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基础统计学范文

基础统计学范文

基础统计学

基础统计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综合性  统计基础  教学模式

综合性中职统计基础教学模式强调的是遵循综合性的教学准则,既要考虑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也要考虑学生职业能力的可发展性。因此综合性中职统计基础教学的第一要素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目标层次化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特色化教学模式;第二要素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彰显理论教学的可实践性;第三要素是教师要重点强调职业教育的模拟化效能,进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第四要素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学生评价标准的多样化,调动学生学习统计基础的积极性。

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目标层次化

教学在传统的综合性中职统计基础教学中,教师主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应注重将课堂教学目标层次化。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其层次性规律,结合学生间的能力差异、学习兴趣以及就业单位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培养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对各层次学生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及能力要求,使各层次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升,掌握多种岗位技能,实现顺利就业。例如,在财经专业的统计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统计基础教学的层次性,要结合学生成长动态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目标展开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适当地增加或者减少课程教学内容。教师可通过统计学的方式统计学生的认知层次,再根据每个章节核心内容结合学生学习表现确定更加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课堂上,如果教师单向制订教学目标,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会给部分学生带来压力,造成学习障碍。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遵循统一与分层相结合的原则,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当既包括基本教学目标,又包括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发展目标和超纲目标。分层制定教学目标,为学困生降低了教学要求,使其也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内容实用化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内容实用化,强调的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统计基础课程作为财经专业的核心课程,需要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既要保障理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又要确保学生充分吸收相关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增加实训内容,不断完善、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大量学习教材中没有涉及但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方法模拟化

信息化教学技术给职业教育带来了重大变革,让职业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中职学生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这对于财经专业教学而言是不利的。如何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应当立足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信息化教学技术寻求解决统计基础教学重点难点的有效方法。 对财经专业的学生来说,统计基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将统计学应用到财经类课程中。统计基础教学偏重于实践操作,它不单单是流程化的技能实训。教师必须关注到统计基础教学的每一个重点难点,让信息化技术更好地服务专业教学。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关键在于实训教学的可视化,教师可通过信息化技术,利用模拟软件让学生对相关重点难点进行反复演练。同时,教师也可利用信息化技术采用线上教学方式,结合统计学相关案例为学生展现可实际操作的统计学相关知识。

四、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评价多样化

课堂教学评价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强化学生学习认知的重要方式。新时代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单一的评价标准过渡到多样化的评价标准,要注重评价标准的实用性,从课堂教学的核心出发,围绕专业核心课程,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提高,以及认知体系的形成。例如,财经专业统计基础课程评价,必须从理论课程评价和实践课程评价两个方面进行。理论课程评价主要面向学生的理论学习。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素养进行客观评价,综合学生的学习认知、学习态度、学习特点等,围绕学生各项日常学习活动,采用部级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科学化评价。实践课程评价主要由工学结合过程中的企业师傅来评价。学生作为企业学徒到企业顶岗实习、定岗实习,最终实现订单培养的目标。在此过程中,企业师傅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实践课程的评价标准要重点参考企业师傅的意见和建议,并主要由企业师傅来进行评价。企业师傅作为学生能力最直观的见证者,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态度展开客观评价,评价内容具体包括学生工作能力的强弱、学生工作态度好坏等。而企业要重点关注学生对于企业发展所创造的价值,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展开评价,以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念。总之,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现象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即通过对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来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性。因此,中职统计基础教学要结合市场需求形成综合性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

[1]侯雪莲.谈中职会计统计基础知识的有效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5).

基础统计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储层建模;多点地质统计学;应用;分析

在20世纪末,计算机硬件得到了革命性的变革,这也使得以变差函数为基础的地质统计学储层建模的算法逐渐趋向于成熟,但是该算法依旧很难满足现在对于储层建模的多样需求[1]。而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刚好可以有效的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多点地质统计学的模拟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也就是基于样式的模拟与基于像素的模拟,如果以模拟过程与样式分类为指标,又可以将基于样式的模拟分为三类,也就是基于距离的模拟算法、直接模拟算法以及基于样式的模拟算法。

1多点地质统计学简单介绍

多点地质统计学表达的是三维区块中多点之间的关系,具体指的是对局部条件概率通过动态化的数据结构,组织的一次性的分布测算,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繁杂的算法同时也降低了机时,将该算法应用与储层建模中,就成为了一种在传统地质建模法基础之上,结合训练图像替换变异函数、优化三维多点模拟的新型的地质统计学工具。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应用与储层建模中的具有流程有:其一,对现有地质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以创建合适的训练图像;其二,将与该质地有关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以建立统计相;其三,组织多点统计学在储层建模中的模拟过程,根据现实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建立最科学的图像。

2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建模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以某地区中储层区块为例,根据该区块砂层与油层厚度的数值,结合Pertel在储层区块中的组织建模环节,将油层分为十层,并将其归入已经制定好的砂泥岩比例图像当中,再结合原有的对该建模区域的质地信息、统计数据以及对地质的认识,进一步拟定三维图像训练方案。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可以参照SGS(传统序贯指示模拟),通过三维训练中得到的序贯指示数据以及储层模型,对比其构建不同模型之间的存在差异,同时也应该对这两种不同的建模方案综合讨论。在经过多点统计学训练统计以及传统序贯指示模拟之后会得到的储层模拟图。之后将两种储层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不难得出,多点统计学训练模拟得到的储层集合结构在阻碍砂体零散分布方面具有的作用明显高于另一种方法,并且在模拟集合形态的整体性与细节度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以得出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应用在储层建模中可以保证图像模拟具有较高的连续性。

3结语

总而言之,将地质统计学应用与储层建模中,尤其是其中的多点之地统计学,有助于推动储层建模的进一步向前发展。该建模方法具有结合了目标统计法的优势,可以有效的创建沉积微向模型,同时也可以结合有效的方式,实现最大化贴近原始数据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靳亚雄,谢青.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分析[J].石化技术,2017(3):100.

基础统计学范文第3篇

绝大多数的论文撰写,均需通过一定数量临床病例(或资料)的观察,研究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以探讨客观存在的新规律。如确定新诊断、新治疗等措施是否优于原沿用的方法,就需进行两种方法比较,这就涉及统计处理;统计设计又是整个课题研究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显然,经正确统计处理的结果可信度高,论文的质量也高。

据不完全统计,在难以发表的、已凝聚着作者心血并花费较长时间与较大财力撰写的研究论文中,约半数以上是由于统计错误致其结果与原文主要结论相违背。如一文采用某新药引产,96例足月孕妇的产后出血与新生儿低Apgar评分率均为2.1%(各2例),明显低于应用原药引产的19例,其产后出血与新生儿低Apgar评分发生率均为15.8%(各3例,χ2=7.164,P<0.001)。故认为采用新药引产是一更安全的措施。原药引产组例数偏少暂且不谈,该资料比较应采用精确法分析,结果是与原结果恰恰相反(P>0.05),这样上述的主要结论就欠可靠而难以发表,否则论文可起误导作用。类似问题文稿中还常有出现。现就文稿中常见的统计问题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简述如下。

一、常用的统计术语

统计学中常用的概念有总体与样本、随机化与概率、计量与计数、等级资料及正态与偏态分布资料、标准差与标准误等。如某研究采用经会阴途径测定宫颈长度,以探讨不同宫颈长度与临产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35例宫颈长度为25~34mm者与32例宫颈长为15~24mm者临产时间的均值±标准差(x±s)各为57.6±58.1与47.3±49.1小时。该计量资料,经t检验显示t=0.780,P>0.05,并未提示不同宫颈长度的临产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从标准差大于均值,显示各变量值离散程度大,呈偏态分布,故不能采用x±s这一算术均数法计算均数。经偏态转换成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后结果是:35例与32例的临产时间各为34.5±4.1与26.7±4.1小时,(t=7.778,P<0.001),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可认为随着宫颈长度的缩短、临产时间也缩短。此外,当两组资料单位不同时,其S单位也不同;即使两组单位相同的变量值,若其均数差异较大,也都应以变异系数替代s来比较两组值的离散度的大小。

二、正常值范围及异常阈值的确定

如何选择研究对象,至少需多少例,正确统计处理和参考一定数量的病例数据,是确定正常值范围及异常阈值的四个重要因素。

1.研究对象:应为“完全健康者”,可包括患有不影响待测指标疾病的患者。如“正常妊娠”的条件:孕前月经周期规则、单胎、妊娠过程顺利、无产科并发症及其它有关合并症,分娩孕周为37~41周+6,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500~4000g和Apgar评分≥7分。

2.观察数量:观察数量应尽可能多于100例;需分组者,各组人数也是如此(标本来源困难时酌情减少)。有些指标值如雌三醇(E3)、甲胎蛋白(AFP)、胎盘泌乳素(HPL)等随孕周进展而变化,应按孕周分组;邻近孕周均数相近者,可合并几周计算。若为偏态分布,应以百分位数计算,则例数应≥120例。取各孕周对象时,应考虑到所取各孕周中的例数分布大致均衡。显然,文稿中往往以少量例数求得正常值是欠可靠的。

3.统计处理:应根据所得数据分布特征采用不同的统计处理方法。属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据,可采用x±s法计算;这也适用于以一定方法能将非正态分布转换成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对无法转换的偏态资料,应采用百分位数计算法。具体计算(包括上下限初步制定)见文献。

4.对照数量:相应观察的病例数(包括分组)应不少于30例,这对制定某指标有临床意义的异常阈值尤其重要,这一点往往易被忽视。如在参考较多病例数据后,唾液游离E3的下限异常阈值应为第2.5百分位数,而非通常采用的5百分位数。否则,将会导致该指标产前监护的假阳性率增加。

三、t检验与校正t检验(t′检验)

这是文稿中极易混淆的一类计量资料统计问题。

(一)检验的注意事项

1.t检验的意义:t检验与所有统计分析相同,其结果提示现有差别不仅仅是抽样误差所致,且提示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大小,即t0.05与t0.01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各为5%与1%。

2.统计意义与临床意义的关系:统计学有显著意义,而在临床上可能是无意义的,提示该研究应继续深入,以明确该差异是否真有显著意义;相反,统计无显著意义,而临床上却是有意义的,不能贸然轻易地下结论。应复查实验设计、方法、试剂及仪器性能、质控措施和实验数据等是否有问题,或尚需再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进行复测等。

3.t检验适用范围:t检验仅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包括偏态转换)和其方差是齐性资料的检验;t检验适用于可比性资料,即除了欲比较的因素外,其它所有可影响的因素应相似。

4.t检验的结果判断:判断结果不应绝对化,P<或>0.05,分别表示可拒绝或接受原定的假设,但两者都有5%的可能性犯第一类错误;而P值越小,只能是更有理由拒绝原定的假设。

5.单侧与双侧检验:应预先制定本研究的结果是需行双侧还是单侧检验。对有把握确知某治疗措施或某指标是不会劣于现有的,才作单侧检验;若不知何者为优,应行双侧检验。因为在同一t值的界限上,单侧检验的概率(P)仅为后者的一半,也就是说单侧检验较双侧检验更易得出差别有统计意义的结论,不可随意制定。一般讲,绝大多数研究以采用双侧检验为妥。

(二)t′检验与t检验的区别

当两样本均数的方差非齐性时,应以t′替代t检验。例如:甲组32例血清某指标值为53.9±49.6(μmol/L);乙组6例的结果为26.6±7.2(μmol/L),若不考虑两样本方差大小,t检验示t=1.331,P>0.05,提示两组血清该指标的平均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先作方差齐性检验,F=47.4,P<0.01,示这两样本方差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据此应采用t′检验,t′=2.952>t′0.012.875,P<0.01。显然,与上述结论恰恰相反。

四、卡方(χ2)、校正χ2与直接概率法(或精确法)检验

这三种检验方法为一类用途较广、但也易混淆的、适用于计数资料检验的方法。应注意,鉴于总数与理论值的不同,应采用相适合的检验方法。

例1.192例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发生难产与窒息数分别为151例与22例;3475例出生体重≥3500~4000g的新生儿发生难产与窒息数分别为185与265例;2451例出生体重≥2500~3500g的新生儿发生难产与窒息数分别为122与169例。3组的构成比:难产与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78.6%、5.3%、5.0%与11.4%、7.6%、6.9%。据此贸然认为出生体重≥2500~3500g为最佳新生儿分娩体重的结论是不可靠的。经χ2分析,后两组的难产与窒息率间和前两组窒息率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故可认为,单据本研究结果是难以得出上述临床上认可的结论的。这涉及到上述“统计无显著意义,而临床却是有意义”的问题,应进一步复查或增加样本测试。杜绝单纯根据百分率的大小贸然下结论。

例2.某药治疗感染衣原体(CT)的中、晚期孕妇各11例和36例,她们的新生儿感染CT数各为3例和23例。χ2检验得χ2=4.570,P<0.05。据此误认为,某药治疗中孕期感染CT孕妇的新生儿感染CT数少于晚孕期才开始治疗的新生儿感染数。根据统计原则,其中一个数的理论值为4.9(<5)时,应采用校正χ2计算,得χ2=3.209,P>0.05。显然,正确结论恰与上述相异。

例3.以精确法替代χ2检验。某新技术测试8例卵巢内胚窦瘤患者,5例呈阳性反应;测试25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中6例阳性。χ2检验得χ2=4.042,P<0.05。误认为该新技术测前组的阳性率高于后组。但鉴于总例数33例(<40),且其中一个数的理论值为2.7(<5),故应改用精确法检验,结果首次计算P值,已达0.102,>双侧检验的有显著性意义的界限0.025,故P>0.05。结论也恰相反。

五、相关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只是以相关系数(r)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直线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面的统计指标。无论是正相关(r为正值)或负相关(r为负值),只是经相关系数的统计意义检验(如t检验)后,当P<0.05时,即示差异有显著意义时,才能依据|r|值的大小来说明两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因此,表示相关性,除写出r值外,应注明P值;切不可将相关的显著性误解为相关程度;也应注意:相关分析是不能单纯用于阐明两事物或现象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即使两变量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即有一定的统计联系),也不能证明它们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如欲证明两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必需凭借专业知识从理论上加以阐明。

“相关”是表示两个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而回归分析是提示两个变量间的从属关系。在回归分析中,应注意由X变量值推算Y,与以Y变量值推算X的回归线是不一样的;直线回归方程的适用范围,一般仅适合于自变量X原测数据的范围,故绘制回归线时,X值切不能超越实测值的范围而任意延长。

可见,这两种分析,说明的问题是不同的,但相互又有联系。在作回归分析时,一般先作相关分析,只有在相关分析有统计意义(即回归有统计意义)的前提下,求回归方程和回归线才有实际意义。决不能把毫无实际意义的两个事物或两种现象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六、数据的正确书写

1.文稿内各数据的书写必须前后一致;总数应等于各分组的数据之和。

2.对不同指标,有其不同数据精度的要求,这应结合专业知识加以判断。如新生儿出生体重是以公斤为单位,记录测定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二位数字即可。

3.测定数据的书写,不能超越其测量仪器测试的精确度范围。

4.同一指标的前后数据应保持同一精确度。

基础统计学范文第4篇

考虑到学生的关注点,课程内容被不断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识教育的理念也可以很好地融入进来,如思辨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宏观视野的培养也愈来愈在教学中得以体现。为此新的教学内容被调整为3个模块: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基本医学知识,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健康。其内容包括医学与健康和人类进步、人体结构奥秘、微生物与疾病、旅行与寄生虫病、免疫与疫苗接种、慢性病与亚健康、从看懂化验单到健康体检、安全与合理用药、中医经典理论与保健、医学发展前沿。这部分内容既保留了基础医学框架的系统性,也照顾了学生的兴趣。新增加的医学发展前沿可以拓展学生视野,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至于中医经典理论与保健是应学生的强烈要求而增加的内容,与其说中医属于医学,其实它与中国文化、哲学和艺术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以中医学为依托,学习中医中最经典的学说和思想,也可以培养人文思想。②第二部分着重具体医学案例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医学思辨能力。这部分包括两个内容:法医与自我保护,将医学知识和严谨的逻辑分析结合进行案例分析,同时也从中总结出一些自我保护知识;急诊与急救,这里讲述的都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里既融入了严密的医学知识,同时直面生与死的较量也让学生对人性和生命的意义思考更多。③第三部分为公共健康教育,主要介绍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以及全球化与国际卫生。分别介绍我国医疗保健体系架构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医患矛盾原因何在,当前医疗体系如何应对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的问题,从近期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学分析探讨经济文化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国际合作控制疾病流行的运作方式等。这些议题通常是开放性的,老师只是介绍背景知识后提出问题,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则由学生查阅资料或调研完成。这对培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均有重要意义。事实上,美国早在2007年即开始了一场把大学生公共健康教育与艺术和科学全人教育及美国希望公民计划相结合的运动。其内容涵盖了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公共健康政策的制定及健康机构运行以及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的疾病发生特点和国际间联合防控疾病的运作方式等。

2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拓展除了在课堂上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基础医学导读学习平台对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这一平台实现了与学生的充分互动,可以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讨论版围绕医学相关热点问题的讨论,一些有价值的图书资料和网站推介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期末考试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也通过此平台进行,确保了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

3考核方式的演变在课程早期,基于教学内容建立了包括单选和多选题型的试题库,进行开卷考试,以检验并督促学生掌握并运用基础医学知识。随着教学的深入,我们希望学生对医学知识有更深入思考,由此确立了新的考核方式,考核分两部分进行:一是通过课堂提问和网络平台讨论版的发言,了解学生对具体医学问题的掌握程度,作为平时成绩(占40%),二是期末时列出几个综合性议题,或者针对公共卫生健康现实问题讨论或者结合各自专业谈谈与医学的关系等,以综述形式完成,以期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调研、思考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综合能力,作为期末成绩(占60%)。通过2年4个学期的尝试,从最初只是对感兴趣的医学问题的引述,到逐渐可以融入自己的观点,尤其是探讨医学与各自专业(或理工或人文)的深入联系,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探讨“患者看病贵与医生收入低矛盾的经济学分析及化解对策”、数学与计算机专业学生“运用数学与统计知识进行公共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国际政治专业学生探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国际组织合作及其在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等。表明这种考核方式是将通识教育引向深入的好方法。

基础统计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脑教育;木桶原理;以点带面;实证研究

为深入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教育品质,磨炼青年教师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上的能力,进而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效率,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一位青年教师,在日常的教学阶段要持续完成创新探寻,最后依照学生来源与学习能力的情况,把木桶原理和以点带面教学模式融合使用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当中,木桶原理可以倾向兼顾基础能力较差或学习技能相对欠缺的学生,强化其自信度;此外,以点带面教学模式又能够充分引导基础较扎实或学习技能娴熟的学生,强化其主观性与自发性。把木桶原理和以点带面教学模式融合能够兼顾到班级中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

一、基于木桶原理的考评模式设计

在综合考评模式中,笔者使用木桶原理的定义解读了很多模式的缺陷———即在使用综合考评模式对事物实施综合考评阶段,都运用了均衡学说,但是被考评对象的整体水准最终仅依靠数据来反映事物的情况;而当某个元素的属性数据大小不等的状况下,又对事物起决定性影响,单独的模式无法化解该难题。必须融合多类模式,就像木桶中的那块对装水量起决定性影响的短板相同,笔者在木桶的整体特性进行考评时无法将长短板均衡分配,如此与初衷就背道而驰。因此,在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全面考评阶段,就应找到事物中的凸出元素,从而更为精准地解读事物的特性,以便于今后进行决策参考。

二、木桶原理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运用

木桶原理通常会在经济科目与管理科目中被提及。木桶原理又被称为短板原理。其中心内容是:相较于一支木桶来讲,木桶装水量的多寡决定于木桶内壁中最短的那块木头,而并非决定于木桶内壁中最长的一块木板。以某市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专业2015级新生为研究受体,透过对新生的来源实施解读并融合常规课堂上的状况进行论述。某市计算机基础教育专业2015级新生的人数是152位学生。当中普高升入大学的学生人数达到101位,中职院校进入大学的学生人数达到51位。(朱梓菊,2012)从学生来源的多元化让教师在常规讲授阶段感到力不从心。普高进入大学的学生与过往对比,其专业能力有所欠缺。而且,教师在常规授课阶段怎样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让全部学生都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解读并掌握教师讲授的理论,为后期的研习奠定基础,让全部学生强化学习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从而进一步让整个班级的研习气氛与学习水准提升一个档次。从某市计算机基础教育专业新生来源的比率与学生的专业基础程度,被木桶效应所启迪:一个班级的研习气氛与学习水准的形成,重点不在优等生,而是在于班级中基础薄弱的学生。所以,依照木桶原理,教师在讲授阶段要尤其关照基础薄弱与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对其模棱两可的理论点或疑问,要重复讲授,让这些学生能够解读并掌握课程的重难点,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信心,并且引导其猎奇心,让其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长期以来,教育中使用木桶原理,不但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且有利于强化班级的整体学习气氛与学习水准的提升。

三、以点带面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运用

以点带面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学习方式,以某项目或任务使用为核心,而且将有关的理论点内容可以巧妙地穿插在项目或任务中。在项目实操阶段,使用分组项目来完成实际演练,并为每个小组安排一位组长,让组长带头与同组组员完成实际演练,教师分批进行引导。此以点带面教学模式的明显特征是让全班的学生可以高效地参与到基础教育中去,进而让传统的、纯粹的教学课堂转换成自发研习、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依照某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在日常教学阶段使用项目教学模式并以任务来带动教育,在课程项目实际操作中使用分组练习的方式,并在一个小组中依照小组成员的基本能力与加纳能力的差别选定一位或若干位实训组长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驱动任务。

(一)以点带面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安排中的运用。以点带面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安排中,会将教程中所要传授的理论的有关知识点以项目的模式进行陈述,并以任务来进行实践,并且以小组分组的模式来积极探寻实践教学活动。老师要解读班级学生的基础与学习接纳能力,依照解读到的状况,权衡教程任务与研习能力的发展性、趣味性与差别性来预设项目实训内容并对学生进行分组。项目实训内容的挑选尤为关键,其攸关教学的质量。在预设项目实训内容阶段不但要延展理论,还应具备既定的深度,项目实训内容要激发其学生的探究欲。

(二)以点带面教学模式在教学阶段的运用。在教学阶段使用以点带面教学模式,并依照班级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别划分成小组,并选出组长———例如,选好组长后,组长的人数根据各组学生基础能力与研习技能而定。在课程教学阶段,教师要透过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给出驱动任务并讲透重难点与实训的关键内容,再由班级学生分组实训,每组的组长负责学生的实训,力图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完成实操、进而掌握教程中教师说要传授的知识。再例如,教师透过观摩小组的实训情况,记载共通性疑问,并在教程任务归纳版块进行详尽地讲解。并且,每一组的组长要上报本组组员的实训状况。在此阶段,分组做完每一项任务以后,让学生参加到任务的归纳版块内。此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自发性与主动性,让课堂氛围变得热烈,进而获得最高效的教育成效。从日常教学实践成果来进行分析,在教学阶段使用以点带面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让短板得以改善,并且也能够让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且在既定流程上可以带动基础较扎实的学生的学习,让这些学生在做完实训任务后有事可做,可以协助班级其余学生,进而强化其自发性与自信度。使用以点带面教学模式能够兼顾到班级中的每位学生,强化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团队意识与自信度,进而让班级的整体研习水准与研习氛围能够大幅度提升。

四、木桶原理和以点带面教学模式相融合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关注木桶底板构建,培育主动的态度。木桶的底板决定了这个是否还可以装水,在实际生活中,人类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管控本身的心态,无法改变他人,却能够改变自身。因此,阳光的生活与工作心态极为关键。首先必须意识到心态的关键性,之后在生活中、学习中逐渐消除消极的心态,培养主动的心态,主动的态度有利于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学生迎难而上,保持进取的强烈意愿,是成功的起点与希望;负能量的态度让人绝望,对生活与社会不断埋怨、自我封闭,不利于本身的学习与生活。

(二)固定木桶的桶箍,强化能力的培育力度,改善教学系统。桶箍在木桶中会形成向心力,配合底板稳固木板,有两圈,笔者从以下内容进行论述。

1.构建创新中心,提升实操技能,稳固下圈。透过院校与公司协作等模式构建创新中心,充分使用院校在专才、资本、科技与设施等资源方面的先天优势,透过合作互惠互利,创新中心构建后,学生能够参加到公司的具体科研项目与研发中。这部分项目通常可以融合社会的具体需要。并且,公司内部有大批的技术专才,这部分精英有着院校教师所欠缺的实践创新技能,通过其对计算机基础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引导,将高效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与化解具体问题的技能。

2.改善教学系统,关注专业课构建,稳固上圈。教学建设的科学性与高效性有关学生培育的质量。所以,在教学建设方面,不但需要教程预设有着前瞻性与实用性,并且还需要映射科目发展的前沿水准。通常的内容包含:一是本科目较为完整、体系化的理论学识;二是本科目近期的研究成果与创新理念;三是有关科目、交叉科目的基础学说与研究模式。在教学设定阶段,还要增加学术座谈会与探究性教程,以简介科目前沿理论与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由院校、外校资深教授或本科目领域专家为学生进行授课,简介本科目最新的研究成果、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等。此外,要科学配置时间与精力,让各种能力协调发展,重视短板———本身能力的大小,让木桶装更多的水。

五、结语

基础统计学范文第6篇

一、《基础会计》的系统分析

《基础会计》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行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学及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的会计准则、会计理念、会计实务、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素质和能力的教育。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认为《基础会计》课程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由于构成系统要素之间的结构方式和各自的功能作用不同,因此该系统又可以分为若干各具特色的“子系统”。从教学实施的主客体来划分,可以分为机构系统、教师系统和学生系统。其中,机构系统和教师系统是主体,学生系统是客体;从课程的实施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法律法规子系统、职业道德守则子系统、会计实务子系统和会计实战子系统;从实施过程来划分,可以分为目标子系统、内容子系统、途径子系统、方法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评价子系统等等。这些子系统不仅纵向贯通,而且存在着密切的横向联系,构成一个多维的、网络化的、开放的、动态的、互动的《基础会计》课程系统。

二、《基础会计》的系统优化

(一)《基础会计》系统的规划优化所谓《基础会计》系统的规划优化,就是按照系统的方法去认识《基础会计》的整体功能。“系统方法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系统性,用系统论的理论框架来认识和考察对象的一种方法,是从系统观点出发,在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揭示对象的系统性质和运动规律,从而产生最佳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进行《基础会计》系统的规划优化研究,就是要求我们在对它进行系统研究时,必须把它放到整个会计专业的整体建设和发展中去动态考察,在它的系统内按照该系统结构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以便形成个人自学、学生互助学习和学校教学的合理互动、资源互补,以体现现代会计教学的整体教学观,发挥其整体功能,提高其整体效果。

(二)《基础会计》系统的管理优化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基础会计》可以说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教学和控制等管理手段,有效地利用会计教学规律中的各种要素和手段,以实现其教学工作深入、细致、到位的教学管理活动。对《基础会计》进行系统管理,就要对它的组成要素、层次结构及与外部系统的联系做出科学、系统的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管理的决策和措施,制定一个工作规划和实施贯彻的系统设计。

(三)《基础会计》系统的结构优化一方面,《基础会计》系统的结构优化是指其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及评价等要素有机贯通,环环相扣以形成合力,以保证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使各章节层层衔接,分层递进,以保证教学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另一方面,《基础会计》系统的结构优化是指健全的领导机制、专门的教研机构、得力的教师队伍、完善的规章制度及必要的经费与物质保障。《基础会计》教学必须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和相对稳定的要求,建立一支业务精、教风正的教师队伍,在统一的目标引导下,充分调动积极性,形成教辅分明、齐抓共管的教学机制。(四)《基础会计》系统的信息反馈优化《基础会计》系统的信息是指学生通过表情、语言和行为反映出来的有关课程教学方面的种种数据和情况的消息。《基础会计》的信息反馈优化,就是任教教师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通过对教学信息进行系统而科学地收集、加工、传递、控制、反馈,及时有效地为课程教学服务,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信息反馈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既是教学决策的依据,又是对教学过程进行组织、控制和评估的工具,还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基础。为实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在其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在系统内部的各个层次中,建立起信息反馈机制。没有全面客观真实的信息反馈,就难以做到对思教学过程的有效调节。

三、《基础会计》系统的改革创新

(一)树立《基础会计》系统的全局观念要发挥《基础会计》系统的整体效应,形成合力,就要在其教育教学体制上构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可持续育人的新格局。它作为财会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工作中,要将其纳入到各类财会专业的总体规划之中,要将其教学目标融合到财会类专业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及学生认知的规律和特点,分层递进,积极探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育人机制,建立以能力为核心,以创新和实践为重点的综合评价体系。

基础统计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仓储管理系统;面向教学;仓储管理系统;业务流程

1引言

我国的仓储管理最初是由人工进行管理,如订单填写和货物的出入库。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仓储管理发展到现在不管是订单的输入输出还是货物的出入库都能做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仓储管理系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仓储管理系统不仅能帮助企业大大提高作业效率,还能提高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同时能有效降低企业的仓储成本。在现代物流业中,伴随着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各种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要求从基层的业务操作人员到上层的管理人员,只有掌握与之岗位相关的信息技术,才能快速完成业务操作,适应物流业的信息化进程。而对于基层的物流人才需求来说掌握实操方面的技能要求更为迫切。目前高职大多数仓储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还是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效很不理想。高职的学生特点是惰性比较大,不喜欢自己去看书,不主动思考问题,更不喜欢费脑筋记东西。但对于动手操作的事物却非常感兴趣。课堂上老师辛辛苦苦用语言和画图的形式去描绘一个物流业务流程,学生听下来能理解大概,但记不住;如果该流程比较长,学生听到后面更是兴趣全无。仓储也有实训课,实训课时老师可以通过设计和模拟一个物流企业的作业环境,组织学生扮演某个具体的岗位,相互配合完成整个业务流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动起来,有一定的效果,但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岗位所负责的事情是清楚的,但对于上下游和自己岗位之间的联系就不是很清楚了,特别是整个流程中的信息流是不了解的。如果只是做好自己岗位的事情而不能对整个业务流程和其中的信息流有个清晰的认识,那么只能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无法为供应链上的上下游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仓储课堂教学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仓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让老师的课堂充满活力。这种面向教学的第三方仓储管理系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设计开发的。

2系统开发采用的技术

本文研究开发的第三方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用于教学,面对的对象是高职生,要能吸引他们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系统界面要具有美感;另外,上课时间如果连接外网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专注力,C/S模式只要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连接是通的就能使用。因此,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系统的开发是实现决定采用基于C/S模式。第三方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前台程序设计开发工具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10;后台数据库是MicrosoftSQLServer2008。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仓储数据进行管理并提供数据信息服务的系统,而这个系统的核心支撑是数据库,数据库中存放成千上万条有关货物数据,包括货物基本数据、货物存储数据、货物出入库数据、配送加工数据等。这些数据可以存放在不同的存储设备上,如PC机、服务器、移动终端等,操作人员都可以通过服务器上的SQLServer数据库读取和控制这些数据。

3第三方仓储管理系统功能性需求和系统设计

本文所设计开发的第三方仓储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C/S模式的教学软件,主要为物流专业的仓储管理课程提供业务信息操作环境,以仓储企业订单为任务驱动,学生可以利用系统配合实操完成入库作业、出库作业、盘点作业、调拨作业、库存查询等一系列仓储业务操作。

3.1系统各模块主要功能

3.1.1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维护客户信息、货物信息和仓库信息,这些基本信息都是后续操作的重要系统资源。

3.1.2仓储作业管理模块仓储作业管理是整个系统最为核心的模块,函括入库作业、出库作业、盘点作业和调拨作业等四大子模块。第三方仓储企业是以客户订单为任务驱动,信息员(客服)一般通过电话、E-mail、传真等方式接收客户发送来的订单,信息员接收到客户订单后会使用企业内部系统进行订单录入,然后根据客户订单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关的入库、出库、调拨等仓储作业活动。

3.1.3库存查询模块库存查询模块功能是负责提供对货物的即时查询、出库信息查询和入库信息查询。仓管员要能管理好仓库里的货物,必须实时掌控仓库里库存信息;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优质客户服务的重要保障功能,实时了解库存信息便于客户做好生产和营销计划。

3.1.4教师系统维护模块教师系统维护模块主要功能是对系统进行备份和还原,还对当前版本进行说明。第三方仓储管理系统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服务器的软硬件出现故障、突然的停电或是操作失误导致数据的损失,这种情况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让数据的损失降到最低,必须提供系统备份和还原功能。

3.1.5权限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主要是对用户的账户、密码,以及权限进行管理。在实训过程中,教师根据在实训任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为该学生设定对应的岗位,通过系统为不同的岗位设置相应的权限。同时为了保证学生数据的完整性,并且能够单独完成单项任务,根据角色的不同赋予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初始密码为1,登录后学生可以自己修改密码。

3.2系统结构E-R图

在明确系统各模块及功能后,接着是要勾画出第三方仓储管理系统的E-R(Entity-Relationship,实体-联系)结构图,这是数据库设计的关键部分,也是指导数据库建设的宏伟蓝图。

4仓储管理系统的实现

4.1数据库表的实现表是存储数据的实体,是组成数据库的重要部分,也是数据库其他对象的基础。在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根据系统的层次逻辑结构和模块划分抽象出的实体,在数据库SQLServer2008中首先创建一个名为“linzhendb”的数据库,然后在该数据库中新建tb_Provider、tb_GoodsInfo、tb_Storage、tb_InStore、tb_OutStore、tb_Transfer、tb_Check、tb_User等8个数据表,分别用于存放客户、货物、仓库、入库、出库、调拨、盘点业务以及使用该系统的用户信息。如表1-表8所示。

4.2系统功能模块界面的实现

4.2.1登录界面另外,在界面的下方会显示该用户的权限是超级管理员还是普通用户。系统的使用权限是根据第三方仓储公司的岗位角色赋予的,教师和总经理这两个角色赋予系统最高权限即超级管理员,其他角色如盘点员和仓管员赋予一般权限即普通用户。看似简单的系统登录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只有拥有账户和密码的用户才能进入该系统进行操作,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出发,若操作的数据有问题,也能在后台查出是哪个账号操作的。

4.2.2功能模块界面学生登录系统后,不同模块的界面既可以通过单击面板进行切换,也可以利用窗口上方的菜单进行选择,系统的设计以易于用户操作使用为出发点,界面美观而且友好性强。

5结语

面向教学的仓储管理系统的使用,以仓储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学生从接到客户订单开始,通过仓储管理系统里面的入库作业、出库作业、盘点作业等操作,能对仓储里的重要业务流程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操作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仓储管理系统在课堂上的应用能让学生完成仓储业务的同时能知晓上下游的业务联系,更重要的是清楚业务流程中信息流的来龙去脉,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仓储业务。这种教学模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在动手中加深对仓储业务流程的体会和理解,对于培养物流领域现代信息化环境下物流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苗书元.浅析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2(28):34-35.

[2]路朝祥,朱立国.3PLs仓储信息系统探讨与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0):10-11.

[3]王建华.基于工作流引擎的第三方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0.

[4]梁艳波.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仓储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96-97.

[5]王树良.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7.

[6]顾旻.WMS系统在仓储物流中的应用[J].新经济,2014,Z1:87-88.

基础统计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考试系统;基础医学信息化

1引言

基础医学课程考试是审核教育状况与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医学专业教育机构都拥有自己的局域网络资源与计算机资源[1],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组织并实施基础医学课程考试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必然的发展趋势[2]。这就需要相关单位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优化考试系统,建立一套快捷、高效的考试实施方案。

2开始环境介绍

通过MicrosoftVisualStudio.NET进行系统设计,该软件以.net架构为基础,不仅支持各种业务流程,同时也能够实现各项技术之间的无缝通信[3]。在VisualStu-dio环境下,用户能够同时使用诸如VisualF#、VisualC++、VisualC#、VisualBasic、VisualJ#、VisualJ++等语言进行开发[4]。VisualStudio.net对于开发者来说是一个实用性较强的软件开发平台,具有消除DLL版本冲突、跨平台、开发流程简便等应用优势[5]。

3数据库技术

本文介绍的基础医学课程考试系统采用Access数据库,该数据库具有运行环境简单、转移方便、操作灵活等方面的特点,十分适用于高校小型网站的建设[6]。Access结合了图形用户界面和数据库引擎两项特点,开发环境十分丰富,包含了查询、模块、宏、窗体、页、报表等6种用来建立数据库系统的对象[7]。同时也提供生成器和模板,并对报表生成、界面设计、数据存储查询进行了规范化处理[8]。

4开发语言

开发语言为HTML语言,即超文本标记语言。超级文本标记语言几乎可以看作是网页的本质,通过组件、公共网关接口、脚本语言等Web技术能够建立起功能十分完善的页面[9]。HTML语言具有通用性、平台无关性、可扩展性以及简易性等方面的应用优势,一个网页对应多个HTML文件,开发者只需要使用文本编辑器就能够建立超文本标记语言文件[10]。

5ASP.NET技术

ASP.NET技术是一项来自于微软公司的服务器端脚本技术,同时也是.NETFramework的一部分,开发者可以在Web服务器上借助HTTP请求文档的方式来创建服务器脚本[11]。相比于静态的HTML技术来说,ASP.NET技术具有动态化特性,能够在服务器上执行命令的基础上产生结果。相比于传统的Web开发模块来说,ASP.NET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编译性能强、开发工具可视化、灵活性强、简易性强等方面[12]。

6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考试系统以B/S架构为基础,以Web服务器为处理数据资源的核心构件,并建立起一套三层数据操作与分析系统。B/S架构具有易扩展、易维护、安全性高等方面的特点,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基础医学课程考试系统利用万维网上的信息组成网页,根据HTML格式编写文件,并将其存储于校内网站服务器中。用户在通过PC端浏览器上网时可以借由Web服务器调用ASP.NET页面,相应的脚本由浏览器负责执行,并建立动态HTML页面,该页面最终会显示于用户PC浏览器上[13]。除此之外,用户在HTML页面上还可以实现在线操作,基础医学课程考试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操作返回生成HTML页面,并在用户浏览器上显示查询结果,方便用户调取数据。该结构设计方案的应用优势在于缓解了用户端PC设备的运算压力,绝大多数的数据处理工作均在Web服务器中进行,将数据处理程序封装于Web服务器中也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数据处理的稳定性[14]。将核心数据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中也有利于数据安全。

7在线考试功能设计

7.1考生身份验证功能

考生身份验证模块是考生参加在线考试的第一步操作,严格的考生身份验证机制是维护考试活动严谨性的核心要素。本次研究所设计的考生身份验证功能模块采用如图2所示的验证流程。

7.2成绩管理功能

考生在完成考试后可以通过成绩管理模块查看考试成绩。考生在系统中输入ID后,系统会根据数据库信息对考试所填写的答案进行对比,进而判断答题对错,对回答正确的题目分值进行加总求和处理,进而生成考试成绩,并在数据库中写入考生考试成绩,考生也可以在系统中对考试成绩进行查询。

7.3试卷随机抽取功能

为确保考试公正,本次研究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生成试卷,试卷抽取流程具体如图3所示。

7.4动态试题显示功能

系统通过动态控件语句实现动态试题显示,通过标签控件显示试题题目信息,通过超链接文字显示多媒体信息,通过多先框显示选项。考生单击超链接文字就能够将试题中的多媒体文件打开,在完成答案填写后单击“下一题”可继续作答,且无法返回查看。

8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