间的时滞不如心电图产业那样明显。另外,由于材料产业本身的特点,石墨烯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十分密切。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早期基础科研、实验室石墨烯制备、石墨烯产业化发展3个时期。第一时期(1859—2004):石墨结构和性质的早期研究,及石墨薄片的分离方法探索。1859年,英国化学家Brodie发现了氧化石墨具有层状结构。20世纪初,X射线晶体学创立以来,石墨薄片的研究开始兴起,科学家们努力尝试观察并分离更薄的石墨薄片。另一方面,也有很多科学家认为石墨烯是不可能在常温下存在的。1918年,Kohlschütter和Haenni通过粉末衍射法发现了石墨氧化物薄片(graphiteoxidepaper)的性质。1924年,通过单晶衍射法发现了石墨氧化物质的结构。1934年,Peierls提出准二维晶体材料由于其本身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在室温环境下会迅速分解或拆解。关于石墨烯存在的可能性,科学界一直有争论。1947年,Wallace率先开始研究石墨烯的性质,这是对石墨三维电子性质探索的开始。在这期间,Semenoff、DeVincenzo和Mele提出了无质量狄拉克方程,提出狄拉克点导致量子霍尔效应(石墨烯的特性之一是存在常温量子霍尔效应)。随着电子级显微技术的发展以及分离萃取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提取出的石墨薄片越来越薄。1948年,Ruess和Vogt发表了最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拍摄的少层石墨(层数在3~10层之间的石墨)图像。随后,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单层石墨。1966年,Mermin和Wagner提出Mermin-Wagner理论,证明不可能存在二维晶体材料。因此,作为二维晶体材料的石墨烯只是作为研究碳质材料的理论模型,一直未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对石墨薄片的研究热情依然没有减退,20世纪70年代,对单层碳原子石墨平面材料的关注超过了其他材料,这期间对石墨的研究主要依靠透射电子显微镜。1990年,开始尝试微机械分离法制作石墨薄片,但到2004年前,薄度一直在50~100层以上。2002年,出现最早的石墨薄片生产技术专利,叫做“纳米级石墨薄片”。这是最早的石墨薄片大规模生产的专利。第二时期(2004—2005):成功分离单层碳原子石墨层,即石墨烯。2004年,Geim和Novoselov首次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了单层碳原子石墨层,即石墨烯。由于上述提取技术,石墨烯的光、电、热传导、机械、生物化学、化学传感等一系列优良性质得以直接观察。2005年,Kim和Zhang证实了石墨烯的准粒子(quasiparti-cle)是无质量迪拉克费米子(diracfermion),引起一股研究石墨烯的热潮。自此,众多科学家投身于石墨烯的研究。第三时期(2005至今):石墨烯的各种特性被发现,科学成果激发了许多技术创新,产业化迅猛发展。由于成功实现了石墨烯的制备,大大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度,石墨烯在光、电、热传导、机械、生物化学、化学传感等多方面的多种优良特性在9年的时间里不断被发现。如室温量子霍尔效应、室温高载流子迁移率、高光电转换效率、石墨烯薄片与单层氦键合形成绝缘的石墨烷、超高等效热导率和超低界面热阻等。同时,在9年的时间里,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也有了改善,从最初的昂贵且产量小的机械剥离法到SiC热解外延生长法、氧化石墨还原法以及目前最常用的化学沉降法,成本不断降低,产量不断提升。科学领域,石墨烯的各种优良特性激发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形成了石墨烯包装材料、石墨烯单分子传感器、石墨烯高频电路、石墨烯锂电池、石墨烯薄膜等。这些技术创新推动了海水淡化、DNA测序、飞机材料、包装材料、医用传感器、电子产品、光通讯系统、防弹衣等领域的发展。Geim和Novoselov因成功制备石墨烯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对案例的讨论——基于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

3.1基于科学的产业中科学、技术、产业互动三角形基于科学的产业遵循积淀—突破—爆炸式增长的发展模式。图3描述了这种发展模式中科学、技术、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以及技术兴起、产业兴起、产业融合的现有顺序和科学重大突破、核心产品主导设计几个重要节点形成的时间区间。产业发展中这种互动系统依次经历技术的兴起、产业的兴起和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几个阶段,形成了一个科学、技术、产业及其他产业的互动三角形。在科学的重大突破之前,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科研积淀。在这个时期,技术和产业层面比较平静。经过长期的科研积淀,科学研究产生重大突破,形成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爆炸式的进步,并形成一个发展的平台,支持相关的创新。科学的重大突破后产业开始逐渐形成。产业经过一定的发展形成核心产品的主导设计。而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往往出现在核心产品的主导设计形成以后。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科学研究往往是每一项新进步的发端,是整个发展的原动力。上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根本性地提升了科学研究进步、技术创新、产业发展速率,使得整个领域的图景发生根本性变化。例如人类心电5种波形的发现和标准的确定就是心电图产业发展的一个“爆炸点”。人类将电疗应用于临床用了将近3个世纪的时间,而早搏,二联律,房颤,心绞痛,梗死,心动过速等一系列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一共经历了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总的来看,在爆炸点之前该领域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都相对平静,而爆炸点之后,形成了三方面的变化:科学层面,基于人类心电标准波形和心电图仪器的进步,上述很多心脏疾病得以研究。技术层面,心电标准的形成大大促进了心电图仪的进步,同时发端于对各种疾病的科学研究,对应的起搏器、除颤器等设备应运而生。产业层面,各种仪器设备越来越便携和便宜,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再如,石墨烯领域“爆炸点”以前的平静和以后的活跃程度对比更加显著。人类分离石墨烯的尝试经历了150年的时间,而之后石墨烯迅猛发展并渗透到各个领域仅仅用了10年的时间。在“爆炸点”之后,科学层面,石墨烯各个方面的性质研究速度增长迅速,新研究成果的公布需要按月衡量。这种速度的暴涨也是因为石墨烯的成功分离吸引了众多其他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进入该领域。技术层面,各类产品技术在10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产业层面,石墨烯向海水淡化、DNA测序、包装运输、通讯、电子等产业的渗透蓄势待发。图3说明的科研核心角色、核心与衍生创新的关系、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以及科学与技术的Z字形互动关系将在下面中进行论述。这种互动三角形在心电图产业中表现十分典型,但在石墨烯产业中表现不很明显。主要是由于石墨烯产业兴起仅仅十几年的时间,整体的三角形互动模式还未完全显现。

3.2科研在基于科学的产业发展中的角色本文发现在基于科学的产业发展中,科学研究自始至终处于核心地位。这种科研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角色并不能被经典产业演化理论所解释。Ver-non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导入期、成熟期和标准化期3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Abernathy和Utter-back提出了A-U模型,讨论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关系,并将产品的创新过程分为流动、过度和确定3个阶段。Gort和Klepper提出了G-K模型,论述了产品的主导设计。他们按厂商数目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划分,提出引入、大量进入、稳定、大量退出(淘汰)和成熟等5个阶段。Phaal提出了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应用—市场(S-T-A-M)的转化,认为产业发展的S曲线上,随时间推移产业发展的核心遵循科学—技术—应用—市场的转化路径。Christensen、Kim等人提出了技术成长曲线,认为技术的发展遵循S型路径成长。Dos(i1982)等学者提出了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的概念。上述理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认为在产业发展初期科学研究极其活跃,引领产业的发展,随后科学研发频率和规模下降,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向技术因素、工艺因素和市场因素转移。然而上述产业演化及创新理论都未能解释本文发现的这一现象,即在某些产业领域,科学自始至终处于核心和引领地位。例如心电图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研究一直是产业发展的原始动力,是每一次进步的发端。第一时期基础科学的进步阶段,观察电对生物体组织的影响以及发现生物电,特别是心电成为心电图产业发展的基础。正是这些基础科学的积淀,逐渐催生了心电图产业。这一阶段科学原理的发现也推动了技术层面各种验电设备的早期发展。第二时期心电图产业开始形成的直接原因在于实验室首次成功绘制了人类心电图。由于前一时期对生物电的长期科研积淀,人们对生物电有了充分的了解并认可临床的电疗方法,实验室心电图的成功发现使人们看到了它的临床价值。因为之前对心脏的电疗处于“误打误撞”碰运气的状态,并没有原理上的指导,电疗使病情加重甚至使病人加速死亡的现象十分常见。心电图的出现无疑成为了电疗的“眼睛”,从此电疗结束了误打误撞的发展阶段。实验室心电图的发现很快促成了产业化生产。到了第三时期,心电图产业的几乎所有发展都来源于Einthoven发现的人类心电的5种波形。这5种波形至今依然是心脏疾病诊疗的基础。即自从人类心脏正常波形发现后,所有的产业发展都遵循这样的模式。心脏异常临床表现、发现心电图与标准心电图的差异、研究干预原理和方法、干预仪器的发明及生产制造、二联律、心肌梗塞、心绞痛等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是以人类心电5种波形为基础的。再如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在最初的基础科学进步阶段,发现石墨的层状结构、观察并分离石墨薄片成为石墨烯成功提取的基础。第二阶段,实验室成功分离出单原子层石墨薄片,即石墨烯,成为该产业兴起的直接原因。第三阶段,由于之前对石墨烯的研究处于“猜想”阶段,进展缓慢。实验室中成功提取了石墨烯,使得它成为研究者能够拿在手中的“实实在在”的研究对象,对石墨烯的研究发展速度迅速提升。对石墨烯光、电、热、机械、化学传感等一系列优良性质的研究都来源于实验室的石墨烯提取技术。在这一阶段,产业开始形成,但精密光学仪器、石墨烯薄膜、包装材料、纳米器件、光感材料、电路器件等一系列石墨烯相关技术发展以及在医疗器械、光通讯、电子产品、武器、包装等领域的产业发展都基于科学层面实验室中对石墨烯各种性质的发现和原理的研究。

3.3基于科学的产业中的核心创新与衍生创新基于科学的产业中,核心的科学突破形成核心产品,而一系列周边的技术进步会形成产品系列。例如,核心的心电验电技术和人类5种波形的标准确立形成了该产业的核心产品心电图仪,用于各种心脏疾病的诊断。基于相同的心电基本原理,形成了心脏起搏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形成了心脏除颤器,通过较强电脉冲恢复窦性心律,治疗心律不齐;形成了可以24小时监护的便携心电图仪等仪器。石墨烯产业也有类似的现象。由于科学上石墨烯分离技术实现了石墨烯材料的制备。这个核心产品形成了用于海水淡化的石墨烯薄膜、用于DNA测序的石墨烯薄膜,形成了用于包装、防弹衣、飞机材料等表面材料,形成了用于各种电路的电路材料等。

3.4基于科学的产业领域的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产生产业融合。上述两个产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出现了产业融合。对于心电图产业,当科学领域形成标准、核心技术成熟,产业层面出现主导设计之后,发生了3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根本性地提高了心电图仪的性能。第一次融合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电子管应用于心电图,取代了庞大易坏的弦线式电流计心电图。第二次融合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将静态心电图拓展为动态心电图,发展了三维向量心电图,性能提高的同时,心电图仪的体积大大减小了。第三次融合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的专用集成电路和计算机芯片应用于心电图,同时CPU和软件支持使得心电图智能程度大大提高,实现了12导联同步描计,能对心电波形数据进行存储、回放、编辑、打印和传输。另外,无线技术也应用于心电图仪,1999年心电图实现了与无线技术结合,有助于组织专家会诊。2005年,丹麦心脏病专家通过无线技术把心电图数据从救护车传送到医生的电脑上,节省了抢救时间。而石墨烯作为材料领域的创新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体现了材料领域的特性,能够快速向多领域渗透。石墨烯本身也存在很多其他材料没有的特别之处,在光、电、热、化学传感、生物、机械等几个方面都有优良特性,导致石墨烯材料在医学仪器、过滤膜、包装材料、电路、武器、光通讯、飞行材料、电池等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

3.5科学与技术的“Z”字形互动基于科学的产业中,本文还发现了科学与技术的“Z”字形互动关系。即科学研究明确原理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同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技术上的支持,形成了技术需求。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支持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例如在心电图领域,各种验电设备的基本原理来源于对电的研究。同时,为观测生物电,科学对技术的需求催生了无定向电流表的发明,使得生物电得以观察。为了观测心电,需要更精确的验电设备,产生了新的技术需求,推动了毛细静电计的发明,使得心电得以观测。为了绘制心电图,需要进一步增加验电精度,于是发明了弧线电流计,成功绘制了心电图。科学与技术遵循的上述关系,如果以时间作为横轴,发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箭头形成了一系列的“Z”字。石墨烯产业也有类似的现象。实验室首次成功分离石墨烯为石墨烯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物理剥离法无法应用于大规模制备。于是在技术层面出现了SiC热解外延生长法、氧化石墨还原法及目前最常用的化学沉降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材料。

4理论思考与启示

科学研究案例范文第8篇

与此同时,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专门就方法论著书立说,如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复旦大学教授陈其荣所著的《科学基础方法论》,等等。由此可见,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体系中,方法论篇占据绝对的首要地位。社会科学研究方式具体包括社会科学研究程序与研究设计。社会科学研究程序,是指各种卓有成效的社会科学研究活动所应经历的最基本的、最一般的程序或步骤。从社会科学研究这一整套过程或程序来看,提出问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也就有了“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这一经典论断,其基本依据即只有找到问题,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后续的研究工作。因此,问题的提出对于科学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当问题找到之后,认清研究问题的类型、遵循一定原则选择社会科学问题,并进行分析问题、探索答案及检验其结论的“三步模式”被称之为社会科学研究程序的解题模式。研究设计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同时还包括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的内容。正如艾尔•巴比所言:“科学研究要进行观察并对你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解释……不过,在你观察和分析之前,你需要一个计划。你需要判断你需要观察什么,分析什么,为什么,如何进行。这就是已经设计的全部内容。”

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技术是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任何一项研究都无法离开具体方法与技术的支持。徐志明在其主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将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分为:选题方法、文献调查法、思维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秦伟和吴军编著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将具体操作方法与技术分为:抽样方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统计方法;欧阳康和张明仓著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怀疑方法、观测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等等。尽管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反映了当前学界对于具体研究方法的认识水平。当然,随着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人们研究能力的不断增强,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还会不断深入,从而会有更多更加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不断涌现。总体来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特点表现为:通过培养研究者形成一定的方法论,从而使研究者选择特定的研究程序与研究设计,进而又选择一套与之匹配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技术。

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学本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效迎合当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接受路径问题,也有设置篇幅较大无法达到应有教学效果的问题,还有课程考核模式陈旧影响教学效果等问题。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效迎合当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接受路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而且也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课程。因而,在该课程讲授过程中通常都会采取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讲授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中的运用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源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二是源于“师”之授业者,“生”之接受者这种认知模式;三是源于授业者自身能力所限。从第一方面原因来看,尽管我国教育模式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变革和更新,并取得相当成绩,但始终未能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传统教育模式依然我国教育模式中大行其道。从第二个方面来看,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一定程度上似乎决定双方各自地位及其知识能力,即“师”之授业者,“生”之接受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一种新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已经被确立,但沿行千年的传统师生关系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从第三方面来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门对授业者综合能力要求极为高的课,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及社会实践经验的授业者很难有效完成其授业要求,从当前相关研究成果就能管窥一二,即从事相关教学及其研究都是一些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因而对于社会经验有限且年轻的授业者而言就显得颇具挑战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大类本科生通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篇幅较大无法达到应有效果。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为例,该书共三篇十九章。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一般为36学时,也就是说一节大课(100分钟)就要讲授一章多,否则无法有效完成教材的篇章设置。如在一节大课中完成相关教学量,很显然只能是“走马观花”讲与授。其结果必然是老师没有“成就感”,学生没有“满足感”。课程考核方式陈旧,影响教学效果。正如前所述,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模式中依然大行其道,因而考核方式必然会遵循传统教育模式。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最为关心的不是能否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能否运用科学方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分析和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而是该门课程考试模式。因此,在实际的讲授过程中学生更为注重课本的相关问题,对于案例分析以及如何操作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心理,即案例分析与操作模式并不与考核直接相关。

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直以来,在我国都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社会现象。甚至有句顺口溜叫做:男学工、女学医,学了文科没出息。这种“没出息”也主要是指工资待遇低。由于这种不公平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极大地影响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为了改变这种轻视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无用的不正确观点。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到了21世纪初期,党和政府加大了对社会科学的关注力度。2001~2002年间,总书记就社会科学问题先后提出“四个同样重要”①、“五个高度重视”②和“两个不可替代”③,以此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近些年来,国家大幅增加了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及资助力度,这种推动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追踪全球科研学术成果的汤森路透公司的2011年最新科研成果报告显示,该年度中国学者论文的数量位居全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与此同时,中国文献的高引用率也在稳步增长,目前中国高频引用论文的数量已与英国相当。

然而,科研论文数量的飞速增长及高频引用能否真实反映我国当前社会科学发展现状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言,尽管中国学者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工作环境———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学生对科研事业的专注,但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要追上美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于研究方法的不断精进。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必然首先是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梁启超认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出现、蒸汽机的发明都与培根的归纳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他指出,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中世纪社会的差异很多,但一个显著差异就是科学研究方法的革新,科学研究方法的革新成为道德、政治、技术、器物等领域的进步的基础。科学研究方法不仅是一种纯粹的学理性思维,而且有利于科学进步,有利于国计民生。因而吸收科学研究方法,推动科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对当时的中国而言是势在必行。

研究方法的突破,一方面需要一线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则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更高水平科研后续队伍。当前,中国各大高校就肩负着这样一个使命,即为培养、造就一支更高水平科研的后续队伍输送人才的使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在各大高校中的普及化发展便是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对社会科学方法论提出的迫切需要。但是正如上所述,作为一门相对较为新设的课程在其发展过程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些工作者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当前各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情况、教学效果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为培养、造就一支更高水平科研的后续队伍的形成。传统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很难肩负起培养、造就一个更高水平科研后续队伍的艰巨使命,其教学改革就显现出极大的必要性。

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的思路

针对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改革思路,即:以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的新教学为核心,以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为内容,以改革现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即以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新的适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教学改革。改革以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的新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即由老师讲,学生听、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病在于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动作用,完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新时期要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发挥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的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的新教学模式将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目的最终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多通过案例分析,采取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师生合作、同学协作、广泛讨论等方式,从具体事实中得出自己的观点,决不能“文云亦云”,如此模式的形成无疑对调动学生独立思考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新的教学模式将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满堂灌的教育弊端以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从而有效地使学生积极参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性思维的产生。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科学地建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体系是实现该门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也决定着培养、造就一支更高水平科研后续队伍质量的关键,从而决定性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科学未来的繁荣与发展。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一方面在于增加该门课程的教学量,另一方面在于部分精简课程章节。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培养、造就一支更高水平科研后续队伍且具繁荣社会科学重任的一门学科,其36学时很难达到应有效果,一定程度上的课时量的增加十分必要。对于庞大的篇章设置,相关教师应根据所受专业予以有选择的篇章节选。

就该门课程的结构而言,方法论层面关于其学科特点、性质及功能问题则为必选内容,而研究程序与研究设计篇幅并不大且极为重要则也应为必选内容,对于具体操作方式与技术而言,则可根据所受专业节选适合该专业方向研究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与技术改革现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即取消“应试”考核方式,以研究方法的应用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教育作为一种按照社会良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完善人的活动,应尽可能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个人成长创造一个良性发展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活力的一种社会行为活动。“应试”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是检验阶段性教育成果的必然形式,但“应试”绝不应该成为教育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因为以“应试”作为教育的大部分或全部则违背了教育的职能,它不仅局限了学生思维空间,而且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而言更是如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一些科学方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运用相关方法去分析、处理一些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应与此紧密相关,即考核基本原理的同时应更注重相关研究方法实际运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