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化学化工专业范文

化学化工专业范文

化学化工专业

化学化工专业范文第1篇

1.1创新意识少实验内容依附于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多,研究型、设计型、综合型及反映学科前沿的实验少。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在实验时按实验指导书或老师的要求,使用规定的仪器或设备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而后按规定的格式完成试验报告。这种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7],严重影响了高师类化工专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1.2实验教学评价体系陈旧实验课的测评往往是根据平时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来定,较少采用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办法,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该评价形式很易让学生形成一种错误观念,即无论实验做得好坏与否,只要实验报告写得好,就会得到较好的成绩。故而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大大降低,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8]。

2实验教学改革对策

化工专业实验课的目的不仅是验证理论和把握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为今后从事生产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材是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实验教学内容要适应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实验内容的改革与新实验项目的建设必须以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目标来整合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化工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应注重与化工学科前沿结合,注重与科研、社会实践应用紧密联系,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及时融入实验教学中。配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设计实验的开发设计方案,编写相应的配套教材,教材内容设计应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突出实用性。在学生掌握专业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和水平。最后,开设专业应用性实验项目,达到专业实验教学与社会需求有效接轨的目的。

2.2转变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需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11]。在化工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想象力,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验教学成为学生有效地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与研究理论的方法和途径。高师类院校受办学特点的限制,每次实验时学生不可能都有动手机会。因此,可以采用大循环的方式同时开出全部实验项目,学生同时实验并完成不同的实验项目,同组的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采用不同的实验参数与条件,尽可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验过程的每个环节,学生必须独立操作完成实验流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3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2]。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必须的[13],不仅是要学会对本专业一些理论知识的验证,更重要的应该是能应用理论知识,去对本专业科学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14]。学校可以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改变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总体格局,增加学生的实践教学课时和学分,经常组织学生到周边工厂进行实地参观,使学生深入工厂车间,全面了解工业生产设备运行、操作管理、产品研发、销售与售后服务等流程,加深认识化工生产的专业特点,使实践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2.4搭建实验创新平台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院系可组建开放性实验室。该实验室全天开放,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具有创新内容的科学实验、工艺流程或流程设备改良改造实验;也可自选研究课题,自行设计实施方案、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构建实验测试或生产系统。这样,使学生有足够的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学术与经验交流活动,对比较成功的、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给予必要的评定和表彰,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锻炼了创新实践能力。

2.5建立合理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化工专业实验的考核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一个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的准确、高效,从而使考核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15]。因此,构建独立的比较适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际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化工专业实验教学,可将实验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并且对二者进行一定的比例划分,最后再综合这两个成绩来给出最终的实验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情况、操作过程和实验报告三个部分。而考核成绩,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随机抽取一次实验或实验的一部分来进行考察,教师现场打分;也可以在实验课程的最后阶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进行实验设计,然后教师根据设计实验的完成情况来给出考核成绩;或者也可以将两种形式结合起来,综合给出考核成绩。在整个实验考核过程中,实行动态考评,把学生实验过程的态度和纪律也纳入考评内容,并占一定比例,这样做能够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验报告是实验操作过程总结以及对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的书面表达形成,如果以小论文形式撰写实验报告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对提高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也有积极作用,为大四的毕业论文以及后续的继续学习或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16]。

3结束语

化学化工专业范文第2篇

1.整体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多数企业仍然把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能力和水平的唯一标准。在这种将考试成绩等同于应用能力的普遍共识驱动下,多数学校都把公共英语教学摆在英语教学的首位,使英语教学变成了单纯应对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习。某些专业英语的设置不能区别于大学英语,仍然只注重背单词和讲语法,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和应用方面的训练。这样的课程教学也使学生们失去了学习兴趣,认为专业英语与大学英语差不多,形成了只要能通过四、六级考试就能够掌握专业英语的错误思想。

2.教材建设严重滞后与公共英语系统完备的教材体系相比,专门为能源专业出版的英语教材不仅数量很少,而且质量偏低,多数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专业阅读材料,不仅不能满足能源专业英语“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而且教材内容也与专业知识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脱节。同时,由于一些学校仅将专业英语列为选修课程,根本不给学生指定教材,不少学校的专业英语教材内容都存在随意性强、杂乱无章的情况,甚至只是任课教师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从网上下载的相关专业文献和学术论文。这样的教材无论是在系统性、科学性还是在严肃性、完整性上都无法与正规教材同日而语,必然大大影响到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3.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陈旧专业英语注重学生对于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而不像公共英语那样强调学生的读写能力,这就要求专业英语必须采用与公共英语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但纵观当前大多数的专业英语授课,仍主要以板书,以及纯文字的PPT为主要教学方法,内容也多以翻译和阅读为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局面普遍存在。在考核手段上,由于多数学校普遍对专业英语重视不够,对专业英语的考核缺乏统一管理,致使许多专业英语的考核多以翻译一篇专业论文草草收场。就算有正式的考试,也往往是任课教师自行设计考题,致使每次考试的难易程度和科学化水平差别较大,无法全面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

4.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不同于公共英语相对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英语任课教师主要是由英语专业的兼职教师和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两部分组成的。对于英语专业的兼职教师而言,虽然英语教学的功底扎实,语言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均很出色,但由于缺乏对专业领域相关知识储备,以及对专业词汇的生疏,无法很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而专业教师虽然对专业知识掌握的十分充分,但英语教学方法和基本理论的缺乏,也让其无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专业教师本身还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工作,这也使其无法专心于专业英语的教学,很难满足专业英语教学对师资提出的要求。

二、关于能源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就是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综合实力。每一所高校都应该把提升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工作加以综合考虑,切实抓好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师资建设,不断创新专业英语教学和考核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优秀人才。针对专业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考虑到能源化工专业英语的特殊性,需要从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关注国际能源发展前沿,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培养学生撰写专业领域文章和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1.不断提升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随着能源企业国际化步伐的进一步加速,能源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学校普遍加强了对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视程度。专业英语是公共英语教学的应用性延伸阶段,如果把公共英语比作基础的话,那专业英语才是能源企业真正需要和看重的部分。现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综合竞争力较好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招聘面试阶段都开始重视专业英语的水平。在报考高校研究生的初试和复试中,也增设了对专业英语的考察。不断提升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需要从社会到高校再到教师到学生层层深化,四、六级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英语水平的标准,各类专业英语也应该出台相应的考核等级并得到社会的评价和认可。

2.大力加强教材建设好的教材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近年来,随着高校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一些二级学科也开始有了正规的专业英语材料,但针对能源专业的英语教材几乎没有。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专业英语教材出版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既要体现专业的前沿水平,也要反应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仅注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延续、相关专业知识面的扩展,更要注重学生对专业英语特点的掌握,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进步。要及时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在教材中增减内容,诸如,增加专业学术论文、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求职信撰写等实用性内容,使教材真正反应学生的需要,反应企业的需求。

3.全面创新教学方法,不断丰富考核手段专业英语强调英语在专业方向上的语言应用,力求达到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的目的。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全面创新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情景教学,开展专题演讲、专题讨论等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全面提升专业英语的应用水平。在考核方面,每个专业可以组织专职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建设专业英语试题库,采取随机抽题的方式以保证每次考试难易度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同时也要避免仅以考试成绩划定英语水平。可以采取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相结合、专业文献阅读和专业信息交流相结合、科技翻译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测试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信息交流能力。力求考核结果科学、客观、公正和标准。

化学化工专业范文第3篇

新专业的定位决定了专业以后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师资队伍的配置、实验室建设、课程体系的建立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首先必须在对专业深入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学校的条件,考虑专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人才的客观、合理的要求。所以本专业定位应以拓宽专业面、培养宽口径的掌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化石能源(包括石油、煤、天然气)、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等)化工过程工程的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又广泛的科学与工程,属交叉学科。专业按照东北石油大学“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四个层面设置课程,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视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主要包括两课、综合基础、外语、计算机、体育、公共艺术及跨学科门类修读课程;学科专业基础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学科基础课程以及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线性代数、分析化学、工程制图等等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石油加工工程、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能源化工设计、能源转化催化原理(双语)等课程,同时开设了大量的专业选修课,注重学科交叉,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两个部分,实验含课程实验和专业实验,所有的化学、物理类课程均设置了配套课程实验。

实验中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及创新性的比重。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外,还开设了创新实践和科研训练等环节,在实践教学活动期间,学生可灵活选择在企业或校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分分配情况如图1。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构建的课程体系的特点是:注重各部分之间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充分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并重,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并重的原则,力求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的学生既有丰富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并了解所学专业方向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三、师资队伍建设

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所以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东北石油大学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采用各种优惠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补充新专业建设所需的专业教师,重点引进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以及主干课程的专任教师,重视已有人才的培养提高,充分发挥老教师带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目前本专业已有10名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2名教授,4名副教授,同时还聘请了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其他高校等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担任新专业的兼职教师。已经构建了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综合水平高的具有发展潜力教师队伍,保证了新专业的建设顺利完成。

化学化工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工类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快速的理工科专业之一,应用化学专业的开设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的大约40所,发展到目前的约367所[1]。不同学校由于各自学科历史、行业背景和办学特色的差异悬殊,在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毕业要求上有着很大的不同[2]。化工类高等学校依靠化工、制药、机械和安全等应用型学科背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实践平台,在发展应用化学专业方面有着鲜明优势。常州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石油石化行业特色的高校,前身是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1年,江苏省政府与三大石油公司签署协议共建常州大学。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是在1984年设立的原工业分析专业基础上建设发展起来的。1997年应用化学学科被评为中石化集团公司重点学科,同年应用化学学科梯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应用化学专业得到飞速发展,在现代分析、电化学能源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实现了本科教学与科研的相互融合,专业实验教学与学科平台、科研平台、科研合作项目的资源共享,为我国化工、生物医药、电子、能源、材料、环境等行业输送具有现代化学基本专业素质、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化学应用型人才,发挥了本专业在国内同类高校专业中的示范作用,确立了自己的品牌优势。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

1专业建设目标、特色与定位

专业建设首先必须有顶层设计,即有明确的建设目标与发展方向。秉承常州大学优良办学传统,结合本专业的特色,参照教育部“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按理科建设”的要求[3],并本着“理工融合、突出特色”的建设思路,明确了本专业的建设目标,即:依托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省级重点实验室、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测试技术服务平台的学科优势与科研条件,强化专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国际化多学科融合”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精品化,构建优质专业课程资源,完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相关行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把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成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品牌专业。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直接影响高等院校在建设应用化学专业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好坏,因此,专业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面对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上,我们必须要在心里树立起足够的重视度。近年来,我们采取“优化队伍、重点扶持、规范管理”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队伍重组、重点扶持,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学历层次高、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并通过实施“访名校、拜名师”工程,推进国际化人才战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扩大专业的影响力,同时积极拓展教师进修渠道,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和青年教师的岗位资格培训,坚持专业中全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引进高水平教学科研人才,如引进江苏省特聘教授1名,从日本山口大学、鹿儿岛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引进博士、博士后4名,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引进博士多人。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近五年,本专业的师资建设成效显著,2名教师获得“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称号,3名教师获得“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3名教师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计划”,1名教师入选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1名教师获得“江苏省教学名师”称号。有机化学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应用电化学科研团队被确立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3优化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程体系的完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学科不仅趋向高度专业化,也相互渗透交叉。因此,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要求及时的更新,同时考虑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还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理论支持体系,使课程体系满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在2010、2012和2015版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我们持续调整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比如,2015版培养方案突出了学生专业方向理论知识的培养,以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适应社会需求。在注重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2015版培养方案也增加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专业实验的开设数从7个增加到12个,学时数也相应增加。通过实践环节的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院系结合我校的石油化工特色开设专业选修课,如:现代能源中的化学化工问题、化工技术经济与管理、学科前沿导论、绿色化学等课程。五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江苏省教改项目2项,校教改项目6项,获得各类教学研究成果16项,包括省级精品课程3项,校级精品课程1项,省级精品教材2门,校级精品教材1门。

4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和重视

实践教学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只有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才可能实现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基础化学实验(含无机、有机和物化)、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工业分析技术实验、专业实验、社会实践、校内实习、工厂实习、石化认识实习、仿真实习、毕业论文等内容。近年来,我们在实践教学的建设中,特别重视以下方面的工作。

4.1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专业发展需求和学院具体情况,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我们实施了以下方面的具体措施。(1)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了以“三基训练-工程应用-分析测试”为主线,基础化学化工实验、综合开放化学实验和创新实验三层次循序推进的实验教学体系。(2)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了优化组合。早在1998年将四大化学实验室整合成“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在2005年又将化工原理实验室与六个专业实验室合并,筹建了石油化工工程实验中心,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共享率和利用率,大幅减少重复投资。(3)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实践学分总数保持相对稳定。实践教学时的稳定为实践教学的改革创造了条件。(4)多层次开放实验教学,形成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完整体系。经过多年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开放实验的实践模式,从有条件的开放过渡到全面开放,利用课内、课外多种形式实验开放实验。在课内,基础化学化工实验主要采取基本实验、拓展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在综合开放实验阶段,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开放实验,吸收优秀学生参加;在课外,采用补做、重做、选做、导师制、学生创新立项等多种形式。(5)抓好第二课堂,促进实践教学。每年举办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大赛”、科技作品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和导师制工作,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4.2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改善实践教学环境

依托部级现代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江苏省化学工程与工艺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江苏省化学工程技术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以及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等资金的大力支持下,优化提升专业实验教学的条件。各实验项目的仪器数量、质量和自动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实验室功能、实验环境、安全保护设施和教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我们进一步按照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要求,对专业实验的教学体系进行了调整与革新,构建了涉及现代工业分析、电化学储能、精细合成及助剂材料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创新型实验平台。先后集成开发了燃料电池电化学动力学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等多个实验测试平台系统,使专业实验室不仅可以满足日常专业实验教学要求,也成为科学研究的平台,并接纳高年级本科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与开发。应化专业实验室实施开放式管理,制定了针对性的开放运行管理办法。在实验教学周次(约半学期)主要以实验教学为主,周末和非实验教学周次对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各类创新实践和研究生的科研全面开发,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为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培养科研课题自主设计能力奠定了基础。

4.3开展产学研合作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仅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和推广,而且也有利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5]。应用化学作为理工融合型专业,要求其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能力。因此,专业实习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通过专业实习不仅使学生了解化工生产实际,加深对学校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并且能够初步将化学化工基本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是“产学研一体化”,在实践中要强化产学研三者的内在联系,不断提高生产实习的质量,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共赢”。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兼顾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意识地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及国内外研究动向,给学生灌输科研思维,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研究项目中去[6]。本专业一方面通过制定系统的实训计划,利用石化工程中心构建实验实训平台,满足专业实训需求,积极构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分析实训基地和化工机械实训基地,加强建设石化企业先进装置的融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校内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成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基本技能卓越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本专业与南京扬子石化、泰州石化、常州曙光化工厂、常州化工厂以及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确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

5结语

在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中,我们以专业建设目标为指针,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为重点,积极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建成了一支职称、年龄、学历、应用背景和专业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构建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四大课程模块的人才培养课程新体系;建立了基础化学化工实验、综合开放化学实验和创新实验三层次循序推进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武书连.挑大学选专业—201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蒋荣立.能源矿业类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4(3):17-20.

[3]唐冬雁,李文旭,强亮生.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1):39-40.

[4]杨群祥.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模式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基于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8(6):112-117.

[5]舒尊哲.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与探究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理论研究,2015(s1):154-155.

化学化工专业范文第5篇

一、课程特点分析

化学污染与生态课程是为环境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这门课程涉及内容和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与该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不但要对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具有较深的理解,而且还应当深入了解生态学和环境学等方面的知识。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化学污染物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并且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实际污染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还应当能够进行相关的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扩展他们的视野,为进一步学习环境工程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化学污染与生态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化学污染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实际污染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内容涉及多学科交叉,包括化学,环境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该课程涉及内容较多但课程学时数又有所限制,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防止该课程所讲述的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内容产生重复现象,重点讲述本课程的核心内容。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化学和生态学理论相结合的观点探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详细研究非金属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分布,循环,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和防治方法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通过文字和影音图片资料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最新动态,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和充实。

三、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这门课程讲授过程中发现完全的以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方法,很难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学改革中需要改善教学模式,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章节其具体的内容也不一样,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化学污染与生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如下所述的多种教学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讲述。讲授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课程中的内容以外,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过程,把一些相关的内容进行讲述,使学生能够更多地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第二种方法是课堂提问法,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的能力,通过主动思考学生对课程重点和难点的认识得以强化,使分析问题的过程思路清晰并且条理化。同时通过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课堂提问也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第三种方法是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课堂讨论也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是一种合作学习的过程,通过这种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过程,可以让学生体会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为了使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提前介绍下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提出的问题,上课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第四种方法是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课程讲述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对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和事件进行探讨,可以使学生学会应用基本原理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这方面的研究热点以及最新科研成果。

四、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法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传统板书教学法的重要的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法和板书教学法各有优点和缺点,根据环境污染与生态课程的特点,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结合板书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例如一些图表可以通过图片方式快速显示出来,这样就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对图表的分析上。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直观地显示出来,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例如可以通过动画讲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过程。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当然,多媒体教学方法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传统的板数教学方法仍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例如教师在黑板上对公式进行逐步推演要比多媒体教学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要与传统的板书教学法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适当增加实践性内容

化学污染与生态课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因此应当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首先学生应当能够进行验证性实验的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实验设备进行独立的操作,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各种实验现象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和设计性实践项目,例如让学生从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中提出研究题目,查阅国内外与此研究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进行讨论确定研究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通过这种具体的科研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巩固了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六、改变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化学化工专业范文第6篇

安全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课程存在课时数较少、教学内容多、学生学习难度大问题。根据该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本文分别从筛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优化教学手段等角度进行探讨和实践,以期全面提升该专业化工原理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化工原理;安全工程;教学改革

化工原理课程是综合应用数学、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等理论知识来系统介绍石油化工、金属冶炼、轻化工业等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同特点的各类操作。[1]其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作为核心课程,在制药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等非化工专业中也作为必修课,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要性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分析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工程安全问题的系统性思维与创新性潜质,能够胜任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等相关岗位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由于化工生产过程经常涉及到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且很多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的苛刻条件下进行,因此安全问题至关重要。针对化工而言,安全工程专业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1)化工厂的地址选择、图纸设计、施工安全;(2)产品生产中涉及的危化品、易燃易爆品等危险化学品以及高温、高压等生产工艺的安全性;(3)化工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安全,主要包括高压容器、机电与特种设备等的安全防护技术;(4)产品生产操作以及产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安全防护如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等以及特种作业安全技术防护措施。[2]学生只有掌握好化工单元操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才可能具备解决相关工程安全问题的能力。然而对于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化工原理课程学时少,而涉及的知识面又很广,各单元操作都自成体系,设备类型多种多样且结构复杂。因此,如何针对安全工程专业特点调整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系统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该专业学生对化工原理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在较短的学时内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并初步树立工程观念,值得思考。在经过充分研究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及专业培养特色之后,本文从筛选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两方面出发,结合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系列实践活动,对面向安全工程专业的化工原理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安全工程专业的化工原理教学内容多但是所安排的课时数较少(48学时),涉及到的部分单元操作包括传热、蒸馏、萃取、干燥、吸收等。对于我校化工专业来说,该课程采用多学时(128学时),用一学年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基于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特点对化工原理教学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是目前化工原理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理论课教学讲解部分。(1)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同时按照其培养目标和特点,对教材各章节进行精炼并合理分配教学课时。考虑到“三传”原理(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统一了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将“三传原理”作为教学主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章节如传热、吸收、精馏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详细讲解,而其他章节如过滤与沉降、干燥等仅做简单的介绍。同时在讲解过程中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与目标,重点讲解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实际应用中的潜在危险及相关典型设备的构造、操作原理、安全注意事项,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和质量。(2)在教学内容中除了给学生讲解“三传”基本理论外,也要适当介绍革新的生产工艺,新型的容器与设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使学生视野和时代同步。化工原理实验和课程设计方面。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课程,仅仅从课堂上的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提高分析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结合化工原理实验与课程设计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并加以运用。对于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挑选的化工原理实验有:离心泵性能测定、换热器传热膜系数测定、精馏等实验。在实验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实验相关安全知识,比如防火、防触电及相应的应急措施;加强关于设备故障,管线和设备布置等相关安全技术知识的介绍。通过实验中配备的远程控制软件和通用监控系统,引导学生来分析和监测相关化工设备,提高其动手能力;并借此机会学习操作过程的危险性分析方法和设备常见故障的判断、处理方法,培养其安全意识。课程设计方面我们选择典型的精馏塔作为设计对象,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让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训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化工原理、机械制图等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训练学生工程设计以及解决工程安全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化工原理课教学过程主要采用课堂理论教学的单一模式,即“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参与的热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因此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化工原理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和互动教学法等。所谓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3]教师启发是主导,教师通过针对性的点拨、引导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流体输送机械这部分的离心泵时,我们先问学生:离心泵为何采用后弯叶轮?学生给出不同答案后,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何不用扬程大于后弯叶轮的径向叶轮或前弯叶轮?通过一步一步追问,引导学生逐步接近准确答案,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争论。而互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主要起一个引导和总结归纳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互动讨论的部分,甚至部分授课内容直接采用翻转课堂,让学生上讲台来授课,教师最后对学生的讲解给予鼓励,并进行点评和总结。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把单边教学转变成双边教学。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可以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具有信息量大,表现形式丰富,节省板书时间等众多优点。而安全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授课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时数少与内容多的矛盾。另外安全工程专业侧重对化工生产设备的安全技术介绍,如果学生不能直观地看到设备,教学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此时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矛盾。它通过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将化工生产中各种反应和分离设备、机电设备等的构造、操作原理、安全注意事项快速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当然对于一些重要公式的推导,例如流体流动中的柏努利方程、精馏中的操作线方程,若只采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推导过程中这些公式容易造成学生视觉疲劳,有时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翻到下一页,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些教学内容更适合利用板书边推导边讲解,让学生一步一步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从而加深对传递过程的理解和重要公式的记忆。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正所谓“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在运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之外,我们以实验装置为基础,研究开发了包括“离心泵”、板框“精馏”、“过滤”、“吸收”、“传热”、“干燥”、“流体流动阻力”等多套装置的3D虚拟实验室平台。该实验室集3D展示、多媒体授课、数据处理于一体,可以使学生灵活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该虚拟实验室平台进行学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三、总结

在安全工程专业的化工原理教学中,我们针对其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调整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在初期教学实践中显著提高了学生对化工原理课程学习兴趣,培养增强了学生的工程观念及创新能力。此外,该教学改革研究对于其他专业化工原理少学时教学改革也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我们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针对其他非化工专业的化工原理教学研究,并在本校积极推进相应的教学改革,以期全面提升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敏恒,潘鹤林,齐鸣斋.化工原理(少学时)第二版[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闫晚霖,黄斌,王克冰.《化工安全工程》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124-125.

化学化工专业范文第7篇

(一)机构体系

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高校来说在机构体系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办事效率高。但是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民办高校的共性,而忽视了其个性。很多民办高校由于办校时间不长,人员缺乏,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高,在学校机构体系的建设中不免会引入公办院校的条例和思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高校的特色发展。

(二)课程设置

研究型本科的课程设置都是以理论课为主,辅以研究型实验。如果照搬研究型本科的课程设置,那么培养出来的既不是研究型也不是职业型的学生,这和我们的办学思想相矛盾,客观办学条件也无法实现,是对学生、对学校和对社会的不负责。应该实行适合职业型本科的课程设置,尤其要体现出“职业型”,加强和实际对接的实践课程,淡化理论,做到够用即可。对于职业型教育应突出职业特性,课程设置应体现职业文化素质课、职业通用技术课、专门技术课。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个化工专业,在各类理工院校都有设置,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思想,构建了各自特色的教学体系。而对职业型本科院校来说,要侧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结合高职办学经验和本科办学要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3+1”模式

职业型本科的“3+1”模式来自高职的“2+1”模式,实践证明这样的学校培养加工厂培养是成功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理论、实验课和实训课,最后一年下到工厂进行定岗实习,根据当地和周边工业经济发展需求,我们设立了石油加工方向和煤化工方向,可以把学生送到炼油厂或者煤制甲醇厂等对应的工厂进行工厂学习,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校企结合

“3+1”模式的开展离不开企业生产单位的协助,需要通过校企结合来实现。为此银川能源学院除了依托宝塔石化对学生进行实习工厂再教育外,还和周边工厂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主要有伊品生物、宝丰能源、中石化宁夏炼厂、达康精细化工等。这为学生的定岗实习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

(三)职业资格证

学校开设了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化工总控工、化学分析工、水处理工、仪表维修工等工种。学生在学习了各类课程和实验课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工种。鉴定内容包括理论、实操和仿真,经鉴定合格的发放证书。职业资格证的考取,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炼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课程

职业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实践课程除了顶岗实习和职业工种鉴定外,还将开设各类实验课程和实训课程。根据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和工厂的需求,我们开设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管路拆装实训、化工设备拆装实训和石油炼制或煤化工综合设计等实践课程。

(五)职业技能大赛

化工类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能增加学生的进取心,提高其学习和动手能力,也可以检验学习效果。学院每年都会组织校内职业技能大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主要参加化工总控工大赛,筛选出的优秀学生再参加全区化工总控工大赛和全国化工类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学生通过比赛认识自我,找到不足。

(六)发展“双师型”教师

实践教学离不开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除了各类设备仪器的需求外,更需要具有实际生产经验的工程师或教师,也就是需要“双师型”教师。学院一方面招收工厂来的化工工程师,另一面聘请工厂工程师及技术人员来校讲解实际生产过程。对于没有经验的校内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到工厂实习,即每年至少一次为期一个月的下厂锻炼。

三、展望

化学化工专业范文第8篇

在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里探究了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化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策略,对于解决实验教学的问题,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问题;工程化实验教学;开展;策略

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是为了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有效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精神,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素养得到初步的发展。土木工程行业发展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能够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突破和创造。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是很重要的。但在目前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人才培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建立工程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开展实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内容方面存在问题

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问题。土木工程各课程都是根据课程进度安排实验内容,各个实验之间缺乏有效的联机,即使是一门课程中所安排的的实验,实验内容也没有什么关联。这样,学生就很难通过实验把土木工程的各个知识点和个技术要点贯穿起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很难通过实验教学得到提升。另外,土木工程各课程所安排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材料的性能,实验内容安全相对简单,也不够全面,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土木工程实验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很难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系统的了解,即使一个个实验都完成了,学生对土木工程的所设计的知识和技能也不能有系统的掌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难以实现的。

2、实验教学缺乏工程取样思想

实验教学缺乏工程取样思想,无论是什么材料,学生只要按照教材中要求或只是教师要求进行取料,称重。教师重视把工程取样思想的融入,这就导致即使学生开展了相关实验,学生对工程中究竟需要多少材料,对于如何进行合理的取样并没有多深刻的认识,这样,学生实验其实就是根据相关要求走过场,学生并不能通过实验,培养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价值和意义并没有实现。

3、实际工程实验设备缺乏

在土木工程实验室中的设备多是按照实验教学项目需要购置的,这些实验设备仅能够满足实验项目教学的需要,但实际工程实验设备缺乏,学生在实验室中是很难见到实际工程实验设备的,更不会应用上这些设备,这也影响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4、实验报告与工程实验报告存在差距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与工程实验报告差别较大。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仪器,实验内容与步奏,实验要求,实验记录等内容。这些内容设计都是按照理论教学要求进行设计的,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但这种实验报告中的结果缺少与工程实验检测标准的对比,这样,学生对每一个实验项目在实际工程中如何进行检测和评价就很难有所了解和认识,学生的认知能力很难达到实际应用的需要。

二、工程化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目前,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与工程实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要能够积极构建工程化实验教学体系,对现有实验教学进行改革,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使之能够与工程实验相吻合,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保障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1、明确工程实验教学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未来要实现有效就业,必须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对于大多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而言,在毕业后基本上都需要参与工程施工、施工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工作,其中很多工作内容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工程实验的能力。因此,在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明确工程实验教学目标,以工程实验为标准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工程化实验,培养学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上岗的基本素养才能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

2、基于工程化要求改革实验教学方案

基于工程化要求改革实验教学方案,是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首先要对实验教学内容的组成方式进行改革,要按照工程实验项目要求,把分散的土木工程实验内容组织起来,使之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次,要改革实验教学组织程序,按照工程实验项目,实验方法,试验标准组织对实验教学的过程进行完善,在课堂上除了做一些课程附带的实验项目外,还需要按照项目化要求对实验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使学生通过学习对相关实验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比如,在混泥土实验中,要围绕混泥土工程要求做相关实验项目,开展关于混泥土的实验,设置水泥,砂,碎石,混泥土配合比四个实验项目,通过这个系统实验,学生对工程化的混泥土实验就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再次,要根据工程化实验要求对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内容进行完善,对实验项目进行检测,根据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

3、基于工程实验要求编写实验教学指导书

开展工程化实验教学就必须要能够基于工程实验要求编写实验教学指导书,相关人员,要研究土木工程理论教学内容,并结合工程实验项目要求编写指导书。所编写的指导书要能够体既要满足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有效理解相关基本理论的教学需要。还需要能够以工程实验项目为中心,对学生开展的相关实验进行指导。要针对每一个实验项目内容,在传统指导书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进一步完善。实验材料取样,工程材料检测标准等内容都要根据工程实验要求进行编写,要能够通过指导书,使学生在实验后,不仅可以对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还需要使学生对工程材料实验的标准及实验方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4、引导学生做好工程化的实验报告

引导学生做好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报告是在完成实验之后,学生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处理,进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的一种文字资料,引导学做好实验报告,学生的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可以得到培养,另外,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完成工程实验报告的能力也能得到培养。

5、加强工程化实验室建设

工程化实验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实验室。传统的实验室建设都是以完成课程实验为目标进行建设的,所购置的设备器材与课程实验相适应,这种实验设备和器材不能满足工程化实验的需要。因此,加强工程化实验室建设是开展工程化实验教学的前提。学校要能够按照工程实验项目需要购置设备和实验器材,要建立合适的实验室,以保障工程化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6、加强对教师工程实验能力和素养的培训

要有效开展工程化实验教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保障。学校传统教师队伍只适应传统课程教学,而不适应工程化实验教学。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工程实验能力和素养的培训,要积极组织从事工程实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中来,对教师进行培训,向教师讲解工程实验操作的相关策略,对教师的实验教学活动进行指导。要通过培训和指导的方式使教师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只有教师具备了工程实验的能力,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开展这种实验,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实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潘剑云,张欣.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实验教学的探讨与体会[J].高教论坛.2010(02)